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医院范文

2024-05-26

街道医院范文(精选4篇)

街道医院 第1篇

关键词:医院感染,调查分析,住院患者

医院感染已成为当今社会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 加强医院感染预防和管理势在必行。深圳市某街道医院是45万人辖区内唯一的公立综合性教学医院。医院设有门急诊、内科、外科、妇产、儿科等临床业务科室和辅助科室21设置床位300张, 开放床位350张。为有针对性地进行医院感染管理,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我们对深圳市某街道2005~2009年医院感染进行调查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深圳市某街道医院病案室2005~2009年间82168例全部住院病历资料。

1.2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卫生部制定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确定诊断[1]。

1.3 调查内容与方法

回顾性调查, 全面系统阅读病历, 包括病案首页、病程记录、体温单、医嘱单、护理记录单、化验单、检查单等, 经过两人以上确认医院感染存在, 然后填写统一的住院登记表和医院感染报告卡。

1.4 资料处理及统计分析

将有关数据转入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整理、归纳, 率的比较使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不同年份医院感染发病情况

本次共查阅2005~2009年82168份出院病历, 其中医院感染为622例, 感染率为0.76%。医院感染率从2005年 (1.32%) 到2009年 (0.65%) 呈下降趋势 (见表1) 。

2.2 各科室医院感染率分布

脑外医院感染率最高 (1.49%) , 其次为普外、骨外、产科、儿科、妇科, 内科最低 (0.50%) , 详见表2。

注:产科出院病例数包括新生儿17494名。

2.3 不同年龄和性别的医院感染率

2005~2009年医院感染率位于第一位的是80-岁组 (1.93%) , 其次是60-岁组 (1.81%) , 第三是70-岁组 (1.44%) , 其余各年龄组均小于1%, 最少的为10-岁组 (0.35%) 。男性住院患者31337例, 发生医院感染107例次, 医院感染率为1.08%, 女性住院患者50831例, 发生医院感染282例, 医院感染率为0.55%。男患者医院感染率约是女患者的2倍, 不同性别间医院感染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2=72.540, P=0.000) 。

2.4 不同部位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

下呼吸道的医院感染最为常见 (23.63%) , 其次为切口 (22.83%) 、上呼吸道 (21.86%) 、皮肤软组织 (13.18%) , 血液感染系统最少 (0.16%) , 详见表3。

2.5 不同月份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

82168例住院患者中, 医院感染率最高为5月份 (1.05%) , 其次是6月份 (0.97%) , 最低是2月份 (0.50%) , 详见表4。

3 讨论

医院感染目前已成为一个社会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 严重威胁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 影响医疗质量, 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根据医院感染统计资料调查表明, 我国医院感染率介于6%~9%之间[2]。根据某街道医院5年监测结果显示, 该街道医院感染平均发生率为0.68%, 年度医院感染发生率在0.61%~1.32%之间, 低于全国医院感染平均水平。医院感染率从2005年 (1.32%) 到2009年 (0.65%) 呈下降趋势, 可能与街道医院感染率下降也可能是因为医院感染受到了医院医护人员的重视, 在医院领导的加强监管之下, 控制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这也说明医院感染是可防可控的。

