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质量信息系统

2024-07-23

集成质量信息系统(精选12篇)

集成质量信息系统 第1篇

随着信息科技的进步, 大型智能信息系统已在通信、金融、军事、物流、企业管理等领域普遍应用。在智能信息系统的研发历程中, 正在逐步确立数据集成在智能信息系统中的核心地位。使之能够提供统一、透明界面, 支持数据重用、共享和互操作, 保证多个系统之间的一致性, 促进跨领域的系统综合集成[1]。系统通过数据仓库技术将来自于多个异源的信息进行数据清洗、预处理、集成、注释、汇总, 并重新组织到语义一致的数据存储中, 成为面向主题的、稳定的、不同时间的数据集合, 用于支持管理决策过程和复杂的多维查询。与之相配套的分析处理工具主要有OLAP (On-Line Analytical Process) 、CRS (Case-Based Reasoning System) , 通过数据访问、分析、处理, 可以掌握实际状况, 分析发展趋势, 形成解决方案。

因此, 集成数据质量成为智能信息系统有效运行的关键要素之一。即要求在系统的整个生命周期中, 数据质量稳定在某一特定水平。而数据质量评估则是保证数据质量的基础和必要前提, 通过对数据质量的测量、估计、确认和改进, 可以了解系统的数据质量水平, 并采取相应质量控制过程来提高集成数据质量。这也是建立智能信息系统质量保证体系所面临的主要课题之一。

对于数据质量评估, 文献[2,3,4,5]从不同方面提出了评估方法和评估模型, 但都未能提供适用于智能信息系统集成数据质量评估的方法。本文在此基础上, 探讨了集成数据质量评估方法, 提出了一种用于智能信息系统集成数据质量评估框架, 并阐述了该评估框架的构造技术和计算方法。

1 集成数据质量评估框架

数据质量评估为数据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主旨是根据不同系统对数据质量的要求, 将其转化为一系列具有可测性的测度集, 对数据质量进行定性或定量的测量, 测量结果与标准值比较, 从而确认和验证数据质量状态, 检查和验证数据质量控制活动。

1.1 集成数据质量的基本指标

集成数据质量是指参与集成的数据所有特征的总和满足系统需要的程度。这是对数据满足需求程度的多元测度。因此在对数据质量需求不同的系统中其数据质量基本指标会有不同的表述。

D.H.Cropley[6]和R.J.Priple.Graeme Shanks[7]研究了C4ISR系统中的信息特点, 总结了一种定性的信息模型, 从3个层次分析了信息的质量, 即语法层, 语义层和效用层。现将其移植为数据质量指标如表1所示。

Aebi.D等人提出数据质量主要指信息系统所实现了的模式和数据实例的一致性程度, 及模式和数据实例在多大层次上实现了正确性、一致性、完整性和最小性[8]。在智能信息系统数据质量评估时, 需要根据具体的数据质量需求对数据质量评估指标进行增添或相应的取舍。数据质量指标一般可以包括以下内容:准确性、真实性、可理解性、可信性、可用性、完备性、关联性、一致性、唯一性、时间性、稳定性等。评估指标往往还需要不断分解为若干层次的次级指标。

1.2 数据质量测量元的确立方法

在实际工作中, 抽象的质量需求是难以直接、准确、全面测量的。在数据质量评测中, 必需将其转换为若干数据质量测量元, 所谓数据质量测量元是指反映数据质量规格 (规则) 且具有可测性的单元。由一组特征性数据测量元所组成的测度集即可反映数据质量某一方面的状况, 通过不同测度集的测定, 则可汇集出数据质量整体状况。

应用质量功能展开 (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 QFD) 方法可以帮助确立数据质量测量元。利用QFD过程确立数据质量元的要旨是将质量需求通过质量功能展开转变为可度量的, 可操作的及有改进潜力的相应的工程特性[9]。在智能信息系统中, 数据模型用来记录体系结构数据要求和结构业务进程规则, 提供包括数据的属性特征及其它们的关系。公共数据模型是解决各信息源不同数据模式之间异构性的基础。所以, 质量功能展开应以数据模型为基础。.其方法是建立数据质量层次分析金字塔, 将数据质量需求置于最高等级, 渐次将质量需求分解转化为相应的工程特性, 各种系统工程特性又按其重要度逐级分解为数据模型的质量指标。质量指标则需要进一步细化为可供测度的数据质量测量元。数据质量测量元的选定必须满足下列基本要求: (1) 特异性, 检测对象能特异性地表明相应的数据质量状况。 (2) 敏感性, 能够及时地反映数据质量性状的细微变化。 (3) 可测性, 能够有可靠的方法和途径进行测量。 (4) 关联性, 通过关联性分析, 构建由相关数据质量测量元所组成的测度集, 能够全面反映数据质量指标。从而为检测数据质量某一指标而提供目标和方法。

1.3 集成数据质量评估过程

集成数据质量评估大致可分为两类, 专家评估和系统自动评估。其评估过程如图1所示。

专家评估或系统自动评估可对不同层次数据质量进行评估并得出相应评分, 然后用变换法、插值法、比值法, 线性隶属法等方法将其归一。对于同一层次的指标可用层次分析法依其重要度赋予相应权值, 再用诸如线性加权和、乘法合成法、加乘混合法、相对熵法等对各指标进行聚合, 用聚合值表示其上层指标的大小。智能信息系统的集成数据质量的定性、定量指标都需要进行归一化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存在基于ETL过程的数据仓库数据质量的时变特征, 在评价时还应针对目标数据集在ETL过程不同阶段质量状况分别予以评估比较。数据仓库主要功能之一即为数据集成, 为将各系统数据导入数据仓库, 须定义各业务系统与数据仓库模型之间映射关系, 然后通过一系列的数据抽取、转换及加载过程 (ETL过程) , 把数据导入并存储到数据仓库中, 在经过多次ETL加工过程, 数据仓库中同一数据集的质量也在发生变化。即集成数据质量的时变特征, 这在集成数据质量评估中是应该考虑的。

2 集成数据质量的评估模型

建立集成数据质量评估模型的目的在于设立通用化的量化评估平台。构建集成数据质量评估模型大致需要做4个方面工作:确立目标数据集及其相应视图;选择质量评估指标;制定基于指标的评估规则集, 并确定其相应的权值和期望值;按计算规则得到数据质量评分。根据不同的质量评估要求, 其质量指标可以有多个, 每个指标又可制定相对应的多种规则。

2.1 数据质量评估模型的基本要素

数据质量评估模型可表述为一个七元组:

M=〈S, D, I, R, W, E, C〉

S:表示数据仓库系统ETL过程所经历阶段的集合, 记为S={S1, …S|S|}, 其中1≤s≤|S|表示数据仓库系统ETL过程的第s个阶段。

D:表示需要评估的数据集, 记为D={D1, …D|D|}, 其中1≤d≤|D|表示第d个数据对象。

I:表示对数据对象D进行评估的数据集合, 记为I={I1, …I|I|}, 其中Ii (1≤i≤|I|) , 如准确性、完整性、一致性等。

R:表示与评估指标相对应的规则集合, 记为R={Ri, r}, (1≤r≤|R|) 。规则一般使用规范化自然语言或形式化语言来书写, 能够转换为程序脚本。

W:表示赋予规则R的权重集合, 记为W={Wr, w}, 其中, w表示赋予评估规则Rr (Ii) (1≤r≤|R|) 的权重集合, Wr, w=Ww (Rr (Ii) ) 。

E:表示对规则R给出的期望值 (介于0到10之间的实数) , 即为评估前对该评估规则所期望的结果, 记为E={Er, e} (1≤e≤|E|) , 针对评估规则Rr (Ii) 而言, 即为Er, e=E (Rr (Ii) ) 。

C:表示基于评估规则进行数据质量评估的最终得分 (介于0到10之间的实数集合) 。

2.2 数据质量评估模型计算方法

在评估模型构造之后, 即可根据规则集计算结果。假定数据集N对应的规划集为RN (R1, R2, …Rn) , 其中RN中规则Ri赋权值为Wi, 期望值为Ei, 计算结果得分为Si, i=1, 2, …n, 由此可计算数据集N的数据质量。

数据质量绝对量化值:undefined

数据质量符合期望率:undefined

CA是规则集RN所得结果得分的加权平均值。说明了数据集N在所评估的质量指标方面的数据质量状况。CE%是数据集N的数据质量绝对量化值与期望值之间的比率, 它反映了数据集N相对于期望值之间的数据质量状况, 若CE%值≥1, 说明数据质量优于或符合期望;若CE%<1, 则说明数据质量低于预期。

3 结束语

数据质量是决定智能信息系统运行质量的关键因素。由于数据集成在系统中的核心地位, 良好的集成数据质量评估模型是测量和保证智能信息系统运行质量的重要基础。本文提出的基于智能信息系统的集成数据质量评估框架及评估模型。通过该评估框架, 可以将系统的数据质量需求借助QDF方法将其转化为数据质量测度集。并且建立通用化的数据质量评估模型, 该模型可以通过量化指标对智能信息系统中整体或某一部分的数据质量进行评估。

摘要:为评价和改进大型智能信息系统的运行质量, 需要建立准确有效的智能信息系统集成数据质量评估方法。分析智能信息系统集成数据质量的特征, 探讨了基于智能信息系统数据质量评估的基本指标, 提出基于质量功能展开 (QFD) 的数据质量测量元的确立方法, 构建了集成数据质量的通用化评估模型, 并阐述该模型的构造过程和定量计算方法。

关键词:智能信息系统,集成数据,质量评估模型

参考文献

[1]李强, 赵新国, 李鹏.CISR系统数据集成研究[J].指挥控制与仿真, 2006, 4:29-32.

[2]Data Quality Assessment:AMethodology for Success[Z].FirstLog-ic, Whitepaper, 2003.

[3]Diane M strong, Yang W Lee, Richard Y Wang.Data Quality InContext[J].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1997, 40 (5) :103-110.

[4]Leo LPipino, Yang Wlee, Richard YWang.Data Assessment[J].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2002, 45 (4) :211-218.

[5]杨青云, 赵培英, 杨冬青等, 数据质量评估方法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4 (9) :3-4, 15.

[6]Cropley D H.Information and C4ISR System[EB/OL].Http://www.unisa.edu.au/seec/pubs/98 papers Corpley%20-c4isr.pdf.1998-09-01/2004-06-10.

[7]Price R J, Shanks G.Asemiotic information quality frame2work[EB/OL].http://vishnu.sims.monash.edu.au:16080/dss2004/pro-ceedings/pdf/65_Price_Shanks.pdf, 2004203215/2004206212.

[8]Aebi, Perrochon L.Towards improving data quality[C]//Proc of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Manage-ment of Data, 1993:273-281.

质量信息集成化系统的开发论文 第2篇

0.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推行日本TQC方法、引进K)9000质量认证体系以及实施六西格玛管理等质量管理方法,我国制造业总体质量管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目前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

统计显示,从2000年到2007年8年间,每季度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对市场消费品抽查的抽样合格率都仅为80%左右。按照保守估算我国每年不合格品的损失高达3000亿元。而这还只是对产成品的质量损失的计算,因此只是冰山一角,若考虑到在制造过程中由于质量问题所造成的企业内部返工、报废的损失,结果将更加惊人。

为解决我国质量管理的这种现状,政府和企业界每年都有巨大的投入,但一直不能得到满意的回馈,形成目前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很多,但从质量工程角度考虑,主要是相应的质量工具没有得到应用或者是被误用。为解决质量工具在企业中的应用问题,很多企业对员工进行质量工具的培训,引进质量管理软件,期望能够最终解决问题。我们欣喜的看到,随着企业信息化的推进,计算机和软件技术在企业中得到大规模的推广和应用,这也使一些基于统计知识的质量管理方法在企业中的应用变成了现实。但这些质量管理软件和质量管理方法的应用情况究竟如何呢?

