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引入范文

2024-06-18

新课程引入范文(精选10篇)

新课程引入 第1篇

怎样能把学生引入到“柳暗花明”的境地呢?我们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用与新课有关的“趣题”、“趣事”引入

兴趣可以唤起某种动机,兴趣可以培养人的意志,改变人的态度,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教师备课时要充分挖掘知识的趣味因素,找一些有关本节内容的,学生易于理解的趣题作引例,牢牢抓住学生注意力,调动其积极思维,使学生既对本节内容感兴趣,又大致了解本节知识用途。

二、开阔视野,史料、故事引入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对数学方面的历史小知识感兴趣,因此在引入新课时应抓住学生求知心理,讲授一些与所授内容有关的数学史及故事。如此既可以开拓学生的知识面又可引起其对数学的足够重视,还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看到数学也是一门有趣的学科,变“苦学”为“乐学”。例如在讲授“圆与正多边形有关计算”时,可通过祖冲之、刘徽的割圆术及圆周率发现引入;在讲乘方的时候,可以从“棋盘上的米”来向学生展示乘方的神奇;在讲实数的时候,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下毕达哥拉斯如何发现实数以及数学中的三次危机……

三、承先启后,温故知“新”,以旧导新

教师在复习与新课有关的旧知识过程中,和学生一起运用已有的知识形成新的“问题情境”,可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求。如在讲“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时,充分利用“几何画板”软件,教师在场景中任意画一个凸四边形,把各边的中点依次连才培养方案和标准进行反复的论证和缜密的安排,要克服盲目性和随意性,要统筹好课程、师资与资源之间的关系,妥善安排好课程体系,要特别注意课程内容上的协调与衔接。

3.2加强数学与专业教材编写组之间的沟通

目前中等职业教育中使用的教材表面上门类较多,但实质上大同小异。而且各科教材也都各自为阵,相互很少有交流和沟通,更缺乏统领全局、全面把关的部门对数学、专业课及其它课程进行整体审核协调,从而难免教材之间会出现不统一不协调的情况。为了克服学科之间的矛盾,优化课程衔接,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材编写组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共同研究合理方案,大胆进行教材体系改革和创新是非常必要的。师资力量比较雄厚的学校还可以自己根据不同的专业进行校本教材的编写。

3.3主动开展综合教研活动

为了保证数学为专业课服务的功能,实现数学与专业学习无障碍衔接,学校要创造条件让数学教师与专业教师共同开展教研活动,数学教师要及时了解专业课学习所需的数学内容与程度,在数学教学中选讲一些与专业背景材料,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教师也要吸收并采纳数学教材中好的思想与方法,将专业中所用到的数学知识或思想方法讲得简洁明了,同时双方都要了解学生的薄弱环节,共同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案。

结起来组成一个新的四边形,教师拖动控制点改变原四边形的大小、位置、形状,当通过教师验证学生们发现新四边形都是平行四边形时,感到惊讶和疑问,从而引出课题。当他们得知自己经过认真思考推出一个“伟大”的结果时,必然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这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势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内容的印象。

四、问题引入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数学知识能力发展的生长点和思维的动力,一个好的适当的问题足以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让其有效、快速地进入思维状态。教师可提出一个典型问题,让学生动脑思考,在问题的解决中引入新课。例如在引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即“角边角公理”时教师提出: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了一个角分成两块,是否需要把两块都拿来才能配到原形状玻璃?如果带一块,该带哪一块呢?这就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角边角”的三角形全等判定公理的学习情景中去。

五、自主探究引入(或者称为实验引入)

通过观察实验或学生的动手操作,把抽象的理论直观化,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而且能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的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例如讲“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时,教师可以给出已知的边或角等三个条件,让学生按要求画出三角形,然后剪下所画的三角形,再让学生之间相互重叠,从中归纳出全等三角形的条件。在讲“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时让学生将三个内角剪下拼在一起,学生们在实践中探究,总结出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享受到发现的快乐。

六、竞技引入法

人人都有好胜心,儿童少年尤甚。数学与体育相似,有很强的竞技性,学生会主动、快速学习,产生一种强烈的“我要学”,并要“学好”的欲望。笔者在讲解“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时”在课前把本节知识的结论提前告知了一个学生,在上课时,让这名学生和班内的一个大家公认的数学尖子比赛解

3.4尝试模块式单元化教学改革

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新的专业和领域不断出现,学校确有课程计划赶不上市场变化之感。针对新型的专业课,学校可以对数学教材的内容和体系进行适当的重组,以数学的单元化教学来满足专业的模块式教学之需要。也可以针对不同专业对数学的要求不同适当拓展数学内容,编写模块式数学教材,基础数学模块的内容以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和学习专业必备的基础知识为主。专业数学模块可根据职业岗位群的需要,选择典型案例、情境模拟等教学形式,将数学与专业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应用性,从而提高专业水平。

作为一名职业学校的数学教师,在面对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困难时,不能一味地降低教学要求来迎合、讨好学生,而应该理性地分析,重新定位、调整教学的思路和方略。以上是我对数学学科在职业教育中定位的一点个人看法。

参考文献:

[1]桂德怀.数学与专业课学习的相关性研究.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4月.

[2]陈晓江,胡胜生.技术数学:高职数学课程改革的目标取向.职业教育研究,2006年12月.

[3]胡胜生.技术数学———高职数学的新定位.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1月.

新课程标准下数学习题的演变

———赋予数学习题浓郁的生活气息

李玉玲

(郑州市第六十五中学,河南郑州

一、现状分析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数学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获得作为一个现代公民所必须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等方面都得到进步和发展。目前我们现行的资料中,充塞着机械重复的练习、枯燥乏味的练习、烦琐的死记硬背要求等;无思维价值的练习很多,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造成学生对数学练习及数学学习产生厌烦情绪,严重阻碍了学生生动活泼自由的发展。要克服这些弊端,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设计练习时,首先应考虑是否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是否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理论依据

1. 心理学认为非智力因素中的兴趣和动机,对学习产生

积极的动力作用,所以从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机入手,可以解决学生厌烦学习数学的问题。

2. 教学论认为解决好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材,学生与教材之间的矛盾,能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调动学生的潜在能力。

3.《数学课程标准》强调:

数学教学要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要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积极主动地学习有价值的数学,即要求我们架设起数学与生活之间的桥梁。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来源于生活,习题的编拟贴近生活,可使学生产生亲近感,从而诱发学生内在知识潜能,使学生主动地动手动口动脑。

三、赋予数学习题浓郁的生活气息

近两年我校数学组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在如何架起习题与生活之间的桥梁方面进行了有意识的探索,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效果。现介绍如下,以期与同行共享。

1.让习题内容与生活接“接轨”

方程(只说出该方程的两根之和、两根之积)。结果可想而知,学习较好的学生虽然解题速度很快,但没有巧妙的方法,始终输给该生。笔者及时说道:同学们,知道为什么出现这种结果吗?学生们一致认为该同学有好的方法。笔者跟道:对,该同学学会了一种很方便的方法,今天我们也来学习这种方法。

