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工程论文范文

2024-05-12

战略工程论文范文(精选12篇)

战略工程论文 第1篇

一、品牌战略的含义

美国市场营销协会定义委员会曾给品牌下了一个定义:品牌是指打算用来识别一个 (或一群) 卖主的货物或劳务的名称、术语、记号、象征、设计或其组合, 并打算用来区别一个 (或一群) 卖主或其竞争者。它是生产者, 经营者为了标识其产品, 以区别于竞争对手, 辨认消费者认识而采用的显著的标记。现在的品牌含义已大大地被拓展, 它已与企业的整体形象联系起来, 是企业的“脸面”, 即企业形象。品牌战略实际上已演变成为企业为适应市场竞争而精心培养核心品牌产品, 再利用核心产品创立企业品牌形象, 最终提高企业整体形象的一种战略, 是企业用来参与市场竞争的一种手段。

二、品牌战略的实施对企业发展的意义

企业的品牌战略, 顾名思义, 是企业以品牌的营造、使用和维护为核心, 在分析研究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基础上, 以知名度来开拓市场, 吸引顾客, 扩大市场占有率, 取得丰厚利润回报所制定的企业总体行动计划。一个品牌, 它凝结着企业的科学管理、市场信誉、追求完美的精神文化内涵, 决定和影响着产品市场结构与服务定位, 是企业进入市场、占领市场的武器。

1、有利于工程咨询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 提高员工的向心力

企业形象是企业自身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和价值的体现。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企业的一项重要无形资产, 也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有力武器。品牌战略有助于企业形象的改善, 良好的企业形象也有助于名牌战略的实施, 二者相互促进, 相互保障。

名牌战略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 也是增强企业凝聚力的粘合剂。现代企业管理要高度重视内部团结, 利用各种方式把职工个人目标和企业目标结合起来, 使企业在运营过程中不断满足职工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一个具有知名品牌的企业在内部组织管理中更容易统一意志, 协调行动。

2、有利于工程咨询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保证企业不断壮大和持续发展

名牌本身是一种无形资产, 企业可以在销售阶段利用名牌战备提高单价和销量, 从而增加销售额和利润总额。品牌成长带动了勘察设计企业设计方案的价格上扬, 需求增加, 有利于企业扩大再生产, 增加规模经济收益。成功品牌的价值不仅在于它能够保证将来的收入, 增加顾客对公司产品的需求, 更在于企业出现危机时能给予支持, 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

3、有利于促进工程咨询企业的产品设计参与市场竞争, 提高企业知名度

品牌具有识别商品的功能, 为广告宣传等促销活动提供了基础, 对消费者购买商品起着导向作用。名牌商品对顾客具有更强的吸引力, 有利于提高市场占有率。而信誉好的商标, 有利于企业的新产品进入市场。同时有法律保护的商标专用权, 将有力遏制不法竞争者对本企业产品市场的侵蚀。

4、有利于促进工程咨询企业的产品销售, 监督和保证产品价值

品牌是一个集合概念, 它包括产品质量、形象、技术、功能、效用等诸多内容。品牌是产品的核心内容, 品牌效应是其他营销手段所不及的, 在发达国家市场, 品牌识别业已取代产品识别, 成为了市场选择的唯一要素。

三、在工程咨询企业中如何树立品牌战略

1、要树立强烈的品牌战略意识, 选准目标市场, 着力提高品牌竞争能力

企业的领导首先要树立现代品牌战略意识, 重视品牌工作;其次, 由于企业资源的有限性, 使企业不可能为所有的细分市场服务。因此, 企业必须依据自身资源的特点开展调研, 选择能发挥资源优势且规模适宜、前景看好的细分市场。确定合理的产品组合宽度、深度和关联度, 这样才能在竞争中保持优势, 向顾客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为创名牌提供坚实的基础。再次, 要通过学习现代商业知识, 和了解国内与国际商业发展的形势, 审时度势, 及时抓住机遇, 实施和推进本企业的品牌战略。最后, 经过市场调查, 从本企业的实际出发, 开发一、两个品牌 (通常一个品牌也就足了) , 要体现出异质性。

2、充分利用信息网以及高科技手段, 实施组合经营, 营造优良的开发环境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网络已成为人们了解外界信息最常用的工具。因此, 品牌一经开发, 就要以最快的速度上网。这不仅可以迅速进入新品推进的导入期, 推广营销、拓展市场, 还可大量节约必要的广告宣传投入。新品信息上网, 能以最广阔的视野寻求到贸易伙伴, 这就使组合营销的程度越来越深, 收效就越大。

企业实施和推进品牌战略要争取到政府的政策扶持, 争取到有关部门在人、财、物等开发基本资源上的优化配置, 通过政府有关部门的协调, 打破目前尚存在的地方保守、垄断、割据等“围墙”, 寻求法律保护神, 营造一个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环境。

3、以人为本强化管理, 创造优质服务

企业在创建名牌产品时, 不但要在量上、技术、设备等“硬件”上进行管理, 还要不断提高运用信念、理想等“软件”管理企业的水平, 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但无论“硬件”还是“软件”究其根本还是要靠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因此, 企业创新以及名牌战略的实施必须建立在充分地调动和有效地使用人力资源的基础上, 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当今市场竞争激烈, 服务的地位大为提高, 成为产品竞争的另一重要方面。优质完善的服务可以增加顾客的利益, 从而利于提升企业和品牌的形象。优质完善的服务包含了许多附加利益, 如免费送货、维修、培训等, 因此, 能够增加顾客的满意程度。另外, 优质完善的服务是企业向顾客表达尊重的最好方式, 何时何地, 企业对顾客的询问、要求、问题都给予及时地答复, 处理会让顾客感到价格受到了极大的尊重, 获得心理上的极大满足。

4、进行广告宣传, 做好企业品牌维护战略

企业要提高产品的知名度, 就必须通过媒体大力宣传自己的产品, 广告宣传对创名牌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广告宣传具有信息传递快、覆盖范围广、能够反复宣传等特点, 能够迅速有效地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广告宣传还具有很强的表达和表现能力, 借助这种能力企业不但能够把卓越的产品质量、精美的产品设计、完善的服务等信息传达到众多的消费者, 而且能够塑造独特的品牌形象, 提升品牌的美誉度, 从而极大地促进产品销售, 提高占有率。

同时, 创出品牌的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品牌的维护, 并制订和实施品牌维护战略以确保品牌经久不衰、青春永驻。根据对导致品牌衰落原因的分析, 品牌维护战略应当是强化经营管理, 不断创新, 为品牌提供坚实的基础, 并运用法律武器和其他手段保护品牌不受侵害。

5、实施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搞好品牌定位, 培养消费者品牌偏好与品牌忠诚

品牌战略的本身就是一种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工程咨询企业要使开发的品牌设计进一步延伸和扩大, 在实施品牌战略中就要实施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品牌形象竞争并非全方位的竞争, 每一个品牌都有自己的市场定位。定位的基本方法不是去创作某种新奇的或与众不同的事项, 而是去操纵已经存在于心的东西, 即将顾客心目中潜在的购买欲望挖掘出来, 使之转化为消费冲动。品牌偏好与品牌忠诚的建立是品牌树立的前提, 它需要企业有良好的市场信誉与道德规范作保证, 同时还要有保持对消费者进行追踪调整。因此, 建立顾客信息反馈系统, 不断搜集消费者偏好变化情况, 了解顾客对品牌意见, 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服务, 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总之, 企业要根据自身的优势, 不断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在此过程中, 要重视企业的品牌战略工作, 只有这样, 企业才能保持顽强的生命力。

摘要:如今市场已进入品牌竞争时代, 品牌在现代市场营销和竞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品牌建设成为工程咨询企业提高竞争力,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

关键词:工程咨询,战略,经营,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世贤.品牌战略[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1998.

[2]陈艳.名牌战略及实施[J].商业研究.2000 (1) .

[3]雷平.我国实施名牌战略过程中的难点及对策思考[J].商业研究.199 (95) .

工程机械厂商的品牌战略 第2篇

过去数年里,市场的繁荣让工程机械行业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市场逐步由低水平竞争转变为高水平竞争,由产能竞争规模竞争转变为品质竞争甚至品牌竞争,注重竞争力培养和品牌培育的企业越来越受到市场的关注与支持,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在此,笔者想对工程机械行业品牌化问题作一些探讨。

首先让我们来分享两个成功品牌的故事:山猫和沃尔沃。山猫不久前在无锡推出了滑移式装载机;而沃尔沃则将其平地机业务出售了。

山猫是英格索兰旗下的一个强势品牌,1962年,蒙隆公司决定给他们的滑移式装载机取个引人注目的名字,这个名字能反映出设备“强劲、快速、敏捷”的特点,于是,“山猫”诞生了。

山猫的标识是一个大胡子的卡通猫,非常精悍。同时,山猫的小型设备也传达给用户这样的信息,亦即山猫小型设备的特征:小型多功能、高效率、投入少回收快,强劲,使用方便。的确,山猫小型多功能设备以其卓越的表现赢得了用户的欢迎。1988年和1991年,“山猫”滑移转向装载机两次被《财富》杂志选入“美国最好”的100种全球范围内的代表性产品。迄今为止,山猫共生产小型设备60多万台,在全球发展了900多家代理商,占到了全球滑移转向装载机市场55%的市场份额,始终保持着小型设备的世界领先地位。

和许多企业一样,山猫也同时研制了全系列10多个品种,50多个机型的工程机械设备,但是,山猫似乎最专注小型多功能设备,她认为这是她的核心业务和专业之所在。

另一个经典案例是沃尔沃卡车在国内市场的卓越表现。沃尔沃卡车在吴瑜章先生的精心培育下,已成为中国卡车市场的首选品牌,沃尔沃卡车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气质,用沃尔沃自己的广告形容就是一个“新世纪的新贵族”。

事实证明,很多卡车的用户都愿意跟沃尔沃打交道,因为他带给用户潜在的不仅是一台机器,更是对生意的思考。为了让用户使用沃尔沃卡车中获得高利润,沃尔沃除了打造全国范围的服务体系外,还针对每一位用户量身定做物流解决方案。对每个客户运营情况提交一份今后几年内每个月产品运转量的完整测算,以及每阶段不同的管理费用。测算分析具体到油价的起伏带来的影响,有效地帮助客户抓住机会获得盈利点。2004年中国出台了针对超载的法规,沃尔沃又提出了新卖点:新政策出台,传统运营模式不再盈利,运价随“治超”上扬,提高载货里程才是新模式下盈利的关键,沃尔沃推出全新运营模式,帮客户详细测算

购买卡车后的盈利计划,用和火车运输相匹敌的低运输成本来赚取卡车带来的利润。这一新卖点更加强了企业与用户之间的关系。

沃尔沃卡车的经营理念是“为客户创造最高的营运价值”,“只有赚钱的客户才是满意的客户”。沃尔沃的市场导向真正让用户感受到了品牌所蕴含的真心关怀。

从国外优秀品牌的经营表现,我们可以看出,成功的品牌可以获得市场竞争优势:面对市场竞争更从容;卓越的市场表现与业绩;对目标市场的影响力更大。

成功品牌还有另一个诱人的好处就是高价位。一个成功的品牌定价可以高出同行很多,从而增加利润空间,即便从这一点出发,也足以吸引经营者来探索品牌经营之道。

在工程机械行业,许多管理者都认为,品牌管理远不如质量管理,生产管理,销售管理,研发等企业核心任务重要,品牌管理只是企业中一些边缘化的工作,品牌和品牌管理概念要被工程机械企业认同并规范运作尚待时日。

国内一些工程机械企业曾作过导入品牌运作尝试,长沙一较大的工程机械企业在2004年5月曾与上海一著名品牌顾问机构合作,但品牌导入刚一推行就受到阻碍。

韩国的三星就是因为坚定不移地进行品牌战略,才有了今天的辉煌。当初高层决定放弃几乎所有的低档产品线,承受了巨大的经营压力和资金压力。三星当时无论是产品质量、信誉、资金和资源都不够,品牌提升之初却提出以索尼为标杆,看上去似乎一点也不可能成功。然而经过数年的努力奋斗,如今的三星不再是以往的低档电子产品,而是代表了“时尚、高档、超前的数字技术”。

是什么原因形成国内工程机械企业的品牌管理运作落后,品牌管理得不到重视,品牌模式工作鲜有成功案例的现象?主要有:以产品实物为中心的管理模式根深蒂固;品牌顾问对这个行业的品牌核心价值了解不够;传统工程机械为非完全竞争状态,由于传统企业文化保守性,导致陈旧的管理理念;资本原因,传统工程机械制造企业受到现金流的约束,无力持续投入;营销的疲软和短视。

笔者认为,由以产品实物为中心的管理模式过渡到以品牌及交付价值为中心的管理模式是一种趋势。

工程机械行业当前仍以产品为中心的管理模式的原因是:人们只看到国内产品在质量和技术上与国外先进企业的差距而忽视了竞争的其它因素。加入WTO数年以后的国内市场将变得更为复杂,品质与技术可能在有些层面上不是致胜因素。

