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机制范文

2024-07-25

分享机制范文(精选6篇)

分享机制 第1篇

一、现行我国公共科技平台分享机制的特点

(一) 供给机制以行政命令、政府供给为主

公共科技平台具有典型的公益性特征, 如科普基地、科技馆等基础性科技服务平台以及国家实验室、大型科学仪器设备、企业孵化器等专业性科技服务平台, 很少有私人愿意投资, 因此, 这些公共科技平台的投入主要来自于国家财政投入, 它们的供给模式主要是行政命令制。但有些公共科技平台的市场化建设趋势较为明显, 例如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它的投入特征是政府投入作为引导, 引导其他投入主体投资兴建。

对于国家重点实验室, 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中对其的供给机制有较为明确的规定:中央财政设立专项经费, 支持重点实验室的开放运行、科研仪器设备更新和自主创新研究。专项经费单独核算, 专款专用。以江苏省为例, 江苏省建立省级新购大型科学仪器联合评议机制, 由江苏省财政厅、科技厅等联合制定的《江苏省新购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联合评议工作管理办法》, 从源头上控制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重复购置, 促进该省科技资源高效配置, 其供给机制是典型的行政命令制。

科普基地供给模式主要是以行政命令制为主, 以市场经济制、义务责任制为辅, 具体表现为政府通过各种渠道, 拓宽经费来源渠道。《科普法》要求各级政府要将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建设规划和基本建设计划, 将科普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 逐步提高科普工作保障水平。在各级财政安排的科普经费中设立“科普活动周”、“全国科普日”大型综合科普活动经费。按照《公益事业捐赠法》, 倡导捐资赞助科普事业, 开辟社会资金供给渠道,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服务, 经营科普事业。建立科普经费支持制度, 对经常性科普工作之外的科普项目, 除政府资助部分资金外, 鼓励执行机构从企业等其他渠道获取支持。

科技文献的供给是典型的行政命令制。以重庆市为例, 重庆市专门出台了《重庆市科技文献资源共享促进办法》、《重庆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科技文献资源共享考评激励办法 (试行) 》等政策文件, 明确规定了科技文献的供给机制, 设立重庆市科技文献资源共享专项资金, 主要用于分中心运行经费, 服务中心工作经费, 部分文献数据库的共建经费等。

(二) 运行机制以委托代理为主

公共科技平台的管理运行机制表现为典型的委托代理制。某些平台基于共同的创新需求和利益而结合在一起形成大平台, 实现整体运行, 其管理运行机制则表现为共同联盟制形式。

如科普基地, 国家整合投入, 科普基地建设完成以后, 把其运行管理交给委托单位来管理, 但对其开放运行提出具体要求。以湖南省为例, 湖南省要求科普基地有适合常年向公众开放的一定的科普设施、器材和场所等, 累计每年不能少于200天, 对青少年实行优惠或免费开放的时间不少于每年20天 (含法定节假日) 。

又如重点实验室, 也是以典型的委托代理制进行运行管理。国家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中对开放运行管理机制明确做了规定:重点实验室应加大开放力度, 建设成为本领域国家公共研究平台;并积极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和交流, 参与重大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重点实验室应建立访问学者制度, 并通过开放课题等方式, 吸引国内外高水平研究人员来实验室开展合作研究。

再如大型科学仪器设备, 交由依托单位管理运行。以中国科学院海洋科学大型仪器区域中心为例, 该中心建立《中国科学院海洋科学大型仪器区域中心开放共享管理办法》, 规定核心分析测试仪器应提供有效工作机时 (每年按200个工作日计算) 不低于50%的时间用于中心共建单位和社会上有需求的单位的服务, 根据仪器工作要求, 实行24小时开机和开放服务, 保证中心的开放度和仪器设备的共用共享。

(三) 考核机制侧重结果、注重激励

目前我国公共科技平台机械的评价激励主要考核、激励为主。

如《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中规定:评估主要对重点实验室五年的整体运行状况进行综合评价, 指标包括研究水平与贡献、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开放交流与运行管理等。办法中对实验室的评估属于整体评估, 没有特别涉及对开放共享的评估, 开放共享仅作为一个评估指标包含在整体评估中。湖南省在《湖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办法》中规定对运行机制进行评价, 评价组建方式和管理体制、独立运行和对外开放机制、专家管理委员会的组织结构是否符合工程中心建设标准等。

中国科学院海洋科学大型仪器区域中心建立的评价指标包括共享情况、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对科研工作的支撑作用、数据质量指标、分析测试方法的研究与应用、仪器设备研制项目等。《江苏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网上服务系统用户手册》建立适合共享服务特点的科学评价机制, 从共享服务业绩、仪器装备、服务质量等方面, 针对各类仪器机组的特点, 由管理部门、专家、用户代表共同参与, 进行全面评估、科学评价;建立年度评价结果发布制度, 公布评价结果, 实行动态管理, 优胜劣汰, 接受社会监督。

二、我国公共科技平台分享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 当前, 我国公共科技产品分享机制主要存在三方面的问题:

(一) 供给渠道单一, 经费不足

当前制约我国公共科技平台公平分享的根本性制度因素是经费供给不足, 供给渠道单一。以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例, 我们选取湖南省近100家单位分别进行了问卷和实地调研, 调研中几乎所有的被调研单位都反映经费供给有限、建设资金来源渠道单一, 主要来自政府财政资金和依托单位自筹资金, 几乎没有社会资金、金融资金、风险资金、个人资金等的参与。

(二) 缺乏统一的管理和运行机构

在开放运行管理机制方面, 很多时候, 虽然名义上包括大型仪器设备、文献平台、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由政府科技管理部门进行统一管理, 但是, 由于各类公共科技平台生产者不一 (测试机构、大学、研究所) , 导致不同的权利归属关系, 结果一方面很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 另一方面也可能出现管理的混乱, 也就是说本质上缺乏一个统一的公共科技平台管理机构。

(三) 考核方式还不完善, 缺乏具体考核和激励措施

调研中发现, 虽然大部分公共科技平台都建立起了配套的考核和激励机制, 也就是执行“结果型”考核, 并据此进行相应的考核和激励, 但是, 不可否认现有考核制度还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重点实验室整体运行状况的主要评价指标包括:研究水平与贡献、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开放交流与运行管理等。但是, 大部分的评估考核要么只是整体的评估, 要么就是采用专家委员会考评和用户评议相结合的方式, 没有专门针对开放共享情况的评估, 因此, 更加不用说具体的奖励和激励措施。

三、优化我国公共科技平台公平分享的建议

(一) 建立宏观统筹协调机制

要按照《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国家“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 建立完善国家层面的宏观统筹协调机制, 进一步完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和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的建设布局, 以新增资源为切入点, 加强国有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源头管理, 控制“高水平”重复建设, 实现合理布局, 促进大型公共科技平台的共用、共享, 提高公平分享水平。要改革完善公共科技平台的宏观管理体制, 探索建立全国各部门、各地方、各行业之间联系密切、共建共享、共赢高效、运转和谐的管理体制。实行分类分级管理, 明确公共科技平台的产权所有者和管理者的权利和义务。成立由投入者、使用者和管理者代表组成的专门委员会, 对公共科技平台投入的立项进行科学论证, 对其运行服务实施民主监督, 最大化公共产品的外部效益, 促进公平分享。

(二) 完善公平分享的政策约束机制

科技政策、法规和制度已经成为各国管理科技活动、促进公共科技资源公平分享的基本手段。要提高全民公共科技平台的公平分享意识和社会观念, 使广大公民深刻认识到公共科技资源应该实现全社会的公平分享。要借鉴国外经验, 制定各类公共科技平台的标准规范, 建立促进公共科技平台公平分享的政策法规体系。针对不同类型公共科技平台, 采用灵活多样的分享模式, 打破当前条块分割、相互封闭、重复分散的格局。

(三) 明确实行价格歧视机制

从公共经济学的视角分析, 公共科技平台是准公共产品, 因此具备利用市场机制促进公平分享的可行性。建议按照公平、合理的原则, 建立面向市场的公共科技平台建设经营机制, 制定公平、合理、规范的收费管理标准, 建立和完善符合市场规律的经营机制, 进一步增强公共科技平台的活力和创新能力。在制定收费标准时, 要借鉴国外经验, 对不同性质的单位和不同性质的科研需求施行不同的价格, 以体现公共科技平台的公益职能。对于科研机构、高校等公益性较强的科研单位以及其他科研主体公益性较强的科研项目, 要采取最低收费标准。公共科技平台对外服务的定价标准要接受有关部门的指导和社会的监督。

