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取向论文

2024-07-01

知识产权取向论文(精选7篇)

知识产权取向论文 第1篇

1 分析技术、市场导向的创新机制

1.1 技术导向的创新机制

国家在十七大中提出了:“要建立创新型的国家必须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要求, 很多地方政府都制定了相关的技术创新的政策, 但大部分都存在急功近利的现象, 技术为导向的创新机制呈现出较明显的发展势态。具体来说技术导向是通过先进科学技术来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的一种途径, 通过对高新技术的研究发明, 进而有效合理地调整产业结构, 将劳动密集型经济以及资源密集型经济转变为技术密集型经济, 进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1.2 市场导向的创新机制

市场导向主要是以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以及各类企业层面上, 将技术创新着眼于市场的需求, 不仅能够适应市场还能对自身品牌和受众群这些外部资产给予重视, 即市场导向体现了技术创新活动对市场信息的反映。对于市场的技术创新活动, 应该将重点放在实现创新技术走向大规模产业化、市场化的道路。通过品牌以及有效客户的累计, 可以形成较高价值的无形资产, 为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提供了保障。总结来说通过市场可以反映并且实现技术创新的价值。

2 技术导向创新机制存在的问题

2.1 片面追求数量增加, 创新能力较低

以往国家政府在制定科技政策时忽略了市场和用户本身存在的主动性, 市场与技术创新之间相脱离, 已经具备工业化生产条件的创新技术不能成功转化, 因而白白浪费了技术资源。就目前来说, 我国在专利申请的数量上居于世界首位, 但是这些专利往往技术含量较低, 可以利用的经济价值很小。其中很少有发明的专利, 在关键领域发明的专利更是少之又少, 除此之外, 据不完全数据统计, 在我国有效的专利中能够维持5年以上的只有13%, 能够维持10年以上的仅仅5%。而国外发达国家的专利维持10年以上的比重占27%, 由此可见, 我国发明专利不仅创新能力较低在维持年限上也较短。

2.2 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薄弱

我国为了改变科技落后的现状, 缩短和国外发达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差距, 制定了有关科技发展的政策, 但是这些策略只片面地强调要保证技术的科学先进性, 忽略了对基础科学建设中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环节。这与科学发展规律相背离, 因而实施起来稳定性较差。除此之外, 这些政策很难真正普及到中小企业中, 进而企业也就无法享受这些政策的“优惠”, 严重制约了企业发展的进程, 同时限制了基础科学体系整体的发展。

3 完善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机制

3.1 拓展技术创新思路

国家在十四大中明确提出了:“要实施市场导向的技术创新策略, 充分发挥市场在技术创新资源配置中的最基础最本质的作用”, 在往日的技术创新历程中, 不科学的立项科研造成了较低的创新技术的市场化水平, 往往急需支持的项目被忽略, 导致重要的项目被搁浅等等。建立和完善市场导向机制必须要明确市场对技术创新起着主导作用, 加大力度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的问题, 着力改变政府过多干涉、监管不到位的现象。加强技术创新知识产权的保护, 充分拓展技术创新思路, 进而促进技术创新活动的健康、合法、有效运用。

3.2 完善技术评价体系

国家要落实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机制就必须完善技术评价体系, 要充分将政策和资源配置有效结合, 同时结合我国当前比较僵化的技术评价体系, 建立完善的以市场导向为参考基础的综合创新技术评价体系至关重要, 这种评价体系不仅能够客观的评价技术创新成果还能实现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双丰收。具体来说, 首先要改变技术评价体系中高新技术的过度倾向问题, 其次改变评价体系中科研人员层级薪水与科研结果挂钩的现象, 再次还要改变以往科研过程中, 只重数量不重质量的问题。

4 构建市场导向的知识产权取向

4.1 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主导作用

我国信息时代的知识产权已经逐渐由传统的私权转变成公权, 这种无形的、比较特殊的商品, 从最本质的角度来说, 仍然属于民事权利, 其本质的产权特性还是具有私有和独占性。在现代知识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 信息技术等相关知识产权都是生产环节中比较重要的因素, 其无形资产的不断累积以及创造活动也越来越专业化。知识产权制度作为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 根植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大土壤中, 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 仍然以市场为主要导向并且遵循着市场发展的基本规律, 其发展和保护都与国家行政机关紧密结合, 强调改革政府行政审批制度, 充分发挥市场通过价值和供求这些资源的配置作用, 从而激发知识产权的创新与未来的发展。

4.2 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所谓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主要是针对我国当前知识产权领域依然比较落后的现状, 因而大力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对于提高服务质量, 以及保证市场调节的有效实现同时推动知识产权的不断创新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政府应该放弃一些权力, 不能过多的进行干涉的同时将现行的权力充分使用好。严格打击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以及有效加强监管的力度, 大力纠正在市场调节中那些严重的违法行为, 为知识产权的科学发展保驾护航。

5 结语

综上分析可知,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知识产权战略也在大力推进, 中国的自主创新能力虽然已经有了飞速的提高, 但是在科教兴国的成就中依然不能忽视其中存在的问题, 因而确立知识产权在市场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重要的决定性影响, 为全社会营造出一种积极的创新的经济氛围做出一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冯晓青.我国企业知识产权资本运营策略探讨[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12, 12 (6) :41-42.

[2]王志刚.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J].求是, 2013 (23) :18-19.

