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旅游跨文化

2024-07-20

国内外旅游跨文化(精选12篇)

国内外旅游跨文化 第1篇

关键词:跨文化研究,旅游研究,综述

中国是一个旅游大国, 目前正处于旅游业迅猛发展的阶段, 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的游客人数均不断增长。文化上的差异使得中国人的传统理念和行为方式与其他国家的居民有很大的差异。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国, 中国的旅游吸引物绝大多数是属于文化类的。这就决定了文化因素在中国当代旅游活动及旅游研究中的重要性, 也为旅游在文化领域的研究提出了许多重要课题和研究方向。鉴于旅游的跨学科性和文化这一概念的复杂性, 旅游在文化领域的研究也是相当宽泛而复杂的。本文旨在对东西方学界与文化相关的旅游研究进行梳理, 以期对旅游跨文化进一步的研究打下理论基石。

一、西方旅游跨文化研究

西方的旅游研究大多都是以社会学和人类学的视角来进行的, 注重以人为本, 因此与旅游者相关的心理和行为方面的研究就成为西方旅游研究中的热点问题, 在国外旅游研究文献中占有很大的份额。上世纪90年代西方研究者就已经开始关注文化因素对旅游者心理和行为的影响了。Kim (1998) 认为, 跨文化研究之所以得到学界的重视, 一方面是因为社会内部和社会之间的文化和种族多样性得到认同;另一方面, 社会科学领域内出现了更广泛的哲学和方法论的趋向, 如后现代主义、现象学等。但他同时也指出, 旅游跨文化研究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在个人旅游行为和决策方面, Abraham Pizam等 (1999) 提出, 人们的旅游决策在受到心理需求和欲望的影响之外, 也会受到个人之外其他因素的影响, 会受到他人的影响。他们建立的模型将影响旅游者决策的社会因素划分为4个主要范畴:角色及家庭影响 (Role and Family Influence) 、参照人群 (Reference Groups) 、社会阶层 (Social Classes) 、以及文化与亚文化 (Culture and Subculture) 。但这一模型忽略了其他模型中非常重要的一些外部刺激因素。Mathieson and Wall (1982) 提出的行为模型里, 将决策制定的过程分为5个主要阶段:即感到有旅游的需求和欲望、信息搜集和评估、旅游决策、旅游准备和旅游体验、旅游满意度评价。这一模型以及其他模型, 在旅行特点中似乎都忽略了“休假类型 (type of holiday) ”。尽管有局限性, 该模型的设计足以显示旅游的影响就是旅游者决策的结果, 并认识到了旅游的影响是动态的, 随目的地特点、旅行特点及旅游者个性及行为特点的改变而改变。

国外学者还采用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途径对跨文化旅游进行了研究,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梁雪松等, 2006) 。研究者试图通过直接法来验证旅游者行为存在差异的结果。Sheldon和Fox (1988) 则认为:与美国和加拿大游客相比, 日本游客在目的地的选择上受食品服务的影响更大一些。而间接法则是从目的地居民和旅游服务者———从业者对各国旅游者的看法上来了解文化差异。一些研究结果显示, 墨西哥人对美国人的总体印象是“美国人的典型特征是小心、算计、目的性强且花钱谨慎”。瑞典游客给人的印象是吝啬, 法国和意大利游客则被评价为很刻薄。而国外对于中国游客的印象多是“随身携带大笔美金, 对名牌产品特别偏爱”, 等等。

目前, 西方关于旅游者行为的研究已经出现了专题化的倾向。研究者们对旅游动机和游客满意度较为关注, 因此在这两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也较多。但从跨文化研究的角度来看, 关于旅游动机跨文化的研究成果相对较为丰富。这些研究往往会在理论的基础上设计测量量表, 一般使用T检验、方差分析技术等多种方法对来自不同国家旅游者各种情境下的旅游动机作比较分析和研究。

总体来说, 西方在旅游跨文化领域的研究相对也比较缺乏。随着国际旅游的不断发展和不同文化日益频繁的接触几率, 这方面的研究已经体现出其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也将会成为学术界普遍关注的研究方向。

二、中国旅游跨文化研究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推动旅游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逐渐走向成熟。随着国内旅游业的迅猛发展, 在入境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居民之间日益频繁的交流和互动过程中, 会产生许多文化上的冲突和碰撞。在2000-2009年间《旅游学刊》上的1526篇研究文献中, 已经呈现出研究关注的重心从经济效益向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转向的趋势。目前国内关于旅游者行为的研究相对还比较缺乏, 研究深度不够, 也没有取得什么理论上的突破。关于生态旅游、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旅游形象、文化旅游等问题的研究虽仍十分有限, 但正在不断深入发展之中。在《旅游学刊》这10年的文献中模糊搜索与“文化”相关的文献, 有效结果 (除新闻会议通知之外的学术研究文献) 共有196篇, 占文献总量的12.84%。其中以关于文化资源和遗产的开发保护研究居多, 据笔者粗略的统计共有25篇, 此外还有文化旅游 (5篇) 、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方面的影响 (5篇) 、跨文化比较研究 (3篇) 、旅游文化 (3篇) 、游客满意度 (3篇) 等。

(一) 旅游跨文化比较方法研究

国内对旅游的跨文化比较研究到目前为止还十分有限, 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2000-2009年的全部期刊当中, 关于跨文化旅游研究的文献仅有309篇, 且研究重点在旅游翻译及方法 (65篇) 以上;核心期刊上的相关文献共有73篇, 其中关于旅游翻译的文献也占到8篇, 其次为跨文化意识 (6篇) , 跨文化交际 (6篇) , 以及跨文化差异、比较分析、旅游影响、旅游行为、旅游态度等;我国旅游学术界权威核心期刊《旅游学刊》上的相关文献仅为9篇, 主要研究重点是旅游态度、跨文化和旅游行为。关于比较方法的研究几乎为零。到了2010年, 这方面的研究也仅有王健的“跨文化比较———旅游研究的共性思维”, 提出了跨文化比较研究应当作为整个旅游研究的共性思维, 总结了跨文化比较研究的重要意义, 但并没有就具体的研究方法进行探讨。特别值得一提的就是张宏梅等 (2009) 的“跨文化旅游态度和行为研究:技术、方法和启示”, 文中主要介绍了跨文化旅游的研究方法, 指出跨文化比较研究与同一文化背景下的比较研究相比, 存在语言、概念等值性、量表等值性、测量地点和时间的一致性等问题, 对在今后的文化调查研究中进一步优化研究方法和技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 旅游者行为研究

笔者对2005-2010年《旅游学刊》的1356篇文献进行了统计, 其中关于旅游消费者行为与心理方面的文章共有38篇, 占样本总量的3%。与西方学者大多从人文关怀的视角来进行研究的情况不同, 我国对旅游者旅游行为和心理分析的研究总体上主要是针对具体市场的旅游消费者的决策以及行为的研究。梁雪松等 (2006) 的“‘文化边际域’中东西方旅游者行为比较研究”通过对入境游客的市场调查, 比较了东西方旅游者在价值、行为取向及定势感知上的差异, 为减少文化摩擦, 增强文化交际能力, 制定更有效的跨文化营销策略提供了参考。

(三) 跨文化旅游动机研究

几乎每个旅游目的地都有游客认为不能错过的地点, 而到这一地点去体验的就是文化。因此, 文化旅游者的旅行动机是不同于其他旅游者的, 与整个旅游大众相比, 文化旅游者有浓厚的怀旧情绪和很强的好奇心 (徐菊凤, 2005) , 希望参加当地更多的活动以了解其文化。

目前国内学者对旅游者旅游动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一般性旅游动机的探讨, 或者针对具体景点的旅游者旅游动机的实证性分析上。比如吴必虎 (1994) 对上海市民出游动机的研究和陆林 (1997) 以黄山为例对游览山岳型旅游景观的旅游者动机的探讨。但更为系统的国内旅游动机研究相对较少, 而关于跨文化旅游者旅游动机的研究相比之下就更为有限了。其中主要有:赵华等 (2006) 对中国入境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的实证研究, 比较了欧洲、美洲和亚洲旅游者旅游动机的强度差异, 提出欧洲旅游者最主要的动机是休闲度假和文化交流, 美洲旅游者则比较喜欢探求奇特和文化交流, 对于亚洲旅游者来说, 主要的动机就是探亲访友和宗教朝拜了;张宏梅和陆林 (2009) 的“入境旅游者旅游动机及其跨文化比较———以桂林、阳朔入境旅游者为例”, 对不同文化群体旅游者的旅游动机进行了跨文化比较研究, 使用多组验证性因子分子分析检验了旅游动机修正模型的跨文化适用性, 对旅游目的地的管理和营销具有一定的价值。

(四) 旅游地文化开发研究

文化是一种潜在的旅游产品, 文化资源是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的源泉。旅游开发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如何发掘文化精华, 将文化的潜在价值开发、利用并转化为旅游产品, 从而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但是, 目前国内旅游文化开发的理论研究还处于一个起步阶段, 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研究体系。彭华 (1998) 指出关于旅游地文化开发的研究大多还停留在学术层面, 而在实际操作中其潜在价值并没有真正被发掘或合理利用, 有的甚至是破坏性利用。旅游地文化开发研究应该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 因此他从具体的旅游地文化开发策划、自然风光的文化开发、人文景观旅游区的文化开发以及旅游区整体文化形象塑造4个方面来探讨这个问题。他提出, 旅游文化开发策划需要解决文化导向、文化主题定位、文化内容策划、文化形象设计等4个主要问题;自然风光的文化开发要注重发掘景观的科学内涵、美学内涵和附会文化资源;人文景观旅游区的魅力在于其民族性、艺术性、神秘性、特殊性和传统性;而整体文化形象的塑造就是旅游地文化开发的终极目的。很多学者还从不同角度就具体的文化资源进行了个案分析和研究, 如宋振春和朱冠梅 (2007) 的“世界文化遗产旅游深度开发研究———以曲阜为例”, 杨振之和邹积艺 (2006) 的“旅游的‘符号化’与符号化旅游———对旅游及旅游开发的符号学审视”等。

关于旅游地文化开发的实践研究, 国内研究者们已经做了大量的学术努力,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取得的研究成果大致可以分为3个方面:专项旅游文化开发研究 (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节庆文化、服务文化等) 、区域旅游文化开发研究 (大区域、城市、旅游区、乡村) 和旅游地文化变迁研究 (旅游对旅游地社会文化的影响研究和旅游地社会文化变迁机制) 。

(五) 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研究

随着国内旅游业的发展和旅游研究的日趋成熟, 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研究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他们指出, 旅游对旅游地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 既有积极的一面, 也有消极的一面。积极影响包括促进对外文化交流、促进本土文化复兴、本土文化现代化等;消极影响则有本土文化商业化、文化遗产遭受破坏等。一般情况下, 只要合理开发, 旅游发展对旅游地社会文化环境的积极影响就会大于消极影响。李星明 (2002) 则从旅游者的角度分析了旅游对发展中国家的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 进而结合巴特勒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瓦莱纳·施密斯对旅游者的分类论证了游客量多寡、游客逗留时间长短、不同游客类型对旅游地所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近几年, 一些研究者也开始注重对旅游地文化变迁机制的研究。杨俭波 (2001) 认为旅游地社会文化环境是一个系统机构, 在旅游介入之前, 旅游地是一个以自循环、自流通、超稳定为基本特征的地域空间系统。此时旅游地社会文化环境在没有 (或很少) 其它外力的作用下而处于静态平衡状态。当旅游地着力于开发旅游资源、改善旅游环境后, 伴随着旅游者的大量流入, 旅游地社会文化环境系统便在外界各种“流”的注入下改变了过去的平衡状态, 平衡系统出现波动和紊乱。

三、结语

通过对国内外学术界多年来在旅游领域以及旅游的跨文化领域所做出的研究成果进行综合分析之后, 我们看到, 从社会学、人类学出发, 秉承以人为本的思想, 从跨文化角度来分析旅游现象以及旅游活动带给旅游目的地的影响尽管在目前还极为不足, 但却无疑是旅游学科研究发展的趋势和方向。笔者期望能通过对国内外学者和研究人员所做的与文化相关的、从跨文化角度出发的旅游研究进行细致的梳理, 能为旅游业的发展和旅游学科的建设提供有力的参考, 进一步推进旅游在文化领域的研究进程。

参考文献

[1]Abraham Pizam, Yoel Mansfeld.Consumer Behavior in Travel and Tourism[M].NY:The Haworth Hospitality Press, 1999.

