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技法范文

2024-07-14

制作技法范文(精选6篇)

制作技法 第1篇

1 逐帧动画技法

所谓逐帧动画就是一帧一帧地将动作的每个细节都画出来, 是一种常用的动画表现形式。然而对于一般人来说是比较吃力的工作。但是使用一些小的技巧能够减少制作逐帧动画的工作量。这些技法包括:简化主体、循环法、节选渐变法、替代法、临摹法、遮蔽法等。

1) 简化主体, 即将动画主体构件加以精简, 例如时下非常流行的小小的“火柴人”功夫系列, 如图1所示, 其动画主体相当简化以这样的主体来制作以动作为主的影片, 即使用完全逐帧的制作, 工作量也是可以承受的。对于不是以动作为主要表现对象的动画, 画面简单也是省力良方。

2) 循环法, 即将一些动作简化成由只有几帧, 甚至2、3帧的逐帧动画 (组成的影片元件, 利用影片元件的循环播放的特性, 来表现一些动画, 例如头发、衣服飘动, 走路、说话等动画经常使用该法。这种循环的逐帧动画, 要注意其“节奏”, 做好了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3) 节选渐变法, 就是当需要表现一个“缓慢”的动作时, 例如头缓缓抬起, 可以考虑将整个动作中节选几个关键的帧, 然后用渐变或闪现的方法来表现整个动作。例如, 通过节选头在抬起动作中的四个“瞬间”, 绘制了四个图形, 定义成MovieClip之后, 用Alpha (透明度) 的变形来表现出一个完整的抬头动作。

4) 替代法, 就是用其他东西替代复杂的动作。例如, 使用当需要表现很人在喧闹场景中的运动画面, 既可以用闪动的影子来替代动画表现喧闹的场面。该方法精髓就在于“避实就虚”, 至于怎么虚, 就需要多加思考了。

5) 临摹法, 主要针对初学者, 这时候可以临摹一些图片等, 将它们导入Flash中, 由于有了参照, 完成起来就比较轻松。而在临摹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再加工, 使动画更完善。

6) 遮蔽法, 就是将复杂动画的部分给遮住。而具体的遮蔽物可以是位于动作主体前面的东西, 也可以是影片的框 (即影片的宽度限制) 等。例如, 当要表现许多人在雨中打着扇奔跑的画面, 可以将镜头设计成“仰拍”的方式, 只需要表现雨扇的移动, 而将脚的运动隐去, 这样就可以很巧妙省去了脚部的复杂动画制作, 剩下的工作就非常容易实现了。

2 Flash的变形功能

运动补间动画和形状补间动画是Flash动画制作的基础, 利用他们可以轻松实现变形动画的制作。制作原理基本一致, 只需要制定首尾关键帧, 中间过程计算机自动完成。所以是我们在制作影片时最常使用来表现动作的。但是, 有时候用单一的变形, 动作会显得比较单调, 这时可以考虑组合地使用变形。例如, 通过前景、中景和背景分别制作变形, 或者仅是前景和背景分别变形, 工作量不大, 但也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例如, 需要表现猴子翻跟头的动作 (动画1) , 它由动画2、3、4三个部分组成, 动画2, 主要是背景的简单上下移动变形, 动画3是中景白云的旋转缩放, 都是简单的运动补间动画, 动画4稍微复杂一点点, 猴子是有一个2帧的影片元件 (由正立倒立的猴子构成的翻跟斗动作) , 跳起落下, 也都是简单的缩放变形, 就是一个比较和谐的组合动画, 没有了过于单调的缺点。

3 结束语

想要制作出优秀的Flash动画作品需要技术本领, 丰富的经验和大胆创新的精神。制作者在掌握技术的同时, 要勤于思考, 善于利用现有的技术资源创造出丰富多彩, 千变万化的动画效果。

摘要:通过对Flash制作技法的研究, 从两个方面逐帧动画和变形功能方面提升Flash动画制作的效率, 对于学习Flash动画制作技能提高给予指导和帮助。

关键词:Flash,制作技法,逐帧动画,变形

参考文献

桂花盆景制作方法 详细技法范文 第2篇

盆景起源于新石器时期的草本盆栽,成熟于汉代,盛行于唐宋,全面发展于明清。盆景在技法上主要是“缩龙成寸”“咫尺山林”的艺术手法,是一门表现大自然的艺术。

桂花枝繁叶茂,四季常青,盘根错节、姿态优美,花果艳丽、花香馥郁,兼具萌芽性强、耐修剪、寿命长等生物学特性,是加工制作树木盆景的好树种。桂花盆景的制作工序繁杂,师法自然,妙不可言,高水准的盆景得益于盆景师们的高深意境和娴熟技法。关于制作桂花盆景的技艺,不便一一讲解,只好简要阐述。

