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论论文范文

2024-07-24

典论论文范文(精选6篇)

典论论文 第1篇

但是, 曹丕上述话的意义并不止于此, 如果要联系这段话的针对性, 从中可以看出“平原兄弟”的蛛丝马迹, 也看到这一文艺思想斗争中如何交织着政治上的权位斗争。曹丕的这段话有明显的针对性, 针对的乃是表现于《与杨德祖书》中曹植的关于辞赋小道的思想。根据考查, 曹植的《与杨德祖书》可以确定写于建安二十一年。杨修复书题为《答临淄侯笺》, 当之此信写于曹植为临淄侯时, 而曹丕的《典论·论文》则作于建安二十二年他被立为魏太子后。有《魏书》说得很清楚:“帝初在东宫, 疫疠大起, 时人雕伤。帝深感叹, 与素所敬者大理王朝书曰:‘生有七尺之行, 死为一棺之土, 唯立德扬名, 可以不朽……余独何人, 能全其寿?’故轮撰所著《典论》诗赋盖百余篇, 集诸于肃城门内, 讲论大义, 侃侃吾倦……”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曹丕的《典论·论文》是如何针对曹植的《与杨德祖书》的。曹植的《与杨德祖书》曾就辞赋的社会作用问题发表了一通意见:“辞赋小道, 固未足以揄扬大义, 彰示来世也。昔扬子云, 先朝执戟之臣耳, 又称壮夫不为也。吾虽薄德, 位为藩候, 犹庶几戳力上国流惠下民, 建永世之业, 流金石之功, 岂徒以翰墨为勋绩, 辞颂为君子哉!……”而曹丕的文章“经国之大业, 不朽之盛事”就是针对此信“辞赋小道”思想的。我们还不难发现, 曹丕的《典论·论文》, 不仅在辞赋的社会作用问题上与曹植针锋相对, 就是在对“文人相轻”的问题上也是针锋相对的。曹丕与曹植都是曹操继室卞氏所生, 是两个很有资格争夺太子地位的人。从年纪上来看, 曹丕年长占有优势, 然而唯才是举的曹操, 似乎并不遵奉立嫡立长的这一套, 又因为曹植很有才情下笔成章, 每见难问应声而对, 所以曹操对他特别宠爱, 曾几次想把他立为太子。如此形势, 曹植就有点踌躇满志了。“戳力上国, 流惠下民, 建永世之业, 流今石之功, 岂徒以翰墨为功绩, 辞颂为君子哉。”就是曹植心理状况的流露。而曹丕则是一个颇有心计的人, 它非常懂得如何利用对手的弱点来制造自己的优势。《三国志·陈思王植传》向人民透露:“正当‘任性而行, 不自雕励, 饮酒不节’的时候, 他却御之艺术, 矫情自饰了”。从而赢得了一片喝彩之声, “宫人左右并为之悦”, 曹丕终于战胜了表面优势的曹植, 于建安二十二年被立为魏太子。然而太子的确定并不等于王位斗争的最后结束, 只要对手人还在、心不死, 随时都有可能再兴斗争。曹操与曹丕都曾在立过太子后, 从消除隐患出发, 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从曹操来说, 他在建安二十四年秋, 把曹植最重要的帮手杨修杀掉了;从曹丕来说, 他也丝毫没有忽视这一点, 他在曹操死后, 立即诛丁议, 并把曹植其他几个帮手也都杀掉了。《三国志·陈思王植传》引《魏书》所记载的此项诏书说:“植, 朕之同母弟。朕于天下, 无所不容, 而况植乎!骨肉之亲, 舍而不诛, 其改封植”。此后又多次改变曹植的封地, 不使曹植有一个可靠的根据地。此外, 还不顾曹植的一再苦苦哀求, 不让他到朝廷来出任官职。《本传》记载曹植就是在曹丕如此严密的防范中“常汲汲不还, 遂发疾薨”的, 死时年仅41岁。由此可知曹植作品中为何有“相煎何太急”的诗句了。在那时、那地写那样内容的《典论·论文》, 既能饥渴表彰自己, 又可打击对手, 岂不是一箭双雕吗?

以上是按照论世知人的原则, 指出了含寓于《典论·论文》中“大业”说的政治和个人的因素。然而, 曹丕的这一思想以及它所针对的曹植的“小道”说, 作为对文学的社会作用两种对立的认识, 它的意义主要不系于他们之间的个人关系, 而是系于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 对文学的发展起什么作用。从这个角度来说, 我们又可以看到, 虽然“大业”说并非无瑕, “小道”说也如上述是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言论, 或如鲁迅所言“大概是违心之论”吧。“大业”说却要较“小道”说更为符合实际, 也更有利于文学的发展。后来萧纲在《答张瓒谢示集》中也把杨雄和曹植联系在一起批评:“不为壮夫, 杨雄实小言破道;非为君子, 非为君子, 曹植亦小辩破言”。其实, 曹植的“小道”说和杨雄的“雕虫”说, 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所起的作用是有所不同的。杨雄的“雕虫”说包括了对汉赋现状和作者倡优般地位的不满, 尚有积极的成分;而曹植的“小道”说产生于辉煌的建安文学时期, 他的文艺思想中也有不少可贵的内容。

参考文献

[1]韩湖初.古代文论名篇选读[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1998.

