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业转型范文

2024-05-29

出版业转型范文(精选10篇)

出版业转型 第1篇

在数字化、网络化浪潮中, 由于失去历史机遇, 中国出版业已有一个重要板块基本“腾笼换鸟”, 这就是新华书店, 已在新兴的电子书市场中失去自己的发行商角色, 被“当当”等电子商务平台所取代。现在, 出版业还有第二个重要板块正面临“腾笼换鸟”式转型, 这就是传统出版企业, 在新兴的数字出版市场中, 传统出版企业似乎也正在失去出版者地位, 逐渐被电信等领域的新兴数字出版商所替代。

“腾笼换鸟”之趋势

国内外产业转型升级通常有两种形式:一种叫“腾笼换鸟”, 就是在一个行业、一个地区内, 把原有落后的企业淘汰出去, 代之以外来先进企业;一种叫“凤凰涅槃”, 是说企业还是原来的企业, 但经过了自我更新。我国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很可能是“腾笼换鸟”, 而不是“凤凰涅槃”。

一方面, 因为传统出版企业尚未找到成功经营模式。传统出版企业要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 就必须找到合适的经营模式。数字出版的一个鲜明特征, 是经营一个以计算机技术充分应用为基础的全新而多样的产品世界。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一系列数字出版物, 如电子书 (报刊) 、多媒体电子书、专题数据库、服务工具、微出版物、网络平台等。传统出版企业经营的误区就在于, 总是把数字出版定位在纸质书电子版的制作销售上, 绝大多数尚未涉猎上述丰富多彩的产品形态。而纸质书电子版是纸质书的一种延伸形式, 是数字出版物最低级的一种形式。由于它的劳动附加值有限, 加之我国用户尚未形成网上付费阅读习惯等原因, 其零星销售目前难以形成赢利模式。当然, 也有出版社开发出了自己的特色数据库、网络服务平台等, 但这是极少数。可见, 总体上出版社的数字出版连做什么、卖什么都还没弄清楚。即使单一的“文字内容提供商”, 未来也不是天然属于传统出版社。到时在优厚的稿酬和快捷广泛的传播效果的诱惑下, 作者完全有可能越过出版社, 直接找到新兴数字出版商发表作品, 而且这种情况现在已经开始出现。

近年来, 我国数字出版收入规模几乎以每年翻番的速度增长, 但传统出版企业所占比重微乎其微。2012年数字出版产值达1935.49亿元, 其中与传统出版相关的是电子书经营收入只占1.6%, 这中间还包括了新兴数字出版商的贡献。可见, 在数字化转型正在形成的新版图上, 传统出版企业所占地盘很小。当然谁胜谁负并非已成定局。由于新兴数字出版商目前发展的业务大头是在广告、游戏等方面, 对知识内容的出版传播较少, 而传统出版企业由于其“内容为王”的基础和优势, 在行业政策的支持下, 如果应对得当, 仍有争得一片生存空间的希望。

“换鸟”与“效益”

转型升级目的是为了提高发展效益。为此, 有必要对“换鸟”式转型的利弊得失作一分析。

1、“换鸟”式转型会影响出版业数字化进程?目前新兴数字出版商发展势头强劲, 有的已经崛起, 而传统出版企业步履蹒跚, “换鸟”式转型是否可以带动整个行业快速转型升级?但换个角度看, 也未必。这种形式转型由于失去了与传统出版的继承关系, 特别是由于新兴数字出版商偏重依靠技术发展起来, 内容严重缺位, 导致数字出版产业诞生伊始就存在一些严重问题和弊端, 如盗版猖獗、传播内容品位和质量低下、知识传播功能严重缺位等。所以, 如此转型得到的会不会是一个“畸形儿”, 从而欲速不达?但也有相反意见:新兴数字出版商的崛起, 由于摆脱了传统体制机制的某些弊端, 是否有利于促进学术自由, 激发创作活力, 带来出版业更加繁荣?

2、“换鸟”式转型会导致产业内部组织的低效率?未来数字出版产业内部必然会通过竞争形成若干大型企业集团。由新兴数字出版商成长起来的企业集团一般是由内容、技术等上下游不同产业纵向联合而成的结构。这是因为新兴数字出版商原先不掌握内容, 纵向整合内容产业是他们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而如果是由传统出版企业转型而来的企业集团, 情形则相反。而这种纵向一体化的“全产业链”模式目前国内企业界比较流行, 但学界已纷纷提出质疑和批评, 认为这种模式类似传统的计划经济, 国内一些大型企业集团的实践已暴露出其效率低下的弊端。越来越多的西方企业也已经放弃这种模式。评价中国出版业“换鸟”式转型的得失, 是否需要联系上述经验教训来看?

转型关键在“改笼”

为什么数字出版在传统出版社迟迟发展不起来, 单单从行业外部生长起来?这固然有传统出版企业资金短缺、没有技术、缺乏人才等诸多方面原因, 但根本的是传统出版业内缺乏数字出版的生长环境, 传统出版的“笼子”容不得数字出版这只新“鸟”生长。因此, 出版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在于“改笼”, 只有把笼子筑好了, 业内环境改善了, 数字出版才会健康发展起来。

1、改造体制机制。全国传统出版社名义上已经转企改制, 但实际上大多数背后都还靠着“娘”, 从书稿资源、干部待遇、利润分配等方面, 与原来所在的行政机构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传统出版社内部, 多数由一个行政部门或部门化、行政化的所谓公司在做数字出版, 做好做坏都在社里一个大锅内舀饭吃。许多出版社的数字出版做着做着, 做成了一个“每年收支平衡、自我养活”的永远长不大的“侏儒公司”。因此抓数字化转型, 要从体制机制抓起。所有数字出版项目就应通过具有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独立实体来做, 真正营造出“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良好环境。

2、改造政策法制环境。现在数字出版基本没有独立的政策法规体系, 无论项目申请、预算执行、版权使用, 还是人才招聘、业务培训、职称评定、奖励评比等等, 几乎做什么事都是以传统出版为本, 比照、套用传统出版的一套。比如, 申请有的数字出版项目, 连发下来的表格都是为传统出版制定的;数字出版作品评奖以及人员职称评定等, 由传统出版内容专家担任评委, 难以做出客观公正的评审。再比如, 出版业没有正规的科技人员队伍以及其职称体系, 出版社内大多三两个人从事技术工作, 被严重边缘化。

我国教育出版数字化转型研究 第2篇

第一章 绪论(2500字以内)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1.1.2选题意义

1.2国内外研究情况

1.3研究思路和方法

1.4研究内容和结构

1.5研究的不足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相关理论概述(3000字以内)

1.1出版产业发展简况

1.1.1分类

1.1.2 简况

1.1.2挑战(体制转型、互联网冲击、市场竞争)

1.2相关理论概述

1.2.1SWOT分析法

1.2.2教育出版社

1.2.3数字化转型(部分与数字化出版相关理论)

第三章数字出版产业的现状及商业模式分析(5000字以内)

2.1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现状

2.1.1发展特点

1专业电子书阅读器走向边缘化

2海外巨头加快拓展中国市场

3智能手机领跑移动数字阅读

4电子书包上升为国家战略

5产业链深度融合加速

6立体复合出版日渐风行

2.1.2现状分析

1.传统出版社纷纷加大数字出版转型力度

3.数字出版新业态、新终端层出不穷

4.媒体融合发展态势明朗

5.娱乐化、碎片化内容消费正在成为一种趋势

2.1.3问题分析

1.移动阅读:终端不是问题,内容建设才是关键

2.数字出版的版权保护机制尚未真正确立

3.人才仍是制约新闻出版业实现发展、转型的关键因素

4.数字出版行业的统一标准尚未形成2.2数字出版社的商业模式

2.2.1专业期刊和图书的商业模式

2.2.2教育服务模式

2.2.3电子书销售模式

2.2.4移动增值服务模式

2.2.4“用户创造内容”模式

第四章 教育出版社数字化出版的发展现况及趋势(5000字以内)

4.1我国教育出版社数字化出版发展现况

4.2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4.3教育出版数字化发展趋势

4.3.1技术创新将愈加明显

4.3.2从“内容为王”到“产品为王”再到“运营至上”

4.3.3数字化的平台建设将会受到重视

4.3.4消费群体的分众化需求将明显加大

第五章教育出版社数字化转型的SWOT分析(4000字以内)

5.1内部优势分析

5.1.1传统出版物的竞争不具优势

5.1.2读者的阅读需求提供了市场

5.1.3电子阅读器和手机阅读的出现。

5.1.4新兴媒体业务模式的诞生。

5.2内部劣势分析

5.2.1管理机制僵化

5.2.2创新意识不足

5.2.3效益不高

5.3外部威胁分析

5.3.1赢利模式尚不成熟

5.3.2版权保护比较薄弱

5.3.3资金投入不足

5.3.4专业人才缺乏

5.4外部机遇分析

5.4.1政策支持

5.4.2集团组建

5.4.3数字产业形成规模

第六章教育出版社数字化转型的实例研究(7000字以左右)6.1教育数字化出版的成功模式

1.牛津大学模式

2.“高筑墙、广积粮”