七、创设“悬念”引入新课

心理学认为,悬念可以集中人的注意力,使人产生迫不及待的效果。例如,一位教师在引入乘方一节内容提出下面的问题:“把一张报纸对折五十次,你们想想大概多厚?”有学生回答:“怕有几尺厚吧。”教师回答:“差远了,你们尽量往多的地方想。”有学生回答:“能有几丈吗?”教师回答:“再大胆些。”有学生半信半疑地说:“总不能有几百米吧?”教师回答:“你把对折50次以后的这叠纸放在地面上,另一头就这超起过月球了。我们可以顺着这爬上月球见嫦娥和吴刚呢!”这时学生几乎没有一个相信这个结论。教师说:“不相信就算算。”此时学生也憋不住了,一个个紧张地进行对数计算,算错了的学生自觉地找同桌的同学纠正。抽象的乘方计算,经过这样的引入,使学生的思维由潜伏状态变为积极状态。学生兴味盎然,不知不觉地学上了这节内容。此种方式的引入,激起了学生的强烈求知欲。

八、联系实际引入新课

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看得到,摸得着,有的还是亲身经历过或想亲身经历一下的,所以当教师提出这类问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不再是教科书知识的解释者和忠实执行者,而是与专家、学生等一起构建新课程的合作者,因此,在新课程实验中,我们一方面要用好教科书,另一方面也要根据学生生活实际与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重组、补充、加工,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把数学引向生活,同时让数学习题与生活“接轨”,使数学学习基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的数学基础,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更大热情。

2. 习题情境与生活“链接”

数学情境是沟通现实生活的具体问题与数学抽象知识之间的桥梁。教师应该根据教学需要,将习题设置成生活的舞台,把真实的生活情境转化为习题情境。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学生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在数学习题设计中,情境的设计显得十分重要。要创设一个好的情境,首先必须要有情趣,同时还要适应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问题过易或过难都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教师不仅要熟悉教科书,还要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智能水平和生活经验,创设既为学生所熟悉,又具有挑战性的习题情景。

3. 习题的解决与生活“牵手”

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不但要紧扣课程标准,而且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来组织教学活动。青少年阶段是人生中最生动的年华,爱动是学生的天性,若能围绕学生的活动来展开课堂教学,由学生身边的事产生一种情感上的亲切度和感召力,可使学生切切实实地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的关系,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数学目的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求,达到启智明理的效果。

例如,在“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这节课中,蔡老师从学生已

题时,他们都跃跃放试,想学以致用。如在讲“正多边形和圆”时,指出:正多边形有无数种,那些正多边形可以用来设计美术瓷砖。那做为地板砖呢?例如在学“解直角三角形”这一节时这样开场: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我们每周一清晨都要举行升旗仪式,向国旗行注目礼,高唱国歌,令人鼓舞。今天请大家想办法测量、计算出国旗的高度。学生会七嘴八舌地说出方法,教师因势利导:“为了完成这个任务,我们就先解直角三角形。”学生兴趣很浓,听得认真仔佃,收到了激情引入的效果。课后组织学生们用学过的知识去测量、计算旗杆的高度。教学联系实际,一扫学生头脑中数学枯燥、抽象的印象。

九、课件引入

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给数学课堂教学带来了革命性的活力,学生们会对眩目的Flash动画、专业级的幻灯片、随意变化而保持内在关系的几何画板自然地有一种亲近感。在讲全等三角形这部分内容时,学生被两个三角形的平移、翻转、旋转(Flash动画)所吸引,整个一节课,从一开始就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中进行着。

新课程引入 第2篇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 有机化学 课题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1875(2009)03-054-01

研究性学习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理解是指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狭义的理解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课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政治知识,发展思维能力,获得探究能力,并能应用知识、科学观念和技能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设置研究性学习,其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习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他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有利的环境,因此,笔者尝试把研究性学习引入化学复习教学中,希望使复习课不再是简单的知识重复和再现。

一、研究性学习活动过程的设计

1、选题设计阶段

在高一年必修2的内容主要是有机化学知识。在高二年的三本选修教材中我们学校也准备先上《有机化学基础》,所以期末考试卷以有机化学为主。出于此种原因,笔者准备对高一有机化学进行简单的复习,对更好的学习《有机化学基础》做铺垫。

2、课题设计阶段

在课题确定之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根据研究课题进行分工,从该课题的研究进程分为:“知识点收集小组”、“问卷调查小组”、“习题收集小组”和“测试、统计小组”。每个小组实行组长负责制,而且每小组有自己明确的研究计划和实施细则。

①知识点收集小组主要负责将有机化学教材中的知识点细化,并做归纳整理。②问卷调查小组主要负责将第一组中的知识点制作成问卷形式,对班级的同学进行调查,并统计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③习题收集小组主要是通过第二组反馈的知识点掌握情况进行相关习题收集,并制作成练习卷提供同学。④测试、统计小组主要是对同学提过三个阶段的研究性学习后,进行测试,并将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反馈给老师。

由于各组的负责内容不同,要求学生的能力也有所不同。第一组的工作是整个研究过程的开始,没有第一组的工作其它组的工作要做好就很难,所以第一组的学生以学习优秀的学生和学习较差的学生搭档完成,这样即可以保证任务完成又可以让学习较差的学生在整个过程学习复习的方法。

3、课题实施阶段(1周)

每小组根据自己制定的计划开展活动,第一组的学生知道自己的任务要提供给第二组材料,依次类推,所以每小组的学生都各尽其职地抓紧课余时间完成任务。

①知识点收集小组:主要通过教材、课堂笔记、课外辅导材料进行知识点的整理,并进行细化、分类。

②问卷调查小组:将细化的知识点制作成问卷,对学生进行调查,并进行调查结果统计。

③习题收集小组:在没有得到第二组的统计结果之前已经开始搜索材料。他们从教材的课后练习、同学的辅导书、网上搜索习题,然后结合第二组的统计结果进行筛选,并做好归类,印制成练习试卷分发给同学,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情况获得不同的练习进行训练。

④测试、统计小组:结合第二组的统计情况,该组的学生自行设计复习测试试卷,组织同学进行测试,批改,最后将成绩汇报给老师。

4、课题总结阶段(2课时)

通过前面3个阶段的研究性学习,学生基本掌握复习化学知识的一种流程和复习方法,学生在整个过程中不管自己是哪个小组的成员,都认真分析自己在本小组活动中的收获和不够完善是地方,并以总结、心得体会的形式在第一课时中进行交流、讨论,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课后,在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下,第一组组长和第四组组长分别结合其它组同学的意见,将本组的研究性学习内容制作成powerpoint演示文稿,在第二课时里为全班同学进行演示讲解,完成最后的复习总结。

二、研究性学习教学反思

1、研究性学习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主要接受性的学习方式,将学习任务以定论的形式接受下来。研究性学习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在这次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自己设计和实施了学习方案,老师只是在其中指导,不干涉学生的活动。

2、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多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

研究性学习为学生创设了开放的学习环境,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需要材料或知识可以是:查阅电子资料或网上信息;综合有关图书资料;实地调查;实验验证等。因此,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多渠道获取、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研究性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可以看成是一种简约化的科学活动,化学研究性学习就是让学生以科学家的思维模式和研究思路,利用有关科学方法和科学探究的一般程序,主动参与科学知识的学习和应用,这有利于学生实现掌握科学概念、形成探究能力和培养科学态度的有机统一,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

4、研究性学习让学生体验成就感,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在现行中学教学的每个班级,都存在学习成绩差异,特别是对于一小部分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学习成绩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对于这部分学生来说具有共同的特征是对自己的学习缺乏信心,心态自卑。但是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分析这些学生的不同情况,将他们分别安排在不同的小组中参与活动,他们的能力得以发挥在他们面前展示他们特殊的一面,得到其他同学的重视和肯定,逐步恢复自信;他们也在活动中接纳了其他同学的优点,提高自己。