[2]刘学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析[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1989.

[3]游国恩.中国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6.

典论论文教案 第2篇

一、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批评的“文人相轻”。

2.了解曹丕在文中“文以气为主”的论断和“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文学价值观,并学习其论证方法。

3.了解“建安七子”及该作品的文学影响。

二、课时

2课时

三、教学重点

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字词,特殊句式,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等。

四、教学难点

了解文学作品的功用,作家修养和作品风格,不同文体特点、标准,指出文学批评应有正确态度。

五、教学过程

⒈作者简介

曹丕(187~226),字子桓,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魏朝的开国皇帝。公元220~226年在位,庙号高祖,谥为文皇帝(魏文帝),葬于首阳陵。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魏武帝曹操与武宣卞皇后的长子。由于文学方面的成就而与其父曹操、其弟曹植并称为“三曹”。

⒉创作背景

建安以前,文学受经学束缚,少有独立地位。盛极一时的汉赋,竟被扬雄斥之为“童子雕虫篆刻。”(《法言·吾子》)曹丕之弟曹植也认为:“辞赋小道,固未足以揄扬大义,彰示来世也。”

(曹植:《与杨德祖书》)这已开始把写文章与对生命个体的自身价值的思考联系起来了。据此,曹丕号召作家要以古代圣贤“不以隐约而弗务,不以康乐而加思”为榜样,努力改变目前这种“贫贱则慑于饥寒,富贵则流于逸乐”的精神状态,培养自己具有一种超功利的审美心态。但在这里,已经被曹丕赋予“不朽”这一语言符号以崭新的现实涵意和历史意义。曹丕把诗赋也列入“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这一对文学自身价值思考的历史视野之中,这充分 表现了他的远见卓识,也是当时文学趋向自觉的深刻表现。

⒊课文重点字词解释

小:轻视

享:把„„当作 骥騄:良马 軆:生性 俦:辈 检:法度 贵:以„„为贵 贱:以为„„贱 闇:昏暗、糊涂 幽:拘禁 慑:害怕 流:放纵 营:料理 ⒋特殊句式

状语后置:⑴王粲长于辞赋 ⑵日月逝于上,体貌衰于下 合叙: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

⒌通假字 隽:通“俊” ⒍课文分析

文章包括四部分内容。第一,它批评了“文人相轻”的陋习,指出那是“不自见之患”,提出应当“审己以度人”,才能避免此累。第二,评论了“今之文人”亦即建安“七子”在文学上的才力及不足,分析了不同文体的不同写作要求,说唯有“通才”才能兼备各体。第三,提出“文以气为主”的命题,说“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这里的“气”,实际上指的是作家的气质和个性。曹丕的这一观点,表明他对创作个性的重要性已有比较充分的认识。第四,论述了文学事业的社会功能,将它提到“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高度,又说“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都不如文章能传诸无穷。

⒎曹丕提出文体共有“四科”八种体裁的文章 四科共计八种,其中奏议与书论属于无韵之笔,铭诔诗赋属于有韵之文。其本质相同,都是用语言文字来表现一定的情感。但其“末异”,也就是说,在其文体特征上,奏议要文雅,书论重说明,铭诔尚事实,诗赋则应该华美。雅、理、实、美,就是“末异”,它们都是关于文体的不同风格体貌。所以,曹丕的“文本同而末异”,说的就是文体和风格的关系,不同的文体应该有不同的风格特征。⒏课文意义

《灵兰秘典论》的五脏解读(一) 第3篇

“君主之官”是指心在五脏六腑当中是统摄脏腑的,是十二官之主。“心”字非常有意思,其他的“五脏六腑”,比如大肠的“肠”字,是有“肉月”旁的,唯独“心”字没有这个偏旁。西医谈到“心”,指的是心脏,而中医谈到“心”,是指神明的一个象。

“君主之官”,是指心在我们五脏六腑当中,就相当于一个君主,所谓君主的概念,如果我们经常看史书的话,就是帝王之相,是一个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这个象。“君主之官”这个名词,一下子就把心的重要意义给烘托出来了。

心的功能

心主血脉

现在一说到“血”,我们都认为鲜红的液体就是血,但是在中医里,关于血的定义是这样的:“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

“中焦”指脾胃,“受气取汁”指人吃下食物的精华可以变化出一种东西,“变化”指一个运动过程,“赤”相当于动词,赤原本是红颜色,在这里红颜色就代表输布之象。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人们吃下饭以后,产生了一种能量,这种能量能够发散出去,这就叫“是谓血”。这个“血”有动词的含义,即人吃下去东西,水谷精华还能够输布四方,才是血。

心藏神明

人体的神明是藏在心里的,所以古时人们不说“心脏”,只说“心”。那什么叫“神”?《黄帝内经》里有一个关于“神”的定义:“两精相搏谓之神。”所谓“两精”就是指阴阳,阴阳的相互作用产生出来的功能才被称为“神明”。即人的心气足了以后,外散出来的才是神明。

心主喜乐

心在志为喜,心气虚就会悲,但如果心气特别实,人会喜笑不休。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这是心的一个特性。痒是一种很细微、很细腻的生理反应,这么细腻的生理反应是由心来感知的,所以人们身上出现痒这种症状的时候,实际上是由心来取决的。

