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经济学

2024-07-23

粮食安全经济学(精选12篇)

粮食安全经济学 第1篇

关键词:粮食管理,经济,流通安全

一、粮食流通安全的经济意义

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需品, 也是人类发展的物质基础。我国人口多, 耕地少, 处于工业化进程的初级阶段, 决定了粮食问题在我国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问题, 而且还是一个关系到政局稳定、社会安定的重要政治问题。粮食流通同粮食生产、粮食消费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粮食流通的基本职能是把农民生产的商品粮, 经过收购、运输、加工和保管, 最终转移到消费领域。他是连接商品粮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 粮食生产安全是保证能够生产满足我国人民生活和生产, 保证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所需要的粮食。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健全的粮食流通是保证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 稳定和发展粮食生产。在粮食管理经济下, 粮食安全包括生产、流通和消费各个环节。粮食流通安全又包括粮食收购、储存、运输、加工和销售环节的安全, 最终保证能够为消费提供安全的商品粮。在市场经济逐渐完善的中国, 粮食流通安全的重要性显得越来越重要。

由于国有粮食企业良好的信誉、完善的粮食流通设施、遍布城乡的经营网点、先进的质量检验条件、优秀的人才队伍、国有粮食企业在全社会长期深入开展的放心粮油活动和农业发展银行长期给予的资金支持, 都为其主渠道作用的发挥奠定了重要基础。因此, 健全的粮食流通能继续发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主渠道作用, 建立规范的粮食交易市场, 并能搞好产销衔接, 保持产销平衡。

二、粮食流通安全的作用

粮食流通是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 粮食流通是指粮食商品生产出来以后, 经过交换, 实现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转移的全过程。这种转移过程是以货币为媒介, 借助货币的流通职能和支付职能来实现的。粮食流通是一个过程, 粮食安全是一种状态, 粮食流通的过程, 是确保粮食安全的关键。

粮食流通的基本职能是把农民生产的商品粮, 经过收购、运输、加工和保管, 最终转移到消费领域。它处于生产与消费的中介地位, 是联系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的媒介和枢纽, 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

当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粮食供给比较丰富, 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市场和收购价格, 市场在粮食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作用, 因此, 粮食流通对粮食生产具有反作用, 这表现在:

首先, 通过粮食购销活动, 可以保证农民生产出来的商品粮能够及时销售出去, 获取相应的经济利益并且获得再生产所需要的资金, 实现粮食商品的价值, 有利于保护种粮农民的利益和生产积极性, 稳定和发展粮食生产。同时, 促进粮食资源按照市场需求进行优化配置, 使粮食生产为市场提供足够的适销对路的粮食商品。

其次, 在粮食生产的全过程中, 粮食流通占用时间越短、占用资金越少, 则越有利于粮食生产的发展。换句话说, 粮食生产是基础, 决定粮食流通;粮食流通是媒介, 又反作用于粮食生产。只有确保粮食生产与流通的协调发展, 才能实现粮食作为战略性物质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社会稳定中的积极作用;粮食流通能够引导粮食生产满足粮食消费需求。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粮食消费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事物的需求更多地转移到蔬菜、肉类上面, 对优质粮食的需求增加。虽然人们减少了口粮的消费, 但增加了肉、禽、蛋、奶的消费, 这就直接导致饲料用粮的需求增加, 从而引导粮食生产。从粮食生产、粮食流通和粮食消费关系看, 粮食流通在三者中具有重要的先导地位, 三者相互作用, 相互制约

最后, 在国民经济全局中, 粮食流通将由末端地位向先导地位转变。粮食流通是一切流通的基础和前提, 当前, “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粮食流通是联系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的媒介和纽带, 可以帮助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我们大力提倡的粮食产业化经营, 不仅可以促进农民增收, 同时也可以解决部分农民工的就业问题, 粮食流通顺利进行, 直接关系国民经济全局, 在促进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重要作用。

另外, 粮食流通有利于保障粮食供应, 维护粮食市场稳定, 促进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粮食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性问题。如果粮食供应没有保障, 就必然引起市场的大幅波动, 影响市场经济秩序, 甚至可能引发通货膨胀, 对国民经济造成严重影响。科学合理地组织粮食流通, 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生活的基本需要, 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基于粮食管理经济的粮食流通安全对策

抓住机遇, 发展龙头企业, 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促进农民增收。各级领导要注重培育和发展龙头企业, 提升我国粮食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水平。进一步增强龙头企业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 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相适应的激励机制、用人制度和管理体制, 帮助它们尽快做大做强;争取政策, 服务龙头企业。

各级粮食部门要加强与有关涉农部门的协调合作, 多渠道争取政策扶持。鼓励龙头企业开展基地建设、粮油精深加工、技术创新项目, 完善项目设计和实施方案。指导重点企业完善内控机制, 吸引、吸收社会资金投资粮油产业化经营, 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加强指导, 引导龙头企业。各级粮食部门要因地制宜推广有效的产业化经营模式, 与农户建立合理的利益连接机制。帮助龙头企业增加对粮油精深加工的投入, 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开发精深加工产品,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以市场信息引导农民生产。各级粮食主管部门要通过与农业科研部门的育种专家及种子管理部门以及粮食深加工企业, 改变传统的粮食生产和粮食消费市场脱节的现状, 实现粮食产业的良性循环。

以农业科技推动粮食产销。发展产业化经营, 实现粮农与市场的连接, 用科技的手段更好的种植粮食, 提高粮食的产量和质量, 满足市场对于高品质粮食的需求, 保证农民的利益;提升粮食企业市场竞争力。只有这样, 才能确保粮食流通的安全。

参考文献

[1]王耀鹏:《发挥主渠道作用保障粮食流通安全》, 《理论前沿》, 2009, 13。

简述宜城县域粮食经济与粮食安全1 第2篇

宜城市粮食局 赵勇军 王志农

一、县域经济现状

楚国故都——宜城,位于鄂西北部,居汉江中游,全市总人口5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1万人,农业劳动力11.2万人。全市国土面积2115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90.1万亩,其中水田48.2万亩,1990年已建成全省第一个“吨粮县”,“九五”期间已建成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和优质小麦生产基地,粮食综合生产能较高,粮食单产在全省名列前茅。2004年,又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重点县(市),被省政府授予粮食生产先进县(市),被农业部列入全国科技入户示范工程试点县(市),2007年至今已连续四年登上“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市”榜。

2010年是我市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全力推进“两翻番一冲刺”战略部署的关键一年。一年来,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深入实施项目建设年活动,开拓进取,真抓实干,项目建设明显加快,城市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城乡面貌明显改观,民生问题较好解决,和谐社会建设不断进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又迈上了新的台阶。

2010年粮食总产达59.8万吨,比2006年48.3万吨增长23.8%,其中水稻31.9万吨,比2006年29.6万吨增长7.8%,小麦21.2万吨,比2006年12.7万吨增长66.9%;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6063元,比2006年3890元增加2173元,增幅为55.9%,其中粮食人均纯收入为3353元, 占人均纯收入总额的55.3%。

2010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11亿元,比2006年增长164.3%,年均增32.8%,突破百亿大关。其中农业产值27亿元,比2006年增长86.2%,年均增17.2%;粮油加工业产值15亿元,比2006年增长733%;财政收入5.9亿元,比2006年增长63.9%;财政支出15.2亿元,比2006年增长223.4%。

从以上近五年经济发展数字看,我市经济形势呈良好态势,作为产粮大(县)市,粮油经济是全市经济支柱产业,粮油加工业产值年均增147%,高于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2010年粮食经济占全市经济13.5%,占工业经济29%,粮食经济也呈良好发展趋势。

二、粮食经济改革与发展

为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打破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2003年,在市委统一部署下,市粮食系统进行“粮改”,以构建了良好的粮食经济发展格局。

1、不断深化粮食改革。思路决定创新之路,决定发展之路,决定粮食工作有为之路。市粮食局坚持“改革、发展、创新”的思路,高举“集中处理三老问题”和“进行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两把利剑,浴火重生。

2、鼓励、引导国有及国有控股粮食企业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坚持构建和谐银企关系,合理设臵收购网点、开展企业联营、完善销售网络,建立长期协作关系,解决了农民卖粮难问题。

3、以抓购销为中心增加企业效益。近几年,我市克服粮食收购资金困难,充分利用国家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创新收购服务方式,方便农民售粮,按照市场趋向,本着“购得进、销得出、有效益”的原则,积极开展各种市场粮食的购销业务活动。国有粮食企业在收购旺季,组织员工分组分片带秤、走村串户积极开展粮食收购活动,整个收购工作做到了合理定价、应收尽收,既发挥了国有粮食主渠道作用,又为企业增加了企业效益。

三、粮食经济发展的特点

宜城是产粮大(县)市,虽然粮油经济在全市经济中占有较大比例,但仍面临一些问题,主要是精品名牌少、精深加工程度较差、市场低占有率;资金运作困难、企业效益亟待加强;市场竞争激烈、农民种粮收入比较低等等不利因素。

