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2024-07-20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精选11篇)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第1篇

关键词:《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互文性,镜像理论

米兰·昆德拉发表于1984年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他的代表作, 他采用了幽默、隐喻、复调、反讽的互文性叙事手法, 并结合镜像理论的艺术手法, 描述捷克人在“布拉格之春”改革运动期间及被苏军占领时期适应生活和人际关系的种种困境, 对人类的存在意识进行有力的剖析。昆德拉以生命轻重二元论来观察世界, 审视灵魂, 诠释生命的真谛, 也引发了广大读者的深刻思考。

一、互文性

互文性这一术语是法国著名语言学家朱莉娅·克里斯蒂娃在1969年首次提出的。互文性理论是在西方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思潮中产生的一种文本理论。它是现当代西方主要文化理论的结晶。克里斯蒂娃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互文性的引文从来就不是单纯的或直接的, 而总是按某种方式加以改造、扭曲、错位、浓缩、或编辑, 以适合讲话主体的价值系统。著名的叙事学家杰拉尔德·普林斯对互文性下了一个较为清楚易懂的定义:一个确定的文本与它所引用、改写、吸收、扩展、或在总体上加以改造的其他文本之间的关系, 并且依据这种关系才可能理解这个文本。互文性在文学作品中主要体现为典故和原型─指在文本中出自圣经、神话、童话、民间传说、历史故事、宗教故事及经典作品等等之中的典故和原型。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这一书名及小说第一部和第五部的命名轻与重都是一种隐喻, 源于圣经故事。《耶稣》美国《圣经》文学专家莱肯指出:“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 完成了替人类赎罪的使命, 是圣经《新约》中福音故事的基础, 也是整部《新约》神学思想的基础。”昆德拉在这里写道:如果我们生命的每一秒钟得无限重复, 我们就会像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一样被钉死在永恒上。这就是尼采说永恒轮回的想法是最沉重的负担的缘故吧。

托马斯一直认为特蕾莎是一个被人放在涂了树脂的篮子里顺水漂来的孩子。他对这个几乎不相识的姑娘感到了一种无法解释的爱。就像法老的女儿看着摇篮里的摩西的那种喜爱。如果法老的女儿没有抓住水中那只放了小摩西的摇篮, 世上就不会有《旧约》, 也不会有我们全部的文明了!如果没有托马斯收留了特蕾莎就不会有之后这段感人的爱情故事和这份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或重了。正如托马斯感慨道:多少古老的神话, 都以弃儿被人搭救的情节开始!如果波里布斯没有收养小俄狄甫斯, 索福克勒斯就写不出他最壮美的悲剧了。

耶稣背负人类的罪恶被钉死在十字架上, 埃及法老的女儿拯救摇篮中的以色列人后裔摩西及俄狄甫斯弑父娶母这三个标志性场景及经典人物对于读者非常熟悉, 互文性的魅力得以彰显。读者非常容易理解作者赋予文本的原始寓意。作者利用读者的认知体系和情感认知与文本符号产生强烈共鸣。在阅读中, 读者自身的经验和感觉与作者、文本以及文本中的情节和人物产生交互, 使读者产生阅读快感。

二、镜像理论

镜像理论是在1936年由法国著名精神分析学家拉康提出的。其具体过程是:刚开始, 婴儿认为镜子里的是他人, 后来才认识到镜子里的就是自己, 在这个阶段, 婴儿首次充分认识到自我。而在此之前, 婴儿还没有确立一个“自我”意识。从镜像阶段开始, 婴儿就确立了“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对立。换句话说, 婴儿只有通过镜子认识到了“他人是谁”, 才能够意识到“自己是谁”。“他人”的目光也是婴儿认识“自我”的一面镜子, “他人”不断地向“自我”发出约束信号。在他人的目光中, 婴儿将镜像内化成为“自我”。拉康的镜像阶段从婴儿照镜子出发, 将一切混淆了现实与想象的情景都称为镜像体验。

在小说中, 作者多次描写到女主人公照镜子的场景。特蕾莎经常照镜子是试图透过肉体看到自己。吸引她走到镜子前的并不是虚荣心, 而是在镜中能看到自我令她震惊……她久久地凝视着镜子中的自己。偶尔令她不快的是, 她在自己的脸上发现了母亲的轮廓。因为在外貌上她和母亲相似, 但是她却非常讨厌母亲的所作所为及对待她的态度和方式。母亲在婚姻的选择和经营方面是彻底的失败。于是她更固执地看着自己, 调动自己的意志力, 以虚化母亲的影子, 然后将之彻底抹去, 让完全属于她自己的东西留在脸上。显然特蕾莎照镜子就是想要辨别自己和母亲的不同, 确定“自我”。

作者昆德拉也对此进行了精辟的分析:在这个世界里, 青春和美貌了无意义, 世界只不过是一个巨大的肉体集中营, 一具具肉体彼此相像, 而灵魂是根本看不见的。现在, 对她经常站在镜子前长时间地注视自己, 我们终于可以比较理解了。这是一场和母亲的战斗。这是一种要有别于其他肉体的渴望。事实上, 特蕾莎照镜子不但是想要有别于母亲, 更希望有别于和丈夫托马斯有染的所有其他女性。她不断地被丈夫和其他女性调情的场景所困扰, 以至于噩梦连连。

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互文性及镜像理论叙事手法的使用, 展示了作者独特的创作魅力。基于“布拉格之春”这一政治背景, 该作品以黑色幽默的基调阐释了小说中人物不可避免的悲剧性结局, 传达了作者对政治、人生、性爱的探索和追问。

参考文献

[1]帕特里克·奥唐奈等编.《互文性与当代美国小说》, 霍普金斯大学出版社, 1989, 第260页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第2篇

说实话,刚开始我没有看懂!连小说里的故事都不是很明白,唯一能记住的就是几个简单的人物的名字和一条狗的名字。这篇小说,不是单纯的为讲故事而讲故事,故事只是其中的载体。最主要的,是里面有许多高深莫测的哲学语言,因为哲学语言,加深了小说的思想深度。

文中主人公有四个,托马斯,特蕾莎,撒比娜,弗兰茨,四个人上演着人间起起伏伏。

为了能读懂它,上网看了一些读后感,在别人的引领下,回头再看,似乎看出点门道来了。

特蕾莎属于生命之重人物,她对爱情的忠贞与信念,对丈夫的宽容和忍受,在幸福之中充盈着忧虑,不断考验着丈夫是否依然爱着她,在生命之重压力之下,蕴藏着无尽的悲哀和孤独,将精神寄托于卡列宁(一条狗)。

托马斯是一个生命之轻人物,对女人具有强烈猎奇心理,对性的追逐,不断给特蕾莎带来巨大伤痛,其实,托马斯内心深处对特蕾莎蕴藏着深深的爱,人性的肉体与灵魂两重性矛盾凸现出来。托马斯对希腊神话俄狄浦斯人生故事引发思考,并将看法投向颇有尖锐的杂志,在读者来信中刊发了,他不断受到各种压力,但拒绝收回刊发的思想,因而他失去医生这份工作,最后远离尘嚣、逃避现实,与特蕾莎居住于清净、安宁的乡村之处。

萨比娜是具有强烈的背叛现实、争强好胜、富有激情生命之轻人物,萨比娜人生的主题在反复出现、重演、修正和延展,她脚下如同一条漫长的背叛之路,每一次新的背叛,就像一桩罪恶又像一场胜利,时刻在诱惑着她。最初背叛父亲(禁止爱情),共产主义艺术(禁止毕加索),丈夫(一个平庸的演员),爱情(托马斯、弗兰茨)。当一切背叛之后,生命出现了极度空虚。

弗兰茨是个聪明、正直、善良却又充满软弱之人,对来自富有激情的萨比娜充满好奇,犹如刘姥姥踏进大观园,陷得无法自拔,通过萨比娜获得了新生和自由,他满足了尘世间情人愿望,但缺少天堂之爱,他追逐梦想到柬埔寨边境,死于抢劫的毛贼,死得轻于鸿毛。

最后书中以第七部分卡列宁的微笑来结尾,刚开始我有很大的疑惑,怎么会以这样的方式来结尾呢?在回头看书的整体时候有那么一点明白.在“生命的初次排练就已是生命的本真“一次不算数一次就从来没有”在这生命之轻面前,昆德拉以其卡列宁的微笑这种牧歌般的结尾,给与我们的是在这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面前,以卡列宁的微笑这种牧歌式的想象,给我们以一种美好的世界在面前的景象,世界是美好的,值得我们为她去奋斗,读后感《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整个故事情节让我联想到了现实生活中的一幕,哥哥和嫂子,还有哥哥的情人,嫂子的精神寄托——妞妞(一条腊肠狗),心头不禁痛了一下,原来一切创作都是源于事实的呀,真希望这样的事实不要这么血淋淋的发生在我身边……

下边是感觉写的不较好的读后感,复制过来。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

曾在一部讲述大学四年生活小说中提到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近日阅读之后思绪万千。

第一遍,觉得很肤浅、庸俗、不可思议,自小就受儒家思想教育,宣扬欲望是格格不入的,情节是一个名叫托马斯的医生去乡下诊疗,在酒吧遇到一个侍女特蕾莎,从此,两个磕磕碰碰走在一起,同时画家萨丽娜是托马斯情人,而萨丽娜与大学教授弗兰茨也是情人关系,以一言以蔽之:第一遍是四人之间的感情纠葛。

