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提问的技巧

2024-06-21

小学科学课提问的技巧(精选7篇)

小学科学课提问的技巧 第1篇

一、创设活动契机, 发展个性阅读

在我们小学语文课堂上, 往往会看到这种情景, 老师说哪段文章写得妙不可言, 学生就跟着别人一阵高声朗读;老师说哪个句子何其深刻, 学生似乎茅塞顿开, 刷刷刷, 一字不漏地做好笔记。像这种“一切行动听指挥”的集体性阅读, 无形之中压抑了学生的阅读个性。所以我认为, 倡导个性化阅读, 就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以一种无拘无束的心态走进课文, 善于表达自己充满个性色彩的阅读感受, 并在阅读中自然而然地得到思想的陶冶、个性的张扬、能力的训练和习惯的培养。如, 在教学《最佳路径》一课时, 我充分利用文本, 首先请学生找出两种不同的卖葡萄的方法, 品读字词, 深入体会, 直到读出两种方法各自的特点。在对比之中, 学生很快发现当地其他农民的方法是给人方便, 却让人失去了自由;而老太太则充分发挥人们的自主性, 给人们选择的自由, 顾客也有了被尊重、很舒适的心理体验。学生所探讨出的老太太方法的优越性正是作者所要阐释的哲理。有效地突破了这个教学难点, 再去理解格罗培斯的做法, 理解他的设计获得“最佳设计”就不是很难了。

二、指导学生诵读, 激发阅读兴趣

叶圣陶先生说:“令学生吟诵, 要使他们看作一种享受, 而不看作一种负担。一遍比一遍读来入调, 一遍比一遍体会亲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激起学生无穷的潜能,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意义重大。而兴趣的培养又是多途径的, 其中朗读教学在阅读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因此教师应该注重课堂教学中朗读的重要性。如在小学低年级教学中让学生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 展开想像, 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感受语言的优美。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 向往美好的情境, 关心自然和生命, 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并乐于与人交流;在中高年级的教学中让学生有针对性地朗读课文以及课外美文, 让他们感悟优美文字的魅力, 理解文章的情感, 对他们的阅读学习很有好处。因此, 在教学中一定要重视诵读。小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与吸收, 不能单靠理性分析来解决问题, 但可以利用汉字的形、声、义配合的方式。通过反复诵读, 在掌握字音、字形的同时十分便捷地了解课文的意思并感受它的形式美和内在美。

三、巧妙设置提问, 引导学生思考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肩负着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的艰巨任务。目前, 中高年级的语文课阅读教学, 教师讲得过多, 学生读得太少, 练得更少, 把阅读课上成了“分析课”“提问课”。“满堂问”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忙于应付, 学生根本没有反复阅读、理解感知的时间和空间, 失去了阅读教学的目的。笔者认为:还必须让学生在“学中乐、乐中学”, 在阅读教学的全过程中巧妙设问。有一次我讲完《麻雀》一课后进行小结时, 我问:“读了这篇课文, 从老麻雀奋不顾身抢救小麻雀的记叙中, 我们感受到了伟大的母爱”。话音刚落, 一位男同学立刻举起手, 大声而认真地说:“老师, 我不同意说是母爱, 因为课文从头到尾都没有写老麻雀是公还是母的!”我听后, 马上笑着说:“你读得真认真, 想得也好。老师的概括, 看来不准确, 那么怎么说才确切呢?”课堂又一次活跃了。同学们总结出:这篇课文表现了一种亲子之情。

四、创设合理情境, 激发学生情感

教师在教中应该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情感。教师在教学中要全面解放学生、尊重学生、欣赏学生, 排除学生的一切心理障碍, 激发他们的各种情感, 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带着真挚的情感去自主阅读、思考问题。让学生充分地思考, 在思考中走近作者, 感知文章情感, 理解作者意图。感悟是一种心理能力, 学生通过阅读, 凭借对文章语言及其语境的直接感知, 潜移默化中激发阅读兴趣, 培养阅读情感, 理解文章内容, 提高学习能力。

总之, 要提高阅读教学效果, 关键在于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设计出具有创造性的教学手段, 会提出启发性的问题, 拓宽学生的思路, 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给学生以表达的机会, 使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这样, 学生的阅读能力自然会得到充分发展。

参考文献

[1]庄丽雅.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J].快乐阅读.2012 (09) .

