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构造教学范文

2024-09-22

汽车构造教学范文(精选12篇)

汽车构造教学 第1篇

《汽车构造》课程是汽车维修专业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汽车构造》这门课没有学好的话,那接下来同学们的学习就像没有地基的大楼,随时都有坍塌的危险。《汽车构造》这门课很重要,而且它也很不好学,因为这门课面对的学生都是刚刚接触汽车的同学,对汽车没有一个比较直观感性的认识,故此教学难度也不小。现代汽车技术不断更新,对《汽车构造》课程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如何提高教学效果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现代社会的生产力在进步,科学技术在发展。我们要运用这日益发达的科技为教学服务。

1 教师要将原本单一的灌输式教学转变成互动式教学

一般的教学方式,教师就是一个发声筒,学生在下面就是接收机。可是有的同学接收的知识多,有的同学接收的知识少,有的同学甚至是完全没有接收到任何知识。这种教学方式缺少互动,这样一来,一个是使课堂的气氛变得比较沉闷,还有一个就是老师不知道学生听懂了没有,掌握的情况如何,对接下来的教学是不利的。而同学们在前面的知识没听懂的基础上导致后面的内容更加不明白。这样的教学效果不言而喻,肯定比较差。所以我们要真正的把教学做成“教”与“学”的结合。这种教学方式,主体不再光光是老师了,学生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环。老师不再是一个灌输知识者,而是一个引导知识者。对学生进行一步一步的引导,让学生在这一步步的引导中自主学习,自己去发现问题,从而提出问题,而不至于造成学习的被动和盲目性。比如说,老师在上课途中,提出一个问题,但是不马上给出答案,而是让同学们进行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之中,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还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在提出问题,而他们自己通过讨论解决了问题的时候也大大的提升了他们的自信心,这也是有利于提高他们学习兴趣的。互动性教学就是老师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时候充分发挥同学们的学习自主性。

2 要善于运用现在化手段

现代汽车相比传统汽车来说,复杂了许多,为了将课本内容讲解透彻、直观,教师必须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现在的教学条件比以前强了许多,故此要成分利用这些现代科技为教学服务。很多学校都配备有教学电脑、多媒体教室、投影机等现代化手段,我们可以运用这些仪器,做一些课件,引入一些视频。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呢?一个目的就是这些现代化设备可以把《汽车构造》的一些零部件用比较直观的方式呈现在学生们的面前,比老师空洞的讲解要更加的有效果。还有一个就是能够引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把同学们从课本中解放出来。试想一下,原本都是从课本学习知识的,突然之间,课本的东西变到了屏幕上,而且是色彩艳丽、直观形象还带有声响效果的,同学们的兴趣怎么能不被提起来呢?但是,多媒体教学只是一个辅助手段,个人认为占的比重不宜太多,占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就好了。毕竟,课本才是教学的主体,不能本末倒置,主次颠倒。

3 积极运用实物与理论相结合的方法

这个方法非常实用,而本人在教学中也深深体会到这个方法的好处。在上课的时候如果能将一些零部件结合到教学中,学生们的心趣一下子就被激发起来了。因为实物比起课本和多媒体教学来说,不是只能看、只能听的东西,这些东西能够真实的呈现在同学们的面前,能够看得到,摸得着。而同学们在学习中存在的一些疑问在具体的事物面前立刻能够消散,并且很能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例如在讲解汽油泵工作原理的时候,教师可以边拆解汽油泵,边讲解汽油泵的各个部件的名称和工作原理,这样拆解下来,同学们对汽油泵的大体构造和原理就有了个比较直观的了解了,再结合课本,一些不懂的地方自然迎刃而解。如果是还有时间的话可以鼓励同学们自己上讲台来动手。并且是模仿老师刚才的讲解,一步一步拆解汽油泵,同时讲解汽油泵的各个部件名称的作用、原理等知识。这样的话拆解的同学有了实际操作的经验、而其他同学也被这种新颖的上课方式激发了学习兴趣。

4 教师的教学要能够引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重点突出

学生们在学习中很容易陷入一个盲目的状态,就是不知道自己要学什么。而我们老师要告诉他们的正是这个方面的东西。在上课的时候,我们老师可以在课堂结束的时候给同学们留下一些问号———关于下节课重点难点问题的问号。比如说汽油机供给系的教学。在下课之前给同学们留下几个问题。第一,燃油供给系的作用是什么?第二,燃油供给系有哪些组成。第三,化油器的工作系统由哪些组成等等。这些问题的作用一个是把学习的重点给指出来了,还有一个作用是引导出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在自发的寻求答案的时候去找到学习的方向。而老师在上课的时候他们就把自己在自发学习中遇到的疑问给解决掉。大大的提高了教学效果。还有一个就是现在汽车发展更新很快,我们的教学内容也要跟得上时代。现在有的课本教材严重滞后于汽车技术的发展,举个例子电子控制喷油已经出来许久了,而有的教材还在把很大一部分篇幅放在已经被淘汰了的化油器上。教学内容既要讲解汽车的基本构造基本原理,又要反应汽车的新技术发展趋势。紧跟汽车的发展。这样教育出的学生才能在拥有扎实的基础的同时拥有不落后于时代的新知识、新技术。为此,必须把汽车的一些新知识、新技术补充到教学内容中去。而新技术也更加能够吸引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5 结语

在《汽车构造》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感观认识,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尽量避免学生们陷入到枯燥乏味的课本中,把学生们从单一的、枯燥的课本中解放出来,这样才能更加轻松而有效的学好《汽车构造》这门课程。

参考文献

[1]陈家瑞.汽车构造.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2]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汽车构造与原理.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

汽车构造教学大纲.. 第2篇

一.国内外汽车工业概况

1.世界上第一辆汽车的发明人是:卡尔.本茨(德国);

其诞生日是:1886.1.29。2.我国第一辆汽车于1929.5.在沈阳问世,由张学良将军掌管的辽宁迫击炮厂制造。3.1953.7.我国第一汽车制造厂在长春兴建,1956.7.15.正式投产,生产出新中国第一辆解放CA10型载货汽车。并于1958年又生产出了我国第一辆东风牌轿车,接着又开始小批量生产CA7560高级轿车。

二.汽车类型

按用途分类,运输汽车主要有:

(1)轿车(7):按发动机排量L分:微型:小于1.0;普通型:1.0-1.6;中级:1.6-2.5;中高级:2.5-4高级:大于4(2)客车(6):9个以上座位(包括驾驶员座位)。客车可按长度(m)分级

微型:小于3.5

轻型:3.5-7;

中型:7-10;

大型:10-12;

特大型:大于12(铰接式);10-12(双层)

(3)载货汽车(1):按其总质量(t)分级 :微型:小于1.8; 轻型:1.8-6; 中型:6-14; 重型:大于13(4)越野汽车(2):可按其总质量(t)分级:轻型:小于5.0;中型:5.0-13;重型:大于13(5)自卸汽车(3)

(6)牵引汽车(4):分为半挂牵引汽车和全挂牵引汽车

(7)专用汽车(5)

(8)半挂车(9)按最大总质量(t)分:轻型:小于7.1;中型:7.1-19.5;重型:19.5-34;超重型:大于34 三.国产汽车编号规则

1.1988年我国颁布了国家标准GB9417-88《汽车产品型号编制规则》。该标准规定国产汽车型号由汉语拼音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组成。包括首部、中部、尾部三部分内容。

首部:两或三个汉语拼音字组成,是企业名称代号。如:CA 代表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BJ代表北京汽车公司等。

中部:由四位阿拉伯数字组成。左起首位数字代表汽车类型;中间两位数字是汽车的主要特征参数;最末位是产品的生产序号。

汽车型号中部4位阿拉伯数字代号的含义

首位数字表示汽车类型

中间两位数字表示汽车的主要特征参数

末位数字表示企业自产品序号

载货汽车

表示汽车总质量(t)的数值 越野汽车

自卸汽车

当汽车质量小于10t时,前面以“0”占位;

牵引汽车

当汽车质量大于100t时,允许用三位数字

以0.1.2.------依次排列 专用汽车

客车

表示汽车的总长度0.1m的数值;

当汽车总长度大于10m时,计量单位为m 轿车

表示年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容积0.1L的数值

半挂车及专用半挂车

表示汽车总质量(t)的数值

当汽车质量小于10t时,前面以“0”占位;

当汽车质量大于100t时,允许用三位数字

尾部:分为两部分:前部分由汉语拼音字母组成,表示专用汽车分类代号,例如:X代表厢式汽车;G代表罐式汽车;C代表仓栅式汽车等。四.汽车的总体构造

汽车通常由发动机、传动装置、行驶和控制装置、车身和电气设备等部分组成。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装置,它的作用上使供入其中的燃料燃烧而发出动力。一般汽车都采用往复式内燃机。汽油发动机由两大机构五大系统组成(机体组、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冷却系、润滑系、点火系和启动系);柴油机由两大机构四大系统组成(无点火系)。

传动装置是将发动机输出的动力传给驱动车轮的装置,它包括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驱动桥、主减速器、差速器等部件。

行驶和控制装置是将汽车各总成及不见连接成一个整体、起到支撑全车并保证汽车正常行驶的装置。它包括制动器、转向器、悬架、车轮等部件。车身是形成驾驶员和乘客乘坐空间的装置。也是存放行李等物品的工具,即它既是保安部件又是承载部件。轿车车身由本体、内外装饰和车身附件等组成。

电气设备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由电源、发动机点火系(汽油机)和启动系、照明和信号装置、空调、仪表和报警系统以及辅助电器等组成。

第一章

发动机的基本知识

一.发动机的定义.分类几特点

1.定义:发动机是将某一种形式的能量转换为机械能的机器。2.分类:热力发动机分为:内燃机和外燃机

3.根据发动机将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的主要构件形式,车用发动机可分为活塞式内燃机与燃气轮机两大类。

4.活塞式内燃机按活塞运动方式分为往复活塞式和旋转活塞式两种。5.车用内燃机根据其燃料的不同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二.往复活塞式内燃机的分类

对于往复活塞式发动机,每一次能量转换都必须经过吸入空气.压缩和输入燃料,使之着火燃烧而膨胀做功,再将生成的废气排出这样一个连续的工作过程。该过程称为发动机的一个工作循环。根据每一个工作循环所需活塞行程数又可将往复活塞式内燃机分为四行程发动机与二行程发动机。若完成一个循环需要活塞往复四个行程的称为四行程发动机,完成一个循环需要活塞往复两个行程的便称为二行程发动机。三.发动机的主要性能指标与特征

1.发动机的动力性指标有:有效转矩.有效功率等。2.发动机的经济性指标:一般用燃油消耗率来表示。

3.发动机的速度特征:是指发动机的功率.转矩和燃油消耗率三者随曲轴转速变化的规律。

四.GB725-82主要内容简介

内燃机型号应能反映内燃机的主要结构特征及性能,它由四部分组成:

1.首部:为产品系列符号和(或)换代标志符号,由制造厂根据需要自选相应字母表示,但需主管部或由部主管标准化机构核准。

2.中部:由缸数符号、行程符号、气缸排列形式符号和缸径符号组成。3.后部:结构特征和用途特征符号,以字母表示。

4.尾部:区分符号。同一系列产品因改进等原因需要区分时,由制造厂选用适当符号表示

型号编制示例

汽油机:1E 65 F——表示单缸,直列二行程,缸径65mm.风冷.通用型。

4100 Q——表示四缸,直列四行程,缸径100mm

水冷.车用。

柴油机:165F ——表示单缸,直列四行程,缸径65mm,风冷。

R175——表示单缸,直列四行程,缸径75mm,水冷,通用型。(这里取 R表示175的换代标志符号)。

R175ND——表示单缸,直列四行程,缸径75mm,凝气冷却,发电用。

495T——表示四缸,直列四行程,缸径95mm,水冷,拖拉机用。

注:直列及单缸卧式、水冷、通用型均无符号表示。

F-风冷;N-凝气冷却;S-十字头式;Z-增压;T-拖拉机;M-摩托车;G-工程机械;Q-车用;D-发电机组。

第二章

曲柄连杆机构

一.曲柄连杆机构的功用

曲柄连杆机构是往复活塞式内燃机将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的主要机构。其功用是把燃气作用在活塞顶面上的压力转变为曲轴的转矩,向工作机械输出机械能。二.曲柄连杆机构的组成

1.曲柄连杆机构由机体组.活塞连杆组.曲轴飞轮组 三部分组成:(1)机体组主要包括气缸体.曲轴箱.气缸盖.气缸垫及油底壳 等;(2)活塞连杆组主要包括活塞.活塞环.活塞销.连杆 等;(3)曲轴飞轮组主要由曲轴.飞轮 等组成。2.汽车发动机多采用水冷的冷却方式。3.活塞必须具备的条件:(1)足够的强度和刚度,特别是活塞环槽区要求有较大的强度,以免活塞环被击碎;

(2)较小的质量,以保持较小的惯性力;(3)耐热的活塞顶及弹性的活塞裙;

(4)良好的导热性和极小免得热膨胀性,以便有较小的安装间隙;

(5)活塞与气缸壁间有较小的摩擦因数。

4.活塞头切有若干环槽,用以安装活塞环。上面的2-3道槽用来安装气环,下面的一道用来安装油环。油环槽的底部钻有若干小孔,以使油环从气缸壁上刮下的多余润滑油经此流回油底壳。

5.气环的主要作用是密封气缸中的高温.高压燃气,防止其大量漏入曲轴箱,同时它还可将活塞头的70%-80%的热量传导给气缸壁。

6.油环的作用是刮除气缸壁上多余的机油,并在气缸壁上布上一层均匀的油膜,既可防止机油窜入燃烧室,又可减小活塞及活塞环与气缸的磨损。

7.活塞环(特别是第一道气环)是发动机所有零件中工作寿命最短的。

8.活塞销的功用是连接活塞和连杆小头,将活塞所承受的气体压力传给连杆。

9.连杆的功用是将活塞承受的力传给曲轴,推动曲轴转动,变活塞的往复运动为曲轴的旋转运动。

10.曲轴的主要作用是将活塞连杆组传来的气体压力转变为转矩,然后通过飞轮传递到汽车的传动系;此外,还用来驱动发动机的配气机构和其它辅助装置。11.直列四缸四行程发动机的发火顺序有两中方式(性能上没有差别),即1-2-4-3或1-3-4-2。12.飞轮:是一个转动惯量很大的圆盘。其主要作用是储存做功行程、的一部分能量,以克服各辅助行程的阻力,使曲轴均匀旋转,使发动机具有克服短时超载的能力。此外,飞轮又作为汽车传动系中摩擦离合器的主动盘。

第三章

配气机构

一.概述

1.发动机配气机构的功用是根据发动机每一气缸内进行的工作循环顺序,定时地开启和关闭各气缸的进、排气门,以保证新鲜可燃混合气(汽油机)或空气(柴油机)得以进入气缸并把燃烧后生成的废气及时排出气缸。

2.配气机构主要分为气门配气和气口配气两种。汽车发动机一般采用气门配气机构。3.配气机构按气门的布置形式可分为气门顶置式和气门侧置式;

按凸轮轴的布置形式可分为凸轮轴下置式.凸轮轴上置式;

按凸轮轴的传动方式可分为齿轮传动式.链条传动式和齿形带传动式;

按每个气缸气门数及其排列方式可分为二气门式.四气门式.五气门式等。二.配气相位的定义:用曲轴转角表示的进、排气门实际开闭时刻和开启持续时间,称为配气相位。

分类:进气门的配气相位、排气门的配气相位、气门叠开。

三.配气机构的主要零部件:气门组、气门传动组

1.气门组包括:气门、气门导管、气门座、气门弹簧 等主要零部件,其作用是实现气缸的密封。

2.气门传动组主要包括:凸轮轴、凸轮轴正时齿轮、挺柱、推杆(气门顶置式配气机构)、摇臂、摇臂轴。

3.气门有由头部和杆部两部分组成,头部用来封闭 气缸的进、排气通道,杆部则主要为气门的运动导向。气门的作用是与气门座相配合,对气缸进行密封,并按工作循环的要求定时开启和关闭,使新鲜气体进入气缸,使废气排出气缸。4.气门导管的功用是给气门的运动导向,并为气门杆散热。

5.气门座的作用是靠其内锥面与气门锥面的紧密贴合密封气缸,并接受气门传来的热量。

6.气门弹簧借其张力克服气门关闭过程中气门及传动件因惯性而产生的间隙,保证气门及时落座并紧密贴合,同时也可防止气门在发动机振动时因跳动而破坏密封。7.气门传动组的作用是使气门按发动机配气相位规定的时刻及时开、闭,并保证规定的开启时间和开启高度。

8.挺柱的作用是将凸轮的推力传递给推杆或气门杆,并承受凸轮轴旋转时所施加的侧向力。

9.推杆的作用是将凸轮轴经过挺柱传来的推力传递给摇壁,它是配气机构中最易弯曲的细长零件。

10.摇壁是一个中间带有圆孔的不等长双臂杠杆,其作用是将推杆传来的力改变方向,作用到气门杆尾部使其推开气门。

第四章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任务是根据发动机各工况的不同要求,准确计算空气燃油混合比,并将一定数量和浓度的可燃混合气供入气缸,最后将燃烧做功后的废气排入大气。.一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组成:汽油机燃料供给系一般由下列装置组成: 1.汽油供给装置

包括油箱、汽油滤清器、汽油泵、汽泡排除器、吸油管、回油管 2.空气供给装置

包括空气滤清器 3.可燃混合气形成装置

包括化油器

4.废气排出装置

包括排气管和排气消声器

三.汽油的主要性能指标为:爆发性、抗爆性和热值。

1.评定汽油抗爆性的指标是辛烷值。辛烷值高则汽油抗爆性好;反之,汽油抗爆性差。2.评定辛烷值最常用的方法有马达法(MON)和研究法(RON)3.汽油机还可按其压缩比选择汽油辛烷值。一般压缩比高的汽油机应选用辛烷值高的汽油;反之,选用辛烷低的汽油。

4.汽油的热值是单位质量(1kg)的汽油完全燃烧后所产生的热量。汽油的热量值约为44000kj/kg.四.可燃混合气成分的三种表示方法:(1)空燃比

(2)燃空比

(3)过量空气系数 四.化油器各工作系统:1.主供油系统

2.怠速系统

3.加浓系统

4.加速系统

5.起动系统 五.汽油喷射的基本概述:它是用喷油器将一定数量和压力的汽油直接喷射到气缸或进气歧管中,与进如的空气混合而形成可燃混合气。其目的是为了提高汽油的雾化质量,改善燃烧,以改善汽油机的性能。

六.汽油喷射系统的类型:按喷射方式的不同,可分为间歇工作式和持续工作式。七.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

1.L——Jetronic系统:其主要部件有:电动汽油泵、汽油压力调节器、喷油器、空气流量计、冷启动阀、热定时器、附加空气滑阀、节气门开关、分配管、氧传感器。

第五章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

一.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组成:柴油箱、柴油粗滤器、输油泵、柴油细滤器、喷油泵、喷油器及油管等部件组成。

二.柴油的使用性指标主要是:发火性、蒸发性、粘度和凝点。

1.发火性是指柴油的自燃能力。柴油机工作时,柴油被喷入燃烧室后,并非立即着火,而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物理和化学准备,这个准备时间称为备燃期。备燃期过长,在燃烧开始前燃烧室内积存的柴油过多,致使燃烧开始后气缸内压力升高过快,是柴油机工作粗暴;反之,备燃期短,会使发动机工作柔和,而且可在较底温度下发火,有利与启动。柴油的发火性用十六烷值表示,十六烷值越高,发火性越好。

2.凝点是表示柴油冷却到开始失去流动性的温度。柴油的凝点应比柴油机最低工作温度低3~5摄氏度。凝点过高将造成油路堵塞。

二.目前柴油机可燃混合气的形成方法基本上有两种:(1)空气雾化混合(2)油膜蒸发混合

1.根据气缸中压力和温度的变化特点,可将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过程按曲轴转角划分为四个阶段:

(1)备燃期

(2)速燃期

(3)缓烟期

(4)后燃期

2.柴油机燃烧室按结构形式分为两大类:统一式燃烧室和分隔式燃烧室。

四.输油泵的功用:是保证低压油路中的正常流动,克服柴油滤清器和管路中的阻力,并以一定的压力向喷油泵输送足够量的柴油,输油量应为负荷最大供油量的3~4倍。五.喷油泵:又称为高压油泵,其功用是根据发动机的不同工况,定时、定量地向喷油器输送高压柴油。喷油泵的分类:(1)柱塞式喷油泵;(2)喷油泵—喷油器;(3)转自分配式喷油泵。喷油泵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在油量调节拉杆位置不变的情况下,供油量会随曲轴转速的变化而变化。

六.调速器:作用是根据柴油机负荷的变化,自动地调节喷油泵的供油量,以保证柴油机在各种工况下稳定运转。

现在柴油机上应用最广泛的是机械离心式调速器。按其调节作用的范围不同,可分为两速调速器和全速调速器。

七.喷油提前角:是指喷油器开始喷油至活塞到达上止点之间的曲轴转角。它是由喷油泵的供油提前角来保证的。

1.联轴节:又称连接器,它是用来连接喷油泵凸轮轴与其驱动轴的。

2.喷油提前角自动调节器:它位于联轴节和喷油泵之间,它能随发动机转速的变化自动改变喷油提前角。八.喷油器:其功用有两个:(1)使一定数量的燃油得到良好的雾化,促进燃油着火和燃烧;

(2)使燃油的喷射按燃烧室类型合理分布,使燃油与空气得到迅速而完善的混合,形成均匀的可燃混合气。

1.喷油器应满足的要求:1)它应具有一定的喷射压力和射程,以及合适的喷雾锥角和喷雾质量;

2)停止喷油要迅速,不发生燃油的滴漏,以恶化燃烧过程;

3)最好的喷油特性是在每一循环的供油量中,开始喷油少,中期喷油多,后期喷油少。

2.喷油器中最关键的零件是:针阀和针阀体,两者合称为针阀偶件。它们是不能、互换的。

九.PT染油供给系统:它的供油量是由燃有泵的输出压力P和喷油器的进油时间T决定的。

1.PT燃油泵:是PT燃油供给系统的关键部件,它起到输油、调压和调速的作用。2.PT燃油供给系统是通过PT泵的供油压力和喷油器的喷油时间两个因素的匹配对循环供油量加以控制的。

十.废气涡轮增压器:它主要由涡轮机和压力机(增压器两大部分组成。涡轮机将柴油机排出的废气能量转变为机械能。压力机则利用涡轮输出的机械能,把空气的压力提高,然后送至气缸内,以达到增压的目的。

1.柴油机增压是将进入气缸内的空气利用一种装置先进行压缩,以提高其密,并在燃料供给系统的良好配合下,使更多的燃料及时获得充分燃烧,从而提高平均有效压力和功率,同时还可以提高柴油机的经济性,改善排放性能。

