籼稻生产范文

2024-09-22

籼稻生产范文(精选7篇)

籼稻生产 第1篇

关键词:籼稻生产,化肥施用,有效利用,脱钩分析

化肥是水稻生产的重要投入要素之一。近年来, 随着水稻生产集约化水平和产量的不断提高, 化肥施用量也呈现不断上升趋势[1]。据统计[2], 1998年全国水稻每公顷化肥投入 (折纯用量) 为303.0kg, , 2009年为309.3 kg, 单位水稻播种面积的化肥施用量的年均增长率约为0.17%。水稻生产存在着化肥利用率较低的问题, 尤其是氮肥利用率。近年来的田间试验数据显示, 我国水稻的氮肥利用率为26.1%, 低于欧美发达国家40%-60%的水平[3];南方的一些省份如江苏, 水稻氮肥的吸收利用率不到20%[4]。化肥效率不高甚至逐年下降, 不仅增加了水稻的生产成本, 也会造成水土面源污染和水稻减产, 不利于充分发挥土壤稳定持续的生产潜力。从我国水稻主产区化肥施用的情况来看, 各地区由于自然资源、土壤环境和经济条件等不同, 在化肥消费及养分配比、化肥施用对水稻生产的影响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 为此, 一些学者利用宏观的统计数据[5,6]、农户调查等[7,8,9], 从经济学的角度, 运用定量指标或计量经济模型, 分析化肥等因素对水稻生产的影响或贡献。这些研究为深入了解水稻施肥和有效利用状况, 制定相应的科学施肥管理技术体系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脱钩是一种探讨资源环境压力相对于其驱动力变化的方法, 常用于反映经济增长与物质消耗不同步变化的实质[10]。自2000年OECD (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 将脱钩引入对农业政策的研究后, 国内外在环境保护[11,12]、生态环境与循环经济[13,14]、农业政策支持与农产品生产贸易等领域也相继开展了相关的研究[15,16], 并构建相应的脱钩指标来评估资源环境压力状况。化肥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 其施用量和利用效率与粮食生产间的关系如何, 可借助于脱钩理论进行研究。

我国水稻种植以籼稻为主, 产量约占稻谷产量的70%, 主要集中在华南湿热双季稻作区和长江中下游湿润单、双季稻作区[17]。作为我国化肥消费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 籼稻生产区的化肥利用率怎样, 水稻生产对化肥的依赖程度如何, 进一步提高化肥利用率的途径有哪些等问题是实现区域稻田养分资源优化管理, 协调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保障我国粮食和生态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本研究对我国主要籼稻生产区化肥施用的效率及其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引入脱钩理论, 分析单位水稻播种面积的化肥施用量与籼稻主产品产量间的脱钩特征, 以期揭示化肥施用与籼稻生产之间的响应关系和发展趋势, 为合理配置化肥资源等提供科学参考。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研究区域共涉及南方13个省 (市) 级籼稻主产区, 其中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福建9省为早、晚籼稻主产区, 安徽、福建、湖北、湖南也种植中籼稻。中籼稻区还包括江苏、重庆、四川和贵州。研究时间为2005-2009年, 数据主要来自于《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 (2006-2010) [2]、《广东统计年鉴》 (2006-2010) 等[18]。

1.2 计算方法

选用3个指标用于测度区域水稻的化肥施用特征: (1) 化肥施用强度 (kg/hm2) :年内水稻单位播种面积所施用的化肥数量 (按折纯量计) ; (2) 化肥偏生产力 (kg/kg) :特定的化肥施用下水稻的经济产量, 用籼稻主产品产量与化肥施用量的比值来表示; (3) 化肥有效利用系数 (元/kg) :单位面积籼稻主产品出售产值与化肥施用量的比值。

引入脱钩指数 (Decoupling Index, 简写为DI) 来描述单位水稻播种面积的化肥施用量与籼稻主产品产量间脱钩的状况。脱钩指数 (DI) 是指一定时期内某种资源 (例如化肥) 消耗量变化的速度与经济规模变化的速度 (例如籼稻主产品产量) 的比值[19]。根据OECD提出的脱钩分析法的基本思想[20], 可将脱钩指数记为:

式中分子、分母分别表示研究末期和初期经济增长与资源消耗量的比值。其中EP代表资源环境压力, 此处为化肥的消费量;DF代表经济增长, 在本文中即指籼稻主产品产量的增加。

OECD将脱钩分为相对脱钩和绝对脱钩两类情况[20], 于法稳[21]在此基础上, 根据经济增长率与资源利用率 (环境压力变化率) 的正负及大小, 对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 (环境压力) 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细化, 具体为: (1) 相对脱钩:即经济增长的同时, 资源利用 (环境压力) 也在增长, 但经济增长快于资源利用 (环境压力) 的增长; (2) 耦合, 包括3种情形, 一是经济增长的同时, 资源利用 (环境压力) 也在增长, 但经济增长慢于资源利用 (环境压力) 增长;二是经济出现衰退, 但资源利用 (环境压力) 却在增长;三是经济衰退的同时, 资源利用 (环境压力) 也在减少, 但经济衰退的幅度大于资源利用 (环境压力) 减少的幅度; (3) 准相对脱钩:即经济衰退, 资源利用 (环境压力) 减少, 但经济衰退的幅度小于资源利用 (环境压力) 减少的幅度; (4) 绝对脱钩, 即经济增长, 但资源利用 (环境压力) 减少。在本文籼稻生产与化肥投入的脱钩关系分析中, 将以籼稻主产品产量增长率作为经济增长指标, 化肥施用变化率作为资源利用 (环境压力) 变化指标进行分析。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 逐步改善水稻生产与生产资料 (如化肥、农药等) 消耗之间的耦合关系, 在维持或提高产量的同时, 减少生产资料投入总量, 使二者达到脱钩状态, 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尽可能减少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 从而推动现代水稻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2 结果与分析

2.1 籼稻生产区单产与化肥用量的变化

2005-2009年期间, 全国早、晚籼水稻主产品的平均单产分别为5937.30 kg/hm2、6054.21 kg/hm2, 其中湖南、湖北和福建3省的早、晚籼水稻主产品的平均单产高于全国水平, 幅度在0.23%-8.52%之间, 而广东、海南两省的早、晚籼水稻主产品的平均单产均低于全国水平, 其中海南早、晚籼水稻主产品分别偏低7.63%和31.82%。江西、安徽和浙江3省早籼水稻主产品的平均单产偏低但晚籼却高于全国水平, 广西则正好相反。近5年来, 安徽省早籼的平均单产仅次于海南, 为5660.25 kg/hm2, 但晚籼的单产居9个籼稻生产区之首, 是同期全国晚籼稻平均单产的1.13倍。除广西、福建和海南外, 其他省份晚籼的单产高于早籼, 其中安徽省晚籼的单产比早籼高20.42% (表1) 。

全国中籼稻主产品的平均单产为7243.14 kg/hm2, 比早、晚籼分别高22.0%和19.64%。湖南、福建、重庆、四川和贵州5个省主产品的单产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94%-6.81%, 其他省份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中籼主产品平均单产最高、最低的省份分别为湖北和重庆, 其中湖北单产达7957.5 kg/hm2, 是后者的1.18倍。安徽、福建、湖北和湖南4省的中籼主产品平均单产均高于早、晚籼, 幅度在6.58%-28.33%之间 (表2) 。

从化肥平均施用强度来看, 5年间全国早、晚籼水稻平均单位播种面积化肥投入量 (折纯用量) 分别为312.81 kg/hm2和307.08 kg/hm2。广西、广东和福建3省 (区) 早、晚籼水稻的化肥施用强度均高于全国水平, 幅度为16.02%-37.98%。与之相对应, 湖南、湖北、浙江和海南4省早、晚籼水稻的化肥施用强度比全国平均水平低9.72%-48.09%。安徽的早籼、江西晚籼水稻的化肥平均施用强度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5-2009年期间, 浙江早籼、湖南晚籼水稻的化肥平均施用强度为最低, 而广西早、晚籼水稻的化肥平均施用强度均为最高, 达344.16 kg/hm2和345.06 kg/hm2, 比全国平均水平分别高31.35%和37.98%, 是早、晚籼水稻化肥施用强度最低省份的1.26和1.33倍。湖南、江西、广东和海南4省晚籼水稻的化肥平均施用强度略低于早籼, 其他5省均以晚籼水稻的化肥平均施用强度为高, 其中安徽晚籼水稻的化肥平均施用强度比早籼高12.28% (表1) 。

