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误区范文

2024-07-16

处理误区范文(精选7篇)

处理误区 第1篇

误区一:当年应收未收的收入没作当年收入

按照会计核算的权责发生制原则, 当年应收未收的收入, 都要计入当年收入, 借记“内部往来”或“应收款”科目。

【例1】某村对外出租闲置的房屋, 按签订的合同当年应收取某单位房租2万元, 到年底还未收到。

1. 年底未收款时:

2.以后收款时:

误区二:对于生产经营性支出都作为当年支出

按照会计核算的配比原则, 收入与费用应当相互配比, 对于当年没有实现收入的支出不能作为当年支出, 要到相关收入取得时才能够列支, 对已支出的单据应计入“在建工程”科目, 待实现收入后从“在建工程”科目转到支出科目。

【例2】某村建柑橘园基地, 3年后产出柑橘才有收入, 3年以内形成的支出不能作为当年支出, 应先计入“在建工程”科目。若当年作为支出, 会导致当年收益虚减。

1. 经营时:

2.实现收入时:

误区三:一次性付清的收入全部作为当年收入

村集体资产资源租赁、发包等取得收入时, 承包方多年一次性付清的收入, 不能全部作为当年收入, 应按年限分摊收入, 若当年全部作为收入, 会虚增当年收益。

【例3】某村集体对外出租一块土地, 承租方将10年1077元租金一次性付清。这1077元不能全部计作当年收入, 当年只能计入175"元收入, 余下的927元应计入“应付款”科目, 在以后9年当中每年分别计入1万元, 同时相应地减少1万元“应付款”。

1.当年收到全部租金:

2.后9年每年分别计入1万元:

误区四:工程支出在账务上冲减公积公益金

现行的村集体会计制度并没有明确规定公积金支出同公积金收入一样, 要在公积公益金账户中进行核算。笔者认为, 公积金收入在“公积公益金”账户中进行核算, 但其支出应在“在建工程”账户中进行核算, 工程完工验收交付使用时, 分别转入“固定资产”和“其他支出”等账户, 即:“公积公益金”账户只反映贷方, 可以不涉及公积公益金支出的核算, 但年终弥补亏损和转增资本除外。

【例4】某村进行河道清淤, 工程发生的所有支出均计入“在建工程”, 但在结转在建工程之前, 不涉及公积公益金的核算。

1.按招标合同发生费用或预付款:

2. 工程完工验收决算:

3.按招标合同, 施工单位或个人交付质量保证金:

4. 交付使用:

(1) 如形成固定资产

(2) 如不形成固定资产

室内装修污染处理八大误区 第2篇

误区一 食醋熏蒸有消费者尝试熏蒸食醋去除家庭装修后的异味。专家指出,食醋属于酸性物质,有微弱中和空气中氨气的作用,但不会和甲醛等其他有害成分发生反应。

误区二 放置菠萝有人认为:在每个房间放上几个菠萝可以消除油漆味,大的房间多放一些。菠萝会挥发香气,起到一定遮盖气味作用,但并未分解清除有害物质;另外,菠萝中含有大量的水分,挥发后最多起到加湿作用,可以起到溶解甲醛等有害物质的作用,一旦干燥甲醛就会又挥发出来。

误区三 过分依赖植物一些观赏植物确实可以吸收某些有毒气体,如可吸收甲醛的植物有仙人掌、吊兰、芦荟、常春藤、铁树、菊花等;而常春藤、铁树、菊花这3种花卉,都有吸苯的本领,可以减少苯的污染。但关键是他们所起作用相当有限,面对装修结束的有害气体密集散发期,他们的微弱吸收作用,不但不能清除污染来救主,甚至自身的健康都难保。某消费者曾反映:“我家老房子里的花,刚摆进新房子里没几天叶子就黄了。”专家介绍说,这很可能就是室内污染造成的。

误区四 放置茶叶根有些人甚至在衣柜和房间放置泡茶后的干茶根,希望帮助清除毒气。殊不知,茶根在这方面的功效就像干树叶和卫生纸一样,几乎没有任何吸收和分解作用。

误区五 不注重家具污染

目前家具污染已成为室内污染的新的重要污染源。

误区六 过分迷信环保建材

应用环保建材有助于降低室内有害气体,但是:首先:我国的绿色建材国标并不理想,在制定环保建材标准时,由于顾忌国内多数建材企业的低水平生产现状,目前的某些标准只能说是勉强过得去,因为标准稍高就会有一大批企业关张,相关行业监管部门几次想提高某些标准向国际标准靠拢,都因为此而作罢。