2.按压缩空气是所用能源的来源不同,增压方式有:机械增压、废气涡轮增压。十一.电子控制柴油机间介

1.燃油喷射量控制;2.怠速控制;3.燃油喷射正时的控制;4.进气节流控制;5.自诊断与故障保护。

第六章 发动机冷却系

一.冷却系的作用:使发动机得到适度的冷却,从而保持在最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工作。

分类:按冷却介质的不同,分为:水冷系、风冷系。

二.水冷系的主要部件:1.散热器;2.水泵;3.风扇;4.节温器;5.风扇离合器和温控开关;6.百叶窗。三.冷却水:应是清洁的软水,如雨水、自来水等。(井水、河水、海水等因含有大量的矿物质而称为硬水)

四.防冻剂的作用:降低冰点、提高沸点。

第七章

发动机润滑系

润滑系的功用:是将清洁的、压力和温度适宜的润滑油不断地供给各运动零件的摩擦表面,以减少零件的摩擦和磨损;流动的润滑油还能清除摩擦表面的磨屑、尘沙、积炭等杂质;润滑油还能吸收摩擦面的热量,填充零件间隙与空隙,减少气体泄漏,帮助活塞环加强密封;减缓零件间冲击振动;降低工作噪声及防止零件表面生锈。

一.润滑方式:(1)压力润滑;(2)飞溅润滑。二.润滑系的组成:(1)油底壳;(2)机油泵;(3)限压阀和旁通阀;(4)机油滤清器;(5)机油散热器;(6)机油压力表、温度表和机油标尺。

1.机油泵:它的作用是将一定数量的机油建立起压力并输送到各摩擦表面。常用的有齿轮式和转子式。

2.滤清器:为了保证滤清效果,使用多级滤清器:集滤器、机油粗滤器和机油细滤器。

三.润滑剂的种类:润滑油和润滑脂。

评定润滑油品质的主要指标是粘度1,通常用运动粘度来表示。四.曲轴箱通风的方法有两种:(1)利用汽车行驶的风扇所造成的气流,使与曲轴箱相连的出气管口形成一定的真空度,从而将气体抽出曲轴箱外的所谓自然通风法;一般多用于柴油机。

(2)利用发动机进气管道的真空度作用,使曲轴箱内气体被吸入气缸的所谓强制通风法。

第八章

汽油发动机点火系

目前汽油机应用的点火系有:蓄电池点火系(被称为传统点火系)、磁电机点火系及晶体管点火系。

一.点火提前角:是从发出点火花到活塞到上止点间的曲轴转角。二.蓄电池点火系的主要部件:1.分电器;2.点火线圈;3.火花塞

三.无触点点火系:其基本特点是利用传感器来代替触点触发和控制点火系的工作。

无触点点火系按触发方式的不同分为:磁感应式(磁脉冲式)、光电式和霍尔效应式等。

四.微机控制的半导体点火系的基本结构主要有:传感器、电子控制器(ECU)、掉货电子组件、点火线圈等。

第九章

发动机起动系

一.发动机的起动:发动机由静止状态到工作状态,需用外力转动曲轴,在外力作用下曲轴从开始转动到发动机开始自动怠速运转的全过程,称为发动机的起动。二.汽车发动机常用的起动方式有:人力起动和电动机起动。

三.汽、柴油机冷起辅助装置有:电热塞、进气加热器和电火焰预热器等。四.起动机一般由三部分组成:直流电动机、操纵机构和离合机构。

1.直流电动机的作用: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构造:由电枢、磁极和换向器等部分组成。2.操纵机构的操纵方式有两种:直接操纵式和电磁操纵式。

3.离合机构的作用是:发动机起动是,使起动机的动力通过飞轮传给曲轴;发动机起动完毕后,立即切断动力传递路线,避免发动机通过飞轮驱动起动机高速旋转。

目前,常用的起动机离合机构有三种形式:滚动式、摩擦片式和弹簧式。

《汽车构造之底盘部分》 1.汽车指以下三种车辆:

A—由动力驱动,具有四个或四个以上车轮的非轨道承载的车辆,主要用于:载货或载人;牵引车辆、特殊用途。

B—与电力线相连的车辆,如无轨电车。C—整车整备质量超过400kg的三轮车辆。2.汽车分为:乘用车和商用车两大类。

定义:乘用车——在其设计和技术特性上主要用于载运乘客及其随身行李或临时物品的汽车,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不超过9个座位。

商用车——在设计和技术特性上用于运送人员和货物的汽车,乘用车不包括在内。如货车、客车、牵引车等。3.汽车的整体结构主要由:(1)发动机及附配件系统;(2)底盘;(3)汽车车身;(4)汽车电器和电子设备;(5)附属设备组成。4.底盘主要由:(1)传动系(2)行驶系(3)转向系(4)制动系 组成 5.发动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包括:(1)进气冲程(2)压缩冲程(3)作功冲程(4)排气冲程 6.发动机排量指发动机各气缸工作容积之和。

工作容积指活塞从上止点运动到下止点所扫过的气缸容积。

7.发动机的主要性能指标与特性有:1)有效转矩2)有效功率3)燃油消耗率4)发动机外特性5)发动机万有特性

8.发动机的附配件系统主要有:(1)进气系统(2)排气系统(3)冷却系(4)燃料供给系统(5)起动系统等。

9.进气系统的功能:向发动机各工作气缸提供新鲜、清洁、密度足够大的空气。

10.排气污染物主要包括:

(1)HC碳氢化合物

(2)CO一氧化碳

(3)NOX氮氧化合物

(4)PM微粒

11.传动系的构成部件有:(1)离合器及操纵机构、(2)变速箱及操纵机构、(3)万向传动轴、(4)驱动桥。12.传动系的功能:(1)减速和变速(2)实现汽车倒驶(3)必要时中断传动(4)差速作用

将发动机发出的动力传给驱动车轮,保证汽车在不同使用条件下正常行驶,并具有良好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13.离合器的功能:(1)切断和实现对传动系的动力传递,将发动机与传动系平顺地接合,保证汽车平稳起步。

(2)换档时将发动机与传动系分离,减少变速器中换档齿轮之间的冲击。(3)限制传动系所承受的最大扭矩。

(4)有效降低传动系的振动和噪声。

14.摩擦离合器可分两大类:(1)膜片弹簧离合器

(2)螺旋弹簧离合器。15.变速箱的功能:(1)改变发动机传到驱动轮上的转矩和转速,使汽车在各种工况下都能在最有利的工况范围(功率较高而油耗较低)内工作。

(2)在发动机旋转方向不变的前提下,使汽车能倒退行驶。

(3)利用空档中断动力传递,使发动机能够起动、怠速,便于变速器换档或动力输出。

16.传动轴的功能:在工作过程中相对位置不断改变的两根轴间传递转矩和旋转运动。17.后桥总成的功能:(1)承受作用于路面和车架或车身之间的垂直力、纵向力和横向力。

(2)增大由传动轴或变速器传来的转矩。(3)将动力合理地分配给左右驱动轮。

18.行驶系的构成部件有:(1)车架

(2)悬架

(3)车桥

(4)车轮与轮胎。19.行驶系的功能:(1)接受发动机经传动系传来的转矩,并通过驱动轮与路面间的附着作用,产生路面对汽车的牵引力,保证整车正常行驶。

(2)传递并承受路面作用于车轮上的各向反力及其所形成的力矩。(3)缓和不平路面对车身造成的冲击和振动,保证汽车行驶平顺性。(4)与汽车转向系配合工作,实现汽车行驶方向的正确控制,保证汽车的操纵稳定性。20.车架的功能:(1)支承连接汽车的各零部件:车架是全车的装配基体,汽车的绝大多数部件和总成都是通过车架来固定其位置的。

(2)承受来自车内外的各种载荷

21.悬架的作用有:(1)传递作用在车轮和车架(或车身)之间的一切力和力矩。把路面作用于车轮上的垂直反力(支承力)、纵向反力(牵引力和制动力)和侧向反力以及这些反力所造成的力矩都要传递到车架上,以保证汽车的正常行驶。

(2)缓和路面传给车架(或车身)的冲击载荷,衰减由此引起的承载系统的振动,保证汽车的行驶平性。

(3)保证车轮在路面不平和载荷变化时有理想的运动特性,保证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22.悬架可分两大类 :非独立悬架和独立悬架。23.简述非独立悬架和独立悬架的优缺点。非独立悬架的主要优缺点:

优点:结构简单、制造容易、维修方便、工作可靠

缺点:(1)由于整车结构的限制,钢板弹簧不可能有足够的长度,刚度较大,平顺性较差。

(2)簧下质量较大。

(3)不平路面行驶时左右车轮相互影响,并使车辆倾斜。独立悬架的主要优缺点: 优点:(1)由于弹性元件只承受轴向力刚度较小,使车身振动频率降低,改善了汽车的行驶平顺性。

(2)簧下质量小。

(3)左右车轮各自独立运动互不影响,可减少车身的倾斜和振动,在起伏路面能获得良好

的地面附着力。

缺点:结构复杂,成本较高,维修困难。24.前轮定位参数有:(1)主销后倾角

(2)主销内倾角(3)前轮外倾角

(4)前轮前束

25.前轮定位参数的功能是:

保证汽车稳定的直线行驶,使转向轮具有自动回正作用。当转向轮在遇外力作用发生偏转时,在外力消失后,应能自动回到直线行驶的位置。这种自动回正作用是由转向轮定位参数来保证实现的。

26.简述车轮总成的功能:(1)支撑整车的质量;(2)缓和由路面传来的冲击力;(3)通过轮胎与路面间产生的附着力来产生驱动力和制动力。

(4)通过轮胎产生自动回正力矩,使车轮保持直线行驶的方向。

(5)越障提高通过性。27.轮胎的发展趋势:子午线化、无内胎化、扁平化。28.请说明7.00-16 12PR、7.00R16 12PR、9.R22.5 14PR、205/75R17.5 122/120L轮胎规格代号的含义?

(1)7.00-16 12PR

7.0— 轮胎名义宽度为7英寸;__——表示斜交胎;16——所配轮辋的名义直径为16英寸;12PR——层级

(2)7.00R16 12PR

R——表示子午线胎。其余均同7.00-16 12PR(3)9R22.5 14PR

9——轮胎名义宽度为9英寸;R——表示子午线胎;

22.5——表示无内胎轮胎,所配轮辋名义直径为22.5英寸;14PR——层极

(4)205/75 R17.5 122/120L 205——轮胎名义宽度为205mm;75——扁平系数,轮胎断面高度/轮胎断面宽度=75%;R——子午线胎

17.5——表示无内胎子午线胎,所配轮辋名义直径为17.5英寸;122——单胎负荷指数;120——双胎负荷指数

L——速度级别,120Km/h

29.选择轮胎的两个关键指标是什麽?是如何定义的?如何应用? 两个关键指标是:轮胎的负荷指数和速度级别。

定义:负荷指数——轮胎在速度级别表明的速度下行驶时的最大负荷能力。

速度级别——轮胎在负荷指数对应的负荷下行驶时所允许的最高车速。应用:汽车所有轮胎的负荷能力之和不应低于汽车满载时的总质量参数。前轮轮胎的负荷能力之和不应低于满载时前轴质量参数,后轮轮胎的负荷能力之和不应低于满载时后轴质量参数。

轮胎的速度级别不应低于汽车的最高行驶车速。30.请说明5.5F-16和17.5×6.0轮辋代号的含义?