(四) 改进平台运行绩效考核机制

考核评估是促进公共科技平台公平分享的一个重要工具。制定和实施适合公共科技平台分享特点的评价机制, 是保障公共科技平台公平分享的基础。一是要建立以共享服务绩效为核心内容的评价指标体系, 从分享业绩、服务质量、服务案例等方面, 组织管理部门、专家、用户代表共同参与的评价机构, 对公平分享情况进行全面评估、科学评价。同时, 要建立评价结果发布制度, 每年对各类公共科技平台的运行、维护、对外服务比例、服务水平、功能开发等状况进行评价, 分类排队, 公布评价结果, 实行动态管理, 优胜劣汰, 接受社会监督。二是加强对评估结果的运用。公共财政在滚动支持公共科技平台时要把评估结果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要加强分享水平较高、公益效益明显的公共科技平台的仪器和技术水平的升级, 每年择优支持分享水平较高的公共科技平台进行技术升级。要根据评议结果, 建立公共科技平台公平分享的奖励办法, 对评议结果优秀的平台和依托单位进行奖励。要加强对负责平台运行、维护和管理的专业人才的奖励。稳定的专业人才队伍对平台的公平分享特别重要, 要根据分享评估结果, 各有关单位和部门要加强对平台的管理, 对使用、维护、研究人员进行奖励, 对优秀的专业人才予以表彰, 充分调动起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摘要:通过调查研究, 深入分析我国公共科技平台分享机制的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从宏观管理、政策约束、定价机制、绩效考核等四个方面, 提出优化我国公共科技产品公平分享机制的政策建议, 对构建公共科技平台的公平分享机制, 推动公共科技平台的公平分享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公共科技平台,公平分享机制,优化

参考文献

[1].马怀德, 张红.科技资源共享立法问题研究[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8.

[2].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战略研究组.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战略研究报告[M].科技文献出版社, 2006.

[3].陈珂珂.基于演化博弈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共享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0.

[4].史敏, 肖雪葵.科技信息公共服务绩效评价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 2010 (2) .

分享机制 第2篇

各县市人民政府,州直各部门,楚雄开发区管委会:

为突破行政区划界限,优化全州重点产业布局,促进优质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优势企业向优势区域聚集,推动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根据党的十七大和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楚雄州实际,现就建立县域经济合作与利益分享机制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建立县域经济合作与利益分享机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建立县域经济合作与利益分享机制,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州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党的十七大提出,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按照我州的生产力布局总体规划,要形成“两极五带五区”的重点经济区域布局,就必须加快建立县域经济合作与利益分享机制,克服县域之间产业布局分散、经济结构雷同、竞争优势不明显等弊端,推动县域之间按照区域经济发展规律,不断加大经济合作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增强州域经济的发展活力和整体竞争优势,推动全州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建立县域经济合作与利益分享机制,是整合优质资源,发展壮大优势产业、优化经济区域布局的迫切需要。楚雄州的矿产、生物等资源虽然较为丰富,但由于产业布局不合理,县市之间缺乏产业合作与分工,加之资源输出地与加工地之间的利益分享机制不完善,致使优质资源整合难度大,优势产业难以做强做大,区域经济的特色和竞争优势难以形成。只有加快建立县域经济合作与利益分享机制,才能协调处理好资源输出地与加工地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充分调动各县市推进县域经济合作的积极性,加大优质资源整合开发力度,促进优质资源向优势企业和优势区域集中,壮大优势产业,培育支柱产业,优化经济区域布局。

(三)建立县域经济合作与利益分享机制,是加强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加快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必然选择。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由于目前资源等要素价格的市场形成机制和财税分配体制不完善,致使资源输出地的利益难以得到合理补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难以得到有效发挥,从而影响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建立县域经济合作与利益分享机制,是充分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引导和调控作用、理顺县域经济合作中的利益分配关系,加快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必然选择。

二、建立县域合作与利益分享机制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四)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坚持科学规划、突出特色、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按照“两极五带五区”的州域生产力布局规划,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大资源整合力度,促进企业跨县域合作,培强壮大优势产业,进一步优化经济布局,增强县域经济的发展活力,全面提升州域经济的综合实力和整体竞争优势。

(五)基本原则。

--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建立县域合作与利益分享机制,要遵循区域经济发展规律,按照要素优化配置的要求,对区域产业布局进行科学规划,促进优质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优势产业向优势区域聚集,推动优势产业集群式发展,做强做大优势产业。

--坚持突出特色、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建立县域合作与利益分享机制,要有利于突出各县市的特色,发挥各自的优势,通过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

--坚持市场运作、企业为主、政府引导的原则。要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充分尊重企业意愿,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和企业在资源整合中的主体作用,通过政府引导和协调,推动企业跨县域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使企业合作与政府合作相互促进、相互推动。

--坚持存量不变、增量分享的原则。建立县域经济合作与利益分享机制,既要充分调动资源输出地的积极性,也要有利于保持资源加工地的发展活力,充分发挥经济增长极的辐射带动功能。开展县域合作之前双方政府的既得利益维持不变,通过合作实现的增量部分由双方共同分享。

--坚持一事一议、一企一策的原则。对不同行业、不同资源和不同企业的利益分享方式和比例,根据不同行业和不同资源的增值收益及利税情况,按照一事一议、一企一策的原则,由合作双方协商确定。

三、深入扎实推进县域合作,进一步增强州域经济的整体竞争优势

(六)加强科学规划,进一步优化州域产业布局。要在深入分析全州产业布局现状的基础上,按照“两极五带五区”的生产力总体布局规划,以楚雄市为中心,以

滇中特色大城市规划范围为框架的主发展极区域,依托昆楚高速公路、昆大铁路、320国道,形成昆楚经济带,构建楚雄中部综合产业区,重点发展烟草加工、冶金、制药、机电产业,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出口加工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努力建成全省重要的加工制造中心、综合服务中心和现代物流中心;以禄丰县为中心,向北拓展到武定的次发展极区域,依托禄武高速公路,融合武定、禄丰县域经济,形成禄武经济带,构建楚雄东部重工业拓展区,重点发展钢铁、钛产业、盐化工等冶金化工产业及以水泥、石材为主的建材工业,努力建成全省重要的冶金化工基地;以元谋为主体,依托永武高速公路,融合永仁、元谋、武定县域经济,形成永武经济带,构筑北部绿色产业区,重点发展蔬菜、药材种植、绿色食品加工和旅游业,努力建成全省重要的绿色产业示范区;以大姚、姚安为中心,依托南永二级公路交通主干道,辅之以交通支线网络,融合南华、姚安、大姚、永仁县域经济,形成南永经济带,构建楚雄西部轻工产业区,重点发展纺织、木本油料种植及加工业、文化旅游业和配套服务业,努力建成全省重要的轻工业转移承接中心、木本油料基地和全州历史文化旅游核心区;以双柏为主体,包括楚雄市和南华县的南部地区,依托哀牢山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重点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林化工、木本油料种植及加工业,努力建成全省重要的生态示范区和木本油料基地。要尽快研究制定优化全州生产力布局的政策措施,指导各级各部门按照全州生产力布局的总体部署进一步优化区域产业布局,促进县域间产业合理分工与协作,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竞相发展的产业格局。

(七)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做强做大优势产业。根据全州资源状况和重点产业布局,当前需要重点整合的优质资源主要包括:铁、铜、钛、煤、铂钯、石英砂、硫铁矿、木纹石、高岭土、钠长石、铅锌等优质矿产资源,蚕桑、大宗畜产品、葡萄、蔬菜、核桃、野生食用菌、膏桐等优质生物资源及水电资源开发。要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通过严厉打击私挖滥采等违法行为,推动资源整合,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企业通过联合重组、委托加工、共建营销网络等方式实现跨县域合作。已明确整合对象的铁、铜、钛、铂钯、石英砂等矿产资源要以楚雄和禄丰、武定为加工中心,继续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支持有实力的资源开发企业做强做大;沙岩要以武定为加工中心;尚未明确整合对象的铅锌、煤炭等矿产资源要以楚雄、禄丰为加工中心,引进有实力的大企业集团进行深度开发;蚕茧资源要紧紧围绕织绸等精深加工环节,以姚安为加工中心,引进和支持最有实力的丝绸加工企业对蚕茧资源进行精深加工;葡萄资源要以楚雄为加工中心,紧紧围绕西南国际葡萄酒城项目建设进行统筹规划和布局;膏桐要以双柏为加工中心,引进和支持有实力的加工企业发展生物能源产业;蔬菜、野生食用菌、核桃等特色农产品资源及绿色食品加工业要分别以元谋、南华、大姚为中心,紧紧围绕区域品牌打造和市场集散进行资源整合,形成区域特色农产品和绿色食品加工及交易集散中心。

