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大垄覆膜栽培技术

2024-07-12

大豆大垄覆膜栽培技术(精选9篇)

大豆大垄覆膜栽培技术 第1篇

一般应选用比当地直播主栽品种生育期长10~15d, 或所需积温多200~250℃, 或叶片数多1~2片的品种。

第2积温带 (2500~2700℃) 选用江单2、郑单958、龙单46、郝育18、本育9等熟期型的品种, 生育期135d左右。

第3积温带 (2300~2500℃) 选用丰单1、四单19、黄莫等熟期型的品种, 生育期125d左右。

2 选用株型紧凑, 叶片收敛高光效的品种

地膜玉米因种植密度增加, 通风透光条件必须改善, 除采用大小垅和间作的种植方式外, 为减轻密度对结穗率、穗粒数和粒重等产量3要素的影响, 提高群体光合速率和利用率, 在品种选择上应选用株型紧凑、上部叶片收敛的品种, 如先玉335、郑单958、泰玉2号等。

3 地膜的选择

地膜应选用无色膜和乳白半透明膜, 厚度在0.005~0.008mm之间, 膜宽110cm。

膜的用量:应视其膜的厚度和覆膜宽度以及人工还是机械覆膜而定, 以膜厚0.005~0.008mm为例, 膜宽110cm, 每667m2用膜量:人工覆膜为4~4.5kg, 机械覆膜为4kg左右。

4 选地选茬与整地

4.1 选地

地膜玉米要获得高产和最佳效益, 必须选择适宜的区域, 土类和地块。玉米的适应性较广, 对土壤的要求并不十分严格, 但在较好的黑土、黑黄土和砂壤土上, 可获得较高的产量。

4.2 选茬

覆膜玉米的正茬是小麦、大豆、杂豆、亚麻和马铃薯实行合理轮作, 正茬实在安排不开, 也可以选择玉米茬;但不能连作3a以上。连作3a的玉米, 重者减产58%;不要在连作4~5a的地块上种植覆膜玉米, 连作会使土壤的有机质下降。

4.3 精细整地

提倡秋翻整地, 翻地深度达25cm以上, 同时进行底肥深施, 及时耙耢、平整土地, 做到不漏耕, 无立垡、无坷垃、无堑沟。起宽垄:打成垄底宽120~130cm、垄顶宽90cm的宽垅。如采取缩垄增行的种植方式, 应打成垄底宽90~100cm、垄顶宽70cm的宽垅, 将原来的60~65cm的3条窄垄合并为2条宽垅。并及时镇压保墒。

5 施肥

5.1 基肥

每667m2施含有有机质8%以上的农家肥2~3m3, 在整地的同时撒施或者条施做为基肥。

5.2 种肥

每667m2施二铵13kg或优质复合肥33~360kg (N15-P15-K15以上) , 结合整地撒施或条施做种肥, 每公顷施50%硫酸钾150kg, 硫酸锌或多元锌肥15~30kg。

5.3 及时追肥

每667m2追施尿素30kg。

6 适时播种

6.1 播期

覆膜后地温稳定通过5~6℃以上时, 出苗或破膜引苗后能躲过零下3℃冻害时, 抢墒播种, 安家镇具体播期为:第2积温带4月20~25日, 第3积温带4月25日至5月1日。

6.2 播种方法、密度及覆膜

6.2.1 播种时期及方法

当耕层5~10cm地温稳定通过8℃时可开犁播种 (4月15~25日左右) 。采用机械播种或人工刨埯进行等距播种, 覆土厚度3~4cm, 适时镇压, 大垄上苗带行距为40cm。

6.2.2 种植密度

每667m2保苗4000株。

6.2.3 化学除草与覆膜

选用广谱低毒、低残留、残留期短的除草剂, 每公顷用乙草胺1.5~1.8kg, 兑水450kg均匀喷洒在垅面上, 进行土壤药剂封闭除草。

覆膜的时候可选幅宽110cm、厚度0.005~0.008mm的超薄地膜, 每公顷60kg, 人工或机械覆膜均可。覆膜时将地膜铺平拉紧, 贴在垄面上, 两边取土压实垄边, 覆膜后的受光宽度应保证在60~70cm左右。覆膜时垄面上每隔1.0~1.5m横压1条土, 以防止风大时刮开地膜。

6.3 播量

正常情况下每公顷播量为30~35kg (密度过大时可达到40kg/hm2) 。

7 田间管理

7.1 放苗

当玉米普遍出苗并第1片真叶展开时, 及时剪孔引苗, 引苗后用湿土封严苗孔。

7.2 适期揭膜

揭膜目的:便于后期管理;促进水分蒸发, 籽粒脱水快;防止扩大污染, 可在玉米拔节期进行, 要做到干净无污染。

7.3 防治玉米螟

可根据田间实际发生情况, 选用赤眼蜂、性诱剂、白僵菌、化学农药颗粒剂等进行防治, 也可用高压汞灯杀灭成虫进行防治。

防治粘虫:当玉米拔节期时, 平均150头/100株即可防治, 防治方法可采用生物防治 (赤眼蜂、白僵菌) , 化学防治可采用高效氯氰菊酯或乐斯本等药剂防治。

7.4 追肥

在大喇叭口期, 每667m2用尿素20~26kg, 采取条施的办法进行垅侧深追肥, 追肥深度达到8~10cm。

8 后期田间管理

8.1 适时化控

玉米7~10叶期或抽雄前7~10d左右时进行, 每667m2用丰源吨田宝 (丰单吨田宝) 30m L (1小袋) 兑水15~20kg, 在晴天9∶00~10∶00或15∶00~17∶00进行叶面喷施, 要以机械喷施为主, 尽量提高喷施质量和喷施效果。