[2]杨九俊.困惑与抉择──关于语文教改热点问题的思考[J].江苏教育研究.2005 (08) .

初中数学课上提问技巧 第2篇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他们原有数学认知结构与新知识相互作用,产生同化和顺应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往往用已有的观念和意识去解决接纳新的概念和方法,此时,教师若能把数学内容能动地进行加工,提出适合学生认识水平的问题,便能起到诱发学生思维的作用。因此,课堂上教师的提问要深浅适度,防止过难或过易,浅显的,随意的提问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他们随声附和的回答并不反映思维的深度;超前的,深奥的提问又使学生不知所云,难以形成思维的力度。对于难点问题,只有适度的提问,恰当的梯度,才能引发学生的认识冲突,所以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知识水平的前提下,确定设问的难度和深度,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拓宽视野,提问要注意巧妙引申

提问时注意巧妙引申能发散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让学生更好地接受所学的新知识。比如在求证:顺次连接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到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后,引申提出:连接什么样的四边形四边中点所得到的四边形是矩形?是菱形?是正方形?连接等腰梯形各边中点所得到的四边形是什么四边形?为什么?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中点四边形的认识。

尊重主体,巧妙引导学生的思维过程

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思维方式,教师不应将自己的思维强加给学生,要给学生留有思维的空间和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允许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理解问题,鼓励学生多角度、全方位解决问题。新型课堂中,教师的身份是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的作用重在启发和引导,针对学生思维中的障碍,给予提示或点拨,使学生茅塞顿开。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切忌随意打断或否定学生的思维,将自己的思维过程和模式强加给学生,以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当然,如果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比较烦琐,比较繁杂,教师也要循循善诱,将其思维巧妙地引导到捷径上来。

基于科学教师对课堂提问技巧的分析 第3篇

关键词:科学教师,课堂提问,技巧分析

中国分类号:G451

20世纪以来,科学与技术进入了有史以来发展最快的历史时期,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推动着社会的全面进步,各国基于对历史、现实和未来的理智考虑都高度重视科学教育。美国和英国都在科学教育改革中起了关键作用,日本的科学教育成果在世界科学教育界也是公认的[2]。我国在科学教育方面起步较晚,发展至今只有百余年的历史。2001年7月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将小学自然课程更名为科学课程,并规定科学课程是小学高年级开设的一门基础教育课程。

科学课程承担了培养小学生科学素质的责任,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小学生保持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发展学习科学的潜力,为他们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打下良好的基础[3]。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提问是师生互动的最主要形式。提问占着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时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每提出一个问题,就会给学生提供一次学习、思考、提高的机会。因此,如何进行课堂提问,成为一个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一、科学教师课堂提问现状

小学的自然课发展到今天的科学课,经历了很长的时期,但是其教育教学现状不容乐观,这与新课程改革是极不适应的,也有悖于科学教育应有的本义[4]。笔者实地调研了本省的几所小学,使用课堂提问观察量表对科学课堂进行观察,通过数据处理和分析发现,目前我国科学教师的课堂提问现状不容乐观,教师的提问技能有待提高,主要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具体如下:

1.提问的目标不明确;

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一堂好课的基础。其中,提问设计尤为重要,哪些提问为了引发学生的思考,哪些提问为了考察学生原有的知识,还有哪些提问是为了其他知识做铺垫,这些都应体现在提问设计当中。但是,纵观研究结果发现,大多科学教师的课堂提问都是凭借教学经验和教材指导而问,提问的目标不明确,提问的导向不清晰。

2.提问的质量不高;

根据答案的确定性,可以将问题分为开放式问题和封闭式问题。开放式问题没有确定的答案,能够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属于高质量的提问。封闭式问题有确定的答案,一般是为了考察学生对某个知识的掌握,属于低质量的提问。然而,目前科学课堂中,多数问题都属于封闭式问题,封闭式问题是一节课中必须存在的,但过多的封闭式问题并不利于小学生的发展。

