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爱的灯范文

2024-08-02

点燃爱的灯范文(精选4篇)

点燃爱的灯 第1篇

近几年的教育改革实践也表明:不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方法, 教学改革工作很难全面展开,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也将成为一句空话。我们评价的目的是要促进学生的发展, 而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常常会把原本的初衷给忘了。我们应该回到原点思考。

教育是慢功夫。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 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现在我们的教育走向一个误区:急功近利。我们评价学生的目的何在?就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为此, 评价“要拨动孩子的心弦”, 应该让学生通过评价来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增强他对各个学科学习的兴趣。换言之, 教学评价过程中的校正和激励更为重要。

黑格尔当年从神学院毕业, 他的老师给他写了一段评语:“黑格尔, 健康状态不佳, 中等身材, 不善辞令, 沉默寡言, 天赋高, 判断力健全, 记忆力强, 文字通顺, 作风正派, 有时不太用功。”前面的话很平淡, 但是后面几句话很值得咀嚼:“神学有成绩, 虽然尝试讲道, 不无热情, 但看来不是一个优秀的传道士, 语言知识丰富, 哲学上十分努力。”我们都知道神学院是培养神父的, 他出来是要布道的, 是要传经的, 但老师给黑格尔这样一个评价, “神学有成绩”, 像黑格尔这样的智商, 学什么都会有成绩的。但是给他下了一个结论, 不是一个优秀的传道士, 但“哲学上十分努力”, 我们试想黑格尔当年毕业的时候, 他看到老师这样的评语, 会产生一种什么样的情感体验?他会坚定自己今后一生在哲学上不断攀登不断进取的理想。好的老师应是影响学生一辈子的, 评价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媒介和手段, 评价是点燃学生生命的灯。

评价语文教育成功与否, 第一要看是不是把学生引导到读书上来, 看学生爱不爱读书, 有没有读书的习惯, 会不会读书, 阅读能力怎么样。在读书方面的评价, 我们就检测他读书的兴趣、读书的习惯、读书的品位, 是不是掌握了读书的方法, 是不是具有了读书的能力。

读书非常重要, 它是给学生奠基, 给学生的人生奠基, 也是给学生的语文素养奠基。对于语文教学的评价, 除了课程标准提到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外, 还有三个很重要的要素, 一个是读, 一个是表达, 一个是思维。读书要思考问题, 写作要思考问题, 口语表达也要思考问题, 思考问题与读和表达要结合起来。学生的实际状态, 应该从这三个方面来评价。通过评价的不断强化, 学生好的阅读习惯、好的表达习惯、好的思考习惯, 最后就会建立起来。

评价很重要的一点是是否真诚, 是否用心。教学中曾有这样的例子, 给学生写作文评语, 批评时是这么讲的:“文笔令人拍案叫绝, 如果能再打开思路, 在形式上做一番加工, 定能够锦上添花。”所表达的就是文笔不错, 但是形式落入窠臼, 形式老套了。用这样一种方式来让学生接受, 我想学生是愿意接受的。再比方说, “修辞将使你的文章在朴实无华之外再收获生动优美的桂冠。”这里所要表达的是, 学生的语言太平淡了, 太直白了, 希望他的语言能加以一定的修饰。如果在教学评价时能选用一种委婉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去领悟、自己去体会、自己去明白, 应该是学生愿意接受的一种方式。为此, 我们评价学生, 应该是促膝谈心式的评价, 针对具体孩子的个性特点, 评价到学生心里去, 让学生心中产生“咯噔一下”这样一种情感体验, 我们说这样的评价才可能算是做到位了。

《点燃更多人的灯》教学反思 第2篇

12月份,省英语教学专业委员会年会召开。我校的曹老师有幸在年会上代表我校一展教学风采。从接到任务那一刻,小伙子就在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的重压下显得心事重重。我与他一次次深入交谈,用倾听感悟他心曲的灵光,用理解和信任让他扬起自信的风帆——心态决定行动,行动创造结果;让他坚信有志者道不孤——英语教研组是他坚强的后盾。

一次次教案的修改,一次次细节的推敲,一次次课件的完善……专注地听,用挑剔的眼光打量课堂;直率地谈,用真诚的交流碰撞火花;反复地试,用真实的比对追求效果。每一次提升,都需经历一段极其痛苦的历练过程,但每一次我都能听到生命拔节的声音。所以面对他失败后的沮丧,成功后的喜悦,我都一如既往地坦然。因为我深知:作为一名管理者,引领成长是我的职责,严格才是最大的关爱,发展才是最好的福利。我必须对结果负责,因为这意味着对我自己的工作价值负责。

当曹老师站上属于他的舞台,演绎课堂的精彩,我舒心地笑了。当教研员激动地打来电话高度肯定这节课,并要求进行精品课的拍摄时,我自信地笑了。赢在课堂,就能得到尊严的自我实现。整个打磨的过程,我始终享受着“生命在场”的快乐,这种心底的愉悦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比拟的。

点燃学生阅读的灯 第3篇

做阅读作品的推广者

要点燃学生阅读的灯,教师就应成为点灯人,成为阅读作品的推广者。因为“童年阶段的阅读是审美情感和美好人性的起点,哪怕最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也很难单纯凭借作品自身的资质‘不胫而走’,而需要通过推广才能广泛地被儿童接受”。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之前,先通过自己的阅读为他们量身推荐阅读的书目,先于学生去阅读,先于学生被感动。只有这样才能把真正优秀经典的作品推荐给学生,使他们保持读书的热情,避免在有限的时间里与经典擦肩而过的遗憾。教师只有经常阅读、经常推荐、经常和学生交流分享才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形成浓浓的阅读期待。因为只有爱读书的教师,才能培养出爱读书的学生;惟有学而不厌的教师,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教师与学生是一对相互依赖的生命、共同成长的伙伴。

