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础音乐教育

2024-05-26

农村基础音乐教育(精选12篇)

农村基础音乐教育 第1篇

1. 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教学设备不完善

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是农村基础音乐教育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教育经费不足, 学校就没有足够的资金购买音乐教学设备, 修建专门的音乐教室或者多媒体音乐教室。学校拥有的音乐教学设备大都是一些陈旧的、常年失修的设备, 同时也缺乏完备的音乐器材, 严重影响了音乐课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此外, 经费的不足会导致教师工资较低, 甚至一些学校为了削减财政开支, 选择聘请代课教师来进行音乐教学。

2. 教育观念陈旧, 对音乐教学不够重视

我国正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 而这一理念并没有从根本上转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教学观念。许多学校仍然是将文化课成绩作为评价教师以及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 而且许多农村中小学的领导对音乐教学的认识不足, 没有认识到音乐作为美育教育在培养学生人格以及素质方面所起的作用, 而是单纯地把音乐课看做一门辅修课, 与升学的关系不大, 在教学中也处在可有可无的地位, 长期忽视音乐教学。此外, 一些学校将教师的考核与学生的升学成绩挂钩, 而不参加统考的音乐课教师就没有考核成绩, 致使许多音乐教师转行改教其他学科。这不仅破坏了音乐课的整体教学, 打击了音乐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也造成了大量音乐教师的流失, 使得农村基础音乐教育长期止步不前。

3. 师资力量薄弱, 缺乏专业音乐教师

在我国农村学校中, 普遍存在缺乏专职音乐教师的现象。学校的音乐教师大都由语文、数学或者其他学科的教师兼任。而这些兼任教师大都是半路出家, 对音乐理论知识以及音乐教学方法都不够了解, 教学形式单一, 使学生丧失了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即便有少数专职音乐教师, 他们也常会因为音乐教学器材的不完备而感到无用武之地。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我国农村基础音乐教学的发展, 影响了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

二加强农村基础音乐教育的措施

虽然农村基础音乐教学现状的转变是一个长期过程, 但是, 我们必须从现在起不断转变观念, 提高认识, 加大对农村音乐教学的经费投入, 提高师资水平, 加快农村基础音乐教育的发展。

1. 提高认识, 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要想改变当前农村中小学基础音乐教育落后的局面, 教育主管部门和音乐教育工作者就要提高认识, 转变观念, 将农村中小学基础音乐教育放在提高我国全民素质的高度, 彻底实现农村中小学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并大力倡导音乐教育观念。著名音乐教育家贺绿汀曾说过:“中小学音乐教育是关系到整个后代的文化修养、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的大事, 绝不可以可有可无, 等闲视之。”所以, 我们必须对农村现有的教学体制、教育观念和评价体制进行全面改革。只有教育相关部门、学校、教师以及家长等各方深刻认识到了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才会自觉地推进音乐教育的发展, 不再单纯地以文化课成绩来评价学生和教师, 从而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

2. 加强专业音乐教师队伍建设

据相关部门统计, 目前我国农村中小学约有90万所, 而专业音乐教师不足10万人, 我们按平均一所学校配备一名专业音乐教师, 以现有全国音乐院校的培养能力来算, 需要60年才能满足我国农村中小学专业音乐教师缺乏的局面。针对上述问题, 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应对:一是提高现有农村音乐教师的福利待遇, 让专业音乐教师能够在农村扎根, 施展才华的同时实现其人生价值。二是加强专业音乐教师队伍培训工作。新课改后, 音乐教学内容和教学理念都发生了变化, 需要音乐教师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提高, 满足课改发展要求。对此, 教育主管部门应经常性地组织农村音乐教师进行音乐教育理论内容的学习, 加强校际交流活动和远程教育的步伐, 加快农村音乐教师的培养速度。三是加强城乡交流。此外, 开展多样的竞赛活动, 鼓励更多的农村音乐教师参与其中, 在活动中得到认识、能力等方面的提升, 提高其业务能力。四是着力培养大批兼职音乐教师。

3. 加大投入, 完善音乐教学设备

农村学校可以借鉴理化生实验室器材的配备方法, 根据学校的规模大小, 按照选配和必配确定设备的数量。应先保证像电子琴、手风琴、录音机、钢琴等常规设备的齐全, 逐步配备一些民族乐器、打击乐器以及音乐活动课所需要的设备。对于一些规模大、条件较好的学校可以筹建专门的多媒体音乐教室。在流程上, 应始终坚持国家出政策、出措施、出资金, 以县为单位, 统一管理、统一配备。

三结束语

音乐教育作为美育教育的重要环节, 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关键, 我们必须加快转变农村基础音乐教育落后的局面。而这一过程将具有长期性, 需要每位教育工作者和音乐教师的共同努力。让音乐真正走进农村课堂, 走进孩子的心田, 真正发挥音乐的美育功能, 让学生感受到学习音乐的快乐, 在音乐的陪伴下健康成长并塑造完美的人格。

参考文献

农村基础教育现状调查 第2篇

社会实践活动报告

实践内容(题目):农村基础教育现状调查

学期: 2015-2016第二学期

班级代码:食品 1401

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学院

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成绩: 农村基础教育现状调查

摘要:本文是关于对农村基础教育现状的调查 关键词:农村教育

农村教育是当代中国教育的重点,是占中国教育的绝大部分,其普及程度及教育水平,直接影响全国普及教育和基础教育的实现程度,直接决定了提高人口素质及人均文化水平的程度,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是教育发展的长期长远,作为农村教育中的主体――教师,身上担负着任重而道远的任务。

然而,随着时下市场经济时代大潮的汹涌澎湃,许许多多的教师对自己的职业产生了一种“审美疲劳”,对自己的事也失去了应该有的信心,尽管大多数人把自己从事的教育工作当作自己的事业,可还是被种种现实境遇所困惑。教师也是人,有个人的家庭生活、情感,有跟其他人一样的发展愿望,有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有自己的理想和潜能和表现欲。基于对这一问题的关心,我们最近我们对本镇中小学,从农村教育现状和教师心态的角度,对各个学校的班主任、教师、学生以及社会群众,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调查走访。在近一个月的时间内,随机调查走访了本镇的6所中小学校,与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及群众100余人进行了交流访谈,带回了300多页的调查笔记。

一基本情况 调查对象:本次调研涉及的对象主要是本镇6所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及社会各界人士。年纪从几岁到60岁不等。调查方式:调查采用问卷调查为主、走访座谈、个案分析、资料分析为辅的方式,使调查具有代表性和真实性。调查的时间在2016年8月。调查内容:教师的生活及家庭情况、教师的思想情况、教师的身体状况以及生病遭受坎坷时的救助情况、教师的工作状况、教师的子女生活现状,教师的福利状况、教师的心理反应形成的心理疾病、教师迁移变化的动机、农村教师的现状、对农村教育的意见、社会各界对教师的看法及理解等。

二农村教育现状及农村教师心态的调查结果分析

问卷调查的结果统计:

本次调查共下发问卷50余份,回收31份。其中男性占57%;女性占32%;学生占11%,青年占26%,中年占58%,老年占16%;领导占25%,教师占62%,其他人士占13%;农村教育现状的基本特征

(一)师资力量薄弱教师工作量大

调查中很多的学校领导表示学校的师资力量薄弱,没有一个优质的教师团队,这直接影响到教师的工作量、和工作投入及态度,从而影响了教育的质量。通过问卷调查显示,一周有20节以上的课的老师占65%,15节以上的只占23%剩下的12%就在10到15节之间。我们还发现。75%以上的老师一般上的是2门课,有些学校教师要代三门以上的科目。在村级小学,有15%的老师还在上复式班。担任班主任的老师。除了教学工作外。还有更多的班务工作需要处理,另外还要完成每学期教育局布置的相关校本研修和相关的心得体会等等。上课前得写教案,详细的备好课,上完课后得批改作业、研究学生、家访,所有的工作都要做相关的记录。繁重的工作不仅体现在这些具体的事务上,还有中小学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思想的压力甚至超过了身体的压力。除作业外,还要对付各种名目繁多的考试。还要接受很多形式的学习培训,教师繁重的教学任务还包括对学生的管理。复杂的学生问题,让许多教师心理劳累是不言而喻的。沉重的心理负担在教师全天候的工作之外无形中延续着,这是其它任何一个职业所不具有的。繁重的教学任务,超负荷的工作量,让许多教师身心疲惫,好的教师都想着调换环境,造成优质师资的流失,师资力量的薄弱造成教师工作量大,影响了工作热情,进而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二)硬件设施投入不足

目前的农村学校,教学软件上的资源相对是平稳的。然而,在硬件设施上,农村学校和城区的学校不可相提并论。许多学校没有多媒体设备,有的学校最多有几台录音机,音乐课上没有钢琴、风琴„„教师上音乐课就用嗓子干吼,体育课没有孩子玩的东西,上体育课就是学生自由活动的时候。而且,由于师资力量的不足,很多教师代的是非专业的课程,有些科目就由班主任代上。硬件设施落后是目前农村教育一个最普遍的现状。

(三)“留守与学困儿童”现象

由于本镇特殊的地理环境,外出务工人员很多,把孩子交给年迈的父母,这些跟随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的孩子被称作“留守儿童”。农村教育的对象大多数都是留守儿童,在我们的调查中,65%的学校反应留守儿童现象严重。面对这个特殊的群体,教师有着无以言状的苦衷。在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孩子的爷爷奶奶的教育观点和方法与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很大的差别,很多家长认为自己把孩子送到学校,一切责任就在学校了,根本不懂的配合学校和教师去教育孩子。他们不闻不管,一旦孩子有什么事,或者学习成绩不好,他们就会抱怨学校和教师,管理上时常会引起家长和学校教师的矛盾,甚至到校吵闹。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性格孤僻、偏执,难以沟通。目前,留守儿童现象已经成为社会问题,应该引起广泛的关注

(四)教师福利待遇低

据我们的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待遇上觉得可以的只占13%,47%的老师认为基本没福利待遇,40%的老师觉得根本没有;在我们的走访中。90%的老师说的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福利问题。调查了解,由于现在的管理政策,学校在教师节和元旦这两个对于教师很重要的节日都没有任何慰问和福利了,在调查中75%的老师认为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作为农村教师,繁重的教学任务和超负荷工作量也许都不是问题的根本,更重要的是要获得认可和尊重。

在这次的调查中了解到,各校为了搞好双创和义务教育的很多工作,很多学校负债严重,使得学校运转艰难;而义务教育经费管理机制对于学校负债也没有可行的解决政策,乡镇对教育的投入几乎没有,学校的教学基础设施及维修全靠学校承担;社会救助、捐资办学体系在农村基本没有。在这种情况下又怎么可能给老师发放福利待遇呢?

