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诚信危机的原因

2024-08-14

会计诚信危机的原因(精选12篇)

会计诚信危机的原因 第1篇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但在经济持续发展的过程中, 诚信危机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阻碍着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

一、会计诚信危机形成的原因

第一, 利益驱动是会计信息失真, 会计诚信危机最根本、最直接的原因。会计主体在社会关系中首先是经济体, 而作为一个经济体的首要任务就是追求最大利益以保证其生存、发展。当然, 不同性质的会计主体有着不同的利益追求。

正是基于利益的驱动, 企业不惜牺牲国家、集体、投资者的利益, 在会计原则、会计处理方法、会计科目的使用上弄虚作假、掩盖问题、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 使资本市场变为少数人侵犯多数人利益的工具, 使会计诚信危机愈演愈烈。

第二, 监督不利, 执法不严, 会计诚信缺失。我国会计监督体系虽然已经建立, 但还不够健全完善, 监督力度还不够强, 会计监督职能尚未充分发挥出来。首先, 虽然会计法赋予了会计人员对本单位经济活动的监督职能, 但在现实中绝大多数会计人员的个人利益和前途依附于企业领导, 时常面临各方面的矛盾和压力, 不得不考虑领导的意图和要求, 无法真正起到监督作用。其次, 内部审计人员与会计人员存在着同样的顾虑, 监督作用十分有限, 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再次, 社会审计由于市场份额小, 收费偏低, 政府利用行政权力人为分割审计市场等原因, 会计师事务所不得不将已建立业务关系的企业认作自己的“衣食父母”, 无法真正做到客观、独立、公正。最后, 其他政府专业监管部门如财政、税务等, 各自为政, 不能互通信息, 使监督无法形成有效合力。

第三, 社会经济环境对会计诚信危机的影响。企业处于特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中, 社会经济环境决定会计行为, 社会经济环境的现状和发展必然影响到会计目标、会计管理体制、会计信息质量、会计法制建设等各方面。如法人治理结构已提了很多年, 但在许多企业中它只是图有其表, 企业的管理模式并未改变。再如政企分开已经很多年了, 但行政干预在企业经营中还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企业为了赢得有利的政策和政绩而不得不去迎合有关政府部门。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 有时某些政府部门本身就是不诚信的, 以致造成了会计的不诚信。所有这些经济活动中的无序、不健康因素, 必然反映在会计工作中, 从而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第四, 会计人员社会道德的缺失引发会计诚信危机。会计活动本是社会活动的一部分, 会计诚信必然来源于社会生活中的诚信观念, 来源于基本的社会道德。社会道德的缺失, 必然导致诚信的缺失, 导致诚信危机的发生。

二、消除会计诚信危机, 重塑会计诚信的对策

第一, 从利益着手, 严格执法, 消除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动因。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原因在于利益驱动, 如果无利可图, 无私可谋, 又何必造假呢?所以造假行为也要考虑预期成本与收益的关系。所谓预期成本, 指造假者所承担的由造假带来的损失或代价, 而我国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的原因之一就在于以罚代法、惩罚乏力导致的低预期成本与造假行为带来的高额收益的不对称,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造假行为, 必须加大对违规、违法行为的惩戒力度, 真正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追究责任人的刑事和民事责任, 提高造假行为的预期成本, 给造假者以威慑力, 使其不敢以身试法。

第二, 完善法律化的会计制度, 健全监督机制, 以防为主, 消除诚信危机。加快会计师事务所的建设, 完善运行机制使会计师事务所从根本上、实质上与政府相关部门脱钩, 公平竞争、公正执业, 也是完善会计社会监督职能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会计师事务所以及注册会计师只有在健全完善的运行机制下, 才能真正做到独立、客观、公正、切实负起“经济警察”的职责, 使会计诚信的社会监督真实、有效。再者, 加强政府各相关监督部门的沟通与联系, 建立相关的诚信信息网络, 使政府监督机制真正形成合力, 也是有效打击造假行为, 维护会计诚信的有机组成部分。

第三,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明晰产权关系, 消除社会环境对会计诚信的影响。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真正要落到实处, 必须明确投资者与经营者的责权利, 各方真正尽到其应尽的职责, 履行其应尽的义务, 使监督与制约机制充分发挥其效能, 使会计行为置于严格的监督之下, 不为少部分人的价值取向而左右, 诚信地对待每一位相关信息需求者。明晰企业产权, 明确政府职能也要落实实处, 使企业不要迎合政府, 而是要迎合市场, 使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公平竞争, 以真实的竞争能力去获得优势资源, 彻底消除不正常的政府干预引发的会计诚信危机。

第四, 加强诚信教育, 增强信用观念。经济活动由人来执行, 而人的思想观念和道德水准最终决定行为方式。因而提高国民道德水平,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增强全民信用观念是解决会计诚信危机必要的措施。全体会计人员更应该认真学习, 提高诚信意识, 真正做到“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守准则、不做假账”, 切实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总之, 会计诚信的建立和完善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要牢固树立打硬仗、打长仗的全面作战思想, 强化教育, 加强监管, 严格立法。坚信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 会计诚信危机将会逐步得到解决。最终, 会计诚信将变为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

(作者单位:山西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化工厂财务科)

摘要:诚信, 就是诚实守信。具体到会计行业, 就是要客观、真实地反映经济活动, 为各方面信息需求者提供真实、可靠、有价值的会计信息, 以减少决策失误, 保证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我们要了解会计诚信危机形成的原因及其对策, 要将会计诚信变为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

诚信危机及其原因剖析 第2篇

诚信危机及其原因剖析

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一种契约关系基础上的.信用经济,诚实守信是合格市场主体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中国当前市场活动中大量的不讲信用、欺骗欺诈行为.已严重干扰了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和完善.本文就诚信危机的表现及其原因作了初步的探讨和研究.

作 者:郭长军 作者单位:吉林师范大学,吉林,四平,136000刊 名: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OF JIAMUSI UNIVERSITY年,卷(期):20(6)分类号:B82-052关键词:市场经济 契约 诚信危机

会计诚信危机的原因 第3篇

关键词:诚信危机;大学生;违约;就业协议

一、大学生诚信危机现状

1.弄虚作假,考试作弊

这种现象在各高校都常见,该学习时沉溺于网络、游戏,考试时就用一些“小聪明”。安徒生写了一个美丽的童话故事《手捧空花盆的孩子》,那个手捧空花盆的、哭泣的小男孩肯定一直以来都藏在大家内心深处。别人的鲜花烂漫是值得羡慕,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啊。诚实是做人的根本,不诚实的人不能信任,更不能被委以重任,这个道理并不是只有那个国王知道,各企事业单位领导都明白。诚实很重要,也许为此你会失去一些短暂的利益,可这一高贵的品质带来的远期效果会让你一生都受益匪浅。

2.骗贷逃贷

助学贷款是党中央、国务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用金融手段完善我国普通高校资助政策体系,加大对普通高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力度所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是由政府主导、财政贴息,银行、教育行政部门与高校共同操作的专门帮助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银行贷款,借款学生不需要办理贷款担保或抵押,但需要承诺按期还款,并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借款学生通过学校向银行申请贷款,用于弥补在校学习期间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的不足,毕业后分期偿还。可是,还是有部分同学利用虚假证明骗取助学贷款、不按期偿还助学贷款。

3.拖欠学费

众所周知,大学生缴纳的学费是高校除财政拨款之外的主要经费来源,而大学生拖欠学费的现象日益突出,无疑让在办学中经济捉襟见肘的诸多高校雪上加霜。学生如此拖欠学费给学校方面带来的不利因素也是显而易见的。高等教育不是义务教育,因此高等教育阶段可按实际培养成本收取适当比例的学费,并逐步建立起由政府、社会、学生家长或个人对教育成本的合理分担机制;有经济能力和条件缴纳学费却不缴纳,可以视为非法无偿占有公共教育资源,这对于其他按时缴纳了学费的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按时按量缴纳自付部分学费是每个学子应尽的义务,但近几年来拖欠学费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了。

