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具操作范文

2024-06-22

学具操作范文(精选12篇)

学具操作 第1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具操作,知识理解,能力培养

我在多年的教学中, 始终注意训练培养并加强学生的学具操作, 注意处理好操作过程中动手、动脑、动口的关系, 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下面就关于学具操作的问题, 谈谈自己的认识及做法.

一、加强对学具操作的认识, 培养学生的能力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科学. 数学的抽象性和儿童思维的形象性形成了一对矛盾. 解决这对矛盾的思路, 应采取直观的教学手段开展教学, 鼓励学生通过表象思考问题.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一个人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 切断了动作, 往往切断了与思维的联系. 因此, 表现在数学教学中, 应从学生的动手开始, 让学生通过学具, 动手、动口、动脑想问题.

加强学具操作, 首先要明确学具操作的功能:

(1) 学具操作可以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2) 学具操作有利于学生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3) 学具操作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巩固.

其次要明确什么时候、什么内容可进行操作:

(1) 在起始概念的教学中 , 进行操作比较好. (2) 在区别某些易混的概念时, 进行操作比较好. (3) 在理解某些难点知识和关键定义时, 进行操作比较好. (4) 在推导一些抽象的公式、法则、定义时, 进行操作比较好. (5) 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 进行操作比较好.

再就是操作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1) 操作要有明确的目的 , 不要“为了操作而操作”. (2) 教师要教给学生正确的操作方法. (3) 操作时要注意适时、适量、适度. (4) 操作要与学生的语言表述相结合. (5) 操作中要留给学生一个思维的空间.

二、动手、动脑、动口有机结合, 建立表象

从宏观上看, 学生操作学具和教师教具的直观演示, 都是物化数学知识的重要手段. 但经验告诉我们, 讲解不如演示, 演示不如操作.

例如, 教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解决问题:“饲养组养了12只小鸡, 3只小鸭, 小鸡的只数是小鸭的几倍”这种解决问题的数量关系比较抽象, 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 教学时也要加强实际操作, 先通过让学生摆小棒建立倍的概念, 把“几倍”与前面学过的“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联系起来. 然后让学生动手摆○, 第一行摆4个○, 第二行摆8个○, 引导学生看8里面有几个4, 得出第二行○的个数是第一行的2倍,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在此基础上, 再教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解决问题, 学生就很容易理解, 求12是3的几倍, 就是求12里面有几个3. 要使学生理解,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与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只是说法不同, 它们的数量关系是一样的, 从而也沟通了新知识与旧知识的内在联系.

三、动手、动脑、动口同步发展, 建立思维模式

表象的建立并不是操作的终点, 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起一定的思维模式, 教会学生运用数学概念进行思维, 掌握解题思路. 即使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 也要通过学具操作引导学生不仅能进行具体形象思维, 而且还要运用数学概念进行抽象思维, 这是一个由外部的物质活动逐步转化为依靠内部语言进行思维的过程. 因此, 在学具操作过程中, 必须同时重视训练和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 教学中借鉴前心理学家加里培林提出的智力活动技能形成的五阶段学说, 实现动手 (操作) 、动脑 (思维) 、动口 (言语) 的统一.

例如:讲进位加法“8 + 3”可以这样进行:

(1) 活动的定向阶段. 即通过教师讲解或示范, 使学生知道做什么和怎样做. 如: 教师告诉学生我们要用学具 (如小棒) 进行8 + 3的学习, 并通过示范的动作, 使学生知道怎样操作.

(2) 物质活动和物质化活动阶段. 即让学生动手, 用实物或学具进行操作. 如:先数出8根小棒放在左边, 再数出3根小棒放在右边;又从3根中取出2根, 跟8根合在一起, 凑成10根, 表示1个10, 和剩下的1根合在一起 , 得11根. 通过操作, 学会了凑十法.在学生操作前, 教师要有明确的指导语.在操作过程中, 要加强巡回辅导.操作结束后, 要及时作出评价.

(3) 出声的外部语言活动阶段. 这个阶段的特点是活动离开了它的物质或物质化的客体, 以出声的外部语言形式来完成活动. 具体地说, 是要让学生大声地口述操作过程. 如:先想8加2得10, 先要把3分成2和1, 8加2得10, 10加1得11, 所以8加3得11. 这实际上是建立了“凑十法”的思维模式. 这一阶段的活动, 是由外部的物质活动向智力活动转化的开始, 是智力活动形成的重要阶段.

(4) 无声的外部语言阶段. 即让学生把刚才的口述过程默默地想一遍, 在头脑中重现原来的操作过程, 这个阶段实际上是智力活动的最初形式.

(5) 内部语言阶段. 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 进一步要求学生简化、压缩“默想”的过程. 加里培林认为外部语言转化为内部语言时, 是由语言表述本身简化开始的. 当教师出示9 +3, 8 + 4, 7 + 5等, 不再要求学生口述“默想”过程, 可以简化一个步骤, 如9 + 3, 可简化为:9加1得10, 10加2得12. 最后, 就可以简化为一见算式就说出得数, 达到脱口而出. 这时的智力活动常常连学生自己也觉察不到, 能够明确意识到的只是运算的结果. 这个阶段的活动, 就是学生依靠简化或压缩了的内部语言来完成的.

学具操作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发展 第2篇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指出:要通过直观教学和实际操作,来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教学实 践中,如能恰当地组织学生使用学具,开展实际操作活动,不仅能较好地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更能使学生的 思维得到较好的发展。

一、学具操作有利于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认知对象主要是经过前人无数次实践总结出来的认识成果――概括化的知识体系 ,抽象性是它的一个重要特征。这就大大提高了认识的起点,增强了认知的难度。小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 ,如果让学生从教师的语言――黑板――教师的动作中去接受知识,模仿思维,时间稍长,他们便因单调感到 乏味。因此,让学生操作学具,一方面可使学生手、口、脑、眼、耳多种感官并用,扩大信息源,创设良好的 思维情境;另一方面也满足了小学生好动、好奇的特性。利用学具操作的直观具体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营造 出一个符合儿童认知规律的思维氛围,有利于学生思维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发挥。

二、学具操作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层次性与逻辑性

如何处理抽象的数学问题,比如数学基本概念,应用题等,常规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从一些“关键”的字、词入手引导学生分析。由于这样的方法本身就是抽象的,运用时相当一部分思维能力不够强的学生就只能作机 械地模仿,甚至无从下手,因而不易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如果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摆一摆 、做一做,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这能在“思维过渡”中起到“船”和“桥”的`作用。例如:在教学“正方形 的认识”时,我发给学生六张纸片(图略),让学生先数数六个图形边的条数和角的个数;归纳出它们的共同 点(都是四边形)。再用直尺量量每条边的长度,看谁先指出四条边都相等的图形(菱形和正方形)。接下来 再让学生用三角板比一比这两个图形的角,找出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图形来。这时,再告诉他们,这就是我们今 天要学习的“正方形”。之后,我又发给学生几张大小不等的正方形纸片,让学生数一数(边数),量一量( 边长),比一比(角)。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说出正方形的特征。这样,把“正方形”放到“四边形”的整体 中去认识,分层揭示正方形的特征,让学生参与了概念形成的思维过程,学生概括起来言之有物,思路清晰, 逻辑性强。