全国中籼稻化肥平均施用强度为280.26 kg/hm2, 比早、晚籼分别低10.41%和8.73%。重庆、四川和贵州3个省的中籼稻化肥平均施用强度比全国平均水平低4.15%-20.25%, 其他省份的均高于全国平均。中籼稻化肥平均施用强度最高、最低的省份分别出现在江苏、重庆, 其中江苏的化肥施用强度达372.78 kg/hm2, 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3.0%, 是重庆的1.67倍。湖北、湖南中籼稻化肥平均施用强度均高于早、晚籼水稻, 福建正好与之相反, 中籼稻化肥平均施用强度比早、晚籼分别低10.02%和13.84% (表2) 。

2.2 籼稻生产区的化肥平均偏生产力

2005-2009年期间, 全国单位面积投入的化肥所生产的早、晚籼稻平均主产品产量, 即化肥平均偏生产力分别为18.99 kg/kg、19.74 kg/kg。湖南、湖北、安徽和浙江4省早、晚籼稻的化肥平均偏生产力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幅度为1.18%-3.75%, 广西、广东、福建、海南4省早、晚籼水稻的化肥平均偏生产力均比全国平均水平偏低0.17%-3.76%。江西早籼的化肥平均偏生产力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12%, 但晚籼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整体来看, 早籼的最高、最低化肥偏生产力分别出现在湖北和广东, 而晚籼的最高、最低化肥偏生产力则分别出现在湖南和海南, 其中湖南晚籼的化肥平均偏生产力高达23.48 kg/kg, 是海南的1.47倍。除广西、福建和海南外, 其他省份晚籼的化肥平均偏生产力均高于早籼, 其中湖南晚籼水稻的化肥平均偏生产力比早籼高9.69% (表1) 。

全国中籼稻的化肥平均偏生产力为25.86 kg/kg, 比早、晚籼分别高36.18%和31.04%。江苏、安徽、湖南和福建4省的中籼稻化肥平均偏生产力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其他省份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66%-16.91%。中籼稻化肥平均偏生产力最高、最低的省份分别出现在重庆、江苏, 其中重庆的化肥平均偏生产力达30.24 kg/kg, 是后者的1.53倍。湖北、湖南、安徽和福建4省的中籼稻化肥平均偏生产力均高于早、晚籼稻, 幅度为0.69%-27.11% (表2) 。

2.3 籼稻生产区的化肥有效利用系数

全国单位面积投入的化肥所获得的早、晚籼稻平均主产品产值分别为14.62元/kg、13.52元/kg。广西、广东、福建和海南4省早、晚籼水稻的化肥有效利用系数均低于全国水平, 幅度为4.30%-8.74%。与之相对应, 湖南、湖北、安徽和浙江4省早、晚籼水稻的化肥有效利用系数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55%-19.98%。安徽早籼的化肥有效利用系数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10%, 但晚籼比全国平均水平高7.43%。早、晚籼水稻化肥有效利用系数的最高值分别出现在浙江和湖北, 其中浙江省早籼稻的化肥有效利用系数高达34.61元/kg, 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37倍。早、晚籼水稻化肥有效利用系数的最低值均出现在海南, 分别为5.88元/kg、5.10元/kg。除安徽外, 其他省份晚籼水稻的化肥有效利用系数均低于早籼, 其中浙江晚籼水稻的化肥有效利用系数比早籼低48.64% (表1) 。

全国中籼稻的化肥平均有效利用系数为20.66元/kg, 比早、晚籼分别高41.40%和52.81%。除江苏、安徽和湖北外, 其他5个省籼稻的化肥平均有效利用系数均比全国平均水平低, 幅度为0.82%-55.50%。化肥平均有效利用系数最高、最低的省份分别为湖北、重庆, 其中湖北的化肥平均有效利用系数达33.78元/kg, 是全国水平和重庆的1.64和3.67倍。湖北、湖南、安徽和福建4省的中籼稻化肥平均有效利用系数均高于早、晚籼, 其中福建中籼化肥平均有效利用系数是晚籼稻的2.58倍, 差异最为明显 (表2) 。

2.4 籼稻生产区化肥施用的氮、磷、钾比例

2005-2009年期间, 全国早籼水稻单位面积平均施用的氮、磷、钾肥为137.79 kg/hm2、33.3 kg/hm2和34.95 kg/hm2, 氮、磷、钾肥的平均施用比例为66.88%、16.16%和16.93%。9个主产区早籼氮肥的施用比例在58.73%-85.27%之间变化, 磷、钾肥的施用比例变幅分别为:9.07%-26.85%和5.66%-24.39%。其中湖南、广西、福建和海南4省的氮肥、江西、广西、安徽和浙江4省磷肥的施用比例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江西和广西两省钾肥的施用比例分别达19.06%和24.39%,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其他省磷肥的施用比例均偏低 (图1) 。

全国晚籼水稻单位面积施用的氮、磷、钾肥分别为136.29 kg/hm2、22.71 kg/hm2和36.12 kg/hm2, 氮、磷、钾肥的平均施用比例为69.85%、11.64%和15.51%。9个主产区晚籼氮肥的施用比例在57.70%-83.23%之间变化, 磷、钾肥的施用比例变幅分别为:7.05%-25.67%和9.71%-23.28%。其中广东、广西、福建和海南4省的氮肥施用比例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广东、湖北、福建3省的磷肥、湖南、江西和广西的钾肥施用比例均高于全国水平。

早、晚籼水稻氮、磷、钾肥施用比例最高、最低的省份是一致的。氮、磷、钾肥施用比例最高的省份分别为安徽、福建和广西, 氮肥施用比例最低的省份均出现在福建, 磷、钾肥施用比例最低的省份均为安徽。各主产区氮肥施用比例的差别相对较小, 而磷、钾肥施用比例存在较大差异, 如安徽早籼水稻钾肥的施用比例仅为5.66%, 晚籼水稻磷肥的施用比例为7.05%, 与同期钾肥施用比例最高的广西省和磷肥施用比例最高的福建省分别相差4.31倍和3.64倍。

全国中籼稻单位面积施用的氮、磷、钾肥分别为139.35kg/hm2、35.01 kg/hm2和8.34 kg/hm2, 氮、磷、钾肥的平均施用比例为76.27%、19.16%和4.57%。8个主产区中籼稻氮肥的施用比例在57.42%-92.75%之间变化, 磷、钾肥的施用比例变幅分别为5.23%-28.44%、1.82%-18.18%。江苏、安徽和四川3省的氮肥施用比例, 福建、湖北和湖南的钾肥施用比例均高于全国水平, 除江苏和安徽外, 其余6个省份磷肥的施用比例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江苏中籼稻氮肥的施用量高达204.66 kg/hm2, 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47倍, 也是氮肥施用量相对最低的福建省的2.03倍, 氮肥施用比例最高, 达92.75%, 但磷肥在8个地区中居末位。福建中籼稻氮肥的施用量及施用比例均为最低, 但磷肥、钾肥的施用量相对较高, 其中钾肥的施用比例在8省区中最高, 达18.18% (图2) 。

全国籼稻单位面积施用的氮、磷肥比例均以中籼稻为最高, 分别达76.27%和19.16%, 钾肥施用的最高比例出现在晚稻生育期, 达18.51%。中籼稻钾肥施用的比例最高仅为4.57%, 是早、晚籼稻的1/4左右。从湖北、湖南、安徽和福建4省来看, 籼稻氮磷钾肥的施用比例各不相同, 其中安徽早、中、晚籼稻氮肥的施用比例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而磷肥、钾肥的施用比例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福建早、中、晚籼稻磷肥的施用比例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但氮、钾肥的施用比例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5 籼稻生产区化肥施用量与籼稻主产品产量间的脱钩分析