一、桂花盆景制作原则:立意构图深远;师法自然实在;扬长避短增势;动静结合灵巧;统一协调养眼;小中见大感悟;疏密得当得体;主次分明抢眼。

二、桂花盆景采用品种:作小型盆景宜选用“冬香红”“冬香银阁”“日香桂”、“大叶佛顶珠”、“月月桂”、“四季桂”、“九龙桂”、“柳叶桂”等;作中型盆景宜选用“大花丹桂”,“籽丹桂”,“朱砂丹桂”,“大花金桂”,“圆瓣金桂”等;制作大型盆景宜选用“大叶黄银桂”、“金桂”、“大叶丹桂”、“大丹金桂”、“橙红丹桂”。

三、桂花盆景的取材:桂花盆景的素材主要来源于采用播种、扦插、压条、嫁接、分株繁殖育苗和从山野采掘多年的流苏树桩,关于繁殖育苗技术和挖掘培育树桩的方法不再赘述。

四、桂花盆景整姿技术

桂花盆景传承了各流派技术特色,主要采用缩龙成寸、截干蓄枝、粗扎细剪、提根漏爪和控上促下等技法。树形主要以曲干式、斜干式或飘逸式者为主,树势斜展,枝叶密茂,古朴自然,最耐欣赏,开花时,浓香四溢,沁人心脾。也可以根据树形自由选择采用悬崖式、附石式、文人式、枯干式、凿削式、提篮式等表现手法。

(一)枝片的盘扎修剪。桂花萌发力强,耐修剪,上盆后一二年,在梅雨季节或秋季开花后加工造型,采取攀扎与修剪相结合的方法。

1、攀扎法:即通过棕丝、麻皮或金属丝等攀扎材料,将树木枝干弯曲成蟹爪、鹿角、云片、垂枝、风吹等形状。北方桂花盆景主要采用金属丝扎法,攀扎时先将金属丝一端固定于枝干的基部或交叉处,然后紧贴树皮徐徐缠绕,使金属丝与枝干约成45°角,尽量避免交叉。

2、修剪法:即通过采用摘、截,疏、伤等方式对枝干进行修剪,削弱、矮化、改变树形。首先,对病残枝、交叉枝、重叠枝、平行枝、对生枝进行剪除;其次,对留下枝条再进行逐年、逐节强度缩剪,逐步形成需要的树型。

3、突出主枝方法和缺陷弥补:突出主枝主要采用平衡主干加大飘枝(加长);加重主枝增险(加重);画面失衡严重的可增加主枝造型(取衡);在风吹式造型着意渲染主枝的飘逸(增势)。主枝缺陷弥补主要采用枝芽腹接法、蘖株靠接法、移枝靠接法、高枝吊盆法、合栽借枝法、钻孔穿枝法。

(二)树干的弯曲和削凿。主干可攀扎成曲干形或斜干式;主干较高者可适当短截,使基部萌生新枝干,不致下部空虚,或重剪上部枝梢及过密枝条,以刺激主干下部另发新枝,保持上下平衡,使树形美观,花叶繁茂。有时可对主干特别是老桩进行雕凿,挖蚀处理。

1、弯曲较粗的枝干,可先用麻皮包扎,并在需弯曲处的外侧衬一条麻筋,以增强树干的韧性。如枝干过粗,弯曲困难,还可用“开刀法”,即用锋利小刀在树干弯曲处切开一条3~5厘米长的深口,切面再按上法用麻皮包扎,这样既便于弯曲,又不易折断。为利于切口愈合,最好使切面与弯曲所在的平面垂直。

2、雕凿树干:为了显示树木苍古,有时可用凿子或锋利刻刀依照造型技法对树干进行雕凿,成自然凹凸变化,还可剥去部分树皮,甚至将树干劈去一半,使树木呈现自然枯朽的苍老姿态。但雕凿时不可露出人工刀刻斧凿痕迹。

(三)提根漏爪。树桩盆景讲究悬根露爪、盘根错节,这也是盆景欣赏的重要内容之一。

1、提根技法:通常将树木先种在深盆中,以后逐年去掉上面的壅土,使粗根提出土面。同时,还可将根部进行盘曲艺术处理,使其更显得苍古奇特,古朴野趣。但提根时要掌握适度,不可使根系一下子露出过多,以免影响树桩生长,甚至造成死亡。根系细长而柔软的桂花提根时,可将长根蟠曲成古雅之状,但根系的盘曲要有条理和美感,不能乱缠胡绕,失却自然,反而影响效果。根部造型方式有以下四种:换盆提根法、沙培法、加套法、引根法、附石法。

