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的文化范文

2024-07-16

多元化的文化范文(精选12篇)

多元化的文化 第1篇

一、组织文化多元化的定义

随着组织不断发展, 越来越多的组织开始意识到组织文化多元化的重要性, 因此许多学者开始研究其概念并对其进行定义, 产生了对其定义的多种理解。有的学者认为, 组织文化多元化是指不同组织文化共存的一种状态, 即在同一个时期的同一家组织多种文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而有的学者则认为, 组织文化多元化是指各组织在现代化发展和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过程中形成的工作习惯、价值观念和思维行为模式等;还有一部分学者则强调不同时期、不同环境和不同种类组织的组织文化均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具体表现为组织内部成员和工作团队等群体的个体独特性以及这些个体独特性整合在一起时形成的多样化。这些观点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组织文化多元化的内涵, 各具特色且相当合理。

根据上述对组织文化多元化不同内涵的阐述对其定义如下:“组织文化多元化是指组织在适应多变环境过程中坚持组织主流文化不变的前提下, 参考并实践不同组织文化, 允许多种组织文化共存、兼容和发展的状态。”

二、组织文化多元化的特点

当今社会, 组织文化多元化已成为组织发展的现实背景和历史趋势。组织文化多元化具有以下特点:

(一) 不同组织文化之间可以多元共存

多元共存就是说各种不同的组织文化以及组织内部人员的个体文化都有平等的生存权利和发展空间, 彼此之间平等共处、相互互补兼容、和谐发展。这一特征是组织文化多元化的基本特征, 也是组织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内在要求。

(二) 各种组织文化彼此和而不同

各种组织文化之间应该和谐又不千篇一律, 彼此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因为每一种文化都是一个组织的基本标志, 涵盖着组织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是一个组织的精神实质。不同组织文化应取长补短, 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和而不同允许发挥每一种组织文化的积极方面, 使各种文化在碰撞过程中不断改革和创新, 从而可以共存发展。

(三) 不同组织文化之间相互兼容共同创新

文化是一个庞大而又一直处于不断变化中的动态的系统, 它不断与各种异文化进行交流和沟通, 彼此吸纳对方的精髓, 取长补短, 变革创新, 最终发展成为一个更加强的系统, 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壮大, 而组织文化作为文化的重要分支也遵循这此种发展之道。各种组织文化之间虽然不尽相同, 但并不冲突, 各自之间以一种相互渗透彼此兼容的态势存在着, 通过长期的沟通和交流, 借鉴对自己有益的文化成分, 长此以往, 自身文化便得到发展和创新。一种组织文化只有不断处于变革创新中, 才能是自己具有竞争力, 获得生存发展的机会。

(四) 组织多元文化持续时间长且相对稳定

每一个组织从创建开始就形成和发展了自己的组织多元文化, 包括价值观念、工作环境、工作态度等组织文化核心。而这种组织多元文化核心是在组织长期的实践和沟通中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具有鲜明的代表性和排他性, 体现了组织本身的独特之处, 所形成的观念态度等更是适应组织自身的一种文化形态。因此, 组织多元文化一经产生就会在组织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 且长期稳定。

三、组织文化多元化的影响因素

随着社会环境的日益复杂多变, 组织文化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而组织文化多元化问题也被各种各样的因素不断影响着。其中比较重要的因素有以下三点 (其他相对弱小因素也在组织文化多元化问题上扮演着相对重要的角色, 但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

(一) 经济全球化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必然趋势的到来, 世界各国的文化更是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融合以及同化, 部分文化更是以侵略的态势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下。而对经济发展和环境变化如此敏感的企业等各种组织来说, 它们的组织文化也越来越倾向于这种趋势, 严重被经济全球化影响并入侵着。对于我国的各种组织来说, 西方组织文化等方面的经验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 而经济全球化进程更是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机会来吸纳对我们有益的经验和文化特点, 这样就造成了我们自身特有的组织文化与西方先进组织文化的碰撞。经济全球化同时也带来了世界各国语言和各种信息的交流, 这些都可以对组织文化产生影响。这些因素必然决定着我们必须将自身的组织文化与西方那些适合我们发展的组织文化更好的兼并和融合, 吸纳对方有益经验, 拓宽我们自身的文化视野, 取长补短, 强强联合, 这样就形成了组织文化的多元化趋势。同时因为经济全球化进程也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 它给组织文化带来的影响也日新月异, 这更是促进了组织文化多元化的发展, 使其一直处于动态发展的国际环境之中。

(二) 不同种族和文化背景的人口流动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以及我国特有的二元户籍管理制度和地区发展的差距, 使贫困地区和部分农村地区的人口向较发达地区大规模流动, 以致这些人口流入地区的企业等组织出现多数成员都来自于“外地”的现象。这些外来人口拥有不同背景, 性别、种族和国籍等方面趋向多元化。组织员工的素质参差不齐, 员工的追求呈现出多元化, 员工的观念更是复杂多样, 所接触的文化背景和氛围更是大相径庭。不同的文化导致不同的价值观和工作态度。组织成员的多元文化背景和文化差异以及多元价值追求给大部分组织带来了挑战和冲击。为了解决和适应这种现象, 组织便对其文化进行了变革和创新, 在不改变组织核心文化的基础上实施多元文化管理, 让组织文化向多元化趋势发展。这样, 不同文化背景的组织成员既可以适应并遵守组织自身核心文化, 又可以保留其原有文化的精髓, 得到充分的尊重, 自由发展, 提高工作满意度, 更好地为组织提供服务。

(三) 各具特色并有其绝对优势的组织文化层出不穷, 致使各组织文化之间彼此渗透, 不断变革创新

各个组织在发展自己的组织文化时, 也在相互学习和借鉴其他组织的特点“拿来”为我所用。因为随着组织的发展壮大和员工数量的不断增多以及多样化, 单一的组织文化已经不能满足组织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长此以往, 不同组织文化之间兼容并蓄, 彼此共存, 组织文化便趋于多元化趋势。新的组织文化凝聚各种组织文化的精髓, 同时也保留着组织本身的核心文化。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组织的活动空间将不断扩大, 将会进一步强化这一趋势, 组织文化多元化趋势会愈加明显而且将会一直处于动态发展进程之中。

四、合理对待组织多元化文化的建议

合理认识并对待组织多元化文化至关重要。从组织内部来说, 多元化文化管理关系着组织成员是否拥有足够的凝聚力, 所信仰的价值观是否同组织核心价值观相一致。对于组织外部, 多元化文化管理督促组织不断吸纳各个国家各个组织文化精髓, 变革创新其自身文化体系, 以适应时代和环境的变化, 不至于被淘汰。关于如何合理对待组织多元化文化, 下面给出了四点建议:

(一) 不断借鉴异文化优势, 取长补短、共同创新

当不同文化产生交集时, 每种文化所拥有的文化价值必然是不同的, 那么各个文化就要汲取、融合和发挥其他文化有用的文化价值, 来使自己更加完善。由此就会形成一种动态的新型文化体系, 不断有新的内容、性质和功能增加进来, 从而拥有更强大的竞争优势, 进一步促进组织蓬勃发展。

(二) 尊重组织内部成员的个体文化差异, 在不违背组织核心文化的基础上提供足够空间, 允许其自由存在并发展

组织必须对所有员工平等对待, 一视同仁, 即使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度和地区, 属于不同的种族和民族, 拥有不通过的语言和文化, 都要努力帮助其不断学习和提高自身能力, 适应组织文化和氛围, 并且要致力于协调文化差异, 防止文化碰撞。对于那些跟组织核心文化和价值观并不高度一致甚至相悖的文化现象, 不要对其采取措施使其强制适应, 只要不违背或是挑战组织核心文化, 对组织产生不利影响, 都要给予足够的发展空间, 使其自由发展, 并鼓励创新。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员工归属感和满意度, 更能巩固和拓展组织文化和价值观, 达到双赢的效果。

(三) 为组织员工提供可互相交流的网络平台, 让员工可以交流分享各自的特有文化, 提高员工对于异文化的理解力, 为多元化文化发展提供足够空间

通过网络交流平台, 员工可共享知识和工作经验, 分享各自文化的独特之处, 促进不同文化背景员工畅快沟通, 相互学习, 营造一种多文化交流环境和氛围, 实现多文化环境中知识、经验和文化价值观的转换。另外, 要合理管理网络交流平台, 让员工充分信任这种交流方式, 这样员工才会积极主动地交流和分享自己的知识和经历, 共同探讨彼此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 为员工充分理解异文化提供更多的机会。而且通过网络交流平台组织员工还可以建立更为广泛的人际关系网络, 提高组织工作效率和效益, 组织和员工合作互赢, 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张红霞.论文化多元化的特点、实质和意义.国外社会科学, 2010 (4)

[2]马平.全球化格局下的民族文化多元化发展趋势.青海民族研究, 2005 (1)

[3]辛本禄.现代组织文化的产生、层级及其特征.社会科学战线, 2009 (4)

多元化的文化 第2篇

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葛红兵

(湖南 长沙 410131)

摘要:高校学生社团日益成为具有较强影响力和凝聚力的学生团体,警务化管理体制下高校学生社团文化建设的多元化发展,是促进学生知识结构不断完善,拓展职业技能实践空间,培养综合素质较强的司法应用型专业人才的重要阵地与有效途径之一。

关键词:警察院校 警务化 管理体制 社团文化 多元化

学生社团活动是学生展示特长、增长才干的平台,是丰富课余生活,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在充分鼓励学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强化其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意识的同时,严格纪律、严格管理是我们对学生社团的基本要求。近2年,我院通过实行社团归口团委管理、年度注册制、建立制度、社团主题教育、社团文化节、年度考核评比等系列有效措施,团委加大对社团的规范管理、引导、服务,学生社团规模大了,由原来的9个迅猛发展到25个:法律志愿者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橄榄绿文学社、书画协会、阳光心社、侦查技术爱好者协会、演讲与口才协会、摄影协会、乒乓球协会、足球协会、广播站、心理健康与成长协会、警院之声合唱团、大学生创业协会、读者协会、星光乐团等。学生社团活动多了,学院每年组织社团文化节、三湘读书月、辩论大赛、书画展、职业生涯设计大赛、青年志愿者月活动等,使警务化管理体制下的社团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学生社团“警”字特色明显,学生社团活动影响力大了。社团活动已成为警务化管理模式的一道亮丽风景。如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以来,担任学院志愿者和各种校外政府重要活动的志愿执勤任务。长期的训练,不仅造就了他们坚强的毅力、严明的纪律、吃苦耐劳的精神,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全院师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侦查技术爱好者协会立足专业,坚持训练,基本功扎实,激发了全院学生的训练热情。社团活动的多元化、项目化为警务管理体制下警察院校人才培养提供了平台。

一、学生社团文化建设多元化发展是警察院校实施“以人为本”教育新理念的充分体现,对培养警察职业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一)社团多元化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高等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人的解放与自由。现代高等教育越来越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开发人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注重学生构建现代社会所必须具备的道德规范的养成,重视学生个人良好个性的张扬。在尊重和信任的前提下,倡导“自动自由、自治自律”,着眼于人的精神、潜能的开发,使之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个体的最优发展。而作为一所警察院校的学生相对其它学校而言许多方面受到了更多的限制,警务化体制下学生社团多元化发展就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身素质提高的发展道路。

(二)警务化体制下学生社团多元化发展是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活性剂。全面发展警务化教育的实质应是追求全面发展与和谐发展。对于警察院校的学生来说,全面发展分三部分:第一是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发展和运用;第二是以人文知识为核心的知识和审美能力;第三是崇高的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这三者落实到具有不同个性的每个学生身上就是个性化,而非千篇一律的平均发展模式。警察院校的教育目标是促使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要求学生在政治思想、纪律作风、业务知识与能力及人文知识等方面全面发展。政治素质和纪律作风是保证学生成为合格警官的必然要求,业务知识与能力是完成本职工作的根本保证,丰富的人文知识是使学生具备良好道德情操的有力工具。社团多元化发展就是给学生全面发展的平台与天地,是在全面发展的要求下借助于多元智能化理论,发挥个体的智慧,努力探索不断构建具有公认优良品质、良好综合素质人才的机制。

(三)学生社团的多元化发展必须以警务化管理为前提,警察院校培养的是适应未来发展的预备警官,从入校开始就要接受警察理论、警察文化、警察氛围的感染和熏陶,这种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了学员的警察意识,坚定了他们献身警察事业的信念。实行警务化管理又使学生形成遵守行为规范的行为理念和令行禁止的纪律作风,经过几年外在的警务化管理已经内化为学生自觉的行为规范,形成了忠诚、坚毅、吃苦耐劳的警察品格。在这一点上与其他普通高校的学生有明显的不同。一般高校的学生管理较之警察院校的学员管理要宽松一些,学生对学习生活有相当大的自主安排空间,校园环境倾向于祟尚“追求自由”、“抒发个性”。而警察院校有其行业特点,这就决定了警察院校必须在警务化管理的前提下来谋求学生社团多元化发展,尽量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多为学生创造适合个性发展的机会和施展才华的舞台。当学生的这种个性发展与警务化管理相矛盾的时候,学生的个性发展就要服从于警务化管理,离开了警务化管理的要求而谈个性发展,个性发展就会迷失方向,从而误入歧途。所以警察院校社团的多元化发展对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养成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警察院校学生社团多元化发展主要思路

(一)坚持社团多元化的发展方向,促进社团文化建设和谐发展。随着我院学生社团数量的增多,社团种类和参与人数剧增。目前,我院社团大体可划分为文化艺术类、理论学习类、志愿服务类、就业创业类等。社团类型的多元化要求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多元化以及管理目标多元化,要积极挖掘学生潜能,营造适应各类人才成长的环境,拓宽学生成才的道路。社团文化要多元化和谐发展,不能脱离警务化管理体制下的现实。社团文化活动要贴近警校学生生活实际,以增强凝聚力、号召力,从而促进社团文化建设的和谐发展。警察院校的学生纪律严明、训练有素、视野宽阔、兴趣广泛,各个社团可根据警察院校警务化管理体制的实质和社团成员的兴趣爱好组织具有警务化特色的活动,使社团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且各有侧重。社团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可以把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组织起来,有利于学生丰富课余生活、开阔知识视野、提高自身修养,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人交流、与人合作的能力,增强集体观念和创新精神,有助于学生自身职业素质的发展和优良警察作风的提高。