3.提问的水平不高;

结合布鲁姆目标分类学说,笔者将科学课堂中教师提问的水平分为五个层次:记忆性提问、理解性提问、应用性提问、综合性提问和评价性提问。研究结果表明,科学课堂中,多数问题都属于记忆性水平的提问,仅有少数问题属于理解性水平提问,高水平的提问率相当低。然而,低水平的提问虽然有助于小学生回忆已有的知识,巩固小学生的知识网络,却并不利于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养成和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4.关于教师课堂提问的评价相对匮乏;

在一堂科学课结束之后,课堂提问的评价有助于教师对自己的提问情况进行一个总体的了解和反思。哪些提问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哪些提问纯粹是为了教学的调控和反馈,这些信息的反馈对于提升教师提问技能来说至关重要。然而,目前的科学课堂中,这一方面的评价体系相对匮乏。

二、关于提升科学教师课堂提问技能的建议

优秀的提问能够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提高课堂提问的效率,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了促进科学教师课堂提问技能的提升和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笔者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若干建议,具体如下:

1.要有精心的提问设计

教师课堂提问不是即兴的、随意的,而应根据科学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师应该参考科学科学标准,查阅科学教材,根据本节课的三维目标,有目的、有计划、有方向地设计课堂提问。科学课堂的提问设计要以学生为出发点,既要注意提问内容的设计,也要注重学生的发展。

2.要有明确的提问目的

在科学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纪律的养成,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减少为纪律而提问的次数,提高提问的有效性。同时,教师应当依据提问设计,合理分配提问的比例,哪些提问是为了引发学生思考,哪些提问是用于引出新的知识,这些都要明确。只有明确提问的目的,才能正確合理的进行课堂提问。

3.要关注高水平的提问

科学课有其独特的学科性质,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不应低估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在科学课堂教学中,除了基础的记忆性水平提问之外,还应该多提出一些高水平的问题,注重问题的铺垫和提问的方式。高水平的问题对于小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好处,教师可以有计划的进行一些高水平的提问,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4.要注重提问的评价方式

教师对学生的反馈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积极的反馈和评价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消极的反馈和评价则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减弱他们学习和探究的积极性。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应该耐心等待,需要时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和帮助,对于学生的回答要给予正面的、积极的反馈。这样一来,既增加了学生的信心和积极性,又给了学生更多地话语权,从而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范永丽. 小学教师课堂提问艺术的理性思考[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6, 26(9): 49-51.)

[2]刘林,樊敏,彭蜀晋. 科学教育教学现状及对策[J].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1.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技巧 第4篇

(一 )提问要情境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对小学生来说 , 没有兴趣的学习是一种苦役. 很难想象,当他们对学习毫无兴趣时,能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 而数学知识的呈现又是抽象的、静态的,甚至是枯燥的,因此有效的课堂提问要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例如,在执教《圆的认识》时,我用多媒体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一场赛车比赛,第一辆的车轮是正方形的,第二辆的车轮是圆形的,第三辆的车轮是三角形的. 它们同时、同地、同向出发. 教师引发猜想:“谁先到达终点呢? ”这样的提问形象直观,生动活泼,富有情趣,能唤起学生已有经验并展开联想,引人入胜,扣人心弦,使学生积极投入到问题解决的情境中.

(二 )提问要抓住关键

问题的清晰程度直接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向的定位,影响学生回答问题的水平. 如教师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引入1/2+1/3后提问:“1/2与1/3这两个分数有什么特点? ”有的答:“都是真分数. ”还有的答:“分子都是1. ”显然,这一提问不明确, 学生的回答没有达到教师的提问意图. 如果改问:“这两个分数的分母相同吗 ? 分母不同的分数能不能直接相加? 为什么? ”这样的提问既明确,又问在关键处,有助于学生理解为什么要通分的算理.