[2]Kim C.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on Motivation[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8.

[3]Sheldon P, M Fox, The Role of Foodscrvice in Vacation Choice and Experience:a Crosscultural Analysis[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1988.27 (3) .

[4]彭华.关于旅游地文化开发的探讨[J].旅游学刊, 1998 (1) .

[5]杨俭波.旅游地社会文化环境变迁机制试研究[J].旅游学刊, 2001 (6) .

[6]梁雪松, 马耀峰, 李天顺.“文化边际域”中东西方旅游者行为比较研究[J].旅游学刊, 2006 (1) .

[7]李星明.旅游者对发展中国家的旅游地社会文化影响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2 (2) .

国内外旅游注意事项 第2篇

旅游是一件快乐的活动,美好的经历,但在旅途中,你难免会遇到许多困难和问题,而使你的旅程变得不再轻松。所以,如果你想要获得较为满意的旅游,掌握一些安全基本常识非常必要。

一、乘车(机、船)安全事项

1.游客在机、车、船停稳后方可下机、车、船。按先后顺序排队上下机、车、船;要讲究文明礼貌,优先照顾老人、儿童、妇女;切勿拥挤,以免发生意外。

2.游客在乘车途中,请不要与司机交谈和催促司机开快车,违章超速和超车行驶;不要将头、手、脚或行李物品伸出窗外,以防意外发生。

3.游客下车游览、就餐、购物时,请注意关好旅游车窗,拿完自己随身携带的贵重物品;若出现遗失被盗旅行社概不负责。

4.游客乘坐飞机时,应注意遵守民航乘机安全管理规定,特别是不要在飞机上使用手机等无线电通讯工具或电子游戏等。

5.不要向车窗外扔废(杂)物品(特别是硬质物品),以免伤害他人。

二、住宿安全事项

1.游客入住酒店后,应了解酒店安全须知,熟悉酒店的太平门,安全出路,安全楼梯的位置,安全转移的路线。

2.注意检查酒店为你所配备的用品是否齐全,有无破损,如有不全或破损,请立即向酒店服务员或导游报告。

3.贵重物品应存放于酒店服务总台保险柜,不要随身携带或放于房间内,若出现遗失,后果自负。

4.不要将自己住宿的酒店、房号随便告诉陌生人;不要让陌生人或自称酒店的维修人员随便进入房间;出入房间要锁好房门,睡觉前要注意门窗是否关好,保险锁是否锁上;物品最好放于身边,不要放在靠窗的位置。

5.游客入住酒店后需要外出时,应告知随团导游,在酒店总台领一张饭店房卡,卡片上有饭店的地址、电话;如果您迷路时,可以按卡片上的地址询问或搭乘出租车,安全顺利返回酒店。

6.遇紧急情况千万不要慌张。发生火警时千万不要搭乘电梯或随意跳楼;镇定的判断火情,主动地实行自救。若身上找火,可就地打滚,或用重衣物压火苗;必须穿过有浓烟的走廊、通道时,用浸湿的衣物披裹身体,捂着口鼻,贴近的顺墙爬走;大火封门无法逃出时,可采用浸湿的衣物披裹身体,被褥堵门缝或泼水降温的办法等待救援或窑洞色彩鲜艳的衣物呼唤救援人员。

三、饮食卫生安全事项

1.在旅游地购买食物须注意商品质量,不要购买"三无”(无生产厂、生产日期、厂家地址)商品;发现实物不卫生或有异味变质的情况,切勿食用。

2.出门旅游,应随身带上矿泉水及干粮等食品,以备不时之需。注意切勿喝生水和不洁净之水。

3.不要接受和食用陌生人赠送的香烟、食物和饮品,防止他人暗算。

4.旅游期间要合理饮食,不要暴饮、暴食货贪杂食。

5.为防止在旅途中水土不服,游客应自备一些常用药品,以备不时之需。切

勿随意服用他人所提供之药品。

6.喜欢喝酒的游客在旅途中应控制自己的酒量,饮酒时最好不超过本人平时酒量的三分之一;若出现酗酒闹事、扰乱社会秩序、侵犯他人所造成的一切损失由肇事者本人承担。

四、游览观景安全事项

1.听取当地导游有关安全的提示和忠告,主要应预防意外事故和突发性疾病的发生。

2.经过危险地段(如陡峭、狭窄的山路、潮湿泛滑的道路等)不可拥挤;前往险峻处观光时应充分考虑自身的条件是否可行,不要强求和存侥幸心理。

3.登山或参与活动中应注意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剧烈运动;同时做好防护工作。

4.在水上(包括江河、湖海、水库)游览或活动时,注意乘船安全,要穿戴救生衣;不要单独前往深水域或危险河道。

5.乘坐缆车或其他载人观光运载工具时,应服从景区工作人员安排;遇超载、超员或其他异常时,千万不要乘坐,以防发生危险。

6.游览期间,游客应三两成群,不要独行。如果迷失方向,原则上应原地等候导游的到来或打电话求救、求助,千万不要着急。自由活动时间游客不要走得太远。带小孩的游客,请管好自己的小孩,不能让小孩单独行动,并注意安全。

五、购物娱乐安全事项

1.不要轻信流动推销人员的商品推荐。

2.无意购买时,不要向商家问价或还价。

3.不要随商品推销人员到偏僻地方购物或取物。

4.要细心鉴别商品真伪,不要急于付款购物。购物时应向商家索取正式发票。

5.在热闹拥挤的场所购物或娱乐时,注意保管好自己的钱包、提包、贵重的物品及证件;不要单独行动,不要前往管理混乱的娱乐场所。游客在娱乐购物时,主要应防止被诈骗、盗窃和抢劫事故的发生。

6.在景点内娱乐时,应根据自身的条件参与适当的项目;在自由活动期间外出娱乐活动时,不要单独行动,不要前往管理混乱的娱乐场所。

六、其它安全注意事项

1.注意听从导游的安排,记住集中的时间和地点;认清自己所乘坐的车型、车牌号及颜色;不要迟到,因迟到造成的后果由个人负责。

2.在旅游活动中,为了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请游客不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不要乱扔烟头和火种;遵守交通运输部门、酒店等有关安全管理规定及各种法律、法规。

3.游客乘坐的机、车、船在行驶的途中,若遇有交通事故发生时,硬挺从导游的安排及指挥,不要慌张;发生人员伤害的应尽力施救或自救;同时注意保护现场,避免损失扩大。

4.游客乘坐飞机旅游时,应带好自己的有效身份证(小孩应带户口本原件,满16岁未办理身份证的客人需持派出所证明原件),并注意保存好,导游发给你机票时应注意核对自己机票上的姓名、往返时间、抵离目的地、航班号是否正确;

请注意保存好机票和火车票并配合导游把票收回。如因游客原因造成不能登机旅行社概不负责。

5.游客在旅途中发生人身或财产意外事故时,按有关机构(如交通运输部、酒店、保险公司、风景区管理单位)订立的条例或合同规定处理或公安部门查处。本旅行社尽力提供协助。

6.游客应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尊重旅游途经地区当地的民族民俗习惯。

出境旅游注意事项

8月23日香港游客在菲律宾被劫持一事震动国际社会,由此也引发了国人对出境旅游安全问题的关注。出境游事先应做好哪些安全预案,尽量规避出游的风险,旅游业内人士给出了一些中肯的建议。

证件安全

护照、身份证、信用卡等是出国旅游的凭证,特别是在出入境接受检查时是必须使用的,所以一定要随身携带,妥善保管。切记不要把护照、钱包图省事放在背包或者旅行箱里,以降低丢失的风险性。在出国前,最好将上述证件各复印一份,连同几张护照相片放在别处,并记下所持护照号码,以备急用。

支招:

1、如证件遗失或被偷被抢,要立即报告导游领队或向警方报案,可拿备用的复印件迅速证明身份。

2、请警方出具书面遗失证明,必要时向所在国申请出境签证并向我国驻所在国领馆提出补办申请。

财物安全

首先,要保持低姿态,懂得礼让,不要高谈阔论或跟人争吵,是最基本的态度。无论是在当地经典的景点参观游览,还是在一些人多的地方,例如地铁、车站、广场之类的地方,都要提高警惕,保护好自己的贵重物品。

其次,外国盗抢的案件如意大利、法国某些地方也比较多,所以不要认为外国治安很好。所谓“财不露眼”,切记随身不要带大量现金,消费尽量选择可以全球支付的信用卡或者其他银行卡。

支招:

1、贵重物品可存放在酒店总台和房间的保险箱中,保管好凭据、钥匙,并记住保险箱密码,一旦发现钱物丢失或被偷盗,要立即报告导游,请他们与酒店方面交涉。

2、在晚上,不要一个人单独出街,或者约同行的团友结伴同游,记录酒店地址和电话是必要的,告诉领队准备去的地方,记下领队的电话,遇到不明情况时,第一时间联系领队。如果不太懂得英文,更要注意和领队保持联系。

3、一旦发生被盗被抢事件,一定要保持镇定,要避免发生人身伤害,不要“硬碰”。平时要学习“help”和“SOS”等简单求救用语,在人员聚集地区遭到抢劫时应大声呼救,震慑犯罪分子,同时尽快报警;在僻静地方或无力抵抗的情况下,应放弃财物,保全人身。

酒店安全

不管是跟团还是自由行,入住酒店后,第一件事就要仔细阅读防火安全说明书,了解如何报告火警,确认最近的逃生门或紧急出口,以便遇到火灾时知道如何逃生。出入房间一定要随时关门、锁门,要保管好自己房间的钥匙。每次退房前,要仔细检查所携带的行李物品是否齐全,特别注意证件和重要文件及存放的贵重物品。

支招:

1、外出时不要把现金或贵重财物任意放在房间里。若房间有保险箱,最好放在保险箱里,又或者放在前台的保险箱里。

2、晚上睡觉,手袋或随身袋,也尽量放在离自己近的位置,记得锁好门窗才安睡。

3、若与其他团友同房,晚上外出,要先告知同房去哪个地方,几时回到酒店,并留下联系电话。

人身安全

在乘坐船、快艇等水上交通工具时,要穿好救生衣。万一发生交通事故,不要惊慌,要采取自救和互救措施,保护事故现场,并速向领队和警方报告。

支招:

1、游客出国前应当购买旅游意外伤害险,同时确认本次旅游行程中的承保范围,如有疑问可向保险公司或保险代理查询。

2、当人身安全受到威胁和伤害等意外时,应立即向当地警方报案,取得警方的书面证明,提供保护。同时通知旅行社、救援机构、保险公司、所在国的我国使领馆等,并应保留所有单据正本,包括交通、意外事故证明、诊断证明、医疗费用收据、法医鉴定证明等,日后交给保险公司索赔。要尊重所在国,特别是有特殊宗教习俗国家的风俗习惯,避免因言行举止不当所引发的纠纷。

3、遇到地震等自然灾害或政治**、战乱、突发恐怖事件或意外伤害时,要冷静处理,听从现场警员的安排,并尽快撤离危险地区,并及时报告我国驻所在国使领馆或与国内部门联系寻求营救保护。

突发事件

遇到地震、山泥倾泻等意料不到的事情,掌握正确的避险和自救知识非常重要。行前的充分准备能让你躲过危险,懂得防患于未然及时避险。面对突发灾害保持冷静,有时一块木板可以躲过山洪的突袭,一个科学的动作可以避免雷击。

如果在台风多发的旅游地,出发前应查询当地具体情况。台风前后都要密切关注相关天气信息,注意环境、交通安全,及台风后食物卫生安全。在旅途中遇上台风要远离高的建筑物,尽量不要外出。如果遇到外伤、骨折、触电等急救事故,要首先打急救电话,或者联系领队。

国内外旅游跨文化 第3篇

和消费指数发布

日前,由中国人民大学和文化部文化产业司联合主办的“文化中国:中国文化产业指数发布会”在京举行。会上发布了2014年“中国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数”和 “中国文化消费指数”。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区域文化产业综合发展格局基本未变,文化消费整体情况优于去年,其中文化消费环境、文化消费意愿和文化消费水平提升较大,但文化消费满意度不升反降,表明居民对文化产品的质量要求更高。

2014年的文化消费指数显示,我国文化消费整体情况优于去年,其中,文化消费环境、文化消费意愿和文化消费水平提升较大,但文化消费满意度不升反降,说明居民对文化产品的质量要求更高。东部地区文化消费整体优于中西部地区,其中文化消费水平、文化消费能力、文化消费意愿优势明显。

