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文化发展范文

2024-09-11

公民文化发展范文(精选12篇)

公民文化发展 第1篇

作者考虑到战后世界大环境, 选取了美、英、西德、意大利和墨西哥作为写作的基础调查对象, 这样的选择也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笔者一直对没有亚洲国家的加入而耿耿于怀, 但笔者相信现在会有研究组织更有条件的将儒家文化背景的国家纳入到公民文化的研究范围的。

首先, 我们需要搞清楚公民文化这个概念。在作者看来, “公民文化即是那种既不同于传统文化也不同于现代文化, 而是两者相结合并建立在沟通与说服基础上的多元文化, 是允许有节制的变革的一致性与多样性并存的文化。”具体上来讲它有三层含义:认知的取向, 情感的取向和评价的取向, 同时它也有三个理论上的分类, 即:村民文化、臣民文化和参与者文化。

作者从公民个人、社会以及组织等多个角度对这五个国家的公民进行调查, 目的在于通过实证的方法最终找到民主前景、政治参与和各国公民文化之间的具体联系, 我笔者认为对公民主观能力和政府政党方面的研究是这本书最经典的部分。

首先作者调查了五国公民的政治认知模式, 从中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到谁更对政治感兴趣, 谁更对政治持冷漠的态度。被调查的五个国家中出现的明显分野让我们可以初步猜想:英美倾向于参与者的公民文化;而西德对于政府输出 (具体来讲例如福利, 税收等政策) 比对于政府的输入 (具体决策的制定) 更加感兴趣, 所以它的臣民性更多一些, 而意大利人更倾向于臣民村民型文化, 对政治态度比较冷漠;而墨西哥是个很特殊的例子, 公民对政府多持离异态度, 但却充满着参与的热情, 可以初步归入村民参与者类型。

接下来便是从政府与党派两个方面来讨论他们与政治文化的关系。首先通过作者对各国公民民族自豪感的调查可以看到各国特点。美英两国对于自己国家政治制度和有关政治的方面颇感自豪。西德人, 战后通过自我牺牲式的工作, 取得了举世闻名的经济成就, 他们自然对本国的经济体系更感自豪。而意大利这个文艺复兴的源地, 在党派政治极其不稳定的情况下, 必然不会为政治而自豪。墨西哥这个有着革命传统的国家, 对于各个值得自豪的选项表现得很平均。民主国家的选举也是一种对党派的选举。通过书中的调查我们也可以看到西德和意大利人可能更是惧怕报复而倾向于秘密投票, 并且不愿意透露自己给谁投了票。但是墨西哥人不是这样, 因为他们的革命党是第一大党, 大多数人也都是革命党人, 票投给了谁自然不言而喻。在党派活动中, 我们也可以看到美英两国的公民表现得更宽容, 他们对于另一党的评价较为中肯, 互相抵触的情绪不是很浓。而意大利, 在党派问题上互相抱有敌意的现象更加明显。作者一开始就认为政党政治是有效民主的一个重要形式, 只有参与到政党活动中, 才能使得政治因竞争更清明, 政策因有人反对而得以改进。五国之中, 除了意大利各党成员开明程度很低以外, 其余四国的党派开明程度都比较高, 基本属于温和的政党政治。

在谈完了以上的一些议题之后, 作者把研究的重点转向了更能体现公民文化实质性内容的公民个人的认识与参与之上。我们可以看到美国的公民是最倾向于参与政治活动的, 无论是地方或是国家层面, 超过被调查者一半的数据揭示了这一点。而其余四国除意大利最不具备参与愿望之外, 其余三国表现得比较平均。接下来便是公民的能力与参与的意识和能力的问题了。一个公民具备行使影响的政治能力比较困难, 但是只要他相信自己主观上有能力去施加这种影响, 那么他便是积极的公民。纵观全书始终贯穿着这样的一个结论:男性, 受教育程度高的, 收入较高的一类人更乐于参与, 主观能力更高。

公民自身的主观能力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对于现代政治来讲, 我们更多提出的是公民的参与和民意的胜利。只有公民具有了主观能力, 发挥这种主观能力, 才有可能在追求民主的路上不断前进。欧美的民主国家在这方面已经先行, 而对于我们中国, 这种现象也已经起步。前年厦门的PX化工项目催生了一个非正式的群体——厦门人, 正是这些普通的民众具有了这种参与的意识, 这种主观能力, 才最终使得他们联合在一起, 试着影响政府可能错误的决策, 并且最终取得了胜利。这是民意的胜利, 是参与者公民文化形成的迹象。又如邓玉娇案, 网络舆论的介入, 亦表现出民众渴望参与并改变的愿望。如何运用这种主观能力, 如何汇集并发挥力量, 如何真正使得主观能力转化为政治能力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比如NGO (非政府组织) 的发展 (这在国外已经不是什么问题) , 比如舆论监督的深入。这一切的一切都必将在主观能力和民主制度间架起一座桥梁, 正如政治学家达尔所说:“民主的政治文化有助于塑造公民的信念, 使他们相信:民主和政治平等是可欲的目标。”

最终我们可以同作者一起得出关于五国公民文化的结论。不出开篇所述, 意大利获得了离异文化的称号, 这正是一种持更多反感与对立态度的典型的偏村民型公民文化。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当国民处于一种漠视政治的状态时, 这个国家的民主前景是暗淡的。墨西哥则是离异与渴望的结合, 这基本符合了对其村民参与者文化类型的描述, 她的公民热心于政治却又不相信政府, 他们渴望通过自己的参与来改变社会上的不平等与政治中的不民主, 这种渴望是墨西哥迈向民主健全与完善的动力。德国的历史经历已使她的公民具有了超然的能力, 一战二战的破坏以及纳粹集权的残害使得民众们已不太热心于政治的参与, 他们只关心自己能从政府那得到什么, 更多的做遵守秩序的好市民, 这就是典型的臣民文化。英国是一种恭顺的公民文化, 参与度上自不如美国, 但同美国这样一个参与者类型文化的国家一样, 走在了迈向完全意义上参与者文化国家的路上。

读书的过程中, 有两个与公民文化密切相关的因素值得注意:教育和宗教。教育一直是作者认为能改变历史传统使得公民形成良好公民文化的最重要因素。而宗教的影响正如马克思韦伯曾提到“某些宗教观念对于一种经济精神的发展, 所产生的影响, 或者说一种经济制度的社会精神气质, 一般来说是一个最难把握的问题”。

《公民文化》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参考的模板, 自然美国式的公民文化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目标, 但我们在借鉴的同时也要思考我们自身的特点。我国在迈向真正民主的路上还拖着基数庞大的人口;儒家谦虚礼让, 善于忍耐的态度还在深深的影响着大部分民众。无可否认, 现在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度还很低, 但我们欣喜的看到了政府渴望朝着民主发展的态势日趋明显, 例如汶川大地震对于信息的及时披露。民众也希望更多的参与到政治决策和民主选举中来, 例如南京电视选官民众的积极观看与投票。可以肯定的是, 参与者文化有利于政治民主制度的健全和民主观念的扩展, 无论是资本主义民主制度还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都需要这样一种积极的参与型的公民文化来推进和完善。

摘要:公民文化对于一个国家政治民主化进程尤为重要, 根据自身情况借鉴优秀政治文化的模式发展自身的公民文化, 提高人民的政治参与热情是在当前社会主义社会高速发展阶段的重要课题。因此有必要重读介绍公民文化的经典著作, 从阿尔蒙德那里寻找公民文化的实证要义。

关键词:公民文化,政治参与,主观能力,民主

参考文献

[1]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西德尼·维伯:《公民文化》[M].华夏出版社, 1989.P8

[2]罗伯特·达尔:《论民主》[M].商务印书馆, 1999.P165

培养公民意识 培育法治文化 第2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所长李 林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全面部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战略任务中,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做好工作。

首先,把法制宣传教育与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改革开放紧密结合起来,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法制宣传教育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中的重要作用。

其次,把法制宣传教育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尊重保障人权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依法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深人政治体制改革,强化法律对权力的监督制约,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权威;通过依法维护公民的人权和基本自由,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力,不断扩大公民依法有序的政治参与,维护人民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广泛传播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理念。

第三,把法制宣传教育与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紧密结合起来。一方面,要全面推进执政党民主执政、科学执政和依法执政,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努力推进立法机关民主立法、科学立法,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全面推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为法制宣传教育奠定坚实的实践基础。另一方面,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培植法治文化,传播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形成全社会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氛围。

第四,把法制宣传教育与公民意识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把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紧密结合起来。公民意识教育是十七大提出的新任务,是要把公民培养成具有民主法治理念、自由平等和公平正义意识、能够享受权利、履行义务和承担责任的具有行为能力和公民。公民意识教育的核心是公民的权利义务意识教育。公民意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国家、社会所需要的有积极生活态度、有政治参与热情、有民主法治素养、能与其他公民和社会组织合作的合格公民。

第五,把法制宣传教育与弘扬法治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弘扬“良法善治”的法治精神,就是要崇尚以人为本,尊重保障人权,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价值;崇尚正义公平,实现自由博爱,平等相待,和睦相处,共同富裕的社会正义精神;崇尚民主法治,坚持人民主权、宪法法律至上、依法执政、民主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等原则,规范制约公权力的依法治国精神;崇尚和谐发展,实现法律与自然相和谐、与社会相和谐、法律自身相和谐的和谐精神;崇尚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实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三者在制度上、程序上有机统一的社会主义宪政精神。

第六,把法制宣传教育同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结合起来。法制宣传教育要针对人民群众关心的重大利益问题、社会上存在的焦点难点问题、需要法治解决的现实问题,从情理、道理、法理等多维度、多层次做出回应,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

文化公民彭怡平 第3篇

她在大陆首开个展名为《女人的房间》。她希望通过展览让人们反思“女性”符号在社会中的象征意义,以及如何透过“空间”来建构自我形象,解构社会制约。她做的“女人的房间”纪录片,更是跨界得“更不像话”。台湾媒体不知道怎么称呼彭怡平,干脆叫她“艺术家”。她自己,则希望通过这样的行为,来弥补一些社会的不足。她认为,一个正常的社会,人人都应是文化公民。我们可能已经完成了经济公民、政治公民的阶段,但还没有进化到文化公民的阶段。

从Her story到Her room

1989年在台大历史系的最后一门专业课上,彭怡平问了自己的老师一个问题:为什么历史(history)是His story(他的故事)而不是Her story(她的故事),老师没能回答她的问题。自此探究女性故事的志向在她心中萌芽。18年后她用她游历40个国家,记录12个不同种族、不同文化背景国度的女性故事后写出的《她的故事》一书回答了自己提出的问题。

2008年出版了《她的故事》之后对于彭怡平来说并不是发掘女性故事的终点而是一个开始。英国女作家伍尔夫在小说《自己的房间》中表示: “女性若想要写作,一定要有钱和属于自己的房间。”这句话让彭怡平深有感触,也启发她开始一场世界女性房间的探索之旅。她用了12年时间,拍摄了52个国家的女性,走进了200多个女性的房间。

