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屯垦戍边范文

2024-06-06

兵团屯垦戍边范文(精选4篇)

兵团屯垦戍边 第1篇

随着兵团屯垦戍边城镇化问题的提出和实践, 对兵团城镇化的探讨已经不少, 例如城镇化的意义、机制、模式和困难等都是热议的问题。毋庸置疑的是兵团已实现了城镇化率的一个快速提升, 据2009年的统计已超过45%, 但是兵团城镇化的水平和质量显然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尤其是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一个深层性问题。所以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高度来审视兵团屯垦戍边城镇化不仅是必要的, 而且也有助于深化认识兵团屯垦戍边城镇化的性质、问题和解决办法。

1 兵团屯垦戍边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内涵

可持续发展是现代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理念。可持续发展强调社会、经济、人和自然的协调关系。基于经济增长观的社会实践表明, 追求单纯的经济增长目标导致了人类社会发展可持续能力的衰减, 人们已清醒地认识到可持续发展是社会进步不可忽略的一条基本法则。对于兵团屯垦戍边事业来讲, 同样也面临着可持续发展问题, 可以说推进兵团城镇化正是屯垦戍边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一方面, 当前屯垦戍边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形势要求加快完成对传统的农业屯垦经济模式转型, 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因此城镇化程度就成为影响兵团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 兵团城镇化自身也有一个可持续发展能力问题, 而解决这个问题仍然要放到可持续发展的思维和方法中去思考。因此, 解读兵团屯垦戍边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内涵有着两个层面的含义, 一是从屯垦戍边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来看, 二是从城镇化的可持续能力来讲, 二者之间则是相辅相成的。

归结为一点, 可以说兵团城镇化的本质就是增强屯垦戍边事业的可持续性。其中至少包括三方面要求, 即生态环境的可持续要求、屯垦戍边人的发展要求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要求来讲, 只有通过一定的城镇化发展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才能有效减缓传统大农业经济超载开发对生态的破坏性压力, 这是一项基础性的要求。从屯垦戍边人的发展来讲, 只有通过不断提升城镇化的现代人居生活水平, 以满足职工群众不断提高的发展需要, 才能有效保持一支充满活力的人力资源队伍, 这是作为个体的人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从经济可持续发展来讲, 只有通过城镇化发展加快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才能有效保持屯垦戍边经济能力的持续增长, 这是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客观要求。而归根结底就是要保持屯垦戍边事业与时俱进、长久不衰。

自西部大开发以来, 兵团城镇化进程出现了历史上最快的一个时期, 五家渠、阿拉尔和图木苏克三个县级市挂牌成立, 38个重点小城镇建设取得成效。但是兵团城镇化显然有其特殊性的一面, 具有不同于地方城镇化发展的特点, 其可持续发展有着更大的困难性。

2 城镇化发展不足是兵团提升屯垦戍边可持续能力的短板

生态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新疆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由于新疆干旱半干旱的自然生态特征, 生态系统具有极其脆弱的一面, 解放以来为解决粮食和经济增长问题而实施的农业开发在取得巨大经济成功的同时也很大程度地破坏着自然生态, 以至超过了自然生态的承载限度。例如塔里木河流域的断流问题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极为严重, 对新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将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因此转变传统依赖土地资源的农业屯垦模式成为兵团发展屯垦戍边事业必须要着力解决好的战略性问题。一方面必须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信息化和集约化,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另一方面必须大力调整产业结构, 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 促进现代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而城市是工业和服务业发展的空间载体, 兵团大多数团场的传统型农场经济结构显然是难以适应工业和服务业发展要求的, 因此只有通过城镇化来改变农牧团场严重依赖土地的经济模式才能纾解兵团经济发展对土地等自然资源的压力。

然而, 由于受到以农业为主体的传统屯垦经济模式限制, 几十年来城镇化始终不是兵团发展战略中的主要目标, 目前除了石河子市发展到中等城市水平外, 2004年挂牌的五家渠、阿拉尔和图木苏克三个县级市仅处于城市发展的初建期, 经济辐射能力相对不强, 兵团的绝大部分农牧团场基本处于远离城市区的非城镇化农场经济状态。为了保持和增强屯垦戍边事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进入新世纪以来兵团党委先后提出了“发展壮大兵团, 致富职工群众”的工作目标、“率先在西北地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和走新型工业化之路的战略举措。这就迫切地需要大力推进团场的城镇化, 以促进非农产业的生长, 使剩余农业劳动力具有向第二和第三产业转移的城市空间。因此, 加快城镇化也就成为当前兵团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模式转变的一个核心问题。

3 兵团屯垦戍边城镇化可持续发展之困

从现代城市成长理论来看, 兵团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存在着特殊性困境。按照德国经济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 城市体系的构成一般是为了行政管理的方便将国家划分为若干地区, 地区下面进一步划分, 各级地区都是由位于它中心位置的城市去管理;社会分工及市场经济的形成, 导致各级地区的中心成为交易市场和它周围地区提供货物、服务的机构、设施的集中地;交通网的出现导致各种不同级别的交通线的交叉点上城镇的形成。现代城市经济学认为市场力量的作用是现代城市发展的核心机制。但对兵团来讲, 戍边的政治功能是其核心, 经济则是服务于戍边任务的辅助功能。由于戍边的特殊要求, 兵团在组织形式上是党政军企合一的特殊组织和社会集团, 在经济上主要属于企业性质, 不具有一般政府的经济管理功能。因此兵团在推进城镇化战略中面临着一些与众不同的特殊性问题, 甚至是困境。对于制约兵团屯垦戍边城镇化的因素已有很多分析, 例如历史因素分析、制度因素分析以及使命因素分析等。而从可持续发展理论来看, 无外乎是两个主要方面, 一个是自然环境因素, 这就是人类经济活动对城市区位选择的指向性;另一个则是人的因素, 即人从自我发展的需要对生活空间选择的指向性。那么从这两方面看, 兵团屯垦戍边城镇化具有非常态性, 其所处的恶劣自然生态环境不适合城市对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 其履行的戍边使命也非一般城市集聚人口的通常理由。由此导致了影响兵团屯垦戍边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两个基本困境。

