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形态构成》教学

2024-05-29

《空间形态构成》教学(精选6篇)

《空间形态构成》教学 第1篇

人们所看见的物象是物象之间的各种关系比如时间、空间等因素同人的视知觉相互作用形成的结果。从视觉主体看, 视知觉是过去视觉经验同当前所见共同整合而成, 是“知”与“见”互动的结果;从视觉客体看, 展示空间内的形态是在物与物之间的对比关系中产生的。因此, 展示空间形态构成是一个互动的共建过程, 时空环境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卡罗琳在《视觉原理》中提出创新的“参照环境”概念, “所在之环境对被看见的物体的大小感觉发挥重要的影响”, “环境参考线索删除后, 你便无从判断物体的实际大小”。不难看出, 所有形态的构成都是在对比关系中产生的——比如黄金分割率事实上就是比例关系, 而均衡感也不过是视觉重心的分布关系。艺术形式的能动性决定了在这种相互作用中, 形态因素形成对比关系之后才产生特定效果, 而形态也会适应对比关系自身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所以, 必须在整体的组合关系以及人与展示物和整体空间环境的关系中根据其内在规律对展示空间内的视觉元素进行整体考虑。符合展示空间艺术与功能的组合关系有三种最基本的构成规律。

一、近似性构成

视觉心理学证明, 人类在观看物体时总是能动地寻找内在的组织关系并将其归纳成为一个整体。如具有相似形状特征的构成, 整体形式感就比较统一, 视觉会把形状相似的所有事物联系起来作为一个整体。大小比例接近也容易使形式因素之间构成整体关系, 如果大小对比失调, 则会形成杂乱无章的感觉。总而言之, 大小接近、色彩近似、风格相仿的形态因素都能很容易地被视觉心理归纳为一个整体。

如果形态因素具有一致的方向感, 也可以构成一个整体——以放射线、螺旋线为路径方向的形态因素构成都可以形成整体效应。其特点是将所有的组成部分安排在主轴方向上, 或者服从于内在的动态结构。局部如果不服从整体趋势, 就会自动从整体中脱离出来;整体如果变化过于频繁、失去节奏, 就会散架而失去趋向性构成的意义。如果在各种动态形式之间形成相呼应组合还可以形成建立在它们内在联系上的复合趋向性的动感关系。通过整体形式来自生活中的动态逻辑联系的视觉效果的有机联系, 人们在视觉行为中可以形成有机组合的良好整体感。视知觉研究表明, 人的视觉心理容易把相似的形式因素视为一个整体。

二、并置性构成

并置性是指各种形式因素之间的距离彼此靠近, 共同形成的整体感。人类的视觉很容易把相互临近的东西看成是整体, 因此, 在组织形态因素之间的距离关系时, 要仔细考虑其重要性。在空间形态布局上, 形与形之间的贴近关系、接触关系、重叠关系等都会被看成有联系的整体形式, 也就是说疏密关系也是视觉归纳后形成的对比效果。阿恩海姆曾经这样形容视觉的整合补充功能:视觉像一只看不见的无形之手一样的, 在周围的空间中移动, 只要有事物的存在, 它就触动、捕捉、扫描它们的表面、寻找它们的边界、探究它们的质地。由此证明视觉心理具有的整体、组织、填补功能, 是由视知觉的恒常性和生活经验共同作用的能动性, 视觉完完全全是一种积极的活动。

三、删繁就简

简化的要求是人类特有的视觉心理倾向和需要。宗白华先生发现儿童绘画时, “决不摹仿实物, 又决不为印象派之纯粹对象, 常为修改的简单图画, 如桌子, 则不必有四角, 将主要者画出, 烦琐者删去, 常如成人之概念然, 仅包含事物之主要点。”有理由认为, 这是根据人的天性进行的“内在需要”的自然行为, 因为它不是随意扔掉有价值的信息, 而是最大化保留了能体现图形特征的最简内容。常见的简化效果通常包括把杂乱的局部排列成规范形式, 把细节差异较大的不规则形体改变为几何化的基本形, 以及让各种物体大小、色彩、曲直的不规则变化排列成渐变序列的秩序化、规范化过程。

视觉形式的作用是在适当的关系中展现的, 简化的图形是整体空间形态的有机部分, 简化细节必须服从适应表现对象和表现目的。

《空间形态构成》教学 第2篇

摘要:在艺术设计教育中,形态构成学作为艺术设计专业基础教育课程,虽然没有明确的设计目的,但所涉及的形态美学和形态构成原理,不仅是现代设计理念上所表现出来的基本艺术规律,而且具有现代艺术设计的基础特性。作者根据艺术教育的经验,对形态构成学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应用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形态构成;学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练习课题;使用材料

一、引言

形态构成学是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必修课。形态构成学不是技术的训练,也不是模仿性的学习,而是引导学生通过有效的方法,在艺术设计的过程中,主动地把握限制的条件,有意识地去组织与创造,在无数次反复的艺术设计练习中,获得能力的训练、创造思维的育成。也就是说,构成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能力为基本原则的。构成教育的重点在于方法的教学,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模式互动化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课堂上先由教师讲解基本知识,给学生留课后讲题,然后看学生设计的草稿、初稿、定稿,在教师的辅导指点下完成讲题,最后由教师进行讲评。整个过程学生基本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加上教学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过时、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不得当,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收效甚微。改变传统教学思想,对先前的教学模式进行全面的反思,以“师生互动”为主改变“填鸭式”、“保姆式”的传统教育模式是形态构成教学革新的重中之重。

“互动化”教学模式又称换位式教学模式,就是在教学中将教师与学生角色进行互换,即由“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形式改为“由学生讲,教师与学生共听”的教学形式。由于形态构成学课程概念性的知识点较多,难点不多,较易理解,再者,大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理解能力和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因此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不但能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到专业知识,培养创造性思维,改变学习的被动局面,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无形中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的积极性、想象力、创造力都被激发起来。学生的视野开阔了,设计思路拓宽了,综合素质也提高了,教师也能较清晰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可以有的放矢,把授业、解惑真正落到实处,大大提高形态构成学在艺术设计基础教学中的作用。同时,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思维和学习风格中得到启发,了解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这对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必然大有裨益。

