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院校大学生

2024-07-20

农业院校大学生(精选12篇)

农业院校大学生 第1篇

1 农业高校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迫切性

在当前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 社会的人才需求越来越接近于“实战”要求, 具备实战能力的毕业生越来越受到社会企业单位的青睐。如果农业高校作为一个毕业生的输送基地, 不能紧随时代发展的步伐, 仅仅结合时代的需要去培养人才的话, 那么农业高校就不能走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发表重要研究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提出了教育的4个支柱:学会认知, 即掌握认识世界的工具;学会做事, 即学会在一定的环境中工作;学会共同生活, 即培养在人类活动中的参与和合作精神;学会发展, 以适应和改造自己的环境。可见, 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 尤其是作为农业院校, 实践能力培养成为重中之重。高等教育的发展已经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走向社会后所需要的各种能力[1]。

2 农业高校大学生实践能力的现状

现代大学生的能力一般包括独立生活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外语与计算机应用能力、自学能力等一般实践能力, 以及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是指利用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解决专业领域中的实际问题, 这种能力要求具备敏锐的观察力、专业的操作力、科学的设计力和合理的创新力等[2,3]。笔者对某大学某年级的畜牧兽医专业192名学生进行调查, 每名学生至少选择一项, 对学生的专业知识熟练掌握, 试验独立设计与操作能力 (主要考察一例犬腹泻的病历, 从诊断到推断病发生的原因以及治疗的方法) , 试验的独立分析总结能力, 试验完成的信心, 试验与专业知识的联系进行调查, 结果见表1。

通过上面的数据分析, 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存在着严重的缺失, 这种缺失的主要原因是大学生过多的专注书本知识的学习, 对知识的应用缺乏敏锐的感觉和活学活用的信心。同时由于试验动手能力较差, 科学试验设计不合理, 不能主动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3 农业高校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当代大学生实践能力的缺失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重大问题, 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那么怎样对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培养呢?尤其是作为农业院校的教育者们应该怎样地去思考和解决这个问题呢?首先必须了解学生自己需要培养什么样的能力, 然后了解社会需要什么样能力的人, 在结合学校的实际教学来安排和指导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3]。对于上述192名学生进行调查显示, 其中有172人要求自己能够具有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93人希望自己能够增强独立面对问题的解决信心, 129人希望到兽医相关的一线去实际操作, 87人希望继续深化自己专业基础知识与实践的联系, 23人觉得无所谓, 看社会的发展和自己的将来选择。

那么企业对农业类院校的毕业生又具有怎样的期望呢?笔者总结了近3年在学院网站上发布招聘的20家企业的招聘要求 (每年有重合) , 发现在研发类岗位要求的学历较高, 硕士、博士毕业生的要求占多数, 主要是看中学生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养殖技术类的岗位要求中, 担任学生干部的优先, 主要是看学生的自信心和交际能力;在选调生的要求中, 不仅要学习优秀, 各方面都要比较突出, 这是考察学生综合能力。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 学生要想顺利的走向社会, 实践能力的各个方面都要培养, 这就对学校提出了高要求[4]。

我国高校开展多方面的途径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以案例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的实施中以案例、问题、项目为中心组织教学, 让课堂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 对将来要面临的真实问题进行模拟, 提前进行应对的心里和生理的锻炼。

专业对口的实习模式:这种模式是实践能力锻炼的传统模式, 这种模式的实施过程中为学生融入实际工作环境, 将所学知识与应用实践相联系, 例如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到宠物医院真正地为动物诊断、看病, 更贴近于实践。

产学研合作模式:这种模式中高等院校与企业在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生产经营与管理、人才培养与交流、资源共享与互通等方面进行联合协作, 达到互补的效果。企业解决了自己难于应对的技术难题, 大学在得到了更多的科研经费的同时, 提高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水平, 并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和应用能力, 实现了共赢[5]。

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在逐渐增长, 尤其是农科类毕业生也呈现上升趋势, 大学生的就业竞争愈加激烈, 需求企业的要求也越来越具有针对性, 实践能力水平的高低成为用人单位衡量应聘人员的标准之一[6]。随着社会改革的快速推进, 学校传统的教育模式和人类的一次性学习终身受用的观念也要随着改变。新的时代特征对人才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不仅需要对大量的高新尖知识进行消化学习, 更要具备极强的知识运用与实践的能力, 这样才能在社会的不断改变下为自己、为社会创造生存的机遇。

参考文献

[1]刘三朵.关于加强当代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理论探讨[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 2005.

[2]李佳.地方高校文科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D].武汉:三峡大学, 2012.

[3]王斌.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 2012.

[4]马怀宇, 吕德国, 杜国栋.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讨——以果树学科大学生毕业论文 (设计) 为例[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2 (11) :102-104.

[5]尹宿氵星, 谢桂庆.以就业为导向的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J].东岳论丛, 2010 (11) :184-186.

农业院校大学生 第2篇

摘要:根据农业院校高等教育的认识规律和高校“实践,认识,再实践”,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有必要提供实践机会,以吸收和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及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本文结合虚拟项目教学的特点,根据高等农业院校的特点,设计出最适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情境。在最大限度节约教学硬件设备的基础上,将虚拟开发项目与教学相结合,设计出更加贴近企业实际的教学情境,创造出适合教学情境的课程。

关键词:农业院校;多维平台;大学生;创新

根据创新系统理论,我国在当前这个时期的核心竞争力是创新。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创新是中华民族不断进步的动力。目前知识创新、知识传播以及知识应用主要依靠高等院校。高等院校的教育任务是培养出高等教育的创新型人才。教育部副部长赵沁平表示,在实现国家创新现代化的过程中,高校肩负着培养综合人才的重任,对社会工作人员的支持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一所高等农业院校,如何使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具有创新能力,同时还能够突出农业的特点,是高等农业院校在中国现阶段的探索与期望。

农业院校大学生 第3篇

[关键词]高等农业院校 大学生 体育素质 培养原则

当代,农业、农村、农民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实现现代化的瓶颈。在党中央的英明决策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角吹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随着工业现代化进程的逐步推进,农业的现代化进程也不可忽视。要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必须有高素质的现代农业人才。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是现代农业建设的主力军,他们将站在农业科技战线的前沿,为早日实现农业现代化作出应有的贡献,他们身体素质和体育素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农业现代化的成败。因此,本文着重研究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体育素质的培养原则问题。

一、素质和体育素质的概念鉴定

1.素质。素质是指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在心理学上是指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主要是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官上的先天特点。从广义上说,素质是指由先天的遗传条件及后天的经验所决定和产生的身心倾向的总和。素质是以先天因素为基础,通过后天的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学习实践所获得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人的基本品质结构,包括思想、知识、身体、心理等方面的因素。通过教育,特别是有计划的、有目的的学校教育,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人的素质。作为实施高等教育的农业院校,必须对大学生的基本素质有一个切合实际的科学认识和要求,研究并规定其范畴。

2.体育素质。它是指以先天遗传的身体素质为基础,加上后天的体育环境和体育教育训练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倾向的总和,主要指身体素质、体育知识、体育行为、体育意识、体育技能等。有学者认为,体育素质包括身体素质、运动素质、心理素质和抗御疾病素质。笔者认为,体育素质涵盖身体素质、体育文化素质、心理素质、体育技能素质等。

二、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体育素质存在的问题

1.身体素质问题。人在运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平衡、灵敏、反应、准确、爆发力、韵律及

柔韧等机能能力称为身体素质。教育部公布的2004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显示,大学生的视力不良检出率为80%,其中男生为77.8%,女生为82%。学历越高视力越差。与2002年监测相比,我国学生的爆发力、力量等素质继续下降。教育部表示,我国学生的体能素质以及肺活量水平持续下降尚未得到遏制。

据调查,湖南省大学生身体素质大体呈下降趋势。各单项素质变化趋势存在差异,速度和下肢力量素质有改善趋势,但上肢力量、柔韧性和耐力素质持续降低。笔者通过对本校大一、大二学生的2006年体质健康检测的结果看出,高等农业院校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75%,其中男生为74%,女生为75.7%,身体素质较差,爆发力、力量等素质也有所降低。

2.体育文化素质问题。体育文化是学生了解体育、参与体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体育动机、体育行为的产生都与体育文化的多寡有较大的关系,体育文化知识多,对体育的本质认识就越深刻,体育动机、体育行为越容易产生;反之,体育文化知识少,对体育的本质认识就越肤浅,体育动机、体育行为越难产生。当前,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人数因各新闻媒体对体育文化的宣传,对体育知识的了解有一定的增加,但百分比还比较低,应引起体育教育者的重视。体育文化素质是衡量大学生体育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志,它有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

3.心理素质问题。美国教育家戴尔·卡耐基认为,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而85%是靠良好的心理素质。可见心理素质关系到人的一生的发展。大学阶段是人的黄金时期,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能为以后走上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特别是心理健康的培育,将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国家教委对全国12.6万名大学生的抽样追踪调查显示,我国大学生心理疾病患病率已由1989年的20.23%上升为27.03%。湖南农业大学2006年入校的学生中,因三人有严重的心理障碍不得不休学或退学。还有些大学生进入高等农业院校后,因社会对“农业”二字带有偏见,也影响了他们的观念,始终抱着不喜欢的心理,带来心理健康问题。这些迹象不得不引起深思,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问题因其具有的普遍性和独特性,使高等农业教育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

4.运动技能素质问题。运动技能是指人们在意识的支配下,借助于身体运动表现以外的动作方式。它主要包括身体锻炼技能、运动技能、身体娱乐技能和体育观赏技能等。通过对湖南农业大学大二、大三、大四学生的体育技能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体育技能较好的人学生占48.26%(体育考试与“达标”成绩优和良),一般或较差的人学生占51.74%(体育考试成绩与“达标”成绩及格或不及格)。从整体上看,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的运动技能呈下滑趋势。

三、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体育素质下降的成因分析

1.应试教育对大学生的体育素质的摧残。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前的学习阶段,由于社会观念的影响,许多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把自己的子女送到各种补习班,再加上各初、高中学校因市场经济的影响,为了能多招学生而拼命抓升学率,使得应试教育的痕迹依然明显。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出现了教育的畸形发展态势。学校一方面高喊“素质教育”的口号,一方面仍在搞扼杀学生思维的填鸭式教学。现在,有许多学者、专家在思考,中国为什么没有诺贝尔奖获得者?应试教育就是最大的杀手。我国的教育体制虽在逐步改革的过程中,可社会的应试教育观念像一颗毒瘤,显示出扩散的迹象。虽然早就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可在重视学生智育发展的同时,却阻碍了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这表明学生的智育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培育,其他德、体、美等素质更就不用说。体育素质是人们身心健康的标志,是为社会服务的前提条件。它能促进智育、德育、美育的积极发展。可应试教育却并不重视体育素质的发展,以致本末倒置,束缚了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2.大学生的体育意识较差。“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句话不知害了多少学生。在其错误引导下,学生都把主要精力投进了理科知识的学习海洋,成功的却很少。因为,学生没有根据自己的个性进行发展,违背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结果适得其反。诚然,学习理科知识毋庸置疑,但文科知识也要学,其他知识也要学。由于大学生受这种观念的影响太深,以致进入大学后体育意识还是比较淡薄,体育素质较差。身心健康是有效学习的保证,提高大学生体育素质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3.全社会对体育素质的认同不够。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和素质提高的速度成反比。现代的文明社会需要现代高素质的人来支撑,,素质的提高需要社会的关注。但社会对素质的认识不够,特别是人文素质。体育素质是人文素质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而出现的现代社会的产物。但是,现代社会对体育素质的接纳还存在一定的距离,思想观念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据报道,在体格方面,中国男大学生身体形态的平均发育水平低于日本同年龄学生;女大学生也较同年龄日本学生细弱。在身体素质方面,我国男女大学生的速度素质发展水平低于日本大学生,存在明显的差异。以上说明,日本人的身体素质整体上比中国人要高。可见,全社会对体育素质的认同非常重要,因为体育素质能更有效地促进人的工作,为社会的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四、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体育素质的培养原则

