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教学方法范文

2024-09-20

散文教学方法范文(精选12篇)

散文教学方法 第1篇

所谓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一、情境教学理论依据及其作用

教学是有规律和原则可循的。每堂课都有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而方法的使用必须依据目标、内容、对象来设定。情境教学法,就是让学生以自己的感官和既有的经验去体验感知抽象的知识,用寓教于乐的方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乐学、爱学、好学,借助创设情境,让学生个体参与集体活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也愈加显得重要而独特。要想学生真正欣赏好一篇美文,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创设情境能激发学生对散文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只有投入到散文中去,才能主动去了解散文内容与作者思想;创设情境能强化对散文内容的理解解读,相关的情境能让学生领悟作者所表达的主题和思想感情,进而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创设情境能加深学生对散文的记忆,投入散文中,有了总结独特的理解,对散文的印象就更深刻了。中学现代散文选读选取了很多美文,恰当地使用好各种散文教学法,注重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好散文,学活散文,对提高中学散文教学质量是相当有益的。

二、情境教学在散文教学中的运用

(一)精心开讲,导入情境。

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如果一位教师能在课堂开始就以其自身独特的魅力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那么,这堂课也就成功了一半。

成功的课堂开头能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精美巧妙的导语设计至关重要。所以教师要创设精巧如凤头的导语,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主动地掌握住学生的情绪,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文中去。

以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为例,这篇散文通过对台湾春寒料峭中漫长雨季的细腻描写,真切地勾画出一个在冷雨中孑然独行的白发游子的形象,委婉地传达出一个漂泊他乡者浓重的孤独和思乡之情,一个远离故土的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的深情依恋和赞美。那么,导语的设计就应该把情调放得低沉一些,使学生们随着缓缓的语调静静地沉浸在课文中,跟随余光中先生的思路,一起来听一听、品一品那冷雨。

(二)联系生活,理解情境。

生活就是活生生的课本。联系生活创设情境,就是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把教材中作品所描绘的生活与学生的生活进行沟通,让学生与作者达成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品味文本,鉴赏技巧,把握主旨。以自身的经历去体悟书中的哲理,才能获得真理。在教授的过程中,要根据文本的具体内容,教授的对象特点,以及教学需要合理联系,有时也可达到帮助学生观察获取积累生活中丰富多彩的写作素材的目的。教学生从课内到课外,再从课外到课内,缩小他们与课本之间的距离,贴近教材,体悟生活。

(三)借助图文音乐,渲染情境。

借助图文音乐,就是将课文通过图画、音乐作品具体生动地再现出来。文字是单一层面的,无法结合视觉听觉等感官让学生多层面感知文本。配合教材,综合运用多种媒体工具,才能重现课文的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

具体形象化的图画可以让学生从一开始就迅速感知课文,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真切而又多角度地进入情境,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乐于接受,易于理解。借助的图文可以包括配合课文内容的图画、地图、实景照片、作者照片等。以徐志摩的《翡冷翠山居闲话》一文为例,作者用飘逸、秀美、抒情的笔调给我们描绘出了一个不加雕饰、不受拘束、没有羁绊的自然纯美的世界。青草和暖的颜色,道旁树木的阴影,林中欢唱的莺燕,僻静漫长的山径,澄蓝高远的天空,潺潺流淌的山泉……众多意象共同构成了一个深邃幽远、欢快明朗的意境,这一意境能启发读者的无限想象,增添散文的诗情画意,深深地感染着、感动着学生的心。教师可以充分准备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画或照片,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翱翔于翡冷翠,培养学生美感,使学生很快进入情境。

(四)朗诵美读,涵咏情境。

散文的音乐美主要体现在声音与节奏。朗诵美读能够熏陶感染学生,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意境,氛围立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学生涵咏情境,便能与作者心灵相通。方法有老师范读、学生轮流接读、指名朗读或分角色诵读等。

但朗读不是仅把文字读出来,而要注意情感的流露:或清丽婉约,或活泼明丽,或慷慨悲壮,或豪迈激昂。

仍以《翡冷翠山居闲话》为例,作者文笔华丽,排比迭出,读这篇文章时,要特别注意音调语调。

阳光正好暖和(轻柔委婉),决不过暖;风息是温驯的,而且(停顿)往往因为他是从繁花的山林里吹度过来他带来一股幽远的淡香,连着一息(轻巧缓慢)滋润的水气,摩挲着(停顿)你的颜面,轻绕着(停顿)你的肩腰,就这单纯的呼吸已是无穷的(挺拔有力)愉快;空气总是明净的,近谷内(轻巧缓慢)不生烟,远山上(轻巧缓慢)不起霭,那美秀(重读以示强调)风景的全部正像画片(轻巧悠扬)似的展露在你的眼前供你闲暇的鉴赏。

这样,随着作者的视线,一字一句,学生都能融入其中,随着诵读时的停顿、语调、语气、速度等,更好地理解文章的韵味。

(五)巧设问题,开拓情境。

很多课文,尤其是文学作品,常常是言已尽而意深远,留下空间和空白让人思考感悟。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特点、,设计一些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发散开去,展开联想。精心设计疑问,把难点重点置于疑问趣味之中,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创造性思维,让学生欢欣鼓舞,在问题探讨中解决难点重点,把握文章主旨。

通过教学实践,我体会到,在散文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组织教学,设置愉快的学习氛围,把科学与艺术结合起来,关心学生的情感体验,以学生为主体,能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主动。在新课改的今天,我们要创设与教学内容相一致的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体会文章内容,不自觉地进入到文章的角色之中。创设散文教学情境,提高中学散文教学质量,需要教师花时间和精力去摸索探求方法和途径,我们要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使教学展现姹紫嫣红的风采。

参考文献

《散文家谈散文》教学设计 第2篇

作者:朱湘前

散文家谈散文 关于散文《白鹭》

[教学目的]

1、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出文章内容,并说说作者的见解。

2、品读文章,在感悟作者情感的基础上,谈谈自己的独特感受和见解。

3、阅读两位作家的文学作品,形成专题对他们的作品选择某个角度赏读、评析。[教学重点]

1、重点:体会作者独特的感受和独到见解。

2、难点:了解散文鉴赏知识。[教学时数] 一教时

一、作者简介

晓 雪: 1935年生,原名杨文翰,白族,云南大理市喜洲人。195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1952年开始发表作品。先后出版的著作有诗人论专著《生活的牧歌——论艾青的诗》,诗集《祖国的春天》,诗论文集《浅谈集》,散文集《雪与雕梅》等20余种。有些作品曾翻译成英、法、西班牙、意大利、缅、泰、韩等国文字和哈萨克、维吾尔、蒙古、朝鲜等少数民族文字。他担任过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等职务,获得过意大利蒙德卡罗国际文学奖特别奖。

郭沫若(1892~1978):原名开贞,笔名郭鼎堂、麦克昂等。四川乐山人。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1914年赴日本留学,原学医,回国后从事文艺活动。1924年以后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并倡导革命文学。1949年后,担任新中国文联主席,继续进行文学创作。他长期担负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组织领导工作,对发展中国科学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学识渊博,才华横溢,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旗帜。1978年病逝北京。生平著述很多,诗集《女神》,历史剧作《蔡文姬》等,现有《郭沫若全集》留世。