1、加快粮食产业化发展,提高市场占有率。全市有近百多家粮食加工企业,经营方式粗简、加工只是初级大米、面粉,无品牌效率。随着人口增加,耕地减少,城市化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粮食需求将呈刚性增长,粮食供求关系呈偏紧趋势。现有粮食经营、加工方式,已不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民需求,只有注重品牌效用,做大做强粮食精深加工业,构建粮食购销经营平台,增加农副产品附加值。以质量创品牌,靠品牌拓市场,向品牌要效益,打造有地方特色的拳头产品,推动粮食产业上水平、上台阶;只有走集团化经营,开发粮食深加工,创建优良品牌,提高市场占有率,丰富人民生活。一是组建粮油集团化经营。2009年8月,由市粮食局牵头,甲林公司发起,以甲林公司为集团核心企业,向省工商局申请注册了湖北甲林粮油集团,集团吸纳了我市9家襄樊市级以上龙头企业为成员单位,以“汉江”商标作为集团创品牌商标,力争达到产值过十亿的集团公司。二是继续把招商

引资作为粮食部门的重点工作,围绕大米、面粉、油脂等深加工产品搞好技术引进、资金引进及人才引进工作。三是引导企业加大固定资产投入力度,扩大生产规模。去年招商引资企业康达油脂公司2010年新上日处理菜籽100吨的生产线,新增工业产值9200万元。

2、努力解决粮食收购中资金难的瓶颈问题。随着粮食购销体制改革的深入,农发行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资金支持政策进行了调整,由过去收购资金封闭运行,保证资金供应,改为以企业风险承受能力为核心的贷款管理体系。国有粮食企业贷款门槛提高额度相应小,收购资金难以保证。粮食收购资金问题,看似是一个经济问题,实质上是一个政治问题。这个问题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如果农民千辛万苦生产出来的粮食商品因为缺乏收购资金,不能变为继续再生产的货币,势必挫伤生产粮食的积极性。如果企业粮食收购资金严重不足,加工粮源无保障,企业生存和发展就成无米之炊。近几年,我们一方面认真执行国家粮食最低收购价预案;另一方面在未启动预案的情况下,采取以国有资产为抵押,办理房地产他项产权权属,争取银行贷款,与市内外粮食收储、加工企业联系,共同收购、联合经营、敞开收购农民种的粮食。

3、加强粮食市场监督。粮食购销市场放开初期,民营企业和个体粮贩面广量大,粮食市场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已经今非昔比,加之市场监管力度小,市场经营秩序混乱,不法粮贩掺杂使假坑害企业、短斤少量克扣农民,尤其是粮农卖粮图方便,粮贩乘机降价、暗中扣量,无形之中剥夺了粮农应得的价格实惠和收入。近年来,宜城粮食流通监管工作在做好粮食收购市场准入、粮食流通统计等工作的同时,主要是做好横向协调和纵向联动这两篇文章,竭力为广大市民编织一条放心的“粮袋子”。市粮食部门先后与工商、公安等部门建立联合监管机制,加强对粮食生产、加工和流通环节的各项检查:在粮食生产环节开展质量安全调查和品质测报,在粮食入库前夕进行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污染等指标检测。在粮食加工环节进行专项质量抽检。环环相扣,保障粮油市场质量的消费安全。另外,针对相当部分粮食购销在基层进行,大部分市场主体分布在乡镇的实际,进行了有效的纵向联动。经过共同努力,我市粮油市场经营秩序有所好转,有序的、规范的粮油经营趋于完善。

四、粮食安全保障与措施

当前,国内外粮食安全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对粮食重要性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我国粮食安全要立足于粮食基本自给,因此,粮价的制定、粮食库存量、仓房设施条件等因素,对粮食安全至关重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必须依靠体制机制创新,完善投入保障机制,改善粮食经营方式,保质保量做到储存粮食的安全。

(一)制约因素。

1、最低收购价价格过低。国家为了保护农民利益,已连续几年提高了小麦、稻谷等主要品种的最低收购价,但还是与种粮成本和收益有差距。据有关部门多年分析表明,粮农的成本利润率达到40%左右,粮农的收益基本有保障;粮农的成本利润率低于30%时,粮农就无收益,就要挫伤农民种粮积极性。近几年全省根据市场适时启动了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但还是低于农民期望值,粮农收益甚微。

2、国家政策性粮食费用补贴过低。目前所执行的各种费用补贴还是2005年国家最初启动最低收购价预案政策时制定的标准,即保管费用为70元/吨〃年,收购费用为50元/吨(其中包含中储粮直属企业统筹的县内集并费20元/吨),出库费用30元/吨,过低的补贴标准与逐年上涨的物价和实际支出的费用差距逐年拉大。近两年,过低的费用使企业没有利润空间,企业日常开支困难,导致部分企业仓储管理设备简陋,保管人员力量不足,给粮食安全保管带来隐患。

3、社会粮食库存薄弱,粮食安全隐患突出。国家为了保护农民利益,充实社会粮食库存,出台了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从2005年起我省适时启动了粮食最低收购价预案,社会粮食库存得到了充实,我市年均社会粮食库存在15万吨以上。从2008年以后,虽然部分粮食启动了最低收购价预案,因粮食市场价格偏高、收购资金困难等因素影响,粮食收购量逐年减少,2010年到现在,国家继续加大最低收购价粮食的拍卖出库,目前,我市社会粮食实物月均库存仅有2.5万吨左右,尤其是国有粮食企业库存甚微。我市现有56万人口,人均日消费1.5斤原粮测算,月消费粮食1.26万吨,现有粮食库存只能消费近2个月,作为产粮大市库存粮食只能供2个多月消费,一旦受到大的自然灾害,粮食绝收,粮食供应就要发生恐慌。

4、部分非国有企业承储的国家政策性粮食管理不规范。一方面仓房设施条件较差,主要表现在企业经济规模和仓库容量较小,仓房条件简陋,库内没有专业的清杂除湿设备,不具备承储国家

政策性粮食的资格。另一方面管理普遍不规范,主要表现为企业没有仓库管理制度,质检、防化人员不稳定,仓储管理薄弱。

(二)建议。

1、高度重视发挥国有粮食主渠道地位。经过多年来的不断改革和探索,地方粮食行政主管部门和国有粮食企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形成了有效的管理办法。在监管和经营上既讲政治、又讲效益,在粮食安全上发挥了应有作用,这是有目共睹和不可替代的,所以只能加强不断完善。就宜城国有粮食企业而言,现有72个收购站点,库点布局合理,人员素质较高,具有专业的质检、防化队伍,各类器材一应俱全,管理制度完善健全。因此,国家在政策上要支持和扶持国有粮食企业,并在收购资金、费用补贴上给予重点倾斜,确保粮食安全主渠道畅通。

2、适当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据调查,农民种粮成本与最低收购价只有15%利润,由于人多田少,仅靠粮食收入很难维持农民生活开支,按照种粮成本与最低收购价达到利润合理化,粮食还有20%的提价空间,在这个范围内合理提高价格,不会成为CPI上涨的主导因素,也不会推动CPI的严重上涨,较大幅度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水平,不断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对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作用重大。

3、适当提高政策性粮食补贴标准。为了保证粮食储存安全,国家在政策性粮食收购保管费用的补贴上要科学合理测算,既要考虑国家财政负担,更要考虑物价上涨因素,减轻企业负担。按照当前物价水平,政策性粮食各项费用补贴应适当提高,收购费用在60元/吨,出库费用在50--60元/吨,保管费用在80--90元/吨。同时,要考虑粮食保管过程中的自然损耗,并按照保管损耗的标准给予补贴,以减少企业的损失。

4、建立完善粮食储备体制。充实粮食储备是保证粮食安全的基础,我市作为产粮大市,现有的5000吨地方县级储备不能平衡本地需求,只有增加和完善粮食储备,才能平衡社会粮食供求关系。一方面是增加主产区地方县级储备,按保证3个月粮食需求量测算,我市需建立3.78万吨地方县级储备,考虑到地方财政困难,建立1.5万吨地方县级储备是可行的,再加上商品粮库存基本能保证本区域消费需求;另一方面要在产、销区建立稳固的粮食移库机制。为了确保粮食销区和非粮食主产区的粮食安全,近几年国家逐步加大了这些地方的粮食储备,为了保证储备粮食数量完整,粮食销区和非粮食主产区的粮食储备企业在收购期间,安排人员、资金到粮食主产区争抢粮源,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

了农民卖粮难的压力,但是也带来了很多弊病,主要是新上市粮食杂质、水分较高,入库粮食质量不能保证;抬高了粮食价格,加大了企业负担、加重了城市居民支出负担。对此,国家要制定产销区粮食衔接政策,发挥好主产区粮食企业承担收购、转运的作用,保证粮食销区和非粮食主产区的粮食安全。

5、增加仓房维修投资力度。国家要根据各地粮食仓储设施的实际情况和粮食收储需求,按照应急和长远发展相结合、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原则,制定粮食仓储设施建设和维修改造规划,逐年有计划安排一定维修资金,解决部分仓房维修的急需,确保粮食储存安全。我市现有的402栋仓房中大部分属七、八十年代修建,一些仓库都不程度出现了上漏下潮等问题,急需大量维修资金。

粮食:经济学之外的理解 第3篇

关于某某战争的热门话题大概兴起于”货币”,继而延伸到了”石油”和”粮食”,这个逻辑链条似乎可以从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的这段名言中得到验证“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所有的人民;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所有的国家;谁控制了货币,谁就控制了整个世界。”

