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再生范文

2024-07-11

城市的再生范文(精选12篇)

城市的再生 第1篇

1.1、城市再生

再生, 在生物学中是指生物体对失去的结构重新自我修复和替代的过程;在资源学中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一次后, 在一定时间内通过天然或人工活动可以循环地自然生成、生长、繁衍, 有的还可不断增加储量的物质资源。

城市中的再生始于1976年l1月2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在肯尼亚内罗毕通过的《关于历史地区的保护及其当代作用的建议 (内罗毕建议) 》。会议“注意到整个世界在扩展和现代化的借口之下, 拆毁和不合理、不适当重建工程正给这一历史遗产带来严重的损害”, 指出保护历史街区在社会方面、历史和实用方面的普遍价值, 明确历史地段的保护包括“史前遗址、历史城镇、老城区、老村庄、老村落以及相似的古迹群”。第一次明确的将更新和再生作为保护的内涵之一, 力求从事物生命周期的规律出发, 提出了通过遗产城市功能进行适应性改造, 在保护的基础上实现再生, 实现遗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1]。

柯林·罗在《拼贴城市》中提出“肌理织补”的概念[2], 后用于织补二战后被肢解的城市肌理;我国学者张杰等将“织补城市”思想用于旧城更新, 以构成体验连续的城市空间[3]。薛敏认为, 织补城市就是把旧区内各个点及其周边作为一个相关联的整体, 调动城市设计手段, 减弱建设拆迁对旧区造成的影响, 恢复旧区原有良好的城市风貌[4]。“织补”理论在修复城市肌理、改善交通环境、塑造特色空间等方面是城市更新的重要手段。

城市再生与城市更新在目标、理论、方法上有诸多的不同[5], 历史文化空间对城市再生具有催化剂效应[6];城市再生更为谨慎地对待原有的城市肌理和社会空间结构, 强调所有相关利益群体的参与、协调和目标共识[7];城市再生强调城市不仅在物质的层面, 还要从社会或精神与文化的层面, 包括空间、社会、经济、环境及文化五个维度的内涵, 通过小规模、循序渐进的再生过程, 提升城市的活力与魅力[8]。对于城市废弃空间, 核心问题在于寻求因地制宜且富有创造性的再生策略去重新激活它[9]。

再生式保护是指维持历史或传统地区及环境, 延续其遗产的物质形态, 采取再生的方式, 满足其当下时代的生活形态并适应现代的生活要求, 同时又能保持原有遗产的历史文化精神, 使它们重新获得活力。

城市再生是在有新元素植入的基础上, 进行物质的更新和非物质更新。物质更新是指历史街区有新的物质元素的植入或者去除原有陈旧的建筑部分。新元素包括:新的建筑构件、新的建筑物、新的广场、新的道路边界等等。非物质更新指新的功能的介入, 也称“功能更新”, 如通过工业遗产建筑改变其用途承载新的活动形式, 以带动街区的再生。在城市及街区的再生过程中, 物质更新与非物质更新的界限并不明晰, 往往同时发生[10]。

城市再生式保护的关键, 在于采取怎样的再生方式, 再生方式的目标、方法、路径是什么?

1.2、微植入

微植入是2014年城市规划理论年聚, 对有关医学主题讨论时, 受“微创”概念的启发而提出的。“微创”是现代医学外科手术治疗常用方法, 指在手术治疗过程中只对患者造成微小创伤、术后只留下微小创口的技术。植入是医学概念中外来事物与本体事物之间的融合、贯通过程, 植入往往意味着一种新事物与原有就事物的结合或融合, 最终重塑生命的部分或整体。

微植入是人类改变事物性状的常用方法, 从植物的嫁接到基因的重组, 从饮料的勾兑到特种钢铁的冶炼, 如此等等, 在不改变事物外观包括结构、形态等的条件下, 事物的功能、性质、状态甚至属性发生根本的改变。

城市中的微植入是指城市再生过程中或应对城市衰退的方法或途径。Christopher Alexander将有机体与人居住地环境进行类比认为, "Any living system must repair itself constantly in order to maintain its balance and coordinationo" (任何有生命的系统都必须自行修复来保持平衡和协调) [11], 城市街区作为城市这个生命体的组成部分, 当城市或街区开始衰退时, 应当进行适应性修复, 只有注入新的东西, 重新激活它, 才能使渐渐衰退的系统获得活力, 以一种新的形式运作起来, 以满足城市发展与人的需求。

城市这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本身, 具有自组织的、不断更新的属性, 犹如人体自身的更新过程。正是系统这种自组织的属性, 才具有接纳、认同、吸收外来植入的可能。微植入是系统对外部微小扰动 (微植入) 的一种积极响应。所谓积极是指有机体系统能够接纳吸收外部的扰动和植入, 使其逐步成为有机体不断改变的过程, 以促进有机体的活力和潜移默化式的更新。

微植入具有多种类、多层次的特征, 且“风起于青萍之末”, 以一种潜移默化的形式被我们认同、接纳、吸收。当微植入与社会发展 (包括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精神文化的发展) 的趋势相一致、与社会生活相适应时, 正是城市焕发活力的过程。

今天保护很好的有悠久历史的城市, 其形态、格局并未改变, 其文化的延续正在进行, 但今日的城市生活已不同于昨日。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 新的知识、新的科学成果和文化成果, 正以不同的形式、潜移默化的植入我们的生活。例如微信, 正以新的业态被我们所接受。

针对城市再生过程的多样性, 城市微植入主要包括功能植入、业态植入、单元植入、适应性植入等等。微植入不仅是实体 (包括业态) 的植入, 也可以是虚空间的植入, 如小型广场、庭院、绿化、水面等。基于城市的复杂性, 微植入大多是一个综合性的植入过程, 既是功能植入又是业态植入, 还是适应性植入等等, 但无论是何种植入, 其过程均是一个积极的创新过程, 正如麦克林在表述创新与传统的关系时指出[12]:“传统转化它所吸收的事物是一个积极的过程, 用创造性品质激活它们, 并像酵母一样将它们传递到将来。”正是微植入在城市再生中的积极作用, 使城市及历史街区在保护的同时, 改变和转换其自身, 获得新的价值和意义。

我国许多城市都具有悠久的历史, 在城市再生方面正处于方兴未艾的阶段, 由于城市再生途径的研究缺失, 对于老城区的再生方面, 历史街区的改造, 大多采用“修旧如旧”的处理手法, 对己存在的现代建筑进行表面装饰, 模仿历史建筑, 拟建的新建筑进行仿古设计, 制造“假古董”, 与国际宪章中有关“原真性”、“可识别性”等原则相悖。微植入为有效保护和利用城市历史环境, 使城市最大限度的保留历史文化脉络, 创造有价值的现代城市生活提供了有效而便捷的路径。

1.3、城市再生中微植入的范例及城镇历史文化保护的思想传承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 各国为清除老城平民窟, 展开了大规模的现代城市更新。很多城市的历史街区和建筑遗产都在“进步”的名义下消失了, 如巴黎的中央市场、伦敦尤斯顿火车站等。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 欧洲各国开展了以大规划建筑遗产再生为核心的新城市复兴浪潮, 建筑遗产保护日益成为主流意识。在中外众多的城市再生范例中, 有许多运用了微植入方法。

里昂老城区保护区内的历史建筑采用“自我的新陈代谢”。各个时期的建筑掺杂在一起, 现代化的公共服务设施也应有尽有。锡耶纳古城内也保留了很多原住居民, 私人住宅在保持建筑外立面不变的情况下, 对室内进行彻底现代翻新, 增加了许多现代生活需要的市政设施及服务设施。班贝格的历史建筑像教堂仍然延续他的历史功能, 宫殿, 老市政厅等都己经改为博物馆, 居住建筑增加现代生活需要的厨卫空间, 毁坏严重的改建成简约的现代建筑。托莱多古城为了恢复古城的活力, 让大学重新回到中心区, 在市中心周围布置了停车场, 设置扶梯和直梯, 使行人能够方便的到达位于高处的市中心区。布鲁日的古建筑在保持外立面不变的情况下, 对室内进行彻底的翻新改造, 古城增加图书馆、音乐厅等现代公共基础服务设施。布拉格在制定了详细的城市保护和城市规划的基础上, 新建完整的城市结构, 调整城市既有整体布局, 改变原来各种城市功能交织混乱的局面, 力争老城区和新城市的生活达到同一个水平。

伦敦码头区即道克兰区 (docklands) 从1981年至1998年的开发, 目标复兴当地的社会、经济与历史文化生命, 进行以建筑遗产再利用为核心的城市复兴, 此过程中划定了17片保护区并初步登录了116幢历史建筑, 控制污染, 改善生态环境, 营造便利的公共交通体系和交通干线, 将金属、玻璃、砖石等建材以传统、后现代、现代, 甚至高技术的多样化手法完美地融合于老建筑的复杂肌体中, 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13、14]。

白塔寺是北京西城区旧城的标志性地区, 是旧时北京兴盛的白塔寺庙会的举办场所, 在城市再生中植入“复兴庙会”的基调, 为这一地区的保护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北京民间形成了“八月八, 走白塔”的习俗。上海“新天地”是石库门里弄建筑, 代表近代的上海历史文化, 1997年将基地保留价值较低或违章建筑的旧建筑拆除, 植入商业、餐饮、娱乐的功能, 形成传统建筑风格和现代艺术特征的有机结合。我国工业遗产的微植入也有不少成功的范例, 如上海红坊、北京7988、西安纺织城艺术区等等。

在社会变化与城市发展的过程中, 文化遗产和历史城镇保护的理念、方法的认知和探讨延续至今并逐步深化。1931年第一届历史性纪念物建筑师及技师国际会议的《有关历史性建筑物修复的雅典宪章》 (吴黎梅、张松译) 提出, 历史性建筑物修复应该尊重过去的历史和艺术作品, 以不排斥如何一个特定时期的风格和艺术特征为前提。1954年通过的《欧洲文化公约》认为, 建筑遗产的未来,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与人们日常生活环境的整合状况, 取决于其在区域和城镇规划及发展计划中的重视程度。1964年的《威尼斯宪章》提出:“将文化遗产真实地、完整地传下去是我们的责任。”1972年的《世界遗产公约》提出, 对一些重要的珍贵的, 历史价值特别高的自然或者文化遗产要进行突出的保护, 世界应该共同来保护。1975年的《关于历史性小城市保护的国际研讨会的决议 (布鲁日决议) 》提出要保护历史性城镇的同时要尊重当地居民习俗、权利等。1975年在阿姆斯特丹召开的“欧洲建筑遗产大会”通过《建筑遗产欧洲宪章》 (镇雪锋、张松译) 提出建筑遗产整体性保护的要求。

1976年的《内罗毕建议》认为:“每一历史地区及其周围环境应从整体上视为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体, 其协调及特性取决于它的各组成部分的联合, 这些组成部分包括人类活动、建筑物、空间结构及周围环境。”1987年的《保护历史城镇与城区宪章 (华盛顿宪章) 》要求, 所要保存的特性包括历史城镇和城区的特征以及表明这种特征的一切物质的和精神的组成部分。1994年《关于原真性的奈良文件》 (Nara Document on Authenticity) , 对原真性做了充分的解读,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003年在莫斯科签署《有关产业遗产的下塔吉尔宪章》, 对产业遗产的维护和保护提出具体的要求。2005年《西安宣言》承认周边环境对古迹重要性和独特性的贡献, 并提出了解决和实施的办法、方式和政策。

2、微植入的目标与路径

2.1、微植入的目标:

1) 完整保护城市或街区历史环境原真性

从《威尼斯宪章》到《关于原真性的奈良文件》, 历史环境原真性的保护都是首屈一指的。原真性保护要求, 保持原始环境, 修复过程中尊重建筑材料和工艺的原真性, 尽可能在保留原有建筑的空间布局、形态和结构体系的前提下, 对建筑进行保护修复。在设计中, 尽可能保留和利用原有材料和构建, 避免不必要的更换和拆除。已有的城市再生范例表明, 微植入方法为完整保护旧城或街区历史环境原真性提供了有效的路径。

2) 突出历史环境的文化价值, 适应快速变化的生活形态。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 社会、经济、技术条件、认识水平的提高, 一种生活形态总是会被比它进步的另一种生活形态所取代, 新的行业取代旧的行业, 新的生活方式取代旧的生活方式,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过程中, 旧有的城市环境空间的变化却相对滞后。由于城市环境空间与其中容纳的生活形态之间既相互联系又具有很强的独立性, 在社会生活形态变化的大背景下, 历史环境的保护应当强调和突出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历史环境等不同方面的文化价值, 通过功能植入、业态植入等方式, 形成新的适应社会发展的历史环境保护机制。

3) 城市再生过程中凸显城市或地域特有的文化氛围和性格特征。

在我国城乡统筹发展中, 第三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必然途径, 为城市再生项目提供了广阔的需求空间。第三产业对外部物质环境门槛相对较低, 与城乡特有的历史环境有很强的亲和力。对于历史文化名城及城市历史街区, 在城市空间或物质环境改造过程中, 应特别注意城市或街区特有的文化氛围和性格特征的保护, 并应当在第三产业的项目设置、特色发掘等方面进行充分的论证, 通过景观协调、适应性植入等凸显历史环境的文化价值。

4) 延续城市的文化, 提升城市生活质量, 追求新的精神价值。

无论城市历史多么悠久、遗存多么丰富, 生活在其中的、以百年为更替尺度的人, 才是城市的主体, 提升当下的生活质量才是城市发展的硬道理, 城市中生活的人们感受的精神愉悦才是城市价值的体现。微植入的成功离不开人的聚集, 离不开社会生活的需求, 离不开人对其所居住的历史环境所具有的认同感。在微植入的过程中, 要延续城市历史环境的空间、情感的特性, 要充分考虑到居住在其中人的感受, 并依据人的感受去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和情感需求, 在追求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的同时, 也追求其精神价值和文化价值。

2.2、微植入的路径

1) 功能植入

功能植入是微植入最为普遍的方式。新功能植入是在城市原有历史环境的语境下、在原有城市肌理和街区空间结构的基础上, 赋予城市街区新的性质, 是以业态变化为形式、以新的服务功能为主体、以新的空间角色为吸引的功能更新。功能植入应尊重城市原有历史环境的原真性和特殊性, 并将原真性和特殊性与新功能融合在一起, 塑造植入街区新的形象与个性。

功能植入的路径多种多样, 成功的功能植入与城市街区原有历史环境密不可分, 主要应注意以下方面: (1) 尊重城市原有历史文脉和文化特色, 延续城市的发展轨迹, 包括对历史信息和文化信息的延续。文脉的传承可以体现的各个方面, 如工业遗产的功能植入中, 保留部分与社会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生产功能, 寻找原有生产功能与现在公共活动功能的契合点, 以延续工业遗产文脉与特色。 (2) 维护和利用城市及街区特有的空间形态和结构, 赋予独特空间新的业态, 在当代新的社会生活中, 进行再生式发展, 以保持城市及街区的活力 (3) 与城市的自然景观与生态要素紧密结合, 如滨水空间的利用、与城市绿化景观的结合, 在主要功能植入的同时, 赋予旅游、游憩、休闲等附属功能。

