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精细化管理

2024-07-22

推进精细化管理(精选12篇)

推进精细化管理 第1篇

1 全面推进企业精细化管理的实践

第一, 安全管理精细化。以深入开展井上学“四必”、增技能、强素质, 井下治隐患、反“三违”、提质量活动为主线, 出重拳、用实招, 确保实现安全生产。强化教育培训保安全, 矿区坚持每月组织召开安全政工例会, 查找在安全意识、教育培训等方面存在的不足, 研究制定下一步工作措施, 并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 深入开展安全思想教育活动。不断创新完善职工岗位“四必”教育培训, 全面推行职工自学公讲, 由浅入深, 重点管理, 集中突破, 引导职工由学到讲, 由作学员向当教员转变, 增强了职工自主保安意识和能力。强化质量保安全, 将竞争机制引入到安全生产管理全过程, 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采掘区生产单位分成四个组, 每月实行分组互检, 被检对象由矿早会临时抽签决定, 检查结果由检查方、被检方和矿评比小组共同评出。并在每月矿安全生产大会上通报评比结果, 对质量、安全、生产、接续等综合评比优胜者进行奖励, 排名末后的表态发言。各生产采区也分别制定了段队、班组对抗赛的内部“小宪法”, 实现了由从上往下抓向从下往上抓的转变, 矿整体质量标准化建设水平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治理隐患保安全, 牢固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的安全意识, 坚持“三、六、九”隐患排查制度, 严肃追究隐患制造者, 隐患下作业者, 不及时整改隐患者的责任, 并在班前亮相、全矿曝光。狠抓“三违”保安全, 制定56条安全“高压”警戒线, 实行“三违”连坐处罚, 并从关爱每名职工、严管不管事干部的角度出发, “三违”罚款只罚干部, 不罚工人。落实责任保安全, 对采掘区、段队级干部实行“末位淘汰”办法, 每季度对采掘区段队级干部和每半年对区科级干部进行综合评比, 末位者进行调整。

第二, 经营管理精细化。完善制度严管理, 每年制定实施切合实际的经营管理若干规定、单项经营管理等政策和办法, 并充分发挥月份资金平衡会、经营指标动态分析会和经营考评会的作用, 强化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考核, 确保科学测算和落实各单位成本指标。针对井区女核算员较多, 不能够准确掌握成本动态的实际, 进行了全面的调整和清理, 并在全矿范围内公开选拔聘用了一批素质高、能力强的井区成本核算员, 提高了成本考核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开源节流降成本, 细化落实定额定量物资品种, 实行实物量和价值量双向控制, 全矿定额定量物资完成率为89%。强化跟踪问效, 落实包点、包片、包区跟踪管理责任, 确保做到“三清一准”, 即材料投入去向清、数量清、使用状态清, 投入量准。严格控制生产过程管理, 成立了送料队及回收队, 专门负责各种材料、配件的运送及回收, 既方便采区, 又减少丢失、浪费。全面构建生产绿色通道, 明确了采掘区系统所有机电设备管理标准, 严格组织评比检查, 兑现奖罚, 机电影响事故率得到了有效控制, 逐步破解了制约我矿生产的瓶颈问题, 不但为稳定产量规模提供了先决条件, 同时也取得了可观的效益。积极创建节约型企业, 在强化物资调剂使用的基础上, 深入开展修旧利废、回收复用会战, 进一步加大40大板翻新、自制梯形钢加工等力度, 减少了新品投入。强化槽链板环、风水管线、电缆等配件材料管理, 严格执行以旧换新制度, 不见旧品绝不投入新品, 丢失者扣除损失率按新品赔偿, 并将罚款落实到采区科级干部, 提高了各项措施的控制力和执行力。

第三, 信息管理精细化。坚持以信息管理精细化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工作思路, 先后建立健全了矿井地测信息、生产调度监测、通风监测、井下跟踪定位等系统, 对井上下重点区域、重点部位、重点岗位实施集中监控、远程监控和实时监控, 以便及时掌握安全、生产信息, 为日常安全管理和生产调度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持。建立工资查询系统, 职工收入一目了然, 增强了工资分配的透明度。突出考勤管理重点, 结合我矿实际, 不断完善虹膜和跟踪定位双重考勤管理系统, 实现了考勤管理由人工手写的粗放型向以计算机记录为准的精细化转变, 解决了以往人员、工资、效率统计不实的弊端, 有效杜绝了空号头、走人情工、考勤不出勤等套取班中餐及工资现象, 提高了企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

第四, 绩效管理精细化。为全面推动整体工作, 我矿以强化基层党政干部绩效考核为总抓手, 2009年年末根据绩效评价体系运作的需要, 成立了绩效考核办公室, 负责全矿科级干部绩效考核工作。制定下发了基层党政干部绩效考核实施方案, 建立健全了多部门参与、相互制约制衡、公开透明的考核运行机制。每月绩效考核办公室按照各单位党政干部构成效益工资的权重, 即安全质量、生产进度、效率效益、成本管理等12个要素, 根据各系统领导及职能部门提供的考核依据, 进行全面综合的考评, 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奖优罚劣, 充分利用经济杠杆作用, 鼓励先进、鞭策后进, 促进了整体工作的全面提升。

2 开展精细化管理的思考

第一, 实行精细化管理, 核心在“以人为本”。人是企业中唯一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主导因素, 以人为本的管理, 要求确立职工在管理中的主导地位, 并围绕调动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去组织一切管理活动, 最大限度地发挥职工的能动性, 全方位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从而使企业真正实现“人人都管事, 事事有人管”。精细化管理是对企业生产、安全、经营和所有的事都实行精细化的改造工程, 通过鼓励全员参与, 实现每件事都有人管, 所有的人都有可管的事。因此, 实行精细化管理, 就必须将人本思想渗透到管理工作的全过程, 把识人、用人放在管理工作的首位, 进而形成尊重人、关心人、培养人的良好氛围, 达到管理精细的目标。

第二, 实行精细化管理, 根本在“完善制度”。实行精细管理是一项长期、艰苦、细致的工作, 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不能一蹴而就。再好的管理制度都不是一劳永逸的, 必须在实践中针对新情况、新要求不断完善、补充。只有把各项管理工作制度和工作标准长期地进行细化, 使其根植于管理创新之中, 渗透到工作环节之中, 融汇于生产经营之中, 才能营造出一种无形的约束力, 才能形成一种具有强大动力的管理方式和运行机制, 使广大职工在一种动态管理中不断完善自我, 使企业在动态管理中不断得以创新, 进而建立起良性管理的长效机制, 发挥精细化管理的作用。

第三, 实行精细化管理, 关键在“领导推动”。企业实行精细化管理, 需要领导者发挥组织职能, 为企业的运行制订制度和规则, 确保企业能够有序地运转, 从而发挥“人”的作用。同时, 领导者以他在企业所确定的权威, 通过指挥协调各个部门的相互关系, 调动各个利益群体的积极性与创造力, 进而实现企业制订的各项目标、计划和设想。因此。实行精细化管理的关键在领导, 在于领导发挥核心的组织和指挥职能。

第四, 实行精细化管理, 成败在“严格考核”。考核是精细化管理中一项重要制度, 是关乎精细化管理工作成败的决定因素。精细化管理所有的运作程序和流程都是建立在严密的考核体系上的, 这个考核体系由若干个具体目标组成, 一旦其中有一个缺项, 就会产生多米诺效应, 只要牢牢抓住考核这个核心, 就会全盘皆活。因此, 实际工作中对管理流程的每个环节都应该做到严密监控, 通过严格的考核, 才能做到软指标硬化, 硬指标量化,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定性的标准化, 定量的数据化, 从而保证精细化管理的目的性和有效性。严格考核更应体现在时时处处, 决不可有一丝松懈, 必须一贯地坚持下去。

参考文献

[1]涂兴子, 等.煤矿精细管理[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2004.

[2]牛克洪.煤炭企业精细化管理[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2008.

[3]刘克真.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模式与全成本优化预控实务手册[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 2006.

推进项目精细化管理 第2篇

一、龙泉项目部工程概况

“成都东山国际新城” 是四川成都的大型房地产开发项目。该项目位于成都龙泉驿区,由西班牙马西亚建筑事务所概念性设计,由中铁二局集团公司、北京华信怡和投资集团公司及成都龙泉驿区土地整理有限公司投资,开发商为成都华信大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工程监理为成都华西立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该项目规划总投资80余亿元人民币,占地总面积4200余亩,开发的项目分为一级开发(土地整理、道路及市政工程等)和二级开发(房屋建筑及生活配套设施),总工期计划8年。

根据建设方的开发进度,本工程除市政项目外,房屋建筑及生活配套设施分区建设和开发。龙泉项目部是东山国际新城的主要参建单位,施工份额占90%以上,工程建设于2006年4月9日开工,至今已相继建设并竣工交验了A区、B区、C区、E区和配套设施川大附小东山学堂、艺术中心等,竣工面积50.7万平方米,即将竣工的F区别墅2.1万平方米,正在修建的D区房建项目9.8万平米。市政方面完成市政道路6125 m,成桥9座计320.2 m,芦溪河河道整治2496.5 m。

工程至今开累共计完成总产值8.05亿元,累计盈利4400万元,成本结余215万元。

二、整章建制,建立健全内控制度。

(一)狠抓制度建设,强化制度执行力。为规范项目管理,使项目始终保持良性发展的势态,项目部主要采取了一下措施:

一是2006年8月,项目部依据公司工程项目管理体系文件,结合工程项目管理实际需要,研究制订了•施工变更索赔及现场记录签证管理办法‣等18个规章制度,并按劳务用工、财务、工程技术、物资等方面的管理办法进行汇编;按物资机电管理、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工程技术管理、成本合同管理、财务管理、综合管理篇等六大部分分别行文,装订成册,发放到各部门执行;还编写了执行指南表,明确了责任领导、责任部门、责任人等,以确保文件精神宣贯到位,规范了项目管理执行行为并得以长期保持。

二是2007年6月,为进一步规范项目管理工作,建立以责任成本为中心,以责任落实、考核、奖惩为制度的工作机制,经理部将公司•关于公布†工程项目责任成本管理办法‡的通知‣、•关于全面贯彻落实工程项目责任成本管理的决定‣、•中铁二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项目管理绩效考核办法‣等14个文件印制成册;并根据项目运行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又制订和补充了•东山国际新城工地安全、质量、文明施工检查评比实施办法‣等8个管理办法。发放到各部门深入学习和贯彻执行,并按照公司新的管理规章,重新制订管理流程和业务处理程序、报表以及工作报告制度,为了使这些规章制度在项目部得以全面的贯彻落实,项目部还为此组织了项目领导班子、各部门、工区员工对学习掌握的情况进行笔试,考试情况张榜公示并实施奖惩,从而有效地保证了经理部各项工作的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

三是2008年3月,为进一步落实了岗位责任制,项目部针对各个部门(工区)员工制定了•员工工作职责手册‣,将各项职责细化,落实到人头,使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更加系统化的认识且责任更加明确,加强了项目部的制度化建设。通过对管理制度的更新和延续,确保了制度有效性和可执行性。

