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实验课

2024-07-29

初中科学实验课(精选12篇)

初中科学实验课 第1篇

关键词:初中科学,实验,教学,探讨

初中科学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 实验是学科学最有效的手段, 科学课的大部分知识是要求学生动手实验去发现, 理解与运用的。实验教学能有效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同时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有效地帮助学生开发智力, 提高综合素质。科学实验教学在整个初中科学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实验教学的成功与否, 直接关系到科学教学的成败, 学好这门学科对提高中学生的科学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根据本人的教学实践, 谈谈如何上好科学实验课。

一、明确实验目标, 创设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如何把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教条性、经典性的内容给学生新颖的感受, 吸引学生注意力, 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实践表明, 通过创设实验教学情境,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达到自觉参与并主动学习的目的, 学生在做实验课情境中, 不知不觉地卷入科学实验的探究活动中。在创设情景时, 老师要充分利用实验教学的特点, 通过它来展示情景, 感染学生, 引发他们追求新知的动力。在每个精心准备的问题情境中, 教师应当适当强化学生的学习目标, 让学生明确实验的方向, 了解探究的内容。实验教学过程中, 生活化的情景设置是非常必要的。在实验的设置上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 在实验的取材, 操作上也尽量采用生活化的物品, 这样学生就能够养成随时随地用身边的器材进行科学研究的习惯。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使他们有激情、有渴求地卷入自行探索、自主学习的课堂情境中来。

二、运用媒体技术辅助, 提高实验效果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现代化辅助教具出现在初中教学课堂中。媒体技术以其形象性、生动性、真实性的特点最大限度的体现了教学内容的直观性要求, 有利于启发思维, 展开联想, 增强注意力, 符合中学生的生理特点。教学中常有一些自然现象, 需长时间才能感知的事物, 因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 无法让学生亲眼见到, 多媒体正好可弥补这一缺陷。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实现以学生学习为中心,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随着多媒体技术逐渐引入课堂, 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必然随之改变。多媒体技术与学科特点充分结合、巧妙运用, 可优化课堂结构, 优化教学信息的传递途径, 能够有效地增加教学的密度和扩大信息量, 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学生有了感性认识, 在播放多媒体实验教学片断展开讲解, 这样既弥补了学生无法动手实验的缺陷, 又生动细致地进行了原有的实验教学, 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和接受。科学教师应充分利用好多媒体等先进教学手段, 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有机结合, 提高化学课的教学质量, 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三、以学生为本, 组织以学生为主体的研讨活动

只有把自己与学生摆在平等的位置上, 学生才敢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 敢于大胆发言。体现民主化的教学思想, 教师要把自己当作全班研讨的一员, 要让学生把问题讲完, 即便学生说的不对, 教师也不能随意打断学生的发言, 并针对矛盾处再征求其他学生的看法。教师在研讨中要听取不同意见, 将自主探讨的权利交给学生, 乐于当学生的“听众”和“观众”。在研讨中教师的“听众”地位并不能动摇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应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将个人讨论与小组讨论结合, 小组讨论与全班讨论结合,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 规范的班级研讨的气氛。在研讨教学中, 教师应克服急躁心理, 不能提出一个问题后, 就急于让学生尽快答出, 给学生思考时间太少, 通常不过1分钟左右, 极可能把研讨变成一种学生的“表现”, 学生会揣摩教师的表情和语气, 尽量顺从答出教师希望听到的“答案”。只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 让他们独立思考, 充分讨论, 争论, 回答问题才具有完整, 准确的特使, 才能形成研讨时的高潮。

四、注重能力培养, 进行多元化的教学评价

根据新课程标准大纲的要求, 对于学生的学习评价, 尤其是对于他们的科学学科的学习评价, 更要关注学生的能力提高以及学习过程和在科学实验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因此, 在对初中生进行科学实验教学评价的过程中, 要综合、多元考虑学生各个方面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这能够提高初中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他们对自身能力培养的重视。把科学实验能力作为学生期末考评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计入考评范围。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表现作为考评的依据, 小组成员间进行自我评价和互评。这样的评价方式有助于学生的自我提高和反思, 促进学生的进步和提高。

可见, 初中科学的实验教学, 不仅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激发学习科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查询、分析、处理信息的习惯, 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合作意识以及学生主动探索研究问题的能力, 而且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 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实现了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和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要真正上好科学实验课, 需要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教学智慧, 使每个学生参与到活动中, 积极思考, 制定实验计划, 并注意影响实验的因素, 各成员间相互合作。让科学课堂实验真正显示应有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许国梁:《中学物理教学法》, 高等教育出版社。

[2]安忠、刘炳升:《中学实验与教学研究》, 高等教育出版。

[3]万云英:《学校教育心理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年。

[4]高文:《教学模式论》,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9.1。

初中科学实验部分 第2篇

1:常用的仪器

A BC(1)试管常用做①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②也可用做收集少量气体的容器③或用于组装成小型气体的发生器

(2)烧杯用于①溶解固体物质、配制溶液,以及溶液的稀释、浓缩②也可用做较大量的物质间的反应

(3)烧瓶

有圆底烧瓶,平底烧瓶;①常用做较大量的液体间的反应②也可用做组装气体发生器

(4)锥形瓶

常用于①加热液体,②也可用于组装气体发生器和洗瓶器③也可用于滴定中的受滴容器。

(5)蒸发皿通常用于溶液的浓缩或蒸干。

(6)胶头滴管用于移取和滴加少量液体。

注意: ①使用时胶头在上,管口在下(防止液体试剂进入胶头而使胶头受腐蚀或将胶头里的杂质带进试液 ②滴管管口不能伸入受滴容器(防止滴管沾上其他试剂)③用过后应立即洗涤干净并插在洁净的试管内,未经洗涤的滴管严禁吸取别的试剂 ④滴瓶上的滴管必须与滴瓶配套使用

(7)量筒用于量取一定量体积液体的仪器。

不能①在量筒内稀释或配制溶液,决不能对量筒加热。也不能②在量筒里进行化学反应 注意: 在量液体时,要根据所量的体积来选择大小恰当的量筒(否则会造成较大的误差),读数时应将量筒垂直平稳放在桌面上,并使量筒的刻度与量筒内的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在同一水平面。

错误操作时:“眼高读高取得少”。“眼高”指俯视,“读高”指测量液体体积时会使读数偏大(高),“取得少”指量取一定量液体时所取液体偏少。(仰视时情况相反)

(8)托盘天平是一种称量仪器,一般精确到0.1克。注意: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放在右盘,取用砝码要用镊子,不能直接用手,天平不能称量热的物体, 被称物体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要在两边先放上等质量的纸,易潮解的药品或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固体)必须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错误操作时:若右物左码,则 药品=砝码-游码

(9)集气瓶(瓶口是磨砂的)①用于收集或贮存少量的气体 ②也可用于进行某些物质和气体的反应。

(10)广口瓶(瓶颈内壁是磨砂的)常用于盛放固体试剂,也可用做洗气瓶

(11)细口瓶(瓶颈内壁是磨砂的)用于盛放液体试剂,棕色的细口瓶用于盛装需要避光保存的物质,存放碱溶液时试剂瓶应用橡皮塞,不能用玻璃塞。

(12)漏 斗用于向细口容器内注入液体或用于过滤装置。

(13)长颈漏斗用于向反应容器内注入液体,若用来制取气体,则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形成“液封”,(防止气体从长颈斗中逸出)

(14)分液漏斗主要用于分离两种互不相溶且密度不同的液体,也可用于向反应容器中滴加液体,可控制液体的用量

(15)试管夹用于夹持试管,给试管加热,使用时从试管的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16)铁架台用于固定和支持多种仪器,常用于加热、过滤等操作。

(17)酒精灯①使用前先检查灯芯,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②也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酒精灯(以免失火)③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应在外焰部分加热 先预热后集中加热。

④要防止灯芯与热的玻璃器皿接触(以防玻璃器皿破裂受损)

⑤实验结束时,应用灯帽盖灭(以免灯内酒精挥发而使灯芯留有过多的水分,不仅浪费酒精而且不易点燃),决不能用嘴吹灭(否则可能引起灯内酒精燃

烧,发生危险)⑥万一酒精在桌上燃烧,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18)玻璃棒用做搅拌(加速溶解)转移如PH的测定等。

(19)燃烧匙装固体药品做燃烧实验。

(20)温度计刚用过的高温温度计不可立即用冷水冲洗。

(21)药匙用于取用粉末或小粒状的固体药品,每次用前要将药匙用干净的滤纸揩净。2:基本操作

(1)药剂的取用:“三不准”①不准用手接触药品 ②不准用口尝药品的味道 ③不准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气味

注意:已经取出或用剩后的药品不能再倒回原试剂瓶,应交回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的容器内)。

A:固体药品的取用

竖立起来);取用粉末状或小颗粒状的药品时要用药匙或纸槽(具体操作:先将试管横放,把盛药品的药匙或纸槽小心地送入试管底部,再使试管直立)

B:液体药品的取用

(注意:在桌上,标签向着手心,防止试剂污染或腐蚀标签,斜持试管,使瓶口紧挨着试管口)

(2)物质的加热给液体加热可使用试管、烧瓶、烧杯、蒸发皿;