三、学具操作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内化与外化

无论是思维的内化还是外化,都必须在丰富“表象”的基础上进行。而表象的建立,往往又离不开演示与 操作。因此,应适当地加强操作教学,让学生在操作实践中充分感知,建立起丰富的表象基础。

例如,为了帮助学生掌握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课上,我让学生用小棒在千以内的数位顺序表上摆数:先 是用3根小棒摆出300、210、201、120、102、30、21……都能被3整除;然后用4根小棒摆出400、310、301、2 20、202、211……都不能被3整除;接着再用5根、6根……9根小棒去摆,引导学生发现摆出的数是否能被3整除 与小棒的根数有关。引导学生比较得出:当小棒的根数是3的倍数时,摆出的数都能被3整除。在此基础上再引 导学生理解各位上数字和能被3整除的数能被3整除就水到渠成了。这样,在操作中归纳,再把外部操作内化为 思维的条件

通过学具操作培养创新能力 第3篇

1 通过学具操作,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创新意识

在教学中,学具材料首先能激发起学生对操作和实践活动的浓厚兴趣,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对新鲜有趣的东西,能集中注意力去想它,从各方面去了解、解决它,以形成比较鲜明的深刻的印象,激发学习动机,开发潜力,培养创新意识。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认识”时,以学生已有长方形和正方形初步认识为基础,教师根据学生不同情况,放手让学生自行动手动脑,去探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学生通过操作(摸一摸、折一折、拼一拼)很快就发现长方形的4条边对边相等;正方形不但对边相等,而且4条边都相等。还有很多学生在操作中发现两个完全一样的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

通过学具的操作,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由“被动型”学习变为“主动型”学习,创新意识增强。

2 通过学具操作,呈现思维过程,培养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过程,是人类思维的核心因素。它是在强烈的创新意识支配下,将大脑中已有的感性和理性知识信息按科学的思路,借助于想象和直觉,以突发性飞跃的形式实现的思维活动过程。利用学具这种直观感性的材料,进行动手操作,再现知识的发展过程,最终着眼于发展学生的潜能,能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强有力的认识手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1 利用学具操作,搭建思维台阶

小学生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较大程度上仍然与感性经验相联系。低年级以具体形象为主,其间包含抽象思维的成分;中高年级以抽象思维为主,其间包含形象思维成分,随着年级的升高,这种成分越少。根据小学生思维的特征,教师利用学具操作,搭建思维台阶,引发形象思维,并培育抽象逻辑思维,尤其是为创新思维能力铺路搭桥。例如,根据“5+5+5+3”写出乘法算式的练习题,大多数学生就能写出“5×3+3”或“5×4-2”。通过动手操作,先摆出3排5个红花和1排3个红花,把第4排的3个红花分别放1个到前3排……学生很快就能写出“6×3”或“3×6”。

2.2 利用学具操作,培养直觉思维

直觉思维是思维直觉性的体现,是未经逐步分析,迅速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合理的猜测、联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学生常常借助直觉来完成小发现、小发明和小创造。在教学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学生突如其来的,而又说不出理由的答案,这是学生直觉思维萌发和表达的一种体现。教师应利用学具操作,展现思维的过程,来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例如,教学圆柱体体积后,有这样一道题:“一个圆柱体的侧面积为80平方厘米,底面半径为5厘米,求这个圆柱的体积。”一位同学的列式为“80÷2×5”,但他却说不出解题原理。这个学生就运用了直觉思维,在这个创造性的火花闪现的时候,只有通过动手操作才能更好地完成这位学生思维过程的呈现。利用学具操作,将推导圆柱体的体积公式时的学具进行操作(将圆柱体切割、分解、再拼成一个近似长方体),让学生观察,呈现该生的思维过程(长方体的底面积为圆柱侧面积的一半,高为圆柱的底面半径),这样就使学生不能用语言表达的思维过程以具体、直观的形式表现出来。

2.3 利用学具操作,培养发散思维

所得发散思维,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通、从多方面探求答案的一种思维方式。发散思维要求人在解决问题时尽可能产生更多的方法。所以应注意挖掘学具操作中的发散思维因素,尊重学生的独创见解,鼓励他们探索创新。例如:用一幅三角板画一个120°的角,能用几种方法画?(1)以一个30°的角与一个90°的角合起来画一个角;(2)以两个60度的角合起来画一个角;(3)以四个30度的角合起来画一个角;(4)以一个180度的角减去一个60度的角来画一个角,如此启发学生探索多种方法。

2.4 利用学具操作,进行表象训练

表象是想象的基础,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与思维关系密切,没有想象就不会有创造性思维。表象也是操作形成抽象知识的必不可少的中介环节,缺少这一环节,就会影响理解知识的深度,影响抽象和概括的进行。表象的形成需要有意识来进行训练,忽视表象的训练,抽象就失去了依据,操作也就失去了意义。

3 通过学具操作,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反映学生创新行为技巧的动作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只有通过一些操作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才能体现出实际效果,才能看到创新的成果,体验创新的乐趣,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推动其形成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培养创新能力。引导学生独立设计操作方案,自主探究,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在研究操作方案时,围绕问题和假设展开讨论,自行设计多个操作方案,教师应从中选择出最佳方案,并指导学生操作。在操作过程中,对于学生能独立探究的问题,一定要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尝试、去发现、去探究,主动获取新知。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充分让学生动手去剪、去分、去拼,使学生在操作中发现,分的份数越多,拼的图形就越接近长方形;可以拼成长方形、平等四边形……从中都可以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加强学具操作,优化课堂教学 第4篇

一、借助学具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

我根据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动、好玩的心理特点,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操作,引导他们观察,在观察中进行比较、分析、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思维。例如:在教学10以内数的认识时,理解每个数的组成,这对刚入学的小学生来说,是极其抽象的。为了让学生掌握这些内容,我让学生运用实物动手操作,以达到教学目的。如教学8的组成,让学生用8个物品摆一摆,将它们分成两堆,再让学生汇报自己的结果,最后将几种分法总结一下,可以分成:1和7、2和6、3和5、4和4等四种情况。通过运用实物操作,同学们在实践中掌握了8的组成规律,加深了对数的组成的理解和运用。

