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语境论文范文

2024-07-13

话语语境论文范文(精选11篇)

话语语境论文 第1篇

关键词:话语冲突,附加性话语,人际缓和效用,话语分析

冲突, 对立, 威胁, 缓和, 和谐是人际交往中普遍碰到的现象。要想让人际关系顺利地进行下去, 必须要化解它们, 将负面的转为中立或正面。化解冲突, 实现语言顺利的交流, 是我们日常交际的最终目的和永恒主题, 这也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有利于交际的顺利进行, 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 从而成功实现交际目的, 也能使得社会变得更美好和谐。根据GRICE的合作原则理论, 他提出交际的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或获取信息, 因此听话人总希望说话人能够提供所期待的相关信息。尽管如此, 在我们平时的交际中, 由于各种原因或受制于各种语境, 说话者可能会附加一些额外信息或附加性话语。虽然从句法角度或听话人的信息需求来看, 附加信息是多余的或者可有可无的信息, 但从语用角度和礼貌原则的角度来看, 附加信息的出现并非多余或可有可无, 相反, 它是有必要且不可缺少的, 在交际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 在言语交际中有其积极的用语功能, 特别是在冲突语境下, 它起到了缓解人际关系的作用。

1 话语冲突语境

1.1 冲突性话语

交际双方在对话, 访谈等言语交际过程中, 因为对某事持有不同观点, 立场等往往会导致争论, 反驳甚至是争吵等冲突对抗的言语事件或言语行为。这里的“争论”“反驳”“争吵”等冲突性言语就被称为“冲突性话语”。“不相容”和“对立”是冲突性话语的典型特征。从Barki和Hartwick (2004) 的研究中, 我们总结出冲突具有三大特性:1) 负面性;2) 分歧性或排斥性;3) 干预性。它们三个特征之间也会彼此影响。

1.2 冲突性话语的两种效应

交际双方在言谈中一方对另一方的指责, 批评, 否认, 质问等可能会引起另一方的冲突回应, 这种冲突性回应话语也称之为冲突性话语。Eisenberg和Garvey (1981) 认为反对, 异议等可以针对某一行为, 请求, 断言等, 并引发听话人的对立性回应。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冲突性话语源自于争论, 异议, 批评, 争吵, 责备, 质问等言语行为, 一般是属于说话人和听话人在认识, 情感, 态度等方面的差异或者对立。听话人根据说话人的回应可以采取以下两种回应措施:

第一, 听话人做出反对, 反驳性回应, 即出现冲突性回应。这种情况下会加剧双方的对立, 如出现观点, 见解等的不同, 或引起抱怨, 愤怒, 不满等负面情绪, 影响人际关系的和谐。这对于人际关系来说属于冲突性话语的负面语用效应。但是冲突性话语也能改善并提升人际关系, 或因冲突消解后加深交际双方的关系情谊等, 这属于冲突性话语产生的正面语用效应。但是一般情况下, 前一种冲突性话语产生的负面效应比后一种产生的正面效应更常见。

第二:听话人做出表示妥协, 接受, 甚至是认可等, 这种情况属于缓和性话语或回避对方的冲突性话语。这有利于弱化双方的言辞冲突对抗, 从而缓解对立对抗情绪。我们可以把这种情况视为冲突性话语引发的一种正面效应。

2 附加性话语

通过GRICE的合作原则理论, 我们可以得出, 说话者和听话者双方的交际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或者是获取信息, 因此听话者总不可避免地会期待说话者能够提供其所期待的相关信息.尽管如此, 在日常的言语对话交际中, 这种期待并不能都如期而至, 往往会出现一些情况不如我们所愿。

例如以下2个例子:

(1) 杨澜:你的责任感体现在什么方面呢?

陈可辛:我的责任感体现在你们看不到的地方。

杨澜:那你为什么还不娶她呢?

陈可辛:我们的关系, 跟结了婚是没有分别的。我个人觉得, 这个我个人觉得, 我也征求她的意见, 要是她觉得有分别, 我们已经结婚了, 。。。我觉得那些事情是极不浪漫的

<杨谰对话热点人物:杨澜访谈录>

(2) 周瑞家的又问姥姥道:"今日还是路过, 还是特来的?"

刘姥姥便说:"原来特来瞧瞧嫂子;二则也请请姑太太的安.若可以领我见一见更好, 若不能, 就借重嫂子转致谢意罢了."

<红楼梦第六回宝玉初试云雨情,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 以上划线部分的信息是除了主体必要提供的必要信息之外的附加的信息, 也可以被认为是多余的, 可有可无的信息。因为它超出了对方心里所期待获得的信息。在例 (1) 中陈可辛的附加信息起着辅助说明的作用, 目的是向对方进一步阐明自己的原因, 给观众一种合理可靠的感觉, 从而在观众及对方面前留下一种踏实可靠的形象, 进而构建了其自身的正面积极形象, 维护了其正面积极的面子。在例 (2) 的划线部分是刘姥姥补充的附加性话语, 乍一看好像回答过于累赘, 有点啰嗦, 可以省去, 实际上其附加信息很真确地表达了刘姥姥想进荣国府生活的迫切真实意图。如果省去这一部分附加刑话语, 刘姥姥的真实意图就无法表达出来。从以上两个例子我们可以得出, 附加性话语是在言语交际中, 说话人为顺应当时的各种语境因素 (包括心理语境, 社交语境以及交际双方提供的信息等) , 维护自身形象或者婉转表达自身想法而采用的一种语用策略, 这种语言策略有助于交际的顺利进行。

根据GRICE的观点, 言语交际是一种有特定目的的言语行为, 为了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 我们必须要遵守一些规则。据此GRICE提出了合作原则理论, 在他的合作原则理论中, 他提出了数量准则, 质量准则, 关系准则以及方式准则。这些准则可以解释交谈的目的, 意图或者方向, 违背了其中一个准则即会使得交际无法顺利进行。在其中的数量准则中, 它包括两个方面: (1) 所说的话应该满足交际所需的信息量 (2) 所说的话不应超出交际需求量。根据GRICE的数量原则, 我们可以推出提供多余或者过量信息会导致违反GRICE的数量原则。但是GRICE同时也提出, 在某些特定情况下, 有时即使说话人很清楚他自己违反了数量准则, 但他仍然可以被听话人所理解, 因为他遵守了合作原则。例如:

John:I've got my hands full here at the moment.Could you open the window for me?It is a bit stuffy here. (Edmonson 1981:123)

从对话中我们可以分析出, 划线部分属于添加的额外信息, 可有可无, 严格意义上, 它违反了GRICE在合作原则中提出的四个原则之一, 也就是数量准则。但是, 此处附加的信息却能成功传递交际意图, 能够使听话者理解并去按照说话者所要求的去做。因为它遵守了利奇礼貌原则的慷慨原则, 从而在另一方面遵守并体现了合作原则。

再例如:《泰坦尼克号》中LUCY和MR .ISMAY之间的一段对话:

Lady: Hey, who thought of the name Titanic? Was it you, Bruce? (Bruce is Mr Ismay)

Mr Ismay: Yes, actually. I wanted to convey sheer size, and size means stability, luxury and above all, strength.

Lucy: Do you know of Mr Freud, Mr Ismay? His ideas about the male preoccupation with size might be of particular interest to you.

Mr Ismay: Freud, who is he?Is he a passenger?

通过阅读以上对话, 我们不难发现两个划线部分属于说话者自己附加的额外信息, TITANIC本意为巨大的或者强壮的, 但是MR ISMAY却反复的强调且解释这个词的意思, 他的意图我们不难发现是为了展示炫耀自己的博学多才。尽管如此, LUCY并不买他的帐, 反而嘲讽MR ISMAY故意卖弄学问, 并且引用FREUD的书希望他去看看关于“SIZE”的书的解释。可笑的是MR ISMAY不仅不知道DR FREUD是谁, 而且还补充问了一句是不是这艘船上的客人, 这句话很明显将其故意卖弄学问, 不懂装懂的一面暴露出来。LUCY故意以婉转的方式, 实则是讽刺揭露MR ISMAY, 学识肤浅, 不懂装懂的本性, 虽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方式准则, 但是观众也能理解, 且能起到一定的言语交际的效果。因此, 在此对话中, 附加性话语或过量信息主要是说话者为了自圆其说而采用的一种交际手段。

通过以上分析及描述, 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附加性话语或附加信息在言语交际中并不是多余, 可有可无的信息。相反, 它在促进交际的顺利进行, 缓和冲突, 润滑人际关系, 转移话题等等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3 冲突语境下附加性话语的人际缓和效用体现

3.1 缓解人际冲突

由于种种原因, 在言语交际中, 冲突和对抗时有发生且不可避免。这种言语交际往往会造成尴尬或者不和谐的氛围或局面, 甚至会严重影响交际的顺利进行甚至会使会话中断。所以附加信息的使用就是交际者经常用到的策略。

女:打人还不算事儿?

男:咋不是事儿?屁事儿。自古以来清官难断家务事, 公说公有理, 婆说婆有理, 谁能给谁断的清呢?

《 实话实说——让暴力远离家庭 (2004, 12, 01) 》

在上例中, 男人并不认为打女人是什么很严重的事情, 而认为是屁大一点事儿, 很明显, 这样会对女人的面子构成直接的威胁甚至伤害。但是男人补充提供的划线部分的附加信息对主体信息进行了一定的信息补充, 虽然意思上没有太大的关联, 可说可不说, 但是这句话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前面说的那句话的威胁和不礼貌, 同时加强其说服力。因此, 此处的附加的额外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对女人面子威胁, 顺应了言语交际的礼貌原则, 从而缓解了冲突, 使得会话得以顺利进行。反之, 如果附加信息不被提供, 至少会造成三种后果:一是男人因说“屁事儿”这句脏话, 个人的积极面子及其形象难以维护;二是女人因男人的脏话而面子受到严重威胁甚至心灵受到伤害;三是双方言语交际会因此充满矛盾与冲突, 甚至会发展到中断与失败, 从而两人感情受到影响。

3.2 维护人际和谐, 避免交际尴尬

主持人: 您觉得在我们现场有没有可疑的人?

曹芝刚:还没看出来呢。秃头那个。开个玩笑。

《实话实说》谁来抓小偷, 央视国际 (2005年7月13日)

通过以上例子, 我们不难找出“开个玩笑”是属于曹君的附加性话语, 这一句附加信息虽看似可有可无, 实则有缓解并避免交际的尴尬的作用, 从而维护并促进了交际的顺利进行。曹君的身份是警察, 如果他认为谁可疑, 谁就很有可能是贼。所以, 曹君说秃头的那个人可疑, 那么秃头就有可能会成为重点怀疑对象, 进而会造成那个秃头的面子及人身威胁, 引起听话者或者听众的尴尬。因此, 曹君的附加信息“开个玩笑”可以化严肃为幽默, 缓解现场紧张尴尬的气氛, 同时这一信息也顺应了社交礼貌原则, 有利于对话的顺利进行, 同时曹君的机智幽默的积极形象也在观众面前展示出来, 不仅维护了其正面积极形象而且保证了交际的顺利完成。

3.3 促进交际, 话题重心转移

在各个不同的语境中, 为了达到某种交际的目的, 说话者可以通过添加附加信息从而引入新的话题, 这样使得话题重心从一个方面转移到另一个方面, 从而成功达到交际意图。但是要注意这并不是单纯的我们所认为的话题转移。

史国利:我在出发之前, 那时候我已经51 岁了, 我可以扛一袋水泥上到7楼。

主持人:天啊!那一袋水泥有多重?

