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教学课例

2024-05-30

《桃花源记》教学课例(精选9篇)

《桃花源记》教学课例 第1篇

语文教学有必要舍弃五花八门的教学辅助手段, 让语文课返璞归真, 倡导“简简单单教语文, 扎扎实实促发展”。

一、教学目标简明

俗话说:“伤其十指, 不如断其一指。”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也一样。与其蜻蜓点水般面面俱到, 不如引导学生静下心来, 彻底解决需要解决的一两个问题, 给学生真正留下点东西。

以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桃花心木》为例, 本文从描写桃花心木的形状很特别开始, 引出桃花心木树苗和种树人, 再写作者观察种树人种树的奇怪现象, 最后写作者与种树人的谈论。种树人的话, 使作者受到感动, 明白了“不只是树, 人也是一样, 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 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 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的道理, 点明了文章的主旨。作者在描写和叙述中转承自然流畅, 由作者的疑问引出种树人的一番话, 使作者受到启示, 感悟到人生的道理。

面对这样的一篇文章, 我只制定了三个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 读通课文;2.读懂种树人说的话;3.领悟借物喻人的写法。

之所以这样设计目标, 是因为认识生字、读通课文是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而种树人的话学生并不一定能够读懂其深层的含义, 需要教师的指导, 因此, 就把这段话作为文章的重点目标;另外, 学习语文, 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 《桃花心木》中借物喻人的写法是很值得学生去模仿借鉴的, 但难度又较大, 因此确定为教学难点。

二、教学内容简约

课堂时间是有限的, 学生的学习精力也是有限的, 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学得最有效的知识?这就需要教师精心选择教学内容, 特别关注学生终身受用而又需要教师引领的核心知识。

当然, 要正确发现核心知识, 并且加以研读, 并非易事。这需要教师在课前对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 唯有如此, 才能发现那些核心内容, 并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出最大的教学价值。

第一次备《桃花心木》教案时, 我选择了种树人种树过程的内容, 试教之后, 发现我低估了学生的水平。其实, 种树过程学生一看便知。真正让他们感到疑惑的, 是种树人为什么要这样种树。第二次试教, 我放弃了那些学生易读易懂的内容, 直接抓住了种树人语重心长的话语, 并由此辐射全文, 联系上文更深入地理解这段话的含义。结果, 教学效果出奇地好。

有时候, 课堂上不需要把什么都讲遍, 把什么都讲透, 留下点思考的空间、想象的余地, 就是给学生自由和发展的空间。

三、教学环节简化

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 不应该成为学生的负担。语文学习也是如此。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没有必要设置一些障碍或者陷阱阻挡学生的学习, 更没有必要设置一些人人都知道的问题来考学生, 那样只会浪费时间, 只会徒劳无功。“勤老师培养了懒学生”说的就是这个理。更可怕的是, 长此以往, 学生的探究精神、好奇心会逐渐丧失, 学生的棱角会逐渐地磨平。

教学《桃花心木》时, 在学生读通课文后, 我只采用了这样两个步骤:一是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是落实《课程标准》对高段语文教学的要求, 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需要, 符合从整体到局部的思维规律;二是在分析课文时, 我提了两个问题:1.桃花心木是什么? (因为在本地, 桃花心木比较少见, 有必要利用文中的语言来了解一番) 2.作者写这篇文章仅仅想介绍桃花心木吗?其实, 作者更想表达什么?为什么?显而易见, 第二个问题能够激发学生联系全文, 通盘考虑, 抓住重点内容, 深入研读, 直至读懂课文, 进而领悟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清晰的步骤让学生学起来更加轻松, 思路更加明朗, 正所谓“模模糊糊一大片, 清清楚楚一条线”。

四、教学方法简便

陶行知先生早在1919年的《新教育》杂志上就撰文指出:“凡做一事, 要用最简单、最省力、最省钱、最省时的法子, 去收最大的效果。”因此, 尽管在教学中, 不同的教学内容要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 但有一点是相同的, 那就是追求最简洁、最有效的教学方法。简便的方法是学生所喜欢的, 也是学生所能接受的。

学习母语, 最主要的方法就是感悟。感悟可以省略很多复杂的逻辑推理过程, 正是一种简练、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桃花心木》时, 我主要采用了让学生自读自悟的方法, 并要求学生在重要的语段旁边写批注, 留下思考的痕迹。

事实证明, 只要学生静下心来细细品读, 就能有所收获, 而在相互的交流中, 又能让思维互相碰撞, 迸溅出智慧的火花。教师教得轻松, 学生学得开心, 而且效果也令人满意。请看几位学生的精彩感言:

俗话说,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只有长时间的磨炼, 才会有丰硕的收获。只要你勇敢地面对困难, 不怕挫折, 成功永远属于你!

现实中的我们, 不一定都能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与各种各样的挫折, 但是面对困难, 我们不能退却, 应该知难而进, 努力消灭这个“拦路虎”。

五、教学媒介简单

不可否认, 将现代化教学媒介引入课堂, 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但是, 过度地使用, 同样会使学生产生视觉疲劳, 扼杀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独特的体验和丰富的想象力。因此, 语文教学特别是高段语文教学, 要尽量省略不必要的教学媒介的辅助, 克服“浪费与作秀”。

教学《桃花心木》, 为了突出重点内容, 强化学习效率, 我只用多媒体出示了“不只是树, 人也是一样, 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 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 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 深化了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 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 努力生长”这样一段话。而在交流批注时, 只用实物投影机投影了精彩的感受体会, 以更好地欣赏别人的语言。除此之外, 我将那些可有可无的媒介一并省去, 这样, 倒显得课堂利索、朴实, 更追求实效。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第2篇

【助读资料】: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字元亮,名潜,世称靖节先生,因其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陶渊明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这时他四十一岁,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

陶渊明长于诗文辞赋,有《陶渊明集》传世,主要散文有《归去来兮辞(并序)》《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乐天知命、消极适世的因素。在形式上一反当时华而不实的文风,明朗清新,质朴自然,善于抓住客观事物最突出的特征,淡淡几笔传神的表现它的形象,简洁含蓄而富有韵味,对后代作家有较大的影响。

3.本文大约写于宋永初二年(4),陶渊明约57岁。他既拒绝过东晋政权的征召,又复拒绝同刘裕的宋政权合作,而以《桃花源诗并记》寄托了自己的社会理想。“诗”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咏了“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这样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记”相当于诗的序,记叙了武陵人偶入桃花源的见闻,富于小说色彩。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农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选作课文的,就是这篇有新奇情节、有优美环境、有人物、有对话的《桃花源记》。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翻译课文一、二段。