作为一个历史系的学生,彭怡平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发现女性的角色在历史中是缺失的。女性都是符号化的存在,女性角色渐渐成为一个符号,男性视角历史中的装饰。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中,女性大多以否定性的形象存在,例如红颜祸水妖女这类形象。女性的历史是被掩盖的,大部分女性的历史是被冲掉篡改被拔除的。西方历史更是如此,更确切的说全世界都是这样,那女性究竟在哪里呢?这也让彭怡平开始以女性视角来记录女性。而房间是一个很好的记录介质。在筛选拍摄对象时,这些女性都至少要拥有自己的房间,而且这些空间都能表现个人喜好,能反应她的职业与家族的关系,能反映文化特质。很多拍摄对象看完彭怡平的照片都说:你看到的我比我看到的我更清楚 。

前段时间杨绛先生去世,彭怡平发表了一篇“我永远做不了杨绛”的文章。她认为杨绛被这个社会奉为典型就是在女性面前树立了一个要为自己丈夫牺牲自己的才华做一个贤妻良母的范例,而这是恐怖的。这种社会树立的认知会让很多女性放弃自身发展而委身成为一个贤内助。在拍摄过程中她也发现了这样的现象。在询问自己的女性好友是否接受拍摄时,很多女性的第一反应是回去询问自己的丈夫可不可以,而有的女性以认为自己不够好拒绝她。这些事情无一不反映了女性自身的不自信以及女性本身将自己的性别看作第二性的社会事实。这种社会对女性的传统认知束缚了女性思考的能力,限制了女性各个领域的发展。

“女性若想要写作,一定要有钱和属于自己的房间。”这句话,经过这12年的拍摄,彭怡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她认为伍尔夫的那句话是在告诉女性:女人不仅要经济上独立,同时还要拥有一个空间哪怕这个空间是心灵的空间。但是很多女人并无法做到保持拥有自己心灵空间的自觉性,所以就需要借助实体的空间作为心灵的依托。哪怕是一张桌子、一面墙的空间也应该让家人认识到女性并不是只以妈妈,妻子,媳妇的身份存在而是以一个独立存在的人而存在。家人之间还是应该要有空间和尊重。

为全球女性写一部史记

伊朗伊斯法罕市,一间普通民居内,台湾摄影师彭怡平用提前恶补的波斯语问79岁的塔荷蕾:“奶奶,你人生的未尽之梦是什么?”

“我奶奶没什么梦想。”塔荷蕾的孙子抢先回答。

“奶奶,你的梦想是什么?”彭怡平再问。

“奶奶就是希望全家人好。”孙子依旧抢答。

“奶奶,你的梦想到底是什么?”

这一次,不等孙子开口,彭怡平提前送他一句:“Shut up!”?

就在三人相对无言时,窗外响起一阵铃声。塔荷蕾走到窗边,一群穿校服的女生正从街对面的学校嬉笑着走出来。那一刻,彭怡平看到塔荷蕾的眼睛仿佛亮了一下。

“小时候我母亲告诉我,女人一旦有了知识就找不到人嫁,因为外出求学被认为不再纯洁。” 塔荷蕾终于开口。她告诉彭怡平,因为不被允许,自己从没上过学,只读过《可兰经》。“有生之年我想穿上校服,想知道那是怎样一种感觉。”

塔荷蕾是彭怡平主题摄影《女人的房间》的拍摄对象之一。

从2007年到2014年,彭怡平扛着摄影器材走出台湾,单枪匹马走访了10个国度,用她大学时就掌握的英、德、法、日、拉丁等5种语言,以及每到一处提前学习的至少百句当地语言,叩开了200多个女人的房门,最终完成《女人的房间》一书及同名摄影展。

“怡平企图将形成某位女性自我意识的周遭环境容纳进来,小至家族渊源、婚姻、爱情,大至社会发展、历史脉络,由一个女性房间的探寻,放大到国家的整体印象,虽是女人的房间,反映出的是大社会的缩影。”蔡素芬说。

日本是《女人的房间》第一处拍摄地,彭怡平却一度觉得拍不下去。“即便在家庭私人空间,女人对男人也要使用敬语,听来就有阶级之分。”“和日本一样,伊朗女性在身份、谈吐、穿着、行事风格上也都严重受限。”彭怡平说,不仅是塔荷蕾未尽的求学梦,今天的伊朗社会还对女性施加种种“不能”:不能独自一人旅行,除非有伴侣或女伴陪同;不能在午夜之后出门;不能被别人拍照,除非得到丈夫的允许;不得带男伴回家,除非这个男人是来求婚的……

在伊朗英文学校学生艾菈好友的婚礼上,男宾未到场时,女人们无论环肥燕瘦,都会在音乐响起的瞬间,如水蛇般扭腰摆臀,她们的舞姿融合了肚皮舞、探戈、雷鬼甚至街舞。然而,“热舞正酣,男宾忽然而至,女人们如惊弓之鸟做四散状,她们回到座位,快速披上头巾,覆盖起身体与秀发”。

nlc202309091438

“身为女性,不少人的一生从诞生之初就是一场无望的抗争,她们的言语被封杀,她们的渴求被禁止,这些使得大多数女性时刻处于‘精神分裂’的状态,并习惯与自己多重的幻影为伍。”

彭怡平也有自己的伤痛。2006年农历春节,正在巴黎公干的她接到父亲电话:“小平,你母亲自杀了。”

“为什么像母亲这样的所谓幸福女人,有疼爱她的丈夫,儿女有成、衣食无缺,会以自杀结束生命?”彭怡平想起7个月前,母亲来巴黎与她同住。“我们一起听歌剧、看芭蕾,喜欢文学、艺术的她每天笑得好像年轻了20岁。”然而回到台湾,母亲再次退化成没有快乐能力的人,凡事只说yes或以沉默相对。

“家人与父亲的爱无法带给她全然的满足与内心的快乐,因为她从没机会真正实现自我。”彭怡平觉得这样的女人还有很多很多,于是她放下手边所有工作,专注于走访拍摄全球女性,以耐力和热情与计划厮磨。

相比女权,她更在意人权

“你是女权主义者吗?”

“女权是什么?”彭怡平反问。“相比女权,我更在意人权。自由的选择很重要。法国文化教给我很重要的东西,就是尊重一切。”她说。

“很少有人敢称呼自己是思想家。你却说得特别大声。”

“我写思想写观念,写表象之下更深层的精神。为什么不是思想家?艺术和文化是这个社会的光,我们要以自己为光的种子。”彭怡平一脸自信倔强。

“我的自信是被逼出来的。我的人生就是一连串的挑战。”多年前,彭怡平拿着获法国年度艺术家奖的《爵士巴黎》底片在台湾冲洗,有人指着照片说:“你确定没有人给你打光、给你摆机位?这明明是男人才有的视野。”当她经历一次次答辩,终于让作品走进台北著名当代艺术馆MOCA后 ,又有人马上跑来问:“你进MOCA花了多少钱?”即便今天,她也常常面对这样的问题:“怎样才能让你的作品获得男性艺术家的认可?”

彭怡平留法期间观照到:法国很多艺术家都是从一而终,一直走他自己要走的路。

彭怡平出过十来本书,多与艺术、文化、历史、旅游相关,出书频率之快,作品内涵养分之高令人叫绝。很多作家回想起出第一本书时的艰辛,不免心潮澎湃,可彭怡平出第一本书却是顺理成章,得心应手。

当时台湾媒体找几位报道员一起写关于每个人想象中的巴黎的文章,彭怡平也在征稿队伍当中,不过她的文章角度新颖、观点独到,很快就被慧眼识中,《商业周刊》的编辑更是主动约她写书。彭怡平为此还特意到诚品书店逛了一圈,左思右想,最后决定写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饮食文化书籍。提出方案后,立即获得首肯,亚都丽致(台湾五星级大饭店)的老板给她一周时间准备。于是真正想干一番事业的彭怡平就率领了两名摄影助理,文编和美编,还有当时的行政主厨、法国主厨、行政外场人员等将近一百个人,用拍电影的方式写出了第一本书《隐藏的美味》。

这本书在有些人看来或许还有些“曲高和寡”,但一版再版的销售纪录却用事实告慰了作者本人。她没有固步自封、重复自己,而是“用同样的生命长度,活出别人两三辈子的宽度和厚度”。她的步履行经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然而拥有“自由、革命与艺术”之称的法国让她最为难忘。她说:“我是一个追求自由的人,渴望自由的活着,自由的感受人生中接触的人、事、物,并且把这种感受用各种方式记录、留存下来,与我认识的或不认识的朋友分享。”

后来,她写出了《巴黎电影院》《她的故事》《安格尔的小提琴》《寻味法国》等作品,在这些图文并茂的精装书籍中,彭怡平亦文亦图,坚守了她摄影师的身份和作家的独特视角。她像是一个文化使者,将巴黎的浪漫故事和人文特质带到中国,让更多人读到远在大洋彼岸的城市细节;她亦像一个雕刻家,将世界女性群像塑造出来,为向那些书写History的男性权威叫板,也为女性至今仍脱离不开社会束缚而叫屈——她质疑这个世界上,历史为何只是His Story,而不是Her Story?

公民文化发展 第4篇

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文化互动的增强以及公民社会的日渐成型,族群意识、文化认同与少数权利逐渐受到关注,形成了日益增长的少数民族、弱势群体的权利诉求和文化主张的压力。这是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必须重视和解决的问题。毋庸置疑,多元异质化的社会必然要求具有多元意识的公民来维系,以建立共融的公民社会来包容多样化,由此,实施具有多元特质的公民教育便责无旁贷。在这方面,加拿大作为一个多民族、多元宗教信仰和多元文化的“马赛克国度”,其多元文化背景加上联邦政治体制所形成独具特色的公民教育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借鉴。“如果加拿大是一个由有知识的和受过教育的人构成的国家,我们就不需要担心政治上的极端激进主义者和反动分子。教育是国家最好的安全措施”。[1]加拿大的公民教育既致力于培养具有国家认同感的加拿大公民,又尊重学生本民族的文化身份,实现了对国家认同与族群身份认同的兼顾。问题是:加拿大公民教育背后的指导理念是什么?它秉持何种公民资格观和公民教育观?这些理念是如何贯彻落实在公民教育的具体实践中的?本文以政治学的公民资格为分析起点,尝试对以上问题进行回答,以期为我国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公民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借鉴。

二、加拿大多元文化主义公民资格观:差异的公民资格

加拿大多元文化主义的公民资格观建立在批判自由主义的基础之上,认为自由主义的普遍主义公民资格观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弱势族群的不平等问题。因此,多元文化论者从“差异政治”(politics of difference)的理想出发,提出“差异的公民资格”(differentiated citizenship),主张“从政治或司法的制度层面,赋予族群权利,以解决族群受压迫导致的冲突”。[2]差异的公民资格是多元文化主义公民资格观的核心,其意蕴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差异的公民认同(Differentiated citizenship identity)。

