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机械化生产技术

2024-05-11

玉米机械化生产技术(精选12篇)

玉米机械化生产技术 第1篇

1.青贮玉米主产技术

(1) 青贮玉米饲料特点。

玉米青贮就是把鲜玉米植株连同玉米棒切断, 填入密闭的青贮设备 (如青贮窖) 中, 经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 调制成多汁、富有营养且具有特殊香味的饲料, 主要提供给反刍家畜, 如奶牛、肉牛、奶羊、肉羊、鹿和骆驼等饲用。

玉米青贮具有以下特点:①能提高玉米植株利用率, 减少营养物质的损失。青贮玉米在制作过程中, 养分损失少, 一般不超过10%, 而且茎叶柔嫩多汁, 可消化的维生素、蛋白质和脂肪等含量丰富。②适口性好。经微生物发酵后, 碳水化合物转化成乳酸、醋酸和醇类, 气味芳香, 易于消化, 消化率高;适口性好, 能增进家畜食欲, 促进消化。③耐贮藏, 可供四季饲喂牲畜之用, 平衡饲料生产淡旺季以及丰歉年的余缺。④可防治病虫害。青贮过程中产生的酸类、醇类物质可杀死大多数寄生虫及虫卵。

(2) 品种与种植。

首先要选用合适的品种。可选用生物产量高、营养丰富、茎叶多汁和可口的品种。例如, 可选用植株高大、茎叶繁茂、抗倒伏的马齿型品种, 或选用植株较矮、分蘖力强、适宜密植的品种。目前, 国内外青贮玉米的品种较多, 正在推广的有高油玉米、中原单32号等品种, 全国各地水、热条件较好的地区都可以种植。其次是增加种植密度。要想在单位面积上多收绿色营养体, 应提高种植密度, 以保证单位面积内有足够的苗数, 其种植密度一般比粮用玉米增加50%左右;播种方式上可以采用条播或撒播。再次是增加施肥量。青贮玉米种植密度大, 为保证其生长发育良好, 在生长期对养分、水分需求增多, 尤其要增施氮肥, 为此, 在播种前要施入含氮量较高的厩肥及人粪尿等有机肥料, 又由于青贮玉米在田间生长的时间短, 追肥应抓紧在生长前期施用, 即应在苗期和拔节期施用, 并以速效肥为宜。

(3) 生产工序。

主要工序为耕整地→种子清洗、处理→播种→化学除草→植保→追肥→青贮秸秆集收 (收获) →切碎→运达青贮场地。在工序的前6种作业中, 可采用现有的农业机械, 如拖拉机、铧式犁、机引耙、旋耕机、玉米精量播种机、机动喷雾器和中耕追肥机等, 以实现机械化作业。到收获季节, 需要在收获玉米的同时收割玉米秸秆, 目前采用的机械有玉米联合收获机、青贮玉米收获机和玉米割晒机等, 并需要对现有的玉米收获机进行技术改造。

2.青贮玉米收获机械

自走式青贮饲料收获机械主要由收割、喂入、切碎、抛送、自走底盘和液压电气控制等部分组成。配有麦类和玉米两种收割台, 用于收割青贮玉米和青贮麦类等高秆、矮秆作物。可一次完成收割、切碎、抛送、收集和装车等多种作业, 目前国内青贮玉米收获机械主要有河北省赵县农机修造厂生产的4YZ-3青贮型玉米联合收获机、黑龙江省赵光机械厂与德国门格勒公司联合研制生产的MB220型玉米青贮饲料收获机。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开发研制的中型自走式青贮饲料收割机以及由中国农垦进出口公司引进的巴列斯那青贮饲料机等。

另外, 用于青贮玉米收获的作业机具还有石家庄农牧机械厂生产的五业牌9DQ-100型青贮切碎机、山东省莱州金圣农业机械研究所研制生产的4Y-2微型玉米割晒机以及由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东方实业公司生产的90YK2-B型玉米秸秆饲料压块机组等。

(1) 4YZ-3青贮型玉米联合收获机, 为玉米果穗、秸秆兼收的自走式联合收获机, 具有设计新颖、结构合理、作业质量好和生产效率高等特点。该机机动灵活, 适用于小块地作业, 对发展畜牧业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2) MB220型玉米青贮饲料收获机, 能一次完成一行青贮玉米的喂入、切碎、抛送和装车等项作业。具有结构紧凑、质量小、生产效率高和切碎质量好等特点。其配套动力为25kW以上的轮式或履带式拖拉机, 工作幅宽2.45m, 生产率30t/h。

(3) 中型自走式青贮饲料收割机, 可用于收获青饲玉米、高粱、大麦和牧草等多种作物, 能一次完成收割、切碎和抛送等作业。整机采用纵向对称布置, 设计新颖, 结构紧凑, 性能稳定, 其主要技术性能指标达到20世纪90年代国际水平。

(4) 巴列斯那青贮饲料机, 主要用于收割青贮玉米和苜蓿等。具有功率大、一机多能、工作效率高和适应性强等特点, 能承受超负荷作业;改型后可用于收获小麦和玉米 (同时脱粒) , 且价格较其他同类进口机器更为适中。该机在北京、新疆等地区推出后受到一致好评。

(5) 4Y-2微型玉米割晒机, 可以将玉米带根整棵收割, 不损坏玉米和玉米秸秆 (收割刀入土深度一般为地表下0~40mm。收割的根茎质量可与人工收刨质量相媲美。收割后的玉米成条铺放, 成行效果好;适应性强, 不论是山地、平原、沙地, 直立或倒伏玉米, 均可正常作业。

(6) 90YK2-B型玉米秸秆饲料压块机组, 是将玉米秸秆揉碎后经冷挤压成形的饲草类作物加工设备。玉米秸秆经揉碎、压制成形后, 便于运输和储存, 大大提高了玉米秸秆作为商品饲料的价值;压制成形后的草块因在挤压过程中产生的高温而使草块有炒香味, 提高了适口性和采食率;秸秆被揉制成丝状纤维, 提高了饲料的选用率, 减少了浪费。另外, 该设备还可用于加工饲草、甘蔗渣等物料, 生产率为1.5~2.0 t/h, 适用于中小企业加工和饲料场自用。

3.青贮玉米饲料的加工方法

(1) 原料的选择。

对于青贮玉米, 在玉米秸秆2/3均为绿色时收获最好。应适时收获, 并尽量避免曝晒和堆积发热, 以保证原料的青绿和新鲜。

(2) 适时切碎青贮。

质地粗硬的原料, 切得越短越好, 以长度20~30mm较适宜, 柔嫩的原料可为30~50mm。

(3) 青贮原料的填装与压实。

切碎的原料经检测水分适宜时, 要及时填装入窖, 一层一层填装, 扒平并压实。要特别注意角落边缘也要填满和压紧, 避免死角, 尽量不留空隙, 以免残留空气的作用导致局部青贮原料变质。

(4) 青贮容器的密封和覆盖。

一般的青贮窖, 要把原料填装到高于窖平面600mm以上, 再盖一层塑料布或软草, 之后覆盖土层或草泥300~500mm, 绝不能漏气, 封好后几天之内, 每天都要检查是否有裂缝透气, 如有裂缝要及时抹平抹严。

(5) 青贮窖的启用方法。

玉米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 第2篇

汤原农场按照农垦总局提出的“抓城,强工,带农”为战略重点,以300亿斤商品粮基地建设为契机,以发展高产高效,抗逆性较强的玉米作物为切入点,加强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以职工增收为核心,全力打造一流农业标准化为目标,结合场县共建,真正实践农业经济跨越式发展。2010年我居民组种植玉米面积1019公顷,平均单产9200Kg/hm2.公顷效益5280元。经过今年的生产实践,总结出玉米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模式为“一个改变,两个标准,两个增加,四防,两个到位”。

1.一个改变---栽培方法的改变

以往我居民组都用小型车配套的精量点播机,用种量大,出苗后必须人工间苗,费工,改变成今年用中关力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马斯奇噢6行气吸式精量点播机,使植株分布更加趋于合理省去人工间苗,今年实验证明比小型车的精量点播机增产15%.2.两个标准—整地质量高,播种质量高

2.1高标准抓好整地起垄

为了获得玉米高产,对于玉米地号实施以深忪旋耕为基础的整地方式(深忪深度为30cm,旋耕深度为15cm)并坚持实行秋起垄,秋施肥的措施,做到封墒越冬,有效地保证播种质量,实现一次播保全苗创造了良好的苗床。

2.2播种质量高

适时早播:进行十七早播,可充分利用返浆水,促进早发苗,发壮苗,同时还能更好地解决由于春旱或涝造成的田间保苗不足的问题,当气候稳定通过7℃持续3-5天时间开始播种,我居民组一般在5约1—6日。

播种机械应用中机美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马斯奇奥6行气吸式精量点播机精密播种。该播种机具有以下优点:

一、采用V型镇压轮为主镇压,实现播种后镇压一致,播深一致;

二、气吸式排钟盘精确的保证每穴一株,并且株距均匀,每公顷比普通精点机节约用种4公斤;

三、播种机每个播种单体仿形,确保种子播种在同样的深度出苗一致;

四、行距可调,排钟变速箱,可以将作物株距控制在2.5—45cm可调,并且株距均匀;

五、圆盘式开沟器可实现侧深施肥,每行的软塑立式排肥器,不会在施肥过程中造成肥料的堵塞;

六、可设有电子监视器。

2.2.2种子质量高。种子必须过筛,去掉小粒和不完整粒。

3.两个增加—合理增加密度,合理增加施肥量

3.1合理增加密度

根据生产条件、气候条件、土壤肥力、品种特性,管理水平,产量水平等实际情况,做到合理密植,使构成玉米地三要素,有效穗数,粒重,相互协调发挥群体优势。通过多年生产实践玉米想获得高产,必须有足够的收获穂数做保证。改变往年株穗不足,缺苗、断垄现象,2我们今年利用马斯奇奥6行气吸式精量点播机将绥玉7号的密度增加6.5万株/hm.3.2合理增加施肥量

玉米是喜肥作物,要获取高产,必须有足够的肥料供给。为提高肥料的利用率,防止后期脱肥,做到深施,方法为磷钾肥全部用作底肥,做到深施,氮肥1/2作为底肥,1/2作为追加肥;追加肥中2/3作为根际追肥,1/3做叶面肥。种下深施为一层于种下4-6cm,占深施肥量的40%;第二层于种下10—12cm占深施肥量的60%.每公顷用磷酸二铵270-300公斤,氯化钾75公斤,尿素300—350公斤。

4.四防—防病、防虫、防草、防徒长。

主要防治玉米的大、小斑病,可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结合叶面喷肥,每隔7天喷施一次,连续2-3次。做到正确选择药剂,确定适合的浓度,把握喷药时间,讲究喷药方法,保证喷药质量。

4.2防虫

防治玉米地下害虫,用35%呋喃丹拌种药量在种子量的2.5%;也可以用35%多克福种衣剂拌种,药量占种子量的1.5%.防治玉米螟可在玉米抽穗期进行药剂防治。选用2.5%功夫