四是2010年4月,为了提高项目部运转效率,强化工作目标管理,项目部制定并执行了•中铁二局四公司龙泉项目部阶段工作目标与绩效奖励挂钩考核办法‣,每月底将本月计划完成情况及下月计划上会,既使每月各部门工作更加清晰有条理,所存在的问题和经验得到讨论与交流,也增加了部门之间的沟通了解,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坚持集体领导,强化民主管理,建立健全会议决策制度。经理部建立健全了民主集中制及相应的会议制度、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实行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对事关经理部生产经营重要决策,做到了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特别是对物资采购、经营活动、施工队伍招标引进、委外验工、单价调整,以及劳务队工程清结算等问题坚持实行集体表决制,通过党政联席会或经理办公会讨论后,才予以实施;对项目部利润情况、资金情况、费用情况、债权债务情况等均定期进行会上通报及讨论;对重大经营问题采用请示汇报制。同时贯彻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形成的会议纪要的执行情况,相应的分管领导会加以监督和检查,树立了牢固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工作得以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地开展。

(三)、坚持有效执行党政会签制度

1.深化教育,提高认识。项目部在2006年12月收到公司•关于印发†项目部重大事项实行会签制度实施意见‡的通知‣(四司党发„2006‟62号)文件后,立刻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及部门负责人学习文件精神,在项目部认真贯彻执行公司的重大事项会签制度,提高思想认识,打牢会签制度的思想基础。一方面加强项目党政主要领导对“会签制度”内涵的深刻认识和理解,防止机械式的硬搬、硬套和流于形式;其次是扩大会签内涵,进一步创新会签模式;此外,加强领导班子成员的学习,提高管理者的政治修养和领导能力、科学决策能力。

2.明确会签范围,细化会签程序。重大事项会签制度的落实,离不开科学的程序保障,只有做到“程序到位”,才能对项目重大管理行为和关键环节实行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督。为了充分体现重大事项会签制度的合法性和强制性,将制度执行落到实处,项目部结合公司•重大问题集体讨论、重大问题请示报告、重要工作情况通报制度‣、•党委及基层党组织参与“三重一大”决策的实施办法‣等文件要求和项目管理实际,制订了•龙泉项目部重大事项会签制度实施细则‣,明确了会签的事项,要求对项目生产经营管理等11个重要事项必须实行党政会签,进一步对会签的范围、程序等进行了规范和细化。

3.加强宣传,强化监督,提高党政会签操作性。为了使党政会签制度得到良好地执行,项目部一是加强对员工进行“会签制度”的宣贯工作,提高员工对“会签制度”的关注度和参与度,二是加强监督,尤其是对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的工作行为和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项目部坚持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管理工作分析会,对会签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自查、自纠,发现问题及时完善和整改;三是加强各业务部门涉及“会签制度”工作流程的设臵,提高可操作性,使“会签制度”真正落到实处,达到了强化项目管理的目的。4.规范会签行为,强化会签责任。项目部通过不断深化教育、细化规则、硬化监督、强化责任,打牢会签的思想、运行、管理、保障基础;通过规范不同情况下的会签行为,增强了会签制度的稳定性和实效性,很好地解决了会签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确保了会签制度的有效执行又不流于形式;实行党政共同负责,班子集体领导,有关重大事项必须经党政主要领导共同审核签认,使会签制度凸现出应有的效力,进一步完善了内控机制,赢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达到了有效控制项目各项管理的预期效果。

三、狠抓廉政建设,构建和谐环境。

(一)、坚持理论教育,加强作风建设。项目充分利用党工委中心组学习、民主生活会等形式,针对项目实际展开讨论,查找工作中的不足,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及时调整管理思路,改进工作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并加强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理论知识水平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大局观;同时结合反腐倡廉相关文件和宣传资料、案例等适时领导干部和党员进行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从源头上预防腐败。

(二)、强化责任,廉政履约。项目实行领导分工和包保责任制度,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强化履行职责,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并签订廉政承诺书,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网络体系。

(三)、阳光操作,厂务公开。为切实开展厂务公开工作,经理部成立了厂务公开领导小组、明确了厂务公开的主要内容及范围、厂务公开的形式和具体实施部门;在办公区的显要位臵设臵了厂务公开栏,及时对职工工资与奖金分配、物资采购、安全生产、劳务招标引进、对外经营活动等情况进行厂务公开;并设臵“意见箱”及时收集员工反馈的信息,还通过召开职工大会和职工代表座谈等方式,广泛听取职工的意见和建议,鼓励员工积极参与项目管理。厂务公开促进项目管理更加透明化,使员工的民主权益得到体现,推动项目和谐有序的发展。

四、开展经济活动分析,扎实成本控制基础。

针对项目执行过程中的成本状况,项目部研究制定了相关制度,对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定期进行定性和定量的经济活动分析,对成本控制进行检查和监督。

1.规范经济活动分析,重视成本控制。

根据公司经济活动分析的相关要求,项目部成立了责任成本管理小组,并制定了相应的职责,强化了各级管理人员的成本管理意识和成本控制观念。各部门在季度末,对本季度的责任成本执行情况进行开会总结,查找出不足和可能失控的环节,分析原因并形成书面资料报责任成本管理小组,汇总报公司核查。在公司提出的整改意见基础上,项目部不断提出新的整改措施和办法,做到分析讲客观,整改不走形式,确保人人肩上有指标、心中有目标,重视成本控制及整改过程,使项目成本管理工作得到有效的推进。

2.加强间接费的管理与控制是成本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

项目管理过程中,间接费等非直接成本开支的可绅缩性很大,但在成本测算中所限定的额度相当有限,所以必须从严从紧控制支出,避免超出核定额度、超支、成本控制失控的情况发生。项目部根据本工程点多面广的特点,为此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项目人员配臵精干高效,避免机构重复设臵和人浮于事,以减少工资总额的开支,从而节约工资性费用的支出。

二是办公费用、交通工具、差旅费等开支,采取部门定员包干,节约奖励的办法。业务费用开支遵循必要和从严原则,建立严格的审批、报销制度,必须事先书面请示,超过千元的业务招待费必须由项目书记和项目经理联签,不得突破规定权限。

三是备用金实行小额、及时报销原则,如果发生后不及时报销,财务部门实行月结时对于不及时报销的人员,采取直接扣取工资的形式处理,本项目自开工以来,备用金额度一直在全公司的检查中都是最少的。

四是财务部门通过审核各项费用的支出,建立各项辅助记录,平衡调度资金,以配合全方位的成本分析,并将情况及时反馈到决策部门,以便采取有效措施来调整项目成本的偏差。龙泉项目通过几年的控制管理,间接费节约明显,累计结余间接费82万余元。

五是大胆创新管理模式,提高项目管理收益。实施项目管理过程中,项目部充分发挥全体员工智慧,勇于创新管理模式,如:2006年建点初期,大胆提出自建混凝土搅拌站,同时考虑到搅拌站的管理难度大,一定要有专业人员进行科学管理,否则将得不偿失,所以又将拌合站经营管理全权对外委托承包经营,并要求承包方在一期房建现场内自行投入建立一座移动式S60砼拌合站,采取两站合一捆绑式经营。通过几年的实践,充分说明当时的决策是正确的,仅此一项就为项目创造效益约300万元。2008年10月份,我们以房建E区20号、21号楼为试点,把工程分包由劳务队伍大包转变为自建班组施工,从目前这种模式运行来看,工程质量有所提高,安全、文明施工更加可控,从成本上看,因少了管理过程中的中间环节,周转材料利用率有所提高,减低了成本。

五、合同管理、预结算方面的成本控制。

作为成本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环节,合同管理和预结算工程贯穿着整个项目施工成本控制的各个工序、各个环节。包括落实项目施工责任成本,制定成本计划,分解成本指标,进行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考核和成本监督等过程都无不与合同管理、预结算工程紧密相连。合同管理和预结算既是开源也是节流,如何把握好这两方面的关系,并以最低成本创造最优效益是项目管理的最优先课题。

1.以合同法为依据,把握好合同签订环节。

合同作为指导施工的基础文件,项目部始终把合同的签订工作作为核心工作来抓。对业主方面,从招标文件中的合同附件到中标后合同的正式谈判,项目部组织各部门并会同公司相关部门对工期、计价方式、进度款支付、材料采购和供应、变更索赔、结算期限、违约索赔等条款进行会审,并在合同谈判时根据会审意见合理掌握谈判细节,以达到最有利的合同条件。对劳务队方面,进场前必须先签订劳务分包合同,在谈判及签订劳务合同过程中,不断修正相关合同内容和条款,规避合同执行风险,提高可操作性,以取得与劳务队伍的双赢,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2.以合同为基础,严格履行合同条款。合同作为指导项目施工的基础性文件,一旦签订,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合同约定进行管理和控制。无论建设方合同还是劳务分包合同,项目部均坚持分级进行合同交底,特别是变更索赔、材料供应等关键性条款,对建设方尽可能多地成立签证索赔增加收入,对劳务队尽量减少合同外的签证支出,特别是劳务签证方面,项目部根据管理办法界定了办理流程、权限、时限,有效遏制了不合理的费用支出,从而达到节流的目的。

3.坚持收支两条线原则,加快催收清欠和劳务清算力度。

由于本项目分区开发,开工至今,已经相继竣工交验5个房建区域和一批市政项目。投资方的特殊性决定了在进度款办理、竣工结算、索赔上存在相当大的难度。在催收清欠方面,针对各竣工交验项目,及时成立专项小组负责尽快报送金额、办理进度款、结算并组织资金。

在劳务验工及清算方面,严格按照劳务合同及项目部制定的验工计价及清算管理程序进行劳务进度验工及清算。劳务验工及清算,项目部各部门需对完成形象、数量、安全、质量进行现场考核和复核,工程部出具工程数量,合约部进行复核后方可计价,形成的计价资料,各部门及项目部领导按照联签制度进行联签确认方能形成最终的进度验工或清算价款。除需建设方办理结算才能办理清算的队伍外,基本做到完工一家清算一家,以避免因清算不及时而造成效益流失以及从而造成的成本支出增大。

4.加大签证索赔力度,努力增加合同外收支。项目部根据实际情况,加大对合同外的签证索赔力度,在索赔方面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以达到开源的目的。截止2010年5月底,我部自行组织施工的项目,累计报送索赔金额4117万元,除变更签证外,索赔金额2650万元,各区域索赔已基本完成,为项目部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六、找准成本管理重点,夯实物资管理工作。据统计,材料费支出占了工程成本支出的60%-75%左右,所以,物资机械管理是成本管理的重中之重,所以,确保物资管理工作有序开展,是成本控制的重要手段。

1.成立了招标询价领导小组,建立了招标询价采购机制。

在项目部成立之初,便成立了以项目经理、书记为主的招标询价领导小组,实行拟计划、先询价、后采购的程序,并确立了公开、公正、透明的采购原则。在此原则下采取公开招标方式,择优选定供货单位并签订采购合同,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选择最低价格、最佳进货时间、最优运输方式,尽量采取厂商直供现场的送货方式,减少中间环节和二次搬运费用。而用于工程的各类辅助材料和机械设备由劳务队伍在保证质量和使用功能的原则下自行采购或租赁,以降低辅助材料和机械的使用费。施工及劳务生活用水电采用包干使用方式,以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

2.加强物资的发放管理。

物资部门根据责任成本预算中材料的消耗量,按材料类别、型号建立材料消耗量控制台帐,并依据施工图纸和按定测资料编制的数量清单,实行限额领料管理。收料、保管、发料等环节必须责任到人,做到账物相符,台账清楚,特别注意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监督,相互制约。