3.丰富信息的接受模式

4.寻求网络公司的合作

6.2实例研究

(暂定外研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6.3思考或借鉴意义

第七章 推动教育出版社数字化转型的战略举措(7000字以左右)

7.1资源战略:整合内部资源,推动数字化转型

7.1.1整合出版社内部资源

7.1.2搭建数字化平台

7.1.3有效利用资源

7.2市场战略:洞悉市场行情,开启新的营销渠道

7.2.1加强专业数字出版的市场调研

7.2.2注意广告传播的专业化

7.2.3开辟直接销售渠道

7.3品牌战略:打造行业品牌,探索新模式

7.3.1.树立品牌战略

7.3.2.打造品牌特色

7.3.3.进行品牌创新

7.4人才战略:培养专业人才,提升软实力

7.4.1加大社内培训

7.4.2高校委托培养

7.4.3内部进行挖掘

音像出版业转型思考研究 第3篇

1.1 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电子音像出版业的发展现状是规模较小、销售总额较少,在产业规模、销售总额和制作水平等方面和一些大公司都有很大差距。总的来说,我国的电子音像出版业一直处于一种比较迟缓的发展速度。其中,正版市场的电子音像资源供给不能满足日渐增强的市场需求是主要问题。近年来,许多国际唱片公司在中国建立跨国公司对外国节目进行引进,进一步增加了电子音像出版企业间的竞争力度,从而导致成本增加,但利润变少的局面。在这样的局面下,我国音像出版企业的总资产和销售总额增长缓慢,导致缺少开发设计新产品的资金,没有新产品就无法吸引受众,竞争力随之下降,人均销售额低下。

1.2 原因分析

导致我国电子音像出版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网络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二是盗版和侵权现象越发猖狂。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盗版侵权行为提供了良好的传播途径,使盗版侵权活动的进行更加简单顺利。虽然政府有关部门针对盗版侵权问题,推出并完善了一系列的政策法律,不断加大打击力度,但是这种现象依然屡禁不止,迟迟得不到根治。

打击盗版侵权现象虽然属于法律问题,但是法律约束并不能完全杜绝这一现象,因为盗版侵权并不仅仅是法律问题,也属于技术问题。例如,在音像业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唱片时代,然后是磁带和录像带时代,最后是我们现在所处的光盘时代,在唱片时代,人们根本无法自己复制唱片,磁带和录像带虽然可以复制,但成本过高,所以盗版现象依旧少见,现在进入了光盘时代,想要对光盘内容进行复制变得异常简单,盗版侵权现象自然越来越猖獗起来,而发展迅速的网络技术恰恰提供了最好的传播途径。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人们的社会意识问题,这个问题才是根本问题。人们的社会意识水平较低,并没有版权意识,保护正版、反对侵权等意识在大多数人心中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这就导致了抵制盗版的人很少,甚至会为了省钱而特意去寻找盗版,给盗版侵权者提供了市场。

2 我国音像出版业转型发展探索

2.1 加强群众版权意识

要发展我国电子音像出版业,要从根本问题出发,根本问题就是要加强群众的版权保护意识。首先,要让群众了解音像出版业的运作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了作者、编辑、销售人员等许多人在创作、出版和销售等方面的努力。当版权受到侵犯时,这些人就无法获得与其付出相应的回报,导致这个过程中的一些环节无法顺利运行,音像出版业的发展自然会停滞。其次,要加强相关法律如著作权法的完善,加强对盗版侵权现象的约束力度。最后,要加强对盗版侵权现象的打击力度,加重惩戒力度,对不法分子起到一个威慑作用。只有整个社会的版权意识增强了才能推动整个音像出版业发展。

2.2 探索新的商业模式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传统音像出版业的商业结构发生了改变,作者、编辑和销售人员的利润分配模式与发生了改变,只有改变商业模式,才能保证各方的利益需求。电子音像出版业的发展方向是数字出版和全媒体出版方向,数字出版可以利用网络技术进行电子音像出版,实现使用者与开发者之间的互动交流,开发者可以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进行资源整合,传播途径也变得多种多样。各个传统音像出版单位应该结合自身实际,选择自身发展方向,树立明确的发展目标,才能完成转型,走出困境。

2.3 丰富音像制品内容

归根结底,无论是以什么样的传播介质或是传播途径,音像制品的最大价值还是其本身的内容,消费者的消费重点还是在于内容对其的吸引程度,所以,把握了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就是把握了利润。在音像制品的开发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迎合消费者的需求和喜好,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令消费者眼前一亮,这才是商业盈利的根本。

2.4 加强音像制品的教育功能

音像制品具有一般商品所没有的意识形态教化作用,在社会道德、树立人生观世界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等方面都可以起到引导和教育作用,一般来说其经济价值是小于教育价值的。音像制品可以通过传播传统文化精粹、宣传正确思想、弘扬正能量,引导和启迪社会大众,在为社会服务的同时为自身发展增加动力。

摘要:随着现代电子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诞生了许多新的出版形式,电子音像出版就是其中之一,虽然新形式层出不穷,但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音像业的产业规模较小,制作水平较差,导致销售总额较少,而且音像业的发展还伴随着盗版、侵权、网络下裁等诸多问题,导致发展止步不前。但随着时间的发展,人们对电子音像内容的要求不断提高,所以传统的电子音像业并不会消亡,但是要跟上科技发展,随着科学技术发展逐渐转型。

关键词:电子音像,转型,问题困境

参考文献

[1]音像电子出版业科学转型刻不容缓[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4-10-13(006).

发展环境对出版业转型至关重要 第4篇

一、改善体制机制环境

数字化经济本身是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诞生的,数字出版的成功经营模式与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不可分。民营、电信领域发展起来的新型数字出版商,都具有完善的独立法人资格。全国传统出版社名义上已经转企改制,但实际上大多数背后都还靠着“娘”,没有断“奶”,在书稿资源、干部待遇、利润分配等方面,与原来所在的国家行政机构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传统出版社内部,多数由一个行政部门或部门化、行政化的所谓公司在做数字出版,做好做坏都在社里一个大锅内舀饭吃,员工缺乏主人翁责任感。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之间日常矛盾突出,项目未挣钱的时候,经常为经费投入、人力和场所使用等争执,挣来了一点小钱矛盾就更大,因为有钱分了。许多出版社的数字出版做着做着,做成了一个“每年收支平衡、自我养活”的永远长不大的“侏儒公司”。如此体制下,做不起来是正常的,做起来了是例外。因此,建议政府部门及出版企业抓数字化转型,要从体制机制入手,真正把发展动力、创新活力激发出来。所有数字出版项目不做则罢,要做就得通过组建具有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独立实体来做,真正营造出“置于死地而后生”的良好环境。

二、改善政策法制环境

构建配套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是出版业数字化转型的基本保障。现在数字出版基本没有独立的政策法规体系,几乎做什么都是以传统出版为本,比照、套用传统出版的一套来做。不管“老二”长多高多大,还得穿着“老大”的衣服。

在政策环境方面,无论项目申请、预算执行,还是人才招聘、业务培训、职称评定、奖励评比,等等,大多是跟着传统出版办理。如,申请有的数字出版项目,连发下来的表格都是为传统出版制定的,不知让人咋填,更何况评定标准;数字出版作品评奖以及人员职称评定等,由传统出版内容专家担任评委,难以做出客观评审,有个专门为收录几十年出版物而开发的数据库,参加评奖时因为“里面旧书太多”而被拿下;出版业内没有正规的科技人员队伍以及科技人员职称体系,出版社大多三两个人从事技术工作,成为“少数民族”,被严重边缘化;王选的发明是地地道道的出版技术,但有个“王选奖”不知为什么设在新闻和广电行业,有出版社得了该奖,出版业内还不太认。诸如此类,不一而足。没有科技,出版社毫无出路。单靠一人一张书桌的劳动方式编书挣钱吃饭的时代即将过去。建立起一个体现数字出版工作特点规律的独立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势在必行、刻不容缓。当然,从2013年开始,国家对数字出版在经费上予以大笔支持,这是一项好的政策。但如果其他方面的环境问题不解决,投进去的钱很大一部分可能会打水漂。

