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防地下室通风设计

2024-07-11

人防地下室通风设计(精选12篇)

人防地下室通风设计 第1篇

关键词:人防地下室,平战结合,风机合用,排风系统

自从制定结合民用建筑建设人民防空地下室的规定以来, 越来越多的建筑将人防设计提到日程上来, 在防空地下室的采暖、通风与空调设计, 必须确保战时防护要求, 当平时使用要求与战时防护要求不一致时, 应采取平战功能转换措施, 在通风方面, 平时宜结合防火分区设置, 战时应按防护单元分别独立设置, 做到平战结合。现针对几个工程当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作逐一讨论。

1 人防地下室进风系统中风机合用问题

人防工程的通风分有清洁式通风、滤毒式通风和隔绝式通风三种通风方式。在进风系统中有两种型式, 即:a.清洁式通风和滤毒式通风合用通风机的进风系统;b.清洁式通风和滤毒式通风分别设置通风机的进风系统 (见图1) 。

这两种型式在设计中都可能实现, 但应具体情况, 具体分析。当进风机房的位置非常紧张, 如在初步设计没有考虑做人防设计的情况, 则不宜设两台风机时, 可考虑a系统。反之, 一般情况下, 宜做b系统。

以二等人员掩蔽所来分析, 清洁式通风和滤毒式通风的战时人员新风量标准分别为不小于5 (M3/P·H) 和不小于2 (M3/P·H) , 若合用一台风机, 风机的风量一般应满足清洁式通风 (风量为滤毒式通风2.5倍) 。但在战时使用阶段, 在进行滤毒通风时, 整个系统的风量则偏大, 因此过滤吸收器的选型则也偏大才能满足要求, 甚至会增加过滤吸收器的台数, 这一点应在设计时引起重视。

2 排风系统中的问题

2.1 战时排风系统与平时通风系统的协调

战时干厕、防毒通道设有战时排风系统由于战时干厕以及防毒通道的位置的选择往往无法做到充分利用平时的通风管如补风管或排烟管, 因此要再设计另外的战时排风系统。由于战时排风系统中无法体现平时的通风系统, 尤其是通风管打架问题, 因为地下车库往往层高较低, 如不妥善考虑, 可能会造成战前风管无法施工或者战时干厕处人的正常高度无法满足。这个问题看似虽小, 但应当引起广大设计人员的重视。

2.2 注意校核防毒通道的换气次数问题

由于平时工程中无论冷冻机房还是送排风机房在建筑布置时, 出于整体考虑, 常常会有些角落等建筑无用的面积加进, 使得机房增大, 当然这对操作、维修非常有利, 但在人防设计中则应注意防毒通道不应过大, 因为它除了应满足建筑疏散的要求还应满足换气次数不小于40次/时 (二等掩蔽所) 的要求, 如果防毒通道过大, 为满足换气次数要求, 必然会使风机型号及风管偏大, 这是没有必要的。

3 留洞及预埋件问题

无论在人防改造工程还是新建工程, 由于人防工程的防护要求、使用要求人防部分的外墙对钢筋混凝土结构, 采用预制装配整体式, 这样留洞就不象一般工程只对剪力墙才重视, 应当对有预埋风管及密闭翼环均应事先留洞, 并作预埋处理, 这不仅包括有战时使用的风管及测压装置配件的预埋, 还应注意平时通风系统中风管及密闭翼环的预埋。这个问题应当引起设计人员及施工人员的重视。

4 与其他专业沟通问题

设计不是一个专业就可以完成的, 更重要的是和其他专业共同合作, 才算是一个完整的设计。例如管道和预留孔洞与给排水专业、电气专业和建筑专业是否矛盾, 还有建筑专业的竖井、防爆波活门的选择是否合适, 或者根据通风量直接选用防爆波活门提供给建筑专业。以免产生防爆波活门额定通风量不足的情况。

上述一些问题都是在消防和人防设计中常遇到的, 为了更好的完成人防地下室通风设计, 把握本专业的主动性, 最好在设计初期就将两者同时考虑, 使平时风管、送排风机房及竖井与战时的进、排风系统、进风机房、滤毒室以及战士干厕和每个口部的布置更加合理。

参考文献

人防地下室通风设计 第2篇

关键词:人防地下室;通风排烟;平战结合;平战转换

战时,人防地下室主要是用来防冲击波和防毒。建筑结构上要充分考虑用于防冲击波的人防护结构的设置以及消波设施的构造等,人防地下室战时的通风设计主要是采用滤毒通风、隔绝通风和清洁通风凡是,其设计不但要满足平时同分的要求,即能够很好的排除汽车尾气等并且送入新鲜空气,控制有害物质的含量在国家卫生标准的要求之内,还要满足火灾使的排烟要求,能够保障如果发生火灾要迅速扑灭火源、阻止火灾蔓延,进而保障人员车辆的安全撤离,具有消防安全的作用。

一、平战结合人防地下室通风设计特点分析

人防地下室在外观上是个无任何外窗的高封闭性的空间,除了有少许的与外界相通的出入口之外。战时,使用人员多而且密度大,防护等级不高,由于考虑到平战结合,人防地下室的通风系统的设计要考虑到战时防护的通风系统、平时人防地下室的排风、送风系统和其发生火灾时消防功能即排烟补风系统。

二、战时防护通风系统的设置和其主要设备的选择

首先是人防地下室战时的送风系统的设置。此时的防护通风系统要同时具备和满足过滤通风、隔绝通风和清洁通风。清洁通风主要用于战时人防地下室周围的空气符合国家卫生条件的情况下即没有被核武器、生化武器等污染情况的通风。如果地下室控制被这些物质污染侧要用过滤通风方式,隔绝通风是在不明人防地下室周围环境是否被污染而且不明污染源是何种物质的情况下使用,在这种情况下,过滤设备已经没有消除这些污染的能力,而不得不采用内循环式的隔绝通风方式。这三种通风方式也不是独立使用的,存在一定的转换方式。在敌人用原子、化学和细菌三种武器进行攻击时,清洁通风应该立即转入隔绝通风,在得知毒剂的浓度和性质之后,确认是否转入滤毒通风。如果人防外的空气污染浓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或者除尘、过滤吸收器对毒素无作用的情况下,要采用隔绝通风方式。

清洁通风、过滤通风和隔绝通风的流程如下。清洁通风进风过程:人防地下室外、消波设施、人防地下室密闭阀、人防地下室内。清洁通风排风过程:人防地下室内、人防地下室排风机、人防地下室密闭阀、消防设施、人防地下室外。隔绝式通风过程:人防地下室内、插板阀门、人防地下室送风机、人防地下室外。虑毒通风排风过程:人防地下室内、自动排气阀、消防间、防毒通道、人防地下室密闭阀、消波设施、人防地下室外。

其次是送风设备的选择。对通风设备进行选择时要考虑的内容主要包括:送风机、粗过滤器、过滤吸收器的选择。送风机应该选择电工脚踏的这种两用风机。要根据实际的掩蔽人员来确定虑毒通风量和清洁通风量。清洁通风量按照公式:

清洁通风量=(5·6)m3/(p.h)*掩蔽人数

滤毒通风量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滤毒通风量=(2·3)m3/(p.h)*掩蔽人数

选取粗过滤器时,要考虑到其不仅要用于平时清洁痛风石消除空气中的灰尘,也要用于战时滤除爆炸残余物、毒物或者放射性物质。经常采用片式或块式结构的LWP-X(D)型。设计时要在除尘器两端的官道上预留测压管,用来测定除尘器阻力。

过滤吸尘器是通风系统中非常关键的设备,它主要用来过滤吸收人防地下室外的有毒物质气体、烟雾等。通常会选择SR型的过滤器,在安装时,要在其两端官道上预留测压管。

三、通风系统的平战结合以及相互转换

⑴平时通风管和战时通风管公用的情况是,二等人员掩蔽所防护区是和防火分区是同一个系统时。在这种情况下,战时送风机、送风管道、平时排烟管道以及排风机相连,战时排风机和送风机入口温度达到70度时熔断手动关闭阀与防火阀。在平时如果发生火灾,人防地下室只需开启排烟机与补风机,平时无状况时,开启送风机、排风机即可,这个时候应关闭战时送风机、排风机的入口阀门;如果是在战时,送风机和排风机要打开,平时的通风机入口及出口阀门都不应该被打开。

⑵战时平时公用同一个通风系统时,平时的送风机和排烟管道风口要均匀布置,这样才能够满足战时掩护人员送排风的要求。平时送风和平时排烟竖井的方案有两种,其中之一时平时与战时进排风竖井的设置要分开,战时将其封死。另外一个是如果平时排风量小于一定值时,平时、战时的进、排风竖井合为一个。主要是由于防爆波活门进风量小于一定值时,战时要关闭平时所用的取风阀门。

⑶人防地下室在平时与战时的功能是不相同的,有时候会产生矛盾,关于这个问题在设计过程中是难以避免的。不过再设计中也要尽最大可能减小这种矛盾。所以为了缓解这个矛盾,有关人防设计规范就允许采用平战转换的措施,这样就可以非常有效的满足战时以及平时使用时的要求。在临战状态下,整个地区的人员都会动员起来进行紧急备战,这种状况下的人力、运输与物力等条件就不会像平时那样充分,所以在平战转换时就不应该考虑机械设备的使用,即使是不熟悉的人员也能在短时间内完成两者的转换。

