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自己的美丽论文

2024-07-26

分享自己的美丽论文(精选5篇)

分享自己的美丽论文 第1篇

丽丽像一颗孤星,没有耀眼的光芒,没有出众的才艺,没有同学的追捧,总带着一丝安谧的笑,与月亮为邻,孤独地站在宽广的暮色中。

丽丽像一朵野花,没有醉人的芳香,没有艳丽的色彩,没有惹人爱怜的娇嫩,总是悄悄地开在校园的某个角落,用她的芬芳点染着周围的风景。

哎……丽丽只是一位小女生,她身材矮小、偏胖。更令她自卑的是,她患有先天性的听力障碍,所以,对她来说,和别人交流有不少困难。

丽丽是在单亲家庭中长大的,当父亲发现她有听力障碍后,无情地把她抛弃,她不得不和妈妈相依为命。而生活的艰难,令妈妈经常将丽丽当成出气筒来发泄。

丽丽在妈妈面前隐忍着,在学校也不得不继续隐忍。因为听力障碍,她常常回答不出老师的提问,甚至被个别老师当成“傻瓜”。课间休息的时候,班里调皮的男生总喜欢拿丽丽开玩笑,还有人喜欢变着法地捉弄她……在这样的环境中,丽丽逐渐变得沉默,沮丧起来。

然而有一天,丽丽遇到一位老人后,她的生活瞬间照进一米阳光。

老人曾是一名科学工作者,退休后常常到公园里边晒太阳边读书。他们相遇时,丽丽正在公园里一如既往地喂鸽子。老人也喜欢鸽子,于是他们攀谈起来。熟悉后,丽丽好奇地问老人:“您手里的书好看吗?为什么总见您捧着书本不放?”老人慈爱地笑笑,摊开书为丽丽诵读书里的内容。

因为听力障碍,丽丽在听老人朗读书本的时候格外用心去听、去记,因为她不想错过任何一个字。在仔细听读的过程中,丽丽发现自己不仅能记住老人诵读的文字,还能根据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勾勒出一片风景。这惊喜的发现,让丽丽爱上了听读。从听老人的朗读中,丽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丽丽开始听课文的朗读带、听英文的听力训练光盘、听各种美妙的音乐,她甚至下载了“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全部录音。因为爱听,加上超人的记忆力,丽丽变了,学习成绩不但有了显著提高,甚至可以唱动听的歌,给同学讲述交响乐带给人的心灵感悟。

“丽丽,你变了,你变得开朗、自信了!”同学们发现丽丽的变化,惊喜极了。

“丽丽,你现在爱笑了!你笑起来好动人哦!”

丽丽的变化令同学们刮目相看,她变得自信、优雅、宽容、睿智,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和丽丽做朋友,向她请教问题。

丽丽也看到了一个更美的自己,那个她多年来渴望成为的自己——有知识、被尊重、有价值和存在的意义的女生。

丽丽受到鼓舞,开始大量阅读各种书籍。听力障碍使她课堂上听的内容有限,她便开始课余自学。因为勤奋和坚持,她的成绩一跃到班级前十名。

尽管这过程中丽丽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和辛苦,但她想:如果我能从别人的眼睛中,看到一个美丽的自我,付出一些又如何呢?能看到自己的美好,是一件幸福而骄傲的事儿。

丽丽开始接纳自己,安抚自己。她为自己写了一条座右铭:信任自己、关心自己、肯定自己,努力做自己的好朋友。

刷刷姐姐的话:

读书分享——《遇见未知的自己》 第2篇

我是在那时想要知道“如何接纳自己”的探索过程中找到这本书的,那是我正处于负面情绪之中。我犹如抓住一支救命稻草,渴望得到帮助。

但是,得到的答案就是: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首先我想说说作者张德芬的个人经历。她25岁时,拥有名车豪宅,一个名人老公。她自己也是台大毕业的高材生,正在台视担任主播。可她自己却感觉不快乐,她认为是老公不好。于是十年之后场景一变,她在北京郊区别墅中,有一个新好男人,生有一男一女,可是她仍感觉不快乐。她想可能是她的工作不能发挥她的才华,她觉得要是有一个好工作就好了。几年后,她到了一个国际知名大公司工作,工作很牛逼了,但最后却以抑郁症收场。她仿佛看到天空中一个促狭的笑容在说:“你还想要什么?你要的我都给你了,你还想要什么?”有时候我们真的太过依赖外在的东西,想着:“如果那样那样的话,我肯定就快乐了。”可是却没有回到自身,寻求内在的力量。我的故事没有那么曲折,我只是觉得从初中到高中,从高一到分班以后,再从高中到大学,我的外部环境我的物质生活条件在变得更好,更如意。但是,为什么我还是时常感觉不快乐?为什么我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为什么感觉生活还是老样子?我好像也从她那里明白了一点,问题应该是在自己身上。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这本书对我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人生模式。潜意识就像是我们的人生自动化导航系统,我以为自己是自己生命的主人,可是事情却没那么简单。我们的潜意识往往控制着我们的生活模式,就像,如果你的外部环境再怎么变,你还是感觉经历同样的事,遇到同样的人,人际关系一再出现相同的模式,同样的互动方式等等。没错,这就是你潜意识控制下的人生模式了。在这其中还有我长期形成的根深蒂固的观念、看法等有关,也可以理解为人生观、价值观这些东西。书中还有一个是关于胜肽的理论,就是如果我们不断重复做某件事,比如每天都感到生气、挫折等这些情绪或感受时,我们的下丘脑便会组装一种化学物质——“胜肽”。生态会随着血液跑到我们身体里的每一个细胞,被细胞周边的上千个感受器所接受。日积月累,我们体内细胞的感受器对某种胜肽就有了特定的胃口,会产生饥饿感,像上瘾一样。如果你长期没有生气的话,你的细胞会让你有生理的需求想要去发脾气。看到这些,我觉得这成立的话,我要怎么办呢?怎么解除我的人生模式?怎么转化我的胜肽呢?我想知道答案。

人生模式的形成可谓复杂,由先天性格、后天教育、人生经历、外在环境等等构成,形成我们表意识或是潜意识的各种信念。我们每天都在挑剔,挑剔家人、朋友、师长、衣服、生活、学习等等,可是你有没有挑剔过你脑海中的这些观念呢?我们总是对脑海中的声音太信任,它说什么就是什么(反正我就是这样)。我问自己为什么感觉不快乐,层层剥开,发现我的内心竟一直有一个声音在说:“你很糟糕,你不够好,没人会喜欢你,你不会得到别人的爱……”这些声音犹如背景音乐一样一直在我脑海中播放。运用一念之转的四个问句:这是真的吗?你能百分百肯定那是真的吗?当你持有那个想法时,你会如何反应?没有那个想法时,你将会是怎样的人呢?我发现在脑海中的观念真是有些可笑,但是想要完全放下它们真的好难好难。

书中还有一个是“臣服”的功课。有时候人会烦恼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抗拒事实。向已经发生的事或是自己不可能改变的事臣服,这是我应该学习的功课。书中有一个观点就是:世界上只有三种事——老天的事、他人的事和自己的事。我很多时候都是为了别人烦恼,他人的事再多想也无用,与其担心不如给他(她)祝福吧,与其担心别人的看法不如专心做好自己的事。然后,已发生的事情其实其本身是中立的客观的,关键就是我们对其的态度、看法。比如你被公司炒鱿鱼了,很烦恼。但是如果这事对于一个正想要辞职回去当全职太太的人来说可就是一件好事,她还可以多拿工资。第二就是向自己的情绪臣服,可以说就是接纳自己的情绪。我越来越发现我已经是压抑、排斥自己情绪的老手了。一般情况下,遇到负面情绪我的态度就是逃避,我习惯与不去管它,不接纳它,藏在心底。于是我更多地感受到负面情绪的侵扰。好像从小时候起我的负面情绪就不接纳,我的观念是:我要积极向上,我表现好别人才会喜欢我、接纳我。我,我自己都不能完全接纳我自己,别人怎么接纳我自己?接纳自己的负面情绪,压抑的情绪也是一种能量,排斥它的话它反而会像跗骨之蛆一样缠着你,悲伤痛苦就哭个够,生气、愤怒就好好发泄(发泄的方式我就不说了)………总之,有负面情绪很正常,它们总是来来去去,不带批判地看着它,允许它的存在,接纳它。