其次:即使全部应用环保建材,最后得到的空气质量也可能超标。由于大多数环保建材只是有害物质含量、散发有害气体低于一定标准,并非根本不含有害物质、根本不散发有害气体,加上装修的设计、居室结构、通风状况等因素,由于有害气体的叠加效应,仍然不能保证居室装修后室内空气质量能够环保达标。误区七 完全依赖短期的通风处理

通风处理作为基本环保措施,对室内污染有改善作用,但因为多数有害物质会缓慢释放,长达3-15年,绝非几个月通风换气就能解决问题,在其密集散发期1-3年内,您要冒较大的致病、致癌风险;而且中国北方冬夏季需封闭门窗,况且多数居室、写字楼新风换气并不理想,通风作用会大大降低;另外以甲醛为例,它分游离、吸附、结合三种状态存在。只有游离状态的通风处理能消除,且须是正常风速的4倍以上。误区八 认为出现强烈刺激气味才考虑环保处理象人类的健康状况一样,室内空气环境也有健康、亚健康、患病三种形态,而且许多有害气体无色无味,象对待疾病一样,居室空气环境也需要预防、保健、治疗。象居室的保健医生一样,专业的室内环保公司通过提供环保处理服务,为您营造更健康的居室内环境。

煤气发生炉水处理存在的误区 第3篇

关键词:煤气发生炉;结垢;水处理

1 引言

目前陶瓷厂广泛使用煤气发生炉烧制陶瓷。煤气发生炉主要由炉体水夹套和汽包组成,煤在水夹套隔层的炉膛内燃烧与反应,产生的热量被水吸收后产生蒸汽,汇集到汽包后再通过管道把蒸汽引回到水夹套炽热的煤层上与煤发生反应从而产生煤气。

近期,笔者所在公司通过对全市煤气发生炉的使用状况和水质状况进行抽样监测,发现不少煤气发生炉的水质不合格,有结垢、变形和腐蚀等问题。究其原因是对水处理和水质监管方面存在一些误区。本文将从结垢机理、监管要求、水质状况、处理方法等各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处理方法。

2 结垢机理

煤气发生炉的炉体水夹套和汽包虽然属压力容器,但其受热原理、水循环等与锅炉相似,易结生水垢。由于水中含有钙镁离子,它们通常以碳酸氢钙、碳酸氢镁的形式存在,而碳酸氢钙、碳酸氢镁溶于水。当炉水被加热后,水中的钙镁离子会形成沉淀析出,沉积于炉体受热面上而形成水垢,其化学原理如下:

3 监管要求

TSG R0004—2009《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3.23条规定:以水为介质、直接受火焰加热连续操作的压力容器,其水质应当符合GB1576—2008《工业锅炉水质》的要求。

根据《工业锅炉水质》GB1576—2008要求,当锅炉采用炉外处理的方法时,其主要几个水质指标(参照额定压力≤1.0MPa)如表1所示。

当锅炉采用炉内加药处理的方法时,其主要几个水质指标(参照额定压力≤1.0MPa)如表2所示。

4 水质状况

表3为笔者所在公司近期对煤气发生炉水质状况的抽样监测结果。由表可知,大多数煤气发生炉的水质不合格,主要问题是煤气发生炉的给水与炉水pH值偏高、炉水碱度超标。煤气发生炉的给水与炉水pH值偏高、炉水碱度偏高易导致煤气发生炉的钢材发生荷性脆化(俗称碱脆),使钢材的塑性、韧性降低,易产生裂纹等危险性缺陷,最终可能在没有明显变形的情况下发生破裂或爆炸,危险性极大。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一些煤气发生炉的使用单位为了减少煤气发生炉结垢而采取了直接往给水池里添加阻垢剂的方法来防止结垢。添加阻垢剂的好处是使给水进到炉里后形成不易结垢的水渣,可通过排污排掉。但是坏处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由于很难掌握准确的投放量,容易导致给水和炉水的pH值和碱度过高,产生碱性腐蚀,从而降低了煤气发生炉的使用寿命,甚至导致安全事故;其次碱度高使炉水容易产生泡沫,甚至产生水汽共腾而影响蒸汽质量;再次阻垢剂的用量大、成本高,而且阻垢剂一般具有一定的毒性,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污水的排放处理成本高。因此采用直接添加阻垢剂的方法并不可取。

