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的运用范文

2024-08-15

色彩的运用范文(精选12篇)

色彩的运用 第1篇

色彩是绘画艺术的要素之一, 它是一切视觉要素中最活跃, 最有冲击力的因素, 是画家能否有效传达画意的关键。色彩能产生两种效果, 一种是纯感官效果, 即视觉效应;另一种是心理效果, 即它与敏感的心灵在精神上能产生一个相应的振荡, 因此色彩具有表情达意的作用。凡高就说过:“色彩本身就表达某种东西”。色彩具有情绪表达、情感暗示的作用。不同的色彩可以给人不同的情绪体验和情感冲动。特定颜色在特定文化中都有确定的意义和意味, 它们被赋予了感情和象征的意义。一般地说, 红橙黄同属于暖色调, 青蓝紫则归类为冷色调, 绿色为中性色。红色, 色性最暖, 极富积极性, 在绘画中常常被用来象征光明、幸福、喜庆、革命等。但红色也有危急警戒的意义, 还被用作禁止色。黑色是消极的极端色, 使人产生冷、重、暗、退、阴、静等感觉, 常常被用作黑暗、没落、不幸、绝望的象征使人联想到罪恶与死亡, 带给人压抑和绝望。但黑色, 特别是纯度高, 发光泽的黑色, 在某些场合下又可作为权力、威严、高雅和尊贵的象征。白色同样具有两重性。既与死亡、虚无、恐惧相连, 又与纯洁、尊贵、至高无上相关。画家正是通过不同的色彩所产生的不同情感冲击来完成思想的表达。因此可以说, 每一块色彩, 都凝聚着艺术家的生命感触和闪烁着生命的光辉, 从而色彩也成为了一种“有意味的形式”。正由于色彩这种强烈的表情特征, 所以它得以渗透到各种艺术样式之中, 多层次立体地反映着人们精神生活和情绪变化。

在现代小说中, 色彩以各其情感意蕴, 对生命形式作了独特而绚丽的显现。现代文学史上许多作家都注重色彩的运用, 不过因人而异, 各有偏好。色彩作为一种文化语境中作家特定心态的折射, 其色调无疑可以折射出作家的创作个性。鲁迅的小说就表现为对黑白两色的极度偏爱, 郁达夫喜欢在灰色的基调上幻化出绚丽多姿的色彩, 凌叔华热衷于晕染出水墨山水画般的淡雅, 张爱玲的笔下则是色彩斑斓的世界。深谙绘画艺术的萧红在色彩的运用和调配上也极为熟练, 她的小说有着鲜明的色彩特征。我们在萧红的小说中能够强烈地感受到色彩的表现力, 而这种色彩产生的情感能量正是审美感染力、思想深化力的源泉之一。

一、色彩的情感意蕴

“色彩直接影响着精神。色彩好比琴键, 眼睛好比音槌, 心灵仿佛是绷满弦的钢琴, 艺术家就是弹琴的手, 它有目的地弹奏各个琴键来使人的精神产生各种波澜和反响。”想要破译萧红的色彩观念内涵, 就需要我们在阅读萧红作品时能够真正随着萧红“弹琴的手”获得心灵的振动。我们来看萧红小说中大量的色彩描写, 可以从中触摸到萧红隐秘的内在情感世界。

“三月的原野已经绿了, 像地衣那样绿, 透出在这里、那里。……抢根菜的白色的圆石似的籽儿在地上滚着, 野孩子一升一斗地在拾着。蒲公英发芽了, 羊咩咩地叫, 乌鸦绕着杨树林子飞。天气一天暖似一天, 日子一寸一寸的都有意思。杨花满天照地飞, 像棉花似的。”

这是《小城三月》开篇的一段描写, 绿色的原野, 青色的草儿, 白色的蒲公英和羊群, 飞舞的洁白的杨花, 构成了一幅清新自然而又浪漫的乡村春景图。在明媚的阳光下, 无不展现出生机勃勃的诱人气息。就是在这融合的阳春三月, 翠姨恋爱了。萧红将翠姨美好的爱情和“我”的衷心祝愿融于笔下的春天, 因而春天显得特别可爱, 给人以温暖和希望。写的是对翠姨的美好憧憬, 实际上也是表达了萧红对爱和温暖的渴望。这种鲜明的色彩, 在萧红采用儿童的视角来观察时, 就更见绚丽多彩了。短篇小说《牛车上》就是在一幅自然美丽的绚丽图画中展开的:“金菜花在三月的末梢就开遍了溪边。我们的车子在朝阳里轧着山下的红绿颜色的小草, 走出了外祖父的村梢。”短短的几行文字显示了萧红极强的调配色彩的能力。金黄的菜花铺满溪岸, 春天的温暖与明媚如在眼前, 小草是红绿色的, 自然色的搭配具有很强的视觉感, 一幅春意盎然的北国乡村图画落入读者眼中。可是随着五云嫂悲惨经历的讲述, “我”眼前的景物也发生了变化:“我们车子的前面正过着一堆羊群, 放羊的孩子口里响着用柳条做成的叫子, 野地在斜过去的太阳里边分不出什么是花什么是草了!只是混混黄黄的一片。”而当五云嫂的悲剧身世讲述完毕时, “我们将奔到的那座城, 在一种灰色的气候里……”由最初的金黄、红绿变成混黄、灰色, 小说中景物颜色的变化与褪色加深了凄清哀婉的气氛, 使小说犹如一首节奏徐缓、格调沉抑、感情悲怆的抒情诗。又如《后花园》攀上园子窗棂的黄瓜, “在朝露里, 那样嫩弱的须蔓的梢头, 好象淡绿色的玻璃抽成的, 不敢去触, 一触非断不可的样子。”而玉蜀藜的缨子则“干净得过分了”, “或者说它是刚刚用水洗过, 或者说它是用油涂过。但是又都不象, 那简直是干净得连手都没有上过。”这一段描写充分显示了萧红“女性细致的观察”和体物入微的艺术家的本领。后花园的新鲜与活泼在萧红的字里行间, 如笔下脆生生的黄瓜, 让人难忘。整段话都在写色彩, 却只见一个“淡绿色”, 但灌注了生命的“明丽与新鲜”却比全用色彩描述来得更加真切生动, 真可谓“不著一字, 尽得风流”。

萧红对色彩得心应手的调度还反映在其笔下强烈的色彩对比中。

“草叶和菜叶都蒙盖上灰白色的霜, 山上黄了叶子的树在等候太阳, 太阳出来了, 又走进朝霞去。”

“白色潮啊!惊天的潮啊!拍上红日去了!”

“桥上的栏杆还是照样的红……桥西, 人家的房顶, 照旧发着灰色。冬天, 桥西和桥东都飘着雪, 红色的桥栏被雪花遮断了。”

“黄昏慢慢地耗, 耗向黑沉沉的像山谷, 像沟壑一样的夜里去。”“一些红纸片……也就被大风撕得一条一条的, 一块一块的。大风象在洗刷着什么似的, 一切发光的都变成混沌的了, 一切颜色, 都变成没有颜色了。”

这种红黄绿与黑白灰的强烈对比与转化, 让人感到阳光尽管灿烂, 也将被黑暗替代;春天纵然绿意盎然, 也难在人间永驻, 美好的一切终将逝去, 可见自由、温暖是那么的短暂和珍贵。《呼兰河传》中描绘小城人们的精神盛举, 如跳大神、放河灯、野台子戏, 色彩鲜明浓丽, 气氛热烈:大神围起红花裙子乱跳, 盂兰会上的和尚、道士吹着笙、管、笛、萧, 穿着拼金大红缎子的褊衫, 看野台子戏和四月十八娘娘庙的姑娘们打扮得花枝招展, 这些喧嚣艳丽的场景最后却无一例外地转入荒寒孤寂, 在一明一暗、一热一冷的对比中, 两种巨大反差的场景使读者体悟到繁华过后的凄凉, 感受到了人生的灰暗与虚无, 触及了人生悲凉的底蕴。萧红最后一个短篇小说《小城三月》的尾声, 捕捉到了富于地方特色的春天色彩:“街上有提着篮子蒲公英的了, 也有卖小根蒜的了。更有些孩子们, 他们按着时节去折了那刚发芽的柳条, 正好可以拧成哨子, 就含在嘴里满街地吹。”正是在这样一幅春意盎然的图景中, 翠姨坟头草籽发芽时所显出的淡淡青色, 在常常从上面跑过的白色山羊的脚下, 显得格外凄凉。这是萧红内心深处对逝去的美的悲悼, 对春的呼唤。

由此可见, 萧红对色彩的独特感知方式凝结着她的生活思考和人生体验, 这使色彩表现成为具有文眼意义的形象物并可以相对独立的在文中发挥作用。黑格尔说:“颜色应该是艺术家所特有的一种品质, 是他们所特有的掌握色调和就色彩构思的一种能力, 所以是再现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一个基本因素。”萧红正是这样一位具有色彩构思能力, 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艺术家。

二、色调的精神笼罩

色调是色彩表现的重要方面, 艺术家常常通过一种笼罩性的, 具有整体倾向性的色调营造特定的气氛和意境。这需要色彩之间的退让、色相的调整来协调完成。就如同给景物蒙上一块有色玻璃, 这被称之为色调。

“色彩的调子……能唤起灵魂里的各种感情, 这些感情极为细腻, 非散文所能表达出来。当然, 每种颜色总能找到一些言语来表达, 但总是意犹未尽。这些不能用语言表达的东西并不是累赘, 而是色彩存在的核心。”对于直觉艺术来说, 色彩的联想符号功能是强烈的, 我们要充分展开想象空间, 就能透过这种混浊的色调更完整地触摸到萧红的精神世界。

《王阿嫂的死》中灰白的霜、黄的叶子、憔悴的野花野草、躲闪的太阳以及满山的雾气, 共同构成了一幅零落凄迷的秋景图。

“草叶和菜叶都蒙盖上灰白色的霜, 山上黄了叶子的树在等候太阳, 太阳出来了, 又走进朝霞去。野甸上的花花草草, 在飘送着秋天零落凄迷的香气。雾气像云烟一样蒙蔽了野花、小河、草屋, 蒙蔽了一切声息, 蒙蔽了远近的山岗。”“太阳在东边照射着劳工的眼睛。满山的雾气退出, 男人和女人, 在田庄上忙碌着, 羊群和牛群在野甸子间, 在山坡间, 践踏并寻食着秋天半憔悴的野花野草。”

小说开篇就笼罩在一种灰暗、衰败而沉寂的秋天色调中, 太阳来了又走, 难以带来温暖, 就是在这萧索荒凉的黯淡色调中, 萧红展开王阿嫂悲剧人生的述说:王大哥讨工钱不得反而被张地主放火烧死, 王阿嫂不堪张地主踢的一脚而难产致死, “新生下来的小孩, 不到五分钟也死了”, 养女小环再次成为孤儿, “林间的月光细碎地落在小环的脸上。她两手扣在膝盖间, 头搭在手上, 小辫在脖子上给风吹动着, 她是个天然的小流浪者”, “远近处颤动这小姑娘的哭声, 树叶和小环的哭声一样交接的在响……”萧红太熟悉农民的苦痛了, 对人世间的悲剧有着太深刻的体验, 所以才有这篇充满苦难和悲凉的小说诞生。透过寂寥的画面, 在弥漫着人生的沉重与悲凉的基调下, 我们依稀可见的是萧红对恶人的痛斥, 对穷人的悲悼, 孤独的小环再次无家可归, 这又何尝不是萧红漂泊心灵的真实反映?

