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成就论文范文

2024-07-21

化学成就论文范文(精选3篇)

化学成就论文 第1篇

一、动手实验, 培养成就感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只靠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和演示实验是不够的, 要想认识和理解得更深入, 就必须亲自动手去尝试. 新课标下, 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不单单教会学生掌握文化基础知识, 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所以, 在教学中适时安排学生分组实验, 尽量让学生按要求在课堂上亲自去操作一遍.在分组实验过程中, 学生会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 对所学知识进行进一步归纳和吸收, 从而加深理解和记忆, 这是教学过程中提高化学成就感的手段. 当然, 要想达到良好效果, 教师必须从旁指引, 强调注意事项, 要求学生规范实验操作. 还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 提出改进实验的思路和方法, 变被动为主动, 充分调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教师讲解与学生讨论结合, 直到得出正确的结论. 这样对知识不但理解得深刻, 还培养了学生的成就感.

二、利用问题, 激发成就感

问题是沟通教与学的桥梁, 通过问题, 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成就感. 针对不同的学生提不同的问题: 特别是成绩较差的学生, 多提一些简单、容易回答的问题, 让学生通过努力能逐渐突破一个个题目, 体会到一份份成就感. 如, 复习“溶液p H”计算问题, 可以通过设计阶梯式题组来教学: 1. 将10 m L p H = 2的醋酸与10 m L p H = 12的Na OH溶液混合, 然后滴入紫色石蕊试液, 观察溶液的颜色. 2. p H = 3的某酸溶液和PH = 11的Na0H溶液等体积混合, 混合后溶液的p H7 ( 填 > 、= 、< ) .3. 在25℃时, 有p H = x的盐酸和p H = y的Na OH溶液, 取Vx L该盐酸同该Na OH溶液中和, 需VyL Na OH溶液, 若x + y = 14, 则Vx/Vy = ( 填数字) . 这样按具体问题 ( p H = 2的醋酸) —抽象问题 ( p H = 3的某酸) ———般规律 ( p H = x的某酸) 的顺序设计循序渐进的思考阶梯, 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 在成功感受的刺激下, 教学效果也会不断提高.

三、明确目标, 体验成就感

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个性差别, 制定出分阶段、分层次的计划, 提出具体要求, 增强教学中的可操作性,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 产生成就感. 这些目标对他们的行为将会有着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 比如, 在课堂上, 我经常采用“分层教学法”, 使目标层次化. 目标层次化教学可以有效地降低教学的难度, 使基础各异的学生经常获得成功的体会, 体验到成就感. 例如化学用语中元素符号、化学式, 从绪言开始, 采取分批识记, 日积月累, 定期检查.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教给他们“五查”: 一查化学式写得是否对; 二查配平是否正确; 三查“等号”有没有写; 四查条件有没有标注; 五查该画的“↑”或“↓”有没有画. 在规定时间内记住哪些化学式, 哪些方程式等等. 在教学课件上先拟好题目, 课堂上组与组之间或男生与女生之间进行对抗赛, 在规定的时间内, 看谁答的又快又准确, 在小黑板上记下各组的得分, 评出胜负, 给予适当的奖励. 我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成绩, 特别是对于基础较差的同学, 平时在学习上很少取得成功, 如果我们“量身定制”特别地为他们设置相对容易的目标, 当他们达到目标时, 及时的给予肯定和鼓励, 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滋味, 很有可能会成为他们学习的转折点.

四、联系生活, 增强成就感

化学不同于其他学科之处, 就是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 应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有所用, 增强学习化学的成就感. 例如, 学习了酸的基本性质后, 让学生回家利用家庭厨房中的物品做“鸡蛋跳舞”实验: 取一大玻璃杯, 放入一生鸡蛋, 加入白醋. 生鸡蛋表面有气泡生成, 气泡聚集在蛋壳下使浮力大于蛋的重力, 当蛋上升到一定高度, 气泡逸走, 蛋由于本身重力大于水的浮力又下降, 如此反复! 就开始跳舞了! 因为鸡蛋壳里有碳酸钙, 与醋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还可以利用鸡蛋壳制作电解槽; 利用红萝卜、紫萝卜、紫草等制作酸碱指示剂; 利用生石灰野外加热罐头、作防潮剂; 自制暖水袋、冰袋等等, 这些都可以大大增强化学学习的成就感.