3.加强物资的现场使用管理和核销工作。

作为成本的重要支出,现场管理过程中,要求各级管理人员既要管生产技术和安全,更要管成本控制,特别是在物资的使用中,必须精心计算用量、优化使用方案、尽量做到合理安排使用和物尽其用,杜绝浪费。在各月末,要统计月使用数量并提交相关部门核对。物资和工程、合约部门及时对完工项目进行核算和核销,降低库存,从而达到节约资金占用成本的支出。

4.加强设备的使用和管理

设备管理部门根据工程质量、进度和设备能力的要求,合理地配备机械。外租设备要从降低成本的角度考虑,分别采取按台班、按工作量或包月等不同的租赁形式进行租用。根据计算确定设备维修和油料消耗额,并按月进行考核。建立了各项保养制度并认真组织实施,确保机械设备的完好,杜绝机械事故的发生,努力降低机械使用成本。

七、加强技术工作管理,用科学的方法降低成本。1.做好项目策划、优化施工方案。

在各区项目实施前,以降低成本为原则,以保证工程质量、安全、工期,提高劳动生产率及机械利用率为前提,项目部根据各单项工程的施工特点、施工工期、市场环境、合同条款等做好现场可利用资源调查,进行项目策划,科学制定施工组织方案,逐级优化组织设计,发挥方案预控在成本管理中的主导作用,以保证项目以最优的方式完成施工。做到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环节上均衡;确保工序高效、操作可行、方案最优、成本最低。

2.加强过程管理,努力增加收入。

在项目施工之前,及时组织技术管理人员理解图纸设计意图、做好图纸会审,找出设计与实际施工特别是与工程量清单不相符的工序和项目,提前做好变更索赔的准备。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做好各类变更、签证索赔资料的收集工作,以达到增收的目的。

3.加强现场技术的管理工作。

在项目的各个实施阶段,项目部技术管理部门与现场施工技术管理进行有效的沟通与服务,切实编写基坑支护、外架防护等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各个关键工序相应的作业指导书、施工手册等;各个方案均进行相应的三级技术交底,确保现场作业人员掌握施工工艺。从而避免因技术原因造成施工缺陷返工,以及由此带来的成本支出、各类安全事故增加费用支出,从而达到控制成本支出的目的。

4.加强工程数量的控制与管理。

建立工程量项目总工负责制。项目总工程师具体对确认工程量、分包工程量、建立工程量台账、工程量结算等环节审核把关,严格审定工程数量清单,严禁超量采购等违规现象发生。依据施工图和现场定测情况确定分包工程数量,经项目总工程师签字确认后,作为编制分解责任预算的依据,杜绝成本超支的发生。建立各类工程数量管理台账并及时和物资、合约部核对、共享。每期计价后及时登记,对施工队验工计价的工程数量必须严格控制在已核定工程数量之内,合约部根据工程量进行核对,杜绝超验工程量造成成本增加等问题的发生。

八、重视劳务队伍与农民工管理,切实维护企业效益。作为成本支出的一个主体,劳务队伍和农民工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项目的最终效益。为此,项目部采取了以下措施:

1.严格执行劳务队伍引进制度,把好劳务队伍的引进关。在施工前,项目部严格按照“严审资质证照、择优选定队伍,强化施工管理,全面合同履约”的原则选择队伍,对潜在的队伍资质进行全面的核查和考核,公开招标,项目部集体讨论确定,要求劳务队必须持有中铁二局股份公司颁发的•劳务分包准入证‣。在的基础上引进的劳务队伍,既便于管理,也降低了劳务费用支出,从而较好地控制了成本支出。

2.加强劳务队伍的过程考核,适量奖惩。

在劳务队伍进场施工后,经理部在公司尚未对劳务队伍进行信誉评价之前,率先对劳务队伍进行进度、质量、履约、安全方面的定期考核,对评定出的先进劳务队伍进行奖励,对长期考核优良的队伍在任务划分上予以优先考虑,培养核心劳务队伍,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同时对考评较差的队伍进行处罚,长期未得到有效改观的队伍进行清退。在公司对劳务队进行信誉评价后,更加强在成本方面对劳务队伍的考核,以维护企业切身利益。

4.做好农民工工作。项目部创办了农民工夜校,对农民工进行职业培训和安全教育。建立健全农民工工资支付体系,既保证了农民工基本权益,又降低了风险成本。

九、加强安全管理,强化文明施工。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十分重视安全质量工作,一方面对新进劳务队伍、劳务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从思想上牢固树立安全质量思想;同时加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加强安全技术交底工作,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规范和质量要求精心施工,开工至今安全质量管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赢得了安全质量好、生产进度好、业主、监理评价好的成绩;2007获得“C区14#楼获成都市优质结构工程”,2008“东山国际新城高大模板工程QC小组”获得四川省、国家两级优秀质量管理小组;2009 C区获得中铁二局优质工程等荣誉。

十、小结。

项目管理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把握项目特点,探寻合适的管理模式,努力实行全员、全方位和全过程的管理,不断总结,向“精确、细致、深入、规范”靠拢,项目精细化管理与成本控制力的提高,才能真正取得成效。龙泉项目部自开工至今已近5个年头,具有工程规模大,持续施工时间长,产品形态多,安全、质量、进度控制难,城市文明施工和商品房社会关注度高等特点。为了满足和适应这些特点,从项目开始实施之初,项目部领导班子便把“狠抓精细化管理,努力搞好成本控制”作为项目工作的重中之重,并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一些经验:

一是制度先行,措施过硬。项目部作为一个组织,必须建立健全一套科学并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作为基础,为项目管理指明方向;并且要严格执行,不能将规章制度束之高阁。

二是人文关怀,建立和谐团队。员工是项目部的主人翁,对其必须实行人性化管理,坚持以情感为主线、服务型管理为手段,培育符合项目特色的人文工作环境,打造团结友爱,互助共进的和谐大家庭。

推进精细化管理 第3篇

一、在职业院校推行“7S”管理的意义

学校“7S”管理是指以学校实训室、理论教室、学生宿舍为环境,以学生为管理对象,以“7S”要求为行为目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与管理下,对学习、生活现场环境全局进行综合考虑,通过规范现场、现物,营造一目了然的学习、生活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案例一:上课了,学生从工具箱翻腾到实训台,又从实训台翻腾到工具箱,满头大汗,终于在一堆工具中找到了本次实训课要用的工具。

案例二:班级教室内,垃圾扔了一地,学生在教室内心浮气躁地听讲,教师也在课堂上烦躁地讲课,学生很快听不下去了,老师立即进行批评教育,语气比较粗暴,导致师生矛盾激化,整堂课被迫停止了十几分钟。

案例三:一部分学生又在破坏环境卫生,刚刚清扫过的地面很快又脏了,负责清扫的学生还要注意维护环境卫生,用行动来影响破坏卫生的学生。

案例四:下课铃响起,所有学生无秩序地跑出教室,在楼梯间挤在一起,相互推搡中致使学生受伤。

案例五:教室内空无一人,日光灯、电风扇依然工作着。

上面的案例说明职业院校的学生起点参差不齐,学生在学习、思想、行为习惯、修养等方面都存在很多缺陷,如果不加以正确地引导和教育,将来学生毕业后很难满足企业对职工的素养需求,因此引进企业的“7S”管理理论,既具体落实了系部精细化管理,又能很自然地使学生实现从学校到企业的无缝对接。

二、“7S”管理实施步骤与办法

1.走出去请进来

首先组织教师到合作企业进行调研,与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开座谈会,现场实地了解企业的管理现状,从感观上认识企业的“7S”管理。同时请企业专门负责“7S”管理的工作人员进校宣讲并示范“7S”管理,其中中航物业的工作人员在讲座中提到的五常管理,使教师初步了解到了“5S”管理的基本知识,并通过对中航物业承包物业服务项目的参观,体会到了它在企业管理中的效用。海尔集团在管理规定中要求工人在厂内十字路口必须走斑马线,工量夹具必须放在规定的位置等,这更让教师认识到这种管理模式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降低管理成本,从而达到最佳的效果。而在集成电子的装配车间,在进入车间前大家必须穿上鞋套,偌大的装配车间见不到一丝灰尘,用手指抹一下地面,手指上根本碰不到一点灰尘,比一般家庭的厨房还要整洁卫生。百闻不如一见,这样的参观无疑是对教师的一次深刻体验和教育,给教师们提供了“7S”管理的样板和动力。

2.规范完善管理制度

根据“7S”管理要求,起草制定实训室管理、教室管理、宿舍管理及专业实训各项管理制度。如《“7S”管理实施细则》《标准化实训流程》《设备操作规程》《实训车间应急预案》《实习耗材管理办法》等。添置了工作服、工具箱、工具柜、警示牌、“7s”管理看板、责任人标识牌等辅助劳保用品,为实施“7S”管理做好准备。

3.做好“7S”管理宣传工作

一是通过师生动员会加强宣传,让师生了解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明确推行“7S”管理的目的。二是组织各教研室编制“7S”管理教材,并把“7S”管理课程列入教学大纲,编入教学计划,安排教师进行授课,学习“7S”管理的有关内容和实施步骤等相关知识,让学生做好认知准备。

4.按照《“7S”管理实施细则》进行现场管理

“7S”管理是一个动态的管理方法,不同场所“7S”管理中7个“S”项目要求也各有侧重点,但一个共同点是程序基本相近。笔者所在学校以教研室所管理的教室、实训室为管理对象,对照制定的细则逐步落实,现以电气自动化教研室的“7S”为例谈谈做法。

一是整理。即区分要与不要的东西,现场除了要用的东西以外,一切都不放置。整理的实施步骤,第一步是现场检查,第二步是区分必需品和非必需品。将实训室、教室内的物品进行归类处置:第一类是不要(不允许放置)的物品,即长时间不用的有用物品、长时间不用的无用物品,与学生角色不符的阅读物及其他物品、学习过程废弃用品、多余的桌椅。第二类是要(允许放置)的物品,用到的课本、各课程的作业本、各课程的学习辅导用书、优秀课外读物、学习文具(盒)、平时随带必需用。第三步是清理非必需品,第四步是每天循环整理现场。

二是整顿。即整理后将要的物品按规定位置分门别类整齐摆放,明确标识。其目的在于使学习场所一目了然,缩短寻找物品的时间,消除过多的积压物品。

三是清扫。即保证学习现场无垃圾、无灰尘,环境整洁,地面、实训台、黑板、讲台、桌椅每日擦拭,门窗玻璃、电视、多媒体、灯扇每周擦洗。

四是清洁。即保持现场清洁,实训或授课过程中,教师在现场来回巡视,及时发现并指出学生乱扔垃圾、废料等现象;课程结束时,按规定保养、清洁设备,长期保证现场干净整洁。具体要求如下。

橱柜:将橱柜统一放置在实训教室的合适位置,在每个厨柜的左上角贴上该厨柜内盛放物品的标签。

工具:将工具箱整齐摆放在固定的橱柜,里柜门上贴上在这里存放工具箱的学生名单,每个工具按照顺序放置在工具箱内,工具箱内张贴工具清单,按清单整理工具。

电脑:将每台电脑编上号码,合理摆放在桌子上,主机和显示器上应标明“是否完好、维修日期”等信息,以便于使用。

理论教学区:横竖成线,人离开座位时,椅子置于课桌下左右居中,靠椅紧贴课桌;人离开教室后,桌面不能放置其他物品;离开教室、宿舍应及时关闭照明、风扇等有关电器,关好窗户,教室门上锁。