鲁迅在给《生死场》写的序言中称其为“略图”, 胡风在读后记里也指出了《生死场》“全篇现得是一些散漫的素描, 感不到向着中心的发展”, 这并非是对萧红小说的非难, 而是对萧红小说的正确把握。但是在“略图”与“素描”之间, 在看似散漫的描述中, 我们看到了一个整体的中心色调的存在, 由此我们瞥见了萧红心灵的一隅, 精神的一角。《生死场》是萧红早期成名作。这个时期的萧红, 以传统父权文化的反叛者姿态出现。她勇敢重出封建家庭的桎梏, 怀着对人生的美好憧憬和希望找寻“温暖”和“爱”, 但“冰冷”与“憎恶”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给予萧红的是重重磨难。在父权文化中浸染成长的萧红的无意识中, 也难以摆脱传统观念与习俗的纠缠。这一时期萧红的创作反映了萧红逃离父权中心, 传统文化之家的毅然决然及叛逆、抗争的心态。首先, 从《生死场》的封面的设计就足见萧红的反叛者姿态。康定斯基认为, 在任何色彩中也找不到在红色中所见到的那种强烈的热力, 但是红色只在自身内部放射光辉, 而黑色在心理上是一个很特殊的颜色, 本身无刺激性, 但与其它色彩搭配却能增加刺激。红与黑两色的搭配对比, 使得红者更红, 黑者更黑。《生死场》封面红黑的强烈对比, 造成了一种不稳定的动荡感, 极富张力, 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与心理震撼力, 这正是萧红这时期心理的真实写照。《生死场》的文本结构, 初看散漫、支离, 缺乏中心线索, 但红与黑对比强烈的色调贯穿着《生死场》。

太阳“像红色的水晶, 像红色的梦”, “菜圃上寂寞的大红西红柿, 红着了。小姑娘们摘取着柿子, 大红大红的柿子, 盛满她们的筐篮”, 生命就像那随意生长的红柿子, 汪洋恣肆, 旺盛得快要流出红色汁液来。可死亡也悄悄地窥伺在一边, 随时要吞噬生命。“月亮陷进云围时, 云和烟样, 和煤山样, 快要燃烧似地……王婆的故事对比着天空的云……我把她丢到草堆上, 血尽是向草堆上流呀!她的小手颤颤着, 血在冒者汽从鼻子流出, 从嘴也流出, 好象喉管被切断了……”打渔村最美丽的女子月英身患瘫病之后, 变得非人非鬼, “那幽黑的屋子好像佛龛, 月英好像佛龛中坐着的女佛”;当“全个农村跳跃着泛滥的阳光, 小风开始荡漾田禾, 夏天又来到了人间”时, 妇女们却挣扎在生产的死亡线上“女人突然苦痛得脸色灰白, 脸色转黄, 全家人不能安定。为她开始预备葬衣, 在恐怖的烛光里四下翻寻衣裳, 全家人为了死的黑影所骚动。”“这边孩子落产了, 孩子当时就死去!佣人拖着产妇站起来, 立刻孩子掉在炕上, 像投一块什么东西在炕上响着。女人横在血光中, 用肉体来浸着血。”红与黑的相互冲击和不稳定, 隐喻着生命的起伏跳荡, 生命诞生的同时也在黯然地消逝, 生死美丑只在一墙之隔, 萧红将自己浸透个人身世之感的悲剧感, 与东北农人们生活中弥漫着、浮荡着的悲剧气氛交相融合, 从而传达出普泛而深渊的人生悲凉感。但东北的农人们是不甘愿当生活的奴隶, 命运的囚徒的, 当日帝的汽车突然开到了静穆的村庄、青色的田间, 搅乱了他们死一般的平静生活时, 这群中国的老儿女们从“沉沦”中超越, 将生与死升华到自觉的精神性的境界, 终于为生而死了。“宣誓”一幕, 浓重不可分解的悲壮感笼罩着天地。“四月里晴朗的天空从山脊流照下来, 房周的大树群, 在正午垂曲的立在太阳下。畅明的天光与人们共同宣誓。”“羊的脊背流过天光, 桌前的大红蜡烛在沉默的人头前面燃烧。”红色真正成为了血与火的颜色, 觉醒的人们勇敢地站出自己, 由生与死的奴隶变为生与死的主人。

红与黑的拼接、缀连的鲜明对比这种强烈视觉冲击性色调的统照, 为我们走进东北农人的生活找到了一条情绪通道, 其深刻的精神意味深长悠远。红黑的对击冲撞实际呈现的是萧红内心对温暖与爱的热望以及生命中所遭受的黑暗、冰冷的际遇, 同时也开启了对生与死, 文明与愚昧, 光明与黑暗, 精神与物质, 人性的高贵与卑琐, 以及人与命运等对立关系的思索。

《呼兰河传》虽然是由一个个不同的场景、片段组成, 这些场景、片段甚至可以各自独立成篇, 但是它们并非硬性的镶嵌和拼凑, 而是有着内在的一致关联。这种内在的一致关联即为茅盾在《〈呼兰河传〉序》中所说的寂寞和悲凉之感。在这种精神笼罩下的呼兰河城, 沉郁灰色便成了这个小城的主色调。小说开篇的第一章, 扑面而来的是冰天雪地的灰白色世界。“大地一到这严寒的季节, 一切都变了样, 天空是灰白色的, 好象到了大风之后, 呈着一种混沌沌的气象, 而且整天飞着清雪”, “这里什么也看不见, 远望出去是一片白”。灰白色拉开的晦暗的序幕, 定下了忧郁的低调。小说的结尾展示了一幅送殡的场面:满天飞过的遮天蔽日的黑乌鸦, 死者的儿子打着白色的灵幡, 这黑白两种意象将死亡的虚无、悲哀与恐惧之情传达的淋漓尽致。中间章节虽然也有色彩艳丽的场景与意象的出现, 无疑个呼兰城人沉滞的生活带来了几许亮色, 遗憾的是好景不长, 一切美好最终都消散无形了。那变化莫测、绚丽多彩的火烧云曾给了呼兰城的孩子带来了多少想象的快乐与惊喜, 可它一会儿功夫就下去了, 接着便会有“漫天盖地的一群黑乌鸦, 呱呱地大叫着, 在整个县城的上空飞过去了。”还有那新鲜漂亮的后花园, “明晃晃的, 红的红, 绿的绿”, 可是秋雨过后便“黄的黄、败的败”, 冬天来临更是触目一片灰白。由此看来, 《呼兰河传》以灰白始, 以黑白终, 中间偶有红、绿、黄的色彩的零星点缀, 却更反衬出画面的沉重与压抑, 张显的是悲怆、沉郁之美。《呼兰河传》表现了与《生死场》截然不同的色调风格, 这与萧红的身世之感是有密切的联系的。在遍历人生苦难、饱含情感苦杯之后, 萧红身心交瘁, 渴望回到一种安宁、平和、静谧的环境中休息。《呼兰河传》表现了萧红对家乡故园的魂牵梦绕之情。与《生死场》等早期作品的“离家”相反, “归家”成为萧红这时期的精神主旨。“家”在萧红生命后期已并非原来意义之“家”, 而代表具有形而上意义的本真之家、神性之家、灵魂之家。漂泊的灵魂寻觅“家”的所在, “家”却始终如暗夜里一株橘红色灯光, 遥远而无法企及。对“家”的渴念也是对“温暖”和“爱”的另一种理解。萧红创作以“离家”始, 以“渴望归家”终, “家”的大门却未曾向她敞开。因此, 我们便不难理解为何《呼兰河传》这部长篇小说笼罩在沉郁的灰色之下。

由此可见, 萧红自身良好的绘画艺术修养对她的艺术思维方式、小说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萧红以画入文不仅是绘画技法的借鉴, 更是内在精神的追求与交融, 它丰富了小说的内涵, 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感染力、精神指涉力, 使之具有跨时空的艺术魅力。在这些绘画艺术特征与作家心灵情感的双向对读中, 我们更能品味萧红小说的独特与魅力。

摘要:萧红对色彩的独特感知和理解凝结着她的生活思考和人生体验, 色彩的运用和色调的调度折射出她内心的情感世界和精神方向。在这些色彩运用与作家心灵情感的双向对读中, 我们更能品味萧红小说的独特与魅力。

关键词:萧红小说,色彩,色调

参考文献

[1]王义军.审美现代性的追求[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3.

[2]方锡德.中国现代小说与文学传统[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韩愈诗歌中色彩的运用 第2篇

本文对韩愈诗中出现的各种颜色进行归纳总结,并结合诗歌,进行了具体分析。

★ 韩愈《南山》诗歌赏析

★ 韩愈诗歌《感春》

★ 舞美空间色彩设计与运用论文

★ 诗歌背后的色彩散文

★ 韩愈诗歌的审美艺术解读

★ 韩愈《答张十一》诗歌阅读及答案

★ 韩愈《山石》

★ 居室中色彩与光影的结合运用解读论文

★ 感受色彩

古典诗歌的色彩运用 第3篇

一、衬托性色彩运用

所谓衬托性色彩运用,就是诗人在写景状物时,根据诗歌意境营构的需要,选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分为宾主,在统一的艺术布局下配置不同比例,使之相互映衬。产生以宾托主的美感效果。如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词中白色的鹭鸶、鲜艳的桃花、清澈的流水、青色的斗笠和绿色的雨衣,几种颜色互相映衬,营构了一副优美的水乡春汛图。

二、对比性色彩运用

所谓对比性色彩运用,就是诗人精心选择相互对立、具有对比意义的色彩描画形象,使之产生彼此对照、相得益彰的美感效果。如王昌龄的名篇《从军行之四》就运用了对比性色彩:“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首句的“青”、“暗”和“雪”的对比,本是皑皑的“雪”山,但是在“青海湖”的长云笼罩之下却显得光芒顿失,气氛显得抑郁,这里诗人“青”“黑”“白”三色对比,营构出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在这首诗中,色彩实际上已从形象的属性上升为独立的形象了。色彩的运用,使得诗歌艺术画面气象恢弘开阔,意境深邃高远。鲜明地体现出边塞诗歌的特点。