三、教学内容综合化

形态构成学作为艺术设计的基础课程可划分为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三部分内容,但其实质性都离不开点、线、面和色彩的相互关系。我国的形态构成课程把这三部分内容划分成三个独立的课程,这样的教学方法容易使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把握产生一定的障碍。我认为这样的划分是对物体形态造型的片面理解。形态构成的意义本身就包含着上述三个方面,世间所有的形态都同时离不开点、线、面和色彩。

我国的形态构成课程过多地引导学生对既定的、固有的几种骨骼样式、形式法则空间规则进行认知与实验,使学生在完成设计命题时在风格上形成一种模式,满足于按照某种特定的格式填充、安排形与色的位置。因此,学生作业缺乏创意和时代生命气息,造成与今后专业设计课程的脱节,这与当年伊顿设立本课程,发展学生创造力的宗旨可以说是背道而驰的。教学内容“综合化”,也就是打破陈规、开拓思路,把形态构成教学中一直被隔离的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三个部分整合起来。在做课题的时候可以首先考虑以某一个方面为切入点进行研究,然后向其它两个方面发展。 如平面构成中课题训练了各种构成技巧和形式手法,运用的视觉元素就是抽象的点、线、面,这对于学生而言不免枯燥和乏味,更何况是黑白强烈而单调的色调,与现实的环境联系很少,这时,如果给这些形象赋予色彩,则不仅能增加抽象图形的亲和力,而且能更好地将图形的不同形状与不同色彩联系起来,通过图形理解色彩,并促进对图形的理解。

四、练习课题感性化

艺术设计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是功能与审美的结合,是感性与理性的结合,有些设计作品需要现代气息,有些需要古朴的素美,有些需要粗旷的表情,有些需要华贵的气息,这就要求设计师要有一定的感性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与形态构成教学中的思维训练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练习课题应加强感性思维训练。具体方法可精选若干图片使用多媒体播放,使用描写不同意境的诗句让学生去欣赏、去感受,并给出若干表示情感的词汇,在自己的感受中提取出抽象图案或制作出意境空间。这种课题设计练习可大大提高学生的感性思维设计能力。

五、使用材料创新化

艺术设计教学注重的是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意的表达方式是无限多样的,所以设计思维和创新能力是形态构成课程的教学重点。课程的作业不能只用单纯的传统的材料和工具,因为利用综合材料本身就完全脱离了临摹,而每个学生对材料的组合、想象和选择把握,是完全由个人的爱好和理解所决定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教会学生以更新、更广的视角来观察问题,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灵活多样的表现手法,积极鼓励学生采用多种工具及材料,让学生养成对各种材料的探索习惯和兴趣,培养好奇心,进而发现材料的美,以及不同材料的使用所产生的效果美,让他们在探询材料所产生的效果中激发创新意识,从而达到培养设计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艺术设计表现形式电脑化已成主流,并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计算机以其无可比拟的便捷、高效、精确、易于修改和保存等特点在设计领域迅速“流行”起来,计算机的快捷使形态构成的复杂作业可以轻松地完成,使我们拥有更多的时间用于构想创新,从而较快提高造型的创造力。所以计算机软件的使用在形态构成训练中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忌投机取巧,受制于软件,应该永远坚持思维至上,尊重创意,先心到后手到。因为电脑提供的是手段,构成开启的是智慧,相辅相成才可能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彭鹤年.现代平面构成教学的造型意识培养[J].云梦学刊,2008,29,(1):129.

空间的表情——形态构成浅析 第3篇

关键词:形态构成,空间营造,表情呈现,美学判断

空间的塑造依靠围护结构, 围护结构形态的变化, 又使空间呈现出不同的“表情”, 带给人不同的感受。形态构成是形体与空间关系的研究, 是所有造型艺术研究的基础, 尤其在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工业设计等专业的学习中, 形体与空间的处理是每个设计师在进行创作时所面对的关键环节。在实际的工程设计中, 设计条件相对复杂, 对于形态构成的驾驭能力越强, 解决方案的自由度也就越大。

一、空间的营造

1. 形体和环境

对于“形态”二字, 应从形体与环境两个方面来理解。

形体在塑造过程中, 形成其本身的空间概念, 不同的形体置于一处, 彼此对话共同打造外部空间环境。

老子讲:“埏直以为器, 当其无, 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 当其无, 有室之用。”这是对形体内部空间的强调。但与此同时, 形体的外轮廓在自然界插入了一种全新的因素, 这会给协调性与一致性增添一些意外的东西, 设计师也将不得不考虑外部环境的营造。所以“形态”的构成不仅包括形体的塑造, 还要考虑到形体组合过程中的对话, 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的, 彼此之间关系处理得好坏, 直接影响到一件设计作品的成败。我们也正是通过对形体本身的塑造, 以及对其所形成空间环境的和谐处理, 不断提高艺术造型能力。

就建筑设计而言, 内部空间的质量固然是其实用性的真实体现, 但建筑形体之间的巧妙处理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也就是说建筑设计包含着建筑内部空间塑造和外部体形环境设计两个方面的内容, 它是形体和环境采用一定技术手段的塑造。只有理解了这一点, 我们才能设计出既能呈现宜人表情, 又能融入自然界秩序中的空间形态。

2. 构成与设计

构成是设计理论在形式上的实践, 是一种对装饰性的强化。构成所涉及的范畴要大于设计, 其给定的条件一般具有概括性和抽象性的特点。构成一般不依赖于原形, 而是通过各种构形方法进行形态的创造, 以此来获得造型能力的提高。设计一般具有明确的目的, 给定的条件较具体, 也相对较复杂, 但设计的目的是实用。