4.随意违约

每年“双选会”上,部分热门专业的毕业生,在签署就业协议时不尊重单位,对自己的选择不负责任,随意更改就业协议签署单位。

二、存在诚信危机的原因

1.家庭教育不力

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80后、90后的独生子女,父母从“儿多母苦”的年代过来,对唯一的孩子宠溺太多,包办太多,照顾太多,而对基本的品格问题,譬如诚信教育力度不够,或者由此导致孩子意志薄弱,容易在不诚信的大环境中随波逐流。

2.学校教育薄弱

中国的教育状况,从幼儿园大班开始,无一不是围绕应试教育的。品格教育不过是穿插其间的调味剂。而中国的人均教育资源又少得可怜,试想一个班60多个学生,出去应试教育应安排的内容,其他譬如诚信的教育,老师还有精力和时间去做吗?由此可见,对于弄虚作假等诚信问题,学校起到的干预作用太过肤浅、太过单薄了。

3.监督约束不力

诚信是一种境界,也就是说不能要求人人做到。诚信品格的形成和保持,离不开父母、学校、社会的监督和约束。而如今,在父母的宠爱、学校的包容、社会的淡漠下,大学生们的诚信品质和他们渐行渐远。

三、改善诚信危机的对策

卡尔·威勒欧普到科罗拉多大学演讲的时候,一个叫杰夫的商人通过主办方约卡尔见面谈一谈,卡尔答应了。杰夫就坐在礼堂外面等。而卡尔兴致勃勃地给大学生们讲他的创业史、商业原则等,不知不觉超过和杰夫见面的时间。正在这时一个人推门进来,拿着一张名片径直走向演讲台,卡尔拿起名片一看,猛然醒悟,毫不犹豫地向大学生们道歉后快步离开,和等在门外的杰夫面谈。有伟大的人格的人才会有伟大的事业,不论你居于多高的位置,都要对自己的诺言负责。对卡尔来说,一边是需要他说服并且灌输百事可乐思想的大学生,他们可是他企业的衣食父母,另一边只不过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商人。可见,诚实信用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础,没有信用的人在社会上是很难走得太远的。作为祖国建设将来生力军的大学生们,政府和学校都有责任为他们的诚信危机提供对策。在此,本文着重思考从学校教育和监督约束两方面阐述改善诚信危机的对策。

1.丰富学校教育中诚信教育的内容

说到学校教育,对这些大孩子苦口婆心地唠叨肯定收效甚微,而在学校事务中,如学生社团、文体活动、课堂互动、实训实习等环境中加强诚信品格的融入,再注入良好、有效的监督机制,让孩子们潜移默化地、受约束地加强诚信品格的培养。每个人都有自尊心,在团体中、在同是青春年少的同学面前,学校用心并巧妙地用好监督机制,让各位大学生在团体中、在同学当中感受诚实守信的益处,同时也能看到缺乏诚信带来的困境。在校外事务中,如工厂或单位的实习实训过程中,学校与工厂、单位加强沟通,达成一致,对学生违反诚信品格的行为予以强硬的惩罚措施,只有这样,诚信问题才有望向良性方向发展。

2.加强对大学生诚信品格的监督约束力度

(1)严惩考试作弊,弄虚作假。对考试作弊的学生,视情节轻重,轻则口头批评,重则学校处分。古人云:“两利相衡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让学生们在利弊取舍中,感受诚信。

(2)对于骗贷逃贷的学生,学校可以宣讲国家助学贷款的目的是为了让真正有困难上不了学的大学生得到帮助。也可以请银行相关人员讲解贷款信用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贷款信用度对将来的影响。

(3)对拖欠学费者,可加强与父母的沟通,说明这种不诚信行为的危害。《弟子规》言“借人物,及时还”。还可通过缓发毕业证让其强行改正错误,这也是一个没有办法的办法。

(4)随意违约,这里指毕业生签署就业协议是违约的问题。杜绝这种现象产生的温床,就像中央一台成龙所做的那个保护野生老虎的公益广告,“没有消费,就没有杀害”。说这例子,只想说明“双选会”上,大学生签署就业协议随意违约,也存在一个“市场问题”。就业中心有许多学生跟甲单位签约后又说要去乙单位,说到违约金的问题,人家学生振振有辞说乙单位答应帮他支付违约金……有了乙单位的助纣为虐,再定什么支付违约金的限制无疑就是形同虚设。在此类事情中,乙单位就是“市场”。这就寄希望于学校加强与各单位沟通,共同杜绝此现象发生,谁能知道有朝一日不会成为甲单位呢?诚信、责任就是人品问题。试问乙单位,你真愿意要一个人品有问题的员工吗?杜绝这个问题,需要学校与各用人单位共同携手。

四、结束语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松下幸之助也说“信用是无形的力量,也是无形的财富”。诚信,是一种品格问题,从小《狼来了》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诚实;“言行一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则让我们凡事要信守诺言;更有一本《根基》杂志,教广大父母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品格,“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纵然如此,如今的天之骄子、已成年的大学生们却遇到诚信危机。有多少人在思考呢?父母、老师、各界领导……笔者的观点是从小教育的机会如果错过了,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既然存在了,大学生自制力差的事实既然改变不了,那我们只能忍痛,让我们的大学生们吃点苦头,在现实中受点挫折,接受所有由于不诚信带来的苦痛。只有这条路才能让他们这些大孩子迅速长大,让他们知道为人做事时诚信的重要。也只有这样,才会让他们在残酷的现实中沉静地思考诚信与否的得失。所以,各高校就业中心的老师,各企事业单位的相关领导,为了改善大学生的诚信危机,为了大学生在未来走稳,大家一定要达成共识,不要为他们不诚信买单,也不要为他们不负责任买单。

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 东方笑.小故事 大道理[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会计行业诚信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第4篇

引起会计行业诚信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企业经营者粉饰业绩、掩盖真实财务状况及体制、制度等各方面的原因,有无意失误也有故意为之,本文将对会计行业诚信危机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的方法略述一二。

1 会计行业诚信危机产生的原因

1.1 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及技术能力

会计职业道德是对会计职业行为的客观要求。会计职业道德允许个人和各经济主体获取合法的自身利益,但反对通过损害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而获取违法利益。在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广大会计人员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锐意改革、不断进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中做出了突出贡献,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部分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也有不容忽视的问题。随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会计在经济管理中的职能作用已出过去单纯的记账、算账、报账逐步转变为参与决策、实施监控、改善经营、提高效率等全过程管理。这就要求会计从业人员提高职业技能和专业胜任能力,以适应工作需要。

1.2 法规、制度不完善《会计法》对规范会计行为,维护市场经

济秩序加强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会计信息失真致使会计行业诚信危机,一些单位负责人违法干预会计工作,会计人员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会计监督不到位,会计基础工作和内部控制制度薄弱,会计违法违纪问题隐蔽、不断变化等问题仍时有发生。会计准则是会计工作规范会计业务处理的准绳,大多数是对以往会计实际工作的总结。但它具有局限性,不能涵盖一切,当出现新情况,新领域,新行业时,会计人员在处理业务时可能会形成偏差。

1.3 缺乏有效监督机制

目前我国既有代表国家利益的财政、审计、税务等国家监督机关,也初步建立了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等发行社会监督职能的社会中介机构。但对企业的监督仍不能做的很到位。财政、税务、审计等对企业的经济监督是基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他们只是一种专业的监督,有着自己各自的职责和分工,存在各自为政、得利监督、执法尺度不一的问题,削弱了国家监督的力度,社会监督也存在许多问题。由于注册会计行业竞争激烈,为招揽顾客而答应客户不正当的要求,出具虚假审计报告的事务所也不在少数。

1.4 公司追求经济利益及迫于经营压力

企业作为一种经济组织盈利性是它的最大特点,依法进行会计核算、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成果,确保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是法律规定的公司管理当局应负有的会计责任。而实际上,不少上市公司并没有切实履行这一职责,因为利益驱动或迫于压力,而编制了不实、严重失实甚至虚假的财务报告。