2) 业态植入

城市历史环境中新业态的选择是一个综合考量的过程。从宏观上, 必须考虑城市中行业布局和人口分布状况、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等, 从中观上, 必须考虑业态服务的对象, 包括社会阶层、社会群体、服务半径, 历史街区的业态分布等;从微观上, 必须考虑业主的选择机率、可能的利润率、服务对象的喜好等。新业态能否成功植入, 尽管有以上多个层次的考量, 仍有很大的偶然性和随机性。

从一般的情形分析, 新增业态应按照可达环境的便捷程度以及与整个城市的连接关系确定, 与城市的道路交通系统连接紧密的部分以对外的商业、餐饮娱乐等服务性行业为主;有一定基础的历史环境地段适宜布置规模较小、组织灵活的创意产业、商务办公、社会公益组织等, 同时考虑旅游业发展需要的服务接待;产业遗产为主的历史环境, 业态选择方面则应该根据产业建筑的空间特点优先考虑布置主题博物馆、创意产业园区以及与这些主体相配套的商业和服务设施等。对植入对象自身具有代表性形象和特殊意义情形, 必须考虑在适应性改造与再利用中保留和发挥这些独特优势。

3) 单元植入

单元植入是微植入中大体量的、用地相对独立、与周围景观、功能、形态均有较大差异的一种植入形式, 植入单元一般有学校、大型超市或综合体、专业市场、依托与自然生态条件的旅游项目等综合服务类项目, 植入的基础主要有:

区位。区位包括三个层面:在城市中的区位, 包括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条件, 如临近重要的城市交通中转站, 尤其是多功能商务中心的植入定位;与旧城区相关联的位置, 如与历史遗产相关的区域;滨水的位置, 指靠近河流、运河、湖泊等城市水系, 有着很好的景观优势。

产业链的延续或激发相关产业的兴起。伴随单元植入, 人口的聚集, 会激发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兴起, 如学校单元的植入, 为学生服务的餐饮、电信、文具、零售业等迅速增长, 直至达到饱和的状态。城市综合体和专业市场会形成产业链的延长, 带动与市场相关的服务业如银行、物流、运输等增长。

与周围环境协调。单元植入往往会在原有的城市景观中形成新的活跃元, 与原有景观形成对比性协调, 如伦敦金融城的瑞士再保险总部大楼与原有景观形成的对比, 形成熔古典与现代风格于一炉的新的风格。

4) 适应性植入

适应性植入强调以历史环境本体为依据, 通过功能、技术、形象三个方面进行适应性改造, 在保护原真性的基础上实现再生。适应性植入并不像功能植入、业态植入、单元植入那么具体, 但却涵盖其他类型植入的本质。

具体方法上, 需要针对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调整[10], 以确保与城市发展的态势相适应: (1) 在功能上, 使历史环境的新功能与城市需求相适应、与历史环境的空间构成相适应, 充分考虑整个城市的产业结构布局和市民的生活需求, 通过功能置换和对旧建筑的适应性改造, 逐步将历史地段转变为以第三产业为主的工作和居住混合区域, 使历史环境与城市生活相结合, 为历史环境健康存在和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2) 使历史环境的道路和市政管网设计与城市规划相适应、生活服务设施与地段内居民使用要求相适应, 完善历史环境中的配套市政设施建设, 包括区域内的生态系统、交通系统和生活配套设施, 使历史环境与外部的城市环境既保持顺畅的联系又不致被城市道路所割裂, 保持历史环境的完整性。 (3) 使历史环境与整体的城市形象相适应、新建部分与原有部分相适应, 整合完善城市或街区内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要素, 营造与历史环境所蕴含的历史和文脉相吻合的和谐统一的整体环境, 使历史环境成为具有历史原真性又融合于现代生活的区域, 营造具有鲜明个性和统一风格的文化氛围。

5) 景观协调植入

景观协调植入首先是在遗产建筑领域应用和兴起。所谓协调, 包括两个方面, 即微差与对比。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后, 建筑遗产再生的大规划发展后现代主义和解构主义等各种建筑思潮与手法以广泛而多样化手法用在建筑遗产的再生实践中, 将金属、玻璃等现代材料和结构植入原有建筑遗产, 形成新的艺术形态, 最为著名的是贝聿铭的巴黎卢浮宫改造、福斯特的德国国会大厦改造和让·努维尔的里昂歌剧院改造等, 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

在城市景观中, 尤其是历史悠久的城市, 连续的同一历史时期的建筑或相似建筑样式会带来审美疲劳, 加入对比的新建筑, 会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如解构主义作品尼德兰大厦。当然, 对比式协调只能点到为止, 否则会破坏整体历史环境氛围, 同时要注意保持原有天际线不被损坏。

微差式景观协调植入, 以保持历史环境的整体面貌为宗旨, 无论是何种植入, 都必须考虑能够与周围的环境取得和谐统一的效果, 依据城市历史环境的具体情况, 在不破坏原有城市肌理的城市下, 可以少量改变肌理构成, 采用协调的单体新建筑植入到历史环境中, 力求融合在原有的文化氛围之中。

6) 整体植入

整体植入不同于城市更新, 主要区别在于:城市更新是以拆除重建、整旧复兴、保存维护为手段, 以强化城市功能、提高生活品质、促进城市发展为目标, 以城市贫民窟、丑陋地区为对象, 使城市土地经济合理再利用的开发过程。整体植入是在保护城市历史文化传承、保护的基础上, 以调整城市既有布局、改变原有城市功能为目标, 调整人居环境、城市面貌, 增建公共设施、广场、生活服务和休闲购物场所, 完善城市交通设施、改善交通条件, 满足城市现代生活需要的再生过程。

整体植入主要有以下路径: (1) 保留大多数原住居民, 尊重和保留传统城市生活中居民的日常行为和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 增加现代生活需要的服务设施。 (2) 在保护街区和古建筑中增加商业功能, 并不拘泥城市传统的商业模式, 更多是满足现代居民的生活需求。 (3) 在不影响城市整体风貌的情况下, 对给排水、电力电信等市政设施进行整体改造。 (4) 在城市交通方面, 将城市历史环境作为一个整体, 在不影响城市整体格局和城市肌理的条件下, 增加城市交通设施, 尤其是公共交通设施, 改善交通条件。 (5) 对建筑结构完善的私人住宅, 在保持建筑外立面不变的情况下, 对室内进行现代翻新, 满足现代生活需求。 (6) 注重保护由建筑、构筑物、街道、里弄所围合而形成的邻里空间等所共同构成的整体环境。

3、微植入与周边环境的共生关系

3.1、资源整合

资源整合是城市再生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无论是何种的微植入, 均是与原有环境资源的整合。对此, 应充分利用历史环境景观, 尤其是历史悠久的城市, 以其独特的道路格局、街区空间形式、建筑风格等所构成的景观和文化资源, 体现着城市特有价值。如何确保城市历史环境的原真性和街区历史脉络的完整性, 充分发挥这些资源在塑造城市特色、城市文化等方面的作用是资源整合中的首要问题。

微植入街区周边的水系、绿化、地铁站等, 均是城市再生的重要资源。在微植入过程中, 整合周边资源, 重构周边资源与微植入街区关系, 在交通方面使外部交通设施与街区内部系统形成互动, 形成多层面的交通联系, 以增加街区活力;在景观塑造方面以人们审美意识为导向, 注重崇尚自然、生态优先的社会风气, 对水系、绿化等自然景观充分利用, 构成城市生活新的休闲活动场所。

3.2、交通组织

城市衰退是综合性的, 人气不旺是城市衰退的标志, 而城市的再生本质上是一个人气聚集的过程。在微植入过程中, 良好的交通组织问题是营造城市高质量文化环境的关键。与微植入相关的交通组织主要有三个层面: (1) 城市整体层面, 应将城市再生地区作为一个整体区域进行考虑, 尽量避免城市主次干道在环境中的穿越, 而应选择从周边通过。 (2) 对城市再生地区本身而言, 交通组织面临人流车流聚集和疏散的组织问题, 在道路网络的改造、重组中, 应尊重历史环境中的城市肌理和旧有的道路格局, 区域内道路不宜过宽, 路网密度可以适当增加, 应特别注重停车场、自行车道的布置。 (3) 无论是何种业态或观光旅游, 最终是以人的步行为主体。针对城市再生地区的路网格局, 随着不同功能、不同业态、不同单元的植入, 步行环境的改造和重组也面临不同的选择, 关键在于应有利于再生地区历史环境的保护, 适应商业和服务行业形式多样的业态, 造就轻松愉快的舒适空间。

3.3、界面再生

界面再生是城市再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 是历史街区新城市形象的体现, 也是微植入后产生的直接效果。如何通过微植入的方法, 重塑城市街区的界面, 包括建筑街墙界面、开放界面、交流界面等, 达到提升街区活力的目标。

界面的再生主要把握以下三点: (1) 在与界面再生的相关植入中, 重视界面开放与公共空间组织、人流活动规律的研究, 强化建筑底层半开放空间对人流的吸纳、引导作用, 由物质的、固化的界面变为人们活动的半开放空间。 (2) 交流界面是吸引人群、提升街区活力的重要场所。交流界面是以人的相互交流 (运动) 为主体的场所, 包括街道两侧的人行道、公共开敞空间的边缘地带、人群驻足聚集区、大型零售市场的人口区等, 是两种不同功能衔接地段, 对人群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在城市再生设计中应给以重视和关注。 (3) 街区中物质、文化要素的多样性, 决定界面构成元素的丰富程度, 要处理好工业遗产建筑、老建筑、新建筑在界面上的组合关系, 确保在界面再生中文化的传承、景观品味的提升。 (4) 断裂的城市界面补充完善的过程中, 在保证界面完整、视觉上协调美观的基础上, 注重开放界面的构成和新的活跃元的插入, 并通过开放界面和活跃元, 增强公共空间组织的引导性。

3.4、公共空间的重塑

每个现代城市都有以广场等开放空间为主的公共空间体系, 并构成城市的开放的公共空间网络。我国历史悠久的城市, 受古代城市形制的影响, 开放的公共空间较少, 却具有功能各异、大小不等的庭院空间。城市再生区域新的功能植入后, 原有庭院的功能已经消失, 如工业遗产中的庭院、历史街区以居住功能为主的庭院等等。在微植入的过程中, 公共空间的重塑成为微植入与周边环境共生融合的关键。主要考虑以下几点: (1) 充分考虑新植入功能、业态、单元等对公共空间的需求, 并以这种需求为基础, 构建和组织再生地区公共空间体系。 (2) 对历史街区, 以庭院空间为核心, 通过通道或过街楼相联系, 以串联、并联、或者两者混合的联接方式, 将彼此相互独立的庭院开放空间重塑成公共空间体系。 (3) 注重再生地区公共空间体系与周边开放的广场、滨水空间、绿化空间的结合, 并注重公共活动空间可达性和导向性, 使再生地区内部与外部的公共空间融为一体。 (4) 半公共空间是公共空间向私密空间的过渡, 是公共空间塑造的重要环节。应充分利用庭院空间的改造利用, 或以新的建筑等围合成半公共空间, 并与公共空间体系相连接。

结语

今天, 我国快速城镇化的同时, 城市发展也面临巨大的环境与资源压力, 外延增长式的城市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2020年) 要求“我国的城镇化必须进入以提升质量为主的转型发展新阶段”, “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城市面临从疾风暴雨式的快速建设过程转向内涵式发展、从GDP第一及土地财政向城市再生过程转换, 这种“新常态”将成为城市再生中微植入方法广泛应用的社会基础。

摘要:文章解释城市再生和微植入的概念, 梳理城市再生中微植入的范例及城镇历史文化保护的思想传承, 分析归纳微植入的目标与路径, 从资源整合、交通组织、界面再生、公共空间重塑等方面论述微植入与周边环境的共生关系, 认为城市再生中微植入方法有广泛应用的社会基础。

浅谈城市污水的再生利用 第2篇

浅谈城市污水的再生利用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的提高,改善和优化环境尤为重要.本文论述了城市再生水利用的重要以及发展前景.指出了城市污水再生水利用是节约用水最好的途径.是今后发展的`必然和水资源战略.是促进城市建设的有效措施.

作 者:马恒涛 作者单位:山东省莱芜中和水质净化有限责任公司,山东莱芜,271100刊 名:科技资讯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年,卷(期):“”(12)分类号:X5关键词:技术 实践 发展

城市的再生 第3篇

关键词:公其空间再生 绿色技术 艺术表达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6)01-0159-02

一 城市公共空间的现有问题及绿色性,艺术性改造的重要意义

(一)城市空间品质的现有问题

随着当代城市的现代化的发展,各种行业建筑空间的更新速度不断加快,各种废旧建筑被完全的遗弃,甚至一些具有文化属性的老建筑也难逃被毁灭的灾难。那么这些遗留的老旧的过时的城市工业废墟或是老街空间是否丧失了它们的全部意义呢?我们认为其实并非如此,恰恰相反这些城市废旧空间正式一种承载着文化属性积极的城市公共空间。我们是否可以利用这些空间的特点将这一类空间的品质加以提升,将其升华到一个具有更高价值与意义或是具有艺术属性的空间层次上呢7

上文提到近二十年来城市的现代化水平正在飞速提高,这种发展主要体现在工业的发展、人口的剧增、城市交通的拥挤、建筑行业多样化发展等层面上。而这种发展给城市环境带来了无尽的灾难。而无节制地开发对自然资源能源地冲击也十分巨大。建筑能耗,汽车尾气导致的空气污染,城市热岛效应,对环境的影响已经愈发严重。除了工业的发展外,商业的发展也对城市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高密度的城市商业区,夜晚五彩斑斓的商业光环境,对城市绿地的不合理利用等等。综上所述,当代城市公共空间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最基本的追求舒适环境的要求。

(二)绿色技术在城市公共空间上艺术表达的意义

绿色的思想可谓源远流长,老子《道德经》中便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如今人与自然的关系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第一是人与自然的统一,人本身是大自然的一份子,依赖自然而存在;第二是自然与人的对立,恶劣天气和野兽等因素无时无刻不要夺去人的生命;第三是人与自然的对立,随着城市不断建设和发展,人类试图将自己从原有的自然界剥离开来,变革自然。三种关系之间是微妙的,联系密切,不能隔离来看,否定了改造自然的合理性,人类只能倒退,回到洞穴之中生存。若过分肯定这种改造,终将耗尽能源,无家可归。所以,就建筑和景观设计而言,需要设计师创造性地运用科学和艺术的手段来改造我们的生存环境,努力实现“天人合一”、可持续发展。所以绿色技术,便运营而生。

再者,笔者认为绿色技术所主要解决的是形而下的问题,而艺术表达解决的是形而上的问题,更多是从精神上起到启示和唤醒的作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广场也好、公园也好,直接提供一套绿色运营系统,不如唤醒公民的环保意识影响的更久远,如果能二者兼顾便是最好的了。今天我们所要探讨的也正是二者的结合,一种所谓“空间新物种”的产生。

(三)基于新型绿色技术的城市新公共空间物种再生

综上所述,传统的城市公共空间存在着过度废弃,环境品质差,艺术文化属性缺失等问题。那么采用什么样的办法才能使城市公共空间的品质得以改善呢?那么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人类对于大自然的探索,众多新型的材料、结构、科技手段不断更新发展,人们对于能源与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对于新能源的开发以及对于环境优化技术的应用开始逐步重视。那么对于城市公共空间这种开放性的与环境相关联的空间类型,我们认为运用当代先进的绿色生态技术的角度是一个很好优化空间品质的方法。将技术生态与空间艺术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空间与自然,与人类的交融与互动,我们将这种空间营造姑且称作为城市新公共空间物种的再生”。