第二遍,梳理了小说情节,它是我所阅读中最独特的逻辑构思小说,以蒙太奇方式,跨越时间、地点,同一件事在不同章节中以不同侧面反复提及。

第三遍,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小说情节发生在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时期为时代背景,发生的“布拉格之春”事件,“两千字宣言”,不同侧面描绘出捷克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

第四遍,把主要事件串珠在一起,联系四个人生活遭遇。

小说是米兰•昆德拉以生命轻重二元论来观察世界,审视灵魂,诠释生命的真谛。

小说的背景布拉格之春 政治事件

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中央第一书记杜布切克发起了布拉格之春改革,有脱离苏联控制倾向。

苏军决定武装干涉。6月下旬,华沙条约组织在捷境内举行军事演习,演习结束后迟迟方撤。7月之后,局势有所缓和。8月3日晚华约在捷签署联合声明,危机似乎已经过去了。

8月20日晚11时,布拉格机场接到一架苏联民航机信号“机械事故,要求迫降”没有理由不同意。客机一降落,数十名苏军突击队员冲出机舱迅速占领机场。几分钟后,苏第24空军集团军巨型运输机开始降落,一分钟一架。1小时后,一辆苏联大使馆的汽车引路,苏军空降师直扑布拉格。

于此同时,苏陆军总司令帕夫洛夫斯基大将指挥4个苏军装甲师,1个空降师,1个东德师从波兰直捣布拉格。(西方向第一方面军)驻德4个苏军师,1个东德师切断捷西部边

界。(西方向第二方面军)驻匈牙利苏军8个师,匈军2个师,保加利亚军一部从南部进攻。(西南方向第一方面军)苏波合成军4个师进攻北部。(西方向第三方面军同时苏军对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与捷军开始全面电子压制。

21日拂晓,苏军占领布拉格,逮捕杜布切克。

在进攻开始6小时后,苏军控制了捷克全境。几十万捷军被全部缴械,北约也没来得及作出任何反应。

这是苏军一次典型方面军群进攻战役。西方向主攻,西南方向配合,共动用4个方面军,1个坦克集团军,4个诸兵种合成集团军,26个师,约30万人。但由于进攻过快,两个战略方向的后备坦克集团军群均未出动,只动用了各集团军,师,团的直属坦克,共有9000余辆。

介于所有人都还没忘记1956年发生在匈牙利的悲剧,杜布切克并没有阻止抵抗,在这次事件中仅有80个捷克人被杀,与匈牙利事变相比,大大减少。

1969年4月,古斯塔夫代替杜布切克成为了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第一书记。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第3篇

报载,有一位偏重事业的女孩哭诉,自己没见着临危的父亲最后一面,心中的疼痛难以消解。是啊,用亲情换来的前程纵然锦绣,日后行走起来,印下的不免是惭愧的脚印。当亲情已成往事,当父慈母爱已成过往云烟,纵得孝子千行清泪,又怎可将过去挽回?“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似锦前程,宏图大业,终究难以报得三春之晖。

史载,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却常躲起来听孩子的哭声,以求寻得心灵的慰藉。那么,最早在“亲情”这条路上踽踽独行着的,应该是他吧。看,他疲惫的身躯靠在墙边,紧张地听着孩子的哭声。这个男人对他的“家”,似乎已全然陌生。当他毅然决然地填土治水换得了人们的尊敬,换得了“大禹”这一千古圣王美名,但那华美的皇袍上,却早已沾满了辛酸的泪水。

其实,大禹还是重亲情的,但是,为了家国天下,不得不弃“小家”于不顾。可是,这种内心的缺失,当如何弥补?当年卢沟烽火顿起,一时硝娴遮天,人们早已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前途紧紧维系在了一起。“亲情”在动乱的年代,是脆弱的,但人们还是放不下:无数士兵冲锋时口袋里装的是家人的照片,无数的军人倒下前低吟的足亲人的名字。

亲情,与理想、前途,其实是可以并存的。割舍前途的人似寄生虫,终生无用;抛弃亲情的人则如行尸走肉,千夫所指。只有当人依赖着亲情,珍存心底的美好,人才有了为前途而战的动力,才能挣脱命运的桎梏。人,因珍惜亲情而称其为人。

洪战辉在理想、前途前面,没有抛弃亲人,而是不离不弃地照顾着或生病或年幼的家人,用亲情更好地诠释了他求学的青春。皮定均将军在亲情与前途的天平前,未曾弃置任何一端。人们从他遗留的家书中,看到了这位威严的大将军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家庭生活的和谐尽显其作为丈夫的情义和作为父亲的慈祥。

有人说,过分注重亲情,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我却认为,人活下去都是有动力的,人往往反而会因亲情变得更坚强。

那名没与父亲见上最后一面的女生已体会到了生命不能承受之痛,并且连弥补、挽救的机会都丧失了。“父兮生我,母兮鞠我”,只有父母,才会隐瞒自己的伤痛,让子女放手一搏,去争取自己的前程。

不禁想起了小时候的幼稚之言。孩子们总是会用“长大后赚大钱给父母”的话,来逗得父母开怀;再长大,却啥都不记得了,慢慢地只顾自己的理想、前途了。你是可以认为小时候“童言无忌”,却不能将这份沉甸甸的亲情看轻看淡。

现如今,该承担这掂错了分世的生命之轻了。

不要为了所谓的“理想”“前途”而迷失,该常回家看看了。湖南省岳阳市十五中高三(256)班

布拉格《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第4篇

书中一段对于伏尔塔瓦河的描写, 道出了捷克人对于伏尔塔瓦河的特殊情感。特雷莎在心情烦乱的时候很想看看伏尔塔瓦河, “她想站在河岸上, 久久地望着河水, 因为望着流动的河水, 可以让人心静, 可以消除人的痛苦。河水一个世纪一个世纪在不断流淌, 人间的故事就在河边发生。它们发生, 第二天就被遗忘, 而河水依旧在不停地流淌。”时光在流淌, 人间的故事在一天天上演, 但是伏尔塔瓦河以它不变的情怀, 包容着人们的喜怒哀乐, 凝聚着捷克精神。

经历过战争与侵略, 捷克人的内心反而更坚强。如今的伏尔塔瓦河沿岸是游人游览的必去之所, 人们可以在河上游船, 岸边也有很多休息的座椅, 累了坐下来享受清风拂面的惬意时刻。环境对人的心情可以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特雷莎想要找的感觉也许就是这样。

在伏尔塔瓦河周围, 遍布着捷克著名的城堡, 在没有现代战争的年代, 高高的城堡是君王高枕无忧的保障。布拉格城堡的难能可贵之处在于城市经历了现代空中战争居然还是毫发无损。布拉格堡的确保存得非常完好, 自下而上的斜坡并不是很陡, 沿途各种用途的保护建筑和军事设施也依然完好, 到达城堡的最上端之后, 就是布拉格古代的王宫所在。

由圣维特教堂和各种大小宫殿组成的建筑群包含了各个时期各种风格的建筑艺术, 圣维特教堂作为布拉格堡的中心建筑, 主要还是以哥特式风格为主, 虽然在建设初期是有着罗马式的大圆顶, 但是随着时代轮换, 逐渐被修葺成哥特式的尖顶。可见, 它们经历了几许朝代的变换, 与伏尔塔瓦河一样, 这些城堡同样见证着布拉格的历史。

傍晚时分, 小道旁点起来一盏盏小蜡烛。即使天还微亮, 浪漫诗意的气氛已经被渲染得足够迷人。蜡烛这个古老的照明工具, 在欧洲还非常普遍地使用着, 大街小巷里各式各样的烛台和小蜡烛随处都可以买到。但是在国内, 蜡烛早已沦为供奉祖先和佛像的一种用具了, 还有就是在一些西餐厅里才有这样的小蜡烛烘托气氛, 可见西方人更注重生活情调。在这梦幻的烛光里, 伏尔塔瓦河仿佛更有韵味。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第5篇

二十多年前,二十岁出头的SteveJobs与他的朋友Steve Wozniak、RonWayne一道创立了一家电脑公司。数次登上《时代》封面的Jobs有着艺术家一样的深邃双眼,眼中透露着颠覆传统的疯狂。这个公司将创新定义在了管理和技术之上,一层近乎神秘的面纱让它一方面饱受极端主义者的诟病,一方面又让无数用户为之倾倒。这就是Apple(苹果)。

无论是作为现代美国乃至西欧音乐发展源头的布鲁斯音乐,还是见证个人电脑发展历史并开辟图形人机界面新时代的苹果电脑,都具有非常典型的美国特色——简练,自由,充满张力。我的脑海里泛起了一个有趣的词——“3M”:被称为American Muscle的福特野马汽车,典型American Melody的Blues音乐,和American Mac,三个永远无法脱离文化来考察的存在。

初遇

在年初的MacWorld上,我首次得知了MacBook Air即将上市的消息,针对MacBook Air的炮轰也从那时开始。在实用主义者们看来,创下笔记本电脑轻薄记录的MacBook Air除了轻薄似乎一无是处:外围扩展接口少得可怜,最常用接口几乎都被省略殆尽;由英特尔定制的低电压处理器照顾到了功耗和发热量,却对性能进行了妥协;80GB硬盘实在算不上大容量。而且没有内置光驱……在笔记本电脑功能高度集成化、性能紧迫台式机的今天,MacBook Air的这一个个短板越看越致命。恰巧联想几乎同期推出了“跨时代”的超便携笔记本电脑ThinkPadX300,同样轻薄的体型却拥有丰富的扩展功能,外观朴实无华典型商务范儿,任何一个细节似乎都在昭示世人它与MacBook Air的“不共戴天”。然而当MacBook Air和ThinkPad X300同时出现在《个人电脑》实验室的时候,作为Thinkpad忠实用户的我(心爱的ThinkPad T43伴我度过无数个加班赶稿测试的不眠夜晚)却率先倒戈——ThinkPad X300在平台上成群的待测超便携笔记本电脑中很不起眼的身影,这样的第一印象实在算不上“跨时代”。