(二)巩固已成规模的特色社团,扶持并加强相对薄弱社团的建设。警院之声合唱团、法律志愿者协会、侦查技术爱好者协会、阳光心社等一系列具有“警”字化特色社团是警察院校的一道亮丽风景,代表了警校的整体风格和气质,代表了学院师生的整体精神风貌,也是学院社团文化建设中实力最强,规格最高的活动,这些社团的建设,可以弥补警察院校人文素养的缺失,通过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加强人文教育,培养审美品质,提高学生的悟性,提升学生的精神风貌,使警校的学生不仅能武更善文,从而将在社团活动中学到的知识内化为素质,外化为气质。

在坚持多元化发展的同时,还要注意快速发展中的不均衡性,不能顾此失彼。一方面积极鼓励学生从事高标准高质量的学生专业类社团,另一方面,还要对相对薄弱新成立的社团重点扶持,鼓励学生勇于开拓创新,提升社团活动的质量和层次,创立自己的社团品牌和特色。在这方面,我院谈不上经验丰富,但取得了一些实质性的突破,在2009年的全省优秀大学生社团的评比中我院“司法侦查技术爱好者协会”“法律志愿者协会”“读者协会”荣获省优秀大学生社团,实现跨越式发展树立自己的社团品牌。

(三)打造多元化与特色化相结合的社团发展模式。作为学校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学生社团,更应该在传统的基础上求创新,在多元化的发展模式下显特色,打造富有特色的学生社团,以彰显警校的特色文化。这就要求学生社团:一是不断总结提炼以前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吸收学校乃至全国成功学生社团的优秀经验与成果,结合现实情况,形成富有本校特色的社团文化;二是要尊重学校的文化传统,并充分考虑社团成员的年龄差异、地域差异和个体差异,最大限度的调动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鼓舞他们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三是要在活动中避免“为活动办活动”的形式主义,注重活动的质量和特色,推出精品社团活动。

三、整合各方资源和力量,探索警察院校学生社团多元化发展新模式

(一)加强社团指导力度,注重社团制度建设。社团的发展要注重管理和建设,只有有了一个出色的内部管理才能树起良好的外部形象。一要选拔配备得力的教师,为社团的建设和发展出谋划策。社团主管部门,必须选配有威信、有能力、责任心强、业务熟练地教师,作为社团的指导老师,把握社团的发展方向,健全社团管理制度,培养社团负责人,制度活动计划,开展社团文化建设。二要创新管理机制,发挥管理效能,以管理为契机,不断改革机构,完善制度,加快各部门的建设力度,制度各项规章制度形成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为规范化社团管理提供依据,以达到管理出效益的目的。三要注重思想建设,让全体成员和干部在社团工作中,形成统一的思想信念和追求,明确本社团长期和近期的发展战略,制定可行性的计划和方案,不断提高社团干部的工作能力,不断强化会员的社团意识,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社团理念、社团氛围和社团文化。四要注重组织建设,健全社团部门管理机制,合理分工,各负其责,明确划分各部门的职责,但可以根据工作的需要调动其它部门的人员参与本部工作,这样不仅使各成员工作认真、积极主动,工作流程清晰,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而且还能锻炼出一批复合型人才。

(二)加强社团文化建设,提高社团凝聚力。作为一个优秀的组织必然会有一个明确的、积极的发展目标作为其向导来指导它的行为动作。对于社团来说,就要自主的尽早的明确其发展方向,有计划、有目的的、有步骤的科学稳步发展。明确社团发展方向,不仅能使社团成员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奋斗,创造一种宽松、和谐的绿色社团文化氛围,也能使社团成员对社团有一种家的感觉,增强会员对社团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以校园文化为引领、品牌活动为重点、大众化活动为基础、对外交流活动为延伸,积极开展社团活动:社团文化节、挑战主持人——金话筒、国庆60周年文艺晚会、书画展、摄影展、感动校园十大学子提升社团文化品位和学生的人文素养。通过志愿活动、社会实践、等多样的社团活动形式,帮助学生了解社会需求,向社会学习,推动社团自身建设,从而达到实践成才的目的。同时一些专业性比较强具有警察院校特色的社团如法律志愿者协会、侦查技术爱好者协会、阳光心社等可以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和专业特点开展一些特殊领域的社团活动,比如,到社区宣传法律知识组织到基层法律服务所法律咨询,到监狱、看守所、未管所进行心理咨询和帮教活动、突出警察院校学生社团这种独特性。

(三)加强对外交流,扩大社团影响力。校园文化系统的相对封闭性已经成为大多数社团发展的主要瓶颈要坚持社团文化建设开放性发展,要树立一定的经济意识,通过争取政策、吸引社会资源以及有偿服务等多渠道筹集资金,为社团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各社团要善于利用和整合各种资源,利用社团的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加强校内各社团的交流与合作,推进跨校的交流联谊活动,加强校际之间的交流,在合作与交流中拓展发展方向和活动空间,促进社团文化的发展。各社团要结合自身特点,利用社会的广阔舞台和丰富资源,与社会进行对接,来充实社团文化建设内涵,不要认为学生社团只能活跃于校园发展于校园要形成项目化积极走出去,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与兄弟院校社团联合起来组织跨校、跨地区的活动,增进交流、传播社团文化,把社团推向全省乃至全国,争取更大的成绩和影响。在“引进来”和“走出去”中和谐共处,共谋发展,善于交流,勇于合作、务实创新、抓特色、求品牌,走大众化与精英化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在交流和学习中扩大社团影响力。

结束语

学生社团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本着“着力建设有警察院校特色社团,大力支持理论学习型社团,积极倡导社会公益型社团,正确引导兴趣爱好型社团”的原则,着力打造法律志愿者协会、阳光心社、青年志愿者协会、侦查技术爱好者协会等形成一定品牌的社团,使警察院校学生社团文化建设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企业文化传媒多元化的必然性 第3篇

进入21世纪媒介的发展和变化,呈现多元化的新形势,在企业文化的传播上,为适应当今传播媒体的变化,国际和国内企业的文化建设出现传播媒介由单一向多元化转变的趋势。这种必然性,能更好地满足企业员工的多层次文化需求,促进企业文化深入、持久传播,提高企业文化的传播实效。对媒介多元化的认识,能进一步整合、改进、开发和创新传播媒介,搭建起文化媒介多元化传播平台,实现企业文化媒介多元化,实现企业文化的全方位、立体式传播,加快企业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传播媒介多元化,

是适应企业外部媒介环境变化的必然选择

紧跟科技发展的需要。媒介环境的变化——在传播技术发生着革命性变化的今天,以数字化、网络化为特征的新兴媒体日渐成熟,新媒介的诞生与传统媒介的新生,共同打造出一个传播媒体多元化的新格局。这既为企业文化传播提供了许多机遇,也对企业有效掌控企业文化传播媒体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我们具有更高的智慧,制定出更加有效的策略。

顺应分众化传播趋势发展的需要。分众传播—— 随着数字化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普及和更新换代,大众传播无论在传播对象还是传播技术上都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带有根本性的变革,原先人们所熟悉的、面向社会公众的大众传播正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分众传播的趋势。

分众传播之所以方兴未艾,是因为:第一、媒体的多样性。截至2009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3.84亿,增长率为28.9%,互联网规模位居世界第一位。“第四媒体”的兴起打破了报纸、广播、电视“三足鼎立”的态势,形成“百舸争流”的局面。第二、信息的广泛性。随着传媒的增加,人们接触的信息也与日剧增。有人曾经用“知识爆炸”来形容近年来知识更新的程度,与“知识爆炸”接踵而至的是人类社会的“信息爆炸”。第三、受众的选择性。面对越来越多的信息,人们的注意力被极度分散,因此,受众的选择显得越来越重要。由于个体的动机和需要不尽相同,于是就有了分众传播的必要。与单一媒介相比,实施企业文化媒介多元化,能够更好地达到分众传播的要求。

迎接国家文化建设大发展大繁荣的需要。当今时代,文化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并对掀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了全面部署。2010年广东省全面部署文化建设工作,明确提出今后10年是广东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阶段,要全面推进文化建设,实现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各市也提出了建设文化名城的战略部署。

企业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企业要主动承担繁荣和发展企业文化,作为国家文化建设大发展大繁荣的传承者和实践者,高举文化建设的大旗,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创建特色文化。在这过程中整合与改进原有的文化传播方式与手段,实施传播媒介多元化,是加快企业文化建设步伐,迎接我国文化建设大发展大繁荣的创新之举,也是必然选择。

传播媒介多元化,是企业文化建设发展的内在必然

现代企业文化战略的内在要求不少企业正实施文化战略来提升企业软实力。在实践与探索中建设企业文化体系过程中,在推广和建设企业文化上创出特色、创出品牌上,需要经过深入、持久、有效的传播才能融合形成企业的软实力,彰显出文化力的推动作用。在当前媒介传播多元的背景下,企业文化要进行深入、持久、有效的传播,需要的是一个合乎传播趋势的企业文化传播平台,即“媒介多元化传播平台”

如广东电网中山供电局在建设特色企业文化方面进行了20多年卓有成效的实践与探索,在丰富发展南网文化以及传承包容香山地域文化的基础之上,业已形成纵向四个层次、横向八个子文化的企业文化体系。如今,中山供电局的企业文化建设已在南网范围内名列前茅,成为广东电网的排头兵。但孜孜以求的中山供电人并未因此停止前进的步伐,制定了中山供电局“在2011年底成为国内领先的供电局”这一目标,要在推广和建设企业文化上创出特色、创出品牌,追求国内领先水平。展望未来,虽然中山供电局目前已经形成纵横交错、体系完整的企业文化框架,但是这种文化还需要经过深入、持久、有效的传播才能融合形成企业的软实力,建立一个合乎传播趋势的“媒介多元化传播平台”,成为中山供电人的必然选择。

企业文化建设提速的需要实践证明,企业文化建设,是可以通过深植来提速的,特别是传播环节,形成立体多元化的文化传播途径来影响员工。

企业文化建设由企业文化体系的前期构造阶段,在“固化于制”和“外化于形”上,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将企业文化建设提速”,将这些书面的理念真正“内化于心”和“实化于行”。心理学认为“某人在某一时间所处的空间称为场,场内的各个元素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联动关系”,意即当构成所谓“场”的元素发生变化或者这个“场”被刻意布置成为某种倾向的环境时,它能够影响场内成员的行为。借助群体动力学中的“场”论,用多元化的媒介来传播企业文化的精神内核,为员工营造以企业宗旨、企业理念为中心的气场,形成立体的企业文化道场来影响员工,从而将企业文化内化到每一个员工心中进而表现在行动上。

满足员工多层次文化诉求的需要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指出“媒介的服务对象逐步从广泛的整体大众,分化为各具特殊兴趣和利益的群体”。“特定的传媒只能为特定的受众而存在。媒介传播的对象将不再是大众,而只是分众”。传播渠道的选择和组合关乎信息到达受众的覆盖率和有效率,而对传播渠道进行选择时必须契合所面对的受众群体的特征。不同的员工年龄、文化结构的企业中,其媒介接触习惯千差万别。单一的、传统的媒介传播平台业已不能符合当前的传播需求。如在调查媒介接触习惯中发现,26—35岁的员工对新媒体的使用频率和依赖度更高。员工的受教育程度为高中以上,这一群体更多的使用网络、手机接受信息,倾向于生动、轻松的信息接收方式。基于此,打造多元化企业文化传播平台,以满足组织内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教育程度的员工多元化的媒体接触习惯和文化诉求。

占领文化宣传阵地的需要江泽民同志曾经说过“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当前的信息传播渠道多元,主流价值观极易被忽视甚至消解。企业只有主动出击,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及互联网等多元化媒体,强势开展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企业文化传播,才能紧抓先机占领舆论阵地,营造“健康和谐上进”的企业气象。

传播媒介多元化采取的策略

传播内容分层企业文化在传播内容上,纵向以企业文化的理念为导向,推进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四个层次文化的传播;横向全面加强子文化如责任文化、安全文化、服务文化、执行文化、廉洁文化、质量文化、和谐文化、创新个子文化的传播。

传播路径多元在传播路径上,通过大众传播、组织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四种传播形式,结合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大众媒介的告知功能,组织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中一点对多点、一点对一点的监测功能和劝服功能交叉使用来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使媒介多元化传播真正能够“看得见、摸得着、有效果”。

传播效果持续化。 传媒影响力是通过信息传播过程实现的,因此,其影响力的发生势必建立在收受者关注、接触的基础上。在传播效果上,增强传播影响力,即增强企业文化的传播者对于企业文化的收受者在其认知、倾向、意见、态度和信仰以及外表行为等方面和目的性的控制作用。文化传播者以一种所喜爱的方式左右他人行为的能力,更本质地看,影响力是一种控制能力,有目的性的控制作用,使得效果持续化。

试论组织文化的多元化趋势 第4篇

1 组织文化多元化产生的动因

1.1 全球化推动着文化的多元化

在科技发展和市场经济共同作用下开始了全球化的进程, 其中经济全球化是全球化进程最重要的支撑, 经济的全球化与文化的发展密不可分。全球化是一个以经济全球化为支撑的涉及经济、技术、文化乃至日常生活方式的全方位的全球范围内相互交流、相互作用的整体进程。在今天, 每一个民族、每一个人的生活都与全球化密切相关且无法回避, 人类文明已经进入了一个全球化的新时代。

全球化不仅给我国带来了大量的外资和商品, 还将西方文化引入我国。麦当劳、肯德基等“洋快餐”在中国的迅速崛起与发展, “全民学英语”等现象都在时刻提醒着我们西方文化正逐渐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文化生活中。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冲突, 推动着文化多元化的发展。

1.2 改革开放促进思想解放

多元化一直都是中华文化的特点。幅员辽阔的中国, 每个地区或民族都有独具特色的文化, 这就是所谓的“十里不同风, 百里不同俗”。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里, 每一个民族都有独特的文化习俗与传统, 即使是同一个民族在不同的地区差异也很大。在一定特殊时期, 忽视文化发展客观规律, 搞文化专制主义, 强调“一元化”, 成为我国文化建设的主流。改革开放以后, 人们的思想得到很大解放, 并且空前活跃, 文化建设领域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1.3 人口流动促进民族融合