3.1 自然生态与地理区位环境之困

3.1.1 绿洲生态环境的制约。

新疆城市发展具有绿洲依赖性的基本特点。“三山夹两盆”是新疆地貌的基本特征, 由北至南依次分布着阿尔泰山、准葛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和昆仑山, 准葛尔盆地内有我国第二大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塔里木盆地中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则是世界上的第二大流动沙漠。这样的地貌特点使得山地成为旱海中的“湿岛”, 发育了570多条河流注入两大盆地, 在干旱沙漠中形成了片片绿洲, 成为人类文明生存的空间载体。新疆的生态由山地、绿洲和荒漠三大系统组成, 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是热、水不平衡, 有足够的热量而缺乏足够的水量。丰富的光热资源为生物量的提高准备了良好条件, 而干旱、风沙和盐碱对生物生存又构成严酷的胁迫。

绿洲希缺, 又呈被沙漠、戈壁和山地分割的“岛屿”形态。绿洲是干旱区中依靠水源、生长有绿色植物的一片沃土, 水是绿洲生命之源。新疆绿洲可划为6片:准葛尔盆地北部、西北部 (阿尔泰山南坡) , 准葛尔盆地南部片 (天山北坡) ;吐鲁番———哈密盆地。根据《新疆绿洲》一书中的统计数据, 新疆目前的天然绿洲面积为7.93万平方千米, 人工绿洲面积6.82万平方千米, 绿洲总面积14.76万平方千米, 占全疆土地面积的8.89%, 与山西省面积 (15.63万平方千米) 接近, 但被沙漠、戈壁和山地所割裂。由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组成的绿洲生态经济系统是干旱区社会、经济的基本承载体, 城市只能在绿洲中出现和发展。

3.1.2 戍边的地理区位布局之困。

依照中心地理论, 一般在一个经济区域内形成一个中心城市, 围绕中心城市形成次级中心的城镇群, 从而高效地发挥出城市分工互动的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效应。克里斯塔勒把中心地等级体系主要分为市场原则系统 (K=3) 、交通原则系统 (K=4) 和行政管理原则系统 (K=7) 三类。

但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执行的是“不与民争利”原则, 农牧团场主要驻守在5000多平方公里的边境线上和两大盆地的沙漠边缘, 远离天然绿洲, 土地贫瘠, 交通不便, 自然环境恶劣, 大多团场不具备城市发展的基本区位条件。由于地域辽阔, 各师团分布跨度很大, 交通运距比较长。各建设师以师部所在地为中心形成团场群, 师部之间平均间距达2到3百公里, 各团部之间平均相距达到几十公里以上, 以此而形成的城镇分布密度就很稀疏, 城镇间的联系不够紧密。由戍边和农业生产需要而形成的这种布局主要体现了行政管理原则, 其次是交通原则, 而对市场原则的考虑则较弱。若想兵团系统内自成一体地形成以大城市为一级中心、以中小城市为次级中心、以小城镇为三级层级的城市体系, 在现实情况下几乎是不可能的。

3.2 特殊管理体制之困

3.2.1 城镇管理职能的制度性缺失。

以若干中小城市为主体, 积极发展几十个到上百个团场所在地小城镇群是目前兵团构建城市体系的基本思路。因此发展小城镇是兵团城镇化的一个主要方面。但是兵团小城镇发展又受到体制的限制。由于党政军企合一的特殊组织模式, 除四个建制市和个别建制镇外, 其它团场非建制城镇都没有政府的职能, 各团场在经济上是单纯的企业性质, 不具备财政职能。因而团场小城镇建设的费用和城镇管理机构都无法按照常规城镇建设和管理模式进行运作。

3.2.2 户籍与人口流动的制度问题。

团场小城镇的常住人口, 除国家行政、事业单位的派驻机构及其人员外, 其它如团场机关、学校、医院、工交商建等非农业人口都是农场户口, 只有调回内地工作才能以城镇户口对待。人口呈现出似农非农的特征。[1]

兵团的制度安排在提高农业生产率和水平上是富有效率的, 那么高度机械化的农业生产方式在理论上应该造成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 形成对劳动力转移的推力, 从而推进工业和非农产业的生长, 促进城镇化的发展。但是兵团高水平的现代化农业却没有产生这个效应。从人口看, 兵团总人口只有250多万, 除去行政机关、学校等事业单位的人员, 实际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职工仅占兵团人口的40%左右, 分散在175个农牧团场2000多个连队几十万平方公里的地域范围, 而这些农业劳动者的身份又是农业职工的属性, 享受国家的退休金和养老保险。兵团的农工大部分属于内地移民, 第一代农工有相当一部分退休后返回内地定居, 其子女也多通过调动、政策照顾或升学就业而逐渐离开兵团迁移到地方城市或内地。因此, 总体上看兵团不但几乎没有多少农业剩余劳动力, 还存在季节性劳动力严重短缺的问题。可见一方面由于内部制度建设的滞后使人口产生外流, 另一方面又因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较低, 缺乏对农业外溢人口的吸引力, 从而抵消了高效农业对兵团非农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影响了兵团城镇化的人口集聚。

4 现代农业与环境改善形成了城镇化可持续的重要基础

不过, 人对自然环境具有能动的改造和适应能力, 在合乎自然规律的条件下人类已极大地改善了生存环境, 而城市正是这一表现的高级形态。所以在考察兵团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性时还应该看到, 五十多年来兵团对大力提升屯垦戍边事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在农业和生态经济方面为城镇化奠定了良好的经济与技术基础。

4.1 集约化的大农业生产力装备正是促进非农产业生长的动力基础

兵团先后治理数10条河流, 修建水库100多座, 修渠8万多公里, 形成内陆地区独具一格的灌溉渠系配套、机械化、规模化经营的现代农业, 在过去荒芜人烟的戈壁大漠上建成一个良田连片、渠系纵横、林带成网、道路畅通的绿洲生态经济网。在发展农业的基础上, 兵团从农副产品加工起步, 发展现代工业, 形成以轻工、纺织为主, 钢铁、煤炭、建材、电力、化工、机械等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2]据统计数据显示, “十五”末期时兵团农业机械总动力就已达到249万千瓦, 农业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84%, 同比分别增长38.3%和4%, 兵团农业机械化持续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这一发展形势在“十一五”期间进一步有了全面提升。

4.2 先进的精准农业提供了维护绿洲生态可持续的技术条件

面对新疆干旱与半干旱生态环境的特点, 兵团在绿洲生态农业与环保技术发展方面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十五”期间, 兵团大力实施节水农业、精准农业发展战略, 已形成了喷灌、滴灌等多项技术综合的配套节水农业灌溉先进技术, 到2004年兵团节水灌溉面积已达640万亩, 成为目前世界上节水灌溉技术应用面积最大的区域。[3]通过技术引进和不断创新, 兵团已形成了精准种子、精准播种、精准灌溉、精准施肥、精准收获和田间作物生长及环境动态监测六项精准农业技术, 初步建立了由精准农业核心技术体系、技术指标体系、技术规程体系和技术装备体系等四个子系统构筑的精准农业技术体系, 并大面积应用于棉花生产。“十一五”以来精准农业规模和质量均得到较大发展。农业现代化为兵团城镇化提供了基础性保障和人口集聚的技术条件。

