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影响范文

2024-09-16

当代艺术影响范文(精选12篇)

当代艺术影响 第1篇

20世纪80年代初, 安迪·沃霍尔访华, 波普艺术与中国艺术家有了第一次接触。1982年, 劳森伯格在安徽泾县宣纸工厂参观并创作了《中国凉廊》, 随后又将他的拼贴作品带到中国展出, 这对当时中国的艺术界产生巨大影响, 激发中国艺术家借鉴波普艺术的方式进行艺术创作, 并引发了“85”新潮美术运动。但当时的艺术家由于刚刚接触波普艺术, 对其理解还不深入, 没有意识到它的后现代主义实质。1989年, 在全国现代艺术展上, 以王广义的三幅毛泽东像为代表的中国波普艺术正式亮相, 自此波普艺术开始融入了中国现代艺术的发展轨迹, 1991年的中国当代艺术文献资料展和1992年的广州双年展, 一批以湖北艺术家为主体, 包括王广义、魏光庆、李邦耀等主要艺术家的波普艺术作品参加展出, 题材大多是有关文革历史的记忆, 政治意识浓厚并有着强烈的嘲讽意味, 形成了有别于西方波普艺术的“政治波普”, 一时波普艺术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热点, 也引起了世界的关注。今日中国, 波普艺术已经从单一的意识形态中走出, 融入了更为深刻的历史文化、社会文化和时代文化的内涵特征, 并被中国当代艺术家们作为一种图像语言, 运用到行为艺术、装置艺术甚至是商业艺术领域当中, 形成了全新的且具有中国独特韵味的“波普艺术”现象。因此, 反思波普艺术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影响, 不仅能够更好的把握波普艺术在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脉络, 而且能够更好的分析理解中国当代艺术。

一、反传统的创作理念

波普艺术跳脱出传统艺术的创作理念, 不再追求永恒价值, 转而通过直接搬移“现实”来表现现实的本质, 它打破传统艺术与生活的格局, 将高雅艺术与大众艺术不断地拉近, 这使得波普艺术的审美范畴发生变迁, 审美情感“被异化”。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对物质享乐的追求代替了追求永恒价值的人文主义精神, 人们释放内心压抑的途径也由传统的精神家园转向世俗化的日常生活, 文化逐渐通俗化、大众化。人们厌倦了探寻现代世界的所谓“意义”, 而将自身置于光怪陆离的物质生活之中, 瞬息万变的物质世界与永恒宁静的精神世界逐步失衡, 渺小、卑微与无奈的情绪占据主流, 波普艺术为艺术家们表达情感带来了理念的突破。与之前基于对世界深度理解的艺术不同, 波普艺术强调现实, 甚至是直接搬用“现实”。如任戬的《大邮票》系列作品, 他将“现实”的邮票作为基本元素符, 将100多个国家的国旗做成邮票, 这些盖了邮戳的邮票作为生活日用品的代表, 具有强烈的符号象征意义, 重复多次的机械复制, 带给画面一种独有的冷漠感, 国家的内涵意义在作品中被彻底消解, 替代它的是日常生活的表象。平面化、无中心、取消深度的表层图像与机械复制、批量生产、讲求时效的商品社会相互映衬, 颠覆了生活与艺术的界限, 艺术即生活, 生活即艺术。

波普艺术的审美范畴不同于传统艺术的审美范畴, 波普艺术在一定程度上使人的情感得以解放, 表现出“情感的异化”。在现代后工业化社会高度发达的背景下, 人逐渐丧失将现存世界与哲学的准则所揭示的真实世界相比较的能力, 人成为了马尔库塞所说的单向度的人, 于是, 自我沉迷在瞬间体验的情感之中, 放弃了否定与批判的权利。显然, 情感的私密性在当今社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这对于唯理性、唯道德性的传统情感是一种突破, 但这种突破却冒着在物质狂欢中丧失自我的风险。如魏光庆的《色情误》, 艺术家将明清话本小说中的插图与流行杂志中的女性形象放到同一个画面中, 将私密性的情感与道德性的意义这些传统问题并置, 通过画面的视觉冲击凸显出意义的强烈对比, 这一对比被认为是“针对生活、针对生活与文化之间的‘当代问题’提出了责难与挑战”。 (2)

二、商品化的艺术形式

消费社会的扩张、大众文化的普及以及传播媒介的巨大力量为波普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成长的沃土, 人们处于电视、电影、广告、杂志、网络等各类信息洪流之中, 这样的时代背景也使得波普艺术的艺术形式趋于商品化。在中国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 商品化的艺术形式包裹着政治性、世俗性的意义内涵, 成为中国当代波普艺术的主要特征。如王广义的《大批判》系列, 它将“文革”中的工农兵形象与可口可乐、555、Audi、麦氏等商品商标并置, 海报形式既像是思想宣传海报, 又像是商业海报广告, 这样的符号运用与西方波普艺术的讽刺调侃不同, 它深深烙印了中国本土的特色特征, 在图像揶揄的背后是艺术家通过波普艺术的商品化形式, 来对那一时期的政治运动的反思。当用流行化的方式重新构筑往日的神话崇拜时, 崇拜的神圣化被悄然消解, 变为了大众消费的商品。

去政治化的流行图像, 尚存留着特定时期蔓延开来的政治情结, 而钞票、汽车、旗袍、美女、豪宅等极具商业性的流行图像, 则弥漫着改革开放以后社会结构转型期中的世俗气息, 这类流行元素的使用导致了艳俗艺术的产生。这一中国波普艺术中的特殊现象产生于1996年的“大众样板”与“艳装生活”展览, 并一直蔓延至今, 很多当代的商业艺术设计受到此类启发, 并发展开来。如艳遇中国推出的系列设计作品《Flower和Bird》, 一个常常出现在美国商业广告上的美女形象骤然出现在中国水墨画上, 东西方文化的剧烈碰撞, 古典艺术与消费文化的强烈反差, 造成了视觉和意义表达的双重冲击, 这种艺术形式的表达, 消解了艺术品作为“艺术”的神圣感, 艺术不再被束之高阁, 而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商品, 真正走入了大众的生活。

三、从图像到影像

波普艺术在中国渐渐得到认可并逐步走向成熟, 在这一过程中, 传统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界线渐渐被抹平, 形成了一种两极消解的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 这便导致了文化的通俗性和随意性。美国学者雅各布逊认为, 每个时代的文化中都有某种“主导性”, 当波普艺术透过艺术形式的推广而对整个时代的文化产生一定影响时, 波普艺术提倡通俗性、随意性的大众文化也就成为了这个时代的“主导性”文化。艺术影响文化, 文化又进一步地促进艺术发展, 波普艺术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的影响突破了单一艺术种类, 而向多级化艺术种类传播。

在这一趋势的推动下, 电影艺术成为波普艺术产生影响力的又一个试验场。电影既是一种大众传播媒介, 又是一门综合艺术, 乔治·萨杜尔曾说:“一种艺术绝不能在未开垦的处女地上产生出来, 而突如其来地在我们眼前出现, 它必须吸取人类知识中的各种养料, 并且很快地就把它们消化。电影的伟大就在于它是很多其他艺术的综合。” (3) 这种伟大的综合性使得电影能很好的从其他艺术门类中吸取养分, 也使得波普艺术的影响从图像传播到了影像, 例如导演乌尔善的电影作品《刀见笑》, 片中古装打扮的演员表演配合着流行摇滚的电影配乐, 环型叙事的编剧模式消费着“贪、嗔、痴”的机锋禅意, 尤其是影片中身着唐代服饰的酒家女老板跳着酷似宝莱坞电影中的现代舞蹈时, 不禁让人联系起计文于的波普艺术作品《簪花仕女图》, 整部影片中的人物造型、影像风格、配音配乐等无处不凸显着中国经典的传统元素, 又无处不消费着这些元素符号, 这种视听觉的感官刺激深深的烙下了波普艺术的印记, 更体现出波普艺术的影响不仅仅是停留在实验电影、先锋电影, 更是传导到了商业电影的创作, 并为商业电影的创新带来了不竭的动力。

四、新媒体时代的“波普艺术”

随着各类新型媒介不断涌现, 大众传播媒介在新媒体时代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手机、网络、多媒体等新媒体技术的出现提供了更快捷、更低成本、更大批量复制、更流行、更通俗的表现可能, 这也为波普艺术的发展再次提供了时代的沃土。在新媒体时代, 大众传播媒介体现出一种媒介融合的整体趋势, “媒介融合意味着一种或少数几种媒介能够做越来越多的不同的事情。” (4) 以往的丝网印刷技术变成自动化的复制粘贴, 以往的展览变成快速便捷的网络浏览, 新媒体时代波普艺术的创作与展示变得更容易、更简单, 波普艺术不再只是艺术家们的“时尚”, 而成为了平民化的流行。不久前风行网络的系列插图作品——“杜甫很忙”, 它将语文课本上的一幅诗人杜甫的插图作为基本创作元素, 并将火影忍者、变形金刚、性感美女、机车摩托等当代流行元素与之并置, 表达一种对“教科书”的娱乐消费态度。这些插图并不是艺术家们创作出来的, 而是网民们的“杰作”, 这一现象的出现, 说明中国的波普艺术已经从艺术创作走向了艺术自觉和文化自觉, 波普文化已近渗透到了社会各个领域, 深入到了生活方方面面, 影响并推动着商业文化和流行文化的发展。

同时, 借助新媒体时代的大众传播媒介, 中国波普艺术不仅在当下中国的社会文化中不断扩大影响, 同时也在与全球的波普艺术相互交流, 共同发展。中国波普艺术在面对全球化的文化语境时, 更应深入挖掘中国本土文化特色, 将这一艺术自觉和文化自觉演变为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原动力, 推动中国当代艺术走上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吕澎《中国当代艺术:1990-1999》, 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第152页

[2]吕澎《中国当代艺术:1990-1999》, 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第180页

[3][法]乔治·萨杜尔:《世界电影史》, 徐昭、胡承伟译,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年版, 第31页

当代艺术影响 第2篇

(一)通过画家的学术履历评估市场价值

这个评测方式可以有效掌握画家的学术积累与学术探索过程,通过对画家学术履历的掌握与分析,大致可以对其市场价值做一个简要的评测。这个评测方式具有可操作性。主要是收集画家的相关艺术履历信息数据。这些信息数据包括画家参展的经历,在杂志、报纸等发表的作品,以及求艺的学历、经历等信息。这些看起来虽然似乎有点流于外在形式,但的确能够为画家市场价值的评测起到相应的积极作用。