8.2 促早熟

于8月上、中旬放秋垄, 拔大草1~2次;适时进行站秆扒皮晾晒;隔行去雄;于鼓粒期喷施磷酸二氢钾或其它促早熟激素类农药, 每7d喷1次, 连续喷施2次。

9 收获

9.1 收获时间

一般在10月上、中旬, 应大力推广机械联合收获, 提高收获速度和质量。

9.2 晾晒脱粒

收获后玉米要及时晾晒, 采用站子方式;采用平房晾晒, 籽粒含水量达20%时脱粒, 含水量高于20%以上标准冻后脱粒。脱粒后破碎率不超过2%, 杂质不超过1%, 晾晒脱粒后损失率不超过1%。脱粒后的籽粒要进行清选, 达到国家玉米收购质量标准二等以上。

摘要:玉米覆膜综合栽培技术是一项节约能源和能量转换调节的农业工程技术。它具有增产幅度大、经济效益高、增产效果稳定, 实用性强等显著特点, 本文将从以下9个方面做以介绍。

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技术 第2篇

本文论述了大豆行间覆膜技术在黑龙江省的.应用,指出该项技术在北方寒地旱作农业中具有抗旱保墒、增温、增产等重要作用.同时讲解了大豆行间覆膜的技术要点.

作 者:姚文秋 于海杰 Yao Wenqiu Yu Haijie  作者单位: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7 刊 名:大豆科技 英文刊名:SOYBEAN BULLETIN 年,卷(期): “”(3) 分类号:S318 关键词:大豆   行间覆膜   栽培技术  

大黄菇娘大垄覆膜栽培技术 第3篇

关键词:选种;育苗;定植;管理;收获

中图分类号:S31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0-0131-1

大黄菇娘生育期120天左右,鲜果金黄饱满,无限开花,无限结果,生育积温2600℃以上,亩产鲜果1500公斤左右。

1 选择优良品种

要外地引种,选择大小适中,果形一致,无病害虫害果实做种。

2 选地

选择前茬是玉米,谷子或豆科作物的地块,打过封闭除草剂剂的地块不能选,所选地块地势要平整,排灌方便,低洼易涝盐碱板结地块不能种植。

3 整地、施肥

灭茬净地,清除地里植株残体,悬地25~30厘米,同时,亩施入腐熟的农家肥5000~8000公斤,镇压保墒。

4 育苗

4.1 提早扣棚暖地

我市一般在三月下旬,室外土化10~20厘米时,开始扣棚,棚高1.5~2米,棚室面积根据育苗多少而定。一般亩用苗2800~3500株,我市早春温度较低,春风较大,棚向一般都是南北走向,棚架最好用钢筋架以防倒趴,棚膜应采用聚乙烯双层膜覆盖,棚室周围要用土压实,棚上用铁丝在两边固定。

4.2 配制营养土

取无除草剂残留的豆科田园土,除去坷垃,用细筛子过除杂物,亩用土量为2立方米,砂子0.5立方米,二铵20~30斤,硫酸钾4~6斤,硫酸锌0.5~2斤,用70%的敌克松和70%甲基托布津按1:1配成1000倍液喷浇床土,抓土成团,松而不散为宜。

4.3 分装营养钵

选直径为8厘米,高为10厘米的纸的营养钵,亩用量3000~3500个,将营养土装入钵体2/3处蹲实,留出1/3以便下籽覆土。

4.4 浸种

用50℃的温水浸种,用水量是種子量的4倍,边放种,边搅拌,至水温达到30℃为准,浸种7~8小时,更换一次水,浸种24小时即可。

4.5 催芽

菇娘种子小,用量少可用细沙土拌种法催芽,具体是细沙土和种子的比为8:1或10:1细沙土要用70%的敌克松和70%的甲基托布津按1:1配成1000倍液消毒。用湿布把种子包好放在20℃~25℃条件下催芽,一天翻动一次投洗一次,3~4天就可出牙。

4.6 适时播种

气温回升时,4月5日前后就可下籽,亩用量0.1斤,每钵下籽量为3~5粒,下籽前要将育苗筒浇足水,下籽后将钵内覆上1厘米厚的细土。

4.7 苗床管理

要保证育苗钵不缺水,不旱不浇,钵面要见干见湿,如果长时间阴天要用灯光照明,白天温度过高要开小缝通风,一般7~10天出苗,两片真叶前,温度要控制在35℃~40℃,三片真叶后,温度不能高于35℃,此时温度过高会造成秧苗徒长,形成长脖苗,苗高5厘米时要间苗,使每钵内留1~2棵苗,进入五月初秧苗长出5片真叶后,要停止浇水、施肥,要蹲苗、炼苗。