(八)推动企业跨县域合作,促进优势产业集群式发展。要按照全州重点产业布局规划,积极引导和支持县域企业围绕基地建设、资源开发和产品销售等合作内容,通过联合重组、股权转让、兼并收购等方式,推动优势骨干企业跨县域、跨行业发展,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支持中小企业发挥优势,加强与大企业的分工协作,不断提高专业化生产水平。要按照政会分开、自主办会的原则,积极支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各种行业协会,加强同行业的交流与合作,推动行业内部联合重组,提升行业的整体竞争实力。支持产业集群以品牌共享为基础,大力培育区域产业品牌(集体品牌或集体商标、原产地注册等),提高区域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拓展楚雄产品的市场空间。要按照全州生产力布局和产业发展规划的要求,跨县域集中规划建设工业园区,促进生产要素合理聚集,推动优势企业向产业园区集中,提高产业集中度,实现优势产业集群式发展。要制定促进企业跨县域合作的扶持和优惠政策,通过贷款贴息、奖励等方式,鼓励支持企业加强跨县域合作,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对不符合全州产业布局的项目,各级财政不给予扶持,有关部门要从立项、土地、信贷等方面限制其发展,避免重复建设,促进区域产业合理布局。

四、建立县域经济合作与利益分享机制的政策措施

(九)明确利益分享的内容。利益分享的内容包括由合作项目产生的税收中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营业税以及统计指标中的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和节能减排指标。合作双方的利益分享,属2008年以前建成投产的项目,按相关政策规定执行或按双方约定执行。属2009年以后的新建项目,按合作双方协商确定的比例进行合理分配。

(十)利益分享相关数据的测算依据和方法。资源输出县市向资源加工企业提供的资源数量以资源输出县市企业销售资源的缴税凭证为依据,由资源输出地税务部门核实认定;资源加工企业的资源消耗量,以资源加工企业购进资源的缴税凭证为依据,由资源加工地税务部门核实认定;资源加工企业所产生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营业税以资源加工企业所在县市税务部门的缴税凭证为依据,由州国税局、州地税局核实认定;资源加工企业的工业产值、工业增加值和节能减排指标以资源加工企业所在县市的统计部门的统计数据为依据,由州统计局核实认定。

(十一)利益分享比例的协商和裁定。县域经济合作项目利益分享的比例,由合作双方县市人民政府根据合作内容和方式按照“一事一议”的原则协商确定,无论双方商定的还是州级相关部门确定的分享比例,均协商不成的由州县域经济发展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州财政、统计、经委、税务部门协同研究确定。并报州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备案。以资源开发为主要内容的合作项目,主要根据行业特点和

加工企业利用州内资源输出地提供的资源加工形成的产值和税收进行测算(一般按州内资源输出地提供的资源量占加工企业同类资源消耗总量的比重计算);以企业产权合作为主要内容的项目,主要根据跨县域合作企业在新企业中的投资比例测算确定;以市场培育等为主要内容的其他合作项目的利益分享比例由合作双方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协商确定;企业总部与产品生产、销售不在同一县域的,企业总部所在地与产品生产销售地政府之间的利益分享比例,由双方政府按照“企业经营收入、职工人数、资产总额”3因素兼顾实际情况协商确定;跨县域共建工业园区推进项目合作的,主要根据合作双方政府对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的比重测算确定;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和节能减排指标以双方协商确定的利益分享比例进行计算。县域合作双方按上述原则协商难以达成协议的,由州人民政府协调裁定。

(十二)利益分享的实施。利益分享过程中涉及的税收利益分配的具体实施办法由州财政局会同州国税局、州地税局和人行楚雄州中心支行等部门研究制定。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的分配,由州统计局根据资源加工县市统计部门提供的数据和合作双方商定的利益分享比例调整分配,具体实施办法由州统计局研究制定。节能减排指标的调整由州经委根据工业产值和工业增加值的分配情况进行调整。州县域经济发展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做好县域合作与利益分享的综合协调和日常工作。各县市要明确1个部门具体负责县域合作的相关工作,认真抓好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

五、切实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实施

(十三)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县域经济合作与利益分享机制的建立和实施,涉及各县市利益关系的调整和再分配,是关系全州长远发展的一项重大改革。各县市要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楚雄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从全州发展的大局出发,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积极支持建立县域合作与利益分享机制,把县域合作工作摆上各级各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地开展县域合作交流,在加强县域合作中促进州域经济快速发展。州级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和协调,研究制定具体实施办法,指导各县市认真做好县域合作与利益分享的相关工作,推动县域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十四)建立县域经济合作与利益分享协调机制。各县市要把县域经济合作工作作为目标任务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定期研究、协调、部署县域经济合作工作计划、具体政策、重要事项。及时调研、掌握合作县市的需求与政策等信息,认真研究县域经济合作的思路、重点、方式和具体措施。要建立县域经济合作的协商交流制度,定期交流合作发展事宜,协商解决县域合作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为推进县域经济合作提供良好的工作平台。要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促进县域经济合作工作健康、有序、协调发展。州级有关部门要全面掌握县域合作的发展情况,适时研究推进县域合作的相关政策措施,切实加强综合协调,及时协调解决县域经济合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十五)建立县域经济合作与利益分享保障机制。为确保县域合作利益分享

分享机制 第3篇

关键词:秘密分享,密钥管理,电子商务,PKI

引言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完善, 电子商务不断应用, 商业网站中商品的拍卖也越来越普遍, 而电子拍卖的安全就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问题。电子拍卖是商业网站中常用的确定价格的交易活动, Internet为网上拍卖提供了极好的环境, 它为许多人参与到拍卖中来创造了机会。本章研究秘密投标电子拍卖, 其中秘密标被发布, 竞争一拍卖物的所有权, 投标期截止后秘密标被打开并按照一些公开的原则选择赢者。

利用公钥密码体制实现的数字签名技术, 为电子交易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而签名的信息主要由用户的私钥决定, 现在网络中信息的交换通常采用公钥基础体系 (PKI) 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而PKI系统的关键是密钥管理问题, 用户的公钥由数字证书保存, 而私钥由用户自己保存, 一旦泄露或丢失, 会给用户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 虽然用户可以通过认证中心 (CA) 声明停止使用该证书及相应的公钥, 但以前利用该证书加密的信息将无法读取。CA负责证书的管理工作, 其证书库里面保存了用户私钥的备份, 但显然这种赋予CA极大的权利的行为并不利于信息的安全。正是鉴于此, 国家规定必须建立密钥管理中心 (KMC) 独立于CA由国密委监督管理, 负责在电子商务活动中为用户提供加密密钥和进行国家政策规定的密码技术和产品服务。

而秘密分享技术的兴起为用户私钥的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它可以将一些重要的信息分割成多个子秘密 (秘密份额) , 然后分发给多个参与者, 只有通过一些授权的参与者一起合作才能恢复出秘密, 而其他参与者则得不到任何关于秘密的信息。秘密分享方案在防止重要信息丢失、被破坏、落入敌手等方面都可起到重要的作用。

本章提出在密钥管理方案下进行密封的电子拍卖, 是基于门限密码学中的秘密分享方案提出的, 它将用户的私钥分割成多个子秘密, 然后动态的分发给用户、CA及KMC。可以设定只有当其中的两方或者三方共享自己的子秘密才能恢复出用户的私钥, 这样可以有效的保证拍卖者的数据安全。

1 基于可验证秘密分享机制的密钥管理方案

PKI系统中通常包含有认证中心CA、注册机构RA、数字证书库、密钥备份及恢复系统、证书撤销系统等基本部分构成, 本方案要结合KMC和PKI中的一些部分并且借助可验证秘密分享方法来实现电子拍卖的安全性。

1.1 系统初始化

假设系统是由KMC、CA、用户三方来共同完成该秘密分享机制, KMC是用户私钥的分发者, 待分发的子秘密数为n, t为门限值, 而每个参与方分到的子秘密个数分别为n1, n2, n3。满足:

n1+n2+n3=n;

且n1

设P是一个大素数, g是GF (p) 上阶为P-1的元素, 假设产生n个子秘密, 给每个子秘密提供标示码分别是ID i∈Z*P-1 (i=1, 2, …, n) 。

1.2 注册

首先每个投标者向R (Registration) 提出投标申请, 提交投标者的身份, R验证各个投标申请者是否具有投标资格, 如果有资格, 然后到存储投标者身份的数据库查询是否已经申请, 如果申请就发放资格证书给投标者, 否则, 要投标人缴纳一定的电子现金作为担保以防止制造混乱, 再发放资格证书。R发放注册证书 (Cr) 和登记号Rn, 注册证书 (Cr) 上只能表明投标者有参加投标的资格并没有投标者的任何私人信息与投标者隐私相关的信息。然后投标者Bi向A (auctioneer) 机构出示注册资格证书 (Cr) , 但不提交登记号。Ri为投标者Bi的秘密, 利用签密技术对Rn实行加密。

分发密钥

(1) 分发者KMC选择t个随机数a0, a1, …, at-1 (ai∈Z*P-1) 建立一个t-1阶的多项式f (x) =a0+alx+a2x2+…+at-1xt-1 (mod p一1) , 其中a0=k, 并且计算f (IDi) 。