(二)通过画家作品的学术水平评估市场价值

这个评测方式着重对画家的学术水平进行评测,方式是通过成立专家评审委员会进行学术测评。专家委员会的人员应该具有较高的学术修养与深厚的艺术功底,可以请资深的美术理论家与中国画名家参与。专家委员会具有一定数量的委员,进行评估的时候随机抽取,这样可以避免亲属、领导、朋友、学生等人情关系,利于对画家价值的客观评测。评测的内容从中国画的精神、笔墨、风格、图式等方面着手,而不是针对某一张画的具体问题。因为画家作品的精神、笔墨、风格、图式等信息是较为恒定的,这样的评测内容可以防止因为画家某一张画的好坏而决定了其市场价值的高低。

(三)通过画家历年作品市场价格评估其升值空间

这个评测方式是对画家历年作品市场价格的汇总、分析,进而得出一个相对准确的信息,即画家作品的市场价格是在逐年上升,还是逐年下降,抑或是稳定不变。这个评测方式有效地杜绝了画家漫天要价,也避免了画家通过各种不正当手段提高自己的画价。总之,上述三种评测方式相辅相成,通过三种评测方式综合得出的结果基本客观。这个评测体系的运行可以有效地削弱繁荣的艺术市场给中国画创作带来的负面影响。因为评测体系的完善使画家必须通过认真的创作、不懈的探索、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等手段才能提高自己作品的艺术市场价格,能够有效解除画家因市场而产生的浮躁情绪。

结语

市场的繁荣与当代中国画创作互相促进又互相制约,它既推动文化发展,给画家带来价值体现与社会认可,但与此同时对创作与市场也带来不少负面的影响与弊端。面对繁荣的艺术市场给中国画创作带来的负面影响,当代画家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既不能盲目地排斥艺术市场,也不能被艺术市场所左右,失去自我,失去艺术底线。必须加强自身素养,潜心艺术创作,暂时性忘却市场;找准时机,进入市场;塑造良好的市场形象。艺术家要想在艺术市场中长久居于不败之地,必须要对自己的艺术创作高标准、严要求,作品必须是精心创作的满意的作品,不断树立自己的品格形象,不能被市场所左右,这也是画家在艺术创作与艺术市场这个矛盾上寻求到的一个平衡点。此外,应该从市场的角度建立作品价值评测机构与体系削弱市场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个评测体系可以有效消除作品价格高低变化大、画家一心只想提高价格而不安心创作等一些不良现象。也给买家提供了一套可评测与分析的市场化的资料,为理性收藏与投资铺设了平台。

总之,面对繁荣艺术市场带给中国画创作的负面影响,我们应该“内外兼修”,一方面加强画家自身的修养与素质,端正心态,勤学钻研,尽心创作出优秀的艺术作品;另一方面从市场的角度建立作品价值评测机构与体系,对画家进行有效的评测与规范。内外结合,双管齐下,最终使中国画创作与艺术市场达到一个最佳的契合点,以促进市场的理性发展,为文化的大发展与大繁荣铺设良性轨道。

影响中国当代艺术的海外收藏家 第3篇

1917年的卡夫卡守在布拉格狭窄的犹太旧城区他那间小屋里,写作一部天书般的小说《万里长城建造时》,也许是他预感到了对东方的“阐释的终结”,因而放弃了“理智无法把握的长城”,留下了又一部未完成的小说。卡夫卡文人的一厢情愿不能阻挡西方人涉足中国的脚步,事实是,尤其当代艺术在中国发轫和发展的几十年中,海外的目光始终集中在当代艺术这一中国文化和社会的承载体上。

从词源上说,当代艺术就有海外血统之嫌,在东西方交互的阐释中难免生发种种“误读”。上个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当代艺术出现于国际艺术大展,“后殖民”的批评就不绝于耳,海外华人军团和本土力量的恩怨纠葛错综复杂。还未来得及完全理清头绪,当代艺术的市场又以惊人的高速度窜升起来,而其源头仍旧生发于海外收藏家、海外画廊和拍卖市场。

野兽主义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影响 第4篇

一、马蒂斯的绘画艺术

20世纪初, 绘画的形式和内容之间的关系问题已经在西方现代艺术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当时的艺术家们渐渐学会运用多元绘画形式来表达他们对现实生活的情感和时代精神的思考。部分印象主义画家努力探索着新的绘画空间形式, 试图通过绘画来表达对绘画艺术的背叛, 其中塞尚就是较有代表性的一位, 他在融合东方艺术空间形式的处理上, 突出了平面结构。马蒂斯的绘画艺术也因此受到影响。

1.“透视崩溃”

马蒂斯所说的透视, 不是指写实体系的三维透视, 而是指人的精神领域里的一种审美空间透视, 这种透视在东方绘画艺术中就体现为一种广阔的、真实存在的透视空间。

作品《蓝色的窗户》是体现“透视”的代表作之一, 画面中摆放着台灯、花瓶、托盘等各种静物, 以蓝色为主基调, 窗外有树、山、房子以及天上的月亮, 以宁静为主氛围。而在画面处理上, 马蒂斯运用简单的色彩突出宁静的气氛, 突破了传统形式, 使空间达到一种空灵幽静的境界。

2.“形体崩溃”

从马蒂斯不同时期的绘画作品来看, 平面装饰性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他抛弃了传统写实的空间体积, 勾勒出具有东方意味的线条, 简化形体的同时也有了平面装饰的效果。

作品《有玉兰花的静物》中, 马蒂斯在不同色彩的交界处采用黑色粗线来勾勒出物体的简单形状, 而在处理主体物——玉兰花与花瓶时则采用了不同的几何体来表现, 最后画面以红色为主基调来渲染, 体现出极具民间风味的特点。

3. 审美空间

对于美术作品来说, “美感”是必不可少的, 一旦缺失了美感, 美术作品的意境就很难被大众接受, 而“审美空间”就是通过审美感受使观者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心灵世界。但长久以来, 人类生存的空间和所能看到的视野都受到限制, 画家的视线因此变得模糊, 而马蒂斯的绘画艺术则像一场风暴驱散了这种限制, 鼓励了画家们大胆创作和实践。

作品《躺着的裸女》中, 给观者的第一感受就是安详与宁静。画面中的女人静静地躺在那里, 像是在熟睡, 又像是在沉思。而衬布上的花纹就像是一只只飞舞的蝴蝶, 围绕在女人的身边。这幅画是马蒂斯在欧洲战乱的环境下创作的, 人们生活在不安宁、恐怖的年代, 而马蒂斯的画中却体现着宁静与安详, 这给当时的欧洲人民无疑是一份心灵上极大的安慰和鼓励。

4. 结构形式

绘画艺术是离不开结构, 这里所讲的结构形式是由点、线、面等绘画因素所构成画面总体的形式感觉, 也就是一副完整作品应具有总的画面艺术效果, 而不只是简单的构图问题。马蒂斯在注重平面性的同时, 也十分注重画面的整体性与线条的形体感的构成。

5. 布局完美

绘画的最终完成始终还得靠布局, 这里所讲的“布局”是指画面中各种绘画因素的相互关系而不只是指构图, 而“布局完美”是指这些绘画因素之间相互和谐处理, 使得绘画作品能够表现得完美统一。这一点上, 马蒂斯就非常重视画面布局的完美性, 如《画家和他的模特》中他使用了大量的直线来丰富画面, 如窗户上窗帘的褶皱, 桌布上的直线纹路, 甚至就连画家穿的衣服也使用了直线造型。

二、方力钧的绘画艺术

自上世纪90年代初, 方力钧以其“光头形象”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先行者, 他所塑造的形象都让人印象深刻, 而这些形象都是直接从中国现实社会取材, 贴近生活。其绘画作品虽有西方艺术的传承, 但并不是复制品, 有着明显的东方情怀和中国艺术特色。方力钧以不动声色的方式改变着人们的审美习惯, 以画中人物看世界的方式去影响观者看世界的方式。

在形式方面, 方力钧的作品体现出了以下几点特点: (1) 尺幅巨大:从走上绘画之路到现在, 他的画作尺幅不断扩张, 甚至大到在美术馆展出时必须以场馆能否满足张挂为标准, 并且从画面内容来看也似乎是没有边界的。这种超大画面的选择, 突破了画框的约束, 表现出抽象主义。 (2) 用具象的手法表现抽象的意境:通过描绘憨笑的光头, 读出人们迷惑、茫然、不屑的心理状态, 使观者产生一种模糊的审美体验。 (3) 运用重复的手法:这一点也是方力钧作品较为直观的特点, 但这种重复并不旨在象征冷冰冰的工业生产, 而是借来表达对生活感悟的形式。

在色彩方面, 方力钧的早期作品色彩简单而纯净, 色彩处理相对倾向大面积的灰色调, 而之后的作品色彩变得明快而鲜亮, 色彩处理也开始出现艳俗倾向。在方力钧的大量绘画作品中, 单色和纯色占主要部分, 以蓝天、白云、大海这些空阔场景代替了最初的人物背景, 画面颜色艳丽而丰富, 给人们一种心旷神怡、海阔天空的感觉。

总的来说, 方力钧的作品画面冷清, 内涵隐晦, 常常让人在第一眼时会有不安、荒芜、虚空的感觉, 而这只是作品的表面反应, 只有在仔细品味之后才能慢慢挖掘出表象背后的激情, 这也是体现“野兽主义”的地方。

三、岳敏君的绘画艺术

岳敏君的早期作品并没有形成明显的个性化身份特征, 表现对象多是自己周围的一些不甘平庸的艺术家伙伴, 岳敏君在这群人中, 找到共同的东西并在画面中高度概括提炼。他的作品既虚浮又荒诞, 虽零乱却又严谨, 所以当我们沉浸于每一个看似荒谬的画面场景或类似于冷嘲、夸张、反讽、戏谑的对话之中, 我们又可以非常鲜活地感受到某种人性的乖张和生存的悖谬。

岳敏君的灵感大多来自艺术家自身的思维以及身边的景象, 在对社会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索时, 背景大多围绕天安门、红旗、太阳、红灯笼等符号, 在寻找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时, 背景为稻草人、日出、大笨鸟、天鹅、动物园、天空等形象图式, 寄托着艺术家个人成长经历的回忆和时代审美趣味的变迁。

西方现代主义的艺术思潮对中国艺术的发展起了重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使得中国现代艺术发展有了新的转机。如今, 我们应沿着艺术追求的方向, 沿着人类追求真善美的方向, 严肃看待当下的中国社会, 从自己的角度提出新的艺术观念和文化观念, 借鉴西方文化的艺术手法并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 不断完善和创造出更有艺术风格的中国当代艺术作品。

克利姆特作品中主观色彩的运用

张娜 (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摘要:主观色彩是指个人将思想、行为和感情赋予色彩的意义。人对色彩的喜好与其心理、性格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主观色彩象征一个人的风格。画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时往往需要通过分析物体的结构、光源、机理等因素, 因为在不同的环境因素影响下物体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状态。由于不同状态下的物体给人的感觉也不同, 画家想要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和作品中想要传递的思想情感就需要借用这些不同感受所给与艺术家的灵感。而主观色彩就是最好的工具。