以品牌和交付价值概念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基于市场的三个特点:购买决策深涉特征;消费形态复杂之特征;市场竞争较为完全化。而入世后的中国市场外资大量进入就趋向于这

样的市场特征。中国承诺自2001年起,在一般制造业放开对外资持股比例的限制,2004年起外资在一般制造业的分销环节亦将不受限制。2005年,卡特彼勒在青岛设立了其研发中心,小松、日立、利勃海尔、维特根等都加大了他们在中国的投资规模,以后的国内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可以想象,可以断言,国内很多工程机械厂家将在市场夹缝中生存。

没有哪个企业仅仅为品牌而进行品牌投资,来自品牌投资的驱动力可能有三种:(1)消费者最关注的价值要素上,变得多元化,公司需要提升交付价值;(2)竞争者及竞争环境的市场挑战,而使企业忙于应对挑战的需要;(3)公司进行整合资源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需要。在具体推行中有的公司可能只具有一种特征,有的甚至三种驱动因素都具备。

品牌导入和运作成功后,可以从容面对竞争者和竞争环境、定价高价位、财务报告可以很稳定。未来 市场的顾客将分众化、价值观更为复杂、消费形态也更复杂,而消费购买决策在市场特征上也更为复杂,而品牌导向的管理都可以从容面对。

品牌管理是以交付价值为特征的管理,同交付产品和实物提供以自然属性为特征的价值交付一样,品牌提供价值包含了更多的社会属性,以整合市场需求各种因素于一体化,形成以不同竞争力为特征的核心价值,形成个性化和差异化,形成竞争优势及市场区隔,更关注顾客的研究与沟通,包括消费形态、社会心理与情感。生活方式与信念。

戴纳派克是世界知名的压实和摊铺设备制造商,进入中国市场之后,它不断地利用各种因素树立自己的施工专家形象。上海F1国际赛车场赛道施工中采用戴纳派克的三台压路机和三台摊铺机联合施工。戴纳派克利用这个事件大做文章,树立施工专家形象及凸显品牌实力,公司派出了瑞典压实中心专家来中国与客户处理施工技术难题如弯道处理,三维路面修筑,面层找平等问题。针对承重层、中粒式粘结层和面层设计了不同的找平方案,针对小半径转弯道作特别处理以分别满足平整度和横坡度要求。

施工完成后,戴纳派克借支持中国公路学会主办F1赛道施工高级研讨会之际进行公关传播,以促进中国公路建设科技发展之由,突出公司大气的形象。媒体方面则利用专业杂志的平面广告持续以赛道施工现场报道为题材,将信息传递给市场。

品牌通过三个步骤的作业,保证价值交付及过程的实现:(1)收集资讯,市场分析及调查;(2)确定品牌战略;(3)交付价值动作及传播价值。在操作层面上,运作管理者会更为关注这个行业的品牌概念是如何形成的,它是如何影响顾客的。尽管品牌运作在快速消费品行业已经取得有目共睹的经验,品牌传播顾问在该行业也屡见佳绩,比如康师傅、娃哈哈等。但工程机械行业很难简单模仿它,消费品行业品牌更多建立在生活方式导向上,传播为形成品牌的关键层面,产品品质在整个行业相差无几,而工程机械行业则不同。

国内工程机械企业要导入品牌管理运作,需要解决以下课题:购买决策认知中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比重;品牌的理性利益和感性利益的比重;情感价值的特征;针对配件资金服务的依赖如何进行个性和差异化设置;品质认知模型的设定。

沃尔沃建筑设备的感性利益及传播策略。这个品牌透过对建筑市场的洞察作出了一个很优秀的定位,品牌试图提供独特的市场价值:人文关怀。为构筑这一品牌形象,广告传播主题定在“更多关怀,尽在其中”透过不同的平面广告传播。其中有一幅测量工程师在工地上施工的广告,广告透过测量员在工地上愉快的工作心情,表达了沃尔沃对建设者生活方式及价值观的认可,认同了建设工程时的成就感就赢得了目标市场的好感。这个广告概念打动我的原因还在于:我们一直都认为在荒郊野外露宿风餐的作业是一种艰苦的劳动,但沃尔沃的策略从消费者的角度诉求认定是快乐的,并倡导一种全新的价值观及建设者生活方式,表达了对建设者人文价值的认同,凸显了品牌大气的人文内涵。

“我们一点也不奇怪用户喜欢我们的挖掘装载机,这本来就是他们设计的。享受您自己设计的杰作吧!更多关怀尽在其中。”沃尔沃的广告之所以优秀,因为她知道,广告是树立品牌形象的利器,应当将其善用。

品牌价值是整个品牌作业最核心最关键的部分,它提供给消费者关于品牌最本质的东西的描述,每个品牌的价值就象不同的人一样都是有不同特征的,品牌价值是运作中无可替代的管理要素,成功品牌价值设定是品牌作业有效性的基础。

很多品牌顾问为工程机械行业作咨询时,都忽视了工程机械产品具有两个主要特征价值这一特点:工程施工的有效解决手段;金融投资的衍生工具。后者往往被忽视,使品牌运作概念不具有全面性。特别在新兴的用户群里,很多顾客仅将购买工程机械产品视作为一种投资工具。这类用户更表现在重视生产成本、关注不同工程的利润、重视分期付款、重视二手市场以及转手的二手价值。很少有企业象沃尔沃一样对自己产品在市场运营中进行精确的测算,也很少有企业对自己产品二手价值作精确测算,用数据和清晰的消费理念来建立顾客的信赖。

除了产品的先进技术含量,另一个品牌价值的重要内容为品质要求。这种品质不单指产品质量和可靠性,还包括:生产线品质和管理人员的运作品质。管理人员在生产和经营上的管理分析及改善能力,以及管理组织的经营效率体现了品牌对市场和环境的态度、及其为市场顾客创造价值的能力,顾客对此能力期望很高,在此方面也能传播形成品牌的差异化。

工程机械行业导入品牌运作看不到效益、不能实现应有的竞争优势的另一方面重要原因为:价值定位不成功。如果品牌运作仅仅在传播层面和CI层面上运作,成功的机会就不会

太大,只有给品牌提供独特的差异化的价值,才会使品牌运作有了根本保证。现在工程机械行业生产经营的最大特征是注重如何将产品做好,所以国内工程机械的品牌价值定位都很接近,没有差异化和个性。要将工程机械企业的经营管理由实物管理转变到以提供价值为核心的价值管理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提供价值管理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导向。

以产品为中心和以价值管理为中心的企业经营,都很注重产品和技术,最主要的区别是背后的驱动力成份不一样,表现出的目的和外延不同,结果带给用户的感受与价值内涵不一样,品牌联想就不一样。举个例子,喝咖啡的人都有感觉,麦克斯韦咖啡和星巴克咖啡都是咖啡品牌,但它们完全不同的价值导向却形成了了不同的市场客户群。

同其它行业的中国企业一样,工程机械行业企业并没有真正领会品牌的文化和内在逻辑以及它对于消费者和市场营销的根本意义。品牌通过降低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从而支持着高价产品策略,但品牌的建设需要贯彻一种新的企业思维和巨额的投资,并且始终如一。日本一管理学者曾经说过:“日本一个世界级的品牌要投资几十个亿花费数十年,中国有哪一个企业家有如此魄力?”

卡特彼勒董事长格兰·巴顿在给股东的信中说,构成卓越品牌的因素有:创新的产品和服务;让客户满意的激情;历史悠久的财政实力和稳健性;员工自尊、自信及领导能力。产品的独创性及对客户需求的有机结合,让卡特彼勒百年来保持了领先地位,卡特彼勒总结自己的核心实力就是为那些致力于将世界建设成人类社会美好家园的客户提供世界最好的设备。卡特彼勒在全公司范围内广泛开展六个西格玛管理活动,涉及世界各地25000名员工、95个经销商、240个供应商,在质量和核心流程上作出了明显改善,更加强调创新、发展和协作。卡特彼勒注重创新还因为它不仅仅把自己看成是设备供应商,而是上升为解决方案提供商,时刻预测客户需求的变化并提供能帮助客户成功的方案。

AE战略,助圆中国工程梦 第3篇

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当代,重大工程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都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这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特征之一。面对国内化石资源短缺、节能减排形势严峻的局面,核电等新能源的快速健康发展成为国家提升能源持续供应能力、转变能源供应结构的首要依托。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作为我国第一家专业化的核电工程建设与管理公司,经过大亚湾、岭澳一期、岭澳二期等项目建设,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和人才。面对核电规模化、批量化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持续探索工程管理提升之道,创造性地提出了AE战略,在我国核电工程建设中取得了优秀业绩,为我国核电自主化、规模化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对中国工程发展壮大乃至走向世界,都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和借鉴价值。

AE模式——中国核电发展的必经之路

以全球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国际核电复苏等因素为推手,2004年,我国的核电政策从“适度发展”转向“积极推进”,核电产业进入规模化、批量化的发展阶段。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广核工程公司”)作为我国核电工程建设的主力军,承担的在建机组数量急剧增多,自2005年12月以来,先后承担了6个项目20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的建设任务,高峰期同时有16台机组在建。

核电快速发展给中广核工程公司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随之而来的是更巨大的挑战和矛盾。中广核工程公司将其概括为“三大矛盾”:首先是核电快速发展与资源稀缺、能力不足的矛盾,如有经验、高技能的人才稀缺严重,国产化设备产能短缺、质量参差不齐等;其次是多项目多基地建设与原有单项目单基地管理体制之间的矛盾,如多项目同时建设的资源争夺、信息壁垒、经验孤岛等问题;第三是市场化与原有经营管理理念及模式之间的矛盾,作为行业的引领者,在不断明晰的市场化趋势下,如何构建协作机制,引领核电产业链共同发展,是中广核工程公司必须考虑的问题。

为解决“三大矛盾”,探索公司的发展方向与管理模式愈发重要。经向国外先进核电企业学习,中广核工程公司发现国外核电工程公司大都采用了AE模式。就我国核电产业而言,在国家“四个自主”(自主设计、自主制造、自主建设、自主运行)的要求下,无论是现场施工技术还是设备制造技术都需进一步提升,上下游产业需要密切合作,优势互补,集成产业链、具备产业引领能力的AE企业是势之所需。同时,我国核电始终怀惴着走向国际的梦想,从核电大国成为核电强国,必须加快“走出去”步伐。只有选择AE模式,中广核工程公司才能更好地利用自身的优势,举全产业链之力,组建“联合舰队”,协同创新,打造中国核電自主品牌,实现中国核电“走出去”。

我国核电发展批量化、自主化、国际化的时代特征,呼唤一家“专业化AE公司”站出来。作为我国核电建设的主力军,中广核工程公司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了这一历史使命,并审时度势,选择了以“协同”为核心的AE模式,开创性地提出了“AE协同”理念,致力于打造AE平台、整合全产业链资源,实现中国核电梦。

中国特色的核电AE模式

提到AE,大家可能会有疑惑:究竟什么是AE?

