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心理培养与教育

2024-05-21

研究生心理培养与教育(精选12篇)

研究生心理培养与教育 第1篇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教育,创业心理素质模型,培养体系

一、选题意义

创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为促进带动就业, 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重要支持。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开展、实施对于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 转变就业观念, 增强就业竞争力, 提升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 健全就业创业体制机制成为加快社会事业改革的重点领域。教育部提出加强创业教育和创业服务, 建立和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多渠道、多方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 把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在国家创业政策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 高校要树立就业创业服务全程化、就业创业指导从入学开始的理念, 对创业教育进行重新定位与系统论证。

欧美国家对创业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起步较早, 国外创业学研究主要分为四个方向:经济、管理、社会、心理。目前, 我国高校传统的创业教育以创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创业实践的指导为主, 往往忽视对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的培养。创业心理素质贯穿于创业活动的全过程, 是决定创业活动成败的关键因素, 因此, 大学生创业教育应重视创业心理素质的基础性作用, 将创业心理素质的培养作为起点及关键环节。

二、大学生心理素质

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是指大学生在创业活动中表现出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点, 是创业者创业所必备的各种能力、品性、习惯等各方面的综合素质。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发布的《2013年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2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比2.0%, 比2011届高0.4个百分点。良好的创业心理素质是大学生创业成功事业交际与合作成功的重要因素, 大学生处于人生观价值观重要形成时期, 良好的创业心理素质有利于他们成功成才。

本研究认为, 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是心理素质的一部分, 是一种整体的心理状态, 应包含创业动机、创业认知、创业态度、创业意志、创业人格五个部分, 各部分之间相互关联, 相互作用, 影响、调节并推动创业行为。本研究提出的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概念, 是一个整合的模型, 模型具有方向性、动态性、交互性 (见图1) 。

三、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模型

1. 创业动机

创业动机是驱动个体创业的心理倾向或动力, 是个体创业行为发生的有效预测变量。Taormina等将创业动机分为成就驱动、社会网络关系、乐观、商业环境四个变量。目前流行的创业动机理论有“推动理论”、“拉动理论”、“解放理论”、“简单动机理论”、“复杂动机理论”, 都可以总结为创业个体的自我激励、成就需要与外界资源、条件的相互作用过程, 即基于个体-环境互动的视角。

2. 创业认知

从认知的角度理解创业过程, 即产生创业认知的概念。创业认知主要包含创业机会识别、创业风险决策等概念。创业机会识别是创业活动初期的关键步骤。创业者的警觉性、个人特质、先验知识、认知学习能力、创业动机类型、资源禀赋等要素被认为是影响创业机会识别的创业者因素。此外, 创业者具有的社会网络, 即社会关系资源, 会为创业者创造更多信息识别的机会。

3. 创业态度

创业者的态度影响对创业行为及结果的认识及解释。郑日昌运用创业态度量表选取美国、韩国、泰国、中国的被试作为研究对象, 发现美国创业者与非创业者的问卷得分具有显著差异, 而其他国家的被试差异不显著, 表明创业态度与创业者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有很强的相关性。研究发现, 中国应届大学毕业生创业比例不足2%, 而欧美的这个比率达到20%-30%, 这一结果也从某种角度说明中国文化对创者者、创业行为的态度比较保守、谨慎。

4. 创业意志

创业意志是指创业主体自觉地确定创业目的, 并根据创业目的支配、调节行动, 克服各种困难险阻, 以实现预定创业目的的心理过程。王飞等人借鉴心理资本视阈理论, 认为韧性是一种可开发的心理资本, 使个体在遇到困难和挫折后能够迅速复原和回弹的能力。邓丽芳等通过行为事件访谈进行大学生创业心理胜任力研究, 发现心理韧性能够显著区分创业绩效优秀者及普通者, 是大学生应具备的创业胜任力特征。

5. 创业人格

创业人格是指与创业活动相关的人格特质, 能将创业者同其他人群进行区分。姜红玲等采用因子分析方法, 得出高科技企业创业特质主要体现为创新性、自主性、稳健性和合作性。韩力争将创业人格分为“情绪性”、“责任性”、“外向性”、“开放性”、“相容性”5个因素。

四、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的培养体系

基于以上构建的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模型, 与之对应的培养体系应包括创业教育课程、创业训练活动以及创业孵化实践, 并以创业师资建设作为智力支持 (见图2) 。

1. 完善创业教育课程, 培养学生创业心理素质

培养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 以完善的创业教育课程为基础, 以培养创业人格为核心目标, 通过积累创业知识, 增强创业心理准备, 激发创业动机, 培养创业认知、态度、意志等心理素质。

完善的创业教育课程应包括与创业相关的特色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心理健康课程、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以及专业课程中的创业教育成份。学校可以结合人才培养特色, 编制相关教材, 通过必修课与选修课结合, 开设相关特色课程, 传授基础知识, 增强心理准备;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可以从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入手, 引导学生端正就业择业观念、理想价值观念, 认清就业现状, 激发创业动机;心理健康课程要结合学生实际心理素质, 有针对性地开展创业心理辅导, 包括“行为控制与调节”、“人际沟通”、“情绪管理”、“时间管理”等, ;生涯规划教育课程要按照教学内容分年级组织教学活动, 低年级以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就业创业思想教育为主, 高年级以创业观念教育、创业技巧指导为主, 增强创业认知;专业课程教育过程要注重结合创业教育成份, 利用课堂氛围和资源, 激发学生将专业理论知识转化为产业成果, 增强创业能力。

2. 丰富创业训练活动, 锻炼学生创业心理素质

锻炼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 需要将创业教育课程与丰富的创业训练活动相结合, 完善“第二课堂”创业教育, 以锻炼创业人格为核心目标, 通过创业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 总结创业训练中的心理问题和经验, 提高创业认知, 锻炼创业意志。

丰富的创业训练活动应该包括“训、练、赛、奖”四个方面, “训”即创业培训, “练”即实习实践, “赛”即创业比赛, “奖”即奖励机制。学校可邀请优秀校友、创业成功人士、专家学者等, 采用创业经验交流会、座谈会、先进事迹报告会等形式, 积极开展创业培训, 树立创业先进典型, 充分发挥榜样作用, 激发创业动机。加强与企业、产业园区、地方政府合作, 共建创新创业培训与实习基地, 通过实习实践, 调节创业压力情绪, 提高创业认知。重点培养学生创业社团, 开展“学校创业节”、创业沙龙、创业论坛等活动, 组织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及各类创新创业大赛, 以赛代练, 锻炼创业意志。设立专项奖学金, 做好创新创业奖学金、单项奖学金等各类奖学金的推优工作, 对创业过程中做出成绩的学生给予奖励, 保持创业动机。

3. 强化创业孵化实践, 提升学生创业心理素质

提升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 需要在创业模拟训练的基础上, 继续强化创业孵化实践, 以完善创业人格为核心目标, 通过创业孵化过程的实战参与, 发现并解决创业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 亲身体会创业的艰辛和收获, 完善创业认知, 巩固创业意志。

学校可以设立专项经费, 建设校内创业示范基地, 相关职能部门共同为学生项目提供知识教育、企业运营、项目成果转化等指导, 从理论到实践, 逐步提升学生创业心理素质, 引导学生成功创业。同时, 可以开展“校友项目扶持计划”, 通过设立创业扶持基金, 邀请优秀创业校友扶持学生创业项目预孵化, 奖励优秀创业项目, 打造具有示范效应的学生创业团队和精品项目, 完善创业认知。

4. 加强创业师资建设, 提供创业教育智力支持

学校应高度重视加强创业师资队伍建设, 鼓励相关教师加强就业创业教育的科学研究, 提高科研水平。学校可选派优秀教师参加“职业指导师”、“创业指导师”等创业专项培训项目。聘请优秀校友、创业成功人士、专家学者等作为兼职教师开展讲座培训, 建设一支包括学校领导、专业教师、骨干辅导员、优秀企业家、校外专家等在内的专兼职就业创业导师队伍, 为学生提供分阶段、个性化的创业教育培训与指导服务, 使学生逐步形成完善的创业人格和优秀的创业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车丽萍, 李守成.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的培养路径探索[J].思想教育研究, 2011, (12) :93-96.

[2]段锦云, 王朋, 朱月龙.创业动机研究:概念结构、影响因素和理论模型[J].心理科学进展, 2012, (5) :698-704.

[3]Taormina, R.J., Kin-Mei Lao, S.Measuring Chinese entrepreneu-rial motivation:Personality and environmental influenc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trepreneurial Behaviour&Research, 2007, (13) :200-221.