史国利:100斤, 一袋沙子100斤, 因为我做的建筑活

主持人:您在打工的时候就找一些体力活来做, 是吗?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找出划线部分是属于附性话语。史君的附加性话语一方面构建了一种诚实坦率的积极的正面形象, 另外一方面也成功引入了新的话题重心, 即:话题的中心由和身体体力及锻炼方面转移到了建筑工作方面上来。从而成功地将主持人在下一个问话中转移到问体力活相关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 史君的附加信息使话题重心转移, 促进了交际的顺利进行, 在一定程度上也顺应了社交礼貌原则, 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根据以上分析研究可以总结得出以下结论:冲突性话语语境下的“附加信息”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多余的信息。本质上它可以被看成是一种语用顺应现象, 是在特定语境中, 说话者为了能够顺应语境而做出的语言策略选择;附加性话并不是无关, 无用的信息, 而是与听话者的交际目的戚戚相关的。附加性话语的语用功能可以归纳如下:首先, 附加信息有助于个人形象及身份的构建, 可以加强说话者正面信息, 构建积极的个人形象或者补充侧面信息, 从而使会话得以顺利进行。其次, 附加信息有利于避免交际尴尬, 模糊威胁人面子的信息, 确保交际的和谐。最后, 附加信息可以转移话题重心, 使得交际顺利进行。

4 结束语

通过以上分析, 附加性话语在话语冲突语境下的缓和作用主要表现在缓解人际冲突, 润滑人际关系, 避免尴尬, 避免冲突对抗等等。文章中出现的附加性话语有时和对方所说话语没有多大关系, 起到转移话题或幽默效果, 要么就是用一些口语附加词起到缓解冲突的效果。目前在话语冲突语境下的附加性话语人际缓和效用的研究不多, 本文只是从一个比较宏观的角度来分析加以说明阐述分析。

参考文献

[1]冉永平.语言现象与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2]李成团.应答语中“附加信息”的语用功能探索[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08, 19 (3) .

[3]朱晓琴.《疯狂主妇》中夫妻间冲突话语的语用分析[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1, 32 (1) .

[4]冉永平.冲突性话语的语用学研究概述[J].外语教学, 2010, 31 (1) .

[5]杨晓梅.家庭成员冲突性话语的语用学分析[J].考试周刊, 2011 (76) .

从认知语境看新型话语误解 第2篇

从认知语境看新型话语误解

认知语境是近年来倍受瞩目的理论.被广泛应用于话语理解的分析,然而话语误解尤其是由于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发展而出现的.话语误解的新形式却很少有人提及.本文以几个典型的新型话语误解为例,尝试利用认知语境的建构因素对其进行分析.

作 者:朱丽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44刊 名:文教资料英文刊名:DATA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年,卷(期):“”(33)分类号:H0关键词:认知语境 交际 新型话语误解

交际话语语境中推理的应用 第3篇

量准则:提供适量的信息,即所说的话要包含当时交谈所需的信息,不要使所说的话超出所需的信息。

质准则:尽量使所说的话要真实,即不要说你认为虚假的话。

关联准则:讲话要有关联,并要切题。

方式准则:讲话要清楚明了,即表达要避免晦涩、歧义。

四准则是理想交际模式。但交际过程复杂化,使人们并非都严格遵守,有时故意违背,使话语产生特定语境下的语意。为弥补合作原则不足,利奇提出礼貌原则:

利他准则:最小限度地使别人受损;最大限度地使别人得益。

大方准则:最小限度地使自己得益,最大限度地使自己受损。

赞扬准则:最小限度地贬低别人;最大限度地赞誉别人。

谦虚准则:最小限度地赞誉自己,最大限度地贬低自己。

一致准则:使对话双方的分歧减至最低限度,使对话双方的一致增至最大限度。

同情准则:使对话双方的反感减至最小限度,使对话双方的同情增至最大限度。

遵守礼貌原则,容易导致话语合作过程脱离格赖斯的标准,使人们理解话语产生困难,为了更好地理解“不合常理”的话语,应用推理是很重要的。

一、不切题的语境中推理的应用

违背合作原则的因素往往和语境有关,比如对患绝症的人说谎,违背了质准则和关联准则。语境是语言环境的简称,在具体的情境下,凡是对话语意义产生影响的各种语言成分前后逻辑联系,以及各种主客观环境因素都称为语境。人们用话语表达意思时受到语境因素影响,如果话语表述脱离对方理解的语境,就导致对话语理解的难度。为了更好地理解这样的话语,就得应用推理,比如在交际场合,为了尊重他人,往往通过语气或言外之意来表达自己的意图以实现真实语意的表达:

A:今晚一起看电影吧。

B:明天要考试。

A、B说的不是一件事,但在当时的语境条件下。通过推理,可以找出两者关系:通过考试需要准备,看电影就没有时间准备,所以不去看电影。

B不直接拒绝A的邀请,是顾及对方面子,通过说一件似乎不相关事情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这既不使对方难堪,也使自己有充分理由。当然,也可把B的话看作真话,即便如此,他们的话题也不在同一个话语的相关范围,“看电影”和“考试”是两个概念,没有一定话语的量的转换过程,这两个话题是不能有关联的,但是在这段话语材料中,可以通过推理来理解它们的关联。

二、谈话话题跨越中推理的应用

根据语言经济原则,人们在交际时用较少的语言来表达丰富的内容,这多与少之间的差异的量是否合适,不仅和语境有关,也和推理的结果是否成立有关。例如:

儿子:爸爸,你的电话!

爸爸:我正在洗澡。

儿子:哦,知道了。

洗澡与接电话是两件互不关联的事情,却有推理的因果关联,洗澡成了不能接电话的原因。形成这样的推理结果,有空间和条件关系:洗澡的地方和电话机距离太远,不能接电话;正在洗澡的人不能在有其他人在场的情况下跑出接电话。语境的作用就是把看似不相关的话题联系起来,使不可理解的话语变得合理,正如徐翁宇所指出:“说话人借助语境来表达思想,而听话人则根据语境来理解对方的话语。”表达者和接受者在共同的语境之下有相同的推理思维准则,他们的对话才为对方所理解。

三、话语关联和推理有密切关系

关联理论认为,语言交际是一个示意——推理过程:说话者将交际意图用话语表达出来,听话者则依靠自己的认知能力推理出受交际意图支配、依附于语言形式与自己的认知环境相关联的交际信息,从而达到对话语的理解。人们对话语作出推理,和认知语境有密切关系。所谓认知语境,是一个心理构体,包括交际时话语的上下文、即时的物质环境、一个人的知识因素,这些知识储存在人脑里并随时调用,当受话者接受到新的话语信息时,就会在这个认知环境中搜寻并调用大脑里的相关知识,以新信息为激活契机,通过与原有的知识相互作用进而推理出发话人的真实意图,这些被调用来印证新信息的语境即是认知语境。如:

A:你会说广州话吗?

B:我在广州生活了30年。

B不直接回答A的问题,而是从另一方面来激活大家共知的信息:会说一种话可以通过交际学到,时间越长越熟练。根据B提供的新信息,在已知信息中找到关联,推出B所要表达的话语意义:我会说广州话。当然话语关联还要顾及对方在理解话语过程付出的努力程度,付出的努力越多,关联就越小,理解的正确率就相应差,反之亦然。A和B的已知信息很充分,新信息使A的认知语境中的假设得以实现。A付出很小的努力就获得了最佳的效果。由此可知,B提供的话语是相关联的。假设B回答为“我在广州生活30天”,B提供的新信息使A难以作出正确的理解。在普遍的共有语境中,30天可能学会广州话,也可能学不会。这样,A在理解B的话语时就要付出较大的心理努力与判断,要根据B的知识背景、接受语言的能力来推理。若对B了解不够,则无法理解B的真实话语意义。如果得不到准确的回应,那么与本话题的交际就中断。所以说,话语关联和逻辑推理有密切关系。

四、交际对象通过推理断定话语具体背景

根据关联理论,话语理解成功取决于双方的互明和最佳关联。比如在双方交谈时中途有人加入,这新来的人对于原先的交际语境不很清楚,他也可以从自己的认知语境中,通过各种信息来推断说话者的意图,这种推理弥补了原先话语缺失的局限性,使他成功地融入新的交际圈,参与各方对话。这是由于说话人在发出语言信息时,听者就作出各种各样的与话语相关的语境假设,然后通过推理来判断话语与语境假设的最佳关联,取得语境效果,达到交际目的。如:母子俩谈论着,这时邻居走来了:

母:现在是月底了。

子:你孙子就要上大学了。

邻居:那边急就先处理那边吧!

母子先前的话语邻居不知道,他听到的也是不相关的信息:一是时间,另一是事件,两件事看似不着边际,邻居根据他们的关系,推出谈话内容:母亲提醒儿子到月底了该给伙食费了;儿子为筹借孩子学费着急。邻居由于知道这些,使他能在部分参与会话的情形下,也能知道他们谈论的内容,原因是以前储存的认知语境在得到母子两人的对话以后,运用相关知识进行推理来确定他们谈话的意思,说出了两边都不得罪的话。可见语境是一个变化着的逻辑转换的过程,和人们的认知规律以及运用相关知识来进行推理的过程有关系,是一个动态的语境。

五、违背逻辑情形下词语之间的搭配。通过具体的语境,运用推理,可以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

词语搭配使用是有一定逻辑关联的,这不仅是表现在语言习惯上,也表现在事物本身的事实基础上,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违背这种逻辑使用词语搭配的现象还是很多的。比如“绿色的太阳”明显地违背了事实,因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人们看见的自然的太阳不会呈现绿色,但是在特定的语境下,运用推理是可以成立的:太阳是生命之源,绿色是生命的呈现,没有太阳就没有绿色,没有绿色就没有生命,所以在这种隐喻的语境之下,推理出“绿色的太阳”这个命题,就是真的。

总之,在交际过程中,违背合作原则的情形往往容易出现,要使交际能顺利展开,就要根据语境的情境来对话语材料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以尽量使自己的表述清楚,语符和语意做到有机联系;对对方发出的话语信息恰当地理解,才能完成交际目的。

参考文献

[1]邹崇理,逻辑、语言和信息,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9

[2]索绪尔,第三次普通语言学教程,屠友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10

[3]王正元,话语标记意义的语用分析,外语学习,2006,2

[4]薛媛,言语交际中的语用关联推理,外语学习,2006,5

[5]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6]孟建钢,语结语境与话语理解,湘潭师范学究学报,2001(3)

交际话语语境中推理的应用 第4篇

量准则:提供适量的信息, 即所说的话要包含当时交谈所需的信息, 不要使所说的话超出所需的信息。

质准则:尽量使所说的话要真实, 即不要说你认为虚假的话。

关联准则:讲话要有关联, 并要切题。

方式准则:讲话要清楚明了, 即表达要避免晦涩、歧义。

四准则是理想交际模式。但交际过程复杂化, 使人们并非都严格遵守, 有时故意违背, 使话语产生特定语境下的语意。为弥补合作原则不足, 利奇提出礼貌原则:

利他准则:最小限度地使别人受损;最大限度地使别人得益。

大方准则:最小限度地使自己得益, 最大限度地使自己受损。

赞扬准则:最小限度地贬低别人;最大限度地赞誉别人。

谦虚准则:最小限度地赞誉自己, 最大限度地贬低自己。

一致准则:使对话双方的分歧减至最低限度, 使对话双方的一致增至最大限度。

同情准则:使对话双方的反感减至最小限度, 使对话双方的同情增至最大限度。

遵守礼貌原则, 容易导致话语合作过程脱离格赖斯的标准, 使人们理解话语产生困难, 为了更好地理解“不合常理”的话语, 应用推理是很重要的。

一、不切题的语境中推理的应用

违背合作原则的因素往往和语境有关, 比如对患绝症的人说谎, 违背了质准则和关联准则。语境是语言环境的简称, 在具体的情境下, 凡是对话语意义产生影响的各种语言成分前后逻辑联系, 以及各种主客观环境因素都称为语境。人们用话语表达意思时受到语境因素影响, 如果话语表述脱离对方理解的语境, 就导致对话语理解的难度。为了更好地理解这样的话语, 就得应用推理, 比如在交际场合, 为了尊重他人, 往往通过语气或言外之意来表达自己的意图以实现真实语意的表达:

A:今晚一起看电影吧。

B:明天要考试。

A、B说的不是一件事, 但在当时的语境条件下, 通过推理, 可以找出两者关系:通过考试需要准备, 看电影就没有时间准备, 所以不去看电影。

B不直接拒绝A的邀请, 是顾及对方面子, 通过说一件似乎不相关事情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这既不使对方难堪, 也使自己有充分理由。当然, 也可把B的话看作真话, 即便如此, 他们的话题也不在同一个话语的相关范围, “看电影”和“考试”是两个概念, 没有一定话语的量的转换过程, 这两个话题是不能有关联的, 但是在这段话语材料中, 可以通过推理来理解它们的关联。

二、谈话话题跨越中推理的应用

根据语言经济原则, 人们在交际时用较少的语言来表达丰富的内容, 这多与少之间的差异的量是否合适, 不仅和语境有关, 也和推理的结果是否成立有关。例如:

儿子:爸爸, 你的电话!