二、借助学具操作,培养学生处理的能力

有些数学概念十分抽象,但小学生的思维是形象的,而学具操作能为学生的思维提供具体的材料。如:教学“9+2”时,我进行实物演示,让学生通过感性认识“9+2”的计算过程,初步认识凑十法的算理,然后让学生拿出学具操作凑十法的凑十过程,加深学生对凑十法的理解。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演示,深刻理解了算理,为以后教学8加几,7加几……等进位加法奠定了基础。又如:我在教新教材“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时,是这样指导学生操作学具、理解算理的。(1)第一行摆5只小熊猫(实物图片),第二行摆5只小鸡(训练学生学会一一对应地去摆),提问:第一行和第二行比哪个多?(2)第一行摆5只小熊猫,第二行摆8只小鸡,提问:第二行和第一行同样多的部分是几只?哪行多?多几只?(3)让学生拿出学具中的红纸条把同样多的部分标出来,用蓝纸条将多出的部分标出来。学生通过亲自摆,亲自比较,理解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可以把大数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同样多的部分,另一部分是多出来的部分。继而引导学生总结算法,掌握规律。最后让学生整理好学具,教育学生自己的物品自己整理好,使思想教育渗透于教学中。

三、借助学具操作,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很广,小学数学学具中的“10以内加法和20以内加法的练习盘”代替了以往的卡片、开火车等单调的口算练习,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注意力。如练习“9加几”的口算题时,让学生拿出练习盘,把练习盘放在左手拿好,右手转动内部圆盘,让内部圆盘的每一个数都经过外盘的数字9,迅速说出得数,这样不但节省了很多时间,使全班每个人都能参与,而且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瞬间记忆能力。又如用玩扑克牌的方式让学生做口算练习也能给以往单调的口算增添新的色彩,我让同学们每四人一组,每人手中有1—9九张扑克牌,每局每人出一张,四个人共同计算四张牌的和,口算得数正确且速度最快者为胜,可赢得本局的四张牌,玩到最后,手中扑克牌数最多者为胜。这样的口算练习,不但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口算能力,而且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巩固了计算技巧。

四、借助学具操作,培养学生的自学和创新能力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我们越来越重视引导学生自主地参与学习,学会探索与创造。如:教学“32+20”时,我先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看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会使计算更简单。学生通过摆一摆、动一动,很能快发现了最佳的计算方法:30加20得50,50加2得52。不用老师苦口婆心地一遍一遍去讲,学生已经借助学具,掌握了知识,充分体现了主体作用。又如:我在教学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时,让学生自己在学具的拼图中找一找、量一量,亲自找出各个图形的特点。同学们发现长方形有四条边并量出了对边相等,有的同学找出了正方形也有四条边,四条边一样长;有的同学提出,圆形怎么没有角呢?同学们各抒己见,加深了对图形的认识。拼图游戏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学生运用学具中的各个图形在操作盘中又拼出了各种美丽的图案,如小房子、山峰、大船等,充分发挥了想象力,更培养了创造力。

总之,学具操作使教学活动具有实践性、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学具的应用,从根本上改革了课堂教学结构的教师教、学生听,学生通过学具的操作,自觉探索、自觉发现、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这为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提供了一个重要途径。

摘要:课程改革以来,新的教学理念越来越多地提倡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由原来的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数学教学中,学生学具的操作越来越多地被老师重视起来。为了能让学生学会学习,本文作者在课堂上也越来越多地让学生自己动手探索新知,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数学规律,获得数学研究的成就感,使数学课堂经常收到事半功倍的好效果。作者还谈了引导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几点做法。

学具操作 第5篇

实践操作是培养培智学生数学能力的一种重要措施,有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操作活动中,应用知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皮亚杰曾经说过:“动作性的活动对儿童理解空间观念具有无比巨大的重要性。”在教学实践中,如能恰当地组织学生使用学具,开展实际操作活动,不仅能较好地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更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较好的发展。充分利用学具,能满足儿童好动、好奇的天性,集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结合低年级培智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水平,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具作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充分利用学具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低年级培智学生由于其年龄特点,具体形象思维仍占优势,学习新知识在很大程度上还要靠具体形象或表象、动作进行思维。学习数学知识对儿童来说是比较抽象、枯燥、难以理解的,因此在学习时单靠教师讲和书本上是不行的,而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学具探究发现知识,这对学生无论是对掌握知识还是培养能力和个性,都有着积极意义。在教学中,我也深深的体会到让学具操作在低年级培智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因而不能因怕课堂纪律乱,操作时纪律不好组织就不让学生操作,相反应积极引导。在此粗浅地谈一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学具操作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培智数学教学中,学生的认知对象是概括化了的知识体系,抽象性是它的一个重要特征。这就把认识的起点大大提高了,增强了认知的难度。由于弱智学生身心发展不健全,表现在学习数学时特点是:感性认识不完全,思维直观、具体、不连贯、抽象概括能力差;学习注意力不集中、稳定性差,集中的时间短。如果让学生单纯地从教师的语言或图片中去接受知识,时间稍长,他们便感到单调乏味。因此,让学生操作学具,一方面可使学生手、口、脑、眼、耳多种感官并用,创设良好的思维情境;另一方面也满足了小学生好动、好奇的特性。利用学具操作的直观具体性能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有利于学生思维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发挥。培智学生由于受知识水平、学习能力的限制,思路往往比较狭窄。可以直观的插图为凭借,诱发、引导学生大胆、合理地想象,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去思考,去探索解决问题的各种途径,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如学了各种平面图形之后,教师让学生拿出大小不相等的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任意摆出各种自己喜欢的图形,并说明是怎样组成的。如出现火车、小鸡、鱼等一些图形,学生都争先恐后想将自己的创造公布于众,并以得到承认为自豪。与由教师讲授和看图相比,学具操作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学具操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低年级学生由于其年龄比较小,经常表现出爱的程度上得到满足,使他们在操作中体验到成功与快乐,因而总是情趣较浓;学具自身不论是在颜色、设计的形状等方面都近似于儿童玩的一些拼插玩具,能够吸引学生对它进行操作;让学生进行学具操作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自己去探索发现学习知识的自由空间。

根据培智生大多表现欲强烈这一特点,我设计让他们来摆弄、演示,让他们在操作中体验到成功与快乐,并在实践操作中学习巩固知识。如设计用小棒摆三角形、正方形,摆一摆、说一说摆三角形最少用几根小棒,正方形用几根小棒。又如在学比较两数的多少时,我用色彩鲜艳的苹果、梨等教具,贴在黑板上演示,让学生指出苹果比梨少几,梨比苹果多几,接着变换图片,教师贴白兔,学生贴灰兔,教师提出要求,灰兔比白兔多3只,要求学生注意贴得使人一看就清楚,即注意一一对应。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中,当我让学生进行学具操作时,学生总是兴趣盎然,热情很高。学生由于亲手操作过,学习兴趣较浓,记得也较深刻,效果很好。