关键词:克里姆特;主观色彩;象征意义

在印象派出现以前, 大多数艺术家常常只能受限于创作严肃的历史画或宗教画, 很难去创作具有生活化主题的画作, 然而于19世纪70年代, 一群年轻的法国艺术家开始以一种流动的、未完成的风格画出日常生活的场景。这样的画作也许引发了艺术节多数人的惊异, 但是它却使主观色彩应用于画家的作品中, 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主观色彩大量地出现在绘画中, 使人们的视觉有了新的感受。由于相同的颜色, 有时看起来感觉完全不同是因为色彩拥有许多不同的心理效果。有的颜色可以让人感觉到冷暖, 有的颜色有轻重感、软硬感, 甚至有些颜色可以使人感觉到活力和死亡。就是因为色彩这种奇妙的作用, 画家们对所要描绘的事物的感受和想要表达的思想用不同的色彩表现出来。这种利用主观色彩的绘画的的方式可是说是贯穿于从印象派之后的整个绘画历史中。

克利姆特作为象征主义维也纳分离派的代表, 他是一位独具艺术个性, 又以强烈民族风格的绘画大师, 他的画面布满精细繁复的线条, 将古典主义风格和金箔般的装饰效果结合起来。他的金色装饰就如同山本耀司的黑色, 伊夫·克莱因的蓝成为他的标志。他置真实的面容于抽象的背景中, 梦幻与现实的交织, 还有充满隐喻的色块与符号。

他作品《吻》在画面形式营造上调动了各种艺术手段, 例如线条以及色块的组合, 并在色彩中加入金粉, 使画面赋有极强的装饰美感。在他的作品中用黑色、白色以及银色的长方形块来装饰男性的衣着, 用这种方形的带有棱角的结构表现男性坚强和硬朗的特点, 而女性的衣着则以圆形的装饰为主。明暗的对比、艳丽与素色的调和, 使其瑰丽豪华的格调里也不会让人产生心烦意乱的感觉而是表现出爱的崇高与幸福。画家进行创作其目的就是将自己的内心感受和对事物的理解展现给公众, 并使公众能通过作品准确的理解画家的想法, 这就需要艺术家准确的运用主观色彩, 如果色彩偏离了作品主题, 那么观众理解起来就有一定难度, 最重要的是作品也没有成功的表达出画家的思想。

在克里姆特的作品中主观色彩主要运用于装饰色彩中。装饰色彩是将自然界中的色彩通过特殊的艺术手段例如综合、概括等, 利用色彩的的对比手法并且按照设计法则使色彩符合人们的审美需要, 以体现作者所要表现的设计意图。装饰色彩是在主观上赋予物体的一种抽象色彩, 它与自然色彩不同的是装饰色彩是表达作者思想的最直接的形式。它不仅是艺术家表达情感的工具, 还能够通过装饰色彩向公众传达作品的理念和思想, 并将作品的意境升华。

在他的作品《人生的三阶段》中, 婴儿和母亲与一位年老的妇女进行色彩上的对比体现了生命初期的活力与年老时的忧伤落寞。在描绘新生婴儿和母亲的画面背景中, 其色彩洁净明亮, 而在老者身后的背景上其色彩明度较低, 并加入大量的黑色色块, 给人一种与死亡相联系的感觉。黑色背景的下方则以褐色为主, 像是预示着最终的衰竭与死亡, 这种色彩感受也符合了克里姆特的悲观主义思想。就是这种使人感觉到哀伤压抑的情感基调中画家依旧在在色彩上使用了红色、橙色、黄色, 而这些明度较高色彩在整个画面中丝毫没有让人感觉到突兀。画面表现的悲观思想在鲜艳明亮的色彩中更加生动和赋有张力。因此可以说当绘画融入了主观因素的同时, 也确立了主观色彩形成的基础。只有不断地进行艺术学习和深厚的艺术修养才能很好地利用主观色彩表达创作中心思想和主题;只有能够表达画家情感的色彩也就是主观色彩才能充分地表现一幅作品, 才能够真正赋予主观色彩特定的精神内涵。

另外, 艺术家还要不断地发掘主观色彩的深层次内涵, 才能创造出更赋有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的主观色彩。只有这样创作的作品才可以不客观色彩之中。当我们需要记录物体真实的形象, 通过摄影照相技术就可以完成, 如果在绘画过程中我们也利用同样的手段和方法, 那么绘画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所以应正视利用主观色彩在绘画作品中的作用。比起摄影技术所描绘的真实色彩, 主观色彩可以更加生动的表现出作品的魅力, 并且它赋予我们平时所见物体一种新的色彩和感受。画家通过主观色彩的表达可以将日常生活中不起眼的物体描绘的生动有趣, 也可以将有生命的物体表现的静止僵硬。所以说通过主观色彩的表达可以灵活的将艺术家的想象和意图表达出来, 突破原有物体的限制。

美术发展到今天, 主观色彩在画家、艺术家借鉴前人的基础上, 有了更高的艺术表现水准。如西方现代派的色彩运用就颇为大胆, 主观色彩结合客体因素的同时, 完满地展现出了主观色彩所反映出的精神内涵, 使得美术作品具有巨大的张力与底蕴。

如果美术作品只是对原有物体的客观呈现, 也就是说对物体形象客观的、写实的进行还原, 那么这样的作品可以说是没有灵魂的, 只是某种意义上的复制。因此说在绘画作品中要在原有客观物体的基础上进行有意义的装饰和表达。利用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 其次在利用主观色彩进行修饰和升华, 使得实物和思想结合在一起。这样的美术作品才能在走的更远。通过结合绘画史上的优秀作品, 以及主观色彩在作品中的成功运用, 可见主观色彩在绘画作品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夏兰.克里姆特的装饰艺术[J].美术界, 2009-4.52.

[2]张文菊.浅谈克里姆特组品的艺术特征[J].大众文艺, 2009-8.89~90.[3]赵国志.色彩构成[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1 994.

[4]巫维轩.主观色彩与当代色彩教学[J].艺术教育, 2006 (9) .

[5]何政广, 曾长生.世界名画家全集·克里姆特[Z].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5.

参考文献

[1]王军.解读马蒂斯绘画作品中的形式语言.西北师范大学, 2012

[2]冯学文.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在中国当代艺术的介入.大江周刊, 2011 (3)

[3]刘丽媛.风头浪尖上的成功者——论方力钧的成功与时代的关系.山东师范大学, 2009

[4]朱晓聪.方力钧观念绘画的图式符号研究.苏州大学, 2008

[5]陈静.方力钧绘画语言要素分析.大众文艺, 2009 (8)

[6]孙欣.散点岳敏君岳敏君艺术进程述评.东方艺术, 2006 (15)

当代艺术影响 第5篇

传统艺术形式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影响是巨大的。在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我们的设计师要对传统民族文化的艺术形式进行反思。经济不断发展,各种艺术思想大量地涌入,带给我国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前所未有的冲击。如果我们面对西方现代艺术只是模仿和采用,那么最终的结果就是使我们的艺术设计作品丧失民族的文化个性,我们也就会失去设计的灵魂。但是,反过来讲,如果我们过分地追求民族化,那么我们的艺术设计就会缺乏广泛的市场,没有时代感。我们的现代艺术设计要想走出一条属于我们民族传统的艺术形式之路,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明给我们留下丰富、宝贵的艺术财富,我们必须将民族传统的艺术形式与现代艺术设计创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作出反映现代艺术设计的精髓的作品。在现代化社会,我们要做的是想方设法将中国传统艺术形式融入现代元素中,并很好地呈现出来。

将艺术设计不断深入到多元化的文化氛围之中,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对传统艺术形式的简单嫁接和盲目照搬,要深刻理解传统艺术形式的精髓与灵魂。我们提倡将传统艺术形式与现代设计相融合,将现代人的审美情趣与思维方式相结合,保留中国本土设计的艺术本质和民族审美特征,设计出真正具有民族气息的高水平作品。应该以开阔的眼界和创造的精神,积极地汲取世界上一切优秀文化成果。设计师只有基于深厚的文化功底与独特的目光,从民族艺术形式与现代艺术中引发创造灵感,创作出的作品才是属于民族的作品。

数字艺术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影响 第6篇

关键词:数字技术;现代艺术;艺术设计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数字艺术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化,而数字艺术作为现代艺术的新的体现方式,对现代艺术设计的表现手法和思维方式都有着重大的影响。早在几十年前,计算机诞生的时刻便开始了数字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也曾尝试将计算机使用的数字技术应用到艺术设计领域,直至上世纪80年代,随着数字技术的逐步发展和成熟,数字艺术对现代艺术设计的贡献逐渐突显出来,到了90年代,便开始在各行业间普及存在,这种技术的发展也更加快速化,至此,数字艺术的发展和成熟便代表着新的纪元,为后期信息技术的发展奠定的基础。而如今,数字技术的发展已经超越其他任何行业的发展,成为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同时也代表着数字艺术为现代艺术设计带来的更大的贡献。

一、现代社会数字艺术为艺术设计带来的优势

(一)数字艺术为艺术设计与创造带来了更多的方便

在以往的艺术设计中,需要创作者消耗很大的时间和精力,经过漫长的艺术创造和频繁的设计更改才能形成最终的艺术品,此过程既艰苦又磨练人,很多现代的年轻人由于心态的原因无法坚持到最后。而通过数字技术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将设计手法变得更加简便快捷,设计手段更加富有内容和韵味,表达方式也更加鲜明,诸多优点集结后让现代艺术设计更具魅力和吸引力,备受创作者的信赖和欢迎。数字化艺术的推行,取代了原来的手工设计,以信息技术代替了以往的设计方式,并能够让人们在短期内通过培训便可从事艺术设计,明显减少了创作时间和创作环节,对要求快速反馈的创作人有更大的吸引力。在数字化艺术制作过程中,创作者可以利用相关制图软件来达到多元化的艺术需求,也可以通过网络的资源库进行艺术搜集,在此基础上进行颜色的重新搭配、样式的重新调整,从而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为创作提供了更多的便捷;在利用软件设计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细节的微调等技术对自己的设计作品进行个性化创作,大胆的将个人对艺术的想法和构思用独特的艺术方式体现出来。因此,数字艺术带给人们的是格外的惊喜,不仅能充分发挥专业创作人的理想化和技术现代化,还能够帮助初学创作者发挥潜在能力,从中找到创作乐趣。