爸爸:我正在洗澡。

儿子:哦, 知道了。

洗澡与接电话是两件互不关联的事情, 却有推理的因果关联, 洗澡成了不能接电话的原因。形成这样的推理结果, 有空间和条件关系:洗澡的地方和电话机距离太远, 不能接电话;正在洗澡的人不能在有其他人在场的情况下跑出接电话。语境的作用就是把看似不相关的话题联系起来, 使不可理解的话语变得合理, 正如徐翁宇所指出:“说话人借助语境来表达思想, 而听话人则根据语境来理解对方的话语。”表达者和接受者在共同的语境之下有相同的推理思维准则, 他们的对话才为对方所理解。

三、话语关联和推理有密切关系

关联理论认为, 语言交际是一个示意——推理过程:说话者将交际意图用话语表达出来, 听话者则依靠自己的认知能力推理出受交际意图支配、依附于语言形式与自己的认知环境相关联的交际信息, 从而达到对话语的理解。人们对话语作出推理, 和认知语境有密切关系。所谓认知语境, 是一个心理构体, 包括交际时话语的上下文、即时的物质环境、一个人的知识因素, 这些知识储存在人脑里并随时调用, 当受话者接受到新的话语信息时, 就会在这个认知环境中搜寻并调用大脑里的相关知识, 以新信息为激活契机, 通过与原有的知识相互作用进而推理出发话人的真实意图, 这些被调用来印证新信息的语境即是认知语境。如:

A:你会说广州话吗?

B:我在广州生活了30年。

B不直接回答A的问题, 而是从另一方面来激活大家共知的信息:会说一种话可以通过交际学到, 时间越长越熟练。根据B提供的新信息, 在已知信息中找到关联, 推出B所要表达的话语意义:我会说广州话。当然话语关联还要顾及对方在理解话语过程付出的努力程度, 付出的努力越多, 关联就越小, 理解的正确率就相应差, 反之亦然。A和B的已知信息很充分, 新信息使A的认知语境中的假设得以实现。A付出很小的努力就获得了最佳的效果。由此可知, B提供的话语是相关联的。假设B回答为“我在广州生活30天”, B提供的新信息使A难以作出正确的理解。在普遍的共有语境中, 30天可能学会广州话, 也可能学不会。这样, A在理解B的话语时就要付出较大的心理努力与判断, 要根据B的知识背景、接受语言的能力来推理。若对B了解不够, 则无法理解B的真实话语意义。如果得不到准确的回应, 那么与本话题的交际就中断。所以说, 话语关联和逻辑推理有密切关系。

四、交际对象通过推理断定话语具体背景

根据关联理论, 话语理解成功取决于双方的互明和最佳关联。比如在双方交谈时中途有人加入, 这新来的人对于原先的交际语境不很清楚, 他也可以从自己的认知语境中, 通过各种信息来推断说话者的意图, 这种推理弥补了原先话语缺失的局限性, 使他成功地融入新的交际圈, 参与各方对话。这是由于说话人在发出语言信息时, 听者就作出各种各样的与话语相关的语境假设, 然后通过推理来判断话语与语境假设的最佳关联, 取得语境效果, 达到交际目的。如:母子俩谈论着, 这时邻居走来了:

母:现在是月底了。

子:你孙子就要上大学了。

邻居:那边急就先处理那边吧!

母子先前的话语邻居不知道, 他听到的也是不相关的信息:一是时间, 另一是事件, 两件事看似不着边际, 邻居根据他们的关系, 推出谈话内容:母亲提醒儿子到月底了该给伙食费了;儿子为筹借孩子学费着急。邻居由于知道这些, 使他能在部分参与会话的情形下, 也能知道他们谈论的内容, 原因是以前储存的认知语境在得到母子两人的对话以后, 运用相关知识进行推理来确定他们谈话的意思, 说出了两边都不得罪的话。可见语境是一个变化着的逻辑转换的过程, 和人们的认知规律以及运用相关知识来进行推理的过程有关系, 是一个动态的语境。

五、违背逻辑情形下词语之间的搭配, 通过具体的语境, 运用推理, 可以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

词语搭配使用是有一定逻辑关联的, 这不仅是表现在语言习惯上, 也表现在事物本身的事实基础上, 但是, 在现实生活中, 违背这种逻辑使用词语搭配的现象还是很多的。比如“绿色的太阳”明显地违背了事实, 因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 人们看见的自然的太阳不会呈现绿色, 但是在特定的语境下, 运用推理是可以成立的:太阳是生命之源, 绿色是生命的呈现, 没有太阳就没有绿色, 没有绿色就没有生命, 所以在这种隐喻的语境之下, 推理出“绿色的太阳”这个命题, 就是真的。

总之, 在交际过程中, 违背合作原则的情形往往容易出现, 要使交际能顺利展开, 就要根据语境的情境来对话语材料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 以尽量使自己的表述清楚, 语符和语意做到有机联系;对对方发出的话语信息恰切地理解, 才能完成交际目的。

参考文献

[1]邹崇理.逻辑、语言和信息.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9.

[2]索绪尔.第三次普通语言学教程.屠友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10.

[3]王正元.话语标记意义的语用分析.外语学习, 2006.2.

[4]薛媛.言语交际中的语用关联推理.外语学习, 2006.5.

[5]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话语语境论文 第5篇

关键词: 法律文本;生态语境;言内;言外;生态翻译

摘要: 从生态语境的视角入手,结合语料库检索,在分析法律文本词汇、句法等言内维度特征的基础上,剖析了法本话语建构下的国情、民俗、历史等言外生态人文信息,探讨了语言与语言、语言与人类、语言与社会、语言与文化等生态因素对法律文本翻译的影响,提出了生态语境框架下的法律话语之综观翻译路径。

中图分类号: H315.9;DF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2435(2015)04042706

Comprehensive View and Route of Legislative Translation under EcoContext

XIAO Wei, HAN Jianghong (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efei 230009, China)

Key words: legislative discourse; ecological context; intralinguistic; extralinguistic; ecotranslation

Abstract: With the help of corpus retrieving, analyze the intralinguistic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vocabulary and syntax in legislative discourses, and extralinguistic information such as national conditions, customs, and history, etc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 context. Further discuss the impacts of the ecological relations, namely those between language and language, language and human, language and society, language and culture, on legislative translation, and hence present a functional path for legislative translation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ecocontext.

在我国依法治国的现代化进程中,法律的制定与完善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法律人从法学的角度分析法的权责、探讨法理精神。然而语言形塑思维、建构意义,对法律的研究同样离不开对语言本体的思考。近年来,语言学者们展开了以立法文本和庭审话语为主要对象的法律语体范式研究,模糊语、指示语、情态词等现象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关注。在法律翻译领域,从交际论、目的论、对等论出发的有关翻译规范和策略的论著颇丰,且随着翻译语用学的转向,关联论、顺应论也被纳入翻译理论的探讨[1]。不过,已有研究尚存一定的局限:理论上,无论是立足于系统语法的功能分析,抑或依托于语用经典话题的话语分析,还是以探讨意识形态和权势身份为导向的批评语篇分析,似乎都更偏重语言系统的内部性而忽略了涉及社会、文化的语言环境的整体性;研究对象上,以偶拾语料或单一法本为主,语料尚缺乏规模性。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生态语境逐渐在语境因素中扮演起重要角色,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们的话语交际。因此有理由相信,法律的生态翻译视角在经济一体化、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对于我国的法制建设和国际宣传是有积极意义的。本文拟采用生态语境观,结合法律语料库检索,分析我国法律文本的语用现状,并尝试提出一个综观的生态翻译路径。

一、语言生态观的概念提出与发展

20世纪70年代,Haugen首次将“生态语言学”(ecolinguistics)作为术语提出并将之定义为语言与其生存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2]。近几十年来,伴随着全球人口的激增、资源的过渡采伐和环境的不断恶化,语言生态研究在语言多样性、文化多样性等方面有了新的发展,引起了人们对语言生态伦理的重视。在这个背景下,一些学者将生态语言学与翻译学进行整合形成了基于“翻译适应选择论”的翻译生态学。肯定了翻译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同构性,也提供了诸如翻译生态的整体性、翻译与语言、文化、人类及自然界之间的协调性等研究维度[3]。这种包含了语言、社会、人文、自然等生态环境因素在内的交叉型研究模式,或可帮助我们进一步揭示翻译的内在要求,实现翻译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语境处于整个生态语言系统的核心位置,涉及语言、使用者、政策等多要素。这意味着语言不能仅作为一个孤立的系统来看待,“社会的语言意识、语言政策以及语言生态直接影响语言的生存与发展”[4]。生态语境,作为人类基本生存环境之一,是语言言内和言外的综合体,与社会、民族、文化相关联。翻译的生态语境观将生态意识渗透到翻译过程的各环节,译者基于“自然界—人类—文化—语言—翻译”的关联序链,把内部文本、外部语境和诸者关系相结合,形成语言、文化和人类视角相融合的多元一体化整合模式,从而策略性地对语词加以选择和顺应,实现文本间的跨文化转换。

生态语境下的法律文本翻译不仅仅是法律的语言层面转换,也是言外层面的生态文化转换,译文应以合理地理解原文为前提,在把握原文语言使用特征、了解原文生态意义的基础上进行跨语际、跨法系、跨文化转换。基于此,文章将从言内、言外两个维度入手,首先分析生态语境视角下的法言法语使用现状,进而探讨当下法律生态翻译的需求。

二、生态语境下法言法语的运用

法言法语广义上是指与立法、司法、执法等一切法律问题相关的言语活动。兹以北大法意语料库endprint

中文法律信息数据库,本章节术语主要源自其系列数据库中的法学辞典库:http:∥www.lawyee.net/Legal_Book/Terms.asp?Term_Type=4.

作检索来源,探讨以中国大陆法律文本为研究对象的法律表意体系。

言内:语词句法构式与表述

就语言与人的关系而言,语言使用者基于规范制定法律,法律以某种言语形式得以确定并以此规约语言使用者的行为。说到底,法律和语言都是为人服务的,语言的适切与否关系到法律的践行,关系着人类自身的发展。法律语言的首要特征是表达的术语化。据统计,我国现有法律术语约4450个(截至2014年9月),包括对义式、缩合式、泛化式等类别。虽然术语赋予了法本以不同于普通文本的区别力,但过分强调术语化、专业化,忽视语言的大众化、普适化,就未必有利于实现以法治国、以法强国。

首先,对义式术语在突显意义对立面的同时,往往表意晦涩、令人费解,如要式/不要式,对世权/对人权等。其次,缩合式术语通常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语义词合并为一词,人为造词痕迹较浓。高度浓缩的语义易导致词汇内涵的不确定性,如诺成、押汇、表见代理等。第三,泛化式术语虽然可以让渡更多的司法解释空间,但过于笼统的表达易超出受众的解读范畴,如完全主权、特定物项等。一些源于前苏联红色政权法制的术语如打击、专政等,虽然为我国法律的初创贡献了力量,但政治词汇的显化和泛化在当前法治语境下的适切性也值得商讨。

我们对术语进行了分类标注,在不计单个术语的重复使用频次下,发现对义式、缩合式和泛化式术语占了术语总量的约40%。这一方面显示出法本术语化的不可避免性,另一方面也引起了我们对过术语化的担忧。无论是从法律的制定、宣教还是实施上看,术语的过度使用与大众用语的脱节显然都不利于法制的可持续发展。

一般法律用语虽然专业性不高,但也要求受众具备一定的解读力,如起诉/上诉/申诉等。此外,有些日常用语在被写入法本后就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如告诉、过失等,它们在语音、语义和结构上都发生了相应的改变,给解读造成了困扰。从句法构式看,法律文本主题性、评价性长句居多;缺乏显性衔接,多以语义为核心,用并列句、主题句方式扩展;嵌入式小句多以逻辑或时间顺序排列。冗长繁复的句式结构与经济省力的交际需求相违背。其弊端是明显的:杂糅的句式易让人生厌,阻碍了读者的交际愿望;隐性衔接不能清晰展现篇章逻辑关系,影响了阅读效率;晦涩的语义有时更像一种文字游戏,为当事人钻法律空子提供了隐患。

