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畜牧兽医人才培养

2024-09-02

中职畜牧兽医人才培养(精选12篇)

中职畜牧兽医人才培养 第1篇

关键词:中职,畜牧兽医,专业技能,培养

中职畜牧兽医专业是针对畜禽业培养专业人才的, 提高学生畜牧兽医专业技能, 更好地适应就业需要, 这不仅是中职教育的宗旨, 也是中职学生的愿望。适时调整教学策略,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促进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形成, 这是中职教师需要直面的课题。

一畜牧兽医专业中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由于中职学生学习时间不长, 学校教学体系存在缺陷, 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 实践机会不够, 加上学生普遍缺少学习主动性, 培养其专业职业能力面临诸多困难。

1. 学生基础较差, 吃苦精神匮乏

中职学生大多是初中学习成绩较差的, 没有办法进入高中学习, 这个群体的学生不仅学力较差, 还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学习跟不上老师的节奏, 遵守纪律情况也不好, 特别是对畜牧兽医专业缺乏正确认识, 这很容易导致恶性循环, 学习热情学习动力逐渐减退, 学习效果自然也就难尽人意。参与实践的积极性不高, 难以培养过硬的专业能力。

2. 缺乏职业认识, 专业水平较低

中职学生普遍对职业的内涵认识不足, 不能正确面对现实, 导致学习方向迷失。畜牧兽医专业技能要求很高, 要想切实地提高, 还需要长时间的实践积累。学生理论学习不扎实, 实训课和生产实习欠缺, 专业技能水平普遍偏低。即使具备一些专业知识, 也是课堂书本学习的结果, 没有什么实用性。

3. 教学体系缺陷, 培养目标不明

中职学校教学体系存在一些欠缺, 传统教学的习惯影响难以消除, 教师只注重课堂讲授。由于市场需要, 现在很多学校都加大实践技能的培训力度, 但由于缺少明确的实践教学界定, 理论基础、技术结构、归属性质等因素与教学理论的衔接, 还存在许多不相适应的情况, 不能统一实践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 实践教学的技术标准难以规范, 培养目标不明。

4. 教学条件有限, 实践教学不够

畜牧兽医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 需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 更需要有过硬的实践历练。要让学生掌握一技之长, 走上社会能够成为这个行业的有用之才, 就需要加大实训实践的力度。但很多中职学校的实训设备、实训场地、实训耗材达不到实际需要。实训经费投入不足, 大部分学生得不到有效的实践锻炼。如果社会实践渠道不畅通, 实践资源匮乏, 学生获得的实践机会就大大减少。理论和实践不能有机结合, 理论就变成空谈, 特别是一些新材料、新技术的引入, 如果没有实践做保障, 培养专业职业能力就是纸上谈兵。

二畜牧兽医专业中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强化措施

中职教育是培育技术工人的重要阵地, 也是学生学习专业技术顺利就业的重要途径, 加强教育管理, 提高对专业技术教育的认识, 强化学生实践技术能力, 对中职教育和学生都是双赢的结果。像畜牧兽医这样的专业, 社会需求迫切, 就业前景广阔。因此, 教师要注意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法, 提高课堂实效, 进行实训管理。学生则需要提高对专业的认知, 端正学习态度, 积极参与实训实践, 提升综合能力, 为顺利就业发展奠定基础。

1. 转变教育观念, 提高职业认识

在教育教学改革大潮中, 中职教育教学也面临不断更新和改变。作为一名中职教师, 首先要转变自身教育教学观念, 更新教育思想, 提高专业教学水平, 把培养人的意识落实到行动中。学生基础差素质低, 这是不争的事实。不能因为学生不愿意学习就对其放松要求。中职教育培养目标是未来技术工人。教师要对学生负责, 不能让学生走上工作岗位还是“半成品”。学生思想活跃, 教学管理也存在许多困难。但教育不能缺失, 要从最简单的生活小事做起, 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习惯。学生成才必先成人, 这也是社会教育的最起码要求。例如在学习“动物微生物”内容时, 可以结合具体生产案例, 明确饲养家禽家畜做好病毒预防的重要性, 掌握相关技术要领, 对指导畜牧业生产有重要意义。还可以结合一些不良案例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学生们对“瘦肉精”“毒奶粉”都有耳闻, 针对案例给社会造成的危害, 明确畜牧养殖行业的社会责任, 这也可以给学生带来许多触动。

畜牧兽医专业的培养方向当然是畜牧养殖行业。只有真正把学生专业技能作为教学的首要任务, 才能在具体教学过程中, 不断改进教学策略,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和实践, 发掘学生潜力, 启动学生思维。这样才能获得预期教学效果。

2. 完善教学体系, 改进教学方法

完善教学体系不是教师可以解决的问题, 这需要中职学校甚至相关主管部门采取相应的措施统一行动。作为教师, 能够做的当然是教学计划的建立, 教学方式的选择, 以及教学过程的掌控。传统教学注重的课堂知识讲解, “一言堂”现象比较普遍, 应试思想占据课堂大部分份额。因此, 教师要彻底摒弃传统教学方式, 注意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学习相关理论时, 教师要注意发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及时调整课堂学习气氛, 采取分组讨论的形式, 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留给学生足够自我学习空间和时间。

教师要注意做好教学辅导, 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加以研究, 并及时给予反馈。教师身份的转变, 必定促进师生关系向更和谐方向发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现在的学生思想活跃, 接受外界信息敏感, 喜欢追逐新潮。教师要针对学生思想现实, 调整教学方式, 就可以找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开关,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才成为可能。

例如学习“病毒”一节时, 笔者不再照本宣科地讲解相关知识和理论, 而是将问题交给学生:我老家养猪, 说是得了口蹄疫, 喂了药也不管用。让我给想想办法, 我想请同学们给帮帮忙, 找到这些病毒感染的途径和方法, 这样就可以对症下药了。以后也知道怎么做才能预防这些传染疾病的发生了。当我说完这些话之后, 很多学生都露出半信半疑的神情。不知道我说的到底是真是假, 但对我提出的问题还是有很多研究探索的热情, 大部分学生都在积极看书查找相关资料。有些学生还自发进行研讨。我不时给予一点提示, 学生学习的方向就比较明确了。课堂气氛显然和教师唱“独角戏”时不一样。结果当然也令人满意, 大部分学生明白了饲料的配方原则和方法, 学习效果大好。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改变, 但课堂教学效果就发生了巨变。

3. 搞好实训实践, 强化技能培养

畜牧兽医专业技能地培养还需要有实践积累做保障, 这是提高专业技能最重要的内容。由于学校实训基地设备、场地还存在一些短板, 开展实训实践的效果还有许多问题。学校应该加大实训基地建设的力度。教师要充分利用现有条件, 为学生做好示范, 帮助学生在实训中获得最直接的感知, 这对提升专业技能至关重要。

例如在学习“物理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内容时, 我利用相关课件将各种各种物理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图解展示给学生看, 学生从这些熟悉的场景中获得了直观的感受, 学习到了一些灭菌的方法。我还组织学生讨论家庭常用灭菌方式, 将课文内容与生活接轨。学生反响良好, 学习效果非常明显。

4. 根据市场需要, 提高综合能力

畜牧兽医专业就业不能简单认为就是一个给牲畜看病的兽医。如今, 畜牧养殖业非常发达, 对畜牧兽医专业人才需要很迫切, 而且对专业要求越来越细。与畜牧兽医专业相关的岗位有:畜牧技术员、繁殖技术员、兽医技术员、饲料生产技术员、检疫技术员、畜牧物资生产营销员等。所以, 畜牧兽医专业的就业面很广阔, 要适时调整培养方向, 不仅要针对市场进行对口培养, 还要注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要让学生成为多面手, 能够迎接多种岗位的挑战。让学生顺利就业, 服务于社会, 这是中职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看准市场行情, 就可以按照职业岗位要求对口培养学生专业技能, 这样可以大大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三结束语

畜禽业发展迅速, 特别是一些大型养殖场的建立, 也给畜牧兽医专业就业前景带来光明。中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学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提高市场导向, 加大培养力度, 这也是中职教育的必由之路。作为中职教师, 需要端正教育教学态度, 不断改进教学方式, 强化学生专业技能, 特别是实训实践能力, 让学生掌握真才实学, 为将来顺利就业、服务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冷毕丹.畜牧兽医专业中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浅析[J].职业, 2011 (3)

[2]郑育宏.探究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 (8)

[3]朱光东、赵海军.以就业为导向加强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11 (27)

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教学探讨 第2篇

摘 要:中职院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摇篮,其主要以职业性教学、专业性教学为主,从而为社会源源不断的输送人才资源。在中职教育体系中,畜牧兽医是重要专业之一,主要是采取传统单

一、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导致教学质量受到限制。为改善当前教学现状,应积极开展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教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对此,本文就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教学展开了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中职;畜牧兽医;实践教学