在法制环境方面,出版业现行法律法规几乎都是以传统出版为背景而制定的,包括《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客观上主要起到了限制数字出版发展的作用。当今中国盗版猖獗、久治不愈,这实际上是传统出版法律制度与数字出版发展要求不相适应这一尖锐矛盾的反应。传统出版中,一个出版物往往只涉及一个或少量几个著作权人,因此,作品经著作权人直接授权才能出版这一法律制度是合理的。但是,数字出版是大数据出版,一个出版物(如专题数据库、多媒体电子书)往往涉及许多甚至成千上万的著作权人,大数据需要著作权的大流通、大合作,单靠一家单位、少量作品资源成不了气候。这种情况下,作品经著作权人直接授权才能出版的法律制度就不合时宜了。假如,某人现在有钱,想建立一个一万本书的数据库,规模不算大,可书在哪里、著作权在哪里,从哪里购买?在我们这样大的国度里,弄来这么多书,恐怕与上天摘星星一样难啊!于是就出现了盗版。当今,中国传统出版业外已经发展起来的数字出版商,谁也不敢说当初起家时没有过盗版行为。可见法律制度起到了逼良为娼的作用。过度限制著作权流通使用,现实中最大的受害者是传统出版社。因为盗版商本来就是“小人”,脸皮厚,不怕“打盗”;而传统出版社是“君子”,脸皮薄,羞于盗版。这也是传统出版社的数字出版迟迟做不起来的一个奥秘所在。有传统出版社的人骂《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是一个“恶法”,理由是出版社本来就拥出版物的完整版权,该《条例》将其一半剥夺置于竞争领域,一时间大批著作的信息网络传播权成了没有主人的“鸡”,顷刻让别人似饿虎一般吞食。有的出版社几十年出版图书的版权,短短几年内被人盗版或续签一空。《条例》主观上想维护传统出版社权益,客观上为新兴数字出版商的崛起帮了大忙。我们不评价此种埋怨的对错,但这一现象确实反映出,由于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带来了数字版权领域的无序竞争。现在有这样那样的著作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但很少有促进信息网络传播权广泛交流和使用方面的法规问世。笔者认为,建立起一个体现数字出版工作特点规律的法规体系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三、改善行业文化环境

一定的行业文化在一定的生产经营方式中形成,并随着行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发展而发展。中国的传统出版行业在一百多年的纸质出版活动中,形成了鲜明的“书香”文化。整个行业崇尚书香,精于书功,献身书业。正是这种文化环境,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优秀出版人,诞生了几乎容纳人类所有知识成果的优秀纸质出版物。进入数字出版时代,出版行业文化仍然是“书香”文化,但这个“书香”已经不是纸张加油墨的“书香”,而是屏幕加数据的“书香”。出版人应当在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办事习惯、工作作风等方面,有所更新,有所超越,让“书香”文化不断发扬光大。

一是要培育“重科技”的行业文化。传统出版产业中的技术(造纸、印刷)与内容(编辑)处于同一产业链的不同环节,是相互独立的业务板块,出版社的主要业务是纯粹的内容编辑加工,内部很少有科技工作,天生缺乏科技基因,对技术有一种陌生感。而数字出版是内容与技术高度融合的出版,各主要环节如编辑制作、专题数据库多媒体电子书,既不是单纯的内容业务,也不是单纯的技术业务,而是水乳交融的一个过程。但是,传统出版社做数字出版,总是摆脱不了内容与技术“两段活”的老思路,在他们看来数字出版是个单纯的技术问题,只是把纸质书上的内容数字化后拿出去销售而已。在这种思维的指导下,做项目很少派资深编辑人员参与,而单纯交由技术人员承担,做不好还埋怨技术人员没本事。有的拿到项目经费后,老指望从外面引进现成的先进技术,有的居然把钱交给外部技术商,全权委托他们去做,自己图省心、很超脱,结果没有不失败的。一些传统出版社领导缺乏科技兴趣,面对数字化浪潮态度漠然。如,这些年新闻出版系统每年都举办一些数字出版大型会议,会上最活跃的是新兴数字出版商,而传统出版社大多只有部门领导或技术人员参加,社一级的领导很少露面。可见,传统出版数字化转型,首先要进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学习教育,普及数字化基本知识,在业内形成人人崇尚科技、学习科技、尊重科技劳动的浓厚氛围。要通过行业内外大规模的干部交流及业务培训,建立复合式人才队伍,提高各级班子领导科技工作的能力。

二是要培育“大生产”的行业文化。传统出版基本上是“小作坊”式的生产,单个人可以策划编辑一本图书,是“单兵作战”;单本(套)图书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出版物,涉及的著作权人通常为一个或几个人。因而劳动方式的自主性、独立性比较强。数字出版是社会化大生产出版,一个产品需要许多专业岗位的劳动成果组装而成,每个员工只承担产品线上的一项分工。融入产品的内容数据往往是海量大数据,可能涉及许许多多著作权人。经常以项目的形式承担工作。因此,出版活动的社会性、协同性大大提高。这对传统出版人的思维方式、工作习惯又是一个挑战。一些出版社不惜派出纸质书做得很出色的“精兵强将”去做数字出版项目,但有的因不善于协同劳动而不易成事。传统出版经营的关注点往往在单本书上、在书里面,不善于关注大数据,不善于把千千万万本书当作一个出版物来做,以至于有的出版社以往的图书版权,短时间让新兴数字出版商续签走了都一无所知。笔者认为,传统出版业者应当通过开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学习讨论,在市场竞争中增强宏观意识、守阵意识、扩张意识和拓荒精神,锻炼提高员工协同劳动的能力,包括提高承担产品线上某一分工的能力,提高参与完成重大项目的能力,提高制作开发大数据出版物的能力,真正实现“小作坊”式出版经营到社会化大生产出版经营的转变。

三是培育“快节奏”的行业文化。传统出版一本“油墨印、纸装订”的纸质书做了一百多年,基本形态没有变过。于是形成了精雕细刻、慢功出细活的良好作风,一本书可以打磨几个月,图书质量做到了极致。这一环境中,宁静多于激情,需要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心平气静,稳扎稳打。而数字出版日新月异、瞬息万变,出版物几乎不停地在更新换代,竞争十分激烈。要是慢了,一个产品刚刚上市,很可能就已经过时了。在这一环境中,激情多于宁静,需要培养一些只争朝夕,紧张快干,有张有弛,粗细适宜的工作作风和文化氛围。

出版转型升级——数字出版发展必然 第5篇

1 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规模

在2013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势头良好,全年企业单位的收入规模达到了2 500亿元,相较于2012年实现了31.25%的增长,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在产业当中的运作与发展[1]。互联网期刊在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当中的总收入达到了12.30亿元,电子书等网络原创出版物达到了39.82亿元,网络博客达到了16.52亿元,数字报纸达到了12.24亿元,在线音乐达到了49.52亿元,网络动漫以及出版共获得了589.21亿元的经济收入,而网络游戏则达到了765.39亿元的总收入,互联网广告总计约为1015亿元。通过对我国数字出版产业2013季度的实际发展与运营情况进行研究可知,电子书、数字报纸的总收入较传统出版行业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与提升。这充分说明了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转型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实际效果,更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我国数字出版产业转型的发展必要性;同时表明我国传统出版单位数字化转型需要不断地向着数字出版产业进行深化研究,要积极挖掘传统出版单位的产业运行实力与资源潜力,结合我国信息化、现代化的网络环境,使传统出版产业当中的资源潜力能够充分转化为数字出版产业当中的优势资源,以此实现品牌产业的强化与提升,进一步优化品牌产业的设计与开发,帮助我国更多数字出版产业单位站稳脚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逐步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

2 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动态

研究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动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究与理解。首先,应从政府企业合力推进传统出版业转型升级的工作中进行探讨,结合我国近年来传统新闻出版业的数字出版产业转型升级情况进行研究,在充分认清数字出版产业管理体制、商业模式、产品形态、战略布局以及资源配置等方面内容后,进一步优化数字出版产业发展与创新的实际成果。其次,我国社会的科技创新也在很大程度上驱动着传统出版行业的转型与升级,增强现实技术与可穿戴设备的推广与应用,更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转型;移动互联网助力转型升级以及产业协作加速转型升级,更是数字出版产业运作与发展过程中不可欠缺的重要保障性因素,也是数字出版产业逐步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新兴媒介在运作与传播的过程中对我国数字出版产业起到了极大的助推作用,让人们在获取数字出版产业信息的过程中能够通过更多的方式,并且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有了更多的选择,进一步改变了出版刊物的内容传播形式与产品推广方式,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出版产业的创新与发展。

3 数字出版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1 针对行业内监管不力的情况,相应健全行业管理机制

近年来,随着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在通过数字出版产业获取信息化产品及服务的过程中享受到了更大的便利。但是,数字出版产业版权的保护工作也越来越难以开展,很多企业对于自身的数字化出版产品未加保护,致使产品被网络用户大量窃取、盗用,严重损害出版单位的经济利益。因此,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在运营与发展过程中,首先,应该进一步加大企业自身的监管力度,在对数字化产业结构与产品运营模式进行监督管理的过程中,相应加强数字版权的保护技术,确保企业单位内的数字出版产品不会存在被盗用以及窃取的危险。企业单位在运营过程中应当加强数字版权的保护,通过更加完善的数字出版产品保护技术搭建信息化的互联网监管平台,使技术人员能够通过管理平台随时获取企业数字出版产品的动向,以此提升行业监管的整体质量。同时,企业单位还应该成立相应的数字版权保护组织,使企业单位内的技术人员能够充分提升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降低数字出版产品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问题。在健全数字出版产业管理机制的过程中,管理部门及技术人员应当充分实现对数字版权的保护以及企业单位伦理道德意识的构建;其次,还需要通过多方面的合作与共赢,实现数字出版产业内部的数字内容良性发展机制,为数字出版产业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