国内外产品优势各有侧重

调研发现,在政府提供的文化消费补贴方式偏好方面,大多数消费者倾向于100元至200元等一定金额的文化消费储值卡。并且大多数消费者倾向于将补贴花费在图书、杂志、电影、文艺演出、旅游等文化行业。

在国内外产品偏好方面,消费者更青睐于国外的电影和动漫,而国内的旅游和游戏更受欢迎。最受欢迎的五大行业是电影,电视广播,图书、杂志,网络文化活动,文化旅游。消费支出最大的五大行业是旅游,图书、杂志,电影,文化娱乐活动,网络文化活动。市场成长空间最大的五大行业是艺术收藏品,文化旅游,图书、杂志,电影,文化娱乐活动。

国内首个科教文化旅游标准体系发布 第4篇

据介绍, 科教文化旅游标准体系由47项标准构成的通用基础标准体系、50项标准构成的科教文化游服务保障标准体系、47项标准构成的科教文化游服务提供标准体系3大标准体系组成, 共计标准144项, 其中国家标准90项、行业标准13项、地方标准17项、海淀区旅游标准24项。

在3大标准体系下面, 又有许多的标准子体系, 来构成一个完整的标准体系。如科教文化游服务提供标准体系是北京中关村科教文化游服务业标准体系建设核心, 按照管理对象和程序分为服务规范、服务提供与控制规范、运行管理、评价与改进4个子标准体系, 其中, 服务规范按照中关村科教文化游资源类型划分为教育修学游、科技体验游、文化感受游3个子体系, 研究各领域内服务内容及质量要求, 制定中关村科教文化游服务质量规范, 规范中关村科教文化游接待单位服务质量, 引导产业提档提升;服务提供与控制规范按照服务功能分为咨询接待、预约、讲解、互动体验、展览展示、拓展、购物7个子体系, 研究各项功能服务实现过程中的服务提供标准, 规范服务内容、方法、程序的质量与控制要求。

目前, 该标准体系已明确了颐和园、中科院网络中心、北京体育大学等8家单位作为试点实施运行。下一步, 该标准体系还将在政府、企业两个层面试运行。

红色旅游概况及国内外案例综述 第5篇

2011-01-05 02:13

一、红色旅游概况

1、红色旅游的总体情况

从《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颁布实施到2010年,中国红色旅游接待总人数已接近13亿人次,综合收入已接近4000亿元,年均增长超过18%。红色旅游已经全国性的政治工程、富民工程和民心工程。

红色旅游发展大格局形成。全国红色旅游已经形成了12个“重点红色旅游景区”,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和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的全国红色旅游发展大格局。

红色旅游的内容也得到进一步拓展。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了井冈山、长征、延安和西柏坡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创业时期,形成了雷锋精、铁人和焦裕禄精神,在改革开放时期,形成了九八抗洪、抗击非典和抗震救灾精神等,这些都已成为红色旅游的重要内容。

红色旅游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广泛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现代文学、歌舞、影视和实景剧等艺术手段,提高展览效果和感染力。

红色旅游精品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据调查,参加红色旅游的游客几乎涵盖了全社会各个年龄层和职业群体,青少年学生占三成以上。入境游客参加红色旅游人数不断增多,《亚太旅游协会指南》专题报道了中国红色旅游的发展情况。

区域合作和产业融合有新进展。呈现出加强区域合作、实现“资源互享、优势互补、游客互送”区域联合发展的新趋势,增强了特色产品的影响力。

2、红色旅游的作用意义

红色旅游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是具有政治、文化、经济多重意义的一项带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新创造。

有利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旅游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有利于传播先进文化、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爱国主义教育效果。

有利于保护和利用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有利于保护好、管理好、利用好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

有利于巩固和提升民族精神在社会发展当中的地位和作用。挖掘革命精神内涵,赋以新的时代特色,培育新的时代精神,推动广大公民思想道德的升华,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效途径。

有利于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将历史、文化和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培育特色产业,扩大就业,增加收入。

有利于培育发展旅游业新的增长点。为我国居民释放休闲旅游需要拓宽途径,可拓展旅游

业发展空间,增加就业岗位,可满足多元化需求,拓展消费市场。

3、红色旅游存在问题

周边环境不到位,缺乏有效支撑和依托。对于革命历史遗迹的保护不力,资源浪费严重,同时主体周边的环境往往配套建设不完善,难以开展好旅游。

品牌特色不鲜明,主题口号雷同,同质化竞争突出。多数特色不鲜明,缺乏主线,旅游口号大都如红色摇篮,红色圣地、红色故乡等,表现形式也大多相同,同质化严重。

与现代价值的融入不够,集中于革命价值大小的比拼上。较少挖掘红色旅游的普适性价值,如何与现代精神文化价值的融合,而多数集中于对于革命价值的挖掘,与现实缺少交集。

形式不够丰富,现代感不强。博物馆和纪念馆是目前的主要形式,枯燥、乏味,互动性和体验性差。

过于政治化,亲近感不强。目前红色旅游大多还是国家和地区从精神层而的指导工具,并没有真正的成为一种旅游产品,融入人们的旅游需求。

攀比之风盛行,贪大求全。仅博物馆这一种形式,各地都有,且规模越来越大,并且与原历史文化脱节,偏离了红色旅游真正发展的意义。

4、红色旅游发展趋势

区域品牌差异化。全面体现品牌特色,走差异化道路,深化发展。

旅游发展国际化。站在我国革命战争历史的角度,吸引的客源和市场有限,但要站在国际、世界的立场上,可以赋予它更加广阔的含义。

产品规划体验化。用情景规划和体验设计强化旅游者的参与意识,使旅游者在红色旅游过程中经历心灵震撼,得到精神文化感悟。

市场促销多元化。强宣传促销,用促销手段的多元化方式让消费者了解红色旅游。包括在红色旅游主题下和绿色旅游、蓝色产品的结合。用市场运作去开发市场。

区域运营日常化。要丰富手段,活跃形式,通过各种方式实现日常化运营;要淡化景区,淡化开发。将景区转化为历史文化体验区、休闲游憩区、生态旅游区、旅游度假区、特色娱乐区等定位。

开发融合联动化。一是产业融合,与工业、农业等产业结合,全面发展;二是产品和线路融合,红色为引,与绿色、蓝色、黄色等多维产品和线路融合,增加吸引力,彰显特色;三是精神融合,将红色精神与现代社会精神价值融会,焕发活力; 四是空间融合,全面整合红

色旅游资源,从地域类型、产品类型等方面入手,加强区域合作,提升发展效率; 五是科技融合,将科技手段融入旅游发展中,增强时代感;六是层面融合,从区域发展层面和旅游发展层面来发展红色旅游业,跳出旅游发展旅游。

5、红色旅游发展前景

从国家层面重视红色旅游的政策和精神引领。一是国家政策或以在红色旅游当中潜移默化的产生作用;二是红色精神是国家社会建设的重要支撑。

从旅游业发展层面重视红色旅游在转型升级方面的作用。一是以红色产业为主的产业融合,可促进优化产业结构,产生新的旅游增长点;二是红色旅游可充分体现低碳、绿色、生态的理念,对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三是红色旅游产品创新可促进旅游产品的优化升级。

从游客需求层面重视红色旅游文化渗透。红色旅游可以通过其强大的精神文化特性,更好地满足人们多样化、多层次、多形式的精神文化需求。

从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助于红色旅游的全面开展。

二、国外革命史迹旅游开发的情况和借鉴

1、分类

(1)爱国主义类:美国费城的自由钟、莫斯科红场、欧洲波兰的奥斯威辛死亡集中营。(2)重大历史事件类:诺曼底登陆、滑铁卢,美国战争题材的国家公园。(3)历史人物类:林肯纪念堂、马克思墓地。

(4)政治斗争类:柏林墙、巴黎公社,尤其是欧洲地区的一系列共产主义政治斗争。

2、开发的特点

主题性强。以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经典题材作为鲜明的“故事”主题。

符合大众偏好,具有国际价值。体现了“自由、爱国、奋斗、信仰”等人类普世精神,契合大众的消费胃口和偏好,市场涵盖面广泛。

形式多样,体验性强。重视展览或游览方式,“历史现场感”浓郁,具有很强的“现场体验震撼性”,引起游客内心世界的精神共鸣。

全面配置,均衡市场。全面培育周围的各类资源,对当地的拉动力也会比较大。节事突出,重视对青少年的教育。

3、借鉴和启示

依托红色资源做出的国际价值。做出红色旅游所蕴含的“普遍价值”,以此作为基点,吸引国际市场,以“国际牌”来大幅提升红色旅游城市自身的综合价值与吸引力,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历史现场感形成核心吸引内容。需要革新展示于体验方式,着重通过对精神世界的挖掘发挥来营造“历史现场感”。

“红”“绿”结合。纵观世界经典“红色旅游”景区,许多都是以自然环境为载体,用“红色”感召市场,用“绿色”拓展市场。“红”、“绿”结合,正是我国红色旅游“重陈列,轻环境”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三、中国的一些生动鲜活的案例

1、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一号工程”

本身红色资源品级高,国家扶持力度大,已基本发展成为“红色旅游目的地”。

延安。把旅游资源作为发展的第一资源,把旅游产业作为决胜未来的第一产业,以“民族圣地,梦里延安”作为形象口号,倾力打造“全国红色旅游首选地”。

大西柏坡。构建以西柏坡为核心的“大西柏坡”红色旅游区,以“圣地西柏坡、魅力新平山——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作为形象口号,打造特色名牌旅游产品。

井冈山。以“中国革命摇篮”为主题形象,依托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历史遗迹和纪念地,结合井冈山绿色生态资源和民俗文化资源,打造“红色摇篮,生态井冈”品牌。

遵义。以“遵义会议”作为红色旅游的首要品牌,以“红色经典,锦绣遵义”为主题形象。推出以“四在农家”(即富在农家增收入、学在农家长智慧、乐在农家乐精神、美在农家展新貌)为载体的红色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模式。

2.其他

嘉兴,革命声传画舫中。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嘉兴南湖的诞生,使之成为中国革命圣地。湖心岛边停靠着修缮一新的革命红船,被视为党诞生的摇篮,革命的起点。南湖旁的革命纪念馆,一大代表12座铜像,这些景观已经形成了嘉兴最有特色的红色旅游区。

红旗渠精神财富。进入90年代,红旗渠人秉承红旗渠精神,依托资源、区位、品牌等优势,叫响了红旗渠旅游品牌。红旗渠作为时代精神的象征,红旗渠品牌经无形资产评估,品牌价值超十亿元。

区域合作。继湘潭韶山、井冈山、延安三地举行“一号工程”之旅,鄂豫皖6市36县大别山红色旅游区,川黔渝三省四市(重庆、广安、遵义、贵阳)西南红色旅游精品线,湖南韶山-宁乡-湘潭伟人故里“红三角”等成功的区域合作品牌逐渐成熟、影响力越来越大后,新一轮区域合作正在兴起。

推进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民俗旅游、乡村旅游等旅游产品的融合发展,进一步提升了红色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像井冈山的“红色摇篮,绿色家园”,延安的“革命圣地,黄

帝故里”,遵义的“四渡赤水,茅台文化”,四川冕宁县的“长征路上,彝族风情”等,形成了复合型旅游产品,更加有利于满足人们多元化的旅游休闲消费。

参考文献:

1、《红色旅游蓬勃发展亮点纷呈》,中国旅游报,2010年11月29日 2、《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 3、《旅游发展变化与红色旅游十化》,魏小安

4、《旅游的蓝海战略》,河南交广传媒旅游策划营销公司

5、《红色旅游的创新发展与红色旅游目的地的建设》一文,引自专著《大别山旅游发展研究》;

关于国内外旅游体验的研究综述 第6篇

关键词:旅游体验,研究,分类

1999年4月,美国战略地平线公司的创始人约瑟夫-派恩和詹姆斯-吉尔摩合著的《体验经济》一书出版,指出了体验经济时代的来临。体验经济时代下,体验式旅游逐渐成为现代旅游活动发展的新趋势,旅游的这种体验属性决定了旅游业将是体验经济的时代先锋,它将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对体验式旅游及游客的旅游体验的研究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西方学术界对旅游体验的关注已经至少有30年了,此后尽管阶段性进展甚微,但20世纪90年代,又明显地呈现一种快速上升的势头,而且这个态势到今天已经渐成潮流。笔者经过对三十多本中外有关旅游体验期刊的阅读与梳理,现将对旅游体验的研究归纳为以下几大类:

1旅游体验的内涵及构成研究

1.1旅游体验的内涵研究

旅游体验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西方学术界。波斯汀(Boorstin,1964) 将旅游体验( tourism experience ) 定义为一种流行的消费行为。他坚持把旅游者( tourist ) 和旅行者( traveler ) 区别对待。在他看来,大众旅游者 ( mass tourists ) 是不懂得如何体验旅游真谛的乌合之众。麦克坎奈尔(MacCannell,1973)则认为,旅游体验是对现代生活之烦恼的一种积极反应,是现代人为克服这些问题而追求的一种“真实性”经历。这两个定义引发了一些争论,对于那些旅游需要相同的旅游者而言,他们所获得的体验将是相同的,而与他们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无关。科恩(Cohen,1979)则指出:不同的人需要不同的体验,不同的体验对不同的旅游者和他们所处的社会具有不同的意义。科恩将旅游体验界定为个人与各种“中心”之间的关系,认为体验的意义源自个人的世界观,取决于个人是否依附于某个“中心”;他坚信,旅游体验反映了各种动机的某些稳定的模式,而这些模式又与旅游者个人构建的世界有关,并代表着满足个人各种需要的方式。瑞恩(Rayan,1997)综合了各方观点后指出,对个人而言,旅游体验是一种多功能的休闲活动,可能包括了娱乐成分或者学习成分,或两者兼而有之。

1.2旅游体验的构成研究

全帅、王宁等(ShuaiQuan,NingWang,2004)指出,旅游体验由支撑性体验(supporting tourist experience)和高峰体验(peak tourist experience)构成。支撑性体验则主要来自旅游者在目的地的基础消费,如吃、住、行等,高峰体验是指对目的地旅游吸引物的体验,但是一般它们不构成目的地的吸引物,不能用其涵盖旅游体验的全部,如果支撑性体验很糟糕的话,无论主体体验有多好,整体旅游体验的效果都会受到影响;如果构成旅游者主要出游动机的高峰体验令人失望的话,那无论支撑性体验再好也难以填补主体体验造成的遗憾。但是这两者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2旅游体验的类型和模式研究

2.1旅游体验的类型研究

国外学者科恩(Cohen,1979)和史密斯(Smith,1978)则对旅游体验类型进行了研究,其中科恩从现象学的角度将旅游体验分为5种类型(转自谢彦君,2005):休闲的方式、排遣的方式、经验的方式、实验的方式和存在的方式。这些方式代表了不同的消费方式,其中包括恢复个人健康、远离厌倦的生活、寻求真实性、寻找替代生活方式、“拥抱”异域文化。

国内学者窦清(窦清,2003)在旅游体验类型的进一步研究中把旅游体验分成了9类:情感体验、文化体验、生存体验、民族风情体验、学习体验、生活体验、自然体验、梦想实现体验和娱乐体验。邹统钎(邹统钎,2003)在讨论了旅游体验的本质后,区分了旅游体验的5种类型,即娱乐、教育、逃避、美感和移情,认为旅游体验具有个体性、参与性、综合性等特点。李晓琴(李晓琴,2006)认为旅游体验的核心内容是情感体验、知识体验、实践体验和转变经历。宋咏梅、孙根年(宋咏梅、孙根年,2006)在论述了体验旅游的内涵及特点的基础上,认为体验旅游有5个等级类型,即消遣娱乐、逃逸放松、知识教育、审美猎奇和置身移情。

2.2旅游体验的模式研究

理查德等(RichardC.Prentice,StephenF.Witt,ClaireHamer,1998) 综合多方观点归纳出研究旅游体验的五种理论分别为:(1)体验的等级模式。将体验分为享受自然、摆脱紧张、学习、价值共享和创造;(2)体验的标准模式——“畅爽(flow)”。它是由心理学家克珍特米哈依(Crikszentimihalyi,1988)提出的最佳体验标准,这种状态“具有适当的挑战性而能让一个人深深沉浸其中,以至于忘记了时间的流逝,意识不到自己的存在”;(3)有目的地的行为模式。即从行为理念、标准化理念和控制理念中预测目标导向的行为;(4)多类型模式。基于旅游者有多种类型,他们所寻求的旅游体验也因此不同,为此他们也提到了科恩对体验模式的划分;(5)局内人和局外人模式。该模式认为,在早期目的地居民是局内人,而旅游者作为局外人是无法理解或意识到代表当地文化的象征符号的;后来随着社会关系的淡化,旅游者和当地居民的距离缩短,旅游者可以事先了解旅游目的地的历史和其他信息(邹统钎,2004)。

3旅游体验的真实性研究

旅游体验的真实性是由旅游客体的真实性和旅游主体的本真体验构成。关于旅游体验真实性的研究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20世纪60、70年代,学者们主要关注的是旅游的客观对象的真实,代表人物有柏斯汀(Boorstin,1964)和麦肯莱尔(MacCannell,1973)。两人都是从客观的、博物馆学的角度来看待真实性问题的,强调被旅游的客体(touredobject)与原物的完全对等,即认为展示给旅游者的旅游客体应是完完全全的真,不能掺杂丝毫的假。第二个阶段大概在80、90年代,此时越来越多的学者从建构主义的角度对客观性真实提出了批评。他们认为应该从一种更为复杂的、建构的视角来阐释真实性。根据建构主义,社会、文化是人建构的、创造的、变化的,不断向前发展的。展示给游客的旅游客体被认为是真实的.并不是因为它们确确实实就是真的,而是因为旅游者、旅游服务供给者依据大众观点、个人感知、权力等将它们建构成那样。科恩 (Cohen,1988) 认为这种建构的真实随着社会的发展渐变为真正的真实。第三个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后,这时已有学者从存在的视角探讨真实性。1999年王宁明确提出“存在的本真”(existential authenticity)这一概念。这种本真可由游客参与的各种令人难忘的、激动人心的旅游活动来激发。如,游客在参加不同于日常生活的活动时,会感到比日常生活中更加真实、自由地展示自我。

4旅游体验的其他相关研究

纳坦·乌列(NatanUriely,2005)则最系统地总结了旅游体验研究中值得关注的概念上的发展:(1)从日常生活和旅游体验的分化到去分化的转变;(2)由泛化到多元化概念的转变;(3)从旅游业提供的旅游客体决定旅游体验到旅游者主观建构旅游体验的转变;(4)从对立的、决定性的陈述到相对的、补充性的解说。

约·维特等(JoarVitters,2000)指出在测量旅游者满意度时需要考虑到一些相关问题,比如因为旅游者不只是环境的消极接受者,同时也会积极解读环境因素,需要考虑到旅游产品的象征性、情感性意义;人们不只是将体验看成大量属性的散点集合而更倾向于将其看成一个整体,这对旅游体验质量的测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5旅游体验在国内的应用研究

如今国内旅游体验的研究已从如何将旅游体验的理论外泛化,运用到实际旅游规划、体验旅游产品设计和旅游体验营销当中。

5.1旅游规划和产品设计中的原则把握

邹统钎和吴丽云(邹统钎、吴丽云,2003)提出为了给游客塑造舒畅而独特的旅游景区的体验应遵循差异性、参与性、真实性与挑战性四条原则。宋咏梅(宋咏梅,2007)探讨了体验旅游的涵义与特点,同时指出,为了满足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需求,景区在设计体验旅游产品时应遵循主题性、差异性、参与性、真实性与挑战性等五项基本原则。邹统钎(邹统钎,2003)指出景区既要为游客创造快乐体验,又要保护地方资源与环境并促进社区长期发展,快乐的游客体验是由新鲜感、亲切感、与自豪感构成的,要塑造快乐的游客体验,景区应根据产品差异性、参与性与挑战性原则配置旅游产品与服务,同时,在开发与经营过程中保持生态与文化的多样性,促进社区的发展。魏小安等(魏小安,2004)把通用商业分析的方法创新地运用于旅游规划中,提出通过旅游情景规划与体验项目设计,为旅游者创造出全身心的高质量体验。李经龙等(李经龙,2005)认为体验时代的旅游规划应该在横向上丰富旅游体验的类型,在纵向上提升旅游体验的层次,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更新发展建立旅游体验系统。皮平凡(皮平凡,2005)认为应通过氛围营造、主题设计、增加顾客体验、强化品牌形象、运用先进科技以及增加互动参与性,开发出更加人性化、绿色化、个性化的旅游产品,满足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消费需求。

5.2体验旅游产品的设计实例

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参与性、娱乐性要求变高,一些学者提出了旅游体验在各种类型的旅游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吴文智、庄志民(吴文智、庄志民,2003)在旅游与体验的内在关系分析基础上,以古村落旅游产品开发为例,提出了旅游产品体验化创新的系统框架,并具体阐述了旅游产品体验化设计的一系列新方法、新途径。邹宇(邹宇,2005)以内蒙古草原旅游资源的体验化开发为例,提出了旅游产品体验化设计的系统框架,对旅游产品的升级换代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孙飒(孙飒,2006)着重探讨了如何将“体验”引入乡村旅游,提出了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思路和对策。付美蓉(付美蓉,2005)、乔海燕等(乔海燕,2006)、米姗姗(米姗姗,2006)针对红色旅游的开发方式过于简单化、程式化,提出通过走“红色”路线、吃“红色”饭菜、看“红色”影片、住“红色”驻地等体验性旅游活动,促进红色旅游的更好发展。陈琳、李树民(陈琳、李树民,2006)以体验经济时代下旅游业生产与消费行为关系的变化为突破口,提出西安市城墙景区产品创新的思路、项目内容以及城墙体验式营销的模型构架。陶少华(陶少华,2006)提出体验经济与文学旅游结合的4种方式。首先将旅游体验分解为people、environment、activity和reaction4个要素,游客与其他参与者(people)相互作用,在由旅游吸引物、有形环境和设计构成的旅游环境(environment)中参与各种游憩活动(activity),并通过这一过程产生各种内在的反应(reaction)获得完整的旅游体验。迟静圆、孙厚琴(迟静圆、孙厚琴,2006)认为发展冰雪旅游就要深入挖掘冰雪文化的内涵,创新产品的设计,大力发展赛事经济和开发旅游纪念品,增强游客冰雪旅游中的体验感受。

5.3旅游体验营销的研究

刘芳(刘芳,2006)指出景区实施体验营销是大势所趋,忽视游客体验的景区将难以维持下去,提出了体验营销在旅游景区的具体应用策略。丛莎莎、张树夫(丛莎莎、张树夫,2007)从旅游者需求角度出发,揭示了体验经济给传统旅游模式带来的冲击,选择近年来较热门的几项特色旅游,具体研究并提出它们在体验式经济时代下的发展战略,进而总结出特色旅游的综合发展战略。丁新军、高兴(丁新军、高兴,2006)从分析旅游体验和旅游体验营销的内涵和相互关系入手,以整个营销过程为视角,纵向分析了旅游体验设计的过程和步骤并从旅游产品构成角度横向分析了旅游体验设计应注意的要点。刘德光、徐宁君(刘德光、徐宁君,2006)提出应该明确主题、建立与顾客的接触、利用旅游纪念品、整合感官刺激、加强体验效果检验以及做好内部营销等诸多要素。具体模式为:(1)确定体验主题(2)整合多种感官刺激,建立与顾客的接触(3)加强体验效果的阶段必检验(4)开展内部营销(5)开发旅游纪念品。

6结束语

目前,国内外有关旅游体验的文献研究数量庞杂,还未形成明显的系统。尤其国内许多学者在旅游体验基本理论方面研究还处于从国外引进阶段,更多是对旅游体验定性方面的研究,而定量方面研究还显得十分薄弱。在今后的研究中应更加注重旅游体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随着体验经济的深入,需要我们顺应时代潮流,重新审视旅游体验的本质与内容,努力推进旅游体验营销。作为一个旅游企业必须要充分了解和考虑旅游者的个性需求,为旅游顾客创造出一种良好的心理感受和独特的体验,使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产生更多更好的“愉快体验”,从而促进整个旅游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Boorstin,Danie1.Thehllage:A Guide to Pseudo-Events in America[M].NewYork:Harper&Row,1964:77一l17.

[2]Ryan,Chris.From Motiation toAssessment[A].In Ryan,Chris(ed.).The Tourist Experience:A New Introduction[C].London:Cassell,Wellington House,1997:48—73.112—136.

