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的防范措施

2024-07-02

风险的防范措施(精选11篇)

风险的防范措施 第1篇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

1、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复杂多变, 是产生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

众所周知, 持续的通货膨胀, 将会使企业资金供给持续发生短缺, 货币性资金持续贬值, 实物性资金相对升值, 资金成本持续升高。例如, 世界原油价格上涨导致成品油价格上涨, 使企业增加了运营成本, 减少了利润, 无法实现预期的收益。利率的变动必然会产生利率风险, 包括支付利息过多的风险、产生利息的投资发生亏损的风险和不能履行偿债义务的风险。市场风险因素也会对财务风险有很大的影响。财务管理的环境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 外部环境变化可能为企业带来某种机会, 也可能使企业面临某种威胁, 如果不能适应这些复杂而多变的外部环境, 就会给企业带来困难。目前, 我国许多企业建立的财务管理系统, 由于机构设置不尽合理, 管理人员素质偏低, 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 管理基础工作欠缺等原因, 导致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缺乏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具体表现在企业不能对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科学的预见, 反映滞后, 措施不力等产生的财务风险。

2、财务管理人员风险意识淡薄, 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于我国市场已成为买方市场, 企业普遍存在产品滞销现象, 一些企业为了增加销量, 扩大市场占有率, 大量采用赊销方式销售产品, 造成企业应收账款的大量增加。另外, 由于企业在赊销过程中, 对客户的信用等级欠缺了解, 缺乏控制, 盲目赊销, 造成应收账款失控, 大量比例的应收账款长期无法收回, 直至成为坏账。资产长期被债务人无偿占用, 严重影响了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及安全性, 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财务风险。

3、财务决策失误是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重要原因。

避免财务决策失误的前提是财务决策的科学化。目前, 我国企业的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现象, 由此导致的决策失误经常发生, 从而产生财务风险。例如, 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过程中, 由于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缺乏周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 加之决策所依据的经济信息不全面、不真实, 以及决策者决策能力低下等原因, 都导致了投资决策失误频繁的发生。决策失误使投资项目不能获得预期收益, 投资无法按期收回, 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此外, 由于投资决策者对投资风险的认识不足, 决策失误及盲目投资导致一些企业产生巨额投资损失, 也必然影响企业的投资效益和长期偿债能力, 从而给企业带来较大的财务风险。

4、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是我国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重要原因。

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及企业与上级企业之间, 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 管理混乱的现象, 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资金流失严重, 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障。例如, 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 负债资金比例过高等。在我国, 资金结构主要是指企业全部资金来源于权益资金与负债资金的比例关系。由于筹资决策失误等原因, 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普遍存在。具体表现在负债在资金结构中比例过高, 很多企业资产负债率达到30%以上, 导致企业财务负担沉重, 偿付能力不足, 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二、防范财务风险的措施

1、通过分析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及变化, 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建立和完善财务管理系统, 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环境。也就是说, 应制定财务管理战略。面对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环境, 企业应设置高效的财务管理机构, 配备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 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 强化财务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 使企业财务管理系统有效运行, 防范由于财务管理系统不适应环境变化而产生的财务风险。

2、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

应通过会计政策和会计策略来解决现阶段和未来的企业财务风险问题。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 而任何环节的工作失误都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 因此财务管理人员将风险防范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始终。

3、坚持谨慎性原则, 建立风险基金。在损失发生以前以预

提方式或其他形式建立一项专门用于防范风险损失的基金。例如, 工业企业按一定规定和标准提取坏账准备金, 在损失发生后, 或从已经建立了风险基金的项目中列支, 或分批进入经营成本, 尽量减少财务风险对企业正常活动的干扰。

4、建立企业资金使用效益监督制度。

有关部门应定期对资产管理比率进行考核。同时, 加强流动资金的投放和管理, 提高流动资产的周转率, 进而提高企业的变现能力, 增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另外, 还要盘活存量资产, 加快闲置设备的处理, 将收回的资金偿还债务。

5、注重投资决策问题。

投资决策是企业重大经营决策的主要内容之一, 直接影响企业的资金结构。企业决策者必须作好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6、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防止因决策失误而产生的财务风险。

财务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财务管理工作的成败, 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会使决策失误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为防范财务风险, 企业必须采用科学的决策方法。在决策过程中, 应充分考虑影响决策的各种因素, 尽量采用定量计算及分析方法, 并运用科学的决策模型进行决策, 切忌主观臆断。例如, 在筹资决策过程中, 企业首先应根据生产经营情况合理预测资金需要量, 然后通过对资金成本的计算分析及各筹资方式的风险分析, 选择正确的筹资方式, 确定合理的资金结构, 作出正确的筹资决策。再如, 企业资金流动是周而复始地进行的。确切地说流动性是企业的生命, 企业必须加速存货和应收账款的周转率, 以保持良好资产流动性, 避免财务决策失误所带来的财务风险。

7、理顺企业内部财务关系, 做到责、权、利相统一。

明确各部门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地位、作用及职责, 并赋予相应的权力, 真正做到权责分明, 各负其责。在利益分配方面, 应兼顾企业各方利益, 以调动各部门参与企业财务管理的积极性, 从而真正做到责、权、利相统一, 使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清晰明了。

8、建立财务“预防”机制, 正确把握企业负债经营的“度”。

企业进行负债经营决策时, 首先应该考虑企业举债的规模和偿债能力。一般而言, 确定负债规模应该考虑以下因素, 如警惕财务杠杆效应的负面影响、防范财务风险和关注财务成本。建立企业财务预警的“诊断”机制, 对企业的负债进行分析, 在资金结构中, 若负债的比例过大, 即过度负债经营, 依赖于外界的因素过多, 就会加大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生产经营环节稍有脱节, 资金回收不及时, 资金成本大幅度增加, 从而降低企业经营利, 润削弱企业活力。其次, 因负债率升高, 财务风险加大, 在财务杠杆作用下自有资金收益率下降, 企业承受能力降低, 偿还能力减弱, 一旦企业出现坏账, 产品积压, 就会给企业带来危机。因而, 在建立企业财务预警制度时, 应把握好负债经营的“度”。

三、防范财务风险方法

1、分配法。

即通过企业之间联营、多种经营及对外投资多元化等方式分散财务风险。对于风险较大的投资项目, 企业可以与其他企业共同融资, 以实现收益共享, 风险共担, 从而分散投资风险, 避免企业独家承担投资风险而产生的财务风险;由于市场需求具有不确定性、易变性, 企业分散风险可采用多种经营方式, 即同时经营多种产品。在多种经营方式下, 某些产品因滞销产生的损失, 可能会被其他产品带来的收益所抵消, 从而可以避免由经营单一产生的无法实现预期收益的风险。

2、回避法。

即企业在选择理财方案时, 应综合评价各种方案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 在保证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前提下, 选择风险较小的方案, 以达到回避财务风险的目的。例如, 债权性投资如果能够使企业实现预期的投资收益, 企业在选择投资方式时, 应尽可能采用债权性投资, 因为债权性投资风险大大低于股权性投资的风险。尽管股权投资可能带来更多的投资收益, 但从回避风险的角度来考虑, 企业还是应当谨慎从事股权性投资。当然, 采用回避法并不是说企业不能进行风险性投资。企业为达到影响甚至控制被投资企业的目的, 可以采用股权投资的方式, 在这种情况下, 承担适当的投资风险是必要的。

3、转移法。

即企业通过某些手段将部分或全部财务风险转移给他人承担的方法。它包括保险转移和非保险转移。保险转移, 如企业可以通过购买财产保险的方式将财产损失的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承担。在对外投资时, 企业可以采用联营投资方式, 将投资风险部分转移给参与投资的其他企业。非保险转移是指将某种特定的风险转移给专门机构或部门, 如将产品卖给商业部门, 将一些定点的业务交给具有丰富经验技能、拥有专门人员和设备的专业公司去完成等。采用转移风险的方式将财务风险部分或全部转移给他人承担, 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4、降低法。

即企业面对客观存在的财务风险, 努力采取措施降低财务风险的方式。例如, 企业可以在保证资金需要的前提下, 适当降低负债资金占全部资金的比重, 以达到降低债务风险的目的。在生产经营活动中, 企业可以通过提高产品的质量、改进产品设计、努力开发新产品及开拓新市场等手段, 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降低因产品滞销、市场占有率下降而产生的不能实现预期收益的财务风险。企业也可以通过付出一定代价的方式来降低产生风险损失的可能性。例如, 建立风险控制系统, 以便及时发现及化解风险。另外, 企业还可以建立风险基金, 例如, 对长期负债建立专项偿债基金, 以此降低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选择最佳资本结构, 使企业风险最小而赢利能力达到最大化。企业筹措资金时, 应根据企业所处的行业特点与发展的不同时期, 既要充分考虑经营规模、赢利能力及金融市场状况, 又要考虑企业现有资金以及未来的财务收支状况, 选择使综合资金成本最低的融资组合, 确定银行融资规模与结构, 动态地平衡短期、中期与长期负债比率, 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使财务风险降到最低水平。

风险的防范措施 第2篇

廉政风险点防范措施三篇

公安局廉政风险点与防范措施范文 廉政风险点防范措施 1 在廉政风险点建设工作开展的第二阶段,通过个人自查、同事互查、领导帮查,确定了个人思想道德和工作职责风险点共 10 条,分别为思想道德风险点和岗位职责风险点各 5条。针对查找出来的风险点,提出以下防范措施:

一、思想道德风险点

1.放松世界观改造,理想信念动摇的风险(一级)。措施:加强学习,增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

2.不认真学习,政治素质低的风险(一级)。措施: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养。

3.不服从工作安排,我行我素的风险(二级)。措施: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服从、服务于部门工作安排。

4.责任心不强,有畏难情绪,履职不到位,创新意识不够的风险(二级)。措施: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增强责任心,兢兢业业开展好各项工作。

5.不注意调整心态,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风险(三级)。措施: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积极进取,认真扎实开展好每一项工作。

二、岗位职责风险点

1.违反廉洁自律相关规定,违反财经纪律的风险(一

级)。措施:加强学习各类财经法律法规,不断提高业务能力。

2.对各种财经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掌握不够全面,财务工作执行不到位的风险(一级)。措施:加强学习各类财经法律法规,不断提高业务能力。

3.责任心不强,监督执行不到位的风险(二级)。措施: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增强责任心,兢兢业业开展好各项工作。

4.不坚持原则,不按规定办事的风险(二级)。措施:进一步学习各种业务知识,坚持原则,按规定办事。

5.能力素质与岗位职责不适应的风险(三级)。措施:加强学习,不断提高业务能力。

公安局廉政风险点与防范措施范文 廉政风险点防范措施 2 一、***(市局党委书记、局长)

主要分管工作:负责全局全面工作。

廉政风险点:

1、干部选拔任用。

2、评优评先。

3、全局党委班子建设。

风险等级:一级

风险点的防范措施:

1、按上级制度规定选拔干部。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

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

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按规定条件、程序要求、指数分配等实施。市局范围制定的相关文件要经局党委成员形成共识,并报市委政法委和市委组织部审批或把关后方可实施。

2、评优评先坚持程序。按照评优评先基层推荐,组织部门审核、市局党委集体研究和广大民警公认的原则,公正把关、合理提出建议。

二、***(局党委副书记、政委)

主要分管工作:协助局长抓全面工作,负责全局民警的政治思想工作,主管全局财务工作,分管政治处、办公室。

廉政风险点:

1、5000 元以下财务审批。

2、公务接待。

3、评优评先。

风险等级:一级

风险点的防范措施:

1、坚持开支预算和大额采购班子集体研究制度。5000元以上大额开支,必须经局党委会集体研究决定,认真审核。对需要履行政府采购或招标的预算,必须先履行手续,后开支。

2、完善公务接待审批制度。公务接待落实接待标准,履行招待费开支审批手续。

3、完善推荐程序。各类荣誉称号的确定和推荐按照基层推荐,有关科、室审查,局长办公会集体讨论决定的原则,公正把关,合理提出建议。

三、***(市局副局长)

主要分管工作:分管治安大队、户政科、松林店分局、保安公司及各派出所

廉政风险点:

1、治安案件立案审批。

2、派出所工作的审核、检查、监督。

风险等级:一级

风险点防范措施:

1、严格审批程序。立案、结案均履行审批手续,对办案单位上报的案卷严格审核后,批准是否立案、结案以及对案件线索的终止调查等手续由法制科严格把关。

2、严格按照保定市公安局《警务工作规范》标准,履行职责。

四、***(市局副局长)

主要分管工作:分管刑警大队、经侦大队、看守所、拘留所、城管派出所及各刑警中队,协调武警看守中队。

廉政风险点:

1、刑事案件立案审批。

2、刑侦工作的审核、检查、监督。

3、监管场所的监督、检查。

风险等级:一级

风险点防范措施:

1、严格审批程序。立案、结案均履行审批手续,对办案单位上报的案卷严格审核后,批准是否立案、结案以及对案件线索的终止调查等手续由法制科严格把关。

2、严格按照保定市公安局《警务工作规范》标准,履行职责。

3、严格按照《监管场所工作条例》、《看守所重大责任追究》、《看守所严管牢头狱霸规定》等履行职责。

五、***(市局副局长)

主要分管工作:分管交警大队、巡警特警大队、治安检查站

廉政风险点:

1、道路交通执法。

2、证照办理、年检。

3、交通事故处理。

风险等级:一级

风险点防范措施:

1、严格执行《x 道路交通安全法》,督导、规范执法行

为。

2、严格执行公安部 91 号令、102 号令办理车管业务。

3、严格执行《河北省公安厅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处理交通事故。

六、***(市局纪委书记)

主要分管工作:负责全局纪检工作,分管法制科、控申科、纪检监察室、警务督察大队、公安消防大队。

廉政风险点:

1、公安民警违法违纪案件查处。

2、消防工作的审核、检查、监督。

3、行政复议案件监督、检查。

4、监督检查法律文书审批手续。

风险等级:一级

风险点防范措施:

1、强化违纪违规线索管理。对上级批转、本级受理民警违纪违规投诉和举报经监察部门登记后,要及时掌握,重大线索向市局主要领导汇报。对所属工作人员加强保密教育和纪律观念,防止放纵和泄密问题发生。对失职渎职人员督导落实责任追究。

2、严格按照《x 消防法》第十条、第十二条督导落实安全措施。

3、严格复议和应诉管理。对行政复议和应诉案件,督

导法制部门拿出意见。参加复议和应诉的工作人员与复议、诉讼当事人有利害关系的,督导其回避。

公安局廉政风险点与防范措施范文 廉政风险点防范措施 3 一、思想道德风险

1.主要表现:放松世界观改造,理想信念动摇,政治素质低;背离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思进取、得过且过,作风漂浮、脱离实际,因循守旧、形式主义,以权谋私、独断专行等。

2.防控措施:

(1)建立廉政谈话机制。按照风险岗位的三个等级进行:三级风险岗位的工作人员谈话,局机关由科室负责人进行,学校由校务成员负责;二级风险岗位的工作人员,机关由局分管领导谈话,学校(单位)由主要负责人负责,纪检人员可参加;一级风险岗位的工作人员由局主要负责人谈,分管领导和纪检负责人可参加。下属单位人员较多的,可以集体谈话形式进行。廉政谈话每年至少进行两次,对存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要及时进行谈话。谈话情况要进行书面登记以备查。

(2)建立警示教育机制。可采取单位领导作廉政报告、到廉政教育基地参观、参加相关职务犯罪案件庭审旁听、前往法纪教育基地(监狱)接受警示教育、邀请有关领导和专家上廉政课等形式,对干部职工进行经常性的廉政教育,使干部教师思想上时刻绷紧反腐倡廉这跟弦,形式可以多样,重

在实效。

(3)加强人文关怀。充分发挥党组织、工会、共青团、妇联(女职委)的作用,从政治、思想、工作、生活上关心、爱护、帮助干部教

师,开展有益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倡导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营造良好的廉政文化氛围。

(4)加强日常工作生活的监督,通过民-主生活会、述职述廉、民-主评议等方式,提高党员干部教师的依法行政水平、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二、制度机制风险

1.主要表现:未能根据改革发展和党风廉政建设形势需要,及时完善和执行各项制度,造成部分制度可操作性不强,贯彻落实不到位;部分机制缺乏相互支撑、相互制约,约束力和监督力的作用不明显,不能形成有效的常规化工作措施。

2.防控措施:

(1)定期梳理完善各项制度,增强可操作性,实现各项工作有制度依据,形成按制度办事的行为规范。

(2)监督各项工作的决策和执行程序,建立综合监督机制。

三、岗位职责风险

1.主要表现:不履行“一岗双责”,或履行不到位;违反

廉洁自律相关规定,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私利,收受礼金、礼券、礼品等受贿行为;违反民-主集中制,独断专行或软弱放任;失职渎职、不作为或滥用职权等。

2.防控措施:

(1)建立制度防范机制。对涉及班子成员的重点廉政风险岗位关键是要在建立健全民-主决策、集体决策、阳光决策等方面下功夫,严格

执行重要事项议事规则、政务(校务)公开等制度;对涉及中层干部的重点廉政风险岗位,关键是要在规范自由裁量权、完善内部管理、相互制约上下功夫。

(2)严格落实招生、教育收费、财务审批、物质采购、工程建设管理等政策规定。

(3)全程监督干部选拔任用、教师招聘、调动等工作,确保各项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性。

(4)加强对重点岗位工作流程管理、日常监督。

(5)公示风险岗位及防控措施。各学校(单位)要对确定的岗位廉政风险点进行汇总,认真填写《学校(单位)廉政风险防控登记表》,并通过上墙、局域网等方式公开。

(6)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廉政风险防范工作重在制度的落实执行,局党委一年至少一次对本系统的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不执行制度的行为要批评指出,因不执行制度而造成不良后果的,要对有关人员给予相应处理。每年年

探讨监理安全风险的防范措施 第3篇

【关键词】安全管理;安全风险;控制方法

0.前言

如何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以减少监理安全风险,是监理单位在目前、今后必须面对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在监理活动中,只有对潜在风险有充分认识,并结合自身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才能将损失降低到可接受的最小程度。树立依法、依规、依标进行安全监管的理念,有组织地对工程项目管理的各个环节实施安全管理,切实履行2004年国务院《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的“审、查、停、报”四项基本职责;是我们在目前安全管理形势下的必然选择。下面就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防范监理安全风险,谈谈我的看法与大家交流。

1.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1.1安全监理责任制度

健全和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其它各项规章制度,是落实监理安全责任的前提和根本保证。对项目管理而言,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以2004年国务院《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为依据,以2006年10月建设部《关于落实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理责任的若干意见》为指南,将政府要求我们所承担的各项监理安全职责通过责任制的建立层层分解、落实到项目管理的各个环节,使项目总监、专业监理、安全监理人人清楚各自所承担的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在熟悉、理解岗位监理安全职责后,才可能做到万众一心、同舟共济、各尽所能、各施其责、风险共担,切实履行四项基本职责,以适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监理的安全工作。

1.2 项目监理安全工作记录

监理安全工作的成果主要通过安全记录来体现,为了认真履行《条例》、《若干意见》规定的各项监理安全职责,严格按照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对施工单位实施全方位审查、审核和督促检查是否工作到位,我们应将履行安全监理职责所涉及到的全部工作内容:施工单位资质和安全生产许可证审查备案记录、项目安保体系人员上岗资格审查备案记录等等记录设计成标准表格,以及支撑各种表格所需的备案资料归档指引,一起装订成册,作为统一的《项目安全监理工作综合记录本》供专职安全监理人员记录项目安全监理的有关工作情况,以规范安全监理行为。通过综合记录本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项目监理部的日常安全监理活动的全貌,以防止在发生安全事故时,便于分清责任,最大限度地起到自我保护和抵御外部安全风险的作用。

1.3 安全生产激励约束机制

为进一步激励和约束监理人员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职责,切实加强和改进安全生产监理工作,还应细化安全奖励制度,定期对重视安全生产工作、认真履行安全监理职责的项目监理部和监理人员,以及对安全生产做出突出贡献的员工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忽视安全生产职责,给监理企业的信誉和效益造成损失的行为,要给子通报批评和经济责任制考核,情节严重的,直至解除聘用合同。

1.4 危险性较大工程施工监督机制

为有效杜绝群死群伤以上恶性安全事故的发生,降低安全风险,应加强较大危险源预控,严格按建质[2004]213号《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重大危险施工项目进行监督控制,如:深基坑支护、重大吊装、超高作业、新工艺施工等。在方案审查上项目部可利用公司资源,组织专家联合审核;在施工过程中明确责任人、编制检查表全过程对方案落实情况进行跟踪。

1.5 提高安全监理人员素质,落实监理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由于较长时间以来对安全管理的忽视,很多建筑施工单位认为安全管理可要可无,尽管国家已提出提高安全管理人员地位和待遇,但仍然没有实实在在落实下去,导致专业安全管理人员缺乏,在不少监理单位也有同样现象。监理单位应通过安全人员招聘、安全专业人员培训来提高安全监理人员素质,在监理活动中树立安全威信,有效落实安全监督、管理职责,避免施工单位轻视监理安全监督现象。

2.完善各项管理体系

2.1协助业主、督促施工单位建立完善安全管理体系、监督体系

在工程项目的开工初期,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成立相关管理机构,通过安全管理机构建立项目安全管理制度、对重大问题进行决策、对一些重大风险共同承担责任。督促施工承包商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工程施工的危险性是个客观存在,但可以通过督促施工单位完善应急体系,减少事故影响和损失。如施工单位能够做到在事故反应上迅速,在事故处理上及时,就可以达到控制事态发展,减少损失的目的。切实把好资质关。项目监理部联合业主安全监察部通过对进场办证的控制,实现对新进场的施工单位从单位资质、人员素质、设备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或审核,确保施工队伍在法规意义上符合要求。

2.2监理人员定好位、用好权

法规和工程项目合同、项目管理制度在明确监理人员责任的同时也赋予监理的权力,项目监理部在组织监理人员学习法律法规标准的同时,必须在进场时组织学习合同、工程项目管理制度;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对会议纪要进行传阅。通过学习,理解法规标准、理解合同、理解工作任务,明了自己的检查权、发文权、督促权、处理权。

3.履行各项职责

3.1在施工过程中认真履行监督职责

监理项目部全体监理人员有安全文明施工责任区,定期填写安全文明施工检查表。督促监理人员履行安全监督职责。开展各种安全活动组织、督促施工承包商按标准规范、项目管理制度要求进行施工。对查出的问题通过现场纠正处理、发工程师通知单、发隐患限期整改单、考核等手段予以消除。发出的隐患限期整改单均应进行闭环管理。