二 以德国柏林国会大厦穹顶为例,探讨现有绿色技术在公共空间上的具体应用与艺术表达

(一)自然通风技术的运用

建筑物内空气流动主要有四个原因:风压、热压、风压和热压共同作用下的自然通风以及机械辅助的自然通风。通风塔、窗户、室内风道等建筑自然通风构建系统的联合作用可引起自然通风大幅增加。当然在北方的建筑,过度的自然通风技术的使用会影响冬季采暖,反而造成能源的浪费,所以在建筑设计的初期就应考虑自然通风的设计。

笔者认为德国柏林国会大厦是技术与空间、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典范。在建筑内部有很大比重是城市公共空间,全会厅上层三边环绕大量的观众席,普通公民可以在观众席自由地观看联邦议院的辩论。由于建筑进深过大影响自然通风的效果,如果使用大量的空调调节,不仅造成巨大的能源浪费,还对人的健康造成影响。改建后的国会大厦对通风的技术要求非常高,而且同时从环保和经济的角度出发,要求尽量利用自然风、回风和小压差送风。新鲜空气从西门廊檐部的进风口进入,经由议会大厅下的通风道到达座位下的出风口,最后散布到大厅内。上升的热空气则向大厅顶部汇聚,并通过倒锥体内的中空风道导向室外。侧窗的通风既可自动调节,也可以由人工控制实现。大厦的大部分房间可以获得自然通风换气,新鲜空气的换气频率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每小时可以达到1-5次。外侧玻璃起安全防护的作用,内侧则由隔热玻璃制成,可以自动或人工控制开合与遮阳装置配合使用,能够有效屏蔽热辐射和减少热损失。

(二)采光照明技术的运用

采光照明技术包含自然采光和人工照明两种。在国会大厦的采光设计中设计师将二者相结合,通过不同的采光形式最大限度的接受自然光的射入,同时结合太阳能和电光源等人工照明进行采光设计。

在穹顶设计中,福斯特充分利用了自然光的变化特性,利用建筑结构将自然光在空间中进行直射、反射和投影,创造出不同的视觉体验,营造出极具美感的空间氛围。设计师结合采光与通风功能,在锥形体上设置了360片抛光的金属反光镜片,将光线反射到建筑内部和底层的议事大厅’使建筑得到了充足的漫反射光线。而且可控式遮阳板根据太阳的运动规律转动,产生的光影变化给空间带来了动态的美感。穹顶中带抛光镜片的倒锥形构件,在形体上具有极强的雕塑感。既满足了功能上的采光要求,又达到美观舒适的作用,而且成为公共空间的视觉焦点,足见设计师诺曼.福斯特对绿色技术、材料、空间组合的娴熟。

人工照明主要为太阳能电光源,这样减少了对能源的消耗。穹顶从内部照明,在夜空中熠熠生辉,从而为德国首都创造了一个新的城市标志。

(三)绿色技术的艺术性

相比解构主义的复杂多元、抓人眼球的形态,德国柏林国会大厦穹顶显得古朴而又含蓄。不过其形式与功能结合着实令人叹服,同时也做到了现代与传统的对话。半球形的几何化设计,简单有力,国会大厦这一古老庄严的外壳里包裹的是一座现代化的新建筑。这种现代与传统的对话,用于国会大厦这种政治性较强的建筑中显得既有历史的厚重又不失时代的轻盈感。(图1)

空间组织上,建筑底层及两侧的几层空间内安排着联邦议院主席团、元老委员会行政管理机构办公室以及议会党团厅和记者大厅,中央为两层高的椭圆形全会厅,全会厅上层三边环绕大量的观众席。这种竖向的空间布置,产生了更多的视线上行为上的交流,改变了传统公共空间水平嵌入主体空间之间的布局,使公共空间真正从纽带变成了设计中心亮点,同时恰好迎合了配套的竖向上的绿色设备,使整个设计顺理成章,极大提升了公共空间的的活力。

材料使用上,玻璃穹顶使自然光能够最大限度的进入建筑内部,并且穹顶玻璃材料对光非常灵敏,能对光线的微妙变化迅速做出反应。这种金属的反射与其泛光的交融,以及动态的阴影变化,使光影以一种动态的和模糊不定的方式出现使得光影复杂交错、变幻莫测。可控式遮阳板又让空间中的光影更加丰富多样,这种具备光影变化的明亮空间,使人们在空间中能感受到光线所带来的愉悦性。这种由光营造的变幻式的视觉感受,使空间的意义得到了美学上的升华,提升了空间的品质。三总结

解析城市山地景观的保护与再生 第4篇

本项目位于新疆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雅山东北部, 基地东临铁路, 北接雅山国家森林公园, 南至城市道路, 西至污水处理厂山顶水池, 基地总用地面积约94.6×104m2。项目地块距城市主干道宝山路仅100m, 近处可尽览乌鲁木齐市容, 远处可远眺天山雪峰。

雅山紧邻乌鲁木齐市区, 与天山隔城相望, 是乌鲁木齐市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

2 原始条件分析

2.1 周边环境分析

基地紧邻铁路、外环高架路, 噪声污染很严重。

区域内外公共设施缺乏, 道路设施简陋, 与仅一路之隔的乌鲁木齐市区环境形成鲜明对比 (见图1) 。

2.2 山体山貌分析

区内山体以南北走向为主, 形成了若干山谷。北侧山体呈东西走向, 在南侧诸山峰之间形成了较大的山间台地, 即现在的雪莲社区, 雅山东坡临近市区部分, 经过多年开发建设, 形成了光明、冷库2 个呈自然聚居形态的社区 (见图2) 。

雅山北侧东西走向的山体已基本绿化成林, 其余部分仍呈现原始的山体状态。另外, 山体绿化的季节性变化较大, 冬夏两季山体面貌反差较大。

2.3 原有民居分析

原有民居主要位于雪莲、冷库、光明3 个社区, 少量分布于大小山谷之间, 民居分布缺少规划, 布局杂乱, 公共服务设施少, 卫生环境较差。建筑物低矮, 破落, 以土坯房为主。居民区的现状, 严重影响了雅山作为城市景观的价值。

2.4 城市景观分析

雅山一直以来为乌市西向的重要景观, 经选取红山公园、伊宁路路口、奇台路路口作为静态观测点, 选取外环路为动态观测点, 经分析, 雅山走势单一, 起伏平淡, 但层次丰富。绿化植被仅雅山公园较为茂盛, 其他区域仅山顶、山腰局部成林, 其余多为荒坡。

从基地向东南方远望, 可利用的景观资源丰富, 碧空下巍峨的雪山为远景, 整个市区为中景, 近景则有层叠的山峦 (见图3) 。

2.5 结论

1) 基地劣势:基地内山势平缓无奇, 绿化植被差强人意, 季节反差大;铁路和高架路噪声污染严重;现有居民区脏、乱、差……诸如此类的原因消弱了雅山本身的景观价值, 城市建设的发展也阻碍了人们观赏雅山的视线, 红山、奇台路、伊宁路等均难见雅山全貌。

2) 基地优势:站高望远, 基地本身所处位置有得天独厚的观景优势;山势层次丰富, 可构建层叠的空间效果。

3 景观保护与再生的设想

在景观本身价值流失, 城市观景手段逐渐消弱的大前提下, 仅仅依靠自然景观维系城市景观已不切实际。通过分析雅山区域自然与人文生态的现状, 以建筑的元素改善雅山景观可能会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1) 新社区的开发建设可以拆除原来脏乱差的棚户区, 补充必要的公共设施, 从宏观上更新城市面貌。

2) 根据景观需要, 梳理现有的山体绿化, 增加绿化覆盖率, 改变荒山秃岭的现状, 利用天然水系作为景观元素的补充。利用绿化带、高度差、视线遮挡等方式, 隔离周边的不良环境和噪声。

3) 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将建筑本身作为新的景观内容加入到雅山的景观保护与改造中, 利用建筑元素改善雅山的天际线, 增加建筑轮廓线与山脊线的变化对比, 控制建筑体量及高度, 使建筑的形态、材料、色彩与山体、植被融为一体, 丰富山体景观层次, 共构新风景。

4 具体措施

4.1 建筑布局

雅山的远近层次丰富而清晰, 建筑构成的天际线始终能够统一于山体的大背景。因此, 从雅山的山体特点着手, 以建筑的元素改善雅山景观, 可以分为3 个段落 (见图4) 。

根据以上分析, 在规划布局时充分考虑地形坡度和周边环境条件, 利用已存在的人工改造台地, 在地形较为舒缓的坡地布置多层和高层住宅, 在地形复杂、坡度较陡的地段布置相对灵活的联排和别墅 (见图5) 。

4.1.1 多层组团———模拟地形肌理

多层组团是总体面积最大的部分, 设计将大部分多层置于山谷之中, 使其隐匿于山脊的西北方, 成为山体的有机组成部分, 从城市方向望来完全隐匿于山体中。

多层组团的布置依山就势, 可分为平行等高线布置和垂直等高线布置, 前者建筑之间组织台地, 后者建筑依据等高线的高差作错层跌落处理。两种情况下, 建筑形成的新的天际轮廓线都与山体轮廓线走向一致, 从而使建筑成为山体的一部分。

4.1.2 别墅、联排———静谧幽深, 张弛有序

基地南侧地势陡峭, 山谷谷地南北走向, 谷底大小不一, 空间氛围静谧而幽深, 是别墅类产品的最佳用地。

西南侧山谷较为陡峭, 可利用别墅类产品平面布置灵活的优势, 辅以错层等空间处理手法, 消化地形高差。

充分利用植被现状, 摒弃匀质的农舍式布局, 将联排成组布置于植被稀少的南向坡地上。在高差大的组团内设计自动扶梯或电梯来解决竖向爬升问题。

4.1.3 高层住宅———画龙点睛

雅山山势平缓, 分散的地块形状各异, 低、多层建筑分布平均, 要重构雅山的城市新景观, 唯有高层住宅能起到统领整体、穿针引线的作用。

设计利用线形高层的插入, 强化山体的天际线, 从城市方向望来, 其轮廓线更优美和富于变化 (见图6) 。

用地范围大, 可用于建设的平缓坡地段被山体分隔, 彼此联系不够紧密。线形高层结合点式高层的“一点三线”的高层布局, 有效地将整个地块从空间上联系成一个整体。三角地的点式高层组团作为整个社区在城市市区中的点睛之笔, 成为整个社区在市区入口处的标志。

4.1.4 公共服务设施———因地制宜

主要公共服务设施, 如社区服务中心、会所、配套商业等, 主要集中于基地东北和西南角, 此处也是基地的主、次出入口, 交通便利, 使用便捷, 另有部分商业设施沿城市道路和小区公共道路两侧散布。

建筑充分利用地形特征, 借地还绿, 对公共设施进行了立体布局, 亦上亦下, 亦内亦外, 地上地下浑然一体, 既有效地节约了土地资源, 又形成有特色、空间趣味性和视觉冲击力的室内外空间效果。

车库也可利用坡地特点, 以半地下车库为主, 车库入口处与室外平, 省去了坡道的面积。

社区的公共配套设施, 如变配电站、水泵房等必须设在地面上外, 其他均设于地下。

4.2 绿化改造

由于乌鲁木齐的气候条件, 植物生长缓慢, 培育期长, 故规划以“保留原有茂密植被, 尽量不动中等植被, 补救稀疏植被”为原则, 将建筑主要布置于稀疏和缺乏区, 摈弃传统小区中心绿地的做法, 以山体绿化作为小区中心绿化, 建筑尽可能集中布置, 以减少对山体植被的破坏。

4.3 水系规划

针对乌鲁木齐水资源少的现状条件, 水系规划以现有中水管渠灌溉系统为基础, 通过对中水的进一步处理, 作为景观用水。鉴于乌鲁木齐市气候干燥, 水分蒸发量大的气候特点, 景观水系以溪流为主, 并借鉴吐鲁番市的经验, 溪流两边密植树木, 以减少夏季水分蒸发, 丰水季节潺潺流水为基地平添一股灵气, 枯水季节, 卵石沟壑为基地平添一份深远意境。

4.4噪声控制

为降低铁路与外环路对地块产生的噪声污染, 拟在铁路西侧设置隔声屏障, 有效阻隔直达声, 但在北段铁路路基较高的地段, 因无法设置隔声屏, 所以临近铁路设置公共建筑, 以扩大居住建筑和噪声源之间的距离。同时, 在居住建筑与铁路之间设48~56m宽的绿化带, 利用高达乔木等植被作为天然隔声屏障。

4.5视线控制

基地东侧紧邻脏乱差的已建居民区和兰新铁路, 是本项目最大视觉景观劣势, 通过在东侧沿路设置一定高度的公共建筑, 适度遮挡不良景观区, 使后排的住宅可以尽可能少地与不良景观有视线交流。

5结语

山体是城市的背景, 山地改造既是对城市景观的再造, 也是给山上的人一个重新看城市的方式, “天山绿洲”项目通过一系列对山体景观的保护与再造措施, 使自然颓废的城市背景焕发新生, 在用地日益紧张的当下, 将山地充分利用起来, 创造出和谐宜居的居住环境, 达到了城市和开发商双赢的效果。

摘要:以乌鲁木齐雅山一居住区项目为例, 分析如何通过合理的规划和建筑设计, 在保护山地自然资源的同时, 合理的开发利用其优势, 改造其劣势, 重塑山地风景, 从而使城市风貌得以再生。

城市的再生 第5篇

城市污水处理工艺选择的水质因素进水水质水量特性和出水水质标准的确定是城市污水处理工艺选择的关键环节,也是我国当前城市污水处理工程设计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城市污水管网的完善,对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和设计水质的确定至关重要,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管网不配套,造成城市污水处理规模和水质难以合理确定,投入运行后实际值与设计值往往相差较大,效能难以充分发挥。

在国内城市污水处理厂的综合调查中,获得了87个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设计进水水质和最近一年的月平均实际进水水质情况。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调查的城市污水处理厂中:(1)设计进水COD值一般选择400-600mg/L,占调查总数的74.2%,低于400mg/L和高于700mg/L的分别占20%和5.7%;(2)设计进水BOD5值一般选择200mg/L左右,占总数的87.2%,选择高于400mg/L的仅占6.4%;(3)设计进水SS值一般选择200mg/L,占总数的78.8%,选择大于350mg/L的仅占10.6%。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实际进水水质与设计进水水质的比值能够反映出污水处理厂设计进水水质的准确程度,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调查的城市污水处理厂中:(1)实际进水COD与设计进水COD比值低于1.0的占65.8%。高于1.0的占34.3%;(2)实际进水BOD5与设计进水BOD5比值低于1.0的.占83%,高于1.0的占17%;(3)实际进水SS与设计进水SS比值低于1.0的占61.6%,高干1.0的占38.3%。

对于城市污水处理工艺方案及其设计参数的确定,进行必要的水质水量特性分析测定和动态工艺试验研究是国际通行的做法,有些发达国家甚至开展连续多年的全面水质水量特性测定和中试研究。在国内,由于体制和资金来源等方面的问题,在污水处理工艺方案的确定过程中虽然不太可能开展大规模的前期试验研究,但进行水质特性分析与短期动态工艺试验的条件还是具备的,不应该忽视。