知识产权取向论文 第2篇

这个故事让我首先联想到了我们当下的教师专业知识学习。

教师专业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以浙江省为例,每五年每位老师都要经历360学分的培训,其中包括为期12天的90学分的集中培训。此外还有每年各类学科教研活动。据笔者观察,在各类教师的培训活动中,授课者一讲到底,去问题化是一个比较的普遍的现象。学习与教学现实脱节,教师被动中的能动性未能很好激发,是当下行政主导的教学专业学习的面临的困境。

任何的学习,如果知识不被运用与转化,就不能被个体真正体验。这样的知识充其量就是一堆没有冰冷的概念。这样的知识不会穿越学习者的身体,成为学习者的素养。

除了行政主导的培训式学习,教师还有大量的有意无意的自我学习。比如时下最常见的基于互联网的碎片化知识学习。这样的学习,优势在于便捷,随时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空进行。但同时往往也附带着知识零碎、缺乏结构性的问题。而且这样的“瞬间点开”机制,容易成瘾,由此带来深度思考和行动实践的缺失。

就如乔布斯说:“你得到的知识根本称不上知识,充其量只是信息。

比如在我的手机和电脑,也收藏了大量的所谓干货文章。但我越来越明白,这很像松鼠囤积松果,除了不断增加数量,其实很难有真正的学习和改变。

很多看似这样很努力的人,往往就是在用战术上的努力在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法国人安德烈.焦耳在《学习的本质》一书中说,所谓学习,就是改变我们自己的“先有概念”,从一个既有的解释网络,过渡到另外一个更加合理的解释网络,以处理眼下的情景。

我们很多时候就跟爱因斯坦的那位司机差不多,我们看似经常囤积知识,以为收藏就是学习,但收藏除了体现的知识焦虑感,很难真正提升认知。

我们往往只是“知道”,而不是理解。

奥苏贝尔、布卢姆、威金斯、麦克泰等学者以及哈佛大学的“零点研究”项目都对知识“理解”作过出色且深入的研究,提出的有关理解的4个维度可以给我们启示。

一是能不能建立起知识间的联系。

二是能不能做出判断以及新的探索。

三是能不能运用知识。如用经济学知识设计一项金融计划进行投资和储蓄。

四是不能用多种形式表达出来。

这样的“理解”,才是真实的、高阶的知识学习。

所有的学习,大致都有三个区域,一是舒适区,二是学习区,三是恐慌区。在舒适区的专业学习,只是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平面移动,真正的学习与改变并不会发生。而恐慌区,则距离认知的最近发展区太远,学习者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法抵达。恐慌区造就的是更多的学习失败者。

所谓学习,其实就是摆脱舒适区,进入学习区。

多年的职业经历让我认识到,在教师的专业学习中,特别是需要突破发展高原期的骨干教师,最便捷和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聚焦你遭遇的教育问题。这是真正的学习区。

这样基于自身教育现场的问题确立,正是你主动为自己专业精进设立的某种挑战。在这种挑战性的学习中,你要发现自己的知识漏洞和思维缺陷是相对容易的。这样基于现实教育问题解决,能让你的专业学习远离庸常的平衡和稳定。在不断的主动失衡中,你会主动建构起更高阶的专业能量,如此往复,螺旋上升。

学习是一个蜕变的过程,蜕变意味着否定和升级自己的原有经验和认知。

爱因斯坦说:未经思考的知识不是知识。对于教师的专业学习而言,我想说的是未经运用的知识都不是知识。

我的偶像——明代大贤王阳明在阐述其著名的“知行合一”时有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

按照王阳明的说法,知与行,不是先知后行,也不存在知行二分。知与行,原来只是一个功夫。如若学习者的知识不能用来实践和行动,就说明学习者根本就没有这个知识。王阳明的“实践哲学”对于我们当下清谈过度、信息爆炸、理念层出不穷的教育领域具有强烈的警醒意义。

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来说。我们需要“弱水三千,取一瓢饮”的学习姿态。这“一瓢”,就是能够解决学习者遭遇的问题,就是能够为学习者的专业生命赋能。

好的学习,本质上都是问题驱动的。面对遭遇的问题,学习者会本能地会感到本领恐慌。旧有的认知模式型和思维边界会让人感到自己的浅薄。但这正是专业学习的开始。

在每个教师的教育现场,问题可谓俯首可拾。但什么问题最需解决,而且通过努力能够解决,这是一个教师专业学习的最大问题。

其实问题的发现与聚焦,本身就是一种学习。诚如爱因斯坦所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它需要通过不断的思考和对话,一直到能清晰地提出一个明确具体的真实问题。

知识未经运用和解决现实情境中的问题,它永远无法成为一个人真正的素养。无论是看起来多么酷炫的理论和策略,未经教育现场的考验,未能尝试去解决教育中的问题,这样的学习产生的知识必然是静态和惰性的,必然是是那些容易脱落的脆弱性知识。

一线教育工作是实践至上的学问。所有的教育知识只有进入学习者的教育场景,解决学习者的教育问题,这样的知识才有可能转化为属于学习者的实践性知识。这样的知识才会有活性,才会产生与个体专业生命的粘连,沉淀为学习者的专业素养。

基于一线真实问题的发现与解决,标志着学习者的专业学习真正从舒适区进入学习区。

世界是在直面和解决一个个问题中迭代前进的。我想教育亦应当如是。

作者:莫国夫

知识产权取向论文 第3篇

关键词:知识产权;公平正义;价值取向

一、引言

“价值”,一般是指客体对主体的生存和发展的效用。根据马克思关于价值的观点,“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 “是人们所利用的并表现了对人的需要的关系的物的属性”。马克思关于价值的一般定义对于理解法的价值具有重要意义。法律制度与人存在一定的价值关系,法的价值便是人与法律之间的一种需要与满足的特定关系。法的价值有多方面,其中公平和正义价值是其重要方面。有学者指出:“对于任何法律制度而言,规则正义都是首要的或根本性的,离开了规则正义或制度正义,就不可能最大地实现社会正义。”“法律条文不是孤立制定的,是立法者对社会上各种现存的利益加以综合平衡的结果,其本身就包含着一定社会整体对公平和正义的理解。”知识产权法也不例外,以条文形式体现的知识产权专门法律都体现了对公平与正义价值的追求。本文将对知识产权法蕴涵的公平正义价值作出初步探讨。