5 适时定植

5月下旬要起垄覆膜提高地温。我们采用机械作业,起垄、施肥、打药、覆膜一体化。亩施二铵15~20公斤,硫酸钾3~5公斤,同时,施入克百威3公斤,用来防治地下害虫。垄宽90厘米。终霜期过后,5厘米土温,一周内稳定通过12℃时,即可打眼定植,株距30厘米,行距50厘米定植,移栽前要浇足底水,同时除去钵体、用干土压实苗眼土,留单苗。

6 加强田间管理

(1)小苗期要及时中耕除草。

(2)喷施叶面肥。缓苗一周以后,要喷施一次磷酸二氢钾,促进小苗生长,在开花期要喷施一次磷酸二氢钾和甲基托布津混合液,10~15天喷施一次,开花至结果期要喷施2~3次,提高开花量促进果实饱满,又能预防白粉病、枯萎病,霜霉病的发生。

(3)整枝。当植株长到30~45厘米时,要掐尖整枝。选靠近根部的3~5条结果枝掐去顶心,留取30~40厘米长主蔓。

(4)如果秧蔓疯长可喷施多效唑控长。

(5)随时防治蚜虫和金龟子的危害。

7 适时收获

玉米大垄双行覆膜栽培技术 第4篇

1 该项技术的标准要求与增产机理

1.1 技术标准

一是做大垄。将以往栽培的65~70 cm的小垄, 通过整地变成95 cm或者105 cm的大垄;二是种双行。在已经做好的大垄上, 种植双行玉米, 小行距30 cm, 大行距67 cm;三是覆膜。在大垄上覆盖一层宽度为75~80 cm, 厚度为0.007 mm的聚乙烯地膜。

1.2 增产机理

该技术之所以增产幅度大, 主要原因就是大垄双行的通风和透光状况强于等行距种植方式, 再选用适当的晚熟品种, 使得增产潜力得以充分发挥;大垄覆膜使得增温和保湿效果明显, 种植密度也显著增加, 单位面积的收获株数与穗数有所提高;同时又改变了地膜覆盖地块的生态环境, 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质, 为土壤微生物的活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进而促进了土壤养分的分解和供应, 最终加速了玉米的生长发育。

2 玉米大垄双行覆膜栽培主要技术措施

2.1 选地与整地

地膜覆盖栽培的最大效应就是提高土壤温度。一般年平均气温在6℃以上, 无霜期125 d左右, 有效积温在2500℃左右的地区最适宜推广应用此项技术。覆膜玉米要选择地势平坦、土壤疏松、土质深厚、肥力中上等、排灌条件好的地块。最好实施秋翻整地, 耕翻深度达到25~30 cm。整地要平整, 细致, 做到不漏耕, 无立垡, 无堑沟, 无大块坷垃, 可有利于出苗。结合秋翻深施有机底肥, 并及时耙耢, 保蓄秋雨后的土壤水分。春季不再耕翻, 只是在开始化冻时, 进行数次横竖相间耙耱, 破坏毛细血管, 使土壤上虚下实, 使得耕层水分不容易散失, 冬春土壤中的水分保蓄的好, 有利于种子吸收发芽。

2.2 起宽垄

打成垄底宽120~130 cm, 垄顶宽90 cm的宽垄。如若采取缩垄增行的种植方式, 可打成垄底宽90~100 cm、垄顶宽70 cm的宽垄。起垄后及时进行镇压保墒。

2.3 选用良种

由于地膜玉米可增加150℃~200℃的有效积温, 正常年份比露地提前8~10 d播种, 而且生育进程快, 能提早8~15 d成熟。因此, 根据这一特点, 与当地露地玉米生育期相比, 就应选用适期品种。比如, 当地露地玉米种植115 d左右的品种, 地膜覆盖就可选择125 d的品种。所选品种应为抗逆性强、增产潜力大的高产品种。所选种子发芽率不应低于87%, 纯度高于98%, 净度大于98%, 含水量不高于13%。

2.4 种子处理

种子经过精选, 去掉病、烂、秕、杂和小粒后, 在阳光下晒2~3 d, 可提高出苗率3%~5%, 同时还要进行药剂拌种。播前选用烯唑醇类种衣剂按药种比1∶40的比例包衣, 也可选用50%多菌灵按种子重量的0.7%拌种, 经阴干后即可播种。

2.5 适期播种

2.5.1 播期与播法

当土壤上层6~10 cm地温温度通过8℃以上时即可播种。采用机械或人工播种, 覆土厚度在3~4 cm, 及时镇压。

2.5.2 种植密度

每公顷株数一般比露地栽培增加20%~40%, 平均为60000~67000万株, 紧凑型玉米最少应达到6.7万株, 最少不得低于此数。

2.5.3 覆膜

覆膜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先覆后播, 即在冷凉地区比较适用, 干旱地块可抢墒, 添墒覆膜, 适期播种。播种时用扎眼器扎眼播种, 播后封严播种口;另一种是先播后种, 该种方式需要连续作业, 做床、播种、打药和覆膜一次性完成, 可抓紧农时, 利于保墒。农膜可选用90~100 cm宽幅, 厚度为0.007 mm的。覆膜时将地膜铺平拉紧, 贴于垄面上, 两侧用土压实, 并在垄面上每隔1.5~2.0 m处横向压一条土堎, 以防大风刮损地膜。

