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经济范文

2024-08-06

信息化经济范文(精选11篇)

信息化经济 第1篇

一、信息化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 提升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

我国当前最大的“数字鸿沟”存在于城乡之间, 大量的农业人口保留在县域, 陷入与信息和通信技术相关的贫困泥淖, 严重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大力推进县域经济信息化建设, 对缩小城乡之间“数字鸿沟”及城乡之间经济差异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 提高政府管理县域经济的水平。

政府担负着制定本地区经济发展战略, 保持市场环境稳定公平, 促进市场竞争的重要任务, 信息技术的充分运用为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前瞻提供了重要支撑。与此同时, 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的运用于政务服务, 为政务的公开透明提供了技术支持。

(三) 提高领导干部的科技文化素质。

县域经济信息化无论是对执政技术手段的改进, 还是对传统执政思维的转变, 都有助于引进更加先进的发展理念、更加开阔的发展视角、更具前瞻性的发展思路, 对创新各级领导干部执政方式, 提高领导水平, 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宣汉县信息化建设现状

(一) 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

借助移动、电信在设备技术上的优势, 大力实施“数字民生”工程。2013年, 全县固定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13万门, 固定电话用户达到8.8万户, 普及率21.4%;全县移动电话用户62.5万户, 普及率47.1%;建成以光纤为主、无线为辅、立体交叉的城市宽带网, 移动基站覆盖率95%。全县共建成行政村建基站26个, 连通35个行政村、49个小区宽带, 建设3G基站44个, 通信行业投资约1.5亿元, 通信业务收入3.7亿元。

(二) 企业信息化稳步提升。

宣化县始终将企业信息化建设作为推进县域经济信息化的重点内容来抓。目前全县已有矿用风机公司、巴人村食品有限公司、徐鸭子食品有限公司等10余家企业建有自已的网站。61家企业在财务管理、生产调度、统计直报、企业决策等方面应用信息技术。

(三) 电子政务有序发展。

为切实提高行政运行效率, 宣汉县率先在达州市投入运行“视频会议系统”、“办公系统阅签管理平台”, 接入电子政务内网部门163个, 其中乡镇54个, 接入率100%, 极大的降低了行政运行成本。与此同时, 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和发布也取得突破性进展, 宣汉县国土、水务、交通、住建、发改、环保等部门在四川省工程领域建设项目信息和信用信息公开共享专栏中累计发布项目信息220条, 信用信息282条。

宣汉县信息化建设虽已开始起步, 但是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认识不清, 看不到信息化发展的大趋势, 对信息化工作不重视, 列不上地方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二是把信息化建设看成是赶时髦, 没有把信息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 缺乏信息化建设整体规划。三是缺乏信息化建设管理、运营的思路、方法和措施, 找不到突破口。四是人才、资金紧张。就目前的形势来看, 县域经济信息化建设困难多、任务重、层次低, 要推动县域经济信息化建设上台阶, 仍有大量工作要做。

三、关于进一步加强县域经济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一) 加强组织领导。

信息产业作为当前重点培育和扶持的产业之一, 党委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信息产业的组织领导, 由主要领导牵头, 相关部门配合, 成立信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 配备专业人员, 形成工作合力, 研究解决发展建设过程中的具体问题, 提出加快信息产业发展的具体政策和可操作性措施, 全面负责规划、指导、推进信息产业发展

(二) 加大政策扶持。

确保国家、省、市各项扶持优惠政策执行到位。加快制定出台县本级信息产业优惠政策, 在研发创新、资金使用、土地审批、人才引进、税收政策等方面对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给予大力扶持, 鼓励企业引进先进技术, 将信息技术融入传统工业, 实现生产过程控制的智能化、制造装备的数控化, 提升传统工业的竞争力。

(三) 加大合作交流力度。

在加强与移动、联通、电信等传统通讯行业合作力度的同时, 抓住当前电子信息产业结构调整机遇, 努力创造条件, 大力引进信息产业先进技术和设备, 发展一批技术含量高, 在市场上有竞争力的高科技产品;鼓励通讯企业参与我县信息产业结构调整, 改善我县信息产业所有制结构, 提升我县信息产业竞争力。

(四) 实施人才战略。

信息化项目经济效益 第2篇

经济效益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总劳动量的条件下,生产处更多的社会所需要的劳动成果。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反映了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之间的关系、劳动成果与社会需要之间的关系。一般可将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分为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日本则将经济效益分为直接效益、间接效益和减少随机损失三部分。

(1)直接经济效益。直接经济效益是指可以定量计算出的那一部分经济效益,因此又叫有形效益。例如企业物资管理的信息化,缩短了供货周期,压缩了库存,裁剪了人员,于是就可以依据缩短时间的天数和库存物资的减少,以及剪裁人员的工资等,定量地算出由此产生的增收节支额,计算出的结果就属于企业信息化的直接经济效益。

直接经济效益可以用不同的量化指标和计算方法加以表现。例如,企业信息化可能带来下列直接经济效益:①使原材料、燃料和劳动力资源得到更合理的利用,并使生产计划达到最优化,从而提高生产能力,增加产品和产量;③提高了产品质量和成材率;使物资储备和制品数量保持在最优的水平上;④减少工时的损失和设备的停车事故,使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⑤节省了生产和非生产劳动力;⑥降低成本,减少消耗;⑦减少生产与非生产性费用支出。

(2)间接经济效益。间接经济效益是指不能加以定量计算的那一部分经济效益,故又称无形效益。它主要是指提高管理水平、管理效率以及企业信息化建设所引起企业管理上的一系列变革等。例如,企业信息化可能带来下列间接经济效益:①使管理人员决策及时、准确;②可大量及灵活运用数学方法和模型,使决策更科学化;③使信息流通结构更趋合理;④更好地实现企业目标;⑤提高企业信誉与知名度,扩大影响力,增强竞争力。

以上这些方面的效益一般不能通过定量计算得到,但对于企业的管理以及企业的发展、壮大都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与作用。间接经济效益是一种带有根本性的效益,由于其无法定量计算、具有一定的隐含性,一般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才能反映出来,所以在评价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经济效益时,这部分效益应予以高度重视。

(3)减少随机损失。减少随机损失是指企业信息化后,防止发生信息化前所出现过的损失。这类效益虽然很难直接定量计算,但可以参照日本的方法,用经

旅游经济商业信息化研究 第3篇

关键词:旅游经济;商业;信息化

近10年来,旅游经济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大跨步的发展。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地大物博的国家,旅游资源相当丰富,旅游经济在社会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更是不断增大,成为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伴随着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日益丰富,商业信息化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一、旅游经济商业信息化的必要性

直到20世纪末,中国旅游经济的发展模式仍然是一直以旅行社为中间商,连接酒店和景区,实现游客的旅行。这种单一的发展模式,对于本身具有开放性特点的旅游经济来说,无疑是其进一步高速发展的一个瓶颈。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整个社会消费个性化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已经不再满足于传统的组团旅游,个性化、多样化的旅游形式正广泛地被消费者所接受。在个性化旅游的大趋势下,旅游者对商业信息服务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在出行前进行旅行决策时,旅行者需要借助各种媒介(旅游报刊、互联网)了解各地的旅游信息,通过媒介提供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各种综合信息来做出决策。而且,旅行者还需要借助互联网的商业信息服务来选择自己的旅行线路、交通工具、入住宾馆等等。当旅行者到达旅游地后,旅行者希望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需要了解当地的饮食、购物、住宿、交通等信息,比如旅行者想知道当地的特色菜哪家做得最好,哪里的购物更经济等,这就需要各种信息来帮助决策。

可见,商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是旅游模式日益丰富的客观需要,更是旅游经济整体发展与经济发展时代特征的需要,具有其时代背景下的巨大必要性及重要意义。商业信息的网络化与可视化更是在其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日益受到经济学者及旅游界人士的普遍关注。

二、旅游经济商业信息网络化的重要影响

目前,虽然传统的知名旅游地域在旅游市场上仍然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但是伴随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更多的游客不再局限于也不再满足于当地旅行社的行程。与此同时,旅游目的地的选择更是呈现出日渐延伸到世界各个角落的发展趋势。在无形之中,商业信息化已经在改变旅游经济的传统发展模式和发展格局。

时至今日,据著名的尼尔林调查公司提供的数据,中国已经成为第二大互联网强国, 而在今后的几年时间内,中国的网民数量将超过美国,届时中国将成为世界上互联网使用量的第一大国。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在全球电子商务销售额中,旅游经济通过电子商业信息的销售额,比重已经超过了20%。现在全球约有近20万家旅游企业在网上开展了旅游业务,而且这个数量还在以更快的速度激增。

以上数据表明,商业信息网络化的发展将成为旅游经济市场发展的重要方向。在这种形势下,中国旅游企业要提高自身竞争力,把握住时代发展的潮流,就必须要关注商业信息网络化发展的新模式,主动调整市场营销策略,以适应网络时代的发展要求。

(一)建立网络交流信息平台

在旅游经济的运作中,伴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为商业信息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平台。通过建立网络交流信息平台收集信息源,同时开创旅游经济了资源共享的新模式。对于旅游经营者与管理者来说,旅游网站的建设应该充分融合以下内容:

1、地区旅游资源的推广。包括旅游地的特色、风土民情,旅游线路和报价等等。这些项目在网页上应该分门别类,排放整齐,易于用户查找。对于重要的信息,如针对特殊时段的活动、节庆的打折信息等,要放在显眼的位置,以吸引更多关注。