三、结束语

研究性学习与传统学习方式的显著差别和其突出的特点,所以将研究性学习引入化学教学则是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一种有效途径。在本次教学尝试中体会到要真正实现这种改变:教师要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教师要由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帮助者;由简单的教书匠转变为实践的研究者或研究的实践者;由教学活动的主角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配合者。教师教育观念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以此同时,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也不是通过一次两次的研究性学习就可以改变的,所以,要真正实现课程改革,需要教师和学生不断实践和努力。

参考文献:

[1]朱越,岳刚德.高中化学新课程理念与实施[M]

[2]王祖浩.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3]段昌平.让学生实质性参与化学课程改革的实践[J]

[4]钟文方.研究型课程的定位、特点及实施中的难点[J]

新课程引入 第3篇

一、“课堂对话”引入政治课教学过程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关键环节, 课堂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灵魂和核心。将“对话”引入课堂教学正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探索。学习的过程是对话的过程。对话, 原指人与人之间的交谈。建构主义认为, 通过“对话”有利于主体双方在彼此交往的过程中实现沟通、合作, 在相互协作、相互促进中实现认知、情感、价值的融合。而“课堂对话”是师生围绕一定教学内容, 均以主体身份参与交流和交谈的教学方式。它不同于以往的“灌输式”教学, 强调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观点、主张的对话交流, 强调师生与教材、作品等情境之间的心灵情感交流。它是师生人格对等上的交融, 相互依赖氛围下的启迪, 交流后的认可, 肯定之中的引导, 浅层之下的深入。“课堂对话”是实现教学“互动”的一种有效形式。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除了继承传统的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道德行为和激发强烈思想情感的教学目标, 更突出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经验, 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 使新课程教学内容具有鲜明的生活性。同时, 新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强调实践性和开放性, 以促进发展为课程评价标准。这些特点和优势, 为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 开展课堂“对话”, 提供丰富的素材和发挥的空间。所以, 将“对话”引入政治课教学是实施新课程标准的有效形式。

二、在政治教学中实施课堂“对话”的措施。

(一) 转变教师角色, 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 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是在课堂教学开展“对话”互动的前提条件。只有民主、平等、融洽的新型师生关系, 才能保证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在师生之间完全平等、充满信任的课堂气氛中, 学生获得了安全感和愉悦感, 才敢于真实表现自己和展示个性, 与教师、同学展开讨论和对话, 真正做到“不唯书, 不唯师”, 自由深入地思考问题。

而传统教学片面强调教师和“教”, 忽视学生和“学”:教师是主宰、权威, 处于“传道、授业、解惑”的地位;学生处于从属、绝对服从的地位, 学习的主动性被剥夺, 只能被动地适应教师和教材。所以在课堂教学中, 要有效地开展“对话”, 教师必须转变角色, 更新观念, 由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知识探索的导航者”。具体有三方面的要求。

1.教师要定位为课堂“对话”的平等参与者, 学会倾听。在“对话”过程中, 教师不再是课堂中的主宰, 而是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设计者和参与者。对于某一问题或现象的认识, 要乐于倾听“不同的声音”, 乐于“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2.教师要履行引导职责, 给予学生思维和学法上的指导。通过创设有利于学生获得知识、训练技能、发挥创造力的对话情境,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积极探索。对于学生在讨论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及情感、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困惑给予必要的指导, 在学习方法上给予点拨。

3.教师要善于引导、激励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星星点点的智慧火花, 不失时机地给予积极评价, 增强其自信心。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使学生产生愉快的心理体验, 保持不断探索新知识的情感冲动, 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发展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简而言之, 教师必须将教学重心从使学生获取、积累知识转移到学会学习, 掌握和研究学习方法, 实现自我建构知识、培养创造力上来。

(二) 创设教学情境, 营造参与氛围。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 情境是学生认知与发展的重要资源, 是语言、文化、知识意义产生与实现的场所和“基地”。情境教学贯穿课堂对话的始终。所谓情境教学是指,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有目的地创设并引入一个相关问题的情境, 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 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 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从而启发、帮助学生掌握、理解知识, 提高分析问题、探求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设成功的教学情境, 是引导学生主体参与、促进主体参与、巩固主体参与的最佳手段。良好的情境对在课堂有效地开展“对话”实现“互动”是十分必要的。学生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 可以获得较多的主动表现机会。当成功地解决讨论的问题, 学生就会得到发展欲的满足, 有助于形成乐于学习的良性循环。通过发言、讨论和交流等主动参与的外显行为, 不断内化学习内容, 自主生成和灵活运用知识。

情境的创设形式是多样的。而新课程标准中的高中政治教学内容除了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生活与哲学等必修模块外, 还有许多可供不同发展潜能学生选择的课程, 涉及许多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的问题, 为教师创设情境提供了广阔的发挥空间。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课程和要求, 联系学生实际, 采取多种方式创设情境。创设学生主动学习的情境、探究的情境、民主的情境、激励的情境, 尽量让学生独立思考、质疑、反思、总结和自我认知。在创设有助于开展课堂对话的教学情境时, 必须符合以下几个要求。

1.从教材实际出发, 创设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真实情境。这样的情境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 并且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分析、解决问题, 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欲望, 积极参与教学互动, 开展对话。

2.创设有利于多向对话互动的情境。形成这样的多向互动, 既包括师生对话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互动, 又包含教师启发学生的对话互动和学生对教师的促动, 让课堂上的每一个人都有均等机会参与交流、表现自己, 实现和谐共振。

3.创设有利于整合知识、拓展思维的情境。学习过程的本质是利用头脑中已有的认知结构同化和顺应新知识的活动。只有经过学生头脑对不同领域知识加工整合, 才能挖掘知识深层意义, 才能形成新知识, 新知识才能被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 进一步形成创造力。

(三) 创设问题情境, 精选“话题”。

话题是对话双方互动的媒介, 好的话题能够通过对话促进互动向深度发展。而对话话题往往是在课堂提问中产生的, 因此教师创设问题情境, 精心选择话题是成功开展课堂对话互动的前提。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 疑解于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精心设计、提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话题, 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参与意识。一般而言, 成功的话题具备这样的特征:首先, 能够引起对话主体的兴趣, 特别是能调动学生自由思考、议论和表达各自观点的积极性。其次, 有利于实现对话的多向性, 即能实现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对话, 引起以学生为主的课堂讨论。再次, 能够给学生以充分自由想象、表达的时间和空间, 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所以, 教师在创设情境设计话题时, 必须考虑:第一, 是否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 而非单纯知识性。第二, 是否有利于学生自主建构知识, 建立自己的思维模式。第三, 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江苏省2005年秋季开始使用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1·经济生活》从学生较熟悉的经济现象入手, 对经济学原理进行剖析, 让学生获得亲切感, 从心理上乐于接受, 使我们结合教材, 设计情境, 开展课堂对话具备了基础。比如在教学“多彩的消费”这一课时, 笔者就做了这样的尝试。首先, 设计具有启发性问题, 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笔者问:“买来一根甘蔗, 该从哪头吃起?是从最甜的根部吃起, 还是从梢吃起, 把更甜的留在后头?” (有三种选择, 大多数学生选择将甘蔗剁成一节一节, 再从中吃起, 苦乐均匀。)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 笔者再设问:甘蔗从哪头吃起, 从经济上讲是一个偏向于即期消费还是未来消费的跨期间选择问题, 实际表现了哪些消费行为?学生讨论概括出三种消费行为:赚多少花多少, “花明天的钱, 圆今天的梦”;攒够再花, 先储蓄起来以期未来可消费更多;合理开销, 适当储蓄 (大多数的选择) 。第二步, 进行分组讨论:“哪些因素决定了家庭的消费与储蓄决策?”学生在讨论基础上总结出四个因素:与个性有关, 取决于对待风险的态度;受社会消费心理的影响, 如攀比心理;与收入预期有关;与银行利率有关。第三步, 让学生自主选择研究:“这些因素是怎样影响消费行为的, 对那些消费领域影响较大, 怎样花钱才合理?”最后, 让学生设计一个方案:“假如拥有三千元钱, 你将怎样安排全家过春节?”在这个实际教学过程中, 学生发言积极、讨论踊跃, 联系相关知识, 甚至有些观点已超越书本范围, 给教师以相当启示, 达到教学设计的目的。

