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技术范文

2024-07-07

雾化技术范文(精选12篇)

雾化技术 第1篇

气相流化床聚合工艺因其设备和流程简单、能耗低、灵活性高和环保相容性好等优点在聚乙烯工业生产中被广泛采用。20世纪80年代初国外出现了“气相流化床聚乙烯冷凝模式操作工艺” (简称为“冷凝工艺”或“冷凝模式操作”) 。冷凝工艺借助于冷凝介质 (一般为共聚的高级α烯烃和/或惰性饱和烃) 的蒸发潜热将反应热移除来提高反应器的时空收率。进反应器时液体的分散程度 (即雾化效果) 对整个冷凝态操作工艺的成败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如果液体在进反应器后不能迅速被运动的颗粒携带往上运动并蒸发将导致雾滴的聚并, 反应器内出现连续液相进入积液操作模式, 床内粒子因液体作用相互粘结, 反应器中的流态化被破坏直至反应器停车。因此, 有必要对影响液体进入流化床反应器时雾化效果的因素进行研究。

雾化是一个多相、瞬态的复杂过程, 雾滴具有尺寸小、范围大、数量多的特点, 且随时间和空间而变化, 因此定量地测定雾场的浓度和粒度分布都十分困难。本文对雾化效果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以期为研究液体进入流化床反应器时的雾化效果提供思路和方法。

2 雾化过程及其评价[1]

雾化的过程即是大的液柱或液膜变成小的液滴。可以把这个过程看作是在内外力作用共同影响下的液流破裂。一方面, 液体的表面张力迫使它形成一个小球体, 因为这样才具有最小表面能量;液体的粘性力则试图保持液体原有的形状。另一方面, 作用在液体表面的空气动力要促使它分裂。当空气动力之和大于表面张力与粘性力之和时, 会发生液体的破裂。由此可见, 表面张力和粘度是影响喷雾的主要因素。另外, 喷孔的尺寸和形状、喷射流体和喷射环境都对雾化状况有一定影响。

喷雾特性的评价指标主要有: (1) 喷雾粒径, 包括平均直径、分散度、平均偏差和标准偏差; (2) 喷雾粒径的分布特性, 主要用粒径分布曲线来描述; (3) 喷雾的空间特性, 包括喷雾的贯穿度、空间分布度、喷射率和粒子的速度等。

3 雾化效果的测定方法

曹建明将雾化效果的测量方法归纳为机械测量方法、电子测量方法和光学测量方法等三类。早期采用的机械测量方法包括:液滴固化法、熔蜡法、沉降法和压痕法等。电子测量方法有:电极法、导线法和热线法。光学测量方法包括:闪光摄影法的浸入法和直接摄影法、激光全息摄影法、高速摄影和高速摄像法、激光多普勒法的轴线光干涉条纹法和非轴线光干涉条纹法、激光干涉条纹光谱法、激光散射光强比法、激光多源散射光法和马尔文法等。这些测试方法各有优缺点, 没有一种方法具有不可替代的绝对优势。实际上采用哪种方法往往取决于喷雾装置的用途、测量的目的和实验设备的价格[1,2]。本文将介绍机械测量、电子测量、光学测量以及新近发展的声波测量等方法在雾化效果测定方面的研究应用进展。

3.1 机械法

机械法是测量喷雾粒径的传统方法[1], 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获得粒径的结果, 但主要用来模拟探索影响喷雾的因素 (如喷射压力、喷孔形状等) 及其相互关系, 属于定性的研究。这类测量手段主要包括液滴固化法、液浸法和压痕法。液滴固化法将喷雾喷到用液氮冷凝的环境中使之冷却成冰粒, 冰粒沉积在照相底片上, 可以拍成照片, 人工识别粒径;也可以利用图形识别技术, 扫描后送入计算机处理。该方法的缺点是冷却条件难以获得。液浸法利用两种具有不同密度且互不相溶的液体, 一种作溶液, 另一种作喷射液体。把喷射液喷射到溶液中, 喷雾粒子就会悬浮或者是沉淀在液体中, 保持原有的形状, 对液体进行放大拍照, 观察统计雾粒的大小、数量。液浸法设备简单, 直观, 易于操作。其缺点在于不容易寻找两种完全不相溶的液体, 不适用于汽油等石油产品, 在测量时还应考虑几个粒子粘在一起的情况。压痕法是在玻璃上涂氧化镁, 粒子撞击玻璃留下痕迹, 由此反映粒子的直径。在测量的时候, 要注意如果粒子较大, 冲击时可能破裂, 因此应对粒子速度或能够测量的最大粒径有所限制。由此可见, 机械法在原理和结构上都存在较多缺陷, 使测量结果不能完全反映被测雾场的情况。

3.2 电子测量法

电子测量法主要包括双探针法和热线法。双探针法将两根探针组成一对电极, 当液滴位于电极之间时, 由于液滴的表面电阻而在电路中形成电脉冲, 调整电极的间隙可以得到液滴直径分布。该方法的缺陷是若测量系统对电脉冲不敏感则导致小液滴漏计, 太敏感则易受背景噪声干扰。热线法将通电热线探头置于喷雾场中, 当液滴撞击到导线上时, 液滴蒸发带走热量。根据热探头温度下降的程度确定液滴大小, 根据电脉冲数目确定液滴数。该方法要求喷射速度不能超过10 m/s, 否则液滴来不及蒸发, 因而该方法不适于高速射流的雾化效果测定。

3.3 光学测量法

3.3.1 闪光摄影法

简林莎等[3]使用高清晰数码相机和外置闪光灯对燃油喷雾图像进行了拍摄。图像输入计算机后进行减去背景、扩展对比度和阈值分割等处理, 克服了背景及光照不均的影响, 提高了后续粒径分布计算的准确性。曹建明等[4]采用高分辨率数码相机对柴油与LPG/柴油混合喷雾特性进行了对比研究。首先拍摄直径为35 μm的标准丝, 然后将喷雾液滴图像在Photoshop软件中通过色阶处理、增强对比度、灰度拉伸等方法得到清晰的微粒图像, 成倍放大后用标准丝定标, 统计某一直径下粒子的数目和百分比分布。邓巍等[5]采用计算机图像视觉的方法, 利用Matlab对拍摄的喷雾图像进行了去噪及二值化等初步处理, 提取其边缘图像, 对不规则的喷雾图像边缘进行了最小二乘拟合, 得到了喷雾的雾化角。采用数码相机拍摄便捷、可靠性高, 易于对拍摄位置和参数进行调整, 图像清晰, 试验成本低, 便于读取和处理。但是该法只能拍摄整个喷雾场的图像, 无法得到某一层面的粒子信息, 因此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3.3.2 高速摄影法

史春建等[6]针对植保机械雾滴尺寸分布统计及运动分析方法存在的不足, 提出利用高速摄像机结合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雾化场的空间雾滴尺寸分布和雾滴的运动进行分析的方法。数字图像采集装置由高速摄像机、计算机、监视器以及辅助光源组成, 摄像机为美国Redlake公司生产的基于CCD技术的CR2000型一体式高速摄像机, 采集速度达1 000帧/s。杜宝国等[7]应用高速摄影对自由喷雾和多片喷雾的喷雾过程进行了试验研究, 使用Matlab软件对数字图片进行后处理, 测取了投影喷雾贯穿距、喷雾锥角、喷雾面积等宏观喷雾特性参数。高速摄影机采集速度快, 分辨率高, 拍摄的图像清晰, 避免了粒子的模糊和拖尾现象, 提高了粒径分布统计的准确性。目前研究多采用国外进口高速摄影机, 价格昂贵, 一般在20万人民币左右。摄影法的主要问题是分辨和测量粒子尺寸的随机性较大, 不适用于液滴密度较大的喷雾场, 在没有粒子自动判读系统的情况下, 费时费力。