(2) KMC将f (IDi) (i=1, 2, …, n1) 分发给CA, f (IDi) (i=n1+1, …, n1+n2) 分发给用户, f (I-Di) (i=n1+n2+1, …, n) 分给自己。

(3) 同时分发者KMC对每一个子秘密f (I-Di) (i=0, 1, …, n) 任选两个整数Xij及Yij, Xij、Yij称作IDj对子秘密f (IDi) 的检查参数。

(4) 分发者KMC为每个IDi计算出一个对应的检查参数Zij, 然后给拥有子秘密f (IDi) 的参与方, Zij满足f (IDi) =Xij+Yij×Zij;这样每个子秘密f (IDi) 拥有n-1个检查参数Zij (j=1, 2, …, n, j≠i) , 该检查参数的作用是在日后与他人合作恢复秘密时用来证明自己提出的子秘密的真实性, 另外也拥有n-1对的检查参数 (Xji, Yji) (j=1, 2, …, n, j≠i) 。

(5) 待KMC将所有的子秘密及对应的检查参数分发给CA和用户后, KMC将用户的私钥及分发给CA及用户的检查参数及子秘密全部销毁。

当恢复私钥时, 参与者除提供子秘密f (IDi) 外, 还必须对每个其他的子秘密f (IDj) 提出不同的检查参数Zij, 用来证明本身子秘密的真实性。即看是否满足等式f (IDi) =Xij+Yij×Zij。若成立, 说明分享者无欺骗行为;否则, 令其重新发送自己手中的子秘密秘密分发完成及验证后, 各方将分发到自身的私钥的秘密份额及检查参数备份到各自数据库的备份表中, 即KMC、CA的秘密数据库的密钥份额备份表及用户手中。系统中根据门限值t的不同, 以及分发给KMC、CA及用户保存的秘密份额的份数n1、n2、n3的不同, 可以很容易实现是各方单方面恢复私钥还是双方、三方合作完成私钥的恢复。通常, 为了安全起见, 尽量避免单方面的恢复情况的出现。

1.3 投标

首先A公布m个不同拍卖价格{W1, W2, …, Wn}, 假设Wl

1.4 开标

每个投标者Bi首先提交向量Mi的第n一1个分量fn-1 (xi+Ri) 或fn-1 (xi) 给A。不妨把Mi的第n-1个分量记为t, A验证fn (xi+Ri) 和f (t) 的关系。如果fn (xi+Ri) ) ≠f (t) , 说明Bi投了Wn标价, 并把fn (xi+Ri) ) , f (t) 公布出来使大家能够验证fn (xi+Ri) ) ≠f (t) , 并且A用上面的确认协议 (confirm protoco1) 对下面的公式验证, 来确认Bi是否投了Wn标价。如果fn (xi+Ri) ) =f (t) , 说明Bi没有投Wn标价.当所有的Bi的fn (xi+Ri) ) =f (t) , 说明没人投Wn价, 每个提交第n-2个分量进行验证, 依次类推, 找到所投的最高价再做以上的验证.当以上验证都正确后, Bi把xi传给A。A用下面的公式把Bi的不可否认签名转化为可验证的r数字签名。

这样任何投标者都可以验证Bi是否投了最高标价。

如果有必要知道中标人的真实身份需要用户、CA及KMC提交密钥, 根据上文的解签密方法, 两方或者三方共享子秘密就可以把中标人的登记号Rn恢复出来。

2 安全性分析

本方案中密钥是在KMC中产生的, 由国家控制独立于CA, 具有权威性, 况且本方案采用的是验证的秘密分享机制, 可以用来检验分发及恢复过程中的欺骗问题。KMC在分发完私钥后, 立即销毁产生的私钥及产生私钥的相关痕迹。拍卖过程中, 因为价格是固定的, 只要选择价格的代码就可以, 可以有效防止信息的泄露。拍卖者的信息因为需要两方以上合作才可以安全恢复, 可以有效防止拍卖欺诈。

参考文献

[1]M.K.Franklin and M.K.Reiter.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Secure Auction Ser-vice[J].IEEE Trans on Software Engineering, 1996, 22 (5) :302-312.

[2]Mu Y, Varadharajan V.An Interact Anony-mous Auction Scheme[A].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2015[C].Berlin:Springer-Vedag, 2001.171-182.

[3]SAKURAI K MIYAZAI S.An anonymous electronic bidding protocol based on a new convertible group signature scheme[A].ACISP2000[c].LNCS1841.2000.385-399

[4]Miyazaki K S.A Bulletin-board Based Distal Auction Scheme with Bidding Down Strategy[A].Proceedings of Crypt TEC'99[c].Hong Kong:City Univ of HK Press, 1999.180-187.

[5]Suzuki K.Efficieot Scaled-bid Auction Using Hash Chain[A].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2015[C].Berlin:Springer-Verlag, 2001.183-191..

分享机制 第4篇

过去,移动电话只用来通信和发信息。随着技术进步,智能手机到来,使得人们能够利用手机来进行商业和娱乐方面的用途。人们越来越多地通过手机来打发空闲时间,其中,手机观看视频占据很大的比重。

如今,手机屏幕能够很好地支持单机视频观看。但相比个人电脑和数字电视,智能手机的屏幕显得比较小,因此多用户集中在一个手机屏幕上观看视频似乎不太合适。一个较好的解决办法是通过一台手机终端分发视频数据,让用户在各自的手机屏幕上观看。然而,使用传统的数据传输方式,用户只能在完整的视频文件发送完成以后才能观看。视频数据的传输需要一些时间,而且在无线链路中体现得更明显。

在互联网中,多媒体数据的分发能通过特定的流媒体服务器来完成,并利用特定的协议来流化视频。移动流媒体能从3G网络中获益,一些现行的移动流媒体技术也在其中阐述到。然而,将手机终端变成流媒体服务器进行视频流化和分发并不适合。首先,额外的CPU和内存资源消耗会影响到手机上其余的程序和服务。其次,电池的消耗也会大大加剧。再者,手机节点只能被动接收流媒体数据而不能对其进行控制和操作。

考虑到上述因素,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个手机上的同步播放机制SyncShare,使得本地视频文件能像普通文件一样被传输,而手机节点能实时播放接收到的视频文件块。该系统使得一个源手机节点,我们称作供应节点(Provider Node)通过无线局域网与附近的手机节点分享视频。从供应节点获取数据的手机节点被称作普通节点(Subscriber Node)。在这基础上,我们部署了SyncShare使得各节点能同步观看相同的视频。

考虑到无线链路的特性,使用了随机线性网络编码策略,以保障视频数据的传输,同时一些节点会做再生编码。鉴于手机电池的消耗状况,利用了去中心化的网络结构。通过各手机节点之间的协作传输,以及简化的点对点(P2P)数据调度策略,系统实现了必要的负载均衡。

1 相关工作

自组织联网(ad-hoc)以及点对点(P2P)技术一直被用于移动设备上的流媒体分发,许多专家学者在这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例如,PatchPeer的设计目的是扩大用于无线网络视频传输的蜂窝链路容量。GridFTP协议用来建立移动设备的视频共享平台。CUBS介绍了使用多个固定的无线链路,协调上传实现带宽共享的想法。但上述的贡献点都没有设计如下方面,即通过一种方法,使得手机用户与其他用户同步地分享播放相应的视频,而无需连接到互联网或者利用其他外部设备。

在COSMOS系统中,只有少数移动节点通过无线接入信道从视频服务器中获取数据。然后利用免费的公用广播信道,它们通过自组织的方式将视频与邻近的移动节点分享。通过特定的共用广播信道(如无线局域网),移动节点可以连接到任意一个邻居节点,并通过协作方式传输视频数据。 Shojania描述了他们在苹果移动平台上进行真实的随机网络编码部署以及测试状况,并展示了运用在现实的P2P流媒体方案时,需要考虑CPU使用率和电池功耗之间的折中。因此,我们选择使用文件块的方式进行实时视频数据传输,而不是流化后的流媒体数据,同时引入网络编码策略以保障数据的有效传输。

2 系统概况

我们把SyncShare作为手机应用程序安装到每台手机上。图1展示了SyncShare的架构。节点之间通过无线局域网(WLAN, IEEE 802.11),自组织互联组成的网络被称作同步协作网。供应节点会直接传输同步视频块VCS(Video Chunk for Synchronization)到某些用户节点,用户节点之间会进行数据交换,或者将数据推送到其他用户节点。再生节点会对编码数据进行再生并发送。同步视频块的概念会在下一节中提到。

图2展示了SyncShare部署在手机节点上的系统结构图。系统主要由3个主要的模块组成:

调度模块(Scheduler Module)。数据传输与调度,以及节点及视频信息管理。

网络编码/解码模块(NC Encoder/Decoder)。将同步视频块进行分段(Segment),每一段编码/再生编码为若干个块(Block),以及解码。

播放器模块(Player Module)。主要由两个线程组成。播放器线程负责视频的解码以及播放,标记线程用于标记出每一个同步视频块。

在上述这些模块的协助运作下,我们的视频实时同步分享机制得以正常运作。以下是基于网络编码的同步分享机制的具体阐述。

3 基于网络编码的同步分享机制

3.1 同步视频块

视频和音频流中都有相关的信息描述速度和播放的时间。然而,如果只是简单用帧率和帧数相乘来计算同步,有可能会失效。每个数据包都有一个叫解码时间戳DTS(Decoding Time Stamp)和显示时间戳PTS(Presentation Time Stamp)的属性。由于帧的显示顺序和存储顺序会有不同,因此需要DTS和PTS的信息,以便知道每一帧的正确位置。DTS告知什么时候需要解码,PTS告知什么时候需要显示。

为了得到正确的PTS,使用程序使数据包自动重排。首先保存一帧的第一个数据包,这是一个完整帧的PTS。一旦一帧正确的PTS计算出来了,就能通过视频帧率计算出下一帧的显示时间。而有些视频帧需要重复显示,这意味着需要重复这些视频帧若干次。根据这个方法,得到每一帧的显示时间,接着便能计算出每一秒钟的视频数据包含哪些视频帧,然后顺序地标记每秒钟视频数据在媒体文件的结束位置(偏移量)。同步视频块被定义为包含某一秒钟视频数据的文件片段,这也是同步中的基本单元。每个同步视频块有一个second_stamp的属性用来指示它包含了哪一秒钟的视频数据。我们通过一个算法来标记同步视频块。如下:

location[i]:用于存储每个同步视频块结束位置偏移量的数组,其中i指代每个同步视频块对应的second_stamp。

通过该同步视频块标记算法,我们标记出每个同步视频块的位置,并把这些位置信息保存起来。在发送数据的时候,由于有了相应的位置信息,就能够通过底层的文件操作函数(fseek,fread等)把每个同步视频块从视频文件中提取出来,这些同步视频块会作为同步分享数据传输的基本单位在网络中发送。考虑到无线链路的不稳定性和较高的丢包率,采用网络编码对同步视频块进行相应的编码后传输,以减少延时确保有效传输。

3.2 网络编码

传统的通信网络传送数据的方式是存储转发,即除了数据的发送节点和接收节点以外的节点只负责路由,而不对数据内容作任何处理,中间节点扮演着转发器的角色。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在中间节点上对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工不会有任何收益,然而Ahlswede等人于2000年提出的网络编码理论彻底推翻了这种传统观点。

网络编码是一种融合了路由和编码的信息交换技术,它的核心思想是在网络中的各个节点上对各条信道上收到的信息进行线性或者非线性的处理,然后转发给下游节点,中间节点扮演着编码器或信号处理器的角色。Dimakis等人以蝴蝶网络的研究为例,指出通过网络编码,可以达到多播路由传输的最大流界,提高了信息的传输效率,从而奠定了网络编码在现代网络通信研究领域的重要地位。

为了确保同步视频块的有效传输,我们将网络编码应用到SyncShare上。在提取出同步视频块后,将同步视频块分成若干个分段(Segment)。对于每个分段,设计把它分成,B1,B2,…,Bk。一个编码块F是伽罗瓦域GF(2q)上k个文件块的线性组合,其中q个比特位作为伽罗瓦域上的特征标识。于是有:

F=i=1k(aiBi) (1)

(a1,a2,…,ai)T是随机生成的编码矩阵,aiGF(2q),i=1,2,…,k。一个节点在接收了k个编码的文件块后,即可解码恢复出原来的文件块。实际上网络中传输的文件块数目为n(n>k),这样通过一定的冗余度使得用户节点更容易恢复出原来的数据。同时,一些用户节点也会做相应的再生编码,以增加网络中编码块的冗余度。在本机制中,采用q=8的编码设置,并且只考虑再生编码的文件块数与原来编码文件块数相等的情况。

3.3 节点管理策略

节点的管理工作主要由供应节点负责,用户节点配合完成。各节点的管理需要用到表1中的数据包。

供应节点使用一张节点列表来存储所有节点的信息,同时有一张表存储被分享视频的特性。所有节点都会有一张表用来记录其上下家(Peer)节点的信息。考虑到实际中节点的规模不大。因此只有在总节点数大于4的时候使用网络编码。

步骤:

1) 新用户节点连接到同步协作网络,发送HELLO到供应节点。

2) 供应节点根据当前总的节点数进行判断,是否使用网络编码:

若节点数小于4,不进行网络编码。供应节点直接发送同步视频块给用户节点,用户节点互相交换接收到的数据;

若节点数大于4,则使用网络编码(给定的kn)。供应节点随机选取k个供应节点,作为新加入节点的上家。发送SELECTION给相关的节点,这k个将收到编码的同步视频块直接推送至新加入节点。

3) 若新加入节点成为再生节点,则发送REGEN通知供应节点。供应节点更新n=n+1。

4) 用户节点定期发送ROUTINE,以表示其还处于正常的健康状态。

5) 退出时,用户节点发送QUIT通知供应节点。

由于节点规模不大,所以选择用TCP发送通信控制数据包,而选择使用UDP发送同步视频块(编码或者不编码)。

3.4 实时同步分享机制

所有手机维护相同的基准时间,它由供应节点来初始化。而基准时间的设置和维持通过网络时间协议NTP(Network Time Protocol)来实现。在实时同步分享机制里,供应节点打开视频播放器的时间被初始化作为系统的开始时间。一旦系统开始时间被初始化了,基准时间就会开始增加,即便播放器处于空闲状态。新加入的普通节点从供应节点处获取基准时间,因而所有的节点共同维护相同的基准时间。供应节点的当前播放时间也会被获悉。

为了同步实时观看视频,设计了两个线程。播放线程用来控制视频的播放。一旦视频头部信息被播放线程解析,每个同步视频块都能被独立播放。另一个标记线程通过同步视频块标记算法,标记出每个同步视频块的偏移量,然后把他们存储起来。

对于供应节点来说,两个线程并行地运行。对于用户节点来说,只有播放线程运作,使得同步视频块能按照秒钟(second_stamp)的顺序播放。当普通节点开始播放时,播放线程会将其second_stamp与当前播放时间作比较:

1) 如果second_stamp大于当前播放时间,则等待直到播放时间与second_stamp相等,然后播放。

2) 如果second_stamp小于当前播放时间,则丢弃改同步视频块。取出下一个second_stamp+1的同步视频块再作对比,直到second_stamp大于当前播放时间,然后转到1)。

我们将上述过程称作一个同步过程。在一个同步过程以后,用户节点被认为是与供应节点同步了,而不需要再多的同步过程。供应节点用户的VCR(Video Cassette Recorder)操作,例如暂停、快进、后退等都会调用一次新的同步过程,然后所有节点会再一次与供应节点同步。

4 性能评估

4.1 实验设备及部署

本机制作为应用软件安装到手机上以进行测试。我们使用了HTC Desire作为测试手机,所有手机都是基于Android平台,搭载了2.2版本的操作系统以及软件版本。HTC Desire的CPU频率为1GHz,内存为576MB。手机之间通过无线局域网(IEEE 802.11)连接,各手机自组织构成一个同步协作网络。同时,Ffmpeg和SDL媒体库也被移植到Android平台上以支持对视频帧的操作以及显示。

4.2 同步视频块标记算法的测试

在测试同步分享性能之前,先测试同步视频块标记算法的性能。由于同步视频块是SyncShare机制中传输的基本单位,因此标记每个同步视频块所需要的时间消耗和系统消耗都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重要指标。由于硬件原因,高清视频无法在测试手机上播放,所以选择了以下比较有代表性和普遍性的三种视频格式进行测试。测试的内容是普通播放与一边标记一边播放的CPU消耗情况对比,以及标记所有同步视频块所用的时间与视频总时间的对比。

在表2中可以看到,一次完全的同步视频块消耗的时间大约是一部视频持续时间的3%-7%。因为同步视频块的标记与视频播放都调用同样的视频解码器,故不同的视频封装格式导致视频帧率不同,而且每帧提取需要的时间有差别,所以不同的视频的标记时间会有不同。同时可以看到码率大的视频的标记时间会较多因为标记算法运行过程中需要处理的帧也增多。总体来说同步视频块标记算法需要的时间开销很小,能够以较快速度完成标记的过程。同时从表2中了解到,一边标记一边播放时,CPU使用率并没有比普通播放多出太多,大约多了3%。可见同步视频块标记算法有着较为良好的性能,该算法的计算消耗非常小,因此不会对视频的同步分享观看的性能有影响。

