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区域范文

2024-06-17

三峡区域范文(精选7篇)

三峡区域 第1篇

1 三峡库区旅游资源整合

三峡库区旅游区以自然景观类型多样、历史文化悠久灿烂著称。长期以来, 三峡库区旅游资源一直以观光型资源为主, 受资源类型约束, 三峡库区旅游产品也大都是观光型产品, 导致了区域内各区 (县) 之间激烈的同质化竞争。这种竞争产生的原因, 并不是观光型资源开发过多形成了过剩的产品供给, 而是没有很好地进行旅游资源的差别化整合, 使“三峡游”优势得不到充分展示。推进三峡库区旅游资源整合, 应加强湖北省和重庆市两地相关的各区 (县) 间的旅游交通、产品、市场、营销、管理互动, 完善合作机制, 发挥重庆、万州、奉节、巫山、宜昌等城市的旅游集散作用, 着力解决三峡地区的可进入性和三峡库区旅游区域内部的通达性, 形成以长江三峡为主线;以重庆、宜昌、万州三个都市为增长极;形成环葛州坝旅游圈、环库区旅游圈和重庆都市旅游圈;实现渝宜三峡长线游、宜万三峡精华游、江北“金三角”游、江南“金三角”游、乌江画廊民族风情游。如此, 将大大改善三峡库区旅游业的竞争态势, 刷新“三峡游”在国内乃至国际旅游市场上的形象, 推动旅游客流的持续增长。这也将大大缓和三峡库区各区 (县) 之间旅游业的替代性竞争, 并为各区 (县) 、各企业资源与项目开发的市场定位提供宏观方向, 尤其有利于资源潜力巨大的三峡库区直接以整体旅游区的市场形象入市。

2 三峡库区旅游业产业链整合

三峡库区旅游区的构建也是顺应旅游业特有的规律, 促进我国旅游产业板块整合的一个步骤, 其结构性调整可以称之为产业链整合。三峡库区旅游业经营领域长期存在着“散、小、弱、差”的状况, 其中“散”是问题的主要症结所在。笔者对形成这一状况的原因进行初步研究后认识到, 三峡库区旅游产业链的主要问题是由于行政区域分割和景区、景点差异等客观因素, 加上过去行政区域和旅游企业之间缺乏有效地沟通联系等机制造成的。旅游产业链是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区间的组合。旅游“产品”是以一定的旅游活动区域为支撑的, 而“三峡游”活动区域一般表现为跨库区各区 (县) 的结构。因此, 三峡库区旅游产业链的整合就包括形成有机的区域布局。但是, 目前的行政区划限制了旅游区域布局的协同与整合。打造三峡库区旅游区, 实际上正好适应了旅游区域布局的协同与整合的客观需要, 这也是培养旅游市场的重要举措。笔者认为要以资源整合为龙头, 打造“三峡库区旅游产业板块”, 促进和引导企业的经营活动, 整合旅游企业的生产力, 克服“散、小、弱、差”的弊端。“三峡库区旅游区”这种资源整合模式是打造西部乃至全国旅游产业链的基础与前提, 资源整合在旅游产业链整合中起着龙头的作用。

重庆市在《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纲要》 (草案) 中明确提出, 要建设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重大系列项目, 具体包括:山水都市旅游区、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渝东南民俗生态旅游带、红色经典旅游区、大型主题公园等等。也将统一建设三峡游艇基地、沿江旅游码头、旅游汽车营地、全市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安全监控系统、五星级游轮、五星级宾馆、西部旅游服务中心、城市旅游标识系统、长江三峡旅游营销中心等等。这些举措实质上就是三峡库区旅游区产业链整合及其结构调整, 从而联合建立起三峡旅游绿色通道, 共同构建三峡库区无障碍旅游区。联合打造三峡库区山水观光、游船度假、文化体验、生态旅游产品、乡村旅游产品等主题于一体的旅游精品产品, 满足现代日益个性化的旅游消费需要。

3 大力推进三峡库区旅游区的建设和运行

三峡库区旅游区对库区旅游资源、旅游活动区间布局和旅游生产链的整合, 决定了这一举措将是三峡库区旅游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里程碑, 它的建立与运行, 将为提高三峡库区旅游生产力奠定牢固的基础。据统计, 2009年库区15个区县共接待游客2805.7万人, 旅游总收入153.5亿元, 同比增长30.1%、32.4%, 接待游客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让“三峡库区一半移民吃旅游饭”的愿望逐渐在变成现实。但要真正形成三峡库区旅游区并发挥其整合效用, 还需要有切实可行的思路、政策和措施。

第一, 按三峡库区旅游区整合库区内的旅游资源, 需要国家、重庆市及湖北省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介入, 予以通盘考虑、协调和促进。目前, 区域协作中区 (县) 一级政府、旅游企业行动积极, 形成了自下而上的协作动力。但从三峡库区旅游资源与产业链整合角度以及跨省 (市) 协作的实际情况分析, 国家、重庆市及湖北省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作用无可替代。

第二, 找准切入点。我们可以抓住西部新一轮大开发和对外旅游宣传推广向西部重点倾斜的机会, 优先构建“三峡库区旅游”特色板块。三峡库区地域辽阔, 悠久的历史、古朴的民俗风情、多元的民族文化、地貌和生物的多样性、三峡工程及“高峡出平湖”的独特地理人文创举在这里将得到充分的体现。三峡库区旅游资源种类齐全、典型多样、分布广泛, 是一个与我国其它地区有突出旅游资源禀赋差别的地区, 具备有利的条件打造独具风格的旅游区。

第三, 打造三峡库区旅游区, 要形成一整套操作过程:以资源类型和市场消费趋向调查为基础, 形成“旅游区”框架, 进行旅游区的研讨和规划设计, 有序开发潜在资源, 规整产品线, 设计新产品, 设计宣传推广的概念, 进入市场推广, 以“旅游区”来统领景区及景点、旅游企业经营活动的战略思维空间以及行业行政部门的促进与管理活动。通过这一过程, 形成三峡库区旅游产业新架构。

第四, 建立一套三峡库区旅游区运行的机制。行政区划限制了产业链的区间协同与整合。各地区在规划、开发、管理、地区营销及在境外市场开发方面各自为政。要建立统一的旅游区, 就需要有一套能打破行政区划限制的机制。建议采用“三个轮子”协同的模式:一是以国家旅游局为主建立协调湖北省、重庆市的政府间旅游区协作框架, 其职能是体现政府的政策导向, 进行区域旅游规划, 推动行业协会与企业的协同。二是在旅游区内组建跨行政区划的、跨专业部门的旅游行业自治组织, 通过行业自治组织的活动来转变观念, 达成共识。使政府的政策导向、学术界的研究以及地方与企业的利益得到充分沟通, 形成对政府和企业的双向促进。三是以市场产品旅游线为主轴建立区域骨干企业、风景区战略联盟, 战略联盟以共同利益为纽带, 以合同为约束, 把旅游区建设的预期经济社会效益变成现实。

摘要:三峡库区旅游资源及旅游业的结构调整的关键是打造成熟的三峡库区旅游区。旅游区的打造不仅仅是三峡库区各区 (县) 的政策性举措, 重点在于共同打造三峡库区“旅游产业板块”, 整合三峡库区内旅游企业及景区、景点的生产链、销售链和服务链等产业链, 共同推进三峡库区旅游业的发展和品牌辐射力。

关键词:三峡库区,旅游区,区域协作

参考文献

[1]刘连银.协同整合:打造旅游产业链[J].企业家, 2002年23;

[2]朱启臻, 鲁可荣.乡村旅游与农村社区发展[M].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8;

[3]阚如良.长江三峡国际旅游目的地建设研究[J].2006;

三峡区域 第2篇

随着三峡工程的顺利进行,库区的环境问题及工程对库区资源环境的影响等日益受到关注.地势对区域资源环境影响深刻,库区地势的`区域异质性是库区资源环境异质性的基础.因此,对库区地势进行异质性评价对于库区资源环境综合评价以及库区资源环境的保护与建设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作 者:刘祥梅 郭志华 肖文发 王建力 何红艳 杨海明 LIU Xiang-mei GUO Zhi-hua XIAO Wen-fa WANG Jian-li HE Hong-yan YANG Hai-ming 作者单位:刘祥梅,杨海明,LIU Xiang-mei,YANG Hai-ming(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重庆,400715;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北京,100091)

郭志华,肖文发,何红艳,GUO Zhi-hua,XIAO Wen-fa,HE Hong-yan(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北京,100091)

王建力,WANG Jian-li(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重庆,400715)

三峡区域 第3篇

一、三峡库区得天独厚的资源

三峡库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沛,年均气温14.0~18.8℃,年均日照时数为1200~1640 h,冬暖春早,具有光、温、水、土等资源配合默契良好的自然条件。库区境内地势起伏,海拔高度相差悬殊(三峡库区相对高差达2724m),立体气候极为显著。另外,地形、坡向、坡度、水体大小等影响,形成了多种农业气候类型。

三峡库区沿线作为国际黄金旅游线路,具有众多的人文自然景观,是高质量旅游资源集中的区域。三峡库区拥有世界最险峻、最雄伟的长江三峡峡谷群和一大批特色鲜明、独具魅力的自然景观,如有魔幻洞穴之称的奉节小寨天坑和天井峡地缝、巫溪夏冰洞等,景美而离奇,规模大而特色鲜明。成库后的三峡地区将形成面积相当于香港的人造“地中海”,总面积达963km2,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工程。特别是巫山猿人的发现,极大地提高了三峡库区古老文明的历史地位。其次三峡库区旅游已初具规模,有一定的产业基础。机场、码头、高速公路、铁路、通讯、涉外餐旅馆、星级宾馆等一批旅游配套设施已经具备或正在修建之中,将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便利条件。再次区位优越和区位效益明显。极富立体感的山城、江城、岛城合一的重庆作为山水城市享誉国内外,以重庆为中心的巴渝文化、巴蜀文化、红岩文化、陪都文化提升了库区的文化品质。