3.3.3 粒子成像测速技术

Lu Yong等[8]使用粒子成像测速 (PIV) 仪 (由示踪粒子发生系统、激光发射系统、图像记录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组成) 测量了水煤膏的雾化粒径分布, 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PIV仪为丹麦Dantec公司生产的Flow Map型PIV仪, 激光器为脉冲铱-钕石榴石激光器, 功率为50 mJ/脉冲, CCD相机型号为Nikon AF Micro 60 mm 1:2.8D。测量时激光器按一定的频率发出激光, 经透镜组形成片光源入射被测流场, 水煤膏在气流作用下雾化分散, 流过测试区域, 相机聚焦到光平面上, 记录激光的曝光结果, 再通过图像处理得到水煤膏雾化粒子的粒径大小及分布。

Wu[9]等人利用二维PIV技术考察了DMM、DMC和DME燃料的雾化特性, 得到了其喷雾型态和雾滴速度场图像, 装置包括两个脉冲铱-钕石榴石激光器, 功率为200 mJ/脉冲, CCD相机型号为Nikon 60 mm f/2.8D Micro-Nikkor lens。图2 (a) 和图2 (b) 为拍摄到的雾束图像和处理后的速度矢量场。

3.3.4 马尔文法

马尔文粒度仪是一套对分布在1~1 800 μm范围内的粒子尺寸进行分析的测量系统, 为满足不同尺寸范围的要求, 备有不同焦距的接收镜头随时更换。其工作原理是由发射室产生的激光束照射被测样品的粒子群而发生散射现象, 被粒子群散射的光信号通过接收室的激光光电探测器及计算机处理, 将接收的散射光能分布换算成粒子的尺寸分布。该法减少了位移机构, 实现快速、无干扰测量, 系统量程宽, 通用性好, 但价格昂贵, 单价在30万元左右。

陈斌等[10]使用马尔文粒度仪对单相和两相雾化器喷嘴的雾化特性进行了比较实验研究, 测量了不同压力配比条件下液体雾化粒子的粒径分布。马尔文粒度仪给出的是粒子直径的概率分布, 作者用粒子分布概率分别为10%, 50%和90%对应的粒子直径, 即D[v, 0.1], D[v, 0.5]和D[v, 0.9]来描述雾化效果, 并推导出D[2,3]Sauter直径和D[3,4]整个容积分布上的平均直径。

3.4 声波检测法

向宇等[11]研究了气液两相雾化器在不同气、液相进口压力匹配条件下喷雾所致噪声的频谱特性及其变化发展规律, 借助马尔文粒度仪对雾化粒子尺寸分布的测量结果, 定性地分析了喷雾噪声的频谱特征与雾化特性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3所示, 雾化流体中液滴的尺寸分布通过Malvern 2600粒度分析仪测量。在喷嘴侧面5 cm处, 放置一只灵敏度为 (-54±3) dB、频响为50~14 000 Hz的单指向性麦克风, 以获取喷雾噪声, 其输出同时被输入磁带记录仪和B&K2034双通道频谱分析仪, 以便进行在线及离线频谱分析。图4为某一气液压力配比下的雾化噪声频谱图, 当气液相压力相同时峰最窄, 能量相对集中。图5为不同压力配比下最大幅值所对应的频率及其随气液压力配比变化的关系。由图5 (a) 可见, 固定气压, 水压增加时, 最大幅值峰所对应的频率基本呈现由低频移向高频的特点, 由图5 (b) 可知最大幅值出现在气液相压力相同的条件下, 这表示达到了声压频谱意义上的谐振状态, 气液两相混合达到最佳匹配状态, 此时粒子尺寸分布也可以作为代表雾化器动力学特征的性能指标。

4 结 论

氧气雾化吸入须知 第2篇

尊敬的家长:

因您的孩子需要做雾化吸人治疗,为了取得较好的雾化效果,并确保安全,特为您提供以下护理知识:

l、进食后l小时内不能做雾化吸入,以免雾化时小儿哭吵造成呕吐,吸入气管。雾化前先漱口。

2、吸入雾滴大小决定药物作用部位与效果,而雾滴大小与氧气流量有关,氧气流量要求6一8L/分,护士会调节好,家长不能自行调节。

3、雾化时将面罩罩住口鼻,嘱其深呼吸(缓慢的吸气、呼气),直至药液用完为止,一般时间约10-15分钟。雾化后洗脸漱口。

4、雾化过程中若患儿出现恶心、剧烈咳嗽、面色发钳、眩晕时,应暂停雾化,并呼叫护士。

5、为提高疗效,建议雾化后扣背、刺激有效咳嗽(缓慢深呼吸后用力咳嗽),必要时吸痰以排出呼吸道分泌物。

雾化吸入护理体会 第3篇

资料与方法

我院内科接诊的患者,大部分患者是因季节性感冒引起的咽炎,支气管炎。

治疗方法:维持按常规治療外,庆大霉素8万U,病毒唑0.1g,糜蛋白酶4000U/瓶,地塞米松5mg,加生理盐水20ml做超声雾化吸入,每次做20分钟,1~2次/日。

结 果

雾化吸入后1~3分钟开始起作用,咳嗽逐渐减轻。

讨 论

优点:操作简单方便,患者无痛苦,廉价,疗效可靠,便广泛应用。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①使用前仔细检查机器的各种装置是否完整。治疗使用方法:水槽内注入稀释好的药液,接通电源,打开开关,将定时器调到所需时间。②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以取得密切的配合。③雾化时,将喷嘴器的气体让患者慢慢深吸气,并轻拍患者的背部,刺激咳嗽,使药液能顺利到达喉咙支气管。④吸入完毕,及时擦干面部,休息5~10分钟后外出,以免着凉。⑤每次吸完气要做好雾化缸接管、喷嘴管的清洗、消毒工作,预防交叉感染。⑥要了解雾化吸入的常用药及其剂量。目前常用药物包括抗菌、平喘、镇咳、祛痰、抗过敏药等。

水雾化铁基粉末专利技术综述 第4篇

关键词:粉末冶金,水雾化,铁基,专利

1 前言

1965年,美国率先采用高压水雾化技术生产低碳钢粉末,虽然当时所得粉末成形性差,难以实际应用,但却具有成本低、纯度高等特点,从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随后的70年代初,德国通过对水雾化铁粉进行高温还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水雾化铁粉的压缩成形性,为制备高性能的铁基粉末冶金零件奠定了基础,此后水雾化制粉技术得到快速发展。

2 水雾化铁基粉末专利分析

专利申请人所在的国家一般是某项技术的原创技术国。一般而言,一个国家在某项技术中拥有的专利越多,就表明其在该技术上的原创技术越多,说明其在该技术领域的研发能力和技术实力越强。由图1可以看出,目前,水雾化铁基粉末的相关专利主要集中在日本、美国、德国和加拿大等国家。

结合表1可以看出,中国之所以排在第二,首先与国外申请人在中国申请大量专利有非常大的关系,其次也与中国的高校在相关方面进行的研究密不可分。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国在水雾化铁基粉末的研究方面有一定的成绩,而在其实际的生产及应用等方面则比较落后,相关的核心技术依然掌握在国外企业的手里,这不利于我国快速发展的粉末冶金企业的长远发展。

注:前四名为瑞典Hoganas公司的不同表达形式;第五名为北京科技大学。

由表2可以看出,在全球的专利申请量上,排名前三的申请人分别为日本川崎制钢公司、日本神户制钢公司和瑞典的Hoganas公司,而这三者也是世界上目前较大的几家水雾化铁基粉末的生产企业。