[4]陈海涛, 蔡莉, 杨如冰.创业机会识别影响因素作用机理模型的构建[J].中国青年科技, 2007, (1) :4-10.

[5]郑日昌, D·V·Stimpson.创业者态度倾向的跨文化研究[J].心理科学通讯, 1990, (6) :23-25.

研究生心理培养与教育 第2篇

一、心理游戏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中的应用是教师的有效尝试

心理游戏是心理教育活动课的重要形式之一,它应用积极心理学、精神分析、行为主义、团体动力学等理论。心理游戏因其形式新颖、操作独特、参与面广、感悟深刻等特色,深受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青睐及学生的欢迎,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一些网络及书籍资源中简单介绍心理游戏的方法较常见,而结合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成体系地介绍具体的心理游戏内容、方法、操作的课程教材却寥寥无几。

如何根据教材内容,将关注的主题与恰当的游戏情景相结合,组成有意义的“产品”?如何根据新课程理念开发适合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课堂教学资源?基于以上种种思考,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中开展心理游戏的想法油然而生,这项研究有利于新形势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同时能够为区域内学校提供可以借鉴的、相应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措施。

教育部在重新修订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在小学可以以游戏和活动为主,营造乐学、合群的良好氛围;初中以活动和体验为主,在做好心理品质教育的同时,突出品格修养的教育;高中以体验和调适为主,并提倡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服务的紧密配合。”这为广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指明了方向。

二、心理游戏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中的应用要关注游戏体验性

人的感受和体验取决于人的心理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应遵循这一规律,引入活动教学法,并将其作为基本的教学模式,以个体经验为载体,通过精心设计的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体验和感悟。心理游戏作为一种喜闻乐见的形式能吸引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其中。在心理游戲中学生不矫揉造作,能非常自然而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游戏不是目的,学生在游戏中获得的体验和感悟才是最重要的。有的时候学生只是有了体验,但还没有达到认知层面的突破,这时,全班性的讨论就很有必要了。如,高中《生涯指导——价值观》设计的游戏情景是:游戏体验,全班一起参与游戏——“价值拍卖会”,用“虚拟货币”竞拍“事业”“亲情”“健康”等。讨论分享“你们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了吗?这么多项价值中,哪些价值是相对重要的,哪些价值是相对不重要的,为什么?”学生跟随教师的指导进入游戏体验。

三、心理游戏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中的应用要有心理学理论支撑

在西方心理学领域里,许多心理学派都十分重视游戏治疗理论。他们认为,游戏是一种保护性的发展机制,游戏是满足儿童“因自身水平的限制尚不能实现的”而导致本我和超我之间冲突的途径。此外,游戏还可使儿童将现实生活中的紧张、压抑,通过游戏这条安全的途径进行宣泄以减少焦虑,起到维护心理健康的作用。心理游戏还具有开发、培育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维护心理健康、促进儿童发展的作用。心理游戏这种开发和培养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功效正好与当下盛行的积极心理学思潮吻合。

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创建心理游戏开展的新模式,让学生获得体验式学习的快乐,逐步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针对学生心理状况设计相应的心理游戏,同时借鉴网络书籍资源中的心理游戏设计,是心理游戏在应用过程中的不断提炼、细化。例如,在小学四年级心理健康教材“情绪万花筒”中,设计的热身心理游戏为:“听音乐,传娃娃”,游戏规则是:听到音乐开始传递娃娃,横排传递,当音乐停止时,拿布娃娃的学生回答有关情绪的三个问题。这个心理游戏非常受学生欢迎,学生获得体验式学习的快乐,心理游戏直接呼应主题。

研究生心理培养与教育 第3篇

[关键词]应用心理 专业硕士 国家职业资格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2)08-0044-04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职业结构也随之发生着变化,职业种类日渐增多和细化,国家对人才的需求已从单科走向复合,从单一走向多样,对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发迫切。为了满足社会发展和我国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需要,国家把专业学位硕士发展提到重要日程。

从我国研究生发展教育的现状来看,我国的本硕博比例为36∶4.2∶1,发展还不是很均衡,专业学位硕士是一种有效的补充。为了完善学位教育制度,我国从1991年开始设立专业学位。专业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授予学位的标准要反映该专业领域的特点和对高层次人才在专门技术工作能力和学术能力上的要求。专业学位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学术性与职业性紧密结合,获得专业学位的人,主要从事具有明显的职业背景的工作,如工程师、医师、教师、律师、会计师等。专业学位与学术性学位在培养目标上各自有明确的定位,因此,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授予学位的标准和要求等方面均有所不同。

应用心理硕士专业学位的英文名称为“Master of Applied Psychology”,英文缩写为MAP,是国家2011年新开设的专业硕士。该学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掌握良好心理学基础知识,具有将心理学理论和技术应用于某一相关领域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适应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医疗、国防、体育等某一特定职业领域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心理学专门人才。由于人们在工作及生活方面的需要,多种主题的相关研究领域形成应用心理学学科。随着经济、科技、社会和文化迅速发展,应用心理学在工业、工程、组织管理、人力资源、市场消费、社会生活、医疗保健、体育运动以及军事、司法、环境等各个领域应用广泛。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内心理学研究生毕业后,除继续深造以外,就业流向为政府机关、学校、医院和诊所、监狱、企业人力资源部、公安司法机关、心理咨询中心、婚姻介绍所、人才市场事业规划服务中心等,就业面比较广。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是表明劳动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证明。目前我国在企事业单位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准入制度,学历教育与国家职业资格两者的有效结合,将极大促进学校专业硕士培养质量,提高专业硕士培养的水平,为应用心理专业学生的发展提供了舞台。

不过,由于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危机阴影还没有消退,以及国内劳动力市场的供大于求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加剧了大学生的就业困难。特别是高校传统的人才培养方式与市场脱节,造成了社会上缺乏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而学科型、科研型人才相对过剩的局面。所以现在无论从社会的需要角度看还是从大学生自身的择业观看,都要进行一场彻底的改革和转变。

本研究通过对2011年入学的天津师范大学和南开大学应用心理专业硕士调查,探讨应用心理专业与国家职业资格结合的工作途径,提高学生在社会上的竞争力,丰富国家对专业硕士培养理论和实践经验,以期推动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的模式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模式转变。

二、 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天津师范大学与南开大学两所高校2011年第一批入学攻读应用心理专业硕士学位的学生。其中南开大学16人,天津师范大学22人;咨询方向20人、人力资源方向10人,男生8人,女生30人。

(二)研究工具

根据目前的应用心理专业硕士培养特点,采用本小组成员自编的问卷《应用心理学专业学位专业学生调查》。调查表共21个选择题,其中单选18题,多选2题。所有数据均采用百分比分析。在问卷调查的设计中,充分考虑了学校、专业和年龄的分布,大体上能反映当前大学生尤其大专生就业问题的总体状况。

数据分析用spss16,做频数分析。

(三)研究方法

由本小组发放给学生,让学生当堂填写并收回。问卷采用不完全记名方式,但要注明专业、年级和性别,要求学生客观、认真、真实填写。

三、各项调查结果分析

1.年龄分析:

经分析,被调查学生20岁的有34人,30岁以上的只有4个。说明报考的学生基本以应届生为主。

2.分析入学学生学习本专业的动机

有18.4%的学生认为本专业对就业帮且很大,65.8%的学生认为本专业对就业有些帮助,15.8%的学生认为对就业帮助不大或没有什么帮助。

在对本专业就业前景期待方面:84.2%的学生充满希望,15.8%不充满期待。

在对与本专业相关的行业发展了解情况方面:

有84.2%以上的学生对相关行业发展予以了关注。

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方面:

有42.1%的学生有比较清晰的职业规划选择,另有57.9%的学生正在考虑。

3.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调查

有60.5%的学生考过国家职业资格证书,10.5%的学生考虑过,但最终没考,21.1%的学生正在考虑。

根据应用心理专业硕士学位相关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人力资源师和心理咨询师最受欢迎,其中人力资源师共4人过关,12人获得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

考国家职业资格的态度问题的调查:

在研究生课程设立国家职业资格考试的相关课程的态度:

在攻读学位的同时,参加国家职业资格考试是是否增加负担的调查:

4.学生就业去向的调查:

就读学生全部选择了留在城市,没有一个人选择到农村去。其中64.2%的学生选择留在天津。而去西部、中部地区工作的学生只有10.5%。

5.关于对就业的影响因素的调查:

6.学生对未来工作的预期收入调查:

接近80%的学生倾向于3000元以上的工作薪酬。说明学生都想得到更多的工资,过上更好的生活。

7.在选择自己就业过程中,最具竞争力的调查方面:

8.学生对双导师制的认可程度调查:

四、对策

本次问卷设计比较简单,尽管是第一次招收应用心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人数也不是太多,但通过对两所学校学生学习倾向性分析,基本体现了学生们对这个新增专业硕士未来的期望和态度,尤其在问卷中反映出专业硕士培养与国家职业资格相结合工作中一些问题,对应用心理学生学习与实践、与国家职业资格的培训应用、心理学科的培养人才途径的增强及用人单位人才的选择都有一定指导意义。

首先,要进一步加强应用心理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

据调查,我国专业性导师还比较缺乏,由于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高校培养人才机制方面大都注重学科建设和发展,缺乏应用性专业具体指导和方案,属于在摸索中前进。很多高校从事心理咨询的老师由于科研能力不强,很难评上正高级职称,前景渺茫,工作积极性不高。因此要建立和完善一套专业性导师的评聘、培训、使用、评价和激励制度,使承担专业硕士指导任务的教师可以在本专业领域内提高指导水平,特别是更加专业化的指导水平,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市场需要的合格人才。

专业学位导师要根据应用类教育的特点,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经常深入到实践中,努力提高指导研究生的水平。同时,培养单位应加强教师对专业学位教育的认识,通过组织教育、邀请社会各行各业实践部门的领导前来开设讲座,鼓励教师进入各行各业实践部门进行兼职等各种途径,转变教师的片面认识、加强教师的实践经验,从而提高专业学位教育的教学质量。

其次,在与国家职业资格相结合的程中建立“双导师制”。

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起着关键作用,导师指导的目的在于开拓思路、挖掘潜能和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学术性学位与专业学位生源对象和培养目标的不同,规定了两类教育在导师队伍的组建和导师指导方式上的差别,总体而言,形成学科导师组和校内外双导师指导的区别。由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基本上采取边工作边学习的方式,研究生除了在校集中授课外,大部分时间用于工作实践,因此,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与实践实行“双导师制”有利于研究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和论文质量的提高。所谓校内外双导师制,是指有深厚理论基础、较丰富指导经验的校方导师,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较强基础理论和一定指导能力的各职业部门的导师共同指导、培养研究生。校方导师一般有较强的科研功底,有多年指导研究生的实践经验,但他们对各职业部门的具体实际问题、特殊背景等并非十分熟悉,所以他们以学术指导为主;而各职业部门导师对本单位的现实与发展、本部门的技术问题有清楚的了解与认识,因此,他们以指导实践工作为主。在研究生论文选题和论文撰写过程中,实行双导师制可以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取长补短,既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利于论文研究的进行,也能确保论文的水平和质量。同时,这对研究生专业技能的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最后,依托学科优势,加强应用心理专业硕士的实操技能培养。

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首次明确提出,我国要实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两种证书并重的制度。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再次重申要在全社会实行学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据调查结果分析,应用心理专业硕士中,心理咨询和人力资源两大热门方向的学生属社会急需的人才。以人力资源专业为例,人力资源管理师是一些新型企业和大型企业集团里负责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福利和劳动关系管理等工作的人员,简称HR。它正在取代传统的劳动管理,一直呈上升势头,是少数几个行情持续看涨的职业之一。目前我国大约有300万至500万的人力资源管理从业人员,但真正的人力资源专业人员大多是从传统的人事工作转入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所以与国际接轨的“人力资源管理师”资格考试一直是报考热门。一些行业和大型企业集团也明确提出,人力资源从业人员除有必要的学历证明外,都要在3至5年内持国家职业资格证上岗。据统计,该岗位全国需求至少50万,薪酬基本为4000~15000元。企业中人才测评、职业评估、员工心理素质培训以及对承受心理高压群体的释压训练等,都需要专业的学过心理学的人才来完成。心理咨询方向的学生拿到国家职业资格心理咨询师后,就业范围更为广泛,除能胜任国家公务人员、教师等职位外,还可以创建心理咨询服务、心理培训机构、社会调查专门机构等,还能开办心理诊所、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心理教育培训中心等自主创业项目。在上海、北京、珠江三角洲等发达地区,相对于内陆地区,观念比较新,创业环境更好一些,市场需求更大一些。对接受过专业咨询技术培训的应用心理专业的研究生来说,从事这些专业的咨询服务具有较大的就业竞争力。

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科在基础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等研究领域中全国影响较大,而南开大学的社会心理学在全国居于主导地位,两个学校的学科共同特点是基础与应用相结合,学科优势明显,是实现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基础。特别是天津师范大学是全国第一批专业硕士学位的试点单位,心理学科又是国家级重点学科、心理学博士一级授予单位、全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培训中心,而且还是国家人事和劳动保障部第一批心理咨询师培训中心,有着丰富的专业积淀和实践经验。因此要在发挥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加强与国家职业资格考试中与专业对口的实操能力的培养,包括课题研究、课程、基地建设等,夯实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宽口径”,再通过指导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使其研究力实现提高,从而形成研究生实践能力全方位素质培养。

针对天津师范大学和南开大学第一届应用心理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与国家职业资格调查研究分析说明,应用心理专业学生出路还是很广的。国家职业资格教育在研究生学历教育培养过程中,具有较强的互补作用,在培养过程中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在专业实践环节上,加强实践基础建设,积极探索一条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还是很有必要的。

[ 参 考 文 献 ]

[1] 杨晶晶.打造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硕士专业学位教育[J].法制与社会,2010,(5).

[2] 高桂娟.打造与职业准入相衔接的专业学位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08,(8).

[3] 王根顺,曹瑞红.关于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思考[J].江苏高教,2010,(3).

[4] 周远清.积极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更多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5).

[5] 王喜娟.加拿大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及其特色[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4).

[6] 和震等.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体系中增设职业技术教育专业的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2).

[7] 李娜.科学教育与职业教育双重视野下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J].科教文汇,2010,(1).

[8] 何万宁.试析专业学位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对接[J].高教探索,2002,(4).

[9] 翟亚军,王战军.我国专业学位教育主要问题辨识[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5).

[10] 陈勃生.专业学位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属性[J].中国高等教育,2003,(10).

研究生心理培养与教育 第4篇

促进师资队伍的之间密切交流与合作作用、贯彻“以生为本”、改变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创新出适合学生的教育方式和方法, 是发挥二者协同作用的实践路径[2]。

一、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因素的差别分析

1.高职生思政教育与心理因素的区别。思想政治属于社会意识形态, 心理因素则属于心理学科范畴, 两者的理论基础不同, 所以需要以心理学理论为指导, 采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运用价值中立。两者解决问题的方向不同, 具有不同的侧重点和目的:心理教育为的是解决心理问题, 塑造完善人格;而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在塑造个人道德品行, 并且还具有不同的侧重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思想政治的两个基本原理, 运用其原理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政治和价值观的方面的教育, 使学生分辨是非, 判别真善美, 拥有高尚的思想境界,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3]。心理健康教育只要是人际关系、适应生活环境、学习、职业选择等方面, 解决学生心理发展中所遇见的困难, 为学生打造健康心理[4]。

2.高职生思政教育与心理因素的一致性。思想政治教育包括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法纪教育等;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心理教育, 是用来引导大学生树立争取的价值观。心理健康教育与其根本任务和工作目标是一样的;为了改变大学生的反应特点、认知方式, 进一步预防心理疾病, 优化心理素质, 可以通过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等方式去引导。虽然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教育的针对方向不同, 角度和方法也不容, 但是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为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提供有利的心理条件和高效的新方法, 将大学生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是高校思想教育所设立的目标和内容的有效扩充。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是对于大学生本身改正心理差异、保护心理平衡、消除心理矛盾、告别心理疾病、维护心理健康等方面的针对性和实施性。为了帮助学生解决思想认识问题, 心理健康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配合, 不同的问题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结局。但是两者是无法替代的, 心理健康教育所具备的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所没有的, 反之, 思想政治教育所具备的功能也是心理健康教育所没有的。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方向性, 道德教育具有规范性, 法纪教育具有强制性, 它十分密切地影响学生思想品德发展。所以尽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之间拥有强大的联系, 但是联系具有特殊性。

要达到部分之和大于整体, 不仅要保证部分之间的合理结构, 更要促进其合作, 这才是协同学理论的根本。我国许多高校认为思想政治工作等同于心理健康教育, 并造成了当代大学生心理及思想上的不完善, 证明了两者协同的必要性。