二、三峡库区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三峡库区现代农业发展的成效。三峡库区农业产业经营在“跳出农业抓农业,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指导思想下,经过近10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域内现代农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现代农业基地规模不断壮大,优势产业带逐渐成型。初步形成了以奉节、万州、忠县、江津为重点的柑橘产业带,以大巴山区为重点的优质中药材、草食牲畜产业带,以涪陵、丰都、万州为轴线的70万亩优质榨菜产业带,以涪陵、石柱、巫溪为重点的优质蚕茧产业带,以江津为重点的优质花椒产业带。

二是产业链条不断延伸,龙头企业逐渐壮大。随着现代农业经营的深入推进,催生、壮大了一批龙头企业。龙头企业的快速成长,对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了有力的支撑,并在一些产业形成了企业集群。榨菜产业形成了以涪陵榨菜集团、鱼泉榨菜集团两个年销售收入上亿元的企业为龙头,以120多个中小企业为依托的加工企业群。龙头企业集群的形成,有力地促进了贸工农一条龙、产加销一体化进程,推进三峡库区农业产业化逐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和清晰的产业框架。

三是农产品质量不断提高,竞争能力逐渐增强。农产品优质率和商品率每年都有所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和市场占有份额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涪陵榨菜集团荣获全国腌酱菜行业的第一个中国驰名商标,使我市榨菜在与江浙榨菜的竞争中占据了优势地位,销售量占全国市场份额的60%以上。忠县的柑橘鲜榨汁在试销期间就得到了多家亚洲客商的高度肯定,恒河果业鲜销柑橘成功打入了国际知名的连锁销售网络。这些都标志着我市农产品的竞争力逐渐增强。

三、三峡库区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优势产业不够强,特色产业不够大,产品质量不够优,市场竞争力较弱。这方面问题的产生有客观原因,比如三峡库区立体气候明显,区域产业集中程度不明显,不能形成规模。主观原因在于,农业的区域布局还有待加强。

(2)龙头企业单体规模和群体规模不够大,总体实力不够强,对农户的带动力不足。从行业类别来看,生产加工占了绝大部分比重,而市场开拓方面严重不足。农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很低,品牌效应和产品知名度不高,直接影响整个产业化工程的效益。目前,三峡库区除涪陵榨菜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康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少数龙头骨干企业外,具备市场开拓能力强、辐射带动面大的涉农企业很少,呈现出“小龙多,大龙少”的局面。

(3)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其纽带关系多为松散式、半紧密型的联系,尚未真正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主要体现在订单农业的履约率很低,农民和业主的合同意识较差,严重地制约了产业化的发展。

(4)域内产业整合和产业协同效应不强,现代农业集群落后,不能形成城乡协调发展的现代产业格局。域内现代农业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现代农业加工产业整体落后,不仅没有形成按照产业链发展要求的现代农业纵向贸工农和产供销一体化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更没有形成现代农业与域内二、三产业之间横向协同的产业体系,域内现代农业发展还只是孤立的单一产业发展格局,其发展还缺乏对要素聚集能力。

(5)现代农业现行模式存在诸多痼疾。从总体上看,龙头企业带动模式的利益联接机制还不够强,主要原因是企业与农户都有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倾向。一旦农产品市场价格有较大变动,企业与农户之间签订的订单就往往难以落实。同时,企业强势、农户弱势的状况没有明显改变。由于龙头企业可以为地方财政增加税收,当龙头企业与农户发生矛盾时,不少地方政府大都保护龙头企业。从目前产业化经营实践来看,龙头企业大多从现有乡镇企业和城市工业中优选组成,这样的龙头企业很难做到与农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由于合作组织都存在着规模较小、实力不强、运作不规范、运行质量较差、不够稳定等问题,很多合作组织既缺少自有资金,又很少有固定资产,特别是缺乏加工转化能力,在拓展市场、占领市场上,难以获得较好效果。专业市场带动模式因其利益联接机制主要依靠契约来维系,属松散型联接,主要适用于加工层次少、只进行初级分类整理即可出售的新鲜蔬菜瓜果等农产品产业化经营。

四、三峡库区现代农业模式创新

针对三峡库区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诸多痼疾,域内现代农业模式构建,需要按照产业链的原则,推动现代农业内部纵向和外部横向之间的产业整合,逐步形成依托域内自然和人文资源为基础、以现代农业为主导产业的产业集群,形成三次产业协同发展的新型产业格局。

三峡库区构建以现代农业为主体的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就是将农产品种植、加工等按照产业链原则,实现纵向整合,同时依托域内资源和自然、人文景观优势,拓展现代农业的功能价值,将现代农业和生态旅游、现代服务业实现横向整合,逐步形成以现代农业为载体、以生态旅游、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的产业集群,发挥现代产业之间的关联效应,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1)基于产业协同效应的库区农业主导产业。

柑桔产业。在域内布局柑橘产业,在于长江柑桔带是世界柑桔生长的最佳生态区之一。同时,柑桔产业的成片布局有利于库区水土保持,利用其成片种植的景观价值,拓展农业功能。近年来,三峡库区柑桔产业发展成长迅速,已经建成早中、晚、熟相互配套、集中连片的现代柑橘产业基地。根据三峡库区气候分布特点、交通运输条件和产品市场定位分析,三峡库区可以形成加工、鲜食以及鲜食兼顾加工的三大品种特色开发区。

草食性畜牧业。三峡库区山高坡陡,草场广布。库区布局草食性牲畜产业,不仅是库区现代农业布局的基本立足点之一,同时也是利用草场景观价值,拓宽库区旅游业的重要依托。根据库区资源、市场、技术及经济条件,规划在库区两头,即库首的宜昌市郊及夷陵区、秭归县,库尾的重庆市主城区及近郊县区以发展奶牛为主,中部地区,即老万州地区、老涪陵地区以及湖北的兴山、巴东县等地以肉羊、肉牛为主,兼顾发展有特色的草食畜禽,如肉鹅、长毛兔、肉兔,创造条件,逐步发展奶业,逐步形成两头奶、中间肉的产业格局。

油橄榄产业。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部署下,从阿尔巴尼亚引进的油橄榄树种已经在三峡库区试种成功。目前,巫山、奉节、石柱、江津等地均有油橄榄种植,并有效的解决了高产和稳产的难题,适宜在库区海拔800米以下的低山河谷地种植。油橄榄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和天然抗氧化剂等,因而成为深受人们欢迎的优质食用油及化妆品、医疗用品的上等原料,具备深度延伸产业链的可行性。因此,利用三峡库区大面积荒坡,在上述区县大力发展油橄榄种植基地,并逐步拓展深加工设备、设施建设,布局30万亩左右的油橄榄种植基地,是完全可行的。同时,利用油橄榄周年常绿和无与伦比的景观效应,形成和三峡库区其他自然景观以及人文环境交相辉映的景观风貌,拓展三峡库区生态旅游产业。

现代渔业。三峡水库蓄水后,将形成162万亩的河道型湖面,扣除江河航道、城镇周围和其它不宜利用的水域,还有60万亩水面可发展为水产养殖场所。蓄水后江水流速减缓,发展天然生态渔业的条件十分优越。发展三峡库区天然生态渔场不仅可以改善三峡库区水质、确保三峡库区水域生态安全,而且可以促进三峡库区农民和移民增收。相关研究表明,三峡水库蓄水后,渔业可安置2.36万劳动力,约合4.5万移民,是三峡库区移民致富的可靠途径之一。

(2)三峡库区农业产业融合效应的模式构建。在三峡库区四大农业支柱产业基础上,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并依托四大支柱产业景观效应和三峡库区国际黄金旅游资源,创新生态休闲旅游和现代服务业,将三峡库区打造成为集现代农业生产、加工和库区旅游观光、生态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生态旅游和现代服务业目的地,逐步形成适合三峡库区产业融合和农业产业集群协同效应的产业模式,是三峡库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三峡区域 第4篇

一、磷化工产业的信贷支持突出产业链的延伸

三峡区域磷化工产业的发展, 主要体现在产业链的延伸上。一是要综合利用生产黄磷的废弃资源磷泥、尾气、磷铁、磷渣等, 生产建材产品、次磷酸钠、氧化铁红、碳一化学品等, 以重点延伸黄磷清洁化规模生产高技术产业链, 实现低碳循环经济;二是要延长精细磷化工产业链, 建立循环经济, 将产业链延伸至有机磷化工及其相关产业, 电子级磷酸, 牙膏、药用及食品级磷酸氢钙等精细磷酸盐生产。三峡区域的金融机构应以这些磷化工产业链项目建设为切入点, 主动与相关项目建设方进行沟通, 积极参与建设项目的可行性论证、评估, 对项目贷款的申请进行分析和审查, 适时进行信贷支持。同时对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信贷资金的使用进行跟踪, 根据项目建设的实际需要及时追加建设资金贷款。对于项目建成后的生产经营活动, 金融机构更需要加强在流动资金上的匹配。所以, 对这种低碳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延伸进行全方位的信贷支持, 有利于提高信贷投放质量, 有利于促进三峡区域的发展。

二、绿色产业的信贷支持重点是产业化推进

立足自身资源优势, 三峡区域独具特色的生态农业和绿色食品加工业的大力发展是产业发展的一个方向。所以对三峡区域发展绿色产业的信贷支持应紧紧围绕产业化推进来展开。具体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金融服务。

(一) 金融机构的信贷应重点支持独具特色、具有良好发展潜力、信誉良好的生态农业基地, 使之形成产业化基地

例如支持以柑橘为主的林果生产基地、以牛羊养殖为主的草食畜牧生产基地、以优质中药材为主的药材和香料等种植生产基地、以鱼和虾为主的水面仿野生养殖生产基地的建设, 推进基地生产向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以及服务系列化方向发展, 使生态农业基地成为绿色食品加工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有力依托。当然值得注意的是, 金融机构对不同基地建设的支持, 因不同基地对信贷的需求不同而应有所区别。所以金融机构应设计灵活多样的信贷品种, 在信贷额度和信贷期限上应有所差异, 以满足不同的需要。例如对以农户为基本单位构成的基地, 可以基地农户为信贷对象, 采取小额信贷的方式发放贷款, 信贷额度上限可设置为20万元, 信贷期限可设置为半年、1年、2年等等。同时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 实行低息贷款。