3.2 针对数字出版产业技术与内容上存在的缺陷,相应优化与引进产业技术

随着我国信息化技术与数字技术的创新型应用,出版单位在运营过程中理应充分考虑到这些先进技术,结合新闻出版单位的实际运营情况,将科技渗透到新闻出版领域,实现创新型的创作、传播、生产、消费模式,充分推动我国新闻出版行业的发展动态。针对我国传统新闻出版行业普遍存在的出版产品技术漏洞与缺陷情况,新闻出版单位管理部门理应将问题探究的重点,着眼于新闻出版的新技术与数字技术理念,通过对传统新闻出版形式进行创新,实现数字出版产业的高速发展模式;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实现新闻产品与应用的多样性,以此满足用户与读者的实际需求,进一步凸显我国社会的发展特色,使我国新闻媒体的传播内容能够显得更加优质化,为我国社会今后的创新型发展提供基础条件。

3.3 针对传统新闻出版行业的建设内容问题,加强数字出版产业的内容建设

传统出版单位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往往难以对自身内容资源的重要性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致使企业单位在数字出版产业的创新与转型过程中产生片面的认识,难以正确找准自身的发展方向和生产需求,进一步降低了新闻媒体出版的有效性与科学性。因此,数字出版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首先,应该端正自身对内容资源重要性的认识,在分析确定已有内容资源后,将不同的资源与新闻载体相结合,打造出具有时代特点的数字化新闻出版物。其次,新闻单位在出版数字产品的过程中还应该进一步培养自身的生产能力与供给能力,使数字出版产业的生产技术能够充分发挥作用,将有限的新闻媒体资源转变为源源不断的数字化新闻产品内容,充分巩固数字出版产业的内容优势。最后,数字出版产业单位还应充分维护自身的传统出版人才队伍与作者队伍。同时,还应充分重视企业用户的创造内容,在对传统出版产品进行数字化创新与优化的过程中实现企业与用户之间的共赢,进一步提升数字出版产业的资源利用率,避免用户所创造的新闻资源被遗漏或者浪费,为企业今后的数字化出版产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与动力。

4 结语

综上所述,新闻出版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是新闻出版行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实现传统媒体与数字化技术相融合的基础条件,能够促使我国数字教育出版迎来高速发展的市场机遇,充分提升我国大数据应用技术的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浅谈出版业编辑素质的几个转型 第6篇

1 思想观念的转型

第一, 认识观念的转型。出版活动中的认识观念包括对出版活动、出版单位、出版物等性质的认识。传统观点片面认为出版活动属于文化活动, 是意识形态的阵地。现代出版观点认为: (1) 出版活动及其过程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运行, 片面强调社会效益, 忽视经济效益, 就会形成出版活动远离社会、远离市场, 在市场竞争中落败。所以, 不能把社会效益作为衡量出版活动的唯一尺度。 (2) 出版单位就是企业。出版活动的价值就在于创造经济价值或社会效益的多少及其所产生的社会影响。 (3) 出版物就是商品。从商品属性看, 出版物作为商品, 凝结了劳动者的智慧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通过交换使用价值, 实现商品价值。

第二, 思想意识的转型。编辑的思想意识主要体现在质量意识、竞争意识、法律意识等方面。出版物作为一种精神产品, 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两种属性, 其价值是作者智慧和编辑智慧的总和, 其使用价值是它的物质性以及社会性。由此出发, 编辑人员对其生产的产品, 必须注意质量, 增强质量意识, 并把自己的产品推向流通渠道。

第三, 思维模式的转型。思维模式是一个人思考问题的方式。编辑思维模式转型要求有适应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新形势的能力, 有从新的角度、用新的方法思考新的问题的能力, 有判断包括经济、政治、文化信息不断发生变化的能力。要求编辑培养工作的主动性, 在工作中去发现、去创造;要求编辑在选稿、组稿和出版过程中必须以价值评价和选择为依据;要求编辑对新课题要有敏感性, 对新学科、新成果、新观念、新体系有创造性的思维, 以创造性为尺度评价和接受它们;要求编辑在思维尺度上, 具备严密性、准确性、逻辑性和规律性。

2 知识结构的转型

首先, 从封闭型知识结构向开放型知识结构转变。目前, 我国大多数编辑的知识结构基本上还属于封闭型结构。所谓封闭型结构, 即是知识内容不变或基本不变的结构。一般编辑的主要知识基本上局限于以前所学的内容, 知识的陈旧和老化成为这种封闭型结构的一个重要特征, 这样的知识结构显然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和创意出版产业发展的要求。

第二, 从单一知识结构向复合知识结构转变。知识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知识的一体化,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走向高度统一。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随着知识社会化和社会知识化程度的日益提高, 上述趋势将越来越明显。编辑不能不顺应这种趋势。因此, 新型的编辑不应是固守于一门学科的狭隘专业人士, 而应成为具有全面性知识的人才。

3 业务能力的转型

第一, 语言文字能力是基础。编辑的语言文字能力, 包括规范能力、加工能力和写作能力三个方面。编辑要在语言文字方面建立自己的职业优势, 就必须比作者更熟悉有关的语言文字规范文件, 掌握并能熟练运用文字、语法、修辞、逻辑方面的知识, 还要了解并能敏锐识别语言文字应用中的常见错误。纠正语言文字差错, 做好规范工作, 当然也属于语言文字加工的范畴。但编辑还要通过字斟句酌、精心润色, 提高稿件的表达效果。语言文字的加工是锦上添花, 因此出版物编辑一定要认真审读原稿, 体会作者的表达意图, 尊重作者的风格, 不要自以为是, 闹出“佛头着粪”的笑话。写作能力也是出版物编辑的基本功。这不但因为编辑业务中有许多写作要求, 更重要的是, 自己写作能力的有无或强弱, 在审读、加工中的感觉和作用是不一样的。凡是写作能力强的编辑, 往往审读、加工也能独具慧眼、妙笔生花, 哪怕只是一字一词地改动, 也能改得恰到好处, 仿佛与作者“心有灵犀一点通”;否则, 就容易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种种“硬伤”, 甚至闹出以错改正的笑话。

第二, 策划能力是关键。编辑策划以选题策划为主, 还应包括市场营销策划、出版单位形象宣传策划等。这些策划的目的, 或是为了提高选题质量, 或是为了创造出版物销售机会, 或是为了塑造出版单位形象。所以, 策划能力就是全面地设计、关注出版过程的能力。编辑重视策划能力, 反映了对出版工作规律的正确认识, 同时也展现了自己适应激烈市场竞争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

第三, 社交能力是前提。在编辑的日常工作中, 联系最多的应该是作者和读者。编辑应把作者、读者视为自己的知音和朋友, 通过与作者、读者的交流沟通, 建立深厚的感情和广泛的联系, 在工作中相互理解和支持, 做好这一点, 编辑需具备一定的社交和公关能力。编辑部是个文化工作室, 又是社会的一个开放性单位, 它与作者、读者、印刷厂、邮局, 与主管、主办部门及有关职能部门结成了各式各样的关系。编辑是各个环节中的联系者, 处理好这些关系, 可以获得各方面的支持, 得以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综上所述, 在创意出版产业背景下, 我国出版业只有适应市场经济和出版活动的规律, 才能有发展;编辑的素质只有依据创意出版的需要进行转型, 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编辑。

参考文献

传统出版社向数字出版转型路径探析 第7篇

数字出版作为一场革命已初露端倪, 且必将成为今后出版主流。在《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也指出了发展数字出版的重要意义。数字出版即是以数字化的手段进行的出版活动。它既包括直接利用网络编辑出版的行为, 也包括将传统印刷版的内容数字化的活动, 是一种依托传统和现代资源用数字化的工具进行立体化传播的出版方式。与传统出版相比较, 数字出版速度、存储量、成本都占绝对优势, 传统出版业因此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1]

首先, 在出版物的载体方面, 已经出现了从纸质载体为主到多种载体并存的现象。《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加快从主要依赖传统纸介质出版物向多种介质形态出版物共存的现代出版产业转变。”在数字出版时代, 出版物载体的材料种类空前扩大, 除传统纸质之外还有大量的光、电、磁化材料。各种类型媒介的出现与共存现象改变了传统出版方式, 也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 纸质图书在电子阅读器的冲击下已经失去了其绝对主体性的地位。

其次, 数字出版已经渗透到出版的各个环节中。数字出版时代绝不是出版物载体性质与形态的改变, 而是出版方式的根本性革命。包括了原创作品的数字化、编辑加工的数字化、印刷复制的数字化、发行销售的数字化和阅读消费的数字化, 数字技术渗透到了出版的所有环节。而传统的出版社所秉承的出版理念、掌握的出版技术和现有的编辑人员, 已经难以适应数字出版各个环节的需要。

再次, 在出版物的发行方面, 读者群被分解, 纸质图书购买力下降, 首印数降低, 库存增加。传统出版物依靠的是图书馆、书店等来实现图书产品的最终消费环节, 读者选择余地狭窄。在数字出版越来越发达的今天, 读者选择余地更大, 网络的强大覆盖能力, 已经让越来越多的读者采取更便捷的图书文献查询方式, 大型书店的信息中心不仅为读者提供图书信息, 并采取优惠措施鼓励读者采用网上订购或者电话订购的方式, 因而去图书馆借书、书店买书的读者数量少了。近几年, 中国网络出版收入不断增加, 电子图书销量增长快速, 种类也越来越丰富, 相反, 受到数字出版的冲击, 传统出版社已经相应地在控制图书的首印数。

