语文阅读教学的个性化

2024-08-26

语文阅读教学的个性化(精选12篇)

语文阅读教学的个性化 第1篇

一、教师在课堂上要积极培养学生个性阅读潜能

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大多以老师讲解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学生就好比知识的“容器”。教师为了能让学生快速掌握预定的教学目标,很少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来质疑、分析、探讨学习中的疑惑。因此,为了有效促进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教师可以采用学生自问自答、分组交流、教师总结点评的个性化阅读教学体系。当然,在训练学生进行个性阅读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能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大胆探索。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要对学生阅读情况加以引导。《桂林山水》是冀教版语文第七册中的课文,这篇课文抓住桂林山水的特点,描绘桂林山水的秀丽多姿,赞美桂林山水的美好景色,表达对祖国河山无比热爱的感情。在阅读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学习作者的写法,可先让学生讨论作者的哪些写法值得借鉴。讨论之后,学生突然提出两个让我没想到的问题:一是文章题目叫《桂林山水》,作者为什么先写漓江的水,再写桂林的山呢?这样与题目矛盾吗?二是作者在文章中是按照先总后分的顺序写的,能不能按先分后总把“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堪称甲桂林”放在课文最后进行总结,这样不更能表现文章的主题吗?针对这两个问题,可让学生分组讨论,最后加以总结:一是以《桂林山水》为题,是作者借用古诗文中的内容,为了便于表达中心主题;至于第二个问题,也可以按照同学们想法来写,只要能突出文章中心就行。许多教师在教学中也会遇到类似的案例,这就要求教师能用发展的眼光对学生的质疑作出恰当的评价,而不能抱着教参不放,或搪塞过去。学生若能善于质疑、主动学习,他们的自主阅读习惯和能力自然就会得到提高。

二、教师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促进学生的个性阅读

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是促进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的重要手段之一。因为组织相关的阅读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与此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以下几种活动。一是结合新教育实验,组织学生阅读规定的课外书,让学生做好读书笔记,然后进行读书笔记评比;二是开展朗读、诵读比赛,以此激发学生自主阅读;三是开展课内外阅读知识竞赛,通过比赛的方式检查学生阅读的水平;四是组织阅读交流活动,让学生提出阅读中存在的困惑,由教师进行解答。为了让学生真正在阅读中发现问题,还可以在班级摆放一个“阅读疑难与解答”的笔记本,让学生在本子上写下问题,鼓励其他同学进行解答,最后教师加以总结。这些活动的开展,让学生改变阅读态度,他们不再厌恶阅读,同时也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锻炼了学生意志,从而促进学生独特的阅读个性的形成。

三、教师要多与学生家长交流促进学生个性阅读

首先,让家长和学生共同阅读。人们常说父母是天然的教师,家庭教育对学生成长成才起着关键作用。作为家长,若能和自家的孩子一同阅读,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个性阅读的兴趣,还能陶冶自己的情操。为了推进学生的个性阅读,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学生所处的年级规定了相应的阅读内容,同时还将这些阅读内容作为检测考查的内容。比如有的地方教育部门要求三年级学生上学期阅读《三毛流浪记》《长袜子皮皮》,下学期阅读《宝葫芦的秘密》《时代广场的蟋蟀》等书。随着年级的增高,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也要不断增加。学生要更好地完成这些阅读内容,需要家长和教师共同配合。当然,在不同的地区,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这也给家长和学生共同阅读带来许多难题。但只要教师能结合实际,想方设法,就能让家长帮助学生阅读,提高学生阅读的主动性和阅读效果。其次,让家长进课堂探讨阅读。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教师若能组织学生家长走进课堂,和学生一起聆听老师的教学,观察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则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也会有许多启发。有一次执教三年级《丑小鸭》一课,家长们听后,不仅被这则童话故事打动,更重要的是还明白一个道理:即使孩子现在基础差,但只要坚持阅读,将来也能达到规定的要求,完成规定的阅读量,也能形成独特的阅读习惯和个性,提高语文能力。

四、结束语

在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对学生个性化阅读进行了大量实践。若能培养好学生良好的个性阅读习惯,让他们进行大量阅读,他们就会逐渐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在阅读中体验与众不同的感受,形成自己独特的阅读个性,享受着阅读的快乐。

参考文献

[1]秦剑峰.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误区及对策[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7(06).

中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的论文 第2篇

论文摘要:语文作为人类思想交际的重要工具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在生命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培养个性发展方面也应当能够起到独特的作用。有道是“一千个人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进行个性化阅读训练,旨在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认知,使学生先从内心里喜欢文学作品,进而思考其内在蕴含,形成良好的品德修养和健康的审美情趣,逐步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成为身心健康、积极上进、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通过个性化阅读教学方法的实施,能达到“最主要的是在每个孩子身上发现最强的一面,找出他作为人发展源泉的‘机灵点’,做到使孩子能够最充分地显示和发展他的天赋素质,达到他的年龄可能达到的最卓越成绩。”(苏霍姆林斯基语)正是由于以上原因,我们才提出了“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的思考”这一课题。

论文关键词:语文 个性化阅读 策略 思考

个性是阅读的关键,是阅读能否获得最大利益的根本。以前,我们只谈阅读,不谈如何阅读――即使谈如何阅读,也很少会有人注意到个性在阅读过程中的那份举足轻重的意义。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就是以个性化阅读模式进行语文阅读教学。

一、阅读教学追求个性化

阅读是一种复杂的个体心智活动,阅读主体通过对阅读对象――文本的接触,从而感受体悟或发现文本所提供的有关信息,完成一次带有一定指归性的阅读任务――或愉悦赏析或丰富积淀或夯实底蕴或谋求功利。但是,当内涵深沉缤纷多姿的文本内容衍化为千人一腔、千篇 一律的同一种结论的时,当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艺术形象被抽象为几条枯燥干瘪、琐碎沉闷的概念时,这不能不说是阅读教学的失败和读书人的莫大悲哀了。于是,呼唤个性化阅读,已成为一股异常强劲的带雨的春潮。只有在大力张扬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基础之上,充分挖掘阅读主体的阅读潜能,才能使之丰腴厚实,有智慧,也才能适应未来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阅读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阅读要有自己的看法、自己的判断、自己的心得、自己的疑问。没有个性的阅读,没有创造性的阅读,只是一种“死读书”,因此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

二、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几点策略

1.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想象是人们头脑中原有的表象经过加工改造和重新组合而产生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是一种高级复杂的认知活动。形象性和新颖性是想象活动的基本特点,它主要处理图形信息,以直观的方式呈现在人们的头脑中,而不是以词语、符号以及概念等方式呈现。想象力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基础。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对学生学习知识、增强技能、提高语文综合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而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更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良好契机。

2.把握文本个性,挖掘教学资源

我们身边校本课程资源相当丰富,开发和利用数学课程资源是数学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具有校本特色的“实践与综合运用”教学资源的开发,要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紧扣现实生活,体现其生活性、趣味性、思维性、活动性、开放性等特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方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以学生活动为主,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都得到积极有效的发展,最终促使学校、教师、学生共同成长。