对于西方大多数民主国家而言,国家公民被整合到同质的社会文化中,他们倡导共同的语言和共同的成员身份,对于官方语言、核心教育课程和公民需要的决策根据整个社会文化而制定,促进基于社会参与的公民认同。[3]然而,加拿大的建国历程和传统很少寻求统一性,同化的尝试也以失败告终,因此,社会更多提供的是广泛的多样性来表达不同的身份存在。“国家认同与地方族群认同相互作用,组成了一个特殊的认同体系,统一的基础并未建立在国家认同之上,加拿大的公民认同反映的是加拿大社会深刻的多样性,所有的社会碎片能够在多样性中发现身份认同的共同组成部分,特殊的组成部分存在于不同归属的群体之中。尽管加拿大一直致力于建立统一而同质的社会,但加拿大政府没有足够力量同化法裔民族、土著居民和外来移民”。[4]可见,加拿大的公民认同不是由一种占支配地位的民族文化定性,多元文化的背景无法实现广泛共享的国家公民认同,决定了差异的公民认同的现实。

2. 差异的族群权利(Group-differentiated rights)。

作为加拿大的少数族群,除了个人基本权利获得保障之外,政府还为这些族群提供“差异的族群权利”。差异的族群权利一般包括:(1)自治权(Selfgovernment rights)。自治权的诉求意味着政治权力由少数族群成员掌控。试图由少数族群进行自我管理来延续其特有的生活方式,并减缓多数民族所掌控的政治社会体制对他们造成的实质威胁,确保族群的利益与文化的充分发展。(2)多元族群权(Polyethnic rights)。少数民族具有要求自身的文化传统应该受到平等尊重的期盼,而多元族群权是用来协助少数族群或少数宗教团体展现他们文化的特殊性,以及避免被主导族群阻挠他们在经济与政治上的成功。多元族群权包括政府应该协助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互动、协助研发及推行适合少数民族下一代的教学课程等。[5](3)特殊代表权(Special representation rights)。特殊代表权是以族群差异为基础的特殊权利,是为了在公共领域中确保差异族群的文化经验、生活观点等能有效地表达,以豁达、平等原则对待差异族群的公共发言的空间,并能对公共政策产生一定的影响。特殊代表权可以通过在政党的政策纲领中涵盖不同族群的意见和利益或通过建构一定的比例代表制度使这种理论构想得以实现。[5]

3. 公民德行(Civic Virtue)。

公民德行通常指“作为‘好公民’所应该具备的态度、价值和行为等多方面的素养,公民只有凭借这些素养才能拥有相同的基本权利、自由和机会,才能得到正义原则的保护”。[7]多元文化论者强调以积极的公民责任与德行的实践取代消极意义上的权利的接受,认为处于多元异质社会中的公民应当包含两个层面,即应当汲取“实践家”(actors)与“行动者”(doers)的特质。具体来说,公民行为必须符合以下特性:公民应表现积极的责任心与义务感;公民权利的获得要通过社会的互动关系,即对于权利的理解不能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要从社会的互动关系中去理解个人拥有的权利;通过公民的行为实践,保障族群与个人的差异及对差异的相互尊敬。[8]需要指出的是,在多元文化论者看来,不同族群成员公民德行的养成是建立在给予肯定与尊重的政治认同之上的,使其成员对国家产生认同,进而培养公民德行。

三、加拿大多元文化主义公民教育观:国家认同与族群身份并重

多元文化主义公民教育观强调,应该通过传递包容文化差异的民主价值观,使学生能够包容和尊重文化差异和价值多元,应该积极地肯定并尊重少数族群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族群身份,在此基础上培养具有国家认同感的加拿大公民。

1. 公民教育目的观。

加拿大公民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参与的、积极的加拿大人。相互尊重应被视为多元文化社会中加拿大人的基本素养”。[9]首先,应该培养学生学会相互尊重,特别是对相异文化的欣赏、包容和尊重,通过文化的相互尊重为文化间的互惠合作提供重要的社会基础。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积极面对与解决文化冲突的能力。加拿大公民教育致力于培养未来公民的健全的人格特质,包括开放的自我,对待他人的宽容态度,与他人共享价值的能力,多元的价值取向。只有培养这样的积极公民,加拿大才能适应全球化的历史转型。

2. 公民教育内容观。

在多元文化主义的差异公民资格观的指导下,加拿大公民教育内容既强调普世伦理,即一种以人类公共理性和共享的价值秩序为基础,以人类基本道德生活、特别是有关人类基本生存和发展的道德问题为基本主题而整合的伦理理念,也要呈现多元文化,使学生除了共同的国家认同之外,也能理解族群独特的文化认同。在教育权利上,要考虑到族群成员的差异性,给予族群特殊的权利保障,使不同文化群体的利益、文化经验、生活态度得到公开展示的机会。[10]

3. 公民教育实践观。

基于多元化的社会文化背景,加拿大公民教育的开展也遵循多元的实践路径。多元文化主义公民教育观主张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应该在教学活动中考虑来自主体民族以及少数民族学生不同的学习方式,并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特点施教,从而帮助族群与个人认同的形成。要着重从实践入手,培养未来公民的政治参与能力;增进公民对政治体系和民主的了解,提高公民政治参与的技能;强调培养学生相互尊重、理解及处理差异问题的能力。在教育手段上,既要积极改进传统的教育手段,又要充分运用新技术以更有效地展示文化的多样性,从而提高教育效果。[11]

四、加拿大多元文化主义公民教育的具体实施

在多元文化主义的差异的公民资格观的指导下,加拿大公民教育既致力于培养学生对国家的认同,又兼顾了对学生族群身份的肯定与尊重。加拿大公民教育具体由联邦政府、学校和社区等通力合作而展开。

1. 公民教育的目标。

加拿大的好公民应该是“了解当代社会及其面临的问题,致力于追求公共利益,支持多元主义,善于采取行动以促使他们的社区、国家和世界更加美好”。[12]公民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尊重差异、包容、有责任心的、积极参与到多元社会中的公民,这也是差异公民资格观中的公民德性的具体体现。公民教育的具体目标体现在知识(knowledge)、技能(skills)和态度(dispositions)三个领域:其一,知识方面,主张强化学生对文化的认知与认同;了解自身民族的历史和现实,理解少数族群的传统、价值和态度;明确自身的权利与责任以便有效地参与到多元社会中;理解世界地理、历史、政治和经济概况等。其二,技能方面,强调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民主社会的技能,包括获得、评价和利用信息的技能,进行良好沟通和决策的技能,有效地解决差异和冲突的技能等。其三,态度方面,倡导学生应该养成思想开放、尊重多样性与人类平等、善于包容、忠诚勇敢等品质。好公民应该了解并珍惜不同文化、种族、宗教和社会经济背景的人们所做的贡献。[12]

2. 公民教育的内容。

(1)政治与法制教育。政治教育的重点集中于有关政治和政治行为的现实世界,关注加拿大的政治体制、国家政府机构和权力、公民选举以及当前的政治热点问题,经常把社区作为学生探究和实践的场所,以加强课堂与外部政治世界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并进行有效的政治参与。[14]法制教育主要让学生学习法律的原则和概念、立法司法程序以及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与义务等。加拿大很多中小学都参与到与社会和政治问题有关的活动中,以此来教授法律的基础知识。大多数省都设有某种形式的公共法律教育机构,帮助各年龄段的公民了解法律知识。(2)人权教育。尊重人权是一切民主社会中公民素质的必要组成部分。目前,加拿大大多数社会研究课程都包含人权讨论,但这种讨论通常都以一种辩论的形式进行。此外,各种组织也都在积极促进学校中的人权教育,但更多是在社区。(3)国际和全球教育。对于加拿大来说,“今天的公民日渐成为世界的公民”,因此,培养“负责任的世界公民”是相当重要的。[12]培养世界公民通常是通过国际与全球教育、和平教育和环境教育等来实现。国际教育强调有关国际事务的知识,重在提高加拿大人的能力以使其能成功地立足于世界舞台。国际教育的内容涉及国际关系、国际理解、国际正义感和责任感等。全球教育是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让学生学习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全球化知识,使学生了解全球性问题,鼓励学生要和其他全球公民通力合作以促使形成更适宜的生活环境。(4)环境教育。加拿大学校在各年级逐渐推行环境教育。环境教育通常渗透在科学课程中,内容主要涉及自然生态要素和生态系统、人与自然的关系、环境问题、生态伦理等,致力于教给学生理解环境的知识和环境面临的威胁,激发学生以保护环境的方式生存的行为。除正式课程外,许多学校还有环境俱乐部和使学生直接参与环境活动的项目。(5)多元文化教育。加拿大公民教育以多元文化为背景,学习少数民族的语言和文化、历史与现实、价值与信仰,了解他们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下所作的贡献,致力于促进包容的民主社会的建构。同时,让学生明确尊重差异的义务,在决策中尊重民主原则和过程,在社区、省、国家和全球的层面培养学生归属感。大多数多元文化教育集中在历史、语言文学和艺术等方面,主要通过社会活动、节日、仪式等进行。

3. 公民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加拿大学校公民教育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社会研究课程(the subjects of the social studies)来实施的,社会研究课程属于综合性课程,通常首先学习历史和地理,之后是社会学、政治科学和经济学。[16]社会研究课程促进学生对社会现实问题的理解与参与,反映不同族群学生的价值需要,使学生对多元族群及国家发展形成整体的理解和认识。需要指出的是,加拿大公民教育具体的实践方式通常遵循建构主义,让学生参与到有意义的活动中以帮助他们培育、发展公民理念和实践。当前,加拿大的课程包括社会研究课程都与建构主义密切相关。魁北克省对此更加推崇,强调“掌握复杂的知识和发展能力都需要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的实践”。[17]此外,社区服务也是加拿大开展公民教育的有效途径。社区服务为学生提供接触现实世界问题、进行直接经验学习的机会。学生在其中可以参与多种社区活动。在进行社区服务时倡导四项基本原则:人权和民主责任的整合、尊重并接受差异、集体认同的形成以及培养文化意识和能力。在教育方法方面,加拿大公民教育中通常采用以下三种方法:其一,发现—探究法,主要运用于历史和社会研究等传统人文项目中,强调遵循问题解决的基本程序;其二,民主协商法,强调校园和课堂中的民主及法律、人权教育;其三,批判反思法,倡导学生的自主权、为自身的行为负责以及教学实践中普遍的人文伦理。[18]

五、加拿大多元文化主义公民教育的评价及启示

多元文化主义及联邦体制使得加拿大公民教育独具特色。加拿大力求保护每个民族群体的权利,力求使加拿大“马赛克”上的每一个成分都能得到平等对待,都能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到多元社会中。需要指出的是,加拿大推行的多元文化主义政策并没有否定自由主义的民主国家模式,自由主义依然主导着国家的政策与基调。因此,加拿大多元文化主义的实质是一种自由主义的多元文化主义。在这种自由多元文化主义的规制下,加拿大的公民教育呈现出一种包容而非排他性的特点,主张国家认同与族群认同相互兼容,国家认同在公民教育中以一种变化的、多元种族的方式展开,追求国家认同并不意味着要排斥族群的差异认同。作为族群成员身份,既要尊重社会文化的多元性,也要承认其文化多元性的维持是在一个共同的政体之下,也就是对国家公民身份概念的觉知。[19]换言之,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加拿大的公民教育是在共同的国家认同的前提下对族群身份的认同方式,实现在统一中尊重多元,在多元中追求统一。当然,加拿大公民教育实践与理论之间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公民教育实践中仍存在诸多不足和缺憾,而且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加拿大公民教育“偏重科学教育和技能的养成,呈现出某些功利倾向,缩小了公民教育的内涵,公民教育实际效用的价值也引起人们的质疑”。[20]