(1)5.5——轮辋名义宽度为5.5英寸; F—轮辋轮缘代号;——表示为多件式轮辋;16—轮辋名义直径为16英寸

(2)17.5——轮辋名义直径为17.5英寸;×——表示为一件式轮辋;6.0——轮辋名义宽度为6英寸。

31.与斜交轮胎相比,子午线轮胎有何优缺点? 优点:(1)子午线轮胎耐磨性好(即耐磨耐用,耐磨性能较斜交胎提高60-120%)。

(2)子午线轮胎的滚动阻力小(降低油耗)。

(3)子午线轮胎牵引力和刹车性能好。

(4)子午线轮胎的转弯能力大,方向盘很敏感,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好。(5)子午线轮胎的噪音小。

(6)子午线轮胎的舒适性好。

(7)子午线轮胎生热小(即高速安全)。(8)子午线轮胎的高速性能好。

(9)子午线轮胎耐机械损伤性好。缺点:(1)抗超载能力较斜交胎差。

(2)对路况要求较为苛刻。

(3)对车型要求也较斜交胎严格。

(4)比斜交胎生产、储存、运输难度大。

32.转向系的功能是:保持或者改变汽车行驶方向的机构,在汽车转向行驶时,保证各转向轮之间有协调的转角关系。

33.转向系分为两大类:机械转向和动力转向。34.制动系的功能:(1)以适当的减速度降速行驶直至停车。(2)在下坡行驶时使汽车保持适当的稳定车速。(3)使汽车可靠地停在原地或坡道上。

35.蓄电池的选用原则:首先选起动型,然后根据起动机要求的电压和容量选择蓄电池型号。确认发动机的起动系统为12V还是24V(在起动机上有标示),为12V则配一只蓄电池,为24V则配两只蓄电池。然后选择蓄电池的容量,蓄电池所能提供的冷启动电流必须大于发动机所需要的冷启动电流,当没有发动机所需的冷起动电流数据时,按经验公式Q=(600-800)P/U估算所需的蓄电池容量,式中P为起动机功率,U为起动机电压。36.6— A—120蓄电池的代号含义:6—表示蓄电池由6个单格串联,额定电压为12V;

Q—表示为起动型蓄电池;

A---表示为干荷电蓄电池

120—额定容量为120Ah,即完全充足电的蓄电池,当电解液温度为25度时,以6.00A的电流连续放电20h后,端电压由12V下降到10.5V时所输出的电量。

37.汽车的动力性:指汽车在良好路面上直线行驶时由汽车受到的纵向外力所决定的所能达到的平均行驶车速。

38.动力性的评价指标有:

(1)最高车速

(2)加速时间

(3)最大爬坡度

39.汽车的行驶阻力有:(1)滚动阻力

(2)空气阻力

(3)上坡阻力

(4)加速阻力 40.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指在保证动力性的条件下,汽车以尽量少的燃油消耗量经济行驶的能力。

41燃油经济性评价指标有:(1)等速百公里燃油消耗量——汽车在满载时,以最高档在水平良好路面上等速行驶100Km的燃油消耗量。

(2)循环行驶工况百公里油耗——以典型的循环行驶工况来模拟汽车的实际运行状况测得的百公里燃油消耗量。

42.汽车的制动安全性是指:汽车行驶时能在短距离内停车且维持行驶方向稳定性和在下长坡时能维持一定车速的能力。43.制动安全性的评价指标有:(1)制动效能:制动距离与制动减速度。

(2)制动效能的恒定性:抗热衰退性能。

(3)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不发生跑偏、侧滑、失去转向的能力。

44.制动跑偏是指: 汽车直线行驶制动时,在转向盘固定不动的条件下,汽车有自动向左侧或右侧偏驶的现象。

45造成制动跑偏的原因主要是:(1)汽车左右车轮、特别是转向轴左右车轮制动力不相等造成的。

(2)制动时悬架导向杆系与转向系拉杆在运动学上不协调,发生杆系间的运动干涉,致使转向轮偏转发生跑偏。其跑偏的方向是固定的,通过正确设计可以避免。

46.汽车的操纵稳定性是指:在驾驶员不感到过分紧张、疲劳的条件下,汽车能遵循驾驶者通过转向系及转向车轮给定的方向行驶,且当遭遇外界干扰时,汽车能抵抗干扰而保持稳定运行的能力。

47.汽车的平顺性:指保持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和冲击对乘员舒适性的影响在一定界限之内。

48.汽车的通过性:指汽车能以足够高的平均车速通过各种坏路和无路地带及各种障碍的能力。

49.汽车通过性的评价指标有:(1)最小离地间隙(2)接近(3)纵向通过角(4)离去角(5)最小转弯直径

50.汽车的主动安全性:指汽车防止事故发生的能力。包括汽车的照明、前后视野、制动与操纵稳定性等

51.汽车的被动安全性:指汽车发生事故时,保护乘员的能力。汽车的被动安全性成为碰撞安全性,它取决于结构安全性与乘员约束保护系统。

52.汽车的噪声源主要有(1)发动机噪声:机体、进气、冷却风扇。(2)传动系噪声:齿轮

啮合激振;(3)排气系统噪声:(4)轮胎噪声;(5)制动系噪声;(6)车身噪声。

53.控制排气污染主要方式有:(1)机内净化

(2)排气后处理

54.HFC6700代号表示:HFC——江淮汽车股份公司;6——客车底盘;70——底盘长度为7m;0——产品序列号,表示为第一代产品。

55.被评为中国汽车工业50年最有影响力的底盘产品是: HFC6700。

56.底盘有:HFC6560、HFC6601、HFC6700、HFC6730、HFC6782、HFC6820、HFC6832、HFC6880、HFC6100等。57.按用途不同,底盘分为:(1)公交客车底盘;

(2)营运客车底盘(中短途、长途客运);

(3)旅游用客车底盘。

58.按产品定位不同,底盘主要分为两大系列:(1)超越系列——高档客车底盘;(2)财运系列——中低档客车底盘

59.目前江淮底盘车架结构形式有哪几种?

直大梁、弯大梁、高地板、低地板等。

60.试举例几款江淮为公交市场开发的底盘?

HFC6100、HFC6880、HFC6832等。

提高汽车构造教学质量的探讨 第3篇

摘要: 培养既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又有创新意识的汽车人才,是车辆工程专业教学必需慎重考虑的问题。论文从教学内容设计、理论教学与实验拆装的合理组织、理论教学和实验拆装等多个环节探讨了提高汽车构造教学质量的途径。

关键词:汽车构造;理论教学;实验教学;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U463-4

汽车构造是车辆工程和交通运输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和任务是让学生初步了解国内外汽车工业发展状况,熟悉汽车总体构造、各零部件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重点掌握汽车各大总成和机构的构造及其在整车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同时,配合汽车拆装实验的进行,使学生对汽车总体结构有系统深入的了解,为后续汽车理论、汽车设计、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等专业课程学习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为了在有限学时内完成教学任务,汽车构造教学团队必须对各教学环节和教学过程进行合理分配与组织。

1 理论教学与实验拆装的合理组织

汽车构造课程体系包含汽车构造上册和下册两个部分,其中上册讲授发动机构造和基本工作原理,下册讲授汽车底盘、车身以及电器仪表等各个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我们知道,汽车是一个零件以万计,年产量以千万计的复杂机器,且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出现都会加速汽车产品不断地更新换代,因此,教师的实际授课内容远远大于教材所蕴含的信息量。可见,信息量大是汽车构造课程的最大特点。很显然,我们可以借助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大课堂讲授信息量,但是否会带来一连串诸如教师满堂灌、学生听不懂或者听课质量不好,教学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是值得每一位“汽车构造”课程教师深入思考的问题!经过团队教师的充分调研和论证,我们采用理论教学与实验拆装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且理论学时与实验学时的比例接近1:1,分别为理论教学64学时,实验拆装60学时. 这一学时分配在目前大量壓缩学时的情况下是很不容易做到的,也反映出北航交通学院车辆工程专业培养计划中汽车构造课程的重要程度。

2 理论教学

理论教学方面,我们采用多媒体教学模式,其突出特点是图文并茂,增强直观性。既能让学生通过图形去理解汽车结构和原理,又能通过文字对图形进行必要说明,有利于加强学生的记忆。教师上课前需要收集并整理大量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图片、文字、动画、视频等资料,以减小课堂上的板书工作量,同时还简化了原来需要大量时间解说的内容,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教学效率显著提高。本课程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图片多达1000余幅,视频动画300多个。本课程所制作的平面动画、三维动画能够反映汽车各系统及其零部件的内部结构和运动规律,对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在教学内容设计上,主要讲授汽车的总体构造、各总成、部件及零件的结构、功能和原理等,既强调汽车的基本结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又反映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在汽车技术上的发展成果和趋势,做到讲授典型结构的同时兼顾新颖,启发学生用系统的观点从性能的视角学习汽车构造,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现有结构只是满足汽车性能、实现功能的一种方式,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把学习的乐趣凝聚于探究设计该结构的人的想法,而不是理解构造本身。

3 实验拆装

汽车实验拆装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汽车构造理论教学内容,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其教学内容不仅要与课程的教材内容相结合,同时还要反映现代汽车的新工艺、新技术和新的发展方向。因此,实验内容非常丰富。如何合理组织才能达到预期目的,是需要教学团队充分酝酿讨论并最终确定的。从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角度出发,实验拆装还应紧密联系现代汽车行业的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同时又要兼顾传统的汽车零部件产品,力求多角度、全方位地将汽车构造课程的书本知识与汽车零部件产品联系起来,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认知能力。

首先,在实验拆装内容上,既要体现系统的总体概念,又要兼顾零部件的具体结构特点;既要体现典型结构,又要兼顾现代设计元素等。例如,针对汽车构造上册的实验拆装内容,我们安排了30学时,分别是拆装工具的认识和使用(包括专用工具,如活塞环安装工具、气门锁夹安装工具等)、发动机主要零件(包括曲柄连杆机构和配气机构)和主要间隙的测绘和计算分析、柴油机整机拆装、汽油机整机拆装、柴油机高压油泵拆装、柴油机高压共轨系统观察和分析、化油器观察和分析以及发动机工作原理演示、燃油供给系统工作原理演示等内容。

其次,在实验拆装顺序上,我们采用指导教师讲解和演示、学生拆装和提问、教师答疑和讲解、学生观察和分析、学生组装和教师检查等顺序,同时在每一步骤中结合现代汽车新技术和新工艺进行一定范围的拓展。演示包括拆装工具的使用、零部件的组成和拆装顺序等,要求学生拆装时要多动脑、勤动手。对于有特殊技术要求的零部件,要求学生进行技术分析,以加深印象并真正理解和掌握。

第三,在实验拆装分组上,尽量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动手操作的机会,做到每次实验时每小组人数4~6人,这样更有利于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动手和实际操作能力。然而,这样分组必然造成教师工作量的增加,但为了不使学生失去动手操作的机会,增加教师工作量也是一种无奈之举,或许将来会有更好的方法。

最后,为了增加拆装实验的综合性,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还可以在传统的实验拆装项目基础上设计一些综合性项目,把单纯的拆解观察实验设计为拆解、观察、装配、测量和调试等综合性实验。例如,发动机配气机构中的气门间隙测量和调整、配气相位测量等。通过这样的综合性拆装实验锻炼,使学生学会利用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分析问题,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结语