近些年来,我国中职教育不断崛起,其为学生们提供更为专业性、职业性的教育平台,这对于学生未来的就业与成长意义重大。畜牧兽医专业具有高度的实践性,此学科的知识主要是借助实际的经验来融会贯通,应全面推进实践性教学,这成为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而今,从畜牧兽医专业教学实况来看,意识到存在轻视实践教学的现象,无法锻炼与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不利于学生就业。

一、中?畜牧兽医专业教学现状分析

1.教学环境

中职教育畜牧兽医专业教学的开展,由于硬件设施相对陈旧,会对教学活动形成制约。相较于其他的专业,农业方面的专业不是很受喜欢,若教学设施相对滞后,会让学生心生排斥与反感。开展畜牧兽医专业教学,需要学生开展大量的实践操作,只有具备足够的试验场所才能为学生掌握专业技能提供条件,然而,由于受到学校实验设施不健全而发生生源下降的现象。

2.教学内容

畜牧兽医专业课程内容相对复杂,繁杂内容极易会让学生产生烦躁之感,导致在实际教学时缺乏完善而合理的教学逻辑课程体系,最终导致教学方法变得十分混乱,且课程内容间的衔接性不强,导致学生在实际学习之中无法获得理想的效果。此外,在教学内容上,以理论知识点为主,未重视实践知识点的教学,会对教学产生制约。

3.教学模式

一般来讲,中职院校在农业方面的专业设置相对较少,其在教学模式与教学理念上创新度不够,导致在教学时,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教学模式变得十分死板,且教学内容也呈现单一性,无法让学生获取足够的知识点。由于实践教学力度不够,导致学生无法正常而合理的操作,仅重视理论知识学习,致使学生无法掌握足够的实践操作能力,即理实一体化教学不彻底,成为当前教学模式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教学措施

1.遵循以生为本的理念

新时期,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教学的开展,应一改传统的单纯理论教学模式,重视实践性教学,结合学生实况,遵循以生为本的基本理念,根据教学内容,及时做好系列备课工作,选择更为科学的方法来将知识点传授给学生。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教学活动的实施,需要考虑学生的基本兴趣与爱好,掌握科学的实践方法与策略,设置职场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与掌握知识点,从而更好的掌握的实践操作技能,便于学生开展科学而合理的学习。就实践训练而言,学生应是对实践技能开展反复的训练,要求学生应熟练掌握输液、打针、分娩接生与人工受精等技能,从而便于让学生在轻松状态下掌握实践操作技能。

2.强化实践基地建设

为便于开展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教学,中职院校应构建标准化的畜禽病理实验室、兽医实习诊所、畜禽解剖实验室与实习养殖场等基地,能让学生在校内开展系列的实验实习操作。只有具备相应的实践基地,才能为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教学提供条件,能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操作空间,是锻炼学生兽医专业实力的关键所在,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前提。

3.强化校企合作

新时期,中职院校主要是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重要目标,因此,在开展实践教学时,应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其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锻炼与实习机会,能增强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便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其他专业相比,畜牧兽医专业属于典型的实践性教学,其主要以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为重要目标,配备足够的师资力量,可为畜牧兽医专业学习提供相应的实践场地。基于此,为全面推进实践教学,应积极开展校企合作,让学生在学校内接受理论教育,到合作企业之中吸收相应的实践知识点,合作企业可提供专业人士来指导与培训实习的学生,能让学生提前感知职场环境,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与实践机会,能让学生快速而方便的掌握畜牧兽医专业知识,既可提高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还能锻炼学生的职场能力。

4.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当前,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教学的开展,应创新教学模式,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方式,便于提高畜牧兽医专业教学的高效性与创新性。新时期,课程教学的实施,可创设职场环境,学生扮演兽医的角色,可选用小白鼠作为实验对象,让学生执行操作。通过情境的创设,便于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激发学生参与实践训练的动力和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假设牛患上牛口蹄疫,应该怎样操作呢?学生们纷纷陷入思考,并准备好相关的器材,准备相应的模型或小白鼠,就口蹄疫的治疗方法进行具体的操作,便于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掌握知识点,也能加深学生对畜牧兽医知识点的印象。

还可将项目教学法应用到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将某项疾病治疗视为一个项目,让学生扮演职场环境的兽医来处理此种现象。以猪瘟为例,项目开展之前,要求学生要搜集关于猪瘟的相关知识点、猪瘟特性与相关的治疗路径,然后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空间,让学生针对猪瘟这一疾病进行实践与治疗,严格按照职场环境中对兽医的要求来执行,以实现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为全面推进中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学改革,应全面摒弃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重视对实践性教学法的应用,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参与机会,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来把握畜牧兽医专业知识点,从而提高专业实践教学水平。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教学的开展,应以就业为导向,强调理实一体化教学,创设教学情境,实现教学的趣味性与高效性,进而达到畜牧人才培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中职学校畜牧兽医教学探析 第3篇

【关键词】中职学校;畜牧兽医教学;现状;措施

作为中职学校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畜牧兽医教学是中职学校教学中的重点。但是,由于师资力量不足、教学模式落后、教学条件有限等原因,中职学校的畜牧兽医教学效果不高,所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了解中职学校畜牧兽医教学的实际情况,合理组织畜牧兽医教学活动,不断提高畜牧兽医教学的质量,成为中职学校提高教育水平的有效途径。

一、中职学校畜牧兽医教学的现状

1.缺乏强大的师资队伍

与普高学生相比,中职学校的学生不仅仅需要学习基本的文化知识,而且主要掌握专业技能,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具有较强的执教能力和专业水平,以有效开展教学活动,然而,许多中职学校的教师只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缺乏实践经验,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使得畜牧兽医教学的质量较差。

2.教学模式单一、陈旧

目前,在畜牧兽医教学中,许多中职学校没有合理选择教材,未能积极改进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许多畜牧兽医专业的教师习惯于运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灌输理论知识,忽视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不高。而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很少为学生提供外出参观、学习的机会,没有让学生真正了解动植物的生长季节、生长环境以及生活习性等,使得学生的基础知识薄弱。

3.缺乏有利的教学条件

畜牧兽医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专业性和理论性,需要一些直观教具、标本模型以及教学设备,但是,在实际的情况中,一些中职学校的经济实力较低,不能合理购买教学设备,难以提供有利的教学条件,使得畜牧兽医教学只能停留在理论学习层面。

二、中职学校畜牧兽医教学的有效措施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畜牧兽医教学对教师的要求很高,所以,中职学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学习需求,合理引进先进的教学人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畜牧兽医教学提供充足的人力支持,以提高畜牧兽医教学的效果。中职学校应该根据畜牧兽医教学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培训活动,不断丰富教师的专业知识,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时,中职学校可以根据畜牧兽医教学的特点,为教师提供参观、实习的机会,不断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以确保畜牧兽医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另外,教师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积极学习新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积极改进教学模式

畜牧兽医教学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在教学过程中,一味采用“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积极创新教学模式,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畜牧兽医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教学“家兔品种”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不同家兔的图片,让学生根据教材内容,指出家兔品种的专业名称,以活跃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让学生结合自己生活经验,来学习理论知识,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知识的理解,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讲解育雏方面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了解,分析一下育雏的最佳时期,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3.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中职学校和教师应该根据畜牧兽医教学的实际需求,积极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以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中职学校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参观、学习的机会,以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另外,教师可以适当组织课外活动,带领学生观察动物的外貌特征、生长环境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总结

总而言之,畜牧兽医教学不仅仅需要传授理论知识,而且需要培养消火的实践能力,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中职学校应该根据畜牧兽医教学的实际情况,合理引进专业的人才,积极创造有利的教学条件,不断提高畜牧兽医教学的质量,以满足社会对畜牧兽医专业人才的需求,实现自身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静.对中职校畜牧兽医专业教学改革探讨[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5,04:14-15.

[2]张侠.中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学现状及改革对策[J].学周刊,2014,27:29.

[3]卢仁才.中等职业学校畜牧兽医专业教学探讨[J].职业,2013,21:122-123.

[4]赵柱敏.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教学新体会[J].考试周刊,2014,40:175.