色彩的对比与衬托有一定的相通之处,有时甚至难以截然分开,但是色彩对比的艺术效果毕竟不同于衬托。色彩的衬托主要是以此托彼,而色彩的对比则是相互生发,相得益彰,使双方的色彩效果在令人注目的对照中更显强烈和分明。如白居易的名作《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这是诗人在雪夜邀请友人前来饮酒的诗歌,诗歌如写家常,但情真意切,颇为动人。首句诗人开门见山点出新酒,由于酒是新近酿好的,未经过滤,酒面泛起酒渣泡沫,颜色微绿,细小如蚁,故称“绿蚁”。次句“红泥小火炉”,粗拙小巧的火炉朴素温馨,炉火正烧得通红,诗人围炉而坐,熊熊火光照亮了暮色降临的屋子,照亮了浮动着绿色泡沫的家酒。这两句诗用了“绿”与“红”两中对比鲜明的色彩,为一个傍晚即将下雪的寒冷冬夜营造了一个极富想象力的温暖环境。绿的是酒,红的是火炉,两者的地位是平等的,而结合一起则给人丰充分的想象空间。

三、反复性色彩运用

所谓反复性的色彩运用,就是重复运用某一种色彩描画形象,使之产生色调单一、突出强调的美感效果,创造个性鲜明、纯净清新的色彩感和优美的意境。诗人运用反复性色彩,总是要根据特定的感情需要,根据事物独特新奇的色彩特征,而对某一种色彩进行反复敷陈来展现诗歌的意境。

在古代诗歌中,反复的手法是运用得较早也是较为成熟的。早的像《诗经》就大量运用到重章叠句的手法。通过相似词语、相似的结构来达到一种回环往复、渲染情感的效果。如《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诗中二、四、五节音节相似、特别是四五节内容基本相似,深刻地表现了男主人公对女子的喜爱之情和执着。

如果只是从直观上看,色彩只能带给人视觉上的享受,而无法让读者有想象的空间。而当色彩这种绘画的因素一旦融进诗歌,就焕发出了色彩在绘画上所不具备的功能,丰富了文学的表现力,形成一种混成效果——思想、情感、意象、色彩、节奏等元素的渗透交织这种艺术的兼容性。而这些因素中,首先打动我们心灵的往往是色彩,因为它直接诉诸我们的感官。同时,色彩作为一种视觉性的形象化表达方式,会使作者抽象的观点和情感变得具体可感,使读者产生观画般的静穆悠远之感,使人在静态的色彩画面前沉思和体味,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作者单位:广东阳江市两阳中学)

色彩的运用 第4篇

目前, 中国家具工业的规模逐渐扩大,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家具设计趋向多功能、智能化、人性化方向发展, 家具产品生命周期缩短, 色彩营销作为一种有效的营销手段在家具工业中备受关注。在家具色彩设计中要利用色彩的认知性、情感性和审美性, 充分发挥色彩的功能, 从而引领家具企业以设计创新打造核心竞争力, 来提高家具产品的整体设计水平, 以此赢得消费群体的青睐。

色彩以其独特的属性和大众化的美感, 在家具设计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因此在家具设计中, 要充分运用色彩的多方面功能使家具的象征性更加清晰, 从而加深消费者对家具设计产品的印象, 以刺激消费。

二、色彩营销概述

(一) 色彩营销的定义

色彩营销是指社会组织 (包括盈利性组织和非盈利性组织) 在了解和分析消费群体心理的基础上, 通过对目标市场的色彩偏好分析, 将色彩与产品进行完美的组合, 并将现代美学、心理学和营销学有机地结合起来;组织采用各种色彩营销组合策略, 运用形象宣传、广告、产品促销等营销活动, 满足目标市场消费群体的心理需求, 使商品成为与消费群体沟通的桥梁, 实现“人心-色彩-商品”的统一[1]。

(二) 色彩营销的特点

色彩营销是借助“色彩”进行营销的, 因此在营销中要充分运用色彩的情感属性和文化属性等特性, 协助完成预期的销售目标。色彩营销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发挥色彩的功能, 辅助营销

从原始社会文化的发展开始, 人们就通过色彩传递情感、发泄情绪和展示种族文化等, 使其成为人类沟通的一种独特的形式。色彩不仅与人们有着密切的联系, 并具有精神价值, 它通过视觉作用于大脑, 支配人类的信念并使人们展开丰富的联想。由于人类特性的差异和色彩种类的多样性, 不同的色相使人们产生不同的感觉以及心理错觉, 这种现象被人们称为色彩的视觉效应或心理效应。

国外相关机构研究表明:能让消费群体瞬间进入视野并且留下印象的产品, 其时间是0.67秒, 第一印象占决定购买过程的60%, 而这60%是由色彩带来的[2]。通过设计赋予产品优化的色彩设计, 不仅能吸引消费群体的目光, 还能通过色彩的心理效应与消费群体进行感情沟通, 将产品蕴含的内在品味和文化传递给消费群体, 从而引起消费群体对产品的购买欲。因此, 作为形态以外的一个设计要素, 色彩占有绝对的优势, 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销售策略之一。

2. 视觉涉及的范围广

马克思曾说过:“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色彩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 它无处不在, 特别是在设计领域发挥着极大的作用, 已得到企业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它包含了商业活动中许多设计项目:建筑设计、环境设计、城市规划设计、商品包装设计、园林景观设计、公共艺术设计、以及广告宣传中的视觉传达设计等方面。

3. 以人性化为主进行营销

人性化营销是新时代的营销理念, 它是随着消费市场的成熟和饱和而出现的。所谓的人性化营销就是依照人性为基点进行市场营销活动, 通过满足人的需求策划产品色彩配置、结构设计和材料等。由于人们职业、年龄、社会阅历以及工作经验的差别, 不同的人在潜意识里对色彩的心理效应是有差异的。如儿童家具设计要符合儿童的心理需求, 多采用鲜艳的色彩, 以活泼、生动为主;中老年人家具多以色彩深沉、稳重为主;青年人家具的色彩多追求时尚流行色彩和新颖的款式。此时色彩扮演着与消费者沟通的重要角色, 以体现产品的魅力, 因此时尚新颖的色彩营销, 也要落实到人性化上面, 最终打动消费者的心理。

三、色彩营销在家具色彩设计中的应用现状

虽然色彩营销是一种相对较新的营销理念和方法, 但在家具色彩设计中也有很多的应用,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 用于协助家具产品的色彩设计

所谓产品定位是企业用什么样的产品来满足目标消费群体或目标消费市场的需求。色彩是表达家具设计的重要语言, 如果家具设计产品在整体上符合消费群体的需要, 合理的色彩搭配又能给予消费群体以超越理智的情感冲动, 这便是通向成功的产品设计。

企业的色彩营销策略都是通过色彩向目标群体展现的, 因此在产品设计之初需要对市场进行详细的调研, 尤其要结合自己产品的特点、品牌文化和目标群体的个性来决定家具的色彩设计。如宜家家居, 为满足消费群体的心理需求, 每一季的家具产品的色彩设计都独具匠心, 以新颖独特的色彩设计, 不断开拓和创造新的市场领域。

(二) 塑造品牌形象

品牌形象是由消费者对品牌所产生的主观感知和评价, 通过存储于自己记忆中的品牌联想反映出来。因此, 要让消费者对某个品牌留下深刻的印象, 品牌的色彩设计要具有与众不同的特色, 做到新颖别致、独出心裁。

品牌形象是以消费者的感知为基础的, 而以视觉形态存在的色彩对于品牌形象的塑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色彩作为吸引消费群体视线的首要因素, 自身具有独一无二的影响力、感染力和象征力, 对消费群体的心理、思维、情绪和意志产生无可替代的作用。在品牌形象的塑造过程中, 色彩不仅体现营销的功能, 还充分发挥了它的心理功能、符号功能和记忆功能等。通过对品牌形象的色彩设计, 将具有个性、别具风格的的色彩运用在品牌形象设计中, 不仅能够准确地描述品牌的信息、易于表达品牌精神、品牌寓意与文化, 而且更易于人们理解产品的内容、性质和特点, 让人们看到某些色彩就会联想到某种产品, 起到产品品牌的导向作用, 在一定条件下成为塑造品牌形象的战略之一。

色彩是消费者与品牌之间最直接的媒介, 企业需要利用色彩媒介来吸引消费群体。缺少了色彩, 品牌视觉形象会苍白无力, 合理地利用色彩对人心理的影响度, 可以增强家具品牌的视觉识别力。如果选择易于留下印象和辨别的色相作为品牌形象的主色调, 则更容易使品牌形象备受瞩目, 快速构成深刻的印象, 使得品牌形象得以广泛的传播, 有效地扩大品牌形象的宣传力度。

(三) 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在当代市场活动中, 除了品牌形象的上升、科技含量的提高和开拓额外市场可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外, 色彩营销作为一种策略理念, 也能够快速增加产品附加值, 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 运用流行色的设计提高产品附加值。

流行色的运用不单纯是艺术的呈现, 更是一种具有商业价值的设计。尤其是在产品色彩塑造、广告策划、家具等各种设计领域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流行色是消费者对潜在色彩的需求, 因而设计师要紧跟流行色的发展, 明确色彩设计的目的, 并根据所获得的信息, 结合地域文化和消费者的差异调整设计理念, 创造与时代相吻合的设计作品, 以满足消费者的多种需求, 并且刺激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即通过对流行色的掌握进行产品设计, 进而提高产品的价值。

流行色在色彩中具有一种独特意义。由于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 广大消费者能够快捷地分享和交流流行色的信息, 加快了流行色产品的传递和普及, 同时也传播了其所代表的企业的品牌形象, 产生了跨行业、跨区域、跨国界的影响和价值, 从而无形中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并且可能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因此, 准确而迅速地掌握当今市场中流行色信息成为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

2. 以合理的配色设计, 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色彩营销是一种低成本高收益的市场策略, 它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色彩结合的重要性, 并在创作的产品中充分发挥色彩的作用, 构建理想的具有“视觉美”的艺术形象。这种艺术形象能够很好地突显产品色彩的个性和特色, 并且成功地让人识别、发觉, 有利于视觉传达, 更能够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但是由于人们对美的认知程度的差异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偏爱和喜好, 因此, 要在视觉美的基础上突出特色, 充分显示产品的配色美度, 抓住消费者的需求心理, 最大化地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四、色彩营销在家具色彩设计中的发展趋势

随着高科技和信息化的发展, 工业产品之间的竞争逐渐白热化, 使得色彩组合成为产品设计时着重考虑的因素, 特别是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 企业要想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就应该给产品注入新的活力。实践证明, 最有效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在产品的研发和设计中巧妙地运用色彩营销, 这将是家具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色彩营销在家具色彩设计中的发展趋势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 色彩营销方案提升到整体化、系统化