构成是一种思维创造活动, 它的实质是对不同的因素用分解组合的方法, 来研究形态的创造。其中分解组合是手段, 创造新形是目的。建筑构成给我们的启示, 完全是一种空间分解与组合的“魔术”, 一切造型的出现, 都是为了创造各种合理的空间而存在。所谓的肃穆、亲切、兴奋、安静等表情, 都在这种空间中形成。因此, 对构成而言, 空间的处理不是一个技术性的问题, 而是创作思想的反映, 是把实用空间转化为思维空间。而建筑设计中的空间是按几何、按光学、按力学的规律来营造的, 是在构成之上加入的一种实用与功能。

构成与设计是相互依托的, 构成中包含了设计和实现设计的过程, 研究构成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设计的能力。设计是基于构成而言的一种实用性的完美, 它们共同完成作品中“美”的营造。

二、表情的呈现

1. 形式美的法则

我们若要创造出美的形态, 就必须遵循美的法则来构思和设想。美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在物质的美和人的审美, 两者交替融合之后, 即创造了美的艺术。在人类的审美活动中, 同时存在着两种相互矛盾的审美追求———多样、统一。这两种追求反映了人们不同的心理需要, 多样会引起变化, 具有兴奋、刺激感, 是人们对运动发展的向往;统一则包含秩序, 具有平衡、稳定感, 这是人们对舒适宁静的渴望。从某种意义上来讲, 多样和统一反映了生命存在的形态, 这一普遍规律便也成为形式美的法则。

这一法则具有普遍性和永恒性的特点, 它不同于“审美观念”有着随民族、地区和时代的不同而变化的特性。很多艺术形式由于审美观念的不同而千差万别, 在形态处理方面也有很大的差异, 但凡是优秀的作品, 都遵循着一个共同原则———多样统一。形态构成的审美判断也同样适用于这一普遍规律, 至于在创造过程中所呈现的不同的空间表情, 那不过是形式美的法则在某一方面的表现。

多样追求变化, 统一追求秩序, 多样统一就是在秩序中求变化, 在变化中求秩序, 这是一切造型艺术形式必须具备的原则。若一件艺术作品缺乏多样性, 则必然给人以单调乏味之感;若缺乏统一性, 则势必显得杂乱无章, 而美的形式绝不是以单调和杂乱来构成的。由此可见, 一件作品要带给人美感, 就必须按照形式美的法则来进行创造。

2. 造型法举例———分解与组合

美的塑造是形态构成的目的, 分解与组合是达到这一目的的一种手段。把原型进行分解, 是实现变化的途径;之后的组合则是维系秩序、达到统一的过程。

(1) 分解

老子讲:“朴散则为器。”“朴”是一块还没有做成器的木头, 因此“朴散”才能做成器具。许多形态要经过分解、打散, 才能依据人们的需要进行艺术加工。

分解虽然是量上的减少, 却是形上的增加。单纯的形体在各个方向的力处于平衡状态, 所以带给人单调和冷漠的感觉, 分解是为了寻求变化, 打破这种平衡, 创造出具有生命力的形态。

对客观的自然形态, 通过分解可以提炼出艺术审美中构造的成分与元素, 这是促成自然形态向抽象转化的条件。对几何形态进行分解, 可以从规则单调的形态中提炼出能呈现丰富表情的基因, 可使作品更具有艺术表现力。

一般来讲, 分解的方法有四种:等形分解、等量分解、渐变分解、自由分解。在形态构成的创作过程中, 这些分解方法又是相互渗透、互为补充的。至于我们平常所用的切断、分割、断裂、变异等造型手法, 不过是分解过程中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 其目的都是为了研究蕴含在原有形态内的“美”, 从而去创造更具生命力的“美”。

(2) 组合

将分解之后的形态进行组合, 就好比作曲和配乐, 这其中既要有方法, 又要有智慧。在组合的过程中, 我们会配合一些相关元素, 这要求我们有全局的观念, 不可让群体中的任何一个元素“独善其身”。只有让它们彼此产生对话, 彼此之间互有联系, 在更大的范围内建立起一种秩序, 才能更加突出整体的凝聚力、充分显示作品的价值和表现力。按照形式美的法则, 在群体组合中我们要注意统一性, 一般来讲, 有以下四种途径可以实现统一性的表达。

(1) 基本形。通过基本形求得统一包含两层含义, 一是用基本形为母体进行繁衍组合, 一是确定基本形之后在其中进行变化。但不管怎样, 这里面都有一个基本的形体在制约着, 其中不仅包含了秩序, 还包含着变化。

(2) 轴线。在元素形态复杂的情况下, 可利用平面或空间中的轴线来为其建立秩序。在这种新的制约关系中, 各元素通过轴线取得了联系, 同时也增加了组合的灵活性。

(3) 向心。向心的概念就是指各元素在组合过程中聚向某一个点, 点与各元素的关系可以是平面的, 也可以是空间的。我们分解或选择的形态很丰富, 但彼此之间都靠着聚向某一个点而形成统一有序的整体。

(4) 加入连接元素。在群体组合过程中, 若想让形态各异的元素彼此产生对话, 可以适当加入连接元素。连接元素无外乎点、线、面、体的选择, 在多样统一的原则下, 它们的出现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在形态构成作品的创造过程中, 分解与组合的过程是循环往复的, 以上这些方法也是彼此渗透穿插使用的。最终作品中美的塑造, 不是一次性完成的, 而是多次反复推敲, 熟练运用各种手法, 去不断研究深化的过程。

三、形态构成的美学判断

1. 整体

很多艺术形式追求作品的整体性表达, 一件作品给人的审美意象是整体所形成的印象, 形式美的法则中统一性的表述也是在强调作品的整体性。评价一件形态构成作品好还是不好, 首先要看其完不完整, 各元素之间是不是构成一个相互协调的整体。建筑大师格罗皮乌斯曾说:“完整的建筑是视觉艺术的最终目的。”我们要让自己的作品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 表达一个完整的思想。