从表3可知, 2006-2009年期间, 9个籼稻区化肥施用强度与水稻主产品产量之间的脱钩情况呈现不稳定状态。从全国平均情况来看, 早、晚籼水稻化肥施用强度与主产品产量各有1次和2次呈现耦合状态, 其他均为相对或绝对脱钩。以晚籼水稻为例, 2006年晚籼主产品产量为5994.00 kg/hm2, 比2005年增加了5.24%, 水稻生产所施用的化肥量为310.95 kg/hm2, 比2005年增加了1.72%, 主产品产量的增幅高于同期的化肥施用强度增幅, 两者呈现相对脱钩状态。2008年晚籼主产品产量为6076.50 kg/hm2, 比2007年增加了2.44%, 但单位面积水稻所施用的化肥量却减少了8.20%, 两者呈现绝对脱钩状态。2007、2009年主产品产量和同期所施用的化肥量均增加, 而前者增加的幅度低于后者, 主产品产量与化肥施用强度之间呈现耦合关系, 2009年的脱钩率略高, 表示该年度主产品产量与化肥施用强度之间耦合态势愈加明显。

注:RD—相对脱钩 (Relative decoupling) ;QRD─准相对脱钩 (Quite relative decoupling) ;AD─绝对脱钩 (Absolute decoupling) ;C-耦合 (Coupling) 。表4同。

对早籼水稻而言, 2006-2009年间, 湖南省化肥施用强度与水稻主产品产量之间呈现绝对脱钩、相对或准相对脱钩共存的情况, 广东在2006、2008年为准相对脱钩, 2007、2009两年则呈现相对脱钩状态;海南的化肥施用强度与水稻主产品产量仅在2007年表现为耦合, 其余3年处于相对或绝对脱钩状态;其余6个省的化肥施用强度与水稻主产品产量在4年间各有2年呈现耦合状态, 另2年处于不同形式的脱钩态势。从各年度间化肥施用强度与水稻主产品产量间的脱钩情况来看, 2007年呈现耦合关系的地区最多, 包括江西、湖北等6个省, 2008年最少, 只有安徽省化肥施用强度与水稻主产品产量表现为耦合状态。

晚籼水稻的情况与早籼有所不同, 湖南、江西、湖北和福建4省各有1年表现为耦合, 另3年处于不同形式的脱钩状态。广西、广东、安徽、浙江和海南5省各有2年呈现耦合状态。各年度间化肥施用强度与水稻主产品产量间的脱钩情况并不一致, 如2009年化肥施用强度与水稻主产品产量呈现耦合状态的省份多达6个, 而2008年则有5个省份处于绝对脱钩状态, 另4个省份处于准相对脱钩。

2006-2009年期间, 全国中籼稻区化肥施用强度与水稻主产品产量之间准相对脱钩、相对脱钩状态各出现了2次。湖南、重庆2省均处于脱钩状态, 其中湖南在2009年呈现相对脱钩, 其余3年均处于绝对脱钩状态。江苏、安徽等6省的化肥施用强度与水稻主产品产量之间各有2年是耦合的, 另2年则呈现不同程度的脱钩状态。从年度脱钩情况来看, 2009年化肥施用强度与中籼稻主产品产量呈现耦合状态的省份多达4个, 而2008年则有5个省份处于绝对脱钩状态, 呈现耦合状态的省份仅有福建和四川两省 (表4) 。

3 讨论与结论

3.1 讨论

2005-2009年间, 中籼稻主产区在化肥施用强度比早、晚籼低10.41%和8.73%的情况下, 水稻主产品产量增加, 化肥平均偏生产力、化肥有效利用系数均不同程度地高于早、晚籼水稻。在2006-2009年期间, 化肥施用强度与水稻主产品产量之间已处于相对或准相对脱钩状态, 说明中籼稻产量的增加不再单纯依赖于化肥投入的不断增加, 也即在中籼稻产量增加的过程中, 对化肥的消费以相对较低的比率增加。晚籼在化肥施用强度比早籼低1.83%的情况下, 主产品产量提高了1.97%, 单位面积投入的化肥所生产的平均主产品产量比早籼高3.92%, 但由于单位面积主产品出售产值相对较低, 晚籼的化肥有效利用系数比早籼低7.53%, 因此, 应通过推广使用优质高产的晚籼水稻品种及标准化生产, 改善晚籼稻米品质和精深加工等提高其经济价值。

不同水稻主产区主产品产量、化肥的消费和利用率存在较大差异。湖北、湖南、安徽和福建均种植早、中、晚籼稻, 这4个省中籼稻主产品的产量均高于早、晚籼稻。其中福建中籼稻在化肥施用强度比早、晚籼低10.00%和13.84%的情况下, 水稻主产品产量增加, 平均化肥偏生产力、化肥有效利用系数均不同程度地高于早、晚籼水稻。湖北、湖南两省中籼稻的化肥施用强度高于早、晚籼, 化肥偏生产力和有效利用系数也相对较高。

湖南、湖北和浙江3省早、晚籼主产品产量、产值均较高, 化肥施用强度低于全国水平, 有着较高的化肥偏生产力和有效利用系数。9个水稻产区中海南早、晚籼主产品产量、产值均为最低, 晚籼的化肥施用强度和偏生产力相对最低, 早、晚籼水稻的化肥有效利用系数也达最低值, 可适当加大水稻尤其晚籼稻生长期间的化肥施用量, 着力提高化肥利用率及增产效果;广东、广西和福建3省早、晚籼水稻的化肥施用强度均高于全国水平, 但化肥偏生产力、化肥有效利用系数却偏低, 晚籼的化肥有效利用系数和偏生产力均低于早籼。以广西为例, 早、晚籼水稻的化肥施用强度居早、晚籼稻生产区之首, 而化肥有效利用系数居末位, 化肥偏生产力比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低1.48%和3.37%, 表明这3个地区单位水稻种植面积化肥投入过量、化肥利用效率不高、效益下降的情况尤为突出, 不利于当地乃至全国高产、优质、高效水稻产业的发展, 这几个地区应严格控制化肥的用量, 需要根据水稻品种的营养特性和需肥规律、结合当地土壤、气候等特点, 调整施肥结构, 确定适宜的施肥量、肥料品种和施肥方法, 使施用的肥料获得最高的利用率和最佳的经济效益, 从而逐步缩小与化肥有效利用程度较高地区的差距。

在2005-2009年期间, 我国早、中、晚籼稻生产区平均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分别达312.81 kg/hm2、280.26 kg/hm2、307.08 kg/hm2, 均已超过发达国家为防止水体污染而设置的225 kg/hm2的安全标准[22,23]。早、中、晚籼稻氮肥的施用量分别为137.79 kg/hm2、139.35 kg/hm2和136.29 kg/hm2, 高于世界平均用量[24], 单季氮肥占化肥总施用量的比例均在66%以上, 中籼稻氮肥施用比例更高。部分稻区存在不同程度的磷、钾肥施用量相对不足的情况。化肥特别是氮肥的过量施用, 不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水稻氮肥流失, 对农业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甚至造成水稻减产。养分比例的不协调, 也会对土地生产潜力的发挥和肥料的高效利用等产生不良影响, 现阶段我国籼稻生产应根据土壤供肥性能、水稻需肥规律与肥料效应, 将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不断推向深入, 促进化肥的施用由单纯数量的增加向氮磷钾养分协调供应转变, 从而提高化肥的有效利用率和增产效应, 实现水稻生产的高产优质。

化肥施用与水稻主产品生产的脱钩关系分析显示, 现阶段我国南方籼稻生产区, 尤其是晚籼生产对化肥的依赖程度较强, 大部分主产区籼稻主产品产量的增长是以过度施用化肥为代价的。在籼稻生产中也存在着施肥量年度波动较大、化肥的增产效果不明显、不利于水稻产量的持续稳定等情况。需要采取有效的政策与技术措施, 在单位面积水稻产量维持平稳或增长的情况下, 通过施肥技术、方法的改进和创新以及肥料品种和质量的改善, 因地制宜, 构建水稻高产、优质、高效的营养调控与施肥技术体系, 不断提高化肥利用率, 减少对化肥的过量消费, 实现化肥施用与水稻主产品生产的“脱钩”。