3 我国水雾化铁基粉末专利分析

表3为中国专利申请中的中国申请人排名。由表可以看出,我国水雾化铁基粉末的相关专利申请中,科研院所占的比重较大。其中,北京科技大学、中南大学和钢铁研究总院三家科研院所的水雾化铁基粉末相关专利申请总数为31件,占中国水雾化铁基粉末相关专利申请总数的9.3%。这三家科研院所的相关专利多为实验研究性质的专利,其实际工业应用的可能性比较小,对我国水雾化铁基粉末的制备和相关产品生产的实际贡献很小。

对比国内外主要申请人的相关专利,可以发现,国内申请人的主要研究方向为:粉末成分的微调、制粉设备(特别是喷嘴)的改进、制粉工艺的改善等。这些方面都是在国外相关技术上的部分改进,这些改进虽能提高粉末的性能,但提高却十分有限,其所制备出的粉末往往是接近国外相同技术制备出的粉末。与国内申请人不同的是,国外的申请人则往往以大幅度提高粉末的性能,尤其是提高粉末在成形方面的稳定性为主要的研究方向。而且其在申请专利时,会故意保留该专利的核心部分不予公开,在获得了专利保护的同时,又避免其核心技术外泄。

4 结语

进入21世纪,我国在水雾化铁基粉末的相关技术方面虽然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其核心的制备和应用技术还是主要集中在几个国际大企业中。我国想要在水雾化铁基粉末的相关技术方面(特别是在粉末的成形稳定性上)取得较大的进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王善春.我国铁粉工业的发展趋势[J].鞍钢技术,1983,(1):1-4.

靶式喷嘴雾化特性实验研究 第5篇

靶式喷嘴雾化特性实验研究

对靶式喷嘴雾化特性用三维相位多普勒粒子分析仪进行了实验研究.测量结果显示,该靶式喷嘴雾化效果较好,喷雾中心粒度较小,粒度随气液质量比增大呈减小趋势,重力对喷雾场粒子速度分布有一定的影响.

作 者:胡春波 陈步学 蔡体敏 Hu Chunbo Chen Buxue Cai Timin 作者单位: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工程学院,西安,710072刊 名:推进技术 ISTIC EI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PROPULSION TECHNOLOGY年,卷(期):“”(6)分类号:V233.42关键词:靶式喷嘴+ 燃油雾化 粒度 速度测量

雾化治疗,孩子应该注意啥? 第6篇

为什么医生常选择雾化吸入治疗?

小儿由于上呼吸道等发育尚未完善,免疫力和抵抗力较低,再加上天气变化及病毒感染时,容易患呼吸道感染并导致黏膜肿胀、黏液阻塞呼吸道而加重病情,如治疗不及时,可出现喘憋、呼吸困难等情况。

一般来说,儿童呼吸道疾病治疗中常用雾化治疗,郭素华说,雾化吸入治疗是将药物(通常是激素)经吸入装置分散成悬浮于气体中的雾粒或微粒,通过吸入的方式使药物沉淀于呼吸道。

与口服用药相比,吸入的量很少,即使很少量经过呼吸道、消化道进入体内也会很快被代谢分解掉,一般不会引起严重的全身不良反应。另外,雾化吸入治疗在减少用药剂量的同时使药物直接抵达患处,降低了药物全身副作用,且疗效显著。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雾化吸入已成为重要的辅助治疗措施。

哪些呼吸道疾病可以用雾化?

随着雾化治疗开展得越来越广泛,很多家长心中也有疑虑,是不是所有的呼吸道疾病都可以用雾化吸入治疗,有没有时间或次数的限制?

郭素华说,很多呼吸道疾病,例如哮喘、急性喉炎、毛细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婴幼儿喘息、早产儿慢性肺疾病、急慢性咳嗽、上呼吸道感染,其他气道炎症类疾病均可以用雾化治疗。

雾化吸入常用的是吸入性激素,患儿吸入的剂量和疗程也应该在专业的医生指导下进行,以达到最好的临床疗效和最小的不良反应,少数患儿使用治疗药物时间过长后,可能会出现口咽部念珠菌感染,家长不必太过担心,平时用药后注意用清水漱口即可减少口咽部念珠菌感染的发生。

论选煤厂超声雾化综合除尘技术 第7篇

近年来, 随着煤矿建设规模的扩大, 配套建设的选煤厂越来越多。多数选煤厂生产的目的是为动力煤排矸降灰, 选煤工艺采用大于13 mm块煤入洗。这样必然存在13 mm分级环节和大块煤破碎系统。由于该环节的存在, 为了满足环保要求, 必须设置除尘系统。传统的除尘设施采用旋风布袋干法除尘, 该系统设备体积大、功耗高、 使用效果不理想, 致使多数厂建成后很少投入使用, 不仅浪费投资, 而且严重影响了选煤厂的文明生产和环境保护。对此, 有必要进行技术革新。笔者经过大量技术经济研究和实践, 认为超声雾化综合除尘技术是值得推广的除尘设施。

2超声雾化原理

2. 1空气动力学原理

超声雾化器的共振头产生粒径在5~100μm的雾粒, 这种雾粒的粒径呈正态分布, 基本覆盖了常见粉尘粒径的范围。超声雾粒粒径非常小, 当雾粒从共振头喷出时具有较高的动能, 喷射距离加大到600~800 mm时, 雾粒逐渐漂移, 和粉尘一样在有限的空间里做布朗运动。假定雾粒在有限的距离做短暂的直线运动, 由于雾粒非常细小, 在流场中只引起很小的扰动, 影响半径小。以雾粒粒径和粉尘粒径相当为例, 在有可能碰撞的轨迹上, 雾粒和粉尘基本上是“擦肩而过”, 结果导致粉尘吸附了部分水分子, 这种吸附是非常复杂的动力学过程, 其吸附效果取决于粉尘的物质特性。吸附了水分的粉尘为湿润粉尘, 在后续的运动过程中湿润粉尘相遇时, 由于水分子表面张力作用, 有水分子覆盖的部位相互粘合, 致使粉尘进一步贴近吸合。雾粒持续与相遇的粉尘接触, 形成部分湿润粉尘, 直到雾粒足够小而被粉尘吸附形成湿润粉尘为止。

2. 2云物理学原理

在弥漫着粉尘的空间内喷入超声雾粒后, 一般单位体积内的雾粒量大于粉尘数量, 即雾粒浓度大于粉尘浓度 ( 10 ~ 50倍) , 这样在粉尘与超声雾粒弥漫的空间内将遵循云物理学规则。

云物理学认为非常细微 ( 大约微米级) 的雾粒, 当有晶核参与下, 在适宜的温度中会凝结成大水珠而下雨。微米级的雾粒就是喷入粉尘空间的超声雾粒, 晶核就是飘荡着的粉尘, 持续喷入超声雾粒, 使得粉尘空间湿度极大提高, 也就确保了空间温度适宜于凝结的过程。

粉尘晶核在与超声雾粒初次相遇时就吸附了部分水分子, 随着超声雾粒的增多, 吸附了部分水分子的粉尘晶核逐渐吸附整个超声雾粒, 这种吸附过程随空间湿度增加愈加频繁而充分, 这一过程也称作饱和凝结。当凝结物足够大时 ( 一般粒径大于100 μm) 将由空中悬浮状态转为降落, 即浮力小于重力形成降雨现象。