实践证明, 将“对话”引入课堂能变单向传授为多向发展, 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积极意义。总之, 课堂对话教学是一门艺术, 能够充分体现学习的主体性、交互性、协调性和生成性, 彰显自主探究学习的本质, 值得广大教师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张华.课程与教学论.上海:上海出版社, 2000.

[2]吴柳主编.素质教育理论与基础教育年改革.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8.

[3]施良方主编.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8.

企业文化课程应引入双语教学 第4篇

工作经验丰富、专修管理知识的MBA学员认为企业文化重要,这是一种理性的认识;没有踏入社会、没有管理知识基础的大学生认为企业文化重要,这是一种感性的认识。无论理性或感性,大家对企业文化有着高度的认同,企业文化课程走入大学课堂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我国已有一些学校与老师进行了相关尝试。然而,我感触最深并让我有一些新想法的却是年初的一次授课。

今年,江苏大学面向海外大学生推出首期“2009在华商务文化赏析”文化交流项目,我受邀用英文向来华的印度SVK管理学院 (Shankara Vidya Kendra Institute of Management)的MBA学员和教师讲解企业文化,他们对中国文化环境下的企业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全球一体化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越走越近,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关心不同民族的人如何思考、如何行动,原先的陌生和今天的需要,造成我们迫切地希望知道其他国家的企业文化。这就不难解释为何国外学员更热衷于知道中国企业有着什么样的文化,而国内学员更乐于了解国外企业的文化有哪些差异。

应该用国际化的视野来开展企业文化课程教学,不仅要让学生了解企业文化的相关理论和操作,还应让学生通过這门课程了解其他国家的企业文化情况。“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解国外企业的文化特性,学习其文化精髓,才能帮助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取得更大的成功。而学习国外企业文化的最好方式,就是用其语言、学其知识。企业文化课程采用双语教学,可以更直接、更广泛地探索各国企业文化。

双语教学来源于美国,当时是想借用这种教学方法,使外来移民及其后裔能很快地学会英语,融入美国社会,从而更好地工作与生活。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海啸,再次证明经济全球化对各国的影响,提高国与国之间的交流能力变得尤其迫切,双语教学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赋予了新的意义。

双语教学是指能在学校里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各门学科的教学。双语教学中的双语,其中一种是指母语或本国语,另一种是指后天习得的语言或外国语。目前,国内双语教学是指除汉语外,用一门外语作为课堂主要用语进行学科教学的教学方式,我国双语教学的主要外语多为英语。

企业文化课程引入双语教学,可体现几方面优势:第一,教学目标未受影响,双语教学仅是教学方式,企业文化课不是专业外语课,更不是外语课,学生在课程中主要仍是学习专业知识与锻炼专业能力;第二,提高外语应用能力,学生的外语学习是为了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双语教学结合专业知识、创造语言环境,是帮助学生提高外语应用能力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模式;第三,增强全球意识,可以使用原版的教材与案例,学生接触到大量国外资料,扩大视野,形成全球思维,有助于理解不同环境下的文化差异;第四,获取第一手文化信息,国外资料在翻译成母语后会滞后,而且,选择性的翻译材料也不利于透彻地理解异国文化,导致学生接受的信息落后、理解的文化有偏差,而原文资料可很好地解决此问题。

企业文化课走入大校还在探索之中,用双语教授企业文化课则是更新的尝试。虽然这个理念有些超前,但想想企业文化课的最根本目的,在全球一体化大背景下,双语教学无疑是学习企业文化的好方法。

新课程引入 第5篇

中学物理教学的引入原则有五条:即目的性、思想性原则;科学性、整体性原则;启发性、趣味性原则;直观性、抽象原则;针对性、代表性原则。教学中引入方法与原则的统一, 具体就是下列五个统一。

一、引入方法目的性、思想性原则的统一

这是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一条基本原则, 它一方面要求教师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目的, 要善于把教学目的转化为学生的目的, 使整个教学表现出教师精神饱满, 学生精力充沛。另一方面强调引入要为主讲的内容服务, 体现引入与主讲内容的和谐统一, 从而体现出最佳教学效果的基本特征。这条原则要求教师必须把引入目的作为首要准则, 由此, 引出最佳教学效果。其次要注意引入的思想性,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意志、毅力、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 使学生具有强烈的要求学习目的, 积极的学习动机充分起引入的作用。切不可为达到教学目的而简单了事忽略思想性。例如:在初二开学的第一节物理课, 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物理的极大兴趣, 教师在引入新课时, 可用实验引入法, 可事先准备精彩的物理实验象“反冲运动”“覆杯实验”等, 这样就会一下调动学生的“味口”, 感到物理是非常的有趣, 从而增加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也可以利用一点时间把学生组织好, 带到物理实验室以观察访问的形式让学生观察一下各种实验器材。而其中不少器材都是学生所熟悉的, 这样让学生感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 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亲切感。

二、引入方法与科学整体性原则的统一

这一原则是指引入内容上要科学, 形式上要统一, 就是内容和形式的科学统一。内容上要符合科学, 要认真, 可靠, 同时引入在和教学的主讲内容相联系。如实验得出的结论要通过实验来论证, 同时, 也要准确无误, 不是胡编乱造。这是一条教师在教学引入过程中的基本原则。要做到这一点, 教师除了要精通业务, 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外, 还要领会教材, 分解教材的知识结构, 采用恰当的引入法, 引入恰到火候, 要与讲解的内容完整一致。例如:为了讲解“电磁场电磁波”教师可用“猜想”方法引入新课。比如: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变化的磁场会在其周围空间产生电场, 那么变化的电场是否会在其周围空间激发磁场呢?如果这种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在周围空间交替地出现, 会出现什么样的图景呢?