1.应遵循系统观的原则。系统观是为实现系统的目标,运用系统理论,对管理对象进行系统分析规律的概括。系统观的理论依据是系统的整体效应观点,即系统的整体功能之和可以大于各因素在孤立状态的功能之和。体育素质的培养就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它需要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教育等各个因素的配合,才能显示出优势。在政治上,要宣扬体育素质是为国贡献力量的基本条件,没有良好的体育素质,服务祖国的动力就会减弱;在经济上,应投入合理的资金来培养大学生的体育素质,以期产生不可估量的后期效应;在文化上,加大各媒体对体育知识、功能的报道,提高全民族对体育素质的认识,自觉加入到体育素质教育的行列中;在社会上,肯定体育素质的良好影响,培养大学生的体育素质;在教育上,用思想和实践向大学生证明体育素质对自己成长的积极作用。大学生体育素质的培养,是整个社会、整个国家的大事,需要系统的协调、配合,才会产生1+1>2的最佳效应。

2.应遵循发展观的原则。事物总是向前发展的,在培养大学生的体育素质的过程中,总会遇到新问题、新情况,这就需要体育教育家具备发展的眼光,用发展观来看待体育素质教育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变化,对体育素质的理解也会发生变化。如果这些理解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需要加以肯定;当这些理解不符合时代发展,应给予正确的引导。对于体育素质教育中出现的新问题,不要总是用传统的眼光去认识、分析,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到新的或更好的方法来解决。只有坚持发展观的原理,才会在对大学生进行体育素质的培养过程中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

3.应遵循和谐观的原则。法国经济家弗雷德里克·巴斯夏认为:“社会普遍法则是和谐协调的,这些法则从各个方向趋于完善人类。”而对于“人或人类社会来说,和谐不意味着完美,而意味着改善。”笔者认为,为了达到和谐的目的,在变动的环境中,应以优化和不确定性消减为手段提供问题解决方案的观念或原理。体育素质教育既要处理好对内各要素的和谐,又要协调好对外各要素的和谐,还要处理好内部和外部要素的和谐。内部各要素如: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体育文化素质、运动技能素质;外部各要素则是:德育、智育、美育等。从宏观上讲还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如果这些内、外部因素不协调发展,就会影响大学生良好体育素质的形成,甚至出现倒退的局面。

4.应遵循特色观的原则。高等农业院校应以农业科研作为自己的特色,积极向大学生宣扬“学农、爱农、研农”的高尚品质,丢掉“厌农”的思想包袱,引导他们树立起学习农业知识大有作为的精神。农业是第一产业,是所有产业发展的基础。农业的现代化才是国家走向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紧紧抓住“农业”这个特色做文章,使学生尽快融入到学习和生活中来,不断提高各方面的素质,特别是体育素质。因为,体育的功能已被全社会所认同,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影响深远。体育素质与农业大学生的特色结合,是高等农业院校发展的必经之路和希望之路。

构建和谐社会是党中央提出的极其重要的决策,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大学生体育素质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作为高等农业院校的大学生,对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如果没有良好的体育素质,将会给社会造成重大损失。鉴于此,本文提出:高等农业院校应遵循系统观、发展观、和谐观和特色观的原则,来促进大学生体育素质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2]魏宗宣.中学素质教育[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

[3](法)巴斯夏.和谐经济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

[4]王志刚.当代大学生体育综合素质现状调查与培养途径[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38,(1).

[5]李泽群.大学体育素质教育基本模式初探[J].湖南农业人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3).

[6]王文初.湖南省大学生身体素质变化趋势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38,(1).

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第4篇

1、有利形势

首先, 党和国家对高等农业院校大学毕业生就业高度重视。根据不同的就业形势, 国家每年都出台了相应的就业政策和措施, 为引导、协调、安排毕业生就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各级党委和政府, 因势利导, 拓宽就业渠道, 最大限度的保障毕业生优先就业。同时, 随着社会的迅速进步, 知识经济的突起, 各种经济成分的共同发展、社会对用人单位的需求量愈来愈大, 非公有制企业、乡镇企业、广大基层和欠发达地区更为高等农业院校毕业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用武之地。

其次, 应该看到, 高等农业院校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并不是毕业生过剩, 相反, 它与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进步对人才的需求还很不适应, 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饱和也是一种假象。

第三, 越来越多的高等农业院校毕业生, 开始正视事实, 更新就业观念, 逐步抛弃“一家统包、一次就业、一步到位”的落后想法和依赖思想, 树立起自主择业、不等不靠、多渠道就业的崭新观念。

第四, 非公有制经济用人单位对高等农业院校大学毕业生的需求急剧增加。非公有制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飞速发展, 已在国民经济领域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特别是京、沪、粤以及东南沿海等广大开发地区的经济迅速增长, 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量急剧增加。

第五, 西部大开发为大学毕业生就业提供了新舞台。西部大开发是我国跨世纪发展的战略, 西部的生态重建、资源开发和城市化进程, 需要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方能完成。同时, 西部也出台了一系列人才优惠政策, 用以吸引有志之士。

2、不利形势

首先, 由于各种客观环境的限制, 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步履艰难。例如我国人事制度改革相对滞后, 户籍、编制、各种指标和档案管理等, 都没有进行根本性的改变, 人事部门对毕业生就业的申请报批手续过于繁杂, 单位并没有真正的用人自主权, 仍然需要按照接收毕业生一人一报批的手续, 非公有制单位甚至没有审批进人指标的渠道。

其次, 传统的农业院校毕业生就业主渠道吸纳能力下降。中央机构改革方案出台后, 各级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相继要大量精减、分流。一方面, 行政机关裁减的近一半工作人员要和大学毕业生一同进入市场竞争就业;另一方面, 也使毕业生进入行政机关的机会减少。

第三, 社会对于农业院校毕业生学历层次的需求越来越高。目前我国中高层次的人才严重短缺, 社会对高层次的复合型、外向型和开拓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 呈现对人才结构的需求层次重心下移的趋势。在农业院校毕业生就业中研究生已越来越“抢手”, 本科生还能基本平衡, 专科生则较明显地呈现供过于求的趋势。

二、农业院校大学生的就业存在问题及原因

1、存在的问题

(1) 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存在误区

首先, 过于看重就业地区, 农业院校的专业性质决定了其毕业生的工作地点, 即服务农村。有些同学宁可在那里打零工也不愿意到需要他的中小城市或乡镇。以河北农业大学2011届毕业生择业意向调查为例, 在“您会选择在哪工作”一题中, 选择国内大中城市占58%, 省内地市26%, 乡镇占4%, 西部占7%。

其次, 对经济收入的期望值比较高。在调查中发现, 当前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 约有54%选择月薪2000元以上的工作。有这种期望值的同学认为自己读完大学花了几万, 有些学生还是家庭借钱供其读书的。这部分学生毕业后就特别希望挣大钱, 减轻家庭负担, 对低收入工作岗位不愿去。

第三, 就业趋向理想化。目前, 高校毕业生在选择就业单位时, 首选待遇较好的企事业单位, 而对于一些科研院所及民营企业则较少选择, 缺乏自主创业意识。

(2) “人才高消费”现象比较普遍

近年来, 随着大批高校毕业生走出校门,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逐渐呈“供大于求”的状态, 因而, 随之便出现了“人才高消费”的现象, 一些单位和部门招聘人才时, 不是根据用工需要, 而是相互攀比, 竞相以高文凭、高学历为条件, 出现了大材小用、高能低用的怪现象。在很多人才招聘会上不难发现, 招聘单位的广告上, 不论什么岗位, 都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

(3) 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较为普遍

对于高等农业院校的女毕业生而言, 就业显得更为艰难, 有诸多不利因素, 一方面, 传统落后观念对女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在我国传统文化中, 推崇“男尊女卑”, 主张“男权至上”, 女性居于从属和受支配地位。在就业工作中, 一些用人单位在选择毕业生时存在着“性别歧视”。另一方面, 认知上的偏见对女大学生就业的影响。长期以来, 人们在认知上对女性存在着偏见, 比如认为男女之间在智力上存在差距、女生不如男生能干、敬业精神不够等。

2、存在问题的原因

(1) 社会环境对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的制约

虽然国家把“三农”问题放在了比较突出的位置, 但长久以来社会上普遍轻农、歧农, 为“三农”服务的思想却少有市场。在农业的经营模式上现行的农业生产方式是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 一家一户分散经营, 注重的还是传统的生产手段, 农业的市场化、集约化、产业化水平低, 农业企业效益不佳, 使得社会对农业科技人才需求的迫切性不足, 吸纳农业院校毕业生的新的人才载体还未形成。基层就业措施不够配套, 吸引力不强。

(2) 高等农业院校自身局限性的制约

首先, 学校上下就业工作的合力不够, 部分教师、“教书育人”的理念不够高, 院 (系) 之间就业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不平衡, 使毕业生就业在某种程度上只是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和部分就业工作人员的事情, 没有形成全员意识。

其次, 课程设置不尽合理, 内容比较陈旧, 专业而狭窄, 使得毕业生动手能力不强, 适应性较弱, 不能满足社会对农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和面向基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三, 择业指导工作缺乏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指导层次不高, 力度不深, 针对性不强, 使学生参与择业指导的积极性不高, 指导效果不明显。

(3) 毕业生自身局限性的制约

毕业生就业心态制约了自己的就业空间。受“学而优则仕”和社会“轻农、歧农”的影响, 毕业生都不愿下基层工作, 向往的是“三大三高” (大城市、大单位、大企业、高工资、高待遇、高职位) 。在毕业生中“与其下基层锻炼, 不如去沿海打工;与其勉强就业, 不如待业考研”的思想严重, 这种就业心态在就业不景气的情况下, 加大了农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难度。

三、促进就业的对策及建议

1、完善指导体系提高指导成效

首先, 转变指导重心。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问题, 是学校人才培养的首要的、根本的问题。高等农业院校担负着为农业经济发展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历史重任。因此, 解决好毕业生学农、爱农、献身农业的思想观念问题, 是开展毕业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其次, 要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 结合专业学习和教师本人对农业事业的认识、追求, 激发学生的事业心和学习热情。

第三, 要邀请一些校内外知名专家和在基层艰苦奋斗取得突出成就的校友、来自基层的劳动模范等为学生做报告, 以他们的现身说法教育广大青年学生, 只有走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只有到农村去、到基层去, 才能得到更多的锻炼, 才能尽快地成长起来。

2、加强市场建设拓宽就业渠道

首先, 农业院校是培养和造就农业科技人才的摇篮, 传播与创新农业科技的重要基础, 服务农业、农村、农民是其根本的办学宗旨, 为农村基层输送人才是其神圣的职责。

其次, 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 农业科技人才奇缺, 广阔农村强烈呼唤农科大学生到农村就业。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 实现我国农业的腾飞, 是广大农科大学生肩负的重大而神圣的使命, 农科大学生与其他科类的大学生相比, 更有责任、更有义务回到农村, 在农业生产第一线建功立业, 施展才华, 奉献自己。

第三, 农科院校的生源大部分来自农村, 其比例一般都在50%左右, 甚至更高。农村学生对农村生活、工作环境相比较更具有适应性或适应周期短, 他们熟悉、了解农村, 对农业、农村、农民有朴素的感情, 因而能更好地发挥作用。此外, 由于他们来自农村, 毕业后到农村就业, 他们在思想观念上也比城市学生易于转变。