追求法律语言的权威性固然重要,但不能忽视语言的通适性。晦涩的语词和繁复的句式使得法本可读性变差,它缺乏受众的视角,缺乏对人的关怀,因此难以调动人的积极性,难以激发公众认同感。法治建设离不开民众参与。只有民众的法律意识提高了,法治水平才能进步。在这个立法、学法、守法的大语境下,语言与人的需求是密切相关的。人的需求能否得到满足,也是考量社会发展、生态均衡的重要向度。

言外:生态人文解读与建构

在生态语境下,人类应该从多学科全方位综合考虑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发展伦理[5]。语言的每一个层面和交际的每一个阶段都与周围伦理环境发生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在双向多维的交流互动中帮助人们对“言外”加以解读和建构。法言法语既建构意义又承载着该言语社团长期积淀的历史文化、风俗人情和价值标准[6],并借助术语、一般用语或特定概念得以传达。

以涉及对象利害关系的术语为例,行为人/受害人、甲方/乙方、原告/被告等称谓界定源于对刑事、经济、民事案件类别的划分。有时原/被告关系会因诉讼主体和利益的差别(如检察院提出的代表国家及社会整体利益的起诉,和公民个体提出的基于自我保护和救济意识的起诉)而产生公诉权和自诉权上的差异。法定称谓背后反映的是对政治、经济、权势关系的基本理解。此外,法定罪行词也渗透着我国特有的道德价值理念,如诽谤罪、赌博罪。诽谤罪是指对他人造成的名誉侵权行为,根据情结严重可分属民法、刑法,而英美法传统视诽谤为专门的侵权法范畴,它并非一个刑法概念。侵权法在我国法理体系中似有似无,而在英美法系中却是根基,两者在过错责任、损害赔偿、物/债权保护等方面也有着明显的不同。这或许与大陆法系重意志、重权力而英美法系重民情、重理性有关。赌博罪是指“以营利为目的,聚众赌博、开设赌场或者以赌博为业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刑法》第三百零三条),它有着明确的概念、主客体构成要件及认定办法,与博彩业合法的国家相比,它更能彰显出我国特有的社会秩序和民俗风尚。

话语标记“你说呢”的语境及其含义 第6篇

“你说呢”作为话语标记语在人们的日常口语交际中使用频率很高, 但是根据本人在知网的文献查询结果发现, 到目前为止只有一篇论文专门研究此话语标记语, 所以可以看出关于此话语标记语的研究还比较少。很多学者都研究了与其相近的另一个话语标记语“你说”的语境及其含义。一些研究者主要探讨了“你说”在话语交际中所表达的征询含义。而我们认为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的“你说呢”具有不同的含义, 出现在陈述句末尾或多人讨论语境中表达的是征询的含义, 作为一种回答单独成句时根据具体的语境所表达的含义则是不一样的, 具有肯定或者否定问话人的含义。

二、作为话语标记语的“你说呢”

近年来, 汉语中的话语标记语逐渐成为国内语言学家们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从现有的研究可以看出, 话语标记语的含义及其功能在很大程度上与它存在的语境息息相关。

而作为话语标记语的“你说呢”当然也具有此特点, 其含义与其存在的语境有很大的关系。

三、“你说呢”的语境及其含义

(一) 表征询义

“你说呢”表征询义时的位置比较固定, 通常位于有真值条件的命题末尾。前面就有说过, 很多学者都研究了另一个话语标记语“你说”的语境及其含义, 并且主要探讨了“你说”在话语交际中所表达的征询含义。也有一部分学者提到了“你说呢”具有同样的征询含义。而我们认为在日常的言语交际中, 作为话语标记语的“你说呢”通常用来征求对方的看法及意见。这种语言环境下, 听话人也会做出相应的回应, 说明自己的看法及意见。接下来让我们来看一个生活中常见的例子:

(1) A :“这条围巾挺好看的, 你说呢?”

B:“好看是好看, 但也太贵了吧, 你说呢?”

A:“那我们再看看吧。”

在例 (1) 中, A和B打算一起送C一件生日礼物, 她们去逛街, A首先说“这条围巾挺好看的”。但是在购买它作为C的礼物前, A要问问B的意见。在这个对话中, “你说呢”表示明显的征询含义, 用来询问B的看法及意见。

而在多人参与会话的讨论语境中, 有些“你说呢?”似乎没有相应的始发句。如:

(2) A: (对B) B, 你信不信?

B:不管怎样, 我信!

A: (问C) 你说呢?

C:我已经交了钱。

该例的语境是A告诉同寝的人花钱就能买到英语四级的答案。此处的“你说呢”是一种黏着的征询对方主观认识的问句, 相当于“你的看法呢?”

(二) 表肯定义

在另一些语境下, “你说呢”则表达毋庸置疑的肯定含义。

(3) 妻子:你爱我吗?

丈夫:你说呢?

生活中很多妻子都期待自己的丈夫对自己说出“我爱你”这三个字, 而很大一部分丈夫则认为这样肉麻的表达不适合一直挂在嘴边, 在例 (3) 中, 丈夫回答的“你说呢”表达了对妻子所说的“你爱我吗?”这个命题毋庸置疑的肯定态度, 其含义相当于“我当然爱你”。

(三) 表否定义

(4) 儿子:妈妈, 我可以边吃饭边看电视吗?

母亲:你说呢?

儿子:那我还是先吃饭吧。

例 (4) 中母子之间的对话发生在吃饭前。我们都知道边吃饭边看电视对消化不好, 母亲肯定规定过吃饭时不可以看电视, 儿子显然也知道这一规定, 但小孩子还是想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 而母亲没有直接否定儿子的要求, 而是通过“你说呢”提醒儿子注意已有的规定, 从而达到劝阻儿子边吃饭边看电视的要求。

四、结语

综上, 我们重点研究了作为话语标记语的“你说呢”在不同语境条件下的含义。我们认为, 在研究和分析话语标记语时, 必须把其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下进行研究和分析, 切不可想当然, 这样我们才能对话语标记语有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摘要:“你说呢”作话语标记时, 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不同的含义。本文在一些语料考察的基础上, 概括出“你说呢”在不同语言环境中所表达的三种含义, 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了话语标记在言语交际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你说呢”,语境,含义

参考文献

[1]董秀芳.X说的词汇化[J].语言科学, 2003 (2) .

[2]董秀芳.词汇化与话语标记的形成[J].世界汉语教学, 2007 (1) .

[3]冉永平.国外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学研究综述[J].外语研究, 2000 (4) :8-14.

[4]冉永平.话语标记语well的语用功能[J].外国语, 2003 (3) :58-63.

[5]殷树林, 朱怀.说征询标记“你说”[J].现代语文, 2011 (6) :26-28.

[6]喻志强.话语标记语“你说呢”的语用功能[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15 (1) :44-4.

浅谈英语课堂话语的认知语境 第7篇

不同于日常生活会话, 英语课堂问答基于语言知识的传授, 发问者事先知道问题的答案, 问话的目的之一是了解学生是否知道答案, 问答就某个特定话题展开, 按教师的期待的方式进行,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作出及时反馈, 不断修正会话发展方向。如下例在讨论课文标题"No Signposts in the Sea"时

(Zhang, 1995)

T:WheredOyouusuallyseesignposts?

S:OnthecrossroadS·.·Or·.·highway·..

T:What'SthefunctionOfthem?,

S:Givingdirections.

T:Good!DoyouseesignpostsintheSea?

S:ThereisalighthouseinsteadOfsignposts.

T:Ah·.·, sO we dO not expect tO see signposts in the sea, right?

S:Yeah·..

T:Butwhydoestheauthorsayso?Whatdoesheimplyby saying."nOsignpostinthesea?

S1:HedoesnotknowwhereheiS.

S2:Hemaynotcarewherehegoes.

S3:HehasnOdestination.

T:Right...but why:does he care nothing about his

locationOnaseavoyage?

S:·..

T:Ok, nowlet'Sseethebackground Ofthestory.

从上例可以观察到问者的导向和答者的推理过程, 问答的结果实现了问者启发学生理解课文标题的真实含义和导入课文正题的目的。

然而语境不限于现实环境中的情景或话语本身的语境, 是'一种动态的认知语境。发话人要使自己意图以所期待的方式被理解, 就得营造一种共享的认知语境, 使话语得以恰当地理解。假如发话人和受话人的认知语境发生偏差时, 误解就会产生。

Q:Haveyouleftthedooropenagain?

A:Yes.

显然答者把对方的话语当作yes/no问题回答了, 虽然在语法和语义上都与问题相对应, 但问者作为请求的意图并没有得到满足, 造成理解偏差的原因在于双方未能享有共同的认知语境。再者, Yes/No问题并不一定都能得到明确的肯定或否定答复, 答者也许会说:I'm notsure或Idon'tknow.问答

双方只有在不断的选择——顺应——协调过程中使双方的认

知语境逐渐接近, 趋于一致。

交际的效果取决于应答者对问题本身的理解、对问者意图的领会和对问题的关注程度。答者并不总是按照问者的期待回答问题, 他或许只回答了问题的一部分, 或者只满足问者所问问题中的部分内容, 原因可能是他只关注问题的某一部分, 或是有意避开回答某些内容。如:

T:Have you finished the translation assignment and thee

after-classreading?

S:I'vedonetheafter-classreading.

学生没有按照老师的期待完整地回答问题, 有意回避了部分内容。当答话与问者的期待值有一定的距离时, 交际的效果·将会受到影响。在整个释义过程中, 提问一方期待着最为相关.的回答, 而应答一方则期待着最大的认可, 双方在理解程度上建立起各自的期待值和满意度。课堂会话一般就某一论题而展开的, 在宏语境上有一定的范围限制, 但论题也可分解成不同层次的细节, 因此具体的语境又有不同的焦点, 相互之间的切换有一定的衔接, 通过会话人的认知能力和交际策略将它们连贯起来。

如今, 大多数孩子是独生子女, 一切都以自我为中心, 不善与人合作, 而合作学习小组和激励机制的使用, 加上初中生有爱说、好动、爱模仿、爱表演、羞怯感少等特点, 使每个学生都想在其他同学前树立起高大的形象。只要教师因势利导, 把任务转化为学生的愿望, 他们就必然在课前、课后去积极准备, 互相对话, 大大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教师应当让学生明白, 学生学习一门外语, 不仅可以从教师那里学到, 还可以从其他同学那里学到Johnson和Paulston在LearnerRoles中说:"ThelearnerisamemberOfagroupand

learnersbyinteractingwithothers;ThelearneriS-tutorOfother

learners;Thelearnerlearnsfromtheteacher, fromotherstudents

andfromotherteachingsources……。学生们明白了学习是互相的、平等的, 就可以克服不愿意刁民比自己差的同学合作的心理, 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通过开展讨论、交流和合作学习, 让大家共同提高。学习方式更活了, 学习内容更宽了。课堂上, 教师的独自讲解是非交互性交际, 只能改变听者-的认知语境, 而问答这种交互性言语活动可以改变对话共同享有的认知环境。共同认知环境的建立使得交际的双方能够在同一认知环境下交流思想, 明示假设都应是互明的。同一事实或假设能够在二人的认知环境中产生明示, 两人的认知环境交汇, 在一定范围内, 两人共享同一认知环境, 即交互认知环境。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对学生的动机、课堂学习环境语言的输入产生积极影响, 使课堂教学摆脱应试教育的枷锁。合作学习活动在课堂上营造轻松愉快、活泼的学习气氛, 不失为一种较好的、简便易行的教学形式。课堂合作学习活动组织的好与坏, 从某种意义上说决定着一堂英语课的成败, 他来自师生的共同创造, 它在课堂上的作用和魅力是不容忽视的。

英语课是语言课, 是训练课。许多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不是靠教材教出来的, 而是靠学生练出来的。而是靠学生练出来的。合作学习活动加快了教学的节奏;加强了训练的密谋和广度,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用快速反应的方式, 有节奏地让学生操练。这样无论学生成绩优劣, 人人都能参与。学生在活动时都被一种积极的情感所支配, 参与意识被大大激发。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模式被轻而易举地转以学生为中心, 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 学习的主人, 他们在一个近乎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运用语言进行交际, 学习效率自然提高。