对于大多数没有亲眼见过MacBook Air的用户(当然也包括一个月以前的我)来说,虽然对MacBook Air的轻薄没有具体概念,但当细数起它在性能和功能(尤其是功能)上的缺陷时,甚至比苹果的RD工程师更加老练。但我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向你保证,手触MacBook Air的那一刻,除了惊叹它的美丽,你会完全忘记事先准备的批判讲稿——哪怕这种遗忘只是一瞬间。

远观

正如苹果在MacWorid中的宣传语一样,MacBook Air是一款“能够飘在空中的”笔记本电脑——这种说法虽然略显夸张,但铝合金银色机身和弧线切剖的边角的确让MacBook Air看上去前所未有的薄。这种薄也直接体现在数据指标上:MacBook Air最薄处(正面)厚度12mm,最厚处(尾部)厚度为17mm,而其他品牌的超便携笔记本电脑厚度均在25mm左右。不仅如此,由于边角圆弧设计的特点,加之银色磨砂表面带来的视觉效果,开盖后的MacBook Air视觉厚度仅为4mm左右——这相当于把两枚1元硬币重叠在一起的厚度。

作为一款13.3英寸宽屏笔记本电脑,MacBook Air的重量在超便携笔记本电脑中并不算最轻,更小尺寸的超便携产品可以轻易突破MacBookAir的体重极限,但在与相同尺寸的产品对垒时,MacBook Air依然占有明显优势。小巧轻薄的组件(包括主板、硬盘、甚至电源模块在内的多个配件都是专门定制的)和相对较少的功能模块配置都为1.355千克裸机重量做出了贡献。

细看

显示屏

MacBook Air的13.3英寸宽屏LCD采用LED背光设计,不仅保证了良好的屏幕亮度表现,同时也为显示屏超薄化提供了充要条件:这几乎是我所见过最薄的显示屏了。当然,采用LED背光设计的最大好处在于它能大幅度节省LCD显示屏带来的功耗——一台13.3英寸宽屏笔记本电脑,配备37Wh电池,却能拥有4小时左右的电池续航时间,这不仅归功于采用低功耗设计的处理器等核心组件,LED背光LCD显示屏同样功不可没。

MacBook Air的屏幕亮度是所有MacBook中最亮的,对于室内应用环境而言,这样的亮度很容易产生用眼疲劳。用户可以通过键盘上印有相应图示的快捷键来对屏幕亮度进行自主调节,但快捷键只在Leopard系统下有效,所以Windows用户只能委屈一下自己的双眼了。值得一提的是,尽管MacBook Air有着薄如蝉翼的屏幕,但用户丝毫无需为屏幕的坚固性担心,铝合金外壳对屏幕的保护十分周全,屏幕与机身连接处的做工也令人满意。

输入设备

尽管体重控制有道,但13.3英寸宽屏依然让MacBook Air对娇小身材进行了妥协。MacBook Air够轻够薄,但相对12英寸、甚至10.6英寸的小本而言,它的体积还是稍大了些。但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13.3英寸宽屏设计给了苹果工程师们足够的空间来完善除体积以外的其他设计。

显示屏、键盘和触摸板是用户直接与笔记本电脑进行交互的三个平台。在前面的文字里,我们已经向大家呈现了MacBook Air晶莹剔透但又不乏坚固的屏幕设计,下面将要介绍的则是它的键盘——MacBook Air上我最欣赏的部件之一。2007年年底新一代iMac问世之时,《个人电脑》曾在第一时间为用户进行了详细介绍。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并不是iMac延续了近十年并始终出众的一体机设计,而是随机的那套超薄键盘,可人的外观和美妙的敲击手感令编辑部所有同仁啧啧赞叹。在MacBook Air上,这种键盘设计得到了再现。全尺寸键盘方便任何手型的用户使用,按键的敲击反馈十分舒适。值得一提的是MacBook Air在键盘下方提供了光纤背光灯,通过屏幕上方的亮度传感器来判断环境的明暗程度,以便在需要的时候开启键盘背光。正是出于在黑暗中方便用户使用的考虑,MacBook Air的键盘颜色由用户熟悉的白色变成了黑色。虽

然我个人更喜欢MacBook的白色键盘,但MacBook Air的这项易用性设计依然值得称道。

与几乎能让我打满分的键盘相比,MacBook Air的触摸板就让人“又爱又恨”了。爱的是MacBook Air首次将创造性的多点触摸技术由iPhone和iTouch移植到了笔记本电脑上。人见人爱的多点触摸屏可以用“手势”实现拉伸、缩放、翻转、页面后退/前进等多种操作,这项功能大幅提升了MacBook Air的娱乐性。不仅如此,多点触摸板还能将用户的“无意操作”和“蓄意操作”区分开,只有有意识的多点触摸手势才能触发该功能,倘若单手操作时,另一只手不甚滑落或放置在触摸板上,丝毫不会影响触摸板操作的准确性——这项智能设计实在令人叹服!

美中不足的是,与iPhone相比,MacBook Air所面临的操作环境更为复杂,因此就现阶段的操作系统及软件设计而言,多点触摸的应用还有待完善。此外,MacB00k Air的触摸板并不支持点击,而触摸板下方的按键采用的依然是苹果电脑传统单键设计——对于Windows用户而言,如果不借助外接双键鼠标,将很难在MacBook Air上实现顺畅的习惯性PC操作。这也是我在MacBook Air上安装Windows Vista后,经过三小时煎熬最终毅然决然切换回Leopard系统的原因。

扩展能力

除了价格,贫弱的扩展能力是人们对MacBook Air投反对票的主要因素。正如前文的几代MacBook规格对照表格所示,MacBook Air的扩展能力是历代MacBook中最弱的——不仅如此,它甚至可以算是目前市面上所有笔记本电脑中扩展能力最弱的一款产品。不提供内置光驱无可厚非,毕竟市面上还存在大量同样不提供内置光驱的超便携笔记本电脑。但只提供四个接口,其中还包括一个电源接口,实在令大多数用户无法接受。

这三个接口分别是音频输出接口、USB 2.0接口和Mini-DVI接口,均位于一个可以开合的挡盖后方。为了照顾MacBook Air外观设计的整体感,缩水的不仅仅是接口数量,就连接口的易用程度都只能妥协。这三个接口位于MacBook Air侧弧面下方,而键盘平面距桌面的距离又是如此有限,以至于每次使用USB设备,我都需要将MacBook Air向上翻起才能准确找到USB接口。同样的问题也存在于电源接口上——虽然电源接口采用的是MacBook经典的磁力贴合防拉拽设计,但我依然需要在MacBook Air侧面摸索一阵,才能将电源接口与电源线准确贴合——需要说明的是,我并不认为这跟操作熟练度有任何关系。不仅如此,由于USB接口周围环境所限,身形较“肥大”的USB设备无法完全插入USB接口中,因此用户不得不借助一个USB延长线或USB Hub来提高外围设备的易用性。

在提供了802.11n无线网络模块和蓝牙模块的情况下,我个人并不认为仅有三个外围接口会对用户的日常使用带来太大麻烦。但外围接口易用性上的差强人意却令我无法忍受,这也算是MacBook Air上最大的遗憾了。

超前,或是错误?

Jobs的每一步棋似乎都是冒险,从iMac到iPod Shuffle,从iPhone再到如今的MacBook Air。在传统商人看来,Jobs和苹果的疯狂行为似乎不合情理:他们对目前大多数人需要什么似乎不感兴趣,他们甚至对迈出这一步后公司的盈利状况都不感兴趣——正如同当年苹果公司凭借iMac一体机一举扭转公司五年连年亏损局面的情景一样,Jobs总是一次又一次的成为上帝眷顾的“幸运儿”。事实上,Jobs和他的创业伙伴们之间,以及苹果公司内部,始终存在着创新和理性之间的争论。他们经历过朋友之间的分道扬镳,经历过公司管理层的大换血,但无论发生什么改变,苹果都保留了在创新道路上的坚定步伐。正是二十年的文化积淀,为苹果在创新之路上的从一而终提供了强大动力。

我回想起两年前iPod Shuffle问世的情形。在大多数MP3播放器都以彩屏和功能多样性作为卖点的时候,不提供显示屏,没有任何额外功能,甚至连选歌都不方便的iPod Shuffle就像纽约市中心的人猿泰山。而现在,我几乎可以随手从一个朋友的口袋里翻出一颗Shuffie和一副白色耳机。当然,Shuffle选歌不便的问题依然存在,Jobs和他的同事们一定也从来没有考虑过改善这项功能——一个成功的产品,需要改变吗?于是我的朋友一面抱怨,并让我帮他通过歌词来寻找一首新歌的歌名,一面戴着他的Shuffle边走边唱。这就是苹果的魅力。

我不得不回到本文一开头的例子上。对于被形容为Devil's music(恶魔的音乐)的Blues音乐,一部分人狂热的爱着它,而另一部分人却对它嗤之以鼻。当我在朋友的聚会上演奏Blues音乐时,身旁的中国姑娘无动于衷,而上了年纪的美国大婶却欢声起舞。理解音乐,正如同理解苹果的产品一样。一个以创新为己任的公司,一个不求输赢、只求搞出新名堂的CEO,任何“不合逻辑”、 “不符常理”的设计出现在苹果的新产品上,我们都不应该感到奇怪。它也许并不符合现在的市场,但它有可能、并且极有可能代表了日后的一种选择方向。

