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应用能力范文

2024-05-17

IT应用能力范文(精选11篇)

IT应用能力 第1篇

中国电信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ITSP3.0提出了的总体目标是[1]:通过信息化体系的集约化支撑企业经营、运营和管理的集约化;通过信息化能力的提升和开放实现业务平台化运营;通过接触界面的互联网化, 方便客户使用。其中明确提出了企业信息化由被动支撑转向主动服务。而服务架构是IT技术架构中遵循面向服务架构 (SOA) 理念, 实现服务访问统一和对外能力开放的实践。IT服务能力开放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统一管理共享能力服务目录, 实现对服务能力全生命周期的管控;构建以企业服务总线为核心的IT系统实时消息、批量数据交互平台;建设企业IT能力开放平台, 实现共享服务能力的对外开放。通过销售、服务和数据分析等IT能力对外开放, 向合作伙伴、电信客户等以“互联网方式”提供统一的IT服务能力。

OSS (Operation Support System, 运营支撑系统) 作为中国电信IT技术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论是在支撑产品服务的可用性, 还是运营服务的可用性方面, 都起到重要作用。因此, 通过IT服务能力开放架构提升OSS服务能力成为电信运营商提高内部运营效率以及外部客户感知的重要手段。基于IT服务能力开放架构, 实现OSS核心系统服务能力标准化、服务化、开放化, 为内外部客户提供更为便捷的支撑。

本文基于IT服务能力开放架构, 通过对IT系统 (重点针对OSS系统) 服务能力的梳理, 阐述通过服务开发架构实现“客户自助服务”应用的快速支撑过程, 进而验证IT能力开放架构既能满足业务快速支撑需求, 提升内外部客户感知, 也能实现IT创新应用, 挖掘IT运营支撑新的价值。

2 IT服务能力开放架构概述

IT服务能力开放架构的核心是服务能力标准化、组件化, 以及内外部服务访问的统一管控。服务能力构件化的开发模式能够快速的针对业务进行开发升级, 实施部署, 提高了业务的响应时间。通过平台的整合能力, 进行业务的整合和流程的重组, 以适应未来快速变化的业务需求及创新应用。

IT服务能力开放分层体系架构如图1:

(1) 能力提供层

由IT现有核心系统 (如CRM、资源管理系统、服务开通系统、网管系统等) 进行标准化服务梳理、封装, 提供标准业务服务 (如资源能力查询、资源端口变更、业务开通进度查询等) , 能力提供层是IT服务能力开放架构的基础。

(2) 能力通道层

通过构建网络化的能力访问、控制通道, 实现跨省、跨系统服务访问, 实现全网服务注册、发布、审计等统一管理。一般通过建设全网互联的企业服务总线[2]实现, 并对全网服务目录进行集中统一管理。能力通道层是IT服务能力开放架构的核心。

(3) 能力应用层

能力应用层基于能力提供层及能力通道层, 实现面向电信运营商内外部客户的各种应用, 如客户自助服务应用、移动运维应用、障碍预处理应用等。能力应用层是实现IT服务能力开放架构应用价值的关键。

3 IT服务能力开放应用与实践

随着中国电信IT服务能力开放架构的逐步构建, 企业服务总线已基本完成建设, 具备全网IT服务互联访问的能力;相关核心系统的IT标准服务也在梳理中, 全网标准的服务目录正在完善中, 因此, 基于IT服务能力开放架构支撑应用需求已基本具备条件。以下将以客户自助查询应用为例, 阐述IT服务能力开放架构的应用与实践。

3.1 客户自助查询应用场景描述

客户自助查询服务[3]是客户自助服务的一部分, 它向用户提供装机进度查询、修障进度查询、装机能力查询、历史开通单查询、历史修障单查询等功能, 用户可以通过营业厅自助终端、网上营业厅、掌上营业厅、短信营业厅等渠道系统了解业务的进展情况、当前状态和使用详情。以下重点阐述“装维进度查询”、“装机能力查询”、“装维历史单查询”三个客户自助查询服务的实现过程。图2为三个客户自助查询服务应用图。

(1) 装维进度查询

用户在网厅、掌厅等渠道或门户系统中发起装维进度查询申请, 服务集成平台根据服务请求, 将客户输入信息转派给服务提供系统进行在途环节查询, 并按预订的业务规则将返回的结果映射为客户可识别的标准环节。

(2) 装机能力查询

用户在网厅、掌厅等渠道或门户系统中发起标准地址下装机能力的查询申请, 服务集成平台根据服务请求, 将客户输入信息转派给服务提供系统进行标准地址下可安装产品类型、可装机数量、最大可达速率等信息的查询和估测。

(3) 装维历史单查询

用户在网厅、掌厅等渠道或门户系统中发起装维历史单的查询申请, 服务集成平台根据服务请求, 将客户输入信息转派给服务提供系统进行历史开通时间、历史开通产品、历史投诉时间、历史障碍内容等信息的查询。

3.2 服务能力构件

为了实现上述客户自助查询应用, 需要对IT核心系统的标准服务进行梳理, 形成服务能力构件, 具体包括以下几类:

(1) 查询类

(1) CRM系统环节查询服务

通过输入客户姓名+有效证件, 或受理单号等条件, 服务构件可以获取在途单在CRM系统中是否处于受理环节或应急工程建设环节。

(2) 开通环节查询服务

通过输入客户姓名+有效证件, 或受理单号等条件, 服务构件可以获取在途单在服开系统中所处的环节。

(3) 保障环节查询服务

通过输入客户姓名+有效证件, 或受理单号等条件, 服务构件可以获取在途单在保障系统中所处的环节。

(4) 调度环节查询服务

通过输入客户姓名+有效证件, 或受理单号等条件, 服务构件可以获取在途单在装维调度系统中所处的环节。

(5) 资源类型和空闲端口查询服务

通过输入客户标准地址等条件, 服务构件可以获取装机所在地可安装设备名称、允许的产品类型与空闲端口的剩余数量等信息。

(6) 外线资料查询服务

通过输入客户姓名+有效证件, 或受理单号等条件, 服务构件可以获取上门服务阶段外线经理的姓名和联系方式。

(7) 历史开通单查询服务

通过输入客户姓名+有效证件, 或受理单号等条件, 服务构件可以获取历史装机单的开通时间、开通产品等详细信息。

(8) 历史修障单查询服务

通过输入客户姓名+有效证件, 或受理单号等条件, 服务构件可以获取历史修障单的投诉时间、障碍内容等详细信息。

(2) 业务类

(1) 客服身份认证服务

通过输入客户姓名+有效证件或客户密码等条件, 服务构件可以对用户身份进行认证, 返回成功或不成功的认证结果。

(2) 可达速率资源估测服务

通过输入客户标准地址等条件, 服务构件可以根据线路长度、线路质量等资源条件估测装机所在地的最大可达速率。

(3) 测试类

端口测速服务

通过输入设备名称等条件, 服务构件可以对设备下已开通端口进行测速服务, 返回该设备下已开通端口的最大实测速率。

3.3 客户自助查询应用场景实现过程

装维进度查询调用“装机进度环节映射服务”和“修障进度环节映射服务”, 实现客户版装机进度和修障进度的展示。以下仅详细说明装机进度查询业务场景, 修障进度查询业务场景与装机进度查询业务场景实现过程类似。

装机能力查询调用“装机能力查询服务”, 实现客户装机所在地产品安装能力的展示。

装维历史单查询调用“开通历史单查询服务”和“修障历史单查询服务”, 获取历史开通单的开通时间、开通产品和历史修障单的投诉时间、障碍内容等详细信息。以下仅详细说明开通历史单查询业务场景, 修障历史单查询业务场景与开通历史单查询业务场景实现过程类似。

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 装机进度查询业务场景

(1) 时序图, 如图3。

(2) 步骤描述

网厅、掌厅等渠道或门户系统接受用户的装机进度查询申请;

渠道或门户系统将“客户姓名+有效证件, 客户密码, 或受理单号”等输入信息转发给服务集成平台, 申请调用已组合编排的业务服务;

服务集成平台依据“客户身份认证服务”路径, 向UAM系统发起客户身份认证申请。UAM系统根据输入信息, 返回认证结果。如果认证不通过, 则反馈调用方并结束服务;

如果客户身份认证通过, 服务集成平台调用“CRM系统环节查询服务”, 并依据服务路径, 首先向CRM系统发起施工环节查询申请。CRM系统根据输入信息, 查询系统内是否有在途单施工记录, 若有记录则向服务集成平台返回在途单所处的具体环节, 服务集成平台依据服务能力的业务规则将结果映射为“受理阶段”或“应急工程建设阶段”, 并返回给调用方;

若CRM系统没有施工记录, 则服务集成平台调用“开通环节查询服务”, 并依据服务路径, 向服务开通系统发起施工环节查询申请。服务开通系统根据输入条件查询系统内是否有在途单施工记录, 如有记录则向服务集成平台返回在途单所处的具体环节, 服务集成平台依据服务能力的业务规则将结果映射为“网络数据配置阶段”或“网络调测阶段”或“预约上门阶段”, 并返回给调用方;

若当前环节为“预约上门阶段”, 服务集成平台可继续调用“外线资料查询服务”, 并依据服务路径, 向装维调度系统发起外线经理资料的查询申请, 装维调度系统向服务集成平台返回外线经理姓名与联系方式。服务集成平台将外线经理资料和映射环节名称一并返回给调用方。

(2) 装机能力查询业务场景

(1) 时序图, 如图4。

(2) 步骤描述

网厅、掌厅等渠道或门户系统接受用户的装机能力查询申请;

渠道或门户系统将“客户姓名+有效证件或客户密码”等输入信息转发给服务集成平台, 申请调用已组合编排的业务服务;

服务集成平台依据“客户身份认证服务”路径, 向UAM系统发起客户身份认证申请。UAM系统根据输入信息, 返回认证结果。如果认证不通过, 则反馈调用方并结束服务;

如果客户身份认证通过, 服务集成平台调用“资源类型与空闲端口查询服务”, 并依据服务路径, 向资源管理系统发起资源能力查询申请。资源管理系统根据标准地址信息, 返回关联设备支持的产品类型、剩余空闲端口数量、关联设备名称以及端口名称。服务集成平台将查询结果返回给调用方;