3.2重点对现场的重大危险源进行监督检查

安全监理人员应组织召开专题会议,防止大型起重机械交叉作业;明确管理措施和责任;督促施工承包商制定安全专项方案,保证特殊过程重点措施到位。督促相关单位编制群伤事故应急预案、大型起重机械应急预案、火灾事故应急预案、防台防汛应急预案,部分预案应进行了演练。严格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措施,防止坍塌事故的发生;对土方开挖、高大大模板工程,特别是基础开挖等深基坑、大模板的施工,督促施工承包商制定安全专项方案,并加强施工过程监管。

3.3加大反习惯性违章力度

事故的发生常常是习惯性违章引起,为减少施工人员的习惯性违章现象,应严格落实安全激励制度。对发现的小问题当场落实整改,重大问题发通知单限时整改,严重违章问题罚款处理,同时应督促业主、施工单位对认真落实安全管理制度、现场安全措施、安全施工的施工班组进行奖励。

4.积极创建文明施工工地

文明施工体现项目管理形象、体现安全管理水平,在监理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在工程建设中,项目监理部应严格按有关要求督促施工承包商落实文明施工措施。进场初期,对施工单位场地布置、规划方案进行严格审核,对临建设施建设标准进行认真监督;工程建设中,对施工单位道路管理、场地管理、安全文明施工设施管理应严格按标准要求进行监督和督促整改。

5.结束语

浅析企业物流风险的防范措施 第4篇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 经济活动节奏的加快, 消费者需求日趋个性化, 人们对产品的要求日益苛刻, 使得产品的寿命周期大大缩短, 由此而引发了企业物流模式的巨大变革。过去的企业对原材料供应、产品制造与分销全过程的“纵向一体化”的物流管理模式, 已无法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 巨大的竞争压力和危机感迫使企业必须转换新的战略来赢得市场, 企业物流外包应运而生, 物流的外包使得物流管理交由非企业本身的第三方来完成, 使第三方物流企业得以产生和发展。物流外包为企业提高核心力、节约成本、缩短产品循环周期、加快供应链反应速度的同时, 它也为实施外包的企业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因素, 带来了风险。为了适应新世纪剧烈的变化和动荡的新挑战, 在物流外包管理中树立风险意识, 成为企业物流外包管理工作者当仁不让的职责, 也必然会成为企业物流外包管理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新趋势。

二、企业物流外包的风险识别

1. 物流外包的决策风险

(1) 成本风险。物流费用构成复杂, 它不仅涉及企业运营的多个环节, 而且各个环节中的费用组成多样化, 既有人工费、管理费, 还有设施、设备、器具的折旧、维护费和资本利息等。由于现代物流管理离不开信息处理, 信息处理费也是成本组成的重要部分。在物流外包过程中, 成本的分割、归属难以界定。如何做好成本预算与比较是决定物流外包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2) 外包范围风险。面对现代物流外包, 企业根据本公司经营状况、业务性质、规模大小等的不同, 选择不同层次和范围的外包, 如果选择不当, 外包企业可能达不到外包的目的或效果不明显, 也有可能造成企业的负担, 从而造成物流外包的失败。 (3) 缺少风险分析的风险。风险计划的缺失会造成物流外包决策分析不完整, 可能造成物流外包计划的流产。同时, 一旦风险发生, 没有相应的管理措施, 会造成时间延误, 加重企业损失。风险分析及风险计划是物流外包策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不可缺少的。 (4) 企业文化风险.由企业文化差异带来的风险是指企业与物流商都存在自己的企业文化和企业价值取向, 这就会导致对相同的问题有不同的看法与认识, 从而存在分歧, 影响物流外包的稳定。 (5) 员工抵制风险。物流外包势必会引发企业业务流程的改变, 现有资源被重新组合, 不同的部门被整合, 这可能影响到某些部门和人员的直接利益。对于触动利益的部门和人员, 大多持反对意见和不合作态度。这种抵触和消极情绪对外包的影响不可低估, 很有可能直接导致外包的失败。

2. 物流外包的管理风险

(1) 绩效评价风险。在对承包商进行绩效评价管理的过程中, 不能制定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 致使其管理不具持续发展改进的特质, 没有激励机制, 不能对其业务水平、管理能力、信息适用性全面评价。从而造成潜在的损失。 (2) 高期望风险。高期望风险是指, 在物流外包投入运营后, 由于外包企业不能完全了解现代物流程序过程和操作程序, 对初期投入运营期望过高, 不能进行出色管理, 从而造成潜在的风险。 (3) 客户风险。企业过于依赖物流外包服务商, 又无法控制或影响他们, 使企业不能取得所需的用户需要信息, 从而影响企业产品的改进。从长期来看, 由于对物流活动的失控可能阻碍核心业务与物流活动之间的联系而降低客户满意度。 (4) 信任风险。如果成员不能相互信任, 使得联盟中交易成本增加, 影响物流外包顺利运作。物流外包合作中的信任风险来源于多个方面, 比如没有与对方长期合作的打算合作时间短;弱竞争力供应商分得少量非优势利业务;为获得业务恶意报低价格等。

3. 物流外包的外部环境风险

(1) 自然环境风险。来自自然界不可抗力因素, 如地震、火灾、暴风、雨雪、交通事故等, 所引起非常规的破坏, 使物流外包过程受阻或中断, 使企业生产经营遭受损失, 既定的经营目标无法实现。 (2) 政治经济环境风险。政治经济环境包括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国内政治经济环境两个部分。 (3) 法律环境风险。现阶段, 国际国内有关物流外包的法律甚少, 现有的相关法律漏洞也多, 很容易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 (4) 市场环境风险。市场环境风险指的是由于国内或国际的物流服务需求趋向、外包市场的成熟程度、物流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企业竞争环境的变化、企业资源市场与产品销售市场的变化、企业收购兼并、金融市场变化, 外包商的股东关系发生改变等因素, 造成对企业物流外包产生的明显不利影响。

4. 信息风险

(1) 信息外泄的风险。外包物流服务后, 企业的很多信息势必让物流服务供应商了解, 如果这些信息外泄, 将会给企业带来相当大的风险。另一方面, 企业的很多信息也是让物流服务供应商来提供, 如市场需求信息、销售预测信息、库存信息等, 这些信息属于保密的信息, 物流服务供应商的参与扩大了信息的传递范围, 使信息更容易外泄。 (2) 信息不对称风险。在物流外包活动中, 企业和外包服务商之间形成“委托—代理”关系。企业 (委托人) 在选择外包服务商 (代理人) 时, 外包服务商隐瞒了部分信息, 而这些信息可能是对企业不利的, 导致企业选择了并不适合自己的外包服务商。在签订合约后, 企业不可能全面、细致的了解外包业务运作的全过程, 外包服务商可能采取一些不利于外包企业的行为, 从而损害企业的利益, 表现在外包服务的不及时或者外包服务质量的降低。

三、企业物流风险的防范措施

1. 政府层面

(1) 为企业物流外包提供信息引导。政府或社会为物流发展提供信息指导十分必要。这种信息指导包括通过政策引导、信息中心的信息服务、新闻传播、技术咨询、科技统计、技术交流等方式来进行。政府应加强对物流企业的信用管理, 为物流外包企业提供真实准确的物流企业信用等级, 从而使物流外包企业信息源多样化、信息渠道畅通, 防范和控制物流外包风险能力大大加强。 (2) 加强物流人才培养。现代经济的水平,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物流服务的水平, 而物流服务水平的高低则取决于高素质人才的拥有量。物流业务外包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 物流人才的作用十分重要。物流人才的培养可采取正规教育与在线培训相结合的方式, 一方面, 在高等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中扩大招收物流本科和研究生, 培养高中级物流人才;另一方面, 加强培训现有物流人才, 包括物流宏观决策与规划, 物流管理, 物流技术操作, 物流科研等方面的人才。 (3) 完善有关第三方物流法规、规定。在加快现代物流发展的同时, 应尽快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符合国际惯例的现代物流法规, 努力为物流企业的发展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 为发展物流创造宽松的运行环境和良好的体制环境。 (4) 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应继续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 尽快形成配套的综合运输网络完善的仓储配送设施、先进的物流信息网络平台等, 为现代物流发展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条件。在全面规划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 鼓励国内不同所有制的投资者和外商投资企业参与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 要兼顾近期需要和长远发展, 注重硬件建设和软件管理想结合。政府部门对公益性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 应在土地、税收、资金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

2. 企业方面的政策

(1) 成立专门的风险管理机构。外包风险管理机构的人员构成, 应囊括企业各个与物流外包相关的部门, 如财务、法律、仓储、质检等各业务单位的成员代表, 建立相应的责任体系, 成员定期组织会议商讨措施, 实时调控监督物流外包过程。机构规模的大小可根据外包服务的规模、外包过程的复杂程度和外包服务企业物流服务提供商的多少, 并对风险管理成本和利益避免风险的损失进行比较后来决定。对于一些偶发但破坏性大的事件, 可预先制订应变措施, 制定应对突发事件的工作流程, 使得在风险发生时, 企业可以马上组织起人员, 采取事先制订好的应变措施对风险进行处理, 有效地降低突发风险对企业带来的损失。 (2) 选择正确的物流服务商。企业物流外包选择一个正确的物流服务商, 可以有效地降低物流外包过程中的风险, 大大降低物流外包的不确定性。具体方法有:第一, 直观判断法。倾听和采纳有经验的企业内的人员意见, 或者直接由内部人员凭经验做出判断。此法仅适于简单的物流项目外包。第二, 招标法。通过招标法选择物流服务商, 通常是由企业提出招标条件, 各合作伙伴进行竞标, 然后由企业决标, 最后与提出最有利条件的合作伙伴签订合同或协议。招标法适合外包物流业务比较复杂的物流服务商的选择, 但招标法手续较繁杂, 时间较长。第三, 协商选择法。在合作方较多、企业难以抉择时, 也可以采用协商选择法, 即由企业选出条件较为有利的几个合作伙伴, 同他们分别进行协商, 再确定适当的合作伙伴。以上选择法各有优缺点, 企业应根据自身物流业务的特点选择使用。但根据实践经验, 招标法应用较多, 层次分析法较为科学, 招标法和层次分析法结合使用效果更好。 (3) 规范合同的签订与执行管理。物流外包本身就是合作双方根据事先签订的合同, 企业必须合理的利用合同这一要素, 规范合同内容, 认真拟定合同条款, 明确合同双方的责任义务, 通过合同来约束物流服务商的行动, 同时通过合同来保障企业的利益不受损害以及出现意外情况时的解决措施, 降低外包过程的风险。企业可以通过加强合同管理来防范物流外包风险, 合同在外包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制衡作用。合同的执行过程中, 应在企业组织足够的物流管理人员和风险管理人员依据外包合同对外包执行状况进行跟踪管理, 降低企业过分依赖物流服务商的风险。 (4) 实行相关保险, 一旦发生事故, 由于货物或服务项目价值巨大, 物流服务提供商自身的经济实力是难以承担巨大的经济赔偿责任的。最有效的办法是实行相关保险, 以较少的投资费用, 将事故的赔偿责任和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在物流管理实践中, 管理人员和员工要正确处理物流投保和人为防范的关系, 时刻发挥人的风险防范能动作用。物流投保只是解决物流事故发生后的经济责任问题, 并不能保证物流服务过程中的太平和安全。减少事故、降低风险的关键在于员工的尽职尽责和规范操作。