1.我国质量管理软件的应用情况

为了解我国制造业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现状,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委托,中国质量协会联合天津大学管理学院对全国大中型制造业企业质量管理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其中就企业质量管理信息化的应用情况,在所调查的105家企业中仅有22.86%的企业有在线的质量数据收集系统并应用了专门的质量管理软件,从调查结果分析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1)目前我国企业在应用现代质量工具和方法方面的结果仍不尽如人意;

(2)在质量管理软件的应用方面,企业与企业、行业与行业均存在巨大的差距;

(3)观有的质量分析系统软件并不能完全满足企业需要,特别是在全过程的信息集成方面;

(4)洛单项工具之间的集成和质量工具操作的方便程度特别是对非统计专业人员的支持方面仍有待加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很多,有企业规模的问题,员工素质的问题,行业的问题等。但从软件本身来说,纵观国内外有关集成质量管理系统的研究开发情况,虽然各种计算机辅助质量系统(CAQ)已经在各种行业内得到了应用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益,但是他们大多局限于对来料的检验、生产过程的在线监控等方面。而对于各种质量设计、优化和控制工具的研究可以说仍处于起步阶段。早在80年代,国外学者就开始了有关质量集成软件方面的研究,Desuy和KapxTi等人首次提出了集成质量系统的概念,随后Hepiediai人给出了集成质量系统的框架121,Nokabad等人探讨了在定制化生产环境下的质量信息系统13。近年来,国内有关这方面的探讨比较多,相关的研究涵盖了质量管理体系基本框架、模型以及质量管理系统的`总体构建等方面1n。但纵观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主要还都是集中于理论体系研究阶段,由于不同行业本身存在的质量体系和设计开发方法的差异性,要建立一个通用的平台具有相当的难度,目前实际开发并得到应用的软件还不多见。

为此迫切需要一套质量信息集成化管理系统,综合应用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保证企业产品质量的连续改进,为现代质量管理方法的推广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以作者所在项目组开发的质量管理系统为例,说明如何以生产过程质量信息的集成为主线,实现设计信息和制造信息的共享以及质量信息和工具的集成。

2.系统的总体设计

2.1质量管理软件的现状

目前,企业中常见的质量管理软件分为如下三类:

(1)质量数据分析工具。这类系统以数理统计分析为核心,强调质量数据的分析与处理。但这类软件中的各模块相互独立,不能实现各种质量工具的信息传递与共享;另一方面,这类软件与制造过程没有任何联系,仅仅是质量工程师进行数据分析的工具。

(2)ERI系统中集成的质量管理模块。现有的绝大多数ERP系统均包含了质量管理模块,实现了产品制造过程中的质量信息集成。但是,ERP系统中的质量管理模块一般仅限于数据的收集、存储和简单的分析,对数据进行深入统计分析的功能基本不包括在系统中。

(3)6SSm项目管理软件系统。主要功能是实现6SSna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人员、资金、进度方面的计划和控制,保证项目的沟通和协调。因此,这类软件更多的是强调项目管理和各种分析结果的共享,而实施6SiSna过程中的各种原始资料和数据并不能进行集中存储和共享;另一方面,这类软件以项目为中心,对过程涉及很少,对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改进支持很少。

2.2质量系统的设计思想

本项目组开发的集成质量管理系统,设计目标如下:

(1)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信息集成与共享;

(2)实现多种质量工具的集成;

(3)与ERP系统实现数据共享;

(4)完全从底层开发统计工具,保证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为实现这一设计目标,系统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质量信息的集成,集成架构如图1所示。即将产品厚部件、工艺路线、工序、关键质量特性(CQ)等生产过程中的要素进行集成并实现数据共享。

系统的设计是面向产品和过程。通过产品为中心,集成整个设计和生产过程的相关质量信息,将产品的生产分解为工艺路线再细化为工序,最终对应到CTQ从而将整个设计和生产过程完整的描述出来。产品的质量管理最终归结到对过程中CTQ的管理,使用集成的质量工具,对CTQ进行测量、分析、控制、优化,并反过来调整和指导生产,从而改进生产流程。

3.系统功能模块介绍

系统的主体功能包括用户管理、基本信息管理、质量分析、质量优化和质量控制五个模块,同时系统还包括系统帮助模块。具体功能结构如表1所示。

3.1用户管理模块

用户管理模块主要功能是对系统操作人员的权限限制,保证不同的人员对系统有不同的操作权限,而且保证每名操作人员对系统中重要信息的操作都有可追溯性。

3.2基本信息模块

基本信息管理模块主要功能是生产过程的定义。通过产品管理、工艺路线管理、工序管理和关键质量特性管理定义一个完整的生产过程,此生产过程定义完后会通过主界面上的三个树型结构显示出来。系统通过此模块中的产品管理、零部件管理、设备管理和供应商基本信息管理与ERP或企业现有的信息系统集成起来。保证了ERP系统与集成质量管理系统中数据的共享。当然,系统的设计也考虑到有些企业目前还没有建立起比较完备的信息化系统,因此本系统也可脱离ERBf境独立运行。

3.3质量分析模块

质量分析工具包括直方图、排列图、因果图等传统的质量工具以及多变异分析、测量系统分析和过程能力分析等,这些工具主要用在质量改进的前期阶段,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来发现过程的关键质量问题。这些质量分析工具既可以通过数据库和相应的工序或工艺路线建立联系,也可以作为工具单独使用,从而保证了系统的柔性。

3.4质量优化模块

质量优化工具包括质量功能展开(QFD)、实验设计(DOE)和失效模式与效用分析(FMEA)针对已经分析出来的质量问题,充分运用质量优化工具,得到优化的工艺参数和生产条件,使关键质量特性有稳定理想的输出值。

3.5质量控制模块

质量控制工具主要是控制图。按照优化的结果调整完工艺过程参数后,根据输出值属性的不同以及相应的工艺控制要求制作适宜的控制图。此模块通过从生产线上实时采集的数据绘制控制图,允许用户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判异规则,能够及时的检测生产线的工作状态,一旦发现控制图出现了异常就会有相应的报警措施,提醒工程师启动失控行动方案,从而避免不合格产品的大量出现。

4.系统的集成

系统的集成是整个系统的重点,系统的设计目的就是实现质量信息的集成管理,集成的应用质量工具实现企业质量的持续改进。

4.1质量信息的集成

信息集成最重要的特征就是信息共享和数据通信。质量信息是在系统中的定义是,产品中有关于质量管理的信息,包括产品的设计信息、原材料和零部件供应商的检验信息、测量工具的测量能力分析信息、工序和工艺路线的生产能力信息、生产线上的控制信息等。在传统的设计制造过程中,由于各种质量工具信息的互不沟通,导致了大量设计和制造部门对产品质量理解的不一致,形成了一个个的信息孤岛,因而降低了设计的有效性,同时也延长了设计到制造的周期,无法适应目前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

为满足质量信息集成的要求,系统设计通过统一的信息平台,将质量信息通过产品生产过程的主线被分析汇总到数据库中,各部门人员面向存储在数据库里的统一的质量信息,使每一个质量活动的信息都能被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各个相关部门统一理角解达到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使得产品生命周期各个阶段或各个职能部门共同使用的各种质量工具的信息。这也使得管理者对所做的质量管理工作具有了可溯源性,为以后数据挖掘和知识管理奠定了数据基础。

4.2质量工具集成

质量工具之间集成是我们这个系统的特色。各种质量工具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和优势,目前对于这些单个的质量工具的应用都已有很多软件支持,但很多质量工具并不是完全割裂的,在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只有充分利用它们之间的互补关系,才能发挥其最大的效用。目前,有关质量工具之间的集成研究也比较多|8,,但实际开发出可应用的系统并不多见。在本系统中,质量工具间的集成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质量功能展开(QFD)和失效失效模式与效用分析(IMEA)之间的集成。QED是用来将顾客需求转化为产品特征、零部件特征和生产工艺特征的工具。FEA是依据由质量目标所制定的技术文件,根据经验分析产品设计与生产工艺中存在的弱点和可能产生的缺陷,判断这些缺陷发生的几率,以及发生这些缺陷产生的后果与风险,并在决策过程中采取措施加以消除。IMEA可以确定什么是关键顾客需求,与工程特性相关的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如何,与顾客需求相关的失效模式的严重度如何,还可以减少对严重度、频度及检测度的主观偏见,因此其结果可被用于QID中重新评价质量屋以及设置质量计划的目标矩阵。同时,QFD的结果可以帮助MEA中关键质量特性的确定,分析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以及工艺特征间的关系,分析故障模式的严重性和顾客需求间的关系并可减少在评价故障的严重性、可能性和可检测性中的主观偏差。

QFD和试验设计(DOE)之间的集成。QED的目的是使产品开发尽可能地面向顾客需求,以保证产品以最小的风险最可靠地满足用户需求,保证设计的可靠性。doe的目标是选取合适的参数取值和参数范围,使得产品的关键质量特性始终接近理想值,质量损失最小,从而保证在产品质量满足用户需求。它们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对产品质量进行保证。然而在传统的质量功能展开方法中,关系矩阵和相关矩阵这两部分通常是根据人的经验而定,这就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的主观性风险,本系统是通过利用DOE的支持确定QED中的关系矩阵和相关矩阵,这种处理可以减少定性处理所带来的偏差,为关系矩阵和相关矩阵的定义提供定量的支持。同时,QI对客户需求、产品特性、零部件特性以及生产工艺的分析也为实验设计提供了确定实验策略方面的参考,使得实验设计这一工程上的技术能够更多的考虑到顾客的需求。

以上这些质量工具间的集成更好的发挥了各种工具的优势,还从不同程度弥补了单个工具的不足之处。

5结束语

计算机网络信息集成系统设计探讨 第3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 信息集成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4-0080-02

1.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IT业、信息技术飞跃发展,其建设资金投入少,技术含量高,收益可观,越来越被相关行业所重视。而计算机网络信息集成系统又是其中的重中之重,收集和处理网络运行信息,掌握网络运行动态,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置影响网络正常运行的各种重大事件,最大限度地维护网络的畅通运行。因此,在日常管理中需要对网络运行状态进行分析,给予评价,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必要手段,实现智能化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2.计算机网络信息集成系统设计

计算机网络信息集成系统就是运用数据库、通信、信息、控制、计算机网络等多种高新技术为使用者提供与其相关的信息系统,以帮助用户正确地选择工作计划。其主要是通过计算机收集到的动态信息,经信控中心计算分析处理后传送给用户,同时向用户提供企业信息等多种静态信息。使用者可在各种场所利用个人通信工具完成信息的咨询、接收和交换。

2.1计算机网络信息集成系统体系组成

(1)数据采集系统;

(2)分布式数据库平台;

(3)信息发布系统;

(4)子系统及使用者

2.2系统实现功能

2.2.1集成功能

用户各子系统可能来自不同的厂家、不同的产品,分别实现相应的子系统功能。系统集成之后,将在指挥中心建成一个把各子系统功能集成为高层应用的操控平台,由高层的操控平台针对同一事件进行信息处理时,指挥员可以协调联动各个不同的子系统。

2.2.2信息采集功能

在日常办公过程中不断产生大量的业务数据,这些数据分别存储在不同的业务系统中,只能为其他业务系统提供有限的信息查询服务。系统集成之后,将由操控平台对这些信息进行统一的收集、处理、对外发布等。

2.2.3监视功能

监视整个整个网络的实时信息。

2.2.4预案及辅助决策功能

系统集成后操控平台可建立预案系统,当发现问题时,管理者可参照预案进行指挥调度。集成后中央数据库将存储大量的共享信息,利用数据仓库及数据挖掘的原理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可为管理者提供辅助决策的功能。

2.2.5服务功能

系统集成的最终目的是提供服务功能。计算机网络信息集成系统的服务功能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用户主体提供信息服务,其次是对其他应用系统提供服务。对用户主体提供的服务主要是面向社会的服务对其他应用系统提供的服务主要是利用用户登录、权限管理、日志管理、字典管理等应用模块,以WebService的形式提供服务接口。另外,还可以为整个共用平台提供信息输入输出接口。

2.3信息交换和共享模式

在整个系统中,各管理部门大都是相互独立的应用系统,这就给我们做这个系统造成了数据交换上的麻烦,为了改变以上情况,我们采用异构数据库系统完成数据交换部分的问题。

2.3.1异构数据库系统的异构性主要体现

(1)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异构

各个参与数据库系统的可以分别运行在大型机、小型机、工作站、PC或嵌入式系统中。比如子系统就可以是大型机,而使用者就一般采用的是PC机。

(2)基础操作系统的异构

各个数据库系统的基础操作系统可以是UNIX、WINDOWSN T、Linux等。

2.3.2系统使用模式

(1)在一个服务器数据中心设置数据服务器,在N个加盟的分数据中心设置数据服务器,各数据服务器向元数据服务器登录。由系统管理员在元数据服务器上定义和建立一个或多个元数据库。用户安装客户端,向主数据中心申请帐号和授权。

(2)各分数据中心用户将数据上载于各自的数据服务器上,而将元数据登录到主数据中心的元数据服务器上,系统自动建立连接,进行一体化管理。

(3)各地用户远程连接元数据服务器,检索浏览元数据、远程下载所需数据。异构数据交换与共享系统是基于元数据和分布式数据管理技术的共享管理系统。它通过元数据和网络系统管理分布于不同地点的、各种不同类型、任何格式的数据,包括办公文档、电子报表、数字照片、多媒体文件、GIS数值地图、遥感影像、设计图纸和数据库等,使各种不同格式的数据可以在不同部门和业务系统之间进行流通、交换和共享利用。