4.3 人居环境改善工程的实施优化了城镇发展的基础环境

为了维护生态和改善恶劣的自然环境, 兵团在屯垦过程中不断总结历史经验, 积极维护和改善绿洲生态环境, 先后实施了“西部边境造林工程”、“准噶尔盆地南缘防沙基干林工程”、“塔里木盆地东部绿色走廊建设工程”, 形成了数万公里的绿色屏障和106.4万公顷新绿洲, 建起了石河子、五家渠、阿拉尔、图木苏克等一批新兴城镇, 其中石河子已成为天山北坡经济带中部的中心城市。联合国造林治沙专家到兵团考察后曾称赞到:“你们遵循自然规律, 促进生产良性循环的路子是对的, 值得在沙漠地区推广。”[4]2000年石河子被联合国评为“人类居住环境改善良好范例”城市;2002年, 国家建设部正式命名石河子为国家园林城市。人居环境的改善为兵团城市发展吸引经济要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这可以说是不争的事实, 也争强了兵团不断推进城镇化发展的信心。

5 结束语

有效纾解障碍和充分发挥优势是兵团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第一, 针对地理和团场布局的制约因素, 有效纾解障碍的关键就是要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和提升交通水平。如果大力提升了团场与地域内中心城市之间、团场与团场之间的公路交通水平, 那么就能够以良好的通勤力弥补距离对团场小城镇与中心城市之间经济联系松散的不利影响。有效纾解地理与团场布局障碍的另一个要点是应按照城市体系的结构和经济分工协作关系, 促进团场城镇布局与地方县市城镇相互融合, 形成互动共生格局, 强化相互的经济联系与协作, 打破兵地间的行政隔阂, 彼此共享基础设施, 通过经济的一体化形成合理的经济分工, 达到有效的资源配置。

第二, 针对管理体制中的制约因素, 有效纾解障碍就必须进一步深化体制创新, 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来探索新的管理途径和模式。

第三, 要持续不断地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工业化, 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 大力培育推进城市发展的服务性产业, 吸引和促进非农人口向主要城镇的集中。

第四, 通过新型团场建设来优化团场产业分工、推进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发挥比较优势, 培育团场的特色产业和主导产业, 从而使团场的经济实力壮大、竞争力增强, 带动城镇化发展。

摘要:城镇化是兵团屯垦戍边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问题。本质上看, 兵团推进城镇化目的就在于增强屯垦戍边事业的可持续性。而城镇化不足恰是制约兵团屯垦戍边可持续能力的短板。由于戍边的性质, 兵团的城镇化之路则不能简单地从城市经济发展理论来解释。自然环境和体制的约束都对兵团城镇化造成了特殊的困境, 但是要看到农业发展也为兵团城镇化可持续能力创造了良好条件。增强兵团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关键在于交通基础设施的大力改善和有效发挥兵地融合的市场经济机制。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屯垦戍边,城镇化

参考文献

[1]白燕.兵团小城镇发展规律探究[J].新疆农垦经济, 2004 (6) .

[2]兵团年鉴[M].乌鲁木齐: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年鉴社, 2008.

[3]姚晓敏.兵团之变[J].兵团建设, 2004 (9) .

[4]王小平.兵团屯垦戍边五十年的独特贡献和宝贵经验[J].兵团建设.2004 (9) .

[5]冯云廷.城市经济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8.

第5课重树屯垦戍边事业丰碑 第2篇

教学目标:

1、了解创办军垦农场的时期

2、了解兵团成立和建设正规化国营农场的时期

3、了解兵团事业的大发展时期

4、了解兵团屯垦戍边事业遭受严重挫折的时期

5、了解兵团事业的振兴时期

教学重点:目标12345 教学难点:了解兵团屯垦戍边事业遭受严重挫折的时期 教学准备:收集老照片 课 时:3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二、进行新课

1、创办军垦农场的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疆的屯垦戍边事业进入了黄金时代。1949年10月---1954年10月,是新疆兵团的前身驻疆解放军创办军垦农场的时期,是新疆农垦事业的艰苦奠基阶段。1949年10月12日,王震司令员率领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的第二、六两军,共8.9万人,从甘肃酒泉、玉门出发,进军新疆。12月5日,毛泽东号召全军除继续作战和服勤务者外,应当参加生产建设工作。

1950年3月,驻疆解放军发扬南泥湾精神,在天山南北各地,掀起了大生产运动。他们在人迹罕至的戈壁荒滩,在野兽横行的雪山深谷,开荒造田,兴修水利,植树铺路,盖房建场。初入垦区,没有住房就住苇棚和地窝子,没有磨子就吃煮麦粒,没有工具就自己造,没有耕畜就人拉犁,缺少种子就每人每天节约口粮100克。

1950年,全军开荒6.41万公顷,播种5.57万公顷,收获粮食329万吨,棉花375吨,油料1860吨,年底有牲畜18.15万头。当年创办军垦农场13个,全军粮食自给7个月,蔬菜油肉全部自给。到1954年,已创办军垦农场43个,有耕地7.73万公顷,生产粮食7.18万吨,棉花1900吨,油料2100吨,给国家上交商品粮1.69万吨。

1951-1952年,驻疆解放军还节衣缩食,筹集资金,创办了新疆第一批大中型的现代工业。1952年底,他们按照中央的指示,把部队创办的19个大中型工矿企业,无私地移交新疆省政府管理,为新疆现代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成立和建设正规化国营农场的时期 1954年10月---1957年底,是新疆兵团成立和建设正规化国营农场的时期,也是兵团人的艰苦创业阶段。1954年10月7日,经中央军委批准,成立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兵团司令部驻乌鲁木齐市,司令员陶峙岳,政委王恩茂兼任,副政委张仲瀚。兵团下辖15个师级单位,主要有10个农业师,1个建筑工程师。此后,解放军部队创办的军垦农场逐渐变成农垦职工管理的正规化的国营农场,军队的自给性生产变成了纳入国家经济计划的企业化生产。各农场制定了规划,实行企业化管理,改供给制为工资制,贯彻多种经营的方针,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实行科学种田,扩大职工队伍。