实验演示区:整体要求是干净、整洁、井然有序。下课后工作台面上要整齐,放学后把门窗、风扇、灯关上。

学生实操区:学生实操区一定要干净,凳子摆放整齐。离开教室、宿舍及时关闭照明等有关电器。

卫生区:卫生区要整齐,卫生工具要摆整齐,按顺序放好;公用工具用完后要放回原位;垃圾箱内不能有垃圾。

五是安全。维护人、财、物的安全,以班级为单位与任课教师、班主任签订安全责任书,定期进行安全大排查,消除安全隐患。

六是节约。按标准流程领取实训耗材,根据学期计划,以月为周期采购实习材料,依据实训项目发放材料,工量夹具损坏的追究赔偿,有回收价值的废料回收利用,实现实习材料精细化管理。

七是素养。要求学生自觉遵章守纪,养成良好的习惯;使要求变成行动、行动变成习惯、习惯变成自然。

经过一个学期的试行,笔者所在学校的学习生活环境有了很大的改观,上面案例中描述的现象消失了,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在逐步养成,师生的精神面貌在悄然发生变化,教师对“7S”管理有了全新的认识,也提高了他们的工作热情。当然实施“7S”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持续不断地推进和创新,为做到高效和坚持,还要建立有效的评价考核机制,健全检查评比制度,只有这样才能把“7S”管理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有效地加快笔者所在学院向精细化管理迈进的步伐。

建设“精细文化”推进精细管理 第4篇

实践证明,精细管理工程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适宜工具之一。

融合创新,构建“精细文化”

所谓精细管理工程,是指企业按照“六精五细”的思路和方法,对企业的管理进行精细化改造的工程,它是一个系统的、相对的、动态的、全员参与的过程,是一种指导和引导企业规范性和创造性管理、扭亏为盈、谋求科学发展的方法。

精细化管理和标准化建设,贵在工作方式方法的改进和创新,只有在规范基础上不断创新,才能体现精细化管理和标准化建设的活力和价值。因此说,精细管理工程是创新的产物。

——融合创新,喊响“一句话”。建设“精细文化”之初,催化车间认为,作为油田的一个三级单位,文化建设必须在继承“中原石油文化”的基础上创新,在“创业创新创效,建设和谐油田”企业精神的基础上找准切入点。此后,经反复研究和提炼,大家一致认为,催化车间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的生产特点,工作中必须精心细致;搞好精细生产就是“创效”,强化精细管理就是“创新”,“精细文化”必须促进车间的和谐,提升车间各项工作水平,这也是落实“创业创新创效,建设和谐油田”的具体措施。于是,催化车间摒弃了那种一提企业文化建设就搞一整套理念的习惯模式,以“精细”为核心,喊响了“精细催化”的口号,既便于操作又利于职工认同。

贴近实际,唱响“一个调”。基层文化建设必须贴近实际,依靠职工,全员参与,才能彰显生命力。为此,催化车间在创建工作中做到“两个坚持”:一是坚持“以我为主”,同时注重借鉴先进经验,实行总厂企业文化办公室人员、车间领导、职工“三结合”,确保了“精细文化”“油”味浓厚、职工认同和有效实用;二是坚持全员参与。职工每人提交一套文化方案,车间全体职工召开各种座谈会、研讨会十余次,发放征求意见表156份,6易其稿,最终确定了“精细催化”的核心理念,提出了“思想上精诚团结,管理上精益求精,安全上精以责任,质量上精耕细作,生产上精雕细刻,成本上精打细算,技术上精义入神,学习上精金百炼”和“细分产品,细分岗位,细分职责,细化目标,细化制度,细化成本”的“八精六细”目标,初步构建了“精细文化”的理念体系。坚持在建设中学习、在学习中建设,规范车间职工行为,使大家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精细文化”所倡导的价值和观念上来,形成了唱响一个“调”、共谋新发展的良好局面。

——尽力有为,共建“一个家”。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投入坚持一要“有为”二要“能为”的原则,并把它作为“职工小家”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稳步实施。“有为”就是尽力而为,适当投入。在总厂工会的大力支持下,车间先后投入4万元购买了《让企业文化起来》《中国式员工》等书籍,并组织职工学习;调整、改造了车间操作室布局,在操作现场、办公区域制作了“精细文化”标识,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能为”就是量力而行,突出实用。催化车间坚持勤俭节约、因地制宜,发动车间干部职工自己动手搞创建,以促进“精细”管理为目标,修订完善了46项规章制度;技术人员为促进技术培训工作,开办了《精细员工加油站》,收集、编印学习内容,及时上墙;业务人员积极参与《精细文明赛场》的管理;岗位操作人员每隔4小时,将当班的汽、柴油产品质量分析曲线划在《精细质量统计栏》上。通过大家的共同参与,把催化车间建设成为全体员工的文化“家园”。

以文化人,打造一流团队

——弘扬团队精神,以“精细文化”锻造过硬的队伍作风,培育“精细、团结、责任、学习”的团队精神。首先,大力宣贯“精细文化”的内涵,使之渗透进每个职工的思想,逐步成为统一的价值追求和行为规范,并运用到工作的方方面面。其次,把“精细文化”作为一面旗帜,干部在工作中事事渗透“精细文化”理念;职工每天诵读《精细员工宣言》,引导职工树立精细严谨、勇担责任、追求卓越、忠诚敬业的团队精神。第三,采取宣传先进典型与鞭策批评后进相结合的方式,建立激励机制。开展“精细之星耀催化”评比活动,每季度评选出精细班组、学习之星、奉献之星、敬业之星、操作之星,并将他们的事迹、照片和感言张贴在活动园地上,使大家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通过团队精神的培育,职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科学精细干工作、忠诚企业负责任、成为车间职工的共同价值取向;加班加点工作、拾金不昧、见义勇为等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在展现职工队伍的良好精神风貌的同时,树立了昂扬正气。

——强化教育培训,以“精细文化”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催化车间从三个方面入手,努力打造学习型、技能型、创新型团队。一是深化“创建学习型班组,争做知识型员工”活动,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将“学习上精金百炼”作为“精细文化”八项目标之一,大力倡导持续学习、终身学习,大张旗鼓地表彰、奖励在学习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帮助职工解决学习上遇到的各种问题。二是建立了能力素质与待遇挂钩的内部分配机制,实行星级操作员、全流程操作制度,鼓励一专多能,形成了学文化、钻技术、强素质的良好氛围。三是采取多样化的培训形式,提高教育培训效能。以提高综合素质为核心,以技能培训为重点,采取集中培训、岗位练兵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坚持做到“五个结合”,即提高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提高业务技术技能相结合、课堂学习培训与岗位实践锻炼相结合、自己学与师傅带相结合、停机学理论与开机学实践相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把催化车间的职工队伍打造成一个高素质、高技能的知识型员工群体。

——共创和谐,以“精细文化”提升职工队伍的凝聚力。在操作室、交接班室设立了“我耕耘、我收获”专栏,及时将文件精神、规章制度、考核奖励、班组事务等内容公开,使职工全面了解油田、总厂、车间、班组的情况和信息,营造了科学民主、公开公正的人文环境,引导职工积极参与车间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促进车间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同时,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把“精细催化,勇争第一”的精神理念融入到活动中,进一步提升了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落地生根,“精细文化”与生产经营管理深度融合

——把“精细文化”建设的立足点放在日常生产工作上,开展小指标劳动竞赛,推进与生产运行管理的深度融合。企业文化也是生产力,“精细文化”的“八精六细”目标中的每一项都直接与生产经营相关。为落实“安全上精以责任”,车间在生产中推行了“不间断巡检法”,改为各岗位定点巡检为不间断交叉巡检。为做到“生产上精雕细刻”,岗位职工在生产交接中“细”字当头,严格做到“三一四到五报”,无论寒冬酷暑、白天黑夜,交接班提前30分钟进装置,认真检查生产安全和装置运行情况。在操作室设置了“生产技术分析栏”,将影响生产运行的疑难问题公布出来,组织当班职工分析、研讨,提出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使生产保持良好运行状态。

2006到6月,催化装置实施MIP技术改造,此项目属国际炼油行业的新技术、新工艺,国内仅有的三套装置都是在3~5月内改造完成的,尚无一次顺利开车成功的先例。面对艰巨的任务,车间干部职工紧紧抓住“精细”二字,白天组织装置检修、配合改造,晚上学习新的工艺技术。施工过程中提前介入,熟悉设备、流程;开工阶段打破常规,“三查四定”与试车工作一起进行,倒排工期。车间领导连续一个月吃住在现场,职工每天睡眠不足5个小时,终于在6月28日生产出合格产品,创下了国内同类装置1个月时间改造和开工一次成功的先例。

——把“精细文化”建设的着力点放在提升基层管理水平上,推进与基础管理工作的深度融合。催化车间以“达标、创优、争强、夺牌”活动为载体,总结提炼能够体现车间生产特点的管理理念,以此规范职工行为,提升车间的管理水平。细化安全管理,提出了安全从“心”、从“头”、从“手”、从“脚”开始的“四开始”安全理念。坚持“四个一”制度,即每年新年第一天的“安全零起步”活动,车间领导深入车间各岗位,检查安全生产工作,慰问在岗职工;车间每年召开的第一个会议是安全工作会议;全车每周开展周一安全活动;每个班接班第一件事是进行安全检查。车间细化技术管理,每周对生产技术数据进行汇总分析,根据处理量、产品收率、质量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各系统生产技术参数,不断优化生产技术指标。细化劳动竞赛,在班组之间深入开展将生产、现场、安全、设备、质量、基础资料等12个指标融为一体的劳动竞赛,充分调动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同时,细化现场管理,从细微之处抓管理,从拖把、拖鞋、工具放置,墙角、门窗、设备卫生等细节抓起,每周检查考核,考核结果与奖金挂钩,有效提高了车间的现场管理水平。

以承包推进精细化管理 第5篇

高一教师承包学生名单

高一(1)班邓光:管秀斌刘柏森顾佳文宋恩张语嫣

马伟勋:黄骋俐李超刘童瑶尚方剑邓淇文 姜典冠:赵小艺张文昊马润宇宋学毅魏鏐琛

吴金福:林婉莹戴林达李晓童张子尧竹岡雅子

张帆:陈扬璐肖天栋冯嘉腾毛躬治白亚楠 魏林:李悦煊姜鹤卢泽华智慧

杨哲:谢孝云郭耀泽孙静怡张雨薇

郭永强:胡钰伟孙全金露张心馨高一(2)班刘胜武:刘伊文孟佳琦林京杰李哲王雨竹 杨秉均

谢嘉勤

邓光:闫烁德子旻郭隽高震东黄科伟李月 刘莎:吴金依马霓刘杨周权杨冯洋刘佳 张帆:李京刘一于跃陈雪玲梁子缘吴金福:汪燕琪梁晨雨苏建辉何琳晓龙姜春雨 杨哲:李云涛牛余航张雨桐任马薇金造福高一(3)班姜典冠:何晓丹石大卫刘峻希许峰