三、引入方法启发性、趣味性原则的统一

引入的目的是激发兴趣, 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对知识求知欲, 使教学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但激发兴趣, 并不是盲目追求兴趣, 没有启发意义是起不到引入作用的。要做到这一点, 首先教师要有丰富的与物理学科有关的生活经验。要热爱物理教学, 善于分析生活中有关物理科学的现象。其次, 教师要注意自身文化知识的修养, 全面提高自己的能力, 才能达到引入方法与启发性, 趣味性原则统一。例如:在讲“物理的浮沉条件”一课时, 用实验引入法以三个鸡蛋分别放在清水、浓盐水和适度盐水中。分别出现下沉, 上浮和悬浮的三种有趣实验现象, 为引入启发学生对浮沉条件的思考, 既有趣又有启发性。再比如:在讲解“奥斯特的发现”一课时, 可用故事引入法, 讲解奥斯特怎样和他的助手做实验的故事, 让学生体会伟人的思维方式和科学献身精神。

四、引入方法与直观性、抽象性原则的统一

由于物理学科是一门实验学科, 既直观又抽象, 但抽象是以直观为基础的, 通过对直观实验的认识从而达到理论上的抽象概括。在引入新课时, 掌握直观性、抽象性原则, 使直观与抽象有机的结合使用, 一方面可通过直观接触, 亲身体验, 概括出抽象的结论来引导学生学习。另一方面也可提出抽象问题, 通过直观的实验现象去论证, 从而来引导学生学习。要做到这一点, 教师除了有上面第三条原则的要求, 要了解生活中与本学科知识相关的现象外, 重要的是熟悉物理教学中的各种有关物理资料、实验, 对物理学中结论的论证要了解。例如:在讲“电压”这一课时教师可用类比方法引入, 从水按一定方向流动形成了水流, 而要形成水流必需水头处有水压。同时, 电荷向一定方向移动形成电流, 而要形成电流, 必需电路两端有持续的电压, 从而引入“电压”感概念。再比如:在讲“升华和凝华”这一课时, 教师可用实验引入法做好碘的升华和凝华的实验, 给学生展示直观材料, 通过直观实验的认识从而达到理论上的抽象概括。

五、引入方法与针对性、代表性原则的统一

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 教要以学生的对象为基础。针对性是所教学生而言的。就是要根据学生的情况来确定引入的内容和形式的。不视学生的接受能力, 学生听起来不明不白, 引入将失去作用。这里有两点要注意, 一方面是对不同的学生应采取的不同的引入方法。另一方面是对不同的课型, 也应采取不同的引入方法。代表性是对引入的内容来讲的。同是一种引入的形式, 但选择的内容要有代表性。反之, 同一内容, 可选择多种引入形式, 但选择也要有代表意义。要做到这一点, 教师要掌握各种类型课的教法特点, 根据各类课型的特点来选定恰当的引入方法。这样才能做到引入方法与针对性、代表性原则的统一。例如:在讲“平面镜”一课时, 教师可用复习提问法, 和练习巩固法引入, 有针对性地复习光的反射定律。再比如:用提问讨论法引入“重力”这一课。提问一:什么叫力?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提问二:手推铅球, 铅球离手后, 在空中运动过程中向前的推力, 重力和空气阻力等, 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提问三:竖直向上抛出一小球, 速度越来越小, 这主要是因为小球受到了空气的阻力, 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抽查学生回答后, 板书课题“重力”“提问一”是为了复习以前的力学知识, “提问二”制造了悬念, 引导学生注意常犯错误:“受到向前的推力”, 为以后物体的受力分析和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打下基础, “提问三”启发学生直觉思维, 把注意力引导到“重力”上来。三个问题前后互联, 搭配得当。整个提问讨论过程围绕“力”和“重力”这个中心, 没有分散学生对“重力”注意力。

新课程引入 第6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渗透,内驱力

1 用足用好语文相关教材

苏教版语文教材宛如一幅令人赏心悦目的画卷, 质朴而新颖。她不仅培养习惯打好基础, 而且强调积累, 注重渗透, 还力求简约, 便于教学。与其相配套的由特级教师李吉林主编的《小学语文补充阅读》则语言规范, 文质兼美, 富有时代气息, 与教材相互融通, 相互渗透。

备课时, 我通常借助《补充阅读》, 首先找到与新课相关联的资料, 用于帮助、指导学生理解课文, 或扩充阅读, 积淀学生底蕴。如:在指导学生预习《莫高窟》、《林冲棒打洪教头》、《郑成功》等课文时, 就可以充分利用《补充阅读》上的助读材料, 让学生更多地了解课文所介绍的人物或事物的历史背景, 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教完《小镇的早晨》、《鼎湖山听泉》后指导学生阅读《我爱家乡的小河》、《海滨仲夏夜》等情景交融的文章, 让学生感受家乡风貌、祖国山水的美丽迷人, 激发起学生从小对大自然以及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憧憬之情。利用课本每个练习中熟记成语的训练项目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摘录成语佳句, 积累词汇;同时还经常性地开展成语接龙赛背诵古诗词竞赛等活动, 使学生兴趣盎然学有收获。

认真研读苏教版教科书, 经常能发现文中有许多可以设计成学生续写或仿写的妙处, 如:《鼎湖山听泉》一文中写道:那像小提琴一样轻柔的, 是在草丛中流淌的小溪的声音;那像琵琶一样清脆的, 是在石缝间跌落的涧水的声音;那像大提琴一样厚重回响的, 是无数道细流汇聚于空谷的声音;那像铜管齐鸣一样雄浑磅礴的, 是飞瀑急流跌入深潭的声音。课堂上, 学生被这美景深深吸引, 七嘴八舌地为这段文字续编那像钢琴一样明快的, 是泉水绕过树根, 拍击卵石的声音;那像二胡一样舒缓的, 是溪流穿过草丛, 流连花间的声音……又如《莫高窟》一文中描写壁画上形态各异的飞天学生展开了想像的翅膀:有的手持短笛, 缓缓吹奏;有的腾云驾雾, 悠悠飘来;有的轻歌曼舞, 裙带飘逸……从而形象地体现了一种“素手把芙蓉, 虚步蹑太空, 霓裳曳广带, 飘浮升天空”的意境。

教材是指导学生学习的一个载体, 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要大胆实践, 不拘一格地教学, 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培养学生能力的因素, 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着眼点, 活用教材, 发挥教材的最大教育功能。所以学习一篇文章, 并不是说完成了教学任务, 这一课就学完了。作为一名创新性的教师, 应该更懂得活用教材。如在学完课文后, 我会让学生做一些拓展练习。加强练笔就是其中常用的一种方式。

2 学科渗透, 有效生成新知

新课程明确了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 同时强调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作为学习的主体, 学生只有通过自主的“消化”、“吸收”, 才能将知识内化为自身的“营养”。小学生虽然还处于生理和心理的发展阶段, 但我们不能低估了他们的潜能。在教学中, 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合作、参与的精神, 让他们通过对各门功课所学的知识进行有效的整合、筛选, 提炼出对语文学习有用的资源。当然作为教师首先应该不断学习, 勇于探索, 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 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做到挥洒自如, 游刃有余。

如:在学习《郑成功》一文时, 为了帮助学生对郑成功收复台湾这一历史背景的了解, 可以让他们结合社会学科《郑成功收复台湾》一课进行预习, 在学完课文总结时还可以让学生仿照课文的写法, 介绍社会书上学到的历史名人的情况, 再重点记叙一件对国家、对人民有突出贡献的事情。

3 社会实践, 培养语文综合能力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 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学校。它告诉我们教育不要拘泥于教科书, 要敢于冲破以教材为中心, 要与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