二、知识产权法中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对等以达到知识财富的公平和合理分享

我们看到,知识产权法中存在不同的利益主体和利益关系。这些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关系在知识产权法中是通过具体设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而得以实现的。知识产权法中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既可以包含知识产权人的权利义务、知识产品使用者的权利义务,也可包括知识产权人与知识产品使用者之间的权利义务。知识产权法中对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的对等确认,主要还是通过知识产权人的权利义务与知识产品使用者的权利义务关系的对等来确定的。

从知识产权制度的宗旨出发,一方面,知识产权法是鼓励知识创新和促进知识扩散的重要法律制度,它授予专利权人、著作權人等知识产权人以专有权,具有充分的正当性。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产权的主体和保护范围有不断扩大趋势,这是在新的环境下知识产权保护所必须考虑的。另一方面,社会公众在知识产权法中也存在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知识产权诸制度中,使用者都能通过该法律制度享有一定的权益。如果使用者的权益得不到保障,从更广泛的意义来说,知识产权人的利益也将无法得到保障,因为任何知识产权人在一个环境下是所有人,在另一个环境下则是使用者。知识创造离不开对他人已有成果的利用。著作权法中合理使用制度就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在著作权人和使用者之间进行作品权益分享的制度。在不同的知识产权制度中,各种利益主体的地位都是独立的,他们根据知识产权的专门法律分别享有独占使用、授权使用、法定许可使用、强制许可使用、合理使用等利益。从社会知识财富利用的角度来说,知识产权制度的很多设计就是为了确认、保障和促进知识资源的公平分配,以实现社会分配正义。

可以说,知识产权制度对知识资源社会分配正义的实现,是通过设定知识产权法上的权利和义务来实现的,即通过确定知识产权人和其他主体的权利义务以分配立法者所追求的正义。在设定权利和义务方面,实现知识产权人和使用者之间的利益平衡,始终是一个根本性的指导原则。利益平衡既反映了知识产权立法的政策目标,也是激励创新,促进知识的生产、扩散和使用的重要保障。美国《宪法》的知识产权条款就反映了这一思想。该条款提出了一个很明确的政策目标,即限制垄断权的惟一的目标是为了促进革新的进步。

知识产权法中权利配置和权利义务关系的设定,本质上是一种对知识资源的合理配置,反映了知识产权制度的利益平衡思想。知识产权制度以权利义务的形式确立知识财产的分配模式、原则以及具体内容,其最终目的是实现社会财富的最大化,并在此基础之上增进消费者福利和促进社会进步。“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对权利和义务所进行的分配就是实现对知识资源以及社会利益进行权威的、公正的分配,这种分配实质所体现的就是对各个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进行平衡和协调。”如果知识产权法律制度通过协调知识独占和知识共享的冲突,实现了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平衡或者至少使两者趋向于平衡或者使两者利益平衡状况得到改善,那么从确保公平、合理分配和分享知识财富目的的角度看,知识产权法就实现了公平正义的目标。

三、公平正义价值取向在知识产权实践中的体现

公平正义价值取向不仅在知识产权立法中得到贯彻,在知识产权实践特别是知识产权司法实践中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则和理念。知识产权司法实践中,公平正义价值这样一个抽象的原则被具体转化为对案件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当事人的利益(特别是知识产权人的利益)与社会利益的选择和衡量,即转化为利益平衡原则的适用。原因在于,司法实践中利益衡量(利益平衡)是贯彻法的公平正义价值取向的基本表现和实施方式。具体地说,从形式上看,法院在每个具体的知识产权案件中只是对当事人间的是非曲直作出评判,对个体间利益进行衡量和裁断;但实际上,法院除了应以利益平衡原则为指导公平合理地分配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外,还需要进一步透视案件背后的利益导向,特别是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间的平衡。因为知识产权法尽管在直观上主要是对私权的保护,但它还具有重要的公共利益因素,堪称国家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而作出的私法上的制度安排。知识产权保护只是手段,激励创新和促进知识扩散与信息传播,进而实现社会进步,才是知识产权法的真正要旨。因此,法官在审理知识产权案件时贯彻利益平衡原则,应站在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平衡的高度进行考察,这对于其正确适用法律,特别是在司法实践中缺乏具体的法律规则或者法律规则比较抽象的情况下,从总体上把握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分配,公平合理地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周园.包容性增长:知识产权审判建设公平正义社会的重要向度[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7(7):131-136.