脑外医院感染率最高 (1.49%) , 这可能与外科患者侵入性操作较多有关, 长时间手术增加了机体与传染源的接触机会, 同时创伤性检查、术后体腔内置管、经常性换药等操作也是感染的诱因, 另外长时间抗感染药物的使用容易造成耐药菌株增多、菌群失调, 而成为医院感染的易感因素。因此外科手术及一切侵袭性操作应严格无菌, 保证与患者接触的一切器材都具有微生物学安全性。操作精细、减少组织创伤、止血完善等均可减少术后感染发生[3]。2005~2009年该街道医院感染发病率位于第一位的是60岁及以上的病人 (1.44%~1.93%) , 这与国内报道相符合[4]。这可能与老年人器官退行性变化导致抵抗力低下、恢复能力差有关, 而且老年病人多患慢性病, 病程长, 病情复杂, 侵入性操作多, 长期使用大量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 同时老年人自理能力差, 长期卧床, 难以做好个人卫生。提示医务人员重点关注以中老年患者为主的综合病房, 在对患者治疗原发病的同时, 加强支持疗法, 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控制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用量, 同时注意病房空气流通。另外, 为了避免交叉感染, 对老年慢性病患者, 在提高医疗质量的前提下, 病情稳定后尽早出院, 定期门诊随访, 继续治疗[3]。另外, 不可忽视的是0~10岁的患儿感染率也较高, 可能是因为患儿免疫力低下, 特别是新生儿自身生理机能不健全、抵抗力差加之侵袭性操作较多等易发生医院感染, 因此也应该重视儿科病房的监管。调查显示不同性别之间医院感染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2=72.540, P=0.000) , 这与天津南开医院的调查结果是不同[9]。这可能是因为该街道机械制造工厂多, 工人容易发生机器压伤等损伤, 而发生这种伤害的以男性居多, 所以手术机会较多, 而手术是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这要求医护人员除了加强无菌操作观念外还要对男性患者适当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

下呼吸道的医院感染最为常见 (23.63%) , 其次是切口 (22.83%) 、上呼吸道 (21.86%) , 与其他文献报道相似[5]。下呼吸道病人医院感染率高其原因可能与患者的体位、呼吸道开放、破坏正常呼吸道屏障功能有关, 从调查发现, 98%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病例均进行导管输氧, 或气管插管、使呼吸道粘膜创伤, 破坏了呼吸道的屏障, 病原菌容易入侵[6]。提示医务人员要注意其相关危险性, 如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泌尿道插管的合用及其管理[7]。70%以上的上呼吸道感染为病毒感染[8]。医院致病微生物种类多, 加之病人抵抗力低, 如果加上病房内拥挤且通风不良, 就很容易造成呼吸道病原体传播。所以平时要做好病房的环境管理与空气消毒, 注意通风, 把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的病人与其他病人分病房隔离、治疗, 同时减少侵入性操作, 对探视、陪护人员加强管理, 及时治疗已感染的病人, 防止发生医院感染爆发、流行。

医院感染最高为5月份 (1.05%) , 其次是6月份 (0.97%) , 这与天津南开医院的调查结果不同[9], 这可能是因为华南地区5月份雨水较多, 细菌容易滋生繁殖, 极易诱发呼吸道感染, 6月份气温炎热, 细菌繁殖快, 医务人员不严格执行消毒技术规范, 不注意无菌操作都容易造成医院感染, 因此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率高的月份要提高警惕, 加强空气监测和住院病人的基础护理, 做好病房通风, 保证患者有一个清洁舒适的环境。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试行) [M].2001.

[2]吴安华, 任南, 文细毛, 等.全国医院感染监测网, 1998-1999年检测资料分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0, 10 (6) :401.

[3]何玲莉.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及干预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9, 6 (2) :75.

[4]史文昕, 史文晶, 李静峰, 等.2409例医院感染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6, 16 (7) :753-754.

[5]赵霞.2003~2006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7, 17 (9) :1088-1090.

[6]黄传成, 李翠萍, 魏秀兰, 等.多部位医院感染病例原因分析[J].现代医院, 2001, 7 (4) :89.

[7]王玉芝.留置尿管病人尿路感染的原因及预防[J].中国保健, 2007, 15 (17) :64-65.

[8]陈钦, 郭海英, 周新, 等.呼吸机相关肺炎病原菌的调查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0, 10 (2) :102-103.