作者简介:

中职畜牧兽医人才培养 第4篇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畜牧专业,现状与发展,专业人才

当前畜牧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是有的农民存在文化程度低、素质不高的问题,各地方畜牧专业技术服务人员、科技人才相对紧缺,也构成制约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发展中等职业学校畜牧专业也成为当前非常迫切的任务。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中等畜牧专业职业教育体系已经不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僵化的办学模式,落后的管理体制尤显突出,培养出的人才不符合市场经济环境下的需要。只有大胆尝试、进行改革,才是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唯一出路。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整体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经济建设。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呈现出非常好的发展态势,特别是国务院在2002年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以来,中等职业教育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以强劲的势头逐渐崛起。但是,仍然客观地存在着诸多问题制约着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特别是畜牧专业依旧面临着学生生源少、升学难、就业难的困境。而要彻底改变这种现状,必须从解决学生基础知识差、改善实验条件、加大教学设施投入、改进教学方式、加大师资培训力度等问题入手。

卢龙县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起步比较早。职教中心1993年建校,是首批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校总占地面积为137.72亩,现有教职工301人,在籍生6000余人,开设14个专业,建有47个实习实训室,仪器设备总价值1594万元。为了更好地为我省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智力支持,推进“送教下乡”,加快培养农村实用人才,2009年,中共河北省委组织部、中共河北省委农村工作办公室、河北省教育厅联合下发《关于印发〈关于推进“送教下乡”加快培养农村实用人才的意见〉的通知》和《河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送教下乡”实施“新农村建设双带头人培养工程”的通知》,无疑给我省的职业教育在农村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特别是畜牧业、养殖业等传统的农民致富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我校畜牧专业每年招生7~8个班级,2009年以来,累计为我县培养了近两千名畜牧专业人才,弥补了我县农村养殖方面技术短缺不足的问题,有力地促进了养殖业在我县的蓬勃发展。但是,如何培养出高素质的畜牧专业人才,使畜牧专业得到长足发展,是职业教育工作者亟待深思与解决的问题。

一、中等职业学校畜牧专业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学生普遍文化基础较差,生源严重不足。由于近些年来高校实行扩招政策,中等职业学校也存在着明显的就业形势严峻、自身软硬件严重不足等诸方面问题,职业学校不能给予学生及家长足够的吸引力,学生不愿报考中等职业学校。从事畜牧养殖可以说是个又脏又累的职业,而畜牧专业工作场地主要是在农村。大多数家长也都希望通过考学的途径,让自己的孩子跳出“农业”圈子。因此,这也是制约着中等职业学校生源的原因之一。在这种情况下,学校迫不得已降低门槛,实行春季招生政策,学生免试入学,这样就使得一些学习难度大、文化基础较差的初中生,甚至没有毕业就被分流到中等职业学校。这样的生源质量学习效果差,掌握专业技能也不扎实,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2)“双师型”师资队伍严重不足。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既要学习基础的理论知识,又需要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我校的畜牧专业课程教师大多毕业时间早,虽然是来自高等农业院校畜牧专业,但是专业理论知识水平已经与当前快速发展的畜牧专业不相适应。尤其是毕业后从事专业实践的少,大多一直从事畜牧专业理论的教学工作。教学上很难保证学生能否扎实掌握专业的实践技能,这就要求专业课老师既要掌握原有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更加努力学习先进的畜牧专业理论知识及过硬的专业实践技能,成为当前职业教育中大力倡导的“双师型”教师。

(3)教学设施相对落后,经费投入不足,实习条件差。中等职业学校畜牧专业是专业性、实践性、理论性都非常强的专业。实际操作、标本模型、直观教学教具都十分重要,但是由于一些学校实习设备短缺、经费投入相对不足,实习场地也不能保证,学生实习实践活动有时不能如愿完成,这也是制约学生掌握专业技能的一个重要原因。

(4)教学方式落后,课程安排不合理,轻实践重理论。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实践课程、专业理论课程、文化课都应该有个科学比例,应把专业课程教学作为重点。而当前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往往将专业课与文化课进行半对半的课程安排,有的甚至专业课课时少于文化课。在教学方式上,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有的学校仍然采用“粉笔加黑板”的“填鸭式”落后的教学模式。

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方法

(1)加大职业教育投入,不断完善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学生单纯依靠专业教材是不能很好地掌握畜牧专业技能知识的,必须配备完善的实训场所。因此,中等职业学校需要配备疫病诊疗室、解剖室、标本室等相关专业的实验室。学校可以加强校企结合,或组建实习基地,为师生搭建大显身手的实践场所。

(2)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专业课老师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与过硬的专业技能。俗话说“打铁还得自身硬”,这就需要学校每年都要有计划地安排专业课老师到对口院校进行培训深造,也可以到现代化的养殖场或兽医站进行实践学习,不断加强专业课师资队伍建设。

(3)重视技能发展,改革教学手段。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突出培养学生的能力,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专业实践课程、专业理论课程、文化课的安排比例要视具体情况而更改,使之更趋于合理化、科学化。但总体上来说,仍要以专业课教学为重。

中职畜牧兽医人才培养 第5篇

以就业为导向是国家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水平而提出的在当前我国国情下行之有效的重要发展理念。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职业教育要坚持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继续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因此,以就业为导向、强化学生技能培养是在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大环境下必须提倡和坚持的重要改革精神。在中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学中如何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适应市场,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强化学生的就业能力,是每一个中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师必须面对与思考的问题。为此,笔者进行了一些实践探索。

一、正确理解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的内涵

中央提出的“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的根本内涵是:以就业为导向要强调学生的就业技能,还要促进学生理论知识体系的完善和人文素养的提升。学生的真正就业是以技能、理论、素养三者共同来支撑的,它是一个综合素质的就业导向观,是一种全面的就业。它除了有利于学生的就业和满足企业的需求之外,更有利于学生的人格健全,有利于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

二、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就业能力

根据国家对中职生的培养目标要求,中等职业教育是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职业能力、创业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在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实用型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从专业角度讲,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应具有畜牧兽医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具有动物科学饲养管理的能力,具有动物疾病临床诊断能力,具有动物疫病检疫检验及防控能力,具有动物药理知识和兽药临床使用及营销能力,具有动物繁殖改良的理论知识和动物繁殖调控能力。

三、培养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实践探索

1.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是实施就业教育的前提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首先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要从传统的升学导向向就业导向转变,要从传授、继承已有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育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着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操作技能的现代教育转变。教师要认识到“授高等教育论文http:///high/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努力形成以主动参与、积极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创造为基本学习方式的新型教学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实践中身体力行地推行就业教育,才能真正把学生专业技能培养作为教学的首要任务。

2.寓职业道德教育于专业教学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

根据培养目标要求,首先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这是成为高素质劳动者的前提条件或基本条件,否则即使具备了较高的技能水平,也不可能成为受社会欢迎的人才。作为专业课教师,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必须把学生的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并贯穿在课堂教学之中。

如我在《畜禽营养与饲料》课程教学中,根据课程特点,从正反两方面对学生进行爱岗敬业教育、职业道德教育。首先从我国人民膳食的特点和现状出发,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明确发展畜牧业关系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关系到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大事,从而使学生提高了认识,破除了鄙视畜牧业的旧观念,激发了学习专业的责任感。其次,列举河北“三鹿奶粉”事件、河南“瘦肉精”事件对社会的危害、对人民群众生命的危害,教育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学好专业,将来服务社会、服务人民,并鼓励他们走致富之路,使之树立起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思想。

3.根据专业课程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

畜牧兽医专业课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在畜牧兽医专业课上用“纸上谈兵”的传统教学法是不可行的。作为畜牧兽医专业教师必须动脑筋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才能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

(1)创设情境,任务驱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能力。

“教师之功,贵在引导,重在转化,妙在开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决定着教学的过程与方向,学生是主体,获得知识必须通过学生自己动脑、动手主动地活动才能完成。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要运用问题驱动或任务驱动,通过创设“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环境,激发、组织、引导、鼓励学生自主自愿学习,把学生被动学习变为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能力。

如我在教学《畜禽营养与饲料》中“畜禽日粮配合”一节时,首先向学生展示典型的饲料配方,并引导学生分析配方中各营养物质的含量与营养价值,然后讲解饲料配方的原则、要求与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才能配出科学合理的畜禽日粮,并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不同种类、不同生产目的的畜禽日粮配方,然后在班内评比,看谁的配方更科学、更合理、更实用。整个过程自始至终在教师引导下自主学习、主动学习,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2)营造创新教学环境,坚持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中职畜牧兽医专业课程教学中,营造良好的创新教学环境,包括教学心理和畜牧兽医专业教学环境的营造,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当学生的思维活动和结论超出教师所设计和期望的轨道时,教师不应强行把学生思维纳入自己的思维模式之中,要善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给予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使学生逐步具有创新的意识。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某个学生提出了与教师截然不同的见解,教师不应只是简单地否定学生,而应引导学生审视其观点,并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做可以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树立起进行独立学习及创新的自信心,使其创新思维处于活跃状态。如我在《畜禽解剖生理》课程教学中,为了让学成人教育http:///adult/生掌握正常畜体的形态、构造、生理机能,在施教过程中,始终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启发学生正确理解和处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形态构造和机能的关系、畜体和外界环境的关系。讲畜体形态构造和机能的关系时,首先讲明机能以形态构造为基础,形态构造又必须与机能相适应;形态构造决定其器官的机能,而生理机能的改变又可以影响器官的形态构造改变。两者相互依赖、互相影响。又如讲畜体与外界环境的关系时,先讲明畜体总是生活在一定的外界环境中,环境条件对畜体有直接的影响,外界环境在不断变化,畜体的机能和构造就会发生相应变化,以使其适应新的环境,维持家畜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然后提出问题:“当畜体处于寒冷环境时,为什么皮肤血管会广泛收缩?为什么骨骼肌的紧张度增强而发生寒颤?”让学生思考,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使之学得活、记得牢。