成就感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 也是一个人自信心的源泉, 它就像韩信点兵, 多多益善, 需要我们老师去创造, 我们任重而道远.

摘要: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主旨,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而兴趣的产生, 往往源于成功.因此, 提高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首要任务是要让学生拥有一种成就感.

关键词:化学教学,成就感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差生心理与教育[M].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8.

[2]温元凯, 金宏达.教师实用手册[M].宁夏:人民出版社, 1987.

化学家的成就或故事 第2篇

1841年,7岁的门捷列夫进了中学,他在上学的早几年就表现出了出众的才能和惊人的记忆力,他对数学、物理学和地理发生了极大的兴趣。

1850年,门捷列夫进入中央师范学院学习,在大学一年级,门捷列夫就迷上了化学。他决心要成为一个化学家,为了人类的利益而获得简单、价廉和“到处都有”的物质。

他各门功课都学的很扎实,在课外还阅读各种科学文献,20岁那年,门捷列夫的第一篇科学论著《关于芬兰褐廉石》发表在矿物学协会的刊物上,在研究同晶现象方面完成了巨大和重要的研究。

1855年,门捷列夫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于师范学院,曾担任中学教师,后来门捷列夫在彼得堡参加硕士考试,并在说有的考试科目中都获得了最高的评价。在他的硕士论文中,门捷列夫提出了“伦比容”,这些研究对他今后发现周期律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两年后,23岁的门捷列夫被批准为彼得堡大学的副教授,开始教授化学课程,主要负责讲授《化学基础》课。在理论化学里应该指出自然界到底有多少元素?元素之间有什么异同和存在什么内部联系?新的元素应该怎样去发现?这些问题,当时的化学界正处在探索阶段。年轻的学者门捷列夫也毫无畏惧地冲进了这个领域,开始了艰难的探索工作。

1860年门捷列夫在德国卡尔斯卢厄召开第一次国际化学家代表大会,会议上解决了许多重要的化学问题,最终确定了“原子”、“分子”、“原子价”等概念,并为测定元素的原子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次大会也对门捷列夫形成周期律的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861年门捷列夫回到彼得堡,重担化学教授工作。虽然教学工作非常繁忙,但他继续着科学研究。门捷列夫深深的感觉到化学还没有牢固的基础,化学在当时只不过是记述零星的现象而已,甚至连化学最基本的基石——元素学说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

门捷列夫开始编写一本内容很丰富的著作《化学原理》。他遇到一个难题,即用一种怎样的合乎逻辑的方式来组织当时已知的63种元素。门捷列夫仔细研究了63种元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他准备了许多扑克牌一样的卡片,将63种化学元素的名称及其原子量、氧化物、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分别写在卡片上。他用不同的方法去摆那些卡片,用以进行元素分类的试验。

1869年3月1日这一天,门捷列夫仍然在对着这些卡片苦苦思索。他先把常见的元素族按照原子量递增的顺序拼在一起,之后是那些不常见的元素,最后只剩下稀土元素没有全部“入座”,门捷列夫无奈地将它放在边上。从头至尾看一遍排出的“牌阵”,门捷列夫惊喜地发现,所有的已知元素都已按原子量递增的顺序排列起来,并且相似元素依一定的间隔出现。第二天,门捷列夫将所得出的结果制成一张表,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张化学元素周期表。在这个表中,周期是横行,族是纵行。在门捷列夫的周期表中,他大胆地为尚待发现的元素留出了位置,并且在其关于周期表的发现的论文中指出:按着原子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各种元素,在原子量跳跃过大的地方会有新元素被发现,因此周期律可以预言尚待发现的元素。 1871年12月,门捷列夫在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的基础上进行增益,发表了第二张表。在该表中,改竖排为横排,使用一族元素处于同一竖行中,更突出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至此,化学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工作已圆满完成。化学界通将周期律称为门捷列夫周期律:主族元素越是向右非金属性越强,越是向上金属性越强。同主族元素,随着周期数的增加,分子量越来越大,半径越来越大,金属性越来越强。同周期元素,随着原子系数数的增加,分子量越来越大,半径越来越小,非金属性越来越强。最后一列上都是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 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在世界上留下了不朽的光荣,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曾经指出:“门捷列夫不自觉地应用黑格尔的量转化为质的规律,完成了科学上的一个勋业,这个勋业可以和勒维烈计算尚未知道的行星海王星的轨道的勋业居于同等地位。” 10个化学家的故事:

鸿鹄久翔,终至疲惫。大师已去,精神永存!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著名的理论化学家、教育家,为我们所深深敬爱的孙家钟先生前不久与世长辞。怀着无限的哀思和敬仰,深切缅怀孙家钟先生,他艰苦奋斗、献身科学的一生不断浮现在我们的眼前。孙家钟先生为新中国教育和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举世瞩目的巨大贡献,他所取得的一系列辉煌成就得到了世界学术界的认可和重视,他的卓越功绩必将彪炳我国高等教育和吉林大学的发展史册,必将被继续前进的后辈们所永远铭记!

坚定信仰,立志报国

孙家钟先生的一生始终以祖国的需要为己任,他以精深的学术造诣和远见卓识,胸怀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和为国争光的雄心壮志,一边搞教学培养人才,一边开展科学研究,数十年如一日,忘我工作,潜心研究。从1952年11月到东北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前身)化学系任教以来,他在老一辈化学家的率领下,不仅参与了化学系的创建工作,而且承担了多项国家前沿科学课题,填补了多个学术空白。孙家钟先生热爱祖国,学风正派,其优良品德,为人所称道,深受同辈的尊重和师生的爱戴。坚定的信仰和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铸就了孙家钟先生崇高的民族气节。对于外国学者,他既尊重又不卑不亢。1979年12月出席东京国际量子化学会议时,在会场的布告栏上发现有“两个中国”的问题,他和同志们立即严正而又恰如其分地提醒会议予以重视,会议组委会当即改正并表示歉意。

海涵地负,正德厚生。世间最为浩瀚的是老一辈教育家、科学家们的心胸,最为深邃的是老一辈教育家、科学家们的思想。孙家钟先生的一生,是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教育、热爱科学的一生。他为中国的理论化学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为吉林大学理论化学研究所和理论化学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发展倾尽全部精力。他不仅是党的教育思想的自觉实践者,还是学生树立共产主义理想的引导者,是创新教育理念的践行者。

献身科学,勇攀高峰

孙家钟先生曾在国际上取得过一系列具有重要影响的科研成果,先后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研究专著4部。他曾参加唐敖庆院士领导的配位场理论研究,建立了一套从连续群到点群的不可约张量方法,从而统一了配位场理论的各种方案,创造性地发展和完善了配位场理论,该研究成果1982年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第二获奖人),并被国际上誉为中国学派。

孙家钟先生的科研工作,既师承唐敖庆院士的衣钵,又能独辟蹊径,形成自己的特色,运用高深的数理方法解决化学中的理论问题。他的研究深刻地揭示了二阶约化密度矩阵的拓扑空间的几何性质,建立了前人没有得到的孪函数多组态自洽场方程,为国际同行所公认。国际密度矩阵学术中心(加拿大皇后大学数学统计系)柯尔曼教授对该项研究给予高度重视,他称孙家钟先生是中国的化学数学家,并于1985年邀请孙家钟先生在他主持的国际密度矩阵和密度泛函学术讨论会上作邀请报告,孙家钟先生是参加会议的唯一化学家。

无论是一所学校还是一个国家,其科研水平的崛起都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需要全校、全国数代科研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孙家钟先生始终及时把握国际学术前沿的新动向,开拓新课题,赶超国际学术先进水平,不断取得一系列卓越的成就。一直抱有为国家崛起而开展科学研究的孙家钟,以远见卓识的目光和造诣精深的学术底蕴,为中国理论化学发展奠定了基石。

教书育人,诲人不倦

“师者,人之楷模也。”教书育人作为一项崇高的事业,对于教师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它不仅要求教师具有高超的教学科研水平,而且需要教师具备高尚的人格魅力。所谓大智慧于内,大爱铭于心。这种高尚的人格精神在孙家钟先生的身上,可以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孙家钟先生忠诚党的教育科学事业,在致力于科学研究的同时,他始终注重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先后讲授过10多门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包括:物质结构、化学热力学、量子化学、群论在化学中的应用、李群李代数和多体理论、以及原子核导论等。他勤奋刻苦、治学严谨,数十年如一日,一直工作在教学和科研的第一线。虽岁至80高龄,还刻苦钻研生物化学,并结合他对理论化学的深入理解,为青年教师和研究生悉心讲授,使晚辈们受益匪浅。