1954---1957年,兵团国营农场从43个增加到59个,耕地面积从7.73万公顷增加到22.48万公顷。人口从17.54万人增加31.15万人,职工从10.55万人增到17.87万人。国内生产总值从1.18亿元增到2.33亿元,工农业总产值从8856万元增到2.29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从3153万元增加8233万元,工业总产值从5703万元增到1.46亿元。粮食产量从7.18万吨增到12.24万吨,棉花从0.19万吨增到1.09万吨,年底牲畜存栏数从52.99万头增到74.25万头。

3、兵团事业的大发展时期

1958年初至1966年5月,是兵团事业的大发展时期,兵团广大干部和职工创造了第一次辉煌,兵团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基本上奠定了兵团现在的规模和战略格局。这段时期,兵团经历了1958-1960年的大发展,1961-1962年的调整, 1963-1966年5月的全面发展3个阶段。实现了农林牧副渔业全面展,工建交商服务业稳步前进,科教文卫体欣欣向荣,工农商学兵互相结合,生产队、工作队、战斗队三个队的任务全面承担,经济建设、安定团结、维护统一、民族团结四个力量的作用充分发挥。兵团在新疆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兵团在全国农垦事业中已成为规模最大的农垦组织,兵团业绩受到新疆和全国人民的高度赞扬,兵团人为在兵团工作感到非常荣幸和自豪。

1957---1966年,兵团国营农场从59个增到158个,耕地从22.48万公顷增到80.86万公顷。人口从31.15万人增到148.54万人,职工从17.87万人猛增到80.86万人。国内生产总值从2.33亿元增到6.29亿元,工农业总产值从2.29亿元增到9.77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从8233万元增到3.64亿元,工业总产值从1.46亿元增到6.12亿元。当年财务盈利从1391万元增加到1.13亿元。粮食产量从12.24万吨增到72.03万吨,棉花从1.09万吨增到2.49万吨,油料从0.21万吨增到1.45万吨,甜菜从0.34万吨增到24.11万吨,年底牲畜存栏数从74.25万头增到208.57万头,肉类产量从0.55万吨增到1.96万吨。工业企业从115个增到297个,建筑企业从142个增到175个,运输汽车从2530辆增到4139辆,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从8696万元增到3.47亿元。

这段时期,兵团经济在新疆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急剧上升。兵团人口占自治区总人口的比重从5.58%上升到16.39%,职工从占36.35%上升到48.36%,工农业总产值从14.38%上升到24.38%,其中农业总产值从7.35%上升到15.62%,工业总产值从30.84%上升到38.57%。耕地从11.51%上升到24.2%,粮食产量从8.7%上升到21.44%,棉花产量从30.53%上升到37%,油料产量从4.16%上升到16.93%,年末牲畜存栏数从4.34%上升到7.79%。

1966年,兵团在全国农垦事业中已占有重要的地位。兵团人口占全国农垦总人口的21.22%,职工占全国农垦的30.56%,耕地占全国农垦的29.74%。工农业总产值占27.1%,其中农业总产值占12.76%,工业总产值占71%。粮食产量占15.66%,棉花占39.63%,糖料占26.87%。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占71.52%,建筑企业占96%,运输企业占87.5%,商业企业占80.64%,兵团企业盈利额占全国农垦的71.18%。

同时,兵团科教文卫事业也有很大的发展。在平息伊塔事件,支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建立边境团场等保卫边疆的重大事件中,发挥了极其重大的作用。

兵团还为支援内地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1959---1961年支援河北、河南、山东等省灾民500万千克救命粮,1961年支援山东小麦种子15万千克,油菜和黄豆种子各2.5万千克、冻羊肉50吨,1964年帮助甘肃省组建农业建设第十一师,支援粮食、种子500多万千克,1965年帮助宁夏、青海、陕西组建农业建设第十二、十三、十四师,同年帮助西北局建立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建设兵团,帮助贵州、四川建设一批国营农场,帮助黑龙江省规划了大庆油田农场,1966年帮助西藏创办了波密农场,组建工程师支援了甘肃酒泉钢铁厂建设。1960---1965年,兵团还发扬国际主义精神,执行国家交给的援外任务,支援越南创办军垦农场8个、兴办中等专业技术学校1所。

4、兵团遭受严重挫折的时期

1966年5月---1981年12月,是兵团屯垦戍边事业遭受严重挫折的时期。1966年5月16日---1975年3月25日,是兵团遭受“文化大革命”的破坏阶段。在十年**中,由于林彪、江青反党集团的大肆破坏,兵团各项事业都遭到严重挫折。1966---1974年,兵团人口和职工大量增加,生产连年下降,财务连年亏损。1967---1975年9年中,6年亏损6.75亿元。兵团从全国盈利大户变成亏损大户,成为国家的沉重包袱。加上其他一些原因,导致1975年3月25日,兵团体制被撤销。

1975年5月,成立新疆农垦总局,任务是调查研究,总结经验,了解情况,反映问题。自治区各厅局和各地州,对农垦单位实行多头领导,物资供应和基建投资大量减少,引起人心混乱,场社关系紧张,生产下降,亏损更加严重。1975---1977年,3年共亏损6.63亿元,占全国农垦亏损的一半。

5、兵团事业的振兴时期 1981年12月至今,是兵团事业的振兴时期,也是兵团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981年12月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做出了恢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决定。兵团恢复后,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在建设和保卫新疆中取得了史无前例的伟大成就。

在改革方面,从1979年起,国家改变对农场统收统支的财务制度,开始实行财务包干制,克服了企业吃国家大锅饭的弊端。1982年,发展农工商联合企业,改变了多数农场单一经营农业的状况。1983年,在全国最早兴办职工家庭农场,逐步形成大农场套小农场的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新体制,取消了农工等级工资制,结束了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局面。调整了产业结构,发展了多种经营和二三产业。发展了多种所有制经济,逐步形成了以国有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改革了分配方式,实行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改变了企业领导体制,实行了场(厂)长负责制。推行了企业(团场、厂矿等)承包经营责任制,使国家管理机关和团场企业的关系由原来的行政管理变成了合同管理。转换了企业经营机制,扩大了企业自主权。发展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竞争主体。建立和完善了社会保障体制,实行了住房、养老、医疗、失业制度改革。实行了对外开放,发展了外向型经济。加快了农垦政治体制改革,健全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这些改革措施,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充分调动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加快了兵团经济的发展,开创了兵团事业的新局面。