服务集成平台调用“可达速率资源估测服务”, 并依据服务路径, 向资源管理系统发起现有资源条件下的理论可达速率查询申请。资源管理系统根据设备名称、端口名称、线路长度、线路质量等信息, 返回端口的理论最大可达速率;

服务集成平台调用“端口测速服务”, 并依据服务路径, 向测速系统发起设备下已开通端口的测速申请。测速系统根据设备名称, 返回设备下已开通端口的最大实测速率;

服务集成平台按业务规则库中的估测公式计算出用户装机地址下的最大可达速率, 并将结果返回调用方。

(3) 历史开通单查询业务场景

(1) 时序图, 如图5。

(2) 步骤描述

网厅、掌厅等渠道或门户系统接受用户的历史开通单查询申请;

渠道或门户系统将“客户姓名+有效证件, 或客户密码”等输入信息转发给服务集成平台, 申请调用已组合编排的业务服务;

服务集成平台依据“客户身份认证服务”路径, 向UAM系统发起客户身份认证申请。UAM系统根据输入信息, 返回认证结果。如果认证不通过, 则反馈调用方并结束服务;

如果客户身份认证通过, 服务集成平台调用“历史开通单查询服务”, 并依据服务路径向服务开通系统发起开通单查询申请。服务开通系统根据输入信息, 返回历史开通时间、开通产品等。服务集成平台将查询结果返回给调用方。

4 小结

IT服务能力开放重点包括构建企业服务总线、服务能力梳理及服务目录管理、能力开放应用三个方面。企业服务总线实现系统间服务调用及数据交互。在IT核心系统服务能力封装的基础上, 通过企业服务总线和统一服务目录, 实现相关服务能力共享访问, 并以可管可控的标准服务方式向内外部客户提供服务能力。基于IT服务能力开放架构实现客户自助服务应用, 既提高了客户响应效率, 提升客户满意度, 也减轻了后端运营压力, 提高IT运营效率。因此, 基于IT服务能力开放架构, 在快速支撑现有业务需求的基础上, 也能创造出更多更新的创新应用, 进一步挖掘IT运营支撑价值。

摘要:文章基于IT服务能力开放架构, 通过对现有IT应用系统服务能力的梳理, 阐述通过服务开发架构实现“客户自助服务”应用的快速支撑过程, 进而验证IT能力开放架构既能满足业务快速支撑需求, 提升内外部客户感知, 也能实现IT创新应用, 挖掘IT运营支撑新的价值。

关键词:IT,能力开放,应用

参考文献

[1]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电信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ITSP3.0, 2013

[2] 黄礼莲, 苏更殊, 江义杰, 阳志明.运营支撑系统技术与实践.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2

it专业能力英文自我评价 第2篇

I am steadfast, hard work, strict demands on themselves, motivated, meticulous, new things have a strong ability to accept. We have to master the technology innovation, excellence, able to properly handle around relationships, your peers, and with a strong team spirit.

在IT外包中寻求能力提升 第3篇

新奥集团首席信息总监韦有双博士指出:“自2010年开始,在IBM的帮助下,我们开始进行云化的工作,并最终建成了两地三中心的云计算模式。将主中心放在IBM云上,另外设置一个辅助中心,在深圳的灾备也是由IBM提供的。云中心建成后真正切实实现了资源的动态调整,有效支撑了新奥能源的核心业务。”

韦有双介绍,在迁移前,新奥能源的CCS系统是核心计费系统,用来统计所有燃气计费,平时的设备利用率只有5%到10%,而每月进行报表结算的时候则压力很大,而虚拟化可以动态地调节资源,减少高峰期的负担。

云平台上还有一个优势,当用户抢购天然气的时候,通过云计算马上可以增加10倍的能力去支撑这个流量,这是目前国内很多天然气公司的系统所无法支持的,新奥集团之所以能够安然度过抢气时期,就是因为其采用了云服务,可以快速地响应外部变化,让企业的运营更稳定、高效、安全。

在这一过程中,合作伙伴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像我们做CCS项目的时候,在国内是没有资源的,但是IBM可以快速地整合全球资源,快速支撑和响应我们的需求。IBM在战略层面的思考、理解和积累都非常好。”韦有双提到新奥能源选择合作伙伴的四个要素:企业文化、战略、执行力、能力。

在能力这一项中,韦有双重点强调了对于战略合作伙伴要比用户想得更多、看得更远。“合作伙伴不能只是过来干活,如果对方只是单纯干活,我认为它只是一个供应商;真正的合作伙伴是可以帮助我们提升自身能力的。”

IBM大中华区全球信息科技服务部策略外包服务事业部总经理黄琼慧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在企业选择合作伙伴时,IBM在技术、经验和全球资源上都独具优势。此外,还有更大的优势就是这家公司本身,作为一家百年企业,自己一直不断创新、不断思考怎样帮助客户把生意做好。我们跟很多客户都是几十年的关系,是一种公司对公司的关系。大部分客户选择IBM就是选择这家公司而不是因为某个人的魅力,因为这家公司令人信任,就像你结婚一定会选择信任的人一样。”

与之相似的,西班牙著名大型银行La Caxia银行同样使用IBM外包服务获得了快速实现海外业务扩展的能力,并将所节省的4亿欧元用于业务创新。同时,基于战略合作协议,La Caxia银行还将与IBM开放研发中心,共享银行业务流程方面的最新技术、研究能力和发展成果,共同推进业务创新;全球著名大型水泥和混凝料提供商CEMEX则通过与IBM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利用IBM战略性外包服务大幅提升了运营效率及灵活性,并将因此节省的10亿美元成本投入到业务创新中,极大地提升了业务能力。

IBM近日在CIO领导力高峰论坛上发布了《为什么合作伙伴战略至关重要》的白皮书,通过针对全球1351位商界领袖进行深入调研分析后,发现以业务创新为出发点并广泛进行外部合作的企业的业务增长速度与创新能力,比只进行少量外部合作的企业快4至5倍;与外部合作意愿较低的企业相比,合作意愿高的企业在推动业务模式创新、提升区域扩张能力等方面对外部合作具有更高的需求。

IT应用能力 第4篇

一、需求分析

金融以其对国民经济的巨大影响力而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力、破坏力之大更证明了金融的地位, 也反映出金融决策的重要性。金融决策方案的正确、及时与否, 可以决定一个大企业的生死存亡。在这样的背景下, 金融决策的正确性、及时性越来越受到决策者的关注和追求。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 传统的以经验为手段的决策因欠缺精确性、及时性、全面性, 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 取而代之的是利用高级信息技术辅助进行决策。以信息技术为手段进行的决策具有以下优点。

(一) 全面性

在决策过程中可以把影响目标对象的因素尽可能多地列出来建立模型, 从而尽可能使预测结果与实际一致。当然, 决策只是对未来事件的预测, 与实际结果间总会存在或多或少的差距, 而以信息技术为手段的决策可以尽量减少这种差距。

(二) 精确性

利用正确的决策技术方法和计算机运算得出的结果, 其精确性大大高于经验得到的结果。

(三) 及时性

对于决策而言, 时效性是至关重要的, 不及时的决策即使是正确的也没有什么用。信息系统及其支撑为数据的获取、收集、传递、整理、计算等在时间上创造了绝对的优势。

因此, 新时期金融应用型人才应该具备基于信息技术的决策能力。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来源的高校如何使自己的学生具备这种素质, 成为高校改革的要点。本文旨在探索高校如何培养金融应用型人才的决策能力及优化这种能力。

二、国内外金融业决策的区别

(一) 从组织结构上比较。

国外的金融业一般设有专门从事外部环境分析的研究机构, 根据社会上定期公开发表的商业统计资料、商情分析报告、企业财务通告、股票行情、科技专刊报纸及市场、消费者、企业活动的调查等对金融的外部环境进行动态分析。而国内缺乏从事环境信息收集、整理、分析工作的专门机构和专业队伍。

(二) 从分析与预测方法上比较。

国外更多地借助先进技术, 而国内注重经验, 以经验判断为主。

总的来说, 整个金融业的决策正从以往的注重经验转向注重量化和技术。量化主要体现在使用各种模型进行预测决策, 如线性回归等;技术主要是借助信息技术智能化, 如数据挖掘、数据仓库多维分析等。

三、金融决策过程及具体能力的要求

在金融业务的经营过程中, 需要不断地对面临的问题做出决策, 决策过程主要为获取相关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方案制订、方案选择。

针对决策的相应过程, 作为一个具备优化能力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应具备的能力包括:获取数据、整理数据的能力, 正确、恰当地描述数据的能力, 简单分析数据的能力, 应用各种决策方法、技术分析数据的能力, 深层挖掘数据进行分析的能力, 运用信息技术实现以上决策过程的能力。

四、课程体系设置及改革

为了具备上述能力, 高校应该设置相应课程来培养学生, 相应的课程体系设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 应用统计学

在金融系统应有完善的金融统计体系, 以适应中央银行管理货币供应量和金融市场发展的需要。纳入金融统计的内容包括货币供应量统计、信贷收支统计等。在金融业中, 可以运用统计学的理论和方法, 对金融活动内容进行分类、量化、数据搜集整理以及描述、分析, 反映金融活动的规律性。

在应用统计学的教学过程中, 要尽量简化统计基本理论的介绍以及定理的推导, 而要加强统计学在金融资料的收集、整理、描述及分析方法的培养。在此过程中, 针对该方向的学生要结合金融方面的业务、专业资料进行讲解、练习。如对信用卡客户的管理, 如何既能促进刷卡消费同时又能保障还款信用的问题。首先设计调查问卷调查市民对信用卡使用的感受, 并从回收的调查问卷中整理数据, 利用统计分析工具分析用户的心理倾向, 再根据信用卡用户已有的消费及还款记录分析信用情况, 最后得出结论。整个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以提高学生的应用分析能力为本。

(二) 管理信息系统、金融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金融信息是金融决策的基础, 金融信息的质量是金融决策正确性的前提。管理信息学与金融信息系统是有连续性的两门课, 但现阶段这两门课程的内容之间存在一定的重复交叉, 需要进行整合。整合后,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重点介绍信息的基本理论, 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利用信息的手段、能力, 提高学生关于管理信息系统对决策作用的认识, 熟练操作使用金融领域信息系统, 掌握应用信息系统进行辅助决策的能力。而对于该课程中的有关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部分主要放在金融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中。在金融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的教学中, 注重与实际业务相结合, 采用金融业务中的案例, 培养学生熟悉金融行业信息系统的结构、功能、内部处理思路, 让学生掌握金融行业的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数据流程分析并进行设计, 为进行金融决策提供软件支持。