(二) 金融机构的信贷应重点支持绿色食品加工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

例如支持一批目前具有一定基础, 能上规模、上档次、上效益的绿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支持果品、茶叶、药材、牛羊鱼等绿色农副产品加工优势企业形成龙头企业;支持一批优势明显、区域特色浓厚、市场前景广阔、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 使其快速成长成龙头企业。针对三峡区域林果、土特产和畜牧等优势绿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金融需求, 实行贷款、承兑票据贴现、应收账款融资等配套综合信贷服务。同时加大对绿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固定资产和技术改造等中长期贷款的支持力度, 重点解决其季节性绿色农产品收购等流动资金贷款的需求。

(三) 金融机构的信贷应重点支持绿色产业的产业化市场体系建设

例如支持以绿色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为重点的市场体系建设;支持集贸中心, 改善村乡之间的交通、运输、通信条件的建设。特别是加大对依托基地和绿色食品加工龙头企业、交易规模比较大、在三峡区域辐射能力比较强的中心批发市场建设的支持力度。

三、载电体产业的信贷支持侧重于发展产业链和建设工业园区

三峡区域水电资源丰富, 能源优势特别突出, 适合发展载电体产业。在三峡区域, 载电体产业主要是要加快发展产业链和载电体工业园区建设, 所以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应集中在这些方面, 以提高信贷在三峡区域载电体产业中的投放质量。

在产业链发展方面, 例如金融机构可重点支持铝加工和铝制品材料工业、铜加工和铜制品材料工业等产业链发展所需的建设资金, 运用信息技术提高铝箔、铜箔等加工工艺水平所需的技改资金, 以及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等资源进行循环综合利用和降低环境污染所需的资金。

在载电体工业园区建设方面, 例如金融机构可重点支持园区内不同行业各种类型龙头企业的发展, 向龙头企业提供技术创新、产品开发、人力资源开发、具有地方特色和国际竞争优势的品牌开拓等方面所需的资金。同时可在园区内构建金融大超市, 实施“一站式”优质服务。加强人力资源优化配置, 配备一批懂政策、懂技术、善于管理的客户经理, 向园区内各企业提供投资咨询、帮助其制定投资增值发展战略等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四、旅游产业的信贷支持侧重于旅游业与不同产业之间的整合

旅游业是具有高度综合性和关联性的复合型产业, 通过旅游业与相关产业的互动整合, 建立起产业互动机制, 有利于促进三峡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三峡区域的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所以, 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主要是旅游业和农业的整合, 包括观光农业园区的建设、发展乡村旅游、开发休闲农业旅游项目、建设旅游餐饮原料生产基地和饮食产业链等;旅游业与工业的整合, 包括建立旅游商品生产基地、建立手工业作坊旅游区等;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整合, 包括建设以两坝一峡为中心的一系列水电文化旅游项目、旅游文化产业链与产业群建设、开发独具三峡区域文化特色的旅游商品等;同时重点支持鄂西生态旅游圈内旅游业与相关产业的整合。为优化信贷投入, 提高信贷资金的使用效率, 金融机构应主动参与贷款项目的筛选、论证、立项工作, 挖掘有前景、预期经济效益好的贷款项目予以信贷支持。同时可以充分发挥金融机构的作用, 积极为好的产业项目整合建设搭建更好的融资平台。

五、物流产业的信贷支持重点是物流园区的建设

三峡区域物流园区的建设包括港口物流园区、铁路物流园区、航空物流园区、商贸物流园区的建设。

金融机构对物流园区的信贷支持主要应侧重于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贷款、物流企业固定资产更新贷款和流动资金贷款。特别是对园区内的物流龙头企业及其产业链中的相关企业要放宽信贷政策, 缩短贷款审批程序, 支持其发展壮大;对园区内守信誉、市场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物流企业进行早研究, 适度提升信用贷款占整个贷款的比重。同时要为园区内的物流企业提供个性化金融服务, 如开展应收账款保理、代理业务、方便快捷资金汇划系统等金融服务。

六、建设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和保障体系

只有三峡区域金融业自身的安全, 才能真正持续有效地发挥其支持三峡区域特色产业的发展。所以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和保障体系是必不可少的。

在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方面:一是提高三峡区域社会诚信意识。在三峡区域内积极推进金融安全区创建活动, 建立完整的信贷客户资信档案, 确立客户不同的信用等级, 净化三峡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二是加快银行贷款债权保全立法, 尽快出台专门的《三峡区域银行贷款债权保护法》等地方性金融法规, 以维护银行贷款债权。三是修改《刑法》、《担保法》中的有关条款, 以增强对银行贷款的法制保障力度。

在保障体系建设方面:一是构筑信用担保体系。具体可组建成四个层次的信用担保公司, 第一层次是由中央和三峡区域地方政府出资组建的信用担保公司;第二层次是由三峡区域地方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农户出资组建的信用担保公司;第三层次是由企业自愿组成或由农户自愿组成, 为会员服务的互助信用担保公司;第四层次是由民间投资、以营利为目的的民营信用担保公司。后三个层次的信用担保公司是以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制公司形式设立的, 也应该是构成三峡区域信用担保体系中的主流。二是构筑保险体系。根据三峡区域保险业发展的客观实际, 应寻求构筑多层次保险体系, 以此形成对信贷供给方金融机构和信贷需求方客户的支持保护体系, 确保三峡区域特色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具体有:第一层次是发展政策性保险公司, 发挥其再保险的功能;第二层次是发展商业性保险公司;第三层次是发展保险基金。基金的一部分来源于中央、地方两级财政, 另一部分来源于农户、工商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等的参股。第四层次是组建合作保险公司。由三峡区域的区县政府、商业银行、商业保险公司合作, 各方按一定比例出资组建, 按出资比例分担损失和分配收益。

摘要:金融对三峡区域特色产业发展的支持, 因不同特色产业发展对金融需求的差异而各有侧重点。金融支持的重点就是延伸磷化工产业链、推进绿色产业的产业化、发展载电体产业链和工业园区、整合旅游业和相关产业、为建设物流园区提供信贷资金。同时通过对三峡区域社会诚信意识和银行贷款债权保全立法等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 以及对信用担保体系和保险体系等保障体系的建设, 确保金融业自身的安全, 使金融业可持续性地支持三峡区域特色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三峡区域特色产业,信贷支持,侧重点,环境与保障

参考文献

[1]何伟军.三峡区域特色产业集群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

三峡区域 第5篇

城镇体系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一系列不同规模、不同职能、相互联系的城镇所组成的有机整体。关于三峡库区的城镇定位、规划,我们认为:相关城市、城镇要以旅游为中心,因地制宜地进行定位,实行目标管理,分层将目标细化,并以各自“圈”为二级目标进行管理。少搞一些科技节、旅游节、柑橘节、茶叶节的应景之作,多想办法,将发展各地经济作为一项日常工作。“圈”的层级管理是从该区域的产业特点以及布局来规划、管理的,在这方面,可以将其视作企业来管理,而传统的行政区划则起社会管理的作用。

该区域城镇的定位,首先要确定的是以重庆还是以宜昌为中心。在这个问题确定以后,才能去探讨库区各城镇的定位以及营销策略。关于三峡库区是否设置省级行政区划的问题,从20个世纪80年代开始,许多专家学者就在讨论,许多机构也在调查研究,国家也一度正式筹备组建三峡省。这个问题是有着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的。在历史上,由于三峡特殊的地理条件,使得重庆至宜昌的沿江的农业、民情民俗都有着很大的相似性。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又把这一区域连接了起来。问题是:三峡库区的大部分属于重庆直辖市,而大坝的坝址却在湖北省的宜昌市。行政区划的不同,把这样一个因三峡大坝修建而相对统一的区域人为地割裂成两大块。根据三峡库区现在特有的地理地貌,目前,从政府到专家、库区民众,大家都在发展库区旅游上达成了共识。然而,在重庆、湖北大力发展三峡旅游、大打“三峡牌”的同时,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合理经营,客观上忽略了对库区广大城镇的规划、营销。因此,我们认为,新的形势决定了这一区域必须真正地绑定在一个行政区划,只有这样,库区原有的旅游资源、新形成的库中岛屿、半岛等资源才能得到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营销。

2009年三峡工程竣工后,三峡区域的经济发展战略是旅游,其旅游的新特色是“湖光山水休闲游”。在国家以及重庆市、湖北省规划这一区域的旅游产业特别是重点扶持重庆、宜昌市区的旅游产业时,尤其不能忽视对库区众多城镇的旅游产业。这是客观、科学、统筹发展三峡库区旅游产业的重要的一方面。

在对该区域的旅游产业进行规划、营销的时候,首先必须对相关城镇进行定位。城镇定位的基础是其产业发展与景点特色,换句话说,也就是要紧紧围绕自己的实际来工作。另外,根据近年已经出现的问题,要坚决杜绝化工、建材加工、有色金属等重工业、污染产业在该区域生根。特别应该提请各级主管部门注意的是,各旅游资源所在地的民众应该享有对相关旅游资源有开发、建设的优先权。

在该区域城镇定位的同时,就要兼顾物流管理。三峡区域山多,人员居住分散,历史上,物资的输入输出相当困难,航空运输几乎空白,铁路运输发展相对迟缓,随着三峡大坝的建设,公路网比较发达了。然而,目前三峡库区物流供应链的管理比较混乱。由于该区域产品单一,流动渠道不太畅通,所以,主要是外地产品的输入。在促销策略上,本地客商、外地企业、经销商各自为阵,缺乏协调。一方面,某种物资缺乏时,大家都去经营,一俟物资到位,极易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于是,各商家竞相降价,最后出现亏损,不得不撤出市场;另一方面,就是大多数商家怕风险大而不去经营所需商品,进而造成该区域某些商品因短缺而涨价,涨价后,顾客的购买力下降,还是造成经销商实质上的亏损,撤出市场又是唯一的出路。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到现在,进出三峡库区的企业、商家很多,但目前还留在这一区域发展的则微乎其微,尤其是许多大企业已经不见了踪影。在对该区域城镇进行定位的时候,就要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予以对策,逐步建立合理客观的物流供应链。在这个问题上,政府与企业的合作与协调是首当其冲的。

二、三峡库区城市、城镇营销中的层级管理

库区岛屿等的开发,物流链的建立与发展,都必须统筹安排,应该由一个部门牵头,统一规划,统一开发,实行层级管理。

因此,我们建议:

(1)一级城市重庆圈。统筹全局。

重庆是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抗战期间,作为陪都,它有了第一次的大发展;改革开放中,中央又将其升为直辖市,使得它又有了更大的发展。在未来的三峡区域的经济发展中,重庆市必然是龙头老大。如果三峡区域能够成为国家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特定区域,那么,首府肯定是设立在重庆市区。由重庆来统筹全局,并重点管理非库区辖区和协调奉节至重庆。

重庆统筹全局,除了发展辖区的工业、农业、林副产业等以外,在开发三峡区域旅游资源的问题上,首要的就是要协调好三峡区域尤其是库区各地的利益。前些时,一些知名学者上书国务院,呼吁打破三峡旅游垄断。学者们反映的是三峡大坝违规收费的问题,看似是个案,其实,类似的问题早已不是个别现象。比如,葛洲坝从建成至今,就一直在向游客收费;以前,游客游览大宁河小三峡,一般也只是到了双龙镇,相当多的游客并不知道双龙的上游还有个大昌镇,更不清楚到大昌镇只需要花费到双龙的1/5的价钱。当初,三峡工程开工在即,坝址附近村民只要拦一根绳子,就要向游客收取10元、20元的“过路费”。这些现象如果由一个省级的部门来牵头管理,合理安排库区旅游资源,就能尽可能地避免。

由重庆来统筹三峡区域的旅游,还能避免各地在“爱家乡”的心态下盲目发展旅游点,从而科学、节约地使这一区域的旅游产业得到良性发展。

为保证旅游产业的良性发展,就要配备合理科学的物流系统。这样,不仅解决了库区民众的衣食住行等问题,也保证了旅游产业渠道的畅通、旅游产业的质量。作为龙头城市重庆,主要是做好协调工作,组织专家学者拟订库区产业的分布规划,积极配合企业做好物流系统的建立,建设库区的公路、水路运输等硬件设施,协调基层政府与企业的关系。

(2)二级城市宜昌圈。以水电、库区自然、人文景观为特色的景点管理,并发挥副省域城市的作用,重点协调奉节至宜昌。

宜昌的水电资源很丰富,市域内除长江、清江外,还有99条中小河流。计有三峡、葛洲坝、清江隔河岩、清江高坝洲等大型电站,还有300多座中小型水电站。其装机总容量几乎占了全国装机容量的一半。传统的以及修建三峡大坝之前就有的自然、人文景观多处,计有大老岭、柴埠溪等国家森林公园,三游洞、屈原祠、昭君祠、车溪、关陵以及大量的三国遗存。因为宜昌是个新兴的中等城市,这些旅游景点与重庆等地比起来,在知名度上是相当有差距的,但它们也曾经给宜昌市带来了不菲的收入。这些景点如今仍在发挥着效益,当在保持传统格局的基础上,合理利用,使之继续发挥作用。

在宜昌市声誉日益崛起的时候,我们也应该理智地看到:全国以至世界对宜昌的了解,不是因为宜昌的自身的历史和建设,而是因为葛洲坝、三峡大坝的修建。这些超级水电工程确实宏伟壮观,但却不是每一个来三峡旅游的游客愿意参观的,我们不能把水电旅游强行搭配给游客。旅游,事实上就是一种休闲,既是休闲,就不一定带着政治的、历史责任感的、爱国的情感专门来看这超级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如果必要,我们可以把它作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免费开放,让游客自由参观。

我们并不反对将水电大都市作为宜昌市的城市定位。但是,葛洲坝、三峡大坝等电站发电的收入基本是国家的,大坝确实是世界顶级的。然而,大坝发电的功用不能等同于旅游的功用;也不能认为大坝是世界级的,进而认为城市也是“国际”的。

宜昌的旅游资源是很丰富,这种丰富是相对的,至少从目前的情况分析,短期内,宜昌的市区旅游资源与“国际大都市”距离还远,所以,定位是否可以低调点,一方面,可以把以前老宜昌江边的景点恢复重建,如吊脚楼;另一方面,可以将整个区域的一些与旅游相关的工业、手工业产品的生产放在这里。

(3)三级城市万州、涪陵圈。发挥传统的商贸中心的作用,就近解决各城镇的问题。

万州、涪陵搞商贸城市定位显然不妥。因为,即使那里曾经是商业集散地,但那是因为历史上主要的交通是川江。在现代,航空、铁路、公路都很发达,各地都以省会城市为中心,建立起了商业运行通道。大坝的修建,更使人们选择了别的交通渠道而放弃了水路。这两个城市的定位,最好是在附近城镇群中起一个“圈”的作用,负责协调圈内的旅游,配合一些大中型企业建立仓储基地,开办地区性的工厂,以及管理其他社会事务。

(4)县城以及其他城镇以“圈”为中心,结合自身资源、产业情况进行定位。目标明确,操作效率高。

这些细分后的目标,在结合对所属城镇进行科学的定位后,就要去发展自己的小品牌。在品牌发展的初期,为了避免以后资源与资金浪费,要完全依照库区旅游发展总体布局的要求,结合自己的人力物力财力情况,参照对未来几年内客流量的统计,客观地进行地方城市营销。等待该品牌发展到一定阶段,再进行相关调整,千万不能一开始就求“大而全”,盲目为品牌投资。对外的招商引资重点,是要进行科学论证,把本区域确实需要的产品以及小规模的产品生产引进,协调本区域内的企业与公众的关系,为企业的物流链的建立与完善做好服务工作,以彻底改善公众的生活、生产条件。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在2009年三峡大坝竣工后,库区蓄水高程175米,“高峡出平湖”的新景象使得三峡区域的旅游特性是“湖光山色休闲游”。由于这一区域山高地少,其发展经济的支柱产业只能是旅游。要发展这一区域的旅游,首先必须对这一区域进行行政上的合并,由重庆市牵头,实行库区旅游资源统一规划,统筹安排。宜昌市作为副省域城市协助重庆管理库区旅游,重点协调奉节至宜昌段。县城及以下城镇的定位,不能大而全,而应该根据本地的产业特色、旅游景点特性进行规划。在该区域行政、旅游营销充分协调的基础上,建立良性的物流供应链,完善物流管理,以推动该区域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三峡区域 第6篇

关键词:旅游经济,经济社会,影响机理,时间分异,三峡库区

现代旅游经济的发展,已形成为一个对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产生着越来越广泛影响的重要力量,旅游业自身亦将主要通过“系统经济”而非“规模经济”来获得持续发展[1],于是,旅游的影响和旅游发展的模式创新就日渐成为旅游发展研究的新课题。一方面,要广泛研究旅游发展带来的经济、自然、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影响,放大积极效应,规避消极影响;另一方面,要努力探索把旅游经济放在庞大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大系统中去谋求良性运转和优化发展。

在国外,早在1940年,Lutz就已注意到旅游业给自然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并着手研究这类问题[2]。1970年代后,学者们又将研究领域扩展到旅游业的社会环境影响以及旅游地居民对旅游环境变迁的心理响应等方面,至今国际学术界仍有大量关于旅游业的环境影响研究新成果。

在中国,早期的旅游发展,起源于出口创汇、带动经济的目的。1978年10月9日,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旅行者花费1000美元,一年接待1000万旅行者,就可以赚100亿美元,就算接待一半,也可以赚50亿美元。要力争本世纪末达到这个创汇目标。”在入境旅游的刺激和推动下,以于光远为代表的一些专家学者提出“旅游是经济性的文化事业,文化性的经济事业”,使旅游具有了经济上的意义。随着双休日(1995)、国庆长假(1999)的施行,旅游在逐渐成为中国老百姓日常生活必须内容的同时,亦对经济、

社会、文化产生着广泛的影响和推动。国内学者对此形成了三个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一是对旅游发展宏观经济效应的研究。如黎洁等[3]等从旅游地税收、旅游总收入与GDP的可比性、旅游统计等方面讨论了旅游产业贡献。二是对旅游发展微观经济效应的研究。如程占红等[4]研究了山西芦芽山等景区发展对社区居民的经济效应;刘益[5]等还讨论了旅游发展对社区居民经济影响的时空分布、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三是旅游发展的自然、社会、文化环境影响研究。如秦远好等[6]对旅游发展的环境影响进行了一般性研究;唐雪琼和车震宇[7]等分别从旅游业的社会弊端、摩梭人的家庭性别角色、旅游地文化等方面讨论了旅游发展的社会影响。

学者们还对旅游发展的模式创新进行了探索。一是对中国旅游经济发展总体模式的创新探索,如马波[1]认为,新时代的旅游经济发展,不能再靠自身的孤立超前、规模扩大来获得持续的发展,而当把旅游经济运行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和运作,通过谋求旅游经济系统构成要素间、旅游经济与外部相关系统间的联系科学化、合理化,形成有序的、优化的系统结构,以提高旅游经济系统的整体素质,谋求旅游经济整体功能的最大化。二是对旅游地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探索,如保继刚等[8]认为:应当充分考虑社区的意见和需要.并将其作为开发主体和参与主体,以保证旅游可持续发展和社区发展。三是从旅游开发建设的市场主体(旅游景点企业)发展的角度,讨论旅游经济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关系,如金雪军等[9]认为,在传统的研究中,更多的是只单纯从客源的角度来考虑距离对旅游景点企业市场域的影响;而景点属地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对旅游景点企业的发展业绩有显著的影响;整个社会的健康、稳定是旅游发展的前提。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到,如何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去寻求旅游经济发展的创新之路,实现旅游经济发展的多方面影响的良性,成为新时代旅游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及两者良性互动运行的新课题。本文以长江三峡重庆库区为研究对象进行探讨,期望能对此新课题的研究有所促进。

长江三峡库区是指由于兴建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而被水库淹没的地区,位于北纬29°16′-31°25′、东经106°50′-110°50′,包括重庆直辖市的巫山县、巫溪县、奉节县、云阳县、开县、万州区、忠县、石柱县、武隆县、丰都县、涪陵区、长寿区、渝北区、巴南区、江津市和湖北省的宜昌县、秭归县、兴山县、巴东县共19个区、县(市)。长期以来,三峡库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相对困难的局面,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薄弱,起点低,生存环境恶劣,移民迁建中的各种矛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逐渐暴露。当前,随着库区工作由“以移民搬迁为主”进入到“以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为主”的新阶段,加快旅游经济发展,把旅游业发展成为库区的支柱产业,已经成为学界和政界对三峡库区经济发展的普遍共识。因此,本文的研究不仅对“旅游经济与区域经济良性互动发展”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而且对三峡库区旅游经济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直接的实践意义。