4.3 同步播放的性能测试

对比了大量视频的总时间和大小后,发现一般视频里头一秒钟视频的大小不会超过480KB。于是我们将一个同步视频块的大小设定为480KB,一个同步视频块会分为10个分段来进行网络编码,每个分段大小为48K。每个用户节点初始播放的缓冲区大小为3个同步视频块(即3秒钟的播放时间内容)。

在图3和图4的测试中,使用了V3这个视频。编码设置为k=2以及n=3。N表示手机终端节点总数,用户节点中的再生节点个数为2。

图3展示了视频的同步播放过程中,供应节点的电池能量消耗情况。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到,当节点数目相等时,对于供应节点来说,编码方式比无编码方式更耗费电能,大概多出5%,因为网络编码需要大量的CPU使用消耗。对于编码方式来说,在编码参数设置相同时,节点数目的增多也会增加供应的能耗的消耗,但并不十分明显。这是因为节点数目增加时,节点管理的代价也会随之增加,不过由于供应节点只把编码后的同步视频块发送到最多3个供应节点,发送功率上面的消耗并没有增加,同时网络编码的开销也没有增加。对比常规普通播放的曲线可知,SyncShare对于供应节点的开销不算太大,20分钟的分享时间消耗的电能仅仅多出10%,而且节点数的增加基本对其没有影响。因此用户无需付出很大代价就能跟身边的若干用户分享视频。

图4描述了在不同的策略中,供应节点和所有用户节点的平均CPU 使用率。节点总数为N=10。从图中用户节点曲线可以看出,由于网络编码需要更大的计算资源,因此网络编码会使得每个节点的CPU的使用率上升。在无网络编码情况下,供应节点与用户的CPU使用率十分接近,因此彼此计算消耗的能量几乎相等。在编码策略下,两种节点的CPU 使用率相差比较大,大概差了5%。因为除了解码以外,再生节点还会通过再生编码来增加冗余度,而导致同步分享过程中,用户节点的计算消耗更大。所以如何选择合适的用户节点作为再生节点,是下一步需要考虑的问题。

对于用户来说,如何快速地从别的节点接收数据,同步地观看被分享的视频,是他们最关注的要点。为了知道用户体验如何,我们根据不同的网络编码设置,测试了一次同步过程所需要的平均延时时间。图5展现了不同的编码条件下,供应节点在快进2分钟之后,所有节点达到同步所需要的平均时间延时。随着节点数量的增加,使用了网络编码策略的平均延时会小于不使用网络编码的情况,平均延时最多减少了45%。使用网络编码策略时,nk两值也会影响到平均延时。当k相等时,n值较小的策略在节点少时(节点数小于8)系统平均延迟小于n值较大的情况,时间缩短0.1秒-0.2秒;但当系统节点逐渐变多时,两者区别不是很明显。当n值固定时,k值较大时的延时明显高于k值较小时。可以看到,随着节点数目的增多,达到同步所需要的平均时间延时也会增大,而且增幅会逐渐增大。同时使用了网络编码后,平均时间延时都会降低,因此网络编码促进了视频的同步观看,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用户体验。

由测试结果可知,SyncShare在节点规模不大(不多于10个节点)的情况下,有着很好的性能。用户只需花费很小的代价就能将正在观看的视频分享给周围的用户,使得各个用户能在其手机上同步地观看该视频。

5 总结与未来工作

本文展示了一个用于多个手机终端的视频同步播放机制。该机制通过有效的同步视频块传输,使得所有用户在各自的手机屏幕上同步观看视频。同步视频块标记算法被设计出来用以标记每个同步视频块在视频文件中的位置。同时,使用了网络编码去保障视频的同步播放。真实环境的实验结果表明了该系统的优势。同步视频块能以较快的速度被标记,同时供应节点能以较少负担分享视频,因为CPU使用率以及能量消耗在较为稳定的水平上。在网络编码策略的帮助下,一次视频同步需要的平均延时最多减少了45%,而电池能量的开销增长并不显著。再者,使用网络编码策略使手机终端的CPU使用率会比无编码的情况下提高大约40%。

尽管同步视频块的传输消耗很小,但是出于对CPU使用率和电池消耗的权衡,网络编码策略对该机制的支持在一定程度上被限制了。因为手机硬件会在将来不断改进,所以SyncShare的系统性能以及相应的算法性能会变得更加优异。未来的工作在于节点管理策略的改进。同时,也需要分析在不同再生节点数量的情况下的同步性能,以设计出更好的节点选择算法。

参考文献

[1] Ffmpeg[OL]. http://www.ffmpeg.org/.

[2] SDL[OL]. http://www.libsdl.org/.

[3]Davies S,Gardner S.Empirical Experiences in Mobile-to-Mobile VideoStreaming[C]//Consumer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ing Confer-ence,2008.CCNC 2008.5th IEEE,2008:442-446.

[4] Dimakis A,Godfrey P,Wu Y,et al. Network coding for distributed storage systems[J].Information Theory, IEEE Transactions on,2010,56(9):4539-4551.

[5] Do T,Hua K,Jiang N,et al. PatchPeer: A scalable video-on-demand streaming system in hybrid wireless mobile peer-to-peer networks[J].Peer-to-Peer Networking and Applications,2009,2(3):182-201.

[6]Leung M,Chan G,Au O.COSMOS:Peer-to-peer collaborative stream-ing among mobiles[C]//Multimedia and Expo,2006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2006:865-868.

[7]Lundan M,Curcio I.Mobile streaming services in WCDMA networks[C]//Computers and Communications,2005.ISCC 2005.Proceed-ings.10th IEEE Symposium on,2005:231-236.

[8]Shojania H,Li B.Random network coding on the iPhone:fact or fic-tion?[C]//Proceedings of the 18th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Net-work and operating systems support for digital audio and video,2009:37-42.

[9] Tan E,Guo L,Chen S,et al. CUBS: Coordinated Upload Bandwidth Sharing in Residential Networks[C]//Network Protocols, 2009. ICNP 2009. 17th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2009:193-202.

分享机制 第5篇

关键词:高新技术业,知识产权联盟,利益分享机制

1 前言

高新技术企业是知识、技术密集型的经济实体,持续有效地开展研发活动是高新技术企业提升技术水平、获取竞争力的内在要求。然而,单体企业在进行研发投资时,一方面囿于企业经济实力有限,往往会出现研发投入不足的情况,难以支撑高端研发;另一方面由于单个企业开展研发活动具有很强的技术保密性,相互之间封锁信息,企业之间存在研发信息的不完全性,容易导致研发经费重复投入。因此,如何充分整合高新技术企业有限的研发资源,营造开放的研发环境,避免研发资源的重复投入,这对于提升高新技术业研发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促进技术进步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知识产权联盟被认为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建立知识产权联盟,对内有利于技术交流与协作,共享研发资源,加速创新;对外可协同作战,维护联盟的整体利益[1,2]。实践中,知识产权联盟的组建活动也纷纷开展起来。以北京市为例,据北京市知识产权局统计,由知识产权局牵头,仅中关村就成立了42家联盟,参与联盟的企业数量超过2 000家。然而总体来说,影响力较强、活动开展频繁、发展良好的联盟只是少数,大多数联盟未能发挥应有的效力而逐渐销声匿迹。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联盟成员之间存在同质竞争、利益分享有限、内部联系松散等问题[3]。那么,如何促进联盟成员有动力共享研发资源,加强协作,实现互利共赢,促进知识产权联盟发挥应有的效力?本研究认为,作为市场竞争中的理性主体,个体企业所关注的核心是利益问题,因此,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设计合理的知识产权联盟利益协调机制,既能够使参与联盟的单体企业增加各自的收益,又可以使集体的总收益趋向最大化,达到“双赢”的目的。从以往研究来看,基于合作博弈的相关思想,运用Shapley值作为工具是分析合作联盟利益分享机制的有效方法,如:戴建华、薛恒新将Shapley值法运用于动态联盟伙伴企业利益分配策略研究[4];卜心怡、赵灵丽通过分析知识共享活动的特点,将Shapley值法应用于解决知识共享活动中各成员的利益分配问题[5];刁丽琳等将联盟成员议价能力及贡献的差异考虑在内,构建了多权重Shapley值联盟利益分享机制模型[6];齐源等将Shapley值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结合供应链特点就供应链知识共享收益分配进行了研究[7];等等。因此,本研究将Shapley值引入到高新技术业知识产权联盟合理的利益分享策略问题的研究中,并结合高新技术业知识产权联盟特点进行改进,最终目的是期望提出合理的收益分享策略,从而有助于维护高新技术业知识产权联盟的稳定,促使其在实现高新技术业研发资源优化配置、减少重复研发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2 合作博弈与Shapley值的相关理论