话语语境论文 第8篇

英语连词and形似简单, 其用法和含义却灵活多变, 是英语中最活跃的单词之一。很少有人对and引起重视, 一般的语法书也极少对它的功能进行系统的讨论, 以往的语言研究或英语教学对and进行考察时多停留在语法, 语义, 句法层面上。但and的用法非常灵活, 有学者已开始尝试从语用角度考察, 如李从禾 (2006:34) 以关联理论为主要框架详细考察了英语连词and的语用和认知特点, 并指出and的作用不仅仅是连接两个句子, 还具有非常丰富的话语标记功能。本文拟在维索尔伦的顺应理论框架下分析and作为话语标记语的特点和使用。

二、话语标记语的概念及识别

话语标记语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话语成分, 充当这种成分的可以是单个的词语也可以是短语或小句, 如英语中的and, therefore, because, well, oh, you know, I mean等和汉语中的“令人遗憾的是”, “我提醒你”, “据报道”, “总而言之”, “不过”, “哦”, “吧”, “吗”, “呢”, “嘛”等。由于国内外学者研究角度的不同, 所以赋予了话语标记语各种不同的术语, 如连接词 (conjunctions) , 逻辑语 (logical connectors) , 话语操作语 (discourse operators) , 语用标记语 (pragmatic markers) , 话语小品词 (discourse particles) , 语用表达式 (pragmatic expressions) 等 (何自然, 冉永平, 1999) 。本文通称为话语标记语, 这一术语是由Schiffrin提出的, 是说话人为了引导和制约听话人正确理解话语而选择的语言标记。从功能上看, 话语标记语本身不添加任何话语内容, 对话语表达的命题不产生影响, 但能衔接句子结构, 它将听话人引入处理该话语所需的语境中, 并根据该语境得出话语结构 (何自然, 冉永平, 1999) 。

近年来, 随着语用学的兴起, 对话语标记语的研究从简单的结构描写开始进入到认知语用领域, 成为国外会话分析, 语用研究中一个新的探讨话题。国内学者也陆续发表了一些相关的研究论文, 但大多集中于易于识别的话语标记语, 如汉语语气词“吗”, “呢”, “嘛”, 英语感叹词well, oh, 和一些能够独立使用的小句等, 而对于英语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连词and专门研究却相对较少, 这与and作为话语标记语的不易识别有关。福德 (J.D.Fodor) 在《形式语言学和形式逻辑》 (伍铁平:1998) 一文中说到了and和or的模糊性, 指出这两词甚至在连接句子时所包含的意义也是既不系统, 又很难用形式规则去加以掌握的。如a person I don’t like and I had every reason to like (尽管我曾有一切理由喜欢但终未喜欢的一个人) 该句如果采用比较合乎逻辑的方式表达应为:a person I don’t like even though I had every reason to like 。可见, 我们用and一词是相当随便的。

对于and的使用, 关联理论不能做出很好的解释。关联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以最少的努力去追求最佳的认知效果。如He fell in the river and caught a chill中, and不如because关联性强, 选用and使听话人或读者在理解话语时付出更多的认知努力, 对此关联理论不能很好的解释选用and的原因。本文试图从话语使用的角度用维索尔伦的顺应理论来分析话语标记语and。

三、从顺应论角度看话语标记语“and”的选择

1.顺应理论与语言选择

维索尔伦在他的《语用学新解》中提出了语言顺应理论, 以一种新的视角来考察语言的使用, 为语用学整体理论的构建提供了新的思路。维氏认为语言的使用是一个经常不断的有意无意的, 受语言内或语言外因素左右的语言选择过程。语言使用者之所以在语言使用过程中做出种种恰当的选择, 是因为语言具有变异性, 商讨性, 和顺应性这三种特性。话语标记语的使用反映了语言使用者对语境的一种顺应, 它们不仅可以帮助说话人构建语篇, 同时还可实现不同的语用功能以促成交际。对听话人来说, 话语标记语则可帮助他更好的理解语篇和推导说话人的话语意义。因此, 说话人必然会根据语言的变异性, 协商性和顺应性, 以及社会规约和心理动机, 在交际过程中能动的利用话语标记语顺应构建语篇的需要, 成功的进行交际。

2.话语标记语“and”的顺应性分析

(1) 语言项目 (包括语篇, 语段) 在话语或篇章中通常按一定的次序排列, 形成一定的逻辑语义关系, 构成语篇的连贯。

He knocked the door and went in.

He wrote a letter and went to bed.

She picked up the kitten and put it in the box.

She jumped on the horse and she rode the horse into the sunset.

人类认知的特点之一就是把时间先后的顺序作为一种自然的处理顺序。以上各句中, 前后之间蕴含着先后关系, 所以使用话语标记语and表明说话人顺应了按时间先后合理展开话题的语义关系, 使语篇的发展较为自然。同时对听话人或读者所面临的众多语境假设加以限制和制约, 起到一种明示导向作用, 减少了听话人或读者在话语理解过程中所要付出的努力, 从而达到成功的交际目的。

(2) 维氏认为语言使用者不仅要考虑自己的语言能力, 语言的方便和实用程度, 而且还要考虑语篇的衔接和连贯。说话人使用话语标记语是出于以下心理动机:有逻辑的构建语篇和实现交际目的, 并且方便听话人理解语篇和推导自己话语的意义和交际动机。为了顺应这样的心理动机, 从而最终实现成功的交际, 说话人会在不同的意识程度上从储存于大脑中的备选项中作出选择, 各种选择最终服务于说话人在具体语境下的交际目的。

According to the treaty of 1868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and the Sioux Indians, the land between the Missouri River and the Bughorn Mountains was granted to the Sioux forever. But within the territory lay the Black Hills, most sacred place of the Sioux, where braves went to speak to their gods. To many white men, however, the ponderosa-clad hills, which from a distance looked so strangely black, seemed a likely place to find gold. And in violation of the treaty, prospectors entered the Indians' holy mountains.

这段话中, 说话人为了顺应有逻辑的建构语篇的心理动机, 使用话语标记语but, however, 和and不仅从结构上把三个句子连接起来, 而且把它们的意义关系也有机的编织在一起, 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3) 说话人选择语言的过程也是顺应自己的和听话人的心理世界的一个动态过程。在言语交际中, 说话人不确定某些话语是否该说, 如何说, 说话场合是否合适, 出于礼貌的考虑或照顾双方的面子, 或协调彼此间的冲突, 可以有意识的使用一些语气轻微的连接词如and.

(John is very lazy and doesn’t work hard. Recently, he lost his job again and had no money to pay his rental. So he turned to his father for help.)

Father: You guy got time back?

John: Oh, I miss you and mum so, and

Father: You little rabbit need money again?

John: Yeah, but I will give back, I promise.

此例中, John 一直以来不求上进, 每次回家都是向父母要钱, 父子关系比较紧张, 这次John 又一次失业, 回家请援时, 就采取试探的方式, 只用了连接词and, 可以停顿观察父亲的反应, 以免直接说出要钱激化双方的冲突。这样, 既能维护自己的面子, 又能维护父亲的面子, 顺应了说话人的心理世界。

(4) 在言语交际中, 谈话者角色, 谈话者彼此间关系, 谈话者的社会地位及权势等作为社会规约对话语标记语的使用, 也会产生影响。由于对社会规约的违背所导致的后果, 往往是无法修复与弥补的, 而且交际效果也不可能令人满意, 所以交际者对社会规约的重视程度往往比较高。

Do it at once, and you’ll never regret.

在祈使分句Do it at once和陈述分句you’ll never regret之间, 通过and来表示前后两句之间的隐含关系if you do it at once…为了避免话语太直接而影响交际的成功, 运用语义隐含的话语标记语and来提出建议或警告, 顺应了谈话双方的角色和社会关系。

Reporter: And, first question Benny——have you ever been to an art gallery?

Benny: Yes, lots of times.

Reporter: And the bullet, have you ever been to the ballet?

Benny: yes, a few times. It’s all right. I quite like it.

Reporter: And what about classical concerts?

在此例中, and 作为语气铺垫词, 顺应了交际双方的心理动机, 使问话变得和蔼, 婉转, 避免了硬梆梆的, 直来直去的审问, 从而实现成功的交际。

四、结语

话语标记语and的使用可以明示的方式对听话人或读者理解话语起制约作用, 还可以协调话语行为, 实现建构语篇的功能。此外, 它还具有非常强的语境动态性, 它的选择受各种因素制约, 比如, 社会规约, 心理世界等。明确and的这种作用, 不仅能对英语写作, 阅读理解及口语教学提供借鉴, 而且可以有效地防止出现不必要的理解错误。

参考文献

[1]Schiffrin, D.Discourse Marker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

[2]Verschueren, J.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

[3]伍铁平.模糊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8.

[4]李丛乐.英语连词and及其并列句的语用功能分析[J].外语教学, 2006, (2) :34-38.

[5]冉永平.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学研究综述[J].外语研究, 2000, (4) :8-14.

砖雕在当代建筑语境下的话语权初探 第9篇

关键词:砖雕,当代建筑,语境,话语权

我国拥有数量众多古代遗留建筑, 包括宫殿、寺院以及民居, 作为烘托建筑风格的砖雕是遗留建筑中珍贵的艺术品, 数量众多, 他们承载着历史, 更承载着手工艺人心血和精湛的技艺, 尽管年代久远, 依然栩栩如生。

然而, 在旅游业发达的今天, 这些遗留建筑虽然得到了人们的重视, 但到底只是被人观赏, 没有其他作用, 唇亡则齿寒, 传统砖雕充其量也只是在修复古建的时候有些许用处, 终究难逃消亡的厄运, 这难道就是砖雕最终的归宿吗?在热火朝天搞建设的今天能不能为其谋一条新的出路, 让它为当代建筑或现代设计再出一份力呢?它们能否转型到现代重现昔日辉煌呢?文章将针对这些疑问展开讨论。

一、传统砖雕简介

砖雕历史悠久, 技艺精湛, 文化内涵深厚, 与石雕和木雕并称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三雕”。以泥土为基本材料先刻再烧, 或先烧再刻, 在古代建筑中广泛应用。烘托主体建筑风格, 自身亦充满灵性。砖雕语言形态有浅浮雕、镂空雕、高浮雕、圆雕, 有阴刻、阳刻, 有线、面、体等语汇体系, 与民间绘画的形式与内涵相融合, 或联系在砖雕花卉中, 或组构于建筑结构中, 曲线团块之美成为其重要造型特征, 而与建筑环境形成自然呼应乃是首要因素。同时, 材料品类的选用及与自然气候、日照等因素的关系等均促成了数千年以来的固定模式, 就地取材成为必然。这也导致建筑装饰自觉地融入到了“天人和一”“农耕经济”这样的中式文化哲学语境中。砖雕的介入, 还与建筑周围环境中的木、水、石等生态系建立了联系, 形成了壮丽灵秀的景象。

二、当代建筑的语言特征

建筑形态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 更随着艺术审美的变化而变化, 从史前的实用到早期的实用与美观结合, 再到后期重视装饰, 如巴洛克时期, 接着又回归到实用为主, 包豪斯就是很好的例子。当然我们也不能忽略建筑的功能性所导致的建筑形态的差异, 就像教堂或者庙宇在实用为先的前提下也总是显得很另类。

全球一体化的今天, 一切都有着同化的趋势, 建筑形态更是首当其冲, 大大小小, 高低不同的水泥盒子充斥在全国各地, 在发达的城市中, 这些建筑所形成的形态俨然就是一座茂密的水泥森林, 钢筋、混凝土、玻璃幕墙、金属框架是这些建筑的共同特征, 而最大的区别则是体量的不同, 功能的差异。白天充斥着喧嚣, 夜晚闪烁着霓虹, 曾经是多少人向往的地方, 如今却截然不同, 硬邦邦冷冰冰的建筑给本来就被紧张工作压得够呛的人们带来的更多的是一种疏离感, 纵向发展的建筑给人带来了更多的邻居, 却没有给这些人带来更温暖的邻里情感。整天面对高楼大厦的城里人渐渐地发现传统的民居其实更接地气, 更宜居, 传统回归便自然地产生了, 这也为传统砖雕提供了发挥的空间。

三、砖雕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

时代的进步带来的远不止目所能及的环境变化, 市场经济给人们带来的追逐利益的心态也很难使当今的工匠沉下来创作, 更何况老百姓也并不像过去的地主老财富商巨贾有相当的经济实力, 建筑的体量也远远大于以前的建筑, 并且城市化进程中整体的建筑从平铺式发展转向了立体空间发展, 此外建筑装饰材料的丰富也逐渐使砖以及砖雕边缘化了, 但是砖雕还是留给我们非常丰富的财产, 包括图形、工艺以及这些背后所蕴含着的思维方式、精神指向和价值观念, 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去传承的。因此, 如何将传统砖雕与现代建筑的再次结合, 就成为了我们要探讨的内容。