(三 )提问要抓住学生的思维方式

教师要在知识的关键处、理解的疑难处、思维的转折处、规律的探求处设问. 在知识的关键处提问,能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帮助学生扫除学习障碍. 在思维的转折处提问,有利于促进知识的迁移,有利于建构和加深所学的新知. 如,教“圆的面积”时,教师组织学生直观操作,将圆剪开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 并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 这里知识的内在联系是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面积与原来圆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长和宽是原来圆的什么? 为了适时提出这两个问题,教师先让学生动手操作,将一个圆平均分成8份、16份, 剪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 教师提出: 1若把这个圆平均分 成32份、64份……这样 拼出来的图 形怎么样 ? 2这个近似长方形的长和宽就是圆的什么? 3那么怎样通过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在规律的探求处设问,可促使学生在课堂中积极思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学习新知识,得到新规律,可以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四 )提问要促使知识逐渐深化

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掌握, 总要经历一个由不懂到懂、由浅到深的认知过程, 教师只有在关键时刻恰如其分的提问,才能加速深化过程. 比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的内容时,教师用课件出示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师问:这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 生:180度. 师:把这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等分成两个三角形,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各是多少度? 有学生立即回答:90度. 师:怎么得的90度? 生:180度的一半等于90度. 师:这样计算对吗? (课件演示等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的过程. )通过观察和思考,生:各是180度. 师: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师:画一个任意三角形,把三个角剪下来拼一拼,你能拼成什么角? 这样由浅入深的引导提问,可以使学生茅塞顿开,思维顺畅,学生更清楚的知道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度,与三角形的大小、形状无关,这样深化知识的提问,步步入深,引人入胜,即启迪了学生智力又帮助学生找到解题的关键.

(五 )提问要有针对性

学生的学习必然存在着好、中、差. 如果教师在课堂提问时统统都让好学生回答,而忽略了学习困难的学生,就会造成两节分化. 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 要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提出问题. 对尖子生可适当“提高”,对普通学生可逐步“升级”,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可适当“降级”,满足不同胃口的需要,从而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课堂教学时,教师虽然无法为每一名同学设计一套问题,但注意提问层次和梯度,并根据问题的难易提问不同的学生,这还是能办到的.

(六 )营造和谐的提问环境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教师的面部表情、语言语调、举手投足以及师生间的距离, 对学生的思维都有一定影响. 教师应努力营造民主型的教学气氛, 形成和谐的课堂提问环境,自然很好提出问题、讨论问题. 当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教师态度要亲切温和,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不要轻易打断学生的发言,特别是学生语言吞吞吐吐表达不清时,不能怕耽误教学时间而责令学生坐下,可以让学生把回答的内容写在纸上后再回答. 对于学生答错,可以先让其他学生评价,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老师再发表自己的看法, 但同时不要忘了给他鼓励性的评价. 如果平时教师对答错或不会回答的学生随意训斥甚至挖苦,不仅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造成学生对回答的惧怕心理,再也不敢回答.

浅谈小学语文提问的技巧 第5篇

皇桐中心学校 罗继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发展思维、技能、情感等的重要手段。但是,提问不是课堂教学唯一的手段。现代教育思想强调学生的主动发展,所以提问的前提应当是学生充满兴趣、信心的自主学习质疑。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问无疑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学生,启发思考;引导学习参与讨论、发表意见,具有评价功能、反馈功能。但是,在教学中许多教师因种种原因提问不是太宽,就是太窄;不是太深,就是太浅;不是不着边际,就是零零碎碎,大大影响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所以,下面就谈一谈小学课堂提问的技巧。

一、纵向提问与横向提问

1、纵向提问。

(1)顺问。思维的出发点与问题之间是由浅入深、由易至难、由因到果的叫顺向提问。例如,初读课文,有哪些词语你不理解?(扫清理解的障碍)——再读课文,你认为哪些词句最能表现„„?(从语言文字入手理解内容)——你能用一句话说说课文写了什么?(整体理解、概括课文)我在指导学生观察、描述人物外貌,并以自已为例写《李老师印象记》时,由于是借别的班上课,我针对学生对我充满好奇的心理提问:“你们想了解什么?想问老师什么?”顺应学生思维发展,引向观察、描述人物外貌的学习目标。我在教学《关怀》一课时,在学生理解了“聚精会神”这个词后,提问:“周总理是怎样聚精会神地听课的?两只手拿着什么?面部表情怎么样?”既顺着课文的思路把学生引向周总理,且后两个问题也是顺着前一个问题而具体化的。所以,顺问能自然地把思维引向深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2)反问。思维的出发点与问题之间是由果到因的叫反问。