2.了解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

3.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古今异义现象。

【重点难点】

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欣赏图片)同学们,当你们看到这样的`美景时,脑海中会想到哪个成语吗?(引出“世外桃源”这个成语)“世外桃源”这个成语是晋朝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一个与世隔绝的,不遭战祸的安乐而美好的地方。现在我们一起跟着渔人到这个世外桃源去看看。

二、复习

学生齐读一遍课文。

要求:①声音洪亮,读准字音。

②把握节奏,读出停顿之处。

③带有感情,读出韵律

三、自学

学生默读课文,结合注释了解课文一、二段大意。将自己的疑惑标注出来。

四、交流

接火车以句为单位翻译课文。

五、精讲

1、学生自学中的疑惑。

2.教师落实重要的字词释义。

3.指导学生理解文中所出现的古今异义的词语。如:交通、鲜美。

六、精练

请你以导游的身份为桃花源学一篇导游词。

【教学反思】:

《桃花源记》是文言文教学中的名篇。文言文教学有着过分重视文言知识传授的倾向,同时,又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使本来意蕴丰厚的古代作品只剩下了字、词、句,这显然是急功近利的做法,其结果必然是肢解了作品,只见其“言”而不见其“文”。我用充满诗意的导语自然地把学生引入课文优美的意境,简明地作了一句文学常识介绍后便进入了课文的学习。

首先,我让学生结合书下注释,自行朗读课文。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对课文对一、二段进行翻译。在交流过程中采用接火车的方式进行翻译,提高初三学生课堂参与率。最后,让学生以导游的身份为桃花源写导游词,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一节课上下来,我觉得以下两方面值得我思考。

一、教学过程应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文言文是一种知识载体,它承载着传授知识的任务,但又绝不是惟一的任务,更不是根本任务。记得在第一次给学生上文言文课时,我就让学生讨论过为什么学习文言文,我理解其根本任务是让学生接受古代文化的熏陶渐染,提高人文素养。这样面对一篇文章,如果肢解开来读,必然失去其原有的韵味,所以在教学中,我力求让学生在整体中去解读语言,真正实现学生与古人的对话,学到活的知识而不是孤立的字词。可是在处理这篇古文时,我顾虑它是中考篇目,把它分解开来,却事与愿违,效果不尽如意。

二、巩固练习题不要新而不实。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第3篇

《桃花源记》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课文。陶渊明以洗炼的笔墨虚构了一个没有尘世纷争的世外桃源, 《桃花源记》具有很高的文学欣赏价值, 对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培养文言散文的审美情趣有着重要的作用。

由于初二年级学生文言知识积累有限, 形象思维能力仍占主导地位, 正确评价作者的理想有一定的难度。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 笔者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教学目标]

1. 熟读成诵, 了解古今词义的变化, 积累部分文言常用词语。

2. 领会本文按渔人行踪记叙桃花源中的所见所闻且详略得当的写法。

3. 了解作者笔下的理想社会, 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准确地翻译全文, 并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

2.感受桃花源美好的社会生活。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写作的目的及所寄托的思想感情。

二、教法、学法

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从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基础、发展水平出发, 拟采用以下教法和学法:

1. 教法。

(1) 讨论法:讨论是以问题为中心, 以教师引导下的师生和生生的对话、讨论为主要手段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 它旨在鼓励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 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去辨析、去归纳。

(2) 情景教学法:采用多媒体等手段, 扩大教学内容, 吸引学生的注意, 激发学习热情, 并通过直接感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3) 想象法:本文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虚构故事, 教学时应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发挥合理的想象, 领会作者的意图, 评价桃花源社会。

2. 学法。

(1) 诵读法:诵读是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 让学生在诵读中增强积累、培养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

(2) 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在自读课文时将重难点或者有感悟的地方标示出来, 并在课文的空白处写下疑问或者心得体会, 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课时安排:2课时。

三、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 布置预习:自读课文, 了解作者, 掌握新出现的字词的含义, 并能翻译全文。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养成查阅资料、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熟读成诵,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积累重要的文言知识。

1. 新课导入, 激发兴趣。

通过欣赏音乐《天仙配》导入, 因为音乐可以渲染情境, 吸引学生, 激起学习的兴趣, 这样更利于完成整个教学目标。

2. 作者和写作背景的介绍。

首先让学生借助资料介绍作者;然后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作者及写作背景的情况, 把重要的信息留空, 让学生补充。

(让学生简介作者是为了使之养成通过查阅资料搜集信息的习惯并形成能力。写作背景的介绍是为了给后面重难点的突破奠定基础。)

3. 反复诵读, 整体感知, 这一环节是学生的感性认识阶段。

(1) 朗读。听朗读录音, 学生通过个别读、齐读等方式, 扫清字词的障碍, 培养语感, 体会语言美。

(2) 翻译。同桌一人读原文, 一人口译, 逐句疏通文章。对于串译有不妥之处, 可标示出来。翻译完后, 教师请学生提出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难点, 然后师生共同讨论解决。

(3) 课堂检测。教师通过幻灯片, 将课文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省略句等相关的练习展示, 让学生通过小组抢答的方式解决, 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归纳整理文言知识, 另一方面也能激发学生记忆这些比较枯燥的文言知识的兴趣。

(4) 复述课文。提示:文章以什么为线索?分为哪几个部分来叙述?教师用课件给每个部分配上相应的图画, 让学生产生更直观、深刻的印象。即全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 按渔人行踪的不同地点分五部分: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访问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 (通过复述, 了解文章的线索, 让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为学生更快地背诵课文做准备)

(5) 分小组进行诵读比赛, 要求大部分同学能当堂背诵。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感受桃花源的美好社会生活, 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1.发挥想象, 深化理解, 这部分是教学的重点。教师可充分利用中学生好想象的特点, 引导学生细读课文, 认真揣摩课文中所描绘的景象, 通过想象去感受桃源的美, 培养其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一环节分两步进行:

(1) 带领学生欣赏桃花源的自然美。这步的设计以“桃源美景”为核心, 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 进行创造性的描绘。首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一、二段, 启发学生思考:渔人在河两岸以及从山口进入桃花源时看到了怎样的景色?并要求学生找出写景的句子。接着, 在屏幕上投影出桃花源风景的图片, 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桃花源真是美不胜收, 你头脑中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然后让学生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景点用下列句式进行描绘 (句式:这里的……美, 你看 (听) ……) 。在学生描述过程中, 教师注意对描述中词句理解不正确的地方予以指正, 并鼓励有创造性的描述。教师也把自己的感受告诉学生:听了大家的描绘, 我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图, 桃花源是美丽的, 它美在环境幽雅, 美在风景秀丽, 美在资源丰富, 美在静谧祥和。通过教与学的双向交流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

(2) 时空连线, 采访桃花源村民。桃花源的自然风光很美, 那生活在桃源的人们是什么感受呢?下面让我们穿过时空隧道, 来到一千六百多年前的东晋时代的桃花源中, 老师扮演电视节目的主持人, 学生是桃花源的村民, 主持人采访了村民以下问题: (1) 请问你们是怎么来到这里的? (2) 你能对观众朋友说说你们桃花源居民的风俗习惯吗? (3) 请谈谈你生活在桃花源的感受或给观众朋友描绘一下你一天的生活。 (4) 在节目的最后, 请桃花源的村民用一句话概括一下桃花源的特点。

(通过该活动,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使之更深入地了解桃花源的景色和桃源中人们的生活, 领会陶渊明对这个理想社会的向往。)

2.品味研读, 主题探究, 这是教学的难点。主要通过启发思考和学生自己的讨论来突破。具体做法是:让学生联系背景知识思考, 并分组讨论: (1) 这么美的地方它存在吗?你有什么根据? (2) 如果不存在, 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虚构呢? (此时笔者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 对学生的思路、表达等进行点拨, 并进一步对学生进行理想的启迪和熏陶, 启发学生进行大胆的想象) (3) 陶渊明的理想社会能实现吗?为什么? (4) 假设渔人最后找到了桃花源, 那桃花源的命运应该是怎样的? (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把握作品的内涵, 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桃花源记教学反思 第4篇

教学目标 :

1、积累文言词语,品味语言情致。

2、理解作者理想,思考现代人生。

3、训练语言思维,强化朗读背诵。

教学重点 : 品味语言,感受桃源胜境,理解作者表达的社会理想。教学方法

1、自主探究式学习。

2、导练结合,充分体现“练为主线”,培养思维和创新能力。

3、诵读法。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记”是古代一种文体,本文原是《桃花源诗并序》中的“序”,“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就出自本文。

二、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大致内容,对学习中的疑问作出标记。

2、听课文范读,注意字音、断句,理清课文思路,文章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写了哪些情节?

3、你能用最简洁的词语概括桃花源在你心目中的整体印象吗?(美、乐、奇)

反思:这一环节的设计从课文的整体入手,在导语的铺垫和撩拨之下,学生带着兴趣进入课文,体现自主精神,教师可利用课件进行检测,如字音、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帮助学生在自读中理解大意,扫除障碍;通过范读,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对桃源作出初步评价。

三、分步品味

(一)想象桃源之“美”

1、找出描写桃源外部环境美和内部环境美的句子,朗读并背诵。

2、桃源风景真是美不胜收,你头脑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你能选一个景点用下面的句式描绘一下吗? 句式:这里的------美,你看(听)------

3、教师点拔,发现描述者对词句理解不正确的地方予以指正,对有创造性的予以肯定,注意以下字词:鲜美、开朗、交流

4、小结:听了大家的描绘,我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桃源是美丽的,它美在资源丰富,美在风景秀丽,美在静谧祥和,更美在民风淳朴。(解说:这一环节的设计着眼于想象力、表达力和培养、训练。入情入境,展开丰富的想象,绘声绘色,进行创造性的描绘,并在课文内容的串联下,点拨字词。这样既激发了学生深入探究课文的兴趣,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能力。)

(二)理解桃源之“乐”

1、桃源是美丽的,也是充满欢乐的,那么“乐”表现在什么地方?

2、自读2、3段,以其中一类人的身份和口吻说说,那些人为什么乐?

3、教师点拨,引导学生对桃源内社会生活的描写,并调动历史知识,得出桃源之乐的根本原因。

4、学生小结:桃花源乐在民主平等,乐在和平安定,乐在丰衣足食,乐在民风淳朴。反思:这一环节的设计在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桃源之乐,并结合古代社会的黑暗现实,理解桃源之乐的社会根由。力求突出“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特征,加深理解课文,进行思维训练。

(三)评读桃源之“奇”

1、桃源的美丽欢乐令人神往,桃源的离奇神秘更是引人入胜。桃源厅在何处呢?

2、评说桃源之“奇”,指导朗读。评:桃林之奇 山洞之奇 人们之奇 结局之奇 读:读出惊奇语气,读出重音。

3、小结:全文曲折回环,悬念迭起,虚虚实实,引人入胜。桃源似有而无,似真而幻。作者的描绘令人心驰神往。

反思:这一环节放手让学生发现和评论,将思维训练、语言训练和朗读训练繁密结合。由评读桃源之奇到探索诗人引人入胜的写作技巧。

《桃花源记》研究综述及教学建议 第5篇

关于《桃花源记》的研究十分广泛。各界学者对于此篇文章有着不同的界说,影响较大的有体裁争议、桃花源真实性与寄托乌托邦理想的争议、陶渊明隐逸思想倾向的研究、桃花源人与渔者在诚信上的价值研究。另外,研究最多的是当前我国中学教师在《桃花源记》教学设计上的推陈出新。下面就谈谈这篇古文的研究综述及教学建议。

一、研究综述

(一)体裁争议

《桃花源记》在体裁上的争议主要是它的文体到底是小说还是散文的争议。我国古代学者对于“小说”与“散文”不作区分,笼统地用“古文”或“文”来加以概括。另外,鲁迅将《桃花源记》认作杂传类作品。因此,《桃花源记》长期以来被归入“游记类散文”或“传记类散文”。[1]然而近代以来,对于文体争议越来越多。早在1995年萧东海就曾提出《桃花源记》体裁是小说,而非散文。2011年杨秋荣详细指出,《桃花源记》是魏晋时期最伟大的志怪小说,并以陶渊明对神异鬼怪之书的浓厚兴趣进行佐证。