街道医院 第2篇

一、出标准,建立完善固化一套城市管理长效机制

通过健全和完善城市管理,不断强化城市管理基础工作。一是坚持领导包片保全面。成立环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以城区派出所、交通支队、工商所、卫生监督所、环卫所、城管分队、街道相关科室及24个社区为成员单位。据张主任介绍,丰台街道分为五大片,实行街道领导和城管分队领导包片,科长包社区的制度。这个制度有利于确保城市环境问题全发现、责任全理清、工作全落实、难题全纳入和环境全规划。二是坚持联席联动制度。每月召开一次领导小组联席会,重点问题进行会商、通报、协商解决;并建立街区联动机制,成立由城管分队、综治办、工商所、卫生监督所、派出所、城管科参与的联勤联动执法,确保工作顺利推进;并结合城市治安岗亭建设,监督服务方便,逐步实现街区社会化管理。三是制定完善了《丰台街道城市环境精细管理美化市容工作职责标准》,这个标准进一步理清了街道、职能部门、地区单位、社区4个层面的职责,明确了各项工作标准、工作流程与考核目标;建立了街区商户网络信息服务平台,从市容环境、宣传广告、施工管理、突发事件和社区秩序五个方面,实现街、区、社区工作的考核、监督全覆盖。

二、灭死角,实现区、街、社区网络管理全覆盖

在丰台区街道办公大楼的五楼有一间小小的指挥平台,几台电脑就组成一个空间。这就是丰台街道自己的街道0A办公平台,依托丰台区城市监督指挥中心信息化城市管理系统平台,丰台街道把24个社区划分为24个网格,由社区网格监督员,按统一的事部件分类和通讯设备,通过上传信息,对环境问题进行反馈,街道接件后统筹安排,实施现场处置。这个系统很好解决了监督无法进社区的难点问题。对于不属于街道范围解决的城市管理疑难问题,再由区网格监督员协助街道、社区,将存在问题通过“城管通”进行反馈,力求做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疑难问题依托相关部门共同破解。丰台区创新的网络管理全覆盖,实现了道路和社区两个单元,“区—街—社区”三级管理。

三、落责任,五支队伍“五位一体”实现管理内循环无缝隙

丰台街道是老城区,辖区老旧小区多,环境卫生基础设施薄弱,单纯依靠区专业环卫作业队伍不能满足环境治理的需要,属地管理的市民劝导队(志愿者队伍)、环境卫生保洁队、小广告清理队、爱国卫生检查队、绿化美化队这5支专业队伍就成为了丰台街道环境精细管理的骨干力量。据张主任介绍,这5支队伍的主要成员是城市协管人员,由街道统一管理统一配装,按照环境秩序专业化和环境管理精细化效果,结合街道实际需要,达到区域管理内循环无缝隙。

除了5支队伍外,丰台区还实行了“五位一体”的动态管控,责任到人。通过对辖区重点大街两侧商户和单位,逐门逐店建立电子动态管理台账,实行五位一体实名制管理模式,即:在电子动态管理台账中,实现由房屋产权人、店铺经营法人、城管分队执法负责人、街道牵头负责人及社区负责人5人署名,从“门前三包”、门店广告牌匾入手,与产权单位、经营法人签订城市精细化管理责任书,提高其自觉参与、维护环境的意识,并进一步延伸到地区的安全、维稳等各项工作。实现了重点街区一街一管,城管队员实名制管理街区,并配备相应的城管协管员、城市清理员、交通协管员,组成工作小组,管理落到了实处。

四、提水平,以民为本提升居民对环境管理评价的满意度

在丰台区,有一张城市管理的名片,那就是“市民劝导队”。2007年,由丰台街道永善社区党委发起,以党员志愿者为骨干、社区居民为主体,利用人熟、地熟的优势,协助城管对环境卫生脏乱、违章停车、摆摊设点、店外经营、非法烧烤等行为进行善意的提醒和规劝,成为城管、交通等执法部门的得力“助手”。永善社区市民劝导队成立4年以来,获得了“北京奥运会先进集体”、“全国志愿者先进集体”等国家级荣誉称号。劝导队队员也从当初的80多人发展到今天的180人,如今,丰台街道已成立了市民劝导总队,24个社区都组建了市民劝导分队。“市民劝导队”不仅解决了城管交通执法难题,更是社区自治管理和居民主动参与城市管理的有益探索。