给固体加热可使用干燥的试管、蒸发皿、坩埚

A试管一般与桌面成先预热后集中试管底部加热,加热时切不可对着任何人

B先预热后集中药品加热

注意点:被加热的仪器外壁不能有水,加热前擦干,以免容器炸裂;加热时玻璃仪器的底部不能触及酒精灯的灯芯,以免容器破裂。烧的很热的容器不能立即用冷水冲洗,也不能立即放在桌面上,应放在石棉网上。

(3)溶液的配制

A:物质的溶解B:浓硫酸的稀释硫酸倒入水中,切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中(酸入水)

C: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①固体物质的配制过程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用到的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滴管、烧杯、玻璃棒②液体物质的配制过程计算、量取、溶解用到的仪器:量筒、滴管、烧杯、玻璃棒

(4)过滤分离不溶性固体与液体(即一种溶,一种不溶,一定用过滤方法)如粗盐提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分离。

操作要点:““一贴” 指用水润湿后的滤纸应紧贴漏斗壁;“二低”指①滤纸边缘稍低于漏斗边缘②滤液液面稍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指①烧杯紧靠玻璃棒 ②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边 ③漏斗末端紧靠烧杯内壁

(5)蒸发与结晶A、蒸发是浓缩或蒸干溶液得到固体的操作,用蒸发皿、玻璃棒、酒精灯、铁架台; ①在蒸发过程中要不断搅拌,以免液滴飞溅,②当出现大量固体时就停止加热③使用蒸发皿应用坩埚钳夹持,后放在石棉网上

B、结晶是分离几种可溶性的物质①若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不大,则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②若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的,则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6)仪器的装配装配时,一般按从低到高,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

(7)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将导管浸入水中,后用手掌紧物捂器壁(现象:管口有气泡冒出,当手离开后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

(8)玻璃仪器的洗涤如仪器内附有不溶性的碱、碳酸盐、碱性氧化物等,可加稀盐酸洗涤,再用水冲洗。如仪器内附有油脂等可用热的纯碱溶液洗涤,也可用洗衣粉或去污粉刷洗。清洗干净的标准是:仪器内壁上的水即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而均匀地附着一层水膜时,就表明已洗涤干净了。

(9)常用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A

B

C

D3、气体的制取、收集

(1)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

A装置(NH3、CH4);一定要用酒精灯。B装置(CO2);一定不需要酒精灯。

(2)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

A:排水法适用于难或不溶于水且与水不反应的气体,导管稍稍伸进瓶内,(、B:向上排空气法适用于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HCl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C:向下排空气法适用于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4、气体的验满:

O2的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证明O2的方法是用带火星的木条。

CO2的验满:用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证明CO2的方法是用澄清石灰水。

5、常见气体的净化和干燥

(1)气体的净化(除杂)

H2(HCl)用NaOH溶液CO(HCl)用NaOH溶液CO(CO2)用氢氧化钠溶液CO2(HCl)用NaHCO3溶液CO2(H2、CO)用CuOCO(O2)用灼热的铜网O2(CO2、HCl、H2O)用碱石灰(CaO和NaOH的混合物)

(2)气体的干燥(除去水)

干燥剂有浓硫酸(酸性)、碱石灰(碱性)、固体氢氧化钠(碱性)、氧化钙(碱性)、五氧化二磷(酸性)、无水氯化钙(中性)、无水硫酸铜(中性)

酸性干燥剂不能干燥碱性气体如氨气;碱性干燥剂不能干燥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三氧化硫、氯化氢等。

注意:证明时,一定要先证明水再证明其它物质,证明水一定要用无水硫酸铜;

除去水时,先除去杂质,再除去水。证明二氧化碳一定要用澄清石灰水。

6、指示剂的使用使用指示剂只能说明溶液呈酸性或碱性,不能确定溶液一定是酸或碱。操作方法:用玻璃棒沾取少量被测溶液滴在试纸上,绝不能将试纸伸入待测试液中,更不能将试纸投入到待测溶液中去。

紫色石蕊遇酸性溶液显红色,遇碱性溶液显蓝色;无色酚酞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显红色。

8、证明碳酸盐(CO32-):用盐酸和石灰水;证明铵盐(NH4+):用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是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9、(1)试管夹应夹在的。

(2积的1/2。

(3)使用烧瓶或锥形瓶时容积不得超过其容积的发皿容积的2/3;酒精灯内的酒精不得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得少于其容积的1/4。

(4)在洗涤试管时试管内的水为试管的;在洗气瓶内的液体为瓶的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时应取少量,液体取用1——2毫升,固体只要盖满试管的底部;加热试管内液体时,试管一般与桌面成45°角,加热试管内的固体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10.化学之最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还是氧。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元素

4、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5、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6、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钾。

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8、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9、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银。银>铜>铝

10、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

11、熔点最低的金属是汞。

1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

13、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

14、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

15、地核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铁

16、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氯化物是氯化氢

17、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初中科学实验探究 第3篇

教学构思:

教学的生命力存在于创新之中,实验的价值源于科学探究。通过本案例设计力求教学中通过一系列问题来有效地触发学生积极的思维,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通过自主探索实践、合作交流、共同配合,变机械被动学习为主动的探究,让学生充分体验科学探究的学习过程,从而感受成功的喜悦。

教材分析:

本案例分析的是一个学生必做的实验。本节课要求学生通过实验学会正确使用酒精灯,学会观察水温变化并能作出正确的记录,能够描述水在不沸腾时的现象及特点,能绘制水沸腾曲线。学生要依据实验手册上的要求进行操作,完成实验任务。这节课把一个常规学生实验转变成一次有趣的科学探究活动,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探究课题:

1.如何将学生实验转化为探究性学习课题,组织并实施探究活动?

2.在学习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课前预习:

1.什么是水的汽化现象?可分为几种形式?

2.什么叫温度?可以用什么工具来测量?

3.水在蒸发和沸腾时是吸热的还是放热的?

4.什么是水的沸点?它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要点分析:

本实验为每个学生必做实验。要求通过实验会正确使用酒精灯,学会观察水温的变化和记录,能描述水不沸腾时的现象和特点,绘制水的沸腾曲线并理解沸腾曲线的意义。让学生按实验要求和操作步骤,完成实验任务。在这里把一个普通实验活动转变成为一次有趣的科学探究活动,其意义和效果就不言而喻了。

案例设计:

(一)提出问题,唱响探究的序曲

本节课应在实验室里进行,两个同学为一组,桌子上已放置了相关实验器材。

问题:这是一杯热水,每组桌上都有一杯,大家可以用手摸摸。如果我们把这杯水继续加热,那么它的温度会有什么样的变化?最后出现什么样的现象?

(二)创设情景,产生探究欲望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将猜测结果记录在白纸上。

猜测1: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是缓缓上升的,沸腾时水温为80℃,沸腾过程中,水温会逐渐升高。

猜测2:水在加热过程中,水温会快速升高,沸腾时温度为90℃,继续加热水温不断升高。

猜测3: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会上升,沸腾时温度为100℃,如继续加热,水温将一直保持在100℃不变。

猜测4: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一直均匀上升,沸腾时具体温度不能确定。

案例设计意图:对学生的上述猜测不作任何评价.只是将猜测结果板书于黑板上。给学生提供表达自己观点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展现丰富多彩的想象,这样既能让学生体验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得到尊重。产生自豪感,又能自觉地对不同的猜测进行比较,使学生产生了谁是谁非须有定论的求知欲望,保护其高涨的学习积极性和饱满的学习情绪。

(三)寻求机会,让学生亲自动手(课内练习)

学生讨论并发表意见:实验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安全因素?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生l:酒精易燃,应用火柴点燃,用灯帽灭掉。酒精灯用外焰给水加热。

生2:加热时要小心,不要被水烫着。

生3:要正确使用温度计,注意量程、读数和测量注意事项等。

生4:为了记录水温上升规律,测水温时应间隔相同时间,并记录下温度。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案例设计意图:这种师生之间的零距离交流。既显示师生的平等地位,又实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实验过程紧张而又有序。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协作能力和交流能力,使学生充分体验到科学探究的无穷乐趣。

(四)创设机会,体验成功的喜悦

通过小组汇报和交流,同学们达成共识:水沸腾前,有少量小气泡从水底冒出,但在上升过程中气泡变大,同时水的表面有大量的水蒸气产生,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但有另一组同学提出了不同的结论:水沸腾的温度是103℃!因为水温达到100℃时,他们对水继续加热,水的温度又上升了,直到103℃时,水温才停止上升。

一个新的问题情境:这个结果为什么与众不同呢?

分析1:酒精灯火焰旺。

驳论1:酒精灯火焰的旺与弱,只能影响水加热到沸腾所需的时间,不会影响水的温度。

分析2:水有问题。

驳论2:不可能,因为还有其他几组的水是从同一个热水瓶到出来的。

分析3:将这支温度计和别的温度计一起来测同一杯水的温度,看看读数是否一致?

当场验证,果然是温度计读数偏高所致。

(五)课外拓展

1.根据实验结果,绘制沸腾曲线。

2.在不影响实验的前提下,怎样做可以缩短实验时间?

3.水沸腾时,在表面大量的“白汽”是水蒸气吗?