结论

在建筑设计时要做到合理分区、设置系统简单实用、通风设备容量计算精度和平战转换方便等。设计图纸中要明确指出战时、平时的通风原理,站时的滤毒、隔绝和清洁以及平战转换过程中有观设施的使用,使施工单位、使用单位能够最大限度的使用保证这些设备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进而保证人防地下室无论是在平时,还是在战时都处在安全和卫生的环境中,使其经济和社会效益得到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面向建筑人防地下室给排水设计探讨 第3篇

摘要:二次大战结束后国际局势整体趋于稳定,但地区争端仍旧不断。为了保证战时我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各地区的城市发展中都加强了人防工程建设,其中建筑人防地下室就是当前一种重要的人防工程形式,它有效的利用建筑地下空间,同时便于附近居民及时进入躲避。人防工程的给排水系统对于人防工程作用的发挥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应当强化人防工程地下室给排水设计。

关键词:建筑;人防地下室;给排水设计

根据我国相关规定,符合条件的城市建筑应当设有地下室隐蔽场所,非战时可做商场、车库使用,战时可用于为人们提供庇护。这就要求在进行建筑人防地下室的设计过程中,应当有效的将地下室平时、战时的功能结合起来,并在需要时实现两者的有效转换。特别是给排水系统是人防地下室实现功能的重要基础,对其设计更应予以重视。

一、建筑人防地下室给水设计

(一)水源和战时水池

人防工程地下室的水源包括自备水源、人防工程区域水源、市政管网供水,为了尽可能降低建设运行管理成本,实际当中市政管网供水的方式应用最多。本文将以市政管网供水的人防地下室为例进行研究。在本文的实例中,设计者为了使平战转换工程量降到最低,通过加大与战时水池进水管相连的平时车库冲洗水进水管的管径以满足水池进水量要求。这样的设计也最大限度的降低了管道穿越人防墙的现象,实际战时水池和平时水池区别并不明显。此外平时还应当用法兰盲板封堵水池进水管,临战时则安装浮球阀以控制水池进水[1]。

(二)给水管材和安装

《人民防空地下设计规范》(GB50038-2005)要求,应当采用热镀锌钢管或者钢塑复合管作为穿越人防围护结构的给水管道,因此在穿经防护结构时,需要进行防护密闭套管的预埋,并且禁止其他PVC管在此处穿过防护结构。同时在人防区内侧应当为穿过人防围护结构的管道安装防护阀门。当前我国人防工程设计规范要求防护阀门的压力不应小于1.0MPa,阀门种类包括截止阀和闸阀,阀芯的材质应当为铜材质或者不锈钢材质。对于穿越密闭墙或防护密闭墙的给水管道,只需将防护阀门安装防护密闭墙的内侧。对于连续穿越两个防护单位隔墙的管道,需要装设防护阀门于两个防护单元两侧。具体安装要求,应当尽可能垂直于人防墙面安装防护阀门,并且和墙面的距离应当控制在200毫米以内。

(三)水池的平战合用

对于战时使用的平时水池,相关人员需要根据要求在临战前进行消毒、清洗,并进行新鲜城市自来水的补充后完成水池的平战使用的转换。实际工程中在人防地下室内设置消防水池,并综合考虑具体工程消防系统的造价、复杂程度等因素。对于系统复杂的消防系统,为了避免过多管道穿越人防地下室,可以在非防护区设置消防水池。对于那些只进行水池平战合用、不进行水泵房平战合用的工程,防护阀门只需安装在传出水管上,在临战转换时关闭阀门即可。此外,本人认为对于以上情况还可以采取,平时法兰短管的预留,临战时用法兰盲板进行封堵的办法,这样封堵的效果更好。

二、排水设计

(一)排水管道的设置

人防地下室中口部雨水、消防废水、洗消废水、设备废水、生活污水构成了地下室排水,对于洗消废水通常单独设置排水系统。根据现建筑人防地下室规范,人防围护结构中不得通过上部建筑的燃气管、雨水管、生活污水管,所以在人防区内不得设置消防电梯集水井,同时消防废水排水管应当就近直接从工程内部排除,不应穿越人防区。如上对于清洁区内的平时废水和污水排除管的设置,也已经尽可能减少其穿越的单元,并尽可能在防护单元内设置多台排水泵共用的水管,对于穿出人防围护结构的排水管应当直接延伸到室外,不可再途径其他防护单元[2]。

(二)防爆地漏的设置

防爆地漏设置也是人防地下室排水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作用在于阻挡外界的毒剂、冲击波等经由排水管进入室内。实际工程中口部和口部外的洗消废水一般是通过防爆地漏和排水管排向通道外的染毒集水井。同时防爆地漏的使用也有一定的要求,对于有负压数据的防爆地漏,其反向冲击波超压数值大于防空地下室的抗冲击波超压数值的情况下,可以采用以上的办法。如果防空地下室的冲击波超压数值大于防爆地漏所具有的反向冲击波超压数值,那么则应当将洗消集水坑设置在战时的入口防护密闭门内和门外,门外的集水井用于排放门外的洗消废水,而室内的集水井则用于排放门内的洗消废水[3]。

(三)排水管的管材和敷设

通常情况下应当根据以下要求进行排水管材的选择:首先,应当采用钢塑复合管或其他经过可靠防腐处理的钢管作为穿过人防围护结构的排水管道。其次,应当采用建筑排水塑料管或机制排水铸铁管,作为人防围护结构以内的重力排水。再次,应当采用热镀锌钢管或排水铸铁管作为结构地板中及其下敷设的管道。穿过人防围护结构的人防地下室排水管道部分,应当选用热镀锌钢管,并将工程压力大于1.0MPa的通信闸阀设置于人防围护结构的内侧。最后还应当对地板下部敷设的排水管道用钢筋混凝土进行包裹,并且保证地板具有合格的厚度。

三、消防设计

对于医院、商场、公共娱乐场所等建筑的人防地下室,应当根据《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2009)进行工程消防给水设计。需要设置自动喷水灭系统,则应当满足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要求。实际当中人防消防设计具有扑救困难、疏散困难、温度高、烟气大灯特点,因此应将立足于室内灭火设备进行自救作为人防地下室消防建设的核心,而人防地下室外的消防系统仅用于上层建筑的消防救火。所以建筑物人防工程消防系统用水量是根据地面建筑设计防火规定确定,而不是其他人防工程的用水标准。一般而言,平时建筑人防地下室多被用作车库,并且具备相应的自动喷淋系统和室内消火栓系统,战时又具有人防工程消防的系统的作用。由于在战时需要运用平时设计的消防管道,所以人防围护结构可以通过这些消防管道,同时应当采取必要的防护密闭措施[4]。

在实际设计中,多数工程师为了消防系统的简洁和整体性,将上部非人防区域和人防地下室的消防系统连为一整体。根据这种情况,本人认为解决问题、满足规范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将人防地下室的消火栓系统单独划分出来,也就是让其成为一个分区系统。运用这种形式进行布置,避免了消防立管穿过人防防护区顶板的问题,由于只有很少的点会在这种布置的情况下穿过人防防护区,因而更加有利于临战转换的实现。通常情况下会在人防防护区外布置集中管道井,而管道井中设置的是自动喷淋灭火系统管道,所以和给水管道一样自动喷淋灭火系统管道也应当从人防围护结构的侧壁穿过,并且将防爆波阀门安装在人防围护结构内侧[5]。

结余:

本文对建筑人防地下室给排水系统进行了分析,以求为提升我国人防地下室给排水设计水平贡献绵力,但本文还存在一定局限,希望行业人员能够强化重视,通过科学有效的人防地下室给排水设计,使得人防地下室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曾文强.浅谈高层建筑人防地下室给排水设计[J].四川建材,2015,(04):188-189

[2]吕平.民用建筑人防地下室的给排水设计[J].山西建筑,2014,(15):110-111

[3]曾思玲.民用建筑的人防地下室平时给排水设计探讨[J].福建建筑,2012,(05):67-69

[4]牛风民.高层建筑人防地下室给排水設计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0):239

人防地下室通风设计 第4篇

关键词:人防地下室,供暖,通风设计,问题

随着我国房地产事业的蓬勃发展, 我国的人防地下室建设较以往相比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人防地下室是战时人员保护、生活以及医疗物资存储的重要场所, 因此对人防地下室的建设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设计。 许多设计师由于初出茅庐, 对人防地下室的相关设计缺乏一定的实践经验, 给我国目前的人防地下室设计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其中供暖与通风系统的问题尤为重要。

1人防地下室与普通地下室的区别

人防地下室和普通地下室在平时从外观和使用方式来看并无太大的差别, 但在其建设过程中却有很大的区别。 其区别见表1。

2人防地下室供暖通风设计的问题阐述与解决办法

人防地下室作为重要的人防工程, 对抵御武器侵袭、储备各种战时物资、保护群众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图1为人防地下室的整体设计。

2.1人防地下室的供暖设计问题

人防地下室处于商场、住宅等建筑的地下部分, 许多设计师由于缺乏相关的设计经验, 常将上方建筑的供暖系统设计与人防工程的供暖系统设计混为一谈。 人防建设的相关要求指出, 人防地下室的供暖系统在设计时, 应有别于上方建筑物的供暖系统。 对人防地下室的供暖系统要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