在张主任心里,精细化管理的目标不仅仅是促进环境优化,更是以民为本,为民服务。2011年上半年,丰台区开展了3个百日环境整治,结合消防、公安的专项行动,有效地净化了地区环境秩序,打击了街面无照游商、非法运营、散发小广告、店外经营、非法建设等违规违法行为。随着无照市场和零散菜贩的减少,当地居民买菜难的问题就会日益突显,但是在丰台街道这样的管理难题不再是问题。丰台街道征得社区居民意见后,与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联手,先后在10个社区建立了“社区便民菜点”,这些门面大小不一的菜点,一般设在社区内,营业时间从早上7点到晚上9点,丰台街道不收取任何费用,只是监督菜价不能高于大超市。现在这10家菜店平均每天能销售8000多斤菜,受到社区居民的普遍欢迎,经营企业也取得较好效益,环境秩序得到明显改善,真是精细管理的成功“三赢”。

每月的最后一周周五是丰台街道的“环境卫生清洁日”,这一天,街道领导、科室人员、社区志愿者、党员、干部、居民都走上街道,用自己的双手,积极参与环境卫生清洁活动,这个“清洁日”将会持续下去,张主任说,要鼓励更多人走出单位,走出家门,真正实现城市管理的全民参与和环境卫生保洁的全面覆盖。

下一步,丰台街道将在创精品大街上下功夫,年内确定的四条景观大街,通过聘请专业公司进行设计,重点以景观规划为先导,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实现“一街一品,一街一特色”。拟定一条服务型大街、一条文化大街、两条商业型大街,以点带面,全面提升区域环境建设档次。

街道医院发展康复医学科初探 第3篇

关键词:康复医学,街道医院,发展思路

康复医学是具有基础理论、评定方法及治疗技术的独特医学学科,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学科学的进步, 康复医学的地位越来越突显[1]。自1980年代初, 现代康复医学在我国已逐步发展成为一门新兴综合学科, 成为现代医学体系的四大支柱之一, 在医疗卫生事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物质水平的提高, 人们的保健意识、对康复的需求不断增长, 我国中小型医院发展康复医学科的潜力巨大, 今后将是推动我国康复事业发展的主力军。

1 本地区康复医学科现状

华南地区是我国康复医学发展较快的地区, 现已建立较大型的康复中心及工伤康复中心, 各医院也在积极建立康复医学科。宝安区位于深圳西部, 街道医院属于基层医院, 劳务工较多, 病源较大型医院存在很大差异, 较之内地基层医院差异也很大, 学科发展方向、专业研究方向也不一样。就现阶段来说宝安区街道医院康复科主要侧重于中医手段, 病种多为颈肩腰腿痛, 神经疾患相对较少, 病种较为单一。目前各街道医院基本上是在理疗科基础上成立的康复医学科, 有些还几度易名, 导致学科发展不平衡, 学科定位不明确。

2 康复医学科发展的条件

2.1 医院领导的支持是康复医学科发展的前提

由于康复医学科发展时间较短, 多数人对本学科的认识还不够, 不了解康复的真正内涵;康复医学科占地面积大, 投入回报周期长;疾病谱与其他临床科室重叠较大, 导致病人来源不足。因此需要院领导协调与各科室之间的关系, 进行发展资源方面的重新分配。如请有影响力的专家教授来院举办讲座, 进行软件、硬件投入等, 为康复医学科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2.2 解决学科定位, 把握学科发展方向

各医院、各科室环境基本情况不完全一样。因此要根据科室人员、周边环境决定学科发展方向。就目前情况来看, 康复医学科医务人员配备应以中医为主, 要求有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等高年资医生, 要具有较强的中西结合科研及实践能力。康复医学有着自身突出的特色和优势, 其阴阳平衡、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与现代医学的生物-社会-心理的医学模式不谋而合。“治未病”的康复预防观、“杂合以治”的康复治疗观、丰富多彩而又源于自然的康复疗法等, 符合当今医学发展方向[2]。日本上田敏教授说:在21世纪里, 西方传统康复医学将面临东方康复医学的挑战。现代康复医学也不再是简单的光、电、热等疗法, 而是运用多种跨学科手段与高科技设备对机体进行全方位的康复。因此, 康复医学科在实际康复治疗中除了运用传统的中医康复手段外, 还要引入现代康复医学的理念和手段, 将中西医康复手段结合起来, 以“各取精华, 优势互补, 融为一体”为指导思想[3], 为康复对象提供更好的服务。