二、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因素的协同培养的意义研究

1.为了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 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协同作用是必须的。在如今的高校中, 老师和学生逐渐处于平等地位, 老师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的想法, 加强了与学生的交流, 获取学生的信任, 来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环境去把握学生的心理、思想动态, 在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协同作用的同时, 通过讲座和实践活动, 告别传统的课堂教育方式, 采取新型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与途径吸取心理健康教育的优点, 把学生放在较高位置, 注重倾听、交流, 关注学生的内心。

为了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提高实效性和针对性, 着重点在于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协同作用。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于枯燥, 让大学生难以接受, 其主要问题在于过度重视集体, 而忽视本身的现实需求, 导致大学生对其产生抗拒心理。比如如何成长如何成熟应对, 在处理人际关系和挫折如何以正确的态度享受生活等方面。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怎么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侧重点。二者协同作用, 满足学生的心理建设需要, 让学生对该课程重新燃起兴趣, 丰富教育内容, 使教育深入人心, 提高教育质量、时效性和针对性。

2.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作用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由于这些思想教育课程是必修的, 这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最大的优势之一, 是在相关课程提供广阔的课程教育平台上与学生密切接触, 正是在这个平台中学生可以学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 来弥补其缺失和不足。让专门从事公共课教学的专职老师, 还包括全校的政工干部、班主任、辅导员以及学工系统的工作人员参与思想政治教育, 其强大的师资力量有利于其教育的开展。

3.贯彻国家科教兴国战略, 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作用的意义之一。现代学生过多关注在学习成绩上, 然而忽略了心理的健康和心灵的需求, 为了大学生更好地发展, 并且提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必须发挥心理和心灵的协同作用。作为一个全面发展的大学生, 必须具备心理健康和思想上的积极向上。所以为了培养优秀的大学生, 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成为祖国未来的栋梁, 进而实现祖国的繁荣富强, 必须发挥好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的协同作用。

面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不足, 必须发挥其协同作用, 有效帮助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的提升, 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贯彻科教兴国的政策, 为新一代全面发展的大学生的成长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

摘要:当今社会, 由于高职生所接受的教育与未来发展道路与普通高校学生不同, 社会对其看法也是不同的, 这让高职院校的学生面对着社会各界和自身的压力, 并且他们本身还承受着各种文化、思想的冲击。面对这种情况, 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因素协同起来的同时, 为高职生的教育建立起良好的教育机制, 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因素,协同性

参考文献

[1]杨敏生, 许国彬.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策略初探[J].思想教育研究, 2010, (01) .

[2]杨芷英.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7, (11) .

[3]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32.

研究生心理状态调查与教育对策 第5篇

研究生心理状态调查与教育对策

对研究生的自我意识、学习适应、人际交往、求职择业等方面进行调查与分析后,发现研究生的心理与行为总体上呈积极态势,但也存在着一些心理困惑,若不及时教育与引导,将会影响研究生的健康成长.为此,高校应根据研究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依据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导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与指导研究生学习有机结合、自我认知与自我体验的方法与辅导有机结合、以及自助与他助有机结合等原则对他们进行有效的教育.同时,要加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研究,将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并建立研究生心理健康发展档案,以构建研究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与教育模式.

作 者:宁维卫 刘娣 卜蕊 NING Wei-wei LIU Di BU Rui 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四川,成都,610031刊 名: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年,卷(期):8(3)分类号:B841关键词:研究生 心理状态 教育原则 教育途径 教育对策

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与研究 第6篇

关键词:积极心理品质;小学生;心理健康;团队活动

国足教练米卢曾说过一句话:“态度决定一切。”他的意思是告诉人们——凡事态度积极,就已经向成功迈进了决定性的一步。这句话启发了身为教师的我,那就是所有教师应该努力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教师应该在学生心里种下积极向上的人生信念,向学生传播勤奋拼搏的学习力量。

一、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类型

那么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有哪些呢?根据官方调研,主要有二十四种:(1)创造力;(2)好奇心;(3)开放的思想;(4)热爱学习;(5)有视野(洞察力);(6)真诚;(7)勇敢;(8)坚持;(9)热情;(10)友善;(11)爱;(12)社会智能(社交智力);(13)公平;(14)领导力;(15)团队精神;(16)宽容;(17)谦虚;(18)谨慎(审慎);(19)自律;(20)审美(欣赏美和完美);(21)感恩;(22)希望;(23)幽默;(24)信仰。早在2002年,教育部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曾提出过教育目标:提高学生的心理品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的健全发展。可见培养这二十四种积极的心理品质正是符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需求,对改善广大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提高学生整体素质起着推动作用。

二、培养学生积极心理的方法

我校积极申报了国家在“十三五”国家重点科研项目的课题研究,在研究中,摸索出了一些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方法与大家探讨。

1.首先学校应注重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把培养积极心理作为教育教学的一项内容。从学生走入校园第一步开始点燃学生积极面对一切的火花。从校园环境布置、校风校训、走廊标语、班级板报等方面,创造适于积极心理品质产生的环境。从教学过程中体现对积极心理品质的赞扬的宣传。从老师自身折射出积极心理的光芒,引发学生积极的心理状态。

2.注重家长培训。学校开通微信公众平台,通过平台以及家长会,定期宣传家长在子女培养中的模范渲染力量,让家长懂得自身是孩子最好的学习榜样。向家长列举优秀事,例如,曾子杀猪、孟母三迁等。告诉家长要时刻带着积极乐观的态度去学习、生活和工作。班主任老师也可以开辟QQ群、微信群等与家长沟通的途径,定期发布教育信息。通过以上方式进行宣传,启发广大家长发扬自身强大的教育力量,承担起孩子第一任老师的光荣职责。

3.学校在德育(团队)工作计划中,把此项内容列为其中重要的一项。围绕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开展形式多样种类众多的德育(团队)活动。

(1)开展《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接龙背诵比赛。这项活动能够让学生在玩中乐中知道,作为小学生必须达到所有要求。让学生热情积极地遵守纪律,保障自身行为规范。

(2)利用传统节日的契机,开展各种班队会活动。主要做法有:

在“3月5日学雷锋纪念日”开展“雷锋精神永不磨灭”班会。比一比班级谁做的好事最多。这样来培养学生真诚、热情、友善、爱和社会智能也就是社交智力。

在“3.8”丽人节,开展为家中丽人做一件好事的评比活动,学校把同学们拍摄的照片发送到学校的微信公众号中予以肯定。这样利于培养学生感恩的心理品质。

在“清明节”开展“革命英烈讲故事比赛”活动,让学生了解革命英烈乐观、勇敢的大无畏精神。并且组织学生参加全国“网上祭英烈”寄语活动。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用优异的学习成绩来回报英烈们的抛头颅洒热血,振兴祖国不辜负英烈们的期望,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对祖国信仰般的热爱。

在“端午节”举行赛龙舟活动,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启发。

在“六一”儿童节开展文艺表演活动,让学生在其中享受审美教育的美妙和集体生活的美好。这能够培养多种积极心理品质,尤其是团队合作精神、谦虚、谨慎、自律、审美和希望的积极心理品质。

在“八月十五团圆节”开展感恩演讲活动,让学生说一说自身为家人、为集体做过哪些贡献。谈一谈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优秀事例与故事等。让学生懂得家人的养育之恩,懂得感恩和回报。

在“十月一日国庆节”举行向国旗敬礼的活动。懂得振兴祖国是孩子们的历史职责,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正月十五元宵节”举行趣味对对子、猜灯谜的活动,点燃学生对文化知识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审美、幽默的心理品质。

(3)建立利于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完善评价机制。在教师考评细则中,将教师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效果加入到考评条件中来,强化教师教育的意识。

“没有崇高信仰的人就如同一潭死水,永远荡不起壮阔的波澜。”可见,一个人拥有积极的心理品质,决定了人生的质量。让我们立刻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心理品质吧。

参考文献:

[1]周凡棋,黄诚.态度决定高度[M].航空工业出版社,2006.