先举一个直观的例子:把菜、油、调料等原材料放在一起,如何做成一道美味佳肴?这就需要厨师对各种原材料进行有机搭配。好的厨师能让各原材料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从而做出好菜;而水平差的厨师则可能毁了这道菜。这就是一个类似AE的过程。

AE概念源于美国,是英文Architect Engineering的缩写,含义是指设计建造一体化。核电AE公司,就是指全面掌握核电站总体架构技术,通过设计主导、系统集成、资源掌控与组织协同,安全优质高效建造核电站,并为客户提供专项技术服务的工程管理公司。中广核工程公司在项目建设实践过程中又进一步丰富了AE的内涵。

中广核工程公司AE内涵可从四个方面来理解。第一,核心价值是安全优质高效建设核电工程;第二,经营理念是市场驱动、以客户为导向;第三,掌握三大核心能力,即设计主导与系统集成能力、产业链资源整合与协同创新能力、项目精细化管理与项目群运作能力;第四,在运作模式方面,追求内外部组织全面协同、生态发展。

中广核工程公司的核电AE模式可以概括为:以确保核电站建造的整体性能与安全质量为核心,以专业化核电AE公司为平台,集核电工程设计、设备成套、建安施工、调试启动等业务为一体,以核电站总体架构技术为能力支撑,协同产业链企业自主创新,共同推进核电项目群优质高效建设。其主要特征有两个方面:一是从宏观层面,AE公司能以项目群拢聚整合碎片化的资源,推动产业群发展,借产业群加快能力建设,带动行业生态发展,并引领行业发展方向;二是从微观层面,AE公司应具备极强的技术能力和资源掌控能力,通过这两个能力发挥资源整合和放大效应。

AE战略的实施路径

AE战略目标令人向往,但要达成目标并非易事。对内,需要实施组织变革以化解“三大矛盾”;对外,需要联合全产业链企业、科研院所构建协同生态圈。其过程之艰难,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实施内部组织变革

先从内部组织变革谈起。面对多项目建设任务量大、能力与资源不足、原有组织运作模式不适应多项目建设与管理等形势,中广核工程公司从组织结构的重组、重要权利的重置、分配机制的重建等方面进行了一场深入、持久的组织变革——“三分改革”,即分层运作、分权经营、分灶吃饭。

简单来说,“分层运作”就是打破传统的职能结构,按照“一个AE公司、三类组织、两级矩阵”的思路,建立矩阵式结构。“分权经营”旨在通过权责的重新划分落实决策及管理责任,让掌握相关信息和知识的人进行决策。“分灶吃饭”旨在结合市场对标,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通过产值分配和绩效量化鼓励价值创造,建设内部市场化交易机制,实现内部资源的有效配置。

在这里,着重谈一下“一个AE公司、三类组织、两级矩阵”。很显然,若离开“一个AE公司”的前提, AE战略将变成无源之水,组织变革也将缺乏组织根基。2008年以前,中广核工程公司和中广核工程设计公司分开运作,在多项目建设中出现了争抢资源、沟通不畅、推诿责任等问题。在确定AE战略后,两公司实施一体化运作,使得“一个AE公司”具备了组织基础。

在“一个AE公司”框架下,中广核工程公司形成了 “三类组织”和“两级矩阵”。“三类组织”,就是按照职能部门、业务中心、项目团队对部门组织机构实施分类管理。职能部门定位为公司管理提升的推动者,近年来通过开展职能领域流程梳理,明确各部门的谋划、管控、服务职责,既强化了职能管控力度,又提高了职能部门对项目一线的服务水平。业务中心定位为公司核心竞争力建设的主体,近年来通过加强专业化建设,提升了业务板块的技术能力,实现了人才队伍的快速培养,为各项目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专业支撑。项目团队定位为工程建设的直接推动者,通过与职能部门、业务中心前后台协作,确保了项目建设的顺利推进。

两级矩阵,就是大小矩阵的组合。大矩阵由项目总经理与项目设总、设备经理、施工经理、调试经理组成;小矩阵由项目设总、设备经理、施工经理、调试经理与各业务中心内部确定的相关专业经理组成。通过矩阵式运作,各板块打破了以往的部门壁垒,打通了板块间通道,使优质资源有效流动起来,各项目建设的学习曲线明显改善。

通过实施“三分改革”,各部门间的壁垒得以打破,有限的资源在各项目间实现了有序流动,经验能够在项目间、板块间得到有效反馈,各板块能够积极主动介入其他板块的工作,互相提供工作便利。这种良好的协同氛围,有效促进了工程建设的顺利推进。

构建全产业链协同生态圈

在实施内部组织变革的同时,中广核工程公司致力于在外部加强与设备制造企业、建安企业的协同,构建全产业链协同生态圈。

在质量管理协同方面,中广核工程公司应用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和体系,积极推动“两级QA、三级QC”质量保证体系向产业链相关企业深度延伸,与各参建单位形成全面质量伙伴关系;同时坚持“寓监督于服务之中”,主动对参建单位进行技术和质量帮扶,促进其质量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近三年来,中广核工程公司共对100多家供应商和承包商进行了200余次核安全文化宣传活动,推动产业链各单位形成了共同的工作理念,打造了与中广核核电工程建设相适应的统一的质量管理体系。

在安全管理协同方面,面对国内建安企业参与核电建设的时间总体较短、核安全文化底蕴不足、安全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的局面,中广核工程公司采取了一系列协同举措,促进了建安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中广核建立起“两级三层”(两级即公司级、项目级;三层即决策层、监督层、执行层)安全管理体系,并将各建安企业涵盖在内,打通了中广核工程公司与建安承包商之间的安全管理通道,有效促进了安全管理责任的落实;推动各建安企业建立“培训-考核-授权-上岗”机制,为建安企业提供安全专业支持和帮助,促使进场工人掌握安全技能;建立安全专项激励基金,激发建安企业安全管理积极性。通过采取上述协同措施,现场安全水平逐年提升。

在技术协同方面,中广核工程公司以核电站整体架构技术为引领,以在建项目为依托,带动产业链相关企业形成创新联盟,协同开展技术创新。2009年联合58家国内重要设备制造企业组建中广核核电设备国产化联合研发中心,目前成员已增加至74家。联合研发中心通过技术使用权转让、联合研发、市场承诺等措施,开创性地提出“首台套”政策,在CPR1000堆型核电站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等大型设备与锻件自主联合研发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促进了我国核电自主化进程。为提高建安承包商的技术能力,促进国内核电建安行業发展,中广核工程公司以市场承诺、技术使用权无偿转让、联合研发、长期协议、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等方式,与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广东火电工程有限公司等建安企业携手合作,积极开展建安工艺创新工作,成功研发并实施了大体积混凝土、模块化施工、主管道自动焊等新工艺,不断促进建安产业的转型升级。

自2011年起,国内人工、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给各建安企业造成巨大影响。中广核工程公司充分认识到问题的客观性,本着合作共赢的理念,按照“基于合同、尊重事实”的原则,以合理、合法的方式,对各建安单位进行资金支持,帮助各建安单位解决实际困难,与建安单位建立起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充分保障了工程建设的顺利推进。

搭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平台

中广核工程公司积极搭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平台,成立我国唯一以核电工程建设相关技术为主要研究领域的国家级研发中心——“国家能源核电工程建设技术研发(实验)中心”。目前,以该中心名义发起的研究课题已达二十多项,涉及国内外企业、科研机构共两百余家。

同时,中广核工程公司积极与国内各科研院所、高校共同开展协同创新工作,使科研机构的科研能力与中广核工程公司的工程实践实现有机结合,促进了核电工程管理与建设能力的持续提升。如与南华大学人因工程研究所签订《人因工程研究成果合作备忘录》,旨在加快人因工程设计科研理论在核电工程领域的成果转换,快速提高中广核工程公司自身科研及设计能力的建设;与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协同开展了内陆厂址关键技术研究;与中国冶金建造研究总院、武汉岩土所、哈工大等研究所和高等院校合作开展材料及监测方面的研究;与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及各重要装备企业共同推进质量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等。

AE战略的实施成效

通过实施AE战略,中广核工程公司承担的各核电机组建设得以顺利推进,其中已陆续有7台机组安全优质高效投入商运,项目安全、质量、进度和成本等均得到有效控制。

首先,项目现场安全控制良好。目前在建项目现场,共有各类人员10万余人,且多工种、多专业交叉作业,但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20万工时工业安全事故率从2008年的0.043下降到2013年的0.017,接近国际领先水平(美国标杆BECHTEL公司2013年数据为0.015)。

其次,核电工程建设质量可靠。在建机组质量得到充分保障,平均每台机组每年质量损失天数逐年下降,如2012年为15.67天,2013年则降至9.78天。同时,机组质量可靠性也得到运行数据的充分验证,如岭澳核电站二期3/4号机组、红沿河核电站1号机组、宁德核电站1号机组等4台机组自投产后,首个燃料循环都保持了安全稳定运行,未发生非计划停机停堆,各项性能指标优于设计值;其中,2013年投运的红沿河核电站1号机、宁德核电站1号机能力因子分别达到99.99%和99.98%,达到国际领先水平(WANO 2012年377个机组平均能力因子86.8%)。2014年投运的红沿河1号机组、宁德1号机组、阳江1号机组保持安全稳定运行。

第三,核电工程建设效率稳步提升。批量化建设机组工期全部处于全球同类机组前1/7水平。其中岭澳核电站二期3号机组工期(58个月)创造了同类机组世界第一的纪录,岭澳核电站二期4号机组、宁德核电站1号机组(59.5个月)并列世界第三,红沿河核电站1号机组(69.5个月)去除6个月冬歇期后位列世界第九。

第四,核电工程造价显著降低。岭澳核电站二期同口径单位造价较大亚湾核电站下降26%,较岭澳核电站一期下降18%;红沿河、宁德、阳江、防城港等后续核电项目同口径单位造价又较岭澳核电站二期下降1%到11%不等。同时,人力成本也大幅节约,岭澳核电站一期平均人年数为602人年,当前批量化建设的CPR1000项目(两台机组)参考岗位设置平均人年数仅为282人年,下降幅度达50%。

第五,核电自主化水平大幅提升。在设计方面,中广核工程公司与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工业第二研究设计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等合作伙伴共同构成了中国核电设计体系,完全具备了自主设计能力,在國内首次研发形成了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在设备制造方面,中广核工程公司承建核电项目的国产化率已由大亚湾核电站的1%提升到岭澳核电站二期的60%,后续阳江核电项目设备国产化率将达到85%。建安方面,中广核工程公司联合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广东火电工程有限公司等20余家建安企业参与核电站土建与安装工作,掌握了自动焊、大体积混凝土、模块化施工等核心与关键技术。自主化工作的推进在专利获取数量上得到充分体现,中广核在工程建设领域的专利获取数量从2008年的1项增长到2013年的97项,成绩斐然。

实践充分证明,中广核工程公司在多机组建设中探索出的企业主导、产业协同发展的AE模式,能够整合行业资源、带动行业发展,是与大型复杂工程要求相适应的先进管理模式,有力带动了我国核电产业的生态可持续发展,对于打造中国精品工程、树立中国工程品牌也有积极的意义。

本文责任编辑:张春燕

新建地方工程院校发展战略研究 第4篇

1.1 我国地方工程院校发展现状

地方本科院校的产生和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地方本科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新生力量, 是我国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承载者。自1999年开始, 基于解决经济和就业问题, 我国实施了扩大普通高校招生人数的教育改革政策。伴随招生规模的逐步扩大, 高校的数量也随之增加。自1999年至2012年的14年中, 全国新建普通本科院校319所, 已占到2009年全国847所普通本科院校的37.6%, 所占比例超过了三分之一。

按照学科性质的不同, 地方院校主要有综合类、理工类、农林类、师范类及财经政法类等。近些年来, 随着我国工业化及城镇化步伐的加快, 市场对工程技术类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同时, 地方经济的发展过程中, 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对地方院校也提出了新的更高层次的人才服务、科技服务和文化服务要求。在市场需求和政府政策导向下, 2004年我国工程学院建立最多, 共13所, 占所有此类学院的42%。 (1)

1.2 我国地方工程院校发展的特征

与部委直属工程类高校相比, 地方工程院校主要有以下特征:第一, 办在地方, 贴近县域。新建工程院校均为地方性高校, 相当一部分新建工程院校还设置在地级城市, 属于“省市共建”的管理体制。地方工程院校与县域中小企业毗邻, 能更好地立足区域经济的发展, 理论与实际互相促进。第二, 地方投资与地方管理。作为地方院校, 其高等教育管理权属于地方, 并以地方财政拨款作为办学的资金主要来源, 在干部人事等重大事项方面主要由地方党委、政府负责管理。 (2) 当地方财政不足以支持地方高校的发展时就会制约其发展。第三, 服务地方。地方工程院校的主要使命是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结合区域资源优势, 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培养有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重点是为地方经济发展解决实际问题, 加强校企合作的力度。

综上所述, 地方工程院校具有“办在地方”、“地方投资”、“地方管理”、“服务地方”的基本特征。 (3)

2 新建地方工程院校发展的劣势与面临的威胁

新建工程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出发点, 但由于自身的局限性, 在教学、科研、管理和社会服务等方面表现出不足, 如办学资金不足、办学特色不突出、定位不明确、目标趋同、模式单一等。同时, 新建地方工程院校也面临一些外部威胁。在发展过程中, 首先认清自身的劣势和外部的威胁是制定发展战略的前提和基础。

2.1 资金不足

作为地方院校, 办学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地方财政拨款。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程度不同, 地方财政收入多寡不同, 财政支出导向差异, 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制约着此类院校的快速、健康发展。以湖北省为例, 2010年全国31省普通高等学校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排名中, 湖北省排在第26位, 人均经费约5900元, 低于全国的平均支出9600元。即便如此, 省内不同层次的高校所获得的财政拨款还是不同的, 几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生均财政拨款还远远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 (4)

2.2 高级人才的流失

地方院校“办在地方”、“地方投资”、“地方管理”, 在财政投入和科研水平方面明显不如重点高校, 往往面临科研资金短缺和硬件设施不足的问题。地方院校在教师与科研人才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一部分教师会到发达地区, 到重点高校, 到发展前景好的地区去发展自己的事业, 继续自己的专业研究。并且流出的往往为高级职称、高级学历者或者为青年骨干教师。大量优秀人才外流, 这也直接影响到学院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提高, 制约了学校的发展。