教学反思:

将一般的学生实验转化为科学探究活动,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能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通过一系列问题的提出和任务的分配,组织和引导学生积极动脑、动手,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发展各种能力,体验科学探究的成功的感受,让学生的生活经验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体现了科学教学的本质。真正地从知识传授者转变成学生发展的促进者,使课堂充满激情、智慧和灵感,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氨溶于水的实验

氨极易溶于水(1:700),按理若把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满”氨气的一小试管倒扣在水里,放开堵在试管口的拇指后,水应立即进入试管,且几乎充满。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很难观察到此现象。

怎样操作才能使水顺利吸入小试管呢?笔者通过多次实验,摸索到以下二个方法可以达到实验目的。

方法一:把已收集“满”氨气的小试管倒立在水中,首先将它倒转几次,再倒放入水中,即可获得满意的效果。

方法二:把已收集“满”氨气的小试管倒立在水中,放开拇指后由于水的压力,有少量水进入试管口。在水下用拇指堵住试管口,从水中拿出,正立(这时拇指有往试管里吸的感觉),再将试管倒立水中,可立即观察到水倒吸进入试管。

这是为什么?笔者认为:如果把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满”氨气的试管直接倒立水中,由于试管内氨气与空气的密度相差较大(NH3密度为0.77克/升,空气密度为1.29克/升),收集的氨气上升到试管的中上部,而空气恰好便聚集在试管口,其结果是这少量不溶于水的空气在氨气与水面之间形成“气障”,导致氨气不能与水接触,氨气没溶于水,试管内外压力平衡,只有少量水进入试管口(由于水的压力),而不能大量进入试管。方法一的操作使试管中的氨气与空气充分混合,打破了“气障”,从而达到实验目的。方法二的操作利用进入试管口的少量水能溶解大量的氨气,使试管内的气压小于外界气压,从而使水倒吸进入试管,形成水柱。

初中科学实验课教学方法的探索 第4篇

一目前科学实验课存在的不足

初中实验课教学存在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实验步骤操作不规范, 实验仪器设备选取出现差错。长此以往, 容易消磨学生对科学实验课的兴趣, 使他们在上科学实验课时习惯旁观而缺乏参与性。 (2) 科学实验课的教师主要是依靠板书或静态示意图来讲解实验原理, 大大降低了教师示范、学生实验操作的效果。同时, 由于某些学生上课时注意力分散,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胡乱摆弄仪器设备, 造成仪器损坏而无法实验的后果。 (3) 在目前所开设的科学实验课中, 验证性及测定性实验所占的比例较大, 而探究性及设计性的实验少之又少, 无法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同时, 这种设定对于学生实验探究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4) 某些教师在学生做完实验后不对学生的实验结果加以认真分析, 学生难以察觉到自己操作上的失误, 因此, 也没法弥补自己的不足。同时, 由于某些教师实验操作的步骤不规范, 不能很好地指导学生进行科学实验, 从而造成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缺乏。

二提高科学实验课教学的方法

提高科学实验课教学的方法有: (1) 充分利用实验教学的特点,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2) 将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有机结合, 提高科学实验课的教学质量, 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生动形象的特点, 启发学生的思维, 增强他们的注意力, 有助于他们展开联想并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同时, 将多媒体技术与科学实验课充分结合, 能有效地优化课堂的结构和教学信息的传递路径, 并扩大教学信息量的传输, 提升教学的质量。通过多媒体实验教学, 一方面能够生动并细致地将原有的实验教学进展下去;另一方面还能弥补学生不能动手操作的不足, 增加学生的理解能力。初中科学实验教学, 不仅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还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以及自主探索研究问题的意识。同时, 初中科学实验教学通过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 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教师传统的教学方法, 对教学结构的优化和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此外, 通过初中科学实验教学, 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科学实验活动之中, 大大地提升了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高双凤.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1 (4) :45~46

[2]李英慧.初中科学实验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浅析[J].学苑教育, 2010 (1) :11~13

初中经典作文科学实验 第5篇

我先把杯子里盛了一些清水,然后往水里倒了一点点油,用筷子搅拌,油浮在水面上,油和水溶在一起,这是为什么呢?我赶快查阅了《中国少儿百科全书》,原来是油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所以 油总是浮在水面上。酒精和水经过一段时间,酒精和水会融在一起,因为酒精分子和水分子之间通过化学反应相互扩散的结果,这种作用在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之间比较强,而油分子和水分子之间较弱, 所以油和水之间扩散很慢,油也总是浮在水上。

我发现了油和水的秘密,并明白了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认真观察,就能发现科学,得出结论。

科学小实验9

昨天我做了一个很有趣的小实验,材料是:一杯水、一杯醋、两个硬壳的生鸡蛋。把一个鸡蛋放在装满水的杯子里放24个小时,把另一个鸡蛋放在装满醋的杯子里也放24个小时。

初中科学实验教学的探索 第6篇

一、开展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素质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生眼里的教师应当是一位聪明、博学、善于思考、热爱知识的人。”一位“德才兼备、学识渊博、胸怀韬略”的教师,对于学生有着莫大的示范和模仿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更好地实现“三维”目标。然而由于经费和时间的原因,上级部门很难经常性开展科学教师专业培训。因此我们充分发挥本校的教师资源,组织各科理论功底较厚、基本功扎实的资深专业教师对非本专业的教师进行交叉培训,每学期都结合新课程理念,进行专题培训。也提倡教师之间互相学习、互相指导,以最少的经费投入,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使教师的素养走上一个新台阶。

二、挖掘身边物品,积累校本实验器材

由于种种原因,要在短时间内改进实验设备不太现实。还有实验室的资源不仅限于现有设备,学生身边的物品和器具也是重要的资源。利用日常器具做实验不但具有简便、直观等优点,而且有利于学生动手,发展学生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因而我们课题组和实验员发动教师和学生开动脑筋,在平时注意积累一些身边可利用的物品来弥补器材的不足。例如可乐瓶就是我在实验中常用的器材:用它来做液体对侧壁的压强与深度关系实验;用它来演示喷泉实验,证明大气压存在;用它来做帕斯卡桶裂实验等等,都是不错的选择。除此以外,我们平时用到的塑料袋、饮料吸管、各种笔管笔芯、旧日光灯管、橡皮泥、纸板、孩子玩具等等,都收集起来分门别类放置在相应的实验柜里,作为经济实用的实验器材。

三、改教师课堂演示实验为学生登台实验

演示实验由老师在讲台上演独角戏,学生在下面“看电影”,学生的主体作用难以得到发挥。如果让学生代替老师“登台演出”操作一些简单实验,例如水的密度一节中研究物质质量与体积关系实验;利用铅笔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关系实验;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等等。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可以暴露出一些错误操作,让学生在改正错误操作过程中达到提高操作规范化的效果。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学生亲自上台演示一些实验,来证明常犯的一些错误理论,譬如让学生登台演示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单质铜和硫酸钠、二氧化碳通入氯化钙溶液中产生白色浑浊等错误理论等等。

四、改照方抓药式学生实验为学生设计实验

学生实验,如果像中药铺里的药剂员一样“照方抓药”,看一项,做一步,不用思考,没有探索,会使学生的思路变得狭窄,方法变得死板单一。可以将部分学生验证性实验变成探究性实验,从实验原理、装置、实验步骤及药品,均由学生自己设计动手。比如在“粗盐的提纯”实验中,在粗盐中加入少量氯化钙和氯化镁杂质,由学生设计一个提纯方案并操作实验,在实验过程中使学生学会合理地安排时间,统筹安排局部和整体的关系,突出思维的整体性,增强创新意识。

五、引导学生建立家庭实验室

实验教学立足于做,让学生边动手边思考,做到在做中学、学中做,积极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综合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然而学校很难满足他们的需求。因此引导学生建立家庭实验室大有裨益。因陋就简就地取材,大力发展简易的替代性实验,便于学生在家进行或随时进行。我们可以从七年级开始,提醒学生建立一个实验器材箱,将平时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如小药瓶、胶卷盒、注射器、橡皮筋、小平面镜等收集进来,随着课程的进展,家庭实验室内器材不断充实。学生有了准备,即可将实验从课堂拓展到课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有利于学生先慢慢地模仿教师实验,进而转化到设计实验,让实验向纵深方向发展。

六、为校园植物挂牌,营造室外实验室

城里的学生到野外的机会不多,对身边的植物的认识非常有限,这对学习植物这一块的知识存在较大的障碍,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身边的植物,更有利于这一块知识的学习,我们课题组成员协同实验员,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查阅了许多书籍和网络资料,为校园内的大大小小的植物量身定做了一张身份证,身份证上的内容包括了该植物的名称、所属的类别、主要作用等。