研究生心理培养与教育 第7篇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的维护。在上世纪90年代, 已见有高校开设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自2001年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的颁布后, 全国大部分的高校陆续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笔者随机调查十个省市的20所高校, 尽管形式不一, 但都开设了相关的课程。以怀化学院为例, 2004年开始开设公共任选课《心理健康教育》, 到2006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公共必选课确定下来, 每一名学生入学之后都必须要选修此课程。目前, 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 包括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咨询、心理健康讲座、与心理健康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等, 在其中, 课程教学已成为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课程教学比起心理咨询的受众面要广得多, 效率更高, 它比讲座更稳定、更系统等。比起相对其他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 课程教学有着自身的优势, 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实践的困境

虽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是笔者通过对教学经验进行总结, 与其他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师进行交流, 对学习该课程的学生进行访谈, 以及结合与此课程相关的教学研究进行分析, 发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 以解决心理问题为导向的教学理念, 造成课程教学目标的偏离。

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一般划分为三级:一级目标是以预防教育为主, 面向全体学生, 注重潜能的开发和心理素质的培养;二级目标是以解决心理问题为主, 针对普遍的心理问题进行辅导和咨询, 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三级目标是以治疗心理疾病为主, 针对有心理障碍和疾病的个体进行心理诊断和治疗[1]。由于受到心理学传统的消极心理学研究取向的影响, 加上大众观念的作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忽视最重要的一级教学目标的教学, 即面向全体学生, 注重心理潜能的开发和心理素质的培养, 转变为以关注学生问题行为为主, 注重对问题行为的预防和改正的教学。

2. 以传统的讲授法为主的教学方式, 无法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高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一般采用大班制教学, 学生人数比较多, 因此教师大多采用“理论讲解——案例分析——教师提问——学生讨论”的方式进行, 教学过程中过于关注理论论证, 忽视学生的参与和体验。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脱离, 往往造成学生对教师所讲的不感兴趣, 必然影响到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3. 教学内容脱离实际, 无法引起学生共鸣。

心理健康教育的性质决定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区别, 课程的目标不是培养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它更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体验, 这就要求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 才能让学生产生真实深入地体验。但是在教学实践中, 由于缺乏直接经验, 教师常常采用的教学案例大多来自其参考书中他高校的例子, 比如选用来自“清华”“北大”等这些学校的学生案例, 这些脱离学生实际的案例很难引起学生共鸣。

4. 外界客观条件的限制, 影响教学质量。

虽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大部分高校已经普及, 但是由于一些外界客观的条件限制, 使得课程的教学质量受到影响。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将政策向重点学科、专业学科倾斜, 以至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成为可有可无的课程。在调查的20所高校中, 有17所高校是以公共选修课形式开设的, 只有1所为公共必修课, 还有两所为讲座, 没有开设正式的课程。选修课的形式让学生对此课程大多抱着不重视态度, 当成“副科”来对待, 学生不听课、缺课的现象常常发生。而且在所有开设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高校中, 往往采用大班上课, 每个班学生人数过多, 不利于针对学生开展个性化的教学, 也会影响到教学质量。此外, 教学器具、辅助资料缺乏, 师资队伍不稳定, 许多高校的心理健康课程教师都是兼职任课, 或者跨专业任课, 没有形成稳定的教学团队, 很少开展教研活动, 缺乏专业的培训和学习的机会, 这些也会影响到教学质量。

三、建立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为核心的教学模式

针对上述问题,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从消极、被动、补救向积极、主动、预防和发展的方向转型;从面向个别学生和学生的问题向面向全体学生和全面开发心理潜能、提高心理素质方向转型;从专职教师的专门服务向全员参与的全过程、全方位服务方向转型[2]。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必须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方法上做出改变来适应这种新的要求。

1. 落实以培养积极心理品质为核心的教学目标。

整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三个层次的目标, 协调心理发展与预防、干预目标之间的关系, 拓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内容。培养积极心理品质为主的教学目标不忽视消极情绪和消极问题, 但它更注重关注学生已有的积极心理, 发掘学生自身的优势;主张调动学生的积极体验, 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不单纯强调知识的获取, 而是强调应对方式的转变, 借助于兴趣、快乐与挑战等积极体验使学生获得成长的动力。这种积极心理学取向的教育方式认为“喜悦、快乐、福乐、和平、爱、希望、负责任、宁静、谦逊、仁慈、宽容、友谊、同情心、慷慨、真理、忠贞和幸福等积极因素是人所固有的力量, 当其得到培育和增长, 消极方面的力量就能被消除或抑制”[3]。

2.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模式。

根据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构成, 通过积极心理品质介绍——典型案例分析——课堂心理活动或体验——活动或体验后的交流和讨论的课堂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内容应该着重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 真正站在他们的立场想问题。丰富有趣的教学内容有利于调动大学生主动参与, 灵活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案例和课堂活动应注重联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 达到积极的心理案例和活动“从学生中来, 到学生中去”的效果。这就需要教师深入学生中, 通过心理咨询、和学生进行交流等方式, 收集来自本校大学生中关的典型案例用于教学。经过笔者教学实践, 教学的效果确有明显提升。

3. 将课程与校园文化活动衔接。

一方面, 根据培养积极心理品质的要求, 统筹安排已有的校园心理健康文化活动, 对学生提出参与的要求和指导, 让课程教学延伸到课堂之外, 同时让校园心理健康文化活动在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上更有针对性。另一方面, 让校园文化活动进课堂。设计能提升心理品质的课堂活动和体验, 确保能让所有学生参与活动。

参考文献

[1]孟万金.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研究, 2008, (5) .

[2]王博, 吴飞.积极心理取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设计研究[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 2011, (1) .

优秀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培养与研究 第8篇

个性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但稳定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尤其在中小学阶段要从心理过程的知、情、意三个方面入手, 进行长期的、细致的培养。首先, “知”是使运动员对本专项的动作技术及要领等有正确的认识和科学理解, 这是融入日常训练中得以体现。就我校开设的特色项目武术散打而言, 就是让队员懂得简单的散打基本技术:拳法、腿法、快摔法和步法, 明确一些简单的基本技术组合。其次, “情”指情感。武术散打运动员的情感有时积极, 有时消极, 身心经常处于高度紧张或突然解除紧张的状态, 因此, 在业余训练或比赛中, 教练员应根据训练情况和运动员的个性特点, 改变单一的训练模式, 利用游戏类来调动他们积极的情感, 抑制他们消极的情感。如散打技术、田径体能及球类等方式的相间训练以积极休息, 激发新的兴奋点。

在业余训练过程中, 运动员的情绪变化直接影响到训练质量。良好的情绪状态是训练成功的关键, 它有助于运动员更好地发挥技术水平, 达到相对平稳的训练状态。因此, 以武术散打为例, 实战是提高运动员竞技水平最有效的途径, 有意识的安排有差别的对抗训练, 可以让胜者增强自信, 让失败者克服困难, 磨练其意志。教练员在训练中必须加强运动员的心理调整, 培养运动员良好的心理品质, 控制运动员在训练中的情绪变化, 激发运动员的训练兴趣, 使运动训练变被动为主动, 提高训练质量。“意”指意志。意志是人们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其行动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是通过自觉行动来表现的, 是与克服行动中的困难相联系的。人的意志行为, 常常伴随着情感。中小学阶段的运动员意志相对薄弱, 教练员要尤其重视培养运动员坚强的意志, 调动运动员的积极性。因此教练员要用情感作动力, 树立运动员正确的人生观, 鼓舞运动员的自信心, 同时注重运动员自我意志的培养。我国著名乒乓球运动员邓亚萍说得好:“平时训练练的是战术, 比赛比的是心理。”在双方技战术水平相接近的情况下, 比赛的胜负往往取决于心理。因此, 健康的心理素质是一个人成才和成功的必要条件。

1 优秀运动员的心理素质的培养

1.1 狠抓运动员气质的培养

一个优秀的武术散打运动员必须具有顽强的意志品质, 胜不骄、败不馁、服从裁判, 尊重对手的体育精神等。这就是运动员的气质, 它是运动员的精神支柱、是运动员能否成功的基石, 也是教练员组建一支技术过硬、战之能胜的优秀运动队的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1.2 自信心的培养

自信心是发挥运动员能力的重要条件之一, 没有信心会导致运动员心理过程混乱, 影响技术能力的发挥, 甚至导致失败, 不到最后一秒, 就不能轻言放弃, 历史有无数次最后时刻上演惊天大逆转的场面。所以要经常通过实例鼓励队员, 树立队员的信心, 培养队员永不放弃, 顽强拼搏的优秀品质。

1.3 模拟训练

模拟训练是将训练的安排, 尽可能与面临的比赛条件相似的一种实战心理训练的方法。在实战训练阶段, 教练员可根据本队的实际尽可能多安排模拟训练。如在训练比赛中, 教练员故意制造一些错判, 误判或反判, 使运动员产生急躁、埋怨等情绪, 思想不集中影响技战术水平的发挥。赛后教练员应及时总结, 让他们吸取经验教训, 逐渐培养他们成熟的比赛心理。同时培养青少年运动员抗干扰的毅力和适应各种比赛环境的稳定心理。并逐步提高运动员的自制能力, 在不同的比赛条件下, 发挥正 (超) 常水准, 提高整体战斗力, 从而赢得比赛。