2. 3超声共振原理

振动是物体的一种运动形式, 其中频率和振幅 ( 波长) 是主要特征参数。当物体受外力作用的频率和其固有频率一致时就会出现振幅最大现象, 称之为共振。超声是指振动频率处于超声波段, 一般大于2万Hz。超声共振是指处于超声波段的共振现象。特定压力的压缩空气和特定压力的水流以一定夹角碰撞, 因为在此环境中水的密度远大于空气密度, 所以碰撞中压缩空气再次被挤压, 水流裹挟着空气沿紧缩通道向右走, 断面突然增大, 压缩空气瞬间膨胀。压缩空气具备超声的固有频率, 当再有水压裹挟时就使得水和气发生了激振现象, 激振频率达到固有的超声波频率。图1所示的共振段也叫作共振腔或共振杯, 在共振腔内由于水流的频率与超声波段相同, 共振结果使得水流被激碎断裂成微细颗粒, 且只有微细的水颗粒才能达到超声震动的频率, 利用共振的破坏性所有水粒都被充分微细颗粒化, 其粒径一般在几微米到几十微米。经过共振段激化和缓速, 微细颗粒水随压缩空气一起喷出形成超声雾化水雾。其原理示意见图1。

压缩空气既是振子又是载体, 在特定环境中发生水与气超声波频率的共振, 共振将水流激化成微细颗粒, 微细颗粒水雾随压缩空气喷出雾化的过程称之为超声雾化。

2. 4水雾活塞原理

共振头产生超细高速射流后在管内形成等速负压区, 水雾碰撞管内壁出现接触摩擦区, 即亲和区, 该管称之为引风管, 亲和区的动态结构形似活塞运动, 在引风管内活塞重复运动, 其产生的动力导致引风管内流场随之运动。负压区将吸风口附近的污浊粉尘卷吸进引风管, 共振头连续不断地产生射流, 就有源源不断的粉尘被卷吸。 经过亲和区后, 粉尘被充分雾溶, 因此, 活塞既是产生负压的动力, 同时也参与粉尘的湿泥化, 含有粉尘的泥雾流被喷出引风管。

3案例应用说明

陕西黄陵二号矿选煤厂原煤分级筛系统采用了超声雾化除尘系统。原煤系统生产能力2 500 t / h, 安装了2台筛分机, 筛口面积约30. 5 m2。 配套HCW -12型超声雾化除尘器, 该除尘器主要技术指标是: 耗气量0. 96 ~1. 2 m3/ min; 工作气压0. 4 ~0. 5 MPa; 耗水量3. 0 ~6 L/min; 工作水压0. 2 ~0. 3 MPa。

雾化技术 第8篇

1、降低出磨水泥温度

以压缩气体雾化水, 喷入磨内及时吸收热量变成饱和气体, 改善磨内通风效果, 有效带走磨内热量, 实现磨内冷却, 降低出磨水泥温度;

2、提高磨机台时产量

喷入磨内的雾化水气及时吸收磨内热量变为饱和气体, 饱和气体是一种活性物质, 粉磨过程中物料浸入后内应力增大, 使微粒的聚结实现解体, 易磨性提高, 消除磨内静电及物料的粘附现象, 消除包球、包锻、包衬板现象, 增强磨机的研磨能力, 提高台时产量;

3、稳定水泥质量

磨内温度降低石膏不脱水, 不会失去缓凝作用, 消除磨内静电.研磨能力增强, 物料流速均匀, 无过粉磨现象, 水泥颗粒级配分布合理, 水泥流动性增强, 减少坍落度, 稳定水泥质量;

4、提高设备运转率

磨内温度降低, 磨机滑履 (轴瓦) 及辅助设备温度随之降低, 提高设备运转率。

产品优点:

自动化程度高无需人工耗时

降温效果明显节电效果可观

提高台时产量优化颗粒级配

售后服务周到跟踪服务快捷主要业绩:

广东塔牌集团有限公司Φ4.2m×13m中心传动磨机7台

华润水泥有限公司Φ4.2m×13m中心传动磨机10台

冀东水泥集团有限公司Φ4.2m×13m中心传动磨机12台

枣庄中联水泥有限公司Φ4.2m×13m中心传动开路磨2台

淄博东华水泥有限公司Φ4.2m×13m边缘传动开路磨1台

济南万华水泥有限公司Φ4.2m×13m边缘传动开路磨1台

山东山铝水泥有限公司Φ4.2m×13m中心传动开路磨1台

浙江红狮水泥有限公司Φ4.2m×13m中心传动开路磨5台

中联 (南阳) 水泥公司Φ3.8m×13m中心传动开路磨4台

福建三德水泥公司Φ3.8m×13m中心传动开路磨1台

山东泰安恒烨机械有限公司

地址:山东省泰安市泮河大街花卉西3号

联系人:朱乾

电话:13561760788, (0538) 8200898 8201998

传真: (0538) 8200687 邮编:271000

邮箱:chinahengye@sina.com

雾化技术 第9篇

一、栽培季节

广元市属南北气候过渡区, 年均温16.1℃, 无霜期263天, 年日照1 389小时, 年降水量580~1 143mm, 夏季炎热无高温、冬季温暖无严寒, 水热同季, 与大小春作物对光、热、水需求同步, 适宜于进行双季马铃薯的生产。脱毒马铃薯原原种可采用雾培生产技术进行春秋两季繁殖:即每年5月至8月中旬做脱毒苗的快繁, 8月下旬假植, 9月中旬上雾培, 12月至翌年1月收获;同时11月至翌年2月中旬做脱毒苗快繁, 2月下旬假植, 3月中旬上雾培, 6~7月收获。

二、脱毒薯苗的准备与假植

每个栽培季节前3个月, 从四川省马铃薯脱毒苗供应中心引进相应品种的茎尖脱毒苗作为基础苗, 保证基础苗的无毒无菌质量要求。将引进的基础苗在无菌条件下, 剪切成茎段, 放入灭菌后的MS固体培养基, 每瓶放15~25个茎段, 在22~25℃无菌环境下培养, 连续转接4~5次。假植移栽前炼苗2~3天。株距3cm, 行距5cm, 以配比好的蛭石和珍珠岩为基质 (蛭石和珍珠岩须提前灭菌) , 定期浇水和喷施营养液。

三、栽培设施的消毒灭菌

首先, 消除箱体和营养液池内的植物残留物, 箱体内前茬留下的残枝败叶要带到保护地外深埋或烧毁;其次, 将残留在周围环境中的各种可能带病的东西全部清理出保护区, 在营养池内放入清水, 开动防腐泵对箱体及流水线进行清洗;最后, 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喷雾或浸泡30分钟, 之后再用20mg/L的农用链霉素喷雾或浸泡24小时。定植前2天用速克灵烟雾剂熏蒸温室8小时左右, 在定植前再用多菌灵全面喷雾杀菌, 定植后每周在箱体上喷施杀菌、杀虫剂, 并在营养液中添加一定的杀菌剂。

四、气雾化栽培上架

在基质中扦插栽培25~30天后, 选用生长健壮且主茎直立的薯苗于下部剪断 (无根栽培) , 剪切长度在15cm以上、25cm以下, 用100×10-6萘乙酸浸泡15分钟后, 定植到雾培箱体上。定植时, 上部留3~4片叶, 减去下部露出的部分叶片, 以防腐烂引发病害。

五、营养液的喷施

在将剪切的茎段苗移栽上雾培架上5天内施用清水, 并加一定的生根剂;在幼苗期到发棵期施用0.5倍的营养液 (见表1) ;在发棵期到成熟期施用1倍的复合肥混合液 (见表1) ;并根据病虫害的发病周期, 适时施加早疫病、晚疫病、病毒病及蚜虫等害虫防治药剂。