(五)教师精神压力大身体健康状况堪忧

调查显示,80%以上的老师觉得精神压力大。通过调查有近12%的老师因为精神压力而导致身体的不健康!有11%的教师因为身体原因长期请假。精神压力是很多教师精神状态处于崩溃的边缘,根本无法上好课。农村教师的健康问题成了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教师精神上的压力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1 学生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生个体的素质直接影响着老师的工作,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和留守儿童,加上现在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方式的影响,孩子们从小就接受了贪玩好逸恶劳,心理脆弱,意志力薄弱,这让老师不知道如何去把握宽和严的尺度标准。越来越多的孩子动不动就闹离家出走,一不留神就闹自杀,一不顺心就不读书,处在这样的环境中,教师怎么会没有压力呢? 家长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的一生,很多的家长本身文化素质不高,对教育的认识不够深刻,认为成绩好一切都好,成绩不好老师难辞其咎,特别是农村的家长,根本不会管你什么素质教育,只要孩子成绩好,其他的全都不重要,很多家长没有教育的理智,根本不愿接受教师对学生的批评和严格教育,素质教育这么多年,从某种角度上讲,老师是没有目标的,怎么做不清楚,评价体系不到位。

学校和上级部门

来自于学校和上级部门的压力对于教师来说也是很大的,每学期这样那样的检查,名目繁多,这样那样的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应接不暇,各种各样的教研培训活动、每个节日的庆祝活动、会议记录、安全问题、学习问题、生源问题等等,不仅让老师觉得经济上吃不消、更多的是精神上吃不消。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80%的老师觉得精神紧张。担心上级检查不合格、考核不合格、学生成绩不好、很多的老师长期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状态。

社会

自古以来,教师在人们心目中都是神圣而伟大的,把教育事业比作辛勤的园丁。教师就是无私奉献的,是辛辛苦苦的付出而不求回报的,是甘守清贫而无怨无悔的„„然而,教师也是一个普通的人,特别是现今社会对教师职业更是有着多重的要求,既是学生群体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具有指导管理学生的权威,他们又在一定时间是学生家长的代理人,要负责照顾学生,他们还是学生的朋友,需要与学生平等交流思想和情感。此外,还要协调与任课教师、学生家长、学校领导、自己家庭生活的多重关系,这种多元化的不同性质的角色,很容易造成教师精神劳累和思想冲突,公众却认为教师本该如此,他们大多认为教室就是每天上一两节课而已,玩的时间太多,每年还有寒暑假,是很多人无意之中产生对教师的心理上的讨厌和憎恨,教师的正常工作往往得不到家长和群众的理解,有点风吹草动就马上绝对的认为教师是完全的过错,这样的社会环境和工作环境如何能给教师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舞台,这样农村教师更迷茫了和无助。

三、农村教师的心态及其形成原因

根据以上几种现状,我们把农村教师的心态归纳为以下几种:

1、积极心态

(一)“无私奉献”的决心

自古以年来,教师在人们心目中都是神圣而伟大的“春蚕到死丝方尽,焟蚷成灰泪始干”,把教育事业视作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就是无私奉献的,是辛辛苦苦的付出而不求回报的,是甘守清贫而无怨无悔的„„许许多多的老师就是带着这样的“无私奉献”的决心在农村的工作岗位上坚守一生!这样的心态占绝大多数。

(二)“回报社会”的感恩心

很多的老师,特别是六七十年代的老师,他们曾经艰苦生活的磨砺,知道珍惜这来自不易的安稳生活,当他们走进课堂,他们就格外的珍惜自己曾经失去的东西,他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党的教育事业,不计较报酬,不受消极和不良情绪的影响,不追求回报,无怨无悔!

2、消极心态

(一)物欲的膨胀,精神的沦丧。社会价值观的改变影响着教师的心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多数的人通过各种途径走上了让人羡慕的工作岗位。这些人,工资待遇高,生活水平高,而且工作轻松,连许多文化水平不高的人似乎也淘到了金。回过头看看我们的老师,固守于三尺讲台,一个月几百元的收入,买不起名牌,衣服永远是最便宜的,生活是清贫的,不管买什么都是想了又想„„终其一生,教师都是寒酸的。物质上的清贫,但是工作却是起早贪黑,呕心沥血,让许多老师对自己的职业产生了怀疑,消极的情绪由此而来,但是却又不舍得放弃。久而久之,许多的老师就有了混日子的打算,失去工作的动力和积极性。

(二)浮躁时代动摇了很多老师“无私奉献”的决心

许许多多的老师在三尺讲台上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一辈子,但是面对现在的孩子不知所措了。关心带来误解、认真视为呆板,负责却认为多事。曾经有一位朋友对我谈起过这样一件事,他说读书的时候,教师对他是恨铁不成钢,经常对他冷潮热讽,说他只有卖气力吃饭的份儿,他很恨这位教师,某一天,当他与老师重逢的时候,恰好这位老师有求于他,他显得很冷淡,虽然最终他帮了这个老师的忙,但他也对老师说了这样一句话:“当年你说我很笨,只有卖气力的份,是这样说的吗?”教师无语。听到这儿的时候,我为我们的教育者们感到心疼,觉得心寒,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希望自己的每一个学生能成才,恨铁不成钢,在教育方法上,或许有着许多的不同,但出发点都是希望学生好,然而,又有几个学生能真正懂得教师的付出呢?辛辛苦苦的工作换来的却是这样的不被理解,难怪我们的教师灰心了。时下市场经济大潮中,这样的例子更多,导致一向安于清贫“无私奉献”的教师开始动摇了!

(三)理想与现实差距大

诚然,许多的老师在刚走上讲台时也曾有过壮志宏图,决心扎根农村,为教育事业奉献一生,成为一代名师。但现实和理想差距太远了。现实的具体体现在

(1)农村教师被不公正待遇长期困扰着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很多的老师对于农村学校和城区学校的福利待遇觉得很不公正,同样的付出劳动和心血,甚至农村教师付出的还多得多,可是得到的回报却大有出入,很多的人瞧不起农村老师,社会、家长在对待老师的问题上,对城区学校和农村学校的老师的差别也是显而易见的,教学环境的恶劣、家庭生活的困难、教师的住房问题等等长期困扰着我们的农村教师。

(2)农村孩子素质无法和城市孩子比

学习上,城里的孩子的学习家长极为重视,家长的素质也很高可以给孩子很有效的辅导,很多家长会从小就给孩子报很多补习班,而农村孩子你就得花数倍努力,家长也帮不上忙,所以城里学校的教学上更易出成绩;家长对待教育的观念也有所不同,农村的家长越来越多的向孩子灌输新的“读书无用论”、读书没前途,不如出去打工挣钱等等。而城市里的孩子却更能明白只有依靠知识才能有未来的观点。

3、观望心态

这次调查我们发现,更大一部分老师对于目前的农村教育其实是抱着很大的观望心态的。具体表现在工作上出工不出力。这种心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一直以来,政府和社会都在呼吁“尊师重教”,相应地也不断出台了相关改善教师待遇的政策,(包括一些光喊口号不落到实处的),特别是最近几年。改善农村教育条、改变农村教育环境、提高农村教师福利、已经慢慢的落实到行动上。这让我们的农村教师看到了很大的希望,但是这个时代社会发展太快,这边条件还没改善或者正在改善,生活成本早已超速前进了一大截。许多的老师就抱着一种观望的态度对待工作。完成自己该做的事。做到问心无愧就算可以了。也很满足目前的生活状况。

四思考与对策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人类灵魂工程师”,从古至今,教师这一职业一直被人们仰慕为崇高的职业。很多的人把教师看作只思奉献不思回报的“神”,面对农村教育的现状和农村教师这么复杂的心态。如何改变农村教育现状。端正农村教师心态已经成为社会关注和重视的一大课题。政府和社会应该多从“教师也是人”的角度和从我国农村教育现状的实际出发,多思考行之有效的改善办法,从软、硬环境上给农村教师和农村教育一个公平的空间。改变农村教学现状、改善教学设施、完善教学管理模式,提高农村教师福利待遇,推动农村教育大力发展。

让农村基础教育回归乡土 第3篇

关键词:农村基础教育;回归;教育发展规律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7-209-01

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在我国小学、初中学龄段人口中,乡镇人口占到全国该年龄段人口的77%。农村基础教育人群的比例决定了农村基础教育关系到基础教育的全局,也关系到我们国家的前途命运。然而随着当前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剧,农村基础教育暴露出了多种不和谐现象。本文深入分析了这些现象的现状及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几点建议,希望能够为构建新时期农村基础教育的和谐健康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一、农村基础教育暴露出的弊端

1、农村基础教育的目标脱离农村

陶行知先生当年曾批评中国传统乡村教育严重脱离乡村社会实际,完全以城市为价值取向。“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做房子不造林。他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他教人分利不生利,他教农夫的子弟变成书呆子。”陶行知先生的批评是针对当时主要处于传统农业社会的中国而言。即便是中国社会正在走向城市化、工业化的今天,陶先生的话依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城市和农村本是以职业和地域划分开的,无高下之分。但是,由于我国城乡二元制以及工业给城市带来的空前繁荣。城市几乎集中了一切优势力量,城市和农村的区别逐渐拉大,生活在城市还是生活在农村,成为社会地位的象征。离开土地,奔赴大城市遂成为农民及其子弟们奋斗的目标。

2、农村基础教育的内容脱离农村

哲学家胡塞尔提出,教育源于生活,最为重要的值得重视的世界,是我们的日常生活世界。在现今的农村基础教育中,农村生活中的淳朴生活经验和智慧受到忽视,农村世界的价值在比照中沦为低层级的价值特性,“农村本土的优良文化传统和自然野趣在外来的主导文化冲击下被强行剥离了教育体系。”只有使教育真正地源于生活,贴近生活,使学生真正地感受生活,体验生活,才能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

二、农村基础教育的几点建议

我们寄希望于建设新农村的同时能够顾及到农村教育的建设和改革。它要走的不应该是单纯城市取向的道路,而应该是融合的、兼容并包的。针对农村基础教育的弊端,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不能抛弃自己的特色,完全让位于城市取向,要吸取城市学校的精华,将其与自身特色融合到一起。农村教育需要有自身独立的价值取向,农村地域文化中长期积淀而成的地域文化传统以及农村生活的一些文化元素,有着建构农村生活秩序弥足珍贵的价值成分。农村人淳朴善良、勤劳坚韧的品质,农村人团结互助的热情,农村安宁祥和的氛围,绿色环保的生态,这一切都应该是农村教育应该传递的价值观念,让学生认同这种价值观念,热爱家乡,也是农村教育应追求的培养目标。因此,农村教育要发挥传递甄别的能力,有选择地借鉴城市文化,保持和延续自身的良好习俗,书本文化与民俗文化的有机结合,城市文化的横向渗透和农村文化的纵向传承,课堂教学与自然世界的紧密融合,教育不仅成为城市文化的传递者,也成为本土文化的弘扬者,活化农村文化价值。

