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概况范文

2024-08-05

城市概况范文(精选5篇)

城市概况 第1篇

生态城市这一概念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U N E SCO) 发起的“人与生物圈 (M B A) 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 但其概念迄今仍未达成共识。

1984年, 原苏联生态学家扬诺斯基提出:生态城市是一种理想的城市模式, 是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 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发展, 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物质、能量、信息得到有效利用, 生态良性循环的一种理想环境。同年, 我国生态学家马世骏认为:生态城市是自然系统合理、经济系统有利、社会系统有效的城市复合生态系统。

美国生态学家理查德·雷吉斯特 (R eg ister) 提出, 生态城市追求人类和自然的健康与活力。他认为生态城市是生态健康的城市, 是紧凑、充满活力、节能并与自然和谐共居的聚居地。

欧盟提出了可持续发展人类居住区十项关键原则:资源消费预算;能源保护和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发展可更新能源的技术;可长期使用的建筑结构;住宅和工作地彼此邻近;高效的公共交通系统;减少垃圾产生量和回收垃圾;使用有机垃圾制作肥料;循环的城市代谢体系;在当地生产所需求的主要食品。

杨开忠教授认为“生态城市是一个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保护三者高度和谐, 技术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 城乡环境清洁、优美、舒适, 从而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性、生产性并有利于人们生存的城市。”

我国学者黄光宇教授等认为生态城市是根据生态学原理, 综合研究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并应用生态工程、社会工程、系统工程等现代科学与技术手段而建设的社会、经济、自然可持续发展, 居民满意, 经济高效, 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住区。我国著名学者黄肇义、杨东援在总结国内外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最新的生态经济理论, 提出了如下定义:生态城市是全球或区域生态系统中分享其公平承载能力份额的可持续子系统。它是基于生态学原理建立的自然和谐, 社会公平和经济高效的复合系统, 更是具有自身人文特色的自然与人工协调, 人与人之间和谐的理想人居环境。

有学者认为生态城市是“生态化”的城市, 强调生态城市应遵循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 是城市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城市。还有的认为生态城市是依据生态学原理优化城市内部各系统之间以及城市与周边环境之间的生态依存关系, 提高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在低投入、低能耗的前提下依靠科学规划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国外生态城市的研究

在19世纪, 针对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生态问题, 西方国家的一些学者相继提出“生态城市”的观点及其研究。1820年欧文提出“花园城”的概念, 倡导花园城镇运动;1898年霍华德在《明日的田园城市》一书中提出“田园城市”的理论, 在城市规模、城乡结合、人口密度、绿化带等方面做出系统规划, 在其影响下, 西方国家相继出现一些花园城市。

20世纪以后, 以美国芝加哥学者帕克的《城市环境中人类行为的几点建议》 (1916年) 、国际现代建筑协会第4次会议通过的《雅典宪章》 (1933年) 、卡尔逊的《寂静的春天》 (1962年) 、世界思想库罗马俱乐部的《增长的极限》 (1972年) 、丹尼斯L.米都斯等的《只有一个地球》 (1972年) 为代表的著作, 系统地阐述了社会学家和生态学家们对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环境恶化的担忧, 这引起人们更加关注保护生态环境, 关于生态城市的研究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较早涉入城市生态学研究领域, 20世纪80年代曾组织召开了多次有关该领域的地区和国际学术会议, 并从九十年代开始, 在世界范围陆续召开一系列生态城市研讨会。

1990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伯克利召开了第一届国际生态城市研讨会, 与会的700多名专家学者就如何根据生态学原则建设城市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设性的意见, 并草拟了今后生态城市建设的十条计划。

1992年在澳大利亚的阿德莱德举办了第二届国际生态城市学术研讨会。大会就生态城市设计原理、方法、技术和政策进行了深入具体地探讨, 并提供了大量研究案例。同年美国在加州的伯克利实施了生态城市计划。

1996年在西非国家塞内加尔举行了“第三届国际生态城市会议”。会议进一步探讨了“国际生态重建计划”。2000年在巴西国家库里蒂巴举行了“第四届国际生态城市讨论会”。2002年在中国深圳举行了“第五届国际生态城市讨论会”。