3 康复医学科发展建议

3.1 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首先传统理疗不是康复, 更不能替代现代康复, 它只是康复医学中的一种手段。现代康复医学是研究伤残病后造成的机体功能障碍, 进行康复评估、康复训练、康复治疗, 以达到改善或重建患者身、心、社会功能为目的一门学科[4]。要认识到康复治疗是临床治疗的后续, 如不进行康复治疗, 就意味着临床治疗工作并没有结束。

其次树立康复医学的价值观。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 人们不仅仅是治愈疾病, 而是要如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这就有赖于康复医学的发展。纵观发达国家发展康复医学历史, 我们不难看出, 发展康复医学是件利国利民好事, 不仅可以减少国家公费医疗支出和家庭负担, 还能提高残疾患者、慢性病人及老年人的生活质量[3]。

3.2 加强业务学习, 培养团队意识

康复科多数是由理疗科发展起来, 缺乏康复医学方面的管理经验和拥有现代康复医学知识的专业人才。因此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康复医学的知识培训及各类工作人员的在岗短期教育显得尤为必要。鼓励参加康复医学学习班、去有影响力的康复医院进修、请康复专家会诊、讲座等, 适时了解学科前沿进展, 打造一支通用人才基础上的专才队伍。

康复治疗不同于其他学科, 除了康复医师外, 还有治疗师的参与, 这就要求有更好的团队意识, 对患者进行治疗前、中、后的评估, 随时调整治疗方案, 严格按照康复评定要求召开团队工作评定会议。科室领导以身作则, 科室人员分工明确、各尽其职, 良好的科室氛围和团结协作的人际关系使科室人员获得良好的心态, 在本职岗位上积极努力工作。

3.3 加强科室之间的联系, 积极开展社区康复

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联系极为密切, 临床的内、外、妇、儿、预防保健各科均有康复医学涉猎[5]。近几年, 不仅在偏瘫、截瘫、脑瘫、四肢瘫等康复临床与护理方面取得进展, 而且对很多常见病、慢性病, 甚至亚健康、精神心理康复等方面也取得可喜进步。康复医学科应以各临床科室强大技术力量为后盾, 开展科室间合作, 积极进行床边治疗, 康复医师或治疗师主动深入病房, 参与临床查房, 对那些不能离床或暂时不宜离床又须做康复治疗的患者, 向临床医师提出建议, 并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到床边进行康复治疗, 把床边康复治疗和治疗室康复治疗在时间上和内容上协调连贯起来。这样既可提高患者的康复疗效、缩短疗程, 又可向临床医师、护士及患者宣传康复医学知识, 帮助他们更新观念, 配合早期康复诊疗项目的落实, 促进康复医学的发展。还可以加强科室间交流, 进行科研合作。取得医院、科室、患者三赢的局面, 获取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康复医学是六位一体社区医疗建设的必备项目, 社区康复的主要对象是残疾人, 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 社区康复服务应使康复对象及其家庭成员主动参与, 树立自我康复意识, 参与康复计划的制定、配合康复训练及回归社会等全部康复活动。

4 宝安区康复科实践效果

通过几年的科室建设, 宝安区已形成以区级防保机构为指导, 以街道医院为依托, 以社康站为主体, 以六大功能为内容的社区康复服务模式。把以前大部分社区康复人员由其他专业人员兼职、康复概念模糊、专业水平参差不齐、临床康复医师少等状况, 通过几年的努力, 实现了改观。还根据社区的背景、经济水平、文化习俗、康复技术资源状况和康复对象实际需求等情况与社区健康中心相结合,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深入社区宣教, 指导康复对象及其家庭成员, 掌握易学、易会、易懂的实用技术。还针对街道医院周边劳务工患者较多, 多数有颈肩腰腿痛的实际情况, 积极推广中医“易筋经”、“八段锦”等简单有效的保健体操。同时可进行某些疾病、或疾病谱的调查 (如乳腺增生、颈椎病等疾病) , 以与中医“治未病”理论相结合, 积极采用中西结合手段进行预防。通过采取各种以病人为中心的康复医学措施, 康复医学科在宝安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同时也得到患者认可。

参考文献

[1]马烈光.中医临床康复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9, 21 (3) :82-84.