(3)教师用做来教,学生用做来学,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教师以做来教,学生用做来学”这种教学方式即为“做中学”,直接的意思是基于动手做的过程中进行探究式学习和教育。这样的教学方式,也是美国等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比较重视的教育形式,也是目前职业学校尤其是畜牧兽医专业能力培养上可采用的行之有效的教学途径。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学校养殖实习场、兽医门诊部,以实习教学模式为主,以示范操作在先,然后由学生实作。如讲家畜运动系统中“骨和骨骼”一节时,我利用骨标本、挂图将各骨的构造特点、位置关系及骨构成骨骼的有关知识讲明之后,又出示畜体骨架模型,让学生整体观察,并启发学生思考局部器官与整体形态的关系,然后要求学生绘制本地常见家畜牛或猪的全身骨骼图,以加深对畜体整体形态的印象。课后要求学生采集、制做标本,进一步强化基本技能训练。特别是解剖实习时,尽量采用新鲜正常的动物标本,边讲边做,或师生同做,以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

4.牢牢把握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方向,按职业岗位能力要求施教,培养学生适应职业岗位和适应社会的综合职业能力

在专业教学中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社会需要为基本依据,把工作岗位所需要的知识点和能力要素落实到专业技术课和实践教学环节中,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据调查,农村基层很多中小规模养殖场、养殖专业大户,由于经营者不懂养殖技术,不按常规防疫,一旦出现流行病就束手无策,有的血本无归;另外,大部分饲料和兽药营销人员对疾病的诊疗技术都很欠缺,有的甚至连肌注、皮下注射都不会,更不用说静脉注射了。所以,既懂理论知识又会动手操作的技能人才是基层养殖场以及兽药厂和饲料厂最需要、最欢迎的人才。这就要求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内容必须与之相适应,培养出具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实用型人才。

按照市场需求,畜牧兽医专业岗位主要有以下几种,如畜牧技术员、饲料生产技术员、繁改技术员、兽医技术论文发表员、检疫技术员、牧场管理员、畜牧物资生产营销员等。要按照各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度,着重职业岗位操作技能的培养,以及适应职业岗位和适应社会的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使其更好地适应本岗位工作需要以及应对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

中职畜牧兽医人才培养 第6篇

【关键词】中职 雌雄鉴别 教学案例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5B-0063-02

【案例背景】

在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养禽生产课程教学中,采用翻肛门鉴别法鉴别雏鸡的雌雄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将被动地学习,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笔者运用新的职教理念,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创设情境,布置任务,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从而掌握翻肛门鉴别雏鸡雌雄的技术要领。

【案例描述】

笔者在课前进行了调查,了解到学生对于翻肛门鉴别法鉴别雏鸡的雌雄感到陌生,认为难操作、难鉴别。为了引起学生兴趣,笔者首先创设一个情境:在PPT上放映公母鸡分开饲养的生产现场图片,并跟学生说:“同学们,现在老师有个问题需要大家帮帮忙。”这时,学生满脸疑惑。于是,笔者顺势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图片上这个养殖场长年饲养三黄鸡母鸡,现需要再进1日龄母雏鸡1万只,准备春节出栏上市,孵化场怎样才能确保提供的1日龄鸡苗是母雏鸡,他们是怎么区分的呢?学生开始活跃起来,纷纷给出了建议。课堂气氛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接下来,笔者用大屏幕打出几幅照片并配上文字说明,让学生猜这是公雏鸡还是母雏鸡,区别在哪里?课堂气氛进一步活跃起来。最终,学生猜出了公雏鸡和母雏鸡。这时,笔者引导学生复习了雏鸡鉴别中的羽色鉴别法和羽速鉴别法,让学生巩固了旧知识,也初步认识了雏鸡翻肛鉴别雌雄法的特点。

接着,笔者说道:“同学们,刚刚我们看到的这几幅图,我们能不能来验证一下公母雏鸡呢?”学生的胃口被吊了起来。于是,笔者请学生打开了实训指导书中的雏鸡翻肛鉴别雌雄法任务单,指导学生阅读了任务单的操作步骤,接着要求学生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鉴别应在雏鸡出壳后多久进行?(2)抓握雏鸡的手法。(3)排胎粪的方法。(4)鉴别公、母雏鸡及放雏要领。经过各组的讨论之后,笔者展示上述操作步骤的图片并配合文字说明,边演示操作边解说每个步骤的要领及注意事项,要求学生认真倾听并注意观察教师的手法及操作要领。然后,将全班学生分成三个小组,选出小组长,负责本组实训材料的领取及协助教师指导本组成员的操作。

首先,各小组长集中在一个鉴别工位上围观笔者的再次示范操作环节:坐姿—调节鉴别灯的距离—抓雏鸡—排胎粪—鉴别公、母雏鸡—放雏要领。安排其中一名组长亲自示范操作步骤,笔者在旁边指导,其他组长认真观看。很快,各组长就掌握了雏鸡翻肛鉴别雌雄法的基本要领。此后,笔者引导学生观看雏鸡翻肛鉴别雌雄生产现场的视频。

接着,笔者安排各小组长带领本小组成员进驻各组的鉴别工位,其中一名组长在本组成员的围观下,边操作边解说:鉴别时以左手握雏鸡,雏鸡颈部挟于中指与无名指之间,雏鸡泄殖腔朝上,用左手拇指放在腹部,将粪便排出。其他3名组长也被调动起来,并向本组成员解说:之后左手拇指放在左边的耻骨边,右手食指放在与右手拇指相对的右耻骨边,右手拇指放在泄殖腔下方,与左手拇指,右手食指摆成三角形,再用右手拇指向上推,以翻开泄殖腔。各组学生按学号顺序进行抓雏—排胎粪—鉴别公、母雏鸡—放雏的操作练习。经过一步步的启发和引导,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并最终得出体会:翻肛时左右手的动作要协调;切勿将肛门完全翻张,影响鉴别。鉴别时,首先要观察有无生殖突起,如无突起,则肯定是母雏。如果有突起就有两种可能,即公雏或母雏。此时,要根据生殖突起的组织形态来区别。公雏的生殖突起轮廓明显、充实;基础稳固;生殖突起表面紧张,有光泽;富有弹性;压迫、伸展不易变形;血管发达,刺激时易充血;而母雏的生殖突起轮廓不明显,萎缩,周围组织衬托无力,有孤立感;表面柔软透明,弹性差,经压迫或伸展时易变形;血管不发达,刺激时不易充血。

笔者对每个组鉴别的情况进行指导,检查鉴别的准确率。有了前面的经验,笔者又要求每个学生连续练习五只雏鸡翻肛鉴别雌雄基本步骤,组与组成员之间对“手法掌握程度”和“鉴别的准确率”进行比较,同时按照前面的学习方法一步步地引导学生得出“排胎粪快,翻肛快,鉴别快,放雏快”的特点。最后引导学生得出翻肛鉴别法的准确率很大程度取决于翻肛操作的熟练程度。

笔者说道:“同学们,经过刚才的练习,我们现在能不能通过翻肛初步鉴别初生雏鸡的公母呢?”这时,有学生说根据生殖突起的有无或突起组织形态的差异来鉴别。为了验证学生的答案,笔者引导学生观看播放雏鸡翻肛鉴别雌雄法的视频材料——2014年4月份广西中职畜牧兽医技能大赛雏鸡翻肛鉴别雌雄赛广西柳州畜牧兽医学校两名参赛选手的操作手法,同时要求学生将观看视频中出现的操作步骤一一在技术任务单上标出,并与学生探讨了翻肛鉴别法的准确率之所以能提高取决于翻肛操作的熟练程度的原因。 (下转第65页)

(上接第63页)

在小组代表发言的环节,小组的汇报发言令人欣喜。例如,第一组的同学代表一上来就给大家讲了雏鸡翻肛鉴别雌雄的基本步骤,即抓雏—排胎粪—鉴别公、母雏鸡—放雏。经验证明,鉴别应在雏鸡出壳后12小时内进行。因为雏鸡出壳超过24小时后,肛门周围的肌肉收缩较紧,翻肛困难,且生殖突起也会改变形状,甚至陷入泄殖腔深处,不易看到。因此,鉴别时间最迟不超过24小时。鉴别在60瓦灯下进行。接着他说最难的就是鉴别,生殖突起太小才0.5mm,实在难判断。他们小组鉴别准确率只有75%,速度50秒1只。听了这个同学的发言,其他同学表示:虽然刚开始对雏鸡翻肛鉴别雌雄方法有畏难情绪,但经过操作练习,对提高鉴别的准确率和速度有了信心。

至此,本课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教师介绍、示范、讨论、学生亲自操作、小组比赛等方法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最后,教师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代表发言的方式完成了本课的成果展示,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案例反思】