企业不再将色彩营销作为一种单独的设计元素或增加销售量的辅助工具, 而是将色彩营销作为一种系统化的资源进行使用, 它并不单纯地运用在家具产品的设计过程中, 而是普遍地应用于家具企业品牌形象的确定、广告宣传和策划、家具产品包装、家具商场的产品陈列、家具品牌系列的种类区别、家具市场的定位、拓展等各种环节, 通过运用色彩配色和色彩基础理论知识, 将多种色彩进行协调和分配, 突出企业色彩形式的一致性, 进而实现对营销体系中各种营销活动的统一, 最终构建企业的整体色彩设计。

(二) 建立完善的色彩管理系统

在技术发展方面, 提倡家具企业和专业色彩研究机构的合作, 通过不断的科学和研究, 针对家具产品色彩设计的确定、色彩配色和色彩运用等方面建立色彩管理系统。

色彩管理系统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色彩分析与应用:一方面针对消费群体建立色彩系统, 通过对市场家具现有的产品色彩进行调研, 并针对不同年龄的消费群体收集资料, 根据消费群体的心理特征建立相应的可供选择的多种色块, 着重掌握消费群体与色彩功能之间的情感联系和色彩组合知识的实际运用。依据有效资料数据的分析, 以消费群体的喜爱进行家具色彩设计, 最大化满足消费群体的要求。另一方面是企业建立的色彩追踪管理服务体系, 要针对已经售出的家具产品进行资料整理, 将色彩与消费者建立起对应的关系, 经过资料分析与研究建立色彩追踪管理, 根据数据的收集并加入流行色的影响力, 进行家具产品的色彩设计。

依据色彩管理系统进行的家具色彩设计, 在新产品进入市场之前应该对消费群体进行详细的调查, 以确保资料的准确性,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更准确地掌握消费群体的需求信息, 做到最优化的家具色彩设计。

五、结语

色彩作为家具产品中的始终参与元素, 是产品设计的关键。家具企业要充分利用色彩的功能, 迅速地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彰显自身的家具设计特点, 确保家具产品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色彩营销以其特有的营销价值, 被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和企业运用到家具营销活动中, 有效地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增强家具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总之, 在市场日趋成熟、产品竞争激烈的现代家具市场中, 要使家具产品色彩设计更有诱惑消费群体的魅力, 都离不开色彩的设计与运用。

摘要:随着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 家具产品的款式和品种日益增多, 色彩营销在家具设计中逐渐占据重要的地位。色彩营销以其特有的营销价值, 被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和企业运用到家具营销活动中, 有效地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 也提高了家具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梅澎, 鲍坦, 邴丽.论色彩营销及其应用[J].商业时代, 2004 (12) :39页

设计中色彩的运用论文 第5篇

画面美感是广告设计中由于色彩对比关系的存在体现出的一种视觉感觉。色彩能够体现广告设计画面的主题。色彩的对比差异, 使画面变化多样, 从而体现广告设计作品的效果。广告设计作品是具有视觉冲击力的艺术作品, 需要通过色彩的对比强化受众的视觉感官效果, 有效地突出作品的个性特征与创意表达。色彩对比能够丰富受众的视觉感受, 能够让广告设计作品变得多样化、多层次化, 加强对受众的视觉冲击力。广告设计中的色彩对比往往包含了色相对比、明度对比、纯度对比, 这也是广告设计中运用较为广泛的色彩对比。

1. 色彩色相对比原理

广告设计中的色相对比比较接近色彩构成中的色相对比的理论和方法。色相对比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在一起存在色相差异的一种对比, 是色彩对比中基本的一种对比关系。色彩对比的强弱与色相在色相环上彼此间的距离有直接的关系。距离越大, 对比越强;相反则对比越弱。有彩色和无彩色之间的对比也属于色相对比。有彩色之间的色相对比一般按强弱分为色相环上15度左右的同类色相对比、色相环上15度至25度的邻近色相对比、色相环上130度左右的对比色相对比、色相环上180度左右的互补色相对比。同类色相对比使广告画面在色相上形成弱对比;邻近色相对比会使色相丰富且比较统一;对比色相对比会使广告画面形成对比鲜明、难以调和的现象;互补色相对比则会使广告画面产生强烈、生硬和刺激的视觉效果。

2. 色彩明度对比原理

明度对比是指色彩自身明暗程度所产生的对比。如, 一种饱和度高的色彩与一种较暗的色彩放置在一起, 除了其色相存在差异的对比, 还有其明暗形成的差异对比, 这种明暗形成的差异对比就是色彩的明度对比。色彩明度对比是色彩空间体现和层次体现的对比关系。色彩明度对比可以体现广告设计作品的风格, 如, 想表现一种明快的风格, 需要较明亮的色彩;想表现强烈的效果, 需要一种较强的色彩明度对比。色彩明度对比能够决定广告设计作品的层次和画面的风格。广告设计中色相对比与明度对比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只有色相对比, 那么广告设计中将会出现模糊不清的画面。

3. 色彩纯度对比原理

色彩纯度对比是色彩本身纯度的不同产生的差异对比, 是色彩对比的重要因素之一。灰色的非饱和色是广告设计中经常运用的色彩, 色彩纯度上的微妙变化会产生新的色相, 从而改变广告设计效果, 给受众带来视觉与心灵的变化。如, 广告设计中想表达高雅的意境, 就需要进行色彩的纯度对比, 通过色彩纯度的改变取得高雅的色调效果。如, 广告设计中想表现一种华丽的风格, 同样需要通过色彩纯度的对比进行调和, 才能更好地表现华丽的风格。强烈的色彩纯度对比往往带来艳丽、活泼等具有视觉冲击的效果;较弱的色彩纯度对比往往表现出一种单调、灰色的视觉效果。广告设计中色彩纯度的对比至关重要, 需要准确地通过色彩纯度对比表现广告设计的主题和思想, 同时带来良好的视觉冲击效果。

4. 其他色彩对比原理

色彩对比除了主要的色相对比、明度对比、纯度对比外, 还与冷暖、肌理、面积、连续、形状、大小等造型因素存在一定的联系。冷暖、肌理、面积、连续、形状、大小等造型因素影响着广告设计的视觉形态。这些造型因素可以有效地搭配色彩, 让画面产生更强的视觉冲击效果, 让广告设计作品表现更加多样化。广告设计不是由单一的色彩组成的, 也不是由单一的造型组成的, 而是通过多种色彩与造型恰到好处地进行匹配, 才能设计出具有思想的广告作品。这些造型因素的对比不仅能够改变色彩的表达, 还会让受众产生视觉干扰和视觉判断, 能够增强色彩的表现力。

二、广告设计色彩调和方法

色彩调和是通过色彩对比, 选择恰当的色彩进行调和, 使广告设计作品的色彩具有统一性、秩序性、和谐性, 实现丰富的创意表达, 提升广告设计作品的配色效果。目前, 广告设计中经常会用到加强法、距离面积调整法、介入法、支配法、重复法、形态调整法、透叠法、秩序法等。

1. 色彩加强法

顾名思义, 色彩加强法是指加强色彩的明度、纯度, 使色彩对比差异更加明显。广告设计中通常利用色彩加强法调整画面的色彩搭配, 旨在调整过于单一的画面, 让画面变得生动活泼。如, 当广告设计中需要具有强烈冲击力的画面时, 会提高其中一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的明度、纯度, 使画面色彩对比更加明显, 突出想要表达的主题。色彩加强法是提高广告设计作品视觉冲击力的重要方法。

2. 色彩距离和面积调整法

广告设计作品是由距离和面积组合而成的, 通过色彩对比与色彩调和实现广告设计作品的完整表达。因此, 广告设计中距离和面积调整能够改变画面的风格表达, 让广告设计作品的主题更加清晰明了, 让受众更加容易接受。如, 广告设计中色彩差异对比过于强烈, 可以拉开色彩的距离或者调整色彩的面积, 让整个画面的主色调更加明显, 从而使广告设计作品的表达更加完整。

3. 色彩介入法

色彩介入法是指在完整的广告设计画面中介入另一种色彩, 使画面的色彩对比更加合理, 实现广告设计作品的完整表达。色彩介入法一般用于色彩对比, 通过黑、白、灰等无彩色的介入, 降低强烈的色彩对比, 缓和色彩冲突。

4. 色彩支配法

色彩支配法主要是通过色相对比调和色彩对比。如, 在强烈的色彩对比中可以通过其他色相改变广告设计画面, 使画面的色彩得到调和。此外, 也可以调整色彩的明度和纯度, 保证广告设计画面的色彩统一性。

5. 其他色彩调和法

色彩调和的方法有很多, 其目的是将强烈的色彩对比实现有效的组合, 让色彩均匀, 充分表现广告设计作品的主题, 让广告设计作品的画面具有层次感、秩序感和美感。广告设计中会涉及文字、图片等元素的应用, 文字的排列、颜色都能够改变广告设计的表现形态和色彩对比关系。透叠法、秩序法也是广告设计中色彩调和的重要方法, 都是利用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对比, 改变广告设计作品的色彩对比关系, 让广告设计作品的画面更加和谐、完美。

结语

色彩对比和色彩调和让广告设计作品变得更加灵活、生动, 使广告设计作品更富有生命力。色彩是广告设计作品的核心语言, 色彩对比和色彩调和是广告设计核心语言表达的具体实践。因此, 在广告设计中要遵循色彩对比和色彩调和的原理规律, 运用其方法为广告设计提供便捷的表达途径。

参考文献

[1]何帅森.色彩对比与调和在广告设计中的应用.作家, 20xx (6) .

[2]王静.色彩对比与调和在广告设计中的应用.艺术品鉴, 20xx (8) .

