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毕业论文

2024-07-26

建筑工程管理毕业论文(精选11篇)

建筑工程管理毕业论文 第1篇

工程管理专业属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横跨工学和管理学两大学科门类,是一门与工程技术关系密切、管理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专业,毕业论文是本科培养方案中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做好毕业论文具有重要意义。

1)通过毕业论文,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独立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思维与管理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通过毕业论文,使学生学会专业文献检索、外文文献阅读,掌握调查统计分析方法,培养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3)通过毕业论文,能够使学生及早面对专业技术及管理问题,进行工程实践及创新能力训练,为毕业后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奠定良好基础。

2 毕业论文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2.1 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的关联度较差

毕业实习是毕业论文的前期准备工作,是为毕业论文服务的。毕业实习大多采用集中实习与分散实习相结合的方式,学生在毕业实习期间搜集到的资料应该用于毕业论文内容中,或经过信息处理后用于毕业论文。而实际情况是大部分学生偏向于自己选择实习单位,又由于学生对毕业实习的重视及理解程度不够等原因,实际过程中有些学生未认真进行实习,有些是实习中不知该如何搜集资料,有些甚至是实习内容与毕业论文不相关,从而使学生获得的实习成果与毕业论文内容关联度较差,不能用于充实毕业论文内容,进而影响到毕业论文质量。

2.2 毕业论文选题不适当

毕业论文题目应满足本科教学大纲要求,论文内容既要有足够宽的知识面,又要保证一定的深度。近几年,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逐年增多,每年都需要大量的毕业论文题目。根据近3年我校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论文的选题情况来看,出现的问题有选题重复率比较高,缺乏新颖性,或者题目偏大,造成学生只能做“面上文章”;或者题目偏小,类似课程设计的说明书。

2.3 学生实践及创新能力缺乏

工程管理专业不同于土木工程专业,也不同于工商管理专业,这也决定了该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既要有工程实践性,不能空谈理论,同时也要体现一定的管理综合能力及创新思维。目前,学生在做毕业论文中,出现如下一些不良现象:如照搬照抄书中和网上的有关内容,缺少与工程实践的联系;拿有关工程档案资料进行简单堆砌,缺乏理论与方法方面的研究;还有就是存在不同程度的抄袭他人成果现象,缺少个人观点及创新之处。

2.4 毕业论文的全过程管理不足

毕业论文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的实践教学过程,该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毕业实习阶段、毕业论文撰写阶段和毕业论文答辩阶段。以上三阶段是一个有机的、密不可分的整体,其中第一阶段是做好毕业论文的基础,第二阶段是做好毕业论文的关键,第三阶段是结果考核。如果教师缺乏系统管理意识,不注重对学生毕业论文指导的全过程设计和考核,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也很难得到保证。

2.5 指导教师队伍的数量及水平有待提高

近几年,由于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较高,学生数量也在逐年增加。以我校为例,2003届毕业生为4个班,到2008届达到了7个班,而其间指导教师仅增加7人。因此,出现指导教师总量相对不足的局面,对于该问题虽然已经通过外聘指导教师方式得到解决,但由于外聘指导教师往往不能保证有充分的时间来指导学生,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到毕业论文质量。另外,对于一些刚刚具备指导教师资格的青年教师来说,由于教学科研能力和指导经验的相对不足,也会影响学生毕业论文质量。

3 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

3.1 做好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的衔接

工程管理专业负责人要认真规划和编写毕业论文的有关文件,尤其是对于毕业实习指导书,要做到意义明确、内容清楚和重点突出;实习指导教师要开好毕业实习动员会,向学生讲清毕业实习与认识实习、专业实习等的不同之处,尤其要强调毕业实习对毕业论文的重要意义,同时讲解实习资料收集的方式与方法等。毕业实习工作开始前,学生对于毕业论文的选题和调研提纲应当与指导教师进行充分沟通,并形成文字资料,然后带着明确的目的和任务去认真实习,实习结束后要及时整理有关实习成果,为下一阶段开展毕业论文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3.2 抓好毕业论文的选题

选题是毕业论文的“源头”。论文选题很关键,如同建筑设计图纸一样,将直接决定着后期“成品”的效果和质量。毕业论文的选题应坚持“三结合原则”,即论文选题要与工程管理专业特点相结合,保证研究的内容属于工程管理专业范畴;论文选题要与本专业的重点和热点问题相结合,既要保证选题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又要避免“老题长谈”;论文选题要与实习单位(就业单位)的实际问题相结合,以保证研究内容更具有实践意义。

在选题方面,系部可以建立毕业论文选题库,每年更新一半以上的题目,供学生参考使用。另外,我校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在做毕业论文之前还要求进行开题报告及文献综述工作,以确保学生的毕业论文思路清晰,内容结构合理,有利于后期工作顺利开展。

3.3 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作为本科论文,固然不能要求每一篇都有重大的创新和突破,但至少在某一方面要有自己的独立见解,而这一见解应是所有公开发表的论著报告中未曾出现的[1]。工程管理系要求学生的毕业论文既要与工程(企业)实践相结合,又要有一定的创新之处,其可以体现在理论观点方面,也可以体现在方法的应用上,总之毕业论文要有新意。同时,还要求每名学生至少翻译一篇与所做毕业论文有关的外文文献资料,由此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文献检索和外文资料的翻译能力。

3.4 做好毕业论文全过程质量控制

全过程指从毕业实习开始至毕业论文答辩为止。实行过程控制,对加强毕业设计工作指导,保证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2]。

毕业实习阶段,指导教师要与所带学生必须保持一定联系,把握学生实习动向,并对实习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及时指导,确保该阶段工作任务顺利完成。毕业论文阶段,实施“三稿定稿”制,指导教师对于每一稿论文都要认真批改,并且存档备查。同时,系部可以建立毕业设计网站,尝试毕业设计指导信息化[3]。我校工程管理系利用该方式指导学生毕业论文已经两年,学生反馈信息及指导教师指导效果良好。毕业论文答辩阶段,在学生答辩之前实施“预审”制或“预答辩”制,为正式答辩成绩提供参考。作为教学管理部门,也要出台有关毕业论文全过程质量监控方法和措施,包括对指导教师的工作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建立质量责任制等。

3.5 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指导教师的学识水平及指导能力对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影响。本科毕业论文涉及知识面较广,对指导教师要求比较高,毕业设计指导教师队伍应是知识结构合理、业务水平较高、实践能力较强、老中青相结合的教师群体[4]。在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上,应该抓好两方面:

1)适当增加指导教师的数量。包括从企业聘请部分有能力、有精力的人员作为兼职导师,有条件的可以实施“双导师”制,以保证每名学生得到充分的指导;

2)提高指导教师的素质与能力。加强教师的师德修养,提高思想政治和人文素质,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工程实践和教学科研有关活动,在实践中提高学术科研能力,进而增强对学生的指导能力,最终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

4 结语

当今,高校对于学生培养质量都非常重视,因为它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对工作岗位的适应性,同时也影响到学校的生源及声誉。加强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论文环节的教学改革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实践创新能力,进而提高就业与创业能力,更好地满足社会人才需求。

参考文献

[1]高正夏,龚友平,杨保全,等.浅论提高地质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有效途径[J].中国地质教育,2006(4):140-142.

[2]李明孝,万爱华.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工作的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7(2):120-122.

[3]曹小琳,晏永刚,刘玉峰.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设计的改革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06(3):95-98.