2. 丰富

方盒子给人的感受是单调乏味的, 我们将其分解组合, 就是为了创造美的、丰富的空间感受。在建筑界, 为了克服方盒子引起的视觉疲劳, 后现代主义建筑广泛地挖掘形式表达的潜力, 形状的变异、色彩的冲突、质地的差别、虚实的对比、尺度的夸张、空间的扭转等, 都为形态表情的丰富性提供广泛的选择。

3. 新颖

新颖来自创造性的思想, 形态构成中美的塑造也是不断打破传统、构建新形的过程。新颖感可使一件作品具有生机和活力, 能够引起人的思想和情感的撼动。创造性的行为决定了形态构成作品的万千表情, 新颖感的营造可使作品在与众不同的前提下, 给人眼前一亮的感受。

整体、丰富和新颖是形态构成美学判断的基本因素。在创作过程中, 这些因素又是紧密相关的, 最终一个艺术形象的形成是各个组成部分共同作用的结果, 它反映的不是某一方面的个别作用, 而是各个因素融会贯通之后的综合表述。

四、结语

形态构成的研究是空间、形体构思推敲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 有助于建立空间设计概念与想象。在创造过程中对不同空间表情的构建, 也使人们对美的认识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田学哲, 俞靖芝, 郭逊, 卢向东.形态构成解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11.

[2]姜今.打散构成.湖南美术出版社, 1997.6.

[3]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8.10.

高校形态构成学教学理念构建 第4篇

形态构成学教学是艺术设计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 一直以来都是设计教学的重要一环, 至今已走过了近30年的历程。重新审视形态构成学教学现状, 在当前有了更新的认识和理解。高校艺术学科形态构成学教学应始终将焦点集中在学生艺术创造力的培养上。

20世纪初德国包豪斯时期, “构成”被纳入到设计学科基础教学之中;20世纪70年代末, 构成学作为一种全新的造型观念, 由香港和日本引入我国的设计基础教育体系。形态构成学是艺术设计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 一直以来都是设计教学的重要一环, 至今已走过了近30年的历程。重新审视形态构成学教学现状, 有助于对其作出更新的认识和理解2。

作为艺术设计的基础课程, 形态构成学是艺术设计凭借工业手段的训练, 凭借技术和知识、经验以及视觉感受, 赋予材料、结构、构造、形态、色彩、表面加工以及装饰以新的品质和资格的学科[1]。

一、形态构成学的含义及内容

形态从广义上讲在我们可视的世界中, 凡是显现于我们视线之中的有着形状的物质均可以称之为“形态”。然而, 形态构成学中的“形态”是抽象的、是脱离事物表象的纯形体[2]。形态是事物内在本质在一定条件下的表现形式, 包括“形状”和“情态”两个方面。它是在描述环境与物体的关系, 将事物的内部与外部统一起来, 强调形状之所以如此的依据。“构成” (Construction) 是一个近代造型概念,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形成”和“造成”, 也就是指事物的组成、结合与组合, 包括自然的创造和人为的创造。“构”有组成、组合、结合、造成、缔造之意;“成”有形成、完成、成为之意。因此, ”构成“是一个广义的词, 泛指将整体的事物、物象中的造型要素抽取出来, 并重新组合, 加以研究的一个过程。形态构成学可分为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等。从造型要素点、线、面的角度, 对物体的平面形态到立体形态, 形态的色彩搭配、空间造型、材料肌理等构成形态的要素等各方面进行设计处理, 对这些构成要素按一定的规律进行创造性的组合, 形成一种全新的形态。

二、艺术设计学科“形态构成学”教学的发展现状

三十年来, 形态构成学作为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必修课程, 已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基础教学体系。它的好处在于系统化、规范化, 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为艺术设计教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单一的教学模式和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与现实设计相脱离, 导致学生在进入专业设计学习后, 难以应付设计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重点大多都放在艺术设计形式法则的推敲上, 学生的作业模仿痕迹过重, 往往流于形式, 导致了绝大多数人都善于模仿, 而拙于创造。

2.作业内容与课题缺少变化。从现有构成教材内容来看, 构成课程的作业设计与构成理论的内容往往一一对应, 作业要求明确。然而, 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可以自由发挥的空间却十分有限。

3.作业要求过于刻板, 作业的表现形式与手法单一, 以“填格子”与“描线”为代表, 既费工又费时。学生枯燥地进行着点线、面的简单组合与变化, 耗费大量的时间在徒手操作上, 真正用在创造性思维的时间少之又少。

4.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存在过分强调技术而轻视创造性能力培养的现象。德国卡塞尔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马蒂亚斯, 在比较中德艺术设计教育的专业基础课程时说, 中国学生往往是先学了技术, 再发现自己的想象力, 而德国学生往往先有创意目标再去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学技术, 努力实现自己的创意。对于中国学生来说, 目前最重要的似乎是技术, 但对德国学生来说, 重要的是设计思想, 即创意[3]。长时期以来, 在中国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形态构成学课程的实施过程中, 过份重视技术的训练, 却不能将创造力的培养贯穿于这一设计素质塑造的初始阶段。作业的评价标准更重视其表面效果, 即所谓完整性, 而对创意构思、制作过程、草图绘制等重视不够, 且存在对一些表现出一定想法或初具个性的作品评分不高的现象。事实证明, 这种所谓的课程设置与后续的专业课程缺少联系, 甚至严重脱节, 导致学生拿到作业后, 立即将视线聚焦于最终目标与技术的细节处理之中, 按步骤如流水线般地完成制作, 大大削弱了形态构成学课程所担负的多方面责任与功能, 特别是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三、形态构成学课程的教学理念