22。300ml/hm或2.5%敌杀死300 ml/hm进行喷雾

4.3防草土壤处理:90%乙草胺2000-2500 ml/hm+75%宝收20-30g/hm.叶面处理4%玉农乐1500

2ml/hm进行化学除草。

4.4防徒长

2采用化控技术,在玉米大喇叭口期结合玉米螟进行喷施生控剂1050 ml/hm,降低株高

30-40cm,百粒重增加0.3-0.5g,穂位降低15cm,行粒数增加3-4粒,成熟期提前3-5天,增产10-15%.5.两个到位—中耕管理到位,适时收获到位

确保中耕管理到位

机械中耕可以起到疏松土壤,防寒增温,提墒抗旱,防涝,消灭杂草的目的。第一遍中耕于玉米2叶时进行,主要以深忪、放赛、增温、保墒为主,深松防寒深度达到28-30cm,标准以深松后不起黏条为准,深松必须要合理搭配前浅后深两个深松沟,前沟深度18-20cm,后沟深度28-30cm。同时整机深松沟后边必须配带碎土器,防止压苗。有利于保墒,第二次中耕于玉米拔节前结束,尽可能多培土(不能压苗)促进次根发育。并做好玉米地追肥工作,时期是在玉米大喇叭口期进行根际追肥,随后中耕,使土肥融合,避免尿素挥发提高利用率。

5.2确保适时收获到位

玉米机械化生产技术 第3篇

【关键词】 玉米 机械收获 主要问题

我国玉米收获机械化水平相对较低,是玉米生产,甚至整个粮食生产机械化的薄弱环节。我国玉米机械收获蕴藏着巨大的农机制造业和服务业市场,但是, 当前市场上的玉米收获机械产品技术存在着含量不高、质量不过关、服务跟不上等限制因素,严重地影响了玉米收获机械的推广应用和机械化收获市场的大力推进。

2009年,按照农业部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总站的部署,吉林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站展开了玉米收获机械产品质量调查工作。历时3个多月,调查在用玉米收获机375台,涉及12家企业生产的14个型号产品。据调查所掌握的资料,分析我省玉米收获机发展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吉林省玉米收获机械行业发展概况

1.1玉米收获机械市场现状

吉林省玉米种植面积达28万公顷,占全省粮食种植面积的68.2%。吉林省玉米种植机械化水平较高,整地、播种、中耕以及植保等生产环节已基本实现机械化作业,但收获环节机械化却进展缓慢,成了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瓶颈。2005年全省销售玉米收获机50多台;2006年玉米收获机保有量超过100台;2007年增加到351台。随着农机购置补贴惠农政策的拉动,全程农机化示范区建设项目的推进,我省玉米机收发展速度稳步加快。2008年玉米收获机保有量达到了1400多台,机收面积1.23万公顷,机收水平达到4.1%。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又新增玉米收获机800余台,总数达到2200台,玉米机收率达10%左右。

1.2玉米收获机生产情况

2005年以前,我省玉米收获机生产还是空白。到2009年,全省已有二十余家企业能够生产玉米收获机。由于起步较晚,产品还不太成熟,企业年产量合计100台左右。

2.质量调查结果分析

2.1调查的总体情况

2.1.1调查涉及12家企业生产的14个型号,调查总数为375台。

2.1.2从产品结构型式看,现有自走式200台,占调查总数的53.33%;背负式175台,占调查总数的46.67%。作业行数在2、3、4行之间的机械分别为105台、145台、125台。所调查机具全部具有摘穗功能,多数具有剥皮功能。带茎秆切碎回收装置的有120台。带茎秆粉碎还田装置的有285台,占调查机具的76%。

2.1.3机手年龄30~45岁居多,占调查总数的70.93%;初中和高中文化程度分别为237人和108人,分别占调查总数的63.2%和28.8%。机手作业年限1~2年的有229人,2~3年的有95人,4年以上的仅有10人。有348名机手上机前经过培训,26人经过专业培训,仅有1人上机前未经过培训。

2.2调查结果综合评价

2.2.1调查了可靠性满意度、安全性满意度、适用性满意度、作业质量满意度、产品服务满意度、产品价值满意度、产品的总体满意度等,其中安全性满意度指数最高,受访者对危险运动件安全防护、安全标志警示作用和使用说明书中安全使用说明三项调查内容,回答“较满意”和“满意”占调查总数的85%以上。然后依次为产品价值满意度、作业质量满意度、产品的总体满意度、产品服务满意度、适应性满意度、总体印象满意度、可靠性满意度。

2.2.2 调查结果总体看首次故障前平均作业时间35.93小时,首次故障前平均作业量151.78亩,作业不到30小时就出现故障的有161台,占调查总数的43%,超过120小时才出现故障的仅24台,占调查总数的6%。可见大多数玉米收获机可靠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3.调查反映出的主要问题

与水稻收割机相比,玉米收获机还不完全成熟,特别是在吉林省还未完成本土熟化,因此进入我省的玉米收获机可以用,但问题有很多。

3.1产品自身问题较大

3.1.1个别机型安全隐患问题突出发动机排气管高温容易引起落在上面的玉米叶着火,个别甚至起动机电线着火;运粮器出杂口和剥皮机下端出杂口堵塞,作业时需人工疏通,人身安全难以保证;车轮的轴、轴承损坏,造成车轮脱落;制动性能不好。

3.1.2有的机型存在设计缺陷 有的机型前割台安装位置阻挡驾驶员视线;自走式收获机存在动力不足的问题;背负式收获机存在重心偏高,不宜在坡地作业的缺陷。

3.1.3零部件质量不过关变速箱故障比较多;主传动轴易开焊;链条、皮带经常损坏;钣金和角铁等强度和硬度差,使用中开焊、变形经常发生。

3.1.4作业效果不尽人意背负式机型扒皮率仅60%,自走式机型尽管有二次扒皮设备,扒皮率最多也只能达到80%。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对苞叶剥净满意度只有11%,较满意的占27%,60%对苞叶剥净率不置可否。

3.2种植制度的差异造成机具适应性差

3.2.1对玉米行距的适应性差 吉林省各地种植玉米的行距不一,还有一些地方采用间种和宽窄行套种,而多数玉米收获机适用600~650mm的地块。虽然有的企业已开发出不对行机具,但仍不能完全适应东北垄作玉米。

3.2.2对玉米种植密度的适应性差 吉林省玉米一年一熟,玉米穗大、结穗点高、茎秆粗壮高大、种植密度高,对适于一年二熟作业的机具来说,会相对增加收获机的作业阻力,导致断链条、出茬口赌塞等故障,特别是立式摘穗辊,发生堵塞的现象比较严重,影响作业效率。一些玉米收获机的割台高低不能调整,或调整时收穗角度过大,都不能很好的适应结穗过高或过低的玉米收获。

3.2.3对玉米含水量的适应性差 玉米含水量是对玉米收获机收获效果影响较大的一个因素。太干、太湿籽粒损失较大。通常我省玉米秋后在地里进行风干,玉米穗下垂,秸秆变黄,韧性增强,玉米收获时掉穗损失较大,秸秆粉碎较困难,客观上给玉米机收带来了难度。

3.2.4对地块的适应性差吉林省在开展三北防护林工程时,将多数地块规划为500×500米。农户在种植玉米时没有留出足够的行车道,给大型玉米收获机作业带来一定的困难,转弯时间长,影响作业效率。机械压地头的现象比较严重。

3.3售后服务不及时,效果不好

有的企业三包服务不到位,售前、售中和售后的安装技术指导跟不上。服务人员少、素质低,到用户家装配还另外收费;三包配件不足;配件标准化、通用化率低,价格高;服务态度差;服务效果和服务技术差,无法准确判断农机故障。

3.4机手技术水平低,维护不及时

多数机手没进行专业操作培训,只进行过上机前培训。由于机手水平差,操作不当,大大影响了机具作业效果,作业质量有相当一部分农民不认可。有些机手是临时雇佣,对机具养护管理意识淡薄,毫无责任心。

3.5收益比低,养机户积极性不高

由于上述多方面的原因,多数养机户收益比低。60%受访者反映机具作业年纯收入不到1万元,有效使用年限内难以收回投资。大型机作业效率并不太高,辅助时间过长。背负式玉米收获机对拖拉机的性能有一定的影响,装卸不方便。

4.几点建议

4.1加大补贴力度,缩短投入成本的回收期调动购机积极性,对玉米机收实行作业补贴,据实直接补给采用机收的农户。强调作业补贴与提高机具补助比例相比,更有利于调动各方面发展玉米机收的积极性,发挥市场的配置性作用。

4.2因地制宜,推广适宜机型在吉林省农业合作社和种田大户的地块还没有形成规模前,应按照当前我省农民的购买力,选择以小型自走式为主推机型,背负式机型为过渡机型。做到大小机型兼顾,有效合理地利用资源。

4.3严把核心部件质量关对存在有重大安全隐患核心部件质量问题的产品,必要时取消补贴资格。核心部件质量问题与一般部件质量问题有质的区别,这类问题应当尽快解决,组织有关生产厂家和销售商共同探讨问题机具的解决办法。

4.4强化选型试验和质量跟踪调查玉米收获机是对适应性要求较高的机具。应当通过选型试验,为不同地区合理配置不同机型。质量跟踪调查是全面掌握玉米收获机质量状况的重要手段,通过质量跟踪调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4.5强化售后服务工作售后服务是生产经营企业的法定责任。要把售后服务作为产品进入补贴目录考核的重要条件,同时也作为补贴产品供应商的重要考核条件;加强售后服务人员职业资格的检查和培训;加强售后服务备件和储备情况检查;加强售后服务有偿换件价格检查。坚持卖机与售后服务的并重管理,保证售后服务到位,实行售后服务考核。

4.6加强持证上岗管理工作对机手实行农机从业资格管理,没有职业资格的不能对外作业和不能跨区作业;使机具拥有者、管理者要懂经营,会管理,有技术;使操作者会使用、会调整、会维修保养。

玉米机械化生产技术 第4篇

玉米秸秆机械化还田不仅能增加土壤中的有机物质,还能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和功能,是种地养地、培肥地力、保水保墒、杜绝焚烧,实现土地保护、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1 玉米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

整地技术:在玉米收获完后,用浅翻深松犁进行浅翻深松,采用6.4组合液压耙对角耙地一遍,有条件的进行秋起垄夹肥及垄体深松,深度25~30cm。还可以在春季用6.4组合液压耙地一遍,然后用进口气吸式精播机平播。

施肥技术:采取秋季起垄夹肥,春季顶浆起垄夹肥,并做到分层施肥,做到第一层8~10cm,第二层15~18cm。

品种选择:按本地气候特点,选择脱水快,品质好,抗病性强的品种,如先锋38P05、德美亚3等优质种子。

播种技术:春季当5cm深土壤温度稳定通过7℃,用6.4组合耙对角耙一遍,或用旋耕机作业一遍,玉米播种全部采用气吸式播种机或零速投种器进行精量播种,播种深度3~5cm,播种量要确保收获株数7.25万株/hm2以上,播后要及时镇压,并进行苗前土壤封闭灭草处理。

田间管理技术:在玉米5叶期进行中耕松土,喷施叶面肥。在玉米6页期追施尿素150kg/hm2加长效尿素50kg/hm2。喷叶面肥。在玉米10叶期喷施磷酸二氢钾加敌杀死防治玉米螟及防止玉米后期倒伏。在玉米12片期时喷施密高化控剂。