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本文以“三峡库区旅游业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机理”为研究对象,重点讨论如何借助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大系统中的有关资源来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通过旅游经济的发展对库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相应的促进与带动,目的是期望推动库区旅游经济与区域经济社会的良性互动发展。

三峡库区旅游业发展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影响机理,是基于库区经济社会发展对旅游业的强烈呼唤和三峡旅游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而提出来的,因此,本文需要首先借助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数据和三峡旅游发展的现状数据来进行分析和评价。两类数据资料主要来自于重庆市旅游局、重庆市统计局、重庆市政府公众信息网等网络及相关文献资料和笔者对重庆市旅游局及重庆市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的走访调查.资料具有相当的权威性,且用于宏观态势分析研究和内在逻辑联系的探寻,资料亦能保证其针对性与适用性。

三峡库区旅游业发展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影响机理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库区旅游业外延式发展而形成的影响带动机理,即库区旅游业对库区经济社会系统中有关资源的利用,既为库区旅游业发展拓展新的空间,又为库区经济社会系统相关资源带来新的机会和增长、发展;二是库区旅游业内涵式发展而形成的影响带动机理,即库区旅游业自身发展壮大过程中吸纳相关行业部门共同整合、优化而带动库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前者的研究需要有效借助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关数据,包括库区的农业发展、工业建设及文化挖掘与文化进步方面的数据资料,这些数据资料主要依靠有关文献,对这些数据资料进行“旅游利用”评价后,引入库区旅游经济运行以促进旅游发展和库区进步;对后者的研究主要基于旅游经济发展的自身逻辑联系,按照库区不同地域旅游经济发展的不同优势形成不同的旅游产业空间集聚模式。

在库区旅游业与区域经济社会互动发展影响中,还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差异而出现不同的表现,库区旅游业对区域经济社会影响机理还需要实践探索与理论提炼以进一步完善,因此,本文的研究主要进行理论的推导,除了个别案例的证明外,没有具体数据的支撑。

2 三峡库区社会经济概况与旅游业发展优势分析

讨论三峡库区旅游业发展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影响机理及两者的良性互动,首先应当明确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概况和三峡旅游业发展优势,前者是用来说明旅游业在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地位是否重要和是否必要,后者是为了说明三峡旅游有没有发展潜力以带动库区经济社会发展。

2.1 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1)经济发展水平低。目前重庆三峡库区经济社会仍处于较低的发展阶段,与全国和重庆市平均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2004-2009年,三峡库区生产总值占全市的比重在30%左右,对比库区15个区县(市)在重庆市40个区县(市),平均水平当达到37.5%,而且2009年比2004年只上升了0.4个百分点,说明库区经济发展发展相对滞后。库区按常住人口计算,15个区县人均GDP为1.98万元,仅相当于全国人均水平的77.6%、重庆市人均水平的86.6%。1992年重庆库区人均GDP与全国差1033元,2009年扩至5727元,其中巫溪、云阳、巫山、奉节、忠县、石柱、开县和丰都等库区中心县的人均GDP,分别仅为全国人均GDP的27.54%、31.13%、32.92%、39.15%、49.32%、50.05%、41.66%和40.04%[10]。

(2)产业“空虚化”已显现。库区农业经济基本处在“粮猪型”结构为主的粗放型经济形态阶段,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强。库区工业基础薄弱,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尚未确立,工业经济对当地税收、居民收入和就业的带动不强。2009年库区人均工业增加值仅为重庆市平均水平的70%左右。由于国家环保、土地等政策的严格要求,库区发展工业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同时,城镇搬迁后功能丧失严重,恢复较慢,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各类专业批发市场尚未形成新的体系,导致第三产业整体实力较弱,商贸流通主要在库区内部自我循环,发展空间十分有限。

(3)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任务繁重。三峡水库作为长江流域的生命线,水库成库后,水流速度减缓,水体自净能力降低,加上城市生活污染、大气污染、农村面源污染、工业废水污染、垃圾污染、流动船舶污染等污染源尚未得到有效治理,水体质量已令人担忧。

2.2 三峡库区旅游业发展优势分析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三峡旅游业已经形成良好的基础,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正在呈现出日益明显的发展优势与日渐强劲的发展态势。

(1)库区旅游业产业基础初具规模。截止2009年12月,在旅游业的四大支柱(旅游景区、旅行社、宾馆饭店、旅游交通)[11]中的在前三者,三峡重庆库区拥有的数量分别占重庆市总数的44%、30%、36%(表1)。这些都表明,库区旅游业已具备较为坚实的基础,在重庆旅游业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资料来源:重庆市旅游局(截止2009年12月30日)

(2)库区旅游面临良好的市场前景。作为世界最知名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和国际市场上最具竞争力的旅游产品之一,三峡旅游在海外客源市场上不仅形成了港、澳、台、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东南亚、美国等稳定客源,而且在欧洲、非洲、南北美洲等正在形成新的客源;2009年,三峡重庆库区接待入境旅游者占全市的近一半(45.4%)的份额,较上年增长30.6%,比全市多10个百分点(20.2%)[12],说明三峡旅游的市场号召力已经形成和强大。在国内客源市场上,三峡旅游不仅对经济发达地区、北方居民具有持久的吸引力,而且重庆市民的三峡休闲游市场正在形成和放大。

(3)库区旅游基础条件已经大大改善。一方面,库区立体旅游交通网络初具规模,特别是渝怀铁路、沿江铁路、沿江高速公路等重大工程的建设,将进一步密切重庆与华中地区的联系,突出重庆在西南的中心地位,旅游可进入性和通达性明显改善。另一方面,库区“产业空心化”使三峡旅游受到了政府空前的重视与大力的推进,国家有关部委制定了《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等区域性规划。从国家层面就一个区域作专题规划,这是前所未有的,国家将进一步加大对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重庆市委、市政府已经明确提出把旅游业发展成为三峡库区支柱产业,切实解决旅游工作管理体制交叉,产权模糊,权责不清,机制创新滞后,市场秩序亟待规范等问题,为三峡库区旅游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

3 旅游业发展扩展对库区经济社会相关行业部门的拉动

3.1 旅游经济要素的扩张与分解

从旅游活动过程来看,旅游包括行、游、住、食、购、娱六个要素,对应形成了旅游经营的六个领域。这六大要素,既是旅游消费要素,也是旅游服务和旅游吸引要素。库区旅游业近20来年的发展,已经在这六大领域形成一定的基础和优势,并成为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同时,随着旅游活动的大众化和旅游需求的个性化、多样化,资讯、康体、文化、学习、科教、环境、制度等新的要素又在旅游经济运行日益强化和凸显。伴随旅游经济要素扩张的另一重要变化是旅游要素的分解分化,即一些新的旅游活动安排不完全按照“行、游、住、食、购、娱”的传统六要素,也不是一定要以“游览”为重心来进行旅游活动。如近年来各地城市兴起的“餐饮一条街”、“农家乐”等,“游览”已经不是主要内容,去“餐饮一条街”也不需要住宿、购物和娱乐了;而到香港旅游主要为了购物,商务、会展旅游主要是食、住的舒适与便捷等。这些都充分展现着旅游活动要素的分化与分解。

旅游活动要素的扩张与分解,使旅游经济运行出现了多样化的趋势。三峡库区旅游活动要素的扩张与分解,使三峡旅游经济在原有基础上出现旅游经济要素的重组与整合,进而带动库区经济社会大系统中若干要素、资源的再利用与创新利用。在三峡库区旅游经济要素的扩张、分解、重组、整合,要特别注意对应不同类型的旅游者,实现旅游要素之间的数量规模匹配和质量档次之间的对应。

3.2 旅游经济扩张拉动库区农业经济发展

库区旅游经济要素的扩张、发展,不仅表现在对传统的自然山水、人文景观等旅游资源深度开发,还需要着力于寻找、发掘、利用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大系统中现存的产业发展资源为旅游经济所用。旅游经济在拉动库区农业经济上,当前特别要注意发掘利用库区如下资源:

(1)三峡库区的高效生态农业资源。高效生态农业在促进农业创新发展的同时,又成为一种重要的观光、休闲等旅游资源。目前在库区成功建立了以柑橘、生猪、沼气产业为基础的循环模式——“猪-沼-橘”生态农业模式。该模式2008-2009年累计在三峡库区的江津、长寿、开县等十余个沿江柑橘重点区县共计推广6 700 hm2,合计增收节支1.2亿元,解决了2万余劳动力就业[13]。由于库区移民安置与缓解人地矛盾、库区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库区生态环境保护与重建及库区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和库区多种动植物生长发育的良好生态条件、丰富的土地水域生物等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较为雄厚的农业科教力量等多方面优势,三峡库区当因地制宜地形成多种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这同时为库区旅游业提供多种资源基础,利用这些资源发展农业观光、乡村休闲度假、现代农业学习考察、优质农产品品尝等多种旅游内容,促使旅游者在三峡库区停留更长时间,带来更大经济效益。

(2)三峡库区的农产品加工工业资源。三峡库区农业资源丰富,农产品加工发展潜力巨大,以名牌农产品为例,在2007-2009年重庆市认定的名牌农产品(认定有效期为3年),库区15个区县(市)共有54个,占重庆市133个的54%[10],应该说,库区依托农业资源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形成名牌农产品的潜力较大。目前,库区正在形成粮油产业、柑橘果品产业、榨菜蔬菜产业、生猪草畜产业、中药材产业、蚕桑产业、茶业产业、板栗产业等各自的农业主导产业,依托之将形成各有特色的农产品加工工业及农产品加工产业链。依托农产品加工所涉及的“种植养殖、收购加工、物流销售、售后服务等环节”开发旅游活动,特别是在旅游者农产品加工诸环节后,让他们亲手包装一件产品带走的旅游活动,对广大中小学生及其家长和大学生具有强烈吸引力。显然,这不仅有旅游经济效益,而且有教育、宣传等多方面的社会效益。