[2]乔志恒, 郭明.康复医学发展现状与未来[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9, 15 (1) :96-98.

[3]康莉, 陈淑敏.发展我国康复事业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现代医生, 2008, 46 (4) :147-148.

[4]吴岳嵩, 柳霞, 李茜.康复医学新进展与发展设想[J].解放军医学杂志, 2010, 35 (5) :492-495.

街道医院 第4篇

一、城市社区医院的功能构成

我国城市社区医院从1997年开始试点, 发展到今天已经覆盖到全国各个省、市、自治区, 地级市覆盖率达到90%以上。对于社区医院的定位和功能, 我们从模糊到逐渐清晰。根据卫生部发布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标准 (2008讨论稿) 》, 城市社区医院的基本服务内容包括“预防、保健、医疗、康复教育、计划生育”等。在内部结构上, 围绕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 形成“医防相结合、条块相结合、团队相结合、医院内外服务相结合”的格局, 主要分为医疗康复、预防保健、医技部和后勤办公等功能。其中, 医疗康复功能主要包括门、急诊和康复医疗、日间观察病房, 主要职能是诊治常见病、多发病, 失能老人和残疾人康复医疗, 老年人护理和临终关怀, 安宁护理。预防保健功能主要包括计划免疫、生命统计、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等, 主要职能是负责辖区内各类卫生防疫、妇幼保健、精神卫生、慢性病防治、伤残康复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医技部分主要指放射用房、B超、心电、化验等, 主要为各临床医疗提供诊疗依据, 或配合治疗, 直接或间接为门诊、急诊提供技术服务。后勤办公主要负责后勤工作, 包括物资和财务管理, 负责中心内外联系协调, 档案统计与下属社区卫生站管理工作。

新江湾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功能构成上, 除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功能外, 又根据所服务区域的特点和未来发展要求, 增加了高端体检功能, 主要包括体检中心以及配套的服务设施和体检病房等。

二、城市社区医院的设计理念

城市社区医院首先应立足于社区, 从城市、医院和建筑各个层面加以把握, 使设计既能满足医院对规模和功能的需求, 又能优化资源, 保证功能的合理性、流程的体系化和资源的共享性。同时, 城市社区医院也应以人为本, 通过设计合理的平面布局, 创造宜人的环境氛围, 体现对患者的人文关怀。

(一) 流线组织与功能配置

组织合理的流线和配置稳定的功能是本方案设计的重点。城市社区医院的各部分功能既相互分离, 又相互联系, 为确保流线便捷, 体系稳定, 效率更高, 在医疗流程布局上, 设计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 流线分离

城市社区医院的主要流线分为人流和物流, 按照洁净程度又可分为洁、污流线, 设计要求各种流线相互分离。首先, 总平面的出入口分别设置了体检人员 (出入口3) 和各类诊疗患者 (出入口1) 使用的出入口, 保障健康人群和非健康人群相互分离;同时, 独立设置污物出口 (出入口2) , 使院区产生的废弃物流线与其他流线分离, 避免交叉。

其次, 将人流流线进行分类设计, 主要分为普通门诊流线、儿保流线、妇保流线、感染科门诊流线以及体检流线等, 在流线的起始点进行分类分离, 分别设置各类独立的出入口, 避免不必要的交叉干扰。

最后, 对于独立的感染科门诊来说, 按区域划分为污染区、半污染区和清洁区三区, 三区分区明确, 避免交叉。在流线的设置上, 把医生专用通道和患者通道加以分离, 同时强化医护人员的卫生通过, 以便保护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 减少院内感染的几率。