做为一个多民族国家, 我国的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矛盾, 与经济矛盾、政治矛盾、民族矛盾、社会矛盾交织在一起, 呈现出格外复杂的局面。不同民族间文化的碰撞和冲突, 也推动了文化的多元化。

1.4 整体文化格局缺乏一个主导文化

儒家文化在中国五千年一脉相传的文化历史中一直居于主导地位。虽然, 长期以来中华文化呈现出儒、释、道“三家文化”并存的局面, 但中华文化多元化发展, 趋势一直没有中断, 儒家文化的主导地位也一直没有改变。经过长期发展, 儒家文化倡导的“仁、义、礼、智、信”已经成为中华文化中最稳定的核心, 成为凝聚中华民族的灵魂。“五四”运动及其以后时期的各种文化领域的变革, 虽然将旧的文化体系推翻, 但是却始终没有将新的文化体系建立起来, 这就形成了中华文化整体格局缺乏主导文化来引领的局面。

2 组织文化多元化的趋势

在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 组织文化也必然会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2.1 中西方组织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随着中西方频繁的交流以及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 在企业特别是合资企业的内部由于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与碰撞引发的问题逐渐凸显, 西方“物本管理”思想和中国“人本管理”思想开始逐渐地走进彼此。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中西方之间越来越广泛地组织文化交流, 随之而来的是组织文化越来越高的融合程度。亲自去体验不同的民族文化和了解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是跨国公司在全球化经营战略下实施有效管理的必要途径, 跨国公司要采取包容的态度对待不同地区和民族的文化, 在异质文化条件下实施有效的跨文化管理, 有效解决文化冲突的问题, 从而创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当前, 跨国公司面临的普遍问题就是:如何适应分公司所在国的文化以及如何处理或协调公司内部不同部门或单位之间文化的冲突, 以及如何在公司内部形成宽容的文化氛围, 使不同文化之间能相互取长补短, 从而创造性地形成一种新的企业文化。

2.2 多元的组织内部文化

基于知识经济背景下企业的组织形式开始向网络化演变, 这就要求企业必须要有更具弹性的文化。因为网络化的组织内部各部门或单位是相对独立的且是自主决策, 所以在占主导地位的企业文化下, 各部门或单位必然会形成能反映本部门或单位风格的、有自身特色的亚文化。在网络化组织的部门或单位里, 这些有别于主流企业文化的企业亚文化也会不断发展、创新。因此, 网络化组织的各部门或单位的亚文化、大型跨国公司或集团内部的亚文化以及组织内部有别于正式组织文化的非正式组织的文化, 这些都是企业文化多元化趋势的表现形式。

2.3 开始探索基于民族文化的本土组织文化

企业文化理论诞生于西方, 但是, 后来的发展对民族文化的关注度不够。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口发生大规模的流动, 使得不同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渗透。组织环境由以前的同一民族文化背景变成多民族跨文化背景, 使得以前屡建奇效的组织管理方法已经不适应变化了的组织环境。组织文化的实践也表明, 我国已经开始创建基于不同民族文化的本土化的组织文化理论, 开始解决西方组织文化理论引入到我国后出现的水土不服问题。例如, 草原文化、蒙古民族文化和西口文化共同的作用下, 小肥羊秉承传统文化的精神, 发挥区域文化的优势, 提出了“羊文化”的崭新理念。小肥羊继承和发扬了草原文化的特质, 充分利用了内蒙古的资源优势和品牌效应, 打造了生态型和资源型的企业文化, 形成了民族型的企业文化。

2.4 虚拟组织文化的发展

随着互联网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虚拟组织与日俱增, 随之虚拟组织的组织文化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传统组织文化通常包括三个层次: (1) 表层文化, 是由组织创造的可视产品和可观察到的礼仪和庆典等构成的人工饰物文化。 (2) 中层文化, 是指组织在某些解决某领域某类问题时习得并逐渐信奉的信念和价值观。 (3) 深层文化, 是指组织解决某个问题的方法总能有效地解决某个问题, 这个方法就被理所当然地认为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时所形成的基本假设。虚拟组织有以下特点:存续时间短、人员分散、工作方式独立等, 因此建设传统的组织文化体系是不现实的, 所以虚拟组织必须寻找并建设符合虚拟组织自身特点的组织文化。虚拟组织的本质是合作, 有信任才有合作, 建设组织文化必须在信任的基础上通过培育团队精神才能完成。

虚拟组织的成功依赖的是各成员组织的业绩。如果合伙组织不能按时完成任务, 就会影响虚拟组织目标的实现。当彼此之间团结合作带来的效益对虚拟组织内部所有成员组织都有利时, 各成员组织就会团结协作, 所以虚拟组织文化必须包含任务文化。因此, 建立强调自我约束的“软文化”对虚拟组织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综上所述, 虚拟组织文化的内容就是信任文化、团队文化、任务文化、从他律走向自律的文化。

3 结语

文化具有延绵的生命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文化的发展, 除了继承传统文化以外, 更是离不开异质文化之间的比较、借鉴与交流。组织文化的发展和本土化, 更是离不开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全球化并不是文化领域的同一化, 更不是文化的全面西方化, 民族文化的融合也不是一个文化统制另一个文化, 也不是一个文化替代另一个文化。在一系列因素的交织影响下, 现代组织急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充分认识组织文化的多元化趋势, 进而加强多元化组织文化管理。

参考文献

[1]倪志娟.全球化时代的文化交往与文化整合[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1) .

[2]刘奔.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文化问题[J].哲学研究, 2007 (5) .

[3]邬晓梅, 岳蕾.虚拟企业的企业文化及其核心[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4 (4) .

多元化的文化 第5篇

当今世界,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世界经济的竞争与合作,政治的分化与重组,文明的冲突与融合,都在不断发生变化。我国也正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过程中,伴随着社会经济结构变革,各种经济、政治、社会资源不断重新配置。这样一来势必导致利益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这些都会导致文化上的多元倾向。人民军队是党执行各种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始终都代表着先进文化的方向,要巩固军队的先进文化地位,就必须正确对待当今中国社会各种文化的重新整合走势,本文拟就此做一初步探讨。

一、利益结构重建、世界多极化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

1978年以来,由于生产力发展和各项改革的推行,既存的社会体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是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化;二是在利益多元的基础上,社会结构开始重新整合,文化结构也随之调整。改革开放前,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利益结构呈现高度整体性,或者说是一种一元化的利益结构,利益的共同性(不仅仅是根本利益的一致性,而且具体利益也无阶差别)使得社会结构相对简单,文化的形式单一内容单纯。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各种形式的承包体制的推行,承包经营者成为独立的利益主体,由此揭开了利益多元化的序幕。此后,个体、私营、“三资”企业的出现和发展,国有企业“利改税”、“股份制”、成员下岗等各项改革的推进,更加之目前以IT精英为代表的“知本家”的蓬勃发展,利益主体多元化导致新的阶层不断出现,新的各阶层、各集团的不同文化应运而生。

最能反映出利益多元化趋势的当然是人民收入不再是铁板一块、绝对平均了,而且不仅如此,近年来贫富差别的不断扩大更体现出利益的分化。据国家统计局资料,城镇居民贫富差距1978年为1.8倍,1993年为2.9倍,1994年为3倍;城市20%的高收入户与农村中20%的低收入户相比,贫富差距高达13倍;以集体单位收入为1,则国有、集体、其他经济单位收入之比。1985年为1.25:1:1.49,1991年为1.33:1:1.86,1996年为1.46:1:1.92;而在私营企业内部,雇工规模10-30人的,雇主与雇工收入差别为15-40倍;31-50人的差距在40-70倍,50-100人竟高达65-130倍!

同时,当今世界,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世界经济的竞争与合作,政治的分化与重组,文明的冲突与融合,都在不断发生变化。面对加入WTO的新情况、新问题,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我们的文化也受到外来各种各样文化的影响。

在经济利益多元化和世界多极化全球化的基础之上,我国社会的文化结构也不可避免地发生重整,表现在:

(一)新的阶层形成新文化。主要表现在私营企业主阶层和个体所有者阶层。这两个阶层与传统阶级、阶层的不同点在于他们都占有一定生产资料,尤其是私营企业主阶层不仅占有相当规模的生产资料,而且还是处于获取剩余价值的雇主地位。他们的文化中比较强调个人奋斗、冒险等精神,好追求物质享受,强调形式的公平。

(二)阶层内部变化产生的新文化。在工人方面变化主要是:产业工人下降,白领工人比重上升,后者甚至更在向所谓“中产阶级”方向发展。由于近几年,我国外资企业逐渐增多,这些白领阶层在文化中,强调一种休闲文化,品位文化,注意格调方面的文化享受,形成了特有的白领文化。农民方面,农业劳动者比重下降,非农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上升,在这些人中,许多长期的农民工正向工人阶级转化,而一些农民企业家等已事实上成为前述新出现的私营企业阶层的一部分。而由农民企业家形成的阶层强调家族意识,重视地区家族的保护主义,重视家长制的作用。

(三)新技术带来的新文化。还有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一些由技术产生的文化也越来越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如网络文化、手机文化、新人类文化等等,这些文化都以简便、即时为目的,体现一种快节奏感,不重视标准和内涵。

(四)外来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冲击。一是推行他们已经失败的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教育思想,这种思想文化观影响着当代青少年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二是推销“黄色文化”。据统计,从90年代起,美国每年以上亿美元的黄色文化产品,向第三世界国家输出。这种“黄色文化”对当代青年学生影响非常大,特别容易使青年学生丧失斗志和理想,影响到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三是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在经济、科技、教育方面的优势,在中国寻找“西方政治思潮”宣传和“文化攻势”的代理人,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对青少年学生进行腐蚀,使得一些青少年学生迷失正确的政治方向。

(五)“黑、黄、毒”等不良文化的泛滥。例如拜金主义、崇洋媚外思想、黄色腐朽文化等。这些文化使人堕落,纸醉金迷,使人可以为了某种自己的私利,可以不则手段去达到,对法律熟视无睹等,极大的影响了社会的安定团结。

二、文化多元化对我军文化工作的影响

先进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灵魂,是历史发展的内驱力。代表先进文化,则是先进政党的显著标志。人类文明越发展,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就越突出。在当今社会,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的矛盾与冲突也越来越成为国际竞争和冲突的重要因素。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与否,既取决于经济实力,也取决于文化实力。同样,一个政党能否牢牢掌握政权,既取决于它所拥有的政治、经济资源,也取决于它所掌握的文化资源,取决于它是否掌握先进文化发展的主导权。军队作为一个政党掌握政权的重要工具,军队文化的先进与否直接关系到政党乃至国家的安全稳定。但由于军队也是处于社会之中,军队的人员流动也比较大,地方上的各种文化思潮难免不进入军营。新时期文化多元化倾向对军队文化工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对军队传统精髓文化的冲击

任何一个群体都有属于自身的文化,它包括群体成员所共同拥有和培养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道德情操以及理想与追求等。我军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几十年来形成了一种先进的、高尚的、有机的传统文化,在培养和塑造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以及和凝聚和激励战斗力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毋庸质疑,文化多元化必然对我军传统精髓文化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先进文化是人类实践活动中,新经验、新观念长期积淀和创造性提升的结果,因而军队传统文化与种种新观念、新思想的融合必然也是一个长期积淀和创新性提升的进程。一方面,我国目前处在深刻的社会变革时期,社会上的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吸收和借鉴这些新观念、新思想,从而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提高军队凝聚力和战斗力,这是一大机遇。另一方面,这一时期人们的价值观念、价值趋向也发生着变化:法轮功等邪教屡禁不止,各种封建迷信、伪科学和反科学沉渣泛起,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在一些部队愈演愈烈,一些干部发生腐化变质等。还有很多官兵痴迷于上网、过分强调格调品位,例如,一些士兵抱怨我军目前的许多文化娱乐节目象拔河、下棋、打扑克等缺乏品位和格调,于是对文化娱乐活动不感兴趣,宁愿猛头大睡,也不去参加他所谓的“没品位”文化活动。这正是受了白领、小资等休闲文化的影响。所有这一切都说明进入了新世纪,马克思主义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以及反马克思主义争夺思想文化阵地的斗争十分激烈。这又是一大挑战。因而在传统文化与新观点、新思想融合的进程中,如何趋利避害形成真正鼓舞人、塑造人的先进文化正是我军文化工作的重心。

(二)对军队文化工作创新的迫切要求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精神和智慧的长期积累和凝聚的结果,是社会存在的能动反映。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每一时代都会形成与该时代经济政治文化相适应的文化系统。一般来说,一种成熟心态的文化要想保持其先进性,就必须要突破传统文化的束缚,进行文化创新。新形势下,网络文化、小资文化、黄毒赌不良文化等对军队文化阵地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例如,网络文化给我军的文化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上网人群中,新生代青年占80%以上。与此相比,我们的政工干部的年龄结构、知识层次、视野范围已明显跟不上形势。据不完全统计,利用网络工作的政工干部达不到总人数的15%。而我军士兵多以18-25岁的年轻人为主,他们具有年龄优势,接受新兴事物快,其知识积累和更新速度以及思想成熟的过程都将比其他各类人群快得多,渴望发挥自己的个性发表自己的独立观点。而网络文化都满足了他们的暂时需求,以至于士兵外出十有八九都跑到了网吧去消遣。此外,不同程度的色情信息、黑客入侵等现象也给我军文化工作带来了巨大冲击。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必然会利用这个最大的传播工具,进行歧视性传播。许多西方国家利用英语的语言优势,企图通过互联网推行文化霸权主把自己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强加给别人。如何从这些反动言论和消极因素中抢占重要阵地,把网络的积极作用运用在军队文化建设上,是军队文化工作者不可忽视的新问题。所以军队文化工作的创新势在必行。

面临新文化带来的机遇,我军文化工作的创新必须立足于打得赢,也就是说以提高军队战斗力为第一标准。打赢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需要加强武器装备建设,但是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自觉地牺牲奉献精神所产生的巨大力量,是任何物质的东西所无法替代的。过去我军的文化工作使我们牢牢占据了先进文化的阵地,然而由于新思想、新观念带来的冲击,在部队中有的人对马列主义不坚信,精神支柱产生动摇,甚而相信伪科学、愚昧迷信的活动。江泽民同志指出,这种状况如不坚决加以纠正,任其发展下去,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就会跨掉。如果这样还何谈打赢?由此可见,推进我军文化工作的创新是件异常紧迫的工作。面临新文化带来的挑战,我军文化工作的创新也必须立足于不变质。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不同文化之间的激荡与竞争进一步加剧。一些西方国家加强了对我党我军的文化渗透,企图西化我国。从目前的形势看,所有这些对我军的文化创新带来了更高的文化要求。如果我们不能有效地防止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不能在新形势下做到拒腐蚀永不沾,我们这只人民军队就有改变性质的危险,就会丧失战斗力。