知识产权取向论文 第4篇

一、初级阶段出现的问题

我国民营经济在其产生、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存在两个问题, 一是产权问题, 二是企业治理问题, 就产权制度而言, 问题主要表现是:

首先是产权界定模糊化。

主要表现两个方面:一是在企业的初始阶段, 家庭成员之间、以血缘亲情为纽带的家族成员之间, 产权是比较模糊的, 难以界定是集资还是借贷, 当企业赢利发达之后, 或当企业亏损破产之时, 往往产权纠纷接踵而至。这就是说, 民营企业产权从原始积累时就没有真正在家庭成员、家族成员之间进行明确的界定。二是民营企业与外界产权关系不清, 我国许多民营企业是由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的辅业、事业单位的附属机构等衍生而来的;也有的民营企业通过各种关系, 以缴纳一定数量的管理费或提供某些服务为条件, 挂靠某个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机关单位;还有的民营企业由国有企业把辅业承包或租赁给个人经营等等。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 企业内部的财产所有权的归属也会引起争论。不论家庭成员之间, 还是企业与外界之间, 产权不清都将导致产权纠纷, 增加企业运作的交易费用。

其次是产权结构单一化。

我国许多民营企业在产权结构上是单一主体, 即企业产权基本是归企业主家庭成员或家族成员所有, 这是典型的小商品生产者的产权结构。民营企业主既是企业资产的所有者, 也是经营者, 还是管理者, 更是企业赢利的占有者, 这种产权关系在民营企业成立之初有利于激发企业主的经营积极性, 有利于提高经营者的决策效率, 降低交易费用和成本。这种一元化的产权在民营企业的初始阶段不仅有其存在理由, 而且是必经的一个阶段。

第三是治理结构的一体化。

由于产权结构的单一, 必然使所有权与经营合而为一。企业主既是所有者又是经营者, 在企业的治理上必然是宗法式的家长制, 缺乏科学的决策机制和制约机制。企业主在企业中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企业所有人唯企业主之命是从, 凡事由企业主一人定夺。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 如果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仍然集中在企业主一人手中, 导致企业主不堪重负, 容易降低决策效率、甚至导致决策的失误。许多民营企业在短时期内由兴到衰, 由强到弱, 由暴富到破产, 无不与民营企业治理结构的缺陷有关。由于企业治理结构等方面的原因, 使民营企业的生存周期过短。据统计, 我国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2.9年, 呈现“三年一轮回”的怪圈。

第四是产权层次混沌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民营企业产权应存在两个不同的层次, 应该把个人家庭财产和企业资产严格加以区分, 以减少企业经营风险。可是实际上民营企业在创业初期, 多数企业主把个人家庭财产和企业资产混为一谈, 在认识上和实际上都把企业资产当成家庭财产, 认为企业资产就是家庭财产, 家庭财产就是企业资产, 甚至企业做大时, 这种认识仍未消除。这样就进一步加大了企业经营风险, 一但企业倒闭, 就会倾家荡产, 鲜活的例子俯拾皆是。

第五是人力资源储备淡化。

民营企业家一般是重视人力资源的, 他们懂得市场上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 决定最终胜负的是人才的质量。但在具体行动中, 却遇到家族制企业所自生的封闭性和排他性的挑战, 所以就陷入了想重用高素质的人才, 却又留不住人才的两难境地。既使有一些有远见的民营企业家, 一时引进了高素质人才, 授以重任安排要职, 但由于民营企业以血缘、亲缘、地缘为纽带, 牢牢把握企业各项核心权力, 而且具有很强的凝聚力, 外人难以融入。被引进者常常在受压抑心态下工作, 积极性和潜能很难充分发挥。他们常因与企业主或其亲属意见相左被辞退, 或者自行辞职作为解脱。

二、民营企业改革将遇到的问题

民营企业的发展需要经历两个本质上不同但又相互联系的阶段:一是家族企业阶段 (即初级阶段) 这个阶段以产权单一化, 家长式管理为主要特征;二是公司化企业阶段 (即高级阶段) , 这个阶段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主要标志。民营企业在改革过程中, 会遇到许多问题:

一是传统的企业理念难以割舍。

许多民营企业从自己的创业实践中, 逐渐形成了一种企业理念, 就是企业“我投资、我经营、我管理、我决策、我收益”, 这种理念是根深蒂固的。要把这种理念逐渐转变现代企业理念, 要通过学习、培训、示范等途径, 提高认识, 在思想上变成“现代人”, 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二是恰当的模式难以选择。

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 选择一种既附和市场广阔、竞争激烈、政策宽松的市场环境的要求, 又附和民营企业现实的治理模式是比较困难的。以企业法人治理为核心的企业治理结构对所有企业是通用和有效的, 但一般民营企业, 按通用的企业治理模式实施就不一定完全适用, 民营企业只有“择其善者而从之”选择符合自己企业实际的管理模式才能有所成就。

三是企业融资难以解决。

民营企业要发展, 技术要提升, 产品要换代, 新产品要研发, 市场要扩大等等, 需要注入大量的资本。实践证明单靠民营企业自身的积累资本是远远不够的。解决资金“瓶颈”的唯一出路是融资。一般说来, 有两条融资渠道:一是内部融资, 对民营企业来说是最便捷的, 也是所有企业主都能全力以赴的。二是外部融资, 也称社会融资, 通过金融市场, 股票上市和金融机构借款。而民营企业在融资方面较之非民营企业难度更大。究其原因, 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第一国有企业由于资产是国家所有, 基础雄厚, 所以企业信用较高, 容易从金融机构取得贷款。第二各大专业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虽然也是企业, 但与国有企业一样都属国家所有, 是“同宗兄弟”, 贷款给国有企业所担风险较小。第三民营企业由于成立的时间较短, 企业经营稳定性较差而且经营风险又高, 担保能力弱。除了上述原因之外, 民营企业融资难还有制度性障碍, 这是造成融资难的一个重要原因。要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国家给以政策支持尤为重要。