收获:金沙新区玉米机械收获采用约翰迪尔S-660收割机基本相同,破碎率3%以下,跑、裹粮损失在0.5%以下。实践证明,每台约翰迪尔S660收获机日工作量可达35hm2左右。每台3518CTS型联合收获机日工作量可达22hm2左右。金沙新区玉米机械收获80%是籽粒直收,其余是机械下棒,籽粒直收要求玉米水分在30%以下,同时收获下来的玉米要及时烘干,我区现有300t以上烘干塔9座,这也为我区发展玉米种植全程机械化、保证玉米收获后及时脱水提供了可靠保证。

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效益分析: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比机械加人工可节约成本540元,通过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的实施以及玉米种植面积的扩大,可解脱大量的劳动力,同时也推动了全区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2 新区玉米秸秆还田技术的探索与应用

2.1 玉米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

第一,还田质量差,玉米秸秆粉碎过长,还田深度不够,抛撒不均匀。

第二,播种质量差,粉碎后的秸秆停留在地表下3~5cm,使土壤过松,大空隙增多,不利于土壤保墒,影响发芽率,出苗率低。

第三,争氮现象:由于土壤中氮素不足,导致微生物与后茬作物争氮现象突出,作物出现黄苗、弱苗,甚至死苗现象。

第四,病虫害严重。由于玉米秸秆中存有病原菌,及螟虫、黏虫等虫卵,在秸秆深翻入土后,一些病原菌和害虫并未灭亡,造成下茬作物病虫害产生。

2.2 新区推进玉米秸秆还田技术的主要方法措施

第一,技术层面的措施。秸秆覆盖量过大,翌年播种拖堆,地温回升慢,影响播种质量。解决方法有两种:一是通过玉米联合收获机收获玉米穗,进行秸秆粉碎处理,再用旋耕机进行旋耕,采用进口格兰播种机进行播种。二是通过进口玉米联合收获机收获籽实,进行秸秆粉碎处理,再用浑松浅翻犁进行深松浅翻作业。翌年用64片液化耙整地采用进口播种机播种。(进口格兰、库恩、气吸式精量播种机)这种技术机械化程度高,大大解放了生产力。

第二,具体层面的措施。目前,在金沙新区秸秆还田技术的应用中,一些农户不接受的主要原因是翌年播不了种,而能够有效实现秸秆还田技术能进行播种作业,播种机只有几个合作社有(格兰、库恩、气吸式精量播种机),其他依此仿制的产品都存在各种不同的问题,影响了农户的认可和对玉米秸秆还田技术的接受。主要解决办法是从秸秆还田免焚烧和黑土地保护等战略高度,对该机器进行特殊高额补贴,从环保、节能减排、黑土地保护等资金中列支专项,对采取秸秆全量还田不焚烧的耕作形式给予政策性补贴拉动,由政府牵头推动这一先进耕作制度的快速推广应用。

第三,政策层面的措施。将秸秆还田技术作为政府发展循环农业的工作内容,应将玉米秸秆还田技术的推进、财政资金的支持、机具与技术研发支持等,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突出任务,由政府牵头来加以推进,投入增量,扶持增量及其配套辅助投入等,作为对各级政府绩效考核的主要指标,这样才能加快其发展进程。

2.3 推进玉米秸秆还田技术发展应用的对策

第一,确保玉米秸秆还田技术应用到位。在推广这一技术时,秸秆粉碎长度必须小于10cm,且秸秆短、碎、均匀。玉米秸秆还田要保证以下要求:首先,时早,玉米秸秆机械化还田时要边收获,边切碎,边耕翻入土还田,还田时播种时间越长越好。金沙新区现有的大型进口机械完全可以保证这项技术要求。还田后必须马上灭茬并及时深耕,深耕翻,消除由于秸秆还田导致的土壤空隙过大问题,起到蓄水保墒的作用。其次,玉米成熟后,应该及时进行玉米收获和秸秆还田处理。最后,埋严墒足,结合机械深松,通过深松浅翻整地把玉米秸秆埋严压实,避免秸秆处露而跑墒。

第二,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玉米秸秆还田是农机与农业技术的有效融合,玉米秸秆还田后,在改善土壤肥力的同时,减少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玉米秸秆还田技术在金沙新区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扶持,加快了玉米秸秆还田技术的推进进程。

摘要:近几年,金沙新区加大了玉米收获机械的投入力度,引进了多种联合收获机,全面推进了玉米种植各个阶段的管理及收获全程机械化进程,保证在最佳时期完成各项作业,提高了玉米生产的效率和效益。本文通过技术层面、农机具层面和技术政策层面,研究了金沙新区推进玉米秸秆还田技术的主要方法措施。玉米秸秆机械化还田存在还田质量差、播种质量差、争氮现象、病虫害严重等问题,应推进玉米秸秆还田技术的发展应用。

关键词:金沙新区,全程机械化,玉米秸秆,还田技术,应用

参考文献

[1]姜国刚.东北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2]宫元娟,田素博.常用农业机械使用与维修[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5.

[3]宫元娟.农机具选型及使用与维修[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8.

[4]周顺利.饲用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5]翟虎渠,梅方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高层论坛文集[C].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6]魏.黑龙江玉米生态与栽培[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4.

[7]王家.玉米收获机实用技术[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8]张东兴.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与装备[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4.

[9]林建华.努力促进农机农艺结合提升玉米生产机械化水平[J].农机质量与监督,2011,(05):124-125.

[10]杨英,辛业才.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缓慢因素分析[J].农业机械化与电气化,2005,(03):109-110.

玉米机械化生产技术 第5篇

【摘要】甘州区是玉米制种大区,制种玉米占全区耕地面积的45-55%,也是甘州区的主导产业,为全区农民脱贫致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在机械化生产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甘州区制种玉米生产过程机械化,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发展的建议,为甘州区制种玉米快速、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主题词】浅析

制种

玉米

机械化

甘肃是我国最大的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以河西走廊的张掖、酒泉、武威为主产区,而张掖玉米制种面积和产量均在甘肃“独大”。甘州区是张掖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古“丝绸之路”的要塞。兰新铁路、国道312、227线及G30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是通往青海、内蒙、新疆的交通枢纽;属于大陆性寒温带干旱气候,具有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等特点,年最高气温37.4℃,最低气温—27.8℃,年平均降水量125mm,日照时数2900——3000小时,年太阳辐射总量147.99卡/平方米,系太阳辐射高质区,无霜期153天,位于全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上游,具有丰富的水资源条件,发展制种玉米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

全区总面积42.4万hm2,总耕地面积6.4万hm2。玉米

制种面积每年约3.7万hm2左右,年产玉米种子20万吨以上,玉米制种产业是甘州区的第一大农业支柱产业。全国种业50强的中种集团、北京奥瑞金、德农种业、山西屯玉、辽宁东亚等11家繁制种企业都在甘州建立了稳定的杂交玉米制种基地和现代化种子加工中心。

一、甘州区制种玉米机械化现状。

止2013年底,全区农机总动力达到71,4万KW,拥有各种拖拉机17264台,拥有各种农机具43138台(件),其中:玉米生产耕机械14589台(套),播种铺膜机械5855台,中耕植保机械1102台(套),联合收获机48台;全区玉米种植面积4.3万hm2,其中制种玉米种植面积3.63万hm2,玉米机耕面积4.2万hm2,机播面积3.85万hm2,机收面积2.07万hm2。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玉米种植及中耕过程的机械化程度很高,农业机械为全区制种玉米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玉米抽雄、联合收获等机械化水平还相当低。随着近年来劳务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尽快提高玉米机械化生产的整体水平已是当务之急。

二、甘州区制种玉米机械化生产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惠农政策的实施,甘州区的农业机械化得到全面快速发展,制种玉米机械化水平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但是目前的现状还不容乐观,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各生产环节的机械化水平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耕整地作业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作业;播种环节复式作业机械虽已推广应用但还没有普及,(半机械铺膜点播)依然很普遍;中耕植保环节的机动喷雾器作业只有农场、土地流转耕地和一些农业示范园区等面积较大的地方应用,其它基本上靠人力手动喷雾器作业,作业环境条件差,质量低,即浪费农药又污染环境;收获环节基本上采用分段式机械化作业和半机械化或手工作业;抽雄和摘穗作业完全靠人工作业,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作业质量差,严重影响了制种玉米产业的发展。

2、农机作业硬环境较差,农机投入不足。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因素;一个是原有的机耕路严重损毁,所剩无几,机械进不了田间,望田兴叹,二是作业地块小,一般地块就1—2亩大小,大部分机械不能满足小田块作业,严重影响机械作业的发挥,制约着农机作业水平。

3、农机具发展失衡,主要表现在“四多四少”。即小型机械多,大中型机械少;常规耕作机械多,性能先进的高性能机械少;耕整地作业机械多,其他作物作业机械少;单一作业机械多,复式作业机械少。

4、收获机械的地域适应性差,不能满足地方需求。一是甘州区是全国百万头肉牛育肥基地,玉米秸秆成了发展养殖业的饲料主要来源,绝大部分玉米秸秆加工后用于青贮、氨化和铡切饲喂牲畜,目前市场上研发设计的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和背负式玉米收获机均是将秸秆切碎后直接撒落地表,不易收集青贮、氨化,反而造成饲草浪费,不受农民欢迎;二是制种玉米种植模式不同,行距、株距差异较大,加之制种玉米品种繁多,玉米果穗在秸秆上所处位置以及秸秆粗细、高矮都影响着机械作业;三是联合收获机械存在籽粒破损和撒漏多的问题,尤其是对制种玉米种子胚芽有一定的影响,这些关键的技术性能指标对收获制种玉米是最大的障碍。

三、对甘州区制种玉米机械化生产的建议。

当前,面对中央对农村的诸多好政策,就如何实现农机与农艺技术相融合,解决制种玉米机械化生产中的诸多问题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建议:

1、加快土地流转步伐,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机械作业效率。当前,随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农村二、三产业领域拓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进程明显加快,流转规模扩大,特别是制种业通过一些制种公司的土地流转,制种玉米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迈进,进一步提高我区制种玉米全程机械化水平。在此形势下政府应整合土地整理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等涉农资金,对土地进行必要的平整和连片,预留机耕道等必要的机械化作业设施,以便于应用新式大型农业机械充分发挥效率和农机收益。

2、加大扶持力度,实施政策倾钭,优先配套玉米生产

机械。充分利用国家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优先解决玉米生产中急需的农业机械,特别是重点环节的生产机械。

3、农机部门充分发挥作用,积极试验示范,推广应用适应的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目前,现代农业发展对制种玉米机械化科技创新提出了新要求,农机部门在推广应用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方面要充分行使职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先进、适用、新型的农业机械进行地域性特点的试验示范,推广应用适用于制种玉米产业的作业机械。

4、重培育,抓示范,加快发展农机服务组织。坚持“先发展、后规范,边发展、边规范”的原则,采取政策扶持、典型带动、市场引导、指导培育等有效措施,加快发展以农机合作社为重点,农机大户、农机协会、作业公司等多种组织形式的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将农机合作社营业用房、机库棚等基础设施建设用地纳入新农村建设用地规划,按生产性建设用地审批,优先享受国家惠农政策,鼓励合作社率先购置玉米作业机械,推进制种玉米生产机械化水平。