制作与表现技法对国画创作的意义 第3篇

关键词:国画;创作;制作和表现技法

0 引言

国画,包含了众多的内容和素材,是艺术家通过精湛的制作和表现技法所完成的创作。国画在创作上讲究的是神似,需要艺术家运用独特的制作和表现手法来让作品蕴含丰富的艺术情境,而不单单是对外在的一种描写。这样才能让观赏者在观赏的时候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感受到国画艺术的博大精深。因此制作和表现技法对国画创作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1 制作、表现技法和国画创作的关系

国画得以表现的基本条件之一就是制作和表现手法,一幅完整的具有艺术形态的充满生机和能量的画面的构筑需要将制作和表现手法二者融会贯通。制作和表现技术对国画所体现出来的意境和作者思路的表达产生重要的影响。即观赏者在观赏国画作品的同时可以感受到作品创作的每一个过程,同时可以感受到艺术家的创作目的和要体现的思想。另一方面,制作和表现技法是国画创作技术的一种升华,是丰富国画作品艺术内涵,展现作品意境和表达作品情感的一种有效技术。[1]因此国画在制作和表现技法不断提升的前提下,已经不单单只是一种作品,已经成为艺术家们艺术的结合体。国画画面的视觉效果表现的是否娴熟、是否可以体现出一定的精神内涵、是否可以展现丰富的绘画艺术,都依赖于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是否运用了精湛的制作技术和表现手法。因此,制作和表现手法是艺术家表达个人情感和精神内容的一种有效形式,同时又是一种国画创作的创新形式。

2 制作和表现手法的体现方式

2.1 用墨方面

墨分为五色,即焦墨、浓墨、重墨、淡墨、清墨。将不同量的清水加入墨汁中,和笔相结合,可以成形丰富变化的墨色效果,同时墨色浓淡的不同可以带来远近的效果。比如在画山水画群山的时候,可以用深墨表示近处的山,用中墨表示中间的那些山,用淡墨表示远处的山。[2]对墨色恰到好处的制作和运用可以使创作出的国画有更强的层次感,立体感,使国画更富有艺术气息。

2.2 用笔方面

要想使国画可以完整的展现在世人的面前,必然少不了一个工具,那就是笔。一幅作品是否可以带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除了对墨色的选择,再就是对笔的选择和使用方式的选择。国画的用笔需要是毛笔,常见的毛笔种类是狼毫和羊毫,狼毫是用黄鼠狼尾巴上的毛制作而成,质地较硬,羊毫是用羊尾巴上的毛制作而成,质地较软。在绘画的过程中可以根据绘画的内容选择笔的种类,以达到绘画内容所要达到的效果。笔的使用方式分为中锋、侧锋、亚锋,国画中最常用到的是中锋和侧锋,中锋圆润,饱满,强劲有力度,一般可以用作人物勾边,画一些植物枝藤等细的东西;侧锋线条富于变化,一般可用作粗线框东西的绘画,比如荷叶的绘画。[3]中锋和侧锋的完美融合可以加大和加深作品画面的表现力度,让画面的展现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2.3 速度方面

轻、重、缓、急的用笔速度在国画的表现力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国画创作中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笔速。快速的用笔可以给人展现一种沧桑的质感;慢速的用笔可以给人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感受。比如在勾画莲花的时候,是用侧锋缓缓的托出水润的叶片,用中锋快速的画出挺拔的水草和荷干。因此,笔速在国画创作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合理的运用笔速技巧,可以使国画的创作赋有更多的艺术色彩。[4]

2.4 意境的渲染方面

中国画之所以能够对世人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发人深思,可以让人们产生精神上的共鸣,就源于国画艺术在意境上的表现力。国画在意境的渲染方面自成一体,每一笔每一划都饱含深刻、各式各样、形形色色的寓意,将世间万物描绘的栩栩如生。国画的意境美体现在画面可以让人们拥有置身其中的感觉,产生无限的遐想和联想,享受国画意境带来的美感。[5]因此,意境是国画绘画艺术的精髓,美好的意境渲染可以赋予国画更美好的艺术气息,缺乏意境的渲染将会使国画失去灵魂。