这堂课的教学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其一,教学目标符合“三维目标”要求;课程设计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认知过程,循序渐进地穿插讲解理论知识并适时地辅以实训操作,将“做、学、教”融为一体;教学实施较好,能很好地体现了“合作、探究、互动、评价”的教学模式。

其二,典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通过任务驱动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动”起来,以教师布置的任务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进行现场操作。学生通过“做学合一”学习并巩固理论和实操,教师辅导“做中教”,学生和教师共同完成“理实一体化”的教学任务。

其三,较好地使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设置生产情景,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为本次实训任务的完成打开了“方便之门”。

其四,通过设置问题情景,引发学生回忆、思考、讨论,促进师生互动,为完成任务打下理论基础。

其五,师生关系的融洽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而这一切的实现就需要融洽的师生关系。一堂课,师生若能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自由交流,激热讨论,那么这堂课就成功了一半,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喜欢任课教师了,学习积极性就会高,教学效果自然就会好。

其六,教学中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掌握雏鸡翻肛鉴别雌雄的技能。学生通过团结合作,学习探究,提升了综合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翟广华.雏鸡的五种雌雄鉴别技法[J].家禽科学,2010(3)

[2]林海涛.雏鸡雌雄鉴别综合技术[J].养殖与饲料,2009(10)

[3]徐海涛.雏鸡的雌雄翻肛鉴别技术[J].农村科学实验,2007(7)

[4]李骁驽.鉴别雏鸡雌雄的方法[J].养殖技术顾问,2008(4)

中职畜牧兽医人才培养 第7篇

1 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原因分析

1.1 学生个人的原因

多数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 另外在学校课堂提问、小考、测验中, 教师不恰当的评语、学习唯成绩论等的影响, 导致一些成绩差的学生逐渐失去了对学习的渴望, 随着成绩越来越差, 就出现了对学习厌恶的现象。

1.2 家长的原因

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无可厚非的, 但不恰当的拔苗助长却扼杀了孩子的学习兴趣。一些家长在孩子出生前, 就为孩子计划出了很多学习内容。等孩子出生后, 启蒙教育就开始了, 结果孩子比大人还累, 没有童年的轻松快乐。同时一些家长常把自己的孩子跟别人的孩子比较, 永远是“别人的孩子好”, 结果逐渐让一些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因学习不如别人, 信心渐渐消失, 逐渐开始逃避学习、讨厌学习了。

1.3 社会的原因

一直以来社会常把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这使善于学习的孩子信心十足, 同时更让那些不善于学习的孩子信心丧失殆尽, 于是开始惧怕学习, 甚至憎恨学习。加上网络游戏、电影、电视等各种诱惑, 尤其虚拟的网络游戏让这些孩子终于体验到了在学校从未体验过的喜悦, 有的孩子沉迷于手机游戏、网络游戏不可自拔, 学习成绩一天不如一天, 勉强初中毕业后只能选择中职学校。

2 提高畜牧兽医专业中职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

2.1 再造学生学习信心

随着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 各行各业出现了很多的技术能手、高薪蓝领。全国职业院校每年的技能大赛, 让职业院校的学生看到了职业教育的“明天”。我国2014年又增加了600所高等院校招收中职学生, 强调专业和技能, 弱化了数学、英语等文化课, 使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看到了希望。一些以前根本不爱学习的学生开始积极准备, 想体验一下“上大学”的感觉。所以中职院校要抓住这个契机, 大力宣传, 对学校教育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根据中职生的特点, 让不同学生在不同方面都有进步, 再造中职学生的学习信心。

2.2 科学制订中职学校培养目标

中职学校要“两条腿”走路, 培养方向要面对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毕业后就业, 另一方面是继续深造。年龄稍大的可以选择就业、升学;年龄小的就业不稳定, 最佳选择就是升学。学校的任务是加强对中职学生升入高职院校的宣传力度, 使学生一入学就有了升学的目标。因为高职升学门槛很低, 所以这个目标对于学生来讲是伸手可及的。有了目标就有了动力, 只要努力目标即可达到, 学生就有了学习的兴趣。

2.3 中职学校的专业学习以实用、够用为度

形象思维是在人成长过程中不断发展的必不可少的认知形式[1]。中职学校的学生学不好数学是正常的, 因为他们抽象思维能力差, 但他们有一定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所以中职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应当以升学、就业为导向, 以专业技能的学习为主。以农业职业教育为例, 在畜牧兽医专业课程的选择上注意了畜牧养殖管理内容的实用、够用原则, 弱化了兽医的治疗, 而以防疫为主。畜禽养殖防胜于治, 而养殖的内容多是程序性的, 按照生产流程操作就可以了, 控制好环境、科学防疫, 养殖任何畜禽就很少会得病, 只要不得病就有经济效益, 做到这点并不难。避免难学的治疗内容使他们看不到学习的希望, 失去学习兴趣。

2.4 教学模式以生产流程为主

由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与成人教育研究所陈丹辉副研究员主持的全国教育规划“十五”教育部重点

此, 中职学校的教学模式应当充分考虑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 生产流程可以用直观图形表达, 当操作的内容程序化以后, 每个任务的完成分成连续的若干步, 经过反复的重复训练, 最后会固化为学生的技能, 而这种技能熟练以后会固定成学生个体的能力。这种能力不需要多高的理论基础, 只要认真训练就一定会获得。所以对于数理化成绩很差的中职学生来说, 生产流程教学模式是最佳的选择。以畜牧兽医专业为例, 肉鸡生产可以分为若干个任务, 每个任务分为几步完成, 学生只要熟练这几步, 就很容易完成这个任务。例如种蛋孵化任务分八步:种蛋选择→上盘→种蛋保存→种蛋消毒→入孵→控制温度、湿度、翻蛋→落盘→出雏。每步具体怎么做, 通过现场教学、实训, 反复训练至学生可独立操作。完成一个任务后, 经过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考核后继续下一个任务。完成此任务, 学生就可以从事孵化工作了。

2.5 提高中职学校的办学条件

中职学校的教师必须具备两项能力:专业技能、育人技巧。专业技能和育人技巧的提高决定于职业学校领导的支持和教师本人的不断深造。

实训是中职学校必备的条件, 中职学校的学生动手能力普遍很强。这就要求中职学校要有足够的先进实训设备、设施条件。课程安排以实训为主才能发挥中职学生的长处, 让他们体验自己能够完成任务的快乐, 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

与职业高校、大企业合作办学是中职学校发展的必经之路。到职业高校参观学习, 到企业顶岗实训都会激励曾经对学习失去希望的学生好好学习。

2.6 充分重视对中职学生的考核评价

技能考核以学生自评为主、互评为辅, 增加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学完每个技能任务都要考核。自评使学生可以深刻地反省自己, 寻找不足之处, 发扬优点, 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互评起到比较的作用, 在比较中发现别人的长处, 通过学习别人来完善自己, 也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教师起到的是示范、指导的作用, 给出的是考核标准, 对于学生的自评、互评给予肯定就可以了。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习是自己的事, 不是给家长学, 也不是给老师学。学生自己学到什么程度自己最清楚, 没有老师、家长的指责, 学生渐渐地由被动学习变成了主动学习, 激发了个人的潜能。

中职学生的家长对自己子女的评价也很重要, 不要拿别人孩子的长处跟自家孩子的短处比。这样越比孩子越没有信心, 最后失去学习的兴趣, 之后进一步讨厌学习。最好的办法是拿自己孩子的现在跟过去比, 随时发现孩子的进步, 家长不吝惜自己的表扬。这对孩子是正反馈的激励, 会让孩子越来越好, 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越来越感兴趣。

社会评价最重要。德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得力于本国职业教育的发展, 他们非常尊重有技能的人。在德国, 技师的收入相当高, 让有技能的人充分体验到了自己的重要地位, 也使德国人意识到各行各业都很重要, 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只有根据自己的兴趣想做不想做的区别。如果社会崇尚技能、崇尚学习、崇尚公平, 只有分工的不同, 没有贵贱的区别, 那么个人对未来的选择会根据自己兴趣所致, 就会充分发挥个人学习的潜能, 提高对各方面学习的兴趣。

3 结语

中职学生是社会不可忽略的重要群体, 是经济发展的有生力量, 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提高中职学生学习兴趣, 不但是中职学生个人一生发展的需要, 更是全社会、中等职业学校、家长的责任。让学习成为孩子的兴趣而不是压力, 是个人成长的需要而不是被迫, 是我国教育研究方面值得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宗秋荣.“发展形象思维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实验”课题研究十五年成果汇报会综述[J].教育研究, 2006 (2) :95.