(三) 运筹学

现代社会, 决策越来越精确化, 越来越依赖于用数据说话。作为用定量方法研究管理问题的运筹学, 其特点是将管理的相关问题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研究包括金融在内的各种运行系统中所发生的各种复杂问题, 为决策提供科学支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金融领域的管理者能够科学地分析数据, 建立模型, 更好地进行策略选择。学生在完成运筹学课程的学习后, 尽可能对金融业务中需要决策的问题、项目建立模型, 并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结合起来, 把模型的思路及求解过程用计算机语言表达, 以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力量加快模型的求解速度, 从而使决策更加快捷、简便。因此, 在该课程教学中, 除培养学生针对实际金融案例建立模型外, 还要训练学生熟练使用软件求解运算结果, 将课堂讲授、学生讨论、上机实习、课后作业等教学方法结合起来, 提高教学效果。

(四) OLAP与数据挖掘

在金融行业中, 每天都会产生海量的数据, 久而久之就形成一个数据海洋。在众多的数据中, 哪些是有用的, 哪些是看似无用实质有用的, 哪些是暂时无用后期有用的, 对于这些数据, 仅凭人工手段是无法判别和筛选的。因此, OLAP与数据挖掘对培养具有决策能力的应用型金融人才是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把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决策支持系统中, 将对企业积累的大量业务数据的处理游刃有余, 使管理人员能快速、交互、方便有效地从大量杂乱无章的数据中获取有意义的信息。决策者能利用现有数据指导企业决策和发掘企业的竞争优势。在该课程的学习中, 除掌握数据挖掘和OLAP的基本理论外, 最主要的是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原则出发, 掌握几种基本的数据挖掘和联机事务处理的方法。因此, 实验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在实验教学中, 应积极培养学生掌握数据仓库的建立、设置、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做到对数据挖掘工具的熟练使用。掌握了数据仓库、数据挖掘技术后, 可以在金融领域中针对决策的方向组织数据, 按照分析的要求建立主题数据模型, 从而高效、科学地为金融机构提供管理信息分析和辅助决策支持。

(五) 金融数据分析

利用前面所学的统计分析手段、模型分析方法、数据挖掘工具对金融业务数据进行针对性的分析, 为决策者做出决策提供依据。此时要结合一些金融专业知识, 多维地分析数据的各种特性, 如按时间、地区、部门, 从最大、最小、总和、平均及其他特征比较等方面进行分析。

(六) 计量经济学

计量经济学是以一定的经济理论和统计资料为基础, 运用数学、统计学方法与电脑技术, 以建立经济计量模型为主要手段, 定量分析研究具有随机性特性的经济变量关系。将统计学、经济理论和数学这三者结合起来, 便构成了计量经济学, 可以对政府或企业的政策进行预测、评价和模拟, 是金融业技术分析人员必须掌握的课程。为了简化计算, 该课程采用计算机组织教学, 着重培养学生定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 决策支持系统

决策的各种理论方法执行时若采用人工手段, 则其效果将大打折扣, 甚至根本无法达到目的。若能将各种决策方法、模型用计算机等信息技术工具来发挥其作用, 则将事半功倍。决策支持系统就是将前面的各种方法、技术通过系统实现。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掌握决策支持系统的结构, 理解系统如何利用数据、模型、知识等决策资源来辅助决策。掌握利用DW+OLAP+DM的新型决策支持系统。

通过以上一系列课程的结合学习, 能够培养学生在决策的过程中需要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提高学生在金融决策中的能力, 对面临的各种方案采用科学的决策技术, 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得出最合理的选择。

摘要:金融市场的决策越来越依赖于信息技术, 如何培养基于信息技术的金融应用型人才的决策能力至关重要。在这种形势下, 依据金融决策的过程以及应具备的能力设置或改革相应培养课程, 从而提高金融人才的决策能力和决策质量就成为各高校应认真思考的问题。基于上述情况, 本文介绍了金融决策过程及对具体能力的要求, 详细阐述了高校课程体系设置及改革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金融信息化,应用型人才,IT技术,决策能力,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孙慧.试论金融统计如何更好地为货币政策决策服务[J].上海金融, 2001.

[2]蒋绍忠.管理运筹学教程[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3.

[3]周志英.运筹学课程教学改革思路[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07.

[4]姚家奕.多维数据分析原理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5]林锦贤, 沈钧毅.支持金融决策的数据仓库系统[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1.

IT应用能力 第5篇

目前,全球经济有所复苏,许多西方的IT发包企业的外包战略,以及对接包企业的能力要求,和接包企业的合作方式也有所改变。中国IT接包企业已经成为全球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但是,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在以下方面仍有一定的差距:高层管理团队的全球化经营理念、运营管理效率和东西方文化差异的认识。因此,中国IT接包企业要想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分割欧美市场不仅需要扩大市场份额,提升国际竞争力,更需要调高创新能力。本文着重从IT外包合作中的知识共享及其对创新能力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评述,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一、IT外包合作的发展历程

IT外包服务(IT Outsourcing),就是客户将全部或部分IT工作包给专业性公司完成的服务模式[1]。IT外包合作的理论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980-1990是第一个阶段,1990—2000是第二个阶段,2000年以后进入第三个阶段。在三个阶段,IT外包合作的概念定义、战略目的、治理机制以及主要的研究理论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差异性[2]。IT外包的概念从外包发展到战略外包、随后发展到转型外包[3~5]。基于交易成本理论,企业可以利用外部的低成本的人力、物质资本进行非核心业务的生产[6]。但是近来学者认为有必要考虑外包过程中的隐性成本,隐性成本与双方的合作程度和合作差异相关[7]。基于交易成本理论,IT外包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例如产品质量、供应商行为和企业绩效的不确定[8],同时还有可能造成对供应商的依赖。另外,交易成本理论也提供了任务不确定性和专有性对外包合作的影响的研究视角。在全球竞争加剧的环境下,企业期望通过获取其他企业的资源来构建核心能力[9]。因此,基于RBV,学者进行了外包的相关研究[10]。基于RBV的相关研究,IT外包可以为企业提供获取外部服务和人力资源的机会。特别是,在IT外包中,新兴国家可以为西方国家提供具有良好教育背景的专业技术人力资源。基于制度理论,企业可以作为追随者观察进入新的外包市场是否可以为企业带来效益[11],这样可以降低企业进入新市场的风险。企业可以利用制度设计拥有和控制有价值的资源[12]。

二、IT外包合作中的知识共享研究

IT外包是知识密集型服务行业,产品的知识投入、高度依赖于知识技能输出、与客户之间的高度互动是IT外包的主要特征。因此,从组织间学习理论的角度出发,基于IT外包合作的知识共享也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Blumenberg(2009)[13]等指出,知识共享对外包合作的成功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由于IT外包合作中双方的目标不同,因此知识投入、知识共享的动机和意愿也不同[14]。发包方希望获取互补性的技术知识,以实现战略转型和技术升级,同时也期望获取对方的市场知识,以及产品的流程与程序相关的知识,更好地控制产品的质量。而接包方希望获取对方的先进的技术知识,包括结构设计、流程设计、数据准备、软件安装和测试等方面的知识,以提高产品研发和设计能力,同时也希望获取先进的组织管理知识。传统上,西方企业经常转移技术和管理知识给其分公司。相反,中国大陆和台湾的企业将分公司分布在西方的发达国家,已经从其分公司获取技术和市场知识[15]。

综合上面的分析,影响IT外包合作知识共享效率的因素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主要方面:一是IT外包合作成员之间的共享意愿。Hrong and Chen(2007)[16]认为过去发包方由于担心接包方成为潜在的竞争对手,不愿意将知识共享,但是近年来的研究认为知识共享可以使发包方降低产品质量监督成本,也可以促使双方的长期合作。二是知识属性,即知识属性将会影响知识转移的效率[17]。Polanyi(1996)[18]将知识划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識;显性知识是那些可以被编码处理的知识,而隐性知识则隐藏在个人的头脑之中,根植于每个人的行动及经验之中[19]。知识的新颖程度也会影响知识共享的效率。应用学习指的是通过相近的搜索、实验性的改进、现有惯例的选择和重新利用进行学习。而探索学习指的是剧烈的变异和新的试验性学习。外包合作过程中,应用知识和探索知识的属性会影响知识的共享效率。三是知识共享的情境因素。企业之间的相互信任会影响知识共享的效率。发包方的技术工程师的技术指导,以及接包方的桥梁工程师有利于合作双方之间有效的沟通和交流,隐性知识才能达到有效地转移。

三、知识共享与创新能力

IT接包方主要应具备三方面的能力:发包方特定能力、流程管理能力和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发包方特定能力指的是与接包方具有的了解发包方短期、长期的相关的组织惯例和资源分配方式。接包方应了解发包方的商业战略,并且与发包方建立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机制。接包方应该具有技术知识、市场知识和发包方的运作环境的相关知识。流程管理能力反映接包企业在系统架构和软件设计方面的技术能力、技巧和资源,主要包括软件设计和构建能力、投入评估能力、资源调度能力,通过CMM和CMMI的资质认证可以体现接包企业的相关能力。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反映企业在招聘、培训、指导和工作分配以及绩效考核等方面的技巧。多个任务和项目的轮岗、个体职业生涯规划和有效的激励机制是这方面能力的具体表现。