加拿大通过公民教育较好地实现了多元文化认同和国家统一认同的有机结合。对于同样面临多元文化、民族差异问题的我国来说,加拿大的公民教育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拥有自身独特的文化传统与宗教信仰。长期以来,我们不断努力探索多元文化背景下教育的途径与措施,取得了一定的实效。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进一步注重文化的多元现实、注重族群历史与现实差别、强调教育机会均等以及尊重合格公民的多样性。将少数民族的民族语言教育作为开展教育的起点,进行立足于本族群文化的现代民主素质教育,从而实现族际和谐与整个国家政治民主化的和谐与统一。在具体实践方面,教育的实施主要依靠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学校课程必须体现多元文化的特点,强调语言对公民素质培养的重要意义;社会实践主要通过对多元文化社会的体认来获得认识,并在民族内外部参与社会事务,学习公共生活的技能,获得公民素质的提升。此外,应该从多元文化视角进一步探索有效的教育模式以及基于多元文化背景的公民培养机制。总之,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在民族、城乡、语言和文化日渐增多的交流与融合中,我国教育必须倡导平等、尊重、宽容和理解等价值观,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形成自身教育的特色。值得强调的是,我国教育应该是在维护国家领土完整、意识形态统一的前提下寻求族群认同和差异的平衡。

摘要:加拿大作为多民族和多元文化的“马赛克国度”,在公民教育中秉承自由主义的多元文化主义公民资格观——差异的公民资格以及国家认同与族群认同并重的公民教育观,并将此理念贯彻落实在公民教育的实践中,通过公民教育实现了国家认同与族群身份的有机统一。对于同样面临多元文化和民族差异问题的中国来说,加拿大的公民教育理念及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公民文化网上作业2参考答案 第5篇

第 1 大题 判断题

1、公民是主人,政府是公仆。对

2、公民社会是公民真正志愿性活动的领域。对

3、公民是政府权力的来源,政府是公民同意的产物。对

4、公民既是公民社会的起点,也是公民社会的归宿。对

5、公民共同体与臣民共同体的不同,不是没有服从,而是服从的权威不同。对

6、公民社会是以民间的形式出现的,不代表政府或国家的立场,但是是盈利性活动。对

7、公民社会是一个五光十色的大拼盘。基于不同利益、文化及目的而形成的公民社会组织林林总总。对

8、公民社会与政府、市场构成了现代社会的三大支柱,有人形象地将现代社会的结构形容为“三足鼎立”。对

9、公民社会的自治主要依靠法治来实现,法律划分了公民社会与国家各自的活动领域,不允许国家随意干预公民社会的内部事务,从而保障公民社会成为一个真正自主的领域。对

10、公民社会使公民组织起来,摆脱了原子化的一盘散沙的状态,使公民与国家之间距离适度,不至于过远或过近,两者可以通过一定的途径保持有效地接触、联系。既相互合作,又相互制约。对

11、在民主国家,法律可以视为全体公民自己统治自己的承诺。对

12、在公民共同体里,体现公民集体意志的法律就是最高权威。对

13、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在国家巨大权力的重压下,公民社会的发展一直步履艰难。对

14、在传统的专制主义社会里,政府脱离民众,成为对民众的压迫力量或沉重的负担。对

15、责任公民是对公共事务负责的公民,是自觉地履行义务的公民,是自主自律的公民。对

16、现代国家是公民当家作主的国家,而法律体现的是公民的集体意志,属于公共权威。对

17、以为公民服务,对公民负责为宗旨,是责任政府的原则之一,也是责任政府的灵魂之所在。对

18、隐私是指自然人不愿意为其它人所知悉的个人生活秘密,包括日记、生活习惯、生活经历等。对

19、法律禁止我们的某种行为,就是对他人权利的保障;法律禁止他人的行为,也是对我们的保障。对

20、除民主和科学的精神,更应提倡宪法观念即所谓“和女士”。这位“和女士”大名叫human rights,就是人权。对

21、宽容就是承认彼此的价值,承认彼此的平等,承认彼此的生存与发展的权利。这是公民社会赖以存在的一个前提。对

22、如果说公民与公共权力的关系体现为公法的规定,那么,公民与公民之平等主体间的关系则主要体现为私法关系。对

23、有限政府的涵义是,政府的权力是有限的,它有特定的功能、效用和范围,不能够想干涉什么就干涉什么。有限政府的权力范围是由法律规定的。对

24、法律规范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禁止性的,即禁止人们的某些行为,如果有人违背法律,做了法律所禁止的事,便要受到惩罚;一类是保障性的,它明确规定个人的权利、利益和自由的内容,不允许受到侵犯。对

25、公民是手段,政府是目的。错

26、“公民社会”的理想状态是由政府扶持和控制的,是“准政府组织”或“准非政府组织” 错

27、法治要求政府的权威必须高于法律的权威。错

28、建国后,在计划经济下,公民社会重新获得了生机。错

29、在中国,五四运动以来,民主和科学的精神逐渐深入人心,我们普遍认识并接受了赛先生(民主)和德先生(科学)的价值。错

第 2 大题 单选题

1、下列法律不属于私法范畴的是()D刑法

2、下列法律不属于私法范畴的是()B行政法

3、以下哪些可归结为公民社会活动。D参加工会

4、以下哪些可归结为公民社会活动。A参加球迷协会工作

5、以下关于宪法表述错误的是()D

6、在我国,()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C

7、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的是()。C

8、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必须由()代理民事活动。D

9、我国宪法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A

10、中国古代有一种罪名,叫做(),指老百姓如果心里诋毁政府就是犯罪。B

11、()原则假定,权力集中必然导致腐败,这是铁的必然性,古今中外,没有例外。集权体制下的腐败不是一两个官员的贪污,不是偶然的腐败,而是结构性的、长期性的、制度性的腐败。A

12、()即法律的统治,它强调法律是至高无上的,法律是最高权威,政府在法律的统治之下。B

13、在社会上,公民们组成了各种各样的志愿性社团组织,发起了各种各样的社会运动,这些社团组织和社会运动就构成了()C

14、改革开放后,随着公民社会逐渐发展壮大,政府开始受到来自外部的社会制约,形成了()的态势。A

15、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执行,不得非法拘禁、剥夺、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D

16、一般认为志愿服务具有利他性?非专职性?自愿性,以及非报酬行为等四种特性?国内有些大学将社区服务列为毕业必修学分,其用意在于培养学生的公共服务与关怀社区的精神;然而,部分人士却认为此种作法无法落实志愿服务的意涵,主要理由是因为此项作法并不符合哪项特性?()C

第 3 大题 多选题

1、下列法律属于私法范畴的是()ABCD

2、以下哪些可归结为公民社会活动?ABCD

3、以下哪些宪政原则是责任政府的体现()ABCD

4、公民的监督权,具体包括()。ABCD

5、公民社会的组织有如下哪些特征:()。ABCD

6、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即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有权参加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权利及政治上表达个人见解和意见的自由。包括()ABCD

7、我国公民的人身自由包括()ABCD

8、在我国,()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BD

9、任何公民都享有法律规定的人格权。公民的人格权包括()ABCD

11、现实社会生活中,公民社会在公民与国家(或政府)之间的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以下哪些方面是这一作用的具体体现?()ABC

12、古代罗马的一位思想家曾说,“因为法律统治执政官,所以执政官统治人民”,“执政官是会说话的法律,法律是沉默的执政官”。这句话说明什么:()ABD

第 4 大题 简述题

1、现代法治应该具备哪些条件?

答:(1)法律必须具有公开性、普遍性、稳定性、明确性等特征。(2)法律在内容上必须以保护公民的个人权利为目的。(3)在法律与政府的关系上,它确认法律高于政府。

2、简述专制制度下公民与政府的关系。

答:首先,它的产生和构成不由民众决定,统治者和为其效力的大小官员,或由世袭产生,或以武力或阴谋夺取,或以金钱购买,或在很小的范围内经由有限的选举产生,或以假选举的方式产生等。

第二,政府及其官员不受民众的监督,其行为不对民众负责。这里的不负责任是法律意义上的,就是说,政府的行为在法律上不必向民众做出交待,政府不接受民众的监督,如果政府失职,民众无权过问,无权以合法的手段对其进行惩罚。

3、法治社会要求政府依法行政,简述依法行政的尺度(标准)包括哪些方面? 答:第一,政府的一切活动有法律条文的依据; 第二,民众对政府的不法行为有权抵制;

第三,政府因不法行为给民众造成损失,应予以救济,包括行政救济、司法救济和赔偿等形式; 第四,政府官员要对自己的违法行为负法律责任。

4、现代文明国家一般都是通过公民的自由选举产生政府,简述这种做法的优越性。

答:(1)选举是和平的权力交接,减少了“争权夺位”血腥和暴力,即用“点人头”方式代替了“砍人头”的方式,用选票代替了子弹。

(2)选举也意味着更换或罢免不合格的政府官员,从而保证政府对人民负责,是公民控制政府的主要(3)选举能够保证使较为优秀的人物掌握国家权力。

(4)选举权本身是公民其它权利的载体,能更好地实践公民的言论自由、集会自由等权利。一句话:选举权是培养责任公民和责任政府的最重要的权利。

5、为什么说私法文化是法治主义的文化基础?

答:私法中的人格权、财产权、平等权是近代公民权的雏型,它是公民权在经济领域的孕育。私法中的权利神圣和契约自由精神,成为宪政和法治的文化源泉。独立人格、平等权利、自由意志,是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的催化剂,它会有效地促成民主政体的权力结构,并为民主政体的良性运转提供长期动力。

6、为什么公民是政府的目的?

答:第一,社会是由公民组成的,没有公民,就根本没有政府。第二,政府是公民出于自己的需要而建立的,它应该服务于公民的需要。第三,公民是纳税人,政府以公民的纳税为物质基础。

第 5 大题 案例分析

曾经有一个公民因为不服某国家单位歧视性的招聘条件,愤而起诉到法院,其理由是我国宪法规定了人人平等的原则,而该国家机关却违背了这一规定。但法院并没有立案,因为法院对这一案件感到很为难。最后只能以和稀泥的方式解决了这一纠纷。试分析法院为什么对这一案件感到很为难?