三、民营企业产权制度的选择

民营企业作为私营经济的具体组织形式, 其企业制度和企业治理结构是要随着企业的发展不断变化的, 现存的民营企业的产权制度是全部企业制度的基础和核心, 所从产权制度改革切入是非常必要的。民营企业制度改革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借鉴国外, 尤其是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和作法, 我国在民营企业产权制度布局 (结构) 上, 大型的发展比较成熟的民营企业, 应建立规范的现代产权制度为主要目标;小型的民营企业应完善家族产权制度为根基, 中型即达到一定规模的民营企业, 以建立家族制与现代企业制度相融合的现代家族企业制度更为适宜。

这里应加以强调的是, 家族企业制度和现代企业制度不是完全对立而是可以相融的。家族企业在现代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也非常普遍, 即使在美国家族企业也是经济主导力量:75%以上的企业属家族企业;家族企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0%;《财富》500强中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企业可以被看作是家族企业;世界上最成功的一些企业就是从家族企业发展而来的, 如强生、福特、沃尔玛、迪斯尼等。家族企业有其不可替代的一些建立组织内部的信任和节约沟通成本的优势。我们应当对家族企业制度给以全面公正的评价, 并融合进我国民营企业制度建设之中, 使这种古老而常新的企业形式具有中国特色。

知识产权取向论文 第5篇

关键词:河北省;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改革自2004年正式启动,取得了显著成效。2005年6月29日,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挂牌开业,2010年底,河北省联社召开环京县级农信联社改制工作座谈会,确定了河北省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思路:改制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股份有限公司(即“双改”),并于2011年正式启动了县级农村信用社股份制改革。截至2012年12月底,河北省启动了28家县级农信社改制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工作。有34家县级联社启动了改制组建农村信用联社股份有限公司工作,全省农信社改制工作取得重大突破。

一、河北省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现状

(一)股权结构得到优化,产权主体得以明晰。启动“双改”后,按照股份制的要求,各农信社对原股东进行了规范,重新审核股东资格,通过资格股股东自愿转换为投资股股东、资格股股东转让股份时转化为投资股的方式,大力推进资格股转换工作。在法人股东的选择上,不仅考虑资金,更多考虑的是企业是否有规范的公司治理。由“入股自愿、退股自由”为特征的资格股,转换成为了以“承担风险、不得自由退股”为特征的投资股。

(二)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完善,管理水平得到提升。理想的法人治理结构能使所有者和经营者的责任、权利、利益形成合理的制衡,通过契约建立起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股东大会委托董事会、董事会委托经营管理层,同时股东代表大会委托监事会对经营管理层进行监督。河北省各改制农信社积极探索和建立与新型产权制度相适应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起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管理层的管理架构,明确了“三会一层”的权利和义务,并设置了相关委员会,制定了完备的“三会”和高级管理层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建立健全了议事规则,形成各司其职、层次分明的经营和决策机制,确保法人治理机制有效运行。

(三)产权激励和约束机制初步建立。通过产权改革,农信社的管理体制得以加强和完善。农信社的管理权交由省级政府行使,农信社的经营状况是和当地的经济发展环境相匹配的。但河北省的石家庄、邯郸、保定虽然经济发展较好,农信社经营却较差。这说明,县级农信社在发展中还存在自我约束能力差的问题,外部治理仍需强化。

二、河北省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一)股份制改革 “一刀切”。农信社改革强调股份制是改革的方向,但是没有考虑到股份制改革是有阶段和有差异的,产生“一刀切”的问题。尚存在一些农信社的管理者认识不到股份制改革的重要性,只是因为当前政策要求,各个信用社都在改,形势所迫,所以自己也要改。

(二)忽视外部治理。2003年农信社改革以来,省联社在其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巨大作用,很好履行了行业管理的职能。解决了县级联社作为一级法人进行经营管理决策时存在的站位低、难以对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作出准确分析判断的问题,降低了信贷风险管理难度。这说明,农信社的管理权交给省政府是正确的。但是,对于省联社的存在及其职能的发挥,始终存在着批评的声音,主要集中在省联社管理的“越权越位”,要求省联社去行政化。

(三)缺乏合格的投资者。股份制改革当前面临的首要问题是缺乏合格的投资者。合格的投资者是投资动机正确、真正考虑与农信社共同发展的投资者。2004年以来的河北省农村信用社改革,通过多种渠道和举措,农村信用社消化了大量历史包袱,达到了银监会农村商业银行组建条件的联社,由于可预期的发展前途和盈利目标,成为新兴民营资本竞相追逐的对象。现实情况是,无论法人还是自然人,投资的目的都是获得短期利益、贷款便利、贷款话语权等。

(四)法人治理与内控管理不会一蹴而就。股份制改革后,农信社的管理团队人员组成变化不大,很多农信社原理事长经股东大会选举为董事长,原农信社主任经董事会聘任为行长。新的“一委三会一层”是党委领导下的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发挥作用的公司治理。但农信社要实现真正的内部治理很难。从股权改造层面看,股权改造更多在高层次进行,一般员工体会不到股权改造的意义。存在高层管理者对改制认识不到位的情况,很多农信社改革不是高层深刻认识了改制的必要性,而是受形势所迫,农信社都在改,所以就要改。调查中,有农信社高层表示,改制之后,自己的工作难度更大。改制前,只需要对省联社负责,改制后要考虑股东、省联社、银监局三方利益诉求。

三、河北省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的取向

(一)坚持服务“三农”的目标。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市场的主力军,必须坚持为“三農”服务的目标,坚持“立足三农、服务社区、支持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股份制改造后,农民持股的比例大大降低,由此产生农村信用社还会不会为“三农”服务的担忧也不足为奇。实际上,股份制和服务“三农”是不矛盾的。相反,组建农村商业银行的目的就是为进一步规范金融服务,改善经营状况,增加支农实力。