博弈概括来讲可分为非合作博弈和合作博弈两种。其中非合作博弈强调个体理性,个体遵照利益最大化原则做出理性决策;而合作博弈强调团体理性,博弈当事人之间通过协议协调行动实现合作,获得合作剩余并就该剩余进行合理分配。合作博弈通常也被称为正和博弈,而非合作博弈通常被称为零和博弈。所谓正和博弈,意指与非合作博弈相比,通过合作获取剩余可以在不损害一方利益的前提下使得另一方获益,或者实现博弈双方利益的共同增长,即“双赢”的局面。合作博弈存在两个基本的前提条件:(1)对联盟来说,整体收益大于其每个成员单独经营时的收益之和,即1+1>2;(2)对联盟内部而言,应存在具有帕累托改进性质的分配规则,即对每个参与者而言,加入联盟比单干要收益更多,从而个体有动力结盟[8]。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由于合作博弈强调团体理性,强调通过协作实现整体利益的增加进而改善个体利益,因此合作博弈被广泛应用于供应链合作伙伴、战略联盟等组织的研究中。具体到本研究来讲,从合作博弈的角度来看,高新技术业知识产权联盟能够形成、巩固、发展的一个关键性因素是通过联盟成员的合作能够产生合作剩余,并对这一剩余进行合理分配。

Shapley值是分配合作剩余的一种常用的方法,其基本思想是根据博弈各参与方在合作过程中对于团体贡献的大小来分配合作收益。Shapley值法的基本思路如下[9]:

假设1:设单体企业的合作收益是定义在N={1,2,…,n}上的一切子集S上的实值函数V,并满足条件:

V(ϕ)=0,ϕ为空集 (1)

undefined

(1)式中V(ϕ)表示没有联盟的总收益,V(ϕ)=0表示如果单体企业未加入联盟,则其收益为0;(2)式中V(N)表示n个企业联盟后的总体收益,v(|i|)表示第i个企业不与其他企业联盟时的收益,左边大于右边,表示n个企业联盟后的总体收益大于单体企业收益之和,也被称为“团体合理性”条件。

假设2:用xi(i=1,2,…,n)表示第i个成员从合作剩余中获得的份额,则该联盟合作成功必须满足:

xi≥V(|i|),i=1,2,…n (3)

undefined

(3)式表示对于参与联盟的成员企业而言,参加联盟分享到的收益应该大于等于单干的收益,才有动力加盟,也被称为“个体合理性”条件;(4)式表示总分配等于总收益。

在以上假设的基础上, Shapley值设Γ=[I,V]是n人合作博弈,存在唯一的一组Shapley值:

undefined

(5)式中Si是集合I中包含成员i的所有子集,|s|是子集S中元素的个数,w(|s|)是加权因子,v(s)为子集s的效益,v(s/i)是子集s中减去成员i的收益后可取得的收益。这样一种收益分配方法即是Shapley值收益分配法。

3 高新技术业知识产权联盟利益分享机制的构建

3.1 对Shapley法的改进

Shapley值法为我们研究高新技术业知识联盟的利益分享机制提供了有益的思路,但具体到本研究的目的,直接应用Shapley值法尚存在两点不足之处:

第一,Shapley值法依据联盟成员对团体贡献的大小作为参与合作收益分配的依据,是从产出角度进行度量。然而对于知识产权联盟而言,由于研发活动存在较高的收益不确定性,如果仅以最终获取的显性收益作为衡量贡献的标准,而忽视那些未产生良好经济效益的研发投入、或短期内未充分显现出效益的研发投入的话,则容易挫伤联盟成员企业进行研发创新的积极性。因此,为充分鼓励联盟成员的积极性,本研究认为可以从投入角度来衡量贡献的大小,按照联盟成员所贡献的研发资源(包括人力、技术、财力等要素)作为衡量贡献的尺度,这样实际上将单体企业承担的研发投入的风险部分地转移到由联盟共同承担,更好地体现了联盟风险分担、利益共享的原则。此外,针对部分知识产权联盟出现的成员企业同质化竞争的情况,本研究提出,在计算联盟成员贡献时,以联盟成员投入的异质性研发资源为准进行核算,这样可以较好地避免重复研发投入的问题。具体到现实操作环节,可以通过设定知识产权联盟的准入门槛,在吸收联盟成员企业时注重优势互补,形成差异化竞争。

第二,运用Shapley值法进行合作剩余分配时未充分考虑风险因素。根据Shapley值法基本原理的内容,联盟成员所承担的风险被简单地假设为是均等的,即对于n个成员企业而言,每个成员企业承担的风险均为联盟整体风险的1/n。这是一种脱离现实的、过于简单的假设。实际上,高新技术企业在开展研发活动时面临着巨大的风险,而且对于不同的企业,由于自身研发基础、实力的差异,以及市场环境的变化,其所承担风险的能力与程度是不同的,只有对于承担高风险的企业给予高回报,才不至于挫伤承担高风险的企业加入联盟的积极性,进而维持知识产权联盟的稳定性。因此,有必要将风险因素引入到Shapley值法的计算过程中,这将有益于知识产权联盟收益分配方法的进一步合理化。

3.2 基于改进Shapley值法的模型构建

假设存在n家高新技术企业,各自为知识产权联盟贡献的异质性研发资源数量分别为q1,q2,…qn,则每个企业的贡献比重为undefined;在进行收益分配时,以贡献比重为权重调整各企业应该获得的收益,本研究中将此贡献比重称为“贡献因子”。

假设n家高新技术企业各自承担风险水平为ri(i=1,2,…n),且undefined,则每个企业承担风险的比重为undefined;在进行收益分配时,要考虑承担风险的大小调整收益,本研究中将此风险比重称为“风险因子”。

对于贡献因子和风险因子两种因素影响作用的大小,可以借助于AHP法确定两种影响因子的权重,进一步通过归一化处理,得到综合影响因子F,利用F修正Shapley值法所获得的收益分配量。具体修正过程如下:假定知识产权联盟通过合作所获得的总体收益为v(I),在未考虑贡献因素和风险因素情况下,单个企业通过Shapley值法核算所获得的初始收益分配为v(i),且undefined,贡献水平和风险水平差异的综合影响因子为Fi。在这两种因素的影响下,假定单个企业实际获得的收益分配为v′(i),综合影响因子与均等情况下的份额的差值为:undefined,且undefined,其中△Fi表示成员企业实际获得的份额与理想情况下获得份额的差异。我们以此差异为基础进行调整,假定联盟各成员均可以接受的激励因子为j(0

4 实例计算

假设存在三家高新技术企业A、B、C,各自拥有的异质性研发资源数量为qA=4,qB=5,qC=6。若单独利用自身研发资源进行创新,三家企业可以创造的收益分别为undefined;若结盟,三个企业可能的组合形式共有4种,分别为{A∪B,A∪C,B∪C,A∪B∪C}。由于存在研发资源利用的协同效应,假设不同组合形势下创造的收益值分别为vAB=5,vAC=6,vBC=7,vABC=9。

4.1 初始收益分配

利用Shapley值法核算企业A所获得的初始收益分配如表1所示。

将表1末行数据相加,即可得到A企业的初始收入分配值ϕ(A)=2.25;同理可以计算出ϕ(B)=3,ϕ(C)=3.75。容易验证,A、B、C通过结盟所分得的收益超过单干的收益,而结盟所创造的整体收益也超过各自单干时创造的收益之和,个体合理性和团体合理性条件均得到满足,且总分配等于总收益。

4.2 修正后的收益分配

首先根据三家企业各自投入异质性研发资源数量的不同而计算出贡献因子向量为undefined;对于风险因子,我们可以利用专家评判法等方法获得,假设通过专家评判得出三家企业各自承担的风险比重为undefined。对于贡献因子和风险因子各自的影响程度,可以运用AHP法获得。假设两种因子的权重分别为{0.6,0.4},那么A企业的综合影响因子undefined;同理可以计算出另外两家企业的综合影响因子。则综合影响因子F={FA,FB,FC}={0.24,0.32,0.44},则undefined。我们取激励因子j=10%, 可得undefined。则修正后A的收益v′(A)=V(A)+△v(A)=2.169;同理可求出B、C修正后的收益,如表2所示。

修正后企业的收益向量{v′(A),v′(B),v′(C)}={2.166,2.988,3.846}。同样可以验证,运用改进Shapley值法进行收益分配,个体合理性和团体合理性条件均得到满足,总分配同样等于总收益。

5 总结

结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首先,通过建立知识产权联盟,设立准入门槛,以联盟成员投入的异质性研发资源比重作为分配收益时的考量因素之一,可以有效减少研发资源重复投入的状况。

其次,Shapley值法及改进Shapley值法均满足个体合理性及团体合理性条件,与单干相比,企业有动力参加知识产权联盟,获取更多的收益、创造更多的合作剩余。

再次,与直接运用Shapley值法相比,改进Shapley值法能够充分考虑贡献差异及承担风险的差异,投入贡献比率小、承担风险较少的企业所获收益略有降低,而投入贡献比率高、承担风险较高的企业获益略有增加。这样能够更好地体现公正、公平的原则,从而保障知识产权联盟作为知识共享平台更好地运行下去。