5、加强制种玉米生产机械的研发和适应性改进,着力解决机械化生产过程中的瓶颈问题和制约因素。一是鉴于玉米种植模式的复杂性和生产习惯不同,加之地块相对小的因素,机具选型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新疆牧神系列和中收开拓者BH4146型玉米联合收割机接近我区实际,但车身长,体积大,造型上应以中型较为理想。因此,企业在设计机型

时要瞄准市场目标,首先解决好地区适应性问题,最好改造成一种以摘穗、剥皮、秸秆切碎收集为一体的中型联合收割机。同时,要通过可调、液压、电子等装置解决不对行收割及其它一些可能出现的技术问题,以适应较为复杂的玉米种植模式。二是以新疆牧神系列和中收开拓者BH4146型玉米联合收割机为例,厂家在总体设计中要注重解决秸秆收集的问题,设计时考虑将集草箱、集穗箱应同时配置,可适当缩小集穗箱尺寸,同时设置集草箱升降的液压装置及预留集草箱安装位置,由农户自制简易集草箱,这样可降低成本,减少农民投入;根据我区实际,集草箱容量可设置在1.5T-2T之间,集穗箱容量可设置在0.5T左右,即可适应本区大田玉米收获作业。三是针对收获中籽粒被挤压过重,影响种籽胚芽发育的问题,生产厂家必须在摘穗、剥皮、秸秆切碎收集、输送等主要装置上进行技术改进,以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四是我区由于地块相对小,地边空行较少,目前大部分玉米收获机从结构看,摘穗、集穗、集草等装置造成车身过长,致使整机转弯不灵活,作业难度大,浪费工作时间,影响工作效率。因此,厂家应针对此问题在机组的平衡、使用方便等方面考虑,最终达到摘穗、集穗、秸秆切碎收集单机一次性完成收获。

【许吉明】,男,1964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大专学历,农机工程师,1986年7月毕业于甘肃省农业机械化学校,1992年考入中央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北京农机化分院进

新疆玉米生产及机械化技术发展探讨 第6篇

关键词:玉米;生产;技术;机械化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4)09-0016-04

新疆现有耕地面积约413.3万hm2,人均耕地0.20 hm2,约为全国人均水平的2倍以上。其中,玉米是新疆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具有粮、经、果、饲、能等多元用途,是畜牧养殖业的基础和支柱,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玉米在全疆分布范围极广,种植面积和产量仅次于小麦和棉花,约占全区粮食播种面积的28%,占全区粮食总产量的40%以上,是新疆第二大粮食作物、第三大农作物。随着畜牧业、加工业的快速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玉米作为重要的粮食、饲料和工业原料,其需求量不断增加,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机械化技术在玉米生产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 新疆玉米生产分布概况

新疆属大陆性干燥气候带,降水稀少,种植业完全依靠融化雪水或河流灌溉系统,但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农作物有很大的增产潜力。其中,玉米是是新疆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玉米生产可分为地方、生产建设兵团两大系统,地方系统玉米占新疆玉米的主导地位。北疆和焉耆、拜城盆地主要为春播玉米区,其中,北疆沿天山一带平原区、伊犁地区、塔城地区为春播玉米集中分布区,种植面积约占全疆玉米播种面积的32%,总产量占全疆玉米的47%,单产居首位。而南疆和东疆大部分地区热量多,无霜期长,以夏播玉米为主。其集中产区在塔里木盆地北部、西南部以及南部的平原绿洲,包括阿克苏、喀什、和田等地区,总产量约占全疆玉米的43%[1]。新疆主要年份玉米生产情况见表1。

近年来,随着新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国家、自治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广大农民购置、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高涨,发展玉米生产的积极性明显增加。从全国来看,新疆玉米种植面积很小,约占全国玉米种植总面积的2%。但随着新疆畜牧业的大力发展,新疆玉米种植呈现出稳中有升的态势,仍占新疆粮食生产的主导地位。预计到2015年,粮食播种面积达200万hm2,玉米种植面积扩大到80万hm2,产量达720万t以上[2-3]。

2 新疆玉米生产及机械化概况

2.1 生产技术发展概况

玉米的田间生产过程主要由耕地、整地、播种、田间管理及收获等环节组成。

2.1.1 玉米播种 新疆玉米在很长时间内都是采用人工播种方式。20世纪50年代,新疆从前苏联引进小麦播种机,经调整改进后实现了玉米播种功能,在生产建设兵团和地方国营农场被采用。20世纪60年代,建设兵团从国外引进了精、少量播种机,在建设兵团开始推广应用,并不断在新疆各地进行示范推广。随着农业机械化整体发展水平及农业种植技术的不断提升,农作物的生产周期逐渐缩短,玉米直播技术成为可能。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研发出了第一台机械式玉米精量播种机。20世纪90年代初,玉米直播示范技术推广开始推广。随着21世纪保护性耕作(免耕、少耕)技术的应用,玉米的免耕播种技术得到快速发展[4-5]。由于新疆降水稀少,易发生干旱而造成玉米减产,新疆种植的玉米品种要求具备丰产潜力高、耐干旱和抗病虫害等特点。目前适合新疆种植的玉米品种主要有SC704、掖单13、郑单958、先玉335和新玉9/10/18/29号等[6]。

目前,玉米产区的机播水平普遍较高,但随着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对玉米播种机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一年两熟地区,小麦收获后在麦秸覆盖留茬未耕地上直接播种玉米。由于当前小麦产量比较高,秸秆量很大,且粉碎不够细、抛撒不均匀,并且各地都命令禁止焚烧秸秆,因此以往适用的部分免耕播种机犁刀式开沟器不要适用。虽然犁刀式开沟器结构简单、破土能力强,但在开沟时容易挂草,在小麦秸秆覆盖条件下,开沟器极易堵草,严重影响作业效率和作业质量。

2.1.2 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是玉米生产的辅助措施,主要包括间苗、补苗、中耕、除草、追肥、行间深松、施药防止病虫害、灌溉等作业环节。20世纪50年代,田间管理手段相对比较落后,灌溉主要是大水漫灌、沟灌;后期发展到水泵、抽水机灌溉。化学植保发展比较晚,前期主要用手动喷雾器或喷粉器,后来出现了机动和电动喷雾器。随着化肥的应用,化肥深施、中耕施肥技术和机具逐步得到推广和使用,既可单独作业,也可联合作业。

2.1.3 玉米收获 1971年,我国玉米收获机械开始了第一个发展时期,经历了从引进、使用、仿制和改进国外样机到基础理论研究和自行设计2个阶段。到1983年,通过省级鉴定的玉米收获机械有14种。但20世纪80年代的农村生产组织方式改革,使玉米生产规模减小,玉米生产机械化发展曾一度受到限制。1995年,玉米收获机械化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到目前为止,玉米收获机械已生产几千台,主要机型有4YW-2型玉米联合收获机、4YZ-4型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4YW-2型悬挂式玉米联合收获机和单行玉米联合收获机。但目前玉米收获基本上仍依靠人工完成,2.0%的玉米机收水平远远落后于小麦73.0%、水稻23.4%的机收水平。

新疆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发展玉米收获机械化,1960—1966年和1977—1985年掀起两次发展玉米收获机械化的高潮,但受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发展缓慢。20世纪90年代,小麦收获机械化基本解决后,受市场拉动和农业机械化整体推进,开始引进国内外玉米收获机。同时,新疆部分科研单位和生产企业开始研制生产玉米收获机,全区玉米收获机发展步入正常轨道,发展迅速。目前,新疆拥有各种玉米收获机1554台,其中自走式1208台;玉米收获专用割台774台;青饲料收获机468台,其中自走式151台。玉米机械收获面积达371.81万hm2。

nlc202309041407

2.2 机械化水平现状

玉米、小麦、水稻三大作物生产过程机械化是我国农业机械化的主攻方向。近年来,新疆玉米生产机械化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统计资料(表2)表明:2012年,新疆玉米机耕水平为98.23%,机播水平为92.06%,机收水平为37.80%;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为78.25%。新疆13个地州的玉米机耕水平已超过90%,部分地区达到了100%;但各地玉米机收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比如,北疆玉米主产区伊犁州的玉米机收水平为种植玉米面积的85%,远远超过全区平均水平,而有些地州如克拉玛依和吐鲁番地区的玉米机收水平不足15%。

2.3 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推进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的进程中,虽然当前玉米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相对较高,但在生产中还是存在诸如种植模式多样化,播种、中耕质量差,机收水平低等问题。究其原因,既有作业机械本身的技术问题,也有经济、社会等主客观原因。

2.3.1 机械化收获水平低 2012年,新疆玉米机收水平为37.80%,远远低于机耕和机播水平。总体上看,玉米播种、耕作环节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但收获环节的机械化水平较低,是玉米生产机械化乃至粮食生产机械化中最突出、最薄弱的环节,严重制约了玉米综合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主要原因在于,当前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薄弱,造成玉米收获机械作业成本高、效果差,设备投资回收期长,影响农机户的购机、用机积极性。

2.3.2 生产与农艺要求不匹配 目前,玉米生产机械与农艺技术的适应性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按农艺生产要求,玉米种植行距由地块肥力、墒情、采光和通风等条件决定。但目前农艺与农机技术衔接不合理,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无法满足农艺生产的实际需要。再加上玉米种植形式多样,有平作、套中、宽窄行种植等,严重制约了玉米中耕除草、深施化肥、机械化收获技术和机具的推广,同时增加了适宜新机具的研发难度。

2.3.3 种植规模制约机械化发展 小型机械在作业过程中需多次机械地头转弯,由于幅宽限制,作业效率不高,因此大型机械仍是发展趋势。但现有农村土地制度导致户均耕地面积过小,土地的二次分配导致种植地块更加零散,这严重制约了玉米生产机械作业效率的提高和机械化的进一步发展。

2.4 发展趋势

随着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玉米机械化播种将朝着精量、免耕播种联合作业方向发展,机具趋于大型化。田间管理机械将朝着通用机架方向发展,可实现中耕、植保和追肥等;田间灌溉将朝着滴灌、低压软管灌溉化和大型化发展。玉米收获机械会继续坚持大、中、小机型相结合,朝着大功率、自走式、一机多用、等行距发展。在一年一作和一年两作地区将有各自适合的机型,玉米收获机将逐步形成适于区域化种植方式的若干玉米收获机型。

3 新疆玉米生产机械化发展对策

3.1 农机与农艺相结合

由于玉米生产条件复杂,耕作制度、种植方式多样,生产机械化技术难度较大,对生产机械化的迫切需求与技术及装备有效供给不足,已成为制约玉米生产机械化发展的主要矛盾,努力提高供给的有效性成为必须着力解决的重大课题。这就需要农机与农艺相结合,工程技术与生物技术相结合,农机工作者与农业工作者紧密合作,产、学、研、推、管相结合,共同研究确定主攻方向,选择技术路线和发展模式,通过协作攻关以及自主创新取得突破。研究玉米田间生产农艺要求的目的,一方面在于保证农机与农艺相互结合,充分发挥农机具的作用;另一方面便于对玉米生产机器系统中各动力机械、田间管理机械、收获机械等机具进行合理选型配备,切实提高玉米机械化作业水平[7]。为提高玉米单位面积产量,降低作业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各机械化作业环节必须满足玉米生产的农艺要求。

3.2 机械化与产业化经营相结合

将发展玉米生产机械化与经营产业化结合起来,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发展机械化。实行专业分工与社会化协作相结合,使玉米生产由产中向产前和产后延伸,把玉米生产经营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连接成一个综合产业系统,实现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经营,使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营优势。逐步形成以重要玉米生产基地为基础,以收获机械化、主副产品综合加工为龙头,带动玉米主产区一、二、三产业全面发展,振兴经济,有效增加农民收入的新局面。这将是玉米生产经营方式的根本变革,是技术进步和组织创新的具体体现,对玉米产区经济发展具有巨大而深远的意义。

3.3 农机推广与社会化服务相结合

由于农户经营规模小、经济实力弱,玉米收获机一次性投资大,作业时间短,玉米收获、玉米青饲收获可以借鉴小麦跨区机收的经验,进行玉米收获机跨区作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玉米收获机械使用效率及机手经济效益,从而降低玉米收获成本,促进农机服务市场化、社会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

4 结语

为推动新疆玉米生产机械化发展,必须明确玉米各作业环节的机械化生产技术要求,在满足农艺要求的同时,探索玉米机械化种植模式及配套技术,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地推进玉米生产规模化、标准化作业,切实提高新疆玉米机械化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 齐清顺.玉米在新疆的种植和推广[J].新疆社会科学,1988(1):81-90.