1.5 会计诚信危机的出现有政治、经济及社会原因

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体制创建时期,市场发育还很不完善,计划经济时期调节经济活动手段已不再适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但调节经济活动手段尚未健全,这就也现了很多问题。首先就是政企不分、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政府没有完全走出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企业没有真正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其次是市场准入制度存在缺陷。

2 会计行业诚信危机的对策

2.1 加强会计从业人员队伍建设

加强会计从业人员队伍建设,一方面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一方面加强从业人员业务的后期教育。会计人员在执业中始终保持应有的谨慎态度,对客户和社会公众尽职尽责,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以维护职业信誉。对注册会计师尤为重要。首先,注册会计师在选择客户时应谨慎,不要一味地追求营业收入,迎合客户的不正当要求,接受违背职业道德的附加条件。其次,注意评估自身的业务能力,正确判断自身的知识、经验和专业能力能否胜任所承担的委托业务。第三,严格按照独立审计准则和执业规范、程序实话审计,对审计中发现的违反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及国家相关法律制度的经济业务事项,应当按照规定在审计报告中予以充分反映。第四,在接受委托业务后,应积极完成所委托的业务,认真履行合同,维护委托人的合法权益,不得擅自终止合同、解除委托,不得超出委托人委托范围从事活动,以免当事人的利益受到损害。

2.2 完善监管制度,加大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

首先要建立市场化的监管机制。通过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资本市场运作规律的证券监管制度,更多的发挥“市场”作用。其次加大违规行业惩罚力度,加大对会计违法和惩罚力度,对违规者实行经济责任和信用声誉的双向监督,使一些知法犯法的行为者不仅受到经济上的惩罚,还会使他的信誉扫地,同时借鉴国外做法,建立民事赔偿机制和司法介入机制。

2.3 优化会计环境,整顿会计秩序,完善会计制度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企业的会计准则,使企业会计工作准则和会计制度具有前瞻性。整顿和规范会计市场,使企业市场的竞争体现公平、公正、诚实、守信的原则。同时要求我们每一个人与企业生存发展相关者尤其是企业的管理者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努力学习财会法规、税收法规及其他经济法规,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严格遵守《企业会计准则》及《企业会计制度》并创办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增强企业负责人的责任感。

总之,解决会计行业诚信危机,是一项系统工程,仅仅做好上述工作是不够的,还要在构建市场经济诚信的基础上,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及建立社会信用等方面予以配合,在这方面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

参考文献

[1]项怀诚.会计职业道德.

会计诚信危机的原因 第5篇

书面提纲

各位老师,上午好!我叫XXX,来自会计0902,论文题目是《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与对策探讨》。我的指导老师是方秀华老师。论文从选题、拟定提纲、完成初稿,到最后定稿,都得到了方秀华老师的精心指导,使我很快掌握了论文的写作方法,并在较短的时间里完成了论文的写作。在这里我向我的导师表示深深的谢意,也向各位老师不辞辛苦参加我的论文答辩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将本论文设计的目的和主要内容向各位老师作一汇报,论文有不足的地方,还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导。

首先,我想谈谈这个毕业论文设计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成熟和完善,企业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自21世纪初安然、银广夏等国内外一系列会计造假事件将企业会计诚信缺失问题暴露出来,企业造假行为严重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极大地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对于重塑与加强我国会计行业诚信,改善目前会计信息弄虚作假、会计行业管理混乱的现状,减少社会经济损失、稳定经济秩序、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进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其次,我想谈谈这篇论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本文分成五个部分展开论述的第一部分 主要论述诚信与会计诚信的含义,会计诚信缺失的表现形式,以及加强会计诚信建设的意义

第二部分 先介绍当前国内外会计诚信问题现状,接着再归纳总结当前会计诚信缺失的情况 第一,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严重。第二,财务报告造假。

第三部分 先论述会计诚信缺失的危害,接着在分析会计诚信缺失的危害的基础上提出造成会计诚信缺失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利益驱使

2、会计自身的特点及局限性

3、会计法律法规不健全

4、监管不利

5、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低和业务素质不高

第四部分 先论述美国对会计诚信缺失治理,然后借鉴美国在会计诚信问题治理经验,提出我国重塑会计诚信途径。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建成严厉的处罚机制,提高做假成本

2、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政策

3、健全法律法规

4、完善会计监督体系

5、加强会计人员的诚信建设

第五部分结论。诚实守信是会计职业道德核心内容,也是我们每个公民必须遵守基本道德准则。解决会计失信问题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完成这项任务,需要全社会人民共同配合努力。因此,我们要不断完善会计法律法规和会计监督体系,不断提高会计人员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不断加强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诚信培训,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可以解决企业会计失信问题。

最后,我想谈谈这篇论文存在不足之处。

经过本次论文写作,我学到了许多有用的东西,也积累了很多经验,但由于本论文多是在国内外已有的成果基础上结合自己的观点总结而来,加上本人能力有限,在许多内容表述、论证上存在着不当之处,与老师的期望还相差甚远,许多问题还有待进行一步思考和探究,借此答辩机会,希望各位老师能够提出宝贵的意见,多指出我的错误和不足之处,本人一定虚心学习,从而不断进一步深入学习研究,使该论文得到完善和提高。

我国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及其分析 第6篇

关键词:会计;诚信;道德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会计诚信的缺失的现状,在我国三资和民办企业中的状况同样不容乐观。特别是在民办企业发达的浙江义乌、福建石狮等局部地区流行着一种“流动会计”,顾名思义,这种会计是专做假账的会计,在每一企业都不会工作满一年,这样就可以逃避因会计造假问题而承担法律责任,这是在同我国的会计法律法规打擦边球,是对我国会计诚信的肆意践踏。也是对我国法律和会计法规权威的挑衅,这是我们绝对不能容忍的。

二、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会计诚信缺失的现状明确的反映出我国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通过分析,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社会大环境缺少诚信氛围,使会计诚信缺少正确引导

诚信是社会的灵魂,公民的诚信、企业的诚信、政府的诚信,共同构成了一个综合的诚信平台。但我国目前社会整体恰恰缺乏这一诚信平台,政府可以向公民打白条,而这种白条可以被用来买卖和典当,试问这样的政府又怎么能够树立起诚信。我国的河南曾经被称为“造假之乡”,河南人也因此而名噪中华大地,不过这个“名”是无诚信之名。我国企业无诚信更加的触目惊心,假药、假化肥、假名牌在我国可以用“一地鸡毛”来形容。这样一个诚信缺失的社会,又怎么能够担当的了会计诚信领路者的角色。一个诚信社会的到来是我们不断呼唤的。

2.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落后于会计行业发展要求,引起会计诚信缺失

我国的会计行业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起来的,改革开放后经济迅猛发展,会计行业的发展也随之进入了高速成长期。在这种情况下,过多的注意力都转向了如何适应经济发展要求,如何能快速的培育会计从业人员,一切的工作重点似乎都围绕着“快”来进行。我国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在一种“先天不足,后天缺乏”的状态下,磕磕绊绊的走入了21世纪,也走入了导致会计诚信缺失的穷途。基于上述原因,我国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已经到了必须治理的阶段。

3.会计制度的不完善,为会计诚信缺失提供了可能性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运作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这种变化的速度之快,超过了会计制度的调整速度。现有的会计制度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出现了许多漏洞。为了获得更大的利润,许多公司便利用这些空隙,或打擦边球。例如:一个企业的成本结转,今年采用加权平均法,明年采用其他方法,甚至允许一年以内采用两种以上的成本结转方法(只要在财务报告中加以说明就行),这种规定与《企业会计准则》第12条所规定的“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的原则是自相违背的。会计制度的完善是我国会计诚信重塑的当务之急。