[3]Csikszentmihlayi M,IS Csikszentmihlayi.Optimal Experiences[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1988.

[4]Cohen E.A Phenomenology of Tourist Exepriences[J].The Journal of the Birtish Sociological Associatoin,1979,13(2):179—201

[5]Shuan Quan,NingWang.Towards a structural model of the tourist exepirence:an illustration from food expeirences in tourism[J].Tourism Management,2004,25(3):297—305.

[6]Richardc Prentice,StephenF Witt,Claire Hamer.Tourism as exepirmence:the case of heirtage parks[J].Annalsfo Tourism Research.1998,25(1):1—24.

[7]Wang ,Ning. Rethinking Authemicity in Tourism experience [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9 ,26(2):349—370.

[8]Richard C Prentice,Stephen F Witt,Claire Hamer.Tourism as experience:the case of heirtage parks[J].Annalsfo Tourism Research.1998,25(1):1—24.

[9] Natna Uriely.The Tourist Exepirences:Conceptula development[J].Annals of Tourism Reserach,2005,32(1):199—216.

[10]JoarVitters,Marit Vorkinn,Odd Inge Vistad,Joird Vang lnad.Touirst Experiences and attarcitons[J].Annals of Tourism Reserach,2000,27(2):432—450.

[11]MacCannell,D.Staged authenticity arrangements of social space in tourist settings[J].Aem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73,79:589—603.

[12]Cohen,E.Traditions in the qulaitative sociology of touirsm[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88,15:29—46.

[13]谢彦君.旅游体验研究:一种现象学的视角[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67

[14]窦清.论旅游体验[D].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15]邹统钎.旅游体验的本质、类型与塑造原则[J].旅游科学,2003,(4):7-10

[16]李晓琴.旅游体验影响因素与动态模型的建立[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5):609~6l1

[17]宋咏梅,孙根年.论体验旅游的理论构架与塑造原则[J].社会科学家,2006,(6):115-119

[18]邹统钎等.旅游体验的本质、类型与塑造原则[J].旅游科学.2003(4):7-11

[19]宋咏梅.关于体验旅游的特点与设计原则[J].旅游经济.2007(01)

[20]刘芳.体验营销在旅游景区的运用[J].商场现代化.2006(12)

[21]邹统钎.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景区管理模式[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3(11)

[22]丛莎莎,张树夫.体验经济时代特色旅游的发展战略[J].江苏商论.2007.1

[23]丁新军,高兴.从体验营销视角探索旅游体验设计与开发[J].河池学院学报.2006(4)

[24]刘德光,许宁君.旅游体验营销的模式研究[J].财贸经济.2006(7)

[25]魏小安,魏诗华.旅游情景规划与项目体验设计[J].旅游科学,2004,(4):38-44.

[26]李经龙,张小林,郑淑婧.旅游体验——旅游规划的新视角[J].地理与地理科学,2005,(6):91-95.

[27]皮平凡.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产品开发探索[J].学术交流,2005,(2):66-69.

[28]吴文智,庄志民.体验经济时代下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创新—一以古村落旅游产品体验化开发为例[J].旅游学刊,2003,(6):66-70.

[29]邹宇.旅游产品的体验化设计与创新——以内蒙古草原旅游产品体验化开发为例[J].北方经济,2005,(12):4l-42.

[30]付美蓉.体验经济背景下红色旅游发展模式探讨[J].江西社会科学,2005,(9):147-150.

[31]乔海燕,杨丹燕,郭丽华.体验经济时代发展我国红色旅游地战略思考——以百色市为例[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40-43.

[32]米姗姗,阎友兵.基于体验经济时代的红色旅游体验模式构建[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6,(6):65~68

[33]孙飒,论体验经济时代乡村旅游的发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6,(2):378-379.

[34]陈琳,李树民.基于体验式旅游的西安城墙产品创新与营销创新[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5):53-58.

[35]迟静圆,孙厚琴.体验经济时代的冰雪旅游开发构想[J].冰雪运动,2006,(4):57-62.

[36]陶少华.体验经济视角下的文学旅游发展策略——以文学作品的旅游开发为例[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6):351-354.

通讯地址:王敏 四川理工学院营盘校区经管学院 643000

国内外旅游跨文化 第7篇

(一) 国外冰雪旅游发展分析

在一些冰雪旅游资源大国, 冰雪产业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奥地利、瑞士、法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冰雪旅游已经形成了完善的产业体系。

1. 整合滑雪资源, 服务体系完备便捷。

以瑞士为例, 在建设主要滑雪地的同时, 整个国家的滑雪体系颇为健全, 譬如交通方面瑞士根据自身山国的特点, 提出“瑞士———山的故乡”主体旅游口号, 在瑞士全境推出瑞士卡, 持卡人可以实现飞机、火车、缆车“一卡通”, 而且16岁以下青少年购票可以得到相当大的优惠。并且贯通欧洲的公路标识清楚, 每间隔一段都设有休息区。小的休息区提供桌椅和公共卫生间;大一些的设有加油站, 附设小卖部, 提供酒水、纪念品、餐饮服务、旅游咨询和公共卫生设备。滑雪场的票价体系也根据市场需要, 方式十分灵活。

2. 突破季节限制, 树立四季旅游形象。

比如, 在经营项目上, 瑞士的滑雪地对全年旅游项目均做系统安排, 提供冬夏两季宣传册。除传统冬季滑雪外, 蹦极跳跃、洞穴探险、峡谷探幽、漂流、山地自行车、滑翔伞、高尔夫、徒步登山、乡村度假等旅游形式突破了传统的季节限制。接待方面则更是别具特色, 一家一户的小木屋为单位的乡镇式接待体系树立了完美的四季旅游形象。

(二) 国内冰雪旅游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的冰雪旅游开发已悄然从黑水之畔扩展到了大江南北, 开展冰雪旅游的省份和城市已有近三十个之多, 新疆阿勒泰、辽宁的棋盘山、吉林长白山、北京的龙庆峡、四川海螺沟、云南玉龙雪山等, 进入到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成长期。黑龙江、吉林、辽宁、新疆这些开展冰雪旅游较早的省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北京、内蒙古、四川这些后起之秀也都在奋起直追, 分流了相当一部分客源。

从总体上看, 我国的冰雪旅游开发与欧美国家间有着较大差距, 在市场培育、产业化经营和软硬件建设等诸多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 处于较低水平和高速增长时期, 大众冰雪旅游市场开发才起步。

二、黑龙江省冰雪旅游发展分析

近年来, 通过深度开发冰雪旅游资源, 黑龙江省已经发展成为全国冬季旅游最“热”的地区之一。热现象下, 还存在着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

(一) 缺乏整体战略规划

黑龙江省的冰雪旅游开发存在产品同质化、结构雷同化等问题, 各地的冰雪旅游项目差异性不大、重复建设严重、布局也不尽合理。以玉泉为例, 当地最初只有三家滑雪场, 但受利益驱使, 在十几平方公里的区域内, 先后又成立了十几家滑雪场, 这些雪场设备简陋、价格低廉、安全隐患多, 不仅导致原有滑雪场经济效益下滑, 而且严重浪费了资源, 影响了当地冰雪旅游的整体形象。

(二) 冰雪旅游产品文化内涵不突出

全省除冰雪大世界、亚布力滑雪度假区等个别景区外, 大部分旅游区 (点) 都属于浅层次、低水平开发经营, 科技含量低, 文化内涵不突出。由于在历史上有延续性, 在文化上有相近性, 在其产品的开发上就容易趋于雷同。比如, 哈尔滨冰灯博览中心与美国“迪士尼”合作搞的冰雪迪斯尼, 只是把一些迪士尼的图片放到冰里, 简单叠加, 既没有发挥迪士尼的品牌优势, 又丢失了原有特色, 外来成分过重, 忽视了本地文化的凸现。

(三) 基础设施需进一步完善

一个成熟的冰雪旅游产业应当是各要素的合理配置, 为游人创造舒适便捷的旅游环境。世界闻名的滑雪旅游度假区, 都有铁路、航空、公路便捷的交通网络支撑, 尽可能缩短游人在交通工具上的时间。黑龙江省的旅游交通瓶颈问题比较严重, 许多景点的路况很差, 景点之间形不成环路, 游客在旅游中的交通成本和滞留时间都过高。另外, 部分小型雪场的导游和服务功能低, 滑雪场全景图、雪道介绍牌和各种引导标识不健全, 停车场、游客中心等硬件设施陈旧落后, 安全防护设施欠缺。

三、国内外冰雪旅游成功经验借鉴

(一) 打造冰雪旅游特色精品体系

通过承办大冬会、亚冬会、冬运会等国内外重要赛事, 黑龙江省已经在国内外树立了“国际滑雪旅游胜地”、“世界冰雪旅游名都”的品牌形象。冰雪旅游未来发展的关键是如何经营品牌、保住名牌, 并使之不断丰富和发展, 以保持和提升这些品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要摒弃传统思维, 打破就冰雪建冰雪的认识, 努力把冰雪旅游与健身游、娱乐游、养生游、民俗游、边境游这些特色旅游品种相结合, 努力把冰雪旅游与重要的冰雪赛事和演出相衔接, 不断丰富冰雪旅游精品的形式和内涵。积极培育新兴冰雪旅游项目, 努力形成层次分明、布局合理、特色各异的冰雪旅游特色精品体系。

(二) 挖掘冰雪旅游文化内涵

一个地区的旅游产业能走多远, 从根本上说就是取决于文化内涵的挖掘。黑龙江省少数民族众多, 历史遗迹丰富, 金源文化、流人文化、渤海国文化以及特有的鄂伦春、赫哲等少数民族风情均可充分挖掘。可采取多种要素综合开发的原则, 冰雪旅游与寒地民族民俗文化产品相结合, 与龙菜冬季饮食产品相结合, 打造汇聚生态文化、娱乐文化、体育文化、民族民俗文化、龙菜文化等多元文化的集合体。此外, 还要积极开发红色文化、北大荒文化、极地文化等特色文化, 将这些文化与冰雪旅游有机地结合起来, 凸现出黑龙江省冰雪旅游的差异性, 让游客享受一种精神上的体验之旅, 满足游客不同层次的精神需求。

(三) 提高冰雪旅游服务质量

发展冰雪旅游业, 要求交通便利、邮政电讯发达、接待设施初具规模。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 形成政府主导、多元投资、开放开发的格局, 形成以冰雪旅游投资为主的一条多方位的、立体的产业链条。针对黑龙江省面积大, 景点分散的状况, 把旅游公路建设纳入全省公路交通总体规划, 切实解决有些景区交通不便的问题。对已有的铁路、航空、公路交通进行组织、串联, 提高景区的可进入性。

(四) 做区域合作旅游, 打“联合”品牌

积极联合沈阳、大连、吉林等省市, 共同组织冰雪旅游精品线路, 打造各地冰雪旅游品牌。使哈尔滨的冰灯特色、沈阳的冰雪娱乐、长春的冰雪运动、吉林市的雾凇冰雪、大连的冬季海滨都市风光发挥出整体优势, 形成区域化旅游特色, 让国内外游客一览北国各地不同的冰雪旅游景观。

参考文献

[1]李村.黑龙江省冰雪旅游与国外冰雪旅游发展之比较[J].科技创新导报, 2011 (13) 2:45.

[2]詹珊, 于占友.黑龙江省冰雪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1 (2) :8-10.

[3]孙显仁.提升黑龙江省冰雪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1 (3) :25-28.

[4]孙显仁, 刘勇强.哈尔滨市冰雪旅游业竞争力的对策研究[J].冰雪运动, 2010 (11) :84-87.

[5]王晶, 吴冬颖.再造黑龙江省冰雪旅游发展新优势[J].冰雪运动, 2010 (9) :84-91.

[6]韩国纲, 赵永哲.黑龙江省冰雪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J].冰雪运动, 2010 (9) :92-96.

[7]张欣, 董欣, 朱红.黑龙江冰雪旅游文化内涵的深开发[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0 (4) :27-33.