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是在其六十多年的管理制度变迁中所做出的正确选择,通过产权改革消除农村信用社的所有者缺位以及由此带来的各种问题,将其建立成为现代化的金融企业,实现“四自”。农信社以县级为单位进行改革,不能打破县级的独立法人地位,初衷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农信社服务“三农”的作用,但是,随着农信社改制成为农村商业银行,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容易成为少数大股东控制的银行,导致服务“三农”的目标落空。

(二)优化股权结构,提高股权集中度。在股权安排中,避免出现单个大股东控制农村信用社的决策,抑制大股东对小股东利益的侵占,缓解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增加法人股比例。吸收有一定资本实力、关注“三农”,关注农信社长远发展的法人股东和大股东入股。

要积极打造科学规范的股权结构,在保护中小股东合法权益的前提下,积极引导股权有序流转,把分散的小额股份向具备实力和市场风险意识、入股动机纯洁的优质企业法人和自然人大户集中。要开发和建立股东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对战略投资者、持股比例超5%的股东以及存在关联关系的主要股东的资质审核,增强对现有股东信息的准确掌握。从今年开始,凡县级机构持股占比在1%以上的股东和前20户大股东,均要向省联社进行备案。

(三)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机制。根据现代商业银行的标

准,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机制,进一步规范“三会”制度,设置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和独立董事,规范议事规则与决策程序,真正形成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衡的治理架构。

建立健全决策、执行、监督相制衡的管理机制和激励、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以及以监事会为核心的监督机制,建立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健全民主管理,初步形成了“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担风险”的良性循环机制。设置齐全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和独立董事,真正形成相互监督、相互制衡的治理架构并按照新的公司治理机制运行。

(四)引进战略投资者。农村信用社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可以达到“引资”“引智”和“引制”的目的。战略投资者在资金、技术、经营管理、人员素质等方面具有优势,具有较好的资质条件和投资、融资能力,与农村信用社的业务有密切联系,致力于长期投资合作,以谋求长期战略利益回报和农村信用社可持续发展。目前,引入战略投资者的农村信用社主要集中在江浙地区,江苏地区最为典型,这些地区率先进行了农村信用社的改制,在经营理念、法人治理、产品创新、风险防范等方面走在了行业的前列。

参考文献:

[1] 魏子力.我国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与发展方向探讨[J].商场现代化,2011.08。

[2] 邱健,何霁.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思考[J].宏观经济管理.2011(02)

知识产权取向论文 第6篇

一、当代知识分子的生存困境

为表现当代知识分子的生存困境,阎真给我们生动地描绘了两个价值取向想对立的人物形象的生存状态,一个是拥有超现实主义观的聂致远,代表精神主义者;一个是秉着实用主义价值观的蒙天舒,代表功利主义者。聂致远心中怀有一份清高,恪守心灵道德良知,怀有崇高的学术理想、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当代知识分子的形象,在学术研究上拥有强大优势。但在这个处处玩弄人际关系耍手段使阴谋陷人于不利拼爹拼关系拼不要脸的社会,在为了生存挣钱养家发论文评职称等问题上常常身陷窘境,却仍保持学者的尊严和人文的情怀,活出价值和意义。当不同的利益价值选择在向他挥手时,聂致远的心中也曾犹豫彷徨过,犹豫不决过,挣扎纠结过,这种选择的“义利之辩”正是作者在小说中要表达的基本的精神线索,正如阎真所说:“人总要活着,然后才能追求活着之上的意义和价值。”与聂致远相价值取向相对的是他的同学蒙天舒,蒙天舒则是“屁股中心论”的投机分子,一个混迹于文化圈子、深谙社会潜规则的人物,他同样是平民出身,奉行“屁股决定脑袋”的他却让他仕途婚恋一路平步青云,摇摇直上,与聂致远形成鲜明的对比,由此更反映了社会对于知识分子的不公。

二、功利主义与价值坚守的矛盾关系

阎真的《活着之上》在谋篇布局抛开了宏大叙事结构,小说中的人物关系较为简单,人物性格也相对于较为典型,“钱到了我的手里,你知道的,就缝到肉里面去了,拿出来肯定是要动手术。”朴实而真挚的语言风格,借助于贴近生活的表达,将聂致远的生活娓娓道来。小说中没有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情节发展,而是着力构建一个简洁单纯的二元对立的价值选择,展现出当代知识分子的一部精神成长史。一点带面,由表及里,普通事件平凡人物表现时代主题,情真意切地来表现当代分子在价值选择前的犹豫与徘徊,抑或是精神信仰的坚守,这也是阎真创下这篇小说的初衷之一。像聂致远这样的知识分子,更多时候是充当社会规则的牺牲品,每一次挫折就是一次成长。作者把聂致远鲜活而真实生活窘境表现得淋漓尽致,知识分子作为社会中的普通一员,也要为金钱和利益而活着,否则,爱情不堪一击,同学情谊难保,事业不顺,一次又一次地加剧了他内心的精神痛楚。然而生活与现实的差距并没有让主人公意志消沉,而是愈挫愈勇,从古代文人如屈原、司马迁、李白身上汲取精神力量,在不断反省中弥加坚定了自己对于活着的理想与信念。“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这正是聂致远高风亮节心志的真实写照。