四、结语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物流外包有优势也有风险, 企业必须在选择阶段就识别可能会造成外包失败的风险, 并在选择的不同阶段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来防止外包失败, 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物流需求制订相应的评价标准, 并采用更加科学合理的方法来评价物流外包的风险。当前我国物流方面的研究尚存在不足, 加之我国物流业处于起步阶段, 如何合理的评价企业物流外包风险还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探讨的问题, 这也有待众多的专家作者做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李芙主编:供应链与物流管理,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6.1

[2]宋华:中国企业物流业务外包的调查与分析, 当代财经, 2007, 3

[3]李秋乱:我国第三方物流现状与趋势,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7.12

防范金融风险的方法和措施 第5篇

金融的全球化成为近年来发展的大趋势。在这种新经济的背景下,国际金融业全球化的发展也就成为必然。新兴金融市场的兴起和发展打破了原有的旧格局,使国际金融市场逐步扩展到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国际金融机构在全球大量设立分支机构,形成全球性业务网络。这种趋势既促进了国际金融的极大发展,也加大了金融风险的范围,出现债务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而国际金融组织面对巨大的国际资本流动,越来越显得力量不足,防范国际金融危机的手段显得特别脆弱。国际金融炒作活动,进一步加剧着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金融的全球化成为近年来发展的大趋势。在这种新经济的背景下,国际金融业全球化的发展也就成为必然。新兴金融市场的兴起和发展打破了原有的旧格局,使国际金融市场逐步扩展到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国际金融机构在全球大量设立分支机构,形成全球性业务网络。这种趋势既促进了国际金融的极大发展,也加大了金融风险的范围,出现债务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而国际金融组织面对巨大的国际资本流动,越来越显得力量不足,防范国际金融危机的手段显得特别脆弱。国际金融炒作活动,进一步加剧着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银行必然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尤其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在建立过程中,商业银行的风险问题显得更为突出。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和改革开放的进展来看,我国商业银行正在和将要面临的金融风险主要有信用风险、利率风险、外汇风险、决策风险、管理风险、国家风险、竞争风险、流动性风险、体制性风险等。这些金融风险中,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经营中最突出、最集中、最严峻的风险。信用风险是指因信用活动中存在的不确定性而使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其中主要是因债务人不能按期还本付息而使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占总资产的80%以上,贷款的质量决定着银行的命运。尽管《公司法》、《商业银行法》、《贷款通则》等法律法规已经颁布实施,但银行仍面临着企业不讲信用和丧失信誉、不愿或不能还银行贷款的问题,从而使银行面临贷款无法收回的风险。

求发展。但风险无处不在,近年商业银行是经营风险的企业,始终在风险博弈中求生存、来,国内外银行业因操作风险导致重大资金损失的案件颇多,严重威胁银行和客户资金安全,这些案件的共同特点之一,就是银行内控不健全,执行不到位,缺乏应有的行为制约机制。

金融业的稳定,关系到国家经济的稳定。众所周知,银行业是金融业中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如何规避和控制操作风险,已成为商业银行必须面对的问题。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加快,银行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往往因为制度落实到位、操作风险防范乏力、措施运作实施不当、监督制约机制不力、避险工具匮乏等原因,滋生业务操作上的风险,最终导致事故与案件。不仅银行的形象和声誉受损,也会阻碍银行改革与发展的进程。因此,加快和强化基层网点的操作风险管理,有效防范操作风险,是金融业亟待研究解决的首要任务。

围绕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九十年代以来国家加快了金融体制改革步伐,加大了金融宏观调控力度,引入了金融竞争机制。这对新型商业银行带来了发展的机遇,但更多的是危机和挑战。面对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和种种挑战,新型商业银行必须适时调整、完善自己的发展战略和管理体制,以实现在集约经营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对此,必须首先从指导思想上牢固树立风险控制,管理立行观念。这是新型商业银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新型商业银行更应从战略高度来认识防范、规避风险问题,要从关系自身生存发展、维护股东利益和社会安定的角度,花大力气抓好风险控制工作,并常抓不懈,保证各项业务的良性发展。新型商业银行是法人持股的股份制银行,从其股本实质看,同样是大型国有企业,其资产出现大面积风险带来的社会危害将是深远的。因此,尽快出台保全新型商业银行资产的政策法规,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性,减轻新型商业银行的风险压力,应当引起有关管理当局的高度重视。

与国外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在内部管理和外部环境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从外部来看,银行风险管理所需要的外部环境还不成熟。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尚未建立信用体系是重要的原因。国外银行业务强调诚信原则,银行向客户提供的不仅是一件产品,而是一种信用,这体现了客户的信用习惯和地位。但我国还是“非征信国家”,针对企业和个人的征信中介服务还没有普及,不仅造成了银行进行客户信用审查的成本极高,而且也造成了社会普遍缺乏信用意识和信用道德规范,直接给银行风险管理带来了难度。此外,外部监管和市场约束的作用还远远没能充分发挥,尽管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强调了信息披露的重要性,通过信息的规范化披露,加强投资者和市场对银行经营管理的监督和约束,但在我国,银行业信息披露还很不规范和不完备,外部监管部门的监管措施还相对简单,市场对银行的外部约束作用还有待加强。

从银行内部来看,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在观念、技术、方法等方面也与国外先进银行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第一,在风险管理认识上存在差距。在国外银行,十分重视风险——收益匹配的原则,把控制风险和创造利润看做同等重要的事情。在我国商业银行中,对风险管理和业务发展的关系认识还有差距,一方面,一些基层人员或业务人员往往错误地把风险管理摆在业务发展的对立面上,不能正确地评价风险,不能正确地看待风险,认为风险管理是阻碍业务发展的;另一方面,部分风险管理人员不能研究业务、研究市场、研究效率,简单认为少发展业务就可以控制风险,通过否定业务逃避承担风险,使很多该发展的业务发展不了,反而降低了银行的整体抗风险能力。第二,风险管理理念上的差距。风险管理是整个银行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一环,需要具备先进的理念和技术。由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起步比较晚,风险管理人员在风险管理理念方面还不能满足业务快速发展、风险管理日益变化的需要。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还不到位,仍以信用风险管理为主,对市场风险、操作性风险等重视不够。二是在风险管理的过程中缺乏差别化的理念,忽略了不同业务、不同风险、不同地区根据对资产负债平衡表中的资产和负债每个项目的利率预测,在维持流动性的前提下谋求风险的最小化,收益的最大化。并且通过此来考虑最佳的资产负债的数量和期限的结构。在商业银行进行外部投资中,通过资产负债管理,可以有效的预测外汇、利率、信用等方面的风险。在国际市场利率,汇率波动的情况下,可以主动性的进行调节。推行资产负债管理,必定使商业银行在平常管理中量力而行,自我平衡,合理经营。对负债促使其致力于筹集资金,自觉控制资产,扭转其超负荷经营状况,削弱其资金依赖性;同时对资产管理有利于其从事投资业务,激发了创造收益的积极性。

第三,风险管理方法上的差距。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比较重视定性分析,如信用风险管理中,重视贷款投向的政策性、合法性、贷款运行的安全性等,这些分析方法在强化风险管理中是不可缺少的。但是,与国外风险管理方法相比,风险管理量化分析手段欠缺,在风险识别、度量等方面还很不精确。如信用风险管理中、对借款企业财务状况和市场,对借款企业产品需求的变量因素的微观分析往往不足。

常见的助产风险与防范措施 第6篇

1肩难产

1.1肩难产风险

近20年由于新生儿体重增加,肩难产发生率增高[1]。有报道近年肩难产发生率达4.85%[2]。肩难产可致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锁骨骨折、窒息,母亲产道损伤、产后出血等。

1.2肩难产危险因素

尽管肩难产难以预测,有以下因素引起重视:1母亲糖尿病、肥胖、多产;2B超提示胎儿胸径大于双顶径1.3cm[3];3扁平骨盆;4耻骨弓低;5产前宫缩乏力;6头位不正 (特别枕横 位);7估计胎儿 体重≥ 3 750克;8活跃期进展缓慢和或第二产程延长;9胎儿畸形:胸腔腹腔严重积水。

1.3肩难产防范措施

1产程中正确评估产妇,有上述危险因素及时汇报医生,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2胎儿畸形:胸腔腹腔严重积水,汇报医生,在B超定位下穿刺放水。3胎头娩出,胎颈回缩,使胎儿颌部紧压会阴,迅速判断肩难产。头娩出60秒,肩仍未娩出即可诊断肩难产[1]。 4发生肩难产切忌慌张,更不能暴力外拉。首先放开保护会阴右手,延长会阴切口,查清肩膀的位置,若肩为横产式或纵产式转为纵斜产式,特别耻骨弓低很有效。无需保护会阴,可先娩后肩,再娩前肩,切忌同时强拽双肩。5屈大腿法:产妇双手抱膝,双腿极度屈曲贴近腹部,减小骨盆倾斜度,助产者适度力量向下牵引胎头娩出前肩。6压前肩法:助手在产妇耻骨联合上方触到胎儿前肩部位向后下加压,助产者牵引胎头,两者配合持续,忌用暴力[3]。

2新生儿锁骨骨折

2.1新生儿锁骨骨折的风险

新生儿锁骨骨折是新生儿产伤性骨折 最常见一种,其发生率为0.75%,临床上易漏诊,实际发生率高于以上统计数字[4]。Roberts认为其不可避免也无法预测[1]。有相当比例(41%)的新生儿锁骨骨折发生在无高危因素的阴道顺产中,73.5%发生在前肩[4]。骨折多见于中央或中外1/3段,呈横形骨折,并有移位, 也有不完全骨折者(青枝骨折)者。

2.2新生儿锁骨骨折危险因素

1胎头迅速下降,胎儿前肩胛骨嵌顿母亲耻骨联合上方;2助产人员牵拉胎儿用力过猛;3巨大儿;4持续性枕横位和枕后位;5第二产程延长;6耻骨弓低;7阴道助产;8肩难产等。

2.3新生儿锁骨骨折防范措施

1胎头下降迅速,胎肩嵌顿,不要急于娩肩,缓慢旋转胎肩至斜位。2耻骨弓低者充分利用骨盆后三角,切忌骨与骨挤压即锁骨和耻骨弓碰撞。3估计胎儿较大或阴道助产,会阴切口足够大。4提高助产技巧,单手娩前肩难控制,改双手巧劲娩前肩。5发生肩难产,按肩难产防范措施。

3新生儿窒息

3.1新生儿窒息的风险

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娩出后1分钟,仅有心跳而无呼吸或未建立规律呼吸的缺氧状态,为新生儿死亡及伤残的主要原因[5]。新生儿窒息是产科质量重要指标,也是助产风险中涉及新生儿的最重要一项,故产程中要及时发现胎儿宫内窘迫,正确处理新生儿,预防其发生。