合作过程中环境动态性、合作关系的氛围和发包方的战略会影响发包方不断调整合作策略,从而导致接包方必须提高相应的能力以满足发包方的需求。环境动态性包括全球化、市场动态性和正统性三个方面。发包方的全球化战略会促使接包方提高组织设计能力,以完成合同规定的服务。同时,全球化战略会促使接包方提高市场领先能力。接包方必须将市场动态性、商业环境和内部优劣势结合才能满足发包方的要求。市场动态性会促使接包方提高市场领先能力。接包方必须将市场知识与内部知识整合,同时应具有企业家创新精神,实行必要的创新活动。正统性体现在市场、国际法律和IT行业标准。接包方必须具备调整组织结构和流程以适应组织再造的能力[20]。合作氛围包括创新和采购战略两个方面。发包方的创新性要求接包方必须具备流程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接包方必须提供创新的方案以满足发包方日益变化的流程需求。其次,接包方需要开发技术以满足发包方新的需求。采购战略会促使接包方提高市场领先能力。发包方的战略包括系统架构和柔性两个方面。系统架构需要接包方具有三方面的能力。第一,接包方应该具备架构能力。接包方的IT系统架构需要为发包方提供标准化、合理应用和有效交流的平台。第二,流程再造能力。在“端对端”服务过程中,接包方需要通过流程再造以校准服务流程。第三,治理能力。发包方的柔性战略要求接包方具备商业管理、采购和项目管理等方面的柔性能力,从而达到发包方的发展需求。

合作过程中接包方可以通过显性的资源投入或者隐性的干中学来进行知识获取,进而提高创新能力。双方可以以资源投入将显性知识进行构建、编码和共享。同时双方可以投入时间和资源,以操作手册、计划制订和项目管理软件的方式,进行集体讨论、绩效评估以及知识编码和共享。合作过程中,接包方还可以通过多次重复的“干中学”积累相关的经验,获取相关的知识。接包方的高层管理人员的海外工作经验可以快速了解发包方的文化,从而调整发包方的程序以适应中国情境。设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可以促进双方知识共享。

四、知识共享与治理机制的研究

基于交易成本理论,Das and Teng(1998)[21]研究指出,组织间合作风险可以分为绩效风险和关系风险。绩效风险主要指环境导致的合作目标实现的不确定性;关系风险主要指的是由于这种合作关系带来的机会主义行为。关系风险又可以划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方能否向外包合作投入其所承诺的知识,即投入风险;其二是对方是否会不公平地使用或者窃取企业的知识,可以称之为侵占风险。另外组织间的知识转移会引起关键资产的流失或者滥用,从而降低知识的市场价值,因此知识转移的风险不容忽视。所以企业应该选择有效的控制机制来降低组织间合作过程中的各种风险。控制研究起源于组织控制理论。基于Ouchi和Jaworski[22]的观点,IT外包项目中同样存在结果控制、行为控制、宗派控制和自我控制四种模式,它们是通过大量的具体机制来实现的,例如项目计划、会议、奖惩激励、组织压力、工作任务描述。这些具体机制是识别控制模式的重要依据。

基于交易成本理论的正式控制通过契约来实施。IT外包合作中,契约主要有两种类型:固定价格(fixed-price)契约和成本附加(cost-plus)契约。在固定价格契约的情形下,发包方只向承包者支付一笔固定费用;若双方签署的是成本附加契约,那么发包方在向接包方支付全部项目成本的基础上再加一笔费用。显然,成本附加契约使接包方承担了项目的全部风险,而固定支付契约则使承包者承担了项目的全部风险。

在IT外包中,正式契约固然重要,但考虑到IT外包关系的复杂性、组织和技术环境的快速变化,仅仅依靠正式合同约束双方行为是不够的。因此,在管理IT外包活动时,应该更多强调信任和灵活性的作用。IT外包中的信任有四种类型:(1)算计性信任,根据项目计算收益和惩罚;(2)基于知识的信任,基于合作双方的了解;(3)认同信任,合作双方有共同的合作目标;(4)绩效信任,基于过去成功的项目的信任。先前的研究强调发包方单方的信任对接包方的控制的影响,没有考虑双方之间的关系互动。而心理契约理论能够通过双边视角为我们提供一个对控制战略更完备的理解。

五、未来的研究方向

IT外包合作不仅为接包方提供了业务,更提供了知识获取和能力提高的机会。然而这一研究领域还有诸多问题有待深入研究,也就是未来的研究方向。(1)随着IT外包合作业务逐渐从劳动密集型发展到知识密集型,知识共享已经成为实现双方战略的重要途径。先前的研究强调知识共享对产品质量和运作效率的作用,而战略变化、环境对知识共享的影响,以及知识共享对战略变化、能力提升和合作稳定性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分析。(2)IT外包中从发包方的角度研究知识转移共享的治理问题,忽略了IT外包合作的战略转型的背景下,接包方在合作中的地位的重要性。因此,缺乏從合作双方整体利益的角度,来分析知识共享的治理问题。从而导致管理者难以从“双赢”和“单赢”结合的角度来考虑知识共享问题,进而影响合作关系的长期发展。(3)先前的治理机制基于交易成本理论和关系治理观点,以降低知识共享过程的风险为目标。而新的外包合作更强调知识共享效率的提高,因此,在新的知识共享方式下,先前的治理机制以及知识治理机制对知识共享的效率和外包合作成功的影响还缺乏研究。(4)目前关于IT外包合作的演化研究以理论分析为主,还缺乏相关的案例分析、仿真研究和实证研究,从而导致结论相对缺乏全面可靠的支撑,难以为理论发展和企业的具体实践提供合理的依据和参考。

参考文献:

[1] Willcocks L.,Kern T.IT Outsourcing as Strategic Partnering:The Case of the UKInland Revenue [J].European Journal ofInformation Systems,1998,7(1):29-45.

[2] Lacity M.C.,Khan S.A.,Willcocks,L.P. A review of the IT outsourcing litera-ture:Insights for practice[J].Journal ofstrategic information systems.2009,inpress.

[3] Hatonen J.,Eriksson T.30+ years of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outsourcing–Exploring the past and anticipating thefuture[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2009:142-155.

[4] Varadarajan R. Outsourcing: Thinkmore expansively[J].Journal of businessresearch, 2008, in press.

[5] Gonzalez R. ,Gasco J.,Llopis J.Infor-mation systems outsourcing:A literatureanalysis[J]. Information & Management,2006, 43(8):821-834.

[6] Gupta A., Seshasai S.,Mukherji S.,Ganguly A. Offshoring:the transitionfrom economic drivers toward strategicglobal partnership and 24 hour knowl-edge factors[J].Journal of ElectronicCommerce in Organizations,2007,5(2):1-23.

[7] Stringfellow A.,Teagarden M.B.,Nie W.Invisible costs in offshoring services work[J].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2008,26 (2):164-179.

[8] Brouthers K.D.,Brouthers L.E.,Whyservice and manufacturing entry modechoices differ:The influence of transac-tion cost factors, risk and trust [J].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2003,40(59):1179-1204.

[9] Porter M..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Nations [M]. Macmillan,London,1990.

[10] Aubert B.A.,Rivard S.,Patry M..Atransaction cost model of IT outsourcing[J]. 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2004,41 (7):921-932.

[11] Westphal J.D.,Gulati R.,Shortell S.M..Customization or conformity? An insti-tutional and network perspective on thecontent and consequences of TQMadoption[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7, 42(2):366-394.

[12] Brito C.M..Towards an institutional the-ory of the dynamics of industrial net-works [J].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In-dus trial Marketing,2001,16 (3):150-166.

[13] Blumenberg S.,Wagner H.T., Beimborn,D. Knowledge transfer processesin IT outsourcing relationships and their impact on shared knowledge andoutsourcing performanc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2009: 342-352.

[14] Powell W.W.,Koput K.W.,Smith-DoerrL.Interorganizational collaboration andthe locus of innovation: networks oflearning in biotechnology[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6:116-145.

[15] Alavi M.,Leidner,D.E. Knowledgemanagement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conceptual foundationsand research issues[J].MIS Quarterly,2001,25(1):107-132.

[16] Hrong C.,Chen W. From ContractManufacturing to Own Brand Manage-ment:The Role of Learning and CulturalHeritage Identity[J].Management andOrganization Review,4(1):109-133.

[17] Chen C.J.The determinants of knowl-edge transfer through strategic alliances[C].Academy of management Best con-ference paper, 2002:1-6.

[18] Polanyi M.The tacit dimension [M].NewYork:Macmillan,1966.

[19] Zack M. Knowledge and strategy[M].Newton,MA:Butterworth-Heinemann,1999.

[20] Tatea W.L.,Ellram L.M.Offshore ou-tsourcing of services:An evolutionaryperspectiv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Production Economics,2009,120(2):512-524.

[21] Das T.K.,Teng B.S. Resource and risk management in strategic alliance making process[J].Journal of Management, 1998,24(1):21-42.

[22]. Ouchi W. G..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the Design of Organizational Control Mechanisms. Management Science,1979,25(9):833-848.

基金項目:陕西自然科学基金(2011JQ900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K5051206008)

作者简介:杨东(1980-),男,山西大同人,副教授,管理学博士,从事服务外包、技术创新研究;李琦(1989-),女,陕西咸阳人,硕士研究生,从事管理创新研究。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IT能力内部结构及其作用关系研究 第6篇

1 IT能力概念及结构

IT能力是利用IT资源从事一定的任务或者活动, 完成企业的预期目的和目标, 从而为企业创造竞争优势的系统。基于IT在企业内的应用过程, 企业战略与IT战略整合、业务流程与IT系统整合、业务运行和IT系统使用整合是对IT资源协调配置等进行的一系列的活动, 表现为各种子IT能力, 这些子IT能力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形成了IT能力。所以IT能力内在结构可以划分为战略整合能力、业务流程与IT系统整合能力、IT系统使用能力。

1.1 战略整合能力

企业战略与IT战略整合能力是指企业战略、IT战略与内外界环境三者之间动态的相互匹配、相互协同。一方面, 企业战略、IT战略不是孤立存在的, 是存在于企业的整个内外大环境中, 内外部环境是企业战略、IT战略的实施基础和指挥棒。企业战略与内外部环境的整合就是根据企业的外部环境、内部资源和能力等确定企业的经营方向、经营范围和经营目标;IT战略与企业内外部环境的整合就是指根据外部环境、内部IT资源和IT能力确定信息系统和技术范围的发展蓝图。另一方面, IT战略必须支持企业战略, 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及时、可靠的业务运作支持, 使企业获得或者维持竞争优势。IT战略规划必须为企业寻找新的战略机会, 以IT系统为主导, 将IT系统的优势转化为运营中的优势, 引导企业战略的制定。

1.2 业务流程与IT系统整合能力

业务流程与IT系统整合能力包括业务流程与IT系统的整合, 也包括新旧IT系统的集成。IT就是业务流程优化的最根本手段[4]。业务流程的优化需要有大量的IT做支撑, 应用于业务流程优化的鉴别、评估和实施阶段中;企业从IT中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必须依赖跨系统应用和跨部门应用, 甚至跨公司的应用, 所以必须对信息系统进行集成。