2003年2月至4月, 在中国深圳组织召开了“生态城市发展国际网络讨论会”, 此次会议安排了生态城市规划和管理、生态住宅和生态建筑、环城市生态系统工和固体废弃物管理、综合城市水管理、工业生态学问题、人类生态学和生态文明的能力建设等六个会组, 在世界范围内征集了更多的论文, 有更多的人参与, 把关于生态城市的研究推上空前高潮。

三、国内生态城市的研究

我国关于生态城市的研究最早萌芽于古代“天人关系”的思想。《易经》提出“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赋予“天”以“人道”, 即“人与天地合其德, 与日月合其明, 与四时合其序, 与鬼神合其吉凶, 先天而弗违, 后天而奉天时” (《周易·文言》) 。这种观点把天、地、人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告诉人们既要尊重客观自然规律, 又要注意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强调人与自然建立一种和谐发展的关系。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在我国古代城市建设过程中起到很大的影响作用。

近代以来, 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研究起步较晚, 1978年我国正式把城市生态环境研究列入国家发展计划, 许多学科, 如生态学、城市规划学、环境学, 才开始从不同领域研究城市生态环境。马世骏提出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为我国生态城市研究奠定了基础, 一直指导着我国的生态城市复合系统理论的研究和实践。

1986年以来, 我国建立了一些很有价值的生态城市示范点, 推动了城市建设的转型。1996年颁布的《国家环境保护“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提出“要建成若干个经济快速发展、环境清洁优美、生态良胜循环的示范城市”。

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 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 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同时十六大报告还指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也明确要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确定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新的发展观, 要求不断改善城市经济发展模式, 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改善生态环境,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 推进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摘要:由于研究视角不同, 生态城市的内涵有所差异。本文主要对生态城市的含义做了简单的梳理, 并从国内外的角度阐释了生态城市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生态城市,含义,研究状况

参考文献

[1]、陈晓丽等《.城市规划原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0、4.L.

[2]、忙福德, 倪文彦, 宋俊岭译. ( (城市发展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8.

[3]、黄光宇著《.田园城市、绿心城市、生态城市》.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所, 1998.

[4]、陈安萍著《.城市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上海建设学报, 2000、1.

漠河城市概况导游词 第2篇

此刻,我站在宽阔平坦的停车场,蓦地感觉要对这座新兴小城重新评估一番,至少它和我想象中的漠河完全两样。透过街道两旁高大林立的建筑,让人感到这座小城愈来愈新潮了。走近市场,可以听到嘈嘈杂杂的叫卖声。店铺里、地摊上,商品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仿佛置身于商品的森林中。抑扬的吆喝声和商品本身的魅力,使得游客流连忘返。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神色专注的老人在路旁下棋,全然不顾身边的繁荣景象。窈然清纯的姑娘和潇洒文雅的小伙双双对对在你眼前闪过,大概急着去卡拉OK亮亮歌喉,展示一下青春风采……在这里,你已经看不出南北的差异。南方人吃的、玩的、用的这里都有,许是小城人抛弃了旧有观念,恍然间悟出了自身的价值,要让这方世界鲜活亮丽起来。

城市概况 第3篇

随着雾霾天气近期的不断出现, 城市环境问题又再一次成为了社会的关注热点, 城市生态承载力的限度确立对城市的发展以及城市的安全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迄今为止城市生态安全承载力的研究方法尚没有统一, 研究人员已从各自不同的领域来探讨研究城市生态承载力, 由于不同领域研究方法的多变性, 使城市生态安全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承载力阈值的选取、指标的定量化选取等多方面存在分歧, 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完善和统一。

1 相关概念

1.1 承载力

承载力是指物体在不受破坏时可承受的最大荷载能力, 是力学概念中描述发展限制程度的常用概念。

承载力的概念起源十分久远, 有的学者认为源于生态学, 有的学者认为源于古希腊的力学, 也有的认为源于工程地质学、人口统计学等。1798年发表《人口原理》并提出“人口论”的英国人口学家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1]更是将人们引入了人口与环境承载的思考中。生态承载力的演化过程如图1所示。

1.2 城市生态安全承载力

城市生态安全承载力是指生态系统通过自身的恢复能力和自身的调节能力来平衡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所需要的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容纳能力 (即自我维持、自我调节能力的阈值) , 包括资源安全承载力、环境安全承载力、社会系统安全承载力。

