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发展范文

2024-06-21

公共艺术发展范文(精选12篇)

公共艺术发展 第1篇

邯郸是历史文化名城, 城市公共艺术应有特定的发展背景, 大量的文化为邯郸公共艺术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基础, 但目前邯郸城市公共艺术仍有一定的问题。邯郸公共艺术发展缺少整体规划, 而民众对于公共空间的参与意识不强, 维护意识不高, 这些原因直接导致了邯郸市目前公共艺术的发展的不完善。在邯郸的城市化运动的进程当中, 公共艺术扮演了一个相当重要的角色。从当前的发展现状来看, 邯郸市的公共艺术还处于初级阶段, 存在很大的提高空间。也许它所开启的正是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的繁荣和多元化。所以在这个传统与现代交叠的时代, 公共艺术创作应该与时俱进的发展, 下面从邯郸市城市公共艺术功能性发展的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和阐述。

一、使用功能

城市公共艺术最初存在的目的取决于它的实用性。城市中的休闲娱乐设施, 如 :健身器材, 凉亭 ;交通设施, 如 :站台, 指示牌 ;卫生设施, 如 :垃圾箱, 卫生间等, 都是在使用功能的基础上进行造型设计、艺术创造的。在形式上, 现代的构成主义思想使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

在邯郸市的公共艺术建设中, 有很优秀的案例, 如公园中的凉亭和座椅, 广场中的雕塑和休息场所, 不仅能够工人们休闲娱乐, 还提供了很好的休息空间。但是同时, 邯郸的公共艺术建设也存在着欠缺和不足。如 :在公交站亭的设计、公共卫生间等很多公共设施设计上就有所欠缺。以公交站亭为例来进行分析。邯郸市的公交站亭通常缺少使用功能, 站亭上供人们等车休息的座椅缺少, 并且在刮风下雨的时候不能很好地起到避雨的作用, 很多的公交站亭不能反映邯郸城市特色。如果在公交车亭上增加休息座椅, 可以把站亭的顶部加上边缘, 在站牌上增加邯郸文化特色, 比如成语故事等, 这样就可以让人在等车的时候不仅可以休息, 还增加了等待时的趣味性, 不仅增强公交站牌的实用性, 更增添了邯郸城市特色。

二、审美功能

即精神上满足审美需求的功能。设计师创造城市公共艺术的同时, 首先要创造审美价值, 为人们提供视觉和心理上的美感和愉悦。在注重实用功能的同时, 更加强调审美情趣。现代城市公共艺术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连接人与环境的纽带, 并兼备美化环境的艺术性与使用功能的实用性。

在邯郸市的公共艺术建设中, 有很优秀的案例, 如公共场所垃圾箱, 路灯等, 不仅能具有实用性功能, 还可以起到美化城市环境的作用。但是同时, 邯郸的公共艺术建设也存在着欠缺和不足。以垃圾箱为例来进行分析。邯郸市的垃圾箱通常缺少审美功能, 很多垃圾箱造型普通, 缺少特点, 质量低劣, 影响了城市的整体形象。如果造型上把垃圾箱改进, 和古赵邯郸文化进行结合, 就能做出具有邯郸城市特色的公共设施。

三、标志功能

城市中的公共艺术常常是历史和文化信息的承载物, 往往代表的是城市文化和城市发展概况, 如城市环境中一些具有历史意义的雕塑或其他建筑形式。具有城市特色的公共设施就可以很好的表现城市特点, 成为城市的标志。在邯郸的城市雕塑中, 如邯郸学步、胡服骑射等雕塑, 也很好的代表了邯郸地域文化, 成为邯郸标志性的公共艺术。但在设计的同时要注意其构成形式和现代城市发展的结合。

伊利尔·沙里宁曾经说过 :“让我看看你的城市 , 我就能说出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城市公共艺术是城市空间的重要元素, 能够代表城市特点、提升城市的活力, 同时还能够延续地域文脉。在邯郸这座蕴涵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 在迈向新时期、建设新城市的当下, 应该有系统规划的发展城市公共艺术。以体现城市风貌, 提高市民的文化素养。本文以抛砖引玉, 期望解决当前邯郸市公共艺术建设的瓶颈, 结合具体案例分析, 建立一套理论上完备、现实中可行的适合邯郸城市发展的管理策略, 最终实现提高邯郸市公共艺术建设水平的目标。

摘要:公共艺术是一个城市递与世人的一张艺术名片, 本文以公共艺术的重要性为切入点, 从邯郸市公共艺术的现状出发, 针对邯郸城市公共艺术的现状提出问题, 探讨了公共艺术对于邯郸城市建设及发展的重要意义, 并针对邯郸市公共艺术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公共艺术,城市

参考文献

[1]借公共艺术之风采扬城市文化之神韵.史爱兵, 田野.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

艺术发展史 第2篇

1.与一般美术史不同,E·H·贡布里希的《艺术发展史》既不是简单地罗列史实,也不是用一些抽象难懂的“主义”来概括美术史,而是描述了一系列的 “问题情境”。他认为艺术的发展是在艺术家不断解决由社会和艺术传统自身所提出的问题过程中形成的。在导论中,他就骇人听闻地说:“现实中根本没有艺术这种东西,只有艺术家而已。” 当然,当我们大致读过他所讲述的历史,再看到他说艺术的故事是“各种传统不断迂回,不断改变的故事”时,就会真正明白他的意思。2.“艺术”最初的功能是根据巫术或宗教或政治的需要创造一些合适的形象。出于各自不同的 “情境”,这些形象可能像古埃及那样静肃,也可能像非洲部落艺术那样粗放或者向中国青铜纹样那样狰狞恐怖。在历史过程中,艺术逐渐积累起自己的传统,具备了独立的审美价值,人类社会中由此悄悄地出现了一种叫“艺术”的东西。(这一点与李泽厚先生在《美的历程》中关于艺术起源的看法有相同之处)3.贡布里希所要阐释的是人们不是为了响应某种潜在的“精神”的呼召去改变传统,而是情境的改变使其不得不然。例如说到具有强烈世俗倾向的荷兰绘画,他认为是由于经过了宗教改革,从而使新教统治区内的艺术家已经没有什么自由再画祭坛画了。无论哪种社会,贡布里希所关心的是艺术家所面临的“问题情境”。不是一个统摄一切的“时代精神”,而是许许多多切实需要解决的问题吸引着艺术家奉献他们的才智与精力。我们应当最精各个时代的艺术家,正是靠他们的辛勤劳作,解决了审美领域中那些潜在的问题而汇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艺术世界。4.艺术问题的解决并不是一般的对某个问题的解答。尽管贡布里希承认在艺术中的确存在着某种意义上的进步,但他绝不希望他的读者误以为进步就是价值。在《艺术发展史》中他一方面肯定艺术家超越前人的努力,另一方面竭力阐明艺术的发展变化总是有得有失。例如希腊化艺术为了追求戏剧性的夸张效果在实际上导致了对埃及以来整齐、庄重的画面秩序的背离。但是他强调“任何一种风格都有可能达到艺术的完美境界”,“本书的某位读者可能喜欢拉斐尔,讨厌鲁本斯,或者正好相反。但是,如果本书的读者不能认识到这两位画家都是卓越的大师,那么本书就没有达到他的目的。”5.如果从“问题情境” 的角度来看20世纪的中国艺术,不难发现那些在历史的沉淀中被保留下来的杰作正是由于“解决问题”的迫切需要而使得艺术家的智慧与创造力有了充分的用武之地。贡布里希在谈到建筑以及“原生态”的绘画与雕刻时曾用两个词来形容它们的标准—— 既“实用”又“合适”。尽管后来艺术日益成为奢侈品,不再那么实用了,但这个标准仍未完全失去价值,并且还会在一定的情境中显出复苏的力量。例如在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新兴木刻便是一种既“实用”又“适用”的艺术。特殊的情景促使艺术家选择了黑白木刻作为解决问题的方式。那些豪放朴实的黑白木刻作品,不仅显示了木刻艺术的刀法美,而且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度,适应了当时的情景对艺术作品的特定要求。人们现在回忆那段时期的艺术时常会用到“时代气息”、“战斗精神”等字眼。可见那时的艺术家在战斗的同时也切实地解决了具体的艺术问题,使作品尽可能地“实用”又“合适”。我们不会想象延安的木刻艺术家是为着创新而工作的,但他们的确创造了全新的艺术。他们的作品使得各阶层的人都可以感受到那种振奋人心的力量。6.20世纪的中国有着错综复杂的艺术局面,有太多的问题等着艺术家去解决。在西方文化艺术不断涌入中国的浪潮下,中国美术面临着现代性转型的问题。中国的艺术家不得不重新思考如何对待中西不同艺术:是中西结合还是拉开距离?围绕这个问题有许多不同的选择:传统派的代表是齐白石、黄宾虹、吴昌硕、潘天寿等,他们革新传统,将传统中国画推向一个新世界;而主张中西结合的徐悲鸿、蒋兆和等人吸收西方的艺术来促进中国画顺应新形势的发展。还有致力于油画扎根本土的艺术家等等。正如贡布里希所说,任何风格都能达到完美的境界。从“解决问题”出发,我们便不会简单地以时代进退为褒贬艺术的依据,而要看到艺术创作背后所面临的“问题情景”。

可以说艺术家从未像现今这般自由,可以完全根据自己的判断寻找任务、确定方向。那么现今的艺术家们面临什么问题要解决呢?这或许很难回答,但是他们一定会表述属于 “今天这个时代” 的问题。无论一个艺术家所习用的技术手段是什么,总应该面对今天这个时代。但在此就有必要提及贡布里希所批判过的“时代精神”,他将它形象地称为“一个超级艺术家”——这个艺术家用绘画、诗歌、音乐等多种风格表现自己。贡布里希完全肯定“问题情境”会因时代变迁而会产生相应的变化,但它不是那种决定一切的“时代精神”。我们应该意识到:一旦艺术家或被迫或自愿地忽略了自身的感受而时刻以“表现时代精神”为已任,他的作品便容易丧失活力。佛家徒艺术家和佛教艺术家是不同的。前者并没有用艺术手段宣传教义的任务,所以他一旦受到内心的驱使去做些什么,便会创作出真诚的有活力的作品;而后者肩负着宣传佛教的任务,在创作时难免出现一些敷衍空洞之作。我们应当警惕这种危险。