(二)通过数字化表达让创造设计更具生命力

数字化的不断发展以及应用的不断普及,人们越来越多的利用绘图软件来达到设计的目的,由于计算机的高处理图像的优化,利用计算机来处理的设计图像备受创作者的满意,其设计效果也越来越具活力和生命力。因为计算机的数字化绘图可以自由的将三维、四维动态进行转化,会让人们清楚的感觉出三维立体的视觉,在艺术设计过程中,可以通过这种设计感受各空间构成,以及各材料的艺术效果,让艺术设计的制作和后期的效果体现更加丰富多彩。因为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对艺术的创作手法有一定的帮助,在效果的达成方面也有一定的改善,除此之外,数字化的表达还包括人们从视觉方面的改善,能够更好的将视觉效果达到最佳,更真实的将情景进行模拟,让人们更清晰的了解设计的美感,有利于对事物判断的准确性,如果想体验不同的美感和效果,数字化艺术也可以通过变换背景、灯光和色调来达成,反复尝试多样化的设计,对多元化美感的体验更确切。

(三)数字化艺术增强了人们的直观感觉

传统的现代艺术设计既单一又表象化,不能给人以直观的感受。数字化艺术恰巧改善了这点,传达给人的艺术气息是直观的、立体的、形象的,并能够动态变化的,给人们以最直观的视觉感应,增强了艺术设计的美感,为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我国发行的航天纪念币,他的设计不仅突出表现了航天事业的发展,展示了人类的发明的进步,在人们的心中留下了不能抹去的印象。数字化艺术的发展不仅是信息科技的发展,同样是社会文明的进步,是将更具个性和创意的艺术展示给大家,让人们从直观上认可它,这就是数字艺术的魅力所在。

二、数字艺术在艺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数字艺术是艺术领域的一种体现形式,艺术设计是将美好的事物、传承的文化等加以展示和吸收并经过绘制成为具有价值的永恒艺术。数字艺术正是其中一种表现手法,是艺术设计的一种进步,将最新颖的创作手法和创作方式引入其中,对其产生重大的影响和促进作用。在文明社会发展的今天,真正的艺术品是具有收藏价值和个性化特点的,只有符合这样条件的艺术才堪称为数字化、信息化时代的艺术。因此,数字化艺术丰富了艺术的设计世界,为创作者提供了更多更广的设计语言,更符合现代人对个性和艺术的追求。随着数字化的进一步发展,数字化带来的艺术体验将发挥更大的作用,涉及更广的行业,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总之,在不断创新和个性化的艺术世界,不排除在未来的某段时间,可以让数字化智能技术自行开发和创作以拟定的艺术作品。因为科学和艺术的相辅相成的,艺术的发展源于科技的发展,科技的发展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更多的灵感和艺术语言,实现科技与艺术的交融。反之,艺术的进步也对科技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对技术的要求逐步提高,因此,两者紧密联系,互不分割。因此,在社会科技发展的今天,唯有科技和艺术间的平衡发展,才能将艺术更好的体现,但归根结底,艺术是创造出来的,创作者的思维和艺术才华是最珍贵和宝贵的东西,只有不断的创新思路和开阔视野,才能利用数字技术这道工具将艺术完美呈现。

【参考文献】

[1]冯宜.数字媒体技术与设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35-38.

当代艺术影响 第7篇

一、对绘画作品判断标准的影响

(一) 传统高校聋人绘画作品评价标准分析。聋人绘画教学有其独特性, 很多业内人士认为:不能“以分论画”, 不能“以分论人”。然而在具体的教学中, 又不能完全按照学生的自我标准开展。

(二) 当代艺术使绘画作品评价标准模糊化。然而, 境高意雅的高等美术院校并非真空, 艺术潮流总能悄悄渗入。高校聋人绘画课堂开放性、兼容性的内在特点, 使当代艺术逐渐被师生所熟识, 与此同时, 当代艺术的多元特点也使得绘画作品的评价标准模糊化, 传统上的构图、色彩、造型似乎不再完全适用于当代艺术绘画作品的评价。

二、对传统高校聋人绘画教育培养模式的影响

(一) 传统高校聋人绘画教育模式分析。长期以来, 我国高校聋人绘画教学一直沿用苏式体系:学生做大量的课堂写生, 循序渐进、由易趋难、由简趋繁;从线条、构图到造型;从素描、速写到色彩一步步的培养学生扎实的绘画基本功。

(二) 当代艺术对高校聋人绘画艺术教育模式的冲击。当代艺术, 样式众多, 手法复杂, 使用的物质材料也不一样, 当高校聋生在课堂上拿着画笔一笔一笔认真描绘的时候, 不少人已经用喷绘、电脑制作等高科技手段完成了一幅一幅的艺术作品, 而这些作品也被称之为“绘画”。于是, 照相机可以代替速写, 形画不准可用喷绘甚至投影替代, 当代艺术用属于自己的表现形式壮大起来, 使“艺术”更加平民化。

三、要去画什么, 应该怎么画

(一) 传统高校聋人绘画教学的内容和手法。前面讲过, 当代艺术缺失了自身的标准, 也颠覆了高校聋人绘画教学标准。传统上, 临摹是聋生获得绘画技巧, 提升艺术感悟, 获得水平提升的必经之路, 在学油画静物时, 老师可以让聋生临摹苏俄的写实、临摹印象派的色彩、临摹立体主义的抽象。

(二) 当代艺术对传统高校聋人绘画教学内容、手法的影响。而当代艺术是极度创新, 是突破性质的, 它的表现内容极其的广泛, 它的表现手法与形式也是层出不穷, 各类艺术形象、思想情感、结构语言纷繁复杂, 新颖二字已经不能完全将其形容。聋生在这种当代艺术氛围下, 内心普遍存在一种浮躁心理, 对传统上的课堂写生作业、内容和手法临摹方式产生质疑。在创作时, 不知道自己该画什么, 可以画什么, 简单的不愿动笔, 复杂的又把握不住, 最终将画画学习想象成发明一般, 总求标新立异, 把与众不同作为唯一标准。

四、当代艺术对传统聋人绘画理论的影响

当代艺术存在这样一个不好的现象, 部分艺术家在宣扬自己艺术形式的同时, 却忽略、回避甚至批判自身的学院派基础。如果高校聋生自身缺乏必要的艺术理论辨识能力, 这很可能产生逆反心理, 甚至进入艺术误区。其实, 第一, “现代”的并非“先进”的, 绘画艺术也不能用先进作为评价标准。第二, 不能让商业运作打着“当代的”幌子取得话语权。

当代艺术的特点决定了它的传播结果, 虽然大众艺术是否良莠不齐, 虚心的接受与探讨是必然的落脚点。笔者认为, 在高校聋人绘画教育的开展中, 应将大众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文化现象带到课堂, 主要起欣赏借鉴、开拓师生视野、提升艺术创新之效。此外, 高校师生还应加强相关艺术学、美学基础理论教育, 以甄别良莠、保持内心, 坚定而自信的走自己的艺术之路。

本文系聋人美术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 (吉林省教育厅2012年度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要:艺术难以定义, 当代艺术更是如此。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 人们内心的艺术感受与艺术思考也在延伸, 当代艺术带着批判的长剑乘风而来, 在艺术市场中发展的轰轰烈烈, 形成了与传统相距甚远的艺术理念、艺术形式和艺术思潮。在多元艺术切入点, 多维意识形态的影响下, 当代艺术撼动了传统绘画的根基, 给艺术评价标准、艺术理论、艺术人才培养方式等方面带来巨大冲击。因此, 当代艺术对高校聋人绘画教学的影响确实是一个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当代艺术,高校,聋人绘画教学,影响

参考文献

[1]李芬.当前美术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教学[J].艺术探索, 2010, (01) :93-94.

新媒体艺术对当代电影创作的影响 第8篇

一、新媒体的特点

“新媒体”一词最早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 是相比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新媒体主要依托于传输技术与信息处理技术而产生, 革新了传统媒体对信息的传播方式, 新媒体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五方面:

(一) 数字化

新媒体得以发展的前提便是数字化, 它改变了传统媒体储存、处理、传输信息的基本方式, 在大幅度提升信息处理速度的同时, 保证了信息的准确性, 如数字技术可以使电视机的画面更加清晰, 影像更加逼真1。但传统媒体中所运用的数字技术只提升了信息传播效率, 没有真正意义上改变其根本属性。而新媒体从诞生之日便依托于数字技术, 无论信息的处理, 还是信息的传输, 都运用数字化格式。

(二) 网络化

新媒体的网络化主要指的是以新媒体为基础, 以其使用者为节点, 构建起来的传输网络。在传统媒体的传播过程中, 主要的传播途径是单向传播, 传播者与接收者之间没有渠道进行相互沟通。而新媒体的传播途径是多点、多方向的, 每个参与者不仅是信息接收者, 还是信息传播者。

(三) 融合化

从形态上讲, 传统媒体是单一媒体, 而新媒体中, 包含了很多传播形式, 如互联网, 不仅有文字和图片, 又有音频与视频, 信息接收者可以实现多渠道的信息接收, 从而使信息的获得更完整、更形象。

(四) 分众性

新媒体的网络化特征使得受众可以实现分众化, 丰富了信息的传播路径。在传统媒体中, 有线电视的发明将传统的大众传播模式打破, 信息传播出现细分2。但这种细分仍然局限于单向传播, 相同需求的受众没有形成群体。而新媒体则在论坛、专业网站等信息平台上实现了分众。

(五) 交互性

这一特性使每一个信息参与者之间的互动得以实现, 传播受众由传统的被动接受变成了主动参与, 每一个个体不仅是传播客体, 也是传播主体, 这是对大众传播模式的颠覆, 用交互性来定义新媒体也是有依据的。

二、新媒体艺术的产生

新媒体诞生以后, 随之而来的便是新媒体艺术的产生, 艺术的表现形式由传统的纸笔、画布、染料等转变成为电子屏幕、虚拟技术、投影装置、电子影像、网络传输等新科技媒介3。随着科技的发展, 传统艺术形式在功能方面也发生了分化, 并逐渐形成设计、影像以及现代三种艺术形态。这三种艺术形态在信息时代的催化下逐渐渗透与影响, 最终形成了艺术的新趋向、以各种媒体为基础的综合性观念艺术。

新媒体艺术在艺术领域表现出了新的时代特点, 将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的媒介融合起来, 并整合多种艺术形式, 是一种综合性、多媒介、跨学科的艺术, 不仅具有前卫的艺术观念, 还具有实验的影响文本, 更具有批判性的文化态度, 是艺术形式发展的领航者。

在新媒体艺术产生初始, 电影便与其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新媒体艺术的基础与开端便是以电影影像为主要表现形式的, 在发展过程中, 又在常规电影的基础上有所超越, 所以, 新媒体艺术中很多具有前卫性的表现方式也为电影的发展提供了很多借鉴, 如语言与形态方面4。借鉴新媒体艺术中的思维与观点, 在当代艺术视角下融入到电影创作中, 对电影的发展与探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新媒体艺术对电影语言的转向作用