化学成就论文 第3篇

对于化学学科来讲, 究竟怎样的课堂才具有生命力呢?我认为, 作为一门自然科学, 学生的好奇、思维的涌动、科学的探究、缜密的归纳、娴熟的实验技能是对化学生命化课堂最好的诠释。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 我认为, 要成就这样的课堂必须站在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的角度, 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

一、做细做实小课题, 在开放的课堂中培养学生思维的广度

面对化学知识散、课时少的特点, 为了将生命化课堂的实施真正落到实处, 可以将小课题做细、做实, 以便在开放的课堂中培养学生思维的广度。

理科的学习需要良好的思维能力, 而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当前的学习和未来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 教给学生分析问题的思路, 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学好理科的必要条件。具体而言, 其做法有三个:

1. 在知识的连续性中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

在教学新知识时, 教师的提问应体现知识的连续性, 注重问题预设的可行性, 权衡知识的难易度, 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例如, 在教学“氧气的化学性质”这一内容时, 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氧气可以和哪些物质发生反应呢?”这个问题既给学生提供了思考的空间, 又可体现分类的思想, 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教学思路。又如, 在教学“金属的化学性质”这一内容时, 如果沿用之前的思路, 就会设置这样的问题:“金属能和哪些物质发生反应呢?”这样的提问忽略了学生的知识储备, 没有体现知识的连续性。鉴于之前学生已对化学反应类型的知识有所积累, 教师便可设置这样的问题:“金属能分解吗?金属能化合吗?”这样的提问体现了知识的连续性, 注重了问题预设的可行性, 权衡了知识的难易度, 从而使化学的内涵丰富起来, 最终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了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2. 精心设计习题, 训练学生的体验式解题思维

在习题的教学中, 教师应精心地设计审题分析—试探解法—总结反思的教学步骤, 真实地呈现解题思路的探求过程, 让学生从思路分析中寻找解题的方法, 积累和总结经验。通过教师的示范、指导, 训练学生的体验式解题思维。例如, 小明家有一件久置的铜器件, 其表面有大量“铜绿”。某化学课外实验小组的学生查阅有关资料后得知铜绿的成分为Cu2 (OH) 2CO3, 无水硫酸铜为白色粉末, 遇到水变蓝色。化学实验小组的学生向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的铜绿粉末, 并按图1所示进行实验。

基于此, 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试管中剩下了黑色粉末, 请你猜测它的成分并设计简要实验证明你的猜想。” (标准答案:氧化铜、氧化铜和碳)

经过审题分析、试探求解之后, 学生们不明白为什么一定含有氧化铜。后经总结反思发现, 如果铜元素以单质铜的形式存在, 则会呈现出红色, 这与实验结果所呈现的黑色物质不符。另外, 铜元素也不能以气体的形式存在。所以, 铜元素只能以黑色的氧化铜的形式存在, 碳既可以以黑色的单质形态存在, 也可以二氧化碳的气体形式飞走。因此, 试管中的黑色粉末可以是氧化铜, 也可以是氧化铜和碳。经过这种透彻的分析, 学生才能彻底地理解题目的本意。

3. 关注错题订正教学, 在分析中感受分析思维的灵动

做错题在学生的学习中不可避免, 学生往往比较关注自己错在哪里, 常常以错改错, 却忽略对错误原因的分析。如此一来, 很容易出现这样的结果:这次做错了, 下次可能还会做错。基于此, 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地分析错误的原因, 体会分析错误的过程, 让思维在整个错题解析的过程之中变得越发灵动, 其效果肯定不言而喻。

二、探究与合作, 在自主式学习中成就学生思维的厚度

在以往的教学中, 教师总怕学生学不会, 于是就不厌其烦地讲解、强调, 最终将学生置于被动听课的地位, 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新课程的理念下, 要让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 教师必然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与空间, 让他们自学或互助学习, 然后教师再适当地引导、启发, 变“以教为主”为“以学为主”。例如, 可将班内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水平相当的小组, 小组互助的内容至少有三个:一是课堂互相检测知识的掌握情况;二是课前督促作业的订正情况;三是小组长负责讲解课堂上教师不集体讲, 但组内成员有错误的题目。针对小组合作, 也应有相匹配的一套评价体系, 即一周一总结, 在班级周评价中获得前三名的小组有一定的奖励。

