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2024-07-25

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精选12篇)

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第1篇

关键词:幼儿园,幼儿,安全意识,重要性,策略

一、培养幼儿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幼儿园中的幼儿具有年龄较小并且好奇心较强的特点, 活泼好动的幼儿接触新生事物的欲望往往会另其无法避免地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在幼儿园中, 能够使幼儿产生非正常死亡的因素很多, 例如溺水、触电等, 而其中大多数的悲剧是可以通过强化幼儿安全意识的途径来避免的, 所以在幼儿园教育中, 注重幼儿安全意识的培养十分重要, 这种重要性是由幼儿年龄特点决定的, 同时也是时代发展以及家庭与社会的共同要求。

1. 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培养幼儿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幼儿一般对外界的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 尤其是随着年龄增长达到三岁左右, 幼儿就具有了较强的独立行走能力, 此时的幼儿希望摆脱对他人的依赖, 能够对其他新鲜事物进行独立探寻, 但是在这种探寻过程中会存在很多潜在的危险因素, 所以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是幼儿能够快乐、健康成长的前提保证。

2. 时代发展决定培养幼儿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当前社会的经济与科技都得到了迅猛发展, 但是自然环境也在不断恶化, 无论是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还是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都让年龄较小、自我保护能力较弱且安全意识欠缺的幼儿成为了弱势群体, 所以幼儿在面对各种危险时往往难以进行有效的预防和避免, 这种令人担忧的情况决定了幼儿园应当重视幼儿安全意识的培养。

3. 幼儿对于家庭与社会的重要性决定了培养幼儿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深化, 幼儿园中的幼儿一般为家庭中的独生子女, 他们不仅被父母寄托了希望, 同时也关系着国家的发展与未来, 所以幼儿对于家庭以及社会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在这种环境下, 许多幼儿处在家庭溺爱之中, 无论是自理能力还是对事物的判断能力都较差, 一旦面临危险, 幼儿往往会束手无措, 所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进而让幼儿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生理素质成为了家庭美满以及社会发展中必须重视的问题之一。

二、幼儿园培养幼儿安全意识的策略

1. 引导幼儿在生活中提升自身的安全意识。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既要高度重视和满足幼儿受保护、受照顾的需要, 又要尊重和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独立要求, 避免过度保护包办代替, 鼓励并指导幼儿自理、自立的尝试。”在传统的安全意识教育中, 由于考虑到幼儿的年龄较小并且自我保护能力较差, 所以对于一些具有危险性的活动一般都避免让幼儿参加, 如在用剪刀进行剪纸时, 教师都尽量减少幼儿接触剪刀的机会, 并在儿童接触剪刀的过程中进行严格的监控, 而这种行为不仅不能提高儿童的安全意识, 反而导致了儿童不能够熟练的使用剪刀并且不能够熟练的进行剪纸操作。而从推动幼儿成长视角来看, 当前的幼儿安全意识培养应该为幼儿积极的创造学习机会、优化学习环境, 引导幼儿在实践中提升自身的安全意识并提高自身的自我保护能力。在此过程中, 教师不能剥夺幼儿进行实践和磨砺自身的机会, 从而让幼儿能够积累更多的生活经验。在安全意识教育理念方面, 教师需要认识到自己并不能够对幼儿进行随时随地的保护, 而真正能够做到时刻保护幼儿的只有幼儿自身的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 所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不能依靠开展安全知识的传授以及对幼儿活动的干涉, 而应当强调对幼儿的引导, 并致力为幼儿创设真实的生活环境来让幼儿在生活中积累安全知识, 并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

2. 运用多媒体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由于多媒体具有具体、直观、生动的特点, 所以运用多媒体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有利于幼儿对安全意识进行感知并能够较好地调动幼儿的吸引力。与其他媒介相比, 在培养幼儿安全意识方面, 多媒体具有明显的优势, 这些优势表现为能够强化教学效果, 在凭借新奇感与新鲜感等特点吸引幼儿注意力的基础上容易让幼儿在头脑中产生表象。在运用多媒体培养幼儿安全意识的过程中可以运用幻灯、录像以及动画等工具来开展教学, 从而让幼儿对事情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做出全面了解。如可以将“天线宝宝”的动画运用到课件中, 引导幼儿了解在户外运动中应当避免将手插进口袋, 否则容易向“拉拉”一样摔倒并受伤。这种直观的表达能够让幼儿认识到存在于自身生活中的安全隐患, 并了解避免安全隐患的方法。但是在运用多媒体培养幼儿安全意识的过程中, 也有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注意:首先要重视幼儿安全意识的培养效果, 避免运用多媒体展现过多的教育内容。二是要让课件所具有的适应性得到强化。在制作课件过程中不仅要做到图文并茂, 还要以教育目标为核心, 使课件外在形式能够在调动幼儿兴趣的同时引发幼儿思考。三是在运用多媒体培养幼儿安全意识的过程中要突出教师的引导者和组织者作用, 同时要尊重幼儿的主体性, 通过激发和引导幼儿来实现幼儿安全意识的提高。这要求教师能够做到教学策略与教学课件的结合, 同时要求教师认识到多媒体仅仅是辅助教学的作用, 而安全教育的重点、难点以及教师本身的创意才是多媒体教学的精髓。

3. 教师要为幼儿树立榜样。

幼儿具有强烈的模仿欲望, 并且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 在幼儿园的生活与学习中, 教师是幼儿频繁接触的人, 同时也是幼儿模仿的主要对象, 所以为了让幼儿具有良好的安全意识, 教师必须做到言行一致、以身作则, 以幼儿榜样的形象出现在幼儿的学习与生活中。对于幼儿而言, 教师言行所具有的影响力甚至超过了自己的父母, 所以教师的言行对幼儿所产生的影响往往难以通过言语教育来改变。作为教师, 在培养幼儿安全意识的过程中不仅要进行言传, 同时要强调身教, 还要用对幼儿所进行的教育来严格要求自己。如用湿的手插拔插座是十分危险的。在培养幼儿安全意识的教育中, 既然要教育幼儿不要用湿的手插拔插座, 那么教师就应该避免使用湿手来进行插座的插拔。显然, 利用榜样作用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能够改善幼儿生活和学习的氛围, 对幼儿安全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所以教师在开展幼儿安全意识培养的过程中, 也要重视自身责任感的提升以及对自身行为进行反省, 避免自身错误的行为给幼儿带来误导。

4. 实现同伴影响和个别指导的结合以及表扬和纠正的结合。

同伴对幼儿的影响也十分明显, 当同伴具有良好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时, 幼儿会进行模仿, 而当同伴在面临困难和危险时, 幼儿也能够从同伴的行为中吸取教训或者总结经验。同时, 在对幼儿安全意识进行培养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幼儿接受能力的差异, 而对于接受能力一般的幼儿, 教师有必要开展单独指导, 从而让每个幼儿都养成良好的习惯, 并强化其自身的危险防范意识。另外, 对于年龄阶段不同的幼儿有必要对教育方法进行区分。对于一些接受能力较好的幼儿而言, 教师要进行及时地鼓励和表扬, 并引导幼儿将自身面对的安全问题过程的经验讲出来, 从而让其他幼儿获得这方面的经验, 来实现幼儿安全意识的提高。而在幼儿的生活和学习中, 教师要对每一个幼儿进行关注, 当幼儿产生不安全行为时, 应当及时纠正, 并对正确的行为进行反复强调, 从而加深幼儿对安全行为的印象。

参考文献

[1]陈光美.体验式教育, 培养幼儿安全意识和行为[J].贵州教育, 2009, (23) .