建筑工程管理毕业论文 第2篇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工程;毕业设计;过程管理;毕业答辩监控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1-0030-03

毕业设计作为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必不可少的实践教学环节,是一个深化并且具有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重要教学必需过程。崔新壮等学者对建筑工程方向本科生毕业生论文现状进行了详细调查与分析[1],孙德发等学者提出了双导师制改良毕业设计过程控制的指导方法[2],张峰等人提出了注重毕业设计过程管理的方法[3],张平针对建立毕业设计(论文)四阶段、三层次的全程质量监控进行详细阐述[4]。目前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要更加务实,除对学历有严格要求外,更加注重学生在工作中的工作技能以及之前相关职业经验,这引导高校教学必须要加强学生应用实践能力培养,让毕业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形势变化的需要,大多数高校建筑工程专业应该明确“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德、智、体全方面发展,素质高、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富有创新意识并具有工程师上岗基本训练”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通过对以往毕业设计的指导经验认为,建筑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应该考虑从设计选题、过程管理、毕业答辩过程的三个阶段进行提前规划,其次是全面质量管理,最后总结与评价,做到毕业设计有针对性的全过程管理与监控。怎么样改进毕业设计质量、加强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成为我们今后教学实践中一直需要探索的问题。结合作者近十多年的毕业设计指导经验,以下就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毕业设计的教学改革实践,谈几点想法与思考。

一、当前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1.调查统计表明,当前,大部分开设土木工程专业院校均存在以下毕业设计问题:①目前,大学生数量过大,毕业生就业难度明显增大。②部分学生抄袭严重,设计图纸、计算书以及毕业答辩等环境质量都存在很多问题。③高考制度改革,导致师生比严重失衡,指导教师全面辅导时间不足。④毕业设计任务量,导致建筑、结构及施工分配时间存在问题,部分学生在建筑部分花费的时间过多,而建筑工程专业学生目前主要单位流向为施工单位,而施工部分绝大部分学生完成效果不是很理想。

2.建筑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改革研究。①增加设计类毕业设计课题[5]。学生依据指导教师意愿积极申报毕业设计课题,其可以分为设计类与论文类课题两大类毕业设计题目。设计性质课题主要针对熟悉应用各种单位需要用到的规范,对一个明确的建、构筑物满足预期功能与条件下,对建筑物进行建筑、结构及施工设计,成果以施工图和计算书来体现;论文类的课题针对一个具体科学问题,首先进行详细调研、分析,其次研究问题的规律,最后撰写毕业学术论文。因承担众多,部分有纵向和横向研究课题的教师,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进行论文类课题,除了少数想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的毕业生适合做论文性质的课题外,大多数学生毕业后会选择企业就业,这些学生更适合做设计一类的毕业课题,通过毕业设计培养了工程师素质和技能训练,从而使学生毕业后可以很快胜任用人单位工作岗位的需要。统计调查表明,93%的用人单位总工程师希望更多学生开展设计性质课题的毕业设计研究。很多学生首先选择设计类毕业设计课题,由于研究课题有限,绝大多数学生只能选择论文类的课题。如同济大学建筑工程专业则大力提倡和鼓励所有指导教师开设设计类的毕业设计课题,出台了鼓励设计类课题指导教师的工作量按1.5倍计算,从而激励毕业设计选题趋向,将以往设计类毕业设计课题与论文性质课题比例提高了接近20%,提升了毕业设计选题的特色。②出台建筑、结构以及施工三位一体化的毕业设计课题。以前建筑工程专业分别安排结构设计与施工组织设计课题两种单独的课题,分别以结构和施工2个方向教师进行指导。结构设计课题尽管有建筑设计部分内容,但是,这部分内容设计由指导教师定方案,内容与要求都要求很简单,这样毕业设计成果显然不能满足对学生各类工种综合能力的锻炼,也不满足工程界、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所以,毕业设计内容过于简单,需要进行一些教学改革,根据社会需要,开展一些建筑、结构、施工三者一体化的综合性毕业设计课题,从三方面的设计内容同时训练,对学生毕业设计工作量、难度、知识结构等综合能力及考核指标都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③公开毕业答辩过程制度。同济大学的建筑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组织公开答辩,接近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模式,毕业答辩评委小组由4位老师以及1位校外行内专家组成,并配备1位研究生答辩秘书。答辩过程采取指导教师回避制度。每个学生答辩总时间20分钟,其中采用PPT介绍毕业设计课题工作与成果为15分钟,回答评委的问题时间为5分钟。每位评委各自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独立评分,小组成绩加权平均分作为学生的毕业设计考核成绩。该校以往答辩流程:选择成绩较好学生进行公开答辩,80%的学生进行非公开答辩,非公开答辩由若干教师形成小组,以提问及审阅图纸质量给定毕业学生成绩。由于学生人数多,公开答辩模式必然增加毕业答辩组织工作和答辩时间及精力,但是,无论对学生,还是对学生的指导教师而言,都有一定的压力,采取这种公开答辩制度将有助于促进毕业教学环节质量的提高,保证学生成绩的公正与公平。④毕业设计课题与就业方向挂钩。在第七学期,必须要组织毕业班同学召开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动员大会,强调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两个环节的重要性,积极动员所有学生从现在开始广泛听取家人及朋友的建议,依据自身的兴趣与爱好,规划自己今后的择业方向,做到毕业的时候心中有谱,从而引导学生毕业设计的题目与就业方向比较接近,毕业设计内容与今后就业工作密切结合,可以在学校就开始强化就业的针对性培训。⑤重视毕业设计的选题环节。第七学期,专业系部应该制订毕业设计管理规程,内容应该包含指导教师安排、课题来源及深度要求、过程如何有效监控管理、毕业答辩程序等各方面,并要制定具体、细致的指导计划和进度要求,细化毕业各个环节的各项评价体系。各组毕业设计题目应该在第七学期末报教研室统一审批,并按时下发给学生,最好分组召开毕业设计研讨会。⑥提升毕业设计过程监控目标。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应该根据设计课题难易程度,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制定一套完整的毕业设计总体进度计划要求表,以便分阶段、按目标监控每位学生的毕业设计质量。严格审查毕业答辩资格,详细检查学生毕业设计成果,首先学生自查毕业设计内容,其次指导教师及评阅教师进行内容与格式审查。指导教师评判学生毕业设计工作量、设计技术方法、计算参数、技术经济指标选择等内容选择是否合理,对学生的工作能力及态度、毕业设计的水平及完成情况、外语水平、等进行认真、全面审查后写出评语,将毕业设计交给评阅教师进行答辩资格审查[6]。评阅教师对学生毕业设计计算书、说明书格式及质量、图纸数量及质量等全方位进行详细审查,之后指导教师总体评价并写出毕业论文评语,落实分组学生是否具备答辩标准。

本科毕业设计是一项较复杂教学实践过程,只有根据社会新形势变化趋势,根据用人单位对专业人才需要标准,不断提高毕业设计指导内容和方法,才能提高毕业设计成果质量,培养出符合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崔新壮,金青,董琳琳,等.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现状调查与分析[J].高等建筑教育,2009,18(1):105-108.

[2]孙德发,赵振全,江平.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09,18(1):98-100.

[3]张峰,易丹利.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过程管理实践与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9,18(6):135-138.

[4]张平,贾伟.建立毕业设计(论文)四阶段、三层次全程质量监控[J].高等理科教育,2007,(1):88-91.

[5]童乐为,张伟平,刘匀,等.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教学质量提升与创新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1,20(3):103-105.

[6]彭利英.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全面质量管理的研究与实践[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7(3):79-81.