王寅雨:岳胜达金钟林刘晓妍周梦瑶姚思远 刘莎:张相悦白瑶邓博鑫赵泽楠贺佳 张帆:张睿吕鹏程童子阳任禹孟赵祥云

吴金福:刘清润张馨予王少聪郭田雨 魏琳:陈笑语刘丽琼陈志安夏鑫 郭永强:王浩嵩冯淦宇张子桐梁高源

杨哲:陈漫时浩铭郑尚昊袁遵昊

教师责任:

1、负责关注承包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情况,给以及时的帮助。

2、每周跟他们分别谈心一次,指出存在的问题,给学生以关心和鼓励。

3、跟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沟通,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推进精细化管理 第6篇

中铁五局一公司在做实做强中国中铁三级施工企业的过程中,始终遵循市场规律发展企业,着力持续提升企业自主管理能力、自主施工能力、自主经营能力,扎实推进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有效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持续提升自主管理能力

从2012年起,中铁五局一公司以集约化管理为抓手开展管理提升活动,成为五局各类管理创新的试点和标杆单位,并形成了集约化管理“五化”经验:

——组织构建专业化。即在管理体制上成立专业化分公司、专业作业队、专业化自建型工班,对专业技术和专业生产资源进行专业化经营管理。近几年来,一公司先后成立了机电、制造、混凝土、桥梁、隧道机械化施工等4个生产型专业化分公司和物资、试验、测量等3个服务型专业化分公司,实现了资产和要素管理的专业化和自主掌控。分公司在项目中组建专业化作业队,目前各项目共有39支专业化作业队。在此基础上,组建专业化自建型工班,以企业职工带民工模式,企业职工担任工班长,优秀劳务工担任骨干,目前,一公司共组建了120个自建型工班,在各个重点工程承担“重难险”工程作业。

——经营承包责任化。即公司对项目部、专业化分公司,项目部对综合作业队,综合作业队对工班等各个层次、各个方面,全面实行层层责任承包机制,并根据不同情况建立各种专项考核机制作为补充。同时,根据一公司施工任务以隧道为主的现状,重点推行隧道超欠挖考核、工序循环时间考核、主要材料节超考核、安全质量考核、二次经营考核、双清考核等专项考核机制。通过几年来的努力,公司目前已实现了“责任承包+专项考核机制”对项目、专业化分公司、综合作业队、专业作业队、班组的全覆盖。

——要素管控集中化。即在专业化的基础上,公司通过开展资金集中管理、物资集中采购供应、机械设备集中管理和租赁、劳务资源集中管理、成品混凝土集中生产供应、商业保险集中投保等工作,推进要素集中管控工作。2014年资金集中度达到87.25%,物资集采率达95%,设备集采率达到100%,商业保险由局集中投保率达100%。2014年下半年推进精细化管理后,公司组织制订了《物资精细化管理实施细则》,物资集采工作得到了进一步规范。

——劳务建设组织化。即把劳务队伍纳入企业组织管理体系,实行集中管理、直接管理、常态化管理。2012年以来,一公司将劳务队伍按照标准进行合格主体的构建和培育,对合格劳务队伍进行统一分类、统一编制、统一命名、统一调配;对劳务队伍管理实行准入、选用、合同签订“三权分离”的管理模式;对劳务队伍全面推行“六必清”(即人员进出清、用工关系清、岗前培训清、持证上岗清、人员考勤清、工资发放清)和“六要管”(即管成本、管资金、管培训、管考核、管分配、管骨干)措施,规范和加强对劳务队伍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管。通过这一系列的组织化管理措施,一公司近几年未发生过“退场经济”事件,队伍保持了稳定,战斗力也逐年增强。

——基础管理精细化。即要求将各项基础管理工作做精做细做实。中国中铁股份公司推进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以后,公司将两项工作进行了合并,制订了一系列落实精细化管理要求的具体举措,目前正组织全面推进。

通过“五化”体系的构建,中铁五局一公司实现了施工组织管理体制机制的全面创新,形成了相对固化的“一体、两翼、两基础”项目管理新模式,成为企业形象和效益的可靠保障。

持续提升自主施工能力

在构建起新的管理体制基础上,一公司始终坚持自主施工能力建设,近年来先后在赣龙、成兰、拉日、拉林等铁路项目代行“局指”进行施工管理,得到了业主、上级等相关方的一致认可。

一是增加自有施工设備的投入。近5年来,公司共投入3.3亿元,添置施工设备673台套,购置了全自动电脑控制三臂隧道开挖台车、阿里瓦喷浆机、科达型钢安装自动手等一批先进的隧道施工设备以及装载机、挖掘机、扒碴机、自卸汽车、车载泵等隧道施工配套设备,实现了隧道施工设备主要由企业自行配置。

二是加大科技攻关力度。针对近年来承担的高风险、软弱围岩隧道多等实际情况,公司先后自主研发、引进、改良了大断面帷幕注浆工艺、隧道简易降尘站、多功能自行式仰拱栈桥、大断面旋喷桩超前加固以及应对高地热、高瓦斯施工的一系列隧道施工新技术、新工艺,攻克了玉蒙铁路秀山隧道的断层破碎、突水涌泥、兰新铁路西宁隧道和赣龙铁路新考塘隧道的富水、浅埋大跨、蒙河铁路平寨隧道高地热等诸多高风险隧道施工难题。

三是提升隧道专项施工能力。公司强化隧道超欠挖控制、工序循环时间控制、主要材料节超等专项考核制度,建立了公司、项目部、架子队三级专项考核机制,强化机制在隧道超欠挖控制方面的作用,目前,公司隧道平均线性超挖值控制在10厘米以内,单口开挖月平均进度Ⅱ、Ⅲ级围岩全断面法施工达到220米,Ⅳ围岩三台阶法施工达到110米,并创下了铁路单线隧道常规钻爆法施工月单口成洞、地铁盾构施工日成洞和月成洞的全国纪录。

持续提升自主经营开发能力

公司从三个方面加强自主经营能力的建设:

——坚持自主经营理念,顺应市场转变思路。一公司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经营思路,逐步形成了坚持自主经营理念的“五个转变”:一是从单一的投标经营向生产经营一体化转变,实现干一个项目、拓一方市场;二是从单纯的经营人员抓经营向全员抓经营转变,建立了全员经营的激励机制;三是从分散经营向区域经营转变,形成了稳定、梯次递补的经营阵地;四是从盲目经营向理性经营转变,严格遵守“五不投”原则,近三年来放弃了35个项目81个标段的投标,确保了项目的中标质量;五是从关系经营向规范经营、实力经营转变,目前,在江西、湖南、贵州、青海等多个省市公路市场保持AA信用等级,为拓展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nlc202309031535

——构建自主经营体系,紧跟市场完善机制。在组织体系上,一公司突出经营片区和经营窗口建设,构建了以公司经营开发部为中心,以7个片区经营指挥部、12个经营办事处为主体、35个项目部为支撑的经营开发组织;在工作机制上,根据市场形势变化,先后制订完善了《经营工作管理办法》《经营承揽任务奖惩办法》《片区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坚持推行经营目标责任制,将目标责任逐级分解落实到下一级责任主体。

——做实自主经营区域,围绕市场拓展阵地。一是做深做透重点区域,重点做熟已有10~20年开发历史的贵州、江西、陕西、北京等市场,使重点区域每年承揽的非铁路任务占公司非铁路任务合同额50%以上。二是积极拓展新的区域,近年来公司相继在甘肃、青海、辽宁、湖南等市场取得突破和滚动发展,构建起了全面覆盖、多点开花、梯次递补的经营阵地。三是大力培育新兴市场,积极拓展城市轨道、水利水电、市政、石油管道、绿化景观等施工领域,其中,公司在地铁市场相继承揽了17个项目。到2014年,公司在新兴市场领域承揽的任务量已占到非铁路任务量30%以上。

扎实推进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

按照企业不仅要做强做大更要做精的发展理念,2014年8月5日,中铁五局一公司召开了视频动员会,向公司下属各项目传达了中国中铁股份公司、中铁五局精细化管理系列会议精神,同时发布了公司《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推进意见》。公司成立了领导小组,全面部署推进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各项工作。从8月中旬开始,公司利用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深入发动,专题辅导,做好了推进精细化管理的组织、舆论和思想准备;组织各单位开展了精细化管理培训及考试,考试覆盖到公司全体员工。10月初,公司发布了《中铁五局一公司精细化管理实施细则》(第一版)和工作表格。10月9日,公司召开了精细化管理第二阶段工作推进部署会,并在会上按新的績效考核要求与符合条件的项目重新签订了内部经济承包责任书。10月中旬开始,公司成立了两个督导组,对各项目精细化管理工作推进情况进行专项检查、指导,完成了新开工和完成任务不足50%的项目的督导工作;同时,公司机关及部分项目根据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整改。11月初,公司结合中国中铁股份公司、中铁五局各类精细化管理文件要求,重新梳理、制订了精细化管理支撑文件116个、业务流程108个,并汇编成册发各项目部执行。11月底,公司所有在建、收尾项目及专业化分公司均上线运行了项目成本管理信息系统;拟定的作业层队伍建设规划,已在成兰项目部挂牌建立了公司第一个作业层实体。目前,公司已按照《精细化管理实施细则》要求,实现了各项工作的常态化开展。12月初,公司根据运行情况,重新修改发布了《中铁五局一公司精细化管理实施细则》(第二版)。该项工作的推进和取得的成效,成为了中铁五局深化改革、推进精细化管理的排头兵,受到了中铁五局领导的高度评价。

(责任编辑:李万全)

以教学精细化管理推进“减负增效” 第7篇

一、“教学精细化”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试验

“教学精细化”解决的是教学的科学化、精细化的问题,涉及教学各个环节。其目的是运用学习理论、学科专业理论,把各个学科教学——包括课程目标、内容、教学、评价环节——背后的道理梳理清楚,并开发出相应的技术。

具体来说,确定目标环节,各学科有各自的“双向细目表”。用这套表格,可将学科课程标准、单元目标、课时目标细化。教师使用习惯之后,大到一个学科,小到一节课,包括学生掌握目标的心理过程,都会有一个整体性的、相对透彻的把握。在教学设计环节,初步形成了“问题空间切割”的设计技术。要点是,教师设计的大小教学环节(具体为问题)要切合学生相应的认知梯度。这其中,又演绎出很多教学模式,比如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内涵—外延反变提问式”“大问题设问—小问题切割探索式”等。

在评价环节,既有课堂评价,也有定期的诊断评价。教师备课时已经有了经“双向细目表”设定的目标,课堂中遵循学生的认知梯度进行教学,一节课结束时,教师已经通过观察、提问的手段知道了学生各个能力点上的掌握程度。所以,在作业布置时,教师可以配置针对性非常强的作业。这样,就构成了一个教学精细化的框架。这个框架,正在指导着我们的教育实践。

二、“教学精细化”中的区域教学诊断测试分析与评价系统

“区域教学诊断测试分析与评价系统”是我区教师进修学院在推进“教学精细化”试验过程中,定期诊断宝山区中小学教学评价时所采用的技术。这套技术,解决的是课程诊断、测量、评价的科学性、精确性,及运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解决评价效率的问题。