2.3 社会认知度偏低

地方工程院校归属于省级政府或相关管理部门, 由地方财政出资, 各种制约因素较多。加之有些院校自身存在一些问题, 如办学定位不准确, 办学特色不突出, 专业结构欠优化, 课程体系不尽合理等。这些内外在因素致使地方院校在社会上并未得到充分的认可, 从而此类院校的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特别是一些用人单位以出身论英雄, 在招聘中偏好“211”或“985”高校的毕业生, 这也使得人们对地方院校存在偏见, 对他们的重视程度不够。

2.4 面临的竞争日益加剧

在争夺优质生源及师资方面, 各高校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竞争中最首要的是高素质生源的竞争, 新建地方工程院校不仅面临与国内老牌综合性高校的竞争, 而且也面临民办高校的竞争。如今, 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等形式多样的高等教育也加入到激烈的争夺生源的战争中。同时, 为了在竞争中生存发展, 各高校努力创新, 不断提升自我, 如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增强服务意识, 加强校际合作, 这就使得高校间的竞争进一步加剧。

2.5 社会需求日益多样化

在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 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 科学技术水平日新月异, 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一方面, 高校提供给社会具有高学历高知识的人才, 每年数以百万计的毕业生涌入人才市场;另一方面, 用人单位盲目追求高学历, 录用门槛不断提高, 人才浪费现象很严重。特别是近几年, 大学毕业生供大于求, 很多大学生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境况, 于是所有的矛头都指向了高校。社会需求的多样化, 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使得学校面临的外部威胁越来越严重。

3 新建地方工程院校发展的优势与面临的机遇

3.1 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

地方工程院校大多建在地级市, 由师范类或者专科类院校发展而来。他们办学经验丰富, 日积月累中逐渐形成了一定的办学特色, 这些经验和特色有助于在激烈的竞争中形成持续发展的能力。向工程学院的转型也是学校根据地方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并结合学校原有的专业资源优势所作的调整。这种调整也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创新, 能够更直接地面对教育市场, 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更好地利用当地的各种社会资源。

3.2 地理优势

新建工程院校均为地方性高校, 相当一部分新建工程院校还设置在地级城市。地方工程院校与县域中小企业毗邻, 能更好地立足区域经济的发展, 理论与实际互相促进。

3.3 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大力支持

地方院校是一个城市知识的窗口和科技创新的摇篮。为了提升一个城市的人文素养和科技创新能力, 为了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地方政府大力扶持地方院校的发展, 如资金上的帮助, 高级人才引进方面的优惠政策以及为院校的发展创造好的环境等。此外, 新建地方工程院校还可以通过校企合作, 与地方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等形式开拓经费来源, 大幅增加教育经费。

3.4 多元化的国际教育市场

高等教育市场是一个开放的、多元化的市场。地方院校可以充分利用良好的外部市场环境, 通过联合办学等方式加强国际合作, 充分利用国际教育资源。

3.5 巨大的市场需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腾飞,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 尤其对既有扎实理论基础又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工程型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并且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 高层次的一线应用型人才需求将进一步加大, 这也为地方工程院校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4 新建地方工程院校发展战略与对策选择

潘懋元教授曾经指出:“任何一所高校制订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必须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发展方向的确定要根据外部环境与自身特点做出准确的定位”。结合我国新建地方工程院校的特点, 清楚地认识到自身存在的劣势和面临的一些外部威胁, 根据自身的优势, 好好地利用各种外部机会, 来寻求可持续性的发展战略。并且通过这些战略来构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模式, 实现学校的最优化发展。

4.1 增长型战略

如果某些新建地方工程院校既有内部发展优势又面临着良好的外部机会, 则可采用增长型战略。这是一种利用外部机会, 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理想的战略模式。适用这一战略的院校具有特定方面的优势, 如院校在办学特色、学科水平、师资队伍、组织管理等方面都具有优势, 而外部环境又为发挥这种优势提供了有利机会。在这种良好的内外部环境条件下, 院校需要利用自身的优势, 及时更新办学理念, 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 注重拓宽自己的发展领域, 适度扩大现有的办学规模和社会服务的范围, 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 促进自身核心竞争力的不断提升。 (5)

4.2 扭转型战略

扭转型战略是利用外部机会来弥补内部弱点的战略。某些新建地方工程院校面临着良好的外部机会, 但与此同时, 他们在办学定位、办学特色、管理水平及师资队伍等方面都处于明显的劣势。自身存在的这些弱点妨碍其利用外部的良好机会。在这种情况下, 院校可采取措施先克服这些弱点。利用各种良好的机会, 借鉴和学习其他地方工程院校的办学经验, 进一步深入研究自身的发展战略, 明确办学定位目标, 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形成办学特色, 有针对性地扭转和弥补自身的不足, 力争在短时间内构建起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4.3 防御型战略

防御型战略是一种旨在减少内部弱点, 回避外部环境威胁的防御性技术。某些新建地方工程院校在办学定位、办学特色、管理水平及师资队伍等方面都处于明显的劣势。同时, 由于外部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 他们的发展面临着一定的外部环境威胁。在这种内忧外患之际, 这些院校往往面临生存危机, 难以同竞争对手抗衡。在这种情况下, 这些院校首先需要探讨自身办学理念、定位及发展战略问题, 找准自身的发展方向与定位, 强化内部的管理, 消除现存的劣势, 蓄积发展的能量, 等待发展的机会。

4.4 多元化战略

多元化战略是指利用自身优势, 回避或减轻外部威胁所造成的影响。某些新建地方工程院校在办学定位、办学特色、管理水平及师资队伍等方面都处于明显的优势。但外部环境却处于不利状态, 影响着自身优势的发挥, 严重威胁其长远发展。在这种境况下, 学校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 加强自身的管理与发展, 提高其应对外界风险的能力, 探寻更多的发展机遇。

摘要:新建地方工程院校要找准自己的优势, 制定具有地方特色的发展战略。确定合理的发展战略是新建地方工程院校实现科学发展、服务好区域经济的头等大事。新建地方工程院校要注重“地方性”和“适用性”特色。论文首先介绍了我国地方工程院校发展现状与特征;接着分析了新建地方工程院校发展的劣势、威胁、优势与机会;最后重点探索其发展战略选择。

关键词:办学定位,工程院校,发展战略

注释

1钟小斐.关于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办学定位与特色的探讨[D].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6.

2肖玲莉.地方院校发展定位趋同化现象探析[D].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8.

3刘彩茹.河北科技大学发展战略的理性思考与探索[D].河北科技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9.

4郝进仕.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战略与战略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11.

协同办公管理平台:战略一把手工程 第5篇

复杂系统亟待整合

和创新公司一样,很多企业都经历过一段时间的信息化建设以后,信息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了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逐步建立了不同的应用系统,如ERP、财务、CRM、eHR、OA等管理系统。

但是,由于历史原因,特别是建设系统的时候通常都是为了解决某一方面的业务需求而建设的。这种缺乏整体规划的信息化建设发展到今天,渐渐开始阻碍企业的管理与发展:系统与系统缺乏整体的考虑,造成系统间彼此孤立,数据分散;用户需要频繁地登录不同的系统,使用方法不统一,缺乏统一的安全管理;对于企业内部不同工作岗位的人员来说,所需要的资源存放在不同的系统当中,导致频繁地在系统间来回切换;同一信息在财务、ERP、CRM等系统可能都保存,导致信息的不一致,不同的信息由于分散存储在不同的系统,也很难形成组织统一的信息模型;当企业面临端到端的服务挑战时,却由于不同的业务流程在不同的系统流转而无法满足,企业的协同效率明显受到制约。

协同办公管理平台正好能够解决企业由于历史原因企业信息化建设所形成的这些问题,

协同办公管理平台能够有机地整合企业内部的所有信息化系统,甚至相关的第三方系统,并且以门户的形式呈现在每个用户面前。用户只要一个账号登录协同办公管理平台,就可以得到所有与他相关的工作信息,而不用去考虑哪些数据来自于哪个系统。协同办公强调对众多信息来源的整合,强调构建可以拓展的管理支撑平台框架,从而改变目前“人去找系统”的现状,实现“系统找人”的全新理念。

正是经历了一段时期的信息化建设,企业对协同办公管理平台的需求变得越来越旺盛。

要从战略高度对待

很多人简单地认为,协同办公就是办公自动化。事实远非如此。协同办公早已经超出了传统OA的范畴,转变成为企业的综合性管理支撑平台。业内专家认为,协同办公平台应该成为企业的企业通信平台、行政办公平台、信息发布平台、协同工作平台、知识管理平台、激情管理平台和信息集成平台。

所谓的信息集成平台,指的是现代企业中已存在的MIS系统、ERP系统、财务系统等存储着企业一些经营管理业务数据,OA系统能把企业的业务数据集成到工作流系统中,使得系统界面统一、帐户统一,业务间通过流程进行紧密集成。

一位刚刚在所在企业实施完协同办公管理平台的CIO告诉记者,实施协同办公管理平台比实施一套ERP系统复杂多了。这是因为,ERP只是涉及企业的核心业务部门,协同办公管理平台几乎跟企业的所有业务部门都有关系。

可见,人们常说ERP项目是一把手工程,协同办公管理平台项目更是一把手工程。如果没有一把手的全力支持,信息化部门要向推动协同办公管理平台是非常困难的。

工程咨询公司发展战略分析与探讨 第6篇

关键词:工程咨询;发展趋势;外部因素分析;战略实施;措施

中图分类号:C93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1)33-0133-02

1 引言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逐步走向成熟,中国工程咨询行业迅速进入了成长期。伴随着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原国家计委把工程咨询行业逐步推向了市场和越来越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道路,本文主要探讨了工程咨询公司发展战略的相关问题。

2 工程咨询行业竞争态势分析

我国的工程咨询业也在不断地采取各种措施来获得提高和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变化趋势上:[1]

2.1 市场化进程加快

按照西方发达国家工程咨询业发展的经验,工程咨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第一,工程咨询水平一定程度上标志着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和水平;第二,工程咨询是与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结合共同创造价值的一种重要形式;第三,工程咨询已成为一国整体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依托,决定着具体产业竞争力中的知识含量及创新程度。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工程咨询已成为一种十分重要的产业形态,并且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发展愈来愈迅速。

2.2 咨询机构企业化进程加快

国内工程咨询机构主要由3大部分构成:一部分隶属于各地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综合性工程机构,主要侧重于工程项目的投资决策前期论证阶段的咨询服务,少数提供项目实施阶段的咨询服务;一部分隶属于国家原各行业管理部门的咨询机构、研究、设计单位等,提供工程咨询各个阶段,包括设计、实施阶段的咨询服务;还有一部分是近年来一些工程技术人员通过各种创业方式,创办的一些具有非国有经济成分的咨询机构,这类咨询机构规模较小、业务较单一,但具有相对有效的企业激励机制和市场成长机制,活力很强,发展势头很好。

2.3 管理的规范化进程加快

面对工程咨询行业的快速发展,加强对工程咨询市场的规范和行业管理,将成为一项迫切任务。要继续根据形势变化和工程咨询业发展要求,着眼于培育和完善工程咨询市场,增强中国工程咨询业的整体竞争力。要进一步加强对工程咨询业发展的研究,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经验,尽快完善和制定行业准入、咨询规范、从业人员管理和认定办法、收费标准、咨询服务质量标准、企业和政府采购工程咨询服务的形式和范围等一整套系统、完善的法律法规。同时,要加强工程咨询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并加以推广和应用,尽快培训和壮大中国工程咨询队伍,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工程咨询业。

2.4 国际化进程加快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协议中对有关工程顾问、设计、管理服务等设置了5年过渡期,但在过渡期内对合营工程咨询机构外资的控股权并没有限制,这一点与我国对金融、保险、电信等其他一些服务性行业的保护性措施有很大不同,可见中国工程咨询业总体上是对外开放的。并且,今年这些过渡期即将结束,今后加入《政府采购协议》时,会给国外工程咨询机构提供更为诱人的市场机会。

3 外部因素分析

3.1 机会

3.1.1 国内外工程咨询市场巨大

随着我国国内工程咨询行业保护期的结束,给国外工程咨询公司以“国民”待遇的同时,国外的市场也对国内公司同时开放,而目前全世界的工程咨询市场巨大,对我国工程咨询公司也有很大的诱惑力和吸引力。

3.1.2 可以学习到先进的经验

目前我国政府职能正由过去的“全能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从而为工程咨询行业提供了更大的市场和空间。

3.1.3 与各方面关系良好

由于公司的政府背景,与各个政府部门的关系非同一般,这对公司以后的业务发展非常有利。

3.1.4 与国际接轨

加入WTO后,我国工程咨询行业与国际规则接轨的速度加快,为我国工程咨询行业提供了学习和提高自身的机会。

3.1.5 中国GDP持续增长

中国的GDP(国民生产总值)连续20多年保持持续高速增长,2005年GDP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五。

3.1.6 中国固定资产投资连年递增

中国固定资产投资连续递增,从1990年的4 517亿元人民币到2005年的88 604亿元人民币。

3.2 威胁

3.2.1 国外大型公司进入国内

目前世界前200家工程咨询公司已经有140多家入驻中国市场,他们凭借管理先进、实力雄厚、经验丰富、技术手段先进、专业领域宽、业务范围大等优势,对我国工程咨询行业造成了巨大威胁。