因此,污水处理技术政策中要求,应切合实际地确定污水进水水质,优化工艺设计参数。必须对污水的现状水质特性、污染物构成进行详细调查或测定,作出合理的分析预测。在水质构成复杂或特殊时,应进行污水处理工艺的动态试验,必要时应开展中试研究。积极审慎地采用高效经济的新工艺,对在国内首次应用的新工艺,必须经过中试和生产性试验,提供可靠设计参数后再进行应用。

一般城市污水主要污染物是易降解有机物,所以目前绝大多数城市污水处理厂都采用好氧生物处理法。如果污水中工业废水比重很大,难降解有机物含量高,污 水可处理性差,就应考虑增加厌氧处理改善可处理性的可能性,或采用物化法处理。

污水的有机物浓度对工艺选择有很大关系。当进水有机物浓度高时,AB法、厌氧酸化/好氧法比较有利。AB法中的A段只需较小的池容和电耗就可去除较多的有机物,节省了基建费和电耗,污水有机物浓度越高,节省的费用就越多。厌氧处理要比好氧处理显着节能,但只有在浓度较高时才显示出优越性。当有机物浓度低时,氧化沟、SBR等延时曝气工艺具有明显的优势。在要求除磷脱氮的场合须选用稳定可靠的生物除磷脱氮工艺。

污泥的处理处置

在我国的城市水污染治理中,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费用约占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的25%-45%。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高昂的投资及其运行费用,一方面使得目前国内大部分污水处理厂未对污泥进行稳定处理或处理工艺的配套设施不完善,另一方面也使得建有完善污泥处理设施的污水处理厂常因其运行费用较高而基本停用。随着我国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普及,处理率的提高和处理程度的深化,污泥的产生量将有较大的增长,预计到,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湿污泥年产量将达余万吨,污泥的处理处置将成为难题。而通过技术改进和革新,降低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产生量;研究开发先进的污泥处理工艺,提高污泥处理系统的效率,降低污泥处理成本;研制出技术先进、经济高效的国产污泥处理成套设备;积极进行污泥资源化利用研究等是解决当前及今后我国据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问题的有效途径。

根据我国污水处理技术政策,城市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应采用厌氧、好氧和堆肥等方法进行稳定化处理,也可采用卫生填埋方法予以妥善处置;处理能力在10万m3/d以上的污水二级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宜采取厌氧消化工艺进行处理,产生的沼气应综合利用:处理能力在10万m3/d以下的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可进行堆肥处理和综合利用;采用延时曝气技术的污水处理设施,污泥需达到稳定化; 采用物化--级强化处理的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须进行妥善的处理和处置;经过处理后的污泥,达到稳定化和无害化要求的,可农田利用;不能农田利用的污泥,应按有关标准和要求进行卫生填埋处置。

城市污水的再生利用

在我国,花费大量投资建设了城市污水处理厂,但经过处理后的再生水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有的地区甚至还将处理后的再生水与未经处理的污水混入一起同流合污,有的地区没有将再生水合理再用却直接排入大海造成淡水资源的浪费。因此,在城市污水处理 决策中应充分考虑污水的再生利用。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可用作农业用水、市政杂用水、工业冷却用水、工业生产用水、地下水补充等;另一方面,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也可看作是水文循环的组成部分,将合乎质量要求的出水排放到河流水体中,使河流水休能维持或变成供下游使用的原水源,不仅经济可行,而且可减少风险并发挥河流自净能力。

在我国的城市污水处理技术政策中,提倡各类规模的污水处理设施按照经济合理和卫生安全的原则,实行污水再生利用。发展再生水在农业灌溉、绿地浇灌、城市杂用、生态恢复和工业冷却等方面的利用。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应根据用户需求和用途,合理确定用水的水量和水质。污水再生利用,可选用混凝、过滤、消毒或自然净化等深度处理技术。因此,缺水城市和水环境污染严重的地区,在规划建设远距离调水之前应积极实施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程,同时做好非投资性或低投资性的节水减污工作。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规划建设要依照客观需要和实际可能的原则,按照远期规划确定最终规模,以现状水量及用水需求为主要依据确定实施规模。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技术选择与工程实施要考虑国情、实际条件和用户需求,城市污水再生利用规模、处理程度、处理流程、输水方式、再生水质、使用用途的选择上,既要满足要求,又要经济合理。日前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应着重于农业灌溉、市政杂用、景观水体、生活杂用、工业冷却、生

环境和补充地表水。

如何有效加强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第6篇

【关键词】城市污水

【中图分类号】TU9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2-0387-01

一、 城市水现状与相关问题

随着人类社会的加速发展,人口向城市的转移,城市化速度日益加快,其中城市人口已经占世界人口的一半。城市也是这世界的主要生产线,在城市这个大型的生态系统中,能源的消耗与配给,成为了环境学家重点研究的问题领域。随着全球用水的日益紧缺,在这个城市系统中,为满足城市用水需要,城市水资源面临着紧缺的压力,地下水超采以及地表水断流现象将这个问题加深到了瓶颈,在这个用水紧缺的情况下,市民用水与工业生产用水的合理分配,也是当今面临的一项重大考验。环境污染中伴随着水污染,工业生产中污水的大量排放在城市这个生态系统中很难得到进化,也存在污染城市周围水资源的问题隐患,城市内部绿化面积小会影响城市的降雨量,导致地下水循环受阻,更严重会引起地下水位下降和地面沉降。

在对未来城市污水再生技术的发展规划中,我们应该集中在新技术,新法规和新系统三个方面,在满足污水处理达标排放的基础上,通过衡量处理成本与处理质量与产量之间的关系,来达到使污水处理成为解决城市水资源紧缺的关键主导方式。在排水系统进行分析、设计、构建的同时需要总结实践经验,通过衡量计算各数据如:水资源浪费方式、污染排放渠道、污染方式等加强对水循环系统的规划管理,改善当前所存在的弊端。在建立水系统构建来加强城市水循环系统的过程中,要考虑城市自身的特点,初步形成污水再生利用系统框架大体框架可总结为:城市水系统体系、再生利用模式体系、回用途径体系、系统评价和约束体系四个方面。

城市污水系统可分为集中式系统与分散式系统两种模式,这两种模式对城市污水处理起不同的作用,集中式以处理大量污水为主,能有效提高污水再生率和回用规模;而分散式系统主要着重分别处理各个渠道的污水,达到以点成面,有着广泛的处理覆盖度,结合这两种污水处理系统,通过规划污水处理系统的处理配给,达到“优水优用,水尽其用,点面结合,优势互补”的最小排放,最大利用的目的。

二、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的必要性

近十几年来,随着各个国家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的加大,与环境保护呼声的普及,水资源问题已成为当今重要的能源问题之一,据有关数据表明,全球有25%的人口面临着缺水问题,这引起了全球各个专家的注意,为了全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将水资源确保能成为全球环境系统中可持续使用的资源,是当今自然学家、经济学家、与政府部门共同奋斗的目标。在面临水资源紧缺的同时,水污染也随着工业与科技发展日益加重,成为了困扰我们的几大问题之一,来自于城市污水厂,城市径流和农业灌溉的水体污染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我国水资源排名世界第六,但是人均占有量却排在第110位,我国降雨量有着地域性现象,有些地方降雨量稀少,这导致有些地区水资源严重紧缺,解决水资源问题迫在眉睫。

城市排污是造成水资源污染的主要因素,也给城市水资源循环造成很大的影响,我国每年城市排水量高达200亿m3,这给城市生态系统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水污染事件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对人体造成不良的威胁,同时更会对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会间接制约经济建设以及社会发展。

污水在城市中排放量大比较稳定,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对污水的处理成本逐渐降低,处理周期也缩短了很多,经过处理后达标的污水可以进行水资源再利用,从而解决水资源紧缺问题,污水处理增加了城市水循环功能,加强了城市生态系统的健壮性。

三、 解决城市水现状的方法

解决城市水问题的主要途径有:开发新水源,开展动员城市节水,科学水资源利用等。其中的新水源开发可以采用地下水以及调水这两种方法,由于有些地区地下水位较低,如果不规划好进行盲目开采,会造成地面塌陷,引起更多的经济损失,而针对调水这种方法,会因为调水距离增加而增加开发成本。城市节水是通过将城市用水设施进行改进,以科学化的方法,即达到工业生产要求,又满足节能节水需求,推广节能节水器械,达到水资源的充分利用,但是这种方法需要整个社会的结构大幅度调成才能起到明显的节水效果,所以这种解决缺水的方法有待时间的考验,这是一个长期的工程。水资源利用的规划也是解决水资源稀缺的一种有效方法,可以分为雨水利用,污水利用和海水利用这三种,而对于雨水利用受季节性的限制,海水利用受地域性限制,所以当今城市水资源再利用问题集中到了污水再利用这个方向。

四、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系统构建的基本方案

传统的污水处理工艺大体为:“格栅+沉砂+一级处理+除磷脱氮活性污泥处理+加氯(紫外)消毒”。但经这种处理工艺处理后的出水主要应用为农作物灌溉。污水处理流程可以划分为预处理、一级处理、强化一级处理、二级处理、强化营养物去除的二级处理、三级处理和深度处理。由于处理技术与用水途经,以及再生水水质密切关联,所关系到的用水途径也与水质量标准密切相关,不同的处理方法会直接关系到水质处理效果,为了满足特定用水途径对再生水质的要求,多级处理方法往往得到广泛的应用。

可持续城市水环境系统建设以及水资源管理是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发展方向。我们在未来发展中应该将污水处理应用到更广泛的领域,使污水处理达到净化指标,充分利用成熟的新技术,向高效率,短流程,低成本的方向发展。确定新的水资源法规,促使新技术的形成,对病原菌、化学物质和痕量污染物的去除法规和标准的提出并完善。并将膜处理等短流程处理技术进行改进并采用,同时完善城市水务管理法规。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系统构建要素有以下几点:

1) 确保连续的水量

城市供水需求一般都是比较稳定的,如果能确保连续的供水量可以解决水源稀缺问题,而污水的排量在城市系统中也是比较稳定的,如果能将污水处理成再利用水资源,作为城市供水资源,在减少污染物排放的同时,对环境保护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 水质稳定

污染水中主要的污染物有三大种:悬浮固体(SS)、有机物(COD或BOD)和营养物(磷和氮),这些污染物是在净化污水到再生水资源过程中需要处理的因素,现在的城市污水处理一般采用一级处理+二级处理的流程来进行净化。

3) 低廉的成本

自各个国家对环境问题重视以来,解决环境问题一直占有国家支出的一定比例,这一现象表明,在污水处理的技术选择方法中,确保再生水产量与成本之间的调节,能有效在提供符合标准的再生水,并节省了成本。

4) 灵活的扩展性

在构建城市水资源系统的过程中,要注意回用尺度、回用位置、回用水质、回用途径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灵活性。

五、 小结

从当代整体发展战略上看,城市污水的开发利用具有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质量改善的双重属性,再生水利用不仅可以增加城市供水量,缓解城市用水紧缺,降低了水用户成本,对环境进行了改善,增加了能源利用率。所以,城市用水系统的改善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项工作,在未来的研究中,有待于开发更新的技术与方法,来完善城市用水规划,做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西安市水务局. 西安市国际化大都市水资源保障研究报告. 2010(09):11-12

[2] 张杰,李冬.城市水系统健康循环理论与方略.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0,42(6): 849-868.

[3] 沈瑞.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研究.硕士论文.2010(05):22-25

城市的再生 第7篇

关键词: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现状水平,资源化水平中

一、项目研究背景

目前, 在基于我国国情下采用的建筑垃圾处理模式显得规模过小, 大规模资源化实现推动力不足, 虽然取得了很明显的成绩, 但是与发达国家的处理技术水平和规模化的程度相比, 我国的发展现状就显得比较滞后, 我国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基本问题。就目前而言我国尚面临着以下几点较为常见的问题:

1.缺乏先进的施工工艺, 而且设备落后, 功能欠缺。目前, 填埋处理仍然是主要处理方案, 甚至是随意倾倒, 对环境和社会的统一协调造成了极大的不利影响, 制约力过小会对环境污染问题和资源的浪费问题造成更深远的影响。

2.国家支持建筑垃圾资源化相关的法律法规较少, 法律体系仍不完善, 另外对建筑垃圾资源化提供的资金支持较少。普通市民对建筑垃圾利用方面的意识相对淡薄, 无法最大程度上刺激该产业的发展。

3.由于建筑施工中的施工方法不当和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欠缺, 再加上许多建筑工程的机械化程度较低, 导致建筑垃圾的产生量超过了预期的标准。

二、国内外现状对比

1.国外发展现状:最早进行建筑垃圾综合处理的国家是美国, 美国在20世纪初就提出要对修筑公路而产生的废旧沥青进行回收利用;在一百年左右的时间, 美国通过政府支持的科学研究, 使得这项可持续发展的项目越来越完善, 形成了完善的政策和管理体系, 甚至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来支持, 使得建筑垃圾再生利用几乎完美, 同时美国也开发了非常先进的废旧沥青混凝土回收利用技术。例如美国的CYCLEAN公司的微波技术, 通过对道路开挖的建筑垃圾的利用, 达到100%回收再利用。在质量保证的情况下, 节约了33%的成本。

还有比较重视资源再利用的国家就是日本。日本是个岛国, 国土面积非常小, 这两点对于日本的自然资源来说限制非常大, 尤其是稀缺资源。日本现在也是建成了非常完善的资源再利用体系的国家之一。早在上世纪, 资源稀缺的日本就很重视建筑垃圾的回收再利用, 开始建立相关建筑垃圾处理的法律。由于日本非常重视建筑垃圾资源回收再利用, 这项措施使得日本在短期内就在资源回收再利用方面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例如, 在1977年, 日本政府制定了《再生骨料和再生混凝土使用规范》, 而且大力推行, 并在全国建立起处理混凝土垃圾的再生加工厂, 生产再生水泥和再生骨料。

德国也比较重视建筑垃圾的回收再利用, 在德国, 混凝土再利用率有希望在近期突破80%。还有就是德国的西门子公司, 该公司开发了一项能将垃圾中的各种可再生材料几乎完全再分离出来的技术, 该技术就是干流燃烧垃圾处理工艺。在新加坡, Semb Corp公司通过电脑化和输送带的模式, 把拆除建筑物得到的建筑垃圾循环, 然后处理成各种资源, 如铁、木材、纸皮等, 建成了日处理能力3000吨的建筑垃圾处理厂。

2.国内发展现状。相对于外国建筑垃圾的资源利用率和处理方法来看, 我国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只是处于萌芽发展阶段, 既没有科学的处理方法也没有合理的法律保障, 以至于某些城市周围出现了大量垃圾堆积的现象。

目前我国在建筑垃圾回收应用方面做的工作还比较少, 并且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规模化和正规化。我国建筑垃圾的首次规模化回收利用是在2007年的一次商务区工程建设中将建筑垃圾回收利用于基础建设, 此次回收的建筑垃圾超过15万吨, 对于我国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的工作起到巨大的推动意义。另外, 北京一家城建公司也对建筑废渣进行了回收, 回收后的废渣经过特殊处理可以用于砂浆抹面和替代混凝土垫层, 废渣重新利用后使用的工作面积约3万平方米, 大大节约了建筑成本。