基金项目:湖南省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资金;湖南科技大学研究生培养教改项目(J11216)

建筑工程管理毕业论文 第3篇

一、毕业设计管理模式的现状分析

我校道路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安排在第八学期第5周到第16周, 由一名教师独立指导4~6名学生, 一周安排辅导的时间不少于2次。一般是给定1:2000的地形图、交通量、自然地理条件、材料供应以及路线起终点、设计车速等, 让学生进行一阶段的施工图设计, 设计成果包括说明书、设计图纸 (包括平面、纵断面、横断面、涵洞、路面结构和特色设计等) 以及相对应的表格, 另外还包括施工图预算、文献综述、翻译等内容。对于所有设计图均要求在坐标纸上手工绘制, 并再用计算机绘制出图一套。完成后, 分小组进行答辩, 学生进行挂图或用幻灯片的方式答辩。

1. 毕业设计管理模式的优点。

我校道路工程专业历史悠久, 经过多年的实践, 实施了一些有效的管理措施。 (1) 毕业设计选题四年内不得重复。如果是连续多年重复, 很多学生就会修改甚至拷贝以往学生的设计成果, 造成毕业设计失真。而四年内不重复设计图纸, 这样学生抄袭的概率微乎其微。 (2) 交叉评阅, 综合评定。为了使学生的答辩成绩更加客观和公正, 采用指导教师评阅、其他教师交叉评阅和答辩小组评定三部分组成最终的毕业设计成绩, 其比例为50%、20%、30%。而且如果有一方给出不合格, 这名学生的总成绩也为不合格, 实行一票否决制, 避免了个别教师的主观性或者是学生答辩临场发挥不好导致成绩低下等现象的发生。 (3) 常规设计加特色设计。在平、纵、横、涵洞等常规设计的基础上, 再加上一个特色设计。如没有特色设计, 学生的成绩最高不超过“中”。特色设计由学生根据个人即将面对的工作性质和兴趣爱好自己选定题目, 如安全设施设计、绿化设计, 又或者是施工组织设计等。因为有成绩限定, 特色设计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另外对今后学生参考工作后也有积极的作用。 (4) 优秀毕业设计公开答辩。对于指导教师和交叉评阅得分均为优秀的学生, 不参加小组答辩, 直接进行公开答辩, 使答辩成绩更加客观公正, 也会促使学生更加认真、仔细。

2. 毕业设计管理模式的不足。

在毕业设计过程中也有这样那样的原因, 致使设计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足。 (1) 教辅模式的局限性。实行单个教师独立辅导多名学生的教辅方法, 虽然这样做明确了责任, 但也存在单个教师专业知识面欠缺的问题, 如勘测设计的老师对路线比较熟悉, 路基路面的老师对路面结构、挡墙比较熟悉, 所以很难对学生进行全面有效的指导。 (2) 学生过分依赖计算软件。目前道路设计的一系列过程均可以软件实现, 很多学生为了减少工作量, 先用软件实现, 再抄描手工图, 而不是自己计算。而且在软件应用时也不求甚解, 致使很多设计细节错误甚至和原设计要求有较大差异。 (3) 学生出勤率较低。很多学生在辅导时间内不能参加, 当然也有单位实习、找工作等原因, 但有一部分同学平时不做, 最后2周左右时间内突击完成, 往往是参考别人的成果或找人代笔, 当然也是错误很多。 (4) 设计质量普遍不高。学生对毕业设计的积极性普遍不高, 找到工作的同学应付毕业设计, 只求过关;找不到工作的同学忙于应聘而不安心做毕业设计。另外, 在教辅的过程中, 也存在不注重引导学生思维, 就毕业设计而设计, 完成图纸了事, 很少去深入地分析、发现和解决问题。

二、毕业设计的目的

本科生毕业设计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形成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而这个能力又可以细分为以下几点: (1) 科学逻辑思维能力。这点尤其重要, 这是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核心能力, 不具备这种能力, 就没有方向、没有方法去思考面临的问题。 (2) 专业基础能力。毕业设计是对以往专业课的总结、融汇和运用, 不论毕业后是从事管理、施工、监理、检测等工作, 都需要具有较强的专业基础能力, 一个工程的设计图纸如果了解得不够深入, 必然会造成工作上的被动。 (3) 查找文献能力。遇到问题应该知道通过什么方式去解决, 在哪里可以找到参考的相关文献, 如何查找, 怎么做到更全面、严谨等。 (4) 绘图能力。包括手工和计算软件, 手工绘图就需要掌握核心的专业知识, 各种曲线在图纸上如何确定;计算软件如何使用, 各种参数的设置, 遇到错误怎么修正等。 (5) 沟通、合作能力。这点在将来的工作中非常重要, 个人的能力是局限的, 如何充分地整合资源、高效地完成任务是将来要面对的问题。 (6) 写作能力。往往理工科学生对这点不重视, 但在将来的工作中会应用很多, 如施工日志、工作总结、工作汇报等, 通过毕业设计中的文献综述、毕业设计说明书等内容进行训练提高。

三、毕业设计管理模式的改进建议

针对我校道路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管理模式中的不足, 结合毕业设计的目的, 提出几点改进建议。

1. 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主要是指要解决什么问题, 目的是什么, 问题的构成、要素、达到目的有什么方法, 如何评价结果, 如何改进等。这个能力的训练贯穿于整个毕业设计阶段, 在毕业设计之前让学生思考设计的目标是什么, 如在符合标准的基础上尽可能做到舒适、安全、节约、环保等, 知道这个目标之后, 在选线的时候就要考虑怎么做才能使得设计方案更符合目标, 高填深挖不符合节约、环保的目标, 应尽可能避免等, 当然在很多情况下, 由于各方面的限制, 不可能每个目标都最优, 还要有个平衡、协调的过程。又如在涵洞设计时, 要让学生明白涵洞的作用是什么, 设置的原则是什么, 再进行下一步的工作, 以往有些学生的图纸上, 地面线在涵洞出水口以上, 根本就无法排水, 这样的涵洞设计即使各部分细节设计得再完善, 也没有价值。有了科学的思维能力后, 设计时就可以考虑得更全面、客观, 从而避免出现这样的根本性错误。

2. 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的主要工作是教学和研究, 和设计院的设计人员相比在具体项目设计上还是缺少经验, 设计水平还是有差距, 所以对于指导教师, 学校应积极地鼓励或者是给予政策支持, 让教师到一线的设计岗位上去实践, 当然也可以去项目管理、监理岗位等, 毕竟从不同的角度发现的问题不一样, 这样在指导学生的时候就可以贴合实际, 游刃有余。还可以聘请有丰富设计经验的校外人员与在校老师一起指导毕业设计, 对于双方以及学生都是一个比较好的学习机会, 在理论和实践上可以更好地融合、贯通。

3. 提升专业实习锻炼。

如果对工程现场、工程结构不熟悉, 在设计时就会感觉很抽象, 很难入手。一方面在以往相应专业课时加强专业训练, 以便和毕业设计相衔接, 如在小桥涵课程中, 在进行课程设计时, 提供对应的地形资料, 进行涵洞和小桥的设计, 设计深度要求相同, 这样在毕业设计时很快就可以上手;另一方面在毕业设计前的现场实习时, 要让学生全面、详尽地了解施工现场, 认真检查实习报告, 对于学生的疑问, 尽可能对照现场实物进行解释。让学生感受施工单位日常工作的点点滴滴, 要尽量做到多与施工技术员沟通。另外, 在进行毕业设计指导时, 教师应准备多种图片、视频或动画等资料, 包括内部结构, 学生遇到疑问时, 可以很直观地感受到问题所在, 更方便理解和应用。

4. 多方式多手段进行指导。

实行教师联合指导, 不同专业方向的老师根据毕业设计的进程分别进行重点辅导, 实行几个不同专业老师一个小组的模式, 可以克服单个教师的局限性, 充分发挥各自的学术专长, 学生的受益也更多。另外, 目前实施的方式只是指导教师在固定时间和学生进行交流、答疑, 很有可能出现学生有问题时找不到教师, 而没有问题时刚好是见面时间。所以, 指导教师可利用校园局域网、Internet上的专设BBS以及E-mail甚至视频方式在特定的时间接受学生的咨询或接收学生传过来的设计图, 提出修改意见并及时回复。

5. 实行阶段任务答辩。

为了避免学生出现前期不干, 后期突击的现象, 应实施阶段任务答辩, 每个阶段的答辩成绩作为总成绩的一部分, 这样就可以有效促使学生认真地对待毕业设计的每一个过程。具体可以分平、纵、横断面;涵洞、小桥;挡墙、路面;施工图预算等几个阶段, 分别由相应的专业教师负责阶段答辩。经过几个答辩回合后, 在最终答辩的时候学生的设计成果会更加完善、规范、合理, 答辩时的准备也会更加充分。

本科生毕业设计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同时也是一个综合的教学过程, 持续的时间长, 遇到的问题多, 各高校也在不断完善其管理模式。通过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等一系列改进建议, 目的是使我校道路专业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升华所学专业知识, 进一步健全自己的科学逻辑思维模式, 能够较为独立地解决工程中的问题, 毕业后在相应的岗位上可以更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永平.公路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10, (2) :104-106.