关于MacBook Air

必须承认的是,MacBook Air的价格并不便宜,17000元人民币可以买到功能和性能都凌驾于MacBook Air之上的其他品牌超便携笔记本电脑。就目前和MacBook Air针锋相对的ThinkPad X300而言,尽管售价高到令人咂舌,但从性能和功能的角度来看,它的确是商务移动办公的一把好手。那么,性能算不上出众,扩展能力乏善可陈的MacBook Air,到底适合谁?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第6篇

中国读者最早接触该书始于韩少功和韩刚从英文译成中文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2002年上海译文出版社邀请南京大学法语系的许钧教授根据法文原版重新翻译了这部惊世骇俗之作, 在新版中书名被译为《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从1985年的第一本译本算起, 《生命》一书已经在中国旅行了27年头。在过去的20多年里, 国内对于《生命》的研究已经形成一个强大的阵容, 内容广泛, 方法多元, 目前为止可以在知网上搜索到期刊论文有75篇左右, 硕博学位论文有5篇左右。当前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写作技巧、小说中的哲学意义、人物分析等方面。

1 哲学意义探究

对于《生命》一书中轻与重和灵与肉的哲学思考, 刘媛、崔卫平、刘小枫等学者皆有论著。相较其他学者, 刘小枫的评论更为客观。1990年, 刘小枫在其同名著作《沉重的肉身——现代性伦理的叙事结构》中用两章评论了《生命》, 其中一篇名为《沉重的肉身》的文章专门论述了该书的哲学意义。

在刘小枫看来, 《生命》是昆德拉在启蒙后的现代气候中对希腊神话“站在十字路口的赫拉克勒斯”的延续。书中的男主角托马斯就是那个彷徨在十字路口的赫拉克勒斯, 他一生游离于妻子特蕾莎与众多情人之间, 不知道生命的美好究竟是应该让身体承负灵魂而变得辛劳沉重如阿蕾特, 还是追随身体肉欲的欣快自由如卡吉娅。刘小枫指出“阿蕾特和卡吉娅的冲击就是男人们关于身体与灵魂争夺在世支配权的冲突;前者要求身体的在世服从灵魂的法则, 而后者要求身体的在世遵循身体自身的法则”。刘小枫没有简单地把灵与肉、重与轻和特蕾莎与萨比娜对应起来, 而是将这个故事置于现代的叙事话语之中, 探讨了当代人在处在社会主义道德文化下的困境。因此, 如果说赫拉克勒斯在十字路口上遇到的问题是决断自己的肉身应该有何种幸福, 《生命》一书就是通过托马斯与两个女人的故事把赫拉克勒斯的决断变成了一个现代人的个体生命事件。

李凤亮则在其博士论文《诗·思·史:冲突与融合——米兰·昆德拉小说诗学引论》中也提及了该小说中轻重对立与转化的可能性、灵肉冲突与调和的可能性。李凤亮认为在该书中, 昆德拉主要揭示了人类的一种基本境况。“人的个体生命和历史过程一样, 只能发生一次, 人们不可能带着前世获得的经验开始新的生活, 因此人们总是不知道自己最后会走向何”。也是这可怕的“一次性”使得人们陷入了选择的无奈:不论选择什么, 其意义终将消解于可怕的“一次性”中。在这样的情境中, 历史必然性就没有了意义, 因此人们也就没有必要非要选择沉重了。轻与重、灵与肉选择的对立和两难也就成了人类的一个基本存在境况, 它无关对错, 无关善恶, 无关雅俗。

此外还有学者着眼于该书揭示的“存在”这一哲学意义。如杨霞在《从存在主义看<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一文中就利用了存在主义中海德格尔对艺术与“真”的关系的思考和萨特的文本本质——对人的存在和自由的角度进行文本分析, 进一步阐释该小说中的存在主义倾向。陈丽则在《存在, 向死而生中自主实现人的可能性》一文中主要对书中四个人物的命运进行了分析, 从而揭示该书显示的人生哲学意义:“生活正是在消解过去, 未来之下给与了人生命存在的空间”。同时, 她也指出人必须不断地自主选择自己的本质与存在方式, 从而实现自己的“存在”。

2 写作技巧

米兰·昆德拉的写作技巧也是研究的热门。李凤亮在其博士论文中也讨论了《生命》一书的写作技巧。李凤亮认为, 在《生命》一书中昆德拉运用了最显著的两大写作特点就是复调和幽默。就复调特征而言, 该小说主要体现了三方面的复调因素, 即小说文体的复调、叙述视角的复调和时空观念的复调。小说文体的复调指的是把小说之外的多种文类, 如寓言、神话、论文等等统一展现于同一部小说之中, 用以表达一个“共同的主题”, 这就如同复调音乐中“两种或更多的声音 (旋律) 同时呈现”, 并“被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表现音乐主旨。《生命》的第三章《不解之词》中, 昆德拉就把辞典式的写作手法带进了他的小说织体中。在这一章里, 昆德拉以“不解之词小辞典”的形式对萨比娜和弗兰茨关于“女人”、“音乐”、“忠诚与背叛”、“光明与黑暗”等词语的理解加以比照性描述和剖析从而走进了主人公内心世界。叙述视角的复调指的是从“主人公的独立意识”到“作者的统一意识”, 也就是作者站在人物群之外发表对世界的看法或是对事物抽象的评价与思索。这种技法在该小说中俯拾皆是。如第二章《灵与肉》第二节中昆德拉就发表了一大段关于灵魂与肉身相互关系的看法。时空观念的复调指的是从“外在时空”到“内在时空”, 从历史到共时性。小说情节安排的共时性实质意味着对时间和顺序的弃绝, 打破传统小说的顺序。昆德拉在其小说中密切换小说特定的时空感与叙述视角, 尤其是反复切换到内在视点, 这样的写作方式打破了时间的线性流动, 从而使时间呈现出无序、错乱、多维的状态。具体、实在的时间是现一实的标志之, 而时间一旦失去, 或其线性一旦被打乱, 小说同现实的距离感就增强了而作品的诗意也就得到了凸显。

李凤亮在其文章中也讨论《生命》一书中体现的昆式幽默。“昆德拉式的幽默除了揶揄、谐趣之外, 更多的则是基于‘诗性沉思’的那种睿智的自嘲和反讽”。这种睿智的自嘲和反讽常与深沉的感伤和冷峻的怀疑相交织, 构成一种形而上的幽默。《生命》中的一系列生活细节都基于偶然, 但却给主人公造成了严重的身心伤害。昆德拉处理这些细节时采用了白描的手法, 带着抑或幽默抑或诙谐抑或嘲讽的语气。对于这一点, 李凤亮指出:“这种幽默笔调是作家站在理性立场上, 摆脱狭隘的功力考虑 (包括生命和爱这些最为人们肯定、称颂的东西) 后所作的“俯瞰式”描述的结果。作家洞悉了人类两难的心态, 从而赋予了充满嘲讽、谐谑 (其中不乏同情) 的剖析。正是这种幽默, 引导着读者随着作家“超脱地进入剖析和批判”。

除了李凤亮之外, 还有不少专家学者研究评论了于昆德拉的叙事策略, 如长沙大学的李夫生和重庆师范大学的李硕等等。但差不多所有这方面的研究都是在视角变换、共时性叙述、复调式叙述和幽默这几点上做文章, 大同小异, 在此不做赘述。

3 人物分析

在书中众多人物之中, 特蕾莎和萨比娜这两个女性形象备受评论家的关注。饶玮和易娜在《沉重的背叛》一文中就主要分析了女主人公萨比娜的成长、爱情和生活经历以探讨作为个体的人在民族历史、社会生活中的无奈和被动的境况。她们认为“萨比娜一生都在怀疑、否定、思考、探寻和漂泊, 在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真实’的自己以寻求自我的完整与确证”。她背叛的不仅仅是政治、秩序、观念, 而几乎是一切价值观。她的背叛近乎本能, 她背叛清教徒式约束她的父亲, 背叛丈夫, 背叛共产主义, 最后又背叛了真诚爱着她的弗朗茨。但是背叛的最后等待她的是无尽的空虚与茫然, 或者说是生命的轻逸。不可否认, 萨比娜是个有主见有思想的女性, 她不媚俗不随波逐流, 不与肮脏的时世同流合污。但是她内心深处还是孤独的, 作为一个单独的个体, 其力量终究是没有强大到足以完全逃避媚俗——人类生活的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组成部分。因此用一句通俗而残忍的话来说, 萨比娜一生都在跟她自己过不去。

在《女性言说“他者”命运——论昆德拉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一文中, 张李娜和李艳分析了特蕾莎这一形象。特蕾莎的一生陷入了幸福而又痛苦的灵与肉的纠缠之中, 她不甘将自己的灵魂和肉身分离, 执着地寻求着灵与肉的完美统一。张李娜和李艳另辟蹊径, 从波伏娃《第二性》里的观点来解读特蕾莎, 提出特蕾莎对灵肉结合的纠结现实了她想要了摆脱“他者”的客体身份和实现自我存在的强烈渴望。在男权社会里, 女性处于附属地位, 她们只有通过性才能实现自我的存。因此, 特蕾莎渴望在肉身与灵魂中完全占有托马斯, 这样她才能感受到自己身体的不同, 从而感受到存在。但是在男权社会里, 女性的身体只是活生生的肉体形式, 不同的女性身体之间并没有太多的不同。这也特蕾莎的悲剧所在。