2 国内外生态承载力研究

2.1 国外生态承载力研究概况

1921年在人类生态学杂志上人类生态学者帕克和伯吉斯准确的提出了生态承载力的概念, 指在某一特定环境条件下, 某种个体存在数量的最高极限[1]。1986年, Catton首先给环境承载力下了定义, 逐渐国外的一些学者便把它扩展成为生态承载力并定义为在一定区域内, 在不损害该区域环境的情况下, 生态环境所能承载的人类最大负荷量。20世纪90年代初, 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瓦克纳格尔 (Walker Nagel) 提出生态足迹 (Ecological Footprint) 的概念, 并于1996年完善了生态足迹模型和分析计算方法[1], 在这一时期国外对于生态承载力的研究也趋于多样化。

2.2 国内生态承载力研究概况

王家骥认为生态承载力是自然体系调节能力的客观反映[2];自然体系的自我恢复能力决定了城市的发展空间。高吉喜提出的生态承载力是指各种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与自我调节能力, 以及区域内经济社会子系统的发展能力[3]。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条件。张传国提出了绿洲系统“生态—生产—生活”的三生承载力概念[4], 绿洲系统本身所表现出来的弹性力大小, 在不危害绿洲生态系统的前提下是由绿洲资源和环境承载力决定。程国栋[5]定义生态承载力是指生态系统所提供的资源科学, 资源和环境对人类社会系统良性发展的一种支持能力。支持能力越强, 生活在城市的居民生活环境越稳定越健康, 反之, 生活环境受到破坏, 人们的生活条件就处于危险的边缘, 社会也处于一种极度不稳定状态, 使城市的安全受到威胁。除此以外, 王景福等[6]对涪江流域绵阳段的承载压力度进行分级评价, 还对该流域的综合生态承载力进行了详细的评价;李金海给出了生态承载力的概念, 建立了生态承载力的估测方法, 并且以丰宁县为例, 研究确定了自然系统最优生态承载力的依据。

3 城市生态安全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 构建原则

科学性原则:从指标的定义、计算、收集等都必需有科学依据为依托, 这样的指标更可信、更权威、更能够得到人们的认同。可行性原则:城市生态安全承载力涵盖的方面颇为广泛, 指标的选择需要有据可查, 不可盲目选取。及时性原则:指标可以直接体现出生态系统近期的变化规律以及波动情况。适应性原则:指标体系中所包含的指标是能够有针对性的反映出评价对象的特性。完备性原则:指标能在长时间内全面反映区域生态系统的状况和功能, 同时兼顾生态系统压力与承载力两个方面。

3.2 城市生态安全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上述构建原则, 综合考虑生态安全承载力的特性, 本文构建的城市生态安全承载力指标体系包括1个总体指标, 3个分级要素和27个具体指标, 如表1所示。

3.3 指标说明

根据城市生态安全承载力的概念和内涵, 将城市生态安全承载力划分为资源安全承载力、环境安全承载力和社会系统安全承载力三个分要素, 每个分要素承载力涵盖压力指标和支撑力指标两大类。压力指标是城市发展的制约变量 (即需求压力) , 需求量越大, 城市发展的制约性越强, 面临的压力也越大;承载力指标是指发展变量 (即供应能力) , 城市对某要素的供应越多, 城市的发展空间越大, 承受压力的能力越强, 越有利于承载力的提高。

资源承载力反映城市自然资源状况, 其中包括8项具体指标, 4项属于资源消耗类指标, 反映城市对资源的需求量, 4项属于资源供给类指标, 反映城市对资源的支撑能力;环境承载力反映城市环境情况, 其中包括10项具体指标, 5项属于环境污染类指标, 反映城市污染状况, 5项属于环境治理类指标, 反映城市环境治理和自我恢复能力;社会系统承载力反映城市社会经济活动情况, 其中包括9项具体指标, 4项属于经济活动强度类指标, 反映城市经济活动强度, 5项属于发展能力类指标, 反映城市经济活动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3.4 评价模型的构建

根据生态指数法建立城市生态安全承载力指数计算方法:F=P压/P支。其中, F为生态承载力指数;P压为生态承载压力指数;P支为生态承载支撑力指数。其中, Ci, Cj分别为第i项、第j项指标的权重;Wi, Wj分别为第i项、第j项指标的标准化值 (各项指标的计量单位、数值范围等各不相同, 所以需要将其进行标准化) 。Ci, Cj的数值越大, 代表指标权重越大, 在生态承载力评价系统中的重要程度越大。