我国人防地下室目前一般为一到两层, 这就使得其整体面积变大。 因此设计师要按照相关要求对人防地下室的供暖系统进行合理、有效的设计。解决其供暖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对供暖管道的入口进行合理调整。 人防地下室设计管道错综复杂, 设计师可以在设计之初将其供暖入口进行调整, 避免因为后期的相关设计给供暖系统带来一定障碍。 二是可以预留空间, 解决供暖系统及其他系统的建设工作。 例如在设计时, 可以为人防地下室设置专门的夹层或地沟。 施工人员在其内部进行供暖及其他系统的建设工作, 避免上方建筑的供暖管道穿插进来。 设计师在设计时应对设计内容进行合理分配, 防止其他民用管道过多的穿插到人防地下室的设计中来。

2.2人防地下室的通风设计问题

我国人防地下室主要有以下几种通风方式。 一是在没有受到有毒气体的侵袭时, 通过消波装置和过滤装置对外部空气进行处理。 二是通过消波、除尘、过滤等一系列装置将外部的有毒空气进行处理, 达到人防地下室室内通风。 三是采用送风机给人防地下室内部进行通风。

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一定要注意合理的设计顺序。 例如, 在对洗消间和防毒通道进行设计时一定要注意其先后顺序。 使空气先通过洗消间, 再通过防毒管道。 如果二者顺序颠倒, 就会使洗消间内的空气成为有毒气体, 丧失其使用价值。 不同专业的设计师在设计时应对其设计内容进行及时的交流, 确保其设计内容实施的合理有效性。 在对通风系统的出口进行设计时, 要尽量将其设置在较高的位置, 并且与其他系统的出口保持较远的距离。

在人防地下室的通风系统的建设工作中, 设计人员常常忽略对于噪音的处理工作。 人防地下室作为密闭性相对较高的场所, 发出的噪音不易被降低, 过大的噪音则会给指挥人员和隐蔽群众带来一定的影响。 设计人员一定要对消声设备进行有效的利用, 使消声设备发挥其功效。 尤其是在用送风机对其进行通风时, 一定要做好减噪工作。

结束语

人防地下室随着我国房产建设数量的增加在建设数量方面有着明显的上升。 但数量的增多也给其质量带来相关的挑战。 在对人防地下室进行设计时, 要先对其相关的建设要求做到明确的掌握。 再对供暖通风系统进行设计时, 要与其上层建筑做到合理有效的区分, 使人防地下室在战时发挥其最大的功效。

参考文献

[1]罗江平.人防地下室供暖通风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A].第4届全国建筑环境与设备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1.

[2]刘会杰.人防地下室供暖通风设计问题阐述[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4 (36)

[3]姚洪娥, 张芬.人民防空二等人员掩蔽所的供暖通风系统设计[J].暖通空调, 2010 (5) .

简析人防地下室平战结合的设计论文 第5篇

1人防地下室的设计要点与原则

1.1战时的设计要点

人防地下室的设计必然要考虑战争时期的功能,从结构考虑,应是核武器及普通武器发生爆炸引起的荷载作用。从建筑考虑,应是满足各种人防工程各项战时功能的需要,以达到掩蔽人员或物资等战时使用功能。

1.2平时的设计要点

人防地下室在布局上力求与该地块总体规划保持一致,其中人防工程尽量设置在地下室的最底层。人防结构则根据实际用途合理确定结构受力体系,同时人防墙体应预留好战时和平时需要的管线并做好防护处理。

1.3平时和战时的设计结合设计人防地下室要注重平时和战时的使用功能组合。工程平战用途相近,如火分区的疏散口部可与人防单元的口部相结合:地下室中的消防水池亦可考虑作为人防单元的人防水池,这样不仅可以达到战争时期使用的需要,而且完成和平时期各项指标的日常要求。总之,地下室的设计要尽可能满足平时及战时的功能,若无法协调,要短时间内实现平战功能转换。

2人防地下室的设计原则

(1)满足各项人防工程战时常规武器爆炸、防核武器爆炸等各项防护要求:

(2)平战结合,科学合理布局,与地下空间综合开发互成体系:

(3)统筹兼顾结构、电气、通风、给排水各专业要求,优化建筑功能使用:

(4)防护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合理控制工程造价:(5)平战转换尽可能快捷、便利、简单,不需机械设备及专业人员的辅助:

3人防地下室设计内容和特点

3.1人防地下室的设计内容

地下室的设计要协调上部建筑的结构体系。墙、柱等承受竖向荷载的构件要配合上部结构的承重构件,从而使上部结构的荷载通过地下室的承重构件传送到地基上,增加稳定性。结构设计重点是主体结构设计及孔口防护设计。孔口防护系统包括:出入口防护系统、消波系统。防护系统包括:防护密闭门、临空墙、门框墙、风井、出入口通道等:消波系统包括:防爆破活门、扩散室。

3.2常见人防地下室的工程类型及其设计特点

常见的人防工程有:防空专业队队员掩蔽部、防空专业队装备掩蔽部、二等人员掩蔽所以及人防物资库和人防电站:(1)防空专业队队员掩蔽部,是在战争时期仍需坚持工作及生产的人员设计的掩蔽工程,需设计保证隔绝防护的出入口和室外染毒情况下允许人员通行的出入口。人防面积在1000 ㎡以内为一个防护单元:(2)防空专业队装备掩蔽部,战时室内无人员,停泊人防车辆为主,因此有净高2.9米至3.0米要求:主体允许轻微染毒:空袭时可暂停通风:主要出入口为车辆进出口(不设人员洗消设施)。人防单元面积4000 ㎡以内:(3)二等人员掩蔽所,是为留城居民提供的掩蔽工程,需设计保证隔绝防护的出入口和室外染毒情况下允许人员通行的出入口。人防单元面积在2000 ㎡以内:(4)人防物资库,战时室内有人员,但人员不多,以掩蔽物资为主:主体为清洁区:空间大人员少,采用隔绝防护,不设滤毒通风:空袭时可暂停通风:主要出入口为物资进出口,染毒时不能进出物资(不设人员洗消设施)。人防单元面积4000 ㎡以内:(5)人防电站,当人防面积大于5000 ㎡时应设置人防柴油发电站,当机组容量小于或等于120kw时为移动电站,当机组容量大于120kw为固定电站。设计时应考虑发电机组的运输问题,发电机房的室内净高不宜小于3.0m,电站进风井与排风、排烟井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小于15m,或高差大于6m。

3.3平战转换设计

地下室的平战转换设计实现要求在平时可以按照常规的功能进行设计,但是也要做好战时的防护准备措施及工作,以便实现良好的平战转换任务。比如,针对某些要求进行平战转换的结构构件,在设计前期要计算出转换前后受力大小及性能的改变裕量,以及解决办法。平战转换的完成要尽可能快捷、便利、简单,不需机械设备及专业人员的辅助。

4人防地下室设计的注意事项及其优化

4.1消防分区与人防分区的关系

人防防护单元分区与防火分区尽量结合设置,使得地下室的各项专业布置更加合理化、高效化。避免人防分区跨越消防分区。最佳的结合就是一个防火分区内设两个防护单元,或一个防火分区即为一个防护单元。

如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中允许地下室若设有火灾自动报警及灭火系统,某些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可允许达到4000 ㎡。因此有人防物资库或防空专业队装备掩蔽部则可单独划分一个防火分区:两个二等人员掩蔽所合一个防火分区。但这其中有两点要注意到是,一是楼梯间消防前室、电梯室、水泵房,平时配电房、风井电井等是不划入人防区的,这意味着人防单元的面积数不能完全尽做4000 m,或2000 ㎡一个单元:二是防空专业队队员掩蔽部是防空专业队装备掩蔽部同时存在的,且必须相连,因此若附有人防电站的时候,可考虑将防空专业队队员掩蔽部、人防电站和二等人员掩蔽一起合并一个防火分区。

4.2人防地下室的停车库优化设计

近几年来,现平战结合的人防地下室中已逐渐取消立体车架,追究原因是考虑到立体车架在平战转换的工程量大、耗时,与平战转换的快捷便利的基本要求相冲突。人防区内地车位对于任何项目来说依然是紧缺的。因此更需要在前期设计过程中对车位的保留投以重视。人防在平面布局上尽量在尽端处布置设备房间,或者生长利用车位后的地方,以实现车库面积有效停车数的最大化。

5结论

基于平战结合的地下人防工程设计 第6篇

地下人防室;平战结合;孔口防护;人防荷载

There is a problem worthy of study in the underground civil air defense engineering design is how to really coordinate peacetime and wartime. In this dissertation, aiming to achieve both peacetime and wartime air defense works and based on a design example of underground civil air defense engineering, analyzes the structural design of orifice protection design features, and brings up the analysis method of the underground civil air defense component of the load identification, load combination and the internal force analysis based on both peacetime and wartime considerations. It has a valuable reference to how to coordinate both peacetime and wartime in the structural design of underground civil air defense in the room.

underground civil air defense Room peacetime and wartime orifice protection air defense load