[2]张芳芳.浅谈幼儿问题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J].知识经济, 2009, (12) .

幼儿园培养小班幼儿的安全意识教案 第2篇

1、知道滑滑梯的正确玩法。

2、懂得用不正确的方法玩滑滑梯易造成伤害,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1、手偶小狗或其他动物。

2、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欣赏故事《小狗受伤了》。

1、老师:小动物们都在干什么?小狗是怎么做的?它为什么会受伤呢?小狗受伤后怎么办的?

2、幼儿听故事回答问题。

小结:原来小动物们在玩滑滑梯的时候,小狗不排队,推开了小猫,挤到小猫的前面,爬到滑梯的最高处后,趴在滑梯上,头朝下就往下滑。结果头跌破了,胳膊也摔断了,在医院里住了好多天才好。

二、结合幼儿用书,说说哪个小动物的行为正确,哪个小动物的行为不正确。

1、老师:故事里面都有哪些小动物啊?他们在玩什么?

2、老师:哎呀!你们发现玩滑滑梯时,哪个小动物的行为是正确的,谁的行为是不真确的?(激发幼儿的表现欲望,对幼儿回答的问题进行完整补充)。

老师总结:小狗没有好好玩滑滑梯,做了不正确的动作。所以受伤了。

三、讨论:怎样才能安全玩滑梯。

(1)老师:谁来告诉大家,怎样玩滑滑梯才安全呢?(老师请几个小朋友来回答。)

小结:玩滑滑梯时,先要用手扶着滑滑梯两边的扶手,从台阶上爬上去,坐好后再往下滑。人多时要排好队等前面的小朋友先滑下去,然后再自己滑,在等的时候不推也不挤。)

(2)做了危险动作,可能会发生哪些危险?

小结:做了危险动作可能会像故事里面的小狗一样,跌破头、摔断手,摔断腿。

四、幼儿欣赏儿歌《滑滑梯》。

1、老师:我们将正确玩滑滑梯的方法编成了一首儿歌,大家听一听,学一学。

2、带领幼儿把儿歌读一遍。

怎样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第3篇

其实,“千般照顾,不如自护”。家长和教师不仅有保护幼儿生命安全的责任,同时要及时检查幼儿生活环境的设备、设施,更重要的是要对幼儿进行初步的安全指导、教育,提高幼儿保护自己的能力,帮助幼儿树立一定的安全意识。下面,我就如何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 让幼儿了解一些生活常识,学习和巩固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

在日常生活和幼儿园教育活动、随机教育中让幼儿知道生活中的一些小常识,提高幼儿分析、判断的能力,为幼儿准备一些画有安全与危险事物的小图片,如插座、火、药、热水、食品、玩具等,请幼儿自己来区分哪些是安全的,哪些是危险的,做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安全实验、表演和演习,可以提高幼儿判断事物的能力。从而提高幼儿对事情的预见性,预防悲剧的发生。

二、 创造良好的环境,使幼儿形成自我保护的意识

幼儿生活的环境应是关注幼儿的健康和安全的。家长和教师应与幼儿共同创设相应的物质环境,对幼儿进行直观、形象而又综合的教育。 例如:在灭火器、火警按钮等处设置安全标识,在电视机、录音机、电饭锅及电门等处张贴禁止触摸的标记;在窗台张贴禁止攀爬的标记;在楼道张贴下滑危险的标记,时刻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在幼儿活动区,可以开设安全角,贴安全图、110、120、119标记。玩具柜内可以摆有救护车、救火车、警车等,还有电话、手机模型。通过认知、游戏等让孩子认识了解安全标识,培养训练幼儿遇到困难如何救助的方法,在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时,重要的不仅是应该让幼儿知道哪里有危险,更应该让他们学习如何征服危险,在征服危险的过程中怎样保护自己。

三、 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促进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发展

幼儿在户外发生摔伤、磕伤或被尖锐物扎伤等情况其实多数是因为幼儿不会正确进行游戏或不会使用一些工具引起的,所以在教育活动中要增加必要的生活课程,对幼儿进行自我保护教育的内容。家长和老师要教会孩子们玩游戏时的一些必要技能,有意的查找一些这类的图书,和孩子们一起看,一起探讨,还可以观看动画,商讨怎样自我保护,还可以编制情景剧和幼儿一同表演,加深印象,使孩子们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让幼儿学会如何游戏,如何安全的游戏。

四、让幼儿观察查找不安全点,培养幼儿自我保护的能力

幼儿园里各种器械、各种玩具都有,孩子们可以自由地奔跑,进行游戏,可以说是快乐天堂。但有时玩起来就什么都忘了,往往会对幼儿造成身体上的伤害,这种自身痛苦的记忆是最深刻的。所以如果看到别的小朋友摔伤磕破时,就能把自己的痛苦记忆类推到别人身上,这种体验会有助于幼儿理解自我保护的意义。但是光有这种体验是不够的,还可以用即撕贴剪一些大眼睛,请幼儿找一找,活动室、幼儿园室外、家里的哪些东西、大器械的哪些地方有危险,贴上大眼睛让大家都看到,提醒自己和大家注意。这样,幼儿就会从小养成发现危险和安全隐患,远离危险的好习惯。

五、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良好的行为习惯与自我保护能力是紧密结合的。从小教孩子怎样穿衣戴帽、使用剪刀、洗手、使用筷子、吃药、吃饭等看似简单的生活行为习惯,才可以避免吞入异物、病毒感染、戳伤自己或他人、摔伤、中毒,烫伤、等事故的发生,因此,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一定要把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作为保护幼儿安全工作其中的一项。

六、通过生活中遇到的事情,让幼儿学习和巩固自我保护的技能

幼儿具有好奇心强、好动、随心所欲的特点,而且不知深浅,不明是非,常常趁老师或家长不注意玩一些危险物品,做一些危险的事或到一些不安全的地方玩。但家长、教师不能因为这些就限制幼儿的活动。虽然他们年龄小,但他们也需要不断的获取经验,在生活中去不断的探索和反思。在与环境进行交互作用之后从而获得相应的信息、感受。因此,家长和教师要在仔细观察幼儿的一举一动,利用各种教育活动,提高幼儿自我保护的能力和意识。比如说孩子开关门掩了手,不能告诉孩子以后不能开关门了,这样做容易使孩子以后遇到困难就退缩,我们要告诉孩子正确的开关门方法和注意事项。使幼儿逐步掌握使用剪刀的技巧,从而提高使用剪刀的安全性。