3.5 评价结果说明

计算得出的生态承载力指数越小, 说明城市的发展空间越大, 其中分为:F<1, 城市生态安全处于较安全状态, F越小城市的发展空间越大, 承受压力的能力越强;F=1, 城市生态安全处于警戒线位置, 城市满载, 城市没有发展空间;F>1, 城市生态安全处于危险状态, 城市发展超负荷。

4 发展方向

在我国城市生态安全承载力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 目前已经从起初的静态研究逐步转变为动态预测, 并且越来越趋于模型化。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逐步提高, 一些新技术、新方法也逐渐应用到城市生态安全承载力的研究中, 不但提高了承载力标准化的合理程度, 还为城市生态安全承载力的研究方法提供了更可靠的技术支持。城市生态安全承载力的可实施执行化将为今后城市生态安全承载力研究提供切实可行的理论依据和基础。

5 结语

论文尝试定义了城市生态安全承载力的概念, 不仅根据构建原则确立了城市生态安全承载力评价体系的分级指标, 还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期望可以为今后的城市生态安全承载力的实际研究应用提供良好的开端, 为城市安全规划等相关方面的研究提供合理的数据支持和理论基础, 以便于城市安全的合理规划与建设改造, 为城市的发展指明方向。

摘要:根据承载力和生态承载力的概念尝试定义了城市生态安全承载力的概念, 确立了城市生态安全承载力的构建原则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为推动城市生态安全承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一些基础研究, 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安全规划提供可执行化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原则。

关键词:城市生态安全承载力,研究概况,指标体系,评价模型

参考文献

[1]文魁, 祝尔娟.京津冀发展报告——承载力测度与对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3:28-32.

[2]王家骥, 姚小红.黑河流域生态承载力估测[J].环境科学研究, 2000, 13 (2) :44-48.

[3]高吉喜.可持续发展理论探索——生态承载力理论、方法与应用[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1.

[4]张传国, 刘婷.绿洲系统“三生”承载力驱动机制与模式的理论探讨[J].经济地理, 2003, 23 (1) :83-87.

[5]程国栋, 张志强, 徐中民.生态系统服务与自然资本价值评估[J].生态学报, 2001, 21 (11) :1918-1926.

无锡城市概况导游词 第4篇

无锡城市概况导游词1

无锡,简称“锡”,古称梁溪、金匮,被誉为“太湖明珠”,位于江苏省南部,长江三角洲平原腹地,太湖流域的交通中枢,北倚长江,南濒太湖,东接苏州,西连常州,京杭大运河从中穿过;运河绝版地、江南水弄堂就位于无锡。无锡自古就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中国四大米市之一。无锡同时也是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中华民族工业的发源地之一,素有布码头、钱码头、小上海之称。无锡地处太湖之滨,风景绝美秀丽,历史千年悠长,是在江南蒙蒙烟雨中孕育出的一颗璀璨的太湖明珠,具有丰富而优越的自然风光和厚重而悠长的历史文化。

无锡是江南文明发源地之一,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商朝末年。

公元前11世纪末,周太王的长子泰伯为让王位于三弟季历,偕二弟仲雍,东奔江南,定居梅里(现无锡梅村),筑城立国,自号“勾吴”。今无锡有泰伯殿堂。周灭商后,因泰伯无子,周武王追封仲雍的五世孙周章为吴君,建吴国。武王灭纣,分封泰伯的后裔周章少子为安阳侯,今惠山区阳山又名安阳山。

周元王三年(前473年),越灭吴,无锡属越国。周显王三十五年(前334年),楚灭越,无锡属楚国。秦始皇统一六国,派王翦驻守无锡县。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秦灭楚,置会稽郡,无锡属之。汉高祖五年(前2)始置无锡县,属会稽郡。新始建国元年(9年)改名为有锡县,东汉建武元年(25年)复置无锡县。三国时,分无锡县以西为屯田,置毗陵典农校尉。

西晋太康元年(280年)复置无锡县,属毗陵郡(常州府)。六朝时期,无锡治湖筑圩,水利设施大量兴建,农业耕作技术提高,商业贸易开始形成。京杭大运河开通后,无锡河道中“商旅往返,船乘不绝”。唐代无锡属江南道的江南东道。无锡农业发展为耕、耙、耖配套的耕作技术,形成稻麦两熟制,太湖周围卑湿之地改造成河渠纵横、湖塘棋布、排灌结合的水网系统,养蚕业发达。城中金银、彩帛、烟酒、油酱、食米等作坊错杂开设。宋代无锡属于两浙路常州,南宋时两浙路分为东西,无锡隶属于两浙西路常州。