[2]蒋建国, 郭志坤.关于道路工程本科毕业设计的思考[J].中国教学与研究, 2010, (41) :78-79.

建筑工程管理毕业生求职简历 第4篇

户口所在: 揭阳 国 籍: 中国

婚姻状况: 未婚 民 族: 汉族

诚信徽章: 未申请 身 高: 161 cm

人才测评: 未测评 体 重: 55 kg

人才类型: 应届毕业生

应聘职位: 施工员

工作年限: 2 职 称:

求职类型: 实习可到职日期: 一个月

月薪要求: 1500--2000 希望工作地区: 广州,佛山,深圳

松柏自愿者支队 起止年月:-12 ~ 2011-06

担任职位: 自愿者

工作描述: 去一下敬老院照看那些孤寡老人,陪他们聊天,表演一些小节目给他们看。去一些地方做义工,无尝献血等。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 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

最高学历: 大专 获得学位: 毕业日期: 2013-06

专 业 一: 建筑工程管理 专 业 二:

起始年月 终止年月 学校(机构) 所学专业 获得证书 证书编号

语言能力

外语: 粤语水平:

其它外语能力:

国语水平: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1)能较熟悉使用工程测量工具进行工程测量; (2)具有编制施工预算的能力; (3)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4) 具有一定的.中、英文水平,能熟练运用、处理本专业的一般性技术资料; (5) 具有继续学习、掌握新技术、新设备的能力,通过考核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熟练使用办公软件,擅长网络信息搜寻。

个人自传(QQ个性签名网 www.QQ0762.com/)

建筑工程管理毕业论文 第5篇

关键词:电气;毕业设计;监控

中图分类号:TM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8-0078-01

毕业设计是学生毕业前最后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是学生学习提高、加深专业知识的重要过程;是学生总结大学期间学习成果的重要阶段;是学生提高综合素养和生产实践能力的全面检验;也是学生大学毕业取得毕业证书重要依据。好质量的毕业设计是高等学校教学水平的体现,同时也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它既能评价高校的教学与育人的质量,也能促进学校的办学效益。近几年,由于高校扩大招生,学生质量普遍下降,使得毕业设计的质量也随之下降。因此,我们应更加重视毕业设计,使毕业设计更科学化、规范化。实践出真知。这几年,我院在在教学中结合实践总结经验,从选题方式、师资保障、监控机制和评价体系等方面深入研究并积极探索,从而保证了优良的毕业设计质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1.合理化的选题方式。万事开头难。高质量的选题是毕业设计成功的第一步。选题应尽量不要超出所学知识的范畴,应尽量包含所有的专业课知识,应根据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实际掌握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选题,难度、深度要适中,设计的选题还要符合本专业的内容,迎合将来就业的方向,还要结合生产的实际情况。应注重学生工程意识、专业技能、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培养和提高。对于覆盖面比较广的专业,如《建筑电气工程专业》,所涉及的学科领域十分宽广,学生就业的渠道也非常广泛。为此应在宽口径专业平台之上,为学生提供宽松的专业方向的选择权。从目前的高校来看对于建筑电气工程专业主要是:一条项目主线(一个工程项目),两条方向支持(强电、弱电),进行安装、设计、预算、施工组织技能的训练。注重培养学生实践的能力。同时迎接企业的面试选拔,使学生尽快进入角色,融入企业,真正达到“实习就上岗”的目的。

2.加大建设高水平师资团队。充分發挥指导教师的作用是做好毕业设计工作的关键。

毕业设计的指导教师团队应由系统扎实的理论知识、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的老教师及缺少工程实践经验的年轻教师组合而成。老教师理论知识牢固,深入生产第一线的机会多,而年轻教师在生产一线摸爬滚打的机会少,缺少的正是工程的实践经验。把他们组合起来,就能起到以老带新的目的,教师队伍才能有序地壮大发展。除此之外,还要经常组织指导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到生产实习车间实践学习,要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指导教师要悉心地指导每一位学生,重点、难点和关键步骤要指导到位,这样才能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在指导毕业设计之前,学院应组织相关培训,由经验丰富的老师细致地、有针对性的讲解毕业设计中各个环节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从而提高整体教师的业务水平,使指导教师增强责任感。

3.加大监控管理机制的力度。毕业设计过程中,大到某个阶段、小至每个细节的质量完成得好坏,都会影响最终的毕业设计质量的优劣。

指导教师监管学生毕业设计的整体过程,是毕业设计的总负责人。指导教师应一对一地针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耐心指导,保证学生有问题时能得到及时解决。指导的同时还应定期检查完成的进度和质量,监督并指导学生能按照进度计划书顺利完成每个阶段的设计任务。学院应在毕业设计的前期召开动员大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使他们用饱满的情绪投入到毕业设计中去。学院应严格审查毕业设计任务书,对未通过的学生进行及时的指导。毕业设计期间,领导应对教师的指导情况进行不定期的抽查,保证导师的出勤情况。对于工作散漫,没有完成进度、论文有严重问题或者是有严重抄袭的学生给予警告处分,责令导师与学生一起制定整改措施,根据整改措施定期检查论文的完成情况,毕业答辩的时候,也要重点考察此类学生。还应认真分析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为下一届毕业设计工作积累实践经验。

4.坚持科学客观的评价制度。毕业设计的最后一个阶段就是答辩。所谓编筐编篓重在收口。答辩工作时整个毕业设计的关键,也是检查和评估毕业设计质量的手段。

整个答辩过程一定要把握一个尺度,整个过程要严格、有序、公正、透明。这样才能树立良好的学习风气,下一届的学生才能认真地做好毕业设计。答辩小组由一名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专任教师担任组长和3-4名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组成。答辩小组要严格按照评分标准和学生论文的撰写水平,实事求是地给出每名学生的答辩成绩,这样做能保证答辩过程的真实性和客观性。答辩小组在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领导下,整个答辩过程严格、公正、公开,还应保持井然的秩序,这样答辩的学生思路才能清晰,才能保证答辩的质量。毕业设计成绩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分成五个档次,优秀率一般应控制在20%以下。毕业设计的最终得分由指导教师评分和答辩小组评分两部分相加组成,其中导师评分满分为40分,答辩小组评分满分为60分。指导教师可根据该名学生在整个毕业设计期间的表现,如工作态度和积极性、毕业设计的难易程度和工作量的大小、进度的完成情况、是否能独立解决问题、所学知识的应用,毕业设计是否有实际意义等给出综合的评价,答辩小组成员可根据该名学生的论文撰写情况、现场答辩情况给出综合的评价。这样所得出的评分真实、客观、公正。评定时一定要严格按照评分标准,绝不打同情分,统一标准,严格要求。许多学校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把毕业设计不合格的学生淘汰,这样做的结果就会使毕业设计的质量下降,从而形成恶性循环。所以,要严格按照答辩的评定标准,导师不要有私心和同情心,答辩小组要严格把关,对达不到要求的、质量不好的毕业设计坚决按不及格处理。

综上所述,虽然许多高等院校在学生毕业设计上加大了管理工作力度,并且进行了有效的教学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依然存在不少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的探索、研究,转变思想观念,不断找出新办法、好办法,以促进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只有这样,我们高等院校才能培养出真正的国家栋梁之才。

建筑工程管理毕业论文 第6篇

作为高校本科教育的最后阶段, 毕业设计 (论文) 是全面提高毕业生素质的一个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通过这一系统、全面的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综合训练, 检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并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培养科学研究能力和严格、正确、创造性地从事技术工作的作风, 完成从学习岗位到工作岗位的初步过渡。但传统的毕业设计一般由指导教师根据自己课题衍生而来, 有些题目甚至是虚构出来的, 过于偏重理论性, 计算机模拟内容多而实际的工程设计、制作、装配、测试少, 远离生产一线。一些课题由于缺乏生产现场的数据资料和设计条件, 也只能纸上谈兵, 学生无法获得完整的工程训练。