在地下人防工程设计中如何协调平战进行设计是一个目前值得研究的课题。所谓的平战结合就是指地下人防工程平时能为城市经济和防灾服务,在战前通过转换就可满足战时的防空要求,做到多种功能,综合效益。由此可知,平战结合必定会给地下人防工程设计带来较大难度,这主要体现在设计中既要考虑平常使用时荷载较小,满足建筑使用上大空间的问题;又要考虑人防时荷载较大,结构上很难满足大空间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基于平战结合的特点,提出如何从地下人防工程中各构件的荷载确定、荷载组合以及内力分析来协调平战两种状态的使用要求,旨在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借鉴。

1人防工程结构的设计特点

与普通地下工程相比,地下人防工程结构设计主要特点是要考虑战时爆炸动荷载对结构的影响。爆炸动荷载属于偶然性荷载,荷载具有量值大、作用时间短且不断衰减等特点。暴露于空气中的地下人防工程结构构件,将会直接承受上部结构爆炸动荷载作用,其必定会对结构造成破坏。因此在设计中,地下人防工程主要从两个方面出发:(1)主体结构设计,如顶板、外侧墙等构件设计;(2)孔口防护设计,如出入口的防护和消波系统等。设计这些构件与非人防构件的不同点在于:

(1)地下人防工程受核爆动荷载作用,决定了其构件设计必定要考虑结构动力响应;(2)结构受到较大的动荷载作用会导致构件进入塑性状态;(3)材料设计强度可以提高。实验表明,构件在快速加载下,其材料力学性能发生明显变化,体现在强度得到明显提高,但其变形性能如塑性性能等基本不变,这对结构工作起到有利作用;(4)构造要求严格,人防设计的许多构造要求是与一般的建筑设计不同的,要求更为严格。

根据地下人防工程结构设计特点,可确定人防工程结构设计的设计原则:(1)平战结合。在民用建筑的地下人防室的结构设计中,一般只涉及5级或6级人防设计,结构的顶板基本上都由战时控制,而侧墙和底板则因地下室的结构型式的不同而由实际情况确定;(2)构件只进行强度计算。由于在核爆动荷载作用下,结构构件变形极限已用允许延性比的控制,且在确定各种构件允许延性比时,已考虑了对变形的限制,因而在地下人防工程结构设计中,不必再对结构构件的变形与裂缝等进行验算;(3)只需按一次核袭击考虑;(4)各构件的设计协调,为了防止因设计控制标准不一致而导致结构局部破坏,从而失去整个防护建筑的作用。

2工程实例

2.1 工程概况

某大型办公综合楼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人工挖孔桩基础,7度抗震设防。地下室层高4.5m,首层层高5.0m,二~三层层高4.8m。上部结构主要采用正交主次梁板楼盖体系,开间主要为7.2m和9.2m,进深主要为7.2m和8.6m。地下室底板、三层至四层梁板混凝土设计强度C30。本工程地下人防室防护等级为6级。

2.2 人防荷载取值

先就以本工程为例,详细给出该地下人防工程结构设计时各构件人防荷载的取值。

(1)顶板:本工程由于首层外墙为180mm实心砖填充墙,而且墙面开孔面积大于50%,通过预算上部建筑物对地面空气冲击波超压作用的影响,取顶板的等效静荷载标准值为q=60kN/m2。

(2)底板:本工程采用的基础形式是人工挖孔桩基础,当核爆荷载q作用于顶板时,荷载随板、梁、柱传至桩上,因人防设计时不考虑地基承载力和地基变形,与平时荷载作用下因桩不均匀沉降而产生的底板受力相比不起控制作用,故不予考虑。

(3)侧墙:由于本工程上部建筑物为7抗震设防的框架—剪力墙结构,故侧墙应考虑上部建筑物对地面空气冲击波超压值的影响,考虑到本工程周围设有基坑支护,具有一定的阻隔作用,取侧墙等效静载荷标准值为q =40kN/m2。

(4)门框墙:一部分是直接作用在墙上的等效荷载标准值取为qe=200 kN/m2;另一部分是由门扇产生的等效静载标准值,这荷载取决于门扇型号、大小。

(5)临空墙: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以及通过查阅规范表4.5.7,该等效荷载标准值取为120kN/m2。

2.3 荷载组合

在进行荷载组合时,需要明确两个问题:一是荷载种类考虑问题。依据规范的条文说明中第4.3.14条已详细说明了各种不同的上部结构型式,在进行荷载组合时可氛围全部考虑、考虑一半和不考虑三种情况,设计时应认真分析并正确合理选取荷载种类。本工程中,顶板、侧壁及人防区域内构件的水平受力按战时控制考虑;对于底板、基础则按平时控制考虑。二是顶板的组合中是否考虑上部建筑物的倒塌荷载值,因为倒塌荷载的作用时间滞后于冲击波峰值作用时间,且规范规定的倒塌荷载产生的静荷载值为50kN/m2,小于冲击波对顶板的等效静荷载值,因此在顶板荷载组合中可以不考虑倒塌荷载组合。

同时在本工程中,人防混凝土墙体及楼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均取为C30,当构件考虑人防荷载后,混凝土、钢筋材料强度调整系数分别取为1.5、1.35,则调整后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近似取C45计算,II级钢筋经过调整后近似按III级钢筋采用。同时根据《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的要求,本地下人防工程结构设计采用可靠度理论为基础的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方法,结构可靠度用可靠指标,以分项系数表达的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本工程等效静荷载的分项系数1.0,永久荷载的分系数取1.2,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取1.40。

通过对内力组合求出本地下人防工程构件内力,与平时状态下的对应构件内力进行地比,经比较发现本工程中,顶板、侧壁及人防区域内构件的水平受力按战时控制考虑;对于底板、基础则按平时控制考虑。求出各构件的内力和配筋后,就可以进行结构构件的构造要求。对于地下人防工程构件的构造要求,《规范》第4.7节给出了详细的规定。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本工程的构造要求是混凝土墙采用S6抗渗等级,混凝土强度等级取为C30,地下室通过设计多条纵横交错的后浇带来取代设置沉降缝、伸缩缝。本工程硅墙的抗渗等级为56,硅强度等级为C30,地下室内没有设置沉缝和伸缩缝,而是设置了多条纵横交错的后浇带。对双面配筋的钢筋混凝土顶、底板,在上下、内外层钢筋之间配置一定量的拉结筋,以确保钢筋与受压区混凝土在震动环境下仍能共同工作,

3孔口防护设计

孔口防护设计主要包括:(1)防护密闭门与消波系统的设计;(2)出入口通道内临空墙、门框墙的设计;(3)是孔口其它构件,如风井、防倒塌棚架、开敞式通道、相邻单元之间的隔墙等的设计。对于临空墙、隔墙设计可按一般墙体进行计算。对于门框墙的设计则按悬臂梁计算,值得注意的是考虑到平时使用时需要的出入口通道均较宽,而战时又相应较窄,会导致门框墙的悬臂过长。因此,可在不影响功能使用的前提下,加设柱、梁改变门框墙的受力型式,从而得到较为经济方案。开敞式通道只需考虑静土侧压力而不必考虑核爆动荷载;防倒塌棚架的设计按竖向和横向来分别计算,竖向力可取为倒塌荷载50kN/m2。

4结语

由于人防工程在战时所承受的荷载较一般情况大几十倍至数百倍,高密闭、小跨度、小孔口的设计恰恰与平时使用的需要相反。所以在进行地下人防工程设计时应根据平时和战时的具体要求和工程本身的实际条件来综合研究确定。

参考文献:

[1] 黄晓琼.地下室人防设计的方法及重点[J].山西建筑,2007,33(18):31-32.

[2] 汪 媛,陈立华.地下人防工程的设计要点及思考[J].工程与建设,2010,24(01):107-109.

[3] 谢维舟.人防工程平战功能转换的原则和建议[J].地下空间,1996,16(01):41-43.

浅谈平战结合人防地下室通风设计 第7篇

1 平战结合人防地下室通风设计的特点

人防地下室除了少许的出入口与外界相通以外,就是一个无任何外窗的高度密闭性的空间,战时防护等级不高,使用人员多、密度大,出于平战结合的考虑,一般防护体内通风系统的设计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战时防护通风系统;2)平时地下室送、排风系统;3)地下室火灾时消防排烟和排烟补风系统。

2 战时防护通风系统的设置及其主要设备的选型

2.1 送风系统

1)送风系统的设置。

战时防护通风系统应具备和满足清洁式,过滤式通风和隔绝式通风三种通风方式。

清洁式通风是用于战时防空地下室周围的空气未被核、生、化武器及各类武器造成的次生灾害污染时的通风方式。

滤毒式通风是用于战时防空地下室周围的空气已被核、生、化武器及各类武器造成的次生灾害污染,但其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又是专用滤毒设备可以清除时的通风方式。

隔绝式通风是用于战时防空地下室周围的空气被污染,但污染情况不明或被核、生、化武器及各类武器造成的次生灾害污染过大,超过了专用滤毒设备的清除能力等特殊情况而实施的内循环通风方式。

三种通风方式的流程如下:清洁式通风进风:人防外→消波设施→人防密闭阀→人防送风机→人防内。清洁式通风排风:人防内→人防排风机→人防密闭阀→消波设施→人防外。隔绝式通风:人防内→插板阀门→人防送风机→人防内。滤毒式通风进风:人防外→消波设施→人防密闭阀→过滤吸收器→人防密闭阀→人防送风机→人防内。滤毒式通风排风:人防内→自动排气阀→简易洗消间→防毒通道→人防密闭阀→消波设施→人防外。