其实,我手中的这本书的原文书名并不是“粮食战争”,而是一位粮食与食物体系专家关于市场、权力和世界食物体系的关系的专业论著。英国发展社会学家拉吉•帕特尔博士在《粮食战争》中的断言,全球的粮食生产呈“稳定步”增长的趋势,供应端不是问题,市场的波动在很大程度上是“控制市场力量的力量”作用的结果。而这些“控制市场力量的力量”之间正在进行一场前所未有的残酷战争。居于这场战争优势地位的是美国的国家力量和意志、国际金融大鳄、世界粮食巨头、食品工业巨头、超市巨头;数量庞大且处于被动地位的是农民和消费者,还有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组织。

社会学和地缘政治语境下的粮食阴谋

作者拉吉•帕特尔是发展社会学博士,在他的笔下描绘了一幅令人震惊的全球粮食阴谋的图景,揭露了发达国家政府和农业寡头企业之间相互利用以剥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事实。作者描绘了全球食物产业链,从农民(农业工人)、农场主、农业巨头企业、超市和消费者,形成了一个“沙漏式”的食物体系:在沙漏的上端和下端分别是数量庞大的生产者(农民)和消费者;沙漏中间细细的瓶颈部分是生产者和消费者沟通的通道——即食品企业,决定以什么价格从生产者那里收购原料,再经过一番加工以后,以什么价格卖给消费者,在这个过程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也在慢慢地丧失粮食或者食品的定价权。

在作者笔下,“绿色革命”、“基因革命”、“人口控制”等,不再只是中性或者积极意义的代表,而是英美权势集团对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粮食的控制的手段和阴谋。

比如,2007年12月18日,美国众议院通过了自1975年以来的首个能源法案,要求减少石油进口,大幅增加乙醇等生物燃料的添加比例,实质是把出口的粮食转化为乙醇燃料。这个法案使得玉米被大量用于制造生物能源,导致粮食价格上涨,成了全球范围粮食危机的一个大祸根。美国一面大量买入工业品,库存增加以防工业品涨价;同时廉价出口粮食,把各国农业挤垮,进一步让农业上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在欧美政府的背后,是国际金融大鳄和四大粮食寡头企业。他们的做市和投机行为造成小麦、大豆等农产品价格狂涨,垄断了世界粮食交易量的80%。他们的介入使得像美国农业部这样本应代表农民利益的机构,居然会参与开发种子绝育技术,而这种“生物工艺”,只能让农民们更加依赖这些粮食巨头——被资本“绑架”的政府也在国家利益和民主包装的掩护下,力图推动粮食的政治化。最终,粮食作为一项关乎国计民生的生活必需品,已经成为国际政治硬实力的一项标志,从而严重威胁到世界粮食的稳定与安全。

为什么经济学家无法理解粮食问题

关于粮食危机、粮食是否需要战略储备以及是否有必要确保耕地红线问题上,不少主流经济学家持乐观态度。其中张五常先生的说法相当具有代表性,他用一句夸张的话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即如果粮食价格足够高,那么上海的大街上都会种满粮食。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玛提亚森的研究却表明,饥饿并非来自于缺少足够的粮食,而是因为穷人买不起价格昂贵的食品。看来,只靠自由市场调节机制,并不能自动解决粮食问题。

农业生产具有周期长、转型慢,而且生产者的风险承受能力普遍较差的特点。如果生产者完全跟随市场信号,在看涨的鼓舞下全力投入,很可能等到的是暴跌后的破产结局。粮食价格的暴涨带给生产者更多的只是伤害,而不是市场自动调节的好处。

市场是一只神秘的手,现代经济的实践却揭示了另一种力量,即政府之手的规制和约束限制作用。如果考虑国际政治和跨国集团的因素,那么基于国家利益,政府和跨国寡头企业将是更强大的“控制市场力量的力量”,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学已经无力对此给予充分的解释。

农业技术革命与全球化的反思

粮食是国际政治阴谋的工具吗?

作者指出,粮食武器被发达国家经常用来打击、改变进而控制受援国的农业生产体系,让这些国家形成对美国等援助国的经济依赖与政治依赖。如1965-1967年间,美国总统约翰逊曾对印度采取限制出口粮食的政策,从而最终迫使印度改变其反对美国入侵越南的外交政策。

基因技术和生物工程是控制别国人民的手段吗?

作者也给出了不少事例,如20世纪80年代阿根廷发生了严重的债务危机,为了偿还债务,政变上台的军政府在美国政府的支持下,在农业领域快速实行私有化,价格便宜的农田被大型外国食品企业或基金收购用于大面积播种转基因抗农达大豆。等到转基因播种到一定规模,粮食寡头企业孟山都宣称要收取种子的专利费,为此阿根廷农业部不得不成立一个补偿基金;由于基因改变,抗农达大豆种子只能选择只有孟山都能出售的除草剂。而且,转基因大豆采取一种叫做“直接播种”的方式,用一种庞大的机器将大豆种子自动塞到几厘米深的小洞里而不不需要翻耕,这使得害虫和杂草与孟山都的转基因大豆一起生长,从而加强对了孟山都除草剂的依赖性。这种改造使得大规模的森林为大豆田让路,机器替代人工,农民一贫如洗,传统农区受到飞机喷洒的抗农达除草剂的严重影响。

无疑,作者对于全球化是持批判态度的。

全球化在让世界经济活动的物理界限变得更模糊之余,从贫富差距的加速扩大方面而言,却没有使世界变得更平。美国是世界第一大农业国,它有大量休耕的土地,政府每年拿出上千亿美元进行农业补贴。当其他后发国家拼命挤占自己耕地用来发展工业,从而制造出廉价消费品输往美国时,美国却减少了粮食出口,抬高了粮价。美国在这样做的同时,却开动全部舆论机器,要求其他国家放弃对本国农业的保护,开放农产品市场。

是国际化和生物技术革命本身出了问题,还是他们被认为错误的操纵?

我们应该反对国际化和生物技术革命吗?答案不言而喻。

我们需要公平的游戏规则,而不是这样一种由富国通过不合理的“国际规则”,向穷国转嫁经济危机的财富掠夺的战争。农业新技术是有益的,但如果一种专利的除草剂只能用来对付特定杂草,需要购买高昂的种子和配套的除草剂,使得农业生产被利益集团控制,农民的收益流失嚴重。甚至有些转基因巨头正在加紧研究“终结者”或者“背叛者”技术,前者使得作物种子在收获季节自杀,农民无法保留其进行下一季的播种,后者使得作物内部的基因启动因子只有在特定的化学诱导剂的作用下,才能够被激活。这两项技术都将加强农民对巨头的依赖。这是不道德的公开的阳谋。

粮食安全经济学 第4篇

(一) 地理、人口及交通情况

锡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 东邻赤峰市、通辽市、南与河北省张家口市、承德市毗邻, 西接乌兰察布市, 北与蒙古国接壤, 境内中蒙边境线长1098公里, 有二连浩特和珠恩嘎达布其两个陆路口岸。全盟辖13个旗县市 (区) , 2010年末全盟总人口103.6万人, 其中蒙古族30.2万人, 城镇人口约56.72万人, 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不足5人。锡盟属于以牧业为主的地区, 只有几个地区种粮食作物, 全盟农业种植面积300万亩, 其中粮食作物面积120万亩, 正常年景下粮食总产量平均3亿左右, 商品量在1亿斤左右, 全盟粮食商品年需求量在10亿斤左右, 全部需要通过外采调拨解决, 属于粮食纯销区。随着国家生态建设工程和锡盟围封转移战略的实施, 以及全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建设发展, 农村牧区人口大量向城镇转移, 近五年来, 农牧区人口已向城镇转移7万余人, 并且按照全盟“十一五”规划, “十一五”期间, 全盟将继续转移农牧民15万人, 城镇人口将大量增加, 预计达到总人口的70%左右, 城镇吃商品粮人口大幅增加, 商品粮需求也随着增加。

(二) 工业园区发展情况

按照盟行署《关于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的意见》要求, 我盟各旗县市 (区) 认真开展工业园区建设工作, 理顺工业园区管理体制, 整合壮大工业园区, 狠抓园区招商引资工作,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 促进入驻企业开工生产, 园区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截止2010年底, 全盟已建成锡林郭勒盟经济技术开发区、二连浩特边境经济技术合作区、上都工业园区、朱日和工业园区、黄旗工业园区、明安图工业园区、乌里雅斯太工业园区、德力格尔园区、白音华能源化工园区、多伦工业园区和乌拉盖能源化工园区等10个工业园区。2010年末, 全盟十个工业园区共入驻企业300户, 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00户, 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00亿元, 工业园区成为全盟工业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也是在推动锡盟工业化进程中起到支撑作用。

“十二五”规划, 我盟提出更远大的发展目标,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推进新型工业化, 以能源化工为重点, 加快培育壮大优势特色工业, 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 按照产业多元、产业升级、产业延伸的要求, 实现主导产业园区化、基地化、集约化。高起点建设工业项目, 主动发展循环生产、促进资源合理利用、节约利用、有效利用, 实现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随着全盟工业园区的发展扩大, 小城镇发展建设也随之加快, 农牧区人口和外来流动人口大量向工业园区和城镇转移流动, 吃商品粮人口大幅度增加, 盟内粮食需求总量增加。