二、研读课文

1、理清文章结构 讨论并归纳: 全文分二个部分: 第一部分(1—2):介绍散文的特点及各种风格的散文。第二部分(3—7):认为《白鹭》是一篇耐人寻味的好散文。

2、请把《白鹭》对白鹭独特的美的部分画出来。昆山市第一中学九年级语文第四单元第十三课

作者:朱湘前

讨论并归纳:

“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黛之一忽则嫌墨。”

“或许有人会感觉美中不足,„„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3、找出文中对《白鹭》评价的语句。讨论并归纳:

⑴这篇散文,用非常精彩,极期简练的文字,抒写了作者对白鹭的独特的感受和独到的认识,绝妙地描绘出白鹭“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的美。” 用高度概括的话对《白鹭》进行评价。“非常”“极其”“独特”“独到”“绝妙”使用恰切。⑵我想起古人的描述,“其文如升初日,„„而入寥廓。”

莱辛说:“不要让人一看了事,应让人品味,反复地品味。”

《白鹭》就是一篇让人“反复地品味”的好散文。它“是一首精巧的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言有尽而意无穷。

以上三段分别引了姚鼐、莱辛、《白鹭》中的话来评价这篇文章。

总而言之作者认为这是一篇能让人“反复品味”的好散文。是一篇结构精巧,语言清新,见解独到,感受独特的好散文。

作者围绕中心,或举例、或引用、或议论。把自己对这篇文章的最精妙处指给大家看,是一篇短小精悍的文学小评论。

4、请依据学生的理解,试给晓雪的这篇欣赏文字重拟一个标题。讨论并归纳:这是一个开放性问题问题,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5、结尾说:“《白鹭》就是一篇让人“反复地品味”的好散文。它“是一首精巧的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言有尽而意无穷。”“实在”能否去掉?“韵在骨子里”是什么意思?

“实在”一词不能去掉,它表达的感情比开头的“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要强烈得多,经过一番描绘之后,作者认为白鹭实实在在是一首诗,有诗一般美,有诗一般的意境,用“实在”一词表示不容置疑。“韵在骨子里”指白鹭的美是由内而外的,看了叫人回味无穷的,不易被人发现的美,它的美只暗示于细心的注意深微的人。

6、请选择两篇文章中感兴趣的段落背诵下来。例如:

⑴喜欢鲁迅的深沉冷峻,巴金的自然真挚,茅盾的淳厚质朴,冰心的婉约清秀,也喜欢林语堂的幽默隽永,徐志摩的浓艳绮丽,汪曾祺的恬淡纯净,秦牧的博识睿智。

该段句式整齐,对各位作家作品的风格作了概括,如数家珍,用词非常准确,词汇很丰富,读起来朗朗上口。

⑵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框里的画面。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出的镜匣。昆山市第一中学九年级语文第四单元第十三课

作者:朱湘前

这是一幅非常清新的水墨画,作者想像非常大胆,描写十分生动有趣。确实给人像是在欣赏诗的感觉,非常的柔婉清丽、秀美含蓄。

三、和课文有关的网址

http:// http:// http://

四、布置作业

授后小记:

在诵读的基础上,师生共同研讨、品味散文《白鹭》。着重谈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独到的认识。

浅论散文阅读教学方法 第3篇

一、入情入境,注重教法

1.注重课前导语的设计。散文有的偏重叙事,有的偏重绘景,有的偏重抒情,根据不同的散文篇设计不同的导入语。可以重图景描绘,巧妙激发学生参与阅读的渴望。比如在教学朱自清的名篇《春》时,我就用古诗导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诗人笔下的春生机盎然,令人心驰神往,朱自清先生向我们展示的是一幅幅如诗如画如歌般的春景图,让我们一起感受春天的迷人景象吧。轻柔的语调,一下子吸引住学生,他们自然以愉悦的心态进入文本阅读。

2.解题思路的引导。文章标题很容易为学生忽略,但实际上包含的信息量大,有的取自于物,有的拟之以情,有的标之以情思。细读文章的标题,较容易提纲挈领地直奔文章的中心。

3.线索的把握。散文以“形散而神不散”构筑全文,抓住线索成了理解文章的有益做法。记叙性散文重在情节的组织和铺展,可以从情节方面寻找线索。至于游记之类文章的线索则有可能是:空间的推移、时间的转变及移步换景等。抒情性散文或寓情于景,或托物言志,可以从画面展开的层次或物的方面寻找。

二、创设意境,感悟精彩

1.重视朗读。散文是情文学,有着诗一般的情韵和行云流水般的美,如果说只做无声的语言接受的话,那么真是一大缺憾。拿起朗读这个最基本的教学武器,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自读自悟,感受美带给自己的冲击和对心灵涤荡般的快乐。散文本是一种适宜朗读的文章,文章的情感抒发不同,指导的方法就不同。在写景散文中,我们可以朗读吟诵,读出作者所见所闻中的所思所感,从而深入理解作品所蕴含的美妙意境。比如朱自清的《春》,恬美而有生气,感情极其细腻、丰富。在熟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以轻松、欢快及轻柔的语调朗读,以此营造和谐、惬意的氛围。通过朗读消除文本和读者两者之间的对立,从而使彼此界限消融,也许这就是教学需要完成的一个重要任务。

当然还要读出文章“写什么”。每接触一篇新的作品,我首先让学生阅读,第一遍自由读,做到:读准字音,读准句读,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不重复。第二遍一人一段赛读,当堂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错误的及时纠正,读后再交流阅读的感悟,说一说这篇文章的要义是什么?作者想向读者传达什么样的内容,这里主要以读解决文章“写什么”的问题。在学生赛读时,还要有相应的评价机制,让每一位学生都当评委,及时有效的评价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欲望、阅读兴趣。

2.咬文嚼字,欣赏语言。必须直接地深入文中,学会咬文嚼字,读出自己的味,感受语言的生动和情韵,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文章所描绘的意境。对于表现力丰富的字、词深入品析。比如《春》这一课,其中的一段“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这段描写春天的小草,一个“钻”字就把尖尖的草破土而出的情状写活了,春草那绿绿的情态、多种多样的姿态仿佛触手可及。其次,对于文中的修辞语句,学会展开想象进行美化。比如《紫藤萝瀑布》中,这样写道:“第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文中提到“帆”,人们自然会想到“海洋”,就更感受到这一树紫藤萝以外更广阔的世界。这样的例子在这篇散文中俯拾皆是,比喻、拟人、象征、反复等多种修辞手法的应用,共同营造出优美的意境,理解了这些情景交融的语句,就会跟着走进这一片美丽的世界,懂得作者对未来的憧憬。

3.抓住细节,品出其味。生动的细节是散文富有感受染力的一个重要特点,一个细节的刻画,往往凝聚着丰富的情感,把握细节的内涵,往往能很快地走进那情感世界。人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但是在《背影》中,我们却一再发现,作者一次又一次地泪流满面,那一种强烈的情感,一次次撞击读者的心,让我们看到作者对父亲深沉的挚爱和他那颗水晶般透明的赤子心。四次流泪着墨不多,情意深长,儿子的一种无可排解、无从宽恕的自责、愧悔之负疚感受,一种无可慰藉的惆怅、失落与感激思念之情,更衬托出父爱的恳挚无私以弥足珍贵和无可报偿。抓住了这一细节,品评了这一细节,谁能不为这一片深情所打动呢?