(二)真实性与乌托邦理想的争议

彭伊立等人曾就桃花源的真实性进行探讨,分析东晋时代背景下太守、武陵渔、刘子骥都是当时的真实人物,并推断出该地是酉水流域“武陵蛮”生活的地区。[2]反对者认为,桃花源实则是隐逸精神乌托邦,如黄文凯《桃花源记》并诗阐明政治影射和隐逸精神乌托邦的建构。陶渊明渴望“小国寡民……邻国相望,鸡犬之音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理想之境。[3]

(三)隐逸思想倾向研究

数据库最早记录的关于陶渊明隐逸文化思想研究的是2001年邓安生从儒道两家论述陶渊明隐逸文化的根源,隐逸文化哺育了陶渊明,他认为隐居躬耕生活的经验和人生况味,是陶渊明借助想象希冀改变社会现实,陶渊明个性解放而隐的隐居使他存其身而保其真。另外在黄文凯的论文中也以隐逸精神为主线论述《桃花源记》并诗。[4]

(四)诚信价值研究

桃源人曾请渔人保密,然而渔人离开桃花源之后,背信弃义,透漏出世俗的丑态,急着向太守邀功请赏,这里陶渊明对渔人是批判的。这类研究代表作者姚永玲认为,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诚信教育对当下学生的影响。[5]

(五)教学设计

本课的教学设计上大同小异,多是一线教师对《桃花源记》的教学思考以及设想。如劳少丽的教学设计从教材分析开始,列出教学目标是熟读成诵、体会作者笔下的理想社会,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列出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这些老师的教学法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诵读法,该方法的确能加深学生的体验感悟。教学过程大体是诵读、翻译、复述、品位研读以及拓展延伸。

二、教学建议

(一)划清文体

对于目前中学绝大多数教师而言,对于《桃花源记》的文体划分是有差异的,或者避而不谈的。这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该文的认知。建议学者能就文体体裁达成一致,避免教学中存在的空白区,我个人主张《桃花源记》是散文,表达了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以及对黑暗现实的抨击,对人心不古的鞭挞。

(二)诚信教育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学习过程中应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6]就目前网上公布的课堂实录而言,教师对渔人背信弃义行为并没有提及或提及甚少,如金陵中学某老师的教学实录,完全可以用桃源人“设酒杀鸡作食”和“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与渔人“诣太守,说如此”的行径作对比,更进一步显现出桃源人的淳朴、渔人的世俗险恶心理,从而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

(三)问题设置

问题设计应注重启发性,结合学生阶段性心理认知结构设计问题,避免无效问题。这里举出在精读课文阶段,我设计的三个问题:

《桃花源记》教学课例 第6篇

一、教学目标的变化

(一)课改前重知识

从收集到的课例中,我们以杨易丹于1983 年发表在《语文教学通讯》上的《〈桃花源记〉备课指要》为例,文中点明教学目的如下:

1. 认识本文的思想主旨;2. 了解本文的记叙方法;3. 理解掌握文中的文言词语和句式,包括对古今异义词、表概括性质的范围副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词性的变化和词义的变化、“然”作为形容词后缀的作用、“复”“之”的用法以及意动句和省略句等[1]。

由此可见,上述三个教学目的中,对文言词语和句式的规定最为详细。结合对同期课例的研究,我们同样发现了教学目标注重文言词语和句式的特点。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八十年代的大背景下,语文教学最明显的特点就是重视对基础知识的基本训练,力求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尽可能多的学科知识。在文言文的教学中则表现为教师重视对文言文的翻译,且将教学重点放在对文言字词的掌握以及特殊句式的用法等方面,力求让学生掌握文中出现的所有文言用法。对于文中表现的主旨或是作者从文中渗透的理想等问题,并不是教学的重点,教师对这些问题进行定性,学生只负责了解记忆即可。

(二)课改后重积累

新时期的语文课堂,特别是课改后,语文课程的特点由八十年代的注重工具性,变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在把握工具性的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我们通过下面一个表格对比八十年代课例和王松泉老师课例的教学目标,有助于我们比较新课改在教学方向上的变化。

通过上述两个教学目标的比较,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课改后的文言文教学,对文言常识的要求有所降低,由一次性的“理解掌握”变为持续性的“积累”;对文中所表达的社会理想,也由认识设定好的答案,变为学会恰当地评价。让学生在收集资料和教师提供资料的帮助下,主动生成自己对这篇课文的主旨和思想内容的理解。这一转变无疑是让学生由知识的学习转变为培养能力,这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十分有好处的。

此外,新课改后的教学目标更加注重对学生朗读能力的训练和培养,让学生开口读课文,在朗读中增加学生的感悟能力,同时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

二、教学内容设置的变化

对于教学内容的安排,根据不同的时期,我将其概括为两种类型。一是传统教授:作者及背景介绍—教师逐段讲解,分别点出重点字词以及特殊句式—翻译—揣摩文章的主旨,并试图理解作者的理想—要求学生背诵—练习;二是课改后教授:导入—检查预习(包括作者简介、课内字词的初步掌握)—读课文,正字音—小组翻译,师生共同答疑—组织课堂活动探明文章主旨。具体来看,不同时期的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的设置时呈现出如下变化:

(一)教学文言知识:由“掌握”变为“积累”

传统教学设计对文言文的教学注重对文言字词的掌握积累,而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教学,力求突破“字字落实、句句翻译”的教学模式。一些优秀的教师在设置这堂课时,比较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突破“字字落实、句句翻译”局限的基础上,力求设计一些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梳理文章内容,从而将文言知识的落实融合在教学环节之中。

例如,湖北的熊芳芳老师在执教《桃花源记》时,以“美、乐、奇”三个字带动全篇,整体感知,把握全文,引导学生在初步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概括出桃花源具有“美、乐、奇”三个特点。根据这三个特点,进一步引导学生分别品味这三个特点,在品味“美”时,用一个固定句式“这里的___美,你看……”

让学生在大致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用想象力进行表达能力的训练;在品味“乐”时,着眼于思维训练和主题理解,让学生以桃花源其中一类人的身份和口吻说说看在桃花源能感受到快乐的原因;在品味“奇”时,着眼于朗读训练和分析概括能力的训练,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感受到桃花源的奇妙之处。[2]

在这一系列过程中,虽然熊老师并没有单独设置一个板块来解释文言字词,但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设计,使学生在老师的点拨下,加深对一些文言字词的理解和记忆。