3 国画创作在制作和表现技法的应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3.1 用墨方面

创作者在国画创作时要根据创作的需求来调配墨色,合理的搭配清水和墨汁的比例,比如根据创作内容的需求调制出浓厚的墨色、浮云般浅淡的墨色等等。结合创作的意境,用笔勾画出细致的墨色变化层次。在国画创作中,眼前的近景可以用深色的墨色创作出,远近适中的景色可以用中色的墨色創作出,远处的景色用浅色的墨色创作效果最佳。[6]因此在国画的创作过程中,需要国画的创作者对墨色调配和运用的把握有一个恰到好处的力度,这样才能增加国画的艺术含蕴,增强国画的艺术风格。

3.2 用笔技巧方面

笔,是完成国画创作的重要工具。国画作品所呈现出的不同的艺术含蕴来源于笔的使用种类和不同的使用方式,因此要想创作出杰出的国画作品,就要提高创作者的用笔技能。根据创作的要求,创造的内容所要达到某种效果的需求,选择质地合适的笔;对于笔的使用方式,中锋和侧锋是国画创作最常用到的用笔方式,创者要掌握好中锋和侧锋的使用技巧,让中锋和侧锋相结合从而使作品呈现出一个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画面。掌握好用笔技巧,可以为作品的成功做一个很好的铺垫。

3.3 意境方面

创作者在创造的过程中对意境进行恰到好处的渲染和表达可以有效地促使国画作品的成功。意境是国画的精髓、灵魂,国画不能脱离意境而单独存在。因此创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对意境的渲染要把握好应用制作和表现技法的度。[7]以客观事实为依据,结合创作者的主观意愿,从作品创作的初衷出发,将国画中所具备的意境美完美地展现出来。

4 结语

中国画,是东方绘画艺术的代表。国画的表现形式依赖于创作者的制作和表现技法,绘画艺术的表现力必须通过制作和表现技法来呈现。将国画创作中不可缺少的用墨、用笔、笔速、意境渲染完美的融合,才能使得国画作品展现出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艺术性,才能震撼人们的心灵。因此,要加强制作和表现技法在国画创作中的应用,以使国画的表现力得到增强,从而促进国画艺术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尹立杰.国画的表现形式与审美特点[J].群文天地,2011(22):8-9.

[2]王蔚.中国笔墨文化元素在国画创作中的运用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5(01):2-3.

[3]王然.在国画创作中中国笔墨文化元素的应用[J].才智,2012(34):10-11.

[4]蔡华成.管窥国画艺术中的意境美及其表现[J].艺术科技,2014(11):12-13.

[5]戚晶.国画意境中的美[J].艺术科技,2013(04):10-11.

[6]徐军辉.中国笔墨文化元素在国画创作中的运用价值[J].艺术品鉴,2016(05):5-6.

综合材料版画技法与制作 第4篇

一.制版、印刷材料

在综合材料版画的制作与印刷过程中, 材料的使用没有具体的限定条件, 没有以版画现有的规定来框定范围, 也没有从艺术角度来设定版画未来。作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去选择。当然, 还可以去尝试一些新型的材料, 相对于现在日新月异的社会, 科技也是越来越发达, 版画材料的选择也趋向于多样化、多元化。

我就自己喜欢用得几种材料简单地列举一下。

制版材料:三合板或五合板乳胶金刚砂立德粉各种型号毛笔及水粉笔一次性杯子木刻刀漆片水砂纸吹风机

印刷材料:油墨油画颜料调色油软滚子牙刷棉布拷贝纸毛边纸水彩纸水胶带

二、制版程序

根据自己的题材的需要去选择适合的版材, 一般情况下, 最好是用厚白板纸, 它的光面基本上不藏墨以便于制作, 若选择三合板 (五合板) 的话, 在制作过程中要考虑木板有吸水性, 对于乳胶厚薄的把握要求非常高。

1. 定胶:

根据画面, 用笔 (最好毛笔或水粉笔) 将厚薄不同的乳胶画在纸版或木板上, 乳胶加沙 (最好是金刚砂, 有粗细不同的型号) 部分可以用卡片或其他工具刮上去, 也可以先画乳胶再用手撒沙或用嘴吹上去。

2. 吹干:

这一步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而定, 自然干的话效果与加热 (吹风机) 而干的效果不同, 加热的过程中变性较大, 基本上都是边加热边画 (可局部进行) , 特别是乳胶在吹风机吹过之后, 有丰富的肌理变化, 多次加胶加热效果更丰富, 这种肌理效果根据作画者的经验可以去改变, 以至于达到自己所想要的肌理。在我的理解中, 肌理应该出现在该出现的地方, 不要在画面中一味的去制造肌理, 如同画画一样, 你什么都画, 就等于什么都没画。

3. 打磨:

根据我个人的经验而论, 这一步可以根据作画者的需要而定, 对于制版技术不娴熟者, 版面也许过于粗糙, 可以打磨一下, 磨后还可以根据画面加胶撒沙, 若有地方需要修改, 可用布 (毛巾) 沾热水洗去。对于制版技术娴熟者可以根据画面而定, 一般情况下, 打磨过得版在后期印刷过程中擦墨容易一点。

4. 刻线:

这一步基本都是放在最后一步, 也可以一开始或制作过程中间进行 (先刻得线易在制版过程中被遮住) 。所谓刻线就是拿刀片在版面上刻制线条 (如同黑白木刻) , 刻线也应该根据画面需要而定, 一般情况下, 线刻得不易过深, 否则在印制时容易漏白, 因为机器在适合画面的压力情况下, 太深的地方不易压实, 故易漏白。但面积稍粗的线可以压实。也许有人会说, 把机器压力加大不就可以了, 但是机器压力太大, 容易沾版 (根据纸张而定) , 相对也减少了可印制的数量。

5. 上红粉:

对于画面有些地方需要提亮的, 可以上一层红粉 (易干的油漆) , 上红粉的过程也可以归纳为制版的过程, 因为光用红粉也可以制版, 更可以印制出不同的层次。纯乳胶也可以用来提亮, 我一般都是把乳胶加水搅拌均匀以后用来提亮, 这样在某种程度上易于掌握。在制作过程中这种方法适于做一些细节部分, 但对量的把握要求高一点, 少了没有效果, 多了就过了。所以用这种方法提亮时需要画很多遍。

6. 上漆片:

漆片是为了固定版面, 使压制过程中不粘纸, 漆片被酒精稀释后用笔 (布擦) 涂于版面, 在泡制漆片的时候, 漆片与酒精的比例不是绝对的, 但一般不易太稠。所以这一步技术含量在所有制版过程中最高 (我个人认为) , 薄的话, 原版呈现, 稠的话, 容易盖住原先做的效果 (特别是木板) 。上红粉也是保护版面的一种方法, 会相应提高印刷的数量。

三、印刷

1. 刮墨:

油墨的调制与印铜版相同, 油墨中加一定量的油画颜料或调墨油, 使其粘性降低 (便于擦版) 。然后再加一点重金粉, 使其硬度加大, 这样印出来的画面更饱满。刮磨不要用金属工具, 其易伤版面, 最好是刮丝网版画的刮子, 比较耐用, 废电话卡也很好用。

2. 打墨:

这是一步体力活, 要均匀的把墨打入各个细部, 不易打得太干净, 在可以模糊的看见版面时, 最好停止, 不然容易打过。

3. 擦墨:

擦墨的工具要用敏感性强的纸张, 一开始用布或报纸是可以的, 但当版面较清晰时, 最好用那种韧性较好的拷贝纸, 擦墨的技术含量也很高, 基本上是根据作画者的经验来定, 没有什么特殊限定条件, 非要擦到什么程度。

4. 套色:

综合版的套色是根据一版多色的原理, 在擦好的版面上滚稀油墨, 这层油墨的粘性不要太强, 以滚子可以滚动为标准, 后面滚得油墨的粘性要依次降低。

5. 上机器印刷:

印刷时, 调制机器的压力也得根据作画者的经验而定,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在摇动机器的时候, 特别是上版后, 用力一定要均匀, 否则画面容易出现一些长条把画面分割成好几块。印刷所用得纸张一般要用水彩纸 (在水中浸泡大约5至8分钟即可) 。大家也可以尝试用其他纸张。 (在我所试验的几种纸张中, 有色纸效果也不错, 但这种纸张在水中浸泡的时间不能超过3分钟, 因为它的含棉量不是很高) 。

6. 裱画:

用水胶带把印好的画裱到较平的板子上, 水胶带湿水不要太多, 容易造成画崩裂。

到这里, 一张综合材料版画基本上是完成了。相对于我的语言表达能力来说就有点捉襟见肘了, 没有华丽的词语, 只用了一些白话简单的介绍了一下制作综合版画的一些基本过程。正如同杨锋老师所说:“以步骤来分解艺术创作的做法, 使创作过程的自由发挥多少变得有些教条。好的作品总在某一方面有突破这些步骤的, 或对方法的修正, 或对规则的质疑”。而我要写技法和制作, 也只能一步步的来写, 有些步骤对有些人来说, 不一定行得通, 以步骤来注解技法, 在教学中毫无用处或无操作性, 也许产生这样的矛盾, 是当前教学转型期这个大背景所决定的, 更是艺术多元化后再无“一锤定音”的必然结果。实属无可奈何!