2.5.4 药剂灭草

防杂草主要采取综合措施。其一是利用地膜内高温烧死杂草幼苗;其二是在播种后盖膜前垄面喷药, 一边喷药一边盖膜, 对草害较重地块, 可选用广谱低毒、低残留的除草剂, 每公顷用乙草胺1.5~1.7 kg, 兑水450~475 kg, 均匀喷洒在垄面上, 实施封闭除草;其三是结合追肥实施中耕除草。

3 加强田间管理

播后要经常检查田间, 防止牲畜踩踏和大风揭膜及杂草破膜。如发现破膜应及时盖土封闭。

3.1 破膜放苗

当玉米出苗超过50%并且第一片真叶展开时, 开始分批剪孔放苗。放苗应选择阴天突击放, 晴天时要避开中午及大风天气。定苗后及时用湿土封严膜孔。如缺苗, 结合定苗, 采用坐水移栽或雨天移栽。齐苗后, 对床沟实施早中耕、深中耕, 以提高地温促苗生长。

3.2 适期撤膜

撤膜时间一般在6月末到7月初期间, 撤膜必须要干净彻底, 尽量减少污染。

3.3 追肥

在大喇叭口期, 每公顷施用尿素350~400 kg, 采用条施方法进行垅侧深施, 施肥深度应达10 cm左右。

3.4 促早熟

一是播前用增产菌拌种, 或喷施植保素等植物生长调节剂, 以促进玉米生长发育;二是采用隔行去雄和站秆扒皮、剪苞叶等措施, 促进早熟。

3.5 病虫害防治

玉米大垄双行覆膜高产栽培技术 第5篇

该项技术是一项通过耕作制度改革, 使农作物能够充分发挥边际效应、增加地温、显著提高光能和水肥利用率的先进栽培技术。具有保墒、保肥、保温等功效, 增产、增收效果明显的特点。

技术要点:

1. 精细整地:

推广秋翻整地, 要求翻地深度达25厘米以上。结合翻地深施底肥, 并及时耙耢、平整土地, 做到不漏耕, 无立垡、无坷垃、无堑沟。

2. 起宽垄:

打成垄底宽120~130厘米、垄顶宽90厘米的宽垄。如采取缩垄增行的种植方式, 应打成垄底宽90~100厘米、垄顶宽70厘米的宽垄, 即将原60~65厘米的3条垄合并成2条宽垄。起垄后及时镇压保墒。

3. 灌溉、施肥:

(1) 灌溉:视土壤墒情每公顷灌60~120吨水, 春旱严重时适当增加灌水量。干旱区最好在土壤封冻前灌水, 防春旱效果更好。也可采用坐水播种进行填墒。如果在抽雄授粉、灌浆乳熟期发生干旱, 要及时补水。

(2) 施肥:公顷目标产量1.0万~1.3万千克, 施有机肥40立方米、施化肥1.8标准吨, 可选用尿素500~600千克, 磷酸二铵150~200千克, 硫酸钾50~100千克, 硫酸锌15千克, 也可全部选用多元素复合肥。氮肥总量的1/3及全部磷、钾、锌肥用做底肥, 2/3的氮肥做追肥, 在玉米大喇叭口期追肥;使用多元素复合肥全部用做底肥。

4. 选用良种:

选用耐密型、半耐密型的中晚熟专用玉米品种, 种子发芽率不低于85%, 纯度不低于98%, 净度不低于98%, 含水率不高于14%。熟期可比当地主推品种延长3~5天。

5. 种子包衣:

选用17%的吉农四号或11.7%的吉农三号或16%的乌米净等多功能种衣剂, 按照药与种1:50的比例湿拌均匀, 阴干后播种。催芽播种的应先催芽后包衣, 严格掌握包衣剂的使用剂量, 以防药害。

6. 适时播种:

(1) 播种时期及方法:当耕层5~10厘米地温稳定通过8℃时可开犁播种 (4月15~25日左右) 。采用机械播种或人工刨埯等距播种, 覆土厚度3~4厘米, 适时镇压, 大垄上苗带行距为40厘米。

(2) 种植密度:种植密度比普通种植方式增加10%~15%。

(3) 化学除草与覆膜:选用广谱低毒、低农残、短残效的除草剂, 每公顷用乙草胺1.5~1.8千克, 对水450千克均匀喷洒在垄面上, 进行土壤药剂封闭除草。

覆膜可选用幅宽90~100厘米、厚度0.007~0.008毫米的超薄地膜, 每公顷60千克, 人工或机械覆膜均可。覆膜时将地膜铺平拉紧, 贴在垄面上, 两边用土压实, 覆膜后受光宽度在60~70厘米左右。覆膜时垄面上每隔1.0~1.5米横压一条土, 以防风剥地膜。