2)送风系统设备的选型。

设备选型的主要内容应包括:送风机,粗过滤器,过滤吸收器以及防爆波活门的选择计算。

常用的电动脚踏两用风机有DJF-1型和SR-900型两种,电动手摇两用风机也有F270-1型和F270-2型两种。一般使用电动脚踏两用风机作为人防送风机。

粗过滤器不仅用以平时处在清洁通风时滤除空气中较大颗粒的灰尘,而且用以战时滤除粗颗粒爆炸残余物、毒物和放射性物质,较常采用的是LWP型油网滤尘器,又分D型和X型两种,它们都是片式或称块式结构,必须控制通过每块除尘器的风量,就以800 m3/h~1 600 m3/h为宜,实际工程中常用管式(匣式),立式和人字形三种方式。

防爆波活门一般由建筑专业选定后,再由本专业校核通风量。

2.2 排风系统

1)排风系统的设置:防空地下室的排风系统、消波设施、密闭阀门、自动排气阀门或防爆超压自动排气活门等防护通风设备组成,实现清洁式、过滤式和隔绝式三种通风方式,并在过滤式通风时,使清洁区内形成不小于30 Pa的超压。2)《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规定:战时主要出入口最小防毒通道的换气次数,二等人员掩蔽所、电站控制室应保证每小时不少于40次,其他类型的防空地下室的防毒通道的换气次数,每小时应保证不少于50次,而当设有两道防毒通道时,应保证靠近出入口的一道防毒通道的换气次数,因此在设计中必须对防毒通道的换气次数进行校核计算,假若满足不了要求,应通过增大过滤通风量或减少防毒通道的体积来提高换气次数,直到满足要求为止。3)排风系统设备的选型:排风系统相对防护送风系统来说,设备少,管道简单,设备的选型主要是防爆波活门,自动排气阀门或防爆超压自动排风活门的选择计算。防爆波活门的确定同送风系统,若平时通风与战时通风合用消波设施时,应选用门式防爆波活门,自动排气阀或防爆超压自动排气活门的数量按滤毒通风量由下式计算:n=Lj-Li/Lp。其中,Lj为过滤式通风的进风量,m3/h;Li为规定超压下的漏风量,按清洁区容积的4%计算,m3/h;Lp为自动排气阀在规定超压下的排气量,m3/h。当P=40 Pa时,YF-D150,YF-D200和PS-D250型最大排气量分别为190 m3/h,300 m3/h,800 m3/h。

3 平战功能的转换

由于人防工程战时与平时的功能要求不同,往往产生矛盾,这是设计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为了缓解这类矛盾,规范允许采用平战转换措施,使其能有效地满足平时功能与战时防护要求。临战时整个城市动员起来备战,此时的人力,物力和运输等条件十分有限,因而平战转换时、临战加固时应按不使用机械,不需熟练工人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为使防空地下室的平战转换能够真正落实,要求转换设计应在工程设计的同时一次完成。具体的平战功能转换:1)平时进排风井的转换;2)安装战时滤毒进排风系统;3)检查各种人防设备的密闭性能等等。

4 对密闭穿墙短管特点的认识

风管穿密闭墙时,应在土建施工时预埋带有密闭翼环的密闭穿墙短管,密闭翼环和防护抗片可采用6 mm的钢板制作,直径应比风管直径大200 mm,采用T42焊条圆周满焊,焊缝高6 mm。

5 战时通风系统的计算内容

1)战时防护通风新风量计算标准。

清洁式通风标准:不小于5 m3/(人·h)(二等人员掩蔽所);

取其中的较大值。

其中,LR为按掩蔽人数计算所得的新风量,m3/h;L2为掩蔽人数新风量设计计算值,m3/(人·h);n为室内的掩蔽人数,人;LH为室内保持超压值所需的新风量,m3/h;VF为战时主要出入口最小防毒通道的有效容积,m3;KH为战时主要出入口最小防毒通道的设计换气次数;Lf为室内保持超压时的漏风量,m3/h,可按清洁区有效容积的4%(每小时)计算。

2)防毒通道换气次数校核计算。

二等人员掩蔽所不少于40次/h。

3)隔绝防护时间。

隔绝防护时间不小于3 h,CO2允许浓度不大于2.5%,隔绝通风防护时间的校核计算按下式:

τ=1000V0(C-C0)nC1

其中,τ为隔绝防护时间,h;V0为防空地下室清洁区内的容积,m3;C为防空地下室室内CO2容许体积浓度,%;C0为隔绝防护前防空地下室室内CO2初始浓度,%;C1为清洁区内每人每小时呼出CO2量,L/(人·h),对掩蔽人员宜取20;n为室内的掩蔽人数,人。

如一个1 070 m2的二等人员掩蔽所,层高4.1 m,隔绝防护前为清洁通风,通风量为5 m3/(人·h),最小防毒通道面积4.8 m2。则:

清洁式通风量:5×1 070=5 350 m3/h;

滤毒式通风标准:LR=2×1 070=2 140 m3/h;

LH=4.8×4.1×40+1 070×4.1×4%=962 m3/h

因此取LR=2 140 m3/h

其隔绝防护时间为:

τ=1000×(1074×4.1)×(2.5%-0.45%)1070×20=4.20h3h,故满足最小隔绝防护时间要求。

该工程选用电动脚踏两用风机有DJF-1型两台,过滤吸收器SR-78-1000两只和SR-78-300一只,LWP型油网滤尘器立式加固型1X3型两只。

4)人防风管设计。

风管的规格应使风管内风速不大于6 m/s,在建筑空间允许的情况下应适当放大风管截面,以减小风管阻力,利于气流组织。管材尽量采用圆形镀锌钢板风管,染毒区内的风管壁厚应为2 mm~3 mm,焊接成型,且要求密闭防毒,有0.5%坡度坡向室外。送风口应均匀布置,并要满足三种通风方式下气流组织的要求。

6 结语

人民防空地下室通风设计,应考虑平战结合,确保战时及平时所需的工作、生活条件。

摘要:根据平战结合人防地下室通风设计的特点,阐述了战时防护通风系统的设置及其主要设备的选型,对平战功能的转换及密闭穿墙短管的特点作了论述,并对战时通风系统的计算内容进行了介绍,旨在完善人防地下室通风设计。

关键词:人防地下室,平战结合,平战转换,通风设计

参考文献

[1]GB 50038-2005,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S].

[2]陆耀庆.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关于人防地下室通风设计的几点思考 第8篇

1 人防地下室通风系统的风机选择

人防工程的通风根据使用的时机分为两种:平时通风和战时通风。战时通风又有三种通风方式:清洁通风、滤毒通风和隔绝通风。对于战时通风在实际设计里面, 风机的设计选型有两种方式: (清洁通风风机与滤毒通风风机合用设置; (清洁通风风机与滤毒通风风机分别设置。

这两种方式各有利弊。若清洁通风风机与滤毒通风风机合用设置, 则可以节省造价, 并且风机房的面积也可以适当减小, 增大了地下室车库或商场的有效利用面积;但是合用风机会使战时的通风系统在实际使用时出现一些问题, 比如风机的选型范围小, 因为清洁进风量比滤毒进风量要大得多, 而一般我们的双速风机的两个风量相差都不会太大, 比较难选择到合适的风机;清洁进风量和滤毒进风量不一样, 所以进行送风时两种通风方式的送风系统管路性能也会有所差别, 当两者转换时需要人员对进行调试以使系统能满足转换后私用的要求, 调试系统耗时耗力。若清洁通风风机与滤毒通风风机分别设置, 因为只有一个风量, 所以就比较容易能选到合适的风机, 并且两个系统可以事先调好系统, 在两种通风方式转换时直接开启或关闭相应的阀门、风机即可, 这样系统实用性、可操作性比较强;但是分设风机的话机房占地就会大一些, 而且购买设备的成本也相应高一些。

2 风机房的设置

目前很多地方的人防地下室的平时设计与战时设计是由不同的设计单位设计, 所以一般平时风机房与战时风机房是分开设置, 这样的设置会增加设备房占用地下室的面积。很多时候两个机房的位置相距很远, 在进行平战转换的时候战时风机需要连接很长的管道才能与平时风管相连接, 或者是平时的风管横穿了战时风机房, 使得战时通风的设计人员不得不将横穿战时风机房的通风管道打断, 然后另行连接, 这样就增加了平战转换的工作量。或许会有人说不就打断、连接几根风管吗?这几个风管的打断、连接对于设计人员来说几笔就画完了, 很简单, 但是对于战时进行平战转换的人员来说, 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它的完成有时间、质量的的限制, 而且它只是众多转换内容中的一部分。我们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应该尽量减少平战转换的内容。如果两个机房能够合并设置的话, 就可以减少设备房的占地, 并且可以尽可能多的利用平时风管进行送风, 平战转换的工作量也相应小了一些。

3 战时风管与平时风管的衔接问题

从节约成本和减少平战转换工作量的角度出发, 目前人防送风管道与平时通风的管道是合用的, 但是需要对平时的通风管道进行一些相应的打断、连接、封堵处理, 使得平时通风管道能满足战时通风系统的使用要求。但是现在我们也只是把转换的内容、打断连接的位置在施工图纸上表现出来, 在工程施工中并未连接上, 都是在战时才连接, 这个就增加了平战转换的工作量, 如果我们平时把该连接的风管连接, 在出口处设置一个转换的阀门, 战时转换的工作量就减少了。