3、大学生自身转变就业观念, 提高自身素质

积极转变就业观念当前, 很大部分农业院校的大学生, 都认为“学农没出息”, “学农不能发财致富”, “学农太辛苦了”等等, 厌农、贬农情绪有不断高涨的趋势。因此, 我们认为在大学生的培养过程中, 把学农、爱农、务农的意识和兴趣贯穿始终, 在潜移默化中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学农、爱农、务农意识。具体说:

首先, 在学校期间就必须培养他们的专业兴趣, 解决他们的专业思想。例如:开学初, 开展一些教师与学生、老生与新生“一对一”的谈心活动;请一些在农业战线上做出贡献、成绩显著的校友给学生现身说法介绍成功的经验;参观实验室、实习基地、荣誉室以及科研成果的展示会, 对他们进行专业思想的教育,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基础。

其次, 必须强化实践教育, 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在学习过程中, 还要安排实验课、专业劳动课、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社会实践和第二课堂活动, 通过这些环节,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适应基层工作的能力和具有科技兴农的真本领。

第三, 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不断增强学生的基层意识。当代大学生由于缺乏艰苦环境的磨练, 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着轻视劳动、轻视实践的不良倾向。要让他们广泛接触社会、接触实际、接触工农, 增强对农村基层感性认识和基层生活的切身体验。

摘要:农业院校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 其毕业生的就业现状更令人担忧。以农业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为视角, 本文从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形势、农业院校大学生的就业存在问题及原因、促进就业的对策及建议等三个方面, 探讨分析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存在的瓶颈问题及解决方法, 为农业院校促进大学生就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

参考文献

[1]麦可思研究院.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0.

[2]曾湘泉.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农业院校大学生 第5篇

【云南农业大学专业】云南农业大学招生网站-云南农业大学分数线

云南农业大学是一所以农科为优势,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鲜明特色的省属重点大学,连续九年在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中被评为优秀,2012年入选“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所高校”,同年,学校招生就业处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就业先进工作单位”称号。

一、学校基本情况

(一)学校名称云南农业大学。

(二)学校代码10676(部标)。

(三)学校性质国有公办省属重点普通高等学校。

(四)办学层次、学制及校址学校办学层次为本科、高职专科和研究生教育。本科学制四年(建筑学专业为五年)。校本部位于昆明市北市区沣源路,五华校区位于昆明市五华区滇缅大道2515号(经济管理学院2014级新生第一年安排到五华校区)。高职专科学制三年,办学地点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思亭路3号云南农业大学热带作物学院。

二、录取规则按照“学校负责、招考院监督”的录取体制,结合我校实际,制定2014年招生录取规则。

(一)招生录取工作遵循教育部、生源省有关普通高校招生政策、规定和程序,接受纪检监察部门、新闻媒体、考生及其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监督。

(二)本、专科招生全部采用网上远程异地录取方式进行录取。

(三)按照考生高考成绩和专业志愿先后顺序,德、智、体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四)在同一批次志愿中,按分数优先原则录取;分数相同时按专业志愿优先原则录取。

(五)对报考同一专业的非第一志愿考生,依次按平行志愿、服从志愿和分数由高到低的顺序进行录取,不设专业“级差”。

(六)严格执行教育部及各省制定的加分政策,所加的分数并入总分后,按以上原则录取。属下列情况的考生,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1.有文艺特长(如乐器、舞蹈、书法、绘画、唱歌等)的考生。2.有体育特长(特别是获国家运动健将、一级运动员和二级运动员称号)的考生。3.高中阶段获得地(市)级以上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称号的考生。4.高中阶段获得省(市)以上科技发明创造奖、省(市)以上单学科竞赛优胜奖的考生。5.思想品德好且有突出事迹的考生。

(七)所有招生专业统考外语语种不限,非英语类专业新生入学后以英语实施外语教学。英语专业仅招收英语语种考生,报考英语专业的考生,英语成绩不低于90分,并需参加生源地省级招生机构组织的英语口语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测试,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英语笔试成绩与口试成绩较高者。

(八)报考“体育类”本科专业考生的专业考试成绩不低于70分,且文化课成绩达到生源地文化录取控制线的,按专业考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顺序录取;若专业成绩相同,优先录取文化成绩较高者。

(九)“生物技术”本科专业为国家级一类特色专业,同时又是云南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在云南省内招生批次为本科第一批,高考英语成绩原则上不低于90分。

(十)招生体检标准按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有关规定执行。未列入专业目录的招生专业,参照相近专业的标准执行。

(十一)在生源不足的情况下,根据“第一志愿填报农林院校降10-20分投档”的鼓励政策,并结合各省(区、市)的具体政策对符合条件的考生予以录取。

(十二)学校招收符合教育部保送生资格条件的应届高中毕业生。

(十三)在生源不足或生源质量较低的省份,学校有权对该省部分招生计划进行调整。

(十四)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科专业建设的需要,今年我校新增森林保护、生态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泰语和城乡规划五个本科专业,面向28个省(市、区)招生。

(十五)我校特有民族本科班是与云南省民委联合开办的一项帮助边疆、民族地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模式,主要招收云南省15个特有民族考生(具体政策以云南省民委、云南省教育厅、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云南省财政厅联合下发的相关文件执行)。2014年特有民族本科班招生计划60人(文、理各30人),招生专业为经济学、农林经济管理、电子商务、行政管理、秘书学、公共事业管理6个文史类专业和农学、园林、园艺、动物医学、食品质量与安全、农业水利工程6个理工类专业。新生入学报到一周内,考生若对所录取专业不感兴趣,在学校各专业办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将考生调整到相应科类的其他二本专业,也可按照《云南农业大学关于优秀本科学生自主选择专业的暂行办法》申请调整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免交学费、教材费、住宿费(普通宿舍),并给予部分生活学习补助。(十六)为加快迪庆藏族自治州民族教育事业发展,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培养所需人才,今年我校继续在迪庆藏族自治州定向招收50名专项计划生,招生层次为本科,录取批次为本科第二批。报考、录取、收费等按相关文件执行。(十七)我校与荷兰范豪劳伦斯坦学院合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作开设园艺(中、荷交流项目)本科专业,学制四年,在我校进行二年的外语和基础课学习,经中、荷双方选拔合格后,第三、四年赴荷兰范豪劳伦斯坦学院学习。学习合格者可分别获得云南农业大学、荷兰范豪劳伦斯坦学院相应的学士学位。赴荷学生可继续攻读范豪劳伦斯坦学院硕士以上学位,未能赴荷学习的,完成云南农业大学相关课程学习并考核合格后,颁发云南农业大学相应学士学位。报考此专业要求学生具有较好的综合素质和英语基础,高考英语成绩原则上不低于90分。(十八)我校生物技术、植物保护、烟草、动物科学四个本科专业为本科第一批录取专业,参加2014年云南省本科第一批次录取,其它本科专业参加本科第二批次录取,高职专科专业录取批次为专科第一批。

三、新生入学及复查

(一)新生按录取通知书规定,按期到校办理入学手续,逾期不办理入学手续者,按有关规定取消入学资格。

(二)在新生入学3个月内对新生进行复查,不符合录取条件或报考资格的,取消入学资格。对弄虚作假者一经发现即取消入学资格或学籍。

四、收费标准学费收费标准按专业学科类别划分,本科专业每生每年3400~4500元,园艺(中、荷交流项目)每生每年4500元,高职专科专业每生每年5000元。住宿费收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600~1200元(学生公寓)。实际收费标准按云南省物价管理部门当年核定的收费标准执行。

五、毕业证书符合毕业条件者颁发“云南农业大学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颁发学士学位证书。

六、奖、助学金

(一)优秀生可享受相应的奖励基金补助。

(二)家庭困难学生按《云南农业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实施办法》(校政发〔2008〕240号)文件执行。

七、附则

(一)本章程若与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有关政策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有关政策为准。如发布虚假或误导性信息,本校愿承担相关责任。

(二)新生入学后的管理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以及《云南农业大学学生手册》执行。

(三)本章程由云南农业大学招生就业处负责解释。

(四)本章程自公布之日起生效。

八、咨询方式考生可直接以信函或电话等方式与学校联系。联系单位:云南农业大学招生就业处电话:0871-65227706、65226172 传真:0871-65227706 学校网址:http://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址:http://zjc.ynau.edu.cn电子邮箱:zhaosheng@ynau.edu.cn通讯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北市区沣源

路邮编:650201。

云南农业大学重点专业:

云南农业大学全景地图:

云南农业大学历年分数线:

云南农业大学报考指南:

云南农业大学招生计划:

云南农业大学人气校友:

农业院校大学生 第6篇

关键词:提高;高等高职院校;综合素质

一、培养农业高职生学习主动性的措施

(1)培养农业高职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树立其正确的学习目标和方向。俗话说,习惯决定成败,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发挥自身主动性的前提条件。这就要求高职教师帮助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重要的是要让其自己学会设定近期的、实际的学习挑战性的目标,以定向的思维努力培养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和自觉性。可以针对不同学习程度和状态的学习分别进行心理辅导和沟通,可以帮助其选择适合自身的学习目标和定位,使其克服对学习的恐惧心理,教师要在教学中耐心仔细,对学生有深厚信心。同时,学校和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良好的学习空间和环境,使其发挥特长以提高对学习的自主性,可以使学生有选择的对待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和技能,让学生重视学习态度并有所创新意识,坚持以正确学习态度为中心的价值观,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在课堂上创造性的进行引导和构建,以使高职学生得到精神的满足,从而以愉快的心情加入到学习中去,大大提高了高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高职教学中必须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基础,承认其独立的人格特征,给予学生强烈的成功感,提高高职学生的学习价值认同感。成功是使个体突破自我、改变自我的价值取向,要使高职学生消除自身的忧虑,使其在教学中能够获得成功感成为培养高职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关键问题。在课堂教学中要多设立一些环节使学生加入进来,通过教师的指导和讲解给学生提供相互展示的机会,并对于积极发言的学生给予鼓励和奖励,逐渐增加学生的学习成功感。对此,学校和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对教学内容和教学速度有所调整,控制教学难度和梯度,在课外作业方面适当的对数量和难度有所协调,并对疑难题目给予必要的解释和提醒,以提高学生的积极面对困难的信心。此外,教师应了解和掌握当今高职学生的学习心理和特点,引导学生主体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针对不同的学社进行不同的疏导方式,已达到因材施教的教学目标。提高整体学生的价值认同感,减少不利的学习心理因素的影响,增加其正确的学习理念和认知,最终树立高职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自主能力。

(3)加大对学习环境的开发力度,创设出适合高校自身的自主学习的学习情境和氛围,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技能,以更好地使其服务于高职学生。一般来说,高职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不感兴趣,创新思维比较缺乏,这就要求高职有关教师对于课堂上的教学要突出能力培养意识,课程的开发要遵循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为主线,确保各个教学环节和模块与之相随。比如可以强化动态性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兴趣和能力与之同步跟进,可以进行课堂实践和课外实践活动,甚至可以进行早期的就业指导教育,让高职学生体验到就业的严峻性和压力,使学习环境动态化和扩大化,呈现出灵活性特点,并做到与社会接轨,从而与时俱进。

二、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方法的新探索

贯彻高职教育目标,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高职院校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摇篮,探索一条使我们的“产品”能够经受住社会检验、得到社会认可的有效途径,我们责无旁贷。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专业知识,还要着力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修养、能力、态度、情感、和行为养成。