三、我军对此应采取的对策与措施

(一)以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建立军队文化工作创新机制

当前,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国正在进行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变革。军队文化工作面临的形势更复杂、任务更繁重、工作更艰巨。党中央领导人在中央文化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文化工作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必须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努力进行创新和改进,特别要在增强时代感,加强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上下功夫。这要成为我们今后加强和改进文化工作的重点。认真学习领会这一重要论述,我们深深感到只有以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牢牢抓住加强和改进军队文化工作的重点,努力增强“一感三性”,在继承中创新,在开拓中前进,军队文化工作才能为改革开放和国防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动力与保证。军队文化工作创新机制应当采取要依靠各级各类组织开展活动的基本教育方式、融入士兵训练工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结合渗透方式、广泛吸引官兵积极参与的自我教育方式、发挥新闻媒体特别是军事媒体重要作用的舆论引导方式、宣传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的典型示范方式、发挥各种思想文化阵地合力作用的氛围营造方式等。

(二)吸收各种文化的精华去其糟粕,为军队文化工作所用

任何一种优秀的文化传统,只有随着时代的前进,不断地扬弃、改造和更新,才能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才能反映活生生的当代生活,并给现实生活以永不枯竭的推动力。我军文化工作建设正处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时代。这个时代是中国悠久历史的延续,又有着全新的意义。党的十五大号召我们“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三个面向,反映了时代对文化的呼唤,也符合文化发展的自身规律。军队文化工作现在所面临的就是如何在扩大对外开放、迎接世界新科技革命的情况下,吸取各种文化优秀文明成果,弘扬军队传统文化精华,防止和消除文化垃圾的传播,抵御敌对势力对我“西化”、“分化”的图谋。我军文化工作要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努力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继续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努力建设有军队特色的先进文化。

(三)变以往的严禁隔离方法为自觉抵制

在以往的我军的文化工作中,我们主要是采取将其它不良或不同文化与官兵隔离,其实质实际是一种“愚民”政策。这种方法虽然可以在短时期内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时间久了,一旦由于某种原因让某些官兵知道或了解,他们就会在好奇心和新鲜感的驱动下,对军营外的“另类”文化独有晴钟,反而容易陷入一种不可自拔的圈子。特别是目前我军内部的很多官兵,在来到部队前,本身就有着自己钟情的文化氛围,而在隔离方法的作用下,他们失去了与以前文化的联系,就会产生一种失落感。有的会千方百计去接触其以前所追求的文化,有的则可能会认为自己不适应军队文化而自甘堕落。例如对于性文化,我军不少文化工作者将其视为“禁区”、“雷池”,严禁官兵去接触相关方面的知识。不少年青的官兵由于生理和好奇心的作用,就会通过一些不正当的渠道获得相关知识,而这些渠道往往带有严重的黄色基调,从而使不少官兵迷恋于“黄色文化”,甚而不能自拔走向犯罪道路。所以,笔者认为,今后的文化工作要由严禁向引导方式转变,主动将不同的文化介绍给官兵,并指出其利与弊,使官兵能够做到自觉抵制其不良影响,从而促使其逐渐产生对军队文化的热情。同时,我们要不断增强军队文化对其它群体的吸引力,保证军队文化的强大号召力。

(四)适应文化多元化的形势,军队文化工作也要走多样化道路

多元文化视角的乐器文化因素 第6篇

一、乐器文化的地域性因素

乐器是体现该民族该地域音乐文化的一种代名词,在不同的地域和民族中产生不同的乐器,同时乐器成为地域文化的载体。

以中国音乐较典型的乐器组为例,其体现了乐器文化的地域性因素。如:中国传统乐器中的天津十番乐“粗十番”;福建南音的“上四管、下四管”等等。

天津十番乐中的“粗十番”?熏也称为“清十番”或“素十番”,即表示只用打击乐器演奏锣鼓乐?熏而不加任何管弦乐器演奏。“天津十番”最初是由苏南传入天津的?熏在多年传承和研习过程中?熏受到天津地方语言、风土人情、北方人性格特点等诸多方面的影响?熏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天津十番。“粗十番”锣鼓乐铿锵有力的敲击声,显现出北方人粗犷豪放的性格和特征,在音调上低沉苍劲,这和天津地方语言有着较紧密的联系,天津方言的语调多为平降调,因此在唱念锣鼓经时?熏习惯于把“七”“仓”“扎”等锣鼓经用较重的降调来念诵,进一步增加了音调与力度变化的感染力②,因而更具有北方文化的地域性特征。

地处中国东南海隅的福建,东临大海,西、北、中部临山脉,这在交通闭塞的古代,给福建造成与世隔绝的另一番天地。但从另一方面看,也很好地保存了传入福建地域的音乐形式,如福建南音上四管中的琵琶演奏,至今还是延续了唐朝时期的演奏手法与抱持方法,演奏手法仍用手指甲演奏,抱持仍为横抱,在音品方面南琶只有九品或十品,只能满足演奏福建南音的旋律。③南音中的洞箫与当代所使用的箫在形制与演奏上也有所不同,它是一种继承了古尺八、宋尺八精华的乐器。结构上南音洞箫保留了唐代六孔尺八的规制,音域从d—b2,拥有两个八度和一个五度音;造型上又吸收了宋尺八的特长,以竹的十目九节和一目两孔为标准,下部无底;长度上恰好与明清两代营造尺的一尺八寸相当,尺八到了明代又有一如今天的南音洞箫这种规制的进步。演奏讲究端坐、挺胸。左手拇指按后孔,食指、中指(或无名指)按后孔,右手拇指把稳乐器,食指、中指、无名指掌握三、四、五孔;左右手臂展起,成凤凰展翅之势④,与今演奏形式不同,颇具古风。南音体现了福建文化自古多山、交通不便的地域性因素,为中国音乐保留了“一部活的音乐史”⑤,是华夏传统音乐的“活化石”。⑥

有些地区的乐器不仅涉及乐器的原生物质形态?熏而且还同该地的自然生态、地理环境和经济文化方式结合紧密。⑦如在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呼伦贝尔呈交错状态分布着鄂温克族、鄂伦春族和达斡尔族,林业、牧业和农业是其主要的生产方式。自然地理条件有所差异:北部,地处大兴安岭北麓森林腹地,人烟稀少而苔藓、石蕊丰富,是鄂温克族游猎和饲养训鹿之地,在此环境下形成了山林型的萨满鼓,即鼓体沉重、粗犷,鼓圈宽大,为“上圆下尖”之蛋卵形,鼓面为鹿皮蒙制,鼓的制作材料为木、皮、铁,鼓槌粗短,为木板槌体面附带毛兽皮;西部,地跨森林、草甸草原和干旱草原三个地带,多为天然牧场,在此环境下形成了草原型萨满鼓,即鼓体轻便,鼓圈较小,为圆形,鼓面为羊皮,鼓的制作材料主要为木、皮,鼓绳为三根,鼓槌细长多为狍腿加工制作;东、南部山地、丘陵、河谷、平原兼具,体现出林牧农结合的特点,形成了混合形态的萨满鼓,即鼓圈为圆形或蛋卵形,木框,鼓面为鹿皮蒙制,鼓绳为八根,鼓槌为狍腿加工制作。⑧在同一个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的呼伦贝尔地区里其乐器就有此差异性,可见地域性差异对乐器形制影响之大。我国南方少数民族有迷人的“会说话”的乐器:如凉山彝族的青年男女用来谈情说爱的口弦;苗族用来问路、聊天的芦笙;傣族商贩用来与买主讨价还价的葫芦丝等等;⑨鄂伦春族狩猎时还有专为诱捕鹿的鹿哨;⑩西南各少数民族可模拟鸟雀鸣唱的口弦;“骑在马背上的民族”蒙古族如马嘶鸣的马头琴等。这些乐器都是在其地域里产生并发展的,蕴涵着该地域的文化内涵。

全世界有很多属热带雨林气候的国家盛产竹子,而反映在乐器上,即产生了大量的竹制乐器。如:在南美洲安第斯高原上,印地安人的代表性乐器具有竹制的盖纳竖笛,他们还采用竹子和其他植物茎制成各种尺寸和规格的排箫。在太平洋的巴布亚新几内亚岛上,巨大的竹排箫是他们的典型乐器。在东南亚,有各种竹笛竹箫,还有摇奏的安格隆竹筒琴和用手指弹拨的竹皮弦琴(是一种竹筒表面挑起竹皮为琴弦的自娱性乐器);印度尼西亚的甘邦竹琴、缅甸的帕德拉竹琴、柬埔寨的罗奈特竹琴、越南的德朗竹琴和菲律宾的达姆加底琴等,{11}这些竹制乐器都体现了竹文化的地域性因素。竹乐器在中国的西南、东南地区屡见不鲜,如苗族的芦笙、芒筒等;台湾高山族的口簧琴(过去所称的口弦),台湾高山族音乐学者巴奈·母路于1997年夏参加了在奥地利举办的国际口簧艺术季,巴奈·母路带去的阿美人制作的口簧琴因其为竹子制作且多簧而引起西方音乐家的扼腕惊叹:“这是世界上现存最多簧的竹片口簧琴,而且是活体的生态,你们不能使它消失,这是你们对人类应该承担的责任。”{12}现此乐器仍在高山族阿美人中使用并保存,成为高山族乐器史活的实物见证。

二、乐器文化的代表性因素

乐器是用来了解当地音乐文化的一种代名词,不同的音乐文化联系着不同的代表性乐器,而这些乐器也被用于了解一个音乐文化的切入点。

就乐器组而言,二十世纪初期的乐器分类学者大都注意到古代中国以乐器材料为划分依据的“八音”?熏他们认为这个整体性的乐器分类反映了古代中国关于世界的概念?熏含有宇宙的威力和要素,背后所蕴藏的是有机哲学下的一个现象。因为早期中国是农业社会,一切以农为中心,中国产生了最早的四分法:丝、金、革、竹。秋天,以钟等金属乐器,将帅鸣金收兵,秋气收敛,方位在西;冬季,以鼓宣告太阳重行前进,方位在北;春季,万物更新,竹经严冬而长绿,如日出东方,方位在东;夏季,蚕吐丝成蛹,适演奏丝弦乐器,方位在南。而当时人类靠天生活,乃有各种祭祀,向八个方位舞蹈,分以不同乐器来掌握,则扩展为八种乐器分类,{13}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14}澳洲学者克托米的观点?熏早期的“八音”?穴及另一种相关的四分法?雪具有代表性的乐器分类法,它们同季节、风水、政治权力和人类福祉观念有关。{15}此种具有中国文化特征的乐器分类组体现了中国文化的代表性因素。文化代表性因素的乐器组在古希腊也存在,如古希腊将音乐与天体的运行作了关联,音乐是由恒星与行星运转所创造出来的,柏拉图认为音乐的本质在反映心灵的意向,认为“多样性”会造成有害的影响,例如弦数太多的弦乐器,音域太广的乐器都是不好的。古希腊与印度一样,将乐器与神作关联性的描述,如七弦琴与阿波罗神相关联等等。{16}这些关于乐器组的分类体现了国家文化的思想代表,同时也成为这些思想的载体。

从独立乐器来看,中国的古琴、日本的琵琶、印度尼西亚的甘美兰(Gamelan)等都是各个国家具有代表性的乐器。这些“代表性”乐器因其文化及社会中的特殊角色而受到民族音乐学者的注目(Baumann 2001)。{17}每一乐器都在其特殊的文化背景下产生而且发展,是民族文化因素的反映,如:中国的古琴作为中国传统乐器的代表,主要在于无品而适应于中国传统音乐的音组织形态——带腔的音。古琴的七弦乐器构造中的无品正为音高的变化提供了方便的条件,其吟、揉、绰、注等演奏手法的运用,又适合着“音高、力度、音色的某种变化”,从而使琴的演奏与中国传统音乐的音组织紧相吻合。此后,许多乐器都以各种不同的形式承继着这一“无品、音腔”模式,如:胡琴类乐器和三弦等。古琴音乐又奠定了中国传统音乐与文学紧密相关的基础。琴歌乃是音乐与诗词相结合的产物。千百年来所积累有大量琴曲,如:《高山流水》、《潇湘水云》、《广陵散》、《龙朔操》、《阳关三叠》等,这些琴曲都与一定的文学题材或文学形象相联系,这也成为中国传统器乐曲发展的一个主流。{18}黄翔鹏先生曾指出:“古琴音乐和昆曲历来被看作保存着中国古代音乐的两大宝库。”{19}“古琴音乐对中国音乐史说来类似钢琴文献对于欧洲音乐史的意义。因为它在历史上实际曾吸收、保存汉魏清商乐、南北朝隋唐俗乐大曲和唐宋以来诗、词乐的某些精华。”{20}1997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第23号决议,将古琴艺术列为世界遗产。2003年11月7日,该组织宣布古琴艺术为世界第二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如此更奠定了古琴在中国的代表性地位。古琴贯穿几千年来泱泱大国的中华民族文化精髓,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华民族的代表性乐器。

日本琵琶是日本的代表性乐器,日本琵琶是在唐代?穴平安朝初期?雪由中国传入日本后作为雅乐管弦乐合奏中的一种主要乐器而被运用的。日本琵琶为四弦、四柱?熏 腹板?穴面板?雪 上开有对称的两个半月形发音孔称半月?熏 腹板中央靠近复手处有一个横约10—12厘米长的用皮革蒙着的地方,叫做拨面或拨皮,拨面上画有美丽的图案。颈部有四个柱?穴即品位?雪。琴弦至今仍用绢丝搓成,从左至右、由粗而细分别称为第一弦、第二弦、第三弦、第四弦。抱持方法至今仍是唐宋时期的首向左上方的斜抱。用右手拿拨击弦弹奏,是唐代拨弹法的保存。演奏时有拨手、一拨、掬?穴又称反拨?雪、搔手等演奏技巧。{21}这些与当时传入日本时的形制与演奏方法基本一致。日本琵琶演奏起来音色古朴、深厚,具有对古老传统原样继承的特色,因其在日本保留了一千多年来传统的琵琶形制、琵琶演奏方法而成为日本的代表性乐器。