2.4信息存储

2.4.1网络存储的要求

在这种分布式信息发布系统中,我们可以应用网络提供给我们的功能来进行信息存储,使用者和子系统的大量信息都需要通过网络进行存储和转移。

(1)使用者在不同的地点,例如办公室、家、甚至出差到外地等。虽然笔记本电脑的出现部分地解决了在不同地点完成同一工作的问题,但是其价格相对较高、携带不便,仍然不能很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因此,用户向网络提出了保存工作过程中文件、个人信息等需求。

(2)子系统在各自的服务器上有存储空间,但是,由于这种存储模式受限于服务协议和各个服务器自身的管理方式,而他们都需要去总的服务器上面交换数据。

2.4.2实现功能

针对上述存储服务中的要求,我们提出了一套有效地解决方案,为用户提供了可扩展的、完整的、透明的存储空间和可靠的存储服务并实现以下功能。

(1)所有使用者通过单一登录就可以访问到一片完整的、可靠的存储空间。系统本身为用户提供一片固定大小的存储空间,同时,用户还可以将自己在其他服务器上的存储空间添加到虚拟存储空间中,由系统完成对这些异构的存储空间的统一管理。用户可以通过访问本系统提供的统一接口,同时访问到属于自己的多块存储空间。

(2)用户操作简单。用户可以通过专业软件访问虚拟存储空间。这种访问操作与用户访问本地硬盘上文件的操作一样简单、方便。

(3)在文件存储方面,系统提供了更灵活和可靠的服务,存储系统是基于Client/Server钴构的,图3描述了系统的整体模型。从图3可以看出,系统的存储管理服务器作为系统的Server端,主要负责组织和管理本地存储设备和网络上的存储服务器,其主要功能是:

管理分布的、异构的存储服务器,使其在功能上成为一片完整的、可靠的、大容量的虚拟存储空间。

为用户存取数据提供统一的接口

在这个系统中,存储管理服务器就是我们的数据库服务器,各个存储服务器就是每个DB,而客户计算机就是我们的使用者了,它可以对使用者存储在虚拟存储空间上的数据实行检错、纠错和加密等处理,维数据的完整性和保密性。客户(Client)端的用户也就是使用者通过访问存储管理服务器完成对虚拟存储空间的访问。

3.结束语

计算机网络信息集成系统是一个基于数据库应用系统,网络应用,以及网络存储管理等多方面的一个系统,是面向用户的网络存储管理,也是一个大型的信息集成系统,它通过有效地组织各个信息点发来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提供给使用者和它的一些列子系统,为各个管理部门提供实时有效的数据分析,为未来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思路。

参考文献:

[1]钱军平.建筑智能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2]刘军弱电系统集成

网络系统集成的质量控制 第4篇

网络系统集成是在网络系统工程方法的指导下, 根据网络应用的需求, 将网络硬件设备、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等产品和技术, 系统性地集合在一起, 成为满足用户需求的、较高性价比的计算机网络系统。

网络系统集成可分成若干阶段:需求分析、技术方案设计、产品选型、网络工程经费预算、综合布线系统与网络工程施工、应用软件平台配置、网络系统测试、网络技术支持、网络应用和技术培训、网络工程的验收。每个阶段的质量控制都很重要, 关系到随后各阶段实施的效果, 最终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效能。

一、质量控制的总体原则

(一) 事前控制原则

网络系统建设是一个高技术、高投入的建设过程, 任何由于质量问题引起的工程变更必然产生巨大的投资浪费和工期拖延。所以, 在集成过程中应该始终坚持质量的事前控制原则。坚持事前控制原则的关键在于准确了解用户需求, 科学地进行网络系统设计。

(二) 标准化原则

经过国内外信息领域研究者的长期不懈的努力, 信息领域已经形成一系列的标准, 总的来说, 信息领域的标准可以分为:信息技术标准和信息管理标准, 其中信息技术标准阐述了信息产品或系统所应该遵循的技术规范, 而信息管理标准则规定了信息产品或系统设计、实现和维护过程中所应该遵循的行为规范。这些标准为我们建设高质量的网络系统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因此, 在网络系统集成过程中, 应该根据网络系统的特点, 遵循有关国内外的相关标准进行系统集成, 保证集成过程的科学性。

(三) 阶段性控制原则

网络系统集成需要根据用户的具体需求, 系统地设计和实现网络系统, 因此, 它是一个创新的过程。由于网络系统集成的过程性, 这就决定了网络系统的质量控制应该是阶段性的, 不可能一蹴而就。换句话说, 网络系统集成的质量控制应该分阶段实施;应该根据系统的质量总目标形成各个工程阶段的质量目标和具体的质量控制措施, 通过实现各阶段的质量目标来完成整个系统的质量目标。

(四) 定性测试和量化测试相结合的原则

根据GJB9001A的有关要求, 质量目标应该是可以验证的。由于网络系统特殊性, 绝大多数的验证过程是无损的, 应该大力提倡使用网络系统的验证手段来保证网络系统的质量, 测试是网络系统验证的重要手段之一。笼统地说, 网络系统测试可以分为定性测试和量化测试。定性测试主要用于系统的功能测试, 而量化测试主要用于系统的性能测试, 两种手段可从不同角度反映网络系统的质量。

(五) 用户需求符合性原则

衡量网络系统质量的一个重要尺度是用户需求的符合程度。建成的网络系统应该符合用户的业务功能需求、性能要求和使用习惯要求等。检验用户需求符合度的主要方法是科学的测试, 可以通过测试手段来判定用户需求的符合程度。

二、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

(一) 全面系统地了解用户需求

定义清晰的用户需求是整个系统成败的关键。应该采用科学的方法从事用户需求的调查, 这种需求调查不仅应该包括单位管理者和系统维护者意见, 而且应该包括最终用户 (内部用户、外部用户) 的意见, 从而保证用户需求的完整性;同时为了保证用户需求的准确性, 用户需求的制定过程应该使用迭代的方式, 通过反复征询用户的意见, 逐步完善用户需求。

(二) 充分讨论系统设计方案

系统设计方案描述了被建系统的抽象模型, 因此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对被建系统的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因此, 系统设计方案应该与系统集成部门、质量监理部门充分讨论, 提高系统设计的质量。其中, 系统设计过程中应该注意:用户需求的符合性、技术成熟性和先进性、系统的安全性、系统的可扩展性、所选产品的质量符合性、法律法规的符合性等。

(三) 设计完整的系统验证方案

在系统设计阶段, 应该根据用户需求书和系统设计方案, 制定完整的系统验证方案。网络系统的验证方法主要包括:模拟仿真的方法和测试的方法。目前, 对于网络系统的设计已经具有一些成熟的仿真平台, 可以参照使用;测试一种普遍采用的质量验证方法, 但设计现场测试方案时应充分考虑用户需求的符合性。

(四) 确定可行的质量控制方案

为了保证系统实施的质量, 应该依据系统设计方案制定一套可行的系统质量控制方案, 以便有效地指导系统实施过程。该质量控制方案应该确定系统实施各个阶段的质量控制目标、控制措施、工程质量问题的处理流程、系统实施人员的职责要求等。

之间路径的长度, 就等于该路径所包含的两条边的参照距离值之差。基于上述考虑, 对式 (1) 中的公交网络二部图模型进行如下扩展:

其中, R, S, E符号意义同前;W为边的权值集合;L为边的参照距离值集合。

对于一个实际的公交网络, 可以按以下步骤生成一个二部图:

(1) 将校园网络中的所有线路 (不区分上下行) 加入顶点集合;

(2) 将校园网络中的所有站点加入顶点集合对于分别属于两条不同线路但又相邻很近的停留点, 可根据一定原则合并为同一顶点[3];

(3) 如果一条公交线路经过某些停留点, 则在此线路顶点和这些停留点顶点之间连接一条无向边;

(4) 令所有边的权值等于1, 这一权值不代表任何实际距离, 只是为了在路径搜索中计算变换次数;

(5) 根据一条线路包含站点的次序, 依次赋予每条边一个参照距离值, 对于该条线路上的起始站点, 参照距离值等于0, 其余站点连接边的参照距离值等于该站点到起始站点的距离。

3算例分析

在前述算法设计的基础上, 用Matlab编制了数字化校园网络路径搜索仿真程序, 验证数字化校园二部图模型, 示例数字化校园网络中共有n=50个驻留点, m=49条路径分别用不同线型表示, 如图2所示。为简便起见, 假定相邻两驻留点间的距离均为相等值。

通过分析计算结果可以看出, 算法能够以变换次数最少和距离较短为目标, 搜索出数字化校园网络中两点间的多条可行路径, 且算法生成的最佳路径, 与一般用户的选择方案选择行为较为符合。

4结语

采用二部图模型描述数字化校园路径网络, 将线路抽象为图中一类特殊的顶点, 对图论中普通的最短路搜索算法稍加改造, 即可搜索到变换次数最少且距离较短的合理出行路径, 避免了采用有向赋权图描述模型时变换乘识别的困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校园网络多条备选路径的搜索算法, 不局限于只提供单一的路径方案, 使研究成果更具实用

参考文献

[1]闫小勇, 尚艳亮.基于二部图模型的公交网络路径搜索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0, 46 (5) :246-248.

[2]杨新苗, 马文腾.基于GIS的公交乘客出行路径选择模型[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 30 (6) :87-91.[3]鲍江宏, 关毅璋.基于矩阵运算的公交查询高效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8, 44 (10) :198-200.

[4]侯刚, 周宽久.基于换乘次数最少的公交网络最优路径模型研究[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8, 18 (1) :44-47.

[5]闫小勇, 牛学勤.公交网络多路径选择启发式算法研究[J].城市交通.2005, 3

(五) 形成表述规范的设计文档

为了保证系统实施的可操作性和系统的可维护性, 设计文档应该采用规范的表述形式。例如:我们可以采用标准建模语言U M L (U n i f i e d M o d e l i n g Lan guag e) 描述软件设计方案, 利用甘特图 (Gantt Chart) 描述工程进度安排等。

三、实施阶段的质量控制

(一) 慎重选择系统分包商

网络系统实施过程的分包是非常常见的。由于工程的任何部分都会对整个系统的质量产生影响, 应该慎重选择分包商, 尽量选择具有相应工程资质、丰富工程经验、有技术保障的分包商。

(二) 遵循科学的实施流程和技术要求

系统实施过程应该遵循科学的流程和有关技术要求, 坚持按照标准的实施流程完成系统的建设。系统实施流程应只与系统的需求和类型相关, 不能因人而异。例如:网络设备选型时, 应当有事实数据来评估每种设备的性能指标是否满足网络系统的设计要求。

(三) 合理进行阶段性测试

系统实施的各个阶段应该遵照质量控制方案的要求, 分阶段地进行系统测试, 逐步地实现质量控制目标。例如:综合布线系统施工过程中, 应该及时利用网络测试仪测定线路质量, 及早发现并解决质量问题。

四、结语

计算机网络已成现代社会的基础设施, 其本身的复杂性构成对系统质量的挑战。在网络系统集成应把握各阶段的质量控制, 才能实现整个系统的效能。

摘要:网络系统集成是在网络系统工程方法的指导下, 根据网络应用的需求, 将网络硬件设备、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等产品和技术, 系统性地集合在一起, 成为满足用户需求的、较高性价比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本文阐述了网络系统集成中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实施要点。

关键词:网络,系统集成,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杨卫东.网络系统集成与工程设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04

集成质量信息系统 第5篇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是2003年教育部针对国内对集成电路设计和系统设计人才大量需求的现状而最新设立的本科专业之一。集成电路设计和应用是多学科交叉高技术密集的学科,是现代电子信息科技的核心技术,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它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以培养既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又具有丰富的集成电路开发、电子系统集成和工程管理能力的复合型和应用型高级集成电路和电子系统集成人才为目标,重视本专业的发展前沿和相关专业知识的拓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基本信息

业务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从事集成电路设计、微电子器件与集成系统领域的研究、设计、制造、开发、管理和教学方面工作的专门高级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

该专业培养的学生不仅对微电子材料及其工艺技术有所了解,而且更具有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磁兼容技术以及系统封装设计,多芯片组件设计和微电子工艺技术等多方面的知识。本专业毕业生应熟练掌握一门外语,有较强的分析、解决理论及实际问题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在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及相关领域从事科研、教学、科技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

主要课程

计算机应用技术、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集成电路应用实验、现代工程设计制图、微机原理与应用、软件技术基础、量子力学与统计物理、固体电子学、电磁场与波、现代电子技术综合实验等

核心课程

固体电子学、电路优化设计、数字通讯、系统通信网络理论基础、数字集成电路设计、模拟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CAD、微处理器结构及设计、系统芯片(SoC)与嵌入式系统设计、射频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测试方法学、微电子封装技术、微机电系统(MEMS)、VLSI数字信号处理、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及设备、修业年限