5 处理方法

为了使煤气发生炉水质合格,达到安全、环保、节能运行的目的,笔者建议在给水系统上安装软水处理设备。原水经软水处理设备处理后其硬度符合标准要求,进入煤气发生炉后不会结生水垢,其pH值和碱度基本达到标准要求,因此水质容易合格。其化学原理如下所述:

原水经过软水处理设备时,设备中添加的树脂会吸收水中的钙、镁离子,从而降低水中的硬度,同时由于置换出了钠离子,把给水由中性盐变成强碱弱酸盐,强碱弱酸盐在高温下容易水解为碱性,使炉水达到一定的碱度,pH值也会升高,基本达到了炉水的水质标准。其化学原理如下:

在安装软水处理设备的同时,应建立建全的水质监管制度,落实水质化验监测工作。根据水质化验结果及时做好水处理的调整,确保水质符合标准,使煤气发生炉水质安全、环保,节能运行。

6 结语

论地震监测预报的误区及处理措施 第4篇

1 我国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地震灾害的预报能力和技术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现今我国的地震灾害预测主要是以地震监测网为基础来开展预报工作的, 因我国地理区域较广监测范围较大, 在地震数据的观测和分析上还要依靠地震监测网的监测数据来实现, 同时我国还建立了以国家、省、市三级数字化地震监测网, 并建设了地震测震台站、强震动台站、物理观测点等, 以此来提高地震监测工作的质量。新时期下我国还需要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对地震的预报理论进行相应的科学实践, 通过多次的实践与经验性预报, 总结出适合我国地震情况的预测手段和方法, 实现长期地震、中期地震、短期地震监测与预测质量的提升, 但现在我国的监测和预报体系还处于认识和探索阶段, 对地震灾害的预测达不到科学认识准确判断的水平, 这与我国没有完全掌握地震发生的原理和规律有关, 同时也包括预报体系带来的局限性, 所以我们应客观的认识地震预报工作的困难, 科学合理的提高地震预报和监测的质量。

2 地震监测预报工作的主要误区

2.1 震前现象与地震应对应

地震发生前通过科学的手段来进行预测是地震预报的主要工作, 然而要把震前的异象与地震相对应这种说法不正确。地震发生前是会存在较为反常的自然现象, 这种现象也存在突变, 也可能会在发生中途改变, 人们通过观察这种现象来判断地震没有根据, 同时地震预报人员不能因产生地震前兆现象就麻痹大意, 不能对自然界产生的异象而掉以轻心, 而错过地震预报的有利时机, 耽误了地震预报的准确性和有利时间。因此, 社会公众要正确认识地震预报工作, 并重视起自然界中所产生的地震前兆信息, 以达到群策群防的效果。

2.2 过于依赖地震台网监测

在我国地震预报监测中, 陆区的地震预报监测还是以地震台网为基础, 因我国的地理区域较广, 地震带的分布也较为宽泛, 在监测过程地震台网以点代面的现象还是存在的, 这在地震发生时很难进行准确的预测和预报, 同时我国的地震台和监测站的密度相度较低, 如果一个监测站附近没有相应的同类监测站, 其数据分析的准确很难有保障, 并且在实际预测时很有可能捕捉不到地震前兆的信息, 尽而影响到了地震预报。

2.3 分析方法单一

地震的前兆现象不能与地震之间产生较为紧密的联系, 有些地震前兆现象与一般的自然现象没有分别, 所以人们很难进行甄别, 而地震台网的监测也不能形成相应判断地震的主要依据, 单从前兆现象和台网数据结合进行判断显然不具备科学性。在地震前兆复杂多样的情况下, 应结合地壳构造与活动断裂特征进行分析, 并通过多次地震的反应数据来进行综合性的分析, 同时对本区域多次地震信息的数据进行比对, 找出已发生地震的数据与前兆信息的内在联系, 为地震的准确预报提供理论依据。