二、城镇粮食供应情况

(一) 粮食供应渠道情况。

目前, 全盟城镇供应人口大约60万人左右, 粮食市场放开之前, 全盟城镇都设有固定的国有粮站 (店) 销售网络机构, 城镇粮食供应全部有国有粮店统一解决保证。随着粮食购销市场的全面放开, 以及我盟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全盟苏木 (乡) 镇级的国有粮食购销供应站 (店) 已全部撤销, 原有国有粮食购销网络已打破。目前, 经过几年的市场自我发展和培育, 全盟城乡已基本形成多种经济成分共同构成的多渠道粮食经销网络。据调查, 全盟20户国有粮食企业原粮购销总量, 约占全盟经营量的50%以上。国有粮食企业粮食经营量总量虽然较大, 但除军粮企业直接经销成品粮外, 其它的国有粮食企业主要以经营原粮为主。国有粮食企业在成品粮销售量只占市场的5%左右。成品粮市场基本由社会经营者占有。全盟经营粮食个体、私营户有700多户, 以成品粮销售为主, 成品粮销售占有市场率很高。苏木 (乡) 镇的粮店为适应市场需要, 大部分是综合经营, 日用百货、五金商品, 应有尽有。个体、私营企业粮店, 仓容条件有限, 一般没有专门仓库, 经营理念上是随销随进, 库存微量, 不积压。经营方式灵活多变, 经营品种是需要啥进啥, 粗粮、细粮、小杂粮、品种较全。另外, 在城市中也发展起来了一些大的多功能超市, 这种销售形式已成为满足城镇居民粮食日常消费的一个新渠道, 特别是超市中粮食熟食品的跟进, 更是城镇日益发展对粮食转化消费需求的一个亮点。据调查, 锡林浩特市德克隆超市经营粮食熟食品、馒头、花卷、面条、各式各样点心等花色品种上百种, 日销量千余斤。多元化、多渠道的粮食流通新格局, 更充分的发挥了粮食市场调节的积极作用, 推动了粮食市场的发展和繁荣, 满足了当前粮食市场的各个方面的需求, 极大的方便了城镇居民, 满足了城镇消费的各种需要。

在粮食购销全面放开的新形势下, 国有粮食企业仍然在继续发挥着主渠道作用, 这是平抑粮价和稳定市场的主力军。而非国有粮食企业和个体经济的发展壮大, 多种经济成分参与粮食市场, 使粮食市场的生命力更加旺盛和丰富。

(二) 粮食生产情况。

我盟农业种植面积300万亩, 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20万亩, 基本上为旱地、靠天吃饭。正常年景下, 平均亩产200斤左右, 粮食总产量不足3亿斤, 商品粮不足1亿斤。全盟粮食需求总量包括牧区饲料用粮一般在10亿斤左右。这些粮食需要全部靠外调解决。近几年虽然锡盟地区交通条件有所改善, 但由于锡盟地区气候的特殊性, 灾害的经常性和复杂性、粮食运输的长线性, 使得锡盟地区粮食安全问题表现十分突出。历史上的几次大雪灾和2003年的“非典”期间的粮食供应, 都明显的体现出了这一特点。

(三) 城镇和工业园区建设, 粮食供应人口发展变化情况。

随着城镇化建设和生态建设项目的实施, 再加上全盟工业的快速发展, 农牧民开始大量进城, 城镇居民增势加大。围封转移、生态建设是我盟一项长期的战略, 盟委、行署出台了农牧区人口向城镇转移的优惠政策, 大力推进农村牧区人口转移工作, 坚持把转移农牧区人口作为与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并重的战略任务, 与草原生态保护、产业布局调整、工业园区建设、基础设施和城镇建设相结合, 逐步打破“从一产到一产”的思维局限, 进一步完善相关工作机制和配套措施, 加大政策宣传、思想发动和典型引路工作力度, 着力营造有利于人口转移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制定长期的工作规划, 有步骤的开展这项工作。加强对农牧民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培训, 提高农牧民转移就业的能力, 吸引更多农牧民进城从事二、三产业。“十二五”规划末, 全盟农牧民将转移进城15万人左右, 城镇化率将达到70%以上, 城镇居民将大量增加, 城镇粮食供应也将面临新的任务。

三、粮食供应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粮食购销市场的全面放开, 是适应粮食市场发展的需要和必然趋势, 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参与经营粮食这个大市场, 多元化、多渠道的粮食供应渠道也确保了城镇粮食供应的繁荣和稳定。然而由于锡盟地区的特点:气候的恶劣多变、灾害的频繁发生、面积的辽阔、交通的不便、供应地区的地过度分散和远离粮食产区, 受这些诸多因素影响, 粮食保障供应上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 抵御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能力依然脆弱。锡盟地区属非粮食产区, 以销为主, 而且粮店规模小, 随销随进的经营模式决定了日常库存量, 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一旦遇到大的自然灾害、疫情等突发事件, 难以就地解决。短时间外调困难, 粮源紧张, 供求矛盾表现十分突出。比如:2001年全盟大雪灾时遇到饲料短缺调拨问题, 2003年“非典”期间, 城镇粮店成品粮存在不足, 引起的成品粮的抢购问题等。

(二) 粮食储备不足, 特别是成品粮储备缺口更大, 出现粮食应急难以马上解决应急。

(三) 粮食应急加工业发展滞后。有情况时, 短时间难以启动加工。粮食市场放开后, 我盟原国有粮食加工企业经过转制改革, 已全部退出国有企业序列。目前, 全盟粮食加工企业基本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状态。而目前, 盟内所储存的储备粮全部为原粮状态, 需要加工转化为成品粮后才能投入市场供应。

(四) 粮食供应网络尚不健全。国有粮食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后, 原有的城镇粮食供应站全部转为民营, 原有的粮食供应网络已打破, 新的粮食供应销售网络尚未建成不完善, 主渠道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出现问题应急时, 难以应付。

(五) 粮食市场全面放开后, 粮食供应形式、渠道、多种多样, 粮店 (站) 经营项目丰富多彩, 百货日用品、杂货、粮食、饲料等混合经营, 粮食质量、卫生问题难以保证, 而且以假充真, 以次充好, 缺斤短两等问题时有发生, 全社会粮食监管问题难度加大。

四、新形势下, 做好城镇和工业园区粮食供应的建议和对策

全盟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建设的日益完善, 农牧区人口的城镇转移、粮食供应量的增加, 对当前如何保证粮食安全、确保粮食供应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目前我盟粮食供应现状和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在今后的发展中, 应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 全面落实粮食行政首长负责制, 加强和改善粮食宏观调控。加强组织领导, 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 建立长期稳定的粮食供求总量和品种结构平衡长效机制, 保障粮食供给。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粮食自给能力, 确保粮食安全, 全面落实好《粮食应急供应预案》措施, 健全粮食应急机制。加强和完善粮食监测机制。充分发挥储备粮的调节作用, 进一步充实地方粮食储备, 根据城镇成品粮消费特点, 改善目前储备粮品种单一结构, 适当增加成品粮储备, 作为应急和需要时政府宏观调控的物资, 缓解盟内加工能力的矛盾。

(二) 进一步培育和发展非公有制粮食企业及个体经营粮店, 充分发挥他们在稳定和繁荣粮食市场的作用。粮食购销市场的放开, 使得粮食供应全面社会化。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参与粮食这个大市场。而且非公有粮食企业的作用起来越大。因此, 在当前粮食市场下应当制定相应的政策, 打破所有制的界限, 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等措施培育和发展壮大个体私营粮食加工、购销、转化经营企业, 共同繁荣和保证锡盟这个粮食市场稳定供应。

(三) 积极培育扶持盟内粮油加工业的发展。受诸多因素的影响, 我盟粮食加工业近几年发展缓慢, 生产能力低下, 市场竞争力不强, 处于季节性生产和半停产状态。盟内成品粮市场几乎全部被外地占有, 盟内市场成品粮需求都从山东、河北、河南、东北等地外采购进。一旦出现紧急状况, 盟内加工企业难以启动立即开展应急加工。因此建议盟内应有重点的扶持一批粮食加工企业, 作为粮食应急预案后备企业。

(四) 加强城镇粮食销售网络建设, 建立粮食放心粮油店。推进城镇粮食销售网络建设, 建立城镇粮食放心粮店, 是政府宏观调控的需要, 也是企业发展赢得市场的需要。可以在每个小城镇培育、扶持建立一个信誉好、服务周到的放心粮油店, 通过对放心粮油店的规范管理, 树立榜样, 在城镇粮食质量安全中起示范带头作用。平时可以承担城镇居民口粮消费的日常供应, 遇到灾害和突发事件时, 可以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粮食应急供应媒介, 承担做好政策性供应。在放心粮油店和城镇粮食销售网络的建设上, 要充分发挥行政、企业优势, 形成合力, 推动这一工作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政府要发挥宏观调控作用, 企业要高度重视, 把它作为应尽的义务, 作为发展的新增长点, 充分发挥它们的积极作用。

(五) 积极发挥国有粮食企业的主渠道作用。国有粮食企业是国家粮食宏观调控的重要载体, 在粮食购销市场全面放开的新形势下, 它是各级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平抑粮价稳定市场、保障地区粮食安全的主力军。