公民文化发展 第6篇

关键词:公民社会;大学生社团;策略

中图分类号:D267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3—0164—02

一、公民社会及其价值内涵

现代意义上的公民社会(CivilSociety ),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译名:公民社会、民间社会和市民社会。这三个译名基本涵义是一致的,都是对当代生活状态的一种描述,即表明一种文明化的、世俗的,与私人和独立经济以及民主相联系的社会存在[1]。俞可平认为,公民社会可以看作是国家或政府之外的所有民间组织或民关系的总和,其组成要素是各种非国家或非政府所属的公民组织,包括非政府组织(NGO)、公民的志愿性社团、协会、社区组织、利益团体和公民自发组织起来的运动等,它们又被称为“第三部门”( thethirdsector) [2]。公民社会不仅包括上述结构性要素,也包括与之互为表里、相互支持的基本价值或原则,它们构成公民社会的文化特征。具体来说,公民社会的价值准则和文化特征如下:(1)个体性。它主张个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公民社会和国家都是为了保护和增进个人的权利和利益而存在的。(2)多元化。它要求个人生活方式的多样化、社团组织的多样化和思想的多样性。维系这种多元主义的是宽容精神。(3)公开性和开放性。政务活动的公开化和公共领域的开放性是公众在公共领域进行讨论和参与政治的前提条件。因此,当代研究者无不坚持公开性和开放性原则。(4)参与性。强调公民参与社会政治生活和制约国家权力,并要求参与其中的人们相互尊重、平等对话和交流、自由讨论和辩论。(5)法治性。研究者强调要从法律上保障公民社会与国家的分离,反对国家随意干预公民社会的内部事务,保证公民社会成为一个真正自主的领域[3]。

公民社会的发展给大学生社团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一方面,大学生社团作为公民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身就与公民社会有着共同的价值认同和追求。当代大学生呈现出较强的独立意识、个性意识、参与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志愿精神等特点,这些特点与公民社会所具有的个体性、多元性、参与性、公共性、开放性的特点在价值上趋同。亦可言,公民社会的发展,恰好契合了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加之,当代大学生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和较高的专业、学科素质,这就为大学生在较高水平上参与公民社会活动准备了必要的能力和素质条件。另一方面,社会中的社团组织的发展和不断成熟,势必能够推动大学生社团的发展。大学生社团与社会上各种社团组织联系交流,不仅能够开阔大学生的视野,促使他们更加密切的参与社会生活,而且可以为高校大学生社团在管理方法、监督机制和运作模式等方面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因此,要想创新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思路,改进和完善大学生社团的管理工作,提高大学生社团发展的社会适应性,公民社会是绝不容忽视的时代背景。

二、公民社会视角下大学生社团的潜在功能

1.培养参与式民主所需要的公共精神。有组织、有章程、有纪律和有影响的大学生社团,可以有效地培养大学生参与组织管理的能力及其需要的公共精神。通过在社团中参与内部事务管理和与其它社会组织互动,大学生学会了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和自我约束,既履行自己的职责,也充分地享受应有的权益。大学生社团的政治参与,既是一个实现民主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管理的过程。只有在积极地参与过程中,大学生才能最大限度地表达自己的愿望,实现自己的利益。大学生社团培养的自我克制、责任心、参与的主动性、公共伦理以及理性等品质,正是公民社会治理中所需要的公共精神的内涵;大学生社团主张的妥协、谈判、沟通、容忍、宽容、平等博弈、对等交易等能力和素质,正是公民社会所需要的参与式民主的要旨。

2.拓展素质教育实施渠道,增强素质教育实效性。实施素质教育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必然诉求。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培养“全人”,其具体目标是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大学生。而社团的特点正是契合了了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求,在内容和途径等方面形成对第一课堂的有益补充,且由于内容、形式等均来源于学生的自主选择和组织,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对构建学生完善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起到了校内其他组织所不能替代的作用。目前社团的该功能已得到了很好的显现,不少学校都把学生社团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基地来建设,并把学生社团活动纳入了学分制中。随着学校对社团投入的加大和社团自身建设的加强,该项功能将在促进学校教育目标实现的过程中发挥其更大的作用。

3.弘扬和传递社团志愿者精神。志愿精神是指一种自愿的、不为报酬和收入而参与推动人类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完善社区工作的精神,是公众参与社会生活的一种重要方式[4]。志愿精神是公民社会的精髓。大学生社团工作者价值的一个重要体现就在于主动关心他人、承担社会责任的公民责任感和道德感;大学生社团的志愿活动,还具有强烈的示范效应和放大效应,他们的行动等于为社团,为学校储存信用资源、道德资源,而这种信任资源、道德资源的运用不会折旧,只会增值;大学生社团通过自己的志愿行动,便会无形中暗示,影响其他同学,使相互关怀、利他行为和人际互助形成为同学们的日常习惯,进一步促进校园志愿精神的弘扬和传递。

三、公民社会视角下社团发展的策略

1.优化社团结构。学校团委作为社团的核心领导组织,应把社团的发展纳入学生工作整体发展规划中,依法对其进行管理,为青年社团发展在宏观指导、综合管理方面提供长期性的指导和政策帮扶。要根据各级社团的不同需求和特点,分类指导,合理布局,要重点培育一批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大学生社团,主要有三类:一是优先培育与大学生成长成才密切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类社团,如“德育研究,大学生心理研协会,法学研究会”等,可更多地培育一些学生需要的、进行素质教育和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大学生社团;二是积极扶持公益性、服务性大学生社团,如“法律之光”普法宣传队、爱心社、“绿鸟”、环保协会等[4],尤其要鼓励这些服务型、志愿型、公益型社团,走进社区、走进农村,倡导奉献社会、服务他人的文明新风,发挥高校在和谐社会中精神文明的建设作用。三是发展专业性社团,精心培育一批计算机、数学、科技创新等专业的大学生社团。

从整体上把握,优化大学生社团的结构,促使大学生社团平衡发展,一方面当好助手,促进发展,促使学校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更具前瞻性;另一方面也可以维护大学生共同利益,反映他们的愿望与呼声,加强学习交流。

2.强化政策导向。根据转型时期中国的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现实需要,学校应有选择地优先发展相应的大学生社团,并简化登记管理程序,为青年社团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在界定优先发展的领域方面需要着重考虑三个标准:一是公益性标准,即看该领域青年社团的发展是否能够促进或带动社会整体福利的增加并形成广泛的受益者群体;二是社会需要性标准,即看该领域青年社团所开展的活动或提供的服务是否为社会所迫切需要并能够弥补政府和企业之不足;三是非政治性和非宗教性标准,即看该领域青年社团的发展是否远离敏感的政治问题并没有明确的宗教意图。从这三个方面的因素来看,我们认为,基础教育领域、环境保护领域、法律援助领域、社会福利领域、社区建设领域和青年就业领域应当成为现阶段青年社团优先发展的六个重点领域。学校有关部门应该在资金保障、办公场所和政策导向上予以适当倾斜,鼓励这些青年社团优先发展。

3.突出社团的公益性。社团要保持自身公益性的本色,谨记它不是解决部分人的“致富”问题的工具,通过它来攫取发财就颠覆了原初的目的,青年社团通过服务获得营利,要以满足其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为“底线”,过了“底线”就会沦为商业性的营利机构,就会丧失存在的合法性基础。

4.增强大学生的公共意识和选择意识。公共行为代表着一个人的品行,一个集体的风貌,一个民族的素质。但是,调查和实践观察的结果均表明,在高校社团生活中,大学生存在过于自我,缺少应有的规则意识和公共意识问题,这与现代世界公民的目标相去甚远。因此,要对大学生进行必要的社会教育,具体而言,就要加强大学生公共法律意识、公共道德意识、公共规则意识、公共空间意识等,让大学生学会站在道德的高度来审视自己的行为,把公共意识根植于心,以社团为依托,关注社会发展,以强烈的公共意识和公共行动发挥大学生的模范带头作用。

5.鼓励社团走出去。高校的社团应该是开放的。就学校而言,所能为社团提供的支持与方便是有限的,必须借助社会力量,诸如学校间的联合、与企业合作等等,一方面可以保证社团活动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通过广泛合作,可以增加学生与社会的接触,增进大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和认识。为此,一方面要鼓励高校社团走出校门,走向社会。积极创造社团与社会联系的机会,开拓社团之间交流、社团与社会交流的渠道。利用社团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推出跨校际联合活动,促进社团的发展;利用社会的广阔舞台和丰富资源,来充实学生社团的内涵,达到最后从学校走向社会、服务社会的目的。另一方面,要加强社团国际间的密切交往。中国高校的学生社团和世界各国高校学生社团的交往必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拓展而加快加深,通过走出去、请进来,与国际上其他高校交换信息,展示我国高校学生社团的风采,树立我国学生良好的国际形象;同时学习外国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优秀经验。

参考文献:

[1]赵黎青.非政府组织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8.

[2]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25.

[3]黄湘莲.公民社会、公民性与公民文化建设[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4]中国海洋大学学生社团现状与发展报告[EB/OL].http://www2.ouc.edu.cn/oceanyouth/Article_Show.asp?ArticleID=306.

浅谈礼让文化与公民道德 第7篇

礼让常常是发生在不经意的小事上, 礼让看起来容易, 做起来难。

在我们现在的文明社会里, 礼让是一种必不可少的高尚品质。何为礼让?礼为礼仪、让为谦让, 礼让为一种谦让的礼仪。

礼让会使一个粗俗不堪的人, 变成一个文质彬彬的人。礼让无处不在, 它和你是如影随形, 它可以看出一个人高尚的品质, 亦可以看出一个人高尚的素质。

礼让是我们不可遗弃的朋友, 如果没有礼让, 社会将会是怎样的?这实在令人无法想象。

从每一个不足挂齿的小事上便可以看出, 礼让的行为会使人们肃然起敬, 礼让会在你需要它的时候时刻为你服务, 也会在你不需要它时让你暴露出你的缺点。

所以, 请我们人人都要学会礼让, 因为礼让可以让你变成一个高贵、高雅的人。

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 是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在道德上的基本标准。构建和谐的社会, 人们必须维持正常的生活秩序, 总是要遵守一些最简单、最起码的公共秩序, 这就是作为和谐基础的社会公德。这种基础作用可以从三个层面表现出来:

首先, 调节在人与人关系层面上的和谐。举止文明、待人接物礼貌大方、和悦的语气、亲切的称呼、诚挚的态度可以营造一种人际和谐的氛围;平等待人、尊重理解他人、帮助他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助人为乐是为人民服务精神的直接体现, 任何人都是社会的人, 都不能脱离他人的帮助而存在, 也不能脱离他人的关心而生活, 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依存、相互关心、相互帮助。"赠人玫瑰, 手有余香", 人人都去关心、爱护和帮助他人, 可以促进造就社会和谐。

其次, 调节在人与社会关系层面上的和谐。爱护公物、遵守公共秩序是构建和谐的主要内容。爱护公物要求公民关心、爱护和保护国家财产, 同一切破坏和浪费公共财物的行为作斗争。爱护公物是对社会共同劳动成果的珍惜和爱护, 是每个公民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随着社会现代化程度的日益提高, 社会的公用设施得到妥善保护并保持良好的状态, 是实现公共生活和谐有序进行的基本保证;遵守公共秩序意味着个体对纪律、规章、法规等社会公约的敬畏和遵守, 意味着个体自我约束、严以律己、一丝不苟的奉献精神, 意味着个体与社会的合作态度;不以规矩, 不能成方圆, 公共秩序对我们每个人、对我们的国家都是非常重要的, 它代表了大家共同的要求和愿望, 是社会文明的标志, 是一个人有道德的表现。大家都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我们才能有一个秩序井然、安定文明的和谐社会环境, 我们的生活才能正常进行。