在国家政策上, 我国中央部门都努力投身于建筑垃圾资源化的工作当中, 国家发改委在出台的相关文件中提出, 我国的建筑垃圾要在2015年之后实现30%以上的利用率。为了执行和响应国家的相关政策, 我国各地区也为实现建筑垃圾的资源化付出巨大努力, 例如深圳和北京就较早出台了建筑垃圾地方管理法规和生活垃圾管理条例, 并作为政府的首要工作进行。

根据以上情况可以看出, 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利用处在方兴未艾的状态, 虽然我们要向西方国家学习有效的处理方案和措施, 但是不能生搬硬套, 我国应该根据我国的实情制定符合我国发展现状的再生利用政策。

三、城市建筑垃圾资源化水平的提高

与国外处理建筑垃圾的技术以及资源化的程度相比, 我国在这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为了促进我国建筑垃圾再生利用以及资源化水平的提高, 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强化工作。

1.强化科学研究, 提升国内技术水平。建筑垃圾资源化的实现既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 也需要科学合理的技术方案支持。我国可以根据国外的技术处理方案并结合我国的国情提出符合我国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方案。我国也可以从“量”的减少上想办法, 从建筑垃圾的形成和出处进行限制。

2.强化法律法规, 通过制定相关法律, 将建筑垃圾的回收再利用提上章程。通过对垃圾合理有效的分类, 不仅仅是简单的分类, 要做到物尽其用, 达到对各种各样的建筑垃圾的充分利用。建立具有相应技术基础的垃圾回收再利用工厂, 使得建筑垃圾有专门的工厂来消化处理。国家可以对相关的先进单位进行嘉奖, 刺激其他单位加入到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的行列中来。对于刚刚起步的建筑垃圾再生工厂, 国家财政可以给予适当的财政支持或者补助, 支持这些企业渡过初期的难关。如果相关法律颁布之后, 国家应加强法律的执行力, 通过严格的监督来保证法律的力度, 确保相关单位能够依法办事。

3.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人们垃圾资源化的意识。要让相关技术人员和工作人员意识到建筑垃圾的巨大价值, 推出一定政策以鼓励人们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的工作, 同时也要鼓励全社会使用再生产品以提高工作效益。

4.加强政府扶持力度。政府要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引导和优惠, 要发挥主导、协调的作用, 总体上加强各方面的再生利用工作。

四、结语

建筑垃圾作为各种建材产品废料的混合物, 未加处理直接填埋, 不仅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而且也是资源的巨大浪费。因此, 将建筑垃圾进行再生利用, 实现并扩大其产业化的规模尤为重要, 同时还要对此方面进行长期宣传, 从而能够增强广大民众的环保意识, 营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袁志平.城市建筑垃圾再生利用对策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1 (5) :107-108.

[2]薛菊.建筑垃圾利用的现状研究[J].中国建材科技, 2007 (4) :9-11.

[3]白建明.建筑垃圾回收与利用[J].山西建筑, 2011 (35) :188-189.

[4]李南, 李湘洲.发达国家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经验及借鉴[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2009 (2) :41-43.

[5]刘数华.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综述[DB/OL].http://scitech.people.com.cn/GB/25509/58105/118897/7089275.html.人民网, 2008 (4) :41-46.

浅析城市的扩张与旧建筑的再生利用 第8篇

目前全世界已经有很多旧建筑改造的成功案例, 例如法国巴黎的卢浮宫, 美国纽约大中央火车站, 日本札幌啤酒厂, 德国国会大厦, 布拉格尼德兰大厦等。近些年在我国很多城市也逐渐重视发展旧建筑改造项目, 例如北京的798艺术区, 广州上下九路步行街, 上海“新天地”旧城改造项目等, 越来越多的老建筑被保存下来, 并注入了新鲜血液, 赋予了新生命, 成为了区域的新地标。

如今正在改造装修的北京冬奥组委办公区位于首钢北京园区西北端的石景山脚下, 值得一提的是, 它由多座炼铁原料区筒仓改造而成, 是集办公、商业于一体的工业遗存项目。厂房改造尊重了原有的建筑特色, 保留了原有的工业框架结构, 并遵循绿色建筑理念。设计师在筒仓墙壁上新增加了采光窗设计, 以玻璃观光梯作为两个筒仓之间的连接, 室内用钢结构按照办公需求新增加了楼板, 大大增加了室内的使用空间。更为注意到是, 设计师将1号筒仓的地下部分改造成工业遗产展厅, 将工业时代的历史进程展现给了观众。在筒仓的顶部设计了通廊, 可以作为观光平台和餐厅, 地下部分为创意休闲广场, 丰富了空间的使用功能。

改造项目不仅仅在节能、节水和建材选用方面凸显了绿色环保理念, 在高科技方面也有很多植入, 例如太阳能光纤照明、光伏发电、无负压供水系统、雨水收集装置和利用系统等先进节能技术, 景观路铺装使用了有园区拆除的建筑垃圾烧制而成的再生透水砖, 起到了减排效果, 这一系列的措施使得整个新厂区变成符合国际奥委会要求的可持续发展、节俭办赛的理念。

许多开发商企业也参与到了城市旧楼改造的行动中。在曾经工业繁荣的老东北沈阳, 万科集团于2010年收购了一块旧军用工厂, 其中有一个水塔, 开发商在规划小区住宅的时候将这座水塔保留, 并聘请了建筑师将其再设计, 保留了其外观, 新开了很多窗口作为采光, 在内部运用了很多与原建筑材质相同的红砖进行了加固和改造, 将其变成了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新标志, 这座建筑也成为了周围社区的公共活动空间和艺术展厅。

这些成功的案例都说明了旧建筑改造能够节约现有的社会资源, 达到了意想不到结果。通过这些案例, 我们可以将旧建筑改造做一些方法分析, 可以总结出一系列的设计规则。

1.新旧建筑统一设计形式

新建筑可以继续延续旧建筑的设计风格, 语言符号。旧建筑往往由于时代限制, 很多功能无法满足现代的使用需求, 这样就要为其增加功能空间, 以附属建筑体的形式与旧建筑行程连接, 可以是水平方向的, 也可以是垂直方向的。增设天窗来弥补采光不足的条件, 增设通透的电梯和扶梯来解决交通问题, 利用醒目的标识信息引导空间流线。细节上可以从图案、颜色、材料等方式进行仿造或相类似的手法作为代替。

2.新旧搭配整合对比

在新建筑与旧建筑之间建设共同的过渡区域, 可以是一个长廊, 也可为一个广场, 将新旧两个符号连接起来, 使其在空间中融合到一起, 可以避免新旧建筑直接挨在一起所产生的强烈矛盾冲突, 同时又丰富了空间的动线方式, 也增添了其他活动场所。新建筑可以按照当代的设计形式, 突出前卫的设计理念, 从而将旧建筑的特色凸显出来, 如此对比手法将新旧界面变得更为生动。

在一些城市和企业机构对旧建筑进行改造和保护的同时, 也有一些城市仍在盲目的扩建。不断拔地而起的新政府大楼, 奇形怪状的公共建筑, 无限制扩长的居住小区, 这一切似乎成为衡量城市发展的新标准。宽阔的马路上看不见很多车辆, 居住小区对面是未开发的菜地, 公交车站成为摆设, 夜里除了星星和路灯只有稀疏房间里亮灯, 近些年有多少个类似“鬼城”不断出现, 然后导致经济急速退化, 最终不得不再次拆改, 换来的是痛苦的教训, 此类案例比比皆是。

所谓城市化的建设, 城市的扩张, 就是要有规划, 符合城市的实际和基础, 一步一步理性的成长。相比旧城的改造, 需要耗费更多人力、物力、时间, 因此不会立即见效, 与其修缮不如开疆扩土来的直接, 很快就能实现想要的结果。甚至有的城市盲目效仿那些将政府迁移到新区的城市, 熟不知那些城市的根基和历史, 以及发展需求是符合这种规律的, 盲目的效仿则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例如缺乏配套设施, 交通路网建设断层, 资源分配不均, 没有强有力的支柱产业, 甚至不考虑长久的发展空间, 这一系列弊病都是目前大多数城市盲目扩张的症状。

综上所述, 旧建筑的改造应该被大力提倡, 在改造的过程中要科学的使用各种装饰材料, 必要的高科技植入, 合理考虑空间布局, 最大化的使用建筑空间。城市不应该以追求表面建设和速度规模来作为衡量发展的水平, 更应该回归理性, 减少能源与材料的消耗, 同时应该充分利用历史资源, 加强城市人文精神和文化底蕴的建设。

摘要: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 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 我们更倡导旧建筑的再生利用, 可通过几种固定形式对旧建筑进行设计改造, 使新旧建筑能够融合在一起, 提升空间的使用效率。政府和开发商企业应增加可持续性的绿色设计, 一味地盲目扩张将失去城市本身的历史特色, 城市建设应回归到理性的发展规律, 做到有规划性的建设。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旧建筑,再利用,城市扩张

参考文献

[1]陈宇.建筑归来:旧建筑改造与再利用精品案例集[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11

[2]费德尔.Lofts风格设计[M].李瑞君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1

城市的再生 第9篇

关键词:城市边缘空间,景观保护,保护与再生

兰州市是甘肃省省会, 位于东经108°36′~104°34′, 北纬35°34′~37°07′, 全市人口314.25万人, 其中城镇人口207.35万人, 年降雨量324.85mm, 年蒸发量达1486mm, 为降雨量的4.5倍, 降雨量少而集中, 年变化率大, 属于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兰州市年平均气温9.3℃, 年平均日照时数2446.6h, 无霜期180d。

兰州市是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确定的首批建设的重工业城市之一, 经过五十年的发展, 形成了以石油化工、有色金属、机械电子、建筑建材、轻工纺织、生物制药为主体的工业格局, 是中国西北地区最大的石油化工基地。兰州市又是中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相联系的交通枢纽, 陇海、兰新、包兰铁路交汇于此, 现在又开工建设兰渝铁路和兰新二线。连霍高速、京藏高速、109、212、316、309、213等干线公路以该城市为圆心放射状分布, 是新疆、青海、西藏等省区通讯讯号的中转站和门户。

兰州市具有悠久的历史, 距今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兰州产生了辉煌灿烂的马家窑文化, 历经马家窑、半山、马厂三个类型期, 持续千余年。秦始皇三十三年, 秦设榆中县于兰州东部, 从此开始了2222年的行政建置史和城市建设史。西汉武帝时在兰州西部设金城县, 兰州始有“金城”之名, 汉昭帝时设金城郡。隋开皇元年置兰州总管府, 兰州之名使用至今。明朝建文元年, 肃王府自甘州迁兰, 兰州成藩王驻节之地。清康熙五年, 陕甘分治, 兰州成为甘肃省省会, 清乾隆二十九年, 陕甘总督府移驻兰州, 兰州成为西北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中华民国三十年, 设兰州市, 民国和新中国成立之后, 兰州一直为甘肃省省会。

1 兰州城市边缘空间和景观的主要特色

兰州市位于中国西北黄河上中游黄土高原地带, 市区海拔1520m, 与市区南部皋兰山最高峰相对高差600m, 黄河自西向东纵贯市区, 形成了兰州市两山夹一川沿河带状组团式的地形特点。

兰州北部的山地丘陵景观是马雅雪山北支东延的北部石质山地伸入白银、皋兰后受弧形断裂控制, 而形成的向东北弯曲的弧形山地, 主要是黄土覆盖的梁峁丘陵, 主要山峰有仁寿山、白塔山, 其中白塔山最高峰九州台海拔2067.2m, 为兰州北部最高峰。土石山地由上下两部分构成, 山体下部基岩裸露, 主要为早白垩纪与老第三纪紫红色砂、砾岩构成, 其次为长城纪皋兰群结晶片岩、石英岩;基岩上覆盖有薄厚不等的黄土, 大部分1~10m, 局部超过300m, 如九州台。由于兰州北界为金城关断裂带, 故形成了许多断陷峡谷和阶地河川, 其中的大砂沟、安宁堡砂沟等相间于崇山峻岭间, 形成了高低错落的北缘天际线, 而九州台是仅次于皋兰山的兰州市区第二高峰, 《大明一统志》载:“九州台山, 在兰县黄河北五里, 其形峭拔直上如台, 登之可以远望。”

兰州南部山峰及峡谷, 是南部兴隆山—七道梁北麓黄土山梁被黄河切割后形成的陡峭山峰和峡谷, 由于是兴隆山北缘断裂带, 加之黄河的冲积切割, 形成了的兰州市区的最高峰—皋兰山, 海拔2129.6m和大小不等的阶地, 如兰工坪、范家坪、彭家坪、华林坪等, 最高台坪高出河床120~170m。主要的山峰有皋兰山、龙尾山、狗娃山、关山等, 主要峡谷有雷坛河谷、七道梁河谷等。皋兰山西起龙尾山, 东到老狼沟, 形若蟠龙, “高厚蜿蜒, 如张两翼, 东西环拱州城, 延袤二十余里”。七道梁主峰关山, 海拔2593.4m, 北坡基岩裸露、灌木丛生, 南坡黄土覆盖, 坡度平缓, 多为人工梯田。

从市区南北两山的自然植被来看, 具有显著的温带性、过渡性和山地植被明显的替代性, 属于干旱草原向荒漠草原的过渡带。原生植被以荒漠草原植被为主, 由多年旱生丛生的低矮禾草、旱生灌木和小半灌木等组成, 其建群种有本氏羽茅 (Stipabungeqna Trin) 、短花针茅、骆驼蓬 (Peganum Harmla) 、猪毛菜 (S.collna Pall) 、芨芨草 (Achnatherum splendens) 、阿尔泰紫苑 (A.altaicus Willa) 、耐旱蒿属和旱生小灌木红砂 (R.Soongorica) 、狭叶锦鸡儿 (C.stenophylla) 、西伯利亚白刺 (Nitraria sibirica) 、野生枸杞 (L.chinense Mill) 等。

人工植被针叶树有:侧柏、千头柏、圆柏、祁连圆柏、油松、华北落叶松、獐子松、白皮松、华山松、雪松、云杉、青扦等;阔叶树有:河北杨、新疆杨、北京杨、胡杨、旱柳、垂柳、白榆、垂榆、蒙古黄榆、新疆大叶榆、合欢、国槐、刺槐、龙爪槐、红花刺槐、臭椿、香椿、火炬树、文冠果、五角枫、白腊、沙枣等;经济林树种有:杏、桃、樱桃、桑、苹果、梨、枣、核桃、花椒、葡萄等;灌木有黄刺玫、月香、紫穗槐、锦鸡儿、柽柳、白刺、花棒、沙棘、丁香、金银花、枸杞等。

经过近一个世纪的绿化, 兰州市南北两山已经形成了22011ha的生态景观林地, 环绕城市市区。这些生态景观林地不但涵养水源、遏制水土流失, 增加城区空气湿度, 而且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自然景观, 其丰富的植被类型使季相色彩变幻多姿, 且吸引众多的野生动物栖息于此, 树影摇曳, 山花迎风, 好鸟时鸣, 山岚飘舞, 市民驻足居室阳台或一出城区, 便能领略大自然的美景。

兰州城市边缘的自然景观极具浓郁的地域特色, 从明代起, 人们就总结出了许多美景。上世纪八十年代, 被确定为兰州的十大景观, 它们是:兰山烟雨、五泉飞瀑、白塔层峦、芳州思燕、栖云耸翠、天斧沙宫、丝路金波、红雨流丹、花海玫香、石壁泻珠。这些景观与兰州城市边缘空间联系非常紧密, 除栖云耸翠、石壁泻珠、花海玫香位于城市远郊区外, 其余景观均在城市规划建成区内。大自然赋予这个城市的天然景色使她更为美妍迷人。