3.重视文本意义的阅读感悟,让创造精神在个性思考中闪耀

悟性,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是地球上最美妙最神奇的思维之花,是激发人类潜能的智慧源泉。激发悟性,就是指教师要紧扣教材提供的文本,通过语言文字、插图、音乐及视频创设出来的内容及情境,让学生多读多悟、吟咏品味、含英咀华,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与熏陶。阅读是一种自由、智慧的学习方式。作品的意义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文本本身,一是读者的赋予。读者应是主动的、开放的、富有个性的读者。在课堂上应该努力营造个性化的阅读氛围,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面对文本敢于发表独到的见解,从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的精神,而不是只停留在教师预设的轨道上滑行。让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独到的意见,让创造精神在他们个性化的思考中闪耀。

4.实施差异教学,促进多元发展

差异化教学,由来已久,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孔子提倡育人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蔡元培主张教育要“尚自然,展个性”;美国教育家布鲁姆认为,学生是具有独立人格、巨大潜能和个性差异的人;现代教育论则强调弘扬人的主体性,特别重视学生敏感的个性、独立人格和能力的培养等等。如上诸多理论中都含有“各施其材,小以小成,大以大成,无弃人也”的差异教育思想。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学生的智力因素、认知方式、学习能力和知识基础存在着客观差异。如果按照统一标准、统一要求进行教学,不利于学生在不同层次上得到发展。因此,教学中,应“正视差异、利用差异、消除差异”,使每个学生都得到适合自己的发展。

其实,语文阅读既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朦胧与博大,也有“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妙趣,更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之后“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虽读无定法,但大的策略还是应当有的,提高阅读效果和效率的办法是存在的。个性化阅读是对传统阅读教学的改革和探索。但是,阅读教学要从传统的分析型模式中彻底解脱出来,让阅读真正成为学生个性化行为,仍有一段艰辛的“路”要走,然而,尊重个性、弘扬个性是时代的呼唤,发展个性化教育也是时代的必然选择。因此,我们在实际的教学中,应走个性化阅读教学之路。我在本文提出的思考,希望能对中学语文阅读个性化的探索贡献一份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王广杰.《个性化阅读旨在引导深度阅读》[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01期.

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探究 第3篇

关键词:学习语文;个性化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095-0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所谓个性,就是指一个人在先天生理和后天环境(包括教育)作用下形成的不同于他人的心理特征与行为方式。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潜在的个性。教育工作者必须努力关注孩子的个体差异,尊重孩子的性格特点,挖掘孩子的内在潜力,促进每一个孩子的健康发展。

一、对个性化阅读的认识

阅读认知理论认为,个性化阅读是从文章外部表现世界的“物质符号”中理解其精神内核,即以作品为媒介,借此体验、感悟和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流露出的情感和思想。这种阅读活动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灵魂的拥抱,心灵的对话。这种具有很强的个性化的活动,决定了阅读只能是学生自己的事,任何人都无法越俎代庖。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起来的,教师的职责,就是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体验、感悟的情绪化的“场”,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主动地去读,专注地去读,兴趣盎然地去读,在自主阅读中学会阅读。学生的自主性越强,积极性越高,其所获就越多。充分给予学生自主实践的机会是阅读成为学生个性化行为的重要保证。

二、个性化阅读要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法

学生因各人的知识水平不一,又具有不同的兴趣、爱好,表现为不同的个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用自己认为最佳的方法进行学习,教师加以适当的指导,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成果。阅读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是边想边读,可以是边表演边读,可以集体读、个人读,也可以是批注阅读。学生通过有感而发,有疑而注,有得而写,满足个体学习的需要,促进个性品质的发展,当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阅读时,他们会学得自主、自觉、轻松、愉快,把学习当作一种享受,而不是被迫的痛苦和无奈。

三、联系生活阅读,体验文本

个性化阅读显然注重自己的阅读体验。这就是说,读者需要进入文本的境界,并能联系自己的生活。通过作品与作家对话是富于个性化的,在个性化的阅读体验中,阅读者已有的知识结构对解读作品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当读者置身于作品之中以自己的生命之躯去触摸、品味作品时,读者并不是一个毫无主见、没有思想的人,读者的生活经历、文化修养、美学趣味、性格爱好等个性因素,都会影响乃至制约他对文本的接受。读者的个性心理不同,也决定了 其阅读感受和欣赏体验的不同。

四、引导学生大胆质疑,敢于创新

个性化阅读是一种拥有批判意识的阅读观。学生想在阅读活动中有所创新,有独到的体验,必须学会批判的接受、学习课文。一个学生只有敢于批判,会批判,才能显示出他的个性。敢于批判包括批判课文的内容和观点,并陈列理由,以及批判教师的观点和错误,敢于向教师提出质疑,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活动中,要时刻注意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学会质疑,不迷信阅读文本和教师,展开讨论,多从不同的角度来解释,这样,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才有质的提高。

五、采取多元的阅读评价

有什么样的评价观念和评价行为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行为。语文教育要想实现阅读个性化,必须关注评价。个性化阅读的评价应该是自主的、多元的、延时的、包容的。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与众不同的见解往往显示出其难能可贵的阅读个性,欠缺包容与支持的评价往往会挫伤学生个性阅读的积极性。“用发展的眼光看孩子”是新课程理念对学生评价的指导思想。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采取动态评价。动态评价是对儿童的评价不仅仅评价其已有的,已达到的水平,还要评价其在成人或更有能力的同伴帮助下所能达到的水平。现今阅读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大都是采取静态评价,就是不管学生的阅读水平、阅读理解的差异性等等,以统一的标准答案来评价学生,忽视个性。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评价要变静态为动态,即把学生的实际阅读能力与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而获得提高的阅读能力结合起来评价。

在教学中还要注意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实现学生对课堂学习的自主性评价。同时,教师还可采用延时评价策略,让更多的学生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产生更多、更好的创新灵感。同时评价的方式也应该是多元的,语言、手势、神情、动作,包括适当的物质等,只要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都行。

总之,个性化阅读教学的路才不过刚刚起步,只要教师牢记新课程标准中关于个性化阅读的理念,坚持在教学中贯彻执行,做到学生的自主性和教师的主导性兼顾,课内课外相结合,相信阅读的原野上一定会开满更多更美的个性的花蕾。

参考文献:

[1] 陈云莺《自主阅读与主体性发展研究》北大附中附小网校2002

[2] 谢学华.刍议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J].中国教师,2012(06)

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思考 第4篇

一、营造个性化阅读的大环境

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有宽松、自由、和谐的阅读氛围,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才能产生“心理安全感”,才能真正放松自己,开动思维,深入思考,进而得出自己的阅读体会。因此,教师必须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具体做法如下:

一是教师要少讲一点。一些教师似乎还是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一上讲台就谈兴大发,滔滔不绝地讲解作者资料、课文的相关内容等,总想把自己知道的一股脑地灌输给学生,或是提出一个又一个的问题,让学生在不断地回答问题中得出教师设定的标准答案,在这其中,学生有自主阅读行为吗? 没有! 学生有自己的阅读体验吗? 没有! 完全是拾人牙慧、人云亦云。学生在被动地接受知识,被老师牵着走,完全丧失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也许会学到一定的知识,但是自主学习能力肯定没有习得,学生还是需要教师的“搀扶”才能行走,这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是不利的。因此,教师要真正落实新课标理念,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要少讲一点,让学生自己去理解、去思考、去得出答案,让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得到自己独特的学习体验,这样才能逐渐提升学习能力,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二是给学生留足阅读时间。独特的阅读体验的形成,并不是在三五分钟的阅读时间内就能感悟到的,它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完成。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课堂状况,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仔细阅读、反复阅读。这样做,一方面,消除了学生心理上的压迫感和焦虑感,学生感觉时间很充裕,心理上很安全、很自由,就能毫无负担地投入到阅读中去; 另一方面,能够使学生反复阅读,充分阅读,在各种感官都参与的条件下赏析文章,领悟其中的内涵,很容易就能读出文章的内涵,形成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使阅读真正成为自己的个人行为,从中获益匪浅。

二、尊重学生不同的阅读差异和阅读体验

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阅读差异。作为阅读的个体,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他们的兴趣爱好不同、成长经历不同、知识构成不同,这就导致他们不可能有相同的阅读行为。学生是学习的主角,教师要尊重学生,促使其进行个性化阅读。具体来说,一是要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比如,学习一篇文章时,教师让学生进行阅读活动,有些学生是默读,有些学生是朗读,有些学生是一边读一边做批注,有些是小组合作阅读,等等,各种学习方式都有。虽然阅读方法各有不同,但只要是学生自己喜欢的、适合自己的,就能完成阅读任务,达到理解和感悟课文的目的。二是要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比如,有些文章是“并列式”结构,先学哪个和后学哪个区别不大,这就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从哪里开始学习,学生先学习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心理上产生“我要学”的主动性,积极自觉地进行阅读,然后全班同学再进行沟通交流,这样的方式充分尊重了学生的意愿,教学效果反而大大提升。三是要尊重学生设立不同的学习目标。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同,学习目标的设置也不能搞“一刀切”。在完成阅读任务的基础上,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要设置不同的目标,对于学习差的学生要让让他们巩固基础知识; 对于学习中等的学生要让他们进一步发展; 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要让他们有提升的空间,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其次,教师要尊重学生不同的阅读体验。每一个学生都是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个体,他们在阅读后产生的心理感受肯定是不尽相同的。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特的阅读体验,不要压制,不要敷衍,要和学生平等交流,倾听学生的观点,允许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见解,允许他们形成自己的个性感受,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激发,才能使学生敢想、敢说、敢为,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真正落实新课标理念。比如,学习《寒号鸟》一文时,对于寒号鸟最终冻死的结局,一部分同学认为: 寒号鸟真可怜,在寒冷的冬天活活冻死了。但是也有学生发表了不同意见: 寒号鸟一点也不可怜,因为它懒惰、不听别人的劝告,怀着侥幸心理,得过且过,最终有这样的结果也是自作自受,不值得同情。两种观点截然不同,教师要因势利导,引导学生细读课文,理解其中的道理和课文的内涵。这样得出的结论,不仅深化了课文知识,也使学生明白了事理,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

三、引导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相结合

阅读教学仅靠课堂上的时间是不够的,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将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真正的提升。因此,教师要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引导学生进行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在课外进行广泛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尤其是知识爆炸的今天,传统媒体、新媒体中有很多知识需要学生去阅读、去获取,要想汲取这些知识,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学生甄别好坏,进行有效阅读,在阅读中获得精神食粮,开阔视野,启迪思想,真正做到开卷有益。

第二,将学生的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结合起来。阅读是开放的,教师要将学生的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联系起来,使学生增加信息量,对课文理解更加深化,并在课文的基础上不断深入研究,丰富了知识储备,开拓了知识视野,并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给学生开列书单,让学生有目的、有针对性地阅读,如学习了《草船借箭》,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三国演义》等书籍,让学生了解三国时期各个重要人物的传说故事,在这些故事中更深刻地了解历史背景,对人物特点有了更为深刻地认识,使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更加丰富,使得课文是“越学越厚”。通过这样的阅读,学生主动去搜集信息,主动思考、主动学习,不仅掌握了知识,也获得了学习能力。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要尽力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阅读环境,让学生心理放松,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形成独特的阅读体验,这样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使个性化阅读成为语文教学新理念的旗帜!

摘要:在新课标贯彻落实的基础上,个性化阅读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教师要正确定位自己的角色,对学生的阅读行为进行科学的指导,让学生张扬个性,获得独特的阅读体验。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焕发勃勃生机。

语文阅读教学的个性化 第5篇

高中阶段是中等教育的重要环节,由于高考的存在,当前的高中语文发展被制约,语文的教育以应试化教育为主,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的弊端,主要由以下几种:

1.现代高中语文所用的课本内容太单调

在高中的几年学习过程中,所使用的课本固定不变,教师的教学内容无论如何变化也脱离不了课本。课本的内容重点大多是文言文或前人的名篇,与时代相脱离,学生学起来也感觉枯燥无味,提不起兴趣。

2.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自我意识不明显

虽然新课改强烈要求教师将学生放在首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但在课堂上,教学过程仍然有教师掌管时间、过程,对教材的分析仍然按照课本从头到尾分解化讲解,教学模式一成不变。学生的自由阅读时间不多,独立思考能力不强,对语文知识的运用能力得不到提高。

二、个性化阅读的引用

个性化阅读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入,就是将教学重点由死板的知识转移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情感体验上来,使学生能够将书本上的文字转化为自身的情感,并转化为自己语言的表达。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将个性化阅读引入教学过程:

1.扩展阅读范围,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读物

高中生的阅读不能仅仅限于课本,这已经不能满足他们对知识和信息的需求,教师要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扩充他们的阅读量。高中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已经有了一定的增长,但自我选择能力不强,对一些不良书籍的抵抗力弱。教师不仅要让他们博览群书,更要让他们读好书、读对书。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个性化进行正确的引导,选择适合他们的读物。

2.做好阅读记录,学习阅读方法,教会学生进行反思

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不是看热闹,而是学知识长能力。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会正确的读书方法,在阅读的过程中做好自己的疑难点记录,对阅读文章进行自我分析和反思。例如,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制作阅读卡,共分三项。第一项为阅读预习,主要解决阅读过程中的字词和主旨进行记录和总结,对自己学习到的写作方法进行记录。第二项为阅读心得,学生可以在这项中记录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道德情感体验,以及自己的一些思考。第三项为见解发表,学生在阅读后可以写下自己的感悟,并发表演讲,对一些争议性的问题开展辩论,教师要帮助学生正确发挥自己的见解。

3.将多媒体教学引入课堂,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对于一些趣味性或操作性很强的文章,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己阅读并利用电脑制作动画。计算机的操作一直都是学生很感兴趣的一门课程,他们对其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可以根据阅读内容适当地引入计算机的信息化教育。如,对《荷塘月色》进行阅读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制作动画,并进行配音。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够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三、个性化阅读应注意的地方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虽然仍起到引导作用,但要注意将学生放在首位,注意不要将自己的见解强加给学生。同时不要将答案固定化、模式化、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不迷信盲从的能力。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教学必须根据新课标,逐步进行改革,改变过去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能够真正掌握阅读的能力。并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提高自己的道德情操,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罗成然。追求课堂教学过程的有效性[J]。教育教学论坛,.