2 优秀运动员心理素质训练采用的方法

2.1 意念及诱导法

把心理训练融入在身体和技、战术训练中。为了使受测者在身体、技战术练习时能达到一个相当的高度, 以符合比赛的需要, 在实验中采取以下方法:其一, 放松技能训练。利用语言暗示、意念和想像引导, 有意识、系统地训练肌肉动作逐步达到松弛、配合均匀的呼吸, 从而使身体、情绪、心理处于平静状态。其二, 表象技能训练。这种方法是使运动员想象他通常感到放松与舒适的环境, 让其在头脑中将自身置于这个环境之中, 使身心得到放松。通过反复多次的练习强化建立起对技能的正确概念, 顺利实现量与质的转化。其三, 注意技能训练。在教学与训练中适时发出控制信息, 吸引学生注意;设置嘈杂环境养成排干扰、专心致志学习的习惯;利用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的转换进行训练。

2.2 赛前分析法

指导学生在赛前养成做好充分的赛前心理计划和对策库:心理计划是指比赛前和比赛期间使参赛者充分做好心理准备的计划, 它包括赛前的比赛形势分析, 准备活动时间、强度、内容等。对策库则是指对可能出现的每个问题要采取的方法, 包括怎样做, 如果这样做无效怎么办等, 比赛中自己如何防守、怎样进攻、针对对手设计战术, 如果条件允许, 最好通过热身、交谈等了解对方的特长, 尽量把所有情况分析到位, 做到知已知彼。

2.3 情绪自我调控法

队员在赛前和比赛期间出现情绪波动时常用的调节方法。其一, 运用呼吸调节法。有意识地进行舒缓的腹式呼吸, 使心理得到安静。其二, 自我语言暗示。当场上出现情绪不稳定时, 可运用语言暗示如“放松”“现在情况很正常”“和赛前预计的相同”等使心理得到放松以稳定情绪。其三, 教师行为暗示。在队员发生慌乱时, 教师的言谈举止应格外沉着, 教师应表现得有信心, 有激情, 用自己镇定的情绪感染队员, 使不良情绪得到有效的控制。

3 克服心理障碍的自我调控

3.1 过度紧张

产生紧张的原因一般有三种:惧怕对手, 想赢怕输和比赛经验少。惧怕对手的克服方法是认真分析对手和自己, 力图找到战胜对手的途径, 树立比赛的自信心, 激发斗志, 保持平衡的心态, 放开束缚, 打出自己的水平。想赢怕输的克服方法是提高自信心, 稳定情绪, 多考虑比赛中如何发挥技战术, 不要考虑比赛的结果。此时教练员要及时的给运动员调整, 不要过分强调比赛的重要性。总之, 稳定运动员的比赛情绪, 及时进行自我调整, 树立信心, 激发斗志, 放下包袱, 一定能够克服紧张情绪, 取得比赛的胜利。

3.2 盲目自信

盲目自信就是俗话说的“轻敌”。具体表现在对比赛不够重视, 对比赛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估计不足, 比赛时一旦遭遇挫折就心浮气躁, 不能发挥出真实的技战术水平, 从而造成比赛的失败。克服它的方法是最好做好运动员的赛前的思想教育, 充分估计比赛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挫折, 做好心理准备, 调节好最佳的训练状态, 做到遇强不惧、遇弱不懈, 胜不骄、败不馁。

3.3 注意力分散

注意力分散即我们所说的“分心”。具体表现在运动员在比赛中反应迟钝, 赛期胡思乱想, 注意力分散。克服方法主要在于平时要养成专心致志, 认认真真的良好习惯, 比赛时认真研究对手, 制定相应的战术。同时, 加强抗干扰能力的培养。

3.4 过度兴奋

过度兴奋是指运动员不能将自己的兴奋水平调整在适宜的时间, 出现过早的兴奋和兴奋过头。过早或过度的兴奋会消耗大量的能量, 造成比赛时思维反应能力下降、动作变形等。这些可以通过各种心理训练方法提高自控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另外适量的准备活动和合理的时间安排也是克服兴奋过度的一种方法。

总之, 教练员通过合理安排、科学系统训练, 运动员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可以培养并提高的, 完全是可以为训练、比赛服务的。

参考文献

[1]丁忠元.体育心理学[M].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 1988.

[2]鲜昭永, 杨国智.学校体育心理学[M].重庆大学出版社, 1993.

[3]佟庆辉.武术散打训练教程[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1994.

[4]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

[5]王选杰.大成拳实作绝技[M].奥林匹克出版社, 1990.

[6]梁敏滔.李小龙技击术[M].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7.

[7]蔡仲林, 周之华.武术[M].3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研究生心理培养与教育 第9篇

一、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内涵及重要性分析

致力于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 应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分析。首先, 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因果归因观念, 用理性的思维和坚毅、勇敢的品质去战胜困难和挫折。其次, 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应以主观幸福感为基础, 让学生在自由、宽松、健康、和谐、友爱的教育环境和氛围中充分体会和感悟生活之美、人生之美。再次, 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思想品质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灵魂和核心。教师应以乐观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突破口, 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培养学生正确、合理的情绪表达方式, 使他们在愉悦、欢快的学校教育教学环境中学会情感的自我调节、自我适应和自我升华。一些教师在观念认知方面片面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的高低, 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相对忽略;在教师教学实践方面过分注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对学生的真实学习心理和感受不够重视。以上分析表明:在当前教育教学中, 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心理品质是非常必要的, 它将在学生的发展和成长过程中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培养学生积极良好心理品质的策略分析

1. 不断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自身心理素养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 也是学生行为、思想的楷模。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自身良好的品质和心理素养能够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教师的人格魅力和良好品质对学生正确人生观的形成会大有裨益。因此, 作为教师应努力培养、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观念, 通过阅览书籍、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 培养广泛而高雅的情趣、爱好, 来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 提高自身的精神境界, 将良好的品质通过言传身教, 循序渐进地渗透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 给学生以积极的影响和熏陶。学校也应该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为学生和教师尽可能多地开展一些校园活动, 在丰富教师教学生活和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 从思想观念上强化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重要性认识。

2. 结合多方面的教育力量, 注重家校合作教育理念

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 应以学校教育为主导, 但离不开家庭教育的辅助和实践。家庭教育对学生的行为、习惯以及思想、情感、认知、心理、品格都有着很大程度的影响。其中, 家长在里面扮演着主要的角色。第一, 家长应该学会与教师交流和沟通, 通过家长会、其他网络交流平台或途径多与教师保持联系。第二, 班主任与学生家长相互配合, 定期家访, 了解学生现阶段的学习和生活状况, 对学生出现的一些心理问题及时进行疏导和帮助。第三, 学校可以为家长举办一些关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题活动如“家长沙龙”等, 让家长积极参与, 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特征和规律, 学习如何更有效地引导孩子。第四, 学校也可以为家长制定有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手册, 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3. 丰富学生课堂教学体验, 渗透健康心理培养观念

学校教育以课堂教学为主, 将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渗透于日常的教育教学中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途径。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 多样化、多层次、多角度的教育教学模式在实践中收获了良好的效果和评价, 这些教学模式不但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 更重要的是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潜能, 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更全面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以及探究学习能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有益于他们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和正确的认知观念。

4. 有效拓展学生兴趣爱好, 鼓励学生参加社团活动

校园文化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以及整体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校园文化中的精神文化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和形成同样重要。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对校园的实践活动非常感兴趣。教师可以巧妙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 为学生创办一些趣味性社团活动, 让学生积极参与各社团, 拓展视野, 提高动手实践能力的同时, 丰富学生的心理体验, 使学生在社团的活动中学到更多生活的经验, 学会与他人沟通和相处、学会如何管理和负责一个小群体、学会为一个目标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会在他人的评价中找到自己的心理定位、学会在战胜挫折和困难中形成正确的因果归因等。

三、结束语

综上可知, 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身心全面发展十分重要, 拥有良好的心理素养和积极的心理品质将使每个学生终身受益。因此, 广大教育工作者应不断强化学生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 勇于创新和实践, 勇于改革和完善, 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马艳云.小学高年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 2010 (11) .