摘要:在现代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的大背景下, 随着科技越来越发达, 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各种新鲜事物层出不穷。这就相对促进了版画艺术的发展, 版画材料的选择也逐渐趋向于多样化、多元化。加上诸多的版画家对版画材料的研究, 这很大程度上丰富了版画创作语言的表达, 给观者带来了不一样的视觉感受。综合材料版画即是如此, 它在材料的选择上没有具体的限定条件, 没有以版画现有规定来框定范围, 没有从艺术角度来设定版画的未来。对于综合材料版画艺术的研究, 我用步骤来分解也实属无可奈何

关键词:综合,材料,制作,印刷

参考文献

嫁接法制作杜鹃微型盆景技法初探 第5篇

1 微型盆景简介

微型盆景是最近几年较为流行的一种盆景形式。微型盆景形态较小, 小巧精致, 携带方便,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微型盆景一般可分为植物盆景及山水盆景, 植物以草本为主, 点缀以山石, 讲究布局理法, 以小见大, 讲究盆景本身的内在艺术。微型的山水盆景, 常用浮石、斧劈石和芦管石等石料, 造型制作多用高远式。行业内可以用来做微型盆景的树桩不是很多, 杜鹃类因其独特的植株造型和开花特征, 常常被选作盆景的材料。我国自清朝就开始研究制作杜鹃盆景, 并在杜鹃微型盆景制作上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2 杜鹃微型盆景材料及盆器的选择

2.1 杜鹃品种的选择

杜鹃微型盆景小巧精致, 开花时花开满树, 犹如一件件有生命力的工艺品。微型盆景在品种选择上十分讲究, 一般会选择植株低矮、叶子细小、开花稠密的杜鹃品种。全世界杜鹃品种有900多种, 约有60%分布在我国, 为杜鹃微型盆景提供了大量的植物素材[2]。杜鹃中的春鹃、夏鹃及西洋鹃都有一些品种可以用来制作微型盆景。在长江流域, 目前制作微型盆景最多的是夏鹃皋月杜鹃系列。

2.2 盆器的选择

盆景是一个造型艺术, 无论是树桩盆景还是山水盆景, 都很注重植株和山石及植株与盆器的搭配。杜鹃花色众多, 一般盆景用盆会选择釉盆或者紫砂盆。杜鹃微型盆景与其他盆景一样, 也可以造型成悬崖式、直立式、斜干式或曲干式等, 不同的造型选择的盆器也不尽相同。一般露根式的盆景选择浅盆, 悬崖式的选择深筒的陶盆。在盆器的色彩选择上要与杜鹃的花色有所对比。例如, 花色素雅的杜鹃要选择色彩深一点的紫砂盆, 而花色浓烈的红花杜鹃可选择灰白色或者米黄色的釉盆。

3 嫁接法制作杜鹃微型盆景

3.1 砧木选择

在砧木的选择上, 杜鹃微型盆景一般选择3 a以上, 具备一定形态的毛鹃及夏鹃的老树树桩。

3.2 砧木处理

一个好的杜鹃微型盆景, 不仅需要谨慎地选择砧木, 还需要对砧木进行一定的处理, 在每年农历12月份-翌年3月起苗上盆。根据砧木主干的形态决定盆景的制作成直干型还是斜干型, 然后用细铁丝将侧枝根据设计者的意图进行绑扎。4月上旬会有微型盆景的新芽萌发出来, 这时要及时抹去过密的芽, 减少养分流失, 集中营养发展造型的枝条[3]。

3.3 接穗选择

接穗的选择决定了杜鹃微型盆景的枝条造型及盆景的花色。目前, 市场上用春鹃和夏娟作接穗的比较多。微型盆景体量小巧, 所以接穗也会选择叶片细小、花色丰富的杜鹃品种。有一些多色或者双色杜鹃微型盆景, 应选择花色不同但花期及叶型一致的品种进行嫁接, 这样才能体现出盆景的整体性和特色。

3.4 嫁接手法

嫁接时间一般选在农历的5月上旬-6月上旬。观察作为砧木的毛鹃, 如果发现有萌叶现象或者接穗芽半木质化, 此时便可嫁接[3]。选在生长健壮、营养充分的嫩芽, 留顶端3~4片叶, 用单面刀片将接穗枝条下端斜削成0.5 cm鸭嘴状。砧木选用与接穗截面面积相似或者稍大的枝条截去顶端。将砧木的横截面中心竖直向下切一个0.6 cm的缝隙, 然后将接穗插入砧木, 使两者的形成层紧密贴合。接下来用细线将接穗和砧木绑扎牢固即可。