1.作者的另一个重要思想,即作者在前言中所交代的一个观点:一方面,在艺术问题的解决上,某个问题的解决方案无论怎样激动人心,都毫无例外的在别处激起了新问题;另一方面,艺术发展在一个方面有什么所得或进步,都必然会在另一个方面有所失,主观的进步概念。无论多么重要也不等同于客观的艺术价值的提高。正是由于这些原因,《艺术的故事》讲述的是各种传统不断迂回、不断改变的故事,每一件作品在这故事中都既回顾过去又导向未来,因为在这个故事中,哪一方面也不如这样的景观奇妙:即一条有生命的传统锁链还继续把当前的艺术跟金字塔时代的艺术联系在一起。换句话说,“艺术为何会有一部历史”?作者以其特有的方式给出了回答。因此,如果说《艺术的故事》有一种艺术史的模式的话,那就是艺术问题史的模式。它不仅不同于艺术进步史模式,而且尤其反对那种已成了陈词烂调的艺术是时代精神表现的模式。正是在讨论艺术问题的提出与解决时,作建立了一个社会情境的模式,这个模式的主要内容就是艺术家所面临的问题情境。难能可贵的是,作者用简洁的语言把手中的问题表达的如此清楚透彻,真是一个了不起的贡献。本书不因用语浅近而降低理论的深度,正所谓“意深而文明”,使其写作本身就成了一种艺术。西文艺术史的研究,从作为一门学科算起,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的研究重镇在20世纪上半叶之前,主要集中在德语国家,所谓的艺术史的语言就是德语的语言。从20世纪初,艺术史研究中出现了一种趋势,即要为艺术史找到一种科学基础,于是学者纷纷把目光转向了心理学,并产生了很多心理学式的艺术史研究理论。其中有一种可称为所见与所知的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历代艺术家坚持不懈地与妨碍他们精确描绘视觉世界的知识进行斗争。知道事物实际如何,例如知道人的面部是以鼻子为中轴线两边对称,就会妨碍人们对侧面像的描绘,要获得纯粹的视觉艺术就需要不带成见地观看这个世界,就是这场与知识的破坏力量的斗争,以及要恢复“纯眼”的决心,使艺术从埃及的完全“概念性的”艺术走向了印象主义的完全“知觉性的”艺术。2.《艺术的故事》的心理学出发点正是这种观念,作者谈到了原始人和古埃及人画他们的所知,而印象主义者却想画他们的所见。通读全书,我们看到艺术家如何从原始人和古埃及人的概念方法一步步走到印象主义的方法。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结尾写道:在印象主义的方案中也许有某种矛盾导致了再现艺术在20世纪的崩溃。因为实际上没有哪位艺术家可以抛弃所有的法规和程式,单纯地画他的所见。换言之,作者提出了所见与所知理论本身存在的一个巨大问题。从而把这个理论问题留给了他的更高深的著作《艺术与错觉》去解决。至此,我们可以进一步地说,《艺术的故事》不仅教给人们欣赏艺术,而且它还让人们欣赏了知识和智慧的魅力。

当代公共艺术发展的美学特征 第3篇

关键词:当代公共艺术;公共艺术家;艺术素养;美学特征

中图分类号:J01;J06文献标识码:A

一、当代公共艺术的发展及审美特点

公共艺术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之一,其涵盖了多领域的学科类别、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是公共性的艺术语言和空间结构的表达,是具有多元化、多义性的综合艺术体,是艺术美化环境、艺术引导生活的代表。公共艺术发展到当前表现出一些新的美学特点,具体情况如下:

一是新材料和新科技在艺术创作中的运用。

当代公共艺术是未来艺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自我体验和理性认知并重的前提下,注重色彩、灯光、现代符号等要素的组合,材料运用更是丰富多彩、多种多样,例如,木材作为天然材质,质地相对松软,纹理丰富,具有天然朴素的个性;铁虽无纹理,但有弹性,可作任何造型变化,着色后又会有不一样的面貌;塑料表面光滑平整,色彩丰富,有较强的现代感;不锈钢有光泽,质地坚硬,它能反射周围的环境,有华丽高贵的气质;玻璃清澈透明,质感脆硬,有种高雅的气质。材料不仅是艺术与公共环境艺术表现的媒介 ,而且丰富了现代环境艺术语言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英国小说家毛姆认为,“伟大的艺术从来就是最富于装饰价值的” \[1\],完善环境的功能性、艺术性、可读性和引导性,美化我们的生存空间,提高我们的生活品质尤为重要。当代公共艺术的创作要表现出与时俱进的时代性倾向,通过开放的思想和理念的共鸣来传达具有时代特色的视觉审美。近些年全国各大城市的地铁系列壁画是材料多样性及其装饰风格百花齐放的优秀代表,有石材雕刻、马赛克镶嵌、水晶镶嵌、磨漆、搪瓷钢板、锡青铜、综合材料等多种形式,整个地铁的空间艺术充满现代感,有很强的装饰性,和地铁站这一现代化建筑风格非常协调,也很好地表现了当代都市新文化的风貌。因此通过现代材料和新科技手段的综合运用,达到加强视觉审美效果的作用,其较之传统艺术,具有更多元的表现形式、更强烈的美学观感效果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是大众观者、空间环境与艺术作品的审美互动。

公共艺术的初衷之一便是为人类寻求自我的理想空间,是人类精神与情感寄托的载体。18世纪德国古典美学的代表人物弗里德利希·席勒就曾说过:“只有审美的趣味才能导致社会和谐,因为它在个体身上奠定了和谐” \[2\]。在对人和社会的影响方面,公共艺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但其传达的始终是社会和公众需要的生活体验。

“每一个人都可以从艺术中看到他所希望看到的东西”\[3\],亲民的作品不仅拉近了艺术家与公众、环境及社会之间的距离,还让不同层面的观者对艺术和生活的解读、认知更加真实。当代公共艺术是将人的情感理念和物质需要相融合的大众艺术,并将尊重观众想法和强调人文意识放在重要位置;同时更加关注艺术品与环境空间的互动性,环境空间能影响观者的审美情趣,而观者个体的审美感受也将作用于环境景观艺术的创作。

这充分说明了环境和观者个体之间互动的重要性,当代公共艺术只有通过人、环境和作品三者之间的协调和匹配,实现情感的升华,才能更好地走进生活,并在与观众的互动中实现概念的衍生发散,体现自身价值,以达到美化环境空间以及加强观者视觉美感的艺术效果。

三是艺术作品的审美性和实用性相结合。

当代美学家高尔泰曾简洁明确地提出了“美只要人感受它,它就存在;不被人感受,它就不存在……”\[4\],当代公共艺术是城市精神文化的物化体现,是大众情感交流的枢纽,是城市文化魅力的展现,注重借鉴其他艺术门类并与其它学科相融合,在美化生活空间的过程中注重满足公众对艺术的审美需求,使公共艺术在观者内心产生更直接、更纯粹的共鸣,塑造出了怡人的共享空间,让大众共享美的资源。

因此综合考虑规划、建筑、环境和空间条件进行创作,将艺术作品的审美性和装饰实用性相结合,才能呈现跨美学领域和全方位的艺术作品,在以全面的艺术魅力美化我们生活的同时,还能支持和推动国家经济与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实现当代公共艺术的美育与美化作用。

二、当代公共艺术家应具备的艺术素养

其一,在艺术创作上要具备历史与现实的双重或多重文化视野及素养。

艺术家创作的传统艺术品大多维系在一种对社会历史、传说故事、民俗风情、壮丽山河和明理说教等传统题材的解读层面,具有鲜明的文化烙印和主流色彩;而当代公共艺术创作中需要关注和反映的人文社科、自然环境、社会现象和生存状态等题材,已远远超出了传统题材的范围。“艺术家的全部财富、他的世界观、阶级立场、社会政治思想直到他的生活经历、习惯爱好、个性特点,都无不直接间接地体现在或折射到他的创作方法中来,决定和制约着他对艺术形象的创造”。\[4\]只有具备深厚的文化素养和自觉的社会责任感,才能充分发挥艺术创作的协调性和引导性,才能更全面地反应社会生活和社会现象,才能让公共艺术走进更为广阔的现实领域,并兼具坚守传统和引领新潮流的作用。

如武汉市地铁2号线江汉路站的站内壁画浮雕创作,就很好地体现了创作者宏阔的艺术视野及文化素养。江汉路是武汉的商业名片,素有“楚天第一街”的美誉,因此,艺术家在壁画创作中就将商业中的“时尚”元素作为主要切入点,以突出每个时代的时尚代表元素,为逼真地再现历史和生活,创作者在图像采集上精心选择了最具历史代表性的视觉元素和最具生活景观的原生态造型,将历史与现实、传统与时尚、美学与生活、宏大与细致在巨幅浮雕中融汇呈现,产生了很好的艺术审美效果,营造出全新的生活方式,是向公众传播审美文化的重要载体,是艺术与环境、自然与人文、社会与审美的有机统一,成为了城市文化大繁荣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二,在艺术表现形式上应具有艺术创新意识。

近年来的公共艺术作品具备材料技法多样性和装饰风格百花齐放的特点,艺术家们综合运用了颜料绘制、石材雕刻、马赛克镶嵌、磨漆工艺、搪瓷钢板、金属铸造等多种表现形式。“实践本身是一个多层次积累的结构……实践并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结构,而是随着实践和空间及具体条件不断调节和变化的、恒新恒异的结构”。\[5\]当代公共艺术家在创作中必须具备创新意识,在表现形式上除了运用传统的绘画、雕刻等方式外,还要勇于尝试运用新技术和新载体全方位表现公共艺术品的内涵,如采用声、光、电结合的多媒体和喷绘、火药爆绘、机械雕刻、3D打印等技术。例如用数字技术处理画面,以求超现实的效果,加拿大艺术家卢克·库彻斯恩创作的《你在哪里?》360度全景,就是利用实时三维控制系统的技术,在空间上投影了画面。而上海世博会上中国馆最大的亮点,就是使用多种形式,把静态《清明上河图》变成动态的全图巨型壁画,水在流,马在走,令人震撼的视觉享受是视觉与科学的完美嫁接。此外利用材料的广泛性和其固有的特点,公共艺术的面貌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最令人惊艳的就是美国纽约的视频壁画《展现文明》,该作品运用影像的形式创作出一部震撼的有声壁画作品,一部三分多钟的视频,浓缩了几千年人类的历史文明,在形式上绝对是空前的,这部作品非常精巧地运用了科技发展的成果,这就是当代公共艺术很好的创新艺术形式。

因而在新媒介条件下,将现代材料技法与艺术元素进行整合,从作品的肌理、质地、色调、抗腐蚀和耐久性等方面统一协调,以适应不同的建筑环境与空间氛围,创新的表现手法和效果将使作品超越以往单一的艺术表现形式,具有更为广阔的表现空间,成为艺术时尚潮流的风向标。

其三,在创作风格上应具备多样化的审美表现力。

当代公共艺术在创作风格上已有了很大的拓展空间,李泽厚先生提出“美与善一样,都只是人类社会的产物,它们对于人,对于人类社会才有意义”\[6\],只有具备包容的创作态度,才会对当下的社会现实、艺术潮流有全新的认知,才能更好地展现当代艺术中新文化的整体风貌,展现出全新的审美视角。

当代公共艺术创作过程要求严谨、理性,最终效果构想全面,兼具意象、抽象等风格的表达,除了传统的装饰风格、写实风格之外,还要借鉴传统和现代的多种表现形式,运用丰富的造型语言,融合造型和设计的优势,呈现出表现主义、观念主义、浪漫主义等多样的美学表现力,创作出风格多样化的具有时代特征的当代公共艺术作品。例如当代艺术家李博老师的作品《一天》,综合材料加上装置的形式充分利用材料演化出肌理层次感,使画面能够像传统壁画的创作风格一样具有视觉张力,但也因为图像的本身有时来自精密照相写实,影像的逼真与材质层次转折感,更加催活了整体画面的立体感、真实感,观赏的深刻性也就相对提高,体现出了很强的当代创作风格。不仅完善了传统审美艺术观念,而且打破了各领域的艺术界限,成为了艺术风格多样化和大众化的纽带。