国内外宗教旅游对比研究 第8篇

宗教旅游(Religious tourism)是一种古老的旅游形式,国外进行宗教旅游研究的时间相对国内要早,20世纪70年代学界开始对宗教旅游进行研究[1],而中国在1986年,陈传康等首次对中国宗教旅游进行专题研究,发表《宗教旅游及其政策研究》一文[2]。在随后的二十多年的研究中中国对宗教旅游的研究多是针对宗教旅游资源评价、产品设计以及区域宗教旅游开发等问题进行宏观性的定性描述,而极少对宗教旅游者、宗教旅游感知、宗教旅游影响等微观领域进行量化研究。相对国外对宗教旅游的研究已经涉及到对宗教旅游者的研究,宗教旅游影响研究分析等方面反映出相对国外研究中国宗教旅游研究还不够成熟,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本文通过对中外宗教旅游研究的对比,总结中外宗教旅游的研究内容、研究视角、研究方法与研究结果。这将对我们进一步进行宗教旅游研究产生积极影响。

一、国内外宗教旅游的研究内容

(一)宗教旅游的概念

宗教旅游作为一种极富特色的旅游形式,对其定义也因研究者的不同角度存在一定差异,也曾一度是学界争议的热点。布兰克威尔从动机和旅游目的地两个方面对宗教旅游进行界定,认为宗教旅游是由宗教原因引发的、目的地是宗教场所的所有旅游活动[3]。这一定义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从旅游动机来看,既包括宗教徒的朝圣动机又包括非宗教徒的文化体验动机;从旅游目的地来看,宗教旅游活动的发生地是宗教场所,如宗教圣地、寺院、神社等。普遍认为宗教旅游的含义非常广泛,它不仅仅是指那种拥有强烈或唯一宗教动机的一种旅游形式,也即朝觐旅行;还应该包括非朝拜目的的宗教景点景区观光、修学以及游憩行为[4]。国内对宗教旅游的定义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种观点认为,宗教旅游是指具有宗教信仰的人出于宗教目的而进行的旅游活动,包括朝拜、求法、朝觐、传法等形式。如颜亚玉认为,宗教旅游指宗教信徒和有民间信仰的信众以宗教或民间信仰为主要目的而进行的旅游活动[5]。另一种观点认为,宗教旅游不仅包括宗教信仰者出于宗教信仰动机的旅游活动,还包括非宗教信仰者参观宗教景区景点的活动。如郑嬗婷等对宗教旅游的定义是:宗教旅游是指以宗教文化为核心依托,借助相关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以吸引宗教信仰者和一般旅游者进行的包括朝拜、研究、观光、文化等专门的旅游活动[6]。第一种观点将宗教旅游的内涵几乎等同于宗教信仰者的朝圣之旅,内涵过于狭小,所以目前多数学者较为接受第二种观点[7]。

(二)宗教与旅游的关系

宗教与旅游的关系是早期宗教旅游研究的主要内容,也是宗教旅游研究中最具争议的领域之一。国外学者大多注重从本质上或根源上对宗教与旅游的内在联系进行探讨[1],在宗教与旅游关系问题上出现的分歧,主要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些学者认为宗教朝圣和旅游活动有很多相似之处,甚至认为二者在本质上是相同的。社会学家特纳认为,朝圣与旅游都是具有阈限(Liminal)性质的活动,代表着与日常世俗生活的暂时脱离,都是对一种“中心”(Center)的追求[8]。史密斯对朝圣和旅游的实现条件、社会认可进行考察后认为,在宗教日益世俗化的当代欧洲,宗教朝圣者和旅游者之间并无实质区别[9]。另一部分学者认为旅游和宗教活动具有一定差异,他们认为,宗教朝圣与旅游活动是不同的,因为二者产生的根本动机是不同的。

国内学者主要从功能、效用角度来解析宗教(文化)与旅游(业)的关系。多数学者认为,宗教与旅游表现为一种双向互动关系:一方面,宗教文化不仅可以作为一种优良的旅游资源,用于旅游开发,获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0],而且对旅游者的出游动机、旅游景点的营建具有重要的影响[11];另一方面,旅游业的发展也可以提高宗教圣地和宗教文化的知名度,有利于宗教文化的继承、传播、交流和研究,从而有利于宗教文化的保护和发展[12,13]。总之,宗教文化和旅游业只要能合理利用两者之间的关系,宗教旅游就能和谐发展。

(三)国内外宗教旅游研究的不同内容

1. 国外宗教旅游研究的其他内容。

旅游者是国外宗教旅游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以参观妈祖庙的朝圣旅游者为例,对朝圣旅游者的个人特征、限制因素、旅游动机、朝圣体验以及重游的原因等进行了实证研究[14]。弗莱舍以以色列圣城的宗教旅游者为例,通过18 000多个样本对朝圣旅游者和非朝圣旅游者的旅游行为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论发现,朝圣旅游者高度组织化、停留时间相对较短,主要访问具有宗教神圣意义的地方,对当地的自然风光兴趣不大。此外,还有学者对宗教旅游的出游方式、旅游者行为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国外宗教旅游研究还涉及其他的研究内容。诺兰和诺兰对欧洲基督教旅游景点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将其分为三类:一是朝圣地,以宗教朝圣为主要动机的目的地;二是宗教观光景点,具有历史和艺术性的宗教景点;三是宗教节庆祭典[15]。沙克利(Shackley,2001)从控制游客流量、节庆管理及营销等多个方面,对宗教遗产地的管理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16]。

2. 国内宗教旅游研究的其他内容。

宗教生态旅游是宗教旅游与生态旅游思想相结合的产物。侯冲对宗教生态旅游的概念进行了初步的阐释,认为宗教生态旅游是以有形的宗教文化设施作为依托,通过挖掘宗教生态观,让游客感受宗教的真正底蕴,感受宗教所包含的天人合一与和睦祥瑞的精神,正确认识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从而自觉地保护环境,美化、净化环境,完善人类自身建设的一种旅游形式,它是一种与生态旅游、宗教旅游和宗教文化旅游均不同的新的旅游形式[17]。国内宗教旅游研究还涉及其他诸多内容。黄细嘉和陈志军依据利益相关者理论,从旅游者、目的地居民及相关组织、全体社会成员等三个维度分析了宗教旅游的重要价值,认为通过开展宗教旅游,旅游者将获得旅游价值,居民及相关组织获取经济价值,全体社会成员可以获得社会价值,同时宗教文化遗产可以因此而得到保护[18]。席建超等回顾了中国古代佛教旅游的发展历史,系统考察了佛教寺院作为旅游吸引物功能的转换过程,为现代佛教旅游开发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19]。

二、中外宗教旅游的研究进展

国外对宗教旅游的研究成果丰硕,研究领域甚广,不少研究已经涉入到了微观层面。从研究内容来看,国外对宗教旅游的研究几乎涉及到了所有宗教旅游现象,宗教与旅游的关系、宗教旅游者、宗教遗产地及宗教旅游影响。国内宗教旅游研究多集中于基础理论、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等,重复研究较多。方法运用以定性为主,少有定量研究。国内的宗教旅游业起步较晚,相关研究比较滞后,借鉴国外理论和研究方法,对中国宗教旅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中外宗教旅游研究方法的异同

早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国外宗教旅游的研究主要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此后多采用定性、定量研究相结合并以定量研究为主的方法,个案研究较多。主要的资料包括原始资料和二手资料两种。原始资料的收集方法主要有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参与观察法等;二手资料主要由公开出版物和政府资料提供。问卷调查在国外宗教旅游研究中主要运用于对宗教旅游者人口特征、旅游行为方式等的调查。在调查数据的处理上,涉及的检验和分析方法较多。

国内宗教旅游研究方法较为单一,多是宏观的定性分析。对宗教旅游的研究应立足于现实,多采用案例分析及实证研究的方法,以提高研究成果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鼓励研究者运用问卷调查、参与观察、访谈等数据收集方法,以及因子分析、方差分析等定量研究方法的运用。

总结与启示

通过分析比较发现国外宗教旅游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成果,研究内容较为全面,研究方法比较成熟,研究视角多样,已经成为一个较为成熟的研究领域。

从研究内容来看,国内的一些研究并没有对深层次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而国外已经深入到微观的领域,如宗教旅游者及宗教旅游者的个体行为。正由于这样,国内的一些宗教旅游管理模式陈旧,并缺乏建树性成果。因此,为了进一步发展中国宗教旅游,国内相关部门必须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宗教旅游研究体系。从研究方法来看,国内的研究方法更是单一而又不够严谨。虽然如此,但要强调的是宗教旅游的研究方法需要从跨学科的视角,并结合研究的实际内容来考虑。

中国宗教旅游资源丰富,区域宗教旅游特色突出,更有受外来宗教影响而产生的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宗教形式,同时,这些宗教形式有的往往与民族问题相互交织。我们只有认识宗教的相关要素,把握宗教发展的规律,才能有效地发挥中国宗教旅游资源的经济效益,为中国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上接200页)

摘要:宗教旅游作为专项旅游中的一种,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通过对中外宗教旅游研究的对比,总结中外宗教旅游的发展状况,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研究结果及其产生的影响等角度进行对比分析并对文献进行整合,以及提出对中国宗教旅游研究有益的借鉴,促进中国宗教旅游研究的发展。

国内外体育旅游研究现状综述 第9篇

体育旅游作为一项新兴的特种旅游项目, 从上世纪中叶开始在西方逐渐兴起, 目前已有了较大的产业规模和可观的经济效益。近十年来, 我国随着奥运热的不断升温, 旅游市场需求的多元化发展, 市场结构的调整, 以观看和参与体育赛事和从事体育运动为主要内容的体育旅游在中国发展起来。体育旅游是我国体育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又是旅游市场的一个新兴领域, 它不仅仅是一种体育活动在旅游过程中的表现, 更是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交叉渗透产生出的一个崭新的经济领域。

随着体育旅游事业的繁荣, 体育旅游学术研究也在不断地取得进展。从世界范围来看, 上世纪80年代开始体育旅游的理论体系在逐渐形成, 研究领域也日益扩展。我国的体育旅游研究, 虽然尚未建立起完善的学科体系, 但近年来, 在广大旅游、体育和相关学科领域的研究者共同努力下, 体育旅游研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 大量的研究文献不断涌现。体育旅游已成为了继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和会展旅游之后, 旅游学界的又一研究热点。通过对这些研究文献的综述, 不仅可以反映我国体育旅游的研究进展、学术动态, 更能把握其未来发展方向, 推动我国体育旅游的长远发展。

2. 国外体育旅游研究现状

国外体育旅游研究开始较早。20世纪80年代, 欧洲就有学者通过对主动参加体育旅游活动的游客进行观察分析, 开始了体育旅游的早期研究。

20世纪80年代起, Glyptis和Deknop通过对主动参加体育活动的游客进行观察和分析, 开始了体育旅游的早期研究。20世纪90年代后期, 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日本等国学者发表了大量相关文章, 体育旅游体系开始逐步形成。近几年来, 又有许多高水平的理论和应用成果出现。

国外体育旅游研究的热点主要有:体育旅游资源与市场的开发利用;体育旅游的历史演变与未来发展战略;体育旅游运作与管理方法、手段、制度;体育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体育和旅游在经理人之间、各部门之间的协作问题;政府体育旅游政策变迁及运作;对国家和地区层面上体育和旅游部门中, 关键利益相关者的态度和行为的分析和研究。体育旅游的研究成果, 使政府逐渐认识到了体育赛事对于国内旅游、就业、社会资本积累等方面所带来的巨大机会, 并使之成为政府制定产业政策的依据。体育旅游研究的发展影响了政府行为, 并为体育旅游在各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目前, 国外体育旅游研究存在的争论有:1) 是否一切与体育相关的旅游活动都是体育旅游;2) 观赏著名体育场 (馆) 、体育纪念堂的旅游是否属于体育旅游;3) 体育旅游以什么标准分类更科学。国外体育旅游研究虽日益成熟, 但它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例如:体育与旅游两门学科的日益融合问题, 体育旅游基础理论的完善问题, 体育旅游研究成果与实际结合率的问题, 体育在旅游发展中的功能问题等。

3. 国内体育旅游研究现状

国内体育旅游研究起始于奥运会对旅游的影响研究, 以及体育卖点在旅游营销中的运用。目前, 国内对体育旅游研究已经有了很大发展, 但距离国外研究水平, 仍有一定距离。当前国内体育旅游研究, 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即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体育旅游市场研究以及体育旅游基础理论研究。其中对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研究最受学者重视。体育旅游开发主要涉及区域体育旅游资源开发, 即结合某个特定的地区体育旅游资源现状进行综合开发, 提出该地区体育旅游发展策略。另外, 体育旅游研究中的另一个重点是体育旅游项目开发, 也就是对某一特定体育旅游产品、资源的开发。此外还有不少学者涉足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从体育旅游开发的地域性来看, 国内研究更偏重于西部地区的体育旅游资源开发, 而对东部地区的研究较少, 从而在研究的地域上, 形成了东西部地区的不均衡发展。从研究的体育旅游资源的种类来看, 以自然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为主, 相比之下, 人文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较为薄弱, 尤其是对体育赛事、体育运动基地和体育事业发展成就等方面体育旅游资源的挖掘深度不够, 使这些资源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说明人们还没有从旅游开发的传统模式中走出, 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结合不够理想, 体育旅游资源开发还是传统旅游资源开发的一种延续。

在体育旅游市场研究方面, 主要牵涉体育旅游客源市场细分、体育旅游产品开发, 以及体育旅游市场调查等方面的内容。对体育旅游客源市场细分的标准, 以旅游者需求的差异性为基础。市场细分可以更好地根据不同偏好的消费人群, 采取相应的营销手段, 向他们推销适合其自身特点的体育旅游产品, 实现经济效益。对于体育旅游产品开发, 国内学者更多强调政府的作用, 依靠政府行为, 企业在体育旅游产品开发中的作用没有充分体现。另外, 体育旅游市场调查、消费分析的研究内容颇具现实意义, 分别从消费动机、消费能力、出游态度、对体育旅游的了解程度、旅游者人口特征、市场结构等方面, 对儿童、青年学生、中年、老年等不同特征人群进行研究。

对于体育旅游基础理论的研究, 国内研究者主要把精力放在体育旅游概念的界定、体育旅游的分类、体育旅游的内涵、体育旅游的特征及作用方面。另外, 还有一些研究集中探讨体育旅游学科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 并试图建立一个衡量体育旅游经济效益的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肖波.江西体育旅游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企业经济, 2005, 11 (303) :152-153.