(1)加强思想政治素质。思想政治素质,就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品质、思想修养及社会责任感,就是把自己的事业与祖国的命运紧密联系的一种品格。毛主席说,“思想这个阵地,你不占领,别人就会占领。”大学生的心智尚未成熟,其模仿性和可塑性很强,其思想极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必须要有一种正确、积极、向上的文化“占领”学生的思想。我们要抓住这个特点,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风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在校风建设中,要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正确的价值观,摒弃拜金主义思想,营造出甘于奉献、乐于奉献、提倡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的良好的校园环境。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师德素质,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注重言教的同时更注重身教;加大力度报道宣传优良的校园文化及涌现出的先进事迹,使学生思想不断受到良性的影响,耳濡目染,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2)专业素质和能力素质并重。一方面,学校应积极调整办学思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要传授学生求知的能力。培养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和举一反三的能力。另一方面,学校要加强人际交往、演讲口才、应用文写作、心理健康教育和人文课程的教学改革,摒弃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的落后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纠正这些选修课在学生心中“可有可无”的错误观念,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受益于课堂教学,有所收获;有针对性的举办校园文化活动,给学生提供舞台,给人文知识提供用武之地,真正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表达能力、心理素质和人文素养。另外,还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前进入企业进行生产实践,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让学生尽早接触社会,做到“知行合一”。

(3)利用网络平台,构建大学生素质拓展电子档案,记录学生成长历程。以往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或没有档案记录,或仅有部分纸质资料。这给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学生的自我反省和向榜样学习、对比提高带来不便。近年来,迅猛发展的信息技术引发传统教育教学理念的深层次变革,也给学生素质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立足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从传统学生素质拓展工作存在的缺陷出发,以记录学生成长历程为目的,提出了构建大学生素质拓展电子档案设想。借助于学校网站,自主研发管理平台,对大学生素质拓展电子档案进行管理。

参考文献:

[1]郭蕊欣.关于构建系统化高职素质教育体系的探讨[J].职教论坛,2010(2)

[2]陈向平.素质教育与能力训练:高职人才培养的两翼[J].江苏高教,2010(2)

作者简介:

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创新探索 第7篇

1 创新农业院校就业工作必须坚持理念的先进性

高校毕业生就业好坏是检验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 是影响高校招生的关键因素, 事关高校生存、稳定与可持续发展。在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工作中我们必须以就业为导向, 树立新的人才观和发展观, 在创新就业工作理念的先进性上下功夫。具体工作中我们应强化三种意识: (1) 主动占领意识。就业工作必须牢牢掌握主动权, 面向三农、服务三农, 发挥农业院校的方向引导和思想保证作用, 这样才能真正确立学生正确的择业观; (2) 主动渗透意识。就业工作既要坚守阵地, 做好日常的毕业教育, 更要主动“出击”, 拓展就业工作市场, 增强“主动渗透”意识, 努力克服以前就业工作只是学校就业工作部门事情的偏见, 真正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3) 主动服务意识。具体到工作中就是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服务学生就业的观念。在工作中坚持三个“导”:思想上疏导、观念上引导、就业上指导;让毕业生实现三个“适应”:适应就业形势、适应就业压力、适应社会选择。要着力通过就业指导课、优秀毕业生成长成才报告会、模拟职场、结队帮扶、心理咨询服务等形式对大学生进行全程化、个性化的就业指导, 引导农业院校毕业生正确认识就业形势, 转变就业观念, 到基层和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就业。

2 创新农业院校就业工作必须追求过程的科学性

新形势下农业院校的就业工作必须要以学生为本, 体现科学性, 从学生的内在需要出发,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需要层次和就业结构, 引导学生把个人的成才目标与国家需要统一起来。“ 一切为了学生发展, 一切为了学生的成人成才, 一切都依靠和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 为学生的现实发展需要创造各种可能创造的条件, 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内在成才动力。这就要求我们加强教学内容改革,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把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使教育教学内容紧跟时代步伐, 符合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发展需要;这就要求我们注重对学生的技能教育和社会实践锻炼, 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增强适应市场和基层需要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适应新形势需要, 深化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以职业指导课程为载体, 使职业指导从学生入学开始直至毕业, 结合专业特点, 分阶段、有侧重地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农业院校还要结合农村需要突出创业教育, 引导毕业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 引导毕业生走艰苦创业、科技创业、自主创业之路, 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坚持“创业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方针, 不断优化创业服务, 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另外一条通向成功的道路。

3 创新农业院校就业工作必须体现毕业教育的针对性

就业工作要想做到贴近学生、贴近社会, 贴近基层, 必须提高毕业教育的针对性和感染力。尤其是农业院校必须加强涉农专业思想教育, 改变毕业生择业观念, 解决好毕业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问题;必须实施素质拓展教育, 解决好学生想办事、能办事的问题;必须强化实践教育活动, 解决好学生想办事、会办事的问题;必须在毕业教育中突出“做人”教育, 使大学生成为“做人”的表率。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在专业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 坚定学生职业理想。要倡导教师自觉地把思想政治教育同专业教育结合起来, 激发学生热爱所学专业, 树立长远职业理想, 增强学生投身本专业的使命感和自豪感。另一方面要结合时代特点, 广泛深入地开展就业主题教育活动。大力开展世情、国情和社情教育, 大力开展就业政策宣传, 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就业形势, 调整就业目标;唱响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的主旋律。要进一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身和社会需求的关系, 主动将自己个人价值的实现和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 将个人建功立业的志向与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 实现为人民服务的理想联系起来, 自觉地主动地到基层去, 到艰苦的地方和行业中去就业、创业, 把个人的聪明才智融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同奋斗的洪流中去。

4 创新农业院校就业工作必须强化日常工作的规范性

农业院校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学生第一”的工作理念, 强化规范服务意识。学校内部要形成校领导挂帅、主管部门统筹、职能部门配合、学院及导师和专业课教师参与的全员参与、全过程指导、全方位服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 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多层次的优质服务。毕业生所在学院和导师要了解每一位毕业生的求职意向, 掌握每一位毕业生的择业动态, 跟踪每一位毕业生的就业落实情况, 引导每一位毕业生根据自身情况寻找自己的就业出路, 推荐每一位毕业生落实不同层次的就业单位。要举全校之力千方百计收集就业信息, 努力开拓就业空间, 寻找就业机会, 要切实把就业市场建设作为就业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要充分利用各种有效的资源和条件, 广泛收集用人单位需求毕业生的信息, 主动联系用人单位来校招聘毕业生, 不断拓宽就业渠道, 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要加强学科与行业间的合作, 加强与校友的联系, 保持与用人单位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建立一批就业基地和创业基地, 使毕业生就业市场能够稳固、高效、健康发展。通过有形与无形、大型与小型、综合与专门等相结合的方式, 活跃毕业生就业市场, 更好地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服务, 使更多的毕业生不出校门就能落实工作单位。

5 创新农业院校就业工作必须突出服务学生的实效性

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 往往会遇到种种预料不到的困难和问题。解决这样的问题, 光是说教宣传、引导不行, 必须注重指导服务, 帮助他们解决完善自身和适应社会的心理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农业院校注重毕业生的心理咨询工作, 通过心理咨询为他们提供一个倾诉内心的烦恼、苦闷、忧愁、痛苦的场所, 使毕业生摆脱困境, 朝着正确目标健康地发展, 塑造人生完整健康的人格。帮助学生正视现实, 找准方向, 坦然地去面对择业和就业。矫正“眼高手低”的错误认识, 合理评判自己, 早日寻求到满意岗位。要建立“早发现、早报告、早介入、早预防、早控制”的“五个早”危机预警机制, 就业指导的实效服务不仅应体现毕业前的“一时”和毕业生这“一群”, 更应贯穿于大学教育的整个过程。不仅要重视学生毕业前应职技巧的培养, 更应重视学生平时综合素质与能力的锻造;不仅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外部就业条件, 更应注重挖掘学生的潜能, 调动自主性;不仅要使学生具备一技之长, 更应引导他们具备继续学习、适应变动、善于工作和创造生活的能力;不仅为学生的一时就业安置着想, 更要帮助他们精心规划职业生涯, 帮助他们健全人格, 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乐观向上、自立自强, 增强抵御挫折的能力, 满怀信心的步入社会。

6 创新农业院校就业工作必须抓好队伍建设的专业性

社会生活方式的多样化, 社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 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势的多样化, 都给就业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都会反映到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农业院校就业工作必须要适应这些变化, 就必须在工作中具有前瞻性, 具有灵敏的反应能力, 必须成为这一行业的专家, 为此, 就业工作队伍的知识要现代化, 工作手段要现代化、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要现代化。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就业工作队伍的现代科学文化水平, 主要就是在整个现有就业工作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的前提下, 实现知识化和专业化。为此必须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武装广大就业工作队伍, 可以组织专家讲座、开展业余培训等形式, 加强专业理论与实践培训, 推进就业指导队伍专家化建设。推进师资队伍培训常规化、制度化发展, 努力建设一支相对稳定、高素质、专业化、职业化的就业指导工作队伍, 不断提高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的水平和质量。要开设选修课, 加强对大学生全程的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 使广大学生了解就业形势和国家就业政策, 通过日常的就业指导与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解决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要有计划地通过就业指导刊物、网站、讲座培训、团队活动等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在不同的层面上广泛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只有这样, 才能正视就业教育问题, 才能更好地解决新时期的就业问题。

参考文献

[1]徐扬.以市场为导向做好学生培养和就业工作——赴广东珠三角地区进行就业市场调研工作的启示[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7, (14) :96-97

[2]吕晶.高校要切实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2: (8)

[3]李小鲁.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J].高教探索, 2001, (2) :68-70

[4]潘庆忠, 张爱芹, 魏瑞荣.树立以人为本, 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J],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5

农业院校大学生 第8篇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 学习动机是一个有效能的非智力因素, 它能极大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学习者的一切学习活动均由动机引起, 且动机在诸多因素中最具能动性, 也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学习者拥有强烈的学习动机, 将有助于其获得学习动力, 取得进步, 而该进步反过来又能促使学习者更加努力, 获得更大的成就, 并形成良性循环。英语学习动机是英语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的一种自觉能动和积极的心理状态, 其重要性不容忽视。

近年来, 大学英语课堂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英语学习氛围, 它能帮助教师实现自己的教育目标。同时, 教师对于学生的情感也越来越重视, 让学生从课堂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激发他们成功的欲望和学习激情。结果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激情, 又使英语学习更加趣味化和游戏化。学生对英语及其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学生就会把更多的精力投入于现有的英语语言水平提高上。因此强烈的学习动机能够激发并维持学习者的注意力, 从而改善学习效果。

一、理论依据

人们总是试图解释自己和他人行为 (motive) 的原因, 心理学家一般称之为动机。所谓的动机是指引发并维持活动的倾向。它主要涉及这三方面的问题, 引发行为的起因, 使行为指向某一目的的原因, 维持这一行为的原因。许多心理学家往往用动机作用 (motivation) 来描述这个发出的能量和冲动, 指引行为朝某一目的, 并将这一行为维持一段时间的种种内在状态和过程。

所谓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 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求。学生的学习受到多方面的影响, 其中主要受学习动机的支配, 但也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需要、个人价值观、学生的志愿、学生的志向水平以及外来鼓励等紧密相连。因此有些心理学家认为, 对知识价值的认识、对学习的直接兴趣、对自身学习能力的认识、对学习成绩的归因四个方面, 是学生学习动机的主要内容。