1.3 IT系统使用能力

信息系统使用是指用户利用信息系统的某项或多项功能来完成企业经营管理任务的活动[5]。信息系统使用可以分为常规化使用和创新性使用[6]。常规化信息系统使用是指信息系统已经被员工所接受, 变成员工日常工作的使用工具, 员工按照既定的功能对信息系统的持续化使用;信息系统创新使用是基于现有IT系统的创新性应用, 是指系统用户挖掘并拓展信息系统本身更多功能用法的使用行为。不同于日常惯例或习惯性使用方式, 用户信息系统创新使用通常是个体员工有意识地、主动地对信息系统进行的深层次思考活动。

2 IT能力内在结构作用关系理论基础和研究假设

2.1 战略整合能力与IT系统使用能力的关系

企业战略与IT战略整合程度高, IT系统切合企业战略的需求, IT使用人员会深入明白IT系统对企业战略的涵义, 迫使他们适应新的系统, 再根据企业的现实需求对IT系统进行创新性的使用, 所以战略整合能力对IT系统使用能力都有着正向的影响。另外, Ron经过研究, 得出有用性感觉和易用性感觉影响IT系统使用的情况[7]。企业战略与IT战略整合程度高, 必然会有IT人员参与到企业战略规划过程中, 对IT系统的有用性和易用性感觉高, IT系统使用能力也会增强。因此, 可以提出如下假设:

H1:战略整合能力对IT系统使用能力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

2.2 业务流程与IT系统整合能力及IT系统使用能力的关系

业务流程与IT系统整合能力强, 意味着IT系统从业务流程的目标和现状中获得系统的功能性和系统性需求, 从而指导着IT系统的建设。与战略整合能力一样, 高水平的业务流程与IT系统整合, IT系统就会切合企业业务的需求, 形成对企业业务的支撑, IT系统就不会失去存在的意义, 对IT系统的使用水平也会大大增强。Delone和Mclean学者认为, 信息质量和系统质量影响用户的满意度水平, 从而影响用户对IT系统的使用[8];业务流程与IT系统整合水平高, 信息质量和系统质量相应地也会好, 从而可以影响IT系统使用能力。所以, 可以提出如下假设:

H2:业务与IT系统整合能力对IT系统使用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2.3 战略整合能力与业务流程及IT系统整合能力的关系

业务流程与IT系统的整合水平较高, 表示IT系统与业务的结合能力比较强, 从而能充分体现出IT的价值, IT的价值会被企业领导者、业务人员所认可和理解, 在企业的战略规划和IT战略规划时, 促进企业选择正确的IT系统, 利用新兴的IT技术潜能保障企业战略与IT战略的整合。学者Luftman等在研究战略整合的驱动和限制因素时, 就发现了业务与IT的伙伴关系、IT了解业务是战略整合的驱动因素, 而IT与业务缺乏紧密联系、IT不了解业务等是战略整合的限制因素[9]。因此, 可以提出如下假设:

H3:业务流程与IT系统整合能力对战略整合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综上所述, IT能力内部结构作用关系的理论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

2.4 控制变量的选取

企业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 企业IT能力可能会受到企业规模、企业的成立年限等因素的影响。本文选定企业规模、企业成立时间两个变量为控制变量。

3 研究设计

3.1 测度变量

参考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初步构建IT能力测度指标, 邀请20位相关领域专家对初始指标进行修正与完善, 选择本地的一些企业进行小范围发放样本;对收回的问卷进行信效度分析, 删除掉一些意义重复或者不能准确反映被测变量的指标, 反复修正以后形成正式的测度指标。战略整合能力包括战略规划能力 (共5个条目) 、战略支撑能力 (共3个条目) ;业务与IT系统整合能力包括IT与业务流程整合能力 (共4个条目) 、IT与组织结构整合能力 (共3个条目) ;IT系统使用能力包括常规性使用能力 (共3个条目) 、创新性使用能力 (共6个条目) 。

本研究采用企业员工总数作为企业规模指标, 为了消除波动性, 企业规模用近三年的员工平均人数来表示;企业成立的时间用实际值来表示。

本研究的测度指标均采用Likert5分制量表, 分别用1~5表示。问卷要求被调查者根据企业此属性指标的实际表现进行评分, 分值越低表示此指标实际表现水平越低, 分值越高表示此指标实际表现水平越高。

3.2 问卷发放与回收

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和多元回归方程对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本次样本企业的选择主要是分布在上海、北京、广州、江苏等部分信息化比较有代表性的国内企业。此次调查问卷涉及到通信、机械、电子、商业零售、医药制品、化工、钢铁、电力、汽车、金融等行业。本次调查主要发出问卷350份, 其中填答不全的无效问卷90份, 有效回收问卷260份, 回收率为74.2%。调查时间为2011年3月至2012年1月。

4 结果分析

4.1 信度和效度

本研究采用Cronbachα值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分别检验变量的信度和效度。战略整合能力的Cronbachα为0.82, 业务流程与IT系统整合能力的Cronbachα为0.92, IT系统使用能力的Cronbachα为0.87。一般来说, Cronbachα值大于0.7就表明信度较好。本研究的检验结果显示各量表的信度较高。通过验证性因子的拟合指数可以看出:χ2/df小于2, 绝对拟合指数GFI大于0.9, RMSEA小于0.05, 相对拟合指数CFI大于0.9, 各项指标均达到可接受程度, 模型拟合良好, 故各量表具有较好的效度。

4.2 实证结果和分析

对于原始数据, 使用SPSS19计算战略整合能力、业务流程与IT系统整合能力、IT系统使用能力测度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矩阵, 选用相应的统计软件LISREL8.51对模型进行分析处理。计算出的结构方程模型的拟合指数如表1所示, 各个因子之间的路径系数如表2所示。

从表中的拟合指数可以看出:χ2/df小于2, 绝对拟合指数GFI和AGFI大于0.9, RMSEA小于0.08, 相对拟合指数NFI为0.896, 接近0.9, CFI大于0.9, 综合各项指标考虑, 达到可接受程度, 可以认为整体模型拟合度较好。

(1) 战略整合能力对IT系统使用能力的影响分析。从表2中可以看出, 战略整合能力对IT系统使用能力的影响路径系数为0.174, 对应的t为5.325, 通过显著性检验, 假设H1得到支持。

以企业成立时间、企业规模为控制变量, 战略整合能力为自变量, IT系统使用能力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 如表3所示。

从表3中可以看出, 企业成立时间对常规性系统使用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 而对创新性使用没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企业规模无论是对常规性使用或者创新性使用都没有显著的影响;战略整合能力对常规性系统使用能力影响显著, 而对创新性系统使用表现并不显著。

注:N=260 Standardized regression coefficients are shown;*p<0.05;**p<0.01;***p<0.001

(2) 业务流程与IT系统整合能力对IT系统使用能力的影响分析。业务流程与IT系统整合能力对IT系统使用能力的影响路径系数为0.236, 对应的t为4.342, 通过显著性检验, 假设H2得到支持。

以企业成立时间、企业规模为控制变量, 业务流程与IT系统整合能力为自变量, IT系统使用能力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 如表4所示。

注:N=260 Standardized regression coefficients are shown;*p<0.05;**p<0.01;***p<0.001

业务流程与IT系统整合能力对常规性使用能力影响显著, 对创新性使用能力影响不显著。业务流程与IT系统整合能力越强, IT对业务流程的支撑性就会增强;IT部门对IT系统的价值和风险了解得也就越透彻, 对系统的易用性和感知性就越强, 常规性使用也会表现比较明显。实证结果和目前IT系统使用理论研究成果是一致的。

(3) 业务流程与IT系统整合能力对战略整合能力的影响分析。业务流程与IT系统的整合能力对战略整合能力的影响路径系数为0.205, 对应的t为8.542, 通过显著性检验, 假设H3得到支持。业务流程与IT系统整合能力对战略整合能力的正向影响充分显示了业务流程与IT系统的整合有利于促进中高级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对IT系统的价值及风险认识, IT项目的目标和计划也能由业务部门和IT部门联合确定, 企业战略与IT战略达成整合。

以企业成立时间、企业规模为控制变量, 业务流程与IT系统整合能力为自变量, 战略整合能力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 如表5所示。

注:N=260 Standardized regression coefficients are shown;*p<0.05;**p<0.01;***p<0.001

从表5可以看出, 企业成立时间、企业规模对战略规划能力、战略支撑能力均没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业务流程与IT系统整合能力对战略规划能力、战略支撑能力影响显著。可以得知, IT对流程的支撑、对组织结构的影响有利于业务部门对IT的价值有较深的认识, 则在战略规划时对IT项目的风险和价值能有平衡的认识, 能够选择适合企业未来发展和解决现实问题的IT系统, 保持企业战略与IT战略的战略规划方向、规划目标一致, 促使企业战略与IT战略达成整合。

5 结论

本研究以企业规模、企业成立时间为控制变量, 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和回归分析方法实证检验并分析了IT能力内在结构作用关系。IT能力是由战略整合能力、业务流程与IT系统整合能力、IT系统使用能力组成的系统, 在IT投资实践活动中, IT能力的培养要围绕三者及其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

本文的研究也引出了很多值得将来研究的问题, 例如不同行业的IT能力内部结构作用关系是否遵循同样的规律?IT能力如何作用于企业绩效的机制?IT能力是由IT资源组成的系统, 影响IT能力的关键资源都有哪些?随着IT投资的日益增多, 相信IT能力理论及其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

摘要:IT能力定义为由IT资源组成的系统, 是企业从IT投资中获得竞争优势的来源。将其内部结构划分为战略整合能力、业务与IT系统整合能力、IT系统使用能力, 对三种能力之间的作用关系建立理论结构模型并提出相应的假设;以国内260家企业为调研对象, 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和多元回归方法对理论结构模型进行检验, 并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 最后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IT能力,能力结构,作用关系,结构方程模型

参考文献

[1]BRUCE DEHNINGA, THEOPHANIS STRATOPOULOS.Determi-nants of a 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 due to an IT-enabledstrategy[J].Journal of Strategic Information Systems, 2003 (12) :7–28