4.会计信息失真严重,引起会计诚信的缺失

会计信息对于相关投资者和所有者来说是获得被投资企业经营信息的重要途径,我国的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缓慢,信息质量相对低下,造成经营者相对处于会计信息获得的优势地位,投资者和所有者相对处于劣势地位的现象。这一现象的产生主要原因在于我国企业的产权机制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会计准则执行不力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外部审计监督导致会计信息失真。这三点是会计信息失真的客观因素。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观因素是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所导致的:企业经理人素质低,法律观念淡薄,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人员素质偏低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因此,重塑会计诚信必须加大对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

5.民事赔偿机制不健全,违规成本低是会计诚信缺失的动力

我国的证券市场已比较成熟,上市公司欺诈性的信息披露行为都会受到严厉的惩罚,其中就包括高额的民事赔偿,往往令违法者赔得血本无归。但目前为止,我国尚没有上市公司因违规而进行民事赔偿的先例。司法界在此类案件的受理、判决等方面也缺乏可供借鉴的判例,暴露出我国民事赔偿机制的缺失。正因为违规所获得的收益远远大于违规所付出的成本,为会计诚信缺失提供了经济利益上的诱惑因素。

6.我国公司制度本身的缺陷,成为我国会计诚信缺失的根本原因

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都是由国企改制而来,由于改制不彻底,上市公司未能建立有效的制约机制,在公司治理方面存在较突出的问题。我国证券公司在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的组织设置及相应关系的界定上有很大随意性。董事长的身份界定模糊,董事会与经理层之间,董事长与总经理之间往往分工不明,有的干脆一肩挑,目前有二成券商的一把手身兼两职。同时,作为国有企业或国有资产控股的证券公司,由于国有资产代表缺位等原因,“三会”的设置形同虚设,致使董事会大多流于形式。监事会往往只是形式地设立一个办公室,并没有一个有效的职能部门对财务状况、董事及经营层进行监督,却承担起党务、行政等“份外工作”。这种公司制度的缺陷严重制约着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是会计信誉度低的根本原因。

三、会计诚信缺失的危害

1.会计诚信缺失,危及我国市场经济秩序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没有信用,市场经济就无法维系。近几年来,造假账,造假报表,虚列资产和权益等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比较严重,出现了一些贪污受贿、偷税漏税、挪用公款等不诚信行为。从中国的郑百文、银广夏,社会各界对会计失信的谴责此起彼伏,不但影响了国家税收,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国家经济决策与实际的经济状况偏离,己经成为一颗“毒瘤”,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

2.会计诚信缺失,危害投资者利益

会计诚信缺失直接使投资者利益受到危害。就安然事件来说,安然在申请破产保护后,安然的资产将优先缴纳税款、偿还银行借款、发放员工薪资等,价值已经趋近于零的公司再经这么一折腾,普通投资者肯定血本无归。安然公司的破产也冲击了各有关的主要金融机构,包括投资银行、商业银行、养老基金和共同基金。对于投资者而言,他们投资的主要依据是经审计后公布的会计报表,而会计报表的失真,将直接导致投资者的利益受损。

3.会计诚信缺失,危害会计行业相关人员自身

会计从业人员的诚信缺失,不仅仅是不道德的行为,轻者将不得从事会计职业,重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少数会计人员不能坚持准则,甚至共同作弊,为违法违纪活动出谋划策,直接参与伪造、变造虚假会计资料:有的追求利益,享乐主义膨胀,丧失了最起码的法律观念,会计职业道德伦丧,以身试法,走上犯罪道路。极大地破坏了会计队伍良好形象。这严重不利于我国会计队伍的建设。

4.会计诚信的缺失,危害“反腐”工程和在校学生教育

从我国目前公布的信息看,一大批被查处的特大案例,无一不与会计人员做假账相关。大量腐败现象最终被曝光,往往也是从会计凭证、会计帐薄中找到凭据。因此,普遍的会计信用丧失现象已成为制约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瓶颈”,阻碍了反腐败“政治工程”的进程。特别是其直接毒害在校学习的财会专业学生,使一些学生在未踏入社会的情况下,就受到会计行业无诚信的毒害。

5.不利于树立社会主义“八荣八耻”的荣辱观

在我国大力开展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社会道德建设的同时,过多的会计诚信缺失,会起到反面作用,使人们错误的看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树立,对整个社会道德产生较大的冲击,不利于国家倡导的正确荣辱观的确立。

四、结束语

会计诚信的缺失必然性的同企业、集体、个人的利益相联系,利益的驱使是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动力,在解决会计诚信缺失问题时,我们必须抓住这一主要原因,通过行政、法律、经济的手段切断发生问题的动力,才能最终的实现会计诚信的重塑。

参考文献:

[1]魏 伟:诚信相关概念辨析.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02.

[2]任永平:中德财务会计比较研究.辽宁: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01.

对解决会计诚信危机的对策探讨 第7篇

一、会计诚信危机的原因分析

关于会计诚信危机问题的原因业国内外学者论述的较多, 本文多数观点所谈到的是诚信危机产生的表面原因, 没能深刻揭示其深刻原因。对于会计诚信危机在世界范围内爆发的深刻原因, 本文认为有以下两点是最值得关注的:

首先, 最本质的原因是巨额利润驱动。中国有句古话: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为了高额利益高层董事们不惜铤而走险, 导演一出又一出的造假案;为了丰厚回报或保住饭碗, 会计人员或主动或被动地参与造假;为了令人心动的回扣监管人员摒弃良知, 对造假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其监管的严重缺失, 没有起到应该有的作用, 导致了会计信息的失信。我们不难发现, 造假的预期收益远远大于预期成本。对于造假者而言, 只要有利润空间存在, 造假者就有“博弈”的理由和冲动。

其次, 违规成本低是虚假会计信息能够大行其道的重要原因。会计信息作假后被批露的概率较小, 这就使得造假者层出不穷。我们知道, 我国的证券市场存在着监管体系薄弱, 监管手段落后, 监管人员不足的现象, 但是上市公司却越来越多, 公告的会计信息也越来越多, 其中虚假信息占有相当的比例。据初略统计, “过去10年因会计造假被中国证监会发现并处罚的上市公司可能不足100例, 而上市公司过去10年正式对外提供的年度会计报表、半年度会计报表、验资报告、资产评估报告、盈利预测报告, 以及募股资金使用情况说明等等财务资料不下10000份。”从上一段的分析也可以看出, 围绕着公司会计信息造假, 涉及到很多单位和人员, 有些本来是执法者, 但不认真执法, 反而与公司串通一气, 合伙作弊, 使造假信息更具有隐蔽性, 增加了查处的难度。即使被披露出来, 处罚的力度也不够大, 违法的机会成本很小。迄今为止, 监管部门主要依靠行政处分手段来打击上市公司的会计造假, 很少对直接责任人追究刑事责任, 民事赔偿更是微乎其微。

二、解决会计诚信危机的对策措施

擒贼先擒王, 治标更要治本。解决会计诚信危机问题也应该从源头入手, 即要从根本上采取必要措施使造假成本高于造假的收益。从经济学角度分析, 任何一个理性人是不会花大成本去做小收益的事情的。在此, 本文认为, 治理的手段要双管齐下, 即法律管制和道德管教双管并重, 其中以法律管制为主, 治理的方式从事后查处为主转向事前预防和事后查处相结合, 并逐步过度到以事前预防为主。

首先, 加强外部监管, 并建立信用制度。在外部监管方面, 中国的审计监督和市场监管还都不完善, 所以必须从法律上对审计行为做出规定。比如, 为了防止公司与会计事务所互相勾结, 可以要求会计事务所内部对某一公司的审计小组定期轮岗;单个小组不能建立与客户过于密切的关系, 原则上还可以要求公司相邻年度的审计报告不能由同一事务所出具。另外, 在市场监管上, 我国证交所的检查多数依托于既存审计信息, 缺少主动寻找违规事实的措施。对此, 我们可以制定相关法律, 规定证交所可以借助于一个独立的审计机构, 主动定期抽查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该审计机构必须是与被审计公司没有任何利害关系的单位, 它只对证交所负责。这样的再次审查监督, 对规范上市公司运作和防范违法违规的产生将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 建立以注册会计师“个人信用制度”为基础的规范的会计服务市场信用体系。实行这一制度, 能够记载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的基本信息、政府有关部门对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的相关处罚、注册会计师后续教育、客户反映等情况, 并通过适当的渠道进行披露, 以约束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的失信行为。目前, 上海、深圳的注册会计师协会已开始建立行业信用制度档案, 中注协也起草了《行业诚信档案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完备可行的信用制度可使讲诚信的会计师及事务所受到社会的尊重, 得到应有的回报;可使失信的会计师及事务所承担其行为失信造成的成本, 受舆论的谴责, 付出经济上的代价。