学习动机一直被视为教与学的关键, 对于任何教学而言, 首要任务就是要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作为一名大学英语教师, 对学生的学习动机的保持和激发, 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 探讨英语学习动机的最终目的是要用于课堂教学实践。教师能自觉有效地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有利于促进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当然, 对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培养是多渠道的, 既可直接地引发, 也可间接地影响。学生可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努力, 自身加以养成, 老师也可以通过外界刺激, 充分发挥外在因素的作用, 来推动学生学习动机的养成。教师在培养学习者学习动机上只是起着辅助作用, 对学习效果起最终决定作用的是学习者本人, 因为学习活动归根到底是学习者本人的事情。因此, 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过程中, 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动机, 并进行激励设计。因此, 在一定意义上, 我们认为富有激励性是成功的教学实践的必要前提。

二、我校的现状

新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下, 农业院校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状况如何呢?有些学生因为英语基础差, 底子薄, 为了避免过多的失败, 而不愿英语学习进行主动尝试;有些学生虽然智商不差, 但是缺乏对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外一些学生由于过度焦虑而不能将注意力集中于所学的英语知识, 从而使学习成绩下降等等。我校的教师积极尝试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 使用新的教学模式, 精心组织课堂教学活动, 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希望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然而, 其教学效果不甚理想, 发现学生不会有效地学习, 甚至有些学生感到英语学习是一种痛苦, 学习非常被动, 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这种情况的出现, 虽然可能有各方面复杂的原因, 但根本的原因是学生没有适合的英语学习动机。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调查显示我校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表现为混合型, 且以工具型和文凭型占上风。我校学生的动机极易受外在因素影响而多变, 使他们难以持久学习英语。而学习动机的培养能够使他们持久学习。因此, 如何利用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来培养和激发学生对英语及其文化的爱好, 将其学习动机的表现型由工具型和文凭型变为综合型, 是我们应积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采取的措施

首先, 我们应意识到英语是一门语言知识, 然后便是它所代表的文化。学习者学习英语就是一个接受其知识, 发现其规律, 体验其文化的过程。英语所固有的形式及其内在规律, 以及其蕴含的独特文化和民族风情, 都会刺激学习者的求知欲, 激发其学习兴趣, 进而使学习者形成增长知识, 提高素质的综合型学习动机。

其次, 新的教学模式的引入对学生的学习动机提出了新的挑战, 学习者的自信心、态度、自主能力、学习策略等因素直接影响学习效果。我们需要更多地思考如何激励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充分利用教学策略, 创造出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 富有兴趣的课,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成为一个积极的参与者, 有助于他们明白提高英语交流的目的, 使他们运用目的语成功地进行交流, 使学生有某种成就感。学生一旦具有成就感, 就会激发其学习兴趣, 他们的个性化学习也得到了强化。学生完成任务的成功率越高, 学生参与度越高, 他们的兴趣越浓, 英语自主学习能力也就越强, 因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是学好英语的根本保证。

另外, 关于动机的研究表明, 英语成绩强烈的影响学习者的动机。一篇有趣课文的使用也有助于提高课堂内学生的动机水平。因为, 在课堂上, 创造有双向交流活动的话题, 有助于激励学生发展他们的语言技能。使学生了解到即使不需要精通外语, 但是外语及其文化的学习也能增强他们对其他学科的理解和领悟。这样在英语课堂教学中, 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英语学习效果才能显著。

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 教师主要通过提高学生的自我动机、交际动机、求知动机和审美动机等来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具体措施如下:

1.确保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帮助每个学生了解自己, 针对自身的强势和弱势, 确定个人的具体学习目标。2.教师创造出一个轻松、愉快的语言学习的课堂氛围, 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的课堂教学要机智敏感, 对所学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适度地进行介绍, 使语言学习课堂变得惟妙惟肖。3.使教学过程更加人性化, 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学计划要有足够的变式和不同的进度, 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成功。4.教师用自己的行为树立一个个人品格的榜样。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 引发其学习动机的养成。5.针对学生对其自身学习的成败归因不同, 采取不同的帮助措施。教师要科学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败归因。6.通过采用多层次评价与测试体系, 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自信心。正确地运用考试和分数, 从而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正确的评价和适度的表扬。

四、结束语

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 我们感觉到我校的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极易受外在因素影响而受阻, 即我校学生没有足够的、明确的学习动机。这样, 无论他们的能力有多强, 智力有多高, 也很难完成像学习和掌握语言这样一种学习过程乏味, 需要付出长期努力的目标, 所以教师学会培养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这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学习和研究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理论, 有助于理解人的认知过程, 还可以用来指导教学, 帮助学生改进学习策略。恰当的积极的动机可以引导学习者积极思考, 有效地调动知识, 让学习者充分发挥自觉性和创造性, 在极大地满足兴趣和身心愉悦的同时, 自然主动地获得知识。

参考文献

[1]何安平.基于语料库的英语教师话语分析[J].现代外语, 2003 (2) .

[2]周星, 周蕴.大学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的调查与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2 (1) .

[3]杜福兴.谈外语学习动机及其激发与保持[J].外语教学, 2003 (4) .

[4]戴炜栋, 杨仙菊.第二语言语用习得的课堂教学模式[J].外语界, 2005 (1) .

[5]张德禄.系统功能语言学对机助外语教学的启示[J].外语电话教学, 2004 (12) .

[6]周福芹, 邵国卿.大学英语学习动因研究[J].外语界, 2001 (6) .

农业院校大学生 第9篇

关键词: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对策

一、政府职能部门继续深化改革, 改善就业环境

1、积极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增加就业岗位

面对当前农业院校大学生的就业形势, 政府必须积极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通过统筹宏观环境、利用政策调控保障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过程的顺利进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 要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等资源, 发展多种经营, 努力形成有优势、有特色、有发展前景的专业化农业生产带, 通过扩大农业生产, 促进农业对高科技人才的吸收。经济稳定增长可以扩大就业的理论已经被世界上许多国家通过实践所证明。例如,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阿瑟·奥肯就曾认为, 要扩大就业需求, 降低失业率, 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因此, 我国要扩大就业, 就必须坚持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道路, 积极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2、把握建设“三农”和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机遇, 拓宽就业空间

十七大明确提出“要不断推进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农”问题已成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要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就要依靠农业高科技人才。农业院校作为培养农业高科技人才的摇篮, 责任更加重大。因此, 农业院校要引导大学生把农村基层作为就业的主渠道, 只有鼓励大学生以服务“三农”为己任, 赴基层建功立业, 才有望真正解决农业院校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也只有引导农业院校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 才能更好地促进人才资源的合理流动与配置, 才能使农业院校大学生在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发展农业新技术、进行农村经济结构大调整的进程中发挥其专业特长, 实现更大的社会价值。

3、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步伐, 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要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大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步伐, 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缩小城乡差距、从根本上改变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 为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充分利用市场机制, 构建现代企业制度, 大力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 创建大型农业企业是推进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措施。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 使产供销一条龙、农工商一体化, 形成一个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紧密结合的系统, 从而为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创造良好的环境和空间。

二、加强宏观调控与就业市场建设

1、加强宏观调控, 优化资源配置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加强政府引导, 完善市场就业机制, 扩大就业规模, 改善就业结构”。这表明解决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问题, 必须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力度。首先, 加强经济结构的宏观调控。经济结构调整直接影响就业结构变化, 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只有协调发展才能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其次, 加强高等农业教育的宏观调控。政府有关部门要进行广泛深入的市场调研, 了解市场需求状况和高等农业教育发展状况, 从招生源头上加强宏观调控的力度, 使高等农业教育与社会对农业人才的需求协调发展。再次, 加强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的宏观调控。并且, 政府要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战略高度出发, 通过财政拨款、计划项目等方式, 鼓励大学生到特定地区、行业和单位就业。

2、完善就业市场, 提供优质服务

要促进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 必须大力加强就业市场建设, 规范市场行为, 提高运行效率, 完善市场体系。首先, 要加快人事制度改革。人事制度改革要根据各单位的特点进行开展, 可以推行人事代理制, 逐步实现人才社会化管理。其次, 加强就业信息建设, 提高市场运行效率。我们既要重视有形市场, 广泛收集就业信息, 大量组织招聘活动, 也必须充分发挥无形市场高效便利、覆盖面广的优势, 充分依托和大力开发互联网资源, 全面建设农业院校大学生人力资源信息库, 构建教育部、省 (市) 相关部门、农业院校就业平台三级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的信息网络。再次, 规范市场行为, 优化就业市场环境。必须完善大学生就业市场管理制度, 规范市场交易行为, 创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竞争环境, 维护各方的合法权利。

三、制定相关政策, 加强政策引导

1、转变经济发展目标, 实行“就业优先”政策

由于多种因素使我国出现了高经济增长与低就业并存的现象, 也就是说, 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并没有带来相应的就业增长, 致使整体就业形势严峻。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就要把促进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来考虑, 将扩大就业作为政府工作政绩的主要考核指标, 把经济发展战略由单纯追求速度转向经济发展与创造就业并行的轨道, 使我国的农业高科技人才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相协调, 促进其良性循环。甚至在我国当前较为严峻的就业形势下, 可实行“就业优先”政策。例如, 辽宁省鞍山市铁西区针对本区情况, 推行“就业优先经济”的特殊经济模式。着重抓项目促发展, 创岗位促就业, 抓就业促稳定的做法, 在调控失业率、增加就业岗位、创业促就业等方面就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畅通基层就业渠道, 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就业

要畅通基层就业的道路, 引导农业院校大学生到基层就业, 政府必须加大力度组织“三支一扶”、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选调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高校毕业生社区服务计划”等项目, 并充分运用经济手段来吸引大学生到基层就业, 使他们的满足感和幸福感得以实现。此外, 农科大学生在人员编制、职称晋升和社会保险等方面也应该提供优惠政策。2008年4月中组部开始实施“选派大学生到农村任职”工程, 准备用五年时间选派10万名大学生到农村任职, 并从各个方面为大学生提供保障。这些措施都有效的畅通了农业院校大学生基层就业的道路, 同时也有效地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3、完善创业政策, 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农业院校大学生不仅是就业岗位的使用者, 更是创造者。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 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温家宝总理在两会报告中特别强调, 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方针, 加强就业和创业培训, 鼓励自谋出路和自主创业。针对因缺乏资金、市场推广困难、缺少企业管理经验而导致大学生创业失败这一情况, 建议政府在资金、市场营销和企业管理上帮助大学生减少创业失败的风险。并引导高校尽快建立起一套适合我国国情和高校实际情况的创业教育课程, 建立大学生创业教育和培训体系, 加快发展大学生创业服务基础设施建设, 制定并实施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措施, 以创业带动就业。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蔡博、翟文奇:《刍议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有效路径》,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9 (1) :188-189。

[2]黄和文:《基于农村改革发展需要的农业高等教育发展思考》,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7 (27) :13360-13361, 13381。

[3]刘秀娟、董谦、王军:《农业类高校毕业生的农村基层就业意愿调查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36 (10) :4259-4260。

[4]王仲德:《大众化背景下农业院校就业导向分析》, 《高等农业教育》, 2007, 6 (6) :74-76。

农业院校大学生的就业观及指导对策 第10篇

关键词:农业院校,就业观现状,就业指导

“就业观”是指人们对与就业有关的重要问题的基本看法和根本观点。“科学就业观”是指求职者以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关系为前提, 在客观评价自我, 理性认识就业环境的基础上, 指导求职者职业发展, 并最终实现自身需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就业观念。【1】

因此, 了解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观现状特点及其成因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 无论从农业院校自身发展的角度来考虑, 还是从“科教兴国”“科教兴农”的战略高度出发, 解决好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的问题意义重大。