3.2 结论

籼稻生产 第2篇

一、关于粮食生产情况

1、早籼稻播种面积略有增加。

从全省看,据省农业厅提供数据,今年我省早籼稻播种面积为2246.5万亩,比去年增加10.98万亩,中籼稻预计种植面积为574.54万亩,比去年减少6.32万亩。据对萍乡市、宜春市、上饶市调查,三个设区市种植面积均有增加。早籼稻种植面积增加的原因是:一是政策导向好,对种粮农民补贴力度加大,较好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二是全省粮食种植“单季改双季”面积增加。

2、总产量、平均单产同比去年均显减产。

据农业部门提供数据,今年全省早籼稻预计总产量151亿斤,同比去年减产14.43亿斤左右,平均每亩单产336.08公斤,同比去年减产约34公斤。据调查,萍乡市芦溪县、宜春市袁州区减产相对较轻,平均每亩减产10%左右,而上饶市鄱阳县、余干县减产相对较重,平均每亩减产在20%左右。据对余干县洪家嘴乡石岭村调查,盛志荣农户,种3亩早籼稻,因遭洪水,绝收2亩,剩下1亩地收获早籼稻500-600斤,比去年的900-1000斤/亩,减产400斤,减幅高达40%左右。余干县瑞洪镇小山村刘习亮农户,所种100亩早籼稻,平均亩产800-900斤,比去年的亩产1200斤减少300-400斤,减幅为30%左右。

今年全省粮食普遍减产原因:一是受3月底4月初低温阴雨影响,早籼稻栽插延迟,生育进程比常年推迟4-5天。加上早籼稻分蘖期受连续暴雨影响,早稻分蘖缓慢,有效分蘖减少,稻穗短,结实率小;二是受6月中下旬、7月中旬全省大范围连续强降雨、洪涝灾害、高温天气等影响,引起减产;三是部分地区受稻病虫害影响。

3、早籼稻品质等级下降。

受气候因素影响,今年我省早籼稻收获期比去年同期推迟一周左右(7-10天)。据调查点的农业部门技术人员反映,今年受栽插期低温阴雨、分蘖期连续暴雨等恶劣天气因素影响,早籼稻品质不理想,较往年降低1-2个等级。

4、受灾严重。

据省农业厅提供数据,受前期特大洪涝灾害影响,全省早籼稻受灾面积约814.75万亩,占今年早稻播种面积的36.3%,其中成灾面积555.57万亩,绝收120.36万亩。中稻受灾面积254.91万亩,占中稻播种面积44.36%,其中成灾面积149.38万亩,绝收面积34.87万亩。早稻和中稻合计受灾面积达1069.66万亩,成灾面积达705.13万亩,绝收面积达155.23万亩。

二、关于粮食收购情况

从调查的市县看,多数地区早籼稻收购尚未开始,各粮食收购主体作了充分的准备。目前只有个别地方有粮库和个体粮食经纪人开始收购。

1、各粮食收购主体准备充足,但收购主体数量有所减少。

据对宜春市袁州区调查:今年袁州区早籼稻收购主要有3个公司,中储粮、宜春市粮食局、袁州区粮食局,其收购量占绝大多数,个体收购量较少。全区收购企业约有25家左右,其中民营企业仅有6家收购,比去年减少7家。目前粮食企业的仓容已经腾出,收购准备就绪,目前还没有收购,预计在8月10日左右处收购旺期。另对鄱阳县调查:去年同期粮食部门已收购5.58万吨,今年却还未开秤;目前鄱阳县仍在全力抗洪救灾,受天气下雨影响,农户早籼稻收割没有完成,加上今年粮食品质有所下降,非国有粮食企业参与收购的数量比去年同期会有所减少。

2、早籼稻收购开秤价高开,价格走势比较平稳。

从调查情况看,宜春市袁州区、萍乡市芦溪县的粮食经纪人上田间地头询价收购,平均开称价为94-9元/50公斤,高于去年的同期开秤价91-92元/50公斤,且今年早籼稻品质均比去年同期品质要低。余干县瑞洪镇、洪家嘴乡的调查农户中,种粮大户的部分粮食已被个体粮食经纪人收购,价格为94元/50公斤,同比高于去年同期90元/50公斤的开秤价。鄱阳县清亮米业公司收购的早籼稻价格为95-96/50公斤,高于去年同期91-92元/50公斤的价格。总体来看,目前早籼稻收购的价格走势相对平稳,但也存在价位上走的可能性。

3、种植成本增加,种植收益减少。

以宜春市袁州区南庙乡中前村边山组3户调查户为例:该组3户农户平均每亩收获早籼稻600斤左右(该村还有亩产400多斤的农户),平均每亩成本484元,种植成本较去年增加102元,其中机耕费用130元,种子费54元,秧盘费40元,化肥费用100元,农药费用50-70元,机割费用1 10元(农户自己劳动力成本除外),农业灌溉用水不用交钱,田地属于良田,若以93元/50公斤计算,则今年亩均总收入为558元,亩均收益为74元,比去年减少272元,基本处于保本状态。目前,该小组农户均未卖粮,期待价格售100元/50公斤以上。

另据上饶市鄱阳县价格成本监审局调查数据显示:2010年早籼稻主产品亩产量356.7公斤,比上年减产109.6公斤,减幅为23.5%,净利润今年只有6.76元/亩,上年为282.17元/亩,减幅为97.6%。成本利润率今年只有0.98%,上年为47.75%,减少46.77百分点。从总体来看主产品产量减产,物质费用、排涝费、机械作业费增加,使得成本增加收益减少。虽然收购价格微涨为95-96元/百斤,化肥、种子价格有所下跌,但今年农民种粮收入还是减少。

三、后期粮价走势分析

(一)近期粮价将以稳中趋升为主导

综合调查情况看,预计近期我省粮价走势总体保持稳中趋升,但涨幅有限。主要理由:一是粮食价格政策。2004年以来,为保障粮食安全问题,保护种粮农民的积极性,国家加大了种粮补贴力度,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保护价政策,最低收购价格稳中趋升,带动粮食价格稳步小幅上升。二是粮食储存充足,市场供求关系保持稳定。前6年我国粮食连续增产,拥有足够的库存,中央储备粮和地方粮食储备充足,为调控粮食市场供求平衡发挥了积极作用,保持了市场物价稳定。目前早籼稻受灾减产只是暂时性减产,不会对近期粮食价格走势产生太大的变化。同时,由于我省早籼稻商品率较高,市场流通领域粮食商品数量较多,为粮食价格的稳定奠定了较好条件。三是目前大米市场价格相对稳定。目前全社会大米消费需求量相对稳定,这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稻谷收购价格增长的空间。我省粮食主销区广东省目前大米价格相对稳定,近期除优质早籼米价格略有小幅上涨之外,其它大米价格走势平稳。加上,国际市场粮食价格持续低迷,低于国内粮食价格,有利于国内物价稳定。

(二)后期粮价将因秋粮减产而推高

我们所到之地,几乎都看见有较多的早籼稻未收割,或已收割但因水供应不到或因仍被水淹而没抢种。从调查情况看,所有受访者均认为,今年晚籼稻生产受栽插推迟、秧苗超龄影响,亩产产量将会至少减产10%-30%。截止8月1日,宜春市、上饶市、九江市仍有部分沿国道线农田尚未及时栽插二晚秧苗,余干县、鄱阳县受多雨天气影响,仍有部分早籼稻在田中未及时收割,部分熟稻已出现倒伏现象。据对余干县、鄱阳县部分农户调查,他们自己所种的晚籼稻今年有可能出现亩产30%的减产。鄱阳县柘港乡目前仍有很多农田被浸泡在洪水中,既造成早籼稻绝收,又使晚籼稻无法栽种。综合看,全省晚籼稻减产面和减产幅度不容乐观,预计秋粮收购价格将会高开,并有高走可能,带动国内粮价上涨的问题不可忽视。