[2 ] 李彩虹,吴伯志.玉米间套作种植方式研究综述[J].玉米科学,2005,13(2):88.

[3] 杨卫江,杜时玉,冯胜利,李堆牛.新疆玉米品种演替调查分析[J].玉米科学,2004,12(增刊):10-12.

[4] 董佑福,陈传强. 新中国玉米生产机械化技术演变路径[J]. 农机质量与监督,2009(5):40-42.

[5] 张新寰.新疆玉米[M].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1998.

[6] 金诚谦.玉米生产机械化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玉米机械化生产关键技术 第7篇

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是一项集成技术。要求在玉米生产过程中以机械化精少量播种、秸秆还田和机械化收获为主体的各项农业机械化科学技术的应用和组织实施。集成组装配套机械深松、耕整地、机械中耕、机械植保、烘干、脱粒等机械化技术, 综合应用全方位深松机, 联合整地机、精量播种机、农药、除草剂喷施机、联合收割机等农业机械。

近几年, 随着国家农机购置补贴等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实施, 广大农民种田积极性空前高涨, 种植观念发生着质的飞跃, 对农业机械的需求日趋强烈。因此, 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生产关键技术就显得尤为迫切。现将我县玉米机械化生产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一、机具选择

动力机械向大功率、多功能方向发展, 并能与多种农机具合理配套, 可一次完成深松、灭茬、施肥、播种等分项作业。推广使用的典型机具有:71-3型气吸式播种机、2BF-2型通用中耕播种机、2BF-1型施肥播种机等, 上述机具中大多带有深施化肥的装置, 可一次完成开沟、施肥、播种、覆土、镇压等多项作业工序。玉米播种机选择配套80马力以上的驱动机械, 机械化收获玉米收割机的驱动机械需要100马力左右。选用机型的技术经济指标应达到:联合收获总损失率 (籽粒、果穗) ≤5%, 籽粒破碎率≤1%, 果穗含水率≤5%, 断穗率≤5%;秸秆运用作业留茬高度≤10厘米, 还田茬秆切碎合格率≥90%, 还田茎秆抛撒不均匀率≤20%。在玉米籽粒完熟、水分降至20%时收获, 根据秸秆回收与否选用果穗机或茎穗兼收机型。

二、玉米品种的选择

种子质量是制约玉米机械化播种和收获生产水平提升的主要因素之一, 直接影响精量播种技术的实施与推广。机械单粒精量播种对种子质量要求很高, 在播种前面要进行严格分级和精选, 一般要求发芽率在95%以上, 纯度在96%以上, 净度在98%以上, 发芽势强, 种子质量高, 适宜各种型号玉米播种机械单粒精播的需要。

我县重点推广郑单958、先玉335、中科11、鲁单981、登海11、农大108、弘大8号、隆平206等优良品种。

三、选地和培肥地力

玉米生产潜力大, 喜肥, 不耐盐碱, 对土壤条件要求比较高。玉米要想获得高产, 一般要求土壤有机质在1.2%以上, 碱解氮60ppm以上, 速效磷5ppm以上, 土壤含盐量0.2%以下。常年施用有机肥的肥沃土壤, 易获得高产。培肥地力是长期的工作, 应合理安排轮作, 实行秸秆还田或倒茬“过腹还田”、增施有机肥等措施, 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和速效氮、磷养分。

四、播种前土壤准备

为了适宜机播, 保证播种质量, 土壤要有足够的墒情。耕层土壤所含水分适宜, 在田间最简便的测定方法是:以手捏土成团, 使其自然落地时散成碎块为合适。这时进行整地易于达到整地的“六字标准”, 即墒:播前土壤应有充足的底墒;平:土地要平整;松:耕层疏松, 上虚下实;碎:没有大的土块;净:田间洁净, 无大的残茬、草根;齐:地头、地边、地角整齐无漏耕。

五、种子处理

种子处理包括选种、晒种和药剂拌种。

1. 选种

播种前进行严格分级和精选, 除去病斑粒、虫食粒、破损粒和杂质, 使其更适宜机械播种。

2. 晒种

播种前一周将种子在晴天晒2~3天, 提高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 杀死部分病菌。

3. 药剂拌种

种子包衣处理或药剂拌种, 可有效防治前期病虫害, 可促进生根, 确保苗全、苗齐、苗均。选择高效拌种剂, 药效期长, 对地下害虫有2~3个月的防治效果, 对地上的刺吸式害虫蚜虫、蓟马、灰飞虱也有6~7个星期的防效, 它既有杀虫作用, 又有促使虫子趋避的作用, 可以有效地预防玉米粗缩病的发生。

六、播种期和播种技术

掌握好播种期和播种质量是影响苗全、苗齐、苗匀、苗壮的关键, 而幼苗状况是关系到产量形成的基础, 苗情不好, 要想获得高产是十分困难的。

1. 播种期

春播玉米, 一般在10cm土层温度稳定在10~12℃以上时即可播种, 如用地膜覆盖, 可适当早播, 提前成熟。我县一般在4月中下旬, 夏玉米播种适宜期在6月5日~20日, 最佳播种期在6月10~15日, 播期过迟一般日减产1%~2%。

2. 播种方法和播量

一般采用半精量或精量播种, 精量播种就是利用精量播种机将玉米种子按农艺要求的播量、行距、株距、深度精确播入土壤的技术。其特点是可做到单粒点播、出苗整齐、一致性好, 无需间苗。该项技术既可实现标准化种植, 保证播种质量, 又能有效降低作业成本, 提高生产效率。精量播种每亩用种量为1.5~2千克, 但是种子必须精选分级, 种子质量达一级标准, 用普通谷物播种机条播一般每亩用种为3千克。

一般要求播深5~6cm, 播后应进行镇压, 使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播种时要随时注意检查播种质量, 保证播种深度合适, 种子分布均匀, 覆土严密, 镇压结实。发现漏播断条, 应做好记号, 及时补种。

七、适宜的密度

足够的株数和适宜的密度是玉米获得高产的重要保证, 过密、过稀都难获得高产。当前, 我县玉米种植密度主要依其用途, 由人们自行掌握, 如青饲玉米密度就可加大, 以增加生物产量。高密度使植株之间对土壤养分、水分的需求加大, 以及植株之间相互遮光, 影响光合作业产物的积累, 容易造成空秆;种植过稀则因不能充分利用水分、养分及日光, 同样不能获得理想的产量。

玉米的适宜密度因品种株型、生育期长短和土壤肥力高低而有不同。一般中晚熟、晚熟品种每亩3000~3500株;中熟品种3500~4000株/亩;早熟品种4500~5000株/亩。土壤肥力较高的, 株型紧凑耐密品种, 可适当增加密度。

种植行距一般有两种:一是等行距60~65cm。二是宽窄行种植, 宽行距80cm与窄行距40cm交替。

八、平衡施肥

施肥原则是施好基肥, 带上种肥, 追好拔节肥, 大喇叭日期再促一把, 重施穗肥、酌补粒肥。据专家研究表明, 每生产100kg玉米籽粒, 约吸收纯氯3kg, 纯磷1kg, 纯钾2.2kg。因此, 要达到亩产600kg以上, 需要施氨18~20kg、磷6~8kg、钾12~15kg, 即折合尿素40kg、磷肥50kg、钾肥25kg。另外, 每亩再加施硫酸锌1kg。

1. 基肥

基肥用量一般占总施肥量的40%~50%, 施有机肥1000~2000kg/亩, 最好与20kg磷肥堆沤后施用为宜。氮肥一般可施用尿素, 以15~20kg/亩为宜;磷肥可施用过磷酸钙25~30kg/亩;钾肥可用硫酸钾或氯化钾5.0~7.5kg/亩。亩施基肥最好选用三元复合肥30~40kg。夏玉米由于生长前期处于高温条件下, 肥料分解快, 若基肥施用过多, 苗期容易徒长, 养分还容易流失, 所以应适当少施基肥。

2. 苗肥、拔节肥

在基肥用量不足或基肥未用速效氮肥时, 应尽早追施苗肥, 如果基肥充足或土壤条件比较好, 幼苗生长健壮, 则可不追施苗肥。拔节肥作用主要是强根壮秆, 提高整齐度, 一般占总适肥量20%~30%。

3. 穗肥 (大喇叭口肥)

玉米大喇叭口期:在玉米果穗位叶及其上下两叶 (即穗三叶) 开始抽出而未展开之际, 植株心叶丛生, 上平中空, 状如喇叭, 故称为大喇叭口期。一般展开叶9~11片, 可见叶12~15片, 可见叶与展开叶相差4~5片。

大喇叭口期植株特征:在最上部展出叶与未展出叶之间的叶鞘部位, 能摸到软而有弹性的雄穗。

大喇叭口期是肥水敏感期, 也是肥水需求高峰期, 是施肥灌溉的重要时期, 同时也是防治玉米螟的最佳时期。因此, 穗肥非常重要, 要掌握适宜的时机适施穗肥, 增产效果才能显著。

1) 用量:一般20~25kg/亩, 占总追肥量的60%~70%。

2) 施用时期:一般中晚熟品种应在抽雄前10~15天左右施用穗肥, 即在玉米大喇叭期, 此时雌穗进入小花分化期, 雄穗进入四分体分化期。

3) 注意事项:穗肥还应依照苗情、肥料种类、酌情施用。一般苗势差、基肥不足的, 应早施、多施。

4. 粒肥

粒肥一般要视田间苗情和穗肥用量, 一般占总适肥量的15%~20%, 其作用主要防止早衰, 增加粒重。在高产栽培上, 一般春玉米可以追粒肥, 夏玉米在后期明显缺肥时, 可追施粒肥, 秋玉米一般不需施粒肥。