4 气流组织不合理

现在人防工程中平、战时风管尽量合用以节省造价, 但是由于使用的时机、对象不同, 使得风管的布置形式能满足平时的使用要求, 但是在战时可能会出现风口布置不合理、送风不均匀而导致气流组织不合理, 工程内部空气质量差异大的现象。在工程设计的过程中, 设计人员可以适当的增加风口、合理的布置战时的排风系统, 尽可能避免工程内部出现通风死角。

5 人防工程的减噪小声问题

目前很多的人防工程并没有考虑战时通风系统的消声降噪问题, 或者是考虑不完善。有的人防工程在整个通风系统中未设置消声器或者消声弯头等消声设备;有的人防工程只是在送风管段设消声器;有的人防工程消声器的安装位置不合理, 消声效果不理想。设计人员应当根据人防工程的战时功能及使用对象适当考虑采取消声降噪措施。

6 关于平战转化

平战转换就是要对平时的一些设备、结构等进行一些处理, 工程能够满足战时的使用要求。这些平战转换是要在一定时间内完成的, 所以在工程设计阶段人防通风工程尽量要考虑平战结合, 即战时尽可能的使用平时的风管、设施, 以缩短战前的施工时间并节省造价, 战时转换的工作量可以相应减少, 这样才能保证工程能按时按质按量的完成转换。所以在设计时, 平时通风的设计人员与战时通风的设计人员应及时沟通、协商, 尽可能的减少两个系统的矛盾, 减少平战转换工作量。

7 结语

人防工程的战时通风设计与人防工程的内部环境质量息息相关, 笔者认为要做好人防的通风设计应该尽可能地从工程造价、系统的实用性、人体的舒适性 (气流组织的合理性) 等多方面进行考虑, 这样设计出来的工程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CB50038-2005,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S].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人防地下室平时战时通风防护的探讨 第9篇

1.1 平时通风使用的孔洞, 战时封堵疏漏

防空地下室的设计最主要的是应满足战时的防护和使用要求, 平战结合的防空地下室还应满足平时的使用要求, 当平时使用要求与战时防护要求不一致时, 设计中要采取平战转换措施。因平时使用的需要, 在防空地下室顶板或墙板上开设的采光窗、平时风管穿板孔, 防护单元隔墙上开设的平时通风管穿墙孔等, 应采取临战封堵措施以满足战时的抗力、密闭等防护要求, 这方面在设计中常常疏漏, 有的是未采取临战封堵措施或采取的措施有误, 有的丢三拉四, 没有全面采取措施。通风防护是一个系统工程, 漏掉一个, 就可能造成功亏一篑, 此问题需要通风专业的设计人员熟悉建筑图集中的相关大样图做法或向建筑专业设计人员交代清楚设计条件, 两个专业密切配合, 联合设计, 统一要求, 在设计源头上起到控制作用。

1.2 平时通风的风管、设备, 战时没有充分利用

设计规范明确规定, 战时的通风管道及风口, 应尽量利用平时的通风管道及风口, 并应有完整的设计图纸, 并在接口处, 设置转换阀门。在实际设计中, 许多设计人员对此要求忽略处理, 战时、平时各设一套, 有的甚至将平时风管拆除, 战时另行安装, 不仅造成经济损失, 而且增加了临战转换的工作量。上图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平时为地下车库, 战时作为物资库的防空地下室, 平时设置了单独的排风 (烟) 竖井;战时清洁式通风时, 为数众多的设计方案又设计了专用的进风竖井、悬板活门、扩散室及除尘系统、密闭阀门等。其实两者完全可以结合起来, 如采用上图的方案, 在竖井侧墙上设双门, 平时开门排风, 战时清洁式进风;隔绝时, 关闭双门, 就较好的解决了平战结合的问题。

1.3 平时柴油发电站未纳入人防范围

许多地下室, 平时设有柴油电站, 它是作为上层建筑 (包括地下室) 设备的预备电源。但是, 奇怪的是当该地下室战时战时转变为人防人员掩蔽部或物资库时, 往往将此电站置于人防范围以外, 不予利用。尽管该人防面积可能不超过五千平方米, 按规范可以不设战时柴油发电站, 但是, 对现成已有的电站不充分利用起来, 是对人防资源很大的浪费。

1.4 平战转换方案针对性不强, 可操作性差, 千篇一律

平战转换设计, 应与施工图设计同步进行, 各专业分别编制其专业内的平战转换内容, 再合编另单独形成平战转换专篇, 内容应包括工程概况、机构组织、平战转换内容、经费预算表及各专业战时平面图等。常言道,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工程是长久的, 而管理人员是会变化的。因此必须在平战转换方案中, 把本工程该交待的事情交待清楚, 这是十分重要的。通常的问题是平战转换的具体内容未与工程实际情况结合或结合不好, 部分设备平时已安装到位了却又纳入平战转换内容之内, 自然后面的经费预算也随之产生偏差。

2 油网滤尘器的设置问题

2.1 油网滤尘器的安装

油网滤尘器就象人防地下室的口罩, 设清洁式通风的工程一般都需设置粗过滤器 (大多选用油网滤尘器) , 其安装形式分为匣式 (管式) 、立式和人字型三种, 设计一般根据工程的战时使用功能需要选用滤尘器的数量, 管式安装只适用于一片式、二片式和四片式, 若选用的油网滤尘器多于四片, 则需采用立式安装的形式并设置单独的除尘室, 设计中常常未注意此点, 造成无法安装。

2.2 油网滤尘器的安装检查门的设置

若采用立式安装并设置单独的除尘室, 除尘室需单独设置。油网滤尘器应安装在除尘室隔墙的迎风侧, 并需在该区间设密闭检查门, 以便于安装和检修。许多设计文件中, 油网滤尘器和安装检查门的位置考虑不周;也有部分设计人员将扩散室处的防爆波活门和风管代替此安装检查门, 这都是不妥当的做法。此外, 安装油网滤尘器的隔墙, 宜为钢筋混凝土墙, 因为其框架是用膨胀螺栓与墙体固定的, 而砖墙则不能用膨胀螺栓。

2.3 立式安装时, 压差测量管的设置位置有误

压差测量管应尽量设在紧靠油网滤尘器的两侧, 两处的风速一致的位置, 以保证两侧的动压一致, 这样测得的压力差才是正确的取值, 也就是两侧的静压之差, 这才是油网滤尘器所产生的真正阻力。有些设计, 在两测量管之间还存在清洁式进风管, 会影响结果。

3 过滤吸收器的设置问题

口部除尘器滤毒室内风管及阀门的设置也存在一些常见问题, 滤毒式送风管路引入在风机房之前不宜与清洁式送风管路合并设置, 送风管路应保证至少两道密闭阀门, 分别设于染毒区的除尘滤毒室内和清洁区的风机房内;常见问题有: (1) 滤毒式送风管路在滤毒室内与清洁式送风管路合并; (2) 阀门设置不足或赘余, 满足两道阀门且布置合理即可, 无须多设; (3) 过滤吸收器分配的风量不均匀, 这是一个通病。当工程滤毒式送风系统需设置多个过滤吸收器时, 设计人员未充分考虑如何采用合理的管路连接方式, 保证过滤吸收器的额定风量, 不同规格和数量的过滤吸收器按照统一的管径进行分配, 达不到一定的滤毒效果, 或实际通过的流量大于其额定风量。

4 柴油电站通风

4.1 余热量计算不准确, 未考虑机头的散热

电站的冷却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 设计中常见的问题是未弄清楚发电机房余热和机头散热量的关系或未考虑机头的散热量, 发电机房内的余热包括柴油机、发电机和排烟管道的散热量, 设计中机组容量较小的机房可采用全风冷的方式;对于大功率的机组, 则宜将机头的热量单独排风, 设置单独的风机及风道直接将巨大的部分热量排于发电机房以外。

4.2 移动电站不宜与物资库单独相连

电站的防毒通道和控制室都应有滤毒式通风的要求, 所以电站一般宜和人员掩蔽部相连。但是有些工程, 由于种种原因, 不与人员掩蔽部相接。大家知道, 一般情况下物资库时不考虑滤毒式通风方式的, 无超压。电站的防毒通道不能通往物资库, 此时电站应设单独的滤毒通风系统。

4.3 甲类工程内的战时电站附属设备及管线安装不到位

规范的条文解释中要求, 甲类工程内的战时电站附属设备及管线安装在平时安装到位。但是, 有人认为, 进排风口部管线设备必须平时安装好, 但是对内部柴油电站的管线设备却有所忽视或认为不重要。其实, 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 因为设了内部电站, 人防工程就有了可靠的内部电源, 其设备如风机、水泵等不再选用人力机械设施。如果内部电源不能供给, 则风机、水泵不能运转, 其他口部的防护设备便不能发挥作用。再者电站内设备管线相对比较复杂, 不宜置于平战转换的范围。综上所述, 电站的附属管线、电源供应和口部防护, 是处于同样重要的位置的。