七、增加实验的可见度,提高演示实验的有效性

学生在观察教师演示实验或者是在学生亲身体验实验的过程中,清楚明显、可见度高的科学现象,才能触动学生视觉,否则演示现象出不来或出来了但极不明显,学生则索然无味。因此,1.要注意有关仪器设备安放的角度,使所有的学生都能观察到演示实验的整个过程。而不能为了便于操作将整个实验装置朝着自己,学生只能看到背面或侧面或操作时站在学生和装置之间,挡住了学生的视线。2.可以用染色法来提高演示物的颜色或用强化演示物的背景颜色来增加反差等手段使观察的目标鲜明突出。例如演示实验:“火山”喷发,取一小药匙的NaHCO3,加入幾滴红墨水搅拌均匀,使其显示红色。将红色NaHCO3粉末堆放在一个大烧杯中,形成一个圆锥形。将黄沙铺在NaHCO3表面上,2厘米高。将长颈漏斗伸入NaHCO3,小心倒入白醋。增加NaHCO3粉末颜色可使结果更加醒目。又如,通过比较水、牛奶的颜色来认识水的颜色时,在装水和牛奶的烧杯后面加上一块黑色硬纸板效果就很好。3.对于小型材料可以借助投影设备将微观变为宏观。如在研究植物的花时,为了让全班学生清楚地观察到解剖植物花的方法步骤,可把一朵植物花放在投影器上进行解剖演示,通过投影能使学生看清解剖花的细微动作和方法。再如运用实物投影认识植物直根和须根、各种各样的叶等效果更好。

八、开放实验室,为学生提供发展空间

有人在对中美教育作比较时发现:美国的孩子在遇到问题时总是先到实验室,中国孩子遇到问题时总是先想到做一番演算。这本没有好坏之别,但不能否认的是,要创新,实验能力是很重要的。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呢?仅仅靠各种演示和分组实验的开展是不够的。为了更大限度地利用好实验室资源,进一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实验能力,我们课题组征得学校的同意,在课余时间把实验室面向全体学生开放,为学生发展搭建起又一种学习平台。让学生不拘泥课堂实验时空限制,利用课余时间,在教师的辅导下,进实验室做自己喜爱的实验、实践活动。

“路漫漫其修远兮”,实验教学是一条漫漫长路,只有在走的过程中不断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地去探索、去思考,才能让科学实验教学走得更稳健,才能让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未来竞争的路上走得更潇洒。

初中科学分组实验的有效策略 第7篇

一、分组实验的优势

学生分组实验能有效提升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除了学生独自开展实验外, 大多数分组实验离不开学生之间的配合。一个实验小组能否顺利完成实验设计, 进而实现实验目标,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之间的沟通、协作能力。实验前, 教师要充分考虑小组成员的合理搭配。除了男女之间的搭配, 同座或临近学生的搭配外, 还要结合学生不同的能力取向。学生往往都有自己的强项, 有的动手能力突出, 有的沟通协调能力好, 有的实验设计思路开阔, 教师要综合考虑, 尽量平衡各小组的综合水平。出现配合不理想的小组, 教师要及时引导、调整, 配置组织能力强的学生当组长, 并给小组成员明确分工, 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效参与。

学生分组实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前, 必然对实验目标、过程、结果有明晰地设定, 但是在学生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困难、意外。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探究的基础上, 分组实验能增强师生、生生之间思维的碰撞, 许多实验创新的灵感会在碰撞中酝酿、诞生。有时, 实验虽然失败了, 但该小组的学生依然受益良多, 各种实验现象能刺激感官, 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创新思维。学生通过总结经验教训, 还能提升实验设计能力、动手实践能力。

学生分组实验能促进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初中科学课程与生活密切相连, 许多分组实验可以借助生活中丰富的实验资源。教材中知识、技能在联系生活经验后, 会让学生产生无穷的实验乐趣, 从而真正掌握学科知识。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利用日常生活用品自主设计实验、自制实验仪器。例如, 在杠杆原理的教学中,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家自主开展实验, 或者在教学开始时向学生提供榔头、钳子、剪刀等生活用品, 让学生自主选择生活用品, 尝试设计、开展实验。期间, 学生的学习热情被激发, 思维开放性增加, 科学素养得以提升。

二、克服不良的实验心理

教师不能只关注分组实验的成败与否, 还要帮助学生克服不良的实验心理, 引导学生不主观臆断、弄虚作假。实验过程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保持严谨、细致的心态, 思想上不能敷衍了事。在达到预定的实验目标前, 学生往往需要克服某些困难, 与之相对应的是学生专注力、自制力获得提升。如果学生出现中途放弃, 抄袭实验数据等不良现象, 教师要给予高度关注, 让学生明白良好的实验心态是实验顺利完成的必备品质。

教师要高度重视安全教育, 不断提升学生的实验安全意识, 防止爆炸、漏电、起火, 解剖刀割伤手等意外情况发生。另外, 在实验过程中, 学生还会出现逆反情绪、求异心理, 过度兴奋、拒绝合作等现象, 这些都需要教师提前预设, 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调整心态。当然, 针对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 除了教育、疏导, 教师还要积极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推动师生间的理解、配合。

三、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当前, 许多学生分组实验方案是教师唯一指定并提供的。教师在实验前要求学生详细了解实验目标、原理、步骤, 并将需要用到的实验器材明确告知学生, 学生没有自主思考、探究的机会, 只能按部就班地操作, 这样就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空间。长此以往, 就会导致许多学生认为分组实验是教师一步步讲解, 学生一步步跟着做。教师只有让学生自己想、自己做, 学生才能真正获得精神的愉悦, 从而激发实验兴趣, 提升探究意识。

许多教师为了教学上的简便, 往往不重视探究性实验, 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示范下知道实验仪器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能正确观察实验对象的特征, 能认真分析实验现象产生的条件。但是, 教师的教学目标不能单单设定为验证或模仿, 要指向探究与创新。教师要积极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 从验证性实验为主逐步过渡到探究性实验为主, 最终实现学生自主开展分组实验。当然, 开展探究性实验需要考虑学生能力发展的阶段性。初一学生刚开始做分组实验, 教师必然要在实验前明确交代任务, 详细地分解各个实验环节, 精心安排学生分工。到了初一下学期开始, 学生有了一定的实验基础, 教师就可以慢慢放手, 引导学生大胆猜测, 自主进行实验探究。

四、开展有效的实验评价

(一) 评价要全面、客观

教师不能只重视分组实验过程指导, 还要重视评价的巨大作用, 有效的实验评价能大力提升学习效果。评价不能单单依靠练习、考试, 不能过分强调标准化评价, 要客观记录学生在实验中的各项要素, 注重具体的实验过程、实验事实。评价的主体要多样, 要积极推动学生自评、互评。良好的评价能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认识自己在实验过程中的优劣, 提升改正错误、克服困难的动力。评价标准的制定必须客观、可操作, 符合班级学生的总体认知水平。评价标准必须有层次, 每一个评价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等级, 等级的确定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 用简练的语言进行描述。

(二) 开发评价工具

1.实验报告评价表

教师可以编制实验报告评价表, 把实验报告作为学生分组实验的重要评价依据。评价标准力求简洁、有层次, 例如“实验目的”可以分为 “表述全面”、“表述不全面”等层次, “数据记录”可以分为“能收集数据”、“多次收集数据”、“多次收集数据, 并考虑数据有效性, 单位正确”等层次。评价可以先学生自评, 后教师评价。在评价开始前, 教师要让每个学生了解评价标准, 对于学生不理解的文字表述, 教师要及时与学生沟通、修改, 达成共识。

实验报告评价表需要建立在实验报告的基础之上。当前, 不少学生漠视实验报告的作用, 甚至认为没必要撰写报告, 把实验报告当做无用的累赘。教师要明确告诉学生写实验报告就是回顾、总结自己的实验过程, 查漏补缺、温故知新。实验报告的重点可以围绕学生观察到的主要实验现象、异常实验现象, 并要求学生进行解释。学生也可以通过表格的形式列出原始数据、简单结论, 同时注意数字有效性及单位规范性。通过分析实验报告评价表, 教师不单能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 还能了解学生的表达能力、逻辑能力, 从而能更全面地评价学生, 更好地帮助学生成长。

2.实验操作评价表

初中科学实验教学之浅见 第8篇

一、在实验教学中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提出问题, 提出观察实验的方法, 亲自动手实验, 动手探究, 通过去粗取精, 由表及里的思考和分析、发现和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及其内部联系, 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勇于探究未知的能力。

1. 落实预习、实验、实验报告三个环节

(1) 预习:每次学生实验前, 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预习。要求学生认真阅读实验内容, 明确实验目的, 了解实验步骤, 操作过程和实验时应注意的事项。写好预习笔记。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讨论、笔写, 其实验内容便成竹在胸, 避免实验操作盲目性。

(2) 实验:实验时要求学生做到认真操作, 细心观察现象, 并及时地、如实地记录实验结果。

(3) 写好实验报告:通过写实验报告不仅可以使学生巩固加深基础知识和实验操作, 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改革陈旧的实验教学模式

以往的实验教学从内容到教学方式没有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维空间。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方法的形成, 不利于学生智能的发展。

(1) 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实验

教师可选择些简单的实验, 只给出实验目的和要求, 由学生根据目的要求去独立查阅资料, 独立制订实验方案, 在自己认真思考的基础上, 提出自己分析, 解决问题的设想, 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去解决, 最后写出实验报告。

(2) 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

探索性实验模式更有利于思维能力和科学方法的培养。若教学中先把一些已有知识, 结论当作本知理论对待, 变原验证性实解为探索性实验, 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索, 经过思维活动过程寻求其结论, 则会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认知方法和思维能力, 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 同时又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3) 变演示实验为分组实验