一是要做好所承担的各级储备粮、军粮、生态政策用粮、灾区人口救济、抗灾保畜政策性业务。二是要开拓粮源, 稳固粮食购入渠道, 建立粮食销区与粮食主产区稳定的粮食购销关系。盟内粮食企业要加强与粮食主产区业务的往来, 构建起稳定的粮食购入渠道, 确保必要的粮食来源, 保障供给, 维护和保证粮食供求总量平衡和品种结构平衡。要进一步落实好对国有粮食企业的优惠政策, 使国有企业发展壮大, 更好地发挥其主渠道作用。

(六) 加强对城镇粮食市场的监管。坚持粮食收购市场准入制度。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已取得粮食收购资格企业的指导、服务和监督。加强粮食市场的监督检查, 依法保护和规范各类粮食企业合法经营、守法经营, 进一步规范粮食市场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 维护粮食市场正常秩序。加强对全社会粮食经营企业的监督指导, 加强成品粮进货监管。工商、物价、卫生、质检、粮食等部门要加强沟通, 形成管理合力, 切实做到放心粮油放心消费, 确保城市粮食消费安全可靠。维护粮食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摘要:近几年来, 随着国家整体经济的飞速发展, 锡林郭勒盟经济发展速度也同步加快, 工业经济从无到有, 从小到大, 从单一到多样, 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尤其“十一五”的期间, 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 坚持“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突出抓项目”, 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工业经济呈现出“总量扩大, 增速加快, 效益提高, 产业聚集, 后劲增强”的特点, 工业经济园区、新型小城镇的建设日益兴起, 工业主导经济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随着全盟工业经济建设和小城镇建设的快速发展,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城镇人口和工业经济园区粮食供应, 做好服务和后勤保障, 保障粮食安全提出了新的要求。

粮食安全经济学 第5篇

首要任务是粮食安全

本的经济工作会议持续了4天,而内容也与往年差别比较大,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明年任务的第一条,不再是宏观调控,而是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据媒体报道。本经济工作会议对于GDP着墨比较多。该会议指出,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全面认识持续健康发展和生产总值增长的关系,抓住机遇保持国内生产总值合理增长、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努力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得到提高又不会带来后遗症的速度。

2014年国家有望出台新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GDP目标或变化不大

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国家发改委工作会议有望在2013年12月15-16日举行,该会议将定下2014年包括GDP、就业、物价等目标,该指标有望在明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上公布。

还有半个月左右2013年将结束,国家统计局有望在2014年1月份公布2013年的全年经济数字。根据中国社科院多个报告,2013年中国经济增速有望保持在7.7%左右。这使得2014年的GDP目标确定,显得比较难。

自贡:增加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安全 第6篇

然而,目前我国许多地区耕地数量和质量安全面临较大危机,农民种粮积极性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越来越令人担忧,已成为区域粮食安全的重大隐患。

粮食产量波动压力增大

粮食产量波动起伏大,粮食种植结构逐渐发生变化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自贡市粮食产量最高年份与最低年份相差25.8万吨,1993、1994、2001、2003年相较其余年份有明显下降。1995年至2007年,自贡市粮食总产量围绕120万吨上下波动。2008至今呈逐年增长态势,2013年粮食总产量达127.64万吨。

自贡市粮食主要是水稻、玉米、高粱、小麦、薯类和豆类等品种。从种植面积看,2006年以来,粮食种植面积一直保持在300万亩以上,总体保持平稳增长态势;水稻种植面积在120万亩以上保持逐渐增加;高粱最近几年种植面积变化较大,从2006年的4.1万亩到2013年的8.7万亩,随着自贡市打造酿酒高粱基地项目的推进,高粱种植面积大幅增长;小麦因为投入大、产量低,种植面积总体呈减少趋势,2006年63.1万亩,到2014年自贡市小麦种植面积只有59.7万亩,比2006年减少3.4万亩,减5.3%,并有进一步减少的趋势;随着养殖业发展和食品加工、消费的增长,社会对薯类需求增加,薯类种植面积较快增长,2013年薯类种植面积达到46.7万亩,2006至2013年平均每年增长1.3%;豆类在自贡市粮食种植面积中所占比例不大,产品主要满足人们自食。

粮食需求不断增加,粮食安全压力大

按自贡市2013年年平均常住人口272.58万人计算,平均每人每天消耗0.5公斤粮食,自贡市食用粮消耗至少在50万吨左右,按国际上饲料用粮占粮食消费量的比例,自贡市饲料用粮消耗也在50万吨左右,仅此两项粮食消费约为100万吨,占2013年自贡市总产量的78%。如果加上农业种籽用粮和工业加工用粮等,自贡市粮食产量只能满足基本需求。但今后随着人口的增长,每年除了保障城乡居民数量较大的自食用粮外,还要满足因居民食物结构变化、肉类需求快速上升导致饲料用粮不断增加的需要以及使用量越来越多的工业用粮。

总之,在粮食安全问题上压力较大,必须居安思危,从保护耕地、搞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着手,努力增加粮食产出,确保粮食安全。

耕地和耕种情况堪忧

2013年自贡市耕地总面积207.6万亩,人均耕地面积仅0.63亩,比四川省人均水平0.66亩低0.03亩,比全国人均水平1.35亩低0.72亩,只相当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人均0.8亩的警戒线的82.5%,耕地数量和质量安全的前景不容乐观。

耕地总量减少

上世纪末的1999年,自贡市耕地总面积为212.3万亩,到2013年只有207.6万亩,14年净减少耕地4.7万亩,减2.2%。扣除政府土地整理项目及农民零星土地整理等新增耕地的原因,14年来实际减少耕地约24.8万亩,减11.7%。

究其原因:一是退耕还林还草减少大量耕地,2000年至2013年自贡市退耕还林还草达15.0万亩,占全部减少耕地总量的60%。二是乡村集体建设占用耕地增加。三是各种非农业建设用地增加,包括自贡市境内已修建或正在修建的公园绿地、成自泸高速、乐自路、高速铁路和新建改建公路等交通建设用地以及小城镇建设、各种园区建设用地。四是居民住房用地增加。近年来,自贡市城乡住户居住条件不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增加的同时,农村人均住房面积也由2000年的30.7平方米增加到2012年的35.1平方米,但增加居民住房面积的同时也占用了部分耕地。五是自然灾害、水土流失等其它原因造成耕地毁损。

耕地质量下降

自贡市地处丘陵低山、沟、坝地势,高产稳产农田面积较少,中低产田地所占比例高。2013年,自贡市高产稳产田49.8万亩,仅占耕地总面积的24.0%。

一方面,因为重用轻养,肥料施用不合理,农用化肥、农药、农膜用量逐年增加,残留于土壤中有害物质累积增多,致使土壤板结,理化性质变化,保水保肥能力降低,加之土壤养分随水土流失而损失,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另一方面,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现代农业和工业的发展,畜禽养殖和工业企业产生的废物和有害物质未经处理直接或间接排放进入农业环境系统,造成耕地污染。

农业从业人员逐年减少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深入,乡村人口在过去的14年减少较多,从2000年的249.16万人减少到2013年的240.75万人,减少8.41万人,年均减少0.6万人。2013年,自贡市乡村从业人员中农业从业人员比上年减少2.2万人,同比下降3.3%,农业从业人员下降幅度明显快于乡村人口,说明即使农民未外出务工,乡村人口也会加速流向非农行业。

农民种粮积极性不容乐观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不断发展,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逐渐被弱化,种粮收益较低,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下降已成为当前发展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的重大隐患之一。

多管齐下保障粮食安全

严格控制耕地减少

耕地资源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它在数量上的减少和用途的改变必将影响到粮食生产,从而影响到粮食有效供给及粮食安全水平。必须加强执法力度,将现有的耕地保护措施落实到位。

目前耕地保护方面的政策和措施主要有基本农田保护制度、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制度、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等。必须严格执行这些土地保护的政策和措施,以确保耕地在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能得到切实、有效的保护。在城镇建设用地上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的供地行为,要立足存量土地进行内涵挖潜,盘活城镇内部存量土地,以满足建设用地的需求,坚决杜绝城镇建设占用基本农田,从而减少因新增建设用地对耕地的占用量。在农村建设用地上严格审批管理,禁止将基本农田用于修建住房、厂房、工业园区、养殖场等非农设施。

有效开拓新增耕地

进一步加强对中低产田的改造,增加高产稳产田。同时,通过对抛荒地、田边地头闲散地、农村居民点的整理,增加有效耕地面积。进一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力度,做到旱涝保收。

规范土地流转解决撂荒问题

可借鉴一些地方建立高效灵活的土地流转机制,发挥市场配置土地的作用,使土地合理流转,规模经营。比较常见的做法是,成立土地经营权流转服务中心,发动各村收集农民土地流转意向信息,同时将连片土地对外公开招租,从事集约化经营。在确保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变的情况下,农民既可以获得土地经营权流转收益,又可以外出务工或者就地务工。在集约经营的示范带动下,也可能主动返回农村,“重操旧业”。当然,农村撂荒土地流转的方式有转包、转租、互换、入股等多种。在不改变土地使用性质的情况下,需要更大范围、更高层面来探索规范,并逐步以制度的形式予以保证。

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强化粮食生产保险体系,完善粮食补贴政策。改进现行的按承包面积计算发放种粮补贴的方式,将补贴发到真正种粮的农民手中,而不是发到土地承包者手中。稳定并提高粮食价格,控制农资价格,保障粮食的合理利润空间。畅通粮食流通渠道,通过产业化经营,减少中间环节,让农民得到实惠。对化肥、农药、农膜等主要农资生产企业直接补贴,补贴的对象由政府选择,用补贴机制促进生产商优胜劣汰,稳定农资价格。开通农用物资绿色通道,降低运输费用,从而有效降低种粮成本。