3.5 接后管理

杜鹃微型盆景的嫁接最好能一次性嫁接完毕, 这样能提高杜鹃盆景的成活率。嫁接完以后, 要用塑料袋套在杜鹃微型盆景上面, 有利于保温保湿。嫁接后, 将盆景移至阴凉、通风、日照不强烈的地方, 观察接穗的愈合和生长状况。如果观察到接穗叶片竖起, 叶色鲜艳, 叶腋之间有芽萌发, 则说明嫁接愈合良好。

3.6 后期定型

扎片定型是杜鹃微型盆景后期造型的关键。待砧木和接穗形成层愈合完全, 生长发育一段时间, 接穗便可木质化, 此时可用细铅丝绑扎成片。长三角流域的杜鹃微型盆景融合了浙派盆景和徽派盆景的特色, 注重层次和枝条走向, 绑扎成片时, 思考枝条的走势和盆景的整体造型, 使上下左右层次明显。扎片后, 要观察枝条, 做一定的摘心处理, 促进叶芽萌发。待盆景定型后, 可根据枝条和叶片大小定期修剪。经过3~5 a, 便可初步形成杜鹃微型盆景。

4 杜鹃微型盆景养护管理

杜鹃微型盆景因体积适中, 一般放置在室内观赏。如果是不同品种做成的盆景组合, 可以放置在室内博古架上或者盆景几架上, 形成景观。在室内空间要注意杜鹃微盆保温保湿。如果需要放在室外, 冬季要做好保温工作, 夏季注重叶面喷水, 忌阳光直射。在水肥管理方面, 杜鹃喜欢湿润温暖的环境, 日常养护要保持盆土湿润, 入冬后浇水频率不要太密集, 每次浇水需要浇透。杜鹃盆景是一门造型艺术, 在后期的养护管理过程中, 只有定期修剪才能保证盆景的造型。在杜鹃的生长期内, 剪去影响造型的重复枝、交叉枝、徒长枝等。杜鹃盆景的病虫害防治对杜鹃盆景的整体效果非常重要, 要及时杀死植株上的幼虫和虫卵, 平时注重通风换气, 保证杜鹃盆景的观赏效果。

摘要:杜鹃是中国传统名花之一。近几年, 杜鹃微型盆景因其外型美观, 携带方便而日渐流行。用嫁接法制作杜鹃微型盆景是常见的方法。首先, 介绍了杜鹃微型盆景的制作材料和盆器的选择, 接着通过砧木选择、接穗选择、嫁接手法、接后管理及扎片绑扎环节, 探讨嫁接法制作微型盆景的相关技法和细节, 为杜鹃微型盆景的制作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杜鹃,微型盆景,造型特点,嫁接

参考文献

[1]邓初钿.中国珍稀野生观赏花卉[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1.

[2]邢升清.杜鹃盆景的制作与养护[J].园林, 2002 (10) :32.

制作技法 第6篇

国画是中国画的简称, 其所包含的内容、素材众多, 大量艺术家通过精湛的制造以及表现技法将所创作的作品展现的世人面前。中国画创作讲究的是不求外形相似, 但是必须要神似, 这样才能让观赏者感受到不同的艺术意境, 有效吸引观赏者的银球。由此我们可以发现, 中国画以其独特的制作和独特的表现手法, 同时大量的国画艺术家借助精湛的艺术表现手法, 来让所创作的国画作品蕴含丰富的艺术情境, 让观赏者在在观赏国画中能够感受到身临其境, 让观赏者感受到中国画的博大精深以及丰富的艺术气息。因此, 我们可知制作与表现技法对中国画的创造起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今天, 本文基于中国画的创造风格, 探讨了制作与表现手法的内涵以及国画创作过程中应把握好的定义, 来突出制作与表现手法对国画创作成功的重要性, 为我国国画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下面, 我们就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探讨下:

1. 对制作与表现技法含义的研究

1.1 制作与表现技法是国画表现的基本条件之一, 二者之间是协调统一、相互结合的有机整体, 只有将二者融会贯通才能构筑一幅完整的具有艺术形态的画面, 使画面充满的生机与能量。概况的来讲, 制作与表现技术对于国画作品的意境以及作者思想的表达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经过研究分析认为只有从制作与表现技巧的定义上说起, 才能为下文中奠定基础。简单的来讲, 制作与表现手法是从美术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最初制作与表现手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随着艺术的发展, 二者逐渐融合到一起, 形成了一种不同于其它美术抽象理论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 制作与表现技法的表达方式能够与艺术家的实际能力及创造使用方法有机的结合, 将美术工艺与其它工艺的不同展现的淋漓尽致, 即观赏者在观赏中可以通过有形的美术作品看到作品创作的每一个过程, 并且能够深深的感受到作家创作的初衷以及创作目的。