其次, 完善会计准则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会计及信息披露的规范体系由两个层次构成:第一个层次是《公司法》、《证券法》、《会计法》, 以及《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第二个层次则是由财政部制定的会计制度及会计准则、证监会制定的《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批露的内容与格式准则》等规定。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国际化和创新化程度的提高, 金融衍生工具将不可避免走上舞台, 为防止公司通过复杂的金融工具交易逃避监管, 应当抓紧对金融工具的研究, 制定相应的会计准则以及披露准则, 规范公司行为。另外, 财务报表信息披露的内容也应该加以改进, 建议增加一些能够反映企业真实盈利情况的内容。例如, 在披露的年度报表中增加当年职工的工资发放情况;税务机关出具的表明公司当年实际缴纳所得税的证明;主办银行出具的表明公司业务往来的现金流量证明等。

再次, 从立法上完善公司治理, 加强内部监管。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中存在制约机制不够健全的问题。一是监事会职权范围小, 监督不力。我国的公司普遍采用的治理结构为“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三位一体的模式。监事会是独立的监督机关, 但是在发现违法违章行为时, 法律并没有规定它是否有权进行处置, 对于它可以采取何种措施对违法行为进行纠正也没有规定。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完善了监事会的职能, 比如, 第六十三条规定:“监事会发现董事、经理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存在违反法律、法规或公司章程的行为, 可以向董事会、股东大会反映, 也可以直接向证券监管机构及其他有关部门报告。”但笔者认为, 要想发挥切实的监督作用, 还必须增加它的职权范围。比如, 改革现有的监事会于董事会并行的结构为监事会作为董事会的上位机关这一模式, 并且监事会有权选任和聘解董事。二是“一股独大”问题。由于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在人员、资产、财务方面分离不彻底, 上市公司决策权过多集中于控股股东, 致使发生内幕交易、操纵股市、转移资产等问题。控股股东为了自身利益, 制造一些虚假信息, 损害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对此, 要通过持股结构的调整, 分散大股东的股权, 同时建立健全独立董事制度, 增强董事内部制约机制。

最后, 完善法律体系, 加大执法力度。我国目前已基本建立起针对会计舞弊犯罪的法律体系, 分别在《会计法》、《公司法》、《证券法》、《刑法》等法律中对会计舞弊进行了规定。但是面对不断变化、不断创新、复杂程度越来越高的资本市场, 法律总是显得滞后。为适应市场出现的新情况, 必须不断出台新的规范, 强化有关法律制裁。比如, 引入民事赔偿制度和相应的民事诉讼制度。关于这方面在2002年12月26日我国通过的《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 已于2003年2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审理证券民事赔偿案件适用法律的第一个系统性司法解释。凡在证券发行或交易过程中, 存在对重大事件做出违背事实真相的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 或者在披露信息时发生重大遗漏、不正当披露信息的行为, 其证券上市推荐人和控股股东等实际控制人完全有可能成为被告。正如ST嘉宝虚假陈述纠纷案是在2003年施行的新司法解释的首次实践案例, 共赔付61973.66元 (包括投资差额损失, 印花税、佣金及相关的费用) , 赔付率32.28%。

参考文献

[1]王 峰:会计诚信问题探析.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0 (627)

[2]仲晓燕:论如何提高会计诚信.科技资讯, 2006 (28)

[3]王建军:简论我国会计诚信研究.中国科技信息, 200 (619)

[4]王晓清:会计诚信与监管.引进与咨询, 2006 (9)

[5]任春莲:关于重塑我国会计诚信的思考.决策探索, 2006 (08A)

对消除会计职业诚信危机的思考 第8篇

关键词:会计诚信,职业道德,危机,对策

会计诚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诚信的重要方面, 是构建和谐社会机制保证。诚信是一个简约概念, 就是诚实守信。诚信是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文化传统,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 中国就出现了有关道德诚信的著作, 如《道德经》、《大学》、《论语》、《庄子》、《孟子》等, 其中还包涵着丰富的社会伦理思想。朱熹讲:“诚者何?不自欺不妄之谓也。”意思是, 什么是诚实?不要自欺也不欺人, 不要胡编乱造。《礼记·礼运篇》有“大道之行, 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之说。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 对诚信更有其独到的见解:“人无信不立, 民无信不立”、“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一句话, 诚信是我们从古到今一以贯之的美德。

众所周知, 会计人员如果不诚信, 就会干出出具虚假财务报告, 或作假账的勾当, 既伤害了社会公众利益, 也违背了做人的起码良心。所以, 加强会计的职业道德教育, 增强诚信意识, 应当以中华传统美德为基础。

我国传统的会计职业道德是与诚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古代“会计”一词的本义就有不弄虚作假的道德要求。如《说文解字》云:“计, 会也, 算也, 从言, 从中。”又解释:“直言曰言”, 就是要求真实无隐之意。而现代, 更有人提出了会计存在的精神本质:“立信, 乃会计之本。”会计职业道德有四点械求, 一是公正, 二是诚信, 三是廉洁, 四是勤奋。由此可见, 诚信是会计人员安身立命的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要做到以诚信为本, 说话处事讲信用。信以立志, 信以守身, 信以处事, 信以待人。坚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生信条, 把“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作为会计的座右铭。

对照起来, 会计诚信危机由财务欺诈形成的, 其根源在于某些单位的高层领导指使会计人员作假账, 提供虚假财务信息。但是, 虚假财务信息向社会披露之前, 须经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鉴证。会计如能把好关, 不为其出具虚假的审计报告, 对于建立社会诚信体系, 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必能发挥关键作用。

目前我国会计职业诚信度存在很大危机, 潜藏或滋生着腐败祸端。消除会计诚信危机是迫在眉睫的大事。应当建立健全以《注册会计师法》和《会计法》为准则, 以内部行业自律和外部监管相结合的监管体系;以检查指导和档案管理相结合的职业道德管理体系。设立专职机构或人员对执业机构和执业人员履行职业道德准则情况进行检查, 把优秀的和不良的表现, 都记入诚信档案, 作为奖优罚劣的依据, 以此来督促、提高会计履行职业道德准则的自觉性, 更好地发挥“经济警察”的作用, 逐渐取得社会对会计诚信的认可。

必须指出, 会计从事的财务审计与会计核算是两项性质不同的工作。把前者视作会计, 只是历史惯性的一种延续, 反映了会计是由记帐专家担任的事实。会计审计产生于鉴证会计信息真伪的需要, 这已为国内外会计界所共识。会计从事的财务审计, 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虚假财务信息是财务欺诈的主要表现形式。财务欺诈主要责任在高层主管领导, 但这并非否认会计应当承担经济责任、道德责任和法律责任。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会计在为客户提供热诚服务的同时, 还应考虑审计信息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为此, 会计应把鉴证财务信息的真伪作为自己的“天职”。

会计产生于经济管理的需要, 为经营管理者提供可靠信息。会计具有反映经济活动现状, 提供信息的职能。但是, 现代会计是单位内部控制的一个分支系统。内部会计控制也是客观存在的, 这在中外会计和审计界也达到了广泛共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如果说会计职能最初只是为业主提供信息, 控制职能并不突出, 那么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营单位规模的扩大、管理层次的增多、分支机构的出现、管理和决策水平的不断提高, 会计的控制职能也就凸现出来了。现代企业会计通过提供经济信息、控制经济过程、考核经济效果来保证单位经营目标的实现。由于经营规模扩大, 会计人员需要向社会集资, 向银行贷款, 于是经济往来事项增多, 会计信息不仅要满足单位领导层的需要, 还要满足社会投资者、债权人、客户等的需要, 以此作为他们进行投资和经济决策的依据。