《春夏秋冬》之色彩的运用 第6篇

我的作品《春夏秋冬》是表现人类和大自然的和谐关系,是人类向往和追求的,如今,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是全人类普遍关注的焦点之一,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已离我们越来越近,需要我们全人类共同去应对,共同去改善。我研究生班的毕业创作《失衡家园》和之后做的《家园系列》作品是对现今生态现状的一个提问、一种客观的审视。希望观者能通过作品读懂其内在含义、对观者有提示和启发,近年来,我的作品主要以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微妙关系为切入点。我研究生毕业作品也是从这一思路入手的,但作品不是提出和反应问题,是想传达人类和自然共享的一种生存状态,人类生活在没有破坏的生态坏境中,天空是蔚蓝的,水是清澈透底的,小鸟在空中自由的飞翔,鱼儿在水中追逐着,这种生存状态是和谐而美好的。在我的作品中就想通过色彩和雕塑的合理结合来表现这一人间盛景。

一、用色彩表现主题

我的作品《春夏秋冬》,是表达人与自然之间的一种和谐关系,和谐不但在社会生活中需要,在人和大自然带有一定的抒情性,使色彩富有美感的通用法则:统一中有变化;变化中有统一;每个季节中的都有其自己独有的色彩,我是通过对雕塑形体上的主观着色,来表现和突出主题的。春天是万物复苏的时节,因为春天的到来使大自然的一切都变得那么美好,小草在春雨的滋润后快速地生长,小树也长出了新芽,大地在不知不觉中就慢慢地变成了绿色,一年之计在于春,真的是这样,在春天里一切都充满生机、一切都存在希望,是一个清新的世界,所以我的作品《春》就选择了淡绿色;夏天是一个色彩斑斓的季节,在晴空万里的日子,太阳能把大地都照得烫烫地,如果有风吹过,就会从地上卷起一股热浪让人感到窒息,所以我认为夏天是火热的季节,是一个温暖的世界,因此在我的作品《夏》里选用橘红色;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稻田里等待收割的稻子一望无际,一眼望去是那么美丽,所以我认为秋天是一个金黄色的世界,因此作品《秋》我选用金黄色;冬天是一个洁白而美丽的季节,漫天飘落的雪花给大地穿上了银装,雪是冬天独有的也是大部分人喜欢冬天的原因,冬天是一个雪白的世界,所以作品《冬》我选择用银白色。

我想作品中的色彩可以使观者在没有欣赏作品具体的形体之前,在远处就可以很容易的识别出四季,能够读懂我作品中所要表达的主题。

二、色彩传达感情

色彩在作品中正确运用不但可以突出主题,增加作品的视觉冲击力外,还可以传达色彩的感情,当看到浅色和淡的颜色我们会感到愉快和振奋,相反看到深色和暗的颜色会感到一种压抑和沉闷。色调中不同的明度和纯度也会使人产生不同的感觉,明度反差比较大会叫人感到充满活力、有生气,明度相对较接近会使人感到柔和、宁静。我在作品中就是运用色彩的这种视觉变化来传达感情增强作品的感染力的。

作品《春》的淡绿色代表生命、和平、和睦、和谐、健康、宁静、青春、安全、新鲜等等,人最适应注视的颜色就是绿色,作品中人物是直立,微微的仰着头,轻轻地闭起双眼,双手轻轻伸向前方,能让人在绿色的世界里能够感受春天的气息轻抚着脸部,使观者可以联想到人在感受绿色的大自然,与自然界共同分享着幸福安康的生活。作品《夏》的橘红色代表着温暖、热情、喜庆、愉快、积极、希望、健康、活泼等积极向上的倾向,红色也是中国传统的喜庆色彩,红色的波长最长,穿透力强,感知力高,作品中一时尚女性站立,双手在头部的前上方,像似在遮挡阳光,让人能够联想到夏日午后阳光的温暖。作品《秋》的金黄色代表着收获、安详、明快、亮丽、崇高等等,有很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作品中人物直立双手轻放在头后,像是在金黄色的世界里在感受收获的喜悦。作品《冬》的银白色代表纯洁、清纯、明快、纯真、清新、光明、神圣等等,白色是圣洁难以侵犯的,作品中人物直立双手交叉轻抚在肩上,头部微低,使人能够联想到她也许正在思考着什么,也许是因为在雪白的世界里让她感到一丝凉意。

三、色彩是对空间语言的补充

色彩的运用 第7篇

色彩是一种重要的设计语言。色彩搭配能力是设计师必须具备的一种设计素养。“色彩构成”课程, 既是通过一系列实践训练使学生深入体验色彩属性、提升色彩审美素养, 掌色彩设计的内在规律以实现对设计主题或设计意图的色彩匹配与表达。本文则重探讨在色彩构成课程中如何合理利用数字化色彩搭配工具, 并且对学生建立可持续性学习的途径进行探讨。

二、几种常用的数字化色彩搭配工具介绍

第一类, 平面设计软件。常用的一些平面设计软件如美国Adobe公司产品Photoshop、Illustrator;加拿大的Corel公司开发的图形图像软件Corel DRAW Graphics Suite。这些软件中常用的色彩模式有:RGB、CMYK、HSB、LAB、灰度。在进行色彩学习时, 要首先要掌握该类软件的使用及操作。因此, 对于仅以色彩学习训练为主的实践学习来讲有些不便之处。

第二类, 专门的色彩搭配软件。这类软件以国外研发的为主, 英文界面。该类软件功能设计合理, 操作简便, 是较好的色彩实践学习工具。如My pantone palettes、Color Schemer Studio、Color Impact。这些软件大致有如下几个特征:一是提供如对比色、邻近色、同类色、原色配色等较为通用的色彩配色模式;二是可以进行图片色彩的提取, 通常一些软件可以允许导入硬盘图片, 并且利用计算工具将图片进行色彩计算, 得出如马赛克般的色彩视觉效果, 方便设计者提取图片色彩;三是部分软件的色彩可以导出扩展名为aco、cs、ai等文件, 这些色彩文件与设计软件兼容, 可以导入设计软件的色彩模板中进行直接使用。

第三类, 网络在线色彩搭配平台与论坛。这里是开展课外持续性色彩学习的最佳途径。比较知名的有kuler、colourlovers、colorschemedesigner、colorhunter等, 这类网站以colourlovers最著名。这类网站除了具有上面提到的一些专门软件具备的功能之外, 最鲜明特点是即时分享。网站用户有来自世界各地的色彩爱好者, 大家会以色彩为表达语言, 进行色彩交流。还有关于流行色的关注、流行趋势的分类介绍等等。可以让参与者在其中互动、分享。这一网站可以与IPHONE手机连接, 进行手机在线色彩搭配与更新。

三、以“Color Impact”软件为例介绍色彩搭配软件在色构成课程中的运用

该软件的特色是介绍了色彩理论的基本知识, 并且色彩搭配体系完整, 可以进行多种方式的色彩调和搭配试验。下面, 按照色彩构成课程的基本要求来介绍一下该软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运用, 以及注意事项。

1.掌握色彩基本知识

打开程序, 点击命令栏中“主菜单 (main menu) ”, 在该页面有四方面的内容介绍, 首先要关注“学习 (Learn) ”模块的内容。这部分的内容以图文并解的形式阐述了相关色彩术语的定义。它们是色环、原色、间色、复色、色彩三属性、色调、色彩的六种调和方法。该部分的教学内容是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可以按照该软件的内容逐一开展学习与实践。

软件为学习提供了良好是视觉体验环境, 但在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该软件对“色立体”概念没有进行系统介绍, 如蒙赛尔色立体、奥斯特瓦德色立体等。需在了解这些体系的内容和特点后, 再正确理解该软件提供的色环标准

2.认知色彩视觉效应

色彩视觉效应包括色彩的冷暖、远近、轻重、收缩与膨胀、诱目性、识别性、色彩的同化效果。这些视觉效果的体验, 该软件亦完全可以实现。选择主菜单“测试模型 (test patterns) ”一项, 学生可根据练习的项目进行自主选择图形样式, 之后便可以添加色彩开展色彩视觉效应的认知体验。

3.掌握色彩调和规律与方法

色彩调和概念是色彩构成课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内容。色彩的调和概念是伊顿提出来的。点击主菜单中“色彩调和”一项, 属性栏“预设 (preset) ”中有多重色彩调和的组成方式, 如单色调和、互补色调和、分裂补色调和、三小型调和、四边形调和等。让该内容的学习与前面内容融会贯通在该软件中, 下方属性栏中既有以上几种色彩调和的办法, 联系着根据属性下方的选择进行试验。

4.对色彩构成规律与情感表达的练习

在test patterns内, 属性栏中有“user interface”“web page”“wallpaper”三个内容。在第二部分色彩搭配原则试验之后, 学生对于色彩搭配的抽象方法已经掌握。但运用到实际的设计环境中时, 这些调和的原则是要根据设计的主题进行变通。这一环节因为软件已经提供了相应的图案或网页设计的模板, 省去了学生设计版式的时间, 可以直指色彩搭配的训练。

三、数字化色彩搭配工具在教学运用过程中的利与弊

1.学习效率高, 但缺乏色彩质感

传统色彩构成教学以手绘表现为主, 颜料为广告色、丙烯。手绘的过程漫长, 效率低, 并且色彩高纯度的训练因颜料工艺的局限性常常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而色彩搭配软件能很好解决这一问题, 软件颜色鲜明、色域广泛、操作便捷, 成为色彩构成中的有效学习工具。但色彩在电脑中的显示是非物质的, 生冷的, 色彩缺少在空气中与光线之间的对话, 没有质感。手绘的方式能加强学生对色彩的直观性的体验, 所画即所得。而且手绘因寄托的材质不同, 表达出的质感也富有层次变化, 感性许多。因此建议在进行色彩构成教学过程中, 利用手绘与软件兼用的方法来相互取长补短。如在色彩空间效果表达、色彩情感意向表达, 建议用手绘加拼贴的办法来实践。

2.适应色彩概念的演示, 但不能对应设计项目的实施

色彩搭配软件仅能进行色彩意向的概念化演示。如平面设计作品在进行实际打印的过程中, 因喷涂工艺的差异、涂料品牌的差异等等要素, 会对打印的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而在数字媒体环境下, 也不能完全依靠色彩搭配软件提供的色彩, 要考虑硬件设备的设置, 如网页安全色这些要素, 以确保设计的效果能够在媒体环境下呈现良好的效果。而对于产品色彩设计或者是环境空间色彩设计, 色彩依托的材质更加复杂, 影响色彩的呈现条件变得复杂。所以数字化色彩搭配软件所能提供的仅成为一个色彩概念性的参考。

作为教学辅助工具的“数字色彩搭配工具”能帮助学生以较快的途径建立起对色彩的辨识、视觉体验、情感化表达等方面的能力。任何工具都是有限的, 但人的能力是无限的。因此我们要正确的看待市场上出现的任何色彩搭配的工具 (书、软件) 。这些工具只能提供有限的帮助, 要学会合理的运用这些工具, 如果仅仅挪用、照搬色彩搭配的模式, 是永远无法掌握色彩搭配语言的。

参考文献

鲁迅小说中色彩词语的运用 第8篇

一、用色彩渲染环境, 烘托人物的复杂心境。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极其俭省, 几个甚至一个色彩鲜明的词语就能抓住环境的特点, 将读者置身于人物所处的环境中, 从而准确的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 理解作者的情感。《药》的开头写道:“秋天的后半夜……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茶馆的两间屋子里, 便弥满了清白的光”;“街上黑沉沉的一无所有, 只有一条灰白的路, 看得分明”。“乌蓝”、“青白”、“灰白”几个色彩暗淡的词语写出了黎明前黑暗时刻, 渲染了一种阴森恐怖肃杀冷峭的气氛, 烘托出老栓买药时忐忑不安的复杂心境让人体会到悲哀的情怀。《祝福》的开头写道:“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 接着一声钝响, 是送灶的爆竹”, “灰白色”是“我”回故乡鲁镇时压抑沉闷的心境的最好体现。

二、用色彩描绘景物, 寄托作者的生活理想。

小说中的有些色彩描写是明朗的, 具有浓郁的田园风光。《故乡》中有这样一幅神异的图画:“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下面是海边的沙地, 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 项带银圈, 手捏一柄钢叉……”“深蓝”“金黄”“碧绿”“银”几个词语色彩明丽, 搭配和谐。明朗背景下, 充满活力的少年闰土的英雄形象栩栩如生, 流露出对闰土的由衷喜爱和羡慕。优美的田园风光, 与孩子间纯洁无瑕的友谊交融为一体, 清新纯朴的画面中, 蕴含了作者美好的生活理想, 寄托了对农村生活的怀恋。这正是他心中那种和谐人际关系的理想象征。