其次,教育管理机构应给农村学校更多的自主权限,在确保完成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可以弱化地方课程,大力发掘乡土资源,开发乡土课程,丰富校本课程,让真实的乡村生活走入课程,让自然淳朴的生活世界走进课程,让历史悠久的民俗文化走进课程,让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走进课程,让农村学生能更多地去感受、发现农村的独特教育资源,真正实现教育源于生活,教育回归生活,教育为了生活,只有这样,农村教育才能凸显其优势,呈现其发展的持久生命力。

最后,要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的投资力度,吸引优秀的教师人才,做到请得进来留得下来。因为优秀的教师人才是具有专业素养的,能够开发地方特色课程,从而改变单纯的国家课程大纲规定的课程模式。农村教师队伍状况直接影响着国家人才开发战略的实行,影响着国民素质的提高。农村学校经费长期不足很难拥有城市学校那样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农村学生的素质养成和提高就必然会受到很大影响,农村教育理论体系的研究和发展就会受到限制。因此我们应建立和完善相关体制,保障农村教育经费的稳定投入。

在引进优秀人才的同时,增加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的交流与沟通机会,使城市学校的教师农村支教活动制度化,让更多的城市优秀教师定期到农村学校教书。有学者还建议优秀教师、文化人士等经常走进乡村、农村学校,“给乡村少年一个短暂的机会让他们感受不同的世界,从而给他们幽闭的生活世界一段美好的经历,也许可以在有意无意中敞开他们心灵世界的重要窗口,有时甚至可以改变某些乡村少年一生的命运”。这样可以使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一样接受同样高质量的教育。使城市教师深入了解农村教育状况,关注农村教育,发挥自己的资源和优势去帮助共同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发现农村教育的特色。

农村教育办不好,中国教育就办不好。不了解农村教育就不了解中国教育,不研究农村教育的教育科学理论就不是完善的教育科学理论。西方的教育学不论及农村,是因为农村所占比例很小,城乡差异不大,而中国的城乡实际,需要专门论及农村教育。国家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理论研究力度和政策扶持,改革创新农村教育管理体制,才能提高广大农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奉献精神,提高农村教育质量。让农村基础教育回归乡土,才能使其更接地气,使农村教育更加饱满充满活力,能够更好地为农村服务,反哺家乡,发展农村、农业。

参考文献:

[1] 王 剑,冯建军.对我国农村教育城市化的审视[J].教育发展研究,2005(8):22-23.

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瓶颈探析 第4篇

一、教育经费与管理体制的权责分离

我国城乡分割办学的制度由来已久, 使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的差距日渐拉大, 教育资金向城市倾斜。义务教育法颁布以后, 农村教育资金从过去主要由农民承担变为现在主要由县财政承担, 这种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教育管理体制虽然明确了县级政府的主体地位, 解决了农村基础教育发展中的某些问题, 但大多为治标, 并非治本。本想借助县级政府较强的统筹能力来解决农村基础教育经费短缺的现实遭遇到阻碍。

事实上, 中国县级财政的统筹能力并非如理想中那样乐观。2008年国家审计署对54个县的调查发现, 有8个县未按规定落实应承担的资金1350.58万元, 占应承担资金总额的71.78%;有5个县的县级政府减少了农村基础教育经费投入, 2006年与2005年相比, 共减少3186.90万元, 减幅为13.2%;有29个县的财政、教育部门未按规定期限分配并拨付到有关中小学校的资金1.10亿元, 占同类经费总额的45.32%, 其中有13个县资金滞留平均超过6个月, 最长的超过1年;2005年底农村基础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负债余额28.72亿元, 截止2007年6月底, 已偿还债务8.63亿元, 但同期又新增债务6.79亿元, 尚有负债26.88亿元, 平均每县4987万元。[1]县级政府虽然承担起对基础教育的财政投入责任, 在一定程度上使县内的教育贫富差别得到平衡。但是, 对于一部分财政困难的县来说, 也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基础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和总量短缺的现状, 特别是我国农村实行税费改革后, 为减轻农村负担, 取消了教育附加费和教育集资。这样一来, 原先由全国农民每年负担的教育经费虽然没有了, 但由于新的教育经费转移支付的机制尚未建立, 致使农村教育经费短缺的问题更加突出。

经济学家张曙光将中国的基础教育评价为“叫花子教育”, 而造成这一局面的重要原因是中央政府在基础教育投入中的缺位。国家借助制定课程计划、确定师资标准、实施教育评价、财政转移支付等路径掌握了对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绝对权力。但按照张曙光的测算, 中央政府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只占了基础教育总投入的2%。[2]这一数字是与中央政府享有的权力是不相称的。“以县为主”的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让县级政府成为发展农村基础教育的主角、承担起了发展农村基础教育的大部分责任, 但并未赋予其相应的权力。教育责任和权力两相分离, 导致有权无责和有责无权的尴尬, 降低了县级政府办学的积极性, 阻碍了农村基础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因此, 在现行的管理体制下, 仍然存在着如何明晰责任与权力的问题。对中央政府而言, 在加强宏观调控的同时, 必须切实承担发展农村基础教育主体的责任, 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建立以调整农村基础教育为核心的农村教育新体制, 把农村中小学基础设施建设纳入中央投资范围, 实现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市民支持农民的扶持路径。对县级政府而言, 应继续承担起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应尽的责任, 同时争取更大的办学自主权, 逐步做到由中央和省两级财政共同负担农村基础教育支出, 解决权责背离的问题, 实现权与责的统一。

二、培养目标的定位偏差

基础教育是面向每一所学校, 面向每一个学生, 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活泼生动、全面发展的教育, 是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和成才打好基础的教育。然而, 我国的农村基础教育目前依然以应试升学为主, 评价教育好坏的标准还没有从关注升学率高低的模式中走出来。于是, 农村学校成了为高等教育输送生源的工作间, 获得深造机会的大部分学生离开了农村, 而大部分依然留在农村的学生则陷入了“种田不如老子, 养鸡不如嫂子”的尴尬境地。这不得不使我们想起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70多年前发出的呼喊, “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 他教人吃饭不种稻, 穿衣不种棉, 做房子不造林;他教人羡慕奢华, 看不起务农;他教人分利不生利;他教农夫子弟变成书呆子……”农村基础教育不仅没有满足大多数人的需要, 反而让城市无偿摘取了农村教育最精华的果实, 农村依然被知识贫困、技术贫困所困扰。这样的农村基础教育, 其培养目标和教育理念并没有真正放在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位置上来。在盲目追随城市教育的步伐时对自身的情况理解不充分, 抓住少数而丢了大多数, 从而使农村基础教育的定位过于简单, 造成了其“离农”的现象。

农村基础教育与农民生产生活脱节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村教育目标的一元化。农村基础教育的应试性、城市性、离农性, 使其育人和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 影响了广大农民参与农村教育的积极性。最终结果便是农民素质偏低, 中初级专门技术人才偏少, 农村经济吸收和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较弱, 影响了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现代化的进程。农村基础教育的目标应由一元化向多元化转化———除了为城市培养人才外, 要最大限度地强化培养地方人才的意识, 坚持教育与农村本地经济发展的一体化战略, 从解放与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实际需要出发, 确定教育目标, 设计教育模式, 规划教育未来。例如, 进行高中阶段学制改革, 在大力发展综合高中和农村职业技术学校的同时, 广开各种办学渠道, 不断扩大综合高中和农村职业技术学校的办学规模, 使尽可能多的农村学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 更多地承担起全面培养适应农村、热爱农村、建设农村的中初级优秀人才的责任。

三、课程改革的城市取向

课程改革强调要以“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作为其核心理念之一, 但却在课程改革的开发制定与具体实施上缺乏足够的支持。一方面, 体现课改精神的课程开发和课程政策制定者主要是来自大学和中心城市的专家及特级教师, 他们所处的文化环境和其社会经历, 又成了他们接受与理解新课程的基点, 从而使他们有意无意地代表着城市这种优势文化, 以城市、重点学校为参照依据, 而没有充分地考虑和顾及广大农村地区和薄弱学校的现实状况。如《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实验稿) 》在“内容标准”中规定:在“感受与鉴赏”领域, 1-2年级学生要在“音乐表现要素等”方面能够“感受乐器的声音, 能听辨打击乐器的音色, 能用打击乐器奏出强弱、长短不同的音”;在“表现”领域, 要在“演奏”方面“学习常见的打击乐器”, “能够用打击乐器或其他音源合奏或为歌曲伴奏”;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 “学校应配置音乐专用教室和专用设备, 如钢琴、风琴、手风琴、电子琴、音像器材、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及常用的打击乐器、民族乐器及西洋乐器等”。可以看出, 课程改革的课程目标、内容要求、课程资源建议带有明显的城市取向, 多是以城市的课程条件为假设前提, 对于经济落后的广大农村学校及其学生来说无异于形同虚设。虽然新的课程标准与以往的教学大纲相比确实有了很大的弹性, 却仍是单一的城市的层级与维度, 依然没有体现出农村地区的特点, 无法适应和促进农村地区的发展, 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我国的教育现实, 在这样的背景下制定和开发的课程也势必影响课程改革在农村的推行。另一方面, 农村基础教育在推进新课改的过程中, 存在着盲目地以城市基础教育为参照系的问题。农村学校普遍重视国家课程, 对乡土课程资源了解、认识、研究得不够, 以致乡土课程开发不足。基础教育课程内容脱离农村学生的社会生活, 造成了新课程在农村地区推行时水土不服、执行打折、效果不佳的景况。所以, 课程改革必须顾及甚至优先考虑广大农村, 不能因农村基础教育落后便知难而退。农村基础教育期待着鲜明的农村形象及其生活图景更多地进入教材。农村独特而又丰厚的资源, 更应充分地进入学生文化学习的小课堂和综合实践的大课堂。唯有如此, 农村基础教育才能获得长远和充分的发展。

四、教师队伍质与量的匮乏

中国教育问题的焦点在农村, 农村教育问题的焦点在教师。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对优质教师资源有着强烈需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进一步促进基础教育的发展, 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必须依靠农村教师质与量的提高来实现。然而, 一方面, 我国社会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以及由此导致的教育资源配置失衡, 使得农村教师往往会因为农村学校工资低、任务重、生活条件艰苦、缺乏保障等而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 纷纷流失到学校条件好、社会环境优越、收入稳定和个人发展有前景的城市。另一方面, 在“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下, 财政困难的农村地区更多地基于减少财政负担的立场而严格控制教师编制。同时, 占有、挪用教师编制的问题突出, 出现了“在编不在岗”的现象。再加上退休、流失等因素, 使得许多农村学校都存在师资紧张的问题。