3.2新生儿窒息危险因素

1胎儿窘迫;2胎儿吸入羊水;3滞产;4产妇分娩过程中使用麻醉剂、镇静剂;5早产、肺发育不良、畸形等。

3.3新生儿窒息防范措施

1胎儿窘迫主要表现为胎心音改变、胎动异常及羊水胎粪污染或羊水过少[5]。助产过程胎动和羊水过少两项已不考虑。第二产程持续胎心监护:胎心率变化是急性胎儿窘迫重要征象。由于第二产程胎头受产道刺激,迷走神经兴奋,胎心多变慢,如胎心90~120次/分,羊水清或羊水Ι度,吸氧,指导屏阵,如胎心< 90次/分,并出现频繁晚期减速或羊水Ⅱ、Ⅲ度立即结束分娩,同时准备新生儿急救物品,呼叫产、儿科医生、 麻醉师到场。目前,脐血流S/D比值测定也是产前监护胎儿安危方法之一,S/D≥3.0,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高达80%,S/D明显上升 趋势,提示胎儿 窘迫[6]。 根据产程进展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2胎头娩出即清理呼吸道:左手大拇指挤鼻口、其余四指从颈部气管向上挤,尽量清理干净羊水再娩肩。娩出后迅速擦干羊水、保暖,吸痰管再次吸净羊水,轻摩擦背部诱导呼吸,必要时正压給氧,动作迅速。3二产程延长或滞产及时汇报医生结束分娩,判断准确。4产程中使用麻醉剂、镇静剂、早产等做好新生儿复苏准备,呼叫产、 儿科医生、麻醉师到场。

4会阴阴道裂伤

4.1会阴阴道裂伤的风险

会阴阴道裂伤是最常见的软产道损伤,往往是胎儿娩出后有鲜红色血流出,排除宫颈裂伤后,立即检查阴道和会阴,如不及时发现和处理,可造成产后出血。 有的是没有切开会阴,会阴阴道裂伤,有的是切开,切口延伸或别处裂伤。会阴侧切一般切开会阴浅横肌、 会阴深横肌、球海绵体肌、部分肛提肌(耻尾骨肌)。会阴裂伤分度:Ⅰ度:会阴部皮肤及阴道入口黏膜撕裂, 出血不多。Ⅱ度:裂伤已达会阴体筋膜及肌层,累及阴道后壁黏膜,向阴道后壁两侧沟延伸并向上撕裂,解剖结构不易辨认,出血较多。Ⅲ度:裂伤向会 阴深部扩 展,肛门外括约肌已断裂,直肠黏膜尚完整。Ⅳ度:裂伤指肛门、直肠和阴道完全贯通,直肠腔外露,组织损伤严重,出血量可不多[3]。魏卫报道Ⅲ度裂伤占会阴阴道裂伤4%[7]。严重会阴阴道裂伤,除产后出血风险,处理不当可致阴道膀胱瘘、阴道直肠瘘。

4.2会阴阴道裂伤危险因素

1急产,胎头下降过快,会阴没有充分扩张;2阴道助产:产钳等;3产妇本身因素:阴道炎、妊娠期高血压病、妊娠合并贫血等;4胎儿较大;5会阴切口过小; 6助产人员保护会阴技巧不够。

4.3会阴阴道裂伤防范措施

1慎用宫缩剂,防人为急产和胎头下降过快。2一般选择左侧切,估计胎儿<3 500克,会阴弹性好, 顺产,切开3~4cm;估计胎儿≥3 500克,阴道助产,会阴弹性差,切开4~5cm。3阴道炎症和会阴水肿选择恰当的侧切时机和切口。4培训助产人员,提高保护会阴技巧,宫缩时保护会阴用右手大鱼肌向上向内托, 左手控制胎头充分俯屈,宫缩间隙放松保护,保持保护姿势。

5阴道壁血肿

5.1阴道壁血肿的风险

阴道壁血肿因阴道粘膜完整,渐进性发生,疼痛常与会阴切口疼痛混淆,不易发现,早期常漏诊,严重可导致产后出血甚至休克,继发感染等风险。阴道壁血肿是临床并不少见分娩并发症 ,陆志芳报道其发生率3.72%[8],对产妇的危害不容小觑。

5.2阴道壁血肿危险因素

1急产、第二产程过快,会阴未扩张;2阴道助产, 软组织隐性损伤;3产妇因素:妊娠期高血压病、妊娠期贫血、妊娠合并血液病、出凝血功能异常、严重阴道炎、阴道外阴静脉曲张等,血管脆性大;4助产人员缝合技术欠佳:会阴切口顶端缝扎不到位,血管回缩;缝线未扎紧,止血不彻底;缝合留有死腔;缝针刺破较大血管;5产后检查不仔细,疏忽自发血肿。

5.3阴道壁血肿防范措施

1有上述高危因素的产妇产后仔细检查阴道壁, 发现阴道壁紫蓝色,及时刺破或切开,找出出血点缝扎;2会阴切口顶端0.5~1cm缝第一针,防血管回缩出血形成血肿;3阴道裂伤严重,单面缝合,不留死腔; 较大血管,丝线结扎;渗血明显,腔隙较大,填塞明胶海绵后缝合;4缝合完毕,常规肛诊,重视产妇症状和体征:切口胀痛,肛门坠胀感,产后尿潴留,严重血压下降,脉搏加速,早发现、早处理;5有高危因素产妇,会阴缝合后常规填塞阴道纱卷,12~24小时后取。必要时汇报医生,静脉用止血药。

6缝线穿直肠壁

6.1缝线穿直肠壁的风险

缝线穿直肠壁如不拆除重缝,可引起会阴切口感染,严重导致阴道直肠瘘。

6.2缝线穿直肠壁危险因素

1会阴侧切角度较小,离直肠壁近;2阴道裂伤严重,阴道暴露不清,盲视操作;3缝合时双面同时缝,一侧进针深;4操作者不熟练,缝合分寸掌握不好,缝合过深。

6.3缝线穿直肠壁防范措施

1会阴膨隆时,侧切角度须达60~70度,否则,胎头娩出后,切口接近直肠壁。特别是阴道助产,会阴膨隆时,会阴侧切口接近直角。切勿轻易做会阴直切口。 2阴道裂伤明显,助手用阴道拉钩充分暴露。3单面进针出针,两次对合。4缝合没有把握,请经验丰富助产人员缝合。5一定常规肛诊,必要裸指肛诊,可疑汇报上级医师确定,及时重新缝合,千万不可抱侥幸心理。

7缝针折断

7.1缝针折断的风险

缝针折断,寻找困难,断针在组织中游走,难定位, 可引起感染,刺伤临近组织,给产妇造成心理恐惧。

7.2缝针折断危险因素

1缝针质量不过关,缝针过小或过细;2持针方法不对;3进针角度不对;4拔针不妥;5用力过猛;6产妇配合不当,突然改变体位。

7.3缝针折断防范措施

1选择质量过硬的正规医疗器械公司缝针,缝针大小粗细与会阴切口匹配;2持针:持针器上1/3夹住缝针上1/3;3进针拔针顺着针自然弧度,不可倾斜; 4进针拔针用力适度,不可过猛;5疼痛耐受差的产妇,缝合时肌注100 mg杜冷丁,防止不配合;6万一折断不可慌张,血管钳固定,可用磁铁吸或x线下取针。

8会阴切口裂开

8.1会阴切口裂开的风险

会阴切口裂开,增加病人痛苦,可致感染,愈合时间延长,局部瘢痕等,严重影响夫妻生活。于春梅报道其发生率3.2%[9]。

8.2会阴切口裂开危险因素

1产妇自身因素:阴道炎、低蛋白血症等;2缝合时会阴阴道解剖层次暴露不清,组织对合不良;3缝线过密,阻断会阴血供,切口愈合不佳;4缝合时留有腔隙,积血影响愈合;5缝合时间过长,切口暴露过久;6会阴消毒不严,外侵感染。

8.3会阴切口裂开防范措施

1积极治疗产妇自身疾病,必要时支持治疗,增强抵抗力。2会阴侧切时两页剪刀在同一平面,同时剪开组织。黏膜、各肌层、皮下组织、皮肤逐层对合整齐, 裂伤严重,先缝合裂伤处,再缝合切口处。3缝合时只要达到对合、止血、恢复阴道解剖层次即可,不可缝线太多。4缝合时及时清理积血,不留死腔。5提高缝合技术,尽可能迅速果断。6保持外阴清洁,会阴护理每日二次。对会阴切口疼痛逐日加重或切口有硬结, 及时红外线照切口,同时配合抗菌素治疗。裂开较新鲜可行二期缝合。

9助产相关产后出血

9.1助产相关产后出血的风险

产后出血为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其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3%,实际发病率更高[3]。本节重点介绍除教科书外助产过程中助产相关产后出血的风险。

9.2助产相关产后出血危险因素

1胎盘剥离未及时取出,堵在子宫下段,引起子宫下段收缩不良。2宫颈口似喇叭口,未及时处理。3少许胎膜组织和积血积聚宫腔未及时清理。4缝合时间长,产妇疲乏,切口出血,宫腔积血。5新生儿未早接触早吸吮。

9.3助产相关产后出血防范措施

1迅速处理脐带和新生儿,防止时间过长,胎盘已剥离堵在子 宫下段,引起子宫 下段收缩 不佳。2手捋宫颈口并刺激,宫颈注射 催产素20单位,如出血达300ml,即宫颈注射欣母沛1支(250ug)。3及时清理干净宫腔积血和胎膜组织。4提高会阴缝合技术,缩短缝合时间,减少切口 出血和产 妇疲乏,补充能量。5产后30分钟内协助新生儿早接触、早吸吮。产后30分钟建立吸吮反射,泌乳反射可促进催产素分泌及产妇的子宫收缩,有利于胎盘娩出,减少产后出血[10]。

参考文献

[1]F.Gary Cunningham.威廉姆斯产科学[M].20版.郎景和主译.西安:世界图书出版西安公司,2001:465-466.

[2]董立芸.肩难产20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6(23):94-95.

[3]乐杰主编.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24-125,205-206.

[4]白萍.产伤性新生儿锁骨骨折109例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1,9(12):29-30.

[5]郑修霞主编.妇产科护理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87-89.

[6]安静娜,王晔恺,陈凤凤.脐血流S/D比值监测在胎儿宫内窘迫中的预测价值[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杂志,2014,34(6):722-724.

[7]魏卫.238例会阴阴道裂伤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21):160.

[8]陆志芳.51例产后阴道壁血肿的治疗和护理[J].浙江临床医学,2011,13(1):70-71.

[9]于春梅.浅谈会阴切口裂开原因及护理措施[J].现代医药卫生,2007,23(6):929.