七、通过计算机多媒体调动幼儿的兴趣

幼儿生活经验不足,对户外活动不安全因素认识不足,加之现在的家庭对幼儿溺爱有余、培养不足,幼儿往往对突如其来的意外事件手足无措,造成意外伤害。比如,在滑滑梯时倒着向下滑或你推我挤,非常危险,但幼儿意识不到这是危险动作。走路、跑步时,常常将手放进口袋儿内,一摔倒就会摔破头。我们可以利用孩子们熟悉的动画角色设计多媒体课件,教幼儿掌握一定的技能,避免不必要的伤害。让幼儿在熟悉的角色中知道活动时不应将手叉在口袋内,如果摔倒了,手放在口袋内,就会摔伤脸,摔倒了用手撑住地,就会使伤害减小。让孩子知道正确滑滑梯、做游戏等户外活动应注意的安全问题。连贯的、动态的、音效化的课件对幼儿来说是一种新异的刺激,也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教学方式,它可以激发幼儿的参与性和学习性,让他们有效的接受教育。

八、 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形成家园一致教育

让幼儿形成自护习惯,必须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避免伤害。轻开门窗、过马路走人行横道线、不跟陌生人走等。都要求家庭与幼儿园互相配合,对幼儿进行教育,并长期坚持。同时,家长来自不同的工作岗位,从事着不同的工作,教師要充分发挥家长这一教育资源,丰富安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在让幼儿区分安全与不安全事情时,可请家长与幼儿共同寻找,家长找来的各种图片、或利用各种现代化设备提供安全方面的材料,可以丰富幼儿园的教育内容,让孩子们接受更多的安全教育。

九、开展安全讲座活动

幼儿园和家庭是幼儿的主要生活、学习场所,但是出了幼儿园和家庭,孩子们就要步入社会,并在社会的舞台上演绎人生。为了让孩子们适应未来社会,避免海啸、火灾等灾难中因不懂自护自救常识而发生的悲剧再度重演,让他们能及早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逐渐锻炼社会能力,自觉抵制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我们还可以邀请警察叔叔对幼儿进行相关的讲座。“在校门口遇到陌生人的纠缠怎么办?”、“如果被手脚绑住,我们该怎么办?”、“怎样注意交通安全?”一个个问题、一个个相关指导,可以让孩子们知道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事和问题、还会遇到坏人,遇到事情和坏人时应该怎样做。除了讲解,还一定要与孩子们展开生动有趣的互动学习,让孩子们知道遇到问题和坏人不要怕,要发挥我们的聪明智慧和学到的知识自己救护自己。

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第4篇

一、进行集中教育, 让幼儿了解游戏规则, 提高幼儿安全意识。

幼儿年纪小, 缺乏生活经验, 辨别意识能力差, 他们无法准确判断什么行为是危险的, 什么行为是安全的, 总是想玩什么就不计后果地做。 由于班里幼儿太多, 我们在组织开展户外活动时无法做到留意每一位幼儿的行为, 因此, 在户外活动中总是会出现某位幼儿摔倒了, 某位幼儿的脑袋不小心碰到了运动器械上, 某位幼儿的膝盖磕破了等不良现象。 鉴于此种情况, 幼儿教师就应对幼儿进行集中教育, 告诉幼儿在活动中容易出现的危险情况, 并讨论如何才能避免这些危险情况的发生, 同时, 让幼儿详细了解游戏规则, 建立强烈的游戏规则意识, 如此, 才能使幼儿在户外活动中收敛自身行为, 建立初步的安全意识, 进而减少危及幼儿身体健康情况的发生。

比如:在大型玩沙区, 为了避免幼儿发生意外事故, 我们在组织幼儿玩之前, 要告诉幼儿有关玩沙子的注意事项, 如:不可以扬沙子, 因为旁边有人的话沙子会伤害到他人;不能在玩的过程中把手放在嘴里, 不能吃沙子, 以免细菌、病菌等进入身体;眼睛不舒服, 绝不能用手揉眼睛, 否则沙子会进入眼睛里, 正确的做法是大声呼唤老师, 寻求老师的帮助……这样, 通过集中教育, 让幼儿了解游戏规则, 幼儿才会在玩耍过程中约束自己的行为, 进而消除安全隐患, 真正体验到玩沙的无穷乐趣。

二、进行正面引导, 让幼儿正确理解安全知识, 避免幼儿盲目模仿。

幼儿时期的孩子顽皮好动, 而且辨别是非能力弱, 在户外活动中他们总是会做一些存在危险因素的行为, 如:玩着玩着, 一位小朋友开始使劲推另外一位小朋友, 当然, 这位“推”的小朋友并不是出自伤害另外一名小朋友的目的, 而是纯粹觉得好玩, 见状, 别的小朋友也开始跟着推挤起来, 他们觉得这样十分有趣, 却没有意识到其中所潜在的危险性因素, 这可能会造成的后果就是有的小朋友摔倒, 甚至会有踩踏事件的发生。

对此, 笔者认为, 对于这种情况,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对幼儿进行正确引导, 让幼儿正确理解安全知识, 从而避免幼儿对具有潜在危险因素的行为进行模仿。 比如:在户外活动中组织幼儿玩滑梯时, 有的幼儿还没等正在滑的幼儿从滑梯下滑下来, 就开始滑, 有的幼儿还会采用不正确的滑法, 如:半蹲着滑、趴着滑等, 其他幼儿觉得这样好玩, 纷纷开始效仿。 这时, 我们就应该对幼儿的这种行为加以阻止, 告诉他们这样做的后果是会使自己的手、脚等器官受到损伤, 玩的时候要使用正确动作, 这样才能避免危险情况的发生, 如此也能帮助幼儿初步养成一定的安全意识。

三、及时对户外活动场地、设备、器具进行检查, 排除安全隐患。

在户外活动中, 有的安全事故的发生并不是由于幼儿自身缺乏安全意识和教师缺乏严格的监督管教造成的, 而是与户外活动的物质基础有关, 如:玩滑梯时如果有螺丝松动, 那么就会有幼儿摔伤危险情况的发生, 如果自制的户外玩具有破损, 幼儿在使用过程中就可能使自己的手、脚等器官受到损害。 所以, 作为幼儿教师, 我们就应在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时, 首先对活动的场地、设备、器具等进行全方面检查, 从而排除安全隐患, 确保幼儿安全。

比如:在活动前, 我们要对活动场地中的各种障碍进行清除使场地的安全性得到保证。对于活动所需要的设备、器具等,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发现有问题的及时安排专业人员进行维修, 从而彻底清除安全隐患, 确保幼儿在户外活动时的安全。

综上所述, 户外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幼儿通过参与户外活动, 可以增强身体体质, 锻炼各种能力, 进而实现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 但是, 户外活动也是一项充满危险性因素的活动, 幼儿教师必须采取切之可行的措施, 培养幼儿安全意识, 让幼儿具有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 从而在保证幼儿安全的前提下, 让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户外活动中。

摘要:户外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开展户外活动, 有利于锻炼幼儿的身体体质, 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然而, 户外活动也是一项充满危险元素的活动, 因为在活动中幼儿需要不断地跑、跳、爬、钻等, 加上幼儿本身年纪尚小, 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稍不注意, 就会有对幼儿身体造成伤害的情况发生, 所以, 在户外活动中培养幼儿安全意识, 让幼儿具有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 是幼儿教师应该重点关注和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户外活动,幼儿,安全意识,游戏规则,引导,检查

参考文献

[1]赵娜.浅谈幼儿园户外活动与幼儿人身安全[J].中国校外教育, 2013, 02 (20) .