二、学具操作中可以发展培智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在学习知识,应用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应用学具操作,把操作思维和语言表达紧密结合起来。并逐步由具体形象思维转化为抽象思维,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为学习抽象数学知识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培养了创造性思维。让学生进行学具操作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例如,教学三角形时,可引导学生操作学具如下:(1)请学生用火柴棒摆一个三角形,再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摆的,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三根火柴棒,首尾衔接----三角形。(2)指导学生在纸上面画一个三角形,再让学生说一说怎样才能画出一个三角形。教师板书:三根线段,端点连接----三角形。(3)引导学生逐步概括出三角形的意义。(4)让学生想一想用3厘米、3厘米、6厘米的小棒各一根能否围成一个三角形,让他们试试看。(5)再让学生想一想用3厘米、4厘米、7厘米的小棒各一根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再试试。通过这样的操作实践,学生头脑中不仅形成了三角形的鲜明表象,同时也发现了不是任意的三根小棒都能围成三角形,并留下深刻印象,进而使学生对“围成”的理解更加深刻。这样从操作入手,由动作感知到表象积累,逐步掌握三角形的本质特征,形成正确的几何概念,也培养了学生相应的空间观念。让学生进行学具操作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示、学生观看,教师问、学生答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中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方针,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手口脑协调,自主地学习探究知识。如在教数5的组成时,培智学生很难理解4和1组成5和3和2组成5两组,往往会说出还有1和4组成5、3和2组成5,让学生摆一摆后,学生就明白了。又如在教学理用“凑十法”计算9加2时,起初学生不理解为什么要凑十,怎样凑十,我就为学生准备了9朵 红花和2朵黄花的图片,让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凑一凑,最后我操作演示给学生看:9朵红花,差1朵凑成十,所以把2朵黄花分成1朵和1朵,9和1凑成十,十加剩下的1朵得11朵。填写算式,然后让学生分组动手再分一分、摆一摆。通过一系列的操作练习,学生理解了“凑十法”。实践证明让学生进行学具操作比单靠教师讲解教学效果要好得多。

三、学具操作可以帮助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培养学生互帮互助的思想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重视学具操作 促进有效课堂 第6篇

一、做好学具操作前的准备工作

首先,课前要对学生进行学具操作态度的教育。一方面要告诉学生学具就像数学书、铅笔一样是帮助我们学习数学的,不是玩具,使学生认识到学具的作用。另一方面要训练学生规范地操作学具。学具在课桌上摆放的位置、操作过程中要遵守的纪律等都需要进行课前训练。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具操作动而不乱,动而有序。

其次,课前要精心设计如何指导学具操作这一环节环节。操作活动是在教师组织和指导下,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学习新知识的行为。课前教师要“备”好课。根据教学目的,操作时应向学生提出什么样的要求,让孩子们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如何组织活动,操作过程中会出现哪些问题,怎样解决等等。这样的操作才能发挥他的有效性,才会达到应有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11~20各数的认识”时,首先要让学生理解“10个一是1个十”。这就需要让学生经历“数出10根小棒,捆成1捆”的操作活动,使学生体会10根小棒可以看作10个一,1捆小棒可以看作1个十。学生由于年龄小,对于 “捆小棒”会有困难,这里就需要课前进行训练,以保证课堂上此环节能顺利进行。接着提出“摆12根小棒,怎样能看得很清楚”这一问题。备课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情,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摆出12根小棒,在此基础上通过比较,让学生体会“左边摆1捆小棒,右边摆2根小棒”最容易看出是摆了12根小棒。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有利于把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认数经验逐步上升为理性的认识。

二、把握学具操作的最佳时机

由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直观、形象为主,因此通过操作有利于对知识的理解、掌握。通过学具操作加强感悟,使学生形成新知的切入点,也是学生参与知识形成过程的关键。它不但可以使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够顺利迁移,克服思维障碍,更有助于促进学生知识向能力的转化。不过在组织学生操作活动时一定要把握好最佳时机,才能提高学具操作的有效性。操作只是一种手段,不是目的,主要是要通过操作让学生发现知识或闪现思维的火花和灵感。并且有时操作并不需要从头到尾形成一个完整的过程,而只在知识形成或问题解决的重点的地方来一个动作、或一个思考、一个想象,使学生产生思维的火花和灵感,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思路或办法。

“没有数学思维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操作是学生思维下的产物与行为。又如,教学一年级下册“我们认识的数”,进行“猜一猜”活动时,先让学生数出一把蚕豆的个数,然后出示花生米,说:“请小朋友们比较一下,一粒花生米与一粒蚕豆的大小。”在学生明确“一粒花生米比一粒蚕豆小一些”后,提出“猜一猜一把花生米大约有多少个。”学生刚刚经历过花生米与蚕豆的比较活动,猜出来的数大部分是很合理的,花生米的个数比蚕豆多一些。然而学生的思维的发展还存在着差异,有些孩子还不理解。这时再让学生数一数花生的个数,让学生在数数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少一些”的原因,将数学与实际生活经验密切联系起来。上面案例中学生的动手操作是在学生思维的需要时、关键处产生的,不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不是为了操作而操作。

三、将数学语言与学具操作有机结合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人们借助语言把获得的感觉、知觉、表象加以概括形成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通过语言表达来调节、整理自己的思维活动,使之逐渐完善。如果只停留在动手操作,不加以分析、概括,那么是肤浅的。语言是表达思维的工具,要发展学生的思维必须重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让学生说话,就会伴随回忆、想象、分析、综合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让学生用口头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也是对思维活动的一种整理和自我检查,同时也会促进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学时,要鼓励学生复述操作过程,通过语言展示学生思维过程,指导学生正确思维。

例如,教学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本节课的重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进位的原理,掌握算法。在探讨24+6的算法时,首先引导学生通过小棒操作,把4根和6根先合起来是10根,适时提问:“满10根了,可以怎么做?”学生很快想到 “将10根单根小棒捆成一捆”,从而很快得出24+6=30。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算理:“如果不摆小棒,怎样计算呢?”学生结合摆小棒的过程,自然得出:先算4+6=10,再算20+10=30。这里又不忘追问:“4是哪里来的?20呢?”学生在思维的不断碰撞中,在操作的指引下,自觉组织语言。不但理解了算理,同时口头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在探讨24+6的算法时,更要留给学生充裕的时间,鼓励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寻找问题的答案。

优化学具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第7篇

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知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抽象的数学结论, 更应注意学生的数学思维训练,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讨知识的形成过程, 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下面笔者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优化学具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谈一谈体会.

一、创设平等、民主、合作的教学氛围, 形成学具操作的条件

在教学过程中, 平等、民主、合作的教学氛围会使学生在毫无压抑感的气氛中学习, 敢于设疑, 敢于借助学具动手操作,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使学习成为其内在的心理需求.在设计教学过程时, 教师应将单一的操作演示、学生简单的模仿操作转化为探索性、创造性的实践活动, 让学生通过摆一摆、拼一拼、搭一搭等学具操作活动中去发现事物的奥秘, 逐步形成实践求知的意识.