由此可见,在新课标的指导下,这些典型课例对传统课例进行的最为明显的变革就是,不再死板的根据文章内容的顺序,以文中出现的重要词句和特殊用法作为教学内容的主线,现代的教法更加灵活多样,教师对课文内容进行重组和建构,理出一条清晰的线索,将文章内容串成一条完整的线,让学生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自然而然地解决文言字词给学生带来的困惑,让人有“润物细无声”之感。

(二)教学文章内涵:由“识记”变为“恰当的评价”

八十年代的语文课堂上,教师将时代背景、作者简介以及作者在文章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都是一股脑地倒给学生,让学生在没有认真研习这篇课文的情况下,就已经受到老师先入为主的思想引导,这也跟当时的教学大纲不注重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有密切的关系。

例如选自《中学语文教案选》的课例中,杨天顺老师在题解这个环节,对《桃花源记》这篇文章首先从内容以及作者表达的思想主旨进行了阐述,直接将本文的思想感情定位在“陶渊明不满当时政治,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但同时也反映了他逃避现实的消极倾向。”[3]之后,教师又对作者以及写作背景进行简介,但简介的内容和方向多倾向于确定性的结论式介绍。

教师直接根据自己的理解或教参给出的参考答案对本文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进行了描述,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限制了学生的思考。

新课改之后,鲜有教师在课堂伊始就介绍作者、写作背景及文章主旨等内容,更多的是将这些内容统一后置,有的甚至放在课堂的最后,作为讨论的问题。

例如,王松泉老师在上这堂课的时候,如何分析、评价文章主旨的呢?王老师引进了“主观性阅读”和“实证性阅读”这两种阅读方式。老师向同学们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并向学生说明上述分析仅从作品本身出发,没有联系其他的内容,将这种阅读方式称为“主观性阅读”。随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证性阅读,教师提供有关本文的背景资料,让学生通过资料自己思考课文到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对这种社会理想,学生自己的看法是什么,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4]这种经过学生自己思考形成的东西,才能给学生留下更具有实质性意义的影响。

(三)朗读教学的变化:由“为了读而读”变为“为了体悟读”

朗读作为语文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种阅读形式,不仅能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培养语感,而且能让学生在朗读中和作者进行对话,体悟作者难以言说的思想感情,从而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品位。

八十年代的课例中,同样有对学生朗读课文的教学内容设置,但其朗读是基于解决学生在学习课文时遇到的生字词,目的指向仍然是帮助学生理解文言词语的意思和用法。具体做法就是为学生正音,纠正学生的错误读音。

例如,广西师范大学附中郑建国、齐红执教《桃花源记》时,在课堂上要求学生齐读课文,教师边听边在黑板上写出学生读音读不准的字。对一字多音的字,根据意思分辨读音。如“舍”,“舍船”的舍是动词,文中是“放弃、离开”的意思,读第三声,“舍弃”“舍得”的“舍”也读第三声;“屋舍”的“舍”是名词,文中指“住的房子”,读第四声,又如“宿舍”的“舍”。其他的生字让学生查字典到黑板上注音,之后全班学生把这些字拼读三遍。[5]

这在体现了当时教学大纲指向工具性的同时,不能说是真的在课堂上采用了朗读法,而是用朗读为学生理解词句提供一定的帮助效果。学生机械地读,教师没有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也不会体会到文章的精妙所在,而是单纯地作为类似于“识字工具”的教材。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朗读法的运用更多的是为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而服务,目的是让学生在读中体会文章的精妙,在理解中更好地读出文章的精华。

例如,高慧平老师在教《桃花源记》这篇课文时,很好地运用了朗读法。高老师在执教本篇课文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注意朗读文言文需要把握的读音、节奏和感情。为了更好地读出感情,教师引导学生们进一步地理解课文内容,揣摩作者蕴含在文章中的思想感情,帮助学生读出感情。高老师这样设置教学环节,能够调动学生的读书欲望,且在读书的同时把握文章内容。[6]

此外,对这样一篇要求诵读的课文来说,高老师能够在课堂上传授给学生一些背诵记忆的教学方法,也是值得借鉴的。高老师指导学生将文章分为四个层次,引导学生在背诵课文时,先在脑海中浮现这几部分的大意,在宏观记忆的基础上考虑细节,把握关键词语。提醒学生将句子里的第一个词或能表明句子核心意义的实词作为记忆的关键词,以此为学生提供一种便于记忆的快速背诵法。[7]这样的背诵法,跟高老师在课堂伊始让学生把握文章的节奏和大致内容是密不可分的,正是有了这样的基础才能让高老师在课堂上顺利实施当堂背诵。

王荣生和童志斌在《文言文阅读教学设计》一文中提到:“文言文阅读教学应着力于文言文章法考究处、炼字炼句处。研习谋篇布局的章法、体会炼字炼句的艺术,是两个重点。最终的落点是文化的传承与反思。文化的主要方面,是文言文所传达的中国古代仁人贤士的情意与思想,即所言志,所载道。”[8]这对本篇课文的学习也是一个启发,之前的教学设计追求句句翻译,字字落实,这无疑对学生造成了较大的学习负担,着眼于本文较为重要的关键词句,或者能表现作者主旨的文言字句作为重点的学习对象,不仅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同时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另外,对本文的思想内容的探究,不仅要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而且要联系作者的经历,一定是要从文本出发,对文章主旨进行考究,尊重学生对文本的解读。

摘要:《桃花源记》这篇课文自选入初中语文教材以来,作为一篇经典的文言文备受一线教师和研究者的关注。本文选取原载于中学语文教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教学通讯、语文教学与研究以及湖南教育、赤峰学院学报等刊登的11篇《桃花源记》教学实录、教案、教学环节记录、教学片断与思考等,对《桃花源记》的教学设计进行研究。这11篇教学设计的刊登时间从1981年至今,我们从教学目标的设定和教学内容的设置等方面,对新课改前后《桃花源记》在教学设计上的差异进行比较,以期发现文言文教学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取得了何种进展,又有哪些不足需要改进。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 第7篇

设计理念:本组教材以“人生感悟”为专题。由于学生对人生的哲理缺乏实际的生活体验, 因此, 教学要尽可能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联系他们的所见所闻, 以达到感悟文章意蕴。教学不以教师的分析讲解为主, 应坚持以“读”为主线, 让学生充分地读, 在读中整体感知种树人的言行, 在读中感悟蕴含的哲理, 在读中领会文章借物喻人的方法。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及出现的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种树人的用心, 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

4.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 感悟课文通过借种树喻育人所说明的深刻道理, 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体会。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揭示课题