2、旅游产品安排的合理化建议。特别是结合本地地域特征对路线的安排予以说明,让游客了解得更加直观、透彻。

3、建立交流平台。例如北京乡村旅游网专门开辟了游客论坛,游客们在论坛里发布信息、交流感受、畅所欲言,还可以与旅游经营者交换意见,给他们提出建议,促进旅游环境的进一步优化。

4、注重网站信息的收集。可以采用会员注册或访问登记的方式了解访问者的信息,以便进行数据的分析、跟踪服务等,进而保持旅游业发展的市场导向性。

(二)E-mail商业信息化推广服务

知名网络营销专家冯英健先生积极倡导E-mail营销模式。E-mail营销是在用户事先许可的前提下,运用E-mail营销可节约旅游企业的网络营销费用,发E-mail比投放网络的费用要低得多;而且E-mail不受时空限制,旅游企业随时随地可以与客户保持沟通和交流;另外,E-mail营销也有利于保护客户隐私。

综上所述,旅游经济商业信息化的发展离不开网络的发展,所以商业信息网络化是发展中的关键内容。

三、旅游经济商业信息可视化的积极意义

近年来,在旅游经济中提出了一个新课题——商业信息可视化,而“信息可视化”这一术语最早出现在1989年G.Robertson.S.Card与J.Mackinlay的论文中。

信息可视化是指非空间数据的可视化。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推进和网络应用的日益广泛,信息源越来越庞大。除了需要对海量数据进行存储、传输、检索及分类等外,更迫切地需要了解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发展趋势。信息可视化的目的是洞察数据,发现信息,做出决策或解释数据。以此为基础,更好地应用于指导旅游经济的商业化发展实践。

在旅游活动中的大量数据背后,隐藏着许多重要的信息,希望能够对其进行更高层次的分析,以便更好地利用这些数据。数据经过分析后得到的即为商业智能信息。为了使它们直观、简练地呈现在旅游主体面前,同时需要采用一定的形式表示和发布出来,通常采用的是一些查询和报表工具。不过,目前越来越多的分析结果是以可视化的形式表示出来。这就需要采用信息可视化技术,也就是采用图形、图像、虚拟现实等易为人们所辨识的方式,展现原始数据间的复杂关系、潜在信息以及发展趋势,以便我们能够更好地利用所掌握的信息资源。

(一)信息可视化在商业管理中的研究进展

由于旅游经济在应用中需要对不同阶段和类型的数据信息进行可视化表达,因此按照其理论研究可将可视化表达分为以下3个阶段:

1、原始数据可视化。原始数据可视化,是将从多个数据源收集来的商业管理中相关的生产分配、销售数据、地域差异等原始数据,从初始阶段处理的数据中提炼最基本的信息特征。通过曲线、柱形图、柱状二维图等展示出来,提供数据最基本的统计模型。以便从这些信息中观察和分析出整体的规律和趋势,为后续的进一步分析研究奠定基础。

2、可视化的分析。在商业管理实践中,数据研究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以连锁商业为例,鉴于其业务数据量大,运营方式独特,时空分布广泛和动态变化等特点,信息可视化就是要将上述的各种分析过程一一进行可视化,把分析过程和规则生成过程动态的表达出来,以辅助原始数据理解和最后结论的生成(见图1)。

3、结果综合可视化。由于商业管理的综合交叉性和复杂性,许多重要理论的取得,还需要在硬性数据的基础上辅以名称、区域、时间段、人数等其他综合因素。因此,需要对旅游经济发展的多个侧面进行全面、综合的可视化表达,从而合理、有效、快捷的指导商业运行,使销售网络优化快捷。

(二)信息可视化在旅游业大型零售商业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目前,随着旅游经济的飞速发展,旅游业涵盖了食、宿、行、游、购、娱等6个方面服务。在国内旅游业构成中,大型零售商业企业的发展对旅游市场整体的推动是巨大的。

在很多旅游经济发达的南方城市中,大型零售企业交易数据量每天都十分庞大,零售商业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目标是使商品数据流转迅速通畅,经营管理信息准确可靠,提高员工的办事效率和有效支持经营管理决策等。一般来说,普通的大型零售商业企业具有组织机构庞大,管理模式复杂,经营商品品种繁多,进货和销售量大和职工人数众多等特点,有着大量的商品销售、顾客购买和货物进出数据。

当前,各个大型零售商业企业都有着用于执行联机事务和查询处理的联机操作数据库和用于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的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系统。

所以,在商业领域信息化越来越快,信息化成为衡量商业领域现代化、高效化的标志,成为了竞争获胜的必要手段。信息可视化的系统管理,可以使遍布在不同地区的连锁门店能够在总部的管理下快速进行商品的进销存管理,减少人力成本、配送成本、管理成本。特别是在旅游经济中,随着旅游市场的日趋成熟以及需求量的加大,对信息可视化发展的重视程度不足,严重制约着旅游经济整体的发展。

四、案例分析

在前面所述的大背景下,旅游经济商业信息化的发展在长三角区域及安徽省已经卓见成效。

伴随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进入大发展阶段,以及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东向发展”战略,安徽省开始介入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2003年,黄山市成为长三角旅游城市“15+1高峰论坛”首批成员;2004年,黄山峰会上又吸收池州为论坛成员;同年,安徽与江、浙、沪3省正式签署“3+1旅游合作协议”;2005年,宣城、滁州正式成为长三角旅游城市“15+1高峰论坛”成员。

同时,在旅游信息化建设上,安徽省也加强与长三角的对接。正努力建立统一的长三角旅游网,各城市的旅游网站争取实现相互链接,大型的饭店、旅行社、旅游交通企业也加快实现行业性联网。

安徽省正在努力建设以上海为核心的第3辐射环,这一辐射环至少将包括合肥、巢湖、滁州、芜湖、马鞍山、宣城、黄山等地市。包括了安徽经济最发达以及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地区,这些地区与长三角地区交通联系便利,旅游合作也有一定的基础,容易打开局面。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再向安徽其他地市扩展。

在这些政策及项目的推动下,旅游业的信息化同时带动了商业的信息化,促进了安徽省旅游经济的快速繁荣。

综上所述,旅游经济商业信息化在国内一些地区已经初见成效。针对商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我们应该迅速转变经营思想和理念,明确旅游经济信息时代的世界性潮流,特别是旅游经济商业信息化的光明前景,进而将经营纳入信息化的轨道,以实现旅游经济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徐雪.略论旅游商业模式与信息服务[J].科技信息,2008(22).

2、李纲,郑重.信息可视化应用研究进展[J].图书情报知识,2008(4).

3、禹有松,冯学钢,杨杰.安徽参与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模式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4).

旅游经济商业信息化研究 第4篇

一、旅游经济商业信息化的必要性

直到20世纪末, 中国旅游经济的发展模式仍然是一直以旅行社为中间商, 连接酒店和景区, 实现游客的旅行。这种单一的发展模式, 对于本身具有开放性特点的旅游经济来说, 无疑是其进一步高速发展的一个瓶颈。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整个社会消费个性化时代的到来,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已经不再满足于传统的组团旅游, 个性化、多样化的旅游形式正广泛地被消费者所接受。在个性化旅游的大趋势下, 旅游者对商业信息服务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在出行前进行旅行决策时, 旅行者需要借助各种媒介 (旅游报刊、互联网) 了解各地的旅游信息, 通过媒介提供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各种综合信息来做出决策。而且, 旅行者还需要借助互联网的商业信息服务来选择自己的旅行线路、交通工具、入住宾馆等等。当旅行者到达旅游地后, 旅行者希望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 需要了解当地的饮食、购物、住宿、交通等信息, 比如旅行者想知道当地的特色菜哪家做得最好, 哪里的购物更经济等, 这就需要各种信息来帮助决策。

可见, 商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是旅游模式日益丰富的客观需要, 更是旅游经济整体发展与经济发展时代特征的需要, 具有其时代背景下的巨大必要性及重要意义。商业信息的网络化与可视化更是在其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日益受到经济学者及旅游界人士的普遍关注。

二、旅游经济商业信息网络化的重要影响

目前, 虽然传统的知名旅游地域在旅游市场上仍然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 但是伴随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 更多的游客不再局限于也不再满足于当地旅行社的行程。与此同时, 旅游目的地的选择更是呈现出日渐延伸到世界各个角落的发展趋势。在无形之中, 商业信息化已经在改变旅游经济的传统发展模式和发展格局。

时至今日, 据著名的尼尔林调查公司提供的数据, 中国已经成为第二大互联网强国, 而在今后的几年时间内, 中国的网民数量将超过美国, 届时中国将成为世界上互联网使用量的第一大国。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在全球电子商务销售额中, 旅游经济通过电子商业信息的销售额, 比重已经超过了20%。现在全球约有近20万家旅游企业在网上开展了旅游业务, 而且这个数量还在以更快的速度激增。

以上数据表明, 商业信息网络化的发展将成为旅游经济市场发展的重要方向。在这种形势下, 中国旅游企业要提高自身竞争力, 把握住时代发展的潮流, 就必须要关注商业信息网络化发展的新模式, 主动调整市场营销策略, 以适应网络时代的发展要求。

(一) 建立网络交流信息平台

在旅游经济的运作中, 伴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 为商业信息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平台。通过建立网络交流信息平台收集信息源, 同时开创旅游经济了资源共享的新模式。对于旅游经营者与管理者来说, 旅游网站的建设应该充分融合以下内容:

1、地区旅游资源的推广。

包括旅游地的特色、风土民情, 旅游线路和报价等等。这些项目在网页上应该分门别类, 排放整齐, 易于用户查找。对于重要的信息, 如针对特殊时段的活动、节庆的打折信息等, 要放在显眼的位置, 以吸引更多关注。