7. 田间管理:

(1) 剪孔引苗:当玉米普遍出苗并第一片真叶展开时, 及时剪孔引苗, 引苗后用湿土封严苗孔。

(2) 防治玉米螟:因地制宜地选用赤眼蜂、性诱剂、白僵菌、高压汞灯和化学农药颗粒剂等生物、物理和化学防治技术综合防治玉米螟。

(3) 适期揭膜:揭膜可在6月末7月初进行, 揭膜一定要干净, 减少白色污染。

(4) 追肥:在大喇叭口期, 公顷用尿素300~400千克, 采取条施的办法进行垄侧深追肥, 追肥深度达到8~10厘米。

(5) 促熟:可采用喷洒植物生长调节剂、清除田间和地头大草、除掉植株底部非功能叶片及站秆扒苞叶晾晒等技术措施促早熟。

注意事项:

大豆大垄覆膜栽培技术 第6篇

花生覆膜大垄双行机械化栽培技术是在90 cm的大垄上播种间距20 cm的两垄花生, 然后覆膜的一项栽培技术。该技术较为成熟, 已被越来越多的农户所接受, 但在生产实践中尚需掌握其技术要点。

1 选择地块及机械整地

根据花生的生长特点, 选择通透性好、保水保肥、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排灌方便的沙壤土或壤土的生茬地块, 避开低洼易涝与盐碱地块。重茬地由于肥料匮乏、病虫害严重和花生自身分泌物的毒害等原因, 会降低花生的产量和品质, 可实行花生与禾本科作物、薯类及蔬菜作物2年以上轮作。

机械整地采用1S-3型深松机深松30~35 cm (间隔3年深松1次) , 然后采用SGTN-180型整地机进行旋耕整地, 深度在16~18 cm, 使地表土壤平整细碎无坷垃, 无根茎与杂草, 以保证播种和覆膜的质量, 促进土壤对水、肥、气、热的协调供应。

2 做好播前准备

1) 选用优良品种。要选择具有增产潜力、品质好、抗逆性强的珍珠豆型花生品种, 如花育20号、花育23号、鲁花12号、远杂9102、提纯复壮的白沙1016等。花生种剥壳前, 应晒果2~3 d, 提高花生种子活力和消灭部分病菌。剥壳后还要进行分级粒选并使用花生专用型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 以减轻病虫害为害, 提高出苗率。

2) 选择地膜。选择具有除草功能的黑地膜或具有渗水、保水、增温、调温、微通气、耐老化等多种功能的渗水地膜。使用时要用连丰除草剂封闭灭草。

3 起垄覆膜

垄距90~100 cm、垄高10~12 cm、上台面宽60~70cm, 或原垄覆膜, 用110 cm宽的膜覆在两条50 cm的垄上。起垄的同时施入腐熟的有机肥3 000~4 000 kg, 含氮、磷、钾各为15%的撒可富50 kg或二铵35 kg加氯化钾15 kg, 以保证花生整个生育期对养分的需求。起垄后进行覆膜, 覆膜前每667 m2用连丰、乙草胺或都尔100~150 g兑水40~60kg均匀喷洒在台面上, 进行土壤封闭除草。地膜花生的表层土壤含水量达到70%~80%。若墒情不好, 要造墒覆膜。

4 播种与施肥

花生是地上开花地下结果作物, 而且地膜花生根系发达, 主根深、侧根容量大, 因此冬前需要深耕20 cm以上, 能减轻病虫危害;耕后细整, 做到地势平坦, 无坷拉, 无根茬;早春顶凌耙压保墒。在花生播种前结合耕地, 还要对土壤进行消毒。

早春覆膜可使5 cm地温提高3~5℃, 比露地栽培早播7~10 d, 当膜下5 cm地温稳定通过12℃时即可播种, 辽西地区一般4月25日—5月1日播种。每垄播种2行, 行距为35~40 cm, 穴距为15 cm, 每穴2粒。每667 m2保苗10000穴 (20 000株) 以达到一次播种保全苗及苗齐、苗壮的目的。按花生的生长期进行叶片施肥:7月初左右为结果期, 每667 m2用磷酸二氢钾50 g, 加锌肥50 g, 兑水15kg, 喷施叶面肥2~3次;7月下旬以后为荚果成形期, 每667m2用过磷酸钙1 kg, 加尿素50 g、兑水15 kg, 喷施2~3次。这样施肥可促进花生早熟, 提高成熟度。花生地膜覆盖技术与露地花生相比, 要求的肥水条件较高, 施肥应以有机肥和生物肥为主, 可以配合使用少量化肥 (禁用硝态氮肥) 。根据花生需肥规律及花生根瘤菌固氮和对磷、钾肥的吸收特点确定花生施肥量。还应根据地力、产量指标和有机肥状况适当减少化肥用量。为达到全层施肥, 应在耕地时施入3/4, 播种时施入1/4。