九、灌溉

灌好底墒水是保证苗全、苗齐、苗壮的重要条件, 底墒水每亩80m3左右, 要灌深、灌透、灌匀。

玉米整个生育期间一般要灌水3~4次, 第一次水一般在拔节期或稍晚一些配合追拔节肥进行。当土壤含水量低到田间持水量的40%~50%, 中午叶片呈现萎蔫曲状, 而早晚叶片展开时即可灌水。头水以后每隔15~20天灌一次水, 全生育期如灌4次水, 可分别在拔节期、孕穗期、开花期、成熟期进行。一般第一次灌水量稍大些, 其余每亩每次灌水50m3左右即可, 要求灌透、灌匀, 保证质量, 渗水深度应在40cm以上。要求土壤水分经常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50%以上, 抽雄灌浆期不低于60%~65%。注意灌溉时要进行开沟细流, 不可大水漫灌。

十、田间管理

1. 中耕松土除草

中耕可以松土和灭除杂草, 并能增温保墒, 改善土壤通气状况。中耕的次数多少, 由土壤的板结状况来决定, 一般在灌头水前用机械中耕1~2次, 人工株间松土锄草1~2次。第一次中耕要浅, 深7~8厘米, 以后逐渐加深, 并进行开沟给玉米根部培土, 中耕要注意质量, 防止压苗、铲苗。

2. 间定苗

间苗以早为好, 晚定苗、留匀苗。如出苗整齐, 以在3~4片叶时进行间苗为好。6~7片叶时定苗, 按规定的密度留足苗。在缺苗处可留双株, 要去弱留强、去杂留真, 并把地下茎节拔出, 以免拔后又长出来。

3. 蹲苗

蹲苗是促进根系发育, 增加根量, 形成壮苗的措施之一。蹲苗时间长短应看苗的长势、土壤类型、水分和肥力等条件综合考虑。一般时间不能晚于8~9片展开叶 (雌穗生长锥伸长期) , 否则影响果穗的发育。

4. 去蘖 (打杈)

肥水条件好的地块, 玉米幼苗期易发生分蘖, 要结合中耕除草进行去蘖, 随见随除。

5. 人工辅助粉

当玉米抽雄时遇到异常高温和大气干旱, 田间花粉量不足, 或发现雌雄穗发育不协调时, 可采用人工辅助授粉, 以防止秃顶缺粒。人工辅助授粉的简便办法是:在玉米散粉期, 在上午手持丁字形棍棒在行间走动, 棍棒的横梁轻轻晃动玉米雄穗, 促使其散粉。

十一、病虫害防治

1.防治地老虎

1) 诱杀成虫:一是利用黑光灯或糖醋液诱杀;二是玉米地四周扎杨树枝把诱杀;三是呋喃丹微路剂150g/亩, 与种子同时播下;四是用1:1的敌百虫和滴滴畏, 加水100~200倍, 用以灌根。

2) 药剂防治:用50%辛硫磷乳油100g, 加水10kg, 拌玉米种子50~60kg。

2.防治玉米螟

1) 农业防治:开春前处理完玉米秸秆, 以降低虫源。

2) 农药防治:大喇叭口期用1.5%辛硫磷颗粒剂300~500g/亩, 拌细沙或细土2.5~3kg, 点芯防治。

3) 生物防治:利用赤眼蜂, 在玉米螟产卵始期、盛期, 每亩放蜂1万~2万头, 消灭玉米螟卵。

3.防治玉米粗缩病

玉米粗缩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的一种病毒病害, 其危害性相当大, 现已发展成为我县玉米生产上的一种主要病害。

目前行之有效的办法是加强预防灰飞虱, 切断传毒途径。在玉米长至5~6片叶前, 及时喷施植物调节剂和杀菌剂植病灵、病毒A、菌毒清等, 促使玉米生长健壮, 提高植株自身抗病能力和染病后的耐受力, 控制粗缩病的危害。

4.防治玉米锈病

玉米锈病主要侵染叶片, 严重时也可侵染果穗, 苞叶及主花。初期仅在叶片两面散生浅黄色长形至卵形褐色小脓疤, 后小疱破裂, 散出铁锈色粉状物。目前有效防治方法是:一是选用抗病品种;二是加强田间管理, 消除病残体, 集中深埋或烧毁, 以减少侵染源;三是及时化学防治, 在发病初期开始喷潵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30%固体石硫合剂1500倍液, 隔7~10天再喷一次, 均匀喷雾, 连续防治2~3次。

十二、收获

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 第8篇

1 机械深松整地

保机械化深耕整地, 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提高蓄水保肥能力, 是保证玉米苗全、苗齐、苗壮, 夺取玉米丰产的基础。

秋季深翻或深松, 深度应用根据土质、土层厚度、茬口和翻地时间确定。利用大功率拖拉机配套联合整地进行深翻, 一般深度应为25cm以上。耕深要一致, 耕深误差不超过2cm。可每隔2~3年翻地一次。翻后应及时旋耕整地耙压, 做到上实下虚, 无坷垃、土块, 地表应平整。翻地后要进行整地, 达到地面要平、土壤要细, 结合整地施足底肥, 达到待播状态, 为春季高质量播种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

2 品种选择及精量播种技术

2.1 适合机械化技术的品种选择

品种选择要选择中密、密植的品种, 保苗4 000~5 500株/667m2。要求株高250~280cm, 穗位110cm、抗倒、抗病虫害等抗逆性强、籽粒脱水快的优良品种。适合我县栽培的品种有北玉288、良玉99、双合一号等。

2.2 精量播种

播种是保证苗全、苗齐、苗壮的重要环节, 是关系增产增收的大事。机械化精量播种可以精确控制播种量、株距和播种深度。现有的各种型号精密播种机都可以一次完成化肥深施、播种、覆土、起垄、镇压等作业。主要代表机型2BJG-4型精密播种机, 适应垄距为60~70cm。一次作业4 行。

2.2.1 适时播种。在春季通过旋耕和耙平后, 当土壤5cm深处土壤温度稳定通过8~10℃, 含水量在20%左右时即可播种。我县适宜的播种期在4月20日~5月10日。砂质土壤可适当提前, 低洼地可适当延后播种。由于质量差异大, 在机械化播种时操作手要随时调整播种量以及株行距的尺寸。

2.2.2 精量下种。精密播种理论上要求每穴下种量为一粒, 但由于播种机性能、种子品种不一、籽粒大小不等, 差异, 无法绝对达到这一要求, 为此国家规定合格的精密播种作业标准是, 单粒率≥85%, 空穴率≤5%, 碎种率≤1.5%。要保证出苗株数4 000~5000株/667m2, 则投种量应为5 500~6 000粒/667m2, 为高产稳产奠定基础。

2.2.3 播深准确种子播在耕层土壤中的位置保证在镇压后种子至地表的距离为3~4cm, 误差不能大于1cm。

2.2.4 株距均匀。精密播种要求株距均匀一致, 误差量应≤20%。

2.2.5 行距一致。春季农民播种玉米采用的方法多种多样, 播种的株行距差异很大。有的用大型拖拉机进行浅旋播种, 行距掌握55~60cm, 这种模式最适合机械中耕、收获。而有的则是人工点播, 行距难以掌握, 尺寸不一, 这样很不利于秋季机械收获。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 农机工作人员、操作人员要大力推广机械化标准行距播种, 操作手作业前要仔细检查并按规定调整穴距、耧腿距, 作业时多观测、精心操作。同时要细心讲解, 让农民朋友认识机械化标准植带来的便捷、高效、增产和利于收获等好处, 较快地让他们接受并运用到农业生产中去。

3 机械化深施长效肥料及苗带重镇压技术

长效肥料 (一次性肥料) 施入量40~50kg/667m2。或二铵或氮磷钾复合肥做底肥, 用量40~50kg/667m2。肥深12~16cm。也可分层施入:施在种下5~8cm、种侧5cm左右, 并尽可能分层施肥。分层施肥能提高化肥的利用率, 但一定要注意:种肥隔离, 严防化肥烧苗, 造成缺苗。

为保证播后种子与土壤紧实接触, 减少水分流失, 播种后要适时进行镇压作业。玉米播种后进行适当的镇压, 可改善土壤的坚实程度。在春季干旱多风时减少水分的蒸发, 同时还可促进土壤毛细管的形成, 调动下部水分不断向上运动, 促进作物早出苗、出齐苗、出壮苗。

4 机械化病虫草防治

4.1 病虫害防治

根据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进行总体规划开展规范化防治, 播种时全部实行种衣剂包衣, 苗期注意防治黏虫, 薊马、粗缩病等, 苗期病虫害通过种子包衣解决。

黏虫:可根据虫情预报利用“敌百虫”药剂喷雾防治。

玉米螟:根据虫害发生规律, 应用生物防治、物理化学方法相结合方式进行综合防治, 减少病虫害造成的损失。采用释放赤眼蜂、BT乳剂、白僵菌封垛;或采用悬挂振频灯, 诱杀虫蛾;大喇叭口期用辛硫磷颗粒剂或3%呋喃丹颗粒剂, 防治二代玉米螟等。

4.2 化学除草

利用农机动力喷雾器在播种或出苗前, 土壤湿度及温度都适宜时, 用乙秀丁酯、乙草胺、莠去津, 兑水后进行喷雾封闭除草。也可在玉米出苗后用丁草胺莠去津、4%烟嘧磺隆等除草剂兑水后进行苗后行间除草。目前喷洒除草剂或农药的主要是喷杆式喷药机, 喷药机在喷药作业时作业速度要匀速, 4级以上风天不能作业。喷药作业中尽量让喷头离地近些, 以免药液损失。在干旱情况下, 要加大兑水量, 降低作业速度或更换大流量喷头, 以增加药效。中途停车时要马上关闭喷头, 避免喷药过量引起药害, 地头转弯时要随着机组驶出地块而关闭喷头。避免喷药过量引起药害。

5 机械化收获及秸秆还田

我县玉米收获时间一般在10月10日以后, 要在玉米完熟期进行收获。玉米机械收获多年来一直是玉米全程机械化作业技术的瓶颈, 近几年这项技术发展较快, 玉米联合收获机各种机型基本成熟。采用的机械包括2行、3行、4行自走式或悬挂式玉米收获机。

根据玉米收获行距要求选择合适的联合收获机。采用玉米收获机一次完成摘穗、剥皮、脱粒、秸秆粉碎、秸秆还田等。联合收获机行距应与玉米种植行距相适应, 行距偏差不宜超过5cm。使用机械化收获的玉米, 植株倒伏率应小于5%, 否则会影响作业效率, 加大收获损失。

秸秆还田:收获机同时将秸秆粉碎直接撒扬到田间。秸秆粉碎长度应小于10cm。

参考文献

[1]伯庆英, 周美华.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09, (20) :90.