一、调查方式

本文围绕着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观的现状, 以吉林农业科技学院为例, 自制调查问卷, 问卷包含以下几个问题:面对当前的就业形势, 大学生对自己的就业前景持何种态度;党和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大学生就业政策, 大学生对就业相关政策了解程度如何;毕业后, 他们最想去哪一类单位工作;毕业后, 他们是否会考虑根据所学专业选择就业岗位;毕业后, 他们面对已有的就业方式会首选哪一个;他们在毕业后选择工作时, 重视程度较高的前3个方面因素。通过深入细致地调查, 并对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观现状作具体归因分析, 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 探讨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相关策略。

调查在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大学生中选取样本,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具有以农为优势和特色, 工、管、经、文、理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 样本选取时, 按四个年级分成四个层次在分层后采取按各年级学生总数比例抽样, 即四个年级人数比例为14:13:13:10, 抽取1000人作样本, 按学生学号采用简单随机选取大一至大四学生。

其中大一学生280人, 大二学生260人, 大三学生260人, 大四学生200人;其中含男生540人, 女生460人。为了对比农学专业和非农业专业学生的情况, 抽样时尽量保证两个群体的人数相差不超过50人, 抽样结果中含农业相关专业方向520人, 非农业专业方向480人。要求被调查学生读懂导语后认真作答, 答完后收回问卷。对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在校学生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 调查回收有效问卷 (完全按照问卷指导语要求填写的问卷) 980份, 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8%。

二、调查结果: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观及其成因

(一) 学生对就业前景的态度表现为总体信心不足

三成学生表现信心不足。其中36%的学生表示“乐观, 很有信心”;33.6%的学生表示“一般, 较有信心”;28.8%的学生表示“迷茫, 信心不足”;1.6%的学生表示“悲观, 毫无信心”。

党和国家积极出台各种缓解就业压力的政策, 然而, 六成多学生表示对政策不了解。其中13.7%的学生表示“非常清楚”;22.5%的学生表示“清楚”;43.4%的学生表示“有点模糊”;20.4%的学生表示“不清楚”。

从外部环境上看, 经济增速放缓、宏观就业压力、结构性矛盾明显、高校就业指导服务水平等因素仍然影响着大学生就业, 也影响着大学生对就业的态度。从学生个体看, 生源结构、学校知名度、专业冷热、个人能力评价是影响学生信心的重要因素。调查中了解到农村的学生信心不足或迷茫的较多, 原因多为家庭成员能够给予的就业支持有限, 加之视野不够宽阔等。学校知名度和专业冷热程度也是学生自信的重要来源;个人能力方面也体现出不同的情况, 有些学生觉得自己能力有限, 担心无法应对激烈的就业竞争;有些学生表现为学业不佳、实践缺乏、对就业政策和环境的不了解带来的迷茫和不自信。

(二) 学生择业更倾向稳定性

学生更喜欢去国企、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其中18.7%的学生想去“党政机关”;16.9%的学生表示想去“其他事业单位”;35.0%的学生表示想去“国有企业”;9.7%的学生表示想去“民营企业”;16.9%的学生表示想去“外资企业 (合资、独资、合作) ”;2.8%的学生表示想去“其他类型单位”。

在求职方式上, 五成以上学生喜欢通过考试到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就职。其中7.5%的学生选择“选调生”;20%的学生选择考“公务员”;24.6%的学生选择“事业单位”;5.1%的学生选择“三支一扶”项目;1.4%的学生选择“大学生村官项目”;1.8%的学生选择“西部计划项目”;0.8%的学生选择“征兵”;1.5%的学生选择“特岗教师项目”;12.7%的学生选择“企业就业”;6.2%的学生选择“自主创业”;10.9%的学生选择“国内升学 (专升本、读研) ”;1.7%的学生选择“出国留学 (就业) ”;还有5.8%的学生对此表示“不确定”。

由于目前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等工作环境的职业的稳定性和高保障性, 所以就业的稳定性需求促使大学生更愿意在国家机关或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外商投资或合资企业中找工作, 因此国考、省考、市考持续高烧不退。在我国普通大众心目中, 注重稳定、追求保守、害怕冒险的社会心理, 还是具有相当大市场的。这种心理对于大学生就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表现为家长希望自己的子女就业时不能过于冒险, 找工作的标准就是稳定、保险、安全。这种稳定的心理诉求, 是全球化背景下社会变化复杂、风险增多、变数增大的客观现实, 也是与我国传统文化中求稳、保守心理紧密相关的。【2】

(三) 学生择业时表现为专业意识淡薄

近六成学生愿意根据所学专业选择就业岗位。其中58.5%的学生表示将来“会考虑”专业相关的职业;13.4%的学生表示“不会考虑”专业相关的职业;28.1的学生对此表示“无所谓”。无论从就业时考虑专业相关度来看, 还是从择业观念来看, 很多大学生不再把专业当作择业的重要因素。

很多调查研究都表明了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能力要求中, 更看重综合能力和个人素养方面, 对于专业的要求不断减少。很多岗位设置时不限制专业。一方面体现了社会对学生能力需求的变化, 也体现了用人单位的包容性。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 这无疑让很多同学多了就业机会。

尤其针对涉农专业学生, 他们担心如果从事了本专业, 很多都是在农村或者乡镇工作, 基层的工作条件通常比较艰苦, 毕业生下去至少要工作三年左右。薪水、编制、后续保障、事业发展、甚至于个人婚姻问题, 都是他们就业时需要综合考虑的因素。

(四) 学生就业观念呈现注重个体功利性、关注个人发展、主张独立自主的特点

按照学生选择的就业时考虑的因素的次数由高到低依次是:高收入、福利好 (48.5%) ;能独立、自主地安排工作 (34.4%) ;提供进修和培训机会 (30%) ;工作富有挑战性、创新性 (27%) ;有发展空间, 满足成就需要 (23.5%) ;学以致用, 发挥所学 (18.2%) ;职业稳定、安全 (18.2%) ;兼顾家庭, 照顾父母 (15.8%) ;较高的社会地位 (13.9%) ;符合兴趣爱好 (1.5%) ;单位所在城市、规模、工作环境 (12.7%) ;领导和激励他人工作 (4%) ;希望自己能对他人和社会有帮助 (2.7%) 。

当代大学生在择业时越来越注重“薪酬福利”因素, 在价值目标上注重经济价值, 功利主义较突出。这种择业时越来越注重功利性的特点与经济全球化带来了文化的全球化息息相关, 西方的价值观冲击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 西方发达国家价值观对我国传统价值观不断冲击, 在面临就业时, 毕业生往往会将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 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会忽视了国家利益及社会的需要, 具体表现为更倾向到大企业去、到收入高的外企去、到发展好的行业去。

学生的择业观念中对“提供培训和进修机会”、“有发展空间, 满足成就需要”的青睐无疑是对自己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高度关注。大学生在未来工作中希望有机会学习、成长、提高技能并锻炼自己, 希望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得到培训, 希望用人单位是一个优质的平台, 在这个平台上能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 在不断的实践当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使自己变得越来越强大。这反映了大学生在择业标准的评价上, 十分看重自身的发展, 这反映了大学生在择业中的务实心态。

大学生希望在未来工作中能独立自主完成工作任务, 希望用人单位为其设定目标之后尽量给他们自由, 让他们自主安排时间, 做出选择, 决定工作步骤, 这样他们会感觉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 能力得到了体现。这也是当代大学生的独立意识在就业中的表现。

三、就业指导对策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是做好高校就业工作、提高大学生就业成功率的重要环节。近几年, 伴随着国际和国内经济放缓的脚步,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牵动着从中央到地方、学校各个层面的神经, 加强就业指导, 提高成功就业及就业质量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3】

(一)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导就业指导工作

2014年5月4日, 国家主席习近平来到北京大学考察时, 他强调, 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 是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广大青年要从今天做起, 从自己做起, 勤学、修德、明辨、笃实, 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 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 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

高等院校担负着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重任, 人才培养的核心在世界观、价值观的培养。而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清晰地反映出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我们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就业指导工作的行动指南, 形成高度一致的工作思想。

(二) 加强就业指导机构及队伍建设

1. 专门就业指导机构设置

为提升工作质量,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应完善组织机构, 应建立起学校、院系两级机构。学校专门机构负责总体工作的统筹安排, 制定方案和制度、目标设定、监督指导等, 同时有计划地对专职与兼职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与理论探讨。院系就业指导机构负责落实学校就业指导工作并结合专业开展就业指导。

2. 建立专业化就业指导队伍

建立一支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相对稳定的高素质、专业化就业指导教师队伍, 为就业指导工作提供保障。除此之外, 发动专业课教师学习有关知识, 专业教育的同时灌输科学合理的就业观念, 使专业课教师成为就业指导队伍中的重要一部分。充分发动校友、校外成功人士、用人单位来校进行就业指导。最后, 不可忽视学生志愿者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挑选思想端正、综合能力强的学生作为就业指导工作的辅助团队, 形成同龄群体互帮互助的良好学习氛围。

(三)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强化专业意识、提升专业技能

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是毕业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 因此高校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强化专业意识、提升专业技能, 更新教学内容, 深化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 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根据社会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要求, 按照宽口径、厚基础、灵活专业方向的要求, 适时调整学科和专业结构, 更新教学内容, 优化人才培养结构, 尽可能多地开设社会急需的课程, 逐渐淘汰那些不适应当今社会需要的课程;强化实践教学, 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得到更多的实践锻炼, 努力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大学毕业生,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4】

(四) 完善就业创业课程体系建设

1. 树立就业指导新理念, 实现全程化、全方位就业指导教育

全面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 完善教育内容:高校应制定年级核心职业教育目标与任务。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与人生观, 引导他们以正确的人生观追求个人职业目标, 将个人发展与祖国繁荣结合起来;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和主要就业途径, 结合学校制定的具体实施意见, 使学生有目的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对学生进行就业心理辅导, 增强职业心理适应能力。

2. 完善创业指导课程及服务, 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加强创业指导, 对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 重点对他们进行创业技能上的辅导, 帮助他们进行创业素质的评估, 创业条件及可行性分析, 针对不同行业发展需求培养他们创业的基本技能, 帮助他们确定创业方案。

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和年级开设创业指导课, 将学生传统的就业观念从被动就业转变为自主创业, 结合自己的兴趣和能力, 充分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价值。学校要通过教育和培训等方式来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出台相关举措来激励和帮助大学生创业, 协助大学生落实自主创业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等优惠政策。

利用网络服务平台, 提升就业指导的实际效能。结合网络时代新媒体的广泛应用的现实情况, 各高校应充分发挥现代网络媒体的资源优势, 推动就业指导信息化建设, 实现网络指导辅助实现就业指导的目标。举办形式多样的, 适合不同年级、专业学生的活动。注重激发学生职业探索的兴趣与能力, 为在校学生提供自我发展的平台与自我展示的机会, 增强职业体验。通过个性化与多元化的指导方式帮助不同学生解决实际困难, 帮助他们发现和建立自身的比较优势, 满足他们现实的求职需要, 加强职业心理辅导。

就业指导工作要渗透到学生在校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 潜移默化、逐步推进, 并且要区分不同学科门类和专业, 采取适当的与专业对路的指导方式, 所以, 课外的就业指导和服务不可或缺。

(五) 丰富课外指导和服务

利用网络服务平台, 提升就业指导的实际效能。结合网络时代新媒体的广泛应用的现实情况, 各高校应充分发挥现代网络媒体的资源优势, 推动就业指导信息化建设, 实现网络指导辅助实现就业指导的目标。举办形式多样的、适合不同年级、专业学生的活动。注重激发学生职业探索的兴趣与能力, 为在校学生提供自我发展的平台与自我展示的机会, 增强职业体验。通过个性化与多元化的指导方式帮助不同学生解决实际困难, 帮助他们发现和建立自身的比较优势, 满足他们现实的求职需要, 加强职业心理辅导。