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第5篇

一转眼,嘟嘟快3岁了,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这孩子3年来带给我的感受,就是“让我欢喜让我愁”。她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能为家庭带来无穷的快乐;而她的每一声咳嗽,每一声哭泣,无不牵动家里每位成员的心。

“养儿一百岁, 长忧九十九”,现在对这句话有着更深的理解。随着地方经济一日千里的发展,城市化的愈演愈烈,人口的增多,社会的越发复杂,对小孩的安全问题稍有松懈,很可能造成无可挽回的后果。一方面,觉得作为父母,对孩子安全保障的责任非常重大,必须时时留神,处处小心;另一方面,若让小孩当成温室的花朵呵护,也有可能剥夺了她一些独立生活的能力,所以也要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教育,培养她良好的安全习惯,安全意识。下面从我们家嘟嘟生活的一些方面阐述我们保障她安全的做法和心得。

1.面对活泼的嘟嘟,首当其冲的就是保障她玩乐、生活时的安全。嘟嘟就像一个小精灵,很小起就有着无限的精力,在家里上蹿下跳,连睡觉都偶尔会来几个大翻身,手舞足蹈。为保障她的安全,爸妈从她出生后就把大厅的玻璃茶几撤了,在所有的台角,抽屉角上贴上了防撞贴,在床上加装了围栏,床边垫上了毛毯,尽量减少厉害的物理碰撞。同时,在面对嘟嘟某些轻度“危险”的行动里,爸爸一般不会强行制止,而是在保障头部安全的前提下让她进行,如果这些行动导致她摔倒受伤,在安抚她的情绪之后,和她一起分析这样的行动有什么危险,建立她的安全意识。家中热水放置处、阳台、窗口都是绝对不允许嘟嘟攀爬玩耍的地方,插座口等也绝不允许嘟嘟触碰,大人首先要做好绝对防护措施,其次对嘟嘟也进行过很严肃认真的教育,告诉她危险性,否则会有何种后果,所以嘟嘟也从来不会触碰这些地方。2.嘟嘟初上幼儿园的日子,不仅她有些不习惯,作为父母的我们也难免心有忐忑。据我们的观察,嘟嘟是个“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孩子,在陌生人面前比较文静,同时她这个年龄处于渴望占有东西的敏感期。我们既不希望她跟其他小朋友争执的时候,具有太强的攻击性,也不想她受到欺负也默默接受。所以平时我们对她进行大量的教育。包括对于一些公共的玩具物品,要大方与别人分享,如果自己的私人物品被抢,可以争取回来,但不能打人。爸妈知道有些小孩的攻击性较强,对嘟嘟造成伤害,所以爸爸与嘟嘟会做一些“实战演练”,教会嘟嘟当眼睛、嘴巴、胸口等重要部位被攻击时,应作出怎样的防御。

3.马路是小孩的一大杀手,交通安全对小孩是重中之重,但不久的将来嘟嘟必须独自面对马路,因此交通规则和交通安全意识的教育刻不容缓。平时我们很注意教她怎样过马路,怎样看交通灯,什么是人行道,遵循靠右行的规则,慢慢对她进行交通规则的熏陶。

4.现今社会品流复杂,孩子处在一个天真烂漫的时期,很容易对陌生人信任造成巨大安全事故。所以我们不厌其烦地灌输嘟嘟“三不”:没有父母允许不对陌生人回话,没有父母允许不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在外走失一定要找警察叔叔,嘟嘟已经记住了家里的地址,还有妈妈的电话号码(现在还经常教她背下来),平时妈妈经常提醒嘟嘟各种电话,比如有人生病打120,找警察叔叔打110,着火就打119找消防员山姆。

浅谈对幼儿安全意识的培养 第6篇

一、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通过有趣的图片、漫画、标志符号、照片、教具设计等布置安全宣传栏或墙饰,可以让幼儿在环境的潜移默化中熏陶、感受安全教育。如,我们可将教室中各个桌椅的边角做成圆形,带尖的部位用软布包好,暖气片做上海棉套,并剪贴一些大眼睛,请幼儿找一找,活动室的哪些东西、哪些地方有危险,贴上大眼睛让大家都知道。有的幼儿贴在了活动室的水杯架上,有的贴在电视机插座上,有的贴在窗台上,有的贴在门上,有的贴在了洗手间的地上,这样在活动中可以时刻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二、引导幼儿发现身边的安全隐患,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虽然,老师会尽量为幼儿创设安全的学习生活环境,但幼儿毕竟年龄还小,不可能时刻遵守老师的教导,因此我们还应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发现身边的安全隐患,了解周围物品可能会对自己造成的伤害,并远离它们或做出相应的保护措施。例如,活动室的桌角会磕破头,尽量不要在活动室追逐打闹;门缝、抽屉和玻璃窗会夹到手,要做到轻轻地、慢慢地关和开;电器插座的小孔里有电,不能把手伸进去;刚拖过地的活动室和盥洗室要慢慢行走,避免滑倒;上下楼梯要慢行,千万不能你推我挤等等,做到时刻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三、学习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幼儿生活在家庭、幼儿园和社会的环境之中,意外事故的发生常常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通过学习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变消极躲避为积极预防,就能使各种意外伤害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限度。首先,良好的生活行为的养成,能使幼儿躲避伤害。如,正确有序的穿衣服能保护身体,鞋带系得牢固可避免跌倒摔伤,热汤热水吹一吹再喝能避免烫伤,吃鱼把鱼刺挑干净能免受咽刺之痛,吃饭不嬉戏打闹可避免气管进异物。平时,应非常注意幼儿这些生活小节的训练,孩子能做的事就让他自己做,决不包办代替,这样,孩子在自己的劳动实践中建立起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就能起到自我保护的作用。

四、在各项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1.日常教育

培养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重要的是不仅应该让幼儿知道哪里有危险,还应该让他们学习如何征服危险,在征服危险的过程中怎样保护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随时抓住偶发事件进行随机教育,及时抓住幼儿生活活动中瞬间的偶发事件进行随机安全教育,也不失为安全教育的好方法。如,幼儿在洗手间嬉戏打闹而摔倒。老师抓住这一事件,结合常识活动,使幼儿了解打闹滑倒的危险性,教育幼儿不能在洗手间嬉戏打闹、跑跳等,让幼儿知道这样会有危险,使幼儿懂得排队如厕、洗手、喝水。幼儿的安全防护教育无时无处不在,教师要做有心人,随时随地抓住幼儿学习和生活中蕴含着的教育契机对幼儿进行安全防护。