在山西太原有一座让人耳目一新的建筑——全晋会馆, 它在弘扬传统晋菜的基础上更注重晋商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因此在整个建筑的装饰上, 选择了山西民居作为其参照, 青砖、斗拱、窗棂、影壁、三雕屡屡出现, 砖雕的应用更是它的特色。建筑主体的外立面及内部皆用到了大量的砖雕, 类型丰富, 既有与建筑融为一体的功能性装饰, 又有独立充当艺术品装饰空间的, 更有以砖雕作为小型壁画镶于柱身之上彰显晋商文化的;题材亦很广泛, 植物花卉、诗文警句、祥禽瑞兽、人物故事、几何纹样皆有;同时与现代装饰材料的结合上也颇具特色。作为砖雕在当代建筑语境中寻求自己的话语权的案例, 为我们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1. 砖雕装饰在现代建筑形制中使用

现代新型结构的建筑为现代建筑与传统建筑有着迥然不同的特征, 体量的增加, 形制的改变是本质性的改变, 这为砖雕的运用设置的障碍, 但同时也提供了新的机会。

全晋会馆的砖雕运用有五种情况, 一, 体积的增加, 小的体量难以在庞大的建筑身上发挥明显的装饰作用;二, 数量的重复, 大小形态类似的砖雕以重叠吸引观者的目光;三, 外形的变化, 民居中类似于墀头方形之类的砖雕, 在现代建筑形态各异的形制中很难满足其造型的要求, 于是改变外形在所难免;四, 移花接木, 原本存在于传统民居中的砖雕形象, 例如屋顶上的鸱吻、走兽等, 如今屋顶不复存在, 它们却可以当作独立的艺术品进行展示, 起到装饰作用;五, 内容的变化, 原先砖雕中蕴含的吉祥寓意在今天可能已然没有意义了, 例如雕刻葡萄的砖雕寓意多子多福, 当今却提倡计划生育, 类似的情况不在少数。

2. 砖雕与现代装饰材料的关系

装饰材料的最主要的一个功能就是提升视觉美感, 使装饰的环境更富于艺术性。但并不是使用了装饰材料环境就必然会美观, 构成美的形式需要多种因素, 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形式美的规律, 也就是关于美的形状、构图、色彩、质感、组合等方面的一些规律和法则。譬如色彩的搭配, 质感的处理和配合。

砖、石、木是传统建筑中最基本的建筑材料, 以它们为载体的三雕更是传统建筑中不可或缺的装饰品。如今的建材市场上可不是这老三样的天下了, 品类极其丰富, 金属、复合板材、人造石材、化学漆等等, 它们最终将以各种姿态呈现在建筑上, 这似乎没有了传统材料的空间, 但是, 如今的建筑也拥有更多的空间, 人们也拥有更加包容的心态, 传统材料不但没有失去自己的位置, 反而增添了更多的变化, 只要设计师把握住了风格, 协调好了它们的色彩、质感、造型之间的关系, 就一定会有让人匪夷所思的视觉效果。

在与设计师苏丹老师交谈的过程中, 更是进一步了解到, 其实在砖雕应用的过程当中有一些大型的砖雕其实已经“偷梁换柱”了, 使用了玻璃钢来代替, 因为当今的建筑体量较大, 传统的砖雕难以满足需要, 还需要进一步的发展烧造技术。

绘画中的“反常态”美

刘玉亭 (平顶山市第二高级中学河南平顶山467000)

摘要:绘画艺术的表现方法和技法有很多种类, 为了追求作品的完美, 在绘画中出现了一些“反常态”的美。丑陋的作品更加使其丑陋;“左顾右盼”“张冠李戴”的艺术手段的运用;起形阶段出现错误的线条也不及时去擦掉等等, 正是这些画画时左顾右盼, 知错不改的反常态的方法, 才使作品在形式和内容上达到完美的结合, 才能创造出更优美的艺术作品。

关键词:绘画;反常态;艺术美

一、绘画中的“丑陋美”和“残缺美”, 构图中的留白, 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意境美

面对法国艺术家罗丹的雕塑《欧米埃尔》所展示出来的形象:一位风烛残年, 命将不久的模特儿, 她的皮肤松弛, 背已弯曲, 乳房干瘪, 浑身充满皱纹的老人形象, 我们会感到很奇怪, 她美在何处?面对罗丹断然砍去他在雕塑《巴尔扎克》中描绘得十分完美的双手时, 面对失去双臂的维纳斯时, 有人心存疑问, 这些残缺的美美在何方?面对诸如中国画中的大面积留白, 有人疑问画家为什么不去画完?

正是以上这些疑问, 这些看上去“反常态”的现象构成了绘画中的艺术美。《欧米埃尔》既不“漂亮”也不“好看”, 却给我们以心灵和审美上的震撼:青春易逝, 我们要珍惜生命, 热爱生活;罗丹的雕塑《巴尔扎克》所要表现的巴尔扎克不是一个一般人所想象的手持文明棍、身穿燕尾服的谦谦君子, 而是一个不修边幅、不拘小节、身穿睡袍的狂傲之士。罗丹的雕塑所要表现的是伟大作家巴尔扎克这个人为了写作而孜孜不倦的精神, 手的刻画再怎么逼真也不能占据主体的位置, 所以他断然拿起铲刀把手铲掉了;失去双臂的爱神维纳斯, 通过她那智慧的双眼, 内外兼具的美, 给人以无限的联想和想象。绘画构图中的留白, 给人一种说不完、道不尽、欲说还休的意境美。尤其体现在中国古代水墨山水画中, 那墨色的浓淡变化, 山与山之间的留白, 既像山中飞流直下的瀑布, 又像山中的虚无缥缈的层层雾霭, 让人仿佛身至其中, 心旷神怡。

二、线条的“知错不改”所创造出的绘画语言的原生态美

我们常常写错字了, 做错事了要知错就改, 这样才能进步, 可在绘画起形阶段却可以“知错不改”。绘画中提倡用素描语言来塑造物体的形体结构, 线条要有浓淡、轻重、虚实、疾缓的对比变化, 这样的作品画面才更加生动丰富。而有的学生在起形阶段过于拘谨, 过分依赖橡皮, 每画一根不确定的线条就去擦掉, 结果物体的结构形体就像是铁丝条弯成的一样, 画面效果僵硬。纵观大师作品, 我们在其描绘生动的对象旁边不难发现还有一根很虚的结构线, 就是这样的错线才构成了画面的原生态美。起形阶段要下笔肯定, 用很浅的颜色来勾勒物体的形体, 即使这根线不准确, 也不要急于擦掉。借助这根错线, 反而更能在它旁边找到准确的结构线。有了这种“知错不改”的线条, 物体结构才更加准确, 画面效果才显得更加的生动, 耐人寻味。

四、结语

砖雕是我国传统工艺的一种, 它的命运也代表着很多其他手工艺的命运, 它们是经历了传统文化积淀的呈现, 在当前的大背景下人们希望它重回视野, 是情感回归的需要。在新的历史条件和新的文化背景下, 原有的传统形态发生适应时代需求的变化, 将会获得适应时代需求的新的样式, 定会重新掌握自己的话语权。

三、“左顾右盼”与“张冠李戴”在绘画中所创造出的整体美

“左顾右盼”与“张冠李戴”在文学方面皆有贬义之嫌, “左顾右盼”原意是指东瞅瞅西看看, 多形容那些不被提倡的行为和方式:“张冠李戴”则常常表示弄错了对象或事实。而在绘画的领域内, 两者却皆有妙用。河南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刘泮峒曾在素描白韵歌中这样写到“画上要看下, 画左顾右边”, 这正是“左顾右盼”的真实写照。“左顾右盼”常常用在作画的步骤上, 尤其在作画形式五个阶段来完成, 而每个阶段都体现着“左顾右盼”的绘画方法: (一) 在观察阶段中, 我们力求“遍而赏之”, 通过左右对比, 找出第一印象最深刻的, 动手绘画前, 做到心中有数。 (二) 在构图阶段中, 主要任务是“经营位置”, 确定布局。我们通过反复比较, 画左边的同时, 要考虑右边的落脚点在哪里, 画上边时, 要考虑下边的最外缘在哪里。只有这样, 才能把握构图的基本形式, 才能把握透视关系, 才能把握前后空间、疏密布局的变化。 (三) 在画大色调阶段中, 通过上下左右的对比, 按黑、白、灰的关系画出大体的明暗色调。 (四) 在深入刻画阶段中, 我们要“左顾右盼”使局部服从整体, 把握好黑、白、灰的大关系。 (五) 在调整阶段中, 我们要“左顾右盼”, 在色调上、明度上反复比较, 通过比较, 使画面做到整体统一。

“张冠李戴”一词, 也常常被艺术家们所采用, 他们往往为了理想中的美, 采用“移花接木”的方法, 把客观上毫无联系的事物放在一起, 使其成为最佳的组合方式。我国著名画家吴冠中在《春城山中》这幅画中, 就大胆采用“迁移”的手法进行构图, 突破客观事物中的空间局限, 将处于不同的空间的景物统一于画面, 加强了“春成天下幽”的意境表现。著名画家魏诗国, 在他的《素描》一书中, 对“张冠李戴”的应用叙述得更加具体。他说“自然景物是丰富的, 也是复杂的。为了取得完美的构图, 要善于通过取舍、添加进行调整, 因繁杂而影响构图的景物部分要大胆舍弃。对于易导致画面单调呆板的长直线、平行线要适当调整, 以求得疏密、起伏的变化;为了烘托环境气氛, 增强构思立意的表现, 还可以根据构思的需要, 合理地添加点缀性的人物、动物等, 甚至还可以突破空间局限, 将某些富有特色的景物进行“迁移”, 最大限度地突出画面的主体与意境”。“张冠李戴”最常见的是用在景物激发我们的情感, 在我们感受美之余, 常因为客观事物的自身因素, 或多或少地影响一些整体形象。这时, 就需要“张冠李戴”来解决这些问题。

我国著名画家潘天寿说过, 生活是生活, 艺术是艺术, 不能也不必要完全一样。正是这些生活中的“知错不改”“左顾右盼”与“张冠李戴”等反常态现象, 在绘画领域中却绽放光彩。

作者简介:

刘玉亭 (1979—) , 女 (汉族) , 河南省平顶山市人, 河南大学, 本科, 研究方向:美术教学。

参考文献

[1]蓝先琳.民间砖雕[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5.