在兰州的城市边缘山麓, 许多名胜古迹历史久远、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五泉山公园建于皋兰山麓, 从明代起就佛寺兴盛, 鳞次栉比, 而白塔山景区始建于元代, 建筑依山就势, 飞阁凌空, 形成了著名的“白塔层峦”景观, 三台阁, 金天观、仁寿山从清代起就是人们游赏观景之地, 特别是三台阁, 高耸市区最高峰皋兰山巅, 是兰州的最高点, 登此阁, 可俯视金城 (兰州古称) 全貌, 眺望九曲黄河, 为兰州观景的胜地, 不论是市民, 还是外地游客莫不以登临此阁为快。

上述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形成了兰州市独具特色的城市边缘空间, 这就是起伏的山峦形成了城市的屏障, 蜿蜒的山脊构成了美丽的天际, 丰富的植被孕育着自然的生命, 中西兼具的文化传承着历史的文脉, 滚滚的黄河形成了独一无二的景观走廊。

2 兰州城市边缘空间和景观保护

纵观许多城市的建设, 特别是国内, 建设性的破坏时有发生, 那些大自然造就的优美景观和有机的空间联系往往被破坏得支离破碎, 有些已经造成了万古不复的遗憾, 这对一个城市来说是极大的损失。因为城市空间景观只有形成了有机和谐的联系才能体现出它的美的潜质, 最理想的城市景观应当是城市建构筑物与自然物“镶嵌式共生”, 某种程度上与霍华德强调的田园城市有相似之处。

保护城市边缘空间与景观首先必须要有一个科学而合理的总体规划, 把城市边缘空间与景观的保护用法的形式予以明确, 使建设者有法必依、违法必究, 尽量减少人为的破坏。其次要加强对城市边缘空间与景观的理论与应用研究, 甚至可以分不同类型的城市确定基本相似的模式, 以便行事有所规矩。再次就是要加强对城市规划的执行监督力度, 凡是破坏或有损于城市边缘空间与景观的城市建设应不立项、不批准, 从源头上把住破坏之风。

那么, 兰州城市边缘空间与景观的保护主要有哪些方面呢?笔者认为, 应突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地形地貌的保护。地形地貌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贵财富, 也是一次性资源, 一旦破坏, 便无法恢复。兰州市区周边群山起伏, 群岭如浪, 峡谷、阶地、川塬纵横于崇山峻岭间, 复杂而多变。在市区西部的安宁区, 还有大面积的丹霞地貌, 那些鬼斧神工的地质造型, 历经千百万年的风雨洗礼, 千奇百怪, 胜似天上宫阙, 故被命名为“天斧沙宫”。而南北两山山角线, 因为两条断裂带的影响, 峭壁直立, 险峻异常, 起伏的山脊宛若飘动的丝带, 为城市周围划出了极具动感的界限, 这些都是难得的环境因子, 保护好它们才会使兰州更具魅力。

但是, 建设性的破坏时有发生,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城市东北过境高速公路削山占地, 山脚被削30~50m以上, 黄河削壁裸露无遗, 已经成为硬伤。 (2) 过境公路大桥横穿黄河湿地, 原来鸥鸟、天鹅翔集的栖息地被占。 (3) 白塔山巅铁塔高耸, 犹如两个钢铁巨人站在元代白塔身后, 破坏了原来白塔的雄姿。 (4) 一些多层建筑已经漫延上山, 使山地风景亦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 丢失了山野之趣。

杜绝上述的建设性破坏不再发生必须有一个好的规划, 在规划的基础上制定颁布一系列地方性法规, 用立法的形式来约束破坏性建设;把城市边缘空间确定为城市公共绿地和生态绿地, 限定建筑物、构筑物的性质、体量、色彩、风格, 划定用地性质, 这样, 有可能使保护工作取得实际效果。而对于已经遭受破坏且尚能恢复的, 要采取相应措施, 予以恢复, 或者由破坏者拿出资金, 由政府统一恢复。

3 兰州城市边缘空间和景观的再生

对于一个城市来说, 空间和景观的再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再生”的含义尤如凤凰涅槃, 通过营造, 创造出新的合乎自然的边缘空间与景观, 这就必须有“再生”的政策、资金、方法, 从而创造出新的边缘空间与景观来。

就兰州来说, 再生的难度更大, 但并不是无计可施。第一, 大力营造环城且植物群落协调共处的城市森林。在已绿化南北两山22011ha的基础上, 在国家西部生态环境和退耕还林政策、资金扶持下, 将市域400200ha可绿化用地绿化起来, 形成城市周边大面积的生态林网, 改善相对脆弱的城市环境, 使城市边缘空间和景观得到新的拓展。第二, 实施西进东出的规划战略, 组团式布局城区, 形成山城相依的格局。兰州东、西有较大面积的城市发展用地, 虽然山峦阻隔, 但可形成山中有城、城中有山的格局, 这样布局, 可使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锲共生, 将飞地用交通线联系起来, 是比较理想的规划建设思路。第三、生态立市, 建设山水城市。就是在市区规划建设点、线、面相结合的城市绿地系统, 将黄河40km市区段建设景观轴线, 在城市低洼阶地拓展黄河水网。对于城市边缘的南北两山, 提高绿化水平, 完善植物种类, 增加基础设施, 定性为公园游憩用地, 杜绝开发建设, 保护自然植被和地形地貌, 使之充分发挥城市森林的生态调节、观光旅游作用, 成为城市的“立体画屏”。

城市边缘空间和景观的保护与再生, 是一项复杂且投资巨大的工作, 在科学规划的指导下需要一代代人坚持下去。随着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 城市边缘空间和景观的保护越来越艰难, 特别是随着城乡空间一体化的发展, 城市边缘越来越模糊, 城市边缘不断位移, 这是保护最大的难度。当然, 作为兰州来说, 城市边缘空间和景观相对比较明晰, 这对于保护和再生都是有利的。我们的目标是:城郊森林化, 城区花园化, 这样坚持做下去, 城市边缘就形成独具特色的空间和景观, 从而实现“让城市环抱在森林中, 让人们生活在花园里”的蓝图。

参考文献

[1]编委会.兰州市志.自然地理志[M].兰州:兰大出版社, 1999.

[2]编委会.兰州市志.园林绿化志[M].兰州:兰大出版社, 2001.

[3]兰州市人民政府.兰州市总体规划, 2003.

城市的再生 第10篇

1.1 城市工业废弃地与城市棕地

工业废弃地指的是废置不用的工业生产用地以及与工业生产相关的交通、运输、仓储用地。[1]废弃的钢铁厂、汽车厂、仓库、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铁路站台等均属于此类用地。美国也称工业废弃地为棕地, 美国国家环保局认为棕地是废弃的、闲置或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工业或商业用地及设施, 由于场地自然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利用率极低, 同时大量的工业构筑物及废弃物遗留在场地中, 在土地的再开发和利用过程中, 因而存在着客观上的或意想中的环境污染而比其他用地开发过程更为复杂”[2]。场地的污染物对周边地区的居民构成了直接或间接的威胁;高大的烟囱、残破的厂房等工业设施严重破坏了城市形象。因此, 在最小干扰原则的指导下, 以最小的物质和能量消耗重新开发利用场地, 恢复场地的生态系统和过程, 恢复场地景观已成为我国城市景观发展中的重点之一。

1.2 城市产业再生中的景观再生与恢复

城市产业的再生表现为产业结构的调整、产业形态的升级和产业空间的置换。空间置换的结果在城市区域出现了一些利用率极低或未及时得以利用的废弃土地, 因而对城市形象、经济发展、社会生活及城市生态环境产生了不良影响。20世纪80年代, 欧美的一些政府和公益组织开始关注城市废弃地的再利用, 美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关于城市废弃地更新改造的法案。经过20多年的发展, 到20世纪后期, 美国城市废弃地再利用进入成熟期, 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3]。如哈佛大学, 陆续召开了一系列的国际会议讨论棕地的发展。

2 城市工业废弃地景观再生的技术框架

2.1 功能导向下的废弃地景观再生过程

与一般场地分析不同, 废弃地景观再生不仅要关注可达性、交通、现有基础设施、场地微气候、植被条件、场地地形等因素, 更需要对场地所在区域的大环境作出评估, 关注场地带来的潜在污染和破坏, 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制定环境标准和规划设计措施和导则。具体包括: (1) 工业废气地改造利用之前, 环境工程师或者特别机构首先对场地的现存要素和环境因素做出全面的调查分析。 (2) 制定出场地合理的恢复计划。每个场地的恢复计划并不是简单的流程操作, 而是根据场地最终用途来制定恢复计划, 从而降低不必要的费用, 也可以避免由于对场地过度的改造而引起的破坏。改造后成为新的工业区域就可以放宽环境治理的标准, 分期完成污染物的治理, 延长时间周期;改造后作为学校、居住区、商业区的地块必须经过严格的环境评估, 对区域污染物进行专项处理, 以避免污染物对人类的直接威胁。 (3) 分析场地的污染类型, 有助于规划设计人员针对性采取合理的治理措施。 (4) 废弃地景观再生的核心主要包括污染的土壤和水体、受损的生态系统、废渣堆以及场地构筑物以及社区人文生态系统修复等。

2.2 土壤污染治理与景观再生

土壤污染多为多重交叉污染, 相对于传统的化学或物理清除方法, 生物修复的效果对环境更为友好且长期效果更佳。工业废弃地的土壤污染物多为有机物污染和重金属污染。[4]生物修复方法包括: (1) 微生物的分解。自然界中有许多生物能够分解或者吸收这些污染物, 如中间苍白杆菌 (Ochrobactrum Intermedium) 等微生物可以降解化石燃料所产生的多环芳烃。 (2) 植物生长特性及对金属离子的偏好。一些深根植物由于生长过程中需要吸收大量的水分, 因而可以利用其生长过程中要吸收地下水的特性治理地下水的污染。一些植物生长在特殊环境中, 对特殊重金属具有富集和指示作用。在美国一些硝化物污染的场地治理中, 常常利用白杨等深根植物治理场地的硝化物污染。

2.3 水体污染治理与景观再生

集水池、水渠等工业废水及设施是废弃地污染最为严重的类型。污染物质可能通过这些区域逐步渗透和扩大影响范围, 进而污染地下水。在重力作用下污染物会集聚在水体的底部, 形成沉淀层, 并与湖底的泥土和沉积物结合, 形成一个新的极度脆弱的生态系统。对水——土——物的任何作为都将导致二次污染或异地污染 (污染转移) 。因此, 可以在维持场地水体生态系统的基础上, 在尽可能不干扰环境的前提下, 引入新的物种, 建立新的生态过程, 丰富生态系统结构, 增加系统的抵抗力, 逐步完成水体治理;同时将不必要的硬质化区域逐步恢复成自然生态空间, 通过强化生态空间的作用过程和复杂性, 恢复场地自然结构和功能。

2.4 生态系统的恢复与场地精神再生

场地调查分析极其重视场地对周边环境的潜在影响, 场地生态系统恢复应建立在区域背景环境的基础上: (1) 当生态系统处在可接受的破换程度内, 规划设计人员就应该尊重现有生态环境的前提下, 尽可能减少规划设计对系统的不利影响并消除对场地的不利影响, 保护生态系统中的关键性物种, 也可以适当引入一些新的物种, 丰富生态系统的组织结构和功能; (2) 如果生态系统受到超过承载能力的破坏, 规划设计人员可以在对周边环境分析的基础上, 结合场地的生态安全要求、最终的使用需求建立新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恢复不仅仅是植物的配置, 更重要的是能量流、信息流、物质流等生态过程。 (3) 在场地恢复中, 努力将土地历史、土地记忆和土地感知融入生态修复之中, 形成自然与人文社区共同发展的整体生态系统。

2.5 工业设施的再利用与景观再生

场地留存的工业厂房、集水池、矿坑、铁路等工业痕迹不仅具有技术美学的价值而且还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它记录了工业技术发展的历史、工业生产的流程、制造工艺等历史信息。工业设施的处理一般有四种模式: (1) 清除那些破败且无很大历史价值、美学价值的工业设施; (2) 整体保留较高价值的工业遗迹及其周边环境; (3) 局部保留能够代表场地特征的典型遗迹, 如水塔改造为游客眺望的场所, 高架铁路改造成步行道。这类设施常常会成为场地的标志物, 成为最受人们欢迎的场所; (4) 保留或者重新组合遗迹的构建元素, 如由场地废弃的机械组合成的雕塑等。如美国丹佛市污水厂公园大胆地保留了部分构件, 将这些构件做成雕塑, 展现和纪念场地曾经具有的景观历史。

2.6 工业废弃材料利用与景观再生

工业生产过程往往会产生大量的工业废弃物, 工业废弃地再开发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对于这些废料, 景观设计师别出心裁地加以利用: (1) 一些材料可以重新再加工作为新的建筑材料, 如废弃的砖瓦等可以打碎后作为道路铺装材料; (2) 一些废弃的钢板可以作为景观盒子, 如一些景观道路上会矗立一个大型的景观盒子等景观小品, 这些小品常常被重新涂色, 以突出其视觉特征; (3) 一些废弃的机器零件可以设计为雕塑或者场地的新设施;上世纪60年代兴起的大地艺术也可以作为废料处理的一种方式, 尤其这种方法使用的材料可以完全是一些废弃材料, 同时又能通过艺术的形式强化场地的文化历史。

3 美国城市工业废弃地景观再生的案例分析

3.1 飘动的河谷:梅诺莫尼 (Menomonee Valley Industrial Center) 河谷工业中心区景观再生设计

3.1.1 项目概况与特征

项目位于密尔沃基市 (Milwaukee) 的西部, 曾被视为“威斯康星州最大的眼中钉”, 为该市最大的棕地, 这里曾是一个重工业区, 产业以铁路制造业等为主, 曾是美国第三大铁路制造基地。场地的南北边是居住社区, 梅诺莫尼河贯穿场地南部区域, 一条高架桥南北方向贯穿场地;场地土壤污染物主要是砷和石油, 生态系统尤其是沿河两岸的生态系统严重退化;场地遗留大量的工业设施及废弃物, 大量地块因污染而不能直接使用, 场地与周边社区的联系不佳。

3.1.2 规划设计目标和原则

针对现状问题, 景观规划设计师确定了一系列的目标:治理污染的土壤, 雨水的生态处理, 恢复场地生态系统, 增加场地与周边社区的联系, 工业设施的再利用等, 整个项目的开发包括一个社区公园和轻工业区。规划的社区公园的功能在于强化场地周边社区的联系, 提供游憩娱乐空间, 同时担任区域雨水的收集、净化以及对洪水的控制 (图1、2) 。

针对以上目标, 规划师首先确定了四个原则: (1) 社区公园内自然景观的恢复与营造, 恢复沿河两岸的生态系统, 将其作为公共绿地, 为本土生物提供多样的栖息地; (2) 运用生物净化及土壤过滤等生态方法清除水体中的污染物; (3) 将雨水控制系统与整个场地的景观水体相联系, 在为人们提供水体景观的同时最大化利用场地; (4) 根据场地不同利用方式确定污染土壤的处理方式及地下水保护策略。