3 提高地震监测预报质量的具体措施

3.1 加强服务建设

地震监测预报工作是一项服务质量较强的工作, 其服务的对象不只是社会公众还应涵盖地质部门、国家、以及生态环境等, 所以地震监测部门应提升自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工作中要以高度集中的精神参与到实际的地震观测与分析中去, 做到分析合理准确, 预报及时无误。同时我国应加大对各监测站的投入力度, 提升监测设备的性能, 提高监测人员的理论水平和操作水平, 利用先进监测设备形成有效的监测控制网, 并且还要提高监测人才队伍建设, 以此来推动地震监测预报质量的提升。

3.2 加强网络建设及应用

地震监测中应利用固定台网和流动台网对地震带的分布和地震频发地区进行有效的监测, 通过国家级的地震台网和各省市的地震台进行互联, 形成有效的监测性台网, 发挥联动台网的作用提高地震监测质量。地震台网的数据中心应能够实现全球各区域地震台网数据的共享, 这不但可以提高震前数据的精确度, 同时对地震前兆信息的收集也是非常有利的。地震台网建设中要相应的利用到遥测地震台网, 并提高地震信号的快速处理和传递。

3.3 建立预报网络体系

地震监测预报工作一定要建立相应的预报网络体系, 这主要是为了把地震信息更好的进行处理和传送, 笔者认为地震预报网络体系应由小到大, 由近及远, 从地震带和地震高发区入手, 逐步的建立预报网络体系, 最终形成全国地震监测预报网络。同时在监测过程中应加强地震中短期的跟踪性预报, 减少震后余震对区域带来了二次损害。地震预报网络体系的管理也要强化行政主管部门责任制, 这不但可以起到一定督促作用, 还可以提升管理效率。

3.4 完善科学的预报体系

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的地震来看, 我国的防震减灾工作还存在很大不足, 地震预报体系还需要相应的完善, 让防震减灾法切实的发挥作用, 通过各级政府部门、地震预报单位、防震减灾部门的通力合作, 确保地震监测信息传递的畅通, 救援工作及时到位。预报工作做到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提高预报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减少因地震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损失。上级主管部门也要改变观念, 只要是科学分析的上报就要得到肯定, 要对人民负责不是对权威负责。

参考文献

[1]梅世蓉, 冯德益.中国地震预报概论[M].北京:地震出版社, 2007.

[2]劳王枢.关于地震监测预报体系建设的思考[J].软科学研究, 2007 (7) .

[3]王秀文.地震预测研究的几点建议[J].山西地震, 2013 (1) .

[4]张国民.地震预报回顾与展望[J].国际地震动态, 2005 (5) .

增值税缴纳过程中的会计处理误区 第5篇

1.以旧换新、还本销售、以物易物等特殊方式不作销售处理

以旧换新是纳税人销售货物的同时,有偿收回旧货物的形式,应按新货物的同期销售价格计算销项税额,不得扣减旧货物的回收价格。

还本销售是纳税入在销售货物后,在一定期限内由销售方一次或分次退还购货方部分或全部价款。还本销售的销售额就是货物的实际销售额,而不得从销售额中扣减还本支出。

以物易物是购销双方不以货币而以同等价格的货物互相结算以实现货物销售的一种方式。以物易物双方都必须做购销处理,以各自发出的货物核算销售额计提销项税额,以各自收到的货物核算购货成本计提进项税额。

2.折扣销售混同于销售折扣

折扣销售是销货方在销售货物或应税劳务时,因购货方数量较大等原因而给予购货方的价格优惠。因折扣是在实现销售时同时发生的,如果销售额和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的,可按折扣后的金额作为销售额计提销项税额;如果折扣额另开发票,不论会计上如何处理,都不得从销售桶中扣除折扣额。

销售折扣是销货方在销售货物或应税劳务后,为鼓励购货方及早偿还货款而给予的折扣优惠,它发生在销售货物之后,是一种融资性质的理财费用,因此销售折扣不得抵减销售额,

另外,销售折让是货物销售后,由于其品种、质量等原因,为避免购货方退货而给予的一种价格折让。二者虽然都是发生在销售货物之后,但销售折让的实质是原销售额的实际减少,所以可以按折让后的金额作为销售额计提销项税额。

如果销货方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用于实物折让,则实物金额不得从销售额中扣减,而应按视同销售处理。