3.2.2 国内行业市场不规范

由于我国工程咨询市场起步较晚,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完善,所以工程咨询市场还不是非常规范,对业内的合理竞争形成一定程度的威胁。

3.2.3 不适应客户的需求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起步较晚,市场发展还不成熟,而且工程咨询行业走向市场的时间更短,还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许多企业满足不了客户的需求,达不到客户的期望。

3.2.4 政府职能的转变

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逐步转向服务型政府,许多工程咨询企业不能适应政府的职能转变,满足不了政府的咨询要求,从而形成一定的威胁。

4 战略实施方案的建议措施

4.1 战略实施建议

目前中国工程咨询行业较为混乱,行业进入虽然有资质要求、需要一定的审批手续,有一定的进入壁垒,但是也表现出行业内价格混乱、服务标准不规范、行业内竞争不规范、社会认知度较低等诸多缺点。同时行业壁垒也是政府和行业协会人为设置的,不属于技术或自然资源垄断等市场壁垒。因此为改变这种局面,要规范行业运作、强化行业自律、树立良好的行业形象、扩大工程咨询行业的社会影响力,同时在工程咨询行业内互相交流、沟通、学习,有利于工程咨询行业的良性发展。[2]加强工程咨询行业协会的服务功能,执行标准的行业规范,坚持认证制度、资质认证标准和工程咨询工程师的职业道德守则。

4.2 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4.2.1 实施以客户为导向的服务方式,提高客户满意度

客户满意是指企业为使客户能完全满意自己的产品或服务,综合而客观地测定客户的满意程度,并且根据调查分析结果,整个企业一体来改善产品、服务即企业文化的一种经营战略。从工程咨询公司的行业特点来看,客户满意度包括以下4个方面:一是得到质优价廉、科学、公正、合理的服务产品;二是保证及时充足的供给;三是良好而满意的后续服务;四是获得重视而产生的心理满足感。

4.2.2 实施品牌战略,加强核心竞争力培养

品牌战略,顾名思义,是企业以品牌的营造、使用和维护为核心,在分析研究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基础上所制定的企业总体行动计划。品牌作为一种经济形态要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因此,品牌战略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地位的迅速上升有其深刻的社会和经营背景,品牌战略的发展历程也反映了市场经济的演变历程。品牌的内涵体现在两个最主要方面的结合:知名度+美誉度。

4.2.3 改进企业文化,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

对工程咨询公司而言,应努力构建团结合作、勤奋向上、敬业诚信、沟通顺畅、协同互补、心情愉悦的团队氛围,这也是企业文化的一种体现。由于工程咨询的行业特点要求从业人员要不断的更新自己的观念、知识。在和谐、团结、合作的团队里,员工能够更快的学习、补充、更新知识和观念。

4.2.4 加快体制建设,建立先进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加快公司体制机制改革和建立适应现代企业需要的人力资源制度。

5 结束语

本文运用战略管理的相关理论并以工程咨询公司为研究背景,在仔细分析工程咨询行业发展态势及该公司内外部环境的基础上,探讨了工程咨询公司的战略实施方案的建议措施,对于今后我国工程咨询公司发展具有一定帮助。

参考文献

1 朱春红、姜爱斌、王秋生.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与我国建设监理的比较[J].上海企业,2010(6)

2 邓朝、王小莉.中咨之路——记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发展历程[J].中国工程咨询,2009(09)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mpany Development Strategy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Xi Xiaoqi

Abstract: Consult industry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have played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this paper introduces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consulting industry-a branch of engineering consultation industry, the basic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s construction consultation industry in the analysis of the competition situation 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combined with the external factor analysis results, and put forward the strategy implementation plan suggestion measures, for our country the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mpany development has some help.

土木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浅析 第7篇

关键词:土木工程,环境,建筑,优良,发展环境,科学技术

1 土木工程概述

土木工程是指房屋、公路、铁路、桥梁、水工、港工、地下等工程的总称。土木工程对国家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影响非常明显和重要。土木工程密切关系到人类赖以生存和繁衍的四大基本要素:衣、食、住、行, 为人类提供住宅、宾馆、公寓、衣料生产贮藏基地、食品冷库、公路、机场、铁路、港口、码头、厂房、实验室等现代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必要场所空间。

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致力于社会建设、经济与技术的发展工作上, 并不断总结历史教训、吸取经验、创新思想观念、改革发展模式, 从而促进了我国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等的发展。土木工程工作人员创新地将这些融入到建筑建设中, 尤其是将机械自动化设施应用到土木工程建设中, 大大地促进了土木工程向着现代化、智能化等方向发展。

在我国, 土木工程产业一直是支持国民经济的重点产业, 它对国家建设公路、铁路、桥梁、高楼大厦等都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并在所有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之下, 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如, 至2010年, 我国高速公路总里程已经超过了7.0万千米, 铁路总路程也达到8.5万千米, 其中典型的铁路

为青藏铁路, 这是举世闻名的高原铁路, 为我国青海与西藏地区的人员输送、贸易交流发挥着桥梁的作用;我国对桥梁工程的建设与研究一直没有停止过, 并已经建成很多坚实、有效的桥梁。我国已经可以自主设计、管理并建设大型桥梁。其中, 南浦大桥等大跨度桥梁的建成, 标志着我国土木工程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随着我国城市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 急需更多的高楼大厦以满足人们的居住需要。根据2011年相关调查人员的统计, 我国目前已建成多种规格 (100m、200m、300m) 的高层建筑共计越10600栋左右, 其中上海金茂大厦应用混凝土钢结构为主要结构, 大大提高了建筑工程的质量。这栋大厦的建成也是我国土木工程巨大发展潜力的一个体现。我国土木工程的发展一直都没有停止过, 它为我国的基础建设、国家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2 土木工程要发展趋势

2.1 土木工程管理信息化

目前, 信息技术的应用已使得全球产业信息的获得非常便利, 可非常方便地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同时研讨, 掌握人类最新管理成果, 使得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密切关联的土木工程业的管理提供了前瞻性、战略性和更为科学的依据, 使建筑行业管理上一个新的水平。

2.2 发展高新技术, 实现可持续发展

土木工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 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或性能退化, 这将影响起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甚至引发严重的工程事故, 带来重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产生严重的社会影响。因此, 从建筑建成的一刻起, 就要做好健康监测、修复和加固的准备。

随着现代传感技术、计算机与通讯技术、信号分析与处理技术及结构动力分析理论的迅速发展, 人们提出了结构健康监测的概念, 给土木工程的发展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2.3 高性能建筑材料的发展应用

建筑材料与施工工艺的运用, 主要表现为混凝土及其技术的运用。由于高性能混凝土不仅具有不易离析、易密实、易长期保存的性质, 而且其韧性好、强度高、体积稳定性强, 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下保持原有的特性, 因此, 可对高性能混凝土进行大力发展, 而且对其进行发展应用时, 必须采用对环境无害、可持续发展的混凝土技术。

值得一提的是, 在对各种外加剂和胶凝材料进行研制的同时, 更应该对骨料替代、水泥替代和矿物掺料的使用进行大力研究, 着重于通过废弃材料的有效利用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以提高其耐久性的方法的研究, 如用粉煤灰中的细灰或飞灰作硬凝材料、用轧碎的混凝土代替碎石等。

3 结束语

就我国目前土木工程的发展现状而言, 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正视其问题的存在, 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 对其进行研究和探索, 以实现我国土木工程建设的新突破, 从而使其实现可持续发展, 走出一条自主创新、可持续发展的有中国特色的土木工程发展之路, 共同将我国的土木工程事业推向新的高潮!

参考文献

[1]贾颖绚, 宋宏伟.土木工程环境.

[2] (英) 斯科特 (Scott, J.S.) 土木工程.

[3]王继明主编.土木建筑工程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4]项海帆.桥梁的美学思考[J].科学杂志, 2002, (1) .

[5]《土木工程学报》.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土木工程学报编辑部.

[6]余文晖.土木工程的发展现状[J].科协论坛 (下半月) , 2009, (06) .

[7]余文晖.土木工程的发展现状[J].工程技术与产业经济.2009, (06) .

土木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初探 第8篇

1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可持续发展最初于1972年提出, 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可持续发展的提出使环境和资源得到了保护, 结合土木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就是在整个过程中包括设计、施工、选材等等要占用最少的资源, 选择最环保的材料, 用最科学的方法施工, 建最有保障的工程。

2 我国土木工程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起初基础设施落后, 科研、机械制造都非常落后, 土木工程发展也十分艰辛。在这过去的几十年里, 随着经济的发展, 我国土木发展变化相当快。如今, 我国在这方面走出了国门, 基本处于世界的前列。在世界的许多地方都有了中国建筑的身影, 无论是一条条公路还是一条条铁路或是一座大厦这都代表着中国土木的发展。在土木工程的科研上我国科研实力雄厚已经有许多大学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并且还在努力向前迈进。

3 我国土木工程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尽管我国土木工程已经取得了飞速发展, 但在这个过程中还是存在不少的问题。这对土木的健康发展以及环境和社会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3.1 规划设计中的问题

规划设计是工程施工的前提, 规划设计直接关系到未来工程的质量以及使用, 如果规划设计中出现问题往往也会损失很大[1]。但是很多工程就是不太注重规划设计, 有些楼盘开工以后很久没人管, 一些水利工程水库大坝由于规划设计不合理, 导致使用过程中出现好多的问题, 公路设计规划不合理导致有些路段交通事故频发。这些问题频频出现给国家企业带来不少损失。

3.2 质量问题

质量问题一般是施工过程中产生的, 有些是施工过程中不认真按设计要求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建筑细节达到最好效果与施工时间也有关系, 而施工过程中有时往往就忽略了这些细节, 还有使用劣质建材导致的质量问题, 例如有些建筑的地下室出现漏水, 有些公路修好还没几年就重新翻修, 更有甚者有些大楼倒塌, 桥梁倒塌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的重大损失。质量问题会带来许多消极的影响, 在翻修过程不仅浪费资源还污染环境, 对于社会也会使人们缺乏信任。

3.3 环境问题

在土木工程一些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对环境会产生很大影响, 例如在修建一条铁路或是公路会对沿线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在修建水库或是大坝过程中也会使河流中的生态环境发生变化, 同时修一座大厦时也会对市区造成空气污染和噪音污染。如何解决都是土木工程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4 结合可持续发展战略解决当前问题

可持续发展是当前世界发展的一个主要指导思路, 而土木工程的发展也一定可持续这样才能促使环境保护使资源更有效利用, 下面就结合土木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谈一谈当前我国土木工程发展过程中问题的解决方法[2]。

4.1土木工程规划设计阶段的可持续

土木工程的规划设计必定要认真专注, 不容许有任何纰漏。因此规划设计过程中设计师不能只靠理论应该实地考察, 为了设计的可持续设计师应积极进行一些绿色设计, 使工程与当地环境相适应, 保护好当地环境使建筑在施工过程中不改变当地环境, 尽可能节能减排, 同时设计的建筑也应该是绿色建筑, 使建筑在以后使用过程中发挥更多作用, 也使建筑使用过程中耗费更少的能源。总之在设计过程中结合可持续发展战略使建筑规划更加合理, 同时使建筑在使用过程中能发挥更大效益。

4.2土木工程施工阶段的可持续

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质量问题, 因此要严格监管设计师施工方也要和设计师保持密切联系掌握过程进度, 处理好施工过程中的细节, 以及技术要点, 保障建筑的质量。其次为实现土木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 在施工中选用材料是也要严格把握, 从客观的角度来说, 土木工程的建设, 需要应用大量的材料, 一旦材料出现问题, 势必会导致土木工程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此以后在选用材料时要多注, 同时我觉得也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第一, 所选用的建设材料应噶符合国家标准, 尽量是无污染的, 在挥发性和腐蚀性上可以控制的, 要保障所选材料在施工过程以及以后的使用过程中都是安全的无污染的。第二, 要保证不要偷工减料。

4.3土木工程可持续发展对于环境问题的解决

道路、铁路、水利工程的施工对于环境的影响更大一些, 当铁路或公路经过野生动物保护区时, 一条线路有可能把路的两边分隔开, 这样使得动物不能迁徙, 为了减小工程对环境影响就要解决这个问题, 曾近看到有一条铁路为解决这问题, 在路下留了通道, 以便动物通过, 还有有些为保护湿地在上面架了桥。总之在工程中遇到这些问题不能置之不理, 总有方法可以解决。

5 推进土木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措施

5.1 在工程设计上

为推进土木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 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我们对建筑、道路、桥梁的设计, 不能再按以前的思路设计了, 现在对于设计的要求不仅仅是科学合理, 而且还要加入环保, 绿色的概念。而现在我们做的还远远不够, 我们需要更多创新的设计, 去增加我们土木工程可持续发展下建筑的模板, 这样我们才可以更快更有效的推进土木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

5.2 在建筑材料上

建筑过程中对环境污染的主要来自于建筑材料, 现在那些绿色环保的建筑材料还比较少, 为满足社会需求, 应加大对土木工程材料的研究力度, 从客观上和主观卜实现材料的多元化, 为土木工程提供更多的选择, 完成可持续发展。

6 结束语

新的时期土木建筑我们一定要做好建筑的质量, 同时为了土木工程可持续发展我们也要在工程设计上多用心, 设计出更多绿色环保的建筑, 同时我们也要做好新的建筑材料的研发和生产, 这样才能保证好推进土木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正常进行, 这也会为我们国家带来巨大经济效益。

摘要:到了21世纪人们, 社会的发展面临着许多的问题, 其中比较难的就是环境和资源问题,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可持续发展战略被重视起来, 这也是实现人类社会持续可发展必须的, 我们当代人不能只顾我们的发展, 也要为以后社会的发展留下资源和环境保障。而土木工程作为与人类发展息息相关活动, 它在资源利用和对环境影响都非常大, 因此实现土木工程的可到持续发展就显得特别重要, 这也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做到的, 本文就和大家探讨一下土木工程的可持续发战略。

关键词:土木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措施

参考文献

[1]蒋继辉.当代土木工程中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J].门窗, 2014, 11:368.