其四,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应具备审美的全局观。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曾经说过:“一切能够永存的艺术作品,是用他的时代的本质铸造的”\[7\],伴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当代公共艺术也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艺术项目的工程学研究也越来越重要,成为每一位公共艺术家必须面对的问题。完成好一件优秀的公共艺术作品,其中的每一个细节都需要具备长远的眼光和全局的观念。

当代公共艺术家要明确:创作公共艺术作品是与环境空间相结合的创作特点。不仅要运用传统的体量单位和空间概念进行创作风格的选择;还要考虑艺术效果是需要融合于环境,还是突出于环境。如武汉地铁2号线洪山广场站“楚风古韵”大型壁画创作就是将艺术品突出于环境之上,重点呈现艺术的审美感官,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荆楚文化特点,达到了文化宣传及艺术推广的作用。原因在于洪山广场位于武昌的心脏地带,毗邻省委省政府,是一座集科技、体育、文化、信息、景观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广场,在武汉市内具有其他广场不可取代的特殊地位。因此在地铁2号线的特色站点中,选择洪山广场站来展现极具本土地域特色的楚文化是最为合适的。壁画创作以重彩来表现“楚风古韵”的主题,以楚国漆器中常见的红色为基底,以红、黄、蓝三色的组合来表现楚文化艺术绚烂、热烈、狂放、奇绝的韵律。在壁画构图上以各种代表楚文化的符号和物品,采用富于动感的流云线型来贯穿各个部分,形成了争奇斗艳及连贯生动的审美效果。

因此秉承以人为本的创作思想,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坚持审美的全局观,才能让平淡的环境空间因艺术品的介入而充满生机和活力,具有可辨识的艺术性、独特性。

三、当代公共艺术家在艺术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

其一,要转变公共艺术创作的参与方式。

当代公共艺术作品不是任意采购、见缝插针的艺术产品。公共艺术创作的参与方式的转变是决定公共艺术品规划与设计品质的首要条件。创作优秀的公共艺术品需要公共艺术家在创作前期就要介入项目的环艺景观设计或建筑设计中,配合景观设计师或建筑设计师及业主方,综合考虑空间环境与公共艺术品的关系,充分发挥创作理念和创作优势,并与其他艺术品及环境空间相结合,提出公共艺术品最佳创作方案。

其二,要以超然的态度投入公共艺术创作。

当代艺术创作者往往要面对众多艺术家、艺术机构、社会意识形态的审视,以及相关机构的监督和大众审美眼光的评判。因此在探索艺术空间表现多元化和拓展艺术领域中,容易受到这些社会因素的影响,故在创作思路和实际表达上就会反映出或积极或消极或优秀或无奈的情绪,这就需要公共艺术家以超然的态度全身心投入公共艺术品的创作,这样才能孕育出无愧于我们时代的优秀的公共艺术品。

其三,要以团结协作的精神拓展公共艺术领域的新疆界。

当代公共艺术家作为国内外各级各类学术、艺术机构及协会成员,其专业的身份会有别于其他组织,但都和艺术有着特殊的血脉关系。用好这个特有的血脉关系,将是其走向成功的关键。艺术领域中的每一位个体要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相互学习、互相支持,多做实事,以新姿态、新思路来拓展我们艺术家的新面孔,拓展出当代公共艺术领域的新疆界。

四、结语

“艺术是浑然一体的,只有融合了一切种类的艺术才能臻于最完美的境界” \[8\],当代公共艺术是一门包容性、专业性很强的艺术门类。它广泛吸收和借鉴其它学科的优点,在美化生活及装点环境中,呈现出全面性和多义性的艺术面貌。同时它又以其贴近大众的优势,获得了来自各个领域反馈和传递的新观念和新潮流,并将这些资讯再次应用到艺术创作中,以此影响其它艺术形式的发展。可以说,公共艺术既是大众艺术,又是时尚艺术和先锋艺术,它必将不断推动艺术的新发展和新思潮。

今天的艺术家们跨领域的创作活动也必将让当代公共艺术在未来的艺术领域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他们创作的公共艺术作品既是学术性的艺术语言和空间结构的公共性表达,也是艺术多元化与多义性的表现,是艺术美化环境及引导生活的媒介与标识。

\[参考文献\]

\[1\]毛姆.月亮和六便士\[M\].傅惟慈,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290.

\[2\]席勒. 审美教育书简\[M\].徐恒醇,译.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236237.

\[3\]巴鲁兹金.自然而然\[M\].温祖荫,译.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

\[4\]高尔泰.论美感的绝对性\[J\].新建设,1957(7):4952.

\[5\]张玉能.实践美学新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4.

\[6\]李泽厚.美学论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59.

\[7\]罗曼·罗兰.母与子\[M\].罗大冈,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8\]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M\].力冈,译.桂林:漓江出版社,2012:5.

邯郸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策略研究 第4篇

一、邯郸城市公共艺术现状分析

公共艺术的概念其实比较简单, 即公共场所长期置放 (长久性) 的艺术作品。公共场所是一个自由的空间, 所有人都可以自由地进出, 如街道、广场、公园、商场、车站、体育馆或电影院, 它是面向公众的。本文中所指公共艺术范畴为:城市雕塑、公共壁画、城市公共设施等。新时期以来, 以城雕为代表的中国公共艺术大约经历了“写实阶段”与“抽象阶段”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是一种观念上的划分。例如早年邯郸火车站广场的“胡服骑射”雕塑和迎宾道大转盘绿地中的“胡服骑射”雕塑。这类写实的城雕承载了中国社会现实主义艺术的传统, 也带有一定的地域文化特色。但这类写实雕塑中有的作品带有明显的时代符号, 对于现今社会的新变化和发展, 显然已不能代表新时代的精神。抽象的城雕既包括写实的变形, 也包括完全抽象的构成, 强调了工业化时代的视觉经验, 适合现代社会从建筑到设计的形式特征对人的视觉审美的影响。抽象的观念不是建立在现实的经验基础上, 而是把西方现代艺术的观念直接用于城雕, 尤其是加上一些民族特色之后, 更趋向装饰性和娱乐性。在城市趋同的今天, 很多城市的抽象雕塑也出现了雷同的情况。然而这种抹杀地域环境特点的抽象雕塑并不能很好的体现当地的人文精神。这种公共艺术硬性植入的情况在邯郸也普遍存在。邯郸城市公共艺术现状整体上存在着表现力不足、缺少规划、缺乏新意等情况, 很多作品不能够代表新时代的精神和风貌。随着城市的发展, 这一局面急需改变。

二、关于邯郸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的思考

1. 结合地域文化, 确定邯郸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的目标和原则。

邯郸城市公共艺术发展应深入挖掘邯郸城市文化主题所蕴涵的丰富文化内涵, 突出邯郸城市公共艺术的独特魅力。以高艺术水准原则、高环境效益原则、持久性原则、公众参与原则打造有地域特色的城市空间。邯郸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其深厚的文化积淀为邯郸留下了很多历史典故和名胜古迹。在邯郸市公共艺术发展研究中, 可以赵文化, 时代文化为核心主题, 并向下延伸形成整体的主题构成。打造出体现和承载邯郸本地区的文化精神和社会心理, 并具有邯郸地方文化特色的公共艺术形式。建设成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层次分明、标识明晰、环境宜人的高品位公共艺术空间格局。

2. 结合城市规划, 定位发展结构。

在发展结构中, 本着突出城市特色、紧密结合邯郸城市用地功能和城市空间景观系统、以点带面逐层展开、紧密结合城市生活。在结合邯郸城市总体规划以及总体城市设计的基础上, 将邯郸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结构定义为“六区、九带, 多节点”的布局。这种布局结构将起到突出重点, 以点连线, 以线带面的整体作用。总之, 邯郸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结构应结合城市总体设计及总体规划, 并充分考虑城市的人文生态与空间的连续性与完整性, 以形成整体而又丰富的空间层次。

三、发展策略建议

在研究中从邯郸历史传统文化、公共艺术区域策略、提升艺术作品品质计划等角度对邯郸城市公共艺术发展进行了多方位的思考并参考多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策略研究, 总结邯郸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策略思路为:

1. 深度挖掘历史传统文化。

使公共艺术作品能够体现邯郸地域文化, 并通过公共艺术作品的公共性让民众能够感受到文化气息并传承传统文化精神, 加强邯郸市历史文化名城的地域特点。对于公共艺术区的策略, 以邯郸市城市发展规划为基础。在老城区突出传统文化, 在新区注重传统文化和新区发展的时代精神相结合。同时, 结合城市景观轴线和景观节点规划公共艺术品的设计。形成层次分明, 重点突出的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策略。

2. 公共艺术实施措施。

对邯郸城市公共艺术载体:城市雕塑设置、城市公共设施、公共壁画进行分格规划控制、形态规划控制以及载体的密集度控制等要求。同时, 制定“邯郸市城市公共艺术百分比管理办法”。目的是传承邯郸固有的文化艺术底蕴, 打造具有鲜明城市特色的公共艺术之城, 增强城市竞争力, 促进城市的公共文化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现代化城市必定是一个文化浓厚、生态宜居的城市。城市公共艺术对于展现城市的人文气息和文化底蕴, 树立现代化都市的良好形象有重要作用。通过发展邯郸城市公共艺术的不同形式创造出富有地域特色和艺术氛围的邯郸城市公共空间, 确立邯郸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公共艺术定位, 并兼顾现代公共艺术设计风格, 打造极具邯郸文化气质的公共艺术形式。将邯郸打造成充满人情和富有个性的新型城市。

参考文献

[1]易英.公共艺术与公共性.原创的危机.河北美术出版社, 2010.

[2]唐正君, 文盛宇.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的思考与建言.城市建筑, 2013.