“区域教学诊断测试分析与评价系统”的设计思路是,对照学科“双向细目表”目标,编制测量量表;不同能力点、不同掌握水平的题目组合,又形成一套编制量表的技术。使用这套编制技术,可以精确测量不同学生在各个测试点上的掌握水平。由此,也可清晰反映出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旦学生、教师知道自己学、教的水平与问题,就非常有利于他们解决问题,提高水平。

目前,我区在中小学诊断性评价中全面使用了这个系统。运用这个系统,我区建立了细化到具体教师、具体学生,在具体能力点上教学情况与掌握水平的资料库和分析体系。有了这个测量分析工具,我们对全区教学中的问题,从整体到学生、教师,都有一个清晰细致的了解,由此大大增加了区教师进修学院教研和科研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教学精细化”致力于区教师进修学院自身学术水平的提高

宝山区教师进修学院在开展“教学精细化”研究中深深地体会到,区教师进修学院的教师仅仅依靠经验,来为区教育局、为基层学校、为一线教师服务,是远远不够的。我区在新课程实施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要靠我区教师进修学院领导和教师更为深入的、有力度的研究,并开展针对实际问题的研究试验。我们的“教学精细化”试验和研究,之所以能够做到效果明显,受基层学校欢迎,是因为研究比较深入,做法简单实用。

如何推进和实施班级精细化管理 第8篇

一、班级规章制度要细。

健全的制度是班级精细化管理的前提和保证。通过制定班规班约, 使学校各项制度具体化, 制度内容精要, 便于记忆。把制度落实与诚信教育有机结合, 对守纪与诚信的学生要激励表扬, 对违纪与失信的学生要实施必要的“良性惩罚”。实践证明, 在这一阶段班级中如果没有严明的规章制度和组织纪律, 就很容易出现松弛、涣散现象。较为有效的做法是在民主讨论的基础上, 让学生自己定制度, 诸如听课、集会、两操、自习、作业、课外活动和个人仪表及卫生制度等。在此基础上, 将班规班法修订完善后提交班会表决, 让学生在制定制度中学会做事, 在自觉守纪中学会做人。对于初始班级的管理, 班主任要把养成教育放在首位, 依照建立的班级规章制度, 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提出切实可行的要求, 使学生懂得生活在集体中应该做什么, 允许做什么, 禁止做什么, 哪些该表扬, 哪些该批评;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严格的检查、评比、总结。这样, 井然有序的班级秩序就会在较短的时间里形成。当然, 即便有规章制度, 学生也难免把在社会上受到的一些不良影响带到校园中来。这时, 班主任就要重申各项纪律, 重提各项要求, 若有新的规则和要求出台, 也要及时告知学生, 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每个学生重新纳入正常的班集体的轨道中来。

二、班干部选配要精。

学生骨干, 尤其是班委会的小干部们, 是师生之间的一座桥梁, 在班集体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生入学伊始, 班主任可以依据以往的学生档案, 将品学兼优或原来当过班干部的学生组成临时班委会。工作一段时间、学生之间有了较深的了解之后, 班主任就可以通过民主的方式由学生自己重新选举班干部, 将那些有热情、有能力、品学兼优、办事公道的学生选拔出来担任干部。对新组建的班委会, 班主任既要严格要求, 又要关心爱护, 还要加强指导。一般在班委会能够独立开展工作之前, 要经过“三步走”。第一步是“抱着走”。开始, 班主任可以亲身处理班级事务, 班干部在一旁见习, 学习班级管理的理念和方法。第二步是“扶着走”。经过一段时间的见习后, 便可以逐步放手让班干部来做一些管理工作了, 此时班主任可只当“主持人”, 由班干部当“主要演员”。第三步是“看着走”。即由班干部组织召开班委会, 管理班级具体事务, 班主任充当参谋的角色, 在必要的时候加以指导。一般通过“三步走”的锻炼, 班干部大都能独当一面, 胜任工作。在培养和选拔班干部的过程中, 为使班干部责任具体化, 明确化, 可以将竞争机制引入班委会, 实行班干部任期责任制和轮流上岗制, 实行民主管理, 注入管理活力。使班干部精心对待每一项工作, 精心组织每一项活动。

三、班级学风建设要实。

学风是班风的集中反映,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应具有浓厚的学习氛围、强烈的竞争意识、活跃的探究思维。班级的学风建设是班集体建设的根本, 学风是学生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纪律、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的综合反映。当下许多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方法都存在很多问题, 一部分学生对自己要求不高, 缺乏刻苦学习、奋力拼搏的精神。针对这种情况, 班主任要把抓学风建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作为班级管理的核心任务。通过种种方法使学生认识到自己肩负的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 认识到自身知识的不足, 明确学习的目的, 增强学习的紧迫感, 激发学习的内驱力。对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 班主任要进行个别教育和引导, 帮助他们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 切实提高学业水平。学风建设, 主要是抓好课堂管理。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渠道、主阵地。班主任要坚持课前跟班, 运用良性心理暗示和示范作用, 指导学生复习、预习, 做好课前准备, 使任课教师乐教。让班干部记好“缺课记载、课堂记载、作业记载”等学风管理日记, 使班主任及时了解学风建设动态, 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在班级大力倡导“任务型课堂”、“有效性课堂”, 真正使一堂课有效率、有效果、有效益, 学生学有所获, 不断成功。

四、对学生的教育引导要巧。

班主任要做一个细心人, 要善于发现问题, 做一个“反思型”的班主任。班主任要尊重学生个性, 关注学生差异, 关爱弱势群体, 如对上课爱动、听课不认真的学生, 座位优先安排到老师容易关注的地方 (班级“好望角”) , 用老师的关注, 磨砺其优良的学习品质。关心“留守孩子”生活, 周末请他们来家做客, 在生活上关心, 思想上关怀, 让他们感受家庭的温暖。关爱“单亲家庭”、“离异家庭”的孩子, 经常交流沟通, 做到不忽视和冷漠一个学生。对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 班主任工作要细致, 通过班级意见箱、建议箱、电子信箱、家长电话, 了解情况, 分析原因, 对症下药, 呵护学生的自尊心, 扬长避短, 巧妙引导。要精心组织各种活动, 提高班级知名度, 增强班级凝聚力。集体主义是学生成长的基石。无论是开展学习竞赛, 还是文体比赛、劳动实践, 都是集体性的活动, 活动的成败关系到班级的形象和荣誉, 班主任要认识到位, 精心策划, 精心组织, 全程指导, 打造优秀班级品牌, 以班级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发展。

试论推进精细化管理的实现途径 第9篇

关键词:转变观念,全员精细化管理,途径

如何强化干部员工精细化管理的意识, 《赢在细节》这本书里明确提出:“微利时代, 精细管理势在必行”:这是一个以1%或2%的相差而决定胜负的商业时代, 一个细节就可以左右企业的成败。许多企业经营不善, 无法把事业做强、做大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缺乏精细化管理。我认为当前在精细化管理中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首先精细化管理的观念没有在根本上树立。由于传统思维定式, 转变观念是一个写在纸上容易, 说在嘴上容易但做起来非常难的事, 改变已经长期形成的固定思维模式是困难和痛苦的抉择, 所以转变观念是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核心所在。虽然精细化管理推行的几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但是在观念的理解和转变的层次上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片面浅显的认为仅仅是管理要求严格了, 环境卫生和定置化摆放更要符合规定, 而没有深刻的理解精细化管理的全面性和全员性和全过程性。

其次管理缺少创新性, 不规范、不到位的现象仍然存在。尤其是基层的科学管理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 管理还缺少创新性, 不能尽快改变这种粗放型和不规范的管理方式, 实现公司跨跃式发展是很难的。现在的管理对于基层来说都是上面要求怎么办下面就照着办, 创新意识不强, 不想动脑筋来改进本职工作, 完全靠上面来推动本职工作的改进。即使对于上面的要求也还会是自成一套体系, 不按要求操作, 流于形式。

再次, 认真贯彻执行不到位。制度形同虚设, 就毫无意义可言。我们订立的标准很多很全面, 但是还会出现这样和那样的一些问题, 就说明我们在执行和追究方面还是存在一些短板, 不仅是思想意识不到, 甚至是一个地方出了问题都觉得不关自己的事情, 结果检查到自己的时候仍然还会犯和别人同样的错误, 没有引以为戒的思想。

针对存在的问题必须从思想意识等多方面入手全面推进精细化管理。

▲▲一、从提高认识入手, 树立精细化管理观念

精细化管理就是要从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 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 认真负责的工作责任心去做好我们的每一项工作。

一要转变观念。工作能否取得成效, 观念是决定因素。要干部员工在思想上高度重视, 明确加强精细化管理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认真分析本单位在精细化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以及阻碍或影响精细化管理的因素, 透过表面现象抓住问题的实质, 切实解决精细化管理上的漏洞, 消除不利因素的影响。

二要转变作风。在贯彻精细化管理的理念中, 领导干部是带头人, 他们既是推进精细化管理的策划者, 又是落实精细化管理的执行者和实施者。从策划的角度而言, 超前的管理意识和科学的管理理念需要有先进思想和科学水平的支撑, 先进思想和科学创新可以引导人们与时俱进;从执行和实施的角度而言, 要改变以往传统的随意化、经验型、粗放式管理模式和观念, 就必须完善制度, 强化管理, 以提升执行力来保证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效果, 关键在于落实和效果。领导干部要做到靠前指挥, 深化、细化管理, 养成“细心、耐心、细致”和“勤思考、亲自干、敢负责”的习惯。基层领导干部应制定“以人为本, 重在一线”工作方法, 双休日、节假日、八小时内外每天都有领导主责, 深入现场, 严密控制各个工作环节, 理顺工作过程, 明确目标任务, 对每项工作、每个任务, 都要安排到人, 巡检到位, 不留任何死角和盲点, 做到事事有安排, 踏实工作, 执行到位, 用自己实际行动做最好的精细工作表率。

三要加强学习。管理人员必须加强学习, 基层党支部以“打造学习型支部, 争做知识型员工”为目标, 定期组织干部员工进行学习, 并要求党员干部书写读书心得, 交流学习体会, 学习形式新颖, 内容贴近实际工作, 提高干部员工的学习兴趣, 切实提高了干部员工精细化管理意识, 有利于在各自岗位上开展细致工作。

▲▲二、从完善制度入手, 建立精细化管理标准

管理制度是员工在工作生产中共同遵守的规定和准则, 如果没有统一的规范性的管理制度, 企业就不可能正常运行, 因此, 要保证企业管理的规范化和精细化运作, 必须具备规范的、精细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标准。

▲▲三、从强化责任入手, 推进精细化管理执行

精细化管理的落脚点在人, 必须建立骨干队伍, 抓好责任落实。干部管理是抓好管理工作的一个基础环节, 是生产管理精细化的系统工程之一。基层干部是抓好精细化管理系统工程的重要方面, 是最终管理层面, 因此, 必须认真搞好基层干部的思想建设和能力建设, 推动精细化管理工作出成效。

一是必须强调思想建设。要落实精细化管理, 没有一个正确的思想引导是不可能完成的, 车间首先在支部开展“精细管理党员先行”活动, 详细制定评选标准, 每个季度在支部大会上进行民主评选, 评选出“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精心工作”的三面旗帜, 并进行表彰公示, 让他们成为党员精细管理的典范, 也带动一线党员争做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先头兵。在能力建设上, 着重培养干部规划设计全盘工作、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按照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 细化责任目标, 层层签订生产、经营、管理责任书, 明确责任, 推行管理目标责任制, 是我们实行精细化管理一条最基本、最有效的做法。