课堂要以情动人,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进而感悟人生。语文教师的终极任务不是让学生读懂一篇文章,欣赏文章的艺术特色,而是欣赏文章中的灵魂之美,也就是作者的情感与思想,就是我们要探究的文章的主旨,让学生在阅读中有所收获,心灵有所净化,情操有所陶冶。语文课本中所选的散文都是集真善美于一体的经典作品,如《金色花》写出了孩子的童真之美及对母爱的回馈,《背影》写出了父爱的伟大之美,《春》写出了自然景色之美,《紫藤萝》传达出了对生命的感悟之美,《再塑生命的人》用优美的文字写出了对老师的无比敬重和感激之情,这些都是作家的生命智慧之作。语文新课标总目标的第一条是:“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可见阅读的重要性。在散文教学中更要重视阅读,在了解内容、欣赏艺术特色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阅读、延展式的阅读,读出文章“为什么写”。在阅读时,要善于引领学生穿越时空,读出作者的情感,读出作者的思想,读出作者的品格,读出学生的独特感悟,读出学生的人生启迪,读出作者,读出自我,这是散文教学中阅读的宗旨,也是语文阅读的最高境界。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朱熹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散文教学方法浅析 第4篇

1. 讲读法

抒情性散文的讲读要与作品的感情基调保持一致。抒情性散文, 有托物寓意的, 如《白杨礼赞》;有直抒胸臆的, 如《谁是最可爱的人》;有借事抒怀的, 如《小桔灯》;有借物抒情的, 如《松树的风格》等。教师要将这些课文讲出情来, 读出情来, 并让学生反复朗读, 反复琢磨, 深入意境, 领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并在朗读中加强字、词、句、篇的基本功训练。这样既保证教师的主导作用, 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诵读法

明白浅显的散文可用诵读法, 使学生自行品味领悟, 教师不必细讲。尤其是课内自读课文和课外自读课文。如, 王鲁彦的《听潮》是一篇文情并茂的散文, 写了潮涨潮落的变化, 讴歌大海的美与力。全文可以由学生朗诵, 引导学生读出大海的音容笑貌, 自行领会其含义。该文写了两幅风貌迥异的大海图景, 一幅温柔美丽, 一幅雄浑壮美。朗读前一幅大海风景时, 指导学生节奏声韵要舒徐缓慢, 换气要弱微, 体现了一种温柔的静美氛围。“那波浪轻轻地吻”, 月光“闪闪地颤动”、诗人的沉吟, 情人的蜜语、腺胧的月光、玫瑰的晨雾、琴弦上的微风、水上的落花, 这些富于诗意的音响, 多么轻柔宁静, 多么迷离。那入睡了的岛屿、深暗的海面、闪烁的灯光, 缥缈迷茫, 多么令人沉醉!朗读后一幅风景时, 提示学生声音由低到高, 由轻而重, 节奏由缓慢到急骤, 强劲而有力, 感情要激越慷慨, 好像是一首雄壮的交响乐, 有前奏、过渡、高潮、尾声。要读出大海的灵性、情态和气势, 要读出由轻柔到明快、雄健的旋律, 沉浸于美丽悦耳的旋律中。

3. 赏析法

赏析法由教师指导学生体会, 领悟作品的内容, 是陶冶情操、培养能力的教学方法。赏析法对散文教学颇为适用。这种方法要求既要赏又要析, 宜多赏少析。教师要启发学生去发现文中的情趣和哲理;引导学生品味精巧的构思, 欣赏优美的词语和表现技巧。杨朔的著名散文《荔枝蜜》, 以记叙为主, 穿插议论和抒情, 可用赏析法, 欣赏美的意境和表现手法。在“析”的方面, 可引导学生掌握作者对蜜蜂变化的感情线索:一是作者儿时对蜜蜂的误会, 二是因荔枝蜜的香甜而动情;三是对蜜蜂劳动的赞美;四是联想到具有蜜蜂精神的人民;最后梦见自己变为蜜蜂, 倾泻了对蜜蜂的深情。根据这一线索, 层层深挖作品的主题。由蜜到酿蜜, 由怎样酿到为什么酿, 最后归结到“为自己, 为别人, 也为后世子孙酿造出生活的蜜。”至此, 作者所探索的人生哲理已经昭然。在“赏”的方面, 可引导学生感受并进入本文诗般的意境。本文托物言志, 借景抒情, 创造了深邃的意境, 发人深思。那嘤嘤嗡嗡的原野采花酿蜜图, 散发出浓郁的劳香, 令人心中升起一股无私的精神力量。那“蜜蜂大厦”的所见所闻, 联想起那酿造人类甜蜜生活的崇高精神, 给人以强烈的美感和深刻的启迪。此外, 赏析本文, 还可琢磨全文的剪裁布局, 辨析语言的感情色彩, 研究各种修辞手法, 评价形象的审美价值, 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4. 讲析法

小学散文教学方法 第5篇

散文因其选材自由,题材往往纵观数千年,横亘几万里,然而,不管题材怎么自由,却总有统帅于作品的主题,有贯穿于作品的线索。这线索或表现为物、景,或表现为人的活动,到大都归纳为思想感情的脉络。教师在教学散文时要注意把握好散文的这一特点,引导学生关注零散的材料间的内在联系。在小学阶段的课程内容中散文一般分为叙事散文和抒情散文。叙事散文一般按人物的活动或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安排结构,表达中心的。而抒情散文则一般是根据作者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为线索来组织材料。如《可爱的草塘》一文,作者按照“不知草塘——初知草塘——深知草塘”的思路,沿着一条“不爱草塘——赞美草塘——珍爱草塘”感情线来组织内容。将草塘的美丽、富饶表现得淋漓尽致,抒发出自己对草塘和北大荒的热爱之情。再如《月光曲》一文,作者文中叙述了德国著名的作曲家贝多芬在一所茅屋里遇到穷兄妹俩的故事,作者就是沿着一条由同情到激动,再到兴奋的感情线索写出了《月光曲》的创作过程。全文的主线就是贝多芬的情感变化贯穿全文。教师在教学这一课时就要抓住这一主线,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文内容,探索生活的真理,悟到人生的真谛。

散文教学的感悟 第6篇

一、重视朗读 感知课文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是语文教学的基础,是语文教学最常用的基本方法。教师不仅要自己声情并茂的示范朗读,还要引导学生绘声绘色的朗读,教给学生朗读技巧,可以采取个体读、集体读、小组读、分角色读、比赛读、表演读等形式使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达到感知和理解课文内容,精彩而准确的朗读在语文教学中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各抒己见 展示个性

在熟读散文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初读感知课文。在学生谈论自己的看法之前,教师切忌灌输教参书上的或教师自己的理解,要为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地思考,充分展示个性和智慧,让每个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某一方面对文本进行品读、分析,让每个学生都有话说,都能感受文本,读出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比如鼓励学生针对文章的语言、修辞、结构、写作手法、表达方式、思想情感等方面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这样的课堂,每个学生都有事情做,都有动力做,忙着思考,忙着倾听,忙着表达。整个课堂以一种师生平等和谐的对话的方式,让学生在心灵深处产生震颤,进而迸发个性阅读的火花。