常见心病及其中医对治

“心主血脉”的病

心得病有两个层面,第一个是心主血脉的层面。西医认为心得病了就是得了心脏病,认为全部都是心脏的问题,但是中医会有不同的分析,中医认为,所谓心病的问题,可能跟肺经、胃经、脾经、心经、肾经等都有关。

中医中有关于时辰的问题,它提醒大家在日常生活当中要养成一个习惯——当身体不舒服的时候,一定要看一下时间。这个时间很重要,比如说上午九点多发的心脏病和下午两三点或四五点的心脏病,根源是很不同的。西医会认为这些都是因为心梗。可是中医认为,上午九点多发作的心脏病,有可能是由脾胃的问题造成的,而下午两三点发作的,可能是小肠经的问题,因为心与小肠相表里。有的人中午吃过午饭以后,脸通红、胸闷,这实际上是心脏疾病的一种前兆。如果是下午三点到五点发病,是膀胱经的问题,那是阳气大虚的象。如果是下午五点到七点发作,就和肾经相关。

首先,肺与大肠相表里,如果心脏病人有便秘情形,会对他的心脏非常不利。很多心梗病人都是倒在厕所里的,因为人在大便的时候,会用到心肺之气,如果这个时候人特别使劲去排大便的话,就有可能会过度耗散自己的心肺之气,底下空了,上边的气可能“哗”一下子就散掉了。所以凡是在厕所里犯病的人都是心气已经很空了,再加上下面一泻,心肺之气就彻底没了。

同样,在《经脉》篇里,也提到了肺经的表现,“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气,喘渴,烦心,胸满”,就是人会呈胸口憋闷的象,但如果到医院去检查,心脏的各项指标却都没问题。这种人在日常生活当中有一个象,就是喜欢长出一口气,没事就调一口气上来,这其实是肺经的病,是肺经表现的心脏上面的一个问题。

其次,如果心梗病人倒在厕所里,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吃饭吃得过多。中医把气分成胸中大气、营气、卫气等,但是实际上人就活一口气,死也死在这一口气上,人养生养的也是这一口气,“这一口气”是最重要的。如果吃饭吃撑,脾胃运化时,就会需要多用一点儿气来把食物消化掉。我们知道,火生土,火指心火,土指脾,火和土之间就形成了“母子关系”,即心是脾胃的“母亲”。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儿子缺钱了,会去找谁要钱?在关键时刻,都会去找自己的母亲要。所以,在消化过程当中,如果脾胃需要多一点的气,就会从心那里“夺气”,中医里叫“子盗母气”,就是儿子会到母亲那里“夺气”,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引发心脏病。所以对于心脏病患者,医生会经常嘱咐他们:第一,最好别有便秘的情形;第二,吃饭最好吃七八分饱,少吃多餐都行,不然儿子一下子盗母亲那么多气,心脏肯定会出现问题。

在《经脉》篇里,也讲到胃经和脾经得病对心的影响。如果胃经得病,会“心欲动”,就是指心总会有点儿慌,比如饿的时候,人就会心慌;人吃撑了有可能“子盗母气”,也会造成“嘭嘭”乱跳的象。如果脾经得病,会“烦心,心下急痛”等。

再次,心经对心病表现为心痛,心血虚会造成心痛,心血虚就是心脏缺血。在人体当中有几个脏器每时每刻都不能缺血,一个是大脑,一个是心,一个是肾,这三个脏器只要一缺血,身体马上就会启动元气及时补给。所谓的高血压也是由于大脑缺血或者心缺血时,身体通过加压的方式满足它们对血的需求。

“心为君主之官”,中国古代被称为“君主”的人,也被称为“天子”,即天的儿子。也就是说君主是有天管的,他是代天行令。“天”指什么,其实,天就是气数。在历史上,崇祯皇帝很勤劳,很想有所作为,但是他生存的那个年代,明朝气数将近,他无论多么努力,天灾人祸全都会有。这是一种比方,就是气数会管天子。

心在五脏六腑当中也是君主之象,那么在五脏六腑之中,心自然也会被管,管它的就是元气。所以如果一个人元气大伤,也会造成心脏病。元气藏于肾,如果肾精大伤,心就会很不舒服。这种情况下,人如果去把脉,可能会有两种脉象,一种是西医所说的“早搏”,就是跳,自己都能感觉到;还有一种是“间歇”,自己也能感觉到。早搏和间歇都是由肾精不足即元气不足导致的。早搏,是元气尚可的象,间歇,是元气大伤的象。

早搏是一种什么情形?我们打一个比方,比如给自行车打气的时候,有的人很使劲,每打一下都会把气筒按到底,每打一下都是足够的,就像脉动一样,正常有序。但有的人很无力,他打气的时候,一下按不到底,他就会通过增加频率的方法来把车胎的气打足。这个加快频率的方法,就是早搏。早搏相当于你通过努力的方式完成任务,再比如一天拉一车煤就可以完成任务,但是现在我没劲了,一次只能拉半车,所以我必须通过多跑一趟来把这件事完成。