1990年3月,国务院批准兵团计划单列,把兵团的经济发展计划直接纳入国务院有关部门的计划。这为兵团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1997年10月,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进一步加强兵团工作,兵团对外可组建中国新建集团公司,享受国家大型企业集团试点的各项政策。这进一步增强了兵团屯垦戊边的实力,大大提高了兵团在全国的地位,这有利于兵团更好地发挥保卫和建设新疆的作用。2000年11月,中央批准将兵团乌鲁木齐农场管理局、哈密农场管理局、和田农场管理局分别更名为兵团农业建设第十二师、第十三师、第十四师。

到2000年底,兵团共有14个师,174个农牧团场,人口248.05万人;在岗职工70.37万人。国内生产总值180.68亿元。兵团人在戈壁荒滩兴建了一批农工商结合的、城乡结合的农垦新城镇。戈壁明珠石河子,交通枢纽奎屯,首府卫星城五家渠,边陲重镇北屯,棉花新城阿拉尔等,象一颗颗灿烂的明珠,镶嵌在广袤的新疆原野上,成为各大垦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兵团还在各团场驻地建起174个集镇,在各连队驻地建起3844个村庄。目前这些集镇和村落正在进行着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整体迈向富裕和发达的新台阶。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兵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业绩辉煌。进入新世纪,兵团人必将更好地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而艰巨的使命,不断夺取屯垦戍边伟大事业的新胜利。

三、思考练习:1.在兵团的发展过程中,党的第一代领导人都给予了哪些关怀和帮助?具体的人物你能说出几个?

2.除了文中的故事,你还知道党中央领导人与兵团有关的故事吗?

第8课 第一师、第二师概况

教学目标:了解第一师、第二师的地理位置和发展。

教学重点:第一师和第二师的位置、地理环境和经济优势师什么。教学难点:第一师和第二师的位置及自然环境有何异同。课 时:1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出示图片,第一师和第二师的代表性图片。

二、进行新课

1、塔里木河畔的放歌者——农一师

农一师前身由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缔造,任弼时、贺龙、关向应、萧克、王震、王首道、郭鹏、王恩茂等指挥过的一支战功卓著的英雄部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先后被称为中国工农红军湘东南独立第一师、红八军、红六军团;抗日战争开始后,改称八路军一二○师三五九旅、南下支队、湖南人民抗日救国军、中原军区二纵队三五九旅;解放战争时期,三五九旅隶属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建制,1949年1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第二军步兵第五师。1949年11月,步兵第五师在王震、徐国贤的率领下进驻新疆阿克苏、和田17个地县防区。1953年6月,步兵第五师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农业建设第一师。1954年10月,农一师隶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制。

地理位置

农一师垦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境内。师部座落在阿克苏市中心。北起天山南麓山地,南至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东临沙雅县,西抵柯坪县,傍依阿克苏河、塔里木河、台兰河、多浪河水系。地理坐标东经79°2233“~815345”,北纬40°20~41°4718"。地跨阿克苏地区五县一市(温宿县、乌什县、阿瓦提县、柯坪县、沙雅县,阿克苏市)。东西相距281公里,南北相距180公里。

气候条件

农一师垦区属暖温带极端大陆性干旱荒漠气候,极端最高气温35℃(沙井子垦区每隔5~10年遇最高温40℃),极端最低气温-28℃(四团垦区最低气温为-33.2℃)。垦区太阳辐射年均133.7~146.3千卡/平方厘米。年均日照2556.9~2991.8小时,日照率为58%~69%。垦区雨量稀少,冬季少雪,地表蒸发强烈,年均降水量为40.1~82.5毫米,年均蒸发量1876.6~2558.9毫米。垦区以灌溉为主,主要利用昆马力克河、哈拉玉尔滚河、阿克苏河、多浪河以及叶尔羌河、和田河等河水。

人口现状

2006年,总人口28.94万人,增长0.7%。其中,男性15.31万人,汉族26.64万人,维吾尔族人1.85万人,其他少数民族0.43万人。

人口增长

2006年,出生人口1412人,减少204人,下降12.6%;死亡人口1011人,减少31人,下降3%;人口自然增长率1.39‰,下降0.6个千分点。人口素质

继续推进科技和人才兴师市战略,全年引进专科以上毕业生347人,其中本科生256人。全部团场实现“一连一生”目标,全师市241个农业连队平均拥有大学生1.4名,引进各类专家4名。开展了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和优秀企业家评选活动,共选拔出拔尖人才27名。就业人员

2006年末,就业人数10.85万人,下降2.5%。其中在岗职工人数7.72万人,下降1%。劳动报酬

2006年,人均生产总值15754元,增长22.3%。

师市概况

全师规划总面积6180平方千米(其中,阿拉尔市规划面积4196平方千米),耕地总面积14.67万公顷。2006年末,师市所管辖农牧团场16个(其中九团、十五团为进入团场,保留番号)。阿拉尔市

阿拉尔原是一片人迹罕至的万古荒原,1957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奉命进驻阿拉尔屯垦戍边。经广大军垦战士披荆斩棘,艰苦创业,开垦良田120万余亩,兴建了10个农牧团场,被誉为“塞外江南”,创造了人进沙退、人造绿洲的旷世奇迹。

2002年9月17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2]81号):设立县级阿拉尔市,市人民政府驻阿拉尔。2002年12月5日,召开阿拉尔市第一届一次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阿拉尔市第一届人大、政府。2003年1月19日,阿拉尔市人民政府正式挂牌成立。阿拉尔市辖区单位:农一师7团、8团、9团、10团、11团、12团、13团、14团、15团、16团、塔里木河水管处、水利水电工程处、原阿克苏市托咯依乡、托海牧场(乡)。经 济

国内生产总值(GDP)2006年,全师国内生产总值45.39亿元,同比增长12.6%。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54.7%、20.7%和24% 农业产值和增长率

2006年,农业增加值24.84亿元,增长12%。种植棉花10.43万公顷,增长6.5%,总产(皮棉)23.11万吨,增长7.4%,其中长绒棉属国家定点生产基地;粮食作物2.32万公顷,下降8.6%,总产20.73万吨,增长2.5%;年末牲畜存栏数77.27万头(只)增长8.2%。

工业产值和增长率 2006年,工业增加值9.41亿元,增长16.9%。主要工业品产量:原煤6.37万吨,下降45.5%;水泥199.5万吨,增长129.7%;发电量1.13万千瓦时,增长2.6%;塑料制品2.01万吨,增长24.9%。固定资产投资