电影实验短片与录像艺术是新媒体诞生的雏形, 这两中表现形式的主要特征都是活动影响。发展到上个世纪90年代,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新媒体艺术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 富有哲理的主体与观念性较强的内容是其表现的主要题材, 这与场馆电影的叙事性与记录性相比, 有着更大的精神意义, 而新媒体又结合了多种艺术表现形式, 在实验电影进行形式探索的过程中提供更加丰富的借鉴5。多种发展元素为当代常规电影的创作提供了多样性的语言表达与美学思考, 所以, 当代电影的语言也在新媒体艺术的影响下发生了转向。

(一) 电影形态的延展

新媒体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一便是实验电影, 实验电影追求的是视觉图像的诗意表达, 想要在主流电影以外发现一种新的影响传达形式。实验电影不仅是一种新媒体艺术的表现形式, 还是电影门类中的一种, 与常规电影相比, 其更富有人性的强化性、时空的拓展性与真理的浓缩性。另一种新媒体艺术的表现形式为实验DV, 它颠覆了传统电影的影像规范, 更富有个性化, 是实验电影在媒介领域变革的延续6。

很多实验电影都对当代的社会问题进行了哲学领域的思考, 如边缘状态的个人表达, 视线经验的理性跨度可以通过特殊的影像结构获得, 从而使影像产生空间领域上的穿越力7。上世纪90年代, 曾有艺术家将生物基因学中的相关概念与表演相融合, 创造出了一种特殊的视觉感受, 并把电影放在一个存在联系的空间中进行放映, 形成信息场关系, 其所达到的视觉体现力与影像表现力是任何电影和电视都无法匹敌的。

新媒体艺术将当代的表演、概念、网络艺术等元素结合起来, 能够与观众实现观念与形式上的互动, 还能够利用数字游戏化倾向与交互特征, 增添电影的趣味性, 为新型电影模式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颠覆了常规电影单一方向的传播方式, 为新时代电影提供了更多的体验。

(二) 电影语言的演变

在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历史中, 波普艺术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2010年诞生的影片《国王的演讲》中, 便对这种艺术进行了充分的运用, 采用拼贴的新媒体艺术形式对电影结构进行叙述, 是非常前卫的电影语言。

新媒体艺术与电影艺术归根结底都是造型艺术中的一种, 两者在造型语言方面也有着很高的相似性, 如电影《三国志之见龙卸甲》与装置艺术品《Geometry》在古代盾牌的造型创作上相似性非常高, 从这个角度看, 《三国志之见龙卸甲》中的很多情节也可以看成是装置艺术, 乃至行为艺术, 如划水祭天、羽箭射门等, 只是其用影像的形式将作品中的叙事性更好的表现了出来8。当然, 很多别致的现代艺术品造型也与电影中的造型异曲同工。

在数字技术走入人们视线之初, 影片《2001太空漫游》便率先运用CG技术营造出天马行空的视觉效果, 这与新媒体艺术中的数字抽象影响形式非常相似9。在新媒体艺术中, 主要的数码技术载体有虚拟现实与数字成像, 常规电影将这些运用数字技术打造出来的特殊效果应用到大制作中来, 营造出视觉奇观的效果, 从而与其他媒体相抗衡, 将传统的叙述电影转变成现代化的景观电影。

四、新媒体艺术对当代电影创作的影响

利用数字技术, 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强电影的视听效果, 使电影的表达维度更多,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不断发展, 我国在电影制作方面也融合了新媒体的很多特质, 进入到21世纪以后, 我国电影创作更是吸收了很多新型的科学技术, 从而营造出了“中国大片时代”, 包括上文所说的《三国志之见龙卸甲》, 也是这一时期的产物。

(一) 角色与影像更加真实

数字技术的产生与应用支撑了我国大片的高水平创作, 为我国电影将虚拟角色真实化、影像表达立体化提供了基础与依托。具体来讲,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使电影中增添视觉特效变得更加容易, 而且不仅能够对画面进行美化, 还能够真实的还原现实世界, 满足人们对虚拟世界的想象力。观众在观影过程中, 即便明确电影表现出来的环境是虚拟的, 却仍然觉得它非常真实, 使观众可以将自己融入到电影环境中去, 从而更好的理解与体会电影, 也使人们的观影体验更加震撼。

另外, 利用数字技术还可以塑造虚拟人物, 通过传感技术能够将现实人物的动作和表情安放在虚拟人物中, 让人物更加饱满与真实;通过数字技术, 还可以充分发挥电影创作人员的想象, 完成空间创造, 将观众带入到更高的艺术境界中10。如《无极》为观众打造了一个完整的虚拟世界, 恢弘的场面带给观众极大的震撼;《唐山大地震》中运用数字技术表现震后废墟, 真实的场景让观众更加身临其境, 更深刻的感受到影片所要表达的情感。

(二) 声音呈现更加立体化

电影艺术向观众表达情感的形式主要是影像和声音, 两者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新媒体技术的运用在促进电影影像创作的同时, 也促进了电影声音创作的进步。从我国电影十年间的发展历史来看, 中国电影在声音创作上从传统的将声音剪贴到画面中的形式, 转变为运用声音合成或数字音频等技术对声音进行造型, 也可以将声音中注入相应情感, 以增强电影的表现效果。

这种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丰富的电影的表现力, 使视觉影像更富有形象感、包围感与触摸感, 让观众更身临其境, 觉得自己也是电影中的一部分。为了与视觉效果相配合, 完美的声音效果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国电影在创作的过程中, 很多都在声音的采集与处理方面投入了很多精力, 运用变形、夸张、失真等艺术手段, 重新赋予声音新的活力, 是人物的形象更加鲜活, 电影场景更加逼真。如《三国志之见龙卸甲》《画皮》等影片, 声音的表现在于画面完美匹配的同时, 也极具震撼力, 让观众可以完全融入到电影所营造出来的视听空间里。

(三) 时空观念更加极端

电影的空间与时间构造出了电影中光怪陆离的世界, 无论在作品的内部还是外部, 都可以运用新媒体技术进行时间与空间的重构和组合, 从而让整个电影具有更加完整的情景, 这是新媒体艺术条件下当代电影发展的主要方向。这种发展颠覆了观众的观影空间, 可以以新媒体的传播优势为依托, 按照观众的实际要求选择观影的方式与环境11。在新媒体环境下, 观众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 还可以自由暂停、跳越与回访, 使得电影的可控性大大增强, 时空观念发生一定程度的弱化。另外, 运用新媒体技术, 影片创作者还可以将自己的想象力充分发挥出来, 构建出一个更加真实、更加理想、更加完整的艺术空间, 让观众在画面、声音、情感等方面的艺术体验更加细腻与精致。

(四) “短小精悍”的艺术表达

新媒体对电影的影响还表现在“短”“小”“精”“悍”四个方面:

“短”指的是单元式短片, 这是新媒体艺术影响下电影制作的另一发展方向, 主要针对某一个统一的、确定的主题, 可以通过多个短片进行多维度的细致描述。更符合新媒体艺术条件下的消费需求。

“小”指的是降低了电影制作门槛, 在新媒体艺术的视角下, 想要进入电影不会受到任何阻碍, 任何人只要有拍摄工具便可以创作电影, 这使得电影行业的参与性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升, 电影周边产业也更加活跃。

“精”主要指的是电影的发型与营销在新媒体环境下可以衍生出更多种类与方式, 从理论上讲, 以新媒体艺术为基础, 电影可以实现理想中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效果。

“悍”主要指的是新媒体艺术环境下, 电影结构的多元化为整个电影行业提供了机遇, 同时也带来了挑战。现阶段, 我国网民数量持续增多, 按照保守的3亿来计算, 网络观影的比例可以达到整体数量35%左右, 这个数字也是非常庞大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 新媒体的出现与广泛运用已经成为必然, 新媒体艺术的产生为电影创作提供了更多的发展途径与发展手段。新媒体艺术是从新媒体时代的艺术流变而来的, 这种变化使得当代电影无论在语言上, 还是形态上, 都发生了更加多元化的转向。对比新媒体概念能够产生的综合性, 当代电影的发展潜力还非常大, 仍然有很多养分等着当代电影去吸收与利用, 新媒体艺术中拥有的包容性也让电影艺术发展出了很多未来生命特征。电影创作者需要更加注重对艺术发展趋势的关注, 拓宽自己的视野, 运用探索与实践的方式去了解相关的技术与艺术特征, 兼容并蓄的将现实文化同新媒体艺术相结合, 达到二者之间的共融, 进而创造出新的文化逻辑与艺术精华。

注释

11 .叶松荣.关于“新音乐”作曲新技法不断更替的问题——西方20世纪“新音乐”创新问题局限性分析之二[J].人民音乐, 2011.13 (14) :257-258.

22 .郭洁黎, 胡涵.谈电视与新媒体融合的新路径——以浙江卫视《新闻深一度》栏目为例[J].当代电视, 2010.06 (11) :176-178.

33 .姜芬芬.寻找全新的“话语权”——浅谈新媒体艺术与舞台艺术的联姻[J].数位时尚 (新视觉艺术) , 2014.14 (07) :125-126.

44 .蒋晓丽, 邓若伊, 雷力等.新媒体技术下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15 (09) :222-223.

55 .陶郅, 郭嘉, 陈子坚等.创造多元互动的行为载体系统——关于新时代高校校园建设的若干思索[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1.12 (02) :55-56.

66 .李振华.关于新媒体的全球进程调查 (3) , 转译媒体艺术节 (2010特辑) [J].当代艺术与投资, 2010.13 (19) :232-233.

77 .李丽.崇洋倾向与革新, 但不是创造——对在西方现代艺术影响下的中国抽象水墨的思考[J].北方文学 (下半月) , 2012.17 (02) :163-164.

88 .王岳川, 胡淼森.当代中国文化创新与精神现代化——专访王岳川教授[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 2011.22 (12) :98-101.

99 .陈传席.汉文化的分裂、重心转移及与森林的关系[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3.09 (05) :132-134.

1010 .何小兰.“香饽饽”, 还是“鸡肋”?——对电视节目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展互动的分析[J].新闻记者, 2012.02 (11) :247-248.