公共产品理论发展论文 第5篇

【摘要】如参天大树一般,公共产品理论经历了历经萌芽、形成、成长、繁茂、成熟和进一步发展等个阶段,已逐步得到了完善并成为了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独立于财政学之外。全球化也带动了公共产品理论的与时俱进,目前公共产品理论在概念、供给主体和供给方式上均有了新的突破。

【关键词】公共产品理论;发展阶段;供给方式

财政学萌芽到成熟足足经历了300多年的磨练与沉淀,逐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文章按照阶段的划分介绍了公共产品理论的发展过程,并介绍了各阶段中重要代表人物的观点,并在文章最后引出了目前公共产品供给的最新理论――多元主体互动供给论。

一、思想的萌芽阶段

最早的代表人物就是英国著名的政治学家和思想家――霍布斯,他在1646年创作了《利维坦》(亦称为《教会和公民国家的内容形式和权力》)。在书中的第二部分“论国家”中,霍布斯从人性需求和契约的角度出发,论述了自己的公共观。休谟举出了“公共草地排水的”案例来加以论述搭便车现象。。亚当斯密则主要是从政府职能的角度论述了自己对公共产品的观点,他在1776年发表了《国富论》。他一方面认为市场应当遵从“看不见的手”的自由主义,另外一方面则认为在公共支出方面,市场是无效率的。在斯密看来,政府应当是“廉价政府”或“夜警国家”,但是也具有三大职能,其中之一就是提供某些公共机构和公共工程。

二、公共产品理论破土而出的阶段

“公共产品”一词最早出现在1936年。意大利学者马尔科的《公共财政学基本原理》在美国翻译出版时,书中首先使用了“公共产品”这个说法。在他看来,公共产品应当由政府来提供,因为人们向政府纳税就相当于支付了公共产品的价格。

瑞典学派在奥意学派以后进一步完善了公共产品理论,他们创立了著名的维克塞尔―林达尔机制。该机制有两个假设:1.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参与到政治表决程序中来,而且每一个人的政治权利是平等的,即满足一人一票制。这也就是指每一个人都能够按照自己获得的公共产品的边际效益的大小来分担提供公共产品所需要的费用;2.信息成本为零。在这些假设下,根据“一致同意”原则,该机制可以保证帕累托最优的实现,此时,公共产品的供给可以达到最佳水平。

三、公共产品理论成长阶段

萨缪尔森给出了公共产品的经典定义和公共产品最有供给的一般均衡条件。他提出了公共产品具有非竞争性的特征。在公共产品供给方面,他引入了序数效用论和无差异曲线等经济学工具,建立了纯公共物品模型。该模型假定,人们能够明确的表达自己消费公共产品所获得的边际效用,也愿意支付相应价格,其实这些价格也就是税收,这就表明了人们的纳税额是与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成本相对应。在虚假的需求曲线分析下,得出了公共产品定价的.原则是:社会边际效用等于社会边际成本,也等于所有消费者的个人边际效用的总和。除此之外,萨缪尔森还提出了关于公共产品最优供给的一般均衡条件:消费者在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之和等于私人产品与公共产品生产的边际转换率。而且他认为在公共产品市场中,市场配置资源会无效,因而政府应当成为变成这个市场的主要配置者。

四、公共产品理论的繁茂阶段

马斯格雷夫第一次正式引入了“公共经济学”的概念,并指出了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的特征,同时明确了混合产品的存在,他认为世界上只存在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的这种假设是不合实际的,从事实上来讲,现实中绝大数为混合产品或者是“限制性定性公共产品”。

布坎南是公共产品理论的伟大贡献者之一,他的主要贡献在于他将政治决策的分析与经济学理论相结合,将经济学中每个人都是追逐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概念移植到了政治决策的领域中。同时他的观点,推翻了学术界中两大学术流派所珍视的观念,一是依据福利经济学政府是能够实现公共利益的,二是各利益集团之间的多元化竞争将会为公众谋得利益。他不仅提出了“俱乐部的经济理论”,还创立了“公共选择理论”。

五、新枝芽――新制度经济学

1937年科斯发表了《企业的性质》,这标志这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后来经过威廉姆森,康芒斯、克莱因和张五常等学者的努力得以逐步完善。他们认为经济学的核心问题是资源的分配和使用做出选择的问题。而制度安排对人们的交易会产生不同的激励作用,从而应引导资源的有效配置。新制度经济学在公共产品供给上并没有给出确定的供给模式,而是将交易理论引入到公共产品供给上,认为公共产品应当有交易费用较低的一方来提供,同时明确了政府应当建立起完善的产权制度,从而解决外部性问题。

六、公共产品理论的最新成果

公共产品的供给经历双主体参与论、三元主体合作供给论和多元主体互动供给论三个阶段。其中三元主体主要是指政府部门,私人部门和第三部门。目前,多元主体互动供给论是作为一种最新的供给方式,引起了理论界的探讨。主要的代表人是斯蒂福斯和丹哈特夫妇。

与传统的政府提供或者政府与私人部门共同提供的方式不同,他们认为,社会真正的主人是全体公民,政府是公民授权形成的,因而应当服务于公民。在公共物品供给上,单纯的政府供给无法满足公民的需求,因而政府不能够只是保证提供公共物品,还应当建立一个机制,使得公民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价值观和自己对公共物品的需求。除此之外,政府还必须充当“中介人”,将公共物品的多元供给主体都集中在一起,进行磋商和谈判,从而建立政府、私人部门和第三部门的战略同盟,在面对公共需求时,三方部门共同协商,以公民利益的最大化为目标解决公民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大卫休谟.人性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2]亚当斯密.国富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当代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策略探析 第6篇

前言

在素质教育发展背景下,社会对人才素质需求的提升,为高校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为了能够进一步实现对全面素质人才的培养,满足社会对高校人才的需求,以综合素质培养为基本目标的公共艺术教育得以出现,并迅速占据高校教育的一席之地,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然而,由于我国高校教育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较为深远,这使得许多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没有真正的发挥出实际作用。为了真正实现对全面素质人才的培养目标,做好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策略研究至关重要。

1.公共艺术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作用

(1)公共艺术教育内涵

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是面向所有专业学生而开展的选修教育内容,其主要目的是提升大学生的艺术修养、培养审美能力、激发内在潜能、完善人格,以实现对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相比于高校艺术教育而言,公共艺术教育所面对的群体更广,应为其“公共性”决定了无论是艺术专业还是非艺术专业学生都可以参与和享受公共艺术教育,所以从高校课程性质角度定义,公共艺术教育更偏重与选修课。但也有部分公共艺术教育是几个专业通用的,这种公共艺术教育则属于必修课范畴。

(2)公共艺术教育的作用

从当前的高校教育模式与目标来看,公共艺术教育在高校中的有效开展,能够在延伸学生艺术学习和培养学生艺术素养等多个方面展现作用。

①延伸学生艺术学习。每个学生都有着自己喜欢的艺术形式和艺术追求,但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真正的考入艺术专业来进行专业性艺术教学,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学生的艺术追求都会因为环境的缺失而被搁置或遗忘。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开设,为这些有着艺术追求的非艺术专业学生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环境,在不耽误他们专业学习的基础上,给与了他们学习艺术、接触艺术、感受艺术的机会,这为学生艺术学习的延伸提供了条件。

②培养学生艺术素养。艺术素养是组成一个人才基本人格与素质的重要内容,其在学生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但在学生成长过程中,中小学教育都以学习为主,艺术教育相对缺失,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实现对学生的艺术素养培养,就必须要在高校教育环节中予以实施。公共艺术教育的开展能够为高校当中所有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艺术学习环境,在公共艺术教育当中只要学生能够专心学习,就必然会在艺术素养上有所提升,即使仅仅是耳渎目染都会为学生的艺术素养带来改变,所以说搞笑公共艺术教育对培养学生艺术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2.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存在的误区

从当前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发展来看,其仍存在一定误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误区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艺术教育认识有待提高

在当前的高校教学观念下,教学重点仍然是以专业教育为主,艺术作为专业课程之一,其已经习惯被教师、学生当作一门绝对专业课程来看待。选修课方面,高校有大学英语、心理学等等,但在艺术选修课的开设方面相对较少。这种情况的出现,会让包括学生、教师在内的所有教育参与者易出现对艺术课程的认识偏差,进而影响他们对公共艺术课程的重视程度。艺术是一门基础又深奥的学科,深奥的内容理应作为专业课程来予以教授,但基础内容应当是面对所有学生的,因为艺术是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审美观念的重要途径,如果学生在审美方面出现偏差,那么其必定会在艺术认识上有所偏差,这会对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改变对艺术教育认识的偏差,使公共艺术教育能够真正的在高校中全面展开具有重要意义。

(2)教学投入力度有待加强

随着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被广泛认知,各高校都逐步开展了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但从其开展效果来看,还存在一些不足,因为一些高校本身并非专业艺术院校,当学高校要开展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时,高校的艺术教育资源、师资必然会有所欠缺,为此学校只能通过加大投入,来予以实现创造良好公共艺术教育环境的目的。然而因为一些高校资金有限,所以我们要加大对公共艺术教育的资金支持。

(3)教学方法较为局限

教学方法较为局限也是影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效果的重要原因。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都是由艺术教育专业的讲师来完成的,因为他们是专业性艺术课程教师,因此他们也更习惯以对待专业艺术生的方法来进行教学。但是,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更多的面对的是没有专业知识的非艺术专业学生,这使得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就遇到了一个非常尴尬的情况,教师极力简化的教学仍然让学生感觉到吃力,课堂教学效率偏低,难以达到公共艺术教育的目标。针对这种情况,建议教师能在课余时间多与学生进行交流,在摸底他们艺术底蕴、接受能力的基础上,也获取学生喜欢、乐于接受的公共艺术教育形式,通过融会贯通来对公共艺术教育方法进行调整,尽快摆脱教学方法较为局限的情况,为全面实现艺术素养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支持。

3.提高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效果的对策

(1)正确认识公共艺术教育

想要提高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效果,就必须要先建立起对公共艺术教育的正确认识,使高校上下都能够建立起一个正确、科学的公共艺术教育观念,为共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有效展开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首先,高校管理者应深刻认识到公共艺术教育对学生全面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并能够将这种认识应用到实际教学当中,为公共艺术教育提供最基础的支持。其次,教师也应对公共艺术教育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其中艺术教育教师要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艺术水平,为公共艺术教育师资力量提升提供支持。而非艺术专业教师则要发挥出自己引导者的作用,鼓励学生参与到公共艺术教育当中,为提高学生参与公共艺术教学的主动性提供帮助。在最后,学生更要深刻认识到公共艺术教育对自我素质提升的重要性,进而能够主动的参与到公共艺术教育当中来,为公共艺术教育效果的提升提供支持。

(2)制定恰当艺术教育制度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各高校要根据自身特征、水平,来对本校的公共艺术教育制度予以制定,避免过于盲目的发展,既影响学校的综合水平,又不利于公共艺术教育效果的实现。在制定教学计划和相关制度时,教师要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的特征来制定出个性化教学方法,因为个性化教学方案不仅更符合学生的实际公共艺术学习需求,同时还能发挥出教师在公共艺术教学过程中的动态控制效果,为公共艺术教育效果提供基础保障。例如,建筑高校将公共艺术教育与建筑专业学科相融合,医学高校将公共艺术教育与医学专业学科相交叉,这种专业科目与艺术类科目进行交叉学习,不仅能优化课堂氛围,也能缓解学生的思想压力,促进专业课和艺术类课程的有效教学。

(3)改革艺术教育教学方法

艺术具有多样化表现形式,因此其教学方法也应该具有多样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公共艺术教育的主要行为人,其必须要发挥出自己对艺术的独特认知观念,实现对艺术教育方法的多元化发展。尤其是对于一些没有专业艺术底蕴的学生,教师应该以多样化艺术教育形式,来调动和激发出他们对公共艺术课程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唤醒学生内心当中对艺术的追求和渴望,让他们能够在公共艺术课上既实现了个人素质、审美情趣的提升,同时也能够实现自己从小的艺术梦想,为学生多姿多彩的大学生活创造条件。