四年

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主要实践环节

电子线路CAD、单片机课程设计、数字系统课程设计、电子设计综合课程设计等专业发展前景

集成电路设计涵盖了微电子、制造工艺技术、集成电路设计技术的众多内容,目前国内外对集成电路设计人才需求旺盛。集成电路的应用则覆盖了计算机、通信、消费电子等电子系统的集成与开发,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使国内对高层次系统设计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数理基础知识、集成电路设计技术和电子系统集成所必须的电路、计算机、信号处理、通信等知识。

通过课程设计、实验、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环节,学习各种工具的使用,使学生将所学理论基础知识逐渐转化为实际的集成电路设计和系统集成等技能。

学生毕业后能从事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测试以及集成电路工具的研发等工作,也可在电子系统(如计算机、通信、家电等)领域中从事教学和研发等技术工作。在硕士或博士研究生阶段可从事集成电路设计方法学、片上系统设计、集成电路制造工艺等集成电路设计方面的研究,也可从事计算机、通信、信号处理以及电路系统开发等集成电路应用方面的研究工作。就业方向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介绍可在与通信产业相关的高新技术企业、科研设计单位、国防军工企业、政府部门、大专院校、邮电等单位和研究院所从事现代通信系统、通信工程与技术、计算机网络与数据通信、无线通信、遥控遥测、INTERNET、INTRANET、嵌入式计算机技术、嵌入式INTERNET技术等有关工程技术的研究、设计、技术开发、教学、管理以及设备维护等工作。约15%优秀毕业生学生可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

开设院校

国内该专业主要开设院校:青岛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

4西安邮电学院

5北京航天航空大学

6华南理工大学

7天津大学

8天津理工大学

9华中科技大学

10黑龙江大学

11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12重庆大学

13哈尔滨理工大学

14华侨大学

15南通大学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课程

大三上:数字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实验、专业英语、光电子物理基础、半导体器件物理、电子工程物理基础、集成电路工艺;

大三下:文献信息检索、大学生职业辅导、微机原理、集成电路原理、集成电路封装、集成电路测试、硬件描述语言;

大四上:MEMS技术、集成电路CAD、MCN组件设计技术、嵌入式系统及应用、功率器件与功率集成电路、CMOS模拟集成电路设计、电磁兼容技术、微电子材料及制造设备、系统芯片SOC设计、可编程逻辑器件基础及应用、复杂数字系统设计2节。

颐合公司信息系统集成分析研究 第6篇

关键词:烟草企业 ; 信息化 ; 集成 ; 分析研究

0 引言

近几年来,烟草行业正在实施行业地面计算机骨干网络的建设,实现对行业卷烟生产经营的及时、准确、全面的监控管理,进一步提高行业生产经营决策管理的科学性。自2006年颐合公司就先行开发设计了MES和ERP系统工程。本文从烟草行业的IT应用分析出发,对MES与ERP的分工和集成进行分析和探讨。

1 烟草行业IT应用特点分析

烟草企业是连续的流程型企业,分为制丝和卷接包两大工艺流程,各流程环节有一定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烟草行业的特点决定了信息化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即不仅要进行业务层的系统建设,还要考虑底层设备相关的控制和生产的管理。

位于最底层的L1称为设备控制层,采用集中—分散型工业总线控制方式,将传感器、PLC、网络、无线通讯、条码、电子标签、工业机器人等诸多技术结合在一起,用方便灵活的硬件和软件模块加以组合,以适应不同特点的工艺控制要求。

L2是制造执行系统(MES),进行作业计划、优化排产、执行与监控以及生产实时数据的采集和质量管理。通过监控计算机实现对生产线的组合操作、状态实时监控、生产数据采集、并将采集的数据向数据管理服务器上报。L1向L2发送现场生产、工艺数据和物流信息等,L2向L1下发送生产计划和物流调度信息、配方数据等。。

L3针对烟草企业业务层面的管理,以ERP为核心应用,包括CRM、SCM、电子商务等业务运作管理系统,对企业的内、外部供应链进行系统、高效的整合和管理。

L4在整个企业IT层次模型的最高层,对ERP等L3应用系统提供的大量业务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得出各维度的分析建议,为企业管理层的决策提供基础。

在以上四层模型中,逐层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和数据传递关系。L1和L2各层次之间有严格的依赖关系,形成闭环控制机制。L3和L4关注信息的关联性和可管理性,层次之间的依存关系不像L1和L2那样严格,但是也需要在相邻层之间传递数据,强调层次之间的有效集成。

目前我国烟草企业的L1有了一定的积累,自动化在烟草企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伴随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而逐步加深。L3的ERP是各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同时也始关注L2的有不少企业开MES。事实上,ERP和MES的有效整合是烟草企业信息化实现“产销一体化”和“管控一体化”目标的一个关键因素。

2 MES与ERP的分工

MES最初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美国管理界提出的,通过信息传递对从订单下达到产品完成的整个生产过程进行优化管理。当工厂发生实时事件时,MES能对此及时做出反应、报告,并用当前的准确数据对它们进行指导和处理,减少企业内部没有附加值的活动,有效地指导工厂的生产运作过程,从而使其既能提高工厂及时交货能力,改善物料的流通性能。

主要的MES功能模块包括工序详细调度、资源分配和状态管理、生产单元分配、过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维护管理、质量管理、文档控制、产品跟踪和产品清单管理、性能分析和数据采集。实际的MES产品可能是包含其中一个或几个功能模块,简要介绍如下:①工序详细调度:通过基于有限资源能力的作业排序和调度来优化车间性能;②资源分配和状态管理:指导劳动者、机器、工具和物料如何协调地进行生产,并跟踪其现在的工作状态和刚刚完工情况;③生产单元分配:通过生产指令将物料或加工命令送到某一加工单元开始工序或工步的操作;④文档控制:管理和分发与产品、工艺规程、设计或工作令有关的信息,同时也收集与工作和环境有关的标准信息;⑤产品跟踪和产品清单管理:通过监视工件在任意时刻的位置和状态来获取每一个产品的历史纪录,该记录向用户提供产品组及每个最终产品使用情况的可追溯性;⑥性能分析:将实际制造过程测定的结果与过去的历史记录和企业制定的目标以及客户的要求进行比较,其输出的报告或在线显示用以辅助性能的改进和提高;⑦人力资源管理:提供按分钟级更新的员工状态信息数据(工时,出勤等),基于人员资历、工作模式、业务需求的变化来指导人员的工作;⑧维护管理:通过活动监控和指导,保证机器和其它资产设备的正常运转以实现工厂的执行目标;⑨过程管理:基于计划和实际产品制造活动来指导工厂的工作流程(这一功能实际上也可由生产单元分配和质量管理来实现);⑩质量管理:根据工程目标来实时记录、跟踪和分析产品和加工过程的质量,以保证产品的质量控制和确定生产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数据采集:监视、收集和组织来自人员、机器和底层控制操作数据以及工序和物料信息,这些数据可由车间手工录入或由各种自动方式获取。

下面我们从管理范围、管理对象、管理内容、管理时效四个方面来比较ERP和MES的分工。①管理范围:ERP是对整个企业或集团业务的管理,而MES的管理是针对车间或生产分厂的。②管理对象:ERP是对企业整个运营资源(人、财、物)的管理,强调“业务财务一体化”;MES的管理则更集中于生产现场资源,即设备、工艺、物料等。③管理内容:ERP管理整个企业的内部价值链和供应链,即销售、采购、生产、库存、质量、财务、人力资源等;MES主要管理生产的执行,包括生产质量、生产作业调度、生产实绩反馈等。④管理时效:ERP对计划和业务管理的时间区段比较宽,以年、季、月、旬或周、日为单位;由于对生产现场管控的需要,MES的管理更加细致,管到日、班、小时。

计划在ERP和MES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功能和内容,我们再来看一下ERP的生产计划和MES的生产计划的不同:

ERP的生产计划是以生产订单为对象的前后排列,考虑时间因素,以日为排列单位,先后日期依据销售订单和销售预测的时间、制造提前期和原材料采购提前期、库存等因素用MRP的逻辑来计算是基于订单的无限产能计划。MES的生产计划以生产物料和生产设备为对象,按生产单元进行排程,以执行为导向,考虑约束条件,把ERP的生产订单打散,重新计划生产排程,是基于时间的有限产能计划。

3 MES与ERP的集成研究

MES与ERP的有效集成是对生产相关的业务流程进行疏理和优化,通过流程来把MES和ERP整合到一起。ERP与MES一起构成计划、控制、反馈、调整的完整闭环系统,通过接口进行计划、命令的传递和实绩的接收,使生产计划、控制指令、实绩信息在整个ERP、MES、低层设备控制中透明、及时、順畅地交互传递。MES介于ERP与底层设备控制系统之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是ERP系统数据的基础和保证。

烟草行业MES通常包括以下功能块:

对上接受ERP的生产计划等信息,并反馈相关的信息给ERP;对下采集制丝中央控制系统、卷接机数采系统、包装机数采系统、烟叶、包装材料、产成品自动化高架仓系统的数据,并下达相应的指令;同时具有计划及工单管理功能、生产及设备监控功能、物料跟踪、质量控制、实时数据分析和生产统计功能等。

集成质量信息系统 第7篇

一、A集团企业信息化简介

集团化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管控取决于所属子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管理。为了更清晰地反映集团公司会计信息管控状况, 本文从A集团所属子公司 (以下简称为“b公司”) 的会计信息管理现状及其与A集团在会计信息管控的交集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展开分析。

A集团公司是属于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大型能源企业, 主营业务包括煤炭生产及贸易、煤化工、坑口发电、煤矿建设、煤机制造、煤层气开发, 以及相关工程技术服务, 现有全资公司、控股和均股子公司41户, 境外机构4户, 参股企业11户, 在册职工12.1万。

b公司是A集团所属的二级企业, 为加强信息化管理, 实现经营、会计信息的快速传递, 以适应A集团的大营销经营模式。从2000年开始, 公司就建立了以WINDOWS NT4.0为操作系统, SYBASE为数据库的信息管理平台, 并在此系统上自主开发了煤炭贸易管理系统。2003年, 建立了公司自己的外部网站和内部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系统采用WINDOWS2003操作系统, SQLSERVER2000数据库, 建成了EXCHANGE2003邮件服务系统, 在此平台上, 设计开发了公司内部办公信息门户系统, 使得公司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运营效率显著提高。目前公司网络硬件平台有两种, 第一种以HPe50、HP LC3为服务器, WINDOWS NT4.0为操作系统, SYBASE为数据库运行公司煤炭贸易管理系统, 经过10多年的开发与维护, 该系统目前比较完善和成熟, 基本覆盖了煤炭贸易管理;第二种以HP380, HP580为服务器, WINDOWS2003为操作系统, SQLSERVER2000为数据库系统平台, 在此平台上开发公司网站系统, 用于内部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设计技术和使用方法的多样性制约了公司信息化的发展。

上述两种系统、两种数据库、两种技术同时运行, 虽然可以实现相互访问, 但在设计上使用了不同的技术和理论, 给系统维护带来很大不便。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办法就是对整个系统进行充实和完善, 同时纳入安全监控管理, 形成最终并入集团的统一平台的信息化管理。

二、A集团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集团公司的会计信息处理系统是由A集团统一购置并联合开发的用友ERP (U8.72版) , 结合执行《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以及《A集团财务管理暂行规定》等。A集团制定并发布集团内统一会计政策和财务管理规定, 并要求所属公司严格遵照执行。统一会计政策对会计信息的质量和对外发布进行了详细规定, 包括各类报表格式、报表内容、对内对外会计信息披露的选择、发布时间等。

b公司的会计信息系统服务器在公司信息管理中心, 由信息管理部统一管理, 使用的终端分布在会计人员及公司经理层。会计信息系统的账套主管为财务部经理, 由其根据各使用者的岗位职责以及在会计信息生成和传递过程中的环节点设置使用系统权限, 账套主管拥有系统所有功能权限, 但不能处理具体会计事项。信息管理部主要负责会计信息系统的软、硬件维护及收集, 包括会计信息在内的公司所有运营管理方面信息, 经公司负责人审核后传输至集团公司及对外发布。会计信息的生成是由公司各职能部门的经营管理活动开始的, 相关经营管理活动的书面原始凭据经相关审批手续后传递至财务部, 绝大部分为手工传递, 部分可以通过整合公司煤炭贸易、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流程管理等系统的OA系统传递及验证, 通过财务部内部循环生成会计信息后按相关管控通过OA系统完成。在设置会计系统使用权限时主要对照实际会计岗位进行, 实际会计岗位的设置多是条块模式, 而会计处理系统的操作是按流程来设计的, 是线型模式, 因此造成在实际会计工作中存在重叠和断点, 使得会计信息质量的管控出现盲点。

在当前会计信息管控模式下, 会计信息的生成虽然有一定的过程控制, 但由于整个信息管控模式的不足, 会计信息质量及使用效率并不高。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是A集团公司没有形成高度整合的信息集中管理, 二是b公司在信息管理系统一体化方面存在较多缺失。