第三, 调节在人与自然关系层面上的和谐。爱护环境、保护环境, 维护生态系统安全, 与自然共生共存、协同发展, 涉及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爱护环境、保护环境不仅仅是指讲究公共卫生、美化个人生活环境等, 还包括降低环境污染, 维护生态平衡, 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等广泛内容。由于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 人均资源不多, 爱护环境、保护环境对于可持续发展, 维护子孙万代的根本利益, 推动生态和谐, 实现长治久安的社会和谐具有非凡重要的意义。

正确认识礼让文化与社会公德的关系, 可以有效确立、强化、养成实践主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自律精神和责任意识, 维护和建设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从而引导人们更加自觉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摘要:礼让是一种美德, 礼让使人们幸福, 可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现就礼让文化与公民道德进行简要论述。

我国农村公民组织化发展探讨 第8篇

关键词:农村公民,组织化,制度建设

我国农村公民组织化发展存在很大空间, 农村公民的组织化并非有没有的问题, 而是组织化不平衡和普遍组织化低的问题。组织化是他们实现经济权利和政治权力的途径, 也是他们消除与城市公民在公民身份上差别的途径。最基层的农村公民民主生活的发展能给中国带来的不只是公民社会农村部分的新秩序, 不只是新农村建设中制度性的胜利, 更是对中国民主政治的持续性的支撑力、张力和活力。

1完善农村村民自治制度建设, 深化农村公民组织化的制度改革

村民委员会是村民的自治组织, 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村委会权力来源于村民权力的集中, 由村民自觉自愿通过直接选举选出的村民代表组成, 代表村民行使农村公共权力。村支部是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 要积极支持和保障村民开展自治活动和按其章程充分行使职权, 村委会要自觉接受村支部的领导, 坚决执行支部的决定并向支部请示汇报工作。乡镇政府与村委会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 乡镇政府对村民自治要切实尽到指导、支持和保障的责任与义务, 村委会要自觉接受、主动争取乡镇政府的指导, 积极完成乡镇政府布置的各项任务, 保证法令、政令的畅通。村委会与村支部、乡镇政府甚至县级政府的关系成为能否深化改革的重点难点。我国学者认为:“村委会是国家政权下放基层自治权后的权力空白的填补者, 村委会的一切工作的利益导向应是村民公共利益和集体利益, 为村民服务对村民负责”。如何建立直选村委会的独立性还是在探讨的话题, 有待理论突破。村委会和村支部是村民组织化的重要力量和直接存在的合理合法组织, 明确各自职责、工作内容, 对发挥两委的工作能力、积极稳妥处理好村务以及村外关系有重要作用。

必须改革的两个制度:社会团体管理制度和“城乡二元结构”。当前弊端重重的社会团体管理制度对于民间组织的发展无疑是个重大障碍。社会团体管理制度应当是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 方便和服务人民发起的民间性质的组织。但是现在繁琐的登记和严格复杂的审批却妨害了人们的积极性, 有的组织为了便于登记绕过社团登记而去做工商登记, 以企业法人的身份办组织。改革社团管理制度的关键是在法律上给以社会团体成立登记的人性服务, 以及给予社会团体独立于党和政府的社会地位。城乡二元结构对农村的剥夺不仅仅是经济和资源的剥夺, 最重要的是权利的剥夺。二元结构下的农村公民权利是极不完整的公民权利。改革二元结构等于归还农村公民已失去的公民权利, 农村公民将同城市公民在制度上实现平等。只有这种制度上的平等才能使农村公民的组织化成为合法公民的组织化, 才能是真正意义上的公民权利在组织化上的解放。

同时, 要适应农村税费改革后的新形势, 鼓励发展农村法律、财务等中介组织, 为农民发展生产经营和维护合法权益提供有效服务。要鼓励、引导和支持农民建立村民理事会等服务组织, 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让农民为自己的事情做主, 真正实现农民自我组织、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

2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加大农村公民组织化的宣传力度

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的表现是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 经济发达的程度直接影响了农村公民组织化进程, 经济发展水平成为制约农村组织化的直接因素。有学者认为:“社会经济发展促进政治参与的扩大, 造就参与基础的多样化, 并导致自动参与代替动员参与”。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农民政治参与的基础, 也是国家与农村公民社会良性互动的基础。在我国, 许多富裕地区村庄的致富经验是农村的工业产业化以及农业的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结合经济上先发展地区发展的成功经验和落后地区农村的现状, 找出一条有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是发展经济的起点。由于落后地区的底子薄、财力有限, 需要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政府应统筹财政使财政预算向落后地区倾斜, 支持照顾其发展。我国已经经历计划经济时代的优先发展工业、农业支援工业的发展战略, 现代工业体系已经趋于完善, 工业反哺农业已成为必要的发展战略。现实中许多地区的农村工业产值成为农村公民的主要收入也反映了工业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可能性。

加大农村公民组织化的宣传教育, 理论和事实都表明, 受教育的程度如何, 影响着我国农村公民组织化的水平和质量。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科学、民主、法制观念, 清除广泛存在的宗族观念、封建残余思想、小农思想等落后思想, 建立农村公民的现代民主政治意识、现代市场经济意识、现代文化思想。只有具备现代组织思想的组织才能代表现代性。现代民主是需要训练的, 政府应疏导教育农村公民对自身利益的合法诉求, 指导他们为了共同利益通过现代组织思想指导组织起来。由村民向公民的身份转变, 需要多方面力量的共同参与, 政府要做好思想动员, 广大干部要做好思想准备, 不能把农村的组织事务挡在大门之外。科学、民主、法制的观念深入人心, 有赖于党和政府的大力宣传。

参考文献

[1]薛晓明.转型时期的弱势群体问题[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5, 57.

[2]张西勇.转型期我国农村公民参与问题及解决路径[J].乡镇经济.2009, (11) .

微博对公民新闻发展的影响 第9篇

1 公民新闻的概述

1.1 公民新闻的定义

公民新闻理论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由英国学者提出, 公民新闻又称参与式新闻, 是指由没有经受过新闻专业训练的受众进行新闻信息传递, 主要依靠现代化传媒工具进行传播, 受众既是公民新闻的信息报道者, 同时也是公民新闻的信息获取者[1]。公民新闻传递的新闻信息具有一定的新闻价值与社会价值, 有利于引导公众舆论。

1.2 公民新闻的特点

1) 主体非专业性。

公民新闻作为一种大众化的传播模式, 主要表现在新闻传播主体的大众性及非专业性。公民新闻的传播主体是“公民记者”, 他们对于新闻信息的传递存在一定的自发性, 大多数人并不具备专业的新闻素质, 新闻来源呈现多元化趋势。

2) 传播渠道多元化。

公民新闻的传播主要依靠微信、微博等现代化传媒工具, 信息传播的门槛较低, “公民记者”可以根据手机等电子产品快速有效地记录和传递新闻信息。这种传播特点一方面提高了新闻传播的互动性, 另一方面实现了传播渠道的多元化。

3) 传播内容自由化。

在公民新闻的制作过程中, “把关人”机制较为松散, 信息传播较为自由。“公民记者”既是信息的报道者, 也是信息的获取者, 可以根据自身兴趣报道新闻信息, 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公民的话语自由。

2 微博对公民新闻发展的正面影响

2.1 扩大了公民新闻的影响范围

较之于纸媒等传统媒介, 微博等自媒体的新闻信息传递具有相当的广泛性, 这主要是微博传播途径的独特性导致的。在微博上受众不但可以利用自身的微博账号发布新闻信息, 使其他微博用户关注自身的微博成为粉丝, 同时可以对受众自身感兴趣的博主进行关注, 进行新闻信息的获取。通过微博的评论、转发等功能可以使微博上的新闻信息传播开来, 这种嵌套式的新闻传播方式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最大程度的新闻扩散, 扩大公民新闻的影响范围。

2.2“公民记者”扩充了新闻报道团队

例如报社、电视台等新闻记者虽然受到过系统的新闻培训, 具有相当程度的新闻素养, 然而新闻媒体记者的人数毕竟有限, 在采访过程中受到时间与空间的制约, 难以在第一时间赶到新闻现场。而“公民记者”这一群体的出现恰好解决了这一问题。微博等多媒体信息软件的使用门槛较低, 只要有一定程度的手机操作能力与自媒体使用能力, 就可以成为微博的使用用户, 成为公民新闻的报道者。“公民记者”可以在新闻发生的第一时间在现场拍摄记录相关新闻信息, 可以从多角度对新闻事件进行报道, 满足了新闻时效性的要求。

2.3 实现了公民新闻的多样性

由于新闻媒体记者的人数有限, 导致记者在进行新闻线索采集、新闻内容撰写、以及选取新闻角度等工作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随着微博等自媒体的广泛运用, 越来越多的受众参与到新闻报道中来, 成为“公民记者”, 由于这些人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 所从事的职业不同, 这就导致了新闻视角的多样性, 极大程度地丰富了公民新闻的新闻内容。微博作为“公民记者”报道新闻的重要载体, 一方面为公民新闻信息的传递提供了平台, 另一方面也拓宽了新闻素材采集的途径, 实现了公民新闻的多样性。

2.4 降低了公民新闻的发布成本

与传统新闻发布方式不同, 以微博为载体的公民新闻仅仅需要借助手机、电脑等信息技术工具即可完成新闻发布, 不需要记者采写新闻, 编辑审核排版等复杂的操作流程。“公民记者”集记者、编辑于一身, 仅仅利用现代化通讯工具与互联网网络就可以实现新闻报道工作, 不但大幅节省了人力物力, 而且节省了新闻发布的时间, 在降低公民新闻发布成本的同时实现了新闻发布的及时性。

3 微博对公民新闻发展的负面影响

3.1 虚假新闻使公民新闻的公信力受损

由于微博中发布新闻信息存在匿名性, 导致微博中发布的新闻信息存在着相当比例的虚假新闻, 谣言更是屡见不鲜[2]。由于“公民记者”群体较为广泛, 在新闻信息发布的过程中, 微博运营商难以对新闻一一进行审核, 导致新闻监管力度不足, 谣言及虚假新闻滋生, 公民新闻的公信力受损。以微博为载体的公民新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受众对于新闻时效性的需求, 满足受众的新闻求知欲, 然而其新闻真实性却依然无法同传统报刊、电视台等媒介媲美。

3.2 公民新闻占有比重较小, 难以形成规模效益

微博的广泛应用虽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公民新闻的发展, 满足了公民新闻采集、新闻撰写的多样性需求, 但是微博的根本用途依然在于进行娱乐休闲消遣, 公民新闻在微博中占有比重仍然有限, 难以形成效益规模。受众对于微博的日常使用大多在于对日常生活的记录, 以及同朋友、粉丝进行沟通与交流, 此类信息发布的便捷性, 往往会造成公民新闻的传播堵塞, 从而转移受众对新闻信息的注意力。

3.3 言论情绪化滋生网络暴力

信息技术及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打破了传统新闻媒介对于新闻信息传播的垄断地位, 在微博等虚拟平台上, 受众获得了极大的自由话语权。由于虚拟平台的匿名性, “公民记者”在发布新闻信息时别人往往难以得知其真实身份, 因此一部分人将微博等自媒体载体当成了发泄情绪的渠道。微博高互动性与高便捷性为此类受众的发泄需求提供了可能, 部分微博用户言论存在着相当程度的情绪化现象, 导致网络暴力的滋生, 极大地影响了新闻秩序与社会秩序, 损害了公民新闻的客观性与公信力, 导致公民新闻的新闻价值大打折扣。

4 结论

随着微博的自媒体的普及, 我国公民新闻得到了蓬勃发展, 不但拓宽了新闻采集的工作思路, 而且在全媒体时代下促进了新媒体与旧媒体的融合。然而较之于国外已经相对成熟的公民新闻事业来说, 我国的公民新闻事业仍处于起步阶段, 在发展过程中如新闻内容浅表化、新闻传播私语化、新闻信息虚假化等问题不容忽视。因此在公民新闻的发展过程中, 我们一方面应该看到其优势, 另一方面也应该正视其局限性, 做到在发展过程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实现公民新闻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随着微博等自媒体的出现, 传统媒介新闻传播与新闻生产的方式逐渐被改变, 公民新闻逐渐发展起来, 本文基于这一现象从公民新闻的概述入手, 简要分析了微博对公民新闻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微博,公民新闻,发展,影响

参考文献

[1]刘聚荣, 胡锦博.新媒体环境下网络公民新闻的发展——以微博为例[J].新闻世界, 2010, 7:210-211.