浅谈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 第9篇

一、整地

主要推广以深松为主体的土壤“三三轮耕”制度, 即深松旋耕、灭茬原垄种, 三种作业方法在同一地块内三年轮换一个周期。

1.深松:

主要应用100马力以上拖拉机配套深松机或深松联合整地机, 在2~3年没有进行深松过的地块进行, 一般深松地深度在25cm以上, 超深松在35cm以上。深松以打破犁底层为原则, 起到蓄水保墒、建立土壤水库的作用。土壤深松后, 耕作层加深, 提高了土壤的通透性, 给玉米生产创造了良好的地下生长环境, 根深叶茂、茎杆粗壮, 增强了抗御自然突变的能力, 正常年份亩增产10%左右, 干旱年份亩增产20%以上。增产增收效果极为显著。

2.旋耕:

主要应用80~100马力拖拉机配套灭茬旋耕起垄机, 在有深松基础的地块进行, 一次完成灭茬、旋耕、起垄、镇压达到待播状态, 作业耕深为16cm左右。

3.灭茬原垄种:

主要应用80马力以下拖拉机, 配套相应灭茬机, 在有深松基础的地块进行, 一次完成灭茬、起垄、镇压, 达到待播状态, 作业耕深为8~10cm。

二、播种

1.播种方法

主要推广滤水机播和机械精少量播种技术。

①滤水机播:

先用施肥机或播种机卸掉播种部件进行开沟、施底肥, 然后用水车进行滤水, 再用播种机 (卸掉施肥装置) 进行播种、覆土, 隔1~2天后进行镇压。该方法主要用于玉米大双覆或土壤含水量不能保证玉米正常发芽出苗较为干旱的地块, 一般为岗地和沙壤土地块。

②机械精量 (精少量) 播种:

主要应用精量 (精少量) 播种机在土壤含水量能够保证种子正常发芽出苗的地块进行, 一般为平川地、洼地或二洼地 , 一次作业完成施肥、开沟、播种、覆土、镇压等多项作业。

2.主要技术要求

①种子发芽率达到95%以上, 净度98%以上, 并要进行药剂播种, 以防病虫害。

②播种期:双城市一般为4月18日~4月28日。

③播种量:视品种不同确定播量 (保苗量) , 一般为2kg左右。

④播种深度:滤水机播为3~4cm, 精少量播种为4~5cm。

三、施肥

主要推广播种同时施底肥, 中耕同时追肥 (尿素) 。

1.播种同时深施底肥:

主要应用播种机具在玉米播种同时, 将化肥 (一般为玉米复合肥或钾肥、锌肥、尿素、二铵混合肥) , 正位或侧位施入种子正下方或侧下方4~6cm深处, 种肥隔离, 不烧种烧芽, 施肥量视玉米品种和土壤肥力状况而定, 以满足玉米苗期对氮肥的需求和一生对磷、钾的需求。

2.中耕同时追施化肥:

主要应用中耕犁 (带施肥装置) 在玉米拔节初期, 结合封垄培土, 将化肥追施到玉米根系周围, 亩施尿素20kg, 覆土厚度5cm左右。由于此时正值降雨高峰期, 化肥随雨水渗入到土壤10~30cm深处, 肥料利用高, 从而满足玉米生育中后期对氮肥的需求。

四、中耕管理

主要推广药剂除草和中耕深松技术。

1.药剂除草:

主要应用喷药机在玉米播种后出苗前喷施化学除草剂进行封闭灭草, 视玉米田杂草种类和数量确定除草剂类型和施药量。喷药后不再进行人工除草作业, 只进行间苗作业。

2.中耕深松:

用中耕深地机在玉米苗期中耕深松1~2次, 玉米拔节期结合追肥封垄培土。

五、收获

主要推广玉米机械收获技术。在玉米成熟期, 应用玉米联合收获机一次完成收割、摘穗、扒皮、装车、秸秆粉碎还田作业, 作业成本低, 效率高, 大大解放生产力, 减轻农民的劳动程度, 深受农户的认可和欢迎。目前, 国产玉米收获机较为成熟的自走式机型有:北京亨运通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勇猛牌4YZ-3或4型机, 洛阳中收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中国收获4YZ-4型机及郑州三中收获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新三王4YZ-4型机等。采用机械收获可提高作业效率80~100倍, 亩降低生产成本30~40元。

六、脱粒

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集成探讨 第10篇

潞城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 耕地面积2.27×104hm2, 人口22.9万人, 其中农村人口17.8万人。潞城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 四季分明, 年均气温9.5℃, 年均降雨量500 mm, 年均日照时数2 434.9 h, 年无霜期157 d。2012年玉米播种面积达1.15×104hm2, 占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的82%。实施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面积0.4×104hm2。

1 玉米全程机械化技术路线

1.1 技术模式及工艺流程

1.1.1 技术模式

承包区域玉米种植主要采用一年一作玉米保护性耕作少耕浅旋技术模式和少耕深松技术模式。

1.1.2 工艺流程

少耕浅旋技术模式:玉米收获及秸秆直接粉碎还田覆盖—秋季旋耕—春季播种—间苗—中耕除草—田间管理—玉米收获及秸秆直接粉碎还田覆盖。

少耕深松技术模式:玉米机收及秸秆直接粉碎还田覆盖—深松作业 (选择性作业) —秋季旋耕—春季播种—间苗—中耕除草—田间管理—玉米机收及秸秆直接粉碎还田覆盖。

1.2 主要作业机具

玉米收获及秸秆直接粉碎还田采用带还田装置的玉米联合收割机;深松采用与大中型拖拉机配套的深松机作业;旋耕整地以旋耕机浅旋为主;播种采用玉米精量播种机;中耕采用小型微耕机作业。整个生产过程全部采用机械作业。

2 技术措施及作业质量标准

2.1 机械收获及秸秆还田作业

2.1.1 玉米机收作业条件

要求待收玉米的籽粒含水率小于30%, 茎秆含水率70%左右, 植株倒伏率小于5%, 最低结穗高度大于60cm, 果穗下垂率小于15%, 地面坡度不大于8°, 土壤含水率小于20%。

2.1.2 作业质量

收获作业中的果穗落粒损失率小于2%, 果穗落地损失率小于3%, 籽粒破碎率小于1.5%, 秸秆切碎长度小于15 cm, 茎秆切碎长度合格率大于90%, 割茬高度小于15 cm, 苞叶剥净率大于70%, 收获率达到98%以上。

2.1.3 作业时间

一般在玉米蜡熟期 (9月20日左右) 及时收获。

2.2 机械深松作业

2.2.1 作业条件

适宜深松作业的土壤为沙壤土、壤土、黏壤土等;耕作层20 cm以下为沙层的地块不宜进行深松作业;对3年以上没有进行深松、耕作层20 cm以下、土壤密度过高而形成板结的地块, 需要进行深松作业。土壤含水率为12%~22%, 在秸秆粉碎还田后进行深松。一般每3年深松1次, 以打破犁底层, 增强土壤的渗水能力, 促进作物根系生长。

2.2.2 作业质量

深松深度要达到25 cm以上, 超过犁底层3 cm以上, 要求耕深一致, 不翻动土层, 不破坏地表覆盖, 不产生明显沟痕, 深松沟不大于10 cm, 深松间距均匀, 不重耕漏耕, 深松后地表无秸秆堆积现象。

2.2.3 作业时间

在秋季玉米秸秆粉碎还田后至上冻前进行深松, 一般为10月15日以后至11月15日。

2.3 机械旋耕作业

2.3.1 作业条件

对深松作业后的地块要及时进行旋耕作业, 以平整深松沟, 保持土壤水分;对不需要深松作业的地块, 要在玉米秸秆还田后及时进行浅旋耕作业, 土壤含水率在15%~20%时适宜旋耕。

2.3.2 作业质量

旋耕深度要求在5~10 cm, 达到地表平整, 耕深一致, 不重耕、漏耕, 秸秆覆盖率大于30%。

2.3.3 作业时间

在秋季玉米秸秆粉碎还田后至上冻前进行旋耕, 一般为10月15日以后至11月15日, 与深松作业同时进行。

2.4 机械播种

2.4.1 播前准备

选择适合当地的优良品种, 如先玉335或屯玉808等, 种植品种一致并进行药剂包衣。要对种子做发芽试验, 要求发芽率达到95%以上。化肥一般使用当地天脊公司生产的颗粒状的硝基肥料, 播前如果田间杂草太多, 需要在播种前1周进行浅旋;如杂草不多, 则无需旋耕, 直接进行播种即可。

2.4.2 作业质量

选定合适的播量, 保证株数符合农艺要求。单粒率≥85%, 空穴率<5%, 伤种率≤1.5%;播深或覆土深度一般为5~6cm, 误差≤l cm;株距合格率≥80%;种肥应施在种子下方或侧下方, 与种子相隔5 cm以上, 且肥条均匀连续;苗带直线性好, 左右偏差≤4 cm种子, 行距统一, 55~65 cm等行距种植, 种植方式统一。在同一地块内, 平作、垄作不交叉, 播种均匀、无漏播, 镇压良好, 以便于后期田间管理和机收作业。

2.4.3 作业时间

适时播种是保证出苗整齐度的重要措施, 当地温在8℃~12℃, 土壤含水率14%左右时即可进行播种。一般在4月20日至5月10日进行, 播种的同时要喷施化学除草剂进行封闭灭草。

2.5 机械中耕

2.5.1 中耕条件

6月份, 当玉米生长至植株高度在50~60 cm, 地表杂草较多, 且表面形成板结层, 影响土壤的吸水性和透气性时, 则需要进行中耕。

2.5.2 中耕质量

中耕是在玉米行间采用小型微耕机进行作业, 深度要求在5~7 cm, 不能损伤、压伤玉米植株, 不可造成玉米倒伏。若有倒伏现象应及时扶起, 并做好培土工作, 保证玉米生长不受影响。做好田间管理, 促进玉米生长。

2.5.3 作业时间

一般在6月至7月进行。

3 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效果

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的实施, 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 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减少作业次数, 节能减排, 有效地利用秸秆抵抗风沙侵蚀, 改善了生态环境, 达到了生产和生态的和谐发展。

实施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后, 玉米的单产可达685kg/0.067hm2。与传统耕作种植相比, 增产35kg/0.067hm2, 增加纯收入70元/0.067hm2。采用技术集成、优化配置, 安排合理, 提高了生产效率, 减少了深耕还田等作业工序, 节约开支87元/0.067 hm2。

作业成本对比见表1。

元/0.067 hm2

4 存在问题与建议

4.1 存在的问题

4.1.1 机具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秋收过程中, 每一个小小的机具故障都会影响机收的进度。如, 水箱漏水、粮仓支架强度不够、脱皮不净、清选不力而造成堵塞等现象, 都会形成机械故障, 甚至造成农机事故, 所以需要机具生产厂家和设计者深入实际, 加以改进。

4.1.2 农机与农艺融合不到位

农艺与农机不融合的问题是玉米机械化生产推广的最大症结。实验证明, 采取玉米规范行距种植, 可以使玉米增收30%以上, 使玉米收获过程中降低损失约20%以上。玉米机收与小麦不同, 对作物的行距、地块大小等有较高要求, 这些直接影响到是否适合机收及损耗率的高低。因此, 玉米从种到收要实现标准化农艺, 即在品种、地块规划、行距等方面要有大致统一的模式。

4.1.3 机耕道建设进程缓慢

主要是让农民自己投资建设机耕道不现实, 需要各级财政投资予以解决, 特别是地方财政要统筹规划, 逐年推进, 实现财政投入、村级管护, 确保农业现代化进程良性推进。