研究生心理培养与教育 第10篇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是一种心理健康教育, 它就像滴滴春雨“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它渗透于平时的教学活动中, 渗透于班主任的日常工作中, 也渗透于学校的管理之中。下面, 从不同角度谈谈我们开展工作的情况。

一、及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

我所教的班有个叫贾森的男孩, 学习基础差, 又不爱学, 成绩不好。偶然在他的一次日记中看到这样一段话:“妈妈今天买了二十几个生的毛鸡蛋, 放在桌上, 我隐隐约约听到有小鸡的叫声, 循声找来找去, 声音竟然是从毛鸡蛋中发出来的, 我拿起毛鸡蛋一个一个放在耳边听, 啊, 有3只小鸡在蛋壳里面叫呢!我就小心地敲破蛋壳, 然后一点点剥下蛋壳, 啊!3只小鸡剥出来了!黑色和淡黄色, 毛湿湿的……”看到这里, 眼睛一亮, 下课后找到贾森, 说:“我看了你的日记, 我发现你有一个别人所不具备的长处, 那就是观察能力强, 而且有爱心, 以后你再细心观察周围的一切, 老师相信你能写出更好的观察日记”。贾森头一次听到老师的表扬, 很激动, 问:“老师, 我真的有您说得那么好吗?”我说:“我什么时候骗过你呢?”从那以后, 贾森写出了好几篇很出色的观察日记, 我还在专栏展出了他的观察日记。

二、教育学生正确看待自己的缺点

有个叫方圆的同学。学期伊始, 老师通过档案了解到, 这个孩子曾当过班长, 各方面很优秀, 就临时指定他当班长, 两个月后, 班里民主选举班干部, 方圆落选了, 他疑心同学在背后诽谤他, 老师不信任他, 他觉得自己做人很失败。因此, 他整日闷闷不乐, 情绪低落, 吴老师发现后, 首先肯定他认真学习、成绩好、对工作认真有责任感等优点, 接下来诚恳地指出他的不足:固执、不爱接受别人的意见、多疑, 告诉他要相信自己的能力, 也要信任同学, 和同学以诚相待, 这样才能建立和谐融洽的同学关系。这个学生从此放下了包袱, 脸上又再现了轻松自信的笑容。后来, 班里改选, 他又当上了班干部。

三、让赏识的阳光洒满课堂

俗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谁不爱听表扬呢?我们的老师上课时, 面对孩子眼睛流露的是亲切、和蔼的目光, 评价学生的语言都是鼓励性的。丁文立, 外地人。有浓重的口音, 再加上胆小, 学习基础差, 上课从不敢举手念书, 也不敢回答问题, 我就让他念、背简单的知识点, 每次都热情的鼓励他, 逐渐地这孩子敢于开口了, 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四、针对学生的动态表现, 对症下药

青春期的孩子情绪不稳定, 思想波动大。很容易因这样那样的问题解决不好而受影响。有个叫陈佳佳的女孩, 是班干部, 学习好、工作认真、集体荣誉感强。有一次, 因为检查班级卫生, 和08-3班李倩打了起来, 招来很多学生围观。办公室里的老师也都知道了这件事, 陈佳佳觉得很没面子, 一度情绪低落, 封闭自己, 不理任何人。她总觉得老师、同学在背后用异样的眼光看她。发现她的反常后, 了解了她的思想状况, 及时找她谈心, 既表扬她的责任心强, 又告诉她工作时要注意方式、方法和态度。通过及时引导, 陈佳佳走出了失落的阴影, 又显出了一个阳光女孩的本色。

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第11篇

一、自身办学理念的更新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启了第一道大门

自2010年10月,新校成立以来,我一直在思考将心理健康教育这个话题纳入我校的育人目标之列,于是提出了身心两健的说法,并予以规划实施。都说良好的心理素质既是一个人的全面素质的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学生成长发展的载体,因此,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各种心理压力和处理心理危机的能力,而且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能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学校整体工作的协调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搭建稳步平台。

(一) 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形成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1.成立组织机构,形成网络

学校成立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具体由教导处、大队部、班主任、科任教师、心理健康辅导教师等若干人组成。制订全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计划,包括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计划和年级授课计划,并设立心理咨询室,开展日常的心理咨询工作;安排一名中层领导负责日常事务,指导教师制定具体教育计划,督促教育计划的实施,评估教育活动的效果。班主任具体负责本班的心理健康教育常规工作,对学生进行初级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解决学生常见的轻微心理问题,并及时妥当地把一些较为突出的学生心理危机事件交给心理咨询室,由心理辅导教师开展心理咨询、诊断、治疗,从而发挥早期干预的作用。科任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并协助班主任开展辅导工作。

2.科学规划教育,分段实施

学校开设心理健康课,各班每隔一周安排一节心理健康课,并分年段实施授课内容。具体目标如下:“三个基本目标”和“一个最终目标”。基本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最终目标是:帮助学生“了解自我、发展自我,达到自我完善、自我实现”。各年段授课内容为:一、二年级以校园适应和常规训练为主;三、四年级以行为习惯和人际交往为主;五、六年级以情绪、个性和品德方面的内容为主。每一学年的活动均包括促进学习,开发智力,陶冶情操,塑造个性,培养品德,增进社会适应力等内容。

(二) 加强培训,形成全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新局面

1.加强教师理论学习,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教育能力

教师在学生的心理发展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因此我必须非常重视教师的心理问题,多方入手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

(1)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全校采用“教师集训,个人自修钻研”等多种方式培训教师,提高全体教师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学会正确面对和调节自己的心理问题;正确理解心理与品德的关系;正确认识教师自身的人格修养对学生的影响。抛弃“师道尊严”,尊重、理解学生,与他们平等的沟通,自觉做学生的“心理保健者”。

(2)制定措施,严格要求。学校对教师的言行作出更为具体的规定,并制订细则认真考评。一方面促进教师心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另一方面也杜绝因教师的不当行为而引起的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

(3)改进方法,提高业务。学习是学生的主要活动,课堂是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教师教学方法陈旧、单一,课堂气氛沉闷、压抑等都不利于学生心理的发展。因此我极其重视教师业务培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了解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氛围中获得知识,从而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2.指导家庭教育,家校同步

家庭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一课堂,而父母则是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首任老师。父母的心理状态、言谈举止、教养态度与方式,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和健康成长。为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步进行,学校组织办主任成立家庭教育指导小组,通过家长会、家校联系卡、家访等形式,帮助家长正确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了解孩子心理发展的特点。利用家长会的时机把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师家访的一项内容,使家长全面了解自己孩子的心理健康导向,并共同采取有效办法进行及时教育、疏导。

(三) 营造良好氛围,创设符合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

马克思曾经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学生心理素质的锻炼,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乃至知识才能的增长,无不受到优美、健康环境的熏陶和影响。

1、创设和谐、宜人的教育教学物质环境。

给孩子提供一片广阔的天地,让他们自由玩耍、放松,如校园的操场活动区域非常广阔,四周除绿色植物没有随意性很强的遮挡物和建筑物,让学生从视野上到心灵上无限的放松,享受天然的自由,另外四周没有嘈杂的噪音和不良环境,让学生在活动中达到身心两健的目的。教室是小学生主要的活动空间,我们力争使室内宽敞明亮,温馨舒适;三层走廊的文化从多角度的、主题性的开展健康教育,整洁优美的物质环境不仅达到唤起了小学生对生活的热爱,陶冶了小学生情操,充实了小学生生活,也激发了小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小学生的探索精神与生活情趣。

2、创设民主、和谐的教育教学精神环境 。

校园的教育教学精神环境是指校园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校园校风、氛围等,它包括小学生生活、学习和游戏的人文因素和活动空间。心理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对认知与情感的关系,作了这样一个生动而贴切的比喻:“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地上。”反过来讲,如果离开“情感”这块“肥沃的土地”,也就结不出“良好的发展”的果实。

(1)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是高质量教学的有力保证。心理学研究表明:和谐、愉悦的氛围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而紧张、冷漠的气氛会大大抑制学生学习的热情。如何减轻消除学生学习上的心理压力,培养学生对学习的一种良好心态?教学中,倡导教师要扮演好一名引导者、组织者、协作者的角色,创造最佳的心理氛围,使学生情感得到体验,心灵得到沟通,理念得到认同,情绪得到调节,行为得到训练,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我,从而使学生能学得懂、学得好、学得轻松。这样不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信心和勇气,而且培养了学生相互协作,共同探究的精神,为学生的心理能够健全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师生心理交融的基础是感性的交情,也是爱的投入。教师应重视那些存在各种缺点的学生,多关心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因为这些学生常常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心理上受到压抑,失去平衡,性格比较孤僻,心理也比较脆弱。当学生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就会产生不良情绪,并对学习和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如何让这种消极的影响降到最小?我认为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善于与学生沟通,进行谈心、交流,进而开导学生,倾听学生的内心情感,感知学生的内心世界,以老师真诚的爱去关心、呵护每个学生,让学生的心灵得以寄托,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倾诉,精神得到依靠。当学生需要关心、帮助时,老师应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学生,使学生幼小的心灵得到鼓舞,让学生相信自己一定能行,逐步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三、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反思为育人目标综合性发展铺好延伸的道路。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强化了教师的心理意识和能力;创建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环境;构建了一个具有本校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但是,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较棘手,需要作进一步的实践与研究。