间歇是一种什么情形呢?间歇会出现脉动上的停顿。指元气已经很不够了,中间得给它努把力,抽它一鞭子,它才往前走,就像马车一样,如果你不抽马,马能歇就歇,所以会出现脉动上的停顿。

早搏和间歇,实际上都是很严重的心脏病。但是间歇比早搏更加严重,因为元气已经大伤了,如果早搏、间歇都已经存在,那就是更加严重的病。

其他,如肾经、心包经、胆经出问题时,也会影响心脏。比如肾气大虚会造成心梗。因为肾精不足,所以表现为烦躁、发怒,就是因为敛不住虚火,肾精已经严重亏失了。肾虚的人,心总是空空荡荡地悬在那儿,容易受到惊吓,而且比较容易烦躁。肾精不足还会表现为心痛。

心包经是心脏的外围,如果心包经出现问题,心脏自然也会出现问题,会出现“心憺憺大动”的象,比早搏、间歇都严重,心脏会“扑通扑通”往外跳。但这个病症在中医看来反而不严重,因为它是在心的外围,不是在里边。在治疗心脏病时,我们会看到一种现象:有的人心脏病已经很严重了,但是不间断吃药的时候,会突然出现“咚咚”跳的现象,其实,这是把心脏里边的病往外赶的一个象。

胆经出现障碍,表现出来的象是“心胁痛,不可转侧”,即转身都难受。有的病人躺着的时候,就会觉得心脏特别憋闷,而且不敢翻身,这就是由于胆经出现障碍所造成的。

“心主神明”的病

心是藏神的,在中医里,“心主神明”这个层面的病,一般来讲是指精神的疾患。很多人认为,所有的精神疾患都是心脏的问题,但是中医有不同的看法,中医里有一句话,叫做“心之官为思”,实际上心所表现出来的官能,是用于思索的,如果人们大脑昏沉、思虑不清,就说明心气不足。如果神明特别清爽,就说明心气特别强大,心的输布功能也会特别强大。

在“心主神明”这个层面,经常会涉及另外两条经脉,一条是胃经,一条是肾经。

胃经之脉如果得病,会出现好几个象,一个是“病至则恶人与火”。“恶”是讨厌,人会有一种心理疾患,就是特别讨厌生人,所有的人都不愿见。这个人还会畏于火,火就是光亮,如果人的胃病严重到影响“心主神明”这个层面,这个人就会很怕亮的东西,会有“心欲动,独闭户塞牖而处”的象,愿意在屋子里待着,把门关得很严,窗帘也得拉上,让屋子里保持着昏暗,这样他才觉得安全。还有一个象,叫“闻木声则惕然而惊”,即听到响动就很恐惧,这是胃经的虚证,也会造成心理疾患或是精神疾患。它的实证会造成人“甚则欲登高而歌,弃衣而走,贲响腹胀”,人肚子里老是“咕噜咕噜”乱叫,然后腹部胀痛。

那么胃经为什么会和“心主神明”这个层面产生关联?其实,在《黄帝内经》里有一句很经典的话,叫做“如环无端”,就是经脉彼此之间都是有联系的,不是分割的。胃经有一条线,胃经走的时候,自然就和心经联系上了,它们彼此之间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胃经的病,也会造成心的疾病。

心气不足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元气大伤,而元气藏于肾,所以肾经如果出现病变,首先会出现“目如无所见”的象,好像什么都看不见了,总是一种恍惚状态;其次,会出现“心如悬”的象,心老是悬空的、害怕的;再次,“心如悬若饥状”,就好像饥饿一样,心里慌慌的,可是“饥又不欲食”,饿了也不太想吃东西,总是心慌,手脚冰凉,就像人低血糖时的症状。还会“气不足则善恐”,如果肾气不足,人特别容易恐惧,叫做“心惕惕如人将捕之”,心里总是慌慌的,总觉得后面有人想抓自己。这些都是属于肾经的病变。

这两种病变,都涉及一个层面,就是人的精神疾患的问题。现代人的压力比较大,得精神疾患的人越来越多,这一方面和社会背景,工作压力有关,另一方面和自己的生活习性有关。一个人如果不好好养生,老处在一种过度消耗自己元气的境地,就会对胃和肾造成伤害,工作压力大,人就会出现木克土的情形,得胃病的人就会很多;如果胃寒过重,整个胃经不通,人就会形成抑郁,最后就发展成狂证,会有点交疯狂。这些病现在一般归属精神病这个层面,但是中医认为归根结底还在于胃和肾的病。所以从这个角度来霁,西方人遇到这种病,一般会去找心理医生,先通过心理辅导来治疗。但是中医就认为要先在生理上解决,比如把他的胃寒去掉,把他的肾寒去掉,有可能经脉通畅以后,这些病自然就消失了。

这是“心主神明”的层面,人的心气如果特别足,神明就会昌明;如果心气大伤,肾气大伤,或者胃气衰败,神明就有可能出现问题。

曲黎敏,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天人医易中医药研究院院长,山东教育电视台《名家论坛》专家。有深厚的国学素养,精通文字学、传统医学、人类学。