[2]BOU-WEN LIN.Information technology capability and value crea-tion:Evidence from the US banking industry Technology in Society[J].2007 (29) :93-106

[3]杨道箭, 齐二石.基于资源观的企业IT能力与企业绩效研究[J].管理科学, 2008, 21 (5) :37-45

[4]卞志村.信息技术发展与组织结构变革.现代管理科学[J].2003 (4) :50-51

[5]秦敏.基于创新视角的复杂信息系统使用及其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研究[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 2009

[6]王玮.信息技术的采纳和使用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7, 19 (3) :48-55

[7]DAVIS, D FRED.Perceived usefulness, perceived ease of use, and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J].MIS Quarterly, 1989 (9) :319-340

[8]DELONE, MCLEAN, Information system success[J].The QuestFor Depend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System Research, 1992 (3) :60-95

提高IT运维能力实现业务服务管理 第7篇

第一步:构建业务架构明确业务系统

要管理好业务系统, IT部门首先必须懂得业务系统是如何运作的, 从而明确业务对于企业的重要意义。对于业务架构的梳理, 企业可以咨询专业的业务服务管理实施团队, 也可借鉴行业内的成功经验, 将自身的业务架构进行一一定位, 进而针对不同的环节进行细致管理, 方可确保完成业务服务管理的第一步工作。

业内大多数的业务系统都包含了业务应用系统、软件平台、硬件平台以及数据交换平台四大要素, 因此IT部门务必就一套完整的核心业务系统进行分解, 定位其各环节的IT资源, 进而把IT资源按照业务的视角展现给管理员。在此基础上才能建立业务服务视图, 通过独特的业务视图, 可以清晰地描述业务与IT运维之间的关联关系和IT服务的关键目标, 便于实施监控和管理。

第二步:业务管理核心运维综合管控

在构建好业务架构并建立好业务视图后, 管理员就已经明确了一套核心业务系统的运作机理, 接下来将是整个管理中最重要的工作, 进行有效的业务管理。具体包括两方面, 一是业务运行管理, 二是业务使用管理。顾名思义, 运行管理就是管理员通过管理系统实时掌握业务的运行指标参数, 这些参数包括用户分布数据、环境数据、各类业务数据、业务运行指标数据、SLA数据等, 而这些数据可以帮助业务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业务运营状况和机理, 跟踪业务系统变化, 更好地推进业务部门的运营工作。

而业务使用管理也就是业务的在线使用情况管控, 直接关系到业务系统健康度、饱和度以及运行质量。具体来讲, 通过管理软件从网络流量中剥离出某特定业务的实时业务流量, 投射到网络拓扑结构中, 让业务用户的分布, 各网络节点对业务流动的影响“一目了然”, 并在故障情况下为快速恢复业务的正常运行建立了快速的分析机制, 从而帮助管理员解决最核心的问题。通过物理流量的分析, 确定核心业务系统是否运行正常, 降低了业务系统宕机率, 更好地促进业务的生产运营。

第三步:业务关联分析落实服务管理

对于业务系统来说, 历史数据分析、趋势分析和服务质量的改进等, 都需要通过报表的分析来取得决策依据。因此管理员通过管理软件得出的业务系统可用性、故障分析、趋势等报表, 可以全面掌控业务的运行状况和将来的运行预测, 这对于企业的投资规划以及业务发展方向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帮助企业去把握发展的契机和核心竞争力。

而通过对业务系统的综合管控, IT部门可以明确在响应IT事件时, 对于企业核心的业务系统事件必须是最高优先级的。而业务部门也会要求业务系统得到全面支持, 从而让IT部门负责业务运行的去负责支撑, 二者通过SAL (服务级别协议) 去找到一个平稳点。唯有落实SLA, 才能提升业务的指标合理化、业务有效利用率、业务运行状态, 以及改善业务容量、通道质量等业务指标参数。进而促进业务系统健康有序发展, 为企业带来更多的价值回报。

企业IT战略与可持续竞争能力 第8篇

在信息技术加速发展的今天, 我们的生活环境在发生着飞速的变化, 市场的竞争环境也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 在这样一个复杂动态经济的环境中, 企业无论处于何种时期, 都面临着生存的挑战。企业的IT战略是企业的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 如何识别企业核心竞争力, 规划和构建IT战略成为企业的面临的一大重要课题。

1 分析识别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为了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更具有竞争力, 浓缩企业有限的能力和资源, 使其被更高效的使用, 首先就是要分析和评价企业的核心能力。哈默尔和普拉德认为,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一组先进技术的和谐组合”, 而“先进技术”不仅仅是企业所拥有的科学技术本身, 还包括企业占有的资源、经营者的管理能力、企业文化与其所处的市场环境, 其上因素相互结合起来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其特征主要包括:技术上的难以模仿性, 资源的独占性, 市场的分销独占权利, 具有能够长期持续和不断发展的特性。核心竞争能力不是短期的市场或者技术上的优势, 对企业多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是企业保持其持续竞争能力的根本所在。

通过对企业核心能力的特征分析, 来鉴别企业核心能力。识别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多种方法, 如文字描述法、层次分析法、过程分析法、技能树法、模糊综合评判法、价值分析法、基于企业资源理论的识别方法等。企业的各项产品和服务因为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当一个企业所拥有的某种特殊能力是其竞争对手无法与之抗衡的, 这个企业便得到了竞争优势。那些能够维持企业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当一个企业可以在一定时期内保持其竞争优势的时候, 其所拥有的就是可持续的竞争能力。影响企业核心能力的核心产品常被不同的企业目标影响和制约。因此, 评价企业一项战略方案是否优于其他方案, 能够确定企业的核心竞争方案, 明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2 构建企业的IT战略的规划

明确了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的之后为了企业的发展, 企业必须采取措施来维持和提升现有的竞争优势, 并继续培育新核心竞争能力, 取得新的竞争优势。而企业IT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能力、保持企业的持续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IT战略的制定不但要紧密围绕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并且还要深入的研究企业所处的环境, 企业整体战略, 发展前景, 所要达成的目标, 以及经济上的可行性等关系到战略成败的关键因素。

2.1 环境分析

对企业所处的环境进行分析是企业IT战略制定的必要环节, 是规划的依据。在诸多环境因素当中, 尤为重要的有企业所处整个行业的发展现状, 所要使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现状和竞争对手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情况。这样才能明确企业自身在竞争环境中所处的地位。

2.2 企业战略分析

IT战略是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为企业战略目标服务的。在制定IT战略之前要明确企业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和发展需求。需要理解企业发展战略在产业结构、核心竞争力、产品结构、组织结构、市场、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定位。详细分析IT战略在业务战略中的地位和角色, 为制订IT战略打下基础。

2.3 确定IT战略目标

明确了企业战略目标之后, IT战略目标的确定成为IT战略的首要任务。在详细分析企业战略的基础上, IT战略目标要和企业的经营目标相符合, 支撑企业的经营战略, 能在最大程度上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在充分分析企业现有内部条件和市场环境之后, 制订IT战略目标, 保证目标的前瞻性和可行性。

2.4 IT投资预算分析

对投资预算的分析能够确定成本和收益, 而IT投资与收益之间常出现所谓“生产率悖论”问题, 企业也往往会遇到所谓的“IT黑洞”, 困扰甚至阻扰企业的IT战略的进行。所以在进行投资分析时需要注意的是, 首先IT投资是一项持续不断的投人过程, 系统建成后对系统进行维护、升级的投入要比系统建成的投资要多。其次, IT战略的实施需要重组企业的业务流程, 以适应信息体现的管理思想, 企业对所采用的IT产品, 特别是管理软件系统有巨大的转换成本。第三, 在进行投资分析的同时, 需要企业的高层的直接支持, 特别是企业的CIO要对战略投资进行介入和控制, 全面规划投资方案。

2.5 制定IT战略框架

IT战略框架的制定可使企业从全局高度认清IT战略的实施路线, 在帮助企业实施IT战略过程中, 组织、协调企业内外部资源, 高效率低成本地实现IT战略目标, 推动企业业务发展。IT战略的框架必须与企业总体战略协调, 与企业战略成为一个整体, 统一进行优化。

3 基于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IT战略框架

企业在当今的竞争环境中, 面临的最大变量不是来自企业的内部, 而是来自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只能在一定的时间内取得竞争上的优势, 在连续时间上不断保持并且发展这种竞争上的优势, 才能使企业得到持续的发展。基于时间维度和企业的自我完善, 提出一个基于企业竞争的三点式螺旋模型。

首先, 这阶段企业分析过去在竞争中的得失, 对过去的IT战略进行总结。分析过去的IT战略在经过环境和自身战略调整的影响后 (A) , 对过去IT系统的汇合整理, 为调整后的系统做铺垫。在综合评定现在状况后, 针对企业核心能力, 以企业的竞争优势作为衡量, 完善过去一个时期的企业IT战略 (B) 。然后, 分析企业现有的IT战略与行业竞争环境以及企业战略之间的关系。过去的企业IT战略经过完善 (B) , 在现在的时间段实施, 在其实施过程中因为受到行业竞争环境的变化的影响, 企业需要对IT战略进行校准, 从而得到更新后的IT战略 (C) 。企业现有的完善过的IT战略 (D) 是否支持更新后的企业IT战略 (C) , 能否增强核心竞争能力, 保持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并有效的适应未来, 为在未来进一步完善IT战略 (E) 提供基础。最后需要评估已实现的IT战略 (D) 对未来IT战略 (E) 的影响, 分析其是否支持企业战略、强化核心竞争力、管理并回避风险, 保护企业生存环境。第三, 在企业对未来战略 (E) 进行分析和预测之后, 企业将会根据一些指标, 在分析已经历变化的基础上, 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竞争环境的变化进行预测, 并提出对未来IT战略的要求和期待。

4 结语

面对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由此而来的竞争环境的加速变化, 虽然核心竞争力仍然是企业发展的根本, 但是如何保持这种优势却越来越困难。企业IT战略在支持企业战略的同时, 也受到环境和战略调整的影响, 只有在正确认识新的环境后, 通过校准、更新和完善IT战略, 更好的与企业战略的各个部分配合, 才能获得持续的竞争能力, 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持续的IT战略能够为企业带来持续的竞争能力。因此, 企业IT战略作为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信息化条件下企业生存的不可或缺的工具。

摘要:本文论述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内容, 如何规划IT战略与企业的可持续竞争能力的关系, 提出了基于时间维的企业持续竞争能力的IT战略框架。

关键词:IT战略,核心竞争力,可持续竞争能力,战略框架

参考文献

[1]唐丽花.关于IT战略的几点思考.科教纵横.2008年04期.