1.小学生的许多心理问题与学习有关,尤其是学习困难的学生生,对他们进行研究,非常有价值。

2.教育是师生间心与心的交流,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因此要进一步加强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防止学生师源性心理问题的产生,用健康浇灌健康。

3.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但這并不说明学生的心理问题有多么严重。目前,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缓慢,势必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当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深入人心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也应从有意走向无意。让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的自觉行动。

研究生心理培养与教育 第12篇

一、“积极六维度谈心”模式构建

积极心理学在营造高职生的积极情绪、塑造其积极人格、构建其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等多方面为辅导员谈心教育提供了理论支撑, 丰富了辅导员谈心教育内容。基于积极心理学取向的辅导员谈心教育不仅将情感教育、生命教育和美德教育相融合, 而且关注高职生个人潜质发挥、自身情绪调节和综合素质培养及自我幸福感与生活满意度的提升, 鼓励高职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重视自我与他人及社会的互动, 最终实现自我完善与全面发展。我们在借鉴前人研究、开展谈心教育试验和总结传统谈心教育的基础上, 立足高职生自身特点, 融合积极心理学理论, 探索辅导员谈心新模式即“积极六维度谈心”模式。该模式包含积极人格维度谈心、积极能力维度谈心、积极情绪维度谈心、积极精神维度谈心、积极环境维度谈心和积极行为维度谈心六个方面。通过这六个维度的辅导员谈心教育, 帮助高职生塑造积极人格、激发和维护积极情绪、丰富精神世界、形成综合能力, 做到知行合一, 构建和谐环境, 为高职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积极六维度谈心”模式下的高职院校辅导员谈心教育培养方案

(一) “积极人格维度谈心”模式培养方案

人格的形成不仅受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 而且与后天的生长环境息息相关[3]。高职院校辅导员要有意识地通过谈心教育, 帮助高职生树立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 实现培养高职生积极人格的目标。

通过辅导员谈心教育, 帮助高职生寻找标志性人格。研究发现, 每个人身上都拥有二到五种标志性人格力量, 这些人格力量让个体具有更强的适应性。积极心理学倡导每个人应寻找出自身的积极人格力量, 辅导员可以帮助高职生通过再现的VIA-IS网络测评工具识别其标志性力量。通过谈心教育引导高职生自觉运用标志性人格力量指导学习和生活。也可以引导高职生参考《积极心理学》[3]中介绍的方法, 帮助高职生找到标志性人格, 并督促其践行标志性人格力量。

如培养“勇敢”这一积极人格力量的方法:每周至少一次在公开场合大胆说出自己的一些想法。与辅导员谈心时, 认真回顾当时的感受, 找到影响因素, 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至少坚持半年, 培养勇敢表达的习惯。

(二) “积极能力维度谈心”模式培养方案

通过谈心教育, 帮助高职生了解自身的优势与劣势, 探索个人的能力目标和兴趣目标, 帮助其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和能力培养目标。可参考测评工具如MBTI职业人格测试或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评等, 引导高职生结合能力培养目标, 有针对性地制定能力培养方案。制定时要分配好训练量、时间量和成本投入等, 再进行能力培养进程安排以及反馈方式设置。在设置能力方案时要结合学校课程安排, 探索学校课程安排背后的能力培养目标, 制定好的方案。

(三) “积极情绪谈心维度”模式培养方案

1.帮助高职生树立辩证情绪观

通过谈心教育, 引导高职生正确认识各种情绪存在的合理性。一定比例的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对人的生存和发展都有贡献。消极情绪并不是万恶的, 积极情绪也不是万能的, 两者都依赖于科学管理和调控。

生活中要学会对事件进行合理归因, 引导高职生多关注积极情绪, 避免提出消极问题, 控制消极情绪泛滥。实践证明, 最佳的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的比例是3:1[4]。因此, 积极情绪的管理实践是一个长期过程, 关注时间越长, 收获越大。

2.帮助高职生寻找合适的培养方法

通过谈心教育引导高职生寻找适合自己的积极情绪管理方法。积极心理学家在探索过程中发现了几种具体方法。实践证明, 这些方法的运用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如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的《积极情绪的力量》[4]。

3.培养高职生积极情绪的具体方法

(1) 冥想法。每天早起静下心来用15分钟时间让自己充分放松, 体会当下, 提高对当下的知觉力。 (2) 积极情绪档案法。每天睡觉前记下三件令自己感激的事情, 存入积极情绪档案中。 (3) 在脑海中重播快乐经历。把快乐感受在生活闲暇时重播, 体验快乐、深化快乐、感悟快乐。 (4) 向他人表达感激之情。如写感谢信、编发感谢短信、拨打感激电话等。

(四) “积极精神维度谈心”模式培养方案

通过辅导员谈心教育提高高职生的抗挫性和耐受力。引导高职生投身实践, 多参与志愿活动。在实践中辨别自身和他人身上所体现的积极精神。志愿活动可以在助人的过程中升华自己的抗挫性和耐受能力。

通过谈心教育引导高职生向榜样学习, 培养自己的积极精神。可通过阅读名人事迹, 如《名人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励志书籍, 阅读社会新闻中的积极报道, 如感动中国, 感知他人的积极精神培育过程和途径, 引导高职生自觉抵制消极、落后、腐朽的精神, 提高自身对不良信息的判断力。

(五) “积极环境维度谈心”模式培养方案

积极环境的营造需要多方面的支持, 其中最重要的是周围人际环境, 能对自己起重要作用的人际环境有父母、知己和同学朋友。

通过谈心教育开展, 引导高职生牢记父母是自己最重要的人际环境支持源, 珍惜父母提供的精神支持, 努力感受父母爱的深度。引导高职生珍惜父母提供的物质支持, 做好消费规划, 努力学习, 感恩父母, 使其与父母的关系呈现良性循环。知己是高职生另一重要的环境支持源, 辅导员通过谈心教育引导高职生选择好知己, 指导他们在交往过程中以诚待人, 关心知己。同学、朋友作为高职生的第三大环境支持系统, 辅导员通过谈心教育引导高职生学会培养团体精神, 合理掌握团队协作中矛盾处理的方法。

通过谈心教育, 让高职生意识到培养积极精神最有效的方法是以人为师, 以那些人际关系和谐的同学为榜样, 学习其交友之道。积极心理学倡导在人际交往中, 他人的作用至关重要。要积极地、建设性地回应他人的问题, 在人际交往中乐观地询问他人问题并与别人分享他们的快乐。如:“太好了, 我相信你以后通过大学生涯的学习一定会获得更多成长经验, 衷心祝福你!”

(六) “积极行为维度谈心”模式培养方案

积极行为可具体;为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研究证明, 拥有乐观化生活方式比拥有悲观化的生活方式的人更健康。健康来自健康的生活方式, 好习惯需要坚持。引导高职生定期开展身体健康状况检查, 并据此科学合理地制定积极的体育运动和健康计划。积极心理学倡导每周进行有氧运动三次, 每次30分钟, 这样可以提高记忆能力, 锻炼人的体质[5]。引导高职生思考自身的生物钟及生理周期, 查找出对自身生物钟及生理周期的不利影响因素。长时间熬夜、长时间上网、不爱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 以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行置换, 培养适合自己的作息规律。如长时间熬夜的同学可以制定工作计划表, 提高自己的做事效率;长时间上网的同学可以设置闹钟, 提醒自己何时关电脑;不爱运动的同学可以通过瑜伽、散步等慢运动逐渐培养对运动的热情等。

习总书记说:“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 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积极六维度谈心”模式培养方案旨在为所有大学生出彩提供探索渠道和方法。在这一新的谈心教育模式中, 辅导员谈心教育的过程就是引导高职生对自我六大维度内容的规划过程, 我们利用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论铺平这六个方面的实践之路。

“积极六维度谈心”模式下的培养方案实践值得后续研究, 随着积极心理学理论的不断发展, 新的谈心教育模式需要更多的实践去验证。“积极六维度谈心”模式培养方案是一个能帮助所有大学生的工具, 我们期待该模式的培养方案能在更多的高校辅导员谈心教育工作中运用、完善和发展, 让更多的大学生受益, 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拥有更多的人生出彩机会, 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上一篇:升级路线下一篇:通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