“形态构成学”不是技术的训练, 也不是模仿性的学习, 而是引导学生通过有效的方法, 在艺术设计的过程中, 主动地把握限制的条件, 有意识地去组织与创造, 在无数次反复的艺术设计练习中, 获得能力的训练、创造思维的育成[4]。也就是说, 形态构成课程教学是以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为原则的。在教学过程中, 形态构成学涉及到的艺术形态学和形态构成原理, 不仅是现代设计师运用的基本艺术规律, 而且具有现代艺术设计的基本特征, 这对在校学生掌握艺术设计形态设计法则和美学规律, 并创造性地运用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通过分析, 在教学活动实践探索中, 高校艺术学科形态构成学教学应始终将焦点集中在学生艺术创造力的培养上, 它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 加强独创性构思训练

为了引发构思, 首先要选择对客观事物的观察方法, 以便发现问题, 完成分析并进行海阔天空的想象。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 只是我们不善于观察。可见观察力的培养是多么重要。因为我们创造的是从未有过的艺术形象, 而绝不是对客观存在的复制。观察, 是训练观察能力、培养思维的重要手段, 是创造的基础, 也是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事物进行全面细致的了解, 获得对客观事物的正确感知, 全面认识事物, 提高对物象的分析、综合和表现能力的教学过程。在观察时需注意以下两点:1.明确观察目的。要引导学生带着人物和目的进行观察, 这样可以避免观察的盲目性, 做到有意识的观察。在观察时, 需结合学生的专业特征, 切不可放任自流。2.灵活多样的观察方法。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联想与想象能力进行观察。同时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可以激发兴趣的观察环境, 力求获得最佳的观察效果。其次是创造性思维问题。在此过程中, 教师需为学生设定良好的心理环境, 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 并在此基础上对大脑中已有的信息进行加工、改造, 从而形成一个新的事物形象。

(二) 培养直观的空间感觉

哲学的观点将空间解释为:凡实体以外的部分都是空间。直观的空间感觉的形成, 依赖于人对物象的感觉与判断力, 其核心内容在于探求事物的本质。感觉与判断力的提高, 一要靠理性的指导。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好地感受它, 这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再由理性认识去指导感性认识的一个过程。二是要靠比较。通过比较才会有鉴别, 有好坏之分。不但要在课堂上辅导学生欣赏优秀的构成作品, 更要通过大量的训练来强化比较。

(三) 把握多样化的表现技术

在一定的物质条件下, 将构思表现为艺术形象的手段就是技术, 技术为人所掌握就成为技能。对于技术的把握, 除正确性之外, 还必须考虑用最少的手段取得最大的效果。构成练习所使用的多是模拟性质的材料加工方法, 虽然不需要特殊的技术训练, 却有可能发现新的技术。其次, 作为基础的技术教育, 除了实践方面, 还应包含由材料、工艺、构造而启发的构思训练。它是一种创作手段, 不但能够从形态本质入手来探讨形态变化的规律, 而且可以为专业设计提供大量的初步方案。现阶段形态构成学的教学应紧跟时代步伐, 改革教学方法和训练手段, 做到技术多样化。主要对策如下:1.加强形态构成学草图绘制训练。草图是构思被感知的重要载体, 是创意的初级阶段。此时, 设计者心中的构想还模糊不确定, 在这些不确定的构想中, 隐含着许多变化的可能, 这为设计者的构思创意得以发挥提供了必要空间, 因草图具有包容这些模糊意识的特质, 设计者心中的不确定概念得以保留。以草图为基础, 设计是触发灵感并不断加以推敲与完善的过程。2.把计算机辅助设计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提倡将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与传统的手工操作相结合的构成训练手段。这样的教学安排, 可以使学生将主要精力集中在对材料、工艺、构造的理解和运用上, 避免学生将过多的时间仅仅花在徒手制作上。我们可以尝试将艺术设计基础课程设置稍作调整, 在形态构成学课程之前, 安排学生先完成电脑绘图软件的学习, 真正将计算机辅助设计引入到形态构成学课堂教学中。

(四) 进行有主题的构成设计

一个好的作品应该具有主题, 只有具有主题的作品才是有灵魂的作品。设计主题是作品的生命力和精神面貌。应该在教学过程中, 通过借助一个个由浅入深的主题, 辅以课堂讲授、分析各个主题和与之相应的设计表现手法, 引导学生亲身体验、实践与思考, 启迪学生进行创作。必须强调的是, 在学生进行创作实践之前, 首先要明确作品的主题思想, 通过运用已知的表现手法和想要达到的艺术效果, 有选择地进行构思以及材料的选择、加工。这样才能赋予作品内涵, 才能将设计者的理念在作品中体现出来。在练习时应从小处做起, 从简单的主题入手, 逐渐进入大的、综合的主题, 使学生在由易到难的训练过程中, 逐渐提高创造能力, 并获得解决问题的实践经验, 最终完成形态构成学课程设置的目标。

四、结语

总之, 对形态构成教学的探索是无止境的, 对学生艺术创造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的工程, 高校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创造性教育,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只有这样, 才能培养出既有丰富的理论知识, 又富有感性创造力的高素质设计人才。

注释

1[1]辛华泉编著.形态构成学[M].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1999, 1-2页

2[2]易丹.构成学与构成教育[J].艺术.生活, 2008 (02) :74-75页

3[3]王建良、吴建华、洪锡徐.赴欧考察散记[J].装饰, 1999 (:02)

《空间形态构成》教学 第5篇

“构成形态 (立体) ”这门课程作为三大构成课的最后一门, 是设计艺术学基础教学中的重要课程之一。目前, 在各大高校设计类专业课程安排中均包含该课程。作为研究立体空间、进行立体设计的专业学科, 使学生掌握材料、肌理和构成方式的科学研究方法。

随着艺术设计各个专业的细分, 整个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 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设计思路。目前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存在着系统性理论知识接受能力较弱、实际操作能力和理论知识较难结合的现状。深入进行“构成形态 (立体) ”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使其进一步发挥基础课程的重要作用,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概而言之, 目前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1) 我们虽然生活在一个三维的空间中, 但是传统的艺术设计学习却是在二维的空间内形成, 学生在习惯了二维的思维模式后进入到三维的体量创作环节, 很难投入到自主和探究式的思维模式中, 综合创造的能力较弱。而“构成形态 (立体) ”这门课程具有极强的实践性与创造性, 学生需要运用合适的材料, 手段和构成形态去完成作品创作。因此, 需要完成二维到三维的思维模式转换, 更好的投入到作品创作。