三、抓住线索 理清思路

散文在结构上多种多样,材料头绪纷繁,看似很散,但作者在组织材料时,总有一定的线索将其贯穿起来,从各个侧面来反映主题,只有把握了散文的线索,才能理清脉络和思路,进而深刻理解文章主旨。那么如何寻找文章的线索呢?我引导学生从这三个方面入手:一要注意文章标题;二要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句;三是散文中的“情”通常是文章组织材料的重要线索。散文的线索一般有:①事物线索;②人物线索;③情节线索(事件线索);④情感线索;⑤事理线索;⑥空间线索;⑦时间线索。

四、品味语言 赏析词句

散文的语言或简洁明快、或绚丽激情、或质朴典雅、或清丽婉约、或含蓄凝重……表现出作者不同的艺术情趣和艺术追求。品读散文的语言风格,重在品读字、词、句,研究散文语言表达的特点,细致体会文、意、情的妙处。《背影》,写父子亲情,事多话少,平淡质朴,写父亲“背影”在自己内心所激起的幽深微澜,味之潸然,自有一番动人心弦的情致;《安塞腰鼓》运用排比、比喻,夸张、反复等修辞使文章气势恢宏,节奏明快,每个词语都简洁有力,每个句子都激越豪壮,增强了文章感人力量,写出了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火烈的特点。对学生的语言鉴赏能力要慢慢培养,使学生感悟到文字所表达的整齐之美、参差之美、回环之美、形象之美、色彩之美和声音之美等诸多方面,多方面结合体味文章其中的深刻内涵。

五、分析意境 把握主旨

意,情思也;境,形象也,意境是文学艺术作品中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正如王昌龄先生所说,文章有三境:物镜,情境,意境,其中最高的要求就是意境。学习散文要在领悟散文的意境上下功夫,散文的思想一般不直接表露,常常是寓于“物”或“景”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情景的和谐统一中,理解景中所寓之情和物中所托之志。

学生因为知识层次、年龄、阅历的浅显,散文学习还是很有难度的,所以教师的教学设计、点拨引导、教学方法特别重要,而教无定法,我们教师要善于钻研、不断探索,争取在散文教学上有大的突破。

散文教学方法 第7篇

一、高中语文现代散文教学现状

1. 一家之言, 散文教学中对文本的忽略和误读。

散文学习, 文本是学生学习的基础, 也是教师和学生交流的重要载体。然而, 在现实的高中语文教学中, 教师则把大量的时间用于字词、句段的学习上, 对文本进行支离破碎的解读, 使一篇优美散文在学生的印象中变成了一个个字词或一段段句子。还有甚者, 对文本一读而过就大谈主旨手法。而这些文质兼美的散文就这样被忽略, 这对高中语文教学来说是多么巨大的损失?!另有一些教师, 在解读散文文本时, 要么把教参的内容原封不动地搬给学生, 要么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强加于学生, 要么没有原则地让学生解读, 以一种主观化、任意化的思想恣意解读散文文本, 最终只能让学生离文本越来越远。

2. 泛人文化, 散文教学中片面强化语文的人文性。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性质做了定位:“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教学实践中, 很多语文教师过分重视语文的人文性。在教授一些散文篇目时, 过分夸大作品的人文情怀, 尤其是爱国情怀。把一堂优美的散文鉴赏课讲成了历史课或政治课, 岂不知, 这种爱国主题只是作品的众多主题之一。 (例如《囚绿记》《荷塘月色》)

3. 换汤不换药, 散文教学中仍然沿袭以往陈旧的教学方法。

在新课改实施多年的今天, 我们的一部分语文教师, 尤其是部分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方法并没有改变。教师散文教学方式依然是老一套, 有些表面采用了新的教学方法, 但思想上仍然是灌输式那一套, 典型的换汤不换药。每位语文教师都知道, 语文学习最主要的就是感悟, 而散文尤其需要去感悟、领会其中的“神韵”。如果教师仅仅自己体验感悟, 学生没有自己的体验感悟的过程, 而是直接接受教师体验的结果, 在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的新课改下, 这样做只会让学生讨厌语文课, 甚至让那些本来对散文有好感的学生也只能对

总之, 很多教师都认为, 散文是现代文, 语言通俗易懂, 就采取轻视的态度。如此美文, 要么被轻轻点过, 要么被束之高阁, 这无疑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缺失。鉴于以上现状, 作为语文教师的笔者, 对“少教多学”的理念在高中语文散文教学中的运用, 做了以下一些探究。

二、“少教多学”让高中散文教学收获硕果

用农人播种来比喻高中语文散文教学, 再合适不过了。笔者惊奇地发现, “勤劳”的园丁没有得到丰收的果实, “悠闲”的农人却享受着硕果, 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过去的语文教师好比是“勤劳”的园丁, 认为自己讲得越多, 学生就会学得越好, 于是乎, 一篇散文, 教师从作者讲起, 文章的内容、形式一样不落, 甚至连课后的练习都一个不少地讲给学生, 老师教得如此辛苦, 学生学得如此“轻松”!邓昌议教授说过:“课堂是一个舞台, 在课堂上老师只能是一个导演, 绝不是主角。”教师在课堂上讲得过多, 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反之, 教师放手, 让学生发挥自主性, 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体, 这样便可以实现“少教”与“多学”的双赢。

三、“少教多学”在高中散文教学中的运用

1. 教师要实现“少教多学”, 关键在于转变观念。

新课标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而“少教多学”正是实现了这一点。学生能说的, 教师尽量不说, 学生能想到的, 教师尽量让学生去想, 学生能合作讨论的, 就让其合作讨论。放手让学生自主去学习, 教师作为导演, 进行点拨, 让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主宰的课堂。

2. 实现“少教多学”还在于教会学生学习。

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 学会正确的学习方法, 可以在学习中事半功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就要培养学生学好语文的基本素养。只有充分预习, 才能保证课堂上的有效听讲。课后及时的复习, 又是对课堂学习的有效巩固。这些基本素养对于提高语文学习能力至关重要。

3. 实现“少教多学”, 还要注重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先秦诸子散文教学方法初探 第8篇

一、学习先秦诸子散文的重要意义

1.高中时期是一个人成长和成熟的关键时期 , 也是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 需要摄取多方面的精神食粮, 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一无所知, 只知孔子老子之名而对于其真正伟大在哪里, 其有什么思想却一无所知, 难免写作文捉襟见肘, 孤陋寡闻、内容浮浅、精神疲软等心灵疾患时有发生, 展现了新一代青年人文精神的缺失。所以, 先秦诸子散文的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

2.深入学习先秦经典著作有助于了解中历史文化背景。先秦诸子产生并活跃于春秋战国这样一个战乱纷争不断、称雄争霸割据、思想文化异端崛起的历史舞台上, 其时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社会制度日新月异皆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社会的动荡剧变孕育了伟大的思想家。人教版所选材料采自《论语》、《孟子》、《荀子》、《老子》、《庄子》、《韩非子》这六部经典, 为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的经典之作, 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

3.深入学习先 秦经典 , 是中国国学复兴 的必由之路 。青年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角, 肩负历史赋予的重担。易中天教授说:“学者有传播传承文化的义务。”未来的学者必定来源于今天的青年一代, 国学的复兴重任落在了青年一代的肩上。诸子百家遗留的精神遗产, 他们的散文以思想的深邃及艺术成就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据不可替代的崇高地位,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泉所在, 对后两千多年的中国历史演变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二、教学策略