六、营养液的供给及间歇

白天, 5天缓苗期及其之后15天喷施频率为30秒间隔5分钟;15~40天喷施频率为30秒间隔10分钟;40天之后喷施频率为40秒间隔15分钟。晚上, 只是缓苗期之后20天开始更改频率为30秒间隔30分钟, 其他时间与白天一致。

七、光温调控

马铃薯不同生长阶段对温度、光强、光照时间的要求各异。幼苗期:白天温度18~22℃, 夜间15~18℃, 光照强度25 000 lux左右, 光照时数12~14小时;发棵期:白天18~25℃, 夜晚15~18℃, 光照强度20 000~30 000 1ux左右, 光照时数12~14小时;结薯期:白天温度20~25℃, 夜间13~14℃最好, 光照强度20 000~30 000lux, 光照时数8小时。同时, 应适时启动通风、供暖、降温及光照设施, 创造适宜的条件, 确保薯苗正常生长。

八、病害的预防及防治

马铃薯的主要病害是晚疫病等真菌病害和多种病毒 (PLRV、PVY、PVX等) 引起的病毒病, 在生产过程中要以预防为主。定植7天后应喷药预防晚疫病, 以后每隔1周防治1次。如遇连续阴雨天气, 空气湿度85%以上时, 应及时喷药预防, 主要药剂有农用链霉素、代森锰锌等。

由于气雾栽培的特殊栽培方式, 其温湿度主要靠人为控制, 植株所在的环境与自然土壤栽培不一样, 可能会因此产生在土壤栽培中不易或不表现的病害, 对于这种病害也要及时防治, 主要使用多菌灵、链霉素等。

九、栽培管理措施

1. 剪切匍匐茎茎尖或主茎茎尖

由于雾培箱可随时打开, 在匍匐茎生长期和结薯期, 选择较为粗壮的匍匐茎, 剪掉顶端1~2cm处, 诱使萌发新的匍匐茎, 提高单株结薯个数。

2. 喷施多效唑

如出现徒长现象, 可通过喷施多效唑或B9等矮化剂控制株高, 促使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平衡, 使植株不会减产;结薯后期在喷施0.3%~0.5%磷酸二氢钾的同时, 喷施5×10-6的多效唑, 效果较好;如果是营养过剩造成的徒长现象, 可以选择调控营养液的喷施浓度和时间间隔。

3. 去花减少营养消耗

在现蕾和开花期, 利用消毒工具减去花蕾和花朵, 减少营养损失, 为薯块生长提供条件。

十、原原种收获与贮藏

雾化技术 第10篇

华泰证券广场土建、安装工程由中国江苏国际经济技术合作集团有限公司总承包施工, 该项目位于河西江东中路与巴山路、奥体大街与富春江西街之间, 由华泰证券股份公司投资建设, 总建筑面积24万多m2, 其中地下建筑面积8.7万m2, 地上总建筑面积15.8万m2, 土方开挖量为59万m3, 需拆除支撑梁体积为1.3万m3。本技术将可移动和可调节喷雾流量、喷雾高度及喷雾角度结合, 施工方便, 抑尘效率高, 水资源消耗少。

2 技术特点

(1) 采用喷雾降尘代替传统的洒水工艺, 抑尘效率高, 并可节约大量水资源, 节能环保。

(2) 将可移动和可调节喷雾流量、喷雾高度及喷雾角度相结合, 施工方便, 对污染源的控制更具有针对性。

(3) 针对不同尘粒, 配制适宜浓度的抑尘剂溶液进行喷洒, 同传统的洒水抑尘相比效率大大增加, 且无腐蚀、无污染。

该技术适用于不同种类的建筑施工, 特别对施工场地扬尘、土方开挖阶段及构造物拆除阶段所产生的扬尘抑制效果显著。

3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3.1 施工流程 (图1)

3.2 喷雾设备准备

该技术采用移动可调节式喷雾装置, 喷雾装置如图2所示。

该装置可以根据现场施工部位确定喷雾介质种类, 根据空气中粉尘含量确定所需喷雾水量, 调节所用喷头的个数;根据粉尘粒径大小选择不同喷孔直径的喷头;根据所需喷雾雾粒大小和流量选择不同功率大小的泵;根据建筑施工地点和扬尘的范围及风向, 选择使用左侧还是右侧、上部还是下部喷头;根据所需施工部位的高程, 通过水管的连接和拆卸来调节上、下部喷头的高度及角度。

3.3 操作要点

3.3.1 喷雾介质的确定

施工前应根据施工部位确定喷雾介质种类, 对场区裸露地面、道路、广场、堆土场等实施抑尘剂控制扬尘, 对建筑施工阶段的土方开挖、构造物拆除等实施喷雾降尘。

3.3.2 抑尘剂控制扬尘操作要点

(1) 施工前准备。道路、广场、堆土场、裸露地面等进行测量或估计待施工的表面积, 根据表1所示, 抑尘剂使用参考浓度计算抑尘剂的用量、水量, 准备材料及喷洒工具。

(2) 抑尘剂的稀释及喷洒。抑尘剂分为固体抑尘剂和液体抑尘剂。固体抑尘剂稀释:边投放边搅拌, 搅拌均匀后即可使用。液体抑尘剂稀释:用小桶量取定量的抑尘剂原液, 按照稀释倍率于水箱中倒入所需量的水, 将原液与水混合均匀后即可使用。将搅拌均匀的抑尘剂溶液通过下部喷头, 均匀地喷洒到场地表面。喷洒时, 喷嘴应采用雾状喷出方式, 使喷洒后场地表面干湿均匀, 无大量积水, 也不漏喷。持续喷洒, 直到全部均匀的覆盖一层抑尘剂溶液, 对表面个别不均匀的地方用人工压力式喷雾装置或推拉式喷洒器补喷均匀。

单位: (L/m2)

(3) 抑尘剂喷洒方式。处理面积小于100 m2的现场, 采用人工压力式喷雾装置或推拉式喷洒器对场地表面进行均匀喷施即可。处理面积大于100 m2时, 采用喷雾装置喷洒, 喷雾装置参数选择如下, 泵压力为1 MPa, 喷嘴孔径为4 mm, 喷嘴形式选择扇形喷嘴或空心锥体喷嘴。

喷洒完成20 min后, 观察喷洒了抑尘剂溶液后粉尘表面产生的变化情况, 使用粉尘测定仪按照标准方法采集施工场地的大气试样, 测量大气中粉尘浓度, 如果测得的粉尘浓度不符合标准, 则应分析原因, 重新选取抑尘剂参数进行抑尘工作或进行补喷。

(4) 抑尘剂使用注意事项。1稀释时, 应及时搅拌, 防止溶液结块成团。2随兑随用, 避免长时间暴露于空气中。3喷洒过抑尘剂的场地表面有明显破坏时, 需重新补喷。4使用后应及时对设备进行清洗保养。

3.3.3 建筑施工阶段喷雾降尘操作要点

3.3.3. 1 施工高度测定

由于不同施工阶段的施工范围、扬尘范围、扬尘粒径等不尽相同, 在建筑施工开始和喷雾降尘工作之前应根据所处的施工阶段利用粉尘测定仪测定扬尘量及扬尘粒径分布, 并测定施工高度。

3.3.3. 2 喷嘴形式的选择

1用于工地产尘范围大且含尘量高时, 宜选用实心锥体喷嘴。2用于工地产尘范围大而含尘量低时, 宜选用空心锥体喷嘴。3用于工地产尘范围小时, 宜选用空心锥体喷嘴。4用于工地拦截含尘气流时, 宜选用扇形喷嘴或空心锥体喷嘴。