2.主题活动

幼儿的记忆力和理解力还处于发展阶段,对他们仅仅说教是不行的,所以将安全知识作为活动主题对幼儿进行集体教育就必不可少了。我们老师要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或设计一些有关提高幼儿安全意识、掌握自我保护能力的教育活动,例如,《不要跟陌生人走》,告诉幼儿不能吃陌生人的东西,尽量不要和陌生人讲话;《喊妈妈》让幼儿学会了遇到危险时,会大声喊救命或喊妈妈,并记住家里的电话号码、爸爸妈妈的名字、家庭住址、自己所在幼儿园的名称或地址等;我们还将幼儿自我保护的学习内容融入一个个情景表演和游戏中,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并巩固了生活中的一些自我保护技能。

3.游戏活动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在游戏过程中,幼儿可以直观、生动、形象、有趣地获取知识,受到教育,所以我们特别注重通过游戏让幼儿学习。例如,通过游戏《找娃娃》《离群的小鸡》等活动,教育幼儿不要随便离开集体,要和大家在一起。如果走失,要胆大心细,记住父母的姓名、工作单位、电话号码、家庭住址及周围明显的建筑物征,积极动脑,想出一些脱险自救的具体方法。

五、家园配合,培养幼儿安全意识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针对现代家庭幼儿溺爱过度的特点,幼儿园教师要注意提醒家长,幼儿自己能做的事情尽量让他自己去做,不要因疼爱而去代替。同时,家长来自不同的工作岗位,从事着不同的工作,教师要充分发挥家长这一教育资源,丰富安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总之,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利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对幼儿进行安全自我保护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们发现在活动中,教师的提醒在逐渐减少,孩子之间的提醒在增加,幼儿学会了积极地防御。同时,我们也感到,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是需要我们持之以恒的,真正使幼儿形成自律,才能获得身心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陆小文.浅谈幼儿教学中的安全意识培养[J].学周刊,2016(1).

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第7篇

新 《纲要》明确指出 “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这就要求幼儿园教育目标必须以幼儿为本, 因此, 我们深刻认识到对幼儿进行 “安全自护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求, 更是幼儿自我生存的需求。我园具备较完善的安全工作制度和突发事件预防预案, 尤其在今年开学工作中又将安全工作作为 “重中之重” 提到首位, 并为此制定了一系列工作计划, 为我开展课题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成为我进行个人课题研究的坚强后盾。同时在研究资料的获得、研究经费的筹措上, 都给予充分优先的考虑。

二、如何培养幼儿在晨间锻炼活动中的安全意识

1. 创设良好的体育锻炼活动环境, 杜绝不安全因素。在开展体育锻炼活动前, 必须在物质环境的创设上把好第一道安全关, 从思想上提高安全意识, 重视幼儿的安全。我在因地制宜, 精心创设体育锻炼活动的各种环境设施的同时, 充分考虑幼儿活动的安全性。

2. 在体育锻炼活动前帮助幼儿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幼儿意外事故的发生与幼儿自身的发育程度、判断能力、应变技巧等生理心理因素相关, 他们常常不能清楚地预见自己行为的后果, 往往会诱发危险因素, 对突发事件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 当处于危险之中时, 也缺乏保护自己的能力, 因此在体育锻炼活动前从幼儿自身的特点出发, 及早进行安全教育, 让孩子了解有关的安全知识, 认识各种危险因素, 帮助他们提高安全意识和预见危险的能力。

三、多形式活动, 做安全知识小博士

1. 结合班级环境, 诠释体育锻炼安全知识。在开展体育锻炼 “安全”主题活动的同时, 我们充分发挥了班级墙饰的教育作用, 和孩子们一起制作了体煅安全墙报, 将孩子们调查的安全小知识进行粘贴, 并用绘画的形式展现出来, 让孩子们看到图示能够一目了然的了解各种安全知识。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在班级内开设 “活动安全讨论角”, 里面放有许多体育活动新闻资料及图片, 使幼儿自由讨论。

2. 设计系列活动, 深化安全意识。我们应该培养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运动自护习惯。我们也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 多种形式来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如饭前安全故事讲解、制作安全角、进行体育锻炼安全知识比赛, 评出安全之星, 进行 “我会安全运动”的主题活动, 深化安全意识, 提高幼儿参与体育锻炼的安全活动的积极性; 另外我们还教了一些关于体育锻炼的儿歌等。

3. 借助家长力量, 培养安全行为。在这次课题研究的过程中, 我很注重家长资源的充分利用。我围绕网站宣传, 将一些有关体育锻炼的儿歌、故事发到网上, 然后把评出来的安全小明星用照片形式拍下来发到网站上, 家长们对运动安全也更加重视, 积极的参与到宣传中来。如 “家长走进课堂”, 班上汤可欣小朋友的妈妈主动来班级进行安全助教, 由于这位家长是一位体育老师, 她通过PPT形式, 带来了很多关于体育锻炼活动中事故的照片和事例, 她生动的讲述了一些关于孩子们身边发生的故事, 这种活动形式让孩子们眼前一亮, 从另一个角度更好地了解到外面的世界, 学会自我保护。

四、师幼同参与, 做安全自护小主人

1. 体煅环境同检查。那在这次研究中, 我和孩子们共同来推选 “安全检查员”, 主要职责就是进行孩子们体煅活动前对场地、器材、小朋友服装等各方面的检查, 让每位孩子心中都能真正体会到体煅前安全意识、安全检查的重要性。如小朋友们检查出的跳跳球的小球常常会打架, 于是幼儿提出将绳子它缩短。在这样的检查别人、检查自身、检查环境的活动中, 小朋友们表现出非常积极的态度, 把安全放在嘴边, 把 “要我安全” 变为“我要安全”。

2. 体煅规则同设计。为了让幼儿遵守体育锻炼活动规则, 我们让幼儿自己来设计各种锻炼时的规则并把它画出来, 把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式都再次抛给孩子中, 让孩子们一起来讨论, 然后再进行讲评, 如我们班体煅有一项是跳圈, 一开始小朋友们都挤着排队, 导致前面小朋友身体总往前倾, 好几次差点就趴倒在地, 之后就这一现象我用相机拍下来放到电视机上给小朋友们看, 并说: “你们看, 这样危险吗?”抛出问题后, 孩子们七嘴八舌, 统一说出 “危险”, 接着我的一系列问题就一次抛出 “为什么危险”“怎样做才安全”“谁能想到好的规则”, 最后从孩子们中选择决定了一个这项跳圈的活动规则, 大大提高了孩子们积极性及规则意识。

3. 体煅习惯互提醒。如何进行好的体煅习惯也是能安全进行体煅的重要一部分, 如在活动中检查自己的鞋带是否系好, 冬天在高强度的活动前是否先脱去一件外套。在活动中遵守规则, 不推、不挤前面的小朋友, 不做危险的动作。这些习惯在每次的活动前教师总是要嘱咐、关照。

五、在体育锻炼活动中进行有效的安全指导

在体育锻炼活动开始时教师要对幼儿提出明确的活动要求和规则, 向幼儿讲清楚材料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可以结合活动实际有针对性地强调某些情境或某些行为的危险性; 也可以在运动方式上指导幼儿进行灵活、多样的玩法, 如投掷小飞轮, 锻炼臂力, 可改抛飞 “小飞轮” 为向上抛接; 在活动中若发现幼儿不遵守规则, 教师可以先提示, 对于提示无效的幼儿, 采用暂时隔离法等。