(2) 作为设计学科的通用课程之一, 先修课程中的“设计素描”和“设计色彩”等课程继续延续传统绘画的基本形式, 仍是用二维的画面来表现三维的物体。而“构成形态 (平面) ”和“构成形态 (色彩) ”两门课程都是在二维的思维模式下进行点线面的构成和形式美法则的训练, 与“构成形态 (立体) ”要求运用一定的制作方法设计作品, 直观表现的课程内容设置上存在着一些衔接的断点。

(3) “构成形态 (立体) ”作为一门专业学科基础课与学生的设计专业课之间缺乏一定的连续性。基础课程对于专业方向的映射较少, 从而使课程缺乏时效性。由于没有与具体的专业方向相结合, 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很难带动学生的兴趣与热情, 更会让学生对基础课程的学习产生一定的迷惘感, 课程教学很难取得较好的效果。

2 教学改革的思路

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 立足于大部分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存在的系统性理论知识接受能力较弱、实际操作能力较差的现状。应改变以往一对多的课程讲授模式, 而代之以材料实验、方案讨论、分别辅导、报告梳理、总结交流以及实物制作等实际操作能力为主的教学方法。

2.1 完成构成形态系列课程的连续性与完整性

构成形态系列课程在艺术设计专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是学生从绘画过渡到构成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在基础课程的安排中, 课程的先后顺序为“构成形态 (平面) ”—“构成形态 (色彩) ”—“构成形态 (立体) ”。

而要完成构成形态系列课程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方面, 运用在“构成形态 (平面) ”课程中已取得的教学成果, 如:点、线、面的构成和形式美法则的训练等, 将这些二维空间中的构成关系通过移动、扭曲和夸张等表现形式延续到三维立体空间。同时结合“构成形态 (色彩) ”中关于明度、纯度以及对比度等概念, 丰富三维作品的色彩表现。另一方面, 在三维的立体构成中, 用形式美法则和二维点线面构成形式去反思每个体块、层面和线条之间的构成关系及肌理效果。在教学中也有意引导学生在后续课程中充分运用先修课程所学的知识,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循序渐进, 整体连续的完成整个过程, 真正的做到学以致用。

2.2 将“构成形态 (立体) ”这门基础课与实际的专业特点相结合

“构成形态 (立体) ”是艺术设计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 而目前的教学现状是这门基础课与学生的专业课之间联系不大, 针对性不强, 只是在课程内容上求大求全, 专业指向性不明显, 很难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所以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对于课程内容的安排会进行专业指向性明确的突出训练, 使基础课的实际内容根据不同专业的侧重点去解决不同的问题, 如:产品设计专业的课程突出结构关系和材料应用的训练, 环境设计专业的课程突出空间关系的构成和严谨合理的表现等。在授课内容上结合教学大纲, 适当的安排专题讲座, 挑选具有针对性的案例和参考书并安排合理的作业内容, 在整体的内容安排上进行教学优化, 加强与专业特点的联系。

2.3 合理的结合构成作品应具备的“感性”与“理性”

设计艺术学科往往给人以感性直接的思维认定印象, 但是在好的设计作品中我们可以看见优秀设计的逻辑性与条理性。通过一系列的教学实践和教学方法设计, 培养学生对于空间形体创造过程内在的逻辑性和秩序性的理性认识, 让学生学习用理性态度去对待构成设计和专业设计。在作业安排上, 不仅需要完成有构成设计感的作品, 还要将这个作品的构思草图、实践过程与推敲分析的内容一一记录。在实际辅导过程中, 引导学生不仅有灵感迸发的“感性”思维, 还要有推敲空间骨格的“理性”分析。

3 教学改革的手段

3.1 教学调研

在了解国内各个院校“构成形态 (立体) ”教学内容与具体教学环节设置的基础上, 笔者对中国美术学院、浙江理工大学和浙江工业大学等省内知名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进行了教学调研。通过实地教学观摩和随堂参与讨论等方法对“构成形态 (立体) ”这门课程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具体的分析与教学方法上的横向比较。实地了解省内各知名院校的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的授课状况及比较有特色的教学方法。为“构成形态 (立体) ”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资料与实际佐证。

3.2 教学实践

笔者长期任职于浙江某高校的艺术设计系, 担任专业基础课程的任课教师, 根据“构成形态 (立体) ”实际的课程安排与教学进度参与基础构成课的教学实践, 通过实际的课堂教学积累实际经验, 并以此进行构成类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

4 教学改革的方法

立足于“构成形态 (立体) ”课程的实际教学实践, 从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结合学生接下去的设计专业实践课程, 探索由理论灌输向分别讨论方案、具体材料实验、撰写课程报告、互评构成方案到最终完成实物作品的课程教学方法转变, 力求打好学生专业实践的基础, 并切实提高学生用科学性、秩序性和逻辑性结合感性去做设计作品的能力, 在整个的教学改革中运用的教学方法如下:

(1) 加强与“构成形态 (平面) ”、“构成形态 (色彩) ”等二维设计课程的衔接。有意识的加强几门构成课的衔接, 打破基础课程联系性较弱的现状。从“构成形态 (平面) ”和“构成形态 (色彩) ”等先修课程作业中提取出有效元素, 如:将点、线、面的构成与形式美法则练习中的有效元素提取出来, 先做二点五维的设计训练, 使学生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进行构思, 在思维转换过程上有一个合理的过渡。接着通过材料实验和造型尝试接触更多的表达形式与构成方法, 逐渐过渡到三维的体量创作学习中, 从而完成一整套包含点、线、面构成和形式美法则的平面与立体形态的构成训练。