新媒介对当代视觉艺术教育的影响 第9篇

关键词:新媒介,视觉艺术教育,受教者

科技改变着世界,新技术也层出不穷,新媒介的出现为当代视觉艺术教育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所谓“新媒介”的“新”是相对于“旧”来说的,新媒介是一个相对不断发展的概念。新媒介包括有线电视、电脑报刊、网络电视、卫星电视、手机短信甚至新近出现的3G手机等,可以说是内容丰富,范围广泛。

在说视觉艺术教育之前,我们先来界定一下视觉艺术。视觉艺术是人的心灵通过视感官掌握相应媒介手段而创造视觉意向的艺术。视觉艺术范畴包括一切与艺术有关的艺术品、艺术现象和日常生活中各种视觉影像。艺术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新媒介在当代视觉艺术教育的运用能够辅助艺术教育达到这个目的,新媒介的出现使视觉艺术教育扩展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一、当代视觉艺术教育运用新媒介的特点

1.1“超文本”的链接方式

美国传播理论家马歇尔·麦克卢汉在他所著的《古登堡璀璨群星》(1962年)一书中提出了“地球村”的概念。他认为电子媒介使信息传播瞬息万里,使整个地球在时空范围内已经缩小为弹丸之地。新媒介综合了网络和多媒体技术,本身也具有了超文本的性质。超文本链接是指上网者点击相关链接就会立即查询到相关资料和信息,只要打开一个网页就会有很多相关信息而且都可以任意点开浏览,它的特点是环环相扣,我点即我需。当受教者想了解一幅名画时,他只要输入关键词立即会出现许多与这幅画相关的海量信息,看到画的同时你甚至了解了这幅画作者的生平、画的创作背景、画家的其它作品赏析,并且了解了许多社会知识,积累了素材,这为以后的艺术创造也打下了夯实的基础,正是符合了艺术教育的终极目标——培养素质全面发展的人。

1.2拥有为数众多地域广泛的受教人群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等新技术延伸到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正在以很快的速度普及。艺术不再只是精英阶层的专利,它们也离开了艺术沙龙、画展、拍卖会、艺术馆,来到了寻常百姓家,更多的人得到了近距离欣赏的机会。数字电视、网络电视就是这样的媒介,让你足不出户也可以领略到艺术品的风采。也许你去不了巴黎卢浮宫看《蒙娜丽莎》,但是只要你打开遥控器或者点击鼠标,无论何时你依旧能够走进卢浮宫,近距离的观赏你心仪的艺术品。这种接受的随意性和自由性,使得大众传播的艺术信息拥有大量的受传者。

1.3信息传播的双向互动性

所谓“互动性”是指运用新媒介,信息的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能够进行实时或及时的交流。新媒介的传播特点是信息传播的双向互动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受教者主动权增加,可以主动选择信息还可以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及时反馈。在日本东京的多摩斯城和美国爱奥瓦州克罗巴斯城,从七十年代末就开始了“双向电视”实验,使观众通过按不同的按钮,即可在家参与。这似乎对视觉艺术教育又有更进一步的发展,受教者可以各抒己见,把珍贵的建议传递给媒介,促进了艺术信息的交流,推动了视觉艺术教育的发展;其次,身份可以随时互换。任何一个上网者都可以随时在网上发布信息,在这其中不存在一个固定的传播者的概念,智慧可以存在于传输者和接受者两端。

二、新媒介的介入对当代视觉艺术教育的影响

2.1运用新媒介的优势和价值

2.1.1双向性传播改善受教者的被动地位

新媒介的双向性传播的特点是显著的,传统的传播媒介不是没有受传者的反馈渠道只是相对较弱。例如受教者可以通过书信、传真、来电等形式对艺术信息进行评价和建议,但是缺点也显而易见:时间的延迟性,尤其是信件不仅用时长,而且还可能在传送的途中丢失,造成信息的缺失。新媒介的双向性传播为普通的艺术受教者提供了一个话语权平台,话语权逐渐倾向受教者。受教者能够自主选择和接受艺术信息。视觉艺术教育就是要为受教者创造这样一个平台,这样才能在潜移默化中锻炼受教者的自主能动性,增强他们审美的敏锐力和培养审美情趣。

2.1.2“虚拟时空”打破教室的界限

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一书中指出:机械复制时代的到来大大削弱了原作的即时即地性,而新媒介的出现更是加速了这种即时即地性的消失。

视觉艺术教育需要利用一定的知识介绍和讲解,这离不开生动的课堂讲解,如果离开了这些,单凭自学是很难真正进入艺术情境之中的。通常学校的师资力量是有限的,新媒介帮助我们解决了这个难题。网络课堂、空中课堂一系列的以新媒介为基础的多媒体融合打破了这一界限,图文声并茂、生动的讲解给受教者带来了新的体验,不仅打破了教室的局限,还突破了很多教师在课堂上的照本宣科,同时学生和老师还能通过视频进行一对一的交流和辅导。

另外,这种跨越时空的网络教学使学生可以搜索遍布全球的图书馆,快捷方便的接受艺术杂志、电子出版物、艺术书籍和各类有关咨讯,使得国内外的学生可以分享最新的观念和思想。

2.2运用新媒介的负面影响

2.2.1“拟态环境”制约受教者的认识和行为

所谓“拟态环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信息环境,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新媒介的出现使信息大量繁殖,并展现在受教者眼前,面对着如此庞大的信息库受教者是一味的接受对事物产生一种固定思维不知变通。

卢因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一书中论述了“把关人”的概念,他说大众传媒者在传播过程中总是能动的选择信息,决定信息的取舍,突出或删节信息的某些方面,并且试图通过他们的信息传播给受众造成某种印象。新媒介的出现并没有能消除这种偏见,新媒介赋予了受教者一定的话语权,他们各抒己见。于是网络上形形色色的艺术信息、思想铺天盖地,这些也更加剧了对人们认知的制约。

2.2.2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体验上不足

视觉艺术教育必须强调受教者的参与操作活动,这是提高艺术创造能力最主要的方法。作品总是人们曾经有过的生活体验的表现。融入大自然去写生才能直接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感悟到一景一物的灵性从而激发我们内心深处的灵感和无意识,创造出不同寻常的艺术作品。新媒介的出现恰恰削弱了受教者的意志,增强了惰性。有了新媒介的介入,受教者往往足不出户就完成了写生,他们搜索自己所需要的景物的视频,只要轻轻点击鼠标任意控制播放速度,如果你需要还可重复播放,这些“方便”却给受教者带来了体验上的不足,无法创造出优秀生动的作品。

而融合了多种新媒介功能的多媒体在课堂教育中的应用也忽略了对受教者动手能力的锻炼。现在很多老师为了节省时间,直接在课堂上放映视频,书法课、美术课就不再是老师手把手的教授,而是被新媒介代替,这样一来学生缺乏实际操作,这对视觉教育来说是不利的。视觉艺术教育要强调受教者的亲身感受,如果你没有到过人民大会堂,你不会感受到他的庄严、肃穆;如果你没有去过哥特大教堂,你又怎么感受到他的伟大,不置身其中不会油然而生对上帝的敬畏。

三、对应用新媒介的当代视觉艺术教育的展望

诚然,运用新媒介的视觉艺术教育确实是大放异彩,但是不能忽略传统媒介的存在。艺术的本质在于创造,新媒介所提供的新途径、新手段,给现代人的艺术创造提供了新的机会和新的空间。如何使艺术基本规律和当代多样的科技手段相结合,是我们当代视觉艺术教育中要解决的迫切问题。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11.

[2]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 译.中国城市出版社, 2002, 1.

当代艺术影响 第10篇

谈到图案与陶瓷艺术,人们的头脑中立刻会显现出装饰在陶瓷表面的“花花草草”、“婴戏孩童”等等。这些是在人们心目中图案与陶瓷艺术相结合的最典型的形式,实际上图案的内涵要深奥得多,远不止“表面的纹饰”那么简单。中国的传统图案艺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艺术语言经过不同朝代的演变形成了诸多极具代表性和象征性的典型图案,然而深藏在这些“纹饰”背后的民族的艺术精神,以及传统图案所规纳出的关于美的基本法则,则是传统图案在现代陶艺创作中常常被人们所忽略的。写这一篇文章的目的就在于拔开表象的迷雾,透视传统图案在现代陶艺创作中应该被重视的本质。

1 图案的内涵

神秘的“人面鱼纹盆”,富有诗情画意的“舞蹈纹彩陶盆”,以及马家窑彩陶上旋动流畅的螺旋纹,似乎在向人诉说着那个时代人们的智慧和生存状况。这些在后世看来只是装饰的图案,在那个时代却是代表着原始人的精神信仰—原始巫术的图腾符号化。正是因为原始人对于巫术与宗教的精神需求,人们才能把在劳动过程中对自然的秩序、规律的体验进行提练概括,经过人们数千年经久不衰的连续创造,把在劳动过程中的偶然的精神闪光发展成为对美的本能的精神需求。图案经过几千年的沉淀形成了大量的图案系统,这是人类精神活动的成果,但我们对图案的运用不应仅仅限于这些成果,更应该把握人类精神创造的方法,把握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程总结出来的关于美的规律,才能在创作中把这种艺术精神发扬光大,才能使中国传统图案在现代有所发展,而不至于凝固于传统的图案表象停滞不前。

2 当代语境下传统图案对当代陶艺的影响

2.1 当代陶艺创作中图案脱离传统使用情境的装饰性

中国传统图案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几千年来聪慧的中华民族将自然界的形象(花鸟、人物、动物、山川湖泊、河流)以及自然现象(风、雨、雷、电、云)等等进行抽象、概括,创造出独特的民族化艺术语言,并依附于剪纸、壁画、陶瓷、建筑、服装等各种物质载体,运用在生产劳动中总结出来的形式美的规律,表达自己的精神观念,具有独特的装饰性。图案与陶瓷艺术的结合,贯穿于整个陶瓷发展的历程,可以追溯到艺术与审美的萌芽时期,从无意识的绳纹到有意识的编织模拟,人们便开始把精神因素倾注于陶瓷这一种物质载体,把精神外化为形象。陶瓷装饰图案的发展到清代已经形成程式化,装饰的题材从花鸟、人物、动物等发展到具有一定故事情节的场景,如戏曲故事、全篇诗文、生活场景等等,题材丰富。装饰部位及装饰方法也趋于固定。

装饰性是传统图案在现代陶艺创作中应用最为广泛的特性,并且在当代语境下具有一些不同于传统的新特点。首先,在现代陶艺创作中应用图案作为装饰的题材范围更为广泛,不再局限于传统陶瓷装饰图案,各种图案形式包括建筑、剪纸、染织等等的图案都被现代陶艺借鉴运用于创作中,这些图案已经脱离了传统的使用情境,将其装饰性的元素提练出来,例如古代建筑物的窗格,其形式美感将中式建筑的民族韵味带入了陶艺中。再如景德镇陶瓷学院李磊颖教授的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蓝印花布的影子,她巧妙地将蓝印花布的图案或元素点缀在画面中,或用作边饰,或出现在儿童的服饰中,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其次,现代陶艺中图案的运用不再刻意遵循传统陶瓷图案构图的程式化,以自由的形式进行穿插、分割,或打破传统图案应用的完整性与连续性,这一点在李磊颖教授的作品中也有比较明显的体现。