战略工程论文 第9篇

在过去十年里,我国进行了西部大开发与西电东输的重要战略,给西部地区带去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使西部将自己的优势发展的淋漓尽致,不仅拓展了电力企业生存的空间,还为电力工程企业的发展制定了新的经营战略等。(1)宏观环境是电力工程企业经营战略创新的基础条件。电网是电力工程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几千伏的超高压输变电至城乡的配电网设施,由此形成一个较大的电力网络系统。并且随着近年来电力工程企业的不断发展,在电力工程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因此,电力网络建设的工程在电力工程中的投资比例持续增加,地位也越来越重要。(2)电力工程企业的行业结构分析也是我国电力工程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我国经济相对比较发达的地区对于电力工程建设的投资较大,同时送变电的电力工程的任务相对也就比较多,甚至出现超负荷的现象。电力工程完成的任务量越大获取的经济利益就越多,电力工程经营较好的话就可以获取丰厚的企业利润,而且电力工程企业经营战略的制定直接影响着电力工程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加强电力工程企业的经营战略创新十分重要。

2 经济全球化对电力工程经营战略创新的影响

2.1 对电力工程中电力设备的影响

伴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脚步,我国企业面临着内外的双重竞争压力。我国的电力工程企业中的设备行业进入市场比较早,因此,在市场的经济发展中占据一定的地位。并且,近年来随着我国关税的降低,在市场经济机制发展合力的情况下,国内的价格将会受到国际价格的严重影响,促使电力工程企业必须按比较利益的原则,充分利用国内版与国外的市场资源,来促进我国电力工程企业内部产业结构优化,从而提高电力工程企业的经济水平等。

2.2 对电力工程中发电工程企业的影响

电力工程企业中的发电工程企业在我国的市场竞争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由于电力工程的入世对发电工程企业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因此,电力工程企业中的发电工程企业面临着严重的经营问题。近年来,随着垄断市场的打破,发电工程企业面临的竞争市场日趋扩大,电价方面出现下降的现象,给发电工程企业的经营带来一定的影响,甚至可能出现两极分化的严重现象。因此,目前很多店里工程企业中的发电工程企业逐渐被淘汰。

3 电力工程企业经营战略创新的策略

3.1 促使电力工程企业由适应环境逐步转向创造环境

在当前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下,电力工程企业处于一个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市场环境不断发生变化对电力工程企业经营管理具有一定的制约性,因此,电力工程企业必须积极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或者从新创造新的发展才能够保存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电力工程工程企业的经营管理与市场环境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并且环境变化多端,企业不可能完全适应于市场的发展需求,造成企业的发展滞后。因此,为了保证电力工程企业能够进行正常发展,必须主动去利用有效的社会经营资源作用于市场环境,进行积极创造,正确的引导消费等,不仅有利于保证电力工程企业的顺利发展,还能够为电力工程企业经营创新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3.2 正确确立电力工程企业经营创新的市场目标

根据我国今年来的市场调查分析,电力工程经营战略创新策略十分必要。电力工程企业经营战略应根据多年的线路施工经验进行创新。

3.3 电力工程企业经营战略创新策略

落实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电力工程企业经营战略创新策略在市场中的竞争归根究底是电力工程企业内部人才的竞争,人才是电力工程企业进行经营管理战略创新的第一重要资源。据调查分下发现,目前我国各大电力工程企业在进行经营战略创新策略的过程中存在严重的人才缺乏现象。电力工程企业内的技术职工人员在总企业中占据的比例只有16%,由此可见,电力工程企业经营战略创新策略无法得到实现。因此,必须加强机电方面的人才培养,大力开发人力资源。

在电力工程企业经营战略创新策略过程中:(1)要重视企业内部员工的主体地位;(2)要强调企业内部的人才培养与竞争,促进电力工程企业内部的团队精神。(3)培养具有专业技术的机电职工。因此,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他们传统的思想观念,灌输具有创新性质的专业知识,努力培养电力复合型的人才,为电力工程企业更好的进行经营战略创新策略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等。

3.4 电力工程企业经营战略创新技术的策略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电力工程企业发展的生命,市场经济的发展促使电力工程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电力工程企业经营战略创新技术策略主要是通过引进国内外先进企业的技术进行创新或者通过自主的科技开发进行创新,以此来确保电力工程企业能够获得更快更好的经营和发展。另外,处于网络发达的经济时代,电力工程企业还需要有效利用计算机网络的优势,对市场信息进行及时掌握,积极推进电力技术科技的进步,并确立以创新策略为主导的电力管理体系,有利于提高电力工程企业职工的综合素质等。

3.5 电力工程企业经营战略创新精品工程的策略

随着电力工程企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电力工程企业经营战略创新策略过程中必须树立正确的、科学的企业形象。在电力工程进行中必须坚持创造精品的原则,不可敷衍了事。电力工程企业以创造出的独特性精品占据广泛的市场领地,获取电力工程企业效益最大化。

3.6 优化电力工程企业内部经营结构

电力工程企业在市场上运作必定要设计到市场、产品、产业以及资本等四个重要层次。在电力工程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这四个层次逐渐形成了电力工程企业运作的市场、产品、产业以及资本等结构,对电力工程企业内部结构进行调整。如果想要促使电力工程企业经营结构得到更好的发展,必须对其进行优化。

电力工程企业内部结构的优化主要是为了使电力工程企业能够更加充分的适应和细化市场结构,从而生产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

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工程企业经营战略创新策略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占据主要地位,因此,只有电力工程企业经营战略有所创新才能够促使企业在市场的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

摘要:目前, 面对我国日益开放的经济发展, 我国电力工程企业面临着非常激烈的市场竞争。电力工程企业想要在市场竞争中保留一席之地, 就必须加强电力工程企业的经营战略的创新。本文主要对电力工程企业的的经营战略创新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电力工程,经营管理,战略创新,企业制度,分析

参考文献

[1]陈宏志.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变迁及其发展趋势[J].求索, 2005 (8) .

[2]张学文, 周浩明.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新发展与新趋势[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 (4) .

[3]孟鹰, 余来文.企业战略:基于动态战略能力的观点[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0.

战略工程论文 第10篇

关键词:粮食战略,河南核心区,建设模式

一、中国土地资源和粮食供给状况

我国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剧, 耕地总量的增加是困难的,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还会减少。国土资源部发布的2004年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显示, 2004年全国耕地净减少80万公顷 (合1 200万亩) 。从往年土地变耕调查结构来看, 全国耕地面积由1996年10月底的13 006.67万公顷 (19.5亿亩) , 减少为2004年10月的12 244.43万公顷 (18.4亿亩) , 耕地减少了760万公顷 (1.1亿亩) ;人均耕地由0.106公顷 (1.6亩) , 降为0.094公顷 (1.4亩) 。耕地面积的减少直接造成粮食供应不足。2004年, 全国耕地面积12 244.43万公顷 (合18.4亿亩) , 当年粮食种植面积10 161万公顷, 占耕地面积的82.6%, 粮食产量4 694.7亿公斤, 平均亩产309公斤。其中, 我国13个粮食主产区, 耕地面积占全国的65%, 粮食产量占70%以上, 商品粮占80%以上, 粮食平均亩产超过330公斤。根据国家统计局2010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8年末我国总人口为13.28亿人, 按人均消费粮食400公斤 (每年) 的标准计算, 我国2008年的粮食需求为5 312亿公斤, 而2008年粮食产量5 287亿公斤, 实际缺口25亿公斤。据预测, 到2020年, 我国人口将达到14亿人, 若按人均400公斤 (每年) 的粮食需求, 则年需求粮食5 600亿公斤。按粮食单产不变 (2004年平均亩产309公斤) , 则需要粮食种植面积12 120万公顷 (18.2亿亩) , 相当于目前的所有耕地面积,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2004年粮食种植面积15.2亿亩) 。

在耕地面积减少的同时, 我国耕地质量也在不断的下降, 优质高产农田在减少, 劣质低产农田在增长。据国家土地管理局的资料反映, 中国位于城镇郊区和村镇周围的耕地减少五分之二左右, 有些地方甚至超过五分之三, 这些区位的耕地通常都属于优质高产田。此外, 交通、水利建设和工矿用地也大多集中在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的平原地带, 多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较高、农业比较发达的省份, 丧失的多为优质高产田。与此相反, 新增长的耕地一般都分布在边远省份和丘陵山区, 从区位看, 主要集中在降雨稀少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和丘陵山区, 大多是制约因素较多的劣质低产田。2004年, 各项建设占用的耕地中有灌溉设施的占72%, 补充耕地中有灌溉设施的占34%;建设占用的耕地多是居民点周围的优质高产农田, 补充的耕地多来自未利用的荒地开发。

二、河南粮食生产与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状况

2008年, 全省生产总值达到18 407.78亿元, 增长12.1%;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7305.39亿元, 实现利润2 150亿元, 分别增长19.8%和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 400亿元, 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 662.55亿元, 增长23.2%;出口总额107.14亿美元, 增长27.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 009.1亿元。三农工作取得新成效。落实16项惠农补贴100.5亿元, 比上年增加45.8亿元。编制了国家粮食战略工程河南核心区建设规划, 实施了一批大型商品粮基地和优质粮食产业工程, 改造中低产田186万亩, 新增有效灌溉面积80万亩。2008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 074亿斤, 增产25亿斤, 2009年为1 077.8亿斤, 连续六年创历史新高。

围绕构建以“郑汴新区”为核心增长极、以郑汴一体化区域为核心层、以中原城市群其他7市为紧密层、以周边9个省辖市为辐射层的“一极两圈三层”的现代城镇体系, 促进人口和产业集聚, 进一步拉动内需, 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动力。强力推进“郑汴新区”建设, 创新管理体制, 形成发展合力;按照复合城市理念, 统筹编制“大郑东新区”和“汴西新区”总体规划, 制定产业集聚区和基础设施专项详细规划;把涉及“大郑东新区”的石武客运专线等5个铁路工程、京港澳高速郑漯段拓宽改造等4个公路工程、郑州国家干线公路物流港等2个物流工程、海马 (郑州) 15万辆轿车等3个战略支撑产业、郑州机场7个改扩建工程等项目, 作为重中之重加快推进。以城际轨道交通和高速公路为纽带, 加快构建以郑州为中心的“半小时交通圈”和“一小时交通圈”。全面启动中原城市群城乡统筹改革发展试验区建设, 积极推进交通一体、产业链接与互补, 逐步实现现有九市与周边9个省辖市发展融合。把产业集聚区作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和自主创新体系的重要载体, 在抓好产业集聚区规划编制的基础上, 引导产业集聚区根据比较优势, 科学确定产业定位, 加快集聚区内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积极吸引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功能定位的重大产业项目落地, 提升对城市产业、人口、环境的承载能力。

三、河南核心区建设模式

城市化是以工业化为基础, 没有工业支撑的城市化只能是过度城市化, 而城市化严重滞后的工业化也只能是过度工业化。如何实现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 在世界近百年的发展过程中, 不少国家和地区结合本国和地区实际做了很多有价值的探索, 也不乏成功的例子, 如欧美发达国家、亚洲新加坡、日本等等。但是, 目前我们面临的不仅是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问题, 还有国家粮食安全问题 (即农业现代化问题) 。如何实现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条件下, 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当前, 发生在中原大地的传统农区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复合型城市区模式, 破解了城乡发展不平衡难题, 探寻出了一条不牺牲农业的条件下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 (城镇化) 的新路子。河南在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建设同时, 保持粮食年产量1 000亿斤以上 (逐年增长) 。因此, 很有必要对复合型城市发展模式进行研究。