2、旅游产品安排的合理化建议。

特别是结合本地地域特征对路线的安排予以说明, 让游客了解得更加直观、透彻。

3、建立交流平台。

例如北京乡村旅游网专门开辟了游客论坛, 游客们在论坛里发布信息、交流感受、畅所欲言, 还可以与旅游经营者交换意见, 给他们提出建议, 促进旅游环境的进一步优化。

4、注重网站信息的收集。

可以采用会员注册或访问登记的方式了解访问者的信息, 以便进行数据的分析、跟踪服务等, 进而保持旅游业发展的市场导向性。

(二) E-mail商业信息化推广服务

知名网络营销专家冯英健先生积极倡导E-mail营销模式。E-mail营销是在用户事先许可的前提下, 运用E-mail营销可节约旅游企业的网络营销费用, 发E-mail比投放网络的费用要低得多;而且E-mail不受时空限制, 旅游企业随时随地可以与客户保持沟通和交流;另外, E-mail营销也有利于保护客户隐私。

综上所述, 旅游经济商业信息化的发展离不开网络的发展, 所以商业信息网络化是发展中的关键内容。

三、旅游经济商业信息可视化的积极意义

近年来, 在旅游经济中提出了一个新课题———商业信息可视化, 而“信息可视化”这一术语最早出现在1989年GRobertson.S.Card与J.Mackinlay的论文中。

信息可视化是指非空间数据的可视化。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推进和网络应用的日益广泛, 信息源越来越庞大。除了需要对海量数据进行存储、传输、检索及分类等外, 更迫切地需要了解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发展趋势。信息可视化的目的是洞察数据, 发现信息, 做出决策或解释数据。以此为基础, 更好地应用于指导旅游经济的商业化发展实践。

在旅游活动中的大量数据背后, 隐藏着许多重要的信息, 希望能够对其进行更高层次的分析, 以便更好地利用这些数据。数据经过分析后得到的即为商业智能信息。为了使它们直观、简练地呈现在旅游主体面前, 同时需要采用一定的形式表示和发布出来, 通常采用的是一些查询和报表工具。不过, 目前越来越多的分析结果是以可视化的形式表示出来。这就需要采用信息可视化技术, 也就是采用图形、图像、虚拟现实等易为人们所辨识的方式, 展现原始数据间的复杂关系、潜在信息以及发展趋势, 以便我们能够更好地利用所掌握的信息资源。

(一) 信息可视化在商业管理中的研究进展

由于旅游经济在应用中需要对不同阶段和类型的数据信息进行可视化表达, 因此按照其理论研究可将可视化表达分为以下3个阶段:

1、原始数据可视化。

原始数据可视化, 是将从多个数据源收集来的商业管理中相关的生产分配、销售数据、地域差异等原始数据, 从初始阶段处理的数据中提炼最基本的信息特征。通过曲线、柱形图、柱状二维图等展示出来, 提供数据最基本的统计模型。以便从这些信息中观察和分析出整体的规律和趋势, 为后续的进一步分析研究奠定基础。

2、可视化的分析。

在商业管理实践中, 数据研究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以连锁商业为例, 鉴于其业务数据量大, 运营方式独特, 时空分布广泛和动态变化等特点, 信息可视化就是要将上述的各种分析过程一一进行可视化, 把分析过程和规则生成过程动态的表达出来, 以辅助原始数据理解和最后结论的生成 (见图1) 。

3、结果综合可视化。

由于商业管理的综合交叉性和复杂性, 许多重要理论的取得, 还需要在硬性数据的基础上辅以名称、区域、时间段、人数等其他综合因素。因此, 需要对旅游经济发展的多个侧面进行全面、综合的可视化表达, 从而合理、有效、快捷的指导商业运行, 使销售网络优化快捷。

(二) 信息可视化在旅游业大型零售商业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目前, 随着旅游经济的飞速发展, 旅游业涵盖了食、宿、行、游、购、娱等6个方面服务。在国内旅游业构成中, 大型零售商业企业的发展对旅游市场整体的推动是巨大的。

在很多旅游经济发达的南方城市中, 大型零售企业交易数据量每天都十分庞大, 零售商业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目标是使商品数据流转迅速通畅, 经营管理信息准确可靠, 提高员工的办事效率和有效支持经营管理决策等。一般来说, 普通的大型零售商业企业具有组织机构庞大, 管理模式复杂, 经营商品品种繁多, 进货和销售量大和职工人数众多等特点, 有着大量的商品销售、顾客购买和货物进出数据。

当前, 各个大型零售商业企业都有着用于执行联机事务和查询处理的联机操作数据库和用于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的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系统。

所以, 在商业领域信息化越来越快, 信息化成为衡量商业领域现代化、高效化的标志, 成为了竞争获胜的必要手段。信息可视化的系统管理, 可以使遍布在不同地区的连锁门店能够在总部的管理下快速进行商品的进销存管理, 减少人力成本、配送成本、管理成本。特别是在旅游经济中, 随着旅游市场的日趋成熟以及需求量的加大, 对信息可视化发展的重视程度不足, 严重制约着旅游经济整体的发展。

四、案例分析

在前面所述的大背景下, 旅游经济商业信息化的发展在长三角区域及安徽省已经卓见成效。

伴随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进入大发展阶段, 以及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东向发展”战略, 安徽省开始介入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2003年, 黄山市成为长三角旅游城市“15+1高峰论坛”首批成员;2004年, 黄山峰会上又吸收池州为论坛成员;同年, 安徽与江、浙、沪3省正式签署“3+1旅游合作协议”;2005年, 宣城、滁州正式成为长三角旅游城市“15+1高峰论坛”成员。

同时, 在旅游信息化建设上, 安徽省也加强与长三角的对接。正努力建立统一的长三角旅游网, 各城市的旅游网站争取实现相互链接, 大型的饭店、旅行社、旅游交通企业也加快实现行业性联网。

安徽省正在努力建设以上海为核心的第3辐射环, 这一辐射环至少将包括合肥、巢湖、滁州、芜湖、马鞍山、宣城、黄山等地市。包括了安徽经济最发达以及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这些地区与长三角地区交通联系便利, 旅游合作也有一定的基础, 容易打开局面。发展到一定阶段后, 再向安徽其他地市扩展。

在这些政策及项目的推动下, 旅游业的信息化同时带动了商业的信息化, 促进了安徽省旅游经济的快速繁荣。

综上所述, 旅游经济商业信息化在国内一些地区已经初见成效。针对商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我们应该迅速转变经营思想和理念, 明确旅游经济信息时代的世界性潮流, 特别是旅游经济商业信息化的光明前景, 进而将经营纳入信息化的轨道, 以实现旅游经济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徐雪.略论旅游商业模式与信息服务[J].科技信息, 2008 (22) .

[2]、李纲, 郑重.信息可视化应用研究进展[J].图书情报知识, 2008 (4) .

信息化引领中国经济转型 第5篇

在新时代,德国精良的制造需要插上信息化的翅膀;早已告别“几亿件衬衫换飞机”时代的中国制造在走向中国“智”造的过程中更需要信息化的参与。

对于中国经济的“稳、调、转、扩”,信息化将功不可没

我国已经进入信息社会,信息成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信息化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具体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信息化在“稳增长”方面的作用

目前,我国经济增长越来越受到工业用地紧张、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约束等问题的制约。信息化可以提高产业的技术密集度,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进而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产出;可以提高企业生产的自动化水平,减少用工需求;可以减少原材料损耗,提高节能减排水平。

信息化有利于企业防范市场风险。例如,维尚集团借助信息化手段,开创了家具行业大规模定制的先河。2008年,尽管全球金融风暴冲击严重,但是维尚集团并没有陷入困难,反而逆势而上,在许多同行企业关闭或半停产的情况下,仍然订单不断、24小时轮班生产,生产效率和企业利润都得到了大幅提高,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信息化在“调结构”方面的作用

信息化有利于把产业结构“调优、调高、调轻”。例如,提高产品的信息技术含量,提高生产经营的自动化、智能化程度,推动产业从低端向高端发展。信息化建设还有利于软件产业的发展,催生信息化服务业,从而提高服务业的比重。

信息化有利于促进制造业从低端向高端跃升。产品技术含量低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短板,也是造成我国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原因之一。提升产品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加快产品升级换代,使产品从中低端市场走向高端市场,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通过推进研发设计信息化,采用3D打印等新技术,可以提高研发设计效率,缩短新产品研发周期。通过提高产品的信息技术含量,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信息化有利于促进服务业现代化。信息技术在餐饮、酒店、商贸零售业等传统服务业中得到越来越普遍的应用,如电子点菜单、网上预订酒店、网上购物等。信息技术在金融、物流、会展、咨询、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中也得到越来越普遍的应用,如电子支付、货物网上追踪、在线展览、专利信息检索、数字化设计等。信息化不仅对服务业有改造、提升的作用,而且还催生出信息化服务业,包括电子商务服务业、物流信息服务业、信息技术服务业、数字内容服务业、信息化咨询服务业等。

信息化在“转方式”方面的作用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传统产业进行升级改造,可以使传统产业产生新的活力,甚至使夕阳产业转化为朝阳产业。通过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推进研发设计信息化、管理信息化,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资源能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信息化有利于促进经济从粗放式发展转变为集约式发展。信息化可以节约产业发展所需的用地,减少资源、能源和原材料消耗,减低对劳动力的需求。