[2]邹敏。试论语文阅读个性化阅读教学[D]。湖南师范大学,.

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 第6篇

关键词:个性化;阅读教学;实施策略

一般的阅读和个性化阅读最大的区别在于:一般阅读带有很大的随意性,看似很有个性,其实是一种自由化的阅读,由于人的差异性阅读效果相差悬殊,没有具体的达成目标,在标准答案的控制下,学生在阅读中失去了自我;个性化阅读不预设教学,不以达成共性的目标为标准,要求学生以已有的知识结构和生活经验为基础,通过自主、自需的阅读活动,从而使学生在自我认识、审美能力、自身情感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一、丰富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准备

1.和谐的师生关系

罗杰斯指出,“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是创造的两个基本条件。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要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首先要从心灵上给学生释放的空间,使他们在心理上有自由感、安全感。在新型课堂上,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合作者,要主动把自己置换到朋友、帮助者、指导者的位置上,以平等的身份贴近学生,充分了解和关注学生的阅读需求、心理需要和个性特点,才能使教师的阅读指导更有针对性。我发现,和学生在课外多交流,多与他们谈谈兴趣和理想,从心底里真正地和学生成为朋友,会让学生更容易亲近你,为课堂交流打下基础。在课堂上建立一个民主和谐的阅读环境和师生关系,教师把微笑和信任带给每一个学生,为学生营建一个无拘无束、宽松的课堂气氛,才能让学生产生安全感和放松感,产生最佳的学习心态去敢于质疑、敢于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意见,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个性潜能。

2.认真开发个性化阅读教学方案

(1)设计个性化的阅读教学目标

传统的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是教师而不是学生,如,“发展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就造成了判断教

学有无成效的依据,是教师是否完成任务,而不是学生是否进步,这样一个误区。每个学生都会出现多元智力差异,他们接受知识的能力也有大小强弱之别。若用同一标准来执行,势必会令一部分人失望。因此,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目标定位应采用分层形式。教师要站在语文课程标准的高度,依据教学大纲、教材所规定和要求达到的基本目标,在明确每节课的大的教学目标和方向的前提下,再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特点,多次调整设计,或增加难度,或降低难度,以满足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的不同需求。

(2)选取个性化的阅读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初中语文教学除了课本教材外还有课外读本。如何对这些内容进行选取,教师除了选择一些必教内容之外,其余的可以问问学生的意见。关注学生的兴趣,结合学生的个性,发扬民主,尊重学生的志愿和选择,合理安排学生的阅读结构,拓展学生的阅读领域,把学生感兴趣且能满足学生个性和创造力发展的美文佳作引入课堂。比如,可在课余定期将学生带入图书馆和阅览室,拓展学生自由选择的空间。适当指导学生阅读一些经典名作、名人传记等以增加学生的文化素养积淀。

二、创设个性化阅读教学课堂

1.多样化的阅读教学模式

过去的阅读教学模式较为形式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了许多新的教学模式,如,钱梦龙的“三主四式”,魏书生的“六步自学”等。教师应根据阅读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现代教育手段,全面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1)情境教学

在情境教学法中,教师结合自己独特的教学情境,用一些网页、流媒体(视觉/听觉)、漫画、故事等,为学习者学习整体内容提供了灵活的途径,同时创设出一个浓厚的阅读氛围,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2)对话式教学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个性化阅读教学的课堂对话应是开放、平等、合作、互动的,而且是动态和发展的。创造一个良好的对话情境,比如运用音乐、电影等手段,可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美感体验和审美陶冶。在合作、互动的对话过程中,教师、学生、文本的思想碰撞在一起,充满了无穷的可能性,更激发出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例如,我在引导学生读了《世说新语》的《陈太丘与友期》后,有学生认为元方敢于指出长辈的错误是一种率真,也有学生认为元方直接指责长辈在礼貌上欠妥,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对文本有了个性的理解,并在交流中发现了别的同学理解、思维、方法的独特之处,这样有利于调整、改进自身的思路,扩大视野范围。

2.多元化的阅读教学和评价

“阅读评价要综合考查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考查其阅读的兴趣、方法与习惯以及阅读材料的选择和阅读量。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可见,在个性化阅读教学的课堂里,评价是非常重要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智力优点,如果用一把尺子来评价所有的学生,无疑违背了人的天性,因此,评价的多元化显得尤为重要。

(1)激励性评价

激励性评价并非没有原则的一味地肯定叫好,而是让教师不要轻易去否定,多与学生交流沟通,从中看到他们思想中的闪光点,肯定他们敢于发表意见的勇气。例如,在教学中发现有学生在学习了《斑羚飞渡》的散文后,认为故事虽然很感人,但是文章似乎有悖于人类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这就要求教师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想法,多和学生从不同角度来看待问题,肯定他们思想中的独特之处。

(2)引导、延时评价

当学生的阅读处于停滞状态时,教师要结合自己的理解,通过提问和适当的讲解,稍加点拨,把学生引导进新的情境中。受思维定式影响,对一篇文章独特、新颖的见解往往出现在思维过程后半段。王冶秋先生就提到了自己在读了十多遍《阿Q正传》后的不同感受。教师运用延时评价,不过早地对问题的答案进行终结性评论,可帮助学生开阔思路,培养他们多角度、全方位思考问题的习惯。

三、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自身素质

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要靠语文教师去实施。因此,语文教师面对新教学理念、新教学方法的挑战,需要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自身素质。教师只有正确理解且吃透了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理念精髓,并多读书、勤读书、读好书,做好充分的知识储备和文化积淀,才能为教学对话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的教师不再是简单的劳动力,而是真正的人师。才能在学生彷徨迷惑时给予点拨,引导学生产生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在学生发表了有个性、创新性的观点时又能激励肯定一番,让学生产生乐学、爱学的劲头,收获语文素养全面提高的喜悦。

个性化阅读作为一种科学的阅读观,已经登上我国语文课程改革的舞台。它突破了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尊重了作者、读者、文本,重新确立了师生关系,重新树立了阅读理念,强调了读者与文本的对话。在实践个性化阅读中应该认识到:个性化阅读教学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全社会共同创设一个尊重个性、崇尚个性的文化环境和评价体制,还需要语文教师更新教育观念,以开放的胸襟和宽容的态度,去接纳学生,让学生在张扬个性时,有一份轻松感和成就感。在个性化阅读教学观的引导下,我相信教师能用新的视野、新的理念来组织阅读教学,学生能在阅读中学会用心灵去感悟生活,放飞个性和思想,成为一个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达维久克.应用社会学词典[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8.