另外还有印度尼西亚的甘美兰(Gamelan)、印度的Table等等乐器同样也是历史悠久,以其独特的音色与民族魅力,在其国家内保存发展并成为具有代表性因素的乐器。

三、乐器文化的认同性因素

亚欧之间国家与亚洲之间国家乐器的交流,使得音乐织体横向性思维和多声性纵向性思维互相借鉴,{22}乐器文化的认同性在国家之间不断深化,在认同中改造、在改造中认同是乐器文化认同性因素的主旨,同时延伸到亚欧之间音乐思维的认同。

亚洲与欧洲之间的交往由来已久。十六世纪起,对其他文明(阿拉伯、中国、印度、印第安和非洲)的发现和征服为欧洲带来了其他文明的乐器实物,同时也为中国、日本、印度等非欧国家带来了欧洲的乐器。如钢琴、小提琴进入中国、日本、印度等国家,不但得到了认同而且得到很好的发展。“乐器之王”钢琴在中国的发展有目共睹,不但将国外的乐曲演绎得很好,而且自进入中国起就有大量具有中国民族音乐元素的乐曲产生,赋予了其中国文化特色,如钢琴曲《牧童短笛》《采茶扑蝶》等。年轻的钢琴家也证明了对于异文化乐器钢琴的接受程度:郎朗、李云迪继前辈演奏家在当代国际舞台上绽露出中华民族的锋芒。小提琴为欧洲乐器中的“皇后”,传入中国后,一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赋予了其中华民族的精神而成为千古绝唱。在当代,社会上形形色色的考级制度从侧面反映了中国对于钢琴、小提琴这些欧洲乐器的认同和发展程度。

法国著名印象派作曲家德彪西在自己的作品中力图从印度尼西亚的甘美兰(Gamelan)音乐中吸取灵感创造出一种静止、无发展、沉思的适合印象主义风格的音乐,管弦乐《大海》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从十九世纪初的莱佛士起先后有几代西方音乐家对印度尼西亚的传统音乐进行研究,使得甘美兰在世界上的影响进一步扩大。{23}

俄国人德米特里·卡林?穴Dmitri Kalinin?雪在莫斯科音乐学院的“世界音乐中心”由日本驻莫斯科大使馆赞助向日本音乐家学习日本音乐与日本筝(Koto?雪的演奏,他不仅曾为日本乐器创作了日本风格的作品,而且于2003年9月25日晚在天津音乐学院演奏厅举办了“三国演绎中日传统音乐——中、日、俄音乐家联袂演出”音乐会,在中国二胡、琵琶及日本尺八的伴奏下,他依照日本传统音乐的演奏形式?穴铺毛毯、筝触地、脱鞋跪坐?雪演奏了三首乐曲,均用日语边弹边唱。令人称道的是一位俄罗斯人居然把日本筝和歌谣弹唱得如此地道。此举突破了单一的欧洲-苏联音乐教育模式,批判“单一进化论”和“欧洲文化中心论”,拓展为“多元化”的音乐教学模式。此现象或许可以作为“它山之石”,以平等的目光与身份进入世界音乐平台,突破单一模式,使乐器使用更加多元化。{24}

亚洲之间的国家自古以来交往甚多,以中国与日本的交往为例。日本是一个不长于乐器的国家,其乐器绝大部分来源于中国,或经由我国传入印度、西亚等国的乐器。田边尚雄在《日本音乐史》中称:“在原始民族中,有广泛使用乐器的民族;也有极少使用乐器的民族,而其代之的是有着丰富的、旋律自由的民谣。我们把前者称着为长于乐器的民族,把后者称着长于声乐的民族。古代中国和埃及等国属前者,日本属后者”,{25}庆幸的是,传入日本的乐器得到了认同性并成为日本的传统音乐,乐器保存完整并应用广泛,在传习中有严格的教习制度,使其更好地得以保存。

王耀华教授的《三弦艺术论》中主要论述了中国三弦及其音乐、日本冲绳三线及其音乐、中国三弦音乐与日本冲绳三线音乐之比较研究,通过三弦这一乐器为主线对两地之间存在的历史关系、文化交流、音乐形态的各个方面进行论述,把中国与日本冲绳置于世界、亚洲这一大格局之中,从日本冲绳与日本本土、朝鲜、中国、东南亚的多重历史关系,来认识中国与日本冲绳的关系;从中国与日本冲绳的全部音乐中来研究三弦、三线及其音乐,从文化整体来研究音乐与乐器,以明确音乐在文化整体中所处的位置及其相互关系。{26}同样说明了同一乐器在不同国家的认同性。

日本筝(Koto)是在中国的唐代时期从中国传入日本的?穴公元八世纪左右?雪,因此,在形制及演奏方法上传承了唐筝的一些特点。中国作曲家唐建平创作的日本筝曲《自鸣》,是应日本筝演奏家松村小姐委约而作的,该曲的“自鸣”来自于中国敦煌壁画的“不鼓自鸣”,该曲在乐器定弦方面首次采用了非音阶定弦法和特殊的记谱法。既不用中国音阶,也不用日本音阶,而是将十三根弦分为三组,每组四个半音,加上演奏中的按弦、颤音和划奏,这种音乐便形成一种全新的音响韵律。他的记谱方式很独特,码左方弦与码右方弦都作琴弦使用,乐谱分作码左方弦和码右方弦两行记谱,使原本不多的琴弦翻了一倍。全曲力图表现一种无拘无束的艺术创作精神,音乐节奏自由?穴不记拍?雪,从容、深邃、韵味悠长,带着一种特有的东方文化精神,给人以无尽的遐想。{27}此举说明了乐器文化的互为认同并进一步发展。

亚欧之间国家与亚洲之间国家乐器的交流,使音乐思维互相借鉴,使乐器文化的认同性在国家之间不断深化,在认同中改造、在改造中认同是乐器文化认同性因素的主旨,同时延伸到亚欧之间音乐思维的认同。乐器是人类音乐发展的实物见证与文化载体,“乐器是迄今历史上唯一可以把握的东西,在这一点上它对音乐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28}

①见萨克斯1929年所做研究《乐器的精神及发展》,转引自汤亚汀《西方民族音乐学之乐器学》,《音乐研究》2000年第1期,第55页。②王满《天津十番中的“粗十番”套曲》,《天籁》2005年第1期,第85—86页。

③这些特点与今天普遍使用的右手五指带假指甲演奏、竖抱、二十四品或二十五品的北琶形成鲜明的对比。

④王耀华《福建南音初探》,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9年12月版,第375页。

⑤赵沨《为泉州历史文化中心题词》,1987年春。

⑥黄翔鹏《“弦管”题外谈》,《中国音乐》1984年第2期。

⑦杨民康《中西乐器和音乐分类法的多维关系比较研究》,《黄钟》2006年第3期,第99页。

⑧刘桂腾《呼伦贝尔萨满鼓之类型——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等族萨满乐器的地域文化特征》,《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第21—28页。

⑨白兴发《“乐器说话”在南方少数民族社会中的应用》,《音乐探索》2003年第4期,第22页。

⑩田联韬主编《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版,第280页。

{11}陈自明《关于“竹乐器”的思考》,《艺术科技》1995年第3期,第32页。

{12}刘冬《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记福建师大的台湾高山族博士生巴奈·母路》,《福建民族》2000年第3期,第30页。

{13}郑德渊《乐器分类体系》,《中国音乐学》1994年第4期,第72—74页。{14}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穴上册?雪,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版,第41页。

{15}“八音”分类虽然早已被国外学术界所认识?熏但并未像印度分类系统那样被后世采用为世界性的分类法标准。

{16}同{13},第72页。

{17}蔡灿煌 《音乐物质文化研究(乐器学)的新途径——乐器的传记性案例及乐器博物馆案例》,《音乐艺术》2006年第1期,第118页。

{18}王耀华主编《中国传统音乐概论》,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版,第23—24页。

{19}黄翔鹏《论中国传统音乐的保存与发展》,《中国音乐学》1998年第4期。

{20}转引自同{19},第87页。

{21}孙丽伟《福建南音琵琶与日本琵琶比较两题》,《音乐研究》1998年第2期,第30—34页。

{22}在音乐上有两种不同的音乐思维:一个是亚洲的音乐织体横向性思维;一个是欧洲的音乐织体多声性纵向性思维。

{23}奚泰来《竹摇神韵 鼓瑟天籁——浅谈印尼的传统音乐甘美兰》,《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第3期,第28页。

{24}唐朴林《俄国人·日本筝和歌谣》,《天籁》2003年第4期,第73页。

{25}徐元勇《日本传统音乐中使用的乐器》,《交响》1996年第1期,第10页。

{26}王耀华《三弦艺术论》(上、中、下卷),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1年12月版。

{27}李吉提《玲珑塔中话玲珑——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首届年度新作品音乐会有感》,《人民音乐》2003年第5期,第10页。

{28}?眼德?演C.萨克斯著,俞人豪译《比较音乐学——异国文化的音乐》,董维松、沈洽编《民族音乐学译文集》,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年6月版,第56—57页。

何丽丽 聊城大学艺术学院讲师

多元化的文化 第7篇

联姻高校, 用思想启迪思想

物色学校是我们的第一步, 也是重要的一步。我们的想法是:第一, 专业要对口;第二, 理念比较先进;第三, 对初等教育特别是小学教育要有深入的研究。当然如果有深入小学调研经验的更好。通过多方面联系和摸底, 我们最后确定联姻对象为华东师范大学。

我们确定了以课题研究为抓手的互助研究法, 实施了我校前所未有的主题全程式的培训:同时研究同一课题, 经历同一过程。从“案例撰写”过渡到“专题研究”, 最后到“问题研究”。使科研更富有实效性。同时也演绎了教师从被动研究到主动探索的渐进过程, 从经验式科研到专业化科研的演变过程。

通过合作研究, 帮助学校了解、熟悉和掌握一套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使学校能够在一定的专业发展理念指引下改进和完善现有的一些教师专业发展途径, 逐渐形成一系列基于学校情境的、可行而有效的教师专业发展途径。

通过合作, 提升教师的自我发展自觉意识, 帮助教师意识到并澄清自己的教学研究与专业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 并尝试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理顺这些关系, 初步形成教师对自己教育、教学工作的整体的专业自觉, 帮助教师了解、熟悉和掌握一套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途径。

不断创新, 用文化丰润科研内涵

学校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合作, 开展了一系列的教育科学研究与培训活动, 有效提升了学校教科研水平, 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作为一所小学, 我们认为通过与高校合作, 不仅要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 提升科研能力, 促进教师发展, 更重要的是继承合作培训的精华, 在原有基础上开创用文化开启科研智慧的新篇章。

1.课题研究草根化

学校本着“让每一个生命体得到最佳发展”的理念, 倡导草根化的科研。引导教师关注自己的教育教学生活, 将日常问题转化为科研课题。以教研组为单位, 组织教科研活动。各个教研组立足教学实际, 或在教学实践中寻找突破口, 或在已有经验中寻找生长点, 或在创新管理中寻找发展点……每个教研组都有对应的课题, 如, 数学组的“探究性学习活动设计”, 语文组的“体验性学习活动设计”, 英语组的“练习性学习活动设计”, 音乐组的“欣赏性学习活动设计”等。通过每周的教研组学习活动推进研究学科教学, 并通过教研促使教师在教学中发现问题, 用科研方法解决问题, 使本校的教科研工作走向深入。

2.专业引领多元化

教师发展是学校工作的起点, 学校充分尊重每一位教师, 构筑了引领式教师发展模式, 搭建了多元的教师专业发展平台。

(1) 目标引领, 明确方向

作为一个团体, 最重要的是需要一个共同的发展愿景, 以此来引领全体成员朝着目标共同努力, 从而不断激发每个人的潜能, 获得充分的发展。学校制定了三年发展规划、骨干教师培养方案, 建立了教师个人成长档案, 引领教师合理制定个人发展规划, 为教师的发展提供平台, 并且加强过程性管理, 引导教师实时对照, 不断超越。

(2) 活动引领, 提升素质

为了拓展教师的教育视野, 转变教学理念, 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水平, 我们用“请进来, 走出去”的模式, 建立了跨区、跨市、跨省多校联谊交流的培训平台。其中与安徽芜湖市育红小学、马鞍山市师范附小、浙江省余杭市实验小学等8所小学组成了“苏浙皖三省九校”联谊会, 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十六届教育教学联谊交流活动。还有与“苏鄂两省三校”联谊活动, 建湖孟庄小学, 金坛相关兄弟学校定期联谊等。

以2009学年为例, 我校共举办校级以上教研培训活动达32次。教师执教的片级以上的公开课不少于70节。我们开展的教研活动既有一展风采的省、市级公开交流研讨, 又有校内系列练兵活动, 这些活动让教师更好的观照自我, 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在活动中教学理念、教育思想得到一次次冲刷和提升。

3.个人研修自主化

通过建立各类合作研究组织, 提出教师专业发展取向引导, 供教师自主参加, 确立研究共同体。这种引导不是以约束人的行为、强制服从为目的, 而是以促进教师自我反思行为为主旨;这种引导对教师没有行政性的惩戒作用, 而是通过一系列引导性、诊断性、激励性的措施, 让教师体验到职业的乐趣与专业的进步, 从而产生更大的行为动机;这种引领还把各科老师联合起来进行课堂教学诊断, 相互启发, 联合攻关, 形成不同学科间思维的碰撞, 形成综合的、跨学科的团队研训文化;不强调通过检查与考核等行政性手段来明确教师所处的水平等级, 而是试图建立一种合作的教师群体文化。

(1) 教师讲坛, 常讲常新

我校是一所年轻的学校, 有着一支具有不同经历、不同发展历程的优秀教师。其中既有经验丰富的特级教师, 又有擅长教学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 还有众多成熟的优秀教师。从实际出发, 学校积极推行“教师论坛”的培训方式, 教师可以根据需求自主选择参加。

主讲人讲课内容自由、宽泛, 主要是主讲教师近期或长期钻研有所建树的领域。讲述的过程, 本身就是展示自我、剖析自我、挑战自我的过程。在主讲人讲述的过程中, 听者不断思考, 之后的评议过程既是深入的过程, 也是共同谋划的过程。通过“讲”———“议”———谋”的过程, 丰富对话内容, 互相学习, 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形成你追我赶、良性竞争的学习氛围, 共同营造和谐共进、团结向上的研究文化。