(2) 课程内容设置上更偏向模块化。基础模块、讨论模块、实验模块、分析模块、创新模块、实战模块, 这些都将贯穿整个课程。在大的培养方向下将理论知识教给学生, 同时通过实践操作和互相交流使学生掌握更多基础知识, 再通过实践创新来培养学生的个性与探究能力, 最终通过实物制作来达到课程目标。

(3) 课程内容设计上更加多样化。打破传统课程一对多 (教师对学生) 的形式, 将一对一 (教师对学生) 讨论设计方案, 一对多 (学生对学生) 讨论实验心得, 多对多 (学生对学生) 分组进行材料实验等方式相结合, 并与实践互动环节接轨, 更好的激励学生在此过程中有所突破与创新, 锻炼自主探究形式结构和空间想象的能力。

(4) 表达部分增加材料实验报告以及文本制作。用分析图去表达自己所要创作的平面构成到立体构成的构思过程、独立的三维效果表现 (包括顶视图、侧视图以及正视图) 、选取的材料小样等内容, 多角度多方面的展示出自己的方案。加强对学生设计构思过程中科学性、严谨性和逻辑性的训练。同时在材料尝试与实验中, 科学的记录肌理效果和材料失败原因等。使学生在作业训练的过程中以方案加报告文本的形式培养科学、高效的专业学习方法。明白构成训练的目的与方向, 为后续的设计课程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5 结语

我们生活在一个三维的世界当中, 对自然万物的观察与探索加上我们的想象力才能创造出一个个鲜活的艺术作品。而“构成形态 (立体) ”这门课程旨在通过对立体实物的观察与分析、对各种材料的分类与应用、对构成形式的视觉关系分析、对空间形态的的把握去掌握立体形态与构成方法, 从而创造合理的空间形态。本课程通过对各形态要素的学习、各种材料的运用以及体块空间的创造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与表现技巧, 并运用科学合理的手段表达自己的创作构思, 为后期的专业设计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俞爱芳.立体构成教程[M].浙江: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4.

[2]俞爱芳.立体构成训练[M].浙江: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4.

《空间形态构成》教学 第6篇

构成训练是建筑学院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一项主要内容, 与水彩渲染、线条练习一样, 是传统学院派建筑基础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构成训练一般沿用美术院校构成教学的内容, 包括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和空间构成 (色彩构成一般归入美术课程) , 注重美术功底和素质的培养。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 曾经有许多建筑院系对设计基础课程中构成训练的必要性持有怀疑态度, 其重要性也在课程设置中一再被削弱, 或简化为课外的一两张作业, 或干脆划入美术课程的范畴。

自1994年开始,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系对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设置进行了全面的改革, 提出了以建筑设计思维为核心的系统教学思想, 建立了“分析与综合相结合, 系统发展”的教学体系, 经过六年的实践, 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构成训练在新教学体系中被取消, 不再作为一项独立的教学内容, 而是被简化为课外作业。然而, 对于新教学体系进行反思, 我们发现由于现行教育体制的局限性, 学生在进入大学专业教育之前的艺术素质训练普遍不够, 专业教师进行建筑设计辅导时, 仍然需要花大力气进行一些设计基础知识特别是形态构成知识的讲解和美学概念的灌输, 这种松散的辅导讲解缺乏系统性, 结果往往不很理想。学生对课外构成训练的目的十分模糊, 也不容易理解构成训练与建筑设计之间的重要关联, 也使得学生对形态的把握能力不足, 这种状况在高年级的建筑设计课程中逐渐显现出来。

构成训练对于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重要性, 被重新提上日程。2000年的教学计划进行调整, 重新加入了构成训练, 之后逐年针对建筑学本身所固有的特点进行了多次的调整, 逐渐形成了基于建筑学专业特点的形态构成系列课程, 并通过逐年跟踪问卷调查使课程设置趋于合理化。

2 环环相扣的形态构成系列课程

作为建筑设计教学的基础,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教学体系中新纳入的构成系列十分注重构成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创新性地加入了对建筑实例的构成分析, 并在空间构成中融入了人体尺度的概念。这些环节有效地强化了学生对形态构成与建筑设计关系的理解。同时, 三大构成训练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环环相扣, 其起承转合的关系非常清晰。平面构成的课题是对正方形进行分割、再组合, 体会形式美的基本原则, 学习基本的构成手法;立体构成的课题是在选取的平面构成组合基础上生成, 体会平面与立体之间的生成关系与灵活变化;空间构成的课题则是在立方体的基础上进行空间限定, 体会加入人体尺度的空间感受和空间关系。学生在经历了一套脉络清晰的构成系列课程成为之后, 将所学的构成知识运用于解读建筑的分析和景观建筑小品的设计课程, 强化了对构成训练系列课程的理解, 使学生对形态的把握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成为建筑设计基础课程中的核心内容之一 (图1~4) 。

3 基于建筑学的平面构成课程建构与发展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教学体系中新纳入的构成系列以强调建筑学为特色, 同时关注与学生的互动, 从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跟踪问卷调查中及时发现问题, 逐步完善课程设置。构成系列课程中的平面构成教学, 作为构成系列的基础, 尤为体现了这一特色。

平面构成作为立体构成和空间构成的基础, 是构成训练的起点, 它既不是一种绘画技法, 也不单纯是一种设计理论, 确切地说它是一种能力、一种语言[1]。对于建筑学专业的学生来说, 应通过平面构成的训练形成对形式美的基本原则的初始认知, 了解构成中局部与整体、局部与局部之间存在的结构关系, 并认识到这种结构关系是构成设计的基础, 并加强对平面构成与建筑设计关系的理解。

3.1 注重启发与趣味的课题设置

平面构成课程的初始设置内容为:将8cm x 8cm的正方形分割成五块, 然后以不同的平面构成形式, 重新将它们组合成新的画面, 新组合要体现形式美的原则。课程的设置通过有趣的分割和组合, 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 (图5) 。