二是必须强调责任意识。要本着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按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原则, 在日常工作中, 建立双层负责的责任制, 即班子领导承包技术员, 技术员承包班组, 在临时工作中, 指定责任人, 赋予其一定的职责, 并加强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对于不能严格履行职责、按时完成任务的, 要根据规定, 进行责任追究, 做到对号入座, 一视同仁, 才能确保层层有压力, 工作有动力, 事事有落实。

细节决定成败, 在这个微利化市场竞争的时代, 杰出企业对于细节超乎寻常的重视成为他们不可复制的竞争优势, 而忽视细节的企业必然遭受不可估量的损失, 甚至被市场竞争淘汰出局, 因此干部员工必须时刻牢记“工作无小事”的信条, 培养注重细节、严谨负责、防微杜渐的职业品格, 用百分之百的热情追求每一件工作的尽善尽美, 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企业永远立于市场竞争不败之地。

浅析高校如何推进精细化财务管理 第10篇

一、精细化管理的概念

精细化管理是始于发达国家的一种企业管理理念, 它是全新的管理理念, 同时也是一种管理工程。考虑到个体差异、环境、共性等共同启发, 共同进步。社会分工和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必然要求管理精细化, 其主要目标是最大程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 是将常规管理向纵深发展的思维模式。

二、高校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内涵

高校精细化财务管理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主要强调精和细。所谓精, 即熟谙门道, 这就要求每个财务从业者都要加强财务管理规定的研究, 所谓细, 即细致、细分, 精细化财务管理就是要在熟练掌握财务工作的基础上将业务和财务管理责任强化落实, 将财务活动的所有细枝末节建立对应的业务规范和工作流程。高校的财务活动既要遵守国家宏观层面的各项法律法规, 又要遵守微观相关行业内细则和规范, 如笔者所在地泰州相关规定:《泰州市非税票据管理具体使用和管理规定》等。与此同时各高校还需要结合本校实际制定符合自身特征的财务制度以及实施准则。如我校拟定的《江苏牧院出差审批制度》、《江苏牧院出差管理办法》、《江苏牧院财务管理暂行办法》、《江苏牧院预算暂行办法》、《江苏牧院专项经费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及细则。通过一些制度的制定为高校实现财务制度精细化、预算管理精细化、财务评价精细化、经费管理精细化提供有力的保证。

三、高校实施精细化管理的现实意义

(一) 市场趋势、外部环境使高校财务管理必须走精细化之路

市场经济、高校国际化趋势给高校带来了生存危机, 在市场经济下高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新格局正逐步建立, 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就必须走财务管理精细化道路, 一些国外知名大学进驻 (听说纽约大学有进驻上海的计划) 等带来的冲击迫使高校必须走精细化道路。

(二) 降低成本费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优化资源配置使得高校财务管理必须走精细化之路

我国绝大部分高校属于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缺少企业的投入产出比等理念, 不能够完全地利用自身资源开展教学工作, 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高校开展教学工作就是对现有教学资源的利用和再开发, 让教学资源发挥最大的效能。高校精细化财务管理在于提高包括人力资源、物质资源、金融资源等的利用率, 使高校的资源配置更加优化, 节约成本, 进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 高校实现全方位财务管理必须走精细化之路

高校通过对财务工作领域的延伸, 实现高校财务管理全方位无死角监控, 为学校决策层提供更全面、详细的财务信息。精细化财务管理就是通过对经济业务内容进行细化、分解和整合, 不断提高财务工作水平、质量。

(四) 高校建设节约型、服务型校园必须走精细化之路

通过精细化的财务管理, 将日常行政管理工作中的每笔资金均和财务关系理顺, 以提高资金利用率。推行节约型校园建设使学校的每一名员工都要把精细化财务管理工作当作一种文化来培育, 形成一种共识使人人都参与到此工作中成为推动者, 其意义重大且十分必要。

四、高校财务管理精细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 财务精细化管理观念淡薄, 风险防范意识不强

一直以来, 高校对财务管理精细化工作思想重视不够, 理论宣传不到位, 高校除财务外其他管理部门没有积极主动地参与财务管理, 缺乏财务管理信息与所有人的经济活动息息相关的意识。许多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仍停留在“报账式”的基础水平上, 造成学校未来规划与所需资金相脱节, 可能导致学校教学事业发展缺乏足够的财力支持。高校的市场化发展方向所带来的矛盾就是教育成本的增加, 由于高校缺乏有效的成本核算制度, 高校仅有的教育经费已难满足多方面的需求。同时, 高校为了搞好实训基地建设以及一些其他配套建设以满足学生及自身发展的需要, 只有通过多渠道、全方位来筹措资金, 然而有些高校未履行严格的贷款风险控制措施, 贷款的规模大大超出了自身的还款能力, 实质上造成了高校发展的潜在风险。

(二) 资源配置浪费、资金利用率不高

目前高校普遍存在资源配置比例失衡、过分专业化、适应性不强。高校的培养目标与未来的就业岗位直接对接, 需要在教学实习中购买一些专业设备, 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企业设备更新换代的步伐异常快, 高校为了避免设备淘汰过快, 提升学校的硬件设施, 在采购设备时采取“超前”理念, 可能导致部分设备功能单一, 利用率不高, 最终成为摆设, 导致大量资金浪费在这些实习设备上。

(三) 财务预算编制不科学, 预算缺乏刚性、执行不力

很多高校预算编制工作只由财务一个部门完成, 没有相应职能部门合作参与的综合机构, 使编制工作缺乏精细的调研和论证。一些高校采用过于简单的上年基数加本年增长的预算分配方法, 如果上年基数本身就存在不准确, 那么新的一年预算肯定也不准确, 这就造成了财务预算不准确, 资金使用效率持续低下, 扩大资金浪费的空间。科研经费预算编制安排不科学、执行偏差大, 科研项目与科研经费分别由不同部门管理, 存在管理脱节的现象, 难以通过经费管理来控制项目研究的进程和效果。日常公用经费开支未细分至各项目块, 专项经费编制未归口至各职能部门。预算控制刚性约束不够, 在执行过程中财务预算成为一种形式, 不能起到应有的事前申报、事中执行、事后考核的效果, 不能更好地支持和保障高校各项目资金。高校下属部门预算申报的随意性, 导致预算的严肃性大大降低。另一方面, 即使预算科学合理, 但由于目前高校没有对预算考核进行跟踪和评价, 远远达不到高校精细化工作的要求。

(四) 财务人员素质良莠不齐

高校财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严重束缚了高校精细化财务管理的进程, 由于财务人员素质普遍不高, 利用现代化管理方法从事财务工作的技能也不高, 从而使得工作质量和效率低下。目前高校财务人员存在思想管理不适应、理论业务不适应、基础性条件不适应、人才队伍不适应等问题, 高校容易形成经营性财务人才稀缺的现状。

(五) 科学的预算绩效评估机制缺乏

高校预算管理缺乏完整的预算控制机制, 导致预算管理丧失了两大主要功能:资源配置和目标控制。高校存在事前控制成为事后预算、事中更改预算的现象。高校对建立和考核预算绩效评价体系不够重视, 缺乏对预算执行全过程的评估组织和评价体系, 往往造成大量资金的无效投入, 导致资源缺乏和浪费现象严重。

五、实施高校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 树立精细化常态管理理念, 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提高规避财务风险能力

财务管理精细化不是走形式、走过场。既要培养员工树立精细化管理的理念, 还要把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高校文化来建设, 要坚持常抓不懈。要按照现代企业标准, 建立企业化的财务管理制度。高校的综合化发展已经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密切联系, 校与校之间生源的竞争也日趋激烈, 学校的全体员工特别是管理层面对日趋下降的生源, 如何在招生中取得成功, 这就要将风险防范意识贯穿于整个学校决策工作的全过程。高校在总体规划下, 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论证, 充分运用高校银行贷款额度控制与风险评价模型, 在正确评估学校偿还能力的基础上, 科学确定负债总额, 合理设置贷款警戒线。由于预期收入难以与债务的偿还期和数量保持完全一致, 这就要求学校根据自身需求和收入情况, 合理安排贷款结构各占的比例, 对各项贷款的优先顺序进行科学有序安排。尽量使融资成本尽可能降低, 又保证了学校的资金流不断, 以规避财务风险。高校的发展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一些基本建设等, 所以高校应制定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降低投资的风险。对于重大投资项目和大额资金支付应实行集体决策或联签, 这样可避免个人主观决策, 也能有效预防腐败。同时, 学校还应该建立责任追究机制, 对于因个人决策失误造成的重大后果, 可以用投资制度来追究决策者和领导者的相关责任, 迫使决策者加强论证, 谨慎决策。

(二) 明确学校组织性质, 给予科学的发展指导, 重新整合内部资源

高校的经营目的是非盈利性的, 高校资源配置方式要受教育规律的制约。高校为了自身的发展, 优化内部教育资源的配置时, 往往缺乏科学的指导, 缺乏清晰的资源配置效率评价体系。高校可以参考国家的指标, 调整高校的办学规模和内部专业结构。高校对内部教育资源要重新配置, 各单位和部门之间要有机融合, 校舍、实验室、图书馆、仪器设备要最大程度的达到资源共享, 教学科研方面要相互交流沟通, 避免一些实验实训设备闲置浪费。

(三) 制定科学、合理的预算定额, 强化预算执行刚性约束

高校预算除编制方法讲究科学化外, 测算各类经费定额是首要工作。高校应就此成立预算科, 由监审处、财务处、人事处、学工处等职能部门的人员组成。预算编制精细化首先要了解种类财务基础数据以此来制定预算定额, 具体制定各项经费的定额标准, 主要包括人员经费定额标准, 此项工作由人事处、学工处通力合作根据学校定编人数和在校生情况完成学校人员经费支出的定额制定;日常公用经费定额标准, 主要包括会议费、水电费、办公费、差旅费、交通费等;其制定应根据部门工作实际情况, 由财务处根据人员核定为准则核实经费上报部门数据, 制定出各部门各类支出定额。

预算执行工作中, 只有严格执行才能有效提高预算工作的刚性约束。笔者学校规定机动经费10万以下由校长决定, 10万以上由校长办公会讨论决定;科研经费可以通过下发A、B、C、D卡分进度进行管理, A卡用来下拨科研经费, B卡用来核算科研经费使用情况, C卡用来核算科研经费提成情况, D卡来用管理科研经费结余情况, 改革科研项目的管理模式, 明确科研部门和财务部门各自具体的职责, 从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两方面入手, 科研部门建立科研经费管理激励机制, 财务部门建立科研经费支出异常情况处理机制, 实行科研经费使用全程跟踪管理。充分利用先进的财务软件进行上限控制管理, 一旦某个经费项目超过上限控制, 录入凭证就不能通过软件审核而自动停止该经费的报支。

(四) 健全培训机制, 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

高校应建立起财务人员的考核培训制度, 组织实施财务人员外出培训学习以及研讨和交流, 提升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对财务人员纪律进行约束, 并且强调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 从根本上提升财务人员业务素质。财务人员理财观念要进行转变, 从过去重核算转变到重管理核算上来, 要从日常的基础报账、核算转变到重预算执行、分析、管理、调控等方面来, 做一名一专多能的复合型财务人员。

(五) 建立科学的预算绩效评价机制

建立科学规范的高校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 通过建立绩效评估体系, 将高校的经济活动纳入监管范围, 积极构建以绩效为导向的考核机制, 要建立一套完整的预算执行考核制度, 开展事前控制、事中执行和事后考核的全过程绩效管理, 加强绩效目标管理与经费过程管理相结合的模式, 将绩效考核结果作为来年安排项目支出的主要依据。将预算执行结果与部门年度考核挂钩, 建立奖惩机制。加强预算支出项目资金的监控, 逐步加强类似企业的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以此来提高各部门的管理水平。

六、结语

高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举措将财务管理工作推向深入, 应举全校教职工之力, 发挥各职能部门之间配合作用以实现高校教育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向伟.高校精细化财务管理浅议[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09 (10) .