元元贞元年(1295年)升无锡为州,属江浙行中书省常州路。洪武元年(1368年)又降州为县,属中书省常州府。明清时期,无锡社会生产力得到较快的发展,逐步形成了江南有名的米市、布码头。至清代中叶,无锡家庭棉织业年产土布300万匹,占全国棉布产量的6.7%。清雍正二年(1724年),分无锡为无锡、金匮两县,同城而治,均属常州府。宣统三年(19),推翻清朝统治,锡金军政分府成立于原金匮县属,辖原无锡、金匮两县;同年5月,撤销锡金军政分府。民国元年(19)锡、金两县合并复称无锡县,属苏常道。民国(1927年),废苏常道,无锡县直属江苏省。

民国23~26年(1934~1937年),为无锡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地。抗日战争期间,无锡四乡先后建立中共领导的锡北、锡东、太湖、武南、澄西等抗日民主政权。民国38年(1949年)4月23日无锡解放,分无锡为无锡市、无锡县,市、县同城,无锡市属苏南人民行政公署。1953年建江苏省,无锡市为省辖市;无锡县属先后多次变化,曾经属常州专区、无锡市、苏州专区管辖。无锡市区于1958年6月基本形成了4区格局,即崇安、南长、北塘3城区和1个郊区。1958年8月25日,苏州专区的无锡县划归无锡市领导。

无锡市市徽1962年,无锡县划归苏州专区。1981年,无锡市列为全国15个经济中心城市之一。1983年3月,实行市管县体制,原属苏州地区的`无锡县、江阴县与原属镇江地区的宜兴县划为无锡市管辖。1984年,国务院批准无锡市为首批“较大的市”之一。1985年,无锡市被国务院确定为长江三角洲沿海经济开放区开放城市。1987年起,经国务院批准,先后撤销江阴、宜兴县,改设江阴(1987年4月)、宜兴市(1988年3月)。1988年在马山镇包括马圩地区设立马山区。1995年6月,撤销无锡县,以其原辖区域设立锡山市。

1995年3月,无锡市市区和无锡县行政区划进行部分调整,组建无锡新区。郊区旺庄乡,无锡县硕放镇和坊前、新安、梅村3镇的19个行政村,连同无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无锡新加坡工业园,构成无锡新区。

20xx年12月,撤销锡山市,设立锡山区和惠山区;撤销马山区,将马山区的行政区域和锡山市的部分镇(9个)并入无锡市郊区,并将郊区更名为滨湖区。

无锡城市概况导游词2

无锡市别名梁溪,简称锡,位于长江三角洲腹地,江苏省东南部。东距上海市128公里,与苏州市接壤;南濒中国第三大淡水湖——太湖与浙江省相望;西离南京市183公里,与常州市交界;北临长江,与天然良港——张家港为邻。沪宁铁路横亘东西,京杭运河纵贯南北,水陆空交通便捷,是江苏省重要的交通枢纽。

无锡总面积为4650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为517.70平方公里,下辖江阴、锡山、宜兴三个市(县)和崇安区、北塘区、南长区、马山区、郊区和新区六个区。无锡市总人口432万。无锡市区居中而立,南濒浩渺太湖,西抱锡、惠二山,中有千年古运河,古老而充满现代气息,繁华而又宁静。

无锡境内除宜兴南部属丘陵山区外,地势平坦,间有低山矮丘,河流湖泊纵横交织,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物产丰饶,山明水秀,风景佳绝,水美土肥,物产丰富,是全国著名的鱼米之乡。无锡四季花果飘香,盛产水蜜桃、柑桔、巨峰葡萄、梨、杨梅等水果。无锡是江苏省重要茶叶产区。无锡太湖水域辽阔,水产资源丰富。湖内“太湖银鱼、太湖白虾、梅齐鱼(风尾鱼)”为太湖三宝。

无锡市经济发达,风景秀丽,是中国十五个经济中心城市和十个重点旅游城市之一,又是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凭借改革开放的活力,无锡人民创造了历史上从来未有过的辉煌,跨入了全国综合实力50强和投资硬环境40优的行列。所辖原锡山市(现为锡山区、惠山区)多年评为全国百强县之首,号称“华夏第一县”。无锡正在全面实现小康的基础上,正向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奋进。