复合型城市区模式: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城乡统筹和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为目标, 不同于过度工业化也不同于过度城市化的新兴城市发展模式。具体来说, 以产业集聚区为依托, 在充分考虑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制定城市区总体发展规划:建设生态、易居、产城融合的田园城市, 项目向园区集中 (工业化) , 农民向社区集中 (城市化) , 土地向规模集中 (农业现代化) ;实现城乡规划一体化、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城乡就业市场一体化、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

结合国家功能区发展战略, 在省级统筹基础上, 地市 (联合) 实施复合型城市发展模式。

(一) 坚持规划先行原则

规划方案体现了中原大地复合型新城区的共同特点: (1) “三化”协调发展。产业向园区集中, 实现工业化;农民向社区集中, 实现城市 (城镇) 化;土地向规模集中, 实现农业现代化。 (2) 田园城市。园在城中、城在园中, 林在城中、城在林中, 水在城中、城在水中的田园生态城市, 实现用田园控制城市用地无限扩张的城乡和谐共生的城乡统筹理念, 避免了传统城市那种摊大饼式的无序发展模式。 (3) 功能复合。即对生产功能、人居功能和服务功能进行统筹安排, 形成一、二、三产业的循环发展, 使城市、近郊、社区、农田、湿地、河流、湖泊、森林等不同类型的生态单元既空间独立, 又紧密联系, 形成复合的生态结构。打破单一土地利用模式, 在城市建成区之中穿插一些生态农业示范区, 实现土地混合使用, 防止分区之间功能割裂, 减少交通能耗。打破行政区划及城乡界限, 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新型管理体制, 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二) 产业支撑是复合型城市区建设的核心

以区位优势和工业发展水平及工业基础条件为依据, 依托产业聚集区, 合理科学规划复合型城市区内教育、科技、医疗、卫生、商业等生产性和生活性的服务业。良好的区位优势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便利, 良好的工业发展基础条件为承接当前的产业转移提供了强大的吸引力, 从而使复合型城市区内“三化”协调发展前景和商机又为融资提供了坚实基础。因此, 复合型城市区发展模式是良性循环, 扎实推进, 而不是跑马圈地, 遍地开花。通过产业聚集吸纳就业, 聚集人气, 以就业推进城镇化;又以城镇化来推进工业化和土地规模化, 实现农业现代化。最终使复合型城市区内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既克服我国东部地区工业化过程中的城市化滞后问题, 又避免出现拉美现象———“城市病”。

(三) 政府主导

规划一经确定, 必须严格执行, 坚持政府推动, 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复合型城市区是实现我国社会由几千年来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有效模式, 堪称千年巨变。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对我国改革具有启示作用, 我们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制度变迁中的积极作用。由于政府主导的制度变迁是成本最低的创新形式, 同时政府为个人和团体创新提供了外在制度环境的支持或约束。因此, 政府在制度变迁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从我国农村改革过程来看, 尽管包产到户的责任制形式由安徽的小岗生产队所首创, 但其后来的推广却离不开政府的作用。复合型城市区建设从开始规划到付诸实施都是由政府主导, 因此, 政府推动是复合型城市区建设的关键。

总之, 当前发生在中原大地的以“规划先行、政府推动、产业支撑、群众满意”为根本, 统筹“工业化、城市化 (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复合型城市区发展模式, 是党的科学发展观的全面体现。 (1) “规划先行”。就是坚持科学发展的具体体现。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出发, 结合本地实际, 科学制定 (专家论证) 总体发展规划, 而不是向过去那种靠拍脑袋、凭长官意志做出决断。 (2) “政府推动”。复合型城市区发展模式使我国社会由传统农耕文明转变为工业文明的千年巨变成为现实。在这重大制度变迁过程中, 只有政府推动才是变迁成本最小化 (诺斯制度变迁理论) 。因此, 坚持政府推动正是体现了科学发展。 (3) “产业支撑”。

产业支撑是复合型城市区建设的核心, 没有产业支撑的城市区最终是跑马圈地, 结局只能是发展中国家的第二个“巴西”。产业基础也是选择复合型城市区的先决条件, 体现了党的实事求是工作作风。 (4) “群众满意”。复合型城市区建设过程中, 凡是涉及群众利益的, 都要有群众代表全程参与, 直到群众满意为止。因此, 坚持群众满意原则, 正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吴季松.科学发展与中国循环经济战略[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6.

[2]达捷.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 2007, (2) .

[3]赵保佑.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与科学评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

[4]耿明斋, 等.许昌推进区发展调研报告[R].2009, 12.

战略工程论文 第11篇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地勘、水文单位经济体制的不断转换以及世界经济的不断融合,在国家“走出去”战略的推动下,我国相关企业从事开展国际水井工程承包业务。但不少企业是“无功而返”甚至“血本无归”。目前仍有不少单位挣扎在亏损的边缘,处于“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对海外市场缺乏了解、缺乏战略规划和科学的海外项目管理制度、技术工艺手段较为传统和同质化程度太高等等都是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

因此,摆在所有开展国际水井工程承包单位面前的首要任务,就是在整体的技术创新和降低作业成本上,从而实现低成本与技术创新的良性互动。

二、定义

1、关于企业经营战略

战略管理(Strategic management)一词最初由美国学者安索夫(Ansoff)在其1976年所著《从战略计划走向战略管理》一书中提出,其定义为:企业的高层领导为了保证企业持续经营和不断发展。根据对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分析,对企业的全部生产经营活动所进行的根本性和长远性的谋划和指导,可简单划分为基本经营发展战略、竞争战略和职能支持战略三个层次,这些战略构成企业基本战略体系。典型的战略管理过程包含:企业环境分析、确立目标与战略规划、战略实施与控制、战略业绩计量与评价等阶段。

2、关于成本领先

成本领先战略是所有战略中最为明确的一种。在这种战略指导下,企业的目标是要成为其本行业中的低成本生产(服务)厂商,即在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功能、质量差别不大的条件下,努力降低成本来取得竞争优势。企业通过创造和维持全面的成本领先地位,将价格控制在行业平均或接近平均的水平,就能获取优于平均水平的经营业绩:与对手相当或相对较低的价位上,成本领先者的低成本优势将转化为高收益。该战略的逻辑要求企业就是成本领先者,而不是成为竞争这一地位的几个企业之一,所以,成本领先是一种格外强调先发制人策略的一种战略。成本领先战略可通过大规模生产,学习曲线效应,严格的成本控制来实现,同时企业必须发现和开发所有成本优势资源。

3、关于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由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包括:引进一种新的产品或提供一种产品的新质量、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的市场、获得一种原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给来源、实行一种新的组织形式等形式。

三、国际水井工程承包

国际水井工程承包是我国境内承包人以自有资金、技术、设备、管理等,为境外工程发包人实施供水井项目建设与服务,并按合同条件收取费用的一种国际合作方式。

一个较为完整的水井工程基本程序包括水源地勘查、井位确定与准备、凿井工程、下水泵以及供水设施建设等环节。其中凿井工程为关键环节,也就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从事国际水井工程承包应当作为企业的重要发展战略之一,即企业从长远的发展规划出发,为扩大发展空间,有意识地让自己在国际市场中适应国际工程承包管理,增强企业竞争能力。只有作为企业发展的战略选择,才能按照战略制定的要求广泛开展调查与分析,杜绝盲目的行为;同时也才能够做到努力控制风险,并事先已经考虑到了所能承担的最大风险。

我国开展国际水井工程承包主要服务对象为干旱缺水的非洲不发达国家和地区以及石油储量丰富但水资源匮乏的中东国家以及亚洲其他一些国家。相比较于其它的国际竞争对手,我们国家的水井施工单位有以下一些特点:在技术上,钻井技术历史悠久,水文地质理论以及找水的方法和设备发展很快,某些技术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世界先进水平,但一些专业用水井钻孔设备与世界先进水平仍有差距,最新的技术产业应用程度较低;在人才方面,水文地质专家和技术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经验丰富,产业工人较多,但业内能够达到完全熟悉和掌握世界工程承包市场规则的人才相对匮乏;资金上具备了走出去的资本实力,但就个体资本实力而言劣于国际竞争对手;管理水平方面,我国地勘以及相关单位的管理水平正在逐年提高,但经营理念以及管理手段依然薄弱;我国信息的来源已与世界同步,但信息处理能力和分析手段还略显不足。

国际水井工程承包在给我国水井施工单位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风险,主要表现在:市场方面,缺水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难题,市场需求呈现上升趋势,但工程所在国市场化程度都较低,市场信誉度较差;政治上,总体格局是和平与发展,但由于种种原因还有一些国家和地区还存在重大的动荡和不安定因素;经济方面,世界经济总体向前发展,但发展不均衡,一些贫穷落后的国家和地区经济实力相当有限。这些因素的存在都要求我们在进行工程承包中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四、企业战略选择

根据以上分析,我国企业参与国际水井市场竞争,基本呈现如下的特点:

第一、行业内企业规模小,技术完全雷同,竞争的仍然停留在过渡的降低价格层次上;

第二、由于单个企业规模小,形不成采购的价格优势;

第三、国际水井市场购买的决策者往往是政府,竞争有时可能不完全是市场行为;

第四、该行业进入壁垒非常低,但是,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短期内不会出现替代品。

针对以上这些特点,我国具有一定规模和技术实力的水井施工队伍,应当全面实施国际化的海外市场承包战略;为确保战略目标的实现。采用以“总成本领先”的竞争战略;实施以“技术创新”为主的职能体系战略。

1、总成本领先战略的实施要点

实施总成本领先战略,必须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需求为目标和导向,在此基础上全面降低企业的各项费用和生产成本。做到同样的地层和出水量成本最低,同样的成本出水量最大。

1)实施低成本战略,必须全面满足客户需求

2)实施低成本战略,必须提高全员的节约意识

3)实施低成本战略,必须体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2、技术创新战略实施要点

技术创新的目的在于形成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特别是对于技术水平基本同质化水井施工行业,如果能够形成企业特殊的技术能力,超出客户预期满足其需求,并有可能形成一定的专有技术壁垒使竞争对手难以匹敌。从而使企业始终保持有利的竞争地位,确保企业实现战略目标。

水井施工企业应当改变传统的观念与习惯,有意识培养自己成为行业技术创新的主体。成立专门的技术创新管理组织和研究机构,不仅重视管理及营销人才,更应当提高科研人员待遇,建立相应的创新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

3、技术创新和低成本实现良性互动

企业低成本战略目的就是利用成本优势战胜竞争对手,不断扩大市场份额。同时由于较低的成本,相对增加企业效益。但是,要想实现总成本领先,仅仅依靠加强管理控制成本是不够的。特别是钻井施工钻进效率对成本的影响非常大。因此,只有依靠技术创新创造企业独特的钻进效率优势。同时,由于企业经营效益的提高,有更大资金投入技术创新。从而形成了技术创新和成本领先的良性互动。

结论与建议

钻井工程属于传统的行业门类,而且进入壁垒相当低,一家一户就可以成立钻井施工队伍,这些因素造成我国目前钻井行业(特别是浅井)竞争异常激烈且不规范。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发展和气候变暖等原因,世界对水井的需求量必然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所以,应当倡导我国水井企业勇于走出国门开展海外水井工程承包业务,并且作为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发展战略之一。

通过分析,建议中国水井施工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采取的重点竞争战略应当是“总成本领先战略”。成本领先战略不是简单的以低价竞争,而是在技术创新战略保证下,创造企业独特的竞争优势,利用技术优势最大限度的满足客户需求,达到客户最大程度的满意,从而实现技术优势、成本领先、客户满意、企业市场份额扩大和效益提高的良性互动。

实施战略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只是提出了一些浅显的想法。要想真正实施企业的战略构想,必须详细开展市场调研以及分析工作,选准适合企业自身条件的战略切入点,制定和采取科学、详细的战略实施步骤。

参考文献:

[1]刘翼生等著编,《企业经营管理战略》,清华大学出版社

[2]波特(Miehael E,Porter),《竞争战略》《竞争优势》

战略工程论文 第12篇

关键词:价值工程,成本领先战略,途径

价值工程自提出以来,广泛应用于产品设计、产品制造、工作(工序)流程、产品、部门、技术等的功能和成本分析。但主要停留在对产品的功能成本分析上,很少用于流程、部门等方面的分析,这不利于企业制定与实施成本领先战略。成本领先战略是在对企业产品形成的全过程,包括部门、流程、产品等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用户需要,保留产品基本功能,并通过系统化的途径控制成本驱动因素,降低企业成本,建立成本优势的战略。在竞争中,企业必须找到实现产品必要功能的独特的成本降低途径,才能建立持续的成本优势,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 价值工程对企业成本领先战略制定与实施的作用