虽然量的匮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从质的上面获得弥补, 然而, 当前农村教师队伍的素质, 仍不容乐观。其原因主要在于, 一些教育主管部门和部分农村学校的领导将办学质量等同于多媒体教学设备及塑胶跑道等, 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等同于用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化设备开展教学, 忽视了对教师素质的提高。哈佛大学前校长柯南特曾说过:“学校的荣誉不在于他的校舍和人数, 而在于它一代代教师的质量。”农村教师作为农村基础教育过程中最直接的参与者, 在课程实施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他们对课程理念的理解、对基础教育的态度、他们自身的素质以及对课程改革的适应程度等, 是影响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最直接的重要因素。但现实的情况是,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农村推行, 农村教师的专业素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作为课程的实施者, 却在课程的实施中处于被动地位, 出现了“自由度大了, 反而不知道怎样教了, 上课不敢讲了, 怕讲多了就回到了老路”的问题。由此可见, 农村教师对基础教育要求给学生教什么、怎样教的认识还有欠缺。因此, 为适应农村基础教育发展而学习、充电成为农村教师迫在眉睫的事情。

农村教师队伍质与量的匮乏,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如果这种情况继续发展, 农村基础教育将会不断滑坡并失去持续发展的条件。因此, 建立科学合理的农村教师编制制度, 完善继续教育体系, 重视农村教师培训, 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是农村基础教育突破瓶颈获得发展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崔鹏.审计署公布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审计情况——八成被调查县挤占挪用教育经费.人民日报, 2008-07-05 (2) .

[2]刘黄.中国经济失衡:政府富老百姓穷[EB/OL]. (2005-11-07) [2010-01-25].http://business.sohu.com/20051107/n240666145.shtml.

[3]周晔.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对农村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思考.魅力中国, 2009 (23) :9-11.

[4]陶行知.陶行知全集 (第1卷) .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1991.100.

[5]刘尧.农村教育目标的一元化与多元化.职业技术教育, 2004 (4) :52-55.

[6]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实验稿)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11-28.

农村基础教育调查问卷 (家长) 第5篇

1.您为孩子选择幼儿园最看重的是(多选)()

A.收费低B.教学理念新C.特色教育(如双语教学等)D.硬件好E.软件好G.口碑好H.就近方便I.教学质量好J.能让孩子得到良好的艺术教育K.能让孩子学到小学阶段的知识L.能让孩子发挥天性,自由成长

2.您认为在孩子的教育中最重要的是(多选)()

A.交际能力B.学习识字、算术、英语C.培养良好的品质D.培养生活自理能力E.学会自主思考、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您认为目前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可多选)()

A.教师水平不高,无法使孩子得到有效地教育B.男老师少,使男孩子缺乏阳刚之气C.教师对孩子带有歧视D.教师对家长态度强硬E.社会方面对学前教育重视不够F.幼儿园以赚钱为目的,且私人幼儿园过多,办学杂乱无章

4.您认为孩子完成作业情况()

A.认真B.马虎C.一直找借口推脱D.一定要父母亲自督促

5.您对孩子的学习习惯和状况是否满意()

A.很满意B.较满意C.一般D.不满意

6.在孩子进行义务教育时,您更偏向哪类学校?()

A.公立B.私立

7.您对学校的安全措施满意吗?()

A.很满意B.较满意C.一般D.不满意

8.您对学校的卫生状况满意吗?()

A.很满意B.较满意C.一般D.不满意

9.您通过什么方式了解孩子在校情况()

A.参加家长会的时候问老师B.定期给老师打电话C.问孩子D.从不过问

10.您的工作状况()

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及策略研究 第6篇

一、当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现状

在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农村基础教育是工作重点。近年来,在政府部门及教育机构的大力支持下,教育资金、师资力量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大大提高了农村基础教育质量。

(一)师生关系有所改变,但教育理念与教育形式仍需改进

新课程理念逐步渗透到教育教学之中,笔者调查发现,当前小学基础教育中,师生关系发生了很大改变,传统的基础教育中教师高高在上,学生俯首帖耳,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严重的代沟;当前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已经基本构建了以尊重为前提的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上学生大胆发言,对所学内容提出质疑,从空间和心理上拉近了师生的距离。然而,由于一些教师对新课程片面的解读,农村基础教育课堂上也出现了另外一番景象,多媒体课件用得多了,结果教师没有了板书;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结果课堂呈现出了无政府状态;教师讲课的时间少了,时间都用在了表层的花拳绣腿的表演上。这样的课堂虽然注入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但是缺乏指导和秩序的教学活动就失去了前进的方向。因此,当前农村基础教育理念与教育形式仍需要改进。

(二)教育资源有所增加,但评价体系滞后给学生带来巨大压力

“普九”目标的基本实现,国家在农村基础教育中投入的资金和精力都在不断加大,很多地区的学生具备了和城里孩子一样的学习环境,让我们看到了农村基础教育的蓬勃发展。然而,加强先进、整齐的硬件设备建设的同时,也不难看到孩子的学习压力在不断加大。在应试考试制度下,很多孩子为了挤独木桥,考上理想的高中、大学,需要买资料、报辅导班,学生的业余时间和空间逐步缩小。另外,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很多地方选择利用教师的排名来鞭策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成绩,而教师的压力又无情的转化给学生。为了取得一个好成绩,教师会加大作业量,导致学生放学后有太多太多的作业,既要有硬性的书面作业,又要有预习、背诵等无形作业,让学生苦不堪言,明明是为了“减负”,学生的压力却“增加”了。

(三)教育改革有所进步,但具体实施缺乏必要的人力与财力支撑

当前,教育改革之风吹遍了农村基础教育的每一个角落,“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逐步被教师响应,对于教育的目的和教学的目的也有了清楚的认识。但是,事实上在落实起来还存在很大差距,缺乏课程专家、教研人员、特级教师等具有较高教育理论水平的力量进行指导和引领,而这些资源的引进需要大量的财力和物力,农村基础教育经费多用于学校建设和日常的开支,国家给予学校的办学经费做这些事情已经捉襟见肘,再去请专家、请能手,在人力和财力上显得极为困乏。于是,出现了一些不和谐因素,教师希望学生自主探索,但是无法给学生引路,学生希望努力学习,但是常常事倍功半。这样的课堂在当前农村基础教育中非常普遍。

二、改善当前农村基础教育现状的优化措施

农村基礎教育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工程,需要逐步拓展,稳步推进,针对当前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政府部门和教育机构要给予充分重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优化措施。

(一)构建无缝隙对接农村课程,加强高素质师资引进

针对于当前农村基础教育中师资力量薄弱,老教师较多,缺乏新生力量的现状,从国家政策上对于师范大专生就业逐步向农村倾斜,大学多开设与农村基础教育相关的课程,鼓励在校师范大专生参与农村社会调查活动、农村智力扶贫活动、参与健康心理咨询活动等,让这些学生深入农村,了解农村基础教育现状,为农村教育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另外,政府要加强师范生就业的引领,加强农村地区教师生活补助,对大学生就业后考取研究生给予照顾和优惠,从而吸引更多的优秀毕业生走进农村,给农村注入鲜活的师资力量。

(二)组织灵活多样的教科研活动,提高在校教师专业水平

针对于当前农村基础教育中,教师对新课程改革思路还存在模糊认识的现象,需要从多方面着手,提高在校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首先,增强教材的实用性和灵活性,根据学生特点教材的设置应面对全体学生,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水平,利用教材的优势挖掘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思考、善于探究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其次,搞好新课程改革教师培训,最近几年的“省级培训、国培计划”初见成效,从教育思想到教育理论上给老师一次充电的机会,加强专家对教师课堂的指导,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与教改成功学校结成互助对子,推动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

(三)完善基础教育改革评价机制,实现教育的朴素回归

当前,农村基础教育评价机制还不够完善,很多老师和家长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好就可以,忽视了孩子德育及艺术特长的发展。因此,需要我们形成一个完善的评价机制来改变这种状况。在学校教学中,学校可以尝试实施互评机制及多元化评价机制,将学生的成绩、创新能力、实践精神、道德品质、心理素质、发展方向等均纳入评价范围之内。同时,实施评价的动态管理,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努力的动力与方向。通过这一系列评价机制的完善,将“一考定终身”的制度压力在基础教育阶段得以有效缓解,转变升学就是跳出农村的不良思想观念,促进“朴素”教育的回归及教育意义的实现。

总之,从当前农村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情况来看,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的道路还很艰辛和漫长,需要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不断地付出与实践。相信随着农村小康社会建设步伐的加快及农村经济、文化和民生的不断发展,在政府及教育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基础教育质量和水平在不远的将来一定会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文化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教育保障。

参考文献:

[1]韩明军.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现状与改革[J].商场现代化,2010,(08).

[2]李雪峰.关于农村基础教育的思考和对策[J].科学咨询, 2010,(03).

浅析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现状 第7篇

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首要的问题便是农村基础教育问题。9亿的农村人口数量决定了这一庞大的社会群体的一切问题都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发展农村基础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由之路, 也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具有奠基和促进作用的重大举措。农村基础教育得以发展, 国民受教育程度便能大幅度得以提升, 中国教育改革事业便能得以进一步深化, 中国巨大的劳动力市场可以向着人力资源市场转变;反之, 农村教育的严重滞后必然导致教育事业的不平衡发展, 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绊脚石, 进一步扩大社会阶层间的差距, 长此以往, 必会对社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因而农村基础教育关系着广大农村人口的未来, 也关系着社会发展的走向, 更决定着国家振兴的前景。

2 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 党和政府统一部署, 不断出台各项方针政策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投入巨大财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 而“科教兴国”“科学发展观”等战略的提出更是为农村基础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平台, 在这个不断完善与发展的进程中, 我国初步实现了全民九年制义务教育, 教育体制及各类经费保障机制日趋完备, 从根本上消除了农村新生代文盲, 农村教育飞速发展。

尽管如此, 由于各种历史、自然、政治经济等因素积重难返, 农村教育依然远远落后于教育新形势的要求、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与步伐, 仍然存在着以下问题。

2.1 基础薄弱, 投入不足, 学前教育缺失

由于历史沿革及自然条件限制等因素, 农村教育基础薄弱, 硬件设施不齐全质量差, 经济交通等因素的限制更进一步阻碍了其教育事业的发展。农村师资力量薄弱, 并且大多数家庭都存在“隔代教育”的情况, 而农村往往存在着“重男轻女”“读书无用”等观念, 这些都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农村基础教育。而另一方面部分地方政府不重视教育文化建设, 对于农村教育积极性不高, 资金投入少, 又更加恶化了农村的办学条件及教育环境, 有些地方甚至没有学前教育的观念, 导致农村中小学学生辍学频频发生。农村教育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农村经济问题, 经济力量薄弱, 对教育方面的投资必然减少, 而教育方面的缺失反过来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久之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2.2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严重