1.专 题探究学习

选修课教学是以必修课为基础的教学, 要求应当更高一点。学生在必修课程及初中阶段的学习中, 已经接触过先秦诸子散文, 但那是零星点滴的, 《先秦诸子选读》是专题课程, 是对先秦诸子散文比较全面系统的介绍。从某种意义上说, 选修课都是专题学习, 而选修课程的教科书大都是一种专题式结构。《先秦诸子选读》选用的是儒、道、墨、法四家散文中重要的篇章, 每个单元即为每家思想文化专题。我们可以根据单元内选文内容, 还可自主组织新的学习专题。

教师课前要对先秦思想有深入了解, 可利用现当代有关先秦诸子哲学思想和文学成就方面研究的成果, 如钱穆先生的《论语新解》, 林语堂先生的《国学拾遗》,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一卷, 易中天先生的《我读先秦诸子一二三》等, 以便对诸子思想有整体宏观的认识和细致的深入。

教材并不一定全部教完、学完。在整体把握教材结构的前提下, 教师需对教材进行加工整合。笔者在进行教学时, 着眼于深化学生的人文知识, 选择对中国文化具有根本影响力的儒道思想, 《论语》、《孟子》、《荀子》、《庄子》、《老子》等单元做重点讲解, 每单元平均用时达8课时, 基本上可以保证教学需要。

2.人 文思想 传 播

先秦诸子散文是各家及其成员思想的表现, 充满了卓绝的智慧, 他们都关注和思考现实社会与人生中的种种问题, 提出了深刻的认识并为解决问题开出了方子。诸子思想有些已不适应时代发展, 如老庄的消极无为、顺应天命, 教学中应予以重视, 可结合现代社会现实, 让学生展开讨论, 辨清真相, 消除负面影响。

注重道德与伦理教育。孔子针对现实社会秩序的混乱及仁爱忠恕之心的缺失建立“仁”的学说, 在人文精神上是人的内心和外在的宇宙和谐; 孟子针对功利主义和君王暴政发出“行仁义”、“施仁政”主张 ;庄子的“安时处顺、以无用为大用、尊生”思想体现了对生命价值和尊严的尊重, 对处于无路可走境遇人们的关怀……教学中可充分利用材料, 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树立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其中传播的人文精神, 所展现的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美德, 会给予学生极大震撼:

第一, 坦荡浩然、自强不息的精神。《论语》说:“知其不可为而为之。”面对浑浊的社会现实, 不屈不挠地勇于承担;《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正气。”人生在世, 必须有所作为, 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对社会要有所贡献。

第二, 懂得宽宏感恩。《论语》中樊迟问仁, 孔子说:爱人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人;人要总抱有一种感恩的心态, 善待他人, 感老师之恩, 感朋友之恩, 感社会之恩。

第三, 中国最讲中庸之道, 讲和谐, 那是一种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然的和谐, 更关键的是一种自己心境的和谐。正如林语堂先生所说:儒家和道家不过是中国人灵魂的两面, 一种属于活动的, 有为的, 相信的一面;一种属于静观的, 怀疑的, 惊异的, 使生活笼罩着如梦性质的一面。儒家和道家从来就是展现人性的执著追求和智慧谦卑的精神。

散文教学方法 第9篇

教材中散文选文的选材广泛, 题材多样, 如朱自清《荷塘月色》等, 是以景物描写为主的散文;史铁生《我与地坛》等, 是对自我历程描述的散文。由于学生的认知结构与散文取材的多样性有较大的差距, 反映到教学课堂当中是不愿意深入理解。所以首先要激发的就是学生对散文的阅读兴趣。我在教学实践中, 借助学生对客家散文取材的认知感, 激发了学生阅读散文的兴趣。

例如, 我在讲授黄河浪的散文《故乡的榕树》前, 先让学生阅读客家题材散文, 陈桂峰的《故乡的叫卖身》和杨丽平的《客天下客家情》。这两篇散文所描述的是围龙屋的情景、客家民谣及其对童年生活的回忆, 表述作者对故乡强烈的思念之情。由于学生对客家题材散文中所写的人物、景色、情感都非常熟悉, 因此能够较好地把握客家散文主旨及情感。

在此基础上, 再让学生仔细阅读《故乡的榕树》。有了客家题材的散文阅读基础, 学生发现两者的手法和主题具有高度的相同性, 都是借助了对儿时生活、村民习俗的描写来抒发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于是对阅读课文《故乡的榕树》产生浓厚的兴趣, 从而为教学的有效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结合客家题材的散文, 借助学生喜闻乐见、耳熟能详的题材, 让学生在散文这种文体的作品中找到自己身边的、熟悉的题材, 在降低了学生阅读散文的难度同时, 激发了学生阅读散文的兴趣, 大力促进了散文有效教学的开展。

二、结合客家散文的意象特点, 指导学生体会散文美境

散文是侧重表现作家思想感情的一种文学体裁, 字里行间充溢着真切诚挚而浓郁之情, 具有一种意境美。一篇散文是否韵味独特, 是看该文有没有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审美意境, 说到底是看有没有优美巧妙的意象。

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 作者所设置的“地坛”这个意象, 是被作者细节化了的景物与细腻传神的虚写, 是作者把自己的生命痕迹中蕴含的活力再现, 更体现的是作者内心感受的体现。

同样, 客家题材散文中的意象也呈现出异彩纷呈的特点。如陈彦儒的客家散文《印象兴宁·春天的味道》, 文章所设置的意象“萝卜糕”, 不仅寄托了作者的思想情怀, 更是对客家妇女的吃苦耐劳、勤俭持家精神的赞美。通过这些熟悉亲近的意象, 学生容易体会到散文特有的意境美。

例如, 粤教版课文张洁的《捡麦穗》, 作者设置了两个意象, 即“烟荷包”和“红柿子”, 但是较多学生不能很好地扒开迷雾, 看不清两个意象所蕴含的感情, 更不用说体会课文的内涵了。

于是在教学中, 首先让学生阅读陈彦儒的散文《印象兴宁·龙灯》, 让学生思考意象有何作用, 蕴含怎样的深意。文中写到“舞龙灯舞醒狮, 是老家广东兴宁市过年的娱乐节目。春节时分只要一听到铿锵锣鼓声, 我们往往会抛下玩得正起兴的游戏, 冲到围龙屋前的禾坪, 抢到最佳观赏视角。”因此, 文中“龙灯”这一意象, 传承了客家人祈福消灾的古旧方式, 以示风调雨顺吉祥如意, 历经千百年的流传。

学生很快得出结论, 意象“龙灯”是客家人心中的传统文化象征, 寓意客家人对祖辈文化的传承。如此可见, 文中的意象是一种情感体验。散文中的意象, 其实就是作者内心感情的寄托的外化体现。

借助这一点, 回到课文《捡麦穗》, 这篇散文表达了作者对人世间温情的渴望。因此我们结合课文可知“烟荷包”既是作者对自己童年时代的缅怀, 又是对人类美好情感的追念。这样, 学生就很容易把握散文的意象及感情了。

三、结合客家散文的审美品格, 提高学生的散文赏析能力

散文是各种文学体裁中最讲究真实性的文体, 这是散文最重要的审美品格特征, 也是散文创作自我性的体现。例如在粤教版中的散文冰心的《巴金这个人》等, 除了在材料的剪裁、细节的描写上作必要的艺术加工以外, 散文中的写实仍占主导地位。在客家题材的散文中, 陈彦儒的《印象兴宁·龙灯》对“舞龙灯”这一古老风俗的场面描述, 杨永强的《月光下的围龙屋》对客家人在月光下的劳作场景描写, 都是作者切实的体会, 都是较为真实的。由此可见, 讲究真实, 体现自我的审美品格在散文中是较为典型的。