A集团虽然实行信息集中管控, 但更多的是偏于信息收集及汇总方面, 对信息生成的过程没有足够的关注和验证。虽然有数据信息的联接和视频系统的实时监控, 但囿于信息系统建设时一体化的不足, 造成大量原始信息的重复手工录入, 如业务信息和会计信息的录入, 不可避免会有差错, 由于没有实时验证和反馈机制, 一个小的差错可能汇总成巨大的错误, 使得建立信息系统的结果发生偏差。具体在会计核算方面, 虽然制定了完整的统一会计政策, 但各所属单位都是独立制定核算流程, 一方面会造成执行统一会计政策的偏差, 另一方面使得同一经济事项经过各所属单位的核算流程后生成的信息不一致。这就需要集团总部提高核算流程的统一程度和财务核算规范。由于没有整合会计信息系统, 各所属单位的系统独立运行, 集团公司的日常管控缺失, 使得会计核算精细化方面有待完善。

从b公司内部循环来看, 会计信息容易出现的问题之一是可靠性问题。在目前会计信息生成的流程中, 其输入点是会计凭证, 是会计人员根据业务人员传递的反应真实经营管理行为的信息转换为会计信息, 由于业务与会计处理系统的分离, 客观上会造成业务信息转换为会计信息时失真。即使业务信息能真实转换为会计信息, 但由于使用计算机系统进行会计处理, 原有的会计循环被改变, 相关会计验证不完善。第二是会计信息的时效性问题。会计信息的生成和对外发布一般是在月底进行, 这对于经常变化的经营环境来说有些滞后, 而在目前信息系统中, 会计信息也只能在一定期间内综合生成, 无法做到实时;还有些会计信息是通过对业务数据的会计处理而获得, 且有时需要进行某些阶段性综合处理才能形成, 而业务数据可及时提供给信息使用者, 这些使得会计信息的滞后, 但两者数据出现差异时往往财务信息会受到怀疑。第三个问题就是会计信息的“孤岛效应”。由于会计信息的前延是业务人员通过煤炭贸易系统生成的业务信息, 已经不是原始最真实的信息, 通过会计循环的处理, 由于会计系统的独立和不能实时互通, 使得会计信息的生成过程在外面看来是“暗箱”操作, 而通过对业务信息综合加工处理形成的会计信息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制式化特点, 更容易使得信息的使用者产生质疑, 而业务信息的及时、直观及便于理解, 使得会计信息使用者会经常使用业务信息来验证会计信息, 很少利用会计信息来反映和核实真实经营业务状况, 很大程度上贬低了会计信息的作用。

三、A集团企业会计信息系统集成管控模型构建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国资委对国有企业管理精益化的大力推动, 集团公司不仅有优化现有管理流程提升管控能力的压力, 更有为适应新的经济环境而实现集团公司跨越发展的重任。A集团从2010年开始大力推进信息高度集成的ERP系统建立和运行。

A集团期望通过高度集成以会计信息系统为核心的ERP系统的建设, 能够贯彻A集团建设新型的、先进的、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煤炭大集团的战略目标与精神, 加强信息化建设, 使A集团能够在两到三年内进入中央企业信息化的先进行列。基于此, A集团ERP系统将从三大方面支持A集团的发展战略。一是规范与提升核心运营流程管理, 通过ERP系统的实施来统一和规范集团及所属企业的核心运营流程, 从而提高A集团整体管理水平;二是通过信息系统的整合来发挥整体协同效应, 通过Oracle电子商务套件的各个模块, 以会计信息系统为中心及其他业务系统的整合, 实现A集团内部全价值链的流程强化和数据集成, 使会计与其它业务数据得到一体化整合, 支持A集团进行科学化决策、专业化经营、协同化运作, 以此提高整体运营效率;三是满足A集团长期发展的信息系统的需要, 建立可满足A集团在未来经营发展需要的信息系统, 为经营持续稳定增长和组织的成长提供有力的ERP系统支持, 有助于制定煤炭生产与贸易、煤化工、煤机制造、煤矿建设和其他板块的长期发展战略。

全局统一的数据模型, 即信息的单点输入、信息的透明共享、及时性。模块化, 即积木式拼装, 组件化应用, 预置基础应用构件, 支持分阶段、分功能实施。集成性, 即支持企业内部的会计、业务集成, 供应链内各企业之间的集成与协同, 实现端对端业务流程的系统管理。开放性体系结构, 即易扩展, 支持与其它系统的集成。以会计信息集成管控为核心的ERP关系图如图1所示:

四、A集团企业会计信息系统集成管控模型实施

A集团公司建立的是以会计信息系统为中心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因此对会计信息系统管控模式的实施是与整体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实施同步的。在明确集团公司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目标和需求后, 确定了对信息系统项目建设范围, 如图2所示:

按照统一规划, 分步实施的原则, 如图3所示:

在第二阶段实施的同时, 对会计人员进行培训, 目的是帮助会计人员了解财务管理总体方案设计, 熟悉Oracle会计信息系统总体架构, 具备对财务管理方案和会计信息系统架构的整体性的理解, 从而掌握利用会计信息系统平台实现对会计信息的控制。

首先建立财务管理系统总体架构, 如图4所示:

其次建立会计处理系统的各子系统模块关系, 如图5所示:

在此基础上, 根据运营管理现状及下一步可发展的预测, 对会计处理流程进行重新梳理和设计, 建立会计处理的四级流程结构, 在集团公司及所属公司全面统一实施。

最后通过集团多组织架构的设计, 保证对上述会计信息的集成控制, 如图6信息系统组织构架图和表1集团多组织架构说明所示。

通过前期大量的培训, 以及集团公司为ERP系统的推行进行了配套的流程再造和管理组织的调整理顺, 从理念和思想上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改造, 极大地丰富了全体员工为实施ERP系统的知识储备。虽然目前仍处于包括会计信息管理平台的部分系统试运行阶段, 但运行成效非常显著。

五、集团化企业会计信息系统集成管控模型运行成效

集团公司集成于ERP系统的会计信息系统, 不仅解决了原有信息系统运行的问题, 而且在会计信息质量的控制方面有了质的提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从会计核算流程来看, 由于从集团层面制定统一会计处理流程, 并且根据系统层面管理要求, 制定了符合模块业务特点的统一会计核算程序, 使会计核算流程做到了统一, 会计处理更加规范。

(2) 由于设置了多维度会计科目结构, 满足了精细化核算要求, 同时通过对子系统模块的事务处理, 可以实现对会计核算更明晰的跟踪验证, 会计核算精细化程度大幅提高。

(3) 由于集成其他相关模块的运行, 会计处理可以向业务及其他管理子功能模块前移, 使会计的管控职能得到了加强。

(4) 建立了规范的数据系统, 对业务数据进行了标准化, 建立相关的编码和分类体系, 及数据管理规章制度, 保证了后续会计处理的准确, 实现了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5) 实现了操作过程的实时管控, 改变了操作人员以往简单随意的工作方式。同时通过系统和严格的权限设置, 完善了公司内部管控机制, 从而进一步加强公司管控能力。

(6) 实现了基本业务与会计信息的动态集成, 系统自动生成信息使用者需要的各种会计报表。管理者可通过ERP系统对包括会计、业务等各类信息进行查询、监控, 便于经营分析与决策, 使得会计信息在及时性和可用性方面得到很大的提升。特别是在业务信息与会计信息的同步方面, 以往由于业务信息需要传递, 使得反应业务信息的会计处理要落后2-3个工作日, 造成会计信息的滞后和不可实时验证。集团化企业会计信息系统集成管控模型运行后, 对业务数据的处理生成会计信息是即时同步进行, 集团公司不仅可以取得可与业务数据相互验证的会计信息, 同时可以实时生成需要的期限内时间段的综合会计信息的财务报告。会计信息的及时、可靠性有了保证。

参考文献

[1]甄阜铭:《ERP系统实施风险管理研究》,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企业信息系统集成模式研究 第8篇

信息系统集成是多层次的, 最基本的是数据层面的集成, 实现数据共享、消灭信息孤岛;其次是应用集成, 使不同应用系统之间能够相互调用关联信息;再者是业务流程集成, 通过流程把所有应用、数据管理起来, 使之贯穿众多系统和用户之间;最后是界面集成, 努力使用户可以通过统一的入口和界面操作方式来实现对多系统的使用。

1.1 数据集成

数据集成的目标是实现企业公共数据共享, 避免同类数据多重管理。通过数据共享, 可以实现基础数据在权威系统单一管理, 专业系统在此基础上以自身业务管理功能为重点, 最大力度地实现专项功能, 优化系统结构, 提高系统效率。

通常系统间数据集成通过应用间数据交换来实现, 主要解决数据的分布性和异构性问题。要实现数据集成, 必须公开数据结构, 即必须公开库表结构、编码含义等, 然后通过数据的直接访问或通过专业交换软件来实现数据抽取和转换, 满足各自需求。

1.2 业务应用集成

应用集成是为了解决含义较为复杂、存储结构或规则复杂的业务数据共享问题而产生, 是指某个应用调用另一应用的功能执行一个操作得到操作结果或获取相关信息, 或发送信息触发另一个系统内的进一步操作。源系统将内部业务操作封装为服务并与目标系统约定调用方式, 目标系统发生业务需求时触发该操作并返回相应结果, 以实现系统间数据共享。

随着技术不断发展, 当前应用集成一般基于SOA架构实现。SOA架构是一种客户机/服务器软件设计方法, 一般由服务提供者和服务使用者组成。SOA明确强调软件组件之间的松散耦合, 及其独立标准界面的使用, 支持以可重用组件和服务组装业务流程, 而这些组件和服务是其所运行的应用程序和计算平台的独立部分。应用SOA的一大目标就是多应用整合, 不但跨平台, 而且被整合的应用系统仍能保持自主性。

1.3 业务流程集成

业务流程集成是应用集成的高级发展, 通过编排各系统中的多个功能, 使其作为基础组成部分实现统一, 形成一个完整业务流, 约束了企业的信息数据流向, 保证了业务操作的规范性、安全性和可控性。在系统间发生业务流程交互时, 首先由一个业务系统触发流程, 并在多个其他系统中进行流转确认后最终执行。

流程集成是信息系统集成最关键部分, 其基础是企业内部已较好地实现了数据、应用的集成。跨系统的流程管理平台是实现业务流程自动化的关键, 采用工作流技术为核心开发的业务系统的最大特点是它们具有高度的灵活性, 可以按照具体需求, 快速灵活地完成流程配置, 并可在客户业务过程发生变化时, 迅速地重组来满足需求。

1.4 界面集成

操作界面集成是将各个业务应用的操作界面统一整合, 用户在唯一的入口登录后即可在不同风格的系统之间进行切换操作, 高级的实现方式甚至是在一个界面中实现不同系统间的业务操作整合, 以方便用户使用, 提升操作效率。

鉴于各系统技术路线的不同, 要在C/S模式下实现界面集成难度较大, 随着Web技术的发展, B/S模式的企业门户几乎成为信息系统界面集成的最终选择。企业门户联接企业内外部各业务系统, 为企业提供单一信息资源访问入口, 提供稳定可伸缩和可靠的基础框架结构, 无缝整合后台业务操作, 形成信息系统统一集成的最终体现。

2 信息系统集成模式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不断发展的, 因此系统集成也并非一蹴而就, 信息系统集成最初是没有规划的, 系统间一般都是单独点对点的业务集成, 跟随需求逐步集成。随着信息系统的增多, 信息部门开始逐渐对集成工作加以重视, 加强前期规划和集成管理, 使系统集成工作逐渐形成了一定的模式, 减少了工作量, 为后期系统维护奠定了良好基础。

2.1 点对点集成模式

系统之间根据业务需求进行点对点的互联, 一般情况下都是通过在各自系统中根据需要设置各种适配器, 以进行系统间的数据共享和业务功能调用 (见图1) 。

这种方式最为直接简单, 在业务系统较少和集成点较少情况下, 实现方式简单快捷、效率较高, 且系统维护也较为方便。但随着系统的不断建立, 集成点将成几何倍数地增加, 形成的结果则如图2所示。

多系统的单点接口最终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网络, 系统间交互变得异常复杂, 难以维护, 系统间耦合程度高、互相依赖。当其中一个系统发生故障或改动时, 对其他有关联的业务系统将形成直接的影响。而且由于各系统架构方式和技术路线可能完全不同, 为实现多系统间的接口可能的开发工作量随着接口数量的增多而成倍增加, 因此点对点模式在系统发展的过程中正在被逐渐淘汰。

2.2 星形集成模式

为了降低系统间耦合程度, 降低集成复杂度, 统一集成架构并减少后期维护工作量, 系统集成模式逐渐发展成为星形模式, 即企业利用有统一技术标准且唯一部署的集成平台, 使各种专业系统围绕该平台开展相关工作, 按照其提供的技术标准封装各种服务或按照其提供的业务标准提供业务数据, 由该平台负责为各系统提供共享数据或基础服务调用, 其集成模式如图3所示。