总结

综上所述,公共艺术教育作为以提升大学生艺术品味与审美情趣的教学内容,其对于全面素质人才的培养作用,是其他任何学科都无法比拟的。因此,高校必须要对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有一个充分、全面、客观的认识,使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能够真正的融入到高校教育体系当中,发挥出其培养人才的作用,在为全面素质人才培养提供基础保障的同时,也为高校教育水平的进步与艺术氛围的提升提供助力。

公共艺术发展 第7篇

对于我们优秀的传统民间文化而言, 现阶段主要面对的是开放的商业市场与文化环境发展形成的实际生存问题。如果失去了民间艺术发展的文化环境背景及其生存活力, 民间文化产业只能是空中楼阁, 文化光环只能随着商业活动日渐消失陨落。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目的就是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 公益性的重塑民俗, 并以文化产业发展为动力形成良性的植根民间的公共文化服务系统, 造福一方。

对于蔚县剪纸这一传统民间文化产业而言要积极探索其生态式发展模式, 实现生态式自由发展进而构建蔚县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一、剪纸文化公益性博物馆群

“博物馆群”包括公立剪纸艺术博物馆和民间自发建立的剪纸博物馆。公益性博物馆的任务包括剪纸资料收集整理、所有民间剪纸艺人梳理、与地方高校建立公益性剪纸文化研究机构、组织国内外公益性剪纸展览活动、建立蔚县剪纸音像数据库和网络博物馆。

二、建立剪纸文化志愿者计划

包括剪纸设计制作志愿者和导游服务型志愿者。

剪纸设计制作志愿者的主体是蔚县剪纸艺术传承人、喜爱剪纸艺术的普通民众和相关艺术机构、院校的剪纸爱好者以及以志愿者身份出现的专业设计者, 在博物馆等剪纸艺术机构参与传统剪纸技艺的展示、创制作活动。其中蔚县剪纸艺术传承人、以志愿者身份出现剪纸专业设计者应参与教育机构的民间剪纸文化义务教育活动, 以保证传统剪纸艺术的良好传承, 为剪纸产业的发展奠定文化环境基础。其服务对象是旅游者和考察团、学者、剪纸交流团体等。

服务型志愿者主体是村镇公职人员、中小学生和教师、喜爱民间剪纸艺术的普通民众。主要负责剪纸文化的宣传活动, 对象是广大民众、旅游者、艺术考察团、交流团体等。

三、开发基于传统剪纸制作流程的剪纸文化公益性旅游项目

包括游客参与制作流程;

蔚县特色剪纸工艺培训与创作;

剪纸制作类图书音像资料出版与捐赠等。

四、将蔚县剪纸艺术纳入义务教育体系传习后人

对蔚县剪纸艺术展开记录、保存和传习、传承活动。收集并全面记录蔚县传统民间剪纸艺术和艺人的资料;将剪纸艺术纳入乡村义务教育体系, 传习后人。可结合博物馆和志愿者计划进行, 目的是普及传统民间艺术教育。但传承仍延续民间师傅带徒弟的形式, 以保证剪纸技艺的完美继承与发展, 建立完善的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基础。

1、加强相关产业链开发巩固区域文化环境背景

蔚县自然环境优美, 同时被冠以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因此, 蔚县凭借丰富优秀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完全可以支撑起以剪纸产业为主体的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进而形成良好的剪纸产业文化环境背景。

通过剪纸相关产业链的开发, 恢复并繁荣蔚县文化环境, 引导蔚县剪纸产业适应现代社会需求, 在不破坏原有剪纸文化生存环境的基础上维系剪纸艺术以生态的方式发展。

2、与地方高校合作加强蔚县民间文化研究与创新

应当积极探索与地方高校的合作机制, 积极与地方高校联谊, 发挥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研究优势, 非功利地推动民间文化公共服务事业发展, 同时, 探索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剪纸创新。在传习和传习方式中强调现代与传统之间的积极有机联系, 努力探索现代与传统沟通方式, 使蔚县传统民间剪纸艺术适应现代文化的发展和现代民众文化需求。推进民间文化的保护、开发事业的健康发展。

在此基础上, 积极探索蔚县新民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即在推广剪纸技艺的同时, 引导民众普遍了解传统民间剪纸艺术的内涵、特质等, 重新树立民间剪纸创作的文化环境, 而后在传统基础上努力构建新民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里所谓的蔚县新民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就是现实意义上的在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结合下的蔚县新民俗体系。这个体系不应脱离传统, 而是对传统蔚县民间民俗体系深入研究之后, 再结合蔚县现代农村民间文化现状引导民众参与新民俗活动, 进而逐渐形成新民俗体系。新民俗体系的形成将意味着蔚县民间剪纸创作依托的文化基础环境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蔚县剪纸艺术的创作将会找到源泉, 其艺术特质也会因文化环境的恢复得以充分彰显。进而, 蔚县剪纸的大品牌就会树立, 蔚县民间文化产业也会因此获得生态式的建设, 民间艺术会从濒临死亡的边缘获得生命给养, 重新焕发昔日的光彩, 进而形成良性的蔚县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造福民众。

结论

公共艺术发展 第8篇

随着我国结束奥运周期, 进入世博和亚运周期, 城市建设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高峰期, 公共艺术也随之有了新一轮的飞速发展, 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城市管理者们熟知和运用。为了使更多的社会公民能够参与公共社会的艺术活动并享有其资源的分配, 对于主管公共艺术发展和管理的权利机构来说, 运作机制及其法律制度的建设就成为必然的需要。公共艺术的运作机制和法规建设, 已经到了迫切需要完善和规范的时候。如何在推进公共艺术建设的同时发挥其对艺术和文化的推进力, 也是摆在城市运营者面前的一个难题。

一、公共艺术制度建设的必要性

首先, 我国城市公共艺术建设起步晚, 但发展速度快, 几乎一哄而起, 需要由国家从宏观管理的角度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 使之发展有序。其次, 城市公

共艺术的发展存在许多问题, 如城市公共艺术竞标中的腐败现象、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等, 造成城市公共艺术艺术性低, 发展环境较差, 地区、部门条块分割严重, 急需国家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进行规范、协调。再次, 中国公共艺术家的业务素质提高和职业道德修养的自我管理需要加强;在当代社会经济国际化趋势的影响下, 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也面临着全球性挑战, 同样需要国家出台政策、法规来进行约束。

由于公共艺术的创意和实施一般涉及公共环境的规划、建筑、园林、公共设施和公共管理等多个领域, 它们之间的协调配合以及组织化、制度化和程序化的落实, 才能保证公共艺术建设的公共性和整体性的实现和监控。由于目前中国城市中还没有建立起由规划师、建筑师、艺术家、园林师、政府职能机构等共同构成的, 行使发展、协调、监控和服务职能的多级制的城市公共艺术委员会, 因此, 对本领域的协调工作就难以作出专业化和规范化的指导和把握。作为常设性的公共艺术机构可以是隶属于政府的下设机构, 也可以是由政府扶持的社会性专业顾问机构。它的基本职责是在政府、市民代表和艺术家协调下完成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规划, 进行艺术家提名, 组织艺术作品的精选, 对艺术基金的使用分配与控制。这一机构是政府行政决策与实施的重要技术支撑, 是公共艺术之公共传播与推广的“桥梁”和“发动机”。与此同时, 对于相应的制度和法律的建立与维护是不可或缺的。这些法律制度一般包括:公共艺术项目在公共工程建设的总预算中所占的资金比例的法规;公共艺术建设专项资金使用的管理和监督法规;保证公共艺术作品的遴选机制、程序以及监理机构的合法性法规;关于公共艺术作品的安置与所在环境的基本功能保障, 以及与历史文化及生态保护等有关的法规;艺术家作品的知识产权保护及社会赞助者约定权益的保护型法规;其他有关公共艺术品的管理、更换、拆迁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在中国不久的未来, 随着个别地方行政自主权利的加大, 以及地区经济及文化实力的不平衡等原因, 各地方相关法规的内容也会各有差异, 但它们的建设和执行却是势在必行。

在最近十几年的公共艺术实践中, 城市规划者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 过去遗留下来的那种“公共”艺术实现方法, 即由规划师和建筑师先后分别做完了平面设计和建筑设计之后, 最后再由艺术家在空余的空间中进行艺术设计, 这种作法一方面难以使整体环境的艺术品质得到保证, 另一方面使得艺术家在工作一开始就陷入了规划师和建筑师设定的条件和既成的环境空间的限制之中, 而最大限度地发挥艺术家的设计才能和想象力的希望大多就会落空。因此, 艺术家开始强烈呼吁规划、建筑和公共艺术等方面的多位一体的协作。这样的最大目的和效果, 是对城市公共土地和环境资源的负责, 也是对广大纳税人利益的保障。例如2002中国北京国际城市雕塑艺术展中的策展人和艺术家, 已经注意到了在我国尚未建立关于公共艺术的整套法规而主要依靠行政手段的调控, 所以他们强调多方的商讨和整体协作的重要性, “背景是古老的也是现代的, 它的公共艺术可以有反映老北京风情的, 也可以有最现代超前的”。当然, 这种被提倡的城市公共艺术实施的方式, 并不仅仅有益于艺术本身, 而同样提倡和推动了社会的公共参与意识和制定制度过程中的民主协商, 而最终法律的介入是对这种需要和精神的必要保障。

二、公共艺术与文化 (民主文明) 的互动

公共精神的弘扬及公共艺术的制度、法律法规的建立与维护, 必然建立在整体社会的文明程度之上, 建立在一定的民主政治制度之上。未来关于社会公共领域和公共环境中艺术建设及管理的法律制度, 必将要更多地关注和落实广大公民的意志和利益, 并在肯定和维护公民个人合法的艺术创作和文化传播权利的前提下, 发展体现公民平等参与和共同享有的公共艺术事业。这些法律制度保障公共艺术不成为权力政治的工具, 不成为个人崇拜与迷信的传播工具, 不成为个别政府官员及少数特权者个人操纵的事务, 而是在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及社群的合法权利与意愿的前提下, 使得公共艺术成为真正得到社会公民授权并真正体现最广大的民众利益的文化事业。

在有关公共艺术的组织和制度的未来建设中, 要努力倡导和规范其公共行政和公共服务的道德准则, 使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咨询和管理机构成为为社会公民和公共事业服务的机构, 而非为了产生和扩大权力或变相盈利的机构。另外, 为了体现“公平才公正”理论原则和精神, 除了理所当然地使公共艺术的实施体现大多数公民的利益之外, 还要注意社会中经济、文化及生理上处于相对劣势的“弱势群体”, 应该尽量考虑到他们在其中的具体利益和平等参与的权力, 如在公共艺术表现的文化情感方面及公共环境设施的功能性设计上, 以及项目完成后公共享用时的特殊优待条件的设定和管理服务中的岗位供职机会的开放性和公平性等方面, 这些都有必要在制度的制定中加以明确的规划和落实。