2006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85亿元,增长14.3%。其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8.7亿元,增长45.4%;第二产业完成投资4.14亿元,下降33.1%;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3亿元,增长24.6%;投资资金来源渠道以单位自筹、其他资金和国家预算为主,分别占总投资的54.7%、19.8%和12.8%。科技

加强重点课题科研攻关,17项科研课题列入国家和兵团科技攻关项目,审定农作物新品种2个,获兵团科技进步奖4项,其中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三团667公顷棉田滴灌自动化控制示范项目被国家科技部批准列为“星火计划”重点项目。师市科协荣获“国家科普日先进集体”称号。教育

阿拉尔市有普通高校一所,师市所属各类中小学校78所。在校学生65016人,其中,中学28所,在校学生31131人;小学50所,学生33885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学生升学率89.9%。2006年考入高等学校的学生2430人,其中本科1539人,大专891人。文化

全师市电视台(有线电视台)、广播电台各1所,电视站18座。有线电视入户3.9万户,电视覆盖率96.3%。《塔里木报》全年出版197期,发行236万份。内部期刊《塔里木主人》全年出版6期,发行1.26万份

卫生

师市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488个,其中,师市直属综合医院2所,专科医院一所,团(厂)医院18所,连队卫生室408个,个体医疗机构40个,疾病控制中心18个,采供血机构1个,卫生监督机构1个,卫生技术人员2076人,病床2054张。有46个连队卫生室达到兵团标准,57%的团场达到兵团初级卫生保健标准。

2、惊破大漠的建设者——农二师: 第二师的由来:

建制沿革: 农二师是一支具有光荣历史的老部队,他的前身为山东渤海军区教导旅,组建于1947年2月,其骨干来自三五九旅和晋绥军区。同年11月部队归入西北野战军建制,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独立第六旅。1949年,在党中央、毛主席的命令下,挺进新疆,一手拿镐,一手拿枪,投入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并在2月统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一兵团二军步兵第六师。1953年6月,遵照中央军委的命令,步兵六师全体指战员集体转业,就地参加生产建设,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农业建设第二师。1954年10月,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成立后,农二师归属兵团建制,成为少数几个成立较早的师。1960年9月师部移驻库尔勒。1975年3月,兵团建制撤销,5月农二师并入巴州,组建农垦局,归属巴州领导。1981年12月,中央恢复兵团建制。1982年4月1日,农垦局撤销,农二师建制恢复。地理位置及环境:

农二师全师拥有国土面积73.97万公顷,其中农区56.11万公顷,山区17.86万公顷。农二师分布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4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所辖区域位于天山中部南麓,北到和静县水草丰美的小珠勒图斯草原,南到且末县,西到盛产白杏、核桃的轮台县阳霞乡,东南到若羌县石棉资源丰富的依吞布拉克镇,东北到库米什二十二团石棉营。农二师师部是全师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在地在有新疆“北乌南库”之称的———巴州首府库尔勒市。

气候条件

农二师库尔勒垦区位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东北边缘和天山南麓霍拉山冲积扇上,焉耆垦区地处巴州北部山间盆地,气候温和湿润。

人口现状

2006年,总人口20.84万人,下降0.01%。其中,男性10.99万人,汉族20.11万人,其他少数民族7362人。就业人员

2006年末,就业人数7.57万人,增长1.3%。其中,在岗职工人数5.49万人,下降0.5%。

劳动报酬

2006年,人均生产总值13332元。

师市概况

2006年末,农二师下辖17个农牧团场。其中二十二团、二十六团、二十八团、三十二团、三十五团保留番号。上市公司1家,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41户,师直属事业单位45个

经 济

国内生产总值(GDP)

2006年,全师国内生产总值27.79亿元,增长9.3%。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48.61%、21.27%和30.12%。

农业产值和增长率

2006年全师完成农业总产值27.26亿元,增长12.2%。2006年种植棉花30.31千公顷,增长1.0%,总产(皮棉)7.85万吨,增长10.1%;粮食作物12.73万公顷,下降20.5%,总产7.52万吨,减少1.53万吨,下降16.9%;养殖业特色增强,年末,全师大小牲畜存栏数57.49万头(只),增长10.6%。工业产值和增长率

2006年,工业增加值3.62亿元。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完成工业总产值11.12亿元,增长10.9%。其中,完成轻工业产值7.94亿元,增长2.15%;完成重工业产值3.18亿元,增长41.3%。工业销售产值11.41亿元,工业产品销售率102.6%,比上年提高8.35个百分点。

科技

2006年,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支出1252万元,开展各类科技研究、开发、推广项目75个,其中国家级项目4个,兵团级项目13个,师自列项目58个。全师科技项目执行率达98%。通过兵团级验收的科技成果1项,通过师级验收的科技成果15项,其中,2项获兵团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获兵团科技进步三等奖,15项获师科技进步(2005)。

教育

全师拥有中等职业学校1所,高级中学4所,初级中学2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小学34所。在校小学生30193人,初中生16639人,高中生5676人。全师小学、初中入学率和升学率100%。普通高中计划招生率60%,高中阶段教育升学率90%,高考上线率94.7%。团场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全面启动,4.20万名中小学生免除杂费336.70万元,1.80万名中小学生免除书费267.20万元,补助公用经费575.30万元。团场寄宿学校建设和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进展顺利。文化

全师拥有转播差转电视台18座,调频和有线广播14座,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6%,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7%。焉耆垦区广播电视联网工程基本结束。全师在中央级和省级新闻媒体刊用稿3226篇(幅),出版《绿原报》145期。卫生

全师拥有各类卫生机构44个,其中,医院22所,卫生所(室)19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4个。焉耆中心血站师卫生监督所各1个。床位总数1373张,卫生工作人员2570人。治理商业贿赂和打击非法行医活动处见成效。思维拓展:

1.你去过第一师和第二师吗?