1.2 其次, 从技术发展领域来看, 制作与表现技法可以说是对艺术家创作作品中所使用技术的归纳与升华, 如果一项美术作品脱离制作与表现技法那么这项作品也就失去了艺术内涵, 所以, 作品只有应用巧妙的制作与表现技法才能将作品的意境、作品的情感表现出来并加以扩大, 使艺术家的情感与精神贯穿与作品的始终。由此, 我们得出国画作品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作品, 而是艺术家们艺术的结合体。一幅画创造过程中的制作与表现技法是一个完整的过程, 在这一完整的过程中国画作品中的画面、精神内涵都会被展现的淋漓尽致, 其中, 画面的视觉效果表现的是否娴熟、工艺制作是否达标都是影响作品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综上所述, 国画创作中的制作与表现技法可以说是艺术家个人情感、精神内容表现的一种形式, 同时又是艺术家摆脱创作困境、突破传统创作模式的一种有效方法。

2. 国画创作中对制作与表现技法的应用

国画的创作不止是掌握作画技巧那么简单, 还需要考虑到笔墨和意境的铺设等, 因此, 笔者认为国画在创作过程中需要从以下细节把握制作与表现技法。

2.1 国画用墨方面。

国画创作者要立足创作需求, 从墨的五个层次原则着手, 即墨汁与水的不同比例, 借助于水笔, 结合创作意境, 逐次斟酌用墨程度, 并勾勒出细致的墨色变化层次, 包括浓厚的墨色, 浅色浮云般的墨色等。由此我们可知, 在创作中可以用深色墨创作出眼前的近景, 中色墨表达远近适中的物体, 而用浅色墨来描绘远方景色最佳。国画创作要求创作者同样要把握墨的力度, 增强国画的艺术风格。

2.2 国画创作用笔方面的技巧。

我们知道, 笔是国画创作应用的基本元素之一, 我们创作者和学者要要不断加强对用笔技巧的重视, 掌握好用笔中锋与侧锋技巧。中锋与侧锋是国画创作中最常用的手法, 即用笔侧锋勾画画面的轮廊, 用中锋去填满轮廊中的和面, 使的画面活灵活现, 因此在创作过程中两种笔锋的应用要相互结合, 才能创作出画面立体的效果, 同时又使画面圆润富有灵魂, 为作品的成功打下基础。

2.3 国画意境方面的注意事项。

我们知道, 国画作品的成功离不开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对意境的表达与渲染, 画是不能脱离意境而存在的, 因此, 艺术家在意境渲染中要把握好制作与表现技法, 即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从该项作品的创造初衷出发, 来将其中的意境美感深深的表现出来, 来实现情绪、心理、精神内涵、视觉效果的统一与共鸣。

结语

综上所述, 我国国画的发展历程源远流长, 在这一漫长而又艰辛的发展历程中, 国画艺术创造出了一次又一次的辉煌, 在新时代发展下, 又赋予了国画新的内涵与精神, 因此, 艺术家在国画创作过程中, 在继承传统优秀理念的同时, 要结合自身的制作与表现技法来完成创作的创新, 来推动我国国画艺术的不断前进、不断发展。

摘要:我国拥有几千年的发展历程, 在这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我国劳动人民创造了无数的艺术瑰宝, 其中就包括国画, 我们知道, 国画在我国艺术领域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国画以其独特的绘画理念、绘画技巧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经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画法以及画理, 成为东方绘画艺术的象征, 享誉世界各地。国画的创作不仅要充分体现出美术作品的基本特征, 同时还要对国画创作中的表现形式以及表现技巧进行深度剖析, 这样才能使创作的国画富有一定深度的内涵, 以及表达出一定的艺术境界, 才能收到美术艺术领域内的各界认同和认可。

关键词:制作,表现,技法,国画创作,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军.五六十年代国画与上海连环画、水墨动画创作[J].国画家, 2011 (2) .

[2]叶彬.浅谈青花山水画创作中表现手法[J].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3 (Z1) .

[3]陈民新.中国画“制作”的现代意蕴[J].美苑, 2007 (2)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制作技法】相关文章:

嫁接法制作杜鹃微型盆景技法论文02-10

表现技法05-25

和声技法06-13

传统技法07-11

造型技法07-22

西方技法08-27

演唱技法论文08-29

手绘实用表现技法05-22

写作技法论文提纲08-17

表现技法论文提纲09-12

上一篇:开发简介论文下一篇:生活化的物理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