(2) 名师工作室, 你我面对面

学校从鼓励冒尖、以点带面的指导思想出发组建文小名师工作室。原则上, 名师工作室领衔人要从溧阳市学科带头人或常州市骨干教师及以上优秀教师中产生。文小名师工作实行领衔人组阁制。通过个人申请、学校论证、方案公布、招聘成员、挂牌运行等过程实现工作室的建立与运作。工作室实行导师培养负责制, 名教师与工作室每位成员签订培养责任书, 规定双方的职责与评价办法。工作室实行项目领衔制, 工作室发挥名师专长, 依托集体智慧, 对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题研究, 促进每位成员的发展。工作室实行成果辐射制, 工作室不定期举行公开教学、专题研讨等展示活动, 并为上岗五年内的青年教师提供研修指导服务。

(3) 学术自由同盟, 做一个快乐的研究者

教师自主发展、自由发展是学校不断提升的源泉。教师自主发展、自由发展体现了以教师为本, 依靠教师、成就教师的科学发展理念。现有的教研组往往受到时间、内容、学科的局限, 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教师的发展。我们认为, 只有不断为教师提供平台, 引导教师走上研究的道路, 才能真正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和可持续性。在“用文化开启科研智慧”理念的指引下, 学校将教师自主发展、自由发展列为重要任务, 为了进一步落实这种观念, 组建学术自由同盟。

让具有相同需要的教师为着共同的意愿和需求结成团队, 形成学习和研究的共同体。通过文小学术自由同盟这一学习、交流的平台, 发掘优质教育资源和营造良好的教师合作文化, 促进教师群体可持续发展。加强教学教研团队建设, 解决学科教学难题, 融教学、研究、实践于一体, 形成追随教师需要、立足日常教学、追求有效研究的特色, 让教师成为快乐、自由的研究者, 让研究真正成为教师的一种工作方式。

多元化的文化 第8篇

影像暴力作为武打片的一种重要组成元素,在叙事电影的剧情发展中引领着影片的主题方向,通过人性的暴力冲突,进而使观众在无形中认可了影像暴力的合理性。其实,不论从道德的意义还是从美学的意义上讲,在电影中一味地渲染暴力都是不可取的。但是,在相似的叙事背景和规定情节下,如何处理暴力的内容与形式,就显得非常重要。电影中经过叙事逻辑“校正”后的暴力行为,为满足观众的心理需求提供了一个正常的“出口”,使他们受到压抑的“心理冲动”通过电影中“故事”得到某种缓解。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不加区别地一味否定电影中的暴力,笼统地把所有涉及到暴力的内容都称之为“娱乐的毒药”,进而把今天的武侠、动作影片与旧时代的武侠神怪片相提并论,把革命战争历史影片中的暴力与好莱坞电影中的暴力等量齐观,就等于从总体上否定了不同电影类型与表现题材之间的区别,进而否定了中国武侠动作电影中崇侠尚义的文化精神和抑恶扬善的文化主题,从而混淆了电影艺术的评价尺度。

1 武侠电影影像暴力现象文化内涵

武侠电影影像暴力之所以在电影中逐渐形成一种新的独立的特殊的审美形态,是现实人生、哲学、美学以及审美实践形成合力的结果,是走出古典世界而选择反传统道路的必然归宿。透过武侠电影影像暴力现象,折射出暴力的各种文化现象。

1.1 武侠电影通过暴力的神圣化转述一种“善恶有报”的世俗伦理

中国武侠影片中最常见的神圣旗帜是:“替天行道”与“为民除害”。天意,在中国是超越任何法度的最高道德范畴,“是世界的最高主宰”:“顺天意者,兼相爱交相利,必得赏;反天意者,别相恶相贼,必得罚”。(《墨子·天志上》)在中国人的伦理观念中,天与人历来是相通、相合的,正所谓天人合一。所以“替天行道”本身就是为人(民)除害。武侠电影正是利用这种世俗冲突的非世俗化表述,赢得了广大中国观众影片的“信服”,同时弥合了大众心理的现实生活中观正义、观秩序的笃诚。中国武侠电影在处理人物命运的结局时,往往将其与某种“天意”联系起来。强调冥冥之中善有善后、恶有恶报的伦理法则。在《黄河大侠》(1986)中主人公马义在“妙法寺”与罪孽深重的段王决一死战,就是在“天意”(闪电)的指引(照耀)下展开的生死交锋。段王最后并没有被马义的利剑血刃,而是葬身于黄河的万顷狂涛之中,显示出历史巨流对这个逆贼的无情埋葬!《晚清风支——邪教白莲》(1993)里的占承天尽管有一身过人的武艺,但他也难逃“天意”对他的最终裁决:“在一场惊心动魄的搏击之后,从高处跌落下来的占承天被劈开的青竹刺透心窝。使这个历史的叛逆得到了“罪有应得”的结局。”不论是河水还是青竹都不是杀人的凶器,但这些物体最终在成为置人于死地的因素,进而体现出武侠电影所强调的叙事结局中隐含的神圣“天意”。武侠电影通过暴力的神圣化转述一种“善恶有报”的世俗伦理文化,体现出顺从天意、顺从民意的伦理规范。

1.2 武侠电影暴力中蕴含的正义道德美

武侠电影暴力现象蕴捣乱,甚至把饭碗倒在客人的脸上,他们显然是一种正常社会秩序的破坏者,一种人性尊严的挑衅者。但即便在这种情况下,主人公阿KEN(周润发饰)也没有直接反抗,而是先把地上的饭捡起来,重新放在盘子里,当恶棍拔枪威胁到阿KEN的生命时,阿KEN才拔枪打伤了恶棍。这种既是自卫又是反抗的暴力行为,由于出此对亲人和人格尊严的捍卫,对社会正常秩序的维护,使其自身具有很强的正义性。包括影片的高超阿KEN、阿杰、四叔一起冲进犯罪集团印制伪造钞票的地下工厂,捣毁了犯罪集团的老巢,尽管主观动机是他们的行为是为了替亲人报仇,但这种“师出有名”的暴力所维系的是一种正义道德美。

1.3 影像暴力映射出了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忠”与“孝”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基本的主导思想,忠孝传家的道德训诫深入人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忠与孝分别体现了对人作为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的伦理要求:“在家为孝,入国为忠”。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它们共同强调的是对上“父”、对主(君)的绝对服从。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范畴里,“父”与“主”、与“君”一样,都是一种至高无上的道德偶像。忠与孝,不仅是对人物行为的外在规定,而且已经变作一种对人的内在精神品格的约束。所在,在武侠电影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忠孝为核心的“报恩”主题和以尽孝为核心的“复仇”主题。武侠电影中以忠君报主为思想时常会被尽孝为核心的复仇主题替代。中国武侠小说中的“忠义双全”人格典型,也是世界电影人物画廊中极具有个性色彩的艺术形象。

2 结语

武侠电影的核心是用武打搏击解决敌我双方的矛盾,武侠电影的特质决定了它永远无法回避暴力的手段、无法删除暴力的抗争,决定了“动作叙事”的性质。尽管暴力对社会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在世界历史上,有许多因对电影暴力进行模拟、仿效而走犯罪的人。特别是经过精心设计、巧妙包装,在电影艺术无法彻底去除暴力内容的情况下,怎样消除电影暴力的负面影响,消解暴力的残酷性给观众心灵带来的恐怖和厌恶,建立一种既符合电影观众的观赏心理又适应电影艺术自身规律的表述方式,是电影艺术创作中重要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贾磊磊.中国武侠电影史[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2]赵洪义.当代武侠电影暴力美学的的远远特征[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8,(2).

[3]周星,谭政.影视欣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多元化的文化 第9篇

满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满族的先人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肃慎,汉、三国时期的挹娄,南北朝时期的勿吉,隋唐时期的靺鞨,宋、辽、金、元、明时期的女真。辽宁是满族的发祥地,也是全国满族分布最密集的地方,在全国1068.23万满族人口中(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辽宁满族人口就有538.53万(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在全国十三个满族自治县中辽宁省就有八个,分别是辽宁省的新宾、岫岩、凤城、本溪、桓仁、宽甸、清原、北镇,而辽宁地域满族90%以上的人口主要分布在新宾、岫岩、凤城、恒仁、本溪、清源、北镇、宽甸满族自治县以及大连地区11个满族乡(镇)、锦州地区74个满族乡(镇)。

满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大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地位不容忽视。而满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在满族千百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步创造和发展起来的文化形式,是满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由于它是满族人在特定的历史环境和特定的社会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发展的,具有自身特色的民族文化形式。因此,满族传统体育文化除了具备一般文化的特征之外,还具有自己独特的发展历程与文化特征。满族传统体育作为辽宁地域古代优秀文化的宝贵遗产之一,是满族人民在一定范围内所开展的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传统体育活动。因此,研究辽宁地域满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多元化,对于满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

1 辽宁地域满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多元化特征

辽宁地域满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其产生、传承、演变、发展的过程中,都曾对我国的历史发展做出过贡献,是辽宁地域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辽宁地域的传统体育文化给予了完善和补充。

1.1 满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地域性

一定地域的地理环境是一个民族长期繁衍生息的空间条件,共同的地域,是一个民族群体长期共同生活并发生内部联系的空间条件,满族传统体育的演进离不开自然条件的制约。各民族的传统体育活动及其所形成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等民族体育文化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所处地域的影响。辽宁地域满族传统体育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从某个侧面反应了辽宁地域满族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社会风尚。辽宁地域的满族由于受到不同地理环境的影响,形成了斑斓多姿而又各具特色的满族传统体育项目,而这些项目又往往是当地人在生存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技能。辽宁地域满族的居住至今仍然是“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这就反映出满族所处地区的生活方式和社会时尚的差异性。再者,由于辽宁地域辽阔,自然地理环境差异较大,所以产生出了形式多样、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例如满族的珍珠球运动及其所形成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很大程度上是在地理环境作用下形成的。

1.2 满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民族性

所谓的民族性是指一个民族的体育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民族群体所共有的、并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化的特征,它渗透在文化的各个层面,它能成为一种精神,一种行为制度,一种规范,一种习惯,模塑本民族的新一代人,使之作出符合民族体育价值观和民族体育心理的文化选择。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物质层面、行为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上都能反映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民族性。所谓辽宁地域满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民族性是指:满族的体育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民族群体共有的并区别于其它民族体育文化的特征。文化学理论认为,文化具有民族性是任何文化的共性所在。如珍珠球运动是满族的一项传统体育项目,又称“采珍珠”,满语为“尼楚赫”,都反映出了辽宁地域满族传统体育文化显著的民族特性。又如雪地走,俗称“走百病”,是一项由满族妇女穿旗鞋着旗装在雪地中竞走的满族传统体育活动,旗装、旗鞋是满族人民独有的民族服饰,并且辽宁地域冬天冰天雪地特别寒冷,通过雪地走不仅能够强身健体,而且还象征着走去百病,一年吉祥如意的美好愿望。

1.3 满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娱乐性

有史实证明,民族娱乐是先于各民族传统体育而存在的。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人的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满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娱乐性是指满族的体育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出于身心需要和情感愿望的满足,以自娱自乐、消遣、游戏等活动方式而出现的目的性特征。这些活动既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也可丰富人们的日常文化生活。如一些满族传统体育活动常伴以歌舞音乐,还有一些活动把竞技、舞蹈、艺术、音乐、体育等融为一体,既有民族特色,又有娱乐、健身的特点和艺术欣赏的价值,例如嘎拉哈、冰嘎、冰车、老鹰捉小鸡等。

1.4 满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兼融性

辽宁地域满族传统体育项目形式多样,风格各异,具有文体融为一体的特点。例如:珍珠球等运动项目就把竞技、舞蹈、艺术、音乐、体育融为一体,这些项目既有民族特色又有娱乐、健身的特点和艺术欣赏价值,在其独特的运动方式中注重民族感情、民族精神,以民族风格将审美对象与审美主体自然融合,令参与者与观赏者同时获得精神上的享受,使人的身心需要和情感愿望得到满足。

2 辽宁地域满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方向与模式

2.1 辽宁地域满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方向

2.1.1 走科学化道路,对满族传统体育文化采取不同的发展对策

要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满族传统体育的普及与提高,用科学的方法对满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整理和提炼,促使其从民风、民俗中逐步分离出来,走上系统、稳定、独立的发展道路。因此,辽宁地域满族传统体育文化应该突破原有的思维框架,大胆导入现代科学的成果,虚心学习现代竞技运动中的成功经验,将科技发展、文化娱乐业已有的成果与辽宁地域满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有机的结合。此外,由于辽宁地域满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内容繁多、特点各异,既有适宜于竞技的项目,如雪地走、狩猎、珍珠球等,也有有益于强身健体、修身养性的项目,如适合青少年活动的项目有赛威呼、跳骆驼、踩高跷、拉杠子、举石旦、双燕飞等;适合少年儿童活动的项目有老鹰抓小鸡、滑冰车、踢毽子、跳皮筋、抢高山、打冰嘎、跑马城等;适合老年和妇女活动的项目有掌上旋球、嘎拉哈、棋类游戏等。应针对不同满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不同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开发政策,促进满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2.1.2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传承和弘扬满族传统体育文化

可持续发展是时代发展对辽宁地域满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辽宁地域满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正确发展方向,也唯有坚持可持续发展,辽宁地域满族传统体育文化才能避免当前体育发展中存在的种种异化现象。辽宁地域满族传统体育文化坚持可持续发展,总体上要注重在充分利用和不损害资源持续性的基础上,在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发展框架中,尊重个人意愿,以增强人民体质、增进身心健康、延长人的寿命为目的,满足人民群众的健身、娱乐、休闲、保健、社交等多种需要,促进满族传统体育文化朝着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良好发展。具体来说,要实现辽宁地域满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实现满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大众化、生态化。