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第8篇

关键词:农村,幼儿,安全意识,自,我保护能力

根据我国相关数据表明, 我国每天因交通事故, 失误中毒, 溺水等原因死亡的儿童平均在40 名左右, 每年有接近1.6 万个儿童死于非命。 儿童特别是幼儿由于心智发育处于起步阶段, 对于周围环境所存在的个体危险没有相关的认识, 对自我的保护意识基本没有。 所以当突发事件发生时, 幼儿极易受到伤害。 特别是在农村, 由于幼儿教育机构不完善和家庭对幼儿的自我保护方面的教育不够重视, 直接导致了农村幼儿自我保护意识的严重缺乏。 在我国, 关于幼儿教育的《 刚要 》 明确指出: 幼儿园的首要任务就是确保幼儿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 因此, 幼儿园日常工作中要将以上两点作为工作重点。幼儿园关注幼儿所处的环境是否安全, 并着重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使每一个幼儿都能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我保护措施和方法, 以确保幼儿的人身安全, 使家长放心。 那么, 究竟应该如何培养农村幼儿的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呢?

一、正面引导来提高农村幼儿的安全防范意识

幼儿在幼儿园开展活动时, 教师应在活动前认真细致地将活动中所可能出现的危险和危险的处理方法教给每一个幼儿。 通过这种引导的方式提高幼儿的危险防范意识和处置能力。 如有些幼儿园儿童游乐场所比较大, 中间分成不同的区域, 每个区域内的游乐设施又各有不同。 因此, 在儿童进行游戏之前, 教师应对每一个游乐区域正确玩法做详细地解说, 明确地告诉幼儿不允许怎样玩, 如果不听话会有什么后果。 只有这样才能让幼儿真正意识到遵守活动规则的重要性和不遵守会出现怎样的严重后果。 同时, 要通过在活动中的集体教育使安全问题引起孩子们的足够重视, 从而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减少事故的发生。 同事在教育幼儿时还应该注意方式方法, 多用正面教材, 坚决避免反面教材的使用, 防止儿童的盲目模仿。

二、培养农村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交通意识

对于幼儿来说, 仅仅依靠外界的自我保护教育是远远不够的, 应该辅以其自身的良好生活习惯, 这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事实证明:只有幼儿养成或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才能有效地避免不必要的伤害。如有序地排队洗手, 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碰撞;喝水或喝汤之前要想吹一吹, 这样可以避免烫伤;穿鞋时腰包鞋带系好, 这样可以避免跌倒;吃饭时不能打闹, 这样可以避免食物进入气管等等。 家长和教师应该多注意对儿童生活细节方面的培养, 监督和培养出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 从而提高儿童的自我保护能力。 其次, 在农村, 幼儿的交通安全意识非常薄弱, 甚至可以说是根本没有交通安全意识。 教师和家长应该创造良好的环境来培养儿童的交通安全意识。 如利用幼儿园的走廊、转角等场所, 配以图画、标示等形成一种图文并茂的交通安全教育途径。 通过这些途径来培养幼儿的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让儿童牢牢记住一些简单的交通标示, 如过马路时应该走斑马线, 红灯亮时应该停下来, 绿灯亮时才能通过等等。

三、开展各种预设多种形式主题活动

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 教师和家长应该将各种预设的活动主题贯穿始终, 并在幼儿每一天的生活中挖掘安全教育因素。 建议教师多带领儿童进行一些户外的活动, 放下怕事的心态, 在户外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和相关的危机事件处理能力。 同时, 通过各种主题活动, 让每一个儿童都能亲身经历活动的整个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此外, 教师和家长应该善于抓住安全教育契机, 对于在生活中出现的一些偶发事件, 教师应该灵活地利用幼儿的安全教育中去。 在开展户外活动时, 应该有明确的目的, 应对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有切实的提高。 在进行户外活动时教师应该事先对幼儿进行思想教育, 例如教导幼儿怎样排队, 怎样玩大型的玩具。

四、家园共育, 共同做好农村幼儿的安全工作

在农村, 单亲家庭、留守儿童、孤儿等这样的幼儿比较多, 有些儿童严重缺乏父母教育, 或缺乏家庭引导;有的家长虽然进行了引导, 但引导方法不正确, 这就使一些儿童的道德认识扭曲; 有的家长娇生惯养孩子, 导致孩子养成恶习。 因此, 在幼儿园放学或放假时, 幼儿离园之前教师应该对幼儿进行必要的安全提醒, 并且在假期期间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 同时教师还要对幼儿家长适当作出安全建议, 如告诉家长不要带孩子去玩刺激冒险的游戏、不能忽视假期对幼儿的安全管理等。 在幼儿园方面, 幼儿园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环境的舒适度。 如果发现幼儿园有安全隐患时, 应该及时整改、排除。 对于幼儿园中的一些大型玩具和走廊、 盥洗室、楼梯等地方要定期定人进行维护, 保证这些地方能够正常使用。

幼儿是祖国的花朵, 是祖国的未来。 幼儿安全工作是幼儿园工作重中之重。 而幼儿教育问题并非一朝一夕之事, 而是需要社会、学校、教师与家长的密切配合和共同努力, 形成教育合力, 不断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因此, 针对问题幼儿的教育, 幼儿园或家长更是要有防患于未然的意识, 多一份关心和理解, 在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指导下, 从内心呵护幼儿的健康成长, 积极地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 克服他们的心理障碍, 进而使每一个单亲家庭孩子、留守儿童、孤儿得到全面关注, 让他们在纯真的世界里自由翱翔。

参考文献

[1]王凤芝, 陈锭之.浅谈幼儿的自我保护与培养[J].新课程, 2011 (11) .

[2]肖茂瑞, 赵建东.全方位抓安全教, 培养学生安全意识[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 2011.

[3]王桂秋.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实践研究[J].林区教学, 2012 (5) .

如何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 第9篇

有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还小, 不能做什么事, 家务事都是大人的事, 不应该让它们成为孩子的负担, 但却忽视了孩子们也是家庭的成员, 他们同样有义务来承担一些家务事。而在他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时, 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孩子的动手能力。比如, 在家里, 家长就可以让孩子把自己的书、玩具等整理好, 当他在整理的同时也就学会了简单的劳动, 并且也发展了他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如, 把同一类东西放在一起, 并且摆放整齐等合情合理的思考能力;可以让孩子根据自己的意愿布置自己的起居室, 还可以让幼儿帮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可能有些家长会认为这些都只是一些小事, 不足以说明什么, 但只要家长在孩子完成这些小事后能及时地予以鼓励和表扬, 一句简单的“谢谢, 你帮了妈妈的大忙了”或“你真行”就足够了, 因为这对于孩子来说, 就是最高的奖励。孩子会为自己对别人有用而感到高兴, 也会产生因做完事后的满足感, 感到劳动是最光荣的。