最后, 在出版物与读者的互动方面, 数字出版已经实现了平面印刷内容的立体展示, 出版物互动交流性能增强。传统出版是单方的、灌输式的方式, 即读者只能被动接受作者或出版者提供的信息, 不能有效实现双方互动;而在数字出版时代, 基于Web2.0技术的互动平台, 可使作者与读者的交流更密切, 读者既可以在网上表达意见、感想、认识, 也可以与作者互动, 即可推动原创作品的发展。[2]

2 瓶颈制约———传统出版社现状分析

毋庸置疑, 数字出版已经成为出版业的发展方向, 政府管理部门给予了高度关注, 业内各路精英乃至各类实体纷纷试水, 但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时代的跨越却始终难有实质性的、突破性的进展。“明知数字出版是未来发展方向, 却不知道路该如何走”似乎成了出版社普遍的尴尬。

在“作者—出版社—印刷厂—发行商—读者”这一传统的图书出版产业上, 出版社处于核心地位, 手握版权和印刷厂所需要的订单, 因而具有绝对优势。但是在数字出版时代, 这种优势地位受到了严重挑战。在新渠道、新媒介的冲击下, 一大批网络运营商、电信运营商等纷纷进军数字出版行业, 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和雄厚的资金优势, 开始和出版社争夺内容资源和版权, 并凭借出色的出版内容控制和市场化的经营管理手段占据了数字出版的优势地位, 传统出版社的主导地位和专属权利受到挑战, 这将使出版社的纸质图书出版会更加艰难。而传统出版社目前存在的瓶颈问题在于对数字出版的商业运作模式还不明朗, 许多出版社仍停留在观望阶段。

首先, 传统出版社的“内容为王”面临困境, 缺乏对数字媒体内容的深度挖掘。在数字出版的“作者—数字出版者—技术提供商—读者”这一产业链条上, 内容提供这一块是最为薄弱的一环, 而数字出版内容的提供者大多为技术提供商, 传统出版社在数字出版领域的参与度明显不够, 基本处于被动和劣势地位, “内容为王”的格局远未形成, 传统出版机构远未掌握数字出版的主动权和话语权。

其次, 传统出版社的经营手段滞后, 自主研发能力薄弱, 缺乏有力的数字技术支撑。由于传统出版机构长期从事内容生产, 传统的编审校已成为习惯性工作, 人才培养和资金投入长期集中在传统业务方向上, 对于技术的研发、投入和积累极少, 缺乏对新技术的研发能力, 因而缺乏发展数字出版的技术支撑和保障。

最后, 专业人才的缺乏是制约数字出版发展的关键因素。传统出版单位信息技术方面的人才非常缺乏, 特别是对传统出版流程和数字技术及经营管理都比较熟悉或精通的复合型人才极度匮乏。数字出版在技术形态、知识结构、出版形态、出版流程、出版模式、市场营销等多方面都不同于传统出版。传统出版社的现行体制、管理机制、激励机制、资本、人才的支持结构等方面目前还不能适应新的数字出版要求。

3 寻求突破———传统出版社转型路径

传统出版社的数字转型需要结合自身优势和特点, 制定合适的发展战略。找准自己的方位, 有所为有所不为。要建设自己的海量信息资源库, 搭建适合自身的数字出版运营平台。[3]对传统出版社来说, 要树立主动出版的理念, 重点要抓住出版内容, 借助传统出版品牌优势, 扩大在数字出版界的影响力。

首先, 主动出版是向数字出版转型时期所需要的一种积极的理念和态度。在新的变革时期, 传统出版社首先需要转变观念, 将主动出版的理念渗透到各个环节中。主动出版是对内容的深度开发, 需要出版社编辑在海量的信息当中, 寻找最具有出版价值的、符合数字受众需求的信息进行全方位的组合;主动出版是对读者需求的精准服务, 出版社要为读者提供相比传统出版物更为丰富立体化的资源;主动出版也是发挥传统出版社的内容优势, 不再做简单的内容发布者, 而是要做知识产品的生产者和创造者, 逐渐由“内容为王”发展为“产品为王”。

其次, 要精心打造内容资源。无论是何种出版方式, 最终呈现给终端客户的都是内容, 只有内容才是最终打动读者的法宝。而这是传统出版单位最重要的资源。内容资源不仅是传统出版单位的长项, 更是转型的绝对优势和有力武器。在数字时代, 现代读者的需求是多样的, 传统出版社既要保持“内容为王”的优势, 又要使内容生产与时俱进, 既要符合不同阅读对象的需要, 又要符合各类网络终端的应用, 争取一次制作, 多元应用, 实现内容资源最大化。同时, 出版社也要研究内容的数字化加工和服务, 为数字阅读提供丰富立体编辑的内容, 奠定数字出版的内容根基。[4]

最后, 传统出版社要实行跨行业的深度战略合作, 使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共生共荣、相互带动。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在出版业的发展过程, 既是竞争对手, 也是合作伙伴。传统出版物给我们提供内容源泉, 数字出版给我们提供服务和发行的渠道。二者都有不可替代的特性优势, 共同组成当前多元化的出版产业。目前, 许多传统出版行业正在寻求介入数字出版领域, 这就需要积极与技术提供商、电信运营商的通力合作, 借助数字媒体传播迅速的优势, 构建互利共赢的规模化发展模式, 使二者互相渗透, 互相取长补短。现阶段开展跨行业跨产业合作是切实可行的。传统出版社拥有丰富的内容资源、专业化的编辑队伍、丰富的出版经验和累积的出版品牌, 而技术运营商掌握先进的数字技术, 拥有多方位的传播形式和渠道, 二者结合, 可以实现数字出版和传统出版互利共赢。

总之, 走向融合、互补、共存是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发展的一个趋势, 传统出版社在向数字出版转型的过程中, 要找到与数字出版结合的最佳契合点, 才能同步发展。数字出版和传统出版两者不是彼此取代的对立关系, 而是相辅相成的促进关系。

摘要: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 出版业一直与科技创新相伴而行。人类社会正在进入数字化时代。数字化浪潮正在席卷全球出版业。数字技术经由生产流程、产品营销、产品制作层层渗入出版产业的机体。目前, 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形态逐步显现, 产业链条日趋完整, 产业融合度在逐渐加深, 产业规模日益壮大。过去几年的统计数据表明, 数字出版年增长率接近50%, 2009年总产值达到795亿元人民币, 首度超越传统书、报刊出版物的生产总值。到2012年总产值达到1400亿元人民币, 仅3年的时间近乎翻了一倍。可以说, 数字出版产业在高歌猛进, 但在热闹中也有许多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在技术变革的席卷下, 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如何进行有机结合、融合共生?内容产业如何利用技术手段提升传播质量和经济效益?诸如此类, 不一而足。推动产业的发展, 需要热烈的激情, 也需要冷静的思路。

关键词:传统出版社,数字出版,出版物

参考文献

[1]宋洪川, 高超.出版社应对数字出版的思考[J].中国市场, 2011 (45) .

[2]张国梁.浅析电子阅读器时代下的传统出版业[J].中国市场, 2011 (2) .

[3]马学海.鲍德斯书店:传统出版的数字化之殇[J].中国市场, 2011 (30) .

出版业转型 第8篇

1 通过引进培养人才, 提升竞争力

在出版业转型期传统中小出版企业的发展, 需引进培养适合出版发展新业态要求的高精尖人才, 加强中小出版企业之间、中小出版企业与信息技术企业、中小出版企业与相关新媒体之间、中小出版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 打造一支既懂出版又懂新技术的复合型和创新型出版人才队伍。

首先, 引进培养高层次、高水平的人才发挥管理带领作用。亟需懂出版、通技术、善运营的人才掌握出版社管理, 有效掌控新出版业态带来的资源积累放大、数据共享和服务附加值增加等功能, 能够对出版内容产业提供创意, 能熟练地借助数字化技术实现多媒体传播的管理。其次, 更加深入地加强产业内数字出版人才的合作与协作程度。增强内容提供商、技术供应商或是网络运营商等专业背景下人员的大规模协作, 深化内容的更新与整合, 加强信息的交流与沟通, 释疑人员和业务工作问题, 推动技术加工、编辑、作者、读者的融洽互动。第三, 进一步提升出版企业内人员的专业素养。加强出版企业内人员的全程策划和内容服务能力, 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语言文字、编辑业务、数字技术等知识结构;加强他们的搜集信息与利用能力、沟通与整合资源能力、创新意识与数字产品研发能力、经营分析与数字技术的运用能力、网络出版的运作能力等业务能力。

2 占据产业链核心环节, 保障竞争力

在信息技术的不断冲击下, 出版业产业链的环节不断细化、分化, 正在形成链条更长、范围更宽的产业体系。对于出版企业在内的传统书刊出版业而言, 要想在新的产业链条中保有一席之地, 就必须充分挖掘并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 紧紧把握、控制自身所拥有“短缺”的资源, 建立盈利性的商业模式。