2.2 辽宁地域满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模式

2.2.1 学校体育模式

满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满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具有悠久的历史,创造过辉煌的文化。辽宁地域满族体育项目蕴涵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其表演性、娱乐性强,场地要求又不高,技术也不复杂,具有很好的健身与娱乐功效,除了作为民族文化传统进行保护与传承外,作为体育活动纳入全民健身体系也是完全可行的。将满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学校,充分发挥其载体作用,使满族传统体育文化通过这一途径得到保护、传承和发展。对满族传统体育活动在学校的开展给予一定政策规章制度上的重视和支持,号召体育教育工作者加深对民族体育文化的认识,在思想上加强重视,并在实际工作中积极宣传、推广,有针对性地在运动项目的竞赛办法、比赛器材或规则上加以完善。

2.2.2“全民健身”模式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自1995年6月由国务院颁布以来,全国城乡全民健身活动广泛深入地得到开展,很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这里找到了自我普及和发展的广阔空间。民族传统体育内容极为丰富,形式多样,风格迥异。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全面实施,不仅为民族传统体育开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而且民族传统体育在促进全民健身计划实施过程中也具有许多优势,全民健身计划的颁布实施,为民族传统体育广泛深入的开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满族传统体育是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宝贵遗产,满族传统体育具有强身健体、防身自卫、修身养性等独特功能,并且不受年龄、性别、体质条件的限制,可根据自身的年龄特点、身体状况和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进行锻炼;也不受场地、器械等条件的限制以及时间、气候的限制,易于在群众中普及和推广。它可以为全民健身的广泛开展提供丰富的活动内容,使人们在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活动中对健身项目有较大的选择余地,能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所以,应鼓励、支持具有现代体育所不具备的天然优势的满族传统体育,使它在全民健身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

2.2.3 旅游模式

民族体育旅游属于一项新型的旅游产品,是将民族体育与旅游联姻的新形式,是以体育学、旅游学、美学、经济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来指导民族体育的开发与布局。从旅游角度来看,体育不单是娱乐、消遣、调节情感、获得经济效益的手段,而且是一个增强人的体质和健康,教育培养和塑造人的美好心灵的重要途径。“搭台唱戏”形象化地表达了民族体育与旅游的关系,民族体育作为一种载体,为旅游资源的丰富,旅游产品的开发以及旅游服务等经济活动提供了舞台。充分利用好辽宁地域满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旅游资源,从整体和多层次上推出丰富的旅游形式,挖掘满族传统体育资源和潜力,形成旅游区的民族特色和自然魅力,是发展满族传统体育特色旅游的重要条件。在进行满族传统体育旅游区建设时把民族体育、旅游资源、民风民俗、农牧业、环境保护合理利用起来,使之相辅相成,良性循环,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2.2.4 产业化模式

满族传统体育产业化发展是实现辽宁地域满族传统体育长远发展的可行性模式之一。满族传统体育产业是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满族传统体育需求而使满族传统体育产品进入生产、交换、消费和服务的产业门类,包括竞技体育观赏和满族传统体育健身娱乐为基础的本体产业。但是我国的体育产业尤其是满族传统体育项目产业规划和效益十分有限,市场还不完善,亟待发展,为加速满族传统体育产业的开发,我们应该不断建立和健全满族传统体育劳务市场,主要包括服务市场、技术市场以及文化市场。服务市场主要是为群众进行体育活动提供场地、器材的有偿服务,以及有偿的组织满族传统体育比赛、表演和旅游;技术市场主要包括举办培训班、对满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有偿教学等;文化市场主要指为广大群众提供健身、娱乐等文化需求的场所。大力创办满族传统体育产业实体,如创办各种满族传统体育用品、满族传统体育娱乐健身中心、满族传统体育艺术开发公司等,通过产业实体的建立,将有利于丰富满族传统体育产品和促进满族传统体育产业市场的繁荣,进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升级。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经营活动等来促进辽宁地域满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产业化发展。

3 结语

辽宁地域的满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表现形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的地域性、民族性、娱乐性、兼融性等特征;通过借鉴学校体育模式、“全民健身”模式、旅游模式、产业化模式来更好的传承和发展满族传统体育文化。源远流长的满族传统体育,在不久的将来必定会焕发出绚丽的光彩,展现在国人的面前,必定会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开拓出更加广泛美好的前景。

摘要:文章以辽宁地域满族传统体育文化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法、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辽宁地域满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特征、发展方向及发展模式进行分析探讨,地域性、民族性、娱乐性、兼融性是满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特征;科学化和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其发展的方向;学校体育模式、“全民健身”模式、旅游模式、产业化模式是继承和弘扬辽宁地域满族传统体育文化可以借鉴的发展模式。研究辽宁地域满族传统体育文化这一重要的民族文化遗产,并将其传承与弘扬,有利于保持辽宁地域满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多元化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满族,传统体育文化,多元化

参考文献

[1]赵志忠.满族文化概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8.

[2]韦晓康.壮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

[3]徐玉良,韦晓康.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4]胡小明.小康社会体育休闲娱乐理论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4(10):8-12.

多元化的文化 第10篇

1 A集团多元化发展和企业文化的形成

A公司是以煤矿生产建设而发展起来的地方国有企业, 上世纪九十年代, 在煤矿生产达到一定规模, 企业效益逐步提高。为了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 A公司通过内部发展和并购重组等方式, 走上了多元化发展之路, 进而组建了以A公司为集团公司的A集团, 它还是以煤矿生产为主业, 非煤产业主要包括两个部分, 一是内部发展部分, 如:煤矸石电厂和选煤厂、矿山建筑安装工程公司、铜管制造公司、钢管制造公司、轻钢建筑公司、房地产开发公司等。二是并购重组部分, 包括、纺织公司、热电公司、石油化工机械公司。

经过多年矿区开发建设以及市场经济的考验, A集团公司企业命运共同体基本形成, 企业领导班子带领广大职工养成了“求实、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 企业文化内在体现为“以人为本、自强不息、追求卓越、兴富共荣”为核心的企业价值观和“创一流、争第一、多奉献”的企业精神, 外在体现为企业良好的形象和品牌。

2 企业文化对多元化发展影响效果

企业文化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A集团企业多元化的发展, 有着积极的作用, 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2.1 企业文化建设在大分部企业产生了积极支撑作用

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于大部分内部发展起来的企业来说, 积极影响是最为明显的,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发挥了企业文化的导向和凝聚功能, 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参与企业的发展建设。

企业文化的根本在于形成企业精神。A集团公司企业精神孕育诞生于创业初期, 经过多年的磨练, 日益深入人心, 成为A集团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这种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给A集团公司员工指明了不断开拓进取、快速发展的宏伟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A集团公司蒸蒸日上的光明前景, 引导着A集团公司建设者的为之奋斗、为之献身, 从而把每个职工的希望和追求“粘合”成一股合力, 推动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2) 发挥了典范人物的示范作用。

企业文化人一套完整的行为规范体系, 它不仅可以诉诸文字的陈述, 而且可以用具体的人物来予以形象的昭示, 充分体现企业行为规范所要求的人物形象———企业典范人物, 就成为企业文化中的基本要素之一。A集团公司的典范人物为公司职工实践企业的价值观设立了明确、具体的标准。企业所树立、推崇的那些体现着企业价值观和信念的典范人物, 无论是在其所从事的工作方面, 还是在其为人处事方面, 都会表现出一种明显的、与众不同之处。这对于企业来说, 无疑是一种十分明确、具体的工作与生活的标准。这种标准较之于企业正式颁布的各项规范来说, 更易为人们所接受, 也更易于人们模仿。在A集团公司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一大批劳动模范、标兵和能手。在多元化发展过程中, 这些典范人物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3) 在制度建设和流程建设等方面给予有力的指导和启示。

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将企业核心价值观融入企业的制度建设和流程建设之中。企业文化作用的发挥则在于以企业的制度为基础并超然于制度, 弥补制度硬约束的不足, 实现文化软约束。

A集团公司在发展过程中, 按照“创一流, 争第一, 多奉献”的要求, 形成了一个完善的制度和标准体系, 从工作标准、行为规范、劳动组织纪律、管理程序等方面提出要求, 使公司内部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 并真正把这些要求落到实处, 严格执行, 严格检查, 严格考核, 从而强化了内部管理, 提高了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在A集团公司内部多元化发展过程中, 这些制度和标准大多数被新建企业所直接采用, 或对于建立新建企业自身的制度、标准给予积极的指导和启示。

4) 良好的企业形象在新项目建设过程中发挥了强大的吸引与感召作用。吸引了大批人才参与企业发展, 为企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力军。特别是吸引了广大青年学生的兴趣, 先后有2000多名大中专毕业生慕名来到, 参与了建设, 为A集团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力军, 形成了可观的人才储备。A集团公司企业精神所产生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成为推动A集团公司创业和不断发展的强大力量, 这种力量通过A集团公司的发展而转化为物质文化建设的丰硕成果。

2.2 在部分企业没有发挥积极的支撑作用

兼并重组的企业的文化融合上存在着一定的难度, 主要表现在:

1) 对企业兼并重组持逆反心理, 从思想上不愿融合, 被购并的集团成员企业部分员工特别是其领导人和一些老干部, 思想守旧, 对“卖厂”特别反感, 虽已加入集团, 仍从思想上、心理上很难融合。表现在谈话使用的语言上, “你们”、“我们”分得很清, 很少听到“咱们”这个词。从某种意义上讲, 统一的企业文化并没有形成。

2) 行动上与集团公司选派干部对立。由于企业购并, 导致原企业利益格局的调整。一些利益受损者形成了形形色色的非正式组织。他们以原厂企业文化为依托, 与集团选派干部对着干, 煽动普通职工怠工、上访, 以至在部分成员企业出现了围攻、殴打集团公司选派干部的恶劣情况。

3) 原因分析。客观上,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特殊企业文化, 企业兼并导致文化冲突实属正常。企业并购后, 集团公司企业文化的融入, 必然引起被并购企业员工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行为准则的变化。这种变化必然受到已有思维惯性的影响和怀旧心理的影响, 被并购企业的员工很难融入集团公司文化。

3 A集团多元化发展过程中的企业文化的融合

企业集团多元化发展战略既为为企业文化提供了发展平台, 同时也为企业文化的建设带来了挑战。A集团的企业文化是在发展建设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而对于兼并重组而来的企业, 文化融合存在着很大的难度, 因此, 企业集团内部的文化融合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3.1 统一思想, 加大投入, 提高效益, 以企业的发展促进企业职工观念的转变

企业文化融合首要障碍是被重组企业职工的观念没有转变, 所以才导致抵触情绪。而能够促成企业的兼并重组, 重组各方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 即是改变企业经营现状, 提高企业经营效益, 促进企业的发展, 给广大职工带来利益。因此企业重组后一方面要做好职工的思想工作, 避免出现抵触情绪, 稳定职工队伍, 鼓励职工继续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另一方面, 就是要发挥集团公司资金、技术、经营管理方面的优势, 加大对兼并重组企业的各方面投入, 使企业恢复生产, 创造效益, 走上发展的良性轨道。这才是企业职工所愿意看到的, 也才能使他们信服, 而逐渐融入到新的企业集团内。

3.2 把握好企业文化融合操作的快慢尺度

文化的认同不仅需要时间, 更要符合大多数职工的利益和愿望, 得到大多数职工的认同。所以, 在推动兼并重组企业的文化融合中, 要尊重兼并重组企业原来固有的企业文化, 不能完全否定它, 也不能把本企业集团现有的企业文化强加给兼并重组的企业。同时, 要吸收兼并重组企业过去形成的优秀的文化因素, 结合企业集团自身特点加以融合。只有不断地吸收, 不断地融合, 才能形成一个企业集团所特有的企业文化。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如果企业文化只停留在时髦的口号与词汇上, 缺乏内在的推进机制与执行系统, 则这种文化只能在天上飘。因此, 结合具体制度建设, 融合集团公司企业文化中核心部分, 即价值观和企业精神, 才能使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在购并企业落地生根。

在操作快慢尺度的把握问题中, 操之过急, 就会让被购企业员工感觉集团公司是在强迫他们改变原有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他们就可能产生抵触情绪, 从而加大文化整合的难工。如果在并购企业文化的融入过程中操之过缓, 使被并购企业员工不能迅速感受新文化气息, 一切还是老样子, 即使被并购企业员工最后接受了并购企业文化, 也会带来一些不良后果, 如效率低下, 滋生惰性心理、内耗严重问题等。

3.3 提高集团公司选派干部素质问题

这一点十分重要。因为被购并企业职工眼中, 集团公司选派干部的形象就代表了集团公司的文化。他们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到对集团公司的印象, 正面的印象积累起来, 则促使他们较易接受集团公司文化;反之亦然。因为困难企业职工不是不想改变, 而是不想被人改变。只有他觉得你真正是优秀的, 会主动改变而向你靠拢, 这才是成功的文化整合。但是, 由于企业扩张过快, 导致干部的缺乏, 很难找到一些合适的派出人选, 并且由于收购方天然的优势, 容易造成集团公司选派的管理干部在思想上盛气凌人, 感觉他们是先进文化的领导者, 看不起被购并企业员工, 认为被购并企业员工是后进企业员工, 是文化落后者, 从心理上看不起被购并企业员工, 从而加大了文化冲突, 增加了企业集团的内耗。因此, 集团公司对于派往购并企业的干部的选用要非常慎重, 要选用能力强、大局观强的人员, 同时还要加强这方面的培训。

4 启示

企业集团的发展壮大, 不仅仅只看资产规模和职工数量的增加, 更重要的是有没有形成统一的企业文化。这是企业集团凝聚力的体现, 也是企业集团发展质量的体现。A集团企业文化集中体现在“以人为本、自强不息、追求卓越、兴富共荣”为核心的集团共同价值观, 企业员工表现出一种昂扬向上的追求卓越的精神面貌和踏实苦干的工作作风。这种文化的优秀品质为企业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内力, 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在多元化的发展道路上, 更要注重文化的融合, 使集团优秀的企业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

摘要:企业集团的文化建设需要一个发展过程, 本文从A集团多元化发展以及企业文化形成的过程入手, 分析了企业文化对多元化发展的积极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并对进一步推动企业集团内的文化融合进行了探讨。

多元文化的楷模 第11篇

人类本是群居的,现代城市更是人口密集的岛屿。在这个人类文明的小岛上,人才济济,关系错综,竞争、融合、发展,一刻不停地在进行着,汇成了人类进步与文明的奏鸣曲。城市居民的和平相处仰仗于相互之间的宽容、理解、平等、尊重,仰仗于多元人文精神的豁达与雅量。这是处理好城市人际关系的最坚实的基础。

电影导演陈凯歌谈到他的访美观感时,曾举过这样一个例子:一次,一些外籍侨民宣誓成为美国公民,当念到“以上帝的名义”时,突然一位女士举起手来,主持宣誓仪式的法官问:“你有什么问题?”那位女士说:“我是穆斯林,您的上帝不是我的上帝!”这是一个很少遇到的问题,但你在大厅里却听不到这样的呵斥:“滚出去!别在这里捣乱!你的上帝爱是谁就是谁!”恰恰相反,你听到的是法官和蔼的回答:“请您等一等,等我们把这个细节解决好了,再说您的宣誓问题。”这就是美国文化,这就是美国的人文精神。而这种宽容与尊重的人文精神,正是以多元信仰为基础的。说得直接一点,就是:我爱我的上帝,你爱你的上帝,但决不是以我的上帝而否定你的上帝!