在未来的公共艺术事业建设中, 公共艺术除了要美化社区视觉效果和提高生活环境品质之外, 还要尽可能地唤起社区公民的公益责任心、凝聚力和荣誉感。也就是说, 社区的公共艺术的方式和过程要更多地成为公众美育, 公共利益及公共道德的自我教育、自我学习及自我认同的重要途径。从一定的意义上说, 艺术比其他方式较少直接的利害关系而较多文化的包容和交流的可能。人们往往可能通过对于艺术活动的参与、批评甚至冲突之后达成某种理解和妥协, 消除某些隔膜与偏见乃至群体间的某种反感而达到相互间的接受与理解。这种社群间的如同“游戏般”的艺术的对话和沟通活动, 往往可能使得人们对他人和自我给予更多的了解和宽容, 并实现思想上的超越和升华。正所谓“在当代多元文化的世界中, 通向和平共处和创造性合作的可靠途径不是从政治观点、信念、敌对情绪或同情出发, 而是始于所有文化的共同基点, 是从人类灵魂深处出发, 从超越自我开始”。国家与国家或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关系如此, 城市和社区内部的民众之间的关系也如此。艺术就是通过人们不同的生活体验、情感及意志的交流和撞击而使得更大范围内的人们达成一定的相互谅解和自我超越, 并对那些必须共同面对的人类终极问题予以更为自觉的关怀。因此, 未来公共艺术建设应该促进社区民众的生活自觉朝着自立、自足、民主、自律、共建、共享和艺术化的美好方向发展。

三、坚持制度与文化并重

从发展的观点来看, 建立有利于公共艺术事业发展及规范化的制度只是一种技术和手段而并非目的, 因为制度和法律的建立并不与全社会公共艺术事业健康顺利发展构成必然的因果关系。可以说, 制度和法律是一种用文本形式来约定和起着强制性作用的系统化手段, 而只有作为一种文化及道德状态而存在的东西才是更为深层次的、自觉的和根深蒂固的。如若一个社会没有一种相应的文化体系和道德价值体系作为支撑, 任何制度和法规的设立都难以使它存在的意义得以积极而有效的实现。因此, 我们在关注完善公共艺术制度建设的同时, 必须更加关注通过公共社会中艺术文化的建设如何去培养公共精神、实现公共权力、践行公共道德、维护公共环境、享受公共福利以及提高全体市民的文化素养, 这样公共艺术的建设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 才不至于流于形式或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

总而言之, 新的制度的催生, 是为了新的文化的产生, 但若没有新的文化的呵护与滋养, 新的制度也难以生效和维持。文化是融入到人们生活方式和日常行为中的习俗和修养, 也是一种高稳定性的观念形态。一种文化艺术的公共制度的生命力, 一定是维系在相应的社会文化基础之上的。因此, 培养和确立民众的社会主体意识、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 便是公共艺术的文化内涵及社会意义的核心。我们应该把相关制度法律的建设与本质性的文化形态的建设并重, 尤其是要把国民的文化民主意识和社会公共道德精神作为更为长期和艰巨的历史重任来加以促进, 也只有这样才可以使艺术文化及其制度与公共社会产生最大的互动效应。

参考文献

公共艺术发展 第9篇

关键词:公共艺术,城市发展,作用,价值

现代社会, 经济与技术不断发展, 世界成为一个紧密相连的整体, 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促使人们对生活环境提出更高的要求。公共艺术作为一种服务于大众的艺术形式被人们所重视, 介入公共空间, 加入人们生活, 它是彰显城市文化特点, 美化城市生活环境的重要途径, 同时也是衡量一个城市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参数。在各种千城一面灰色风景线不断涌现的现在, 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他与城市发展相辅相成, 共同推动城市的现代化建设。

1 公共艺术与城市建设的关系

公共艺术是城市战略性发展的品牌, 是体现一个城市文化、历史的重要形式。城市公共艺术在塑造和展现城市特性的同时, 融入城市文化的精髓, 对城市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历史意义。在城市化建设与社会公共文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 公共艺术不管是在城市环境、经济发展、城市形象还是在城市生态与生活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公共艺术与城市社会之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地域性关系

公共艺术需要利用城市的文化资源与悠久的历史资源彰显城市自身的文化底蕴和地域发展特色。在发展的过程中尊重和传承城市地域文化的公共艺术, 提高城市的文化标识, 避免使城市陷于历史遗憾、文脉断裂、审美缺失的建设中。

1.2 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经济之间的关系

在城市建筑中融入公共艺术, 使城市空间更加吸引人们的眼球, 不仅有利于吸引城市社会成员内部与外部的交流与交往, 而且有利于商业投资。为文化产业和旅游经济的发展, 为城市创造更大的经济发展基础, 推动城市的现代化建设。

1.3 公共艺术与城市生态的关系

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包括自然生态环境与人文生态环境, 在城市建筑中城市景观与公共艺术要在不破坏原有自然资源的基础上进行规划, 同时要保护城市发展中沉淀下来的人文资源, 发扬城市文化与区域经济的经济发展特色。

2 公共艺术对城市发展的作用及价值

公共艺术涉及展现城市特色、凝聚城市魅力、塑造市民荣誉感以及增强城市身份认同的诸多层面, 是城市形态的点睛之笔。把城市主题文化贯穿到整个公共艺术系统之中, 特别是南通这样的以旅游文化为主要发展特色的城市, 要形成具有主题文化内涵的城市公共艺术风格, 打造地域特色的城市主题文化景观。总之, 公共艺术对城市发展有着很大的作用和价值, 其主要表现在:

2.1 城市公共艺术的艺术美学价值

公共艺术的发展重视视觉艺术, 首先带给人们的是视觉上的享受, 使人们在观赏的同时也可以产生精神上的满足和喜悦。公共艺术不但可以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使人在理智上获得启示, 在精神上得到满足和愉悦, 而且还能促使人的道德、智育等方面得到均衡发展, 培养人的审美能力。同时置于开放的公共空间艺术, 在城市发展的进程中不断推动着人类生存方式的变化和思维观念的更新。营造出众多鲜活、深远的艺术境界, 人们徜徉在这些艺术作品中时, 自然而然地将自身的心灵融人进去, 使自己的审美体验与人生追求得到升华。

2.2 公共艺术对城市建筑的经济价值

公共艺术不仅能够提升城市的形象, 反映城市的文化与特色, 而且能够增加城市的吸引力。带来更多的招商引资, 为城市的发展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比如城市公共艺术范畴内主题公园的设计, 在主题公园内部设计各种娱乐、健身、购物、餐饮、休闲设备及设施等等, 供人们在休闲时娱乐、游玩, 使人们在主题公园内部能够享受到吃、喝、玩、乐一条龙服务。这样不仅能够提高此主题公园的迎客率, 而且能够增加它的经济利益收入。提高城市知名度的同时, 增加经济收入。带来可观的经济价值 (比如香港的吉尼斯乐园) 。

2.3 公共艺术对城市发展的教化功能

城市建筑中的公共艺术作品都会受到当地传统地域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影响, 能够凸显城市精神文化和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有些城市公共艺术作品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反映一个地区劳动人民的精神面貌, 给人们心中留存城市文化意向。一个城市的公共艺术作品是以当地的文化习俗和生活习惯为主要设计元素, 主要反映这个城市居民的生活习俗和精神文化, 且具有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 鼓舞人们积极进取、奋力拼搏、对后人有很大的教育意义。

3 城市建设中公共艺术发展的措施

南通位于江苏省东南部, 濒江临海、人文资源丰富、江海风情独特, 旅游资源丰富。南通的城市建设要依托本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 扩大对外交流, 积极挖掘文化旅游资源, 提高城市知名度, 打造独特旅游特色城市。

3.1 设计要赋予文化性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 是一个城市的精神象征, 对城市居民的价值观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公共艺术对城市文化的表述具有特殊的作用, 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所以说公共艺术必须具有本地区的文化内涵, 以便于发挥其承载历史文脉, 塑造城市情感, 提升城市文化形象的重要作用。南通文化底蕴丰富, 遗产深厚, 公共艺术可以利用现有的文化吸取精华, 融合现代精神, 打造新时期的公共艺术资源。

3.2 突出地域特色

在工业化迅速发展下的城市建设中, 现代城市建筑大多如出一辙, 同化了城市功能, 显示不出城市的特色, 事实上地域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生动写照, 它能够反映一个城市的社会风貌、生活方式、民俗习惯等一系列文化特征, 彰显本土艺术特色, 将公共艺术景观与南通文化精神结合发展, 用南通丰富的文化遗产, 体现城市特色。在新城区的建设中, 融入城市历史、文化根脉以及特色景观等, 打造城市地域特色。

3.3 体现时代性特点

城市本身是现代化的产物, 在发展建设过程中一定要紧跟时代的步伐, 关注城市的变化。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在尊重传统文化的基础上, 接受时代精神的洗礼, 把现代化的设计理念融入到规划中。公共艺术以其自身的文化特点, 明确把握南通地区的未来建设发展的脉搏, 建造一批能反映南通文化个性、历史渊源, 当代与未来的优秀公共艺术, 展示城市的时代性特点。

3结语

总之, 公共艺术对城市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它是城市文化与市民精神生活的需求。在设计时应该注重城市公共形象的提升, 公共艺术要坚持个性化、地域化、多元化的发展原则, 创作优秀的艺术作品, 形成现代、鲜明的城市特色形象。

参考文献

[1] 叶尊绿, 范定销.城市公共艺术设计[J].城市建筑, 2010 (19)

[2] 李娜佳.浅谈城市发展进程中公共艺术的价值体现[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3 (10)

[3] 唐晔.现代城市公共艺术的功能与设计[J].工程科技, 2010 (15)

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历程 第10篇

一、萌芽期 (清末至民国时期)

清末民初, 随着新式学堂和现代大学的建立, 艺术类课程在一些高等学府相继开设, 如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清华大学音乐室等, 是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萌芽时期, 学堂乐歌成为这一时期的重要标志。洋务运动时期, 张之洞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曾开设音乐、美术课程, 进行了有益尝试。1894年, 浙江求是学院 (浙江大学前身) 开设音乐选修课。1922年, 教育部参照美国的学制进行学制改革, 将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一环, 在全国学校施行。北京大学1922年10月成立音乐传习所, 附设一支小型管弦乐队。这一时期, 燕京大学、辅仁大学、上海南洋公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浙江两级师范学校、长沙高等师范学校、沪江大学等均开设有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 艺术社团活动非常活跃。抗日战争时期, 各地高校纷纷开展抗日救亡歌咏活动, 如华北联合大学、东北大学、东吴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学等, 陕北革命根据地开展了新秧歌运动, 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等学校也积极开展相关教学实践活动, 鼓舞了广大学生的革命斗志。这一时期的高等学校公共艺术教育尚没有普及, 大多高校成立艺术院系主要是培养专门艺术人才, 公共艺术课程设置有限, 受教育的学生数量有限, 公共艺术实践活动大多是为了配合时事和政治运动而开展的, 具有时代性、功利性和教化功能。

关于艺术教育的功能, 学者也多有阐述。早在清末, 梁启超在《饮冰室诗话》中就曾提出:“盖欲改造国民之品质, 则诗歌音乐为精神教育之一要件。”20世纪初, 王国维首倡美育, 教育家蔡元培毕生提倡“以美育代宗教”之说, 在大力倡导艺术教育实践活动。曾志忞在1905年发表的《音乐教育论》中, 提出了培养本国音乐教师、编写音乐教科书等主张, 对于公共艺术教育的产生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探索期 (20世纪下半叶)