参考文献

[1]杨静,戚昌文.建立知识产权联盟初探[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12):93-94

[2]王智源.战略联盟视角下企业间的知识产权合作[J].经济管理,2008(3):51-54

[3]周砚,黄显智,祝珺.北京市知识产权联盟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1(7):12-13

[4]戴建华,薛恒新.基于Shapley值法的动态联盟伙伴企业利益分配策略[J].中国管理科学,2004(4):33-36

[5]卜心怡,赵灵丽.基于Shapley值的知识共享利益分配策略及改进[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3):119-121

[6]刁丽琳,朱桂龙,许治.基于多权重Shapley值的联盟利益分配机制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2011(4):79-84

[7]齐源,赵晓康,李玉敏.基于Shapley值及Gahp的供应链知识共享收益分配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9):132-137

[8]董保民,王运通,郭桂霞.合作博弈论[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11-58

[9]刘海军.运用Shapley值法分配供应链合作收益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工业工程,2010(12):33-36

分享机制 第6篇

一、EVA的基本概念与计算

经济增加值在数值上等于税后经营利润减去所使用的资金成本后的余额。计算公式为:

EVA=税后净营业利润-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总资本

税后净营业利润是指不扣除债务成本的营业利润, 而资本是指企业占用的包括权益资本和债务资本的全部资金。考虑权益资本成本和对报表项目进行调整是EVA计算的两个最重要的特色。

1. 考虑权益资本成本

公式中的总资本为企业所使用的权益资本和债务资本, 体现了亚当·斯密以来的一个基本思想:一家企业对所投入的资金, 应当带来最低限度的, 具有竞争力的回报。通过扣除全部生产资源的成本, EVA有效的衡量了所有生产要素的生产率。

2. 对报表项目进行调整

恰如STERN STEWART公司所认为的, 基于公认会计准则的财务报告存在大量对经济现实的“偏差”和“扭曲”。为了消除可能的会计失真, 计算EVA时必须对来源于公认会计准则的会计数据进行调整, 使EVA更加真实地反应经营者所创造的长期的经营业绩。STERN STEWART列出的调整事项高达160多项, 但在实际应用中一般只对部分事项进行调整。

二、传统薪酬激励的局限性

1. 传统的年薪制

年薪制的主要形式为一个较低的固定薪金加上同业绩挂钩的奖金。实行年薪制的企业在经营期间开始前为员工设定一个最低经营业绩标准L和最高经营业绩标准H。当实际业绩低于L时, 员工只能获得固定的薪金, 没有任何奖金;当实际业绩处于L和H之间时, 员工可以获得一个与业绩挂钩的奖金;但当实际业绩高于H时, 其超过H的部分不会得到额外的奖金。

传统的年薪方案设计存在以下三个缺陷: (1) 业绩衡量标准通常为每股收益、净利润等财务指标, 容易导致管理者的短期行为, 而且这些标准可操纵性大。 (2) 奖金是有上限的, 在超过最高经营业绩标准之后, 管理者将不能获得额外的奖金, 管理者会放弃努力或将与当期利润转入下期。 (3) 奖金一般根据预定目标发放, 更好的经营业绩会导致下一年更高的经营目标;相反, 糟糕的经营业绩则会使未来目标随之降低。在此基础上建立的薪酬制度使得管理者考虑到今年目标完成的同时, 也考虑今年目标完成情况对下一年产生的影响。

2. 传统期权激励制度

期权激励是通过赋予管理者在未来时间以特定价格购买企业股票的选择权, 管理者的报酬为未来市场股价与该特定价格的差额, 从而促使管理者与股东目标一致。但在到期的执行价格固定的情况下, 公司管理层倾向于把更多的剩余收益留存在企业内部而不是发放给股东, 以此来提高股价, 分享原本属于股东的收益。而且, 部分人员的努力带来的股票价格的提高, 使“偷懒”的人员也能享受期权带来的收益, 这就容易导致“搭便车”的行为。

三、EVA分享机制的实施方案

EVA分享激励主要有两种类型:EVA红利银行和EVA股票期权。

1. EVA红利银行

EVA红利银行的具体内容是每期根据EVA值提取一定的奖金额, 但不是一次性支付, 而是存入管理者个人的红利银行账户中, 本期支付的红利基于更新的红利银行账户。具体运用时又包括各种形式, 比较典型的是定期以一个不变比例支付。如果当期的EVA为正值, 而且在EVA红利银行账户中的累积数也为正值, 则按固定比例以现金或其他形式发放给管理者, 剩余部分继续累积;如果当期EVA为负值, 要抵减其以前所获的红利累积余额。和原有的年薪制激励不同, EVA分享机制中对管理者的奖励是无上限的。

最初的EVA红利计算比较简单, 只需根据EVA绝对值的一定比例计提管理者的红利, 在不断的应用中, EVA红利制度向前演化了一步, 就是结合EVA增量和绝对值进行激励方案的设计。

采用当期支付和延期支付相结合的红利支付方式, 对那些想要离开公司并通过损害长期EVA值以达到现期EVA最大化的管理者有一定的约束效应。如果管理者离开公司, 就会失去剩余奖金, 这能在一定程度阻止管理者跳槽, 防止管理者的短期行为, 促使管理者为实现其利益最大化, 必须进行长期利益的考虑, 从而就向所有者考虑立场更进了一步。另外, 通过延期支付, EVA红利银行计划也减少了管理者的操纵动机, 因为如果以后事实证明业绩是虚假的, 更多的红利奖励在被支付前终止, 从而削弱了管理者操纵利润的必要性。

2. EVA股票期权

除了现金形式支付红利外, 还可以采用EVA与股票期权的相结合的方式予以奖励。杠杆化的EVA股票期权下, 每一个高层管理人员每年得到的股票期权数量是由他的EVA奖金决定的。杠杆股票期权与传统股票期权的不同在于:传统股票期权一般是执行价格等于当年的市场价格, 而杠杆股票期权的执行价格每年以相当于公司股权资本成本的比例上升, 在这里, 股权资本成本要经过红利和非流动性调整, 其计算公式如下。这种持续上升的执行价格保证, 如果在期权有效期内, 企业经营不能产生高于公司股权资本成本的收益率, 则期权没有价值。

股权资本成本=无风险利率+股票风险溢价-预计的年度股息率-用于补偿管理人因持有期权而丧失流动性的补偿系数

EVA股票期权的执行价格将随着股权资本成本逐年上升, 持有股票期权的经理人员只有努力提高业绩, 使股票价格的上升幅度超过股权资本成本时, 才能获得期权带来的收益。另外, EVA分享机制下经理人员获得的期权数量与其EVA业绩直接相关, 能够解决部分经理人员的“搭便车”的问题。

四、EVA激励的适用性分析

1. 行业因素

要使EVA激励有效, 其前提是企业业绩与经营者的努力存在较大的正相关性。对于那些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的行业, 如新兴的高新技术产业, 其EVA业绩随外部环境的变化在短期内可能出现很强的波动, 过多的外部不确定因素会降低激励的效果。

2. 战略因素

EVA主要通过对财务指标的计量, 来反映经营者的经营业绩, 对那些主导产品处于成熟期的企业, 偏重于财务战略的EVA指标就能较好的衡量企业的业绩;若企业处于初创期、发展期, 企业的首要战略目标可能是市场占有率等, 此时单单依靠EVA进行业绩评价就不太恰当, 而应结合其他战略重点综合考虑。

3. 责任因素

EVA作为一个综合性指标, 有时难以分解到基层员工层次, 而且基层员工对EVA的贡献也不易区分。对那些较高层的管理者可以实行EVA业绩评价, 而对那些底层的员工, 激励也应该立足于他们所能影响到的价值驱动因素上。比如说基层销售人员, EVA相对于销售额包含了更多销售人员无法控制的因素, 此时采用销售额来衡量更为有利。

摘要: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产生了代理成本, 利润分享制度下经营者报酬与企业业绩相挂钩, 使得经营者与所有者的利益趋于一致。本文在介绍经济增加值计算的基础上, 探讨了EVA红利银行和EVA股票期权在企业薪酬激励机制中的应用。

关键词:EVA,分享机制,薪酬激励

参考文献

[1]周齐武邓峰马如雪:经济附加值绩效评价在中国企业中应用的潜在价值.南开管理评论, 2004, (1)

[2]王娟:EVA业绩评价与股权激励模式设计.财会通讯, 2007, (3)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分享机制】相关文章:

分享阅读分享快乐07-10

快乐分享分享快乐07-21

学习分享乐于分享08-07

家长分享育人经验分享02-12

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的论文题目04-08

分享方法05-08

购物分享05-26

网络分享07-03

分享成功07-29

实习分享09-03

上一篇:大学生创业意愿下一篇:高校师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