近年来,曲黎敏不仅在大学里主讲“中医文化”、“周易与中医学”、“道家思想研究”、“中国文化经典导读”等课程,还致力于传统医道的推广,经常受邀到各大机构演讲。她的演讲举重若轻、深入浅出、生动活泼,让听众既能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智慧与玄妙,又能学到切实好用的养生智慧,实现对自身生命切实的人文关怀……

试析曹丕《典论·论文》中的“气” 第4篇

一、“气”作为文论范畴的形成

在春秋战国至两汉时期, 在不同的思想家那里, “气”一直作为一个十分重要的哲学范畴处于不停的演进之中。

(一) “气”作为宇宙万物的本源, 如:

《老子》第四十二章:“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 冲气以为和。 ” (1)

《老子 》提到的 “一”即是 “元气”, “阴”、“阳”即是 “阴气”、“阳气”。 在中国古代的宇宙观中一般认为宇宙诞生于混沌的“元气”, 然后分化成 “ 阴气” 与 “ 阳气”, “ 阳气” 上升为天, “ 阴气”下降为地, 天地交泰化育万物, 于是万物就遗传了阴阳二气的基因, 只有万物之中的阴阳二气相互和谐才能存在、发展, 否则就走向毁灭 (2) 。

(二) “气”作为人的生命之源泉, 如:

《 庄子·知北游 》: “ 人之生, 气之聚也, 聚则为生, 散则为死。 ” (3)

《管子·枢言篇 》:“有气则生, 无气则死, 生者以其气。 ” (4)

“气”既然是宇宙万物的本源, 作为万物灵长的人自然也离不开“气”。 上面的几段话虽出处不同, 表述也不尽相同, 但是可以看到, 中国古人普遍认为“气”为生命之本, 人为精气凝聚而生, 精气一旦散失, 生命就随即逝去。

(三) “气”作为道德意义的 “正气”, 如:

《孟子·公孙丑上 》:“我知言,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其为气也, 至大至刚, 以直养而无害, 则塞乎天地之间。 其为气也, 配义与道;无是, 馁也。 是集义所生者, 非义袭而取之也。 行有不谦于心, 则馁矣。 ” (5)

古人认为人秉“气”而生, “气”自然也会影响到人的精神, 于是孟子“浩然之气”的提出自然不是意外。 虽然郭沫若在《宋钘尹文遗著考》中认为孟子的“养气说”源于《管子·内热篇》的“ 灵气说” (6) , 但孟子的 “ 养气说” 毕竟是改造了春秋以来关于“气”的学说并赋予了儒家道德含义, 成了具有道德人格含义的浩然正气。 这不仅影响了后世以人物品藻为代表的对人格精神的审美, 而且催生了韩愈的“气盛言宜说”, 并对古代文论探索作家创作的心理机制也产生过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四) “气”作为人进行精神活动的原因, 如:

《淮南子·原道训 》:“今人之所以…… 察能分白黑、 视丑美, 而知能别同异、明是非者, 何也·气为之充, 而神为之使也。 ” (7)

班固《汉书·礼乐志》:“人函天地阴阳之气, 有喜怒哀乐之情。 ” (8)

通过上面的两段话可以看到, 到了汉代人们认为人之所以能产生情绪、情感, 乃至更高的审美活动、认知活动, 都在于“气”的作用。 这可以说是 “气”由孟子的可以外溢于天地的道德人格之“气”向人类精神的进一步深入。

(五) “气”作为人的个性、气质, 如:

王充《论衡·命义》:“禀得坚强之性, 则气渥厚而体坚强……禀性软弱者, 气少泊而性羸窳。 ” (9)

刘邵《人物志》:“静燥之决在于气。 ” (10)

汉末魏晋时期的战乱及儒学的势微, 造成人们感慨于生命短暂、人生无常, 促成了个体生命意识的觉醒, 对个体气质、才情、风度的体察和追求成为社会风尚, 于是人物品藻盛行, 以“气”论人的现象在社会上弥漫开来。 人物品藻对于人的禀性、气质、才能、情性的辨识逐渐影响了文论家对作家气质、个性及才情的认识, 因而“气”、“神”、“韵”、“风”、“骨”等用于人物品藻的品鉴标准, 在随后的文论著作中都一一转化成了文论范畴。

二、曹丕《典论·论文》中“气”的含义

“气”经历了从自然有形的云雾水气到哲学本体意义上的“气”, 再从生命存在的本源到具有道德意义的 “浩然之气”, 最后才由支配人精神活动的“气”及作为个性、气质的“气”转化为作为文论范畴的 “气”, 于是就有了 《典论·论文 》的 “文气说”:

文以气为主, 气之清浊有体, 不可力强而致。 譬诸音乐, 曲度虽均, 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 巧拙有素, 虽在父兄, 不能以移子弟 (11) 。

然而对于曹丕“文气说”的“气”的解释, 后人却众说纷纭:

黄侃认为:“文帝所称气, 皆气性之气。” (12)

罗根泽认为, “文以气为主”、“徐幹时有齐气”、“公幹有逸气”的“气”, 指文章的声调而言, “气之清浊有体”及“孔融体气高妙”的“气”, 指先天的才气及体气而言 (13) 。

陆侃如、牟世金认为:“《典论·论文》中所说的‘气’, 是指作者的气质在作品中形成的特色。 ” (14)