[2]王伯勋.语文教学情趣[M].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3]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M].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

语文教学中的个性化阅读 第7篇

一、民主平等, 尊重个性

走个性化阅读教学之路, 需要教师真正转变教学观念, 教师要营造民主平等宽松的教学氛围, 在课堂上创设一个自由交流的心理场, 同时要尊重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特体验。

1. 融入学生共同阅读。

阅读教学中需要民主、和谐, 需要人人参与阅读活动。教师作为班集体的“一员”, 要融入学生当中, 以真实、诚恳的心态和学生共同阅读, 共同学习, 共同感悟, 共同交流。没有师道尊严, 没有绝对权威, 有的是学生与教师的亲近, 有的是学生与文本的亲近。

2. 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学生与文本间的对话交流也是个性化的。在教学中, 教师要关注学生独特的内心世界, 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以平等的心态和学生交流, 尊重学生的个性, 允许他们拥有不同的阅读理解, 允许他们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允许他们丰富多彩的解读。只有抱着这样宽容的心态去对待, 学生智慧的火花才会迸发出来, 学生的个性之花才会绽放出来。如, 在阅读《爱的力学》时, 大多数同学都是就文中“研究力学的博士父亲为了接住要从屋顶上学小鸟飞下的痴呆女儿, 竟忘了力学的速度问题, 而被飞来的女儿撞伤”的事, 发表了“父亲对女儿伟大的爱”的观点, 有位学生却提出了与众不同的观点:“父亲幸亏没被撞死, 要是为了一个痴呆女儿而失去一个博士父亲, 那太不值得了, 因为损失太大了。”对于这个学生的独特感受, 我们要尊重他, 要珍视他的“奇思妙想”。

二、学生自主, 飞扬个性

要想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彰显个性的风采,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归还学生阅读的主动权利, 引导他们确立自己的阅读主体地位, 自主阅读, 从而使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阅读的主人。

1. 自主选择。

学生是阅读的主体。个性化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 可以给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的权利, 也可以给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法的权利。如, 在教学《秋天的雨》时, 教师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让他们根据自己的阅读兴趣, 自主选择喜欢的内容来学。同学们兴趣大增, 纷纷选择, 有的选择“秋天的雨, 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这个段落, 有的选择“秋天的雨, 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这一段。这样, 同学们在个性化阅读中激发了兴趣, 化“要我读”为“我要读”, 从而形成了独特感受, 发展了阅读个性。

2. 自主批注。

在阅读过程中, 教师引导学生学会批注, 可以对课文的语言文字、语言特点、表现手法、思想感情等的感知, 用线条符号或简洁的文字加以标记。学生怎么想就怎么写, 爱怎么批注就怎么批注, 满足他们学习的需要, 充分发挥他们的阅读自主权, 从而也促进学生个性品质的发展。如, 教学《盘古开天地》一文的第二自然段时, 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自由批注, 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自己的阅读和理解进行了批注:有的同学标出了段落中出现的反义词, 如, “清”对“浊”, “重”对“轻”, “上升”对“下降”;有的讲“从盘古的两个动作看出了盘古开天地是很艰难的”;有的写下“盘古很勇敢, 真令人佩服”的注释。这样, 通过自主批注阅读, 既理解了课文内容, 感受到了盘古的高大形象, 又发挥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尽情飞扬。

3. 自主交流。

在个性化阅读中, 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经验、兴趣、爱好和感受能力的差异, 必将产生不同的体验感受, 所以教师鼓励学生自主交流、自主讨论。可以和同学交流讨论, 可以和老师交流讨论, 也可以和家长交流讨论, 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大胆自主地提出自己的看法, 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

三、教师引导, 培植个性

在个性化阅读过程中, 强调了学生阅读的自主性, 并不是要教师放弃对于阅读活动的主导作用。其实, 教师是阅读活动的组织者, 是学生阅读的促进者, 所以在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中, 教师一定要注意保持自己的主导作用, 引导学生更好地阅读, 从而培植学生良好的个性。

1. 引导正确的价值观。

学生年龄小, 经验不足, 在个性化阅读中难免会出现不正确的理解。对此, 在尊重学生情感体验的同时, 教师发挥主导作用, 对学生不正确的理解加以纠正引导, 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如, 教学《小摄影师》一文时, 让学生自主交流对高尔基的看法时, 一个学生认为“高尔基并不好, 因为他只允许小男孩给他拍照, 而不肯接见杂志社的记者, 说明他对记者的工作不支持不关心, 他太偏心了, 也不公平。”面对学生出现的“误读”, 教师就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 引导学生明白“高尔基确实工作很忙, 更重要的是他对媒体宣传他自己并不关心”, 从而让学生更深切地感受到高尔基对儿童一代的关怀和爱护, 从而激发起学生对高尔基的崇敬和热爱。这样, 学生在张扬个性的同时, 也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2. 引导大量阅读。

学生个性化阅读应该建立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因此, 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 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大量阅读, 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促进学生阅读个性品质的发展。首先, 教师要加大课堂内的阅读信息量。进行阅读教学时, 教师应该尽可能多地翻阅资料, 及时补充新信息;也可以有选择地使用教材, 跳出课文, 宏观地把握课文, 让学生更有效地阅读。如, 教学《与命运挑战》一文时, 教师及时补充“霍金2003年来中国参加数学大会和游览北京长城”及有关“霍金生活”的一些资料, 让学生在新资料的阅读中更加深刻地理解霍金的高超学术和勇于同命运挑战的不屈精神。其次, 要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教师要把学生的阅读视野引向课外, 鼓励学生大量阅读课外书籍和各类报刊。要勤做读书笔记, 鼓励学生常进图书馆、书店, 涉猎广泛的知识, 同时也可让学生上网阅读, 获取更多更新更快的资讯和知识, 享受丰富的精神营养, 享受审美的乐趣, 从而提高语文素养, 为学生个性花朵的绽放提供肥沃的土壤。

个性化阅读, 高中语文教学的灵魂 第8篇

一、发挥学生主体性, 进行个性化阅读的前提条件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是阅读的主体。学生只有具有了读的时间与机会, 才能生成独特的见解。但在以往的教学中, 教师片面地认为高质量的教学就是看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点, 认为学生只要将教师所讲的内容全部记清、记牢就可以, 以教师的讲代替了学生的读, 学生没有读的时间与机会, 个性化阅读更是无从谈起。要想真正做到个性化阅读, 教师必须先要尊重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 让学生有各种读的机会。课本不仅是教本, 更是学生的学本, 学生是阅读对话的中心, 只有学生独立阅读、学会阅读, 他们才能进行自行发现与自行建构, 才能实现对作品的再创造。这样, 阅读的个性化与创造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在教学中, 我们要引导学生在正确的篇章分析和讲解等理论的指导下,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阅读。如阅读一篇文章时, 教师应让学生进行略读, 了解文章大意, 避免讲解时学生对文本的不熟悉。对于文章中的重点段落, 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细读, 以加深学生的理解。