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农村人地矛盾尖锐, 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背景下, 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改变生存状况外出务工, 由此引发“留守儿童”这一突出的社会问题。父母的外出务工直接导致的是“留守儿童”亲情的缺失, 进一步影响其心智的健康发展;间接引起的是家庭教育的缺失, 大多数家庭都是由爷爷奶奶照顾“留守儿童”, 这种“隔代教育”更多导致的是孩子基础教育的欠缺甚至是畸形。而另一方面各地政府对“留守儿童”的关爱服务体系尚未完全建立, 因而这些“留守儿童”在心理、学习、交友等方面会出现种种问题和弊端。

2.3 师资力量匮乏, 整体素质不高, 教学质量堪忧

基于农村学校的待遇、生活环境以及工作和学习条件等因素的制约, 优秀教师不愿到农村任教。农村教师学历普遍偏低, 有些没有受过专业的师范教育, 知识观念陈腐, 教学方法落后, 教学质量普遍低下, 农村学生得不到全面发展。农村教师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乃至结构上都无法满足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形势,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知识的获得、道德的培养、素质的提高。

另外地方农村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评价机制落后、家长重视与配合不足, 社会不良因素影响等等因素都在一定程度阻碍着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

3 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建议

(1) 促进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各级政府要做好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和服务工作, 加大投入办好寄宿制学校, 集中教育资源, 保证教学质量, 以满足农村留守儿童的需要。有条件的还可以配备相应的生活和心理辅导老师。筹措建立留守儿童管理档案, 对留守儿童的身心、学习、家庭等状况进行收集记录。学校要对留守儿童重点教育监管, 帮助留守儿童疏通心理障碍, 弥补家庭亲情缺失, 营造家的氛围。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为留守儿童营造良好的健康环境, 促进对留守儿童的管理。

(2) 加大农村教育资金投入。政府一方面在加大教育投资的同时, 也应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教育融资, 鼓励民办教育, 以保证农村基础教育有充足的财政基础。还可以利用招商引资, 通过相关教育项目改变农村教育现状, 逐步缩小城乡办学条件水平的差距, 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3) 加快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政府应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的指导思想, 充分认识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采用多种形式扩大学校教育资源, 引进优秀的学前教育教师, 充分利用农村资源完善学前教育设施环境, 建立农村学前教育配套公共服务体系, 以完善农村教育基础教育体系。

(4) 创新农村教育管理体制。明确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 完善素质教育体系。制定新的教育评价和考核机制, 注重创新注重实践。加强对学校的监督和指导, 确保相关学校正常运营。教育职能部门加强与学校之间的协调沟通, 以保证农村基础教育的顺利发展。

(5) 完善农村教育师资力量。政府应加强对现有农村教师的培训, 鼓励其进行继续教育, 改善这些基层教师的待遇, 建立健全农村教师的相关社会保障制度, 给予其一定的津贴补助。同时还要积极贯彻执行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及“特岗计划”, 引进优秀的师范毕业生来农村任教, 确保数量及质量, 从而打造一支优秀的师德高尚的结构层次合理的教师队伍, 以确保农村基础教育事业顺利发展,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贡献其力量。

摘要:大力发展农村教育, 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人力资源的优势, 不仅是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 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 更是影响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战略性任务。自农村改革及教育改革以来, 农村基础教育事业虽得到长足发展, 但就目前的现状而言依然存在着种种问题, 因而对农村教育问题进行全局性思考与筹划, 解决农村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 实乃当务之急。本文就农村基础教育现状提出一些改革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

[1]胡艳辉.农村“留守儿童”之现状、走向与对策探讨[J].青少年导刊, 2007 (8) .

[2]廖其发.中国农村教育问题研究[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5.

[3]张玉林.分级办学制度下的教育资源分配与城乡教育差距——关于教育机会均等问题的政治经济学探讨[J].中国农村观察, 2003.

[4]郭晓平, 叶玉华.国际基础教育发展现状与趋势[J].教育研究, 2000 (10) .

农村基础音乐教育 第8篇

根据使用区域的不同, 公共产品一般被划分为农村公共产品和城市公共产品这两种。但实质上, 农村公共产品和城市公共产品在其本质上并无区别, 只是区域不同而已。农村公共产品和城市公共产品所共有的特征是:消费上的非竞争性, 收益的非排他性和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农村公共产品的分类大致可划分为: (1) 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根据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程度来区分农村公共产品可以分为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这两种。农村纯公共产品是指能够完全包含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 其中, 农村纯公共产品的内容包括有农村的计划生育、义务教育、公共卫生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及其江河治理等等;而农村准公共产品是指包含有某些非排他吐和非竞争性在内或者是具有其中一种属性的产品, 其中农村准公共产品的内容包括有农村的中低产田改造工程、供电供水建设、非义务教育、水利灌溉设施、病虫防害、道路建设、文化娱乐设施建设等等。 (2) 生产性公共产品和生活性公共产品。根据用途划分农村公共产品可以分为生产性公共产品和生活性公共产品这两种。在农村工农业生产建设过程中需要用到的产品就是生产线公共产品, 其内容主要包括有中低产田改造, 水利设施建立, 水利灌溉系统, 水土流失治理和沙尘化防治, 农业科技推广等等;而要给农村生活提供服务的产品则是生活性公共产品。其主要内容包括有农村医疗卫生, 乡村供电供水, 乡村生态环境保护, 农村文化娱乐设施建设, 农村电信有限电网铺设等。 (3) 有形公共产品和无形公共产品。根据存在形态划分农村公共产品可以分为有形公共产品和无形公共产品这两种。能够以实物状态存在的公共产品就是有形公共产品, 其内容主要包括有农业保护政策、社会保障制度、义务教育、农业科技研究、职业技能培训、农村治安维护秩序、信息技术服务等;不能以实物状态存在的公共产品则是无形公共产品, 其主要内容包括有各种公共基础建设等。

2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发展农村基础教育的建议

农村的生产发展离不开农村公共产品的支持。在我国, 城市与农村的发展有很大区别, 一直都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速度快于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在生产条件上, 城市条件要优于农村条件很多。因为城市与农村建设的发展差异很大, 我们就要着手解决这一现状。据资料记载, 吉林省的农村人口数占总人口数的30%左右, 其中, 初中及其以下文化水平的人数较多。在近几年的改善过程中, 农村的教育水平及其质量相对而言有所提高, 整体的教育形式有了较大的改变。

(一) 发展多元化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我国仍处于发展中国家, 农业人口占整体人口比例较大, 在其发展过程中对于公共产品的需求非常大。由于国家能够给与的支持有限, 大多数农村都地处偏远, 政府所提供的产品补给很难发放到位, 很容易出现供给不到位或者是供给的结构失去平衡的情况。

所以, 我们要在政府给与支持的基础上发展非政府力量支持, 也就是由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各类服务商三者组成一个供给团队来支持新农村建设。其中, 对于服务商这一组织并没有严格的要求, 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对于新农村建设的支持。针对某一种产品的供给, 政府可以在划拨大笔财政资金的基础上来供给农村公共产品;另外, 还可以提供各种优惠政策鼓励非政府组织提供供给, 也就是可以通过合同承包、特许经营等各种形式来市场化整个供给过程, 然后再根据不同的比例来负责供给费用。选用这样的方法的同时, 服务商还可以从中获取收益, 这样做不仅能够适度的减轻政府的压力, 还能够提高政府供给力度和供给成效。

(二) 建立反馈机制来完善供给体系

我国的反馈机制大多都是自上而下的反馈, 但是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上要改变这种模式, 选用自下而上的方式更好。也就是说, 根据各地不同的需求, 将农民对于农产品的需求程度及其种类进行记载, 然后经由村委会或者是其他的农民组织向上反映给政府, 再由政府来安排整个供给过程。针对没有能够供给的情况下, 可以在往上申报, 然后通过其他的形式, 如通过服务商等等来完成。

(三) 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

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过程中所经历的环节比较复杂, 涉及到的内容非常多, 若是监管力度不强, 就极易出现贪污腐败的现象, 因此要加强供给过程中的财政监督和供给过程监督。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监督工作的开展: (1) 财政监督。财政监督就要做到整个供给过程公开透明化, 政府应该根据农民对于公共产品的需求程度来确定其服务, 并将总支出纳入到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制度, 通过强化供给资金的监督和管理, 加强财政监督制度, 防止供给过程中的以权谋私, 乱用职权, 提高供给效率。 (2) 过程监督。对于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过程监督就要能够监督整个供给项目的进度及其完成情况, 从而确保整个供给过程能够正常有序的进行。更重要的是要确保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和使用效率都能有大幅度提高, 农村基础教育呈现快速发展态势。

摘要:在我国建设新农村战略决策实施以来, 我国对于农村投资建设的力量, 也即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率不断提升, 但反映在发展农村基础教育方面问题仍然存在。本文就吉林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进行探讨, 结合吉林省农村基础教育现状提出建议。

关键词:农村公共产品,农村基础教育,供给效率

参考文献

[1]曲延春, 宋敏.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研究述评[J].山东经济, 2007 (5) :105.