提高散文的有效教学, 必须要使学生对散文的审美品格有一定的了解, 而客家题材的散文具有的审美品格与现代散文是相一致的。在散文教学中结合客家题材的审美品格, 有利于提高学生赏析散文的能力。

例如, 我在讲授粤教版散文老舍的《我的母亲》这一课时, 在课前让学生阅读客家题材散文, 如陈彦儒《印象兴宁·春天的味道》。文中描述的客家人酿酒的场景:黄酒酿造无非是选料浸泡、蒸糯米、加酒饼、红麯发酵, 燃谷壳炙烤酒坛等流程。作者儿时观赏舞龙灯的场景:元宵时节, 我们跟着表演的醒狮队串村走巷, 一直走到高碑里。学生阅读后, 最大的感触是“太真实, 太贴切, 太熟悉了”。学生都说原来散文创作如此真实。

在此基础上, 我再讲授老舍的散文《我的母亲》。这篇散文集中展现了母亲与“我”几十年的生活。作者通过描写母亲为支撑家庭帮人家洗衣服, 帮人做针线活的苦难与艰辛, 借助母亲生活忙碌但还保持了勤快、好客、热心助人等优良品质, 来说明母亲对“我”生命的教育以及对“我”性格的影响。文章的审美品格如同《印象兴宁·春天的味道》一样, 贴近生活, 感情真挚, 自然流畅, 很快引起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从而实现了教学的有效性。

结合客家题材散文的选材广泛、多样的特点, 激发了学生阅读散文的兴趣;结合客家题材散文熟悉、亲近的意象特点, 指导学生体会了散文美境;结合客家题材散文讲究真实、体现自我的审美品格, 提高了学生散文的赏析能力, 实现了高中散文阅读有效教学。

散文教学方法 第10篇

张晓风认为,读者在阅读散文时,希望读到如下东西: ( 1) 希望读到好的文笔,好的修辞。( 2) 希望读到对人生的观察和体悟。( 3) 希望隐隐如对作者,想知道作者的生活、见识和心境。( 4) 希望收获到“感性的感动”,也希望读到“知性的深度”。

由此可见,与小说相比,散文是“主情”的艺术,“情”在何处? 贵在“有我”。因此,阅读散文就要缕析作者情感流淌的脉绪,体味新鲜的命意和意境。

无论是抒情写景散文,还是叙事散文,把如何去体悟文章中“我”的情感,深度情感或情绪阅读,作为散文教学的内容和目标,按照“诵读———品读———延读”的教学设想,组织课堂教学。

一、诵读,声情并茂

南宋·朱熹《训学斋规》云: “余尝谓: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诵读,是心、眼、口并用的阅读,声情并茂地全文诵读是品读和研读的基础。诵读的要求是,边读边想象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情景,再用语言把想象中的画面描述出来。

散文不仅美在情思,还美在语言。散文的语言富有个性和文采。美文需要美读,正确的朗读是视觉、听觉与情感、思维的全方位投入,它可以引领学生从优美的韵味和流动的气脉中体验妙不可言的感觉。比如,朱自清的《春》中,“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读出关键词“偷偷地”“钻”,读出拟人的修辞,读出作者喜悦的心情。一篇文章读好了,鉴赏的目的也就基本达到了。通过朗读,可以体现文章的语言美、绘画美、情趣美。朗读的情绪暗合文章情绪与否,也说明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把握程度。

二、品读,语词探微

郁达夫说: 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就是现代散文的特征之一。“一粒沙”“半瓣花”都是微观细节,但这些“小”是切入口,可以从中“见世界”“说人情”,看出“大”来。

1. 抒情散文里面往往伴随着景物描写。景色固然美,有了情感的注入,就显得更加有灵气。不能为描写景物而描写景物,使人产生景物与人物两不相干的印象。无论景中含情的实写,还是情之所至以情带景的虚写,一切景语皆情语,都是为表情而服务。

《春》一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在朱自清的笔下,春草是如此的天真烂漫、活泼可爱。“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儿,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作者对春天真挚的赞美之情,已不留痕迹地融入了景物描写之中,让人读来回味无穷。

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景因情生,情因景化,情景交融,这是中国文学作品的审美要求。

2. 和记叙文不同的是,散文也叙述事件,但多是行止自如,不求大而全,而以审美眼光摄取有“意味”的片段,变形处理,抒发情感,这好像把零散的珍珠串成美丽的项链。比如,《背影》里父亲为我送行,一路上的关切照顾,“他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这里的拣座位,紫毛大衣,一再的嘱托,看起来琐碎,却是一个父亲细腻的心。

散文中事件的选择细小但巧妙,有象征意味,为抒情服务。在教学过程中,不在于分析事件的精彩或者出奇,而是在事件中包含的心意和情绪。

三、延读,读出自己

散文,这种最适于抒写作者主观情感、心灵的文学形式,是一种“自我”的文学,“个性”的文学! 欣赏散文,就要通过拓展延伸,联想想像,用作为读者的“我”去领会作者的“我”,替换文中那个活生生的“我”。“三我”合一,研读出来自我来,研读出个性来。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朱自清《背影》《荷塘月色》等,就是以“我”为主的散文名篇。在这些作品中,作者真实的“自我”个性,特别是其思想感情、内心波动、情绪变化、心理体验等,都被表现得形象而生动,使“我”成为全文“表现”的主角。

这里可采用“资料借读”的方式,深化主题的深刻理解,读出“自己”,读出个性。

1. 借读背景资料。知人论世,走近作者,走进创作的时代背景,生活环境,去发现、体察、领悟作者的为文意图。比如,《背影》,为什么买橘子的“背影”就感人? 为什么写“紫毛大衣”? 为什么写父亲再三向茶房嘱咐?为什么作者一再感慨自己“当时实在是太聪明了?”其实,情感之结就在最后一段,那里深藏着“龃龉”,也深藏着“愧疚”和“忏悔”,以此情感回忆八年之前的点滴细节,就处处浸染上了此时之情。假若抽调了八年之后的这份“愧疚”和“忏悔”,那些买橘子的精细描述,只是一连串的动作而已。

2. 借读评价资料。王尔德曾说: “作品一半是作者写的,一半是读者写的。”读者利用文字间情感的“空白”,尽情驰骋于思维天地,这不能不说是对作品的二次创造。而这些名家散文,一旦面世,就是大众的了。我们可以借读一些名人名家的点评,来帮助理解作家的写作风格,作品的内涵外延以及它的社会意义。

其中,可包括作者的自我评价,《端午的鸭蛋》作者汪曾祺先生在谈自己创作散文的时候说道: “我觉得伤感主义是散文的大敌。挺大的人,说些姑娘似的话……我是希望把散文写得平淡一点,自然一点,家常一点的。”帮助学生走近汪曾祺,感受他的散文淡而有味的语言特色。