3.3.3. 3 泵的选择

宜选择H—Q曲线比较缓的离心泵, 当泵的流量发生变化时, 泵的压头变化不宜超过10%。泵的动力提供方式也可以分两种情况, 如果工地电源供应方便, 施工地点相对固定, 则可利用固定电源供电;如果工地电源供应不方便且施工移动范围较大时, 可以选择机车发动机供电, 根据实际需要的泵的压力, 通过调节控制发动机的马力提供不同的离心泵压力, 泵压力大小可从压力表中直接读出。

3.3.3. 4 喷雾设备的工作参数选择

(1) 喷嘴的工作参数选取的依据公式

式中:d—喷嘴直径, mm;p—喷嘴喷射压力, MPa;q—喷嘴喷射流量, L/min;Q—泵的流量, m3/s;β—喷嘴效率系数;dk—喷雾粒径, μm;dp—粉尘粒径, μm;P—电机功率, k W;H—泵的扬程, m;η—泵的效率, 无因次;α—降尘效率, 无因次。

(2) 管道压力降计算

管道压力降为管道摩擦压力降、静压力降以及速度压力降之和。管道摩擦压力降包括直管、管件和阀门等的压力降, 同时亦包括孔板、突然扩大、突然缩小以及接管口等产生的局部压力降;静压力降是由于管道始端和终端标高差而产生的压力降;速度压力降是指管道始端和终端流体流速不等而产生的压力降。

1摩擦压力降

式中:⊿Pf—管道总摩擦压力降, k Pa;λ—摩擦系数, 无因次;L—管道长度, m;D—管道内直径, m;∑K—管件、阀门等阻力系数之和, 无因次;u—流体平均流速, m/s;ρ—流体密度, kg/m3。

2静压力降

式中:△PS—静压力降, k Pa;Z1—进口端的标高, m;Z2—管道出口端, m;ρ—流体密度, kg/m3;g—重力加速度, 9.81 m/s2。

3速度压力降

式中:△PN—速度压力降, k Pa;u1—进口端流体流速, m/s;u2—出口端流体流速, m/s;ρ—流体密度, kg/m3。

(3) 管径计算

式中:d—管道内直径, mm;Vf—流体体积流量, m3/h;u—流体平均流速, m/s;W—流体质量流量, kg/h;ρ—流体密度, kg/m3。

(4) 根据上述关系, 并参考施工现场的粉尘分析结果, 表2列出喷嘴及泵的工作参数, 供施工时参考选用。

注:1只开启下部喷头;2开启上部喷头但不需要接加长管;3开启上部喷头且加接高度调节水管。

3.3.3. 5 选择合适的水源

该移动可调节式喷雾除尘装置可用的水源有两种形式, 一是放置于机动车上的水箱, 二是工地上的固定水源。如果施工范围较大, 需要机动车移动的范围大时, 宜选择使用水箱作为水源。如果施工范围较小, 不需要机动车大范围移动, 且工地扬尘地段附近有水源时, 可选择固定水源。施工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用, 应优先使用基坑降水、渗漏地下水、雨水等。

3.3.3. 6 风速及风向对喷雾装置的影响

(1) 风速的影响。遇有四级风以上天气不得进行土方回填、转运以及其他可能产生扬尘污染的施工。

(2) 风向的影响。土方开挖阶段扬尘控制时, 施工范围较大, 移动可调节式降尘装置的机车应能够在相应施工扬尘范围内移动, 如果施工范围过大或施工点较多, 则可增加相应的设备风向、施工机具与喷雾装置。位置关系可能有以下几种:喷雾装置处于逆风向喷雾, 喷雾装置处于侧逆风向喷雾, 喷雾装置处于顺风向喷雾, 喷雾装置处于侧顺风向喷雾 (图3) 。从降尘效率和清洁施工等因素考虑, 这几种方式各有优缺点 (表3) , 施工单位可根据具体情况, 综合考虑进行适当的选择。

3.3.3. 7 喷头及机具设备的增加

稳定施工后, 如果厂界测定粉尘浓度不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则应增加喷雾装置中喷头的数量, 加大喷雾量, 以增加除尘效率。如果施工工作点增加时, 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地增加喷雾除尘装置的数量, 但必须注意的是, 增加新的装置之前, 应对新的工作点进行扬尘高度、扬尘量及扬尘粒径分布的测定, 以选取合适的设备参数 (表4) 。

4 质量要求及控制措施

(1) 抑尘剂溶液配制浓度需控制, 根据制液量精确测量抑尘剂投放量。制定、完善相关的作业标准, 严格标准化作业。

(2) 抑尘剂喷洒时应严格控制喷洒速度, 力求喷洒均匀, 不能过度冲刷而形成沟壑流, 同时也不能漏喷。

(3) 喷雾降尘对水质要求较高, 水质必须达到一定的净度才可以进行喷洒, 以免喷头堵塞, 必要时可以先对水进行过滤。

(4) 组装喷雾装置设备时, 应在装置处于通水的状态下安装喷头, 这样可以避免喷头发生堵塞。

(5) 测定粉尘浓度和粒径分布时, 应根据相关国家标准规范进行操作。

(6) 施工结束后指派专业人员定期检查, 对不合格的地方及时补洒抑尘剂溶液。

5 结语

(1) 按照该技术工艺流程, 针对不同尘粒, 配制适宜浓度的抑尘剂溶液, 用小桶量取定量的抑尘剂原液, 按照稀释倍率于水箱中放入所需量的水, 将原液与水混合均匀。安装移动可调式喷雾装置, 将搅拌均匀的抑尘剂溶液通过可移动装置的喷头均匀地喷洒到场地表面。

(2) 移动可调节式喷雾装置依据粉尘类型和粉尘粒径来确定喷雾设备参数, 针对性较高, 提高了降尘效率;可就地使用水源, 较传统的洒水工艺, 可节约大量水源, 节能环保;布设方便, 设备轻巧, 可在施工的同时进行降尘, 加快了施工进度;使用抑尘剂溶液, 抑尘时间长、效率高, 较传统措施提高了综合经济性能。

摘要:移动可调节式雾化抑尘环保施工技术适用于建筑施工场地的扬尘控制。该技术可根据不同施工阶段、粉尘浓度、粉尘粒径及扬尘高度选择合适的喷头、水泵、喷头布设高度等, 对施工工程中的扬尘进行有效的沉降和捕捉, 并结合喷撒抑尘剂对开挖场地和裸露表面的扬尘进行控制, 可以达到有效控制施工扬尘污染的目的。

关键词:雾化抑尘,移动可调节式喷雾装置,抑尘剂,建筑施工

参考文献

[1]徐洪纪, 张学军, 孟祥梅.选煤厂综合除尘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煤炭, 2006, (4) :51-52.

[2]徐立成, 孙和平.超声雾化抑尘器及其应用[J].工业安全与防尘, 1995, (5) :13-15.