二、立足文本, 进行个性化阅读的重要基础

阅读是学生、教师与文本对话的过程, 但是, 由于学生自身的基础知识、思维方式、阅读角度的不同, 会对文本产生的不同见解。因此, 我们在引导学生阅读时要充分体现文本的基础性。脱离文本的阅读只会是断章取义, 歪曲作者的原意, 使学生产生错误的看法与见解。我们所提倡的个性化阅读是在忠于文本的基础上进行阅读, 但在实际的教学中许多教师对个性化阅读存在着模糊化与错误的认识, 在教学中出现了许多误区, 如片面追求形式的个性化, 而忽视对文本的深入挖掘;过于强调学生的个性与课堂的生成, 而忽视对文本的基本把握。这样的阅读教学看似热闹, 实则离题万里, 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要真正搞好个性化阅读就必须要坚持以文本为本, 让学生与文本零距离的接触, 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 步入作者的内心世界, 去想作者所想, 思作者所思, 感作者所感, 从而获得独特的见解, 完成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

三、张扬学生个性, 进行个性化阅读的核心

学生是有血有肉的、鲜活的个体, 在情感世界、价值观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有着独特的个性特点, 在阅读同一作品时, 难免会产生不同的见解, 甚至会向教师发难, 与教参的标准答案不一致。因此, 教师如何处理这些现象就成为了进行个性化阅读极为重要的一环。在以往的教学中, 教师会用所谓的标准答案来约束学生, 尤其是学生与标准答案出现分歧时, 教师往往会认为学生离经叛道, 并强行把学生的思路拉到所谓的标准答案上来。殊不知, 正是这些所谓的“离经叛道”是最为珍贵的, 是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见解, 是独特的阅读体验与感悟, 也是个性化阅读的核心。因此, 在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独树一帜, 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个人见解, 勇于挑战权威, 挑战教师, 质疑教参。对于学生观点中正确的、与文本密切相关的观点, 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与鼓励;对于与文本内容关联不大的观点, 教师可引导学生课下进行讨论;对于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观点, 教师则要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 使学生再次积极思考, 在自身主动思考与相互交流讨论的基础上修正自己的观点, 从而达到对文本的正确认知。这正是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因材施教, 因人而异, 区别对待。只有这样, 才能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激情, 使学生以自己独特的!视角来看待作品、看待世界, 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 创新的火花得以点燃, 从而达到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

四、加强指导性, 进行个性化阅读的关键

在个性化阅读中, 学生是阅读的主体, 因此, 我们教师要把阅读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 尊重学生的不同见解。但是, 我们教师要谨记, 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并不是要教师完全放权, 也不是放任自流, 对学生的阅读不闻不问。教师不能再是简单地向学生传递文本的“二传手”, 向学生灌输自己对文本理解的师者, 而应该是学生阅读的指导者、引领者, 是学生阅读的导师。在学生进行阅读的过程中, 教师要成为学生阅读的引领者、启发者、指导者与激励者, 要善于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对学生进行分类指导, 加强方法指导, 使学生真正学会阅读。当学生产生不一致的见解时, 教师要鼓励学生善于收集信息, 结合生活阅历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使学生在充分的交流与讨论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自己的观点, 达成共识。

语文阅读教学的个性化 第9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阅读教学

一、前言

我国长期以来的语文教学就是以填鸭式的教育方式为主导的, 尤其是在基础教育阶段, 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 教师往往都是采用讲授模式为主来进行语文教学。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语文知识掌握不足、文学素养不强的情况普遍存在。在我国素质教育推进和教育改革深化的影响下, 我国新实施的《语文课程标准》中也针对个性化阅读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在初中语文教学阶段采用个性化阅读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学生文学素养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自律性与语文教学成效是大有裨益的。

二、个性化阅读教学概述

1. 什么是个性化阅读教学

根据《阅读活动·审美反映理论》一书中所描述的“阅读的每一个瞬间都是对于记忆的刺激, 而且被激发出的记忆可以不断进行视角的调整, 从而使得各个视角都活跃、且逐一被个性化”, 基于此, 我们可以得知阅读从本质上来看是一种具有个体特征的行为。个性化阅读强调学生的自主性、阅读过程的创造性、阅读的体验性及阅读内容的批判意识。个性化阅读教学模式, 正是在基于和强调个体特征的基础上诞生的, 其前提是尊重学生个体特征和需求。因此, 语文教师在进行相关阅读教学安排时, 应当充分考虑学生对个性化阅读教学模式的需求程度。

2. 个性化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应用现状

根据语文新课标的要求, 现阶段国内大部分初中语文教学阶段均采用了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模式, 但教学成效有较大差异。一方面这跟初中语文教师对于个性化阅读教学理解和应用的程度有关系;另一方面也跟学生自身语文素养密不可分。国内大部分初中语文教学阶段将个性化阅读模式主要应用在学生寒暑假课外读物泛读方面、考纲要求之外的课程掌握方面, 教师基本上都是采取任务布置的模式, 要求学生完成多少篇文章的阅读或撰写读后感等, 对于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引导工作做得不够, 阅读过程的指导和互动也相对缺乏, 并且对学生个性化阅读的评价体系相对单一, 往往都是通过读后感来评价阅读成效好坏, 不利于学生对个性化阅读教学模式的接受、也不利于初中语文教师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主动性和热情, 更谈不上通过个性化阅读教学提升学生文学素养和语文应用鉴赏能力了。

三、如何利用个性化阅读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成效

1. 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分析

第一, 情境策略。初中阶段的学生认知能力和行为能力都还未达到相对成熟的阶段, 为了实现个性化阅读的教学成效, 语文教师应当从形象化认知入手, 在进行个性化阅读教学时, 充分利用图片、视频、情感的铺垫, 创设出适合所选择阅读文章的情境, 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深入理解文章作者的所思所想。

第二, 多元化文体策略。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 其文体种类繁多, 比如散文、诗歌、辞赋、小说、议论文、记叙文等, 不同文体所表达的内容、思想、情感都有较大差异。因此, 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个性化阅读教学时, 可以考虑引入不同类型的文体, 让学生了解不同文体的差异、特点、阅读技巧等, 比如古诗鉴赏, 应当以了解作者生平背景为前提、重点把握诗歌中作者思绪变化和精练语言所表述的情怀;而小说文体的阅读则是以文章线索或故事情节为主线的, 重点需要把握的是小说人物或故事情节如何刻画。

第三, 互动策略。学生在个性化阅读过程中必然会有很多问题需要跟其他同学或教师进行交流, 因此在进行个性化阅读教学时, 教师应当注重互动环节的安排, 比如小组讨论、学生展示、学生教师提问回答环节等。互动环节对于教师掌握学生个性化阅读成效是十分有效的途径, 并且可以了解到学生关注的重点、学生学习难点等方面, 在未来传统语文教育课程中, 也可以以此为参考来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选择, 帮助语文教师最终达成教学成效的提升。

2. 个性化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应用的注意事项

初中语文教师在将个性化阅读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时, 首先, 应当了解现阶段学生对个性化阅读的需求、班级中不同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如何、学生对于语文阅读的兴趣点等;其次, 还需要注意将个性化阅读教学引入日常教学中、强化个性化阅读的引导, 而不是仅采用寒暑假课外泛读这类模式;再次, 在进行个性化阅读模式成绩评价时, 应当综合考虑不同学生的基础、阅读投入的精力、个人收获等多方面来进行评价, 避免出现一概而论的情况, 打击学生主动性和个性化阅读的热情。

四、总结

个性化阅读教学是传统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十分重要的环节, 也是为了帮助学生提升文学素养主要途径, 还可以帮助语文教师实现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巩固。因此, 语文教师应当重视个性化阅读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的应用, 并不断改进和调整相关教学内容安排, 最终利用个性化阅读提升语文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陈冠生.个性化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中的应用[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 2009 (7) :73-74.