三、用色彩刻画肖像, 抨击封建制度的罪恶。

肖像描写是把人物写活, 也是传达作者情感的重要艺术手段之一。鲁迅深谙肖像描写的奥秘, 简洁的色彩, 传神的刻画出人物的内心世界, 无情地揭露和抨击封建制度的罪恶。《祝福》对祥林嫂的外貌描写有三次:“头上扎着白头绳, 乌裙, 蓝夹袄, 月白背心, 年纪大约二十六七, 脸色青黄, 但两颊却还是红的”;“头上扎着白头绳, 乌裙, 蓝夹袄, 月白背心, 脸色青黄, 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 即今已经全白, 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 黄中带黑, 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白头绳, 乌裙, 蓝夹袄, 月白背心”等服饰色彩描写是时代和地域的特色的表现。而祥林嫂脸色的变化, 从“脸色青黄, 但两颊却还是红的”到“脸色青黄, 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再到“脸上瘦削不堪, 黄中带黑”, 仅仅五年的时间, 正常人的脸色是不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的。但勤劳善良而又倔强顽强的祥林嫂在封建社会的政权、神权、族权、夫权四条绳索的勒逼下, 已判若两人。鲜明的色彩变化塑造了祥林嫂的悲剧形象, 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礼教虚伪、残酷的本质, 向几千年的封建宗法制度提出了强烈的控诉。

四、用色彩写人状物, 直面惨淡的社会现实。

鲁迅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说:“所以我的取材, 多采自病态的社会中的不幸的人们中, 意思是在揭出病苦, 引起疗救的注意。”《药》中对人血馒头的描写令人触目惊心, 为读者展示的是惨淡的社会现实:“一只手却撮着一个鲜红的馒头, 那红的还是一点一点的往下滴”;“老栓便把一个碧绿的包, 一个红红白白的破灯笼, 一同塞在灶里;一阵红黑的火焰过去时, 店屋里散满了一种奇怪的香味”;“小栓撮起这黑东西”;“焦皮里面窜出一道白气, 白气散了, 是两半个白面的馒头”。鲁迅曾说:“革命者为愚昧的群众奋斗而牺牲了, 愚昧的群众并不知道这牺牲为的是谁, 却还要因了愚昧的见解, 以为这牺牲可以享用......”醒目的色彩, 揭示了辛亥革命失败的社会根源。革命者淋漓的鲜血, 被群众当作医治疾病的药吃掉。要革命, 就必须用科学的、民主的思想, 把他们从封建迷信的长期统治下解放出来, 否则, 革命的成功就没有希望。“分明有一圈红白的花, 围着那尖圆的坟顶”是小说中唯一一点亮色, 稍稍透出了一丝令人快活的生机, 起到“惊起较为清醒的几个人”, 破毁“铁屋子”并“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的作用, 寄予了作者对革命成功的希望及乐观的信念。

五、用色彩捕捉细节, 凸显人物的性格特征。

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性格各异的人物, 有的只用几笔醒目的色彩就把人物的性格展示在读者面前。《药》中的康大叔服饰细节是“浑身黑色的”, “披一件玄色布衫, 散着纽扣, 用很宽的玄色腰带, 胡乱捆在腰间”。只这几笔, 就用黑色勾勒出一个凶残、蛮横的刽子手形象。《阿Q》中的赵太爷质问阿Q是他的本家时“满脸溅朱”, 并动手打人, 这个细节活脱脱的表现了一个光天化日之下行凶, 蛮横霸道的土霸王的形象。

性格色彩理论在职场的运用 第9篇

当今, 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还是人才之间的竞争。人力资源部门自然要肩负起为企业寻觅各类人才的重任。作为一个合格的企业管理者, 必须拥有善于发现人才的慧眼。“以人为本”并不是人人都为本, 合适的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未来。当然, 寻找合适的人才不能单纯的着眼于表面, 更应该透过表面看到其工作能力和性格特质, 综合多方面来考量是否进行选择。

现今社会发展愈加迅速, 人员缺口正不断的加大, 招聘、培训、员工关系、人员流动等一系列问题也渐渐的摆在桌面上。通过传统方式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已经难以达到企业所预想的效果, 而通过研究各种人的性格色彩并灵活的运用到招聘等一系列活动中, 却常常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进而能准确且高效的解决人员的流动与安置等一系列问题。

色彩心理学的现状

目前, 色彩心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色彩偏好与人性格的关系, 二是色彩对人的心理状态和心理过程的影响。 (汤其建、张莉、于威、张学武《特殊工种人员选聘中的色彩心理学应用研究》, 《安全》, 2012年第6期) 不同的色彩取向代表着不同的性格特点, 不同性格特点的人都会有自己性格中存在的问题, 也就会通过各种不同的行为方式表现出来。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色彩与性格的相互关系, 解析人的性格内涵与职业生涯发展方向逐渐成为一种主流。

在性格色彩研究领域中, 美国性格色彩心理学的权威专家泰勒·哈特曼将众多的性格归入红、黄、蓝、白四种颜色; (泰勒·哈特曼、魏易熙《色彩密码:四种颜色的性格》, 《中国供销合作经济》, 2001年第12期) 我国性格色彩的创始人乐嘉, 则将人的性格用红、黄、蓝、绿四种颜色表示;林书尧将性格分为赤、橙、黄、绿、青、紫、黑、灰、白九种色相进行分析;也有人将性格分为红、黄、蓝、绿、紫、褐、黑、粉红八种颜色。各种观点虽算不上百家争鸣, 也足以让人眼花缭乱、难以抉择。

性格色彩的分类

通过对各种观点的探究, 笔者将性格色彩归为红、黄、蓝、灰、紫五大色系。红色善于捕捉新生事物的要点, 很容易投入;黄色是个现实主义者, 根据付出回报比作理性判断;蓝色的谨慎和保守, 让他最不愿意轻易开始却最容易投入;灰色则是鲜有生气, 一般在别人的推动下才会有所行动;紫色的神秘和冷艳注定了他是孤独的存在。 (乐嘉《不同颜色的人如何开始》, 《新前程》, 2010年第1期)

1.红色性格

红色是一种充满激情与活力的颜色, 其代表的性格也同样的充满灵性与爆发力, 善于快速的抓住机遇。不足之处在于容易冲动, 在没有完全准备好的情况下就急切的采取行动。

2.黄色性格

黄色是一种充满神圣的庄重之色, 其代表的性格则是透着一股子的沉稳与坚韧, 遇事果敢而执着。不足之处在于对细节的把握度不够, 敢于一往无前却经常是缺少了具体的策略与谋划, 严重了便也就成了有勇无谋。

3.蓝色性格

蓝色是一种充满宁静与深沉的颜色, 其代表的性格是理智与不自信, 做任何事之前都喜欢多思考多求证。不足之处在于过度的追求平稳与完美, 却恰恰缺少了一点红色性格的冒险精神。

4.灰色性格

灰色是一种充满自由与友善的颜色, 其所代表的是一种宽容、依赖的性格, 容易满足于自己的现状, 崇尚的是一种中庸的状态。不足之处在于内心缺少一种斗志, 总是漫无目标、得过且过、随波逐流。

5.紫色性格

紫色是一种神秘而高贵的颜色, 他中和了红色的热情似火和蓝色的冷艳如水, 以一种忧郁自傲的高身姿全新出现。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很强的个性, 容易给人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孤僻错觉, 实际上紫色性格的人对熟悉的人是非常热情的。

当然, 人的性格通常都是多种多样的, 也就是说性格是以一种色彩为主, 兼有其他多种色彩, 日常表现出来的也便是其核心的性格色彩。每个人都可以根据需要补充不容的色彩, 以达到与他人和谐相处的目的。 (刘伟、李卫红《“性格色彩理论”与领导能力提升》, 《领导科学》, 2013年第4期) 同样, 每个人也都可通过与其他性格色彩的人共同协作, 完成一个人完不成或完成的不够完美的工作。性格之所以重要, 是因为它与德、识、才、学等因素一样, 是构成一个人内在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很好的反映着一个人的性情和品质, 同时它也是一个人内在精神面貌的全面体现, 可以让其他人更深入的了解一个人。

性格色彩理论在职场的运用

不同的色彩代表着不同的性格, 也就有着不同的特点, 生活中如此, 职场中亦然。不同性格的人的处事方式各有不同, 其领导力、理解力、执行力等特质具有差距, 对金钱、风险、权力等的追求程度也不尽相同。

将性格色彩理论运用于职场, 分析员工的性格色彩, 进而决定各种性格色彩的员工的工作岗位和培训方式, 并根据员工的性格色彩有针对性地设计绩效考核制度、晋升制度, 将更有效地达到低成本高满意度的人力资源管理目标。

1.性格色彩的职场表现

(1) 职场中的红色性格。红色性格的人不喜欢被约束, 喜欢随机应变胜过循规蹈矩, 很可能会有一定的知名度, 但却往往因为他们的不够沉稳爬不到金字塔的顶端, 他们本身对快乐自由的向往远胜于权力角逐和力量的抗衡。他们是天生的冒险者, 在他们眼中, 未来的路充满着艰辛与挑战, 也于是乎他们会时刻保持着一种积极的状态勇往直前。只不过他们在遇到绊脚石时会有一丝迷茫, 也会较容易动摇, 需要适时的用一种或激励或肯定的方式为他们坚定信念。对红色性格的员工, 管理者应善于使用其敏锐的洞察力, 同时尽可能地使其在做了一定程度准备的前提下再有所行动。当红色性格的人作为管理者出现时, 其敏锐的洞察力和果断的决策力可在一瞬间为公司创造巨大的效益, 但是他还需要有一个冷静的朋友或辅助者, 在他冲动的做出错误的决定时, 及时泼点冷水或提前为其铺路, 避免他一时头脑发热而铸成大错。

(2) 职场中的黄色性格。黄色性格的人大都渴望权力, 追求一种控制欲和支配欲, 有强烈的做领导的欲望。但是黄色性格的人可以为了工作牺牲个人生活, 希望能用一切方式发挥高效率。他们往往直接而严谨, 关注的是最后的成果, 成果足够的诱惑才能促使他做出决策并有所行动。当然, 有时候他们的坚持也会显得不够明智, 甚至是有些盲目, 为了达成目标会有意无意的忽略一些细节的东西, 而往往是这些细节的东西决定了结果的质量。对黄色性格的员工, 管理者可安排他们做“开路先锋”, 用他们的拼搏和坚韧开辟出新天地 (如开展新业务时, 利用黄色性格的员工开拓市场) 。当黄色性格的人作为管理者出现时, 会是非常有力的指挥者。他们一般都具有前瞻性和领导能力, 能够居安思危, 有很强的责任感、决策力和自信心, 不容易气馁, 但是容易给人一种自以为是甚至是飞扬跋扈的错觉。