1. (出示长大成材的桃花心木的图片) 同学们, 你们认识这种树吗, 谁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 (教师及时补充介绍:桃花心木, 一种常绿乔木, 树形优美, 高大而笔直, 树高可达20多米;其材质色泽美丽, 能抗虫咬, 适合制作车、船、家具, 是世界名贵木材之一;它的种子榨出的油还能供工业生产使用。)

2. (出示“仅及膝盖”的桃花心木树苗图) 这株小树苗你们认识吗, 谁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

3.将两幅图片放在一起, 你们会产生怎样的疑问呢? (学生自由表述。)

4.是啊, 仅及膝盖的树苗是怎样长成参天大树的呢?这节课, 我们跟随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一起走进《桃花心木》, 去寻找答案。 (板书:桃花心木仅及膝盖高大笔直)

设计意图:通过成材后的桃花心木与其幼苗的对比, 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激起学生的阅读心向。

二、初读课文, 了解大意

1.学生自由读书, 注意读准字音, 读顺句子, 读通课文。

2.同桌互读, 相互检查字词读音, 及时正音。

3.指名逐段朗读课文, 及时纠错。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交流讨论。

设计意图: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 通过各种形式的读, 让学生切切实实过好“认读关”, 经历初步“与文本对话的过程”, 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打下基础。

三、品读课文, 领悟道理

1.在“我”的记忆中, 桃花心木是一种特别的树, 它树形优美, 高大而笔直, 可当看到它的树苗仅及膝盖时, 作者和我们一样也“有点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默读课文第4~10自然段, 思考讨论:种树人是怎样种树的呢?他这样做能使仅及膝盖的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吗?

2.学生汇报交流。

3.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这部分内容 (用疑惑的语气读出种树人奇怪的举动) 。

4.面对种树人奇怪的举动, 作者产生了哪些疑问? (到底应该什么时间来?多久浇一次水?桃花心木为什么无缘无故会枯萎?如果你每天来浇水, 桃花心木幼苗该不会枯萎吧?)

5.朗读课文第12~13自然段, 学生以读代答, 把自己当做种树人, 回答作者的疑问。

6.教师适时点拨: (1) 树木生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不像种青菜和种稻子, 人们可以一直给它按时定量浇水, 直到收获;在树木漫长的成长过程中, 人们不可能一直按时定量给它浇水, 因此, 树木只有自己学会在土地里寻找水源, 适应不确定的环境, 才有可能长大成材。 (2) 种树人没有任何规律地给桃花心木的树苗浇水, 是在模仿老天下雨, 给树木创设“不确定”的生存环境。树木只有适应了这种“不确定”的生存环境, 学会了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 拼命扎根, 才会长成百年大树。 (3) 如果人们有规律地给树苗浇水, 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 根就会浮在地表上, 无法深入地下, 一旦停止浇水, 枯萎的就会很多。幸存下来的, 也无法抵御狂风暴雨的侵袭。

7.指导朗读种树人说的两段话, 读出“语重心长”的感情, 在读中领悟种树人话语中蕴含的哲理。

8.“我”听了种树人的一番话, 有何感受?引导学生朗读并理解课文第14自然段的重点句子:“不只是树, 人也是一样, 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 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 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就会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 努力生长。” (1) “不确定”指的是什么? (树木的“不确定”是指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人的“不确定”, 是指生活变化无常, 可能遇到困难或遭遇不幸。) (2) 联系生活实际或联系名人实例说一说, 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是怎样经受各种考验, 锻炼出独立自主精神的。 (教师适时补充名人事迹, 引导学生体会。) (3) 逆向思考:在确定中生活的人, 又会怎样呢? (养成依赖的心, 一旦环境改变, 将无法生存。)

9.教师小结:“种树的人不再来了, 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因为它已经学会了自己寻找水源、适应环境, 自主地生长。人和树是一样的, 生活在艰苦环境中的人更经得起生活的考验, 从而学会生存和发展的本领。我希望同学们都能像课文中描写的桃花心木一样, 能够经得起生活的磨炼, 最后长成参天大树, 长成栋梁之才。

10.背诵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

设计意图:阅读的理想境界是学生能走进课文, 与文本对话, 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与作者进行精神交流与碰撞, 并产生自己的读书感受与情感体验。但小学生大多缺乏对语言的敏锐感受力, 还很难自发地“走进”课文, 达到“对话”境界。教师铺设台阶, 让学生当一回“种树人”, 并联系已有经验和生活实际, 移情体验, 受到情感熏陶、心灵震撼, 获得思想启迪。

四、回归课文, 深化感受

1.种树人的一番话, 给了作者, 也给了我们不少启示。而当初仅及膝盖的树苗, 如今又怎样了呢?

2.师: (课件出示高大的桃花心木) 现在, 窗前的桃花心木已经长得与屋顶一般高, 是那么优雅自在, 显示出勃勃生机。假如你就是如今长成大树的桃花心木中的一棵, 你想说些什么?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谈自己的感受:对种树人说;对已枯萎的同伴说;对一起成长的伙伴说;对前来散步的人们说……)

3.总结:同学们, 温室中的花朵经不起风雨的考验, 屋檐下的小鸟飞不上广阔的蓝天, 在逆境中自强不息, 是成才的一条通路。

设计意图: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 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谈对文本的感悟。这不仅充实、升华了文章主旨, 也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感受、体验和理解, 闪现着灵动的智慧之光。

五、再读课文, 体会写法, 扩展创新

作者林清玄是怎样写出这样文辞隽永、耐人寻味的好文章的呢?