新中国成立之初, 我国进行院系调整, 文理分家, 一直存在着重理轻文的倾向, 艺术教育仅限于专业教育, 公共艺术教育长期陷于停顿。20世纪80、90年代, 国家开始倡导素质教育,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认可。改革开放之初,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外国语学院、上海同济大学等率先成立了公共艺术教研室, 开设音乐、美术、戏剧欣赏等选修课, 随后, 很多综合性大学和理工科院校开始设立公共艺术教育机构, 如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华中理工大学等,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迎来了第一个发展高峰时期。

1986年, 原国家教委成立“艺术教育委员会”, 1987年召开“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会议”, 并发布《在普通高等学校中普及艺术教育的意见》, 1989年颁布《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 (1989-2000年) 》, 1996年发布《关于加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意见》等, 促进了各地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快速发展, 例如, 1997年, 北京大学成立艺术学系, 开展全校性的艺术教育与实践活动。1999年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了公共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新世纪以来, 教育部相继颁布了《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 (2002) 、《全国学校艺术发展规划 (2001-2010)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 (2006) 等纲领性文件, 将艺术教育作为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一时期, 各地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从自发摸索阶段发展为积极探索阶段, 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和课程建设发生了很大变化, 从单一的音乐、美术赏析发展为理论知识、艺术鉴赏和艺术实践等多个门类, 专职教师配备逐渐增加, 出版了一些公共艺术教材, 教学设施有了较大改观。一些高校在课程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例如, 清华大学1980年即恢复艺术类课程的教学, 分为三大类:面向全体学生的艺术赏析类课程、以艺术团为主的艺术实践类课程、美学与史论类课程;1993年成立艺术教育中心, 所开设的艺术类课程涵盖了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四大类40余门课程。

三、深化期 (21世纪以来)

1999年, 教育部批准建立首批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自此, 各地综合性大学纷纷设立艺术教育机构或人文艺术学院, 纷纷展开特色公共艺术教育体系的探索性构建。例如, 北京大学2001年开始实行“元培计划”, 旨在培养复合型人才, 其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分为共修课、通选课和暑期课三类;2003年起成立了影视、音乐、舞蹈空间、CG (计算机图形) 4个俱乐部, 规定非艺术专业学生每学年必须参加4至5次俱乐部活动, 并有打卡记录备案;2006年成立艺术学院, 除承担本专业教学任务外, 还承担着全校的艺术教育课程及实践活动。清华大学2006年起开始实行新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共分为历史与文化、语言与文学、哲学与人生、艺术教育等8个课组, 要求理工科本科生必须修够13学分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 (含艺术类课程2学分) 。重庆大学教务处成立“素质办”, 负责全校艺术类公选课的组织管理。但是目前, 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校际差异性很大, 还存在认识不到位、教师队伍薄弱、课程设置随意、教学内容特色不明显、忽视教学实践环节、第二课堂开展不足、政策与保障措施不力等突出问题, 需要有关部门加强管理, 从制度建设上给予保障。

针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也成果丰硕, 我国学者主要就以下方面进行了研究:第一是针对不同地区、不同高校的个案调查与研究, 就教学过程中的突出问题进行探讨, 如课程性质、学生现状、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解决途径等, 提出了很多有益的观点和解决办法。第二是以不同的视角来审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 如理工科院校、高职高专、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等的公共艺术教育问题, 科技手段与公共艺术教育改革, 公共艺术教育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传统音乐引入公共艺术教育课堂, 非遗背景下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 中外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异同, 等等, 相关的经验对于各地高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第三是从公共艺术教育自身的规律特点来进行研究, 涉及教学目标、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教材编制、评估与评价机制、实践体系构建等, 有利于促进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改革发展。例如, 滕守尧在《艺术与创生》中系统阐述了“生态式”艺术教育模式, 旨在提高学生的艺术感受力和创造力。第四是从功能与价值的角度出发进行宏观性的学术思考, 就高等学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德育、美育与技能三者的关系、公共艺术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公共艺术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阐述, 认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以美育为核心, 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心理和创新思维能力,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培养为有关部门和高校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与国外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相比, 课程体系建设时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 主要表现在:过程目标过于强调知识的获得, 而相对忽视了获得知识的方式和能力, 缺乏跨文化、跨学科的关照, 导致课程内容特色不明显。在教学过程中, 过于重视知识的传输, 而忽视了能力、素质的整体设计及实施, 对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价方式单一, 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今后, 还需要拓宽课程内容, 以增起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充分利用本土历史文化资源, 加强特色课程建设;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 加大交流与合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更新教师观念。而这一切的实现, 都需要加强制度建设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 从根本上保障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高等学校的公共艺术教育以美育为核心, 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思维能力,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创造条件。当前, 我国高等学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急需进行改革创新,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立德树人”明确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这是对高等学校公共艺术教育改革提出了新要求。面对管理定位不清晰、公共艺术教育的异化发展、审美与技能的功能错位、特色课程体系建设薄弱、学生需求多元化等新情况和热点问题, 今后需要就高等学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管理机制进行调查研究, 努力从体制上保障高等学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健康发展。■

摘要:我国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产生于清末民初, 经历了萌芽期、探索期和深化期三个阶段, 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教育体系, 但也存在着课程体系建设不完善、管理定位不清晰、学生需求多元化等新情况和热点问题, 需要加强制度建设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 进行管理机制的调查研究和改革, 从根本上保障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历程

参考文献

[1]程征明.综合性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 2008, 4.

[2]呼宇.大学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探析[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 2007, 5.

公共艺术发展 第11篇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明确学校艺术教育工作思路

1.提高认识,定位学校艺术教育的功能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实施,艺术教育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艺术课程早已不再是“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可有可无的所谓“副科”了,特别是在我们学校,艺术教育已然成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全校上下对艺术教育工作已经达成了一种共识:“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开展艺术教育的学校是不合格的学校,没有受过艺术教育的学生是不健全的学生。”在我校,作为基础教育的艺术教育,与专业教育有着根本的区别,它面向的是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艺术天才。它的主要任务不在于传授多少艺术技艺,而是要着重培养艺术教育所特有的,能对学生今后一生产生影响和作用的稳定素质和能力,如审美能力、审美情感、审美理想、想象力、创造力等,其最终目的是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把艺术教育工作思路定位在“一三二一”行动上,即建立一个中心,注重三个结合,实现两个突破,达到一个目标。一个中心,即学校艺术中心。三个结合,即普及与提高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实现两个突破,即在充分发挥艺术教育育人功能上有所突破,在艺术与其他学科间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研究与实践上有所突破。达到一个目标,即让我校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能够享受到全面的、高水平的艺术教育,全面提升学生们的艺术素养。

2.加强领导,建立学校艺术教育的体系

为了不断加强对艺术教育工作的领导,学校成立了由“一把手”亲自挂帅,主管校长为副组长,主任、教研组长、艺术组相关教师参加的艺术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统一规划、组织、领导学校的艺术教育工作,定期对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在全校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指挥畅通的艺术教育管理体系,做到了重要工作有人抓,具体事情有人做。同时,我校还建立健全了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管理制度,制订了《艺术教育课程方案》《长春市第四十八中学各项艺术活动方案》等,有效保障学校能够有计划、有目的、健康有序地进行艺术教育。

3.加大投入,努力改善艺术教育办学条件

为了确保艺术教育的有效开展,几年来,我校不断加大投入,逐步完善教育设施,努力改善艺术教育办学条件。特别是去年,在市、区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共投入200余万元,成立了占地1792平方米的艺术中心,修建、改造了一批艺术课专用教室和活动场所,购置了一批现代化教学设备,使艺术教育的硬件条件有了保障,教学资源日益完善,确保了艺术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目前,艺术中心现有400平方米的音乐厅一个,200平米的多功能排练厅一个,作品展室一个,音乐教室四个,美术教室三个。

二、重视队伍,深化改革,努力提高学校艺术教育质量

1.重视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对教师培训

提高艺术教育的质量,关键在教师。我校始终把建设一只素质高、能力强、数量足的师资队伍作为学校艺术教育的中心环节来抓。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做到“四重视”。一是重视师资队伍业务素质的提高。学校通过业务培训、参加大赛等途径,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积极派送艺术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师培训和比赛,在实践中培训,在培训中提升,我校先后选送多名教师到北京、上海、浙江、深圳等地参加业务培训。有5位艺术教师在省市教师基本功大赛中获奖;多名教师参加国家级、省市级大赛,其中于秀云获得全国精品课一等奖,李洋获得长春市音乐学科优秀课奖;有7位艺术教师的论文发表在各类刊物上。目前,我校艺术教师中有省骨干1人,省十佳1人、市十佳2人、长春市优秀指导教师8人。二是重视教师研究能力的提升。学校通过开展主题沙龙形式,积极创设研究氛围,“十一五”期间,承担了国家级科研课题《利用信息网络及其资源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子课题《发挥艺术教育作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研究,在课题研究的推动下,各项教科研工作有序开展。这不仅提高了学校艺术课堂的教学质量,还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三是重视艺术骨干队伍的培养。学校研究制定了优秀艺术师资培训规划,积极为骨干教师的成长搭建舞台。在评职、评优、评先活动中,能够保证艺术教师占有一定的比例。定期召开艺术工作会议,对艺术工作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每年进行表彰。这些措施为我校优秀艺术骨干教师的脱颖而出创造了良好条件。四是重视优秀艺术人才的引进。我校从艺术院校引进了一批优秀人才,不但缓解艺术师资短缺的矛盾,还为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我校还十分重视兼职教师队伍的组建,聘请了一批艺术专业水平高、教学态度认真的兼职艺术教师,充实了教育力量,为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深化教学改革,努力提高艺术课质量

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艺术教育的主阵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提高学校艺术教育水平的重要环节。首先,我们认真落实教学计划,保证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开齐、开足,并拓展了艺术课程内容和延伸了艺术课程深度,通过建设校本课程,使艺术课程成为学生提升艺术素养的重要环节。艺术教师们联合创编了多套校本课程,其中“激情飞扬韵律操”、“芭拉芭拉舞”等校操,就是把音乐、舞蹈、体育结合起来,既锻炼了身体又增加了美感。现在已经在全校师生中得到推广,成为我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其次,加强学科艺术渗透建设,让每一门学科在系统地传播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灌输艺术精神,提高艺术含量。我们要求教师要注意挖掘蕴含于学科教学中具有美的价值的因素,让学生不仅在艺术课,而且在语文、数学、自然、历史、地理、体育、劳技等学科中接受到关于自然美、科学美、社会美、形体美、劳动创造美等教育。

三、挖掘潜能,搭建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

艺术活动是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领域,是提高学生艺术修养的沃土,也是展示学生才华的舞台。近年来,我校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和校外教育阵地,广泛开展艺术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1.成立艺术社团,充分挖掘学生潜能