3.1.3 景观再生设计

(1) 土壤污染治理。由于土壤污染严重, 规划师铺设了一层新鲜土壤, 保证植物能够在场地内正常生长, 通过植物的吸收及微生物的分解逐渐降低污染物的浓度。对于部分地区, 由于土地利用要求很高的环境质量, 因而规划师采用移除或者封存污染土壤的方法。

(2) 雨水循环利用与处理。公园的水体处理系统包括两个洪水调节区 (stormwater management areas, SMA) 及一个沼泽林 (图3) 。水体处理包含三个步骤:一是将周边地区的水体排放到水体处理区, 处理区内集合自然地形设计一系列的小池塘, 让一些悬浮物质在这些池塘内初步沉淀下来;二是初步处理的水体随地形流进附近的人工湿地内。在湿地层下面设计一层由特殊土壤组成的保护层以减少污水对地下水的污染。湿地土壤中掺进少量废弃的水泥废弃渣, 这些细碎且表面粗糙的水泥块能够增加土壤的渗透能力。通过湿地内的植物及土壤的过滤进一步降低水体的污染物浓度。三是湿地处理后的水体排放到沼泽林地, 再经过植物及土壤的过滤后排放到河内。这个水体处理系统同时还兼顾储存洪水的防洪功能, 这也是规划设计要实现的一个重要目标。同时由于雨水处理系统与公园的其他功能区相联系, 游客可以在休息、散步、运动时直接看到水体的处理过程[5]。 (3) 湿地设计。由于场地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储存雨水, 因而湿地是规划设计的一个重要任务, 整个区域的湿地可以分为两大类型:表层流湿地和渗透湿地。表层流湿地内生长的一些水生植物能够沉降悬浮固体颗粒, 矿化某些有机物等功能;渗透湿地的沉积层相对较粗, 土壤的通透性较好, 废水可以通过重力作用进入沉积层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为了避免污染水体对地下水的污染, 沉积层下部有一层渗透性很低的封闭层。 (4) 群落生态设计。整个公园植被的恢复不仅仅为人们提供游憩服务, 同时也强调这个场地对河谷地区的生态功能。整个公园的植物群落类型丰富, 不仅包括滨水植物群落, 还有湿地群落以及场地现存的能够自我维持的生态系统。在运输雨水管道的出水口处, 不仅种植了大量的植物, 同时还保留了周边已存在的生态系统。由于社区公园北部存在大量的游戏场地、水池及湿地, 因而这一区域树木成簇状种植。雨水处理区的树木以本地的落叶植物为主, 沼泽林的树木则是常绿植物与落叶植物混合种植。社区南部沿河两岸的植被群落相对丰富, 为本地物种提供多样性的生存环境。 (5) 工业遗产景观再生。由于场地遗留的大量铁道以网络的形式覆盖整个场地, 因而步行道和自行车道随着铁道而展开。场地北部遗留下来两个大烟囱, 它们见证了曾经辉煌的工业史, 也是唤起人们对过去工业文明回忆的事物, 因而景观设计师将其保留下来进行艺术化处理, 并与场地地形结合设计不同的活动空间。如今这里已成为最为热闹的地块。艺术化的垂直竖立的烟囱、作为步行道一部分的高架道路犹如一个画框, 为居民提供了一副景色优美的风景画 (图4) 。 (6) 废弃物再利用。对于废弃物, 景观则尽可能将其变废为宝, 如用废弃树木做成野餐餐桌, 用污水管道制成坐凳, 一些建筑废料被打碎作为渗水层的一部分, 玻璃也被重新利用, 拼成优美的图案。

3.2 生命的景观——清水湾公园 (Fresh Kills Park) 景观再生设计

3.2.1 项目概况与特征

清水湾公园位于纽约斯塔滕岛西侧, 原为一个垃圾填埋场, 场地主要包含六个高度不同的由垃圾堆砌的山丘以及若干湿地, 911事件后产生的建筑垃圾陆陆续续运输到这里。场地过去为潮汐湿地, 是候鸟迁徙过程中的一个停留地。

3.2.2 设计目标与原则

整个场地改造估计会持续30年, 分三个阶段完成。完成后的场地将有75%以上的土地作为自然生态区, 包括水面、盐沼、湿地、林地等, 在为各种生物提供栖息地的同时, 满足人们游憩、娱乐、生态教育的需求。场地的最终目标是创建一个世界级的公园, 营造一个能够自我维持的生态系统, 提供多样的活动场所, 展现场地的历史文化等。

项目的改造由景观设计公司、创意策划公司、生态学家、动植物专家等共同完成, 改造主题为“生命景观”:活动+栖息地+循环。目标是恢复区域内的生态过程和动态循环, 提高整个场地生态系统的健康性和生物多样性, 同时为使用公园的人们提供精神享受和想象力[6] (图5) 。

3.2.3 景观再生设计

(1) 垃圾山的景观营造。垃圾的处理是场地开发最急需解决的问题, 由于垃圾堆内部不断发生化学反应, 产生大量的气体、废液及热量, 同时垃圾堆的结构稳定性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为了处理棘手的垃圾堆问题, 整个场地构建了一个处理垃圾废热、渗液的设施, 每个垃圾山都配有废气、废液收集输送系统及监测系统。为了让占大部分面积的垃圾山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及让垃圾山丘能够生长植物且避免垃圾山的污染威胁, 工程人员设计一层特殊防护膜:基层土壤层——减缓垃圾山的坡度, 防止水体流失;防水层——防止雨水渗入;排水层——排放多余的水分, 减少水分对防水层的压力;保护层——保护其他各层及防水;土壤层——种植植物。为了保证生物多样性, 规划方案严格控制入侵种的蔓延, 植物种植环绕山丘呈带状种植, 规划人员初期在垃圾山上种植了大量的速生树种, 为其他生物的生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图6) 。 (2) 生态系统保护。为了营造完整性的生态系统, 为濒危物种提供适宜的生存空间, 方案中重点保护或恢复那些独特环境区及对大区域环境至关重要的核心区域, 如河口区、苍鹭筑巢区、候鸟停留区等。如在恢复潮汐湿地方案中将一些入侵种移除, 恢复原有的生态群落结构, 恢复生态系统原有的功能。 (3) 生态系统设计。由于场地内的生态系统相对单一且物种以外来入侵物种为主, 因而规划师采用了线——基底——簇的组合模型, 营造充满生命气息的生态环境, 塑造新的生态过程, 与场地外的生态系统相联系。线模型指导水流、能量流、物质流的设计, 为其他同质化较高的区域引入新的异质要素, 如沿着沼泽地边界种植的灌木丛等;基底模型指创造类似斑块的镶嵌体, 营造能够自我维持的小地块, 控制侵蚀, 营造栖息地;簇模型将需要严格保护的栖息地、种子资源与娱乐活动隔离开来, 消除三者之间的不利影响。 (4) 场地旧材料再利用。场地内的旧设施也被规划师充分利用, 如中部区域的旧驳船改造成漂浮在水面上的移动花园;为了纪念911事件, 规划师在场地西部的垃圾山顶利用建筑垃圾建造了一个巨大的纪念碑, 一些废弃的管道重新用于雨水管理系统。可以说, 清水湾之所以能够成功的变成为环境优美、物种丰富、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巨型公园在于多个学科专家的合作, 深入的调查分析与论证, 生态技术的广泛应用, 循序渐进的实施步骤及精心编制的阶段性规划草图。

4 美国工业废弃地景观再生经验与启示

4.1 废弃地景观再生是场地规划的首位规划

与传统场地开发不同, 工业废弃地开发一般是首先治理环境问题。由于场地污染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 因而场地的环境治理和景观营造可以说是场地再利用的基础。美国废弃地开发初期会举行大量的研讨会, 其中污染治理和景观恢复是其重点议题之一。可以说成功的废弃地改造均是建立在良好景观的基础之上的。场地景观的恢复能够给场地带来新的活力, 塑造场地的新形象, 为场地及周边区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景观环境。

4.2 场地的整体性和连续性是景观再生设计的核心

工业废弃地的再利用是一个整体性行动计划, 要对场地进行整体规划和分期开发。在每期开发结束之后均对场地的规划进行评价并对下一期的开发制定原则及草图。由于废弃地不同程度的污染, 单凭小区域内的生态系统消除场地污染是不可能, 这就要将场地整体考虑, 划分不同的生态功能区, 与区域背景相结合, 将场地的生态功能融入到区域生态服务之中。每一个工业废弃地对于城市、州 (省) 和国家都曾做出过重要的贡献, 场地的工业文明历史是不能遗忘的, 因而规划设计过程中要将场地的文脉融入场地之中, 将场地的精神再次展现在景观中。

4.3 生态系统设计成为景观再生设计的对象

场地景观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生态环境的关键在于场地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和抵抗外界不利因素的能力。场地生态系统设计之前会对周边的生态系统进行调查分析, 以使其成为区域生态系统的一部分, 发挥其在大区域中的生态功能。与过去单一的生态技术应用不同, 生态系统设计成为废弃地再利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利用食物链关系, 将场地的污染物尽可能在生态系统内部消化掉。强调生物多样性设计不仅仅是简单物种的多样性, 更多的是物种之间联系及其关系的多样性, 换句话说是由食物链所组成的食物网的复杂性[7]。

4.4 人文生态规划设计的延续与创新

人类对场所的认知已经超越了特定的场地, 扩展到与周边地区地理、社会和历史背景的联系。在人类改造场所及自身的过程中, 场所不是静态的, 而是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场所的历史、现在和未来相互作用, 相互加强。人文生态规划设计是综合自然和人文过程信息以指导规划设计的决策过程, 人文生态规划设计就是寻求生态适宜和文化空间之间的最佳匹配, 将区域利用类型的适应优势最大化[8]。在当今美国城市, 工业废气地的再利用不再局限于将其作为单一的绿地, 而是多种类型的土地利用方式, 将场地历史、文化、景观特征与自然环境改善、人类发展利用相互协调, 在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三者之间寻找最优化方式。

4.5 构建以景观规划为统领的多学科合作团队

废弃地改造的目的不再是单纯的环境恢复, 而是希望通过场地的复兴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 为市民提供游憩场所, 塑造场地新形象, 因而单凭一个领域的专家很难解决所有问题。在美国, 工业废弃地开发之前均会有各个领域专家组成的团队对场地进行调查分析, 制定一系列不同方面的开发原则;场地建设完成之后, 专家会对场地的各个方面进一步评估, 为场地的后期管理提供建议。可以说, 废弃地景观再生已成为现今多学科合作的一个趋势, 但在多学科合作的团体中, 景观规划设计因其独特的学科理论与方法在城市废弃地景观再生团队中扮演领导角色。

参考文献

[1]王向荣, 任京燕.从工业废弃地到绿色公园——景观设计与工业废弃地的更新[J].中国园林, 2003 (3) .

[2]苏飞, 张平宇.欧美国家城市工业废弃地治理及其启示[J].国际城市规划, 2007 (4) .

[3]尼尔·科克伍德, 申为军.后工业景观——当代有关产业遗址、场地改造和景观再生的问题与策略[J].城市环境设计, 2007 (5) .

[4]Justin Hollander, Niall Kirkwood, Julia Gold.Principles of Brownfield Regeneration:Cleanup, Design, and Reuse of Derelict Land.Washington, D.C.:Island Press, 2010.9.

[5]Niall Kirkwood (Editor) .Manufactured Sites:Rethinking the Post-Industrial Landscape.London:Taylor&Francis.2001.

[6]Claudia Dinep, Kristin Schwab.Sustainable Site Design:Criteria, Process, and Case Studies for Integrating Site and Region in Landscape Design.New York:Wiley.2009.

[7]王云才, 王敏.美国生物多样性规划设计的经验与启示[J].中国园林, 2011 (2) .

浅谈城市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 第11篇

关键词:水资源 城市污水 污水处理 再生利用

中图分类号:X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1(b)-0130-02

1 城市污水处理的再生利用的重要性

1.1 水资源短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工业和农业发展速度尤为迅猛,在工农业迅猛发展的同时淡水资源的消耗速度也相应加快,水资源匮乏局面在全国范围内体现,特别是我国北方地区这种情况体现得较为明显。水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如若任由这种情况发展,我国将面临更加严峻的用水问题。

1.2 水环境污染严重

我国很多地区在注重工业发展的情况下忽略环境污染问题,将工业产生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或者在废水处理未达标的情况下排放,这种工业废水中含有种类数量不同的污染物质,排放后会对环境造成巨大的污染,还有可能污染水体,进一步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因此合理使用水资源是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一问题是否正确对待与处理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的发展水平,因此水资源利用问题理应得到足够的重视。

2 目前城市污水处理再生利用存在的问题

2.1 污水处理技术方面的问题

城市污水处理技术的先进性是确保城市污水能够高效处理的决定性条件,我国在较长一段时间以来都是以欧美等国家在近百年来建立起来的污水处理路线和污水处理技术为模板,在利用这种技术的同时不断进行一些改善与创新,进而形成了更加完善的新技术,我国目前污水处理技术以氧化沟和SBR工艺,为城市污水处理提供了保障,提高了污水处理效率,但是这些新技术也只是相较于原始的技术上有所改进,较同时期国外的污水处理技术显得尤为落后,远远达不到先进国家水平。我国现有的污水处理技术普遍存在污水处理效率低,应用能耗较高,缺乏整体性和完整性,同时也缺乏相应的经济评价体系。

2.2 污水处理资金投入方面的问题

城市污水处理系统是城市建设所必不可少的部分,良好的污水处理系统能够极大程度减少污水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同时经处理的污水可以在其它对水质量要求较低的场合得到重新利用,但是污水处理系统的建设和运行都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近几年来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已得到一定程度的加快,但总体经济水平较国外发达国家水平低,因此,在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建设上不能直接照搬国外,同时,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行也给资金投入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系统的建成不代表就能立竿见影的解决污水处理问题,良好高效的运行也是处理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如若这一环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那么整个系统也就不能得到效用良好发挥。虽然我国在近几年来在污水处理方面的投入有所增加,但是工业的发展速度与污水处理投入的速度完全不成正比,现有的污水处理投入已不能保证城市污水的高效处理,这种情况势必会使我国陷入用水困境,并造成环境的严重污染。因此国家在污水处理方面还需要加强投入,使较为适合城市现状的污水处理系统能够建成并能够维持运行,为污水处理提供物质保证。

2.3 污水处理管理水平方面存在的问题

污水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管理人员根据实际情况按照相应的处理办法对污水进行合理的处理,在这个过程中要求管理人员的正确分配,管理人员的技术素养和操作素养的全面达标,这是污水处理过程能够得到高效运行的又一保证,混乱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水平只会造成污水处理资金投入浪费,污水处理效率低下,同样造成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我国必须加强管理建设,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实施奖惩制度,完成各岗位的精准划分,吸收具有高管理水平的工作人员,各层管理人员各司其职,投入到污水处理管理系统中来,只有这样严格的体制和高要求的人员素质要求才能保证污水处理系统的搞效率运转。

3 城市污水处理再生利用对策

3.1 加强宣传,培养公众水危机意识

树立公民水危机意识,让人们认识到水资源的急剧短缺是现在的当务之急,只有公民认识到这一点才能从源头上降低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因此,我们要加强宣传,让节水意识深入人心,公民在生活中做到水资源的多方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企业则需要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机制改革,以降低废水污染和废水利用。

3.2 完善城市污水处理的再生利用法律体系

法律体系的存在能够直接对某些企业的违规排放污水的行为进行法律制裁,是一项强制性的保护水资源的措施,法律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威慑性和强制性,有了明确和统一的法律法规会压制某些贪图一时利益的企业的非法排水行为,是对污水处理的又一保障措施,因此我国应该加强和完善城市污水处理的再生利用法律体系。

3.3 加大科技投入促进城市污水处理的再生利用

中国现在已步入现代化国家的行列,然而现代化国家的进步必须依赖于科技创新,同样污水处理再生利用的进步升级必然也是依赖于净水技术创新。因此我国需要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使现有的污水处理方式向更加节能环保,高效率处理污水,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方向发展。目前,我国已经在关于水资源回收利用上进行了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中水回收装置即为其中一项新兴的水资源处理装置,其实现了污水净化和再利用,提高了水资源的使用效率,降低了污水对环境的污染,具有非常积极的影响。但其实际应用却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因此要加大研究更经济、节能、高效的中水回收装置。

3.4 加强污水处理的再生利用的扶持政策

污水处理技术创新、设备创新和管理水平的提高都需要国家的资金投入,国家应该在这些方面加强投入,同时政府还要采取相应的鼓励政策,开放资本市场,增强政府以外企业融资,形成积极向上的污水处理系统建设和运行局面。

3.5 加强监督管理

城市污水处理体系的正常运行离不开良好的监督管理机制,我国现阶段的监督环节薄弱,并且手段落后,不能把污水处理落到实处,极大程度降低了污水处理效率,因此我国必须要加强管理建设,吸纳高水平管理型人才,提高管理人员水平和素质,创新管理方式,形成完善的管理机制。

4 结语

城市污水管理的再生利用是我国经济发展所必须面临的问题,人们必须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及时采取措施使污水处理朝高效率方向发展,只有这样,水资源才能得到合理利用。

参考文献

[1]沈光范.关于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的若干问题[J].中国给水排水,2000(3).