就业指导工作要渗透到学生在校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 潜移默化、逐步推进, 并且要区分不同学科门类和专业, 采取适当的与专业对路的指导方式, 所以, 课外的就业指导和服务不可或缺。

(六) 鼓励学生到基层就业

国家出台了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一系列基层就业政策, 如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计划、特岗教师、西部计划等。针对涉农专业, 还有“农技推广服务特岗计划”。农业部科教司司长唐珂表示“农技推广服务特岗计划是加强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 促进高校涉农专业大学生就业的好措施、好方法, 中央有要求, 形势有需求, 农民有期盼, 我们还需要加快工作步伐, 争取早日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和实施特岗计划。”【5】早在几年前, 一些地区围绕农技推广特岗计划已进行了先行探索, 并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但从实施情况看, 仍然存在不小阻力。

出于国家发展的需要及个人发展的需要, 学校应积极做好基层就业政策的宣传, 树立基层就业的典型, 鼓励学生发挥专业特长, 勇于到农村去、到艰苦的地方去就业。

(七) 延伸就业指导和服务

根据目前的就业状况来看, 截至每年毕业生离校仍有部分学生不能就业, 学校应跟踪指导直到毕业生找到工作或清楚如何准备就业为止。这部分内容是高校就业指导义不容辞的责任。

对于那些已经找到工作的毕业生, 并非一路顺风的达到自己的理想职业状态, 他们在职业发展中也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学校应提供一个能够让毕业生离校后遇到问题可以咨询的平台, 如网络、电话或回校咨询。延伸就业指导和服务, 让毕业生也从中获益, 促进个人发展。

(八) 重视就业指导工作的评估

就业指导工作情况评估是就业指导机构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高校应建立以质量为导向的教育教学体系与人才培养监测反馈机制, 通过定期走访用人单位, 及时跟踪了解毕业生在工作单位的发展情况;持续跟踪了解毕业生工作情况, 通过反馈及时整合有效信息, 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提供宝贵意见和建议, 并且对高校专业的设置提供参考, 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与模式, 做到高校与用人单位协同创新发展, 形成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马贤永.大学生提高就业力的途径与方法[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 2011 (5) :120.

[2]常青.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论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12 (4) :35.

[3]赵明炬.新媒介文化优势与加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14 (18) :53.

[4]韩春霞.我国农业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探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6 (16) :91.

农业院校大学生 第11篇

关键词:网络环境;自主能力;培养评价

中图分类号:G71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4)-01-92-2

进入21世纪以来,现代化计算机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信息网络铺设成为教育现代化和教育教学创新的物理环境保障。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日渐受到各高校的重视,社会的发展要求大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自发学习、掌握学习方法、终身学习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

相对传统学习,网络学习有以下3个特征:一是共享丰富的网络化学习资源;二是以个体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为主要形式;三是突破了传统学习的时空限制。能实现真正的因材施教;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拥有宽松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能够批判性地、创造性地学习。

1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问题分析

1.1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常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

网络作为当今信息化的代表,信息的传输速度最快的学习阵地,受到人们关注,特别是大学生对网络兴趣更浓厚。但在课堂中,虽然教师一直在尝试教学改革,用一些案例研究或者是对话式的教学方法,但是在调动学生的学生目的方面效果不尽理想,自主学习的心理没有被充分的激发,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

1.2学习使命感不强,带有一定的茫然与随意

据调查,非重点学校的学生普遍对课堂学习存有一定的茫然性,现实的压力让大学生对未来生活感到迷茫,不知道专业知识对未来有什么样的影响,以致于“混学分”成了学生的一部分学习目的。此外,还有一些大学生不知道带着问题去学习,没有动手操作的能力,缺乏利用信息技术的自主探究精神。

1.3部分学生的自主学习方式处于独立学习的状态,还不具备协作的精神

高校的教学活动较少,这是我国教育不争的事实。团队意识、集体活动能力以及整合能力意识较弱,平时学生学习目的都是为了拿学位证去努力,很大一部分学生并没有人生规划,不知道自己将来要做什么、能做什么;处于相对独立的精神世界,不知道去创建基于协作的自主学习生活,构建属于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关系,协作的精神欠缺。

1.4不懂拓展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的途经,没有形成有效的自我评价

多数教师仍依赖传统的授课方式,没有掌握有效的刺激动力核心,导致某些学生把网络当成是完成学习总结或者是学习内容的一个平台,目的为了应付老师的作业,把网络的利用停留在表面上,以致于对自我的评价也有失客观。

2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对策

2.1教师创建基于个性化的教学特色平台,利用校园网、网络

教室或网络实验室,向学生提供丰富而且必要的教学信息资源

众所周知,学习在学习能力、背景知识及认知风格方面会存在个体差异,大众化的授课方式想要满足集中、大量、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时,应该提供必要的设施或者是教学改革,保证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去选择恰当的方式满足自身的学习需要。满足学生的差异化需求,引导、组织学生角色转换,由被动为主动进行学习上的尝试体验、探索新知。通过多媒体网络获取信息、分析研究、反馈交流、主动思辩。

2.2在教学设计上,应最大限度的采取"案例问题导学"的教学思路

教师根据授课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案例或者问题,以导学索引或者提纲的形式设计网络研究主题的方案,让学生自主通过网络探索发现研究。学生通过搜集、整理、分析、整合相关信息,融合自己的经验或同学的建议,进行研究性学习,这些问题或者是案例能让学生从不同的途径自主思考解决方案,极大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3采用“合作交流”式和“自主探究”式的综合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并具有发散型思维和灵活解决问题能力

作为创新的前提、进步的基础,学习是获得知识的最基本的途径。引导大学生研究怎样学习和掌握学习的方法,重点要教会“自我探究和学会沟通”。要把高校大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独立、高效、自主的学习能力”的人才,授课教师要进行深入的研究,较高的认知策略和学习策略水平是保证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前提条件。因此,我们要倡导“合作交流式”和“自主探究式”的教学方式,进行整体学习素质教育的研究,加强对尝试法、发现法、探讨法、案例法及情景教学法的使用并优化组合,倡导自学、注重启发、重视反馈、讲求效率,结合教学,进行分科学习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发散型思维。充分发挥教师的能动性,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并以此作为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目标之一。教师应从教学实际出发,精心设计教学方式,运用现代化的各种信息教育技术,实现教学内容的优化多样呈现,促进学生的各项能力提升和发展,间接进行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3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实现评价

3.1充分利用网络,以问题带动研究,促进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动机

一项调查结果表明,有别与传统的学习方式,网络环境中学生摆脱了“填鸭”,大学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通过数字化资源,实现资源的收集、研究、知识整理和创新。这样做最大程度的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完成任务的信心。

3.2采用“阶梯式”网上试卷,强调形式多样,灵活性强的习题答疑方案。

“阶梯式设置”指试卷有不同的难度,学生可自主选择,进行自我检测。教师的功能是辅导学生疑难问题,实时答疑,循序渐进启发、点拨学生带着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态度,达到解决疑问,掌握相应的知识与能力的目的。

3.3按不同的功能模块丰富综合性网络平台,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表现给一定的积分

教师设计一个综合性的网络交流平台,平台的内容功能清晰、设计合理、能充分满足学生的展示、肯定、成就心理。教师可据学生的不同表现设计不同的评分标准,学生可以将各科学习成果展示做成PPT课件或是其它的专题形式,其它的同学可以补充该专题或是开辟新的专题内容,也可以互相回答问题来获取相应的积分,此积分应由各专业教师来完成,保证公开、公平、公正,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可以将此做为学生的部分期末成绩,这个答案是开放的,而不是那种验证性的,这样就能使每个学生都有积极性,因为完全和平时的标准答案相异,这种新奇的考核方式,一定会被最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的大学生接受并欢迎。

3.4通过实践教学与远程网络互动两种教育方式,采用差异化策略培养学生的主动认知能力

充分发挥各种教学方式的立体思维优势,把创新教育的有关内容与专业课堂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采用差异化的策略,利用如问题式、引导式、启发式、讨论式等方法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独立的思考意识、创新意识。用实践教育与网络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以达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评价的目的。

农业院校大学生 第12篇

1 文献回顾、研究假说与模型选择

实施给定行为的意愿决定于一个人对该行为的态度[4]。创业意愿是潜在创业者对从事创业活动与否的一种主观态度[5], 是人们具有类似于创业者特质的程度以及人们对创业的态度、能力的一般描述。个体的创业意愿对个体的创业行为具有很强的预测效力。与已有工作经验的创业者不同, 绝大多数大学生都是高中毕业后直接进入大学校园学习的, 影响大学生群体创业意愿的因素主要来自学校提供的创业教育以及基于创业教育开展的各项创业实践活动[4]。学校的创业教育不应局限于对学生理论知识的灌输, 而应具有更广泛的含义, 它包含了教育目标和任务、教育制度、教育模式、教育课程与内容等, 通过完整、有机的创业教育体系, 提升在校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品质、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6]。鉴于此, 笔者借鉴并适度改造贺丹[6]、毛雨[4]的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模型, 从创业教育角度, 选择个人背景 (在校经历) 、人格特质 (前瞻性人格) 、创业能力、创业态度、创业知识和创业环境等6个方面的因素构建模型, 对农业院校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展开研究。

1.1 个人背景

先前的经验和管理工作对今后的创业表现有非常高的相关性, 以前曾有过创业经历的企业家们更加有能力在今后处理不确定性和具有挑战性的事情[4]。鉴于此, 本文提出假说1, 即H1:大学生关于创业的经历越丰富, 创业知识越多。

1.2 人格特质

人格特质是个人心理思维及行为模式的综合体, 是个体对压力源的感受或压力源对个人的主观意识, 对个人解决问题的过程影响很大。一系列研究表明, 创业者和非创业者在风险承担倾向、成就需求和控制欲望等方面有显著的差异。有人提出了前瞻性人格的概念, 将之看作是决定个体主动性和前瞻行为的主要因素[4]。具备较强前瞻性人格的个体具有主动改变环境的行为, 不容易受情境阻力的制约, 并表现相对稳定的个人特质或行为倾向。J.M.Crant[7]通过对大学生和MBA学员的研究, 发现前瞻性人格与创业意愿有关。另外, 学生人格的形成与自己的经历和接受的教育有关。鉴于此, 本文提出假说2, 即H2a:前瞻性人格与创业态度正相关;H2b:学生前瞻性人格与在校经历正相关。

1.3 创业态度

行为学理论认为, 个体对事物的态度将影响个体参与该事件的动机。创业态度是指人们对创业的看法和喜好程度, 有研究表明, 创业态度是影响工科学生创业意愿最重要的因素[4]。鉴于此, 本文提出假说3, 即H3:学生创业态度越积极, 创业意愿越高。

1.4 创业能力

拥有卓越创业能力的人倾向于通过创业实现自身价值。美国国家创业教育研究基金———考夫曼基金资助项目的相关研究成果表明, 一个成功的创业者须具备以下能力:个体的创新能力、策划能力、组织能力、指挥能力、控制能力和协调能力等[4]。鉴于此, 本文提出假说4, 即H4:学生创业能力越强, 创业意愿越强烈。

1.5 创业知识

企业家的教育水平和商业观点的特殊性对新创企业的成功是非常重要的。S.A.Alvarez发现学生上过管理类课程的数目与创业意愿正相关。拥有创业所必需的相关知识可以减少创业的盲目性, 是成功创业的前提条件之一[4]。创业知识包括创办企业的相关知识、创业相关政策法规、创业相关理论 (社会、职业、经营管理、投资等) 等。鉴于此, 本文提出假说5, 即H5a:创业知识越丰富, 创业能力也越强;H5b:创业知识越丰富, 创业意愿越明显。