目前,我国许多城市面临工业用地短缺的局面,制约地方经济发展。而信息化可以提高产业的技术密集度,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进而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产出,使各级地方政府在建设用地减少的情况仍能实现经济稳步增长。例如,广东樱奥厨具有限公司采用工业机器人后,在同样产能情况下,新厂房的面积只有老厂房面积的1/3。

随着东部地区生产、生活成本的提高,加上一些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广东、浙江等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用工荒”。而采用工业机器人可以提高企业生产的自动化水平,减少用工需求,甚至在减少用工人数的情况下也可以提高产能。例如,浙江众泰控股集团采用12台焊接机器人后,车间工人从120人减至30人。

信息化在“扩内需”方面的作用

网络消费作为新的消费形态,因其快捷、方便、价廉等特点,能够激发出相当大的潜在消费需求。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2013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研究报告》,2013年我国网络购物交易额达到1.85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了40.9%,网络零售市场交易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7.9%。截至2013年12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3.02亿人,网民中网购渗透率达48.9%。阿里巴巴旗下的天猫,在2014年的“双十一”一天内,销售额就高达571亿元。

对于在以信息化引领经济转型上,中国该这么做

进一步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在工业领域推广应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3D打印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和智慧产业;推进产品信息化,提高产品附加值;大力发展协同设计、协同制造、协同商务,促进企业信息化集成应用和融合创新;以两化深度融合支撑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促进制造业服务化;推进生产性服务业信息化;培育两化融合催生出的新兴业态。

继续实施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

把信息化作为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把中小企业信息化列入地方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培训学习的重要内容,列入国家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的培训内容,组织开展“信息化提升企业绩效”专家行活动;鼓励服务商建设面向中小企业的云计算平台,通过App等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服务;把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业纳入高技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并在相关专项中予以重点支持;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供需对接活动,支持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化诊断、咨询、培训等服务,激发和挖掘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需求;推进产业集群信息化,发展县域经济。

大力发展电子商务

组织制定电子商务发展政策,编制电子商务发展规划;推动传统商贸企业向电子商务企业转型发展;通过制定优惠政策,扶持一批帮助本地企业在网上销售产品的商贸企业,扶持一批本地的电子商务平台运营商;规划建设一批电子商务产业园,推动本地电子商务企业、个体网商向园区集中,促进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发展。进一步完善物流配送、电子支付、信用服务、人才培训等电子商务支撑体系。

培育和发展互联网产业

进一步明确各部门对互联网产业的管理职能,完善各部门间的协调机制;对现有涉及互联网企业的资质、审批、审核以及行政许可等进行评估和清理,减少政府资质审批,简化审批流程;研究制定鼓励和扶持互联网产业发展的专门政策,完善互联网产业风险投资和创业投资体系和机制;在“营改增”过程中,把带宽和内容采购的费用纳入抵扣范围;制定针对互联网大企业和电信运营商的业务规范和服务标准,规范其竞争行为和市场份额边界,为中小企业留出发展空间;推进互联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互联网市场监管。

农村县域经济信息化建设探索 第6篇

关键词:农村信息化,县域经济,信息化探索

2008年3月20日收到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基层的运行单元,在国计民生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最基本的经济支撑,县域经济信息化的推进能够加强城乡信息沟通,促进城乡经济统筹发展,提升县域经济的综合竞争力,提高县域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完善政府信息决策支持体系,提高政府管理县域经济的能力和水平发挥重要作用。可以有效地解决基层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够畅通的问题。在农民增收方面能起到最直接的作用。为此,加强县域经济信息化是县级政府部门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以某省县域信息化为例,分析了县域信息化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和总体思路,研究了其系统结构及方案等问题,以总结规律和经验,为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服务。

1 县域信息化建设现状

1.1 县域信息化现状

虽然近年来我国农业科学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制约农业现代化的主要障碍因素是农村的信息不灵,技术交流不广泛,乡镇政务办公信息化程度低,涉农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分析、发布手段落后,数字化程度不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涉农信息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不仅限制了农业信息体系整体功能的发挥,也给信息用户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1.2 县级电子政务建设现状

县级电子政务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骨干光纤基本覆盖县重点部门和重点乡镇,县级政府职能部门的网络基础建设已经初具规模,不同部门的局域网已经基本搭建完成。从具体应用效果看,政府内部通过网络化沟通和信息共享,办公效率大有提高。但由于电子政务是在不同县级政府、不同部门中分别进行的,没有统一的战略规划,各部门之间相互封闭,相当一部分已建成的电子政务系统模式不统一,这些独立的、异构的、封闭的系统使得彼此之间难以实现互联互通,从而成为一个个“信息孤岛”。信息孤岛使得各部门之间的各种系统难以兼容,信息资源难以共享,相互封闭、互不相通,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财力和时间,而且大量的信息资源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2 县域信息化建设指导思想

总的指导思想:民生、国计、和谐、持续。

关注民生、加快农业信息化,推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的贫穷不是物质的贫穷而根本是信息贫穷,我们应该不仅从物质上帮助他们,还应该在政策上支持他们,更应该做的就是从信息上扶植他们。切实作好农村的信息普及工作,让他们能够得到信息,指导他们利用信息,结合地域农村特点,发展有市场前景,能够脱贫致富的农业特色经济。让全社会都能够享受到信息化建设的成果。

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全面提高政务效能和效率。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①提高传统产业技术水平;②促进县级现代服务业的发展;③全面提升劳务经济水平;④抓好农村远程教育,提高干部群众素质;⑤加强对外开放与合作;⑥加速网络文化产业发展,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和谐建设、科学实施才是我们科学行政的具体体现。目前我们的行政管理呈现条块局面,纵向的系统管理和横向的行政管理相结合,发展极不平衡。信息化建设在这方面尤为突出。我们既要维护已经建设好的信息系统,减少重复投资,又要在不破坏原系统的前提下建设我们需要的、全面的信息系统,这是我们县域经济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

县域经济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持续投入而有惠及全民的重要工作。县域经济信息化建设应该说是对传统政务方法的提升,也是对县域经济的有利的促进。因此县域经济信息化建设方面,主要领导要有思路、职能部门要有规划、基础投入要有保障、全面实施要有政策。

3 方案设计

按照县域信息化建设指导思想,考虑从以下三方面完成县域信息化建设工作。

一是快速搭建覆盖全县各村的信息平台。目前,手机在农民用户的普及程度比较高,农户的操作熟练程度也较高,完全可以成为一个交流、获取农业科技信息的载体,通过利用运营商现有的技术和平台优势,快速搭建起覆盖全县各村的“农信通”信息浏览、发布及采集平台,并整合农民急需的种、养殖及农产品市场信息、医疗卫生信息等,切实为农民提供急需的信息。二是完成终端数据采集。利用手机短信技术,建立全县政务信息的上传下达机制,完成政务信息的终端采集工作。三是建设县域综合信息系统。结合政府办公大楼建设,建设全县统一网络、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的县域经济信息化综合信息系统,满足各系统、各部门在信息交换、资源共享、业务协同等方面的公共需要。

3.1 基于手机短信技术的农业信息机

定制行业终端设备,是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的重要工具,主要包括行业终端、农村信息机、普通终端(支持基于OTA的STK卡)等三类。其中:农村信息机主要满足农村政务管理、信息采集与发布等需求,实现农村信息化节点(村委会、镇政府等)与农村信息化平台的信息互动,具有信息的发送、定制、点播、查询等功能。降低了村委会及涉农单位获得信息的成本,使农民能快速便捷地获得各种信息。

政务信息传达:通过短信、话音、WAP等形式,满足农民在村务管理上的信息化需求,如政策法规发布、政务公开、农情通报、劳动力信息通告等。结合农村政务实际,梳理农村政务流程,解决农村政令畅通、上传下达等问题。

农产品信息传递:通过短信、话音、WAP等形式,为产、供、销环节提供及时、全面的市场信息、技术资讯、沟通平台,如生产过程中的种养科技、农业气象、病虫害防治信息等;供应环节中的农资价格信息、农资市场、新品信息等;销售环节中的农产品价格行情、农产品市场分析等。结合农业产业特点,梳理农业生产、农资供应、农产品销售等环节中的各个流程,有效解决了产供销过程中信息传递的问题。将产供销环节中所需的各种市场信息、参考资料,及时、准确地传达到每位农民,农民们可根据自身的情况,及时制定生产和销售策略,从而形成对产供销环节进行积极引导。

民生信息传递:通过短信、话音、WAP等形式,为农民及时提供有关农村教育、农村医疗、文化生活、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在内的信息。充分满足农民切身关注的法律、卫生、教育、文化、务工等民生问题,使农民及时、准确、全面的获取农村教育、文化生活、农村医疗、卫生防疫、法律援助、技能培训和用工信息等。

3.2 双向信息采集平台

双向的信息采集平台利用手机短信平台,完成信息报表的固化、定制、填报、发送的技术平台。通过信息采集平台,将在农村信息机上固化的报表信息,通过简单数据填写,上传到短信平台的数据服务器;再由服务器进行数据报表恢复,并定向传送到相关部门,完成基层终端政务信息的采集工作。

数据上传有两种方案:一是通过MAS设备生成Kjava程序,预装到农村信息机终端设备,以GPRS方式进行数据上传。二是MAS设备生成政务wap门户平台,农信机终端访问wap页面进行数据录入,通过政务信息管理模块实现将各村上报的数据汇总输出到文档。由于方案一采用Kjava形式,软件安装在终端,只上传或下载用户所关心的数据,办公效率高,受网络传输影响较小。但由于Kjava为客户端形式,对于有需要客户端软件升级时要对农信机终端进行操作、表现形式较单一。方案二采用wap形式,后台数据需求更改或用户界面修改方便,表现形式较丰富。但wap形式每次需下载整个页面,流量较大,受网络传输影响较大,页面显示较慢可能影响办公操作。