书中还有什么真我、身体连接、阴影、身份认同、小我、心想事成的秘密等等内容,我就不多说了。在此可以浅谈一下心想事成的秘密,也就是吸引力法则。世间任何事物都是由能量组成,能量振动频率相同或相似的事物便会相互吸引。如果你真心渴望某个东西,最好运用观想或是想象达到已经得到那个东西的状态,你们频率相近,全宇宙都会集中力量帮助你。吸引力法则在《秘密》中有精彩的描述,我之前也看过。但是就算我相信这个法则,但是那个全然信任能得到

那个事物的状态实在太难达到,我的理性会告诉我:“怎们可能肯定能得到?”又不是在网购,下单付款后只用等待便是。

看完此书一段时间了,生活还是那样,一些根深蒂固的观念,长期的人生模式,想要有所变化真的很难,但是我还是会努力塑造我想要的生活。此书比较适合那种对现实不满的人,如果你对现在的生活模式很满意的话看着本书的用处倒不是很大,因为不出什么以外来触动内心的话固有的生活模式一般是不会变的。最后我想用书中的一段话来结尾:

分享你的美丽 第3篇

星探大卫·米里奇被她的清丽脱俗所吸引,亲自前往她家,极力邀请她加入好莱坞。她没有拒绝,心里想:“走上银幕后,我的美丽一定会有更多人分享。”

她心无旁骛,全力投入演出。在电视连续剧《霹雳娇娃》中,她一头亮丽的金发,让无数影迷为之疯狂,成为风靡一时的偶像。名声大噪后,有记者问:“你演出的角色为什么总是那么美丽那么吸引观众?”她微笑着说:“我只想将我的美丽与人分享!”

她的回答感动了众多影迷,将她誉为“最美丽的女人”。影迷们的爱戴,促使她在生活和演出中更加注意自己的形象。在随后几十年的演员生涯里,她没有愧对影迷们的爱戴。然而,三年前,不幸降临到了她身上,59岁的她患了肛肠癌。

从此,癌魔疯狂地肆虐她的身体,将她原本靓丽的容颜变得憔悴不堪。看着镜子里瘦削蜡黄的脸颊,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还是我吗?”她陷入了痛苦之中,“我这个样子怎么见人呢?”她把过去记者对她的专访拿出来咀嚼,希望这种对辉煌的回味,可以冲淡病痛的折磨。在看到曾经说过的那句话“我要将我的美丽与人分享”时,她本想放弃的心剧烈一颤:“我不能放弃!”

随后,她积极地接受治疗。朋友们发现,即便是躺在病床上,她也会坚持每天整理妆容。面对朋友们疑惑的目光,她笑着说:“我要让癌魔知道,它不能毁去我的美丽。无论它如何折磨我,我依旧美丽,我的美丽依旧能与人分享!”尽管保持着积极乐观的心态,上帝还是没有将奇迹赐予她。在发现肛肠癌的第二年,癌细胞扩散至她的肝脏。

一天,朋友看着正在整理妆容的她说:“这个世界上再难找到你这样美丽的癌症患者了!影迷们看到你依旧如此美丽,一定很高兴。”朋友的话,让她脑袋里灵光一闪:“我何不将我抗癌的过程,拍成一部记录片!”她想到就做。在记录片里,她点点滴滴展示了自己与癌魔的斗争:化疗呕吐的场面,肿瘤恶化后与朋友一起参加舞会的场景,甚至亲自动手剪掉了自己那一头美丽的金色长发……

观众们被她的坚强不屈深深感动了。再次面对记者的采访,她说:“通过这部记录片,我要告诉人们,一个人在艰难困厄面前,只要不放弃不绝望,即便容颜受损,也无法掩盖她的美丽。”被她感动的观众们说:“她一直都在进行‘将美丽与人分享’的事业,而这部记录片,是她最美丽的分享了!”