(三)农民惜售心理强烈将使后期粮价上涨成推手

据调查,目前农户卖粮观望者居多,农民惜售心理较强。种粮农户认为今年国内粮食因受灾影响会大幅减产,尽管早籼稻品质没有往年好,种粮成本较往年又有所上升,但仍期望早籼稻收购价格能上100元/50公斤。在一些销粮区的粮食部门认为,他们的收购价将达102-105元/50公斤。预计今年的早籼稻收购进度较往年要慢。

杂交籼稻新品种(组合)比较试验 第3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参试品种 (组合) 共11个, 分别为华优18、新IIA/蜀恢202、华IA/龙恢11、农华优678、D62A/蜀恢781、冈优803、协优2204、浙辐优6号、浙辐优6-79、汕优63、两优培九, 其中对照品种 (组合) 为汕优63 (CK1) 和两优培九 (CK2) 。

1.2 试验设计

共设11个处理, 即每个品种为1个处理, 采用随机区组排列, 设3次重复, 小区面积13.33m2, 其中小区长4.52m, 宽2.95m, 每小区栽插288丛, 栽插行株距为27cm×20cm, 单本插, 各小区间留30cm操作行, 四周设同品种 (组合) 保护行, 所有参试品种 (组合) 同期播种。

1.3 试验概况

本试验设在开化县音坑乡山底村, 前作为油菜, 土壤为砂壤土, 肥力中等、均匀, 地势平坦, 排灌条件好。采用旱育秧, 秧床为油菜地, 两犁两耙, 有机肥作底肥, 施进口三元 (N、P、K) 复合肥30~50g/m2, 壮秧剂75g/m2, 种子采用25%施百克浸种, 10%吡虫啉拌种, 播种期为5月24日, 秧田播种量为20g/m2;播后第2天用17%幼禾葆除草, 移栽期为6月11日, 秧龄为18d, 移栽后7d用17%幼禾葆除草, 防治病虫害4次, 其他肥水管理力求与大田一致。

1.4 气候情况

秧苗期气温特高, 平均气温25.1℃, 比常年偏高3.3℃;移栽后, 气温持续偏高, 雨量偏少, 田间共降雨量为426.7mm, 比常年减少114.6mm, 日照偏少, 总日照时数为562.8h, 比常年同期减少197.6h, 对水稻分蘖、孕穗有一定影响;成熟收获期天气晴好, 有利于收获。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表现

参试品种 (组合) 产量在6 676.7~8 319.6kg/hm2, 根据产量结果分析, 所有参试品种 (组合) 与汕优63 (CK1) 比较, 华优18、新IIA/蜀恢202、华IA/龙恢11等3个品种增产差异达到显著, 与两优培九 (CK2) 比较, 所有参试品种增产差异均不显著;浙辐优6-79比汕优63 (CK1) 、两优培九 (CK2) 减产, 差异均达到显著, 浙辐优6号比汕优63 (CK1) 、两优培九 (CK2) 减产, 差异不显著 (见表1) 。

注:“*”表示差异显著。

2.2 全生育期

参试品种 (组合) 全生育期变幅为128~135d, 浙辐优7-69生育期最短, 比汕优63 (CK1) 短2d, 比两优培九 (CK2) 短4d;冈优803生育期最长, 比汕优63 (CK1) 长5d, 比两优培九 (CK2) 长3d (见表2) 。

2.3 经济性状

各参试品种 (组合) 的有效穗变幅为184.1~315.0万穗/hm2, 差异较大, 除两优培九 (CK2) 177.0万穗/hm2外, 最低为冈优803, 最高为农华优678;成穗率变幅为62.37%~83.14%, 最低为华优18, 最高为协优2204;穗总粒数变幅为95.3~164.8粒, 差异较大, 最低的为协优2204, 最高的为浙辐优6-79;结实率变幅为76.1%~92.8%, 只有浙辐优6-79结实率低于80%, 其他参试品种 (组合) 均在80%以上;千粒重变幅为25.7~33.2g, 除两优培九 (CK2) 外, 农华优678最低, 协优2204最高 (见表2) 。

2.4 品种 (组合) 评价

2.4.1 华优18。

平均产量为8 319.6kg/hm2, 居所有参试品种第1位, 比汕优63 (CK1) 增产12.47%, 差异达显著水平, 比两优培九 (CK2) 增产9.69%, 差异未达显著。全生育期131d, 比汕优63 (CK1) 长1d, 比两优培九 (CK2) 短1d。该品种分蘖较强, 成穗率偏低, 熟期转色好, 结实率高, 千粒重高, 具有一定的生产优势。具体经济指标:成穗率62.37%, 穗总粒数116.2粒, 结实率92.6%, 千粒重31.6g。建议可安排小面积示范。

2.4.2 新ⅡA/蜀恢202。

平均产量为8 304.6kg/hm2, 在区试中处于第2位, 比汕优63 (CK1) 增产12.27%, 差异达显著水平, 比两优培九 (CK2) 增产9.49%, 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全生育期130d, 生育期和汕优63 (CK1) 相仿, 比两优培九 (CK2) 短2d。该品种穗大粒多, 结实率较高, 具有一定的生产潜力。具体经济指标:分蘖率626.15%, 成穗率68.75%, 穗总粒数138.4粒, 结实率85.1%, 千粒重28.9g。建议可安排小面积示范。

2.4.3 华IA/龙恢11。

平均产量8 162.1kg/hm2, 在区试产量处于第3位, 比汕优63 (CK1) 增产10.34%, 差异达显著水平, 比两优培九 (CK2) 增产7.62%, 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全生育期131d, 比汕优63 (CK1) 长1d, 比两优培九 (CK2) 短1d。该品种分蘖率较强, 穗大粒多, 千粒重高。具体经济指标:分蘖率718.55%, 成穗率68.57%, 穗总粒数144.8粒, 结实率83.1%, 千粒重30.3g。建议安排生产性试验。

2.4.4 农华优678。

平均产量7 892.0kg/hm2, 居区试产量第4位, 比汕优63 (CK1) 增产6.69%, 差异未达显著水平, 比两优培九 (CK2) 增产4.05%, 差异未达显著水平。该品种熟期转色较好, 分蘖率强, 成穗率偏低。具体经济指标:分蘖率784.04%, 成穗率77.38%, 穗总粒数145.5粒, 结实率82.5%, 千粒重26.7g。建议安排生产性试验。

2.4.5 D62A/蜀恢781。

平均产量7 854.8kg/hm2, 居区试产量第5位, 比汕优63 (CK1) 增产6.19%, 比两优培九 (CK2) 增产3.56%, 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该品种分蘖率较低, 抽穗整齐, 成穗率偏低, 穗长粒多。具体经济指标:分蘖率625.44%, 成穗率77.01%, 穗总粒数149.8粒, 结实率84.6%, 千粒重28.1g。建议继续安排试验。

2.4.6 冈优803。

平均产量7 727.0kg/hm2, 居区试产量第6位, 比汕优63 (CK1) 增产4.46%, 比两优培九 (CK2) 增产1.88%, 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该品种分蘖率低, 有效穗低, 叶姿挺直, 产量较低。具体经济指标:分蘖率544.62%, 成穗率73.21%, 穗总粒数155.7粒, 结实率85.8%, 千粒重29.8g。建议继续安排试验。

2.4.7 协优2204。

平均产量7 637.0kg/hm2, 居区试产量第7位, 比汕优63 (CK1) 增产3.25%, 比两优培九 (CK2) 增产0.69%, 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该品种植株较矮, 穗小粒少, 产量低。具体经济指标:分蘖率707.69%, 成穗率83.14%, 穗总粒数95.3粒, 结实率92.5%, 千粒重33.2g。建议继续安排试验。

2.4.8 浙辐优6号。

平均产量7 224.3kg/hm2, 居区试产量第10位, 比汕优63 (CK1) 减产2.33%, 比两优培九 (CK2) 减产4.77%, 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该品种植株较矮, 分蘖率强, 穗头较小, 熟期转色较差, 产量低。具体经济指标:成穗率71.15%, 穗总粒数122.7粒, 结实率92.8%, 千粒重31.4g。建议淘汰。