中职畜牧兽医人才培养 第8篇

畜牧兽医专业的培养目标

中等农业职业教育畜牧兽医专业应招收一定知识层次的学生, 经过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 在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同时, 采用以实践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 配合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 培养符合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建设要求的、具备综合职业能力与较高素质的、直接参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的应用型人才。具体培养目标如下:

1.按照“十一五”牧业发展总体规划及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 招收初中毕业生, 经过3~4年的畜牧兽医专业教育, 将学生培养成系统掌握专业 (动物饲养、动物医学、牧业经济等) 基本理论、熟练掌握本专业基本技能的中级专业技术型实用人才与经营管理人才。

2.根据本专业的市场需求与岗位需要, 按照市场需求的专业岗位 (如畜牧技术员、饲料生产技术员、繁改技术员、兽医技术员、检疫技术员、牧场管理员、畜牧物资生产营销员等) 设置专业, 经过1~3年的专业教育, 培养出基本掌握本岗位基本理论、熟练掌握本岗位基本技能的初级专业技术型实用人才。

3.根据生产岗位单方面专业人才 (如饲料检验、肉类检疫、肉牛饲养、奶牛饲养、蛋鸡饲养、肉鸡饲养、宠物医疗、兽药生产、饲料经营等) 的需求及岗位需要的专业知识范围, 确定培养时间及内容, 有针对性地培养适应职业岗位需要的技术实用型人才, 并使其尽快进入角色, 更好地适应本职工作需要。三种类型人才的培养与目标比较如表1所示。

畜牧兽医专业的设置

畜牧兽医专业职业教育应以服务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培养一线长期或急需人才为己任。在专业设置方面, 应考虑专业的优势, 办出名牌与特色, 要着眼市场变化, 及时增设新的专业, 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 做到长线专业与短线专业相结合。应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为目的, 采用常规教学与灵活培训等多种教学形式设置市场需要的多种专业。具体专业设置如表2、表3所示。

畜牧兽医短线专业可根据市场需要的专业知识范围设定专业及学习时间。对于长线专业 (初中生、3~4年制) 的学生, 应在强调知识实用性的基础上, 做到理论与实践兼顾, 知识与技能结合, 以实践教学为主,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力求做到学以致用。教师应在向学生传授技能的同时传授知识, 实地指导生产与经营, 使学生既学到理论知识, 又能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增加感性认识, 掌握生产技能, 在学中做, 在做中学, 从理论到实践, 再从实践到理论。在掌握生产技能的基础上, 学习相关的专业理论, 使培养的学生真正能够满足畜牧兽医职业的需要。对于根据市场需要确定专业及根据工作岗位需求确定专业的学生, 应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 主要培养学生需要掌握的专业技能。

畜牧兽医专业的课程

畜牧兽医职业教育源于职业, 服务于职业。不论何种形式的职业教育, 都具有共同的特点, 即基本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 熟练掌握本专业、本岗位所需的专业技能。专业课程设置要根据所需专业知识的层次、种类与岗位需要而定, 要突出专业特点, 重点是本专业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培养 (实际动手能力) 。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应以实用技能要求为范围, 以“够用”为度。在强调实践教学的同时, 应考虑到人才综合素质培养与人才自身潜能的发挥。

专业设置应根据专业技术的实际需要调整课程内容与深浅度, 根据专业岗位需要掌握的技能范围确定需要掌握的专业课程的内容。要调整理论与实践的课时比例, 根据专业的不同特点, 使实践课程的比例达到总课时的40%, 随着教学实习条件的完备, 应逐渐达到60%。对于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技术, 应结合实践学习专业理论。

以实践教学为主的培养模式需要的环境

以实践教学为主的培养模式就是要大力加强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训练, 训练方法可以概括为理论描述、图片感知、动画识别、模拟训练、实际操作。通过训练, 使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所训练的专业技能从引导操作到独立操作。为此, 需要从以下方面提供教学环境保证:

1.要建设具有代表性的实习场地 (如养殖场、兽医院等) , 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场所。

2.要建设专业门类齐全的实验中心, 以全面适应学生实验的需要。

3.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满足实训需要的“双师型”实验实习指导教师队伍。

4.要建立专业技能模拟训练基地, 配备比较先进的模拟教具及训练设备, 以适应学生实际操作技能训练的需要。

5.要加强电教队伍及设施建设, 为开展形象化教学积累素材 (如典型饲养场、典型病例、典型操作技术规程等) , 创造条件。要逐渐形成形象化教学资料体系, 使之真正体现出寓教于乐。还要广辟实习场所, 广泛建立场校结合、研校结合型教学基地。

6.要增加实践技能培养经费的投入, 畜牧兽医专业技能培训需要模拟教具、一定数量的实习实验动物及实习条件等, 因此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为确保实训的顺利进行, 有必要提高实习实验经费的收费标准, 同时应努力做到产教结合, 在实训过程中创造经济效益。

小结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发展的具体运作方式, 也是畜牧业由分散饲养向集约化饲养方式转变的过程。因此, 畜牧兽医专业的设置也应立足当前, 着眼长远, 采用长、短期培养相结合的方式, 在满足实际需要的同时, 为今后的畜牧兽医行业发展提供适宜的人才储备。

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畜牧业生产也要从单纯的经济效益生产向绿色无公害可持续的生产方式转变。为培养出市场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 应根据市场需要的绿色无公害专业生产的内容确定培养时间、应掌握的专业技能的范围及专业理论的深度。

中等农业职业教育畜牧兽医专业设置模式应以市场为导向, 采用计划培养、委托培养、岗位培训等多种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的办学模式, 根据行业总体规划与市场需求设置专业, 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为核心, 为牧业现代化培养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专业岗位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 更好地为绿色环保可持续的牧业经济发展服务。

摘要:畜牧兽医专业的设置应以市场为导向, 采用长、短期培养相结合, 计划培养、委托培养、岗位培训等多种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的模式, 按照行业总体规划与市场需求设置专业, 为牧业现代化培养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专业岗位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

关键词:农业中职,畜牧兽医,专业设置

参考文献

[1]熊川武, 等.实践教育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

中职畜牧兽医人才培养 第9篇

信息资源的网络化为中职教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和极大的发展潜力, 在职业教育信息化进程中, Internet上的信息资源日趋丰富, 然而其在为网络学习者提供海量营养的同时, 泥沙俱下, 大量的冗余信息、过载信息使得学生难以准确地定位其所需求的信息资源;教师对于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往往缺乏把握, 难于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对教育信息进行科学组织, 实现有效的教学活动。因此, 在网络环境下要学会基于海量资源的学习, 学会有效的收集、整理、加工信息。资源建设者对网络环境下的教育信息资源要有一个深入的思考, 其中包括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组织方式以及与教学的关系。另外, 各中职学校虽然在教育信息化硬件建设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 配套的工具软件也日趋丰富, 教师的操作技能逐渐熟练, 但与之相适应的优质专业教学资源却相对贫乏, 制约了现代职业教育技术的发展。因此, 在职业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构建中职专业网络教学资源库, 是具有理论研究意义和实际运用价值的课题。

柳州畜牧兽医学校是广西唯一一所全日制畜牧兽医专业学校, 拥有包括师资、图书资料、实验设备、实训基地等在华南地区中职学校中最为完善的畜牧兽医教学资源。如果在建成并完善的局域网支持下, 抓住畜牧兽医专业资源开发这个关键, 结合该校畜牧兽医专业优势, 把多年积累的畜牧兽医专业教学经验和丰硕的教学成果与信息技术相结合, 建成以课程为主线的畜牧兽医专业教学资源库, 形成个性化、校本化的网络资源库, 作为该校畜牧兽医专业对外提供网上教育资源的平台, 将大大提升该校在畜牧兽医专业教学网络资源建设上的步伐。运用现代职业教育理论与教育思想, 把该校畜牧兽医专业多年积淀的教学精华以及收集的大量畜牧兽医教学信息, 应用当前的网络技术, 依托一个高性能的网站, 制作一个框架和平台, 建立起一整套针对中职学生、个体养殖户和畜牧兽医行业从业人员的计算机网上辅助教学系统和信息平台, 为畜牧兽医职业教育整合软件资源, 促进本校教师、学生和其他畜牧兽医行业从业人员, 促进畜牧兽医行业培训在广西乃至华南地区的发展。

2 创建中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学资源库的条件

参与教学资源库建设的人员包括网络技术专业人员、畜牧兽医专业骨干教师、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和畜牧兽医专业从业人员。网络技术专业人员负责构建信息技术平台, 规范教学资源库内容的分类。一个先进的技术平台能使教学资源的管理者很容易的管理资源, 也利于使用者方便的寻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还要能够反映出专业教学的先后顺序和彼此的关联关系。畜牧兽医专业骨干教师是教学资源库内容的充实者, 他们凭借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实践成果, 把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到的相关资料、教案、课件、视频文件等, 分门别类进行整理、编辑, 分为教学基础资源、多媒体资源、专业学习资源、学生活动资源4个部分, 由不同课程的教师完成不同的资源子库建设, 这样才能达到资源分布建设、共享使用的目的。应依靠行政手段制定一系列的政策与制度, 调动教师积极性, 让教师认识到参与这项工作的重要性, 并让参加者在计算工作量、申报成果和晋升职称上受益, 也可考虑通过一次性付给一定报酬的办法来实施。