学校艺术中心下设小百花合唱团、舞动青春舞蹈团、舞之韵民族舞团、小风帆乐团、青春畅想漫画社、写意秋风书画社、巧手生花制作社等七大社团,学生自愿报名,开展音乐和美术类等课外活动,内容涉及声乐、器乐、舞蹈、主持、书法、绘画、手工制作等十几项。目前,这些社团活动十分踊跃,经常开展室外写生、参观访问、社会实践活动等,广泛培养了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了学生的艺术水平。另外,我校还经常开展艺术周主题实践、师生音乐会、音乐沙龙等活动,让师生广泛参与艺术活动,使学生们陶冶了情操,提高了修养,增加了艺术内涵。

2.举办校园艺术节,为学生搭建施展平台

学校每年举办一次校园艺术节,为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让所有学生都能展示自己的风采,在展示的同时学习,学习的同时成长,也全面挖掘学生们艺术潜能。艺术节主要包括文艺和美术两类,比赛项目多达几十项,无论是神采飞扬的歌舞表演,还是气势宏大的书画展评,都充分发挥了学生们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校成为书画的天地,歌舞的海洋。这些活动都充分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展示了他们丰富的才艺,培养了他们良好的个性,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养。每次演出,都邀请家长和专家共同参与,孩子们的精彩表现坚定了家长培养孩子艺术修养的决心,同时也得到与会专家的好评,使学校对艺术教育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3.建立书画长廊,打造艺术展示的阵地

我校还注重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参与和展示的机会,以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取长补短,最后实现共同进步。我们要求班班建立书画长廊,通过长廊中布置学生书法、绘画、手抄报等优秀作品,加强了学生广泛地交流和观摩,另外,还分年级建起了宣传橱窗,不定期对学生艺术作品进行展览。这些都为学校艺术教育营造了良好氛围。

四、艺术教育成果喜人

近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长春市AAA学校、长春市中小学艺术教育示范校、长春市素质教育特色学校创建活动“三星级特色校”。

2008年,我校学生李惠媛为汶川地震灾区学生谱写原创歌曲《孩子的呼唤》,受到多家媒体的跟踪报道和广泛传唱。2009年,我校的冰凌花艺术团,参加了同一首歌的录制,与著名歌手蔡国庆一同演出,学生们的精彩表演得到专家的认可。2012年,我校在宽城区全民健身运动会上,一举夺冠,大型团体操和鼓秀表演,更是精彩绝伦,一炮打响。随后,“青春飞扬”打击乐队,先后参加了吉林省电视台、长春电视台和宽城区政府举办的春节联欢晚会。其技艺之精湛,效果之炫目,受到与会领导及各界人士的好评。

学校还利用校内外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舞台,并通过电视、报刊等媒体向外宣传,积极树立有艺术品味的学校形象。另外,学校的舞蹈社团、合唱团还多次参加长春市和宽城区中小学艺术节,并获得多个特等奖,为学校赢得了荣誉。

总之,在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中,艺术教育的重要作用日趋显见,培养具有艺术气质的高素质人才,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伟大使命。今后我校将继续加强学校艺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探索,不断提高艺术教育质量,不断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为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作者单位:长春市第四十八中学)

公共艺术发展 第12篇

近年来,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 我国城市公共艺术也在不断发展, 虽然有一些可喜的城市公共艺术作品问世, 但我国城市公共艺术发展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 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缺少管理机构和制度的保障

我国现在很多城市已建立了不少的管理机构, 但随着城市发展, 这些管理机构已经不能满足城市的发展需求, 公共艺术需要提升到更高更深的层面。由于我国管理机制的缺乏已给我国城市公共艺术作品发展带来了很多方面的损失。制度都对一个国家的艺术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我国的城市公共艺术缺乏制度保障, 缺乏保障那么公共艺术就就很难进行下去。好的管理制度可以吸引大批的艺术家来进行创造, 来进行发展我们国家的公共艺术作品, 这样也可以创造出高品质高质量的艺术作品。我国的公共艺术市场并不健全, 因为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人口多, 经济发展缓慢, 城市建设发展不一, 很多艺术作品得不到资金保障, 艺术作品融入城市环境的多少取决与政府给予的空间多少, 所以很难进行下去, 以至于作品的质量得不到保证。这样就给我国公共艺术造成很多不良后果。

(二) 城市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之间的不协调性

公共艺术设计始于欧洲, 工业革命的出现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从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进程来分析, 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是城市化进程的缩影, 他们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可以说设置一些公共艺术是为了使城市文化更加丰富有内涵, 但在当下的环境中, 很多城市的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并不能很好的结合, 只是一味的模仿与摘抄。城市公共艺术讲究具有公共性, 要求与环境相协调相互动, 与人产生关系, 这不是单一的艺术创作, 而是一种与大众合作交流、协同作用的结果。

我国城市公共艺术缺乏特色。国外西方先进文化影响着我们的思想, 不断冲击我们的思想, 在很多方面我们在模仿与照搬国外的先进文化, 但是却忽略了国外文化与我国文化的不兼容性。国内每个城市失去自有特色, 穿梭在每个城市之间, 仿佛都有一种相似性, 相似的建筑, 相似的街道, 相似的公共艺术设施。这种情况导致城市的历史特性消失, 很多城市的结构模式相对单一。

(三) 城市公共艺术规划混乱无序

城市想要发展必须要有规范的城市规划, 而不是随意规划。城市公共艺术是放置于城市中, 必定与城市产生一定的联系, 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 这一点已经得到大家的共识。如果城市规划与城市公共艺术不能很好的融合在一起, 那么城市的发展一定会受到阻碍, 我国城市公共艺术还没有被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设计之中, 这样就导致我国城市公共艺术发展滞后。在我国这样的规划并没有受到十分的重视, 所以也导致我国发展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城市公共艺术若脱离了城市规划, 那么就会引起城市公共艺术的无序性、随意性。集中开发, 大量建设, 盲目照搬西方的模式, 与环境格格不入造成艺术作品质量差水准低, 这些都是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四) 城市公共艺术观念陈旧

我国城市公民缺少参与现代城市公共艺术建设的积极性, 这方面有待加强。城市公共艺术缺少与人的互动, 所以城市公共艺术需要更好的融入现代生活。一些原先的设计并不注重环保, 一味追求外表上的标新立异, 只顾眼前的利益, 给城市环境带来污染。当代设计师的设计不是一种单纯的艺术设计, 而是要设计出更有创新的设计, 在材料、功能上更符合当下环境的一种设计。我国现在设计一直推崇“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理念, 设计师在设计时应当考虑到对环境产生的因素, 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二、对城市公共艺术存在问题的改进措施

(一) 建立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与组建专门的管理机构

目前我国对于城市公共艺术还没有相关的法规, 不过在《城市规范法》《建筑法》等一些法律中有相关涉及, 在《城市雕塑建设管理办法》中有对雕塑的管理有一些要求, 但是对城市公共艺术的规划、建设还没有明确的规定。造成一些不良后果, 政府也是有一定责任。我国应该尽快将城市公共艺术纳入相关法律中, 尽快将一切走向正轨, 减少杂乱无章的秩序, 也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制定正规的法律文献, 对城市公共艺术的建造、设计、规划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同时也保障城市建设的健康发展。我国是个发展中的国家, 是法制国家, 有了法律的保障, 城市公共艺术可以继续往更好更高的方向发展。

城市公共艺术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科学、合理、健全的管理机构。每个城市也应该强化政府的职能, 去建立像城市雕塑专门的管理机构。现在我国很多城市已经建立了城市雕塑管理办公室, 但是城市雕塑只是城市公共艺术的组成形式中的一个部分, 所以已经不能满足综合的、全面的等等方面的艺术建设需求, 需要提升到更高的层面。一个优秀的管理机构可以确保城市公共的主题和题材的确立、方案的确立、选址的确立等很好的实现。这类管理机构体制的运行模式应该可由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抽调人员及新闻媒体、民间协会以及公众代表等共同参加组成。这样, 现代城市公共艺术专门性的管理机构的建立, 可以有利于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参与, 有利于城市公共艺术的日常建设与管理, 以有利于保障公共艺术规划的顺利实施。

(二) 加强城市历史文脉延续性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记忆, 自己的故事, 自己历史。我们要将自己的文化历史延续下去, 这样每个城市就仿佛拥有了自己的名片, 拥有自己的个性。将历史元素与城市公共艺术相结合, 尊重城市文化的特色, 设计的公共艺术设计作品符合城市空间属性。一些小细节, 比如一些小的文化景观、公共设施等等都无时无刻不在体现城市的文化。每每来到一座素未谋面的城市, 五彩缤纷的霓虹灯、高高耸立的商业大厦并不能让我们与城市发生亲密的关系、但是往往是一些落魄的老城区, 一些散漫的休闲小店, 一些安静的小剧场, 以及一些略显落寞的故居更能吸引我们。这些历史的元素都是我们可以打造独特城市可以利用的素材。公共艺术对城市空间中的名物、名人、名事的表现, 都可以构成城市记忆中最为鲜活的元素。就像自然界的生命体之间相互依赖、呼应, 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一样。

(三) 提高担任桥梁作用的公共艺术家整体水平

艺术家是公共艺术的建造者, 很多方面都需要艺术家去接纳, 但更重要的是, 他必须要关注生活在公共空间中的民众的意见。一些学者提出:艺术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公共意志的执行官, 在一定程度上, 艺术家的创作都是积极主动, 并不是消极的, 虽然艺术家的创作是在作“命题设计”, 群众的意见有些是也许会有合理的地方, 但却不能说是十分合理。如果艺术家能够从群众们合理的想法中汲取灵感, 然后加以巧妙的转变。那么有可能会创造出别具一格、新颖的艺术作品, 这样的作品比自己在家关门胡乱创造要强得多。但是在现实生活中, 群众总是有着不同的意愿, 并不是所有的创造都是公众喜欢的, 很难确保, 优势也会相互矛盾。那么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 艺术家们就能起到一些的作用。艺术家的作用就是, 明确公众的多种要求后, 以历史与当下的背景为基本框架, 从中去找合理的元素去创造去发挥, 然后以使用多方能接受的案例以及一些宣传手段去影响公众们, 这样就能形成一个成功的艺术设计。在某个意义上说, 可以将艺术家与公共艺术家互为一体, 他们之间并不矛盾。所以说需要一个优秀公共艺术家, 就必须要提高艺术家的个人修养, 个人文化内涵, 个人精神境界, 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公共艺术家。一个优秀的公共艺术家是必须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海纳百川的胸怀, 积极进取、顾全大局的精神。不求私利的心, 知道怎样去运用自己的内在才华与群众的切实需求结合, 去创造出具有时代感与时俱进的优秀设计作品。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城市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公共艺术对于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有着重大意义。城市化的发展与城市公共艺术有着紧密的联系, 文章通过对现代城市公共艺术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提出了相关的改进措施, 以冀推动我国城市公共艺术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城市,公共艺术,城市文化

参考文献

[1]翁剑青.城市公共艺术[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4.

[2]何一民, 田凯.论城市环境艺术和城市形象建设[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02 (9) .

[3]陆慧.浅析公共艺术在当代城市建设中的意义[J].上海商学院学报, 2011 (9) .

[4]张斌, 杨北帆.城市设计与环境艺术[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0 (4) .

[5]施慧.公共艺术设计[M].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1996.

上一篇:信息质量分析下一篇:教材实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