结合实施县的具体情况,我们选择第一种方案,系统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实施过程如下。

1)应用系统布置

MAS设备通过Internet或专线形式布置到县、乡镇网络系统,农村信息机终端安放在各村级应用平台;MAS设备结合需求生成Kjava程序,此程序安装到农村信息机设备;各MAS平台通过政务信息管理模块实现将各村级上报的数据汇总。

2)设备接入方式

MAS设备接入采用Internet或专线形式;农村信息机终端为无线接入形式。

数据上传流程如图2所示。

3.3 统一的交换与共享平台

信息资源与共享交换平台的核心是建设电子政务统一支撑平台,其目标是为各类电子政务应用集中提供资源交换、共享与整合的基础支撑服务,统一相关标准,确保各类资源的可互连、可访问、可交换、可共享、可整合。从而满足各系统、各部门在信息交换、资源共享、业务协同等方面的公共需要。平台是以基础数据和公共服务为核心对所有电子政务应用起支撑作用。主要功能有:1)实现用户界面统一的接入与安全机制;2)通过总线架构实现应用与应用之间的连接,完成相关的数据路由与数据格式转换;实现业务流程管理,包括工作流管理和自动化流程两个方面从而实现信息化条件下跨部门的系统工作机制;3)在异构的数据源之间实现数据层的直接整合,并通过灵活的业务流程管理平台实现信息以流程自动化的方式在各政府部门数据库之间共享及更新。

信息交换与共享平台总体结构示意如图3所示。

3.3.1 平台的技术架构

平台的总体架构主要由中间件层、基础组件层、核心服务层以及信息安全、标准规范、管理等体系组成,平台的技术架构如图4所示。

中间件层提供统一的应用开发框架、协议、标准和规范,支撑应用软件的开发、部署和管理,可以解决电子政务建设基础布局问题。

基础组件层提供并积累各类基础服务和应用组件,支持快速建立应用,灵活适应需求的变化,提高系统的整体可靠性,保证电子政务系统建设能长期、有序、渐进式发展。

核心服务层向电子政务应用层提供满足信息交换、资源共享、业务协同的各种服务,解决各系统之间的互连、互通、互操作问题。

3.3.2 交换系统技术架构

平台主要采用面向服务的架构(SOA)和企业服务总线(ESB)平台技术。ESB可以提供一种低成本的应用集成方案,它以Web服务标准为基础,为SOA提供了一种不错的实现方法。SOA则被认为是一种松耦合、易改变、以Web服务等标准为基础的IT架构。交换系统技术架构如图5所示。

3.3.3 交换系统结构

交换系统采用中心服务器和前置机的部署模式。中心服务器部署在交换平台,是平台的信息控制中枢。中心服务器主要完成服务组件组合服务、远程部署、管理配置、监控管理、安全管理等功能。节点服务器部署在前置机上,构成分布式的服务组件运行环境,并提供事件管理功能如消息队列和可靠事件的传输管理机制等。适配器部署在前置机上,是根据应用来定制的,为构建在信息共享与交换平台之上的应用提供简单易用的连接服务组件。它的主要功能是实现与应用程序的对接,并把抽取和接收的XML消息发送到信息交换平台实现数据路由和数据转换。信息交换系统结构如图6所示。

4 小结

4.1 农信通

(1)有利于促进农业科技进步

它可以利用不受时空限制的途径,全方位、多途径、高效率地把农业科技成果和先进的适应技术随时送到农村和农民手中,从而实现农业科技成果和先进生产技术与广大农民需求的有效对接,加快农业技术转化,其社会效益非常巨大。

(2)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

农信通的应用,可以加强农产品市场、供求、技术等各类信息的采集、处理和发布,拓宽信息传播渠道,增强农户和企业获取信息与应用信息的能力,真正实现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从而避免生产经营的盲目性和趋同性。

(3)

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竞争能力

4.2 双向的信息采集平台

通过信息采集平台使基层政务信息采集变的非常方便、快捷、经济。还可以有效地减轻农民负担。以下举例说明。

按照固新镇4个村的文印费平均值约1500元计算(乡、镇政府每年8000元,加上交通费1000元),全县按17个乡镇、308个行政村计算,全县每年节约资金近70万元。这对减轻农民负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是强有力的促进。

参考文献

[1]王长胜,张新红,于师洋.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2]胡洁,李霖,杨勇.基于MapObject的林业地理信息系统设计及实现.地理空间信息,2006;4(1):37—39

论医院经济管理信息化 第7篇

一、医院经济管理信息化的作用

以信息技术强化医院经济管理, 使用网络方法帮助医院解决经济管理问题, 使医院在经济管理中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各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改观和提高, 促进了医院经济管理的快速发展。

虽然医院管理信息化不能直接为医院带来经济效益, 但它能起到大幅提高医院工作效率、提高医院管理水平的作用, 使医院经济管理得到一个新的提升。

二、医院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应用

1. 经济管理数据化。

笔者所在的唐山市人民医院目前使用的是医院经济核算管理系统, 是HIS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子系统, 此系统实现了医院经营收支全成本核算, 让医院领导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本系统实时掌握医院业务动态和各科室业绩情况。

(1) 医院经济核算管理系统概述。我院经济核算管理系统将医院科室分为临床服务类、医疗辅助类和行政后勤类三大类, 采集HIS内数据, 运用完全成本法核算, 合理分配收入、分摊支出, 形成数据共享的完整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

(2) 医院经济核算管理系统的特点。此系统实现了医院经营收支的全部管理, 并且可以把日、月、年的数据自动生成Excel表格, 可通过网络上报院长和上级部门, 为其提供决策依据。数据将永久保存, 随时可以调用并统计分析数据。彻底改变了以前的手工报表方式, 实现了计算机自动化报表。

(3) 医院经济核算管理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医院经济核算管理系统大体分三大管理模块:收入模块、支出模块和收支结余模块。数据内容有一大部分来源于HIS医院信息管理系统, 每个模块都有对全院各科室数据进行录入、修改、查询、导出、删除、打印等功能, 如支出核算表管理模块, 只需录入年份和月份, 系统就可以统计出医院各科室支出情况。另外, 科室的支出还可以手工进行调整, 完全实现了医院财务支出数据的电子化管理, 同时也能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灵活性。此外, 通过代码结转管理模块可以对拟生成月份的数据从上月数据中结转过来, 可生成环比支出、基比支出、各库支出汇总等统计数据, 能方便、灵活、高效地为医院经营管理者提供所需数据, 这也是经济核算管理系统实现人性化管理的一个方面。

综上所述, 合理、熟练的掌握HIS信息管理系统不仅提高了医院的工作效率, 而且还改进了医疗质量, 是医院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

2. 管理队伍知识化。

要在工作中进一步加强信息化考核, 强化经济管理者的经济管理信息化意识。除了必须具有较高的管理水平外, 还应具有一定程度的计算机专业知识。这样才能使医院的管理改革与信息化的发展相适应, 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

另外, 要求医院经济管理核算人员不仅熟知卫生统计专业知识, 而且要掌握相当的临床医学、现代管理、卫生经济和计算机数据库知识, 快速准确地获得统计信息, 以确保填报、统计数据的质量, 为经济管理者决策提供快、精、准的科学依据。同时, 要对医疗软件进行定期维护和意见反馈, 提出改进建议和想法, 不断加强信息化建设的实用性及准确性。

三、医院经济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1. 各医院信息系统之间不能相互适用, 各医疗信息共享存在

很多障碍, 这就需要各医院管理系统必须具备开放、灵活、易整合的特性。

2. 医院材料采购、人力资源、成本管理等部门都有自己的管

理子系统, 但彼此孤立, 没有很好地衔接起来, 给工作带来了不便。还有医院内部信息与外部信息系统隔离, 需要通过手工方式输入电脑, 使医院的管理决策、投资、预算等决策无法充分及时地传递而延误。这些问题在电子技术不断发展、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经济环境中已越来越不适应。

3. 信息管理人才缺乏。

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是信息化建设顺利推行的关键, 专业的信息化人才要对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有很好的理解和远见。

四、要进一步加强经济信息质量管理

网络环境下医院经济管理是现代化医院管理的新课题, 是医院经济管理的基本内容。只有遵循网络工作模式的特点与规律, 综合运用会计核算、统计核算和业务核算的办法, 加强分析和利用经济信息, 才能不断提高卫生经济管理水平。

综上所述, 只要我们明确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和要求, 对医疗软件的使用科学化、制度化, 就可以使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朝着一个稳定正确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魏平.医院经济核算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中国社区医师, 2012 (9)

知识经济与信息经济浅析 第8篇

一般地,“知识经济(Knowledge Economy)”,是指区别于以前的传统工业为产业支柱,以稀缺自然资源为主要依托的新型经济,它以高技术产业为第一产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人力资本和技术是知识经济的主要推动力,高技术产品生产和服务部门是知识经济的支柱,强大的科学系统是知识经济的坚强后盾。

知识经济带给我们诸多方面的变化。如生产力要素结构中,更强调知识创新、技术创新。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知识的剧增、技术的提高无一不成为知识经济发展的要素。经济结构中,知识经济是以新知识、新技术为基础的经济,它已经创造出新的工业,而且扩散到传统的工农业中,引起较大的变化,成为创造高附加值的行业。就业结构中,服务行业的就业人数大大高于物质生产部门的就业人数,脑力劳动者人数高于体力劳动者人数。