5 田间管理

1) 及时补种。出苗时应及时查苗补种, 确保全苗、壮苗, 发挥群体的增产作用。结合查补苗护好膜, 对压膜不严和破口处及时盖严压实。对先覆膜后播种的花生, 出苗后要清除播种孔上的盖土, 顺苗出膜, 然后将播种孔周围压严, 呈凹型;先播种后覆膜的花生, 当幼苗长出2~3片真叶时, 利用早晚时间破膜放苗, 也可放苗前1~2 d在膜上扎眼通风练苗, 再顺苗出膜。

2) 根外喷肥。要不断满足各生育期对肥料的需要, 在初花期至盛花期可采用锌钛微肥, 在后期要喷0.2%~0.4%磷酸二氢钾溶液。叶片变黄的地块, 要加喷1%~2%尿素水溶液2~3次, 防止后期脱肥早衰。

3) 防旱排涝。果针形成期和入土高峰期是地膜花生需水临界期, 此时花生最不耐旱, 若遇天旱必须及时浇水。可采取沟灌浇水, 忌大水漫灌, 有条件的可采用喷灌或滴灌。同时要注意遇涝及时排水, 防止旺长, 保稳长。

4) 防止徒长。辽宁的雨季在7~8月, 处在高温高湿季节, 加之地膜花生田肥水条件好, 植株容易发生旺长荫蔽现象。当植株高度达到40 cm左右时, 应及时喷施生长抵制剂或人工调查防止徒长。

5) 防风固膜。北方地区风沙较大, 地膜覆盖后膜边一定要用土压实, 防止大风吹破地膜或把地膜刮走, 真正起到保温保墒的作用。在小苗未顶出地膜之前, 一定要保证膜上苗带有土, 以防太阳光直照苗带, 造成地膜烫死幼苗。如果幼苗已从地里钻出来, 还没有顶破膜, 且膜上又没有土时, 一定要及时进行人工引苗出土。否则会造成因缺苗而减产。

6) 防治病虫害。清除田内及周边蚜虫寄生杂草, 减少虫源。在蛴螬虫盛期采用人工捕捉或多频振式杀虫灯诱杀;中后期如有棉铃虫、造桥虫、斜纹夜蛾等虫害发生, 在3龄前用BT (苏云金杆菌) 等喷雾, 5 d后再喷1次。同时, 还有防治花生叶斑病和根结线虫病。

7) 适时收获。花生成熟的标志是植株上部有几片绿叶、中部叶片变黄、下部叶片脱落, 荚果网纹清晰, 具有本品种特性。在品种相同条件下, 覆膜花生由于生长发育快, 一般比露地花生提前7~10 d收获。当花生饱果率达到60%时就可收获, 以防止烂果和落果, 提高品质。

敖汉旗马铃薯大垄高台覆膜栽培技术 第7篇

一、选地整地

选择土层深厚, 土质疏松, 有灌溉条件的地块, 实行三年以上轮作, 前茬作物以玉米、谷子、豆类作物较适宜。秋季深松土壤, 深度一般在30~35 厘米, 整地要达到地面平整, 土层细碎, 上虚下实。

二、脱毒种薯选择及处理

选用高产、优质、抗逆性强、口感佳的1~3 级脱毒优质种薯。 白克新1 号、内薯5 号、内薯7 号、克新12号等。

播种前20~25 天将种薯从贮窖取出, 放置10~15℃的室内催芽。 幼芽1 厘米左右晒种5~7 天, 播前1~2 天采用纵切方式切割种薯, 切块25 克以上, 每块带芽眼2~3 个, 切割后用草木灰将薯块拌匀。 切割过程中用3%来苏儿水对切刀消毒, 遇到带病薯块时需对切刀进行30 分钟的消毒浸泡。 用30~50 克的小整薯播种更好, 亩播量150 千克。

三、播种覆膜

1.播种

当土壤10 厘米地温稳定在8℃左右时即可播种, 播种采取大小垄种植 (大垄70 厘米、小垄40 厘米) 五犁法 (三犁两翻法) :即一犁开20 厘米深施肥沟, 将尿素均匀地施入垄沟内, 而后在施肥沟的两侧20 厘米处开8~10 厘米深播种沟, 施入磷酸二铵、硫酸钾, 同时播种, 做到种肥隔离。 而后用翻转犁起台, 床台高约15 厘米, 宽60 厘米。

2.除草、覆膜

(1) 化学除草。 覆膜前, 每亩用90% 乙草胺乳油100~130 毫升、50%乙草胺乳油130~200 毫升或72%杜尔药液120~130 毫升分别对水30~40 千克均匀喷洒在床面上, 也可采用48%地乐胺乳油或48%乙阿合剂等进行除草。

(2) 覆膜。 一种是播前覆膜, 播种时破膜挖孔点种;另一种是播种后采取人工覆膜或机械覆膜, 待出苗时破膜放苗, 用0.005~0.008 毫米厚度幅宽90 厘米的地膜。覆膜要求做到膜面覆土严实、均匀, 覆土厚度3~5 厘米, 不露膜面, 每隔2 米横压一土带 (防止大风揭膜) 。