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显得积极主动, 参与感强。多数学生采用剪纸拼贴的方式进行方案推敲, 产生了不少富有创意的设计作品。这一课程不仅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在有趣的组合训练中使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培养。全年级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对于平面构成的课程设置, 学生普遍反映良好, 觉得课程生动有趣, 设计的参与感强。当然, 不少学生在问卷中也提出了相同的问题:对于平面构成与建筑设计的关系还不十分理解。

3.2 注重多样与反馈的动态调整

问卷调查中所反映出的这一问题对于课程的设置至关重要, 对于建筑专业学生, 应当形成对构成与建筑设计关系的清晰理解, 否则难以达到构成系列的训练目的和效果。随后, 课程设置进行了针对性的调整:增加“对建筑实例进行平面构成分析”的训练 (2002年) (图6) 。

课程增设的建筑构成分析部分旨在加深学生对于构成与建筑关系的理解, 不仅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多种构成手法, 并使学生直观的理解构成如何应用到建筑设计中。建筑构成分析部分虽然是新增的, 但学生对于建筑原型的选择和分析能力显然能够胜任这一作业要求, 多数学生能选择较为典型的作品并进行比较确切的抽象和分析。

随后几年的时间里, 课程设置的反思和调整在不断进行, 问卷调查成为动态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其中重要的阶段性调整包括: (1) 将正方形的分割要求放宽至五块或六块, 使方案的多样性和创新性加强 (2004年) (图7) ; (2) 考虑到近年城市规划专业和景观设计专业的学生大大增加, 构成分析的实例范围拓宽至建筑设计、城市规划或景观设计作品 (2004年) (图8) ; (3) 点线面的综合构成练习纳入到基础作业内容中, 提升了学生的造型能力 (2005年) (图9) ; (4) 加入构成方式骨格线的分析, 加强了对形态构成中结构关系的理解 (2007年) (图10) ;这些调整不仅考虑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课程内容的关联性, 而且考虑了专业设置等变化, 课程的整体设置趋于成熟。

3.3 强化建筑学特征的专题讲座

构成系列的训练重点之一是让学生理解形式美的基本原则, 包括:统一、均衡、比例、尺度和韵律等。这些原则不仅指导学生进行构成设计, 并且对建筑的理解将起到重要作用。

基于加强平面构成训练与建筑学专业紧密结合的原则, 专题讲座“形式美的基本原则”以形式美的原则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为核心内容, 同时结合平面构成方式进行讲解。正如张良皋先生以往所主张的“充分讲授平衡、节奏、比例、尺度、对比、调和、统一……诸范畴, 对已经量化甚至数学化的成果要充分介绍, 形成具有科学性和稳定性的评价语言体系[2]”, 学生通过平面构成了解形式美的基本原则, 并清晰地理解形式美的基本原则、构成训练、建筑设计三者之间的关系, 由此初步建立了设计语言评价的方法。

3.4 课程设置与教学效果

课程的设置经过逐步调整和完善后, 教学效果也正如所期望的那样。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分割的方式, 产生了越来越多具有新意的设计作品。作品原型的选择范围加大, 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也使选择的原型和分析更多样化、更典型。通过组合训练以及构成分析, 学生对于构成与建筑的关系有了基本的了解和认识, 并能将平面构成训练中所学习的形式美的基本原则应用到立体构成、空间构成中;在学期末的小建筑设计中, 学生能综合运用三大构成的原理, 实现构成与功能相结合, 并进一步的体会和认识构成与建筑的紧密关系, 显示了一年级学生应当具备的构成和审美能力, 和建筑设计的良好基本素质。可喜的是, 在2008年度全国建筑院校学生作业评选中, “平面构成及构成分析”首次获奖 (图11) , 这表明构成系列训练的课程确实卓有成效并得到认可, 构成训练在建筑学基础教育中的重要角色也得到共识。

4 总结与反思

至此, 构成系列的课程设置与发展已经历了六年之久, 三大构成训练在保持原有宗旨的基础上还在不断地创新和进步。其中对于建筑设计基础教育的许多探索和心得值得认真总结。

4.1 以建筑学为核心的设计基础教育思路

建筑学教育要反映建筑设计的特征, 以建筑学教育为核心进行所有课程的设置, 包括基础类的训练课程。注重建筑学的特征, 避免将美术院校的基础素质训练简单照搬, 从教学目的到课题设置, 都应当与建筑学紧密结合, 才能够使构成训练真正起到建筑设计基础训练的作用。

4.2 以双向信息反馈为手段的课程动态发展

从课程设置的过程来看, 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反馈意见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这对于课程设置的不断完善是不可或缺的依据和参照。如此不断地反思和改进, 课程与学生之间形成双向信息反馈, 为课程设置的动态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4.3 值得进一步反思的问题

近年平面构成的课程设置已日趋合理和完善, 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反思。

第一, 关于课题设置的思考。设计的本身有感性的一面, 过于严格的构成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压制部分学生的创造性, 但如果不用规范的标准进行指导, 容易导致初学的学生陷入只凭感觉做设计的误区而难以掌握理性的方法。如何把握这二者间的分寸, 采用更灵活的方式进行课题设置和引导, 将是今后需要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第二, 关于循环训练的思考。从纯粹构成进入到目的构成应看成建筑设计教学的第一轮循环[3], 包括一、二年级的基础训练。若从教学体系的整体性出发, 应当在三、四年级设置独立的选修课形成第二轮循环, 包括对形态表现力的训练、建筑量感的塑造、形态心理感受分析、色彩情绪特征的构成等内容, 当然, 整体的教学体系将是实现这一拓展教学的保证。

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更新变化、没有固定模式沿袭的过程, 总结和反思将会对今后教学工作的进一步完善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探索还在继续, 进步也就还在继续

参考文献

[1]王美达, 夏亮亮.浅谈在建筑系中的平面构成教学[J].山西建筑, 2008 (2) :722.

[2]张良皋.建筑初步课管见[J].新建筑, 1996 (4) :59-60.

上一篇:呼唤学前教育的微创新下一篇:提高书法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