无锡城市概况导游词3

无锡地处江苏省南部、中国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中部,北靠长江,南濒中国第三大淡水湖——太湖;西离南京183公里,东距上海128公里,是江苏省省辖的一个沿海城市。

无锡属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5C,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为1000毫米,全年无霜期为230天左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0xx小时左右,水美土肥,物产丰富,是全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无锡历史悠久,是一座具有三千多年历史的古城,公元前十一世纪末,周太王的长子泰伯从陕西来到江南,定居梅里(现锡山市梅村镇),号称勾吴。他带领当地居民兴修水利,农耕蚕桑,促进了中原文化与江南文化的融合,开创了吴文化。公元前202年正式建县,因境内锡山锡、铅源枯竭而取名“无锡”。历史上,由于帝王君侯之变迁,时称无锡县,时称有锡县,自公元497年,无锡县名称沿袭不变。1949年设无锡市。

无锡总面积为4650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为1632.70平方公里,下辖江阴、宜兴二个市(县)和锡山、惠山、崇安、北塘、南长、滨湖和新区七个区。至20xx年末,无锡市总人口438.58万。

无锡是中国重要经济中心城市、区域性交通枢纽和著名的旅游胜地,江苏省重点发展的特大型城市,20xx年,地区生产总值235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52825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5.3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14.1亿元;外资、民资投入占全部投入八成以上,成为经济增长主动力。消费拉动效应放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9.2亿元,增长18.9%。全市商品市场成交额突破千亿元,百亿元市场增加到6家。对外贸易争先进位,进出口总额218.5亿美元,增长51.9%,其中出口110.2亿美元,增长50.5%;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比升至34.3%。全年完成协议注册外资65.1亿美元,增长30.1%;到位注册外资32.6亿美元,增长20.6%;外经营业额1.2亿美元,新批境外投资项目18个。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兴业,私营个体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升为36.4%,私营个体经济从业人员增至85.6万人。

城市概况 第5篇

根据国务院批复的《西宁市城市总体规划》, 西宁市共规划城市污水处理厂四座:团结桥污水处理厂 (第一污水处理厂) , 规划远期规模为24-29万吨/日;鸡鸭林污水处理厂 (第二污水处理厂) , 规划远期规模为10万吨/日、三其污水处理厂, 规划远期规模为9万吨/日;城南新区污水处理厂, 规划远期规模为4.5万吨/日。

2、污水处理厂建设运营现状

西宁市第一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2000年8月1日开工建设, 2002年7月建成并投入使用, 工程总投资1.76亿元, 建设地点位于西宁市团结桥东南侧, 占地面积135亩, 设计污水处理能力8.5万立方米/日, 污水处理工艺采用鼓风曝气活性污泥法。其服务区域是城中区、城东区和部分城北区以及经济技术开发区, 处理后的水质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 (1996标准) , 该污水处理厂是西宁市第一座建成运行的污水处理厂, 目前已达到满负荷运转。于2006年通过了省环保局组织的环保验收。2007年, 为盘活存量国有资产, 进一步提高城市污水处理设施运营效率, 完善城市污水处理产业化程度。市政府对西宁市第一污水处理厂实行特许经营, 投资人在30年特许经营期内经营一期和二期工程资产, 特许经营期届满, 将资产无偿移交市政府指定机构。经招投标, 最终确定亚洲环保控股有限公司为西宁市第一污水处理厂特许经营项目中标人, 负责第一污水处理厂特许经营期内的运营管理。

西宁市第二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采用“BOT”方式建设, 特许经营期为25年, 通过项目法人招标, 确定青海雄越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为项目公司, 承担项目的建设、运营和移交。西宁市第二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于2005年开工建设, 2007年8月完成全部建设内容并投入试运行。工程总投资8590万元, 建设规模为4.25万吨/日, 污水处理工艺为氧化沟, 出水水质为二级 (2002标准) 。工程用地规模为89亩, 建设地点位于同仁路高架桥以东、湟水河南岸的鸡鸭林地区。其服务区域是城西区和部分城北区。

城南新区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工程总投资3730万元, 建设规模为2.25万吨/日, 建设地点位于城南新区碌家寨污水处理工艺采用鼓风曝气活性污泥法。项目承担城南区的污水处理, 于2005年开工建设, 目前进行设备安装调试, 2009年9月建成并投入试运行。