例如, 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减法”时, 23-7怎么算?教学时, 教师首先要求学生拿出23根小棒 (2捆各10根, 加上3根散开的) , 试着从里面拿走7根, 想一想该怎么拿?学生自己会发现从散开的3根中减7根不够, 通过动手操作学具找到三种不同的摆法:

(1) 将2捆小棒全部打开为20根, 与散开的3根合起来是23根, 从23根中直接拿走7根, 剩下16根.

(2) 从2捆中拿出1捆打开为10根, 从10根中直接拿走7根, 剩3根, 与剩下的1捆加3根合起来是16根.

(3) 将2捆中拿出1捆打开为10根, 再与3根合起来为13根, 从13根中拿走7根剩6根, 最后与一捆合起来是16根.

随后, 在老师的引导下, 再让学生分别将自己拿的过程和结论有序地、完整地口述出来, 然后请全班评议哪种方法比较好.教学时, 课堂气氛热烈, 学生交流了多种观点, 收到了多向的反馈信息.最后由教师将评议认为比较好的算法示范一遍, 讲出算理, 推导出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具体算法.

二、构建合理的培养模式, 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学具操作

在对学生进行学具操作的培养过程中, 教师并非无目的地放手让学生去“实践”, 而应该构建合理的培养模式, 有目的、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 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实践操作中抽象出数学概念和结论.

1. 构建合理的培养模式

(1) 在动手操作前, 让学生明白所要操作的对象或要解决的问题;

(2) 引导学生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3) 教给学生必要的操作步骤并指出注意事项;

(4) 指导学生从具体操作中分析、比较、概括出结论;

(5) 教师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过程和得出的结论作精要的评价.

2. 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在引导学生进行学具操作时, 教师不能为了追求教学“效率”而一味要求学生按自己的演示步骤去模仿, 限制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教师应建立激励机制, 提出解决问题的不同途径和方法, 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创造性操作.如教师可以适时地问: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3. 注意引导学生从学具操作中抽象出数学结论

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进行了具体的动手操作之后, 教师应该以语言为中介帮助学生将形象思维抽象为数学知识, 再应用于实际, 形成能力.如果只停留在动手操作阶段, 学生就能做到“理解”, 更谈不上掌握和应用, 也无从谈动手能力的提高.例如, 教师经常让学生说说动手操作的过程, 看似简单, 其实是一种思维向另一种思维转化的过程.

如教学“9+2=11”时, 盒子里有9个球, 盒子外有2个球, 求共有多少个球?教师引导学生摆开小球:从2个球中拿出1个球放到盒子里, 凑成10个.通过实践, 学生一看就知道共有11个, 但这还是直观感知阶段, 教师再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图式表象并使其外化.教师提出:通过摆弄小球, 知道9加2等于11, 那么在算式上如何计算?让学生概括出“凑十法”口算方法.

三、根据不同学具的特点, 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 促使学生动手能力的形成

在利用学具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时, 教师应根据学具的不同特点, 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 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从而充分发挥学具的作用.

例如, 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 让学生利用学具拼成一个三角形模型、一个四边形模型, 然后轻轻拉动这两个模型, 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拉一拉等手段对实物进行感知体验, 就认识到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又如, 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 教师要求学生两人为一组, 用学具制作一个长方体模型和一个正方体模型.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一定会遇到不少问题, 而这些问题正是由长方体和正方体具有的特征所造成的.因而在观察自制模型讨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时, 学生借助形象思维很容易找出结论.而在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图形认识”后, 教师又安排学生利用这些图形的学具进行拼图游戏, 学生的积极性特别高, 非常认真地拼, 最后拼成了各种不同的图案, 如房子、机器人、小动物等.在游戏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 培养了学生的审美价值, 更促进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总之, 优化学具操作、培养小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现代素质教育的发展需要.学具的操作应渗透于数学教学过程之中, 甚至延伸到学生的课外生活当中去.

加强学具操作,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第8篇

在教学过程中, 结合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加强学具操作的辅助教学, 可以达到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的目的。

1. 运用学具辅助教学, 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美国拉所勒斯等人的实践研究表明, 兴趣比智力更能促进学生努力学习。教育实践证明, 学生对学习本身, 对学科有兴趣, 就会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要让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教师就要把教学过程组织得生动、有趣。直观、形象、色彩鲜艳、便于操作的学具, 正好能满足这一需求。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 我不作任何示范, 而是让学生自己想方设法大胆尝试:“你们会画出标准的圆形吗?看谁的方法最多最好?”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激起了好奇心, 人人动手、动脑, 大胆尝试、探索, 学生很快就学会了用圆规及借助圆形物体 (如墨水瓶、茶杯盖、硬币、透明胶等) 画圆的方法。这样教学, 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又使学生从自己的操作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使学生兴趣高涨, 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参与, 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也更加深刻。

2. 运用学具辅助教学, 建立清晰的数学概念

对于小学生来说, 一些数学概念、定义等比较抽象, 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如果运用学具, 让学生动手操作, 促使学生理解, 则可以把一些抽象的知识直观显现出来, 把握知识的本质特征。比如在教学“同样多, 比多、比少”时, 课前我让学生准备好6个○、6个△、8个□。教学时, 先让学生将这些学具混在一起, 然后要求学生动手把不同形状的图形分类, 一排一排地放整齐, 于是学生陆续地整理成如下图:

接着用不同形式提问让学生思考: (1) 谁比谁多? (2) 谁比谁少? (3) 谁比谁相差几? (4) 谁再多几个就与谁相等? (5) 谁拿掉几个就和谁同样多?充分让学生用具体图形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 具体感知到两个量存在相等与不相等的关系, 建立了“同样多”的概念, 而且为今后学习“两数相差关系”的应用题埋下了伏笔。

3. 通过学具操作,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著名教育学家弗赖登塔尔认为, “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践再创造”, “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学具的变化使用, 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重新组合, 增强主动探索和获取知识的能力, 培养创新意识。例如, 在教学“角的度量”之后, 学生掌握了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及画角的一般方法, 再提供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 促进求异创新。在学生用量角器和三角板画出120°的角后, 我提问:“不用量角器, 你们能准确地画出这个角吗?”学生带着问题进入了愉快的动手操作、实验探求之中。很快学生就发现了两种画法:用三角板的直角和一个30°拼起来画得到120°的角;用两块三角板60°的角拼在一起画得到120°的角。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验创新了方法, 得到大家的认同和我的表扬, 享受了成功的喜悦。此时, 我再问:“还有新的画法, 看谁能先发现?”这样, 学生积极性更高, 争先恐后地展开了新的操作探索, 结果发现了另一种方法:用三角板的一边 (或直尺) 和另一块三角板60°的角拼在一起可以画出120°的角 (即用一个平角减去60°) 。如果离开了学具操作, 就很难有这样的结果。