雾化技术 第11篇

【关键词】 中药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

支气管哮喘是小儿时期的常见病、多发病,以发作性的哮鸣气促、 呼气延长, 甚至张口抬肩、 不能平卧为特征。其病程迁延,常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儿的生长

发育,甚至成为终身痼疾。

1 小儿哮喘发作期病因病机

1.1 从“痰”论:历代医家认为痰饮伏肺是哮喘发作的重要病理环节,痰饮贯穿小儿哮喘发作的始终。哮喘发作时, 内伏之痰, 遇感触发,发时痰随气升, 气因痰阻,痰气搏结,壅塞气道, 肺气升降失常,而致痰鸣如吼,气急喘促。

1.2 从“痰瘀互结”论:哮喘发病可由于痰饮伏肺,伏痰内阻,肺气不利,痰浊壅塞脉道,气血运行不畅而致瘀;同时瘀阻脉道,津液运行不畅,凝而成痰。形成痰瘀交结,互成一体,瘀因痰生,痰因瘀成,阻塞气道,气道狭窄、 痉挛, 气机升降不利发为哮喘。

认为哮喘发作病机是胶固之痰壅阻气道,气道不畅导致气伤, 气伤则血瘀, 由此提出“哮喘病变气血痰”的理论。认为儿童肺脾肾常不足, 哮喘反复发作则致其三脏更虚, 从而引起气行血无力, 血行迟滞而致血瘀, 此为气虚血瘀; 反之, 血瘀阻塞脉道,导致气滞,而进一步使血瘀加重,此为气滞血瘀。哮喘发作时痰浊阻塞气道, 气血运行不畅,可因痰致瘀,此为痰结血瘀。患儿在哮喘发作期间贪食生冷,嗜食肥厚, 或因进食油腥之物, 致脾失健运, 食积不化,痰浊内生,壅阻气机, 气机不畅而致血行瘀滞, 此为食积血瘀。故气滞血瘀、 气虚血瘀、 痰结血瘀、 食积血瘀, 形成了儿童哮喘血瘀证的基本病机。

1.3 从“脏腑”论:(1)肝失疏泄, 木火刑金。生理上肝与肺两脏器密切相关, 肝主升,肺主降,肺主气, 司呼吸,调节全身之气, 肝藏血,主疏泄, 调节全身血量,二脏共主气血运行。病理上肝肺相互影响,忧思、 抑郁、 恼怒等不良刺激,均可使肝失条达,肝气郁结, 气机不畅, 气郁久化火,气火循经上逆于肺, 木火刑金, 肺失肃降, 以致气逆而咳喘阵作。(2)脾胃失职,痰气犯肺。脾胃为“水谷之海”, 主受纳食物和运化水谷精微, 脾主升胃主降, 若脾胃功能失调,水谷精微运化不畅, 聚而成痰, 胃气不降, 痰气上逆犯肺,致肺肃降不及, 咳喘发作。认为胃气不和,脾亦难运,水谷运化不利而变生痰浊, 同时,胃气不降, 气逆于上, 痰气搏击于肺, 引发哮喘。此类似于现代医学所谓之“胃性哮喘”的概念。(3) 大肠失职, 肺气不降。肺与大肠通过经脉互为络属, 在生理上密切相关,肺主宣发,布散津液,大肠得以濡润, 肺主肃降亦是大肠传导的动力。肺与大肠在病理上相互影响, 肺热壅盛, 循经扰肠,则大肠易燥结;肺阴不足,则肠燥便秘;肺气不足,肠道传导不足, 大肠虚秘; 肺失通调,大肠实热秘结,肠道不通,复致肺气不利则喘咳满闷易作,且哮喘的夙根--痰的产生与肺、 大肠对水液的调节有关。

1.4 从“风邪”论:小儿脏腑娇嫩, 形气未充, 卫外不固,易受邪侵,风邪为百病之长,风邪入侵,首先犯肺,易致肺失调和, 宣降失职, 肺气上逆, 触引伏痰而发病。

2 中药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发作疗效的观察

2.1 临床资料 360例患儿均为门诊患者, 具有典型的哮喘症状而无其它合并症。男 194 例, 女 166 例; 年龄 2个月~ 14 岁, 平均年龄4-8 岁, 本次发病1d~ 1 个月。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80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症状无显著差异, 具有可比性。

2.2 治疗方法 除治疗组采用中药雾化吸入治疗,其余治疗相同。中药雾化方法1号方: 炙麻黄、石膏、黄芩、苏子、款冬花、炙桑白皮、地龙、白果、半夏、葶苈子、丹参、女贞子、枸杞子等, 取其清热化痰, 降气定喘之效。2号方: 茯苓、白术、苍术、杏仁、半夏、麻黄、葶苈子、百部、款冬花、巴戟天、淫羊藿等取其温化寒痰, 降逆止喘之效。治疗中, 热哮者选用1 号方; 寒哮者选用2号方。将上方煎2次, 取汁200ml。灭菌后采用国产 CSW -1 型超声波雾化器以3ml/min速度产生气雾, 患者采用面罩或喷嘴接受治疗, 每次治疗20min, 每日2 次, 疗程3~ 6d。

2.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1)疗效标准 痊愈: 患儿症状消失, 一切恢复如常; 有效: 患儿哮鸣气促等症减轻或发作次数减少;无效: 患儿症状未见好转或反复如初者。

(2)治疗结果:治疗组 180 例, 治愈149 例, 3 日治愈62 例, 有效28 例, 3日有效93 例, 无效 3例,总有效率98.3%。对照组180 例, 治愈98 例, 3 日治愈 41 例; 有效 58 例, 3 日有效 72 例, 无效 24例, 总有效率 86.7%。治疗组治愈率, 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

2.4 讨论

目前认为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淋巴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使易感者对各种激发因子具有气道高反应性,并可引起气道缩窄, 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 呼吸困难、 胸闷或咳嗽等症状, 常于夜间和 (或) 清晨发作或加剧, 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痰鸣气喘疾病。中医学认为此病为内有壅塞之气, 外有非时之感, 膈有胶固之痰, 三者结合, 闭阻气病位首先在肺。由于病程较长, 咳喘反复发作, 势必影响肺气的升发及宣五谷味,导致肺不布津,脾运困顿,久则耗伤脾胃之气,引起脾虚。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云 “脾生肉, 肉生肺” , 脾虚失运, 可致气血生化乏源,脾之精气不足以充养四肢肌肉,而出现四肢瘦削,大肉将脱, 从而进一步影响到肺主气、 司呼吸的功能。

本研究中234例COPD患者大多数存在四肢消瘦、 体重指数偏低的情况,并发现体重指数与呼吸困难指数呈负相关。同时, 脾运失键, 不仅凝湿为痰为饮, 而且影响气机运行, 促进瘀血形成。因此, 本病的病机特点虽是肺脾肾亏虚为本, 痰瘀交阻为标, 但脾胃失调才是病情演变关键,为该病逐渐加重抑或减轻的重要转折点。据此, 我们拟定调理脾胃法, 一方面补益脾精, 以充养肌肉,恢复肺司呼吸的功能;一方面调畅中焦气机, 促进痰浊、 瘀血的祛除, 即所谓 “扶脾即所以保肺,土能生金也” : 《慎斋遗书》 ;。治以健脾调中、 化痰降气立法, 予新制六安煎化裁。方中紫苏子性温质润, 性主疏泄, 善开肝郁, 下气清痰, 止咳平喘, 对动物的呼吸中枢有一定的抑制性而起到镇咳祛痰作用,并可对抗组胺引起的支气管痉挛, 显示良好的平喘作用; 黄芪味甘微温, 善入脾经, 不仅为补脾益气之良药, 而且甘温入肺, 补益肺气以司呼吸, 实验研究显示黄芪能增强机体免疫力, 控制疾病的进程, 改善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用于慢性支气管炎的防治; 党参甘平, 补脾养胃, 健运中气, 鼓舞清阳, 为常用补中益气之品, 且甘平入肺而不燥, 善补益肺气, 而且药理实验证实党参能维持肺有效的摄氧功能,保护大鼠肺泡上皮细胞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亦对小鼠实验性咳嗽具有显著的镇咳作用,促进气道纤毛运动, 具有祛痰作用, 并对豚鼠哮喘有显著的抑制效用。以上共为君药。橘红辛温而醒脾、 利气之功甚佳, 可以协助主药通调脾胃滞气, 旨在宣通肺脾气郁; 半夏辛温, 擅长燥湿祛痰; 茯苓甘淡, 擅长渗湿行津, 通调肺脾津液, 能开肺之津气闭郁而治痰嗽; 杏仁苦泄而宣降肺气之功甚著; 旋复花肃肺降胃, 豁痰蠲饮之力颇宏。以上均为臣药。将之制成粗末, 每日小剂量煎汤代茶饮用,不影响患者正常饮食,便于长期服用, 缓缓图功。临床观察表明, 调理脾胃法不仅有效地减轻患者的气流阻塞程度, 增强肺功能; 而且改善了营养状态, 提高了体重指数, 增加了运动耐力, 使生活质量有所提高, 因而从总体上改善了COPD患者的预后。