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瓶颈探析 第9篇

一、教育经费与管理体制的权责分离

我国城乡分割办学的制度由来已久,使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的差距日渐拉大,教育资金向城市倾斜。义务教育法颁布以后,农村教育资金从过去主要由农民承担变为现在主要由县财政承担,这种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教育管理体制虽然明确了县级政府的主体地位,解决了农村基础教育发展中的某些问题,但多为治标,并非治本。本想借助县级政府较强的统筹能力来解决农村基础教育经费短缺的现实遭遇到阻碍。

事实上,中国县级财政的统筹能力并非如理想中那样乐观。2008年审计署对54个县的调查发现,有8个县未按规定落实应承担的资金1 350.58万元,占应承担资金总额的71.78%;有5个县的县级政府减少了农村基础教育经费投入,2006年与2005年相比,共减少3 186.90万元,减幅为13.2%;有29个县的财政、教育部门未按规定期限分配并拨付到有关中小学校的资金1.10亿元,占同类经费总额的45.32%,其中有13个县资金滞留平均超过6个月,最长的超过1年;2005年底农村基础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负债余额28.72亿元,截止2007年6月底,已偿还债务8.63亿元,但同期又新增债务6.79亿元,尚有负债26.88亿元,平均每县4 987万元。[1]县级政府虽然承担起对基础教育的财政投入责任,在一定程度上使县内的教育贫富差别得到平衡。但是,对于一部分财政困难县来说,也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基础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和总量短缺的现状,特别是我国农村实行税费改革后,为减轻农村负担,取消了教育附加费和教育集资。这样一来,原先由全国农民每年负担的教育经费没有了,而新的教育经费转移的支付机制尚未建立,致使农村教育经费短缺的问题更加突出。

经济学家张曙光将中国的基础教育评价为“叫花子教育”,而造成这一局面的重要原因是中央政府在基础教育投入中的缺位。国家借助制定课程计划、确定师资标准、实施教育评价、财政转移支付等路径掌握了对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绝对权力。但按照张曙光的测算,中央政府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只占了基础教育总投入的2%。[2]这一数字与中央政府享有的权力是不相称的。“以县为主”的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让县级政府成为发展农村基础教育的主角、承担起了发展农村基础教育的大部分责任,但并未赋予其相应的权力。教育责任和权力两相分离,导致有权无责和有责无权的尴尬,降低了县级政府办学的积极性,阻碍了农村基础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因此,在现行的管理体制下,仍然存在着如何明晰责任与权力的问题。对中央政府而言,在加强宏观调控的同时,必须切实承担发展农村基础教育主体的责任,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建立以调整农村基础教育为核心的农村教育新体制,把农村中小学基础设施建设纳入中央投资范围,实现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市民支持农民的扶持路径。对县级政府而言,应继续承担起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应尽的责任,同时争取更大的办学自主权,逐步做到由中央和省两级财政共同负担农村基础教育支出,解决权责背离的问题,实现权与责的统一。

二、培养目标的定位偏差

基础教育是面向每一所学校、面向每一个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活泼生动、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和成才打好基础的教育。[3]然而,我国的农村基础教育目前依然以应试升学为主,评价教育好坏的标准还没有从关注升学率高低的模式中走出来。于是,农村学校成了为高等教育输送生源的工作间,获得深造机会的大部分学生离开了农村,而大部分依然留在农村的学生则陷入了“种田不如老子,养鸡不如嫂子”的尴尬境地。这不得不使我们想起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70多年前发出的呼喊,“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做房子不造林;他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他教人分利不生利;他教农夫子弟变成书呆子……”[4]农村基础教育不仅没有满足大多数人的需要,反而让城市无偿摘取了农村教育最精华的果实,农村依然被知识贫困、技术贫困所困扰。这样的农村基础教育,其培养目标和教育理念并没有真正放在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位置上来。在盲目追随城市教育的步伐时对自身的情况理解不充分,抓住少数而丢了大多数,从而使农村基础教育的定位过于简单,造成了其“离农”的现象。

农村基础教育与农民生产生活脱节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村教育目标的一元化。农村基础教育的应试性、城市性、离农性,使其育人和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影响了广大农民参与农村教育的积极性。最终结果便是农民素质偏低,中初级专门技术人才偏少,农村经济吸收和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较弱,影响了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现代化的进程。[5]农村基础教育的目标应由一元化向多元化转化——除了为城市培养人才外,要最大限度地强化培养地方人才的意识。坚持教育与农村本地经济发展的一体化战略,从解放与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实际需要出发,确定教育目标,设计教育模式,规划教育未来。例如,进行高中阶段学制改革,在大力发展综合高中和农村职业技术学校的同时,广开各种办学渠道,不断扩大综合高中和农村职业技术学校的办学规模,使尽可能多的农村学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更多地承担起全面培养适应农村、热爱农村、建设农村的中初级优秀人才的责任。

三、课程改革的城市取向

课程改革强调要以“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作为其核心理念之一,但却在课程改革的开发制定与具体实施上缺乏足够的支持。一方面,体现课改精神的课程开发和课程政策制定者主要是来自大学和中心城市的专家及特级教师,他们所处的文化环境和其社会经历,又成了他们接受与理解新课程的基点。从而使他们有意无意代表着城市倾向的优势文化,以城市、重点学校为参照依据,而没有过多地考虑和顾及广大农村地区和薄弱学校的现实状况。如《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内容标准”中规定:在“感受与鉴赏”领域,1~2年级学生要在“音乐表现要素等”方面能够“感受乐器的声音,能听辨打击乐器的音色,能用打击乐器奏出强弱、长短不同的音”;在“表现”领域,要在“演奏”方面“学习常见的打击乐器”,“能够用打击乐器或其他音源合奏或为歌曲伴奏”;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学校应配置音乐专用教室和专用设备,如钢琴、风琴、手风琴、电子琴、音像器材、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及常用的打击乐器、民族乐器及西洋乐器等”。[6]可以看出,课程改革的课程目标、内容要求、课程资源建议带有明显的城市取向,多是以城市的课程条件为假设前提,对于经济落后的广大农村学校及其学生来说无异于形同虚设。虽然新的课程标准与以往的教学大纲相比确实有了很大的弹性,却仍是单一的城市的层级与维度,依然没有体现出农村地区的特点,无法适应和促进农村地区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我国的教育现实,在这样的背景下制定和开发的课程也势必影响课程改革在农村的推行。另一方面,农村基础教育在推进新课改的过程中,存在着盲目以城市基础教育为参照系的问题。农村学校普遍重视国家课程,对乡土课程资源了解、认识、研究得不够,以致乡土课程开发不足。基础教育课程内容脱离农村学生的社会生活,造成了新课程在农村地区推行时水土不服、执行打折、效果不佳的境况。所以,课程改革必须顾及甚至优先考虑广大农村,不能因农村基础教育落后便知难而退。农村基础教育期待着鲜明的农村形象及其生活图景更多地进入教材。农村独特而又丰厚的资源,更应充分地进入学生文化学习的小课堂和综合实践的大课堂。唯有如此,农村基础教育才能获得长远和充分的发展。

四、教师队伍质与量的匮乏

中国教育问题的焦点在农村,农村教育问题的焦点在教师,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对优质教师资源有着强烈需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促进基础教育的发展,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必须依靠农村教师质与量的提高来实现。然而,一方面,我国社会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以及由此导致的教育资源配置失衡,使得农村教师往往会因为农村学校工资低、任务重、生活条件艰苦、缺乏保障等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纷纷流失到学校条件好、社会环境优越、收入稳定和个人发展有前景的城市。另一方面,在“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下,财政困难的农村地区更多地基于减少财政负担的立场而严格控制教师编制。同时,占有、挪用教师编制的问题突出,出现了“在编不在岗”的现象。再加上退休、流失等因素,使得许多农村学校都存在师资紧张的问题。

虽然量的匮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从质的上面获得弥补。然而,当前农村教师队伍的素质,仍不容乐观。其原因主要在于,一些教育主管部门和部分农村学校的领导将办学质量等同于多媒体教学设备及塑胶跑道等,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等同于用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化设备开展教学,忽视了教师素质的提高。哈佛大学前校长柯南特曾说过:“学校的荣誉不在于他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代教师的质量。”[7]农村教师作为农村基础教育过程中最直接的参与者,在课程实施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他们对课程理念的理解、对基础教育的态度、他们自身的素质以及对课程改革的适应程度等,是影响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最直接的重要因素。但现实的情况是,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农村推行,农村教师的专业素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课程的实施者,却在课程的实施中处于被动地位,出现了“自由度大了,反而不知道怎样教了,上课不敢讲了,怕讲多了,就回到了老路”的问题。由此可见,农村教师对基础教育要求给学生教什么、怎样教的认识还有欠缺。因此,为适应农村基础教育发展而学习、充电成为农村教师迫在眉睫的事情。

农村教师队伍质与量的匮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如果这种情况继续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将会不断滑坡并失去持续发展的条件。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农村教师编制制度,完善继续教育体系,重视农村教师培训,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农村基础教育突破瓶颈获得发展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崔鹏.审计署公布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审计情况——八成被调查县挤占挪用教育经费[N].人民日报,2008-07-05(2).

[2]刘黄.中国经济失衡:政府富老百姓穷[EB/OL].(2005-11-07)[2010-01-25].http://business.sohu.com/20051107/n240666145.shtml.

[3]周晔.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对农村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思考[J].魅力中国,2009(23):9-11.

[4]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1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100.

[5]刘尧.农村教育目标的一元化与多元化[J].职业技术教育,2004(4):52-55.

[6]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1-28.

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理性思考 第10篇

一、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与使命

农村基础教育既是整个基础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乡土文化传承的主要场所,其改革背景也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首先,作为整个基础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农村基础教育处于一种前所未有的教育改革浪潮之中。从教材、教法到校址规划、经费投入,从地方学校的改革试验到中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等,我国教育在各个层面和领域都在紧张地进行着改革,改革无疑成了当前教育解决自身问题和应对社会发展新需求的最主要方式。其次,作为乡土文化传承的主要场所,农村基础教育又面临着乡土文化的瓦解和未来发展走向的困惑。在当前这个崇尚信息化、以城市文化为现代文明核心的社会格局中,我国的乡土文化正在迅速瓦解。根据《中国统计摘要2010》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平均每天有20个行政村正在消失,乡土文化赖以生存的土壤——乡村社会的范围正在逐年缩小,这无疑将乡土文化推向了文化发展的边缘。在此形势下其未来的发展只有两种可能:一是消亡,二是异化为城市文化的仿制品。但在我国社会的结构中,乡村社会无疑又是作为根基而存在的,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说“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1]乡土文化依然是中国社会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面对这种情况,作为坚守乡土文化的最后阵地——乡村学校,将责无旁贷地肩负起保存和传承乡土文化的历史重任。以上这些共同构成了当前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在此背景下,农村基础教育改革既要响应时代的要求,促进基础教育整体质量的提升;又要重视对乡土文化的保存与传承,为每个走出乡村的个体寻求一份文化归属感;同时也为沉迷于物欲狂欢中的人们提供一种内心的宁静,这也是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主要使命。

二、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特殊性

农村基础教育改革作为整体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部分,有着基础教育改革的共性,如,增加教育投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直接经验等,但农村基础教育改革又有着自身的独特性。