[2]朱卫民.加强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实施方案的探讨[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02) .

[3]孙莉.加强高校精细化财务管理提高财务管理效益[J].大学教育, 2013 (10) .

[4]廖开锐.浅谈广东省高校财务的精细化管理[J].会计之友, 2011 (25) .

推进精细化管理 第11篇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高校学生工作;学生管理;以人为本

一、学生工作精细化管理的内涵阐述

“精细化管理”源自20世纪50年代的日本制造业领域。它是在常规管理理念的基础上的一种更高层次的管理理念,它是社会分工的精细化的产物,旨在尽可能地减少管理过程中所使用的资源,最大程度上降低管理产生的成本。精细化管理的核心是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管理整个过程中的细节,将每个管理环节中的因素进行细化,从而把每个细节都做到精益求精,最终达到减少管理成本、提高管理的效率的目标。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与企业管理同属于管理层面的内容,具有共性一面,但具体到两者的价值追求,差别又是巨大的。企业的终极目标是获取最大的利润,而学生工作所追求的终极价值是育人,精细化管理作为现代管理的一种先进管理工具,把其引入学生工作中,吸收其精华,能有效提升学生工作的整体水平。所以,在学生工作中引入精细化管理理念,就必需以学生为本,把学生作为学生工作精细化的出发点与立足点,注重个体的关注与指导,切实把学生工作做精、做细、做实。学生工作精细化管理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精”——根据实际确定当前工作重点,对重点工作精益求精、精雕细琢、严要求、高标准;“细”——对重点工作做到细致入微,抓好细节落实;“化”——制度化、规范化,把制度内化为师生共同自觉遵守的办事规程与行为准则。

二、高校学生工作引入精细化管理的意义

(1)有助于构建科学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2004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中明确提到:“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可见我国对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是非常高的。笔者认为,要使《意见》中的高校人才培养计划能真正落实,不断地把高校的管理工作具体化,进而精细化,因此,只有实行精细化管理,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细化,才能有效地在高校系统里建立科学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适应当前形势的要求,为我国培养高素质的人才。(2)有助于聚集与整合管理资源,形成管理合力。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各行业的分工日益细化,伴随而来的就是用人单位对人才数量和质量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这就促使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要做出相应的变化和创新,使之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而学生工作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工作的成败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模式的最终效果。但现实情况是,众多主客观原因导致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存在诸多问题,在学生工作过程中常常捉襟见肘。在众多原因当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各类教学资源紧缺。而实行学生工作精细化管理,便能协调与整合校内外各方面的管理资源,并形成管理合力。

三、进一步推进高校学生工作精细化管理的对策建议

(1)培养精细化管理的意识。学校各部门及工作人员要明确意识到学生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每个部门、每位教职工都是系统当中的一个“器官”,只有相互协调、相互合作才能发挥系统的最大功能,反之会因为内耗和冲突过多导致系统运行紊乱,因此,每个部门、每位教职工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十分重要。在众多教职员工当中,辅导员的角色又是最为关键的,因为辅导员与学生接触的时间较多,而且工作职能明确了他们有直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所以,作为高校的辅导员应该加强自身涵养的建设,要不断更新思路、更新方法,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容易地被学生所接受。(2)完善相关规章制度。首先,进一步完善和严格执行管理规章和工作程序。同时要进一步做到规章制度落实要严格,在规章制度面前要一视同仁,这样才能树立规章制度的权威。还要进一步细化管理制度,实行量化管理,使监督管理工作更具科学性和可执行性。(3)重视精细化管理的实施过程。首先精细化管理要到位。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任何环节都是重要环节,如果忽视所谓的微小环节,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从制度上、方法上找漏洞,通过查漏补缺,把每一个学生工作环节做实,这样才能避免学生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风险;其次精细化管理要科学。随着科学技术发展越来越迅猛,现代管理手段和方法也日新月异,在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也应该适应时代的发展,并善于运用现代管理手段和方法,以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再次,精细化管理要深入。教职工尤其是辅导员应经常深入学生学习生活当中,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这样才能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解决相关问题。

面对如此变化迅速而复杂的社会环境,作为教育主体的高校如何在学生工作中较好地引用精细化管理理念,吸收精细化管理的先进的管理技巧和手段,最终做到精细化、人性化、科学化、规范化,仍然是高校工作者面临的一大课题。笔者通过精细化管理的引入,以期起到能抛砖引玉之功效,为更多的先进管理理念、方法和手段引入到学生工作中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 汪中求,吴宏彪,刘兴旺.精细化管理[M].新华出版社,2005

推进精细化管理 第12篇

近年来, 盐城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各项方针政策, 积极组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跨越工程”, 始终把创新项目管理放在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突出位置, 全力推进项目精细化管理, 向严格管理要质量、向规范管理要形象、向精细管理要效益, 有力地促进了项目质量提高和项目效益的提升, 实现了盐城农业综合开发的跨越发展。在项目建设中, 着力做到“四个坚持、六个重抓、两个拓展”。

一、着力四个坚持, 务求选项立项更科学

选项立项体现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思路、决定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成效。盐城市着力“四个坚持”, 努力推进选项立项更加科学。

坚持按高效农业发展要求选择项目。按照全市高效农业发展的要求, 盐城农开局把农业开发项目立项与全市高效农业发展规划实行无缝对接, 与高效农业示范带、现代农业园区、高效农业基地和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有机对接。滨海县327省道高效农业示范带、盐都区步湖路高效农业示范区、东台仙湖农业园区等, 在农业开发项目的扶持和引领下, 建成了全市高效农业发展的新典型。

坚持按规模化要求布局项目。在规划项目布局时, 把农业综合开发新建项目区和建成项目区,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与土地复垦、灌区改造等项目区进行有效整合, 大力推进连片规模开发, 发挥项目建设的规模效应。亭湖区建成5万亩连片项目区3个, 3万亩连片项目区10个。射阳县通过连续投入, 在沿海滩涂建成5万亩沿海有机农业示范基地。

坚持按产业发展要求配套项目。把土地治理项目、产业化项目与主导产业培育进行配套、与龙头企业发展进行配套、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进行配套, 合力推进全市农业产业化发展, 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江苏宝龙集团是以龙虾出口为主的农业产业化企业, 围绕做大做强淡水小龙虾产业, 通过产业化贴息项目、合作社补助项目、土地治理与产业化结合项目的连续投入, 对产业链全过程进行大力扶持。目前, 宝龙集团淡水小龙虾出口量占全省50%以上, 被国家农业部认定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坚持向综合开发积极性高的乡镇倾斜项目。在项目立项之初, 就充分考虑项目建设问题, 项目立项尽量向乡镇领导重视、企业配套能力强、群众积极性高的项目乡镇和企业倾斜, 努力克服重争取、轻建设的现象, 有力保证了立项一个、建成一个、带动一片。

二、着力六个重抓, 确保项目建设高质量

在全面推进项目建设全过程精细化管理中, 盐城市农开局着力“六个重抓”, 努力提高项目建设质量和项目管理水平。

重抓农业开发工作思路创新。盐城市在2008~2010年组织实施了农业综合开发“跨越工程”, 着力加强农业示范园区、高效农业基地、设施农业基地建设, 大力扶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全力服务“三大载体”建设和“一户一棚”工程。三年跨越工程取得了圆满成功, 得到了项目区干群的充分肯定。在此基础上, 盐城农开局精心谋划“十二五”农业综合开发工作, 提出在2011~2013年组织实施“三年目标管理行动”, 借鉴企业目标管理理念, 创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方法, 通过目标制定、任务落实、责任分解、过程控制、绩效评价, 确保规划目标的全部实现。

重抓项目培育机制推广。针对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立项标准高、申报时间紧的实际情况, 为提高项目立项竞争力, 盐城市积极推广项目培育机制。对全市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拟申请土地治理项目的乡镇进行摸底调查、造册建库, 每年从中选择一批项目, 按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立项要求, 从土方配套、结构调整、土地流转、支农资金整合、招商引资等方面, 提前1~2年对他们进行立项辅导和条件准备。

重抓规范化招投标。盐城农开局制定了《盐城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招投标管理办法》, 强化对县级招标文件、标段划分、投标资格、评标办法的指导和把关。各县招投标工作全部进入地方政府的招投标中心, 所有应招内容全部进行了招投标, 所有中标单位都达到三级以上资质。

重抓工程施工监督。为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 盐城市实行专业监理、部门监管和群众监督三位一体的工程建设质量管理机制。市级通过招标的方法, 竞争选择3家监理公司, 对全市项目进行统一监理。市、县项目管理部门加强对监理工作的跟踪考核, 不定期对监理公司人员到位、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项目镇村聘请村干部、老党员和群众代表参与项目工程建设的监督, 实行常日制跟班, 达到施工监督全覆盖。

重抓项目全程审计。盐城市农开局聘请中介审计机构, 从项目开工就进行跟踪审计, 申请政府审计部门, 重点开展竣工审计, 努力做到项目建设审计全程参与。盐城市将审计报告作为项目验收的必备材料, 将审计整改作为项目验收的必要条件, 将审计结论作为资金拨付的唯一依据, 项目审计已成为我市项目工程管理和资金管理的一道坚实的“闸门”。

重抓项目资金管理。在项目资金管理中, 努力做到“4个三”, 确保资金使用安全。财务管理实行“三专”:专帐核算、专人负责、专款专用;资金筹措确保“三个到位”:省市财政资金及时到位、市县配套足额到位、群众自筹提前到位;运转管理严格“三位一体”:农业综合开发部门直接监管、指导实施, 委托监理机构全过程跟踪监管, 财政部门定期抽查;资金拨付坚持“三环相扣”:监理单位提供工程计量表、质量证明材料, 开发部门根据审计意见核实审批, 财政部门按实拨付。

三、着力两个拓展, 树立农业开发新形象

在加强项目建设精细化管理的基础上, 坚持“两个拓展”, 努力树立农业综合开发新形象。

拓展项目资金渠道。进一步强化农业综合开发建成项目是中间产品的理念, 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为平台, 大力开展支农资金整合和招商引资, 放大财政资金引导效应, 提升项目建设层次。2010年, 盐城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共招引“三资”7.8亿元。建湖县九龙园艺项目区, 投入项目资金800万元, 招引昆山客商先后投资6000多万元, 开发面积扩大到5000亩, 建成温室大棚、日光大棚200个, 栽植花卉苗木近50万株, 建成了形象一流的花卉苗木基地。

上一篇:网络备份系统下一篇:新理念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