同时也可引用其他名人名家的评价。如白先勇先生对琦君作品的评价: “看琦君的文章就好像翻阅一本旧相簿,一张张泛了黄的相片都承载着如许沉厚的记忆与怀念,时间是这个世纪的前半段,地点是作者魂牵梦萦的江南。”由此可见,琦君作品中的故乡情结打动了很多人,这些评价站在读者的角度去解析文章,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3. 借读时下的资料。这种借读方式,是在文本理解的基础上,引用课外资料帮助理解文章主旨,是让学生走出文本,寻找自我体验的过程,有效地引导学生实现“阅读———悦读———越读”。可利用教学中的信息资源,从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辅助呈现。读到孙道荣的《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舞台》时,可用视频播放英国达人秀冠军保罗的寻梦过程,这样一个长着一口烂牙、笑起来憨憨的手机推销员,最终实现了自己成为歌唱家的梦想。这样的课外引用,可以更贴近学生的现实意识,有更直观地感受、理解文中的最后一段: “在繁华、热闹、时尚、激情的城市街头,他们往往局促而无知,可笑而笨拙,憨厚而木讷,土气而无趣,显得与周遭的一切都那么格格不入。可是,请不要轻视他们……因为,在他们心里,也有一个舞台,有一个人生主宰的梦想。”

初中散文教学有效方法简论 第11篇

一、 影响初中生解读散文的障碍因素

1. 文本的因素

在大阅读环境下,社会上所能提供的阅读文本,提倡“快餐文化”,一些没有欣赏价值、没有品位的网络文化充斥整个社会,学生不喜欢阅读纯文学性的散文,而宁愿选择这些通俗书籍一睹为快,不利于学生散文阅读能力的提高。另外有些散文的内涵较深奥,学生在阅读时无法把握和理解其精华部分,阅读散文的兴趣自然无法提高,不利于学生阅读、欣赏散文能力的提高。

2. 学生的因素

学生因为阅历较浅,所以阅读散文时只能停留在文本的表层含义上。学生更多的精力放在应付各种考试上,每天要做大量的题目,根本没有时间顾及散文的阅读,长久以往,学生的阅读量减少了,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降低了,无法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二、 苏教版初中散文教学内容编排特点

在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每一册都安排了不同专题的散文。在7年级上册,安排了“金色年华”(第二单元)和“多彩四季”(第四单元); 7年级下册,安排了“童年趣事”专题;8年级上册安排了“至爱亲情”和“江山多娇”两个版块;8年级下册安排了“咏物抒怀”和“人生体验”两大主题;9年级上册在第一单元“学会读书”模块中,安排了《鼎湖山听泉》等4篇叙事散文;9年级下册在第二单元和第五单元分别安排了《热爱生命》和《雪》等多篇散文。这些散文主要围绕着热爱生命、关注亲情以及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等方面对学生进行不同主题的教育。

三、 提高初中散文教学的有效方法

1. 把握文章写作背景,理解散文的“神”

散文的写作背景与文章的主题思想、作者的思想感情密切相关。特别是在讲授鲁迅先生

的作品时,如果不了解当时的写作背景,在其散文阅读教学中,学生通常会感觉处于“云里雾里”一般,只能从字面上去理解其意思,根本理解不了字词或语句所蕴含的深刻意义。

例如9年级下册《雪》一文教学中,如果学生没有理解鲁迅先生写此文时的背景,只会把“南方的雨”和“北方的雪”进行简单对比,错误地把本文当作一幅山水画来阅读和欣赏。就会错把本文的中心理解成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所以应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1925年1月,当时正处于北伐革命的前夜,国共两党结成统一战线,革命形式出现了可喜的局面,但北平仍在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下,反动势力猖獗,斗争极其激烈。在此背景下,教师加以指导,学生才能明白“暖国的雨”、“江南的雪”以及“朔方的雪”的实际意义。

2.以生活感悟理解散文的“神”

在苏教版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散文和“热爱生命”的主题相关,在执教此类散文时,教师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感悟生活的基础上促使学生去理解文本,把教材中蕴含的生命教育内涵挖掘出来,达到热爱生命的教育目的。例如苏教版8年级下册《散步》一文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认识生命、珍爱生命、尊重生命,我搜集了一些生活中和生命相关的图片和视频(例如汶川大地震的照片、反映家庭亲情的视频以及感恩教育的图片等),播放这些资料,学生观看之后自然会联系到自己的日常生活,感悟父母等其他长辈对自己的关爱,从而准确了解文章的中心句——“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也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的深刻寓意,即对生命和社会的一种责任感。

3.渗透美学教育,突出散文的“神”

在苏教版教材中,有些散文通篇以细腻的笔墨描写景物,在写景的过程中寄托着自己精神世界及对生命力的呼唤。在此类散文中,教师应该从美学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鉴赏其文笔的优美,从而感受文本内容在“神韵”方面的美。

例如宗璞所写的《紫藤萝瀑布》“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它泛着银光,响着欢笑,吐着芬芳,溅着水花,不停地生长着、流动着……”作者以瀑布自喻,通过描写美丽的事物表达自己对未来的壮美人生的不断追求。另外,前文的“我不由得停止了脚步”和结尾之处“我不觉加快了脚步”,在这前后呼应的结构美之中,隐含了作者和全国人民内心的欢笑,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欢笑,人们才没有停留在“文化大革命”所造成的创伤中,而是满含微笑,大踏步前进,追求美好的生活。

教无定法,在初中语文散文教学中,我们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学生取得最佳的阅读效果。要与时俱进,一如继往地探索有利的教学方法,把握初中语文教材中散文的精华部分,提高学生阅读和欣赏散文的能力。

散文阅读教学初探 第12篇

目前, 国内的语文教师在写作或阅读教学中多依据文体来确定教学内容, 王荣生、李海林、郑桂华等学者非常关注目前的散文教学, 并从区别于小说、诗歌、戏剧的四大文体角度阐释了散文的特点。李晓虹在《中国当代散文审美建构》中指出散文“最直率、最不加掩饰地体现着作者的喜怒哀乐”。王荣生也认为散文言说的对象具有写实性, 抒发的情感具有特定性, 写作意图具有分享性。根据笔者的阅读和教学经验, 我认为散文是作者通过曾感知的物象抒发特定情感并希望读者亦有所感所悟的文学样式, 因而我们可以判断解读散文的三要素为:作者、情感、物象。其中, 作者之性情与追求在文外却时时隐在文中, 情感与物象借助作者特有的语言表达习惯较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那么如何确定一篇散文的教学价值呢?国内多位学者意识到, 由于散文种类繁多, 表达特征复杂多样, 教材编写委员也没有给语文教师确定出教材中所选散文的教学点, 从而导致许多老师不知道该“教什么”。王荣生教授曾试图从文学语体与文章语体的区别来确定散文的教学内容, 他认为散文的语体具有形象性、生动性、富有感染性, 因而散文教学内容应该是通过具体的字词、修辞手法体味作者的情, 即语言的品味与感悟过程。有的学者认为可以从表达方式入手将散文细分, 如分为抒情性散文、叙事性散文、哲理散文。这样, 我们拿到一篇散文时可以先分类, 然后通过分析情之变化或者事件或者观点通往文本的核心价值。那么, 这一篇散文的教学核心价值如何确定?笔者认为首先考虑作者、情感、物象三要素, 然后考虑“这一篇”在学生整个学习体系中位置, 也要考虑作者在整个散文作家谱系里的独有特色。最终, 散文的解读借助语言的品味走入作者之心。

如果说确定某篇散文的教学内容对教师的语文综合素养提出考验, 那么如何设计教学就是对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检验。通过审视大量教学实录, 笔者发现目前多数语文教师即使抓住了教学内容, 有的完全灌输教学内容, 最多通过几个逻辑性问题逐步引导学生走向自己设计好的路线, 把想教内容讲完了就算大功告成。试问, 当学生自己独立阅读一篇散文时该如何自主完成与文本的对话?学生的语言或思维创造性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得到训练?