在该方式中, 数据中心、企业服务总线、工作流管理、门户系统作为企业应用集成平台的基本构成组件, 分别承担了系统集成中的数据集成、业务应用集成、业务流程集成、界面集成的责任。

(1) 数据中心。数据中心以点对点模式从各专业系统数据库中抽取数据, 而各系统可以向其订阅并接收自己感兴趣的业务数据。安装在各专业系统的客户端程序完成消息的订阅、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功能, 基于发布/订阅的信息共享和消息路由机制使得业务系统的信息共享简单和易于变化, 系统间松耦合使得局部出错的时候能更好地恢复, 从而保证系统的强壮性和可扩展性。

(2) 企业服务总线。企业服务总线将业务系统功能通过开放的标准进行统一接入, 并以服务的形式发布, 交互双方无需绑定, 而是在服务请求中提供如服务的业务种类等信息, 由总线动态路由决定。总线为参与集成各方屏蔽了软硬件、网络和物理位置上的差异, 使用SOAP作为消息格式并根据需求支持各种开放标准的传输协议 (如JMS、MQ、FTP等) , 隔离服务提供方和使用方的技术实现方式, 帮助服务使用方进行消息的路由和转换, 是集成平台最核心的功能组件之一。

(3) 业务流程管理。业务流程管理应该包括建模、实施、监控、管理等过程, 通过流程分析及监控, 对业务进行整合计量并不断改善以实现自动化。完整的业务流程管理系统需由图形化流程设计环境、流程管理与监控、工作流引擎、使用者执行环境以及整合各种资源的主要元素所架构而成。一般来说, 业务流程管理基于SOA架构, 通过捆绑其他应用系统的服务来制作并提供跨系统的流程, 通过记录业务流程的所有活动, 可以对流程管理所需关键性指标进行设置, 向实施者及管理者提供实时直观的业务, 实现有效客观的测定。

(4) 门户系统。企业门户是企业信息系统的整体入口, 具有单点登录、信息统一接入、个性化定制、内容管理、企业应用集成、用户及安全管理等基本功能, 其中单点登录、信息统一接入、企业应用集成是界面集成的关键。单点登录屏蔽了多系统的不同入口, 便于用户对于多系统的使用;信息统一接入为多系统的重要信息提供了集中的展示界面;个性化定制实现了员工根据各自的工作岗位对于信息系统的热点关注;内容管理、用户及安全管理系统管理提供了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企业应用集成则是门户的高级发展, 在同一界面上集成后台业务操作, 致力为用户提供风格统一的操作界面和操作方式。

3 系统集成原则

系统集成并非纯粹利用技术手段来实现各专业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 关键在于把集成工作提升到一定的高度, 即在考虑信息化架构之初就对其进行整体规划。一方面贯通已有的各业务系统, 实现在系统之间无缝地共享和交换数据, 并明确如何将相关的业务流程集成在一起;另一方面, 在添加新的应用系统时就将其建立在集成框架之上, 使新业务与已有业务衔接在一起, 实现系统集成的目标。

3.1 统一规划与领导

系统集成面临的问题是一个非技术问题, 它实质上是一个系统性、全局性的管理水平问题。领导层在决策信息化建设时, 就应该成立专属部门、聘请专业咨询机构, 对企业系统整体架构做出全面规划, 确保以后的所有信息系统建设都是在该架构基础上实现, 同时对于企业级公共信息资源做出全局、单一的数据维护与共享;如果“信息孤岛”现象已经成型, 则在实现系统集成的过程中应该由该部门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实现, 确保整个集成过程的可控性, 尽最大力量减少个性化集成。

3.2 业务标准统一性

目前系统的集成难点在于业务标准的差异性, 而业务标准是信息系统的基础。对于同样的业务数据, 不同的信息系统管理方式不同、力度不一、编码规则不同, 造成了系统间集成难以实现, 大量时间浪费在对业务标准的统一上。因此, 在企业系统建设初期就要对涉及到的业务进行标准化设计, 以最小力度最大程度地实现对各种基础资源的规划与管理。标准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必须保证先进性、权威性和适用性。在统一业务标准基础上, 系统建设完成后在系统互联上就具有了先天优势, 如果系统建设完成后再进行集成, 则参与集成的系统就有了可以遵循的接口规范, 也为后期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3.3 技术标准规范性

信息技术是实现系统集成的最终手段, 只有将各种技术通过系统设计和分析并加以规范, 才能形成一个敏捷型的信息系统。信息系统架构在不同的平台之上, 采用的技术实现路线也各不相同, 但必须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如大批量非实时数据必须通过数据中心, 则必须制定数据中心的数据存储标准及数据存取服务标准;对于实时小量数据必须通过企业服务总线, 则必须对企业服务总线进行定型并制定相关的接口标准。随着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 在SOA架构基础上制定的技术标准逐渐成为系统集成的基础规范。

3.4 先进性、开放性、兼容性和可扩展性

系统集成的目标是应用之间数据互通、信息共享, 因此采用的集成平台或选取的技术路线必须采用业界主流先进技术, 采用开放技术标准, 以适应IT技术的不断发展。同时, 与所有信息系统的联接也必须基于通用工业标准, 采用多种开放的技术标准或协议, 以实现广泛的技术兼容, 并可以灵活扩展和调整, 以满足未来系统功能的不断发展和延伸。

3.5 系统安全性、可靠性

安全性和可靠性是信息系统建设的永恒话题, 在系统集成过程中更要体现。由于各种系统连接到统一集成平台并互相调用, 目标系统对于源系统的数据查询或业务操作可能会产生未知的安全问题, 造成数据泄密或影响源系统稳定。因此, 在集成过程中必须加强对于安全和可靠性的检查, 对于重要数据或关键操作必须从各种层面验证调用方的身份, 对于存在或潜在有问题的操作进行屏蔽, 并对每个交互过程进行监控和记录。源系统本身也要对提供的数据或服务严格测试, 以提供安全可靠的服务。

3.6 规模适应性和可管理性

如果企业内大量系统进行了集成, 则后期的集成扩展、运维配置和问题排查分析成为系统运维人员的重要工作。系统集成设计初期就必须考虑未来的规模适应性, 考虑大规模的接口业务操作对于集成平台造成冲击的容纳能力, 同时要尽可能提供便捷的后期集成扩展性管理。另外, 必须考虑对企业内的集成操作过程的监管, 为后期问题的分析排查提供足够的依据。

4 结语

综上所述, 在不具备大而全的企业级管理信息系统的条件下, 通过系统集成将企业多种应用连接在一起形成企业级集成系统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必经阶段, 构建企业级集成系统可以提高企业信息化应用的水平, 为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供信息技术支持。企业在进行集成过程中必须进行必要的集成内容分析、集成模式架构、集成平台选型和集成规范制定, 并遵循业界公认的集成原则来开展工作, 为企业级系统集成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程光华, 周凯, 龚松杰.基于SOA和WFM的企业应用集成研究[J].商场现代化, 2008 (26) :52-53.

航海装备多维信息集成系统研究 第9篇

装备维修信息化是未来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交战双方实现体系对抗,保持和恢复参战装备战斗力,夺取战争最后胜利的关键环节。装备维修信息化就是在维修工作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借助各种信息平台,对维修资源实现优化管理与共享,对维修技术实现远程信息支援。

与装备维修相关的信息管理系统很多,如EAM/ERP、SIS、DCS、PDM等,但各有侧重:EAM/ERP偏重于装备生产过程和静态信息的管理,PDM主要用于产品数据管理,SIS侧重于重大装备的运行监控,DCS用于装备集散控制。这些系统存在信息集成度低、对多维海量数据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信息的展示方式简单等问题,与当今信息管理技术的多信息集成和可视化的发展趋势不相适应。

GraphInfo多维信息集成系统有效解决了以上问题。该系统以图形图像为直观载体,在可视化环境下,将与装备的设计、制造、运行和维护等相关的完整信息资料,包括多种主流信息管理系统(EAM/ERP、SIS、DCS等)中的信息,进行集成管理,可提供智能信息查询和设备的精确直观定位功能,并可在该平台进一步开发数据分析、数据挖掘和信息综合应用。相对国内目前普遍采用的图文管理系统,该软件的特点突出了图纸资料的应用功能。通过图纸上的信息点进行多重链接,实现图纸与图纸、图纸与技术资料的多维对接,直接面向装备维修保障一线,装备图纸与技术文档与装备实景以及排故现场对应,提供现场再现功能,为装备的技术管理、维修保障及保驾护航提供远程技术决策能力。

2 功能模块及流程图

2.1 整体功能模块图

GraphInfo系统功能主要包含:权限管理、数据录入、建库管理、信息点管理、审批流程五大核心模块,版本管理、信息点属性管理、镜像管理、系统集成等多个辅助模块。功能模块图如图1所示。

2.2 系统流程图

GraphInfo多维信息集成系统流程图如图2所示。

3 系统详细模块介绍

3.1 权限管理模块

GraphInfo多维信息集成系统权限管理为两级模式,即厂级系统管理员权限和部门级管理员权限。厂级系统管理员负责对各部门管理员和厂级领导的权限管理,具有最高操作权限;部门管理员只负责对本部门所涉及的技术资料进行管理,并根据工作需要为部门内每个员工设置相应的权限,同时也负责设置本部门所管辖的技术资料的开放属性(即某一文档对哪些部门/哪些用户开放浏览权限)。两级管理模式简化权限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系统资源的维护权限分为修改、浏览、无权限三级,无任何权限的人员,只能浏览由系统管理员设置的开放浏览的一些资料。有权限的员工都隶属某个部门,他拥有本部门管理员赋予的对系统的使用权限,也拥有其它部门向该部门开放的部分资料的浏览权限,还可以浏览系统管理员设置的开放浏览的资料,并可以更改自己的口令。登录客户端后,文档库目录树中呈蓝色的节点目录,表明该员工拥有修改权限,黑色表明可以浏览,灰色表明无权限。无浏览权限的目录在其客户端软件中不出现,文档目录树界面简化,使用方便。

3.2 数据录入模块

描述:数据录入可单个文件录入也可批量录入,系统不同目录属性用于上传不同格式文件,录入之前需确认目录格式与文件爱你类型是否相同。用于上传文件的目录格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图纸目录:用于上传DWG、VSD、TIF格式文件

图片目录:用于上传JPG、BMP、GIF等图片格式文件。

文档目录:用于上传DOC、XLS、PDF等文档格式文件。

3.3 建库管理模块

描述:目录管理可以分门别类地创建任意多层级的文档库目录树,并可对其动态添加、修改、删除和移动等操作(所有目录只向有修改权限的员工开放),从而使用户具有灵活的文档编目功能,能够让用户根据自己的业务特点,进行任意层次化的编目,实现精细化技术管理。属性管理主要用于查看文件的基本属性(包括文件名称图号、审批信息、生效日期等等)以及对文件关联设备编码的设置(用于实现信息点右击查找关联文档)。文件管理主要有迁移维护、排序维护、回收维护、版本管理四部分构成。

3.4 信息点管理模块

描述:信息点管理模块是本系统亮点模块之一,系统能够在一张图纸上能动态集成数十个乃至上千个信息点,而每个信息点可携载20个甚至更多个链接。可方便地实现深层、快捷的信息查询、统计、导航、输出和跳转访问。

其功能定义如下:

1)以图形为基础添加信息点,建立图形之间多重链接关系;

2)以图形为基础添加的信息点,能够实现图形与图形之间的链接关系,并且链接的数量不受限制;

3)信息点可根据权限进行添加、修改、删除、隐藏等操作;

4)信息点的链接是具有可编辑性、多态性、复合性特征;

5)信息点的链接可以根据权限进行编辑;信息点不仅能够实现图形之间的链接,还能够实现图形与其它信息之间的沟通;

6)通过信息点的应用增强图形信息的读取功能;

7)整合装备检修信息、备品备件信息实现对维修要素的管理。

从信息点控件的gID、pID和Caption等属性中截取的相关信息作为参数,从图形表中检索出相关的图形文档,以图标形式在模板窗体中表列显示,起导航作用,可快速跳转访问与该信息点相关联的图形信息集成文档,这是一种点到面的访问模式。多态复合链接技术在多维信息集成系统中的应用流程图如图3所示。

3.5 审批流程模块

描述:审批流程功能的设计符合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实现技术文件的受控管理,提高技术管理的时效性与可靠性。

审批流程功能对装备技术文件资料规范化管理起到了辅助作用,简化了以往繁琐的人工审批流程,方便企业管理,节约审批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让技术人员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最新最准确的技术资料。