畜牧兽医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和学习过程是互相结合的, 畜牧兽医专业教师和学生一方面是畜牧兽医专业资源的受益者, 另一方面又是畜牧兽医专业资源的提供者和创建者, 他们在教学、学习和实训实习工作的过程中不断积累和创建新的资源, 这样的资源符合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的教学方式。人人都共享资源, 人人又创建资源, 使资源库变成一种动态、发展的资源库。

3 中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学资源库应具备的特点

基于Web的教学资源库是实施网络教育的基础, 其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教学服务, 为了便于教师利用网络资源组织有效教学和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畜牧兽医专业教学资源库应该具备以下特点:一是科学性。资源库内容科学与准确, 是创建资源库的根本。因此, 在网络资源库的创建过程中, 以骨干教师为核心, 根据中职畜牧兽医专业课程内容、特点和教学方法, 以及畜牧兽医专业课程的内在关系和学生的认知规律, 精心编选, 使其符合中职教学和畜牧兽医专业教学要求。二是系统性。畜牧兽医专业知识丰富广博, 各门课程联系密切、互为基础, 组织内容要深浅得当、知识点完善, 还要考虑学生自学能力和对资料的分析水平。三是实用性。网络资源库不应只是一本百科全书供人查找资料, 还应是教师教学的参考工具, 是学生课后复习解决难点的学习园地, 是畜牧兽医从业人员提高自身专业知识的课堂。因此, 应把畜牧兽医专业丰硕的教学成果、特别是CAI课件收集整理开发成系统的教学资源, 运用到网络平台上来。四是交互性。畜牧兽医专业网络资源库还应建立有针对性的教学评价体系, 让学习者能及时准确地检测学习效果, 了解自己学习掌握情况。依托国家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大纲建立起的教学评价体系, 可以使学生获得训练机会, 提高考证的通过率。还应有论坛和聊天室等交互方式, 以便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和交流学习心得。

4 中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学资源库应开发的内容

4.1 教学基础资源

共享式教学基础资源包括教学计划、优秀教学案例、专业论文、考证模拟试题。优秀教案库既是学校教学水平和成果展示的一个窗口, 又是教师互相探讨、交流共享, 找到最佳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因此是该资源库建设一个重点。在建设过程中, 应全面发动全体专业教师参与到资源库的建设中来, 将多年积累的优秀教案、集体备课的通用教案、教师个人的典型教案进行建库, 并将专业论文, 包括学校教师发表和获奖的论文, 国内期刊的一些论文进行转载以及下载网上论文, 主要目的是通过资源的交流共享, 交换各自的观点, 分享对畜牧兽医专业教育教学的理解, 提高教科研意识, 促进畜牧兽医专业教育教学创新和发展。考证模拟试题库收集了近几年畜牧兽医专业考证所用到的试题, 供教师备课、考查、参考, 也可以供学生模拟自测, 提高国家职业资格认证的考证通过率。

4.2 多媒体教学资源

多媒体教学资源以CAI课件为重点, 包括各类文字素材、图形素材、图片素材、音频素材、视频素材、动画素材等。多媒体教学资源作为同时辅助教和学的数据库, 它可以为教师授课直接提供多媒体CAI课件或提供多媒体素材, 或者为教师制作CAI课件提供必需的素材或积件;同时, 它又为学生自主探索知识海洋提供形象生动的教材。这些素材的来源, 一是将长期积累的以传统方式保存的资源, 如视频、文献、图片等借助现代化手段转化成数字资源;二是购买数字媒体资源, 如资源光盘、资源数据库等;三是通过Internet搜寻下载大量分散的免费资源进行整合;四是教师在专业人员的指导协助下, 利用素材开发设计软件, 进行创造;五是教师将在课余时间养殖户提供的兽医病例通过数码相机或DV机拍摄下来, 转化成流媒体形式作为教学资源。

4.3 畜牧兽医专业背景资源

畜牧兽医专业发展速度很快, 每年在养殖和动物疫病防治方面都有很多新的成果得到应用和推广, 并不断收集专业发展趋势相关信息, 把握行业动态, 了解市场行情。这些背景资源便于学生了解教学知识点和各种专业技能的重要性, 把握学习的主动性和与实际工作运用的紧密性。如2004年禽流感、2006年猪无名高热的暴发和控制, 都有力的证明了专业技能的把握对实际畜牧兽医行业能否成功有很大的影响。

4.4 学生活动资源

中职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已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 其目的在于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 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广域性和自主性, 有利于学生在活动中更好地表现和发展各自的才能, 引导他们走上专业发展道路, 成为真正畜牧兽医专业的人才。学生活动资源是学生实践活动的记录, 是专门为学生创设的互动式网络平台, 包括由学生的养殖论坛、问题解答、养殖总结、疫病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等, 是由学生在课余时间参加实践活动自主产生的、互动的、发展的的资源, 学生在平台上展示自己的养殖过程、疫病防治的学习心得、对畜牧兽医专业的理解、欣赏和热爱, 将对中职学校学生以及当地的养殖户产生积极的影响, 促进学生重视畜牧兽医、热爱畜牧兽医、学好畜牧兽医。

创建中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学资源库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建设, 它涉及的学科多、技术复杂、耗费时间长, 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才能完成。应由教务部门牵头组织课题组, 以课题形式争取上级部门资金支持, 发动全体专业教师参与到资源库的建设中来, 才可能由简单构建到逐步充实, 建立起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畜牧兽医专业教学资源库。

参考文献

[1]张敬斋.网络教学资源库构建的研究[J].计算机与现代化, 2006 (19) :21-23.

[2]王林燕.整合教育教学资源构建大学外语语言教学信息平台[J].学术论坛, 2006 (6) :202-205.

中职畜牧兽医人才培养 第10篇

1 对于《兽医基础》职业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简述

(1) 职业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定义。职业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目的是促进学习者职业能力发展, 其核心在于把学习过程与职业行动教程相统一, 其实质就是理论与实践一体教学的一种结构范式。

(2) 职业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特点。职业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其基本特点在于学生互相配合工作和讨论问题, 通过团队工作培养学生的职业行动能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教育目标:培养学生的职业行动能力让学生作“一个有能力的人”;教学内容:不是传统的学科体系, 是跨学科、以能力为基础的职业活动模式;教材模式:不是有限的知识陈列, 是如何去做的引导;教学过程:是一个包括信息收集、计划、决策、执行、考核和评估6个环节组成的“完整的行为模式”;教学组织形式:不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学习, 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学习;教师作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即以传统的主角知识灌输、教学组织领导者变为行动的引导或咨询、学习辅导者和主持人;交流方式 (教学方法) :不是单向地灌输, 是双向地传递和互动;激励手段 (效果控制) :不是靠分数激励, 是不断取得成就的体验, 重视学习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评估。

(3) 完整的职业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模型。在职业教育中, 给学生的授课方式要遵照完全行为模式, 该模式要与职业工作中的实际状况相符合。在进行行动之前, 教师需要设置一个符合综合性的包含多种问题的任务, 并且要为此进行精心规划。各行动阶段的描述见下表:

(4) 《兽医基础》职业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实施实例。

2 对于《兽医基础》职业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几点建议

(1) 改革现有的课程体系和教材体例。打破“三段式”、“学科式“课程体系, 根据对工作任务的分解构建起“模块化”的课程体系。

(2) 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双证”教师、“双师”教师。教师队伍建设, 特别是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要研究制定导向机制, 支持、鼓励专业教师到专业行业实战, 这是提高专业教师动手能力、扩大专业教师行业影响力的有效途径。

(3) 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理论教师与实训教师应多沟通, 文化基础课与专业课多合作。

(4)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实训基地的建设包括校内、校外和生产实习基地的建设, 为教学提供良好的是训场所, 为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提供条件。

参考文献

[1]俞宁.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兽医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3, 34 (1) :41-43.

[2]浅谈《兽医基础》教学中的一种新模式.www.xzbu.com, 2012-09-18.

[3]行动导向法的哲学理论基础简析.www.xzbu.com, 2012-03-09.