相形之下,我们的文化似乎就缺少这种宽容的雅量,容不得异端,容不得异教徒,甚至容不得不同的意见。我们所炫耀的往往是“我的意见征服了你的意见”时的所谓“豪气”(其实往往是一种霸道),而不是“我的意见吸收了你的意见”时所体现出来的雅量。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或者变形表述为己所欲之,便强施于人,大概要算我们处理人际关系时最高的境界了吧。这种以“己”之所欲与不欲来衡量要求别人的做法,表面上看起来最人道不过了,其实,恰恰暴露了我们的传统文化是以“我”为中心的一元人文精神,而不是以尊重他人为中心的多元人文精神。难道因为你喜欢红色,天下都要红彤彤,连梨花都要变成红的不成?因为你厌恶京剧,因而天下人从此就要与京胡、京腔、京韵告别不成吗?殊不知这正是人文领域各种矛盾、冲突、纠纷、斗争无休无止沸沸扬扬的原因之一啊。

大家知道,我们的舆论从民间的街谈巷议到报刊的名人轶事,炒得最热闹的题材便是个人生活、家庭婚恋这些本属于个人隐私的事情。我们的舆论对这类事情的过度热心和关注,恰恰表现了我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的不宽容。其实,某某人发生婚变了,某某人要搞独身了,还有某某歌星削发为尼了……诸如此类的事情关卿何事?你何须为此扼腕慨叹、说长道短、耿耿于怀、愤愤不平呢?哪一天我们民间的街谈巷议不再关注张家长李家短这样的私事,不再热衷于名人婚变、情变这类纯属个人隐私的“炒卖”了,哪一天就是我们文明的最大进步,就是我们宽松人文精神的真正形成。

多元文化所关注的是人类社会的整体发展与进步,它不赞成人们以各种方式去干涉个人无伤社会、无碍他人的私生活。青年马克思在读大学时,一次与同学们谈论起法国大革命的领袖人物罗伯斯庇尔时,情不自禁地对他进行了热情、崇高的评价。当即有一位同学站起来表示反对,说罗伯斯庇尔是一个在个人生活方面很不检点的人。青年马克思旗帜鲜明地亮明了自己对历史人物评价的观点,他形象地打了个比喻:“一个人钻进被窝里想些什么,这与我们有何相干?他对人类社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这才是问题的实质呀!”马克思是公正的、宽容的,而我们在对历史人物评价时的求全责备,是否刚好暴露了我们的不宽容呢?

至于纯属个人生活方面的穿衣戴帽、击鼓吹号、跳舞唱歌、溜冰摔跤,我们更要尊重他人的自由爱好,不必整齐划一,不必以个人的好恶去衡量与强求别人。何必要以自己的所爱要求天下人普遍喜欢,以自己的不喜欢限制天下人也不许喜欢呢?生活中的霸道作风多半来自于多元人文精神的缺乏。

整个世界正向多极化发展,这是世界演进的总趋势。任何民族、任何国家妄图以自己所喜爱的颜色去涂抹整个世界,那都是徒劳的。龚自珍先生“不拘一格降人材”的伟大理想,只有在今天才能变成现实。这是人类发展史上又一次辉煌的日出。未来的时代必然人才辈出、风格缤纷、百花烂漫、万紫千红。

当然,不拘一格、百花齐放的前提必须是造福于社会、造福于他人,至少也应是无碍于社会,无碍于他人。离开了这个前提,离开了这个起码的要求,就成了万马奔腾中的害群之马,就成了不拘一格中的“有害一格”,于是,有碍于他人的自由就理所当然地要受到限制。还是孔夫子说得好,从心所欲不逾矩。既从心所欲,无拘无束,实现每个人的高度自由,又不逾群居之矩,契合各种社会公德与规范。

不拘一格、从心所欲,当然是千百年来人类的一贯追求。但城市居民要真正享受这份自由也不容易。首先,必须学会自我管理,管住自己的心灵,管住自己的行为;其次,在学会自律的同时,还要学会宽容,学会尊重他人。

总之,作为人类文明岛屿的城市应该是多元文化的旗帜与楷模。我们再也不能用人为的单色调去武断地否定五彩缤纷的客观世界了。我们再也不能用一种模式去粗暴地“规范”天下万籁于一音了。让七色组成的阳光更加明亮、让百花组成的花园更加烂漫、让万籁组成的合奏更加和谐、让不拘一格的人材更富创造力、让不同的个性与风格各展其长吧……

多元化的文化 第12篇

今日美国之所以有如此强大的实力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其迅速崛起有密切关系。这种因素与美国这片土地所蕴藏的文化能量不无关系。一个民族的文化必是建筑于其地理、历史之上, 所以要想解说美国文化必先了解在其历史中产生, 发展的民族精神。以下所列三点是美国文化潜能积累到一定程度能够爆发的基础。

1) 民主平等思想。18世纪中叶前的美国一直处于英国和其他国家的殖民统治下, 英国的海洋文明孕育出的民主精神和平等思想成为美国日后立国的思想基石。

2) 种族多元化。四万多年前迁自亚洲的印第安人是美洲大陆的首批居民, 然后是爱斯基摩人, 次之, 欧洲的“海盗”维京人。17世纪, 大批非洲人通过非自愿的方式来到了美洲。多种族的民族构成再加上美国历史上主要的三次移民浪潮为其带来了丰富的劳动力及高科技人才。

3) 文化多元化。对于主权国家而言, 殖民时代往往是段不堪回首的岁月, 但之于殖民时期的文化而言, 其间来自英、德、法、荷、爱尔兰文化的相互作用恰好给这一黄金年代注入了无限的文化活力和创造力。尽管民主平等的思想并未能完全充分地体现在在美洲的各个角落 (否则不会出现欧洲移民对美洲本土印第安人进行血腥屠杀的“西进”运动和南方万恶的“种植园”经济) , 但这种思想在美国形成了一种“欧洲式”的默契。因为文化的交互融合与渗透, 所以也存在文化地域差异, 因而产生小摩擦, 可总能保持总体步调一致与大文化趋同。于是在如此长一段时期, 欧洲人将整个北美置于自己的掌控之下, 他们开始给有色人种生存的空间。

2“二战”带来的崛起契机

持续了四年之久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削减了英国等传统资本主义国家的实力, 一战后美国已然跃居世界头号经济强国。在1929-1933年“经济大萧条”中, 由于美国政府调控得当, 且在此期间其娱乐经济得到发展, 美国基本凭借自己的力量克服着危机。在整个欧洲都处于战火之中时, 它在北美泰然自若, 直至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爆发, 美对日宣战。

由于美国“一战”后强劲的经济实力, 再加上民主、平等、相对宁静的社会环境 (因为远离欧洲的是非纷争) 和避难传统, 二战爆发前就吸引了大量优秀的移民, 其中包括受纳粹迫害而避难于美国的伟大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航空航天之父冯-卡门和冯-布劳恩。

二战后美国的全面崛起是其文化传统潜能的大爆发。它供给美国一种令人错愕的发展的加速度, 美国的发展之势如火箭一般直冲云霄。另外, 它雄厚的经济实力及大量的海外移民为其社会日后繁荣稳定的发展提供了长足的保障。大批的外来科技人才对美国的贡献让美国政府尝尽甜头, 因此战后他们出台了《1952年移民法》, 该法规规定“全部移民限额中的50%用于引进美国急需的、受过高等教育的、有突出才能的各类人才”。如今美国除了各种族土著外还包括欧洲移民 (西班牙、葡萄牙、法国、荷兰、德国、瑞典) 非洲移民、拉丁美洲移民和亚洲移民, 数据显示, 2007年, 美国的种族结构为:白人80.1%、拉美裔15.1%、非洲裔12.8%、亚洲裔4.4%、印第安及阿拉斯加土著人1.0%、夏威夷土著民及太平洋岛民0.2%、多种族 (两个以上种族) 1.6%。其中美国黑人、拉美裔和亚洲裔等少数民族裔总人口已达到1.007亿人。

不同种族的移民体现出不同的民族性格。英国人、德国人的严谨, 西葡人的热情奔放, 法国人的时尚浪漫, 非洲人的能歌善舞, 亚洲人的勤劳勇敢……这就是美国今日雄霸世界, 在政治经济、科学技术、艺术文化领域全面繁荣的原因所在———因为它启用的思想行为模式是“世界人”的构造。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在这片特殊的土地上组成不同特色的小团体, 并由小团体之间的摩擦、碰撞创造出更繁荣的经济文化景象。这些有着异国背景的小团体积蓄着巨大的能量, 造就了美国今天非凡的成就。

3 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当今美国的科技在全球范围内首屈一指。而此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非美国本土的创造者。除之前提到的爱因斯坦等人外, 被美国推崇为在各领域的“开创者”还有:电话之父———亚历山大·贝尔, 苏格兰裔;电报之父———萨缪尔·摩尔斯, 英格兰裔;电视之父———戴维·萨尔诺夫, 俄裔;汽车之父———兰松·奥尔德兹, 英格兰裔;无轨电车之父———卡雷尔·范德波尔, 比利时裔;直升飞机之父———伊戈尔·西科尔斯基, 俄裔;原子弹之父———J.罗伯特·奥本海姆, 德裔;氢弹之父———爱德华·特勒, 匈牙利裔;现代火箭之父———威尔纳·布劳恩, 德裔;核海军之父———海曼·里科弗, 波兰裔;空间医学之父———胡伯图斯·斯特劳格霍尔德, 德裔;小儿医科之父———亚伯拉罕·雅各比, 德裔;现代新闻事业之父———约瑟夫·普利策, 匈牙利裔。 (以上内容摘自《美国移民政策的变动及动因》)

二战中美国本土没有受到战火的摧残, 在欧、亚、非还在为“一片焦土”而重新建设家园的时候, 在美国的战后社会里, 科学家们可以无所顾虑地把精力投向各学术领域的研究中。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把美国带入了高度现代化的发展阶段, 并使其一直盘踞着科技领域的制高点。

4 对社会文化发展的影响

在此方面, 移民带来的多元文化让美国社会更具多样性和更加注重平等、民主。首先, 美国就是一个由各国移民组成的集体, 虽然种族偶发丑闻, 但大体上安然相处。以黑人为例, 虽然迄今美国黑人的社会待遇仍无法与同国白人并论 (仅为白人所受待遇的73%) , 但在长期的权利斗争中, 一方面黑人团体内部产生了独具个性的文化产物, 尤其在艺术领域, 比如:Hip-Hop街舞文化, 另一方面白人和黑人也在争斗中融合。第二, 随着社会的发着, 越来越多的有色人种不断拥入美国以及他们所获得的成就, 逐渐打破了白人在美国社会中的霸权。他们的社会地位也开始提升。“近十几年来, 黑人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黑人中产阶级已真正成长起来。1996年, 有44%的就业黑人担任 (白领) 职位———从事管理、专业和行政工作而非服务或需要体力劳动的工作。同年, 有23%的年龄在18-24岁之间的黑人进入大学, 而1983年仅有15%。”白种人对有色人种的歧视虽未彻底戒弃, 但也逐渐淡化。从2001年迈克-当选美国国务卿, 2005年前康多莉扎-赖斯, 到2008年美国大选, 肯尼亚裔候选人巴拉克-奥巴马获选美国总统, 2009年华裔候骆家辉出任美国商务部长。尽管许多人对奥巴马当选总统是证明有色人种在美国的地位迅猛提升的标志持有异议, 但这一事实已经在证明世界移民带来的多元文化正在不断刺激美国的社会体系向着消除歧视、更加平等的方向发展。

5 对军事、经济领域的负面影响

“力量越大, 责任越大”出自美国影片《蜘蛛侠》。这句话也是全世界对美国的规劝。表面上, 美国也一直扮演着维护世界和平, 铲除国际奸佞的角色。但如果心术不正“力量越大, 则破坏力越强”。这在军事和经济领域显得尤为突出。2003年美国绕开联合国直接进攻伊拉克, 虽打着“消灭恐怖主义”的旗号, 但世人皆知美国此举所谓哪般。在经济问题上, 2007年8月席卷全球的次贷危机, 出于无意或故意次贷危机导致美元大幅贬值, 致使中国等手中握有大量美元、债券的国家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集合了全球经济精英的美国的高盛集团 (Goldman Sachs) 在2008年的全球金融海啸中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 他们也是希腊经济危机的始作俑者。他们助纣为虐, 与约翰-保尔森机关算尽, 狼狈为奸在金融海啸期间赌欧元大跌, 反赚200亿美元;用尽各种手段抹平希腊财政赤字, 使其顺利加入欧盟, 后来又帮助希腊发行债券进而拖累德国工业银行和荷兰银行, 最终导致了希腊危机和德国政府出资135亿美元拯救德国工业银行及荷兰银行被苏格兰银行收购。多元化就像一把双刃剑悬于美国之上。美国因其对多元文化的开放而得益成为超级大国, 并且一直保有这种海纳百川的态度, 吸引着全世界各领域的精英前往工作、定居, 不断巩固其地位。

摘要:美国在科学技术、经济文化、军事实力等领域有着非常大的优势。如今, 美国正以其无可阻挡的魅力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国的众多优秀人才求学美国, 建设美国, 服务美国。那么美国是凭借什么获得今天的地位的?这种优势又是如何产生的?这些优势是怎样作用于美国社会进而影响世界的?该文从其历史根源至文化衍生、经济发展和科技及军事领域的突破将其多元化文化发展对社会进步产生的影响一一详述。

上一篇:高校图书馆与素质教育下一篇:医院供配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