另外,系统可以对图纸、技术资料的版本进行严谨控制,对历史版进行统一的高效管理,图纸修改标记可以直接添加在图形上,可随时查阅文件历史信息及修改记录。

4 关键技术

4.1 多态复合链接技术

超链接(Hyperlink)是一种最常用的链接技术,能够提供快捷的信息链接,但超链接只能携载一个链接,很难满足海量多维信息集成的需要。

多态复合链接以图形图像为直观载体,能实现信息链接形态的多样性和信息种类的多样性,在一个“热区”上能携载数十乃至更多个链接,突破了传统超链接信息承载量的限制,为海量图形图像等多维数据的集成管理与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为实现上述功能,构造一种信息点控件,以承载多态复合链接。该控件除具有常见控件方法、事件外,其属性作了特殊设计,外观表征可以为一段文字、图片、动画或透明等形态。控件有一个特殊的链接检索号属性,根据检索号可以从链接表中查到一组记录,构成多态复合链接的一组访问地址,每个地址对应多态复合链接的一个链接。

在数据库的每一个图形图像文件上,都可以根据需要添加数百乃至更多的多态复合链接。利用多态复合链接极强的信息链接能力,在图形图像模式下,将海量的信息集成管理,构成一个相互关联的多维信息空间,实现海量图形图像等多维信息的数据分析、数据挖掘和信息综合应用。

4.2 可视化环境下的多维信息集成技术

GraphInfo多维信息集成系统采用多种接口技术和软件中间件技术,以系统提供的图形图像浏览器所形成的可视化环境作为基维,将其它信息管理系统中的信息作为上层维,构建一个多维信息空间。系统既可以集成多种静态非结构化信息(如常用文档、视频、图形图像等),还可以集成多种信息系统(如ERP、EAM、MES等)中的相关信息,是一种创新的信息集成技术。

4.3 数据加密技术

为保护用户资源,GraphInfo多维信息集成系统对每个导入的文件进行加密,为提高文件的加解密速度,通常只对各类文件的头部进行加密,也可根据用户的要求,提高加密强度,对全文进行加密。另外,所有用户的密码、操作权限等敏感信息同样也存放于数据库的特定表中,采用非对称算法对其进行加密,保证数据的安全。

4.4 图形图像压缩技术

GraphInfo多维信息集成系统实现了DWG格式图形文件到WMF格式文件的批量转换功能,将DWG文件中多个图层的信息压缩与融合,使图形文件的浏览速度提高10倍以上,实现网络环境下图形文件的快速浏览和跳转;采用哈夫曼编码和游程编码算法等有损压缩算法,将BMP文件转换为JPG文件;采用贝叶斯阈值小波图像去噪算法,对工程图纸扫描文件进行消蓝去污处理。

5 系统特点和优点

5.1 GraphInfo多维信息集成系统具有如下特点:

1)信息点智能导航,设备资料随图可见;

2)版本过程控制,保留历史修改痕迹;

3)图纸对应跳转,实现流程链接、逻辑联锁、管线对接;

4)分层式图纸标记,保留图纸原貌;

5)设备定位检索,快速查找设备所在图纸及准确位置;

6)预留系统接口,确保信息化持续发展。

5.2 GraphInfo多维信息集成系统具有如下优点:

1)该系统能够方便快捷地全面反映装备基本信息,为操作人员、检修人员、管理人员日常工作提供充分的技术数据,帮助他们及时分析、排除设备故障,提高现场快速反应能力和工作效率;

2)帮助技术人员第一时间查找到装备相关资料,为装备抢修争取宝贵时间,大大提高装备检修效率,缩短检修周期;

3)该系统以装备工程图纸或图形图像作为导航器,提供一个快速定位了解有关装备的基本信息、相关图纸、技术资料的途径,为技术决策提供充分支持,为技术培训提供学习平台;

4)提高装备技术管理水平与效率,有效管理好各种技术文档,高效的多版本控制保证了技术资料的安全性、一致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减少技术资料实施执行与现场实际情况之间的脱节;

5)通过网络实现分布式技术管理,完整保存装备设计、生产、使用、维护等全生命周期过程的技术档案,为装备维修经验、资料的积累提供可靠的保障,推动企业知识共享和信息安全管理;

6)针对装备临抢修任务,在技术人员无法跟随的情况下,带上一台便携式计算机即可实现装备技术资料的查找,从而为故障辅助检修提供有效的支撑;

7)在网络条件能够满足远程连接的前提下,当装备故障且专业技术人员无法到达时,故障发生前方能够通过视频、录像等方式直接将现场状况传送到后方,以方便专家提出指导意见,实现远程技术支援。

6 运行环境

6.1 硬件要求

GraphInfo多维信息集成系统硬件要求如表1所示。

6.2 软件要求

GraphInfo多维信息集成系统硬件要求如表2所示:

7 结论

GraphInfo多维信息集成系统是以装备为核心的多维信息平台。该系统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各种先进技术,加速了装备维修过程以及人员培训周期,提高了装备利用率,提升了部队综合战斗力,降低了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的支出。

从装备的全寿命全系统角度来考虑,该系统实现了武器装备交互式的故障诊断与维修,对提高装备的保障水平,提高装备的战备能力,降低系统的全寿命周期费用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奈霍夫.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李祥生.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医院信息集成系统的设计研究 第10篇

1 医院信息集成系统的现状分析

1.1 国外医疗信息集成系统的数据分析

发达国家医院信息系统的应用已经有三十多年的历史, 到今天为止已经取得了许多丰富的成果。美国是全球医疗卫生系统中使用最为广泛技术最为先进的国家, 有许多先进的医疗系统在国内不停地运转着, 例如麻省总医院的COSTAR系统、盐湖城医院的HELP系统, 退伍军人管理局的DHCP系统, 这些都是世界著名的医院信息系统。

除了美国之外, 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法国等发达国家在医院信息集成系统的使用上也位居前列, 大都已经建立了以EPR (电子病历) 为主体的HIS信息集成系统, 将重点的项目放到了临床医疗上。[1]

欧洲诸国以电子病历为主体的HIS起步较晚, 信息系统的数据传输基本以电子为主, 但还是没有摆脱纸张的束缚。直到八十年代的初期, 欧洲医院的HIS才开始实现了区域信息系统的集成应用, 实现了医院系统系统集体化模式的信息系统。目前, 欧盟的SINE已经开始实施, 在分布式数据库和网络工程的开放度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病人来医院看病, 只需要报出自己的社会保障号, 医院就可以通过网络查阅病人的相关数据和信息, 所有的病例和化验单全部实现了数字化。

1.2 国内医疗信息集成系统的数据分析

早在1997年的时候, 我国就开始大力推广医疗信息系统的建设, 目前为止, 我国所有大医院已经全部实现了信息化的管理和运营模式。全国三百多家三级甲等医院和四千多家县级以上医院全部实行或正在实行HIS医疗卫生系统, 但是我国的医院数量大约有67000家, 全部实行HIS系统的比例是时分低的。我国共有1000多家HIS系统的生产商, 各系统之间的数据结构和信息系统都不相同, 无法实现各系统医院之间的平台沟通, 更不用说走向世界进行国际间的交流了, 病人转院时, 只能通过人工操作来完成, 这样不仅效率低下, 数据的安全性也无法得到保证。[2]

2 医院信息集成系统的集成设计

2.1 EAI的概念

EAI是基于不同方案建立的异构应用集成方式的一种技术、EAI技术是现代社会医院信息系统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将一个机构中所有的信息系统全部整合到一个无缝的、虚拟的资产中, 这样就可以做到使一个医院的资金运作看起来和单一系统相似, EAI通过建立底层结构来关联医院内部的各种数据、资源和信息, 以满足医院内部各部门之间信息交流、数据库共享、EPR仪器其他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和沟通。

2.2 EAI的数据集成

EAI的解决方案可以呈现出多种形式。并且级别也相对较多, EAI的适合级别主要依赖于许多因素, 包括医院的大小和行业类别以及应用数据的复杂程度和项目的经费和集成度。EAI数据的集成范围可以分为应用数据集成和医院内部的EAI、各医院间EAI, 其中医院内部的EAI是各医院之间EAI确立的前提。[3]从结构上来看, 只有通过医院之间的EAI才可以为医院的电子商务带来长远的发展。医院间的数据集成通常发生在医院内部数据库和数据源之间。一个数据源将数据转移到另一个数据源中来完成数据集成的。数据集成是现有EAI解决方案中最普遍的一种形式。然而, 数据集成的最大问题是无法在数据库中去处理商业程序, 实施处理能力几乎为零。医院间的数据集成的主要目的做到数据库的整合工作, 整合为一个单一的资源充足的数据库, 避免核心业务不一致造成多个数据库重复工作。

2.3 业务集成

数据集成是医院信息集成系统的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方式, 但是从安全性和业务流程来看, 仍然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商业逻辑应用强化了一定的商业规则和安全性, 医院内部大量数据是被商业逻辑所访问和维持的。[4]业务集成包括内部业务集成和医院流程集成两个, 这两个集成是无法通过一个应用来实现的, 医院内部应用集成的最高水平是实现不同医院之间跨流程的集成。业务集成的应用对优化业务流程、提高业务流程的灵活性方便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能够更好地整合以医院外围的资源, 使得相关人员可以通过软件来处理各种事情, 并参与到多个应用软件的业务过程之中, 最终形成一个统一的医院过程。

3 医院信息集成系统的整体设计

3.1 整体结构设计

信息集成系统的应用建设是一项投资规模大、建设时间长、涉及面广还存在一定风险的系统工程, 集成系统的建设必须基于服从并服务于总体目标这个前提上, 与组织结构的整体发展战略协调一致, 目前医院内部的信息系统的结构设计都是组合式的, 能够按照用户的需求和系统优化的原则来划分各个子系统, 各子系统在逻辑上属于一个完成的大系统, 并拥有十分强大的系统特性。在互联网的是支持下各子系统之间可以实现功能调用和数据交换。集成系统的应用中各加盟医院可以通过一个中心服务器在不同医院之间实现资源的共享和各平台之间的沟通交流。

3.2 信息集成系统的功能模块

各医院之间在管理模式上是大不相同的, 但是基本的业务流程确实近似的, 病人去医院看病, 都要经过挂号办卡、诊室叫号、看病、查体交费、拿药和标本处理等环节。每个环节都是由不同小模块组成的, 例如门诊急诊挂号模块的主要功能是登记病人的病例信息和相关查询工作, 主要包括挂号、现场取号、退号, 其中应用的子功能有:分诊功能、挂号退号功能、科室报表等。门诊收费的子功能主要包括:查询功能、收费功能、科室表格功能和系统业务等, 医院内部的信息系统中包括着许许多多的子功能, 这些功能是医院日常运作的基础, 由于子模块的数量和种类较大, 如果将这些子模块都整合到一个信息集成的系统中去, 能够极大地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3.3 医院信息集成系统的建设目标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和研究, 部分医院的信息集成系统的发展还是呈现出一种杂乱无章的趋势, 大多数应用都没有提供足够的源代码和文档, 无法完整的规范和应用医院信息集成系统的集成功能, 要整合各子模块的数据, 只有经过数据集成、方法集成和应用界面集成以及应用接口集成之后, 才能真正实现医院信息系统的集成化应用。

4 结束语

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极大地促进了医院信息化系统集成的发展和进步, 提高了医院的的整体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医院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也逐渐成为医院日常管理和运转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不断地优化建设医院信息集成系统, 才能进一步的提高医院的日常工作效率, 提高医院的整体服务质量。

摘要: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大规模普及带动了医院信息化程度的提高, 医院的日常运作中出现了一系列诸如LIS、RIS、HIS、OA等信息系统和药品管理系统、财务信息系统等。这些系统是医院信息系统现代化建设的主要产物, 能够极大地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但是生活是把双刃剑, 有利也有弊, 这些系统在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同时由于自身的系统的独立性, 数据冗杂现象严重, 各系统之间不能相互交流, 无法实现信息共享, 形成了所谓的“信息孤岛”, 在医院的日常工作产生了大量的重复工作。

关键词:医院,信息系统,设计研究,集成系统

参考文献

[1]郑威琳.病人医疗信息多维可视化表达方法与实现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 2014.

[2]李沙沙.医疗信息系统集成的模型驱动开发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 2014.

[3]成萨萨, 姚琴, 田丽丽, 等.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医院信息系统集成[J].中国数字医学, 2013, 09:2-4+9.