中职畜牧兽医人才培养 第11篇

笔者从事中职教育工作已有三年时间,在与学生的接触中有许多挥之不去的现象令笔者深思不解:为什么中职生流失率高?为什么中职生谈恋爱愈禁愈烈?为什么有些中职生内心封闭、情感冷漠?为什么有些中职生自卑怯懦、不主动与老师同学交流?为什么在技能操作机会多的专业课上也有不主动操作,仅仅只是旁观课堂的现象?为什么学校和老师对学生们总有那么多的担忧和无奈?……事实上这些问题绝非我校才有,为了能够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当前我校畜牧兽医专业中职生留守贫困生的状况,比较准确地分析新形势下留守贫困中职生思想道德观念和行为出现的新情况,较为科学地判断他们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思想道德观念和行为的新变化,以求真务实地精神推动中职生资助研究课题建设,笔者带领课题研究小组参与了广西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提出的《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广西学生资助研究专项课题》。带着以上问题,笔者除了主动走进学生中进行交流外,还设置了一份《广西柳州畜牧兽医学校留守学生基本情况调查》,在2014年10月份对我校14级畜牧兽医专业各班学生代表共270人的基本情况做了抽样调查。其中发出调查问卷共270份,收回问卷270份,有效问卷267份。本次调查问卷涉及到学生的本人情况、家庭基本情况、学习基本情况等方面的问题,要求学生以署名的形式真实填写。笔者经统计后召集了本课题组的其他成员进行分析讨论,得出中职畜牧兽医专业留守贫困学生现状分析结果,现罗列如下。

一、学生本人的基本情况调查结果

问卷中设置了“与父母生活的时间段”这个问题,旨在统计本校14级新生的留守学生情况,经统计分析,在267份有效问卷中发现有127人为留守学生,占到总人数的48 %。这些学生中均为从小跟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长大,上学后仅在寒暑假或者仅有一个假期才能见上父母一面,长时间的不接触,没有父母在身边教育引导,跟父母感情很淡薄。因此针对这些留守贫困学生进行心理帮扶至关重要。

二、留守学生的家庭基本情况调查结果

调查问卷中设置了“家庭人均年收入”这个问题,旨在统计14级新生留守贫困生的基本情况。参照《广西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指导意见》第六条 根据我区各地实际情况,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情况分为三档,具体认定标准为(一)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和农村特困群众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学生,属于“特别困难”。(二)因家庭遭受重大疾病,重大自然灾害和事故等突发事件,导致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属于“突发事件特别困难”。(三)城镇低收入家庭(以家庭人均月纯收入不高于高等学校所在地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20%为限)和农村低收入家庭(以家庭人均纯收入作为界定标准,月人均纯收入低于80元),维持日常基本生活困难的家庭的学生,属于“困难”。经分析统计,127名留守学生中能达到家庭经济困难标准的留守贫困学生共计58人,占到总人数的22%。笔者及本课题组的其他成员一致认为14级这22%的留守贫困生即为课题组接下来三年内急需经济帮扶的学生。

三、留守贫困生的学习情况调查结果

1.学习目的方面

在问卷中我设置了两个问题反映留守学生的入学态度,53%的学生是老师或家长建议来我校读数,43%的学生是自己选择来的,3%的学生是同学劝说;95%的学生学习的目的是获得职业技能和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从数据上可以看出这些留守贫困生的入学动机良好,学习目的明确,也为后续的针对性帮扶提供理论依据。

2.学习过程方面

设置这个调查问卷时14级新生已经入学2个多月,在学生已经适应了学校生活的时候,做这个调查问卷可以更有效的获得调研材料。在调查中发现有62%的留守贫困生对专业学习的状态回答的仅仅是“可以”,仅有29%的学生是满意目前的学习状态;62%的学生勤于思考,不懂的及时提问老师,也有31%的留守贫困生很少思考,老师怎么讲他们就怎么认为;当老师提问问题的时候,72%的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回答问题,当然也有28%的学生不敢回答问题或者懒得回答问题;针对学习中的困扰问题,45%的学生选择没有合适的学习方法,34%的学生对课堂学习感觉不太适应,17%的学生没有学习目标,仅有3%的学生学习压力太大。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留守贫困学生对本专业适应还是很快的,这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值得称赞,可能由于刚入学不久还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也没有足够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这也为日后进行专业学习帮扶打下了基础。

3.学校开设课程及教师讲授课程方面

学校开设的专业课程在14级这些留守贫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有64%的认为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33%的学生认为学到的一些专业知识将来用得着;41%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技能指导对他们的学习非常有利;59%的学生希望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多获得专业技能技巧的指导。从以上数据可以分析在专业课程的设置和讲授方面,我校的课程设置还是比较适合学生的成长发展的,只是我们也要更加重视技能操作方面的教授,以便使学生能够更快的掌握操作技能。

4.学习态度方面

考虑到学生的求知欲会决定我课题组教师的帮扶力度,我们在调查问卷设置了几道有关学习态度问题。经调查发现78%的学生上课认真听讲,91%的学生喜欢启发式的教学方法,经过两个月的学习,72%的学生基本掌握了学习方法;但是在考察学生是否厌学时,仅有13%的学生自始至终没有出现厌学情绪,有75%的学生觉得认为自己的进步总是被忽视或不满教师的教学水平而出现过短时间的厌学。针对这些数据,笔者认为专业帮扶至关重要,心理帮扶也尤为关键。

5.毕业后的职业规划方面

71%的学生选择毕业后自己创业,12%的学生选择到国企工作,12%的学生选择到外企工作,仅有5%的学生选择到私企工作,可见留守贫困生的创业和就业帮扶对学生的成才非常关键。

青海畜牧专业中职教育现状及对策 第12篇

当前,畜牧业已成为青海省农牧区的支柱产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畜牧业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许多高新技术陆续走进生产领域,这对从业人员的技能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当前农村,从事畜牧生产的劳动者文化水平普遍偏低,无法适应现代畜牧生产要求。因此,农牧民中等职业教育针对农村实际和现代畜牧业的发展要求,从业人员应具备有基础知识,有熟练技能和综合能力。基本理论知识以能指导生产实践为标准,强化技能训练,因此新型农牧民中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既有理论知识又有熟练实践技能的畜牧人才,是畜牧专业中职教学的重点。

2农牧民畜牧专业中职教育现状

畜牧专业本身也是实践性很强的农业学科,这对本专业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因长期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对本专业的教学,还有许多教师的教学存在很多与现代畜牧业发展目标不相适应的方面,比如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技能培养力度不够,认识不到位。在教学组织形式上,注重理论教学,缺少实践性教学,在课堂上填鸭式的“满堂灌”,教学方式单一;尤其是社会实践缺乏指导,流于形式,缺少严格的考核办法及检查督促。主要是由于对中等职业学校的投资经费不足,一些学校没有和专业教学相适应的实验实训基地,使实践课程和技能活动的开展受到限制。从而出现了“黑板上搞养殖,教室里搞放牧”的尴尬现象。针对畜牧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对本专业人才的培养就必须是有熟练操作能力的技能型学员,势必就要走出黑板,走出教室,能动手操作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3加强中职畜牧专业教育的具体对策

1)利用产学结合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技能培养。所谓的产学结合就是课堂学习和实际的生产相互结合,相铺相成,由课堂学习来指导生产实践,在生产实践中巩固课堂知识。学员边学习边参加生产,每个教学章节都和相适应的生产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学习中生产,在生产中学习。产学结合可以使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能有力地提高学习效率,一边在课堂学习中、一边在生产岗位参加实践,就能及时把理论上升到实践的高度,也能在实践中强化和提炼理论知识。这种方式既保持了理论的系统性,又使学员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生产实践。既能比较全面地掌握专业理论,又能培养学员的动手能力,强化市场意识和协作意识,提升技术水平。

2)课程设置要突出专业技能与职业能力的培养。农牧民畜牧专业中职教学以技能训练为重点,作为教学内容设定的标准。按照生产发展对专业技能、知识素养的要求设置课程,精简课程内容。在课程整合过程中,所有课程内容均要坚持实用、通俗易懂的原则。根据学员的优势生产领域,以畜牧行业实践性教学为主体,因地制宜地开发课程建设,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使“教、学、做”一体化。避免“理论”代替“技能”的教学设计。在实际教学中尽量减少理论教学时数,从而使实践技能操作训练保质保量。在学习过程中,激励学员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3)应用多种方法,强化实操教学。畜牧专业的许多知识和技能都需要在生产实践中才能圆满完成,尤其,农牧民中职教育旨在培育懂经营、会管理、有技术的新型职业农民。在教学上一定要突出培养实践技能,通过开展生产现场教学,有针对性地加强教学的实践性;通过一对一或一对多带徒弟的方式,面对面、手把手地教给学员主要的职业技能;通过外聘生产企业技术员作为实践操作指导教师,以现场示范等直观的形式讲解生产经验;通过网络和多媒体教学设备,对一些感官认知性强的教学内容,如品种识别、饲料配合、饲养管理、养殖场选址、设计与建造等均用多媒体或视频教学,利用鲜活生动的画面提高教学效率。

摘要:针对青海省农牧民畜牧专业中职教育现状,提出了利用产学结合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技能培养;课程设置要突出专业技能与职业能力的培养;应用多种方法,强化实操教学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畜牧专业,中职教学,技能

参考文献

[1]王晓君.农民工的城市适应及成人教育的因应举措[J].职教论坛,2007(3):27-29.

[2]刘尧.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08,29(19):12-16.

上一篇:教学铺垫下一篇: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