①针对学生的回答或思维现状反问。例如,你怎么知道„„?请你说说为什么这样认为?如在教学《麻雀》时,引导学生分析句子“他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老麻雀站的是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上,既然是没有危险,又为什么不能安然地站在树上?”通过这样一问,学生就把之所以得出这样结果的原困连结起来,搞清楚问题的来龙去脉。

②从学习内容的另一方面提问。能帮助学生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例如,《再见了亲人》表现了朝鲜人民对志愿军的关心爱护,那志愿军对朝鲜人民又是怎样的呢?在教学这一课时,就是这样提问:“这篇课文写的是志愿军回国时,在火车站向前来送行的朝鲜人民话别的情景。既然是话别,就应该是双方的,但是,课文只写了志愿军说的话,此时此刻,朝鲜人民会说些什么呢?”经过这样正反两面的对比,就能深刻理解“中朝人民的友谊是鲜血凝成的”这样一个中心。在教学《太阳》时,针对第二段与第三段的过渡提问:“第二段说明了太阳与人的关系;那么太阳与自然界的关系怎样呢?”既促进了学生思维从另外一个角度切入,又推进了教学过程的发展。

③正话反问。其功能在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逆向思维。例如,“猫的表现这样古怪,作者好像不太喜欢这只猫吧?”这种提易引起学生讨论,师从中发现问题,导向目标。

2、横向提问。

就知识的横向联系或能力的迁移、应用提问。其功能是连结、扩展知识和思维,巩固和运用知识、能力,让能力形成系统。如在教学《狐狸和乌鸦》时问学生:“从乌鸦喝水这个故事看,乌鸦是很聪明昵?”又例如学习《桂林山水》时,老师问:“你的家乡的山水美吗?我们祖国还有哪些美丽的山河呢?”经过这样提问引导思考后,学生的思维就不局限在桂林山水上,很自然地联想到美丽的家乡,美丽的祖国,从而激起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

二、单个提问和连环提问

1、单个提问是就思维活动的一个环节进行提问。

提问的面窄,难度小,适合具体的问题。如教学《春晓》时提问:“春天的早晨你在睡觉,哪个字告诉我你在睡觉?你睡觉时不知不觉天亮了,哪个字告诉我天亮了?”提问直截了当,简洁具体,学生容易回答。这类提问是最常用的,效果也明显,学生的学习是否达标,一目了然。

2、连环提问是就思维活动的几个环节进行提问。

提问的面宽,难度大。适合宽泛的、宏观的问题,能引起思维向纵深发展,适合学生学习的中后期阶段或思维敏捷的学生。例如《亡羊补牢》,第二次丢羊后,他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结果怎样?通过这样提问引导学生自学,从而理解亡羊补牢的含义,掌握内容。又如教学《麻雀》时可提问:“刚才听了音乐,读了课文,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好像听到什么?老麻雀什么地方使你感动?”学生围绕这三个问题去思考、去描述,不仅理解全面,富有想象,而且体会了感情,受到了熏陶。

三、直线提问和曲线提问

1、直线提问就是直接提出“为什么”“怎么样”这类问题。

思维的出发点与问题之间具有直接的联系。其功能在于训练思维的敏捷度。例如,学习《趵突泉》:“文中‘不知疲倦’是什么意思?这个词的含义是什么?”提问直截了当,毫不含糊。