后现代主义陶艺非常重视装饰图案的运用,图案在后现代主义风格中成为了具有隐喻性的视觉符号,图案脱离了原有的历史文脉及使用情境,以一种兼容并蓄的折衷主义立场打破和分解了既有的形式、意向格局和模式,对各种历史风格采取混合、拼接、解构、综合等方法,图案文本碎片的重组形成了风格的混杂状态。后现代主义在设计中采用了调侃手段来达到一种设计中的轻松和宽容,以诙谐的手法使人联想到某一历史风格。如陆斌的《化石2007-1》中花卉图案的运用,选取传统图案中的一个片断,作为一个民族记忆的象征性元素与现代的标志同时出现在陶艺中,强调了历史与现代,民族与西方的对比。再如王永亮的《火车》,青花的缠枝图案运用在卡通的火车形象上,为后现代风格的形式增添了一些民族的特色。

2.2 当代陶艺对图案造型规律的借鉴

图案找到并归纳出一种不同于客观世界的美的规律,使人的形象思维建立起一种独特的审美方式,并且形成了一些较完整的基本法则,如统一与变化、对称与均衡,动感与静感,调和与对比、反复与连续等等。归纳了一套从客观现实到抽象形象的变化方法,如夸张、简化、联想等等,例如彩陶纹饰中几何纹的产生就是图案变化的典型例子[1]。图案的造型规律是中华民族经过几千年的积淀形成的关于美的认识,中国的传统艺术都潜移默化得遵循着这些规律,这些规律也是在现代艺术创作中值得借鉴的传统艺术的精华。在现代大多数人的意识里图案只是器物表面的平面化装饰纹样,实际上图案还包括立体的造型及装饰,在历史上立体图案造型也很多,例如传统的石狮、铜麒麟等等装饰造型。张道一在《不要亏待图案》一文中把图案分为平面图案和立体图案,立体图案主要指器物造型,主要包括木工艺、漆工艺、陶瓷工艺、金属工艺、建筑图案等等。这种分类无疑扩大了图案的范围,设计中把家具的造型、陶瓷器型以及传统建筑的形式当作图案来运用的例子也很多。现代陶艺创作对于图案造型规律的借鉴,是构建占据三维空间的立体造型,将图案的情趣意蕴融入立体化的形式。雕塑家韩美林的雕塑作品善于从中国古代传统图案中吸取精华,将图案的表现形式,融汇在现代雕塑艺术中。他的很多雕塑作品借鉴古代传统石马,石狮等的造型方法,并从古代青铜器装饰纹样中吸取精华,古为今用,赋于传统以新的时代色彩,所以他的作品大多具有古青铜器造型与装饰的特点。如(图4)

图案是高度抽象概括的艺术语言,将自然形态加以适当的夸张、变形、添加、省略等方法加以变化,是高于自然更具意味的的艺术形式。中国的传统文化积累了的丰富的图案系统,如服饰、建筑、陶瓷、玉器、漆器、家具等的造型及装饰,以及年画、民间剪纸、皮影艺术甚至国画、书法都可以成为艺术创作中可以借鉴的图案形式。韩美林的钧瓷系列作品一如他的雕塑都带有传统图案的痕迹。石湾著名陶艺大师梅文鼎将传统图案与现代陶艺的形式相结合,创造出既古老又富有现代感的陶艺新境界。比如他的作品《龙结》(图5),借鉴汉代简练的造型,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纵观中国的现代陶艺领域,在创作中借鉴图案的作品并不多见,这种方法可以成为现代陶艺创作中传承民族精神的一条创新途径。

2.3 传统图案艺术精神的延伸—“天人合一”的造物精神、崇尚和谐的“中和之美”

图案从艺术的形象思维到创作方法论构建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它融合千年的传统,是中华民族自已的艺术形式,其中体现着民族的艺术精神以及对世界的认知。传统图案往往取自自然形态,中国人认为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自然万物、生活场景都可以作为图案的题材,从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中去寻找美,追求“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庄子·齐物论》)[2],从中可见传统图案“天人合一”的造物艺术法则。中国传统图案讲究和谐,这是传统艺术精神“中和之美”在图案形式上具体体现。“中和”是“中庸之道”在艺术领域的反映,中者“不偏不倚,两端取中”。“中和之美”强调对于感情的节制,无论在思想内容还是形式方面,过于极端都是不足取的,即所谓“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中和之美”反映在图案的形式上必求和谐、圆满,不取冲撞、残缺、突兀。传统图案对于情感的抒发被局限于一个适度范围之内,表达方式委婉含蓄,常常采用谐音、象征、暗喻等手法,所以中国传统图案多有寓意,特别是吉祥图案“图必有意、意必吉祥[3]。”如用“年年有鱼”表现丰足,借鲤鱼龙门表现学而优者。

工业文明的发展,使得现代人的生活中充斥着冷酷的工业制品与机器,机械化代替了手工劳动,提高了生产效率,也使人们失去了亲近自然的乐趣。现代,越来越多的人走向自然,以自然为美,人们重新审视传统的价值,渐渐地回归传统,转向对手工劳动的亲近。陶艺以其材料的特性显示出与自然独特的亲和关系,瓷质的莹润“类玉类冰”,陶的质朴粗犷,以及在创作过程中流露出的无法复制的手语痕迹,切合了现代人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愿望,使陶艺成为了人与自然交流与互动的媒介。陶艺创作的精神追求回归传统艺术倡导的“天人合一”的境界,对自然材料、自然质感的重视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渴望逐渐成为当代陶艺创作风尚。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艺术领域对西方现代及后现代艺术形式的加速引进,逐渐颠覆了千百年来形成的审美标准,在西方文化潮流的冲击下,陶艺领域充斥着求奇、求异的创作观念,部分陶艺家用新奇的造型取得了哗众取宠的效果,艺术创作脱离了艺术家的生命体验,进入了一种纯粹追赶西方艺术的境地,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也逐渐陷入困境。在全球化语境下,多种文化的并存与融合是现代文明发展的根本趋势,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化语境下重新展现出不朽的魅力。艺术是民族精神的表达,无论其外在的表现形式如何不同,都具有永恒的内在的精神。抛弃浮躁与追逐时尚的心态,把握传统文化的精蕴,才能使艺术创作走上正确的道路。

姚永康的《世纪娃》系列(图6),作品取材于传统吉祥图案“连年有鱼”,这也是许多民间艺术的表现主题,民间年画、剪纸中都有这类题材。“连年有鱼”采用谐音寓意,“莲”是“连”的谐音,“鱼”代表“余”,属于吉祥寓意的表现形式。这件现代陶艺借鉴传统吉祥图案使作品具有鲜明文化背景,以娃娃、鲤鱼造型为主穿插莲藕、荷花、荷叶、莲蓬将中国传统图案中的吉祥喻意融入现代陶艺的创作。用泥条和泥片结合的塑造手法,将中国白描的勾勒和大写意的泼墨手法完美自然地融于陶瓷雕塑的成型中,罩以景德镇的传统影青釉,散发着中国传统水墨的诗情画意。作品采用较为抽象的手法,造型高度概括简洁,舍弃了局部的细节,随意在头部挤压出人物的五官,注重神似,以一种自由、洒脱的方式演绎了中国的传统题材,彰显了“天人合一”的艺术精神以及含蓄婉约的“中和之美”,并使作品具有了现代情趣的新意。

3 结语

中国的当代陶艺是在西方现当代艺术影响下发生发展的,其内容与形式不可避免的带有浓重的西方特色,如何使当代陶艺向中国民族的艺术特色演进,是一个值得当代陶艺家深思的问题,也是一个决定当代陶艺发展道路的问题。从中国传统艺术中吸取精华,在民族精神的前提下创作才是当代陶艺民族性表达的正确方法。中国的传统图案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民族精神的积淀,它不仅表现为外在的图案图式,还蕴含着中华民族独有的艺术精神。传统图案博大精深的形式与内涵,必将为当代陶艺民族化开辟一条创新之路。

参考文献

[1]张道一.设计在谋.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4:63

[2]廖群.中国审美文化史先秦卷[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0.10:311

关于数字艺术对艺术设计的影响探究 第11篇

【关键词】数字艺术;艺术设计;影响;发展趋势

一、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科学技术得到迅速崛起。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各个领域已经纷纷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发展,并取得良好的发展趋势。而随着全新传媒技术和数字科技的发展,数字艺术开始出现,并随着新媒体艺术不断发展和成熟,我国在90年代末开始进入全新的数字艺术阶段[1]。数字艺术是通过运用计算机程序和数字技术等手段对影音、图片、文件等进行制作并传播的一种新型艺术形式[2]。艺术作品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如网络游戏、数字电视等,可以丰富人们的生活体验,提高人们的生活品味。数字艺术是基于技术的革新,智能化完成流程制作环节,不仅将重复性的且单调繁杂的制作环智能化,还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人力和物力,使人们的艺术创作习惯和生活方式发生重大变化。

二、数字艺术特点

(一)突破传统手工制作的限制

传统的手工绘图需要尺规、笔、纸等工具,经过一系列的勾形、渲染后制作出来,但当需要进行更改设计时具有一定的修改难度,而通过数字艺术可以弥补这种缺陷,同时数字艺术还可以将传统艺术效果高仿真模仿出来,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不少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进行艺术设计处理时可以任意缩放,这样使得设计更精细、更规范。此外,数字艺术对基本绘画基础的要求不高,重视设计思想和修养的培养,以达到思想解放的效果,同时可以为创作提供宽裕的自由发挥空间。

(二)提供多样化数字享受

数字艺术不仅仅是改变了艺术设计的模式与手段,还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数字表现手段和传播形式不断更新与进步,可以向人们提供丰富多彩的艺术享受,让人们的生活从质上发生变化,如工作方式、娱乐方式、学习方式、思维模式等。数字艺术已经成为当今时代和人们生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通过智能化的数字艺术和技术可以将图片、音频、各种文本进行资源整合和联系,形成一种全新的传播模式和艺术表现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和丰富了艺术作品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三)提供多元化艺术平台

数字艺术多元化已经逐渐在多个领域体现,如建筑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影视音乐等。数字艺术的出现打破传统设计和制作手段,例如,数字艺术在建筑设计行业中的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渗透,人们对建筑设计各个方面的要求也相应提高,而将数字艺术应用到建筑设计中可以从质上彻底改变传统建筑表现形式,而三维建模、绘图、效果图渲染及制作和后期效果处理等的应用也已经逐渐取代传统的手绘,如photoshop、Auto-cad等[3]。

三、数字艺术对艺术设计的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深入发展,使得科学技术和人类文化实现情感的升华与融合,计算机的不断发展也让人类的思想与情感在产品中直接体现出来,使产品更具人性化和人情味。因而信息技术已经成为艺术设计中重要组成部分。而信息技术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数字技术,将数字技术应用到艺术设计领域则表现为数字艺术,一般有数字音乐、数字影像、多媒体动画等。只要利用数字技术进行的艺术和艺术设计都是数字艺术,在艺术设计领域应用数字艺术是艺术和科学技术的革新表现。故通过数字艺术可以为艺术设计生产与制作过程中提供更有效的表现方法和手段,不断创新设计理念,使技术与艺术在更高层次上实现融合,实现实用和美观的相结合,同时还可以赋予艺术品物质与精神的双重作用。通过数字艺术可以让人们进行物质享受的同时享受精神生活,进而让人们在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过程中开始追求共得和平衡,让人们的情操更为高尚,让人们的生活品质更为优质。