教师可以利用饭后散步的时间, 带领孩子看看新村卫生人员打扫道路的场景, 让幼儿了解新村的洁净、我们美好的生活环境是环卫人员辛勤劳动换来的, 我们要尊重他们的劳动, 在平时不能乱扔杂物等等;还可带领幼儿观看高速公路的建筑现场, 让他们了解正是建筑工人的辛勤劳动才使我们能随父母畅游祖国各地。在教学方面, 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对幼儿进行劳动教育, 如, 在给幼儿讲《金斧头》《三只小猪》等故事时, 让幼儿懂得懒惰的孩子没人喜欢, 只有勤劳的人才会得到回报, 从而达到教育幼儿爱劳动的目的。

结合日常生活进行教育, 比如培养幼儿饭前便后洗手、午睡时自己盖被子、起床后自己穿衣服、离园前自己穿外套等;还要注意培养幼儿之间互相帮助, 并有意识地将劳动意识贯穿到幼儿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环节中。可把幼儿分成几组进行组与组之间的值日生评比, 看他们哪一项做得好, 就可以得到一个红五角星, 使幼儿不仅保持对劳动的热情和兴趣, 并且更加关心集体, 更富有集体责任感了。可以利用各种角色游戏让幼儿模仿成人的劳动, 如让幼儿当医生、娃娃家的爸爸妈妈、小老师、售货员、服务员、小司机等等, 让幼儿通过游戏感受生活中各种形式的劳动, 萌发幼儿热爱劳动的思想。

如何培养幼儿的节约意识 第10篇

一、日常生活中幼儿浪费现象的主要表现

镜头一: 幼儿上完厕所拧开水闸后不关上,任其流淌,置之不理,造成水的严重浪费;幼儿在洗手间长时间逗留, 本来已经洗完手了,但却还是戏水玩耍,有时甚至还互相洒水、打水战,造成了水的浪费。

镜头二:幼儿自带的小食品、水果过多,食用时撒的满地都是;有的幼儿还将吃不完的食品或者不喜欢吃 的食品直 接投入垃 圾箱,造成食品的极大浪费。

镜头三: 幼儿普遍有随意撕扯练习本的现象。有的幼儿一片纸写一个字或几个字就撕下扔掉了, 甚至整个本子也写不了几个字就撕扯完了, 既造成了浪费又影响了环境卫生。

二、培养幼儿节约意识的重要性

就个体而言, 节约是一种长期养成的行为习惯, 是一种品质修养,是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体现,是对社会进步、发展有积极促进作用的力量。一个人一旦形成了好的节约习惯, 就不会因时、因事而改变节约习性,这种节约习性是在从事一切生产生活活动中不经意间表现出来的习惯性行为。而这个习性的养成必须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修炼才能够逐渐养成,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积极学习,不断提高,更需要从幼儿教育抓起。

三、培养幼儿节约意识的主要途径

1.建立家园共育机制 ,形成教育合力。首先要建立长远的、行之有效的家园联系制度和定期座谈交流等制度。定期开办家长学习培训班, 告知家长近期开展节约教育的活 动主题和 教育目标 指向, 建议家长做什么或者怎样做以及如何配合教师的工作等。幼儿园工 作还要定 期向家长 开放 ,让家长深入全面了解幼儿园的教育和教师的工作情况, 家园联合起来共同培养幼儿的节约意识。

2.挖掘教育资源 ,进行情景感化教育。幼儿园可利用广阔的田野条件 和附近各 种中小企 业、经营摊点等教育资源, 给幼儿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生产生活劳动场景,以情感人,增强幼儿的节约意识。如,在农忙时节,教师可建议家长带孩子或教师带领幼儿到附近村庄 去观察农 民的生产 劳动, 必要时让幼儿亲自参与简单的劳动, 亲身体验农民伯伯种地的艰辛,知道粮食的来之不易。教师还可教幼儿学习唐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让幼儿能隐隐地体味到此诗的深刻思想内涵, 对劳动人民有粗浅的认识和由衷的尊敬之情, 从思想深处树立节约粮食的意识。

3.设定特定环境 ,让幼儿在挫折中接受教育。依据幼儿的需求心理, 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创设受挫环境,使幼儿通过亲身感受,建立节约的思想意识。如,在幼儿玩抓沙、捏泥人活动后,教师把水管的总闸关掉,让幼儿没有水洗手,这时教师就可以问:“小朋友的小手还没有洗干净, 水怎么突然没有了? 是不是刚才有小朋友把水龙头开的过大,水浪费掉了? 以后我们应该怎么用水呢? ”幼儿答:“把水龙头开小一点 ,用完后立即关掉水龙头,节约用水。”

4.加强语言学科教学 ,丰富语言内容,坚定幼儿的节约意志。教师可充分利用幼儿喜欢听故事和喜欢看图画书的特点, 多给幼儿讲节约类的小故事, 并给他们提供倾听和交谈的机会。幼儿在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中, 能增强理解能力,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坚定节约意志。如,教师可经常开展故事演讲活动, 给幼儿讲毛泽东的节俭故事:他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 一件睡衣竟然补了73次,穿了20年。在经济困难时期,他还自己主动要求减薪、降低生活标准,不吃鱼肉和水果。

再如, 还可以给幼儿讲民间故事:从前 ,在中原的 伏牛山下 ,住着一个叫吴成的农民, 他一生勤俭持家,日子过得无忧无虑,十分美满。后来有了孩子,孩子们常常将白白 的馍馍吃 了两口就 扔掉,一碗饭吃几口就倒掉,久而久之,家里就没有了一点余粮。这一年遇上大旱,地里庄稼颗粒无收,全家人只好吃野菜艰难度日。

通过这些故事情节来感染幼儿,增强幼儿对故事的理解,从而加强对幼儿节约意识的培养。

如何培养幼儿安全意识 第11篇

一、加强安全教育,牢固树立安全防范意识

幼儿活泼好动,年幼无知,好奇性强,没有基本的生活经验,对日常生活中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东西能玩不清楚,在他们的眼中什么东西都能玩、什么事情都能做。为此,许多安全事故就发生了。幼儿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精心设计安全教育课题,把安全教育贯穿到幼儿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处处为幼儿渗透安全知识,从小打好安全“预防针”。一是在讲述中学习安全知识。通过讲故事、讲案例和观看动画片等方式,让幼儿了解和掌握最基本的安全知识。如,在马路上行走,应该靠右行,过马路一定要走人行横道。独自一人在家时,遇到陌生人敲门时,要向七只小山羊学习,不能轻易给陌生人开门。坐车时,不能把头伸出窗外,不能从车窗向外乱扔东西,不断丰富幼儿安全常识,让幼儿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二是在实践中掌握安全知识。通过精心设计一些实验,让幼儿亲身体验,在体验中铭记安全常识。如,门缝夹手实验,让幼儿把手放在门缝中,教师轻轻关门,让幼儿体验夹手的疼痛,记住手不能放到门缝中。开水烫手实验,用一玻璃瓶装满开水,让幼儿用手去摸,体验开水烫手,不能直接摸。通过实验,让幼儿真正认识到如果我们不注意安全,就会对自身造成伤害,让他们真实体验到安全的重要性。三是在观察中了解安全知识。通过观察实物、图片,观看影片等方式,教育引导幼儿如何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如,观察药品,告诉幼儿生活中有很多药品是花花绿绿的,和我们喜欢的巧克力豆很相似,要学会从包装上区分,若区分不了,则要在家长的指导下食用。展示安全图片,让幼儿自己区分哪些行为是危险的,哪些行为是安全的,不断提高幼儿的判断能力,提高幼儿对行为的预见性,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总之,教师要在幼儿一日活动的点点滴滴中贯穿安全常识的教育,不断强化幼儿的安全防范意识。