关于萨比娜和特蕾莎的还有其他角度的解读, 但是大部分分析都是分别针对她们不媚俗和反叛精神与灵与肉的纠结展开, 没有很大不同。在其他人物分析方面, 国内有少量研究涉及到了那只陪伴特蕾莎的叫卡列宁的狗, 但是小说文中的男性角色如托马斯和弗朗茨鲜有研究专门涉足。是世界是二元的, 男性角色的忽略使得对该小说的人物分析研究显得不够完整。

3 结束语

除了上述三方面之外, 国内的专家学者们对《生命》的研究还有很多其它角度, 有采用神话原型对其进行主题解析的, 有运用佛洛依德关于梦的解析理论来研究书中女主人公的梦境, 也有从昆德拉的背景和人生经历出发来探讨该小说的乡愁意义的等等。可以说, 国内对于《生命》一书的研究持续了20多年, 分析角度多元, 研究也逐步完善, 但依然还有不足之处值得一提。从研究队伍上看, 研究《生命》该小说的人员日益增多, 但相对稳定之中仍显示出不足, 专门从事该小说研究的学者不多, 因此难有产生连续性的成果;从研究范围上看, 虽然研究该小说的作品不少, 但是成果分散, 对于每个方面的研究还不够透彻;从研究方式看, 个别随意研究占据了主导地位, 同时研究者研究的自由度扩大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研究成果的系统性。因此, 对于该书的研究, 国内还没有形成全面观照下的阐释;从研究方法看, 虽然有一些研究者采取了新的角度来切入文本, 但不少研究者选取角度契合点并非适合该小说, 只是为了一味凸显角度独特反而使得解析显得牵强附会。角度契合合适的毕竟只占少部分, 因而总体上方法论仍旧趋于老旧, 不少研究成果都只是转述, 少有独到创新的看法。不过不可否认, 迄今为止, 国内研究者对该书的研究还是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这些贡献不仅加强了我们对《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认识, 也加深了我们对米兰·昆德拉这位当代世界文坛巨匠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刘小枫.沉重的肉身—现代性伦理的叙事纬语[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4:87.

[2]李凤亮.诗·思·史:冲突与融合——米兰·昆德拉小说诗学引论[D].广州:暨南大学, 2001:37-79.

[3]陈丽.存在, 向死而生中自主实现人的可能性[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05 (4) .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第7篇

国内学者鲁枢元则把生态批评逻辑地分成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三个层次, 他在《生态文艺学》这部著作中认为“生态学可以大体上这样划分:以相对独立的自然界为研究对象的‘自然生态学’, 以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生活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生态学’, 以人的内在的情感生活为研究对象的‘精神生态学’。”生态文学表现出了他们对待地球生态、社会生态和人类自身精神生态的高度责任感。在这个现代文明高度发达的时代, 科学技术高速发展, 都市繁荣, 人们物质生活富裕, 与此同时, 自然生态环境恶化, 精神文化衰落, 文学艺术衰败, 人类道德沦丧、情感匮乏, 个人创造性衰竭, 这一系列问题亟待人们去面对, 去挽救, 我们需要进行一次彻底的生态革命, 正如卡洛琳·麦茜特所说:“生病的地球, 惟有对主流价值观进行逆转, 对经济优先进行革命, 才有可能最后恢复健康, 在这个意义上, 世界必须再次倒转。”这恰恰说明:地球和人类的发展不光要靠经济的发展, 同时也要注重生态的发展, 生态批评便成了我们不得不关注的领域。

生态批评大致包括三个方向, 主要研究文化与自然的关系, 以生态视角对小说、戏剧进行研究和对环境文学的研究。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则成了学者批评的重点, 三种生态既独立又相互依赖, 是一个统一体, 牵一发而动全身。

在这里, 我主要想从生态批评的视角去解读这部作品。

一、《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体现的精神生态思想

精神生态的研究对象深入到人类的内在情感生活。随着现代化的高速发展, 地球的各种生态正在遭受着不可预测的破坏, 自然生态的破坏影响着人类的精神状态, 人被机械化, 被物质化, 人类精神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异化状态。正如鲁枢元在《生态文艺学》中所提到的一样:“日渐深入的生态危机已经提供了充分的征兆, 地球上人类社会中的生态失衡、环境污染正在不知不觉地向着人类的心灵世界、精神世界迅速蔓延, 下一个污染, 将是发生在人类自身内部的‘精神污染’。自从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以来, 随着现代化的推进, 精神的失落, 精神的衰微越来越引人注目, 不少人对此表示惆怅和忧虑, 表示痛心甚至愤怒。”可见, 精神生态危机正在日益向我们走进。

在米兰·昆德拉的笔下, 男主人公托马斯是精神与肉体分离的典型代表, 他是灵肉分离的异化人的缩影, 他是当代知识分子的代表, 谈吐风趣, 举止不凡, 有正义感, 拥有男性的魅力, 能够让无数女性为之销魂, 但是, 他同时也一个花心、随性, 玩弄女性于股掌之间的浪荡子, 他认为爱情和性爱并不是一致的, 不能同日而语。从托马斯身上, 我们便能看到现代人的精神困境, 我们看到“现代人征服了空间、征服了大地、征服了疾病、征服了愚昧, 但是所有这些伟大的胜利, 都只不过在精神的熔炉里化为一滴泪水!”人类丢失了自己的精神家园。在小说中, 托马斯的出场是围绕着他对女性的渴望而渐入读者的视线的, 他对爱情和性爱的看法有着独到的见解:“爱情并不是通过做爱的欲望 (这可以是对无数女人的欲求) 体现的, 而是通过和她共眠的欲望 (这只能是对一个女人的欲求) 而体现出来的。”托马斯原本是一个浪荡的医生, 过着没有节制的乱性生活, 他的生活中从来不缺少性爱对象, 他内心空虚, 感觉不到自己生存的价值, 唯有和不同的女人做爱, 他才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 这本就是不正常的心理, 他的内心受了严重的污染, 他愿意和不同的女人做爱, 但却不和她们同眠, 本以为, 特蕾莎的出现, 可以改变他的本质, 可以清理他的精神垃圾, 毕竟她是唯一一个能同托马斯共眠的女人, 但是, 事实并不像我们所想的那样, 托马斯在一开始, 总觉得特蕾莎像个孩子一样, 对她有恻隐之心, 在和特蕾莎结婚后, 他们过了一段短暂而正常的夫妻生活之后, 托马斯又恢复了本性, 他仍然没有改掉渴望不同女人的习惯!究其原因, 是因为托马斯的精神“真空化”了, 在这个失去传统价值尺度的异化社会里, 主人公找不到生活的意义, 感到无聊和绝望, 这一切导致了他的“行为的无能感”, 他无奈、困惑, 失去个性, 感到对一切都无能为力, 从而引发了内心的紧张与焦虑, 为了排遣这种不安的情绪, 他选择了和不同的人做爱这种荒谬做法, 他的“内在生态规律”已经严重失衡。

小说中的两位重要的女性特蕾莎和萨比娜也有着和他类似的精神困境。就拿萨比娜来说, 她是一个颇有才华的艺术家, 可是, 她的精神也是何等的空虚, 她是滥情和纵欲的代名词。在和托马斯的信中她这样写道“我想在我的画室和你一起做爱, 就像是在剧院的舞台, 周围尽是观众, 他们无权靠近我们。但他们的目光却无法离开我们。”她的想法也几乎接近病态, 她是托马斯维系时间较长的情人, 二人一直保持着肉体上的联系, 后来, 在和托马斯分开之后, 她又投入弗兰茨的怀抱, 尽管他们心灵上难以沟通。他们对待自然的看法不同, 萨比娜向往墓地的安静, 而弗兰茨却粗俗地把墓地比作垃圾场, 然而, 语言的难以沟通, 并未断了他二人对肉欲的渴望, 他们仍然维系着不为人所齿地“性友谊”, 弗兰茨甚至为了萨比娜抛弃妻子。至于可以同托马斯共眠的妻子特蕾莎的精神世界, 也不免受到了污染, 她从小便受粗俗、荒唐的母亲的影响, 认为“母性是一种大写的牺牲, 做女儿是永远无法弥补的大写的过错。”她内心备受煎熬, 得不到家人的关怀, 时常做噩梦, 觉得生活的世界很可怕, 本以为肉体的饥饿是可以让精神来填饱的, 以为托马斯是她的救世主, 和托马斯结婚是她摆脱精神困境的唯一出路, 可事实并不是那样的, 托马斯的花心, 让她的内心一再的波澜四起, 她彷徨恐惧, 把托马斯对她的爱当做了救命稻草, 会因为托马斯的嫉妒而高兴的不能自已, 但终究因为对丈夫的疑心而和一位工程师做出了苟且之事。

小说中的人物折射出了现代人的精神绝境, 人的社会伦理道德都已经退居欲望之后了, 人们空虚无聊, 存在的价值也没有终极意义可寻, 这所有的一切, 都向我们昭示了人类的精神生态正在陷入危机。