2、曲线提问就是从与问题相关的其他问题入手,从而解决问题。

提问的方式灵活,能开拓思维。其功能在于训练思维的严密性、想象的丰富性。例如,学习《趵突泉》的“不知疲倦”:“你整晚不睡觉会感觉怎样?”“趵突泉水‘不知疲倦’说明了什么”?通过理解人,再理解泉,拐了一个弯,由易到难,容易理解。教师在教学《长征》时,通过播放录音,让学生理解红军在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巧渡金沙江,跳出几十万敌人的包围圈,取得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伟大胜利。然后提问:“刚才你们听的时候心里怎么想?你仿佛听到什么?看到什么?”稍后,进一步提问:“学到这里,你们有没有想到‘金沙水拍云崖暖’是什么意思?”先体会红军巧渡金沙江取得伟大胜利,再理解“云崖暖”,学生终于理解了“云崖暖”的意思。有一定难度、深度的问题,常用这种提问方法。

类比提问也是曲线提问的一种。在教《海底世界》这篇课文时,先比较读:

A.海底的动物常常会发出各种声音,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嗡嗡、啾啾、汪汪、呼噜。

B.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鸣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还有的好像在打鼾。

然后提问:“比一比,哪一种好?为什么?”通过类比,学生比较容易理解,达到教师期望的目标。

四、跳跃性提问

1、跳跃性提问就是提出意料之外的问题,或提问的思维出发点与问题之间思路的断裂。

这种提问能给学生留下想象的余地,培养创造性或灵感。例如教学《燕子》时,引导学生理解“谱出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这个句子,提问:“这句话什么意思?”在展示一段五线谱后,再提问:“这会是怎样一支正等着我们去演奏的春天的赞歌?”由于燕子与音乐中间有一定的跳跃性,这样的提问也有跳跃性,而文字引起的联想就是架在其间的桥梁。所以,跳跃性提问能引起学生的相象和联想。

2、发散性提问就是思维的思维的出发点与问题之间呈多点、多方向联接,由一点向多点、多面扩散。

其功能在于培养思维的创造性和想象的丰富性。例如,老师为了教学生会作文抓特点的方法,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团圆,对学生说:“你们想一想,这个东西像什么?”学生立刻展开了丰富的想象:

“像太阳”“像弥勒佛的大肚子”“像运动场上的铁环”“像小莉妹妹的脸”„„

“同学们说得都有道理,但你们的根据是什么呢?”

说像太阳的同学说:“给圆圈添几条射线,这是太阳的光芒。”

说像弥勒佛大肚子的同学补充说:“在圆圈偏下加一点,这是弥勒佛的肚脐。”

说像小莉同学的妹妹那一位同学说:“我观察过小莉的妹妹,她的脸是圆的,眼睛是圆的,小嘴巴也是圆的。”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技巧 第6篇

一、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技巧

1. 课程教学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

教师课堂提问好比一把钥匙, 是打开学生大脑思维的工具, 引导学生开动脑筋, 自己主动去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如果在设计的问题上, 难道很大, 教师应当降低难度去设置问题, 设计提问前, 教师应在深人钻研教材的基础上, 针对自己的学生实际, 掌握提问的难易程度。

因此, 教师在提问前, 需要有一个充分的课前设计, 要善于抓住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热点和学生的喜好点。同时, 要重视挖掘问题的深度, 深钻教材, 研究课堂提问的“精问”艺术, 可以大力提倡“精问”, 做到心中有数, 符合教学大纲要求, 这样才能让学生深刻透彻地理解问题, 深入领会课文中所反映的本质性的东西。当然, 课堂教学不是一成不变的, 教师在授课的时候也要灵活多变, 同样, 学生答问中也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所以, 教师在设置问题的时候, 要细心, 要有针对性地, 多层次地、慢慢地去疏导。力争每一课堂都能提出新颖、富有启发性的问题。问题的设计要从易到难, 由简单到复杂, 循序渐进, 慢慢地把学生地思维引领到一个新的高度, 才能训练出灵活性强的学生。

2. 课堂提问要激起学生兴趣

教师在提问题的时候要适量, 提问太多学生厌烦, 而问题也不能太偏离教学内容, 要根据学生的特点, 设计问题有梯度、有层次, 让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都有被提问的机会, 这样设计出合符学生“口味”的问题, 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 从而可以让学生在愉快的思考答案中学习, 学生就对上课很有兴趣, 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就很高。