专业认证是对工程专业教育是否能为毕业生的未来职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教育基础、是否满足社会需求的验证, 是一种全社会维度而非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的质量保证方式, 代表了整个社会尤其是工程职业界对工程教育质量的干预[1]。认证标准重视考察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 分析并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 以及对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2,3]。因此, 以专业认证的要求来重新审视并优化毕业设计环节, 强化学生工程素质和工程能力的锻炼, 成为强化毕业设计质量、提高学生的工程素养、工程知识以及工程能力的必由之路。

1 开展前期宣传, 营造工程实践氛围

在毕业设计前一学期, 学校依托卓越工程师系列讲座、主题论坛、学术沙龙等形式, 先后邀请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下属研究所、Altera公司、Xilinx公司、新百利制造工程有限公司、广州泰克公司、海格通信集团、固伟电子有限公司、湖南中仁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桂林高新科技园等单位的研究人员和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来校, 从用人单位的角度为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和毕业班学生剖析产业人才需求方向, 介绍国际标准化设计规范, 传授工程设计方法和技巧。这些来自企业的实例常涉及许多新思想、新原理和新技术, 学生意识到其实用价值和经济效益, 对毕业设计课题的参与主动性和积极性都大大提高, 形成浓厚的工程实践氛围。

2 提高工程设计选题比例, 鼓励到企业做设计

毕业设计的选题应围绕工程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培养这三大目标, 加大紧密结合本专业工程实际问题的创新型选题的比例。注意选题的深度、广度与工作量大小要与本科生的实际能力和学校的教学计划相适应, 不能贪多求大, 要确保学生经过努力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课题或取得阶段性成果。工科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中, 工程设计型、应用型题目应占80%以上。鼓励教师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到毕业设计选题中, 为学生接触行业的前沿科技、培养科学研究能力创造条件。鼓励依托校外实习基地、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等平台, 由厂方提供实际工艺改革项目、新产品开发项目或工程设计项目, 学校教师与厂方工程技术人员共同拟定设计题目。条件成熟的部分专业也可安排学生在企业真实环境中完成毕业设计。企业提出毕业设计题目和导师人选后, 学校依据教学大纲和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进行审核。题目确定后, 由学生网上选题。选题页面提供课题工程背景、学术价值、经济价值方面的简要介绍, 企业指导项目还需提供合作企业概况和企业导师简介。

3 加强过程监控, 确保设计质量

学生选题名单确定后, 在第七学期末前两周内安排学生与导师见面, 由导师详细介绍课题的内容和要求, 向学生下发《毕业设计 (论文) 任务书》, 布置文献检索、外文文献翻译和开题报告等任务。对于企业指导毕业设计的项目, 在不影响企业正常运行的前提下, 由校企双方通过协商, 确定本届毕业生指导的具体安排和管理措施。学校向企业方介绍本校毕业论文的规范要求和教学流程安排, 提供《毕业设计 (论文) 管理条例》、《毕业设计 (论文) 撰稿指南》、《优秀毕业论文 (设计) 汇集》等相关资料[4]。遴选企业指导教师时, 要求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丰富的独立科研经验。

在毕业设计进行到第三周时, 开展初期检查, 重点检查题目设置、课题主要任务与要求、工作量和进度安排等。第七周时进行中期检查, 审查进展情况、有无偏题或跑题、完成课题存在的困难和解决方案。在答辩前一个月, 重点检查学生的设计和论文初稿, 督促学生按时按量完成设计任务。校外进行的毕业设计工作, 学生按企业作息制度上下班, 由导师对学生进行考勤, 学生每月一次书面汇报毕业设计进展情况。论文环节中专业方面的指导与论文专业内容质量的把关由企业导师负责, 学校教师负责论文的形式审查, 协助做好对学生的日常管理, 协调解决临时出现的问题[4]。

毕业设计经费向与生产实践、科研、社会需求相结合以及硬件设计制作较多的课题倾斜, 毕业设计评优指标也向此类课题倾斜。

4 改革成绩评价模式, 引入企业专家意见

毕业设计成绩由指导教师、评阅人和答辩小组三部分评分组成, 分别按30%、20%和50%加权得到总分, 最后由学院答辩委员会审核。对于校内进行的工程类毕业设计课题, 评阅和答辩环节需聘请相关专业的企业专家参与, 并将评价意见反馈至学院及指导教师处。通过企业界的评价干预, 促进毕业设计与工程应用需求的良性对接。对于企业指导的毕业设计, 验收时, 设计方案和结果需接受生产现场的检验和评价。

毕业设计结束后, 从各专业中抽取部分学生的毕业设计 (论文) 送区内外重点院校和企业专家处进行校外评阅, 评阅结果计入毕业设计教学质量评估总分。学校每年根据《毕业设计 (论文) 教学质量评估方案》对各学院毕业设计质量进行评估, 评估结果纳入年终院级教学评估指标体系中, 以进一步促进各学院改善毕业设计教学条件, 规范毕业设计过程指导与管理, 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摘要:本文针对毕业设计脱离工程实际的情况, 依托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 构建涵盖前期宣传、选题控制、过程监控、成绩评价等环节的毕业设计质量管理模式, 以强化学生工程能力训练, 促进毕业设计课题与产业需求的良性衔接。

关键词:专业认证,毕业设计,质量管理,工程能力

参考文献

[1]韩晓燕, 张彦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及其对工程教育的影响[J].大学·研究与评价, 2008 (01) :86-89.

[2]罗正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及其对高校实践教学的影响[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8, 27 (06) :1-3.

[3]张文雪, 等.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研究与建议[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6 (05) :22-26.

建筑工程管理毕业论文 第7篇

毕业设计环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选题问题

毕业设计选题是毕业设计工作的第一步。目前, 我院毕业设计题目先由指导老师提出, 再由系、教研室审批后下达给学生, 缺乏严格、科学的评价方法, 主观性较大。有的教师给学生的选题几年不变, 或者与前几届的课题重复率较高。此外, 学生在选题时为了与将来参加的工作性质、研究方向一致, 而出现选题不均衡现象。

2. 时间安排问题

目前, 毕业设计进程普遍存在一种前松后紧现象。究其原因, 在主观上, 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差, 不少人在学习上有依赖思想, 持观望态度, 跟在别人后面照葫芦画瓢, 总比别人慢一步。在客观上, 学生在毕业设计的同时, 又面临着求职投放个人简历、参加人才交流会、面试、培训和研究生复试等都会占去很多时间, 使学生无法集中精力做毕业设计, 又使得毕业设计进程前松后紧, 直接影响到了毕业设计的质量。

3.指导教师问题

近几年我院实行跨越式发展, 师生比严重失衡, 指导教师数量不足, 大部分教师在指导毕业设计时, 还承担其它教学、科研任务, 这种情况会直接影响到教师对毕业设计的精力投人不够, 实际指导学生的时间不足。部分教师科研能力较差、指导水平低, 也是造成学生毕业设计质量不高的原因之一。另外, 有些年轻教师刚刚参加工作, 毕业设计指导经验不足, 也影响了毕业设计整体指导水平。虽然, 我院有针对毕业设计制定的规章制度和条例, 但在执行过程中还存在不严格、不规范的现象。学校缺乏对毕业设计全过程的有效监控, 缺乏对教师真正有效的监督机制和奖惩措施。

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保证措施

1.加强毕业设计选题工作

在确定毕业设计题目时, 要尽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根据每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将来的发展方向, 适度增加设计题目的数量和类型, 尽量满足学生个人选题要求。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对毕业设计的兴趣, 增加学习的主动性。但也要均衡其它方向的选题, 无论选择哪个方向的毕业设计题目, 都应该使学生在毕业设计中受到系统的、完整的训练。另一方面, 要强化毕业设计题目的审查和筛选工作, 以保证题目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 且要任务具体、工作量和难度适中、进度明确, 学生经努力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严格控制毕业设计的选题与上一年度重复率不超过30%, 尽可能做到学生每人一题, 当难以做到时, 可通过改变结构、材料或使用功能要求等办法来解决。