[2]郭立生, 霍国庆.信息技术发展与企业IT战略价值的衰减, 科技管理研究.2005年04月

[3]李伟, 陈雄鹰编著.企业IT战略与决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

[4]霍春辉.动态竞争优势.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年

IT应用能力 第9篇

高职IT类人才培养是当前社会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一种, 所培养的人才将是我们信息时代的建设者和受益者。按照我国高等教育体制, 高职教育具有典型的职业特色, 人才培养方法为面向职业岗位群专项定位培养;IT类高职人才培养是其中对信息素养能力有较高要求的一种;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正是这样的一所专门培养IT制造业和服务业高级技能型应用人才的院校, 下面将结合作者多年来从事信息基础教育的经验, 谈一下IT类人才信息素养能力的养成方法。

高职IT类人才实际上是三种角色的复合, 包含高等教育、职业素质教育以及IT类专项教育, 所培养出来的人才既涵盖上述三者, 又与他们不同, 简单说, 就是要有高等教育的知识体系特征、职业教育的实用特征和IT类别的特殊要求等几个方面。

信息素养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能是空泛的概念, 它不仅包括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的能力, 还包括选择获取识别信息、加工、处理、传递信息并创造信息的能力。简单的说, 就是要:知道信息从哪里来, 知道如何处理信息, 并且能充分合理的利用信息来解决实际问题。信息素养不是指你容纳了多少的信息量, 更多的是强调一种信息处理和应用的能力。

在我校近几年的人才培养体系中, 信息素养能力是作为“职业素质”能力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展开的。具体实施情况根据全校学生的专业特色而有所不同, 主要分为:公共信息素养能力养成、专项信息素养能力养成、拓展信息素养能力养成三个组成部分。

1 公共信息素养能力养成

公共信息素养能力是高职IT类人才培养体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由于IT行业的特点, 其对人才信息素养能力的要求必须要比别的行业高。对于现在的高中后毕业生, 计算机、手机等电子工具的熟练操作早就不在话下了, 所以信息素养的养成侧重点并不是放在基础操作能力上, 而是要帮助学生建立起规范的知识结构体系。

在我校的现行专业设置结构中, 虽然全校均属IT类专业, 但是专业方向是不同的, 所以大一年级开设的公共信息基础类课程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在全校上下的共识是:信息基础类课程是建立好学生信息素养能力的重要手段, 规范系统的信息素养能力培养对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有重要影响, 是奠定学生职业素质能力的重要途径。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高职IT类人才公共信息素养养成的设置体系是:由学校牵头, 主管教学常务副校长主要负责, 成立信息基础课程建设领导小组, 教务处、计算机学院负责常务工作, 聘请计算机专业高级职称专家为全院课程总负责人, 负责课程体系设置和相关标准的制定, 各分院派专人承担系部课程负责人负责本系部的课程实施, 全院和各系部教学管理部门负责保障课程的具体实施, 全院和各系部教学督导负责监督课程的实施效果。具体的课程内容设置是, 首先以体现高职特色的操作部分知识为引导, 然后逐步展开信息知识体系、信息知识应用、信息知识发展、信息文化等相关内容, 涵盖常用操作系统、办公软件应用、信息知识基础、计算机发展及文化体系、媒体应用、软件开发、数据库、网络、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等知识模块。

2 专项信息素养能力养成

专项信息素养能力是在公共信息素养建设基础之上, 由各系部结合各自专业方向, 所开展的特定内容的、必修性质的、带有专业特征的培养体系。举例来说, 计算机学院的学生需要在公共信息基础课之后进入专项课程学习;信息服务学院的学生可能需要进行Office高级应用课程;而生产过程自动化专业的学生还需要学习计算机制图技术。专项信息素养能力是在基础能力上所进行的进一步提高, 是具有典型职业特色的, 符合高职学生的培养模式。

3 拓展信息素养能力养成

这部分能力的养成采用的是学生自主的主动学习的模式, 主要有学院开始的各类拓展 (选修) 课程体系构成。学校鼓励教师结合各自方向和特长开设各类拓展课程学生可根据兴趣爱好和各自发展计划自由的选择课程学习, 学习合格后可获得相关学分。拓展课有学校教务机构统一管理, 并由教学督导机构监督教学执行情况。

4 其他形式的信息素养能力养成

由于我校是信息类高职院校, 所以全校学生信息素养能力养成模式比较丰富学生在校期间还可以选择创办店铺 (电子服务类) 、参加老师带领的研究性学习、参加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 (学生为项目主持人) 、参与校企合作专项课程、参与企业培训、参与社会服务等来进行。

总体来看, 高职IT类人才培养不能仅以技能培养为最终目的, 信息素养能力的整体发展才是核心;技能的提高可以磨练但是如果信息素养体系没搭建好, 学生毕业以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就会受到相当大的限制。我们认为, 作为中国职业人才培养主力军的各类职业技术院校, 首先要把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提高作为一个相当重要的人才培养任务来对待, 而IT类人才培养的标准也要以建立科学规范的信息素养体系为目的和追求, 对于高职IT类人才要高标准、严要求, 充分创造环境和模式, 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有持续发展能力的合格人才。

摘要:信息素养为现代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极其丰富而又快速流动的时代, 谁能更好的掌握和应用信息, 谁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拔得头筹。高职IT类人才的培养定位具有三重角色的复合性, 在基于职业岗位群的人才培养体系中, 有一些特殊的要求。本文着重研究高职IT类人才信息素养能力的适用范围和养成方法。

关键词:职业岗位,高职,IT,人才,信息素养

参考文献

[1]张静波.信息素养能力与教育[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

[2]陈华鹏, 祝俞刚, 沈音乐.高职学生IT职业素质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 2010 (4) .

固态存储提升IT应用性能 第10篇

LSI公司DAS和服务器存储解决方案市场营销总监Tony Afshary

为了提升工作效率,除了加快处理器的速度外,数据存取的方法也与系统效能息息相关。随着固态存储的出现,企业级存储系统的发展方向也有了新的变化,人们对传输速率高出传统硬盘两倍以上,同时省电、抗震、可靠性高的固态存储充满了期待。事实上,由于固态存储装置所具备的低功耗、小尺寸和散热需求等特性,使整个系统的总拥有成本进一步降低。

固态存储打开市场

目前,用于处理时延敏感型及关键任务应用环境的服务器已开始采用固态存储技术,在采用DAS的服务器市场中,固态存储通常被称为Tier 0。典型的例子当属华尔街的金融机构用于满足大批量实时市场交易所采用的超高性能应用。如今,Tier 0市场在整个DAS服务器市场中的份额还不足5%。

由于固态存储器件中使用的闪存成本不断下降,因此,更多的固态存储器件被部署到通常所说的Tier 1服务器市场。该服务器市场中的应用对随机的IOPS性能有较高的要求,用以更好地处理高强度的创收交易进程。一般来说,被频繁存取的活跃数据在这一层的存储时间不会超过一天。

当今市场上最常见的固态存储形式有固态硬盘(SSD)和完全集成固态存储模块的PCI Express存储适配器。SSD是一种可替代硬盘驱动器(HDD)的兼容型固态存储设备,能够方便地集成到采用HDD的现有存储环境中。与采用旋转介质的HDD相似,固态存储SSD也采用诸如SAS、SATA和光纤通道(Fibre Channel)等标准存储接口。由于PCI Express存储适配器完全安装在服务器内部,因此它占用的空间很小,却能实现最显著的性能提升,同时,它也是最便于安装和配置的。两种固态存储设备都能用做存储高速缓存或专用存储卷。

在企业环境中采用固态存储解决方案的主要目的是应用提速。配有MegaRAID FastPath SSD优化软件的LSI MegaRAID控制卡或配有内置固态存储功能的LSI WarpDrive SLP-300 PCIe卡均为DAS服务器存储市场中的主导产品。

新兴的闪存存储在企业应用中的另一个机会则是将固态存储用做高速缓存存储器。这方面的典型例子是使用LSI MegaRAID CacheCade软件,将SSD配置为二级缓存,用以实现事务处理I/O性能的最大化。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可以让缓存系统先观测数据访问的模式,然后确定将什么样的数据放在固态存储设备中,从而实现最大的性能优势。

固态存储的不同解决方案

在大多数情况下,用户或者管理员不必花费太多精力来关心SSD容量分配的性能优化问题。缓存系统会尽量将经常访问的数据放入SSD缓存,让较少被访问的数据安全地存储在一个或者多个HDD卷上。存储在SSD缓存和HDD卷上的数据均受到标准RAID数据冗余方案的保护。对管理员或最终用户来说,惟一要做的工作就是决定需要部署多少SSD,然后就可以用这些SSD对缓存系统进行配置。

在当今的企业环境中,实施固态存储最常用的方法是将其作为专用存储卷来使用,就像配置传统的旋转介质或者HDD的方法一样。虽然一对一替换旋转介质的成本较高,但性能提升和时延降低非常明显,特别是在需要对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和分析的应用环境中,比如超低时延直接市场接入(ULLDMA)系统。

另一种方案是存储分级,常见于传统的大型共享存储数据中心环境,而且目前在服务器存储市场中发展势头强劲。该解决方案采用具有不同容量和性能的多种类型的存储介质。智能分级软件可以在构成整个存储池的各个存储介质卷之间动态地移动数据。这样就可以把最常访问的数据存储在性能最高的固态介质上,而将较少访问的数据分配给性价比最高的磁盘卷。

高速缓存解决方案和分级解决方案均可以采用多种方法部署,也都可以部署在主机服务器和存储子系统层级的各个层面上。将固态存储安装在服务器内或者直接附加到服务器的做法,不管是采用PCIe卡的形式还是采用SSD的形式,还具有一个优势,就是能够进一步降低存储时延。要实现尽可能高的存储性能,需要将存储资源尽量靠近服务器处理器,它们距离服务器越远,传输I/O请求所花费的时间就越多。