话语语境论文 第10篇

[关键词] 话语幽默语境语域偏离 语用前提 多元文化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09.034

1.引言

幽默在人类交际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学界对幽默的研究在美学、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各领域都有所突破。关于幽默的本质及其产生机制,优越论(Superiority Theory)认为发话者借嘲笑、蔑视别人或事物来显示自己的优越,包括那些基于怨恨、敌视、嘲笑、攻击、蔑视和优越的幽默理论;缓解论(Relief Theory)认为笑是对社会约束所产生的生理和心理的一种释放,人们通过幽默来释放自己的感情;而不和谐论(Incongruity Theory)则认为笑是一种不和谐的表现,即某一事物、思想和社会现象与常规不同,出乎意料或不合逻辑。我国学者林语堂在20世纪初首次将英语“humor”译为“幽默”,并从主体的角度强调幽默“是一种人生观,一种对人生的批评”。(林语堂,1932)可见,幽默是一个广泛而又复杂的概念,正如Morreall所说,“理解幽默是一段探索人性的漫长历程”。(Morreall, 1983)

随着语言学的兴起和发展,许多语言学家基于语义学、修辞学、文体学、语用学等对话语幽默进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例如,Raskin在语义学范畴内提出“幽默语义脚本理论”(Semantic Script Theory of Humor, SSTH)和“普通言语幽默理论”(General Theory of Verbal Humor, GTVH)。然而,任何人类语言都是一定语境的产物,对话语幽默的分析也离不开语境。“语境决定了发话者对语言的使用及受话者对语言的理解”(戴炜栋、何兆熊,2002),交际的过程实际上是在语境中传递并理解意义的过程,因而话语幽默也必须在语境中产生和理解。一方面,当语言与语境发生冲突,幽默在不协调的语境(an incongruous context)中产生;另一方面,受话者基于语境中共有的知识(mutual knowledge or common ground)体会发话者的意图,幽默在共知的语境(a shared context)中得以实现。

因此,本文将基于Halliday关于情景语境的思想,着重分析语境对话语幽默产生和实现的作用,旨在对语境中的话语幽默进行更全面的探索。同时指出,多元文化(multiculturalism)的发展促进了不同语言变体的偏离与融合,为语言使用提供了共知的语境,多元文化语境中的话语幽默值得关注。

2.韩礼德的语境思想

Halliday是系统功能学派的代表,其语境思想可追溯至伦敦学派Malinowski和Firth对情景语境的研究,三者为情景语境理论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英国人类学家Malinowski首先将语境的研究和语言的研究相结合,并在“英国语境主义”(British Contextualism)基础之上提出“情景语境”(context of situation)和“文化语境”(context of culture)。Firth进一步发展了Malinowski“情景语境”的思想,并对情景语境做出如下分类:(Firth, 1957)

A.参与者的有关特征:人物、个性

a.参与者的言语行为

b.参与者的非言语行为

B.有关事物

C.言语行为的效果

Halliday认为,语言作为意义潜势系统,是一种有规律的资源,用来说明语境中的意义。(胡壮麟等,2005)他在理论上首先指出:“任何语篇都是在一定语境下作用的,从中可以抽象出若干与描写分析有关的某些特征。”(胡壮麟等,2005)继Malinnowski和Firth关于情景语境的观点,Halliday对“语域”(register)这一概念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并进一步提出了情景语境中区分语域的语境因素。

1964年,Halliday在《语言科学与语言教学》(The Linguistic Science and Language)一书中将语域定义为“由用途区分的语言变体”。(Halliday, 1964)在1976年出版的《英语的衔接》(Cohesion in English)一书中,Halliday认为“特定的语场、语旨、语式组成了情景特征的构型,而与这些情景特征相关的语言特征就是语域”。(Halliday & Hasan, 2001)在1978年出版的《作为社会符号的语言》(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一书中,Halliday修正了对语域的看法,把语域看作是“和某一情景类型相联系的意义构型”。(Halliday, 2001)由此可见,不同语域之间的区别不仅是形式上的区别,即词汇和语法的区别,更是意义上的区别。1985年,在《语言,语境和语篇》(Language, Context and Text)一书中,Halliday进一步明确指出,“语域是与包含语场、语旨、语式的情景构型相关的意义构型”。(Halliday & Hasan,1985)总体来说,语境因素决定语言特征,人们在不同的语境中使用不同的语言;情景因素的改变会引起语言的变异,产生不同类型的语域,语域的差异导致词汇和语法方面的不同选择。

Halliday认为,决定语域的语境因素有三种类型,一是发生了什么,二是谁在参与交际,三是语言起什么样的作用。(Halliday, 2001)因此,他将语境因素归纳为三个组成部分:语场(field)、语旨(tenor)和语式(mode)。语场是指在交际过程中实际发生的事,以及交际参与者所从事的活动,包括谈话主题(subject matter)、场地(setting)等。(Halliday & Hasan, 2001)根据语场的不同,可产生属于不同学科或领域的语域,大体上可分为技术性的(technical),如科研报告,以及非技术性的(non-technical),如日常会话。语旨是指谁是交际的参与者,以及参与者之间的角色关系。这种角色关系既包括永久的和临时的社会角色关系,如教师和学生,也包括在情景中的角色关系,如说话者和听话者。(Halliday & Hasan, 2001)语旨的不同主要导致语言正式程度的差异。Martin Joos依据正式程度将语言分为刻板体(frozen)、正式体(formal)、询议体(consultative)、随便体(casual)和亲密体(intimate)五个等级。(Martin Joos, 1967)语式是指语篇在交际中的功能,这既包括语言交际所选择的渠道(channel)或媒介(medium),如说还是写,是即席的还是有准备的,还包括修辞方式,如叙述、劝说、说教、寒暄之类。(Halliday & Hasan, 2001)

由此可见,情景语境包括语场、语旨和语式三个变量。语场主要决定了语篇的内容,语旨主要决定了语篇的语气,而语式主要决定了语篇的组织。(Halliday, 2001)三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关联,共同决定了语篇的形式和意义,即语域。

3.话语幽默在不协调的语境中产生

语境是语言使用的环境,任何语言都是一定语境的产物,语言的使用也要与一定的语境相适应。然而,当语言与语境发生冲突,语言与语境之间的矛盾使得语境相对于语言变得不协调,人们的心理预期受到破坏(defeated expectancy),从而产生特殊的语用效果,如幽默。根据Halliday的语域理论,在语言交际过程中,有时会出现语域转换(register switching)、语域混合(register mixing)和语域借用(register borrowing)。(胡壮麟等,2005)这些语域偏离现象使话语幽默在不协调的语境中产生。

3.1语域偏离

Leech在《英诗学习指南》(A Linguistic Guide to English Poetry)一书中探讨了语言中的偏离现象,提出了“语域偏离”的概念。他着重讨论了诗歌中的语域偏离现象,认为“语域借用总是伴随着语域混合,即在同一语篇中使用具有不同语域特征的语言。”(Leech, 2001)显然,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将语域偏离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交际策略,从而在某一特定的环境中达到某种特定的目的。这是交际者在特定的语境中为了突出地实现某种交际功能而对其相应的语域的典型特征所作的暂时的、故意的违背。(白爱红,2001)因此,语域偏离是对标准的刻意违背,是创造性地使用语言的过程。一味地追求和谐一致势必会使语言陷入索然无味之中,而恰当的对预期模式的偏离则会产生不同凡响的效果。正如Halliday所说:“话语幽默通常依附于不恰当的选择和故意使用不恰当的语域”。(Halliday, 1964)

3.2分析

如前所述,交际中的语域偏离,使交际者感受到语言与语境的冲突和对立,使语境中的情景因素,即语场、语旨和语式相对于语言变得不协调。因此,话语幽默通过语域偏离在不协调的语境中产生,语域偏离作为一种交际策略广泛用于幽默语言中。

3.2.1语场的不协调

语场是指在交际过程中实际发生的事,以及交际参与者所从事的活动,包括谈话主题、场地等。当交际者使用的语言与谈话主题或场地不相符时,则会导致语场的不协调,从而产生幽默。

(1)邢玉森:别难受了,你也去吃野味吧。

佟湘玉:额不去,野味吃多了容易得病。

邢玉森:得病?

佟湘玉:(普通话)经科学研究证明,野生动物的营养元素与家畜家禽没有什么区别,而且野生动物大都没有经过卫生的检疫,食客在大饱口福的同时,很有可能感染上疾病。

邢玉森:病就病呗,咱有牛黄解毒片,清热解毒消淤化痰,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2)于大华:帮我,帮我透露透露,到底什么问题啊?

姗姗:问题就是你。

于大华:你们家人都知道我的存在了?

姗姗:可不是,我妈妈把你这事往外一抖露,我们家就地震了。我姥姥用她的个人软件把你分析了一下,结果是,你是一个即将侵入我们家族系统的超级大病毒。

于大华:这么严重啊?

姗姗:还有,她们不让我在场,但我在门缝里听得一清二楚。我姥姥的意思是让我妈妈立刻把你删除。

(3) 青楚:身份证,户口本,照片我全都带着,你是不是愿意现在立刻马上跟我结婚?这是我第三次向你求婚,你有权回答是或保持沉默,除此之外,没有其他权力。任何一句表示异议的话,都会成为日后清算的呈堂证供。

周晋:我放弃所有权利,没有任何异议。是!

(4) Sheldon:Would it be possible for you to do this a little more quietly?

Penny:I can't get the damn key out.

Sheldon:Well, it's not surprising-- that Baldwin lock on your door uses traditional edge-mounted cylinders, whereas the key for your Volkswagen uses a center cylinder system.

……

Penny:Why? I'll tell you why-- because today I had an audition. It took me two hours to get there, I waited an hour for my turn, and before I could even start they told me I looked too Midwest for the part. Too Midwest--what the hell does that even mean?

Sheldon:Well, the American Midwest was mostly settled by Scandinavian and Germanic people. They have a characteristic facial bone structure...

例(1)选自情景喜剧《武林外传》。就语场而言,该段对话所发生的时间是明朝,地点是同福客栈,交际双方在进行日常对话,且谈论主题也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然而,交际者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新闻播报式的标准普通话和著名的广告词与既定的场景极不相符,令人啼笑皆非。例(2)选自电视剧《玫瑰刺》。同样,交际双方在进行日常对话,交谈的内容是姗姗家人对于大华的态度。姗姗为了说明姥姥对其的厌恶,使用了“软件分析”、“侵入系统”、“病毒”、“删除”等计算机专业术语。这些术语是固定的、技术性的,仅用于与专业相关的场景;将其用于日常生活,一种强烈的不协调感便油然而生。例(3)选自电视剧《我的青春谁做主》,是一段求婚的话语,而交际者却使用了典型的法律术语,例如,“你有权保持沉默”、“成为呈堂证供”经常用于法庭宣判。由于求婚与法庭宣判是完全不同的社会行为,因而幽默在语言与语场的矛盾中产生。例(4)选自美国情景喜剧《生活大爆炸》。(The Big Bang Theory)在该场景中,Penny遭遇了一连串不幸的事并向Sheldon诉苦,然而,Sheldon却从专业的角度评论锁的齿轮及人种问题,这与谈话主题不相符,至少不是Penny所期待的。“edge-mounted cylinders”和“a center cylinder system”属于机械用语,而“facial bone structure”属于人类学用语,语场的不协调使人发笑。

3.2.2 语旨的不协调

语旨是指谁是交际的参与者,以及参与者之间的角色关系。在交际中,交际的参与者根据彼此间的角色关系进行交际;如果使用的语言违反了固有的角色关系,则会导致语旨的不协调,从而产生幽默。

(5)西门:叶城主,你的剑呢?

叶城主:剑在心中,你的剑呢?

西门:杀你,还用不着使剑!

叶城主:你好大的口气。

西门:口气大,是因为上火了,牙龈发炎。

叶城主:你可以试试这个,静慈庵枇杷蜜炼养生糖……

西门:你也可以试试这个,贱人堂速效救心丸……

(6)Chandler: Okay, bye, champ. Now, I know there’s gonna be a lot of babes in San Diego, but remember, there’s a lot to learn.

例(5)选自电影《大笑江湖》。西门与叶城主的比武是武林英雄之间一决雌雄的对决。他们的关系是敌对的,甚至是不共戴天的。然而,随着交际的进行,二者通过对话实现了角色的自我消解。西门与叶城主武林英雄的角色身份转化为广告代言人,它们之间的恩怨似乎也不复存在。这种角色关系的逆转令人捧腹。例(6)选自美国情景喜剧《老友记》(Friends),是Chandler对Ross的宠物猴告别时所说的话。Chandler对猴子的告别就像一个父亲对儿子或一个涉世不深的年轻人的嘱咐一样,这种与交际角色不一致的语言表达正是幽默产生的原因。

3.2.3语式的不协调

语式是指语篇在交际中的功能,包括渠道或媒介以及修辞方式,因此,口语和书面语的混淆通常会导致语式的不协调,从而产生幽默。

(7)佟湘玉:郭公子,你这样做是不对的。

郭芙蓉:为什么不对呀。

佟湘玉:因为暴力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这个世界需要和平,需要和平,需要爱,让我们伸出温暖的双臂,去拥抱一个美好的未来吧。

郭芙蓉:好吧,让我们手拉着手,心连着心,共同创造新生活。

(8) Sheldon:Studies have shown that performing tasks such as eating, talking on a cell phone or drinking coffee while driving reduces one's reaction time by the same factor as an ounce of alcohol.

……

Sheldon:You're going up Euclid Avenue? Leonard takes Los Robles Avenue.

Penny:Well, good for Leonard.

Sheldon:Euclid avenue is shorter as the crow flies, But it has speed bumps, which appreciably increase point-to-point drive time, making It the less efficient choice. But you have the conn. Of course, if you're not going to slow down for the speed bumps, I withdraw my previous objection.