二、《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体现的社会生态思想

社会生态研究的对象是人类的政治、经济生活, 关注社会上人与他人的关系。社会与人文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科学技术。“当代生态批评家指出, 科学不仅进一步加剧了人与自然的剧烈冲突, 造成了空前的生态危机, 严重威胁了自身的生存, 而且科学技术也成了统治人、压迫人的工具, 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人忘却了存在, 成了无家可归的浪子 (海德格尔) , 成了单面人 (马尔库塞) 。”关于社会生态思想的体现, 在伟大的进军一章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俄国飞机在布拉格的城市上空飞, 技术的先进, 不仅破坏了自然的生态平衡, 破坏了人的“内在生态规律”, 同时也影响了社会生态, 技术先进, 实力强大的国家可以随意向弱小国家进攻, 视弱小国家人民的生命如草芥, 肆意轰炸, 俄国占领捷克, 给该国人民心灵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恶化了国家之间的关系。与此同时,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愈发变的冷漠, 人被社会, 被他人所异化, 人性越来越险恶, 特蕾莎和工程师之间的事情就是有人蓄意制造的。托马斯也是被异化的对象, “对他人的不信任, 在托马斯身上是根深蒂固的。”他同时也被别人攻击着, 他受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政治压迫, 从医生、专家变为诊所的小职员, 最后沦落为玻璃窗擦洗工, 他的遭遇为我们诠释了现代社会人与人都是戴着面具交往, 没有任何真情可言, 人性的险恶是我们难以想象的, 人们之间为了一己私利可以随意攻击他人, 在不经意间, 我们可能就失去所有。

在小说中, 婚姻爱情也是作者探讨的重要问题之一。从作品中, 我们可以看出人与人之间的异化, 哪怕是夫妻也不例外地要被异化, 婚姻关系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关系, 失去了原有的和谐和美好。从托马斯和特蕾莎的婚姻爱情生活里, 我们可以看到男女生态的严重不平衡, 这从托马斯对待特蕾莎的态度中就可以看出来, 他认为特蕾莎“既不是情人, 也不是妻子, 她只是个他从涂了树脂的篮子里抱出来, 安放在自己的床榻之岸的孩子。”他对特蕾莎充满了同情和怜悯之情, 他可以随意的支配妻子, 他可以嫉妒特蕾莎和别人跳舞, 他想象她在别的男人的怀中紧紧抱着便可以让他的心情糟透, 他觉得特蕾莎该是他的个人之物, 然而, 他却可以出去和别的不同的女人风流快活, 这显然的不平等, 说明了父权制统治的社会, 在男女二元的对立下, 女性处于劣势地位, 男女之间的生态出现了严重的不平衡。而从弗兰茨为了情人可以抛妻弃子的行为举止上, 我们又想到了现代人责任的缺失, 人际关系的冷漠。

不管是家庭还是更广的人际交往关系都是冷冰冰的, 没有一丝温暖, 作品通过对作品中人物举止的分析, 指出了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生态的破坏, 工业文明已经严重影响了正常的人际关系, 对婚姻造成了不幸。

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体现的自然生态思想

自然生态研究的对象是相对独立的自然界, 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 是生态批评的核心内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古已有之, “天人合一”与“道法自然”是中国传统的生态观, 而西方则一直信奉“人类中心主义”的理性主义, 认为“人为自然立法”, 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打着上帝的旗号根据自身的利益对自然进行改造, 在改造的同时又蔑视自然, 不计后果地利用自然, 不可避免地造成了自然生态破坏, 环境污染, 又间接地影响了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 所以, 中国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是人类摆脱生态危机的有效资源。

前面我们已经分析过因为后工业化时代的影响, 人类自身的精神生态, 社会生态已经失衡, 那么如何挽救危机便成了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了, 作者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最后一章“卡列宁的微笑”中已经告诉我们答案了。托马斯和特蕾莎回到了乡村, 回归了自然, 于求得了内心的平静, 过上了安逸的生活, 对于他们来说, 乡村生活是他们唯一逃脱世俗的出路, 在小说的最后, 他们夫妻与卡列宁简单而充实的生活恰恰抚平了他们之前所受的伤害。小说中, 不乏有许多描写自然美丽的段落, “窗子外是一个山坡, 长满了枝干歪曲痉挛的苹果树。密密树林在山坡上占据了一大块空间, 山岭的曲线一直伸向远方。黄昏降临的时候, 皎洁的月亮升入白晃晃的天空。特蕾莎向外走去, 久久地站在门槛上。一轮玉盘悬在尚未黑下来的夜空, 看似人们早上忘记关掉了的一盏灯, 一盏灵里的长明灯。”正是这样美妙的自然景色, 正是他们明智地选择回归乡村, 才能洗涤特蕾莎内心的精神污染, 她终于可以放弃城市, 能够不再为丈夫头发上留下隐名的下体气味而担忧了, 托马斯也终于可以不再受到工作和感情的烦扰了。回到乡村, 回归自然, 他们终于可以摆脱别人的陷害, 本着敬畏生命的态度, 他们关怀卡列宁的生活, 夫妻之间也终于寻求到了久违的幸福。

工业文明的高度发展已经对自然生态、精神生态和社会生态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这已经成了不争的事实, 我们能够做到的, 就是意识到这几种生态危机, 敲响警钟, 去探索挽救危机的办法, 回归自然, 敬畏生命, 关怀世界, 找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法则, 这是解决生态危机的可行之道。

参考文献

[1]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许钧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8

[2]王诺·欧美生态文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年

[3]鲁枢元·生态文艺学·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12

[4][美]卡洛琳·麦茜特·《自然之死》·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9

[5]彻丽儿·格罗费尔蒂·Cherylt Glotfelty&Havold fromm·The Ecocriticism Landmarks in Literary Evolog[M]New York: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 1996

[6][法]詹姆斯·乔埃斯·《文艺复兴运动的普遍意义》载《外国文学报道》1985年第6期

[7]胡志红·西方生态批评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6·7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第8篇

托马斯很容易赢得女性的青睐, 而他又无力控制对女人的占有欲, 他以猎奇的心理要在不同的女人身上寻找“万分之一的不同之处”。他自以为他跟多个女人风流与他对特蕾莎的爱情毫不矛盾。但是当特蕾莎与其他男人跳舞, 她的身体被别的男人紧紧抱着时, “他的心情糟透了, 无法控制自己的嫉妒之情”, 因为他把特蕾莎的忠贞当成了爱情的必要条件, 他们的爱情大厦十分脆弱, 因为这座大厦仅仅建立在她的忠贞这惟一一根柱子之上。

特蕾莎与托马斯的爱情并非建立在相互赠送自我与揭示自我的基础上, 真正赠送的只有特蕾莎。“他们脆弱的爱情大厦会彻底坍塌, 因为这座大厦仅仅建立在她的忠贞这惟一一根柱子之上。”在这个爱情里, 特蕾莎永远是他者。因此, 她终要逃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而田园牧歌式的大自然便是她灵魂休憩的最后场所。

萨比娜是作者塑造的智者型人物。萨比娜出于艺术家的敏感, 一直在追求一种真实、自由的生活。她洞察到当时的捷克、欧洲包括美国都力图建立某种“媚俗”的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萨比娜探寻自我存在的方式是背叛。她为了反抗在十四岁时父亲对其初恋的压制而选择了背叛, 之后她的一生都在不停地“背叛”, 她背叛自己的丈夫、祖国、情人, 背叛一切可以背叛的东西。

特蕾莎的确摆脱了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 走向没有任何使命而无限自由的极大解脱, 获得生命的轻盈而美好的幸福。然而这幸福最惊人的特征便是孤独。由此可见, 特蕾莎寻找的和谐成为一种失落的女性存在, 因为它隔离在现实之外, 它是被宏大且推动历史前进、追求统一的世界所背弃的私密空间, 终究被拥有绝对权力的“大写牧歌”所遗忘。生命的意义恰恰产生于对生命存在多种可能性的体现, 对复杂、脆弱、真实的个体精神的执着追求。从这个意义上讲, 这种失落的女性存在在那个残余的世界中才有着牧歌和美。它激起的不仅是热情, 更多的是某种惊喜与怜悯。怜悯, 即是对弱小的和必定要死亡的东西的慈悲和仁善。

萨比娜虽然选择了背叛作为其人生准则, 但其背后仍是与特蕾莎一样的为寻求个体生命而存在。她背叛一切生命中可以背叛的东西, 直至走向虚空, 她的悲剧不是因为重, 而是在于轻。压倒她的不是重, 而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在倍感虚空的时刻, “看到暮色苍茫中幸福人家的闪亮窗户时, 她不止一次地感到双眼被泪水打湿。”仍不免被媚俗中的温情所打动, 这似乎是她终身背叛的尴尬。然而与别人不同, 她并没有被温情所笼罩, 反倒立刻嘲笑自己, 那不过是幻觉, 是一个美丽的谎言。短暂停留后她又走上背叛之路, 走上寻求自我生命存在的征途。萨比娜背叛的极点不免虚空, 可以说是另一种女性体验失落的存在, 其潇洒背叛世界的背后免不了对世俗温情的向往和对男性怀抱寻求庇护的脆弱感。但这并不能抹杀她看透温情谎言本质的高傲与决绝, 不能阻断她一如既往地从思考和反抗走向灵魂的自觉。她走向极端同时又厌恶、质问极端, 成为探索人生存在可能性的意义发出者和实验者。

摘要: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所著的关注人类生存境遇和两性关系的哲理小说,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曾被《纽约时报》誉为20世纪最重要的经典之作。小说中的两个女性特蕾莎和萨比娜, 两者都倒向了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成为失落的女性存在, 但又不失其确认自我存在的生命意义。小说体现了作家对陷入尘世陷阱的两性关系的各种可能性做出的深刻思考。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第9篇