[2]罗红梅.探析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J].现代阅读, 2012 (7) :135.

语文阅读教学的个性化 第10篇

一、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忽视文本的核心地位。

文本并不是词语的堆砌, 而是凝聚着作者的情感与意念, 是作者独特的生活体验与情感的外在显现。但在教学中, 许多教师片面地理解个性化, 忽视文本的核心与基础地位, 脱离了文本进行阅读, 过于重视学生在阅读中见解的独特性, 而忽视文本的原有含义。

2. 忽视教师教学的主导性。

学生是阅读的主体这一点毋庸置疑。但一些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却陷入了让学生想怎么读就怎么读的误区, 表面看来是尊重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 但实际上整个阅读教学却是一片混乱, 缺乏教师必要的指导, 学生对于读的目的、方法都不明确, 何谈达到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

3. 忽视基础知识教学。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学科, 小学阶段更是学生识字、认词、造句的重要阶段, 是为今后更好地学习打基础的重要阶段。但在部分教师的课堂上, 认字识词的时间少之又少, 他们忽视语言教学, 代之以过分地强调独特见解。

4. 合作学习的无效性。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合作学习可以发挥全体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使学生积极地交谈与讨论, 是当前三大重要学习方法之一。这在阅读教学中也有所体现。但是许多教师往往只重合作学习的形式, 或者没有经过学生充分的思考而急忙开始合作学习, 或是对学生合作学习所需时间把握不准, 合作刚刚开始就结束, 大多合作学习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

二、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应采取的教学策略

1. 立足文本, 超越文本。

大力提倡动态生成, 并不是脱离文本的任意创造, 而是基于对文本正确理解基础上的个性化解决读。文本是阅读的载体, 承载着作者的观点与情感, 具有鲜明的价值取向。我们要对文本正确理解, 对于学生歪曲文本的见解进行纠正, 这样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理念, 才能立足文本, 同时又超越文本, 形成更多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真正实现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

2. 实现学生主体性与教师主导性的统一。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但并不是完全脱离教师的行为, 而是在教师的启发与指导下, 学生、教师与文本的对话过程。我们要摒弃传统教学中教师包办代替一统课堂的局面, 要将阅读的权力还给学生, 但放权并不是放流, 不是放纵学生, 不做任何的约束。尤其是小学生尚处于认知初级阶段, 对文本的理解等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他们还无法完全离开教师展开自主学习。因此, 我们要实现学生学习主体性与教师主导性的统一, 做好放与扶。放, 要将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让学生有更多的阅读时间与探究空间;扶, 要做好指导工作, 使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与引导下自主地完成阅读, 促进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 加强双基教学。

传统教学过于重视基础知识与技能, 将教学的重点全部放在双基教学上。新课程改革提倡个性化阅读, 但不是摒弃双基教学, 而是要在搞好双基教学的基础上展开。加强双基教学是由语文学科的特点与性质决定的, 其在教学中的基础地位在任何教育形势下都不会改变。对此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 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在教学中我们要加强双基教学, 要合理分配教学时间, 让学生有时间认字识词, 有时间进行默读、背诵, 使整个教学围绕听说读写展开,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延伸与扩展, 进行不断地挖掘与创新, 使整个语文阅读教学既重内容又重形式, 突出语文学科特点, 展现语文教学的魅力。

4. 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

要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需要做好以下几点:第一, 问题设计的合理性。合作学习要有明确的目标与任务, 问题设计得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合作学习的展开与成效。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基础知识与认知规律, 要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只有学生在个体无法解决问题时才会产生合作的欲望, 问题过于简单与过于复杂都会失去合作的必要。第二, 学生思考的独立性。教师要想让学生获得独特见解, 在小组间展开积极的交流与讨论, 就必须要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与空间。这样经过学生的主动思考, 才能形成更多的见解。第三, 把握好合作的时机性。教师对于问题的难易程度与学生的实际水平要全面把握, 要能估算出学生合作所需要的时间, 这样才能让学生展开充分的交流与讨论, 不至于因时间过长而偏离教学或因时间过短而没有完成任务。

关于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思考 第11篇

个性化阅读教学是一种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方法,按照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兴趣以及需要进行施教,也就是说学生需要什么,教师就教什么。让学生主动进行思维活动,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自主地去感悟和思考,享受其中的审美乐趣,使个性得到彰显。

小学语文的个性化教学有利于改进传统的学校教学模式,不仅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解放,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还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调动学习欲望,也更加利于学生的个性形成。教师在语文的个性化阅读教学实施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尊重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

小学生处于接受初级教育的关键阶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要从小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以平等的立场与他们交流,尊重他们的天分和个性,允许学生以自己独特的视角解读文章,并引导、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文章进行体验性描述。

例如,在教学“三袋麦子”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播放“三袋麦子”的动画,小学生通过对屏幕的直接感受,从而对小猪、小猴、小牛的形象有了初步的认识,再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堂的阅读学习,鼓励学生之间交流讨论,引导他们对文章进行更深认识,从而体会到阅读的乐趣。但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有限,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曲解文章的意思。这时,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错误,不要简单地指出错误的地方或者直接告诉学生正解,这样的做法反而会使学生产生依赖性。

二、构建个性化的阅读平台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应当为学生构建一个能充分展示他们个性阅读的平台,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进而体悟文章之美。只有让学生自由地阅读、个性化地思考,主动寻求问题的答案,才能形成他们独特的阅读感受。因此,教师必须要放低姿态,认真地去倾听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表述。在这种阅读平台上,不仅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够得到彰显,也能提高学生的个性品质。

例如,在教学“泉城”时,教师就没必要墨守成规地进行课文讲解,这样只会让学生被动地接受老师对文章的理解,而应该让学生主动去了解文本的内容,切身感受济南泉城的独特魅力。老师在课前提出问题——趵突泉得名的原因,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进行文本的阅读,有的学生就会提问:“为什么会‘说到济南,自然会想到济南的七十二泉。’呢?”面对学生的怀疑态度,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从这句话中了解到济南的泉水很多,然而,它的特别之处、吸引人们眼球的到底是什么呢?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文本进行再次的阅读思考,理解文本的意境,身临其境地感受济南泉水的美丽。再让同桌之间进行讨论,畅所欲言,最终得出结论:“咕嘟咕嘟”“冒”等词形象地表现了趵突泉的泉水,趵突泉因此而得名。教师只有为学生构建一个民主自由的阅读平台,学生才能够对文章有更深刻的了解,而且更有利于他们进行个性阅读,使其个性化思维得到发展。