2. 改进毕业设计指导方法

为了不断地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近年来在传统的指导方法基础上进行了改革。一方面, 学校不断加强“产学研”相结合。毕业设计采取校内设计和校外设计相结合的方式, 允许部分学生到设计、施工等工作单位中去做毕业设计, 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基本技能训练;聘请院外专家来校指导毕业设计和答辩工作, 或给学生做专题报告, 介绍本专业工程中常用的新材料、新设备和新技术。这缓解了专业教师不足问题, 同时使学生能了解和掌握专业工程实际的发展动态, 体验真实工作挑战,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素质和严谨、高效、创新的工作作风。另一方面, 充分利用网络功能。我们通过公开指导老师的邮箱或建立QQ群, 以便于师生及时交流、讨论和答疑。同时学生还可以在网上汇报设计进展情况, 查阅、下载设计规范资料等。

3. 完善毕业设计质量监控体系

在实现毕业设计规范化管理过程中, 我们建立健全了毕业设计的相关管理制度。通过毕业设计管理制度的进一步规范化, 使得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有章可循, 为严把毕业设计质量关打下了良好基础。

(1) 构建教学督导检查制度。

教学督导组由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教师担任。教学督导组分前期、中期和后期多次对毕业设计进行随机抽查, 检查毕业设计的管理工作。督导组要做监督、检查、调研和评估工作, 及时反馈信息, 提出改进意见, 保证毕业设计教学管理规范的贯彻落实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具体工作:学生设计的内容与题目是否一致;学生是否按计划完成工作;所遇到的困难能否克服;学生在毕业设计期间的表现;教师对指导工作是否认真负责;毕业设计资料归档是否规范等。以此来加强毕业设计的过程管理。

(2) 加强师生考勤制度。

为加强对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的管理工作, 明确指导教师职责, 确保足够的指导时间。毕业设计过程中, 指导教师辅导实行签名制, 要求每周至少辅导2次, 否则扣减本周指导工作量。为减少就业、考研等对学生毕业设计精力投入的干扰, 将毕业设计环节中指导老师确定、设计题目的遴选、资料的收集及相关调研等工作提前至第7学期末完成。指导教师每周对学生考勤也实行学生签名制, 并检查学生设计进度和质量。

(3) 完善毕业设计的评价制度。

一是完善对学生毕业设计成绩的评价。根据学生完成设计情况和答辩情况进行综合评定毕业设计成绩, 其中开题报告成绩占10%, 指导教师评阅成绩占30%, 中期检查成绩占10%, 评阅教师评阅成绩占20%, 答辩成绩占30%。对毕业设计中原创性或在某研究领域有新见解的学生予以奖励;对那些在毕业设计中东拼西凑、甚至抄袭他人成果者, 根据情节严重程度, 给予批评教育、二次答辩、取消答辩资格的处理。另外, 采取末位淘汰制办法, 控制一定比例学生进行二次答辩, 对于二次答辩还未通过的学生, 将随下一级进行毕业设计重修。

二是完善对指导教师的评价。首先, 指导教师按照学校制定的自评、自查项目, 进行逐项自查, 定出自查等级, 做好自查、自评记录, 作为评价指导教师的指标之一。然后, 让参加毕业设计的学生在答辩后成绩给出之前对指导老师的指导情况进行评价。最后, 量化评价指标, 对评价为优秀的指导教师, 学校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在指导毕业设计工作中缺乏能力和责任心的教师, 取消其指导教师资格。

(4) 构建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制度。

院、系与招生就业指导中心合作, 开展毕业生跟踪调查活动, 通过问卷调查、走访用人单位或召开座谈会等形式;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能力表现的评价和对人才的要求;征求社会各界对人才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模式的建议, 为课程体系的设置、人才培养计划的优化和毕业设计的调整提供参考。

结束语

以上是我们在指导毕业设计过程中所做的一些工作和改革, 在实际的操作中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使毕业设计的质量有所提高。教学实践证明, 严格的选题制度、高质量的指导教师队伍、规范的毕业设计管理体系对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孙政荣.提高工科院校学生毕业设计质量的措施[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 2005, (2) .

建筑工程管理毕业论文 第8篇

1. 选题

目前参与卓越工程师试点学校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基本都是采用3+1的模式, 也就是3年校内培养+1年企业培养, 每个专业的毕业设计环节大都是包含在1年的企业培养阶段之内的。其中大部分学校第7学期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安排在实习企业内进行的。由此, 毕业设计的选题工作可以结合学生第7学期的学习实践内容提前至第7学期的期末进行。

由于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特点之一就要按照行业保准培养人才, 重点强化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 因此选题的内容要求必须是真题实作, 同时考虑学生的工作量, 避免选题内容过大或过小。比如参与或负责企业典型产品的关键部件的设计、参与或撰写所研发产品的企业标准、参与或撰写所研发产品的技术论文、参与或撰写所研发产品的专利、参与或撰写所研发产品的成果鉴定等。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由企业导师和校内导师共同组成, 分工合作。要严格限制每名教师所指导毕业生的人数, 保证指导的质量。

2. 开题

开题工作一般应安排在第8学期的前3至4内周完成。因为选题工作已经在第7学期期末完成, 学生可以利用第7学期末和寒假及第8学期开学前3周的时间完成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主要包含研究目的与意义;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及资料;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与研究的主要方向;主要研究内容与需要重点研究的关键问题解决思路;完成毕业设计所必需的工作条件 (如工具书、计算机辅助软件、某类市场调研、实验设备和实验环境条件等) 及解决的办法;工作的主要阶段与时间进度安排等内容。为了锻炼学生的沟通交流与口头表达的能力, 开题考核建议采取PPT汇报答辩的形式, 由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共同组成答辩组, 对学生的开题情况打分。

3. 中期检查

中期检查的次数可以根据毕业设计工作的进度和工作阶段不同分成1次到多次不等, 但不宜过多。中期检查主要考察毕业生毕业设计工作的进度是否按照计划完成规定的内容;已经完成工作任务的质量;工作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创新能力;学习态度, 平时表现及团队精神等方面。这一阶段的考核建议与开题考核采用相同的PPT汇报答辩形式, 由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共同组成答辩组, 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进展进行督促, 并对阶段工作打分。

4. 毕业答辩

毕业设计答辩是对学生整个毕业设计工作的总体考核, 也是毕业设计的最终环节, 是对学生毕业设计任务完成情况的总体考察。主要考查学生完成工作的数量与质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创新能力;论文或说明书的质量;外语资料译文的质量;学习态度、平时表现及团队合作意识;讲解及回答问题的情况等方面。

为了保障答辩的公平、公正性, 毕业设计答辩组要求指导教师与所指导学生遵循回避原则, 并建议邀请一些从事本专业工作年限较长、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等担任答辩组成员。毕业设计答辩考核要求学生采用PPT汇报的形式。

5. 其他

根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的要求, 毕业生要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因此, 毕业设计工作中必须有一定工作量的外语文献翻译, 翻译资料必须是与本专业相关, 由外国作者完成的文献资料。翻译之前须由指导教师审核认可。各阶段考核及毕业答辩环节如果有条件就可以采用英文答辩, 提高学生的外语口语表达能力。

另外, 由于就业、考研等各种因素对毕业设计工作的冲击, 目前各个学校毕业设计论文或说明书的质量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加之网络信息获取的日益便利, 抄袭现象比较严重, 因此在毕业答辩前必须对毕业论文或说明书进行查重, 重复率的限制建议参考本校硕士毕业论文查重率制定。同时, 由于卓越工程师试点的学生数量较少, 可以参照硕士和博士毕业论文的要求, 送到其他学校或科研单位进行盲审, 保证卓越工程师本科毕业设计的质量。

为了提高学生沟通交流及PPT制作的能力, 要求各节点考核汇报的PPT制作时尽量避免全篇的文字, 多使用图标和图片, 文本要简洁, 字体足以看得清楚, 每一张幻灯片都要提供清晰的信息, 内容适当。学生上台汇报前须提前联系, 避免超时。

毕业设计的成绩要有合理的分布, 控制优秀率和及格率, 同一组内的学生互评打分。

最后, 在毕业设计工作完成之后, 对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工作进行全面的总结工作也是很有必要的, 这样既能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以便在下一届学生毕业设计工作中加以改进, 又能总结工作中的先进经验, 不但可以促进以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顺利开展, 还可以为学校推动开展工程教育改革计划提供更多的帮助与支持。

摘要:自2010年教育部启动“卓越工程教育培养计划” (以下简称卓越工程师) 以来, 大部分试点学校的本科试点专业开始进入或即将进入毕业设计阶段, 但由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与培养方式不同, 其毕业设计工作的组织管理模式也有相应的特点。本文根据燕山大学的情况对卓越工程师本科毕业设计管理模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毕业设计管理,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 (教高[2011]1号) [Z].