基于这种种方面,新的经济增长理论,即知识是经济增长动力的理论也就应运而生了。这个理论说,人才是知识的载体,没有人才,就没有知识。一个国家、一个行业、一家公司能拥有的主要优势,就在于它能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人才。

2 关于信息经济

20世纪40年代开始兴起信息经济,自20世纪中叶以来,人类又进一步学会了比较系统地利用信息资源,把它转化为知识并和动力与材料巧妙的结合起来制造更为先进的生产工具。今天的世界正处在社会生产力由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大规模转变的时代。所谓“信息经济(Information Economy)”,是以现代信息技术等高科技为物质基础,信息产业起主导作用的,以信息化为发展方向,基于信息、知识的一种新型经济。在信息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要素是电脑的硬件和软件、集成电路、光纤等各种制造和传播信息的物质。

信息经济的发展,不仅不会否定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的存在,相反的会促进经济在信息化后大大地提升,并会向更高方向发展。我国的农业期盼着用先进的信息化的生产工具来改造和提升,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急切地需要先进的信息化的基础结构来支撑。所有这一切表明:信息经济的发展是正确的必要的。

美国同信息直接与间接有关的部门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已达到80%,1996年国内生产总值增幅有三分之一来自以数字化和网络化为特征的信息产业。从这其中不难得出:信息经济———推动经济发展的新起点。

3 信息与知识的关系

关于知识经济与信息经济的关系之所以存在许多不同观点,是因为大家对知识与信息的认识的不同所造成的。所以弄清楚知识与信息的区别、联系,是弄清楚知识经济与信息经济的区别、联系的前提。

信息随处可见,随手可得,既普通又神秘。信息,按照信息科学的创始人美国数学家申农最早给信息下的定义,信息是两次不确定性之差。正因为是一种不确定性,所以就要求人们对其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从而使人们真正获得可靠、有用的知识。信息作为人类以及自然界中的一种特定物质,它不可避免的具有很多形式和形态。这种种的形式和形态,在人与人、人与自然等等其它更广泛的范围内存在和传递。

信息的普遍存在,造就了知识的产生。知识是信息的一部分,是经过人类大脑加工处理的部分。信息是客观存在的,并不是随人的产生而产生。有的人主观的把信息与人的产生联系起来,他们忽视了信息的客观性。这是信息与知识混淆的主要原因。不论是否有人类的存在,地球上的物质属性都是客观存在的,即信息是存在的。

信息作为知识的原材料,是经过大脑加工的产物,就如一座工厂对各种各样的原材料进行加工后,才能做出产成品一样。信息进行分类、加工、整理、概括、归纳、取精后,就可以产生知识。所以知识是人类主观的产物,而知识反映的却是客观存在的内容。人脑作为知识的载体,并不是简单的储存、加工,更重要的地方体现在对知识的创新。如果不存在创新,那么任何一台电脑都比人脑的储存要大、加工得更快。

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流程图对信息与知识关系进行进一步分析:

通过对流程图的分析,可以表明信息与知识的关系。信息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活动中普遍存在的一切物质和事物的属性。信息与知识所侧重的方向不同,前者侧重于客观,而后者则侧重与主观。

1997年4月欧盟高级专家组完成的一篇题为“建设我们大家的欧洲信息社会”中,也有专门讨论区分信息与知识的部分。报告指出,“首要的是在数据、信息和知识之间划分出清楚的界限,无序的数据并不会自动变成信息,信息也不等同于知识。”

我们可以把国际上许多人接受的一种金字塔的简化模型来加以说明,其关系如下图:

从以上的论述和图例,我们不难得出:知识是以信息为基础的。

知识经济与信息经济的区别与联系。

通过上面我们认识了信息与知识的关系,也就可以分清知识经济与信息经济的区别与联系了。

我们都知道20世纪九十年代初美国首先提出信息高速公路的概念,其名为“国家信息基础结构(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NII)”;1998年世界银行发展报告中则出现了“国家知识基础结构(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NKI)”的提法。我们可以从两者所含要素对其进行分析:

从这两种存在不同侧重点的结构,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关于知识经济与信息经济的关系。在这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1996年经合组织关于知识经济的报告是怎样说的。在这份报告中区分了编码型知识(codified knowledge)和意会型知识(tacit knowledge)。编码型知识一般指可以由计算机处理的知识,这可以说是大量的信息;意会型知识则是指与人的主观智能活动有关的判断,是无法测量和计算的,也就是通常情况下难以言传的部分。

4 结论

这样的定义给了我们较为清楚的回答:在知识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就是这种意会型知识,也就是我们人类的经验和创新能力。知识经济侧重点在于一些“软件”上,如人的创造性、创新能力;而信息经济侧重点在于“硬件”上,如一些国家信息基础设备的完善。

知识经济依赖于各种知识产业的创造和创新。正如最早提出知识产业的马克卢普认为,知识产业是由教育、研究开发、传播媒介、信息设施、信息服务业组成的。马克卢普并没有完全断开知识与信息的关系,这说明我们前面所提出的知识不能离开信息而产生,即知识经济不可能完全脱离信息经济而单独生存和发展。信息经济是依靠收集、传输、储存信息的产业而发展起来的。比如,图书馆储存信息,广播、电视、报刊和网络传输信息,这些都是属于信息产业的范畴。

知识经济与信息经济也有相同相似的地方。首先,知识经济与信息经济拥有相同的目标,通过对知识资源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其次,知识和信息的产生、存储、运用是知识经济与信息经济发展的坚固基础;最后,知识经济与信息经济两者是相互交织的发展关系,依靠高科技的信息技术产业在社会中的利用和发展。

知识经济与信息经济的关系,可以看成我们有了原材料可以加工成产成品,与此类似,有了信息才可以加工成知识,所以信息经济是知识经济的基础。但是,即便你拥有再大量的信息,不通过人类大脑进行加工,也是不可能形成知识的。如果让英国著名学者费兰西斯·培根把那句“知识就是力量”改成信息就是力量,我想一定会招来强烈的反对。

知识经济是一种信息经济,知识经济是以信息经济为基础的。

摘要:知识经济与信息经济就如同知识与信息一样,逐渐地被人们认识、讨论、发展。近些年来,知识经济与信息经济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首先,让我们抓住知识与信息的产生、发展过程,然后,我们就可以对知识经济与信息经济有清晰地认识。

关键词: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知识,信息

参考文献

[1]张基温.中国信息化进程中的几个关键问题.科学决策,2000(2).

[2]吴季松.知识经济.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农村经济园区腾飞信息化“添翼” 第9篇

投资高地成本洼地信息化造就集聚效应

在经济园区的建设期间, 无锡乡镇政府按照“适度集中集聚”原则和农村新型社区的规划, 使大批农村居民并入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中国电信无锡分公司顺应这一农村变革的新趋势, 成立各农村分局, 不仅打造了完善的农村信息化社区, 而且为无锡农村经济园区腾飞“添翼”。不少经济园区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中一颗颗耀眼的星星。

无锡惠山经济开发区成立于2002年, 规划面积36平方公里, 由原堰桥镇10个行政村兼并而成。经过短短6年时间的建设, 一个集行政、经济、文化、科教、商贸、休闲为一体的新城已经崛起, 成为无锡北部一张亮丽的名片。无锡分公司惠山区分局的客户经理张惠、刘春霞对此进行跟踪, 掌握了乡镇企业的第一手需求信息, 为经济开发区提供语音、光纤接入、长途电路、帧中继等业务, 为开发区打造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创造良好条件。目前, 开发区规划的“四园一基地”即软件服务外包园、生命科技产业园、风电科技产业园、数字信息产业园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已经形成, “投资高地、成本洼地”的集聚效应也逐步彰显。今年3月, 10家经过招商的外地企业入驻惠山开发经济区, 惠山分局已将商务领航信息版和定制终端及时引入, 使入驻企业少了后顾之忧。惠山分局局长黄瑞清说:“这是电信发展重大的机遇, 我们将全力推进园区的信息化建设。”

曾经水产业较为发达的石塘湾镇, 近年来在沿锡澄运河呈带状分布地块建成石塘湾工业园区, 目前已进驻涉及机械、纺织印染、建材等行业的企业近百家。年前, 经过二次创业的工业园规划将电子信息产业、现代纺织及新材料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和第四方物流作为支柱性产业。电信员工及时跟进, 经过与工业园多次协商, 使部分工业园的单位新装固定电话加入商务领航套餐。在工业园的物流中心, 客户经理黄云彪不无自豪地说:“这里电信业务的占有率为100%。”

哪里网络好就往哪里搬信息化催生村级工业园

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提升, 也催生了部分村级工业园。玉祁镇蓉丰村工业园是新兴的村级工业园。去年, 乾东机械有限公司搬迁至园区的新办公大楼装潢完毕, 客户经理陈旭通过和该公司老总交谈, 得知该公司主要生产机床工具, 主营业务在常州, 在去年下半年全部搬至玉祁蓉丰村后, 业务量明显上升, 产值在5000万元左右。由于蓉丰村工业园离机房太远, 信号不稳定, 虽然企业对网络要求不高, 但根据目前状况已不能满足需求。针对该客户情况, 电信公司进行周边地区网络优化, 陈旭为客户新增虚拟网电话10部, 连接4M光纤, 完成商务光网语音签约。客户对电信的用心服务很满意。