三、重视文本意义的阅读感悟

语文课文的文化内涵是多元的。作者将他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蕴含在文字里,这就意味着阅读的意义在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即透过文本的表面意思去领悟文章的深沉含义。这就要求教师发挥引导作用,从不同层面去指导学生,逐步深化学生对文本意义的解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更加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在教学“虎门销烟”时,本文的主旨在于了解林则徐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但是虎门销烟离现在时间上比较久远,因此学生难以体会到文章的字里行间所饱含的浓厚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阅读有关虎门销烟的相关资料,通过对具体文章的理解和对当时历史的回顾,把握文本的内涵。还可以展示虎门销烟时的图片,由此引发学生的联想和提升他们的认知。对学生而言,这既是一次回顾历史、提升爱国主义的大好机会,也能提高他們的个性化阅读能力。

个性化阅读是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和思维潜力的重要途径,进行个性化阅读教学,会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灵活。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应该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声音,鼓励和尊重每一个具有独特见解的学生,让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关于语文教学中个性化阅读的思考 第12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个性化,阅读

新课标明确指出: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可见,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以充分尊重学生个性为基础, 在学生个体阅读的基础上, 鼓励学生有自己的独到体验和见解, 发展学生的批判思维, 培养学生独立的、创造性地进行阅读; 它是学生进入文本与作者对话的心理过程, 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它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性、创造性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本的过程。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积淀、文化底蕴、审美情趣的千差万别, 因此阅读教学是一种个性化行为。

一、凸显教师风采———做好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先导

教师应具备思想、道德、文化知识、教学能力等全方面的素质, 一次成功的课堂教学, 正是这些素质综合运用的结果。语文教学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 因而在课堂教学是需要教师在具备上述素质的同时, 尤其要有不满现状的创新意识, 要以我为主, 不盲目照搬, 不盲目屈从, 始终保持自己独特的个性品质。只有这样, 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遵循语文课堂教学总原则的前提下, 要充分发挥教师个性的创造能力。如长于诵读的, 可以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内容, 以情感动人; 善于表演的, 可以神形兼备的演示课文内容, 以情节感人; 擅长丹青的, 可以五彩缤纷的绘制课文内容特写画面, 以图感人; 至于有副好歌喉的, 尽情放歌一曲, 让婉转悠扬和慷慨激昂的歌声打动学生的心。

二、落实人文关怀———构建个性化阅读的平台

新课标进行的课程改革更体现了“人文关怀”。“人文关怀”, 就是要求尊重与发展学生的人性与个性, 师生生活在一种相互理解、尊重、关怀、帮助、谅解、信任的和谐气氛中, 从而真正体验到做人的幸福感与自豪感, 我们如何把关怀落到实处?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要做到“三重三轻”。

1. 重过程轻结论。只要学生认真阅读研习了, 思维自然会得到历练和激活, 创新之火就会时有闪现, 在阅读过程中, 阅读主体对文本信息要思考、要筛选、要组合、要表述, 结论也许近乎对或近乎错, 这些都无关紧要, 不能因为结论的对错而扼杀学生的个性, 只要出于至诚, 饱蘸真情, 阅读个体的收益和感动远比单纯某一个结论重要得多。

2. 重肯定轻否定。激励赏识是学生向上的助推器。鼓励好比春天的阳光, 禾苗感到的不仅仅是温暖, 还有愉快地成长。一个心理和生理尚未完全成熟的青少年, 时时企盼的就是对个体阅读价值的肯定。在肯定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在快乐中不断地向上成长。轻易否定, 犹如含苞待放的花蕾突遭严霜摧残, 他再也无力绽放, 自此会打蔫凋谢。

3. 重发展轻静止。学生是发展的主题, 韩愈说得好: “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如是而已。”此时此地, 学生看问题或许有些片面、偏激, 得出的结论可能有悖于真理, 但人的发展潜能巨大, “盖棺”才能“定论”, 因为个性化阅读体验是无法复制的体验, 它的珍贵就体现在是个体的是独特的, 因而静止绝对地看问题, 当然会走偏锋, 会得出错误结论。

三、注重张扬个性———实现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目标

首先, 要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教师要有民主平等意识, 在阅读课上要让学生大胆发言, 畅所欲言, 大胆参与教学的双边活动, 从而实现教学互动。

其次, 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阅读是学生个人的知识和经验的展示, 由于学生个人的认知水平、生活体验、文学修养、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 它们对文本的理解必然呈现出不同的认识。语文教师要把主动权还给学生, 要尊重学生的观察和体验, 让学生有个性阅读的机会和自由、宽松的时空。对个性异常的学生既不压制, 也不放任, 而应积极引导, 扬长避短, 使其个性向着积极的方面发展。

第三, 要利用朗读促进个性化阅读。朗读是将文学语言转换为有声语言的过程, 是用语言塑造形象、表达文本思想感情和再创造的过程, 是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有效手段之一。因此, 一方面,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感受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 另一方面, 要学生在朗读中融进自己对文本的感受和倾向。在一次公开课上, 我的教学是杨绛的《老王》, 当课堂进入对文章主体部分: 老王临死前给“我”送香油、鸡蛋这件事情的理解时, 我设计了“文章是如何描写老王的肖像、动作、神态和语言的? 对这些问题你有何感受?”这样的问题让学生在小组里进行研讨, 再让小组代表发言, 有一小组代表提出了一个极有独特见解的问题: 杨绛先生在突然间见到老王那直僵僵的躯体镶嵌在门框里, 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 她吃惊地问: “哎呀, 老王, 你好些了吗?”而此时老王的回答在作者笔下就仅一个“嗯”字, 我们这个“嗯”字看似简单, 是一种极普通的应答, 其实是老王内心经过非常复杂的思想斗争之后, 才吐出来的一个似是而非的满含酸楚与无奈的回答。他的病真的好了么? 不, 老王深知自己病入膏肓, 将不久于人世, 为了表达他对作者一家人的感激, 他硬撑着病体, 把自己省下来的吃不了的香油和鸡蛋送过来, 但是他不能把这个事实告诉我, 免得别人牵挂。但又不能对作者的询问不理不睬, 他只能用一个“嗯”字来回答“我”。学生在与文本、同学之间的对话交流中, 用他独特的体验与思维阐释了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多么生动, 多么精妙。

四、实现个性评价———护卫个性化阅读教学远航

个性化阅读教学, 以实现师生的个性化可持续发展为目的, 基本定位为———自主阅读, 平等合作, 发展个性, 着力在目标、方式、过程等方面实现个性化, 把展现个性魅力的时空留给学生, 让他们积极参与, 实现发展。缺少个性化评价的个性化阅读教学是不完整的。

有这样一个教学案例: 在教学《风娃娃》时, 教师引导学生读书, 并启发学生思考, 说话: “如果你看到风娃娃只凭力气, 不动脑筋作了这些错事, 会怎样责备它?”有位学生发言出人意料: “老师, 我不想责备风娃娃, 我要跟它讲道理。”与众不同的见解, 显示其难能可贵的阅读个性。遗憾的是, 教师拒绝了这一预设答案之外的见解, 坚持要求其“责备风娃娃”。欠缺包容的评价, 使独特阅读个性陷入困境。由此可见, 必须创建评价体系, 否则尊重学生个性, 实施个性化阅读教学将沦为空谈。

上一篇:数字环保系统下一篇:血清前清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