改变自己文章分享 第4篇

社会是一个变化万千的群体,改变环境不如改变自己,改变别人不如改变自己。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推荐关于改变自己的励志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改变自己的励志文章篇一:改变世界从改变自己开始

在闻名世界的威斯特敏斯特大教堂地下室的墓碑林中,有一块名扬世界的墓碑。

其实这只是一块很普通的墓碑,粗糙的花岗石质地,造型也很一般,同周围那些质地上乘、做工优良的亨利三世到乔治二世等二十多位英国前国王墓碑,以及牛顿、达尔文、狄更斯等名人的墓碑比较起来,它显得微不足道,不值一提。并且它没有姓名,没有生卒年月,甚至上面连墓主的介绍文字也没有。

但是,就是这样一块无名氏墓碑,却成为名扬全球的着名墓碑。每一个到过威斯特敏斯特大教堂的人,他们可以不去拜谒那些曾经显赫一世的英国前国王们,可以不去拜谒那诸如狄更斯、达尔文等世界名人们,但他们却没有人不来拜谒这一块普通的墓碑,他们都被这块墓碑深深的震撼着,准确地说,他们被这块墓碑上的碑文深深地震撼着。在这块墓碑上,刻着这样的一段话:

当我年轻的时候,我的想象力从没有受到过限制,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

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这个世界,我将目光缩短了些,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

当我进入暮年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我的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但是,这也不可能。

当我躺在床上,行将就木时,我突然意识到: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我自己,然后作为一个榜样,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

然后谁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

据说,许多世界政要和名人看到这块碑文时都感慨不已。有人说这是一篇人生的教义,有人说这是灵魂的一种自省。当年轻的曼德拉看到这篇碑文时,顿然有醒醐灌顶之感,声称自己从中找到了改变南非甚至整个世界的金钥匙。回到南非后,这个志向远大、原本赞同以爆治爆垫平种族歧视鸿沟的黑人青年,一下子改变的自己的思想和处世风格,他从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家庭和亲朋好友着手,经历了几十年,终于改变了他的国家。

真的,要想撬起世界,它的最佳支点不是地球,不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不是别人,而只能是自己的心灵。

要想改变世界,你必须从改变你自己开始;要想撬起世界,你必须把支点选在自己的心灵上。

改变自己的励志文章篇二:学会改变

人总说如果时间倒流,我一定会怎么样怎么样,当然如果回到原点,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圣人。

以前的我,总为自己找借口:第一次的失败,我说:因为老师给我调的位儿一点都不好!第二次,我又说:眼睛该换了,连黑板都看不清,当然不会!第三次,我仍不悔改:看清黑板也没多大用,周围没人学,我怎么有心学?第四次:我连借口都没有了,因为我看清了自己,不想吃苦,只想坐享其成,找出来的借口只是给自己空虚的心灵的安慰,为了掩饰懒惰的丑陋行为……

回首往事,心很悲哀。听着风的呼吸,有种叫时间的东西留下了孤独的我,我把时间荒废了……百日誓师大会,如同一次洗涤,我的心里出现了为时不晚的字迹。那时的我慷慨激昂,在心里描绘着日后我将如何如何刻苦的画面。最终,还是输给了不能坚持,我还是老样子,我已经尝到了苦头,却依然不改。

回想着以前的壮志凌云,再看现在的沉沦,我讨厌现在,我喜欢偶尔认真学习时满足的心态,却总不能坚持。也许,我就是习惯了,习惯在时间的流走中无法前进的自己。我希望,我盼望得到一次鼓励,那么我就奋起直追,但是现实的冷清终于让我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没有鼓励也是正常,因为不可能人人都被顾及,我不想和努力隔着一段无法靠近的距离。所以,我想,我该改变自己……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若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我不想像寒号鸟,所以,我想从现在起,让时间见证我的奋起……

因为,我不会飞翔.所以,成功航程漫长.难免有心理的障碍埋伏在前方.等我们越过胜利的海洋.在繁华的岸上,把沿途的泪光都埋成了宝藏…….改变自己的励志文章篇三:改变自己

社会是一个变化万千的群体,要想跟上社会的脚步,需要进行适当的改变,以便更好的和社会融合在一起。

改变环境不如改变自己。社会是个包罗万象、千奇百怪的群体。周围的环境一旦形成就很难用自己的力量去变改。所以我们应该去试着改变自己。一位老者曾对自己的弟子说他拥有移山的本事,只要说“山过来”,山就会自己过来,于是他当着弟子们的面对前面的山说“山过来”,但是山却丝毫未动,对此老者并没有显得很尴尬,他说道:“既然山不会过来,那么我们就向它靠近吧。”环境不会因一个人而改变,所以你要努力适应。托尔斯泰说过:“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行动者,一种是观望着。很多人都想着要改变世界,却从未想过改变自己。”可见,改变自己,才能与环境更好融合。