1.农村基础教育改革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

这种地域特征表现在城乡教育的对比之中。目前我国城乡二元的社会结构依然显著,城市和农村在自然条件、物质基础、价值观念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使得农村基础教育和城市基础教育在课程资源、办学条件、管理理念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不同。在现有的研究中,我们把这种不同主要定位在教学设备落后、师资力量薄弱、教育投入不足等方面,但农村教育的地域性绝不仅仅体现在这些物质层面,更多的是体现在基于物质基础上的思想观念。例如,在看待上学的问题上,城市家长可能认为这是理所应当,其所关注的不是要不要让孩子上学,而是如何让孩子上好学,如何能够获得更全面的发展,于是各种才艺培训班、课后辅导班等应运而生。而在农村家长看来,尤其是在一些相对贫苦的农村,家长更多是考虑让不让孩子上学,对于已经上了学的孩子,他们所关注的重点也不是孩子的全面发展(甚至他们都不知道什么是全面发展),而更多的是考虑孩子能不能考上大学。于是他们的思想观念再次出现两极分化:有些地区高度重视教育,把考上大学视为孩子未来的唯一出路,如被称为“状元县”的甘肃会宁县;而有些地区却充斥着“读书无用”的言论,很多青少年高中没读完就开始步入社会打工。诸如此类的情况都显示了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地域性特征,如果把那些物质差异看做是教育改革需要学习的“显性课程”,而那些思想观念的差异则应当是教改过程中不得不重视的“隐性课程”。

2.农村基础教育改革面临更多的文化困扰

这种困扰主要来自于乡土文化与城市文化之间的碰撞。尽管城市文化是在乡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对于“在乡野里长大,熟悉的是离书本知识较远的泥土、大山、牛羊,讲的也是母语和方言”[2]的乡村孩子而言,城市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属于一种“外来文化”。在乡村孩子眼中,城市文化代表着文明、先进、时尚,而乡土文化则是野蛮、落后、土气的代名词。当他们步入城市生活之后,下意识地就会在心理上产生一种自卑感。造成这种自卑情结的原因很多,也因人因地而异,但主要还是因为在乡村文化和城市文化接触的过程中,城市文化始终保持着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作为现代化的核心文化,城市文化有意无意地将乡村文化排斥在外,而把自身塑造成现代文明的代名词或标准,这对于乡村文化是不公平的。作为文化的主要体现和传播方式——教育,无疑也面临着这种文化困扰,乡村基础教育改革要解决的绝不仅仅是校舍的修建和教学设备的完善,还应着力帮助乡村孩子解决好这种文化困扰,使他们认可并热爱自己家乡的文化,为自己以后步入城市生活树立起一种自信、健全的心态和人格。这是当前农村基础教育改革所应重视并急需解决的,也是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特殊性的又一表现。

3.农村基础教育改革更趋向于一种“渐变式”改革

农村基础教育扎根于乡土文化,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是面临着更多的文化困扰,这将决定着农村基础教育改革更趋向于一种“渐变式”的改革。在整体上以“城市化”为主要取向的基础教育改革浪潮中,城市基础教育改革无疑有着物质、文化、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城市师生对改革中新理念的理解速度和程度要比农村师生相对好一些。与城市基础教育改革相比,农村基础教育改革所面临的情况则更加复杂,如农村孩子对城市文化的适应、农村家长对教育改革的理念转变、农村教师对新教育理念的接受等等,所有这些情况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种理论或一个政策就能解决的。正如迈克尔·富兰所说:“结构调整的改革有相当多的层面并且非常复杂,以至于不可能预先知道特定的解决方法。如果你想针对环境的复杂性采用复杂的实施计划,那么,进程就变得难以控制、曲折和往往是错误的。”[3]农村基础教育改革是一个长期而缓慢的过程,而这个过程相对于城市基础教育改革而言,可能需要的时间会更长。

三、当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的误区

结合上文所阐述的农村基础教育改革所应具有的特点,我们再审视当前农村基础教育改革,就会发现在改革过程中存在着很多误区,总结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教育物质条件的改善掩盖农村基础教育文化职能的缺失

农村学校扎根于乡土文化之中,本应是乡土文化保存与传承的场所,是乡村少年精神文化的乐土。但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乡土文化正在逐渐瓦解,农村学校的这种文化职能也在淡化,甚至已经缺失,取而代之的是它为高考服务的实用功能。农村基础教育文化职能的缺失,不仅加速了乡土文化的瓦解,更使得当今的乡村少年处于一种精神荒漠化的状态。石中英教授讲:“我承认农村教育面临着教育投资、师资力量、教育改革动力方面的巨大的不足,教育和社会的关系不协调等等问题,但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我们的一代又一代的农民失去了自信心。农村教育没有能够引导农民正确理解他们所生产、所传承、所享受、所创造的文明,这一点是最糟糕的。”[4]遗憾的是,这种文化职能的缺失在当今的农村基础教育改革中正在被教育物质条件的改善所掩盖。我们目前所改变的仅仅是农村基础教育的物理环境,在此过程中很难看到对农村教育文化职能的系统思考,甚至希望通过物质条件的完善,彻底把农村教育剥离出乡土文化,实现所谓的现代化教育。这种改革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它可能短时间内能解决好农村基础教育的具体问题,但却不能为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做长远的打算。因为农村基础教育的改革绝不仅仅是改善物质条件这么简单,它更需要我们重新认识乡土文化在农村教育中的价值和地位。如何使农村基础教育在传承乡土文化的同时又不失对城市文化的开放与包容,才是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也是今后农村基础教育改革所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2.以城市化教育取向蒙蔽对农村学生的人文关怀

“城市中心”是目前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主要趋势,这种城市化取向在农村基础教育的教育目的、教育内容等方面均比较突出。在教育目的方面,农村学生上学的主要目的甚至是唯一目的就是通过考大学而进入到城市生活中去,实现“脱离农村”或“走出大山”的梦想。在这种异化的教育目的下,追求升学率无疑成为农村学校教育的“王道”,教育内容也必将紧紧围绕着高考所考的知识而展开。那些与考试无关的课程和内容将被排斥在外,与农村生产生活和优良的乡村文化传统相关的知识更是少见。而对于那些为了响应“全面发展”的教育号召而开设的音体美等素质拓展课更只能是一种摆设。为了能取得好成绩以及在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观念下,农村学生几乎把全部的精力用在了高考知识的学习之上,对考试之外的农业生产知识和乡村礼仪几乎不涉及。如此一来,那些在高考中失利的农村学生就将处于一种就业无门、致富无术的窘迫境地,即人们口中所说的“书呆子”。而对于那些通过高考进入到城市生活的农村学生而言,同样也面临着文化自卑、精神迷茫的尴尬处境。

3.以寻求突变的改革理念指导农村基础教育改革

现在我们大部分的教育改革都是一种“自上而下”式的改革,但这种改革却鲜有成功的案例。这其中的原因自然很多,如教育理论的嬗变、教育经费有限、教育体制不完善等等,但我们认为最关键的还是人们对于教育改革的心态问题。长期以来,我们始终把教育改革看做是一次事件,是一个在短期内就可以完成的任务,我们所倡导的是“破旧立新”、“推翻过去”等改革理念,总是奢望能有一种理论或举措可以彻底改变当今教育的现状。这其实就反映出我们对待教育改革的一个态度问题:盲目改革,寻求突变,期望能运用现成的理论从外部把教育的面貌来一次彻底更换,而不是依据自身教育的经验从内部发起改革。这种自上而下的、强推式的教育改革非但不能解决教育过程中真正存在的问题,反而会夸大或简化以至蒙蔽那些真正的问题。对于农村基础教育而言,更多的是这种基于“突变”心态的强推式的改革。例如,为了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照抄城市教育发展的模式,以这种形式上的均衡来掩饰城乡教育发展事实上的不均衡。这种寻求“突变”的改革方式非但不能真正解决农村基础教育的问题,甚至会带来一定的危害。

四、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建议

针对前文所述的改革误区,我们认为农村基础教育在以后的改革过程中应尊重教育发展规律,从实践出发,切实解决好城乡文化之间的对立,对乡村少年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

1.尊重教育发展规律,从农村教育实践出发

任何事物都有自身发展的规律,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已经成了人类活动的基本常识。但在面对教育发展的问题时,我们却往往忽略了这一基本常识,很多次的教育改革都是从人们的主观意愿开始,无视教育的实际情况,以脱离实践的理论来指导实践,这种违背教育发展规律、寻求“突变”的改革也只能是以失败告终。正如叶澜教授所讲:“改革,尤其是重大改革,无论是社会的还是教育的,都不是全然自发产生、自然而成之事,它是一种由改革主体审时度势,研究现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研究可能、明确目标、选择策略与设计方案,再逐步推进的过程;是需要策划的、人为的十分复杂和动态变化的社会实践过程。”[5]即在教育实践过程中,针对真正存在的教育问题和矛盾进行反复的思考和求解,形成具有创新性的教育理念,并通过教育实践来加以验证和推广。改革者也在此过程中不断地积累经验并发现新的问题,继而新的教育改革便又会开始……如此循环地将教育改革进行下去。尊重教育规律,从教育实践出发,是所有教育改革都必须遵守的,农村基础教育改革自然也不能例外。在农村基础教育改革中,应以农村学校、农村学生、农村文化等实际的发展情况为依据,切实可行地进行改革,而不是“暴风骤雨”式的推进。

2.促进城乡文化融合,优化农村基础教育的文化空间

目前我国的农村基础教育处在一个“二元对立”的文化空间之中,城市文化逐渐占据主导位置并将乡土文化推向边缘地带。由此带来的后果便是农村基础教育在改革过程中的文化困扰,即以城市文化作为发展的方向,却又带着与生俱来的乡土文化的影子。乡土文化是农村基础教育的精神食粮和根基,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但这并不意味着乡村教育可以固守在乡土文化之中,因为乡土文化毕竟有自身的局限性,它不能完全满足乡村少年面对城市生活的文化需求。同样,城市文化作为当代文明的核心文化,自然有很多值得学习的价值,如讲求理性、注重效率、向往自由等,但这也绝不意味着城市文化优于乡土文化,可以无条件地主导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因为乡土文化中依然有很多值得城市文化借鉴和学习的价值。因此,解决当前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文化困扰,不是舍其一,即“城市中心”或“农村中心”,也不是两者的平行发展,而应促进两者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在平等地位上实现相互结合和相互促进。能否实现这种有机的融合,将是当前农村基础教育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

3.增加对乡村少年的人文关怀

长期以来,我们对于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关注重点一直放在教学硬件设施的改善、教育机会的均等、教学方式的改进等方面,很少去关心乡村少年的精神世界。当今在乡村少年身上出现的逃学厌学、情感空虚、精神迷茫等现象正在逐渐蔓延,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即使教学条件改善得再好,也都是枉然。因为我们的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绝不仅仅是给乡村少年提供一个教育机会,更重要的是要使他们形成一种积极健康、阳光自信的人格。就目前的农村基础教育改革而言,这一点显然做得还不够,在很大程度上我们只是对那些在正规教育体系中走得更远的学生做未来生活的准备,而没有充分关心他们当下的生活境遇。因此,在以后的改革过程中,我们应给予农村少年更多的人文关怀。一方面,我们要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帮助他们化解内心的文化困扰,以深厚的乡土文化填补他们内心的空虚,使他们拥有一份浓浓的乡村情感;另一方面,我们要为乡村少年构建一个平等自由的文化空间,肯定乡土文化在当今社会中的重要地位,抹去他们心中那份自卑感,帮助他们树立起一种文化自信。使他们无论是生活在农村之中,还是走向城市生活,都能以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这种人文关怀在当今的农村基础教育改革中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但在“育人”的意义上讲,这种人文关怀又是最重要的,它也是农村基础教育最基本的任务。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6.