将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 给学生人人动手的机会, 便可使学生能清晰地观察或感受到实验现象, 获取直接的实验信息, 有利于强化记忆和对知识的理解, 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操作技能。

二、在实验教学中应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1. 规范实验教学

(1) 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通过实验, 学生的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而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是每一节实验课的成功关键。

(2) 要制定严格的实验室规则和各种制度

为保证学生在实验室上好实验课, 制定实验室的各种规章制度是很有必要的。

(3) 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要正确操作要规范

保证观察, 实验成功的先决条件就是使用仪器, 设备方法正确, 操作规范。这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以及品德教育都是必需的。

2. 加强对学生的实验指导

在科学教学中, 正确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 对提高学生科学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 正确指导观察

观察和实验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基本途径, 也是科学教学的重要手段。无论是指导学生认识各种自然事物, 探索各种自然规律, 还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实验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 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 都离不开观察、实验和实践活动。

(2) 及时纠正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和问题, 教师应及时给予指出与纠正, 保证实验成功进行。

(3) 指导学生分析探究实验结论

实验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初步学会透过现象找出事物本质特性和规律。现象往往是表面的、零散的, 如何通过分析这些现象找出事物规律, 要靠教师的指导、启发、点拔。在实验探讨的过程中, 学生不但提高了实验能力, 学到了基本知识, 还提高了分析, 判断、推理、归纳等思维能力。

初中科学实验课 第9篇

关键词:实验教学,实验设计,有效性

实验教学是初中科学教学的重要环节, 它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 对初中学生来说, 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多方面的发展需求, 设计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实验模式, 以培养学生探究精神、逻辑思维、发散思维和应用知识于实际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 而且和理论教学相似, 实验教学也应有难度的递进, 每个实验都应有自己对应的教学目标和以期达到的教学效果, 不然, 往往会无的放矢, 收不到好的教学效果。针对目前初中科学实验教学的研究还只是停留在对实验的普遍作用及实验方法和仪器的改进等现状问题上, 本人结合多年初中科学教学的实践经验, 提出了多种科学实验模式的设计与实践, 以供大家参考。

1 探究性实验设计

探究性实验是在课堂中配合已有的知识采取随堂实验形式进行。它可以由师生共同设计, 也可完全让学生自己设计。由于实验探究的过程可以让学生把已有的知识与实验观察、推理和思维技能结合起来, 从而能动地获得对科学知识的深刻理解。所以, 在平时的教学中, 老师应设计一些具有探索性的演示实验, 创造条件增加学生实验内容的探索性。例如浙教版《科学》八下有一学生实验:测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的含量。其实验探究过程如下。

[发现问题]学生做这个实验时, 发现了很多问题, 归纳起来有: (1) 当硫酸铜晶体变成白色粉末的过程中, 坩埚口上方有白雾生成, 该白雾中有哪些物质? (2) 硫酸铜晶体全部变成白色粉末之后, 白色粉末中夹有黑色物质, 该黑色物质是什么?

[提出假设] (1) 该白雾中可能有水、SO2、O2。 (2) 该黑色物质可能是CuO。

[设计实验]我们把约2g研细的硫酸铜晶体放在坩埚内, 用酒精灯加热, 在加热的过程中, 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发现坩埚口上方有白雾, 我们对该白雾做了如下的探究。

(1) 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在坩埚口上方, 发现试纸变红。说明该白雾成酸性。

(2) 用湿润的pH试纸放在坩埚口上方, 测得其pH约为4。

(3) 用滤纸蘸上品红溶液放在坩埚口上方, 发现该白雾能使蘸有品红溶液的滤纸褪色。说明该白雾中混有SO2气体。

(4) 将该白雾依次通入NaOH溶液、浓硫酸, 还得到一种气体, 该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该白雾中混有O2气体。

我在向学生进行实验演示中对黑色的物质做了如下的探究。

(1) 将硫酸铜晶体受热分解之后的产物冷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得黑色的粉末少许。

(2) 将少许黑色粉末溶于稀硫酸, 稍加热, 发现黑色粉末溶解, 溶液呈蓝色。

(3) 将H2通入装有黑色粉末的试管, 并加热, 发现有红色的固体生成。说明该黑色粉末是CuO。

[得出结论]硫酸铜晶体分解的产物有:硫酸铜、水、CuO、SO2、O2等物质。后来我们查阅了大量的资料, 发现硫酸铜晶体受热时在不同的温度下分解产物有所不同, 在102℃时, CuSO4·5H2O分解为CuSO4·3H2O;在113℃时, CuSO4·3H2O分解为CuSO4·H2O;在258℃时, CuSO4·H2O分解为CuSO4;在650℃时, CuSO4分解为CuO。在650℃时, 化学方程式为:

由此, 通过对“测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的含量”该实验的过程探究, 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等到有CuO生成时, 坩埚内的温度已达到650℃或更高, 故做该实验时不能急于求成, 第一次就将蓝色的硫酸铜晶体全部变成白色的硫酸铜粉末, 而是分多次加热、冷却、干燥, 直到蓝色全部消失。 (2) 加热时, 应该用酒精灯的内焰加热, 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时间不能太长, 使温度有所控制。 (3) 做该实验时必须在通风橱中进行。

2 应用性实验设计

应用性实验的目的是综合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通过实验解决一些与科学有关的实际问题。在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时, 要注意灵活性和综合性, 尽可能设计多种方案, 并加以比较, 进而进行优选。如浙教版《科学》九下《探索碱的性质》一节, 将CO2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和NaOH溶液中, 我们观察到前者变浑浊, 后者无明显现象。那么CO2和NaOH溶液是否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呢?

有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取一个软塑料瓶, 充满CO2, 向其中倒入NaOH溶液, 盖紧瓶塞, 震荡, 发现瓶变瘪。说明CO2和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

马上有学生提出疑问:NaOH溶液中有水存在, 而CO2微溶于水, 又能与水反应, 那么CO2到底是溶于水还是与水反应, 还是与NaOH反应呢?

同学们想了一会, 有人设计了如下对照实验:取两个软塑料瓶, 都充满CO2, 一个倒入水, 另一个倒入等体积的NaOH溶液, 盖紧瓶塞, 震荡。结果发现倒入水的软塑料瓶几乎无变化。倒入NaOH溶液的软塑料瓶变得很瘪。这一现象说明CO2与NaOH反应, 使瓶内气压减小, 小于外界大气压, 所以瓶变瘪;实验结论是CO2与NaOH确实反应了。

那么, 还能设计另外的实验吗?此时我引导学生分析:由于大气压的存在, 还可以设计与大气压有关的实验。学生在一起讨论后, 又设计了如下的实验。

[实验一]将去壳的熟鸡蛋放在装有等体积NaOH溶液的玻璃瓶口上, 结果鸡蛋慢慢落入瓶中。说明:CO2与NaOH溶液反应, 使瓶内气压减小, 小于外界大气压。大气压把鸡蛋压入瓶中。

[实验二]将一个小的气球放入装有等体积NaOH溶液的玻璃瓶内溶液的上方, 结果气球变大。说明:CO2与NaOH溶液反应, 使瓶内气压减小, 小于外界大气压, 空气进入气球。

[实验三]将在装有等体积NaOH溶液的玻璃瓶口按上有玻璃弯折管的瓶塞, 将玻璃管的另一头放入边上一起平放的广口瓶, 结果水倒吸进入广口瓶。说明:CO2与NaOH溶液反应, 使瓶内气压减小, 水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广口瓶。

[实验四]将在装有等体积NaOH溶液的玻璃瓶口按上有玻璃折管的瓶塞, 玻璃管的另一头连接U型弯管, U型弯管的另一开口向上, 结果U型管左端液面上升, 右端液面下降。说明CO2与NaOH溶液反应, 使瓶内气压减小, 小于外界大气压, U型管形成液面高度差。

通过上述实验的观察, 同学们均得出一个结论:CO2与NaOH溶液确实反应了。我们知道CO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CO3, 为证实这一结论, 我们又设计实验检验Na2CO3的存在。

[实验五]分别取2只试管, 倒入1/2反应后的溶液, 然后分别滴加稀盐酸和滴加氯化钙, 结果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冒气泡, 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氯化钙产生白色沉淀。说明:稀盐酸与Na2CO3产生CO2气体, 氯化钙与Na2CO3产生CaCO3白色沉淀。

由以上实验设计, 学生又得到一些启示: (1) 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 可以通过改变实验装置, 创设新的情景, 通过反应现象来判断反应的发生 (如瓶变瘪) 。 (2) 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 也可以检验生成物的存在来判断反应的发生 (如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或氯化钙) 。 (3) 对比实验是学习科学、开展探究的有效方法。 (4) 由于CO2能与NaOH反应, 所以保存氢氧化钠的方法应密封保存。

3 开放性实验设计

开放性实验倡导学生多角度、多视点、多层次、多侧面、多途径和多方法地去创造性解决问题。在实验目标、方法和过程中展现思维轨迹进行探究, 灵感的凸现, 方法的顿悟, 思维的创新, 将学生的个性尽显其中。开放性实验既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 使他们有机会经历有意义的物理学习活动。如观察、猜测、检验、修正、思辨、表述等, 又体现了学生灵活使用物理知识和物理方法的能力, 既有利于学生展示创见, 又有利于促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早日构建出时代发展的开放式教学模式。例如:我们用身边的可乐瓶做的一些实验。