改变别人不如改变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所以才会存在妒忌和看不惯,但是我们无法让别人改变他的缺点和优点,所以我们要改变自己,让自己学会欣赏和包容。一位老师总是抱怨班上有很多调皮的孩子上课不听讲,教导之后也屡教不改,很是苦恼,她经常想尽办法想要改变那些调皮的孩子,这时另一个老师说:“孩子们不听课也许是老师口才不好,讲课的魅力不够大,所以孩子们对老师的课兴趣不浓。好好改变一下自己吧。”于是老师开始努力改变自己,改变上课的形式,很快孩子们不再调皮了。改变别人不如改变自己,地球不会因一个人而转,当一根手指指向别人的时候,其他四根手指都指向自己,就算错的不是自己,那也应该检讨为什么别人会那么对我,从而改变自己,学会包容欣赏。

分享自己的美丽论文 第5篇

诚品是服务业。但服务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上过很多美式、欧式商学院的课,至今也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商学院举的案例全部都和金钱有关,和得到客户的欢心有关,和职位升迁有关,但很多从事服务业的人不是光要这些的。诚品有很多同仁大学毕业、硕士毕业,愿意站在结账柜台用恭敬的态度、两手递一本书给读者,他们想要得到的是什么?服务的终极目标是精进自己、分享他人。顾客只不过是在分享我精进过程当中的某一个时刻。这是一个永远无法完成的完美的目标,但至少表达了我们对服务和对生命的态度。

利益也有近利、远利、短利、长利之别。我对事业的经营关注几个方向——对社会、对文化、对城市、对读者。商学院的教育一般把客户当成是消费者,而我们把顾客看成是一个读者,一个人。当你把顾客看成消费者时,你看的是顾客的钱,而没有注意到他是一个人。

有的诚品书店开在医院里。我看到,病人在我们卖快餐的地方吃一碗热腾腾的面,跟他在购物中心吃一碗面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我有机会在医院服务一个病患,让他有那碗牛肉面的满足感,这是非常好的。卖一本八卦杂志和卖一本好书,在POS机上可能显示的都是25元人民币,但有良心的经营者会知道,那是不一样的。

诚品书店一开始不是要为了卖书,而是要推广阅读,所以会从人、空间、活动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人们来书店不仅仅为了买书。诚品希望在书店环境的设计中,将颜色、灯光、布置或者同仁的微笑都考虑进去,甚至还有烹调分享,都是为了人。我们准备了一个30平方米的独立空间,让年轻创作者去进行实验性的装置或者其他创造性表现;最近我们开了一个音乐厅,我们知道一年就要赔400万元人民币,但它是诚品的梦——为平时不能在国家级殿堂表演的人提供一个专业发表创作的空间。诚品办的活动绝大部分是免费的,因为在我们看来,人文思维关乎人和自我、人和他人、人和社会、人和天地,甚至人与鬼魂之间。2010年,到诚品书店看书的人次超过了1亿次。2013年,诚品书店营收是130亿台币,会员98万,占书店营收30%左右。

但是,诚品在商业经营上备受批判,但我至少信守当年的信诺,希望一本书、一句格言、一首名曲、一个新的思想剖面、一件艺术创作品、一栋感人的建筑与空间,都能产生一份灵动力,丰富大家的精神与心灵。25年来,我陆续实现了这些愿望。现在我们有电影院、音乐表演厅、画廊、艺文空间、诚品讲堂,在苏州建造了未来诚品在大陆发展的第一个项目。我真的觉得奇怪,好像上天在冥冥之中促成了很多好的因缘。

一个企业真正的创新是在价值和理念部分。假如把事业和人生做一个整合性的思考,以生存、生活、生命,或物质的生活、精神的生活、心灵的生活三层次,对应到经营上来,就是先求生存,再求领先,领先之后,有的人要成为产业的第一,而诚品希望让顾客满意。在繁忙的都市当中,希望书店成为城市人的客厅。到书店里可以放松,可以从容。

上一篇:体育与社会下一篇:助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