四、田间管理

1.查苗放苗

采取先播种后覆膜方式的, 靠薯苗顶力没有破膜出土的, 应及时放苗, 以避免幼苗被高温灼伤, 放苗后重新封好播种孔。

2.适时灌溉

出苗后视幼苗生长情况和天气情况及时进行灌溉, 膜下滴灌滴水周期可以控制在10 天, 全生育期滴水4~6 次, 亩滴水总量60~80 立方米, 每次亩滴水量在15 立方米左右。喷灌圈模式视生长情况及时喷灌。现蕾至开花期是块茎增长期, 是马铃薯的需水需肥量最大的时期, 这时不能缺水缺肥。

3.机械中耕培土

马铃薯田间出苗达20%第一次中耕培土, 培土厚3~5 厘米;幼苗长至15~20 厘米第二次中耕培土, 培土厚5 厘米;马铃薯封垄前依据实际情况进行第三次中耕培土, 培土厚度也在5 厘米左右, 减少出现青头影响品质。

4.病虫害防治

马铃薯晚疫病:当日平均气温在10~25℃, 空气湿度在90%以上达8 小时, 应喷保护剂防治。 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500 倍液或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喷雾; 或用25%嘧菌酯胶悬剂1500 倍液喷雾 (一定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使用) , 每次喷药的间隔期10~15 天, 连喷2~3 次。

田间发病后用保护兼杀菌剂68.75%银法利 (75~100 毫升/亩) , 间隔10 天喷2 次;或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700 倍液; 或72%可湿性克露120克/亩加水稀释喷雾。 多种药轮流使用, 防止产生抗药性, 每隔7 天喷药防治一次。

五、适期收获

植株大部分茎叶变黄枯萎时收获。 收获前10 天选用百草枯杀秧, 使薯皮老化以增加马铃薯耐贮性。

六、马铃薯大垄高台地膜覆盖的产量与效益分析

寒地水稻大垄覆膜节水摆栽技术 第8篇

1 水稻大垄覆膜增产原因分析

1.1 蓄热增温, 改善泥层

覆膜后白天日光照射泥层热量增加快, 由于薄膜不透气, 热量散失慢, 膜内水蒸气凝结会放出一部分热量, 能减缓夜间泥层温度下降速度, 使泥层表面温度能较长时间稳定, 具有“温室效应”。据测定, 从5月11日覆膜移栽至7月5日, 5cm泥层累计增加积温197.2℃。

1.2 保水效果好, 灌水次数少

覆膜改变了土壤水分运动规律, 同时切断了70%左右水面与大气间的直接交换, 保水效果好。特别是井灌区, 水层温度稳定性好。据测定, 水稻生育期内比常规栽培节水50%, 灌水周期是常规栽培的3倍左右。

1.3 加速土壤养分的分解和转化, 提高土壤供肥能力

采用大垄覆膜, 泥层温度高稳定性好, 有利于微生物活动, 加速了土壤中养分的分解和释放。覆膜栽培稻根系活力较高, 可促进养分吸收利用, 有利于植株生长发育, 这是覆膜栽培稻根系的一个重要生理特性。

1.4 降低杂草及虫害的危害

一般栽培是两次用药除草 (移栽前5~7d, 移栽后10~15d) , 而覆膜栽培只需在覆膜前一次用药即可。由于覆膜后泥层温度高, 使膜内再生杂草叶色变黄、白化, 甚至枯死或灼伤致死。同时, 覆膜较大程度地抑制水稻潜叶蝇、负泥虫的发生。

1.5 增强田间光照强度

大垄覆膜栽培增加了植株下部的受光面积和光照强度, 使底部叶片光合作用明显加强。

1.6 增加有效穗数、穗粒数及千粒重

由于覆膜层泥温增高、保温效果好, 稻苗返青发根快, 分蘖早生快发。据测定平均每穴分蘖量增加2.6个, 增加率12.9%;每穗粒数平均增加10.1粒, 增加率10.3%;结实率提高1.8个百分点;千粒重平均增加0.3g, 增加率1.1%。

2 水稻大垄覆膜栽培技术要点

2.1 合理选用品种

应选择比露地种植多1片叶品种, 二九○分公司可选用垦系017。

2.2 本田整地

秋整地, 要求地平土碎, 公顷施汉枫碳能复混肥450kg、尿素60kg、硅钙肥300kg作基肥, 水整地使池子undefined平整, 人工挑沟, 垄距200cm (垄台170cm、垄沟30cm) , 垄高大于15cm, 并用锹平整垄台。垄两端挖水沟, 与垄沟相互贯通。

2.3化学除草

水整地沉实后, 公顷施马歇特1.2kg+草克星200g, 人工甩喷。

2.4覆膜

选用厚0.008mm、宽2.2~2.4m的地膜覆膜, 每公顷用膜量为65~75kg。覆膜前撤水至垄沟1/2处。在大垄一头用手将膜插入垄体15cm左右, 人工铺膜, 铺平铺严, 并用手将膜顺垄帮斜插入垄体10cm。

2.5摆栽

按每垄8行, 采用简易打孔器先在膜上进行拉线打孔, 人工摆栽, 深度1.8~2.0cm为宜, 小行距为22cm, 穴距14cm。

2.6管理

按旱育稀植“三化”栽培技术进行管理。运用节水灌溉技术, 每次灌水水面与垄面持平即可。到生育转换期要及时晾田控蘖, 撤水至垄沟无水, 晾田5d, 抽穗期灌水上台3cm左右。结合防病喷施液面肥, 同时注意防除杂草。