哪里网络好, 就往哪里搬。江阴海达橡塑制品有限公司去年9月份搬迁至信息化水平较高的长寿工业园区, 厂区规模比原来扩大了4倍。公司办公管理人员人手一台电脑。因引进了一些新的技术项目, 新招了一批大学生, 公司原来使用的一条10M上网光纤就显得力不从心了。客户经理张晓虹向其建议将10M光纤升级至100M光纤, 一下解决了难题。

信息化助力北京农村经济发展 第10篇

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智慧城市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模式。智慧城市不仅将对我国600多个城市、19000多个城镇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将成为我国未来十年到二十年信息化需求的最大来源、信息化投资的主要方向和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重大机遇。

作为实现智慧城市愿景的核心手段,信息化对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资源优化配置、农业现代化建设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随着信息技术在日常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信息化作为新的生产要素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信息资源与创新能力、知识共同构成了促进当代经济发展的新兴要素。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经逐步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信息化的发展使得信息、知识具有了巨大的商业价值,同时这种巨大的商业价值也使得产业、经济和社会更加依赖于信息化的发展。对于信息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而言,信息化除了直接对经济效益产生影响,其对社会产生的溢出效应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当前,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这涉及到规模空前的农村人口迁移、就业、社会保障、资源利用等问题,并对区域的产业发展基础、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和基础设施配套条件提出了严峻挑战。因此,当智慧城市建设成为应对城镇化带来的城市发展困境的重要手段时,其着眼点不能仅局限于城市区域,而忽视农村地区信息化的发展。本文以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的信息化与经济发展为主题,聚焦于信息化对农村经济的作用力,运用北京市农村地区第一手数据,对信息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进行定量分析,为指导智慧城市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首都农村信息化阔步向前

近年来,北京市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对农村信息化工作的重视程度,并在一系列规划中将其列为重点工作,先后出台了《北京市农村信息化行动计划(2010—2012年)》、《北京市“十二五”期间农村信息化发展指导意见》等一系列相关政策文件,推动了首都农村信息化政策保障机制的逐步形成。

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成果显著。北京市农村信息化基础条件较好,目前全市基本实现了光纤网络“村村通”,已建成爱农信息驿站1504个,农村数字家园站点725个,综合信息服务站点4913个,农信机、触摸屏、便民缴费终端等设施也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2010年,通过在信息基础设施欠发达的京郊地区开展的“信息化村”建设试点工作,全市共建成276个“信息化村”,光纤到村、光纤入户比例达10%,每户均具备固定电话接入能力和不低于20M的宽带接入能力,电脑普及率达60%以上,1M以上宽带在网用户比例达40%以上。这从全市287个行政村的信息化基础条件调研统计情况中可见一斑。

农村专业信息服务网站和信息服务内容日趋丰富。北京市农村地区经过近几年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涉农网站数量在逐年增加,网站涉农信息逐步增多,服务信息内容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通过网络发布的不仅有政务信息、农业科技、农产品销售信息,还有农村党员培训、科普惠农等多种信息。如北京农业信息网、北京郊区投资平台、北京农村科技在线、北京智能农业网、各个区县信息网及部分乡镇信息网等。涉农网站作为农民通过互联网进行信息获取和交流的媒介,正逐步成为农民获取信息和发布信息的重要渠道,提升了农民获取信息的能力,在农村信息化建设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信息化技术在都市型现代农业中的应用持续深化。北京市各区县根据自身实际,大力推进物联网、视频监控、虚拟展示等新技术在生产农业、休闲农业、生态农业、示范农业等领域中的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例如,朝阳区开发了特色都市型现代农业虚拟展示系统,充分展示都市农业建设成果;房山区八十亩地村利用物联网监控葡萄生产,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葡萄生产的附加值。

农村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全市13个涉农区县基本都实现了农村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大部分区县的行政村已经建有村级管理工作的信息系统。另外,新农合、农民就业、农村社区安防等各类农村公共服务系统正在逐步开展部署,并且给农民生活带来了切实的便捷。例如新农合系统的全面应用,大大缩短了报销周期等。

村民信息化培训工作稳步开展。信息化在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培养新型农民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仅2011年,北京市利用农村“数字家园”组织开展各类培训就达11.6万人次,利用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更是组织了近150万人次的培训。

信息化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经济增长一直是经济学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有经济学家对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进行深入研究与论证分析。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模型主要有亚当·斯密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增长理论、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索洛经济增长模型、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米德模型、新经济增长理论等。随着社会发展和进步,新的经济增长因素不断出现,已经不再局限于资本、人力与传统技术三个方面,尤其是信息时代中信息技术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凸显,成为经济增长研究的新领域。

本文在融入信息化要素的改良后的柯布-道格拉斯函数模型的基础上,利用2008年至2012年北京市农村地区相关统计数据及全市农村地区调研数据,对北京市农村地区信息化对经济的影响开展定量分析。

文中所涉及的信息化指数主要根据2011年度北京市信息化示范村评选工作中确定的农村信息化指标体系及其权重进行估算。该指标体系从信息化硬环境、信息化软环境及信息化应用三大方面对参选行政村进行考核认定,内容涉及基础设施、信息资源、经济环境、制度环境、人员环境、家庭(个人)应用、机构应用及应用亮点等八个方面,共计23个指标。

nlc202309061017

考虑到采集数据的完整性与可靠性,采用2008年至2012年北京市农村地区相关统计数据及全市农村地区调研数据。其中,北京市2008年至2012年郊区农村经济总收入、农村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农村地区就业人数,从北京市统计局网站、北京市农村经济统计年报中获取;信息化指数计算所需的各项基本数据通过对全市行政村信息化基本情况的调研与社会信息化评测工作中获得。

依据表1中相关数据,采用统计软件SPSS19.0,分别对C-D生产函数模型与融入信息化要素的C-D函数模型进行线性回归分析。通过对两种模型进行分析对比,可以发现:

信息化要素的引入,得北京农村地区的经济效益存在一定的规模报酬递增;信息化要素对北京市农村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为0.16,即信息化指数每提高1%,经济效益就相应增加0.16%。这表明信息化已经成为北京市农村地区经济增长的源泉;信息化因素的引入改变了物质与人力投入对经济效益的影响力,进一步强化了人力资本的作用,使之对经济的贡献度有了较大提高。

考虑到数据的完整性及可获得性,依据2011年在北京市开展的农村信息化调研工作,选取村年总收入、村民人均纯收入作为农村经济指标来研究;选取互联网普及率、村级信息化投入、村级农业生产管理信息化比例(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合组织/村集体经济组织是否采用单机、计算机联网或信息系统等手段开展管理工作)作为具体的农村信息化指标来说明其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通过开展对287个行政村的调研,发现农村信息化,特别是农业生产、镇村企业经营管理、市场流通、农民生活消费等领域的信息化,对农村地区经济效益有着非常强劲的带动作用。

高度普及的互联网推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目前,北京市农村信息化发展初具规模,行政村的网络普及已经达到较高水准,在实现富民的同时,也推动村域经济效益的提升。通过对“互联网普及率达50%以上的行政村数量”与“村民人均纯收入”两个指标分析发现,行政村的互联网普及率越高,其村民的人均纯收入越高。

人均年收入之间的关系

从上图可知,互联网普及率的高低与村民人均纯收入呈现出较大的相关性。互联网普及率越高,该村村民的人均收入也越高,在人均收入10000元以上的行政村中,互联网普及率达50%以上的行政村比例为45%。可见,网络的普及在实现富民增收的过程中切实发挥了作用。

互联网的高度普及也对村域整体经济效益的提升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对“互联网普及率达50%以上的行政村数量”与“村年经济收入”两个指标分析发现,互联网普及率越高的行政村,其村年经济收入也越多。

村年经济收入之间的关系

可以看出,即使村整体经济实力不强,由于其得益于政府的扶持与有效引导,依旧可以具备一定的信息化发展基础。同时,这也表明这些经济实力较弱的行政村信息化发展潜力巨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其未来整体经济的发展。从整体来看,互联网高度普及的行政村的整体经济实力一般都比较强,这表明信息化应用对村域整体经济实力的提升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信息化有效投入有利于农村地区经济效益的提升。通过大量调研工作发现,农村地区在信息化方面的投入比例与其整体经济实力的强弱有一定的相关性。

随着村年经济收入的增加,村级信息化投入占比(信息化累计投入与村年经济收入的比值)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但是行政村在信息化方面累计投入的资金总量,却大体随着年经济收入的增加而增加。

这说明,虽然经济实力较弱的行政村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自主投入较少,但是其占村经济收入的比例却比较高,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这一类型的农村地区信息化发展空间巨大,并且意识到了信息化的发展能够一定程度上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经济实力较强的行政村虽然信息化投入占比较低,但是其投入的实际总量仍然较高,表明这部分行政村已经切身体会到在自身能力范围内加大信息化投入,给村域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信息化推动村域经济发展的优势在此彻底显现。

农业生产管理信息化成为提升基层经济实力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北京市287个行政村的调研发现,98个行政村中的农合组织、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农业生产中采用了信息化手段进行管理,占比为34.15%。对“村级农业生产管理信息化比例”与“村年经济收入”两个指标进行深入分析发现,随着信息化在农业生产管理过程中的广泛应用,村年经济收入呈现出大幅增长的态势。

调研样本中,村级农业生产管理信息化比例均在30%以上,且随着信息化手段在农业生产管理过程中的普及,村年经济收入大幅提升。事实的确如此,北京市农村地区以农合组织、村集体经济组织为载体,开展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应用,推动了农业生产管理信息化,在提高农副产品产量和品质的同时,显著提升了农村基层的经济实力。