2. 区域稳定

医疗功能的稳定, 可以使各类人群的使用空间明确, 以便形成良好的医疗秩序。对于社区卫生医院来说, 首先要合理地布置门诊、检查、保健、预防等功能, 把相关的功能集中布置, 使服务半径更加合理化。新江湾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医疗功能为单位划分楼层分区, 底层设置挂号、收费、药房、全科门诊、感染科门诊以及门诊和体检公用的B超、心电、X光;二层设置儿保、妇保、康复教育以及门诊和体检公用的五官科等功能;三层设置行政办公和体检配套的设施;四层、五层主要为体检区域。楼层功能分区明确, 避免了人流交叉, 创造出清晰高效的内部医疗环境。

3. 资源共享

在医疗流程设计中, 考虑部分门诊、体检都会用到医技资源, 将医技用房进行共享, 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地集约化资源, 另一方面又可以有效缩短医疗流程, 实现医疗功能运行的高效化。医技资源的共享主要体现在门诊和体检区域之间, 设计了共用功能模块, 主要为B超、心电、X光、五官科、口腔科, 供门诊患者和体检人员使用。

(二) 流程布局与人文关怀

社区医院主要服务的对象为该区域的老人、儿童和妇女, 所以在医疗流程布局和空间的设计上, 首先要分析患者的行为和心理, 一方面要注重流程的合理性, 另一方面要为患者和医护人员营造亲切宜人的医疗空间, 让患者在心理上得到安慰, 消除紧张的心理。具体到建筑设计方面,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优化医疗流程

使患者的流线变得清晰, 降低交叉感染的几率, 进一步方便了患者的就诊流程。首先, 在管理机制上, 可以在社区医院挂号、收费、门诊、检查、取药的流程中, 采用类似“一卡通”服务流程和智能型“医生工作站”的有效机制, 将患者的就诊、检查和等候的时间降至最少。其次, 在流程布局上, 采取分区、共享的模式, 既分散人流, 又可以提供高效的专科化服务。

2. 营造宜人空间

为患者和医护人员营造宜人的医疗空间, 创造优美的医疗环境, 是“以人为本”最直接的设计体现。社区医院主要服务对象为老人、孩子、妇女和体检人员, 为这些人群提供高品质的空间环境, 是本方案的设计重点。在空间营造上, 借助自然采光、人工照明、文字、色彩、配合绿化的植栽景观, 设置舒适的家具, 提供轻松的背景音乐、区划亲切尺度的候诊空间, 来创造人性化空间。一方面缩短了患者从家庭到社区中心的心理距离和适应过程, 另一方面也使前来体检的人员进行了一次短暂的“假期式的体检”。

3. 空间的识别性

社区卫生中心中各功能空间的设置应具有高度的可识别性, 以减少患者盲目的流动和由此产生的焦躁情绪。因此要根据使用者的动线规划便捷、清晰的标识系统, 以便缩短步行距离, 为患者提供方便。

三、结束语

城市社区医院将是未来医疗服务设施的一种重要的形式, 它有着不同于诊所与中心医院的基本功能要求, 建筑师不仅要满足其功能和技术的诸多问题, 更重要的是要提供一个“以健康为中心”的人性化的社区卫生服务空间。

摘要:社区医院立足于社区, 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文章以新江湾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计为例, 从功能构成、设计理念、流程布局等方面阐述了现代社区医院设计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和要点。探讨了建筑师如何“以健康为中心”的功能模式与服务空间营造社区医院。

关键词:社区医院,功能构成,设计理念,流程布局

参考文献

[1]杨红阳.北京市社区医院建筑设计研究[D].北京: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9:31-35

[2]徐舒, 蔡红宾.当前条件下社区医院的发展思路[J].当代医学, 2010 (11)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街道医院】相关文章:

街道社区街道上班时间05-15

街道办事处街道工作总结06-15

街道企业05-24

城市街道07-21

绿色街道09-08

街道空间形态06-01

城市街道绿化08-17

街道路灯标语08-22

街道环保范文05-18

街道工作思路06-18

上一篇:能耗计量下一篇:小学英语教学点滴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