3.视同销售业务视而不见或一概而论

纳税人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或集体福利、个人消费,或将自产、委托加工、购买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投资者或无偿赠送给他人时,应桉视同销售计算增值税。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有的纳税人根本不做销售处理,有的虽做销售处理,但对于是否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如何确定计税价格,是否涌过“产品销售收入”账户核算等各行其是。

纳税人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集体福利部门或无偿赠送给社会公益部门,应计提销项税额,但不得开具专用发票,不通过“产品销售收入”账户核算直接结转成本。

纳税人将自产、委托加工、购买的货物用于投资、无偿赠送给一般纳税人时,可开具专用发票,以便于接受单位进行进项抵扣,也不通过“产品销售收入”账户核算。

处理误区 第6篇

误区之一:重音没有选择, 处处皆重音, 或者重音选择混乱, 重音处理随心所欲。

播音员在分析稿件、处理稿件时, 首先应找准重音。因为强调好重音是播好新闻稿件的必要条件。但是有的播音员在备稿的时候, 由于对稿件没有深入细致地分析, 甚至认为句句字字都很重要, 所以在重音的处理上遍地开花。这样一来, 播得累, 听得也累, 并且听不到重点, 不知所云, 有时甚至还会产生曲解、歧义。

如:系列强农政策激励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我国农村大地一派繁忙, 春耕生产进展顺利。 (中央电台2008年5月8日早报摘)

如果播音员在播音时过分强调了“我国”二字, 人们听到第二个逗号之前的内容时, 会下意识以为后面说的肯定是外国的事了。显然, 这样处理重音欠妥。正确的处理是应该把“强农政策”“农村大地”“春耕生产”这几个导语中的眼强调出来, 清楚地传递给受众这条新闻的主旨内容。

重音在选择上应注意两点:一是“精”。也就是重音不宜过多, 多则易滥, 处处是重音则处处无重音。所以, 重音应少而精, 有的放矢, 一带而过, 这样, 语句目的明确, 语流通畅。二是“准”。重音的选择不能只凭语感, 轻率为之, 而应该在通观全篇、透彻理解作品的基础上慎重确定。重音选择错误不仅会影响播音员对篇章的理解、传达, 而且也可能会导致受众对稿件目的内容的理解出现偏差, 甚至与原意相违背。

误区之二:把单音节的调值和词的轻重格式与重音处理混为一谈。汉语中的重音有词语重音和逻辑重音两大类。词语重音是比较固定的、有规律的。就读音轻重程度可分为重、中、轻三个等级。由于基层台很多播音员是半路出家, 且大多生活在方言区, 在处理重音时往往会忽视词的轻重格式, 这样就算是处理重音的词选择对了, 依然达不到重音处理的效果, 甚至会适得其反。

如:努力工作就是学雷锋。

“工作”和“雷锋”都是中重格式, 如果在强调重音时把这两个词都念成重中格式甚至重轻格式, 那整个语句都变味了。

词的轻重格式其实是汉语音乐性的一种表现, 不仅有区别词义词性的作用, 还有准确表达感情和语句目的的作用。因此在对词语进行重音处理的同时要特别注意词本身的轻重格式。

误区之三:重音处理方式单一, 通常以提高音量为重音表达唯一方式。在重音的处理上, 有的人常常会采用砸重音的方式, 把重音一个个从口腔中砸出来, 这样就会给人以突兀之感, 可听性也会大打折扣。

其实强调重音, 突出重音, 都是要在对比之中才能做到的, 有时要“水落石出”, 有时需要“水涨船高”。强调重音的方法多种多样, 主要表现为强弱、虚实、抑扬、快慢的对立统一。

强与弱的统一。从音强的角度来看, 重音音强较强, 非重音音强较弱;这种轻重对比处理方法的使用较为常见。但应注意, 轻与重之间的跳跃性不应过大, 它们之间的过渡应自然、恰当。

虚与实的统一。新闻播音一般采用实声进行播报, 以增加新闻的可信度与庄重感。所谓实声是指响亮实在的声音, 虚声则指声轻气多的声音, 而不是完全的气音。虚实对比处理重音的方法较适用于抒情成分较浓的语句, 在播通讯的稿件时会经常运用。

抑与扬的统一。优秀的新闻播音作品能展现出声音流动的美, 韵律变化的美, 不仅有快慢、强弱的变化, 也有高低起伏、抑扬错落的不同。需要说明的是, 高低、抑扬的变化在新闻播音中一般是渐进的, 这也是由新闻播音客观、平实的基本要求决定的。