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管理研究 第11篇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管理

中图分类号: G633.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2-22-2

1 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简述

1.1 信息系统的基本内涵

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项目涉及了多种学科的有机整合,是一个多协议、多厂商以及面向各种应用的体系结构。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具体来说就是将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综合布线系统结构化,集成各个分离的设备、功能、信息等,例如个人电脑,将其形成相互关联的、统一的、协调的系统中,以便更好地共享各项资源,提高信息系统管理的便捷性、高效性以及统一性。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的开发设计与实现需要利用功能集成、网络集成、软件界面集成等众多技术,实现时要注意各个系统之间的互联与互操作性问题,要注重各类设备、子系统间的接口、协议、各系统平台、应用软件等与面向应用集成问题的解决,以便集成项目的有效利用。

1.2 信息系统集成的特点

人员流动、环境变化、客户需求等诸多影响因素,使得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项目除了特殊性、一次性等特点之外,还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一是创造性强,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本身就是创造性工作,根据客户的具体需求,编制完善的方案,为用户提供相应的软硬件产品,满足客户的应用需求。每个客户都有不同的需求,所以信息系统集成项目也会有所差异,为了更好地解决某些特殊问题,需要进行创造性工作;二是综合多学科性,信息系统集成项目涵盖了多种学科,例如网络、计算机软硬件、数据库等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与ERP管理软件相连接。另外,还具有管理难度大、需求模糊、工程隐蔽与多专业交叉等特点,为了进一步促进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的实现,应运用项目管理,对其系统进行合理有效的组织,实现项目的最大化效益。

2 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管理的重点

2.1 进度管理

进度管理是项目管理的关键内容之一,也对整个计算机信息系统项目有着重要的作用。进度管理包括调整和确定工作排序和周期,确保各个子项目能够在预定的时间内进行,实现最优化的计算机资源配置及项目成本,同时还要合理应用各种管理软件有效规划管理系统集成项目的,将项目进行分解,减少不必要人力、物力、时间的投入;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由于具有不稳定性,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项目的进度与预定的工作分解结构产生差异,因此在项目调研到系统交付使用的过程中项目负责人要在不同的阶段更新工作分解,有效控制整个项目的进度,同时还要根据不同子项目之间的交叉联系规划好具体的实施步骤,更好实现系统的各项功能。

2.2 质量管理

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的质量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立完善的质量标准体系。质量衡量标准时开展项目质量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其主要涵盖了质量指标、客户的具体要求、各个实施步骤等众多内容,质量衡量标准必须是全面、完整、合理、科学的,同时还要注重与客户及相关人员的沟通,确保质量衡量标准的完整性与实践可行性。二是项目开展时的全过程质量监控。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项目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必须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监控项目的运行。监控时根据质量标准实时收集相关信息,分析项目的实际情况。另外,还要开展项目进度报告、里程碑会议、项目例会等,加强与执行项目人员的非正式交流、沟通,全面了解项目的实施。三是纠错纠偏。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对项目进行合理的纠正纠错。通过一定的比较和分析,对项目进行的阶段与质量标准存在的偏差进行纠正,保证项目在既定的轨道上运行。一般纠正会对项目步骤进行重新规划,并制定相应的计划,优化配置各项项目资源。

2.3 技术和文档管理

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项目在开发设计和实际的运行过程中会出现各种技术难题,有的可能是新的问题,技术时项目执行的关键,这就需要充分、全面的了解和掌握项目涉及的各项技术,学习、记录全方位的技术知识,以便更好地解决项目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技术文档也是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这就要求实施项目的技术人员能够及时、详细、明白项目的技术文档,尤其是针对“非标准”的工作,要做好详细留档,方便项目技术后期的审核和改进。

2.4 用户关系管理

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项目是根据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而开展的,所以与用户关系的管理也是项目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用户对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的评价或者说是满意程度直接决定了项目的成功与否。我们应在充分了解用户真正需求的基础上,与客户建立和谐的关系。我们还要注意:首先是明白客户的项目需求,也就是客户需要具体的项目内容,进而制定出准确、行之有效的项目方案;其次是做好项目的解释、说明工作以及用户的系统培训工作。

3 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管理改进策略

3.1 强化项目范围管理

我们说的信息系统集成项目范围指的是以客户内部管理需求为出发点,所提出的一个框架性结构,该结构包括财务、采购、库存以及订单等方面的管理。客户主要业务需要是定义系统集成项目范围的主要依据,也就是说,项目范围要以客户项目目标及主要业务为中心,遵循内部价值链这一线索来确定。系统集成项目以客户竞争优势及内部管理效率的提升为目的,所以对于项目系统集成公司而言,主要关注的是效益及效率2方面。在实施系统集成项目过程中,要时刻关注控制项目范围,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控制项目质量、时间以及成本的目的。

3.2 加强团队管理

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项目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因此必须加强团队管理,构建一支全优高效的项目团队,配置具有极强素质和能力的项目成員。首先,确保项目团队各个成员对项目目标有全面、深入的认识,包括用户的最终需求、项目的进度计划、预算及验收标准等内容。集成方人员和用户方人员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每种角色都有其明确的职责定义;其次,各个成员要认识到这是一个整体共同进行的工作,必须相互支持、互相交流。另外项目经理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其对项目行使管理权,也对项目目标的实现承担全部责任,所以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专业知识以及相应的管理能力。

3.3 建立项目风险管理机制

一个系统集成项目,无论其规模大小,必然会为用户方在管理、业务经营等多方面带来变革,从而使系统集成项目具有高风险性的特点。因此,必须在项目实施中进行有效的管理风险、控制风险。系统集成项目风险管理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计划、风险跟踪和风险应对5个步骤,其应贯穿于系统集成项目的整个过程。信息系统集成公司可根据风险控制与项目事件发生的时间将风险管理划分为3个阶段,详见图1。为了更好地控制系统集成项目风险,项目管理者还可以组织专门的从事处理项目风险的小组,记录项目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管理涉及了项目的进度管理、质量管理、技术和文档管理以及用户关系管理,是一项复杂、综合性的工作,项目负责人应结合具体的情况,强化项目范围管理和团队管理,并实施有效的项目风险管理,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参 考 文 献

[1] 祁国宁,顾新建.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方法论[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6,16(5):65-71.

浅议信息系统数据集中和系统集成 第12篇

金融机构进行信息化建设的目的在于提高业务处理效率, 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 进而服务于决策和带动业务创新, 实现此目的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就是数据集中。然而, 从信息化建设的目的、信息技术发展趋势以及信息化建设实践来看, 数据集中对解决信息化进程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仍较为有限, 且可持续性较差。笔者认为, 较为理想的方法是采取一种开放且能够适应业务不断变化的体系架构, 持续性地进行系统集成。

一、数据集中与系统集成的关系

一般而言, 数据集中是指数据的集中存储和管理, 并进行相应软、硬件的整合, 以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而整合又是指将2个或2个以上具有不同数据库结构、不同操作系统的信息系统进行无缝连接, 以达到数据的实时交换。系统集成则是指综合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 将各种分离的设备、功能和信息等集成到相互关联的、统一和协调的系统之中, 使资源充分共享, 实现集中、高效、便利的管理。

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史上, 我们可以看到数据集中与系统集成的辩证关系。早期大型机的应用是硬件和数据走集中道路的典型例子。虽然大型机具有高性能、高可靠性等优点, 但是缺少灵活性、实用性和经济性等缺点却为后来的PC和UNIX服务器带来了广泛的市场空间, 伴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以及群集技术的应用, 业界把PC和UNIX服务器集成起来, 从而实现了大型机的功能, 出现了两者并存的局面, 这是技术层面上数据集中和系统集成两者之间辩证关系的例证。在应用层面, 要正视信息孤岛和业务流程断裂问题长期性存在的合理性, 仅依靠数据集中不能完全解决这2个问题, 最好的方法是通过系统集成去连接孤立的信息和断裂的业务流程。以人民银行为例, 不同司局的职能部门管辖着征信、账户、反洗钱等重要的信息资源, 各信息系统使用的软、硬件众多, 体系结构复杂, 各职能部门业务流程又相互独立, 在可预见的时期内, 要把上述信息资源及相关应用集中到统一的软、硬件平台, 不但不现实, 而且技术实现困难, 并且由此引起的业务流程及组织架构的改变短期内亦难于实现;即便人民银行系统内部实施了部分或者全部信息系统的数据集中, 但依照我国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 现时没有哪一种力量能够把系统外部 (如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等) 的信息资源集中到自身的内部系统, 因而仍需要考虑采取系统集成的方法。

数据集中和系统集成作为解决信息化问题的2种不同方法, 在合适的时候采取数据集中可以解决信息化进程中的部分问题, 而系统集成则是信息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技术。从广义来看, 系统集成是一种思想, 一种哲理, 是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是信息化建设实施的方法和策略, 而数据集中则是规划时需要考虑的问题。信息技术体系离不开系统集成, 但并不是每一个信息技术体系都需要数据集中。

二、系统集成在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

信息系统集成可分为数据集成、业务集成和应用集成3个层面, 以下所提到的系统集成主要指应用集成。

首先, 要对系统集成有正确的认识, 它不是对分离系统和应用的简单连接。在早期的许多系统集成实践中, 由于采用不恰当的技术手段或者对系统集成认识偏差等原因, 当时许多系统集成项目达不到预期效果, 造成用户对系统集成产生怀疑。例如, 早期利用C/C++, SQL或脚本等编程方法硬性地在几个应用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传输, 实现数据共享, 这种集成方法往往只解决了当时的问题, 却为日后应用系统的维护、更新及扩展等带来更多的问题, 效果极其有限。

其次, 要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发展, 已经使得系统集成效果得到初步显现。过去十几年采用的企业级应用集成 (EAI) 技术, 主要针对企业或政府行业级别的集成, 初步体现了系统集成为其带来好处。EAI将业务流程、应用软件、硬件和各种标准联合起来, 在2个或多个应用系统之间实现无缝连接, 使得它们像一个整体一样进行业务处理和信息共享。例如, 企业或政府部门后端应用系统和Web的集成, 构建能充分利用多个业务系统资源的电子商务 (政务) 网站, 系统集成效果得到初步显现。然而, 这一时期的系统集成基本采用J2EE或.NET的体系结构, 这2种体系结构之间未能直接交互 (如组件之间的交互) 。如果从更大范围来考察系统集成, 这2种异构体系之间相互集成仍会遇到不少困难。

最后, 要充分认识到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SOA (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 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 技术对系统集成带来的深远影响。SOA是一种基于标准化的技术手段, 它以服务为基本元素来构建或整合不同的信息系统, 实现行业内、外部不同信息系统的集成。SOA的目的是提高信息系统的开发效率、充分整合和复用原有的信息资源, 并使得信息系统能够灵活快速地响应业务需求的变化。与EAI集成技术相比, EAI解决集成问题往往是事后的, 即遇到了需要集成的问题, 才想办法通过EAI来解决;而SOA解决集成问题是事先的, 即在构建SOA体系架构时, 就已经考虑到系统集成的问题。因而, SOA是未来较长时期里能够引领信息系统建设走出信息孤岛, 实现全局范畴信息资源共享的最佳实践。

三、SOA在系统集成中的应用前景

以企业 (或单位、金融机构等) 为例, 不同企业的信息系统经过多年的建设, 投入使用的各种信息系统越来越多, 但至今仍没有完成建设的迹象,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应用软件。应用软件不仅仅是代码, 其实质是企业业务的体现, 同时又是企业文化的反映, 企业的业务和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作为企业业务和文化现实反映的载体, 势必要适时地反映这种变化, 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然而, 在传统的软件开发中, 应用软件要响应业务需求的变化常需要通过不断修改软件代码来完成, 且不同的应用系统及同一系统中的不同模块之间接口的依赖性比较强、耦合度高, 当企业应用软件从部门级单一的功能发展到企业全局的应用时, 这种强依赖性、高耦合度往往会造成应用软件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不良局面。因而, 我们迫切需要一种体系、方法和工具, 能够把所有应用软件的接口通过统一的、松耦合、易替换的标准来描述, 这种标准与软件实现技术、平台、地点无关的软件服务体系, 正是SOA的倡导的理念。

SOA通过以下几项核心技术来实现上述软件服务体系。一是服务即服务构件架构SCA (Service Component Architecture) , 它是一种与实现语言无关的服务构件编程模型, 可以很好地处理服务网络的建构;二是数据即服务数据对象SDO (Service Data Object) , 它以对象为中心, 采用层次树型数据模型, 是一种最贴近业务表现的方式, 使用SDO可以统一数据访问和处理模式, 即使数据来源于以后的数据源如关系数据库、XML数据、Web服务等;三是编排即服务编排和流程, 它将已有的服务组装起来定义真正的业务流程, 同时提供相应的事务管理、流程状态管理、出错处理等支持功能。BPEL (Business Process Execution Language) 是服务编排的核心技术, 也是具体业务流程的表现。

中国电子化标准研究所在SOA核心技术的基础上, 对SOA的基本概念、软件开发、产品互操作、工程项目实施、质量与产品测评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明确和体系化的标准规划, 于2009年6月24日发布了《中国SOA标准体系研究报告 (征求意见稿) 》。这是我国SOA标准化工作的里程碑, 奠定了SOA标准与产业、应用融合的基础, 将有力推进我国信息化借力SOA思想和技术向纵深发展。

上一篇:体育活动安全下一篇:艺术学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