“汽车构造”作为车辆工程专业的入门级专业基础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培养既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又有创新意识的汽车人才,是车辆工程专业教学必需慎重考虑的问题,也是每一位汽车构造主讲教师都必须面对的挑战。以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合理设计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用发展的眼光去分析汽车结构,才能使学生具有广博的视野和创新的意识。

参考文献

[1] 姬芬竹,高峰,徐国艳. 提高“汽车构造”课堂教学质量的探讨[J]. 高教论坛, 2009(9): 66-69

[2] 杨建军, 黄海波, 王永忠等. 汽车构造实验教学环节探讨[J].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1,9(2):105-108

[3] 韩 英. “汽车构造” 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 实验室科学, 2009(5): 41-42

浅谈《汽车构造》教学方法 第4篇

下面我重点讲讲如何上好《汽车构造》这门课, 首先课前我做了大量备课工作,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 台下十年功, 只有充分备好课才能保证上好课, 上一堂精彩课。课前我收集大量资料并进行汇总, 然后针对本节课进行整理分析, 做到有的放矢, 目标清晰, 重难点突出, 作为老师首先自己对这节课的内容理解透彻, 非常熟练, 结合学生的基础和理解能力选择怎么传授给学生, 选择合理的方式, 合理的授课技巧深入浅出, 娓娓道来, 循序渐进传递给学生, 作为老师必须具有化繁为简的能力, 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寻找合理的方式让学生接受, 重点突破, 从简单知识点入手慢慢分析, 由浅入深。

本人每次上《汽车构造》这门课都带上汽车各种实物零件, 对照实物讲解, 老师容易讲解透彻, 学生容易理解接受, 有的知识点非常抽象, 只有看到实物后才能理解到位, 学生若没看到实物零件, 很难搞清楚来龙去脉。比如上发动机润滑系这节课, 直接把气缸体从实训室带到教室, 让每个学生看看润滑系统结构, 增加学生对润滑系的认识, 看完实物后, 我就开始上理论课, 我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准确讲解润滑系统的作用及结构, 学生马上就理解了, 而且理解的很透彻, 上课前经常带学生到实训楼参观发动机和汽车底盘, 甚至让学生自己动手拆装发动机及汽车底盘, 学生自己动手之后, 对汽车各方面结构及原理都一定了解, 整体上对汽车有更全面深刻的理解, 通过实训课学生对汽车有更多感性及理性认识, 然后再上理论课, 学生理解就轻松多了, 老师上课也轻松多了, 学生上课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很多, 学生普遍反映效果好。在学生上实训课期间, 穿插讲讲理论知识, 现场讲解零件的构造及原理, 增加学生对汽车零件的感性和理性认识, 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 这就是理训一体化教学, 效果超预期,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符合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模式, 在我们学校开始推广理训一体化教学模式, 深得学生的欢迎和领导的肯定。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 我不断完善这种教学模式, 提高此种教学模式的内涵, 使理训一体化教学模式更加科学, 具有可实用性、可操作性、可行性。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上好《汽车构造》这门课, 每次在多媒体上课前我都精心准备好自己制作的PPT, 多媒体教学的优点可以播放视频及动画, 可以节省老师在黑板书写时间, 提高教学效率, 很生动演示给学生看, 学生一看就懂了, 很容易接受, 省去了画图的时间, 这样老师有充分时间把汽车零件构造及原理讲给学生听, 完成教学任务的效率将提高很多。例如在上发送机冷却系统这节课时, 用PPT播放冷却液整个循环过程, 动画演示给学生看, 十分清晰展示了大小循环线路图, 通过老师简单讲解学生就明白了, 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和速度都提高了。本人注重课堂纪律的管理, 对学生课堂管理相对严格, 但又非常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学习方式, 实行人性化管理方法, 十分关心体贴学生, 所以和学生相处和谐, 课堂气氛活跃, 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 鼓励学生与老师互动, 对回答问题积极的同学给予表扬, 上课态度端正的同学给予表扬, 作为老师我用宽广的胸怀发现学生的优点及闪光点, 挖掘学生的潜力, 最大化发挥他们的潜能, 激励他们求知的欲望, 我在课堂上非常尊重每个学生, 用眼神和每个学生交流, 使每个学生都感到被重视, 课堂的气氛和温馨, 师生之间的关系和谐, 学生喜欢我这个老师, 也认可我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

本人在上《汽车构造》课时非常注重教学目标的统一性,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强调教师的示范性和学生动手相统一, 在上实训课时, 我自己首先做一遍给学生看, 比如拆装发动机, 我自己先动手拆装发动机给学生看, 边拆边讲, 主要讲讲发动机的拆装流程及主要零部件名称, 然后放视频给学生观摩, 最后把学生分成若干组让他们自己动手操作, 一个班按每组6人分成若干小组, 每组选个组长, 负责本组安全管理、纪律管理及考勤管理等等, 大家通过团队协作共同完成整个发动机拆装, 工具和零部件摆放要井然有序, 规范学生动手操作动作, 不能野蛮操作, 要求学生正确使用工具进行操作, 我发现高职层面的学生对动手拆装发动机很感兴趣, 同学们非常自觉配合老师, 每组同学都能在老师的要求下按时完成任务真正能够熟练掌握发动机拆装。实训课和理论课要交叉安排, 彼此相互渗透, 充分利用学校的实训室的资源, 行为引导, 强化目标, 突出实训能力, 整合所有资源服务好学生, 一切都是为了学生, 为了学生一切, 学生是我们服务的对象, 只有学生真正学到东西, 只有学生真正掌握一项操作技能, 只有学生真正有一项特长, 他们进入社会才能被市场认可, 被社会接受, 提升了学校的品牌形象, 极大促进学校的品牌宣传, 有利于学校招生, 使学校走上良性发展道路, 学校才能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课程组织形式:结合任务型驱动, 每一段时间完成一个任务, 每一个任务驱动练习时, 都施以教师先讲、学生提问;教师示范、学生练习;教师总结、学生反馈相结合的教学过程控制。下面详细讲解发动机润滑系统, 结合任务驱动法如何上好这次课, 上课开始首先向学生提问, (1) 润滑系统的作用; (2) 润滑系统油压偏高及偏低的具体原因, 以问题为导向我开始给学生上课, 学生带着问题在听课过程中, 边听课边主动思考, 有目标有目的听课, 作为老师的我层层剖析, 循序渐进, 思路清晰, 老师和学生的目标相统一, 以任务为导向, 最后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 弄清楚了润滑系统的作用, 理解了油压偏高及偏低的原因, 学生反映效果好, 每次课结束后学生和老师一起都要总结归纳反馈, 是否搞清楚课前提出的问题。任务驱动法特点: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实践证明任务驱动教学法有利于激发学生自己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驱动力,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 每一位学生根据自己的任务都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思考空间, 我自己的体会是课堂气氛活跃了, 课堂教学过程中充满了民主、充满了个性及人性, 学生和老师的关系也很和睦。因为我毕竟才开始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教学, 好处多多, 但是也存在不足之处,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学进度和授课计划不统一, 因为课堂开放、气氛活跃, 每个学生掌握程度不一样。 (2) 课堂管理有待改进, 老师和学生互动积极频繁, 极个别同学干扰其他同学。 (3) 任务驱动教学法强调是团队协作, 对学生个人成绩很难评价。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一定不断完善任务驱动教学法。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 教学总结 第5篇

本学期我担任14秋汽修班的《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通过一个学期的理论和实训教学,使学生对汽车电气设备的基本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并掌握了一定的维修技术,可以说从一个门外汉已经迈入了大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效果,通过大家的努力,达到了大纲对知识掌握、能力训练方面的要求,同时加强了同学们的劳动观点、组织纪律性,团结协作精神、安全操作意识、理论联系实际,指导实践操作的能力也得到了相应提高,使学生认识到要做好任何事情,必须要有严谨的、精益求精的、踏踏实实的、认真的工作作风和态度,在这几方面学生经过学习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在实训中,学生拓宽了知识面,锻炼了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动手操作能力,综合素质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同时实训也为推动我校实训教学改革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下面是本人的本学期的教学经验及教训。

一、明确教学目的、制定了教学计划。安排课程的学习,目的是使学生熟悉地掌握汽车电气设备与维修的基本操作方法,初步掌握工具的使用维护技能,并能达到一定的水平。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重视学生实训安全和良好习惯的培养。学生开始实训前先进行准备教育,主要内容是尊师教育、安全操作教育、文明操作教育、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专业思想教育、学习方法教育,打扫车间卫生训练、工量具摆放训练。通过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意识,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2、因材施教,就地取材。

在实训过程中基本上实行“包教包会”,确保每一个学生达到基本标准要求,对于极个别差的学生,如果在规定的实训期间内达不到要求,允许在课余时间训练达到要求,同时为优秀的学生创造脱颖而出的机会。学校购置很多教学用的器材、工具和需要的材料,以便学生都能够根据学校的教学要求,上好每一节实训课。

二、课堂教学取得了效果,实训达到了专业教学的预期目的。在车间学习之后,学生普遍感到不仅实际动手能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绝大多数学生达到了既定的水平,重要的是通过具体的实践,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同学对专业知识的兴趣,并能够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后继课程和今后自身的就业及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在每一次实训结束后,学生都做了认真的总结和反馈。

汽车构造教学 第6篇

关键词:汽车构造;课堂;教学;探究;质量

一、社会人才需求分析

据有关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汽车构造行业人才缺口将近30万,且该缺口仍然处于上升趋势,每年的人才需求增长率约为18%。通过咨询智联招聘有关人员得到的资讯显示,其技术开发类及产品设计类人才缺口较大。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汽车构造行业人才需求虽然较大,但是其人才要求也相对较高,专业技术性人才乃是真正的“刚需型”人才。除此之外,全社会层面普遍表现出对综合性人才的需求热忱。鉴于此情况汽车行业自然也对综合性人才有较高期望值,因此有关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也应从综合性角度考虑。

二、提高“汽车构造”教学质量的措施

1、及时跟新教学内容,以适应新要求.高校汽车专业重要是培养具有汽车设计、制造、检测、维修等专业性知识技能学子,为跟进时代发展步伐,在教学内容设定上应积极跟进时代特点,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以此契合社会人才需求。“汽车构造”课程也应该以新资讯、新技术为教学内容主要选择方向,如此一来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化人才。根据上述观点,我们不难发现,单一刻板的教学内容已然不能契合“汽车构造”课程教学要求。教师需以广袤的视角,并结合教学实际情况,摆脱教材束缚,为课堂注入新血液。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将眼光仅仅落脚于教材,而是应该贴合实际选择教学材料。譬如对“汽车基本结构”有关知识进行教学时,教师就应该引鉴目前社会较为流行的车型进行具体的分析。譬如大众系列、本田系列、丰田系列等,除对流行车型的讲解外,还应加入新型的车型,为学生提供对比学习的材料,如此一来学生不仅能够了解流行车型构造情况,同时也对新技术有所了解,其知识内化效果自然也有所提升。

2、适用留白技术为学生提供思考空间。思考环节有助于学生知识的内化,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拓展思维。拓展学生思维则又是高校教学的核心内容,因此于“汽车构造”课堂中如何有效拓宽学生思维空间也是教师应当注重的问题。然而思维是人类复杂的活动模式,良好的思维能力更是需要后天不断的培养。鉴于此,在“汽车构造”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在值得思考的问题上留白,以此创设出良好的思考情境,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及思考的时间。譬如,在学习“独立悬架”有关知识之时,教师在课堂可以组织学生收集有关材料,尽可能搜集采用过该结构的车型,并思考其异同点。如此一来学生在课堂便对知识进行过一定程度的思考及梳理,在正式课堂上其理解效率必然會有所增强。