2.4.9 浙辐优6-79。

平均产量6676.7kg/hm2, 居区试产量末位, 比汕优63 (CK1) 减产9.74%, 比两优培九 (CK2) 减产12.00%, 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该品种分蘖率低, 有效穗数低, 成穗率偏低, 结实率低, 产量低。具体经济指标:分蘖率579.34%, 成穗率74.36%, 穗总粒数164.8粒, 结实率76.1%, 千粒重29.1g。建议淘汰。

3 结论

陕南机插秧籼稻引种观察试验分析 第4篇

1试验基本情况

1.1参试品种

试验品种共10个。其中常规稻8个:五山丝苗、粤农丝苗、粤美占、粤油丝苗、三澳占、丰软占、莉丰占、黄华占。杂交稻2个:泰丰优512、泰丰优6133。

1.2试验概况

试验田落实在水稻高产创建示范区博望办事处周家堰村七组张明安责任田,前作油菜,地力中等。

1.3试验设计

采取2次重复对比试验,小区宽1.8m,长7.5m,小区面积13.5m2,采用机械插秧,试验每小区插6行,每行54穴,机插规格30cm×14cm,亩1.58万穴[2]。重复间留100cm走道,处理间走道60cm,试验四周设保护行。

1.4作务管理

1.4.1育秧油菜收获后灌水整田,亩施碳铵35kg,硫酸钾15kg,三元复合肥15kg,机器犁耙整平。4月16日浸种,18日催芽,21日播种,采取硬盘覆盖无纺布育秧。常规种每个硬盘播芽谷100g,杂交种每个硬盘播芽谷90g,人工均匀撒播[3]。秧母田亩施底肥碳铵20kg、爱垦牌三元复合肥15kg。5月14日(3叶1心期)亩追施尿素7.5kg。大田插植前普防病虫一次。插植前秧龄34d,苗高22~30cm,5叶1心,无分蘖。

1.4.2大田管理5月25日采用东洋-PD60D乘坐式6行插秧机插植,行距30cm,株距14cm。6月3日亩追施尿素6kg同杀虫、除草剂一并拌土撒施,杀螟虫亩用20%阿维·三唑磷70m L,除草亩用18%苄·乙20g;6月10日,二次追肥尿素6kg作为分蘖肥。试验只做虫害防治,病害不做处理,同时观察各个品种抗病性。6月25日退水晒田,7月12日复水,7月28日亩用50%吡蚜·噻虫胺20g防治稻管蓟马、稻苞虫等[4]。试验于9月14日采用久保田收割机统一机收,进行单收、单打、单晒,晒干风净后称实产。

1.5气候因素

育秧期间及水稻插秧后晴天多,光照足,返青分蘖迅速,分蘖集中、整齐;7~8月份降雨量100.8mm较常年减少190.1mm,降雨日23d,较常年26.6d稍低,天气晴朗少雨、光照充足,利于水稻授粉、灌浆,搭建高产骨架。

2结果与分析

2.1生育进程

由表1可知:参试品种全生育期在137~144d,生育期最短品种为丰软占137d,最长莉丰占、泰丰优512,均为144d。

2.2产量表现

由表2可以看出:三澳占产量最高,亩产达723.71kg;黄华占亩产699.51kg,居第二位;粤美占亩产689.88kg,较黄华占略低9.63kg,居第三位;第四位粤油丝苗亩产679.76kg。产量最低为泰丰优6133,亩产585.68kg;莉丰占亩产592.60kg居第九位;其余四个品种亩产介于617~660kg之间。

2.3经济性状对比

各品种经济性状表现:株高在100~129cm之间,最高的是泰丰优6133为128.2cm,最低的是丰软占100.2cm;有效穗最高的是三澳占28.12万,其次是粤美占28.05万,最低的是泰丰优6133为23.23万;穗长最长的是三澳占24.28cm,最短的是丰软占19.26cm;穗实粒最高的是三澳占,为159.40粒,最低的是泰丰优512为130.52粒;结实率在82.7%~89.8%之间,三澳占最高为89.8%,泰丰优512最低为82.7%;千粒重泰丰优6133最高为25.18g,三澳占最低为19.11g。由表3综合数据显示:泰丰优6133、莉丰占经济性状表现较差,三澳占、粤美占、黄华占、粤油丝苗经济性状表现较好。

2.4抗性比较

试验品种收获前,对各处理品种进行抗病性田间鉴定:供试10个品种仅泰丰优6133、泰丰优512发生穗颈稻瘟病,病株率分别为2%、1%,其余品种未发生;纹枯病均不同程度发生,泰丰优6133最重为19%,粤美占最轻为6%;稻曲病仅莉丰占、黄华占、泰丰优512、泰丰优6133发生,病株率在1%~3%之间,其它未发生;抗倒伏性参试品种均为直立。

2.5农艺性状

由表4可知:粤农丝苗分蘖力稍差,泰丰优6133、莉丰占的分蘖力强,但分蘖成穗率较低。其他7个品种分蘖力相当,都比较强。

2.6方差分析

由表5看出,品种处理间F值显著,说明不同品种处理对干物重的影响显著;区组间F值不显著,说明不同区组间对干物重的影响不显著。故品种处理间须作多重比较。

2.7多重比较

由表6看出:在LSR0.05水平下三澳占与泰丰优512、粤农丝苗、莉丰占、泰丰优6133差异显著,与黄华占、粤美占、粤油丝苗、丰软占、五山丝苗差异不显著;在LSR0.01水平下各处理差异均不显著。

3结论

通过对各试验品种全生育期经济性状调查,以及产量、抗病性比较等进行综合分析:五山丝苗虽经济产量略低,但从苗期至收获前植株性状表现良好;丰软占抽穗扬花期对高温高湿交替持续发生较为敏感,造成穗尖部0.5~1.5cm枝梗发白,降低了穗有效粒数,影响了产量,前6位参试品种,无论是苗期还是后期从长势长相、生育期长短及产量高低来看,总体差异不大,建议2016年继续试验,观察其经济性状。三澳占、黄华占、粤美占、粤油丝苗苗期耐寒性中上,叶色浓、挺直,分蘖力强,抽穗整齐,成穗率高,株型紧凑,株高、剑叶长适中,后期转色好,抗病性、抗倒性强,丰产性状较好,适宜在我县海拔650m以下区域种植,可作为城固县2016年水稻高产创建区机插秧品种适量进行示范种植。泰丰优512、泰丰优6133、粤农丝苗、莉丰占抗病性及经济性状等综合表现较差,无继续试验必要。

摘要:为筛选适应陕南机械化插秧的籼稻新品种,加快机插秧推广步伐,特引进10个籼稻品种,考察各品种在机插秧栽培条件下在陕南地区的适应性和丰产性。结果表明,三澳占、黄华占、粤美占、粤油丝苗丰产性状较好,适宜在城固县海拔650m以下区域种植,可作为下一年度水稻高产创建区机插秧品种适量进行示范种植,五山丝苗、丰软占可继续试验观察,泰丰优512、粤农丝苗、莉丰占、泰丰优6133表现较差,不宜推广。

关键词:籼稻,引种,机插秧,试验,性状

参考文献

[1]李刚华,刘正辉,唐设,等.南方水稻机插秧现状与发展分析[J].中国稻米,2015(5):7-12.

[2]施丽.水稻机插秧栽培技术[J/CD].基层农技推广,2013,1(9):69-71.

[3]姚金和,吴建中,王受荣,等.水稻机插高产栽培配套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1,(04):122,137.