首先, 真正实现内容为王、内容致胜。互联网和网络应用技术的发展使得大规模协作创造内容成为可能, 也彻底颠覆了以个体或团队创造为主的传统内容创造方式[2]。中小出版企业利用新技术把握内容的主导权, 在内容提供、技术供应、渠道运营、衍生服务的数字出版链条中, 促进内容与技术结合, 保障内容价值的核心地位, 中小出版企业仍需控制内容生产这个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其次, 中小出版企业必须掌控事业发展的核心人力资源。数字出版条件下, 编辑人才依然是中小出版企业的核心力量, 他们所拥有的创意、内容判断力、文字功力、策划能力、懂市场、能对选题价值的掌控和洞察力以及笼络优秀的作者和专家的资源力等, 这使中小出版企业有了与技术开发商、平台运营商抗衡的筹码, 拥有了在数字出版事业中的立足之地。第三, 整合资源形成比较优势。中小出版企业注意利用内在的比较优势, 拓展核心业务市场, 加快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经营业务, 打造内容品牌战略, 基于专业化资源优势提供各类市场需要的专业内容信息服务;加强读者和作者的互动;使零仓库存成为可能;实施内容定制、按需印刷等个性化服务;开展与电信、网络、金融等合作, 提升出版的盈利能力和经营水平。

3 适应市场多元化开发, 巩固竞争力

目前, 新技术的发展破拆了出版业内部壁垒, 出版市场的时间和空间及实务成本发生改变, 出版市场呈现跨界化、复杂化、多样化态势, 呈现产业融合态势, 内容、技术、服务等更紧密结合, 出版行业构造流程因此改变, 中小出版企业必须满足不同细分市场的多元化追求, 最大限度占有市场, 提供差异化服务, 实现对不同消费者的交叉覆盖, 提高中小出版企业的生存能力和竞争力。

首先, 明确市场需求与产品定位, 寻找市场机会。在信息与内容海量的互联网市场, 充分了解出版市场, 根据现代出版业的教育出版、大众出版和专业出版三部分构成, 深度加工开发与本企业拥有的综合资源、能力和特长最吻合的细分出版市场, 按照消费特征寻找消费群体的差异性和内在共性, 确定产品和技术的服务对象, 并且根据目标市场确定发展战略。其次, 开发多样化产品, 提供多种增值服务。中小出版企业可以通过媒介丰富化产品, 出版物由一个载体向另一个或多个载体形式转变, 如利用纸媒、互联网或手机阅读信息的模式不同, 发布多种不同模式的出版物, 以适应不同的阅读需求。而且中小出版企业还可发掘特定出版媒介下的成功作品, 将其转移到另外一种媒介进行出版。进一步, 中小出版企业要拓展提供增值服务的多种衍生产品, 从以产品为主转变为以产品和服务为主, 比如建设资源数据库, 搭建数字内容整合平台;或者电子书、手机发行、按需印刷以及网站功能拓展上;或者将出版与服务、培训、资讯相结合;或者延伸网络学习平台、在线服务业务;或者发展相关合作伙伴, 与专题网站合作提供服务信息等。

4 把握企业重点方向, 发展竞争力

在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创新之际, 出版业正构筑和发展以内容生产、管理过程、产品形态数字化与传播渠道网络化的数字出版新业态, 这个数字出版要求中小出版企业把握重要的发展方向。

首先, 中小出版企业实施数字化管理。宏观上, 中小出版企业需制定战略规划与布局、搭建好业务发展的框架与实施、资源积累整合的控制与运用能力等, 抢占数字出版发展的关键要素资源;微观上, 运用数字技术, 再造出版流程, 在全业务环节对内容资源进行统一的数字化加工和生产, 把非结构化的信息制作成各类产品, 以各种媒体形式对用户进行服务, 以节约管理成本, 重组业务流程。其次, 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充分挖掘和利用出版单位的内容资源与品牌优势, 巩固并提升核心优势, 开拓发展的新空间, 实现资源的聚合效益, 实现内容、服务和技术的高效融合, 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出版的新型品牌。第三, 发展忠诚的用户群是中小出版企业发展的终极目标。以优质的服务发展用户群, 突出以读者和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加强相关各方的体验和互动, 更多、更好、更快捷、更精准地为用户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有效内容, 深入市场发展和培养忠诚的用户群。

总之, 出版业转型期的中小出版企业必须加强人才的利用和管理, 把握新出版业态下产业链的关键环节, 开发市场资源, 追逐企业的未来发展重点, 推动中小出版企业在新一轮的产业更进中找到自己的立足点和增长点.为企业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摘要:本文探讨了出版业转型时期中小出版企业在人才、产业链、市场和发展重点几个方位的竞争策略。

关键词:中小出版企业,转型期,竞争策略,多方位

参考文献

[1]于文.内容的属性差异与数字出版的多重模式[J].出版发行研究, 2011 (2) :37-40.

出版业转型 第9篇

[摘 要] 首先从历史角度考察纸质出版,认为就具体形态而言是以纸为媒介“镌著于版”“印行于世”的行为,其本质是“信息生产与传播”行为。其次指出互联网时代,纸质出版的价值犹在,但基于数据的生产与传播为大势所趋:数据库是面向特定主题,集成的、相对稳定的、具有统一格式的、能反映历史变化的数据集合,数据库建设是将“孤立、静态和碎片化”的文本数据转化为“关联、动态和整体性”的结构化数据工程。最后,以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中的旱灾数据库建设为例,探讨数据库建设的意义,介绍数据库建设的基本步骤,以期为出版业的转型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纸质出版 数据库建设 大数据 出版业转型

[中图分类号] G2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6) 06-0090-04

[Abstract] Paper-based publication uses paper as a medium to “engrave in the wood block for printing” and to “publish to the world”. Its essence lies in the process of information production and communication. In the era of the Internet, the value of paper-based publishing remains apparent, yet the production and communication based on data has become a trend. A database is a data set established for a specific topic, and it integrates relatively stable data in a unified format and reflects certain historical changes. Database development is the attempt to translate the “isolated, static and fragmented” text-data into “related, dynamic and integral” structured data. Using “Natural Disasters: Drought” databas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ignificance of database establishing, and introduces the basic steps of database setup. In doing so, it provides fresh ideas for the possible transformation approaches for the publishing industry.

[Key words] Paper-based publication Database development Big data Transformation of publishing industry

传统的纸质出版,主要是将文字或图表印刷在纸介质上并向公众发行,其生产方式是“物化”复制的过程,其发行方式是实体印刷品基于物理空间的位移过程。随着互联网与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纸质出版的价值犹在,但基于数据的生产与传播已是大势所趋。对出版业来说,当下不仅要提升传统的编辑能力和印刷能力,还应大力提升对大数据的处理能力。出版企业大都拥有一笔宝贵的财富,即多年经编辑加工而成的图书或音像制品。它们中的大多数作为非结构化、半结构化的数据“沉睡”在那里,如果仍以“物化”复制的方式重新刊印,未必能获取足够的市场价值;但若将这些数据基于特定主题建设数据库,则可能使其“苏醒”且价值倍增。本文以“自然灾害·旱灾(2001—2010年)数据库”建设为例,介绍如何对非结构化、半结构化数据进行结构化处理,以期为传统出版业的转型提供新思路。

1 “出版”的本质是“信息的生产与传播”

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的广泛普及,传统出版业面临的困境及转型策略一直是学界与业界关注的焦点。探究出路往往需溯本求源,反思何为“出版”?

“出版”一词起源何时目前尚无定论。朱光暄认为“出版”一词最早出现于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梁启超的《敬告我同业诸君》一文中[1];林穗芳认为“出版”一词19世纪末借自日语[2];吉少甫认为“出版”一词最早是在梁启超1899年8月发表的《自由书》一文中使用的[3];王益认为1879年黄遵宪与日本学者龟谷省轩的“笔谈”中最先使用此词[4];王振铎认为“出版”一词最早出现在1833年8月1日创办于广州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的编辑序言中[5],等等。尽管“出版”一词在汉语中的历史并不悠久,但汉语中表示出版行为的词汇却早已有之,如唐宋年间即有“上梓”“梓行”“刊行”“开板”“板印”之说[6]。《辞源》中表示出版行为的用语有“刊行”“板本”“印板”“镌印”“雕版”“刊刻”等[7]。分析上述文献,可以发现“镌著于版”“印行问世”[8]大体表征“出版”之义。

此外,一些法律条文对何为“出版”也进行了界定。日本明治20年(1887年)的《出版条例》规定:“凡以机械、化学或任何其他方法印刷之文书图画予以发售或散布者,均为出版”[9]。《世界版权公约》将“出版”界定为“作品以有形形式复制,并把复制件向公众发行,使作品能供阅读或观赏”[10]。我国北洋政府制定的《出版法》规定:“用机械或印版及其他化学材料印刷之文书图画出售或散布者,均为出版”[11]。我国现行《出版管理条例》规定:“本条例所称出版活动,包括出版物的出版、印刷或者复制、进口、发行”[12]等。上述法规对“出版”的界定虽表述不一,但“印刷”和“发行”是其共有的特征,二者分别对应的是出版过程的生产环节与流通环节,缺其一不能称之为出版。