三点结论

从上述研究,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

首先,信息化成为影响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兴要素。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不仅得益于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这种传统要素,而且得益于信息化这一新兴要素。该要素的引入,改变了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投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并进一步强化了人力资本投入的作用,这一点与信息化的社会溢出效益是相一致的。同时可以看到,目前北京市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力依然得益于人力资本的投入,这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经济发展战略是不相适应的,要实现农村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尚有很长的路要走。

其次,信息化成为北京市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信息化要素的引入提高了农村地区经济的规模报酬,已经成为农村规模经济发展的源泉。信息化已经成为继传统要素之后支撑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随着信息化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全面渗透,进一步提高农村地区信息化综合水平,不仅有利于农民综合素质的提升,同时也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最后,信息化在多领域助力农村经济发展。依据对北京市287个行政村进行调研发现,农村基层信息化主要从农业生产全流程管控、以物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应用、丰富完善的信息服务体系、村级电子商务、村民信息能力提升、网络营销、镇村企业信息化管理等七大方面推动经济发展,而这些又恰好为农村信息化与经济发展作用模型提供了有效印证。

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经济建设 第11篇

农业信息化, 即通过投入大量知识、信息、技术, 实现农业基础设施装备信息化、农业技术操作自动化、农业经营管理信息网络化[4,5]。因此, 信息技术的支撑, 是使农业实现信息化的重要内涵。信息技术能使信息资源达到更高程度的开发、利用和共享, 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都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信息技术相对其他现代新技术还有本质性的区别, 其他新技术基本上都是作用于对能源和物质的认识, 而信息技术则改变了人们对时间、空间和知识的理解, 是改变人们观念的技术。

1 信息技术对我国农业信息化的影响

在当今的农业生产过程中, 掌握农业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 是农业劳动者发挥正常的生产职能, 有效地进行农业生产的必备条件。而信息技术的发展, 特别是Internet的出现, 改变了人们的观念, 就像是一个地球村, 使人们不受地理位置、距离和时间的限制, 可以随时接收、提供、交换、使用各类不同的信息, 从而使更多的劳动者在互联网上就能交流生产经验, 学习先进的劳动技能和科学种田的方法, 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 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减少了农业生产成本[6]。

同时, 信息技术还加速了人类智能的物化进程, 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水平。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状况的客观尺度, 是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物质标志。但是生产工具只能是人类智力、知识及科学技术的物化。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极大地加快了这种物化过程, 加速了农业生产工具、设施的改革创新进程, 提高了农业信息化水平, 推动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4]。如把3S技术 (即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RS—遥感技术和GPS—全球空间定位技术) 与信息高速公路结合起来, 广泛应用于农作物估产、农业节水工程、田间数据的采样和控制肥料、农药、石灰的施用量等一系列的精确管理措施, 将会极大地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 推动传统农业向信息化农业方向的发展。

2 农业信息化在农业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2.1 有利于培育和完善农业信息市场

搞好农业信息化工作, 关键是指导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为农民提供及时、便捷的市场信息服务。农业生产的各要素都需要信息技术作为支撑, 加强农业生产流程的全方位服务, 将信息技术覆盖至产前、产中、产后, 组织引导农民有序生产, 从而建立规范合理的市场体系[1,7]。

通过农业信息网络这一便利的渠道, 向农产品交易市场、农业企业以及农户提供及时的国内外农业市场信息服务, 做好产销衔接工作, 将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加快我国农产品的交换和流通速度, 提高生产效率, 降低交易成本, 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也有利于科学调度有限的农业资源, 促进我国农业生产资料要素的合理流动[8,9]。

2.2 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在当前农业信息化发展的潮流下, 农村经济模式由刚性结构向柔性结构转化, 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最终形成以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劳动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为辅的梯形产业结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是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环节[2]。在信息化的环境形势中, 为跨越式加速我国的农业产业化进程, 提高农业行业化的总体质量, 加速其更新换代和优化升级过程, 应将最先进的信息技术全方位地渗入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过程, 从而加速传统农业的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9]。

2.3 有利于农业科技成果及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现阶段, 国内普遍的农业技术推广形式是由农技部门或技术人员深入农村进行指导或培训, 通过举办讲座、现场示范等多种方式向农户推广、宣传信息化技术, 这种传统推广方式的制约因素比较多, 如生产周期限制、推广区域小、局限性大等, 无法全面普及或转化最新的科技成果。构建和完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 可以使各个农业科研单位、技术推广单位重视信息化生产, 积极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产品[8,9]。

首先, 农业信息化使农业科研人员在信息交流方面不再受区域或时间的限制, 能够远程传输、共享科研信息资源, 提高了成果转化的效率[2]。其次, 农业信息化使农业生产者能够适时地获取最新的农业市场信息动态, 如市场行情、农业政策、农业科技、产品销售等, 推广和使用农业科技最新成果和实用技术, 从而逐步提高农业生产的水平。

2.4 提高对农业的宏观调控与持续发展

在目前的市场经济体制下, 对生产经营者、宏观管理者而言, 商品化农业已经成为一个更加复杂的经济活动过程。难以再用传统的方式进行调控, 通过全方位的农业信息传播网络, 密切联系农业生产者和宏观管理者, 加强农业生产与农产品加工、市场流通、农业生产资料供应等部门的信息联系, 均衡的农业生产才能够得以稳定地发展。政府在宏观调控中, 借助于农业新网络, 可以同步协调物质流、能量流、资金流在时间、空间及流量上的分配和运行, 在效益比较好的环节上合理配置农业资源, 大幅度地提高农业生产力。

2.5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子系统各项指标的优化

经济发展子系统由4项指标组成, 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农业劳动生产率、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和非农从业人员比重。在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过程中, 经济发展是基础, 起决定性作用, 因而在指标体系中赋予25%的权重。农业市场的发展水平通过农业信息网络得以提升, 为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 通过产品经营, 有效连接农户和市场, 使某项专业生产能有序地进行, 从而实现集约化、产业化生产, 在农户“小生产”条件下实现规模经营, 提高整个生产行业的生产效率[10]。广泛应用以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 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由此得到改造, 农业劳动生产率将大幅度提高, 从而促进农业产业化过程实现自动化、信息化、高效益化。

3 农业信息化建设

农业信息化建设工作中, 首先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其次要加强不同部门间的联动, 从而调动社会各界、尤其是广大农民共同参与进来, 逐步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长效机制。

3.1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通过政府主导, 成立专门的农业信息化工作组织机构, 制定农业信息化发展规划, 建立相关的政策法规, 并通过政府协调, 明确各相关单位的职责分工、将农业信息化工作纳入各相关单位的目标考核等措施, 调动各相关部门对农业信息化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 在政府的主导和支持下, 加强农业信息化工作资金的调配和投入, 不断完善农业信息化工作的软硬件建设, 从而逐步实现县乡有分管领导、乡有农业信息服务站、村有农业信息员的保障机制。

3.2 加强部门合作联动, 构建农业信息化服务网络

部门联动要打破部门之间的分割, 加强部门间的沟通与协作, 畅通信息交流渠道, 充分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在农业信息化工作开展过程当中, 各相关部门各司其职, 发挥所长, 达到衔接紧密、配合得当, 确保信息化工作过程“无脱节、无疏漏、无失误”。

同时, 要不断地拓展信息发布的渠道, 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各类信息发布模式, 建立起广泛、畅通的信息传输渠道, 将各类信息真正传播到最基层, 传播到社会的每个角落, 使各类受众在尽可能较短的时间内准确获取全面、实用的农业信息, 从而为农业信息化工作构建起一个全面的服务网络。

3.3 加大科普宣传, 充分调动社会公众共同参与

社会公众、尤其是广大农民, 既是农业信息化的主要受益者, 同时又是农业信息化工作开展的主体, 农业信息化工作需要广大社会公众广泛增强利用意识, 并掌握农业信息化的基本特征, 在工作开展时, 变被动为主动。近年来, 相关部门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手机短信等多种渠道, 采取通俗易懂、形式多样的方式宣传、发布各种农业信息化知识, 起到了明显效果。但是一些社会基层、边远地区仍然存在很多知识盲区, 还有很大一部分群体接收不到此类信息。因此, 科技人员必须继续加大宣传的力度, 开创更多、更有效的宣传方式, 增强社会公众、基层村民, 特别是边远地区人们的农业信息化意识, 最大限度地发挥农业信息化的作用。

摘要:农业信息化是现代农业生产中一项高效而快捷的生产方式。通过阐述农业信息化的特点及其对农业经济建设的作用, 以为更好地发挥农业信息化的作用、提高经济建设效率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农业经济建设,作用

参考文献

[1]赵锦域.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问题及对策建议[J].农业科技管理, 2005, 24 (4) :46-48.

[2]崔岩.农业信息化组织体系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

[3]宣锴, 孟未来, 路明祥.浅析国内外农业信息化进展[J].农业网络信息, 2010 (2) :48-50.

[4]胡伦赋.农业信息化研究[J].现代情报, 2002 (11) :43-45.

[5]佚名.什么是农业信息化[N].中国财经报, 200512-28 (6) .

[6]张博, 李思经.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对策建议[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0, 12 (3) :62-66.

[7]赵锦域.陕西省农业信息化建设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

[8]何艳群, 朱慧玲, 徐险锋.武陵山地区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对策[J].农业网络信息, 2010 (9) :94-96.

[9]彭延炼, 田树仁.武陵山地区农业信息化障碍浅析[J].现代农业, 2007 (1) :29-31.

上一篇:高校教师的人际关系下一篇:分配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