审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措施 第7篇

一、形成审计风险的主要因素

1.审计人员的经验和能力的局限性。由于审计对象的复杂性和审计内容的广泛性, 加上近年来人们对审计意见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社会对审计人员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而在审计过程中, 很多方面需要由审计人员作出专业判断, 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具有丰富的经验和较高的判断能力。然而经验和能力总是有限的, 由于审计人员的审计经验和能力不足, 致使审计难以达到社会全部期望, 这就无可避免地会在审计过程中发表不恰当的审计意见, 产生审计风险。

2.审计人员没能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审计准则要求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态度, 进行合理的专业判断。然而由于审计人员的个人素质参差不齐, 如果审计人员责任心不强, 审计中没有保持应该持有的职业谨慎态度, 势必导致不必要的差错或者应当执行的必要的审计程序没有得到执行, 进而形成审计风险。

3.审计人员的工作失误。如果审计人员能够保证在审计过程中采取恰当的程序和方法, 那么风险就会大大降低。然而审计人员的经验有高有低, 驾驭审计方法的能力有强有弱, 审计人员的差错和失误有时很难避免, 它们可能来自于对审计事项的错误判断, 也可能来自于对审计程序的错误理解等, 这些都会导致审计风险的产生。

4.审计方法本身存在的缺陷和不足。现代审计是建立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健全的基础之上的抽样审计, 所遵循的是成本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而这两者本身就是允许一定审计风险存在的。其一, 它有些过分依赖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测试, 虽然内部控制系统的建立可以减少经济活动中的一些错弊, 但因为内部控制系统本身固有的一些局限性, 使其无法避免所有的错弊。例如审计单位发生未预料的经营状况, 或者出现了比较特殊的业务, 原有的控制措施无法适用;工作程序上本应相互牵制制约的工作人员串通作弊;管理人员滥用职权或责任心差致使控制系统失效等。所有这些都会使控制系统失灵, 产生控制风险。其二, 在抽样审计中, 审计人员常常为了用有限的成本达到较高预期的效益, 放弃了相当一部分的样本资料, 这就更加大了给出正确审计结论的难度。以上情况均会造成审计结果出现误差。

二、形成审计风险的客观因素

1.审计责任的客观存在。在现代经济生活中, 审计意见的影响范围也越来越大, 人们的经济决策对审计意见和结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如果审计意见有所不适当, 与被审计单位的情况有所不符, 则对使用者的判断和决策影响将会很大, 使得审计风险也随之加大。

2.审计对象的复杂性及审计内容的广泛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 生产经营过程越来越复杂, 与此相应的会计信息系统也日益复杂, 财务报表出现错误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此外, 审计范围也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 审计范围扩大到今天, 已远远超过了传统审计, 增加了很多不确定性因素。审计的对象越复杂, 审计的内容越广泛, 审计的难度就越大, 审计风险也就越大。

3.被审计单位外部和内部经营背景。经济环境、被审单位经济活动的特点、技术发展趋势、内部控制制度的强度、管理人员的品质和素质等因素都会对企业的经营风险产生影响, 进而影响审计风险。这也是审计风险模型中首先要考虑固有风险的主要原因之一, 同时也是现代审计首先要对企业内外环境全盘评估的理由。被审单位内外环境对审计风险的影响, 可以从审计费用充分表现出来, 西方审计职业界确定审计费用时, 都考虑了审计风险, 特别是固有风险和经营风险。

三、审计风险的防范措施

审计风险呈现出扩大化和复杂化的趋势, 当前最为紧迫的任务是在保证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前提下有效地防范和规避风险。

1.建立健全审计法律环境。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 审计也面临着许多新课题、新任务。为此, 必须有健全有效的法律制度和审计准则, 才有利于合理地界定审计人员的责任。应继续制定和不断完善审计法律规范。通过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完善的审计法律法规强化审计质量控制、规范审计操作、避免审计中的随意性、约束审计行为、规避审计风险, 切实做到审计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进一步转变观念、强化风险意识。由于人们对审计期望的越来越高, 审计人员的责任和风险也越来越大, 审计部门将会更加关心如何采取有效的审计方法和程序, 在降低审计成本的同时, 高质量的完成审计任务, 同时有效地避免审计风险及其损失。因此, 审计人员一定要从思想上、观念上深入理解审计风险、重视审计风险, 冲破传统审计思路的束缚。在执行审计业务的过程中, 寻求积极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控制审计风险。

3.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应对审计风险的实际能力。审计是一种技术性和专业性都很强的职业, 且是一种综合性、高层次的经济监督, 其工作不但需要一套系统的职业标准指导、规范和约束, 同时, 还要注意提高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责任心。各级审计机关均应建立责任过错追究制, 坚持谁违法违纪违规谁负责承担其责任, 包括一定的连带责任。其目的就是要增强审计机关、审计人员的审计工作责任心, 努力把审计风险降至希望值之内。不论是国家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还是社会审计组织, 都要定期对审计人员进行培训, 教育他们严格遵守审计法、审计准则和审计规范, 坚持实事求是、廉洁奉公、客观公正, 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 不断更新知识, 提高分析、判断、预测经济活动的能力, 成为一支具有一定思想素质、业务技能和文化水平的审计干部队伍, 从而达到主动控制风险的目的。

4.建立良好的内部运行机制, 完善内部质量控制制度。这是有效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的重要保障。各级审计机关和相关审计主体都要在独立、客观、公正、廉洁、严谨、保密的原则下建立自律性的运行机制, 倡导敬业精神, 公正执法, 不徇私情, 同时还应根据成本效益原则建立自己的质量控制制度, 以期为遵循专业标准提供合理的保证。这包括合理运用全面质量控制政策与程序, 以保证所有的审计工作均遵照独立审计准则执行和合理运用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程序, 确保审计项目工作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等。

5.搞好审计风险预测, 引入对客户的评价制度, 慎重选择审计对象。首先, 应树立只与正直客户打交道的原则。客户如果没有正直的品格, 则出现差错和舞弊行为的可能性就大, 固有风险就比较高。即使扩大审计测试的规模, 审计人员也难以使总体审计风险的水平降低到社会可接受的程度内, 出现法律纠纷的可能性就比较大。因此审计人员在接受委托之前应当采取措施, 如与前任审计人员联系, 评价客户管理高层的品格, 一旦发现委托单位缺乏正直品格就应尽量拒绝接受。

6.采用风险导向审计, 降低审计风险。现代审计方法强调审计成本和审计风险的均衡, 抽样审计方法和分析性复核方法的应用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中, 审计的结果必然带有一定的误差。所谓审计抽样, 是指审计人员实施审计时, 从审计总体中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测试, 并根据测试的结果, 推断审计总体特征的一种方法。在抽样审计过程中, 决策者是否具备设计和使用抽样方案的能力, 离不开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而在审计时存在许多不确定的因素。这些不确定因素要由审计人员正确的判断加以解决。但审计人员对抽样结果很难进行质量和数量上的评价, 很难达到一定的精确程度。风险导向审计是将审计风险概念全面应用于审计过程的一种审计模式, 它通过对审计风险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价, 来确定审计风险是否控制在可以容忍的范围内。它主要运用分析性复核的方法, 不仅对客户的控制风险进行评价, 同时更要对产生风险的各个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价, 以确定实质性测试的范围和重点。这样就使审计风险与整个审计过程密切联系起来, 起到降低风险的作用。近年来, 风险导向审计在世界其他国家已广泛使用, 其原因就在于从审计准备阶段开始就考虑审计风险, 并把它控制在最低水平, 从而减轻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 降低审计风险。

7.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 规避和降低审计风险。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10号审计重要性》第八条指出:“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存在的反向关系。重要性水平越高, 审计风险越低;重要性水平越低, 审计风险越高。”把握这种反向关系可使审计人员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 在接受审计任务时, 一方面要考虑审计工作量及成本的大小, 另一方面考虑审计风险及影响的高低, 合理地确定审计重要性水平, 以期达到规避和降低审计风险的目的。

8.在对审计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中加强审计风险管理, 防范和降低审计风险。审计主体在基本的规范要求下, 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对审计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 提高审计质量, 是审计工作中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从本质上说, 审计作为两权分离的产物, 是所有权对经营权的一种监督, 审计方法是由审计目的和对象决定。在审计方法环节中, 审计效率与审计风险的矛盾十分突出, 但面对现在复杂而大量的审计工作, 客观上是对审计效率的一种挑战。从审计主体与审计客体两方面来看, 对审计效率有共同的要求, 在这种矛盾运动中, 审计风险, 准确地说是审计检查风险就更加明显地凸显出来了, 审计实践的矛盾在运动中达到平衡, 既可以提高审计效率, 又可以避免或降低审计风险。

总之, 控制和防范审计风险, 最关键的是增强审计机关领导和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 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 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 及时建立相关机制,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只要能正视风险, 及时采取措施应对风险, 就一定能最大限度地避免风险。

摘要:加强对审计风险的研究并找出相应防范措施, 是当前审计理论和审计工作中一个倍受重视的问题。文章首先研究了审计风险的定义及特征, 认为审计风险具有客观性、潜在性、过程性、可控性等特征;然后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分析形成审计风险的原因;接下来研究了审计风险的计量模型及审计风险与重要性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出了采取建立健全审计法律环境、强化风险意识、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应对审计风险的实际能力、完善内部质量控制制度、采用风险导向审计、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在对审计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中加强审计风险管理等几项措施来防范审计风险, 使审计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

关键词:审计风险,形成原因,防范措施

参考文献

[1].张新华.论财务造假与审计风险的对应性.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7 (12)

[2].王春.试论审计风险的产生原因及防范措施.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7 (5)

[3].庄启龙.审计风险及其防范对策.发展研究, 2005 (11)

[4].禹阿平.审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6 (7)

[5].邹建军.审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措施.现代商业, 2009 (5)

项目融资的风险防范措施研究 第8篇

目前, 国际上大型项目都倾向于共同开发、共担风险、共享利润, 带资承包, 而且成为国际工程承包发展的一个主要特点。因此, 资金实力成为承包商参与国际竞争的核心要素, 承包商帮助业主解决项目资金问题成为中标的关键。在融资方式日趋多样化的今天, 项目融资方式已在国际工程市场上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 资金的私有制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在这种情况下, 寻找一种合适的融资方法, 对我国经济建设将是十分有利的。项目融资是一种新型的金融工具, 是吸引外国资本进入我国基础设施领域的一种重要方式, 并逐步成为工程项目筹措资金的一种新的方式。

2 项目融资的风险分析

项目融资是对一个项目的权利、资源或其他资产加以利用的融资, 这种融资不是以项目业主的信用或者项目有形资产的价值为担保, 其本质上是一种无追索权或有限追索权的融资贷款, 归还贷款的资金主要来自于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的现金流量。项目融资跨度长、涉及面广, 其潜在的风险也较大, 识别和评估项目融资中存在的风险, 并对其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是项目融资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

2.1 项目融资的风险识别

要管理和控制项目融资过程中的风险, 首先要对项目融资的风险加以识别。识别项目融资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 流程分析法。

逐个对生产流程中的每一阶段和环节进行调查分析, 从中发现潜在风险的威胁, 并找出风险存在的原因, 分析风险发生后可能造成的损失和对整个生产过程造成的影响。

(2) 专家列举法。

由专业人士对项目可能面临的风险逐一列出, 并根据直接、间接, 财务、非财务, 政治性的、经济性的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3) 财务状况分析法。

根据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等财务资料和财产清单, 并通过实际的调查研究, 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分析, 发现其潜在风险。

(4) 投入产出分析法。

分析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平衡关系, 找出投入与产出之间存在不平衡的原因及其后果, 并对潜在风险进行识别和分析。

(5) 背景分析法。

通过有关数据、曲线、图表等来描述某项目或某组织的未来状态, 找出产生风险的关键因素及其后果, 考察风险范围及事态的发展, 并对各种情况作对比研究, 以选择最佳的风险管理方案。

(6) 分解分析法。

将复杂的事物分解成多个比较简单的事物, 将大系统分解为具体的组成要素, 从中分析可能存在的风险及潜在损失, 然后对每一种风险做进一步的分解和分析。

风险识别的方法还有许多, 但实践证明, 任何一种方法的功能都有其局限性, 要实现对项目融资风险的真正有效识别, 就必须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 将各种方法相互融通、结合起来综合运用。

2.2 项目融资各个阶段面临的风险各有不同

项目风险具有阶段性, 在各个阶段, 项目各方面临的主要风险也不相同。其中, 在任何国际项目融资中, 借款人和贷款人都承担的政治风险对项目的影响贯穿始终, 它会对所有其他项目风险产生重要的影响, 是国际项目融资中最重要的风险。由于在国际项目融资中最基本的影响因素就是一国政治体制、政治稳定性、政策连续性、政府信用等级以及政府对待外国投资者的态度等。发展中国家的项目融资首先需要考虑融资环境, 并主要考虑法律环境、金融环境、政治环境、行政管理体制和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 尤其要重视存在于项目整个建设和运营阶段的政治环境。还须分析经济运行环境中影响融资财务管理的主要因素:经济周期、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政策、通货膨胀情况等。市场经济条件下, 经济发展与运行大体上经历复苏、繁荣、衰退和萧条几个阶段的循环, 带有一定的波动性。经济高速发展时期, 运用项目融资方式筹集建设资金的风险相对较小, 成功率也会提高。而当经济不景气时, 进行项目融资的风险相当大。