(3)三峡库区新农村建设形成的旅游资源。《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按照这“20字方针”建设的新农村将是一个能够不仅让生活在农村的人有一个比较好的感觉,而且让社会上特别是城里人,对农村有一个新认识的景象。它将不仅直接吸引城市人到新农村来旅游,而且还会吸引城市人到新农村来居住。其实,在欧美发达国家、日韩及中国台湾,已经出现了相当多的城市人向农村回流(理论上称为“逆城市化趋向”)。乡村旅游已成为人们回归自然、放逸身心、感受自然野趣、体验乡村生活、进行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之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无疑会推进乡村旅游快速发展。

3.3 旅游经济扩张对库区社会文化和生态建设的带动

库区旅游经济要素的扩张、发展,还将在发掘利用库区社会、文化、生态建设上形成拉动和互动。

(1)库区城乡聚落的变迁为旅游经济所用。一方面,三峡库区因为移民搬迁而形成了大量的新的城乡聚落,在移民搬迁中,库区已经形成了一批有特色的城镇,今后库区各区县(市)将以中心镇为重点,进一步创新小城镇投资建设机制,大力发展中心镇、民营经济和劳动力密集型农产品加工业,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和外出农民工返乡创业,形成产业集聚、企业集群、就业集中的新型集镇。另一方面,随着库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力提升城镇化水平,增强城镇对农村的辐射带动能力,亦会推进库区新型城镇的建设发展。库区新型城镇将成为库区的重要旅游地。2009年库区旅游招商成果显著,全年共签订旅游建设项目85个,协议资金达735亿元,其中,合同项目49个,合同金额457.8亿元,对库区产业的发展和扩大就业等方面都将起到积极的拉动作用[12]。此外,库区旅游还积极主动地吸纳和利用三峡库区日渐增多的对外交流、对外开放所带来的旅游者流动,包括库区重点和优势的工业、商业和社会文化活动形成的旅游流、国家相关部委办局和省市对库区的“对口支援”形成的资金流、人流和物流。

(2)库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和精彩的现代文化亦将使库区旅游变得厚重与丰满。现代旅游活动越来越依赖文化,努力提高旅游的文化含量,是现代旅游经济运行良性发展的重要趋势。三峡库区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是旅游发展的重要支撑基础。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三峡地区留下了丰富灿烂的历史文化和山水文化,其中,历史文化包括涪陵区的巴文化、易学文化中心、白鹤梁水文文化;丰都县的汇南汉墓群遗址文化、鬼城文化、烟墩堡旧石器时代遗址文化;石柱县的土家族民俗文化;忠县的石宝寨建筑文化;奉节县的三国文化和诗文化;巫山县的古人类文化、大昌古镇文化;巫溪县的巫文化和盐文化等[14]。在利用文化资源促进库区旅游经济发展中,要注意一个基本的视角是“从经济进去,从文化出来”。也就是说,三峡旅游经济运行,首先要从经济上进行评估和判断,在“保本赢利”的基本要求满足中,加大旅游文化的开发,增大旅游活动中的文化含量。2009年,重庆市对库区34个文物项目进行维修,维修面积10.9万m2,文物维修项目累计支出5315万元,比上年增加3675万元。文物藏品达76.0449万件,新增10.6081万件,比上年增长16.2%;从业人员1785人,比上年增加330人;全年文物业实现门票收入达4407万元,比上年增加1075万元,增长32.3%[12]。当然,如果旅游活动淡化了其经济性要求(如政府接待),根据需要或要求而强化其文化含量则是另外一个问题。

(3)库区生态保护与建设,既为库区旅游经济提供着良好的发展背景,又为库区旅游经济打开新的发展空间。三峡库区生态环境脆弱、山地灾害、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等问题仍十分严重,库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本就是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长久大事。而旅游活动以环境为基础,旅游者是在享用环境,旅游业的存在以环境为资源为依存,发展旅游经济,不仅为当地居民开辟了财源(使之改变原来对资源的耗用和攫取),同时也使当地居民对原有资源的价值和资源的使用方法有了新的认识,部分收入还直接用于环境保护。2008年库区大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工作,实施了次级河流污染整治;完成1.6393万户农村移民家庭沼气池建设和改厨、改厕、改圈配套工程;建成库区生态屏障森林工程2666.7 hm2,清理长江干支流漂浮物14.7万t,完成了48个非应急治理项目涉水工程。库区生活污水处理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3%、93%,分别比全市平均水平高15和17个百分点,长江、嘉陵江和乌江重庆段水质总体保持稳定[10]。因此,三峡旅游经济发展与三峡生态建设在本质上是内在统一、相互促进的。

4 库区旅游经济对区域经济社会影响的时空分异

4.1 旅游业集聚对库区经济社会相关部门的重组而形成库区发展优化

产业集聚或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是指“在某一特定区域下的一个特别领域,存在着一群相互关联的公司、供应商、关联产业和专门化的制度和协会”的现象[15]。随着旅游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必然出现旅游经济系统的“规模扩张”和“内容增加”,形成旅游经济要素的分解与重组、旅游产业部门与相关行业部门的链接与整合,使旅游产业形成一个日益庞大的产业链和产业群。旅游产业集聚是旅游经济发展的必然过程和提升区域旅游竞争力的要求,旅游产业集聚现象正在大量形成,应积极借助“产业集聚”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以推动旅游产业集聚的健康发展和区域旅游竞争力的提高。

三峡库区旅游业拥有坚实的发展基础,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应当积极推进库区旅游产业的集聚发展以带动库区经济社会相关行业部门的发展,促进库区经济结构的优化。应当充分研究在旅游经济要素扩展与分解推动下形成的日益庞大的库区旅游产业链、产业面和产业群,在此基础上判断和选择各自的旅游经济运行重心,进而推进旅游产业的空间集聚发展。基于三峡重庆库区15个区县旅游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不同,应当选择各自不同的模式进行旅游产业的空间集聚,着力创新探索发展。其中,基本的模式有三[16]。

(1)奉节县、巫山县、巫溪县三县,已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旅游组团——依托长江三峡、巫山大宁河小三峡、奉节白帝城及天坑地缝已经形成的较高市场号召力吸引海内外旅游者,其旅游产业集聚宜选择“基于旅游资源吸引力的旅游产业集聚模式”。

(2)渝北区、巴南区、江津市及涪陵区、长寿区、丰都县、武隆县,毗邻山城大都市,都市居民休闲度假游将是其重要的客源市场,依托各自的资源优势,对接都市客源及市外客源,在旅游需求的引导下进行相应的旅游开发建设,通过旅游开发建设引导旅游者的到来,即选择“基于旅游客源与旅游资源开发互动的旅游产业集聚模式”。

(3)万州区、云阳县、开县、忠县、石柱县等,应以万州为中心进行旅游产业要素的合理布局,先选择“基于旅游资源吸引力的旅游产业集聚模式”,而后在“旅游客源与旅游资源开发的互动”中实现旅游产业集聚的优化发展。

4.2 库区旅游经济对区域经济社会影响的时间分异

当前及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发展旅游经济是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选择和重要支柱,库区当大力推进旅游经济的发展并努力张扬和放大旅游经济对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带动。然而,随着库区整体旅游经济实力、水平的提高,重庆库区15个区县,是否都当持久地把旅游业作为重点和根本,这是一个当前需要清醒认识的问题。这是因为,发展旅游是目前库区发展的当然选择,随着旅游活动规模的扩张和优化运行,其影响不仅在经济促进上,而且显现出日益重要的社会效应,诸如地方品牌效应、经济吸引效应、文化扩散效应、市场开放效应[17]等。在库区旅游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及至发展到一定水平后,我们的重心不仅在旅游活动的经济效益,还当关注和放大旅游活动的其他多方面效应,特别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库区旅游活动的其他效应会更为重要;在库区日渐增多的旅游经济交往中,主动积极地发现新的市场机会和新的产业的比较优势,或者进一步提升旅游经济的产业地位,或者选择和发展新的重点产业、优势产业。我们既要有机遇意识,大力推进旅游业的发展,充分发掘和利用各种资源为旅游业所用,实现旅游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也要有开阔视野,在旅游经济往来中寻求新的市场机会;更要有选择能力,当新的产业发展空间、机遇已经显现,就当把旅游经济放到相对次要的位置而集中力量发展新的产业。如深圳市,其旅游的发展水平在国内是较高的,在今后较长的时期内深圳市仍将是中国旅游较为发达的城市,但深圳市委却将深圳城市经济发展定位在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金融中心、物流中心的“一个基地两个中心”上[18],这就是一种对旅游经济发展时间分异的正确态度。

5 结论与建议

三峡库区旅游业发展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市场基础、资源基础,且已受到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三峡旅游必将迎来快速健康的发展,并因而对库区经济社会带来更为广泛、深入的积极影响。

库区旅游经济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影响机理从“旅游业的发展、扩张而为库区经济社会相关行业部门带来市场和机会形成拉动”和“库区旅游业自身结构调整与优化,而将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系统中相关行业部门内化进旅游产业集聚发展”两个方面展开,前者表现为库区旅游业的外延式发展,后者表现为库区旅游业的内涵式发展。

发展旅游业是发展库区经济社会的重要选择及支撑,但不是每个库区区县的唯一选择和永远选择,库区各区县需要强化“旅游经济对区域经济社会影响的时间分异”观念,在今后的旅游发展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寻求、比较、选择新的发展机会与发展优势,把旅游业做大做强,以旅游为切入点而在适当时机发展新的产业。

三峡区域 第7篇

自然灾害是自然相互作用的产物, 它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 随着人口增长, 科技与社会进步以及人类对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经济系自然资源利用广度和深度的变化而变化。自20世纪以来, 随着人口、资源与环境矛盾的日益加深, 全球各地区的自然灾害成灾次数、经济损失和受灾人口明显增多, 自然灾害灾情不断上升, 灾害风险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 最大限度地控制风险从而减轻灾害地影响和损失已经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2006年8月27日至9月1日, 在瑞士达沃斯召开的国际减灾会议上, 国际灾害学界的专家学者们呼吁以综合的多学科交叉的视角来研究和探讨当今世界的各类自然和人为的风险, 进一步强调了风险管理在综合减灾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峡工程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 将对发电、防洪、航运等方面将产生重大意义, 但是, 与此同时由于三峡工程建设对我国整个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影响巨大, 尤其对库区影响更大, 使得三峡库区成为我国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三峡库区的地质灾害问题和库区广大移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将其治理工作看作“是关系到库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子孙后代的大事, 刻不容缓”。