(1) 凸透镜成像。

将透明的可乐瓶装满水, 把铅笔放在可乐瓶的一侧, 学生在另一侧观察, 发现笔放大了。说明凸透镜可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 惯性现象。

取一可乐瓶放在桌边, 下面压有一长纸条, 快速将纸条抽出, 发现可乐瓶不动, 说明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静止状态的性质。在可乐瓶中装半瓶水, 当由静止向前运动时, 瓶内水向后倾斜。当向前运动的可乐瓶突然静止时, 瓶内水向前倾斜。说明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

(3) 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的关系。

将两个可乐瓶装满水, 一个可乐瓶竖直放在桌面上, 另一个可乐瓶平躺在桌面上, 分别用弹簧测力计拉动它们作匀速直线运动, 发现拉平躺的可乐瓶的拉力小。说明用滚动代替滑动可以减少摩擦。

(4) 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取一大可乐瓶, 在侧壁从上到下钻有五个小孔, 然后在可乐瓶内装满水, 发现水从孔中流出, 孔越往下水流越快。说明液体对瓶的侧壁有压强, 水越深, 液体压强越大。

(5) 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

取两个相同大小的可乐瓶, 二块海绵。第一次, 一个可乐瓶装有半瓶水竖直放在海绵上, 另一个可乐瓶装满水竖直放在海绵上, 可观察到海绵发生形变的程度不一样, 第二次将两个可乐瓶装满水, 一个可乐瓶竖直放在海绵上, 另一个可乐瓶平躺在海绵上, 发现海绵形变的程度不一样, 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受力面积有关。

(6) 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

在一个可乐瓶中装满热开水, 然后到掉热开水并迅速拧上瓶盖, 在瓶外泼上一些冷水, 发现瓶子变瘪。间接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7) 气体流速和压强的关系。

取一小可乐瓶, 剪去上半部分, 做成图1所示的形状, 对准瓶口向下吹气, 发现乒乓球不下落。说明乒乓球上方的气体流速越大, 压强越小。

(8) 浮力产生的原因。

取一小可乐瓶, 剪去下半部分, 做成图2所示的形状, 第一次瓶口拧上瓶盖向里灌水, 乒乓球上浮。第二次不拧瓶盖, 向瓶内灌满水, 发现乒乓球不上浮。因为乒乓球只受到水对它向下的压力, 没有受到水对它向上的压力, 所以乒乓球不上浮。 (这一部分例子可能太多了, 可以适当删去一些或者叙述简单一些) 。

4 研究性实验设计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从学习、生活和社会活动中, 选择并确定研究性专题, 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 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实验能使学生亲自体验和感受获取知识的探究过程, 为学生创建了动手实验和积极思维的平台, 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例如:燃烧条件实验的设计, 教材中安排是:白磷在热水下面通氧气燃烧的实验, 提供给学生进行操作, 该设计有两个弊端。

(1) 污染大。 (2) 不安全。白磷燃烧时, 其表面的水会瀑沸, 部分白磷会浮上水面燃烧, 带来安全隐患, 未燃的白磷也不易回收, 我们设计了以上实验方案。

(1) 实验装置 (如图3、4、5) 。

(2) 实验操作。

(1) 由图3红磷、白磷着火点比较, 将吸干水的白磷、红磷加入到短粗口径试管内, 塞上橡皮塞。再将试管同时浸入热水里, 让白磷在试管内安全地燃烧。红磷不会燃烧, 且盛红磷的试管可以留待下一班学生做相同实验时用。

(2) 白磷燃烧需要氧气的支持 (图4、图5) 。在一短粗口径的试管内注入热水, 加入一小粒白磷, 再把试管放入盛热水的烧杯内。用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装置改作储、排气装置, 导气管口对准试管内的白磷。在长颈漏斗口加水, 通入空气, 既可观察到白磷在热水下燃烧, 又可控制白磷不致“乱跑” (图4) 。也可将热水里的白磷用小漏斗罩注, 通入空气, 排尽漏斗内的水, 让白磷在水下漏斗内安全地燃烧 (图5) 。

综上所述, 是本人在多年初中科学课堂实验教学中的尝试。本人认为对初中科学教学的实验设计, 归纳起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了解实验要求。明确实验要验证的“科学事实”是什么, 要验证此“科学事实”的哪一个方面。 (2) 分析实验原理, 分析实验所依据的原理是什么, 涉及到了科学及相关学科中的哪些方法和原理。 (3) 确定实验仪器。要根据实验所提出的问题和要求, 明确实验所选取的仪器和用品。 (4) 设计实验步骤。根据题意分析实验的每一个环节之间的关联性, 或相关实验的连续性, 设计好相应的实验步骤。有时需用“假设法”、“排除法”、“归纳法”等设计实验的步骤。 (5) 预期结果和分析。分析应有的实验结果, 对实验结果进行表达和处理。

科学实验在培养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面, 有其得天独厚的作用。学生在进行实验设计时, 首先是通过观察模仿、移植现有的实验方案, 然后通过独立思考、联想迁移、刻苦探索, 从而在实验设计中显现自己的个性既创造性。因此, 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设计时, 首先要引导学生阅读、分析、查找进行实验设计的有关资料, 以开阔学生的视野, 启迪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 其次要提出一些能激发学生创造欲望和创造兴趣的问题, 最后要鼓励、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让学生在手脑并用的实验设计活动中迸发出创造的火花。

参考文献

[1]袁运开, 赵铮, 余自强.科学 (7~9年级) 课程标准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

[2]许国梁.中学物理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

[3]阎金铎, 田世昆.中学物理教学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4]安忠, 刘炳升.中学物理实验与教学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

[5]范杰.化学实验论[M].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初中科学实验课 第10篇

这堂课教学的主题是大气压的存在。上课时, 这位老师首先端出了两盆飘着诱人香味的炒螺蛳请两位同学进行“吃螺蛳比赛”。那两位同学都被蒙上了眼睛, 只见一位同学吃得津津有味, 而另一位同学尽管吸得面红耳赤, 但一个也吸不出。此时同学们议论纷纷———这是为什么呢?有的同学联系生活实际经验马上作出了判断:一盘螺蛳剪去屁股, 另一盘则没剪。这时老师趁势引导:为什么剪去屁股的螺蛳能被轻而易举吃到呢?“对!是大气压在帮忙。”此时又有学生窃窃私语道:“有时我吃不到时还倒吸了一下, 这原来是排掉尾部的空气。”整堂课, 学生学习兴趣浓厚, 课堂气氛活跃。这堂课之所以能让学生兴趣盎然, 不说别的, 单就实验的设计和引导就足以让人耳目一新。“吃螺蛳”这些人们习以为常的生活体验, 一经老师巧妙的设计, 变成课程资源被引入课堂时, 就焕发出独特的魅力。在这堂课上, 学生至少受到了三方面的教育:其一, 学生的学习注意力通过实验而聚焦;其二, 学生的探究兴趣经由实验而激发;其三, 学生的认识经由实验而深刻。

一、“生活实验”与科学学习的关系

这堂课中蕴涵着“生活实验”与科学学习这两者间简单又深刻的关系。在初中科学课堂中, 适当引入“生活实验”, 或者说把科学课堂的实验引向广阔的“生活实验”, 确实是提高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增强课堂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也是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全面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抓手。

何为“实验室实验”?何为“生活实验”?“生活实验”和“实验室实验”是什么关系?“生活实验”和科学学习又是什么关系?

笔者认为如果把利用科学实验室里的各种科学教学仪器设备而开展的实验称作“实验室实验”的话, 那么, 我把生活实验界定为:在科学课的教学过程中, 从周围生活中“随手取材”而进行的实验就可以称为“生活实验”。“生活实验”的内容来自生活, “生活实验”的器材取自生活, “生活实验”的目标指向生活, 并进一步解释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我国著名教育家朱正元教授生前提倡的“坛坛罐罐当仪器, 拼拼凑凑做实验”, 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生活实验”是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重要手段, 是课堂知识的应用, 是“实验室实验”的有益补充, 是科学思想、方法的提升, 是课外知识的丰富, 是综合性问题分析的引领, 最终使学生科学学习的水平、能力与科学素养得到全面提高。生活实验与学生的科学学习有着不可分割的必然联系 (见图1) 。

“生活实验”与科学学习的关系

二、“生活实验”的资源开发策略

1. 教师对科学课程内容的梳理

初中科学课程内容丰富而有系列, 教师在开发“生活实验”资源时首先要准确把握科学学科的课程目标, 其次对初中三年的课程内容作一些梳理, 要有全局观, 做到心中有数, 然后列出适合进行“生活实验”的课程内容, 便于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发和实施。笔者以第九册为例对可以做的部分“生活实验”梳理如下:

2. 教师对“生活实验”资源开发的引领

有些科学知识比较抽象, 有些科学实验装置过于复杂或者要求高, 虽然老师能仔细讲解, 但学生往往还是听得一头雾水。这正是教师引领学生进行“生活实验”资源开发的大好契机。如果科学教师“望而却步”, 那么“生活实验”的宝贵资源就会与学生“擦肩而过”, 如果能通过生活中简单的实验器材将抽象知识通俗化, 那么学生学习“云里雾里”的科学知识就会容易得多, 所以教师要做学生生活实验资源开发的有心人和引领人。