兵团屯垦戍边 第3篇

关键词:统一战线,屯垦戍边,新型团场

建设新型团场是新疆兵团履行屯垦戍边使命、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新农村建设的具体行动。团场是兵团屯垦戍边事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载体和基础,团场广大职工群众是新型团场建设的实践主体,如何充分发挥新时期统一战线服务于新型团场建设的优势和作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推进这一工程的建设,值得认真思考。

一、发挥新时期统一战线的优势和作用是促进新型团场建设的内在要求

1.建设新型团场事关屯垦戍边千秋大业

目前唯一存在的新疆兵团是一个具有统一战线光荣传统和历史的特殊社会组织,自成立以来就呈现出了统一战线巨大包容性的特征,成功地接收和安置了上百万来自全国各地的退伍转业军人、支边青年和各类自动来疆人员,以及国家每年计划分配的大中专毕业生和专业人才,为解决就业、开发建设新疆做出了历史贡献。在与新疆长期存在的民族分裂主义的斗争中,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做出了巨大贡献。兵团今天不仅是稳定新疆的核心力量,而且已成为新疆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发展基础,在“稳疆兴疆,富民固边”的战略中发挥着更大作用,担负着在“新疆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重大责任,成为巩固边疆的重要基石。

兵团现有总人口256万,下辖14个农业师,175个农牧业团场,兵团在团场的人口有190多万, 占总人口的74%;就业人员69万多, 占71%,农业就业人数近47万,占全兵团就业人数的38%; 生产总值占57%以上。[1]19-20农业的现代化、屯垦戍边新型团场的建设、团场职工的小康都直接关系着兵团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全兵团的小康、社会的稳定,成为兵团屯垦戍边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可以说农业稳则兵团稳,团场强则兵团强,农工富则兵团富,团场的发展已成为兵团发展的重要前提,只有加快屯垦戍边新型团场的建设才能使兵团经济和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 才能实现率先在西北地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才能履行好屯垦戍边的历史使命。

2.坚持以人为本的新型团场建设要充分认识统一战线的优势

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是从兵团特殊体制特殊使命出发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目标是力争在“十一五”期间把农牧团场建设成为“经济发展、生活富裕、场风文明、环境良好、管理民主”的新型团场,这是一项包括农牧团场团部建设,也包括基层连队建设,既包括“硬件”建设,也包括“软件”建设的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全面的系统工程建设。这项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是要在特殊体制下坚持好民主决策,继续发扬兵团精神,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快团场经济的发展;以新型团场建设的主体——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为了团场广大职工群众,一切依靠团场广大职工群众,切实关心职工群众利益,深化团场改革,充分调动广大干群的积极性、创造性;在确保团场职工群众充分就业和有稳定收入来源的同时,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拓宽团场职工增收渠道,增加职工收入,改善职工的生产生活条件,提升团场综合实力和职工生活水平,壮大团场实力,为职工营造文明富裕的生活,实现团场职工生活富裕的目标。通过繁荣团场经济,进一步发展团场公共事业,加快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让广大职工群众共享新型团场的建设成果,从而增强团场的凝聚力和吸引力,稳定壮大屯垦戍边队伍,使团场真正成为屯垦戍边的坚固堡垒,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战略基地和职工群众的安居乐园。这一目标任务的提出集中反映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实现这一目标任务也内在要求充分重视新时期统一战线凝聚人心、汇聚团结各民族职工群众的智慧和力量的优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快屯垦戍边新型团场的建设。

3.克服建设中的困难必须积极发挥新时期统一战线的作用

目前新型团场建设中面临的主要困难是:随着老职工逐步退休,一线职工年龄结构不合理,队伍老化、不稳定,整体素质不高。来自内地贫困地区思想和科学文化素质都较低的劳动力已成为农业一线生产的主力军,一些师团比例过半,有些师团高达90%。新职工与老一辈军垦战士相比,屯垦戍边的意识淡漠,艰苦奋斗、团结奉献、集体主义精神退化,组织纪律涣散。兵团有33个少数民族聚居团场,少数民族人口占兵团总人口数的12.2%,[1]61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新时期统一战线在团结、帮助、教育、引导人才等方面的优势,有助于大力弘扬兵团精神、发展先进文化,全面提升职工素质,培养造就出一支适应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建设要求的新型职工队伍,并为新型团场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对不断增强各民族职工群众的凝聚力,加快少数民族聚居团场的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繁荣富裕,增强兵团维稳戍边的综合实力有深远的影响。

二、新时期统一战线服务于新型团场建设的几点思考

1.各级党委的高度重视是保障

统一战线历来是为党的战略目标、中心工作服务的。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在推进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建设中的独特优势,必须不断加强和改善兵师团各级党委对统一战线工作的领导,加强各级统战部门的组织建设工作,强化领导干部的“大统战”意识,充分认识统战工作在新型团场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把统战工作列入团场党委工作议事日程,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推动兵团统一战线事业发展,保证统一战线工作服从服务好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建设。

2.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帮助团场协调解决建设中的突出问题

人才是发展团场经济,壮大团场实力,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大力提高兵团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关键,也是实现新型团场建设目标的根本。统一战线工作应高度重视发挥团场党外知识分子和大学毕业生的作用,改善团场人才环境,促进团场人才素质的全面提升,为团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持和保障,实施人才兴兵团战略。通过统一战线教育引导统战成员树立扶贫帮困、团结奋斗、共同富裕的思想,增强其屯垦戍边的自信心、自豪感,为促进团场文明建设做贡献;引导广大统战成员积极投身于人才培训工程,帮助职工提高实用技术和技能,为培养有文化、懂管理、会经营的新型职工、造就一大批种养能手、经营能手和带领职工群众增收致富的带头人做贡献;将集体主义和助人为乐思想教育体现在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之中,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兵团精神浸润于具体的生活与工作之中,体现于优秀的工作业绩之中,发挥他们在各自所联系的群众中的作用,用言行去感染、教育、引导周围的职工群众,使兵团精神和艰苦奋斗创业精神真正成为团场职工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继续激励新职工积极向上、无私奉献、扎根边疆、献身屯垦事业,从而为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提供思想保证、智力支持和有力的精神支撑,建设一支充满活力、稳定的、高素质的新型职工队伍。

在少数民族聚居和汉族与少数民族杂居的农牧团场,经常通过统一战线广泛开展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两个离不开”思想的教育;通过统一战线联系的少数民族代表、爱国宗教人士团结广大信教群众,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努力为构建和谐民族关系,为维护农牧团场社会稳定与和谐、促进少数民族农牧团场新型团场建设做出贡献,巩固反渗透的阵地。

兵师两级统战部要发挥其资源整合的优势,紧紧抓住发展团场经济这一首要任务,做好团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团结、帮助、引导、教育工作,发挥其作用,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通过投资办厂、开发资源,帮助和促进团场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在拓展团场个体经营经济的发展空间的同时,吸纳富余劳动力,拓宽职工增收渠道,增加职工收入,不断促进团场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通过统一战线积极动员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多搞实地调查,多做深入研究;经常下团场开展咨询服务、捐资助学和科技扶贫,积极帮助解决职工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努力为促进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建设,为提高职工科学文化水平、培养造就新一代新型职工,为推动文明健康社会风气的形成,为新型团场建设又快又好地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兵团屯垦戍边 第4篇