3 结语

在哮喘发作期,中药平喘作用不及西药迅速,但对不很严重的哮喘发作仍有较好的疗效, 我们应进一步挖掘有确切平喘疗效的中药或复方, 积极开展对活血化瘀药物的研究, 以提高治疗效果。在缓解期,中药较西药有明显的治疗优势,应发挥中医辨证论证的特色, 借鉴现代医学的研究成果,积极开展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开发出确能抑制气道高反应性、消除非特异性气道炎症的中药制剂,达到根治哮喘的目的。

在生活起居方面, 小儿寒暖不能自调,饮食不知自节。 家长需要对患儿的生活饮食起居正确调护,家庭、 学校及社会给予积极帮助,实现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的转变,这样哮喘才可以得到控制,乃至根治。

参考文献

[1]王和清, 曹颂昭.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经验[J] . 河北中医,2001, 23( 4) : 16.

[2] 何光耀. 麻虑合剂治疗小儿哮喘 300 例[J] . 山西中医,2001, 2( 5) : 153.

[3]刘杰, 陈鹏. 刘小凡教授从痰论治小儿哮喘经验[J] . 四川中医, 2007, 25( 5) : 4 -5.

[4]朱楠.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79例[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06) .

高背压对气泡雾化雾化锥角的影响 第12篇

关键词:高背压,雾化锥角,气液质量比

0.前言

气泡雾化的思想最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由Lefebvre等人首先提出, 在气泡雾化中被压缩的雾化气体以某种适当的方式注入到液体中, 液体和气体在混合室内形成泡状流, 在离开喷嘴出口之后由于压力的剧烈变化, 气泡的体积发生变化促使液滴发生破碎来达到良好的雾化效果。气泡雾化的优点是它在低负荷时也能达到很好的雾化效果。

雾化角的大小是喷嘴喷雾特性的一个重要的指标, 一些研究者也开始研究气泡雾化在带压环境下的雾化角变化规律。Chen[2]等人对背压在0.101MPa~0.791MPa范围气泡雾化角的研究表明:在背压低于0.5MPa时, 雾化角随GLR的增大而增大, 在背压高于0.5MPa时趋势是降低的。Sovani[3]等人将背压范围扩大到0.27MPa~5.5MPa, 他的实验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背压在0.27MPa~0.78MPa时雾化角随背压的增大而减小, 背压继续上升到1.5MPa时, 雾化角基本保持不变, 而当背压高于1.5MPa时, 雾化角开始随着背压的增大而增大。

目前国内关于气泡雾化的喷雾特性研究主要集中在喷雾粒径等方向, 对雾化角的关注度相对较少。本文主要研究高背压下背压和GLR对喷嘴雾化角的影响。

1.实验系统及装置

实验系统包括供水系统、高压系统、供气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四部分。实验所用气泡雾化喷嘴气体从枪中心管进入, 液体走管外, 二者在混合室内混合形成气液两相流动, 经过出口孔喷出并完成雾化, 喷嘴孔径1.0mm, 孔厚度为7mm。

本实验使用水作为被雾化的液体, 压缩空气作为雾化气体, 实验在常温下进行, 水的主要物性参数为:密度r=998.2kg/m3, 粘度h=100.510-5Pa·S, 表面张力s=72.610-3N/m。实验过程中通过控制水流量的方法控制水的喷射速度在20m/s~27m/s, 通过气体质量流量计和液体质量流量计控制GLR从4%变化到10%, 背压范围0.4MPa~4.1MPa (本实验所有压力均为绝对压力) 。对雾化角的测量方法是依据拍摄的照片描绘出喷雾的外部轮廓, 然后再计算雾化角的大小, 为了减小误差, 取多幅照片的平均值。

2.实验结果与分析

本实验中采用了3个气液比GLR=4%、7%、10%, 两个喷射速度20m/s和27m/s以及10个背压0.4MPa、0.6MPa、0.8MPa、1.0MPa、1.6MPa、2.1MPa、2.6MPa、3.1MPa、3.6MPa和4.1MPa, 得到了50组实验工况下的喷雾照片。将这些照片处理后得到的喷雾雾化角数据如图1和图2所示。

2.1 GLR对雾化角的影响

图1给出了GLR与雾化角的关系曲线, 可以看出, 在本实验中当射流速度和背压一样时雾化角随着GLR的增大有明显增大。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当液体的流量保持不变时, GLR的增大意味着在两相流内有更多的气泡产生, 越多的气泡随着液体喷出喷嘴气泡破裂的总能量就越大, 使得液体被气泡的能量破碎得更细, 送得更远, 所以使雾化角随着GLR的增大而增大。

2.2喷射速度对雾化角的影响

图2给出了喷射速度与雾化角的关系曲线, 可以看出喷射速度对雾化角的影响较小, 在两种速度下雾化角的差别不是太大, 但总体上雾化角随着射流速度的增大也略有增大, 这主要是因为气泡在高速的流体中更加容易破裂, 高流速下气泡破裂的数量比低流速下要多, 从而能够把液体炸开得更加发散一些, 使得雾化角变大。

2.3背压对雾化角的影响

图1和图2都反映出了背压对雾化角的影响, 可以看出:在低背压的条件下, 大概是1.1MPa以下时, 雾化角是随着背压的增大而减小的;而背压到了1.1MPa以上时, 雾化角的变化规律发生了变化, 正相反, 雾化角又随着背压的增大而增大。在低背压时, 随着背压的增大, 喷嘴出口处的压降相对减小, 这抑制了气泡破裂的动力, 气泡破裂的数量减少从而导致雾化角的减小;而到背压高到一定程度后雾化角的变化曲线产生拐点, 可能是因为背压的增大导致了喷嘴内部气液两相流动流型的变化, 由于气体的可压缩性远远高于液体, 所以随着背压的升高气体的通流面积越来越小, 使得液体往中间集中而气体包裹在液体的外边, 气体的扩散性要高于液体, 所以导致了喷嘴出口的雾化角的增大。

结论

(1)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 雾化角会随着GLR的增大和喷射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其中GLR对雾化角的影响比较大, 喷射速度对雾化角的影响较小。

(2) 在低背压的条件下, 雾化角是随着背压的增大而减小的, 到高背压的条件时, 雾化角又随着背压的增大而增大。发生这种先减小后增大的规律的变化的拐点值在1.1MPa附近。

参考文献

[1]Lefebvre A H, Wang X F, Martin C A.Spray characteristics of aerated-liquid pressure atomizers[J].Journal of Propulsion and Power, 1988, 4 (4) :293-298.

[2]Chen S K, Lefebvre A H.Spray cone angles of effervescent atomizers[J].Atomization and sprays, 1994, 4 (3) :291-301.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雾化技术】相关文章:

喷嘴雾化06-28

雾化吸入法07-27

常规雾化吸入08-10

氧气雾化吸入器05-07

可比特雾化吸入05-24

氧驱雾化吸入09-19

痰热清雾化吸入08-30

氧化雾化的护理要点11-19

博利康尼氧气雾化吸入06-04

沙丁胺醇氧驱动雾化08-27

上一篇:机务系统下一篇:化学课外活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