本文对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的风险管理进行研究, 旨在进一步理解地质灾害恢复力的内涵和实质, 为区域灾害恢复力建设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 为政府的防灾减灾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和社会意义。本文的结构如下:第一部分对国内外现有文献进行回顾;第二部分介绍本文的研究区域;第三部分构建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恢复力评估模型;第四部分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 对库区地质灾害风险控制进行了探讨;第五部分是全文的结论以及展望。

2 文献综述

地质灾害风险管理是当前国际地质灾害研究领域的前沿课题, 是全面分析地质灾害与人类社会关系、定量化评价地质灾害的破坏效应的关键问题之一。

国外对地质灾害风险的研究起步较早, 从20世纪60、70年代开始, 一些地质灾害多发国家, 如美国、法国、意大利、日本以及前苏联等, 开展了大区域的地质灾害规律研究, 认为地质灾害的减少必须与国土开发规划结合在一起考虑, 其预测研究对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从90年代开始, 围绕国际减灾十年计划行动, 北美及欧洲许多国家在原地质稳定性分区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地质稳定性与土地使用关系的风险研究, 把原来单纯的地质稳定性研究拓展到了综合减灾效益研究。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意大利等国家已有不少地质灾害风险相关研究, 对地质灾害风险理论 (Morgan, 1992;Hutchinson, 1992) 进行了风险定义、识别分类等方面的研究, 在滑坡灾害风险评估 (Carrara, 1999;Brabb, 1984; Chowdhury, 1998;Michael-Leiba, 2000; Conor, 2000) 、风险图编制 (Anbalagan &Singn, 1996; Uromeihy, 2000) , GIS及遥感技术应用 (Mejia, 1994;Carrara, 1999;John, 1999;Piyoosh& Ramesh, 2000;Temesgen, 2001) 等方面都进行了探索性研究。

相对而言, 国内大陆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 研究尚不系统。马宗晋 (1993) 提出了用灾度表示自然灾害破坏损失规模的看法;高庆华 (1991) 提出了建立自然灾害评估系统的总体构想;张梁, 张业成等 (1994) 对地质灾害属性特征、风险构成、易损性及其在灾害风险管理中的地位进行了研究;黄润秋等 (2000) 对在综合地学信息系统上进行地质灾害风险管理和风险管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刘玉恒 (2001) 等建立了土坝地质灾害风险计算模型, 采用蒙特卡罗法计算了某水库土坝地质风险;:殷坤龙等 (2001) 研究开发了基于GIS的区域地质灾害风险分析系统, 对全国范围及陕西秦巴山区旬阳地区的滑坡灾害进行了危险性分析、易损性分析和最终的风险评价;汪敏等 (2001) 用地质灾害分析理论建立了香港和重庆两地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系统;谢全敏 (2004) 以可靠性理论为基础, 运用模糊数学理论对地质灾害风险管理及其治理决策理论方法进行了研究。

在研究方法上, 风险的脆弱性、恢复力和适应性相关的灾害综合管理和减灾最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已被学术界予以高度重视。在国际减灾十年 (IDNDR) 活动、国际减灾战略 (ISDR) 的相继实施的大背景下, 国内外学者兴起了通过研究灾害脆弱性和恢复力从而控制灾害风险的新一轮热潮。目前国内外对承载体脆弱性的研究较多, 但对恢复力研究仍停留在理论和概念层面, 没有较深入的实践性研究。灾害恢复力评估虽然在风险管理、应急管理和减灾规划中的价值已得到足够重视, 但面对“什么因素决定恢复力大小”和“在多大程度上决定恢复力大小”等问题, 仍没有较合理的解决方案, 也没有较全面系统的综合评估模型来进行定量分析。

本文提供了一个区域地质灾害恢复力评估模型的设计方案, 目标是在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恢复力的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基础上, 提取区域地质灾害恢复力的主要影响因子集, 评估区域恢复力的时空特征, 最终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以有效控制区域灾害风险。

3 三峡库区概况

三峡库区是指三峡大坝建成后受回水影响的水库淹没区和移民搬迁、安置所涉及的区域, 大约在29°16′-31°25′N、106°50′-110°51′E之间, 西起重庆江津县, 东至湖北宜昌市, 包括重庆市22个县 (市、区) 和湖北省4个县 (市、区) 。总面积5.8×104km2, 库区人口众多, 长期过度的开垦, 造成水土流失严重, 森林覆盖率由20世纪50年代的20%急降到80年代的10%, 甚至更低, 水土流失严重, 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繁。根据国务院2001年批复的《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总体规划》, 目前已查出三峡库区内共有各类崩塌、滑坡体2490处, 高切坡1428处, 可能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的库岸总长约440公里。1982年以来, 两岸发生滑坡、坍塌、泥石流多达70多处, 规模圈大的40余处, 据不完全统计, 致死400余人, 损失严重。陈华洲等 (2006) 指出从2001年到2006年, 地质灾害的发生的频率与程度和往年持平。所以本文选择山峡库区作为研究区来研究地质灾害恢复力和地质灾害风险管理, 以期提高库区的综合减灾水平。

4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恢复力评估模型的构建

上世纪70年代开始, 恢复力这一概念首先从力学被引入生态领域, 以描绘系统承受压力及回复到原有状态的能力。目前, 它已经成为生态、灾害和气候变化等多个学科共同关注的对象。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 (UN/ISDR) 认为在面对灾害的潜在压力时, 恢复力是自然界和人类系统一个有价值的特性, 有助于可持续发展及减小脆弱性, 值得深入研究。2005年1月在日本召开的第二届世界减灾大会针对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灾害风险, 从降低区域脆弱性水平、提高区域社会的灾害恢复力和加强区域综合减灾能力建设等角度提出了具体的综合减灾策略, 并通过了“2005-2015兵库行动框架”:建立国家和社区的灾害恢复力。

4.1 利益主体的关系分析

地质灾害风险管理是多方利益的博弈, 在恢复力建设过程中这种博弈会造成职责缺失和任务失败, 所以有必要先理顺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任务, 为有效区域地质灾害风险、减轻自然灾害做出贡献。另外, 在灾害控制过程中应注意到区域地质灾害恢复力虽然主要在灾后体现 (灾后恢复的时间和速度) , 但恢复力建设却贯穿在灾害发生的全过程中, 其目标既包括对本次灾害损失的控制和减轻, 也包括将对下一次灾害恢复的积极防御。本文将相关利益主体分为3大类:政府 (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 、保险公司、以及企业、社会和农户这3大类。

4.1.1 政府

政府减灾的主要任务是完善辖区的减灾行政管理体系, 确定辖区减灾投资规模或投资比例, 制定适应辖区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具有可操作性的综合减灾规划 (空间布局、工程和非工程体系的建设等) 。可见政府在提高区域整体安全水平、建设和谐社会并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三峡库区区域地质灾害恢复力建设中, 政府发挥着“大脑神经中枢”的管理和领导决策作用, 其职责和任务主要概括如下:

(1) 制定科学有效的恢复重建计划, 协调减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包括进行灾情评估, 制定救灾政策、救灾物资储备制度、灾民救助标准等。提供灾民的基本生活和生命安全的保障, 负责学校、医院、交通、电力、通讯等公共基础设施的灾后重建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这是政府灾后救助的基本工作职责。同时, 应在总结灾后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着重进行灾后经济的恢复和重新定位, 协调区域开发和生态建设、经济发展和防灾减灾, 走可持续经济发展之路。

(2) 鼓励保险公司、企业、社区和农户开展自身的防灾防损行动, 加强政府的引导和监督作用。这就不仅要求加强政府与保险公司、企业、社区和农户的联系, 建立政府、企业、社区相结合的综合减灾体系, 而且要求工程性减灾和非工程性减灾措施并进, 引导其开展科学的防灾减灾活动。

(3) 推进地质灾害保险和再保险等有利于灾后快速恢复的经济和法律措施。地质灾害保险是灾害保险的一种特定形式, 作为一种防灾非工程措施, 既可以减少政府灾后的救灾压力, 为灾区居民灾后重建和迅速恢复生产、生活提供有力的保障, 也可以通过投保的门槛作用, 限制地质灾害高风险区的不合理开发利用。目前地质灾害保险在我国仍未得到很好的发展, 所以有必要借鉴国外的经验教训, 结合我国国情开展地质灾害保险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尤其是地质灾害保险模式的选择、组织形式、法律保障、政策导向、风险转移与分散、部门间协作、以及保险宣传和教育等方面。冯春涛、余振涛等 (2006) 诸多专家学者对三峡库区地质灾害保险的可行性、必要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 强调政府应给予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扶持, 建议采取政府、社会、企业和农户多方面筹集资金的方式建立地质灾害风险基金, 实现风险分担、利益共享。

(4) 改变风险分担状态, 进行区域内外的利益协调。库区外部主要需要协调好与重庆市和武汉市的利益关系, 以及与整个长江流域的关系;库区内部主要协调库区与坝区的利益, 如在移民补偿资金、三峡工程形成的税金和后期扶持基金的分配方式, 三峡库区旅游资源的利用方式等方面库区和坝区一直存在争论。库区是一个有机整体, 库区资源开发应该整体规划, 分步实施, 同时要协调好库区和坝区、全库区各部分之间的利益关系。坝区与库区的产业取向以及资源开发应贯彻优势互补的原则。在目前的情况下, 三峡移民后期扶持的坝区与库区之分, 扶持对象的非有机性、非整体性, 坝区与库区的产业取向以及资源开发不能很好地贯彻优势互补的原则, 这些都是急待解决的问题。所以政府应协调好受损方和受益方的经济利益, 可以通过双方保费的合理负担或第三者责任险来进行调节, 以达到社会的最优经济效益。

(5) 重视社会非政府组织和民间团体的救助作用, 宣传与教育和组织社会各界的捐款捐物。社会的救助功能在对付历次大的地震和灾后恢复重建中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是地质灾害风险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社会的作用具有临时性, 基本上以解决灾民的暂时生活为目标, 具有明显的慈善性质, 只能缓解部分问题, 决非长久之计, 不能作为主要目标。