一、关于生存可能性的探索

有人说, 昆德拉的小说《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考察的不是现实而是存在, 小说的主题是对“存在”的质询, 是关于存在的诗性沉思。作家以一个哲人的睿智, 始终关注着人的存在问题。他作品的基点与终点, 始终没有离开关于生命的存在及其选择这一话题。昆德拉认为, 世界本身就是一个不可推测、不可理喻的荒谬存在, 昆德拉肯定存在的荒谬性和偶然性, 觉得存在本身缺乏必然性, 人生毫无经验可言。人的生命轨迹存在许多偶然性, 每一个人都是在偶然之内做着一些必然性的选择。生命只有一次, 无力追悔过去, 错过这次偶然, 就可能是另外一种结局。正如小说中的主人公特丽莎, 托马斯之所以与她辗转四方, 并且为了她抛弃理想中的爱情天堂, 是因为托马斯感知她是相伴终身的人, 跟随她是内心非如此不可的召唤。托马斯与特丽莎相识、联系、相爱, 来自六个偶然。这些偶然的外在因素, 如贝多芬的音乐、《安娜·卡列尼娜》等, 开启了二人的机缘。托马斯很清醒地知道, 特丽莎之所以与他相识、联系、相爱只不过是机缘罢了。既然是一种机缘, 那么人为什么还要选择, 某些选择是否有些可笑、悲哀?也不是这样。因为每个人都需要去寻找属于自己的那条路, 虽然存在的终点是个虚无, 但是, 人的自由选择依旧有积极意义, 因为, 人可以凭着自己的智慧, 赋予无意义的存在以意义。通过自己的意识和智慧, 展现不同的生存可能性。勾画出不同的人生。人只有不断地自我否定、自我超越, 朝一个本真的自我进军, 才会永远处于流动变化之中。《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通过人物自我选择, 展现出了不一样的生命体验, 通过不同人物的不同选择, 勾画出不同的人生轨迹。书中的主人公彷徨、躁动、困惑、虚无, 以自我的生存经验对生存可能性进行探索。昆德拉肯定人存在的唯一性,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 我们既不能把它与我们以前的生命相比较, 也无法使其完美之后再来度过”。在昆德拉看来, 个人生命都只有一次性, “永劫回归”是不可能的, 因此, 我们很难决定孰好孰坏。人类毫无经验可言, 在给定的情境中, 我们只能做出一个决定、一个选择。选择与选择之间并不存在什么高尚和低贱之分, 每一种生存方式都隐藏着一种生存的可能性。

二、道德的相对性和模糊性

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 昆德拉对于道德的相对性和模糊性是持肯定态度的。在书中只有生命体验, 我们很难找寻到解决人生悖论的道德信念。作者创作的主旨是用自己构造世界的方式, 朝着自己灵魂的声音靠近, 通过自我努力, 向内心期盼着的方向发展, 进而展示个体人生的意义。小说中的人物都是作为荒谬世界的偶然存在, 他们自由选择自我存在方式, 在道德相对模糊的情况下, 他们的选择没有对错之分。特丽莎一直在寻求着天堂牧歌式的和谐, 然而, 在灵魂找不到寄宿的今天, 她很难找寻到这种天堂牧歌式的和谐。灵与肉的关系是缠绕特丽莎一生的问题, 也是她不幸的根源。在小说中, 特丽莎追求灵的永恒与唯一, 然而, 在身体日益自由的现代, 注定她无法放飞灵魂。特丽莎看到了自己的沉重, 也试图尝试肉身的轻松, 但是, 她每一次尝试过程都给她留下了痛苦的记忆, 特丽莎的追寻困惑, 代表了在浮躁的现代社会, 传统美好价值体系的崩溃。萨宾娜灵魂的核心是背叛。在她背叛的途中, 她的灵魂永远属于自我, 她的肉体则给她最真的领会。萨宾娜与特丽莎有一点是相似的, 二人都肯定肉身服从于灵魂, 但是, 在萨宾娜那里, 肯定肉身的认知力, 因而她的脚步是轻松自由的。在早期, 萨宾娜就认为背叛即美, 她美的法则是寻找未知的美, 萨宾娜执著地反对媚俗, 当背叛了所能背叛的一切时, 她的精神只能走向空虚, 她的生命失去了强有力的支撑点, 她似乎感觉到了生命轻到让她难以承受的限度。

在昆德拉的笔下, 展示的是个人的生活体验, 托马斯的选择、特丽莎的困惑, 还有弗兰兹、萨宾娜在重与轻间的徘徊, 在小说中, 我们无法得知谁积极、谁消极。然而, 有一点可以肯定, 这些人都在一点点向着自己的目标迈进, 体内本真的自我站在不远处召唤。在一开始, 托马斯没有明确的生命目的, 为了寻求生命之轻, 为了确保精神上的完整, 他抛弃了自己在社会中所需承担的责任和所要扮演的角色, 朝着内心另一个自我迈进。作为一名医生, 为了生存, 他又不得不“非如此不可”。虽然, 他反叛社会责任中的“非如此不可”, 但是, 在一系列社会政治变迁中, 他又逃脱不了事业上“非如此不可”的召唤, 为了生存, 他沦落到郊区小诊所, 不得不委曲求全, 做了街头的窗户擦洗工, 职业中的“非如此不可”一直折磨着他、困扰着他, 像一个吸血鬼吸吮他的鲜血。特丽莎与托马斯相伴终身, 是荒谬世界里偶然相遇的产物。托马斯一生不停地追逐女人, 他发现每个人都隐藏着神秘, 他要把各式各样的女人纳入自己的认知范畴。这是托马斯对人的理解。在这种认识之上, 托马斯与两百多个女人发生过性关系, 他的性心理和爱情观是超现实的, 在他看来, 爱与性是两回事, 性并不妨碍他爱情的纯洁性。在他个人的伊甸园中, 他让来自他爱情中的女人生活在理想的世界里。从结果来看, 托马斯的人生理想并未实现。不可否认的是, 那一次次同生命中“轻”的冲击, 注定了他无法放飞灵魂, 最终, 他响应了内心的期盼, 却走向了存在的终点———死亡。

三、生命在“轻”与“重”之间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一书贯穿着关于“轻”与“重”的探讨。在小说中, 主人公托马斯一直在自己的世界里追求生命之“轻”, 托马斯觉得, 生命只有一次, 他不相信永恒回归的存在, 因此, 他觉得一切都毫无意义, 不存在比较。他拒绝责任、拒绝束缚, 对待生活, 他一直在逃避责任, 追求生命之“轻”。他很难去承受加诸他的生命上的“重”。萨宾娜更是一个终其一生都在追求自由、追求生命之“轻”的极端案例, 她拒绝任何一种形式的束缚, 终其一生追求生命之“轻”。相反, 那些拥有责任、习惯于承担负担, 追求生命之“重”的人, 也无法承受生命之“轻”。在小说中, 此种类型的代表当属于特丽莎和弗兰兹。特丽莎重视感情, 对于托马斯生命的“轻”可谓倍感折磨, 很难适应。而弗兰兹是一个把所有的事情都看得非常重要的一个人, 过度追求生命之“重”, 使他最终过早步入死亡之路。其实, “轻”和“重”是每一个人对于生命的不同选择, 也是不同人的不同人生态度, 托马斯和特丽莎的结合与情感矛盾, 是“轻”与“重”的激烈碰撞, 与特丽莎相处, 使得托马斯感受到爱情, 也感受到特丽莎的“重”, 感受到一种责任和压力。而与托马斯在一起, 特丽莎也很难承受托马斯的“轻”。“重”和“轻”的选择, 构成了二人生命中最基本的对立的选择, 在“重”和“轻”的选择中, 托马斯选择了逃离。而逃离过后, 在托马斯的生命中, 曾经“重”过的“轻”也变成了不能承受。托马斯终生在两者之间往复, 在对生命“重”和“轻”的思考中, 诠释着生命的含义。正如小说中的托马斯一样, “轻”与“重”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曾有过徘徊, 都在不断地转换, 在不断地叩问, 叩问生存的价值, 叩问自己生存的目标, 叩问生命的意义。米兰·昆德拉引导我们对生命“重”和“轻思考, 引导我们重新审视生活、审视生命。在平常生活中, 我们往往把经历放在如何减“重”上, 认为人的承压能力有限, 不能承受过量的“重”。然而, 从《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一书中, 我们却看到了米兰·昆德拉笔下生命之“轻”的缺失。往往我们追求生命之轻, 却忽略了生命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重量, 卸下的不仅是“负担”, 还有生活本身的一种责任、一种使命。“轻”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生命意义的缺失, 如果应有的那份重量消失, “轻”也就成为所不能承受的了。因为生命, 在“轻”“重”之间。

四、结语

从《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一书中可以看出, 昆德拉对人类的生存状态进行探索, 在他看来, 人被赋予的只是一次生命, 生命本身不存在固定的道德标准, 因此, 昆德拉的小说《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考察的不是现实而是存在, 昆德拉对于道德的相对性和模糊性是持肯定态度的, 昆德拉觉得生命应在“轻”与“重”之间, 在“重”和“轻”的思考中叩问生命的意义。对此, 我们可以进行批判性的思考。

摘要: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在世界文坛上享有崇高的声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一书把哲理小说提高到了一个高度, 被称之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之一。作家以一个哲人的睿智, 对生命本真形态进行了思考、审查和描述, 生命是否存在不能承受之轻?本文从《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看昆德拉对生命的叩问。

关键词:《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生命的叩问,解读

参考文献

[1]李奕奇.对生存的注视——浅谈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J].科技信息 (科学教研) , 2008 (20) :165.

[2]郭毅.《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的女性世界——昆德拉笔下两个女性探寻自我存在的人生体验[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 (02) :77-79.

[3]廖丽霞.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与不能承受之重——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解读[J].逻辑学研究, 2005 (06) :66-68.