(3) 职场中的蓝色性格。蓝色性格的人渴望被他人理解, 甚至是过于在乎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因为严格拘谨, 他们不太懂得释放自己, 更加缺少幽默感, 过分压抑情绪虽然不是问题却使他们缺少了很多乐趣。他们大都善于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感, 注重思考过程, 非常关心事物的安全性, 做出每个决定前都是经过了长时间的深思熟虑甚至是有着十足的把握, 力求万无一失的平稳, 但这种过于谨慎的性格往往会使其错过很多转瞬即逝的机会。蓝色性格的人期盼上升却不够自信去果断追求, 结果往往是在犹豫之间被人抢占先机, 如果有红色性格的人在机遇出现之时给予助力, 使之用相对把握的主动出击, 必然会有所斩获。

(4) 职场中的灰色性格。灰色性格通常会兢兢业业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寻求一种心境的平和与满足。他们有着令人称赞的好脾气, 为人处世合情合理, 也因此有着良好的人缘, 但缺乏上进心让他们在工作岗位上难以得到晋升, 也就会作为一个老资历出现在新人工作堆里日复一日做着没有新意的工作。对于灰色性格的人, 不能奢望他们在工作上有所创新和突破, 但安排他们做后勤保障等基本工作绝对是最让人放心和满意的。他们生活枯燥却非常友善, 适应性强, 善于倾听却不肯吐露。不过他们不是真正的完全超脱, 通常会疲于迎合他人, 平时的行动迟缓、了无生气也只是一种逃避状态。当然, 如果在绿色性格的人群中安排上略有红色性格的人, 就像在安静的鱼桶里放进了一条灵动的鲶鱼, 在平静中掀起一阵波澜, 带来一丝惊喜。

(5) 职场中的紫色性格。从画家的角度讲, 紫色是最难调配的一种颜色, “合适的紫色”也变得难能可贵。紫色性格的人通常会有一些艺术气质, 他们性格优雅且感情细腻, 审美高雅又不失和谐, 外表平静而内心坚强。他们有着常人无可比拟的敏锐与感受力, 不论是作为员工还是管理层都会在接触之后广受大家欢迎。不论是生活还是工作都会保持自己的那份自信而感性的个性, 时刻为他人考虑的小热心也会让工作更加的顺利, 只是看似孤冷的外在状态会让不熟悉的人很不适应。

2.色彩学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实现战略发展的核心, 而正确的运用性格色彩理论便是企业发展核心中的重点。有效沟通会促成和谐环境, 而其关键则是找到他人最喜欢的沟通方式, 在了解了不同人的性格色彩后才能意识到人与人之间存在的差异, 用一种方法对待四种不同的人, 失败的可能性有75%。而提高成功率的办法就是, 用别人希望被对待的方式对待他们。 (乐嘉《谈薪有术:洞察老板的性格色彩》, 《新前程》, 2008年第6期) 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 将性格色彩理论应用于职场的人力资源管理后会产生以下作用:

(1) 有助于提高员工岗位适配性。根据员工的性格色彩档案安排与其性格相适应的工作岗位, 使其能在工作中最大化的实现自我价值。

(2) 有助于提高员工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在提高了岗位适配性的情况下必然会使员工更加舒适顺畅的完成手头的工作, 自然而然的也就提高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3) 有助于降低企业的员工流失率 (辞职或“跳槽”) 。当一个人觉得自己的价值获得了体现, 而自己也拥有了舒适的环境和应有的回报时, 必然会很乐意留下。

(4) 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服务质量。当整个企业都做到适才而用、适岗而置时, 所有的员工都将获得满足感, 也就会推己及人地为企业考虑, 服务于企业、服务于社会。 (姚燕萍《性格色彩在呼叫中心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4年)

企业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可适当突破传统, 通过创新的方式来实现。虽然传统方式能够选拔出适合企业的人才, 但是毕竟周期较长、成本较高, 相对来讲效率不高。特别是对急于求才的企业来讲, 融合了性格色彩理论的新式选拔方法则显得高效且准确了很多, 无论对企业还是员工都能有效的利用各种资源。

性格色彩理论运用展望

每个性格都有其各自的优势和过当, 企业管理者只有在了解了不同性格的优势和过当的基础上, 才能更好地实施人员管理。 (江北《读懂员工的性格色彩》, 《现代企业文化〈上旬〉》, 2011年第7期) 对于已招聘的员工, 需要管理者通过对工作岗位和新员工的双向了解为员工安排工作岗位。即根据每个人不同的性格色彩选择能够让他们扬长避短、发挥自身能力的工作岗位。正确的人员分工可避免人机不和等非人为的潜在因素造成的损失。

色彩在古诗中的运用 第10篇

诗人在古诗中借用对色彩的描写来表现画面, 对色彩美的展现采用了多种结构。具体来说, 有以下几点。

一、运用色彩对比

如杜甫《绝句》中“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这句, 就是对比着色的好例子。诗人连用两组色彩, 黄绿相间, 青白相映, 色彩分明, 色调柔和, 展现出一派清新淡雅的春天美景, 更表现出诗人舒朗豁达的心境。

又如, 南宋诗人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这句。这一“碧”一“红”, 更让莲叶和荷花形成了巨大的视觉冲击:上有蓝天、白云、红日, 下有一望无际的莲叶和荷花, 水天相接, 色彩斑斓, 浑然一体。这既描绘出西湖荷花的娇艳欲滴, 又再现了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的壮阔气势, 极具丰富的空间造型感。另外, “映日”与“荷花”相辉映, 又使整幅画面浓淡相宜, 层次感极强。闭眼深思, 更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独特魅力。这些都是借用色彩的对比映衬, 展现美丽画面的很好范例。

再如, 纳兰性德的《于中好·独背残阳上小楼》:“独背残阳上小楼, 谁家玉笛韵偏幽。一行白雁遥天暮, 几点黄花满地秋。惊节序, 叹沉浮, 秾华如梦水东流。人间所事堪惆怅, 莫向横塘问旧游。”这首诗中, 作者纳兰性德先写登高之所见, 即“一行白雁遥天暮, 几点黄花满地秋”, 一句天上, 一句地上。天上是暮霭沉沉, 却见一行白雁在飞;地上是秋景瑟瑟, 只有几点黄花堆积。可就是这“几点黄花满地秋”, 却比“满地黄花堆积”更显得凄凉萧瑟。由此可见, 色彩的作用不可小视。

二、复色搭配

这是指诗人利用三原色复合成更为绚丽的色彩。

例如, 毛泽东的《菩萨蛮·大柏地》:“赤橙黄绿青蓝紫, 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 关山阵阵苍。当年鏖战急, 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 今朝更好看。”这虽说是一首追忆战争的诗篇, 却没有对激烈愤慨或血腥的战争场面进行描写。作者开篇就借用复色搭配法, 展现了一幅江山之美的画卷。普希金说得好, 那过去了的都将变成美好的回忆, 尤其是诗人要在这里凭吊的是昔日得胜的战场, 就不用写战争的惨烈了。此诗一开始就描绘了当日夏天傍晚雨后晴空的山水风景, 先从目前夕阳西下的晚空入笔, 一来就是七个颜色字, 而且每字每顿突兀奇瑰, 大有破空到来之感, 同时又十分形象传神地给了我们一幅斑斓多彩的夏日黄昏图。接着, 第二句更加大胆灵妙。究竟是谁手持彩虹临空而舞, 仿佛诗人将自己融入其间。这如画的风景谁来描绘?谁来掌握?令人读起来分明会感到, 那就是诗人自己, 他就是这幅美景的设计者, 这美景的描绘者。这只有那些拥有强大内心的人, 才拥有的自信, 不正是“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的艺术再现吗?其中的首句“赤橙黄绿青蓝紫”, 就是借用色彩的复用, 展现了当日美好的夕阳美景, 营造出了美好的意境。

再如, 白朴的《天净沙·秋》:“孤村落日残霞, 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 白草红叶黄花。”白朴这首小令《天净沙·秋》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在写法和意境的构成上都有相似之处, 但表达的感情截然不同。此曲题目虽为“秋”, 字字写秋, 却找不着一个“秋”字。此曲开篇先描绘了一幅秋日黄昏图, 一种宁静、寂寥的氛围力透纸背。接着, 作者也是以名词并列组合的形式, 选取了典型的秋天景物来构图。但不同于《天净沙·秋思》的是, 作者所选择的完全是亮丽的意象, 青、绿、白、红、黄, 五彩斑斓, 描绘出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至此, 读者眼前的秋景, 也由先前的萧瑟、寂寥, 变为明朗、清丽了。此曲语言虽简练优美, 但意义却极为深刻, 充分表达了作者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处世态度。这不能不说色彩的运用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单一色调深浅浓淡的变化

例如, 杨万成的《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此诗无论绘景还是写人, 都堪称佳作。要想描绘乡村图画, 就必须要找出乡野间那些富有特色的景物。诗中那稀疏的篱笆, 幽深的小径, 还未成荫的绿叶, 诗人在不经意间, 巧妙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使景色层次疏密有致, 深浅有度;色彩浓淡相宜, 无不渗透出诗人的喜悦之情。其中,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一句, 蝴蝶和鲜花融为一体, 淡黄深黄相互映衬, 充分表达了诗人对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

再如, 王涯的《春游曲》:“万树江边杏, 新开一夜风。满园深浅色, 照在绿波中。”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出游时惬意的心情。在栽有大片杏树的江边园林, 一夜间, 春风催花开放, 万树杏花, 颜色却深浅不同, 照在一江碧绿的春水之中, 杏花浸染着江水, 江水滋润着杏花, 江边有杏花林, 水中映杏花影, 颜色是单一的, 情意却是深厚的。

四、不直接用表示色彩的词语, 而是以各种景物巧妙组合, 形成独特的色调之美

如北朝民歌《敕勒歌》:“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这首诗中虽不见色彩, 但所选的意象, 如苍天、草原、牛羊却无不具有色彩感。这些具有不同色彩的形象构成了一幅苍茫的画面。

再如, 王维的“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边陲大漠, 广阔无垠, 黄沙漫漫, 橘红色的夕阳, 闪着白光的河水, 再加上一缕白色的烽烟, 这些看似孤立, 却呈现出一幅雄浑辽阔的边塞风光。而且, 这个画面展现的境界阔大, 气象雄浑, 形成了独特的色彩美。