无论部署哪种方案,都仍然需要保护和动态监测存储在固态存储设备中的数据。通过采用高可用性的RAID算法和一些软件功能,可以保护用户数据免受SSD驱动器故障的影响。SSD Guard能够在检测到性能或者可靠性问题的时候自动将数据从SSD复制到指定的备用驱动器或新插入的驱动器中,从而确保数据的可用性。

固态存储的好处虽多,但目前仍不能完全替代硬盘。主要的原因在于它的成本仍然高出硬盘很多,而且存储容量仍然有限。因此,将固态存储用于高速缓存或分层存储是现在最具成本效益的做法。因为这两种做法只需要有限的存储容量,就能实现快速提升存储效能的目的。不过,当关键任务考虑对所有的应用数据进行访问,或者需要最大程度加强性能时,将所有的应用数据存储在专用固态存储设备上才是正确的方法。

采用固态存储用于高速缓存的方案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附加价值,那就是当繁重的工作负载从硬盘中被转移到固态存储重视,意味着硬盘本身的效能也随之被改善了。换个角度来看,过去专门负责关键任务的高效能硬盘非常昂贵,如今这个角色已转移给固态存储装置,因此只需要添加一些成本较低的一般硬盘就可以了。

虽然固态存储设备不容易出现HDD那样的机械故障,但值得注意的是,固态存储也会出故障,并会因读写次数的限制最终慢慢失效。因此,存储在固态存储设备中的数据仍然需要得到妥善的保护和监测。

IT应用能力 第11篇

一、高职院校IT教育的现状

1. 教学理念陈旧

传统的教育模式是教师独占课堂, 进行填鸭式的教学, 这导致教师教死书, 学生读死书, 不仅费时费力, 而且教学效率低下, 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情感的培养没有在课堂主阵地得到落实, 同时在教学中基本采用以课堂教学为主, 上机实验为辅的形式, 实训教学往往只强调对某项操作技能的反复训练, 不能启发学生对生产领域中的问题进行独立分析与思考。

2. 教材内容滞后

由于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 在计算机教学中相关知识必须及时更新。但是许多院校的计算机教材常常是几年都不予以更换。课本上的知识都是几年前的内容, 根本无法适应现代IT行业的高速发展, 同时教师在教学中也缺乏更新意识, 一本备课笔记用了几年, 这样一来造成学生出了校门知识接被淘汰的结果。

3. 课程设置不

计算机类课程重要的在于实践的操作但由于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 尚未形成一套经得起实践检验, 符合我国国情的高职课程设置体系, 因此在课程的设置上重理论教学、重概念传授, 轻上机实训指导, 实训课时远远少与理论课时。同时由于实训课程缺乏专门的指导资料, 因此实训课变成了理论课的复习课。

4. 考核方式单一

目前, 高职计算机课程的考核基本还是以试卷考核为主, 由于缺乏考核的依据, 有许多高职院在考核上采取以计算机证书考核来代替期末考试, 以此来评判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程度。这种方式看似教学改革, 实则是走了应试教育的老路。在没有计算机证书就不予以毕业的压力下, 学生们做大量习题, 死记硬背大量的概念, 以此来就应付考试。虽然许多学校学生的计算机类证书考核通过率都很高, 但是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却很弱, 拥有计算机等级证书却做不好毕业生简历的同学大有人在。这种重理论, 轻实践的培养模式是与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相悖的。

二、如何改变高职院校IT教育的现状

高职院校计算机类学生在上述的教学环境中其创新能力必然无法得到培养和挖掘, 这给他们在日后的工作中也很难有所突破, 要解决这一问题, 就要从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多个方面进行改革。

1. 创造教学环境, 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高职教育以能力培养为核心, 课堂教学是获取知识和技能的主要阵地, 应当成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的摇篮, 所以理论教学应特别注意用系统工程的观点统率具体的计算机知识, 使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同时能开阔眼界, 从方法论的角度有所收获, 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能反映最新科技成果和知识, 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奠定基础。

在《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我发现大多数学生对网络的理解很狭隘, 他们上网做的最多的事是QQ聊天, 对网络原理、网络功能没有概念, 而《计算机网络》这门课程既有较深的理论性和系统性, 又有较强的实践性, 比起计算机方面的其他课程, 它涉及的面更广、更深, 为此, 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与积极性, 是教学取得成功, 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探求知识的关键。因此, 在教学这一门课程时, 我针对上网对学生的吸引, 在开课的第一天就连接因特网让学生亲眼目睹网络中的世界网上通信国际互联、资源共享……在学生兴趣正浓时, 以几个网络应用的例子, 引导学生进入网络的天地, 概括出网络的定义。

同时, 根据相应的内容, 安排适当的课时, 让学生参观本校整个网络系统, 从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HUB, 到网卡、网线、水晶头等各种组网设备。在相应的实验课上, 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去, 并在实际操作中深化理论, 巩固所学的知识, 补充在理论课堂上学不到的新知识及新技术, 并通过写实习报告及体会, 使学生真正把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为今后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 鼓励学生阅读各类计算机技术书籍, 多搞实践活动, 让学生具有创新意识。

2. 更新教学模式,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计算机的理论教学形式单调, 内容陈旧, 难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创造欲。没有积极主动的学习, 就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我们在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 引导鼓励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将学生置身于“问题解决”中去, 就可以使学生产生好奇心, 吸引学生,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发现, 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如在教学“幻灯片的制作”这部分内容的时候, 我先介绍了幻灯片制作中的几个修饰技巧, 然后将40人的班级分成了8个小组, 要求每个小组制作一套反映班级风貌的幻灯片, 素材可以通过上网寻找。任务布置后学生们立刻投入分工合作, 策划的策划, 找资料的找资料, 文字处理的和图片处理的都各尽其职, 课堂教学在轻松愉快和有条不紊的环境中进行。规定时间到后, 我将每一组的作品一一展示并作出评价。然后由我指出大家在实验课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实验中的收获, 在整个讨论过程中学生占主导地位, 教师只起辅助性作用, 最后我归纳总结得出结论。这样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

3. 改变教学理念, 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技能型人才

技能训练能改变学生在课堂上的被动地位, 把理论联系实际这一职业教学原则贯穿在教学的各种组织形式和要素之中, 在搞好理论教学的同时, 须结合实际, 创设必要的条件, 通过各种途径, 加大实验、实习、实践环节的力度, 把职业意识的培养和专业技术技能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 将理论知识教学与专业技能潜移默化地融为一体。

如在“网页设计”课程的教学中, 在完成书本规定的教学任务以后, 我加入一周的教学实习, 让学生根据自己一门课程的学习成果完成一个完整的网站。这样既缩短教与学、学与用的距离, 又能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为毕业后迅速适应岗位需要奠定基础, 增强学生就业的适应性。

4. 训练学生发散思维, 培养创新能力

发散思维是指根据已有信息, 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问题, 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思维形式, 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训练发散性思维就要通过挖掘教材中能一题多解、一法多用、一题多变的教学内容, 来引导学生的思考朝多方向扩散, 提出各种设想、多种解答, 教师再对他们的想法给予进一步分析, 肯定其正确的方面, 通过这样的学习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如在讲解Excel中的“数据导入”功能时, 我首先用文本文档给出一份表格数据, 要求学生们将这些数据放到Excel中进行处理, 问起将要使用的方法, 学生们众说纷纭, 有的提出在Word中先建一张表格, 将文本数据复制到表格中然后在将表格转换为表格有的提议将文本中的数据一个一个复制到Excel表格中去我对他们的答案一一验证, 最后给出最佳方法, 即使用Excel中的“数据导入”。经过观察, 学生在这一方法上的掌握程度比起直接介绍来要大大提升, 并能把这一知识广泛应用到新环境中去, 举一反三, 提高了对知识的理解能力, 使学习活动顺利进行。因此, 在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对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5. 改革评价制度, 突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考查

要改变传统的闭卷考试, 且一卷定成绩的做法, 采取理论考试与实践考核相结合、期终考试与学生的平时表现相结合等考核方法。考核方法可分成两个部分:笔试考核和实践能力考核。笔试考核主要对理论知识和基本概念进行考试;实践能力考核:主要考核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和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程度, 以实验作业作为考核依据, 成绩为百分制, 理论考试占50%, 实验成绩考试占50%。并且加入像调研课程、工程设计课程等以实践、成果、调研报告、方案为中心的附加考核, 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与学生个性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

三、改革获得的初步成效及展望

这两年中, 我院在IT教育中通过对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和考核评价方面的改革, 学生的创新能力有了很好的培养, 在刚刚对10届计算机类毕业生的跟踪调查中, 用人单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满意度达到55.2%, 总体满意度大幅提高。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对于我们教师来说要时刻更新观念、勇于探索, 在高职院校中, 教师不仅肩负着理论教学的任务, 还要担当起实训指导、技术推广等任务, 我们高职院校中任教的教师应该是是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双师型”教师。这就要求我们高职院校的老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同时提高教育理论素质, 把激化所有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所有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教育所要完成的最重要任务。让创造根植于每一个人的思维深处, 让创造表现在每一个人的实践活动中, 让创造成为整个民族的基本品质和国家繁荣富强的根本推动力

摘要:以培养技能性人才的高职院校如何强化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使命。我们高职计算机课教师在教学中注重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不仅会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教学效果, 而且使学生学会了进行独立思考和科学的思考, 为他们以后发展为创新型人才奠定了科学的基础。以笔者从事高职IT专业教学的实践出发, 从创设新环境、推行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强化技能培养、训练思维方式和改革考试方式六个方面, 阐述了在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关键词:高职IT教育,创新能力,学生

参考文献

[1]杜春盛.实验室工作研究与探讨[M].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 1998.

[2]姚丽梅, 王玉生.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5, (27) .

[3]王义高.创新人才理论初探[J].比较教育研究, 2000, (1) .

[4]韩烈琴.计算机创新人才的培养.科技信息 (学术版) , 2004, (5) .

[5]陶丽, 孙双霞.第二课堂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措施.科技信息 (学术版) , 2006, (2) .

[6]缪宁陵.浅析高职院校教师创新能力[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1) .

[7]王俊明.浅谈在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沧桑, 2005, (5) .

[8]顾莉.在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06.

[9]卢皓.浅谈计算机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5, (5) .

上一篇:电力企业培训论文下一篇:农机试验鉴定业务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