叶朗认为, “文以气为主, 气之清浊有体, 不可力强而致”的“气”, 就是指艺术家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15) 。

罗宗强认为:“曹丕论作家的‘气’, 主要是指作者的气质情性而言的” (16) 。

袁济喜认为:“曹丕‘文气说’的‘气’的确切含义是指作家独特的气质个性, 包括作家的才能在内, 它体现在作品中, 就是作品的风格特点。 ” (17)

李泽厚、刘纲纪认为:“曹丕所说的‘气’, 具有多层次、多侧面的涵义。 总起来说, 它是文学家的气质、个性、才能和文学家所要表现的情感的统一, 这四者在文学家的创作过程中是合为一体的。 当它形成一种强烈的创作冲动, 表现于文学家的创作过程和创作所得的作品中时, 它就是中国古代美学常说的‘气势’。 ” (18)

可见“文气说”的“气”在后世阐释者那里显示出多义性与含混性, 这些解释涵盖了作者的先天禀赋及主体精神、作品的风格、作品的语言等诸多方面。 为了正本清源, 深入理解《典论·论文》中“气”的含义, 我们不妨返回文本逐句探究“气”的理论来源及确切含义。

(一) “气”为“文”之本

如前文所述, “文以气为主” 的提法是由在先秦两汉时期作为宇宙万物本源的哲学范畴———“气” 纳入文论中的产物, 因此有理由说曹丕的文气说是中国最早是文学本体论。

(二) “气”分“清浊”

先秦时期气分阴阳, 阴阳化为天地的观念是普遍流行的, 有时候“阴阳”又会表述为“清浊”, 例如《淮南子·天文训》:“气有涯垠, 清阳者, 薄靡而为天, 重浊者, 凝滞而为地。 ” (19) 后来“清浊”又用来指称道德品行的好坏, 如王充《论衡·骨相》:“非徒富贵贫贱有骨体也, 而操行清浊亦有法理。 ” (20) 这些观点促成了曹丕“气之清浊有体”的提法, 在这里“清浊”究竟所指为何? 在曹丕稍后的袁准在《才性论》中作了解答:“物何故美? 清气之所生也;物何故恶美? 浊气之所生也。 ” (21)

(三) “气”由心生

曹丕以音乐比文章, 这明显受到音乐理论的影响。 《礼记·乐记》就有这样的论述:“诗, 言其志也;歌, 咏其声也;舞, 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 然后乐气从之。 是故情深而文明, 气盛而化神, 和顺积中, 而英华发外, 唯乐不可以为伪。 ” (22) 这段话主要阐述了乐由心生、不可以伪的观点, 特别是提到了要将情、气、神调节到和顺的地步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也就是说音乐不只是曲调、节奏等技术问题, 这与“曲度虽均, 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 巧拙有素”是同一个意思———气由心生。

(四) “气”作为作家的先天禀赋

曹丕所说的“气之清浊有体, 不可力强而致”, 也就是说人的才气、个性是有差别的, 这种才气、个性是由自然禀赋而得, 不是后天努力可以达到的, 并且接着说“虽在父兄, 不能以移子弟”, 即是说这种先天之“气”是不能传授给他人。 可以很明显地看到, 曹丕通过对人先天禀赋中清浊的划分, 深入到对作家的才气、个性的认识, 而这一观点正是在吸收 《论衡·率性》中“气有少多, 故性有贤愚”的基础上提出的“天才论”。 叶朗先生所说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其实就是作家的天赋或天才。

(五) “气”作为风格

正因为每个作家的才气、个性是有差别的, 所以文章中就会自然流露出作家本人的才气和个性, 从而形成不同的艺术风格, 所以曹丕举例说:“徐幹时有齐气……应炀和而不壮, 刘桢壮而不密。 孔融体气之妙, 有过人者……”也就是在这个意义上, 后世才有了“文如其人”的说法。

(六) “气”作为风俗

值得注意的是《典论·论文》中提到“徐幹时有齐气”, 李善在 《文选》 注释中解释道:“言齐俗文体舒缓, 而徐幹亦有斯累。 ”也就是说徐幹生长于齐地, 他的文风受到齐地风俗的影响, 体现出一股齐地特有的习气———舒缓之气。 可见, 曹丕不仅认识到作家的才气、个性对形成文风有关系, 而且认识到作家的生活环境会影响到文风的形成。

(七) “气”并非语气

陈寅恪先生在《四声三问》中论述了佛经翻译对汉语声调的影响, 并考证了真正将汉语声调自觉应用到文学创作已是南朝的事了 (23) , 因此罗根泽先生将“齐气”、“逸气”解释为文章声调是有失偏颇的。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 曹丕《典论·论文》中的“气”具有广泛的理论来源, 具有多层次、多侧面的含义。 由于中国古人向来注重感悟而不重概念分析, 因此使用概念、范畴时不做清晰界定, 致使后人对于进行曹丕“文气说”阐释时出现众说纷纭的局面。 而且曹丕在《典论·论文》中对“文气说”的阐述只有区区几十字, 是一个尚未充分展开的理论系统, 这又为后人进行过度发挥留下了巨大余地。