为使财务报告反映的信息能取信于社会, 就需要由社会中介组织的会计专家对它进行审查鉴证, 于是由会计组成的会计师事务所应运而生。因此, 会计鉴证单位所披露财务信息的真伪是社会公众的普遍要求。企业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有关方面, 凭借会计审计鉴证的财务信息作出投资和经营决策, 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所以会计行业成为社会各界欢迎和信赖的行业。

为了不辜负广大信息使用者的期望, 会计应当把鉴证企业财务信息的真伪作为一项神圣责任。坚持诚信为本的原则, 客观、公正地履行审计鉴证业务, 作为会计行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只有这样, 会计师行业才会受到社会的重新信任。

当前的会计诚信危机, 对会计行业形成了很大的压力。应当指出, 经济全球化必将促进市场经济的大发展, 随着各种融资形式不断增多, 只要股票市场、资本市场存在, 企业财务信息就需要审计鉴证, 因而会计行业还是大有前途的。只要自身坚持诚信为本的原则, 努力工作, 通过加强内部自律, 强化外部监管, 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会计行业的诚信危机是可以逐步消除的。

建立会计的信用机制, 不仅要健全法制、加强管理, 还要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健全会计法律、法规应当坚持目的明确、要求具体, 便于操作, 以利执行。现行《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对提供虚假财务信息的行为提出了处罚要求, 但缺乏具体的规定, 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也存在一定漏洞。所以, 财政部和其他有关部门都在进行会计法律、法规的健全完善工作, 明确职业道德规范制定的目的性。此外, 对会计人员的工作独立性、专业胜任能力、保密、收费与执行鉴证业务不相容的工作, 也要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以提高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可操作性。

近年来, 中国会计面临“诚信危机”。会计信息失真, 究其根本原因, 是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标准下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今天, 强化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 唤起社会对这一领域的高度关注, 是当前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净化社会风气、遏制腐败滋生的关键之举、治本之策。本文通过对会计行业现状多角度的分析, 指出了会计诚信对市场经济建设的重要性, 明确了其内在的基本要求, 剖析其原因, 并提出了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重塑会计诚信的方案。

财务欺诈形成的诚信危机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 需要通过健全法律、法规, 完善企业管理机制, 加强监管力度, 建立市场经济信用体系, 提高职业道德水平来进行综合治理。必须通过严格法制、加强管理、加大经济赔偿、严厉判罚, 使违法欺诈者不敢有越轨行为。但要使他们自觉、主动地坚持诚信原则, 还须通过道德教育。孔子有一段名言:“道之以政, 齐之以刑, 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有耻且格。”意思就是说, 用政法去教育百姓, 用刑法去约束他们, 百姓只求得免于犯罪受到处罚, 却没有廉耻之心;如果用道德教化百姓, 用礼制去统一百姓的行动, 那样百姓不仅有廉耻之心, 而且也就守规矩, 不作违法之事了。由此可见, 我国古圣先贤要求改正错误, 不仅要求从具体事件上改, 更要明确守法的道理, 从心性品德上改, 不作损人肥己之事。

会计责任和社会公德之间应当对称, 会计容易变成滋生腐败的义工。如果缺少公德心, 会严重损坏会计在公众心目中良好职业形象。所以会计人员应该是中立的聚财守财用财者。

参考文献

[1]周友梅.财务违纪行为甄别技术[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 1997

[2]安徽省会计学会课题组关于会计信息质量的调查研究[J].会计研究, 1994.4

[3]邓学伦, 陈乃新.企业财务学[M].湖北辞书出版社, 1995

会计诚信危机的原因 第9篇

1 会计诚信存在问题的原因剖析

1.1 社会环境使得会计职业道德水平低下

会计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工作, 会计人员既是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的执行者, 又是会计信息的生产者, 同时又负有执行会计法规, 严格按会计制度进行管理, 行使监督职能的双重责任。会计人员畏权、甚至为权, 依据领导的意图或指标要求编造、篡改会计数据, 成为制假和造假的工具, 扮演了助纣为孽, 践踏职业道德的角色。

1.2 利益的驱使使会计人员没有独立性

独立性是会计行业的生命所在, 一旦失去独立性, 注册会计师为客户财务会计报告发表审计意见的真实性、公允性将大打折扣。

目前, 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市场竞争激烈, 众多的小型事务所面对“僧多粥少”的审计业务, 不得不为了争取业务而满足客户的不合理要求。另外, 国际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也切走了国内审计市场的一大块利润, 且审计费用相差千倍之巨。迫于这种现状, 会计人员粉饰财务报告, 以达到上市公司配发新股所要求的强劲股价走势;以及掩护大股东占用资金缓解资金压力。“一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非常胆壮起来……有50%就会积极的冒险;有100%就会使人不顾一切法律;有300%就会使人不怕犯罪, 甚至不怕绞首的危险” (《资本论》第一卷第839页) 。于是, 审计人员也依附于管理层的指标要求为客户出具虚假的审计报告, 否则就会被上市公司毫不客气地“炒鱿鱼”。有利益的驱使, 势必影响审计工作应有的超然独立性, 作为独立的审计人员因为利益冲突而无法作到真正独立。

1.3 违规成本低廉处罚力度不够

我国出台的《会计法》、《公司法》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法律、法规, 对会计信息的披露, 和会计造假作出了相应的要求和处罚的规定, 但其力度还远远不够。对查出的会计造假往往只重经济处罚, 而轻行政和法律处罚;重对单位处罚, 轻对个人处罚, 很少影响到单位主要负责人和会计人员的个人利益, 所以处罚的法律效力显得力量微弱。迄今为止, 我国对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处罚还仅仅停留在行政处罚, 还没有民事赔偿和刑事处罚。较低的造假成本和巨额的经济利益对比, 使得会计人员愿意和敢于失信造假而追逐后者。

1.4 混业经营是充满矛盾的隐患

会计师事务所的混业经营, 给会计行业埋下了危机的种子。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 随着会计师事务所业务的拓展, 非审计业务如:税务代理、咨询、代理记账、法律顾问等, 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起来, 传统单一的审计业务被多元化的经营所代替而非审计业务的盈利一般占到会计师事务所收入的70%以上。会计师事务所同时为同一客户提供审计和会计服务, 其结果是会计师事务所即是运动员, 同时又是裁判员, 一身兼二任, 势必影响其所出具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我国会计师事务所为壮大规模、增加收入, 正在极力拓展包括管理咨询在内的非审计业务。由此, 混业经营现象同样不可等闲视之。

2 重塑会计诚信的举措

2.1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

诚信是市场经济下的基本游戏规则, 是从业人员应遵循的职业道德。全社会应该对会计从业人员和在校大学生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使之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自觉锻炼自己, 抵制权利、金钱的诱惑和腐蚀。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诚实守信、操守为重;恪尽职守、爱岗敬业;清政廉洁、秉公执法。

2.2 维护会计的独立性合理提高注册会计师职业收入

独立性是会计人员的灵魂, 没有审计独立性, 会计人员将永远依附于权势和金钱的压力, 会计造假、会计报告数字失真就难以杜绝。只有充分发挥会计人员的独立性, 会计的反映职能和监督职能才能真实地体现出来, 而不是成为调节利润的工具。同时, 还应该适当提高审计业务收入, 作到“高薪养廉”, 使会计人员在工作中没有后顾之忧, 充分发挥其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充当好“经济警察”的角色, 真正做到诚实守信、操守为主、恪尽职守、爱岗敬业。