[4]李丽君.生命在轻重之间——解读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J].长江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06) :85-87.

[5]陈丽.存在, 向死而生中自主实现人的可能性——《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人生哲学意义阐释[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05 (04) :84-88.

[6]何霄燕.承载太多负荷的爱——谈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切入点[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 (02) :51-53.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第10篇

——拜伦

六月七日 上午 十点四十

还好,留给作文的时间和自己心里预计的一样。五十分钟。不多,亦不少。

她眼神空洞地望着卷面上的题目:眼泪。

呵,高考作文原来也不过如此。轻转笔帽,脑海里背过的范文模板像校领导讲话一样利索地滚出来:“开头要妙语连珠,先声夺人,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中间注意引用时事论据,什么雅安地震啊,温总理卸任啊,这些都是显示你文章深度的有力证据……最后一招:实在遇上字不够,正说反说也奇妙!”

她想着想着,偶然间内心紧了一下。“眼泪”,这是她18岁高考的作文题目,亦是高中三年来自己所有感情的倾注。

“拜伦说过,灾难是真理的第一程。而我却想说,泪水是梦想的终点站。”还剩下四十多分钟。她的思绪疯狂地陷入回忆中,像离岸的列车,势不可挡,一路飞驰。

她知道,赢了自己,就赢了一切。

散步随想

六月八日,晚十点零五分

时间如经纬一样契合,往昔今朝的古都,在一个人的脑海里静静相遇。

那是一个呼吸在自己世界里的小城。有山,有水,有数不清的蜿蜒小巷,有巍峨高大的历史遗存。儿时的她脚印踩遍了小城的每一块青石板,雨落下,浅浅的水洼里映照出昔日的断垣残瓦。

她指尖轻轻触碰上丽景门的墙壁,那么多的泥和土,壁上的尘埃如同安睡的灵魂,在十三朝王者地脉里静默沉寂。

是的,这不是一般的小城。曾经她有个颇具阳刚之气的美称:东都。沧海桑田,往事俱兮。昔日的东都帝业之魄不复,皇宫旧址如今也仅掩埋地下。时代的洪钟响起,历史的使命终结。

她是不太钟爱肃穆威严的东西的。因为那些遗存就如同人生迟暮的老者,阅历世事沧桑。而她,她是新世纪的青年,是处在生如夏花芳龄的文青,是抱着《vista》高谈阔论的女愤青。她需要青春期鲜活的血液,她更需要看看更广阔更多元的世界。

对经典的感悟

十二月六日 上午 晴

冬天已经到了,春天还会远吗?——雪莱

“叶先生,世间每一次相遇,都是久别的重逢。”

她默默地品味着《一代宗师》上宫二的这句话。说的多好,相遇,人和人,物和物。人和物。她嘴角露出了一丝欢愉的微笑,“这世上的相遇和重逢也并非都像宫二说的那么凄凉伤感,”她使劲捏了一下车票,“比如这次,就是美事一桩!”

飞驶的列车一路向北,窗外莫名的瓢泼大雨丝毫不减她激动的心情。一夜没睡,她在焦虑、好奇又异常兴奋中努力地听清每一次报站声音。她多想天不亮就跑到天安门广场,在人海中亲身经历一次升国旗;她多想下了火车就跑去全聚德,尝尝传说中肥而不腻、色泽红润的正宗北京烤鸭;她多想立刻站在新学校的讲台上,自豪地向大家介绍自己与古今两个国都的渊源;她多想让世界都知道,她即将是中国——这个广袤而伟大的国家的首都的一员!

她多想……

手中的笔轻颤了一下,喉咙似有异物堵在里面。此时此刻,“眼泪”的标题赫然在目,她却一滴泪也流不出来。

因为回忆,就是现在式。

河南省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三(12)班

指导教师:杜保中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第11篇

我们的人生不能像演戏一样可以彩排, 一次不成功可以重新排练, 直到自己演出令自己和他们都满意的戏剧来, 可是对于每一个人来说生命只有一次, “因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 我们既不能把它与我们以前的生活相此较, 也无法使其完美之后再来度过。”[1]生命中会出现很多像托马斯一样的困惑“非如此不可”, 而很多事情真是由于生命的不能重新选择变成了我们生命中的偶然。而这种种偶然又会让我们的一生发生另一个角色的转变, 人很难一直成为他自己, 因为我们很难预料命里发生的事情。

(二) 萨宾娜出场安排的两个意象

(1) 墓地是其中一个意象, 作品通过萨宾娜的眼睛帮我们看见了人类的可爱和无知, 然而这种看清以后的状态也不过是转身后留下的对生的苍凉的一瞥, 这也是萨宾娜喜欢在墓地行走的原因, 墓地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最终归宿, 这是一个无法逃避的生命的场所, 作为活着的人我们很难会想到死亡, 更害怕一个人在墓地中穿梭, 因为恐惧墓地给我们带来的阴森可怕的景象, 害怕躺在一个漆黑的棺材里等待巨蛆虫的的啃噬, 害怕有一天我们也会在墓碑上被人家随意的评论, 作者安排萨宾娜在墓地徜徉, 通过她深邃的眼神, 她读懂了死的必然, 在死人群中一切都归于宁静, 没有了战争的杀戮没有了人间的喧嚣和骚动, 没有了人世间痛苦的呻吟, 在这里萨宾娜才认识到生命的脆弱和人们在活着的时间为了争名夺利而有意制造媚俗行为的可爱和可悲, 她在墓地里找到了活着的智慧, 冷眼旁观每天在上演的人间悲剧, 行走是一种智慧, 她从布拉格走到日内瓦, 又走到法国继而美国, 没有可以让她停留的所在, 没有让她停住脚步的人和事, 她像一个苦行憎一直把行走当做自己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许最终墓地会把她留住, 她也曾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带来的后果:“你可以背叛亲人、配偶、爱情和祖国, 然而当亲人、丈夫、爱情和祖国一样也不剩, 还有什么好背叛的?”, [2]最终萨宾娜认识到她的生命存在状态接近一种虚无和荒谬。

(2) 帽子是伴随萨宾娜出场的第二个重要的意象, 帽子成为萨宾娜生命中一个重要的陪伴物, 她知道没有人可以陪伴自己走过岁月除了岁月本身, 她一直带在身边的那顶圆礼帽就是岁月的象征, 它记录了她祖父和自己的生活, 也成为萨宾娜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物品, 在它身上萨宾娜看到岁月留给世人的礼物, 生命逝去除了一顶礼帽的重量还能有什么, 作者写到祖父死去家人分家产萨宾娜独选择了那个帽子, 帽子成为萨宾娜的第二代言品, 它很轻很不值钱然而它是岁月留给世人的回忆, 它会提醒主人活着的智慧, 一个小道具成为我们解读萨宾娜性格的钥匙, 它开启了萨宾娜的内心生活也为我们开启了思考的大门, 作者在写萨宾娜出场的时候伴有大量的性爱描写其中帽子也反复出现, 帽子是一顶男式帽, 当她带上它的时候托马斯看到了他们共同走过的往昔岁月, 他们不需言语只需一个戴帽子的举动就能激起两人的共鸣, 这个细节也暗含了萨宾娜喜欢在生理上喜欢带有强力的刺激的心里, 这点作者写活了一个女人最深处的渴望, 安排多次的性爱场景描写是对她性格的内在窥探, 正如作者所说“肉体之爱的场景产生出一道强光, 它突然揭示了人物的本质并概括了他们的生活境况……情欲场景是一个焦点, 其中凝聚着故事的所有的主题, 置下它最深奥的秘密。”笔者认为萨宾娜身上充满了本我生理的的原始冲动, 她会轻易摆脱掉社会加给女人的传统道德观, 毫无顾忌的和托马斯保持激情状态的“性”友谊, 在托马斯身上她也隐约看到自己的影子, 她欣赏托马斯的豪放不羁, 她说托马斯是媚俗王国里的敌人, 自己又何尝不是, 她需要男人然而她的睿智让她不会把感情寄托在任何一个男人身上, 虽然在漂泊累了的时候也会想起弗兰茨的好, 也会在看到黄昏时别人窗户上透出的温馨的家庭流下眼泪, 渴望和谐的家, “家中慈母温柔, 父亲充满智慧”[4], 一个充满悖论的个体存在就这样完美的再现出来, 如果可以在给她一次选择的机会, 她依然还会走自己原来的路, 她是第一无二的个体, 她无法重新再有一次选择, 今生的路已经走过, 她只能留下一个苍凉的转身, 剩下的就是一段终身难以割舍的落寞, 这种结局比托马斯和特丽莎的死亡更加令人心生凄凄, 因为活着比死亡更加沉重。

(三) 小结

萨宾娜是作者笔下少有的智慧女性, 作者通过她的言行一步步带领我们逼近本真的自我存在, 启迪我们思考的同时也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我们人类面对的困境, 在解剖小说人物的同时也让我们看到自身所处的充满矛盾而又感到几分无奈的社会, 人在社会中既受社会的影响, 每个个体也会不自觉的影响社会, 一个负责任的个体应该在历史的进程中扮演积极的角色从而使社会更加走向美好, 实现诗意的栖居。

摘要:本文试图在小说中发现米兰·昆德拉对人类寄予的深沉思索和深切期望, 通过小说中萨宾娜形象的两个意象的解读进一步诠释这种思考在人物身上的体现, 进而通过阅读作品解读作者带给我们的精神启迪。

关键词: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存在,萨宾娜

参考文献

[1][2][4]皆选自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M].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3

上一篇:中职中专学生下一篇:修缮专项资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