1.善于观察、勤于思考, 文章是围绕“三到”来写:一是“看到”———引发思考 (产生疑问) ;二是“听到”———找到答案 (种树人的话) ;三是“想到”———明白道理 (由树及人) 。

2.教师点明, 这种写作方法称为“借物喻人”, 即作者由种树想到育人, 借种桃花心木来说明育人的道理。

3.世间万物, 千姿百态, 隐藏着多少哲理, 只要我们专心去发掘与体验, 用心去感受, 就会有所发现。请联系生活想一想, 你能从哪些事物上面悟出做人的道理, 然后写在“生活感言卡”上进行交流。

示例: (1) 荷花:出污泥而不染。 (2) 小草:能屈能伸, 坚韧不拔。 (3) 竹子:中空外直, 虚怀若谷。 (4) 芝麻:芝麻开花节节高。 (5) 青松:傲霜斗雪, 直冲云霄。 (6) 花生:默默无闻, 果实累累。

《三月桃花水》教学及点评 第8篇

1.通过不同形式的读、质疑与思考, 学生在情境中体会文章的优美意境, 积累好词佳句, 感受文本的特点。

2.体会《春潮》与《三月桃花水》的不同, 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作者对桃花水的赞美和对春天的热爱。

教材分析

《三月桃花水》 (北师大四下) 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 作者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春水悦耳动听的声音和斑斓绚丽的色彩, 表达了对春水及春天的喜爱之情。学生通过学习不仅能积累语言, 学习习作方法, 还可以深化对美好事物的体验, 进而热爱自然, 热爱生活。

教学过程

一、披文入境, 整体感知

1.同学们, 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三月桃花水》, 现在我们继续走进课文, 用心聆听作者的心声, 品味三月桃花水的美。

2.教师范读课文, 学生倾听, 想想能感受到什么。

3.交流感受。

4.感知文章的写法。

(1) 指导读第一自然段。

(2) 找出与第一自然段相对应的段落。

(3) 课文有问有答, 这种写法我们应该学习。

二、精读文本, 品味语言

1.学生接读第二自然段。

2.你觉得桃花水像什么呢?从哪儿看出来的?

3.指名交流, 指导朗读。

4.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 学生接读:那细白的浪花……

(2) 介绍竖琴, 播放竖琴音乐, 指名五位学生诵读本段。

(3) 学生质疑, 讨论解决。

(4) 教师相机点拨提升, 引导学生感受春水的精神并指导朗读。

(5) 配乐朗读。

5.学习第五、六自然段。

(1) 指名读课文。

(2) 选择书中描述的其中一个画面用简笔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并与小组成员交流描述画面内容。

(3) 全班交流并相机指导朗读。

(4) 延伸文本, 想象春水映照出的其他画面。

(5) 配乐诵读, 能背则背。

6.总结课文, 升华情感。

(1) 句式调换, 男女生先后诵读体会情感的不同。

(2) 桃花水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妩媚动人, 生机盎然……)

(3) 品读课题, 升华情感。

三、文学对比, 提升高度

1.质疑, 同样写春水, 《三月桃花水》与《春潮》有何不同?

2.出示《三月桃花水》与《春潮》片段, 男女生分别配乐诵读。

3.交流体会, 教师总结。

四、积累语言, 拓展延伸

1.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2.推荐阅读描写春水的文章。

课后反思春水芳菲何处去?

“是什么声音, 像一串小铃铛, 轻轻地走过村边;是什么光芒, 像一匹明洁的丝绸, 映照着蓝天?”

这是刘湛秋《三月桃花水》中的句子。我们喜欢这样细腻妩媚的文风, 像一幅水彩画, 又像一阵凉爽清新的风, 让人沉醉其中。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我们首先是一位读者, 和学生一样, 和他们一起拜读一篇篇美文佳作。在文本面前, 我们是平等的。所不同的是, 我们要把自己的阅读经历和体验向学生作一次呈现, 要有交流, 有碰撞。这种过程就像登山一样。

登山的过程使体力得到锻炼, 眼界得到开阔, 心灵得到陶冶, 人格得到升华。上课的过程使智力得到开发, 能力得到培养, 情感得到熏陶, 人格得到提升。

要上好这篇课文, 关键要搭好情感的阶梯, 顺着这梯子, 由学生去捕捉、欣赏“桃花水”的动人。在设计上, 我们关注了以下几点:

1.设计导语, 情境朗读。

文章的语言文字非常优美。为了让学生有发现美的眼睛, 有感受美的心灵, 我们在几处都设计了导语, 教学环节环环相扣, 一气呵成。

2.展开联想, 延伸文本。

课文第六自然段向我们展示了绚丽的春色, 课文用隽永的语言、整齐的句式描画出了一幅幅春天的美景。为了能使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 我们让学生先用彩笔描画自己喜欢的画面, 然后再描述出来。这样, 既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又提升了情感, 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都得以体现。

3.文学对比, 提升高度。

在学完本课后, 将《三月桃花水》与《春潮》进行了对比。春潮是势不可挡、雄健的阳刚之气, 而桃花水是轻柔舒缓、秀丽阴柔之美, 但二者都表达了对春水的喜爱之情。

课例简评营造幸福的语文世界

这节课就如三月桃花水, 涓涓细流, 没有波澜壮阔, 没有峰回路转, 但很动人, 像一首清丽的小诗, 整堂课洋溢着浓浓的语文气息, 师生在交流、对话中完成了对文本的审美。我们用心灵的唤醒、智慧的创造、恬淡的心情, 营造了一个幸福、诗意的语文世界。细品一下, 本课有三个突出特点:

1.语言如诗, 读中体味。

本文文质兼美, 我们的语言也与文本表现的秀丽阴柔之美相得益彰, 尤其是课堂导语的起承转合很自然, 很优美, 把学生自然地引进文本, 又从文字中拓展开去, 感受春天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及一切的美好, 充满了诗情画意。

整堂课以读助讲, 以读代讲。我们引导学生通过诵读、品味, 认识了比喻、排比、拟人的手法, 采用范读、指名读、引读、男女生对读等方式, 体味比喻句的形象美, 排比句的整齐美, 拟人句的情感美。

2.整体入手, 感悟文本。

开课伊始, 教师范读课文, 让学生思考能感受到什么。这一步整体感知文本, 是精读的准备, 也是个性化阅读的实践。结束时, 再次点题!“书读到这里, 桃花水给了你什么感觉?”这样回归整体, 品读课题, 升华情感, 使学生正确地把握了文章主旨, 受到了情感熏陶, 习得了文章的写法。

3.引领发现, 自主体会。

课堂伊始, 指名感情朗读第一段的两个疑问句后, 即让学生找出与第一段相对应的段落。引领学生在边读边思考的过程中体会作者问答式的表达方法, 自然简洁。在学习“比金子还贵啊, 三月桃花水”这句话时, 我们有意识地调换了前后两部分, 即“三月桃花水, 比金子还贵啊!”让学生先诵读, 之后谈感受, 在读中品味倒装句的特点, 明白这样写情感更浓, 表达效果更好。