在自主探究之后, 进行合作交流, 小组长首先搜集组员的观点, 并对组员的观点进行点评, 然后组长安排组员在全班范围内展示。在探究与合作之中, 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三、课型展风采, 在不同的模式中打造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和学习方法。通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实践后, 笔者探索出了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等不同课型的教学模式。这些不同的课程类型, 不仅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更为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创造了条件。

1. 新授课的教学模式

新授课的教学模式, 即情境导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点拨提升—反馈检测。此模式的优势在于:从现实生活切入,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在自主、合作、展示的环节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将主体地位还给学生;同时, 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 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 “溶解度”这一内容, 学生理解起来颇有难度。为此, 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氯化钠和硝酸钾均为易溶物质, 但哪种物质的溶解限量更大一些呢?”据此, 让学生设计实验, 并在学生交流实验方案时, 通过其他学生的点评将溶解度定义中的四个要素 (温度、一定量的溶剂、饱和状态、质量) 一一得出。如此一来, 既大大地降低了溶解度教学的难度, 又拉开了化学概念性教学的序幕。

2. 复习课的教学模式

复习课的教学模式, 即寻找知识主线—构建知识脉络—知识灵活运用—直击中考。在知识主线的前提下构建知识脉络, 让学生把零散的知识串成知识串, 并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 体会灵活运用的奥妙。

针对“物质构成的奥秘”一课, 在学生自主复习拎出若干知识之后, 教师可提示学生找一条主线将零散的知识串起。学生找到的主线即物质与性质及变化的联系, 于是构建了如图2所示的知识脉络, 旨在先让学生掌握系统化的知识, 然后利用微观的知识解释相关的宏观现象, 进而学会灵活地运用知识解决考试中的相关习题, 所取得的复习效果较为理想。

3. 讲评课的基本模式

自主订正、反思内化→原题分析、找准错因→点评提升、方法指导→变式训练、二次达标。此模式科学合理, 既一环紧扣一环, 层层递进、层层落实, 又不失学生能力的历练, 是一种比较实效的讲评模式。

讲评课在实施上述环节时, 也有一条主线, 即“问题引领”。学生往往对学习过的内容兴趣不足, 但教师要将已学过的内容变成崭新的问题, 让每个学生都有任务感, 既能做对题目, 又能随时应对教师的问题。

每次单元检测后, 发下试卷, 教师应抽出8分钟给学生布置两个任务。一是自主订正, 反思内化 (时间5分钟) , 二是原题分析, 找准错因 (3分钟) 。如果学生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教师从中引导, 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如果学生没有质疑, 教师则检查学生订正的结果, 并进行方法的指导。

例如, 2007年威海中考化学试题中, 实验探究题目的最后一问:“20℃时, 向含有17g碳酸氢铵的饱和溶液中通入……”对此, 善于采用前后联系的方法阅读信息的学生会发现, 本句话中蕴含的内容就在材料2中的溶解度信息表中, 17g的饱和溶液原来对应的水的质量刚好是100g。就这样, 问题迎刃而解。

四、同研与共享, 在集体的智慧中缔造生命课堂的升华

高效、同研、共享的集体备课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教、学生更好地学。

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 其表现形式之一就是教师间的相互交流。例如, 在新授课时, 教师们可以相互交流每节课有哪些知识点, 创设什么样的情景能全方位地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 如何设置问题有利于学生突破本节的难点。又如, 在交流作业结果、批改作业时, 教师们可以相互交流哪些题目出错较多, 并分析出现该错误的原因。尤其是若某位同事因其他原因不能批改作业时, 这种交流则可保证习题解决有的放矢。再如, 在交流单元过关的测试结果时, 同一备课组的教师都要对有代表性的题目进行解析, 并以此为依据调整教学方式。

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 其表现形式之二就是加大同一备课组的听课力度。在一周之中, 同一备课组的教师必须互听一节复习课或习题课, 并拿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来评课。在听评课的过程中, 教师应吸收其他不同教师的优点, 并消化高效的教学方法, 将其融合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之中。

上一篇:数字式石油管下一篇:天然气集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