1.1 为企业进行经营单位决策提供依据和正确选择价值工程分析的对象

企业建立竞争优势时需要以战略经营单位(SBU)为出发点,因此在制定与实施成本领先战略时首先必须确定企业在未来战略周期内应当从事的经营业务。价值工程对于企业经营业务的取舍和价值分析对象的确定具有重要作用。通过价值分析,计算经营单位的价值系数,明确企业各个经营单位的相对价值大小,从而进行经营单位的正确决策和价值工程分析对象的选择。价值系数可以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产出价值(收益)/投入代价(成本)=价值系数

价值系数大于1或小于1的情况居多,等于1的情况一般比较少。对于价值系数小于1的产品,应该停产或减产。对于价值系数大于1的产品应进行扩张。无论企业有多少产品,都应进行价值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价值调整和价值创新。

1.2 帮助企业明确把握产品的必要功能,以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

通过运用价值工程对企业产品的功能分析,企业可以明确界定需要继续经营的产品的必要功能。一方面,避免产品功能过多过高而得不到用户认同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成本费用,节约企业资源;另一方面,减少用户由于功能多余而带来的获得产品和使用产品的代价,实现产品价廉物美,更加符合用户需求。

1.3 厘清企业产品形成过程中的成本构成,明确成本驱动因素

通过价值工程对企业产品成本形成过程的分析,可以帮助企业弄清楚企业产品设计、制造、使用和处置的全部成本构成。使用和处置成本的影响因素可以帮助企业改进产品设计,更好地降低用户的使用和处置代价。产品制造成本包括与产品生产有关或无关的全部成本项目和成本状况等,明确企业各项成本发生的部门和环节,从而准确把握各部门、各环节和各个成本项目成本发生的影响因素。

1.4 帮助企业找到有效的成本降低途径,建立成本优势

通过实现产品必要功能的全生命周期的成本分析,企业可以完全掌握企业产品设计、制造、使用及处置过程的各种成本推动力,并在此基础上识别关键成本驱动因素,便于严格控制,找出多种成本降低的途径和方法,从而建立企业的成本领先优势。

2 基于价值工程的企业成本分析过程

要建立企业持续的成本领先优势,成本分析是关键。在保证企业产品必要功能的前提下,企业成本分析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2.1 确定价值工程对象,收集情报资料

在进行价值工程的成本分析时,企业应首先根据用户的要求确定其产品和服务的必要功能,并进一步确定与产品相关的必要部门、流程、技术、设计、原材料等,作为价值工程分析的对象。其次是收集相关的情报资料作为分析依据,包括用户需求、竞争情报、企业相关资料等。

2.2 区分价值工程对象的成本类别

(1)分清有效成本与无效成本

在价值工程方法下,企业应分清有效成本与无效成本。有效成本是指能够吸引顾客,与顾客价值有关,对企业价值的增值和利润的取得具有正面效能的成本支出。无效成本是指不能吸引顾客的,与顾客价值无关,对企业价值的增值和利润的取得没有效用的成本投入。对企业来说,只有有效成本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成本。无效成本是投资决策人有意无意地支付的对企业的成长和赢利能力的提高毫无用处的成本。

(2)分清设计成本、制造成本与期间费用

价值工程中的成本是产品在设计、制造、使用和处置过程中所发生的全部成本。其中主要由企业控制的是产品制造过程中全部费用。在完全剔除无效成本后,有效成本包括了产品的设计成本、制造成本和期间费用。

2.3 分析成本驱动因素

(1)无效成本驱动因素分析

企业应保证一切事情都应围绕顾客而做,一切资源利用活动和费用都应与顾客价值形成和实现有关。因此,企业无效成本驱动因素主要包括:一切闲置和多余资源以及无用的活动所带来的资金占用、费用等。如过大的办公面积;过度的装潢;豪华的办公设施;与用户无关的设施租金、绿化费用;印刷过多或有缺陷的宣传资料等。

(2)有效成本驱动因素分析

企业的有效成本驱动因素主要包括:规模、经验、生产能力利用、价值活动的内外衔接、范围经济、关键资源的一体化与反一体化、先发与后发时机、地理位置、公司战略及营运决策、政府等因素。企业可以利用度量价值活动效益的各种指标并与竞争对手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探索价值活动中成本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其演变。

2.4 确定关键成本驱动因素

有效成本驱动因素,常常在相互作用中决定一项价值活动的成本。这种相互作用表现为相互加强或相互减弱。消除成本驱动因素的负面影响,加强其正面影响,能提高企业的相对成本地位。因而辨识成本驱动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区分其重要程度,并将这种深刻理解转化为战略决策能力,成为获得持久成本优势的重要途径。成本驱动因素的两两比较是确定关键成本驱动因素的重要途径。

2.5 成本驱动因素的归口分析

正确的成本驱动因素的归口管理是进行有效成本控制的基础。首先要确定价值创造流程,并把经营成本和资产分配到各种价值活动中去。然后把价值链上的价值活动分解为单独的价值活动。在确认并正确分解价值链后,再把成本驱动因素归口到相关的管理部门以加强控制。在进行成本分摊前,应对传统会计中的成本项目进行调整,以便使成本与价值活动相吻合,而不是与会计分类相吻合。

此外,企业还应弄清竞争对手价值链和成本状况,了解和分析竞争对手的价值链及其成本和资产的分摊方式。把握竞争对手的总体成本及构成状况,是企业成本领先战略目标确定和成本降低途径选择的基础。

3 基于价值工程分析结果成本领先战略目标的制定与分解

3.1 成本领先战略目标的制定

3.1.1 把握企业与竞争对手的成本状况

在实现企业产品必要功能的前提下,统计分析企业目前成本状况是制定成本领先战略目标的基础。企业在对各种产品进行价值系数计算和分析的基础上,找准成本控制的具体对象和重点,并进一步确定各产品成本发生的各个项目构成及水平,全面掌握企业各种产品的成本状况。另外,企业应根据公开的资料、数据进行分析,或通过对手的客户、供应商和分销渠道成员、过去的员工等,或运用反求工程来判断对手价值活动的成本,进而确定企业的相对成本地位。

3.1.2 确定必要功能的最低成本

企业根据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用户需求的发展变化趋势,准确确定企业产品的必要功能,并在此基础上测算实现产品必要功能的最低成本。

3.1.3 国际国内企业普遍使用的成本降低标准

根据国际国内企业成本降低的经验分析,目前通行的企业成本降低标准一般是在12%~20%左右,是企业成本降低目标的参考标准。

3.1.4 确定本企业成本降低量化目标

根据成本领先战略的要求,企业的成本降低量化目标必须达到以下要求:降低后的企业总成本比主要竞争对手甚至比所有的竞争对手要低;必须实现企业产品的必要功能;基本消除无效成本;有效成本降低的目标对于企业来说符合实际;成本降低途径多元化;每个部门、每个环节和每个成员都对企业的成本降低负有责任。

3.2 成本领先战略目标的分解

企业成本降低目标确定后,应按一定的原则和方法进行分解,落实到相关的部门和人员以便于实施。

3.2.1 分清楚轻重缓急

企业的成本降低目标的分解要有轻重缓急,按照重要和紧急的得分之和的大小来确定成本节约的对象,从10分以下的地方开始节约,如果达不到要求,才轮到得分较高的地方,不能搞一刀切,预算分配和成本节约应有一个优先顺序和数额大小,如图1所示。

3.2.2 非平均分配

企业成本降低目标的分解要视情况而定,不能平均分配到每个产品、每个部门和每个员工头上。首先制定企业总的成本节约计划,如15%;然后将其分解落实到各个部门,形成每个部门和环节的成本节约计划,如5%~20%不等;再由部门分解落实到各个项目、作业、单元,形成作业单元的成本缩小百分比(5%~20%不等);最后由作业单元分解落实到每个员工,形成员工的成本节约计划。各部门和层次的成本节约汇集支撑整个企业的总体成本节约。

3.2.3 全员负责

企业的成本降低是每个产品、每个部门、每个员工的事情,必须全员参与,密切协作才能达成成本降低目标。因此,在进行成本目标的分解时,要分解落实到每个员工,相互配合、相互支持,而不能相互推诿,不担责任。

4 基于价值工程的成本领先战略成本降低途径

4.1 网点裁撤与部门重组

企业应视情况对销售点、服务点和营业点等进行合理调整。裁撤原材料、零部件补给线太长,不好监管的网点,以及价值不大、无竞争优势、效益不好的网点;置换合并距离太近、市场重叠的网点。管理的真谛在于简化。合并功能区模糊、性质相近、便于统一指挥的部门,重组流程效率不高、耽误流程和客户链接的部门,降低部门位阶,缩小规模,控制人力成本。合并和重组要有意识地整合成模块化管理。

4.2 价值流程再造

价值流程再造实质就是重构价值链,能提供从根本上改变企业成本构成,甚至可以建立全新的产业成本标准;也能使各种成本驱动因素向有利于企业的方面转化。价值链重构的着眼点包括采用不同的生产工艺、不同的自动化和电子化程度,新的销售渠道或销售方式,新型原材料,生产或销售地的迁移,一体化变化,新的广告媒体,新的产品设计等。

4.3 综合、协调控制企业的成本驱动因素

加强对成本驱动因素的综合控制降低成本,如综合利用规模经济、经验效应和范围经济降低成本;上下游厂家沟通,打通供应链,加强与上下游厂商的无缝衔接;提升企业决策能力,降低沉没成本等。成本驱动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说明企业应对成本因素进行优化处理。如企业必须在地理位置、规模经济、运输成本和工资成本等多种因素之间权衡取舍以达到最优化。

4.4 实施成本重整计划

(1)消除无效成本。从与客户无关的间接成本开始削减,如冗余的企业顾问、无利用价值的独立董事,无效的广告、招牌和印刷品,多余的非生产设施,无益的促销和差旅,采用统一薪俸,清除繁多的津贴和补助。

(2)人才和设备租赁。向人才出租公司借聘职业经理人,向同业借聘多余的人力,向学院机构借聘研发人员,向下游大厂和大客户要求支援干部等。向设备租赁公司租用昂贵且不常用的设备;以生产合作社的方式,同业彼此租借设备;向研究院(所)、政府单位借用仪器和工具,在下游大厂和大客户做二次加工等。

(3)同行置换。同行置换是企业之间所进行的资源互换。通过同行置换能提高资源的利用效果,减少人力成本、时间成本和精力成本,每个企业可以专注于产品的生产或销售,以创造更大的效益。同行置换包括供应物资置换,营运据点或城区置换,客户或合作对象置换,生产线、产品组合置换,设备器具置换等。

(4)产品线调整。企业应对产品线宽度、深度和关联度进行调整。分析效益、设备和仓储等因素,修窄产品线;考虑装备、维修和市场等因素,缩短产品线深度;研究技术、资源和竞争等因素,加强产品线间的关联度。

(5)零组件替代、减少或外部加工。在不违反产品安全系数和最低品质保证的前提下,进行零组件替代。如改用成本较低的原材料,改用价格较低的零组件,改用距离较近的供应商,改用账期较长的加工厂。在不影响产品主要功能和正常运转的前提下,减少产品的零组件。如剔除装饰用零组件,去掉多余的备用零组件(安全系数过大),减少非功能性的零组件,琐碎零组件模块化。在企业主导产品开发与设计的前提下,实行外包加工。但要注意如下重要事项:产品总集成的工作,卫星工厂的质检和排程,流程控制,技术指导,定期的培训和沟通,材料规格、工作方法和批量计算的监督。否则,企业的成本将不降反升。

(6)节约采购成本。与上游厂商签订长期合作(不涨价)协议;有降价趋势的原料零件,一年要分期供货并分期议价;重新做账期约定(必要时提高采购数量)、现金折扣(2%~5%)、同业联合(集体)采购、以量制价且分期付款交货、集中采购等。

(7)削减赘肉。从发展较好、花钱最多的业务和部门开始节约成本。

4.5 建设节约型企业文化

节约型企业文化对于成本领先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具有重要作用,企业领导者应在企业中大力推行效率观念、节约观念等,并将这些观念融入每个部门、每个员工的思想和行为中,根深蒂固于企业之中,为成本领先战略奠定良好的思想和观念基础。

上述措施是企业成本降低的参考路径,不可能面面俱到。在企业具体制定成本领先战略时,要对企业的各个价值对象(部门、流程、技术、产品等)进行具体细致的价值工程分析,搞清楚价值对象的必要功能和具体的成本状况,只有这样,才能找出适合企业实际的成本降低方法,才能形成独具特色的不易模仿和学习的成本控制模式,并在实施中全方位、多途径地控制企业在产品设计、生产制造等流程中成本驱动因素,从而确立企业的成本领导地位,增强其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陈小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2]李慧,王春华.基于价值链分析的成本控制策略[J].财经界,2006(9).

[3]赵文力.从价值链分析理论看我国的成本管理[J].商业研究,2005(22).

[4]赵灵章,刘长利.基于价值链的成本控制及降低成本的途径[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9).

上一篇:EDA开放式实验模式下一篇:信用的脆弱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