站在单元的高度, 本课最后质疑探究:“同样写春水, 《三月桃花水》与《春潮》有何不同?”教师以恰当的音乐作背景, 男女生分别读文, 让学生在语文实践过程中自主体验, 感受由于地域不同、作家不同、时代背景不同, 所描写的春水迥然不同, 在雄浑与轻柔、阳刚与温婉的对峙中体会文章的特点。

《桃花源记》教学课例 第9篇

打开李欧·李奥尼的绘本《小蓝与小黄》,相信很多人都会被震撼:“这样的绘本我也会画。”每一页的大部分都是留白,几个撕贴的色纸构图组成简单的色块,书中同一角色因为背景色彩的变化和方向位置的转换,使得情节的发展、故事的推进,异乎寻常的有趣,让人过目不忘,一再翻阅,并深深地爱上了它。

一、以儿童的视野走进绘本

对于这样一本文字和图画都很简单的绘本而言,教师要做的首先是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从儿童的视野出发,着力为孩子创造宽松的阅读环境,是非常重要的。我从关于作者的故事入题,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同学们,有一位作者爷爷,坐在火车上,用这些不同颜色的小纸片,编出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讲给他的孙子们听,孙子们听得兴味盎然。后来爷爷还把这个故事写成了一本书。你们想读一读这本书吗?”当孩子们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以后,阅读已经成为孩子的迫切需要,这时带领孩子走进绘本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小蓝与小黄》这本书的巧妙之处在于没有以往故事中实实在在的故事形象,作者用一蓝一黄两个近乎圆形的抽象色块,象征两个孩子,讲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书中随意撕成的边角不规则的纸片在孩子们的视野里自然而然就成了小黄和小蓝,而一矮而胖,一高而瘦的纸片就成了孩子眼里的爸爸或者妈妈。

师:这是小黄的一家(如图),你能介绍吗?你认为哪位是黄妈妈,哪位是黄爸爸?要说清自己的理由。

生1:我认为胖胖的那个是黄爸爸,像我爸爸一样。那个瘦瘦的是黄妈妈,我妈妈也很苗条。

生2:我认为矮胖的那个是妈妈,瘦高的是爸爸,爸爸总比妈妈高。

在孩子的眼里,蓝色和黄色这两个色块独具表情。高高矮矮、胖胖瘦瘦的爸爸妈妈们,还有一大堆其他色块的好朋友们,因为空间位置的不同排列组合,位置的远远近近,生动地演绎出了一个简单而又有趣的故事。

二、以语文的视野丰富绘本

孩子们一边阅读文字一边观察、赏析有趣的画面,同时也在捕捉、解读着隐藏在文字表达之外的图的隐喻和倾诉,当有的孩子察觉并领会图画中的玄妙和情节中的意趣时,交流的愿望格外明显。这时,我让孩子想象读故事,反复赏味细节,想象不同人物的心理,加以情感体验。此时,图画间预留的大量空白,让孩子们在尽情想象的同时,更希望用自己的语言将它填满;故事情节曲折生动,让孩子们情不自禁地想要添上一个自己喜欢的结局……来自绘本中强烈的阅读感悟,让孩子们产生了不吐不快的情绪,绘本成为孩子们表达语言的竞技场,发现和收获已经超越了文本故事所传递的情节意义。

师:他们越抱越紧,发生了什么神奇的事呢?看,他们合二为一了,变成了绿色。真是一件神奇的事情啊!然后,他们去玩,玩得真开心啊!他们到哪里玩了?和谁玩了?是怎么玩的?说给大家听听。(小组练说)

出示词卡:在哪里玩和谁玩怎么玩

生1:他们在公园的草地上打滚,玩得满头大汗。

生2:他们在管子里探险呢!

师:这个管子叫作隧道。

生3:他们和小橙、小土黄、小紫红一起在操场上玩强盗抓小偷的游戏。

生4:他们一起爬山,又一起从山上滚下来!

用词卡出示“在哪里玩”“和谁玩”“怎么玩”就是给孩子提供“拐杖”,让孩子发出自己内心的声音,这是锻炼孩子口头表达能力的过程。此时,孩子有了反复研磨插图的机会,而绘本“绘”的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同伴之间的交流与分享,又可以进行集体认可或自我反思。老师可以进一步了解和引导孩子,为他们把脉问诊,比如在表达过程中,句子是否完整,有没有明显的语病,等等。只有通过交流,才能从一本书中看到更多的意义;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地进行说话训练,才能检查孩子阅读的成果,提升孩子的阅读质量。围绕着绘本阅读,书、孩子、老师,三者之间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互动。在这样的语文视野下,孩子们的思绪行走在猜想和印证中、沉浸于观察和讲述中,参与阅读、投入阅读的成就感、自信心、坚持性,一点点被触及、点燃并慢慢养成。

三、以方法的指导拓展绘本

日本学者松居直说:“老师应持续为学生说故事、共同读绘本。也就是让孩子在独立阅读的同时,也能借着和老师及全班同学共读的经验,学习与体验绘本的阅读技巧。”推荐绘本给孩子阅读,要教给孩子一定的阅读方法。在看图画,猜故事的过程中我力图渗透方法指导,不露痕迹地训练孩子们仔细观察和展开想象的能力。如绘本是有文字和图画的,在阅读绘本的时候,我们必须把文字和绘画联系起来看,边看边记。我们可以把自己当作故事中的人物,亲身体会人物的喜怒哀乐,边读边感受。可以几幅图前后对照起来看,关注细节,发现图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方法的指导,可以让孩子更快地体会到绘本的文字及形式之美,潜移默化地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提高儿童的思维、语言的发展、审美等能力。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读这本书吗?对于我们喜欢的书,可以反复地读,每一次读,你都会有新的收获。比如这本书,我们刚才已经读过一遍了,我们再来读读这几幅图,还想得起来,他们在哪里吗?

生1:在小蓝的家里。

生2:在小黄的家里。

生3:在学校里。

生4:在隧道里。

生5:在山上。

师:你们发现背后的颜色有什么不同吗?家是怎样的?

生:温暖的。

师:是呀,所以作家爷爷用暖暖的橙色来表示。草地上呢?

生:很舒服。

师:是绿色的。下面这三幅图背后的颜色是黑黑的呢?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1:在学校里紧张,用黑色的。

生2:在隧道里感觉危险,也用黑色的。

生3:爬山很累,也用黑色的。

师:原来,不同的颜色也能给人不同的感觉,这也是我们读绘本时要去留心观察的。

上一篇:提高小组合作的有效性下一篇:公路工程经济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