公民文化发展 第10篇

全球化渗透世界各个角落,在国家间相互依赖日益紧密的今天,让年轻一代具有全球胸怀、具备积极参与全球事务的能力,似乎成为各国公民教育不可推托的责任,这也是近几年各国纷纷强调“全球公民教育”的理由。但必须看到,超越民族国家框架的、全球责任意识的养成就意味着需要重新审视以国家利益为出发点的公民教育体系。德里克·希特(Derek·heater)分析了存在2,500年之久的“世界公民”思想谱系,认为世界公民的倡导者“……相信必须有超越国家的政治权威和行动”。[1]而安德鲁·林克莱特(Andrew·Linkelater)则认为:“良好的国际公民……必须把国际社会的福祉放在对自身国家利益的无尽追求的优先地位,把秩序的持存放在满足最低限度的国家利益的优先地位。”[1]从以上对“全球公民”特征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全球公民”概念从诞生之日起就与维护本国利益为出发点的“合格国民”概念存在着根本性的分歧,两者的紧张使不少国家在实施全球公民教育时出现诸多争论乃至冲突。美国在20世纪80、90年代就曾围绕“国际理解教育”(也可称“全球教育”)出现过长达20年的争论。主张实施“全球教育”的改革派认为,在全球化时代应使学生秉承普世价值;而主张全面禁止全球教育的保守派则认为,全球教育只能让美国陷入亡国的危险。[3]日本的公民教育中也有学界与官方两种立场,主张培养“全球市民”为目标的国际理解教育学会、全球教育学会和试图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文部省之间围绕国际理解教育出现了旷日持久的意见分歧。[4]

“全球公民”概念从未像“国家公民”或“公民身份”那样具有清晰的内涵和外延界定,这是由于“全球公民”概念“完全缺乏当把公民身份这一概念用于描述个人与国家之间关系时所具有的法律和政治准确性”。[1]德里克·希特对全球公民概念的发展谱系进行一番梳理后,试图从以下四个方面给于全球公民作一个界定:“全球公民具有‘对整个人类存在认同感’、‘……接收下述道德原则的世界公民:个体对整个地球及其上面的居民——当然是指人类,但也指非人类——存在某些责任意识’;‘……他屈从和遵守超国家的或者跨国际层次的法律(如自然法或者国际法),有的甚至是普适性法律’;‘……他们相信必须有超国家的政治权威和行动,最虔诚者对这类活动还会身体力行。’”[1]鉴于全球公民概念的模糊性,本文对韩国语境中的“全球公民”及“全球公民教育”概念界定只采纳本文第二部分所述国际理解教科书中的诠释,以避免先入为主的曲解和妄断。

随着我国全球化进程的发展,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实施国际理解教育以后,“全球公民教育”一词在我国的德育课程与国际理解教育相关课程中也开始频频出现,相关教育可谓方兴未艾。但是,由于我国尚未系统梳理“全球公民”概念,厘清其与“国家公民”培养之间的关系,不免出现基本概念混乱、教育目标不清、教育内容带有随意性等问题,因此明确我国全球公民教育话语体系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

韩国提出“全球公民教育”的历史并不长,但韩国特殊的国情使其面临的问题与我国存在相似之处,系统梳理韩国全球公民教育的发展过程、分析其内容体系和立场,可为我国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有助于我国在此问题上进行深入、缜密的思考。

二、韩国“全球公民教育”的发展过程及内容体系

(一)韩国“全球公民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韩国的“全球公民教育”经历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为“进入国际社会,遵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精神”为特征的初创期。20世纪60年代,韩国摆脱日本殖民地桎梏不久,政府力图通过实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的国际理解教育传播“普世价值”实现积极进入国际社会的目的。当时,在世界33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学校中,韩国就占了4所,足见其当时的热情。

第二阶段为20世纪70年代的停滞期。当时执政的朴正熙政府大力推行国家主义的国民教育,一度拒绝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理解教育项目,国际理解教育因此经历了10年的停滞期。

第三阶段为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末期“对应全球化的未来社会,呼应内需”为特征的国际理解教育急速发展期。1982年,韩国以在首尔召开的“国际化时代韩国的国际理解教育”国际研讨会为契机,重启国际理解教育。20世纪90年代,韩国政府开始关注“全球化”对韩国教育的影响,强调国际理解教育,并于1995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韩国国内委员会下设立国际理解教育研究中心。1996年,韩国梨花女子大学召开题为“全球教育的方向与课题”的国际研讨会,第一次从学理上讨论全球公民教育的相关概念与问题。同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韩国国内委员会提出国际理解教育的教育目标为:“全球家族意识和地球村意识的培养”;“面对世界人种、文化的多样性,培养文化相对主义的宽容态度”;“理解世界的相互依赖性及相互关系”;“培养全球沟通的能力和态度”;“对全球问题的理解与探究能力的培养”;“深入理解韩国在急剧变化的世界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认识到在解决个人、社会问题的过程中形成世界社会视角与未来视角的重要性”;“致力于韩国文化的世界传播,认识到国际社会文化中确立自身文化体系的必要性”;“理解全球秩序以及各种国际组织的作用”,[7]并强调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必要性。翌年,韩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签订协议,并于2000年成立了亚太地区国际理解教育研究院(Asia-Pacific Centre Education for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以下简称“APCEU”)。APCEU成立以来,明确提出“全球公民”的培养目标,通过开发教育项目、实施教师培训、编写各种相关教材等方式将国际理解教育理念传播到韩国的中小学乃至整个亚太地区。1999年成立的韩国国际理解教育学会也以中小学为对象积极推动国际理解教育。这些动向自然也影响到韩国的中小学教育课程。韩国教育部于1997年颁布的第七次教育课程设置“裁量时间”,要求在本时间段中实施国际理解教育,重视培养学生作为“国际社会一员”的素质。

第四阶段为21世纪至今的“积极扩大韩国影响,标榜全球公民培养”为特征的全球公民教育发展期。21世纪以来,韩国政府提出要将韩国建设成为“教育竞争力前十位”的国家,大力加快全球化的步伐。与此同时,韩国国内因国际婚姻和北朝鲜移民增多导致的国民成分也越来越复杂,不同群体之间矛盾与冲突日益升级的问题也都使韩国政府认识到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必要性。而政府的这种动向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全球公民教育”虽然存在本质差异,但从其实施形式上仍然出现殊途同归的现象。

(二)韩国“全球公民教育”的实施现状

韩国的“全球公民教育”主要通过两大途径进行,一是作为国民共同基础课程的道德课程;二是作为“裁量时间”、学校活动、学校课程渗透等形式实施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

1. 中小学道德课程中的国际理解教育理念渗透

韩国目前实施的是韩国教育部于2009年颁布实施的教育课程。在该课程中,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均设有道德课程。从道德课程性质、目标的界定中,即可看出韩国道德课程中的全球公民教育理念。

2009年修订颁布的道德课程中,韩国将课程性质诠释为:“今天我们的社会要求人们在精神、道德层面更加成熟,以应对社会及其文化的急剧变化和全球范围内的环境危机。为解决因急剧多元化、全球化所派生出来的道德问题,将道德课的重点课题规定为:培养对差异与多样性的尊重;确立个人的价值观;培养对国家的认同;巩固我国社会共同的价值基础。此外,全球气候变暖等环境问题日益引起危机意识的情况下,道德课应关注学生的环境伦理意识培养,使学生认识到亲近环境的生命价值,培养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所必要的道德判断能力和积极的实践力量。”

道德课程所要培养的人是:“在全面发展基础上发展个性、开拓未来之人”;“在夯实基础能力基础上以新构想和新挑战体现创造力之人”;“以文化素养和对多元价值的理解为基础,营造有品格的生活之人”;“作为与世界沟通的公民,以关怀与分享的精神参与共同体发展之人”。

在此基础上,韩国教育部颁布义务教育阶段道德课的总目标为:“正确理解自身与‘我们’;‘他人’‘社会’‘国家’‘全球共同体’、‘自然’、‘超越之存在’①等事物之间的关系,并以此为基础习得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和礼节,培养对生活及其他领域中所发生的道德问题的敏感意识,培养道德思维能力、判断能力、道德情绪、实践意志及能力,形成自律、包容性人格。”[8]韩国国际理解教育学会现任会长姜淳媛在2012年召开的第13届韩国国际理解教育年会上也指出,“国家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在多数情况下国家之间一边强调超越国家的合作,一边却以国家利益为先。在这样的情况下,同时追求两者利益为目标的国际理解教育或可解决这样的矛盾”。[9]正因为秉持这样的立场,韩国的全球公民教育理论体系中鲜有对两者关系的争论,更看不到不同的理论流派和主张。事实上,在韩国全球公民教育的坐标中,强调的是以国家主义为前提的国际主义,这看似矛盾的两大因素组合成为韩国全球公民教育的主干,是其一大特色。

(二)韩国“全球公民教育”的国家主义特征

韩国的“全球公民教育”从一开始就具有鲜明的官方色彩,这与它的推行主体是政府、推行具有明确的政治目的有关。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国际理解教育由韩国政府积极推动的,目的就是早日摆脱日本殖民地时代的遗毒,作为独立国家早日进入国际社会。20世纪80年代,韩国重开国际理解教育呼吁培养全球公民,也是为了适应全球化时代国家发展的需要。创建国际理解教育学会,APCEU也是政府推动的结果,APCEU的运营经费来自政府拨款,建立“外国人教室”等各种国际理解教育项目也都由政府财政以项目形式拨款。因此,在国际理解教育的实施过程中,韩国始终强调韩国传统文化的弘扬与继承。从APCEU所编写的国际理解教育系列教材内容以及韩国各地方教育厅推行的相关教育活动,都可看出韩国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感以及民族传统传承意识的培养。

(三)韩国“全球公民教育”的国际主义指向

虽然具有明显的官方色彩,但韩国的“全球公民教育”始终声称坚持国际主义原则,培养学生以“全球”为出发点、对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进行思考、积极参与全球事务的能力。“全球公民教育”的重要载体——国际理解教育秉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相关理念,以实现全球和平共生为目标。从表1和表2中也可看出,韩国国际理解教育的课程体系是基于人权、民主主义、可持续发展、和平、文化多样性的体系编写而成,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相关教育体系如出一辙。20世纪90年代遍布全国的国际理解教育活动项目——“与外国人共享文化教师”,也在其活动主旨中反复强调了与不同文化的人们友好相处,实现人类和平的远景目标。[10]

从以上对韩国全球公民教育特征的分析中也可看出,韩国试图在国家主义与国际主义之间找到折中之路,达到二者双赢的目的。对曾经经历殖民地桎梏、至今同一民族仍处于南北分裂状态的韩国来说,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在国民身份越来越复杂、全球范围内人的流动越加频繁的今天具有重要意义,它是维系韩国社会的凝聚力、确保国家安全的重要途径。另外,韩国又敏感地察知到全球化时代对人才的需求,力图通过全球公民教育使学生具有全球胸怀与素养。怎样在全球公民教育的范畴内同时实施这两种看似相互冲突的教育,怎样诠释两者的冲突,都是韩国必须回答的问题,但是目前的韩国还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

参考文献

[1][2][5][6][英]德里克.希特.何谓公民身份[J].郭忠华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141,139,140.