[2]周珂, 周艳丽.体育旅游的界定综述[J].中国体育科技, 2005, 41 (6) :27-29.

[3]REMAND.Points of Increasing Contact:Sport and Tourism in The Modern World[A].Proceedings of the Leisure Studies Association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M].Wallingford UK.LSA Publication, 1990:158-169.

[4]李明.体育产业学导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1999:279.

[5]唐国梁.云南省体育旅游产业初探[J].曲靖师范学院报.2000, 19 (6) :51-53.

[6]黄燕飞.我国体育旅游前景初探[J].体育文史, 2001, (2) :18-19.

[7]汪德根, 陆林, 刘昌雪.体育旅游市场特征及产品开发[J].旅游学刊, 2002, 17 (1) :49-53.

[8]谭白英, 邹蓉.体育旅游在中国的发展[J].体育学刊, 2002, 9 (3) :22-25.

国内外区域旅游合作研究综述 第10篇

一、国外区域旅游合作研究综述

(一) 国外区域旅游合作的理论研究

首先, 在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方面。1984年, 利益相关者理论由美国学者Freeman在其著作《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方法》中明确提出, 并被引入区域旅游合作研究中。国外研究者对这方面的关注持续时间较长, 成果较多。20世纪90年代, Jane Robson和Ritchie探讨了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旅游合作中的程序和方法。Aas (2004) 与Magnoni (2007) 通过对老挝和玛雅遗产旅游资源的实证研究表明, 利益主体合作能促进遗产保护与遗产旅游互动发展。Philip (2008) 通过分析英国两大旅游企业所作的问卷调查, 指出发展旅游业必须考虑到以人为本这一问题, 并揭示了开放空间的潜力, 用以解决旅游合作中的伙伴关系[1]。

其次, 在社区参与理论研究方面。国外有关旅游社区的研究在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期间成为研究热点。Murphy于1985年出版的《旅游:一种基于社区的方法》一书较为全面地吸收这一时期旅游的研究成果, 并被Jamal、Mitchell、Greer等众多学者引用至区域旅游合作中。基于此, Murphy又于2004年在其新著作《旅游社区战略管理》中明确提出, 旅游管理应将本地社区与旅游业结成一种利益伙伴关系, 促使目的地成为一种有益于当地经济、社会及环境的旅游产品[2]。

最后, 在生命周期理论方面。Huxham (1994) 等强调维持组织间长期合作的难度, 指出合作的两条路线:合作疲软和合作成熟[3]。Jamal (1995) 等汲取Waddock的演化思想, 用于社区旅游规划合作, 提出合作三阶段:定问题、定方向和实施[4]。

(二) 国外区域旅游合作的类型及组织行为模式研究

国外学者对区域旅游合作的类型研究要稍晚于理论研究。Timothy于1998年分析得出旅游合作的四种类型:公私合作、政府机构之间合作、不同级别政府机构之间合作、同级别政府机构合作。次年, 他又根据合作程度提出跨界合作的五种模式, 即alienation、co-existence、co-operation、collaboration和integration[5]。Araujo (2002) 等以巴西东北部区域旅游合作为例, 探讨了社会经济和政治对合作的影响以及合作过程、合作主体, 并建立了一个综合型的合作模式, 该模式关注的是合作关系和合作过程[6]。Baggio (2007) 和Watts (2009) 通过对一些旅游目的地的研究, 提出建立旅游合作的网络拓扑结构。同时跨界旅游合作的模式被提出。

(三) 国外区域旅游合作的影响因子研究

Reed (1997) 引入组织理论论证了权力关系对社区旅游规划的影响, 研究结论认为, 在社区旅游中, 权力关系是了解社区旅游规划特点和因果关系不可缺少的因子, 权力关系会改变协作行动取得的结果, 甚至是阻止协作行动[7]。Augustyn (2000) 等论述了旅游合作的一系列“成功因子”, 确定其中五个关键因子分别为:知识储备、合适的目标、合理的合作结构、有效的合作行动、合作的可持续性, 为合作提供了自我评估的框架[8]。Tosun (2000) 认为, 发展中国家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受到运作层面、结构层面和文化层面三方面限制。其中运作层面主要限制因素为:政府中心化, 协调机制较差, 信息不畅;结构层面主要限制因素有:规划人员态度偏颇, 知识技能缺乏, 精英主导等;文化层面主要限制因素有:社区参与能力低, 参与意识弱[9]。

(四) 国外区域旅游合作的市场营销研究

Peter和Kurtulus (2000) 界定了区域旅游合作营销的概念和组成要素, 并以塞浦路斯、希腊和土耳其的中小饭店的合作营销分析了在不同国家间的经济限制下进行合作营销的可能性[10]。Jonathan (2002) 特别强调共同的营销计划在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同时提出区域旅游合作要实现对共同营销的延伸, 扩展合作内容, 使旅游利益与债券、中央及当地政府紧密相连, 从而促进旅游业的发展[11]。Sparke和Sideway等人 (2004) 以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的三国旅游发展的“成长三角”为例, 研究了在国界影响、地理力量制约下的三国旅游产业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的旅游联合营销行为[12]。

二、国内区域旅游合作研究综述

(一) 国内区域旅游合作的理论研究

中国研究者对区域旅游合作理论研究要晚于国外研究者, 且关注的焦点随着时间的推移各不相同。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 中国研究者将可持续发展理论应用到区域旅游合作的研究, 例如, 朱应皋 (1999) 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 以江苏旅游业为特例, 着重探讨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必然性[13]。2004年起, 系统理论被中国研究者广泛关注, 陈睿、薛莹、王雪芳等以系统自组织理论为基础, 揭示旅游系统自组织演化过程。近年来, 博弈论成为研究焦点, 梁艺桦、舒小林、郑燕萍等运用博弈论论述了旅游竞争基础上的合作是区域旅游合作的较好形式。另外, 研究者们还引用相关学科的理论来阐述区域旅游合作的重要性。例如, 邹仁爱, 陈俊鸿 (2006) 运用生态位理, 阐述了旅游地生态位的竞争原理和演变规律[14]。

(二) 国内区域旅游合作的空间结构研究

旅游圈构建是国内旅游地合作空间结构的最重要形式, 且研究时间较早持续较久。马勇等 (1996) 认为, 旅游圈是按一定地域内各种旅游经济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区域空间组织形式, 并提出武汉大旅游圈的设想[15]。其他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还包括大三峡旅游经济圈、“大湘西”旅游圈等。除此之外, 国内研究者从空间布局方面提出自己的见解, 如, 许惠芳 (1989) 提出构成纵横交错、多层次和多系统的“旅游网络”是西安旅游业大发展的必要条件[16]。汪德根、陆林 (2005) 以结合呼伦贝尔—阿尔山旅游地系统为例, 确定旅游区重点发展点和发展轴, 并利用重点发展轴将以“点”为中心的“面”即各级旅游地系统空间网络化, 形成“点”、“轴”、“面”相结合的“板块旅游”空间结构体系[17]。陈淑兰、刘立平 (2008) 提出中部地区旅游合作的空间布局应以多级旅游中心城市为发展极核, 形成区域旅游经济的核心增长极;以次区域旅游合作为重心, 构建多层次旅游圈;以“三纵三横”干线为旅游重点走廊, 形成跨区域旅游经济带[18]。

(三) 国内区域旅游合作的模式研究

国内研究者通过实证研究, 结合考察地的实际情况, 提出了各自不同的合作模式思路。陶伟、戴光全 (2002) 以苏南三个水乡古镇的旅游发展为例, 提出主导旅游资源相似的临近地域旅游发展的“竞合模式” (C—C模式) [19]。谢江红 (2008) 以陶伟的“竞合模式”为基础, 提出战略联盟模式[20]。尹贻梅 (2003) 提出了区域组合和产品组合两种旅游空间竞争合作类型, 并建立了以市场为主导、政府推动、地区参与的合作运作模式[21]。与尹贻梅相对反, 赵曦、张壹 (2005) 在全面推进长江上游地区旅游资源协作开发的基本途径, 包括长江上游地区旅游资源协作开发管理体制, 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的市场化管理运营模式[22]。杨荣斌 (2005) 在构造区域旅游合作机制认知模型及对其发育环境的类型分析后, 从地理学空间视野提出了区域旅游合作的五种结构模式:点—轴发展模式、单核辐射模式、双核联动模式、核心边缘模式和网络型模式[23]。张正国、汪宇明 (2008) 根据旅游企业融资合作的内容与目的, 指出目前旅游企业融资合作的方式主要分为实体模式、联盟模式和偶发模式三种, 具体包括企业型、参股型、项目型、交换型和契约型等合作形式[24]。

(四) 国内区域旅游合作的合作机制研究

区域旅游合作机制是区域旅游合作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 研究者对此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见解。在诸多研究中笔者发现, 研究者对动力机制的关注程度要高于其他机制的研究。涂人猛 (1994) 认为, 共生效应、互补效应、整体效应三个效应一起构成了区域旅游形成和发展的动力机制[25]。此外, 吴国琴、颜永红、高明等从市场驱动力和政府调控力两个方面分别提出各自的主张。与单一研究动力机制相反的是, 李悦铮, 张志宏 (2006) 认为, 区域旅游协作机制包括:统筹安排机制、利益分配机制、激励机制、保障机制、整体形象定位促销机制[26]。葛立成 (2007) 认为, 区域旅游合作的发展, 是行政推动机制、市场调节机制、协商解决机制、法律保障机制、人文融合机制等多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27]。

(五) 国内区域旅游合作的利益主体研究

国内区域旅游合作的利益主体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并未受到研究者的关注, 相关的研究成果也相对较少。张伟、吴必虎 (2002) 以四川省乐山市为例探讨了利益主体理论在区域旅游规划中的应用[28]。阮丹 (2008) 从区域旅游合作的角度出发, 根据区域合作利益主体的多元性和利益的广泛性, 探讨在面对区域旅游合作中的利益冲突, 如何通过建立区域利益均衡机制, 促进合作, 打造大香格里拉旅游合作圈[29]。张志辰 (2008) 在区域旅游合作过程中,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及各旅游企业应发挥各自的作用, 共同打破原有效率低下制度的锁定, 推动合作向前发展[30]。

此外, 国内研究者还注重区域旅游合作的具体措施研究。例如, 宋金平、杜红亮 (2005) 通过对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基础、旅游协作的可能性与可行性以及区域旅游协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提出了促进区域旅游协作的对策和建议[31];丁敏 (2006) 基于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的大合作趋势, 指出长三角旅游深度协作的楔入点, 最终得出区域旅游一体化的深度协作措施[32];黄月玲 (2008) 以桂林旅游圈龙胜县为例, 提出了县域单元与旅游区协作的策略思路[33]。