兵团党校屯垦资料中心是兵团党校的文献信息中心,也是党校图书馆的情报资料中心,是为党校教学、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作为文献信息中心,是党校教师和学员学习、查阅新疆屯垦资料的主要场所。兵团屯垦资料中心主要从事新疆和兵团屯垦戍边及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收集、整理工作。为我国稳边兴边服务,为新疆和兵团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屯垦戍边研究服务,为兵团领导、兵团机关有关部门及致力于屯垦戍边研究的专家学者服务。屯垦资料中心现有藏书20000余册,是全国具有自身独有的、特色的文献资源库。

1.1从服务的角度分析兵团屯垦资料中心

屯垦资料中心主要收藏着新疆和兵团屯垦戍边及国内外相关文献以及新疆兵团的年鉴史志,是一个区域性的独有的文化资源库。区域性文化资源是在特定的环境和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它是一个区域文化的沉淀,又是一个地区文化发展的标志,它翔实地记载了新疆兵团独有的文化,有着自身的史料价值,它反映了新疆兵团在特定时期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作为收集、整理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的图书馆将有关新疆和兵团屯垦戍边及国内外相关的文献资料搜集在一起,供党校教职员工阅读一个区域、一个地方的史志、文化。从而对各个学科的前沿研究有所了解,准确地把握当前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热点、难点问题,为教学科研服务打下良好的基础。

1.2从研究的专家学者的角度分析屯垦资料中心

新疆兵团各师的年鉴史志县志记载着新疆兵团自成立以来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反映了当年的社会、政治、历史、地理、经济、军事、物产资源以及人文活动等内容,这些文献是其他图书馆无法替代的资源优势,为研究新疆兵团的专家学者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为新疆兵团未来的发展和经济、文化建设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2兵团党校屯垦资料中心的未来发展

2.1优质服务要求服务载体专业化和高效化

优质服务有多种形式,但它必须通过高效的专业载体来实现。图书馆管理需要合理的知识结构和专业人才。图书馆员应具备熟练掌握文献管理和信息技术管理的技能,对大量信息进行深加工,提升信息的知识含量,在信息深加工和二次开发上多研究。图书馆员不能仅是文献载体的管理者,而应该是能够研究文献自身的图书馆学科馆员,是某个领域、某个学科方面的专家,这就要求图书馆员学习相关专业知识,提高素质,具有驾驭电子设备、处理信息的能力。从实践的角度增强捕获信息、更新知识的能力,使馆员的知识结构与工作相适应,才能使自己融入推动屯垦资料中心发展的潮流中。

2.2网络技术要求服务手段数字化、网络化

现代信息技术是促进图书馆建设的助推器,兵团屯垦资料中心部分资料查询还停留在手工查询,这不仅不利于屯垦资料的利用,也不能满足读者在家就能了解相关信息、查阅相关资料的需要。为满足教职员工和研究的专家学者的要求,屯垦资料中心必须借助网络,并利用网络技术为读者提供更完备、多角度的检索系统,应用先进技术提供网络化、个性化服务,实现服务手段的数字化、网络化,信息资源的数字化、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服务内容丰富新颖,从而提高文献资料的利用率,才能更好地为党校的教学科研和研究的专家学者服务。

2.3兵团屯垦资料中心要凸显其独特性

1)不断深入基层,充实馆藏文献资源。兵团屯垦资料中心的部分文献资料可以算是“人无我有”的独家收藏,是其他馆不具备的有独特风格的文献资源体系。其独特性要求图书馆员应持之以恒地深入各地师市县团连乡,与当地史志单位等有关部门联系,着手多渠道收集、整理、利用、储存与新疆兵团相关的音像及文献资料,不断拓展和丰富屯垦资料中心的馆藏,才能增强其吸引力,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大力传承兵团文化,彰显屯垦资料中心特色。其一,屯垦资料中心应充分利用自身的有力条件,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为党校主体班开展培训活动,为配合党校教师的教学工作,应选择各专业中涉及到新疆兵团的内容都可以在屯垦资料中心进行授课,以电子大屏图文并茂的形式把当时的历史背景展现给大家,使学员不但学到了书本上的知识,而且也学到了书本之外的知识。在课余时间,教师和学员也可很便捷地大量翻阅屯垦文献资料。党校学员大多来自一线领导岗位,他们带来许多工作中的难题,很需要在学习中得到帮助和解决。在学习期间,也会遇到一些理论和实践上的问题,他们完全可以通过电子大屏的音像、文献资料中展现的第一代、第二代屯垦战士的历程中找到适合他们的方法。

其二,屯垦资料中心应大力发展科学化建设,逐步完善网络化服务。为加速兵团屯垦资料中心服务的现代化进程,最大限度地满足党校教职员工和研究学者的知识、信息和文化需求,加强信息资源的网络建设,加大电子信息储备,突出信息资源的互动性和个性化,如:教师和学员能够轻松通过某师或者某年关键字进行常规检索,检的结果将自动聚类或分类控制,浏览聚类的结果,查询所需资源,为读者带来种种便利。

其三,屯垦资料中心也可作为屯垦文化基地,来传播兵团文化。兵团屯垦资料中心每年都有来自内地的研究新疆兵团问题的专家学者和兵团领导视察,图书馆员可利用本馆独特的藏书资源,以焕然一新的兵团军人的衣着作为讲解员,讲解兵团人的故事,介绍兵团屯垦资料中心的发展历程,阐述新疆兵团的基本情况与问题和国家对兵团的支持政策以及各种社会思潮和发展趋势。以达到有效地开发利用及宣传,有力地推动屯垦资料中心的发展,不断提高其社会效益。

总之,建设兵团屯垦资料中心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只有紧跟时代潮流,根据屯垦资料中心的实际情况,使藏书多而精、全而特,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将一切先进的文化与先进的科学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独有的特色,向读者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充分发挥其功能。才能加强自身发展,积极推进党校图书馆建设,更好地为党校教学科研和教职员工以及研究学者服务。

参考文献

[1]王彩霞.关于公共图书馆科学发展的思考[J].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冷文集,2009.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兵团屯垦戍边】相关文章:

兵团党委兵团决定07-03

兵团兵团精神的稿子08-22

兵团发展06-12

兵团精神06-18

兵团史论文05-25

兵团精神心得07-08

兵团职业教育07-31

兵团基础教育08-08

兵团农十师09-02

学习兵团精神论文06-11

上一篇:充填效果下一篇:九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