粮食安全经济学 第7篇

目前,中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不断下压的“天花板价格”和持续抬升的 “地板价格”压缩了农业的发展空间。 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5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做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同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也指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需要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就中国粮食供求关系与价格变动而言, 虽然短期内粮食库存和进口都较大,供给相对充足,但不会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粮食紧平衡的状态。 从过去实践来看, 中国的粮食进口占国内粮食需求的比例一直较低,如何有效利用国际市场稳定国内供给,是构建中国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的关键[1]。

目前,国内专家学者也逐步达成共识,即仅通过刺激国内生产和依靠储备等传统措施保障粮食安全是不合理的,利用国际贸易调剂余缺,比主要依靠自给自足更为经济, 可以为中国国内财政和资源腾出空间,有利于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2]。

那么, 中国将充分利用国际市场作为保障粮食安全的措施之一是否可行? 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是国际市场的粮食可供性;二是中国粮食贸易是否具有“大国效应”。 新的粮食安全观将谷物基本自给和口粮绝对安全作为中国粮食安全的底线,本文主要对中国三大谷物稻谷、小麦和玉米进行分析。

二、世界粮食市场可供性分析

对于中国来说, 利用国际市场实现国内供需平衡的最大担忧是世界粮食市场的供应安全, 即世界市场的粮源可供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时点可供性, 当中国粮食出现减产或歉收的时候能否从国际市场上得到供应保障;二是总量可供性,即世界粮食市场是否能够生产出足够的粮食以供出口。

本文国内外粮食生产数据均来自于FAO数据库,选取数据区间为1978~2013年, 采用H-P滤波法从波动中分离出长期趋势分量和短期波动分量,以周期波动分量为对象对波动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一般地,若|Pxy≥0.8|,为高度相关;|0.5≤Pxy≤0.8|为显著相关;|0.3≤Pxy<0.5|为相关;|Pxy<0.3|为不相关[3]。

(一)时点粮源的可供性分析

中国与世界粮食生产波动是否同步, 是判断国际粮源可供性的重要依据。 如果世界粮食生产的波动与中国国内粮食生产的波动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即中国减产的年份国际粮食产量也是减产的,那么中国很难通过国际市场调剂国内余缺, 或者由于粮价上升导致粮食进口成本过高;若两者呈“此消彼长”或者“此长彼消”的态势或者没有明显的相关性,那么利用世界粮食市场对中国是有利的。

从表1可以看出,中国稻谷和小麦生产波动与世界生产波动系数分别为0.4123和0.4792,具有相对较弱的相关性。 如果与主要生产国对比,其相关性则更低,尤其是稻谷与世界主要出口国泰国、美国、印度等国的相关系数为负, 在生产的年度波动上呈现互补性。 中国玉米生产波动与世界以及主要生产国生产波动的相关系数均较小,且为负值,意味着未来中国在玉米歉收的年份能从国际市场上得到正常的粮源供应。

与稻谷和小麦相比, 中国未来利用国际玉米市场的程度将会更大。 为了进一步研究利用国际玉米市场的可行性,从世界玉米主产国之间生产波动、中国与主要玉米进口国生产波动及变化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尽管中国玉米生产与世界以及主要生产国生产波动的相关性不强, 但是如果各主要出口国之间的生产波动一致性较强, 也会影响世界玉米市场的供给,中国利用国际市场的风险性将增强。 表2对世界主要玉米出口国美国、阿根廷、巴西以及欧盟的生产波动相关性进行了测算, 结果显示各国玉米生产波动均不具有相关性,尤其是美国、巴西和阿根廷之间的相关系数几乎为0,表明这几个国家玉米同时出现歉收或者减产的可能性较小, 由此可见中国利用国际玉米市场相对安全。

中国利用国际玉米市场是否可行, 除了与国际粮源供给有关,还与国际粮源的需求有关,即世界玉米进口国的进口需求。 如果中国玉米生产波动与主要进口国玉米生产波动具有相关性, 那么同一时点争夺国际粮源的可能性增加, 不利于中国利用国际市场稳定国内供给。 表3对中国与主要玉米进口国埃及、日本、墨西哥、韩国,以及欧盟的玉米生产波动相关系数进行了测算, 结果表明中国玉米生产波动与主要进口国家玉米生产波动相关性很小。 因此,当中国玉米出现歉收或者减产时, 与其他进口国争夺国际粮源的可能性很小。

(二)世界粮源的总量可供性分析

根据经合组织(OECD)、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美国农业部(USDA)、美国粮食和农业政策研究所(IFPRI)等著名国际组织对于全球粮食供求的预测, 在总量上未来世界粮食供给可以满足人们的有效需求。

从表4可以看到2013年世界主要粮食生产国的生产及出口情况, 稻谷主要生产国中除印度尼西亚外,其他国家出口量占产量的比重均较高,其中美国和巴基斯坦分别占到43.35%和39.28%; 小麦的主产国出口量所占比重更大,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比重均在50%以上;玉米主产国中阿根廷和巴西相对出口比重较大,美国由于本国生物质能源需求,导致玉米出口量在产量中占的比重较小, 但是由于美国产量占世界总产量超过三分之一, 其较小的出口比重在世界玉米贸易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由此可以看出,未来世界粮食生产潜力巨大, 总量供给对中国的粮食安全保障造成威胁的可能性不大。

此外,中国与主要粮食生产国经贸关系良好,与很多国家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FTA),其中已经与东盟和澳大利亚签署FTA, 而与印度的FTA也在研究中,其他签署FTA的国家如新西兰、智利等国也是潜在的相对稳定的伙伴国,且这些国家均在南半球,生产季节上与北半球的中国具有一定的互补性。

!"#$:%&FAO’&()WITS’&(*+。

从总量角度研究是否能够保障中国粮食安全,除了与世界市场本身的产能有关外, 还取决于中国粮食供需缺口的大小。 《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美国农业部(USDA)、世界银行、MPACT以及部分学者,如黄季焜和李明辉[4],陈永福等[5],对中国未来粮食供求走势进行了预测,综合以上的研究,中国粮食2020年的产需缺口约为5,000万吨左右。 假设全部需要进口调节,按照2013年世界谷物出口量约为34,965万吨计算, 中国粮食进口量约占世界粮食贸易约14%。但是中国还可以通过库存调节,且预计未来世界粮食贸易量将不断提高,因此实际比重应该远小于14%。

三、中国粮食贸易的“大国效应”分析

如果中国粮食贸易量对国际粮价产生影响,那么说明中国粮食贸易存在“大国效应”。 “大国效应”具有两面性, 一方面可以利用粮食贸易对国际市场产生的影响对中国的粮食供需进行调节, 最大程度的获得贸易利益;另一方面,如果中国的粮食供需波动造成国际粮食市场震荡, 则会遭遇国外各种贸易壁垒和摩擦, 影响中国利用国际市场解决粮食安全问题。 已有的研究表明,中国粮食进口不存在市场势力,即讨价还价的能力,因此一旦“大国效应”显现,对中国的粮食安全产生的影响弊大于利。

本文选取1978~2013的年度数据,通过检验中国粮食贸易量与国际粮价的动态关系分析中国粮食贸易是否存在大国效应。 在此时间区间内,稻谷和玉米为出口倾向产品,因此贸易量选取出口量,同理小麦贸易量选取为进口量。 所有数据均作季节调整后取自然对数,ADF单位根检验结果表明所有变量均为I(1)序列,协整检验也表明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因此可以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从表5的检验结果可以看出,1978~2013年间稻谷的国际价格变化Granger引起中国稻谷出口量的变化,而对于小麦和玉米而言,则互不为Granger因果关系, 主要原因可能是在此期间由于小麦和玉米的贸易量不稳定, 因此分别选取两品种贸易量较大的时间段进行分析,其中小麦选取1980~1996年,玉米选取1986~2005年。 从结果中可以看出,当小麦和玉米的贸易量较大时,与国际市场具有Granger因果关系,但是均是国际价格变化导致贸易量的变化, 而贸易量的变化并不是国际价格变化的Granger原因。 因此,中国三大主粮的贸易不具有明显的“大国效应”。 主要是由于中国的粮食贸易(特别是口粮贸易)存在着政府的关税配额和国营贸易等措施的调控, 粮食进口量占国内产量和国际贸易量的比重都较小, 国内与国际粮食市场的相对分割, 必然会导致 “大国效应”的不明显。

四、结论

本文从国际粮食市场可供性和中国粮食贸易是否存在“大国效应”两个方面对中国利用国际市场保证粮食安全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主要有以下结论。

第一, 从世界粮源的时点供应来看,中国与世界主要生产国的粮食生产波动不具有相关性。 尤其对玉米而言, 世界主要玉米生产国之间的生产波动不具有相关性, 同时中国与世界主要玉米进口国的生产波动也不具有相关性, 在同一时点争夺国际粮源的可能性不大。

第二,从世界粮源的总量供应来看,未来世界粮食生产潜力巨大, 中国与主要粮食生产国经贸关系良好,且在生产上具有一定互补性,所以总量供给对中国粮食安全保障造成威胁的可能性不大。