如今, 对居住于高楼小区内的学生而言, 麦苗青青菜花黄的田园景致已离他们越来越远了。放眼四望, 满眼尽是高楼林立, 满耳都是车水马龙的喧嚣。传统意义上的农田耕作式的社会实践已不易组织进行了。但是, 只要我们善于动脑, 不断创新, 就不乏新的教学资源, 哪怕是一些十分平常的事情。如:第八册习作三要求学生描写秋天的树叶。我们组织学生在河边道旁踏秋, 观察秋叶的千姿百态与缤纷色彩, 还采集了不少落叶带进了课堂相互品味, 相互交流。结果学生的习作写得形象逼真, 非常精彩。

为了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 增强劳动观念, 我们学校中高年级还开辟了“红领巾植物种植园”。当夕阳映红了天边的晚霞时, 经常会看到师生们忙碌的身影, 他们有的播种灌溉, 有的锄草犁地。第八册习作七要求学生仿照例文《摘茄子》, 写参加过的一次劳动, 学生通过课内外结合, 由感而发, 写出了一篇篇劳动过程具体详实的优秀作文。

另外, 让学生设计校徽、拟写春游建议书、参加消防中队、环保中队、交警中队的活动, 拟写社会调查报告等, 这些实践活动不仅使学生增长了知识, 锻炼了才干, 增强了自主合作的精神, 同时也使语文教学焕发出勃勃生机, 学生也会对语文学习乐此不疲。

4 抓住契机, 激活内驱力

奥苏贝尔提出的“先行组织者”, 是在学习之前先行给出的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包摄性较广、比较清晰和稳定的引导性材料, 它是一种帮助学生认识和处理知识信息的“线索”, 又是一种理解、记忆与运用知识的“脚手架”。学习《黄河的主任》一课时, 我采取了围绕课文, 引入竞赛的方式导入课题:课前预习中让学生通过上网搜索、阅读报刊杂志、询问父母等渠道了解“黄河、纤夫、羊皮筏子”等的知识并进行简要整理, 然后在课堂上以知识竞赛的方式展开课堂教学。这样, 不仅激活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还补充了课文内容, 为课文学习做好情感与知识的铺垫。

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中有不少描写自然景观的课文。例如《鼎湖山听泉》《黄果树瀑布》、《黄山奇松》等, 由于时空的限制, 孩子们不能亲眼目睹他们的风采, 但我们可以运用丰富的学习资源弥补这个遗憾。比如制作多媒体课件, 变以文字为单一载体的信息呈现方式为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方式综合呈现, 为教学营造了形象生动逼真、知识表现多元化的情境, 引发学生的兴趣, 并使之保持高而持久的注意力, 为我们深入阅读教学打好基础。

原文引入:基于课程视野的适时拓展 第7篇

一、原文引入的课堂审视

一位语文教师执教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姥姥的剪纸》。课堂的最后,教师出示教材的原文,拿出被删的原文的最后一段,接下来, 悲伤音乐响起,教师对这段话进行煽情地配乐诵读。教师自己先抑制不住,哽咽流泪,接着,便有学生也轻轻拿起了面纸,课堂上一阵悲情唏嘘。很显然教师的意图是,让学生走进原文,使文本深藏的情感因素得到挖掘与展示。学生不仅能理解“我”对姥姥和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还能由文中的姥姥联想自己的姥姥,在浓郁的人文情怀中,加深学生的理解和体验,促进他们的感悟和思考。不过, 这样的原文引入是否有必要?“死亡”这个话题,似乎对于小学生而言,可能是难以体会之痛。

小学语文教学从文本出发,课堂文本学习,要不要引入原文? 答案是肯定的。事实上,具有课程视野,把握一定的标准,并着眼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就可以引入课文原文。

二、原文引入的课程价值

语文教材中的文本许多是编者动过手术的“教材体”,适时有效引入文本原文可以方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教师利用原文资源开展教学活动,还能帮助学生形成获取学习资源,开展自主学习的意识,并能够在教师指导下巧妙将资源应用于课堂学习。

(一)丰富语言,深化感悟,促进内容理解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是节选的,像《我和祖父的园子》选自萧红的小说《呼兰河传》,《林冲棒打洪教头》改编自《水浒传》 等。在进行此类课文的教学时,适当引入一些相关的原文资料对课文内容进行补充,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人物形象和蕴含的情感。

(二)引情入境,激发情感,提升人文素养

“语文课堂首先是情感的课堂。”这样的定位是因了语文教材中丰富的情感因素。不难发现,教材中除了少数的说明文、议论文外,小学语文教材多选用文笔优美、情感丰富的文本。学生对课文的学习不仅是一次字词句篇章的知识积累,更是一次生动而丰实的感情体验。而文本原文的引入,能很好地为这种情感的产生做好铺垫,更能激发师生的情感,从而达到情感的升华,提升人文素养。

(三)延伸文本,拓展内涵,开阔阅读视野

叶圣陶说过:“语文教本只是些例子。”叶老的话深刻地提示了教材与原文及课外阅读材料之间的渊源关系,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在语文教材中如何学习语文,还要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加以实践运用,以提高阅读与理解能力。所以,教师在课堂中适时巧妙地引入相关文本的原文,恰可起到桥梁与纽带的作用。

(四)活力课堂,渗透整合,建立课程资源

语文教师应该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适时合理的原文引入,让语文课堂变得开放而有活力,不同的内容和方法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提高学习效率,形成富有创新活力的课程资源。

三、原文引入的课程定位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一)关注文本,回到编者的立场

编者选择教材是在一定课程框架下进行的。选定某篇文章,至少在编者看来,是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可能是因为文字浅显生动, 可能是人物形象突出,抑或是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等等。例如《姥姥的剪纸》一课,作者叙述的童年生活,很能引发小学生的深刻共鸣。学生从教材中能够深刻感受到姥姥高超的剪纸技艺,也能体会到隐喻其中的天伦之乐。这些,对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是适当的。 而原文的最后一段,感情浓烈、悲恸,急转而下,特别是“死亡” 这个永恒的词汇,似乎对于小学生而言是难以体会之痛。故而删去。

(二)关注表达,站在儿童的立场

清浅易懂的文字、含蓄美好的情感、温暖积极的基调——这些, 小学生是易于接受的。《姥姥的剪纸》一课,体会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再领会“我”和姥姥间浓浓的亲情,这些美好的情感,学生是容易感悟、感受到的,无需再引入亲人别离的伤痛。

学习《我和祖父的园子》一文,学生能感受到作者童年的快乐幸福和自由自在。适时引入《呼兰河传》中“给祖父插花”一段, 学生很容易理解作者童年时的“自由”和“快乐”,而这也是小学生易于接受的生活方式。

(三)关注阅读,坚持课标的立场

语文的学习,不只是局限于课文文本的学习,要学会触类旁通、 举一反三。小学生正是学习的黄金时期,通过不断的阅读,特别是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将有助于知识的积累,增加知识面,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而仅仅学习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因而在教学中, 教师应进行相关教材原文原著的引入和介绍,引导学生课后主动阅读,取得较好的阅读效果。

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执教《三打白骨精》一课,基于文本阅读的基础上,适时引入《西游记》原著中的话语,积极引导学生课后阅读《西游记》原著,学完这篇课文后,势必会有许多同学阅读原著,寻取自己的“真经”。