综上所述, 曹丕《典论·论文》中的“气”是由哲学范畴转化为文论范畴的, 具有广泛的理论来源, 因此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 必须在其“文气说”系统的意义上把握, 否则就会以点带面从而陷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地步。 要把握曹丕《典论·论文》中的“气”的确切含义就应该以文本为依据并结合相应的历史背景进行解读, 否则便会陷入过度阐释的泥淖。

摘要:曹丕《典论·论文》中提出了“文气说”, 完成了“气”由哲学范畴向文论范畴的转化, 并进一步提出了“体气”、“齐气”、“逸气”, 从而构建了一个以“气”为核心的文论系统, 为后世文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曹丕的“文气说”具有重大的理论研究意义, 对于揭示中国古代文论的独特价值非常重要。

典论论文原文和翻译 第5篇

典论·论文

[魏] 曹丕

原文: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傅毅之於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与弟超书曰:“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夫人善於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里语曰:“家有弊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见之患也。

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玚德琏、东平刘桢公干,斯七子者,於学无所遗,於辞无所假,咸自以骋骥於千里,仰齐足而并驰。以此相服,亦良难矣!盖君子审己以度人,故能免於斯累而作论文。王粲长於辞赋,徐干时有齐气,然粲之匹也。如粲之《初征》、《登楼》、《槐赋》、《征思》,干之《玄猿》、《漏卮》、《圆扇》、《橘赋》,虽张、蔡不过也。然于他文,未能称是。琳、瑀之章表书记,今之隽也。应玚和而不壮,刘桢壮而不密。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辞,以至乎杂以嘲戏;及其所善,扬、班俦也。

常人贵远贱近,向声背实,又患闇於自见,谓己为贤。

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此四科不同, 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备其体。

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於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於翰墨,见意於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於後。故西伯幽而演《易》,周旦显而制《礼》,不以隐约而弗务,不以康乐而加思。夫然则古人贱尺璧而重寸阴,惧乎时之过已。而人多不强力,贫贱则慑于饥寒,富贵则流于逸乐,遂营目前之务,而遗千载之功。日月逝於上,体貌衰於下,忽然与万物迁化,斯志士之大痛也!融等已逝,唯干着论,成一家言。

译文 :

文人互相轻视,自古以来就是如此。傅毅和班固两人文才相当,不分高下,然而班固轻视傅毅,他在写给弟弟班超的信中说:“ 傅武仲因为能写文章当了兰台令史的官职,(但是却)下笔千言,不知所止。大凡人总是善于看到自己的优点,然而文章不是只有一种体裁,很少有人各种体裁都擅长的,因此各人总是以自己所擅长的轻视别人所不擅长的,乡里俗话说:” 家中有一把破扫帚,也会看它价值千金。“ 这是看不清自己的毛病啊。

当今的文人,(也不过)只有鲁人孔融孔文举、广陵人陈琳陈孔璋、山阳人王粲王仲宣、北海人徐干徐伟长、陈留人阮瑀阮文瑜、汝南人应旸应德琏、东平人刘桢刘公干等七人。这” 七子“,于学问(可以说)是(兼收并蓄)没有什么遗漏的,于文辞是(自铸伟辞)没有借用别人的,(在文坛上)都各自像骐骥千里奔驰,并驾齐驱,要叫他们互相钦服,也实在是困难了。我审察自己(之才,以为有能力)以衡量别人,所以能够免于(文人相轻)这种拖累,而写作这篇论文。王粲擅长于辞赋,徐干(文章)不时有齐人的(舒缓)习气,然而也是与王粲相匹敌的。如王粲的《初征赋》、《登楼赋》、《槐赋》、《征思赋》,徐干的《玄猿赋》、《漏卮赋》、《圆扇赋》、《橘赋》,虽是张衡、蔡邕也是超不过的。然而其他的文章,却不能与此相称。陈琳和阮瑀的章、表、书、记(几种体裁的文章)是当今特出的。应旸(文章)平和但(气势)不够雄壮,刘桢(文章气势)雄壮但(文理)不够细密。孔融风韵气度高雅超俗,有过人之处,然而不善立论,词采胜过说理,甚至于夹杂着玩笑戏弄之辞。至于说他所擅长的(体裁),是(可以归入)扬雄、班固一流的。一般人看重古人,轻视今人,崇尚名声,不重实际,又有看不清自己的弊病,总以为自己贤能。

大凡文章(用文辞表达内容)的本质是共同的,而具体(体裁和形式)的末节又是不同的,所以奏章、驳议适宜文雅,书信、论说适宜说理,铭文、诔文崇尚事实,诗歌、赋体应该华美。这四种科目文体不同,所以能文之士(常常)有所偏好;只有全才之人才能擅长各种体裁的文章。

文章是以” 气" 为主导的,气又有清气和浊气两种,不可勉强而得。用音乐来作比喻,音乐的曲调节奏有同一的衡量标准,但是运气行声不会一样整齐,平时的技巧也有优劣之差,虽是父亲和兄长,也不能传授给儿子和弟弟。文章是关系到治理国家的伟大功业,是可以流传后世而不朽的盛大事业。人的年龄寿夭有时间的限制,荣誉欢乐也只能终于一身,二者都终止于一定的期限,不能像文章那样永久流传,没有穷期。因此,古代的作者,投身于写作,把自己的思想意见表现在文章书籍中,就不必借史家的言辞,也不必托高官的权势,而声名自然能流传后世。所以周文王被囚禁,而推演出了《周易》,周公旦显达而制作了《礼》,(文王)不因困厄而不做事业,(周公)不因显达而更改志向。