2.3 建立信用档案实行退出机制

朱总理在九届人大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快建立中介机构和个人的信用档案, 使有不良行为记录者付出代价, 名誉扫地、直至绳之以法”。目前, 我们的信用档案还是空白, 要借鉴国外的经验建立信用档案, 对有违规和失信行为的单位和个人记录在案并予以公布, 便于公民随时查询, 从而增强单位和个人的诚信意识。对无证执业、不守信用的个人逐出相关行业, 对其所在单位法人要严惩不怠。建立市场退出机制, 对参与造假的中介机构、单位主要负责人和注册会计师, 取消其从业资格。逐步建立行业信用制度, 开展信用等级评价。

2.4 加强法制监督和惩处建立民事赔偿制度

历史告诫我:法令行, 则国治邦安;法令弛, 则国乱民殃。加强法制监督和惩罚的力度, 必重新修订过宽的法律条文, 使那些敢于置法律于不顾, 为追逐高额利润而铤而走险的造假者和违规者, 名声扫地、声名狼藉, 直至追究其刑事责任;赔偿巨额损失直至其倾家荡产, 使其造假成本大大高与其所得到的经济利益。要尽快建立起以民事责任为主的法律责任追究模式, 避免政府以行政处罚代替民事诉讼, 完善民事赔偿制度。对参与造假的单位和个人, 尤其是单位的法人、会计师、以及律师、评估师, 实行高额赔偿制度, 使得合法权益受到伤害者可以提起诉讼, 真正将会计诚信纳入法制轨道。

影响我国会计诚信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既有其深刻的社会文化、法律、经济、体制等方面的原因, 更有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自身的原因。这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随着“以德治国”思想的深入人心, 相信“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帐”的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和重塑会计诚信的工作, 一定会伴随着改革的春风, 吹遍市场经济的每一个角落。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与诚信问题, 呈现出与之不相适应的现状。会计职业道德水平低下, 经济利益的驱使, 违规成本低, 处罚力度不够, 混业经营等现象是会计诚信存在问题的重要因素。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维护会计执业的独立性、合理提高注册会计师职业收入, 建立信用档案实行退出机制, 加强法制监督和惩处, 建立民事赔偿制度, 是重塑会计诚信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职业道德,会计诚信,诚信档案

参考文献

[1]刘静.影响我国注册会计师诚信因素的剖析[J].中国审计.

[2]王传凤.会计诚信及会计诚信原则之分析[J].经济师.

[3]张旭详.会计信息质量研究.

会计诚信危机的原因 第10篇

1.1 各类非法票据为会计诚信缺失埋下隐患

一些企业为了经营便利或者得到企业领导人的报销、变通、个人私利, 通过虚开发票, 以非法手段获取核销单据, 或者自制加班费、劳务费等以虚开实;和业务单位串通, 通过虚开或者偷梁换柱的方式, 挤占、侵吞企业财产;利用合法票据处理财务制度不允许报销的各类不当消费等。大量的不合理、不合法的开支一旦进入会计记账程序, 就直接导致会计信息源头不实, 让最终生成的各类信息严重脱离单位的实际情况。

1.2 违规记账加剧了会计诚信缺失

在具体的账务处理过程中, 会计人员有时在明知会计原始凭证造假的情况下, 因为个人或者领导授意、指使、胁迫, 在记账、算账、报账过程中按照正常程序处理账务, 完成了原始凭证的合法化, 导致会计报表不能提供完整、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

2 影响会计诚信的原因分析

2.1 转型期的社会环境为会计诚信缺失提供了特定土壤

近几年来, 由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拜金主义盛行, 人们的逐利动机不断强化, 企业领导层对会计诚信认识不够, 认为会计造假可以“贴金”、“聚财”, 鼓励或者暗示会计人员造假;会计从业人员从个人利益考虑, 置国家法律法规于不顾, 直接参与造假, 并感觉“无可厚非”。

2.2 对利益最大化的苛求成了直接驱动力

利益驱动应该是导致会计诚信缺失的直接原因。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 企业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应该予以保护, 但前提是在法律的框架内进行, 否则应该给予坚决打击。

2.3 会计从业人员缺乏基本的独立性和发展空间受限

首先, 会计人员端的是企业的饭碗, “会计”首先是一份听命于企业的工作, 决定了会计从业人员要按照企业意图来从事自己的会计工作。其次, 会计具有很强的专业性, 很多会计人员的职业发展大多都不能离开会计这个“老本行”, 考虑到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 会计人员会按照企业意愿来工作, 而不是按照会计法律和法规。最后, 会计行业的职业操守有待规范。

3 提高会计诚信度的可行路径

3.1 健全机制, 夯实会计诚信的制度基础

完善的制度体系是确保会计诚信的首要条件。一是应健全诚信教育机制。将会计诚信教育作为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二是健全激励制约机制。由会计监督的责任主体联合设置“单位会计电子诚信档案”, 将所有单独核算的会计单位全部纳入电子系统, 进行动态监管。三是健全公开透明的监督机制。加强内部监督, 在保守商业机密的情况下, 定期向单位员工公开财务信息和会计信息, 接受职工监督;加强舆论监督, 发挥新闻媒体的优势, 及时发现单位会计诚信缺失的行为。

3.2 硬化措施, 为会计人员诚信从业提供宽松的工作环境

要想提高会计工作的诚信度, 不仅要靠会计人员的个人努力, 更要通过单位内部和外部的协调配合。一是要加大对会计人员独立工作的保护。二是要提高全社会诚信水平。三是建立职能部门的联动机制。政府各监管部门要密切配合, 建立资源共享、信息共用的组织机制和制度机制, 并实行“会计诚信黑名单”制度, 对有违规违纪行为的单位和人员进行重点监控, 不给他们可乘之机。

3.3 以德为先, 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准

浅谈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与对策探讨 第11篇

一、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石,更是整个会计行业之本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会计行业作为市场经济活动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会计诚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近几年会计造假丑闻接连曝光,公众对此深感震惊。会计信息失真,会计诚信缺失现象成了全社会面临的课题。因此,会计诚信是会计应有的素质,会计信息诚信程度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市场经济制度。诚信既是会计行业生存的重要前提,又是其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会计诚信缺失的现状与成因

纵观当前中国会计丧失职业道德现象,主要有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的原因:

1.会计诚信缺失的内在原因

(1)利益驱动的低成本是内在原因。会计舞弊行为泛滥,最主要根源在于经济利益与政治利益的驱动,两者往往是互相联系的。在政治上,片面追求业绩,政府对企业业绩考核目标的不完善造成单位欺瞒虚报,疯狂造假。政府干预企业经济活动的行为,势必迫使企业管理者通过会计舞弊,发布虚假信息,粉饰经营业绩来达到其目的。在经济上,会计信息的制造者与使用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一般来讲,会计信息的制造者都会直接参与公司的运作管理,并控制着企业经济活动的全过程,且拥有企业内部的各种信息。而多数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则不能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只能靠会计信息制造者提供的信息来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利益驱动信息制造者发布虚假信息。

(2)失信成本低是会计造假的内在动力。目前我国对会计造假立法不够,往往用罚款代替刑事处罚,没有严厉的法律条款约束从业人员;这就使一些人敢以身试法,铤而走险,对造假者来说由于他们以身试法所获取的利益远大于付出的代价,代价越小,谋利越高,造假行为发生的概率就越大,越猖獗。

(3)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和道德是会计失信的内在因素。会计信息是在会计人员对会计要素进行确认与计量中生成的,因而免不了要对客观经济活动的一些不确定因素进行估计、判断和推理,一些素质较差的会计人员由于其认识水平的局限性,不可避免地使计量出的会计数据脱离实际情况,使会计信息出现不实。有少数会计人员道德较低,利用职务之便编造、篡改会计数据,进行贪污等违法活动。

2.会计诚信缺失的外在原因

(1)监督体系不健全、监督机制不完善是导致会计诚信缺失的外在因素。从外部监管来看,监管的重点没有随着市场的深化而转移,政府监管的力度不够,角度不正,國家审计力量不足,监督落实不到位;社会审计制度不完善,没有形成公平竞争的机制,难免对查出的问题避重就轻,甚至出具虚假的审计报告;其他专业监督各自为政,难以形成全面的社会监督体系。