三、当代知识分子“活着之上”的价值追求

知识分子不同于其他的普通公民,在于其身上有着更高的精神追求。从古至今,为凸显士人的独特性,他们常常以高风亮节的风骨,敢于承担社会责任的精神价值追求,以天下为己任,心系天下。不管朝代如何更迭,士人的精神传承一代又一代,这种正义与良知、重义而轻利、心系天下仍是当代知识分子的身份价值标签。“聂致远”这个人物名字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致远”取自于诸葛亮的《诫子书》: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著有《红楼》一书的曹雪芹对聂致远有着深远的影响,是聂致远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清晨,我那坚如磐石的信念被震开了一道细微的裂痕”。当聂致远每次身陷理想与现实的困境时,总是能在文化名人的传统思想中寻求坚守的精神力量。而作者也并非告诫人们一定按照传统思想循规蹈矩,“如果今天还提倡把文化巨人作为绝对的榜样,这种过高的要求走向反而成为一种精神上的暴力”。作者阎真如实说,“聂致远并不是一个文化英雄,他的选择也只是努力坚守良知的底线”。

综上,当知识分子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困境时,需要承认一定物质追求的合理性,在达到精神追求与功利主义平衡的点上,以其精神追求约束其行为,超越世俗的界限,大众接受知识分子作为普通大众的世俗一面,这种理想化的模式,即不与现实相对立,也不遗失精神信仰,似乎也为当代知识分子的出路提供了一些指引和启示。

参考文献

[1]阎真.时代语境中的知识分子:说说《沧浪之水》[J].理论与创作,2004(1):53.

[2]阎真.总要有一种平衡的力量[N].文艺报,2015-03-13(02).

[3]阎真.阎真文集:现代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卷四)[M].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

[4]阎真.这是一个重新定义爱情的时代[C]阎真文集:因为女人(卷三).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

[5]阎真.活着之上[M].湖南文艺出版社,2014.

[6]阎真.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的困惑和尴尬[N].中国艺术报,2015.

知识产权取向论文 第7篇

一、现阶段公立医院产权制度态势

产权是受国家法律保护, 反映不同利益主体对某一财产的占有、支配和收益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它一般包括三层含义:一是产权是一种排他性权利, 这种权利必须是可以平等交易的法权, 而非不能交易的特权;二是产权是规范人们经济行为关系的基本行为准则之一, 它能使人或机构的权利与责任对等;三是产权是由所有权、使用权、收入享有权、转让权、经营管理权、资产安全权和毁坏权等资产权能体系组成, 所有权是基础。医疗机构产权就是指由不同主体投资所形成, 由医疗机构所拥有的全部卫生资源的所有权、占用权、使用权、支配权及收益权等构成, 由所有制形式实现的一组权力体现。

产生于计划经济时代的传统医院产权制度, 目前已成为医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发展的制度性障碍。根本的问题在于医院产权主体不清。从理论上说, 目前, 绝大多数医院的产权都是公有的、国家的, 为单一财政补助形成。但实际工作中, 由于各种资金来源渠道的不同, 如职工集资、银行借款、医院自有资金和发展积累等, 这样造成医院的国有财产到底占有多少不清楚, 这部分财产权利是由卫生行政部门、财政部门、计划部门、国有资产管理等部门, 还是由医院或医院法人来负责不清楚。最后, 医院产权界定模糊不清, 医院产权主体缺位, 对医院财产监管缺少责任感, 使国有资产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所以, 解决长期以来政府与医院权责不明、政事不分的问题成为当务之急。

二、公立医院产权制度改革的紧迫性

(一) 是适应市场配置资源的需要

市场机制在医疗服务领域的作用, 促进了医院效率的提高, 增加了医疗服务供给进而形成了正向反馈, 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竞争, 引发了医疗资源重组和医疗市场的重新组合。资源的重组需要产权的调整, 必然触动了产权。作为医疗资源重组的前提条件或结果之一, 我国公立医院产权改革, 从基础上讲, 是市场竞争和选择的结果。

(二) 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必然要求

医院产权制度改革是医疗机构资源重组、实现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先决条件, 是卫生资源实现属地化行业管理的先决条件, 也是实施区域卫生规划、对卫生发展实行宏观调控的先决条件。改革20多年来, 政府卫生主管部门不断对医院放权, 医院作为市场主体日益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在这种政府和医院的分权过程中, 往往出现医院认为放权放得不够, 而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认为“权”已经放得太多了的争论。因而, 客观上要求明晰医院产权, 明确哪些应是放给医院的权利, 哪些应该是国家拥有的权利, 确立医院的法人财产权, 更有利于卫生行政部门职能转变, 由办医院转变为管医院, 更好地为卫生发展实行宏观调控提供条件。

(三) 是医院经营性融 (筹) 资的需要

根据卫生部统计资料计算, 全国卫生部门综合医院的财政投入占医院收入的比例逐年下降, 从1990年的12.6%下降到1995年的8.4%、1999年的7.0%和2000年的6.5%。在单独依靠政府投资和医院自身业务收入积累不能满足医院的融资需要的情况下, 寻求境外资金投入、民间资本投资和内部职工投资等就成为可选择的途径, 伴随这些融资渠道的形成, 股份制和股份合作经营、合资合作经营、托管、出售转让等产权变革形式也就应运而生。

(四) 是医院自身改革发展的必然结果

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 与这一体制相匹配形成了一整套相应的管理运行机制, 包括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以来, 我们首先在分配制度上做文章, 实行了奖金制度, 力图实现奖勤罚懒, 形成新的激励机制。但是, 最终仍然陷入新的水平上的“大锅饭”。由于没有有效的治理结构和清晰的产权以及随之而产生的明确的责任、权利, 内部运行机制的改革也就难以落实, 而改革的阻力会很大, 依靠“能人”进行机制变革, 经营管理者承担着较大的改革风险。因此, 必须进行产权制度改革, 通过形成合理的治理结构, 才能使运行机制的变革顺理成章。