[2]余秀兰.农村孩子在学校教育中的文化弱势[J].上海教育科研,2005(3):26.

[3]迈克尔.富兰.变革的力量——透视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33.

[4]石中英.失重的农村文明与农村教育[EB/OL].http://www.snzg.cn/article/2007/0317/article_5024.html,2007-03-17.

甘肃省农村基础教育现状研究 第11篇

【摘 要】教育是立国之本,人才是国之栋梁,做好教育则必须从基础教育抓起。然而在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时期,农村基础教育却伴随着一系列的问题。为了深入了解甘肃省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状况,笔者选取了甘肃省H县,对包括村、乡、县的基础教育学校采取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我省农村地区基础教育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针对研究结果,笔者结合农村实际,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对策。

【关键词】甘肃省农村基础教育;现状;问题;对策

基础教育不仅关系到个人发展,也关系的国家的长远发展,《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明确指出:“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我国作为农村居民众多的国家,农村学生人数占全国学生人数很大的比重。自农村基础教育改革以来,农村基础教育虽取得一定的发展,但就目前现状而言依然存在种种问题。甘肃省是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较多市县为国家级贫困地区,直到2012年九年义务教育普及才通过国家验收,且笔者了解到甘肃省农村地区存在无学前教育、大量留守儿童、教师资源短缺、学生无学上等问题。鉴于此笔者针对甘肃省H县进行了调查研究,对农村基础教育进行了探析,并对其现状展开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甘肃省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分析

1.教师招考制度不完善,导致教师专业不对口

专业不对口问题已成为农村基础教育学校最严重的问题之一,走访发现,每个学校不同程度上都有此问题,甚至有学校60%的教师专业为汉语言专业。统计发现,超过一半的学生对“老师讲的内容不理解”是学习中最主要的困难。教师专业不对口对农村教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学前教育滞后,突出表现在缺乏专业教师。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推进,农村学前教育势在必行,调查发现农村地区不是没有条件办学前教育,最大问题在于缺乏专业的学前教师。

(2)农村基础教育严重缺乏音乐、体育和美术教师,素质教育任重道远。素质教育有主体性、全体性、全面性、基础性和发展性5种特征,但深入考虑农村基础教育没有一个特征可以完全符合素质教育的特征。调查发现农村学校里的音体美教师凤毛麟角,并且一些学校对音乐、体育、美术课程并不重视,认为是“副科”。在甘肃省H县中南部,艺术教育发展的不仅有规模而且富有成效,但从总体来讲,甘肃省艺术教育还极其落后,有待提高。

2.教师工资偏低

(1)教师底薪偏低。调查发现教师的收入水平偏低,与其担当的教育任务极不相称,尽管当前我国社会给予教师较高的社会地位,但教师的工资收入长期处于社会中下水平。

(2)教师没有任何福利。教师职业不仅是一项神圣的职业,也是一个工作量极大地职业,但现实的政策刚好相反,教师除了基本收入以外没任何福利,就连教师节形同虚设。正如几位校长所说“教育是弱势群体”。

(3)城乡教师待遇差距较大。虽然城乡教师工资水平基本持平,但从劳动量等因素对比分析来看,城乡教师待遇差距较大。据了解,有些地区给农村教师每月补贴10元,也就是说农村教师每月比城市教师收入多10元,但实际待遇差别相差较大。

3.工资偏低是引起其他一些教育问题的主要原因

(1)农村教师流动大,影响正常教学。教师流动已成为农村学校一个严峻且棘手的问题,走访的8所学校中有7所学校出现此问题。下面将从合理流动和不合理流动两方面阐述。

农村教师合理流动使农村学校成了城区学校的培训基地。甘肃省施行“农村学校教师工作满5年方可申请选调进城”的政策,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教师流动现象,保证了农村教师数量和质量。5年后大多数教师成了农村学校骨干教师,但因工资待遇低等原因,大多数教师通过考试进入了城区或环境较好的学校。

教师不合理的流动表现出不定时性和人脉性调动特征,对学校管理和正常教学影响较大。据了解不合理的流动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因工资水平低,教师放弃该行业直接转业;另一种是利用便利的人脉关系调到环境较好的学校。值得注意的是教师不合理流动出现了不定时特征,也就是说走就走,这种不定时调动对学校管理和学生学习影响更为突出。原本农村教师紧缺,这样做无疑是雪上加霜。

(2)农村教师角色多,工作量大,入不敷出,职业倦怠严重。教师的角色是多方面的,既有显性的,也有隐形的;既有认知方面的,还有情感方面的,都统一于教育教学活动当中。但超额的工作量使教师难以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并引起教师职业倦怠。加之安全问题普遍成为学校的头等大事,老师无形中就又多了一份责任,致使教学下降成次要责任。教师积极性不高必定会影响教师对教学的投入程度,影响教育教学质量,这不得不令人担忧。

4.有关部门对教育政策领悟不到位,执行出现偏差

有些地区对教育政策的理解出现偏差,执行时出现形式化、表面化、绝对化现象,没有做到实事求是。下面笔者将从三方面展开分析。

(1)控制学生作业时间有失严谨性,可行性不高。近年来,国家号召给中小学生减负,调查发现一些地区曲解了这一政策。调查发现,有些地区规定1~2年级学生不留作业,其他年级作业不得超过半小时;有些地区规定1~9年级不许留作业。这种做法的倾向性是正确的,但作业量以时间标准规定有失科学性。

(2)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使用不合理。调查发现,几乎每所学校都存在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难以满足学校正常发展,这与国家加强薄弱学校建设政策不符。此外,教育经费存在被挪用等不合理使用现象。一些地区,学校的教育经费被挪用,比如修路,有些地区教育经费被用来大建校舍,结果生源少,校舍被闲置,然而出现教学设备紧缺等现象。

(3)有关部门对学校检查繁多、搞形式主义。有关部门对学校检查有利于推动学校发展,然而一些地区对学校检查过于频繁,搞形式主义,严重影响了正常教学。调查发现部分地区检查只检查档案盒。了解到一些学校一学期大概接受学区500个文件,学校平均一天有两个文件需要处理,学校有时为应付检查发动所有教师处理相关事宜,甚至有学校专门指定几名教师应付检查。

二、改善甘肃省农村基础教育的建议及对策分析

(1)完善教师招考制度,按学校需求招考教师。要打破教师专业不对口现象,提高教师整体质量就必须从制度出发,从源头抓起。每年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向有关部门反映具体情况,相关部门及时审核并制定要求细则,建立双向选择制度,使学校根据具体所需专业教师选拔教师。

(2)改革教师薪酬制度。①支付较高的补偿性工资。教师作为社会中智力高度密集的职业,由于前期投入较大,尤其艺术类教师,支付较高的补偿性工资势在必行。②加强对教师薪酬分配制度的市场引导。教师高薪有利于吸引和留住高素质人才,应当给予教师高于市场平均工资的薪酬,使得薪酬水平达到社会中等偏上水平,以提高教师积极性,降低教师流失率。③加大绩效工资在教师收入中所占比例。绩效工资有较好的激励作用,完善的绩效工资制度有助于吸引教师,一定程度上会减少教育问题。

(3)教育政策应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

(4)加大教育投入,合理使用教育经费,完善教育基础设施,为教育教学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5)相关部门检查学校工作不搞形式,检查应正规化。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制定适合当地的管理制度,不滥用权力、乱用权力,并自觉的履行自己的责任,促进教育教学工作发展。

作者简介:

薛瑞英(1993~ ),女,汉族,甘肃平凉人,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12届本科生,研究方向:教育学;

搞好农村基础教育工作的点滴见解 第12篇

一、将终身教育理念落到实处

终身教育思想认为教育应该贯穿人的一生, 这也是现代教育理念的重要特征之一。我们当前进行新农村基础教育建设, 就需要确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首要职责是向学生传授立身之道和处世之道,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家长要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 从小注意孩子的性格培养和情感培养, 培养孩子在长大成人这个过程中所应具备的习惯。教师和家长要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 并从思想上让孩子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使孩子学会如何学习、不断学习, 进而做到终身学习, 这样才符合终身教育的理念。

二、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 注重德育工作

在我们当前的农村基础教育中, 知识技能的传授是应当肯定的, 但是在德育方面却非常缺乏。农村的条件有限, 留守儿童较多, 思想浮动较大, 学校应采取多种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 对学生更加关心, 共同唱响爱的旋律。开展“师生心灵对话”“感恩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关爱留守孩子”等系列教育活动。通过建立导师制、征集名言警句、撰写心灵日记、组织感恩体验活动、开展个别心理辅导、挫折教育等活动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 尤其是对于留守学生这个特殊群体, 应予以极大关注。针对留守学生普遍存在的家庭教育薄弱、亲情缺失、缺少精神关怀等问题, 健全留守学生“代管家长”制度, 建立留守学生亲情档案, 开通留守学生亲情电话, 构建起留守学生动态管理体系。这样可以极大地丰富农村中小学德育内容, 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真正使德育工作深入学生心灵深处。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增加农村基础教育投入, 改革教育发展体制, 吸引优秀人才从教或许是改变农村基础教育现状的根本措施。

1. 保证工资足额发放, 解决教师后顾之忧。

首先应建立教师津贴发放保障机制;其次要建立保证教师工资足额发放的有效运行机制。争取做到不发生一起拖欠教师工资事件, 使广大教师安心、舒心地开展教学工作。

2. 研究制定优惠政策, 鼓励教师安心施教。

为了稳定我国农村偏远地区的师资力量, 我们应该研究制定一系列的倾斜政策和措施, 以鼓励教师到偏远地区学校执教, 切实稳定农村的教师队伍。比如:提高偏远地区学校教师的待遇, 发放边远地区特殊的教师津贴、补贴等。

3. 完善教学配套设施, 改善教师工作条件。

目前一些农村学校教师流失现象严重, 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许多农村学校的教学配套设施非常缺乏, 教学条件和教学手段很落后。要改善这种状况, 教育经费就要偏重于完善教学配套设施。如:更换旧课桌椅、添置电脑、建立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室等。新设施的配套, 就会改善农村学校的教学条件, 提高教师教学的积极性, 有利于稳定教师队伍。

上一篇:钢结构建筑的维护保养下一篇:新课标下物理兴趣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