另外, 操作学具还有助于学生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突出教学的重点, 解决教学的难点, 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等等。毋庸置疑, 学具是另一种形态的教材, 是一种比课本更直接, 可操作、可实验的学习材料, 学具的使用, 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生活中的数学”“做数学”等基本理念。

学具操作 第9篇

学具操作,是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下,根据教师提供的定向指导,通过动手操作学具来探究数学问题,获得数学结论,理解数学知识的教学活动。小学生在学习时主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学具操作也就成为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手段。通过学具操作,不仅可以把一些抽象的算理形象化,帮助学生理解,而且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也发展了学生的主体意识,让他们真正参与到数学学习中,从而进一步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因此,在数学课堂上,根据需要进行学具操作存在着它的必要性,但是如果不好好把握,学具操作也存在一定的弊端:有的学生一用到学具就只顾自己动手,忘记了真正的目的,有的甚至把学具当成了玩具,在课堂上玩的不亦乐乎,这时候,学具操作对课堂上就存在着很大的负面影响,我们要巧妙恰当地运用学具, 使学具操作对课堂产生积极的影响,真正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作用。

一、根据教学内容需要,安排学具操作的时间

学具操作能给我们的课堂带来帮助,但并不是每一节数学课堂都需要学具的加入,我们必须切实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的需要,合理安排学具的操作时间。在教学新知识时,如果没有旧的知识用来进行迁移,我们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学具操作;另外,如果学生对新知识理解还不深刻,我们也可以采用学具操作的方法进行练习与作业。

如在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时,学生刚刚接触过进位加法,要想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就需要借助学具的操作。在算24+6的时候,学生已经知道先算个位上4+6得10,接下去该怎么算,就请到了小棒来帮忙。用摆小棒的方法解决问题,边摆边想算法,让学生明确把4根和6根合在一起是10根,要捆成1捆,把2捆合起来时3捆,所以24+6=30。

通过小棒或计数器进行算式的分析,让学生充分建立表象,获得正确、直观的算法,让学生理解进位的算理,逐渐进行类推,突破进位的难点。在建立表象的同时,要重视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思考,有序地表述计算过程,熟练这一算法的思维顺序。

研究表明,一堂课的最佳学习时间是上半节课。在这段时间里,学生的学习处于最佳的活动状态,对于信息的接受更快,记忆更深刻,思维更活跃。所以在需要学具的课堂中,还要注意时间的安排。

二、切合学生认知规律,规范学具操作的过程

小学生的思维是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发展,他们的认知要经历“感知操作———建立表象———形成概念”这一过程。因此我们在进行学具操作时,就必须遵循这一规律,精心设计学具操作过程,使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述相互结合从而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小学生容易分心,如果没有讲要求,就直接拿出学具让学生操作,学生会出现漫无目的,随意摆弄的现象,如果要求的表达不够细致到位,学具操作也不达到它真正的目的。

四年级的《怎样滚得远》是一节实践活动课,要测量出哪个角度的斜坡能使圆柱物体滚得更远。教师做了充分的学具准备,在操作过程前,通过多媒体播放了一段无声的详细操作示范,要求学生认真观看,等第二次播放时,就请学生给视频配上解说词,在这样的两次过程中,学生充分明确了学具操作的要求,在接下来的操作过程中,学生有序、有法地得到了实验结果,避免了学具操作带来的混乱。

一般的学具操作, 我们大致可以把它分成四个步骤:明确要求———动手操作———动口表达———动脑思考———总结评价。通过规范的学具操作过程,让学生经历动手、动脑、动嘴的过程,引导学生通过学具的操作演示来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充分凸显学生思维的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关注学生心理体验,评价学具操作的结果

在教学过程中,为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应该及时地对学生的活动给与一定的评价,这样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今后的学习生活起促进作用。因此,我们对于学生学具操作的结果应该及时进行评价,这不仅是对结果的正确与否进行反馈,也是在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教学《认识钟表》时,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开展“欢欢欢欢几时了”的游戏。在学具钟面上拨时间的操作,并不一定每个学生都能快速正确的完成。教师一定要密切注意学生学具操作的结果,及时进行评价和纠正。如有的学生把时针和分针搞混淆了,一定要在第一时间纠正。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智慧从动作开始,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认知活动,可以使信息不断的刺激脑细胞,促进思维活跃,便于储存和提取信息,同时易于激发学后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产生学习的内驱力。”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学具操作更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它也只是一种辅助教学的工具,不能替代教学,一定要充分发挥学具的积极作用,为课堂提供服务,使课堂教学更有效。

摘要:学具操作,是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下,根据教师提供的定向指导,通过动手操作学具来探究数学问题,获得数学结论,理解数学知识的教学活动。小学生在学习时主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学具操作也就成为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手段。通过学具操作,不仅可以把一些抽象的算理形象化,帮助学生理解,而且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也发展了学生的主体意识,让他们真正参与到数学学习中,从而进一步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我们要巧妙恰当地运用学具,使学具操作对课堂产生积极的影响,真正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作用。

学具操作在学生数学学习中的意义 第10篇

一、有利于形成平等、民主、合作的学习氛围,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通过剪一剪、拼一拼、试一试等学具操作活动去发现事物的奥秘, 逐渐形成实践求知的意识。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他们在自主探索与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方法, 有利于形成平等、民主、合作的学习氛围。例如, 在第四章概率的教学中, 我与学生运用自制的转盘、硬件、骰子、瓶盖等一起做游戏, 增加了数学课的趣味性, 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 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 获得广泛的数学经验, 使数学教材变得具体、生动、直观, 使学生感悟、发现数学的作用与意义, 使数学内容更加丰富, 与此同时又能学到概率的有关知识。

二、通过学具操作, 有利于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法则和公式。

1. 数学里的很多概念, 学生理解时存在一定的困难, 学具操作能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如教学平行线定义时, 为了更好地使学生理解“同一个平面”的重要性, 我选择了教室四面的八条边作为直观学具, 让学生去观察、思考、讨论。我采取提问的方式:“同学们, 为什么要在平行线定义中加上同一个平面呢?”学生通过观察, 发现这八条边有的不相交也不平行。此时我进一步作出提示, 终于使学生明白它们有的不在同一个墙面上, 从而使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记忆, 所以对有些几何概念仅用语言叙述, 学生很难理解。例如:在八年级数学教学中, 为了让学生从直观上去了解对称, 我采取对折的方法进行演示, 启发学生纵横对比, 从而使学生思维意识增强, 对图形的拼凑起到了铺垫作用。