因此, 要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首先, 设计问题时不要与教材的教学内容出现偏差, 按照教学目标施教。一定不要设计一些与教材内容无相关的问题, 尽量地寻找有针对性, 适合小学年龄阶段的问题, 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求知欲望。其次, 提问也要新颖有趣, 在不改变提问目的基础上, 也要考虑学生的个性特征及反应能力, 很多需要教师在提问中来引导, 即便学生回答不对, 也要巧妙地扭转和适当给予解释, 让学生能力正确地理解问题的题意。最后, 教师也不能为了迎合学生“口味”, 提出一些与课文无关的问题, 或者教师在提问中总是“一问不休”, 这要教师学会不断改变提问的角度, 使问题更富启发性。要在提问后给学生“留白”, 给学生一点思考的空间, 便于拓宽学生的思维, 提高学生的分析和综合能力水平。

3. 讲究提问语言表达的艺术性

作为语文教师, 在教学过程中, 一定要在语言表达上讲究艺术性, 在日常授课中, 教师可以运用各种语言表达, 要具备创造性的优美的语言, 这样会在无形中给学生一种美感,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因此, 教师在提问时, 先设计出学生能接受, 也比较爱回答的形式灵活、富有情趣一些问题, 从而为学生喜闻乐答。如变直为曲, 要把问题直接问, 明确问, 学生就很容易回答, 但是这种问缺少一个情趣, 不能激起学生思考的欲望, 为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问题要曲问, 绕道迂回, 旁敲侧击, 含蓄生动, 饶有情趣, 让学生有足够的思维时空, 从而增强学生的思维力度。

( 1) 好问题不能没有方向

教师提问如果没有方向性、目的性, 那么这课堂也就没有多大的意义。比如, 准备学新知识的时候, 教师如何才通过提问把旧知识引入到新知识中去, 这就需要教师有个目的性的提问, 要首先让学生有兴趣, 这样才会去思考问题, 当思考问题后就会进入到新的知识点, 提问前教师必须对提问的目的、范围、程度、角度, 反复设计, 加以限定, 尤其是教育的目的。教学目的发生变化时, 则更应该积极地转变原有的观念, 并积极地将这种新的观念付诸实践, 这对教师是一种严峻的考验, 同时是一种更高的要求。

( 2) 艺术提问还需有节奏感

教师给学生提出问题之后, 教师不能就要求学生立马能回答出来, 一定要留给学生一个思考的时间, 而留时间也要看问题的难道, 一般都是在3分钟之类, 如果把时间留太长, 学生的思维很可能就脱离了课堂, 因此, 教师的提问需要掌握好节奏。

二、提问要注意方式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 提问不能只是教师在提问题, 也要要求学生有提问或者质疑的思想, 很多时候都要鼓励学生去提问, 这样才能激发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质疑能力首先要鼓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提问。对于部分学生提问很积极, 教师要善于鼓励, 即便问题的提法不是很合适, 也不能立马就指责学生, 首先要肯定或者表扬学生, 然后再慢慢地引导到正确的问题上来。

如果在师生互动过程中, 当学生提出来一些有争议且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时, 而全体学生都对此感兴趣, 那么教师就很有必要打破课时计划,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一起思考, 一起来解决问题。一般情况下, 如果遇到这类情况, 很多教师便担心把教学计划打乱了, 不愿抽时间也不想有更多的学生提问题。但是, 学生能提出大家都感兴趣的话题, 实际上比授课效果还好, 至少可以知道, 学生是有求知欲望了, 肯动脑筋, 勤思考问题, 这时教师应该给予学生一个肯定, 也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如果因为问题有一定的难度, 教师也不能一时解决, 那么, 教师应该向学生说明老师也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 课后教师应尽快查阅资料, 了解后及时的给学生回答, 这样的学习氛围, 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促进作用。

同时, 在授课的时候, 因为是小学阶段, 学生在上课肯有精力不集中、玩游戏、睡觉等情况出现, 一般有类似行为的, 教师都很不高兴, 然后就用提问题来惩罚学生, 这种教学方式也不可取, 因为这模式实际上对学生没有作用, 反而还伤了学生的自尊心, 也有可能导致师生关系的不融洽, 学生还可能产生逆反心理, 对学习语文产生厌倦情绪。

三、小结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 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现状, 有效地组合各种类型的问题, 通过提问来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有效的提问, 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而课堂提问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门艺术, 如果教师在课前设计提问很好, 这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很大作用, 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还能培养小学生思考能力, 加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以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陈爱秀.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提问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 2014, (26) .