[2]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 (教高函[2013]15号) [Z].

[3]李鹏飞.加强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 培养卓越工程人才[J].大学教育, 2013, (8) .

[4]崔英花, 杨曙辉.“卓越工程师”培养过程研究与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 2013, (32) .

建筑工程管理毕业论文 第9篇

截至2015年, 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总量将达到史无前例的749万左右, 大学生就业已渐渐成为社会上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而大学生就业情况是人们非常关心的一个方面。对大学生就业情况的分析和调查, 不仅有利于我们深刻了解大学生的就业情况, 而且能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就业市场上“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 这种就业的结构性矛盾, 反映了在市场供求下供求总量基本相当的情况下, 人力资源供给与岗位需求之间的不匹配, 即求职者与用人单位需求不对等, 因此找工作难也就难以避免。本文通过对沈阳工程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大学生就业情况的调查分析, 将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收集、汇总、分析, 从而让还在迷茫中的在校大学生明确一个切实可行的就业方向和就业目标, 为财务管理专业的在校大学生就业提供可行性意见和建议, 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2 调查对象

对沈阳工程学院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发放调查问卷——《对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所在用人单位的调查问卷》及《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问卷》共500份, 有效回收359份调查问卷, 并进行整理及分析。

3 调查结果分析

3.1 毕业生对用人单位的评价

本项目共向沈阳工程学院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发放调查问卷500份, 有效回收359份调查问卷, 具体统计数据如下。

依据表1, 绝大多数毕业生对所在的就业单位的工作环境、生活条件、薪资待遇、个人发展、管理机制、发展前景和企业文化等都感到满意和基本满意, 只有11.1%的毕业生对目前的个人发展和未来的发展前景感到不满意。

3.2 用人单位反馈意见分析

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评价较高, 以下为具体数据分析。

由表2可知, 100%的用人单位都认为我校的毕业生具有敬业精神;88.9%的用人单位认为我校毕业生的工作态度和协作精神表示满意;77.8%的用人单位认为我校毕业生的思想表现和业务素质较强;66.7%的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工作业绩持满意态度;但是, 有55.6%的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管理能力表示基本满意, 只有44.4%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管理能力持肯定态度。

3.3 毕业生应具备素质的调查

当问及毕业生所在用人单位:“你认为财务管理毕业生应具备哪些素质”时, 调查统计结果显示专业知识所占比例最高, 占40.66%, 其次是实践经验26.33%, 基础理论和知识创新分别占16.67%和16.34%。我们发现, 用人单位普遍认为, 毕业生知识创新能力不强, 有待提高;其次是实践能力需要加强, 认为毕业生在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存在问题。其数据分析如下。

3.4 应聘条件的调查

通过对往届大学生的走访调查分析可得:用人单位在招聘财务管理专业学生时, 比较看重是否取得专业证书, 比例高达61%, 还比较看重的是非专业证书, 如英语四、六级证书, 计算机等级证书, 分别占21%和10%, 占次要地位的是各种荣誉证书, 仅占8%。从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来看, 用人单位更多的需求有工作经验的员工, 占比72%, 其次才是应届毕业生, 占28%。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职称的要求多为助理会计师。图2为用人单位对证书要求的比例分析。

3.5 目前毕业生就业单位调查

调查显示, 大部分毕业生所找的的工作, 具体有以下几个选择:国有企业、中小企业、事业单位、外资企业、证券公司、银行等。各就业单位占总数的具体数据如下。

从图3可知, 毕业生在中小企业就业的占55%, 在事业单位就业的占20%, 在国有企业就业的占15%, 在外资企业和其他企业就业的各占5%。由此可见, 绝大部分的毕业生会在中小企业就业。

4 调查结论

(1) 毕业生对所在的就业单位有较强的归属感, 对企业的氛围和工作环境表示满意, 对企业文化和发展前景表示认同;同时, 毕业生对我校的培养模式表示认同, 绝大多数的毕业生认为在校期间所学知识和实践技能能够满足现在的工作需要。

(2) 用人单位的评价主要包括毕业生思想表现、敬业精神、工作态度、协作精神、业务素质、专业知识、管理能力及工作业绩几个方面。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我校学生思想素质高、敬业精神强、工作态度认真、具有较强的协作精神、业务素质过硬、工作业绩较好。但毕业生的管理能力有待于进一步增强。

(3) 目前, 财务已经不仅仅是一个账房先生的角色, 他们被赋予掌管企业发展命脉的重要角色。根据对毕业生就业单位类型的调查, 毕业生就业单位多种多样, 大致有国有企业, 中小企业, 事业单位, 外资企业, 证券公司, 银行等。其中超过半数的毕业生在中小企业工作。

摘要:本文针对沈阳工程学院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及用人单位进行调查, 具体对用人单位的评价、用人单位反馈意见、毕业生应具备素质、应聘条件及目前毕业生就业单位展开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 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财务管理专业,就业,调查

参考文献

[1]崔桂花, 崔振东.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科教导刊, 2013 (7) .

[2]李光红, 亓晓庆.嬗变、现状与趋势:大学生就业形势跟踪调查 (1982-2012年) [J].济南大学学报, 2013 (6) .

[3]陈秀梅.多维理论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实证研究综述[J].中国电力教育, 2014 (2) .

[4]李庆华.大学生就业形势调查报告——以山东省章丘市为例[J].中国市场, 2015 (9) .

建筑工程管理毕业论文 第10篇

【关键词】大学本科;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改革

大学本科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做毕业设计时,需要综合应用平时在课堂上学到的专业知识,还要定期接受教师的指导,对毕业设计进行不断的改进与优化。毕业设计是考验学生学习成果的有效方式,在很多本科院校,毕业设计的时间比较短,而且有的指导教师缺乏 实践经验,学生缺乏创新能力与独立思考的能力,降低了毕业设计的效果,影响了学生毕业工作的适应能力。本文对大学本科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改革的措施进行了介绍,以供参考。

1、大学本科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1.1毕业设计投入时间过短。大学本科毕业设计的时间一般是在大四的下半学期,由于很多学生此时都在实习,做毕业设计的时间并不宽裕,学生需要每天出去面试找工作的时间,有的学生还想继续考研深造,还需要安排时间复习,通过研究生面试,还要准备复试,这花费了大学生较多的时间与精力,所以真正投入毕业设计的时间并不多。

1.2指导教师的实践经验不丰富。在很多大学中,授课的教师都是刚刚毕业的硕士或博士,虽然教师有着较多的科研成果,但是工作经验并不丰富,没有经历较多的培训,在指导毕业设计方面存在经验不足的问题,教师在实际指导时可能过多的停留在课本知识上,在实践方面能提供的意见也不多。还有个别教师也忙于自己的科研工作,对学生毕业指导的热情并不高,降低了大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

1.3学生缺乏创新及独立思考的能力。一些大学生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独立思考的能力比较弱,而且没有培养出创新的意识,在毕业设计时缺乏创意,很多设计都是千篇一律,在遇到问题时,学生并没有积极思考或者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多是直接求助老师。