西宁市市第三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10万吨/日, 工程估算总投资2.16亿元, 总占地面积133亩, 处理后污水达到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一级B排放标准。工程计划2011年建成投产。项目建成投入运营后, 可实现削减COD11560吨/年、BOD55540吨/年、氨氮850吨/年。使我市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 对改善湟水河流域水环境质量, 实现西宁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3、城市污水处理厂历年污水处理率

经统计, 西宁市2007年全年累积处理城市污水3084万吨, 城市污水处理率为48.9%;2008年全年累积处理城市污水4117万吨, 城市污水处理率为63.59%;2009年全年累积处理城市污水4504万吨, 城市污水处理率为70.95%。

4、工作进度安排与重点

(1) 加强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 改革运行管理体制。

为进一步提高城市污水处理设施运营效率, 完善城市污水处理产业化程度。我市先后对西宁市第二污水处理厂、第一污水处理厂实行特许经营, 引进外来资金和管理队伍, 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进程, 拓展污水处理厂建设投融资体制, 提高了西宁市城市污水处理率, 改善了城市人居环境。

(2) 加快城市排水管网建设, 提高污水集中收集能力。

近年来, 我市不断加大城市排水管网建设力度, 已建成排水管道817公里, 极大地提高了城市污水的集中收集输送能力, 随着湟水流域利用世行贷款项目污水子项、污水干管截流工程、湟水河西宁段排污口综合整治等工程的实施, 城市排水管网集中收集系统正在逐步完善。

(3) 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步伐。

根据西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和《西宁市总体规划》的要求, 我市结合国家扩大内需政策, 开工建设第三污水处理厂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0万吨/日。该污水处理厂的建设, 将进一步改善湟水河水质, 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4) 污水再生回用和污泥无害化处理项目

加快城市污水再生回用项目研究, 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通过城市污泥无害化项目的建设, 对我市城市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进行无害化处理, 以消除污泥带来的二次污染, 使之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

5、影响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关键技术

近年来, 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应用程度更加深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 基于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自动化技术将是未来的应用主流。

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应采用自动化技术, 设中央控制室和现场控制站, 以一个冗余的100Mbps光纤工业以太网环网组成一个有线数据通信网络系统。现场控制站在现场进行工艺检测参数、设备运行工况信号的采集、检测和控制, 并通过该站的人机界面对设备运行操作, 同时向中央控制室进行实时传送。中央控制室可监视各现场站的全部运行信息, 在中央控制室可通过上位计算机控制现场设备的启动和停止。自动化技术的设计原则是以解决现实问题为主, 坚持为领导决策服务, 又为经营管理服务, 为生产建设服务;采用成熟的技术, 兼顾未来的发展趋势, 及量力而行, 又适当超前, 留有发展余地;系统便于扩展, 以保护前期投资的有效性和后续投资的连续性;以节约成本为基本出发点, 建立一个运行可靠、满足公司实际需求的监控系统;系统操作简便、直观, 以利于各个层次的人员使用;确保系统可靠运行, 在关键部分应有安全和容错措施;系统从设计、器件、设备等的选型都必须考虑到系统的可管理性和可维护性;采用符合国际标准的产品, 保证系统具有开放性特点。

摘要:城市污水处理系统是一套收集固体和液体废物, 避免其接触城市人口和饮用水系统的地下管道系统。城市污水处理工程设计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系统工程, 涉及的学科多, 相关部门多, 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不合理都会给工程设计带来影响和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

关键词:西宁市,城市污水处理,建设方案,设计方法

参考文献

[1]马小蕾:《西安市第三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应用研究》, 长安大学, 2008年。[1]马小蕾:《西安市第三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应用研究》, 长安大学, 2008年。

[2]张丽丽、徐得潜:《城市污水处理厂布局优化的经济性判据》, 《山西建筑》, 2009年。[2]张丽丽、徐得潜:《城市污水处理厂布局优化的经济性判据》, 《山西建筑》, 2009年。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城市概况】相关文章:

中国现代城市发展概况06-05

禹城市环卫处概况08-09

新加坡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概况及策略08-11

基本概况05-08

市场概况05-17

调查概况05-30

利用概况06-10

发生概况08-19

公司概况07-10

概况成语09-17

上一篇:生态工程下一篇:功率敏感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