第三,中国粮食贸易不具有明显的“大国效应”,即中国粮食供求波动不会引起国际粮食市场震荡,可以避免遭遇国外各种贸易壁垒和摩擦, 有利于中国利用国际市场解决粮食安全问题。

摘要:从国际粮食市场可供性和中国粮食贸易是否存在“大国效应”两个方面,对利用国际市场保障粮食安全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粮源时点可供性来看,中国与其他主产国的生产波动不具有相关性,与主要进口国争夺国际粮源的可能性也极小;总量供给对中国的粮食安全保障造成威胁的可能性不大;中国粮食贸易不存在明显的“大国效应”。

粮食安全经济学 第8篇

1 研究模型

粮食安全系数是对一个国家的各项粮食安全指标进行平均后得到的综合评分值, 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一个国家的粮食安全的总体水平。根据朱泽 (1998) 运用的四项指标简单平均法, 设国家粮食安全系数为λ, 在对λ值进行计算时, 先进行如下假定: (1) 一个国家的粮食安全系数可以由粮食产量波动率、粮食储备率、粮食自给率、人均粮食占有率差四项指标进行完全解释。 (2) 以上四项指标对λ的解释度或称贡献率是等同的, 即它们的权重是相同的。

据此假设, 有λi= (Σλij) /4, 其中, λij为第i个国家j项指标取值。0≤λ≤1, λ越接近于1, 表示粮食安全水平越高。λ越接近0, 表示不安全程度越高。λ=1, 表示粮食体系处于绝对安全状态;λ=0, 表示粮食体系处于绝对不安全状态。

2 中国粮食安全现状的实证分析

2.1 我国粮食总产量的波动系数分析

1978年以来, 我国粮食生产一直在波动中向前发展。平均波动系数保持在2%~5%的范围内, 1985年以来波动振幅低于5% (除2003年) 。长期看波动系数和振幅有缩小趋势, 充分说明我国粮食生产稳定程度加强, 安全水平在提高。

2.2 我国粮食自给率分析

粮食自给率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食物总产量占消费量的比重, 小于或等于95%认为安全保障水平较高, 小于或等于90%是可以接受的安全水平, 自给率高, 风险程度低。从下图可看出, 我国粮食自给率2004年比较低为94.71%, 其余年份均高于95%, 其中有9年超过100%, 说明我国粮食自给率相当高。

2.3 我国粮食储备率分析

粮食储备率是衡量一个国家粮食安全与否的一项重要指标。一般是指一个粮食年度结束时, 粮食结转库存量占下一作物年度粮食趋势利用量的比例, 即储备—利用比率。我国上世纪50年代以来, 粮食库存安全系数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粮食安全的储备程度是比较高的。

2.4 我国人均食物占有量分析

1978年我国人均粮食318.74㎏, 1989年底粮食总产量从1978年的30476.5亿㎏跃升到4亿㎏后, 人均粮食占有量持续上升, 1996年达到最高点, 2003年达到近20年来人均粮食最低点334㎏。但由于我国粮食储备充裕, 进口与出口粮食相抵, 虽然2003年粮食产量为近10年最低点, 仍保持了0的外贸依存度。世界平均粮食人均占有量400㎏为安全水平, 比较而言, 我国粮食占有量低于英、美、法等发达国家, 但高于一般发展中国家。

2.5 粮食安全系数计算

根据以上四项指标的具体数据, 对照基准表 (见表1) 可换算成相应数值 (见表2) , 并根据上文粮食安全系数模型λi= (Σλij) /4可计算得出中国的粮食安全系数 (见表2) , 并绘出趋势图 (见图3) 。

2.6 结论分析

综上分析, 改革开放30年来, 我国粮食安全不断提高, 稳定在较高的水平上 (对照表3处于安全级别) 。根据以上数据, 我们不难发现, 高安全级别很大程度上是靠高自给率和高储备率实现的。而过高的自给率和储备率, 势必造成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生态环境破坏, 牺牲比较优势以及大多数农民的利益, 同时, 造成我国在世界粮食贸易中的话语权丧失。

3 国际经济合作改善粮食安全的方式及效应分析

3.1 从国际市场进口粮食是调节国内粮食供求的必要补充

对我国粮食进口量的上升, 国内一些人持怀疑或否定的态度, 认为弊多利少。笔者认为:以为粮食自给率越高越好, 在当今世界已经是过时的观念。从人均耕地面积、人均淡水资源数量角度看, 农业不是中国的优势, 为什么粮食不能进口呢?如果我们因为战争而总担忧对进口粮食的依赖, 那其他国家为什么还敢依赖进口中国商品过日子呢?其次, 我们不能因为对“粮食安全”的担心而把8亿中国农民永远捆在农地上、永远限制他们的收入增长空间, 为了发生战争那一点点概率, 牺牲他们的永久利益。

在经济日益国际化、贸易日益自由化的条件下, 过分限制国外粮食进口, 会遇到贸易伙伴的反对和报复, 同样要付出代价。我国较大批量地进口粮食不但是必要的, 而且是有积极意义的。从中国长远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来看, 就更是如此。我国进口一部分粮食, 政治上可以增强我国在国际事务中讨价还价的实力, 缩小与美国等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顺差;经济上又可以以低于国内的成本获得粮食资源, 享受产粮国政府对粮食产业实行的价格补贴, 实现稳定国家食物供给的目标。单靠国内生产相当于“单保险”, “自己生产为主又适当进口”则是“双保险”, 有利于减少供给的波动性。

3.2 海外“租地种粮”是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新途径

中国的农业资源既丰富又短缺, 劳动力、技术等资源丰富, 土地、水等资源短缺。在全球化背景下, 寻求合理农业资源配置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

我国企业赴海外开发战略性、短缺性农业资源, 应当尽可能同时满足以下4个主要目标: (1) 有利于缓解国内土地压力, 节省淡水资源, 保护生态环境, 促进农业持续发展; (2) 有利于增加国内粮食的供给; (3) 能够充分利用农村劳动力, 解决国内富余劳动力问题, 提高农民收入; (4) 农业开发风险小, 产出稳定, 农业走出去能够带回很大的利润。

如果我们能采取积极的农业“走出去”战略和策略, 上述4个目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以中国重庆 (老挝) 农业综合园区项目为例, 老挝人均占有土地在2km2以上, 大片耕地闲置。由于热带气候特征, 那里的大米等农产品品质较高, 但农业不发达使得

老挝农产品大量依赖进口。按每667㎡生产杂交水稻种子200㎏计算, 1000hm2农田可以生产优良种子3000t, 农业园区可推广种植20万hm2左右, 将达到老挝单季水稻种植面积的一半。生产出来的水稻除在老挝销售外, 还可以满足国内对优质大米的需求, 并出口越南、缅甸和泰国等国际市场。显然, 通过输出劳动力和技术资源, 与水、土地资源丰富的国家合作, 最终就能形成双赢局面。

另外, 全球粮价持续上涨, 造成世界粮食危机, 海外农业投资受到了高度重视。在2008年4月中旬的博鳌亚洲论坛上, 印度工商联合会秘书长阿米特·密特拉建议:目前是中印开展农业合作的最佳时机, “如果我们今年就开始着眼于长远的合作, 也许明年双方的粮食安全就可以改善。”在4月下旬举行的“第二届中国企业跨国投资研讨会”上, 农业部官员透露, 政府部门目前正在探讨相关的鼓励政策, 中国农业目前已经具备“走出去”的技术优势, 未来国家也将加大协调双边政策的力度。原本具有试探色彩的农业“走出去”的战略意义日益凸显。

现代粮食安全是以合理成本谋求粮食供给保障的政治经济科学艺术。粮食安全作为国民经济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 既有从保障人们的基本生存权利的特殊性角度来考虑的政治特性, 更有从比之更大范围的国家经济安全、国民经济系统等一般角度来考虑的经济特性。尤其是在一个国家有能力解决粮食安全, 且出现了粮食相对的、低水平的过剩的情况下, 更应从经济、长远的角度来考虑粮食国际经济合作的合理性。

参考文献

[1]高帆.中国粮食安全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76.

[2]朱泽.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实证研究与政策选择[M].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69.