综上,我们认为将文字与图表印刷在纸媒介上并加以发行只是纸质出版的具体形态。究其本质,出版是“信息的生产与传播”行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技术条件下,出版的具体形态各异,但生产信息、传播信息的本质不变。

互联网技术对传统的信息生产与信息传播方式所带来的变化是颠覆性的。现今时代对出版企业而言,提升对数据信息的生产能力与处理能力是其转型的重要趋势之一。其中,需要厘清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出版业的“数字化”转型并不等于“数据化”转型。“数字化”是将原来基于印刷等生产行为生成的符号转换成用“0”和“1”表示的二进制码[13];或者说,是将模拟数据变成计算机可读的数据,从而在传播介质上摆脱了对纸、光盘等有形之物的依赖。而“数据化”是“一种把现象转变为可制表分析的量化形式的过程”[14]。通俗地讲,就是“让数据发声”的过程。二者有本质的区别。因此,对于出版业转型来说,只是将原有出版资源转变为计算机可读的数据(这些数据大多为非结构化、半结构化的)远远不够,还必须在此基础上对这些海量数据进行结构化处理与深度挖掘。这也正是建设数据库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2 数据库建设的意义

数据库是一个面向主题的、集成的、相对稳定的、反映历史变化的数据集合[15]。它可以形象地理解为一种格式一致的多元数据存储中心。其数据可以来自出版系统、也可以来自媒体报道和政府部门通报等;可以按统一定义的格式被提取出来,再通过清洗、转换、集成,最后百川归海,加载进入数据库[16]。对出版企业而言,加强数据库的建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一是重新定义出版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于传统出版行业而言,其核心竞争力可能是编辑水平、印制能力和发行能力,但未来出版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主要体现在对大数据的利用水平上。对大数据的利用需要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拥有庞大的数据规模;二是掌握丰富的数据处理资源(包括专业人才、资金、平台、数据搜集高权限等)。两者缺一不可。一般的自媒体和非专业媒体机构很难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因此在大数据时代传统出版企业依然具备巨大的发展潜能,也就是可以通过大数据重构自身作为专业信息生产与传播机构的核心竞争力。

二是更新出版行业的资源整合方式。过去出版行业主要是按书名或书籍涉及的领域进行资源整合。这种整合方式是表层的,主要作用是易于检索,无法对资源进行深层次利用。数据库建设则是按照不同主题制定统一的数据指标,对所有相关的非结构化、半结构化的数据进行结构化处理。以 “突发事件数据库·自然灾害·旱灾”(以下简称“旱灾数据库”)为例,就是以“干旱”为主题的数据库,需要采集相应时空条件下所有关于干旱的数据,并制定统一的数据处理标准。例如,对干旱的发生时间、持续时间、发生地点、波及地域、对人员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等数据进行结构化处理,并将这些数据存储到数据库中,以实现数据资源的持续利用,在数据层面实现信息资源的“完全燃烧”。

三是创新出版行业的服务方式。出版企业搜集数年来关于某类主题的数据建立数据库,通过大数据挖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某类事件发生的地域分布、时间分布、演化过程等总体趋势,可以与其他数据“叠加”进行相关性分析等,并以此为基础为用户提供大数据服务。用户通过对旱灾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得出来的结论不仅可以为相关部门的灾害应对提供决策依据,而且可以为广大农民、涉农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数据支持。

3 数据库建设的步骤

数据库的建设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数据清洗、数据结构化处理、数据存储、数据挖据、可视化呈现等步骤。下面以“旱灾数据库(2001—2010年)”的建设为例作具体介绍。

数据采集。设计网络爬虫程序,按照设定的关键词,自动抓取互联网上相关主题的所有数据信息,并按照一定的规则储存。就“旱灾数据库”而言,主要是通过设定关键词的方式,对目标站点的数据信息自动进行抓取,并将采集后的数据按照相应的规则存储。

数据清洗。对网络爬虫程序采集到的数据“去杂”的过程,也就是将与数据采集规则不符的数据尽可能去除。对旱灾来说,凡不属于对灾害本体进行描述的数据、超出事先规定区域之外的数据等都应去除。

数据处理。这是对采集的非结构化或半结构化数据进行结构化处理的过程。此步骤为数据库建设的关键步骤,直接影响数据挖掘的精确性和数据库价值的大小。具体到“旱灾数据库”,主要由“本体要素表”“影响损失表”“应对措施表”“舆情应对表”4个部分构成,且各部分都有自己特定的填写格式。对干旱灾害的数据处理,即将所有的关于干旱灾害的时间、地点、等级、影响、应急措施、舆情应对等根据各表格的填写格式,按统一的数据指标分别填写到对应的表格中。

数据存储。将结构化数据加载入库的过程。对干旱灾害而言,即统一集成各部分的结构化数据表格,搭建“旱灾数据库”的过程。

数据挖掘。曾一度被称为“基于数据库的知识发现”(Knowledge discovery in database),是指“有组织有目的地收集数据,通过分析数据使之成为信息,从而在大量数据中寻找潜在规律以形成规则或知识的技术”[17]。对于出版行业而言,大数据挖掘的最主要应用就是对于不同主题数据库的联机分析和相关关系分析[18]。具体到“旱灾数据库”的数据挖掘,一方面要对干旱灾害的关键要素进行处理、呈现;另一方面要对灾害发生时伴随发生的其他现象进行相关性分析。此举不仅可以使用户从微观上把握某一具体灾害,而且可以从宏观上对干旱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进行准确把握。香港科技大学龚启圣教授曾经收集过去2000余年中原省份的气候数据,包括每年降雨量、旱灾、水灾,以及北方游牧民族攻打中原的时间和次数等,并根据这些数据进行深入挖掘,结果发现:任何十年里,多一年旱灾会使游牧民族在那十年里攻打中原的概率增加26%[19]。

本课题组采集了2001—2010年10年间我国旱灾的全部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干旱灾害发生后往往引发相应的自然类衍生灾害、公共卫生类衍生灾害和社会安全类衍生灾害。自然类衍生灾害主要包括水库干涸、河流断流、森林火灾、虫灾、沙尘暴、草场退化、湿地生态破坏、咸潮和蓝藻等。公共卫生类衍生灾害包括肠道传染病、呼吸道疾病、皮肤病等,其中干旱灾害与肠道传染病集中爆发的相关性不易为人们的直观经验所发觉。大数据挖掘显示出的相关性,其背后往往存在因果性——干旱灾害往往会造成河流断流和水库干涸,使饮用水源过于集中,一旦水源受污染,便极易造成肠道传染病的爆发。此外旱灾还会引发社会安全类衍生灾害,如农村村民因抢水械斗、群体上访和围攻水管单位等。

可视化呈现。可视化呈现是指“以图形、图像、地图、动画等更为生动、易于理解的方式来展现数据的大小,诠释数据之间的关系和发展的趋势,以期更好地理解使用数据分析的结果”[20]。就“旱灾数据库”而言,其可视化呈现至少有3种途径可资参考:一是时间线,用以展现干旱灾害在时间维度上的演变;二是数据地图,用以展现干旱灾情基于地理位置的分布;三是交互性图表,用以展现干旱灾害本体及其影响之间的关联性。通过数据的可视化呈现,能够使受众在脑海中迅速形成关于灾害及其相关性的直观印象,提高人们对干旱灾害的认识能力和预测预警能力,将干旱灾害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对传统出版行业来说,从纸质印刷到数据库建设,就信息生产方式而言是一次颠覆性的变革,但这种“颠覆性”会产生巨大的价值。不同专业背景的出版社可根据自身的特点,建设不同主题的数据库。例如,卫生行业的出版社可与医疗行业联合建设若干涉及人体健康的数据库,教育行业的出版社可与各类教育机构联合建设若干关于教育的数据库,如此等等,只要深入挖掘,可谓资源无限、潜力无穷。正如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教授所说,“数据就像一个神奇的钻石矿……它的真实价值就像漂浮在海洋中的冰山,第一眼只能看到冰山的一角,绝大部分都隐藏在表面之下。”[21]

注 释

[1]朱光暄, 薛钟英, 王益. “出版”探源[J]. 出版发行研究, 1988(5): 51-53

[2][6][9] 林惠芳. 明确“出版”概念 加强出版学研究[J]. 出版发行研究, 1990(6): 13-20

[3]吉少甫. “出版”考(续)[J]. 出版发行研究, 1991(5): 62-62

[4]王益. “出版”再探源[J].出版发行研究,1999(6): 8-9

[5][8]王振铎.“出版”史论[J].出版发行研究,2006(10): 26-29

[7][10][11]胡国祥.“出版”概念考辨[J].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 437-442

[12]徐力.“出版”概念及其在数字化网络环境下的再认识[J]. 出版发行研究,2012(7): 55-57

[13][14][21]维克托·迈尔一舍恩伯格,等. 大数据时代[M].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 104-127

[15][16][20]涂子沛. 大数据:正在到来的数据革命[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86-99

[17]谭磊.New Internet:大数据挖掘[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 23