快与慢的统一。这是用声音的急缓、长短、顿连等变化来强调重音的方法。一般来说, 有声语言的语句是不断流动着的, 在重音前或在重音后或在重音的前后利用语速明显的变化, 不但可以达到强调的目的, 而且也能使播音员的情感得到抒发或缓冲, 使表达更贴切、到位。

以上例举新闻播音中的误区, 很多时候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在表达的过程中会经常同时出现。这就要求我们基层台的播音员平时要经常加强播音的基本功训练, 针对各自的问题多听多练多请教, 相信经过不懈努力, 走出误区也会成为我们进步的捷径。■

参考文献

处理误区 第7篇

关键词:普高,导数,单调性,极值

导数的引入,为函数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了有效的工具,把对函数的学习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近年来,对应用导数研究函数性质的考查已成为高考的热点和重点.就近几年江苏高考而言,对导数的考查十分重视,难度保持在中等以上,考试中有时甚至会涉及一些文字型应用题,在数学思想上也有很强的体现,涉及的知识点和分值也颇多,如2012年第18题考查数学建模后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极值,2013年第20题考查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性质,2014年第11、19题考查导数的几何意义以及利用导数来研究函数的单调性等,这类问题看似简单,但从实际教学和检测中,有些学生由于对概念的理解不够准确或受到某些知识或方法的负迁移,在解答有关问题时,常会陷入误区,从而导致会而不对、对而不全.本文笔者就日常教学中学生解题中出现的几类典型错误进行扼要分析.

一、混淆两类切线的概念

利用导数的几何意义处理曲线的切线问题是考查导数时常见题型,在此类问题中的重点和关键是抓住“切点”,充分利用“切点”的三个作用:①切点在曲线上;②切点在切线上;③切点的横坐标的导数值等于切线的斜率.在此类问题中有一个易错点即“在某点处的切线”与“过某点处的切线”的区别,其实质就是已知点是否一定为切点.

例1求过点(1,-1)且与曲线y=x3-2x相切的直线方程.

错解因为点(1,-1)在曲线上,所以切点为(1,-1),又y'=3x2-2,故切线的斜率为k=1,因此切线方程为x-y-2=0.很显然学生误认为过某点的切线即为在该点的切线.曲线在“点P处的切线”意味着“P为切点且P在曲线上”,而“过点P的切线”仅能说明“点P在曲线的切线上”.

正解在处理这类问题时往往会出现两个关键词“在”与“过”,很容易区别不清,从而陷入误区,实际上两者形似而质异,处理切线问题一定要紧紧抓住“切点”,充分利用“切点”的作用解题,这是一个基本的原则.本题正解应为:设切点为(x0,x03-2x0),因为y'=3x2-2,所以切线的斜率为k=3x02-2,进而写出切线方程,利用点(1,-1)在曲线上,求出切点坐标,切线方程也不难得出为x-y-2=0或5x+4y-1=0.

二、误用单调函数的充要条件

三、忽视极值存在条件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极值,已成为现在高考的热点,解决此类问题分为三步:①求定义域及导函数f'(x);②求方程f'(x)=0的根;③检验f'(x0)在方程f'(x)=0的根的左右两边的符号,如果左正右负,那么f(x)=0在这个根处取得极大值;如果左负右正,那么f(x)=0在这个根处取得极小值.

结束语

导数是高中数学知识的一个重要交汇点,是联系多个章节内容及解决相关问题的重要工具,它常与方程、不等式等内容交叉渗透、自然交汇,方法貌似固定,但学生常会陷入误区,从而导致会而不对、对而不全,本文仅列举了几类典型错误,有关导数的题型千变万化,日常教学和复习中,我们要强化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领会应用函数和导数解决具体问题的思想方法,并将知识融会贯通.

参考文献

[1]南方清平.高考总复习南方凤凰台一轮复习导学案[Z].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6.

[2]王朝银.创新设计高考总复习数学[M].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2017.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处理误区】相关文章:

增值税缴纳过程中的会计处理误区07-06

诊断误区05-06

传播误区05-22

建设误区05-27

误区浅析06-01

存在误区06-11

心理误区06-17

走出误区06-18

实验误区07-17

误区规避07-26

上一篇:混合工艺论文下一篇:财政补贴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