粮食安全经济学 第9篇

一是统一思想, 提高对粮食清仓查库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开展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清仓查库工作是加强和完善粮食宏观调控, 保障当地粮食安全的基础性工作;为政府和有关部门及时掌握全社会粮食流通的真实情况, 为国家宏观调控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二是加强领导, 精心组织, 落实责任, 确保清仓查库工作有序展开。按照省、市关于清查工作方案的要求, 及时成立了彬县粮食清仓查库工作领导小组, 并制定了实施方案, 各基层单位相应成立了由企业法人为组长的清查小组, 抽调精干力量, 明确分工, 落实责任。完备了清仓查库器具, 添置电脑等办公设备, 备齐了称重、计量、质量扦样等检查工具和设备, 确保各项清查措施真正落到实处。

三是在自查工作中, 主要突出全面、细致、真实方针。自查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清查工作质量的高低, 自查工作做好了不仅可以为后续市里组织的普查、省里组织的复查打好基础, 作好准备, 也可以对自查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企业整改。完备了各类资料, 切实做到自查记录、数据、报表细致、全面真实, 并按时汇总、确认、签字、上报, 以真实反映粮食库存状况。

四是各收储企业对各项储备粮、商品周转粮按规定做到分账管理, 分仓储存, 统计上没有存在重复或遗漏等问题。全县粮食库存质量基本达到三等质量标准, 这些粮食目前都处于宜存状态。

五是粮食库贷挂钩、政策性粮食财政补贴情况在检查后, 粮库无虚报、瞒报现象, 也没有截留、挤占挪用粮食收购资金和财政补贴等违规行为。

六是局领导高度重视仓储管理工作, 严格执行仓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局长孙琦经常深入各企业检查粮情及储粮安全情况。全县粮食均存放在标准仓库中, 各企业在工作中能认真做好安全生产、安全防火、储粮药剂管理等, 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截止目前全县没有发现虫粮、发热粮、霉变粮等不安全隐患粮食。

粮食进口与粮食安全研究 第10篇

1 粮食供求现状

世界工农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世界粮食的短缺问题。但是,世界资源有限性决定着粮食会在一定的时期出现产量下滑的可能,生产力的急速下降可能造成粮食问题凸显,需要密切关注。

我国粮食总量稳定增长是很乐观的现象,我国不是缺少口粮,主要缺乏的是作为饲料的粮食,而且我国将长期处于粮食相对稳定平衡的状态。但是,按照现有的人口和工业发展现状,粮食在10 a左右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现状,这就急需政府加强对粮食的宏观调控和监管。

2 粮食贸易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就粮食安全来说,我国部分学者认为没有必要完全靠我国的生产来实现我国粮食的自给自足,也有学者强调保持粮食的高度自给是非常重要的。针对此,笔者有如下几点建议:①我国粮食贸易随着世贸的加深将成为一种趋势,必将占有极其重要的市场;②为了解决粮食安全问题,我国必须解决好粮食的自给度与依存度之间的关系;③我国对粮食影响因素的分析,过多地考量了不可抗力对我国的影响,分析内容过于偏颇;④对于我国粮食的总体发展方向缺乏足够的分析,尤其是对缺口的重视度不够;⑤对粮食安全的总体风险预判不够,不是过度强调风险就是过度乐观,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总体评估。综合来看,我国当前对粮食安全的重视程度存在问题,也没有做到合理的预防和控制。

3 粮食安全的影响因素

一是国内的耕地供给量。粮食的总产量等于单位土地面积乘以单位面积上的产量,而单位面积的产量又取决于对单位土地面积的投入,同时产量还受到各种不可控因素的影响[2]。二是保有量。国家有一定的粮食储备,既可以解决灾害问题,也可以稳定社会需求。三是社会需求量。因我国人口基数大,总量过多,对粮食的总体需求还是一个极大的基数。四是世界贸易。当前世界不断向一体化方向前进,因此,我国在稳定国内市场的同时,需要不断关注国际市场粮食贸易的影响。对于我国而言,粮食贸易与粮食安全是两个密不可分的主题,世界政治因素的不同一定程度上影响国际粮食贸易的进行,同时粮食贸易也影响一个国家的繁荣稳定。扩大粮食进口必然要承担国际粮食市场价格波动可能引起的经济损失,这就是粮食进口的经济风险[3]。

4 结语

随着我国粮食增长速度的放缓,凸显出我国的土地面积和土地质量等不断下降的问题,从整体的农业发展方面已经看出,我国的粮食已经达到生产饱和区,基本不能再通过加大单位面积的投入来实现产量的增长。因此,我国粮食会随着人口的增长出现紧缺的现象。这就把粮食进口和粮食安全问题摆在了桌面上,我国粮食进口数量和质量决定对进口粮食的依存度,必须全面提高我国粮食的自给程度,同时在辅助进口的情况下,增加我国对粮食安全的需求。

摘要:当前我国的农业发展现状是生产明显滞后于需求,为解决粮食缺口问题,近几年我国的粮食进口量不断加大。但是,粮食作为一种战略储备资源,如果我国不能解决粮食进口的问题,大量依靠进口会造成我国社会风险加大,并直接威胁我国粮食市场的发展。基于此,对粮食进口与粮食安全展开研究。

关键词:粮食进口,粮食安全,粮食供给

参考文献

[1]蔡承智,陈阜.中国粮食安全预测及对策阴[J].农业经济问题,2004(4):16-20.

[2]陈绍充,王卿.中国粮食安全预警系统构建研究川[J].宏观经济研究,2009(1):56-62.

粮食安全经济学 第11篇

在刚刚过去的2008年,中国粮食总产量创下历史新高,预计全国总产量达1.057万亿斤,这是近40年来首次实现连续5年增产。然而,保障粮食供求平衡的压力丝毫没有减轻。

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在不可能依靠进口解决粮食问题的情况下,面对需求增长、资源气候制约、经济形势严峻、市场价格下行压力增加等重重困难,究竟还有哪些粮食增收的潜力可以挖掘?

回顾过去;连续5年增产这样获得

2008年上半年,一场“无声的海啸”蔓延到许多国家和地区,粮食价格飞涨,供应紧张,部分国家深陷粮食危机。与此同时,中国的粮食形势却从容许多,在全球粮食形势最为吃紧的四五月间,中国粮食储备充裕,库存消费比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完全能自给自足。

事实上,2008年中国夏粮、早稻、秋粮季季增产,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全面丰收。总产、单产双双连续5年增产,双双超历史最高水平。预计全年总产量比历史最高的1998年增长3.2%,亩产比历史最高的2007年增长4.2%。

近年来,中国政府出台了力度不断加大、内容不断丰富的扶持政策,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按最低收购价托市收购粮食、减免农业税收、加强粮食主产区建设、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加强以农田水利为主的基础设施设……这一系列政策对调动农民务农种粮和地方各级政府重农抓粮的积极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提升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2008年,国家两次提高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三次增加农资综合直补规模;三次下达粮棉油糖临时收储计划。支持粮食生产的力度之大、信号之强烈,前所未有,全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四补贴”资金达1028.62亿元,比上年增长104%。

农业部2008年组织开展的高产创建活动也是助推粮食丰收的重要途径,对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具有关键作用。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共有9个省区粮食总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而单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的省区市则高达21个。

面对现实:保障粮食安全新旧问题交织

“尽管我国粮食连续5年丰收,但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基础仍然脆弱,保障粮食供求平衡的压力丝毫没有减轻,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任务依然艰巨。”农业部部长孙政才在日前召开的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这样表示。

保障粮食安全面临着需求持续增长,而中国粮食增产空间已相当有限的难题。从长期看,中国对粮食的需求刚性增长,目前总体上仍处于紧平衡,保障供给压力仍然很大。但另一方面,中国粮食生产的基数已经抬高,在连续5年增产的基础上,种植面积继续扩大的空间有限,单产继续提高的难度不小。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日前说,受气候灾害等影响,世界谷物生产连续两年减产,2007年粮食产需缺口为5200万吨。此外,一些发展中国家近几年工业化、城市化过程加速,对其国内粮食生产也带来了一定影响,而生物能源的开发也刺激了粮食的消耗。

农业专家认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事件明显增多,农业气候条件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2008年冬季,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比常年偏高,今年春旱发生几率大,小麦条锈病在西北麦区发生时间早于常年,发生面积大于常年,危害程度高于常年。

另外,在粮食增产,供求关系缓和,市场价格下行的情况下,一些地方抓粮食的积极性容易出现放松的倾向,农民生产投入的积极性也会受到影响。前不久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此明确指出,要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决不能因某些品种和局部地区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出现认识上的反复,决不能因年度的丰歉而出现工作上的摇摆。

展望将来:粮食继续增产潜力可挖

尽管2008年9月以后随着国际粮价回落,粮食危机暂时得到缓解,但导致粮食危机的深层次问题远未解决。分析人士认为,2008年国际市场粮价上涨,主要是由于近年来全球粮食供需偏紧所致。

面对复杂形势,中国已确定了2009年粮食生产的目标: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6亿亩左右,产量保持在1万亿斤以上。

一些“三农”问题专家认为,抓好粮食生产首要是保护农民积极性,保护农民积极性首要是抓好政策落实。对此,国家将进一步加大强农惠民力度,重点是扩大水稻,小麦、玉米、棉花和大豆的良种补贴范围,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2009年,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将大幅度提高,其中,白小麦、经小麦、混合麦的提价幅度都在10%以上。

不久前召开的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今后将抓紧实施粮食战略工程,推进国家粮食核心产区和后备产区建设,加快落实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这项战略措施清晰地表明了中央已经把国家粮食核心产区和后备产区建设上升到了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层面来考虑,把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作为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来安排。

粮食安全经济学 第12篇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水稻和小麦生产国,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玉米种植国。世界粮食市场本来就吃紧,中国若日益依赖进口来满足国内不断上升的需求,亚洲和其他地方的粮价将水涨船高。2011年,中国进口大约9 500万t粮食,相当于国内粮食产量的17%。

据伦敦大学东方和非洲研究学院经济学教授罗伯特阿什估算,将人口增长纳入考虑,到2020年中国每年将需要生产至少5.8亿t粮食,才能维持95%的自给率。2010年中国粮食产量为5.46亿t。从过往中国粮食生产的不俗表现来看,这一目标似乎可以达到。但严峻的资源和环境挑战使得中国的粮食安全前景难以预测。这些挑战包括由于城市和工厂扩张导致的良田损失、土地大量退化和严重的水短缺。

上一篇:言语策略下一篇:香港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