例如, 关于探究浮力产生的原因, 教师可以创设如下的情境:橡胶塞放入水中时能漂浮于水面的, 那么蓄水时, 它为什么不浮起来呢?探究这个科学问题, 实验室有一套专门的仪器, 但由于其结构较复杂, 学生不易理解, 教师在实验前也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来介绍实验器材, 费力费时, 且有喧宾夺主之嫌。而图2是一位教师自制的一套教具:把乒乓球放在一个已去底的可乐瓶瓶口处, 从上方倒入水, 发现乒乓球沉在可乐瓶瓶口处, 没有浮上来。如果用手堵住瓶口, 从瓶口与乒乓球之间渗下来的水很快就蓄满瓶颈部分的空间, 只需几秒时间乒乓球就浮了上来。学生在这样的“生活实验”中探究, 茅塞顿开, 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对“浮力产生的原因”有了直观而深刻的认识。这一生活实验的作用, 是使复杂的实验简单化, 深奥的道理浅显化, 在简便的操作中使课堂教学省时高效。教师对“生活实验”资源的开发、引领, 为学生自主合作开发“生活实验”资源起到了可贵的示范作用。

用生活实验来验证、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用生活实验来加深学生对科学的直观认识, 用生活实验来促进科学课的有效教学, 通过生活实验来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这是生活实验的重要意义之所在。

3. 学生自主合作开发“生活实验”资源

开发“生活实验”资源不仅仅是教师的事, 而且也是学生的事。只有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到生活实验的开发中来, 才能使我们的科学教学丰富多彩。

“生活实验”取材于学生生活, 只要教师引导、组织得好, 给每一位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科学的机会, 学生是很愿意参与其中并能体会其中的乐趣的。比如在探索“大气压的存在”这一内容时, 教材中安排了“马德堡半球实验”。教学时, 教师可预先布置思考题:还有哪些简便实验也能验证大气压的存在?学生可以自主设计, 也可以小组合作开发, 在课堂上让学生展示自己设计的实验。结果学生设计的实验很有创意, 如有一个组准备了两只空气挂物钩, 两两对吸后, 再对拉, 该活动与“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异曲同工之妙, 却比“马德堡半球实验”更简易, 更贴近生活。学生通过这样的生活实验资源的开发, 不仅有了自己的切身体验, 而且自主探究的兴趣也更高了, 真正重要的是学生在生活实验资源的开发中, 潜移默化地学习、消化和理解相关的科学知识与原理。

另一方面, 自主合作开发“生活实验”资源, 可以和班级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进行整合。我班教室内有一个“科学栏”, 上面展示了各兴趣小组的奇思妙想或疑难困惑, 让大家共同探究, 寻求解决的办法。例如我们曾经开设了“巧用鸡蛋做实验”栏目, 启发学生思考:用一个鸡蛋可以做多少个实验?各兴趣小组的探究结果如下:

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受益匪浅, 学生自主合作开发“生活实验”资源的劲头更足了。由此, 我们可以深刻地认识到开发生活实验, 不仅是一种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途径和手段, 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这过程中学科学、用科学的素养得到不断地提升。

谈谈初中科学如何开展课外探究实验 第11篇

一、课外探究实验的基本环节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创设问题情境,指的是根据引导目标设置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探究情境。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创设一种能够引起学生探究欲望、造成学生思维冲突的问题情境,启发学生从日常现象或化学学习中,经过启发或独立地发现一些有探究价值的实验问题,才能使探究性学习有所收获。

例如,“地下水污染”的课外探究实验情境:水是人类的宝贵资源,是生命之泉。然而,水污染在世界上相当普通又严重。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指出,人类疾病80%与水污染有关。联合国水资源世界评估报告显示,全世界每天约有200吨垃圾倒进河流、湖泊和小溪,每升废水会污染8升淡水;所有流经亚洲城市的河流均被污染;美国40%的水资源流域被加工食品废料、金属、肥料和杀虫剂污染;欧洲55条河流中仅有5条水质差强人意。我国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水仅占10%,基本符合标准的占20%,不符合饮用水标准的达70%。

通过上述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去发现问题,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2知识引导,形成猜想

科学探究要求实验的主体能主动地或在他人的启发下对实验的可能答案作出猜想或假设,依据已有知识和经验对猜想或假设作出初步的论证。

在课外探究实验活动中,首先将学生分成小组,组员各自查阅相关资料并在组内讨论,确定理想实验方案合作探究。例如,对污染物是如何扩散的这个问题,对学生的猜想整理、归纳如下:

猜想一:污染物从上而下扩散到地下水中。

猜想二:污染物向四周扩散,不会渗在地下水中。

猜想三:污染物的扩散与土层结构有关。

科学猜想的提出有助于激发和保持学生对所研究问题的兴趣和注意力,促使他们积极地定向思维,从而产生进一步探索解决问题的求知渴望,加深对学生所学知识的理解。

3引导设计,确定方案

通过小组讨论,提出活动方案,制定实验探究活动计划。教师可在设计过程中进行适当的指导,增强学生实验设计的计划性,鼓励学生对实验设计方案进行交流、探讨。

例如:对“污染物是如何扩散的”这一问题。设计了制作模拟水井土层结构的装置进行探究实验的方案:

(1)查资料了解水井的土层结构。

(2)准备实验器材:水槽,红、蓝墨水,黏土,粗砂,滴管,硬塑料吸管,喷水壶,刻度尺。

(3)模型制作:①在水槽中铺一层约2cm厚的黏土,一端稍高,形成一个坡度,将黏土压紧底部和四周;②顺着黏土的坡度铺上2cm厚的砂土层A,用喷水壶在砂层上喷水;③顺着坡度,在砂上再铺一层约1cm厚黏土,将黏土四周压紧;④最后,再在黏土层上加一层约1cm厚的砂,用水轻轻喷洒B砂层,最后的模型类似图1。

(4)实验步骤:①用手指捏住吸管的一端,将吸管插入距模型最高点5cm处吸管的另一端刚好穿入底层黏土。然后轻轻转动拔出吸管,黏土和砂子随吸管带出,留下一个小孔。②在小孔中心地插入另一根吸管至同一深度,在吸管中加入5—6滴红墨水。不要将红墨水滴在砂子表面,拔出吸管,洗净滴管。此小孔代表深井。③同步骤1,在容器另一侧插入第三根吸管,但这次只插到上面那层黏土层,拔出吸管后,留下另一个小孔。④在这个小孔中小心插入第四根吸管,在吸管中滴入5~6滴蓝墨水后,移走吸管。此小孔代表浅井。⑤用喷水壶将水轻轻喷洒在砂层表面,并使砂层湿透(模拟下雨),等几分钟后,使水渗入各层。⑥在模拟水井的上游或下游,将另一些吸管插至容器底部,如图2所示,拔出吸管放在纸巾上。在数据表中记录样本距原水井的距离,并标明它是在上游还是在下游。⑦预测吸管经过的每一层砂的颜色,记录在表中。然后小心剖开吸管,检查吸管中的物质,在表中记录观察结果。(注意颜色的深浅及在哪个砂层,出现什么颜色。)⑧沿直线依次采集两口井上下游的4个泥砂样本,做好记录。

4引导分析,得出结论

通过实验操作,收集到一些实验数据,观察到一些实验现象,接下来将这些资料进行分析。得出事实证据和假设与猜想的关系,通过分析、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得到最后的结论。解释实验结论,反思评价探究性实验结束之后,学生要能对实验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与整理,初步判断实验事实与假设之间的关系;要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或者通过与其他人讨论对所获得的事实进行归纳分析,得出正确结论;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探究性实验结果的可靠性进行评价,对探究实验学习活动的全程进行反思,发现自己与他人的长处与不足,并尽可能地提出改进建议。如引导学生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结论:

(1)污染物扩散较快是哪个方向,哪个砂层?

(2)在A、B砂层有无发现红、蓝墨水,说明什么?

(3)地表污染物最容易渗入哪层?哪一层被褥染后较难净化?有何意义?

至于污染物扩散较快是哪个方向:河水是流动的,上游遭受污染会很快影响到下游。从污染对水生生物的生活习性(如鱼的洄游)的影响来看,一段河流受到污染,可以影响到整个河道生态环境。因此,河流污染影响范围不限于污染发生区及其下游地区。河流是主要的饮用水源,河水中的污染物可以通过饮水危害人类,还可以通过食物链和河水灌溉农田危害人类。

这一环节同样是实验方案一个实施过程。在数据分析上也存在一定的技巧,数据处理涉及到数学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学生通过参与到探究实验中来,并能在实验操作中注意观察和思考,体验探究性实验的过程,训练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5引导探究,提出新问题

当完成以上几个步骤的实验后,学生要能以口头或书面等方式比较明确地表达探究过程和结果,并能与他人进行交流讨论,在讨论时既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又要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通过污染物如何扩散的研究后,还产生了新的问题,不同类型的沉积物如何影响污染物的扩散?