2.3 项目融资的风险评估

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 通过对所收集大量资料的分析, 利用概率统计理论, 对风险发生的概率、损失程度和其它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估计和预测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相应损失的大小, 得到描述风险的综合指标, 并通过与安全指标的比较, 判断是否采取应对措施。例如通过计算项目的投资满意率:

P=P (NPV>NPV0) 。

式中:P是项目投资满意率, 也就是项目净现值大于项目目标净现值的概率;NPV是项目的净现值;NPV0是项目的目标净现值。

项目投资满意率应达到项目既定目标才可行。还可以采用建立项目融资决策净现金流量模型。以及计算项目的资本结构风险度来对项目融资的风险进行评估。

3 项目融资风险管理措施

从国内外项目融资的实践总结看, 一个项目融资的成功运作涉及很多关键因素, 只有正确处理好各个方面的问题, 项目才不会失败。项目成功的最重要因素是项目在财务上和经济上都要可行, 而良好的投资环境、项目经营方素质和经验、项目本身的经济强度、政府为项目的支持、担保、特许权合约等是项目融资成功的关键要素。因此, 在具有潜在政治风险的发展中国家开展国际项目融资时, 可采用以下管理风险的方法:

3.1 注意分析项目的融资环境

在开展项目融资前, 就应开始项目融资风险防范的相关工作, 对其建设期、经营期内的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发展形势、经济周期以及突发事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科学、清晰、准确的了解和判断, 对项目所在国家的政治稳定性作预测, 并考察东道国政治体制的健全性和完善程度, 管理体制配套改革情况, 政策的合理性、完备性等。

3.2 防范东道国政治风险的措施

任何项目都会受到东道国各项经济政策的影响, 而发展中国家政府往往缺乏相应的经验、相关政策、长期计划和法律法规。所以, 既需要冷静对待市场风险, 又需要时刻准备着应付政策上的骤变。应该仔细研究东道国的相关政策条例、政策意图及其变化趋势, 收集和处理大量相关资料, 这是一项极其重要又不可缺少的工作。

由于信用风险并非是东道国政府所能控制, 所以一般主要通过信用担保协议和项目文件, 由政府出面担保, 进行政治风险投保或引入多边机构等方式来减少这种风险。具体如下:

(1) 注意东道国法律、政策稳定性风险。一些国际融资项目常常因国家取消了曾经给予的税收优惠或改变税率、税种、征税方法, 给项目融资带来许多不确定因素, 并直接影响到项目的偿债能力或投资收益率。由于发展中国家的金融体系不完善, 国内的税收、经济政策经常调整。所以, 在项目开始前就应对项目实施的关键问题如外汇、通货膨胀等尽早做出相应安排, 尽可能争取到政府相应的法律保障和政府担保, 包括对一些特许项目权利或许可证的有效性的保证、对外汇管制的承诺、对特殊税收的批准等。这样, 当项目发生不可抗力时, 该政府能承担出现的债务和其他融资义务。

但当项目财产关系到东道国经济发展或国家安全时, 政府有可能置法律于不顾, 对贷款方收复项目资产进行限制和刁难。因此, 对于政府的承诺与担保, 投资者宜在特许权协议中订立稳定条款和调整条款。这既有利于降低政府信用风险, 又增强了投资者的安全感。项目的成功建设和运营离不开政府的协调和配合, 因此必须与政府部门保持良好的关系, 尤其是基础设施项目融资的时间长, 特许期可能会历经几届政府。因此项目公司必须与每一届政府都保持良好的关系, 尤其是与政府高层领导。但即使有政府的支持, 也需要大约两年的时间建立法律框架、获得土地权、进行项目合同的谈判。因此, 还需要考虑政府换届的风险, 并尽可能准确预测新政府首脑的人选及其对项目协议履行的态度。

(2) 进行纯商业性质的保险和政府机构的保险。由于项目融资面临的风险较一般项目多且更复杂, 加之一些突发事件很难预见, 项目公司所面对的政治风险、政府主权风险和信用风险很难评估。一般通过向国际保险担保机构、有关国家及其保险公司、出口信贷机构、多边投资担保机构等投保来规避、转移全部或部分风险。

(3) 股权安排。项目所在国的银行和金融机构对于本国政治风险的分析判断通常比外国银行准确得多, 所以, 如能吸引到若干家该国的主要金融机构参与, 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并且, 项目公司的股权由不同国家的银行投资者拥有, 或者要求在东道国或其友好国家有影响的强大的私营公司参加到项目融资中来, 或者促进多边机构如世界银行集团中的国际金融公司、地区发展银行参加进来, 由其掌握项目的部分产权, 强制收购的国有化风险会大大降低。

(4) 债权安排。引入多边机构参与项目贷款也是降低国有化等国家风险的一种有效方法。由多个国家的银行组成银团参与项目融资并安排平行贷款, 组成国际性投资集团或贷款银团, 并争取世界银行或其他地区发展银行等影响力较大的国际金融机构共同投资或贷款, 这比只从一个国家的银行取得贷款资金的还款风险低。如果该项目违约, 将导致该国对一批国际贷款违约, 而危及该国的国家信用, 使该国面临极大的国际压力, 陷入一种不能被国际社会接受和容忍的局面。同样, 项目所需机械设备从多个国家通过出口信贷机构取得比只从一个国家购买的风险低。所以, 可与不同政府出口机构签订协议, 以增强项目抵抗此类风险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立国.工程项目融资[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2.

[2]刘晓君, 张宏.基础设施项目融资的有效方式-TBT[J].建筑经济, 2004, (4)

谈谈工程造价的风险防范措施 第9篇

关键词:工程造价,风险防范,风险管理,风险控制

工程项目的实施是一项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商业风险活动, 工程造价管理自然蕴含着风险因素。在建筑市场激烈的竞争中, 为防范风险, 工程施工单位应进一步增强风险意识, 在招投标、合同签约及施工过程中明确有关涉险内容, 约定合同价款包含的风险范围和风险费用的计算方法。工程造价风险防范主要是对工程项目的造价进行全面风险管理, 要从造成项目造价风险的风险事件与项目的具体实施过程所涉及的事件入手, 识别工程项目所存在的各种风险, 确定出该风险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 找出造成工程造价风险的原因, 才能确定采取什么样的风险管理方法去规避、化解、转移和削减这些风险及风险后果, 从而实现对于工程造价风险管理与控制。

一、树立风险意识, 积极慎重参与工程招投标

工程招投标工作成功与否, 将直接影响一个工程造价能否顺利圆满完成的最主要基础之一。作为建设单位应根据已有条件尽可能提供完整的施工设计图纸、高质量的工程量清单、详实的招标文件、合情合法的合同条款和适合工程实际的准入资格。而作为施工企业来说, 吃透招标文件精神实质, 准确及时地提出招标文件不足与问题尤其是一些含糊不清的主要风险问题。例如招标文件之间相互矛盾、技术规范不合理、合同条款不明确等要书面递交。在清单报价中, 把防范风险放在第一位的, 应根据自身实力与市场变化趋势, 预测项目将存在哪些合理因素, 并逐一分析, 包括风险大小、复杂程度、能参照工程组织有关管理人员进行讨论、对带有全局性、关键性风险要重点解剖。对业主资金实力一般、支付条件不理想、竞争对手强、技术要求高、总价不高的工程应考虑较高风险系数;反之可降低风险系数报价。对具体项目也可采用不平衡报价, 在保持总价不变情况下, 对工程量预计会增加, 能早支付工程款, 设计图纸不明确, 凭经验可能会增加工程量的情况可调高单价, 反之调低单价。同时, 在投标报价时, 在人工、材料、机械的价格趋向要在调查、咨询结合经验基础上有一个正确判断, 针对不同工程采取不同策略, 争取赢得主动。

二、招投标阶段, 合理理性报价

风险评估是提高工程项日内部控制效果的关键。如果进行了全面的风险评估, 那么在项日开工前, 管理者对影响工程项日造价的关键环节能做到心中有数, 就能尽可能地采取措施控制己预知的造价风险。比如, 按照FIDIC条进行招投标时, 投标单位有一种投标策略叫做“低价中标, 重在索赔”。这就是说, 投标方在投标前就己充分分析了项日建设过程中的风险, 对可能增;工程量的项目报高价, 对可能减少工程量的项目报低价, 这样在工程决算时, 增加的工程款将大大超过减少的款项, 承包商因此获得可观的利润。

承包商在投标前应该对业主的资信和资金情况进行了解, 理性地参与市场竞争, 认真研究招标文件, 了解评标方法和投标报价所包括的范围。在仔细阅读图纸、踏勘现场的基础上, 认真领会答疑精神, 不丢项、漏项, 否则这种风险完全由承包人来承担, 投标前进行恰当的成本预测, 企业内部对工程所有材料、人工和机械进行摸底分析, 以实际市场价格或企业内部劳务、周转材料、机械租赁价格结合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 确定工程最低成本, 同时预留必要的风险费用并考虑适当的利润。

三、严把合同订立关, 合理约定风险范围

工程风险与施工合同订立、执行都有十分紧密关系。施工合同管理包括事先、事中、事后管理三部分。在合同签订时, 应尽可能依据招标文件及工程实际, 选择合适合同形式, 并突出本工程特殊性, 特别将工程预付款、价格上涨、工程量变更、设计变更、工程结算、技术措施费等风险因素限定在一定范围内, 能可能将合同内容做到严格、完备、明确、规范, 施工企业谈判过程中, 尽可能争取对己较有利的价款调整相关条款, 减少合同带来的风险。在合同执行过程中, 应正确理解工程合同内容, 以质量、工期、安全、支付为控制目标, 严格合同管理。在合同的后期管理, 将要认真做好资料整理及汇总, 在竣工验收完成后, 迅速递交工程竣工结算书, 并督促业主方进行工程审计。审计完成后, 促使业主按合同规定办法办理工程尾款的支付, 尽可能避免工程款拖欠, 减少支付等风险。

四、施工阶段, 加强项目管理

施工阶段承包商应加强项目管理, 在工程质量、工程款的支付、工程索赔管理及工程验收上加强风险防范。因市场竞争激烈造成合同价偏低时, 不能以牺牲工程质量为代价, 否则引发的法律纠纷对承包商是十分不利的。工程款不能及时到位, 承包商可按合同采取暂停施工并书面通知业主支付工程款, 或者继续施工但要以书面形式通知业主逾期支付工程款的后果, 书面的形式同时也是以后处理纠纷的证据。恰当应用索赔也是减轻造价风险甚至实现经济效益的重要内容。当然, 索赔过程应注意以合同为依据, 做到及时性、资料完整性和运用恰当的索赔技巧。

五、重视风险控制, 合理分解风险

风险控制活动是确保管理层的指令得以实现的政策和程序。风险控制活动出现在整个项日组织内的各个职能部门。一般来说, 风险控制活动包括政策和程序两个方面。政策规定应该做什么, 程序则使政策运行而产生效果。政策是程序的基础。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控制应按照业务流程设立风险控制活动, 对重要的业务环节制定详细的风险控制程序。

六、结语

施工企业在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工程造价风险。本文借助项目风险管理理论, 对施工企业工程项目造价风险管理的内容进行了研究, 具体探讨了工程造价风险风范的具体措施内容。

参考文献

[1]张玉珍.工程造价中材料费用的风险管理与控制[J].齐鲁石油化工, 2009.