(五) 是医疗市场开放的客观要求

从国际卫生改革的角度看, 由于卫生改革在许多国家已经成为当今主导卫生发展的重要力量, 作为卫生改革的产物, 公立医院产权制度改革也就随之演化为一种国际现象。我国加入WTO后, 必然带给医疗服务市场一定程度的开放, 境外的营利性的、非营利性的医疗机构都会按照服务贸易协定的规则, 不同程度地进入中国医疗服务市场。境外资本的进入, 必然促进医疗市场的竞争, 促使我国医院加入医疗市场的竞争, 引发我国医院资产的重组与产权的转让, 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事物发展的客观过程。

三、公立医院产权制度改革的内容

无论是社会改革整体推进, 还是医院自身的发展, 都要求医院进行彻底的产权制度改革。公立医院产权制度的改革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 以产权明晰化为核心内容的医院改革

首先是对出资者所有权与医院的法人产权实行分离, 作为出资者的政府, 只享有医院财产的终极所有权, 而医院作为独立的市场经营主体, 则享有法人财产权。

(二) 明确所有者和经营者各自的权利和责任

医院以其全部法人财产依法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 对出资者承担财产保值和增值的责任。出资者按资本额享有所有者的权益, 包括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

(三) 坚决实行政事分开

政府部门和医院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医院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自主地组织服务经营活动, 以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和经济效益为目的;政府作为宏观管理者不再干预医院的经营活动, 医院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经营性亏损、资不低债的就要依法破产, 照章实行财务清算, 政府没有义务和责任扶持。

(四) 建立科学的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

在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之间建立起互相激励又互相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医院产权制度改革的目的就是使医院成为真正的法人组织。要使医院成为真正的法人组织, 应在财产关系上解决三个问题:一是使医院拥有独立的财产;二是让医院承担全部财产的经营责任;三是政府依法对公立医院实施监督和管理, 不干预医院日常经营活动, 医院也不能依赖政府, 从无偿拨给经费转化为市场投资行为和交换行为。

四、公立医院产权制度改革的实践取向

近年来, 全国不少地区按照国家的总体要求, 积极开放医疗服务市场, 对公立医院产权制度改革进行了大胆探索。

(一) 宏观方面

一是管办分离。把公立医院产权分解为公有出资人产权和法人产权, 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基本做法是:成立一个公立卫生资产经营管理机构, 代表政府行使卫生公立资产所有者职能, 直接从事公立资产的经营和运作。政府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则专职行使宏观调控职能, 主要通过产业政策、法律法规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实行行业管理, 实现政府由“办”卫生向“管”卫生的方向转变, 达到政事分离、政资分开的目的。

二是社会参与。以一系列优惠政策, 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公立医院改制。上海市明确提出:鼓励社会力量通过医院管理公司等多种形式, 参与公立医疗机构的经营管理。杭州市规定:对规模较大的公立医疗机构, 可吸收境外资本、民资投资参股, 进行股权多元化改造, 原则上公立资本退出控股地位, 鼓励经营者持大股, 现有公立医院在转制过程中, 可享受改制企业的土地出让政策, 土地出让金允许在3~5年内分期付清。南京市提出:积极支持社会非公有资本, 以多种形式参与政府办的医疗机构和企业办的医疗机构的改制、改组和改造。允许公办医疗机构扩大融资渠道, 吸纳民资或外资参与合作建设, 在以公立资本为主的情况下, 合作后非营利性质不变, 合作者可获得一定回报等等。

三是政府有限控制。医疗卫生事业是一项公益性非常强的事业, 为了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在公立医院改革过程中, 政府应继续控制部分公共卫生资源, 有重点地给予投入, 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具体措施有:政府继续履行公共卫生职能, 加大投入力度, 建立四级卫生预防控制体系和监督执法体系, 政府继续举办一定数量的综合和专科医疗机构, 用以提供医疗教学示范、平抑市场价格和提供基本医疗服务;政府继续保留社区卫生机构和乡镇卫生机构, 实行公立国办或公立民办, 方便群众就医;政府举办慈善医院, 通过免收门诊挂号费、住院诊疗费、手术检查费等, 重点援助特困和低保家庭人员治病。

(二) 微观方面

医院产权制度改革的最佳选择是进行股份制探索。无论是营利还是非营利医院, 都可以尝试进行股份制改革。公立医院的资本通过控股、参股等形式, 与其他性质的资本融合, 不仅能有效克服体制上的缺陷, 而且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壮大公有制经济。

第一, 股份制能够壮大公立医院的国有资本, 增强资本的控制力。在公立医院股份制改革中, 国有资本可采用两种控股形式:一种是绝对控股, 另一种是相对控股。股份制以一种明晰的财产组织形式, 有利于医院在产权多元化的基础上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 并真正落实国有资本权益。

第二, 股份制有利于医院投资格局的多元化。医院经过股份制改革后, 通过市场可以实现产权的转移, 进行联合、兼并等, 形成产权的市场价格, 从而使医院活跃在充满竞争的大市场之中, 促使医院多元化投资格局的形成, 拓宽卫生投入渠道。

第三, 股份制有利于医院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 提高医院运营效率。医院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必然注重吸引人才和培养人才, 并注重利用分配制度等激励机制, 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医院不断根据需求变化改进服务功能, 并通过科学管理降低医院经营成本, 从而降低医疗服务收费水平, 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第四, 股份制有利于医院重视自身形象的建设, 强化“品牌”经营意识, 提升服务水平, 为社会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五、结论

上一篇:公司财务报告下一篇:江西奉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