天然地下水水质与降雨或地表水人渗到地下水并与土壤和成岩矿物反应的地球化学作用密切相关。人类活动的影响和排放到水生环境的污染物也会对地下水水质造成一定影响。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降雨的水质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界中污染物的种类多种多样,包括人工合成有机物、碳氢化合物、无机离子、病原体和放射性核素等。

在课外探究实验活动中,同时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学生对实验的参与、认知和感受上,要求他们运用实验手段,采用不同的实验材料、试剂、器具等,设计出不同的探究性实验方案。探究实验形式是多样的、随机的,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励、引导、启发学生自行设计实验,进

行对照探索、研究,师生共同探究实验,其教学结果能养成学生批判地吸收教科书知识的习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积极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通过这样引导,使学生思维更发散,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关于课外探究实验的思考

1在课外探究实验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在探究过程中,全体同学均有不同程度的收获,尤其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浓了,求知欲高了。在课外实验探究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能受到较好的观察、实验、思维、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训练。课外探究实验本身就具有引发学生浓厚的认知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的作用,但只有当学生通过亲自探究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和规律,了解探究问题的真正价值时,所形成的兴趣才能保持稳定性和持久性。

2在课外探究实验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

以往的实验都是教师按照教材的要求准备好实验仪器和药品,学生们根据实验步骤动手操作。最后填写“实验报告”,这种“照方抓药”式的实验操作基本上属于一种纯技能的训练,停留在表现层面,缺乏足够的思维训练和实验兴趣的培养,而课外探究实验活动,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注意学习主体的实际情况,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把实验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成为实验的主人,自主地去实验设计,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3教师要精心准备课外探究实验的材料,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究

自然知识的形成过程即是学生探究的过程。课外探究实验的过程是引导学生收集准备探究材料的过程。在课堂上,学生较容易进入探究状态;在课外,也会兴趣盎然,动手自如操作。

4课外探究实验主题要来自学生生活和社会生产的热点问题

初中生命科学实验创新教学初探 第12篇

关键词:生命科学;实验教学;创新

初中生命科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 实验是生命科学的基础, 也是教学的重要手段, 创新生命科学实验教学, 发挥实验教学在学科中的基础教学功能,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既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之一, 也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如何贯彻好新课程教学理念, 有利于学生既获得知识又提高能力, 既保证学生获得共同基础, 又保证学生有个性化发展, 笔者尝试了实验创新教学方面的大量实践工作, 有了一定的体会。

一、寓情感教学于实验教学之中, 营造面向全体学生的平等、和谐的氛围

科学课程均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会, 这是由义务教育的性质所决定的。面向全体学生, 还意味着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 使每一个学生学习科学的潜能都得到充分发挥。

1. 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

将过去的“以传授知识为核心, 以教书为首位”的教学目标转变为“以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以育人为首位”、“以保证学生获得共同基础”的教学目标, 所以在进行实验教学过程中, 结合初中学生心理特点和生活实践知识, 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实验教学活动。如利用本校在大云山脚的生物资源优势, 分活动小组, 在校园内采集教学需要的动植物标本, 利用小组活动进行观察、比较、交流、讨论等形式, 引导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 从而去研究生活、社会、自然界中的生命科学的相关问题。也可以在学了植物分类后, 组织学生查找资料, 自己动手为校园内的植物挂牌等。力求让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能参与到实验教学中, 发挥各自的特长和聪明才智, 提高学生学习生命科学的兴趣。让学生通过自己获得劳动成果, 增加自豪感和自信心。

2. 建立满足学生情感要求的合作、和谐、互动的新型的师生关系

在学校环境中, 影响学生学习适应和进步的因素中, 没有比师生关系更重要的了。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就能为学生提供心理安全, 搭建与教师心灵沟通的桥梁, 放下传统的师道尊严, 走出“长者”传统的角色特征, 走到学生中去, 成为平等的对话伙伴和合作者。消除师生之间由于年龄、知识、阅历、传统观念等因素产生的鸿沟。这样学生在实验中才会无拘无束地发挥自己的想象, 大胆实验操作,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学习生命科学感到没有心理上的压力, 唤起对生命科学问题的探索, 激发学习的兴趣。一次, 在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和观察的实验过程中, 有一个原来老师们都以为基础不好, 并且有行为障碍的同学早早地举起了手, 高兴地说着:“我看到了, 我看到了。”因为他们在班级里是第一个做好的小组, 我也及时地给予了肯定, 后来我发现对学生对学习科学特别感兴趣, 每次实验都很认真, 家长和其他老师也从此改变了对他们的看法, 增强了他们学习的信心。

二、利用创新实验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探究生命科学知识的潜能

为了让学生学会或掌握生物学基本实验技能, 更有利于学生了解生命世界的基本事实、基本规律和生命科学的基本原理, 获得有关健康生活模式的概念。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认识规律的需要, 对现有课程的实验进行改进和创新, 真正使科学这一基础学科教学中的实验和实践活动成为激发学生潜能的一条重要的途径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以下几条规律:

1.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潜能

学生科学知识水平的提高是一个认知、发展的过程,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认知发展理论都强调应更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 主张提供更多的机会,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和理论思考作出自己的判断和决策, 这要求我们教师在实验教学中改变那种“我说你听、我做你看”的“演示实验”教学模式, 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在生命科学教学中的主体潜能, 要尽可能地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阅历, 选择贴近学生实际的方法。如:在分析常见的动物 (蚯蚓、蜗牛等) 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等内容之前, 可以要求学生自己采集标本带到学校, 并提示学生观察:⑴你的标本是在哪里采集到的?⑵为什么它们生活在那里?⑶它们吃什么的?等问题, 在教学时就可以边观察边实践, 把学生的手、口、眼、脑等多种器官都用上, 让学生从直观的各个侧面得到这些动物的感性知识, 真正发挥学生在认知发展中的主体潜能。

2. 善用探究性实验

课程标准强调, 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离不开科学的学习过程。科学的核心是探究, 教育的重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 科学课程应当体现这两者的结合, 突出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应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 让学生通过手脑并用的探究活动, 体验探究过程的曲折和乐趣, 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善于用探究性实验, 现行的科学课程安排的探究实验比以往课程有了增加, 但作为科学学科教学工作者, 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学习科学方法, 发展科学探究所需要的能力并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所以我在实验教学中尽可能地开发探究性实验教学, 特别把能帮助学生探究能力提高的“演示实验”和“验证性实验”用“探究性实验”进行教学。如进行“植物体中水分、无机盐的运输”的验证性实验教学, 我在课前布置学生准备了四根大小差不多的同类小树枝, 分顺插、环割部分树皮顺插、下段去掉木质部顺插和倒插在稀释的红墨水中等四组实验, 让学生在实验课教学时切开茎观察, 通过对照、分析得出结果。并提出:为什么我要设计四组实验?每组实验各有什么作用?从中让学生体会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原理 (对照性原理和单一变量原理) , 提高学生掌握实验探究的设计和操作的方法及能力。科学探究是一种让学生理解科学知识的重要学习方式, 但不是唯一的方式。实验教学中要求运用各种教学方式与策略, 让学生把从探究中获得的知识与从其他方式获得的知识联系起来, 奠定可广泛迁移的科学知识基础。

3. 课内、课外相结合

生命科学的教学和实验与其他学科相比, 有其自身的特点, 其教学内容都是平时经常接触的生活在人们周围大自然中的动植物。其实验和实践活动也必须要求有接触生物体的经验体现, 有些现象的获得不是在一节课里就能产生的, 因此, 要使生物实验和实践活动为学生更好地掌握生命科学知识和实验技能, 为研究它们的形态、结构及其变化规律, 生命世界的基本事实、基本规律、生命科学的基本原理和形成健康生活模式的概念等, 教师一定要利用课外时间, 把课内、课外实验结合起来。如探究植物光合作用、水分的运输、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以及探究种子的萌发等实验均需要利用课外时间才能完成, 要做好实验教学的课内外相结合, 教师需精心组织和合理安排实验室开放工作, 培养好实验小助手等, 使实验教学有序进行。

三、利用学校、社区资源优势, 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和生命科学实验的校本课程开发和研究

根据生命科学教学和实验的需要, 更好地贯彻“既要学生获得共同基础, 又要使学生有个性化发展”的新课程教学理念, 大胆进行实验教学方式的改进, 注重学生亲身体验,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我们利用学校在大云山脚下, 又是百年老校生物资源丰富以及社区资源的优势, 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工作。如利用兴趣小组, 组织“叶脉书签标本制作”、“大云山植被调查”、在卫生防疫部门指导下对“兰江水质测量”, 利用春游、秋游组织学生认识植物和了解中洲公园、石门槛风景区的植物资源调查等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 结合人体健康知识, 对学生用膳科学性调查等, 培养学生学习生命科学的兴趣, 从学生个性化的发展角度出发, 培养学生观察、调查、实验、数据信息分析等科学探究能力。也使学生通过对家乡自然环境的考察, 更热爱家乡、热爱兰溪、热爱自然、珍爱生命, 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 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生命科学的实验教学所要研究的内容很多,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生命科学知识在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影响的扩大, 通过我们教育教学工作者的探索, 一定能寻找到具有本校特色, 适应21世纪的生命科学实验教学的模式。

上一篇:模板支架系统下一篇:中小企业投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