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措施 第10篇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

在一定的时期内,企业财务风险是我国国民经济面临的较为重要的一种风险。其风险存在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中,不同的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不尽相同。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企业资金筹资结构不合理

筹资风险指的是由于资金供需市场、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筹集资金给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筹资风险主要包括利率风险、再融资风险、财务杠杆效应、汇率风险等。资本结构的不合理将使权益财务负担沉重,偿付能力严重不足,导致财务风险的产生。我国公司大部分牲畜经营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

2.企业投资不合理

投资风险指企业投入一定资金后,因市场需求变化而影响最终收益与预期收益偏离的风险。企业在对投资项目的选择并没有做出合理的效益和风险评估,不能有效地动员企业的各项资源对投资项目提供支持。投资决策是企业所有决策中最为关键、最为重要的决策,投资决策的失误也是企业最大的失误,一个重要的投资决策失误可能会使一个企业陷入困境,甚至破产。在投资项目时,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在项目前期调查阶段对很多风险估计不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在投资前对风险的规避不力,有些早期的风险投资项目的投资规划中没有考虑到,结果造成投资后碰到此类问题,缺乏有效的控制手段,甚至束手无策,造成一定财务风险。

3.企业生产经营风险

企业经营风险是指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供、产、销各个环节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所导致企业资金运动的迟滞,产生企业价值的变动。企业与内部各部门之间及企业与上级企业之间,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管理不力的现象,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证。经营风险主要包括采购风险、生产风险、存货变现风险、应收账款变现风险等。

4.企业库存结构不合理

企业保持一定量的存货对于其进行正常生产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目前我国企业流动资产中,存货所占比重相对较大,且很多表现为超储积压存货。但如何确定最优库存量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存货太多会导致产品积压,占用企业资金,风险较高;存货太少又可能导致原料供应不及时,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严重时可能造成对客户的违约,影响企业的信誉。库存结构不合理,一方面占用了企业公司的大量资金;另一方面公司必须为保管这些存货支付大量的保管费用,导致公司费用上升,利润下降。长期库存存货,公司还要承担市价下跌所产生的存货跌价损失及保管不善造成的损失,产生财务风险。

二、企业财务风险主要防范措施

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并非意味着完全预防、减少或消灭财务风险,而是指在一定的风险条件下,通过对风险的预测、评价、决策、处理等手段,对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采取预防和补偿措施,以尽可能降低潜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或者减少风险损失的范围和程度。其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运用有效手段降低风险法

企业筹措资金时,应根据企业所处的行业特点与发展的不同时期,既充分考虑经营规模、盈利能力及金融市场状况,又要考虑企业现有资金以及未來的财务收支状况,选择综合资金成本最低的组合,确定银行融资规模与结构,动态平衡短期、中期与长期负债率,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使财务风险降低到最低水平。

2.企业投资风险的主要措施

企业在项目投资前,一定要各职能部门和项目评审组一起进行严格的、科学的审查和论证,应充分地了解市场需求,不能盲目运作。对外资项目更不能作风险承诺,也不能作差额担保和许诺固定回报率。投资风险主要应该通过控制投资期限、投资品种来降低。一般来说,投资期越长,风险就大,因此企业应该尽量选择短期投资。

3.采用多元化方式分散风险

企业在经营生产过程中,应根据市场对产品的需求程度有一定的调研分析,根据市场需求制定相应的产品结构。当市场对企业产品的需求越稳定,企业未来的经营收益就越确定,经营风险也就越小。要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销售价格是产品销售收入的决定因素之一,销售价格越稳定,销售收入就越稳定,企业未来的经营收益就越稳定,经营风险也就越小

4.化解库存风险的主要措施

库存风险是指因价格变动或过时、自然损耗等损失引起存货价值减少。企业应马上清理存货,生产时要控制投入、控制采购、按时产出,加强保管。有些观念保守的企业担心存货贬值,怕影响当前效益,长期不处理,结果造成产品积压,损失越来越大。

结束语: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中,要树立财务风险意识,建立有效的财务风险防范处理机制,加强企业财务风险控制,防范财务危机,加强财务风险管理,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杨彦昌,张松丹.浅谈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商场现代化.2006(03).

[2]于新花.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策略.会计之友(中旬刊).2009(02).

[3]马芸.企业财务风险的管理与控制.现代商业.2010(06).

我国网络金融风险的防范措施探究 第11篇

一、我国网络金融风险存在的主要形式

(一) 以信息技术存在的网络金融风险

网络金融的业务开展顾名思义要利用网络技术, 而商业金融机构在开展网络金融业务时就需要选择一个合理、有效的网络金融途径, 在网络金融技术的解决方案中, 可能会出现网络金融设计上的问题, 不能将网络金融切换到最佳状态, 从而导致网络金融基础存在漏洞招致风险的发生, 这些往往体现在网络金融技术落后, 网络设备的陈旧等, 通过这些漏洞就会造成金融机构在经营上的损失, 而从另一方面来说, 网络金融需要技术专业性很强的人员来操作, 一旦出现问题必须由专业的技术服务来进行解决, 这样也会存在操作上的失误, 导致商业金融机构面临的困难。但是对于网络的特性又可以从计算机软件方面对金融机构的网络系统进行威胁,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种:

(1) 计算机硬件或存储设备的损坏

(2) 计算机的系统出现问题或漏洞导致系统瘫痪

(3) 计算机网络外部的黑客攻击

(4) 计算机被病毒或木马植入造成的数据丢失

以上几种为目前网络金融风险存在的主要形式, 通常在网络金融交易过程中, 交易双方都会把交易信息和资料放在计算机中进行存储, 在网络通信环境下, 信息的读取和调取过程中很容易被黑客截获或者恶意攻击。据不完全统计, 我国的网络黑客攻击活动在近几年来持续增长, 每年的黑客攻击都会出现新的形式, 不断查找网络中的缺陷和漏洞, 并且大部分还是通过一些专业的途径进行非法入侵或破坏计算机系统, 发送木马数据, 伪造重要信息等, 造成计算机程序感染病毒, 波及整个网络, 在成金融机构的系统无法工作

(二) 以金融业务存在的金融风险

以金融业务存在的金融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 法律风险。在网络银行业务中会有很多金融业务与法律有关联, 例如:知识产权法、隐私保护法、消费者权益法等等, 无论忽视了哪一种法律都会使金融机构面临法律风险。

(2) 操作风险。通过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 在金融机构存在的网络平台上进行金融服务, 也就是说只要客户端有电脑和网络就可以办理各种业务, 但是在操作过程中, 网络银行的安全系统和客户的网络如果出现问题就会导致操作风险。网络银行的安全系统如果设计存在问题, 再加上操作者的操作错误, 就会导致系统存在安全隐患, 银行中的内部人员如果凭借多年的金融经验熟悉系统, 并且掌握一些信息技术, 为一己私欲通过网络进行金融犯罪, 故意删除操作技术或金融数据最后窃取资金或挪作他用。产生操作风险安全隐患。例如目前网络金融出现的P2P网贷平台, 其就是由第三方网络平台公司与金融机构共同操作的, 在近些年的金融交易操作如表1:

从表1中可见, 其交易额逐年成较大的上升趋势, 资金操作的频繁程度也显而易见, 这种民间的网络金融操作如果出现一些信息系统技术问题, 其后果不堪设想。

(3) 信用风险。利用网络金融的虚拟性交易的信用度来使客户资金造成损失是一种很常见的金融风险。在这种虚拟的平台交易下, 金融机构和客户之间不是面对面, 很难做到交易双方的当事人身份的真实性, 不可避免的产生信用分先, 这也是金融机构长期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 如果由此产生的信用风险持续下去, 就会让工种对银行金融机构失去信心, 会从无形中失去很多客户, 减少资金来源。

二、我国网络金融风险的主要防范措施

(一) 加快网络信息化进程, 构建完善的网络金融基础设施

由于我国信息技术起步较晚, 在计算机软硬件系统技术方面存在很多不足和缺陷, 大部分都是引进国外一些相对落后的产品, 导致网络金融系统基础设施建设存在较多漏洞, 不利于我国网络金融风险防范。因此, 我国应注重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创新, 大力发展信息产业, 研发一些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信息技术, 进一步完善网络金融系统基础建设, 加强计算机系统核心技术水平和关键技术水平, 在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安全防御方面进一步强化。只有确保较高的安全防御能力, 才可以从根源上减少、防范网络金融安全风险, 最大限度地避免技术选择以及支持风险。

(二) 构建完善的网络金融计算机安全管理办法

安全问题是网络金融业务中无可避免存在的风险, 传统的金融机构是开展网络金融活动的主体, 为了做出最有效的网络金融风险防范措施, 应从金融机构开始着手。应加强传统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措施, 加强内部科技力量, 制定完善、全面的计算机安全防护办法, 比如建立交易可信赖作业系统, 使其无法被入侵, 也可以采用防火墙技术或者客户端乱码处理技术, 加密所有的金融数据, 确保金融网络的安全性。同时, 应建立科学、完善的网络金融风险防范制度, 并且成立专门的网络金融风险防范小组, 聘请专业的专职人员负责。

(三) 完善社会信用制度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 我国的巨大部分金融资金都在商业银行与企业中进行交易, 而在一些民间小型金融机构与个人也存在着一定数目的金融交易, 且这些小微金融机构近些年也成逐步上升趋势: (见表2)

这些小微金融的社会信用应尽快出台相关的管理办法, 建立较完善的信用评级制度, 将为进一步发展网络金融业务, 首先我国应尽快建立完善的信用制度, 健全个人信用体系, 尽可能为网络金融虚拟性所致风险提供重要保障。金融机构应在传统纸质结算的基础上建立个人信用数据库, 并且应尽可能使个人信用信息实现共享, 从而为个人提供信用咨询服务、个人信用资信认证、个人信用报告网络查询服务、信用等级评估等服务, 可为网络银行鉴别客户风险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四) 加强国内外的通力合作, 加强防范网络金融风险

网络金融风险的“传染性”非常强, 世界各国都应该注重防范网络金融风险, 目前我国比较缺乏网络金融风险方面的人才, 因此, 应该抱着合作的态度积极寻找一些国际上网络金融风险防范能力较高的国家或机构, 充分利用他们比较成熟的风险防控技术来帮助我国解决网络金融业务中关于软硬件的问题。比如, 目前有一个全球认证中心 (由42家金融机构合作组成) 可为133个国家进行认证服务, 我国可以利用国际认证中心进一步加强网络金融风险, 有利于促进我国跨境电子银行业务的安全、快速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 网络金融的发现是未来我国金融行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也是金融行业竞争中的强有力砝码, 我国为了鼓励金融创新, 进一步推动金融市场的创新和发展, 也在不断努力完善网络金融的相关政策和制度, 规范网络金融市场的秩序。只有这样才能为客户创造更加便捷的金融服务, 才能有效的规避各种网络金融风险, 加强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 使金融行业在一个稳定、健康的大环境中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婷婷.浅谈电子商务下网络金融风险的防范对策[J].中国市场.2012 (02)

上一篇:高中物理体验式教学下一篇:家庭、学校、社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