例(7)选自《武林外传》,这是佟掌柜说服郭芙蓉放下武力的一段对话。为了达到交际目的,佟掌柜选择了充满诗意的书面语言旨在感化对方;而郭芙蓉也随声附和,呼吁大家“共同创造新生活”。口语和书面语的混用正是武林外传式的幽默所在。例(8)选自《生活大爆炸》。在这段对话中,Sheldon劝说Penny开车时不要一心二用,并讨论道路上的减速坡。这本是朋友间基于口语的交谈,应该具备口语特征,而Sheldon却使用了书面句式和词汇,如“studies have shown that……”,“point-to-point time”,“withdraw my previous objection”等。将书面语运用于口语语境,使人产生可笑之感。

4.话语幽默在共知的语境中实现

话语幽默通过语域偏离在不协调的语境中产生,然而,受话者必须依靠与发话者共有的知识才能意识到语言与语境之间的冲突,从而体会到发话者制造幽默的意图,也就是说,幽默在共知的语境中实现。语用前提(pragmatic presupposition)的共知性为交际者创造了共知的语境,所以,语用前提对于有效的交际,尤其对话语幽默的实现十分关键。

4.1语用前提

20世纪70年代,Stalnaker提出了“语用前提”的概念,并将其视为语境因素的组成部分。Stalnaker认为,语用前提是“发话者所认为的交际者在交际中所具备的共有的知识。”(Stalnaker,1974)Jackendoff在讨论语用前提时说,“‘句子的前提’用来表示说话人认为他和听话人所共有的句中的知识”。(Jackendoff, 1972)此外,Fillmore,Keenan等人也分别就“语用前提”这一概念进行了阐述。何兆熊将这些观点概括总结为三类:一是认为语用前提是说话人对言语的语境所作的设想,二是把语用前提看作是实施一个语言行为所需要满足的恰当条件或是使一句话具有必要的社会合适性所必须满足的条件,三是把语用前提看作是交际双方所共有的知识,或者说是背景知识。(何兆熊,2000)显然,共有的知识作为语用前提的重要特征,为交际者在交际过程中创造了共知的语境,因此对于有效的交际十分关键。共知的语境使得交际双方彼此理解并对交际做出预测;交际者只有在共知的语境中基于共有的知识才能达到交际目的。

4.2分析

任何成功的交际都要求交际双方具备一定共有的知识,否则很容易出现“鸡对鸭讲”的情况,阻碍交际的进行。语域偏离作为一种特殊的交际手段,更需要必要的语用前提以保证偏离的可及性(accessibility),也就是说,受话者必须依靠与发话者共有的知识来理解偏离,理解幽默。

如前所述,当语言与语境发生冲突时,人们的心理预期受到破坏,语境变得不协调,偏离产生。然而,这一过程的认知必须基于交际双方共有的知识,包括共有的语境知识和共有的语言知识,否则偏离就无可及性而言,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具体来说,第一,交际双方均要明确交际发生的语境,即他们所从事的活动,他们之间的角色关系,以及交际媒介。在此基础上,交际双方对语域有着共同的期待,并对语言所属的专业领域、语言的正式程度、是口语还是书面语进行预测。第二,交际双方必须明确实际交际使用的语言,受话者必须意识到语言与语境的冲突和对立,才能体会发话者的幽默意图。受话者与发话者只有在现实语境与现实语篇之间的矛盾这一点上达成共识,话语幽默才能实现。

就上文所摘选的影视作品而言,观众若要理解其中的幽默,必须与剧中的角色处于共知的语境中。例如,在例(1)中,观众基于与编剧共有的语境知识和语言知识,能够意识到现代新闻播报用语和广告台词与故事发生的情景语境不相符,从而发现笑点。在例(5)中,观众必须熟悉类似于“口气大,牙龈发炎”的广告用语,才能感受到影片中人物角色的颠覆,才能理解幽默。同样,在例(8)和例(9)中,口语和书面语特征的区别及其所使用的语境的区别是人们所共有的知识,正是因为具备这种共识,观众才能体会到话语的荒谬可笑。

5.多元文化语境中的话语幽默

根据以上分析,语域偏离使话语幽默在不协调的语境中产生,语用前提的共知性使话语幽默在共知的语境中实现。可见,语境对话语幽默的产生与实现至关重要,而多元文化的语境则为此创造了必要的条件,这一点在当代影视作品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多元文化是指在一个群体、社会或区域系统中,同时存在相互联系且各自具有独立文化特征的几种文化(牟岱,1996),是一个社会多文化、多民族、多宗教和多语言的特征。它不同于以往的文化存在方式,在空间上具有多样性,在时间上具有共时性。不同的民族和区域具有不同的文化,同时,同一文化内部也存在多元性的问题。就文化层级而言,有主导文化和亚文化之分。亚文化通常产生特殊的生活方式、语言和价值体系,行业文化、职业文化、阶层文化、不同群体的崇尚等均属于亚文化,如戏曲文化与电视文化、网络文化与印刷文化等,这些亚文化大多以观念的方式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选择。多元文化的基本价值基础是后现代主义思想,提倡去中心、消结构和多元化。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多样性已成为当今时代的重要标志。

语言的变化发展往往与文化环境的变化发展息息相关,在多元文化的语境中,文化的多样性导致语言的多样性,语言呈现出更加丰富的语域特色。具体来说,在多元文化的语境中,就语场而言,人们从事的活动日新月异,生活方式也发生重大改变,不同的生活体验为语言使用提供不同的场景;就语旨而言,随着社会活动的增加,人们的社会角色也变得多样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更加复杂,个人不仅仅只具有传统的家庭角色,而是承担更多的社会角色;就语式而言,科技进步使人们的交际媒介实现多样化,人们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口头交际或书面交际,多模态交际成为可能。因此,多元文化反映在语言上就是语域的多样性,影视语言、网络语言、行话、术语等并行共存。

多元文化语境中语域的多样性为话语幽默的产生与实现创造条件。一方面,特定语域的语言不再受约束,人们试图打破语域之间的界限,语言的使用不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这使得语言的偏离和融合成为可能,从而促使幽默的产生。另一方面,人们越来越多地接受不同语域的知识,这些知识为交际创造共知的语境,使得幽默得以实现。基于以上两点,我们可以看到:方言与普通话并存,方言被广泛用于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汉语和英语的“混搭”成为一种创新形式;各种专业术语走进日常生活用语,人们对行话也不再陌生;网络流行语更是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6.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任何语言都依赖于语境,因此对话语幽默的研究也离不开语境。语域偏离使得语言与语境发生冲突,话语幽默在不协调的语境中产生;语用前提的共知性为交际者创造了共知的语境,话语幽默在共知的语境中实现。多元文化的语境为话语幽默的产生和实现创造了必要的条件,解构、颠覆和创新推动了语言变迁的进程。

话语语境论文 第11篇

1.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一般原则:“三个统一”原则

所谓“三个统一”, 包含三个层面的内容, 一是坚持“社会存在、语言概括和回归现实”的逻辑统一。建构话语体系不是建造空中楼阁, 不能仅仅通过人为的空想设计或技术性的制度安排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建构必须以解决现实问题为价值旨归, 以解决人的思想认识问题为目标指向。二是坚持“中国视角、国际视野和学术视阈”的多维统一。建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不能局限于纯学术论证, 而应有中国视角与国际视野的宏观思路。着眼于中国问题, 解决中国问题, 维护中国立场, 理解国际惯例, 讲好中国故事, 增强中国的国际话语主导权。三是坚持“政治形态、理论形态和生活形态”的有机统一。政治形态关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朝着什么目标前进”的问题。理论形态关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理论根基是否扎实、理论框架是否合理、建构方法是否科学的问题。生活形态关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能否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能否调动最广泛的主体力量、能否具有持久生命力的问题。

2. 新媒体语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特殊原则

2.1 主体性与主导性相统一的原则

所谓主体性与主导性相统一的原则, 就是既要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动摇, 又要包容多样化的话语诉求与话语方式。新媒体语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主体性原则, 要求尊重公民的主体身份、凸显新媒体用户的主体地位、保障其话语权。新媒体实现了人类与信息关系的根本性变革, 使原本由媒体组织所掌控的大众媒体逐渐蜕变为人人都有机会参与的“自媒体”。传统媒体中的“把关人”角色在新媒体传播中的模糊与隐匿, 使得公民话语的生产与传播成为可能, 受众不再只是传统媒体时代定位明确的信息接收者, 而是由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转化为主动的信息消费者。新媒体语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主导性原则, 要求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动摇,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一元化。江泽民同志强调:“必须坚持和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在指导思想上绝不能搞多元化。”[1]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总结十年奋斗历程, 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2]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

2.2 理论性与实践性相协调的原则

所谓理论性与实践性相协调的原则, 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拥有学术话语与实践话语的双重属性, 一方面要体现出强大的理论阐释力, 另一方面要表现出有力的现实指导性。新媒体语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理论性原则, 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要拥有坚实的理论基础, 要体现出专业的理论思维, 还要表现出系统的理论架构。新媒体语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实践性原则, 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不是坐而论道, 而是要展现其解读现实、阐释新媒体语境的鲜活魅力。马克思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3]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不是陌生于生活世界, 而是与生活世界具有内在同构性, 我们不可能在社会实践之外用一套纯理论话语来建构疏离于生活世界的理想话语体系。新媒体语境构成当代人们生活世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是“言语者和听者在其中相遇的先验场所”[4]。就话语来源而言, 新媒体语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必须是来自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运动和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现实活动要求, 并真正准确地反映这些要求。就话语表述而言,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必须契合新媒体的传播场域, 符合新媒体的传播规律, 体现新媒体的传播特征。就话语接受而言,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接受是建立在话语理解的基础之上的, 而话语理解不能超越个人具体的生活境遇和认知能力。

2.3 开放性与动态性相平衡的原则

所谓开放性与动态性相平衡的原则, 是就共时和历时两个维度而言的, 二者互为条件, 亦互为结果。新媒体语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开放性原则, 要求一是新媒体语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坚持相关学科坚持开放性原则, 新媒体语境下任何学科都不再是孤立与封闭的, 跨学科、交叉性是突出特点与发展趋势,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要坚持从其他相关学科、相关领域吸取学术养分和实践智慧。二是新媒体语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坚持生活实践坚持开放性原则, 鲜活的社会生活内容、典型的新媒体事件、流行的话语符号表达都可以被吸收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中。三是新媒体语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坚持新媒体用户坚持开放性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发布、传播、获取对所有新媒体用户开放, 而新媒体用户之间的话语表达与话语交往体现出开放性特征。新媒体语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动态性原则, 要求必须紧跟历史发展的步伐, 反映社会关注的热点, 关注新媒体的最新发展态势, 把脉新媒体用户的时代心理特征, 尤其对一些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要给予及时的关注与回应, 以保证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充分反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最新成果, 充分反映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经验, 充分反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

2.4 民族性与世界性相融合的原则

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 民族性与世界性既是矛盾对立的又是相辅相成的。民族性不可能脱离世界性而孤立存在, 世界性必须以民族性为依托和源泉。所谓民族性与世界性相融合的原则, 是指在新媒体语境下,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建构既要保留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成果和价值观, 又要加强与世界各国经济文化交流, 并在交流和认同中凸显国家的软实力和国家形象。新媒体语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民族性原则, 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建构要以中华民族的深厚文化作为重要历史脉源和深层现实依据, 契合中华民族的传统心理, 汲取中华民族的文化养分。正如黑格尔所言:“一个民族除非用自己的语言来习知那最优秀的东西, 那么这东西就不会真正成为它的财富。”[5]新媒体加剧了世界全球化和信息一体化的进程, 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因为有了新媒体而更加频繁与自由。新媒体语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世界性的原则, 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不能关起门来自说自话, 一是具有国际视野, 能捕捉世界动态, 号准世界脉搏;二是具有国际话语主导力, 有国际话语权, 有国际话语影响力;三是具有国际话语阐释力, 能设置话语议题, 赋予话语意义。

摘要:新媒体语境赋予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以全新的话语场域, 使其呈现出新媒体语境下特有的内在属性与外在形态, 也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全新原则。新媒体语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基本原则包括一般原则与特殊原则。一般原则是指“三个统一”的原则, 特殊原则包括主体性与主导性相统一的原则、理论性与实践性相协调的原则、开放性与动态性相平衡的原则、民族性与世界性相融合的原则。

关键词:新媒体语境,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原则

参考文献

[1]江泽民文选 (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564.

[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7.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56.

[4]艾四林.哈贝马斯[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9:106.

上一篇:支持护理下一篇:做人与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