3、采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多媒体技术不仅能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同时也能运用声、光、色动画等表现形式营造出令人愉悦的教学情境。从某种角度讲,在“汽车构造”课程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有效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并激发其学习动机。尤其是课程导入阶段,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够在教学伊始提高学生兴趣,为后面的教学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譬如在学习“曲柄杆结构”有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模拟演示,比如教师可以运用Pro/E软件对曲柄杆的具体运动过程进行模拟仿真演示,以此直观将知识点展示在学生眼前,从而提升知识内化效率。

4、实施互动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一般“汽车构造”课堂中,课程教学往往由老师来完成,并且存在大包大揽的现象,学生缺乏参与性。然而互动性是实践教学的具有要求之一,在“汽车构造”教学之中也应采取积极措施,落实互动教学要求。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摆脱“师本位”教育思想束缚,正视学生主体性,在教学过程积极融入互动教学,给予学生足够的实践机遇,以此提升其实际能力。在教学阶段可以积极应用模拟技术,为学生提供一个实践的良好平台,并在此过程中积极与学子进行互动交流,帮助学子矫治认知层面问题,及时纠正其错误观念。譬如在学习“汽车零部件拆卸、安装”等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利用计算机模拟软件进行模拟操练,并在此过程来回巡视学生模拟练习情况,积极与学生沟通交流帮助其夯实技能,并掌握牢靠的知识。

5、组织合作学习小组,激发学生探究意识。合作学习小组教学模式是凸显学生主体性并培育学子研究意识的有效措施之一,在实施过程中,值得教师注意的是,大学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重要时期,在此阶段个性色彩的效用十分关键。在教学过程中,如果牵强组织爱好不同的学生“撮合”在一起将可能发生不必要的冲突,从而降低体育教学效率。鉴此,为了有效避免上述问题,首先就应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笔者认为施行兴趣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法还应具备以下几点问题:

其一,确保小组成员兴趣相对统一以及能力水平结构的合理化。“汽车构造”教学中开展兴趣小组合作学习的核心在于以兴趣激发学生运动潜能。因此在学习小组中,兴趣的相对统一是契合学生心理状态的教学条件,合理的学习能力水平分化是促进合作的必要前提,因为能力的差异才能有效建立互相追赶的学习模式,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二,任务驱动。合作过程中,必要的任务是驱动学生合作学习的关键。因此为了确保在“汽车构造”教学中顺利实施兴趣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设定合理的任务是十分必要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汽车构造”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及时跟新教学内容,并采用现代教学工作推动教学活动开展。此外为契合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教师还应采取积极措施激发学生思考能力并培育其探究意识。总而言之,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积极更新教学策略,以此提高“汽车构造”课程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秦成华.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实用人才[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8(4):66-67.

[2] 张保成,张林仙,赵冬青.汽车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J].华北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1(4):39-41.

浅谈《汽车构造》课程教学改革 第7篇

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针对《汽车构造》课程结构性强、新技术多的特点,我们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将课程实验与理论同步穿插进行,采用校内实验与校外实验相结合、实物实验与虚拟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以快速提高学生的拆装技能。

将理论教学的课堂引入实验室是教学改革的大胆创新,并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课程及教学改革方面,将根据《汽车构造》课程的特点,在介绍汽车结构时,采用直观教学的方法,将课堂引入实验室,将汽车的结构直观的展现给学生,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讲解重要零部件时,边讲解边拆装。将有关结构原理的内容重点讲解,先结合实物分步、分解讲述,结合实物让学生将原理吃透。对一些运动关联性较强的机构系统,如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等尽量安排在实验室讲解,在老师讲完原理之后,针对实物分解,并演示其传动关系,然后将学生分组,由学生自己观察实物和传动关系理解原理,再从每一小组中抽一两位同学讲述,最后老师总结。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一方面学生使对结构原理看的比较清楚,容易理解其原理;另一方面构件的传动关系可进行现场演示。使学生对结构原理的掌握比较扎实。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故障分析,就显得比较容易了。在介绍工作原理时将大量采用二维、三维动画,形象生动地展现发动机及底盘各部分的工作原理。在教学内容上结合行业动态和地域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使学生知识的掌握更能反映最新科技成果。在教学中,邀请有工作经验的教师,为学生开展技术讲座,行业动态讲座,增加学生对实际工作的理解能力,了解目前工程技术的发展动态,实际问题解决的方案,同时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积极开展现场教学。将专业课程中的理实教学融合在一起。培养能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及创新精神,并掌握现代汽车结构的复合型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2 利用多媒体演示教学

针对教具相对缺少,原理比较抽象复杂的内容,采用多媒体方式授课。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使课堂教学的形式和方法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课堂气氛活跃、生动,使学生能够理解所学内容,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改善教学效果。《汽车构造》实践教学一般安排在理论课程结束之后,每学一部分安排一次实验。由于每一部分涉及的知识面广,信息量大,理论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不能直接融会贯通到实践当中,所以直接让学生进行拆装,他们会无从下手,而且时间紧张,容不得他们探索、实践。而在拆装实验室由授课教师集中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巩固和复习本部分所学知识,之后通过多媒体投影,把要拆装的部分结构和运动状态以逼真的色彩、形象的动画演示出来。然后把本节课的拆装过程利用多媒体逐步演示,包括拆装工具的正确使用,每一个拆装步骤的演示,每一部分需要注意的问题等。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使学生树立规范化操作的概念,加强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并且一个教师可以辅导多个学生,既节省了人力,又保证了实验效果。

3 现场指导

多媒体演示完后,学生进入现场拆装阶段。拆装时,指导教师要充分发挥作用,及时发现问题,指出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工具的使用以及操作步骤上存在的不足,并且根据学生拆装情况适时提出问题,使学生既动手,又动脑,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现场指导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随机抽查学生,让另外的同学做评委,发现不同的学生存在的不同问题,然后针对不同情况个别辅导,保证每个学生熟练掌握操作方法和技巧,理解知识点。

4 开放实验室

《汽车构造》课教学一体化探索 第8篇

一、教学方法

为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特定岗位, 培养高级技术应用人才,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对接、实训环节与工程技术应用对接、素质培养与企业一线人才要求对接。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有: (1) 模拟现场教学:如在讲授配气机构时, 指导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然后给学生演示配气机构的拆装过程, 一边拆, 一边向学生讲解其结构。这样一来学生很容易掌握零部件及相互关系, 并且掌握了工具、量具的使用方法及维修技巧。 (2) 尝试教学:如在喷油泵教学中, 我采用综合教学法, 精心设置命题, 先让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尝试练习, 在尝试的过程中, 教师指导学生自学课本, 在学生尝试练习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讲解, 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自学能力。 (3) 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在讲述化油器时, 设置训练项目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配合拆装实训进行探索学习, 一方面加强了理论与实践联系, 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4) 实践教学: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安排各种实践项目, 大大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从而提高了整体教学质量和水平。虽然在教学中采用了这些教学方法,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但是由于受到一些客观因素的制约, 如:分组教学中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工作量增加、学校投入的设备不够, 一些实际问题还有待学校逐步解决。这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摸索, 逐步完善。

二、教学手段

(1) 利用课堂教学,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加大课程整合力度, 围绕着专业需要构建知识点, 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采用“以学生为主”的双边式教学,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讲授课程时注意以少、精、宽、新为原则, 注意借助实物演示, 配合练习法和讨论法, 注意采用网络资源, 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2) 引入多媒体教学,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一支粉笔, 一本书, 一块黑板, 一张嘴巴, 这种“单口相声”式教学, 已经淘汰。目前将先进的多媒体教学和实体模型引入课堂, 教学表现方式上体现了多元化的现代教育技术方法与手段, 可以使教学活动图文并茂, 声色俱佳, 使教学活动不再枯燥乏味。引进了许多兄弟院校开发出版的有关CAI《汽车构造》的部分课题课件。如配气机构的讲授中, 在我们现有的教学器材中都是静止的, 在实物上内部运动也不能完全看清楚。为了说明一个“配”的动态效果, 在课件中, 利用动画, 把从曲轴→曲轴正时齿轮→凸轮轴正时齿轮→挺柱→推杆→摇臂→气门的运动情况显示得清清楚楚, 极大地改善了教学效果,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增加了学生的感性认识。

(3) 注重现场教学, “真刀真枪”,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对于《汽车构造》这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部分内容应先获得感性认识后, 再回到课堂学习理论知识, 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如:汽车的制动系和转向系统, 可以使用该种教学方法, 使学生获取感性认识后, 再学习相关理论, 提高教学效果。

(4) 采用分组教学的组织形式, 提高学生团结协作精神。传统的教学是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开展的。根据本门课程的特点, 如汽车发动机结构原理复杂, 零部件多 (上万个零部件) , 学生人数过多, 不便于动手和学习, 我们可以采用分组形式, 5~6个人一组, 每组一台发动机, 每个同学拆装部分零部件, 相互间还可以轮换, 使学生对整机有较多的动手学习机会。这种分组教学组织形式, 较适合现场教学和拆装实习。

(5) 综合实践训练, 培养学生综合知识的应用能力。让学生根据不同的项目进行训练, 在训练的过程中, 穿插教师的讲解和答疑, 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改善教与学关系。一切活动都是以学生为主, 教师只是指导。为开拓学生的思维, 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安排学生到一些企业如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或各维修厂等企业进行实习, 大大提高了学生综合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在发展实际工作能力和创造力的同时, 还安排个别学生强化训练, 如参加浙江省技能大赛活动。把个别辅导与集体教学结合起来, 把学生自我检查与教师检查结合起来, 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潜力和主动性。

三、考试方法

“汽车构造”新课程打破了以往主要以考核学生对书本知识掌握程度的限时书面考试的传统方式, 重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 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 避免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况和陷入考前突击的误区。其考核分为两部分: (1) 理论考核:采用平时小测验、课堂提问及课后作业、期末考试等方式相结合。 (2) 实践技能考核:校内综合实践训练和校外企业实习相结合。

四、教学改革

在教学中, 不断深化教学改革, 调整教学内容, 以适应新形势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和先进教学手段。首先, 浙江省汽车教研所建立合理的知识模块体系, 加强教材的建设, 努力开发多媒体课件和仿真教学软件, 使《汽车构造》成为网络课程, 提高教学效率。研究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不断提高学生课程设计的质量。在这过程中, 充分应用“行为导向教学法”, 注重学生自主创造能力的培养, 大大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五、教学效果

基于“汽车构造”课程改革与建设思想, 经过不断实践、总结与提高, 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本课程的教学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课程基础好, 改革与建设起点高, 力度大, 系统性强, 涉及面广。课程体系新颖, 教学内容丰富, 对传统“发动机”“底盘”“发动机拆装”“汽车拆装”和“汽车修理”等内容的整合与提高科学、先进, 整机和系统的理念突出, 特色鲜明, 具有创新性和示范性。

(2) 讲课认真投入, 内容充实, 思路清晰。善用多媒体教学, 形象生动, 语言精练, 启发性强, 课堂气氛活跃;能理论联系实际启发学生思维,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注意创新能力培养。整个课程讲授中穿插着课堂实验和实习训练, 生动形象, 印象深刻, 并大大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3) 通过完成实习训练获得课程成绩。在引导学生注重能力培养方面发挥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1) 增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观念和创新意识, (2) 提高了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查阅资料能力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 (4) 培养了团队精神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同时, 使学生的动手能力、自主实践能力得到了全面训练和提高。