三、国内外区域旅游合作研究比较

通过以上国外与国内区域旅游合作研究的文献综述的分类叙述, 笔者发现国内外研究者关注的重点不同。国外研究者在理论研究方面比较注重旅游地理学理论的发展, 如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同时跨学科理论研究也较成熟。旅游活动从主体角度来说是人类活动, 人类活动从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着区域旅游合作的发展, 因此, 国外研究者比较关注区域旅游合作中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和社区参与理论的研究。通过这两个理论, 国外研究者将研究热点集中在区域旅游利益主体之间的合作、旅游企业之间的合作, 公共与私有部门的合作等方面。

国内外旅游跨文化 第11篇

关键词:旅游;村镇建设;文献评述

1、 引言

城市化带来的各种问题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使人们越来越渴望到一个远离城市的乡村,过一段与世无争的生活,乡村旅游因此而备受青睐,相应的一些特色的乡村旅游景点也在这种环境下迅速的发展起来,关于旅游村镇的相关研究工作也随之蓬勃发展。我国在2009年开展了争创全国旅游特色村镇的工作,通过打造乡村景观吸引旅游者,依托旅游业各个要素之间紧密的作用,形成了以旅游促发展的新型村镇。本文主要从国外旅游村镇建设和国内旅游村镇建设研究对比入手,系统回顾国内外旅游旅游村镇的相关文献,并对其做出研究评述。

2、国外对村镇旅游的研究

(1)旅游村镇相关者态度研究

Reinhard Bachleitner(1999)从目的地居民角度研究了他们对开发乡镇旅游的态度[1]。Horn(2002)等人用描述性分析的方法对比了新西兰Rotorua和Kaikoura两地居民对发展村镇旅游态度存在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社区历史和结构的研究更有助于当地居民更好地适应当地发展旅游[2]。Peter(2000)等人通过发放问卷的形式得出了某偏僻山谷的居民对新建的休闲娱乐设施的看法。得出的结果是,大部分人是支持当地旅游业发展的,但也存在着一些反对发展旅游业的态度。此外,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性别的不同也会导致人们对旅游业感知的区别。

(2)传统村镇旅游可持续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等问题越来越得到关注,而且旅游行业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所以导致了旅游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由于传统村镇历史较为久远,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所以为了保护其生态环境,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员开始关注旅游的可持续发展。Ahn(2002)等人将规划系统作为基础,论证了一个在区域旅游规划中应用可持续观念可能有用的模型。二战后,西班牙地中海海岸旅游业发展迅速,但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旅游业的发展已经对当地的环境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在20世纪末,为了改善当地旅游环境的质量,以及开发出新兴的旅游目的地,西班牙政府尝试将可持续发展引入旅游规划的形式[3]。Burns PM,SanchoM M(2003)通过调查西班牙内陆村庄Cuéllar,得出政府引导的新兴旅游地开发的旅游活动逐步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轨道[4]。

⑶村镇旅游市场及经济效益研究

Graham Parlett等(1995)就苏格兰Edinburgh古镇进行了旅游影响的研究,强调旅游业巨大的关联带动效应,认为旅游业对村镇内各相关部门以及社会整体经济实力都有提升作用[5]。Oecd,Fleischer,Getz(2003)等认为城镇旅游对当地经济的贡献和意义完全超乎人们的预期。英国爱丁堡历史古镇旅游业的发展对古镇其他产业产生的乘数效应显著,爱丁堡旅游业已经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最为重要的产业[6]。Isabelle Frochot(2003)通过细分村镇旅游者的类型,得出了大部分旅游者去村镇旅游的目的是比较随意的,旅游目的地的主体并不会对旅游者产生很大的影响[7]。

3、国内对旅游村镇的研究

(1)村镇存在问题及保护研究

近年来,不少学者对我国旅游型村镇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研究。魏小安等(2002)认为云南丽江大研古镇的发展存在单一观光、城市分离和超容量等问题,应在今后的发展中寻求创新[8]。刘昌雪(2003)认为皖南古村落旅游可持续发展存在一些不利因素[9]。孙静、苏勤(2004)对皖南徽州古村落——西递、宏村的居民以及游客做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古村落旅游资源的视觉污染非常严重。论文还进一步分析了古村落视觉影响的现状、成因及管理方法[10]。

(2)村镇文化研究

文化是村镇旅游发展的基础和村镇论文研究的重要内容。凌申(2003)认为盐文化是苏北盐业古镇极具潜力的旅游品牌,当地政府应抓住这一品牌,多角度、多层次、多线条地开发旅游文化资源,使古镇游、古盐文化游相辅相成,互为烘托,促进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1]。陆建伟(2003)认为江南典型的水乡地理环境为传统古镇提供了必须的生态背景,明清以来水乡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传统古镇文化奠定了物质基础,文人雅士的流寓、本土人士的崛起丰富了传统村镇文化内涵,从生态背景、物质基础和文化内涵三方面论述江南六大古镇的文化成因[12]。

(3)村镇特色研究

特色是传统村镇旅游发展的有利条件。阮仪三(2002)等人认为“水”是江南水乡特色,是最具有特色的自然景观。浓厚的历史文化是江南水乡古镇的独特文化所在[13]。王瑛,于华友(2006)认为随着我国城镇景观越来越现代化,城镇个性也在消泯,四川旅游城镇也是如此,因此在分析四川旅游城镇景观构筑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特色构筑措施[14]。

4、国内外研究述评

对旅游村镇相关研究进行的简单的回顾和梳理,从中不难发现:

(1)在研究方法上

相对于国外研究,国内研究基本是局限于现象的定性研究,现有研究成果中,定性分析较多,定量分析较少,理论分析较多,数据分析较少,研究方法和手段较为单一。主要还是因为缺乏先进的理论及方法指导,进而影响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2)在研究对象选取上

国内学术界研究对象多集中于知名度较高的江南水乡古镇等有限区域,对我国拥有的大量历史遗存的旅游村镇,尤其是近几年新兴的一些旅游型示范村研究相对较少,这种状况不利于村镇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

国内外区域旅游联动研究进展 第12篇

区域旅游联动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相互关联地区之间的旅游经济主体,按照共同议定的章程、合同或协议,在不同地区之间实现旅游经济要素的科学合理配置和重新优化组合,建立规模、结构、品牌俱佳的旅游市场体系,以便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旅游经济活动。

二、国外研究动态

有关区域旅游联动在学科理论方面的研究,国外学者比较注重对区域旅游联动中的发展模式以及市场、交通、管理机制等层次的问题进行探索,并取得了多方面的研究成果。进入20世纪后半期,许多著名学者对区域旅游联动发展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代表性的有,Pearce,Douglas以欧洲的西班牙为例分析了区域旅游联动的现状。又如Chirathivat,Suthiphand对东南亚国家联盟与印度之间旅游与贸易的合作关系展开探讨。21世纪初期,区域旅游联动问题被越来越多的学者进行研究,Dr.Dimitrios Buhalis重点探讨了区域旅游联动中存在的问题。Bruce Prideaux提出了交通问题成为影响区域旅游联动的重要因素。Alan Fyall,Christine Callod,Brenda Edwards则从市场方面探讨了区域联动的相关内容。Roslyn Russellb,Bill Faulkner提出区域旅游联动的持续性的潜能及问题。Muzaffer Uysal,Joseph S.Chen,Daniel R.Williams认为区域联动是提高市场占有率的必然选择。

综上所述,国外对区域旅游联动问题的研究,内容相对丰富,论述的角度多样,研究的过程有一定深度,研究的技术和方法比较前沿,研究的成果长期处于领先地位且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三、国内研究动态

伴随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出现,国内学术界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关注区域旅游联动发展问题。进入21世纪,区域旅游联动发展研究的力度、深度和广度进一步走向深入。

国内学者在区域旅游联动发展的基础理论研究中,普遍偏向于区域旅游联动的内在机理和动力机制的挖掘。范家驹(1987)着眼于上海市的发展实际开展研究,指出“大旅游”理念的形成将会深刻影响旅游业全方位、多层次、高效益的发展,其研究成果迄今仍然成为影响我国区域旅游联动发展实践的重要思想。王衍用(1991)开创的“阴影区”理论提出,在过短的距离内出现旅游资源的过度雷同,将会导致旅游资源发生“减值效应”。孙根年(2001)探讨了区域旅游联合开发过程中的组织原则、相关形式、有关政策。牟红、杨梅(2006)基于区域旅游联动的空间组织视角,选取重庆市作为研究案例,总结出了形成区域旅游合作良性发展态势的系列办法。张晨(2008)提出长三角区域旅游标准体系建设的近期和中远期任务,讨论了以标准化建设推动长三角区域旅游联动发展。董阿丹(2009)从区域旅游资源、区域旅游市场和区域旅游产品联动开发角度详细论述了辽吉黑区域旅游联动的实现途径。

国内学者研究区域旅游联动具体案例的重心主要集中于京津冀环渤海经济区、长三角地区以及珠三角地区。相对其他区域,京津冀环渤海区域旅游合作早在1985年就开始启动,所以京津冀的相关研究成果比较多。长三角的区域概念从1992年开始提出,目前有较多学者给予高度关注。虽然泛珠三角的区域旅游合作概念正式提出的时间还没有超过十年,但在较短的时间内已经有多项研究成果涉及泛珠江三角洲旅游业的合作发展问题。

综合不同时期国内学者对区域旅游联动的研究,一方面国内学者对理论的研究普遍涉及到区域旅游联动发展相关概念的探讨,研究过程中能够积极借鉴和吸收其他学科的基础理论,但总体在理论的研究方面更多停留于感性的认识和基础理论的探讨,缺乏系统地开展深层次的分析。

四、区域旅游联动发展的主要理论支撑

(一)核心——边缘理论

“核心一边缘”理论为区域旅游联动发展实现的可能性提供了理论支撑。各个联动发展的区域都可以被视为一个独立的“核心——边缘”结构,通过参与区域旅游联动,实施增强核心、带动边缘的空间战略举措,联动发展旅游基础设施,共同设计特色旅游线路,打造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旅游廊道,不断协调区域旅游空间关系,从而突破传统的行政区划限制,重新组建一个新的区域旅游空间“核心一边缘”结构,并形成新的核心区和边缘区,充分发挥核心区域的引领和主导地位,吸纳更多的边缘区融入核心区,进而形成规模和影响更大的核心,扩大联动区域旅游业的整体竞争力,推动区域旅游加快发展。

(二)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理论体现的是一种“不平衡——平衡——不平衡”的螺旋式上升发展理念。当优势产业聚集在某个节点并聚合到一定程度时,会产生扩散效应,进一步带动周边落后地区的发展。在旅游发展中,由于旅游资源在空间上的不可移动的特殊属性,可以在旅游资源集聚区域布局便利的交通要道,该区域容易发展成为新的增长极,然后带动周边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借力交通沿线形成的旅游增长点的不断膨胀延伸,往往形成沿交通干线的旅游经济增长轴,旅游经济增长轴的交错发展,又进一步形成旅游经济增长网络,因此可以大面积带动区域整体旅游经济的发展。

(三)“点——轴”系统理论

区域旅游联动符合“点——轴”理论发展规律。在区域旅游联动发展的初期,由于基础设施和资金、人才等要素的限制,联动的重点只能局限于少数的点和轴线之上。随着区域旅游联动发展的不断深入,通过点与点之间跳跃性的配置资源要素,并借助轴带的连结功能,实现“点——线——面”的有机结合,联动的点与线将会不断扩展、延伸,最终形成“点——线——面——网”紧密结合的旅游区域,推动区域旅游整体发展。

(四)产业聚集理论

产业集聚理论为区域旅游联动发展的实施提供了利益保障,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资源优势不明显的旅游目的地,其自身的竞争力相对有限,面对外部的竞争往往处于劣势,但通过区域旅游联动发展,可以实现合作区域内部旅游资源、客源市场等的集聚,提升区域整体力量,面对共同的竞争对手获取整体竞争的优势。

五、结语

随着区域旅游联动的实践操作不断深化,区域旅游联合促销、区域内无障碍旅游、区域旅游人才联合培养、旅游企业跨区域重组、联合开发旅游产品、联手打造区域旅游形象等联动发展内容和形式的不断完善,今后的区域旅游联动研究应重视区域旅游联动发展的理论支撑研究。

上一篇:烟气脱硫工艺下一篇:《水》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