2.7收获

大豆大垄密植栽培技术 第9篇

一、选茬整地

“大垄密”对地势要求不严格, 适于低洼、岗坡地种植。但前茬必须是玉米、烤烟、马铃薯地块。进行“大垄密”种植的地块, 上一年必须进行深松或深翻, 要打破犁底层, 深松至30 cm以下或深翻25 cm以下, 翻、松后重耙二遍再起垄。垄距130 cm, 垄高25 cm, 垄肩宽度80 cm, 做到不漏松、漏翻, 深浅一致, 土壤细碎, 表面平整。

二、精选良种, 做好种子处理

选用密植、成熟期适宜或略早、矮秆、抗倒伏、丰产性好的品种或品系。我市可选用垦鉴豆27号、28号、黑河36号等品种。种子播前要进行精选, 用大豆选种机或人工粒选, 剔除病粒、残粒、虫蚀粒和杂质, 达到种子分级标准二级种子以上, 纯度达到99%, 发芽率达到95%, 清洁率达到99%以上, 含水量不高于13%。为防治地下害虫, 土传病害及增强抗寒能力, 选择优质的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 采用35%多福克大豆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 药种比例1 ∶80, 充分阴干后播种。

三、科学施肥

1.增施农肥。

中等肥力的地块, 每公顷施用有机肥15000 kg以上, 在秋整地时一次性施入。

2.实行测土配方施肥。

化肥要以氮、磷、钾、微肥搭配使用, 进行平衡施肥。化肥施用量比常规垄作增加15%以上, 一般中等肥力的地块, 每公顷施磷酸二铵150 kg, 尿素45 kg, 硫酸钾60 kg或用含量45%的复合肥300 kg作种肥, 化肥作为种肥要施于种下4 cm以上, 或分层深施于种下4 cm和10 cm处, 切忌种肥同位, 以免烧种。有条件的地方也可结合秋整地进行秋施肥, 按总施肥量留出三分之一化肥作种肥, 其余肥量于秋整地时全部施入4~10 cm, 立体深施。

3.跟季追肥。

叶面施肥, 为大豆生长中、后期补充营养, 在初花期每公顷施用尿素5 kg加磷酸二氢钾1.5 kg溶于500 kg水中进行喷施。在大豆盛花期增施生物有机肥1.5~2 kg/亩, 腐殖酸叶面肥1.5 kg加磷酸二氢钾, 对未施用微肥作种肥或没有微肥作拌种的地块加微肥喷施。

四、适时播种, 合理密植

1.适时播种。

地温稳定通过7~8 ℃时开始播种, 一般在5月1-10日为最佳播种时间。

2.机械播种。

我市主要采用海伦西城农机公司生产的2BKM型大垄高台专用播种机垄上按行等距精量播种, 垄距为130 cm的大垄, 垄上播种6行, 小行距8~12 cm, 做到播深一致, 覆土严密, 下种均匀, 播后及时镇压保墒。播种深度以镇压后3~4 cm为最佳深度, 无断条, 无漏播, 确保一次播种保全苗。

3.合理密植。

播种量确定:根据主栽品种特性, 矮秆耐密植品种以每公顷保苗35~38万株为宜。按照计划保苗株数, 以种子的发芽率、清洁率、百粒重为依据确定播种量, 一般百粒重在20 g的品种每公顷播量为80~90 kg, 并依据垄距标出平方米间粒数, 做到播种均匀。

五、田间管理

1.药剂灭草:

土壤墒情好的地块可采取土壤封闭除草, 土壤干旱地块提倡苗后茎叶处理。播后苗前封闭除草, 每公顷用50%乙草胺乳油2500~3000 mL或每公顷用90%禾耐斯1560~2200 mL加赛克津可湿性粉剂300~600 g, 对水600 kg, 垄体喷雾。茎叶处理, 在大豆出苗后, 杂草2~4叶期施药。防禾本科杂草, 每公顷用5%精禾草克乳油900~1200 mL或12.5%拿扑净乳油1200~1500 mL, 兑水450 kg喷雾。做到剂量准确, 雾化良好, 不重不漏, 各喷头间喷液量误差为正负3%。

2.铲趟管理。

当大豆拱土时, 大行距进行铲前深松或铲前趟一犁。后期在草籽尚未成熟前放秋垄拿净大草。

3.病虫害防治

(1) 防治蚜虫、红蜘蛛、蓟马:

选用40%氧化乐果乳油, 每公顷750 mL兑水300 kg, 叶面均匀喷雾;

(2) 防治大豆灰斑病:

在大豆花荚期, 每公顷用40%多菌灵胶悬剂1500 mL, 兑水450 kg叶面喷雾。

(3) 防治草地螟:

达到防治指标, 可用菊脂类药剂每公顷用225~300 m L兑水300 kg, 苗带喷雾。

六、适时收获

上一篇: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下一篇:浅析高一新生数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