新课程引入 第8篇

首先简单地介绍下墙绘,我们会发现一些学生学习的兴趣点,找到一些从基础造型课转向“墙绘”项目课程的切入点。

墙绘是以绘制、雕塑或其他造型手段在天然或人工墙壁面上绘制的画。它对环境有装饰美化的功能。墙绘壁画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绘画形式之一, 如古代世界各国关于宗教的壁画。上世纪60年代,美国的费城和宾夕法尼亚州出现涂鸦文化,经过40年的发展已经让涂鸦走出美国的墙角,成为全球性的艺术创作。发展到现在,墙绘是近年来居家装饰的潮流,是修饰新房,翻新,会所,展厅,酒吧等等许多地方的理想选择。现代墙绘能直接突出装修主题风格;可以魔化空间,出现意想不到的空间效果;能和家具、环境进行配合、点缀使空间更加和谐和个性。墙绘不但具有很好的装饰效果,独有的画面还能体现出主人的时尚品位。

简单介绍过墙绘后,再来谈谈“墙绘”这一项目课程和基础造型课的关系以及引入中职美术课程的可行性。

1“墙绘”项目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以往绘画课上训练内容单调,训练题材没任何情感可言,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上的练习学生都当习作,不精益求精,甚至有些还半途而费,使作业的质量大大折扣。而墙绘是在墙上作画,保存的时间长久,容易展示,所以无论好丑学生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墙绘当作品来完成,从而实现习作向作品的转换。当成作品来完成,学生自然投入到墙绘中的热情和主动性都会提高。并且墙绘作为现在家庭装饰的一部分,能够突出居住者的个性,现在的学生都喜欢追求个性,对学好墙绘就后回家DIY自己的卧有着室浓厚的兴趣。

在“墙绘”项目课程中,学生专心制作,会发现自己在造型基础课程中的不足,学生为完成自己的作品,为能够画好墙绘,会自觉地克服困难,自觉地去把绘画基础重视起来,去和学生老师进行交流,从而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这比学生在原先的基础造型课中掌握或提高绘画水平,学生更能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得更快。

2“墙绘”项目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创作能力

现在对于中专生的培养要向“有技能,肯吃苦,能创新”三个方面发展。墙绘的制作流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制作的步骤如何更加合理,更加快捷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创新空间。墙绘的材料也很丰富,有不少材料可以创新使用,在实践的过程中,可以促使学生开展创新活动。而墙绘的图样更是类别繁多,需要学生去结合实际情况去设计,更好地综合了学生在设计方面的知识,增加了课程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在重视基础课程的同时能够提高对设计课程的兴趣。

3“墙绘”项目课程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

团队合作能力在当今社会分工日益细化的背景下,其重要性毋庸置疑。“墙绘”项目课程的实施中,需要对学生进行分组展开,通常是4到5人一组,在分组后还要有情景的设置,学生在个小组中分配不同角色,有的是项目负责人,有的是设计师,有的是画师,有的是客户。在项目的开展中要考虑到将来真正面对市场要遇到的问题,需要去调研,还有的人是调研员。最终的评价或成绩不是针对哪个人,而是针对这个项目的小组。在这样的角色表演中,学生找到自己的优势去发挥,在分工协作中培养团队意识。

4“墙绘”项目课程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当今社会,信息来源众多,知识渠道众多。没有不能知道的,就怕不想知道的。在“墙绘”项目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要主动去认识墙绘,要主动去理解不同的装修风格,要去调研市场。这些都促使学生要多渠道地获取性息,长而久之学生就能习惯地运用书籍、网络等途径去获取知识。从而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学习由被动变主动,养成在做中学,学中做的习惯,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5“墙绘”项目课程能有效切合造型基础教学计划

造型基础的教学计划简单地说就是绘画对象有易到难,学生在绘画对象的提高中,掌握打形,透视,明暗,色彩变化等表现能力。墙绘的可画内容丰富,前面介绍墙绘中提到过,从简单的几何图样,到卡通漫画,到花卉图案,甚至写实得到风景人物分类丰富,正好能和造型基础教学计划切合起来。可以根据造型基础课程的进度,每个阶段去设计实施一段时间的“墙绘”项目课程,能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业,使学生学得更扎实,对下个阶段的学习更重视,从而克服学生学习态度差,学习习惯不好带来的负面影响。

浅谈初中数学课程引入的艺术 第9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程引入;艺术

初中数学是初中各个学科中较为重要的一科,一個好的课程引入能够为后续的教学与学生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教育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所以在教学中讲究教学艺术非常重要,尤其是课程导入,对于建立知识体系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都非常重要。“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从这两句话中都可以看出课程引入的重要性,课程引入犹如一首美妙的开篇曲,只有音调高低错落有致,旋律婉转动人,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课程引入在数学课堂中的作用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不断学习知识、探索未知的动力,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提升课堂的实效性。课程引入通过介绍与课程相关的知识与理论、介绍相关背景知识等,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的兴趣。

2.发挥学习知识的过渡作用

教师在引导学生复习巩固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课程引入环节发挥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学生的学习做好了铺垫、打好了基础。

3.营造相应的课堂情境

课程引入能够营造与课程内容相应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较快地进入学习状态,更好地学习和理解知识,学会灵活运用。

二、课程引入的设计策略

1.问题驱动引入课程

问题驱动法逐渐被教学工作者广泛采用,通过问题提出质疑,让学生在学习之前先通过自主思考对数学相关知识进行预习,驱动学生主动思考学习,这非常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长期下来,能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敢于突破传统的禁锢,敢于提出质疑,用自己的头脑和知识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问题驱动法的问题引出,往往还能衍生出与之相关的拓展问题,可以很好地引领学生的思路,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例如,在学习有理数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应注意从实际问题引入,使学生知道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如,从温度与海拔高度引入负数,从而得出有理数的概念;借助温度引出数轴,建立数(有理数)与形(数轴上的点)之间的联系;利用数轴的直观性讲述相反数、绝对值,发挥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使学生对概念的认识能更深一步,并为今后学习整式、方程打下基础。

2.“生活化”体验引入知识

要想数学知识更加贴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就应该突出学习的生活化特点,将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深刻体会学习数学的益处。这样能够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增强知识的实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实际问题引入教学中,能够让学生在脑海中建立知识和实际的联系。

例如,教师通过课件展示珠穆朗玛峰和吐鲁番盆地,由学生感受高于水平面和低于水平面的不同情况。列举一些生活中常遇到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如温度是零上7℃和零下5℃,买进90张课桌与卖出80张课桌,汽车向东50米和向西120米等。学生通过对比思考,由此得出正数和负数是实际生活中需要运用的量,且两个数值表示着相反的意义。

3.直接引入突出教学重点

有些模块的数学知识,以最直接的形式展示出来能够尽快切入重点,让学生一目了然地掌握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在教学中不必使用太过丰富的形式,在课程一开始就给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的重点,让学生能够以明确的目标开展本节课的学习,通过知识的学习,加以相关练习,让学生扎实地掌握最本质和最核心的内容。

例如,在学习有理数的乘法时,教师在课程开始时带领大家回顾上一节课一起学习的有理数乘法运算法则,并思考多个有理数相乘该如何来计算?随后通过几道例题的展示,得出结论即几个不为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的个数是偶数时,积为正;负因数的个数是奇数时,积为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总之,初中数学课堂的引入,应该尽量自然、充实、贴合学生学习实际,以学生的学习体验为中心,为学生的学习服务,打牢学生的学习基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取得长足进步。

参考文献:

[1]宋丽艳.浅析初中数学教师如何使课堂“活”起来[J].学周刊,2013(19).