典论论文 第6篇

“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

所谓“膻中者”,是指人体里边很特殊的一条经络——心包经,即心包和三焦,这是在五脏之外,中医里边加出来的一个脏器。膻中穴在两乳的正中间,是人体非常重要的一个穴位。

《黄帝内经》认为“气会膻中”,人体的气机在很大程度上都会通过膻中来表现。这里又涉及西医的一个概念,就是“胸腺”,胸腺是指膻中穴到肚脐之间的一条直线。

在人出生之前。胸腺是一个很大的器官,等到出生以后,它就迅速地萎缩。其实,这里边暗示着一个很重要的道理,就是小孩子之所以能用十个月来完成人类几亿年的进化,和膻中、胸腺是有密切关系的。

所谓“喜乐”,在某种意义上是指经脉特别通畅,如果经脉特别通畅,小孩子的发育就会特别顺畅。我们也会发现,人在婴幼儿时期长得非常快,基本一天一个变化,而过了青春期以后,人的生长速度就明显减缓了。这些实际上都和膻中非常有关系。

“臣使之官”,是说膻中是代君发令的。中医认为人体有心,同时有心的外围。即心包,心是不受邪的,而心包就有代君受过的功能。所以这个“臣使之官”就相当于所谓的宦官,代君行令。为什么要用它代君行令?因为传统文化认为。君主是喜怒不形于色的,就像心的喜怒也是不形于色一样。那么“形于色”的这个功能,要由谁来承担?就是心包来承担的。

心包主疏通气机

心包在人体当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疏通气机。如果膻中闭塞,人们的气机就会很不顺畅。现在的人工作压力都很大,膻中这个穴位非常容易堵塞。因此,在日常生活当中,大家要经常梳理、按摩膻中这个地方,其实不难,用大拇指直接往下捋就可以。现在有一种做法,就是拍打膻中,不过我个人认为这种拍打对膻中的影响有点太过了,只要往下捋就行了。人如果生气,就可以往下捋一百下左右,这样对自己的气机会很有帮助。

常见心包经病及其中医对治

心包经的病症经常会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一,它会表现为“手心热”。心包经是沿着人体手臂前缘的正中线走的一条经脉,一直走到中指。人的手心里有劳宫穴,劳官穴也是心包经的一个重要穴位,如果心包有热,就会体现在劳宫穴上,即手心热。如何解决?大家可以拍打心包经,先按摩位于腋下的极泉穴,极泉穴是解郁大穴,属于心经穴位,然后沿着手臂前缘的正中线向外拍打。拍打心包经,对心包的一些气机非常有作用。

第二,有的人手心总出汗,这是心包不收敛的一个表现。因为心包经属于厥阴经,厥阴经就是主收敛的,如果不收敛。手心总出汗的问题就得不到解决。

第三,臂肘挛急。就是沿着这个肘臂,会出现“挛急”,即抽筋,或者是不舒畅、麻木。在临床上,这样的病人越来越多,他们总觉得自己手臂发沉、发麻,就是人已经出现心脏病或心包病的一个前兆。这种人一是工作压力太大,二是过度焦虑,阻碍了气机,造成了气血不通、经脉不通畅,导致了麻、胀、沉的感觉。

第四,腋肿。即腋窝下会出现肿痛,这个也是心包的病。如果再继续发展下去,就会觉得“胸胁盛满”,就是总觉得两个胸胁特别地胀。再继续发展下去就会“心儋儋大动”,心会“扑通扑通”跳得特别快,就像人特别紧张一样。

第五,是心脏病前兆的一个象,叫“面赤目黄”。就是脸会发红,如果红在眉心“如灯花状”。那就很不好。在道教医学里,眉心正中的地方叫印堂,如果这个地方发红,人“祸福在旦夕间”。如果印堂发黑,就更加不好,因为黑的颜色是肾水的颜色,水克了火,就会造成心脏更加重的病症。平常大家在照镜子的时候,要注意观察自己的脸,有些病的前兆会反映在脸上。

第六,嘻笑不休,即人一直收不住,总是呵呵乐的状态。“喜则神散”,中医讲究任何事情都不可以过度,喜也分正邪,如果是正常的嘻,那就没问题;如果人老是嘻笑不休,尤其是老人突然出现嘻笑不休的情况时,晚辈就应该多加小心,因为这是心神将散之象。老人的病情会加重。

曲黎敏,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天人医易中医药研究院院长,山东教育电视台《名家论坛》专家。有深厚的国学素养,精通文字学、传统医学、人类学。

近年来,曲黎教不仅在大学里主讲“中医文化”、“周易与中医学”、“道家思想研究”、“中国文化经典导读”等课程,还致力于传统医道的推广,经常受邀到各大机构演讲。她的演讲举重若轻、深入浅出、生动活泼,让听众既能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智慧与玄妙,又能学到切实好用的养生智慧。实现对自身生命切实的人文关怀……

上一篇:企业养老保险研究下一篇:企业财务诊断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