笔者认为, 我们的教学设计不但应紧紧围绕散文教学目标, 而且也应该在设计时对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有针对性的训练。散文种类多样, 探寻有效的细致的阅读规律颇难, 但训练学生寻找阅读散文突破口或切入点的能力倒可以培养。另外, 学生有效质疑能力与探究能力的训练也应该体现在日常的教学中。久而久之, 学生才能把阅读方法与阅读思维有效迁移到同类文体的阅读中, 这样才能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成为自己的阅读老师。

提问是组织教学的重要手段, 是师生交流的一种重要途径。教师通过有效提问完成阅读教学内容, 学生通过提问激发创造性思维, 获得独有的感悟。不过, 没有目的的“满堂问”、碎问无法有效实现以上目的, 那么, 什么样的问题才是阅读教学中的高质量问题?钱梦龙老师认为这样的问题具有以下特点:有价值、牵一发而动全身、学生普遍关心并有兴趣的问题, 即余映潮老师所提出的“主问题”。那么, 散文作为中学语文的主导文类, 能否借助主问题实现有效教学?能否探究出散文这一文类特有的高质量提问规律呢?

一、主问题定义及特点

主问题, 顾名思义, 它首先是一个问题, 并且是众多问题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那么, 什么才是课堂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呢?

在上世纪90年代, 余映潮老师最早提出了“主问题”教学的理念。他认为, 能够对教学内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提问”、“问题”或“话题”, 就是“主问题”。笔者同意余老师的看法。可以看出, 主问题的特点是:实现教学内容的有效性, 学生参与的整体性, 引发深入研读的关键性, 促成阅读创新的生发性。

综上所述, 笔者有以下疑问:主问题来自哪里?一堂课可以设计几个主问题?这个主问题针对的是本文的主教学内容还是教学内容中某个片段任务?如何才能提出主问题?如何培养学生自主提出主问题的能力?虽然近十年来, 研究者对主问题的探究颇多颇广, 但都不够细致, 比较零散, 可借鉴性不够。笔者经验有限, 在此仅就散文主问题设计中的题干设计发表一点看法。

二、散文主问题的题干

阅读教学中合宜的教学内容要切入文本的精华、精髓, 因而主问题的题干一定要能抓住或直指文本核心价值的关键处。那么, 主问题的题干应该在哪里寻找?主问题题干具有什么特点呢?

1.文内而非文外

布鲁克斯主张, 只有在作品中实现的意图才是作者的真正意图, 作者事前对作品的设想和事后对作品的回忆都不足为据。文本中的词句可体现出作者的意思、感情、语气和意向等, 如果能够准确把握住以上要素即能完成作品的解读。

2.提纲挈领

如何确定某篇散文中“这个词句”而非“那个词句”作为切入点呢?我们常称被选作切入点的词句为关键词句或文眼。这些词句犹如撒鱼网所抓住的总绳, 鉴定裘服所提起的衣领, 即提纲挈领, 它们能带动读者对全篇的解读, 直指散文价值核心。例如《岳阳楼记》中的“异”字可看做全文的文眼, 它是范仲淹写此文的思路与结构的凝聚点, 理清了作者的思路, 主题自然就出来了, “异”字点穴, 经脉全通;再如《老王》中的“愧怍”一词是文眼, 它是整篇文章的情感基调, 分析出作者如何表述自己愧怍之情即读懂了作者之心, 自然明白了杨绛作为知识分子的良知与剖析精神。

3.非我莫属的特殊性

散文中, 能成为主问题切入点的关键词句有什么特性?散文是作者借助特有的章法、个性化的表达方式、流露心扉的语句来表现自己特有的“人生体验”, 因而作为切入点的关键词在文本中或作家作品体系或整个散文谱系中具有特殊性。一般这些关键词为: (1) 情感词句。例如《阿长与山海经》中的“空前敬意”, “难忘”, “惭愧”, “悲或喜”。 (2) 矛盾词句。如《小石潭记》中, 作者怎么会留给读者“寂寥无人”与“同游者:吴武陵, 龚古, 余弟宗玄”这样的矛盾? (3) 特殊内涵词句。如《幽径悲剧》中“悲剧”何意? (4) 作用特殊词句, 如起承转合的词。如《散步》中的“各得其所”或“歧义”, 再如《岳阳楼记》中的“异”等。

三、寻散文题干之法实践

陈日亮在《如是我读, 语文教学文本解读个案》的自序中谈到“我听过很多课, 总希望能听到由教师精彩地主讲乃至串讲一篇课文, 给学生做完整的细致的示范解读, 可是已经近乎绝望”。因为“授之以鱼”易, “授之以渔”难,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深层解读能力呢?笔者认为, 阅读能力首先要从问出高质量的问题开始, 然后才能进行深层次的文本分析。孙绍振曾言, 把作品放在一系列作品的比较中来观察差异, 寻找矛盾切入口。读者可以把作者回避的和渲染的、弱化的和强化的地方结合起来, 找到切入矛盾的起点, 即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

以下是笔者解读萧乾的《吆喝》的思路:首先反复阅读, 感觉这篇散文平淡无味, 但细腻温暖。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 笔者发现作者对吆喝的评价很高, 称吆喝为“艺术”, 这是多么高的评价啊, 跟我们一般读者对吆喝的感受大相径庭。那么根本原因是什么呢?作为散文, 这个评价里肯定有作者特殊的记忆与特殊的情感。通过分析, 笔者发现吆喝里含有作者对旧北京生活的怀念, 以及吆喝还剩一种的惋惜之情。既然吆喝注定要淡出历史舞台, 那么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呢?通过分析一到三段的写作缘由, 再结合作者的身份 (知人论世的方法) , 作者写《吆喝》是为了唤回东方人的尊严。经过深思熟虑, 我为这堂公开课设计了一个主问题:作者为何称吆喝是叫卖艺术。围绕主问题, 追加了以下问题: (1) 吆喝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2) 吆喝这种艺术中包含着作者怎样的特殊情感? (3) 吆喝这种艺术注定会消失, 那么作者想通过这篇散文告诉读者什么?以上三个问题紧紧围绕“叫卖艺术”展开, 并指向了核心问题。

课堂结尾, 我让一个学生来总结这堂课, 目的是想看看学生的学习思路及领悟能力。学生原话是这样的:老师抓住了“艺术”这个词, 一共提问了三个大问题, 分别解决了吆喝的艺术特点, 高评价里蕴含着作者的喜爱、惋惜、期望之情以及作者对这种艺术不得不赞扬的知识分子责任意识, 同时学到了一种读心术, 借助文字读出作者内心的方法。通过这位同学的总结可以看出, 学生思路清晰, 有所学, 有所感, 有所悟。我相信, 学生多次接受有主问题的课堂熏陶, 会逐渐形成一套属于自己解读散文的方法, 这不是有潜移默化中的“有章可循”吗?

上一篇:根治性切除下一篇:医疗信息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