机插秧杂交中籼稻平衡栽培技术 第5篇

1增产原理

为了减轻与弥补秧田期密生生态约束对杂交中籼稻生育造成的负面影响, 通过床土培肥和化控, 适宜播量培育适龄壮秧, 以个体生产力的提高来缓和群体生育不平衡, 从而改善群体质量, 着重优化提高早期早发性, 构建丰产苗架, 提早控制中期群体规模, 致力个体生长力提高, 增强后期群体省略和干物质积累能力, 平衡前、中、后期的生长和协调群体和个体的第值, 归纳总结出来交中籼道机插“平衡”栽培途径, 其增产原理:

1.1以适量的群体穗数与较大的穗型协调产出足够的群体总颖花量, 并保持群体的结实率与千粒重, 平衡优化产量构成。

1.2以合理的茎蘖动态, 提高茎蘖成穗率;提高群众物质生产力, 平衡前、中、后期叶增量和叶面积变化。

1.3以快速增加早期的物质生长量, 合理中期物质生产量, 搭建丰产苗架, 提高后期生长量与最终生物学产量, 平衡前、中、后期的物质积累与转化。

2品种选用

正确地选择品种是水稻高产、稳产、优质栽培的基础与前提, 水稻和插栽培品种选择应产遵循以下原则:选用适合当地茬口类型、生育期适中、穗粒协调、株高适宜、叶片直粒性好, 耐肥抗倒的品种。根据我县今年机插示范结果, 以及机插品种生产力及生态适应性联合鉴定试验结果, 推荐机插秧的杂交中籼品种有皖稻153、半两优四号、丰两优一号、丰优293、两优华6号等杂交中籼品种。

3培育符合机插标准壮秧

3.1杂交中籼稻机插壮秧标准:苗高13~18cm、3.2~3.8叶龄, 发根数12~15条, 百株茎叶干重2.1g以上;秧苗分布均匀。生长整齐, 每1cm2成苗数1.2~2.0株, 苗基部粗3mm以上, 3叶叶鞘与叶片长度比≥1.0, 叶片挺立有弹性;秧苗发根力强, 盘根性好, 厚薄一致 (2~2.5cm) , 形如毯状 (宽128cm, 长58cm) , 适合上相、排秧、机插。

3.2秧龄:综合考虑茬口、温光资源的充分利用等情况, 根据我们2012年机插秧的试验, 铜陵地区机插秧中籼稻适宜秧龄应确定为3.5左右 (即一般为15~18天) ;在稀播、早育加二次化控的条件下, 秧龄也可延长到4叶1心 (即20~22天) 。

3.3播种量 (播种密度) 根据具体设计的秧龄, 使播种密度能确保秧块及时具有良好的成形度, 即到移栽前的根系盘结力是否达到起秧, 盘秧和上箱的要求, 并符合机插规格, 以提高插值质量, 落谷密度数:落谷密度确定还要根据机插规格少调组合, 确保栽插足够适宜的基本苗数, 落谷密度确定的关键还要保证降低偏插率 (≤85%) 。在满足上述条件下尽量稀播匀播, 扩大单株营养空间, 提高秧苗素质和秧龄弹性。

秧龄太长或太短不仅影响到秧苗素质而且影响根系的盘结力, 秧龄太短, 根系发育不全, 签署结力差, 秧龄太长, 根系生长过长, 秧根纠结紧, 影响秧爪取秧。提高整地质量 (包括栽插时田水的深浅, 均会影响栽插质量和速度) , 另外插秧机及机手操作的熟练程度也会影响到栽插质量。

4合理肥料运筹

4.1施肥量与施氮水平, 肥料特别是氮肥的合理施用是调控群体最有效手段, 改善机插水稻生育前弱、中旺、后衰的不平衡状况, 氮肥施用要有所改变, 旱施活棵肥, 平衡施用促蘖肥:中氮后移, 至施穗粒肥。机插氮肥施用试验及高产实践结果证明, 14kg/667m2的纯氮量是我地杂交中籼水稻机插经济高效的施氮水平, 17kg/667m2左右纯氮量可实现高产的施氮量。另外机插栽培类似, 要求氮、磷、钾平衡, 有机无机配合施用。

4.2肥料运筹与施肥方法, 有机肥、无机肥配套, 氮磷钾平衡, 并适当增施硅肥, 锌肥等中微量肥料, 氮肥基蘖肥与穗肥比例6~7:4~3为宜:穗肥中籼稻促花肥、保花肥并至, 钾肥分基肥和拔节壮杆肥两次 (两次比例为5~6:5~4) 施用:磷肥可做基肥一次施用。

施肥施用方法:基肥占40~50%, 栽后5~7天和在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前2.5个叶龄内完成 (两次分蘖肥的施用, 其施用量占总施肥量的10~20%, 穗肥占30~40%, 在穗肥中拔节肥占50%, 强花肚籽肥占50%

5科学管水

强化栽后管理, 适时烤田控苗, 后期湿润间歇灌溉打破大田分前前期与分前中后期不平衡, 一是要提高耕整地质量和栽插质量, 压缩小苗栽后缓苗期, 促使分前早生快发, 这是机插高产的关键:针对前前, 中期发苗迅猛的特点, 机插前要沉淀泥浆, 薄水栽插:立苗后, 保持浅水层, 以改善土壤通气条件, 促进分前:当田间群体茎前达预期穗数的75%时, 即需提前烤田, 将高峰苗控制在预计穗数的1.4倍, 以穗率提高到65%以上, 控制无效分前期到抽穗期实行间歇灌溉, 抽穗以后采用湿润灌溉, 收割前7~10天断水, 防止断水过早而早衰。

不同生育期具体管理措施如下:

5.1移栽反青活棵期栽后灌水 (0.5~1.5cm水层) 护苗, 栽后7天适当晾田, 扎根立苗。

5.2有效分蘖前期。保持浅水 (3cm水层) 勤误, 湿润立苗, 促根促前。

5.3无效分蘖前期。及时 (当茎前数达到预期穗数的75%-80%) 提前烤田, 烤田采用“分次轻烤, 逐次加重”, 控制高峰苗数在成苗穗数的1.3~1.5倍。

5.4拔节—成熟期, 湿润间歇灌溉, 每次误码水3~4cm, 待自然落平至15cm的丰平沟底无水1~2天后, 再上新水, 灌浆后期干干湿湿至收获前5~7天停水, 注意不可过早脱水造成早衰。

病虫草害综合防止方法, 基本同常规育秧人工栽插水稻, 及时进行收割。

参考文献

[1]胡友发, 熊多根, 彭玲, 等.机插水稻的生育特性与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学, 2009, (1) :55-56.

杂交中籼稻机插密度对比试验 第6篇

广德县地处长江中下游苏浙皖三省交接处, 丘陵山区地貌, 耕地面积2.8万hm2, 常年水稻种植面积约2.53万hm2, 是安徽省粮食生产大县, 其中杂交中籼稻面积约2.27万hm2, 杂交中籼稻种植面积、产量在农作物生产中均列第一。目前, 种植是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最薄弱的环节, 主要以人工插秧为主, 强度高、成本大、效率低, 已越来越严重地影响水稻生产[1]。研究优化杂交中籼稻机械育插秧技术路线对稳定广德县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试验共用单季中籼稻品种2个, 设7个处理, 每个处理重复2次。其中新杭镇杨邯桥村在面积0.19 hm2的大田内安排3个处理, 品种为‘天优华占’;桃州镇和平村在面积0.27 hm2大田安排4个处理, 品种为‘丰两优1号’。

试验田前茬为油菜, 新杭镇杨邯桥村大田土壤肥力中等, 桃州镇和平村大田土壤肥力中上等, 大田田边田头等处理外区域按行株距30 cm×18 cm栽插, 中间栽插各处理, 处理间、处理与非处理之间间隔50 cm。采用育秧成套设备播种, 56 cm×28 cm标准硬盘育秧。处理设计方案见表1。

1.2 试验实施

1.2.1 育秧

5月中旬, 试验区处理种子、播种、育秧, 机插前3 d施送嫁药、送嫁肥, 播种24~25 d机插。育插秧基本情况见表2。

1.2.2 田间管理

试验田于油菜收割后用大型拖拉机挂接旋耕机进行秸秆、残茬旋耕灭茬作业, 移栽前2 d进行平整作业。大田耕整时每667 m2用45%复合肥25 kg加尿素5 kg作基肥。移栽10 d后每667 m2施7.5 kg尿素作分蘖肥, 同时每667 m2施稻思达除草剂6 g, 田间保水层3~5 cm, 保水5~7 d除草。机插30 d左右搁田, 搁后孕穗前每667 m2施氯化钾4 kg。