[18]张振宇,周莉.“大数据出版”的理念、方法及发展路径[J].出版发行研究, 2015(1): 14-17

[19]陈志武.量化历史研究告诉我们什么? [EB/OL].[2013-09-17]. http://www.21ccom.net/articles/sdbb/2013/0914/91965.html

出版业转型 第10篇

一、我国数字出版的发展现状

(一) 数字出版创新体系初步建立

2008年, 上海张江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成立, 这是我国第一家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随后, 重庆、湖南、广东、江苏等地的数字出版产业基地也先后获批建立。2010年5月, 数字出版联盟在北京正式成立, 传统出版企业和技术供应商可以通过该联盟广泛联合, 探索有利于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贏利模式, 对于国内数字出版内容的生产、销售以及版权交易等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目前, 全国数字出版创新体系已经初步形成, 这种联合发展的模式为数字出版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 手机出版成为新亮点

数字出版产业包括网络出版 (电子图书、网络游戏、网络期刊、在线音乐等) 、手机出版、电子出版这几大数字出版物, 手机出版在整个数字出版产业收入中占据了较大份额, 并以很快的增长速度发展着。手机出版是指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信息编辑加工制作成数字化出版物, 传送到手机互联网载体上, 供用户利用手机或类似的移动端传播使用的方式。越来越多的出版机构认识到手机出版的发展趋势, 完善出版技术, 开展各种手机出版业务。早在2007年, 中国移动便已和原创文学网站、服务供应商建立了合作关系, 成立了“梦网书城”, 现在中国移动已经和许多出版集团及出版社建立了合作, 如与中国作家协会、中国图书馆的合作等。中国联通手机阅读业务从2010年开始进入市场, 随后, 中国电信也与浙江出版集团等多家内容供应商签订了合作协议。

(三) 传统出版社发展数字出版业务

传统出版社也开始意识到数字出版的重要性, 要想获取市场竞争优势, 必须发展数字出版。2008年5月, 中国出版集团创立了中国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从此开始了传统出版业向新兴业态传媒的转变。随后, 广东出版集团组建广东省出版集团出版中心,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也成立了电子音像网络出版分社。除了出版集团之外, 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宁波日报报业集团等一些报业集团也开始进行数字化转型。

二、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的有利条件

(一) 信息技术的发展

近十几年来, 互联网在我国的发展已进入有史以来的最繁荣阶段。据《第2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目前我国网民数已达1.62亿人, 随着手机上网资费的下调, 手机上网也已渐成风气, 至今, 手机网民数已有4430万人, 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互联网市场。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基于互联网的新应用、新模式将不断呈现, 互联网将对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等各方面产生更加深刻的影响, 这都为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提供了良好的便利条件。

(二) 政府的政策支持

各级政府对于数字出版的支持和重视促进了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2010年1月25日, 柳斌杰署长在全国新闻出版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中明确提出, 到2020年, 我国数字媒体等新兴产业的发展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是今后十年我国建设新闻出版强国的一个重要发展目标”。各省市级政府都开始高度重视发展数字出版产业, 北京市目前以中关村科技园为核心, 整体制定规划数字出版产业格局, 重点发展游戏动漫产业领域。广东省新闻出版局于2008年成立了数字出版管理处, 这是我国第一个数字出版行政管理专职机构。2012年2月,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发布《关于加快出版传媒集团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 对出版传媒集团的兼并重组及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国界经营发展提出了鼓励扶持政策。”

(三) 传统出版业拥有丰富的内容资源

无论是传统出版还是数字出版, 出版内容都是主体, 传统出版较数字出版有着更长久的发展历史, 拥有丰富的资源基础, 而这些优质充足的内容资源, 是传统出版业向数字出版业发展转型的巨大市场竞争优势。如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中国首家出版改革的试点单位, 集团下属15家出版单位, 18本刊物。年出书3000多种, 发行量上亿册。丰富优秀的内容资源成为集团发展的最大优势, 集团通过优化资源配置, 扩大经营规模, 多种媒体互动, 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数字出版业务。

三、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中面临的问题

(一) 数字出版产业链不完善

一个完整的、相当规模的产业链条是做大出版产业的必要条件。随着数字出版的发展, 传统出版产业的资本、人才等产业资源结构弊端也逐渐显现。数字出版产业内容支撑的缺失, 造成产业链断裂, 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各自为政, 无法形成强大的凝聚力。此外, 产业链中内容和技术供应商及运营商等各个环节的利益分配也存在着不平衡。一般情况下, 传统出版单位在与数字出版的技术供应商或运营商合作的过程中, 只作为内容供应商, 将版权授权给技术供应商或运营商而实现利润。在数字出版产业链中, 传统出版单位为读者提供了最核心的内容, 却在数字技术供应商面前处于弱势地位, 其获得的利益分成较少。以手机出版为例, 在内容供应商、网络运营商、终端厂商三者组成的手机出版产业链中, 内容供应商主要负责内容的提供, 运营商负责阅读平台建设、运营推广和网络建设, 但内容供应商获取的利益只占四成, 而网络运营商获取的利益占六成, 传统出版单位还要在得到的收入中拿出6%—8%的版税分给作者, 这种不合理的利益分配方式严重制约着数字出版的健康发展。

(二) 数字出版版权保护不力

数字技术缩短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时间, 搜索引擎使人们能够快捷方便地获取想要搜集的信息, 却使传播者的利益保障受到了威胁。数字传播技术使版权保护的主体、客体和权力内容发生了变化。数字出版主体的权利人缺少保护意识, 不够重视自我保护, 而消费者又缺乏自律性, 造成了对数字版权的肆意侵犯。虽然近些年为了保证数字出版版权, 我国出台了多项政策, 但依然没有一套专门的数字出版版权保护法规, 数字出版的权益仍无法得到很好的保护。

(三) 复合型人才缺乏

数字出版是一个与高科技发展密切联系的知识密集型产业, 其发展需要既掌握传统出版业务又要精通数字技术的知识和能力兼备的复合型人才。而传统出版队伍人才不具备数字出版产业必需的各项专业知识和相关技能, 缺乏对数字出版运作模式的了解, 无法很好地投入到出版产业转型的工作中去。

四、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的对策

(一) 完善数字出版产业链

在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的过程中, 由于技术上的缺失, 只靠自身的力量往往事倍功半。要改变这种情况, 传统出版单位就必须从自我主导转变成集成合作的运营模式。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 需要建立合作共赢的商业模式, 使产业链上的各方都获得应有的效益。传统出版单位可以借助技术供应商的平台, 发挥自身的内容优势。技术服务供应商通过开创新技术为读者提供更好的阅读体验。终端厂商要不断开发新设备, 使读者在享受丰富的内容资源的同时还可以享受到更多的附加价值。

(二) 完善数字出版版权保护机制

虽然我国不断加大对数字版权的保护力度, 相关的法律条款也在不断完善, 但是由于网络发展的多种可能性, 现有的法律法规还有很多漏洞亟须解决。同时, 为了能够公正地解决现实中出现的各种纠纷, 高质量的司法队伍的建设也是至关重要的。此外, 在加强对数字出版的法律保护的同时, 还要不断加强对数字出版的技术保护。由于互联网的普及, 数字出版物在互联网上被广泛地复制和传播, 给数字出版单位带来了很大的损失。因此, 数字版权的技术保护对于数字出版物的传播有着重要作用, 数字出版单位可以对数字出版物附加使用规则来限定数字出版物的使用情况, 从而保护数字出版物免遭侵权危害。

(三) 培养数字出版业复合型人才

同其他行业竞争一样, 在传统出版业中, 人才竞争依然是最具有决定意义的。从业人员大部分知识结构单一, 而数字出版对于人员的专业素养要求很严格, 不仅要具备传统出版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 同时还要掌握与数字出版有关的专业技术技能。目前我国许多高等院校已经设立了数字出版相关专业, 为培养胜任数字出版工作的复合型人才提供后备力量。传统出版单位也应重视对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 设立复合型知识结构培训内容, 为传统出版单位开展数字出版业务提供有力的保障。

随着数字技术的飞跃发展, 及网络应用水平的提升, 数字阅读以其便捷性等特点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数字技术改变了传统出版的理念, 丰富了传统出版物的形态, 数字出版是出版产业的必然发展趋势。我国传统出版业单一的发展模式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数字化的发展环境, 向数字出版转型已迫在眉睫。变革与转型的机遇和挑战并存, 只要找到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出版业的春天指日可待。

摘要: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数字出版这一新型信息传播方式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出版技术的进步推动了传统出版业的变革, 数字出版改变了传统出版的生产与传播方式, 给传统出版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对我国数字出版的发展现状、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的有利条件及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并提出了实现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的对策。

关键词:传统出版,数字出版,转型

参考文献

[1]黄孝章.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研究[M].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1.

[2]姚德权, 赵洁.中国版权贸易研究综述[J].国际经贸探索, 2007 (01) .

[3]吴尚之.加快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的转型推动出版产业做强做大[J].中国出版, 2010 (12) .

[4]周利荣.传统出版业向数字出版转型的三个关键问题[J].出版发行研究, 2011 (06) .

上一篇:人机界面交互设计下一篇:颜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