四、数字艺术的发展趋势

今后数字艺术的发展趋势主要是往艺术创作手段和交流方式变革、艺术和公众沟通更加密切两大方向发展。在艺术创作手段和交流方式改革方面,艺术是人类精神和思维的表现形式和手段,集中体现当今信息化时代和创新精神,而新时代的艺术设计必然会将人工智能元素和信息技术作为其新型的表现形制。同时艺术设计会因数字艺术的注入而变得更有活力和生动,同时信息技术中的艺术元素和创新精神会为科学技术带来全新的审美革命,进而加快艺术与科技的相结合发展。在艺术和公众沟通更加密切方面,随着互联网络的发展,数字技术不断更新与应用,社会对艺术设计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因此艺术设计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得到迅速发展,随着数字艺术在艺术设计中不断扩大应用,使得艺术与技术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同时艺术设计的成熟也离不开技术的革新,而随着艺术设计不断发展与成熟,使得艺术逐渐向多样化、多元化及大众化方向发展。人们对艺术的参与和介入也将会逐渐增多,进而更加密切人与艺术之间沟通与联系。

五、小结

综上所述,数字艺术作为一门新兴的美学,已经逐渐融入到艺术设计当中,数字技术的发展不仅使艺术设计发生时代上和精神上的变革和创新,还为艺术设计提供新的表达方式、新的风格、新的机遇,而艺术的创新与发展也进一步提高对数字艺术的要求,因而又反过来促进数字艺术的发展。同时数字艺术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和提高人们的生活品味和艺术审美。在今后艺术设计领域中,随着数字的影响和推动,将会给设计形式和观念带来更大的冲击和影响。

【参考文献】

[1]姜舒亚.数字艺术对环境艺术设计的影响及变革[J].设计.2012,(02):136.

[2]李舒白.数字艺术与设计教[J].电子测试.2013,(16):210-211.

[3]洪勤学,阮如艳.浅谈数字艺术对艺术设计的影响[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0,25(02):109.

作者简介:刘畅,1978年7月15日,女,吉林省长春市,汉族,研究生,职称:讲师,研究方向:美术基础,从事的工作:教学。

CG技术对当代视觉艺术的影响 第12篇

计算机图形学简称CG,“CG”原为ComputerGraphics的英文缩写,是随着计算机的诞生而开始兴起的一门学科,是一种使用数学算法将二维或三维图形转化为计算机显示器的栅格形式的科学。简单地说,计算机图形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就是研究如何在计算机中表示图形以及利用计算机进行图形的计算、处理和显示的相关原理与算法。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一批计算机专家为了了解电脑的潜力,开始将计算机图形学的知识运用到科学模拟以及视觉艺术创作领域。到了八十年代随着个人计算机的普及、相关艺术专业软件的开发、专业艺术家与计算机专家之间联系的加强,以交互式为特点的CG艺术开始崭露头角。时至今日,CG艺术已势不可挡地充斥于影视、娱乐、游戏、军事、建筑、网络等各行各业。在这样的信息大爆炸时代,各行业都面临着“快餐文化”的挑战,一切事物都在抢占人们的感观:影视、网络、杂志、报纸、音乐……,而CG艺术以其出神入化的具象模拟、身临其境的虚拟体验、劲爆刺激的动感效果从这缤纷眩目的世界中脱颖而出,成为艺术家、企业家和公众普遍关注的前卫领域。

到了二十一世纪初,即当前,CG在技术上已基本进入成熟期。目前,艺术家已可以利用CG技术来进行数字雕塑、数字绘画、自然笔触模拟、照片级渲染、非真实渲染等等,也就是说利用CG来完成传统意义上的视觉艺术创作已成为完全可能。技术上的束缚对于CG艺术家来讲已不再是一个瓶颈。

视觉艺术通常又被称之为“美术”、“空间艺术”、“造型艺术”,它是一种广义的范畴,包括传统美术(诸如素描、绘画、版画、雕塑);传播和设计艺术(诸如电影、电视、图形制作、产品设计);建筑和环境艺术(诸如城市设计、内部和园林设计);民间艺术;以及诸如制陶、纤维编织、珠宝等艺术品和木制,纸制和其他材料的艺术制品。视觉艺术是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塑造直观形象的艺术,包括绘画、雕塑、建筑艺术、实用装饰艺术和工艺品等。

CG作为一种创作手段,已渗透到整个视觉艺术领域,几乎囊括了当今电脑时代中所有的视觉艺术创作活动,如平面印刷品的设计、网页设计、三维动画、影视特效、多媒体技术、以计算机辅助设计为主的建筑设计及工业造型设计等。从这一点来看,CG是视觉艺术的数字化表现形式。

CG作为一种新兴的视觉艺术表现手法,有着非常独特的特点。它的出现,大大扩展了视觉艺术创作的各种可能性,同时也发展出很多新的视觉艺术领域,对视觉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CG对视觉艺术设计最直接的贡献就是新的造型语言及表达方式。计算机图像处理上的特点,使计算机创作的作品表现出新的风格。屏幕显示的方式,开辟了艺术设计表现的新领域。艺术设计过程不再是单向发展的,而是多向反复的。从作品的素材看,由于扫描仪及数码照相机的出现,使设计师能更直接地输入真实的图像,通过二维或三维技术的辅助,就能模拟出逼真的虚幻世界,并从观念上改变了人对真实准则的认识。

如今,在用计算机模拟自然绘画笔触效果方面,软件上已经有了很大的突破,计算机模拟绘画的技术为艺术家们提供了一个十分真实的绘画环境和更大范围发展的机遇。它包括了更复杂的通用软件技术,用以模拟传统的工具:从油画、水彩、树胶水彩到铅笔、炭条和彩色粉笔、水墨,都出色地获得传统绘画的效果。由于多种笔法效果能同时施用于一幅画面,这使艺术家可以有多种多样的尝试,尽情地表现其创意。同时,计算机笔触所特有的有序性、随机性、数学美感等特点,也为艺术家提供了更多的创意和创作可能。

在平面设计中,CG技术可以大大简化工作流程,并在作品中表现出丰富多样的感觉形式。例如:设计师可以用扫描、拍摄等多种手段将各种材质输入到计算机中,使之与图形或字体结合,就能将触觉肌理引入到视觉传达上产生生动的视觉形象。人们很早就在二维空间中模拟三维的效果,试图产生虚幻的空间感。而CG技术则将这种尝试的可能性扩展到了最大化,如通过形体的改变或形体间的重组,快速而有效地表达出画面的视觉深度;又如计算机模拟摄影、模糊形体及色彩的技法,就能使图像发生改变,产生动感。之所以能产生空间感,是由于计算机图像对应的是一系列的数据。计算机在屏幕上缩放的优势,增强了精细设计的可能性,也使表现层次更多样化。观察物体时,视点如具有流动性,可以表现出物体各部分的细节,同时也能在不同的视点中对形体进行构筑和修改。另外,由于可以从现实不存在的角度来展现物体的整体或局部,这样就可以获得超乎寻常的夸张变形效果。计算机创造的形体更富于变化,复杂的空间曲面也能模拟表现出来。

三维作品也是美术和设计中一个主要的表现形式。计算机三维建模系统已成为令人信服和能力很强的新工具。在计算机的三维空间中,多个形体可以连接或打散,因此可创造出复杂的物体形象。相关联的部件可以设定成一组,在变化时保持空间关系不变,这样在分析研究对象时更具层次性和关联性。动画技术的引入可以让观者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通过CG三维技术,设计师可以将设计结果表现得更为生动和直观。

CG三维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设计、影视特效、动画、建筑预览表现等视觉设计领域。除此之外,CG技术还和其它计算机技术结合发展,派生出视觉艺术领域最为前沿的学科——虚拟现实。虚拟现实,英文名为Virtual Reality,简称VR技术。这一名词是由美国VPL公司创建人拉尼尔(Jaron Lanier)在80年代初提出的,也称灵境技术或人工环境。作为一项尖端科技,虚拟现实集成了计算机图形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人工智能、传感技术、显示技术、网络并行处理等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是一种由计算机生成的高技术模拟系统,它最早源于美国军方的作战模拟系统,九十年代初逐渐为各界所关注并且在商业领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这种技术的特点在于计算机产生一种人为虚拟的环境,这种虚拟的环境是通过计算机图形构成的三维数字模型,并编制到计算机中去生成一个以视觉感受为主,也包括听觉、触觉的综合可感知的人工环境,从而使得在视觉上产生一种沉浸于这个环境的感觉,可以直接观察、操作、触摸、检测周围环境及事物的内在变化,并能与之发生“交互”作用,使人和计算机很好地“融为一体”,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同时,CG技术自身的飞速发展,也拓展出很多以前没有的视觉艺术领域。比如:美术史上曾经不止一次地出现过针对“雕塑与绘画哪种形式更优越”这一问题的论战。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与米开朗琪罗的论战了,据说这两位各自领域内无可争议的大师曾经针对这个问题唇枪舌剑了许多年,为了论战他们甚至完整透彻地研究了对方的艺术领域,最终他们两个人都成为绘画+雕塑的双料大师。CG发展到今天,同样在技术上再次印证了这两位大师论战的结论,目前的CG三维技术已经将绘画和雕塑完完全全整合到了一起,发展出数字雕绘这样的新兴视觉艺术,无数当年的三维建模师和二维概念艺术家逐步参与到数字雕绘领域,开始成为这一领域的先驱。并且数字雕绘技术从产生之日起,就迅速渗透到各种传统视觉艺术中去,特别是在电影特效和次世代游戏创作中发挥着超凡卓群的作用。

综上所述,CG艺术作为一门新兴的艺术独立存在,但归根结底它是属于视觉艺术的一个分支,是建立在视觉艺术这个大型构架上的组合体,是一种新型表现的手段。因此,它不会脱离视觉艺术而独立存在。CG技术成就了新的表现手段,并在不断发展中,这些表现手段对某些传统视觉艺术的表现手段具有颠覆性的意义。同时,这些新的表现手段还无限地扩大了艺术家的创作思路,改变着他们的思维方式。

摘要:CG技术日趋成熟,并且为艺术家、设计师提供了新的创作流程和创作思路。CG已由原先单纯的技术手段演化成视觉艺术的一个新的分支和创作流派。

关键词:CG,计算机图形学,视觉艺术,数字雕塑,数字绘画,三维建模

参考文献

[1]倪明田,吴良芝,计算机图形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

[2]Scott Spencer.ZBrush Character Creation: Advanced Digital Sculpting.Sybex;Pap/Dvdr edition.2008

上一篇:护理中专新生下一篇:旅游地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