1.2.3 水浆管理

移栽时保持不大于3 cm浅水层, 自然落干后再灌浅水, 栽后1个月左右搁田, 抽穗扬花时保持一定水层, 其余时间干湿交替, 适收1周前断水。

1.2.4 病虫害防治

苗期移栽前3 d施送嫁药。7月15日主治四 (2) 代稻飞虱、2代二化螟、四 (2) 代稻纵卷叶螟, 兼治灰飞虱、纹枯病。8月3—5日综合防治稻曲病、穗颈瘟;防治五 (3) 代稻飞虱、纹枯病、2代二化螟后峰, 兼治五 (3) 代稻纵卷叶螟。8月22—24日主治六 (4) 代稻飞虱、3代二化螟等。根据全县病虫情报推荐用药。

1.2.5 测产、收获

9月3 0日组织测产, 1 0月上旬对各处理进行收割、产量实测。试验苗情与生育期见表3, 穗粒结构及产量见表4。

2 结果与分析

从表4可知, 在土壤肥力有差异的2块大田中, 新杭镇杨邯桥村中等大田土壤肥力各处理中, 产量表现依次为处理1>处理2>处理3;桃州镇和平村中上等大田土壤肥力各处理中, 产量表现依次为处理b>处理c>处理a>处理d。总的来看, 产量最高的是处理b, 最低的是处理d。

究其原因, 主要是因为处理1、b、c栽插行株距为30 cm×14 cm、30 cm×16 cm, 基本能满足单季杂交中籼稻通风透光性要求, 有效穗、结实率综合表现好;处理a栽插行株距为30 cm×12 cm, 田间荫闭, 通风透光性差, 总穗数多, 但有效穗、结实率表现均差, 产量下降;处理2、3、d栽插行株距能满足单季杂交中籼稻通风透光性要求, 结实率好, 但总有效穗随株距增大而迅速减少, 综合表现差, 产量降低[2]。

3 结论

试验期间遇夏季高温干旱气候, 但试验区保证了水浆管理正常, 全年水稻各种病虫草害发生处于正常水平。从试验情况看, 机插密度对产量结构影响较大, 只有与土壤肥力相适宜的密度才能获得理想的产量[3]。对比结果显示, 在中等土壤肥力条件下, 单季杂交中籼稻机插秧宜选择30 cm×16 cm行株距, 中上等肥力可选择30 cm×14 cm行株距, 并做好水浆管理和肥料运筹, 控制好分蘖。

摘要:对比分析不同机插秧密度对杂交中籼稻产量等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中等土壤肥力条件下, 单季杂交中籼稻机插秧宜选择30 cm×16 cm行株距;中上等肥力条件下, 则宜选择30 cm×14 cm行株距。

关键词:杂交中籼稻,机插秧,密度

参考文献

[1]赵红, 潘晓华, 熊多根, 等.水稻机插秧不同插植方式的对比试验[J].湖北农业科学, 2010, (2) :285-286.

[2]舒畅成, 朱振梅, 吾雪青, 等.单季晚稻机械化插秧密度试验[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7, (29) :34-35.

籼稻生产 第7篇

特优丰13的恢复系壹恢13为蜀都种业选育自1997年通过与四川农业大学水稻所的合作而引进的一批高世代材料, 利用其中IR8/圭630//IR24的F6, 与IR258-1-2杂交, 种植56株, 种子混收;1998年种植1 500株, 从中选出50个中熟优质单株;1999~2000年选出28个株系与龙特浦A进行测配。2000年在公司园区种植其杂交稻, 观察杂种优势。其中P13所配组合表现有效穗多, 结实率高, 后期青秆黄熟, 杂种优势明显。2001年在郫县用P13 (后定名壹恢13) 与龙特浦A进行小面积制种。2002年在郫县的自组品比试验中, 壹恢13×龙特浦A的平均亩产585kg, 比对照汕优63显著增产14.6%。2004年参加广西自治区桂南稻作区早稻迟熟组筛选试验, 2005年参加早稻区域试验, 2006年通过审定 (审定编号:桂审稻2006017号) 。

二、特征特性

1. 产量表现

2002年参加本公司杂交稻新组合比较试验, 平均单产604kg, 比对照汕63 (516kg) 增产10.6%。2003年参加本公司杂交稻新组合试验, 平均单产566.0kg, 比对照汕63 (505.0kg) 增产12.1%, 达到显著水平。2004年广西桂南稻作区早稻迟熟筛选试验, 5个点平均亩产551.8kg, 比特优63 (CK) 增产8.8%;2005年续试, 5个试点平均亩产503.3kg, 比特优63 (CK) 增产8.3%, 达显著水平。两年试验平均亩产527.6kg, 比特优63 (CK) 增产8.6%, 增产点比例达100%。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80.3kg, 比特优63 (CK) 增产5.9%。

2. 稻米品质

2005年广西农科院水稻所送样到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测定, 糙米率82.5%, 整精米率54.6%, 长宽比2.7, 垩白率94%, 胶稠度42mm, 直链淀粉含量19.2%, 与特优63相当。有3项指标达到国标优质米三级以上标准。

3. 抗性

2004~2005年广西农科院植保所人工接种抗性鉴定:苗叶瘟4级、穗颈瘟4级, 损失率20%, 抗性评价中感。白叶枯病病情级别7级, 为感病。抗倒性较强。

4. 主要农艺性状

特优丰13在广西早稻区种植全生育期128.5天, 与特优63相仿。总体表现为熟期稍迟, 产量高, 稳产性好, 适应性广, 株型适中, 穗粒协调, 千粒重高, 后期熟色好。每亩有效穗17.1万, 株高119.6cm, 穗长24.0cm, 每穗总粒数124.9粒, 结实率84.5%, 千粒重31.2g。

三、栽培技术要点

1. 适期稻种、培育适龄多蘖壮秧

在广西早稻区, 特优丰13宜于3月5日前后播种, 采取稀播, 足肥育壮秧, 秧田落谷量每亩10kg, 旱育秧16kg/亩。秧田施氮15kg/亩, 注意磷、钾肥的搭配。旱育秧在3叶前保持秧板湿润, 3叶期后以旱管为主, 谨防旱秧水管。湿润育秧秧龄45天左右, 旱育秧秧龄55天左右。

2. 宽行窄株 (高桩抛秧) , 栽足基本苗

栽插秧株行距一般为 (23×78) cm~30cm, 栽插1.2万穴/亩, 基本苗7~8万/亩;大田抛秧基本苗8~10万/亩。

3. 合理肥料运筹, 促进早生稳发

在产量水平550~600kg/亩的情况下, 大田施氮肥15~17kg/亩, 氮、磷、钾的比例为1∶0.5∶0.6。氮肥运筹的基肥、分蘖肥和穗肥比例以60∶25∶15为宜。栽后5~6天施用分蘖肥;叶龄余数1.0时施好穗肥。

4. 加强水浆管理, 保证“源”足“流”畅

移栽3~4天后, 粘性土壤, 尤其秸秆还田和抛秧的田块应排水晾田1~2天, 利于定根。有效分蘖期浅水勤灌, 当苗数达到适宜有效穗数的80%~90%时, 开始断水晒田, 分次轻搁, 达到田间有裂缝, 田中不陷脚。抽穗扬花期间保持田间浅水层, 灌浆期辅以湿润灌溉, 干湿交替, 维持根系有较好的活力, 保证青秆黄熟, 成熟前5~7天断水。

5. 重视病虫防治

整个生长期间, 对稻蓟马、稻纵卷叶螟、三化螟、稻飞虱和纹枯病等病虫害, 应根据当地植保部门病虫测报和大田发病情况, 及时做好防治工作。

四、制种技术要点

特优丰13制种技术易为掌握。壹恢13在成都3月下旬播种, 两段育秧, 播种到抽穗比明恢63少4~5天。特优丰13在与成都相同生态条件下夏季制种, 其父母本播差比特优63制种父母本播差宜缩短2~3天。其它地方制种父母本播期相应根据当地生态条件, 参考特优63父母本播种期, 进行合理调整, 这是制种获得高产的关键技术。“九二0”使用、肥水管理、病虫防治等其它技术可参考特优63制种技术。壹恢13分蘖力强, 花粉量充足, 与龙特浦A配组制种, 制种产量一般可达230~280kg/亩。

五、推广应用

上一篇:茶文化旅游开发研究下一篇:混合学习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