(2)没有良好的社会氛围,全社会对于会计诚信缺失已司空见惯,使会计信息失真制造者有立足之地,没有意识到提供虚假会计信息造成的严重后果。

三、会计诚信缺失的对策

1.加强司法和政府监管力度,建立惩处机制。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建设会计诚信体系应当立法先行。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定时期法律环境的具体情况。在目前立法条件尚未成熟的情况下,应尽快制定和补充会计诚信有关的管理法规和制度,修改有关涉及会计诚信行为的法律规定。加快会计准则的研究和推出,减少会计虚假信息的施展空间。

2.建立民事赔偿制度,加大造假成本,建立民事赔偿机制。建立民事赔偿机制目的在于抑制供给者获取不正当得益的愿望,如果供给者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给会计信息使用者造成重大损失的,使用者可以起诉供给者,要求惩罚并给予赔偿。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修改完善相关法律和规章,加大对造假者的处罚力度,建立民事赔偿机制,使其造假的预期成本远远大于其造假的效益,使造假者无利可图,切实从根本上防止造假信息行为。

3.强化会计监督体系。会计监督体系包括内部会计监督体系、社会监督体系、政府监督体系三个层次。有效的企业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可直接使契约各方受到约束,有助于有序制度框架的建立和完善,从而防范不实会计信息的形成。

4.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

(1)诚信教育放在首位。“不做假账”是会计人员的基本道德和行为准则,所有会计人员必须以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账,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要求会计人员工作踏踏实实,不弄虚作假,不欺上瞒下,言行一致,实事求是,正确核算,尽量减少和避免各种失误,不能为了个人和小集团利益,伪造账目,弄虚作假,损害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

(2)实行会计人员委派制,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有效手段。委派制切断了财务人员与单位的行政领导关系,有助于会计信息的公允,有利于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5.建立会计诚信的内控机制。建立会计岗位轮换制度,促使会计人员掌握多种业务技能,形成内部检查和监督机制;严格把好会计人员任免关;不相融职务相互分离,使各种岗位之间能相互牵制,防止贪污腐化行为的出现。

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第12篇

关键词:会计,诚信缺失,原因,对策

会计诚信的缺失在我国已经是一个社会问题了;这一问题不但在经济活动中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还在政府以及社会各领域的人士中引起了很大的关注和议论。导致会计诚信的缺失原因有很多, 包括政治上、经济上以及相关制度上、人员素质上等各方面的原因。

一、会计诚信的缺失原因

(一) 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在我国, 针对会计诚信的相关法律法规还很缺乏, 这样导致了会计的诚信工作缺乏了法律上的依据, 使得会计上的造价等破坏会计诚信的问题没有办法得到有效的遏制。我国最新完善的会计法中对定了想干的负责人具有对其所负责的相关工作负有责任, 也对其所在单位向其他部门或者单位在提供资料时确保会计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有责任, 而在现实中, 这种责任只是牵涉到主管以下的直接负责人, 对于单位的相关负责人并没有很强的约束。这样就导致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不能很好落实到位。

(二) 会计行业的外部环境缺乏诚信。

在现实经济活动中, 我们都知道会计诚信的重要性, 但是除了会计的其他部门或者组织在进行经济活动中却缺乏相关的诚信意识, 在物欲横流、追逐利益的过程中, 商业诈骗、不公平竞争等等有违商业道德的行为充斥着整个商业领域。在这样的环境下, 要求会计相关人员进行诚信操守的坚持和发扬, 未免要求太高了。同时, 在我国, 诚信问题一直是各领域各行业所争议的问题;社会环境固然如此, 更何况是整天和金钱打交道的会计行业呢?

(三) 政府的监督工作不到位, 也不够规范。

在进行政府的监督工作中, 由于政府的相关工作不到位, 也不够规范, 导致了很多的会计诚信问题都没有得到应有的处置, 这让会计相关人员产生了侥幸心理, 在进行会计工作时并不会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进行。

(四) 金钱利益使然。

由于在进行会计工作时, 相关监督部门不可能做到时时刻刻的监督, 所以这就要求相关的从业人员进行自我约束。但是在缺乏相关的约束制度的条件下, 相关的从业人员往往很难做到这一点;在利益驱动下, 往往会做出有违诚信的会计行为。

二、会计诚信的缺失对策

(一) 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 为会计的诚信体系奠定一个坚固的基石。

我们传统意义上所强调的会计行业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甚至是道德观念这些内容虽然能够对会计人员在工作的时候自行约束自己, 但是缺乏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这一坚实的行为基础和后盾, 必然会让从业人员在巨大经济诱惑的面前失去自我, 进而对会计的诚信体系产生破坏。在这样的情况下, 必须加快速度对会计诚信方面相关制度的完善, 对有违会计诚信的相关行为规定进行修改, 在这样的基础上对市场的相关规则进行完善, 这样, 才能从法律和制度的高度上确保会计诚信不受人为破坏。

(二) 建立起一套完善的会计诚信的教育机制。

在进行会计诚信的教育机制的建设过程中, 要加强对相关人员关于诚信的教育以此来让相关的人员诚信的意识提高。在进行诚信在意识层面上的教育的同时, 也要大力开展关于会计诚信的宣传教育。会计人员本身是一种特殊的从业人员, 他们是直接和金钱打交道的;在金钱面前, 要做到坚守相关的行业准则和法律规定, 需要他们本身具备很强的个人和职业道德和素养, 所以诚信的教育对他们在工作中的行为具有很大的意义。在学校里, 学校在对会计专业学生进行会计技能上和知识上的教育的同时, 也要对他们进行相关的诚信教育, 让学生在从业之前就具备强的诚信意识;在进行职业资格的教育阶段, 要对相关人员进行会计职业道德的培训;而在对会计人员进行后续的教育时, 除了让他们学习新的行业准则和制度, 也要从实际出发, 用实际的例子来对他们进行教育。通过这样不断的教育和规范, 让会计人员培养出坚定的诚信信念。

(三) 通过建立起一套完善的会计诚信的档案, 来让个人和单位的诚信意识得到增强。

就目前来说, 我国在诚信档案的建设方面还处在起步阶段, 所以有很多不够完善的地方需要进行再次的加工。在相关诚信档案已经建设完善的国家, 这项工作很大程度上是由政府相关部门推动的。在进行相关档案的建设过程中, 也要建立起一套法律支持体系, 让档案的建设有法可依。在进行诚信档案的建设过程中, 要对会计职业的注册登记制度进行完善, 形成一个全国统一的标准, 这对于建立起诚信档案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对于那些存在不良记录的个人或组织, 在进行档案记录的同时, 也要对其注册、贷款等权利进行一定程度上的限制, 以此来提高相关人员诚信的意识。

(四) 在进行会计诚信的建设工作中, 也要加强政府的监督力度, 通过对内部的人员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 从外部环境上来确保会计诚信不出问题。

在进行会计的监督和管理过程中, 要充分发挥相关部门的监管力度, 同时也要对相关部门的监管责任进行明确和加强;在监管的过程中, 各单位、各个人的责任也要进行明确。在进行监管的过程中, 要确保政府工作的威信, 不能有地方保护或者相互包庇的行为发生 (法律上要对此类问题进行严格禁止, 如有发现, 要严格处置) 。在进行政府的监督工作时, 要对内部的审查、稽查和相关的牵制制度进行完善, 在单位内部, 可以对非执行董事的人数适量增加, 使一部分董事拥有独立的能力, 通过这样来创造出一整套运行良好的机制, 以此来解决会计上的诚信问题。

参考文献

[1]孙学儒.论国有企业监督约束机制的强化[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 (05)

[2]刘社建.会计信息与企业监督机制[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2003, (05)

[3]李智玲.国有企业经营者年薪制浅析[J].陕西煤炭, 2001, (02)

上一篇:低碳旅游及其发展研究下一篇: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