2. 近年来国内外在数学教学方法改革的过程中, 强调通

过动手操作来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 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理解法则和公式的来源及推导过程, 学具操作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途径。例如, 在教学“圆锥体积公式推导”时, 让学生从学具操作袋中取出1个圆柱、3个不同的圆锥, 并分别将圆锥标上1、2、3 (圆锥1与圆柱等底、等高, 圆锥2与圆柱等底不等高, 圆锥3与圆柱等高不等底) 。教师出示以下实验要求: (1) 比一比。把每个圆锥的底面、高分别与圆柱比一比, 并做好记录。 (2) 猜猜看。分别用圆锥1、圆锥2、圆锥3盛水注入圆柱筒内, 几次可以注满? (3) 量一量。分别用3个圆锥作为量具向圆柱内注水记录结果。学生在操作的基础上进行观察、比较, 总结概括出圆锥的体积公式。他们在活动中动手操作, 动口陈述操作过程, 动脑思考新规律, 总结新结论, 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的状态, 并且体验了成功的乐趣。

三、使用学具,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从具体的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发展, 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 让学生动手操作, 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 应用数学。如“图形的变换”单元, 很多内容是通过学生的操作来教学的, 鼓励学生先独立思考, 再摆一摆, 并与同学们交流, 最后回想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 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规律、掌握方法。学生在观察、操作、想象, 经历一个由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制作复杂的图形的过程中, 体验图形的变换, 建立了数和形之间的关系, 发展了空间观念, 加深了对数学问题的理解。在课堂教学中适时、适度地引导学生操作学具, 学生的手、眼、口、脑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 不但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而且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都能得到训练和加强。在课堂教学中, 正确适当地操作学具, 有利于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有利于学生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四、学具操作,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大胆引导学生猜想, 勇于探索发现数学规律,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知识技能, 进行严密的逻辑推理是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在教学中对某些规律运用直观教具, 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 这样不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更让学生牢固地记住结论, 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在指导学生进行学具操作时, 教师应帮助学生掌握合理的操作方法, 在动手操作前, 让学生明白所要操作的对象或要解决的问题, 引导学生自主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给学生必要的操作步骤并指出注意事项;教师针对学具操作活动记录的过程和结果启发学生用数学语言进行分析比较, 指导学生从具体操作中分析、比较, 抽象、概括出数学结论。这样有利于形成“学生积极参与, 师生双向互动”具有活力的课堂教学氛围。

优化学生数学学具操作“三策略” 第11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 学具操作 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7-042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的方式进行数学学习。数学学具操作是学生进行操作式数学学习的主要形式之一。进行数学学具操作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对抽象数学知识直观化的理解,是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服务。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数学知识的重点处、难点处、零散处、易混处进行学具操作,这样才能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更高效。

一、在重点处操作——把握核心

任何一堂数学课都有教学重点,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知识重点处进行学具操作,这样,学生在学具操作的过程中才能对核心数学知识进行深化理解。

例如,“米的认识”一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长度单位米的必要性”。课堂上,教师可以先出示一些长度为1米、2米的绳子让学生进行测量。

师:同学们,请你们拿出学具袋里红色和蓝色的两根绳子。如果我们要知道这两根绳子有多少长,应该怎么办?

生:用直尺来量一量。

师:是的,直尺是我们测量物体长度的工具。你们开始动手量一量吧。看谁量得又快又准。

(学生纷纷用自己的直尺来测量这两根绳子的长度)

师:量好了吗?谁来说一说自己的测量结果。

生1:红色绳子的长度是100厘米,蓝色绳子的长度是200厘米。

师:你在用直尺量这两根绳子长度的过程中有什么想法?

生1:我觉得直尺太短了,量这两根绳子的时候要好几次才量完。要是尺子能够长一些就好了。

师:你的想法真好。(教师出示米尺)看,老师手中这一根尺子叫“米尺”,它的长度是1米。谁再来用米尺量一量这两根绳子的长度?(学生上台量)

生2:用米尺量方便多了。红色绳子的长度刚好是1米,蓝色绳子的长度是2米。和刚才用直尺量相比,量的次数一下子就减少了。

以上案例中,学生在测量的过程就会发现用文具盒中的直尺去测量会非常麻烦,此时教师再让学生用米尺来测量,学生就会在操作的过程中体验到“认识长度单位‘米的必要性”,这样的学具操作就能够有效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服务。

二、在难点处操作——提升思维

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学习困难。如果学生的学习难点能够得到有效突破,就能够提升他们的数学思维水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数学知识的难点处进行操作,以此促进他们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

例如,“三角形的面积计算”一课的教学难点是“对为什么要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理解”,这里蕴含了数学转化思想。因此,教师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学具袋,学具袋里放有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各两个。

师:请你们把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拼一拼,看看可以拼成什么图形。(学生动手拼)

生1: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生2: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也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

师:是的。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生3: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师:通过刚才的操作我们发现,不管是什么形状的三角形,只要这两个三角形完全一样就能够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接下来请你们以其中的一组三角形为例,想一想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和原来的三角形在面积上有什么关系?

生4: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

生5: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底×高”。因此,三角形的面积应该是“底×高÷2”。

以上案例中,正是因为在知识的难点处引导学生进行学具操作,因此,能够有效地让他们在操作中对三角形的面积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之间的关系进行直观感知,从而有效地让他们在课堂上进行了数学探究。

最后让学生把这六个三角形分成三组。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把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归为一组,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归为一组,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归为一组。这时让学生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一拼,并想一想这两个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什么图形,拼成后的图形的面积是原来一个三角形面积的几倍,具有怎么样的关系,进而在小组内讨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这样,学生的动手操作活动从开始教师的“扶”到后来的“放”,有了明确的目的和方向,学生的认识也从模糊到清晰,从而能够在操作的过程中自主探究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让课堂学习更高效。

三、在易混处操作——辨析概念

数学概念是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重要基础。但是,学生由于思维不是很严密,因此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混淆一些数学概念,从而产生错误的数学认知。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数学知识易混处进行操作,这样,就能够让他们在学具操作的过程中辨析数学概念。

例如,教学“认知面积”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能够对“周长”与“面积”这两个概念进行辨析,可以引导他们进行学具操作。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面积”。以前我们还学过“周长”。你能够拿出学具袋里的树叶和长方形纸片,指一指它们的周长与面积吗?

生1(边指边说):树叶的周长就是树叶一周边缘的长度。树叶的面积就是指这一片树叶整个面的大小。

生2(边指边说):长方形的周长就是长方形四条边加起来的长度。它的面积就是指它整个面的大小。

师:你觉得“周长”与“面积”哪里不一样?