4.2 玉米机械化生产发展的建议

进一步加强宣传培训工作, 提高农民认识和机手的操作水平;进一步加强农机与农艺的融合, 以机播保机收, 以机收促机播。重视对玉米螟的防治工作, 提高玉米的抗倒伏能力, 搞好田间管理;进一步加强产品的售后服务, 确保收获季节的农机配件供应和“三包”服务及时到位;做好玉米收获跨区作业的对接工作;多方政策扶持, 落实措施, 调动农民购机用机的积极性。

摘要: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集成包括耕、整地、播种、中耕、收获及秸秆直接还田等机械化技术。该技术的应用可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实现节本增收。总结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线路和技术要求, 分析了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玉米种植机械化生产的探讨 第11篇

关键词:玉米;种植;机械化

中图分类号:S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7-0172-1

1 机械化整地

玉米机械化作业,就少不了秸秆还田这个环节。按照作业流程,在玉米收获后,要对秸秆还田的地块分别进行根茬破碎、机械深耕、机械平整地等作业。以达到良好的种植基础。

1.1 玉米根茬破碎

在耕翻前用旋耕机或圆盘耙,对玉米根茬及表层土壤进行旋耕耙切,可有效保证土壤质量,为播种打下良好的地表条件。

1.2 玉米地机械深耕

机械深耕可实现对秸秆的深度翻埋,严密覆盖,消灭杂草,促使秸秆尽快腐烂。应用装配宽式犁体的翻转犁,来回耕作时土垡始终朝一侧翻,耕后地块无墒沟。特别适合我们吉林东部山区的山坡地,具有降坡趁平效果。

1.3 耕翻后整地

玉米深耕后还要还要进行土地平整作业,深耕犁配合钉齿耙,在深耕的同时可碎土保墒。整地机械主要有旋耕机和驱动滚齿耙,根据实际情况而用。

2 玉米机械化播种

随着玉米播种机的推广,玉米种植行距的调节和控制有了保障。玉米行距的调节要考虑当地种植规格和管理要求,还要考虑玉米联合收割机的适应行距要求,如一般的悬挂式玉米联合收割机所要求的种植行距55-75㎝。玉米机械化直播的规范性有利于合理密植技术的推广,保证了玉米播种的精度、密度、深度,达到苗全、齐、匀、壮,有利于玉米获得高产和稳产。

2.1 田间准备

准备耕种的地块,必须耕耙平整,田间无杂草,确保播种机工作时不堵不缠开沟器。清理田间障碍物,以防意外事故发生。

2.2 种子准备

欲确保苗齐苗壮,播前必须保证籽粒饱满,无破碎,发芽率符合规定要求;有时还需对种子进行检疫消毒,以防病虫害。另外,为适应机播,种子必须进行清洁,无杂质,干燥,流动性好。玉米在播前半月左右要进行一次种子发芽试验,看种子发芽率是否符合要求。标准种子质量应是:纯度不低于96%,净度不低于98%,含水率不低于13%。

2.3 确定加种点位置

播种机的加种工作应当在任意一端地头进行,只有在地块过长,种子箱容量不足一个往返时,才采用两端地头加种的方法。为了保证排种装置工作的可靠性和均匀性,播种机种子箱内存种量一般不应小于种子箱容量的1/3,所以种子箱的有效容量仅为自身容量的2/3左右。

2.4 播种方法

2.4.1 梭型播法 由地块一侧进入,每一行程播完后用犁型转弯进入下一行程,一趟连接一趟,依次播完后再播地头。这种播法的优点是事前无需区划,缺点是空行程过长,并要留有较宽的地头。

2.4.2 向心和离心播法 机组从地块一侧进入,由外向内绕播,一直到地块中心播完,这种方法称为向心播法。离心播法则是机组由地块中间进入向外绕播,到地边播完。这两种方法在地块中间均要采用犁型转弯,故地头留的较宽。优点是路线简单,只要在一侧安装划行器或指引器,便可解决问题;缺点是地块要经严格区划,对驾驶技术要求较高。

2.4.3 套播法 套播法事先应将地块严格划分好。两区套播法是把地块划成双数的小区,小区宽度应为播种机组工作幅宽的整倍数。当小区宽为机组工作幅宽的3倍,其机组转弯空行程最短,当小区宽度超过机组工作幅宽5倍时,机组转弯的空行程就比梭形播法的空行程还要大,区划时要注意合理性。

3 玉米机械化收获

3.1 玉米联合收获机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悬挂式玉米联合收获机,该机型与拖拉机配套使用,现在开发生产的有悬挂式1-3行的三种机型,可分别于小四轮及大中型拖拉机配套使用,按照其在拖拉机上的安装位置又可分为正置式和侧置式两种,正置式的悬挂式玉米联合收获机不需要人工开割道,与大中型拖拉机配套使用较多。一行侧置式玉米联合收获机一般与小四轮拖拉机配套使用,其特点是效率低,故使用较少。

机械收获作业的质量要求:①落穗率、籽粒破碎率和损失率应小于3%;②留茬、秸秆堆放铺放要整齐,留茬高度应在10㎝以下,秸秆粉碎长度也应在10㎝以下,漏切率在3%以下。

3.2 玉米秸秆还田

玉米秸秆还田分直接还田和过腹还田两种。秸秆直接还田是先用人工将玉米穗摘下,再用与拖拉机配套的专用玉米秸秆还田机,将秸秆粉碎并均匀抛洒在地面上,待机整地时翻入土壤中。

秸秆过腹还田可采用青贮收获机、铡草机、对秸秆进行青贮后喂养牲畜,实现玉米秸秆过腹还田。

玉米联合收获机一般都带有秸秆还田功能,但在生产中应用最多的还是专用玉米秸秆还田机。该机是在人工收获玉米果穗后,利用拖拉机的动力驱动配置在拖拉机后面的还田机刀轴旋转,带动力旋转,将玉米秸秆粉碎后,抛洒在田间,实现还田。

玉米收获机械在作业前要注意的事项:①牵引式作业机组,要用人工割除拖拉机通道;②选择合适的作业速度;③运输作业时要注意安全生产。

玉米生产机械化技术指导意见 第12篇

1.品种选择

东北与西北地区的春玉米为一年一熟制, 秋季降温快, 其中东北春玉米以雨养为主, 西北地区光热资源丰富, 干旱少雨, 以灌溉为主。宜选择耐苗期低温、抗干旱、抗倒伏、熟期适宜、籽粒灌浆后期脱水快的中早熟耐密植玉米品种。黄淮海地区和西北一年两熟区主要以小麦、玉米轮作为主, 考虑到为下茬冬小麦留足生育期, 宜选择生育期较短、苞叶松散、抗虫、高抗倒伏的耐密植玉米品种。西南及南方玉米区以丘陵、山地为主, 种植方式复杂多样, 种植制度有一年一熟和一年多熟, 间套作复种是玉米种植的主要特点, 可根据不同地域的特点, 选择相应的多抗、高产玉米品种。

2.种子处理

精量播种地区必须选用高质量的种子, 并进行精选处理, 要求处理后的种子纯度达到96%以上, 净度达98%以上, 发芽率达95%以上。有条件的地区可进行等离子体或磁化处理。播种前, 应针对当地各种病虫害实际发生的程度, 选择相应防治药剂进行拌种或包衣处理。特别是玉米丝黑穗病、苗枯病等土传病害和地下害虫严重发生的地区, 必须在播种前做好病虫害预防处理。

3.播前整地

东北、西北地区提倡前茬秋收后、土壤冻结前做好播前准备, 包括深松、灭茬、旋耕、耙地、施基肥等作业, 有条件的地区应采用多功能联合作业机具进行作业, 大力提倡和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深松作业的深度以打破犁底层为原则, 一般为30~40 cm;深松作业时间应根据当地降水时空分布特点选择, 以便更多地纳蓄自然降水;建议每隔2~4年进行1次。当地表紧实或明草较旺时, 可利用圆盘耙、旋耕机等机具实施浅耙或浅旋, 表土处理不超过8 cm。实施保护性耕作的区域, 应按照保护性耕作技术要点和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黄淮海地区小麦收获时, 采用带秸秆粉碎的联合收获机, 留茬高度低于20 cm, 秸秆粉碎后均匀抛撒, 然后直接免耕播种玉米, 一般不需进行整地作业。

西南和南方玉米产区, 在播前可进行旋耕作业。丘陵山地可采用小型微耕机具作业, 平坝地区和缓坡耕地可采用中小型机具作业。对于黏重土壤, 可根据需要实施深松作业。

二、播种

适时播种是保证出苗整齐度的重要措施, 当地温在8℃~12℃, 土壤含水量14%左右时, 即可进行播种。合理的种植密度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各地应按照当地的玉米品种特性, 选定合适的播量, 保证单位面积株数符合农艺要求。应尽量采用机械化精量播种技术, 作业要求是:单粒率≥85%, 空穴率<5%, 伤种率≤1.5%;播深或覆土深度一般为4~5 cm, 误差不大于1 cm;株距合格率≥80%;种肥应施在种子下方或侧下方, 与种子相隔5 cm以上, 且肥条均匀连续;苗带直线性好, 种子左右偏差不大于4 cm, 以便于田间管理。

东北地区垄作种植行距采用60 cm或65 cm等行距, 并逐步向60 cm等行距平作种植方式发展;黄淮海地区采用60 cm等行距种植方式, 前茬小麦种植时应考虑对应玉米种植行距的需求, 尽量不采用套种方式;西部采用宽窄行覆膜种植的地区, 也应尽量统一宽窄行距。西南和南方种植区, 结合当地实际, 合理确定相对稳定、适宜机械作业的种植行距和种植模式, 选择与之配套的中小型精量播种机具进行播种。

三、田间管理

1.中耕施肥

根据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成果, 按各地目标产量、施肥方式及追肥用量, 在玉米拔节或小喇叭口期, 采用高地隙中耕施肥机具或轻小型田间管理机械, 进行中耕追肥机械化作业, 一次完成开沟、施肥、培土、镇压等工序。追肥机各排肥口施肥量应调整一致。追肥机具应具有良好的行间通过性能, 追肥作业应无明显伤根, 伤苗率<3%, 追肥深度6~10 cm, 追肥部位在植株行侧10~20 cm, 肥带宽度>3 cm, 无明显断条, 施肥后覆土严密。

2.植保

根据当地玉米病虫草害的发生规律, 按植保要求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合理选用药剂及用量, 按照机械化高效植保技术操作规程进行防治作业。苗前喷施除草剂应在土壤湿度较大时进行, 均匀喷洒, 在地表形成一层药膜;苗后喷施除草剂在玉米3叶期—5叶期进行, 要求在行间近地面喷施, 以减少药剂漂移。玉米生育中后期喷药防治病虫害时, 应采用高地隙喷药机械进行机械化植保作业, 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推广农业航化作业技术, 要提高喷施药剂的精准性和利用率, 严防人畜中毒、作物药害和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

3.节水灌溉

有条件的地区, 应采用滴灌、喷灌等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和装备, 按玉米需水要求进行节水灌溉。

四、收获

上一篇:消费形势下一篇:干化学分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