[3]王雪颖,姜英敏.20世纪80-90年代美国国际理解教育论证刍议[J].比较教育研究,2010,(1).

[4]姜英敏.东亚国际理解教育价值冲突探析[J].比较教育研究,2010,(5).

[7]#12

[8]#12

[9]#12

龙应台:独立书店与文化公民意识 第11篇

提起台湾的书店,我们通常首先会想起诚品书店。实际上,伴随一代又一代台湾人成长的,不是这种地处商业中心的大型书市,而是那些散布在街头巷尾,甚至路边摆摊的独立书店。

年轻人,到乡下去开书店

2012年春,龙应台受马英九之邀,出任新设立的台湾文化主管部门负责人,上任伊始,她办了多场“国是论坛”,第一场,就是从独立书店的生存研究起,主题就是:“街角的书店哪里去了?”

在网络的打击下,台湾有许多乡镇,甚至连一间兼卖图书的文具店都不存在。龙应台本身是一位作家,她深知独立书店对于启发民智的作用。

她认为,大人、小孩固定到社区书店看书、买书,生活的情感很强烈,“但是透过网络买书,就少了背后的人际网络关系!”她说,文化公民意识的觉醒,不单单只是买书,也牵涉到去什么地方买书,让怎样的书店可以继续存活下去。

为此,龙应台特地指示相关部门,出台对独立书店的扶持计划,让这道独特的美丽风景得以延续。他们推出了“第一桶金”的辅导措施,鼓励年轻人回家乡开一间自己的书店。

龙应台向年轻人提出倡议:“你愿不愿意回你的家鄉,到乡下地方去开一家小书店?如果你有这个意愿的话,你来跟我们竞争,我给你第一桶金,让你回家去开一间书店。”

龙应台说:“如果你是在一个街坊邻里的角落里,已经有个小小的书店,经营的也还不错,但是你只是单纯的在卖书,那么请你来跟我们申请,我们给你一笔钱,让你可以在卖书之外,还可以办诗人的朗诵、作家的演讲、导演对于电影的现身说法,让已经存在的书店,变成小小的文化中心,让乡下长大的孩子,也有一个濡染文化的机会。”

台湾的“独立书店地图”

而今,在台湾街头,走着走着,你就会遇到一家小小的书店,很小,但很独特。

台湾的独立书店有好几百家,每家都有不同的个性:有专卖佛学书籍的,有专卖日籍书的,有搭配卖有机蔬菜的,有配合精力汤销售的,还有开在无人乡间准备连赔10年的。

淡水河畔的“有河book”书店,店里有两大柜的诗集,在众多书店中切出了特别的读者群众。有河book办有讲座,分隔室内外的大片玻璃供作家写诗。连龙应台都说:“在淡水河边有一个书店,卖的只有一个东西,全部都是诗集,好像荷花池里都是荷花,没有一根杂草,而且那儿常常有诗人来朗诵诗。”

2012年12月,龙应台在香港的一次演讲中说:“我希望以后香港人再到台湾去的时候,不仅只是手里拿着地图找士林夜市、饶河街夜市、宁夏夜市、永康街哪里有好吃的……香港朋友到台湾,说不定以后手上会有个地图,知道台北哪条街有独立书店,然后再到台中的独立书店。”

多元文化视域下学校公民教育的意义 第12篇

一、多元文化视域下的学校公民教育

1. 创设“公民生活”彰显公民教育的民主气氛。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教育学生自由、平等、民主与权利,学校就需要将学生生活向公民生活推进,给校园生活创设“公民生活”的氛围。在我国古代就非常重视氛围的营造,以礼、乐、诗等为工具营造特定情境,使人们在情境中感受情意流动,受到感动与激发,从中体会与感悟价值与意义。在多元文化的今天,学校需要提供给学生的是一种民主社会的生活方式,民主、公正、人道、受尊重、鼓励理性参与是民主社会的象征,在这样一种氛围中生活,必然能让学生感受民主,感受平等。这既有利于学生走入社会后参与经济与政治生活,促进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又有利于他们参与公民社会建设,促进公民社会的良性发展。在“公民生活”中学校、教师、学生都是表演者,而不是观众。“公民生活”的氛围,不只是一种氛围,更是一种生活、一种体验、一种进行的状态。对于“公民生活”活动的开展,要注意保持活动的节奏,有计划地安排活动,从一而终,持之以恒,让活动成为一种惯例、一种生活。

2. 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实践活动。

公民意识教育除了系统的学校教育之外,还需要丰富的实践锻炼。只有将理论传授与社会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达到知行统一。只有在实践中亲身体验和感悟,公民意识教育才更有感染力,才能逐步提高大学生对公民意识的认识和水平,继而自觉按照公民的要求支配自己的行为,最终使公民意识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对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要改变“重理论,轻行为”养成教育的现状,通过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不断开拓公民教育的新领域,拓宽大学生成长的空间。例如通过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社区法律咨询服务,为特殊群体的爱心募捐、勤工助学、社会公益劳动等多种活动。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的公民教育工作体系,以此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具体事情做起,逐渐走进社会,熟悉生活,逐步培养其公共责任感和公德意识。

3. 加强网络道德建设,提高网络道德水平。

现代社会是信息的社会处于网络时代,学校利用计算机互联网的领域越来越广泛,促进了教学和科研的发展,同时展现了先进的时代气息,体现了文化的多元化。但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的虚拟世界里,使用者自身的外部形象都消失了,唯有思想道德形象在运作,加重了思想道德建设的分量。计算机互联网信息量大,来源广泛,传递及时,更加需要提高师生网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分辨、选择能力。只要校园里正气占上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师生员工的聪明才智就能创造出网络道德建设的新境界。

4.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在多元文化的今天,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素质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有什么格调、什么层次的校园文化,就会有什么素质的大学生。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许多新观念、新信息、新思潮涌入校园,为防止滋生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我们要很好地利用校报、网络等载体,开展生动活泼,集思想性和知识性于一体的各项活动,形成良好风气。学校历来是社会上各种思潮斗争的晴雨表,在这块阵地上,一定要形成一个有利于道德建设的舆论氛围。对各种不道德、不文明的行为与消极丑恶现象进行有力的批判,扶正祛恶,弘扬正气,形成良好的舆论环境。要加强对学院报纸、网络、刊物、广播,以及各个学生社团的领导和管理,要把好关,定好向,使校园文化环境得到全面治理,形成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育人环境。

二、多元文化视域下学校公民教育的意义

1. 加强学校公民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公民意识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公民意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就是要提高全民的思想道德、文化教育、法律意识水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团结和动员各族人民把我国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以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教育水平、民主法制观念为主要内容的公民素质的显著提高;以积极健康、丰富多彩、服务人民为主要要求的文化生活质量的显著提高;以社会风气、公共秩序、生活环境为主要标志的城乡文明程度的显著提高;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与这些价值导向一脉相承,同时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现实针对性。要实现以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教育水平、民主法制观念为主要内容的公民素质的显著提高,我们就必须加强高职学生的公民教育。

2. 加强学校公民教育,是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需要。

公民意识教育是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环节和有力支撑,也是巩固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必要条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及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只有当公民具有较高的公民意识并熟知政治规则,人民当家作主才能转化为自觉行动,因此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是扩大人民民主、发展政治文明的重要基础。发展政治文明,需要从建设民主政治制度和培养民主政治观念两方面推进。培养民主政治观念,对于建设民主政治制度,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没有公民意识和民主政治观念,就不可能建立先进的民主政治制度;只有先进的民主政治制度,而没有公民意识和民主政治观念,也不可能有效地实行。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充分说明公民意识对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意义。

3. 加强学校公民意识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要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就需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提高公民法治观念,如此才能实现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做到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提高每个公民守法的自觉性,依法行使法律监督权,保证国家法律制度全面、及时、公正地实施。公民如果没有公民意识,就不能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社会公共权力就不能受到有效制约,就会产生各种腐败现象,法治就会成为一纸空谈。因此,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加强公民意识教育。

4. 加强学校公民教育,是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质的需要。

我国具有灿烂的文化和优良的道德传统。但传统儒家道德观长于家庭伦理,而短于社会伦理和国家伦理,重私德,轻公德,道德只在私人联系中才发生意义。在我国漫长的历史中,公民道德意识的教育是片面的,公民的道德素质是不完整的。要着力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迫切需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我国还是一个受封建传统道德影响很深的国家,传统道德的两重性在现代公民身上都有一定的体现,如何进一步传承传统道德中的优秀成果,克服其不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部分并且与时俱进,最有效的途径就是不断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提升公民的道德素质。

5. 加强学校公民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与公民意识中的国家、民主、法治、道德、平等意识是相符合的。我国现阶段存在的种种不和谐现象,与公民的国家、民主、法治、道德、平等意识的缺失有重要关系。这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封建社会源远流长,封建意识对人的思想的束缚根深蒂固,公民意识的形成举步维艰,另一方面也同我国在过去相当长时间里没有进行系统的公民意识教育有关系。构建和谐社会,不仅需要法律制度的保障,而且还需要政治思想和道德素质的保障。公民意识是社会意识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公民政治思想和道德素质的基础。它可以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持。

摘要:多元文化对思想尚未成熟的大学生思想观念造成了不可低估的冲击。教师通过探索多种形式, 改进教育方法等加强学校公民教育, 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多元文化,学校公民教育,意义

参考文献

[1]约翰·杜威著.赵祥麟, 任钟印, 吴志宏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2]邵宝龙, 李晓菲.儒家伦理和公民道德教育体系的建构.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5.

[3]邓小平文选 (第3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4]鲁洁, 王逢贤.德育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

上一篇:统计分析的方法下一篇:颌面部软组织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