生3:周长指的是长度,面积指的是大小。

以上案例中,学生通过学具操作,在摸与比的过程中对树叶和长方形纸片的周长与面积进行比较,进而在学具操作的过程中区分了周长与面积这两个易混淆的概念。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学具操作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只有正确认识学具操作的价值和功能,才能让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进行高效的数学学习。

低年级学具操作中隐性资源的软利用 第12篇

在从教低年级数学教学的数年中, 我们有趣地发现在低年级学生学具操作的活动中, 还藏着一些容易让人忽视的隐性资源。如果说学具和孩子是我们操作必须具备的硬件, 那么这些隐性资源就是操作活动的软件。我们教者如果能精心选择学具资源、优化学具呈现资源, 智化操作评价过程, 就能促使他们在学具操作基本经验的累积上锦上添花, 如虎添翼。

一、精心选择学具资源, 还孩子精致课堂

观摩公开课时, 我特别爱关注孩子们的学具。记得有一堂课, 课题是“图形的密铺”, 老师给孩子准备了各种塑料的图形, 最出彩的是用来平铺的纸是即时贴。这样孩子们在即时贴上密铺图形就比较牢固, 方便传阅观察和研究。试想一下, 如果用的不是有粘性的即时贴, 那么在课堂上可能更多地会看到图形散落的小插曲, 浪费教学时间不说, 还会分散更多孩子的思维专注度。可见学具是否精心, 也是评价一堂优秀课的重要准则。

去年学习认识几和十几的时候, 也捆过小棒, 是用软软的牛皮筋捆的。许多老师也是使用这样传统的捆小棒方式, 谁也没在意这其中有值得研究的空间。在操作中, 可以发现大多数孩子不会捆, 因为不知道怎么拧牛筋。就算会拧, 10根小棒也不粗, 捆起来得拧好多次。拧的次数一多, 小棒就容易不听使唤, 一会滑出来一根, 一会就参差不齐, 害的小朋友捆得也没劲, 教学活动几度终止。为此, 《认识整十数》教学中我对小棒的捆绳做了调整, 把牛筋改成了扎喜糖袋的硬金丝, 这些金丝看起来是硬的, 其实是可以折的软金属。而且为了让小棒不随地乱掉, 我专门给每个小组发了一个喜带, 用来装小棒。这样的细微调整, 恰恰就避免了以前老传统的操作模式带来的最大弊端, 凸显出教师对操作教学的精心选择。所以作为教者只有在学具选择上留心细节, 精心安排, 才能上出精致的数学课来。

二、优化学具呈现资源, 还孩子思维课堂

学生学数学与不学数学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培养人直观的能力、演绎的能力、逻辑地思考!其实就是以数学知识为载体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这是数学学习的本质。

在校级研讨课观摩中, 听了一节《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竖式计算》的课。教学中竖式的教学是由老师模拟专家介绍, 学生临摹学习展开的。虽然后面有纠错等学生质疑思维环节, 但是这样的课堂中接受性学习的成分还是偏高。为此我在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竖式计算》时进行了大胆的教学尝试实践, 以优化学具呈现资源, 以视促思, 提高计算教学的灵动性为研究目的, 试图更充分地激发孩子的思维撞击力度, 提高学生思维的张力, 促使课堂创造性思维的生成。我们可以从以下教学片段中感悟优化学具呈现资源对学生思维培养的关键启示作用。

师:有同学建议摆小棒来帮助我们计算, 自己试着摆摆看。 (教师巡视, 发掘资源, 交流促思。)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交流摆小棒帮助计算的感受, 谁先来摆? (请一个学生出示横着摆的方式。)

师:大家看看, 你觉得她摆得怎么样呢? (学生自由评价, 找出有建设性的评价。)

生:竖着摆, 看起来方便。

师:请摆的同学按照提议重新摆好小棒。 (该学生改动摆的方式, 但是没有做到捆对捆, 根对根。)

师:继续观察, 还能再完美些吗?

生:几捆对几捆, 几根对几根, 更好! (如果一次改动没有达到预想效果, 可以多次进行评价, 改动。)

师:现在说说这样摆有什么好处呢?

生:这样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谁和谁相加。 (学生看着摆法讲解算法。)

师: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帮助我们计算? (学生讲解用计数器计算的过程。)

师:不用小棒和计数器, 你会计算吗? (学生讲解利用十位加十位, 个位加个位的方法计算的过程。)

师:观察这几种计算方法, 你能发现他们的共同点吗?

生:都是相同数位相加。

生:都是个位和个位加, 十位和十位加。

生:都是几个十和几个十加, 几个一和几个一加

师:利用这个规律, 其实还有一种方法可以用来计算这样的算式, 能把它创造出来吗?请观察黑板上的小棒摆法和计数器计算法后说说你的思路。 (学生交流, 列出竖的算式的思路开始萌芽。)

师:把你心目中的竖着写的算式在自备本上表示出来。 (学生展示各种自己创造出来的竖着写的算式, 介绍自己算式的意思, 同时进行最优化抉择。并且学生交流对规范竖式的个人直观感悟及理解, 大家质疑讨论, 修正观点。)

师:给我们创造的算式起个名字吧。 (命名交流)

师:以前我们还在别的地方见过竖式的模型?

生:表格式的计算。

师:谁来说说竖式计算的好处?

生:数位对齐, 方便看清数位来计算。

让学生尝试创造竖式, 也许他们的创造没有规范的竖式那么美观, 简洁, 但是这样学习过程是值得大家享受的。学生不由自主地被引领并介入了竖式来源的学习, 这种追根溯源的学习, 其实就是尊重了数学的本质, 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三、智化操作指导过程, 还孩子情感课堂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恰当的评价将拉近师生的情感, 使教师由一名评判者变成学生学习的鼓励者和支持者。这些情感评价体系对低年级的孩子尤为重要, 曾有人这样评价低年级的孩子:孩子喜欢某个老师就会更喜欢他的课。因此在我们的操作活动中, 我们就可以利用智慧化、情趣化的情感评价体系, 利用我们的小动作、小神情、小语言, 使其对孩子们发挥不可估量的暗示、警示、促示作用。

比如在《认识整十数》中七手八脚捆小棒的操作环节, 我边巡视边及时评价。“吕柯数小棒真认真啊!”“李文君捆好后, 转动小棒, 这样捆得更紧。比拧金丝更方便。”“卞佳辉这组捆得还真快, 已经8捆啦, 小棒也很整齐。”有时对这个孩子竖起大拇指, 有时摸摸孩子的头, 表示赞同等等这看似跟教学内容没有太多关系的评价, 其实不仅调节了学生的情绪也调节了课堂节奏, 更指导了学生的操作。因此我们要重视孩子在操作活动过程中的态度、情感、行为表现, 重视他们在操作活动中付出努力的程度, 以及操作过程中的探索、思考、创意等。即使操作活动的最后结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 也应从孩子体验宝贵生活经验的角度加以珍视, 给予他们恰当的评价, 保护他们对学习最原始的激情。

上一篇:大学英语口语课程现状下一篇:课改下的教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