(6) 政府还应加大防灾减灾的科研力度和专业人员的培养。在相关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和专家意见的指导下来开展相应工作才能高效可行。

4.1.2 保险公司

由于三峡库区一直是地质灾区多发区, 平均每年因地质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数亿元。目前, 湖北省和重庆市各家商业保险公司还都没有开展专门的地质灾害保险业务, 只是在企财险、农村家庭财产险等险种里附带了地质灾害责任险。农作物的地质灾害责任险在开展了几年之后, 也由于风险太大, 特别是在2003年三峡水库蓄水至135 m水位, 库区水位普遍提高了几十米, 库区水位每年涨落达30m, 原有的滑坡、崩塌以及岸坡的稳定性将受到影响, 地质灾害发生频率有可能增加, 保险公司基本上就停止了这方面的业务。所以保险公司应重新积极稳妥地开展地质灾害保险, 发挥保险公司在灾害恢复力建设中的“稳定器”作用, 从根本上改变“农民买不起, 保险公司赔不起”的农业险“怪圈”。

(1) 保险公司需要协助政府完成地质灾害保险的制度建设, 可借助保险公司作为商业性公司的已有基础和影响力, 由其完成地质灾害保险出售、承担保费的收取、保险费率和灾后损失的赔付率厘定等业务工作。一旦灾害发生, 尽快组织人员完成勘灾定损, 协助政府进行灾区的快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2) 保险公司应加强和政府各职能部门的合作, 并不断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产品改进和创新。对地质灾害风险不同的行业、对同行业中面临地质灾害风险的不同企业执行不同费率, 提高投保户防灾防损的积极性。采取多种手段防范和化解风险, 降低出险率。比如加强与当地地质、水文、气象等部门有密切联系, 及时获取地质和重要灾情信息, 提醒保户布置防灾工作等。 (3) 加强风险管理、提高风险承受能力, 并通过再保险的手段进一步分散地质灾害风险。再保险是现代保险业快速稳健发展的重要因素, 是对传统保险经营技术的突破。国外农作物保险或地质灾害保险均有再保险机制的支持, 特别是对那些特大自然灾害的损失, 必须依靠再保险来进行风险转移。 (4) 保险公司需加强保险宣传, 发挥其灾害风险教育的作用。通过普及保险知识, 提高湖区人民的风险意识和保险意识, 使保险公司成为灾害风险日常管理过程中的另一重要力量。

4.1.3 企业、社区和农户

受地质灾害风险威胁下的企业、社区和农户是灾后恢复的主体。在辖区政府减灾体系的框架下, 加强企业、社区和农户自身的经济能力建设和安全建设, 提高其对地质风险的防御能力, 是最根本的抵御风险的途径。恢复力建设中, 其主要任务是灾后积极配合政府安排进行自救和互救, 平时主动进行防灾减灾, 比如参加保险、消除危房等风险隐患、拒绝在高风险地区开发等。企业可通过自身的技术进步和提高管理水平, 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使单位产品的生产与经营的安全成本降低到最低水平。社区应充分考虑其所处地理位置, 已经历或面临的地质灾害强度、灾情程度及其风险水平, 制定应急预案, 通过安全教育、应急演练等行动, 发展社区安全文化, 提高社区自救和互救水平。农户则应在政府指导下, 因地制宜合理安排农业生产, 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布局, 建立减灾避灾种植制度, 发展可恢复的农业生产模式, 从源头上减低农业风险、增强灾后恢复能力。比如加大农用抗灾设施投入, 在库区加大森林覆盖率, 发展农家特色餐饮、漂流等观光旅游项目等, 都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实现人与地新的平衡与和谐。

4.2 概念模型的构建

在详细分析了相关利益主体的基础上, 将构建区域灾害恢复力的概念模型, 为进一步构建区域灾害恢复力评估模型奠定基础。区域灾害恢复力体现的是在灾害发生后, 区域在自我调整和外界援助下及时进行生产、生活恢复, 不断适应灾害, 尽量减轻灾害损失的能力。所以灾害恢复力受诸多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 是一个复杂多因子的动态概念。要进行深入研究, 首先需要理清恢复力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一基本问题, 建立区域地质灾害恢复力的概念模型。

参照Bruneau等定义的关于地震灾害恢复力TOSE维度空间理论, 考虑到三峡库区的区域特征和地质灾害这一灾种的特性, 本文将三峡库区区域地质灾害恢复力定义为一个由自然维、经济维、组织维、社会维组成的四维空间系统。自然维指的是农业系统的恢复能力, 主要受耕作制度、农作物种类、土地利用结构和强度等因素影响。文海家等提出的三峡库区减灾避灾种植制度和现在大力发展的耐涝农业等都可大大提高农业系统的地质灾害恢复力, 减少农业灾害损失。经济维指系统的经济恢复力, 主要受区域经济水平、产业结构的多元化等因素影响;组织维指区域政府灾害管理、组织和决策能力, 主要受政府效率、减灾规划水平、灾中响应能力、水利基础设施状态、救灾政策、可调度的救灾资源的距离和数量、信息传达速度等因素的影响。在我国“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的抗灾救灾大背景下, 中央的有效救灾政策、灾害发生后区域外社会各界给予的金钱和物资的捐助也有利于区域灾后的快速恢复。社会维包括人的灾害意识、保险意识、行动能力、社会交往水平等方面, 主要受人口受教育水平、年龄结构、性别比例、健康状况、投保比例、社会交际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其中, 灾害意识强弱很大程度上与受教育水平直接相关。教育程度越高, 农民购买农业保险的意愿越强。可见, 这4个维度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 所以需综合考虑这些影响因素, 以区域地质灾害恢复力四维概念模型为基础, 建立全面的地质灾害恢复力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因子相关分析, 提取三峡库区区域地质灾恢复力的主要影响因子集。

4.3 评估模型的构建

其具体评估环节和步骤如下:

(1) 构建并计算恢复力指数。参考Chang等关于地震灾害恢复力的定义, 将地质灾害恢复力指数定义为研究系统在强度为i的特定地震事件中满足预定义的性能标准A的概率Pr (A|i) , 即同时满足系统快速恢复和稳健性的概率。所以恢复力指数可在历史灾害数据的基础上, 通过数理统计加蒙特卡罗等数学模拟方法来进行概率计算得到。当前主要面临的问题是系统快速恢复和稳健性的标准不易确定, 而且历史灾害数据较难获取。只能通过统计资料和详细的家户问卷调查获取较初略的数据。

(2) 在前面建立的区域地质灾害恢复力的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 利用区域承灾体的属性数据, 通过相关分析、线性回归、主成分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来拟合承灾体属性与恢复力指数的经验函数关系, 从综合评估指标体系中提取区域地质恢复力的主要影响因子集及其影响程度的大小。

(3) 进行区域地质恢复力分析, 研究整个三峡库区的地质灾害恢复力状况和时空格局, 分析其强弱成因。需要强调的是灾害恢复力评估具有不同的等级:个体—家庭—社区—区域—省—全国。目前国外大多灾害恢复力研究都关注个体和社区尺度, 而本文建议从区域的角度来研究中等尺度的灾害恢复力, 因为区域尺度上的研究更能反映出恢复力的时空格局, 能更好地分析恢复力的影响因子和进行减灾政策建议, 有利于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而且数据的可获取性、可靠性和可比性也都更好。

(4) 进行区域地质灾害恢复力的情景仿真研究和减灾行为的效益评价。由于灾害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 所以建议在恢复力影响因子集确定的基础上, 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来进行区域地质灾害恢复力建设的情景仿真模拟, 分析哪个承灾体要素对恢复力最敏感, 哪种恢复力建设方案最有效最合理, 进而为灾害恢复力提供一个新的研究思路。

(5) 考虑区域对地质灾害长期的适应方式和行为, 总结历史灾害的经验教训, 进行增强库区地质灾害恢复力的对策研究, 创立库区地质灾害备灾模式, 以降低脆弱性及风险, 提高库区减灾水平。

5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风险管理对策

在2006达沃斯国际减灾会议上, 有关专家提出当前风险管理工作的实质可概括为:控制不可避免的;避免不可控制的。地质灾害风险管理是一个包括灾前、灾中、灾后等不同阶段的周期性管理过程, 在每个阶段均有相应的风险管理理论加以支持, 从而使整个控制过程科学化, 并达到整体控制效益的最大化。同时, 地质灾害风险管理必须重视除害与防治并举的灾害管理思想, 注重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的有机结合和库区全局利益与区域利益相协调。

在综合考虑地质灾害管理的诸多环节和原则的基础上, 结合三峡库区的实际情况, 本文提出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综合风险管理对策如下: (1) 加强库区城镇库岸防护工作, 调整优化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和生产结构, 发展减灾避灾农业。做好移民安置工作, 并为其提供新的可持续就业形式。发展库区特色经济, 实现减灾和经济发展相协调。 (2) 大力推广政策性地质灾害保险, 加强群众风险意识和保险意识, 加大政府的扶持和投资力度, 做到政府、社会、企业和农户多方面风险分担。 (3) 加强库区地质灾害综合管理, 完善库区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和监测预警系统建设, 重视流域的生态风险管理, 实现流域防灾、生态环境的综合风险最小、效益最佳。 (4) 进一步贯彻“依靠群众、依靠集体、生产自救、互助互济、辅之以国家必要的救济与扶持”的救灾工作方针, 保证救灾物资储备, 培养壮大救灾的专业队伍, 完善各级政府灾害应急预案的制定, 提高区域灾害的抵御和恢复能力。 (5) 进行区域风险评价, 制定区域风险评价图和风险区划, 为政府减灾决策和保险公司业务服务。同时加大地质灾害风险信息的公开程度, 积极鼓励公共参与到风险决策中去。 (6) 加强各级政府、政府各部门以及政府与保险公司、企业、社区和农户的协调, 鼓励和引导企业、社区、民间组织和民众等多元的管理主体参与地质灾害风险管理, 共享灾害信息和减灾资源, 提高综合减灾的效率和效益。 (7) 推进地质灾害风险管理研究, 积极应用推广成功的区域减灾范式和最新研究成果, 提高地方政府管理者的专业素质和管理水平, 加强专业人才的输送和培养。

6 结论和展望

上一篇:高职学生思想道德下一篇:偏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