[2]刘巧英.精彩新课引入,创造数学高效课堂[J].新课程学习:上,2011(5).

[3]杨知华.数学教学中新课引入的几种方法[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14).

浅谈高校体育引入拓展训练课程 第10篇

1 高校体育引入拓展训练的背景

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传统的教育方式很难培养研究型、创新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拓展训练以其独特的训练方式,符合了培养综合性人才的要求。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高等学校培养的专门人才要适应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明确指出社会的需求是学校培养的方向。现有的高校体育教学计划中,学生在课程上不能够充分的表现自己,单一的课程教学如田径、体操、球类项目等体育课程,不仅满足不了学生的要求,也难以达到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开设课程教学的要求。拓展训练强调健身性、趣味性和实用性,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其课程内容的开发符合系统知识、生活效用、兴趣需要和社会发展准则。拓展训练课程在培养人的冒险、创新、挑战极限等方面有着其他课程无法比拟的优势,所以在体育课程中融入拓展这一新的元素,对实现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 高校引入拓展训练的可行性分析

2.1 拓展训练的教学原理

拓展训练采用体验式的学习模式,设计特定的场景来让学员通过活动发现自己平时没有意识到的问题从而得到一种体验,这种方式与体育教学的模仿练习和教学比赛很相似。体育教学和拓展训练都采用体验动作,通过对身心的不断刺激来形成稳定的心理品质。

2.2 拓展训练的教学目标

我国现阶段的体育教学的目标是向学生传授体育、卫生保健知识和体育技术、技能,促进健康,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运动能力和良好的思想品德,使其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拓展训练的教学目标是为了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在沟通、领导力、管理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实现在目标岗位上的价值。

2.3 拓展训练的教学过程

拓展训练的哲学、来源、原则都是来源于体验教育。所以体验教育理论对于拓展训练极为重要。体验教育是指一个人直接通过体验而建构知识、获得技能和提升自我价值的技能。它有四个学习阶段:体验、反映、归纳、应用。而体育教学的过程就是学生体验的过程。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参与,通过确定目标、激发动机、理解内容然后进行反复练习,最后教师做出评价。

3 拓展训练引入高校体育的实施依据

社会开展拓展训练的丰富内容、成熟的选择依据、多样的组织形式、规范的安全保障、合理的评价体系都为拓展训练引入高校体育提供了实施的依据。

3.1 拓展训练引入高校体育中的内容依据

拓展训练的内容丰富,开展的形式多样。拓展训练作为高校体育课程的开设,必然要考虑到高校体育的实际情况,根据拓展项目的特点和场地要求选择适合大学生身心特点的项目内容。高校开设拓展训练课程更多是依靠器械使用标准,此项标准更有利于拓展训练的推广。拓展训练课程首先应确认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年龄、人数、男女比例等,然后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根据学校的资源进行项目的确认。

3.2 拓展训练课程内容的选择

拓展训练课程首先应确认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年龄、人数、男女比例等,然后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根据学校的资源进行项目的确认。学校体育课程对拓展训练项目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可行性原则。项目选择必须考虑到场地资源、教师资源、学生身体情况、时间情况等综合因素,必须切实可行。

(2)有效性原则。所选项目必须对体育教学目标学生有好的效果,即选用的项目必须是有利于达成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某些领域目标。

(3)针对性原则。必须考虑不同阶段的学生会有不同层次的需要,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需求设计项目,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3.3 拓展训练课程的评价体系

拓展训练引入高校体育课程也必然要有相应的评价体系,在评价时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全面性原则、客观性原则、综合性原则。

(1)全面性原则: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与目标,在制定学习评价的内容时,应紧密围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身心发展的特点来设置相应的评价内容。评价内容不应仅局限于拓展训练的理论性知识还应包括学习态度与行为、心理素质等几个方面,从整体出发,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身心发展的情况。

(2)客观性原则:注重从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如其在户外体验式培训课中的学习态度、努力程度、参与程度等,来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这样,不仅可以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拓展训练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而且对于学生自信心的建立也将大有裨益。

(3)综合性原则:拓展训练是通过身体活动来达到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两大主要目标的。在选择评价方式时,建议采用形成性评价为主,诊断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为辅,学生互评为主、学生自评为辅和教师评价三者相结合,等级评定与评语相结合等方法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与把握。

4 高校开展拓展训练课程的资源开发

拓展训练课程的资源开发对于该课程在高校能否顺利地实施意义重大,因为不同高校拥有的资源有很大差异,选择拓展训练的项目也会有较大差异。

4.1 高校拓展训练课师资的利用和开发

高校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普遍较高,教学经验丰富,对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也有一定的了解,再加上高校良好的文化底蕴和学习氛围,只要系统的接受正规的培训,就能依据大学生的特点和拓展训练的特征设计出适合高校开展的拓展训练项目。

4.2 高校拓展训练课程场地设施资源的利用和开发

拓展训练课程的场地和设施是加强素质教育、保证体育教学质量的保障。拓展训练种类繁多,有的需要繁琐的器械,有的完全可以不用器械。拓展训练形式多样,因此可以将体育资源的器材进行相应的转化。如可以用双杠、单杠作为障碍开展,也可以利用学校的球类、跳箱、棍、棒等开展活动。

4.3 高校拓展训练课程内容的利用和开发

拓展项目的灵活性较大,完全可以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设计课程内容。拓展项目创新可以参考以下原则:

(l)创设合作情景:拓展训练多以集体形式进行,人际关系呈群体多向性,这种群体多向性的人际交往和互动有利于培养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因此,在创编拓展训练内容时,对训练者提出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动作的要求,创设合作练习的情景,可以有效提高练习的合作度。

(2)增加情景暗示:有些拓展训练只要增加一些情景暗示,会使训练者充满兴趣或产生某种新奇感觉,从而使训练更为惊险刺激。

(3)设计的训练内容应具有非常规性:所谓非常规性动作就是不符合人们日常动作习惯的动作,如手倒立等。非常规的身体练习会使训练对象产生恐惧、刺激的感觉,从而对训练对象的勇敢精神和自信心发展产生影响。

(4)变换训练形式:人们总是对新鲜的事物容易产生探求的欲望,有兴趣可以使练习者注意集中,情绪高涨,产生愉悦的心情。变化可以出新,出新才有魅力,一成不变的训练是不会让训练对象有兴趣的。

5 结束语

拓展训练课程不仅可以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增强学生体质,而且可以向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开发学生智力;最重要的是注重挖掘人的潜能和创造力,培养人的团队精神,培养人的坚强意志,提高学生心理素质,陶冶情操,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的社会化。拓展训练汲取了心理学、行为学、管理学、领导学、教育学等多门现代学科的理论,并将其融人每个项目和各个环节,在内容设置和训练形式上独树一帜,弥补了传统的学校教育和思想教育的缺陷与不足,开辟了素质教育的新领域。因此,拓展训练不仅可以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还可以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也是高校体育改革的趋势之一。

摘要:在高校体育中引入拓展训练课程,是素质教育在体育课程改革中的应用。文章以拓展训练在高校的实施依据和资源开发为切入点,就开设拓展训练课的意义和构建作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拓展训练,高校体育

参考文献

[1]徐艳.拓展训练(一)[J].中国培训,2002,(1O).

[2]顾长海.高校体育开设拓展训练课程的研究[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7,(2).

上一篇:翻译的分层教学研究下一篇:温度曲线的调整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