1.4过于依赖计算机。计算机技术在不断发展,利用计算机技术可以减轻人们的劳动强度,现在很多大学生都存在过度依赖计算机的问题,很多软件专门是帮助大学生做毕业设计,虽然给大学生带来了很多便利,但是学生往往直接得到结果,中间的过程被省略,学生缺乏基础的理论知识,而且对结果的产生并不了解。

1.5答辩考核制度不健全。在做毕业设计时,学生需要进行答辩,答辩的时间在10-20min左右,由于时间比较短,其实并不能真实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成果。也有的学校为了给学生创造更多实习的机会,省去了学生的答辩,这给了一些学生可乘之机,降低了学生对毕业设计的重视程度。

2、大学本科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改革措施

2.1提早布置毕业设计任务。土木工程专业在安排毕业设计的时间时,可以安排在大四的上半学期毕业实习刚开始时,让学生带着毕业实习的任务去实习,这可以给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使其在遇到问题时,更加自主、自觉的查阅资料,而不是为了方便快速而直接寻找答案。教师在指导时,可以多安排一些实践,使其通过现场的实际观察,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

2.2提高指导教师的水平。为了给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教师一定要具有丰富的经验,可以给青年教师多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提高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也可以安排团队指导,团队中不但有刚毕业的教师,还有具有较丰富工作经验的教师,这样才能在指导工作中做到面面俱到。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与设计院联合指导,这样可以有实践经验更加丰富的人员对学生毕业设计进行指导。

2.3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大学教育应该更加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在做毕业指导时,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遇到问题时,应积极的查阅相关资料,或者找其他同学一起讨论,从而培训学生科研素质。学生在设计与思考时,可以做出更为详细的设计说明。在答辩时可以有更多的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教师应鼓励学生多思考、多讲,不要怕说错,一定要具有创新的思维方式,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4保证毕业设计内容的丰富性。毕业设计与答辩是考验学生综合素质以及学习成果的有效方式,教师应多鼓励学生做到毕业设计内容的丰富性和多样化,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可以节省较多的时间,但是不能过于依赖计算机。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多安排一些设计任务,学生在寻找资料的过程中,可以学到更多与专业相关的知识。土木工程专业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学生应做结合实际工程案例,检验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教师可以联系相关实习单位,为学生做毕业设计提供更多的资料与机会,从而保证设计方案内容的真实性以及丰富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就业方向等选择一项内容详细设计。

2.5加大管理力度。毕业设计是本科生考核内容的重要方面,因此,学校在这方面应当加大管理力度,出台相应的文件,明确规章制度。对于指导教师,应严格考核指导时间和次数,限制教师指导的学生数量,确保设计成果的质量;对于学生,应当使其认识到毕业设计的严肃性和重要性,建立淘汰机制,成绩不合格的学生应采取延期毕业答辩等措施。

3、结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当前大学本科土木工程专业中,毕业设计存在较多的问题,学生投入毕业设计的时间并不充裕,而且缺乏专业的指导,相关机制不够健全,给了很多学生可乘之机,学校无法真实考核出学生的学习成果,这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学校需要重视毕业设计这项任务,提高教学的指导能力,并且在平时的工作中多积累教学指导的经验,这样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薛彩霞.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存在问题及质量控制措施[J].高教论坛,2011,(11):56~58.

浅淡房屋建筑工程专业毕业设计 第11篇

1 毕业设计选题应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 体现新技术应用的特点

作为建筑类高等专科学校, 主要面向中小城市和县乡、小城镇培养人才, 而在中小城市和县乡、小城镇中, 过去建筑物主要为低多层砖混结构的住宅楼、办公楼、学校等, 所以房屋建筑专业一直沿袭主要为砖混结构的毕业设计题目。但随着近几年来建筑业的快速发展, 新的结构体系, 新的建筑材料, 新的施工工艺的不断出现, 高层建筑日渐增多, 如果还停留在以砖混结构为主的低多层建筑物的设计中, 自然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考虑对中上等学生进行多高层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的设计。但对能力低、基础差的学生仍可能进行五六层的砖混结构的设计。

同时, 根据建筑业发展的趋势和建筑工程的新特点, 毕业设计应体现新技术应用方面的内容, 尽可能体现抗震、高层和计算机方面的知识。近年来, 由于我国的地震灾区很多, 随着地震的频繁发生, 结构抗震就处于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现在四川大部份地区是7度抗震区, 7度抗震就需进行专门的抗震计算, 必须做特殊的加固措施, 所以今后有必要开设《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这门课程。对于高层建筑群体的日渐增多, 而学生仅学了结构计算的初步知识, 无法进行框-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等的设计, 所以学校也可考虑把《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另外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发展, 又计是非常重要的。某校九四级毕业设计 (底商住宅楼) 中标准层的甲单元平面为例来分析一下该方案的优缺点:在这个建筑平面中, 使用房间, 辅助房间、交通联系部分面积大小合适, 空间关系协调, 比例尺度适当, 采光通风良好, 形状规则, 完全符合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如果这个设计是一个纯砖混结构, 其建筑方案就是一个最佳方案, 但作为一个底商住宅的设计, 要考虑相应的结构方案是否经济, 其框架柱在底层商场中的布局是否合理。房间跨度不能过大, 它的间距达到了6.9 m, 这样做连续梁承担的荷载过大。其截面和配筋也相应过大, 势必造成造价偏高的情况。

3 毕业设计中易出现的若干个问题

3.1 同标号的水泥砂浆和混和砂浆抗压强度大小的问题。

有的学生在毕业设计说明中, 有这样一句话, 基础和底层砖砌体用M5水泥砂浆砌筑, 二层及二层以上用混和砂浆砌筑, 由于纯水泥砂浆是无塑性掺和料的砂浆, 其保水性、和易性都比混和砂浆差, 而《规范》规定, 当用纯水泥砂浆砌筑砌体时, 砌体抗压强度应按同强度等级的混和砂浆砌筑抗压强度设计值乘0.85的折减系数。当然因混和砂浆是气硬性材料, 在砖基础中多选用水泥砂浆是正确的。

3.2 连续梁计算也不当。

连续梁上常存在着恒荷载和活荷载, 但计算其弯矩时, 大多数学生往往过于简单地按总荷载 (恒载+活载) 作用在整个连续梁上来考虑。事实上这样计算的弯矩是偏小的。由于连续梁活荷载所产生的最大弯矩与活载的布置有关, 特别是在活载较大的梁上, 最大弯矩是由活载控制的, 所以一定要考虑活载的不利位置。

3.3 悬臂梁的配筋不符合构造要求。

在毕业设计中, 虽然多数学生根据计算在悬臂梁中配置了纵向受拉钢筋, 但在悬挑长度>1.5m的情况下却没有设置弯起钢筋, 且架立钢筋设置的直径有的偏小。《结构计算手册》要求:对于悬挑长度>1.5m的悬臂梁, 不论计算是否需要, 均需设置一排弯起筋, 若悬臂端有集中荷载, 还需设置第二排弯起筋, 且梁下部架立筋≥2¢12。

4 加强教学环节, 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

对于结构上并不复杂的毕业设计, 有些学生因力学和结构的基本知识不足, 结构概念模糊, 导致结构计算的错误。造成这种情况固然与学生自身的素质有关, 但对于专业课的教师, 首先应注意课堂教学工作:由于我们使用的教材是面向全国而且部分是本科教材, 在教学时数有限的情况下, 结合本地的实际可对部分的章节作适当的增减, 对工程上经常用到而必须掌握的内容, 不但应该详讲而且应做补充内容来讲, 反过来, 对设计不太重要的章节可以少讲, 让学生了解一下就行了。其次要注意课程设计:房屋建筑学、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施工等主干课程一般随课堂教学的进度在一定时间内要安排课程设计, 通过向学生布置设计题目、进行设计计算和绘制施工图及编写简要的设计说明书等, 以此来训练学生初步获得独立设计计算与工程综合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而为毕业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课程设计, 专业老师应认真对待, 严格把关。另外要注意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 在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和指导教师的指导下, 对学生的建筑和结构方案的设计有很大的帮助, 不应忽视这一点。

上一篇:规律小结下一篇: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