鲁迅小说中色彩词语的运用 第11篇

一、用色彩渲染环境,烘托人物的复杂心境。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极其俭省,几个甚至一个色彩鲜明的词语就能抓住环境的特点,将读者置身于人物所处的环境中,从而准确的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理解作者的情感。《药》的开头写道:“秋天的后半夜……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茶馆的两间屋子里,便弥满了清白的光”;“街上黑沉沉的一无所有,只有一条灰白的路,看得分明”。“乌蓝”、“青白”、“灰白”几个色彩暗淡的词语写出了黎明前黑暗时刻,渲染了一种阴森恐怖肃杀冷峭的气氛,烘托出老栓买药时忐忑不安的复杂心境让人体会到悲哀的情怀。《祝福》的开头写道:“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灰白色”是“我”回故乡鲁镇时压抑沉闷的心境的最好体现。

二、用色彩描绘景物,寄托作者的生活理想。

小说中的有些色彩描写是明朗的,具有浓郁的田园风光。《故乡》中有这样一幅神异的图画:“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深蓝”“金黄”“碧绿”“银”几个词语色彩明丽,搭配和谐。明朗背景下,充满活力的少年闰土的英雄形象栩栩如生,流露出对闰土的由衷喜爱和羡慕。优美的田园风光,与孩子间纯洁无瑕的友谊交融为一体,清新纯朴的画面中,蕴含了作者美好的生活理想,寄托了对农村生活的怀恋。这正是他心中那种和谐人际关系的理想象征。

三、用色彩刻画肖像,抨击封建制度的罪恶。

肖像描写是把人物写活,也是传达作者情感的重要艺术手段之一。鲁迅深谙肖像描写的奥秘,简洁的色彩,传神的刻画出人物的内心世界,无情地揭露和抨击封建制度的罪恶。《祝福》对祥林嫂的外貌描写有三次:“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等服饰色彩描写是时代和地域的特色的表现。而祥林嫂脸色的变化,从“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到“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再到“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仅仅五年的时间,正常人的脸色是不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的。但勤劳善良而又倔强顽强的祥林嫂在封建社会的政权、神权、族权、夫权四条绳索的勒逼下,已判若两人。鲜明的色彩变化塑造了祥林嫂的悲剧形象,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礼教虚伪、残酷的本质,向几千年的封建宗法制度提出了强烈的控诉。

四、用色彩写人状物,直面惨淡的社会现实。

鲁迅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说:“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的社会中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药》中对人血馒头的描写令人触目惊心,为读者展示的是惨淡的社会现实:“一只手却撮着一个鲜红的馒头,那红的还是一点一点的往下滴”;“老栓便把一个碧绿的包,一个红红白白的破灯笼,一同塞在灶里;一阵红黑的火焰过去时,店屋里散满了一种奇怪的香味”;“小栓撮起这黑东西”;“焦皮里面窜出一道白气,白气散了,是两半个白面的馒头”。鲁迅曾说:“革命者为愚昧的群众奋斗而牺牲了,愚昧的群众并不知道这牺牲为的是谁,却还要因了愚昧的见解,以为这牺牲可以享用......”醒目的色彩,揭示了辛亥革命失败的社会根源。革命者淋漓的鲜血,被群众当作医治疾病的药吃掉。要革命,就必须用科学的、民主的思想,把他们从封建迷信的长期统治下解放出来,否则,革命的成功就没有希望。“分明有一圈红白的花,围着那尖圆的坟顶”是小说中唯一一点亮色,稍稍透出了一丝令人快活的生机,起到“惊起较为清醒的几个人”,破毁“铁屋子”并“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的作用,寄予了作者对革命成功的希望及乐观的信念。

五、用色彩捕捉细节,凸显人物的性格特征。

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性格各异的人物,有的只用几笔醒目的色彩就把人物的性格展示在读者面前。《药》中的康大叔服饰细节是“浑身黑色的”,“披一件玄色布衫,散着纽扣,用很宽的玄色腰带,胡乱捆在腰间”。只这几笔,就用黑色勾勒出一个凶残、蛮横的刽子手形象。《阿Q》中的赵太爷质问阿Q是他的本家时“满脸溅朱”,并动手打人,这个细节活脱脱的表现了一个光天化日之下行凶,蛮横霸道的土霸王的形象。

鲁迅善于运用简明、准确、生动的色彩词语给他笔下的景物、人物、事物着色,通过鲜明生动的意象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揭示小说的主题,反映深刻的社会问题,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色彩在生活中的运用 第12篇

有形就有色, 色彩是重要的视觉语言, 它传递信息、蕴神寓意, 所以色彩是消费者确认设计价值的重要因素之一。科学实验证明:人类觉察外部信息有80%是通过眼睛获得的。在常态下, 人们观察物体时, 首先引起视觉反映的是色彩。色彩作为人类“第一视觉”, 是最易震撼心灵和传达情感的。人们对色彩的认识、运用过程是从感性升华到理性的过程。

所谓理性色彩, 就是借助人所独具的判断、推理、演绎等抽象思维能力, 将从大自然中直接感受到的纷繁复杂的色彩印象予以规律性的揭示, 从而形成色彩的理论和法则, 并运用于色彩实践。但是我认为将色彩升华到理性之后, 我们最终还是要回到感性。

2 三原色

红色、黄色、蓝色。在传统色彩理论中, 这3中颜色不能形成任何组合, 或混合成其他颜色。然后其他所有的颜色正都是由这3种颜色派生的。

3 色彩在生活中的运用

世界上的事物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 没有一种事物是一成不变的, 色彩也是如此。就像大家耳熟能详的顺口溜:红配黄丑得狂;红配绿丑得哭;红配紫丑得死……已经彻底被推翻了。那么现代社会的色彩运用又有哪些新视野呢?色彩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感受色彩的美妙, 无时无刻不置身于大自然五彩缤纷的色彩世界之中。色彩以它神奇的力量把大自然装点得多姿多彩, 以它无限的美好和丰富与我们相伴每一天, 慰藉着我们的心灵, 带给我们以美的感受和视觉美感的愉悦。

色彩的视知觉现象。

3.1 色彩的对比

色彩的对比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色彩放在一起时由于互相影响而表现出差异的现象。

3.2 色彩的适应

(1) 明适应。

(2) 暗适应。

3.3 色彩的情感和思维

(1) 色彩的冷暖感。

(2) 色彩的兴奋与沉静。

色彩的兴奋与沉静与刺激视觉的强弱有关。从色相上看:红、橙、黄具有兴奋感, 使人联想到革命、鲜血、热闹、喜庆;绿、紫为中性, 蓝、蓝绿、蓝紫具有沉静感, 使人想到平静的湖水、蓝天、草原, 使人感到宽阔、安静。

从明度上看:明度高的色彩具有兴奋感, 低明度的色具有沉静感。

从纯度上看:纯度高的色彩具有兴奋感, 纯度低的色具有沉静感。

3.4 色彩的性格与特征

色彩是一种物理现象, 它本身并不具备情感、性格, 人们能感受到的色彩情感, 是因为人们对生活经验积累的结果。

然而, 色彩象征的内容, 也并非人们主观捏造的, 抽象的说某色象征什么也不确切, 象征往往是跟联想有关, 它是人们在长期感受、认知和运用色彩过程中总结形成的一种观念, 形成人们的一种共识。

红色。

红色是可见光谱中波长最长的色, 空间穿透能力强, 对视觉的影响力大, 最容易使人联想到太阳、燃烧的火焰或热血, 红色是热烈冲动的色彩, 极易使人兴奋、情绪高涨。

橙色。

橙色在可见光谱中波长仅次于红色, 明度有仅次于黄色, 因此, 橙色具有红色和黄色之间的特性, 是色彩中最响亮、最温暖的, 且具有十分欢快、活跃性格的光辉色彩。

橙色是丰收的色彩, 使人联想到自然界硕果累累的景象, 使人有充实、饱满和成熟的感觉。

黄色。

黄色在可见光谱中波长适中, 但明度最高。它是光源中的主要色彩, 所以又誉意为光明、希望的含义, 如国旗中的五星。象征着权威、财富、骄傲和高贵等。

绿色。

绿色是可见光谱中波长居中, 是人眼最适中的色光, 在色相中属中性色, 对人的心理和生理作用都较为温和。

绿色是自然界植物的色彩, 是自然界最为宁静的色彩。绿色被视为春天、希望、生命、成长的象征。

蓝色。

蓝色在可见光谱中波长较短, 常用于表现某种透明的气氛和空间的深远。由于蓝色对视觉的刺激较弱, 当人们看到蓝色时情绪较为安宁、祥和, 使人联想到宽阔的海洋和蔚蓝的天空。

它象征着永恒、稳重、冷静、理性和博大。

紫色。

紫色在可见光谱中波长最短, 由于它明度低, 眼睛对它的分辨力弱, 容易引起视觉疲劳。

紫色的意象有:忧郁、柔弱、神秘

紫色的象征:优雅、高贵、华丽、哀愁、梦幻。

白色是所有色光混合而成, 称为全色光。它是阳光之色, 是与黑夜相反的白天, 有着明亮、纯洁的意象。由于白色反射所有的色光, 也反射热能, 因此, 使人感到凉爽、轻盈、舒适。

白色的象征:纯洁、神圣、清洁、高尚、光明。

3.5 色彩的功能

(1) 色彩在设计中的功能。

在现代设计中, 色彩是产生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的重要因素, 一件设计作品必须具备良好的视觉传达效果才算得上是好作品。在设计因素中, 色彩具有先声夺人的效果。

色彩在室内环境中的功能。

环境与空间离不开色彩、形体、材质、光影等要素, 其中色彩的定位在室内环境空间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室内色彩运用的是否恰当, 还能左右人们的情绪, 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的行为活动。

(2) 色彩在室内设计的功能。

(1) 体现个性的功能。

(2) 调整心理的功能。

(3) 调整光线的功能。

(4) 调节温度的功能。

(5) 调节空间的功能。

(3) 色彩在服饰中的功能。

色彩、造型、质料是服装设计的三大要素。其中色彩这一构成要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服装的色彩被称为“流动的色彩”, 体现了着装者的文化性、性别、种族、职业、气质和外在风采, 体现着时代感和人们的精神面貌, 它是人类文明进程的一面镜子。一提到服装色彩, 人们自然会联想到流行色。所谓的“流行色”即时髦的、、时兴的色彩。流行色存在于各消费性工业和商业中, 而服装处在时尚的最前沿, 对流行色具有特别的敏感性。有人说:“色彩是服装的生命, 色彩就是金钱”, 是因为流行色可给厂家与商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总之, 研究色彩产生、接受及其运用规律的科学。它与透视学、艺术解剖学一起成为美术的基础理论。由于形与色是物象与美术形象的两个基本外貌要素, 因此, 色彩学的研究及应用便成为美术理论首要的、基本的课题。作为色彩学研究基础的主要是光学, 其次涉及心理物理学、生理学、心理学、美学与艺术理论等多门学科。因此它的产生与发展有赖于这些学科 (尤其是光学) 的长足进展, 而色彩学研究的成果又为这些学科提供材料, 推动它们的深入。

参考文献

[1]何超.色彩理论[M].新华社出版社.

上一篇:大学英语课程改革新论下一篇:通用内容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