汽车构造中的兴趣教学研究 第9篇

兴趣以需要为基础。人们若对某一事物或某项活动感到需要, 他就会热心于接触、观察这一事物, 积极从事这项活动, 并注意探索其奥妙。

学习兴趣, 是指能使学生对感兴趣的东西给予优先注意并促使学生一往情深地去研究它、领会它和掌握它。没有学习兴趣, 不可能有对新知识的探求。

兴趣教学, 就是教师使用各种各样的手段和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感到学习不是一种负担, 而是一种需要的满足, 是一种最大的乐趣, 以乐学激发观察, 增进记忆, 促进思维和想象, 获得成功的快乐。

二、为何要进行兴趣教学

作为一名中等职业学校的汽车构造专业课教师兼班主任, 我深有体会。我校是一所工科的中等职业学校, 学生大部分来自于周边乡镇的农民家庭, 一少部分来自于城市困难家庭。他们曾经都是老师眼中的“学困生”“调皮鬼”“问题学生”。迫于这样的“无奈”, 许多家长把孩子送到职业学校, 只希望孩子将来能好就业, 有一技之长就行, 对文化课的成绩要求很低。每逢新学期开学时, 家长带孩子来学校报到, 无一例外都是这样请求老师:“老师, 我家孩子皮, 您多管教。”“老师, 我家孩子有点内向, 不爱说话, 您多帮忙照看。”“老师, 我这孩子淘气, 他要是犯错误, 您狠劲收拾他!”“老师, 说实话, 我们没啥要求, 就是奔着来职校, 以后孩子毕业能找到一份有保障的工作”等等。几乎没有家长对孩子即将在中等职业学校学习有关注, 他们仅仅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淘气”“别打仗”“少惹事, 听老师话”“消停”地待在学校直到毕业, 然后分配到一个好的工作。家长的愿望很简单, “送到中专, 就是能有一技之长, 养活自己”。他们更关心的是就业问题, 这是我们汽修专业课教师无法立即改变的问题。农村孩子相对来说, 见世面并不广, 并且很多家长文化素质也不高, 因此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并不重视。尤其是现在国家政策好, 农村家庭都有田有地, 家庭经济情况还不错, 家长们认为“孩子费劲念书没有什么用”。尤其是最近几年, 十年寒窗读完大学的大学生并不能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 因此他们不认为学习有什么重要性。家长的读书观念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观。因此, 初中毕业不选择高中而直接上中专。更有甚者, 初中还没有念完、或者小学不念了, 就直接来中等职业学校, 这样学生的汽修专业课水平可想而知:他们对于在学校应该掌握的汽修专业课知识本就“捉襟见肘”, 更何况是具备学校以外的知识。汽修专业课对于他们来说是“视而不见、充耳不闻”。

面对这样的现状, 新时代背景下汽修专业课教师应该有什么样的学生观, 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及手段, 运用有限的教学资源, 让学生对专业课产生兴趣, 成为我们教师共同关注和探索的课题。

三、如何进行兴趣教学

(一) 提高学生对课程的认识

学习兴趣产生于学习的需要。汽车构造课程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重要课程, 它的开设都有其专业特点和必要性, 是汽修专业学生学习专业课的第一门课程。学生对此课程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效果直接影响其后汽修其他专业课的学习。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就要帮助学生认识汽车构造的重要性, 学习这一门课与其他课程、与生活、与将来的就业有什么关系。教师可通过汽车在国民生活中的应用及学生喜爱的车型、各大品牌汽车的制造生产过程等一些影视、视频资料, 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汽修的重要性, 从而在授课之前提高对汽车构造课程的重要性认识, 提高学生的水平。

(二) 把握课程的难易程度

中职学校学生的特点是学习基础普遍较差, 不愿意学习理论课程。汽车构造课程包括大量理论知识, 书中并无大量形象的插图, 有的知识比较晦涩难懂, 难度太大, 学生学不会, 因此学生极易产生学习的困惑感, 就不会有兴趣学习。难度不大, 平淡无味, 学生又会有学习的懈怠感, 学习也没有兴趣。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要把握课程的难易程度, 要与学生的水平相适宜。

对于一些滞后性的知识点如化油器, 教师可以适当删减;对于一些先进性的知识点 (教材中没有的) , 找一些有利于学生的素材, 特别是一些前沿发展的创新知识点, 如电控系统部分适当地加入讲解。既为以后的学习做知识铺垫, 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 导课要有新意, 课堂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

一堂课, 导入是题眼。导入是否精彩, 是否新颖、有创意, 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譬如, 在讲解配气相位知识点时, 这部分知识点较抽象, 但气门的早开晚关却是学生进行气门间隙的调整实践知识技能的基础, 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借助学生最熟悉的学习环境——教室的前后门来比喻:以前门为进气门, 后门为排气门。如何在较有效的时间内进入更多的学生, 这样就直接而形象地引入到气门早开晚关的知识点, 使学生带着问题, 怀着好奇心一步步渐入佳境。

知识点与学生实际或已学过的知识点越接近, 学生越易于理解知识, 突破教学难点。在配气机构知识点讲解时, 气门的开启关闭时刻非常短暂, 并不能通过实训设备演示, 如何形象地说明是一难点, 这时借助Flash动画从数学象限角度 (学生初中时已学过此知识点) 演示, 学生就能比较直观地理解知识点, 突破难点。

(四) 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恰当的教学方法, 能使学生尽快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任务优化完成;恰当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课堂效果达到最优化, 必须综合学情、学科特点及教学资源, 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

对于理论性强的单元知识选用讲授法、演示法可能效果较好。例如, 讲解燃油供给系、润滑系、冷却系构成及工作原理时, 结合Flash动画演示其工作过程, 箭头的走向标示油液的流向, 相应的部件名称也随之标注, 这样形象直观的演示代替传统的大量文字讲解, 让知识点通俗易懂;而对于操作性强的单元知识用演示法、实践操作法效果可能较好。

(五) 使用各种教学手段和设备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教学设备也不断更新, 传统的“一书一笔一板”的单一“填鸭式”教学, 知识枯燥、乏味, 学生难以有兴趣, 已不适合如今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因此, 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设备和手段来吸引学生兴趣, 以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 在教学中借助计算机多媒体教育技术, 结合其形、色、声、动、静等功能, 使静态图像动态化、抽象知识形象化, 让学生真实感受到理论知识的“动态美、形象美”, 能让学生产生探究的兴趣, 激发专业课课堂的“活力”, 教学就会由被动变为主动, 教学重难点就会迎刃而解。

对于实训教学资源缺乏, 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仿真模拟教学, 使学生利用教学软件模拟进行汽车各部分工作原理、工件拆装以及相关检测设备的操作使用, 培训学生生产现场实际操作的技能, 极大地缩短实习教学时间, 提高教学效率, 增强教学实效性。

(六) 与就业相结合, 教学与岗位相衔接

中职学校学生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不仅掌握书本上的理论知识, 而且更要会根据所学知识和技能, 会分析新问题、解决新问题, 最终形成综合职业能力。企业所需要的是能够熟悉岗位任务和熟练操作技能的技术性人才, 这就需要学校的教学要与就业结合, 与岗位任务相衔接。而且在教学中与就业相结合, 更能让学生明白现在所学的知识是为了什么, 使学习更有目的性, 学生会对教学更有兴趣。实践证明, 与就业相结合的任务教学因其岗位性较强,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摘要:一个有效的教学课堂, 是能够诱导学生积极参与, 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堂。从建构主义理论观点看, 学习的本质在于学生的主动构建, 即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如何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构建自己的知识, 这是汽修专业课教师在授课 (汽车构造课程) 之前、之中应该一直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兴趣,汽车构造,兴趣教学

参考文献

试述汽车构造教学改革与实现 第10篇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们对物质的需求越来越多, 在社会中逐步出现了对汽车的热衷。于是, 这相应的催生了一些机构对汽车人才的需求。就目前来看, 在我国一些职业技术院校中有直接担负着培养汽车人才的责任, 它的出现为我国汽车人才的紧缺提供了一剂良药。在笔者看来, 汽车构造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程, 是直接面向汽车工程、汽车运用、汽车营销等相关专业, 它是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的首要前提。在此, 笔者对汽车构造教学课程的改革与实现谈下自己的一些看法。行文如下:

1. 汽车构造教学现状

1.1 理论教学存在问题。

随着新材料、新技术以及电子技术的发展迫使着汽车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因此对汽车构造课程的教学提出了较为更高的严格要求。而在现有的技术职业院校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下, 学生学习过汽车构造课程后仍不能准确识别汽车各部分零部件, 这是很普遍的现象。

1.2 实践教学存在问题。

在目前的一些职业技术院校中, 笔者认为实践教学环节的多样性及其内容的复杂性决定对其监控的难度很大。众所周知, 实践教学的过程一般都历时较长, 在教学形式上是由指导教师对实践内容进行讲解, 然后由学生独立完成, 指导教师进行巡回指导。这个时候如果学生能顺利完成规定的实践任务, 就无需教师进行指导。同时, 实践教学环节缺乏信息收集、管理和反馈机制, 其质量得不到有力保障。

1.3 实际教学技能存在问题。

目前, 许多职业院校都因资金不足缺乏设备完善的实验室和门类齐全的教学仪具, 教学模型根本没有, 先进车型的发动机系统和自动变速箱难以找到。对汽保设备的介绍仍是传统设备, 而生产中常用的如电脑调漆设备、四轮定位设备、车身矫正设备, 学生只有走上工作岗位才能接触。因此, 学生对所学的内容缺乏感性认识, 缺乏实际动手的机会, 进而影响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操作技能。

除此之外, 目前的教学现状还远远不止这些, 笔者只是列举了常见的问题, 仅供同行参考。

2. 汽车构造教学改革方法

2.1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法。

采用这种方式教学, 它具有直观教学的优越性。我们知道汽车构造入门容易学, 但学好难, 要全面掌握汽车的知识并非易事。目前, 这种传统的课堂教学已经满足不了现在的教学要求, 我们就要对汽车构造在课堂教学中提出教师自己的转变, 这个转变如下:在教学中引入现代化教学手段, 充分利用多媒体直观教学演示的优越性, 配合动画课件, 有声有影的将汽车构造展现在学生面前。将晦涩的理论和工作过程动态演示给学生, 形象逼真, 生动有趣, 吸引学生注意力, 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2.2 进入现场实际操作教学法。

这种教学法具有真实感。教师采用多媒体演示完后, 学生可以进入现场拆装阶段。拆装时, 我们假设分成四组, 每组十人, 每组配备一名指导教师。根据刚才的多媒体演示, 很多学生会"依葫芦画瓢"很快拆开实验部件, 这时指导教师要充分发挥作用, 及时发现问题, 指出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工具的使用以及操作步骤上存在的不足, 并且根据学生拆装情况适时提出问题, 使学生既动手, 又动脑, 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在现场亲自指导学生完成操作教学法。

在现场指导过程中, 教师还可以随机抽查学生, 让另外的同学做评委, 发现不同的学生存在的不同问题, 然后针对不同情况个别辅导, 保证每个学生熟练掌握操作方法和技巧, 理解知识点。不过, 这对指导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他们必须具有从事本专业的相应学历和较高的实际技能, 既有理论知识, 又有操作能力, 并且课前一定要认真备课, 写好教案。教案内容应符合教学大纲和培养目标的要求, 并且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实验具体工位写。教案中要体现出对学生作了哪些教学设计, 如何指导, 怎样进行示范操作和巡回指导, 怎样启发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总结重点, 强调实验报告内容等。因为每组的指导教师水平不可能完全一样, 为保证教学质量, 最后由授课教师集中总结本次实验课的重点和难点以及操作要领, 对容易出错的地方要特别强调。