二、培养良好习惯,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一半。良好的生活习惯与自我保护是紧密结合、相辅相成的,习惯养得好,终生受益。幼儿期是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幼儿教师一定要抓住这个有利的契机,精心设计教育载体,培养幼儿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的习惯。一是编制儿歌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儿歌可以使幼儿体验快乐,在快乐中学习知识。如,针对幼儿上下楼梯,我们编写了《楼梯歌》,告诉幼儿上下楼梯不能拥挤,按照上下顺序行走。针对火灾,我们编写《遇火灾歌》,告诉幼儿要镇静,不要慌,用湿毛巾,掩口鼻,先逃离,再报警。经过长期实践,用儿歌进行安全教育浅显易懂,幼儿很容易接受,这样不仅提高了幼儿的兴趣,而且让幼儿注意了安全。二是通过游戏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幼儿最喜欢游戏活动,通过游戏活动能够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自我保护,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如,情景游戏《打电话》,当有陌生人敲门时,要迅速给父母打电话;当家中发生火灾时,要迅速拨打“119”和给父母打电话,同时告诉幼儿不能随便拨打“119”。角色游戏《红绿灯》,让幼儿了解交通规则,不能在马路上玩耍,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让幼儿在实践中掌握自我保护的知识,不断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三是在督促检查中巩固良好的生活习惯。从幼儿入园开始,要时刻督查幼儿的一切行为习惯,时刻提醒幼儿所做的事情是否正确。同时,组织开展一些安全常识的比赛,激起幼儿的好胜心,巩固幼儿的行为习惯,不断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三、开展家园共育,建立全方位安全网络

幼儿多数时间是在家中和父母相伴度过的,许多安全知识渗透在家庭生活中。因此,家庭对幼儿的安全教育是至关重要的。近年来,我园为了督促家庭抓好幼儿的安全教育,在每年开学之际,专门与家长开展安全教育交流,与家长签订《安全教育协议书》,督促家长做好幼儿的家庭安全教育。同时,利用每学期的家长开放周活动,邀请家长参加幼儿安全教育活动,让家长讲述自己是如何教育幼儿的,相互谈经验,教办法,共同探讨家庭教育。如,一名家长谈到,家中电源插座安装得比较低,为了预防幼儿发生触电事故,他与幼儿一起用电笔做了实验,让幼儿认识到电源插座很危险,并为幼儿讲解了正确的使用方法,进行了实际操作,掌握了正确的使用方法。

谈幼儿探究意识的培养 第12篇

一、对幼儿的一切探究行为持欣赏态度,允许幼儿犯错

记得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作者是一位美籍华裔,有一次她的美国邻居从家里跑出来,激动地告诉她,他的儿子会用剪刀了。作者跟随邻居到他家里看到的是这样一幅情景:邻居两岁的儿子坐在床上,手里拿着一把剪刀,旁边是被戳的很多洞洞的床单和被单,玩得自得其乐。在这个故事中,这位美国父亲看到的是孩子会“用”剪刀了,这是一件多么令人自豪的事情啊。而那些“洞洞”只是一些不值得一提的“小小错误”。我想,孩子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父亲,孩子类似“用”剪刀的行为还会继续探究下去,因为鼓励和欣赏是培养孩子良好探究习惯的萌芽。作为教师,要适应幼儿自主探究性学习的新需要,首先要提高自身素质,转变教育观念,调整教育行为,尊重幼儿的自主探究性学习,给予幼儿出错的权利,接纳每一个幼儿的观点、兴趣和发现。

二、提高幼儿的自我认知能力,发展幼儿的探究思维

幼儿的自我认知能力与幼儿的探究思维是紧密相联的。幼儿的自我认知能力越强,探究思维中的自信品质就越稳定。因此,教师在选择探究内容时,首先要注意所选内容是否直观有趣,是否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进而激发幼儿强烈的探索兴趣,促使幼儿发现问题、探索秘密,进一步发展幼儿的探究思维。

如,在科学探究活动“一切都在变”中,教师可紧紧抓住幼儿思维变化和事物都是变化的这两条线索展开。首先,将石子 、贝壳、海绵、鸡蛋、报纸、铅笔、苹果等分别放入不同的筐里,提出问题:你认为哪些东西是能变化的?哪些是不能变化的?然后让幼儿进行分类。第一次分类,幼儿会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把大部分物品归于不能变化类。这时老师通过挤压海绵,然后让幼儿观察有没有变化,有的幼儿得到启示,从而对自己先前的答案产生了怀疑。经过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的讨论,幼儿再进行第二次分类。教师不要对问题的答案进行评判,而是让幼儿自己说明解决的思路,为幼儿创设了一个相互启发、完善猜想的机会。然后, 再让幼儿原有的知识经验与现在的知识经验相结合,建构自己新的知识经验。幼儿的思维经过肯定———自我否定———再次肯定———再次否定的过程,从而得出新的答案:一切事物都是有变化的。此外,因为幼儿年龄小,他们的自我认知主要依赖于成人对他们的评价,他们对成人的评价几乎毫不置疑。因此,在探究活动中,成人和老师对幼儿的积极评价对幼儿的自我认知能力发展同样具有重要作用。

三、创设丰富的探究环境,提高幼儿的探究能力

幼儿探究性学习是自主和持续性的活动,必须有能够满足幼儿自由探索需要的区域给予持续的支持。幼儿探究区域的创设可包括:第一,科学区域,即把每天幼儿关注的问题、感兴趣的事、现象等以形象直观的形式分类投放到区域中,引起幼儿关注,让幼儿从中发现问题。如,教师在科学区摆放三个呈现不同沉浮状态的可乐瓶,一个沉入水底、一个悬浮水中、一个浮在水面,这种奇怪的现象自然会引起幼儿探究的兴趣。第二,自由操作区,即提供足够的空间和材料, 满足幼儿自主探究的行动需求。第三,探究资源区,即投入与幼儿近期探究活动有关的图书、光盘、图片等。第四,展示交流区,即为幼儿提供成果展示和个性展示自由的舞台。幼儿可通过这个区域与同伴交流、分享,提升兴趣,提高探究能力。

四、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养成良好的探究习惯

幼儿年龄小,他们有时虽然发现了问题,但因为能力有限,无法独立解决而放弃了探究,久而久之就会对探究事物失去兴趣和信心,失去探究的欲望。因此,在探究活动中教师可多让幼儿获得成功的积累,多给幼儿创造一些成功的机会,让幼儿体验胜利的喜悦,从而对探究性活动始终保持好奇心和自信心。在活动中,幼儿不能避免操作中的失败, 教师应该鼓励幼儿在失败中总结经验,支持幼儿进行大胆的操作与探索;对于幼儿的作品和成果,应该用多样化的评价,让每个幼儿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上一篇:办学规模下一篇:业务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