做阅读平台的搭建者

童年是人生的起步阶段,童年的阅读经验往往构成一个人生命的底色。美国诗人惠特曼在一首诗中写到: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最初看见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早一天阅读,就多一分人生的精彩;迟一天阅读,就多一分平庸的困扰。因此,教师应该为学生搭建阅读的平台,让学生有更广阔的想象空间。教师首先根据自己对作品的整体把握,精心写好推荐词,并声情并茂地朗诵给学生,让学生从推荐词中感受故事的基调、语言的特色,内容的梗概,从而激起他们阅读的兴趣;或者在推荐词中,给学生留有想象的空间,让他们带着迫切的心情去阅读。其次是进行环境布置,利用班级的黑板报和读书角来介绍、交流好书,及时进行阅读的交流活动,谈体会、讲感想,让他们读有所得,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做阅读情感的点燃者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读书入神入情,“好读书,不求甚解,每会意,欣欣然。”读书贵在有自得!作为教师,要想引导学生走进书籍,最重要的是要明白自己肩上沉甸甸的责任,多一点平实,少一点功利,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真正的读书人。平时,教师不妨来一点阅读表演给学生以无声的影响,用入神入情入味的阅读为学生作出榜样,点燃他们阅读的情感之火。用爱书的行为浸润学生,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埋下向往书籍的种子,并随着种子的萌发而散发阵阵书香结出累累硕果。

做阅读之径的引导者

学生读课外书,有时也苦于阅读无法,常常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此时,教师就要做一盏“航标灯”,引导他们在阅读的通幽之径里探索、寻宝。当学生在急流险滩、暗礁丛生中迷失方向时,能根据“航标灯”的指引找到通往阅读宝库的途径。比如自己的书可以采取圈点批注法;而借来的书,可以采取摘抄法;可以是略读,详读,甚至可以用写读后感、读书笔记的方法来促进读书。当遇到好文章时,要向大家推荐,做到“佳文共赏”;有好的片断,就在课堂上朗读,做到“佳句评析”。这样,情感在阅读中交流,方法在阅读中渗透,习惯在阅读中形成。

童年是人一生中极为宝贵又短促的一段,童年应该充满着阳光的斑斓色彩,小草的点点绿意,花朵的缕缕幽香。让学生沐浴阳光、嗅着书香快乐成长是我们最大的心愿和永远的追求。而教师的角色,就是那点灯的人,用光明照亮学生前进的道路,在书海愉悦的阅读中,去改变自己的命运。让我们做一个快乐的点灯人!

点燃比自己更亮的灯 第4篇

宋神宗每每听老师韩维发高论都会直呼:“金论!”韩维总会说:“这是王安石说的。”后来,有了“破格提拔王安石”,有了“王安石变法”。文坛领袖欧阳修赞青年苏轼: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一时之间,苏轼名满天下。当年,徐悲鸿把齐白石画从展厅角落移到中央位置自己画旁,又亲手为其标上全场最高价,齐白石由此声名鹊起。见才思“推”,为其出头“造势”,何尝不是“为人做球”。

“当代毕昇”王选当选院士后坦言,在新兴技术领域年轻人有明显的优势,因此倾力帮助青年科学家走到科研前沿;陈洪渊院士在南京大学培养出多位青年科学家,荣获“杰出导师奖”。如此甘做人梯、化茧成蝶,也是“为人做球”。

“为人做球”是为他人出头出彩创造最佳机会和条件。这需要眼光和能力,又需要情怀和胸襟。知宏观态势,察微观变化,专业能力了得,方能看准潜力和希望,“做球”做到关键处。把“我”融入“我们”中,才会乐于看到别人在自己帮助下“功成名就”。若只顾自家风头,惦记着自家得失,哪里还会积极“为人做球”。

历史高峰永无止境,“开创”和“领先”都是动态。新陈代谢,前后接力,青出于蓝胜于蓝,皆规律使然。故而,深刻理解生命个体价值与生命历史序列价值者,通常都有着双重追求和担当:既有志在挑战前人中攀登高峰,又有量托举后来者踩着自己肩膀攀登新高峰,把个人理想和才智融入事业持续前行长河中。见才思“推”,全然不顾自家光环和既得利益是否受损,难能可贵。

“是金子迟早会发光。”年轻才俊当以此自勉,坐得住冷板凳,沉下心来求索,以免在抱怨怀才不遇中失去了锐气。不过,人才和金子终究不能等同。金子不会因埋没而影响日后闪光,人才却会因埋没过久难以尽显青春时期光和热。人才起步和上升期充满艰辛,拥有公信力与资源优势者甘于“做球”,是“金子”则能尽早发光,形成“江河滔滔后浪接前浪,青山巍巍一峰高一峰”之势。

一盏灯点燃了一盏灯,却不会因此减弱自身光芒,世界则会更光明,这正是“为人做球”的美妙处。

(摘自《人民日报》)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点燃爱的灯】相关文章:

点燃“精彩”09-12

点燃希望之火05-07

读书点燃未来05-17

点燃兴趣之火06-11

点燃思维之光06-15

点燃心灵火花06-27

把梦想点燃07-10

点燃激情 走进课堂05-28

点燃意象的火炬06-25

点燃热情激发兴趣02-07

上一篇:第三方测评下一篇:公共关系外包