[2]彭远伟.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问策略[J].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4, (23) .

[3]马任丽.浅谈小学语文的课堂提问[J].学周刊, 2011, (33) .

[4]沈霞.对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思考[J].基础教育研究, 2011, (14) .

小学英语课堂的有效提问技巧 第7篇

目前小学英语课堂存在着形同虚设、明知故问等烦人问题。教师为了提问而提问, 存在形式化。表面上气氛热闹, 实则学生的思维仍停留在表层, 名为浮夸式课堂。或者教师的提问让学生无所适从, 激不起学生主动探索的兴趣。只有那些要学生真正去思考, 并付出点脑力劳动才能获得答案的问题才更珍贵些。笔者认为小学英语课堂提问应突出以下几点:

一、提问之“精”, 去除糟粕, 问题要精练

我们的小学英语课堂都会有一个Greeting环节。

T: Good mor ning after noon, boy s and gir ls.Ss:Good. mor ning/ after noon . Miss … T: Wh o’s on duty today? Wh at day is it today?…这样的问候能一下子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帮助学生迅速地进入学习状态。但是长期千篇一律地对值日生和今天星期几的提问, 会使学生腻味, 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热情。教师可以利用课始的热情, 提问较为精准的与新课学习相关的问题。如在A letter to a penfriend的学习中, 教师从一张与朋友的合影介绍起, T:Who are they?Ss:It’s you. T:It’s me.Wh o’s beh ind me? Ss:Sh e’s y our fr iend. T:Yes, sh e’s my good fr iend. Do y ou w ant to k now someth ing about h er?You can ask me some questions about h er. 好奇心的驱使使学生对新人物感到新鲜, 自然产生了许多疑问。学生都想参与提问活动中, 纷纷提问What’s her name?Where is she from?What’s h er job?…这个环节教师没有直接告知好友的信息, 而是让学生自主提问, 主动提问以获取信息, 在积极的氛围中操练了相关目标语言。

二、提问之巧, 抓住契机, 巧妙提问

有疑即有思, 每一个新知的学习, 都离不开教师的提问。正确把握提问时机, 能及时吸引学生注意力。新版译林4A unit4 I can play bask etball教学中, 教师事先准备室内简易篮球架。T:I lik e play ing bask etball. I can play w ell. 教师边说边投篮Can y ou play bask etball?Sh ow us, please. 学生作相应回答, 师顺势提问Can … play basketball? Ss:Yes, he/ she can. / No, h e sh e can’t. 教学中教师通过投篮活动让学生动一动, 说一说, 在活动中学习新词及句型。教师的提问, 激发学生主动探索, 特别是课堂上的篮球架, 让学生产生了说的欲望, 从课始就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三、提问之实, 从学生实际出发, 合乎学情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在进行课堂提问时, 一定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 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 让学有话可说, 有话想说。以下面的教学片断为例, T:How do you contact y our fr iend? If h e/ sh e in anth er city. S1:I can call h im on th e ph one. S2:I can w r ite an e- mail to h im. S3:I can fax to h im. S4:I can contact my fr iend on th e Inter -net. T:But, today w e’r e going to talk about letter s. If w e don’t h ave a teleph one and w e don’t h ave computer s and w ith out Inter net, w e can w r ite a leter. 师揭题。问题是思维的起点, 教师的提问使学生受到启发, 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联系在一起, 容易产生求知的欲望, 学生个性化的思维, 得到的答案也不一样。学生间的信息差异, 也是宝贵的学习资源。在课堂中, 我们看到的是师生共同学习, 教学相长。教师只是指导者、引路人, 学生才是真正的实践者、任务的完成者。当学生完成了任务, 他们真正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上一篇:国际资本市场论文下一篇:服装鞋帽制造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