[2]陈莉.德国城市污水处理现状[J].四川环境,2000,19(1):73-74.

城市矿山再生利用若干问题探讨 第12篇

20世纪80年代起, 由于全球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 城市产生了大量废旧汽车、家电、塑料包装物等“垃圾”, 总量高达数千亿吨, 并以每年100亿吨的数量增加。这些“垃圾”里蕴藏着可循环利用的钢铁、有色金属、塑料、橡胶等资源。以日本东北大学南条道夫为首的学者们于1988年首先提出“城市矿山”的概念, 在我国又被称为“城市矿产”。城市矿山是废旧资源的形象描述, 包括废旧汽车、家电、电线电缆、机电设备、通信工具、电子产品、金属和塑料等。这些废弃的“垃圾”中含有很多可用资源。以一吨废电脑为例, 可回收金300g、银1000g、铜150g、其他稀有金属2000g, 而1吨天然金矿石平均只能提炼出5克左右的黄金, 城市矿山的品位是天然矿山的60~80倍, 且加工处理费用与天然矿山相当甚至更少。可见, 城市矿山是高品位的优良矿产资源。

城市矿山再生利用是指对废旧金属等资源的回收、二次开发和循环利用。城市矿山的再生利用是对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将有效缓解当前世界资源短缺现状, 是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的重要着力点, 有利于促进经济模式转变与经济发展。传统经济模式的资源使用模式是资源经过生产过程到消费环节最后变成废弃物过程, 资源的重复使用率低, 造成资源浪费严重。随着循环经济理论的出现和发展, 人们转变思维方式, 开启了人类对资源利用新的模式。循环经济模式下, 资源进入经济社会系统后, 资源在生产、消费过程中不再是单向的流动, 而是双向循环模式, 直至不可利用为止。城市矿山再生利用与原生资源相比, 在节能减排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2011年, 我国再生资源利用已具规模, 其中国内回收达到1.62亿吨、进口量达到4726万吨, 如果生产出如此多的原生资源则需要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3.86亿吨, 增加二氧化硫排放量370万吨, 多产生固体废弃物9.14亿吨, 增加开采4.5亿吨矿石, 消耗6000万吨以上石油及多消耗2.83亿吨的标准煤。如果将我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量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 就会减少二氧化硫排放4万吨,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达到380万吨, 降低固体废弃物排放达到900万吨。因此, 城市矿山的再生利用已经成为全球破解资源短缺矛盾、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参与资源大循环的重要途径, 成为发展绿色经济的重要举措。

二、国外城市矿山开发现状

美国、日本和德国等发达国家目前正在大力推动对城市矿山的开发。从2000年起, 地球上的地上资源储量已超过地下资源的储量, 因此发达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就着手对城市矿山进行开发。目前, 上述发达国家工业生产所消耗的金属原料已有40%是从废旧金属资源中提取得来的, 形成了良性循环。

以天然资源严重不足的日本为例, 开发城市矿山成为日本解决“资源高度依赖进口”难题的最有效方式。日本再生资源产业的从业人员达1400万人, 年产值约3500亿美元。日本高度重视城市矿山再生利用, 先后制定实施了近20项相关法律法规, 资源再生利用理念深入民心。日本的每个小学生都会被组织去企业的废弃物回收生产线参观, 从小开始进行资源再生利用教育。日本企业在设计产品时便考虑环保与回收方便, 如尽量减少产品中塑料使用种类, 与1983年相比, 如今日本电视机使用塑料种类减少了80%, 零件数减少了60%, 大大减轻了回收的分解难度, 大幅提高了分解回收速度。目前, 日本所有城市都已严格实行垃圾分类, 每年产生的大约5000万吨家庭垃圾经过细致分类后大部分变为可再生资源。通过一系列措施, 日本资源循环利用率大幅提高, 如空调达88%、电视达84%、冰箱达71%、洗衣机达68%。据日本物质和材料研究机构2012年7月公布的一份报告:日本的城市矿山已成为名符其实的资源宝藏, 是世界上最大的金、银等资源国, 有关金属储量与世界排名见表1。

不仅日本, 其他发达国家的城市矿山再生产业已发展壮大。美国于1976年就制定和颁布《固体废弃物处置法》。美国已经有几个州已经规定新闻纸的一半必须使用再生纸制成。目前, 美国的再生资源产业的规模已接近汽车产业规模。美国加州于1989年就已经通过《综合废弃物管理法令》, 强制提高以再循环的方式处理固体废弃物比例并对未达到要求的城市进行处罚。到2010年, 美国从事再生资源回收处理的企业已经达到5.6万家, 产业规模达到2000亿美元以上, 提供了超过百万个就业岗位。德国对玻璃、铝、锡、塑料等包装物全面进行分类回收, 回收率分别达到97%以上, 有效提高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关统计表明, 20世纪末, 发达国家再生资源产业规模已经达到2500亿美元, 2010年达1.8万亿美元;到2040年, 这一数字有望超过3万亿美元, 再生资源产业提供的原料将由目前占总原料供给的40%提高到80%以上。

三、我国城市矿山开发现状

我国城市矿山再生利用还处于滞后状态, 目前再生资源产业产值约200亿美元。而无论是对金属资源回收利用进行评价, 还是对其他可回收利用的物质进行考察, 我国一大批大中城市都已具备开发利用城市矿山的条件。2012年我国电子产品及汽车社会拥有量如表2所示, 其中洗衣机等产品的社会保有量均超过1亿台。

目前, 我国已进入电器电子产品及汽车进入更新换代期, 废弃产品呈急剧增长态势。由于不同电子产品使用年限不一, 其年报废率不一, 如电脑年均报废率为20%、手机为35%、汽车为5%。我国每年报废的电子产品累计已达数亿台, 因此我国城市矿山总量巨大。而与之对应的是我国日益紧缺的原生矿产资源, 如铜资源。2012年我国铜精矿产量仅为162.57万吨 (铜金属含量) , 而铜消费量在800万吨以上, 单纯依靠铜精矿已远不能满足国内对铜的消费和生产需求, 因此大量铜资源依靠国外进口满足。这种现象的产生很大程度上归结于我国尚未形成完善的城市矿山再生利用体系, 无论技术装备还是政策法规等方面都亟待加强。

国家发改委已经预计到资源瓶颈对经济发展的束缚, 在2009年就提出通过实施城市矿山10大工程来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政策措施的建议。建议提出要在两年时间内通过实施城市矿山10大工程, 使得新增回收废钢铁、再生铜、铝、塑料的能力分别达到1600万吨、106万吨、133万吨和380万吨等, 实现产值规模达到1900亿元, 拉动社会投资达到300亿以上。为了推进城市矿产资源形成规模和高效利用, 2010年, 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启动了城市矿山示范基地建设工作, 批准建立天津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安徽界首田营循环经济工业区、湖南汨罗循环经济工业园等7个城市矿山示范基地。2010年10月, 在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通知中强调要加快建立以先进技术为支撑的废旧商品回收利用体系。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和再制造产业化水平, 加快资源循环利用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示范。截止2012年, 国家已经批复了在全国29个城市建立矿山示范基地, 我国已初步形成由东、中、西部19省区市22个示范基地组成的城市矿山网络。“十二五”期间, 国家还将投资建设50个废旧金属、废弃电子产品、废纸、废塑料、废玻璃等固体废弃物再生利用和高效利用的城市矿山示范基地;引进一批技术先进、环保达标、管理规范、利用规模化、辐射作用强的企业进园发展壮大产业;重点发展网络化回收体系、建立合理化产业链、使资源利用能够规模化、集中环保处理;发展先进固废处理装备、管理规范化, 促进共享基础设施。同时, 国家相关部门颁布《“十二五”国家废物资源化科技发展专项规划》、《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回收管理条例》等系列政策法规, 以促进城市矿山快速健康发展。

四、我国城市矿山再生利用存在的若干问题

对比国内外城市矿山的利用开发情况, 目前我国在资源再生利用方面的主要障碍是组织主体不明确、产业规模过小、企业普遍缺少技术研发积极性等, 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 起步晚, 认识不足

国内对城市矿山回收利用重视程度远低于国外, 国内更依赖于传统的资源开采, 国外更重视资源的回收和再生利用。20世纪80年代末, 日本学者便提出“城市矿山”概念, 此后再生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 废弃资源利用率大大提高。而我国直至“十二五”期间才正式对城市矿山再生利用进行布局, 起步晚、公众认知度低、社会重视程度低, “生产—消费—回收—再利用”网络尚未形成体系, 造成城市矿山再生利用领域发展滞后、技术与装备落后的现状。

(二) 相关政策法规滞后

日本等发达国家针对城市矿山出台了一系列政策, 鼓励个人、企业、社会共同完成可再生资源的回收与利用, 规范再生资源产业。例如, 日本2001年制定的《造就循环型社会基本法》明确回收再利用废旧金属是企业的义务, 设立废旧金属回收园, 让相关企业及研发机构入驻, 组织对城市矿山进行全方位开发和利用, 形成了《废弃物处理法》、《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法》、《促进资源有效利用法》、《容器包装再利用法》等几乎涵盖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法规, 使各种废弃物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美国在1976年就制定了《资源保存和再生法》, 在2010年又出台《原材料开发特别法》, 通过加强对从事资源回收研究开发的企业提供资金支援、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 加快城市矿山开发步伐。欧盟于2003年出台法规, 把一切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均列为回收再利用对象, 甚至规定个人应回收数量。2008年又对这一法规进行修改, 要求到2020年回收再利用率要提高到50%以上;出台《家电产品循环法》, 对家庭回收再利用废旧家电、电子产品给予奖励。瑞士实施《关于电子产品回收与再利用》等措施, 对生产者、进口商和消费者提出强制性要求。而我国近年来才推出零散政策, 但仍未形成完整的法律法规, 且城市矿山开发项目支持力度偏小, 相关再生资源企业税收减免等政策尚处于初级阶段, 因此政策层面存在一定滞后。

(三) 专业人才匮乏

目前国内再生领域普遍存在专业人才匮乏问题, 尤其是中高层次人才紧缺、人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突出。国内各高校极少设置再生领域对口专业, 后备力量严重缺乏。而日本等国家均建有再生领域相关培养机构或高校, 人才储备丰富, 理论素质高, 创新能力强。因此, 专业人才匮乏是我国城市矿山再生利用务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四) 技术落后

日本等国家通过分类立项开展关键技术攻关, 甚至细致研究了压缩机、电机、废电池等一系列类别, 已经形成高效完整的拆解、分选、深加工的技术链, 科技含量高、能耗较小。而我国再生领域技术水平低, 存在技术薄弱、能耗高、劳动密集、深加工少、附加值低等问题, 很多企业难以突破关键技术。

(五) 装备相对落后

国外再生设备已日趋成熟, 已研发完成城市矿山再生利用一系列装备, 不同的再生工艺形成了不同的再生设备, 如铜再生领域近年来出现了快速多功能组合再生机组等高新科技产品。相对而言, 我国再生金属领域装备相对落后, 尤其是小型再生企业, 普遍存在能耗偏高、自动化程度低、效率偏低等问题。近年来, 我国相关企业通过国外进口和自主研发, 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再生领域装备水平, 但仍存在一定差距。

五、城市矿山再生利用的关键技术与装备及未来发展趋势

城市矿山种类复杂, 品种多样, 其再生利用是一项复杂的、高科技含量的工作。如果在城市矿山再生利用过程中缺少相应的技术与装备支持, 一方面再生利用过程易存在流程长、能耗高、效率低等问题, 生产过程易产生大量废气、废水等, 继而引发不同程度的环保问题;另一方面其再生出的产品附加值低, 质量参差不齐, 不利于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壮大。

目前我国城市矿山再生应用领域存在一系列技术与装备难题亟待突破。当前在相关领域的关键技术与装备主要有: (1) 预处理装备和分离技术方面, 包括废旧材料自动化分类技术, 不同废旧材料机械化分离技术与装备, 废料高效自动化破碎分选一体化技术与装备, 废料快速检测技术与装备等; (2) 循环利用及深加工技术和装备方面, 包括再生产品深加工技术, 废杂金属分级直接利用技术, 再生金属精炼净化技术与装备, 残杂贵金属回收利用技术, 塑料改性及合成技术等; (3) 节能环保技术和装备方面, 包括废金属节能降耗熔炼技术及装备, 余热回收利用技术与装备, 再生行业清洁生产技术体系, 再生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治理技术和设备, 再生金属产业集群区域内的环境修复技术, 对有毒有害物质生成机理、治理技术和快速监测技术与装备等; (4) 技术标准和规范方面, 包括废料、成品在线检测技术与装备, 废杂料拆解分类技术标准, 专业废料分类回收体系等。

结合国内外发展动态, 城市矿山再生利用领域未来趋势主要如下: (1) 国家扶持政策将进一步加大, 相应法律法规日趋完善; (2) 投资增加, 产业规模迅速扩大, 关键技术与装备难题逐渐突破; (3) 园区规划逐渐合理, 呈区域性发展模式, 技术标准与规范逐渐完善; (4) 再生资源在原料的比重增高, 再生资源产量将大幅增加; (5) 拆解、分选、加工装备逐渐朝着自动化、精细化方向发展; (6) 设备能耗进一步降低, 生产线三废排放逐渐减少, 在线监测系统逐渐配备; (7) 深加工产品成为再生资源行业利润增长点, 逐步转变传统粗加工模式, 产品附加值大幅提高。

六、结语

上一篇:广西人口下一篇:内部控制的审计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