参考文献

浅析人防地下室结构设计 第10篇

本工程为天御城7~20#楼连体人防地下室, 位于福州市台江区亚兴路, 场地为原福人厂区, 上部结构为29~32层的剪力墙结构住宅。建筑面积178310m2, 建筑高度90.5~99.6m, 地震烈度为7度, 地震分组第2组, 场地类别Ⅲ类, 剪力墙抗震等级为2级。地下室面积45158m2, 其中人防面积7766m2, 5个甲类6级人防单元, 桩基为预应力砼管桩。

2 材料

防空地下室结构的材料选用:在动荷载与静荷载同时作用或动荷载单独作用下, 材料设计强度可按fd (动荷载作用下材料强度设计值) =γd*f (静荷载作用下材料强度设计值) , 本工程采用C30砼与HRB400热轧钢筋, 故混凝土强度调整系数γd1=1.5, 钢筋强度调整系数γd2=1.2。

3 人防结构设计的特点

防空地下室结构计的主要内容包含两方面。

A、主体结构设计:顶板、地下室侧墙、底板、框架柱。

B、人防口部设计:人防出入口及消波系统。

防空地下室结构设计的一般原则。

1) 平战结合时控制条件:本工程为核6级设防, 分别考虑平时与战时工况下的结构承载力;取控制条件作包络设计。

2) 人防口部:这部分与平时结构设计有所区别:人防部分允许降低;可不验算人防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变形、裂缝、地基承载力及地基变形。

3) 仅考虑一次核袭击。

4 人防荷载的确定

人防构件设计主要考虑抵抗空气冲击波。本工程为人防等级甲类6级全埋式现浇钢筋砼防空地下室, 各部位等效静荷载取值如下:顶板:覆土厚1.3m, 柱网5.5~6m×8m, qe1=65k N/m2;人防区外墙:地下水位较高, 按饱和土考虑, qe2=55k N/m2;底板:桩基础, qe=25k N/m2。门框墙:直接作用在墙上的荷载qe=200k N/m2。临空墙:qe=130k N/m2。隔墙:人防区与普通地下室隔墙, 普通地下室一侧qe=90k N/m2。

5 荷载组合和内力分析

根据《规范》[1]规定及工程实际情况确定各部位所需进行组合的荷载:顶板:核爆炸等效静荷载, 顶板静荷载。外墙:主要考虑爆炸水平等效静荷载、水、土压力。承载力设计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γ0 (γGSGk+γQSQk) ≤R《规范》[1]4.10.2) 。

6 结构选型与设计注意事项

根据近年的工程经验, 人防地下室底板考虑到开挖方便, 施工便利, 建设周期短、经济可靠等优势, 较多采用无梁底板的结构形式, 因本工程地质条件要求柱下设置桩基础, 故底板模型为无梁防水板+柱下墩的形式进行设计, 采用有限元分析, 经比较无梁板设计方案较传统梁+板模式经济性更优20%~30%。

结构顶板结构布置考虑多套方案进行, 其中人防区按220厚结构板+30厚混凝土面层布置, 跨度较大或消防车道位置板厚适当加大;人防封堵处梁高根据封堵要求确定, 并确保非人防区一侧梁边与柱边 (或墙边) 齐平。非人防区板块对比了采用大板、十字交叉次梁、分别沿短跨与长跨两个方向配置单向次梁及无梁楼盖五种方案, 无梁楼盖形式经济性最优, 沿长跨方向布置单向次梁仅次于该方案, 造价相差3%以内, 而大板、十字交叉梁等形式造价较高, 均超出较优方案15%~20%, 但有梁楼盖施工更加可靠, 也能更好地控制挠度、裂缝, 综合考虑上述因素, 最终确定选择有梁楼盖、并沿长向跨度布置次梁的结构形式。

地下室顶板设计时, 因主楼周边地下室板块形状复杂, 跨度大小不一, 造成相邻板块支座处配筋相差较大, 设计中应注意调整大跨度板块厚度, 可参照配筋结果在一定范围内调至两侧支座负筋接近, 减小梁承受的扭矩的同时降低地下室结构造价;主楼范围内因架空层墙体较少, 顶板荷载考虑了施工荷载, 板面活荷载定为4k N/m2, 故可不输入墙体荷载。

考虑人防荷载的区域不应仅局限于人防区范围, 各人防分区的主要出入口位置及通往室外的通道顶板、底板均应考虑人防等效静荷载的影响, 如本工程各地下室车道均作为地下人防分区的主要出入口, 因此车道盖板至出入口跨的顶板、底板均布置人防等效静荷载。

因为本工程地下室面积较大, 顶板范围内布置有大范围的消防车道, 为保证地下室工程建设经济性, 顶板板承载力计算时按荷载规范[5]关于消防车道活载的规定, 结合板跨、覆土厚度折减后进行验算;而进行顶板梁与地下室柱设计时, 根据相关规定, 消防车荷载乘以0.8的折减系数, 另行计算;进行桩基设计时, 则不考虑消防荷载影响。分别计算使得地下室设计在满足国家相关规范规定的同时能够更经济。

构造上, 人防区与非人防区也应做区别以优化设计, 如搭接长度、锚固长度, 地下室混凝土墙拉结筋也作特别注明:人防区拉结筋呈梅花型布置, 水平及竖向间距均不大于500mm, 而非人防区呈矩形布置, 水平及竖向间距不大于600mm即可满足要求;本工程主楼范围大部分均为非人防区, 为简化设计及节约造价, 主楼计算选取地下室底板为全楼嵌固端, 顶板厚度定为160mm, 主楼范围及地下室相关范围内抗震等级应为二级;根据抗震规范[4]主楼范围外的非相关范围区域 (距主楼3跨外且大于20m) 抗震等级可按裙房抗震等级, 即三级抗震, 框架梁箍筋加密区最大间距可按min (hb/4, 8d, 150) 取值, 较大幅度减低工程造价。

7 孔口防护与平战兼顾

包括孔口其它构件的设计、出入口临空墙及门框墙的设计、防爆波井的设计。

参考文献

[1]《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 (GB50038-94) (2003年版) .

[2]《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防空地下室》.

[3]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防空地下室结构设计》FG01~05.

[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 .

分析地下车库防排烟与通风设计 第11篇

关键词:地下汽车库 排烟设计 通风系统

0 引言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经本以普及每一个家庭。由于地皮的升值,各种机械立体车库,复式汽车库也不断涌现。因此,目前我国的新建民用建筑已配备地下车库,具有封闭性的特点。所以,我们要做好通风排烟系统,合理设计地下汽车库通风与防排烟系统。下面就地下汽车库通风设计、系统形式和防排烟设计进行探讨。

1地下汽车库排风量、排烟量的确定

地下汽车库排风量的确定地下汽车库通风的目的是把汽车开动时尾气中的污染物浓度稀释到允许的范围内。目前,确定地下汽车库排风量的方法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按换气次数估算;另一类是按将有害物冲淡到卫生标准所需的全面通风换气量来确定,汽车尾气的主要有害物为CO、NO及少量汽油和热量,以CO、NO为主,而按c0计算出的全面通风换气量完全可以将NO稀释到卫生标准规定的浓度。这里我们着重论述一下估算,也是我们设计普遍采用的方法。主要方法有两种:

1.1用于停放单层汽车的换气次数法

a.汽车出入较频繁的商业类等建筑,按6次/h换气选取;

b.汽车出入一般的普通建筑,按5次/l1换气选取;

c.汽车出入频率较低的住宅类等建筑,按4次/h换气选取;

d.当层高<3米时,应按实际高度计算换气体积;当层高≥3米时,可按3米高度计算换气体积。

1.2当全部或部分为双层停放汽车时,宜采用单车排风量法

a.汽车出入较频繁的商业类等建筑,按每辆500m3/h选取;

b.汽车出入一般的普通建筑,按每辆400mTh选取;

c.汽车出入频率较低的住宅类等建筑,按每辆300mm选取。

2地下车库排烟量的确定

地下车库汽车发生火灾,可燃物较少,且人员较少,设置排烟系统,其目的一方面是为人员疏散,另一方面便于扑救火灾。鉴于地下

车库的特点,(GB50067—97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以下简称车库规范)做了如下规定:

2.1面积超过2000m的地下汽车库应设置机械排烟系统,机械排烟系统可与人防、卫生等排气、通风系统合用;

2.2设置机械排烟系统的汽车库,其每个防烟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宜超过2000m,且防烟分区不应跨越防火分区;

2.3排烟风机的排烟量应按换气次数不小于6次/h计算确定。

3机械排风量和机械排烟量的统一

排风量、排烟量的确定,一般地下车库层高都大于3米,按换气次数不小于6次/h可知,两者的风量基本不相等,一般会选用双速风机,低速排风以满足相对较少的排风量,火灾发生时启动高速排烟以满足相对较多的排烟量,这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应引起注意的是,有些消防部门不允许这种做法,原因是双速风机常年低速运行,而高速因缺乏运行和维护以致不能及时发现故障,系统可靠性相对较低。建议无论排风量是否与排烟量相差大,均选择消防高温排烟风机或离心风机。当所需的排风量较小时,可由值班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定时启动一段时间,以达稀释有害物的目的。

4地下汽车库通风系统的两种模式

4.1常用的通风换气系统

通过“送风机一送风管一送风口”的送风方式和“排风口一排风管一排风机”的排风方式来实现的。当然,排烟系统可与排风系统合

二为一,但此时防火阀为排烟防火阀,排风机为排烟、排风合用风机。此种通风系统存在如下问题:

(1)风道在梁下穿行,要占据一定的空间,如果要保持足够的净高,就需要土建增加层高。

(2)风口的布置不可能很密集,出口风速也有一定限制,这就造成有风口的地方气流流动较快,而在拐弯处及部分角落,室内空气就较静止。这样,汽车排出的有害物会滞流。

(3)大面积的车库,通风系统比较长,风道断面比较大,不可

避免地要与消防喷淋管道、电缆桥架、电线管等交叉,既不易处理,

又影响车库的美观。

4.2喷流诱导通风系统

它是一种新型的通风系统,主要由送排风机、数个喷流诱导通风设备、控制系统三部分组成。此系统不设平时通风风管系统,而由多个喷流诱导设备替代。其设计技术原理是,将若干个喷流诱导设备按照一定排列规律布置在被通风的空问内,利用多个喷流诱导设备的送风射流射程,进行室内空气流动的接力传递和卷吸诱导周围空气的作用,使被通风空间的空气发生定向流动,将进风口风机的送风量均布在房间的各个角落,形成从进气口到排气口的定向强迫气流,达到通风排污的目的。同样,在地下车库通风采用喷流导引系统时,也应设有排烟系统,一般该系统应专门设置。当要实现排风排烟合用风机时,需在排风机吸入口上安装一个三通,三通的一边直接安装排风口,抽吸车库内的空气,另一边与排烟风道衔接,两边均设有消防信号控制启闭的电动阀,平常一个电动阀开启由排风口排风,发生火灾时,另一电动阀开启,排烟口打开,排除煙气。此时,排风口由电磁阀关闭喷流导引通风系统的优点:

(1)由于空气射流的诱导和卷吸作用,将整个空间的空气带动起来,消除了空气的停滞死区,可有效地防止污染物(如汽车尾气)的聚集,达到较好的通风效果。

(2)能适当降低车库的层高,一般可降低0.4—0.6m,从而

大大降低建筑物的开挖成本和造价。

(3)系统简单,施工安装容易,可缩短工期,节约安装费用。

5其他应注意的问题

5.1排烟口的设置。

每个防烟分区均应分别设置排烟口,排烟口距本防烟分区最远点的水平距离不应超过30m。排烟El的设置应使烟气流动方向与人的疏散方向逆向,并设置在顶棚上或靠近顶棚的墙面上。有吊顶时,排烟口上部应紧贴着吊顶或设在吊顶上;无吊顶时,应设置在挡烟垂壁以上,结构梁的下部。排烟口平时关闭,着火时仅开启着火层防烟分区的排烟口,当任一排烟口或排烟阀开启时,排烟风机应能自动启动。排烟口应设有手动和自动开启装置。

5.2地下汽车库火灾时的补风。

通常可将送风机兼作火灾时的补风机,进风量不宜小于排烟量的50%,对喷流诱导通风系统,有火灾信号时,切断诱导风箱电源,关闭诱导风机,同时启动送风机来作补风用。

6 结语

总而言之。多层地下车库的通风与防排烟设备的分布要根据设计图纸.严格的安装布置。地下车库的通风与防排烟系统的意义重大,我们一定要引起重视,在设计和使用的过程中,都要严格按照标准和要求来,尽量在灾害发生时将损失降到最低。

7 参考文献

[1]GB50067—97.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2012

地下多层人防设计 第12篇

关键词:人防工程,地下室,设计,功能

人民防空地下室 (以下简称人防地下室) 是人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战时提供人员、车辆、物资等掩蔽的主要场所, 也可作为防灾、减灾指挥所及避难所。人防地下室由于在战时具有防备空袭和核武器、生化武器袭击的作用, 因此在设计上与普通地下室有着很多的区别, 既要满足平时的使用功能需要, 还要进行临战前转换设计, 向来是施工图设计的难点所在, 以更好地为城市生产、生活服务。

1 设计原则

防空地下室设计必须贯彻“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的方针, 防空地下室的首要任务就是最大限度地保护城市居民的生命财产, 为之提供避难和掩蔽的安全空间。

2 工程概况

1) 本项目位于海南省海口市朱云路与大路街交口西北角处, 规划用地面积6 544 m2, 基地呈长方形, 地块东西长80 m~96 m, 南北23 m。该宗地为酒店用地, 属海口市规划中心区, 交通便利, 基础设施完善, 自然环境优越, 本项目周边已规划兴建大型商业及生活区, 拥有大量的人流, 具有极高的旅游、居家度假开发价值。

2) 本方案主楼设计成地下1层, 地上17层。其中:

a.地下1层分别设置设备房和机械停车库。b.1层设置大堂、咖啡厅于一体, 中餐厅、西餐厅、休闲时尚、功能完备, 结合优质的星级服务以提高社区用户的生活水平。c.2, 3层为夜总会、KTV包厢, 4层为中餐厅包厢, 5, 6层通高为会议室与多功能厅, 7层~16层为客房, 17层为会所。d.本地下多层人防位于主楼前12 m处室外地坪面以下。

3 人防设计

3.1 方案构思

本项目人防方案在设计构思和实施中都具有很大挑战性, 既要满足战时核六级常六级甲类二等人员掩蔽所的要求, 又要满足平时能停放193辆车的要求, 而且本项目用地面积极为有限, 可想而之此项目的设计难度极为复杂, 项目组分析会上一致认为首先满足人防要求的前提下同时兼顾单层横移机械停车, 由于机械停车需要有升降机将车辆由地面载入到地下, 这就存在着升降机口是否能满足人防要求, 在防空地下室顶板上或在多层防空地下室中的防护密闭楼板上开设洞口和设备吊装口, 其净宽不宜大于3.00 m, 净长不宜大于6.00 m, 且在一个防护单元中合计不宜超过2个。

在此问题上也是多次与厂家沟通, 最终经厂家认可后终于做到了既满足人防开洞要求, 也满足了机械停车升降机口的要求。

3.2 口部设计

此人防为单建式, 主次口部均在防倒塌范围之外, 主要口部采用贴附在端墙上与排风和洗消设施相结合, 采用楼梯到达地面, 疏散人数432人, 次要口部也采用贴附在端墙上与进风的防护设施相结合, 采用楼梯到达地面, 疏散人数433人, 为此主次出入口均为独立式室外出入口。

3.3 主体设计

1) 地下1层~地下3层为全埋式甲类核6级人防地下室, 防化等级为丙级二等人员掩蔽所。平时为横移式机械汽车库。2) 本工程防空地下室设有3个防护单元, 地下1层为第一防护单元设有3个抗爆单元, 地下2层为第二防护单元设有3个抗爆单元, 地下3层为第三防护单元设有3个抗爆单元 (第二和第三防护单元也可不划分抗爆单元, 但本设计还是划分了) , 人防总面积为3 883.83 m2, 掩蔽面积为2 686.56 m2;设计掩蔽人数2 687人。3) 每个防护单元内设有进风机房, 防化值班室, 战时水箱及男女干厕等, 男女干厕为临战时砌筑, 管道均按设计预埋。4) 室外出口设有洗消污水集水坑, 扩散室, 防毒通道, 简易洗消间等;室内出口处设有密闭通道, 洗消污水集水坑, 扩散室, 滤毒室等。

3.4 平战功能转换

1) 平战转换包括使用功能的转换, 建筑结构的转换, 内部环境的转换, 防护设备的转换;2) 平战转换方式上分为不转换, 建设成满足防护标准, 全转换, 也就是平时达不到防护要求, 部分转换, 一次建成一部分防护功能;3) 转换阶段分为3个阶段:早期转换、临战转换、紧急转换;4) 不论采用哪种形式的转换方式, 都必须按《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要求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 以保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转换临战时砌筑砖墙, 墙厚均为240 mm;5) 战时关闭所有防爆地漏。

3.5 人防疏散

本项目应建人防建筑面积为:3 200 m2, 实际设计人防建筑面积为3 883.83 m2, 地下1层人防建筑面积为:1 234.5 m2, 设置1个防护单元, 3个抗爆单元, 掩蔽人员865人, 由此每层楼梯宽度应不小于1.4 m, 门宽不小于1.5 m, 每层设两部楼梯, 地下2层和地下3层也为人防地下室, 作法同地下1层。

总共地下3层人防, 合计掩蔽人员为2 687人, 掩蔽面积为2 685.56 m2, 楼梯总宽度为8.06 m, 每层分别设置两部直通室外地面楼梯, 每部楼梯梯宽不小于1.4 m, 其中一部楼梯通至地下4层和地下5层, 因地下5层仅有一间泵房, 其余均为冷水池和热水池, 极少有人员停留, 为此一部疏散楼梯是满足消防要求的。

4 结语

人防地下室的设计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问题, 涉及内容繁多且复杂, 有些问题至今尚未得到很好的解决, 因此无论是从技术还是从经济的角度讲都需要我们更深入地研究人防地下室设计的技术问题, 提高设计水平, 真正做到技术与经济同步、安全与适用协调。

参考文献

[1]GB 50098-98,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S].

[2]GB 50038-2005,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S].

[3]05SFJ 10,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S].

[4]RFJ 1-98, 人民防空工程防护功能平战转换设计标准[S].

上一篇:做好医院内部审计下一篇:综合抗裂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