2.4 进行模块式教学方法。

所谓模块式是把整个教学课程设置设定为一个模块。这个模块分知识能力模块和实际操作能力模块两部分。现在拿知识能力模块来说吧, 这里面的科技知识课模块可以选择与本工种相近的或跨专业的先进的, 实用性和趣味性强的科技常识课程。例如:"家电维修"、"新型汽车构造"等课程。这种模块实现了"厚基础"、"高素质"的要求。而实习操作模块中的选修课模块则达到了"宽专业"、"强能力"的目的。

2.5 注重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使用。

我们教师要积极创设条件, 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 (CAD) 和仿真试验等现代技术在构思方案、绘图、模仿试验等方面的应用, 培养学生使用现代工具解决技术问题的意识和基本能力;要利用网络技术进行技术合作与交互式技术学习, 以改善学习方式, 提高学习的有效性;要鼓励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来打破对新技术的神秘感、恐惧感, 形成对新技术的亲近感。

2.6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不断提高高职教育教学水平, 一些技术职业院校可以针对教师队伍的现状, 依据有关的要求, 优化教师队伍,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对在职教师再培训, 重视"双师型"素质教师的培养。聘请社会行业专家充实到教学一线, 通过聘请企事业单位具有很强实践能力, 并能指导实践教学的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做我院的兼职教师, 从而构建起了一支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

3. 汽车构造教学改革效果

我们基于"汽车构造"课程改革与建设思想, 经过不断的实践、总结与提高, 笔者总结出了以下教学效果:

3.1 对传统"发动机"、"底盘"、"发动机拆

装"等内容的整合与提高科学、先进, 整机和系统的理念突出, 特色鲜明, 具有创新性和示范性。

3.2 利用多媒体教学, 形象生动, 启发性

强, 课堂气氛活跃, 能理论联系实际启发学生思维,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摘要:汽车构造比较复杂, 其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也很复杂。目前一些职业技术院校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适应现在的教学体系要求, 本文根据作者教学情况, 分析了目前在职业技术院校汽车构造教学课程的现状,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教学改革的方法, 得出该教学方法取得的较好教学效果。

关键词:汽车构造,存在问题,教学改革,实现方法,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学荣, 耿国庆."汽车构造"立体化教学模式探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10年07期

[2]黄会雄.高职电子信息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J].职业技术教育, 2008 (17) :30231

[3]贾全仓, 张智.关于《汽车构造》实习指导课的探索与实践[J].文化教育, 2007.140

汽车构造教学 第11篇

【关键词】 中职学校;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教学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3-00-01

目前中职学校的汽车专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专业维修人才的基本供给,但是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都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目前的经济形势,迫切需要汽修专业的教师不断创新思维,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方法,推动汽车维修行业的稳步发展。

一、目前中职学校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的教学方案存在的不足

1.理论和实践关系处理不恰当

众所周知,中职学校的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所以其教学方案应该始终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真正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贯彻落实到具体的实践中去,才能证明学生真正掌握了这些知识。但是纵观目前的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的教学方案,严重忽视了理论和实践之间的紧密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的造成了理论和实践的脱节。例如部分理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度依赖教材内容,未能有效地结合实际情况对理论进行进一步的讲解,即不利于学生熟练掌握理论知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也得不到有效的提高。

2.无法有效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部分中职学校的教师之所以在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的教学中未能取得良好效果,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无法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部分教师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和束缚,不能够根据新形势的变化和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探索与应用创新性的教学方法。老套的教学方法和陈旧的教学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3.不符合现代企业对人才的要求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现代企业的发展模式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与此相适应,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在发生改变。与传统的人才需求不同,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和国内竞争,具有更强创新能力和主动意识的人才更受到企业的青睐。作为培养职业型人才基地的中职学校理应承担这一重要的历史使命,不断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创新意识。然而,部分中职学校显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仍然固守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必然无法提升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的教学效果。

二、优化中职学校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教学方案的措施

1.教师应该明确整体教学目标

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都要注重其对教学目标的重视,能够根据教材内容明确教学目标。在中职学校的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的教学过程中,同样要遵循这一原则。汽修专业的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可以发现,该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在促进中职学校汽修专业内涵和汽车核心性能检测站能力的同时,在不断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具体来说,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一定要突出学生的能力目标。中职学校的学生在刚步入学校的时候,尤其是汽修专业的学生,对汽修专业有着较强的、浓厚的兴趣,因此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这种学习兴趣,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让学生充分发挥出他们的能力;其次,该课程的中心任务是要掌握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的相关专业知识。扎实的专业基本功能够保证学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是我国对汽修专业人才的基本要求;第三,要在教学的目标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和新课程改革的深化,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教学效果。

2.采取创新性的教学方法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是中职学校汽修专业的一门主要课程,课时数较多,但该课程的内容比较专业,理论知识较为抽象,学生掌握起来相对困难,以至很难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就谈不上提高教学效果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项目教学法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目前已被许多学校所采用。项目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和学生共同实施一个相对完整的项目工作,它是以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和学习积极性为目的,进而将教学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具有很多优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具有多重性的目标指向,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教师都有较为明确的目标指向,对教师来说,主要是为了鼓励教师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而对学生来说,是为了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其次,具有见效快和培训周期短的特征,由于该种教学法是在一个相对短的时期内进行的,因此对教学效果的测评性比较好。

3.采取模块和构件教学相结合的模式

在此教学过程中,由于每一个教学过程都是独立的,所以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每个模块的独立性,又要深刻掌握其中的相互联系。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因此在对学生进行理论模块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检测方法和维修方法方面的详细介绍。例如在对学生进行传动系统模块的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具体的传动程序和方式,并采用多媒体等创新性的教学方法,结合实践操作的训练过程对学生进行讲解。此外,还可让学生结合一些实例,以达到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学习兴趣的目的,还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个别的耐心辅导,以在最大程度上提升中职学校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教学的有效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是中职学校汽修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优化此门课程的教学方案可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对维修专业知识的熟练掌握。总之,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对传统教学方案的弊端进行了简要分析,进而在这一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创新性的建议。

参考文献:

[1]颜启明.项目教学法在《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3(11)

汽车构造教学 第12篇

“汽车构造”课程是车辆工程、交通运输等专业的必修课程, 主要讲授发动机构造、工作原理以及汽车车身和底盘的相关内容。根据教学计划, 该课程在大三开课, 总学时为40学时, 分10周进行授课。“汽车构造”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为学生后续开设的汽车理论、汽车设计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目前, “汽车构造”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着很多问题。首先是课程学时大幅度的削减, 随着教学计划的修订, 现在该课程的学时只有以前学时的一半, 但随着汽车新结构、新技术的不断出现, 汽车构造课程内容在不断更新和增加, 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掌握丰富的教学内容的问题亟待解决。其次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脱节。实践教学一般安排在理论教学结束之后进行, 汽车构造的知识量大, 学生不能在理论知识学习后及时接触实物, 抽象的结构和复杂的原理不能及时和具体的感性直观实物对接和验证, 使教学效果大大降低[1,2]。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高效完成该课程的教学任务, 是推动我们进行该课程教学改革的动因。

1“汽车构造”课程教学新模式

“汽车构造”课程的教学新模式是把多媒体教学、模型教学、网络教学及实践教学融合在一起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通过课堂多媒体教学了解汽车的整体结构, 分析其基本原理和工作过程;利用模型教具讲授其内部结构, 模拟工作过程;利用网络教学了解新车型、新结构;利用实践教学讲授各零部件的拆装、检查和调整, 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1.1 多媒体教学

“汽车构造”课程中涉及到很多的汽车零部件, 内容繁多、原理抽象, 如发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由于发动机结构封闭和工作过程的动态性, 教师很难讲授清楚, 学生理解起来也很吃力。通过多媒体课件, 增加一些发动机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实物图, 使学生对发动机的内部结构有清晰的认识, 通过观看发动机工作过程的动画, 让学生观察不同类型的发动机在不同冲程时各零部件的运动状态。因此, 多媒体教学使复杂、抽象、难理解的内容变为直观、浅显、动态的感性材料, 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 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教学效果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1.2 模型教学

“汽车构造”课程的教学中, 汽车发动机、变速器、驱动桥等结构的教学难以在理论教学中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利用解剖、透明模型教学能够弥补汽车教学可视性较差、学生难以掌握以及实体零部件无法看到内部结构的缺点, 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 且直观性较强, 学生掌握较快。

1.3 网络教学

“汽车构造”网络教程的内容远比课堂讲授的内容丰富, 汽车新材料、新技术、新结构能够非常方便地在网络中及时更新, 学生可以在课后利用网络资源复习、整理学习内容。为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了解, 在课前留出五分钟的时间给学生, 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轮流向大家介绍与课程相关的新知识, 如国内外的新车型、新技术等。内容需要学生在课前上网查阅资料做准备, 课上以PPT形式展示, 这样的形式既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又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网络教学还提供有自测题, 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网络教学还提供答疑功能, 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教师实时沟通, 及时解决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4 实践教学

“汽车构造”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将二者有机结合能够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更深入的理解。在讲授汽车构造课程时, 对一些比较轻便的部件, 如喷油器、喷油泵等可拿到课堂上, 对着实物进行讲解, 以更好地认识其构造和理解其工作原理。为方便学生对汽车零部件的认识和理解, 实验室引入了汽车发动机虚拟拆装软件, 该软件基于3D虚拟平台技术, 对汽车发动机结构零件进行了三维建模、装配制作、场景设计和交互处理, 实现了汽车发动机构造的虚拟拆装, 学生可在计算机上通过点击完成发动机总成和系统中各个零件的平面装配过程。通过虚拟拆装让学生了解汽车各系统零件的名称、相互装配关系及拆装顺序, 然后进行汽车发动机的实物拆装, 能够加深汽车结构认识, 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汽车构造及其工作原理。

实现“汽车构造”课程教学新模式, 还要在时间上和教学空间上合理安排。在实际教学中, 要把课堂理论教学、模型教学及实践教学安排在相互距离较近的位置, 课堂时间的分配应由教师灵活掌握。

2 教学效果评价

为对教学中的不同对象与环节进行科学、准确的评价分析, 本文利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将学生的教学成绩进行综合评分, 比较两个教学班相应评价的得分情况, 计量数据采用x±s表示, 检验水准a=0.05。两组学生考核成绩比较结果如表1所示, 新教学模式班的成绩远远高于传统教学班, 教学效果良好。

3 结论

“汽车构造”课程的新教学模式以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 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 将理论与实践教学环节有机结合, 使学生能够在有限的课时内获取更多知识的直观认知和深刻理解, 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 使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 开发学生创新性思维。

摘要:“汽车构造”课程是汽车类专业的主干课程, 针对目前该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问题, 本文在分析该课程特点的基础上, 提出了课堂多媒体教学、模型教学、网络教学及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的新教学模式。理论联系实际,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拓宽学生知识面,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汽车构造,教学改革,新模式

参考文献

[1]郑燕萍, 万茂松, 羊玢.“汽车构造”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2, 35 (2) :146-149.

[2]张学荣, 耿国庆.“汽车构造”立体化教学模式探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10, 5 (7) :98-99.

[3]王丽, 李长玉, 戴海燕.浅谈《汽车构造》课程的教学改革[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4 (S2) .

[4]杨姝, 亓昌, 胡平.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理念的汽车构造课程改革.实验室科学, 2012, 15 (3) :40-42.

上一篇:的格式论文下一篇:学生专业能力商务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