1.6 创业环境

单纯从创业者个性特质的角度出发, 探讨一系列心理特质与创业意愿之间的关系, 将创业行为看作是几个创业心理特征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试图通过个性特质来解释创业者的意愿和行为是没有说服力的[8]。“近朱者赤”, 大学生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校园度过的, 他们的思想意识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校园环境的影响。大学校园的创业氛围会影响到大学生的创业意愿。鉴于此, 本文提出假说6, 即H6:创业环境越好, 学生创业意愿越强烈。

1.7 创业意愿

为了更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创业意愿, 本文借鉴了毛雨[4]对创业意愿的测量, 并结合大学生的特性, 比如以往的兴趣、计划、偏好、受限制时的职业偏好、行为期望等, 调查问卷设置了将来是否会创业等7个问题 (见表1) 来测量大学生的创业意愿。

2 模型选择

根据以上分析, 影响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因素, 既有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创业态度等直接变量, 又有在校经历、前瞻性人格等间接变量, 而且这些变量均属于不便直接测量的潜在变量。当研究模型既涉及直接变量又涉及间接变量时, 用结构方程模型来分析较为适合。另外, 结构方程模型也特别适合应用于有多个潜在变量的情况。因此, 本研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作为分析的基本工具。根据上述研究假说, 建立结构方程模型, 见图1。

3 方案设计与组织实施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位于重庆市荣昌县昌元镇, 距重庆市主城区约90 km, 是一个以农学专业为主体的二本招生的校区, 地理位置相对偏僻, 在西部地区农业院校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 笔者选择该校区大学生创业问题作为实证研究的对象, 并组织实施了相关的实地调查。

3.1 样本选取与调查方法

为了确保选择的样本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笔者在校区各教学系 (部) 学生工作办公室的支持下, 组织部分志愿者对本系 (部) 的学生分专业、年级、性别进行了分层抽样调查。为了保证调查质量, 笔者就问卷内容和调查方法及技巧对调查人员进行了专门的培训。为了避免被调查者因理解上的偏差而影响问卷回答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本次调查采用一对一访谈并当场记录的方式, 由调查人员填写问卷。为了控制调查质量, 笔者对部分地区进行了实地走访, 对调查情况进行了抽查。

3.2 问卷设计

本次调查问卷设计围绕着大学生创业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各项假说展开, 在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 结合本次研究的实际, 针对模型中的各项假说, 采用封闭式题型设计具体问题。为了确保调查质量, 笔者先在各系部对问卷内容进行了小范围预调查, 并根据预调查发现的问题和可操作性对问卷进行了小幅修正。在问卷的修正方面, 笔者借鉴李永强等[9]的研究方法, 根据预调查结果对每个潜变量的观测指标分别采用因子分析并进行正交旋转, 删除因子载荷小于0.5的项。正式问卷包括在校经历、前瞻性人格、创业能力、创业知识、创业意愿、创业环境等6个方面48个问题。问卷及模型中变量及其测项以及因子载荷见表1。

3.3 数据来源与样本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950份, 回收问卷852份, 回收率89.68%, 剔除内容回答不全或有逻辑错误的无效问卷160份, 最终有效问卷692份, 问卷有效回收率81.22%。样本基本情况见表2。

注:受专业特点、教学规模等因素的影响, 不同专业、年级间有效样本的数量及性别比例差异较大。

4 实证分析

4.1 样本的科学性检验

4.1.1 信度和效度检验

信度是指测验结果的一致性、稳定性和可靠性。效度是指测量工具或手段能够准确地测出所需测量的事物的程度。问卷的效度一般可从内容效度和建构效度两方面来检验。笔者利用SPSS16.0对每个潜变量的观测指标分别进行KMO和Bartlett检验, 然后采用主成分因子分析并进行正交旋转, 测算每个题项在相应变量上的因子负荷以及各变量提取的平均方差 (AVE) , 以检验问卷是否具有良好的收敛效度和内容效度。研究对信度的检验采用Cronbach'sα系数作为测量指标。此次研究所涉及的潜变量及测量指标的信度和效度系数见表3。

一般来说, 社会科学研究中潜变量的信度系数最好大于0.7。表3中7个潜变量的Cronbach’sα系数均大于0.7。因此, 整体而言, 对潜变量的测量具有良好的信度水平。表3提供的信息表明, KMO系数均大于0.7, Bartlett检验拒绝了相应变量各测项间相互独立的假设, 可以进行因子分析。由表1可以看出, 每个题项在相应变量上的因子负荷都大于0.6, 超过了0.5的评判标准, 说明问卷具有良好的收敛效度和内容效度。问卷各变量提取的平均方差都大于0.5, 且各变量平均方差的平方根都大于该变量与其他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 说明问卷具有足够的判别效度[10]。

4.1.2 变量正态分布检验

极大似然法是结构方程模型最常用的估计方法, 但使用该方法进行估计的前提条件是数据必须服从多变量正态分布假定[11]。本模型多变量指标显示, 峰度系数为590.655, 临界比率值为41.752, 表明观测变量数据不满足运用极大似然法进行分析的前提条件。因此, 研究使用A-MOS20.0软件自带的Bootstrap程序进行估计。

4.2 模型拟合

4.2.1 参数估计合理性检验

注:矩阵对角线为平均方差的平方根, 变量间的相关系数位于对角线下。

按照结构方程模型的应用程序, 对模型进行整体适配度估计之前, 应首先检验模型是否产生违犯估计。本模型的估计值显示, 标准化系数没有超过或接近1, 没有负的误差变异数, 协方差间标准化估计值的相关系数没有大于1, 也没有出现极端大或极端小的标准误差, 协方差矩阵也符合正定矩阵 (限于篇幅, 有关估计值从略) 。见表4。

4.2.2模型整体适配度检验

模型整体适配度检验指标见表5。

由表5可以看出, 各项指标均达到理想水平, 模型与数据整体拟合度很好, 说明本研究提出的因果关系模型与实际调查数据契合, 图1所示的假说模型得到了支持。

4.3 模型路径分析与研究假说检验

4.3.1 路径分析

理论模型的整体拟合指标通过检验后, 模型就进入路径分析阶段。表6给出了农户订单农业契约稳定性影响因素模型Bootstrap估计的标准误 (SE) , 近似标准误 (SE-SE) , Bootstrap样本的参数估计标准化均值 (Mean) , ML估计与Bootstrap估计标准化均值的差异 (Bias) , 近似标准误的偏估计 (SE-bias) 、临界比率、伴随概率 (P值, 包括BC confidence和PC confidence) 。

4.3.2 研究假说检验

模型路径分析表明, 农业院校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的假说模型得到了部分验证:除创业能力外, 创业知识、创业环境、创业态度对创业意愿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创业能力对创业意愿有正向影响的研究假说没有得到验证, 可能的解释是创业所承担的压力和风险远高于有一份相对稳定的职业[10], 农业院校主要生源来自农村地区, 家境不宽裕, 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差, 就职业价值取向而言, 同风险性较高的自主创业相比, 学生更青睐于一份稳定的工作。本次问卷调查结果表明, 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理想的工作是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大型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和银行等金融机构, 只有约24.39%的受访者认为理想的工作是企业家或经商。从标准化回归系数的大小来看, 创业态度对创业意愿的影响最大, 创业知识次之, 创业环境的影响最小。

在校经历对前瞻性人格、创业知识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前瞻性人格对创业态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所以在校经历间接地对创业意愿产生正向影响。

综合上述实证分析结果, 本研究全部假说的检验结果见表7。8个研究假说中有7个得到实证分析结果的验证, 其余1个没有得到验证。

4.4 基于不同专业属性的多群组分析

如前所述, 就专业分布而言,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既有以动物科学、动物医学、水产养殖、水族科学为代表的农学专业, 又有以市场营销、公共事业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为代表的非农业专业。从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角度,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的专业又可划分为以市场营销、公共事业管理为代表的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和其他自然科学专业。为了进一步分析不同属性专业的学生创业意愿及其影响因素间的差异, 本研究基于上述专业类别展开了多群组分析, 其结果经整理见表8。从模型适配标准来看, CFI值介于0.932~0.946之间, 均高于标准值0.90;PNFI值介于0.660~0.695之间, 均高于标准值0.5;RMSEA值介于0.035~0.041之间, 均小于标准值0.08。因此, 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与观察数据能够较好地契合。

本研究使用AMOS20.0软件自带的Bootstrap程序进行估计, 限于篇幅, 本文略去了除Bootstrap样本的参数估计标准化均值 (Mean) 及概率 (P值) 以外的其他指标。多群组分析表明, 除了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强度大同中有小异。就影响的显著性而言, 创业环境对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不显著, 这可能与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有关, 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学生中只有30.46%的受访者认为理想的工作是企业家或经商, 比自然科学专业低 (自然科学专业这一比例为34.44%) 。就影响的强度而言, 创业知识对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更大;创业环境对农学专业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比创业知识大。

5 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笔者以西南大学荣昌校区为例, 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了农业院校大学生自主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 创业知识、创业环境、创业态度对创业意愿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校经历、前瞻性人格间接地对创业意愿产生正向影响。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创业教育, 普及创业知识, 加强心理教育和引导以培育前瞻性人格。政府和学校应加大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支持力度, 媒体应加强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正面宣传, 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创业态度和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同时, 鉴于人格的可识别性, 学校应对具有创业特质特别是高前瞻性人格特质的学生进行专门培养, 使其具备创业所需的知识和能力, 激发其创业意愿, 并通过设立大学生创业配套基金等方式创造必要的条件促使其成功创业, 以便对其他学生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另外, 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提高实习、实训教育质量, 丰富学生的创业经历。当然, 由于不同专业的影响因素及强度有所不同, 各教学系 (部) 应根据本专业学生的不同特点有所侧重。

注:***表示P<0.001。

摘要:文章以行为学理论为指导, 以西南大学荣昌校区为例, 从创业教育的角度对农业院校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及其影响因素展开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创业知识、创业环境、创业态度对创业意愿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校经历、前瞻性人格间接地对创业意愿产生正向影响。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创业教育, 普及创业知识, 加强心理教育和引导以培育前瞻性人格。政府和学校应加大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支持力度, 媒体应加强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正面宣传, 并通过设立大学生创业配套基金等方式创造必要的条件促进其成功创业, 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创业态度。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提高实习、实训教育质量, 丰富学生的创业经历。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意愿,农业院校,影响因素,荣昌校区

参考文献

[1]李剑.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创业问题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 2011.

[2]王丽萍, 廖佳玲, 罗嘉慧, 等.大学生创业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广东农业院校创业学生为例[J].大学教育, 2013 (5) :128-130.

[3]刘月秀.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研究:以农业院校为例[J].教育发展研究, 2013 (9) :48-53.

[4]毛雨.大学创业教育对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 2008

[5]范巍, 王重鸣.创业倾向影响因素研究[J].心理科学, 2004, 27 (5) :1087-1090.

[6]贺丹.大学生创业倾向的影响因素分析[D].杭州:浙江大学, 2006.

[7]CRANT J M.The proactive personality scale and objective job performance among real estate agents[J].J Appl Psychol, 1995, 80:532-537.

[8]齐昕, 刘家树.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研究——模型与实证[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 (16) :151-155.

[9]李永强, 白璇, 毛雨, 等.基于TPB模型的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软科学, 2008 (5) :122-128.

[10]郭洪, 毛雨, 白璇, 等.大学创业教育对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研究[J].软科学, 2009 (9) :69-74.

上一篇:专项技术下一篇:医疗政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